01439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065001482100030002132150016002433300838002593330021010976060019011186900010011377110035011478010027011821164-000120241210105230.0 a978-7-01-026955-9dCNY116.00 a20241210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马克思恩格斯全集h第51卷b专著f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译 a北京c人民出版社d2024.01 a184页d21cm a该卷属于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的书信卷,摘取马克思和恩格斯1860年1月至1864年9月之间的通信,共计355封。附录里摘取了燕妮致马克思、恩格斯等的信件,共计31封。该卷的整体线索如下:1.在1860年始,马克思潜心研究政治经济学第二分册。期间,和恩格斯一起,密切关注美国和俄国日益迫近的革命危机。在1860年1月底至2月初,福格特诽谤性的小册子出版,并被《国民报》进行宣传。为此,马克思开始翻阅他于1848年至1849年的报纸,并同时请求一些革命流亡者的代表,把有关揭露福格特的材料寄给他。2.至1860年11月,马克思写完抨击文献《福格特先生》,并于同年12月出版。3.1861-1862年对于马克思来说,学术上,他主要关注其经济学巨著的计划,并预定在这部著作中探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全部问题。时事上,他主要关注美国爆发的内战,并撰写了一些文章。4.1863-1864年,马克思结束了剩余价值学说主要篇章的写作,并打算把这一部分作为《资本论》的结论部分。同时,他开始编写《资本论》第1、3部分的提纲。 a马恩著作研究人员0 a马恩著作j全集 aA1v502a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4编译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12 01195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27001472100036001742150016002103300619002263330015008456000051008606900012009117010015009238010027009381164-000320250218095849.0 a978-7-5125-1878-0dCNY59.80 a20250218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b ar1 a列宁传b专著f罗范懿著 a北京c国际文化出版公司d2025.01 a236页d21cm a列宁传记。列宁是伟大的革命家和思想家,他领导的十月革命不仅为中国带来了马克思主义,更开创了世界历史的新纪元。本书以时间为序,用生动的文字展现出列宁如何从一名好学聪慧的少年成长为创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革命领袖,全面而立体地展现了其奋斗而不平凡的一生。罗范懿,中国长征精神研究院院长,国家二级作家。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和中央党校,中共党员,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新长征(文化长征)活动发起人,马恩列毛等13位伟人巨人传作者,《马克思》被媒体选入“一生必读的60本书”。曾先后担任民办教师、广播电影电视放映、编辑、记者、县市党政机关领导、教育集团德育顾问、德育校长、客座教授、高校专任教师、大学学报主编、学科带头人等。 a传记爱好者 0a列宁c(Lenin, Vladimir Ilichf1870-1924)x传记 aA731v5 0a罗范懿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086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31001472100034001782150016002123300511002283330029007396000034007686900012008027010015008148010027008291164-000420250218144327.0 a978-7-5073-4989-4dCNY48.00 a20250218d2023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青年毛泽东b专著f于景森著 a北京c中央文献出版社d2023.11 a323页d26cm a《青年毛泽东》一书,作者于景森。这是一部反映毛泽东青年时期的心路历程、奋斗故事的书。青年毛泽东有过多彩的青春,既有学习、立志、事业、职业、爱情、家庭等普通青年所面临的矛盾纠纷,也有利他、奋斗、刻苦、慎独、坚持等有志青年独有的意志品质。本书分为:上下求索的中学生、修身储能的师范生、反对湖南军阀的急先锋、走向职业革命家的转变四个章节,反映了毛泽东青年时期的奋斗历程、思想转变和人士抉择,从毛泽东的青年经历中提炼出人生在青年阶段带有规律性的概念、判断和推理,对今天青年的成长、成才、成熟有启发、警示和思考意义。 a对毛泽东事迹感兴趣的读者 0a毛泽东f(1893-1976)x生平事迹 aA752v5 0a于景森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078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7001472100034002042150016002383300437002543330063006916060039007546900011007937010017008048010027008211164-000520240703154132.0 a978-7-5183-6785-6dCNY40.00 a20240703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设计详案b专著f李卫红主编 a北京c石油工业出版社d2024.08 a316页d23cm a本书是中国石油大学(北京)马克思主义学院实施主题教学和特色教学改革实践的成果总结,是以案例的形式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是一本更贴合教学运用的教学详案。在编写过程中,本书在专题设计上遵循重视教材的原则,深挖教学主题,紧抓重点问题。本书在语言表达上,深入浅出,注重将社会热点与学生关注点进行有机结合。在内容展开上,以问题链为逻辑,通过问题的层级化和精细化,引导学生自主思考,自主得出结论,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a本书可供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教学人员和学生阅读参考0 a马克思主义理论x教学设计x高等学校 aA81v5 0a李卫红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0710 02271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9000271000041000661010008001071020015001151050018001301060006001482000039001542100034001932150016002273141016002433300669012593330013019286050031019416900015019727010015019878010027020021164-000620240930105728.0 a978-7-5171-4947-7b精装dCNY198.00 a20240930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资本论》学习提要b专著f林兆木著 a北京c中国言实出版社d2024.10 a427页d24cm a林兆木,1936年10月出生,福建省漳州市人。1955年1月参加工作。1960年从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系毕业以来,长期从事经济理论研究工作。1960—1971年先后在中国人民大学《教学与研究》任编辑、经济系任助教。1971年4月至1988年6月,在党中央理论刊物《红旗》杂志先后任编辑、评论组长、总编室副主任、经济部副主任。1988年7月以来,先后任国家计委经济研究中心综合组组长、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宏观经济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1992年被评为有突出贡献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1998年3月至2003年3月,任九届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委员。2003年3月至2008年3月,任十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财经委委员。1988年以来,先后参与党中央、国务院部分重要文件起草工作,包括党的十五大报告、十六大报告、十七大报告、十八大报告、十九大报告;1988年以来的13次 中央全会文件;1994年至2022年的历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文件;1989年至2020年的历年《政府工作报告》等,并先后参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 “八五”、“九五” 、“十五” 计划和“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规划的研究论证工作。在中央报刊和有关书籍中发表众多关于经济社会发展与改革开放的论文和评论。 a《资本论》博大精深,包含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社会主义的丰富内容,以及有关政治、法律、历史、教育、道德、宗教、科学技术、文学艺术和生态环境问题等方面的精辟论述,全书三卷共近2500页。学习理解透彻《资本论》并非易事,尤其对于初学者来说更是容易望而生畏。林兆木同志撰写的《马克思〈资本论〉学习提要》,将《资本论》中的精华、主要内容摘录出来,对重点、难点和其中的逻辑关系,作一些解读和注释,旨在对初学《资本论》的读者能有所帮助。林兆木同志自1988年以来,参与党中央、国务院一些重要文件起草工作,曾被国务院表彰为有突出贡献专家。如今年届杖朝,编辑《〈资本论〉学习提要》,既体现了作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不忘初心、对《资本论》的深厚感情,也体现了老专家学者春风化雨、匠心育人的情怀。 a一般读者 a《资本论》x马克思著作研究 aA811.23v5 0a林兆木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010 00990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37001472100034001842150016002183300407002343330031006416060033006726900015007057010013007208010027007331164-000720241224162604.0 a978-7-209-15500-7dCNY58.00 a20241224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70000 ay z 000yy ar1 a马克思法律思想新探b专著f姚远著 a济南c山东人民出版社d2024.12 a336页d24cm a本书是汉语学界更多联系近代法兰西因素考察马克思法律思想的首度系统尝试。作者依托隐喻修辞的独特进路和详实细密的文本分析,将源于法兰西文化地理圈的启蒙政治法律思想、革命史、城市史、机械唯物论、历史编纂学、政治经济学、空想社会主义、近代文学乃至自然科学等方面的资料融会贯通,建构可用于补充主流学说的、有关唯物史观创立过程的新解释框架,从而在交叉学科视野下深入呈现马克思法律思想的原理维度、方法维度和时空维度。 a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研究人员0 a马克思主义x法律x思想x研究 aA811.64v5 0a姚远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26 01306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5001472100038001922150016002303300681002463330021009276000071009486900015010197010015010348010027010491164-000820240415163515.0 a978-7-5227-2723-3dCNY78.00 a20240415d2023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列宁后期政治哲学思想研究b专著f武潇斐著 a北京c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d2023.12 a318页d26cm a本书以“列宁后期政治哲学思想”为研究对象,在占有大量原始文献的基础上,运用历史与逻辑辩证统一、文本与现实有机统一、局部与整体交叉统一的研究方法,对列宁后期政治哲学思想的生成前提、范式转向、核心概念、重要命题、整体特点、历史评价等内容进行了考察与探讨,详细分析了列宁后期政治哲学中关于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的重要命题,认为列宁后期的政治哲学具有现实性与生活性兼具、时代性与世界性并存、行动性与探索性同在、原则性与灵活性相携的特点,并从理论性、实践性和当代性三个维度对列宁后期政治哲学进行了科学评价。此项研究全面构划和完整呈现列宁后期政治哲学的思想图景,在很大程度上填补了国内相关领域研究的空白,深化与丰富了国内学术界对政治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列宁政治哲学的理解认识。 a哲学思想研究人员 0a列宁c(Lenin, Vladimir Ilichf1870-1924)x政治哲学x哲学思想x研究 aA821.64v5 0a武潇斐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0417 01404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13001001020015001131050018001281060006001462000089001522100034002412150016002753140087002913300613003783330015009915170035010066060019010416900009010607010027010697020015010968010027011111164-000920241217162053.0 a978-7-5153-6563-3dCNY59.90 a20241217d2025 em y0chiy50 ea1 achiceng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苏格拉底哲学快车b专著e14位哲学家精选一日生活思辨课程f(美)埃里克·韦纳著g毕延英译 a北京c中国青年出版社d2025.02 a352页d21cm a纽约时报畅销作者、得奖记者以及演讲家。身为哲学旅人,他写下地点和思想的碰撞、交会。 a学习伟大哲学家的哲学思想的实用指南,这位《纽约时报》畅销书作者沿着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的足迹,踏上了一段欢快的知识之旅,向我们展示了从伊壁鸠鲁到甘地,从梭罗到波伏娃,他们如何为今天动荡的时代提供了实用的和精神上的深刻建议。本书给出了我们如何看待这个世界和我们身在怎样的位置的精神处方。我们进行哲学思考的原因与旅行的原因是一样的:为了看得更清楚,为了看到更多不同。科技可能擅长回答生活中的小问题——去办公室最快的路线是什么?博伊西最好的墨西哥卷饼在哪里?但是今天的搜索算法和数据库仍然不能回答人类面临的最有意义的问题:我们如何拥抱奇迹,面对遗憾,维持希望。在本中,韦纳邀请我们和他一起旅行,探索这些问题的答案。 a哲学爱好者1 a14位哲学家精选一日生活思辨课程0 a哲学x基本知识 aBv5 1c(美)a韦纳b埃里克4著 0a毕延英4译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19 01711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71001472100040002182150016002583140341002743300758006153330017013736060015013906900010014057110027014158010027014421164-001020241223161730.0 a978-7-5520-4597-0dCNY58.00 a20241223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10000 ay z 000yy ar1 a哲学评鉴h第三辑i文本、认知与情感b专著f《哲学评鉴》编辑委员会编 a上海c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d2024.01 a257页d24cm a《哲学评鉴》编辑委员会由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施璇、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刘晓飞、南京大学哲学系副教授胡星铭等组成,研究领域包括西方哲学史、早期现代哲学、中西比较哲学等。近年来,委员会委员主持了多项国家级、市级项目,出版了多部哲学专著,在《学术月刊》《哲学动态》等核心期刊发表了多篇论文,获得了诸多学术奖励,产生了一定的社会影响。 a《哲学评鉴》的第一、二辑已于2022、2024年由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在学界收获了积极的评价。第三辑以“文本、认知与情感”为主题,收录原创论文5篇,综述2篇,书评3篇,以及评审与修订。原创论文涉及跨世界可知性、认知现象性、图像表现理论、老子道论和中国古典哲学解释方法论。两篇综述介绍了当代情绪哲学研究中的恰当性问题和顽固情绪的规范性问题。书评围绕黄远帆的新著《概念改造的伦理》展开,包含国内相关哲学领域两位学者的评论以及作者的回应。评审与修订选取了《图像、情感与轮廓:洛佩斯的图像表现理论》作为案例。本书展示了相关研究专家及青年学者在中西哲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提供了独特的立场和视角,对于普通读者来说,一些晦涩高深且跨越多领域的哲学思想的发展脉络和理论基点由此具有相对清晰的可见性;对于专业学者而言,书中的一些梳理、介绍、研究、评判,也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a哲学研究人员0 a哲学x研究 aB0v502a哲学评鉴编辑委员会4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26 01951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043001482100038001912150016002292250021002453140784002663300535010503330015015856060043016006900012016437010015016558010027016701164-001120240927153835.0 a978-7-5228-4233-2dCNY168.00 a20240927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研究b专著f马俊峰著 a北京c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d2024.09 a390页d24cm2 a社科文献学术文库 a马俊峰,1954年生,山西人,哲学博士,原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二级教授,现为山西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马工程”专家,国家社科基金评审专家。兼任全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常务理事、副会长,全国价值哲学学会常务理事、副会长。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价值论和社会发展理论研究,主要著作有《评价活动论》、《人与己》、《价值论原理》、《价值论的视野》、《当代中国社会信任问题研究》、《社会公正与制度创新》、《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研究》、《中国当代哲学重大问题研究》(主编),在《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教学与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学报》等国内重要学术刊物发表学术文章180多篇,多篇文章为《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校社会科学文摘》、人大复印资料《哲学原理》转载,学术成果多次获教育部、北京市优秀成果奖。 a《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研究》是社科文献学术文库·马克思主义研究系列的其中一本,除导论外共分为八章。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的出发点、基本方法,马克思主义哲学视野中的价值与事实,价值形态、价值意识的产生及其本质,价值观念的结构和历史变迁,价值评价及其基本形式,价值的创造与实现等。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通往现实实践、通向各种具体学科研究的一个重要途径和环节,该书的出版有助于各种理论在回到实践、指导实践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价值,并在接受实践检验的过程中进一步丰富和发展;有助于从价值的视野和维度上科学地思考和研究价值问题。 a哲学爱好者0 a马克思主义哲学x价值论(哲学)x理论研究 aB018v5 0a马俊峰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010 01354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059001482100034002072150016002412250023002573300657002803330017009375170023009546060027009776060027010046900015010317010015010468010027010611164-001220250208102712.0 a978-7-201-19930-6dCNY126.00 a20250208d2023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20000 ay z 000yy ar1 a马一浮与现代新儒学b专著e宋明儒学的传承创新f朱晓鹏著 a天津c天津人民出版社d2023.11 a283页d26cm2 a“经学与理学”丛书 a宋明儒学是中华优秀思想与文化传统在直面外来佛教与本土道教的巨大冲击下,充分吸收精华而实现的有效创造。当研究超越具体的人物,而从整体系统来分析儒学的演化,力求探明作为有机整体的宋明儒学实现传统儒学传承与创新的内在机理和实现路径,其诉求不仅在于对历史中的宋明儒学获得深刻的认识,而且在于期望由此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亘古弥新的内在动因,直接启发当下中国的民族精神弘扬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越显得重要的诉求。从“六艺论”到《群经统类》正是马一浮此一毕生努力的见证,折射出弥久愈新的思想与学术光芒,充满了对当下的启示。本书以“群经统类”为主的宋明儒学经典系列来看马一浮“六艺论”是一个新的研究视角,认为他提出的“群经统类”所建构的实际就是“六艺论儒学”。 a儒学研究人员1 a宋明儒学的传承创新0 a儒学x研究y中国z宋代0 a儒学x研究y中国z明代 aB222.05v5 0a朱晓鹏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13 01501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9000271000041000661010008001071020015001151050018001301060006001482000045001542100034001992150016002332250035002493140151002843300707004353330017011426060033011596900015011927010013012078010027012201164-001320240809102308.0 a978-7-305-28281-2b精装dCNY198.00 a20240809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20000 ay z 000yy ar1 a儒家伦理在新加坡、马来西亚b专著f张浩著 a南京c南京大学出版社d2024.12 a400页d24cm2 a海洋命运共同体构建e理论与实践 a哲学博士,毕业于南京大学。现任职于西北政法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暨西北政法大学文化与价值哲学研究院,讲师。研究方向:儒家哲学、中国传统价值哲学等。 a本书以儒家伦理为视角,以新加坡、马来西亚(简称“新马”)为中心,以华社、华商、文士、华校、华教、政府为对象,全面而又系统地研究了从明末至新加坡取消儒家伦理课程当年近四百年时间里,儒家伦理在新马两地弘传的历史背景、阶层群体、载体、方式、途径、效果、价值观念、本土化特征及传播规律等。在此基础上,概括出儒家伦理在新马两地弘传过程中呈现出的四个本土化特征:从传播群体来看,儒家伦理的本土化呈现出以日常资生事业为主、通俗教喻形态为辅的特征;从传播语言来看,儒家伦理的本土化呈现出多元媒介用语表达的特征;从传播途径来看,儒家伦理的本土化呈现出教材与课程两相配合的特征;从传播结果来看,儒家伦理的本土化呈现出新马国家价值观念认同融合的特征;归纳出儒家伦理在新马两地弘传过程中的三条规律:措诸事业、有容乃大与群伦认同。 a儒家研究人员0 a儒家x研究y新加坡y马来西亚 aB222.05v5 0a张浩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0814 02023nam0 220028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9000271000041000661010008001071020015001151050018001301060006001482000069001542100034002232150016002572250025002733140429002983300839007273330015015666050043015816900015016246900012016397010021016517020017016727020017016898010027017061164-001420250102151517.0 a978-7-213-11773-2b精装dCNY128.00 a20250102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30000 ay z 000yy ar1 a《论语学案》《人谱》选注b专著f(明)刘宗周著g东方朔,胡振夏选注 a杭州c浙江人民出版社d2024.11 a489页d24cm2 a浙学经典读本h第一辑 a刘宗周(1578—1645),字起东,别号念台,浙江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世称蕺山先生。明代著名儒学家,所创蕺山学派在中国思想史上具有深远影响。著作甚丰,后人汇刻为《刘子全书》。林宏星,1963年生,江西省寻乌县鹅湖人。1995年获复旦大学哲学系哲学博士学位。现为复旦大学哲学系教授,中国哲学史、中国伦理思想史专业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宋明儒学,著有《刘蕺山哲学研究》《刘宗周评传》《从横渠、明道到阳明——儒家生态伦理的一个侧面》等。 a“浙学经典读本(第一辑)”丛书共12册,立足中国学术思想史上浙地灿若星辰的大家名家,精选其富有创见的经典著作,由领域内资深学者疏通文句、解读文本、阐释思想。丛书集中呈现浙学之精华,而丛书之谓“浙学”,取“大浙学”之范畴,即以经史为主,包容多元学术,“既包括浙江的儒学与经学传统,也包括浙江的佛学、道学、文学、史学、方志学等人文社会科学传统,甚至在一定意义上涵盖了有浙江特色的自然科学传统”。故丛书所收文献,包括大部分人文学科。丛书旨在让公众走近浙江历史上丰厚的文化成果,从经典中反思现实,通向新知新解,从中获取自身精神成长之力量,推进浙江优秀历史文化的当代大众传播,助力“文化浙江”建设,增强大众文化自信。本书为明代刘宗周代表作《论语学案》《人谱》的导读、选注本。《论语学案》是刘宗周的一部教学讲义,其中贯穿了他重功夫、严修身、刻苦自励以证人之所以为人的特点和思想。《人谱》实义为“谱人”,即如何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是刘宗周最为重要的作品。 a哲学爱好者 a《论语》x注释x个人x修养y中国z明代 aB222.22v5 aB825v5 0c(明)a刘宗周4著 0a东方朔4选注 0a胡振夏4选注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09 01537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8000271000041000651010008001061020015001141050018001291060006001472000041001532100030001942150016002242250019002403140369002593300533006283330021011616050019011826900015012017010013012167010015012298010027012441164-001520250110110429.0 a978-7-5488-6865-1b精装dCNY88.00 a20250110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70000 ay z 000yy ar1 a《论语》学术史b专著f沈骅,臧知非著 a济南c济南出版社d2025.01 a338页d21cm2 a中华元典学术史 a沈骅,苏州科技大学历史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明清思想文化,在各类刊物上发表论文30余篇,主持完成省部级社科基金项目两项,获苏州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两次。臧知非,陕西师范大学特聘教授,包头师范学院特聘教授,苏州大学教授,中国历史、中国哲学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思想史、战国秦汉史研究,现任中国秦汉史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农民战争史研究会常务副会长。 a《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录,是广为人知的儒家经典。一部《论语》研究史,既是一部学术史,也是一部思想与政治关系史。历经两千多年的历史演变,尽管中国的社会性质、文明程度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但直到今天,孔子仍以其强大的人格魅力、学术贡献以及学术精神为世人所敬仰,《论语》也以其丰富广博的文化内涵而广泛传播。《<论语>学术史》对孔子生平和《论语》成书、《论语》所见孔子思想、两汉至民国时期的《论语》学术发展脉络进行充分阐述,旨在通过梳理《论语》学发展史,明晰其演变机理和内在内在逻辑,揭示历代儒学思想发展与政治建设及王朝兴衰的关系。 a《论语》研究人员 a《论语》x研究 aB222.25v5 0a沈骅4著 0a臧知非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16 01039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049001482100028001972150016002253300415002413330021006565170023006776000040007006900015007407010015007558010027007701164-001620250106163310.0 a978-7-5333-5058-1dCNY128.00 a20250106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70000 ay z 000yy ar1 a孔学通论b专著e孔子思想的当代诠释f黄玉顺著 a济南c齐鲁书社d2024.11 a506页d26cm a本书作者对孔学展开了全面多角度的研究。在作者看来,儒学历经了两千多年的发展,当然是很复杂的,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不同派别、不同观点。但就孔孟原典儒学而论,绝非宗教,而是一种人文学术,具有一套包括上述“礼义→礼制→礼仪”在内的基本原理。不仅如此,儒学原理之“义”(即其正义原则)还特别强调制度建构的适宜性,亦即《中庸》所谓“义者宜也”,简言之就是:社会制度、即“礼”及其礼仪的建构、变革,必须适应于当代的社会生活方式。 a哲学思想研究人员1 a孔子思想的当代诠释 0a孔丘f(前551-前479)x哲学思想x研究 aB222.25v5 0a黄玉顺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09 01224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033001482100030001812150024002113140227002353300423004623330021008856050019009066900015009257010015009408010027009551164-001720240829160254.0 a978-7-5168-3975-1dCNY128.00 a20240829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细品《论语》b专著f解建勋著 a北京c台海出版社d2024.10 a2册(10,759页)d23cm a解建勋,长期从事思想政治工作,政治立场坚定。资深传统文化爱好者与研究者。退休后想通过笔尖,将自己多年思想工作实践经验结合学习传统文化的感悟分享给更多朋友,努力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递健康向上的正能量方面做点有益的事情。 a这是对经典传统文化《论语》的深度解读之书。本书行文体例以《论语》通行版本篇、章为序,按原文、解读两个板块行文。《论语》成书已有两千余年,言语简约而内涵丰富,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原典不易读懂。本书作者结合自己独特的工作经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深度解读《论语》这一经典,期望与读者朋友一起在新时代背景下品味传统文化精髓,学习古人生活智慧。虽然不能像古人“半部《论语》治天下”,但读懂了《论语》,人生就会多一些智慧,少一些迷茫。 a《论语》研究人员 a《论语》x研究 aB222.25v5 0a解建勋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0905 01229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37001472100028001842150016002122250020002283300637002483330023008856050021009086900014009297010017009438010027009601164-001920241107142815.0 a978-7-101-16553-1dCNY68.00 a20241107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老子化胡经校注b专著f郜同麟校注 a北京c中华书局d2024.06 a358页d26cm2 a道教典籍选刊v1 a《老子化胡经》是道教徒为攻击佛教而编造出来的具有重要思想意义的文献,元代至元十八年(1281),道教论争失败,《化胡经》也被禁绝,从此完全亡佚。直到二十世纪初,才在敦煌藏经洞中发现若干唐代写本。郜同麟所撰写的《老子化胡经校注》,收录了敦煌藏经洞发现的所有《化胡经》写卷共七种,又根据写卷内容划定为三种类型,分别称之为“十卷本”(斯1857、伯2007、斯6963、伯3404、伯2004,分别对应序和卷一、卷一、卷二、卷八、卷十)、“灵宝本”(斯2081)、“别本”(伯2360),并在此基础上录文、作注。又广泛搜罗教外教内文献六十余种,编纂了“老子化胡经文献引文”“老子化胡说相关文献”“老子化胡经相关史料”三个附录(具体调整意见参下文),篇幅几占全书一半,材料极为丰富。 a《道德经》研究人员 a《道德经》x注释 aB223.1v5 0a郜同麟4校注 0aCNb丰涵文化c20241114 01324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5001472100028001922150019002203140209002393300533004483330023009816050021010046900015010257010015010408010027010551164-002020241226103850.0 a978-7-5554-2405-5dCNY90.00 a20241226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20000 ay z 000yy ar1 a老子的时间哲学和历史哲学b专著f周可真著 a扬州c广陵书社d2024.12 a15,263页d24cm a周可真,江苏宜兴市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博士,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哲学学科一级博士点召集人,兼任中国哲学史学会理事、中国企业管理学会常务理事。主要从事中国传统哲学研究。 a本书为《老子》研究论文自选集,全书约25万字,共12篇,分为上下两卷。上卷为专题研究论文,内容包括《老子》的时间哲学、知识论、伦理观和治国智慧;下卷为比较研究论文,内容包括老庄思想的整体比较、儒道二家诚信观念的比较、儒道法三家内圣外王思想及国家治理思想的比较,以及儒释道三家思想之会通研究、老子哲学与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哲学的整体比较。上卷以《论老子的时间哲学》为代表作,下卷以《历史哲学与思辨哲学之间:老子哲学与亚里士多德哲学之比较》为代表作,故以“老子的时间哲学和历史哲学”作为书名之主标题。本书的出版,对研究中国哲学具有重要价值。 a《道德经》研究人员 a《道德经》x研究 aB223.15v5 0a周可真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02 01107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049001482100032001972150016002292250023002453300449002683330029007176060035007466900015007816900015007967010015008118010027008261164-002320241226150630.0 a978-7-5426-8773-9dCNY128.00 a20241226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10000 ay z 000yy ar1 a吾道南来b专著e儒学复兴与乡土重建f张晚林著 a上海c上海三联书店d2024.12 a471页d24cm2 a周敦颐理学研究丛书 a这本书是作者近十年见于刊物等平台文章的合集,分为儒学复兴篇和乡土重建篇,体现了作者一贯的研究和思考。作者认为,儒学本是一个极高明而道中庸之系统,“极高明”表其形而上学性,“道中庸”表其乡土性。因此,儒学复兴不只是一个抽象之文化建设问题,必极于形而上学;乡土重建亦不只是一个经济发展问题,必至于宗法之修复与整合。宗法之修复与整合必有形而上学之通达,这种修复与整合方能完善而无弊。张晚林,哲学博士,湘潭大学哲学系教授,湘南学院周敦颐研究院特聘教授。 a新儒学农村社会学研究人员0 a新儒学x农村社会学x研究y中国 aB244.25v5 aC912.82v5 0a张晚林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02 01199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3001472100042002002150016002422250017002583300477002753330053007525170015008056060037008206900015008577010017008727010017008898010027009061164-002420241225151425.0 a978-7-309-16788-7dCNY78.00 a20241225d2023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10000 ay z 000yy ar1 a湖楼校书记b专著e守山阁学案f李天纲,蒋志明编撰 a上海c复旦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d2023.04 a200页d21cm2 a金山人文丛书 a本书稿把《守山阁丛书》的源流钩沉出来,并以专论探讨守山阁学人群体,“分其宗旨,别其源流”(黄宗羲《<明儒学案>序》)。这一体例颇似黄宗羲编《宋元学案》《明儒学案》,故而借喻为“守山阁学案”。按黄宗羲学生仇兆鳌《<明儒学案>序》的说法,学案体例是“寻源拆委,别统分支,秩序而有条不紊。于叙述之后,备载数语,各记其所得力,绝不执己意为去取,盖以俟后世之公认焉尔。”编著《湖楼校书记:守山阁学案》即存录有关守山阁学人群体的原始文献,对这一批在学术思想史上淹没人物事迹的重要性加以揭示。 a本书适用于上海,特别是金山乡邦文献专业及普通读者1 a守山阁学案0 a学术思想x思想史y中国z明清时代 aB248.05v5 0a李天纲4编撰 0a蒋志明4编撰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26 01212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1001472100028001882150016002163300571002323330015008036000034008186000030008526900014008826900018008967010017009148010027009311164-002520241118162637.0 a978-7-5149-3363-5dCNY78.00 a20241118d2023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d ar1 a王阳明大余史料辑录b专著f李晓方主编 a北京c中国书店d2023.01 a285页d26cm a江西是成就王阳明学术和事功最重要的地域,其下辖之大余县(古称大庾)是王阳明在南赣活动较多和历史遗存较丰富的县域之一。各级地方史志、个人文集、民间族谱等文献,均留下了丰富的有关王阳明的记录。但是,这些记录支离分散,不成体系,对其进行全面系统的收集、整理、标点,有利于集中反映王阳明在大余的历史,也有利于大余传承和弘扬阳明文化,助推地方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史料辑录的范围:一是各级地方史志,主要包括明清时期编纂的《一统志》《江西通志》《南安府志》《大庾县志》中关于王阳明的记录;二是个人文集;二是民间族谱,主要是搜集散存于大余县域范围内,与王阳明相关的姓氏族谱的相关记录。 a传记爱好者 0a王守仁f(1472-1528)x生平事迹 0a王守仁f(1472-1528)j文集 aB248.2v5 aB248.21-53v5 0a李晓方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121 01403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041001482100034001892150014002233140323002373300513005603330013010736060019010866900012011057010017011178010027011341164-002620250214105247.0 a978-7-02-019121-5dCNY280.00 a20250214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蔡志忠漫画经典哲学b专著f蔡志忠编绘 a北京c人民文学出版社d2025.01 a4册d21cm a蔡志忠15岁开始连环漫画创作。1983年,开始在各报刊发表四格漫画作品;1999年,获荷兰“克劳斯王子基金会奖”。尔后,蔡志忠致力于研读中国古籍和佛书,创作出脍炙人口的《庄子说》《老子说》等经典漫画,被翻译成20多种文字,在不同的国度扮演着相同的功能——藉由浅显易懂的解释、温润圆滑的线条,让读者分享他对生命的理解和演绎出的哲学。 a漫画大师蔡志忠一直致力于用轻松诙谐、独特圆融的画风将古典智慧带入现代人的生活,是许多人的启蒙漫画,创了属于一个时代的记忆。在他的妙笔下,艰涩难懂的古文不再令人望而生畏。简洁清晰的画面、浅显易懂的白话、风趣幽默的故事,跨越了语言文字、地域文化的隔阂。与此同时,他本人旷达超脱的人生哲学,以及对经典独到的见解也融汇其中,展现出充满智慧的心灵世界。蔡志忠把经典古籍漫画化、现代化、大众化,富有中国文化底蕴与时代精神,让读者在轻松愉悦的阅读中吸收前人智慧,轻松学习古籍经典,静心品味圣贤哲思,极富阅读趣味性与收藏性。 a大众读者0 a哲学j通俗读物 aB-49v5 0a蔡志忠4编绘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2078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9000271000041000661010018001071020015001251050018001401060006001582000055001642100034002192150016002533140632002693300745009013330019016466000071016656900015017367010031017517020015017828010027017971164-002820241125164522.0 a978-7-5117-4822-5b精装dCNY198.00 a20241125d2024 em y0chiy50 ea1 agergchichun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青年黑格尔b专著f(匈)格奥尔格·卢卡奇著g张东辉译 a北京c中央编译出版社d2024.11 a286页d21cm a格奥尔格·卢卡奇(Georg Lukács)是20世纪最著名、最有影响力的思想家之一,他既是一位卓越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对发展马克思主义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又是一位出色的德国古典哲学研究家,特别是在研究青年黑格尔及其对马克思的思想影响方面取得了开创性的成果。卢卡奇哲学思想的重要特点就在于,他强调马克思与黑格尔之间的理论渊源,着力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渊源追溯至德国古典哲学传统。译者张东辉,男,湖北宜昌人,哲学博士,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德国古典哲学。2009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获外国哲学博士学位,曾先后任教于湖南科技大学和上海财经大学,现为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学科教师。 a《青年黑格尔》是卢卡奇转向马克思主义成熟期之后,以马克思的思想和方法论为指导原则写成的黑格尔研究巨著。总体而言,卢卡奇侧重于从四个方面来研究青年黑格尔:1)以马克思的唯物史观为原则,探讨青年黑格尔哲学发展的社会—历史因素,尤其是法国革命和在法国继之而起的阶级斗争对黑格尔的影响。2)追溯黑格尔辩证法的形成和发展过程,着重讨论劳动与辩证法之间的关系,兼及这种唯心辩证法对马克思唯物辩证法的积极影响。3)突显哲学史研究的一种新方法论,即经济学与哲学、经济学与辩证法的内在关联。卢卡奇要研究黑格尔经济学观点的发展与他的纯粹哲学的辩证法之间的相互关系,探讨经济学范畴与哲学范畴之间的相互关联。4)详尽梳理黑格尔客观唯心主义的形成过程,其中着重论述青年黑格尔同康德和费希特,尤其是同谢林的理论关联,同时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批判地审视黑格尔哲学思想的优劣得失。 a哲学思想爱好者 0a黑格尔c(Hegel, Georg Wehelmf1770-1831)x哲学思想x思想评论j德文 aB516.35v5 1c(匈)a卢卡奇b格奥尔格4著 0a张东辉4译 0aCNb丰涵文化c20241128 01077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18001001020015001181050018001331060006001512000058001572100028002152150016002432250021002593300441002803330021007216060019007426900015007617010032007768010027008081164-002920241227115302.0 a978-7-5403-8016-8dCNY78.00 a20241227d2025 em y0chiy50 ea1 agercgergchi aCNb420000 ay z 000yy ar1 a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b专著e德文f(德)尼采(Nietzsche)著 a武汉c崇文书局d2025.03 a387页d19cm2 a西方人文经典影印 a本书作于1883—1885年之间,是晚期尼采思想的集成,在尼采思想生涯中占据着特别重要的地位。全书以汪洋恣肆的诗体写成,熔酒神的狂醉与日神的清醒于一炉,通过“超人”查拉图斯特拉之口宣讲未来世界的启示,在世界哲学史和诗歌史上均占有独特的不朽地位。全书分为四部,每一部又由相对独立的散文诗组成,第一部包括1篇至关重要的前言和22篇演讲,第二部由22篇演讲构成,第三部由16篇演讲构成,第四部包含20篇演讲。本次影印的德文版是德国著名的KR:NER出版社1941年版。 a超人哲学研究人员0 a超人哲学j德文 aB516.47v5 0c(德)a尼采f(Nietzsche)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02 01170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18001001020015001181050018001331060006001512000084001572100028002412150016002692250021002853300459003063330021007656060019007866900015008057010032008207020037008528010027008891164-003020241227115350.0 a978-7-5403-8015-1dCNY68.00 a20241227d2025 em y0chiy50 ea1 aengcgergchi aCNb420000 ay z 000yy ar1 a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b专著e英文f(德)尼采(Nietzsche)著g(英)康芒(ThomasCommon)译 a武汉c崇文书局d2025.03 a338页d19cm2 a西方人文经典影印 a本书作于1883—1885年之间,是晚期尼采思想的集成,在尼采思想生涯中占据着特别重要的地位。全书以汪洋恣肆的诗体写成,熔酒神的狂醉与日神的清醒于一炉,通过“超人”查拉图斯特拉之口宣讲未来世界的启示,在世界哲学史和诗歌史上均占有独特的不朽地位。全书分为四部,每一部又由相对独立的散文诗组成,第一部包括1篇至关重要的前言和22篇演讲,第二部由22篇演讲构成,第三部由16篇演讲构成,第四部包含20篇演讲。本次影印的英文版是英语世界第一个《尼采全集》中的版本,为1932年第6版。 a超人哲学研究人员0 a超人哲学j英文 aB516.47v5 0c(德)a尼采f(Nietzsche)4著 0c(英)a康芒c(Common, Thomas)4译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02 01124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8000271000041000651010013001061020015001191050018001341060006001522000065001582100032002232150016002553300487002713330021007586060025007796900015008047010019008197020017008388010027008551164-003120250102135446.0 a978-7-5426-8806-4b精装dCNY65.00 a20250102d2024 em y0chiy50 ea1 achicger aCNb310000 ay z 000yy ar1 a历史对于人生的利弊b专著e新译详注本f(德)尼采著g周思成译注 a上海c上海三联书店d2024.12 a236页d21cm a《历史对于人生的利弊》是尼采的早期作品,在本书中,尼采探讨了历史对于人生、社会的积极和消极作用。尼采认为,历史对于个人或民族是必要的;但是,一旦“历史感”到了一定的程度,这种历史感就会伤害并最终毁掉一个人、一个民族甚至一个文化体系。因此,必须确定“回忆”的限度,使历史最好地服务于生活。本书译者从德文重新翻译了尼采此书,不仅撰写了长篇导读,还补充了大量注释,旨在揭示《历史对于人生的利弊》和西方历史哲学传统中其他文本(黑格尔、布克哈特等)存在的联系,以及关于尼采和历史哲学的入门方式。 a哲学理论研究人员0 a哲学理论y德国z近代 aB516.47v5 0c(德)a尼采4著 0a周思成4译注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09 01283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39001472100030001862150016002162250019002323140129002513300557003803330019009376060017009566900014009737010015009878010027010021164-003220240704105329.0 a978-7-5507-3983-3dCNY56.00 a20240704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440000 ay z 000yy ar1 a法国文明与思想启蒙b专著f段亚兵著 a深圳c深圳出版社d2024.07 a256页d26cm2 a西方现代化脚印 a段亚兵,1969年12月入伍,1982年随部队调入深圳。曾长期供职于深圳市委宣传部,中国作家协会、广东省作家协会和深圳市作家协会会员。 a本书为西方现代化脚印丛书之一。作者主要描写了法国启蒙运动对人类文明的贡献。有历史学家认为,西方对人类文明最主要的贡献有两个,一个是英国的工业革命,另一个是法国的启蒙运动。由于启蒙运动,自由平等的思想传遍了全世界,在人类文明史上留下了许多珍贵遗产。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可能就是马克思所说:“使他认识到自己是人。”启蒙运动引发了法国大革命,在国家政治制度方面反复试验,创造出了一种共和制的政治制度,成为许多国家借鉴的样板。因此,可以说启蒙运动塑造了现代主要西方国家的面貌,让人类历史跨入到近代社会,对人类思想文化造成了深远影响,也对近现代中国产生了重大影响。 a哲学思想爱好者0 a思想史y法国 aB565.5v5 0a段亚兵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0710 01469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8000271000041000651010008001061020015001141050018001291060006001472000071001532100038002242150016002623300773002783330013010515170031010646060023010956900015011187010015011337010013011487010015011618010027011761164-003320241114104130.0 a978-7-5162-3807-3b精装dCNY68.00 a20241114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学会思考b专著e用批判性思维做出更好的判断f郭兆凡,蓝方,叶明欣著 a北京c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d2024.11 a352页d21cm a在信息过载的时代,批判性思维成为一项不可或缺的核心能力。《学会思考:如何用批判性思维做出更好的判断》旨在帮助读者掌握批判性思维的方法,并学会将其应用于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中。本书的核心是批判性思维,即一种合理的、反思型的思维方式,帮助人们判断应该相信什么,做什么。它强调独立思考、理性分析、证据支撑和多元视角,旨在帮助读者形成独立观点,拥有独立思想和人格。《学会思考:如何用批判性思维做出更好的判断》介绍了论证、ARG三标准、常见论证谬误、结构化归因法、目标-途径框架、赋值法、金字塔式表达和MECE原则等一系列工具,帮助读者提升独立思考、理性分析和逻辑表达的能力。本书不仅提供了一套完整的批判性思维工具库,更重要的是,它引导读者思考如何将批判性思维应用到日常生活中,成为一个更理性、更独立、更有影响力的人。无论你是学生、职场人士还是公众知识分子,都能从本书中获得启发和帮助。 a大众读者1 a用批判性思维做出更好的判断0 a思维方法j通俗读物 aB804-49v5 0a郭兆凡4著 0a蓝方4著 0a叶明欣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121 00798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29001472100030001762150016002063120045002223300145002673330019004125170033004316060023004646900015004877010015005028010027005171164-003420250212145749.0 a978-7-5168-3940-9dCNY68.00 a20250124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中国名学b专著f翟玉忠著 a北京c台海出版社d2024.09 a270页d24cm a封面副题名:中国古典逻辑体系及其时代意义 a本书通过“导言篇”“名学十三篇”“正名顺言篇”“辩者论题篇”四部分,阐述了名学是中国文化由形而上学至形而下学的关键所在,是通天人之际的根本。 a逻辑学研究人员1 a中国古典逻辑体系及其时代意义0 a逻辑学x研究y中国 aB81-092v5 0a翟玉忠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678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9000271000041000661010008001071020015001151050018001301060006001482000025001542050011001792100038001902150021002282250037002493300955002863330117012416060015013586900011013737010013013848010027013971164-003520250208103524.0 a978-7-5228-3548-8b精装dCNY238.00 a20250208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德性论b专著f江畅著 a修订本 a北京c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d2024.12 a2册(855页)d26cm2 a社科文献学术文库i文史哲研究系列 a德性问题是一个重要的人生问题,也是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伴随着西方德性伦理学的复兴,与伦理学的价值论、情感论和规范论相对应的德性问题已成为当代伦理学界的热门话题,我国对德性问题的研究也逐渐深入。本书为教育部长江学者江畅有关德性问题研究的第一部作品,广泛吸收了国内外学术界最新的研究成果,系统梳理了当代西方伦理学界关于德性伦理思想的发展脉络,着重对德性与恶性、人性、幸福、智慧、认识、情感、意志、实践、环境、教育等基本问题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阐释,提出建立伦理学的德性论,以与伦理学的价值论、德情论和正当论相对应作为伦理学的一个主干分支学科;在对构建该学科进行论证的基础上,该著对德性的含义及其与恶性、人性、幸福、智慧、认识、情感、意志、实践、环境、教育的关系等有关德性的基本问题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讨论和阐释,对一系列德性重大问题提出了作者的独到见解,具有一定的开拓性和创新性。该著于2011年由人民出版社初版,2015年获第七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同年获中国伦理学会第二届学术成果奖一等奖,2017年获第七届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奖优秀成果奖。 a政府相关部门工作者,中国哲学、伦理学、道德哲学及相关领域的学者、研究人员,各大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对此感兴趣的读者0 a道德x研究 aB82v5 0a江畅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13 01841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055001482100034002032150014002373140533002513300707007843330013014916060015015046900011015197010015015307010015015458010027015601164-003620250116110509.0 a978-7-310-06664-3dCNY168.90 a20250116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20000 ay z 000yy ar1 a幸福之道b专著e幸福经济学实践版f倪志良,赵春玲著 a天津c南开大学出版社d2025.01 a3册d23cm a倪志良,南开大学财政学系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政府预算、税收与公共支出管理、居民幸福与财税责任。主讲课程,财政学专业研究生必修课《公共经济学》《政府预算管理》;经济学院本科生必修课《财政学》。赵春玲,2006年于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1993年留校任职于南开大学经济学院经济系;1996年起任职于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目前主持和参加有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等。曾先后获得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学优秀奖、南开大学“良师益友”荣誉称号、南开大学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南开大学优秀青年教师二等奖。 a幸福,事关个人一切内在努力的终极目标;民生幸福,事关国家治理的至善选择。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人类历史进程表明,物质财富的增加并不会必然提升民众的幸福感。在物质财富已较为丰富的今天,如何让人民不仅在经济上,而且在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多领域、多层面拥有更多的成就感、获得感和幸福感,已经成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进程中的重大课题。本书共分为三大篇,共九章内容:内求篇,幸福——“知、行、感”合;外求篇,幸福——生命资源之最优配置;公共篇,民生幸福与公共治理。內求篇主要从认知、行为、情绪方面阐述内在“一致性”之最大化如何达成。外求,主要从收入、物质财富、名望、健康、人际与幸福的关系方面论述外求不要背离对内心的真实。公共篇,从教育、文化与幸福的关系方面讨论了公共治理如何实现民生幸福。 a大众读者0 a幸福x研究 aB82v5 0a倪志良4著 0a赵春玲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23 01326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13001001020015001131050018001281060006001462000057001522100038002092150016002473140191002633300495004543330021009496060019009706900014009897010027010037020015010308010027010451164-003720241223165736.0 a978-7-5598-7460-3dCNY68.00 a20241223d2024 em y0chiy50 ea1 achiceng aCNb450000 ay z 000yy ar1 a当代自由意志导论b专著f(美)罗伯特·凯恩著g徐向东译 a桂林c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d2024.10 a356页d21cm a(美)罗伯特·凯恩,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的哲学教授。著有《穿越道德迷宫》《自由意志的意义》等。徐向东,浙江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著有《理解自由意志》,并出版有译著《立法的尊严》等。 a本书稿围绕哲学领域中备受关注的自由意志问题展开。全书分为十四个章节,在本书稿中,作者凯恩通过展现相容论和不相容论或意志自由论这两种主要立场之间的“辩证交锋”,呈现了自由意志问题在当代的发展脉络,详尽地介绍了当代有关自由意志的争论以及该领域中的主要观点。在介绍的过程中,作者不仅对休谟、霍布斯、穆勒等英美哲学家关于自由意志的观点进行了评述,而且还对莱布尼茨、康德、叔本华乃至尼采等欧陆哲学家的相关见解做出了批判性的回应;在重点关注自由意志论断动态前沿的同时,也恰当地兼顾了这个问题的哲学历史。 a自由意志研究人员0 a自由意志x研究 aB82-02v5 1c(美)a凯恩b罗伯特4著 0a徐向东4译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26 01182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13001001020015001131050018001281060006001462000089001522100038002412150016002793300457002953330013007525170023007656060015007886900015008037010029008187010029008477020013008768010027008891164-003820250219083814.0 a978-7-5598-7575-4dCNY79.00 a20250219d2025 em y0chiy50 ea1 achiceng aCNb450000 ay z 000yy ar1 a超越猿类b专著e人类道德心理进化史f(加)维克多·库马尔,(加)里奇蒙·坎贝尔著g殷融译 a桂林c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d2025.03 a400页d26cm a本书稿融合了生物学和社会科学的理论成果,阐释了人类道德的起源,探索了道德在人类进化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书稿正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道德猿类”围绕人类的利他性和情感展开讨论;第二部分“道德思想”阐述了规范的演变、情感与规范的共同进化、推理与道德的共同进化;第三部分“道德文化”重点关注人类物种进化之后的文化进化,解释社会制度如何产生、制度如何塑造社会道德;第四部分“道德进步”发出“当下的人类是比以前更好还是更糟”的诘问,探讨人类是如何在道德上进化的。 a大众读者1 a人类道德心理进化史0 a道德心理学 aB82-054v5 1c(加)a库马尔b维克多4著 1c(加)a坎贝尔b里奇蒙4著 0a殷融4译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004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37001472100034001842150016002183300449002343330013006836060023006966900015007197010013007348010027007471164-003920241115164324.0 a978-7-5159-2333-8dCNY49.80 a20241115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古今通用人生大智慧b专著f周韵著 a北京c中国宇航出版社d2024.02 a160页d26cm a老理儿是思想的火花、智慧的浓缩,隽永有味,字字珠玑。它们是立身处世的法则,是求索生活的道理。本书所选的老理儿涉及人生的各个方面,包括命运成败、品行修养、为人处世、职场生活、做人哲学等,内涵丰富,包罗万象,且实用性强,饱含生活的智慧,可以为我们的人生指引航向。本书既有真实的历史故事和生动的事例,又有颇具见识的评点和建议,加之合理的体例和舒朗的版式,便于读者阅读。同时,与内容相契合的精致中国风手绘插图,让读者更直观地理解每个主题,使阅读更有趣。 a大众读者0 a人生哲学j通俗读物 aB821-49v5 0a周韵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121 01750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37001472100038001842150016002223140606002383300571008443330015014156060023014306900015014537010013014688010027014811164-004120241025135000.0 a978-7-5043-9277-0dCNY56.00 a20241025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认清自己,理顺生活b专著f马浩著 a北京c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d2024.10 a283页d21cm a马浩,女,1985年6月生,党员,辽宁阜新人,毕业于吉林大学法学院民商法学专业,获民商法学博士学位,现为沈阳大学副教授、北京君泽君(沈阳)律师事务所兼职律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刑事民事交叉、行政民事交叉方向。发表包括CSSCI、CSSCI扩展版、北大核心、央级报纸理论版等论文11篇;主持包括辽宁省社科联、辽宁省教育厅、沈阳市法学会等省市课题8项;出版著作1部,编写教材2部;发表英文译作1篇。连续两届受聘辽宁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公平竞争审查专家库成员、受聘辽宁省自贸区沈阳片区公平竞争审查专家库成员、受聘沈阳市信访评议专家库成员、受聘辽宁省监察官学院(分院)特约师资、受聘沈阳市大东区首席法律咨询专家等,常年参与立法拟定、修订工作。 a认清自己,才能发现更好的自己,成为更好的自己,也才能奔赴理想的未来。本书是一本以净化心灵、提高自己、创造幸福生活为主题的书籍,致力于服务那些不了解自己、不能很好地理顺的生活的读者,旨在与他们产生共鸣,让他们从中吸取营养,获得进步,进而吸引他们的目光,获得他们的认同。本书引领读者走进自己的内心,重新认识真实的自己;帮助读者接纳自己、自我救赎、收获爱情、治愈自己等,做更好的自己;教读者如何自渡和取悦自己,让读者拥有向上力量,收获美好人生。力求帮助广大读者发现本真,重塑自我,更加深入地了解自己、提升自己,治愈并悦纳自己,理顺自己的生活,成为想成为的人,过想过的人生。 a哲学爱好者0 a人生哲学j通俗读物 aB821-49v5 0a马浩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031 01347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29001472100034001762150016002103140375002263300409006013330015010106060023010256900015010487010015010638010027010781164-004220240911113456.0 a978-7-5513-2794-7dCNY68.00 a20240911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610000 ay z 000yy ar1 a无垢镜智b专著f曾仕强著 a西安c太白文艺出版社d2024.12 a329页d21cm a曾仕强(1935—2018),著名学者,被称为“中国式管理之父”,是中国极具影响力的管理大师与国学大师。他曾是央视《百家讲坛》最受欢迎的主讲专家之一,以其深厚的中国文化功底和中西贯通的渊博学识在中国管理界独领风骚。已出版《情绪的奥秘》(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22)、《人际关系与沟通》(清华大学出版社,2016)、《人性管理》(四川人民出版社,2019)、《财神文化》(西安出版社,2017)等多部著作。 a曾仕强,被称为“中国式管理之父”,是当今中国极具影响力的管理大师与国学大师。本书梳理曾仕强教授思想精髓,选取其中发人深省的内容,细分为做人做事的智慧、稳定情绪的智慧、管人理事的智慧三大类,精心辑录成册。通过传统文化中的智慧和哲理来指导读者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处理人情世故、自我情绪和职场关系。以符合人们碎片化阅读之需要,顺应人民生活习惯。语言风趣幽默,文字浅显易懂,妙趣横生,富有哲理,读来有茅塞顿开之感。 a哲学爱好者0 a人生哲学j通俗读物 aB821-49v5 0a曾仕强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0912 01066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37001472100034001842150016002183300509002343330015007436060023007586900015007817010013007968010027008091164-004320250214134013.0 a978-7-5127-2381-8dCNY52.80 a20250214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这世界喜欢晴朗的人b专著f清蓝著 a北京c中国妇女出版社d2025.01 a256页d21cm a本书是一本励志读物,28个朝气蓬勃的故事,写给悲观、脆弱、筋疲力尽的女性读者,让她们放下压力、焦虑和不安,重拾生活的热忱,并向其讲述如何摆脱各种萎靡不振,成为一个晴朗的人;如何在遭遇失败时,重新找回状态;如何在生活的鸡零狗碎中,让自己燃起来;如何在诸事不宜的日子里,依然阔步前行的方法。“你是晴朗的,你的世界就是明媚的;你是简单的,你的世界就是条理清晰的”,阅读完这些故事,读者在快节奏的生活里,就可找到维护内心秩序的方法,有勇气直面生活。人生没有一帆风顺,满面风霜还能心怀暖意迎向生活的人,都是人间至宝。 a哲学爱好者0 a人生哲学j通俗读物 aB821-49v5 0a清蓝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138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5001472100034001922150016002263300543002423330013007855170023007986060019008216900014008407010015008548010027008691164-004520241108102133.0 a978-7-5454-9444-0dCNY68.00 a20241108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440000 ay z 000yy ar1 a家风b专著e百年望族的传承智慧f康华兰著 a广州c广东经济出版社d2024.10 a264页d24cm a本书以河南巩义市康百万家族的四百年历史为引子,对家族历史、文化、价值观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索,并结合国学文化精髓,为读者揭示了家族经营之道。本书内容广泛,涵盖传统文化、修身齐家、成功哲学、个人修养、身心健康等多方面,展示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读者在品味家族故事的同时,也能从该书中感受中华传统文化中“家文化”的智慧,体会家风的力量和价值。本书通过对家族传承的细致剖析,引导读者在追求事业成功的同时,还要注重家庭和谐与个人修养,实现内外兼修的人生境界。本书不仅是一部关于家风传承的智慧之作,更是一部展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魅力的经典之作。 a大众读者1 a百年望族的传承智慧0 a家庭道德y中国 aB823.1v5 0a康华兰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114 01399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5001472100034001922150016002263140193002423300595004353330021010305170019010516060019010706900014010897010015011038010027011181164-004620240701164921.0 a978-7-5207-2607-8dCNY54.00 a20240701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九字家风b专著e中国人的家哲学f廖晓义著 a北京c人民东方出版社d2024.07 a220页d24cm a廖晓义,北京乐和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创办人兼主任,中山大学哲学硕士、美国费尔菲尔德大学名誉法学博士,曾任四川大学哲学系教师、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人员、美国北卡州立大学国际环境政治专业访问学者等。 a本书围绕“乐和”即“乐道尚和”的思想脉络与真实案例,阐述了用传统智慧振兴乡村的思维方式与操作方法。到底什么是传统智慧?这些历久弥新的智慧如何成为从基层政府到村民百姓普遍认可的共识?这些共识如何运用于今天的乡村社会、文化、经济、环境及康养的综合治理并化为公序良俗?如何用传统的共同体文化构建现代的共同体社会?这些思维方式和操作方法不是出自象牙塔里的设计,而是来自一场历时13年、历经川渝湘鲁黔浙上百个乡村的被称为“乐和家园”的实验。作为这场实验的深度参与者,本书作者廖晓义用她十几年的观察与感受、思考与行动,为我们分享和解析用传统智慧振兴乡村的现实路径,为今天的乡村振兴提供了系统而切实的参考。 a家庭道德研究人员1 a中国人的家哲学0 a家庭道德y中国 aB823.1v5 0a廖晓义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0703 00846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9001472100038002062150016002443300209002603330009004696060025004786900011005037010017005147010017005317010017005488010027005651164-004920231120144656.0 a978-7-5770-0179-1dCNY46.80 a20231120d2023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510000 ay z 000yy ar1 a美学教程b专著e双色微课版f苏芊芊,封梨梨,周海涵主编 a成都c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d2023.06 a212页d26cm a本书主要内容包括:第一章什么是美学、第二章美感的分析、第三章现实领域中的审美对象、第四章艺术美、第五章各类艺术的审美特性、第六章分层显现的审美现象、第七章优美与崇高、第八章作为美感基本存在方式的审美直观。 a高职0 a美学x高等学校j教材 aB83v5 0a苏芊芊4主编 0a封梨梨4主编 0a周海涵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31122 01889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25001472100044001722150016002163140243002323301095004753330015015706060009015856900011015947010015016058010027016201164-005020241209161325.0 a978-7-5107-1166-4dCNY55.00 a20241209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谈美b专著f朱光潜著 a北京c中国长安出版传媒有限公司d2024.12 a184页d21cm a朱光潜(1897年—1986年),字孟实,安徽省桐城人,现当代著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教育家、翻译家,中国现代美学奠基人。朱光潜学贯中西,博古通今。他是中国美学史上一座横跨古今、沟通中外的“桥梁”,是中国现当代最负盛名并赢得崇高国际声誉的美学大师。 a《谈美》是朱光潜先生以书信形式写给青年读者的一本美学入门书籍,这本书被誉为“给青年的第十三封信”,它不仅是一本关于美学理论的作品,更是朱光潜先生对于艺术与人生之间深刻联系的个人感悟的结晶。书中通过对美的探讨,传达了一个核心理念:美并非遥不可及的艺术概念,而是可以融入日常生活的美好体验。在《谈美》中,朱光潜先生从净化心灵、美化生活出发,提倡将人生艺术化,鼓励人们以一种更加富有情趣的态度去面对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他认为,艺术并非仅仅是博物馆里的展品或者剧院里的表演,而是可以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从一杯茶的品味到一朵花的欣赏,无处不在。书中详细论述了美在日常生活中的体现,以及如何通过培养审美的眼光来发现和创造美。朱光潜先生认为,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自己生活中的艺术家,通过提升个人的审美能力,可以让平凡的日子变得不平凡。他强调了美的力量,不仅可以提升个体的生活质量,还能促进社会的和谐与进步。《谈美》不仅是一部学术著作,更是一本生活指南。它教会我们如何去感受美、欣赏美,进而创造美。朱光潜先生在书中提到的观点,即便在今天看来依然充满启发性和现实意义。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意识到精神生活的富足对于幸福的重要性,而朱光潜先生早在几十年前就已经通过《谈美》为我们指出了通往美好生活的路径。 a美学爱好者0 a美学 aB83v5 0a朱光潜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12 02314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037001482050011001852100038001962150016002343140666002503301035009163330021019516060031019726900015020037010015020188010027020331164-005120240927143543.0 a978-7-5751-0353-4dCNY118.00 a20240927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30000 ay z 000yy ar1 a商代审美意识研究b专著f朱志荣著 a修订版 a杭州c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d2024.10 a254页d26cm a朱志荣,文学博士,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华美学学会副会长等,2016年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先后主持过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重点项目和重大项目。在《文学评论》《文艺研究》《学术月刊》《复旦学报》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220余篇,部分论文曾经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复印资料》等转载。先后出版过《中国艺术哲学》《康德美学思想研究》《中国审美理论》《夏商周美学思想研究》等专著10余部,并主编“中国门类美学史丛书”、《中国审美意识通史》八卷本和“中华美学精神“丛书等,其中《中国艺术哲学》被译成德语、韩国语、英语、俄语和法语出版。主要学术成果曾获得过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三等奖和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 a本书探讨了美学在商代的萌芽,结合器物、文字研究全面地论述了商代审美意识发生、发展,以及对后世的影响,从艺术品与审美观念两方面论述了商代审美意识的特征。本书不但是一个断代史的审美意识研究,而且是中国整个审美意识起源的研究,对整个中国美学史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商代审美意识研究》联系商代的社会现实,以器物、文学、美学理论为研究对象,既超越了传统研究对象的范围,使美学研究视野更加宽阔,又圈定了符合时代要求的研究对象,避免了美学研究的泛化,是建立在研究方法更新上的新尝试。本书从方法与研究内容上都对美学研究与美学史研究产生了启迪作用。第一,本书对于商代审美特征的论述翔实而周密,且常有创新,得到了学术界的肯定。书中论述屡被引用,成为商代审美特征研究的重要参考书目。第二,本书拓宽了美学史研究范围,使美学史研究不再局限与美学思想、观念的研究,而是将美学思想研究与审美意识相互结合、相互参证,更加全面地考察了商代社会审美特征。这被学术界认为是美学史研究视野的的一大创新,得到了宽泛的好评,进一步推动了审美意识研究。本书2002年曾于人民出版社出版,本次出版删去关于是史前的论述部分,大部分章节进行了增删修改,插图亦丰富许多,因此作为修订版。 a美学研究相关人员0 a审美意识x研究y中国z商代 aB83-092v5 0a朱志荣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010 01292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39001472100034001862150016002203140165002363300555004013330013009566060025009696900014009947010015010088010027010231164-005220240703152409.0 a978-7-5480-9854-6dCNY78.00 a20240703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60000 ay z 000yy ar1 a一本书读懂中国美学b专著f林夏瀚著 a南昌c江西美术出版社d2024.07 a188页d23cm a林夏瀚,男,博士,任职于文化和旅游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对中国美学有着独到的理解和深入研究,写作有《治学、怡情与交游场域——于非闇的书画材料研究刍论》等文章。 a本书是一本写给大众读者的中国美学艺术通识读物。本书系统梳理从先秦诸子奠基时期、汉代过渡时期、唐代鼎盛时期、宋元繁荣时期、明代丰富时期、清代总结时期到民国新气象时期的美学史发展轨迹,作者抓住每个时代具有代表性的美学思想和美学著作,注重把握美学范畴和美学命题,从事例中分析美学存在的意义,是一本向广大读者介绍中国美学的普及性图书。本书内容涉及音乐、小说、戏剧、书法、绘画、教育等,极具趣味性,不是枯燥的理论知识,有多篇佳作欣赏,还附有数十张精美图片,包括部分人物和部分作品展示,帮助读者更为直观的看到美学的体现,激活有价值的美学思想,让读者一看便懂美学。 a大众读者0 a美学y中国j通俗读物 aB83-49v5 0a林夏瀚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0710 01326nam0 2200277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057001482050008002052100034002132150015002472250023002623300641002853330023009266060015009496900014009647010015009787010015009937010013010088010027010211164-005320241202102725.0 a978-7-5701-3436-6dCNY128.00 a20241202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70000 ay z 000yy ar1 a经验的描述b专著e意动心理学f郭本禹,崔光辉,陈巍著 a2版 a济南c山东教育出版社d2025.01 a37页d26cm2 a外国心理学流派大系 a本书力图在心理学中的科学主义路线与人文主义路线的架构下,对意动心理学进行整体的研究。通过系统梳理布伦塔诺学派的心理学体系,考察其人文主义心理学内涵,提炼其核心主题,阐述其研究方法,并进行合理的评价,以期还原意动心理学的原本面目,提升意动心理学的历史地位。意动心理学是科学心理学诞生之初的一个重要派别。布伦塔诺开创了意动心理学,他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则进一步发展了意动心理学。意动心理学是西方早期人文主义心理学的开端,也是其重要的构成力量。在意动心理学之后,弗洛伊德受到布伦塔诺的心理意动观的影响创立了精神分析心理学,惠特海默等人受到斯顿夫的影响提出格式塔心理学,作为心理学中的“第三势力”的现象学心理学和人本主义心理学也回应了意动心理学。 a心理学学派研究人员0 a心理学学派 aB84-06v5 0a郭本禹4著 0a崔光辉4著 0a陈巍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05 00883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3001472050008001902100034001982150016002322250023002483300251002713330023005226060027005456900015005727010015005878010027006021164-005420241202102237.0 a978-7-5701-3445-8dCNY86.00 a20241202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70000 ay z 000yy ar1 a心灵的适应b专著e机能心理学f高申春著 a2版 a济南c山东教育出版社d2025.01 a433页d26cm2 a外国心理学流派大系 a本书主要研究实验心理学传入美国之后,由于接受生物进化论的影响而形成的那种以强调生物适应价值为基本特征的机能心理学。本书首先考察了机能心理学产生的一般背景,阐述了发生心理学、“詹姆斯与机能心理学”、机能心理学的命运及其历史效应、对机能心理学的评价。 a心理学学派研究人员0 a机能心理学x心理学学派 aB84-062v5 0a高申春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05 00998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055001482050008002032100034002112150015002452250023002603300329002833330023006126060025006356900015006607010015006757010015006908010027007051164-005520241202102656.0 a978-7-5701-3439-7dCNY158.00 a20241202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70000 ay z 000yy ar1 a行为的调控b专著e行为主义心理学f郭本禹,修巧艳著 a2版 a济南c山东教育出版社d2025.01 a45页d26cm2 a外国心理学流派大系 a本书主要采用原型理论的方法,对行为主义的典型特征进行描述,尽可能地将其主要的特征呈现出来。书中对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产生与演变进行了系统阐述,并对行为主义发展的三个阶段:第一代行为主义(古典行为主义)、第二代行为主义(新行为主义)、第三代行为主义(新的新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及其思想进行了梳理。分析了行为主义心理学在中国的传播和影响。 a心理学学派研究人员0 a行为主义x心理学学派 aB84-063v5 0a郭本禹4著 0a修巧艳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05 00987nam0 2200277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9001472050008002062100034002142150016002482250023002643300287002873330023005746060027005976900015006247010013006397010015006527010015006678010027006821164-005620241202102708.0 a978-7-5701-3447-2dCNY86.00 a20241202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70000 ay z 000yy ar1 a经验的完形b专著e格式塔心理学f王鹏,潘光花,高峰强著 a2版 a济南c山东教育出版社d2025.01 a433页d26cm2 a外国心理学流派大系 a格式塔心理学是西方早期心理学派之一,又译为完形主义或完形心理学。本学派由惠特海默)、苛勒和考夫卡)三位德国心理学家于1912年联袂创立,是一种反对元素分析而注重完形—整体组织的心理学理论体系。本书系统介绍了格式塔心理学的内涵及其领军人物的主要思想和贡献、理论体系、历史功过、在各国的传播。 a心理学学派研究人员0 a完形心理学x心理学学派 aB84-064v5 0a王鹏4著 0a潘光花4著 0a高峰强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05 01097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5001472050008002022100034002102150016002442250023002603300461002833330025007446060017007696900015007867010015008018010027008161164-005720241202102140.0 a978-7-5701-3437-3dCNY89.00 a20241202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70000 ay z 000yy ar1 a潜意识的意义e精神分析心理学h上b专著f郭本禹等著 a2版 a济南c山东教育出版社d2025.01 a448页d26cm2 a外国心理学流派大系 a本书对精神分析运动的百年发展进行了系统梳理,立足于学派的分化和分裂以及理论的整合和统合。由弗洛伊德开创的精神分析既是一种潜意识的心理学说,又是一种治疗心理疾病的方法。它最初是从神经症治疗实践中产生的,逐渐发展成为现代西方心理学的一个主要流派,被称为西方心理学的第二大势力。从弗洛伊德与古典精神分析学的创立、转向到自我心理学的创立发展再到客体关系学派、自体心理学派的创立发展、存在分析学的创立、结构主义精神分析学、后现代精神分析学的演绎发展等进行了系统阐释。 a精神分析学派研究人员0 a精神分析学派 aB84-065v5 0a郭本禹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05 01097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5001472050008002022100034002102150016002442250023002603300461002833330025007446060017007696900015007867010015008018010027008161164-005820241202102602.0 a978-7-5701-3450-2dCNY89.00 a20241202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70000 ay z 000yy ar1 a潜意识的意义e精神分析心理学h下b专著f王国芳等著 a2版 a济南c山东教育出版社d2025.01 a448页d26cm2 a外国心理学流派大系 a本书对精神分析运动的百年发展进行了系统梳理,立足于学派的分化和分裂以及理论的整合和统合。由弗洛伊德开创的精神分析既是一种潜意识的心理学说,又是一种治疗心理疾病的方法。它最初是从神经症治疗实践中产生的,逐渐发展成为现代西方心理学的一个主要流派,被称为西方心理学的第二大势力。从弗洛伊德与古典精神分析学的创立、转向到自我心理学的创立发展再到客体关系学派、自体心理学派的创立发展、存在分析学的创立、结构主义精神分析学、后现代精神分析学的演绎发展等进行了系统阐释。 a精神分析学派研究人员0 a精神分析学派 aB84-065v5 0a王国芳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05 01253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61001472100032002082150016002403300649002563330013009056060050009186900015009687010013009838010027009961164-005920241105083534.0 a978-7-5426-8685-5dCNY88.00 a20241105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10000 ay z 000yy ar1 a伦理自然主义视角下弗洛伊德的精神病本体解译b专著f陈默著 a上海c上海三联书店d2024.10 a375页d24cm a本书稿为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的结项成果。本书将限定在伦理自然主义的框架中试对弗洛伊德的精神病本体进行解译,为精神分析理论中看似可以“无限理解的东西”设定一个边界。弗洛伊德的伦理自然主义并非使用实验方法去弥合科学与哲学的鸿沟,它从一开始就以一种临床治疗的思维方式研究身心关系和神经症。本书首先讨论“无意识”作为精神病本体解释的合理性。其次,分析“无意识”、“性本能”和“俄狄浦斯情结”等核心概念中的自然主义和伦理主义及其结构性关系。再次,集中于“性本能”与“罪恶感”论述精神病的双重本体。“精神病本体”是弗洛伊德融合生理的、心理的和伦理的知识开创出的独特本体,这种融合不仅是精神病学发展的必要,也是弗洛伊德本人一生所拥有的不同学科知识的耦合。 a医学人员0 a弗洛伊德(Freud, Sigmmund 1856-1939)x精神分析 aB84-065v5 0a陈默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107 02390nam0 2200277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13001001020015001131050018001281060006001462000067001522100038002192150016002573141006002733300665012793330033019445170019019776060019019966900015020157010027020307020013020577020015020708010027020851164-006020250114115510.0 a978-7-5598-7891-5dCNY49.80 a20250114d2025 em y0chiy50 ea1 achicfre aCNb450000 ay z 000yy ar1 a移情b专著e弗洛伊德与拉康f(法)凯瑟琳·穆勒著g姜余,严和来译 a桂林c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d2025.01 a244页d20cm a作者(法)凯瑟琳·穆勒(Catherine Muller),精神分析家,法国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协会(SPF)的成员,曾任副主席。哲学和心理学训练背景,拥有丰富的精神分析临床经验。曾在多个精神分析协会接受分析家的训练,最后在巴黎弗洛伊德学院师从雅克·拉康。她还跟随亨利·艾伊(Henri Ey)从事精神病学的学习,长期从事精神病学的临床工作。译者姜余,巴黎第七大学精神分析与心理病理学博士,东南大学人文学院教师。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精神分析专委会委员、法国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会(SPF)精神分析师、成都精神分析中心分析家、长沙“绿房子”父母儿童心理接待公益机构专业督导。译著有《儿童精神分析五讲》、《百分百多尔多》、《精神分析,快乐与过度》、《福尔摩斯与无意识侦探》等。译者严和来,精神分析工作者。巴黎第十三大学临床心理学博士,任教于南京中医药大学医学院。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精神分析专业委员会第二至四届委员、法国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会(SPF)会员、南京中法精神分析培训班中方召集人及教师、成都精神分析中心创始会员。主持并参与翻译法国精神分析家阿夫纳拉作品系列,另译有《百分百荣格》、《欲望伦理,拉康精神分析引论》(合译)等多种。2023年有著作《拉康十讲》出版。 a移情是精神分析中最重要和最具有张力的关键概念之一。本书把移情理论的发现、发展与弗洛伊德的生平和职业经历结合起来进行论述,详述了弗洛伊德发表的两个临床案例以及拉康对这两个案例的解读。本书作者是拉康的学生,在当代精神分析界有着重要的影响力。作者从现代精神分析理论(尤其是拉康派精神分析理论)和结构主义语言学的视角出发,揭示了弗洛伊德生命中几个关键能指与移情的关系,从而指出,在精神分析实践当中,移情深深嵌在精神分析工作者与来访者的关系当中,在每一对工作者与来访者那里既有共性也有差异。本书对移情理论的相关争议进行了全面的厘清,对移情实践的应用进行了细致的讲解,有助于国内心理学及哲学研究者、精神分析工作者、心理咨询师切实理解与体会移情是什么,乃至理解精神分析是什么。 a精神分析研究人员,心理咨询师1 a弗洛伊德与拉康0 a精神分析x研究 aB84-065v5 1c(法)a穆勒b凯瑟琳4著 0a姜余4译 0a严和来4译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16 01082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7001472050008001942100034002022150016002362250023002523300417002753330023006925170019007156060025007346900015007597010015007748010027007891164-006120241202102016.0 a978-7-5701-3449-6dCNY88.00 a20241202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70000 ay z 000yy ar1 a人性的彰显b专著e人本主义心理学f杨韶刚著 a2版 a济南c山东教育出版社d2025.01 a448页d26cm2 a外国心理学流派大系 a人本主义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一个独立分支,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美国诞生的。人本主义心理学有思想丰富多彩、源远流长的发展历史。本书沿着历史的轨迹,着重探讨人本主义心理学思想的历史起源,探讨了人本主义心理学与中国古代思想千丝万缕的联系;着眼于当代西方人本主义心理学在美国社会的历史起源,着重评述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人性观及人本主义道德价值观,并对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方法论及人本主义心理学在实践领域的研究和最新发展进行了探讨。 a心理学学派研究人员1 a人本主义心理学0 a人本主义x心理学学派 aB84-067v5 0a杨韶刚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05 01059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047001482050008001952100034002032150015002372250023002523300423002753330023006986060027007216900015007487010015007638010027007781164-006220241202102112.0 a978-7-5701-3448-9dCNY128.00 a20241202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70000 ay z 000yy ar1 a理性的消解b专著e后现代心理学f高峰强等著 a2版 a济南c山东教育出版社d2025.01 a37页d26cm2 a外国心理学流派大系 a后现代心理学或称后现代主义心理学,系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中期以来,西方尤其是美国兴起的一种探讨后现代境遇中人的心理与行为机制的心理学新思潮。它既是后现代主义文化哲学思潮在当代西方心理学领域的回应,又是现代西方科学主义心理学范式陷于困境时应运而生的反叛性的新取向。主要代表人物有:法国精神分析心理学家拉康、美国心理学家格根、丹麦教育心理学家苛费尔等。本书系统论述了后现代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要旨、理论形态及其治疗理论。 a心理学学派研究人员0 a后现代主义x心理学学派 aB84-069v5 0a高峰强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05 00839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1001472050008001982100034002062150016002402250023002563300173002793330019004526000057004716900015005287010015005438010027005581164-006320241202102437.0 a978-7-5701-3441-0dCNY76.00 a20241202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70000 ay z 000yy ar1 a文化的诠释b专著e维果茨基学派心理学f王光荣著 a2版 a济南c山东教育出版社d2025.01 a382页d26cm2 a外国心理学流派大系 a维果茨基学派又称“文化历史学派”,形成于20世纪20年代中期,是当代具有重要影响的一个心理学学派。本书系统阐释了学派的形成、奠基人及其思想、学派的最新发展以及其传播和影响。 a心理学研究人员 0a维果特斯基c(Vygotski, L. S.f1896-1934)x心理学学派 aB84-069v5 0a王光荣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05 01047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5001472050008001922100034002002150016002342250023002503300421002733330019006946060023007136900015007367010015007518010027007661164-006420241202101923.0 a978-7-5701-3443-4dCNY88.00 a20241202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70000 ay z 000yy ar1 a现象的沉思b专著e现象学心理学f崔光辉著 a2版 a济南c山东教育出版社d2025.01 a443页d26cm2 a外国心理学流派大系 a本书选取现象学心理学为题,力图对其作较全面的历史梳理和理论分析,明确现象学心理学的历史地位和理论定位,澄清对现象学心理学的种种误解,建构现象学心理学的学科体系,凸现现象学心理学的理论形态、研究方法、研究成果、理论特征,以还现象学心理学的本来面目。本书从纵向和横向的视角,对现象学心理学从整体上进行全面而系统的研究,还现象学心理学的本来面目,凸现现象学心理学的方法、形态和特征,提升现象学心理学在心理学史上的历史地位。 a现象学研究人员0 a现象学x心理学学派 aB84-069v5 0a崔光辉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05 00913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5001472050008001922100034002002150016002342250023002503300277002733330023005506060027005736900015006007010017006158010027006321164-006520241202102331.0 a978-7-5701-3446-5dCNY76.00 a20241202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70000 ay z 000yy ar1 a心理的模拟b专著e认知心理学f贾林祥编著 a2版 a济南c山东教育出版社d2025.01 a382页d26cm2 a外国心理学流派大系 a本书从发展史的角度深入地厘清和系统地阐述皮亚杰学派的理论,阐述了皮亚杰学派的产生背景及其核心理论思想即发生认识论原理、临床法、发展心理学思想、儿童语言发展观以及教育科学发展观。对皮亚杰理论与维果茨基和弗洛伊德思想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并对皮亚杰学派理论的现状和未来进行了探讨。 a认知心理学研究人员0 a认知心理学x心理学学派 aB84-069v5 0a贾林祥4编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05 00885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1001472050008001982100034002062150016002402250023002563300220002793330015004996060033005146900015005477010015005627010015005778010027005921164-006620241202102801.0 a978-7-5701-3444-1dCNY88.00 a20241202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70000 ay z 000yy ar1 a意识的分析b专著e内容心理学f方双虎,郭本禹著 a2版 a济南c山东教育出版社d2025.01 a443页d26cm2 a外国心理学流派大系 a内容心理学是西方心理学史上的第一个学派。从代表人物来看本书主要阐述了其冯特、艾宾浩斯、缪勒和铁钦纳四位心理学家的思想;从心理学体系来看,本书主要阐述了冯特的内容心理学、民族心理学和铁钦纳的构造心理学这三种心理学体系。 a心理学学派0 a内容分析(心理学)x心理学学派 aB84-069v5 0a方双虎4著 0a郭本禹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05 00969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5001472050008002022100034002102150016002442250023002603300277002833330023005606000050005836900015006337010013006487010015006618010027006761164-006720241202102319.0 a978-7-5701-3440-3dCNY89.00 a20241202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70000 ay z 000yy ar1 a智慧的发生b专著e皮亚杰学派心理学f丁芳,熊哲宏著 a2版 a济南c山东教育出版社d2025.01 a448页d26cm2 a外国心理学流派大系 a本书从发展史的角度深入地厘清和系统地阐述皮亚杰学派的理论,阐述了皮亚杰学派的产生背景及其核心理论思想即发生认识论原理、临床法、发展心理学思想、儿童语言发展观以及教育科学发展观。对皮亚杰理论与维果茨基和弗洛伊德思想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并对皮亚杰学派理论的现状和未来进行了探讨。 a心理学学派研究人员 0a皮亚杰c(Piaget, Jeanf1896-1980)x心理学学派 aB84-069v5 0a丁芳4著 0a熊哲宏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05 01595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3001472100034001902150016002243000037002403140465002773300481007423330027012236060037012506900012012877010015012998010027013141164-006820241118145745.0 a978-7-5668-4045-5dCNY58.00 a20241118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440000 ay z 000yy ar1 a数字时代的质性研究方法b专著f刘亭亭著 a广州c暨南大学出版社d2024.10 a224页d26cm a新时代高等院校新闻传播学系列教材 a刘亭亭,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人类学博士,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曾在西悉尼大学社会与文化研究系担任澳大利亚研究理事会博士后,曾在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和澳大利亚悉尼大学担任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直播电商、农村媒体文化、数字亲密关系、游戏文化。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1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1项、广东省哲学社科研究基金项目1项。截至2024年2月,发表23篇SSCI收录期刊论文、多篇CSSCI收录期刊论文。经审核,选题作者无导向及意识形态问题。 a本书稿分为六章:第一章介绍了质性访谈法的基本概念和使用情景,以及质性研究的研究流程和抽样方法;第二章讨论了访谈法的理论基础、质性研究方法的类型和非虚构写作的当代发展;第三章则深入探讨了访谈法的种类、访谈前的准备和访谈中的伦理问题;第四章关注质性研究方法的具体实践,介绍了质性研究者该如何进入田野,如何展开合格的访谈;第五章主要介绍了扎根理论的渊源、类型和工具,以及整理质性资料并撰写报告的方法;第六章综合了前五个章节所讲述的内容和方法,并试图引导质性研究学生撰写质性研究论文。 a高校新闻传播学专业师生0 a谈话法x研究方法x高等学校j教材 aB841v5 0a刘亭亭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121 02414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13001011020015001141050018001291060006001472000068001532100030002212150016002512250017002673141239002843300461015233330051019846060019020356900014020547010038020687020015021068010027021211164-006920250218085239.0 a978-7-03-081197-4dCNY148.00 a20250217d2025 em y0chiy50 ea1 achiceng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认知多元主义b专著f(美)史蒂文·霍斯特(StevenHorst)著g谢建华译 a北京c科学出版社d2025.03 a129页d24cm2 a认知哲学译丛 a史蒂文·霍斯特(Steven Horst),美国维思大学教授,教育改革主任和主管,曾在波士顿大学适应系统中心、普林斯顿大学哲学系和斯坦福大学语言与信息研究中心访学。长期从事心智哲学、认知科学、科学哲学、形而上学、认识论、语义学、宗教认知科学和道德心理学等领域的研究工作。;魏屹东,魏屹东,1958年生,山西永济人,山西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主持完成十几项国家和省部级项目;从事科学史、科学哲学、分析哲学、认知哲学和人工智能哲学研究,出版专著12部、译著6部、主编“认知哲学译丛”“认知哲学文库”“山西大学认知哲学丛书”“山西大学分析与人文哲学丛书”;在《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自然辩证法研究》《自然科学史研究》等权威刊物发表学术论文260余篇。谢建华,男,1987 年生,山西侯马人,哲学博士,硕士生导师,太原师范学 院副教授,山西省哲学学会理事,研究方向为认知哲学、超人类主义,发表 “Analyzing the Rationality of the Gaia Hypothesis”(SSCI 收录、EI 收录)、“An Explana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Human Being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nsciousness”以及《意识研究的方法论外在主义》《生态 位构建对扩展表现型的修正》《超人类主义视域下的意识问题探析》《人工智能 道德地位的意识论解释》等多篇论文;承担山西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 目多项,著有《超人类主义视域下的意识问题研究》,2022 年起任 SSCI 期刊匿 名审稿人。 a本书提出一种内容领域的心理模型,认为理解不在于单词大小的概念、句子大小的意向状态或论证大小的推理,而在于理想化模型和领域大小的组块;指出许多思维形式依赖领域大小的组块,模块化过程适合跟踪世界的特定方面,心理模型应该放弃单词-句子-推理的思维模型。这些观点为心智和认知科学的哲学开辟了新的可能性,对心理模型的关注应该改变我们对认识论、伦理学和语义学的思考方式。本书适合哲学、认知科学、心理学、语言学、计算机科学和人工智能领域的专家学者和本科生及以上的学生阅读。 a哲学、逻辑、科学史、认知科学、心理学等领域人员0 a认知科学x研究 aB842.1v5 0c(美)a霍斯特c(Horst, Steven)4著 0a谢建华4译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356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39001472050008001862100034001942150016002283300612002443330189008566060013010456900014010587010015010728010027010871164-007020250114112607.0 a978-7-301-35855-9dCNY69.00 a20250114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认知神经科学导论b专著f沈政等编著 a2版 a北京c北京大学出版社d2025.02 a368页d19cm a本书由三部分共十二章组成。第一部分(第1、2、3章)介绍了认知神经科学的理论概念、方法学原理和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第二部分(第4-9章)是本书的主要内容,分别讨论了知觉、注意、学习记忆、语言思维和社会情感等认知神经科学基础知识;第三部分(第10-14章)分别讨论了成瘾行为、测谎、精神疾病和脑与心理发展障碍等问题的当代研究进展,它是第二部分内容的延伸与扩展,讨论了基础理论在各研究热点中的应用问题。本书特点在于其系统性、前沿性和广泛性。系统性是指本书对基本心理过程的认知神经科学知识进行了系统性介绍;前沿性在于它吸收了认知神经科学近几年的新研究成果,引用了近五年的新文献;广泛性指它涵盖了多方面的内容,且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 a本书不仅适用于心理学、教育学、医学等院系的本科基础教学,还可作为法律、哲学和计算机科学等专业的教学参考书,可作为提高基础理论水平的读物并有助于上述各领域的研究人员扩展知识、提高理论水平0 a认知科学 aB842.1v5 0a沈政4编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16 01122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13001001020015001131050018001281060006001462000084001522100034002362150016002702250013002863300377002993330089006766060021007656900017007867010023008037020015008268010027008411164-007120250214113035.0 a978-7-115-66257-6dCNY59.80 a20250214d2025 em y0chiy50 ea1 achicjpn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考试脑科学e100万册纪念版i脑科学中的高效记忆法b专著f(日)池谷裕二著g高宇涵译 a北京c人民邮电出版社d2025.01 a205页d21cm2 a图灵新知 a本书为畅销科普图书《考试脑科学》的纪念升级版。书中通俗讲解了人脑“记住与遗忘”的原理,不仅呈现了人脑筛选、存储信息的奇妙机制,还向读者传授了灵活运用人脑规则,通过“欺骗大脑”实现“长期记忆转化”的记忆方法。此外,针对“记忆困扰”“动机不足”等常见的学习问题,作者从脑科学与心理学的角度给出了科学建议。纪念版特别收录了作者为中文版创作的序言,以及人脑记忆机制的深度解读文章。 a本书可作为学生和职员复习备考的应试指导,也可作为日常工作、学习中的“高效记忆法”指南0 a记忆学j通俗读物 aB842.3-49v5 0c(日)a池谷裕二4著 0a高宇涵4译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284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7001472100034002042150016002383140187002543300465004413330021009066060027009276900014009546900012009687110023009808010027010031164-007220240717102553.0 a978-7-111-76159-4dCNY69.00 a20240717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渡过b专著e青少年抑郁康复家庭指南f张进渡过团队编著 a北京c机械工业出版社d2024.08 a254页d21cm a渡过是国内极具影响力的抑郁患者康复社区、青少年抑郁完整解决方案平台,由张进于2018年创办。渡过团队汇聚了国内众多经验丰富的儿童、青少年心理咨询师和心理医生,这本书是他们实践成果的总结。 a青少年抑郁非常复杂,光靠看病吃药、做心理咨询是不够的,还需要社会的支持,尤其是父母的支持。本书是国内极具影响力的抑郁患者康复社区“渡过”的实践总结,全书共包括四部分,分别涉及青少年抑郁症的特点和成因、抑郁青少年的常见问题及应对(厌学休学、沉迷于游戏和手机、有自伤自杀倾向等)、如何改善青少年抑郁状况(家庭支持、心理咨询等)以及落地实战的完整解决方案。希望家长在了解青少年抑郁的基础上,获得一些应对常见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从而帮助孩子早日走出抑郁的阴霾,回归社会生活。 a青少年,广大家长0 a青少年x抑郁x家庭教育 aB842.6v5 aG782v502a张进渡过团队4编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0724 01288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9001472100042002062150016002482250017002643300639002813330013009205170023009336060019009566900017009757010015009928010027010071164-007320241022145904.0 a978-7-5720-3122-9dCNY49.00 a20241022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10000 ay z 000yy ar1 a亲密关系中的心理课b专著e三步骤修复情感创伤f王继堃著 a上海c上海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d2024.10 a221页d21cm2 a俊秀青年书系 a唯有心灵的成长能带给我们真正的释然和快乐,而感情危机往往是一个人心灵成长的重要契机。我们要如何达成将创伤变成契机,将痛苦变成资源的转变呢?这本书将通过三个步骤来帮助实现这个目标。首先,要做一些现实层面的处理亲密关系和改变认知的工作,将伤害控制到最小;其次,要明确自己的选择,以及在作出选择后怎样最好地应对它带来的问题,更好地继续自己的生活;最后,要做一些深层次的自我探索,包括思考旧有的关系模式、家族关系模式、自己扮演的感情角色等,将个人故事升华,唤醒自身的成长。在每一步里,王继堃博士都会用专业知识以及对人性的理解,提供情绪支持、问题解决思路和自我提升的实用工具。也会布置一些小作业,它能帮助我们思考自我和他人的关系,获得一些启发。 a广大读者1 a三步骤修复情感创伤0 a情感j通俗读物 aB842.6-49v5 0a王继堃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024 02111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13001001020015001131050018001281060006001462000098001522100034002502150016002843140838003003300541011383330017016796060019016966900017017157010038017327010035017707020013018058010027018181164-007420241224140510.0 a978-7-5127-2446-4dCNY69.80 a20241224d2025 em y0chiy50 ea1 achicger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爱自己,就会有人来爱你b专著f(德)爱娃-玛丽亚·楚尔霍斯特,(德)安娜莱娜·楚尔霍斯特著g陈琴译 a北京c中国妇女出版社d2025.01 a128页d23cm a(德)爱娃-玛丽亚·楚尔霍斯特(Eva-Maria Zurhorst)资深记者,欧洲非常受欢迎的情感专家,两性关系类畅销书作家。她曾与丈夫走过了一段痛苦、支离破碎的婚姻,后来运用书中“爱自己,和谁结婚都一样”的理念,令两人重修旧好,走上健康甜蜜的婚姻之路。此前,她曾活跃于南非和埃及的出版界和广播界,随后转入经济领域成为人际沟通顾问。作为资深婚姻家庭咨询师和职业培训师,她定期为知名媒体撰写文章。目前,她与丈夫沃尔夫拉姆·楚尔霍斯特和女儿生活在德国乌珀塔尔市,并与丈夫开设有当地家喻户晓的婚恋关系和职场调节心理诊所,定期举办读书会和研讨会,拥有众多追随者。(德)安娜莱娜·楚尔霍斯特(Annalena Zurhorst)冥想教练,同时还负责心理诊所的市场营销和社交媒体。通过冥想,她学会了如何有意识地处理情绪,以及如果一个人希望获得发展和成功,首先要自己去变化和治愈。因此,她非常希望与她同龄的其他人分享经验,鼓励他们找到自己经常在外寻求的力量,坚持自己的感受,发现自我价值。 a本书是一对母女写给受感情问题困扰的年轻人的心理励志图书。一位是清醒勇敢的妈妈,一位是打败“恋爱脑”的女儿。二人从自己的生活经历出发,结合身边朋友、诊所病人的事例,运用心理学相关理论,给青年男女以情感问题的支持和辅导。两位作者希望通过这本书,向年轻人尤其是年轻女性展示如何从失败的感情中走出来,重新建立自信,再次自我欣赏。母女俩不仅找到了理解和克服自己恐惧的方法,而且还一起帮助了许多年轻女性。她们真诚地讲述自己的情感经历,并分享她们的解决策略。着重解决自我怀疑、单身困惑、关系紧张、分手之痛四大问题。书中还介绍了一些简单实用的冥想方法。 a心理学爱好者0 a情感j通俗读物 aB842.6-49v5 1c(德)a楚尔霍斯特b爱娃-玛丽亚4著 1c(德)a楚尔霍斯特b安娜莱娜4著 0a陈琴4译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26 01195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27001472100048001742150016002223140205002383300409004433330013008526060029008656900017008947010015009118010027009261164-007520241126090713.0 a978-7-5139-4787-9dCNY42.00 a20241126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不焦虑b专著f李世强著 a北京c民主与建设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d2024.11 a224页d21cm a李世强,新锐作者,专注于心理、情绪管理、人际交往等领域研究多年。著有《你不该输在情绪上》《生活需要分寸感》《社交恐惧》《自愈力》《生活需要钝感力》《社交恐惧,你究竟在怕什么》等畅销图书,深受读者喜爱。 a本书从多个方面为读者详细讲解各种焦虑产生的原因,以及如何化解焦虑的情绪。在书中,作者通过深入浅出的方式,让读者更容易理解如何化解焦虑的方法。贴近现实的案例也更容易把读者带入到情景之中。外加“脱焦健身房”板块,告诉读者如何具体“脱焦”,实操的方法一目了然,栏目的形式更具视觉效果。本书多方位向读者展示化解焦虑的全过程,通过本书可以对很多焦虑的读者有一定帮助,助其远离焦虑,内心充满阳光,享受自己的幸福生活。 a大众读者0 a焦虑x心理调节j通俗读物 aB842.6-49v5 0a李世强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128 01289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35001472100036001822150016002183140243002343300469004773330013009466060029009596900017009887010015010058010027010201164-007720240814154631.0 a978-7-5500-5497-4dCNY49.80 a20240814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60000 ay z 000yy ar1 a如果焦虑是只喵b专著f段美茹著 a南昌c百花洲文艺出版社d2024.08 a237页d21cm a段美茹,延边大学心理学硕士,曾任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任、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国家老年护理员、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在高校工作近10年,负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通过个案咨询和团体辅导等方式,有效帮助青年学生走出困惑迷茫,深受广大学生喜爱。 a心理励志类图书。科学家研究发现,焦虑是人类大脑进化的产物。它本身是中性的,会有负面体验,有时也有正面影响。而在快速发展的社会节奏下,焦虑的确会影响人的身心,会让人不受控制地责怪自己。出于对某种状态的不确定性,永远担心事情会朝着自己不希望的方向发展。焦虑是我们生命的一部分,会伴随我们整个生命历程。本书则是将焦虑拟作一只猫咪,解析日常生活中焦虑的产生、认识自我情绪的现状,并寻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解决焦虑的方法,重建心灵世界的平衡。是一本有趣、有料、有用的轻心理读物。 a大众读者0 a焦虑x心理调节j通俗读物 aB842.6-49v5 0a段美茹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0822 01059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67001472100034002142150016002482250019002643300455002833330013007386060033007516900018007848010027008021164-007820250213154824.0 a978-7-5705-4228-4dCNY36.00 a20250213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60000 ay z 000yy ar1 a婴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手册b专著f“每天学点心理学”丛书编写组编著 a南昌c江西教育出版社d2024.12 a228页d26cm2 a每天学点心理学 a本书以问题形式“怎么了”来展现当前家庭幼儿教育过程中存在的诸多热点、重点和难点问题,如身体发育、情绪情感、社会交往、个性特征、性启蒙等;根据相关问题阐明婴幼儿在心理发展现象、特点和规律方面的心理学知识,来解释“为什么”;同时还对各类问题提出应对性的建议,对“怎么办”进行操作指导。希望对宝爸宝妈们来说,既能了解宝宝成长中的心理发展知识,开阔心理眼界,同时还具备一定的操作性和指导性,从而提高教育、培养宝宝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提升我们中华民族的心理素质。 a家庭父母0 a婴幼儿心理学x心理健康j手册 aB844.11-62v5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404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0001472100034001972150015002313300836002463330017010826060021010996900014011207010013011348010027011471164-008120250217172432.0 a978-7-115-66287-3dCNY59.80 a20250217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反本能h2i从精神内耗到情绪自由b专著f卫蓝著 a北京c人民邮电出版社d2025.01 a57页d21cm a心理学家发现,人有97%的负面情绪都是自己的想法造成的,而不是事实造成的。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人的本能有强烈的负面偏好,导致我们过度关注危险的、未知的事情。大脑会不停地想象和反刍,给自己带来精神内耗。其实,带给我们精神内耗的,不是事情本身,而是我们的想法。如何克服非理性的想法,从情绪内耗中走出来,是本书的主要内容。在本书第一部分中,作者以情绪功能理论为核心,剖析了四种常见的情绪(焦虑、愤怒、抑郁和敏感),分析这四种情绪对人们行为的影响。同时,书中也提供了一些工具,可以帮助读者减少这四种情绪带来的困扰。在此基础上,作者又分析了一些常见的复合情绪,如害羞、愧疚等,可以让读者了解这些情绪的社会价值,掌握处理这些情绪的心理工具。在本书第二部分中,作者以人际关系为核心,结合自己的心理咨询经验,分析了常见的自我矛盾、社交矛盾和亲密关系矛盾,提供了应对完美主义的方法,以及一些快速调整社交模式的工具。先处理情绪,再去做事和生活,才能自得其乐。 a心理学爱好者0 a心理学j通俗读物 aB84-49v5 0a卫蓝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635nam0 2200277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13001001020015001131050018001281060006001462000085001522100038002372150016002753140084002913140129003753300697005043330017012016060021012186900014012397010031012537010033012847020013013178010027013301164-008220240828083229.0 a978-7-5236-1038-1dCNY69.80 a20240828d2024 em y0chiy50 ea1 achicfre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女性之间的隐秘战争b专著f(法)伊丽莎白·卡多赫,(法)安娜·德·蒙塔尔洛著g邢佳译 a北京c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d2024.10 a256页d21cm a伊丽莎白·卡多赫 是记者、作家、纪录片导演,擅长洞察现实背后的心理与文化等因素。 a安娜·德·蒙塔尔洛是心理治疗师、培训师,在伦敦从业14年。专注研究在文化因素的影响下,女性如何摆脱束缚,活出完整的自我的议题。 a这是一本心理励志类图书,本书讲述了女性之间的友谊和竞争。它不仅从经验式的、富含感性的层面来启迪我们,更是从女性竞争的历史根源、社会学依据、心理学角度、性别研究等方方面面的角度谈到了何为女性竞争,如何理解、克服和消除它。为什么很多女性无法承认和不想承认女性之间的相互竞争呢?因为这是禁忌。但是竞争心理与生俱来,人人都有。正因为女性的竞争性不被肯定,它才变得危险。来自当下价值观的尤其是厌女观念的影响,害怕被当成“歇斯底里”的女人,缺乏自信心,或者来自遗传因素的影响,作者试图从多方面入手去理解女性之间的竞争为何与男性不同。因此,该书也是首次将“女性竞争”这一概念以科学和实用、理性和感性并存的方式解构的著作。本书适合男女青年阅读,了解身边的女性处境和心理状况,帮助女性摆脱束缚,活出完整的自我。 a心理学爱好者0 a心理学j通俗读物 aB84-49v5 1c(法)a卡多赫b伊丽莎白4著 1c(法)a蒙塔尔洛b安娜·德4著 0a邢佳4译 0aCNb丰涵文化c20240829 00981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39001472100038001862150016002243300421002403330013006616060019006746900014006937010017007078010027007241164-008420241209154638.0 a978-7-5760-5494-1dCNY36.00 a20241209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10000 ay z 000yy ar1 a成功心理素质训练b专著f潘婷婷主编 a上海c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d2024.01 a105页d24cm a本书是一本融合成功学、积极心理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教材。不同于以往教人们如何致富的成功学书籍,也区别于现有的心理健康教育书籍,以“成功的本质是得到内心的幸福感”理念,从自我认知、了解情绪、自信培养、目标导航、时间管理、抗压等角度,培育学生的心理素质,走向成功幸福人生。本书分为认识自己、社会适应、展望未来三个部分,从不同角度帮助学生提升成功素质。这种结构设计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又能够帮助学生全面系统地提升成功素质。 a大众读者0 a成功心理j教材 aB848.4v5 0a潘婷婷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12 01554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8000271000041000651010008001061020015001141050018001291060006001472000031001532050008001842100044001922150015002363140500002513300452007513330017012036060023012206900017012437010013012608010027012731164-008520250213133133.0 a978-7-5217-7392-7b精装dCNY59.00 a20250213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见识b专著e白金版f吴军著 a2版 a北京c中信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d2025.02 a81页d21cm a吴军 文津图书奖、“吴大猷科普著作奖”得主,计算机科学家,投资人,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工学院董事毕业于清华大学和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计算机科学博士,人工智能、自然语言处理和网络搜索专家。于2002年加入谷歌,是当前谷歌中、日、韩算法的主要设计者。2010年加盟腾讯,担任搜索业务副总裁,后回到谷歌负责计算机问答项目。著有《智能时代》《全球科技通史》《见识》《态度》《格局》《富足》《数学之美》《文明之光》等多部畅销书,并多次获得包括“文津图书奖”“中国好书”“中华优秀出版物奖”等在内的重量级图书大奖。 a《见识》是硅谷投资人、国家文津图书奖得主吴军博士首部认知升级类著作,吴军老师认为,与其他外部资源或者个人因素相比,个人的成就首先取决于“见识”。因此在书中,他将自己的经历,以及身边那些时代先行者的经验,以鲜明睿智的方式阐述出来,为读者提供一个与众不同的、值得深度思考的看待世界、看待问题的视角。新版对全球股市等数据进行了更新,增加了吴军的6篇新文章,内容涵盖产品、创业、企业管理、技术创新、领导力等方面,为本书的职场、商业部分提供了与时俱进的补充。 a心理学爱好者0 a成功心理j通俗读物 aB848.4-49v5 0a吴军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397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13001001020015001131050018001281060006001462000043001522100044001952150015002393140173002543300592004273330017010196060023010366900017010597010025010767020015011018010027011161164-008620250217163116.0 a978-7-5217-7308-8dCNY69.00 a20250217d2025 em y0chiy50 ea1 achiceng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觉照b专著f(美)杰夫·卡普著g高天羽译 a北京c中信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d2025.01 a95页d21cm a杰夫·卡普(Jeffrey Karp), 哈佛医学院教授,哈佛干细胞研究所首席教授,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在学界顶级期刊发表超过125篇文章,拥有超过100多个专利,经营6家生物医疗领域的公司。 a这是一本教你如何在当下碎片化的网络环境下,保持专注,散发创意,有效激活大脑潜能,提升工作效率和表现,从而获得成功的励志书籍。作者从神经科学以及医学的角度出发,解释了大脑的运作机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概念,叫lit,用来描述那种全身心投入,工作效率和成果极好,创意源源不断地巅峰状态。这种状态是人人都可以获得的,只要做好七件事。1.保持好奇,善问问题2.不断练习3.善于借鉴模仿,走捷径4.正确处理失败,小步试错,快速改进5.培养良好的品格,谦逊友善,包容等。6.不断给自己压力,跳出舒适区7.学会良好地休息。本书即从这七个方面出发,为读者提供了详细的科学解释和执行步骤,帮助读者由内而外自我“激活”。 a心理学爱好者0 a成功心理j通俗读物 aB848.4-49v5 1c(美)a卡普b杰夫4著 0a高天羽4译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518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13001001020015001131050018001281060006001462000085001522100038002372150016002753140291002913300535005823330017011176060023011346900017011577010050011747020013012248010027012371164-008820240830143924.0 a978-7-5236-1040-4dCNY69.80 a20240830d2024 em y0chiy50 ea1 achiceng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人生需要被计划b专著f(加)迈克尔·邦吉·斯坦尼尔(MichaelBungayStanier)著g陈坚译 a北京c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d2024.10 a224页d21cm a迈克尔·邦吉·斯坦尼尔是牛津大圩罗兹奖学金获得者,被评为2006年度加拿大第一指导师。他是领先的培训专家,著名的主讲人,Box of Crayons的创始人和高级合伙人,该公司旨在帮助管理者和领导者在10分钟或更少的时间内完成对员工和团队的指导。迈克尔发表了许多文章和著作,分享他的领导思想(和他的幽默感)。 a这是一本管理类图书,这本书专为有志之士和教练而写——那些渴望点燃斗志、推动成长,并在重要领域产生影响的人。本书引导读者找回雄心,确定并开始追求那些真正重要的目标。书中提供了一个经过验证的过程,帮助读者:明确并强化你的“值得实现的目标”;清晰了解自己的承诺,明确行动方向;汇聚资源,确保你不是孤军奋战;创造动力,推动进展,产生深远影响。斯坦尼尔以其标志性的幽默、同情和清晰的洞察力,激励你不因半途而废而后悔,而是开始着手做一些真正有意义的事情。这是一本为那些准备开始重要旅程的人准备的指南,帮助你在生活的每个阶段都活出影响力和意义。 a心理学爱好者0 a成功心理j通俗读物 aB848.4-49v5 0c(加)a斯坦尼尔c(Stanier, Michael Bungay)4著 0a陈坚4译 0aCNb丰涵文化c20240905 01616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045001482100034001932150019002273140251002463300775004973330021012726060021012936900016013147010017013308010027013471164-009020241009144827.0 a978-7-5188-1606-4dCNY150.00 a20241009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宗教与美国社会h第23辑b专著f徐以骅主编 a北京c宗教文化出版社d2024.10 a18,381页d24cm a徐以骅,复旦大学特聘教授、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上海高校智库复旦大学宗教与中国国家安全研究中心主任;兼任全国政协参政议政人才库特聘专家、上海市人民政府参事、国家社科基金学科组评审专家、中国宗教界和平委员会委员、爱德基金会理事等职。 a《宗教与美国社会》是CSSCI来源集刊,其办刊宗旨为促进国内学界对美国宗教以及相关议题的研究。鉴于宗教在美国历史上和现实中的重要性,研究美国宗教对我们更全面地了解美国社会,具有重要的学术和实践意义。作为中美关系中的历史性、经常性和情感性因素,宗教对中美关系研究也是不可忽视的议题。《宗教与美国社会》第23辑共收录学术论文13篇、译文1篇,分为北美宗教、宗教与国际关系、世界宗教三个栏目,其中“北美宗教”涉及新冠疫情与美国基督教福音派、美国新教神学、宗教与加拿大经济等内容;“宗教与国际关系”涉及宗教圣地研究、巴勒斯坦公民在以色列中学历史教育中的地位、“印太”视域下的苏菲文化圈、宗教与水外交、德国联邦国防军军牧研究、宗教对以色列卫生治理的影响等内容;“世界宗教”涉及英国传统司法正义观念、韩国政教互动逻辑、耶稣会在亚洲的经验、天主教菲律宾传教史、希尔德加德对夏娃形象的重构等内容。 a宗教研究相关人员0 a宗教x研究y美国 aB928.712v5 0a徐以骅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010 01406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8000271000041000651010013001061020015001191050018001341060006001522000061001582100038002192150016002572250013002733140291002863300430005773330017010076060021010246900016010457010037010617020015010988010027011131164-009120241217142951.0 a978-7-5598-7729-1b精装dCNY78.00 a20241217d2024 em y0chiy50 ea1 achiceng aCNb450000 ay z 000yy ar1 a印度神话学b专著f(英)威廉·约瑟夫·威尔金斯著g谢未艾译 a桂林c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d2024.12 a500页d22cm2 a梵澄译丛 a作者简介,W.J.威尔金斯,即威廉·约瑟夫·威尔金斯,19世纪中晚期在加尔各答的巴瓦尼泊学院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威尔金斯撰写了多部有关印度神学和哲学研究的著作,包括《印度往世书》《当代印度教》《在印度的日常生活与工作》等。译者简介,谢未艾,作家、译者,专注于吠檀多哲学与瑜伽哲学的翻译与研究。 a本书系统介绍了印度自《吠陀本集》(公元前20世纪或更早)至《往世书》成书时期(约公元3世纪)长达数千年间的神话和精神传统谱系。本书分为三大部分,每个部分都包含了或长或短的神话背景介绍,以及其发源历史、精神谱系、流传故事等,并配以插图,还原印度历史中吠陀时期、史诗时期及其之后各时期的面貌。作者以现代学术研究的严谨态度,“抛弃个人偏见及观点”,对印度精神谱系做了贯通流畅的梳理和解读,使本书具有学术价值的同时,也具有简洁明了的阅读性。 a神话研究人员0 a神话x研究y印度 aB932.351v5 1c(英)a威尔金斯b威廉·约瑟夫4著 0a谢未艾4译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19 01443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8000271000041000651010013001061020015001191050018001341060006001522000049001582100034002072150016002412250025002573140347002823300429006293330017010586060021010756900012010967010029011087020013011378010027011501164-009220241212111510.0 a978-7-5604-5543-3b精装dCNY88.00 a20241212d2024 em y0chiy50 ea1 achiceng aCNb610000 ay z 000yy ar1 a佩耳修斯b专著f(英)丹尼尔·奥格登著g甘霞译 a西安c西北大学出版社d2024.11 a388页d19cm2 a古代世界的诸神与英雄 a作者简介,丹尼尔·奥格登是埃克塞特大学古代史教授,曾在霍巴特和威廉史密斯学院(纽约)、牛津大学和斯旺西大学学院任教。译者简介,甘霞,重庆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讲师。研究方向为翻译理论与实践、英语文学。2003年曾赴香港大学短期进修;2006年曾赴英国胡弗汉顿大学进修。译著包括《神经症与人的成长》《千年重庆图典》《论文学与艺术》《重庆歌乐山陪都遗址》等。 a本书主要介绍了希腊神话中首屈一指的希腊英雄佩耳修斯。文中首先介绍了他的家族传奇故事,其次他的神话事迹主要是斩杀两个象征性的怪物。第一个怪物是神秘又可怕的美杜莎。在赫耳墨斯和雅典娜的帮助下,佩耳修斯割下戈尔工三姐妹中美杜莎的头。第二个怪物是个强大无比的海怪,目的是解救落入海怪之手的美丽公主安德洛墨达。本书探讨了在艺术及文学作品中怎样刻画和描述佩耳修斯神话,从学术出发,首次在英语世界里全面考察多个世纪以来佩耳修斯的神话故事。 a神话研究人员0 a神x研究y古希腊 aB933v5 1c(英)a奥格登b丹尼尔4著 0a甘霞4译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19 01252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043001482100034001912150016002253300685002413330023009266060017009496900014009667010015009808010027009951164-009320240429162115.0 a978-7-5188-1364-3dCNY139.00 a20240429d2022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多学科视域下的禅心理学b专著f李炳全著 a北京c宗教文化出版社d2022.12 a303页d26cm a本选题包含七大部分,十多个具体研究内容:一禅心学的体系构建:1.禅心学溯源;2.禅心学的内涵;3.禅心学的禅修。二、六祖心学的发展与传播:1.禅心学的发展脉络;2.禅心学发展与传播的原因;3.禅心学的发展与传播的特征。三、禅心学的现实价值:1.禅心心学的现实意义与价值;2.禅心学的修心、净心内涵、方法与途径;3.禅心学与当代社会问题的消除。四、禅宗心学与儒、道以及其他佛学的比较:1.与儒家思想主要是宋明理学尤其是王阳明的心学比较;2.与道家思想比较;3.与其他佛教派别比较;4.与西方的一些哲学思想和宗教思想进行比较。五、禅心学的文化心理蕴涵:1.六祖心学的文化心理和行为特征;2.六祖心学对人的心理和行为的塑成。六、禅心学思想的应用。七、六祖心学在现代心理学中的体现及其启示研究。市场上目前没有此类图书。 a禅宗心理学研究人员0 a禅宗x心理学 aB946.5v5 0a李炳全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0508 00984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057001482100034002052150016002393300340002553330035005955170023006306060033006536900014006867010015007008010027007151164-009420241120091425.0 a978-7-5188-1479-4dCNY198.00 a20241120d2023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文学、文化与文献b专著e宋代寺记的多维研究f赵军伟著 a北京c宗教文化出版社d2023.11 a328页d24cm a本书稿是2018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文学、文化与文献:宋代文人寺记的多层次研究”(项目批准号:18YJC751067)研究成果。宋代寺记数量较为庞大,《全宋文》中收录有宋代寺记一千余篇,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本著作以宋代文人寺记为研究对象,探讨宋代寺记产生的因缘、文体特性、文化思想、文献问题,具体考订《全宋文》所收寺记的讹脱错误等问题。 a本书适用于想了解佛教寺庙的读者1 a宋代寺记的多维研究0 a佛教x寺庙x介绍y中国z宋代 aB947.2v5 0a赵军伟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121 01197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35001472100034001822150016002163140213002323300405004453330021008506060025008716900015008967010017009118010027009281164-009520241127151430.0 a978-7-305-28551-6dCNY80.00 a20241127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20000 ay z 000yy ar1 a佛教文化研究b专著f洪修平主编 a南京c南京大学出版社d2024.11 a376页d21cm a洪修平,哲学博士,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导,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中国哲学与宗教文化,曾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教育部社科基金规划项目等多项课题。 a本书稿由南京大学哲学系洪修平教授主编,他是中国当代著名的佛学研究方面的专家,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哲学与宗教文化。该书稿属于佛教文化研究类图书,主要内容是佛教研究方面的专业论文。按照论文内容分为宗派问题新探、佛教史研究、佛教思想研究、佛教文化研究四个板块。书稿收录了近期佛教哲学方面的学术成果,共约二十余篇文章,展现了学者们的对佛教文化各个研究领域的探索,对当代佛教哲学、佛教文化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a佛教文化研究人员0 a佛教x宗教文化j文集 aB948-53v5 0a洪修平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128 01443nam0 220031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065001482100034002132150021002473300608002683330013008766000030008896060033009196060033009526060027009856900015010126900016010276900014010436900015010577010013010727020017010858010027011021164-009620250208095246.0 a978-7-5313-6642-3dCNY298.00 a20250208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210000 ay z 000yy ar1 a中国古代文学经典书系i诗书传情b专著f沈复等著g苗怀明等释注 a沈阳c春风文艺出版社d2025.01 a4册(397页)d26cm a《中国古代文学经典书系》是一套编选精当、注释权威、图文并茂、雅俗共赏的古典文学作品丛书。《诗书传情》共分为四册,共分为四册,第一册为《纳兰词》,第二册为《浮生六记》,第三册为《人间词话》,第四册为《悲欣交集》。《纳兰词》收入《虞美人·鹊桥仙》《水调歌头·凤凰台上忆吹箫》等纳兰性德词作100余首,是对他一生情感的真实写照;《浮生六记》以作者夫妇的生活为主线,叙述了平凡而又充满情趣的居家生活的浪游各地的所见所闻,作品文字清新真率,无雕琢藻饰痕迹,情节则伉俪情深,至死不渝;《人间词话》不同于当时有影响的词话,它提出了“境界”说;《悲欣交集》是李叔同的散文,反映了作者积极入世与脱俗出世兼具的人生和美学追求。 a大众读者 0a李叔同f(1880-1942)x传记0 a词(文学)x作品集y中国z清代0 a古典散文x散文集y中国z清代0 a词话(文学)y中国z近代 aB949.92v5 aI222.849v5 aI264.9v5 aI207.23v5 0a沈复4著 0a苗怀明4释注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13 01456nam0 220028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8000271000041000651010013001061020015001191050018001341060006001522000071001582100038002292150016002672250013002833140322002963300405006183330015010235170013010386000017010516900018010687010027010867020013011137020013011268010027011391164-009720241216150409.0 a978-7-5598-7666-9b精装dCNY86.00 a20241216d2024 em y0chiy50 ea1 achiceng aCNb450000 ay z 000yb ar1 a一切从未分离e帕帕吉传h中b专著f(英)大卫·高德曼著g顾象,智原译 a桂林c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d2024.12 a408页d22cm2 a梵澄译丛 a大卫· 高德曼(David Godman),弘扬拉玛那·马哈希传承教法的主要英文编辑者,共撰写、编辑了十多部关于马哈希及其弟子们教法的著作。他是帕帕吉唯一指定的传记编撰者。顾象,复旦大学法国语言文学系毕业,法国巴黎第三大学比较文学硕士,美国纽约大学出版硕士。智原,复旦大学法国语言文学系毕业,里昂高等商学院硕士。从事法英中翻译多年。 a本书稿为帕帕吉传记,通过帕帕吉这一传奇式的人物的生平故事,描写印度文化、思想和修为等多个方面,也借由他与众多的欧美人士的接触、多次访问欧美各国的经历,在丰富的细节上,使读者身临其境,切实体会印度智慧的独到之处及其对世界的影响和启发。《一切从未分离:帕帕吉传(中)》主要记述了帕帕吉1966年退休后游历印度及出访欧美的经历,描绘出一幅广阔的跨文化画卷,主要内容包括哈德瓦、瑞诗凯诗、海外旅行1971—1974等章节。 a传记爱好者1 a帕帕吉传 0a帕帕吉x传记 aB949.935.1v5 1c(英)a高德曼b大卫4著 0a顾象4译 0a智原4译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19 00821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33001472100032001802150016002123300263002283330017004916060027005086900014005357010015005498010027005641164-009820241105141648.0 a978-7-5426-8245-1dCNY88.00 a20241105d2023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10000 ay z 000yy ar1 a元代玄教研究b专著f申喜萍著 a上海c上海三联书店d2023.10 a279页d23cm a《元代玄教研究》一书以元代正一教的支教玄教为研究对象,对玄教历任大宗师、道众谱系、社会交往与网络、重点宫观、玄教与政治的关系、玄教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翔实、完整地考论和研究。本书是对于玄教深入系统的完整研究,把元代玄教的基本概貌、基本内容和基本特性系呈现出来。 a道教研究人员0 a道教x研究y中国z元代 aB959.2v5 0a申喜萍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107 01250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9000271000041000661010008001071020015001151050018001301060006001482000055001542100034002092150016002433140157002593300404004163330073008206060039008936900018009327110031009508010027009811164-009920241105111332.0 a978-7-208-19179-2b精装dCNY188.00 a20241105d2024 emky0chiy50 ea0 achi aCNb310000 ay z 000yy ar1 a上海社联年鉴h2024b专著f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编 a上海c上海人民出版社d2024.01 a540页d19cm 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简称上海市社联,是中共上海市委领导下的以推动、协调全市社会科学研究和普及为主要任务的学术性群众团体,是上海社会科学界的联合组织。 a本书以年鉴的形式全面系统地概括了2023年上海市社会科学界所发生的一系列大事、要事,反映了这一年上海市社联的工作情况及取得的成就,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全书分为如下几部分:要闻·大事、科研组织与成果发布、社科普及、学会服务与学术交流、公众社科教育、学术期刊等7部分。书后附有附录,主要包括上海市社联主办的期刊(《学术月刊》《探索与争鸣》)的全年目录、上海市社联举办的社科活动,如东方讲坛、望道读书会等的情况。 a政府机关、经济决策部门、年鉴研究者、社会学者和一般对年鉴有兴趣的读者0 a社会科学x联合会y上海z2024j年鉴 aC262.51-54v502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4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107 01211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39001472100038001862150016002243140229002403300405004693330021008746060019008956900011009147010017009258010027009421164-010020250114163351.0 a978-7-5769-0887-9dCNY75.00 a20250110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华中学术h第48辑b专著f汤江浩主编 a武汉c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d2024.12 a476页d26cm a汤江浩,男,1965年生。现为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古代文学硕士点学科带头人。主要研究方向,唐宋文学。主要学术兼职,中国韵文学会会员、中国历史文献学会会员、中国宋代文学学会会员,湖北省古代文学学会理事、湖北省楹联学会常务理事。 a本书收录论文内容主要有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经典重铸与当代拓展研究、文学伦理学批评的理论资源研究、明清之际诗文伦理道德批评研究、文艺学研究、古代文学文献学研究、当代文学研究、汉语方言研究、语言学研究、古代汉语研究、民间文学研究及其《故事新编》诗学实践等,采用主持人负责制,展示各个学科理论与实践研究的相关成果。该书稿以文学批评为主,理论性较强,突出专栏主持人特色,有系统、有计划地呈现各个学科的研究动向。 a社会科学研究人员0 a社会科学j文集 aC53v5 0a汤江浩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16 01093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5001472100036002022150016002383300444002543330077006986060019007756900011007947110031008058010027008361164-010120250213142233.0 a978-7-5761-0682-4dCNY75.00 a20250213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30000 ay z 000yy ar1 a燕山论丛h2024(上)b专著f燕山大学文法学院中文系编 a秦皇岛c燕山大学出版社d2024.04 a390页d26cm a《燕山论丛2024》内容主要有7大板块:中国文学“走出去”、地方路径与文学研究、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文化与传播、语言与文献研究等专栏。本书汇集中外知名专家学者和年轻的新锐学者,力图展示各大板块的最新研究成果,打造具有地域文化特色和国际视野的学术文集,其研究成果主要作为学科建设和文献史料的理论参考,可供高校、科研院所的新闻传播学、文献学、文学等领域的学者进行学术研究,相信该书的出版对于地方文化事业建设和学术交流具有积极意义。 a本书可供高校、科研院所的新闻传播学、文献学、文学等领域的学者进行学术研究0 a社会科学j文集 aC53v502a燕山大学文法学院中文系4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568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1001472100030001982150016002283140369002443300604006133330021012176060019012386900011012577110031012688010027012991164-010220241223165815.0 a978-7-5492-9895-2dCNY48.00 a20241223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420000 ay z 000yy ar1 a宜昌智库h2024b专著f宜昌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编 a武汉c长江出版社d2024.11 a462页d21cm a宜昌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成立于1988年4月,是中共宜昌市委、市政府领导下的社会科学学术性群众团体,为市直正县级单位,共有行政编制7人,工勤编制1人,单位领导班子设主席1人,副主席2人,秘书长1人。机关内设办公室、学会工作部、编辑(学术)部等3个部室。下辖市级社会科学类社团40余个。1994年4月成立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宜昌分院,与市社科联合署办公,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的运行体制。 a宜昌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从全市结项的社科研究课题中,评审筛选出优秀成果结集为《宜昌智库2024》一书正式出版,其内容涵盖“构建高质量发展动力循环机制”“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建立健全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制度体系”“统筹推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等4个篇章,共计20余篇。这是加强宜昌市社科智库建设的一个有效举措,有利于进一步激发广大社科工作者勇于探索创新的积极性。其目的在于聚焦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伟大实践,不断加强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研究,推出更多更好的研究成果,促进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更好地服务于全市高质量发展,为加快实现“两个走在前列”奋斗目标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a社会科学研究人员0 a社会科学j文集 aC53v502a宜昌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4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26 01525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37001472050008001842100038001922150016002303140289002463300603005353330023011386060027011616900010011887010017011987010017012158010027012321164-010320241227113553.0 a978-7-5178-6388-5dCNY48.00 a20241227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30000 ay z 000yy ar1 a统计学b专著f卢俊峰,龚小庆主编 a2版 a杭州c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d2024.12 a315页d19cm a卢俊峰,浙江东阳人,博士,副教授,现任杭州商学院经法分院院长,浙江工商大学大数据与互联网金融研究所所长,从事统计学、数学教学与研究工作,主讲统计学、多元统计分析、数据挖掘、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课程。龚小庆,浙江工商大学教授。浙江义乌人,主要从事统计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a随着互联网、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很多课堂的教学从线下教学转化为线上线下结合的教学模式。目前国内统计学教材主要是基于线下教学设计,尚未将线上线下教学较好融合。统计学作为国内外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教材需求量很大,同时社会上有志从事数据统计的人员,希望系统学习统计学课程,也对在线学习的教材提出了更多需求。为了契合高校学生和社会统计人员的需要,作者基于浙江省精品在线课程“统计学”的各种资源,结合统计学团队的教学经验,编写线上与线下结合的新形态教材。本教材系统介绍了统计学常用知识点,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包括视频、课件、习题库、讨论等,有助于教师开展线上线下教学,最终提高课堂和课程教学质量。 a高校统计学专业师生0 a统计学x高等学校j教材 aC8v5 0a卢俊峰4主编 0a龚小庆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02 01188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37001472100038001842150016002223300549002383330079007876060011008666900010008777010017008877010015009048010027009191164-010420240812154611.0 a978-7-5612-9366-9dCNY49.80 a20240812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610000 ay z 000yy ar1 a统计原理b专著f晋淑惠,王娟主编 a西安c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d2024.07 a213页d29cm a本书系统地介绍了统计学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分析方法,按照统计工作的任务和程序分为四大模块:统计概述(单元一),为统计工作的完成提供扎实的理论基础;统计调查(单元二),主要介绍各种调查方法的特点,使学生能够根据实际需要,设计完整的调查方案;统计整理(单元三),主要介绍统计数据的审核、如何进行统计分组、汇总统计数据及编制统计表和绘制统计图,为统计分析作好准备;统计分析(单元四至单元九),主要介绍综合指标分析法、动态分析法、指数分析法、抽样推断法、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法等。本书适合院校财经商贸大类各专业教材,也可作为经济管理人员培训教材和参考资料。 a本书适合院校财经商贸大类各专业教材,也可作为经济管理人员培训教材和参考资料0 a统计学 aC8v5 0a晋淑惠4主编 0a王娟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0814 00958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37001472050008001842100034001922150016002263000035002423300217002773330105004946060019005996900015006187010017006337010015006508010027006651164-010520250218103345.0 a978-7-115-64519-7dCNY49.80 a20250217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沟通技巧b专著f惠亚爱,舒燕主编 a4版 a北京c人民邮电出版社d2024.07 a123页d26cm a智慧商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系列教材 a本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与沟通有关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分为基础篇和技能篇,共分11个项目,具体包括沟通概述、沟通过程模式、沟通原则与障碍、书面沟通、演讲、会见、电话沟通、上下级沟通、接近客户、非语言沟通、倾听等项目。 a本书可作为营销管理类、财会经济类专业及其他相关专业课程的教材,也可作为企业各类管理人员培训和自学用书0 a心理交往j教材 aC912.11v5 0a惠亚爱4主编 0a舒燕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457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69001472100034002162150016002503140307002663300487005733330023010605170027010836060027011106900014011377110025011518010027011761164-010720241218145034.0 a978-7-5085-5310-8dCNY75.00 a20241218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推动高质量发展b专著e中国公共关系优秀案例集f中国公共关系协会编 a北京c五洲传播出版社d2024.12 a238页d24cm a中国公共关系协会(英文名称为China Public Relations Association,缩写为CPRA)成立于1987年,是由公共关系领域相关的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及个人自愿参加、组成,是我国成立最早的全国性公共关系行业社会团体,是经民政部核准登记具有社会团体法人资格的非营利性社会组织。业务主管单位是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a2023年12月,中国公共关系协会聚焦“公共关系服务高质量发展”主题,主办中国公共关系年度发展大会。会议组织案例推荐,举办年度公共关系优秀案例展示,总结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共关系在2023年的积极探索与实践取得的进展与成果。经筛选、初审、复审、终审等环节,最终推选出35个年度优秀案例进行展示,活动参与主体多元,内容覆盖面广,议题层次丰富,取得了积极反响和良好传播效果。为向社会分享本次会议成果,充分发挥优秀案例的示范作用,中国公共关系协会将案例进一步完善,组织相关专家进行点评,结集出版。 a公共关系学研究人员1 a中国公共关系优秀案例集0 a公共关系学x案例y中国 aC912.3v502a中国公共关系协会4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19 01376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27001472100034001742150016002083140277002243300535005013330017010366060025010536900016010787010013010948010027011071164-010820241230160902.0 a978-7-5146-2476-2dCNY49.80 a20241230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熵增定律b专著f心静著 a北京c中国画报出版社d2025.01 a322页d24cm a原名徐志晶,女,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多年从事教育学和心理学工作,热爱生活,喜欢创作,多年笔耕不辍,独立编撰书稿达50多万字。关注成人和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立足心理学知识的普及,曾主持编写《蝴蝶效应》《帕金森定律》等多部心理学和教育学作品;组织翻译《我并不疯狂,只是我不是你》。 a本书是一本以“熵增定律”为核心的心理学趣味读物。熵增定律是克劳修斯在研究蒸汽机效率时提出“熵”的概念而形成的一种心理学现象。他认为热量从温度高的地方向温度低的地方流动,代表着某种混乱度的提高,简单的说,“熵”反映的是一个系统的混乱程度,一个系统越混乱,其熵就越大;越是整齐,熵就越小。熵增定律指出每一个孤立系统内的自发过程,都是朝越来越混乱的方向发展,即向熵增加的方向发展。熵增定律会出现在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并且会在无形中影响我们。本书将从自身、工作、生活等方面阐述熵增定律的本质以及对我们的影响,并告诉我们如何避免熵增定律。 a心理学爱好者0 a社会心理学j通俗读物 aC912.6-0v5 0a心静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02 01587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049001482100038001972150016002353140679002513300307009303330021012376060027012586900016012857010017013018010027013181164-010920241218151859.0 a978-7-5228-4743-6dCNY109.00 a20241218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中国社会心理学评论h第26辑b专著f杨宜音主编 a北京c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d2024.12 a316页d24cm a杨宜音 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社会心理学研究中心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心理学学会理事长(2010-2014)。2016年起任哈尔滨工程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传媒大学传播心理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社会心理学,包括人际关系、群己关系与群际关系、社会心态、价值观及其变迁等。在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30余篇。代表作有,《自己人,一项有关中国人关系分类的个案研究》((台北)《本土心理学研究》2001年总第13期)、《个人与宏观社会的心理联系,社会心态概念的界定》(《社会学研究》2006年第4期)、《关系化与类别化,中国人我们概念形成的社会心理机制》(《中国社会科学》2008年第4期)、主编《Social Mentality in Contemporary China》(Singapore, Springer Singapore,2019)。 a本辑以“社会变迁与变迁认知”为焦点,收录的11篇文章围绕不同群体在价值观、国家认同、安全感、公平感、腐败感知、抑郁等社会心理的变迁,以及社会变迁认知的特征和影响,采用不同方法,从多个角度探研了不同时间跨度下社会变迁与变迁认知的特点,展示了我国学者在这一具有中国社会特色研究领域所取得的最新进展与研究成果。 a社会心理学爱好者0 a社会心理学y中国j文集 aC912.6-0v5 0a杨宜音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19 01054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3001472100032001902150016002222250017002383300423002553330021006786060027006996900015007267010017007417010015007588010027007731164-011020241223132047.0 a978-7-5426-8781-4dCNY98.00 a20241223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10000 ay z 000yy ar1 a历史与城市文明b专著f苏智良,陈恒主编 a上海c上海三联书店d2024.12 a471页d23cm2 a都市文化研究 a《历史与城市文明》系都市文化研究第31辑的出版物,该丛书是我社知名的学术品牌书系之一。本书围绕“历史和城市文明之间的关系”这一主题,主要立足城市和城市史理论,从宏观和微观,理论和现实等不同角度,探讨了与城市世界与历史发展相关的种种论题。全书分为城市与社会、艺术中的都市文化、光启评论等三个块面,收入学术论文、译文二十余篇,论题涉及城市史、城市文化、都市艺术,以及一系列具体的城市生活内容,其中尤重上海本土城市文化的研究。 a城市文化研究人员0 a城市史x城市文化x研究 aC912.81v5 0a苏智良4主编 0a陈恒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26 01378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9000271000041000661010013001071020015001201050018001351060006001532000061001592100038002202150016002583140285002743300407005593330021009665170025009876060027010126900014010397010019010537020013010728010027010851164-011120250106155211.0 a978-7-5598-7680-5b精装dCNY108.00 a20250106d2025 em y0chiy50 ea1 achiceng aCNb450000 ay z 000yy ar1 a真爱遗事b专著e中国现代爱情观的形成f(英)潘翎著g宋菁译 a桂林c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d2025.01 a416页d23cm a潘翎(Lynn Pan),1945年出生于上海,1950年初随父母移居香港,获伦敦大学文学学士学位、剑桥大学心理学硕士学位,毕业后在英国定居和工作,编著有十多本关于中国和海外华人的相关作品。宋菁,翻译学博士,广西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英国萨里大学翻译研究中心访问研究员,主要从事翻译理论与实践研究。 a本书是一部中国历史类图书。作者通过比较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西方文学、历史、哲学相关作品,分析当时中国社会的婚恋实例以及徐志摩、张爱玲等名人的爱情观,揭示了中国人对于爱情的定义如何随着反对包办婚姻和纳妾转向自由恋爱、一夫一妻制和西方浪漫爱的模式。作者对于当时的西方文学、社会理论和心理学译作如何影响乃至建构中国爱情观的历史细节进行了梳理,并讨论了五四一代青年对这些新观念进行了何种理解、吸收转化乃至践行。 a爱情观念研究人员1 a中国现代爱情观的形成0 a爱情x观念x研究y中国 aC913.1v5 0c(英)a潘翎4著 0a宋菁4译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09 01525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7001472100038001942150016002323140280002483300533005283330149010616060019012106900014012297010013012438010027012561164-011320241111092407.0 a978-7-5504-6442-1dCNY88.00 a20241111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510000 ay z 000yy ar1 a数字化时代职业心理测评及应用b专著f文革著 a成都c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d2024.11 a276页d24cm a文革,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管理学院,管理学博士、教授。四川省首批小微企业双创导师,2014年度四川省管理咨询行业十佳管理咨询师,2017年度四川省管理咨询培训行业领军人物。从事人力资源管理研究20余年,主持与参与省部级及以上科研项目10余项,横向课题40余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著作6部。 a本书研究了在数字化背景下,职业心理面临的新问题,以及在职业心理测评中应该注意的新问题。本书内容包括两个部分——理论篇与实践篇。理论篇主要包括职业心理对个人与组织的影响、职业心理测评的科学理论基础、数字化时代的职业新常态等内容;实践篇主要包括职业人格测评、职业兴趣测评、职业能力倾向测评、职业感知心理测评等内容。本书针对每一部分的测评,均以数字化技术的视角,重新审视可能面临的新挑战。本书不仅可作为各类型组织在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中的参考用书,还可作为本科与研究生在职业心理学、人力资源管理、人才测评以及人生规划课程学习中的辅助资料。 a本书不仅可作为各类型组织在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中的参考用书,还可作为本科与研究生在职业心理学、人力资源管理、人才测评以及人生规划课程学习中的辅助资料0 a职业x心理测验 aC913.2v5 0a文革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114 01551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61001472100036002082150016002443140440002603300469007003330013011695170033011826060023012156900017012387010015012558010027012701164-011420250102153330.0 a978-7-5596-8214-7dCNY48.00 a20250102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入职第一课b专著e职场萌新的心智建构与职业洗礼f慕希文著 a北京c北京联合出版公司d2025.02 a232页d21cm a慕希文,硕士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现供职于大型央企。在主流媒体刊物发表学术论文、评论、文学作品等超过200万字,出版多部作品,写作领域有《公文高手的修炼之道》(必修课、进阶课、精品课)《公文写作心法》《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理论篇、案例篇)《新媒体写作》等,被央视、求是网等媒体推荐。曾为高校、机关、企事业单位讲授能源与写作相关课程。主持过多项重大报告撰写、管理成果研究和行业政策调研,多次获新闻奖、文学奖、管理成果奖和行业研究论文奖。 a《入职第一课:职场萌新的心智建构与职业洗礼》是一本主要针对初入职场者撰写的从业指导书籍。作者通过分析新生代员工的特点和挑战,提供了关于如何快速适应职场、构建正确的职业心态和价值观等的建议。书中强调了角色转变的重要性,鼓励新员工从学生心态转变为职业人,学会在组织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并为组织贡献力量。书中还探讨了如何树立正确的“三观”、培养自驱力和自律精神、以及如何在职场中持续学习和成长。通过具体的案例和故事,本书旨在帮助员工理解职场规则,提升专业技能,走好从业路。 a大众读者1 a职场萌新的心智建构与职业洗礼0 a职业选择j通俗读物 aC913.2-49v5 0a慕希文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09 01461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13001001020015001131050018001281060006001462000089001522100038002412150016002793140191002953300541004863330023010275170029010506060023010796900014011027010037011167020015011538010027011681164-011520241120112758.0 a978-7-5236-1146-3dCNY59.00 a20241120d2025 em y0chiy50 ea1 achiceng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消费是什么b专著e关于消费主义的社会学研究f(英)约翰·斯托里(JohnStorey)著g王雅杰译 a北京c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d2025.01 a264页d21cm a约翰·斯托里,英国桑德兰大学媒体与文化研究中心文化研究名誉教授。他在文化理论、大众文化、消费等方面发表了大量著作,著有《从流行文化到日常生活》《消费理论》《文化理论与流行文化,概论》等。 a本书从社会学视角切入,对消费型社会展开研究,对消费的概念,驱动消费的原因,消费与日常生活等话题进行阐述。作者将消费作为一个社会学概念进行考察和论述,认为消费既是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也是一个特殊的辨证过程。书中探讨了消费行为背后的动机和意义,探寻了消费如何塑造了个体身份认同、社会地位和文化价值观。通过对消费主义的不同层面进行解构,本书呈现了消费对个体、社会和环境的多方面影响,引发了对消费行为背后的深层次意义的思考。作者在书中还对研究消费的一系列理论方法和框架可以进行了辩证的评估,是一本涵盖社会学、心理、媒体和文化范畴的研究著作。 a消费社会学研究人员1 a关于消费主义的社会学研究0 a消费x社会学x研究 aC913.3v5 0c(英)a斯托里c(Storey, John)4著 0a王雅杰4译 0aCNb丰涵文化c20241121 01427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35001472050008001822100038001902150016002283000035002443140291002793300483005703330009010536060041010626900014011037010017011178010027011341164-011620250115135606.0 a978-7-300-33537-7dCNY43.00 a20250115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老年社会工作b专著f井世洁主编 a2版 a北京c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d2025.01 a225页d26cm a新编21世纪高等职业教育精品教材 a井世洁,博士,华东政法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华东政法大学社会工作硕士教育中心执行主任。兼任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常务理事、上海市社会工作研究会理事、上海市社会工作者协会理事、上海市老龄专家库入库专家。多年来一直从事社会工作相关专业课程,特别是老年社会工作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工作。 a在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推动老龄事业和产业协同发展、推动养老服务体系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老年社会工作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并得到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本教材立足老年人服务与管理领域,以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为基础,以有效推进老年服务与管理领域的社会工作专业化服务为目标,系统全面地对老年社会工作的理论、伦理、方法与技巧进行阐述。本教材的内容与职业技能提升紧密结合,以老年社会工作者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为核心,强调专业服务的科学性、规范性和操作性,能够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与读者的职业技能。 a高职0 a老年人x社会工作x高等职业教育j教材 aC913.6v5 0a井世洁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16 01182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39001472100034001862150016002203140193002363300425004293330013008546060019008676900014008867010013009008010027009131164-011720241018135810.0 a978-7-122-35233-0dCNY49.80 a20241018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规划退休后的第二人生b专著f蒋瞰著 a北京c化学工业出版社d2024.12 a174页d21cm a蒋瞰,资深媒体人,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传播学硕士,曾担任记者,采访过近百位退休人士,活跃于妇联、文联等社会团体,出版《山居莫干》《山居普陀》《姑娘,开家自己的风格小店》《深夜书房》等图书。 a几乎没有人不会迎来退休。当一个人离开组织,没有了工作的羁绊,也没了嬉笑怒骂的同伴,很容易感到孤独。这样的问题并非金钱或时间能解决。退休是什么?退休后会遇见哪些问题?退休后如何保持与家人之间的良好关系?如何提前进行退休规划?退休人士如何理财?如何重塑自己与社会关联?如何才能让退休后的生活丰富多彩?本书就这些值得关注的问题,给出了提议和一部分解决方案,并呈现多个积极而精彩的退休者的真实故事,启发读者规划退休后的第二人生。 a退休人员0 a退休x生活管理 aC913.6v5 0a蒋瞰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024 00915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13001001020015001131050018001281060006001462000049001522100030002012150016002313300339002473330019005866060017006056900015006227010021006378010027006581164-011820250219134959.0 a978-7-5207-2362-6dCNY39.80 a20250218d2025 em y0chiy50 ea1 achickor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我是男性,也是女性主义者b专著f(韩)崔乘范著 a北京c东方出版社d2025.03 a164页d21cm a作者崔乘范是一位高中教师,他从观察自己母亲、身边女性的遭遇,开始反思在整个韩国社会根深蒂固的男权思想。他认为,女性主义不是女性优越或女性霸权,而是迈向平权的第一步,在一个性别不平等的社会,男性也备受压迫。我们希望创造这样一个世界,女性可以追逐自己的梦想,男性爱哭、话多、力气小也是被允许的。打破狭隘的性别观念,解放女性,也是解放男性。 a妇女学研究人员0 a妇女学x研究 aC913.68v5 0c(韩)a崔乘范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428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8000271000041000651010008001061020015001141050018001291060006001472000033001532100030001862150016002163140321002323300545005533330013010986060021011116900014011327010013011468010027011591164-012020240903094100.0 a978-7-229-15575-9b精装dCNY72.00 a20240903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500000 ay z 000yy ar1 a看见不可见社会b专著f于海著 a重庆c重庆出版社d2024.08 a408页d21cm a于海,上海高校名师、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社会学系教授及博导,中国社会学会社会地理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更新专业委员会委员。主要研究方向为西方社会思想史、城市社会学、社区与志愿组织研究、全球化研究与发展研究。著有《西方社会思想史》(获国家教委优秀教材一等奖)、《社会空间视角的上海纪事》等。 a本书是知名社会学家、复旦大学名师于海写给普通大众的社会学通识作品。全书共分为七篇,分别为社会实在篇、社会结构篇、社会游戏篇、社会主体篇、社会建构篇、社会互动篇、生死篇。作者以“可见”社会表象的成因和逻辑建构为探索基点,以社会学专业视角和大量的案例通俗易懂地详解了社会的不可见部分,如社会分层、社会建构、社会自我、社会机制等,从不同角度深入剖析了社会运作的内在规则,也从哲学层面论证了人生的终极问题——生命的意义。作者以博大精深的专业素养,把社会学、东西方哲学、心理学有机地贯通起来,内容虽是专业的社会学知识,笔触却是大众易懂的通俗晓畅风格。 a大众读者0 a社会学j通俗读物 aC91-49v5 0a于海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0905 01122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9001472100034001962150016002303300531002463330017007776060013007946900012008077010017008197010017008368010027008531164-012120250214090331.0 a978-7-5766-1406-0dCNY58.00 a20250214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20000 ay z 000yy ar1 a乡村调查理论与实训b专著f霍云霈,靳慧芳主编 a南京c东南大学出版社d2024.12 a286页d26cm a本书从乡村调查的特征、对象、原则等基础知识出发,详细介绍了乡村调查的调查方法、资料数据处理的方式与报告撰写的要求。书稿结合实际调查,围绕乡村基本信息、入户调查、产业经济调查、人居环境调查、民俗文化调查、旅游调查等方面,分别介绍了各领域的调查内容、数据获得的方式,相关表格及调查问卷的设计示例,并结合不同调查专题给出了部分调查报告的参考示例。本书从大学实训教育出发,能作为相关专业的乡村调查实训教学的教材,还能为企事业单位开展乡村主题研究、编制各类村镇规划、建设和美乡村等工作提供前期调查指导,为推动我国乡村发展提供一定的支持。 a农村调查人员0 a农村调查 aC915v5 0a霍云霈4主编 0a靳慧芳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2001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062001482100038002102150016002483140437002643300935007013330019016366060017016556900014016727010017016867010017017038010027017201164-012220250108083915.0 a978-7-5228-5018-4dCNY128.00 a20250103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魁阁学刊h2024年第2辑(总第11辑)b专著f谢寿光,胡洪斌主编 a北京c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d2024.12 a315页d24cm a谢寿光,中国社会学学会秘书长,云南大学特聘教授。先后主持《中国国情丛书--百县市经济社会调查》、《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卷等大型图书的编辑出版工作。1993年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996年获全国优秀中青年编辑称号。2008年被评为”全国新闻出版行业领军人才”,2009年荣获”韬奋出版奖”,2010年被评为”十一五”出版业网站突出贡献人物。他开创的”皮书”品牌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的知名学术品牌,被誉为”中国皮书出版第一人”。 a“魁阁”是中国社会学史上的一个里程碑。1930年代末至1940年代中期,费孝通等老一辈社会学家,以云南大学社会学系及“魁阁”为基地,在战时的云南展开了一系列研究活动。在这些实地研究的基础上,出版了一系列学术著作,今日均已成为社会学、人类学、民族学等学科,乃至整个中国社会科学领域的经典文献,影响深远。在战火纷飞的1940年代,“魁阁”的学者通过实地调查以思考对中国社会结构的认识以及建设现代中国之关键问题。八十多年过去了,如今,人类已迈入新的社会形态,中国以及全球的社会结构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为了承继与发扬魁阁精神,回应当代社会的重要变革,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于2019创办了社会学类连续性集刊《魁阁》,并于2021年正式更名为《魁阁学刊》,以为学界相关思考提供学术交流的平台,凝聚学术中坚,培养学界新人。本辑《魁阁学刊》以文化社会学为视角,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以文化经济的中国实践为主题,聚焦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创造性转换与创新性发展、文化产业与区域社会发展、城市文化产业、乡村文化旅游等专题进行组稿。 a社会学研究人员0 a社会学j文集 aC91-53v5 0a谢寿光4主编 0a胡洪斌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09 01560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29001472100044001762150016002203140568002363300411008043330021012156060027012366900015012637010013012788010027012911164-012320250218102622.0 a978-7-5217-7404-7dCNY79.00 a20250218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新人口红利b专著f蔡昉著 a北京c中信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d2025.03 a109页d23cm a蔡昉,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首席专家、学部委员、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长期致力于中国经济问题研究。主要研究领域包括,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人口经济学、劳动经济学、经济增长、收入分配、减贫等。著有《破解中国经济发展之谜》《中国经济发展的世界意义》等。获得的学术奖项包括,孙冶方经济科学奖、中国出版政府奖、出国留学人员杰出成就奖、张培刚发展经济学优秀成果奖、中国发展百人奖、中华人口奖、中国农村发展研究奖等。被评选为“影响新中国60年经济建设的100位经济学家”之一。 a作者蔡昉基于对中国人口经济的长期研究,集结近一年的学术研究成果,围绕培育新人口红利,从提高生育率、建立福利国家、银发经济、人工智能时代的产业创新、促进就业、提高劳动力配置和社会保障等多个议题角度阐释,揭示老龄化、少子化社会的经济发展新机遇。深刻理解我国人口趋势性特征体现的一般规律和特殊国情,有助于深入贯彻落实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做出的一系列重大部署,完好实现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 a人口问题研究人员0 a人口x问题x研究y中国 aC924.24v5 0a蔡昉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616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9001472100034002062150016002403000029002563140403002853300589006883330015012776060017012926900011013097010015013208010027013351164-012420250116132549.0 a978-7-302-68034-5dCNY45.00 a20250116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管理学实践教程b专著e融才·明道·究微·知化f余敬编著 a北京c清华大学出版社d2025.01 a208页d26cm a21世纪经济管理新形态教材 a余敬,教授,博导,湖北名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主持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等科研项目14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50余篇,出版《管理学》《管理学案例精析》等教材、专著和译著11部,入选中国新闻出版总署“三个一百”原创图书,主持建设的“管理学”课程获教育部“国家级一流课程”“国家精品课程”“国家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国家来华英语授课品牌课程”。 a作为“管理学”课程实践教学的配套教材,本教材分为融才篇、明道篇、究微篇和知化篇,坚持问题导向、学生参与及项目驱动,秉承经典与前沿、理论与实践、国际与本土三个融合,打造数字时代集思源、明德、筑基、悟道为一体的管理学实践教程内容体系。通过原创管理情景剧、互动视频、微视频,创设具挑战度的综合情景模拟、基于TBL和PBL的翻转课堂项目,精心构思撰写中国管理故事、本土案例、连续案例及管理大师经典著作赏析等,巧妙设计互联网练习、问题透视与管理技能训练,以激活、唤醒、培养学生探索思辨、合作体验、创新实践的能力。实现“培”自主精神、“树”情感认同、“促”知行合一的教学目标,使学生从学会、会学到乐学。 a管理学人员0 a管理学j教材 aC93v5 0a余敬4编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23 01576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35001472100038001822150016002203000037002363140213002733300729004863330013012156060037012286900015012657010015012808010027012951164-012520250120161433.0 a978-7-300-33452-3dCNY49.80 a20250120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会议策划与组织b专著f杨锋主编 a北京c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d2025.01 a269页d26cm a21世纪高等院校秘书学专业系列教材 a杨锋,秘书学本科学科主要奠基人之一,从事秘书学科教学与研究工作三十余年。现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秘书学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广州秘书学研究会会长,曾任广州大学人文学院秘书学系主任,广东省秘书职业资格鉴定专家组组长。 a本书是在对会议学和会议管理最新研究成果总结的基础上建立的内容较为新颖、体系较为完备的会议管理教材。内容包括:会议概念、会议的起源与发展、秘书与会务工作、会议策划与策划方案、会前准备工作的内容与工作程序、会间服务工作的内容与工作程序、会后落实工作的内容与工作程序、会议文书准备、会议财务管理等内容。本书的特点一是广泛吸收国内外会议学和会议管理的最新研究成果,注重借鉴国外会议管理的成功经验;二是内容集理论性、系统性、实用性于一体,既讲授会议学的相关知识,揭示会议管理工作的规律,使学习者对会议形成完整的认识,又能够根据会议管理工作的特点,突出其实践性,指导学习者办会;三是会议个案的列举具有典型性和认识作用;四是书中加入了必要的知识链接与案例分析,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拓展了学习者的视野,也有助于培养学习者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 a高校学生0 a会议x组织管理学x高等学校j教材 aC931.47v5 0a杨锋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23 02063nam0 220030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9000271000041000661010013001071020015001201050018001351060006001532000159001592100034003182150016003523050021003683140632003893300513010213330015015345170023015496060011015726900012015837010043015957010043016387010040016817020013017218010027017341164-012620241030102722.0 a978-7-111-76875-3b精装dCNY199.00 a20241030d2024 em y0chiy50 ea1 achiceng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领导学b专著e在实践中提升领导力f(美)理查德·L.哈格斯(RichardL.Hughes),(美)罗伯特·C.吉纳特(RobertC.Ginnett),(美)戈登·J.柯菲(GordonJ.Curphy)著g朱舟译 a北京c机械工业出版社d2024.12 a520页d26cm a据原书第10版译出 a理查德·L. 哈格斯(Richard L. Hughes)目前在美国创新领导力中心(Center for Creative Leadership,CCL)、美国空军学院(U. S. Air Force Academy)和丹佛神学院(Denver Seminary)任教。创新领导力中心是一个致力于行为科学研究和领导力教育的国际组织。在创新领导力中心工作期间,哈格斯与来自各行各业的高管人员共同工作,开展战略性领导力和组织文化变革等领域的研究。在美国空军学院,他担任行为科学与领导力系主任达 10 年之久,此后担任学院的转型项目负责人。他在该职位上与学院院级领导一起引领学院组织转型,以确保学院实现其培养优秀领导者的使命。他是一位临床心理学家,也是美国空军学院的毕业生。他在得克萨斯大学获得文学硕士学位,并在怀俄明大学获得博士学位。 a作为经典的领导学入门指南,本书不仅囊括了目前领导学的最新研究进展及其评述、实证研究结论、悬而未决的领导学论题,还分享了大量的领导人物速写和领导经验,有助于读者更深入地了解领导者、领导过程和领导效力。全书系统地介绍了领导的三个互动因素:领导者、追随者和情境。围绕这三个因素,书中穿插了作者个人的领导体验、知名人物和社会政治事件来佐证、阐明理论,并提供了实用的领导实践技能,逻辑性强,体系结构完整。此外,全书行文流畅简明,大量鲜为人知的辅助阅读材料和适时插入的领导格言,为本书增添了许多乐趣,有效提升了阅读体验。 a广大领导者1 a在实践中提升领导力0 a领导学 aC933v5 0c(美)a哈格斯c(Hughes, Richard L.)4著 0c(美)a吉纳特c(Ginnett, Robert C.)4著 0c(美)a柯菲c(Curphy, Gordon J.)4著 0a朱舟4译 0aCNb丰涵文化c20241107 01573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8000271000041000651010008001061020015001141050018001291060006001472000051001532100038002042150016002423140324002583300634005823330013012165170027012296060011012566900012012677010013012798010027012921164-012720241120112536.0 a978-7-5236-1145-6b精装dCNY69.00 a20241120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团队之光b专著e如何打造你的隐形领导力f杨磊著 a北京c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d2024.12 a290页d21cm a杨磊高级工程师,电子科大科园教育副总经理、管理咨询与数据应用中心主任;四川心理学会教师发展专业委员会常务副理事长;美国AICI国际认证企业教练。曾就职于国家国土资源部地质矿产综合测试中心、美国帕金-埃尔默公司、日立仪器株式会社等国外知名企业;历任国内著名大型IT企业集团分公司技术中心经理、市场部经理、总经理、西南大区总经理。 a隐形领导力是一种能够影响和引导组织成员实现预定目标的能力,它并不依赖于明确的职位权力,而是通过个人的影响力、人格魅力和沟通技巧等软性因素来影响他人。在不断变化的商业环境中,这种领导力模式将越来越重要。在本书中,我们探讨了如何通过升级认识、完善认知、改善作风、修炼口才、创造绩效、构建生态和有效激励等不同的维度方面来提升隐形领导力。本书分为7章,系统、深入探讨了如何从升级认识、完善认知、改善作风、修炼口才、创造绩效、构建生态和有效激励等不同维度提升隐形领导力。虽然每个人对隐形领导力的概念有不同的理解,但是本书还是努力尝试着为亲爱的读者们提供一些具体的理论框架和实践建议,旨在帮助组织的领导者在工作环境中更好地影响和引导组织成员。 a领导人员1 a如何打造你的隐形领导力0 a领导学 aC933v5 0a杨磊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121 01061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65001472100042002122150016002543300419002703330077006896060011007666900012007777010015007898010027008041164-012820241121153253.0 a978-7-312-05898-1dCNY49.00 a20241121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40000 ay z 000yy ar1 a决策者感知任务特征与策略匹配对决策质量的影响b专著f陈晓惠著 a合肥c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d2024.03 a152页d26cm a本书在创造性地提出决策者感知任务特征概念的基础上,运用问卷调查获取决策者感知任务特征的维度,通过现场实验及实验室实验由浅入深地逐步探查决策者感知任务特征与决策策略的匹配效应,并进一步揭示出策者感知任务特征与决策策略匹配效应的形成原因、机制及其适用范围。不仅有助于进一步丰富和发展行为决策的相关理论,同时也为个体决策质量的提升提供一个新思路。本书适用于心理学、管理学、社会学等相关专业硕士生、博士生及科研工作者阅读。 a本书适用于心理学、管理学、社会学等相关专业硕士生、博士生及科研工作者阅读0 a决策学 aC934v5 0a陈晓惠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128 01691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055001482100038002032150016002413140651002573300445009083330025013536060019013786900012013977010013014098010027014221164-012920241009085141.0 a978-7-5227-4271-7dCNY158.00 a20241009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社交行为与模糊偏好视角的大规模群决策b专著f武彤著 a北京c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d2024.10 a445页d24cm a武彤,1990年生,女(汉族),山东菏泽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智能决策与数字化运营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硕士生导师。长期从事模决策,大规模群决策,社交与信任行为分析,电商推荐等研究工作,在IEEE Transactions on Fuzzy Systems,IEEE Transactions onSystems,Man,and Cybernetics::: Systems、Computers &Industrial Engineering、Information Sciences、《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等高水平国内外期刊发表SSCI/SCI论文20余篇,在Springer出版英文专著1部。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暨优秀博士论文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以及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获得江苏省“双创博士”称号以及东南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等奖项。, a在当今复杂多变的环境中,由于决策个体因认知、知识、经验的有限性难以做出准确性和高质量判断,广泛利用各种资源、发挥群体智慧、从多元视角分析问题的群决策显得尤其重要。本书在已有大规模群决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在决策科学与信息科学、心理科学、行为科学、网络科学等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引导下,引入二型模糊决策理论、复杂网络理论以及社会网络分析技术,研究大规模群决策偏好不确定性、行为非理性以及社交行为影响下的共识交互等理论问题及其在商务推荐中的应用问题。 a群体决策研究相关人员0 a群体决策x研究 aC934v5 0a武彤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010 01419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25001472100032001722150016002043140317002203300547005373330013010846060025010976900015011227010013011378010027011501164-013020241203115051.0 a978-7-5546-2499-9dCNY56.00 a20241203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20000 ay z 000yy ar1 a高段位b专著f姜蒙著 a苏州c古吴轩出版社d2024.12 a229页d23cm a姜蒙,畅销书作家、资深编剧,历史学、民俗学、传统文化学、心理学爱好者。曾参与多部电影和动画片的剧本创作。现为职业规划师,在组织行为学、管理学领域有着比较深入的研究,擅长将历史文化与现代心理学相结合,分析历史人物成功与失败的案例,为职场人士提供经验。已出版《职场沟通智慧》《识人高手》《漫画讲透上下五千年》等图书。 a本书是一本深入探讨中国传统智慧与谋略的书籍。“段位”二字,寓意着谋略与智慧的高低层级。全书通过对历史人物、事件和典故的剖析,展示了中国人独特的谋略思维和生存智慧。无论是帝王将相、臣子谋士,还是民间英雄、智慧人物,都在书中得到了生动的展现,描述了他们在不同历史阶段和背景下所运用的各种高段位谋略和智慧。这些谋略和智慧,既有政治上的权谋斗争,也有军事上的战略战术,还有商业上的竞争策略,以及人际交往中的智慧与技巧。通过阅读本书,读者不仅能够领略到中国古代社会的风云变幻,更能启发读者在当代社会中运用中国传统智慧,不断提升自己的思维水平和实践能力。 a大众读者0 a谋略y中国j通俗读物 aC934-49v5 0a姜蒙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05 01748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65001472100038002122150016002503140205002663300911004713330025013826060043014076900014014507010015014648010027014791164-013320240913134638.0 a978-7-5228-4218-9dCNY98.00 a20240913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粤港澳大湾区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建设b专著f张晓红等著 a北京c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d2024.09 a315页d21cm a张晓红,深圳大学副校长,比较文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合作博士生导师,四川大学客座教授,荷兰莱顿大学比较文学博士,广东省“千百十”工程省级培养对象,广东省外国语言文学一级硕士重点学科带头人。 a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家发展靠人才,民族振兴靠人才。”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和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粤港澳大湾区作为新时代以来党中央重大国家战略布局,正在形成以香港、澳门、广州、深圳四大中心城市为核心引擎的区域协同创新发展典范,对加快建立人才资源竞争优势、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有着巨大的现实需求。面对复杂激烈的国际竞争形势和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宏伟蓝图,充分挖掘和凝聚人才资源,打造高质量发展的人才队伍,发挥人才战略的比较优势,是粤港澳大湾区全面走向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保障。当前,粤港澳大湾区人才基础良好,但城市间差距较大。高水平人才总量不高,创新创业类人才占比偏低。对海外人才吸引力不足,国际化交流机制匮乏。文化品牌影响力有限,软环境建设有限。鉴于此,本书充分借鉴政治学、管理学、文化学、教育学、法学等学科资源的研究方法和手段,从不同侧面切入,多维度分析当前粤港澳大湾区国际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建设方面积累的经验、存在的不足和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对加快人才强国建设做出战略谋划,并提出具体可行的咨政建议。 a人才发展战略研究人员0 a人才x发展战略x研究y广东y香港y澳门 aC964.2v5 0a张晓红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0919 01341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39001472100038001862150016002243000031002403140279002713300423005503330021009736060039009946900012010337010015010458010027010601164-013420241120111425.0 a978-7-300-33415-8dCNY58.00 a20241115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应急管理理论与实践b专著f唐钧编著 a北京c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d2025.01 a344页d26cm a新编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a唐钧,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危机管理研究中心主任。主要研究领域为应急管理与公共安全、风险管理与社会治理。出版《应急管理与风险治理》《新媒体时代的应急管理与危机公关》《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与管理》《政府风险管理》《公共危机管理》等专著和教材10余部。 a本书是一部系统阐释应急管理理论与实践的教材。全书旨在扎根中国大地,结合中国应急管理实践发展,全面介绍应急管理的通用要素,同时突出人文社会科学在应急管理领域的“专、精、特”专业优势,在应急管理流程方面凸显公共管理和公共政策的专业优势,提升应急管理在党政部门的适用性和应用度。此外,本书强调案例方法的运用,通过典型案例的讲解、模拟演练来提高教学的实战场景感,以更好地帮助读者提高理解、掌握和运用相关理论、方法与技术的能力。 a公共管理专业师生0 a突发事件x公共管理x高等学校j教材 aD035v5 0a唐钧4编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121 01632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13001001020015001131050018001281060006001462000049001522100044002012150015002453140286002603300700005463330025012466060023012716900015012947010029013097020013013388010027013511164-013620250217163437.0 a978-7-5217-7244-9dCNY65.00 a20250217d2025 em y0chiy50 ea1 achiceng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长寿简史b专著f(美)史蒂文·约翰逊著g何珊译 a北京c中信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d2025.02 a90页d21cm a[美]史蒂文·约翰逊,美国科普作家,媒体理论家,畅销书作家,著有9部作品,其中包括《完美未来》《好创意从何而来》《发明空气》《鬼地图》和《所有坏事情对你来说都是好事情》。他创建了众多有影响力的网站,同时还是美国公共电视台和英国广播电台系列片《我们是如何走到今天的》主持人和联合制作人。 a人类如何努力延长自己的生命?过去200年,公共安全屏障的建立让世界人口的预期寿命增加了一倍,这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成就之一。这样的保护像一层无形的盾牌,2020年新冠病毒肺炎这样的全球流行病让这个无形的屏障突然地、短暂地显现出来,我们意识到日常生活是多么依赖于医学、医院、公共卫生当局、药品供应链等。COVID-19这一危机事件也帮助我们认识到这个屏障上的漏洞、弱点,我们更需要新创新、新系统和新方法来保护自己不受突发状况的威胁。这本书试图解答这样一个问题:是什么力量让我们生存下来,活得越来越好?疫苗、麻醉、胰岛素、抗生素;安全带、制冷技术、放射学;下水道、厕所的发明……书中讲述了将这些新思想带到世界上的主要推动者的故事,以及为确保这些思想被采纳而奋斗的人们,以阐明推动这个缓慢但重大的人类生活革命的力量。 a公共安全管理研究人员0 a公共安全x安全管理 aD035.29v5 1c(美)a约翰逊b史蒂文4著 0a何珊4译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0620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1001472100038001882150014002263300039002403330017002796060037002966900013003337010017003468010027003631164-013720250212100518.0 a978-7-304-11603-3dCNY59.80 a20250210d2023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2024考研政治讲真题b专著f肖秀荣主编 a北京c国家开放大学出版社d2023.03 a3册d26cm a本书收录了政治理论考研试题及题解。 a研究生类教材0 a政治理论x研究生x入学考试j题解 aD0-44v5 0a肖秀荣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13 01674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057001482100038002052150016002432250029002593300971002883330031012595170033012906060043013236900014013667010013013808010027013931164-013820250205110749.0 a978-7-5680-6781-2dCNY299.00 a20250205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420000 ay z 000yy ar1 a想象之外b专著e民国保守主义的另类现代性研究f徐旭著 a武汉c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d2025.02 a265页d24cm2 a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论丛 a《想象之外——民国保守主义的另类现代性研究》借助法国著名哲学家米歇尔福柯的异托邦空间哲学理论,从阐释民国保守主义者在宏观上构建文化异托邦并在微观上分别构建危机异托邦、监督异托邦、调剂异托邦以及补偿异托邦的角度切入,仔细分析民国保守主义者对其主张的别样现代文化创造方案的阐发,进而努力探求民国保守主义者对其另类现代性的建构,最终则揭举民国保守主义者在保守的外衣下所潜藏着的强烈的危机意识和爱国思想。民国保守主义者其实并不保守,而这种不保守一方面表现为民国保守主义者倡导发扬的传统文化是改良后的因时制宜、因地制宜的传统文化而非一成不变的完全意义上的传统文化;另一方面又表现为民国保守主义者虽极力反对西化甚或全盘西化的主张却并不排斥有所选择、有所节制地吸收确实具有借鉴意义的西方文化。可以说,民国保守主义者极为敏锐地意识到西方文化对传统文化的腐蚀和侵害,同时又极具前瞻性地预见到创造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民族文化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因之,民国保守主义者对其试图创造的奠基于另类现代性的别样现代文化的阐发,有助于唤起或重申国人的民族意识、国家意识,以及隐藏于二者之后的国际竞争意识。 a保守主义政治思想史研究人员1 a民国保守主义的另类现代性研究0 a保守主义x政治思想史x研究y中国z民国 aD092.6v5 0a徐旭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06 01126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5001472100030002022150016002323300457002483330021007055170041007266010041007676900010008086900012008187010015008308010027008451164-013920250123085851.0 a978-7-5051-5425-4dCNY58.00 a20250123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强党优势b专著e与美国等西方国家政党比较f郭亚丁著 a北京c红旗出版社d2024.12 a284页d24cm a全书通过中国共产党在历史发展、成员构成、组织结构等方面,与美国等西方政党进行全面比较。同时,本书以新世纪以来中西方国家发展、政党执政情况变化为基础,分析了中国共产党与人民当家作主的内在一致性,中国共产党和以德治国的有机结合,中国共产党与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统一,并以此为基础全面阐述中国共产党的自身显著优势,深刻揭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成功秘诀,充分分析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极端重要性,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a正党对比研究人员1 a新形势下中国与美国等西方国家政党比较02a中国共产党x对比研究x政党y西方国家 aD2v5 aD564v5 0a郭亚丁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06 01009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27001472100030001742150016002043300477002203330015006976000015007126900012007277010013007398010027007521164-014020250124133109.0 a978-7-01-027081-4dCNY75.00 a20250124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cy ar1 a乔石文集b专著f乔石著 a北京c人民出版社d2025.01 a377页d23cm a乔石,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曾任中国共产党第十三届、十四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原书记,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本书收入的是乔石同志在一九八五年五月十三日至一九九八年二月十一日这段时间内的重要著作,共有报告、讲话、谈话、文章、批示、题词等一百一十八篇,部分是第一次公开发表。书稿对于广大干部群众系统学习党领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历史,进一步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a散文爱好者 0a乔石j文集 aD2-0v5 0a乔石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06 01145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13001011020015001141050018001291060006001472000077001532100034002302150016002643300441002803330023007216000073007446900012008176900012008297110035008418010027008761164-014120241112131301.0 a978-7-5117-4809-6dCNY120.00 a20250219d2025 em y0chiy50 ea1 ajpngchi aCNb110000 ay z 000zy ar1 a习近平关于中国式现代化论述摘编b专著e日文f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译 a北京c中央编译出版社d2025.03 a361页d22cm a《习近平关于中国式现代化论述摘编》由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辑,收录了习近平同志2012年11月至2023年10月期间围绕中国式现代化发表的一系列重要论述。该书日文版的出版发行,对于国内外读者深刻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体系和实践要求,深入了解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成功走出的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展现的现代化新图景,对于增强国际社会携手同行现代化之路,实现和平发展、互利合作、共同繁荣的世界现代化的共同认识,具有重要意义。 a习近平讲话研究人员 0a习近平x讲话x中国特色社会主义x社会主义建设模式j学习参考资料j日文 aD2-0v5 aD616v502a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4编译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19 01771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7001472100034002042150016002383140396002543300719006503330035013696010047014046900011014516900011014627010017014738010027014901164-014220250103095525.0 a978-7-5300-0652-8dCNY55.00 a20250103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中共党史党建学科年度发展报告h2023b专著f程美东主编 a北京c北京人民出版社d2025.01 a202页d24cm a程美东,男,1969年7月出生于安徽省无为县,北京师范大学法学博士。入选中宣部“四个一批”理论人才、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北京市社科百人工程人选、教育部思政课择优计划人选、北京市思想政治理论课特聘教授。现任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所所长,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发展研究基地负责人兼首席专家,北京大学中共党史研究中心主任。 a本书系统总结了2023年北京地区中共党史党建学学科建设与研究取得了显著成就,不仅巩固了该学科作为一级学科的重要地位,还推动了学术研究的全面繁荣。在这一年里,北京高校、党校、中国社会科学院等学术机构及各学会团体紧密合作,围绕学科建设、学术研究、人才培养及社会服务等多个方面展开深入探索与实践,共同促进了中共党史党建学的全面发展。随着中共党史党建学成为一级学科,北京地区党史学界还进一步积极分析了学科发展所要求的重点任务和发力方向。中共党史党建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其学术规范和话语体系的构建尚需进一步完善。针对学科边界和研究规范这一亟待明晰的问题。北京地区的学者们在这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强调中共党史党建学学科是一门科学总结党史上胜败得失的经验教训、探索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以历史科学为基础、关注现实的学科。 a党史研究人员,党的建设研究人员02a中国共产党x党史x党的建设x研究报告z2023 aD23v5 aD26v5 0a程美东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09 01001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61001472100036002082150016002443300347002603330013006075170031006206010049006516900015007007010017007158010027007321164-014320250217095150.0 a978-7-5718-2485-3dCNY86.00 a20250217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30000 ay z 000yy ar1 a红色画卷b专著e书写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f邵维正等编著 a石家庄c河北美术出版社d2024.03 a492页d26cm a本书遵照中央宣传部权威发布的46种伟大精神逐一加以阐释。书中以编著团队精心撰写的伟大精神解读、历史背景和人物故事为主,配以生动形象的经典美术作品,再现了中国共产党奋斗历程的场景和瞬间。本书以图文并举的方式生动阐释了革命精神的内涵和意蕴,达到政治性、思想性、艺术性、可读性的完美融合,是一本帮助广大读者学习理解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通俗理论读物。 a广大党员1 a书写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02a中国共产党x党员x思想政治教育j学习参考资料 aD261.42v5 0a邵维正4编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281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60001472100034002072150016002413140139002573300576003963330013009726010025009856900014010108010027010241164-014420240802102123.0 a978-7-5174-1369-1dCNY48.00 a20240802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党员干部“八小时外”100条纪律红线b专著f本书编写组编写 a北京c中国方正出版社d2024.07 a276页d24cm a本书由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案件党风室和法规室相关同志组织编写,长期参与党规党纪研究工作,具有丰富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保证了本书的准确性。 a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员干部“八小时之外”失管失守的典型案例时有发生,教训极为深刻。党员干部“八小时之外”的生活、交往不是不受监督的“私人空间”,而必须时刻谨记身份,以党纪国法的标尺衡量自己的一言一行。管好“八小时之外”关键靠自己。为帮助广大党员干部增强纪法意识,守住“八小时之外”生活交往的底线,我们组织编写了本书。本书依据党规党纪和国家法律法规,从餐饮、娱乐、网络、旅游、交往、婚恋、家风、经济八个方面,梳理了党员干部“八小时之外”应当遵守的100条纪法红线,逐一评述解读,并配以典型案例,给予特别提醒,让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习惯在受监督和约束的环境中工作生活。 a党员干部02a中国共产党x纪律检查 aD262.6v5 0aCNb丰涵文化c20240807 01176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75001472100034002222150016002563140159002723300416004313330013008476010045008606900014009058010027009191164-014520241205105431.0 a978-7-5174-1389-9dCNY32.00 a20241205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纪检监察工作常用词汇释解b专著f《纪检监察工作常用词汇释解》编写组编写 a北京c中国方正出版社d2024.10 a236页d24cm a本书由驻交通运输部纪检组副组长组织编写,他们长期处在纪检监察工作一线,对六项纪律的运用积累了较多的经验,曾编写《纪检监察文书格式》等书,撰写书稿经验丰富。 a本书围绕纪检监察工作中最核心、最常用、最基础的100个词条,如党的纪律、先处后移、七个有之、主动投案、初步核实、谈话提醒、组织处理等,从基本内涵、法规依据、适用需知等方面,系统全面阐释纪检监察业务核心知识,具有较强的实用性、指导性。本书突出实务导向,聚焦纪检监察前沿问题,对纪检监察重点难点提供专业的实务指引,助力纪检监察人员搭建科学的立体化知识体系,便于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纪检监察干部切实提高政治能力和业务本领。 a党员干部02a中国共产党x纪律检查x工作j学习参考资料 aD262.6v5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12 01417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67001472100034002142150016002483140165002643300597004293330075010266010045011016900014011468010027011601164-014620241211105622.0 a978-7-5174-1408-7dCNY42.00 a20241211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纪律领读b专著e党规党纪8讲f《纪律领读:党规党纪8讲》编写组著 a北京c中国方正出版社d2024.11 a276页d24cm a本书由机关派驻纪检组相关同志参与编写,这些同志长期从事党内法规的研究工作,有的还参与了相关法规的起草工作。由他们担任本书组稿工作,有助于提升本书权威性和指导性。 a为配合推动党的纪律教育常态化长效化,把纪律教育融入党员干部日常,增强党员干部学习、遵守纪律的自觉性,我们组织编写了本书。全书立足党的纪律基本知识普及,结合党章、党纪处分条例和其他党内法规,以及刑法、刑诉法等重要法律法规,简要阐述了党的纪律的基本内涵和要求、党纪与国法的关系、党的“六项纪律”主要内容、纪律处分的种类和后果、对违纪行为定性量纪规则、对违法党员的处分、党纪处分程序以及受处分党员的权利保障等内容。本书既是对党的纪律和纪律处分工作的知识普及,也是执纪实践的经验总结,框架清晰,问题设置合理,解读简洁明了,易懂易学,可作为广大党员干部纪律学习用书,也可为纪检监察干部监督执纪提供参考。 a本书可作为广大党员干部纪律学习用书,也可为纪检监察干部监督执纪提供参考02a中国共产党x纪律检查x法规j学习参考资料 aD262.6v5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12 01815nam0 2200277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79001472100034002262150016002603140172002763300839004483330095012876010051013826900014014336900016014477010015014637010015014787010017014938010027015101164-014720241202101629.0 a978-7-5487-6070-2dCNY68.00 a20241202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430000 ay z 000yy ar1 a新时代国有企业党建与业务“双融双促”模式研究b专著f廖文,王丽,唐建明编著 a长沙c中南大学出版社d2024.11 a371页d24cm a廖文,高级农艺师,就职于湖南省烟草公司。对烟草行业党建理论与实践的融合发展有着丰富的经验。主持省市级烟草创新课题5个,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参编教材1本,出版专著1本。 a本书系统研究了国有企业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的“双融双促”模式。本书内容围绕理论基础、背景、体系构建与实践探索四个部分展开,从多维视角对国有企业党建与业务“双融双促”模式进行系统研究。本书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对国有企业概念性质、结构功能及地位作用等要素进行界定,并从多学科视角对“双融双促”模式的理论来源和研究基础进行了梳理,为国有企业党建与业务“双融双促”模式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第二部分对国有企业党建与业务“双融双促”理论政策法规的完善等因素进行了系统分析。第三部分基于理论意蕴和时代背景对国有企业党建与业务“双融双促”模式的体系构建进行了探索,对体系构建的遵循原则、内在结构和基本功能等进行了分析。第四部分在广泛调研基础上,展示了部分行业国有企业在党建与业务“双融双促”模式上的实践案例,提供了不同行业国有企业党建与业务融合的经验和做法。本书可供对企业党建与业务融合感兴趣的企业员工阅读,也可作为企业党建与业务融合建设的参考用书。 a本书可供对企业党建与业务融合感兴趣的企业员工阅读,也可作为企业党建与业务融合建设的参考用书02a中国共产党x国有企业x党的建设x企业管理x研究 aD267.1v5 aF279.241v5 0a廖文4编著 0a王丽4编著 0a唐建明4编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05 01490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77001472100038002242150016002623140374002783300449006523330013011016010051011146900014011657010015011797010015011948010027012091164-014820241114113740.0 a978-7-5652-4501-5dCNY42.00 a20241114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210000 ay z 000yy ar1 a新时代高校共青团改革理论与实践b专著e以辽宁师范大学为例f冯博,刘云主编 a大连c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d2024.11 a144页d26cm a冯博,男,副研究员,教育专业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导师,辽宁师范大学团委书记,长期从事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和共青团工作,主持及参与省部级课题 6项,发表论文十余篇,主编《新时代高校团课教程》等书。刘云,男,讲师,教育博士在读,辽宁师范大学团委副书记,长期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高校共青团工作,主持及参与国家级、省部级课题 3项;发表论文6篇,参编教材《新时代高校团课教程》。 a本书结合《深化学校共青团改革的若干措施》要求和辽宁师范大学共青团改革工作实际,深化学校共青团改革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为遵循,在“大思政”和“三全育人”格局中,推动学校团组织发挥政治功能。本书按照新时代共青团改革要求、结合辽宁师范大学共青团改革实践,凝练实效案例,总结改革经验,为高校共青团改革工作提供理论支持和实操参考。共分为思想政治引领、素质拓展、组织提升、权益维护、媒体融合发展、团员团干部队伍建设、社团改革发展七个部分。 a高校师生02a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x高等学校x共青团工作x研究 aD297.6v5 0a冯博4主编 0a刘云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121 01700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64001472100048002112150016002593140526002753300477008013330023012786060043013016900014013447010017013587010017013757010015013928010027014071164-014920241120104052.0 a978-7-5139-4769-5dCNY69.00 a20241120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工会女职工工作应知应会200条b专著f张安顺,杨玉串,张华编著 a北京c民主与建设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d2024.10 a549页d24cm a张安顺,山西省总工会干部学校原党委书记、第一副校长。长期从事劳动法、劳动保护与监督检查、安全生产培训等教学与研究工作。应邀到全国各地讲课约1000多场次,为众多企业进行安全管理咨询与培训,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是业内既懂理论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学者。在各种报刊发表论文130余篇,主编、参编各种著作、教材70余部。杨玉串,山西大学经济系毕业,山西省总工会干部学校讲师,长期从事工会理论研究和教学工作,发表论文多篇,参与编写出版教材多部。张华,会计师,山东省蒙阴县烟草公司财务科长,从事财务工作30余年,在多家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 a这是一本工会女职工干部提升履职能力的实用指导手册。为了提高工会女职工干部的业务素质和履职能力,切实维护好、实现好和发展好女职工的合法权益,我们组织编写了本书。本书对女职工的政治权利、劳动权益、社会保障权益、特殊劳动保护、文化教育权益、财产权益、人身权利、婚姻家庭权益以及女职工权益维护的途径、救助措施与法律责任作了全面、系统、深入阐述。内容涵盖面广,表达严谨准确,语言通俗易懂,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可读性,采用问答形式,便于查阅,可作为基层工会女职工干部工作参考书。 a基层工会女职工干部0 a工会工作y中国x干部教育j学习参考资料 aD412.6v5 0a张安顺4编著 0a杨玉串4编著 0a张华4编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121 01055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5001472100034001922150016002263300493002423330015007356060019007506900014007697010015007838010027007981164-015020240529170856.0 a978-7-5115-8004-7dCNY69.80 a20240529d2023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怎样当好新时代工会小组长b专著f张举编著 a北京c人民日报出版社d2023.01 a278页d26cm a基层工会小组是工会组织的最小单元,是工会活动的基础,是联系广大职工群众最为紧密的环节,如何加强基层工会小组建设,是基层工会面临的新任务和新课题。全书共十章,分别从工会小组的组织建设、工会小组长的产生条件和职责、工会小组长工作方法、工会小组民主管理工作、工会小组安全生产工作、工会小组的群众性经济技术活动、工会小组的思想政治工作和职工文化建设、工会小组的“职工之家”建设工作、工会小组的自身建设、工会小组的台账记录范本等方面加以阐释,并借助可操作性案例引导,以期对基层工会小组工作有所启迪。 a工会工作者0 a工会工作y中国 aD412.6v5 0a张举4编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0605 01598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9001472100038001962150016002343140559002503300433008093330021012426060035012636900014012987010017013128010027013291164-015120250106152638.0 a978-7-5228-5011-5dCNY98.00 a20250106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中国职工状况研究报告h2024b专著f燕晓飞主编 a北京c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d2024.12 a315页d24cm a燕晓飞,经济学博士,教授,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科研处处长,硕士研究生导师,国家社科基金同行评议专家,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中国劳动与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特约研究员,中国劳动经济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中国劳动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劳动经济学会劳动关系分会副会长,全国工会学研究会秘书长,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劳动关系与工会研究院院长、职工发展研究所所长。主要从事职工状况、劳动收入、劳动就业、劳动者教育培训等方面的研究。主持和参与国家社科基金、国际劳工组织、教育部人文社科、中华全国总工会等各类研究项目50余项,在全国重要期刊上发表论文40余篇,撰写及参与编撰著作10余部。 a本书是一部年度研究报告,全书分为五大部分,包括总报告、分报告、专题报告、大事记、重要文献等。内容涵盖了中国职工总体状况以及各领域的新变化,客观反映了当前中国职工状况的全貌,通过构建中国职工状况指数,从职工就业、职工收入分配、职工养老保险、职工安全生产、职业卫生状况、职工集体劳动争议、职工话语权等方面对中国职工状况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同时结合多视角的深度专题调查研究,力求全面、准确、立体、生动地反映出新时代中国职工的整体状况。 a职工构成研究人员0 a职工构成x研究报告y中国z2024 aD412.7v5 0a燕晓飞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09 01215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060001482100038002082150016002463140159002623300418004213330021008396060042008606900017009027110027009198010027009461164-015320240722094010.0 a978-7-5228-3844-1dCNY298.00 a20240722d2024 emk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中国妇女研究年鉴b专著e2016-2020f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编 a北京c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d2024.07 a735页d24cm a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隶属于全国妇联,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Women’s Studies Institute of China,WSIC)成立于1991年1月,是由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主管、具有综合研究职 a《中国妇女研究鉴2016-2020》,由全国妇联研究所组织有关专家编写,是比较全面、系统地汇编某几年度的妇女/性别研究发展成果和信息的连续出版的学术性、资料性工具书。它以5年为周期,《中国妇女研究年鉴(2016-2020》是其第六卷。该书主要由前言,2016-2020年中国妇女/性别研究概述,研究综述(妇女/性别专题研究综述、学科建设研究综述),研究成果选介(课题/项目选介、论著选介、论文选介),研究机构和组织、学术活动、学者简介、附录条目组成。 a妇女工作研究人员0 a妇女工作x研究y中国z2016-2020j年鉴 aD442.6-54v502a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4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0724 01138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047001482100030001952150016002253300577002413330021008186060019008396900010008587010013008688010027008811164-015420241112142300.0 a978-7-5195-0639-1dCNY198.00 a20241112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中间地带国家”通道政治研究b专著f庄严著 a北京c时事出版社d2024.11 a527页d24cm a冷战结束后,许多在地理上、战略上和政治上处于全球性大国夹缝下的力量缺失地带开始凸显,如东欧、中亚、高加索和中东等地区。全球性大国围绕这些地带内的很多国家展开了激烈的地缘政治博弈,本书将这些国家称为“中间地带国家”。本书以“中间地带国家”为研究对象,采用历史分析、案例分析和层次分析等研究方法,论述中小国家的自主性、国家间结构性矛盾和通道政治等核心概念的内涵。基于对上述核心概念的研究,本书总结出“中间地带国家”通道政治的形成和运行机制,从而构建“中间地带国家”通道政治理论,以中东、外高加索和东欧地区的“中间地带国家”为案例来进一步深入研究“中间地带国家”通道政治的内涵。 a国际政治研究人员0 a国际政治x研究 aD5v5 0a庄严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114 01522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5001472100034001922150016002263140471002423300435007133330021011486060035011696900010012046900012012147010015012268010027012411164-015520241126170833.0 a978-7-5012-6874-0dCNY68.00 a20241126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中国国际战略评论h第19辑b专著f王缉思著 a北京c世界知识出版社d2024.11 a186页d26cm a王缉思,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北京大学国际战略研究院院长,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社会兼职有中华美国学会荣誉会长等。1991—2005年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副所长、所长、研究员。2001—2009年兼任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所长。2005—2013年任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教授。2008—2016年兼任中国外交部外交政策咨询委员会委员。现在美国亚洲协会政策研究所、埃及开罗美国大学全球事务与公共政策学院、阿富汗战略研究所等单位担任顾问,在《美国利益》《全球亚洲》等刊物任国际编委。 a《中国国际战略评论2022(上)》围绕乌克兰危机对中国的影响、欧洲政治形势近年的变化、美英澳协议的国际政治影响、生物多样性问题展开,共收录14篇文章。作者主要为来自大学和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本书致力于以扎实客观的研究成果、冷静理性的分析视角、平衡稳健的思想主张,为国家相关部门的对外战略决策和推动加强全球治理提供智力支持,同时引导学界和社会大众全面、准确、完整地认识国家安全与战略问题,并努力搭建中外学者平等、平和、坦诚交流对话的平台。 a国际形势研究人员0 a国际形势x对外政策x研究y中国 aD5v5 aD820v5 0a王缉思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128 02398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072001482100034002202150016002543140593002703301190008633330021020536060025020746900017020997010013021168010027021291164-015620241218142335.0 a978-7-5218-6455-7dCNY198.00 a20241218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循着现代化的逻辑b专著e一个经济学人的时事观察e2021-2024年f胡敏著 a北京c经济科学出版社d2024.11 a765页d24cm a胡敏,就职于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安徽省芜湖市人,经济学博士、高级专业职称。长期关注宏观经济政策、政府管理、经济改革发展等领域,跟踪经济运行态势分析研究,曾多年在中央新闻单位从事理论宣传和编辑工作,担任多家中央媒体时事观察员,为政府机构、国有企业、党校系统等讲授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党的创新理论和经济形势分析等课程,2019年入选中央宣传部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作品曾获得中国新闻奖一等奖、人民网理论频道年度“最佳好声音”、中央网信办年度优秀评论等。现为中央党校出版集团国家行政学院研究员社长。著有《循着改革的逻辑》(上下册)、《循着发展的逻辑》(上中下册)、《科技与知识经济》等专著。 a作品是继作者出版《循着改革的逻辑(2009-2015)》、《循着发展的逻辑(2016-2020)》之后集辑2021年至2024年初步3年间在中央主要报、刊、网受约撰写的跟踪性时事观察、分析和评述文章,以及接受媒体采访、专访刊发的公开报道文章和部分论文,是作者作为经济学人观察经济社会发展变化的系列作品文集。该书集中展现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应对世界大变局我国党和政府保持战略定力、坚定历史自信在危机中育新机、在变局中开新局的理论创新、思想创新、实践创新的生动变革,围绕党的二十大擘画的宏伟蓝图,紧扣中国式现代化这个鲜明主题,忠实记录和客观评述党和人民在大力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奋发努力、锐意创新新的发展进程和时代风貌。本书采用编年体形式,按照三个主题篇章,以2021年至2024年为顺序,以在这几年作者公开发表的时事评述文章为基础,通过作者的独特视角比较全面、客观地观察、分析、评述这几年中的每一年我国重大经济社会事件、重大思想理论创新、重大发展战略实施等。全书收录的文章政治立场正确,突出时代发展主旋律,弘扬社会正能量,以比较扎实的理论功力鞭辟入里地分析每一年发生在我们身边的重要时事、重要事件、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背后的问题机理、理论逻辑和社会影响,充分体现以历史的眼光看待时事,以理论的视野分析问题,以学术的思考研究趋势的鲜明特色,,对认识当代中国的发展进步、回答时代之问、中国之问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和学术参考价值。 a时事评论研究人员0 a时事评论y中国j文集 aD609.9-53v5 0a胡敏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19 01378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7001472100038002042150016002423300727002583330037009856060045010226900012010677010015010797010015010948010027011091164-015720230811154947.0 a978-7-5227-1148-5dCNY98.00 a20230811d2022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唯物史观视域中的中国道路研究b专著f侯亚楠,郭忠义著 a北京c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d2022.10 a181页d26cm a中国道路的研究虽硕果累累却不乏诸多理论与历史悖谬,原因之一是缺少马克思哲学、尤其是唯物史观视域的理论解读。本作旨在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道路——中国道路的伟大实践重新解读马恩经典著作,理出唯物史观的两大视域(革命视域和发展视域)、三大逻辑(政治制度更迭、生产方式变迁、人的发展),并以唯物史观的视域转换、逻辑转换为理论中介、以发展视域的唯物史观的生产方式变迁和人的发展逻辑为理论模型,理论再现中国改革开放伟大实践的历史逻辑,阐明中国道路的历史边界、理论内涵、逻辑轨迹和世界意义。主体内容是从历史本身出发实事求是地真实说明马克思哲学尤其是唯物史观不仅始终在场而且是中国道路的历史界标和路牌,从哲学高度真实地说明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和历史崛起的深层原因和逻辑本质,并据此提出中国道路的逻辑走向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时代精神。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模式研究人员0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x社会主义建设模式x研究 aD616v5 0a侯亚楠4著 0a郭忠义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30816 01129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069001482100030002172150016002473300469002633330021007326060027007536900016007807110039007967110025008358010027008601164-015820240910131309.0 a978-7-5533-4977-0dCNY298.00 a20240910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20000 ay z 000yy ar1 a山海新韵b专著f中共连云港市委党史工作办公室,连云港市档案局编著 a南京c南京出版社d2024.09 a660页d26cm a本书由中共连云港市委党史工作办公室、连云港市档案局共同编著,全书分“综述篇”“双向开放篇”“深化改革篇”“产业经济篇”“科技创新篇”“生态建设篇”“城建交通篇”“乡村振兴篇”“社会民生篇”“党的建设篇”10个篇章,书末设大事记。本书突出连云港市被确立为全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40年来改革开放的主题主线,突出特点、亮点和典型,涵盖连云港市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的方方面面,总结经验,鉴往知来,为连云港市凝聚起在新征程上加快高质量“后发先至”的磅礴力量。 a改革开放研究人员0 a改革开放x成就y连云港 aD619.533v502a中共连云港市委党史工作办公室4编著02a连云港市档案局4编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0912 01274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9000271000041000661010008001071020015001151050018001301060006001482000064001542100030002182150016002483300535002643330117007996060054009166900016009707110031009868010027010171164-015920250219084453.0 a978-7-5144-5844-2b精装dCNY498.00 a20250219d2023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如东县人大志b专著e2008-2023f《如东县人大志》编纂委员会编 a北京c方志出版社d2023.10 a860页d26cm a如东县,江苏省南通市下辖县,位于江苏省东南部、长江三角洲北翼。县境南与通州区为邻,西与如皋市接壤,西北与海安市毗连,东面和北面濒临黄海。如东是江海盐垦文化的代表。秦汉以前县境为长江口沙洲,故称扶海洲。因长江、黄淮冲积成陆后,如东盐业兴起,亭场林立,至明清繁盛一时。民国之后,沿海逐步废灶兴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现代农渔业得到发展。1988年对外开放后,经济社会持续发展,迈入全国百强县。《如东县人大志(2008—2023)》是一部地方人大工作专业性资料工具书。该志书旨在全面、系统、翔实地载录如东县2008—2023县人大工作的基本面貌和发展状况。 a本书可为各级领导决策提供参考依据,为社会各界人士了解、研究如东人大工作提供基本资料,也为编纂各类志书积累丰厚史料0 a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x工作概况y如东县z2008-2023 aD624.534v502a如东县人大志编纂委员会4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188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070001482100028002182150016002463300531002623330019007936010062008126900016008747110041008908010027009311164-016020250213090702.0 a978-7-5737-1232-5dCNY198.00 a20250213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40000 ay z 000yy ar1 a宿松县政协志b专著e1981-2022f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宿松县委员会编 a合肥c黄山书社d2025.01 a435页d26cm a本书稿以大量的资料,系统地记载了宿松县人民政协事业的发展历程,特别是21世纪以来,县政协认真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促进发展,具有存史、资政、育人的功能,内容丰富,资料翔实,具有思想性和科学性的有机统一,对促进新时代政协事业发展有着深厚的历史借鉴作用和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为各行各业提供咨询服务,为教学、科学研究提供可靠的资料和借鉴;为后人收集、保存各项事业发展的珍贵资料,属信息密集型工具书,是一部为社会各界提供咨询服务、为各级领导决策提供参考的工具性资料书,是了解、研究该地区情的信息窗口。 a地方政府工作者02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x地方委员会x概况y宿松县z1981-2022 aD628.544v502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宿松县委员会4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548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055001482100034002032150016002372250029002533140333002823300539006153330021011545170031011756060025012066900011012317010013012428010027012551164-016120250103105047.0 a978-7-308-25715-2dCNY188.00 a20250103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30000 ay z 000yy ar1 a社会治理b专著e理念的普适性与实践的复杂性f顾昕著 a杭州c浙江大学出版社d2024.12 a590页d24cm2 a社会组织与社会治理系列丛 a顾昕,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浙江大学社会治理研究院首席专家,浙江大学民生保障与公共治理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北京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出版《诊断与处方,直面中国医疗体制改革》《走向全民医保,中国新医改的战略与战术》《中国社会安全网的制度建设》《全民医保的新探索》《新医改的公益性路径》和《公共财政转型与社会政策发展》。 a“社会组织与社会治理系列丛书”之一种。本书系本书超越了对社会治理的传统理解。社会治理被视为一种治国理念,其核心内容是多方治理主体协作互动,多种治理机制互补嵌合。由此,社会治理理念的适用性不再局限于社会事务(尤其是民政事务)的狭窄领域,而是遍及绝大多数社会经济领域的公共治理。践行社会治理的理念,实现多方治理主体共建共治共享、多种治理机制互补嵌合协同,是诸多公共政策领域治理创新的关键。本书以创新驱动、产业转型、住房保障、扶贫减贫、生态保护、医疗保险、健康服务、科学传播等诸多领域的理论探讨与经验研究,展示了社会治理作为一种理念的广适性。 a社会管理研究人员1 a理念的普适性与实践的复杂性0 a社会管理x研究y中国 aD63v5 0a顾昕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09 01791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9001472100034002062150016002402250031002563140392002873300722006793330025014015170015014266060031014416900011014727010015014838010027014981164-016220240813105927.0 a978-7-5218-6187-7dCNY50.00 a20240813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行为科学与社会合作困境治理b专著e理论与实践f刘晓丽著 a北京c经济科学出版社d2024.07 a262页d24cm2 a转型时代的中国财经战略论丛 a刘晓丽 山东财经大学,金融学院讲师,硕士毕业于南开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毕业于南开大学公司治理专业。研究方向为实验经济学与行为金融、决策神经科学。主持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和山东省社会科学基金各一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面上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多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SCI发表二区论文2篇、三区论文1篇,在CSSCI发表论文1篇,以合作者身份在SSCI、SCI、CSSCI发表论文10余篇。 a本书专注于探索社会治理中各主体间的微观交互与合作机制。首先,通过分析现有的社会治理、社会困境和合作行为研究,构建了以合作信念为核心的研究框架。研究重点是社会困境中合作行为的微观基础,关注的是设计出有效的合作助推机制。研究内容分为三部分:1.行为层面:研究基于公共物品博弈框架,探讨个人、他人及群体的合作信念如何影响社会合作水平,使用行为实验方法分析社会困境下的合作信念与个人利益及群体利益间的冲突。2.神经层面:利用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技术,研究背外侧前额叶(DLPFC)与合作信念间的因果关系,揭示合作行为的神经基础。3.机制设计层面:基于信念和神经基础,运用比较制度实验研究方法,模拟不同情境下的决策过程,探索自省和他省机制如何助推社会困境中的合作行为,并研究这些外部机制与内部合作信念的相互作用,进而推动社会困境的有效管理。 a社会治理合作研究人员1 a理论与实践0 a社会治理x合作x研究y中国 aD63v5 0a刘晓丽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0822 01098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9001472100038001962150016002343300495002503330043007456060025007886900011008137010017008248010027008411164-016320250219152837.0 a978-7-313-30568-8dCNY30.00 a20250219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10000 ay z 000yy ar1 a基层社会治理网格化管理概论b专著f谢维雁主编 a上海c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d2025.01 a140页d26cm a网格化管理是一种行政管理改革,依托统一的城市管理以及数字化的平台,将城市管理辖区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成为单元网格。通过加强对单元网格的部件和事件巡查,建立一种监督和处置互相分离的形式。本书总共分为六章,分别阐述了网格化管理的相关概念、制度保障、队伍建设、工作体系等内容,提出了党建引领、政府引导、社会组织和公民共同参与的多元共治模式观点,并列举了部分当前国内较有代表性的地方性实践案例。本书内容丰富详实、通俗易懂,可以帮助读者快速掌握网格化管理的相关知识,适合从事网格管理工作的人员作入门用。 a本书适合从事网格管理工作的人员作入门用0 a社会管理x研究y中国 aD63v5 0a谢维雁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785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059001482100038002072150016002453140531002613300640007923330021014326060035014536900011014887010017014998010027015161164-016420241216135150.0 a978-7-5227-4434-6dCNY146.00 a20241216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中国新时代“枫桥经验”指数报告h2024b专著f钱弘道主编 a北京c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d2024.11 a246页d24cm a钱弘道,浙江大学法学院教授,男,1964年生,北京大学法学博士、经济学博士后。先后担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研究员,《中国学术年鉴》常务副主编、中国比较法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风险投资研究院副院长、教育部重大项目评审专家。获省部级奖若干项。主要著作有《为卢梭声辩》、《金融革命》、《弘道随想录》、《经济分析法学》、《中国法学何处去》、《英美法讲座》、《法律的经济分析》、《治道的选择》等。作为一名人文气质浓厚的学者,他于富阳山野中创办了融读书藏书与文化交流于一体的弘道书院,成为创办当代新型私人书院、向农村进行”文化反哺”的典型代表。 a新时代“枫桥经验”指数反映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状况。2023年,逢“枫桥经验”六十周年之际,浙江大学新时代枫桥经验研究院组织开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指数全国百强样本县指数测评工作,同时推进新时代“枫桥经验”指数监测平台的研发和应用,推动以新时代“枫桥经验”数字化为“大脑”的基层治理数字化应用场景建设。新时代“枫桥经验”指数是通过一套可以量化的指标衡量基层治理中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状况。新时代“枫桥经验”指数监测平台是以数字化技术为支撑、以指数为工具的新时代“枫桥经验”行动和效果的评价场景。《中国新时代“枫桥经验”指数报告2024》对指标进行定性解释,对全国100个百强样本县进行数据分析,并对富有特色的样本县经验进行介绍。 a社会管理研究人员0 a社会管理x研究报告y中国z2024 aD63v5 0a钱弘道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19 01307nam0 0 0026537450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065001482100038002132150016002512250021002673140199002883300407004873330021008945170025009156060045009406900014009857010015009998010027010141164-016520240625161827.0 a978-7-5227-3716-4dCNY128.00 a20240625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精益治理与“匠人政府”b专著e政府治理现代化的未来f潘墨涛著 a北京c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d2024.05 a358页d24cm2 a珞珈政管学术丛书 a潘墨涛,管理学博士,现为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讲师。先后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政治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内部文稿》《国家行政学院学报》《国外社会科学》等报刊发表文章和研究性论文40余篇。 a行政成本和政府公共产品供给质量问题始终是公共行政学领域的研究热点。精益政府理论从细节入手对公共产品生产与供给中存在的浪费问题加以改善。本书围绕精益管理展开,聚焦于政府管理走向科学性的新进展,基于对政府精益治理的深度研究,探讨科学与人性之间的张力,进而创造性地提出匠人政府理论,探讨与社会“面对面”的政府部门如何在精益化的基础上,进一步创造政府治理的匠人精神,指明中国政府治理可实现、可落地的现代化路径。 a行政管理研究人员1 a政府治理现代化的未来0 a国家行政机关x行政管理x现代化管理y中国 aD630.1v5 0a潘墨涛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0703 01888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3001472100034001902150015002243000039002393140118002783300952003963330187013486060043015356900014015787010015015928010027016071164-016620240906152035.0 a978-7-5618-7818-7dCNY42.00 a20240906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20000 ay z 000yy ar1 a面试原理解读与应试技巧b专著f王毅编著 a天津c天津大学出版社d2024.09 a84页d26cm a国家公务员考试高效高分必备指导用书 a王毅,男,硕士,宜宾学院法学与公共管理学部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基层政府治理与公务员考试,长期从事公务员考试培训。 a全书共计七章,第一章基础部分,面试原理解读,从面试的基本内涵、命题原则、测评要素、基本原则和组织管理等方面进行了阐述;第二章关键部分,面试题型分析,主要对工作动机匹配、组织协调能力、应变沟通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等四种题型进行了具体阐述,并配备了具体的案例分析;第三章技巧部分,面试过程控制,主要论述面试的具体环节及应对技巧;第四章强化部分,面试模拟操练,主要是答题的环节入手,以国考和省考真题为例进行了具体阐述;第五章提升部分,面试理论提升,着重提供了考生应当掌握的重大理论问题、热点方针政策和总书记讲话精神;第六章优化部分,面试语感培养,着重提供了考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部分典型素材,其中散文类重在培养考生表达的情感体验,演讲类重在培养考生表达的气势;第七章补充部分,无领导小组讨论,主要是系统讲述了部分地方和职位使用的无领导小组讨论面试方法的基本原理与应对思路及技巧。本书不仅适用于需要报考公务员的应届大学生毕业生,也适用于往届大学毕业生尤其是急需改变自己身份的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和“西部志愿者计划”等准公务员群体,还适用于参加遴选的公务员群体。 a本书不仅适用于需要报考公务员的应届大学生毕业生,也适用于往届大学毕业生尤其是急需改变自己身份的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和“西部志愿者计划”等准公务员群体,还适用于参加遴选的公务员群体0 a公务员x招聘x考试y中国j自学参考资料 aD630.3v5 0a王毅4编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0912 01851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5001472050008001922100034002002150016002343140701002503300519009513330013014706060027014836900014015107010017015247010017015418010027015581164-016720250113101841.0 a978-7-5136-8065-3dCNY49.00 a20250113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公务员制度教程b专著f古小华,沈文莉主编 a4版 a北京c中国经济出版社d2025.01 a332页d24cm a古小华,国家开放大学政法教学部副部长,副教授,全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主要研究方向,行政学基本理论、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编写出版《政治学原理学习指导》《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学习指导》;主编《公务员制度教程》等3部教材;参编《中国地方政府》等3部教材;合作翻译出版《新公共管理》;发表《我国地方政府转变的难点与途径》《关于电大行政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构想》等论文。沈文莉,上海开放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1989年从吉林大学法学院毕业后分配到湖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任教;1990年获得律师资格,有多年执业律师经历。1995年获得工商管理硕士学位,2000年攻读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学位。2003年调入上海电视大学任教并长期担任上海开放大学行政管理专业负责人,指导全市30个分校(教学点)的专业教学工作。 a本书是《公务员制度教程》的第四版,在前三版的基础上,根据2020年后中央组织部等公务员管理部门先后制定出台的《公务员职务、职级与级别管理办法》《公务员范围规定》《公务员登记办法》等,对本书相关内容进行了修订。本书共分十章,对公务员制度发展过程中重点和难点问题进行阐述。在阐述的过程中,注意结合中国公务员制度的特点,侧重实务的研究。本书首先对公务员制度进行概述,然后从权利与义务,职务与级别,录用、考核与培训,职务任免与升降,奖励与惩戒,交流与回避,工资、福利与保险,辞职、辞退与退休,申诉、控告及法律责任等方面分述之。 a高校学生0 a公务员制度y中国j教材 aD630.3v5 0a古小华4主编 0a沈文莉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16 01492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5001472050008001922100034002002150016002343140391002503300493006413330013011346060035011476900014011827010015011968010027012111164-016820250113101901.0 a978-7-5136-8064-6dCNY29.00 a20250113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公务员制度教程学习指导b专著f古小华等编 a4版 a北京c中国经济出版社d2025.01 a252页d21cm a古小华,国家开放大学政法教学部副部长,副教授,全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主要研究方向,行政学基本理论、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编写出版《政治学原理学习指导》《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学习指导》;主编《公务员制度教程》等3部教材;参编《中国地方政府》等3部教材;合作翻译出版《新公共管理》;发表《我国地方政府转变的难点与途径》《关于电大行政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构想》等论文。 a本书是《公务员制度学习指导》的第四版,是与《公务员制度教程》相配套的辅助教材。《公务员制度教程(第四版)》,在前三版的基础上,根据2020年后出台的《公务员职务、职级与级别管理办法》《公务员范围规定》《公务员登记办法》等,对相关内容进行了修订。全书共分十章,对公务员制度发展过程中重点和难点问题进行阐述。在阐述的过程中,注意结合中国公务员制度的特点,侧重实务的研究。而本书介绍了主教材每一章的知识结构、基本概念、重点与难点问题,并提供了自测题。本书作为学习资料可以有效地帮助学习者学好这门课程。 a高校学生0 a公务员制度y中国j学习参考资料 aD630.3v5 0a古小华4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16 01003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8001472100034002052150016002393000037002553300330002923330037006226060041006596900017007007010017007178010027007341164-016920231127103619.0 a978-7-209-14207-6dCNY72.00 a20231127d2023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70000 ay z 000yy ar1 a历年真题汇编详解i综合应用能力iE类b专著f李永新主编 a济南c山东人民出版社d2023.11 a440页d26cm a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分类考试辅导教材 a《中公版·2024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分类考试辅导教材:历年真题汇编详解综合应用能力(E类)》是在研究历年考试趋势后,根据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分类考试要求编写而成。本书紧跟命题趋势及考试特点,包含医学生物学、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药理学、微生物学、免疫学、诊断学等科目的试题。本书力求切实贴近考生需求,帮助考生提高备考效率。 a参加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分类考试考生0 a行政事业单位x招聘x考试y中国j题解 aD630.3-44v5 0a李永新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31129 01369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76001472100034002232150016002573000041002733300646003143330041009606060043010016900017010447110039010618010027011001164-017220241217162752.0 a978-7-5129-1955-6dCNY68.00 a20241217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综合管理类(A类)职业能力倾向测验b专著f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图书编写组编 a北京c中国人事出版社d2024.01 a392页d26cm a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分类考试公共科目笔试 a本书根据综合管理类(A类)职业能力倾向测验大纲和历年真题,精准分析考试涉及的能力框架和试题设计,全面系统地梳理了考试所需的知识点和技能,帮助应试人员掌握考试测查要素和解答思路。本书内容主要按照考试题型划分,分别为常识判断、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全书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知识点覆盖全面。教材内容涵盖了事业单位职业能力倾向测验考试(A类)所需的所有知识点,并对重点和难点进行了深入剖析,帮助应试人员全面掌握考试内容。(2)实用性强。教材编写团队结合历年真题和考试趋势,对知识点进行了梳理和归纳,使应试人员能够更加高效地备考。(3)易于理解。教材采用了通俗易懂的语言和生动的例子,使应试人员能够轻松地掌握知识点,提高应试能力。 a参加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分类考试相关考生0 a行政事业单位x招聘x考试y中国j习题集 aD630.3-44v502a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图书编写组4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19 01703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71001472050008002182100034002262150016002603000039002763140123003153300839004383330039012776060035013166900012013517110047013638010027014101164-017320250115150845.0 a978-7-5087-7168-7dCNY85.00 a20250115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社会工作实务b专著e初级f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教材编委会编写 a3版 a北京c中国社会出版社d2024.02 a344页d26cm a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指导教材 a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教材编写组由社会工作领域专家学者组成,丛书主编王思斌,是中国社会工作学会会长、北京大学教授。 a2006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做出了”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战略部署。为贯彻落实中央精神,构建中国特色的社会工作知识和能力体系,推进我国社会工作职业化、专业化进程,2007年,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教材编写组编写了《社会工作综合能力(初级)》《社会工作实务(初级)》《社会工作综合能力(中级)》《社会工作实务(中级)》《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五本指导教材。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治理创新的深入推进,专业社会工作新政策不断出台、新模式不断探索、新经验不断涌现、新成果不断积累,对社会工作专业人员的能力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也对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评价和教育培训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因此,迫切需要进一步增强教材的时效性、适用性、专业性和本土性。教材定位于助理社会工作师、社会工作师职业水平考试指导教材与专业社会工作知识和方法普及读本,严格按照考试大纲,整合、梳理和吸纳了我国专业社会工作新政策、新模式、新经验和新成果。书稿质量较好,建议通过。 a参加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相关考生0 a社会工作y中国x水平考试j教材 aD632v502a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教材编委会4编写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16 01707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75001472050008002222100034002302150016002643000039002803140123003193300839004423330039012816060035013206900012013557110047013678010027014141164-017420250115150809.0 a978-7-5087-7154-0dCNY80.00 a20250115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社会工作综合能力b专著e中级f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教材编委会编写 a3版 a北京c中国社会出版社d2024.02 a360页d26cm a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指导教材 a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教材编写组由社会工作领域专家学者组成,丛书主编王思斌,是中国社会工作学会会长、北京大学教授。 a2006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做出了”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战略部署。为贯彻落实中央精神,构建中国特色的社会工作知识和能力体系,推进我国社会工作职业化、专业化进程,2007年,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教材编写组编写了《社会工作综合能力(初级)》《社会工作实务(初级)》《社会工作综合能力(中级)》《社会工作实务(中级)》《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五本指导教材。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治理创新的深入推进,专业社会工作新政策不断出台、新模式不断探索、新经验不断涌现、新成果不断积累,对社会工作专业人员的能力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也对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评价和教育培训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因此,迫切需要进一步增强教材的时效性、适用性、专业性和本土性。教材定位于助理社会工作师、社会工作师职业水平考试指导教材与专业社会工作知识和方法普及读本,严格按照考试大纲,整合、梳理和吸纳了我国专业社会工作新政策、新模式、新经验和新成果。书稿质量较好,建议通过。 a参加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相关考生0 a社会工作y中国x水平考试j教材 aD632v502a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教材编委会4编写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16 01707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75001472050008002222100034002302150016002643000039002803140123003193300839004423330039012816060035013206900012013557110047013678010027014141164-017520250115150935.0 a978-7-5087-7153-3dCNY65.00 a20250115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社会工作综合能力b专著e初级f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教材编委会编写 a3版 a北京c中国社会出版社d2024.02 a272页d26cm a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指导教材 a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教材编写组由社会工作领域专家学者组成,丛书主编王思斌,是中国社会工作学会会长、北京大学教授。 a2006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做出了”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战略部署。为贯彻落实中央精神,构建中国特色的社会工作知识和能力体系,推进我国社会工作职业化、专业化进程,2007年,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教材编写组编写了《社会工作综合能力(初级)》《社会工作实务(初级)》《社会工作综合能力(中级)》《社会工作实务(中级)》《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五本指导教材。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治理创新的深入推进,专业社会工作新政策不断出台、新模式不断探索、新经验不断涌现、新成果不断积累,对社会工作专业人员的能力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也对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评价和教育培训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因此,迫切需要进一步增强教材的时效性、适用性、专业性和本土性。教材定位于助理社会工作师、社会工作师职业水平考试指导教材与专业社会工作知识和方法普及读本,严格按照考试大纲,整合、梳理和吸纳了我国专业社会工作新政策、新模式、新经验和新成果。书稿质量较好,建议通过。 a参加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相关考生0 a社会工作y中国x水平考试j教材 aD632v502a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教材编委会4编写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16 01652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71001472050008002182100034002262150016002603140123002763300839003993330039012386060035012776900012013127110047013248010027013711164-017620250115150830.0 a978-7-5087-7155-7dCNY90.00 a20250115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社会工作实务b专著e中级f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教材编委会编写 a3版 a北京c中国社会出版社d2024.02 a432页d26cm a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教材编写组由社会工作领域专家学者组成,丛书主编王思斌,是中国社会工作学会会长、北京大学教授。 a2006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做出了”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战略部署。为贯彻落实中央精神,构建中国特色的社会工作知识和能力体系,推进我国社会工作职业化、专业化进程,2007年,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教材编写组编写了《社会工作综合能力(初级)》《社会工作实务(初级)》《社会工作综合能力(中级)》《社会工作实务(中级)》《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五本指导教材。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治理创新的深入推进,专业社会工作新政策不断出台、新模式不断探索、新经验不断涌现、新成果不断积累,对社会工作专业人员的能力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也对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评价和教育培训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因此,迫切需要进一步增强教材的时效性、适用性、专业性和本土性。教材定位于助理社会工作师、社会工作师职业水平考试指导教材与专业社会工作知识和方法普及读本,严格按照考试大纲,整合、梳理和吸纳了我国专业社会工作新政策、新模式、新经验和新成果。书稿质量较好,建议通过。 a参加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相关考生0 a社会工作y中国x水平考试j教材 aD632v502a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教材编委会4编写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16 02112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071001482100038002192150016002573140522002733300889007953330025016846060051017096900014017607010015017747010015017897010015018048010027018191164-017720241223131922.0 a978-7-5228-4709-2dCNY128.00 a20241223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生态红线对居民福祉的影响及补偿策略b专著f杨永菊,王晓梅,乔旭宁著 a北京c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d2024.12 a316页d24cm a杨永菊,河南理工大学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学院讲师,主要研究领域为GIS在社会经济中的应用,主持或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10余项,出版专著2部,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获省部级和厅级奖励7项。王晓梅,三级教授,管理学硕士,硕士生导师,黄河科技学院商学部副部长,中国农业企业经营管理教学研究会副理事长。乔旭宁,河南洛阳人,教授,博士生导师,黄河生态文明与高质量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河南省自然资源学会土地资源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入选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省优秀青年社科专家、省高校青年骨干教师和省高校创新团队首席专家。 a书稿以国家级重要生态功能区渭干河流域和淮河流域为研究区域,基于流域土地利用数据、入户调研数据及统计数据,运用土地利用动态度、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等方法分析土地利用变化情况;运用景观生态学方法分析土地利用的景观尺度特征;采用价值量评价法测算了淮河流域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引入生态贡献率与敏感性指数分析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结合调查问卷分析了流域居民福祉影响因素;基于GIS的空间分析功能测算了流域生态系统服务的流动性及空间转移特征及对居民福祉影响;基于调查问卷与CVM方法测算了流域居民的支付意愿。主要内容与观点有:(一)构建多种生态服务共存共赢模式,实现生态功能在空间上的协同。(二)流域土地利用方式及景观格局对生态系统结构及服务产生重要影响。(三)流域居民福祉存在层次性和动态演替性。(四)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与居民福祉间存在复杂的耦合机制。(五)构建流域多元主体生态补偿机制和耕地保护补偿机制,将自然资源核算纳入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六)测算了流域生态补偿的最低和最高标准。 a生态环境保护研究人员0 a生态环境保护x影响x居民x社会福利x研究y中国 aD632.1v5 0a杨永菊4著 0a王晓梅4著 0a乔旭宁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26 01006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059001482100030002072150016002373300353002533330071006066060043006776900014007207010015007348010027007491164-017820230816132449.0 a978-7-5492-8667-6dCNY198.00 a20230816d2022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420000 ay z 000yy ar1 a三峡水库移民可持续发展规划回顾性研究b专著f尹忠武等著 a武汉c长江出版社d2022.12 a394页d26cm a加快移民步伐,实施三峡库区可持续发展战略有十分重要而紧迫的现实意义。本书以三峡移民工作长期实践为基础,对三峡工程论证、规划、实施和后续工作规划阶段的三峡水库移民可持续发展规划研究成果进行了全面梳理、分析,厘清了为什么要开展三峡水库移民可持续发展规划、如何开展三峽水库移民可持续发展规划、三峡水库移民可持续发展规划包括哪些内容、措施、资金等关键内容。 a本书可供从事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借鉴,也可供大专院校相关专业的师生参考0 a三峡水利工程x水库工程x移民安置x研究 aD632.4v5 0a尹忠武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30816 01490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9000271000041000661010008001071020015001151050018001301060006001482000057001542100034002112150016002453140237002613300585004983330073010836060035011566900015011917110015012068010027012211164-017920241105134802.0 a978-7-5087-7103-8b精装dCNY320.00 a20241105d2024 emk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中国民政统计年鉴h2024b专著f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编 a北京c中国社会出版社d2024.10 a706页d30cm a民政部规划财务司拟订民政事业发展规划和民政基础设施建设标准,指导和监督中央财政拨付的民政事业资金管理工作。拟订民政部门彩票公益金使用管理办法,管理本级彩票公益金。承担民政统计管理和机关及直属单位预决算、财务、资产管理与内部审计工作。 a《中国民政统计年鉴2024》全面反映全国及各省民政事业发展情况。本书包括六部分内容:一是2023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含英文版),二是民政事业主要数据图表(民政事业近十年数据展示),三是综合统计资料(数据对比分析),四是民政事业历年统计资料,五是当年分省统计资料,六是主要指标解释。本年鉴数据涵盖了民政事业各项业务工作的主要指标,并汇集了历年民政事业发展情况的主要指标,是民政事业发展统计数据的权威资料,具有极高学术研究、民政事业发展宣传价值,以及出版价值。本年鉴凝聚了全国民政系统财务统计工作人员的工作成果,是社会各界人士了解、研究民政事业发展的重要公开资料,是民政事业发展规划的重要基础。 a政府机关、经济决策部门、年鉴研究者、社会学者和一般对年鉴有兴趣的读者0 a民政事务x统计资料y中国z2024 aD632-66v502a民政部4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107 01449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108001472100034002552150016002893300619003053330141009246060050010656900014011157110063011298010027011921164-018020241210110044.0 a978-7-5096-9983-6dCNY88.00 a20241210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政府开放数据利用研究报告b专著e2023-2024f《数字政府建设成效测度与评价的理论,方法及应用研究》课题组著 a北京c经济管理出版社d2024.01 a304页d24cm a《政府开放数据利用研究》是由华中师范大学信息管理学院与湖北省数据治理与智能决策研究中心联合发布。本书是在“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对“建设数字中国”已做出重要部署的背景下,依托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对全国政府开放数据利用进行评估研究。总共分为六章,第一章主要是对目前的政府开放数据政策进行阐述。第二章至第五章主要从平台选取、元数据分析、开放数据利用行为分析及开放数据利用效率分析等方面具体对政府开放数据利用进行研究。第六章对前五章的内容进行总结,并且针对全国政府开放数据利用现状,给出相应的政策建议。本书有利于助力持续推进我国政府开放数据建设,提高我国政府开放数据的利用效率,促进数据赋能,提升数据价值。 a本书可以为高校、科研机构和政府机关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也可以作为大学高年级学生和研究生从事政府开放数据、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等研究的参考书目0 a电子政务x数据管理x研究报告y中国z2023-2024 aD63-39v502a数字政府建设成效测度与评价的理论、方法及应用研究课题组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12 01813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65001472100030002122150016002423140287002583300885005453330013014306060023014436900014014667110031014807110021015118010027015321164-018120241016134910.0 a978-7-5501-9243-0dCNY68.00 a20241016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460000 ay z 000yy ar1 a三亚老归侨口述史b专著f三亚市归国华侨联合会,海南日报社编著 a海口c南方出版社d2024.10 a133页d29cm a三亚市归国华侨联合会(简称三亚市侨联)是在中共三亚市委领导下,由全市归侨侨眷组成的人民团体,是党和政府联系广大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的桥梁和纽带,是全市性的一级人民团体,是市政协的组成单位。履行服务经济发展、依法维护侨益、拓展海外联谊、积极参政议政、弘扬中华文化、参与社会建设等工作职能。 a本书是三亚市归国华侨联合会与海南日报报业集团创新合作模式的结晶。两家单位积极整合资源,抢救华侨历史记忆,赓续华侨历史文明。三亚市侨联利用自身优势整合侨界资源,提供丰富的史料线索。海南日报口述历史研究中心负责该项目的实施,将通过收集整理有关口述史料、文献材料、关联物件等内容,最终编撰出本书。本书围绕长期生活和工作在三亚地区的“橡胶王”雷贤钟等一批爱国华侨,通过收集整理有关口述史料、文献材料等内容,编撰而成。每位老归侨的人生旅程,都是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叙事。他们的口述记录,如同珍贵的历史碎片,共同构筑起一幅幅栩栩如生的历史画卷。从他们的叙述中,我们得以感知异国谋生的艰辛、战争的硝烟、流离失所的苦楚以及重返故土的喜悦。这些亲历者的声音,比任何历史文献都更具说服力,更能触动人心,它们是对历史的直接见证,是对时代的真切反映。本书的出版将进一步宣传三亚华侨文化、塑造三亚独具特色的侨乡文化品牌,续写华侨传奇,讲好三亚华侨故事,进而构筑三亚华侨的历史文化基因宝库,助力海南自贸港建设。 a大众读者0 a华侨x历史y三亚市 aD634.3v502a三亚市归国华侨联合会4编著02a海南日报社4编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017 01563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9000271000041000661010013001071020015001201050018001351060006001532000061001592100034002202150016002542250025002703140429002953300427007243330025011516060038011766900018012147010015012327010023012478010027012701164-018220241118133021.0 a978-7-5668-4023-3b精装dCNY178.00 a20241118d2024 em y0chiy50 ea1 achicpor aCNb440000 ay z 000yy ar1 a巴西华侨华人史b专著e1808—2019f高伟浓,(巴西)束长生著 a广州c暨南大学出版社d2024.10 a214页d26cm2 a世界华侨华人研究文库 a高伟浓,暨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华侨华人问题、国际关系和中外关系史研究。出版《国际移民环境下的中国新移民》《拉丁美洲华侨华人移民、社团与文化活动远眺》《清代华侨在东南亚,跨国迁移、经济开发、社团沿衍与文化传承新探》等著作多部,发表论文百篇。主持并完成了一系列国家、部(省)级项目,多项成果获奖。(巴西)束长生,现为巴西圣保罗大学东方语言文学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巴西华侨华人、中巴关系史、中国现当代史、中国知识分子。 a本书稿为国家出版基金项目“世界华侨华人研究文库(第五批)”之一。本书稿基于作者亲自探访巴西当地形成的田野调查记录以及通过各方面渠道搜集而来的文献、档案等,忠实记录华侨华人移居巴西的历史脉络,以及两百多年来巴西华侨华人社会的政治、经济全貌,反映各个历史时期巴西华侨华人的人口变动、社会融入情况、社团组织情况、职业选择、教育水平发展等,体现了巴西华侨华人对居住国经济与社会发展作出的贡献,以及对祖(籍)国的建设事业提供的坚实支持。 a华侨华人历史研究人员0 a华侨x华人x历史y巴西z1808-2019 aD634.377.7v5 0a高伟浓4著 0c(巴西)a束长生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121 01660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045001482100038001932150016002312250027002473140357002743300665006313330025012966060031013216900012013527010015013648010027013791164-018320241216101631.0 a978-7-5227-4557-2dCNY118.00 a20241216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中国乡村治理b专著e历史与现实f李华胤著 a北京c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d2024.12 a354页d24cm2 a新时代乡村治理研究丛书 a李华胤,男,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中国政治与农村基层治理。在《中国行政管理》《中国农村观察》等CSSCI期刊发表论文30多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教育部社科基金项目1项、湖北社科基金2项。出版著作《理解中国现代乡愁——理论与方法》。获国务院参事室“费孝通田野调查奖”(2017—2020,连续四次),获2022年度“湖北向上向善好青年”。 a乡村治理是基层治理的重要内容,是国家治理的基石。20世纪以来的一百多年,传统乡村社会发生了重大变革,乡村治理也随着时代变迁和国家发展而不断演化出不同的形式。在本书中,作者以历史为线索、以现实为参照,对中国乡村治理的历史与现实进行了深入解析和全景呈现。首先,通过区域性村庄的历史形态调查,提出“家村关系”这一理论视角对传统时期的乡村社会性质进行了异质性的再认识,以此为基础探讨了历史中的乡村治理形态及表现形式;其次,基于村民自治作为乡村治理重要的实践形式,从实践和理论两个维度出发,描述和分析了村民自治的有效实现形式以及村民自治基本单元探索等命题;最后,立足新时代,以实证调查为方法,从乡村治理体制、机制和体系等层次探究和解析了新时代乡村治理的新形式以及运作机制。 a乡村社会管理研究人员0 a乡村x社会管理x研究y中国 aD638v5 0a李华胤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19 01137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7001472100034001942150016002283300553002443330025007976060031008226900012008537010015008658010027008801164-018420241126161523.0 a978-7-5517-3684-8dCNY60.00 a20241126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210000 ay z 000yy ar1 a新时代乡村社会治理创新研究b专著f孙静文著 a沈阳c东北大学出版社d2024.10 a217页d24cm a本书深入探讨了新时代背景下中国乡村社会治理的创新路径与实践。全书共十章,系统阐述了乡村社会治理的理论基础、价值观引领、体制机制创新、社区参与、文化教育、环境保护、公共服务、信息化建设、风险防控等多个方面。本书不仅梳理了乡村社会治理的起源与发展,还比较了国内外不同的治理模式,旨在为读者提供全面的理论框架和实践指南。通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统文化、绿色发展理念在乡村社会治理中的具体应用分析,本书展示了新时代乡村社会治理的价值观导向。同时,结合丰富的实践案例,详细剖析了体制机制、社区参与、文化教育、环境保护、公共服务以及信息化等方面的创新举措。 a乡村社会管理研究人员0 a乡村x社会管理x研究y中国 aD638v5 0a孙静文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128 01479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3001472100034002002150016002343140265002503300590005153330025011056060039011306900012011697110029011818010027012101164-018520240827163106.0 a978-7-5205-4823-6dCNY86.00 a20240827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北上b专著e从何家冲出发f中共罗山县委宣传部编著 a北京c中国文史出版社d2024.10 a399页d24cm a中共罗山县委宣传部是罗山县委主管意识形态方面工作的综合职能部门。一是负责组织、指导全县的理论研究、理论学习和理论宣传工作。二是负责引导社会舆论,指导、协调县各新闻单位的工作。三是负责从宏观上指导、协调精神产品的生产。四是负责规划、部署全局性的思想政治工作任务。 a河南省信阳市罗山县何家冲是红二十五军长征的出发地。在这块红色的土地上,先后有4万多名优秀儿女为中国革命的胜利献出了宝贵生命。为了弘扬大别山精神、红军精神和发挥何家冲革命教育基地的重大作用,讲好革命的故事、根据地的故事、英雄和烈士的故事,传承红色基因,中共罗山县委宣传部组织编写了《北上:从何家冲出发》一书。该书详细讲述了红二十五军长征前在大别山诞生、重建和为坚守大别山根据地而进行的艰苦卓绝的斗争以及红二十五军在长征中的奋斗历程与卓越贡献。该书还对红二十五军在革命老区罗山何家冲等地的活动及其影响进行了系统描述与深入挖掘,为我们今后深入学习研究宣传红二十五军的历史和精神提供了丰富资料。 a革命传统教育学习人员0 a革命传统教育y罗山县j学习参考资料 aD642v502a中共罗山县委宣传部4编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0829 01528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8000271000041000651010008001061020015001141050018001291060006001472000035001532100038001882150016002263140507002423300427007493330025011766060029012016900012012307010017012428010027012591164-018620241025144116.0 a978-7-5651-6604-4b精装dCNY68.00 a20241025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20000 ay z 000yy ar1 a爱国主义教育b专著f张新科编著 a南京c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d2024.12 a320页d24cm a张新科,二级教授,留德博士,博导,江苏省“紫金文化英才”,国家级汉语言文学专业带头人,我国当代著名作家、编剧。被誉为“我国当代重大革命和谍战题材创作领军人物”。曾先后担任两所大学校长,在《当代》《十月》《钟山》《长江文艺》等文学刊物发表和出版小说六百余万字。代表作有《远东来信》《苍茫大地》《铩羽》《山河传》等。作品多次被《小说月报》《小说选刊》《长篇小说选刊》等选登。曾获全国《小说选刊》年度大奖、江苏省紫金山文学奖、江苏省和河南省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等。多部作品被改编成电视剧、话剧和戏曲。 a著名学者和作家张新科召集16位知名教授编著的按照2024年1月1日实施的《爱国主义教育法》体系第一本专业书籍。理论性、专业性和市场性俱佳、适合教学、培训之用的读本。该书系统阐述了爱国主义教育的理论基础、历史渊源、时代背景、基本内涵、主要内容、环境建设、主要载体、主要方法和主要保障,旨在培养国民的爱国情感和责任意识,增强国家凝聚力和向心力。书中强调了爱国主义教育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演进,探讨了如何通过教育活动激发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a爱国主义教育研究人员0 a爱国主义教育x研究y中国 aD647v5 0a张新科4编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031 01623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5001472100038002022150016002402250025002563300990002813330025012716060029012966900014013257010015013398010027013541164-018820250218153434.0 a978-7-5764-0958-1dCNY69.00 a20250218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德法兼治”视域下社会公德治理研究b专著f储德峰著 a北京c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d2025.02 a367页d26cm2 a上海政法学院学术文库 a1.德治规范是“软要求”、法治规范是“硬规定”,“德法兼治”,既要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又要以法治体现道德理念,以实现“德治”和“法治”的“软”“硬”结合。2.传统社会公德治理过于依靠“德治”的单向度发力,未能实现“德治”和“法治”的有机结合。“德法兼治”视域下的社会公德治理,旨在实现新时代社会公德治理“德治—法治”总体价值结构平衡。3.新时代社会公德治理,需要在统领“规制治理”和“价值观规范引领”两种治理范式的价值正义理论的指导下,积极构建“败德报复”和“善德激励”内在张力,提升治理效能,引导社会崇德向善。4.社会公德主体具有异质性,新时代社会公德治理必须构建类别化方案,即“政府公德治理,关键在于治责”;“企业公德治理,根本在于治利”;“社会组织(NPO)公德治理,核心在于治益”;“个体公德治理,基础在于治行”。本书稿能够立足于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研究思路,通过“德治—法治”总体价值结构平衡设计,探索新时代社会公德治理问题,在理论思考与实践建构层面均具有重要的创新价值和实践意义,属于思想政治教育二级学科研究的重要内容,在学理层面与实践领域取得了较大突破,有助于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 a社会公德教育研究人员0 a社会公德教育x研究y中国 aD648.3v5 0a储德峰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046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73001472100038002202150016002583300367002743330021006415170039006626060041007016900014007427110021007568010027007771164-018920250219152117.0 a978-7-5228-4668-2dCNY80.00 a20250219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文明的回响b专著e北京市民公共行为文明指数调查与思考f首都精神文明办 a北京c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d2024.12 a378页d26cm a本书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为指导,充分发挥首都精神文明办的组织优势和工作积淀,广泛邀请理论界、实务界的专家学者以及相关业务部门参与,系统总结近年来北京市民公共文明建设的实践经验,深入分析市民公共行为演变的特点规律,科学研判今后一个时期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力求在理论上有高度、实践上接地气、数据上可依据,为推动新时代首都精神文明建设提供有益启示。 a市民公德研究人员1 a北京市民公共行为文明指数调查与思考0 a市民x社会公德教育x指数x研究y北京 aD648.3v502a首都精神文明4办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567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78001472100038002252150016002633140509002793300416007883330019012046060029012236900013012527110033012658010027012981164-019020241213113919.0 a978-7-5227-4519-0dCNY56.00 a20241213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中国政治学h2024年.第二辑:总第二十二辑b专著f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著 a北京c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d2024.11 a203页d24cm a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是新中国建立后最早建设的国际问题研究和政治学学科的高等教育机构。基于60多年的学术传统和历史积淀,历经几代学者的持续努力和学术创新,国际关系学院已经成为具有国内领先地位和重大国际影响的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科的人才培养基地和学术研究中心。人大国际关系学院是全国首批获得政治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欧洲研究中心是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国家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国际政治专业是国家重点二级学科。在教育部学位中心组织的2008年及2012年两轮全国一级学科评估中,政治学一级学科均排名并列第一。 a本书为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系列丛书之一,为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主办集刊。本书从比较政治、中外政治思想史、政治学理、中国政治等相关领域,探讨新时代政治学的学科自觉与自主、政治学研究范式的转型,以及政治学科发展的未来等理论与现实问题,立足中国本位,放眼世界政治,倡议从比较文明的视野出发,贯通规范研究和经验研究,引领和提升中国政治学的发展。本辑为2024年第2辑,分为几个部分:历史政治学、政治学理论、比较政治。 a政治学研究人员0 a政治学x研究y中国j丛刊 aD6-55v502a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19 01572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80001472100038002272150016002653140509002813300417007903330019012076060029012266900013012557110035012688010027013031164-019120241216101550.0 a978-7-5227-4554-1dCNY56.00 a20241216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中国政治学h2024年.第三辑:总第二十三辑b专著f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主办 a北京c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d2024.12 a203页d24cm a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是新中国建立后最早建设的国际问题研究和政治学学科的高等教育机构。基于60多年的学术传统和历史积淀,历经几代学者的持续努力和学术创新,国际关系学院已经成为具有国内领先地位和重大国际影响的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科的人才培养基地和学术研究中心。人大国际关系学院是全国首批获得政治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欧洲研究中心是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国家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国际政治专业是国家重点二级学科。在教育部学位中心组织的2008年及2012年两轮全国一级学科评估中,政治学一级学科均排名并列第一。 a本书为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系列丛书之一,为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主办集刊。本书从比较政治、中外政治思想史、政治学理、中国政治等相关领域,探讨新时代政治学的学科自觉与自主、政治学研究范式的转型,以及政治学科发展的未来等理论与现实问题,立足中国本位,放眼世界政治,倡议从比较文明的视野出发,贯通规范研究和经验研究,引领和提升中国政治学的发展。本辑为2024年第三辑,分为几个部分:历史政治学、政治学理论、比较政治。 a政治学研究人员0 a政治学x研究y中国j丛刊 aD6-55v502a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4主办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19 01582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80001472100038002272150016002653140509002813300427007903330019012176060029012366900013012657110035012788010027013131164-019220250107163727.0 a978-7-5227-4661-6dCNY56.00 a20250107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中国政治学h2024年.第四辑:总第二十四辑b专著f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主办 a北京c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d2024.12 a203页d24cm a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是新中国建立后最早建设的国际问题研究和政治学学科的高等教育机构。基于60多年的学术传统和历史积淀,历经几代学者的持续努力和学术创新,国际关系学院已经成为具有国内领先地位和重大国际影响的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科的人才培养基地和学术研究中心。人大国际关系学院是全国首批获得政治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欧洲研究中心是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国家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国际政治专业是国家重点二级学科。在教育部学位中心组织的2008年及2012年两轮全国一级学科评估中,政治学一级学科均排名并列第一。 a本书为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系列丛书之一,为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主办集刊。本书从比较政治、中外政治思想史、政治学理、中国政治等相关领域,探讨新时代政治学的学科自觉与自主、政治学研究范式的转型,以及政治学科发展的未来等理论与现实问题,立足中国本位,放眼世界政治,倡议从比较文明的视野出发,贯通规范研究和经验研究,引领和提升中国政治学的发展。本辑为2024年第四辑,分为几个部分:历史政治学、政治学理论、比较政治、中国政治。 a政治学研究人员0 a政治学x研究y中国j丛刊 aD6-55v502a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4主办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09 01190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072001482100030002202150022002503300522002723330021007946060029008156900012008447010015008567010017008717020021008888010027009091164-019320250208101246.0 a978-7-5582-6401-6dCNY398.00 a20250208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420000 ay z 000yy ar1 a中国农村调查i文献类b专著h第3卷f徐勇,邓大才主编g刘金海分卷主编 a武汉c武汉出版社d2024.12 a2册(1072页)d26cm a《中国农村调查·文献类》是以20世纪20—50年代中国共产党主持的各类机构、部门及个人对中国农村进行的实地调查资料为基础,以地域分层为标准,以传统中国农村行政、经济、社会、文化等为内容编辑整理而成的一部农村调查文献集,收录了毛泽东、张闻天、彭湃、陈翰笙、薛暮桥中国共产党人的农村调查资料。丛书共7卷,本书为第3卷。本卷为华东军政委员会土地改革委员会编著的《华东农村经济资料》汇编,共5本(六分册),分别为:《江苏省农村调查》《浙江省农村调查》《福建省农村调查》《安徽省农村调查》《山东省农村调查以及华东各大中城市郊区农村调查》。 a农村调查研究人员0 a农村调查x研究报告y中国 aD668v5 0a徐勇4主编 0a邓大才4主编 0a刘金海4分卷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13 01074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2001472100030001892150016002193300507002353330021007426060025007636900014007887010015008028010027008171164-019420241217143849.0 a978-7-5533-5120-9dCNY48.00 a20241213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20000 ay z 000yy ar1 a办好百姓事 温暖千万家b专著f石燕主编 a南京c南京出版社d2024.12 a400页d26cm a本书以南京市的社区治理创新为主要研究对象,深入探讨了新时代社区治理的实践。通过多个案例分析,展示了社区治理在南京各区的实践路径和创新模式,并为全省乃至全国各地开展一线社区工作提供了学习依据。本书具有三个特点,一是理论与实践结合:既注重理论的阐述,又注重案例的分析,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二是案例丰富:书中选取了多个具有代表性的社区治理案例,覆盖面广,能够为读者提供多角度的观察和思考。三是创新视角:关注社区治理的创新,探讨了如何实现社区治理从粗放型向精细型的发展,具有较强的前瞻性。 a社区管理研究人员0 a社区管理x研究y南京 aD669.3v5 0a石燕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19 01798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1001472100034001982150016002323140586002483300573008343330025014075170027014326060031014596900014014907010013015048010027015171164-019520241115140109.0 a978-7-5087-7116-8dCNY48.00 a20241115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韧性社区b专著e城市建设与治理的新维度f王雨著 a北京c中国社会出版社d2024.12 a204页d24cm a王 雨,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国际合作交流中心副主任、硕士生导师。以优异的成绩成为“北洋学者英才计划”一员。得益于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项目的支持,博士毕业于英国利物浦大学。之后,在英国格拉斯哥大学城市研究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现担任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韧性城市专委会委员、天津市城市规划学会理事和天津市城市规划协会城市运营专委会委员。主要研究方向为韧性导向的城乡规划与设计、宜居环境及可持续社区营造。此外,他在学术领域也颇有建树,发表了中英文学术论文20余篇,曾担任《中国城市社区建设发展蓝皮书》的副主编。与此同时,他主持参与了多项国际合作项目、国家和省部级科研课题、新工科教改项目。 a党的二十大报告、全国“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均明确指出要大力推进韧性城市建设,提高城市公共安全治理水平和公共安全保障能力。本书基于作者多年学术积累和最新课题研究成果,有针对性地将全球社区的韧性相关政策和技术方法进行了梳理总结。结合国内外大量案例探讨了社区物质、服务与治理等多系统的韧性特征,提出了适应未来发展的韧性社区实施路径。同时,加入了疫情后我国开展平疫结合导向规划、建设平急两用新型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最新动态。本书的出版有助于丰富和完善韧性城市理论,提升城市未来抵御复杂风险的系统能力,促进全国韧性社区建设工作的推广应用,为国家韧性城市建设提供参考借鉴。 a城市社区管理研究人员1 a城市建设与治理的新维度0 a城市x社区管理x研究y中国 aD669.3v5 0a王雨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121 01824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9001472100038002062150016002442250027002603140452002873300678007393330021014175170023014386060041014616900014015027010015015168010027015311164-019620241028141811.0 a978-7-5228-4325-4dCNY89.00 a20241028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城乡养老服务模式b专著e实践创新与经验反思f孙旭友等著 a北京c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d2024.10 a286页d24cm2 a社会工作与社会治理丛书 a孙旭友,男,山东临沂人,社会学博士,2015年毕业于河海大学,现任职于山东女子学院社会与法学院,副教授,副院长。长期从事基层社会治理、环境社会学与老龄化问题等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先后在《江西社会科学》、《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兰州学刊》、《前沿》等CSSCI学术期刊发表高水平论文十多篇。闫小红,现任山东女子学院社会与法学院院长,研究方向为养老服务等;2021年12月10日,入选山东省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发布的山东省妇女儿童工作优秀个人拟表彰公示名单。 a伴随积极老龄化国家战略的深入推进,如何优化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康养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推动城乡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是重要的理论与实践问题。本书力图通过“物业+养老”、集体经济助推农村养老、农村合作社养老、城市社区整合式养老照顾等不同的养老服务模式,以及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农村丧偶老人的生活境遇、长期护理险、机构养老风险防范等当前热点问题,展示当下我们城乡养老服务的实践模式以及成效、困境与短板,并针对性的提出应对之策。本书的创新之处主要有三:一是聚焦当下城乡养老服务的热点难点问题与实践短板;二是整合养老服务模式与养老服务热点、城乡空间等不同的视角与服务内容;三是提出基于社区的物业养老、合作社养老、养老福利、智慧养老模式的专利分析等创新概念与理论视角。 a社会服务研究人员1 a实践创新与经验反思0 a养老x社会服务x服务模式x研究y中国 aD669.6v5 0a孙旭友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031 01459nam0 2200277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3001472100042002002150016002423140332002583300416005903330009010066060063010156900014010786900015010927010015011077010015011227010017011378010027011541164-019720241230115547.0 a978-7-309-17757-2dCNY50.00 a20241230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10000 ay z 000yy ar1 a老年服务礼仪与沟通b专著f陶娟,张玲,周美晨主编 a上海c复旦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d2024.12 a198页d30cm a陶娟,安徽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健康养老学院副院长,副教授,安徽省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专家委员会委员,安徽省优秀教师,主编、副主编《老年服务礼仪与沟通技巧》、《老年社会工作》、《应用文写作》等教材5本。周美晨,中国健康养老集团安徽公司肥西县示范老年公寓副院长。张玲,安徽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健康养老学院副院长,中级社工师,主编、参编教材多本。 a本书为职业教育健康养老类专业教材,可供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老年保健与管理等专业使用。根据相关教学标准,遵照模块化项目式任务型模式,以机构养老服务、社区养老服务、老年服务营销等老年服务场景中需要的人际沟通、服务礼仪等为典型工作任务进行编写。本书编写针对职业教育学生实际,遵循职业教育理念(产教融合、学徒制、项目式任务型),参照1+X考证与职业技能竞赛要求。本书有课件、视频等数字化配套,教师使用方便,学生学习方便。 a高职0 a老年人x社会服务x礼仪x心理交往y中国x高等职业教育j教材 aD669.6v5 aC912.11v5 0a陶娟4主编 0a张玲4主编 0a周美晨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02 01468nam0 2200277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5001472100034002022150016002363140167002523300529004193330069009486060059010176900017010766900021010937010017011147010017011317010015011488010027011631164-019820240806153431.0 a978-7-5667-3716-8dCNY42.00 a20240806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430000 ay z 000yy ar1 a大学生禁毒防艾教育b专著f唐钧山,贺明华,程宇主编 a长沙c湖南大学出版社d2024.08 a164页d24cm a唐钧山,讲师,现任职于湖南高速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担任后勤保卫处处长。在铁道动力学院担任专任教师从事思政类、公共课类教学工作30多年,带领学生参加过各类志愿服务工作。 a《大学生禁毒防艾教育》编写组以科学、实用为原则,详细介绍了大学生禁毒防艾相关知识,内容围绕以下五个部分展开:第一部分介绍生命教育,包括生命概述,生命教育概述,生命的价值与责任;第二部分介绍禁毒相关内容,包括认识毒品,毒品的危害及防范,防控毒品犯罪的对策;第三部分介绍社会性别与性教育,包括社会性别,性健康教育与性心理健康教育;第四部分主要介绍艾滋病的相关知识,包括艾滋病的基础知识,艾滋病的自愿咨谒和检测、行为干预、医药救治,艾滋病相关问题的思考;第五部分为附录,包括禁毒方面的一些法律、法规、条例,毒品形势报告等相关内容。 a本书既可作为高等学校公共基础课的教材,也可以作为学生课外学习用书0 a禁毒x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x预防(卫生)y中国j青年读物 aD669.8-49v5 aR512.910.1-49v5 0a唐钧山4主编 0a贺明华4主编 0a程宇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0814 01032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60001472100030002072150016002373300429002533330021006826060040007036900015007437010017007588010027007751164-019920241213112806.0 a978-7-5533-5123-0dCNY80.00 a20241213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20000 ay z 000yy ar1 a南京市社会治理与发展蓝皮书b专著e2024-2025f任克强主编 a南京c南京出版社d2024.12 a248页d26cm a本书分综合篇和专题篇。综合篇分为南京市社会治理现代化发展报告、南京市民生实事项目发展报告和南京市街镇治理效能发展报告。力求从社会治理、民生发展、街镇治理等不同维度全景式呈现2024年南京社会治理与发展现状,概括和展望2025年南京社会治理与发展的新趋势、新特征。专题篇则主要聚焦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社会治理数字化、新时代“枫桥经验”、红色物业、城市管理、健康卫生、一老一小等社会治理和民生发展的现状及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或展望。 a社会管理研究人员0 a社会管理x研究报告y南京z2024-2025 aD675.31v5 0a任克强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19 01356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27001472100038001742150016002123140253002283300533004813330021010146060027010356900012010627010013010748010027010871164-020020250213110927.0 a978-7-5594-9416-0dCNY56.00 a20250213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20000 ay z 000yy ar1 a问鼎之道b专著f姜蒙著 a南京c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d2025.02 a374页d24cm a姜蒙,畅销书作家、资深编剧,历史学、民俗学、传统文化学、心理学爱好者。曾参与多部电影和动画片的剧本创作。现为职业规划师,在组织行为学、管理学领域有着比较深入的研究,擅长将历史文化与现代心理学相结合,分析历史人物成功与失败的案例,为职场人士提供经验。 a本书是一本深入剖析中国古代帝王智慧与谋略的著作。通过丰富的历史案例,展现了历代帝王在治国理政、军事征战、权谋斗争中的智慧。本书共分六章,第一章讲述帝王如何运用高明的策略和手段笼络人心,稳固皇权;第二章分析了成大事者必备的素质,如把握时机、严于律己、思维活络等;第三章从君臣关系的视角,探讨了帝王如何平衡各方势力,实现团队的均衡与制约;第四章剖析帝王在不同情境下的决策,展现他们在面对复杂局势时的进退之道;第五章探讨帝王如何运用刚柔并济的统治权术,实现国家稳定和发展;第六章强调了借势的重要性,分析帝王如何借势而为,实现自身目标。 a政治谋略研究人员0 a政治x谋略y中国z古代 aD691v5 0a姜蒙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038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9001472100034002062150016002403300403002563330021006595170021006806060031007016900014007327110023007468010027007691164-020120250213135747.0 a978-7-5115-8132-7dCNY52.00 a20250213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共治天下b专著e士族的崛起与衰落f《国家人文历史》编著 a北京c人民日报出版社d2025.02 a309页d21cm a从东汉末年乱世崛起,到“王与马,共天下”,士族一步步走向垄断,也一步步走向覆灭。从“门阀政治”进步至“科举政治”,士族们“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背后流传出的,是夺权纷争、家族垄断、联姻博弈、政治投机的权力对抗史。“国家人文历史”首次以大历史的视角探寻门阀集团如何获取和维系权力,既有士族与皇权的共生机制,也有寒门不可阻挡的崛起。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士族的潮起潮落展现出一部史诗级历史画卷。 a士族研究相关人员1 a士族的崛起与衰落0 a士x群体x研究y中国z古代 aD691.2v502a国家人文历史4编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471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8000271000041000651010008001061020015001141050018001291060006001472000053001532100038002062150016002443140257002603300497005173330041010145170027010556060051010826900015011336900015011487010015011638010027011781164-020220241122141720.0 a978-7-5598-7502-0b精装dCNY98.00 a20241122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450000 ay z 000yy ar1 a清承明制b专著e明清国家治理与社会变迁f陈宝良著 a桂林c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d2025.01 a480页d21cm a陈宝良,1963年生,浙江绍兴人。哲学博士。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兼任北京大学明清研究中心研究员。著有《中国流氓史》《明代社会生活史》《狂欢时代,生活在明朝》等。《明代风俗》获“第五届中国出版政府奖”;《明代士大夫的精神世界》入围“2017年度中国好书”。 a书稿聚焦明清国家治理与社会变迁的主题,探讨近代中国社会转型与文化变迁的内在规律。本书稿分为上、中、下三编,从国家治理、制度溯源、社会群体三个层面切入,探讨了访察体制与地方治理、谣传与民间信息传播、好讼社会的形成、幕府人事制度、标兵与镖局的起源、会馆的起源及其功能演变、塾师的生存状态及其形象、无赖知识人的形象重构、佛教僧人的侠客化、尼姑的恋世情结及其世俗化等议题。尤其聚焦于“好讼”社会与清承明制,借此探究明清国家、社会、文化的变迁理路,进而厘定明清中国近代化历程的多样性特点及其内在复杂性。 a专业读者及对明清史感兴趣的非专业读者1 a明清国家治理与社会变迁0 a国家x行政管理x社会变迁x研究y中国z明清时代 aD691.22v5 aK248.07v5 0a陈宝良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128 01041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039001482100038001872150016002253300443002413330029006846060041007136900015007547010015007698010027007841164-020320250213154937.0 a978-7-313-30683-8dCNY188.00 a20250213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10000 ay z 000yy ar1 a中国古代的王朝边疆b专著f赵现海著 a上海c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d2025.01 a948页d26cm a赵现海,中国社会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研究方向为明代政治史、明代长城史、明代农民战争史。本书提出“王朝边疆”理论,从边疆发现中国,从空间发现历史,在充分梳理相关文献史料,全面吸收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之上,从“边疆本位”立场出发,从整体上诠释边疆地带在中国历史上所扮演的角色,努力构建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边疆历史解释体系与理论框架,并由此审视中华文明的独特取向与历史道路的独特轨迹,为当前我国的边疆治理与对外交往提供历史借鉴与长远关照。 a边疆地区行政管理研究人员0 a边疆地区x行政管理x研究y中国z古代 aD691.22v5 0a赵现海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488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8000271000041000651010008001061020015001141050018001291060006001472000031001532100038001842150016002223140315002383300587005533330025011406060025011656900014011907010015012048010027012191164-020420241105091059.0 a978-7-5155-2656-0b精装dCNY88.00 a20241105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科举1300年b专著f潘剑冰著 a北京c金城出版社有限公司d2024.11 a480页d21cm a潘剑冰,青年学者、作家。出生于闽南古镇,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近年来致力于历史、传记类题材的写作,尤其擅长民国领域。已出版《率性林语堂》《豪客丁玲》《民国课堂,大先生也挺逗》《最艺术,最民国》《民国风流,那些无法跨过的跨国恋》《民国性情》等多部作品。以“幽默兼优雅,深情且深刻”的独特写作风格深受读者喜爱。 a科举被外国人称为“世界第五大发明”,一千多年来,很少有一种制度能如此深刻地影响和改变着数以亿计的人们的生活。虽然科举制度在中国实行了整整一千三百年,但是只有到了清朝才达到一个最鼎盛最高峰最完备的阶段,并由此盛极而衰而死。本书详尽论述了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演进历史,客观评价古代科举制度的利弊,用生动的实例和翔实的史料再现士人群体在科场和官场的人生命运。作者在大量阅读和积累的基础上,参阅了众多清代和近现代学者的笔记、杂谈、文集、奏章、小说等,使历史真实可信、人物形象丰满。作者讲故事的方式重新解读尘封已久的科举制度,化抽象为形象,让我们在冰冷的词汇与枯涩的制度中感受到可以触摸的温情。 a科举制度历史研究人员0 a科举制度x历史y中国 aD691.3v5 0a潘剑冰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107 00955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63001472100030002102150016002403300367002563330021006236060025006446900012006697010017006818010027006981164-020620250213155036.0 a978-7-01-026726-5dCNY79.00 a20250213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中东现代民族国家构建典型个案研究i也门卷b专著f何志龙主编 a北京c人民出版社d2025.02 a284页d26cm a本书以也门现代民族国家构建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从社会整合、部落社会、地方主义、伊斯兰主义运动和外部因素五个专题全面考察也门现代民族国家构建的复杂历程、当代境遇和发展前景。通过专题研究,深度剖析也门现代民族国家构建取得的进展和存在的结构性问题,并就当前也门国家重构前景进行系统分析。如何结束内战实现政治和解和社会经济发展,重构现代民族国家仍是也门必须面对的时代课题。 a民族国家研究人员0 a民族国家x研究y也门 aD737v5 0a何志龙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921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60001472100038002072150016002453140664002613300631009253330017015566070021015736900014015947010017016087010015016258010027016401164-020720250108133830.0 a978-7-5228-4756-6dCNY98.00 a20250106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非洲研究h2024年第1卷(总第22卷)b专著f刘鸿武,周倩主编 a北京c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d2024.12 a315页d24cm a刘鸿武,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创始院长,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浙江省特级专家,浙江省钱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社科基金学科规划评审组专家,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非洲议程理事,外交部中非联合研究交流计划指导委员会委员,商务部专家咨询委员会国际投资专家,中联部金砖国家智库联盟中方理事,教育部区域国别研究重点基地非洲研究中心主任。周倩,浙江师范大学“双龙学者”特聘教授,博士,国家社科基金通讯评审专家,教育部-浙江省省部共建“非洲研究与中非合作协同创新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历史文化研究所所长。主要从事非洲及环印度洋国际问题研究,主持多项国家级课题,出版专著《当代肯尼亚国家发展进程》等。 a《非洲研究》由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主办,是刊发非洲研究成果、探讨非洲问题的综合性学术刊物。第22卷《非洲研究》共15篇文章,其中“政治与国际关系”部分三篇,分析了非洲政党政治的演变与趋势、西非地区军事政变回潮的原因及影响等;“经济与发展”部分四篇,讨论了权力结构如何影响非洲国家的工业化进程、非洲基础设施的发展、南非应对气候变化的立法实践等;“社会文化与教育”部分三篇,研究了非洲音乐、阿拉伯世界人类学、巴西与非洲葡语国家的高等教育合作等;“中非合作”部分四篇,从中非职业教育、中非工业合作、中国游客对非洲旅游的地理想象等方面描述了中非国家的友好合作;“学科探索”部分一篇,以非洲研究为例,探讨了区域与国别研究中的定量研究方法。 a非洲研究人员 a非洲x研究j丛刊 aD74-55v5 0a刘鸿武4主编 0a周倩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09 01345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13001001020015001131050018001281060006001462000091001522100034002432150016002773300645002933330029009386060011009676900011009787010047009897020013010367020015010498010027010641164-020820250219135812.0 a978-7-5012-6753-8dCNY89.00 a20250218d2025 em y0chiy50 ea1 achicrus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外交学b专著e模式、形式和方法f(俄)塔季扬娜·弗拉基米罗夫娜·佐诺娃著g张建,马燕宁译 a北京c世界知识出版社d2025.01 a482页d21cm a本书论述了外交学领域的主要问题,包括外交模式和理论的历史变革,外交机制的变化以及在全球化、一体化和地区化进程中俄罗斯及其他国家外交的变革,讨论了公共外交、经济外交与多边外交,强调非政府机构、人文、宗教因素在现代国际关系中的重要性。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外交进入新时代。近年来伴随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不断推进,外交与国际关系研究百花齐放、成果丰硕,产生了一大批有代表性的学术成果。可以看到,大量的国际关系学名著得以翻译出版,相比之下,对实践性较强的外交学著作翻译工作明显滞后。为了弥补这方面不足,借鉴吸收国外外交学主要研究成果,为国内外交学研究者、爱好者提供方便,我们精心挑选推出这套“外交学经典译丛”,希望能够对学科建设和外交知识普及有所裨益。 a国内外交学研究者、爱好者0 a外交学 aD80v5 1c(俄)a佐诺娃b塔季扬娜·弗拉基米罗夫娜4著 0a张建4译 0a马燕宁4译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0892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31001472100030001782150016002083300347002243330021005716060019005926900011006117010013006228010027006351164-020920250217112635.0 a978-7-01-026258-1dCNY68.00 a20250217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回答世界之问b专著f唐健著 a北京c人民出版社d2025.02 a239页d26cm a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和平赤字、发展赤字、安全赤字、治理赤字持续加重。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外交思想的核心理念,以“五个世界”回应“四大赤字”,在历史转折的重要关头为世界发展指明了正确方向。本书以问题为导向,全面立体展现新时代治国理政重大理论成果和重要实践举措,为读者娓娓铺陈了世界之问的中国方案。 a国际关系研究人员0 a国际关系x研究 aD81v5 0a唐健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558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1001472100038001982150016002363140303002523300539005553330143010946010023012376900014012607010015012748010027012891164-021120240912111059.0 a978-7-5227-4152-9dCNY98.00 a20240912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构建研究b专著f陈亚州著 a北京c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d2024.08 a322页d24cm a陈亚州,兰州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青年研究员,博士,硕士生导师。从事上海合作组织与中亚问题研究。在《光明日报》《世界经济与政治》《国际问题研究》《国际安全研究》等报刊发表论文20余篇。系列论文《关于“基地”组织与“伊斯兰国”的比较研究》,获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2018年中国智库学术成果“优秀论文奖”。 a构建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是促进上海合作组织行稳致远的中国方案。本书全面系统考察了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提出的重要理念与实践价值、构建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的思想渊源、现有基础、主要挑战。在此基础上,本书从价值、安全、利益与情感维度,提出了构建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的基本路径。该路径有助于将上海合作组织打造成为一个由价值共同体、安全共同体、利益共同体和情感共同体相互作用的复合型地区合作组织。本书可以为上海合作组织、中亚问题与中国周边外交研究等领域的学者和学生提供重要参考价值,也可为对上合组织感兴趣的人士深入了解上合组织有所裨益。 a本书可以为上海合作组织、中亚问题与中国周边外交研究等领域的学者和学生提供重要参考价值,也可为对上合组织感兴趣的人士深入了解上合组织有所裨益02a上海合作组织x研究 aD814.1v5 0a陈亚州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0919 01417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8001472100034001952150016002293300839002453330023010846060021011076900015011287010017011438010027011601164-021220250214141743.0 a978-7-5012-6578-7dCNY80.00 a20250214d2023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外交与军事历史评论h第3辑b专著f梁占军主编 a北京c世界知识出版社d2023.10 a249页d26cm a《外交与军事历史评论》是首都师范大学文明区划研究中心和国际关系史研究中心共同创办的一本专题集刊。其本意在鼓励学者突破学科壁垒,从外交与军事互动的新视角来探讨国际关系史上应对国际争端的典型案例,总结其经验和教训,为现实国际问题的处理提供有效参考,彰显历史研究对现实的资政作用。众所周知,在复杂的国际政治博弈过程中,外交斡旋与军事压制是当政者经常配合使用的两大手段。特别是在应对国际纷争或国际冲突时,外交与军事之间的紧密配合更是不可或缺。在实际过程中,二者通常不是简单地交替使用,而是要结合不同的实际情况,在不同阶段各有侧重。比如战争期间,先谈后打、打打谈谈、边打边谈的情况都是有的,但总体上看,各国在应对国际危机时都是文武兼备,外交与军事措施是相互策应、并行不悖的。本集刊立足于从历史的实例中提炼和总结经验,鼓励通过跨学科、多角度的案例研究,为处理现实中类似的热点国际问题提供历史借鉴,为我国的国际关系史研究增加一个新的跨学科交流平台。 a国际关系史研究人员0 a国际关系史j文集 aD819-53v5 0a梁占军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2007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29001472100034001762150016002103000025002263140959002513300447012103330023016576060019016806900012016997010015017118010027017261164-021320250108132053.0 a978-7-5012-6969-3dCNY68.00 a20250106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外事管理b专著f王春英著 a北京c世界知识出版社d2024.12 a360页d21cm a外事干部学习培训教材 a王春英1985年9月至1989年7月,北京大学政治学与行政管理系学习,获法学学士学位;1989年9月至1992年7月,北京大学政治学与行政管理系学习,获法学硕士学位。现任外交学院外交学与外事管理系系主任,教授,硕士生导师。教育经历,1985—1989年,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系政治学专业,获法学学士学位。1989—1992年,北京大学政治学与行政管理系政治学专业,获法学硕士学位。工作经历,1992—1994年,外交学院外交学系,任助教;1994—2001年,外交学院外交学系,任讲师;2001—2007年,外交学院外交学系,任副教授;2007年12月起,外交学院外交学与外事管理系,任教授。现为外交学院外交学与外事管理系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中外政治制度、政治学理论、行政管理学等。主要学术成果著作,1、《当代西方国家政治制度》(合著),世界知识出版社2005年版;2、《当代中国政府》(专著),河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3、《近代中国政治思潮》(参著),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6年版;4、《当代西方国家政治制度》(合著),世界知识出版社1996年版;5、《监察与监督》(参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6、《中国监察制度》(参著),中华书局1988年版。 a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外事管理的地位和重要性日益凸显,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外事管理》界定了外交、外事、涉外事务的概念,梳理了当代中国外事管理的历史沿革和发展现状,论述了外事工作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的重要性。并对外事管理相关理论作了系统阐述,包括外事管理的依据与基本原则、外事管理体制机制、外事人员的工作特点和素质要求等。同时介绍了外事管理实务知识,以及党的十八大以来外事管理的实践创新。 a外交外事工作的干部0 a外事管理y中国 aD821v5 0a王春英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09 01372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9001472100038001962150016002342250025002503300753002753330021010286060025010496900014010747010015010888010027011031164-021420250218153329.0 a978-7-5764-1167-6dCNY59.00 a20250218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新时代的对外援助b专著e理论与实践f曹俊金著 a北京c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d2025.02 a314页d26cm2 a上海政法学院学术文库 a本书详细梳理了“一带一路”倡议与中国对外援助的联系、区别与互动关系,为通过对外援助推进“一带一路”倡议提供理论基础,具有理论上的创新性。本书梳理了我国的对外援助政策现实、“一带一路”信议下的援外需求、“一带一路”倡议下援外政策的转型路径以及“一带一路”倡议下援外政策的体系建构,解决援外战略型塑与援外战略方案部署的问题。该部分是国内首次就中国对外援助政策对接。一带一路”倡议的转型思路、援外政策目标的表达、对外援助政策体系的构建等进行系统论述,在研究内容上具有创新性和突破性。本书主要探讨了体制法律制度、资金法律制度、实施法律制度及评价法律制度四个方面的援外法律制度,意在通过授外法律制度设计保障“一带一路”倡议下援外政策的实现,在现有援外法律制度建设基础上就援外体制、资金、实施及评价提出了更具有合理性、前瞻性的法律制度建议,也属于内容上的创新。 a对外援助研究人员0 a对外援助x研究y中国 aD822.2v5 0a曹俊金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187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13001011020015001141050018001291060006001472000071001532100034002242150016002583300489002743330021007635170023007846060025008076900015008327010015008477010015008627010017008778010027008941164-021520250218103409.0 a978-7-5012-6731-6dCNY108.00 a20250214d2024 em y0chiy50 ea0 aengg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中国与世界b专著e丝路学院学术论文集e英文f杜鹏,王文,江晓丽主编 a北京c世界知识出版社d2024.12 a893页d26cm a本书是一本英文论文集,收录了中国人民大学丝路学院10名在华硕士留学生的论文,由丝路学院从近百位毕业生的优秀论文中选出。作者英文功底较好、在跨文化交流方面有自己的独特见解,所选论文题目具有时代性。其题目涉及中国偶像团体、中国—菲律宾文化交流、中国—新加坡历史与社区文化、“一带一路”倡议可再生能源项目、中国自主创新的科技政策等。论文均聚焦“一带一路”倡议实施十年来取得的成就,以及该倡议给共建国家带来的帮助与影响,具有一定的政治意义和纪念意义,从各角度论述了中国软实力和世界影响力的提升。 a中外关系研究人员1 a丝路学院学术论文集0 a中外关系x文集j英文 aD822-53v5 0a杜鹏4主编 0a王文4主编 0a江晓丽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152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059001482100038002072150016002453300425002613330117006865170021008036060029008246900015008537010015008688010027008831164-021620250219151946.0 a978-7-5228-3285-2dCNY128.00 a20250219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从黑船来航到开罗会议b专著e近代日本外交历程f祝曙光著 a北京c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d2025.03 a451页d26cm a从“黑船来航”到日本战败,近代日本外交究竟走了一条什么样的曲折之路?本书对此进行了深入分析,清晰地展现了近代日本外交起步、发展、扭曲乃至破产的过程,揭示了日本外交的战争导向性、政府体制外势力对外交的干预以及理性与具有民主和平意识的外交官员被排挤等特点,留下了“战争因外交的崩溃而开始,并由外交的复活而终结”的惨痛教训,对以往日本外交通史著作中很少涉及的对近东与中亚的外交、武官制度、中日外交级别升格等问题进行了全面论述。 a政府相关部门工作者,国际关系史、日本近代外交史及相关领域的学者、研究人员,各大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对此感兴趣的读者1 a近代日本外交历程0 a外交史x研究y日本z近代 aD831.39v5 0a祝曙光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701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67001472100038002142150016002523140463002683300614007313330021013456060037013666900014014037010015014178010027014321164-021720241219164132.0 a978-7-5227-4442-1dCNY88.00 a20241219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中等强国身份与图斯克政府时期的波兰多元平衡外交b专著f王弘毅著 a北京c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d2024.11 a318页d24cm a法学(国际关系专业)博士,北京外国语大学欧洲语言文化学院讲师、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培育基地北京外国语大学中东欧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中东欧国家智库交流与合作网络青年理事。曾赴波兰华沙大学欧洲研究中心访学一年。研究领域聚焦于中东欧国家政治与外交、欧洲一体化等问题。目前已在《欧洲研究》《国际展望》《华侨华人历史研究》《俄罗斯研究》《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等CSSCI期刊以独立或第一作者发表文章多篇,部分文章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一项。 a本书稿曾获2021年华东师范大学优秀博士论文,系国内首部波兰外交专著。本书选取了波兰入盟以来最具代表性的图斯克政府外交(2007-2014)作为研究对象,同时梳理了波兰平衡外交的历史流变和主要特征。然而,传统现实主义国际关系理论中的“权力—平衡”、“威胁—平衡”和“利益—平衡”论主要将国家分为大小两个类别,外交策略选择也主要有“追随”和“结盟制衡”两种选项,无法有效解释国际社会中具有中等强国追求的国家的外交决策逻辑。为了回应这一问题,本书通过过程追踪法系统地探究了波兰中等强国身份的建构及其多元平衡外交形成的动力机制、运作机理、实际成效及其制约因素。随着2014年克里米亚危机的发生,波兰外交也不情愿地从多元平衡走向了失衡。 a外交政策研究人员0 a外交政策x多元化x政策分析y波兰 aD851.3v5 0a王弘毅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26 01253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61001472100030002082150016002383300625002543330037008795170029009166060011009456900011009567010017009678010027009841164-021820241220165226.0 a978-7-5075-6095-4dCNY48.00 a20241220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法理学十二讲b专著e文学影视作品中的法理呈现f王霁霞编著 a北京c华文出版社d2024.12 a208页d21cm a本书是北京科技大学校级规划教材,针对大一社科实验班学生及对法学感兴趣的社会学习者,是一本法学入门的通识类教材。该教材与现有教材相比,具有以下特点:第一,以电影和文学作品等具有审美性的载体作为法学原理的引入方式,帮助没有接触过法学的社会学习者或大一学生掌握法学的基础原理和知识,让学生在审美和愉悦中学习。第二,本教材针对现有法理学教材普遍存在的理论抽象难理解、枯燥性等问题,以电影和文学作品降低法学原理的理解难度。第三,本教材以2024年即将在中国大学慕课上线的课程《法理学——文学艺术作品中的法理呈现》为基础,是对慕课脚本的系统化呈现。教材的将法学原理分为十二讲,并通过电影、文学作品进行分析,帮助学生了解法学的最基础知识。 a法理学研究人员,高校法学专业师生1 a文学影视作品中的法理呈现0 a法理学 aD90v5 0a王霁霞4编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26 01144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39001472100034001862150016002203300577002363330021008136060027008346900011008617010015008728010027008871164-021920241224162553.0 a978-7-209-15501-4dCNY42.00 a20241224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70000 ay z 000yy ar1 a数学与法律的科学化b专著f何柏生著 a济南c山东人民出版社d2024.12 a196页d24cm a本书以数学在法律的科学化进程中所起作用为研究对象,目的在于使法律在数学影响下更加科学化。本书认为,在经济学、哲学领域,采用公理化方法研究问题已经相当普遍,但法学领域还不够多,法学研究者应在这方面多加努力,从而使法学更加科学化、体系化。本书重点研究的问题是:第一,量化方法是法学研究中采用的最常见的数学方法,是法学走向科学的重要步骤。大数据预示着一切皆可量化,如何采用量化方法研究更多的法律问题,无疑是重点需要把握的。第二,法律如何数学化。数学虽然非常重要,但不是万能的,不是所有法律问题都能用数学方法解决。事实上,目前能用数学方法解决的法律问题非常少,应尝试扩大解决范围。 a数学法学研究人员0 a数学x作用x法学x研究 aD90v5 0a何柏生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26 01290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8000271000041000651010008001061020015001141050018001291060006001472000051001532100038002042150016002422250015002583140215002733300409004883330021008975170025009186060025009436900014009687010015009828010027009971164-022020250109133652.0 a978-7-5598-7698-0b精装dCNY68.00 a20250109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450000 ay z 000yy ar1 a故事正义b专著e文学影视中的法律文化f赵进华著 a桂林c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d2024.12 a376页d21cm2 a趣味法律史 a赵进华,1978年生,东北大学文法学院讲师,法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传统法律文化、比较法律文化、经济法学。曾在《法制日报》《人民法院报》《检察日报》等专业报刊发表若干文章,并在《东北大学学报》等刊物发表论文十余篇。 a本书稿精选中国古典小说以及热门影视作品中的故事或话题,从法律史的视野出发,为读者讲述这些故事或话题背后的法律文化。书稿从规范法学、法律史学、法哲学等层面发掘所讨论故事背后包罗的或隐或显的各类法理命题,并予以通俗的解析,在引导读者对作品获得某种新颖、有趣的理解的同时,借助文学的具象丰富人们对法律问题的认知,促进人们对法律问题的思考,由此获得多重的阅读体会和收益。结合相应的文本故事,书稿配有诸多文献插图。 a法律文化研究人员1 a文学影视中的法律文化0 a法律x文化研究y中国 aD909.2v5 0a赵进华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16 01636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9000271000041000661010008001071020015001151050018001301060006001482000051001542100034002052150016002393140592002553300413008473330017012606060035012776900015013127010015013277010013013428010027013551164-022120241119135441.0 a978-7-5732-1375-4b精装dCNY198.00 a20241119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10000 ay z 000yy ar1 a道法学b专著e中国古代法俗释义f杜文忠,杜珩著 a上海c上海古籍出版社d2024.11 a270页d21cm a杜文忠,法学博士(后),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西南民族大学人文社科处处长、国家民委一带一路国别区域东南亚研究中心主任、四川省地区法治建设研究中心主任等职。主要从事边疆法律史、民族法、比较法、儒家法、法律文化、韩国法等方面的研究。出版有《边疆的法律,对清代治边法制的历史考察》(人民出版社)、《近代中国的宪政化》(法律出版社)、《法律与法俗,对法的民俗学解释》(人民出版社)、《王者无外,中国王朝治边法律史》(上海古籍出版社)等著作,在《民族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学报》等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专业论文60余篇。主持国家社会科学重大项目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4项,获得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多项。 a书稿作者立足于“道”这一中华文化的元概念,认为中国古代法学本是一种道法学,认为中国古代法学的基本逻辑是“以道成理,以理统法,以法化俗”,道法学就是中华法系的法理学。围绕这一基本观点,本书以“法俗史”研究为对象,通过对法俗史的研究,揭示中国道法学的起源、形成及其内涵。全书共53万字,分上、中、下三篇共15章内容。其中上篇“道与法:中国道法学原理”,中篇“法与俗:儒法之俗义”,下篇“族与俗:中国古代的法俗之治”。 a法学研究人员0 a法学x民俗学x研究y中国z古代 aD909.22v5 0a杜文忠4著 0a杜珩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121 01901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053001482100038002012150016002393140725002553300584009803330019015646060017015836900017016007010015016178010027016321164-022220241218155105.0 a978-7-5228-4736-8dCNY188.00 a20241218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法史学刊h2024年秋季卷(总第20卷)b专著f张生主编 a北京c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d2024.12 a316页d24cm a张生,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法制史研究室主任。曾在《法学研究》、《法学家》、《政法论坛》、《比较法研究》、《行政法学研究》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三十余篇,出版学术著作、译著五部,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首席专家。兼任中国法律史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北京市比较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北京市法律文化研究会副会长,马克思主义建设与研究“中国法律史”学科专家,中国政法大学兼职博士生导师,中国公安大学客座教授等。执行主编李栋,武汉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荆楚法学》责任编辑,曾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文澜青年学者”,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外国法与比较法研究所所长;兼任湖北省法律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湖北省法学会法学教育研究会副秘书长、中国法律史研究会副秘书长等职。曾获第五届湖北省十大中青年法学家称号,入选首批湖北省青年法学人才库。 a《法史学刊》是由中国法律史学会与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主办,中国法律史学会秘书处与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法制史研究室组织编辑的专业性学术集刊。集刊内容涵盖中外法制史、中外法律思想史、法律文化等法律史学科的各个分支,间或旁及法理学、部门法学、哲学、历史学、人类学、社会学、民族学等法律史学得以滋养的学科领域。本书是《法史学刊》2024年第2卷,总第20卷,设置“中国古代法制史研究”“中国近代法制史研究”“中国革命法制史研究”“外国法制史研究”四个栏目,共收入论文22篇,旨在反映法史学科的最新探索,展现法律文化研究的多彩景观,评析学术作品,介绍法史学界前辈学人,以激励后学,传承学术。 a法制史研究人员0 a法制史j丛刊 aD909.9-55v5 0a张生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19 01219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5001472100030001922150016002223140189002383300431004273330027008586060029008856900019009147010017009338010027009501164-022320241220140856.0 a978-7-5197-8726-4dCNY49.00 a20241220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环境资源法论丛h第15卷b专著f吕忠梅主编 a北京c法律出版社d2024.01 a269页d23cm a吕忠梅,法学博士,第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农工党十七届中央副主席、中国法学会副会长、中国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会长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a本书为连续出版物,由中国法学会副会长、中国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会长吕忠梅教授担任主编。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治理体系现代化是当下环境保护事业的两大主题,因此,本书跟踪环境法研究热点、展现环境法发展方向,集结环境法领域最前沿和最具探讨意义的优秀论文,设有环境法法典化、环境法方法论、制度研究、域外法治,学位论文几个专题。其中,以环境法法典化为重点专题,不仅对法典化背景下的环境法律规范体系展开研究,还对环境法的全球扩散进行探讨。 a环境保护资源法研究人员0 a环境保护法x资源法j文集 aD912.604-53v5 0a吕忠梅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26 01626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69001472100034002162150016002503140173002663300803004393330023012425170029012656060023012946900015013177010013013328010027013451164-022420241022154719.0 a978-7-5216-4732-7dCNY65.00 a20241022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刑法因果关系的法哲学思考b专著e兼论我国犯罪论体系的重构f刘召著 a北京c中国法制出版社d2024.11 a208页d24cm a刘召,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学专业博士,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吉利大学副校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法学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刑法学、诉讼法学、部门法学哲理化研究。 a因果关系的理论研究在刑法学上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然而对这一问题的学术结论却与其重要性呈极不协调的状态,无论是作为归因要素还是作为归责要素,刑法因果关系的认定对于刑事责任的归结都至为关键,这源于现代刑法罪责自负这一基本原则的要求。仅从刑法学领域来看,就存在着条件说、相当因果关系说、偶然必然因果关系说、近因说、客观归责理论等诸多学说的分歧。基于学说的严重分歧与对立,尝试着提供一个一劳永逸的解决问题的方案似乎是不自量力之举。但是这并不排斥对这些林林总总的学说进行理性的解构分析,从中寻觅理论的合理性及其各自得以成立的基础。本书在基于对因果关系的基本概念进行历史溯源与分析,并从法哲学的视角对因果关系的相关范畴进行思考,以休谟的因果关系怀疑论和概念法学影响下的因果关系理论发展的趋势作为切入点,反思了当下因果关系理论研究的误区。同时,对我国传统刑法学因果关系理论研究的困境进行了理论和实践层面的检讨。 a刑法因果性研究人员1 a兼论我国犯罪论体系的重构0 a刑法x因果性x研究 aD914.01v5 0a刘召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024 01125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1001472050008001882100038001962150016002343300539002503330015007896060021008046900014008257010017008398010027008561164-022520250219093855.0 a978-7-5764-1456-1dCNY63.00 a20250219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罪犯心理咨询与矫正b专著f邵晓顺主编 a3版 a北京c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d2024.04 a257页d23cm a本书分为基础理论、罪犯心理咨询与矫正实务及心理矫治队伍建设三个部分,共十二章。在体例安排上,每章以“学习目标”与“重点提示”开始,以“案例”引入,结尾安排“本章小结”“问题思考”和“拓展阅读”,加深对相关知识、原理和实务操作的掌握理解。在内容安排上,深入全面阐述了罪犯心理矫治的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工作对象与工作模式、罪犯心理静态动态构成、心理评估与分类、心理咨询技能、心理矫正技能、民警职业能力建设与心理健康维护等。既基于我国罪犯心理矫治现实,又展望罪犯矫正未来,有助于读者更好地掌握运用罪犯心理矫治技术,促进罪犯矫正工作卓有成效。 a法律工作者0 a犯罪心理学j教材 aD917.2v5 0a邵晓顺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662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067001482100034002152150016002493140371002653300623006363330021012596060025012806900017013057010017013227010015013397010015013548010027013691164-022620241230154833.0 a978-7-5216-4949-9dCNY149.00 a20241230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企业家高频触礁的30个罪名防范指南b专著f唐青林,李舒,王辉主编 a北京c中国法制出版社d2024.12 a528页d24cm a唐青林,男,中国人民大学法学硕士,先后在农业部和律师事务所工作。现为北京市云亭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律师。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北京市律师协会公司法专业委员会委员。李舒,北京云亭律师事务所创始合伙人,兼任北京外国语大学研究生导师。擅长金融、强制执行与资产处置、投融资、破产重整、公司和商事争议解决等领域的法律事务王辉,北京云亭律师事务所律师、北京师范大学刑法学博士。 a如果企业家能够拥有自己的私人法律顾问,很多法律风险都是可以防范和避免的。现实中,企业家们很少在作出重大决策之前咨询律师,或者让律师参加有关会议,有时是为了防止商业秘密泄露,本书应运而生,为企业家身边的法律顾问。针对中国传统企业法律顾问的工作,偏重于为各种合同把关,为整个企业的经济运行把关,但是疏于防范企业家个人刑事法律责任风险,无法对企业家可能遇到的刑事法律风险进行提前预警和预防的现状,和绝大多数的公司法律顾问远离公司的核心决策圈,对公司的重大决策并不知情,无法全面识别企业存在的法律风险,更谈不上为企业家采取有效的防范和控制措施的实际情况,本书精装定位,既可以对企业家进行普及,也可以作为相关业务专业人士的参考。 a预防犯罪研究人员0 a预防犯罪y中国j指南 aD917.6-62v5 0a唐青林4主编 0a李舒4主编 0a王辉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02 01676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69001472100038002162150016002543140096002703300908003663330017012746060057012916900011013487010017013597120019013768010027013951164-022720241018101721.0 a978-7-5764-1779-1dCNY63.00 a20241018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法考应试薄讲义i三国法b专著e主客一体f赵明阳编著g觉晓法考组编 a北京c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d2024.09 a282页d26cm a赵明阳(西北师范大学硕士,北京执业律师,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法律讲师,云南省公安厅法律讲师。 a三国法作为法考科目中最容易拿分的学科,对于考生通过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而言极为重要。常常有考生朋友们抱怨三国法枯燥、难学,本书专门针对法考三国法精心编撰,囊括了三国法必考重点、章节难点、经典考点,每章节开头以思维导图的形式明确知识点体系,创新性地采用表格对比形式帮助考生快速记忆考点,反复精读本辅导资料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用最佳的效率获得最好成绩,轻松掌握三国法所有考点。书稿主要内容:共三篇,20讲第一篇国际公法第一讲国际法导论第二讲国际法的主体与国际法律责任第三讲国际法上的空间划分第四讲国际法上的个人第五讲外交关系法与领事关系法第六讲条约法第七讲国际争端的解决方式第八讲战争与武装冲突法第二篇国际私法第一讲国际私法概述第二讲冲突规范和准据法第三讲适用冲突规范的制度第四讲国际民商事关系的法律适用第五讲国际民商事争议的解决第三篇国际经济法第一讲国际经济法概述第二讲国际货物买卖第三讲国际货物运输与保险第四讲国际贸易支付第五讲对外贸易管理制度第六讲世界贸易组织(WTO)第七讲国际经济法领域的其他法律制度。 a法律专业考生0 a国际法x国际私法x国际经济法x资格考试j自学参考资料 aD92v5 0a赵明阳4编著02a觉晓法考4组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024 01259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9001472100038002062150016002443140333002603300289005933330033008826060043009156900011009587110021009698010027009901164-022820241030165447.0 a978-7-5764-1810-1dCNY88.00 a20241028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法考应试薄讲义i理论法b专著e主客一体f觉晓法考组编著 a北京c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d2024.09 a346页d26cm a觉晓法考组编委会,成立于2017年,团队成员均为法学、法律硕士及以上学历、高分通过法考或司考的学霸老师,从事法考教育培训行业多年,深谙法考各个科目的出题规律及考察方式。觉晓法考组教研教学经验丰富,从0-1搭建了觉晓App题库、主观题批改系统,研发了“推背图”“推背速记包”“法条定位”“采分点”“案例速练”“案例模型”等觉晓明星教学产品。 a在法律职业资格考试涵盖的各学科中,法理学、宪法学、法治思想、职业道德、法律史可被归为一类,通称“理论法学”。从应试复习的角度讲,这个学科既“小”也“大”,小是因为其难度小,大是因为其分值大。因而,与民法、刑法等学科相比,理论法学属于性价比极高的“考生友好型”学科,值得被大家认真对待。 a参加法律职业资格考试相关考生0 a法的理论y中国x资格考试j自学参考资料 aD92v502a觉晓法考组4编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031 01345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7001472100038002042150016002423140333002583300354005913330060009456060039010056900011010447110021010558010027010761164-022920241030165505.0 a978-7-5764-1811-8dCNY88.00 a20241028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法考应试薄讲义i商法b专著e主客一体f觉晓法考组编著 a北京c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d2024.09 a293页d26cm a觉晓法考组编委会,成立于2017年,团队成员均为法学、法律硕士及以上学历、高分通过法考或司考的学霸老师,从事法考教育培训行业多年,深谙法考各个科目的出题规律及考察方式。觉晓法考组教研教学经验丰富,从0-1搭建了觉晓App题库、主观题批改系统,研发了“推背图”“推背速记包”“法条定位”“采分点”“案例速练”“案例模型”等觉晓明星教学产品。 a本书是我们在从事多年法考培训教学、研究真题发展趋势上编写而成,集客观题与主观题于一体,适用于备考法考的客观题+主观题,以及二战主观题的考生。书中收录了截至交稿时的重要法律规范、司法解释,并紧扣考试大纲,对商法学科的知识点、原理、专业名词等进行了系统化的解读和梳理,知识点之后添加了近年来的核心真题,帮助考生即学即练,实现从学懂知识到做对题的成功跨越。 a本书适用于备考法考的客观题+主观题,以及二战主观题的考生0 a商法y中国x资格考试j自学参考资料 aD92v502a觉晓法考组4编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031 01347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9001472100038002062150016002443140333002603300354005933330058009476060041010056900011010467110021010578010027010781164-023020241028135139.0 a978-7-5764-1812-5dCNY73.00 a20241028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法考应试薄讲义i行政法b专著e主客一体f觉晓法考组编著 a北京c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d2024.09 a367页d26cm a觉晓法考组编委会(成立于2017年,团队成员均为法学、法律硕士及以上学历、高分通过法考或司考的学霸老师,从事法考教育培训行业多年,深谙法考各个科目的出题规律及考察方式。觉晓法考组教研教学经验丰富,从0-1搭建了觉晓App题库、主观题批改系统,研发了“推背图”“推背速记包”“法条定位”“采分点”“案例速练”“案例模型”等觉晓明星教学产品)。 a本书是我们在从事多年法考培训教学、研究真题发展趋势上编写而成,集客观题与主观题于一体,适用于备考法考客观题+主观题,以及二战主观题的考生。书中收录了截至交稿时的重要法律规范、司法解释,并紧扣考试大纲,对行政法学科的知识点、原理、专业名词等进行了系统化的解读和梳理,知识点之后添加了近年来的核心真题,帮助考生即学即练,实现从学懂知识到做对题的成功跨越。 a参加适用于备考法考客观题+主观题,以及二战主观题的考生0 a行政法y中国x资格考试j自学参考资料 aD92v502a觉晓法考组4编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031 01477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8000271000041000651010008001061020015001141050018001291060006001472000077001532100038002302150016002683140353002843300467006373330017011046060039011216900011011607110037011718010027012081164-023120240813093859.0 a978-7-5162-3691-8b精装dCNY42.00 a20240813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国家机构组织法b专著f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编 a北京c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d2024.08 a258页d24cm a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中国),是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立法工作机构。法工委在全国人大常委会领导下开展有关法律案的起草、修改、研究及审议服务工作,全面承担常委会立法工作的规划、组织、协调、指导和服务职能,对报送备案的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和司法解释进行合法性审查,承办宪法实施监督具体工作,为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国家立法权提供服务保障、当好参谋助手。 a近年来国家机构组织法相继修改,本书收录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018年修正)、《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2021年3月修正)、《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2024年3月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2022年3月修正)、《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2018年3月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组织法》(2018年10月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组织法》(2018年10月修订),共七部法律,作者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便于相关工作中查阅使用。 a法律研究人员0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x国家机构组织法 aD92v502a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4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0814 01138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35001472100038001822150016002203000043002363300497002793330029007766060035008056900014008407010015008548010027008691164-023220250218153115.0 a978-7-5764-1889-7dCNY56.00 a20250218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法治文化概论b专著f文兵等编著 a北京c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d2025.02 a298页d26cm a中国政法大学新兴交叉学科研究生精品教材 a本书属“中国政法大学新兴交叉学科研究生精品教材”套系,内容上由法治文化的基本理论、中外法文化的历史演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法治文化、法治文化的规范形态、法治文化的传播与实践等五章组成。本书连贯充分、详略得当,系统介绍了作为新兴交叉学科的法治文化的理论,涵盖了法治文化的基本概念构成、法文化的历史演进、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法治文化思想的发展、法治文化的规范形态,以及法治文化的媒介传播和建设等相关内容。主要针对大专院校本科生、研究生学习法治文化的需要,并为学习者厘清法治与文化之间的理论关系。 a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研究人员0 a社会主义法治x建设x研究y中国 aD920.0v5 0a文兵4编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985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69001472100030002162150016002463140551002623300779008133330029015926060035016216900014016567010017016707010017016878010027017041164-023320250106153128.0 a978-7-5197-9884-0dCNY65.00 a20250106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机理研究b专著f莫文秀,廖永安主编 a北京c法律出版社d2024.01 a338页d23cm a莫文秀,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廖永安,现任湖南警察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系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入选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获评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提名奖(两届)、湖南省优秀社科专家。兼任教育部高校法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副会长、湖南省法学会副会长、湖南省法学会诉讼法学研究会会长、最高人民法院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研究基地主任、最高人民检察院公益诉讼理论研究基地主任、司法部调解理论研究与人才培训基地主任等职务。 a本书全面深入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的机理,全文内容分为五章,涵盖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融入法治建设的重要意义、理论渊源、基本环节、具体方法,研究内容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书总体框架采用“总—分”结构:首先解决为什么要融入、能否融入、融结点分布等基本原理问题,进而就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四个具体的法治环节分别展开论述。就理论层面而言。本书深入揭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背后的诸多根本性理论命题,如法律与道德、法的价值、法的文化等一般法理学问题在法治中国建设实践中的具体展开,回答了社会主义法治与资本主义法治的根本区别。从实践层面而言,本书研究内容具有鲜明的问题意识,针对当前一些法律实践对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还存在“保障不力、支持不足”的价值缺失问题,提出了行之有效的具体措施,系统性地回答了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全过程。 a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研究人员0 a社会主义法治x建设x研究y中国 aD920.0v5 0a莫文秀4主编 0a廖永安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09 01026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63001472100034002102150019002443300391002633330029006546060035006836900014007187110037007328010027007691164-023420250218143230.0 a978-7-5216-4551-4dCNY88.00 a20250110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市县法治建设案例选编b专著f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办公室编 a北京c中国法治出版社d2024.09 a10,371页d26cm a本选题为中央依法治国办秘书局对中央依法治国办开展的全国市县法治建设优秀案例的选编,所选编案例为各报送单位报送,经评选优秀者汇集成册。全面依法治国基础在基层,工作重点在基层,加强市县法治建设是确保全面依法治国各项部署要求落地落实的关键,是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保障。为夯实全面依法治国基础,中央依法治国办秘书局将建设活动开展以来全国各地优秀经验做法收集汇总,从中选优出版。 a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研究人员0 a社会主义建设x法治x案例y中国 aD920.0v502a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办公室4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799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045001482100038001932150016002313140525002473300653007723330029014256060045014546900014014997010017015138010027015301164-023520241213114227.0 a978-7-5227-4527-5dCNY129.00 a20241213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中国法治指数报告h2024b专著f钱弘道主编 a北京c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d2024.11 a246页d24cm a钱弘道,浙江大学教授。男,1964年生,北京大学法学博士、经济学博士后。先后担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研究员,《中国学术年鉴》常务副主编、中国比较法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风险投资研究院副院长、教育部重大项目评审专家。获省部级奖若干项。主要著作有《为卢梭声辩》、《金融革命》、《弘道随想录》、《经济分析法学》、《中国法学何处去》、《英美法讲座》、《法律的经济分析》、《治道的选择》等。作为一名人文气质浓厚的学者,他于富阳山野中创办了融读书藏书与文化交流于一体的弘道书院,成为创办当代新型私人书院、向农村进行”文化反哺”的典型代表。 a《中国法治指数报告2024》是全国法治指数百强样本县的2024年测评报告。法治指数产生的背景是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主持实施“法治浙江”系统工程。2006年4月26日,习近平同志主持实施“法治浙江”系统工程,县域法治指标体系设计同时启动,法治量化评估实践率先在浙江余杭开展。量化法治历经十余载的探索,已经从最初的地方实践发展成为推动法治实践进程的有力抓手,成为中国式法治现代化行之有效的法治机制。《中国法治指数报告2024》对指标进行定性解释,对全国100个百强样本县进行数据分析,并对富有特色的样本县经验进行介绍。白皮书由中国法治实践学派倡导者、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法治研究院院长,浙江大学新时代枫桥经验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钱弘道教授主持。 a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研究人员0 a社会主义法制x建设x研究报告y中国z2024 aD920.0v5 0a钱弘道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19 01119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5001472100032001922150016002243300528002403330025007686060035007936900017008287010017008458010027008621164-023620241202115358.0 a978-7-5426-8724-1dCNY78.00 a20241202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10000 ay z 000yy ar1 a在法学所听讲座h第二辑b专著f姚建龙主编 a上海c上海三联书店d2024.11 a375页d24cm a为落实智库建设和学科发展的双轮驱动发展战略,创建优质的学术交流平台,提升学术氛围,上海社会科学院法学所决定创办定期的学术报告制度。《在法学所听讲座)》一书,正是根据盈科·上社法学讲坛第一轮的活动内容录音整理而成,在系统整理讲坛录音后,遵从主讲人自愿收录兼顾体例统一等要求,精选了19次讲坛实录并按照主题排序,总计约30万字。通观所汇集的系列讲座实录,呈现以下鲜明特点:一是致力于前沿的理论探讨;二是立足于鲜活的法律实践;三是展现出专业的学术研讨。深入的学术互动研讨不仅启发了主讲人的后续研究,更为听众、读者带来了丰盛的学术盛宴。 a社会主义法制研究人员0 a社会主义法制x建设y中国j文集 aD920.0-53v5 0a姚建龙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05 01280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69001472100034002162150016002503140209002663300443004753330015009186060045009336900014009787110019009928010027010111164-023720250205140112.0 a978-7-5216-5012-9dCNY81.00 a20250205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2025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核心考点法条必背b专著f拓朴法考组编 a北京c中国法制出版社d2025.02 a452页d26cm a拓朴法考,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命题和应试方略研究专业机构,深谙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命题趋势,指导考生高效复习、提高应试能力,策划编写了思维导图系列图书、法考3000题等法律职业资格考试辅导用书,深受考生欢迎。 a为了适应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考查趋势,尤其针对主观题考试的命题特点,便于法考考生准确和快速地查找、记忆和应用法条,熟悉掌握重点法条内容,特编写本书。本书选取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大纲内法律法规,按照章节考点顺序整理出与重要考点相匹配的重点法条以及与主法条相关联的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本书着重根据历年主客观题高频考点以及新增和修订法规涉及的考点选取法条,能够有效提升考生对重点法条的学习效率。本书特设二维码功能,及时增补新的法律文件。 a法律工作者0 a法律工作者x资格考试y中国j自学参考资料 aD920.4v502a拓朴法考4组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06 01491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081001482100034002292150022002633140209002853300619004943330037011136060039011506900014011897110019012038010027012221164-023820241022115415.0 a978-7-5216-4731-0dCNY218.00 a20241022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2025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应试法律法规全书b专著e案例教学版f拓朴法考组编 a北京c中国法制出版社d2024.10 a2册(1388页)d26cm a拓朴法考,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命题和应试方略研究专业机构,深谙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命题趋势,指导考生高效复习、提高应试能力,策划编写了思维导图系列图书、法考3000题等法律职业资格考试辅导用书,深受考生欢迎。 a本书为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法律法规精编大字速查版,分为上下两册,上册包括宪法、刑法、刑诉法、行政法等学科,下册包括民法、商法、经济法、民诉法等学科,全面涵盖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大纲收录的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全书采用大字印刷,字迹清晰醒目,同时采用字典式的排版模式,突出法律法规工具书查阅的便捷性和权威性。此外,本书兼顾法考主观题考试对法条学习、法条搜索的需求,增加关键词检索等相应栏目设置。本书会根据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大纲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新增和修订情况,及时电子增补相应法律文件,是考生复习法考的优选工具书。本分册为下册,包括民法、商法、经济法、民诉法等学科,全面涵盖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大纲收录的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 a参加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相关考生0 a法律y中国x资格考试j自学参考资料 aD920.4v502a拓朴法考4组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024 01700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9000271000041000661010008001071020015001151050018001301060006001482000086001542050009002402100030002492150017002793140311002963300719006073330027013266060025013536900014013787110027013928010027014191164-024020250110095102.0 a978-7-5197-9886-4b精装dCNY158.00 a20250110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新编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司法解释全书b专著e2025年版f法律出版社法规中心编 a14版 a北京c法律出版社d2025.01 a1829页d21cm a法律出版社法规中心是法律出版社旗下的专业法规编纂机构。法规中心以国家法律、法规、司法解释等规范性文件为主要内容,分析研究立法主旨和读者需求,策划编纂适合办案实务、教学研究和一般大众实际需要各类法律图书。法规中心长期与国家机关、法学院校及研究机构保持密切合作,拥有相关领域较为权威、专业的作者资源和编辑团队。 a《新编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司法解释全书(2025年版)》是“司法解释全书”的第14版,本次修订,补充了2024年2月至2024年11月期间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布的所有司法解释及重要司法业务文件,并根据两高相关规定,对书中所有失效、废止的文件进行清理。本书突出以下特点:1.收录全面,编排精细。集司法解释、请示批复、司法业务文件为一体,全书收录文件共1000余件。各种形式、不同性质的文件收录齐全,可结合使用,相互参照,一书在手,办案无忧。2.分类科学,查找便捷。全书分为综合编、民法编、民事诉讼法编、刑法编、刑事诉讼法编、行政诉讼法编及国家赔偿法编七大类,每一类别细分为若干细目,让您一目了然,能清楚地找到您所需要的文件内容。3.后续追加,提供增补。本书收录内容截止到2024年11月。读者可通过“增补材料”栏目获得免费增补材料。 a法律工作者,法律学习者0 a法律解释y中国j汇编 aD920.5v502a法律出版社法规中心4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16 01268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2001472100034001892150016002233140241002393300423004803330025009036060037009286900017009657010017009828010027009991164-024120241206142947.0 a978-7-5109-4317-1dCNY68.00 a20241206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判解研究h总第106辑b专著f王利明主编 a北京c人民法院出版社d2024.11 a236页d23cm a王利明,中国人民大学常务副校长,“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法学会副会长,中国法学会民法学研究会会长,最高人民法院特邀咨询员,中国人民大学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委员,新华社顾问。 a《判解研究》是中国人民大学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主办的面向海内外公开发行的全国性法律专业连续出版物。本辑继续秉持“加强判解研究,推进司法改革”的宗旨,立足于审判实践和相关法律、司法解释的研究,为理论与实务构建了对话的”桥梁”,积极推动国家法制建设与法学研究的发展。本辑设有所选文章紧密结合法律法规、司法解释及相关判例,对当今审判实务和理论研究中的热点问题进行剖析,内容丰富,资料翔实,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 a判例法律解释研究人员0 a判例x法律解释x研究y中国j丛刊 aD920.5-55v5 0a王利明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12 01077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85001472100034002322150016002663300419002823330041007016060045007426900014007877110019008018010027008201164-024220250218150218.0 a978-7-5216-5049-5dCNY35.00 a20250218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2025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法律法规汇编·指导性案例书i宪法b专著f拓朴法考组编 a北京c中国法制出版社d2025.02 a160页d26cm a本书为《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法律法规汇编:指导性案例书》的宪法分册,在保持法律文件完整性的基础上,在相关法条下加入配套司法解释、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指导性案例,以法释法、以案释法,通过司法解释和案例加深对法条的理解。本书在设计上突出法规工具书查阅的便捷性和权威性;并且通过科学的栏目设置和归纳总结,增加法规学习用书的实用性。本书内附二维码,根据新法对本书内容加以电子修订更新,提升本书的时效性和实用性。 a参加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相关考生0 a宪法y中国x资格考试j自学参考资料j汇编 aD920.9v502a拓朴法考4组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276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39001472100038001862150016002243000027002403140155002673300451004223330053008736060037009266900015009637010017009788010027009951164-024320250122134845.0 a978-7-300-33481-3dCNY45.00 a20250122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宪法事例研析教程b专著f康枫翔主编 a北京c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d2025.01 a294页d26cm a普通高等学校应用型教材 a康枫翔,法学博士,副教授,甘肃政法大学法学院副院长,主要研究方向为宪法与行政法学,出版专著一部,在各类刊物发表论文二十余篇,主持或参与各类课题十余项。 a为了及时反映近些年来我国宪法领域发生的热点事件,按照教育部发布的法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2021年),结合2018年宪法修正案,推进习近平法治思想纳入高校法治理论教学体系,特编写本教材。本教材符合教学指导大纲的要求,内容详实,主要内容分为基本权利篇、国家制度篇、合宪性审查篇等内容。每部分精心而又谨慎地挑选近年来中国宪法实践中所发生的经典事例或案例,结合相关的宪法条文、权利理论、法律方法等内容予以详尽的阐释,适合辅助法学专业本科学生进行宪法学的课程学习。 a本书适合辅助法学专业本科学生进行宪法学的课程学习0 a宪法x案例y中国x高等学校j教材 aD921.05v5 0a康枫翔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23 01558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62001472100034002092150016002432250025002593140479002843300429007633330019011926060027012116900016012387110023012548010027012771164-024420241205165302.0 a978-7-5109-4381-2dCNY28.00 a20241205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行政与执行法律文件解读h总第235辑b专著f人民法院出版社编 a北京c人民法院出版社d2024.01 a120页d23cm2 a最新法律文件解读丛书 a人民法院出版社成立于1986年,是最高人民法院质直属的出版机构,承担着最高人民法院法制宣传和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是全国法院文化建设工作的主阵地之一。多年来,人民法院出版社秉承“立足审判,服务法治”的办社宗旨,出版了包括法律条文理解与适用、司法解释理解与适用、案例指导、审判理论与实务丛书、法律工具书、法学理论著作、司法考试辅导教材以及法律普及性读物等各门类的法律书籍,在出版及法律业界树立起独特的品牌,并在司法实务领域确立了明显的优势地位,年出版图书300余种,生产码洋超过1亿元。 a《行政与执行法律文件解读》丛书主要收录行政审判、行政管理、行政程序、行政执法、社会保障、国家赔偿、执行异议、执行政策等方面的法律文件与解读,以及司法工作中的热点、疑难问题研究、新类型疑难案例选评、法律适用问题解答、典型案例等内容。丛书对读者理解适用行政与执行相关法律文件和进行司法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参考意义。本书稿围绕最新的法律文件等进行解读,有较强的时效性和实用性,对法治社会建设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同时有一定的市场潜力。 a行政法研究人员0 a行政法x法律解释y中国 aD922.105v502a人民法院出版社4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12 01746nam0 2200277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71001472050008002182100034002262150016002603000039002763140123003153300839004383330039012776060051013166900015013676900012013827110047013948010027014411164-024520250115150955.0 a978-7-5087-7156-4dCNY90.00 a20250115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b专著f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教材编委会编写 a3版 a北京c中国社会出版社d2024.02 a432页d26cm a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指导教材 a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教材编写组由社会工作领域专家学者组成,丛书主编王思斌,是中国社会工作学会会长、北京大学教授。 a2006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做出了”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战略部署。为贯彻落实中央精神,构建中国特色的社会工作知识和能力体系,推进我国社会工作职业化、专业化进程,2007年,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教材编写组编写了《社会工作综合能力(初级)》《社会工作实务(初级)》《社会工作综合能力(中级)》《社会工作实务(中级)》《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五本指导教材。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治理创新的深入推进,专业社会工作新政策不断出台、新模式不断探索、新经验不断涌现、新成果不断积累,对社会工作专业人员的能力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也对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评价和教育培训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因此,迫切需要进一步增强教材的时效性、适用性、专业性和本土性。教材定位于助理社会工作师、社会工作师职业水平考试指导教材与专业社会工作知识和方法普及读本,严格按照考试大纲,整合、梳理和吸纳了我国专业社会工作新政策、新模式、新经验和新成果。书稿质量较好,建议通过。 a参加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相关考生0 a社会工作x法规x社会政策y中国x水平考试j教材 aD922.11v5 aD601v502a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教材编委会4编写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16 01418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67001472100034002142150016002483140347002643300387006113330079009986060031010776900018011087110023011268010027011491164-024620241224161320.0 a978-7-5216-4945-1dCNY39.00 a20241224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监察法及相关规定学习汇编b专著e含指导性案例f中国法治出版社编 a北京c中国法制出版社d2025.01 a288页d21cm a中国法治出版社是中央级法律类图书专业出版社,成立于1989年6月。中国法制出版社每年出版新书品种1000种左右,出版物主要包括,1、法律法规的国家标准版本;2、法律、法规的权威性中外文对照文本;3、中外法学著作;4、研究生、大学本科、专科法学教科书;5、法律工具书;6、解释、宣传、介绍法律、法规的普及性读物。7、法律、法规中文及中外文对照文本的电子出版物。 a本书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以下简称《监察法》)为纲,收录与《监察法》相关的配套法律法规文件及适用《监察法》相关的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发布的执纪执法指导性案例,供广大读者学习和应用《监察法》。本书主要收录的文件有:《监察法》《监察法实施条例》《监察官法》《公务员法》《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等;本书主要收录的案例有:中纪委国家监委发布的第一批、第二批和第三批执纪执法指导性案例。 a本书是广大监察工作人员学习和掌握《监察法》及相关监察配套制度的重要学习资料0 a监察法y中国j学习参考资料 aD922.114.4v502a中国法治出版社4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26 00818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73001472100034002202150016002543300179002703330015004496060035004646900016004997010017005157010017005328010027005491164-024820250219141514.0 a978-7-5216-4648-1dCNY85.00 a20241231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n 000yy ar1 a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释义与实务指南b专著f雷建斌,张耀明主编 a北京c中国法治出版社d2024.12 a368页d24cm a本书按照“条文正文”“条文主旨”“条文解读”“相关规定”的体例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进行逐条释义,主要从立法意义、修改背景、有关条文如何理解和适用等方面进行解析。 a法律工作者0 a突发事件x处理x法律解释y中国 aD922.145v5 0a雷建斌4主编 0a张耀明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706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73001472100034002202150016002543140487002703300439007573330161011966060041013576900016013987110023014148010027014371164-024920241029154955.0 a978-7-5216-4381-7dCNY68.00 a20241029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扫黄打非常用法律法规、相关规定及典型案例指引b专著f中国法治出版社编 a北京c中国法制出版社d2024.11 a436页d24cm a中国法治出版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主管主办的中央级法律类专业出版社,是国家法律法规标准文本的权威出版机构、法律专业信息服务提供商。中国法治出版社自成立以来,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出版方针,坚持正确的出版导向,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坚持为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服务;坚持为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服务;坚持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服务。 a本书收录“扫黄打非”工作常用的各类现行有效法律法规、相关规定,以总类、著作权、出版物管理、音像制品与印刷品管理、文化市场管理、新闻从业人员管理、互联网与数字安全等工作内容进行分类,辅以典型案例,帮助读者轻松、快速学习应知应会的“扫黄打非”工作法律知识,进而更好地履行相关职责。本书可以作为“扫黄打非”、新闻出版、广电等机构工作人员,公安、检察院、法院、文化行政执法等单位办案人员以及律师、企事业单位相关行业法务工作者的案头必备工具书。 a本书可以作为“扫黄打非”、新闻出版、广电等机构工作人员,公安、检察院、法院、文化行政执法等单位办案人员以及律师、企事业单位相关行业法务工作者的案头必备工具书0 a文化市场x市场管理x法规y中国j汇编 aD922.169v502a中国法治出版社4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031 01209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39001472100038001862150016002243300619002403330021008596060043008806900016009237010013009398010027009521164-025020250218153218.0 a978-7-5764-1410-3dCNY89.00 a20250218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数据主体规范模式研究b专著f韩荣著 a北京c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d2025.02 a474页d26cm a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数据发挥了前所未有的价值,并成为了重要的新型生产要素,深刻改变着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社会治理方式。世界各国纷纷提出数字经济发展战略,我国也确立了建设数字强国的目标。与此同时,因数据而起的诸多纠纷和侵权存在广泛的负外部性,呈现出风险社会的特征。关于数据的权利义务分配不够合理及权利边界不够清晰成为数字经济发展及和谐数据秩序构建的关键制约因素。既有的研究以数据客体为主要切入点,而对数据主体的规范模式进行研究可以形成主客体结合的全面视角,未来需要以数据的基本特征为基础,进一步根据各数据主体的地位、功能、能力和资源状况选择适当的规范模式,以合理分配各方数据主体的权利义务并厘定各方的权利边界。 a科技法规研究人员0 a数据管理x科学技术管理法规x研究y中国 aD922.174v5 0a韩荣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006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39001472100034001862150016002203300427002363330015006636060035006786900019007137010017007328010027007491164-025120250217112450.0 a978-7-205-11098-7dCNY68.00 a20250217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210000 ay z 000yy ar1 a信访法律知识问答b专著f李奕佳编著 a沈阳c辽宁人民出版社d2024.03 a246页d26cm a本书以问答的形式全面系统地向读者介绍了信访法律知识。书中内容共包括十一章,首先明晰信访制度与其他权利救济的制度的区别与联系,以及信访法律关系;而后详细介绍了信访工作体制、信访事项的提出和受理、信访事项的办理、监督和追责各个环节的法律法规相关规定;最后对信访法律知识进行拓展,对网上信访(信访事项网上办理)、初次信访、信访事项简易办理及涉法涉诉信访进行了详细介绍。此外,附录部分收录了部分与信访相关的法律法规,供读者查阅参考。 a信访工作者0 a信访工作x法律x基本知识y中国 aD922.182.04v5 0a李奕佳4编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2329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29001472100030001762150016002063140281002223301483005033330019019866060023020056900019020287010013020478010027020601164-025220250120144138.0 a978-7-5197-9917-5dCNY68.00 a20250120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慈善法概要b专著f左菁著 a北京c法律出版社d2025.01 a266页d23cm a左菁,德国科隆大学法学博士、西南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副教授、中国法学会会员、中国社会法学会研究会理事、中国农村经济法制创新研究中心研究员、重庆市民政法治研究基地主任、重庆市养老服务协会理事、中国老龄法学研究会特邀专家、重庆市人大办公厅立法项目深度参与专家,《社会法学研究》主编。 a学界关于慈善法的既有著作主要有两类,一类是针对法律条文本身的释义,例如郑功成和阚珂等学者关于《慈善法》的释义文本,一类是针对慈善法领域某个方面的研究,例如金锦萍《公益信托与慈善信托专论》、高鉴国《中国慈善捐赠机制研究》等,较为缺乏对慈善法进行综合、全面介绍和研究的书籍。本书从法律层面并结合实践案例对慈善法的法律概念、体系构成及具体规则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解读分析,对当前热点事件、案例进行有益探讨,有助于弥补当前慈善法理论研究的不足,具有较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此外,目前已有大量高校开设关于慈善法的专门课程(如西南政法大学社会法学科于2021年开设研究生课程《社会救助法与慈善法》),故该书对于促进高校社会法学科建设,培养社会法学科人才也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本书主要由八章组成:第一章概论:主要包括引言、慈善法产生的社会背景、慈善的概念、特征和功能、慈善法的概念、调整对象、基本原则和体系结构等内容。第二章慈善组织:主要包括慈善组织概述、慈善组织的设立、内部治理、终止等内容。第三章慈善募捐:主要包括慈善募捐概述、公开募捐、定向募捐、慈善募捐活动中慈善组织的义务、重大突发事件慈善协调机制等内容。第四章慈善捐赠:主要包括慈善捐赠概论和慈善捐赠人权利等内容。第五章慈善信托:主要包括慈善信托的基本理论、慈善信托的设立、慈善信托财产的管理和处分、慈善信托的变更和终止以及慈善信托税收优惠及其他促进措施、慈善信托的监管等内容。第六章慈善财产:主要包括慈善财产的范围、处理方式、慈善财产各主体的权利与义务、慈善财产的监管方式等内容。第七章慈善服务:主要包括慈善服务的概述、慈善服务各主体的权利与义务、法律责任等内容。第八章信息公开:主要包括信息公开制度的立法背景及意义和信息公开制度的主要内容。 a慈善法研究人员0 a慈善法x研究y中国 aD922.182.34v5 0a左菁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23 01981nam0 2200277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7001472100034001942150016002283000035002443140772002793300519010513330009015706060035015796900015016147010015016297010017016447010015016618010027016761164-025320250205114204.0 a978-7-302-68211-0dCNY69.00 a20250205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税法b专著e微课版f姜燕,王新芳,吴勃主编 a北京c清华大学出版社d2025.02 a208页d26cm a高职高专经管类专业核心课程教材 a姜燕,教授,主持、参与完成多项省级教科研课题,编写教材二十余本(其中,第一主编共9本;第一主编《新编会计基本技能》教材荣获“十三五”、“十四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参加全国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设计能力大赛获二等奖,主讲的《统计学原理》课程获吉林省优秀课程,教学经验丰富。王新芳,昆山登云科技职业学院管理学院副教授,主讲财经商贸类课程。吴勃,昆山登云科技职业学院管理学院副教授,主讲财务会计类课程。徐洲,上海东方数字财税技术发展研究院院长,财税实务专家。陈瑶彬,昆山登云科技职业学院管理学院副教授,主讲财务会计类课程。张香芹,昆山登云科技职业学院管理学院讲师,财务会计类专业骨干教师,主讲税务类课程。李荣华,昆山登云科技职业学院管理学院讲师,财务会计类专业骨干教师,主讲财务会计类课程。汪慧萍,财务会计类专业骨干教师,昆山登云科技职业学院管理学院讲师,主讲财务会计类课程。 a本书内容已经外聘专家审读审核通过后同意安排出版。本书系统介绍了税收基础理论、税收法律关系、税法基础理论、税收法定要素、税收体系与税制结构等内容。每一章篇首设置“导学案例”,提出问题,引导学习者探知学习的主线;每一章篇中设置小贴士、随堂测验及解析等栏目,内容编排及讲解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强化学习的渐进性、教与学的互动性,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将内容烦琐的税收法律条文应用到千变万化的经济活动中;每一章篇末都有“练习题”,易于调动学生的兴趣与好奇心,从而引发学生的深入思考。同时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法律法规的能力。 a高职0 a税法y中国x高等职业教育j教材 aD922.22v5 0a姜燕4主编 0a王新芳4主编 0a吴勃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06 01289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1001472050008001882100034001962150016002302250015002463140191002613300437004523330041008896060025009306900016009557110025009718010027009961164-025420250113133615.0 a978-7-5216-4976-5dCNY69.00 a20250113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税法一本通b专著f法规应用研究中心编 a3版 a北京c中国法制出版社d2025.01 a612页d21cm2 a法律一本通 a法规应用研究中心是中国法治出版社内设的研究机构,由从事法规、案例图书品种策划出版的资深编辑、国内法学院系的资深教授组成,专门从事法学法律法规图书的编辑研究,为广大读者提供学习法律的资料。 a“法律一本通”系列丛书自2005年出版以来,以其科学的体系、实用的内容,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我们对其进行了多次改版,丰富了其内容,增强了其实用性,再次博得了广大读者的赞誉。税法分册以我国主要税种的相关法律为中心,匹配相关规定和典型案例。适合高校师生、普通读者参考使用。随着实践的发展和法律文件的更新,编者对本书再次进行了修订。修订后的本书力求反映当下我国税收法律制度的最新全貌,并且着重根据增值税法进行修订,编写条文主旨,标记重点法条。 a税法学习者,法律工作者,税务领域读者0 a税法x基本知识y中国 aD922.224v502a法规应用研究中心4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16 01125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073001482100034002212150021002553300432002763330029007085170045007376060043007826900016008257010015008418010027008561164-025520250213110726.0 a978-7-5216-4660-3dCNY188.00 a20250212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上市直通车b专著e注册制下企业A股上市IPO审核要点与实战攻略f王贺主编 a北京c中国法制出版社d2024.10 a2册(822页)d24cm a为帮助广大读者快速、全面、系统、准确把握最新的审核要点并实操应用,本书包括4大部分、20章、110节、近400个精选案例,将数量繁多、散落的数个知识点按照逻辑关系无缝连接起来;汇集了与相关知识点紧密联系的监管规定(包括但不限于科创板、创业板、北交所等)、监管机构的关注要点,以及实操中具体的处理方法及经验总结。下册围绕独立性、持续经营和募集资金使用,介绍了技术独立、不动产独立、业绩下滑、未盈利或亏损企业上市及上市公司募集资金使用等内容。 a上市公司财务审计研究人员1 a注册制下企业A股上市IPO审核要点与实战攻略0 a上市公司x财务审计x审计法x研究y中国 aD922.274v5 0a王贺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295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9001472100030001962150016002262250031002423140109002733300535003823330033009176060029009506900018009797010017009978010027010141164-025620250123093440.0 a978-7-5197-9973-1dCNY78.00 a20250123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释义b专著f许永安主编 a北京c法律出版社d2025.01 a323页d24cm2 a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释义丛书 a许永安,现任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刑法室副主任。曾经多次参与我国刑法、反洗钱法、反间谍法等法律的修订工作。 a本书特邀国家最高立法机构——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刑法室的立法专家组织编写,内容权威、准确。2024年11月8日,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了最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共7章65条。本书对2024年11月修订的反洗钱法逐条撰写释义,为预防洗钱活动,遏制洗钱以及相关犯罪,加强和规范反洗钱工作,维护金融秩序、社会公共利益和国家安全提供帮助。本书详细讲解总则、反洗钱监督管理、反洗钱义务、反洗钱调查、反洗钱国际合作、法律责任等内容。同时,书后附有反洗钱法修订草案说明等立法资料,是国家立法机关法律释义的标准、权威文本。 a反洗钱法研究人员,法律工作者0 a反洗钱法x法律解释y中国 aD922.281.5v5 0a许永安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06 01815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1001472100034001982150016002322250013002483140307002613300865005683330019014336060047014526900018014997010017015178010027015341164-025720241112162531.0 a978-7-5216-4784-6dCNY98.00 a20241112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私募股权基金相关纠纷案例评析b专著f李云丽编著 a北京c中国法制出版社d2024.10 a492页d24cm2 a大成·集 a李云丽现为大成律所高级合伙人、中国区监委会委员、中国区争议解决专业委员会理事,同时担任中国法学会民法学研究会理事、北京律协商事仲裁法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仲裁员及调解中心调解员、北京仲裁委员会仲裁员、西安仲裁委员会仲裁员、合肥仲裁委员会仲裁员、中证中小投资者服务中心公益律师等。 a近年来,私募股权基金相关的案件频发,司法裁判思路亦发生了较大变化,以对赌为例,法院的观点由过去全面否定公司承担对赌义务,演变为在满足特定条件下,认可对赌条款的效力。本人在律师执业及担任仲裁员期间,代理及审理了涉及私募股权基金的大量案件,希望在本书的写作过程中,对过去积累的案例进行总结,同时广泛搜集整理法院、主要仲裁机构的典型案例、裁判思路。通过大量鲜活的实务案例,以一位法律从业者的角度,分析同类案件的法律要点,个人点评,为广大法律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参考。本书以时间为序,整理私募股权基金从过去的空白监管、发改委主管直至现行的证监会体系下的行业自律时期的主要演变过程以及现行监管体系下私募基金相关法律、司法解释、行政法规等规范性文件;以私募基金募、投、管、退的整个生命线为序,以纠纷类型为主题,以实务案例为基本点,整理法院、仲裁委对涉及私募基金的案件,并进行归纳、整理、分析、点评,希望能客观、广泛、全面的分析法院、仲裁委员会的审理思路,并提出法律建议与意见。 a广大法律工作者0 a股权x投资基金x证券投资基金法x案例y中国 aD922.287.5v5 0a李云丽4编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114 01398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5001472100038001922150016002303000041002463140217002873300471005043330053009756060041010286900015010697110033010848010027011171164-025820250124103805.0 a978-7-5223-3748-7dCNY77.00 a20250124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经济法b专著f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组织编写 a北京c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d2025.03 a442页d26cm a2025年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辅导教材 a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以下简称“中注协”)是在财政部党组和理事会领导下开展行业管理和服务的法定组织,依据《注册会计师法》和《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设立,承担着《注册会计师法》赋予的职能和协会章程规定的职能。 a本书为2025年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辅导教材,由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组织编写,全书根据最新法律规定编写,为注册会计师考试专业阶段会计科目考试备考用书。本套教材以读者掌握大学会计等相关专业本科以上专业知识为基准,力求体现注册会计师考试制度改革的总体目标。为帮助广大考生通过考试,更好的掌握会计方面有关知识,在以后的工作学习中发挥重要作用,本书多与实际实务联系,深入浅出地对有关知识点进行讲解和介绍,力求可以达到这一目标,使得本书无论在考试中还是实际实务生活中都能发挥作用。 a本书为注册会计师考试专业阶段会计科目考试备考用书0 a经济法y中国x资格考试j自学参考资料 aD922.29v502a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4组织编写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06 01536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29001472050008001762100038001842150016002223000035002383140435002733300443007083330027011516060033011786900015012117010017012268010027012431164-025920250114153305.0 a978-7-300-33557-5dCNY46.00 a20250114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经济法b专著f马兆瑞编著 a5版 a北京c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d2025.01 a280页d26cm a高等学校经济管理类核心课程教材 a马兆瑞,天津财经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清华大学访问学者。中国法学会会员,天津市经济法研究会理事,天津仲裁委员会仲裁员。长期以来一直致力于经济法的理论和教学研究。主攻经济法、知识产权法、税法。发表多篇论文并出版多部著作。参与完成的省部级课题有《基于多元股权关系的公司内部权力配置制度研究》《医疗责任保险法律问题研究》。在担任本科生和研究生教学工作的同时,长期从事全国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会计师、注册资产评估师的培训工作。 a经济法作为经济类相关专业的主干课程,是研究经济法律关系的一门学科。为学生深入学习与理解财经类法律规范打下基础,旨在提高学生的法律思维与分析能力。该书结合最新立法动向不断修改完善相关内容,可以满足师生学习需要。本书采用通俗的语言介绍法律的基本原理、企业法、公司法、破产法、票据法、合同法、证券法、金融与保险法律制度、会计与审计法、竞争法、产品质量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工业产权法及相关法条的内容,对知识点进行细致的归纳总结并辅以练习题巩固。 a高校经济类相关专业师生0 a经济法y中国x高等学校j教材 aD922.29v5 0a马兆瑞4编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16 01223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1001472100036001882150016002243000031002403300541002713330023008126060033008356900015008687010015008837010015008987010017009138010027009301164-026020250218144554.0 a978-7-5184-4932-3dCNY58.00 a20250218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经济法b专著f郎军,刘金,张向东主编 a北京c中国轻工业出版社d2024.08 a221页d26cm a高等院校经管类专业精品教材 a本书以最新的经济法律法规以及相关的司法解释为依据,首先确定每章的“学习目标”,在此基础上,确定编写条理,进行法理分析和探讨,便于教师围绕教学目的开展教学。注重对学生能力素质的培养。在准确释义的基础上,注意密切联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实际,突出案例教学,通过案例教学反映重点知识和难点知识。为此在每章后安排适量案例分析题,既有利于教师展开教学,师生互动,活跃了课堂的教学气氛,又强化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了教学质量,使学生在将来的经济工作中具备相当的法律素养,既能依法办事开展业务,又能运用经济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a高校经管类专业师生0 a经济法y中国x高等学校j教材 aD922.29v5 0a郎军4主编 0a刘金4主编 0a张向东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331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37001472100034001842150016002183140047002343140061002813300601003423330009009436060037009526900015009897010017010047010017010218010027010381164-026120240829164354.0 a978-7-5618-7810-1dCNY59.00 a20240829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20000 ay z 000yy ar1 a经济法b专著f李昕一,闫玉苹主编 a天津c天津大学出版社d2024.08 a160页d26cm a李昕一,天津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教研室主任。 a闫玉苹,天津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物流教研室主任、专业负责人。 a本书将习近平法治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职业道德、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实践精神融入到教学中。全书共十二章,包括法律基本原理、合同法律制度、公司法律制度、破产法律制度、票据法律制度等民商法内容;反不正当竞争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证券法律制度等经济法律制度和经济纠纷解决途径等内容,有效涵盖了经济社会重要法律关系,具备较强的实用性。本书注重对于课程思政内容的融入:一是用“平等”“法治”“诚信”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解经济法律原则。二是紧跟国家政策和时事热点,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民法典》的内容有机融入教学,使学生了解社会主义法治里面的丰富内涵,增强对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信心。 a高职0 a经济法y中国x高等职业教育j教材 aD922.29v5 0a李昕一4主编 0a闫玉苹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0905 01397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3001472100038001902150016002283000041002443140217002853300471005023330053009736060039010266900018010657110033010838010027011161164-026220250124103707.0 a978-7-5223-3747-0dCNY86.00 a20250124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税法b专著f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组织编写 a北京c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d2025.03 a442页d26cm a2025年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辅导教材 a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以下简称“中注协”)是在财政部党组和理事会领导下开展行业管理和服务的法定组织,依据《注册会计师法》和《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设立,承担着《注册会计师法》赋予的职能和协会章程规定的职能。 a本书为2025年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辅导教材,由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组织编写,全书根据最新法律规定编写,为注册会计师考试专业阶段会计科目考试备考用书。本套教材以读者掌握大学会计等相关专业本科以上专业知识为基准,力求体现注册会计师考试制度改革的总体目标。为帮助广大考生通过考试,更好的掌握会计方面有关知识,在以后的工作学习中发挥重要作用,本书多与实际实务联系,深入浅出地对有关知识点进行讲解和介绍,力求可以达到这一目标,使得本书无论在考试中还是实际实务生活中都能发挥作用。 a本书为注册会计师考试专业阶段会计科目考试备考用书0 a税法y中国x资格考试j自学参考资料 aD922.290.4v502a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4组织编写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06 01126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1001472050008001982100034002062150016002403300515002563330015007716060027007866900020008137010024008338010027008571164-026320250212144637.0 a978-7-5216-4618-4dCNY79.00 a20241224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公司股权运作实务详解与案例剖析b专著f李建阳著 a2版 a北京c中国法制出版社d2024.12 a296页d24cm a本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公司股权运作实务详解,精选的九个热点论题,其内容属于技术性操作细节。内容包括概述、股权架构设计、股权激励、股权投资、小股东权益保护、股权转让、收购和收购防御、股权税务和委托理财等,使您能够对各个论题的理论和实践,及可能的未来发展趋势,有一个较为深入的了解和把握。下篇:股权纠纷典型案例深度剖析,所选案例多来自人民法院案例库和中国裁判文书网,笔者精简了案件事实内容,保留原裁判文书的说理部分,增加了律师评析,提出了一些律师实务观点和看法,以使读者能够对案例所涉的法律问题有一个完整的把握。 a法律工作者0 a公司x股权x案例y中国 aD922.291.915v5 0a李建阳f(1979-)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561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39001472100034001862150016002203300991002363330019012276060023012466900020012697010015012898010027013041164-026420241009110631.0 a978-7-301-35634-0dCNY78.00 a20241009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破产管理人实务指引b专著f刘毅主编 a北京c北京大学出版社d2024.09 a360页d26cm a本书稿以破产法理论为指导,结合作者担任上百家破产企业管理人的实践经验,阐述了企业破产管理人的工作流程和破产管理实务中常见的疑难问题,为法律专业人士承担企业破产管理工作提供了详尽的指引。书稿内容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系破产管理人实务工作指引,内容涵盖破产清算、破产重整(预重整)、破产和解三大程序构建而成的完整破产体系。本部分对破产程序中管理人履职工作进行了全场景、全流程的刻画,从管理人接受法院指定、组建工作团队,到接管债务人、并开展资产调查与债权审核工作,再到资产变价处置、债权清偿分配,直至最终破产程序终结;并附有实践经验中总结而成的文书模板。同时,就与破产程序、公司自行清算程序均紧密相关的公司强制清算程序,本书亦作出了相关的实务操作指引。第二部分系破产管理工作中常见疑难问题的实践经验分享。《企业破产法》系实践性法律,其中存在大量法律规定模糊、空白之处,实务中对此亦存在不同的操作口径,如破产工作中各方主体的识别、公司人格否认制度在破产程序中的适用、破产清算与强制清算工作的差异、管理人接管工作中的要点等。针对这些常见疑难问题,本书稿分享了破产管理工作中的实践经验,以供读者参考。 a破产法研究人员0 a破产法x研究y中国 aD922.291.924v5 0a刘毅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010 01808nam0 2200277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1001472100038001982150016002363000031002523140494002833300605007773330013013826060043013956900016014387010017014547010015014717010017014868010027015031164-026520250122110920.0 a978-7-300-33619-0dCNY39.00 a20250122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民用航空法基础b专著f戴禄胜,吴骞,周德军主编 a北京c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d2025.02 a241页d26cm a新编21世纪职业教育精品教材 a戴禄胜,副教授,江苏航空职业技术学院空中空中乘务系主任、空中乘务专业带头人、校专业建设委员会成员,主要从事高职院校教育教学及管理工作。吴骞,从事民航一线工作十余年,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苏州旅游与财经分院空中乘务专业办公室科员,民航法规专业课教师,主要从事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工作。周德军,副教授,江苏大学法学院教师,主要从事与航空法经济法课程教学和研究,主持与参与国家及省级教科研项目近20项,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参编教材4部,荣获省市各级教学比赛奖多次。现为江苏大学教学名师、硕士研究生导师。 a本书主要涉及以下内容:民航法规基础理论、民用航空器管理法律制度、航空人员管理法律制度、机场管理法律制度、空域与空中航行法律制度、航空运输管理法律制度、航空运输合同法律制度、通用航空法律制度、民用航空器搜寻救援与事故调查、航空器对地(水)面第三人损害赔偿法律制度、航空保险法律制度、民用航空涉外法律制度以及法律责任等相关内容。本书着重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概念进行介绍,理论联系实际,对我国民航业现状进行分析的同时,引用大量案例剖析实际问题,力求反映我国民航法制建设的最新成果。本书既可用于高等院校专科教学,也可用于自学考试、函授、电大等成人教育的教学,还可供民航系统在培训干部、管理人员、进行普法教育时使用。 a职业教育0 a民用航空x航空法y中国x职业教育j教材 aD922.296v5 0a戴禄胜4主编 0a吴骞4主编 0a周德军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23 01410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065001482100034002132150016002473140311002633300413005743330019009876060043010066900016010496900018010657010017010837010017011008010027011171164-026620241011102926.0 a978-7-5115-8471-7dCNY196.00 a20241011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中国工会常用法律法规与政策文件汇编b专著f张安顺,戴世强编著 a北京c人民日报出版社d2024.10 a621页d24cm a张安顺,教授,山西省总工会干部学校原党委书记、第一副校长。长期从事劳动法、劳动保护与监督检查、安全生产培训等教学与研究工作。多次参与地方性法规的起草及论证工作。曾获“全国工会干部教育培训先进个人”“山西省优秀教育工作者”等荣誉称号。戴世强,副教授,吉林省工会干部学校教务处主任,吉林省劳动模范协会副秘书长。 a本书收录的主要是与工会日常工作相关的常用政策法规,旨在帮助工会工作者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法律问题。全书共十个部分,分别从综合类法律法规及政策文件,和与工会组织工作、工会宣传教育工作、工会权益保障工作、工会劳动与经济工作、工会基层工作、工会法律工作、工会女职工工作、工会财务与经审工作、工会资产监督管理工作等相关的法律法规及政策文件进行归纳,让读者可以根据需要,迅速查找到自己所需的相关内容,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a工会法研究人员0 a工会法x工会工作x方针政策j汇编y中国 aD922.569v5 aD412.6-012v5 0a张安顺4编著 0a戴世强4编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017 01246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77001472050008002242100042002322150016002743000065002903300487003553330017008426060045008596900018009047110043009228010027009651164-026720241030151227.0 a978-7-5167-6716-0dCNY66.00 a20241030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劳动人事争议处理法律政策汇编b专著f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调解仲裁管理司编 a3版 a北京c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d2024.01 a329页d26cm a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系列培训教材 a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部党组关于推动和谐劳动关系高质量发展工作要求,拟组织出版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系列培训教材,通过政策法规宣传、调解仲裁业务指导等形式,进一步提升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工作水平,推动新时代“枫桥经验”实践创新。本书为其中一种,根据近几年劳动人事争议处理相关法规政策的更新及发布情况,在《劳动人事争议处理法律政策汇编(第二版)》的基础上进行修订,以满足调解员仲裁员现实工作需要。 a调解员仲裁员0 a劳动争议x处理x劳动法y中国j教材j汇编 aD922.591.9v502a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调解仲裁管理司4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107 01234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1001472100034001982150016002323000029002483300585002773330033008626060041008956900016009367010013009528010027009651164-026820241105132915.0 a978-7-301-35743-9dCNY79.00 a20241105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生态保护补偿的法理阐释与制度构造b专著f潘佳著 a北京c北京大学出版社d2024.11 a402页d26cm a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a书稿主要分为六部分内容:生态保护补偿规范的历史发展与概念界定、政府在生态保护偿中的法律定位、生态保护补偿规范的法律属性、生态保护补偿的法律关系主体及其权义结构、生态保护补偿制度的正当性、专门立法应对与关键制度因应。本书从厘清生态保护补偿的概念和法律属性入手,为理论研究和专门立法奠定了重要基础。发掘出适合中国本土国情的政府应然角色定位及其一般权义构造,全面提升了新时代政府主导生态保护补偿实践的理论根据和法治内涵。通过论证生态保护补偿制度的正当性基础,并从核心制度着手,提供了当前条例完善的立法建议,将为尽快推动专门立法提供有说服力的理论依据和切实建议,更好地解释和输出中国经验。 a生态环境补偿机制法规研究人员0 a生态环境x补偿机制x法规x研究y中国 aD922.684v5 0a潘佳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107 01634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37001472100034001842150016002183140474002343300567007083330029012756060029013046900015013337010017013488010027013651164-026920241224153936.0 a978-7-5216-4941-3dCNY79.00 a20241224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民商事审判实务b专著f何颖来主编 a北京c中国法制出版社d2024.12 a364页d24cm a主编,何颖来,外交学院国际法系讲师,外交学院争议解决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民商法学博士,2022年入选外交学院卓越人才青年学者,现任北京市银行法学研究会副秘书长、专家理事;北京市物权法学研究会专家理事。主攻担保法、物权法、合同法(保理合同)方向,曾在CSSCI核心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5篇,参与撰写和翻译学术专著3部,参与编写民法典释义书2部,主持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规划项目1项,作为主要成员参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大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等国家级和省部级项目若干。 a以《民法典》为中心、各民商事单行法为辅助的社会主义民商事法律体系已建成,在该体系下,如何解释法律从而正确适用法律,减少裁判分歧,成为当下的主要任务。而对法律问题的认识不能站在纯粹的理论视角空谈,脱离司法实践来研究需要解释的法律条款是没有意义的。因此本书对当前民商事审判实务中所遇之疑难问题和已产生裁判分歧的重点问题进行了研究,不仅为其他法律工作者提供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专题知识,更是为其展示了民商事案例研习与整理的方法论样本。本书中的每一个专题都是基于大量案例研究的基础上所诞生,这是一本实务与理论并重的前沿问题研究著作,也是关于民商事法律实务的案例研习图书。 a民商法学习者,法律工作者0 a民商法x审判x案例y中国 aD923.05v5 0a何颖来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26 01221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1001472050008001882100030001962150016002263140155002423300465003973330021008626060027008836900015009107010015009258010027009401164-027020241218115518.0 a978-7-5197-9872-7dCNY39.00 a20241218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民法典人格权编一本通b专著f程啸编著 a2版 a北京c法律出版社d2024.01 a270页d21cm a程啸,法学博士,清华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研究领域为民法、不动产法、网络法、个人信息保护与数据权利。 a本书是作者按照民法典人格权编的体例编写而成,以方便法官、律师、法律学习者等迅速查找使用。以民法典婚姻人格权编为主体框架进行编写,包含作者精心撷取的与人格权相关的法律条文、相关规章、司法解释规范性文件的相关内容和典型案例。本书根据民法典人格权编内容由清华大学教授程啸精心撰写。一本通系列一直具有不错的经济效益和市场号召力,距离上一版出版已过去三年时间,出现了新变化和案例,作者此次修订再版,特别添加了法条评析板块,对重点法条进行了评述,相信会具有不错的市场表现。 a人格权利研究人员0 a人格x权利y中国j汇编 aD923.19v5 0a程啸4编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19 01000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85001472100034002322150016002663300383002823330025006656060023006906900015007137010015007288010027007431164-027120250205135447.0 a978-7-5109-4380-5dCNY86.00 a20250205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担保法前沿问题与判解研究h第六卷i新类型担保的裁判发展与解释路径b专著f高圣平著 a北京c人民法院出版社d2024.12 a392页d24cm a本书作者深度参与了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二庭就《解释》的起草、调研和讨论工作,本书撰写也伴随着《解释》起草的全过程,表达了作者对《解释》各条文的理解。在本书中,圣平教授选取目前实践中和理论上争议较大的问题从学理上展开了充分的研讨,对于担保物权的功能化、动产担保、不动产担保、保证合同等均作了颇有见地的深入研究。这些专题研究都较好地回应了登记实践、信贷实践和司法实践中的疑难问题。 a本书适用于法律工作者0 a担保法x研究y中国 aD923.24v5 0a高圣平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06 00889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7001472100034001942150020002282250043002483300235002913330019005266060045005456900015005907010015006058010027006201164-027220250219110351.0 a978-7-5109-4075-0dCNY86.00 a20250219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a z 000yy ar1 a居住权纠纷案件裁判规则研究b专著f杨奕主编 a北京c人民法院出版社d2024.10 a339页c图d24cm2 a中国法院类案检索与裁判规则专项研究丛书 a本书为“中国法院类案索引与类判规则专项研究丛书”中的《居住权纠纷案件裁判规则》,主编为杨奕。为了不断满足新时代对人民法院审判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新期待,最高人民法院审判理论研究会开展的类案检索与裁判规则专项研究,借助大数据检索平台。 a物权法研究人员0 a住宅x物权法x民事纠纷x审判x案例y中国 aD923.25v5 0a杨奕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460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5001472100030001922150016002223140147002383300629003853330111010146060027011256900016011527110023011688010027011911164-027320240627164806.0 a978-7-5197-9256-5dCNY65.00 a20240627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知识产权律师实务b专著f广东省律师协会编 a北京c法律出版社d2024.01 a331页d21cm a广东省律师协会是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设立、由广东省律师组成的社会团体,受广东省司法厅的指导和监督,对广东省的律师队伍实施行业自律管理。 a本书是广东律协组织编写的知识产权领域律师实务探讨之作,共收集28篇文章。为方便阅读,本书根据文章涉及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类,共设置了五篇。分为专利篇、著作权篇、商标权篇、不正当竞争篇、制度分析篇。这些文章全部由从事知识产权法律工作的专业律师撰写的,内容丰富,类型多样。有对案件典型案例的客观介绍,真实还原案情;有结合案例所涉及的法律问题、争议焦点进行解剖分析;也有介绍办理案件的独到的思维和技巧和代理案件的切身体会;还有对知识产权实务的疑难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和对知识产权基本理论进行重新的思考和研究。从中既可以看到律师们的困惑和思考,还可以看到我国知识产权司法实践已经取得的进步和存在的问题。相信这本既有理论性,又重视实务性的书。 a本书对法学研究者、公司法务人员而言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对法律实务工作者尤其律师而言,更加具有借鉴与指导意义0 a知识产权法x案例y中国 aD923.405v502a广东省律师协会4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0703 01390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37001472100038001842150016002223140209002383300601004473330019010486060023010676900016010907010015011068010027011211164-027420241225132822.0 a978-7-5670-4068-7dCNY70.00 a20241225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70000 ay z 000yy ar1 a著作权的替代手段b专著f郭雪军著 a青岛c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d2024.12 a248页d26cm a郭雪军,清华大学法学博士,山东科技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作者二十余年来从事知识产权法的教学与研究工作,期间发表了二十余篇有关知识产权法、法律经济学的研究论文,参编知识产权法教材一部,主持两项省部级课题。 a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在作品从著作权人到达中间商的阶段——也就是公开商业领域,著作权人和中间商利用著作权执法排除未经许可的商业提供者,保证著作权的顺利运行。在作品从中间商到达消费者的阶段——也就是私人消费领域,著作权人和中间商利用替代手段吸引消费者购买正版产品,排除未经许可的私人提供者,保证私人消费领域的排他性。出于排除成本的考虑,著作权适用于公开的商业领域,替代手段适用于私人消费领域,替代手段对著作权形成了补充的关系。著作权与替代手段之间存在适用的边界,应达到两者之间的平衡。创新观点:著作权在著作权人到达中间商的阶段发挥作用,替代手段在中间商到达消费者的阶段发挥作用,二者形成互补并应达到平衡。 a著作权研究人员0 a著作权x研究y中国 aD923.414v5 0a郭雪军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26 00896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7001472100034002042150019002382250033002573300245002903330031005356060029005666900015005957010017006108010027006271164-027520250219113249.0 a978-7-5216-4686-3dCNY49.00 a20250218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a z 000yy ar1 a合同纠纷法律知识一本全b专著e漫画案例版f王国才主编 a北京c中国法治出版社d2024.11 a13,333页d21cm2 a新时代公民法律常识全知道丛书 a本书从合同的一般规定到合同的订立、效力、履行、保全、变更、转让及权利义务终止、违约责任,逐一展开,确保逻辑的严密性与周全性。不仅基本覆盖了民法典合同编,而且针对买卖合同、赠与合同、房屋租赁合同等典型合同类型易发生的纠纷点进行了的探讨和分析。 a合同法研究人员,法律工作者0 a合同纠纷x基本知识y中国 aD923.64v5 0a王国才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573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073001482050008002212100030002292150017002593140453002763300434007293330031011635170035011946060023012296900015012527010013012678010027012801164-027620241115141551.0 a978-7-5197-9604-4dCNY258.00 a20241115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合同审查精要与实务指南b专著e《民法典》全类型合同起草与审查f雷霆著 a3版 a北京c法律出版社d2024.01 a1044页d25cm a雷霆,会计学学士、工商管理硕士,中国注册会计师、注册执业律师、资产评估师。具有多年的涉外政府机构、企业单位工作经验,在外资企业超过10年的会计、法律和审计从业经历,目前在某大型企业集团从事公司法律、审计、会计及税务等相关工作。对中国公司法、会计法、税法等法律法规与商业环境具有较为深刻的理解与应用经验;擅长公司的筹划设立、资本运作、并购重组、税务筹划等。亲身参与了多起企业筹建设立、企业合并、分立、资产股权并购以及企业清算业务,有较为丰富的实战经验。 a随着《民法典总则编司法解释》(2022年3月)、《民法典合同编通则司法解释》(2023年12月)的出台以及《公司法》(2023年修订)即将于2024年7月1日起生效施行,我国民商法律尤其是合同法律再次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合同纠纷司法实践也对这些变化予以了积极的回应,进而对合同起草、审查实务工作带来了深远的影响。鉴于此,在保持本套书第二版体例结构、写作风格的基础上,对最新的法律、司法解释和司法实践变化予以反映,便于合同法律师或公司法律顾问在实务中开展工作。 a合同法研究人员,法律工作者1 a《民法典》全类型合同起草与审查0 a合同法x研究y中国 aD923.64v5 0a雷霆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121 02209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059001482100034002072150016002413301609002573330029018666060027018956900015019227010015019378010027019521164-027720250205112459.0 a978-7-301-35844-3dCNY158.00 a20250205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民法典》合同编通则合同实务解读及应用b专著f吴江水著 a北京c北京大学出版社d2025.01 a678页d19cm a合同涉及的法律规则纷纭复杂,法律规定、司法解释和学术理论与合同实务之间往往貌合神离。如何在合同实务中充分利用法律规则、司法解释的相关规定提高合同的合法性和实用价值,以往的办法只能依靠经验的积累和单打独斗式的法律检索,既不系统又不深入。从商务规律角度理解合同条款、从合同实务视角看待相关法律及司法解释,才能融会贯通理解合同,并集商务知识、合同知识、法律知识为一身,因地制宜、驾轻就熟地为商务活动提供最有价值的合同服务,以实现交易利益的最大化和交易风险的最小化。本选题参考《民法典》合同编的相关学理解读、法律解读,结合合同编之中及之外的相关法律、相关司法解释,从合同实务角度而非法理、学理角度,逐条从商务原理、相关法律、实际运用的角度解读法律条款的延伸信息,以及合同各方的不同风险点、控制点。撰写的目标,是为合同实务工作者提供一本言简意赅、直奔主题、知识面广、视野开阔、方法实用的实务工作参考书。力求避免连篇累牍的理论学说、案例分析、法律汇编等实用性欠佳的写作方式,直接帮助读者理解法律的商务意义、立法动机和实务重点甚至方法。在内容安排方面,将重点解读条款本身的关键点,和所涉及的民法典其他法条、其他法律相关法条,以及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例如,对于买卖合同中产品质量相关规定,不仅解读每条规定在商务上的用途、与通则规定的关系,还大量介绍《产品质量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反不正当竞争法》《标准化法》《刑法》等《民法典》以外的相关内容、司法解释的相关内容,相当于针对一个个问题点进行全面的法律调研。并以此为基础,列出买方、卖方、第三人(如有)的风险所在,以及在合同中的解决方向或方案。因此,本选题既可以帮助律师、法律顾问等法律实务工作者提高对合同条款的理解及应用能力,还可以作为具有一定趣味性的合同知识扩展读本。促使对合同理解的深入和技能的提高,使合同更好地源于商务、服务于商务,也为合同研究领域打开新的空间。 a法律研究人员,法律工作者0 a合同法x法律解释y中国 aD923.65v5 0a吴江水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06 01070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79001472050008002262100030002342150019002643300427002833330029007106060017007396900014007567110031007708010027008011164-027820250213092421.0 a978-7-5197-9994-6dCNY36.00 a20250213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b专著e实用问题版f法律出版社法律应用中心编 a2版 a北京c法律出版社d2025.02 a14,261页d21cm a带着问题学习法律,以法律解决实务问题。本书由四部分组成:一是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最新文本及相关法律规定;二是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相关的实用问答,聚焦现实热点问题,帮助读者更直观、通俗地了解法律规定,更好解答生活中的法律问题;三是收录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相关的最新司法解释、配套规定的文本;四是婚姻家庭领域常用的法律文书范本、流程图表等实用工具。让读者既能看到最新的法律规定,又能更快地、直接地找到问题的答案和处理法律事务的实用工具。 a婚姻法学习者,法律工作者0 a婚姻法y中国 aD923.9v502a法律出版社法律应用中心4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126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83001472100032002302150016002623300465002783330021007435170035007646060027007996900016008267010015008428010027008571164-028020240902164339.0 a978-7-5426-8661-9dCNY88.00 a20240902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10000 ay z 000yy ar1 a商事案件中的裁判思维与法律方法b专著e基于案例与审判实践的近距离观察f李非易著 a上海c上海三联书店d2024.08 a375页d24cm a本书主要是作者结合自身的商事审判实践,以法官的视角,讨论商事案件审理过程中的商事审判思维是怎样的,以及这种思维是如何具体在个案中通过某些法律方法或者审判方式来呈现。全书以“商事裁判思维”为核心,以各种法律方法和裁判方法为线索,以一些具体的问题与作者实际承办的司法案例为载体,串联起全书内容。李非易,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商事庭审判团队负责人、审判员。上海法院审判业务骨干、上海法院十佳青年、上海二中院青年审判业务带头人,荣立上海法院个人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两次。 a商法审判研究人员1 a基于案例与审判实践的近距离观察0 a商法x审判x研究y中国 aD923.994v5 0a李非易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0905 01438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6001472100034002032150016002372250025002533140327002783300471006053330017010766060025010936900016011187110023011348010027011571164-028120241009132759.0 a978-7-5109-4248-8dCNY28.00 a20241009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商事法律文件解读h总第235辑b专著f人民法院出版社编 a北京c人民法院出版社d2024.09 a120页d23cm2 a最新法律文件解读丛书 a人民法院出版社是最高人民法院直属的出版机构,承担着最高人民法院法制宣传和文化建设的重要职责和任务,是全国法院文化建设工作的主阵地之一,出版了包括法律、法规、司法解释汇编、案例分析、审判理论与实务丛书、法学理论著作以及法律普及性读物等各门类的法律书籍,在出版及法律业界树立起独特的品牌,并在司法实务领域确立了明显的优势地位。 a本书是最新法律文件解读丛书之一。在“司法解释、司法指导性文件与解读”栏目,本辑收录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大型企业与中小企业约定以第三方支付款项为付款前提条款效力问题的批复》;在“部门规章、规章性文件与解读”栏目,本辑重点收录了《反保险欺诈工作办法》《关于加强和改进互联网财产保险业务监管有关事项的通知》及其答记者问文章;在“法答网精选答问”栏目,本辑收录了《法答网精选答问(第七批)》;在“新类型疑难案例选评”栏目,本辑收录了《某运输公司与朱某升等追收未缴出资案》一文。 a商法研究人员0 a商法x法律解释y中国 aD923.995v502a人民法院出版社4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010 01683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6001472100034002032150016002372250025002533140479002783300527007573330015012846060037012996900015013366900016013517110023013678010027013901164-028220241112153326.0 a978-7-5109-4278-5dCNY28.00 a20241111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刑事法律文件解读h总第229辑b专著f人民法院出版社编 a北京c人民法院出版社d2024.10 a120页d23cm2 a最新法律文件解读丛书 a人民法院出版社成立于1986年,是最高人民法院质直属的出版机构,承担着最高人民法院法制宣传和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是全国法院文化建设工作的主阵地之一。多年来,人民法院出版社秉承“立足审判,服务法治”的办社宗旨,出版了包括法律条文理解与适用、司法解释理解与适用、案例指导、审判理论与实务丛书、法律工具书、法学理论著作、司法考试辅导教材以及法律普及性读物等各门类的法律书籍,在出版及法律业界树立起独特的品牌,并在司法实务领域确立了明显的优势地位,年出版图书300余种,生产码洋超过1亿元。 a本丛书主要收录刑事审判、纪检监察和惩治违法违纪等方面的法律文件与解读,以及司法工作中的热点与疑难问题研究、新类型疑难案例选评、法律适用问题解答等内容。通过对最新出台的法律、法规、司法解释、部门规章以及重要地方性法规进行同步动态解读,为广大读者学习理解最新法律规范,正确贯彻执行法律文件,提供了一个全方位、多层面的高速信息平台。本辑重点收录了《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印发落实最高人民检察院“八号检察建议”典型案例的通知》《检察机关依法惩治破坏市场竞争秩序犯罪典型案例》等典型案例及相关负责人答记者问。典型案例的通知》等典型案例。 a法律工作者0 a刑法x刑事诉讼法x法律解释y中国 aD924.05v5 aD925.205v502a人民法院出版社4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114 01324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1001472100034001982150016002323140169002483300529004173330021009465170023009676060025009906900015010157010013010308010027010431164-028320241022134610.0 a978-7-5109-4255-6dCNY65.00 a20241022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刑事疑案解析b专著e让客观证据“说话”f琰初著 a北京c人民法院出版社d2024.10 a273页d25cm a作者柯武松,笔名琰初。武汉大学法律硕士。原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审判员。多次荣获优秀裁判文书、精品案件、办案能手等奖项,曾荣立中央政法委一等功、湖北省委省政府一等功等。 a本书揭开了法官在运用证据时内心确信的面纱,通过探析如何对刑事疑案的证据进行取舍和研判,从而展现案件法律事实形成的过程。本书详细介绍了刑事疑案形成的原因,提出了处理刑事疑案的思路与对策。通过精心设计的一起模拟案例来论述法官在审理刑事疑案过程中如何进行证据分析、证据运用的实务问题,并采取案例研究的实证分析方法,从真实的案例中完整呈现法官在审理案件中的逻辑推断、证据运用。书稿分为刑事疑案审判理念、刑事疑案审判证据运用、刑事疑案实证分析三章,对刑事诉讼证据的运用进行了较为全面而丰富的阐述,具有一定的理论研究价值和实务指引价值。 a刑事犯罪研究人员1 a让客观证据“说话”0 a刑事犯罪x案例y中国 aD924.05v5 0a琰初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024 01534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73001472100034002202150016002543140393002703300497006633330017011606060049011776900016012267110023012428010027012651164-028420241216135155.0 a978-7-5109-4295-2dCNY89.00 a20241216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案件司法解释适用指引b专著f人民法院出版社编 a北京c人民法院出版社d2024.11 a448页d24cm a人民法院出版社成立于1986年,是最高人民法院直属的出版机构,承担着最高人民法院法制宣传和文化建设的重要职责和任务,是全国法院文化建设工作的主阵地之一。人民法院出版社秉承“立足审判,服务法治”的办社宗旨,出版了包括法律、法规、司法解释汇编、案例分析、审判理论与实务丛书、法学理论著作以及法律普及性读物等各门类的法律书籍,在出版及法律业界树立起独特的品牌,并在司法实务领域确立了明显的优势地位。 a本书以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案件司法解释为主,汇集起草、阐说该刑事司法解释的背景资料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司法解释、司法文件、案例等内容,形式简洁,结合新公布的法律或司法解释、紧跟时势,体例简明。本书具有司法解释标准文本、司法政策精要辑录、相关法规一索即得、专家法官权威导读、指导案例参照适用等内容,特点鲜明,资料丰富。相关的司法解释,并在司法解释后附“导读及适用要点”,为该司法解释的理解与适用。挖掘法答网资源“富矿”,收录具有典型性、前沿性或疑难复杂的法律适用咨询答疑,促进统一法律适用。 a法律研究人员0 a破坏社会经济秩序罪x法律解释x法律适用y中国 aD924.335v502a人民法院出版社4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19 02032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5001472100030002022150016002323140883002483300513011313330015016445170027016596060035016866900017017217010013017388010027017511164-028520241008134950.0 a978-7-5197-9547-4dCNY98.00 a20241008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诉讼精细化b专著e民商事诉讼律师办案手册f颜莉等著 a北京c法律出版社d2024.01 a412页d24cm a颜莉律师,四川省优秀律师,北京东卫(成都)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执行主任,东卫律师学院创始人,成都市律协证券与资本市场法律专委会副主任,成都市律协申请律师执业人员面试考核考官,成都市锦江区人大法律专家库成员,四川轻化工大学法学院法律硕士研究生校外导师,成都市法学会安全与应急法治研究会常务理事,具有证券从业资格和上市公司独立董事资格。颜律师从事律师职业20年,曾担任多个人民政府部门、上市公司、大中型企业、金融机构法律顾问团队首席律师,主要从事重大争议解决、公司法律顾问、房地产建筑、金融证券等领域法律事务,2015、2017年被《中国律师年鉴》收录为年鉴人物——优秀证券律师。担任点睛网律师学院、智元法律课堂、中国行为法学会培训合作中心、英才苑府法律教育网、iCourt等多个法律教育培训机构特邀讲师,多次在国家级期刊上发表律师专业论文,《货币“占有即所有”法则的内涵与适用条件》、《<证券法>现金分红制度的意义与实施难题》、《证券市场“吹哨人”有奖举报制度亟待完善》、《浅析项目收益债券》等等。 a民商事诉讼精细化、可视化,早在7、8年前就已被提出,经过笔者团队这几年的不断优化和实践,从民事诉讼思维精细化到诉讼流程精细化两个维度进行剖析,给大家呈现一个比较系统的精细化体系,可以贯穿律师办理民商事诉讼案件的全过程,从而帮助律师规范诉讼代理服务业务,提高民商事诉讼服务效率和质量,共同推动诉讼代理服务市场的进步。本书一共分为四章,将系统地与大家分享律师代理民商事案件诉讼精细化流程的内容,旨在从诉讼思维体系和诉讼流程两个维度,确立诉讼精细化的基本体系与框架,并对体系内的各个环节和诸多问题进行简要阐释和探讨。 a法律工作者1 a民商事诉讼律师办案手册0 a民事诉讼x律师业务y中国j手册 aD925.1-62v5 0a颜莉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010 01312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9000271000041000661010008001071020015001151050018001301060006001482000041001542050008001952100034002032150017002373300690002543330035009446060031009796900016010107010017010268010027010431164-028620250218155854.0 a978-7-301-35943-3b精装dCNY198.00 a20250218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实务刑事诉讼法评注b专著f喻海松编著 a2版 a北京c北京大学出版社d2025.01 a2324页d19cm a《实务刑事诉讼法评注》自2023年9月推出第一版以来,已一年有余。一年多来,我国刑法诉讼司法层面规范更新较多:既涉及基本规范,如《国家安全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自2024年7月1日起施行;亦涉及其他规范,如“两高”和有关部门发布多件司法解释、规范性文件和指导性案例,均涉及刑事诉讼程序。这就使得第一版《实务刑事诉讼法评注》已不能充分满足刑事司法实务所需,修订推出第二版成为必然。第二版悉数增补最新司法规则(亦增补了此前遗漏的个别相关规定、规范性文件),并对原有规则作了衔接的必要技术处理、厘清规则层级,方便快速查找;同时,新增人民法院案例库部分参考案例和法答网、检答网部分答疑,进一步完善刑事诉讼程序规则。作此修订后,第二版的篇幅略有扩充,可以准确反映当下我国刑事诉讼法及其适用规则的最新面貌。 a刑事诉讼法研究人员,法律工作者0 a刑事诉讼法x法律解释y中国 aD925.205v5 0a喻海松4编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0793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83001472100034002302150016002643300155002803330031004356060027004666900018004937110025005118010027005361164-028720241211115007.0 a978-7-5109-4198-6dCNY88.00 a20241211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全国法院第三十五届学术讨论会河南法院系统获奖论文汇编b专著f河南法官进修学院编 a北京c人民法院出版社d2024.10 a434页d24cm a本书对于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为推进我省法院的学术研讨工作不断上新台阶和法院调研水平的不断提高及专家型法官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 a本书适用于法院相关工作人员0 a法院x工作y河南j文集 aD926.22-53v502a河南法官进修学院4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12 01700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065001482100034002132150016002473140389002633300699006523330015013516060033013666900017013997010015014168010027014311164-028820241226140748.0 a978-7-5109-4328-7dCNY138.00 a20241226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人民法院执行工作法律规范实用手册b专著e含适用标注f王齐亮编 a北京c人民法院出版社d2024.11 a724页d24cm a王齐亮,济南市中级人民法院执行二庭庭长,山东省审判业务专家,中国法学会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理事。参与编写《最高人民法院执行司法解释条文适用编注》《人民法院办理执行案件规范》《人民法院办理执行实施案件操作指引》《新民事诉讼法条文理解与适用》等多部业务指导用书。多次在国家法官学院,以及山东、北京、广东、福建、安徽、江西、山西、内蒙、新疆等省的执行业务培训班上授课,执行实务与理论经验丰富。 a本书由山东省济南市中级人民法院执行庭庭长王齐亮编写。全书贴合法院执行工作实践,围绕“诉讼法及司法解释”“执行类司法解释”“执行类规范性文件”“民商事法律、司法解释、规范性文件”四编,对当前执行领域常用的、重要的法律文件进行分类汇编,是法院执行工作人员好用实用的“案头工具书”。本书主要亮点:一是实用性强。本书在全面梳理当前执行领域的法律规范文件的基础上,紧密结合法院执行工作实践,对法律文件进行了全面细致地分类编排。二是内容全面。全书不仅收录了众多执行法律类规范,还收录了与执行工作相关的诉讼类文件、民商事类实体法规范等。三是颇具新颖性。本书对民诉法、民诉法解释等重点法律、司法解释等,采取条文新旧对照的方式,一目了然地展现条文的沿革信息,方便执行工作人员查找和定位法条,极大地提升了办案效率。 a法院工作者0 a法院x执行(法律)y中国j手册 aD926.2-62v5 0a王齐亮4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02 01440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9000271000041000661010008001071020015001151050018001301060006001482000055001542100030002092150016002393140353002553300455006083330013010635170017010766060025010936900014011187110027011328010027011591164-028920250113105820.0 a978-7-5197-9895-6b精装dCNY118.00 a20250113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守一制万b专著e律师办案笔记f上海汉盛律师事务所编 a北京c法律出版社d2025.01 a349页d24cm a上海盛律师事务所成立于1996年,总部位于上海,是一家覆盖全球法律服务的大型综合性律师事务所,二十多年的专业和历史沉淀,汉盛已在知识产权、金融与证券、建筑与房地产、刑事辩护、国际业务、互联网法律、兼并收购、公司治理与合规经营、境外投资、基金、税务、文化传媒、能源与环保、争议解决、破产与清算等诸多业务领域取得行业领先优势,拥有极其丰富的法律服务经验。 a本书律师办案笔记板块为初入职场的律师打开了认识行业规则的一扇窗,能让青年律师更清楚地办案,更从容地应对。本书整体为上海汉盛律师事务所精选的28件经典案例,纵向上分诉讼和非诉两大类,横向上分金融证券与公司治理、刑事合规与知识产权、合同纠纷与建设工程、争议解决四大板块,通过阅读本书青年律师可以了解成熟律师对相关案件的办案方法和对于法律的理解,例如,如何快速理解案件的基本情况并适用相关的规定、如何运用证据、如何提出准确的诉求、如何说服法官采纳你的观点等。 a广大律师1 a律师办案笔记0 a律师业务x案例y中国 aD926.5v502a上海汉盛律师事务所4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16 01282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8000271000041000651010008001061020015001141050018001291060006001472000051001532100038002042150016002422250015002583140129002733300493004023330019008955170025009146060023009396900012009627010015009748010027009891164-029020241216144613.0 a978-7-5598-7566-2b精装dCNY58.00 a20241216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450000 ay z 000yy ar1 a表象背后b专著e文艺作品中的法律小史f夏婷婷著 a桂林c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d2025.01 a300页d21cm2 a趣味法律史 a夏婷婷,法学博士,沈阳师范大学法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法律史、传统法文化的教学和科研工作。著有《唐代拟制判决中的法律发现》等。 a本书从中外文学艺术作品切入,由不同的故事情节探讨相关的法律问题及演变历史。全书分为三大板块,一是通过鉴赏法国巴比松派画家让·佛朗索瓦·米勒的名画《拾穗者》,比较分析了古今中西福利救济制度的历史渊源与走向;二是由莎士比亚的作品《量罪记》中的相关情节,探讨了传统中国对奸罪的认定及司法实践;三是结合中国古典名著《西游记》的相关故事情节探讨了一系列法律问题,涵盖了古代婚姻、孝道、复仇、盗抢罪及官阶等礼法制度。结合文艺作品,讲述法律相关的故事,提炼故事中的法律和文化,是法律小史,也是文化小史。 a法制史研究人员1 a文艺作品中的法律小史0 a法制史x研究y中国 aD929v5 0a夏婷婷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19 01561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13001001020015001131050018001281060006001462000073001522100034002252150016002593300817002753330035010925170019011276060041011466900018011877010035012057020015012407020013012558010027012681164-029120241226102534.0 a978-7-301-35847-4dCNY59.00 a20241226d2024 em y0chiy50 ea1 achiceng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醉驾b专著e困境及解决方案f(美)詹姆斯·B.雅各布斯著g王秀梅,陈建译 a北京c北京大学出版社d2024.12 a301页d19cm a长期以来,美国一直在社会科学、法学和犯罪学领域对酒后驾车司机数量的社会控制这一重要的政策问题进行研讨。但是,在美国的法学界和犯罪学界,这一法学和犯罪学问题尚未引起学界更为深入的关注。本书在法律研究方面开拓了新的领域,也使作者成为美国酒精和交通安全领域法律研究的一位学术大师。全书共分为:社会问题的剖析、刑法和刑事诉讼程序、醉驾社会控制的制度建设三大部分,本书整合了目前关于综合治理酒后驾车和控制酒驾机构的大量学习资料,涉及的学科和问题的范围非常广泛——从精神药理学到刑事诉讼程序,本书对相关领域研究者及对醉驾话题感兴趣的读者有重要参考价值。醉驾在中国目前很普遍,案件量也很大,醉驾入刑以来,面临着政策的导向及执法的难题,相信本书是一本专业化的关于醉驾社会问题及执法技术问题的优秀的参考用书,目前来讲也可能是国内第一本介绍醉驾行为的专业参考用书,本书的引进会为立法部门提供政策指导,也会为司法实务部门提供执法经验。 a酒后开车道路交通安全法研究人员1 a困境及解决方案0 a酒后开车x道路交通安全法x研究y美国 aD971.221.4v5 1c(美)a雅各布斯b詹姆斯·B.4著 0a王秀梅4译 0a陈建4译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02 01444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7001472100038002042150016002423300691002583330141009496060039010906900012011297010017011417010017011588010027011751164-029220241127103427.0 a978-7-5612-9577-9dCNY98.00 a20241127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610000 ay z 000yy ar1 a装备研制工程管理与质量监督b专著f董晟全,郭永春主编 a西安c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d2024.12 a402页d26cm a本书结合装备研制工程管理与监督的实践需要,内容分七章:第一章军品研制工作概述、第二章研制各阶段的工程管理与质量监督、第三章装备研制管理项目的质量监督、第四章装备研制过程技术项目管理与监督、第六章装备研制有关顶层保证大纲的编制、第六章装备研制有关顶层保证大纲的编制、第七章研制过程有关文书及编写探讨。全书根据装备研制过程工程管理及质量监督的要求,依据《装备采购质量监督国家军用系列标准》及已颁布的相关军用标准规定,对装备研制过程工程管理及质量监督的具体要求、内容、方法等作了系统全面的论述,并对装备研制过程相关保证大纲以及所需文件的编写也进行了讨论。本书可供装备承研单位的科技人员,管理人员以及军事代表,尤其对“民参军”企业(公司)的各类人员参考应用,还可供国防院校的本科生、研究生作教材。 a本书可供装备承研单位的科技人员,管理人员以及军事代表,尤其对“民参军”企业(公司)的各类人员参考应用,还可供国防院校的本科生、研究生作教材0 a武器装备x研制x工程管理x质量监督 aE139v5 0a董晟全4主编 0a郭永春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128 01012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9000271000041000661010008001071020015001151050018001301060006001482000056001542100034002102150019002443300407002633330029006706060029006996900012007287010015007408010027007551164-029320240918140949.0 a978-7-5159-2429-8b精装dCNY168.00 a20240918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外军有人-无人协同作战装备技术与产品b专著f李保平著 a北京c中国宇航出版社d2024.09 a21,499页d26cm a本书以有人-无人协同作战装备产品的技术构成、功能用途和操作使用三者相结合的方式来定义和解释了有关有人-无人协同作战领域内的无人载具、无人作战装备、无人作战平台、无人作战系统和无人作战体系的技术内涵和它们相互之间的关系。同时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对有人-无人协同作战装备技术需求概念的形成,产品研发与试验到应用装备和技术迭代的过程,以及未来有人-无人协同作战装备的体系化应用、攻防对抗和人工智能等技术进行了探索。 a协同作战武器装备研究人员0 a协同作战x武器装备x研究 aE145v5 0a李保平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0919 01329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13001001020015001131050018001281060006001462000067001522100034002192150016002533140235002693300419005043330019009236060025009426900012009677010029009797020013010087020015010218010027010361164-029420240820155131.0 a978-7-5146-2464-9dCNY70.00 a20240820d2024 em y0chiy50 ea1 achiceng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世界史上的特种部队b专著f(英)查尔斯·金哲编著g曹盈,王善江译 a北京c中国画报出版社d2024.09 a341页d26cm a英国未来出版社(详见www.futureplc.com)成立于1985年,是英国知名出版公司,旗下拥有83个品牌,包含上百种图书、音像、手机应用(APP)等产品,内容涉及游戏、电影、摄影、音乐、艺术设计、科普、前沿科技、户外运动等,并在美国和澳大利亚设有分部。 a从古希腊的战场到封建时期的日本、法兰西帝国、越南的丛林和摩加迪沙的街道,再到如今世界各国的特种部队,这些出类拔萃的战士训练有素,殊死奋战,关键时刻能扭转乾坤。在本书中,你将知晓波斯不死军如何备战,了解令人生畏的廓尔喀雇佣军的起源。你也会初识那些为一己利益而攻城掠地、暗中行刺、手段残忍的帝国军团,同时还能看到为了保家卫国、解救人质而英勇顽强的精锐部队。这就是战争,这就是那些塑造了人类曾亲眼所见、最血腥冲突的战士。 a特种部队爱好者0 a特种部队x介绍y世界 aE156v5 1c(英)a金哲b查尔斯4编著 0a曹盈4译 0a王善江4译 0aCNb丰涵文化c20240822 01249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13001001020015001131050018001281060006001462000067001522100034002192150016002533140105002693300441003743330033008155170017008486060035008656900014009007010029009147020013009438010027009561164-029520241010160627.0 a978-7-5146-2468-7dCNY70.00 a20241010d2024 em y0chiy50 ea1 achiceng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二战北非战场b专著e智取沙漠之狐f(英)查尔斯·金杰编著g殷星译 a北京c中国画报出版社d2024.11 a341页d26cm a查尔斯·金杰,英国未来出版社历史类编辑,主编有萤火虫轻阅读历史读物系列《精锐部队》《印加之书》等等。 a1940年6月10日至1943年5月13日,北非干旱地区爆发的冲突对“二战”盟军和轴心国军队来说代价高昂。然而,事实证明,西部沙漠战役、火炬行动和突尼斯战役的成就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果至关重要,因为通过智胜埃尔温·隆美尔,即著名的狡猾的沙漠狐狸,盟军可以直接推进地中海,并导致意大利的垮台。这是关于英国、美国和英联邦军队如何最终在沙漠中获胜的故事……查尔斯·金杰,英国未来出版社历史类编辑,主编有萤火虫轻阅读历史读物系列《精锐部队》《印加之书》等等。 a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役史研究人员1 a智取沙漠之狐0 a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役y北非j史料 aE195.2v5 1c(英)a金杰b查尔斯4编著 0a殷星4译 0aCNb丰涵文化c20241017 01238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8000271000041000651010013001061020015001191050018001341060006001522000099001582100034002572150016002913300447003073330015007545170053007696060055008226900014008776900012008917010029009037020013009328010027009451164-029620250107092838.0 a978-7-222-23597-7b精装dCNY68.00 a20250107d2025 em y0chiy50 ea1 achiceng aCNb530000 ay z 000yy ar1 a核爆余波b专著e一位调查记者的无畏追寻与他震撼世界的广岛真相报道f(美)莱斯莉·布卢姆著g李杨译 a昆明c云南人民出版社d2025.02 a364页d19cm a在《广岛》出版75年周年之际,本书作者文化史学家、记者莱斯莉·布卢姆围深入该报道的幕后,聚焦调查记者与《纽约客》编辑团队,讲述了该报道的形成过程。该书是从文化史学的角度,对《广岛》的出版、发行、所引起的社会反思等问题,深入考察了报道的形成、报道首发的编辑团队成员、原子弹投放的历程的史实,作了文化学、传播学、新闻学的考察,以期为读者揭示报道背后的历史。该书稿体例完善,结构清晰,内容呈现清楚明白,资料丰富,译文优美,文笔流畅,具有一定的可读性。 a新闻工作者1 a一位调查记者的无畏追寻与他震撼世界的广岛真相报道0 a美国对日本广岛、长崎原子突袭(1945)x新闻报道x研究 aE195.2v5 aG212v5 1c(美)a布卢姆b莱斯莉4著 0a李杨4译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09 01236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043001482100030001912150016002213140342002373300305005793330021008846060035009056900014009407010013009548010027009671164-029720241025140127.0 a978-7-5195-0631-5dCNY120.00 a20241025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美国陆军职业军事教育研究b专著f何敏著 a北京c时事出版社d2024.12 a319页d24cm a何敏,现任职于陆军工程大学,从事军事训练、军事教育方向的研究,已发相关代表性成果有《职业教育研究》《贯彻新时代军事教育方针 准确把握军事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的根本遵循》《新时代军事职业教育混合学习探析》《人工智能,重新定义军事教育》《在线教学评价体系构建研究》《提升新时代军事职业教育教员素养探析》《军事职业教育中官兵远程学习适应性研究》等。 a本书通过研究法、历史研究法,对美国陆军职业军事教育的历史及现状进行了全面分析;运用理论分析的方法,对美国陆军职业军事教育的特点、影响因素、发展规律等理论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借鉴美国陆军职业军事教育的有益经验和成功做法,结合我国陆军院校教育发展,提出推进我国陆军院校建设的对策建议。 a军事教育研究人员0 a陆军院校x军事教育x研究y美国 aE712.3v5 0a何敏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031 01034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5001472100034002022150016002363300427002523330025006796050023007046900015007277110035007428010027007771164-029820250211152503.0 a978-7-5528-1511-5dCNY89.00 a20250211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20000 ay z 000yy ar1 a银雀山兵学研究b专著f临沂市银雀山汉墓竹简博物馆编 a天津c天津古籍出版社d2024.10 a228页d26cm a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充分发挥银雀山兵学服务经济、文化、社会发展作用,第十一届银雀山兵学论坛圆满举办,论坛以“传承弘扬银雀山兵学文化,推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为主题,与会专家学者重点围绕银雀山兵学与高质量发展、银雀山兵学与中华文明“和平”底色、“两个结合”与银雀山兵学文化、银雀山兵学对中华文明的贡献、中华传统兵学文化的双创发展与交流互鉴等方面进行研讨,交流互鉴,共话兵学。该论文集即为本届论坛推出的新学术成果。 a《孙子兵法》研究人员 a《孙子兵法》x研究 aE892.25v502a临沂市银雀山汉墓竹简博物馆4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13 01209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33001472100038001802150016002183000035002343140357002693300235006263330009008616060031008706900010009017010017009118010027009281164-029920241211095105.0 a978-7-5725-1854-6dCNY59.00 a20241211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410000 ay z 000yy ar1 a经济学原理b专著f朱红恒主编 a郑州c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d2024.12 a125页d26cm a“十四五”职业教育特色精品教材 a经济学博士、教授,曾任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院长,现任河南物流职业学院党委书记。承担专科生、本科生、研究生初级、中级、高级经济学、公共经济学等课程的教学任务。研究方向为宏观经济理论与政策,在权威期刊发表论文30多篇,出版专著4部、教材2部,主持完成国家级、省部级等科研及教改项目10多项,获省级社科优秀成果奖5项、优秀教学成果奖4项。 a本教材主要介绍经济学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内容包括价格理论、效用理论、生产理论、成本理论、厂商理论、博弈论、分配理论、一般均衡与福利经济学、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开放经济理论、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宏观经济政策等。 a高职0 a经济学x高等职业教育j教材 aF0v5 0a朱红恒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12 01336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9001472100036001962150016002323000041002483140153002893300519004423330009009616060031009706900010010017010015010117010017010268010027010431164-030020240801142916.0 a978-7-5184-5073-2dCNY49.80 a20240801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经济学基础项目化教程b专著f肖威,李飞星主编 a北京c中国轻工业出版社d2024.12 a188页d26cm a高等职业教育经管专业群平台课精品教材 a肖威,毕业于暨南大学,经济学博士,副教授,现任职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财贸学院,同时担任广西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佛山市社科专家库(第三批)入库专家。 a《经济学基础项目化教程》课程基于学生的学习特点,系统阐述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知识应用。本书减少了数学推导过程,增加思政案例和实践内容,提高学生的经济分析和实践能力,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深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理解,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觉自信,符合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和岗位的任职要求。在课程设计和教学实施过程中,以知识架构为载体设计教学项目,突出能力本位,按照项目任务所需的能力要求选择教学内容,注重对学生进行知识能力、素质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的全面培养。 a高职0 a经济学x高等职业教育j教材 aF0v5 0a肖威4主编 0a李飞星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0807 01083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5001472100034001922150016002263300473002423330019007156060011007346900010007457010015007557010015007707010017007858010027008021164-030120241122104317.0 a978-7-5208-2874-1dCNY49.80 a20241122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经济学基础b专著f李杨,张娜,张海燕主编 a北京c中国商业出版社d2024.01 a270页d26cm a随着近年来经济学者将研究重心放在如何解决现实中的问题上,也为贴近中国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本书注重基础理论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的方式,阐述其根本原理。因此,本书着重于对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做出明晰的介绍。经济学基础包括了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本书的第一至第八章是微观经济学部分,第九至第十三章是宏观经济学部分。微观经济学主要研究作为单个实体的市场、企业、家庭的行为等;宏观经济学主要研究经济的总体运行规律,以及应对经济形势的各种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a经济学专业学生0 a经济学 aF0v5 0a李杨4主编 0a张娜4主编 0a张海燕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128 01612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13001001020015001131050018001281060006001462000055001522100044002072150015002513140296002663300643005623330019012056060027012246900014012516900014012657010027012797020013013068010027013191164-030220250217150601.0 a978-7-5217-7101-5dCNY59.00 a20250217d2025 em y0chiy50 ea1 achiceng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生产力,慢即是快b专著f(美)卡尔·纽波特著g李倩译 a北京c中信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d2025.01 a81页d21cm a卡尔·纽波特(Cal Newport),麻省理工学院计算机科学博士,乔治城大学计算机科学副教授,畅销书作家。他还是一位人气博主,创办了在美国广受欢迎的博客“黑客”,致力于为大家破解工作和学习领域的成功模式。著有《深度工作》《优秀到不能被忽视》《如何在大学里脱颖而出》《如何成为有效学习的高手》等畅销作品。 a本书是畅销书《深度工作》作者卡尔·纽波特的全新力作。作者提出我们目前极度忙碌的状态是不可持续的,这种忙碌状态并不利于个体和社会的发展。本书重新审视了“知识工作者”的工作方法,发现历史上无论是作家、学者、艺术家还是哲学家,会在某一时刻会处理较少的事务,其工作强度会随着情况需要而相应变化,但他们的工作成果对全世界都具有巨大的意义和价值。由此,纽波特主张建立一种既能平衡雄心和意义又能摆脱超负荷工作的痛苦的方式——慢生产力。本书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分析了我们当下的工作现状和摆脱工作负荷过重的过程中面临的关键问题,并解释了为什么慢生产力是自然而然的解决方案。第二部分详细介绍了慢生产力的三个核心原则,以及这些原则如何具体指导个人的职业生活。 a生产力研究人员0 a生产力x生产效率x研究 aF014.1v5 aF406.2v5 1c(美)a纽波特b卡尔4著 0a李倩4译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075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3001472100038002002150016002383300442002543330021006966060015007176060019007326900014007516900012007657010017007778010027007941164-030420250219102324.0 a978-7-5504-5833-8dCNY98.00 a20250219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510000 ay z 000yy ar1 a消费与流通现代化问题调研报告b专著f杨海丽等编著 a成都c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d2025.01 a394页d26cm a《消费与流通现代化问题调研报告》一书为重庆工商大学经济学院贸易经济系师生的研究成果,本书主要内容涉及了流通领域与消费领域的热点问题。例如,直播带货对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影响研究、消费者对新零售接受度的研究、基于TPB模型的消费者选择直播购物影响因素的研究、个人特质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因素的研究、国潮文化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因素的研究、消费者对社区团购认同度的研究等。《消费与流通现代化问题调研报告》结合调研情况,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a消费流通研究人员0 a消费x研究0 a商品流通x研究 aF014.5v5 aF713v5 0a杨海丽4编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289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37001472050008001842100038001922150016002303140263002463300413005093330023009226060033009456900015009787010015009938010027010081164-030520240827144423.0 a978-7-5504-6358-5dCNY49.80 a20240827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510000 ay z 000yy ar1 a微观经济学习题集b专著f袁正主编 a3版 a成都c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d2024.09 a312页d26cm a袁正,男,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博士,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西方经济学研究所所长,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入选西南财经大学光华百人计划,加拿大萨斯喀彻温大学经济系访问学者。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两项,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一项,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 a《微观经济学习题集》以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教材《西方经济学(上,微观部分)》为蓝本,共包括13章内容,分别是经济学导论、需求和供给、消费者行为、生产者行为、成本理论、完全竞争市场、垄断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寡头市场、博弈论初步、生产要素市场、一般均衡论、市场失灵。《微观经济学习题集》作为“马工程教材解读系列教材”,编写了各章的习题,题型包括思考题、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和计算题,并提供了详细的参考答案。 a高校经济学专业师生0 a微观经济学x高等学校j习题集 aF016-44v5 0a袁正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0829 02033nam0 220028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13001001020015001131050018001281060006001462000120001522100038002722150016003102250017003263140761003433300411011043330039015155170037015546060025015916900014016167010033016307010038016637020015017018010027017161164-030620240926115236.0 a978-7-5428-8280-6dCNY68.00 a20240926d2024 em y0chiy50 ea1 achiceng aCNb310000 ay z 000yy ar1 a适度经济b专著e在有限资源的世界里构建可持续经济f(美)罗伯·迪茨(RobDietz),(加)丹·奥尼尔(DanO’Neill)著g曹莉萍译 a上海c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d2024.09 a278页d26cm2 a绿色发展文丛 a罗伯特·迪茨在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的亚特兰大郊区消费主义文化氛围中长大。当他完成大学学业时,他发现自己很难遵从这种文化的规则。因此,他的职业生涯出现了转折。他最初是一名经济学家,试图使用经济工具来解决环境问题,但归于失败。此后他将自己重塑为一名地球科学家,从事野生动物栖息地的保护。随后,他转向了直接的社会行动,担任了稳态经济组织(steadystate.org)的首任董事,该组织旨在推进可持续经济议程。在他曲折而丰富的职业生涯中,迪茨书写过社会和自然领域的诸多宏大主题,比如各国应如何将其经济实践与生态现实相结合。他目前是戴利新闻(Daly News)的编辑,这是一份以已故生态经济学家赫尔曼·戴利命名的在线出版物。曹莉萍,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城市发展与管理专业博士。现任上海社会科学院生态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副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可持续发展与管理、环境绩效评价、循环经济研究。 a人类已经过度使用了地球上有限的资源,然而超额消费并不能改善我们的生活。《适度经济学》的两位作者提出了一个富于远见且脚踏实地的替代方案以取代对长期经济增长的追求——一种以“够用适度”而非“无止境地向往更多”为目标的经济体,通过这种向稳态经济过渡的战略,使所有人的长期福祉实现最大化。本书饱含新鲜的原创想法,以及令人惊讶但有理有据的乐观主义态度,这是一本能让所有人对实现真实繁荣的未来前景充满希望的入门类读物。 a高校环境生态类或经济学相关专业师生1 a在有限资源的世界里构建可持续经济0 a经济可持续发展x研究 aF061.3v5 0c(美)a迪茨c(Dietz, Rob)4著 0c(加)a奥尼尔c(O’Neill, Dan)4著 0a曹莉萍4译 0aCNb丰涵文化c20241010 01807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31001472050008001782100038001862150016002243140448002403300641006883330153013296060015014826900014014977010015015118010027015261164-030720241111163311.0 a978-7-5121-5379-0dCNY49.00 a20241111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工程经济学b专著f陈娟主编 a3版 a北京c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d2024.10 a284页d26cm a陈娟,女,副教授,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讲授课程有,技术经济学、工程经济学、交通运输工程经济学、运输工程经济学、当代中国经济专题、企业技术管理、交通运输政策与法律、综合交通运输概论、交通运输指标与统计分析、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现代商业银行业务等;给研究生讲授课程有高铁技术经济分析、技术战略与管理、知识管理原理和方法、基础设施项目可行性研究。研究领域是,项目评价理论与方法,交通运输项目融资分析,技术战略与管理。发表论文10余篇,主编图书3部。 a本书系统全面地介绍了工程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及其在工程项目管理决策中的应用。主要内容包括:资金的时间价值、现金流量与资金等值计算、工程项目费用和效益分析、工程项目经济评价方法、工程项目不确定性分析、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内容、工程项目的融资方案、工程项目财务分析、工程项目费用效益分析、设备更新分析、价值工程等内容。本书在第二版的基础上做进一步的充实和完善,依据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科学技术最新突破和应用成果、学术研究最新进展、国家最新的经济法规、财税制度、投融资体制等对相关章节的内容进行调整和修正,反映最新理论发展,强调知识的新颖性,加强实际分析和应用能力的训练,并力争将课程思政元素融入到教材中,培养学生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a本书可作为经济与管理专业的本科生、专科生以及理工科类各专业本科生的教材或教学参考书;也可作为研究生、工程技术人员、工程管理人员和经济管理人员的参考书0 a工程经济学 aF062.4v5 0a陈娟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114 01774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9001472100034001962150016002303140661002463300379009073330115012866060015014016900014014167010017014307010017014477010017014648010027014811164-030820250218104954.0 a978-7-302-68293-6dCNY59.00 a20250218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数字经济学b专著f李练军,潘求丰,谌种华主编 a北京c清华大学出版社d2025.02 a250页d26cm a李练军,江西农业大学教授。入选第八批九江市“双百双千”人才工程领军人才,兼任江西农业大学南昌商学院小微企业研究中心主任、首届中国数字经济教育发展联盟理事。潘求丰,江西农业大学南昌商学院副教授,主讲西方经济学、统计学等课程。担任江西农业大学南昌商学教务处长。谌种华,江西农业大学南昌商学院副教授。主持完成省级项目8项,参与完成省市级项目11项。郭江华,江西农业大学南昌商学院教授。中国首届数字经济教学联盟理事会理事,江西农业大学南昌商学院数字经济现代产业学院副院长/数字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书清,江西农业大学南昌商学院讲师,数字经济专业负责人,教研室主任。杨石美,江西农业大学南昌商学院讲师,二级注册建造师,主要承担《西方经济学》和《工程经济学》等课程教学。 a本书为适应新时代发展需求而编写,共分为六篇十三章,内容广泛且深入细致。总论篇介绍了数字经济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基础篇讨论了数据要素价值、平台经济及基础设施建设;数字产业化篇和产业数字化篇分别分析了数字产品制造业、服务业及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的数字化进程;数字治理安全篇探讨了社会治理数字化和法治治理体系;政策篇则详细解读了国内外数字经济政策。作为一本“四新”交叉融合的教材。 a本书特别适合作为新文科专业的教材,也可以作为新工科、新农科、新医科专业的选用教材,还用作研究生或教师的参考用书0 a信息经济学 aF062.5v5 0a李练军4主编 0a潘求丰4主编 0a谌种华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808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7001472100034001942150016002283140289002443300867005333330095014006060015014956900014015107010015015248010027015391164-030920250114121821.0 a978-7-302-67860-1dCNY65.00 a20250114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公共部门经济学i创新与实践b专著f王宁主编 a北京c清华大学出版社d2024.12 a250页d26cm a王宁,管理学博士,海南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编公共管理系列《公共经济学》、《公共经济学,理论与案例》等教材3部,参编各类著作5部。董银红,教授,硕士生导师,现执教于海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陈丽琴,管理学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现执教于海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a公共部门经济学也叫公共经济学,是一门以公共部门的经济活动,特别是政府部门的经济活动为研究对象的学科。近些年来,公共部门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在政治学、经济学、政策分析、治理研究以及政府行为研究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本书在回顾和梳理公共部门经济学发展脉络、研究方法以及学科定位的基础上,首先辨析了公共部门经济学的逻辑起点或学理基础,即市场、政府与公共经济的关系,重点矫正了市场失灵或政府失灵的传统观点。在引入外部性概念的前提下,本书系统地阐述了公共物品、公共选择、公共支出、公共收入、公共预算、公共规制、公共经济政策等公共部门经济学的主要知识领域和核心概念体系,结合学科知识前沿和学术观点,讨论了公共部门经济学的知识进展与学科趋势,建构了公共部门经济学的基本知识体系。本书每章后的“理论探索”“思维拓展”“制度实践”三个部分聚焦了前沿理论、学生知识迁移以及当下制度实践,在相关学科知识的基础上,拓展读者思维,植根于中国大地,讲好中国故事,关注中国公共经济实践的具体问题。 a本书不仅可以作为公共管理类专业课程的教材用书,还可以作为其他相关社会科学领域有益的参考用书0 a公共经济学 aF062.6v5 0a王宁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16 01217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36001472100044001832150015002273140213002423300430004553330017008856060015009026900014009177010017009318010027009481164-031020250217145648.0 a978-7-5217-7363-7dCNY58.00 a20250217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比较h第136辑b专著f吴敬琏主编 a北京c中信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d2025.02 a80页d24cm a吴敬琏,著名经济学家,1954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经济系政治经济学专业;1983年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1984年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多次获得“孙冶方经济科学奖”。 a《比较·第136辑》围绕产业政策这一主题选题,当前关于产业政策及其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存在很多争议,产业政策也是国际贸易冲突的核心议题之一。本辑比较开篇选取“产业政策的政治经济学”一文,该文分析了新经济时代产业政策的不同表现形式及其对可能对经济和贸易格局的影响,以及横向产业政策和纵向产业政策的区别及其在各国的应用情况。该辑比较从理论的角度厘清了产业政策的概念、作用机制以及效应大小,为读者更深入地理解产业政策构筑了基本的理论框架。 a经济学爱好者0 a比较经济学 aF064.2v5 0a吴敬琏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159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069001482100030002172150016002473300461002633330061007245170031007856060019008166900011008357010015008467010017008618010027008781164-031120250217112518.0 a978-7-03-078283-0dCNY168.00 a20250217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走向创新强国b专著e世界主要国家的创新发展之路f宋敏,张燕生主编 a北京c科学出版社d2024.12 a242页d26cm a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在支持创新方面既有自己独到的政策,又广泛参考发达国家的经验。每个国家的创新政策都不是一成不变、历来如此的,而是动态演化、相继完善的。同时,中国也不可能全部照搬发达国家的经验,而是在借鉴过程中需要考虑时代背景、制度背景、资源禀赋、技术阶段等诸多因素。因此,本书从历史的视角和比较的视角出发,系统回顾主要国家不同历史阶段的创新政策,探寻其内在演化规律,并结合我国自身条件进行深入剖析,以期为我国制定切实可行的长期创新战略提供参考。 a本书既可为政策制定者和学术界服务,也可为商业经营提供借鉴1 a世界主要国家的创新发展之路0 a世界经济x研究 aF11v5 0a宋敏4主编 0a张燕生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448nam0 220030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13001011020015001141050018001291060006001472000088001532050008002412100038002492150016002872250017003033140133003203300533004533330021009866060019010076900012010267010036010387020015010747020015010897020015011048010027011191164-031220240729162249.0 a978-7-300-33009-9dCNY118.00 a20240729d2024 em y0chiy50 ea1 achicfre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经济政策b专著e理论与实践f(法)阿格尼丝·贝纳西-奎里等著g徐奇渊,杨盼盼,徐建炜译 a4版 a北京c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d2024.08 a351页d26cm2 a经济科学译丛 a阿格尼丝·贝纳西-奎里,巴黎第一大学与巴黎经济学院教授,担任法国国会经济委员会主席、法国财政部顾问,也是著名经济机构CEPII的主任。 a《经济政策:理论与实践》是由四名富有盛誉、长期工作在研究与政府部门的经济学家所著。内容覆盖了所有重要的国内与国际政策制定领域: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国际金融与汇率政策、税收政策和长期经济增长政策。在全书最后一章,作者还专门讨论了金融危机的教训。这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将基于事实的分析、充满艺术特性的理论与模型、极富洞见的一手国内和国际政策经验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全书源于四位作者长达十年时间整理的研究生教学讲义,并用一致性的框架加以整合,写作过程没有任何的党派倾向,书中案例来自不同国家的经验,有助于读者理解经济政策的潜力和局限。 a经济政策研究人员0 a经济政策x研究 aF110v5 1c(法)a贝纳西-奎里b阿格尼丝4著 0a徐奇渊4译 0a杨盼盼4译 0a徐建炜4译 0aCNb丰涵文化c20240731 01445nam0 2200277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13001001020015001131050018001281060006001462000045001522050008001972100044002052150016002493140307002653300451005723330025010236060029010486900014010777010021010917020013011127020015011258010027011401164-031320250217152831.0 a978-7-5217-7212-8dCNY89.00 a20250217d2024 em y0chiy50 ea1 achiceng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复盘b专著f(美)辜朝明著g杨嫱,张文婷译 a2版 a北京c中信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d2024.12 a123页d23cm a辜朝明(Richard C. Koo)野村综合研究所首席经济学家,被日本资本和金融市场人士选为最受信赖的经济学家之一,并为日本历届首相就如何应对日本经济与银行问题提供咨询,是最早参与制订日本五年经济计划的日裔美国经济学家之一。他拥有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政治科学和经济学学士学位,以及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经济学硕士学位。 a这本书全面分析了阻碍经济复苏的独特的政治和经济陷阱有哪些,为了摆脱经济危机,我们需要做什么、需要花多长时间。书中展示了历史是如何在欧洲重演的,而借鉴了日本经验的美国在避免“财政悬崖”上为何做得更好。书中也会涉及量化宽松政策,这是资产负债表衰退以及事后采取的有问题的政策的副产品,也称为量化宽松政策陷阱。辜朝明将凯恩斯开启的宏观经济学革命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书中提出摆脱“资产负债表衰退”和“量化宽松陷阱”,为全球解决资产负债表衰退问题提供了良方。 a世界经济发展研究人员0 a世界经济x经济恢复x研究 aF113.7v5 0c(美)a辜朝明4著 0a杨嫱4译 0a张文婷4译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295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73001472100044002202150015002643140161002793300491004403330021009316060019009526900011009717010015009827020017009978010027010141164-031420250213133924.0 a978-7-5217-7401-6dCNY69.00 a20250213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中国经济b专著e2025:稳预期、促消费与扩内需f刘世锦等著g朱克力主编 a北京c中信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d2025.02 a95页d23cm a刘世锦十三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致力于经济理论和政策问题研究,包括企业改革、经济制度变迁、宏观经济政策、产业发展与政策等。 a这是一本解读当下中国经济政策的经济读物。本书由十三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刘世锦领衔,集合各领域经济学家,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为背景,围绕2025年经济发展政策,对当下经济发展的制度背景、问题挑战、发展方向做出全面分析。本书从守正创新与改革发展、宏观经济与扩大内需、增量政策与内生动能、科技创新与新质生产力、对外开放与区域创新五大部分展开,论述了当前中国经济的发展形势,涵盖当下中国经济发展的关键议题,对2025年宏观经济政策作出深刻解读。 a经济发展研究人员0 a中国经济x研究 aF12v5 0a刘世锦4著 0a朱克力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745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7001472100034001942150016002283140344002443300809005883330017013976060035014146900014014497010013014638010027014761164-031520240814092006.0 a978-7-5218-6199-0dCNY58.00 a20240814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跨界创新联盟资源整合机制研究b专著f张影著 a北京c经济科学出版社d2024.09 a253页d24cm a哈尔滨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讲师,硕士生导师。主持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黑龙江省工业互联网平台创新生态系统价值共创实现机制;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71批面上项目、工业软件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创新联合体发展机制研究-创新生态系统视角;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创新联合体网络嵌入视角下工业软件领军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机理与实现路径。 a本书在对跨界、跨界创新、跨界创新联盟概念进行界定,分析其特征、形成动因及组织结构。基于创新系统论的发展,分析了跨界创新联盟创新系统的内涵、结构、要素构成、创新过程,并从共生的视角,分析跨界创新联盟共生演化过程;运用协同论揭示跨界创新联盟资源协同机理,在此基础上遵循资源整合过程和相关原则,设计了由资源识别机制、资源融合机制、资源配置机制构成的跨界创新联盟资源整合机制整体框架。最后,以BD智能汽车联盟为对象进行实证研究,验证设计的跨界创新联盟资源整合机制的有效性与实用性,并给出BD智能汽车联盟资源整合效率提升建议。对跨界创新联盟资源整合机制的研究有利于资源在不同行业企业间有效流通与共享,实现跨界资源的优化配置与利用,促进联盟跨界创新活动的顺利开展与高效运行,为企业提供科学的资源管理理论指导与先进的方法手段,同时研究成果有助于丰富企业资源管理理论与创新管理理论体系,并对产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现实指导意义。 a技术创新人员0 a技术创新x资源配置x研究y中国 aF124.3v5 0a张影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0822 02118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63001472100038002102150016002483140435002643301013006993330021017126060041017336900014017746900014017887110035018028010027018371164-031620240829133519.0 a978-7-5228-4100-7dCNY98.00 a20240829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双碳”战略与民生发展b专著f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研究院著 a北京c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d2024.08 a291页d24cm a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研究院成立于2011年,是国内首家政府管理研究院,致力于政府经济与公共管理研究工作,承担着北京师范大学行政管理、政府经济管理、土地资源管理等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培养任务。同时,依托北京师范大学经济管理与人文社科优势学科,该机构密切追踪世界政治经济与公共管理研究的前沿进展,围绕“民生发展”“基层治理”“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等国家战略深入开展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做出贡献。 a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生存带来严峻威胁,2020年9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向世界做出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庄严承诺,这是中国在中国式现代化征程中经过深思熟虑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为中国贯彻好应对气候变化的《巴黎协定》、《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提供新的动力,展现出中国保护美丽地球、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国责任、大国担当,对高质量发展中的民生保障和改善具有重要的影响和推动作用。“双碳”战略的实施,不仅直接关系中国式现代化的实现,而且直接关系人民群众民生保障和改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双碳”战略直接影响人民群众健康安全,影响到民生发展的经济基础建设,中国为此制定了详细、周密的“双碳”战略实施目标及路线图,每一个阶段的时间节点上的碳排放量、强度和结构,以及实施的重点任务作出了具体安排,并构建了分行业行动路线图。“双碳”战略成为推动民生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内生动力。本书从供给端、需求端、固碳端“三端”探讨“双碳”战略实施情况,同时将“双碳”战略实施与民生发展相关联,运用民生发展指数3.0对36个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2023年的民生发展进行了评估,并提出促进民生发展的相关建议。 a低碳经济研究人员0 a低碳经济x关系x社会保障x研究y中国 aF124.5v5 aD632.1v502a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研究院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0905 01181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057001482100034002052150014002393140067002533300519003203330021008396060025008606900014008857010013008998010027009121164-031720241217163455.0 a978-7-308-25307-9dCNY298.00 a20241217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30000 ay z 000yy ar1 a迈向共同富裕b专著e理论、起点、目标和路径f李实等著 a杭州c浙江大学出版社d2024.07 a3册d24cm a李实,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浙江大学共享与发展研究院院长。 a本书分为三卷,分别围绕共同富裕的理论与实现路径、共同富裕的浙江实践、共同富裕的国际经验展开阐述。其中,第一卷系统论述了共同富裕的内涵、实现共同富裕的基础与挑战、共同富裕的实现路径以及推进共同富裕的若干问题;第二卷则以浙江省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为例,阐释了浙江推进共同富裕的基本经验、重要举措;第三卷运用发达国家和区域的案例,探讨了其在增进民生福祉方面的经验和教训。本书聚焦收入分配、财富分配、社会保障(包括养老、医疗、低保等)等领域,兼具理论与实践,为新发展阶段提供有益的指导,助力推动我国建设共同富裕取得实质性进展。 a共同富裕研究人员0 a共同富裕x研究y浙江 aF124.7v5 0a李实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19 01229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9001472100034002062150016002403140101002563140067003573300449004243330021008736060025008946900014009197010015009338010027009481164-031820240801141208.0 a978-7-201-20612-7dCNY88.00 a20240801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20000 ay z 000yy ar1 a新时代新征程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研究b专著f杨文圣等著 a天津c天津人民出版社d2024.09 a416页d24cm a杨文圣,法学博士,天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 a张鷟,现为天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院长助理,研究生学历。 a本书为学术理论专著。党的二十大提出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和本质要求,这需要阐释共同富裕何以体现为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何以提炼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进而深化对中国式现代化重大命题的理论意蕴和实践价值的认识和把握。本书以“逻辑起点—逻辑展开—逻辑归宿”为理路,从理论依据研究、中国特色研究、本质要求研究、面临困境研究以及破局路径研究等视角展开分析,着力建构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中国式现代化研究理论分析框架,推动学界相关研究创新发展。 a共同富裕研究人员0 a共同富裕x研究y中国 aF124.7v5 0a杨文圣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0807 01202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79001472100032002262150016002583300584002743330025008586060033008836900014009167010015009308010027009451164-031920241112141918.0 a978-7-5426-8704-3dCNY88.00 a20241112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10000 ay z 000yy ar1 a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基本态势、收敛特征与经济政策调控机制研究b专著f刘达禹著 a上海c上海三联书店d2024.11 a375页d24cm a本书为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成果(20FJYB007),系统介绍了经济周期基本概念、描述了中国经济周期运行态势、阐释了中国经济增长收敛性和经济政策调控机制,主要回答了四个核心问题:一是何为经济周期,二是中国的经济周期具有哪些基本特征,三是中国经济增长是否具有收敛性,四是中国经济增长缘何会从高速向中高速嬗变。本书将为经济学研究者快速掌握经济周期概念、明确中国经济周期运行特征提供一个基本框架。同时,书中涉猎的大量计量模型也将为研究生、博士学习宏观经济学提供一个简明的逻辑指引。当然,全书更镌刻着作者对中国经济和经济增长研究的无限热忱,亦寄托着作者对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无限希冀、期盼与渴望。 a经济周期波动研究人员0 a中国经济x经济周期波动x研究 aF124.8v5 0a刘达禹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114 01281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8000271000041000651010008001061020015001141050018001291060006001472000055001532100042002082150016002503300637002663330041009036060055009446900012009997010013010118010027010241164-032020250219085051.0 a978-7-5663-2520-4b精装dCNY58.00 a20250219d2023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一带一路”倡议与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b专著f吕越著 a北京c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d2023.08 a292页d26cm a本书为与“一带一路”倡议相关的学术研究,包括了四方面的内容,将“一带一路”倡议与绿地投资,全球价值链嵌入,中国与沿线国家国际关系,中美贸易摩擦等热点话题相结合,为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建言献策,具有创新性和批判性,意义重大。此外,本书在两个方面提供了理论和实践意义。一方面,为国际贸易理论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基于“一带一路”倡议的研究,探索区域合作如何促进国际贸易发展。另一方面。为新发展格局下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有益的策略体系支撑。编著者和她的研究团队从2014年开始持续关注和跟踪“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进展,产生了一系列代表性的研究成果。著作内容客观、准确、详实,包含了对真实数据的回归分析,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思路。 a“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对外开放研究人员0 a“一带一路”x国际合作x关系x对外开放x研究y中国 aF125v5 0a吕越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287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8000271000041000651010008001061020015001141050018001291060006001472000130001532100042002832150016003252250013003413300443003543330025007976060059008226900018008817010041008997010039009407020015009798010027009941164-032120241225143232.0 a978-7-119-13915-9b精装dCNY80.00 a20241225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一带一路”与中巴经济走廊b专著e共享繁荣 共享未来f(巴基)扎法尔·乌丁·马赫默德,(巴基)法扎尔·乌尔·拉赫曼主编g宋双艳等译 a北京c外文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d2024.11 a248页d26cm2 a读懂中国 a《“一带一路”与中巴经济走廊:共享繁荣共享未来》本书以巴基斯坦的专家看“一带一路”与中巴经济走廊为切入点和主要内容,汇编了包括巴基斯坦计划委员会成员伊什蒂亚克·艾哈迈德博士、法拉赫·娜兹博士、巴基斯坦总理特别助理扎法尔·乌丁·马赫默德在内的多名巴基斯坦知名专家的文章,从政治、文化、经济、国际关系等多角度解读和分析中巴合作,肯定了“一带一路”倡议和中巴经济走廊建设取得的积极成果和重大意义,并为中巴经济走廊发展和中巴未来合作提出务实建议。 a“一带一路”研究人员0 a“一带一路”x国际合作x经济合作x研究y中国y巴基斯坦 aF125.535.3v5 1c(巴基)a马赫默德b扎法尔·乌丁4主编 1c(巴基)a拉赫曼b法扎尔·乌尔4主编 0a宋双艳4译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26 01281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130001472100042002772150016003192250013003353300443003483330025007916060059008166900018008757010041008937010039009347020015009738010027009881164-032220241225143326.0 a978-7-119-13914-2dCNY60.00 a20241225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一带一路”与中巴经济走廊b专著e共享繁荣 共享未来f(巴基)扎法尔·乌丁·马赫默德,(巴基)法扎尔·乌尔·拉赫曼主编g宋双艳等译 a北京c外文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d2024.11 a185页d26cm2 a读懂中国 a《“一带一路”与中巴经济走廊:共享繁荣共享未来》本书以巴基斯坦的专家看“一带一路”与中巴经济走廊为切入点和主要内容,汇编了包括巴基斯坦计划委员会成员伊什蒂亚克·艾哈迈德博士、法拉赫·娜兹博士、巴基斯坦总理特别助理扎法尔·乌丁·马赫默德在内的多名巴基斯坦知名专家的文章,从政治、文化、经济、国际关系等多角度解读和分析中巴合作,肯定了“一带一路”倡议和中巴经济走廊建设取得的积极成果和重大意义,并为中巴经济走廊发展和中巴未来合作提出务实建议。 a“一带一路”研究人员0 a“一带一路”x国际合作x经济合作x研究y中国y巴基斯坦 aF125.535.3v5 1c(巴基)a马赫默德b扎法尔·乌丁4主编 1c(巴基)a拉赫曼b法扎尔·乌尔4主编 0a宋双艳4译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26 01472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8000271000041000651010008001061020015001141050018001291060006001472000035001532100034001882150016002223140357002383300529005953330021011246060029011456900014011747010015011888010027012031164-032320241127110538.0 a978-7-5171-4977-4b精装dCNY68.00 a20241127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发展改革评论集b专著f林兆木著 a北京c中国言实出版社d2024.12 a404页d24cm a林兆木1960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系,长期从事经济理论教学与研究工作。曾任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九届全国政协委员、十届全国人大财经委委员。1988年以来,先后参与党中央、国务院部分重要文件起草工作,包括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央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文件,政府工作报告等。在中央报刊和有关书籍中发表众多关于经济社会发展与改革开放的论文和评论。 a本书是林兆木同志2009年以来关于发展改革的研究文章和评论的自选集。文集主要内容紧密联系我国新时代新阶段推进发展改革的实际,对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经济发展阶段性变化、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贯彻创新协调緑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促进共同富裕,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的五年规划、宏观经济形势和发展前景等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理论阐述和政策解读。文集从侧面反映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发展改革事业经历的历史性变革和取得的历史性成就。 a经济发展研究人员0 a中国经济x经济改革j文集 aF12-53v5 0a林兆木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128 01475nam0 220028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67001472100046002142150016002602250033002763140382003093300315006913330029010065170027010356060041010626900012011037010015011157010013011307010015011438010027011581164-032420250214085514.0 a978-7-5628-7032-6dCNY98.00 a20250214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10000 ay z 000yy ar1 a定点帮扶b专著e反贫困社会工作模式研究f何雪松,黄锐,刘艳霞著 a上海c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d2025.01 a236页d26cm2 a大国攻坚·反贫困社会工作丛书 a何雪松,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为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上海高校智库社会工作与社会管理研究中心副院长,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社会工作与社会发展理论、人口迁移与社会发展。已在《社会学研究》、British Journal of Social Work等中英文核心期刊论文40多篇,出版著作和译著6部;主编或参与策划“社会工作与管理丛书”“社会工作名著译丛”“社会工作流派丛书”“社会工作实务译丛”。 a本书通过推进西部县域社会工作发展示范区建设,探索社会工作专业助力乡村振兴的新模式和新理论,为全球社会工作贡献中国智慧。本书结合华东理工大学参与扶贫的实务,构建了高校参加社会工作扶贫的行动框架,讲述社会工作高校以教育者和服务者双重角色的扶贫实践,叙述详尽,指导性强。本书为“大国攻坚·反贫困社会工作丛书”之一种。 a扶贫社会工作模式研究人员1 a反贫困社会工作模式研究0 a扶贫x社会工作x工作模式x研究y中国 aF126v5 0a何雪松4著 0a黄锐4著 0a刘艳霞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509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5001472100044001922150016002363140469002523300415007213330023011366060027011596900014011867010013012007010015012138010027012281164-032520250217143217.0 a978-7-5217-7407-8dCNY79.00 a20250217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消费繁荣与中国未来b专著f滕泰,张海冰著 a北京c中信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d2025.02 a109页d23cm a滕泰,经济学博士,经济学家。万博兄弟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万博新经济研究院院长。曾任中国银河证券研究所所长、民生证券副总裁兼首席经济学家等职务。新供给经济学和软价值理论提出者,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兼职教授,中华全国工商联智库委员,中国民营经济研究会常务理事。出版过《创造新需求》《软价值经济学》《供给侧改革》等图书。张海冰,万博新经济研究院副院长,曾任《信息早报》副总编。在新经济理论与产业转型方面有深入研究,主持或参与多个地方政府产业发展课题。 a《消费繁荣与中国未来》从推动消费繁荣的角度,首先讲述了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困境:消费抑制、过度投资、总需求不足难题;其次,探讨了拉动消费繁荣的宏观与微观之策,包括财政政策转型、货币政策转型、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最后,从产业转型、民营经济、创造新需求的角度分析了如何打开消费繁荣的活力之源。该书为系统地推动中国消费繁荣,推动经济发展,提供了一个可参考的研讨框架。有助于读者明晰经济社会新变化和新趋势,抓住发展机遇。 a消费经济学研究人员0 a消费经济学x研究y中国 aF126.1v5 0a滕泰4著 0a张海冰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960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7001472100038001942150016002323140465002483300895007133330025016086060029016336900014016627010015016768010027016911164-032620250103144629.0 a978-7-5228-4843-3dCNY99.00 a20250103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中国居民收入分配的宏观效应b专著f王宋涛著 a北京c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d2024.12 a315页d24cm a王宋涛,硕士毕业于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师承温宪元研究员;博士毕业于华南师范大学,师承吴超林教授。现为汕头大学商学院乡村振兴研究中心主任、应用经济系副教授,兼任汕头市青年博士联合会会长、广东省粤东经济科技研究院负责人。在《统计研究》《经济科学》《南开经济研究》《经济评论》《财经研究》《数理统计与管理》《理论动态》等国内外权威期刊发表文章30多篇;主持广东省哲学社科规划项目、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和中国博士后基金项目等课题20多项。曾获广东省哲学社科奖和汕头哲学社科奖。 a收入分配是政治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问题。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中国居民收入分配不平等持续加剧。收入分配不平等对我国经济社会等各个宏观层面产生了重要而深刻的影响。因此,识别收入分配对各类经济社会宏观指标的影响、研究收入分配对这些宏观变量影响的微观机制和计量方法、论证收入不平等对中国宏观经济社会指标的影响就成为一个重要的理论和现实课题。本书建立了一个研究规模性收入分配影响宏观总量指标的一般分析框架,通过微观理论分析个体收入与相关变量的关系,建立了识别收入分配影响宏观变量的微观机制,并通过构建包含收入分配变量的宏观函数,证明了收入分配影响宏观变量的微观条件,在此基础上发展出可行的计量方法,可以有效计量分析收入分配影响宏观变量的影响程度。利用以上分析框架,识别和分析了中国居民收入分配不平等对国民总消费、居民消费率、恩格尔系数、文化消费、国民劳动收入份额、国民健康以及国民福利的影响,并进一步拓展到制度环境、市场分割和资源错配对收入不平等和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 a国民收入分配研究人员0 a国民收入分配x研究y中国 aF126.2v5 0a王宋涛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09 01656nam0 2200277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63001472100038002102150016002482250021002643140396002853300515006813330021011965170039012176060055012566900012013116900015013237010013013388010027013511164-032720241108094951.0 a978-7-5227-4347-9dCNY89.00 a20241108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城乡均衡b专著e县域经济产业化与城乡发展一体化之路f朱云著 a北京c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d2024.03 a275页d24cm2 a华中村治研究丛书 a朱云,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助理教授,武汉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研究员。研究方向,社会转型与宏观政策分析。作者长期从事县域研究,长期开展驻点调研,共计参与35次田野调查,调研时长累计达454天,撰写随笔、论文和调查报告超过100万字数,涉足14个省份28个县域地区。对不同类型的县域经济发展进行产业基础视野下的田野调查,部分研究成果转化为论文发表在多种CSSCI期刊,并撰写多篇资政报告和发表多篇媒体评论。 a作为乡村与城市互为关联的城镇化要素,农民县域城镇化实践深刻受到产业基础的影响,农民家庭的劳动力配置、资源配置、家庭发展目标是其中的关键要素。从产业基础的性质看,产业基础是基于县域产业中的传统社会结构的一种内发,其虽然受到外部市场经济的影响,但是由于产业基础扎根,乡村社会结构并未受到市场经济冲击,依托这一产业基础,乡村生产生活秩序未被冲击,并进一步增加了经济剩余和建构了非农产业体系。在这一背景下,县域经济—社会系统才能够以均衡的生产体系实现农民县域城镇化的目标,同时扩大市场内需和推动国家基层社会现代化转型。 a经济发展研究人员1 a县域经济产业化与城乡发展一体化之路0 a县级经济x产业化x城乡一体化x经济发展x研究y中国 aF127v5 aF299.21v5 0a朱云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114 01053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1001472100034001982150016002323300459002483330023007076060037007306900012007677010017007798010027007961164-032820240929113914.0 a978-7-219-11644-9dCNY70.00 a20240929d2023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450000 ay z 000yy ar1 a2021中国边疆经济发展年度报告b专著f李光辉主编 a南宁c广西人民出版社d2023.10 a321页d26cm a边疆地区是我国同周边区域经济实现深度融合的重要举措,“十三五”期间,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支持边疆发展的政策文件,促进了边疆地区经济实现快速发展。本书针对中国边疆地区经济发展进行深入研究,通过全面梳理2020年中国边疆经济发展的总体情况,分析世界经济形势及周边国家开放政策,专题研究边疆经济学理论和现实发展的状况,以及对“十四五”时期边疆经济发展面临的机遇、挑战进行分析,为边疆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同时提出具有可操作性、指导性的建议,推动边疆经济高质量开放发展。 a边疆经济学研究人员0 a边疆经济学x研究报告y中国z2021 aF127v5 0a李光辉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010 01544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35001472100044001822150016002263300877002423330077011196060039011966900012012357010013012477010015012608010027012751164-032920250218152403.0 a978-7-5217-7349-1dCNY79.00 a20250218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小县大城b专著f周立,罗建章著 a北京c中信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d2025.03 a300页d26cm a小县城,大中国——透过县域之治,理解中国特色的政治与经济互动《小县大城》基于作者团队历时五年的实地调研,系统解析了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一种独特的城镇化路径——小县大城,即空间体量较小,发展较为滞后的地区,通过独具特色的产业政策形成高水平的发展路径。该研究从福建德化县等多个典型县域出发,详细揭示了这一模式的形成机制与发展逻辑,并在以下两个关键维度上总结了其实践创新:1.政府与市场的“双轮驱动”机制在这一模式中,政府通过精准施策发挥积极引导作用,与市场在资源配置上形成有效互动,共同推动基层发展的转型升级。2.地方特色的制度创新在城乡一体化的框架下,各地因地制宜,通过制度创新探索城乡融合发展的新路径,形成了既具有追赶效应又不乏先行经验的城镇化新格局。本书通过严谨的实证分析,展示了地方治理与经济发展之间的深度互动,以及制度创新如何孕育出新的社会活力。该研究不仅为理解中国转型期的政治经济关系提供了新视角,也为地方政府、企业与投资者把握基层发展机遇、应对区域竞争提供了重要参考。 a地方政府、政策制定者、决策者,县域经济研究者,企业经营者、管理者、投资者0 a县级经济x区域经济发展x研究y中国 aF127v5 0a周立4著 0a罗建章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029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4001472100030002012150016002313300427002473330021006746060044006956900016007397010017007558010027007721164-033020241213112728.0 a978-7-5533-5124-7dCNY80.00 a20241213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20000 ay z 000yy ar1 a南京市创新发展蓝皮书b专著e2024-2025f周蜀秦主编 a南京c南京出版社d2024.12 a266页d26cm a本书是一部系统总结、分析南京启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来创新发展的总体情况的著作。全书分为创新战略篇、科教人才篇、产业创新篇、场景创新篇和协同创新篇五个部分。坚持求真、务实、科学、严谨的原则,立足南京市相关部门的统计数据,依托作者客观细致的科学研究,深度全面地分析了南京创新发展的现状、问题和展望,并提出理论对策和战略建议,力求全面展示南京创新型城市建设情况,为党政科学决策、政策有效执行、公众咨询参考提供理论与数据支撑。 a经济发展研究人员0 a区域经济发展x研究报告y南京z2024-2025 aF127.531v5 0a周蜀秦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19 01183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8001472100030002052150016002353300563002513330025008146060054008396900016008937010017009098010027009261164-033120241213112848.0 a978-7-5533-5121-6dCNY80.00 a20241213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20000 ay z 000yy ar1 a南京市经济社会发展蓝皮书b专著e2024-2025f曹劲松主编 a南京c南京出版社d2024.12 a310页d26cm a本书分综合篇和专题篇两部分。综合篇从总论层面对2022年南京的经济社会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对2023年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凸现重大战略意义。专题篇以专论的形式剖析了南京市2021年经济、社会、文化发展中的若干难点热点问题,提出相关对策和建议,对南京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其中内容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和南京经济社会建设中的难点、重点、热点问题,注重认真总结南京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和经验,客观地诊断发展中出现的瓶颈问题,同时以翔实的数据为基础,以理性的判断为补充,科学预测和研判南京下一年度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并提出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对策和建议。 a区域经济发展研究人员0 a区域经济发展x社会发展x研究报告y南京z2024-2025 aF127.531v5 0a曹劲松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19 01444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9001472100034002062150016002402250037002563300730002933330033010235170037010566060041010936900016011347010013011508010027011631164-033220241028145443.0 a978-7-5454-9440-2dCNY79.80 a20241028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440000 ay z 000yy ar1 a南沙b专著e面向世界的科技创新与产业协同枢纽f刘伟等著 a广州c广东经济出版社d2024.10 a272页d26cm2 a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协同发展研究丛书 a本书以《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总体方案》为指引,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实施的新形势下,聚焦广州南沙的新定位及重点建设任务的拓展,从提升建设科技创新产业合作基地、强化粤港澳科技联合创新、打造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培育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推动国际化高端人才集聚的维度展开分析,特别是基于产业链的分析维度,重点解读广州南沙具有综合发展优势的“智能制造+智能服务”产业链、数字产业、下一代互联网算力服务、物联网、云计算、海洋生物资源利用等新兴产业的产业环境、发展对策和前景等,探讨产业合作深化、区域创新和产业转化体系构建的创新、衔接等关键问题,力图描绘广州南沙产业协同发展的实践新路线,为进一步提升南沙综合服务功能,成为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标杆,进而为广州发展、广东区域协调、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港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提供参考思路。 a区域经济发展技术革新研究人员1 a面向世界的科技创新与产业协同枢纽0 a区域经济发展x技术革新x研究y南沙具 aF127.654v5 0a刘伟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031 01961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165001472100034003122150016003463140639003623300441010013330025014425170033014676060036015006900016015367110067015527110049016198010027016681164-033320241112115233.0 a978-7-5668-4029-5dCNY88.00 a20241112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440000 ay z 000yy ar1 a湾心奔涌汇新篇e广州南沙开发开放研究成果选编h2023年b专著f中共广州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作委员会政策研究和创新办公室,暨南大学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研究院编著 a广州c暨南大学出版社d2024.10 a214页d26cm a中共广州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作委员政策研究和创新办公室,于2022年5月正式挂牌成立,其中在研究方面职能主要包括,统筹开展全区全局性、战略性的专项课题研究,负责全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重大政策问题调查研究工作,提出政策性建议;参与重大问题决策的辅助工作,提供咨询意见,并统筹协调智库提供智力支持。暨南大学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研究院,于2015年1月正式成立,在南沙区管委会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研究院积极携手南沙新区相关部门,加强合作办学,为南沙在建设国家级新区、自由贸易试验区、广州市城市副中心等发展战略中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并在决策咨询、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经审核,选题作者无导向及意识形态问题。 a《湾心奔涌汇新篇——广州南沙开发开放研究成果选编(2023年度)》重点收集了广州南沙开发区政研室与暨大自贸区研究院2023年来的合作研究成果,书稿中提出的策略与建议均基于深入分析与实地调研,通过六个核心章节阐述了南沙在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对外开放以及城市发展等重点领域的发展动态及未来发展潜力。本书稿不仅总结了南沙发展情况,还对其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深入思考和规划,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了解南沙发展机遇与挑战的窗口,是研究该区域建设发展的重要材料。 a区域经济发展研究人员1 a广州南沙开发开放研究成果选编0 a区域经济发展x研究成果yh南沙区 aF127.654v502a中共广州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作委员会政策研究和创新办公室4编著02a暨南大学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研究院4编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114 01851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87001472100038002342150016002723140423002883300659007113330057013705170037014276060045014646900016015096900018015257010015015438010027015581164-033420240829095635.0 a978-7-5504-6350-9dCNY88.00 a20240829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510000 ay z 000yy ar1 a经济增长、环境规制与技术进步研究b专著e以广西百色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为例f陆丹丹著 a成都c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d2024.08 a200页d24cm a陆丹丹,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生态学博士,现任广西财经学院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生态学、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广西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与服务质量标准评定专家,广西西大旅游科学研究院(国家旅游规划甲级资质)理事,入选广西高校“千名中青年骨干教师”计划。长期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所指导项目获得“互联网+”国家级铜奖,自治区金、银奖。主持国家级、省部级项目4项,参与编制各类规划及可行性研究报告19项。 a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将环境规制贯彻于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实现经济从依赖环境资源要素投入向依赖技术进步模式的转变,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本书从理论和实证角度出发,剖析了经济增长与环境规制的相互影响,以及技术进步在推动经济增长和改善环境质量中的关键作用。同时,本书结合实际案例,对广西百色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未来建设中的经济增长、环境规制和技术进步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梳理,并结合国务院批复意见,提出广西百色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环境规制提升的目标、内容、机制与具体措施。本书的研究成果既可为广西百色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也可为其他地区的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提供有益借鉴,对政府决策、企业发展和学术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a本书对政府决策、企业发展和学术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1 a以广西百色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为例0 a区域经济发展x关系x环境规划x研究y百色 aF127.673v5 aX321.267.3v5 0a陆丹丹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0905 01225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13001011020015001141050018001291060006001472000069001532100042002222150016002642250019002803300503002993330021008025170029008236060045008526900016008977010031009138010027009441164-033520240822145008.0 a978-7-119-14036-0dCNY118.00 a20240822d2024 em y0chiy50 ea1 achiceng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魅力山城b专著e一个外国人亲历的重庆发展f(英)詹姆斯·亚历山大著 a北京c外文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d2024.09 a292页d24cm2 a解码中国新时代 a本书作者詹姆斯,英国人,在重庆生活了20年,已经拿到中国永久居留身份,并在重庆安家立业,是重庆小有名气的外国记者。书稿内容是他在重庆生活20年的所见、所闻、所感,从重庆市概况、交通、科技、环境保护、经济、文化特色、物流等方面,描写了中国独具特色的内地城市——重庆近年来的高速发展。他用生动的文字、详实的数据、丰富的图片,记录了新时代以来山城重庆发生的巨大变化,全书不仅有对20年来重庆发展的对比描写,也有作者结合自己在重庆生活的经验和体会,还有在全球视角下,对重庆发生的这些变化,如何取得巨大成就的思考。 a经济发展研究人员1 a一个外国人亲历的重庆发展0 a区域经济发展x社会发展x成就y重庆j英文 aF127.719v5 1c(英)a亚历山大b詹姆斯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0829 01255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13001001020015001131050018001281060006001462000079001522100042002312150016002732250019002893300503003083330021008115170029008326060039008616900016009007010031009167020015009478010027009621164-033620240822145033.0 a978-7-119-14037-7dCNY78.00 a20240822d2024 em y0chiy50 ea1 achiceng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魅力山城b专著e一个外国人亲历的重庆发展f(英)詹姆斯·亚历山大著g钟鹰翔译 a北京c外文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d2024.09 a248页d24cm2 a解码中国新时代 a本书作者詹姆斯,英国人,在重庆生活了20年,已经拿到中国永久居留身份,并在重庆安家立业,是重庆小有名气的外国记者。书稿内容是他在重庆生活20年的所见、所闻、所感,从重庆市概况、交通、科技、环境保护、经济、文化特色、物流等方面,描写了中国独具特色的内地城市——重庆近年来的高速发展。他用生动的文字、详实的数据、丰富的图片,记录了新时代以来山城重庆发生的巨大变化,全书不仅有对20年来重庆发展的对比描写,也有作者结合自己在重庆生活的经验和体会,还有在全球视角下,对重庆发生的这些变化,如何取得巨大成就的思考。 a经济发展研究人员1 a一个外国人亲历的重庆发展0 a区域经济发展x社会发展x成就y重庆 aF127.719v5 1c(英)a亚历山大b詹姆斯4著 0a钟鹰翔4译 0aCNb丰涵文化c20240829 01477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109001472100034002562150016002902250025003063300715003313330029010465170025010756060041011006900015011417010013011567010015011698010027011841164-033720250218150737.0 a978-7-222-22543-5dCNY58.00 a20250218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530000 ay z 000yy ar1 a云南发展壮大“资源经济”“口岸经济”“园区经济”典型案例研究b专著e云南园区经济案例研究f谭鑫,张晋豪著 a昆明c云南人民出版社d2024.03 a273页d26cm2 a云南经济发展研究丛书 a云南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提出实施“3815”战略发展目标。“3815”战略对云南的优势进行了深刻分析和精准定位,要大抓资源经济、口岸经济、园区经济三大经济发展。本书探讨了发展园区经济的研究背景、意义与研究情况,对园区经济的相关概念、内涵及理论进行梳理,对全国和云南园区经济的发展历程进行梳理,并对园区的类型进行分类,从园区的发展情况、分布情况、投入情况、前景分析等方面入手,探讨云南园区经济当前的发展情况,通过对云南园区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剖析,深挖云南经济发展的问题根源及成因,厘清制约云南园区经济的掣肘因素,聚焦园区规划、资金、人才、土地、营商环境、产业发展、创新驱动、环境污染八大方面,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结合典型案例进行研究,为云南壮大园区经济、助推产业发展、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撑和经验借鉴。 a工业园区经济发展研究人员1 a云南园区经济案例研究0 a工业园区x经济发展x案例x研究y云南 aF127.74v5 0a谭鑫4著 0a张晋豪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275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039001482100038001872150016002253300705002413330013009466060027009596900017009867010015010038010027010181164-033820250218143338.0 a978-7-5642-3975-6dCNY158.00 a20250213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10000 ay z 000yy ar1 a中国近代经济史论丛b专著f全汉昇著 a上海c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d2025.01 a212页d26cm a全汉昇生平主要从事中国经济史的研究,曾经在各学术期刊上登载过大量研究论文和书评。他治史以贯通古今和融会中外为特色,治学求博求深,且非常注重史学的实证性,认为有证据方能有发言权。其研究成果以史料丰赡、论证慎密见长,其学术见解及成就深受学界同道重视推崇。但因为全汉昇的学术论文散载于各学术期刊,不免过于分散,而其中有业已绝版者,更不易看到。因此,此次将其论文汇印成论文集,以便参考,书中的内容具有较高的经济学研究价值。本书便是集结了全汉昇在各学术期刊上发表的有关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的文章。《中国近代经济史论丛》所收论文和书评,主要根据原来的书稿合理编排而成,展现了作者的研究脉络和思想方法,并借此次出版机会,成立编委会,进行了认真的校对。本书主要集结了作者所写的从明清到近代有关中国经济的论文,内容详实。 a大众读者0 a中国经济史z近代j文集 aF129.5-53v5 0a全汉昇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517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8000271000041000651010008001061020015001141050018001291060006001472000045001532100034001982150016002322250021002483140407002693300444006763330013011206060045011336900014011787010015011927010017012078010027012241164-033920240826160545.0 a978-7-5765-1309-7b精装dCNY80.00 a20240826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10000 ay z 000yy ar1 a国土空间生态规划b专著f干靓,颜文涛主编 a上海c同济大学出版社d2024.08 a349页d19cm2 a国土空间规划丛书 a干靓,同济大学城市规划系讲师,博士,研究领域城市规划,研究方向城市生态规划与研究,城市生物多样性与建成环境。颜文涛,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城市规划系教授,同济大学生态智慧与城乡生态实践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方向为生态城市与低碳社区、生态空间规划与管理、适应性规划与灾害管理,国际生态智慧学社理事,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生态城市研究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生态规划专业委员会委员、青年学组委员。 a《国土空间生态规划》是一本专门针对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改革背景而编写的教材,系统阐述了国土空间生态规划的内涵与定位。书中通过具体案例,深入解析了生态空间专项规划、生态修复专项规划、区域(流域/山域)生态保护专项规划,以及气候适应性专项规划等多个生态专项规划的编制逻辑和技术要点。与此同时,书中还详细介绍了国土空间生态规划的传导机制与实施保障措施。本教材旨在帮助学生构建国土空间生态规划的跨学科知识体系,全面培养学生从事该领域研究和实践的基本能力。 a高校师生0 a国土规划x环境规划y中国x高等学校j教材 aF129.9v5 0a干靓4主编 0a颜文涛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0829 01288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077001482100030002252150016002553300625002713330029008966060041009256900019009667010017009857010017010028010027010191164-034020250219085418.0 a978-7-116-13929-9dCNY168.00 a20250219d2023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国土空间规划人工智能监测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应用b专著f吴加敏,姚建华主编 a北京c地质出版社d2023.12 a275页d26cm a本书是宁夏回族自治区重点研发计划(重大)重点资助项目—基于高分遥感的空间规划智能监测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应用(东西部合作专项)的最终成果,是《宁夏国土空间规划高分遥感监测方法与监测系统开发》的姊妹篇,是对近五年以来宁夏空间规划高分遥感智能监测研究成果的全面系统总结,是一部领域性的人工智能技术专著。作者以丰富的遥感及大数据资料,全书约25万字,除前言外,共分概述、数据基础、空间规划人工智能监测关键技术研究、银川空间规划监测示范应用研究、关键技术突破与创新、模型算法改进、研究总结7章,共附插图165张,插表92张。本书内容丰富,图文并茂,基本反应了这个时代人工智能技术和研究水平,填补了宁夏人工智能在空间规划实施情况监测研究的空白。 a人工智能国土规划研究人员0 a人工智能x应用x国土规划x研究y宁夏 aF129.943-39v5 0a吴加敏4主编 0a姚建华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536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060001482100030002082150016002383140467002543300427007213330025011486060036011736900016012097010015012257010015012408010027012551164-034120240820082225.0 a978-7-116-14296-1dCNY168.00 a20240820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河南省国土资源志h远古-1840年卷b专著f张鹏远,张永强著 a北京c地质出版社d2024.08 a307页d26cm a张鹏远(1937-),男,汉族,河南鄢陵人,中共党员,高级工程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工程技术专家。曾任河南省地质矿产厅厅长、党组书记,河南省矿产资源管理局委员会常务副主任,河南省矿产储量委员会常务副主任,河南省地质学会理事长,河南省矿业协会会长等职。发表论文著作多篇(部), 主要获奖著作有,《河南人口·资源·环境丛书》(合著)获中共中央宣传部1994年度“五个一工程”奖及河南省委宣传部嘉奖令,本人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任《河南省地质矿产志》编委会主任,该书获河南省优秀史志奖。 a本书是一部反映河南省土地与矿产资源省情、土地利用与管理、矿业开发与管理和测绘事业发展历史的部门志。本书是《河南省国土资源志》的古代卷,涉及时期为远古时期到1840年。该书系统总结、整理了中原地区自有人类繁衍以来国土资源事业的历程、资料史实、业绩和重要成果。不仅为河南省自然资源系统提供一套方便查询应用的完整史料,还助力今后自然资源事业发展,为自然资源系统在河南省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作出新贡献中发挥重要的参考借鉴作用。 a国土资源概况研究人员0 a国土资源x概况y河南z远古-1840 aF129.961v5 0a张鹏远4著 0a张永强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0822 01051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3001472100042002002150016002422250013002583300371002713330021006425170025006636060047006886900018007357010017007538010027007701164-034220241209160217.0 a978-7-119-13389-8dCNY88.00 a20241209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繁荣之路b专著e“一带一路”与尼泊尔f杨亚波主编 a北京c外文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d2024.11 a280页d24cm2 a丝路大道 a《繁荣之路:“一带一路”与尼泊尔》聚焦尼泊尔自2017年加入“一带一路”倡议以来,在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等方面的合作与发展。本书汇集了多位尼泊尔学者的文章,多角度多方面讲述了尼泊尔共建“一带一路”的故事,分享了尼泊尔的建设经验和成果。作为南亚国家的代表,尼泊尔对“一带一路”倡议的积极响应可以更好地体现“一带一路”倡议是惠及各国的“幸福路”。 a国际合作研究人员1 a“一带一路”与尼泊尔0 a“一带一路”x国际合作y尼泊尔j文集j英文 aF135.55-53v5 0a杨亚波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12 01144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69001472100030002162150016002462250043002623300407003053330021007126060053007336900014007867010017008007010017008177010017008348010027008511164-034320240701144946.0 a978-7-5195-0600-1dCNY98.00 a20240701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坦桑尼亚投资环境与产能合作研究b专著f程永林,林琼婷,荆鑫峰编著 a北京c时事出版社d2024.10 a231页d24cm2 a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投资环境与产能合作 a经济全球化不断推进,国际贸易合作日渐深化,合作共赢成为时代的主旋律。中国与坦桑尼亚自建交以来,政府间一直保持着良好关系,两国关系顺利发展,为中国企业走向坦桑尼亚奠定了良好基础,为中国企业在坦桑尼亚的投资提供了一定保障。本书汇聚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坦桑尼亚,内容涵盖政治与法律、投资贸易、产业发展与合作计划等内容。着重分析坦桑尼亚的投资环境和产能合作机缘,旨在为政府和企业提供海丝沿线国家相对翔实的资料。 a投资环境研究人员0 a投资环境x区域经济合作x国际合作x研究y坦桑尼亚 aF142.5v5 0a程永林4编著 0a林琼婷4编著 0a荆鑫峰4编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0703 01230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1001472100038001982150016002362250013002523140150002653300457004153330033008726060017009056900014009227010013009368010027009491164-034420241211101156.0 a978-7-5642-4545-0dCNY78.00 a20241211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10000 ay z 000yy ar1 a面板数据的半参数与非线性计量分析b专著f孙燕著 a上海c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d2024.12 a339页d26cm2 a上财文库 a孙燕 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为微观面板数据建模分析、空间计量模型方法与理论、极端金融风险测度、风险传染研究、机器学习技术。 a在经济学研究领域,探讨变量间的关系对于揭示经济现象的内在机制、预测经济趋势以及为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至关重要。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函数形式的设定问题。本书针对实际经济问题的需求,分别提出并研究了三种面板数据半参数模型。半参数模型巧妙融合了非参数模型与参数模型的优点,使我们能够不对感兴趣的变量施加固定形式的限制,从而让数据自然地揭示信息,降低因模型设定不当而产生的风险。本书偏向于理论计量经济学,需要读者具备一定的计量经济学模型与方法的知识。 a经济学专业及相关专业研究人员0 a经济计量分析 aF224.0v5 0a孙燕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12 01388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043001482100038001912150016002293000041002453140217002863300471005033330053009746060035010276900012010627110033010748010027011071164-034520250124103842.0 a978-7-5223-3746-3dCNY487.00 a20250124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会计b专著f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组织编写 a北京c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d2025.01 a442页d26cm a2025年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辅导教材 a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以下简称“中注协”)是在财政部党组和理事会领导下开展行业管理和服务的法定组织,依据《注册会计师法》和《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设立,承担着《注册会计师法》赋予的职能和协会章程规定的职能。 a本书为2025年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辅导教材,由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组织编写,全书根据最新法律规定编写,为注册会计师考试专业阶段会计科目考试备考用书。本套教材以读者掌握大学会计等相关专业本科以上专业知识为基准,力求体现注册会计师考试制度改革的总体目标。为帮助广大考生通过考试,更好的掌握会计方面有关知识,在以后的工作学习中发挥重要作用,本书多与实际实务联系,深入浅出地对有关知识点进行讲解和介绍,力求可以达到这一目标,使得本书无论在考试中还是实际实务生活中都能发挥作用。 a本书为注册会计师考试专业阶段会计科目考试备考用书0 a会计学x资格考试j自学参考资料 aF230v502a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4组织编写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06 01209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33001472100034001802150016002143140187002303300470004173330015008876060011009026900012009137010015009258010027009401164-034620240809123813.0 a978-7-5687-1476-1dCNY72.00 a20240809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430000 ay z 000yy ar1 a会计逻辑研究b专著f代金宏著 a湘潭c湘潭大学出版社d2024.04 a317页d26cm a代金宏,男,(1972.03-),汉,安徽无为人,铜陵学院金融学院专任教师,历任国企、股权基金和券商中高级管理人员等,省级高端金融人才,正高级会计师,管理学博士,应用经济学博士后,注册会计师。 a在逻辑视角下,会计理论都采用一定的逻辑形式来体系化会计理性认识,采用的逻辑形式无非是概念、判断和推理三种及其衍生形式。会计逻辑研究就是运用形式逻辑和辩证逻辑的理论知识来研究会计,从逻辑思维的角度构造一种会计的逻辑框架,营造一种会计的逻辑范式,进而更好地指导、预测和认识会计事物。本书以逻辑理论为基础,以会计人员在会计工作中的思维活动及其规律为研究对象,结合会计实务、会计教育和会计研究的实践,对会计工作的逻辑思维活动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本书的正文由五大部分、8章组成。 a会计工作者0 a会计学 aF230v5 0a代金宏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0814 00711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1001472100038001882150016002263300087002423330017003296060051003466900012003976900014004097110019004238010027004421164-034720241105084707.0 a978-7-304-12619-3dCNY36.00 a20241105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会计审计复试攻略b专著f挑灯成硕编著 a北京c国家开放大学出版社d2025.01 a130页d26cm a本书为涉及会计、财务管理、成本管理会计、审计等相关内容的真题,案例分析和计算分析。 a研究生类教材0 a会计学x审计学x研究生x入学考试j自学参考资料 aF230v5 aF239.0v502a挑灯成硕4编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107 01385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7001472100034001942150016002283140200002443300557004443330019010016060011010206900012010317010017010437010017010607010015010778010027010921164-034820240702102901.0 a978-7-5208-2964-9dCNY49.80 a20240702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基础会计学b专著f王梅华,李建锋,丛颖主编 a北京c中国商业出版社d2024.06 a276页d26cm a王梅华,男,教授,厦门大学会计学硕士。现任福建技术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教师、注册会计师、资产评估师。长期从事财务管理专业教学和科研工作。主讲过资产评估学、ERP管理系统、财务管理学、会计学等课程。 a本书以《企业会计准则》为指导,力求内容与时俱进,采用2022年注册会计师考试教材《会计学》中的新定义,书中涉及到一般纳税人增值税税率以2019年4月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调整的13%进行核算,并按照“营改增”后财政部颁布的《增值税会计处理规定》进行税务处理。本书共10章,主要介绍会计学基本理论、会计工作基本操作技术和会计信息的生成机制。内容包括会计含义、会计目标、会计假设、会计对象、会计要素、会计方法、会计循环、会计职业道德和会计工作组织。同时,以制造业企业为背景,介绍制造业企业筹资业务、供应业务、生产业务、销售业务、经营成果形成及分配等典型业务的会计核算方法。 a会计学专业学生0 a会计学 aF230v5 0a王梅华4主编 0a李建锋4主编 0a丛颖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0710 01203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7001472100038001942150016002323000035002483300543002833330009008266060043008356900014008787010015008927010015009078010027009221164-034920250213141921.0 a978-7-5223-3567-4dCNY46.00 a20250213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智能化成本核算与管理b专著f王燕,周彦主编 a北京c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d2025.01 a212页d26cm a“十四五”高等职业教育规划教材 a本书系统阐述了企业成本核算的基本理论和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着重说明了成本核算的基本方法和辅助方法,根据成本管理要求,详细讲解了成本报表的编制与分析方法并通过成本核算与管理实训实现学生在做中学的智能化体验。本书在编写过程中每个学习单元都按照“学习目标—任务案例—知识准备—任务处理—知识拓展—知识归纳”体例编写,体现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层次化、教材结构模块化,注重课程内容与职业技能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本书可作为高等职业院校财经商贸大类相关专业教材,也可作为会计从业人员、企业管理人员培训或自学用书。 a高职0 a成本计算x成本管理x高等职业教育j教材 aF231.2v5 0a王燕4主编 0a周彦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309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9001472100034002062150016002403300661002563330021009176060027009386900012009657010017009777010017009947010017010118010027010281164-035020250213155046.0 a978-7-5429-7655-0dCNY49.00 a20250213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10000 ay z 000yy ar1 a业财一体化应用与设计b专著f李新娥,李晓月,张亚男主编 a上海c立信会计出版社d2025.01 a285页d26cm a本书基于业财融合的理念,构建低代码业财一体化的框架,设计低代码业财一体化流程,并通过详实的案例讲解低代码业财一体化的应用。本书是企业数字化转型背景下行业新技术与专业课体系深度融合的重要参考书,内容新颖,深入浅出,体系完整,课后还增加了拓展思考,以提升读者的思政素质,可以作为高等院校经济管理类本科生、专科生教学参考书,也可以作为企业财务人员和业务人员学习业财融合实战的重要参考书。本书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章数字化时代的业财一体化,第二章低代码业财一体化流程,第三章业财数据收集——在线表单,第四章业财流程管理——流程引擎,第五章业财信息挖掘——数据工厂和仪表盘,第六章费控管理流程设计,第七章薪资管理流程设计,第八章资产管理流程设计,第九章采购管理流程设计。 a会计信息研究人员0 a会计信息x财务管理系统 aF232v5 0a李新娥4主编 0a李晓月4主编 0a张亚男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047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67001472100034002142150016002483300412002643330037006766060031007136900015007447110031007598010027007901164-035120250211162019.0 a978-7-5454-9367-2dCNY76.00 a20250211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440000 ay z 000yy ar1 a5年真题与3套模拟i中级财务管理b专著f中级会计职称考试教研组编 a广州c广东经济出版社d2024.07 a224页d26cm a本书依据全国中级会计职称资格考试大纲财务管理相关理论编写,内容涵盖全国中级会计职称资格考试财务管理科目的历年真题,并设置了模拟试卷。通过对中级财务管理历年考题及命题规律的分析,以套卷的形式让学员对所学知识进行自我考核。答案部分,对每一道题目进行详细解析,将知识化繁为简。本书以考点出发,延展对应的必考知识,增添易错易混点。本书含8套试卷,包含5套历年真题和3套模拟题,可作为全国中级会计职称资格考试的辅导用书。 a参加全国中级会计职称资格考试考生0 a财务管理x资格考试j习题集 aF233-44v502a中级会计职称考试教研组4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13 01013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65001472100034002122150016002463300364002623330049006266060035006756900015007107110031007258010027007561164-035220250211161940.0 a978-7-5454-9368-9dCNY76.00 a20250211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440000 ay z 000yy ar1 a5年真题与3套模拟i中级经济法b专著f中级会计职称考试教研组编 a广州c广东经济出版社d2024.07 a240页d26cm a本书是依据全国中级会计职称资格考试大纲及法律法规编写的,内容涵盖全国中级会计职称资格考试经济法科目的历年真题,并设置了模拟试卷。通过对经济法科目历年考题及命题规律的分析,以套卷的形式让学员对所学知识进行自我考核。答案部分,对每一道题目进行详细解析,将知识化繁为简。本书以考点出发,延展对应的必考知识,增添易错易混点。本书含8套试卷,包含5套历年真题和3套模拟题。 a本书可作为全国中级会计职称资格考试的辅导用书0 a经济法x资格考试y中国j习题集 aF233-44v502a中级会计职称考试教研组4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13 01427nam0 2200277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5001472100038001922150016002303000037002463140297002833300437005803330013010176060033010306900014010637010015010777010015010927010015011078010027011221164-035320250115135006.0 a978-7-5223-3619-0dCNY37.00 a20250115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高级财务会计b专著f王敏,韩跃,王芳主编 a北京c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d2025.01 a175页d25cm a高等继续教育财经专业精品系列教材 a王敏,山东财经大学教授,教授的课程有,会计学、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政府及非营利组织会计、税务会计等。曾承担财政部课题一项,主持省级会计专项课题两项,主持省级财经重大应用课题若干;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若干。先后主编基础会计、会计学、企业财务会计、中级财务会计、金融业会计、高级财务会计等。 a《高级财务会计》是本科会计专业必修的一门主干课程,是继《中级财务会计》之后,以会计专题方式呈现的有关会计理论与实务,并与中级财务会计相互补充,共同构成企业财务会计的完整体系。《高级财务会计》教材包括所得税会计、企业合并会计、合并财务报表编制、租赁会计、借款费用等相关内容。考虑到成人会计教学的特点与需求,该教材侧重力求通过多种形式展现给所学者,以调动所学者的学习兴趣和主观能动性,避免传统教材的抽象式说教多、教材内容形式单一的缺陷。 a继续教育0 a财务会计x成人高等教育j教材 aF234.4v5 0a王敏4主编 0a韩跃4主编 0a王芳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16 01249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60001472100034002072150016002413000046002573300529003033330037008326060031008696060035009006900014009357110019009498010027009681164-035420250210135145.0 a978-7-5454-8699-5dCNY32.50 a20250210d2023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440000 ay z 000yy ar1 a飞越必刷题i初级会计实务&经济法基础b专著f斯尔教育组编 a广州c广东经济出版社d2023.02 a151页d26cm a会计专业技术初级资格考试辅导用书 冲刺系列 a《飞越必刷题·初级会计实务&经济法基础》一书是初级会计职称考试的辅导用书,内容按照模块进行划分,特别是“主观题”模块,有针对性地训练简答题和综合题。甄选5套近年考试真题和3套精编模拟题,满足考生在考前对于成套试卷练习的需求,适合首次报考的零基础学员、多轮备考学员和“二战”学员。《飞越必刷题·初级会计实务&经济法基础》一书作为习题类书籍,答案解析全面、丰富,基本做到逐项解析,方便考生阅读,确保一看就懂,及时查缺补漏。另外,本书着重在解析中挖掘命题人的意图,并进行易错点提示,有效帮助学生避开考试的“坑”,助力考生高效通过考试。 a参加会计专业技术初级资格考试考生0 a会计实务x资格考试j习题集0 a经济法x资格考试y中国j习题集 aF23-44v502a斯尔教育4组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13 01385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3001472100038001902150016002283000041002443140217002853300471005023330053009736060033010266900012010597110033010718010027011041164-035520250124104523.0 a978-7-5223-3751-7dCNY86.00 a20250124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审计b专著f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组织编写 a北京c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d2025.03 a442页d26cm a2025年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辅导教材 a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以下简称“中注协”)是在财政部党组和理事会领导下开展行业管理和服务的法定组织,依据《注册会计师法》和《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设立,承担着《注册会计师法》赋予的职能和协会章程规定的职能。 a本书为2025年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辅导教材,由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组织编写,全书根据最新法律规定编写,为注册会计师考试专业阶段会计科目考试备考用书。本套教材以读者掌握大学会计等相关专业本科以上专业知识为基准,力求体现注册会计师考试制度改革的总体目标。为帮助广大考生通过考试,更好的掌握会计方面有关知识,在以后的工作学习中发挥重要作用,本书多与实际实务联系,深入浅出地对有关知识点进行讲解和介绍,力求可以达到这一目标,使得本书无论在考试中还是实际实务生活中都能发挥作用。 a本书为注册会计师考试专业阶段会计科目考试备考用书0 a审计x资格考试j自学参考资料 aF239v502a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4组织编写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06 01851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13001001020015001131050018001281060006001462000084001522100034002362150016002703140633002863300550009193330015014696060009014846900012014937010040015057120025015458010027015701164-035620241108170543.0 a978-7-111-76947-7dCNY69.00 a20241108d2024 em y0chiy50 ea1 achicswe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敏捷审计转型与超越b专著f(瑞典)托比·德罗什(TobyDeRoche)著g中国商业会计学会译 a北京c机械工业出版社d2024.12 a140页d23cm a托比·德罗什(Toby DeRoche)拥有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MBA学位(内部审计方向),以及CIA、CCSA、CRMA、CICA、CFE、SA和cAAP等专业资格。他通过为公司治理和鉴证专业人士提供咨询服务,致力于帮助组织改进其内部审计、风险管理和合规职能。 德罗什先生在内部审计、欺诈审查和技术支持相关的咨询领域积累了超过15年的丰富经验。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演讲者和多产作家,他在审计、风险管理和反欺诈等领域撰写了16份报告、40篇博客文章,并进行了近100场演讲。 作为Insight CPE公司的创始人,他专注于为审计、风险管理及反欺诈领域的专业人士提供继续教育的机会。他还与cRisk Academy合作,开创性地推出了业内首个敏捷审计认证课程——注册敏捷审计师(cAAP),以此推动敏捷审计的发展。 a本书旗帜鲜明地提出了从传统审计向敏捷审计转型的意义、价值和优势,深入阐述了敏捷审计的定义、价值观和原则,并结合案例围绕敏捷审计全生命周期系统地介绍了敏捷审计转型的方法和路径,特别介绍了敏捷审计风险评估、审计计划和审计报告等要点。同时,围绕敏捷审计转型,提供了全面转型和分阶段转型两条路线,并提出了与其他职能联合确认的整合方案。此外,还特别强调了在转型过程中对IIA标准的遵循。本书是一部绝佳的敏捷审计转型指南,为渴望在不确定的时代,更好地满足利益相关方需求、保障组织实现战略目标的审计部门和审计同人,提供了一套可学习、可借鉴、可落地的系统解决方案。 a审计从业者0 a审计 aF239v5 0c(瑞典)a德罗什c(DeRoche, Toby)4著02a中国商业会计学会4译 0aCNb丰涵文化c20241114 01361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35001472100038001822150016002203000037002363140249002733300458005223330013009806060031009936900014010247010015010387010015010538010027010681164-035720241225133541.0 a978-7-5223-3134-8dCNY27.00 a20241225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审计基础b专著f李冰,陈勇主编 a北京c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d2024.12 a147页d26cm a高等继续教育财经专业精品系列教材 a李冰,山东财经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副教授,三十多年来一直坚持在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的第一线,熟悉成人教育教学规律,拥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扎实的理论基础。主编了《货币银行学》《审计学》《审计基础》《西方财政学》和《新编西方财政学》等多本教材;发表数篇论文。 a本教材考虑了学科发展的前沿性、实践性,紧密结合当前审计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和教学实践的最新发展,并结合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的教学特点和要求,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先进的、实用的、完整的、可操作的学习体系。教材强调专业知识的系统性、实践性和宽泛性,以民间审计(即注册会计师审计)为主,并对政府审计和内部审计作了必要的介绍。教材共分为9章,对审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技能、审计的基本实务等进行系统讲授。旨在使学生在了解并掌握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更好地养成动手实践能力。 a继续教育0 a审计学x成人高等教育j教材 aF239.0v5 0a李冰4主编 0a陈勇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26 01492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37001472100038001842150016002223000037002383140383002753300449006583330013011076060031011206900014011517010017011657010017011828010027011991164-035820250115135045.0 a978-7-5223-3625-1dCNY34.00 a20250115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审计学b专著f杨明增,李美亭主编 a北京c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d2025.01 a180页d25cm a高等继续教育财经专业精品系列教材 a杨明增,教授,会计学博士,博士生导师,中国注册会计师,公司独立董事。研究方向为审计理论与实务。先后为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讲授《审计学》《审计理论研究前沿》等课程。在《会计研究》《审计研究》等杂志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出版审计学术专著2部,主编审计学教材6部,主持或与参国家级、省部级等课题7项,省级教改项目课题1项,先后获得省级社科优秀奖、山东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奖10余次。 a本书以最新实施的审计执业准则为依据,以注册会计师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理论为基础,从审计执业环境开始阐述审计执业规范体系、审计目标和审计计划,介绍审计证据、风险评估和风险应对,以及审计抽样和审计报告等基础知识,以业务循环法审计为基础,讲述企业财务报表审计的基本内容和基本操作程序。本书突出应用型审计人才的培养,主要介绍风险导向审计理论知识和实务操作,力求审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保持知识全面新颖,根据审计准则和财务会计准则的最新变化,及时更新相关内容。 a继续教育0 a审计学x成人高等教育j教材 aF239.0v5 0a杨明增4主编 0a李美亭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16 01071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31001472050008001782100042001862150016002283300487002443330013007316060027007446900014007717010017007858010027008021164-035920241218110617.0 a978-7-5638-3812-7dCNY68.00 a20241218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审计学b专著f刘明辉等编著 a2版 a北京c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d2024.11 a330页d24cm a本书是针对第一次系统学习审计课程的审计学专业、会计学专业、财务管理专业本科生设计,内容涵盖审计与注册会计师职业概述、审计的程序和技术、交易循环审计、其他类型的审计与鉴证服务四篇。本书深入浅出介绍审计理论来龙去脉、审计实务方法程序;扎根企业运营实际,紧跟审计技术和相关法规的最新发展,系统呈现风险导向审计的实务过程;系统介绍注册会计师业务发展脉络,注册会计师业务拓展与执业规范,注册会计师鉴证业务的有关内容;本书也简单介绍了国家审计、内部审计、经营审计和合规审计等相关审计理论与实务。 a高校师生0 a审计学x高等学校j教材 aF239.0v5 0a刘明辉4编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19 01351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9000271000041000661010008001071020015001151050018001301060006001482000053001542100038002072150016002453140329002613300405005903330015009956060021010106900020010317110031010518010027010821164-036020240826152504.0 a978-7-5670-3964-3b精装dCNY380.00 a20240826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70000 ay z 000yy ar1 a高密市审计志b专著f《高密市审计志》编纂委员会编 a青岛c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d2024.08 a275页d26cm a高密市审计志编纂委员会为高密市审计局为出版本书临时成立的委员会。高密市审计局负责对全市财政收支和法律法规规定属于审计监督范围的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和效益进行审计监督。对审计、专项审计调查和核查社会审计机构相关审计报告的结果承担责任,负有督促被审计单位整改的责任。拟定全市审计规范性文件并监督执行;制定并组织实施年度审计计划。 a《高密市审计志》由高密市审计局组织编写,实事求是反映了高密审计事业40年不平凡的发展历程和工作情况。客观、完整地记述了高密审计在稳步推进审计业务发展的同时,在党的建设、队伍建设、文化建设、信息化建设等各个方面取得的显著成绩,充分展示了高密审计人的良好精神风貌。全文共分十一章,包括组织机构、国家审计、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信息化建设、审计法制建设、审计管理、精神文明建设、机关建设、先进典型、荣誉、人物。 a审计工作者0 a审计x概况y高密 aF239.227.523v502a高密市审计志编纂委员会4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0829 01410nam0 220028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73001472100038002202150016002582250013002743140208002873300463004953330029009585170023009876060023010106900015010337010015010487010015010637010015010788010027010931164-036120250122134437.0 a978-7-300-33476-9dCNY79.00 a20250122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商业银行审计质量b专著e中国探索与国际比较f陈汉文,刘思义,杨道广著 a北京c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d2024.12 a253页d23cm2 a财会文库 a陈汉文,南京审计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财政部会计名家,China Journal of Accounting Studies联合主编。刘思义,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学院副教授。杨道广,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惠园杰出青年学者。 a本书聚焦“商业银行审计质量”这一核心命题,以“中国实践与国际对比相结合”为总体思路,以“现状分析→制度梳理→理论辨析→佐证证据→政策建议”为研究范式,在介绍商业银行业务特点与审计难点、审计规范规则与审计质量评价的基础之上,分别围绕审计市场结构、审计任期与轮换制度、审计团队配置、关键审计事项披露等方面,尝试解开揭开了影响商业银行审计质量和商业银行审计效能发挥的理论机理与制度诱因,为理论上深入探究商业银行审计质量、实务上提高商业银行审计质量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a商业银行审计质量研究人员1 a中国探索与国际比较0 a商业银行x金融审计 aF239.65v5 0a陈汉文4著 0a刘思义4著 0a杨道广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23 01003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1001472100034001882150016002223300369002383330061006076060019006686900015006877010017007027010015007198010027007341164-036220240408140643.0 a978-7-5487-5698-9dCNY59.80 a20240408d2023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430000 ay z 000yy ar1 a招聘管理实务b专著f邓丹凤,范征主编 a长沙c中南大学出版社d2023.12 a226页d26cm a本书主要针对人资源管理及工商管理专业的需求进行编写。招聘工作是企事业单位的重要工作,其中面试选拔、心理测试、猎头寻访服务是其重点特色内容板块,本书重点进行阐述。本书内容具体包括:招聘管理概述,招聘管理的理论基础,招聘管理的发展趋势,招聘计划制定,招聘渠道与方法选择,人员甄选技术,招聘面试技巧,评价中心技术与心理测量技术,猎头寻访服务,招聘程序文件,实战案例集锦。 a本书对学生就业及未来工作的操作实战有比较重要的价值和意义0 a招聘x基本知识 aF241.32v5 0a邓丹凤4主编 0a范征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0410 01166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35001472050008001822100042001902150016002323000045002483300507002933330023008006060033008236900012008567010017008688010027008851164-036320241105103932.0 a978-7-312-06126-4dCNY60.00 a20241105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40000 ay z 000yy ar1 a人力资源管理b专著f刘福成主编 a2版 a合肥c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d2024.10 a174页d26cm a普通高校经济管理类应用型本科系列规划教材 a安徽省一流教材建设项目。主要介绍了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理论基础,包括对人力资源规划、工作分析、员工招聘、培训与开发、薪酬管理、职业生涯、劳动关系等知识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讲解。本书既考虑到了国际企业与国内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问题,也考虑到了原先人事管理与新时期人力资源管理的不同特点。不仅内容全面,而且又充分考虑到各部分内容的内在联系,方便了读者对整体内容体系的把握,为读者更加有效的学习提供了保证。此次再版,融入党的二十大精神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相关内容,补充相关最新学术成果,更新大部分案例。 a高校经管类专业师生0 a人力资源管理x高等学校j教材 aF243v5 0a刘福成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107 01492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1001472100034001982150016002323300908002483330025011566060017011816900012011987110025012108010027012351164-036420241230132856.0 a978-7-5129-2109-2dCNY66.00 a20241230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人力资源工作要点手记b专著f白话劳动法编写组编 a北京c中国人事出版社d2024.01 a260页d24cm a1、主要内容《人力资源工作要点手记》全方位覆盖劳动用工管理的全流程,既有传统人力资源业务中常见的招聘及试用期管理、劳动合同履行、变更、解除、终止、休息休假、培训及服务期、绩效考核与薪酬管理。另外,本书还关注到HR们在信息快速传播时代劳动用工和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棘手问题,如劳动舆情的应对与处理、劳动争议的解决策略和操作要点,更有多元化用工及人才配置、ESG、职业伤害等新问题,集合前沿的人力资源信息数据合规管理,为企业在数字化时代的人力资源管理中提供全面指导。2、主要特点本书以独特的思维导图与热词解读的形式呈现劳动用工过程风险识别与预防链路,使得复杂的劳动用工管理流程变得清晰易懂。无论是经验丰富的人力资源从业者,还是初涉此领域的新手,都能够轻松理解和掌握。思维导图将各个环节和要点以图形化的方式呈现,配以简洁明了的文字说明,让读者能够快速抓住重点,明确操作步骤。本书还采用四色笔记的形式,令HR读者可以边学习、边记录,随时根据实操问题寻找解决方案,随时以阅读笔记强化记忆,有别于一般知识输出型书籍的刻板习惯。 a人力资源管理研究人员0 a人力资源管理 aF243v502a白话劳动法编写组4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02 01090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9001472100034002062150016002403300386002563330147006426060017007896900012008067010015008188010027008331164-036520250218152005.0 a978-7-115-63642-3dCNY69.80 a20250218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组织发展ODb专著e出色HR如何做战略和效能分析f任康磊著 a北京c人民邮电出版社d2025.02 a172页d26cm a本书主要针对人力资源从业人员,讲解如何成为组织发展(OD)经理,如何履行OD职能,内容涵盖OD实战的各个方面,提供了大量做好OD经理需要掌握的方法论和各类表单、图形、工具、模型及实战案例,读者能够轻松上手,快速掌握成为优秀OD经理的方法。本书案例丰富、模板齐全、实操性强、通俗易懂。本书共7章,具体包括OD基础知识、OD常用工具与方法论、组织机构、岗位管理、人才规划、组织文化和OD典型实战案例解析。 a本书适合OD岗位及其他人力资源岗位从业人员,也适合组织中的非人力资源管理者,以及想要考取人力资源管理师及其他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相关证书的学员等阅读0 a人力资源管理 aF243v5 0a任康磊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070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68001472100038002152150016002533300318002693330109005876060039006966900015007357010013007507010013007637010013007768010027007891164-036620241016143522.0 a978-7-5744-1239-2dCNY90.00 a20241016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220000 ay z 000yy ar1 a互联网+背景下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创新研究b专著f靳伟,符蔚,凌茜著 a长春c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d2024.03 a385页d26cm a本书分析了互联网+背景下,企业当前所面临的实际困难,提出了新的人力资源运营方法,帮助企业检视自身人力资源管理运行状态,建立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新模式;书中通过HR的工作实务分享,在管理者和员工之间建立沟通桥梁,激发员工内在动力,推动组织进化,帮助企业转型升级;同时介绍典型实践案例,具有较强的指导性、启发性与可操作性。 a本书可为高校管理类专业学生、企业中高层管理者、人力资源管理实际工作者提供专业理论知识和实用的薪酬管理工具0 a互联网络x应用x人力资源管理x研究 aF243-39v5 0a靳伟4著 0a符蔚4著 0a凌茜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017 01229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9001472100030002062150015002363140184002513300431004353330025008666060039008916900015009307010015009458010027009601164-036720240701114701.0 a978-7-5193-0958-9dCNY30.00 a20240701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基于大数据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与实践研究b专著f缪学刚著 a北京c群言出版社d2024.06 a88页d24cm a缪学刚,1972年6月出生,男,汉族,河南信阳人,本科学历,高级经济师,主要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员工培训开发、薪酬福利激励等工作,现就职于中石化中原石油工程有限公司党委组织部人力资源部。 a随着社会经济水平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大数据时代悄然而至,企业生产服务与各项管理工作运行模式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企业结构也变得更加复杂,传统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中存在的弊端也逐渐凸显。本书主要从大数据的概念、大数据的特征、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理论、大数据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关系、基于大数据的人力资源规划实践、基于大数据的人力资源招聘实践、基于大数据的人力资源考核实践、基于大数据的人力资源培训实践等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系统地论述。 a人力资源管理研究人员0 a数据处理x应用x人力资源管理x研究 aF243-39v5 0a缪学刚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0703 02469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9000271000041000661010008001071020015001151050018001301060006001482000053001542100038002072150016002453000023002613140750002843301061010343330023020956060037021186900016021557010017021718010027021881164-036820250108095903.0 a978-7-5228-4700-9b精装dCNY158.00 a20250102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中国人力资源市场分析报告h2024b专著f余兴安主编 a北京c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d2024.12 a390页d24cm a人力资源市场蓝皮书 a余兴安,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院长、研究员。历任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研究室主任、人事部人才流动开发司副司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人力资源市场司副司长、山东省日照市副市长。兼任国际行政科学学会副主席、中国人才研究会常务副会长、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副会长等。主要从事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人事制度改革与人才资源开发等研究。田永坡 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人力资源市场与流动管理研究室主任,博士、研究员,“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获得者、全国人力资源服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与劳动力市场、公共就业和劳动力市场政策。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及多个省市委托课题五十余项,在《经济研究》等发表论文数篇,出版专著《劳动力市场发展及测量》《工作搜寻与失业研究》,部分成果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等全文或者部分摘转。 a本书以国家统计和人社等职能部门、高校、研究机构及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的统计和调查数据为基础,对人力资源市场中的供需匹配、就业、流动、人力资源服务等方面进行了系统分析,全书包括总报告、人力资源的基本状况、区域与行业人力资源市场、人力资源服务四个专题,由21篇报告组成。总报告分析了人力资源市场上人力资源的规模、素质结构等状况,测算了人力资源匹配在城乡、区域、行业等维度上面的表现和特点,描绘了劳动者流动性以及分区域、分行业、分单位性质的劳动者收入等状况。人力资源的基本状况篇围绕银发人才开发、先进制造业人力资源配置、航空航天人才的教育和培训、民营企业人才需求等内容,对人力资源开发利用、人才需求等问题进行了系统分析。区域与行业人力资源市场篇以相关省市以及行业的调查和统计数据为基础,对北京市、上海市、广东省、山东省、河南省、青岛市、淄博市、昆山市以及高科技、金融等行业的供需、流动、薪酬等进行了研究。人力资源服务篇则从行业、区域等维度对当前我国人力资源服务行业的发展进行了分析。在行业方面,对国企人才的评价、人力资源服务传统业务转型与发展、人力资源服务头部机构的经营状况等进行了分析。在区域研究上,对湖南省、云南省的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发展及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a劳动力市场研究人员0 a劳动力市场x研究报告y中国z2024 aF249.212v5 0a余兴安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09 01896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83001472100038002302150016002683140461002843300789007453330021015346060043015556900016015987010013016148010027016271164-036920241225140251.0 a978-7-5228-4694-1dCNY88.00 a20241225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劳动力市场极化问题研究b专著e基于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和劳动力流动的视角f曹洁著 a北京c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d2024.12 a315页d24cm a曹洁,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博士,现为昆明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人口经济、劳动经济和产业经济。在《劳动经济研究》等学术报刊上发表论文9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发表CSSCI文章5篇,其中1篇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劳动经济与劳动关系》和《新华文摘》全文转载。主笔的5项研究成果得到省市级部门采用或省级领导批示。主持省级、市厅级科研项目7项,参与国家级、省部级、市厅级课题10余项。主讲课程,《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等。 a本书基于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和劳动力流动的视角,运用理论和实证研究方法,围绕中国劳动力市场极化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全书共七个章节。第一、二章,重点就选题背景和意义,相关文献进行了回顾和研究评述。第三章对中国劳动力市场极化的现状特征进行分析,并对东、中、西部地区劳动力市场极化中表现出来的地区差异进行比较。第四章是对劳动力市场极化形成机制的理论研究。通过构建理论模型,对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下,资本替代常规型工作任务导致中技能劳动力就业和工资相对减少的过程进行理论分析。再通过构建空间一般均衡分析模型,研究在劳动力流动的作用下,区域劳动力市场上工资和就业的进一步极化。第五章和第六章通过实证分析,旨在验证理论命题的存在。其中第五章是针对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与劳动力市场极化的实证分析。第六章是针对劳动力流动与劳动力市场极化的实证分析。第七章就本书的主要结论进行总结,并据此提出进一步的研究展望。 a劳动技能研究人员0 a劳动技能x关系x劳动力市场x研究y中国 aF249.212v5 0a曹洁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26 01156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69001472100034002162150016002503300517002663330017007835170037008006060021008376900016008587010013008748010027008871164-037020241115133326.0 a978-7-5684-2269-7dCNY50.00 a20241115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20000 ay z 000yy ar1 a形成·演化·保障b专著e众创空间创业生态系统共生机制研究f史欢著 a镇江c江苏大学出版社d2024.10 a228页d24cm a众创空间创业生态系统是“双创”背景下,创业主体之间地理位置邻近、制度支持特征明显、服务组织丰富的,众多创业活动通过多种创业要素的相互作用和交流在特定地理空间集聚所形成的复杂系统。如何从生态系统的视角,以“双创”政策为支撑和引导,有效匹配众创空间创业主体间创新创业资源,协调和凝聚系统内共生关系,实现更高效的共生模式,是突破众创空间所处困境,促进众创空间创业生态系统良性共生的关键。本书按照众创空间创业生态系统共生形成、演化和保障的脉络,描述了系统共生机制,并提出了促进国内众创空间创业生态系统良性共生的对策建议。 a创业研究人员1 a众创空间创业生态系统共生机制研究0 a创业x研究y中国 aF249.214v5 0a史欢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121 01690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9001472100034001962150016002303000029002463140570002753300331008453330150011766060025013266900012013517010017013637010017013808010027013971164-037120250205112039.0 a978-7-302-68124-3dCNY55.00 a20250205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b专著f李松庆,赵习频编著 a北京c清华大学出版社d2025.01 a250页d26cm a21世纪经济管理新形态教材 a李松庆,男,博士,现为广东工业大学管理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MBA导师,担任中国物流学会理事、广东省物流与供应链学会常务理事、广东省系统工程学会常务理事、广东省技术经济与管理现代化研究会常务理事、广东省第三产业研究会常务理事、广东省运筹学会物流分会副会长。主要从事物流管理、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供应链与物流管理、物流业数字化等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工作。赵习频,男,管理学院讲师,硕士。1995年7月北京科技大学热能工程本科毕业,同年进入湖北黄石大冶特钢技术中心从事技术工作,2003年7月武汉理工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硕士毕业,同年进入广东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物流教研室任专任教师。 a本书以物流系统中的物流节点选址规划和运输方式路线规划为核心内容,辅之以物流系统分析、物流需求预测、物流网络结构、配送中心布置、物流系统评价,重点阐述物流系统规划设计的基本理论、模型和方法。本书内容系统全面、针对性强,是一部面向物流管理、物流工程、电子商务、工商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等普通高等院校大学本科专业学生的物流学教科书。 a本书可作为相关专业硕士研究生、MBA、物流从业者或相关人员学习物流规划方法,掌握物流规划技能的基础教材,也适合作为物流职业资格认证培训的配套教辅材料0 a物流x系统工程j教材 aF252v5 0a李松庆4编著 0a赵习频4编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06 01372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3001472100036001902150016002263000037002423140133002793300559004123330025009716060039009966900012010357010017010477010015010648010027010791164-037220240729161521.0 a978-7-5184-4844-9dCNY49.80 a20240729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物流设施与设备b专著f任美霞,贾辉主编 a北京c中国轻工业出版社d2024.08 a188页d26cm a普通高等教育物流管理专业精品教材 a任美霞,副教授,物流工程专业负责人,长期从现代物流学学、物流设施与设、物联网与现代物流等课程的教学研究工作,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 a本书将物流管理领域的优秀实践与相关理论前沿相结合,全面系统地介绍了物流设施与设备基本构成、运作原理及应用。全书共有九章内容,包括绪论、运输设施与设备、仓储设施与设备、装卸搬运设施与设备、流通加工设备、包装设备、物流信息采集与传输设备、现代物流设备管理等。与同类教材相比,本教材将更加体现时代发展特点,思想政治教育更加深入,“三农”相关内容更加丰富。将我国物流基础设施取得最新成就、先进的物流技术装备编写进教材,融进二十大精神、三农发展等思政内容,系统介绍理论知识的同时,正确引导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育文化自信,传承传统管理学思想,为课程思政奠定基础。 a高校物流管理专业师生0 a物流管理x设备管理x高等学校j教材 aF252v5 0a任美霞4主编 0a贾辉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0731 01394nam0 2200277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3001472050008001902100036001982150016002343000037002503140133002873300445004203330153008656060025010186900012010437010017010557010017010728010027010891164-037320240723134004.0 a978-7-5184-4793-0dCNY49.80 a20240723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现代物流概论b专著f任美霞,王玉方主编 a2版 a北京c中国轻工业出版社d2024.08 a188页d26cm a普通高等教育物流管理专业精品教材 a任美霞,副教授,物流工程专业负责人,长期从现代物流学学、物流设施与设、物联网与现代物流等课程的教学研究工作,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 a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物流在社会经济运转中承担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本书将物流管理领域的优秀实践与相关理论前沿相结合,全面系统地介绍了物流管理的基础理论与方法。全书共有十章内容,包括物流概述、物流活动、物流系统、物流管理、企业物流、第三方物流、国际物流、绿色物流、供应链管理、电子商务与快递等。本书适用于应用型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市场营销专业和经济信息管理专业的专业课教学,其他经济管理财经类专业的学生参考使用,也适用于物流从业人员的培训和自学。 a本书适用于应用型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市场营销专业和经济信息管理专业的专业课教学,其他经济管理财经类专业的学生参考使用,也适用于物流从业人员的培训和自学0 a物流x高等学校j教材 aF252v5 0a任美霞4主编 0a王玉方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0731 01624nam0 2200277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5001472100038002022150016002403000085002563140272003413300582006133330009011956060049012046900017012537010017012707010017012877010015013048010027013191164-037420250219083351.0 a978-7-5772-1549-5dCNY49.90 a20250219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420000 ay z 000yy ar1 a数字化物流商业运营b专著f王桂花,戴晶晶,彭敏主编 a武汉c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d2025.02 a224页d26cm a高等职业教育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双高计划”国家级示范专业物流管理类精品教材 a王桂花,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博士,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教授。首届物流职业教育教学名师,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教学团队带头人,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江苏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省在线课程主持人、国家在线课程主讲老师,省重点教材主编。 a该教材基于物流企业运营管理的基本知识框架,介绍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在物流活动过程中的应用。根据物流运营活动的背景和运营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任务要求,引出所需知识点和技能点;结合企业实际案例,促进学生理解数字化应用,以达到学生掌握物流商业运营中的数字化技术,树立数字化运营思维。该教材为物流类专业学生学习、教师教学提供参考,基于物流企业运营管理的理论,依托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5G、VR/AR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通过仓储、分拣、运输、配送等物流各核心环节中智能硬件和智能系统软件的应用介绍,提高学生物流感知学习、网络规划、分析决策和智能管控能力。 a高职0 a数字技术x应用x物流管理x高等职业教育j教材 aF252.1-39v5 0a王桂花4主编 0a戴晶晶4主编 0a彭敏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333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5001472100038001922150016002303000085002463300614003313330009009456060049009546900017010037010017010207010015010378010027010521164-037520241225143142.0 a978-7-5772-1324-8dCNY59.90 a20241225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420000 ay z 000yy ar1 a智慧物流信息技术b专著f吴砚峰,戴璐主编 a武汉c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d2024.11 a265页d26cm a高等职业教育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双高计划”国家级示范专业物流管理类精品教材 a教材贯彻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对产教融合、校企“双元”育人、“推动校企全面加强深度合作”的要求,对接《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标准》,结合物流行业最新标准编写。教材内容主要包括物流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物流条码技术;RFID技术;北斗导航技术、GPS技术等GNSS技术;GIS技术;EDI技术;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物流与电子商务等内容。教材全面系统地介绍了物流信息业务过程中常用关键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也及时吸收了智慧物流、区块链等成熟新技术。每个模块均包含习题与训练、单元实训、职业能力评测等。教材还配套了视频、动画、仿真等优质教学资源(配套二维码)开展教学,帮助学生全面理解和把握物流信息技术的知识体系,并掌握相应技能。 a高职0 a智能技术x应用x物流管理x高等职业教育j教材 aF252.1-39v5 0a吴砚峰4主编 0a戴璐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26 01197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7001472100042001942150016002363300551002523330009008036060043008126900014008557010015008697010017008847010015009018010027009161164-037620250113100656.0 a978-7-5638-3805-9dCNY49.00 a20250113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物流市场营销b专著f陈锐,付永军,梁婧主编 a北京c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d2025.02 a256页d24cm a本书主要内容分为7个项目,主要介绍了项目一:物流营销概述;项目二:物流市场调查与预测;项目三:物流市场细分与定位;项目四:物流服务营销组合策略分析;项目五:物流企业服务方案的制定;项目六:客户投诉处理;项目七:市场的深度开拓。本教材7个项目环环相扣,任务清晰明确。采用项目引领,任务驱动,故事导入,图文并茂,内容通俗易懂,有创新精神。每个项目主要包括项目目标、案例导入、每项任务、应用训练、学后测评。每个任务主要有任务描述、知识链接、任务实施三个环节,其中又穿插延伸阅读、想一想、知识窗、拓展案例等栏目,层次清晰,讲练结合,方便老师讲授,学生学习。 a高职0 a物资市场x市场营销x高等职业教育j教材 aF252.2v5 0a陈锐4主编 0a付永军4主编 0a梁婧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16 02402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1001472100034001882150016002223000031002383141202002693300404014713330149018756060039020246900014020637010017020777010015020948010027021091164-037720250205111746.0 a978-7-302-68109-0dCNY59.00 a20250205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冷链物流管理b专著f王海文,杨阳主编 a北京c清华大学出版社d2025.02 a246页d23cm a高等院校物流管理专业系列教 a王海文,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物流管理系系主任、教授,研究领域,物流基础理论、供应链管理、仓储与配送管理、农产品冷链物流,研究成果,主编《新编物流设施与设备》、《物流设施与设备管理》、《物流统计》、《物流仓储管理实务》、《物流管理基础及实务》等多部专业教材,近年来,申报立项省级教研项目3项,参与省级教研项目5项;申报立项省级纵向科研项目3项。杨阳,吉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物流系讲师,研究领域,农村发展、农业经济管理、农产品冷链物流,研究成果,《中国农村居民收入差距对健康水平的影响研究》,近年来,参编教材2本,参与省级教科研项目2项;发表学术论文3篇,获得实用新型专利3项,软件著作权1项。刘丽丽,长春理工大学经济学院物流管理系讲师,研究领域,物流管理、供应链管理、冷链物流、数字经济,研究成果,参编《企业战略管理》、《跨境电商物流实务》、《人际沟通与交流》等多部专业教材3本,近年来,参与省级教科研项目近10项;发表EI会议检索论文3篇,省级论文4篇;获得实用新型专利1项,软件著作权1项;荣获校级教育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郑强国,北方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管理系主任,研究领域,经济管理、物流经济、人力资源管理,讲授,管理学、人力资源管理、物流经济学、物流管理、供应链管理、冷链物流、大学生创新创业、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商企业管理、企业战略管理、国际市场营销、物流管理、采购管理、西方经济学等课程。 a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鲜食品流通量逐年增加,冷链物流需求日趋旺盛,冷链物流行业受到进一步关注并得到快速的发展。本书是立足于当代冷链物流发展理念与“互联网+”的大背景,撰写的一部应用型专业教科书。全书共分十一章,分别介绍冷链物流基础、食品冷藏冷冻技术、冷链产品包装、冷库及制冷设备管理、食品冷藏运输、食品及医药冷藏链、冷链物流配送、冷链信息技术、冷链物流企业的运营与管理等内容。 a本书可以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物流管理、电子商务等专业教学的首选教材,也可以用于冷链物流企业员工在职岗位培训,并为广大社会从业者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0 a冷冻食品x物流管理x高等学校j教材 aF252.8v5 0a王海文4主编 0a杨阳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06 01846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5001472100038001922150016002303000085002463140247003313300877005783330009014556060043014646900014015077010015015217010017015368010027015531164-037820250219143255.0 a978-7-5772-1610-2dCNY59.00 a20250219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420000 ay z 000yy ar1 a冷链物流管理实务b专著f周蓉,刘晶璟主编 a武汉c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d2025.01 a239页d26cm a高等职业教育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双高计划”国家级示范专业物流管理类精品教材 a周蓉,管理学博士,教授,武汉职业技术学院智能商务学院院长,第二批国家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电子商务共同体培训基地负责人,主持完成国家发改委十三五规划产教融合工程项目——电商物流产教融合基地,获得湖北省教学成果三等奖,全国物流行指委教学成果三等奖。 a本教材介绍了冷链物流管理的关键技术、管理方法和相关流程等,内容涵盖了走进冷链物流行业、管理不同品类的冷链物流、管理不同业态的冷链物流以及管理冷链物流系统四个模块。走进冷链物流行业模块介绍了冷链物流的定义、分类、作用、设施设备及产业链构成,并深入探讨了冷链物流管理的重要性。管理不同品类的冷链物流模块则针对果蔬、肉类、水产品、乳制品、速冻食品、医药、鲜花等产品的冷链物流进行了具体管理策略的分析,详细说明了冷链物流各环节的操作要求和注意事项。管理不同业态的冷链物流模块聚焦于不同业态的冷链物流,介绍了预制菜、生鲜电商及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冷链物流运作模式和管理要求。管理冷链物流系统模块介绍了冷链物流的系统管理,包括标准化体系、“数智化”管理、成本管理等,旨在提升冷链物流的效率、质量和可持续性。本教材内容紧密贴合行业实际,突出实用性,反映出当前冷链物流领域的真实面貌和迫切需求。通过对这四个模块的学习,读者能够全面了解冷链物流管理的理论与实践,为从事冷链物流行业提供有力支持。 a高职0 a冷冻食品x物流管理x高等职业教育j教材 aF252.8v5 0a周蓉4主编 0a刘晶璟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2221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9000271000041000661010008001071020015001151050018001301060006001482000073001542100038002272150016002652250017002813140414002983301101007123330021018136060055018346900012018896900014019017010013019158010027019281164-037920250102114938.0 a978-7-5228-4732-0b精装dCNY128.00 a20250102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物流企业应急管理能力提升b专著e基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视角f李健著 a北京c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d2024.12 a316页d24cm2 a陕西社科丛书 a李健,男,韩国国民大学管理学博士,河海大学博士后。现为延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沿海发展智库、西北地区农村治理现代化研究基地、江苏沿海发展研究基地研究员。主要从事产业经济、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方面研究。先后主持省部级课题7项、市厅级课题4项,在SSCI、CSSCI等国内外来源期刊上发表论文3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1部。先后获市级社会哲学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次、三等奖1次;决策咨询报告获省市级主要领导批示9次。 a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健全公共卫生体系,提高重大疫情早发现能力,加强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和应急能力建设。在上述背景下,本书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的物流企业为研究对象,从理论基础、风险管理、物流效率、保障机制等视角,将物流企业应急管理能力影响因素、风险评估与应急管理能力评价、成本控制优化、高质量发展、应急管理体系、运作与安全保障机制、应急协同联动机制等方面相结合,分析如何实现物流企业应急管理能力的提升。首先,通过运用CiteSpace对国内外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明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概念内涵,梳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研究动态,确定物流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其次,将熵权-TOPSIS法、AHP-模糊综合评价法等研究方法有机结合,对国内物流企业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前后的运营状况进行对比分析,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的物流企业应急管理能力影响因素进行识别,完善了物流企业风险及应急管理能力评价体系。再次,研究物流企业如何以较低的成本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为我国物流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从次,将应急管理理论、方法及技术与企业供应链研究结合起来,拓宽了应急管理理论研究的新领域。最后,通过分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物流企业及其所在供应链的影响,构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物流企业运作与安全保障机制,以及应急协同联动机制。 a物流企业研究人员0 a物流企业x公共卫生x突发事件x卫生管理x研究y中国 aF253v5 aR199.2v5 0a李健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09 02334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5001472100042001922150016002343141030002503300639012803330009019196060053019286900012019816900014019937010017020077010017020248010027020411164-038020241210104757.0 a978-7-5047-8294-6dCNY49.00 a20241210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采购与供应管理b专著f孙宜彬,宋超超主编 a北京c中国财富出版社有限公司d2024.11 a161页d26cm a孙宜彬,高级物流师,山东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世界技能大赛货运代理项目中国教练、国家裁判,教育部职业教育国家学分银行专家,全国物流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教学质量评价与保障专门委员会委员。2019年主持山东省教改课题《“互联网+”下的现代商贸流通品牌专业群建设的实践研究》,2023年主持全国物流职业院校物流教改教研课题《以职业技能比赛为载体的工匠文化教育作用机制实证研究》。2021年获山东省教学成果二等奖,2020年获全国物流职业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2018年获山东省教学成果二等奖,2014年获山东省教学成果二等奖。宋超超,讲师,硕士研究生,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青年骨干教师。参加全省第二届技工院校教师技能比赛获得一等奖、参加全国交通运输行业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比赛获得全国三等奖,指导学生参加山东省物流技能大赛、第十四届山东省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物流赛项获得一、二等奖,指导学生参加长风学霸赛获得全国一等奖1次、二等奖2次,被评为山东省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长风学霸赛优秀指导教师,曾主持校级人文社科课题1项,主持校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参与省级课题3项、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门,并参与编写山东省职业教育现代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指导方案。 a本书是高职高专智慧物流与供应链岗课赛证系列教材。本书以采购和供应工作流程为主线,按照工作流程,设计了采购和供应管理概述、采购计划与预算管理、采购质量管理、采购数量管理、采购价格与成本管理、供应商管理、采购过程与采购合同管理、采购谈判管理和采购风险管理与绩效评估等9个项目。每个项目,从企业岗位需求入手,通过精心设计的典型工作任务,把岗位、1+X证书、技能大赛等融于知识点和技能点。本书是由高职院校教师和行业企业专家校企合作开发的双元式教材,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凸显实际应用价值。本书可作为高职院校、应用型本科院校物流类、电子商务类、工商管理类、经济贸易类等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采购从业和相关人员的岗位培训教材,以及社会人士的阅读和参考用书。 a高职0 a采购管理x物资供应x物资管理x高等职业教育j教材 aF253v5 aF252.2v5 0a孙宜彬4主编 0a宋超超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12 01119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5001472100034001922150016002263300525002423330029007676060039007966900012008357010015008478010027008621164-038120240410131024.0 a978-7-121-44962-8dCNY49.00 a20240410d2023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物流企业营商环境测度研究b专著f陈碎雷著 a北京c电子工业出版社d2023.01 a281页d26cm a本书共六章,第一章从全球、国内、城市、企业等四个层面介绍了营商环境的内涵、特点及发展趋势。第二章介绍了国内外不同类型的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第三章介绍了物流企业营商环境的基本构成和影响因素,同时对影响因子重要度进行了分析。第四章通过因子分析法和赋值法等研究方法确定指标构成和权重,构建了我国物流企业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第五章以浙江省为例测度浙江省典型城市的物流企业营商环境综合指数。第六章从物流企业营商环境和存在问题出发,从政务环境、市场环境、用地环境、税务环境、用工环境、融资环境等方面提出物流企业营商环境优化策略。 a物流企业投资环境研究人员0 a物流企业x企业环境x投资环境x研究 aF253v5 0a陈碎雷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0417 01320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1001472100034001882150016002223140236002383300497004743330023009716060027009946900015010217010015010368010027010511164-038320241206115316.0 a978-7-216-10941-3dCNY48.00 a20241206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420000 ay z 000yy ar1 a供应商可持续实践研究b专著f陈银飞著 a武汉c湖北人民出版社d2024.12 a180页d24cm a陈银飞,江苏南通人,南京大学管理学博士,江苏大学财经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可持续供应链管理。主持或参与10多项国家级与省部级课题。在《科学学研究》与Supply Chain Management,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等CSSCI、SSCI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 a本书以可持续供应链管理研究领域最新进展为基础,以中国情境为研究背景,围绕“主导企业可持续供应商管理→供应商可持续实践→供应商可持续绩效”三大构件,把供应商可持续实践作为中介变量,分析主导企业推行可持续供应链管理如何通过供应商可持续实践的中介影响供应商可持续绩效;探索供应商可持续实践的不同动机及内外部障碍,分析主导企业权力使用、供应链关系质量与地位特征如何影响主导企业推行可持续供应商管理的绩效,以及供应商的道德推脱如何导致供应商的机会主义行为,在此基础上设计供应商可持续行为的“助推”机制。 a供应链管理研究人员0 a供应链管理x研究y中国 aF259.22v5 0a陈银飞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12 02538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7001472100034001942150016002283141109002443300833013533330021021866060033022076900014022407010015022548010027022691164-038420250205102741.0 a978-7-302-67972-1dCNY79.80 a20250205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数智创新驱动产业数字化转型b专著f袁航主编 a北京c清华大学出版社d2025.01 a338页d26cm a袁航,正高级工程师,现任中国交通信息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曾获得上海市“新长征突击手”称号;上海市“城市之星”杰出青年称号;中国交通建设集团十大杰出青年称号。多次承担科研项目课题,积极倡导行业创新发展。累计获国家授权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5项、外观设计专利1项、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主编交通运输行业标准2部。曾获省部级科学技术奖励5项、国家优质工程奖1项。姚俊峰,中国交通信息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持续深耕交通运输行业信息化建设、企业数字化转型及机电和自动化领域的技术管理方向研究,组织参与编制多部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荣获多项省部级科学技术奖。金柳,现任现任中国交通信息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企业管理数字化转型事业部总经理,从事工程建设行业信息化咨询与建设、企业数字化转型和工作,获得多项发明专利,发表多篇数字化转型学术论文,荣获多项省部级科学技术奖。邱昱博,现任中国交通信息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企业管理数字化转型事业部副总经理,主要研究领域涉及企业数字化转型、产业数字化和数字经济发展,发表多篇数字化学术论文,参编多项国家标准,荣获多项省部级科学技术奖。郭树行,中央财经大学数字经济系副教授,国内知名企业数字化与顶层设计专家,工业和信息化部特聘IT管理与软件技术专家,企业数字化转型服务授权认证专家。 a该书围绕“数字中国”建设与产业数字化转型这一核心主题,系统梳理了数字经济时代的发展趋势、战略布局以及产业数字化转型的理论框架与实践路径。全书共分为六大部分:首先探讨数字经济赋能各行业升级转型的趋势和产业数字化面临的挑战,接着从平台经济、技术经济、数据经济三个维度剖析数字经济发展模式与治理经验,并构建了产业数字化转型过程的理论体系,涵盖评估诊断、顶层设计、系统建设、主体协同四大环节。在总体路径篇中,针对产业数字化迁移、数据资产价值化、管控体系数字化、数字生态体系化四大路径提供了详细的实施策略与案例分析。最后,本书强调了产业数字化转型的保障体系建设,包括文化、组织、人才、投资和制度五个方面,并列举了大交通、新能源和大健康三大领域的数字化转型典型案例。该书内容丰富详实,既适合政府决策者、企业管理者及相关研究人员阅读,也为企业界实践者提供了宝贵的理论指导与实践参考,助力企业在数字经济时代实现高质量、可持续的数字化转型与发展。 a产业经济研究人员0 a产业经济x数字化x研究y中国 aF269.2v5 0a袁航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06 01822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8000271000041000651010008001061020015001141050018001291060006001472000063001532100038002162150016002543140739002703300415010093330021014245170025014456060019014706900012014897010015015017010013015168010027015291164-038520240918143428.0 a978-7-300-33275-8b精装dCNY69.00 a20240918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企业成长的逻辑b专著e从组织活力到基业长青f欧阳杰,李凤著 a北京c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d2024.10 a313页d21cm a欧阳杰,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劳动经济学博士。华夏基石高级合伙人,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专家。10年大中型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管理经历,20年企业管理咨询经历,曾任IBM(中国)高级咨询经理和客户交付总监,先后为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三一重工、潍柴动力、东方鑫源、润通集团、慕斯集团、柳工集团、三福百货、盈众汽车、鲜丰水果等大型企业提供战略、文化、组织、流程、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咨询服务。运营公众号“见吾说道”,发表原创文章110篇。李凤,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管理学硕士,副教授。15年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学经历,4年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从业经历,3年人力资源管理咨询经历,曾为中国移动、陕西移动、海南移动、成都移动等提供人才测评和人力资源管理咨询服务,在《企业管理》、《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经营与管理》、《管理学家》、《经理人》等杂志发表论文10余篇。 a组织到底是什么?组织运行的机制是怎样的?企业如何生成持续成长的动能?本书围绕组织能力、组织动力、组织活力、组织文化、组织发展等内容,试图从底层逻辑层面打开组织黑箱,揭示企业持续发展的原理,指引企业发掘和激活组织活力,推动组织不断演进和发展,从而不断为企业输送成长的动能。本书试图推进传统组织理论的进展,通过组织活力模型和基业长青模型等的构建与探索,为企业经营管理者提供新颖的探索组织和企业永续发展的视角与方法。 a企业成长研究人员1 a从组织活力到基业长青0 a企业成长x研究 aF271v5 0a欧阳杰4著 0a李凤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0919 01364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3001472100034001902150016002243000029002403140202002693300482004713330082009536060019010356900012010547010017010668010027010831164-038620250205100911.0 a978-7-302-68119-9dCNY69.00 a20250205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绿色管理b专著e数字化视野f王建明主编 a北京c清华大学出版社d2025.01 a292页d26cm a21世纪经济管理新形态教材 a王建明,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MBA学院)院长、绿色管理研究院院长、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负责人。主要研究领域为绿色消费、绿色营销与绿色管理。 a本书是一本从数字化视野洞察和重塑绿色管理体系的创新性教材,广泛吸收了数字时代下前沿绿色管理理论与最新实践案例,构建了以绿色管理职能(过程)和绿色管理领域(内容)为框架的绿色管理知识体系框架。本书可以作为相关专业(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农林经济管理、应用经济学、理论经济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等)研究生、本科生、高职生学习“绿色管理”“环境管理”“企业社会责任”“可持续发展管理”“绿色创新管理”“商业伦理”“环境、社会及公司治理(ESG)”等相关课程的教学参考书、实训实践指导书或课外阅读书目。 a本书可供绿色管理相关工作的职场人士(如政府管理者、企业管理人员、非营利组织人士0 a企业管理j教材 aF272v5 0a王建明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06 02112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7001472100030002042150016002343140771002503300699010213330017017205170023017376060013017606900012017737010017017857010017018028010027018191164-038720241111154752.0 a978-7-5166-7627-1dCNY68.00 a20241111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从0到1b专著e企业家是这样炼成的f周亚明,傅天明主编 a北京c新华出版社d2024.10 a345页d24cm a周亚明,中共湖南省委《新湘评论》杂志社总编室主任,高级编审。曾在县(市)、省党委政府部门、学术研究机构和企业工作,长期致力于区域经济研究,对经济开发区和重点骨干企业进行过系列跟踪研究和报道。与省内多家智库联系紧密,与长三角多家投融资机构建立良好工作关系,为多家省内知名企业提供决策咨询服务。在《求是》《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湖南日报》等省级以上报刊上发表文章百余篇,出版专著三部。傅天明,新华社《经济参考报》湖南区域负责人,曾任新华社《瞭望东方周刊》高级记者、南方中心主任。常年关注区域经济、金融证券领域,擅长时政、财经类深度新闻报道。在中央媒体发表政经类、财经类深度报道数百篇。在瞭望周刊社期间,负责采写、编辑过《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报告》《瞭望智库》的稿件。从业期间,参与创办了新华社社办财经传媒。常年对资本市场、上市公司群体保持着关注和研究。 a本书选取湖南省宁乡市17名企业家,讲述他们的创业故事。这些企业家既有白手起家的下岗职工,也有学富五车的教授专家;既有刚刚走出校门的打工崽,也有拼搏几十年年过半百的中年人;既有钻研细分领域的隐形冠军,也有体量宏大的世界级五十强;既有一路坎坷愈挫愈勇的拼搏者,也有凭独门绝技引领行业的弄潮儿……透过这些新时代创业者的奋斗故事,您可以看到我国改革开放的发展轨迹,您可以感受到创业者们每个人不一样的人生。读懂他们的故事,对于年轻的您,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也许您不会再迷茫;对于正在求学的您,在学业路,也许您会找到方向;对于尝试创业的您,在打拼的日子里,也许您增加了一份勇气;对于工作中的您,在年复一年的职业生涯中,也许您会从中找到工作的快乐。但愿每个人都能从这些创业者身上找到自己曾经的梦想和未来的理想! a企业管理人员1 a企业家是这样炼成的0 a企业管理 aF272v5 0a周亚明4主编 0a傅天明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114 01114nam0 2200217 450 0010010000000100033000101000041000431010008000841020015000921050018001071060006001252000051001312100034001822150016002163300555002323330015007876060013008026900012008157010042008278010027008691164-0388 a978-7-111-75404-6dCNY129.00 a20240522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管理的实践f(美)彼得·德鲁克(PeterF.Drucker)著 a北京c机械工业出版社d2024.05 a464页d24cm a本书是一本“管理”著作,是率先说明管理是企业的特殊功能、管理者肩负了明确责任的管理书籍。过去的管理书籍——甚至今天大多数的企管书籍,都只探讨管理的某个方面。本书却从三个方面描绘企业:首先:作为一个机构,企业生存的目的是对外产出经济成果 ; 其次,企业是雇佣人员、由人组成的社会“组织”,必须培养员工,支付员工薪资,组织员工以发挥生产力,并因此需要治理,构建价值体系,建立权责之间的关系 ; 第三,企业是扎根于社会和社区的“社会机构”,因而受公共利益所影响,因此本书也探讨了“企业的社会责任”。由此可见,本书在50多年前,就开创了今天我们所谓的管理“学科”。 a企业管理者0 a企业管理 aF272v5 0c(美)a德鲁克c(Drucker, Peter F.)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0605 00977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28001472100030001752150019002053300433002243330017006576060019006746900012006937010015007058010027007201164-038920241230114152.0 a978-7-5533-5216-9dCNY68.00 a20241230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20000 ay z 000yy ar1 a思变h3b专著f王亚东著 a南京c南京出版社d2024.12 a15,279页d24cm a在商业环境日新月异的今天,企业直面的有陷阱、礁石,但更多的是创新与机遇。面对变化,回避、抗拒、还是迎接,甚至是创造,成为企业家需要深度思考的问题。有人把战胜商场上的对手作为自己的目标,有人则希望时刻保持清醒的自我辨识。本书从正心、明道、取势、优术四个维度来剖析企业家所关注的生命、商业、决断、管理四种智慧。用提升知识和见识的逻辑做主线,从道开始,以术止笔。书中既有现代人修身、管理的理念阐释,又从高度上与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结合。 a企业管理人员0 a企业管理x经验 aF272v5 0a王亚东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02 01548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13001001020015001131050018001281060006001462000063001522100044002152150015002593140378002743300515006523330015011676060023011826900014012057010035012197020013012548010027012671164-039020250217163215.0 a978-7-5217-7303-3dCNY69.00 a20250217d2025 em y0chiy50 ea1 achiceng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战略思维的六项修炼b专著f(美)迈克尔·D.沃特金斯著g林霖译 a北京c中信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d2025.01 a95页d21cm a迈克尔·沃特金斯(Michael D. Watkins)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教授、领导力发展咨询公司创世纪顾问(Genesis Advisers)联合创始人,公司致力于为管理者的入职和过渡期提供咨询服务。沃特金斯还先后在欧洲工商管理学院法国分校、哈佛商学院、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担任教授。其职业转型指导课程和管理者进阶指南在全球财富500强企业中广泛应用。他的前作《创始人》被誉为“全世界管理者的角色转变圣经”。 a这是一本关于管理者如何提升战略领导力,带领组织实现变革与发展的企业管理指南。战略思维向来是企业领导者的一项必要能力,未来这项能力将更加重要,因为商业环境变得越来越复杂,越来越充满不确定性、波动性和模糊性。在《战略思维的六项修炼》一书中,作者迈克尔·沃特金斯对战略思维做出定义,阐释了战略思维的重要性,探讨了构成战略思维的6项修炼,即模式识别、系统分析、心智、结构化问题解决、愿景制定和政治才能,以帮助企业领导者更好地理解组织的优势和不足,分配资源,优化行动,做出权衡。全书共计约130千字,不涉及敏感问题,无地图。 a企业管理者0 a企业战略x战略管理 aF272.1v5 1c(美)a沃特金斯b迈克尔·D.4著 0a林霖4译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2449nam0 2200277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3001472100034002002150016002343000025002503140411002753301347006863330013020336060035020466900014020817010017020957010017021127010015021298010027021441164-039120250115112140.0 a978-7-5218-6631-5dCNY60.00 a20250115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创业模拟经营演练b专著f刘大鹏,吴玉宁,王娅主编 a北京c经济科学出版社d2025.01 a312页d26cm a“学创之星”系列教材 a刘大鹏,教授,博士。教育部云南省金融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云南省高校本科专业评估组专家、云南省教学创新设计大赛决赛评委、高校教授副教授评审委员会委员、云南省创新金融研究院理事、云南大学东陆金融研究院研究员、云南省经济研究院外聘研究员。参与国家级课题2 项,省部级课题2 项,发表多篇CSSCI、SCCI 检索论文,获得经济师(金融)职称、注册期货投资分析师、证券投资顾问、国家一级电子商务师等资格证书及省级教学比赛优秀奖。 a创业教育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内涵,突出了教育创新和对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提升高校创业教育质量,使学生“具备创新意识,创造就业机会”,已成为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创业之星》是国内第一套全面模拟创业过程的实践训练平台,系统运用先进的计算机软件与网络技术,结合精心设计的商业管理模型及企业决策博弈理论,通过三维仿真场景全面模拟真实企业的创业运营管理过程。在创业模拟过程中,学生需要承担不同的角色,尤其是领导角色,培养领导力、决策力和责任感,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做好准备。通过模拟实验,学生可以锻炼面对压力和挑战的心理素质,提高抗压能力和韧性,不断反思自己的决策和行为,从中吸取教训和经验,促进自我成长和进步。本教材在原有第一版基础上作了精心构思和安排,力求处理好知识、能力、和素质三者辩证统一的关系,以高素质教育为核心组织教材的内容,也更多关注创业认知研究。全书分为理论篇和实验篇两个部分,理论篇着眼于帮助学生理解创业行动的内在规律以及创业活动的独特性,挖掘创业精神的内涵,培养学生具有机会识别、商业模式设计、团队组建、知识整合等商业技能,每章节始于引例,完于知识拓展,中间穿插实践练习项目。实验篇根据手环、机器人等产业发展和技术进步的需要,由高校教师和企业专家共同编写,充分利用双方的优势资源,旨在引导学生运用创业的思维和行为准则开展工作,培养和强化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从创业实践中总结适应信息社会的竞争优势来源和管理创新经验。这一本产教融合教材不仅能够满足教育教学的需要,同时也能够紧密贴合产业发展的实际需求,培养出更加符合市场需求的应用型人才。 a高校师生0 a企业管理x创业x高等学校j教材 aF272.2v5 0a刘大鹏4主编 0a吴玉宁4主编 0a王娅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16 01248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13001001020015001131050018001281060006001462000098001522100034002502150015002843300569002993330017008686060019008856900018009047010042009227020015009648010027009791164-039220250217171044.0 a978-7-115-65789-3dCNY89.90 a20250217d2025 em y0chiy50 ea1 achiceng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PMI风险管理专业人士(PMI-RMP)认证考试指南b专著f(美)卡尔·普里查德(CarlPritchard)著g袁国忠译 a北京c人民邮电出版社d2025.01 a86页d24cm a本书是PMI官方授权的PMI-RMP认证考试指南,旨在帮助读者掌握该考试的所有主题,为其顺利通过考试打下基础。本书分为19章,包含风险结构,风险环境和风险文化,容许限度、临界值和触发因素,策略风险,风险管理计划,协作,基于团队的实用风险识别,制约因素和假设条件,触发条件和临界值,风险登记册,风险定性分析,风险定量分析,风险复杂度、评估和分析,风险应对规划,应对实施,数据收集,残余风险和次生风险,分享风险信息等内容。为了帮助广大读者更好地掌握各章所学知识,每章开头都设置了“我知道了吗”小测验,每章末尾也设置了“复习题”,还帮助读者制定了详细的学习计划,方便读者参考和复习。 a风险管理人员0 a风险管理j指南 aF272.35-62v5 0c(美)a普里查德c(Pritchard, Carl)4著 0a袁国忠4译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532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3001472100034001902150016002243140166002403300698004063330097011046060031012016900014012327010017012468010027012631164-039420250205132525.0 a978-7-302-68076-5dCNY58.00 a20250205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智慧资源建设与开发b专著f王胜洲等编著 a北京c清华大学出版社d2025.03 a246页d26cm a王胜洲,河北经贸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主要从事战略管理、运营管理、管理学、创新管理等课程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主持和主研省部级课题10余项,主编或参编著作、教材等6部。 a本书在企业传统管理的基础上,强调智慧资源建设的重要性与紧迫性,从智慧资源建设的基础、建设以及实施,为企业智慧资源建设与开发构建了一套架构体系,帮助读者整合管理的相关知识,通过系统化思考与设计,将业务转换成具备技术支持的智慧资源,实现专业培养目标中跨学科融合。全书分为三篇,一是基础篇,主要介绍了智慧资源建设与开发的顶层设计、业务流程管理、软件工程基础,可以帮助读者了解智慧资源建设与开发的整体思考和基础逻辑;二是建设篇,介绍了从可行性分析、需求分析到概要设计、详细设计的全流程建设过程,以及面向对象方法、UML面向对象设计的工具及应用,旨在帮助读者理解和运用相关分析方法及工具进行智慧资源建设;三是实现与维护篇,主要介绍了软件实现与测试维护工具及方法,目的是对建设过程及结果进行测试、维护、更新。 a本书的读者对象包括本科及以上层次的工商管理类等专业的学生,以及任职于企业从事管理工作的从业者0 a企业管理x现代化管理x研究 aF272.7v5 0a王胜洲4编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06 01553nam0 2200277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3001472050008002002100038002082150016002463000075002623300780003373330029011176060039011466900014011857010017011997010015012167010017012318010027012481164-039520240813164527.0 a978-7-5772-1128-2dCNY59.90 a20240813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420000 ay z 000yy ar1 a企业行政管理概论b专著f黄安心,陈鲲,黄澜屿编著 a3版 a武汉c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d2024.07 a269页d26cm a普通高等学校“十四五”规划企业行政管理卓越应用型人才培养新形态精品教材 a本教材是企业行政管理核心必修课教材。它是根据企业行政管理专业学生和企业行政管理人员的知识学习、素质培养和能力提升的实际需要来编写的。教材的主要内容由4篇12章构成:企业行政管理基础理论篇,包括企业行政管理概述、企业行政管理原理和方法;企业行政管理要素篇,包括企业行政环境、企业行政管理体制、企业行政组织、企业行政资源配置;企业行政运作管理篇,包括企业行政决策与计划、企业行政关系及协调、企业行政沟通;企业行政事务管理篇,包括企业日常事务管理、企业后勤事务管理、企业安全事务管理。第三版主要修改内容:1.对企业行政管理原理、原则、方法做知识更新与补充;2.对企业行政环境分析做更新与补充;3.对企业行政管理组织类型及功能做调整、增加新类型;4.对企业行政关系及协调内容做更新;5.对企业办公信息做知识更新;6.对企业后勤管理改革做知识更新;7.对相关涉及到政治性问题、国际关系问题的案例做调整。 a高校企业行政管理专业师生0 a企业管理x行政管理x高等学校j教材 aF272.9v5 0a黄安心4编著 0a陈鲲4编著 0a黄澜屿4编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0822 01002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8000271000041000651010008001061020015001141050018001291060006001472000083001532100030002362150016002663300383002823330017006655170021006826060027007036900015007308010027007451164-039620250103154439.0 a978-7-01-027053-1b精装dCNY65.00 a20250103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以“体系标准”为引领的人力资源管理新模式b专著e人力资源管理体系f本书编写组著 a北京c人民出版社d2024.01 a327页d24cm a本书主要基于中核集团的成功实践,分为七个章节介绍中核集团提出以“体系标准”为依照的人力资源管理新模式的原因背景、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内涵、《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标准》和《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分级评价准则》的结构和内容、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建立运行和分级评价的具体实践方法,以及这种人力资源管理新模式的显著成效和重要意义,能够为为各企业提升人力资源管理绩效水平提供有价值的理论借鉴和实践参考。 a企业管理人员1 a人力资源管理体系0 a企业管理x人力资源管理 aF272.92v5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09 01712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1001472100034001882150016002223000019002383140354002573300718006113330021013296060045013506900019013957010017014148010027014311164-039720250115112711.0 a978-7-302-67892-2dCNY49.00 a20250115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人工智能与员工培训b专著f周红云编著 a北京c清华大学出版社d2025.02 a233页d26cm a新文科建设教材 a周红云,管理学博士,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项,湖北省社科项目3项。出版专著4部,主编教材1部,公开发表论文20余篇。参与课题研究,获湖北发展研究特等奖和一等奖。获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奖二等奖,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学成果奖一等奖、本科教学优秀奖,主讲的课程获评学校课程思政榜样课程和课程思政示范课程。 a本书紧扣AI技术前沿,围绕培训的实际需求,系统讲解了人工智能与员工培训的理论框架和实践应用。通过丰富的案例、专栏、扩展阅读、示例、小测试、课件PPT、即测即练题、实用的工具和模板等,本书为你提供一整套切实可行的培训解决方案,帮助你迅速掌握AI赋能培训的新技术,使你能够在短时间内提升AI学习或培训的技能,增强应对AI时代挑战的能力和素养。本书具备前沿性、应用性、实操性和生动性等显著特色。无论你是高等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人力资源管理、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劳动关系、劳动经济学、MBA、MPA等专业的师生,还是人力资源管理或培训领域的从业者,亦或是希望通过AI提升工作效率的职场人士,本书都将为你提供独到的见解与实用的指导。翻开本书,你将学会如何利用AI提升人力资本、增强胜任力,并掌握如何让AI成为员工成长的助推器和组织发展的强大引擎。 a企业管理相关人员0 a人工智能x应用x企业管理x职工培训j教材 aF272.921-39v5 0a周红云4编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16 01533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71001472100034002182150016002523300925002683330017011936060035012106900016012457010015012618010027012761164-039820241230110740.0 a978-7-5243-0117-2dCNY88.00 a20241230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数字经济背景下员工非理性内部竞争行为影响因素研究b专著f廉串德等著 a北京c经济管理出版社d2024.01 a270页d24cm a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不仅会对就业结构以及就业质量等宏观层面产生巨大变革,而且会在微观层面上对个体的职业发展带来深远影响。为促进微观个体加快享受数字经济带来的创造效应,降低替代效应的影响,推动社会个体职业发展,本书进一步以数字经济为研究背景,探究该背景下颇受关注的非理性内部竞争行为,研究非理性内部竞争行为存在的影响因素,为缓解当前存在的部分非理性内部竞争行为现象提供理论借鉴和实践指导。本书的主要内容为非理性内部竞争行为的维度构建、量表开发以及与非理性内部竞争行为影响因素相关的实证研究,包括探讨职业冲击事件、企业文化认同、工作能力、工作幸福感、工作时长和工作满意度等不同变量与非理性内部竞争行为存在的关系;从不同角度揭示了非理性内部竞争行为可能存在的影响因素,丰富了当前对非理性内部竞争行为的研究内容,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提出相应的管理启示和管理建议,将理论落到实地,为企业及员工正确应对非理性内部竞争行为、引导员工在数字经济大背景下抓住机遇、实现更好的职业发展提供实证依据,为组织的科学管理和健康发展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路。 a企业管理人员0 a企业管理x人事管理x激励x研究 aF272.923v5 0a廉串德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02 01262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061001482100034002092150016002433140196002593300469004553330017009246060023009416900014009647010015009788010027009931164-039920240718104714.0 a978-7-5218-6045-0dCNY152.00 a20240718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产品质量智能综合评价建模方法与管控策略b专著f庞继红等著 a北京c经济科学出版社d2024.06 a266页d24cm a庞继红,博士,教授,浙江省151第三层次人才,重庆大学博士,浙江大学博士后,新加坡国立大学访问学者,绍兴文理学院和温州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质量管理、可靠性工程和智能制造系统等方面的研究。 a针对产品质量评价过程中由于结构复杂、功能多样、工序繁琐、环境不确定性等影响因素带来的综合评价难题,通过构建一个系统完整的产品质量评价体系,并提出相应的综合评价理论与方法,为有效实现产品质量综合评价提供新思路。本书内容涵盖了产品设计阶段质量评价、产品制造阶段质量评价和产品关键质量特性检测与评价方法等内容。《产品质量综合评价方法与应用》的显著特点是注重结合实践应用,书中针对各种质量评价方法都给出了具体的应用案例,通过这些案例,读者可以根据实际工作情况进行参考借鉴。 a行业从业人员0 a产品质量x质量评价 aF273.2v5 0a庞继红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0724 01065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65001472100034002122150016002463300357002623330073006196060029006926900014007217010017007357010017007527010015007698010027007841164-040020250113100850.0 a978-7-111-77346-7dCNY58.00 a20250113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数字化转型项目管理实践与创新b专著f蔡鸿贤,胡致斌,邓勇编著 a北京c机械工业出版社d2024.10 a160页d25cm a随着数字化应用场景的拓展、辐射范围的扩大及数字技术向行业应用场景的渗透融合,数字化转型触角不断伸向各行业和各领域。项目作为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商流和价值流承载及交汇流通的核心节点,成为企业提升治理水平、提质增效、推动产业创新发展、打造数字化生态的主战场。本书正是顺应数字经济时代的发展要求,理论结合实践,对数字化转型的项目管理应用进行系统阐述。 a本书适合企业项目管理实践中的项目经理和项目管理数字化转型从业人士阅读0 a数字技术x应用x项目管理 aF27-39v5 0a蔡鸿贤4编著 0a胡致斌4编著 0a邓勇4编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16 01570nam0 2200277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5001472050008001922100038002002150016002383000035002543140223002893300653005123330013011656060043011786900012012217010015012337010017012488010027012651164-040120250217165648.0 a978-7-5223-3695-4dCNY49.00 a20250217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企业经济业务核算b专著f孙琳,岳秀敏主编 a4版 a北京c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d2025.03 a183页d26cm a“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 a孙琳,女,四川人,汉族,中共党员,管理学硕士,注册税务师,会计师。现就职于四川财经职业学院会计学院,主要从事会计实务及理论研究。从事教育教学工作10余年,担任主编或担任参编参与过多本高职高专规划教材的编写,教学经验丰富。 a新修订的《企业经济业务核算》教材,内容的选取是在与企业从事会计工作的专家进行了多次探讨的基础上确定的,符合企业的需求,按照工作过程和会计岗位的设置安排了教学和实训内容,实训与理论学习同步完成,力求达到学以致用、学以会用的目的。这种改变预期的好处在于:减少了空洞的理论说教,学习的内容尽可能接近了工作的内容,学生通过学习掌握了知识,适应了企业财务岗位需求,充分地体现了职业教育的特色。该教材可供各个层次的职业院校(包括五年一贯制)在校学生的学习,也可充分满足财务知识需求人员的自学。此次教材依据会计准则的变化和税法的变化进行的修订,本教材由四川财经职业学院主导开发,成都冲和科技有限公司和四川航天信息有限公司在内容选取及业务单据等方面给与了大量的帮助。 a职业教育0 a企业经济x经济核算x高等职业教育j教材 aF275v5 0a孙琳4主编 0a岳秀敏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119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31001472100042001782150016002203300519002363330049007556060029008046900012008337010017008458010027008621164-040220241224162640.0 a978-7-5638-3830-1dCNY48.00 a20241224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财务管理b专著f胡其昌主编 a北京c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d2024.12 a256页d24cm a本教材从培养学生实际工作能力来编排教材内容,主要涵盖货币时间价值、风险与报酬、筹资管理、项目投资管理、证券投资、营运资本管理、收益分配管理、财务分析等内容,体现教考相融的特色。每章节设计了学习目标、能力目标、引导案例、思政元素、教学实施过程、知识链接、课后练习与思考等环节。每章均以企业实际案例为切入点,体现时代鲜明性;每章节中引入相关思政元素,培养学生人文精神、家国情怀;每个知识点后添加会计资格考试中出现的一些客观题、计算题或实践题等题型,实现教学练一体;在教材理论中插入相关知识点链接,补充一些课外扩展知识。 a本教材适合经济管理各相关专业的本科生大二学生0 a财务管理x高等学校j教材 aF275v5 0a胡其昌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26 01273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39001472050008001862100038001942150016002323140191002483300469004393330017009086060013009256900012009387010015009507010015009658010027009801164-040320250218095737.0 a978-7-313-32224-1dCNY69.00 a20250218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10000 ay z 000yy ar1 a财务管理实务b专著f陶红,胡静主编 a3版 a上海c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d2025.01 a248页d26cm a陶红,无锡城市学院会计学院副院长,江苏省商业会计学会常务理事,副教授、会计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企业财务与会计,以及高职教育。主持省市级课题若干项,发表论文十余篇,主编教材3本、出版专著1本。 a本书采用模块化编写体系,面向营运资金管理、投融资管理、预算管理等典型的财务管理工作岗位,帮助学习者理解企业财务活动和财务关系,掌握财务管理的工作方法。紧密结合会计实务和法律法规要求,兼顾学历教育和考证培训的需要,使学习者了解和领会国家发展改革理念,树立创新创业思想和团队意识,加强职业道德素养和社会责任感。本书理论联系实际,结合企业数字化化发展,配套财务数字化应用综合练习,强化实战运用能力。既适用于高等院校财经商贸专业日常教学,又可根据需要选择内容进行员工培训。 a财务管理人员0 a财务管理 aF275v5 0a陶红4主编 0a胡静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316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33001472100034001802150016002143140245002303300495004753330009009706060039009796900014010187010015010328010027010471164-040420250214111012.0 a978-7-121-49533-5dCNY55.00 a20250214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企业财务会计b专著f林彤主编 a北京c电子工业出版社d2025.01 a221页d19cm a林彤,女,毕业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副教授,并取得中级会计师、金融经济师专业技术资格证书。主要从事财会系列课程的教学工作,主、参编了由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科学出版社、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组织出版的教材10多本。 a本书以企业会计准则、会计准则解释公告、新财税法规为编写依据,共分为十三个项目,包括货币资金核算、应收及预付款项核算、存货核算、交易性金融资产核算、债权投资与长期股权投资核算、固定资产核算、无形资产与投资性房地产核算、流动负债核算、非流动负债核算、所有者权益核算,以及收入、费用与利润核算,财务报表编制、大数据在财务会计中的应用。本书可作为高等职业院校大数据与会计、大数据与财务管理、大数据与审计、财税大数据应用、会计信息管理和财经类其他专业的教材,也适用于在职财务会计人员的业务学习和培训。 a高职0 a企业管理x财务会计x高等学校j教材 aF275.2v5 0a林彤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409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1001472100038001982150016002363000041002523140217002933300471005103330053009816060047010346900014010817110033010958010027011281164-040520250124103910.0 a978-7-5223-3749-4dCNY67.00 a20250124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财务成本管理b专著f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组织编写 a北京c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d2025.03 a442页d26cm a2025年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辅导教材 a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以下简称“中注协”)是在财政部党组和理事会领导下开展行业管理和服务的法定组织,依据《注册会计师法》和《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设立,承担着《注册会计师法》赋予的职能和协会章程规定的职能。 a本书为2025年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辅导教材,由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组织编写,全书根据最新法律规定编写,为注册会计师考试专业阶段会计科目考试备考用书。本套教材以读者掌握大学会计等相关专业本科以上专业知识为基准,力求体现注册会计师考试制度改革的总体目标。为帮助广大考生通过考试,更好的掌握会计方面有关知识,在以后的工作学习中发挥重要作用,本书多与实际实务联系,深入浅出地对有关知识点进行讲解和介绍,力求可以达到这一目标,使得本书无论在考试中还是实际实务生活中都能发挥作用。 a本书为注册会计师考试专业阶段会计科目考试备考用书0 a企业管理x成本管理x资格考试j自学参考资料 aF275.3v502a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4组织编写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06 01861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74001472100042002212150016002633140598002793300636008773330021015136060029015346900014015637010015015778010027015921164-040620250218115619.0 a978-7-113-32050-8dCNY79.80 a20250218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500强企业全价值链成本管控b专著e研发+采购+生产+供应链+销售f潘成高著 a北京c中国铁道出版社有限公司d2025.02 a206页d24cm a潘成高,获得注册会计师(CPA)、会计师、资产评估师资格证书;具有10年以上的财务基础工作与财务管理工作经验,曾在江西第六机床厂、美的集团历经成本会计、财务副科长、财务主管、主任会计师等职位;同时,具有10多年的管理咨询、数字化规划与系统建设工作经验,先后在汉普咨询、ORACLE公司、赛意信息等公司担任高级咨询顾问、资深咨询顾问、项目经理、项目总监、咨询经理、客户管理顾问、业务总监、事业部总经理助理、行业总经理等职务,主持、参与中钢集团、山钢集团、白沙集团、中国传动集团等10多家大型集团(500强企业)财务咨询;主持、参与伊利集团、美的集团、京博集团、富海集团等10多家大型集团(500强企业)数字化规划与系统建设。 a本书内容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结合作者在多个世界500强企业成本管控的实践经验,概要介绍优秀成本会计的五项修炼和企业价值链管理等内容。第二部分以离散制造行业为主,对企业全价值链成本管控进行了全面总结提炼,分为:研发成本管控;采购成本管控;制造成本管控;供应链成本管控;销售成本与费用管控。第三部分根据不同行业的特点,对各细分行业成本管控进行了全面总结提炼,分为:流程制造行业的成本管控;装备制造行业的成本管控;工程建筑行业的成本管控;软件服务行业的成本管控;科研行业的成本管控。第四部分主要介绍数字化技术发展对成本管理的影响,分为:数字化技术的发展趋势;数字化技术对成本管理传统理论的冲击;数字化技术对成本管理带来的挑战与机遇。 a企业管理研究人员0 a企业管理x成本管理x研究 aF275.3v5 0a潘成高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0963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7001472100034002042150016002383000053002543300269003073330025005766060041006016900017006427110035006598010027006941164-040720250212094345.0 a978-7-5577-1233-4dCNY50.00 a20250212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40000 ay z 000yy ar1 a财务成本管理b专著f《财务成本管理》命题研究委员会编 a太原c山西经济出版社d2024.12 a156页d26cm a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历年真题精粹与精编模拟试卷 a本书均包含五套历年真题以及三套精编模拟试卷,希望能够帮助各位考生深化对于考试的认知,提升熟悉度,从而提高复习的效率与解题的能力。本书内含全新的经济法科目的考试真题,以及精编的经济法科目的模拟试题,再配合以专业详尽的答案解析,为考生打造良好的提升空间奠定良好的基础。 a本书适用于注册会计师0 a企业管理x成本管理x资格考试j习题集 aF275.3-44v502a财务成本管理命题研究委员会4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13 01494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5001472100042002022150016002443140165002603300667004253330025010925170033011176060035011506900015011857010013012008010027012131164-040820250218133704.0 a978-7-113-32051-5dCNY79.80 a20250218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财务BPb专著e以数据化指标指引业务管理决策f吴焕著 a北京c中国铁道出版社有限公司d2025.05 a206页d24cm a吴焕,作为上海曌思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的创始人,不仅是曌思人工智能指标管理系统解决方案的缔造者,还具备丰富的税筹与融资管理经验,曾成功管理6000万税筹项目及44亿融资。 a本书旨在全面解析财务BP的角色定位、胜任能力、工作流程及其在企业运营中的价值。通过对财务BP的深入研究,能够为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与业务运作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推动企业的业财融合进程,实现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本书从业务与财务的量化指标设计切入,深入剖析业务指标体系的价值管理,并在实践中持续优化调整,为业务管理层提供精准可靠的决策数据,从而有效规避决策过程中的潜在风险。这套业务指标体系不仅理论扎实,更具备高度的实操性,可直接应用于企业实际运营中,为企业价值的实现提供有力支撑。最后,希望本书能够成为财务BP及相关从业人员的有益参考,为企业内部的业财融合提供新的动力和支持。同时,我们也期待与广大读者共同探讨和分享业财融合的经验和心得,共同推动企业财务管理的创新与发展。 a企业财务管理研究人员1 a以数据化指标指引业务管理决策0 a数据处理x应用x财务管理x研究 aF275-39v5 0a吴焕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236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8000271000041000651010008001061020015001141050018001291060006001472000027001532100034001802150016002143140211002303300457004413330017008986060025009156900014009407010013009548010027009671164-040920241223113716.0 a978-7-5142-4545-5b精装dCNY69.80 a20241223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认知跃迁b专著f文靖著 a北京c文化发展出版社d2025.01 a236页d21cm a文靖,北大博雅人性营销客座教授,创立个人自媒体“签单教主”。曾担任上市集团公司五洲国际、上海东方世贸集团、诚一大健康集团等多家公司的营销总监,帮助1万多位学员成为销售冠军并多次打破全球500强公司历史销售记录。 a本书是一本写给中小企业领导者、创业者、职场人群的个人成长、管理类书籍。全书共六个篇章,从个体跃迁必须要破的六个圈入手,一路引导读者搭建关于“个人成长、人性洞察、财富法则、战略规划”的认知成长阶梯。用36个关键词,帮读者从底层到顶层,全方位重塑自己的认知体系。作者从多年实战经验和读者痛点出发,结合心理、商业领域的知识和自己对时代变迁下个人发展的观察反思,用精炼的语言,阐述了个体奋斗者在当下该如何转变自己的认知,以适应变化、拥抱时代,成就自己的人生价值。 a企业领导人员0 a中小企业x企业领导学 aF276.3v5 0a文靖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26 01421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7001472100038002042150016002423000041002583140217002993300471005163330053009876060053010406900014010937110033011078010027011401164-041020250124103559.0 a978-7-5223-3750-0dCNY68.00 a20250124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b专著f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组织编写 a北京c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d2025.03 a442页d26cm a2025年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辅导教材 a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以下简称“中注协”)是在财政部党组和理事会领导下开展行业管理和服务的法定组织,依据《注册会计师法》和《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设立,承担着《注册会计师法》赋予的职能和协会章程规定的职能。 a本书为2025年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辅导教材,由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组织编写,全书根据最新法律规定编写,为注册会计师考试专业阶段会计科目考试备考用书。本套教材以读者掌握大学会计等相关专业本科以上专业知识为基准,力求体现注册会计师考试制度改革的总体目标。为帮助广大考生通过考试,更好的掌握会计方面有关知识,在以后的工作学习中发挥重要作用,本书多与实际实务联系,深入浅出地对有关知识点进行讲解和介绍,力求可以达到这一目标,使得本书无论在考试中还是实际实务生活中都能发挥作用。 a本书为注册会计师考试专业阶段会计科目考试备考用书0 a公司x企业管理x风险管理x资格考试j自学参考资料 aF276.6v502a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4组织编写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06 01026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69001472100034002162150016002503000053002663300269003193330025005886060037006136060037006506900017006877110041007048010027007451164-041120250212094356.0 a978-7-5577-1231-0dCNY50.00 a20250212d2023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40000 ay z 000yy ar1 a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b专著f《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命题研究委员会编 a太原c山西经济出版社d2023.12 a204页d26cm a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历年真题精粹与精编模拟试卷 a本书均包含五套历年真题以及三套精编模拟试卷,希望能够帮助各位考生深化对于考试的认知,提升熟悉度,从而提高复习的效率与解题的能力。本书内含全新的经济法科目的考试真题,以及精编的经济法科目的模拟试题,再配合以专业详尽的答案解析,为考生打造良好的提升空间奠定良好的基础。 a本书适用于注册会计师0 a公司x企业管理x资格考试j习题集0 a公司x风险管理x资格考试j习题集 aF276.6-44v502a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命题研究委员会4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13 01396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71001472100034002182150016002523300772002683330021010406060049010616900014011107010015011248010027011391164-041220241126111820.0 a978-7-5096-9958-4dCNY88.00 a20241126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绿色产品创新战略驱动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机制与路径研究b专著f杨冠华著 a北京c经济管理出版社d2024.01 a304页d24cm a本书从企业家绿色环境意识为切入点,基于绿色产品创新和绿色环境意识、企业可持续发展绩效及企业外部制度压力、战略匹配等领域的相关理论研究,结合对重污染企业的深度访谈,探究了企业家的绿色环境意识对企业绿色产品技术和设计创新战略制定的前置影响,以及外部制度压力在绿色产品创新战略转化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绩效过程中的作用影响,构建了绿色环境意识下的企业绿色产品创新战略转化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绩效的机制模型。简而言之,本研究既探讨了绿色产品创新的吸收机制,也探讨了绿色产品创新的转化机制。对吸收机制的研究,帮助企业从绿色环境意识出发,选择制定合适的绿色产品创新战略,包括绿色产品技术创新和绿色产品设计创新战略;对转化机制的研究,促进企业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绿色产品创新来改善和提高企业可持续发展绩效,也有助于解释企业是否实施绿色产品创新战略对其所获得的环境绩效和财务绩效方面产生的差异。 a企业经济研究人员0 a企业经济x绿色经济x可持续性发展x研究y中国 aF279.2v5 0a杨冠华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128 01299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37001472100038001842150016002223000021002383300693002593330021009526060025009736900015009987010017010138010027010301164-041320241118112814.0 a978-7-5760-5437-8dCNY63.00 a20241118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10000 ay z 000yy ar1 a品牌叙事与传播b专著f马咏蕾编著 a上海c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d2024.01 a223页d24cm a华东师大教材基金 a本书通过理论演绎和案例验证的方式,提出了品牌叙事作为一种非常重要的塑造品牌的工具,可以帮助企业进行品牌定位、促进品牌与顾客关系、传达品牌的核心价值和传播品牌文化。能够结合中国企业的问题进行研究和剖析。从品牌发展历史的角度上剖析品牌叙事的由来、战争时期品牌叙事对传播品牌的意义、品牌叙事能帮助用户建立品牌记忆、新奇和有趣的故事还能开拓甚至创造市场,挖掘更多潜在的听众。介绍讲故事的四个主要要素,以及如何将这些要素组合成一个完整的故事。阐释了企业如何把讲故事用于多个战略性目的:无论是在战略管理层面,还是在与员工日常沟通的运营层面上。提出很多企业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拥有很多需要传播的故事,因此没有理由去编造故事来传达公司的信息。讨论了企业如何更新故事库,以及中华老字号的传奇故事保护和传播。 a品牌营销研究人员0 a品牌营销x研究y中国 aF279.23v5 0a马咏蕾4编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121 01531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7001472100034001942150016002282250033002443300899002773330021011766060035011976900015012327010015012478010027012621164-041420250218145908.0 a978-7-5216-4199-8dCNY68.00 a20250218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企业员工培训全流程管理实战b专著f王俊杰著 a北京c中国法制出版社d2025.02 a300页d26cm2 a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标杆系列丛书 a本书创新采用“管理实务笔记+实践案例”相结合的模式,带给读者系统的知识体系和鲜活的实践经验,期望能对中小企业员工培训管理水平和实践创新形成管理标杆,起到借鉴作用。第一章明确提出,企业员工培训就是要解决问题,要做以战略为导向、以绩效为目标、与业务相结合的培训,杜绝“为了培训而培训”。以企业文化为核心实施新员工入职培训,以胜任素质为基础实施管理人员领导力培训,以职业生涯为导向实施销售人员激励式培训,以创新发展为驱动实施研发人员技术培训,围绕内训师八大能力模型实现从新手到高手的修炼过程。第十章和第十一章分别阐述了“建构主义”和“行动学习”。建构主义是培训之魂,“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建构主义正是点燃火焰的那根导火索。行动学习把实际问题的解决过程作为培训学习的方式,在行动中学习,在学习中行动,真正实现培训落地的知行合一。第十二章阐述“数字化学习-助力企业人才发展”。企业培训管理人员需要应用移动互联网的思维以及移动互联网的技术,采用数字化学习等多种形式,成为互联网培训的先行者和探索者。 a企业培训管理人员0 a企业管理x职工培训x研究y中国 aF279.23v5 0a王俊杰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055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3001472100034002002150016002343300437002503330021006876060035007086900015007437010013007587010015007718010027007861164-041520240725135534.0 a978-7-301-35261-8dCNY88.00 a20240725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检验检测行业高质量发展研究b专著f张豪,曾照洋著 a北京c北京大学出版社d2024.09 a220页d19cm a检验检测是国家质量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重点支持发展的高技术服务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在提升产品质量、推动产业升级、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书侧重于从概念与内涵、起源与发展、管理与制度、现状与问题、评价与体系、思考与建议等维度全面描绘检验检测行业发展的整体面貌,既有定性的研究,也有定量的分析。目前市面上关于检验检测宏观领域研究的书籍较少,而本书为推动检验检测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决策参考。 a产品质量检验研究0 a产品质量x质量检验x研究y中国 aF279.23v5 0a张豪4著 0a曾照洋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0731 01074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067001482100034002152150016002493300367002653330083006325170027007156060025007426900015007677110023007828010027008051164-041620250116094925.0 a978-7-111-77507-2dCNY198.00 a20250116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满意中国e用户视角下的质量与品牌h2024b专著f中国质量协会编著 a北京c机械工业出版社d2025.01 a401页d26cm a满意中国研究自2017年开始至今已连续开展八年,满意中国研究主要关注、跟踪消费者对各品类产品和服务的体验和偏好,从信任的维度了解预期,用体验式的研究洞察体验,从用户的视角评价消费,用高质量的标准研究质量。全书通过行业研究篇、前沿观点篇、企业实践篇三篇共计十五章内容进行用户视角下质量与品牌评价,辅以大量的案头研究和数据分析结果进行阐述说明,具有较强的指导与应用价值。 a本书适合政府决策者、企业管理者和广大消费者阅读,也适合做相关研究的院校师生参考1 a用户视角下的质量与品牌0 a质量管理x研究y中国 aF279.23v502a中国质量协会4编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23 01616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055001482100038002032150016002413140419002573300573006763330015012496060051012646900015013157010017013308010027013471164-041720250213105355.0 a978-7-5223-3701-2dCNY118.00 a20250213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气候变化财务影响披露指引与案例b专著f王鹏程等编著 a北京c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d2025.02 a405页d26cm a王鹏程,北京工商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研究院院长,兼任中国会计学会理事及会计准则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财政部首届可持续披露准则咨询专家、亚洲开发银行技术援助财政部可持续准则项目专家、中国上市公司协会ESG专业委员会专家委员、中国上市公司协会独立董事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上市公司协会财务总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上市公司协会独董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ESG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aISSB准则要求企业披露可持续相关风险和机遇的当期财务影响和预期财务影响。国内企业按照与ISSB准则趋同的可持续披露准则披露可持续信息在即,但披露可持续相关风险和机遇财务影响存在诸多困难。本书旨在为国内企业披露气候变化财务影响提供指引与可供借鉴的案例。通过全面分析国际和国内规则,总结气候变化财务影响披露的具体要求,剖析国内企业在披露气候变化财务影响方面存在的差距,给出国内企业披露气候变化财务影响的具体指引。同时,本书选择能源、电力、矿产、航空、钢铁、水泥、电信、化工、信息技术、农业、银行、保险等重要行业全球代表性企业进行案例分析,为国内企业披露气候变化财务影响提供参考。 a企业管理者0 a气候变化x影响x企业管理x财务管理x研究y中国 aF279.23v5 0a王鹏程4编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259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61001472100038002082150016002463140320002623300311005823330021008936060047009146900016009617010013009778010027009901164-041920250122101809.0 a978-7-5223-3670-1dCNY85.00 a20250122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国企改革背景下混合所有制企业的治理机制研究b专著f闫森著 a北京c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d2025.02 a392页d24cm a闫森,男,山东鱼台人,1976年8月出生,管理学博士,副教授,宁波大学兼职硕士导师,宁波临空经济研究院副院长。主持科研项目及横向课题十余项,发表核心论文十余篇,获得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宁波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调研报告曾获得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的亲笔批示,要求将决策建议在全国推广实施。 a本书分为九章,分别为: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企业治理的分析框架、理论基础、混合所有制改革背景下国有企业控制权配置、混合所有制国有企业的委托代理模型、控制权安排对国有企业业绩的影响分析、不同类型的混合所有制国有企业决策和分配机制设计、混合所有制国有企业的管理层激励机制、混合所有制国有企业员工持股机制、案例分析。 a企业管理研究人员0 a国有企业x混合所有制x企业管理x研究y中国 aF279.241v5 0a闫森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23 01431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049001482100038001972150016002353140147002513300677003983330021010756060035010966900016011317010015011478010027011621164-042020240718164803.0 a978-7-5227-3804-8dCNY138.00 a20240718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国有企业竞争规则的国际化研究b专著f毛日昇著 a北京c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d2024.08 a354页d24cm a毛日昇,男,经济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国际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 a《国有企业竞争规则的国际化研究》回顾和总结了竞争中性规则提出的国内和国际背景,以及国有企业对市场竞争规则带来的潜在挑战和应对措施;分析了全球化背景下,国有企业大量参与跨国经营活动对现有国际投资和贸易规则造成的挑战和政策选择;系统梳理了竞争中性规则的起源,主要是澳大利亚在竞争中性规则方面的实践措施以及得失。同时也详细阐述了OECD对竞争中性规则的进一步拓展和丰富,包括OECD在推行竞争中性方面的具体建议,指导原则和最佳实践措施。进一步根据竞争中性的一般性原则,分析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开推行竞争中性规则的具体实践过程和面临的问题。论著特别强调和论述了新时代背景下国际贸易协定中有关竞争规则的条款,以及这些条款对于中国国有企业走出去可能造成的现实挑战,并提出了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a企业竞争研究人员0 a国有企业x市场竞争x研究y中国 aF279.241v5 0a毛日昇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0724 02349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69001472100034002162150016002503140457002663301260007233330021019836060045020046900016020497010015020658010027020801164-042120241022134644.0 a978-7-5218-6377-2dCNY99.00 a20241022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中国国有企业高管晋升评价激励机制的执行及后果研究b专著f张霖琳著 a北京c经济科学出版社d2024.10 a397页d24cm a张霖琳,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助理教授。研究领域包括公司治理与资本市场会计理论,专注于中国国有企业改革与高管激励理论与实践的研究。相关研究成果分别发表于国内外权威期刊,包括《管理世界》、《经济学(季刊)》、《经济管理》与China quarterly(当代中国研究的权威期刊之一,有条件录用)、Accounting Forum(AJG三星期刊)等,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企高管激励契约组合的设计、作用机理与治理后果研究,基于分类改革的视角”(项目批准号,72002011),参与其他科研课题十余项。 a本研究关注中国国有企业高管晋升评价-激励机制的实际执行及相关经济后果。如何“做对激励”(GettingIncentivesRight),激发国有企业高管合理作为,一直是国有企业微观层面公司治理的主要议题,也是每一轮国有企业改革的关键。鉴于社会公平以及确认代理人边际产出的客观困难,2003年国资委成立后,国有企业逐步形成,以高管职位升降竞争为主,有限薪酬为辅的多元化激励体系。但由于数据搜集整理难度大,现有文献还缺乏对中国国有企业高管晋升评价以及激励效果的系统研究:(1)中国国有企业高管职位变动在制度上有何统计特征?(2)中国国有企业高管职位晋升评价-激励体系的实际执行效果如何?(3)制度引导行为,中国国有企业高管,在此晋升评价-激励报酬规则下,经营与非经营行为有何偏好?是否较好地实现了国有企业的经济与政治目标?本文搜集整理2003年国资委成立以来,中国国有A股上市公司董事长、总经理与党委书记的离任去向与职业升降数据,区分中央企业与地方国有企业、垄断性国有企业与竞争性国有企业:首先,统计国有企业高管职位变更的经济事实;其次,检验国有企业高管职位晋升评价-激励体系的实际执行效率;最后,依据考评实践,综合国有企业高管前任及同行的职业晋升信息,构建晋升评价-激励机制的关键治理指标——晋升期望与职业思量(CareerConcerns),动态估算高管个人晋升收益与晋升成本,并选择投资抉择与捐赠偏好,作为观察国有企业高管经营行为、非经营政治行为的窗口,实证检验“不确定的晋升收益”对国有企业高管代理行为的治理效果。 a管理人员研究人员0 a国有企业x管理人员x激励制度x研究y中国 aF279.241v5 0a张霖琳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024 01405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7001472100034002042150016002383140286002543300493005403330021010336060051010546900016011057010015011218010027011361164-042220241120112952.0 a978-7-5218-6429-8dCNY99.00 a20241120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高管纵向兼任对上市公司的治理效应研究b专著f闫珍丽著 a北京c经济科学出版社d2024.11 a397页d24cm a闫珍丽,女,博士,讲师,硕士生导师。2019年6月毕业于中央财经大学会计学院,会计学专业,获管理学博士学位。现就职于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会计学院,研究方向为公司治理与公司财务、信息披露。在《会计研究》、《经济管理》、《管理工程学报》、《中国会计评论》等发表多篇学术论文,主持省部级项目两项。 a同西方成熟发达资本主义市场存在的连锁董事不同,高管纵向兼任是我国市场经济转型及企业改革的特殊产物。其产生的最初的在于增强大股东控制并普遍存在于我国上市公司中。目前大多数研究聚焦于连锁董事及其经济后果,然而较少探究纵向兼任的高管对公司治理效应的经济影响。基于此,本研究从理论和实证双重视角分析高管纵向兼任对公司治理效应的影响,以为新兴经济体国家有关所有权结构的研究提供进一步的证据,并为政府等监管机构如何在确保企业高质量发展及制定相应的高管纵向兼任的约束规范之间选择一个平衡点提供路径支持。 a企业管理研究人员0 a企业领导x影响x上市公司x企业管理x研究y中国 aF279.246v5 0a闫珍丽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121 02099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61001472100034002082150016002423140845002583300626011033330025017296060045017546900016017997010015018158010027018301164-042320241223170419.0 a978-7-310-06671-1dCNY89.00 a20241223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20000 ay z 000yy ar1 a社会关系网络、公司治理与资本成本问题研究b专著f苏忠秦著 a天津c南开大学出版社d2024.12 a429页d24cm a苏忠秦,博士,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副教授,财务管理学院副院长,入选浙江省第二批“高校领军人才”高层次拔尖人才培养计划。从事社会关系网络、社会资本、企业创新、公司治理与金融市场的研究。已在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SSCI),Corporate Governance, An International Review(SSCI),Pacific-Basin Finance Journal(SSCI),International Review of Economics & Finance(SSCI),The North American Journal of Economics and Finance(SSCI),Pacific Economic Review(SSCI)、《管理评论》(CSSCI)、《管理工程学报》(CSSCI)、《南京社会科学》(CSSCI)、《南方经济》(CSSCI)、《经济学动态》(CSSCI)、《证券市场导报》(CSSCI)等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20余篇,相关学术论文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全文复印,美国经济文献库全文收录。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2项,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等省部级以上课题4项。 a本书以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上市公司的社会关系网络对债务资本成本(债券收益率和非价格契约条款)和权益资本成本的影响。研究发现,社会关系网络与资本成本显著负相关,并且这种效应在社会关系网络中心度高和结构洞丰富的公司中更加显著。本书从资本成本的角度证实了社会关系网络的价值,投资人(债权人和股东)对处于社会关系网络中心位置和结构洞更丰富的企业要求更低的风险滥价。这些结果表明,社会关系网络中心度的提高可以帮助企业获得更多的资源。此外,本研究结果表明,社会互动和信息滥出在以关系为基础的市场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研究进行了一系列稳健性的检验,包括内生性检验、替代的变量度量、调节效应检验、中介效应检验,得到了一致的研究结论。 a上市公司企业管理人员0 a上市公司x企业管理x成本管理x研究y中国 aF279.246v5 0a苏忠秦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26 01241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9000271000041000661010008001071020015001151050018001301060006001482000063001542100034002172150024002513300588002753330027008636060054008906900019009447110021009638010027009841164-042420241126160756.0 a978-7-5561-3725-1b精装dCNY680.00 a20241126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430000 ay z 000yy ar1 a馆藏民国长沙工商档案汇编b专著e1931—1949f长沙市档案馆编 a长沙c湖南人民出版社d2024.11 a2册(16,883页)d29cm a民国时期,长沙有“商业中心、消费焦点”美誉。作为江南重要商埠,它不仅是全国四大米市、四大茶市之一,更是八大菜系湘菜的发源地。1904年长沙开埠,刺激了城市工商经济发展和各类新兴行业萌芽,面对帝国主义侵略和文夕大火、长沙会战等多次战火洗礼,长沙工商业在抗争中顽强发展,各类商会、同业工会等组织颇具规模。该汇编分上、下两册,全书影印出版,涉及档案329卷970件,800余页,主要为民国时期长沙市商会章程、各同业工会行业登记表、各行业商铺工商登记等档案史料,真实反映了长沙近代工商业发展的历史风貌,生动再现了近代历史洪流下中国民族工商业筚路蓝缕、艰苦创业的光辉历程,具有重要的历史研究价值和社会效益。 a工商企业经济史研究人员0 a工商企业x经济史x档案资料y长沙z1931-1949j汇编 aF279.276.41v502a长沙市档案馆4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128 01376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13001001020015001131050018001281060006001462000054001522100034002062150016002403140275002563300439005313330015009706000054009856900018010397010023010577020015010808010027010951164-042520241203131549.0 a978-7-5207-4100-2dCNY42.00 a20241203d2025 em y0chiy50 ea1 achicjpn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1小时读懂稻盛哲学b专著f(日)皆木和义著g周征文译 a北京c人民东方出版社d2025.01 a131页d21cm a1953年出生于冈山县,毕业于早稻田大学法学部,日本著名的经营研究家、职业经理人、作家。稻盛和夫弟子,深受稻盛和夫思想的影响和熏陶,稻盛和夫主办的“盛和塾”的东京负责人。历任株式会社东京证券交易所第一市场上市公司总经理、平成新商务研究所所长等,现在仍活跃在企业经营的第一线。 a本书从稻盛哲学入手,详细分析了稻盛和夫以心为本的经营体系。具体而言,作者从经营理念、六项精进、经营十二条、京瓷会计学、阿米巴经营和高收益体制这六个维度来具体解析稻盛和夫的人生哲学与经营哲学。本书最大的特点是通俗易懂,他将比较抽象的会计等专业术语,用图解的方式表达了出来。稻盛的经营方法不仅适合于日本企业,也赢得了来自东西方企业家的赞誉。稻盛的经营哲学超越了地域、时空的限制,他的利他哲学、追求高收益同样值得中国企业家和经营者好好学习。 a企业管理者 0a稻盛和夫c(Kazuo, Inamorif1932-)x企业管理x经验 aF279.313.3v5 0c(日)a皆木和义4著 0a周征文4译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05 01935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125001472100038002722150016003103140742003263300437010683330023015056060023015286900015015517110039015667110049016058010027016541164-042620241230142013.0 a978-7-5227-4654-8dCNY98.00 a20241230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中国城镇化研究h2024年第一辑(总第三辑)b专著f苏州大学中国特色城镇化研究中心,江苏高校新型城镇化与社会治理协同创新中心编 a北京c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d2024.06 a318页d24cm a钱振明,1964年12月生,江苏苏州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苏州大学中国特色城镇化研究中心主任,江苏高校新型城镇化与社会治理协同创新中心主任,苏州大学敬文书院院长、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兼任江苏省政协常委、苏州市政协常委等职。主要研究方向为城镇化公共政策与公共管理、城市发展与政府管理、国内外开发区发展与管理等。先后主持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3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1项、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4项,出版《善治城市》《城市管理学》等著作,发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开发区管理体制改革,问题与对策》《基于可持续发展的中国城市治理体系,理论阐释与行动分析》《健全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公共政策支持体系》《走向空间正义,让城市化的增益惠及所有人》《城市管理,从传统到现代的转换》《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等论文。 a《中国城镇化研究》由苏州大学中国特色城镇化研究中心,江苏高校新型城镇化与社会治理协同创新中心创办,主要刊发城镇化领域相关的研究文章。开设有城镇化理论、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城市权、区域协调发展、城市群、全球城市、小城镇研究等方面栏目。集刊旨在刊发原发城镇化理论、区域协调发展等学术论文,拟每年两辑,主要针对城镇化的基本理论、中国城镇化未来趋势、世界城镇化前景等问题开展研讨和交流,为中国式城镇化新道路建设提供了更为广阔的思路和方案。 a城市化发展研究人员0 a城市化x研究y中国 aF299.21v502a苏州大学中国特色城镇化研究中心4编02a江苏高校新型城镇化与社会治理协同创新中心4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02 01366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049001482100038001972150016002353140307002513300457005583330021010156060033010366900015010697010013010848010027010971164-042720241226133959.0 a978-7-112-30610-7dCNY188.00 a20241226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中国小城镇的问题、希望与路径b专著f陈鹏等著 a北京c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d2024.12 a278页d26cm a陈鹏,南京大学人文地理学博士,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村镇所所长,教授级高级规划师,国家注册城市规划师。主持过合肥、济南、西安等省会城市总体规划或战略规划,长株潭城市群、太原都市圈、宁夏沿黄城市带等区域规划。独著和参编著作近十部,在国家级学术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先后五次获得金经昌中国城市规划优秀论文奖。 a本书重点分为三大板块,对小城镇发展建设等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第一部分为“问题何由”。全面分析小城镇的现状特征,梳理改革开放以来小城镇的发展历程,识别小城镇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深入剖析问题根源。第二部分为“希望何在”。分析小城镇当前面临的新形势,研判小城镇发展建设的主要趋势,并提出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小城镇的战略作用。第三部分为“路在何方”。研究借鉴日本、欧洲、美国等国家和区域小城镇建的国际经验,总结国内先进地区的探索实践,最后提出小城镇发展建设的战略路径。 a城市建设研究人员0 a小城镇x城市建设x研究y中国 aF299.21v5 0a陈鹏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02 01581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055001482100030002032150016002333300936002493330039011856060071012246900016012957010013013118010027013241164-042820241015151347.0 a978-7-116-14073-8dCNY158.00 a20241015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长江经济带交通运输用地优化配置研究b专著f王珂等著 a北京c地质出版社d2024.03 a209页d26cm a本书以《多元目标导向下的交通运输用地供应研究——以长江经济带127个地级行政单位为例》的研究成果为基础,经过编者大量的数据收集、模型构建、成果分析、论证评价以及讨论决策凝练而成。全书由九章构成,第一章是绪论部分,主要是对研究背景、目的、意义以及国内相关研究进展等内容的阐述;第二章是资料来源与相关理论,主要是对研究区基本情况、数据信息以及相关基础理论进行简单介绍;第三章是理论框架体系研究部分,从历史背景、目标组成、理论内涵和形成基础等方面系统构建了多元目标导向下区域交通运输用地配置的理论框架体系;第四章至第七章是实证分析部分,从用地时空演变、内部性因素(主导交通方式和交通依赖性)、外部性因素(交通通达性和交通协调性)、需求预测四个方面对长江经济带交通运输用地开展系统研究;第八章是政策指导部分,以政策手段促进土地高效利用为出发点,以四到七章的实证分析为基础依据,对区域尺度交通运输用地优化配置框架进行说明,提出长江经济带交通运输用地配置策略;第九章为结论与展望部分,总结本书的主要结论和特色创新点,并针对本书研究的不足提出未来展望。 a长江经济带交通运输用地研究相关人员0 a长江经济带x交通运输业x基础设施建设x公用地x优化配置x研究y中国 aF299.243v5 0a王珂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017 02027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9000271000041000661010008001071020015001151050018001301060006001482000083001542100038002372150016002753000023002913140660003143300634009743330021016085170037016296060035016666900016017017010017017178010027017341164-042920241225095546.0 a978-7-5228-4659-0b精装dCNY188.00 a20241224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北京城市治理研究报告h2024b专著e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的城市群治理f刘永祥主编 a北京c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d2024.12 a414页d24cm a北京城市治理蓝皮书 a刘军,教授,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科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方向博士生导师,现任北方工业大学党委书记,兼任中国铁道学会理事、铁道学会快运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交通运输协会理事、中国信息经济学会教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电子商务本科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电子商务本科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科技部国家863计划、铁道部铁路科技发展计划等项目。主讲课程《电子商务系统的分析设计》2010年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电子商务专业平台课程的改革与实践》获教学成果一等奖,主编教材《电子商务系统的分析与设计》2009年被评为国家精品教材。先后获中国铁道学会科技进步二等奖、北京市科学技术三等奖、第十四届茅以升铁道科技奖等奖励。 a2014年2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个重大的国家战略,全面深刻阐述了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重大意义、推进思路和重点任务。十年来,京津冀三地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从重点突破到全面推进,从城市管理转向超大城市治理,协同发展成果丰硕。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十周年之际,本书系统梳理和总结京津冀城市治理中“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先进发展理念和实践经验,重点聚焦首都城市规划与更新、精细化管理与治理现代化、京津冀协同发展、都市圈与特大城市群治理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发展趋势,旨在为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的城市治理问题提供全面、深入、实用的解决方案和思路,为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和城市治理现代化做出积极贡献。 a城市管理研究人员1 a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的城市群治理0 a城市管理x研究报告y北京z2024 aF299.271v5 0a刘永祥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26 01704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77001472100042002242150016002663140436002823300574007183330027012926060035013196900018013547010013013727010013013857010013013988010027014111164-043020241009154307.0 a978-7-5229-2145-7dCNY98.00 a20241009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区域城镇空间协调发展研究b专著e以黄河流域甘肃段为例f宁雷,孟悦,刘曦著 a北京c中国纺织出版社有限公司d2024.10 a204页d24cm a宁雷,男,四川南充人,1997年2月生,2020年毕业于青海师范大学,获理学学士学位,2023年毕业于兰州交通大学,获工学硕士学位。现为西昌学院旅游与城乡规划学院讲师,主要从事“城乡规划与区域发展、大数据与城市规划等相关研究。近年来主持省级课题1项,参与省部级和地厅级项目5项,参与编制市(2项)、县(1项)、乡镇(2项)三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共计5项,以第一作者/共同作者在干旱区地理、地理研究、人民黄河、land等期刊发表CSCD、CSSCI、SSCI学术论文10余篇。 a本书聚焦黄河流域甘肃段的社会经济发展,以城镇经济空间结构和城镇发展态势为抓手。首先,在城镇经济空间结构方面,分为区域经济联系网络结构、城镇竞争优势结构、产业集聚结构三个部分,从时间序列和空间秩序对黄河流域甘肃段市州和区县两个尺度城镇经济空间结构展开分析研究。具体为:借助引力模型、区位商指数分别对区域经济联系网络结构、城镇竞争优势结构、产业集聚结构的演变特征展开探讨,并在此基础上利用重心模型对城镇竞争优势结构重心、产业集聚结构重心的演变轨迹、速度、方向性进行分析;接着以中心地理论为理想城镇空间结构的参考模式,借助DEA模型对黄河流域甘肃段城镇经济空间结构展开效能探讨。 a经济发展相关领域研究者0 a城镇经济x经济发展x研究y甘肃 aF299.274.2v5 0a宁雷4著 0a孟悦4著 0a刘曦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010 01753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9000271000041000661010008001071020015001151050018001301060006001482000045001542100038001992150016002373000015002533140524002683300588007923330021013806060035014016900019014367010017014558010027014721164-043120241021165116.0 a978-7-5228-4294-3b精装dCNY158.00 a20241021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郑州城市发展报告h2024b专著f叶光林主编 a北京c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d2024.10 a414页d24cm a郑州蓝皮书 a叶光林,女,1968年1月出生,汉族,中共党员,河南潢川人,法学博士,副教授,现任郑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书记、主席,郑州市社会科学院院长。出版专著《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德治国运行机制论》,主编参编著作《县域经济发展规划指导全书》(上下卷)《当代世界经济政治文化》《国家中心城市高质量建设的战略支撑体系研究》《郑州历史文化故事》《郑州,华夏源·黄河魂》等10多部。参与完成国家级科研课题2项,主持完成省级课题3项;公开发表国家级、省级论文20多篇,10多项科研成果获“河南省优秀科研成果获”“河南省实用社会科学成果获”等省级以上奖励。 a《郑州城市发展报告(2024)》是由郑州市社会科学院组织编写的区域发展蓝皮书。本书由总报告、经济篇、文化篇、社会篇、典型经验篇等五部分组成。本书以详实的数据资料、客观的实证分析、系统的研究探讨,较为全面地反映了2023-2024年郑州城市经济、文化、生态及社会发展的基本情况,既有对郑州城市总体发展的回顾和总结,也有对城市未来的展望和预测;既有对各领域发展问题的深度探讨,也有对产业发展趋势的权威解读;既有理论性研究专题的支撑,也有典型经验的剖析。本书具有较强的权威性、针对性和可行性,能够为研究阐释郑州、宣传推介郑州及政府科学决策提供支持,是推动郑州国家中心城市现代化建设领域一项重要的科研成果。 a城市建设研究人员0 a城市建设x研究报告y郑州z2024 aF299.276.11v5 0a叶光林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024 01638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9000271000041000661010008001071020015001151050018001301060006001482000049001542100030002032150015002333140392002483300576006403330058012166060057012746900021013317010017013528010027013691164-043220241220132311.0 a978-7-03-080803-5b精装dCNY298.00 a20241220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海南岛城镇扩展遥感监测图集b专著f闫冬梅主编 a北京c科学出版社d2024.12 a81页d29cm a闫冬梅,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研究员,可持续发展大数据国际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科学院地球大数据科学数据中心副主任,地球大数据专项总体组办公室主任,硕士生导师。主要开展遥感图像处理及空间大数据技术及应用研究,先后主持和承担中科院先导专项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预研项目等多项科研项目,发表文章50余篇,参与出版著作4部,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 a本图集利用Landsat、GF-1影像监测海南省乡镇级以上行政区1988年、1998年、2008年、2013年、2018年、2021年六期城镇建设用地情况,具体包括城市主建成区建设用地、新城新区范围内的建设用地、城市间大型基础设施用地和区县城镇建设用地情况进行遥感监测,并进行相应的空间分析、土地城镇化与国民生产总值、人口城镇化程度的相关分析。本图集深入分析了海南岛县域土地土地城镇化的区域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揭示了人口积聚、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城市特性与地理区位等要素对县域土地城镇化空间分异格局的影响,对于科学认识海南岛在国际旅游岛的规划定位条件下,新型城镇化和实施城乡融合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显示意义。 a从事资源环境、遥感和GIS应用等相关研究与教学的科研人员0 a遥感技术x应用x城市土地x扩建x土壤监测y海南j图集 aF299.276.6-64v5 0a闫冬梅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26 01316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027001482100030001752150016002053140198002213300443004193330125008626060031009876900014010187010015010328010027010471164-043320241113113739.0 a978-7-116-14402-6dCNY168.00 a20241113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土地学b专著f吴次芳著 a北京c地质出版社d2024.11 a616页d26cm a吴次芳,博士,教授,博导,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包玉刚留学基金获得者,浙江大学土地与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主要研究空间规划、土地整治、土地生态等,发表论文300多篇、著作30多部,获省部级以上奖励17项。 a土地是人类文明演进和可持续发展的根基,是地球生命栖息的关键带。在这个世界,一切都会随风而去,唯有土地和明天同在。本书从国际视野、中国实践和学科特性三个维度的综合视角,首次系统探索土地学的学理特征、内容体系、历史使命和发展演化规律。除绪论以外,全书共13章,主要内容包括:土地与土地学、土地过程和动能、土地类型与结构、土地活性和适宜性、土地质量和健康、土地生产力和承载力、土地资源、土地利用、土地变化、土地保育、土地整治、土地筑居、土地与人。 a本书可供高等学校相关专业教师和本科生及研究生,相关研究机构和企事业单位人员阅读使用,也适合做高等学校相关专业的研究生教材0 a土地管理学x高等学校j教材 aF301.2v5 0a吴次芳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114 01387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5001472100034002022150016002363140379002523300404006313330025010356060027010606900014010877010017011018010027011181164-043420241223182203.0 a978-7-310-06675-9dCNY88.00 a20241223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20000 ay z 000yy ar1 a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实务操作规范b专著f李彩霞编著 a天津c南开大学出版社d2024.12 a420页d26cm a李彩霞,教授,管理学博士,博士毕业于天津财经大学会计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注册会计师。现任职于天津农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兼任天津市会计咨询专家、天津市会计学会理事、天津市无形资产研究会常务理事、天津市无形资产协同创新中心常务理事、天津市品牌学会监事、天津乡村振兴产业联盟专家、天津城乡产业融合实验室专家等。主要从事农村财税应用与制度改革、农业农村投融资理论与决策等研究。 a“十四五”期间农村工作重点将由脱贫攻坚转向乡村振兴。在乡村振兴全面推进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规范化成为农村经济社会事务管理的基础。加强村级财务规范化、实现农村集体资产保值增值,有利于促进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对推进乡村振兴意义重大。在此背景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制度》(财农[2021]121号)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财会[2023]14号)先后颁布实施,为夯实村级财务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制度参考。 a农业合作组织研究人员0 a农业合作组织x农业会计 aF302.6v5 0a李彩霞4编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26 01200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37001472100036001842150016002203000033002363300517002693330071007866060019008576900011008767010017008877010015009048010027009191164-043520250219095908.0 a978-7-5184-5162-3dCNY48.00 a20250219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大国三农b专著f张文泉,崔英主编 a北京c中国轻工业出版社d2025.02 a181页d26cm a高等院校农林类专业通识课教材 a本教材分为总论篇、农业篇、农民篇、农村篇、“三农”发展篇、“三农”实践篇,阐述了中国“三农”的发展历史、现状、展望和国家为促进“三农”发展制定的的政策与法规。本教材以专业知识为载体,立足农林类专业的学科优势,结合中华五千年农耕文明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多年来“三农”的发展,深入讲解“三农”工作的新理念和新战略,全面展示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三农”工作的历史性成就和政府关于“三农”工作的政策、举措,深刻领会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本书主要作为农林类专业通识课配套教材,主要读者对象为农林类专业师生。 a本书主要作为农林类专业通识课配套教材,主要读者对象为农林类专业师生0 a三农问题y中国 aF32v5 0a张文泉4主编 0a崔英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158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3001472100030002002150016002303140171002463300383004173330025008006060035008256900014008607010015008748010027008891164-043620240626161158.0 a978-7-5193-0954-1dCNY42.00 a20240626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与实施路径研究b专著f朱宁宁著 a北京c群言出版社d2024.06 a191页d24cm a朱宁宁,山东省济南市人,毕业于山东建筑大学,建筑学学士。现任职于山东大卫国际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担任第一创作分院院长,高级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乡村建设及城市更新设计。 a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在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新型城镇化进程、构建现代农业体系中历史逻辑、实践逻辑、发展逻辑的必然选择。本书主要从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乡村振兴战略的内涵、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意义、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的理论基础、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现状、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展愿景、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的编制、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路径等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系统的论述。 a社会主义建设研究人员0 a农村x社会主义建设x研究y中国 aF320.3v5 0a朱宁宁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0703 01563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041001482100030001892150016002193140631002353300305008663330059011716060035012306900012012657010017012778010027012941164-043720240903090547.0 a978-7-03-079370-6dCNY128.00 a20240903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乡村绿色净化新技术b专著f梁新强主编 a北京c科学出版社d2024.12 a101页d24cm a梁新强,教授、博导;国家自然科学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国际IWA水协会、中国地理学会会员;主要从事土壤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研究,研究成果在世界著名刊物Nature上发表,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含优秀青年基金资助)、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子课题3项、省级课题2项(含浙江省杰出青年基金),在Environm Pollut、Soil Sci Soc Am J、J Environm Qual、Field Crops Res、Biol Fert Soils、Geoderma等面源污染领域国际主流刊物上发表SCI论文50余篇,其中第一/通讯作者SCI论文40余篇,主编《科学出版社》著作3部、参编《Springer》出版社著作1部,申请国际、国家发明专利24件(授权13件),获软件著作权登记4件,获得科技成果鉴定2项,其中1项成果获2016年浙江省科技进步奖(排名第1)。 a本书重点介绍有关乡村低碳清洁技术发展背景、政策导向、现有技术储备等方面的内容,以及农业秸秆资源高值转化、养殖废弃物质转化、生物质炭材料研制、农田退水零直排、乡村水网污染物低碳净化等方面的创新技术研发案例,希望能唤起学界和业界对乡村低碳清洁技术的关注,为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中国建设提供重要支持。 a大专院校的清洁生产技术、碳中和技术等课程教材或辅助教材0 a绿色农业x农业发展x研究y中国 aF323v5 0a梁新强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0905 01616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77001472100034002242150016002583140443002743300479007173330029011966060035012256900012012607010017012727010017012897010017013068010027013231164-043820241217161227.0 a978-7-5182-1759-5dCNY68.00 a20241217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乡村振兴基础设施建设实操指南与典型案例b专著f陈青松,金继强,张恭攀编著 a北京c中国计划出版社d2024.12 a300页d24cm a陈青松,青松智库创始人,北京青松智联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建设计集团特约乡村振兴专家,中国文化管理协会乡村振兴建设委员会副会长,河南省品牌专家智库首席专家。擅长乡村振兴项目全过程一体化落地。为全国多个地方政府多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田园综合体等乡村振兴重点项目提供策划、申报、投资、招商、建设咨询,落实项目投资总额超过100亿元。撰有《田园综合体实操指南及落地案例》《乡村振兴PPP实操指南》《现代农业产业园政策要点及实操案例》等著作二十余本。 a农村基础设施是指为发展农村生产和保证农民生活而提供的公共服务设施的总称。农村基础设施包括交通邮电、农田水利、供水供电、商业服务、园林绿化、教育、文化、卫生事业等生产和生活服务设施。本书对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面临的困难和如何建设农村基础设施进行了逐一剖析,对目前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内容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详细的介绍,并提出了明确的观点和建议,重点是建立健全乡村振兴金融体系、构建乡村振兴基建项目投融资模式、大力发展农村新基建和建设数字乡村,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打下扎实的基础。 a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研究人员0 a农村x基础设施建设x案例y中国 aF323v5 0a陈青松4编著 0a金继强4编著 0a张恭攀4编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19 01411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074001482100034002222150016002563300743002723330023010155170040010386060035010786900014011137010015011278010027011421164-043920250208090407.0 a978-7-5208-2836-9dCNY168.00 a20250208d2023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菜市场建设与管理b专著e专注菜市场三十年 打造全国一流菜市场f王乐然著 a北京c中国商业出版社d2023.12 a231页d26cm a菜市场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关系着人们的生活饮食,也影响着城市的发展。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不断升级,菜市场的形态和功能也在不断的变革中升级。如今,一个小小的菜市场已经成为体现城市品质的缩影,更是承担着居民日常食物主要来源的关键角色。本书立足于天津乐业集团深耕菜市场三十余年的行业经验,就菜市场选址、场内环境营造、建筑装修、设施管理、食品加工、诚信经营等方面,确立并总结出一套可持续提升菜市场规范化运转能力,促进安全、全面的菜市场运行的标准模式;书中部分案例更是通过创新做法,融合超市化、智慧化等管理方式实现了城市菜市场的快速发展,从而更好地满足区域范围内居民的消费需求,充分实现了用标准化来支撑现有菜市场建设管理,对于广大同行,或者即将步入菜市场行业的创业者,在菜市场建设、管理、服务能力的提升和运行机制等方面的优化都有着极大的学习借鉴意义。 a菜市场管理相关人员1 a专注菜市场三十年 打造全国一流菜市场0 a蔬菜市场x市场管理x研究y中国 aF323.7v5 0a王乐然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13 01541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69001472100034002162150016002503140508002663300421007743330021011956060027012166900014012437010015012578010027012721164-044020241105111732.0 a978-7-5218-6396-3dCNY69.00 a20241105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精准扶贫背景下农村贫困户获得感测度与提升对策研究b专著f杨道田著 a北京c经济科学出版社d2024.12 a294页d24cm a杨道田,男,1979年出生,江西永丰人,2009年毕业于厦门大学,获管理学博士学位。现为江西财经大学财税与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副教授,主要从事政府绩效管理和公共治理研究。兼任江西省行政管理学会副秘书长,江西省法学会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与治理研究会秘书长,江西省公共管理学会常务理事,江西省委信息决策咨询专家。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1项,省部级课题10余项,在《当代财经》《行政论坛》等核心期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撰写专著、教材3部,多份智库调研报告获省委或省政府主要领导肯定性批示。 a本书通过汲取不同学科、理论资源和营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以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为指导,以需求满足层次理论为直接依据,参照借鉴相反相成的相对剥夺感理论、相关相近的顾客满意度和主观幸福感理论,深刻解析农村贫困户获得感的深刻内涵与特点,基于结构方程模型提出和验证精准扶贫视野下农村贫困户获得感指数模型,进而揭示贫困户期望、感知获得和公平感对农村贫困户获得感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为政府贫困治理策略调整提供决策咨询依据。 a农村扶贫研究人员0 a农村x扶贫x研究y中国 aF323.8v5 0a杨道田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107 01327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1001472100034001982150016002323140330002483300325005783330073009036060053009766900014010297010015010438010027010581164-044120250114113318.0 a978-7-5218-6613-1dCNY89.00 a20250114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数字经济引领的农业农村发展研究b专著f吕延丰著 a北京c经济科学出版社d2025.01 a312页d24cm a吕延丰,女,1971年5月出生,辽宁建平人,本科学历,1997年毕业于中央党校经济管理专业,中共党员,高级讲师,现就职于中共建平县委党校,任教研中心主任,共撰写论文、报告几十篇,并多次荣获一等奖,主持省级、市级科研课题12项,2014年被评为本年度“全市干部教育系统优秀教师”、2017年度被省委宣传部评为“基层宣讲先进个人”,等多个荣誉称号。 a当前,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工具不断发展,与经济社会各方面深度融合,正成为引领经济增长重要引擎。随着我国农业农村数字化发展如火如荼,理论、实践中呈现操作实施科学性、资源利用高效性以及信息处理精准性等特点。本书致力于将数字化技术工具与农业农村生产生活领域结合,深入阐述数字经济如何推动农业农村快速发展。 a数字化农业、农业人工智能技术、数字经济时代下农业农村综合服务平台人员0 a信息经济x作用x农业经济发展x农村经济发展y中国 aF32-39v5 0a吕延丰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16 01157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106001482100030002542150016002843300424003003330039007246060041007636900014008046900015008187110055008338010027008881164-044220241120091141.0 a978-7-5144-5700-1dCNY398.00 a20241120d2023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二师二二二团志b专著e2003-2020f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二师二二二团史志编纂委员会编 a北京c方志出版社d2023.11 a255页d29cm a本书是一部由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二师二二二团史志编纂委员会编纂的志书。该志书旨在全面、系统、翔实地载录2003-2020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二师二二二团的历史、发展与现状,突出反映了团场特点和各行业主要政绩业绩。该志稿框架结构横排不缺要项,资料编纂纵写不断主线,政治观点正确,资料较为翔实,文字较为精炼,为各级领导决策提供参考依据,为社会各界和海外人士了解、研究成都市大弯中学校提供基本资料,起到了“资政、存史、育人”的功效。 a本书适用于想了解生产建设兵团的读者0 a生产建设兵团x概况y新疆z2003x2020 aF324.1v5 aF327.45v502a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二师二二二团史志编纂委员会4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121 01471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103001482100030002512150016002813300707002973330073010046060035010776900017011126900018011297110055011478010027012021164-044320250219084028.0 a978-7-5144-5943-2dCNY330.00 a20250219d2023 emk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图木舒克市年鉴h2023b专著f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图木舒克市党委党史研究室编 a北京c方志出版社d2023.11 a570页d26cm a第三师成立于1966年1月,前身是王震将军带领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一野二军。图木舒克市于2004年1月正式挂牌成立,师部于2019年年初从喀什市整体搬迁至图木舒克市,实行“师市合一”体制,辖区总面积8118平方千米,下辖3个街道、16个团镇、1个国家级开发区、2个兵团级经济技术开发区。2020年3月,获得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称号,被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予以通报表扬。主要特产有哈密瓜、甘草、肉苁蓉、罗布麻、野西瓜等。《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图木舒克市年鉴(2023)》是一部地方综合性年鉴和资料工具书。该年鉴旨在全面、系统、翔实地载录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图木舒克市2022年度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及社会的基本面貌和发展状况,为各级领导决策提供参考依据,为社会各界和海外人士了解、研究图木舒克市提供基本资料,也为编纂各类志书积累丰厚史料。 a政府机关、经济决策部门、年鉴研究者、社会学者和一般对年鉴有兴趣的读者0 a生产建设兵团y新疆z2023j年鉴 aF324.1-54v5 aF327.45-54v502a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图木舒克市党委党史研究室4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183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35001472100038001822150016002203140159002363300427003953330025008226060035008476900015008827010017008978010027009141164-044420240806140452.0 a978-7-5655-3275-7dCNY65.00 a20240806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乌兰察布燕麦b专著f王凤梧主编 a北京c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d2024.08 a199页d24cm a王凤梧,男,硕士,乌兰察布市农牧科学院副院长,长期从事燕麦、马铃薯品种选育工作,杂粮协会会长。已发表论文多篇,出版著作多部,如《乌兰察布农作物品种志》等。 a燕麦作为重要的杂粮种类,是药食同源、粮饲兼用的作物,也是一种低糖、高营养、高能食品,发展燕麦产业适应时代发展和人民健康需求。《乌兰察布燕麦》主要内容包括燕麦的起源与发展、燕麦种植与产业情况、燕麦的价值与发展前景、乌兰察布市燕麦产业发展情况、燕麦文化与传统食品、燕麦研发机构与科研情况、燕麦主推品种及相关标准。本书助力于实现乌兰察布市燕麦产业从传统走向现代化跨越,构建现代燕麦产业体系和促进农牧民持续较快增收,助推乡村振兴。 a燕麦产业发展研究人员0 a燕麦x产业发展x研究y乌兰察布 aF326.11v5 0a王凤梧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0814 01710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63001472100038002102150016002483140125002643300976003893330021013656060025013866900015014117010015014268010027014411164-044520240910115544.0 a978-7-5504-6389-9dCNY88.00 a20240910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510000 ay z 000yy ar1 a新时代中国“藏粮于地”战略的实现路径研究b专著f汪希成等著 a成都c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d2024.08 a208页d24cm a汪希成,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博士,现任西南财经大学中国西部经济研究院农业硕士教育与发展研究所所长,主要研究方向为粮食安全。 a本书是基于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新时代我国“藏粮于地”战略的实现路径研究》(项目号20BJY133)的孵化成果,并已入选“十四五”国家重点出版规划。“藏粮于地”是建立我国粮食安全和农业健康发展长效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推进“藏粮于地”战略落实落地,既是实现我国粮食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更是保障国家粮食长久安全的需要。本书在分析“藏粮于地”战略理论内涵的基础上,基于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提出的粮食储备标准、国务院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提出的粮食储备标准和学术界普遍认可的储备标准,分别测算“藏粮于地”战略的轮作休耕规模。根据对我国中低产田的改造、撂荒地的恢复、可调整地的利用以及可利用后备耕地资源的开发而增加的粮食产量设计我国“藏粮于地”的耕地藏粮能力的分析框架,并计算我国“藏粮于地”的耕地藏粮能力,这也是我国潜在的粮食生产能力。本书还通过调查问卷统计,运用0-1型决策行为的二元Logistic模型分析“藏粮于地”战略推进主体和实施主体的利益博弈以及农户种粮或休耕意愿。在此基础上,本书从耕地管护、高标准农田建设、耕地养育、建立粮食生产能力转换的经济机制等方面提出“藏粮于地”战略的实现路径。 a粮食问题研究人员0 a粮食问题x研究y中国 aF326.11v5 0a汪希成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0912 01596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5001472100034001922150016002263300950002423330027011926060037012196900014012566900011012707010017012817010017012988010027013151164-044620241105145650.0 a978-7-5722-7175-5dCNY58.00 a20241105d2023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30000 ay z 000yy ar1 a林中的不速之客b专著f赵莉蔺,李天达编著 a杭州c浙江教育出版社d2023.12 a102页d26cm a中国是世界国土面积第三大的国家,也是世界贸易大国,近年来,伴随着全球气候变化、贸易往来,越来越多的入侵生物通过各种方式进入我国。这些入侵生物除了会对我国本土生态系统造成极大破坏,还会对当地的经济发展和民生安定造成巨大影响。据统计,仅松材线虫一种入侵生物就使我国林业每年损失超亿元。调查显示,目前公众特别是青少年对入侵生物的了解甚少,且来源主要为新闻,而对其入侵的过程、危害的认识更为片面。相较于其他科普领域,本领域缺乏全面、准确、前沿、有趣、通俗的科普读物。生物入侵事件的多次发生也显现出国民、媒体的生物安全意识有待提高,因此,针对相关领域的科学普及工作的开展势在必行。本项目以入侵生物为主要内容,以“山、水、田、林、湖、草、沙”为分册主题,共计划出版5本,采用原创手绘图加文字的形式呈现。《林中的不速之客》是以“林”为主题的分册,关于树林的入侵生物科普图书。全书涉及生物入侵造成生态破坏或经济损失的一般化场景到入侵生物的个体特点、生活习性、入侵路径、入侵危害及现象,再到入侵生物的防治手段和前沿科学研究成果,帮助公众了解入侵生物,关注生物安全。 a林业外来种侵入研究人员0 a林业x外来种x侵入种x研究y中国 aF326.2v5 aQ16v5 0a赵莉蔺4编著 0a李天达4编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107 00860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83001472100043002302150029002732250029003023300115003313330021004466060031004676900019004987010015005177120047005328010027005791164-044720250214101617.0 a978-7-5526-4351-0dCNY68.00 a20250214e20242021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30000 aa z 000yy ar1 a三北靠海文化田野调查b专著f邱雄飞著g慈溪市政协教科卫体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编 a宁波c宁波出版社d2021.08h2024.11重印 a10,362页c图,照片d23cm2 a慈溪文史资料h第三十四辑 a本书大体反映了当地海洋渔业环境资源、产销方式演变和渔人生态、鱼乡习俗历史与现状,展示了三北一带悠久的靠海文化。 a渔业文化研究人员0 a近海渔业x文化x研究y宁波 aF326.475.53v5 0a邱雄飞4著02a慈溪市政协教科卫体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4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225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128001472100030002752150016003053300447003213330025007686060035007936900015008287110031008437110039008747110031009138010027009441164-044820241231093655.0 a978-7-5533-5230-5dCNY90.00 a20241231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20000 ay z 000yy ar1 a昔日根据地 今日新农村i巢湖市银屏篇b专著f合肥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中共巢湖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中共巢湖市银屏镇委员会编 a南京c南京出版社d2024.12 a350页d24cm a本书是反映巢湖银屏地区地方史的作品。全书分为两大部分,上篇“昔日根据地”记录了从1938年开始,巢湖银屏地区作为皖中游击根据地,从开辟到发展壮大,以及对抗战做出的重要贡献等内容,下篇“今日新农村”记录了新中国成立后,巢湖银屏地区在改革开放的春风沐浴下,经济蓬勃发展,建设成为充满活力的新农村等内容。全书深情回瞻了巢湖市银屏镇的昨天,描绘了银屏镇的今天,展望了银屏镇的明天。读之,览之,思之,令人不知不觉走近银屏镇,亲近银屏镇,游目骋怀,感奋不已。 a社会主义建设研究人员0 a农村x社会主义建设x研究y巢湖 aF327.54v502a合肥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4编02a中共巢湖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4编02a中共巢湖市银屏镇委员会4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02 01491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047001482100038001952150016002333140187002493300675004363330019011116060035011306900015011657010015011807010015011958010027012101164-044920241113134653.0 a978-7-5503-2979-9dCNY108.00 a20241113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30000 ay z 000yy ar1 a地方创生的浙江道路b专著f余伟忠,俞宸亭著 a杭州c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d2024.11 a407页d21cm a余伟忠,艺术学博士,中国美术学院城乡统筹综合研究院执行院长、浙江省乡村建设促进会副会长、浙江大学城乡创意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俞宸亭,桐荫堂堂主。中国青年作家学会副主席,国家二级作家。 a浙江“千万工程”从农村环境整治入手,由点及面、迭代升级,二十余年持续努力造就了万千美丽乡村,造福了万千农民群众,创造了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成功经验和实践范例。对于千万工程的探索,提供了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模式,立足浙江,辐射全国,观照世界。在实践中,“千万工程”到底怎么学?各地有哪些好的经验做法?《地方创生的浙江道路》从杭州、宁波、温州、嘉兴、湖州、绍兴、金华、衢州、舟山、台州、丽水11个地级市中选取了22个典型的、具有普遍意义的代表案例,包括和睦旧改、映季农业、德清民宿、南浔湖笔、古堰画乡、遂昌重建、衢州有礼,开化方式、黄岩橘灯,路桥方林等等,从企业、社区到产业、县域,总结其模式,供广大乡村振兴工作者借鉴参考,以期为各地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新方法和新路径。 a乡村振兴工作者0 a农村x社会主义建设x研究y浙江 aF327.55v5 0a余伟忠4著 0a俞宸亭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114 01618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061001482100038002092150016002472250023002633140508002863300453007943330025012476060035012726900015013077010015013228010027013371164-045020241212131419.0 a978-7-5228-4564-7dCNY118.00 a20241212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革命老区乡村振兴研究b专著e以闽西革命老区为例f吴雨星著 a北京c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d2024.12 a315页d24cm2 a哲学与社会发展文丛 a吴雨星,博士,中共福建省委党校、福建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讲师。2022年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获得法学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乡村振兴等。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主持全国党校(行政学院)系统重点调研课题1项,福建省社科基金项目1项,福建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中共福建省委党校(福建行政学院)研究基地委托项目1项、中共福建省委党校(福建行政学院)科研与决策咨询项目(重点项目)1项、福建民政政策理论研究重点委托课题1项,主持政府委托横向课题3项,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1项。 a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背景下,本书聚焦革命老区,以其中具有典型性的闽西革命老区为例,分析了革命老区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意义、特殊困难与问题的解决之道。全书除绪论外,共分为五章,对新中国老区乡村发展历程、老区乡村振兴的闽西实践、闽西老区乡村振兴存在问题的原因做了深入的分析,提出了推动革命老区乡村生产力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革命老区乡村群众的主体作用、促进城乡融合发展、运用辩证思维分类推进、加强革命老区乡村振兴的制度保障等推进革命老区乡村振兴的实践路径。 a社会主义建设研究人员0 a农村x社会主义建设x研究y福建 aF327.57v5 0a吴雨星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19 01487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89001472100030002362150016002663140143002823300661004253330025010865170027011116060035011386900018011737010015011918010027012061164-045120240820145631.0 a978-7-5501-9169-3dCNY98.00 a20240820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460000 ay z 000yy ar1 a高质量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e海南乡村振兴论坛论文集h第二届h2024b专著f夏旭主编 a海口c南方出版社d2024.08 a468页d29cm a夏旭,海南开放大学校长,政协第八届海南省委员会委员,中国注册会计师、高级会计师。在《今日海南》、《海南日报》(理论版)等发表专业论文十余篇。 a本论文集按“夯实产业发展基础筑牢乡村振兴根基”“党建引领人才赋能创新基层治理模式”“打造数字文化生态圈助力和美乡村建设”等三部分编排,入选论文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乡村全面振兴理论和实践的创新成果,凝结着专家学者的智慧和心血,为论坛的举办奠定了坚实基础。本书稿是“高质量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海南乡村振兴论坛(第二届?2024)”的会议论文合集,聚焦于海南自贸港建设与海南“三农”工作,围绕“夯实产业发展基础、筑牢乡村振兴根基”“党建引领人才赋能、创新基层治理模式”“打造数字文化生态圈、助力和美乡村建设”等问题,对海南乡村振兴发展战略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研讨,为海南自贸港乡村振兴建睿智之言,献务实之策,助力全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上台阶、乡村全面振兴见实效。 a社会主义建设研究人员1 a海南乡村振兴论坛论文集0 a农村x社会主义建设y海南j文集 aF327.66-53v5 0a夏旭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0822 01219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65001472100038002122150016002503140183002663300411004493330025008606060035008856900015009207010015009358010027009501164-045220250109134953.0 a978-7-5504-6534-3dCNY88.00 a20250109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510000 ay z 000yy ar1 a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农业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研究b专著f杨继瑞等著 a成都c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d2024.12 a208页d24cm a杨继瑞,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博士,原重庆工商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国家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现为成都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研究领域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a本书基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一极一源两中心两地”目标定位,综合考虑成渝地区农业资源禀赋、产业发展基础和潜力,厘清成渝地区农业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现状,并对成渝地区农业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存在问题进行初步总结,然后基于理论研究现状调查与问题总结、实证研究、国内外案例与经验总结,就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农业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路径、对策、体制机制构建等进行研究,进而促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农业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走深、走实。 a农业经济发展研究人员0 a农业经济发展x研究y成都y重庆 aF327.71v5 0a杨继瑞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16 02481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097001482100038002452150016002832250037002993141076003363300635014123330025020475170047020726060039021196900015021587010015021738010027021881164-045320241202142454.0 a978-7-5228-4559-3dCNY159.00 a20241202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中国式现代化与云南乡村文化振兴b专著e中国乡村社会大调查乡村文化振兴专题调研报告f胡洪斌等著 a北京c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d2024.12 a316页d24cm2 a民族地区中国式现代化调查研究丛书 a胡洪斌,经济学博士、教授,现任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副院长、文旅部云南大学文化和旅游研究基地副主任,主要研究方向,文化产业理论与实践、服务业发展理论与实践、产业经济学等。主持或参与20余项国家级和省部级课题研究。在《财贸经济》《经济问题探索》《中国文化产业评论》《文化产业研究》《学术探索》等各级刊物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出版著作有《中国产业进入规制的经济学分析》《科技创新与文化繁荣》《中国区域文化产业研究》等。杨曦,男,汉族,出生于1989年6月,山东临沂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社会学博士,郑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社区发展协会理事、中国社区发展协会专家委员会青年委员、社会治理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研究员。研究方向为社区治理、儿童福利、社会心理学、老年与孝道、社会工作项目评估。获2019年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优秀指导教师。在《社会心理学评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等核心期刊发表数篇高水平论文,独著或参与撰写《社区营造与社区工作的专业反思与实务》《中国儿童福利前沿》《河南省社会治理蓝皮书》《从模性治理到制度化治理,县域政府社会冲突治理逻辑》等多部专著。郭茂灿,哈佛大学社会学博士,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副教授、东陆青年学者。 a本书探讨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云南省乡村文化振兴的实践与经验,概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背景和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性,强调文化是乡村社会的深层根基,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丰富的案例和数据,本书详细分析了云南乡村文化振兴的历史概况、整体图景、内生动力、特色文化产业、公共文化服务、与自然生态的共生发展、现代特色农业、民族民间工艺、文化治理以及特色小镇和节庆文化等多个方面。云南作为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其乡村文化振兴不仅促进了地方经济文化转型发展,还有助于民族团结进步,具有示范意义和推广价值。本书还提出了云南乡村文化振兴面临的问题和未来展望,以期为云南省乃至全国其他地区的乡村振兴提供决策支撑和实践指导。 a社会主义建设研究人员1 a中国乡村社会大调查乡村文化振兴专题调研报告0 a农村x社会主义建设x调查报告y云南 aF327.74v5 0a胡洪斌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05 01092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9000271000041000661010008001071020015001151050018001301060006001482000073001542100034002272150016002613300489002773330021007666060019007876900014008067010015008208010027008351164-045420241224115513.0 a978-7-5159-2459-5b精装dCNY128.00 a20241224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模型驱动的复杂产品研制系统工程b专著e理论方法与创新实践f侯俊杰等著 a北京c中国宇航出版社d2024.11 a276页d26cm a本书主要介绍了模型驱动的复杂产品研制系统工程理论方法与创新实践,通俗易懂地介绍了复杂产品研制概念内涵、系统工程理论基础、数字化研制模式等内容,并进一步从系统工程过程角度出发阐述了基于模型的需求工程、基于模型的系统综合设计、基于模型的产品验证与确认,形成复杂产品研制的系统模型闭环迭代过程,最后以详实的国内外MBSE实践案例丰富理论体系,并从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在复杂产品研制过程中的展望升华主题。全书采用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有理论方法,有案例参考,语言通俗易懂,便于广大读者阅读理解。 a产品开发研究人员0 a产品开发x研究 aF406.2v5 0a侯俊杰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26 01625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5001472100036002022150016002383140601002543300417008553330015012726060013012876900014013007010015013147010015013298010027013441164-045520241211104149.0 a978-7-5596-8149-2dCNY58.00 a20241211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打造最有战斗力班组b专著e升级版f江广营,王伟中著 a北京c北京联合出版公司d2025.03 a252页d23cm a江广营,北京八九点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总裁,大中华班组建设研究网研发总监,中国企业家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职业经理培训中心部副主任,北大、清华、复旦、上海交大、港大等知名学府特聘客座教授。作为咨询式企业内训系统解决模式主要创始人,江广营曾为GE、海尔、飞利浦、松下、联想、一汽、宝钢、中国石油、中国移动、国家电网、中国航天等数企业提供内训、企业诊断及管理咨询服务。王伟中,北京八九点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企业文化与创意总监,资深咨询顾问、培训师。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硕士,专注于企业文化、品牌建设、组织变革、宣传推广等领域的研究与培训。曾参与新奥集团、北投环保水务集团、徐工集团、中泰矿冶等企业的咨询培训项目。 a员工认同感不高、凝聚力不强、流失速度快;班组管理不够透明,运转流程烦琐、不流畅;班组管理机制单一,制度不够健全、不够细化;……种种问题表明班组建设并非一蹴而就,需要全面、系统地来打造最有“战斗力”的班组队伍。《打造最有战斗力班组(升级版)》分别从班组组织建设、文化建设、人才建设、透明化管理、流程建设、制度建设、机制建设等七个方面,梳理出班组建设的实现路径,并辅以大量来自一线的案例、工具,让班组建设工作落到实处。 a班组管理者0 a班组管理 aF406.6v5 0a江广营4著 0a王伟中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12 02204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65001472100036002122150016002483140995002643300565012593330015018246060013018396900014018527010015018667010015018817010015018968010027019111164-045620241230115703.0 a978-7-5596-8202-4dCNY58.00 a20241230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七种模式成就卓越班组b专著e升级版f江广营,杨金霞,王伟中著 a北京c北京联合出版公司d2025.03 a264页d23cm a江广营 北京八九点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首席顾问,班组建设赋能生态联盟召集人。中国文化管理协会副会长,中国企业家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职业经理培训中心专家部副主任。北大、清华、复旦、上海交大、香港大学等知名学府特聘客座教授。荣获第三届中国管理大会“卓越管理专家奖”“中国十大企业文化专家”等称号。作为咨询式企业内训系统解决模式主要创始人,其曾为中粮、中钢集团、国航、国投集团、GE、海尔、联想、一汽、宝钢、中国石油、中国移动、中煤集团、中泰集团国家电网、中国航天、新奥集团、特变电工等数千家企业提供内训、企业诊断及管理咨询服务。杨金霞,北京八九点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咨询总监,15年班组建设实战经验。服务客户包括国投集团、国航、中粮、中国石化、中煤、华夏建龙等大型企业。所负责的项目曾经获得国家级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二等奖、中国管理咨询优秀案例奖等奖项。王伟中,北京八九点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企业文化与创意总监,资深咨询顾问、培训师。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硕士,专注于企业文化、品牌建设、组织变革、宣传推广等领域的研究与培训。曾参与新奥集团、北投环保水务集团、徐工集团、中泰矿冶等企业的咨询培训项目。 a全书通过介绍七种班组建设类型,来进一步阐释怎么成为优秀的班组长,怎么培养出高效益班组。从结构上来看,本书一共七个章节,逐个阐释学习型班组建设、文化型班组建设、自主管理型班组建设、创新型班组建设、人本绩效型班组建设、精细化型班组建设和第五级班组模式建设,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以及相关案例来逐层分析该类型班组,阐释明确清晰,易于接受;从内容上来看,由基础的班组模式到高级班组模式的介绍,由浅入深,且各个班组模式适用于不同的班组建设,相对来说是比较全面的;从语言的角度而言,相对理论化一些,但是有案例和具体方法做支撑,使得读者一定程度上更容易接受,并积极应用于实践。 a班组管理者0 a班组管理 aF406.6v5 0a江广营4著 0a杨金霞4著 0a王伟中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02 00984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31001472100038001782150016002163300271002323330163005036060031006666900015006977010015007128010027007271164-045720250205094359.0 a978-7-300-33668-8dCNY49.00 a20250205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工业物联网b专著f邵泽华著 a北京c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d2025.02 a200页d25cm a本书共分为五章,从物联网体系结构的视角阐述工业物联网中的三种业务属性,将其划分为三种物联网类型,进而深入探讨其组网方式和信息运行规律,为相关标准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内容包括智能制造工业物联网、企业工业物联网、云制造业务运营商工业物联网,以及工业物联网的典型案例探讨。 a本书可供物联网和工业制造方面的研发人员、企业管理人员或相关爱好者阅读和使用,也可作为物联网、智能制造、云制造、工业企业管理等相关专业师生的重要辅助读物或参考书0 a物联网x应用x工业企业管理 aF406-39v5 0a邵泽华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06 01802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099001482100034002472150016002812250043002973301061003403330029014016060039014306900015014697110049014848010027015331164-045820241220113139.0 a978-7-5183-7131-0dCNY120.00 a20241220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石油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管理提升与实践h上册b专著f《石油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管理提升与实践》编写组编 a北京c石油工业出版社d2024.10 a540页d26cm2 a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统建培训资源 a本书针对造价岗位中高级人员,以工程造价专业岗位认证为抓手,以管理岗位标准化培训为依托,既满足集团公司造价岗位认证的需要,又为打造一支素质过硬、技术精湛的石油工程造价专业人员队伍奠定坚实基础。本书包含36章,分为基础篇和实务篇两册,内容涉及石油工程建设项目造价管理全专业、全过程,分别为:工程造价管理概述,石油工程造价管理现状,工程造价管理的发展趋势,相关法规与制度,石油工程定额体系建设,投资控制指标,工程量计价与计量,设备材料价格信息体系,石油建设项目经济评价,信息检索与统计,预测与决策方法,工程造价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石油建设项目数字化交付及计价,工程造价管理中的BIM应用,项目管理方法、原则及应用,招投标与合同管理,项目财务管理与融资,石油建设项目审计,石油建设项目后评价,光伏发电,陆上风电,海上风电,地热工程,氢能,CCUS,石油境外工程造价管理,石油建设项目估算案例,石油建设项目概算编制与审查案例,工程量清单计价编制及应用实例,石油建设项目招投标与合同管理案例,石油建设项目施工索赔与反索赔案例,EPC工程总承包结算案例分析,石油建设项目工程结算争议解决案例,检维修项目造价管理案例,石油建设项目投资控制全过程管理案例,石油境外项目投资编审及控制案例。 a石油工程造价岗位培训人员0 a石油工程x工程造价x岗位培训j教材 aF407.22v502a石油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管理提升与实践编写4组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26 01170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13001001020015001131050018001281060006001462000071001522100034002232150016002573300468002733330025007416060041007666900015008077010027008227010025008497020015008748010027008891164-045920241022113813.0 a978-7-5183-6920-1dCNY78.00 a20241022d2024 em y0chiy50 ea1 achiceng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碳、资本和云b专著f(美)杰弗里·坎恩,(美)瑞安·坎恩著g杨海思等译 a北京c石油工业出版社d2024.12 a228页d23cm a本书阐述了该行业面临的变革力量,包括新冠疫情爆发及其蔓延期间的持续影响、资本市场对提高弹性的需求以及减少该行业附带影响的环境压力;论述了领先的数字创新以及它们在行业中的应用;讨论了油气行业新的商业模式,这些商业模式为创业和打造更清洁、更安全的未来创造了新的机会;揭示了这些变化对人员和人才的影响,因为数字变革实际上是关于管理变革;介绍了来自整个行业(设备供应商、上游、中游、下游、综合油气和服务)的9家投资推动变革的案例研究公司,并揭示了他们采用的策略和取得的成果。 a石油工业发展研究人员0 a石油工业x天然气工业x工业发展x研究 aF407.22v5 1c(美)a坎恩b杰弗里4著 1c(美)a坎恩b瑞安4著 0a杨海思4译 0aCNb丰涵文化c20241024 01358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5001472100034002022150016002363000039002523300669002913330013009606060029009736900014010027010015010167010017010317010017010488010027010651164-046020250219160315.0 a978-7-111-77311-5dCNY49.80 a20250219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工业数据处理与分析b专著f陈丹,王建平,赵丽微主编 a北京c机械工业出版社d2025.02 a338页d26cm a职业教育工业互联网人才培养系列教材 a本书以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典型的工业数据应用场景为载体,按照项目任务式编写而成,将数据处理技术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地融入各个实践项目中。本书首先对工业数据的概念、内涵、主要技术到发展历程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介绍;然后以工业设备能效指标计算、工业设备健康运维分析和生产能耗管理分析三大典型应用场景为实践项目载体,介绍了相应的知识和实操技能。本书配套资源丰富,配有课程标准、教学计划、电子课件、习题库等教学资源,重点任务配有操作视频,扫描书中二维码即可观看。凡选用本书作为授课教材的教师,登录机工教育服务网(http://www.cmpedu.com)注册后可免费下载。咨询电话:010-88379375。本书可作为高等职业院校工业互联网相关专业的教材,还可供从事工业互联网相关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a职业教育0 a制造工业x数据处理j教材 aF407.4v5 0a陈丹4主编 0a王建平4主编 0a赵丽微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266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3001472100034001902150015002243140224002393300448004633330017009116060037009286900015009657010017009808010027009971164-046120250217114613.0 a978-7-5198-8859-6dCNY59.00 a20250217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电力经济与管理导论b专著f陈皓勇等编著 a北京c中国电力出版社d2024.12 a42页d26cm a陈皓勇,教授,科研方向主要为,电力系统分析运行与控制、电力系统可靠性与规划、新能源并网技术、智能电网、电力市场等。主持编写《电力经济与管理导论》教材、参与新教材《电力市场基础》的编写,参编专著2部,研究报告1部,讲义1部。 a《“十三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规划教材电力经济与管理导论》主要内容包括绪论、技术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基础、企业管理学、运筹学与数学规划加粗、电力系统规划与设计、电力市场模式与结构、发电系统运行与管理、电力企业经营管理等。本书作者陈皓勇,教授,科研方向主要为:电力系统分析运行与控制、电力系统可靠性与规划、新能源并网技术、智能电网、电力市场等。主持编写《电力经济与管理导论》教材、参与新教材《电力市场基础》的编写,参编专著2部,研究报告1部,讲义1部。 a电力行业人员0 a电力工业x工业经济x工业企业管理 aF407.61v5 0a陈皓勇4编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391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39001472100034001862150016002203000017002363140267002533300477005203330041009976060039010386900016010777010017010938010027011101164-046220241120103801.0 a978-7-122-46755-3dCNY38.00 a20241120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化工企业现场管理b专著f程道建主编 a北京c化学工业出版社d2025.01 a144页d26cm a高等学校教材 a程道建,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北京化工大学化学工程学院院长,为本科生主讲工业催化原理、化工图形与数据处理等6门课程,主要从事化工领域金属纳米催化剂的设计、制备和应用研究,在Nat.Catal.,Nat.Commun.,Angew.Chem.,ACSCatal.,Adv.EnergyMater.等期刊发表SCI论文180余篇。 a《化工企业现场管理》一书主要内容包括:概论、化工企业现场要素管理、化工企业现场内容管理、化工企业现场全面改善的方法——5S管理、企业现场管理体系化与标准化等。教材从实际出发,以提升现场要素状态、要素结合状态与要素配置状态三种力量为框架,把现场要素的管理、现场管理的内容与现场管理方法结合起来,探讨化工企业的现场管理,以“立德树人”为价值引领,讲好中国故事,在内容上融合“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引领”新形态;充分体现时代性,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典型生产案例及时纳入教材。 a高校相关专业师生,化工企业生产管理者0 a化工企业x生产管理x高等学校j教材 aF407.762v5 0a程道建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121 01355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35001472050008001822100038001902150016002283000052002443140224002963300455005203330009009756060047009846900014010317010017010458010027010621164-046320250122102720.0 a978-7-112-30859-0dCNY48.00 a20250122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建筑工程经济b专著f应丹雷主编 a2版 a北京c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d2025.03 a225页d26cm a高等职业教育土建类专业“互联网+”数字化创新教材 a应丹雷,博士在读,同济大学工程管理硕士,国家注册一级建造师,台州绿色智能研究所所长,FDW引导员国际认证证书,FD-QM在线课程质量标准评审师,台州市211人才,台州市老旧小区改造专家库成员,现台州职业技术学院工程造价专业副主任。 a主要内容包括:资金的时间价值、现金流量分析方法、风险与不确定性分析、工程项目资金融通、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工程项目财务评价、工程项目费用效益分析、工程项目费用效果分析、房地产开发项目经济评价、设备更新分析、价值工程和工程项目后评价等内容。本书在取材上注意与国际惯例靠拢,吸收国外有用成果和先进经验,并使之与我国现行法规及实际情况结合。本书适宜用作高等院校经济管理专业及理工类专业的“工程经济学”课程教材,也可作为高等院校通识课程“工程经济学”的教材。 a高职0 a建筑经济学x工程经济学x高等职业教育j教材 aF407.9v5 0a应丹雷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23 01653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047001482100038001952150016002333140444002493300604006933330027012976060027013246900016013517010017013678010027013841164-046420240906150527.0 a978-7-112-30387-8dCNY109.00 a20240906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工程建设企业项目管理实论b专著f张家年编著 a北京c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d2024.09 a540页d26cm a张家年,现任中国铁建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华中区域总经理。从事施工10年施工项目管理、9年建设开发管理、6年投资管理,主持过两大央企业的总部基地建设,均获得了“鲁班奖”,对项目管理的每个环节都有过成功与失败的教训,经验丰富。本书适用于工程建设企业管理人员、项目经理、企业管理人员等及相关院校师生。写本书的目的,在新形势下,项目管理如何适应和应对新常态下的要求,使其成为一个科学有效的方法,以更好地服务于企业的管理,更加方便、高效地服务于工程建设发展。 a本书主要从实战的角度进行总结,对工程项目投、融、建、管、收等环节进行论述,重点是在风险控制、效益分析、如何应对、保障措施等方面的组织应对与方法应对,确保项目运行的稳健可靠,在效益确保的前提下展开各项管理工作。内容方面是从管控依据,项目的特点、难点和重点关键点,施工部署,组织管理和要素分配,计划与资源整合,质量安全和环境管理,分包与物资管理,工程非实体措施,项目投融资,风险识别,合同管理等方面进行论述,所有的环节均是围绕项目管理的全生命期展开。写本书的目的,在新形势下,项目管理如何适应和应对新常态下的要求,使其成为一个科学有效的方法,以更好地服务于企业的管理,更加方便、高效地服务于工程建设发展。 a建筑企业工程项目管理者0 a建筑企业x工程项目管理 aF407.906v5 0a张家年4编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0912 01110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059001482100034002072150016002413300457002573330021007146060057007356900015007927010017008077010017008248010027008411164-046520250114114159.0 a978-7-5183-6587-6dCNY800.00 a20250114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2024年国内外油气行业发展报告b专著f钱兴坤,陆如泉主编 a北京c石油工业出版社d2025.01 a268页d29cm a本书是中国石油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数十位研究骨干和专家在全面跟踪国内外油气行业发展,剖析重大事件和热点问题的基础上,形成的对年度及未来几年油气行业发展态势的基本认识和判断。本书共分为综合篇、宏观环境篇、油气市场篇、油气生产篇、国际合作篇、石油公司篇、专题分析篇、附录八各部分,在编写宗旨上注重”原创””中国”和”油气”特色。在表现形式上,力求通过数据图表更加形象直观地展示对一年来国内外油气行业发展的认识,以精炼的文字简明扼要地展现行业的年度特点和趋势。 a石油工业研究人员0 a石油工业x天然气工业x工业发展x研究报告y世界z2024 aF416.22v5 0a钱兴坤4主编 0a陆如泉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16 01379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080001482100034002282150016002623300717002783330021009956060056010166900015010727110035010878010027011221164-046620250214141730.0 a978-7-5183-5928-8dCNY430.00 a20250214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长庆油田第三采气厂组织史资料b专著e2001-2015f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三采气厂编著 a北京c石油工业出版社d2025.01 a460页d26cm a企业组织机构沿革和人事更迭,是企业发展轨迹最直接的体现,也是企业发展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三采气厂组织史资料以编年体和纪事本末体史志体例编纂的组织史资料,比较全面、系统、客观、准确地记录了第三采气厂组织人事工作十五年的发展历程,系统总结第三采气厂组织建设方面的成就和经验,是第三采气厂史志史料建设的重要成果。作为第三采气厂企业管理和组织人事工作的重要基础性资料,能够发挥“资政、存史、育人、交流”的作用,以辉煌成就鼓舞人、以优良传统教育人、以成功经验启迪人、以历史教训警示人,不断推动第三采气厂基础管理和组织人事工作再上新台阶,更好服务于企业发展。希望广大员工能够多读历史,多从历史中汲取营养,获得前行的动力,振奋精神、开拓进取,在第三采气厂建设现代化采气厂的进程中,继续谱写更加宏伟壮丽的篇章。 a工业企业管理人员0 a采气x石油企业x工业企业管理x史料y西安z2001-2015 aF426.22v502a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三采气厂4编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024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5001472100034001922150016002263300441002423330019006836060033007026900015007357010017007508010027007671164-046720241217113522.0 a978-7-5183-7219-5dCNY80.00 a20241217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旗帜b专著e口述大庆石油会战f陈立勇编著 a北京c石油工业出版社d2024.12 a252页d25cm a《旗帜》为富媒体图书,由大庆师范学院大庆精神研究基地科研团队文本主创,大庆广播电视台”听见大庆”工作室音频制作,石油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讲述60位大庆石油会战的亲历者和见证人爱党报国、艰苦创业、科学求实、无私奉献的感人事迹,展现了石油工业波澜壮阔的奋斗历程。《旗帜》坚持用大庆精神(铁人精神)铸魂育人的重要体现和标志成果。本书是大庆师范学院大庆精神研究基地科研成果和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口述历史研究”(编号20BDJ077)阶段性成果。 a企业史研究人员0 a石油企业x企业史y大庆j史料 aF426.22v5 0a陈立勇4编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19 01130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9001472100034002062150016002403300451002563330047007076060037007546900015007917010015008067010015008217010013008368010027008491164-046820241118172208.0 a978-7-5183-7116-7dCNY79.00 a20241118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天然气客户管理理论与实务b专著f贺志明,杜奇平,熊伟著 a北京c石油工业出版社d2024.12 a188页d25cm a本书全面系统地梳理了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在天然气市场营销领域的客户管理理论与实践经验。本书通过五篇十七章的详尽阐述,深入探讨了天然气市场营销的客户管理理念、制度体系、业务标准、工作规范及成功案例,展现了企业在“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战略指引下,如何以市场化机制改革为契机,实现天然气产供储销一体化高效运营。书中不仅总结了客户管理的先进理念与模式,还提供了丰富的实战经验和具体操作方法,旨在提升油气田企业市场营销的专业化、规范化和高效化水平。 a本书既是管理层制定市场战略与决策的重要参考0 a天然气x市场营销x销售管理y中国 aF426.22v5 0a贺志明4著 0a杜奇平4著 0a熊伟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121 01521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061001482100034002092150016002433300868002593330035011276060041011626900015012037010017012187010017012358010027012521164-046920241118155915.0 a978-7-5114-7128-4dCNY386.00 a20241118d2023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中国石化储气库“五化”建设实践b专著f张庆生,杜广义编著 a北京c中国石化出版社d2023.06 a688页d26cm a在国内天然气田建设领域,标准化、数字化技术已部分得到推广应用,但在储气库地面工程建设中,“标准化设计”覆盖率较低,“工厂化预制”程度较低、“机械化作业”和“模块化施工”比例较低,“信息化管理”中智能化和数字化程都不高,此“五化”也成为了目前制约储气库建设效率的短板。中国石化集团公司提出的“五化”建设,其核心是聚焦“省心、省时、省力、省人、省钱”的“五省”目标,坚持“全球视野、国际标准、石化特色、高点定位”为中心,以“全生命周期价值最大化”、“安全、质量、效率、效益、智慧、快乐”等理念去推广,创新施工工法,不断提升设计和施工水平。通过储气库“五化”建设与新技术的研发应用,中国石化在储气库建设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本次组织专业团队编写的《中国石化储气库“五化”建设实践》专著,即以中原储气库群(卫11、文13西、白9、清溪、文24储气库)、中原文96、文23储气库地面工程“五化”建设理论和实践研究成果、设计管理经验为基础编著而成,旨在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帮助。 a地下储气库工业企业管理研究人员0 a地下储气库x工业企业管理x研究y中国 aF426.22v5 0a张庆生4编著 0a杜广义4编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121 01136nam 0 0022917450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065001482100034002132150016002473300465002633330073007286060031008016900018008327110029008508010027008791164-047020240625094051.0 a978-7-5183-6725-2dCNY230.00 a20240625d2024 emk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中国石油玉门油田公司年鉴h2023b专著f中国石油玉门油田公司编 a北京c石油工业出版社d2024.08 a384页d26cm a本书是中国石油玉门油田公司主办的专业性年鉴,是全面记录玉门油田公司主要发展情况的编年书,是具有权威性的资料性工具书。书中全面、系统、真实地记述了玉门油田公司发展情况,主要内容包括公司概述、油气勘探与油田开发、炼油化工与储运销售、科技信息与人力资源、企业管理与监督监察、综合办公与对外合作、党群工作、矿区服务、组织机构、荣誉奖励、油田所属单位概览、大事纪要等内容,向广大读者展示了玉门油田公司全面履行经济、政治和社会责任,持续推进油田发展作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就。 a政府机关、经济决策部门、年鉴研究者、社会学者和一般对年鉴有兴趣的读者0 a石油企业y玉门z2023j年鉴 aF426.22-54v502a中国石油玉门油田公司4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0703 01215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83001472100034002302150016002643140165002803300346004453330025007916060051008166900014008677010013008817010013008947010015009078010027009221164-047120240628105414.0 a978-7-5687-1456-3dCNY58.00 a20240628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430000 ay z 000yy ar1 a人工智能背景下湖南装备制造企业经营效率提升机制研究b专著f黄振,胡敏,夏利平著 a湘潭c湘潭大学出版社d2024.05 a369页d24cm a黄振,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中国商业统计学会理事,获得湖南省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比赛二等奖等,主持湖南省自科基金、社科基金等课题项目11项,发表论文20余篇。 a当前,我国装备制造业智能化存在缺乏核心竞争力、标准化普及不够、工业大数据应用价值未充分挖掘、以及智能制造相关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等问题。企业对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大部分处在流程自动化阶段,分析决策智能化及商业模式创新化还处在尝试探索阶段。计算机视觉、语音识别和NLP文字识别等技术已能够代替部分重复的人力劳动,帮助企业实现诸多业务流程的自动化。 a制造企业管理研究人员0 a装备制造业x工业企业x企业经营管理x研究y湖南 aF426.4v5 0a黄振4著 0a胡敏4著 0a夏利平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0703 01314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089001482100034002372150016002713140181002873300445004683330037009136060051009506900015010017110029010168010027010451164-047220250214111411.0 a978-7-5198-9722-2dCNY100.00 a20250214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供电企业应急能力建设评估标准》条文释义与典型问题解析b专著f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组编 a北京c中国电力出版社d2024.12 a166页d26cm a本书由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组织编写。由《供电企业应急能力建设评估标准》 (Q/GDW 11608—2024)的主要起草人员担任主编,编写组长期从事供电企业应急能力建设工作,具有丰富的基层实践经验。 a本释义系统详细地对《供电企业应急能力建设评估标准》(Q/GDW11608—2024)进行阐释说明,围绕标准建设内容、评估程序、评估标准、评估方法、标准分设置、评估得分以及评估报告要求等应急能力建设和评估开展的全过程,对评估标准和重点内容进行逐条解读,重点说明“建设什么、评估什么、如何评估、怎样评估”,同时结合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两轮供电企业应急能力建设评估开展情况,梳理给出了部分应急能力建设评估过程中发现的典型问题,并附相关典型演练评估模板供各单位参考。 a供电企业应急能力建设评估研究人员0 a供电x工业企业x突发事件x安全管理x评估y中国 aF426.61v502a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4组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417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079001482100034002272150016002613140286002773300485005633330017010486060043010656900015011087110025011238010027011481164-047320250214114742.0 a978-7-5198-9565-5dCNY120.00 a20250214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国家电网有限公司2024年质量管理(QC)小组优秀成果集b专著f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编 a北京c中国电力出版社d2024.11 a199页d26cm a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12月29日,是根据《公司法》设立的中央直接管理的国有独资公司,注册资本8295亿元,以投资建设运营电网为核心业务,是关系国家能源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特大型国有重点骨干企业。公司经营区域覆盖我国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供电范围占国土面积的88%,供电人口超过11亿。 a为加快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国际领先的能源互联网企业,推进高质量发展,公司以QC小组为载体,围绕公司战略目标和年度重点工作,聚焦提质增效,不断激发群众性质量改进和创新热情,形成了一大批创新性强、实用效果好的QC小组成果。本书将获得2023年优秀QC成果一等奖和二等奖的60篇成果进行汇编,同时将获得三等奖的成果制作成二维码链接,扫描可阅读下载。希望通过成果分享总结经验、交流互鉴,全面提升公司质量管理水平,为落实“一体四翼”发展布局,加快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国际领先的能源互联网企业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a电力行业人员0 a电力工业x工业企业管理x质量管理y中国 aF426.61v502a国家电网有限公司4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478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75001472100034002222150016002563140350002723300422006223330031010446060043010756900018011187010017011367010017011537010015011708010027011851164-047420240918135242.0 a978-7-5359-8386-2dCNY58.00 a20240918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440000 ay z 000yy ar1 a电力行业数字化职业健康态势感知系统研究b专著f任锦标,冼伟东,黄毅编著 a广州c广东科技出版社d2024.08 a276页d26cm a任锦标,南方电网公司高级工程师、高级审核员。发明专利9项。国家能源局电力行业标准《电力用鱼竿式绝缘伸缩梯》编者之一。冼伟东,广州鲁邦通物联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产品经理,深耕物联网和电网市场多年,有丰富的健康物联系统建设经验。黄毅,广州鲁邦通物联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高级战略指导顾问。在电网运营管理领域、物联网技术赋能电网数字化方面具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a本书首先介绍研究背景与意义,接着对电力行业职业健康现状和相关的风险识别与评估进行分析,进一步介绍数字化职业健康态势感知所涉及的相关关键技术和原理,包括数据采集设备研发所需的物联网技术、体检报告识别的OCR技术、健康数据分析的多模态数据分析技术、云计算与大数据技术、数据保护与隐私保护技术等,然后介绍具体的系统设计、开发流程、实施案例,最后对应用前景和行业未来技术发展趋势进行展望,为电力行业的健康管理提出了前瞻性的建议。 a电力工业发展数字化研究人员0 a电力工业x工业发展x数字化x研究y中国 aF426.61-39v5 0a任锦标4编著 0a冼伟东4编著 0a黄毅4编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0919 01301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9000271000041000661010008001071020015001151050018001301060006001482000059001542100034002132150016002473140121002633300495003843330073008796060031009526900018009837110031010018010027010321164-047520250214105516.0 a978-7-5198-9729-1b精装dCNY498.00 a20250214d2024 emk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中国电力年鉴h2024b专著f《中国电力年鉴》编辑委员会编 a北京c中国电力出版社d2024.12 a825页d26cm a《中国电力年鉴》编辑委员会由中国电力发展促进会、中电联、电力行业各大发电、输电及建设集团、中国电力出版社等人员组成。 a《中国电力年鉴》是融史实性、资料性为一体的一本专业年鉴,篇目包括特载、概览、电力建设、电力生产经营、电力论坛、科技发展与创新、国际合作、行业管理与服务、文化建设、科研教育与学术团体、电力企业、地区电力、大事记、文献、统计资料、企业风采、附录、索引,主要反映2022年度电力行业全貌和电力企业的经营发展情况,能够为读者提供系统全面的数据和信息。可供从事电力生产、建设、经营管理、科研技术的行业内有关人员,研究、关心电力工业发展状况的各行业人员,以及与电力相关的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的有关人员阅读参考。 a政府机关、经济决策部门、年鉴研究者、社会学者和一般对年鉴有兴趣的读者0 a电力工业y中国z2024j年鉴 aF426.61-54v502a中国电力年鉴编辑委员会4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557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103001472100034002502150016002843140396003003300423006963330027011196060043011466900015011897110039012047110033012438010027012761164-047620250212103638.0 a978-7-121-49553-3dCNY79.00 a20250212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中国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报告h2025b专著f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人形机器人(上海)有限公司著 a北京c电子工业出版社d2025.02 a354页d21cm a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人形机器人(上海)有限公司,是由国资骨干企业联合行业头部企业成立的新型研发机构,注册资本10亿元。公司聚焦人形机器人共性关键技术领域,围绕”创新技术研发中心、公共孵化平台、创新人才培育基地、创新核心智库、产业服务平台”等五大功能定位,致力于建设贯穿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和人才链的人形机器人创新生态系统,打造全国领先、国际一流的创新平台,实现人形机器人产业化落地。 a作为一本技术性很强的书,《中国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报告2025》覆盖人工智能、大模型、视觉捕捉、自动化控制等一些列技术和学科。本书系统性梳理了《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发布以来中国人形机器人产业在关键技术、产品培育、场景应用、生态营造、支撑能力以及保障措施等多方面的发展态势,通过多角度案例研究,全面解析了中国在这一领域的成果与经验,力图展示中国人形机器人产业的全貌,洞察人形机器人产业未来发展的新趋势、新挑战及新机遇。 a机器人产业发展研究人员0 a机器人x产业发展x研究报告y中国z2025 aF426.67v502a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4著02a人形机器人(上海)有限公司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13 01347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5001472100042002022150016002443140231002603300473004913330029009646060041009936900015010347110029010498010027010781164-047720241009090628.0 a978-7-5116-7088-5dCNY68.00 a20241009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2023绿色食品发展报告b专著f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编 a北京c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d2024.09 a205页d29cm a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成立于1992年,是负责全国绿色食品开发和管理工作的专门机构,隶属农业部,与农业部绿色食品管理办公室合署办公。现有36个省级工作机构,并在全国定点委托了60个绿色食品产品质量检测机构,65个绿色食品产地环境监测机构。 a绿色食品发展报告自2016年以来,每年均出版一本,总结当年绿色食品的重要工作,传播绿色发展理念。《2023绿色食品发展报告》记录了2023年全年绿色食品行业的发展情况,包括发展形势、企业与产品发展、证后监管、技术支撑、体系建设、品牌建设、国际交流等方面,列举了绿色食品工作的重大事件,总结了现有的工作经验,积累了重要的数据资料,宣传了有效的发展模式,对于绿色食品未来的谋划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全书图文并茂,文字简洁,适合绿色食品管理工作人员、绿色食品生产企业、绿色食品研究人员阅读。 a绿色食品产业研究相关人员0 a绿色食品x产业发展x研究y中国z2023 aF426.82v502a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4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010 00978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35001472100030001822150016002123300425002283330019006536060019006726900015006917010015007068010027007211164-047820241126113449.0 a978-7-5533-5030-1dCNY68.00 a20241126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20000 ay z 000yy ar1 a百年沧桑话盐都b专著f卢同根著 a南京c南京出版社d2024.12 a256页d26cm a本书是以连云港“猴嘴盐坨”为中心书写“盐场”“猴嘴小镇”“盐场人民”的史话性著作,囊括了百年盐坨的历史风云、盐场民众的劳苦与新生、盐业管理的今昔对比、新时期盐业的改革发展、盐场民间生活与习俗、盐场文化繁荣与兴盛等盐坨、盐场、猴嘴发展的方方面面。该书引用史料翔实,挖掘精深,记载细致,呈现了连云港地区盐业发展百年断代史,字里行间,处处流露出对盐场百年发展的眷念,对猴嘴盐坨的深情,对盐业发展、猴嘴未来的生活回忆和美好展望。 a盐业史研究人员0 a盐业史y连云港 aF426.82v5 0a卢同根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128 01590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77001472100034002242150016002583300857002743330073011315170029012046060033012336900015012667010013012817010015012948010027013091164-047920250214090421.0 a978-7-5766-1110-6dCNY58.00 a20250214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20000 ay z 000yy ar1 a明清淮南盐业聚落体系研究b专著e以泰州分司八场为考察中心f廖瑜,李新建著 a南京c东南大学出版社d2024.12 a208页d26cm a本书研究明清时期淮南盐业聚落体系。首先通过历代史料和舆图互证,结合现场调研,梳理各时期盐业聚落的构成和空间分布,并以泰州分司八场为例,首次厘清了生产性团灶聚落的数量、名称、位置及其演变过程,补充了盐业史和地方历史地理中对团灶研究的缺环。其次,分析了淮南盐业聚落的等级层次、职能分工、尺度规模、交通组织、空间结构、基础设施,揭示其具有的体系化特征;探讨了影响体系形成发展的各种动因,包括对组织结构起主导作用的盐业生产、运销、赋役等管理制度要素,以及对空间分布起主导作用的地势差异、黄河夺淮、海岸东迁等自然地理要素,提出了淮南盐业聚落的树状空间结构特色,为认识中国古代城乡空间结构的多样性提供了新的例证。全书共分六章,其中第二至第五章为正文,按照从高到低的聚落层级进行组织。第二章分析宏观层面盐政聚落的等级职能和空间结构;第三章聚焦作为体系核心的场治聚落商业发展和市政格局;第四、五章深入至基层团灶聚落,剖析生产组织、自然变迁对其产生发展和结构形态的影响。 a本书适合从事遗产保护、建筑史、盐业史、历史地理研究的相关人员研究参考1 a以泰州分司八场为考察中心0 a盐业史x研究y淮南z明清时代 aF426.82v5 0a廖瑜4著 0a李新建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570nam0 2200277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65001472100034002122150016002462250027002623300845002893330021011346060035011556900015011907010015012057020015012207020015012357020015012508010027012651164-048020250219111638.0 a978-7-115-66165-4dCNY88.00 a20250219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首饰营销与品牌建设b专著f刘骁主编g周琦深,徐亚兰,张鹏飞著 a北京c人民邮电出版社d2025.01 a302页d26cm2 a首饰设计与工艺系列丛书 a本书涵盖中国珠宝首饰市场现状、战略管理与营销策略、营销调研与需求预测、细分市场与目标市场、企业客户关系管理、品牌建立、品牌资产、品牌的定价及营销管理团队的建立等内容。细分为9章内容,第1章以中国为例,从珠宝首饰产品及其特征、珠宝首饰市场发展脉络、玉文化三个方面对国内珠宝首饰的市场环境进行了梳理。第2-3章广泛收集国内外营销管理研究的最新成果,从珠宝企业营销管理的理论逻辑起点出发,对战略管理范畴、主要方法、营销战略内涵、市场营销与顾客价值内涵作前瞻性的总结和介绍。第4-8章系统阐述了珠宝首饰企业营销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包括市场调研、细分市场、客户关系管理、品牌建立与定价等内容,旨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第9章从珠宝首饰企业的营销管理团队的主要特征、主要职责、组织架构和考核四个方面分析了珠宝首饰企业的营销管理团队的建立过程,第9章是对全书内容的升华,是传统营销管理教材中所缺乏的部分,这部分内容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创新性。 a首饰品牌营销人员0 a首饰x品牌营销x品牌战略y中国 aF426.89v5 0a刘骁4主编 0a周琦深4著 0a徐亚兰4著 0a张鹏飞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284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8000271000041000651010013001061020015001191050018001341060006001522000061001582100038002192150016002573140146002733300457004193330021008766060025008976900014009227010027009367020015009637020013009788010027009911164-048120240813101414.0 a978-7-5236-0980-4b精装dCNY78.00 a20240813d2024 em y0chiy50 ea1 achicger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德国工业革命史b专著f(德)迪特·齐格勒著g秦俊峰,刘姝译 a北京c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d2024.09 a240页d21cm a迪特·齐格勒(Dieter Ziegler ),生于1956年。比勒菲尔德大学教授,研究领域有科学史、日耳曼学、社会学,曾在图宾根、柏林和北京(中国人民大学)任教。 a本书从欧洲工业革命的发展和的德国社会政治条件出发,探讨了德国工业革命发生的历史过程,根据产业特点把德国工业划分为轻工业革命、重工业革命和新工业革命三个阶段,分析了政府、银行在工业革命中的作用,更为特别是作者探讨了各个发展阶段的社会后果,让人们能从社会学的角度理解和认识德国工业革命的社会效应。本书视野广阔,不单单着眼与工业和技术在工业革命过程中的作用,还关注了工人和城市的发展甚至房屋等社会因素,为人们提供了关于德国工业革命发生、发展和完成的全景画面。 a产业革命研究人员0 a产业革命x研究y德国 aF451.6v5 1c(德)a齐格勒b迪特4著 0a秦俊峰4译 0a刘姝4译 0aCNb丰涵文化c20240814 01311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39001472100030001862150016002162250019002323140193002513300511004443330021009556060025009766900014010017010015010158010027010301164-048220240704094319.0 a978-7-5507-3964-2dCNY56.00 a20240704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440000 ay z 000yy ar1 a英国文明与工业革命b专著f段亚兵著 a深圳c深圳出版社d2024.07 a155页d26cm2 a西方现代化脚印 a段亚兵,1969年12月入伍,1982年随部队调入深圳。曾长期供职于深圳市委宣传部,中国作家协会、广东省作家协会和深圳市作家协会会员。出版著作十几本,既有理论专著,又有深圳纪实作品,还有散文游记等。 a本书为西方现代化脚印丛书之一。英国对人类文明的主要贡献就是引爆了工业革命。此外,还诞生了经典物理学的鼻祖牛顿,以莎士比亚为代表的文学家,以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为代表的经济学家,空想社会主义理论家摩尔等,他们的思想和作品对欧洲、对全世界产生了重大影响。作者分析了工业革命最早发生在英国的原因,探讨英国乘工业化的东风而崛起成为世界大国的奥秘。工业革命让人类从农业生产方式进入到工业生产方式,人类的生产效率因而大大提高,加快了人类文明发展的速度,可以说英国重塑了世界文明的面貌,也极大地影响了人类文明的进程。 a产业革命研究人员0 a产业革命x研究y英国 aF456.1v5 0a段亚兵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0710 01053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3001472100042002002150016002423300437002583330021006956060029007166900014007456900012007597010013007718010027007841164-048320241028173739.0 a978-7-5638-3778-6dCNY96.00 a20241028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新质生产力发展中的数字劳动关系优化b专著f魏巍著 a北京c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d2024.10 a342页d24cm a本书不仅广泛梳理了国内外关于数字经济、劳动关系转型的前沿理论,如平台经济理论、共享经济理论等,还创新性地融合了信息经济学、组织行为学等多学科视角,构建了一个多维度的分析框架。这一理论框架充分遵循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重要原则和基本原理,依据劳动价值论、系统论、生态系统论及多边平台理论,揭示了数字技术如何以数据为纽带,重塑工作场所的组织形态、任务分配和权益结构,深入剖析了数字技术对劳动关系灵活性、安全性及公平性等方面带来的深远影响。 a信息经济研究人员0 a信息经济x劳动关系x研究 aF490.6v5 aF246v5 0a魏巍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031 01313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3001472100034002002150016002343140170002503300513004203330033009336060051009666900012010177010015010298010027010441164-048420240830133927.0 a978-7-5649-6018-6dCNY45.00 a20240830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410000 ay z 000yy ar1 a数字经济发展效率评价体系构建研究b专著f降雪辉著 a郑州c河南大学出版社d2024.08 a245页d24cm a降雪辉,汉族,博士研究生学历,毕业于郑州大学经济学专业,现为河南工程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数字经济;主持省部级以上教科研项目十余项,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编写教材9部。 a本书为学术专著。本书首先梳理了数字经济的理论基础,包括数字经济的内涵、特征和发展规律,同时界定了数字经济发展效率的概念,然后构建了评价数字经济发展效率的理论框架,明确了数字经济发展效率评价的目标、原则和方法,最后介绍了数字经济发展效率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方法,并结合数字经济发展效率评价实践,重点讨论了数字经济基础设施指标、数字经济产业创新指标、数字经济人才发展指标、数字经济政策环境指标等方面的内容。本书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可以为数字经济的发展提供科学的评价工具和优化路径,推动数字经济的健康发展。 a信息经济发展效率评估研究人员0 a信息经济x经济发展x经济效率x评估x研究y中国 aF492v5 0a降雪辉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0905 01171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86001472100042002332150016002753300484002913330017007756060023007926900015008157110039008307110033008698010027009021164-048520250217090148.0 a978-7-113-30593-2dCNY36.00 a20250217d2023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铁路财会h第2册b专著f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财务部,中国铁道学会财务会计分会编 a北京c中国铁道出版社有限公司d2023.10 a150页d30cm a本书的主要涉及的内容如下:管理会计—财政部管理会计工具+成本控制;会计核算—会计准则相关的记账、报表、核算机构设置、会计基础工作标准化;资产管理—实物资产(固定资产、存货);资金管理—资金运用、应收款、应付款管理、资金筹集、资金支付、承兑汇票等;收入清算管理—与运输进款相关的稽查、票据、收入数据(铁路局的收入部门)和客货清算;税务管理——涉税事项和税务筹划等;审计管理;财会信息化;工作研究——铁路及相关企业涉及的会计、审计、财务管理等实际业务中的工作方法和痛点难点问题的探讨分析。 a会计行业人员0 a铁路运输x财务管理 aF530.68v502a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财务部4编02a中国铁道学会财务会计分会4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306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91001472100042002382150016002803140185002963300411004813330041008926060035009336900014009687110055009828010027010371164-048620250217143310.0 a978-7-113-32091-1dCNY65.00 a20250217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铁路企业管理会计案例汇编h2024b专著f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管理会计案例编委会编著 a北京c中国铁道出版社有限公司d2025.02 a168页d26cm a本书编委会由长期从事铁路运输企业财务工作的一线工作者组成。本书顾问毕守锋,拥有运输企业资深会计经验。本书主编刘再胜,有多年的财务管理经验,注重行业内部管理会计方面案例的搜集和整理。 a管理会计体系包含战略管理、预算管理、成本管理、营运管理、投融资管理、绩效管理、风险管理等多个方面的内容。作者在管理会计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对管理会计应用的广度和深度进行了思考,梳理出了一批较优秀的管理会计案例。本书是作者在开展铁路企业管理会计研究应用工作中,结合企业实际,撰写的具有代表性的管理会计案例。全面讲解了管理会计在铁路运输企业中如何运用,对管理会计知识在企业的运用现状、成效以及改善做了深入分析。 a从事铁路运输企业财务工作的一线工作者0 a铁路企业x管理会计x案例y中国 aF532.6v502a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管理会计案例编委会4编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244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9000271000041000661010008001071020015001151050018001301060006001482000111001542100042002652150016003073140156003233300427004793330021009066060046009276900014009738010027009871164-048720250214093833.0 a978-7-113-32045-4b精装dCNY890.00 a20250214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有限公司志b专著e2005-2022年f《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有限公司志(2005-2022年)》编纂委员会编 a北京c中国铁道出版社有限公司d2024.12 a699页d30cm a《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有限公司志(2005-2022年)》编纂委员会由西安局集团公司史志办、办公室等部分人员组成,编委会成员既熟悉本单位情况,又具有丰富的编写经验。 a《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有限公司志(2005-2022年)》是由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有限公司组织办公室、史志办等相关部门编写而成的,全稿共分为上下两卷,时间从2005年至2022年,内容涵盖了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有限公司的改革、发展、创新等历程,其中还收录了大量的图片资料。《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有限公司志(2005-2022年)》时间跨度长,资料非常丰富,具有很强的史料性和知识性,为社会各界了解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公司及其工作情况,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参考资料。 a铁路发展研究人员0 a铁路企业x企业集团x概况y西安z2005-2022 aF532.6v5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082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37001472100034001842150016002182250025002343300459002593330027007186060039007456900014007847010015007988010027008131164-048820250115142907.0 a978-7-301-35821-4dCNY72.00 a20250115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明代贡运制度研究b专著f宋上上著 a北京c北京大学出版社d2025.01 a280页d19cm2 a北京大学明清研究丛书 a明代江南的时鲜、布帛、器用等土产贡品,汇集南京,再由南京兵部车驾司组织水夫驾驶贡船运达北京,是为贡运制度,其根本原因在于明代政治中心与经济中心的分离。贡运过程中船只的修造、贡品的类型、徭役的编佥等问题,既有其独具的特征,也反映出明代赋役制中具有普遍性的一些侧面。本书以船政志、南京官署志等政书,以及兵部官文集、奏议等为基本史料,对贡运制度进行细致的梳理,以期勾勒出明代贡运制度运转的实际形态,并对进一步认识明代南京的地位、明代赋役制度的面貌等,有所裨益。 a航运交通运输史研究人员0 a航运x交通运输史x研究y中国z明代 aF552.9v5 0a宋上上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16 02254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39001472100034001862150016002203000037002363140332002733301284006053330009018896060043018986900015019417010017019568010027019731164-048920250213073847.0 a978-7-5032-7476-3dCNY40.00 a20250213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民航安全检查实训b专著f邵丹丹主编 a北京c中国旅游出版社d2025.02 a198页d26cm a旅游高等职业院校精品课程系列教材 a林丹娜,生于广东汕头,职业插画师、绘本作者、深圳市插画协会专业会员。2012年与日本朝日出版社合作出版汉语大学教材《きらきらの童年》,插画作品同时在日本国际贸易促进协会的《国际贸易》报上进行连载。曾获得第七届全国插画双年展专业组铜奖、Hiii Illustration国际插画大赛优秀作品奖。绘本作品《爷爷的故乡》荣获第四届青铜葵花图画书奖潜力奖。 a本教材全面系统地阐述了民航安全检查的理论与实践,旨在为民航安全检查人员提供专业、实用的指导,同时也可作为相关专业学生的教材和参考资料,阐述民航安全检查的重大意义,它是保障航空运输安全、防范各类威胁的关键防线。其发展历程,从早期较为简单的检查模式到如今高度专业化、技术化的体系演变。明确相关法律依据,为安全检查工作提供坚实的法律支撑。讲述安全检查组织机构的架构及职责划分,确保各部门协同高效运作。强调对安全检查人员资质的严格要求,包括专业知识、技能水平和身体素质等方面。详细说明人员培训的重要性及具体内容,涵盖安检设备操作、安全法规、应急处置等,同时注重人员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的培养。介绍各类先进的安检设备,如金属探测器、X射线安检仪、爆炸物探测器等,讲解其工作原理和功能特点。强调设备的正确操作方法及日常维护保养的要点,以确保设备始终处于良好运行状态。关注安检新技术的发展趋势,如人工智能在安检中的应用前景等。分析可能出现的各类安检突发事件,如恐怖袭击、火灾等。制定完善的应急处置预案,明确各部门在应急情况下的职责和行动方案。加强应急演练,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和协同配合水平。了解国际民航安全检查的形势和发展趋势,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交流。推动我国安检标准与国际接轨,分享经验,共同提升全球民航安全检查水平。为更好的满足教学需要和更直观的展示,本书专门拍摄绘制了XX多幅精美的教学展示图片,制作了10个任务评价系统电子文件。本书为了辅助教师教学,同时配套了课后习题参考答案等教学资源。 a高职0 a民航运输x安全检查x高等职业教育j教材 aF560.81v5 0a邵丹丹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2335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063001482100034002112150016002453140773002613300791010343330115018255170031019406060029019716900014020007010015020147010013020298010027020421164-049020250214090851.0 a978-7-121-49701-8dCNY139.00 a20250214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低空经济b专著e新质生产力的一种新经济结构f兰旭东,陈向著 a北京c电子工业出版社d2025.01 a552页d26cm a兰旭东,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航空发动机研究中心副主任;主讲本科生的《航空发动机原理》和研究生的《航空发动机总体设计》课程;长期从事航空发动机、垂直起降飞行器、高性能永磁同步电机、减速传动系统及智能飞行控制系统等研发工作;主持和参与重大项目10余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40余项,发表论文60余篇;作为总设计师主持某型无人直升机总体设计和某动力总成系统研发等;在航空动力和无人飞行器研发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陈向,无人机领域连续创业者,股权投资人,智库创始人,「向哥谈无人机与低空产业」自媒体矩阵主理人;本硕毕业于清华大学自动化系,曾参与和负责多款吨级民用物流无人机飞控系统和整机研发、C919和AG600自动驾驶系统研发,曾获中国航空工业科学技术一等奖;兼任深圳市低空经济产业协会无人机与eVTOL产业链专委会主任,在低空飞行器产业链和场景应用方面有丰富的认知和独到的见解。 a本书指出了低空经济作为新质生产力的一种新经济结构的本质、内涵与特点,强调了低空经济的全球战略定位及其与“一带一路”倡议的协调关系,指明了未来低空经济的发展方向;详细对比了通用航空与低空经济,指出了低空应急救援和安全保障管理对当前及未来我国低空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分析了在全球经济现状下低空经济的政策引导和布局,探讨了低空经济的产业规模、发展规划、技术革新和风险;重点介绍了工业级无人机、eVTOL、有人驾驶通航直升机与固定翼飞机的发展现状及其关键系统,并讨论了“AI+低空飞行器”赋能千行百业的情况;根据低空经济的行业特征提出了人才需求,分享了各地发展低空经济的现状和未来目标,给出了各地政府、企事业单位、高职院校和个人参与低空经济建设的建议。本书能够帮助读者深刻认识低空经济的本质、内涵与特点,全面认知低空飞行器的技术特点,深入了解低空经济的政策法规、发展现状、技术核心、人才需求和未来趋势。 a本书可为政府工作人员、企事业单位、高等院校、培训机构、投资者和投资机构,以及对低空经济感兴趣的各类人士提供参考1 a新质生产力的一种新经济结构0 a民用航空x产业发展x研究 aF561.9v5 0a兰旭东4著 0a陈向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565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7001472050008001942100042002022150016002443000033002603300791002933330105010846060037011896900012012267010017012387010017012558010027012721164-049120250213141823.0 a978-7-312-05926-1dCNY80.00 a20250213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40000 ay z 000yy ar1 a文化旅游产业概论b专著f张宏梅,赵忠仲主编 a2版 a合肥c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d2025.01 a424页d26cm a普通高校文化与传播类系列教材 a全书共17章,首先重点评述和界定与文化旅游产业相关的多个概念,在此基础上,从文化旅游产业资源、市场、类型、开发、策划、管理及影响几个方面构建文化旅游产业概论的教材体系。第一章为绪论,为认识和理解文化旅游产业提供概念基础。第二章主要阐述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背景、现状和趋势。第三章主要概括阐述文化旅游产业的资源和分类。第四章对文化旅游者、市场需求、市场细分和定位进行了分析。第五章至第十章分别从遗迹类旅游、民间习俗展示和表演、宗教文化旅游、场馆类旅游、主题公园类旅游、现代节庆会展业六个类别详细分析目前主要的文化旅游产业业态,介绍各种业态的含义、范围和旅游发展状况。第十一章至第十四章主要阐述文化旅游产业的资源开发和经营管理。第十五章至第十七章主要阐述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带来的影响及影响管理。本书可供文化产业管理、旅游管理等专业学生使用,也可供旅游、文化产业等领域相关从业者及研究人员参考使用。 a本书可供文化产业管理、旅游管理等专业学生使用,也可供旅游、文化产业等领域相关从业者及研究人员参考使用0 a旅游文化x旅游业x高等学校j教材 aF590v5 0a张宏梅4主编 0a赵忠仲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233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5001472100034002022150016002362250021002523300563002733330013008366060025008496900015008747010017008897010017009067010017009238010027009401164-049220240516141304.0 a978-7-5637-4694-1dCNY68.00 a20240516d2024 em y0chiy50 ea1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导游服务案例选评b专著f李岑虎,张晓旭,卫美佑主编 a北京c旅游教育出版社d2024.03 a253页d26cm2 a中国导游执业宝典 a本书从导游带团一线的实际出发,精选出导游带团中的代表性实操案例,强调案例点评,力求让导游一看就懂、一学就会、一点就明白,打开就能用,努力做到易学、易懂、易模仿,力避晦涩理论,力避学究气息,为一线导游开展研学旅行服务提供实实在在的技术指导。本书共分职业素养、服务规范、服务技能以及综合服务四个篇章,包含导游职业素养、导游规范服务、导游词的编撰、导游语言表达、导游带团技能、导游讲解技能、引导购物服务、导游大赛参赛、红色讲解服务、政务接待服务、旅游事件预防与处理、研学旅行服务、劳动教育服务、旅游招标投标服务、自媒体宣传推广等方面的内容,可谓要素齐全,服务规范。 a导游人员0 a导游x旅游服务x案例 aF590.63v5 0a李岑虎4主编 0a张晓旭4主编 0a卫美佑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0522 01224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1001472100038001982150016002363000049002523300513003013330041008145170021008556060035008766900015009117010017009268010027009431164-049320250113130909.0 a978-7-5772-1518-1dCNY49.80 a20250113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420000 ay z 000yy ar1 a旅游统计学b专著e理论、技术与应用f孙小龙主编 a武汉c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d2024.12 a224页d26cm a普通高等学校“十四五”规划旅游管理类精品教材 a本教材结合旅游研究方法与统计学基本原理两个核心知识体系构建全书框架,以帮助本科层次学生完成一次“完整”的旅游统计分析为逻辑线,使得学生既能掌握统计学分析的基础内容,同时也能够掌握旅游量化研究设计的基本结构,并能够根据教材中相关统计分析软件的过程展示,开展旅游现象研究。按照“旅游量化研究设计、统计分析基本原理和SPSS应用操作”三个核心主题设计内容,以“旅游研究概念化、研究方法选择、测量与数据收集、数据分析与软件操作、调研报告写作”为逻辑思路贯穿全书,帮助学生学会使用常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开展独立的统计分析。 a高校相关专业师生,旅游统计学研究人员1 a理论、技术与应用0 a旅游业x统计学x高等学校j教材 aF590-32v5 0a孙小龙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16 01111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3001472100038001902150016002283300447002443330109006916060025008006900012008257010017008378010027008541164-049420241122105832.0 a978-7-5670-3781-6dCNY48.00 a20241122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70000 ay z 000yy ar1 a旅游客源国(地区)概况b专著f王毅品主编 a青岛c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d2024.04 a294页d26cm a本书主要结合旅游行业需求及我国旅游人才目标。按照旅游市场的分类,对我国的主要旅游客源地和目的地进行了介绍。全书共分为七个章节。对世界各个大洲的典型国家和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和著名景观、景点进行了详细介绍。在内容的选取和编排上,注重将适度的理论知识和必要的技能训练相结合,突出职业能力的培养。本书图文并茂,通俗易懂,形象生动,实用性强。本书可作为旅游管理、导游、旅行社经营管理、景区开发与管理、空乘等专业的教材,还可作为旅游相关专业的参考书。 a本书可作为旅游管理、导游、旅行社经营管理、景区开发与管理、空乘等专业的教材,还可作为旅游相关专业的参考书0 a旅游客源x概况y世界 aF591v5 0a王毅品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128 01644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1001472100034001982150016002323140372002483300607006203330043012276060049012706900014013196900015013337010015013488010027013631164-049520250102171421.0 a978-7-5487-6112-9dCNY78.00 a20250102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430000 ay z 000yy ar1 a体育旅游创新产品设计与市场营销b专著f谭东辉著 a长沙c中南大学出版社d2024.12 a367页d24cm a谭东辉,1977年7月出生,江西省宁都县人,江西理工大学体育与艺术学院副教授,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江西省科学会理事、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毕业论文(设计)抽检评审专家。研究方向为体育旅游产业、客家民间民俗体育;主持并完成省部级课题5项,主编、参编《体育与健康》《旅游与体育旅游概论》《大学体育标准教程》;在《南京体育学报》等国内外知名期刊上发表系列学术论文三十余篇。 a本书是一本全面探讨体育旅游领域创新与发展的专著。书中详细介绍了体育旅游的兴起背景、发展历程,以及设计和市场营销的基本理论和原则。书中还深入分析了如竞技观赏、康养健身、休闲娱乐、户外探险等不同类型的体育旅游产品的设计方法和策略。此外,本书还探讨了市场细分技术和精确营销策略,特别是在数字时代下,如何运用体验式、沉浸式营销等新兴策略来吸引消费者,通过丰富的案例分析和实践指导,从而为体育旅游行业的企业家和专业人士提供一套有效的工具和方法论,帮助他们捕捉市场趋势,创新产品设计,并通过精准的营销策略达成业务增长。本书是体育旅游领域从业者、管理者以及研究人员的宝贵资源,能够帮助他们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脱颖而出。 a体育旅游领域从业者、管理者以及研究人员0 a体育x旅游业x旅游产品x产品设计x市场营销学 aF592.3v5 aF592.68v5 0a谭东辉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09 01516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9001472100034002062150016002403140321002563300565005773330021011426060047011636900014012107110023012248010027012471164-049620241226155721.0 a978-7-5637-4811-2dCNY55.00 a20241226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中国国内旅游发展年度报告h2024b专著f中国旅游研究院著 a北京c旅游教育出版社d2024.11 a253页d26cm a中国旅游研究院以“促进中国旅游产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政府智库、业界智囊、学术高地”为建设宗旨,重点开展影响旅游业发展的基础理论、政策和重点、难点问题的研究,参与旅游发展规划的研究、编制和论证工作,承担对地方报审的旅游发展规划审查的相关技术支持工作,积极开展旅游领域的高层次人才培养、专业人才培训和国际国内学术交流工作。 a《中国国内旅游发展年度报告2023》中指出,2024年是旅游经济周期内优化和跨周期跃升的关键期,全年“供需两旺、积极乐观”可期。长三角、粤港澳、京津冀、成渝等主要的客源地,仍然会发挥着繁荣阶段旅游经济火车头和压舱石的作用。普通城市、县城、小城镇甚至是乡村,将越来越多扮演客源地的角色,成为旅游消费新动力。2024年我国将开始的新繁荣周期,用升级的供给满足升级的需求将成为旅游市场主基调。露营旅游、冰雪旅游、美食旅游、体育旅游、海洋旅游、旅游演艺,以及近郊休闲、城市漫游等业态不断翻新迭代,旅游业新一轮创业创新的高潮将加快到来,不断推动人们的潜在旅游需求转变为有效旅游需求。 a国内旅游研究人员0 a国内旅游x旅游业发展x研究报告y中国z2024 aF592.3v502a中国旅游研究院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02 01403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079001482100030002272150016002573140163002733300575004363330043010116060051010546900014011057010015011198010027011341164-049720240828142234.0 a978-7-116-14325-8dCNY168.00 a20240828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自然保护区旅游资源对人类活动的生态风险响应机理和评价研究b专著f耿玉环等著 a北京c地质出版社d2024.08 a240页d24cm a耿玉环,北京联合大学副教授,参加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国土资源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基金及其他省部级课题。研究领域,低碳旅游、旅游地理、旅游资源开发等。 a旅游生态风险的识别和评价是自然保护区旅游资源是否能够持续利用的判断基础和实践途径。准确、及时、有效地对自然保护区旅游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生态风险做出预测、评估和管理,对于揭示旅游活动给生态旅游资源所带来的危害、保护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保障生态安全的稳定性、降低生态系统损失以及推动地区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研究拟选取开展湖南张家界森林公园(自然遗迹类)、四川九寨沟自然保护区(野生生物类)和北京松山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类)作为研究对象,揭示三个研究区生态风险的发生响应机理,建立生态风险定量动态评价模型,提出应对生态风险的优化管理对策,从而促进自然保护区的可持续发展。 a自然保护区旅游资源人类活动影响研究人员0 a自然保护区x旅游资源x人类活动影响x研究y中国 aF592.3v5 0a耿玉环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0829 00997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29001472100034001762150016002103300415002263330027006416060039006686900018007077010015007258010027007401164-049820240611132140.0 a978-7-5762-3439-8dCNY66.00 a20240611d2022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60000 ay z 000yy ar1 a旅游漫论b专著f杨元珍著 a南昌c江西高校出版社d2022.12 a208页d26cm a本著作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分别为“旅游理论观点”“旅游实践经验”“地方旅游对策”,“旅游理论观点”主要对“旅游”是什么、旅游发展的重要原则、旅游产业的重要作用、旅游产品如何创新做出了基本判断和回答;“旅游实践经验”对旅游集散中心的建设、民宿发展、旅游城市的建设、门票价格制定等进行了思考和经验总结;“地方旅游思考”主要是针对赣州的旅游特色提出了自己的思考路径和建设构想,三部分内容理论联系实践,并提出建设性对策。 a地方旅游业发展研究人员0 a地方旅游业x旅游业发展x研究y赣州 aF592.756.3v5 0a杨元珍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0619 01412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35001472050008001822100034001902150016002243000033002403140336002733300428006093330009010376060041010466900015010877010017011028010027011191164-049920241213132058.0 a978-7-5637-4775-7dCNY39.00 a20241213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中国旅游地理b专著f吴春美主编 a3版 a北京c旅游教育出版社d2024.11 a207页d26cm a新编旅游中等职业教育系列教材 a吴春美,女,46岁,中共党员,博士,高级讲师,现为海南省海口旅游职业学校教师。负责《旅游地理》等课程的教学工作。吴春美老师教学经验非富,教学理念超前,编写过多本旅游类教材,均受到学校同学们的好评,出版过3本旅游领域相关专著,在国家级、省级期刊发表过相关论文数篇;有着丰富的一线旅游类教学经验。主要研究领域有,旅行社管理、酒店管理等。 a本书主要特点有:较强的可读性,资料的新颖性,图文的直观性,有参考答案和PPT课件。本书主要内容包括绪论在内共有11个部分。从绪论到第三章是总论,第四章到第十章属于中国分区旅游地理。本书每章都设置了本章概览、本章关键词、学习目标、本章小结、思考与练习等栏目,同时正文中穿插知识链接、视野拓展等内容,内容丰富,由浅入深,符合中职学生的接受能力和认知水平。是一本较有价值的职业院校旅游专业教材,也可作为旅游领域相关培训机构的教材使用。 a中专0 a旅游地理学y中国x中等专业学校j教材 aF592.99v5 0a吴春美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19 01120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9001472100038001962150016002343000025002503300495002753330023007706060031007936900010008247010017008348010027008511164-050020250122093938.0 a978-7-300-32378-7dCNY49.00 a20250122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现代商务英语综合教程h下册b专著f王立非主编 a北京c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d2025.01 a200页d24cm a高级实用英语系列教材 a本书共分为十章,选取商务英语学生最关注的话题,每章围绕一个话题展开,以贴近社会经济生活、商务活动实际的案例导入,通过听力、阅读、口语、翻译、写作等形式多样的练习活动,使学生既掌握商务知识,又培养英语综合应用能力。教材体例安排新颖,语言真实地道,风格清新活泼,练习灵活多样。本书借鉴国外原版教材的设计理念,结合中国学生的实际需要,集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将真实的商务世界带进课堂,有助于学生轻松地体验商务英语学习的快乐。下册主题包含并购、国际贸易基础、商法、经济危机、贸易壁垒等商务专业知识。 a本书适用于高校师生0 a商务x英语x高等学校j教材 aF7v5 0a王立非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23 01941nam0 2200277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0001472050008001972100038002052150016002433000027002593140574002863300680008603330021015406060031015616900010015927010017016027010017016198010027016361164-050120250114153202.0 a978-7-300-33535-3dCNY49.00 a20250114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商务英语阅读h第4册b专著f孙洪波,闫诣博主编 a2版 a北京c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d2025.01 a262页d26cm a新视界商务英语系列教材 a孙洪波,博士,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语言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博士,剑桥大学现代及中世纪语言学院联合培养博士;曲阜师范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硕士;鲁东大学英语语言文学学士。菏泽学院外国语学院院长,马来西亚思特雅大学(UCSI university)博士生导师,聊城大学、曲阜师范大学硕士生导师,山东省水浒文化研究基地研究员,菏泽学院语言与认知研究所所长,南太平洋岛国语言研究所所长。兼任中国逻辑学会语言逻辑专业委员会理事,欧洲汉语语言学会理事,英国汉语教学协会理事。闫诣博,菏泽学院外国语学院副教授。山东省对外经济学会国际商务英语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山东省外国语言学学会理事。 a《商务英语阅读》融合最新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外国语言文学专业类教学指南》和商务英语专业四八级考试题型,按照商务英语专业教学要求进行修订编写。通过选取商务主题方面原汁原味的文章,帮助学生丰富商务知识,了解商务英语语言特点,提高商务英语阅读水平。将商务理念、商务案例、商务文化和商务英语语言有机融为一体;涵盖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政策、国际贸易惯例、国际贸易公约、一般贸易方式、宏观经济政策等重点和热点话题,也包括产品营销、跨文化交际、资信调查、履约、租船订舱等商务活动中的实际应用,反映当今商务领域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本次修订为满足当前教学需求,深入融合课程思政元素,同时更新商务领域中最新知识,如电子商务、跨境电商等。本书为阅读教程的第4册,主题涉及商务沟通、商务谈判、并购等。 a商务英语专业师生0 a商务x英语x阅读教学j教材 aF7v5 0a孙洪波4主编 0a闫诣博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16 01483nam0 220028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8001472050008002052100038002132150016002513000027002673140101002943300654003953330025010496060031010746900010011057010017011157010017011327010017011498010027011661164-050220240812203236.0 a978-7-300-33118-8dCNY62.00 a20240812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综合商务英语h第4册b专著f周红红,王建荣,侯雁慧主编 a2版 a北京c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d2024.10 a382页d26cm a新视界商务英语系列教材 a周红红,北京交通大学语言与传播学院公共英语教学部教授。曾荣获北京交通大学获青年教师讲课比赛大奖。 a《综合商务英语》融合最新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外国语言文学专业类教学指南》和商务英语专业四八级考试题型,按照商务英语专业教学要求进行修订编写,以培养学生的商务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包括英语语言知识和应用能力,商务知识、理论和应用能力,职场适应及发展能力和综合运用各种知识解决商务实际问题的能力等为目标。教材内容的选材围绕商务活动的各个阶段,包括公司介绍、沟通交流、商务旅行、产品、销售、商务管理市场营销等等,通过构建真实的职场商务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与热情。本次修订为满足当前教学需求,同时更新商务领域中最新知识,如电子商务、跨境电商、一带一路共同体等。本书为综合教程的第4册,主题涉及商务沟通、商务谈判、金融与银行、股票与债权、电子商务、风险管理等。 a高校商务英语专业学生0 a商务x英语x高等学校j教材 aF7v5 0a周红红4主编 0a王建荣4主编 0a侯雁慧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0814 01280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3001472050008002002100036002082150016002443000074002603300557003343330009008916060043009006900010009437010017009537010017009708010027009871164-050320250218144728.0 a978-7-5184-4217-1dCNY49.80 a20250218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商务应用文写作b专著e微课版f申作兰,张学芳编著 a2版 a北京c中国轻工业出版社d2025.02 a264页d26cm a中国轻工业“十四五”规划立项教材 高等职业教育经管类专业平台课精品教材 a本书根据高等职业教育和商务活动的特点,遵循应用文写作规范而编写,做到理论简约、实务详尽。从实用性、操作性入手,使学生及读者在不同的商务情景下掌握不同的写作规范和技巧。本书从课程的教学特点出发,甄选了工作中较为实用的32个文种,既包括通知、通报、请示、报告、函、欢迎(送)词、开(闭)幕词、讲话稿、公关函柬、声明、新闻稿、商业广告、商品说明书、招(投)标书、会谈纪要、意向书、合同、营销策划书、公关活动策划书、市场调查报告、市场预测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授权委托书、起诉状、答辩状、仲裁申请书等常见文种,也包括体现时代特色的电子邮件、微信公众号、商务微博等文种。 a高职0 a商务x应用文x写作x高等职业教育j教材 aF7v5 0a申作兰4编著 0a张学芳4编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019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1001472100042001882150016002303300445002463330009006916060035007006900010007357010017007458010027007621164-050420241118155713.0 a978-7-5638-3798-4dCNY49.00 a20241118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跨文化商务交际实务b专著f赵团结主编 a北京c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d2024.10 a256页d24cm a广州城建职业学院的国际贸易专业为广东省重点专业,广东省第二批高水平专业群建设项目牵头专业;专业培养新型外贸行业“懂外贸、精电商、会英语”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本书为专业系列教材的一本,在介绍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通过数字赋能,将知识传授与实践活动高度融合,内容安排上体现富媒体形式,引入音视频等数字化教学资源,案例、习题等配套资源丰富,符合新时代条件下高等职业教育学生的学习需要,体现了新形态教材发展趋势,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适用性。 a高职0 a商务x英语x高等职业教育j教材 aF7v5 0a赵团结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121 01784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055001482100034002032150016002373140666002533300511009193330021014306060013014516900011014647010013014757010015014888010027015031164-050520250113094812.0 a978-7-5208-3307-3dCNY199.00 a20250113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老板要学会的72个商业变现模式b专著f王冲,朱权鑫著 a北京c中国商业出版社d2025.01 a236页d24cm a王冲,毕业于武汉大学,著名经济管理培训师,今智塔集团董事长、金沙生物科技董事长、华夏金融研修院理事长、中促会新丝路经济研究院院长。擅长于企业管理及培训,独创一整套企业家课程,在营销宣传、流量变现等多个领域见解独到,且其方法经受住了市场检验。他主讲的“商业王道”“天地王道”“冲出重围”等经管类课程、顶级企业战略课程受到广大学员一致好评。朱权鑫,毕业于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宏酷咨询、广州宏恩国际、广州普华国际、广州宏投国际董事长,爆款组织系统工具包、财税工具包、股权工具包研发者。创业十几年,担任100多家企业的管理顾问,对员工招聘、劳动关系的确定、劳动合同签订、试用期管理、考勤奖惩、薪酬管理、社会保险、劳动争议、劳动合同变更和解除等方面的法律风险规避问题颇有研究。 a变现模式是企业的灵魂,直接决定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在这本书中,我们介绍了72种变现模式,包括轻模式变现、借势变现、价值链变现、供应链变现、产业链变现、异业联盟变现、信息变现等,每一种变现模式都有其独特的应用场景和成功案例。这些案例来自不同行业和领域,具有广泛的代表性。通过对案例的深入剖析,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的商业知识和策略。我们所提供的这72种变现方法仅仅是起点,希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灵感,助您开启财富增长的新篇章。相信我,当你看到自己的努力最终转化为实际回报的那一刻,所有的辛苦都会变得值得! a商业模式研究人员0 a商业模式 aF71v5 0a王冲4著 0a朱权鑫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16 01304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13001001020015001131050018001281060006001462000093001522100038002452150016002833300575002993330015008745170023008896060013009126900011009257010031009367020029009677020015009968010027010111164-050620250217092943.0 a978-7-5236-0688-9dCNY69.00 a20250217d2025 em y0chiy50 ea1 achiceng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商态圈b专著e企业全球化战略构建f(美)文卡特·阿特卢里著g(美)米克洛斯·迪茨著g蒋雨衡译 a北京c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d2025.02 a290页d26cm a本书深入剖析了当前商业生态的新趋势,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商业模型——商态圈。书中通过大量生动的案例,展示了全球范围内多家成功转型的大型公司,如亚马逊、苹果、微软、谷歌等,如何构建自己的商态圈模式,实现全球化战略,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这些成功案例不仅为我国企业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指导,更为我们打造中国智造全球品牌、占领国际市场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不仅是一本关于商业模式的理论著作,更是一本关于企业如何适应未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实战指南。通过阅读本书,您将深入了解商态圈模式的核心理念和构建方法,掌握全球化战略的关键要素和成功秘诀,为您的企业在未来的商业竞争中赢得先机。 a企业管理者1 a企业全球化战略构建0 a商业模式 aF71v5 1c(美)a阿特卢里b文卡特4著 1c(美)a迪茨b米克洛斯4著 0a蒋雨衡4译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217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8000271000041000651010008001061020015001141050018001291060006001472000029001532100034001822150016002163140205002323300460004373330015008976060009009126900014009217010013009358010027009481164-050720250108143337.0 a978-7-111-77146-3b精装dCNY89.00 a20250106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销售的力量b专著f李江著 a北京c机械工业出版社d2025.01 a218页d23cm a李江,“华友汇”管理咨询品牌创始人,曾任华为数通产品线(华为3Com)国际部渠道总监、亚太区销售总监等职位,具有在华为、联想等知名公司的18年销售与销售管理实战经验,现任前华为人协会常务理事、成都华友会会长。 a本书深入探讨了华为针对面向企业客户(ToB)的销售理论与成功实践经验,通过系统化的阐述,为读者提供了一条清晰的销售人员成长路径。本书不仅帮助一般销售人员深入理解如何从销售新兵成长为销售老兵,还为销售干部提供了全面打造销售铁军的方法论。精兵之道,主要包括介绍销售人员的成长路径,掌握基本功、客户关系运作的方法及要点。勇将之道,主要包括销售团队的组建与训练、销售业务管理和打造销售铁军的系统方法。名帅之道,涵盖构建销售体系、提升组织能力和做好考核与激励等实战经验。 a销售工作者0 a销售 aF713.3v5 0a李江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09 01093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13001001020015001131050018001281060006001462000059001522100030002112150016002413300455002573330021007125170019007336060029007526900014007817010029007958010027008241164-050820250212142609.0 a978-7-5507-4163-8dCNY78.00 a20250212d2025 em y0chiy50 ea1 achiceng aCNb440000 ay z 000yy ar1 a增长革命b专著e营销战略大未来f(美)菲利普·科特勒等著 a深圳c深圳出版社d2025.02 a420页d26cm a本书是菲利普·科特勒与深耕中国商业、企业经营管理与市场营销的专家学者一起,结合中国企业的探索、全球市场变革与趋势,叩问未来市场营销与企业增长之作。围绕业绩增长、品牌建设、营销核心观念思考、数字化浪潮等方面的相关要点内容展开论述,对品牌的营销战略进行深度剖析和全面解读,提出对未来营销战略的建议,通过为中国企业量身定制适合自己的品牌营销策略,从而打造立足现在、着眼未来的营销领域著作,通过创新来拉动市场活力,促进更多的国际合作,助力新质生产力加速发展。 a品牌营销研究人员1 a营销战略大未来0 a品牌营销x营销战略x研究 aF713.3v5 1c(美)a科特勒b菲利普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13 01226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29001472050008001762100038001842150016002223000035002383140135002733300443004083330009008516060043008606900015009037010015009188010027009331164-050920241129162258.0 a978-7-300-33413-4dCNY46.00 a20241129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零售管理b专著f曹湛主编 a3版 a北京c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d2025.01 a235页d26cm a新编21世纪高等职业教育精品教材 a曹湛,浙江金融职业学院市场营销专业教师,副教授。主讲课程,零售管理、商务谈判、商业综合体运营等。主要研究方向,新零售与供应链管理。 a本教材的编写以零售一线管理岗位要求的职业能力分析为依据,按照零售管理岗位的工作内容为顺序,将教材内容整合成等相互关联的九个项目,每个项目下根据学习规律设置了大家来讨论、基本知识、操作指导、案例学习、知识拓展、团队项目实战训练六个模块。所有的项目设计均着眼于与零售企业日常经营管理中关系密切的各种问题,实现理论与实践并重,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本教材可作为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及其他经管类相关专业课程的教材,也可作为市场营销从业人员的参考书。 a高职0 a零售商店x商业管理x高等职业教育j教材 aF713.32v5 0a曹湛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05 01337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9001472100038001962150016002343140252002503300420005023330045009226060013009676900015009807010017009957010017010127010015010298010027010441164-051020250218095847.0 a978-7-313-32171-8dCNY49.00 a20250218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10000 ay z 000yy ar1 a电子商务基础b专著f王明虎,李迎峰,谷磊主编 a上海c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d2025.01 a176页d26cm a王明虎,1977.12,四川绵阳人,博士学位,现任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副教授。陕西省运筹学学会理事;中国电子学会电子商务创业导师(高级)。近年来,主持或参与省部级科研和教改项目15项;指导“挑战杯”、电子商务“三创赛”等竞赛,获国奖20余项。 a本书分为理论篇、应用篇和技术篇三大部分,理论篇深入浅出地讲解了电子商务的基础理论和构成三要素;应用篇聚焦于电子商务领域内最具影响力和代表性的实践;技术篇则详细解析了电子商务的技术架构和前沿发展趋势。各章具体内容如下:第1章电子商务概述。第2章电子商店及管理。第3章电子支付。第4章物流管理。第5章网络营销。第6章企业电子商务。第7章跨境电子商务。第8章电子商务系统开发。第9章电子商务安全技术。第10章信息前沿技术与电子商务。 a本书适合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及从业者参考阅读0 a电子商务 aF713.36v5 0a王明虎4主编 0a李迎峰4主编 0a谷磊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478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35001472100034001822150016002163140372002323300531006043330009011356060033011446900015011777010017011928010027012091164-051120241203151401.0 a978-7-121-49146-7dCNY58.00 a20241129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电子商务基础b专著f尹顺丽主编 a北京c电子工业出版社d2025.02 a200页d29cm a高级讲师,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模范教师、双师型教师,河南信息工程学校商务系主任,河南省模范教师,河南省文明班级班主任,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一等奖,河南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重点项目主持人,2021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一等奖团队负责人、四次河南省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能力比赛一等奖团队负责人,2024年9月,荣获了“数智化教学名师奖”。 a本书对接国家教学标准与电子商务行业标准,融入课程思政,引导学习者再掌握专业技能的同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本书内容涵盖电子商务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主要模式、关键要素、运作机制、营销策略、支付安全、物流配送、客户服务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等方面。通过理论与实践案例相结合的方式,深入浅出地介绍电子商务领域的核心知识点。全书共8个项目,每个项目都包含明确的学习目标和任务安排,便于读者理解和掌握。本书围绕电子商务从业者需具备的核心技能,设计了8个项目,20个任务,旨在助力学习者成为既具备扎实专业知识又拥有良好职业素养的新时代技术技能人才。 a中专0 a电子商务x中等专业学校j教材 aF713.36v5 0a尹顺丽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05 02467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64001472100034002112150016002453140528002613301275007893330037020645170032021016060025021336900015021587010013021738010027021861164-051320241114105409.0 a978-7-111-77008-4dCNY89.00 a20241114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引爆营销与增长b专著e有效的B2B营销落地方法与实践f刘肖等著 a北京c机械工业出版社d2025.02 a380页d21cm a刘肖 在市场营销领域工作20余年(主要面向企业端大客户),在营销领域具有非常高的影响力,尤其是面向企业端的市场营销。曾在多家世界五百强企业任职,如曾任GE、丹纳赫集团、赛默飞世尔科技等企业的中国区高管,擅长公司战略制定、市场营销、团队管理、营销创新。UCMT产业教授,香港大学市场营销学讲师,Masterland、CMO训练营、思齐圈、丁香园特邀Keynote嘉宾或圆桌论坛主持人。曾就读于蒙彼利埃大学、南开大学、曼彻斯特大学、香港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等全球知名院校,现拥有一个博士学位、三个硕士学位和一个本科学位,目前在读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心理学硕士。 a本书分为五篇。底层逻辑篇(第1章)帮助B2B营销者和B2B企业的管理者搞明白“B2B营销人到底应该做什么”的问题。这部分明确了“好玩儿”在B2B营销中的价值和意义,深度分析了B2C营销对B2B的意义和影响、B2B营销人可能会涉及的26个事项及其优先级排序、B2B营销对于从业者的意义和价值。战略篇(第2-4章)解读B2B营销人站在顶层设计的角度如何开展营销工作,如何为后期营销落地执行奠定基础。具体内容包括B2B营销人应如何领导或参与企业战略和营销战役的制定,如何基于对客户价值链的分析打造可高效赋能营销的生态圈,如何基于生态圈制定出独特的B2B企业价值主张,B2B营销人如何在价值链中进行自我定位等。战术篇(第5-7章)全面解决“通过什么渠道,把什么内容,传递给谁,从而让谁做什么”的问题。这部分从客户需求及企业特点两个维度进行剖析,可以帮助B2B营销人根据企业独特价值主张写出可以深度吸引企业客户中决策者、影响者和使用者的内容,从而让客户中的这些人帮助企业快速完成成交。品牌篇(第8章)旨在帮助读者找到打造品牌的思路,形成自己的品牌打造底层逻辑。其中包括基于品牌屋构建品牌架构、重新定义品牌的三个维度、基于企业愿景和使命的品牌营销方法、四个做好品牌的秘诀以及一个来自作者的真实案例和三年品牌工作思考。管理篇(第9-10章)首先给出了作者团队过去二十年B2B营销团队的管理经验,以及价值驱动型人才的评估标准和进阶指南,然后深度分析了ChatGPT带给B2B营销人的机会和挑战,其中重点介绍了B2B营销人借助ChatGPT可以完成什么工作和怎么完成的问题。 a电子商务人士,市场营销学研究人员1 a有效的B2B营销落地方法与实践0 a电子商务x市场营销学 aF713.36v5 0a刘肖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121 01667nam0 2200277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7001472050008001942100038002022150016002403000031002563140375002873300606006623330013012686060031012816900018013127010017013307010015013478010027013621164-051420250122102637.0 a978-7-300-33499-8dCNY52.00 a20250122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网店美工与视觉设计b专著f邹凌空,王芳主编 a2版 a北京c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d2025.01 a180页d26cm a新编21世纪职业教育精品教材 a邹凌空,石家庄工商职业学院,讲师,任电子商务专任教师,教授“网店美工”等课程,发表“电商教育扶贫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高职院校电子商务教学改革探索探究”“高职院校《网店美工》的教学改革探索”等论文,参与课题一项,参编教材《国际贸易概述》《商务数据可视化》。王芳,石家庄工商职业学院,讲师,主要讲授课程,网店美工、网页设计、新媒体营销、视觉设计、短视频策划与拍摄等课程。 a本书采用理论与案例结合的方式,由电商从业者和电商教师共同编写,详细介绍了网店美工所需要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通过案例、任务等多种形式,帮助学习者在较短的时间内有效掌握美工设计所需的知识、技能与方法,具备良好的实战操作能力。全书共8章,依次讲解网店美工入门基础、商品图片处理与美化、电商视觉设计的基本要素、店铺Logo与主图的视觉设计、网店首页视觉设计、商品详情页的设计与制作、网店营销推广图的制作、移动端网店的视觉设计与装修。本书层次分明、重点突出、步骤清晰、循序渐进,让读者可以更好、更快、更深入的掌握美工基本技能。本书既可以作为职业院校电子商务、市场营销类专业的教学用书,也可以作为从业人员的参考用书。 a职业教育0 a网店x设计x职业教育j教材 aF713.361.2v5 0a邹凌空4主编 0a王芳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23 01384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1001472100038001982150016002363140320002523300408005723330009009806060035009896900018010247010015010427010017010577010017010748010027010911164-051520241112132717.0 a978-7-5670-4004-5dCNY60.00 a20241112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70000 ay z 000yy ar1 a视觉设计与制作b专著f周忆,刘麦琪,何成龙主编 a青岛c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d2024.12 a380页d26cm a周忆,1991—1995年在武汉市计算机研究所担任助理工程师;1996年至今在武汉市第一商业学校从事与计算机相关课程教学。2020年3月作为主要成员参加教育部十三五规划课题《教师核心素养和能力建设研究》的子课题《个性化学习开发与提高教学效率的策略研究》,结题,获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出版有教材《电子商务专业知识要点与技能操作训练》。 a随着现代社会电商竞争的日益加剧,网店的视觉设计与制作已经成为提高客流量与转化率的重要着力点。本书结合如今职业教育的特点和电子商务专业相关岗位的能力要求,以工作过程为基本导向,按照项目驱动模式编写,每个任务都展示了具体的操作步骤及技能提示,每个项目配有同步训练,以满足不同使用者的学习需求。本书具体内容包括初识电商网店视觉设计、产品图片处理、产品主图设计、产品海报设计、店铺首页设计、详情页设计等6个章节。 a高职0 a网店x设计x高等职业教育j教材 aF713.361.2v5 0a周忆4主编 0a刘麦琪4主编 0a何成龙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114 01432nam0 2200277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13001001020015001131050018001281060006001462000075001522100044002272150015002713140260002863300455005463330015010016060023010166900018010397010027010577020015010847020013010997020015011128010027011271164-051620250217150752.0 a978-7-5217-7217-3dCNY68.00 a20250217d2025 em y0chiy50 ea1 achiceng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数字货币的崛起与崩溃b专著f(美)齐克·福克斯著g李娟娟,秦蕊,王飞跃译 a北京c中信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d2025.02 a94页d21cm a齐克·福克斯(Zeke Faux)是纽约《彭博商业周刊》(Bloomberg Businessweek)和彭博新闻社的调查记者。他是杰拉尔德·勒布(Gerald Loeb)解释性商业新闻奖和美国律师协会(American Bar Association)银槌奖(Silver Gavel)的得主,同时入围了国家杂志奖(National Magazine award)。 a《数字货币的崛起与衰落》是一部关于数字货币运行机制及其在全球范围内的地下网络的金融纪实。这本书讲述了FTX创始人山姆·班克曼-弗里德(SamBankman-Fried)和一众书呆子如何说服全世界将数万亿美元的真金白银用于购买无用的虚拟币。《数字货币的崛起与衰落》是对世界上有史以来最大的金融狂热的一次引人入胜的叙述。本书稿表达生动,描写细腻,将追踪加密货币产业的过程描述得仿佛一场惊心动魄的电影,读起来十分紧张刺激,可读性强。书稿内容丰富,有助于我们全面了解加密货币领域。 a金融爱好者0 a数字货币x基本知识 aF713.361.3v5 1c(美)a福克斯b齐克4著 0a李娟娟4译 0a秦蕊4译 0a王飞跃4译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163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7001472100042001942150016002363300513002523330029007656060023007946900018008177010015008357010017008507010015008678010027008821164-051720250113101136.0 a978-7-5638-3804-2dCNY49.00 a20250113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电子商务物流b专著f陈锐,付永军,梁婧主编 a北京c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d2025.02 a256页d24cm a物流是电子商务“四流”——信息流、商流、资金流、物流中的一环,也是电子商务中商品和服务的最终体现。同时,电子商务的发展也推动着物流向更先进的方向发展。电子商务物流管理就是研究并应用电子商务物流活动规律对物流全过程、各环节、各方面进行的管理。本书的内容共分为九个项目,包括初识电子商务物流;探寻电子商务下的物流运输;探寻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仓储管理;探寻电子商务下的物流配送;探寻电子商务下的装卸搬运;探寻电子商务下的物流包装;探寻电子商务下的物流信息处理;探寻电子商务下的物流客服;电子商务下的物流法律制度。 a电子商务物流管理研究人员0 a电子商务x物流管理 aF713.365.1v5 0a陈锐4主编 0a付永军4主编 0a梁婧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16 01764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5001472100050001922150016002423140406002583300432006643330298010966060039013946900018014337010015014517010017014668010027014831164-051820241227112249.0 a978-7-5763-4616-9dCNY53.80 a20241227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跨境电商运营实务b专著f陈谊,王会明主编 a北京c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d2024.12 a248页d26cm a陈谊,女,中共党员,国际商务副教授,高级跨境电商运营师,毕业于英国拉夫堡大学,获国际管理硕士学位,研究方向为跨境电子商务、国际贸易。 主持《跨境电商运营实务》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专创融合”课程、线下一流课程建设项目、《“一带一路”国家来华学生跨境电商技能培训的研究与实践》和《基于珠三角企业需求的跨境电子商务课程设计研究》等省市级教科研项目,作为第二成员参与省级精品开放课程《国际商务单证实务》的建设。 a本教材以跨境电商平台岗位任务为依据,结合“岗课赛证”,对接职业标准,共分为6个项目:跨境电商职业认知、跨境电商市场分析与选择、跨境店铺建设、跨境店铺产品推广与数据优化、跨境店铺商机获取、跨境产品订单管理与售后服务。本书把跨境电商相关政策法规,“一带一路”倡议、企业成功案例等有机融入到学习与实践任务中,同时融入AIGC工具辅助跨境店铺运营的内容。本书由高校教师与跨境电商行业协会、企业一线运营人员共同组成,配有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网站。 a本课程适合高等院校跨境电子商务、商务英语、国际商务、国际贸易、电子商务等专业学生;也可以作为公选课、素质拓展课、技能提升课,面向各个专业的学生、外贸企业运营人员、跨境电商创业人士;还可以作为“中文+专业技能”提升课程,提高海外来华学习者、国外学生中文和跨境电商技能的综合能力,培养海外复合型人才0 a电子商务x运营管理x高等学校j教材 aF713.365.1v5 0a陈谊4主编 0a王会明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02 01551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069001482100030002172150016002473300868002633330045011316060035011766900018012117010013012297010013012427010015012558010027012701164-051920250217112514.0 a978-7-03-078370-7dCNY168.00 a20250217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数字经济下平台供应链信息传递机制研究b专著f李果,郑鸿,吴华敏著 a北京c科学出版社d2024.04 a258页d26cm a本书以26cm数字经济下平台供应链为研究对象,从需求信息不对称、质量信息不对称和可靠性信息不对称三个角度出发,深入探析了不对称信息对平台供应链各利益主体决策的作用机制。本书共分为九章。第1章为数字经济下平台供应链运营,阐述了平台供应链发展背景与运营现状。第2章为竞合结构下平台信息分享策略研究。第3章为制造商信息获取和平台信息分享策略研究。第4章为制造商渠道入侵和平台信息分享策略研究。第5章为平台信息分享和风险管理策略研究。第6章为制造商质量提升和平台信息获取策略研究。第7章为随机中断风险下平台信息分享与供应商备货生产策略研究。第8章为考虑溢出效应的平台供应链产品渠道定价与质量披露决策研究。第9章为随机中断风险下平台信息甄别与契约设计策略研究。本书对平台供应链中信息不对称进行了比较全面系统的分析和讨论,它可以服务于三个目的:一是作为管理学和相关专业领域大学高年级学生和研究生的教材;二是可供未曾学习过博弈论的研究人员自学使用;三是作为一本博弈论和信息经济学的参考手册。 a数字经济下平台供应链信息传递机制研究人员0 a电子商务x供应链管理x信息处理 aF713.365.1v5 0a李果4著 0a郑鸿4著 0a吴华敏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2699nam0 2200277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3001472100034002002150016002343000025002503140411002753301599006863330013022856060029022986900018023277010017023457010017023627010015023798010027023941164-052020250115142341.0 a978-7-5218-6630-8dCNY78.00 a20250115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数字营销模拟演练b专著f刘大鹏,吴玉宁,王娅主编 a北京c经济科学出版社d2025.01 a312页d26cm a“学创之星”系列教材 a刘大鹏,教授,博士。教育部云南省金融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云南省高校本科专业评估组专家、云南省教学创新设计大赛决赛评委、高校教授副教授评审委员会委员、云南省创新金融研究院理事、云南大学东陆金融研究院研究员、云南省经济研究院外聘研究员。参与国家级课题2 项,省部级课题2 项,发表多篇CSSCI、SCCI 检索论文,获得经济师(金融)职称、注册期货投资分析师、证券投资顾问、国家一级电子商务师等资格证书及省级教学比赛优秀奖。 a随着互联网和移动设备的普及,企业营销方式在迅速从传统渠道向数字渠道转变,通过数据分析和用户行为研究,实现对客户的个性化和精准化营销,进而增加销售额。掌握数字营销技能,能够帮助学生适应这一转型趋势,成为具备现代营销能力的专业人才。《营销之道》是一套培养营销管理技能的综合训练平台,平台通过对企业营销管理的模拟,将企业运营中普遍应用的营销知识、工具、模型、方法与国内外成功企业的营销管理经验融入到虚拟企业的经营管理中,使学生在模拟经营中快速掌握营销管理这一实践性极强的学科知识,使复杂、抽象、枯燥的营销理论知识趣味化、生动化和形象化。参加实验的学生分组组成多家企业,并在一个共同的环境下相互对抗竞争,小组成员分别担任企业不同销售管理者角色,并根据市场发展与竞争形势的变化独立完成各项决策,最终通过平衡积分卡的综合评价分数来全面衡量企业的经营绩效。全书分为理论篇和实验篇两个部分,理论篇着眼于帮助学生理解数字营销活动的内在规律,围绕目标客户洞察、品牌价值构建、营销内容策划、搜索引擎和推荐引擎开展数字营销,挖掘“品效合一”的数字营销效果评估指标体系和分析方法。每章节始于引例,完于知识拓展,中间穿插实践练习项目。实验篇根据手机等产业发展和技术进步的需要,由高校教师和企业专家共同编写,充分利用双方的优势资源,旨在引导学生运用数据思维开展企业营销工作,培养和强化分析与解决营销管理问题的能力。这一本产教融合教材主要特点包括:1.实践导向:强调营销技能的培养,内容设置上更注重实际应用,往往结合具体案例、营销项目或营销情境。2.前沿性:内容紧跟产业发展的最新动态,涵盖新技术、新规范,确保学生能够学习到最新的行业知识和技能。3.综合性:注重多学科知识的融合,帮助学生建立跨学科的知识体系,培养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4.实践平台结合:配合校企合作的实践平台,提供相应的实习机会,使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得到更多锻炼。 a高校师生0 a网络营销x高等学校j教材 aF713.365.2v5 0a刘大鹏4主编 0a吴玉宁4主编 0a王娅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16 00890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63001472100047002102150031002573000009002883300189002973330017004865100023005036060013005266900018005397010015005577120025005728010027005971164-052120250218160115.0 a978-7-5339-7730-6dCNY68.00 a20250218e20252024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30000 aak z 000yy ar1 a种草b专著dInspire livesf小红书营销实验室,于冬琪著zeng a杭州c浙江文艺出版社d2024.12h2025.01重印 a12,273页c彩图,彩照d21cm a果麦 a本书解析了“种草”底层心法:通过捕捉、理解、放大、激发四个步骤,构成一个自我增强的正循环,成为驱动企业发展的业务方法,是为初创品牌、传统企业、电商团队、平台达人量身打造的“种草秘籍”。 a网络营销人员1 aInspire liveszeng0 a网络营销 aF713.365.2v5 0a于冬琪4著02a小红书营销实验室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222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7001472050008001942100038002022150016002403000035002563140123002913300438004143330009008526060033008616900018008947010017009128010027009291164-052220250122110711.0 a978-7-300-33603-9dCNY49.00 a20250122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网络营销实战b专著e数字教材版f陈广明主编 a4版 a北京c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d2025.01 a232页d26cm a新编21世纪高等职业教育精品教材 a陈广明,副教授,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市场营销专业教师,主要从事企业经营管理、企业品牌建设、网络营销等方面的研究和教学工作。 a本教材以企业经营实战为主,结合理论开展教学实践,旨在通过实战提高企业网络营销渠道的销售额、客户满意度、市场竞争力,提升品牌知名度。本教材综合运用项目教学法、活动教学法、案例教学法、问题教学法等教学模式,融入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确保教材内容与行业需求高度契合。本教材共4个项目、17个任务,涵盖网络营销市场研究、网络营销推广、网络营销转化、网络营销管理等内容。每个项目下的任务都含有实战内容,可帮助学生全方位掌握网络营销的知识和技能。 a高职0 a网络营销x高等职业教育j教材 aF713.365.2v5 0a陈广明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23 01041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9001472100038002062150016002443300319002603330091005796060029006706900018006997010015007177010013007327010015007458010027007601164-052320241016142717.0 a978-7-5744-1208-8dCNY80.00 a20241016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220000 ay z 000yy ar1 a跨境电商的理论与发展探索b专著f李馨超,宋琳,郭东辉著 a长春c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d2024.03 a333页d26cm a《跨境电商的理论与发展探索》是研究跨境电商领域的著作。书中通过系统性的理论探讨和实践案例分析,全面剖析了跨境电商的发展历程、关键问题以及未来趋势。本书对跨境电商中的关键问题进行了深入解析,包括法律法规、文化差异、支付安全、物流配送等方面的挑战,为从业者提供了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本书内容丰富,条理清晰,结构严谨。 a本书可为跨境电商领域的重要参考资料,为学术界、产业界和政策制定者提供深度思考和实践指南0 a电子商务x商业经营x研究 aF713.365.2v5 0a李馨超4著 0a宋琳4著 0a郭东辉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017 01335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7001472100034001942150016002283140179002443300449004233330111008726060019009836900018010027010017010207010017010378010027010541164-052420240808135151.0 a978-7-5765-1264-9dCNY58.00 a20240808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10000 ay z 000yy ar1 a网络直播运营实务b专著f孙桂娥,张宣建主编 a上海c同济大学出版社d2024.08 a149页d26cm a孙桂娥,女,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副教授;任职于重庆交通职业学院,曾担任物流管理、电子商务教研室主任,现任网络直播运营专业负责人;主要研究领域为电子商务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a本教材是由重庆交通职业学院与重庆毛毛虫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合作,基于毛毛虫·电商直播人才跨企业培训中心开发的双元制本土化学习领域课程改革的教材,体现了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的理念。全书内容共分为4个学习模块7个学习情境,从网络直播工作流程出发,共分为网络直播策划、网络直播运营、网络直播复盘三个学习领域,最后以一个整体任务进行综合实战,全面提升学生从事网络直播运营的理论与实践技能。内容由浅入深,由基础到实践,旨在使学生全面掌握网络直播领域的理论与实践。 a本教材主要适合高职院校开设网络直播运营、直播电商、直播营销课程师生以及企业相关员工进行职业能力提升培训使用0 a网络营销j教材 aF713.365.2v5 0a孙桂娥4主编 0a张宣建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0814 01307nam0 220028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13001011020015001141050018001291060006001472000110001532100034002632150016002972250023003133050021003363300469003573330023008266060015008496900015008647010044008797010039009237020013009627020015009758010027009901164-052620250217172534.0 a978-7-115-66286-6dCNY159.00 a20250217d2025 em y0chiy50 ea1 achiceng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市场营销学b专著f(美)加里·阿姆斯特朗(GaryArmstrong),(美)菲利普·科特勒(PhilipKotler)著g柴利,张景艳译 a北京c人民邮电出版社d2025.01 a357页d26cm2 a终身学习核心知识库 a据原书第15版译出 a这是一本经典的市场营销教科书,已经更新至15版,从内容到形式都全新呈现颠覆性时代的市场营销,展现影响市场营销的主要趋势和转变力量,方便读者掌握市场营销学的发展动态,这些有别于以往且持续发展的重要变化。本版仍以顾客参与框架作为编写基础,使客户得以持续直接参与品牌塑造、品牌对话、品牌体验、品牌宣传和品牌社区。全新素材和示例贯穿全书。特别是数字营销章节做了大幅度改写,从理解数字营销,开展数字营销活动,全渠道策略中发展数字渠道,解决数字营销的公共政策等四个方面重新诠释。 a市场营销学研究人员0 a市场营销学 aF713.50v5 0c(美)a阿姆斯特朗c(Armstrong, Gary)4著 0c(美)a科特勒c(Kotler, Philip)4著 0a柴利4译 0a张景艳4译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288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13001001020015001131050018001281060006001462000115001522100038002672150016003053300528003213330021008495170034008706060023009046900015009277010052009427020013009948010027010071164-052820250217092828.0 a978-7-5236-0754-1dCNY72.00 a20250217d2025 em y0chiy50 ea1 achiceng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商业数据与分析决策b专著e解锁数据资产 提高商业创新能力f(英)西蒙·阿斯普伦-泰勒(SimonAsplen-Taylor)著g于楠译 a北京c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d2025.02 a303页d26cm a本书主要介绍了数据在企业创新和商业活动中的作用,教会读者如何收集、处理、分析数据,并用数据分析结果为公司和业务做决策。本书将基于数据应用的决策分为5个大方向,目的、数据源、数据处理和分析自动化、数据理论到实现、智能化和创新性。每章都从理论部分的介绍起笔,再通过插入小故事或案例,来解释引出章节论点。最后引出章节论点后,还有每章的任务,每个任务后有若干小提问,若干小提问将会带领读者如何将本章的理论应用到实践。作者巧妙地运用有趣的小故事和案例来吸引读者,同时在一些复杂难懂的概念上通过图表方式辅助读者理解,使内容更加生动易懂。 a数据处理技术人员1 a解锁数据资产 提高商业创新能力0 a商业信息x数据处理 aF713.51v5 0c(英)a阿斯普伦-泰勒c(Asplen-Taylor, Simon)4著 0a于楠4译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176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3001472100034002002150016002343300460002503330135007106060041008456900018008867010015009048010027009191164-052920250115102017.0 a978-7-301-35806-1dCNY99.00 a20250115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Power BI商业智能数据分析与可视化b专著f刘必麟著 a北京c北京大学出版社d2025.01 a320页d26cm a本书把AI工具ChatGPT和Excel结合,以Excel在商务数据分析中的实际应用为主线,系统介绍商务数据分析中的基本问题和模型方法,同时注重理论与案例应用场景的有机结合。本书共12章,第1章ChatGPT+Excel商务数据分析场景应用基础;第2章商务数据分析模型;第3章商务数据分析方法;第4章商务数据的采集与处理;第5章数据可视化;第6章行业数据分析;第7章竞争数据分析;第8章商品生产数据分析;第9章商品销售数据分析;第10章商品库存数据分析;第11章消费者数据分析;第12章商务数据分析报告。 a本书是职场学习工具书,适合企业信息管理与信息分析、电子商务、数据管理与应用、商务数据分析与应用、工商管理和统计学从业人员学习和使用0 a可视化软件x应用x商业信息x数据处理 aF713.51-39v5 0a刘必麟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16 01640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33001472100038001802150016002183000035002343140393002693300621006623330009012836060035012926900015013277010017013428010027013591164-053020250114153032.0 a978-7-300-33562-9dCNY42.00 a20250114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消费心理学b专著f刘清云主编 a北京c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d2025.01 a247页d26cm a新编21世纪高等职业教育精品教材 a刘清云,副教授,郑州财税金融职业学院教师。主要讲授“市场营销学”“消费者心理学”“消费者行为学”“营销模拟实训”等课程。具备多年带队比赛经验,其中2019年及2021年带队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市场营销赛项,获河南省一等奖。多次主持省厅级课题,发表论文10余篇。参加河南省第二十四届教育教学信息化交流活动,参赛作品“解析商业模式”获一等奖。2022年及2023年参加教学能力大赛,获河南省三等奖和二等奖。 a《消费心理学(第二版)》从消费心理学概述入手,涉及消费者心理活动过程、消费者个性心理特征、消费者购买过程中的心理活动、影响消费者心理变化的因素、不同消费群体的心理分析、主要消费品市场的消费心理分析、营销沟通与消费心理、网络消费者特征及心理分析共九个模块。书稿引入了一系列最新、最具代表性的消费案例,这些案例不仅反映了当前消费市场的热点与趋势,而且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消费心理的变化规律。同时,书稿中所使用的数据也进行了实时更新,确保了信息的准确性和时效性,为学生提供了更为可靠的学习依据。此外,书稿还设有考核评价。课后实战演练依托小组教学法,通过小组协作的方式,让学生在模拟的消费场景中锻炼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a高职0 a消费心理学x高等职业教育j教材 aF713.55v5 0a刘清云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16 01203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7001472100034001942150016002283140294002443300279005383330013008176060015008306900014008457010017008597010017008767010017008938010027009101164-053120241213140345.0 a978-7-5142-4595-0dCNY59.00 a20241213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一字千金b专著f叶小鱼,田小野,解婷茹主编 a北京c文化发展出版社d2024.12 a269页d21cm a叶小鱼,《新媒体文案创作与传播》《文案变现》《职场沟通技巧》作者。《新媒体文案创作与传播》被双一流大学选为文案教材。为万科、唯品会、招商银行等企业定制专属文案课,担任多家500强企业营销顾问。田小野,斜杠妈妈,高级育婴师、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心理咨询师。解婷茹,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专栏作者。 a一句好文案胜过一百个好销售。文案写作能力是可以被训练出来的。广告文案的写作也有规则。与其自己花几年时间总结,不如学习高手总结的经验。本书是文案写作高手的经验分享,内容扎实,讲解细致,让你有更好的思路来构想文案框架,写出有说服力的文案,让用户在不知不觉中被影响,马上下单购买。 a广告人员0 a广告x写作 aF713.8v5 0a叶小鱼4主编 0a田小野4主编 0a解婷茹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19 01642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3001472100034001902150016002243140489002403300534007293330021012636060035012846900012013197010015013317010015013468010027013611164-053220240910105359.0 a978-7-122-46433-0dCNY69.80 a20240910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AI商业应用落地b专著f肖忠海,陈耿宣著 a北京c化学工业出版社d2025.01 a234页d24cm a肖忠海,成都理工大学产业经济学副教授,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私域流量运营》专项职业技能标准制定主要专家成员,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开发私域流量运营相关课件1部,主要研究方向产业组织与大数据、产业政策人工智能商业化应用实践等。陈耿宣,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数字经济研究室主任,主持国家社科基金1项、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子课题1项、省部级课题3项;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10余部;主要研究方向数字经济、中国经济改革实践等。 a全书分为5篇,共11章,包含AI商业应用概述、AI在不同行业的商业应用、AI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实践、AI商业应用场景与工具介绍、未来展望。附录部分提供了AI相关工具与资源推荐、AI商业应用术语词汇表,以便读者查阅。本书专为寻求在数字化转型浪潮中把握AI商业机遇的企业管理者、创新部门负责人、市场营销专家、IT技术人员以及任何对AI如何重塑商业生态感兴趣的读者量身打造。无论您是传统行业的转型升级者,还是新兴科技领域的探索者,本书都将助您深入理解AI的商业潜力、应用场景、技术基础及未来趋势,从而在实践中有效运用AI技术,驱动企业增长,实现业务创新与突破。 a人工智能研究人员0 a人工智能x应用x商业模式x研究 aF716v5 0a肖忠海4著 0a陈耿宣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0912 01309nam0 2200277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1001472050008001882100038001962150016002343000035002503300603002853330013008886060031009016060029009326900012009616900014009737010017009878010027010041164-053320250213142138.0 a978-7-5223-2447-0dCNY49.80 a20250213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商务礼仪与职业素养b专著f李德建主编 a3版 a北京c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d2025.01 a229页d26cm a“十四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 a这是一本试图将商务礼仪与职业素养结合起来的教材。每一个即将走向社会的人不仅应该知道日常生活和商务活动需要哪些礼仪,以及如何去达成这些礼仪,更重要的是,还需要明白这些礼仪的社会背景以及更为宏大的社会准则。本教材结合典型工作任务和生活实际案例,对商务礼仪的内涵、功能、修养要求和大学生礼仪养成及仪容、仪表、仪态等进行了详细阐述,对交往礼仪、职场礼仪、职场活动礼仪和涉外礼仪等内容进行了详细介绍,从方法论上把商务礼仪养成与职业素养和品德修养提升融为一体,为读者商务礼仪与职场素养的内化与自觉提供“工具箱”式的知识体系和经验化的成长分享。可选为高职院校公共选修课程,财经商贸大类、旅游大类相关专业核心课程。 a职业教育0 a商务x礼仪x职业教育j教材0 a职业道德x职业教育j教材 aF718v5 aB822.9v5 0a李德建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607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29001472050008001762100034001842150016002183000035002343140527002693300321007963330139011176060031012566900012012877010015012998010027013141164-053420250205103500.0 a978-7-302-68127-4dCNY49.80 a20250124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商务礼仪b专著f徐辉主编 a3版 a北京c清华大学出版社d2025.01 a203页d26cm a高等院校立体化创新经管教材系列 a徐辉,哈尔滨金融学院教授,高级经济师,硕士研究生,男,49岁。主要研究方向,国际贸易、企业管理。已出版编写教材5部;主持及参与课题10余项;发表论文10余篇。李长华,哈尔滨金融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女,46岁。主要研究方向,商务英语、语言文学。已出版编写教材2部,主持及参与课题10余项,发表论文10余篇。马骏,哈尔滨金融学院助教,硕士研究生,女,44岁。主要研究方向,管理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参与课题研究6项,发表论文2篇。宋婷婷,哈尔滨金融学院助教,硕士研究生,女,29岁。哈尔滨金融学院金融系教师,主要研究方向,国际贸易、区域经济合作。 a随着商业活动日益全球化,商务礼仪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本书系统论述商务交往中的礼仪规范,主要包括商务人员形象礼仪、服饰礼仪、日常见面礼仪、接待拜访礼仪、通讯礼仪、宴请礼仪、礼品馈赠礼仪、会议礼仪、谋职礼仪等方面。书中还讲述了商务礼仪难题的处理方法,并在每章的后面精心设计了复习思考题,以加深对商务礼仪规范的理解。 a本书既可作为高等院校经贸、管理类或者相关专业本、专科学生的教材,也可作为社会在职培训、企业内培的参考书,以及各级工商管理人员的自学用书0 a商务x礼仪x高等学校j教材 aF718v5 0a徐辉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06 01404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39001472100038001862150016002243300681002403330157009216060019010786900012010977010013011097010013011228010027011351164-053520240521144423.0 a978-7-5612-9167-2dCNY68.00 a20240521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610000 ay z 000yy ar1 a商业伦理与道德b专著f段婕,高雪编 a西安c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d2024.01 a279页d26cm a本书全面阐述了商业伦理的思想体系、理论框架与实践方法。该书综合运用经济学、管理学、信息经济学、制度经济学、行为科学、经济法学、社会学、系统论、博弈论和伦理学以及心理学理论、思想与方法,体现实证研究与规范研究相统一、定量分析与定性论述相结合的风格,在查阅与研究中外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结合目前我国社会经济生活中突出的商业伦理问题,全面进行商业伦理现状分析、商业伦理判断与道德决策流程、商业行为道德透视及其应用问题研究,重点论述商业伦理道德原则、企业对外经营伦理道德规范、企业内部管理伦理道德规范、会计与审计职业道德规范、商业伦理道德范畴、商业伦理道德管理机制、商业伦理道德实践活动、商业诚信文化与社会和谐发展等内容,提出了一系列独到新颖的观点,构建了商业伦理理论及其应用体系。 a本书适用于普通高等院校管理类专业、经济类专业、法律类专业、MBA专业学位及MPAcc等各专业学位的商业伦理学课程教材,也可供在职管理、经济与法律界人士学习和参考0 a商业道德x研究 aF718v5 0a段婕4编 0a高雪4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0529 00865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61001472100034002082150016002423300215002583330009004736060039004826900014005217010017005357010017005527010015005698010027005841164-053620240911105142.0 a978-7-5690-6930-3dCNY69.00 a20240911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510000 ay z 000yy ar1 a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概论b专著f刘诗妍,凌飞鸿,肖昆主编 a成都c四川大学出版社d2024.06 a272页d26cm a本书共计三个部分,含六个项目,若干任务。每个项目均设置了项目导读、思维导图、学习目标,在每个任务中,包括了思政看点、任务引导、知识延伸、业界资讯、案例解析、实操训练、课后练习等主要学习版块,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a高职0 a饭店x运营管理x高等职业教育j教材 aF719.2v5 0a刘诗妍4主编 0a凌飞鸿4主编 0a肖昆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0912 01875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31001472050008001782100034001862150016002203000029002363140688002653300540009533330009014936060049015026900014015517010017015658010027015821164-053720250110093159.0 a978-7-5637-4784-9dCNY59.00 a20250110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西餐服务b专著f孙建辉主编 a5版 a北京c旅游教育出版社d2025.02 a282页d26cm a中等职业学校课程改革教材 a孙建辉,上海市商贸旅游学校正高级讲师,中国饭店协会服务大师,国家级餐厅服务裁判,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赛项专家组成员,2024年第二届全国乡村振兴技能大赛餐厅服务项目裁判,2023和2024年“船舶小匠杯”全国游轮服务技能大赛裁判,2023年浙江省酒店服务赛项(中职组和高职组)裁判,2023年上海市星光计划酒店服务赛项(高职组)裁判,连续三届上海市星光计划餐厅服务赛项(中职组)裁判,上海市职教名师,上海市园丁奖得主,上海工匠,上海市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个人,上海市技术能手,调酒高级技师,餐厅服务技师,高级会务师,欧洲精品协会高级咖啡师,上海市人社局调酒和餐厅服务优秀考评员,上海市“孙建辉高星级饭店运营与管理专业名师培育工作室”主持人,上海市教委“双名工程”攻关计划主持人,美国酒店协会CHT高级酒店培训师。 a《西餐服务》共设7个学习项目、24个学习模块、88个学习任务,以酒店新进员工的视角,从基础模块、专业模块到拓展模块,对西餐服务基础知识、西餐服务技能、零点及宴会服务、客史档案、餐饮服务质量、前菜制作、汤品装盘、主副菜制作和甜点制作等内容进行了讲解。教材涉及的咖啡制作、酒吧服务、宴会摆台、前菜及主副菜制作、汤品装盘、甜品制作及配套在线练习题等均为世界技能大赛备赛热点。书中还有《第二届全国技能大赛第47届世界技能大赛上海市选拔赛餐厅服务项目技术文件》《第二届全国技能大赛第47届世界技能大赛上海市选拔赛餐厅服务项目技术工作文件》,扫描即可查看。 a中专0 a西式菜肴x餐馆x商业服务x中等专业学校j教材 aF719.3v5 0a孙建辉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16 01260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037001482100030001852150016002153140175002313300516004063330021009226060021009436900014009647010013009788010027009911164-053820241217145841.0 a978-7-5151-1021-9dCNY199.00 a20241217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餐饮老板经营参考b专著f秦朝等著 a北京c西苑出版社d2025.03 a520页d23cm a餐饮行业头部新媒体平台《餐饮老板内参》创始人、餐饮深度人物纪录片《餐饮朝前看》主理人。2013年创办餐饮老板内参。相继获得财经作家吴晓波、源码资本、字节跳动、美团等战略投资。 a近十年来,餐饮行业一直处于高速增长状态,年份市场以两位数增幅迅猛增长。作为民生刚需行业,餐饮行业已然成为激发内需的新引擎,市场容量的巨大,也激发了餐饮行业的活跃程度。但是,餐饮行业火热的背面是快速的更迭率。说明餐饮是入门简单出师难的行业。基于此,餐饮行业资深观察者秦朝,联合其主创团队,共同创作了本书,内含100篇深度洞察餐饮行业的前瞻文章,堪称行业风向标。本书意图从新洞察、新场景和新营销三个维度,深刻剖析餐饮行业的趋势,流量入口,以及营销方法。只有在投资餐饮行业之前,先投资自己的认知,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a饮食业经营管理者0 a饮食业x经营管理 aF719.3v5 0a秦朝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19 01318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35001472050008001822100038001902150016002283140263002443300451005073330021009586060027009796900014010067010017010208010027010371164-053920250219105522.0 a978-7-313-32060-5dCNY48.20 a20250219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10000 ay z 000yy ar1 a酒店交际英语b专著f闫晓磊主编 a2版 a上海c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d2025.01 a173页d26cm a董瑞虎,生于1979年,副教授,硕士研究生。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英语教学负责人,山东省外语职业教育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委员,山东省省级精品课程“酒店英语”主讲教师,发表论文20余篇,荣获山东省教育厅全省教育系统优秀调研成果二等奖、青岛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 a本书为本专科院校旅游管理、酒店管理专业系列丛书之一,本教材是经过对大量一线酒店行业企业和专业实习生的调研,由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酒店英语教研团队,精心策划并编写的适用于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及相关涉外星级酒店员工学习的专业英语课程教材。本教材围绕“产教融合”教育理念,紧密结合酒店行业特色,以“工作任务“为核心,遵循”工作过程导向“原则,设计内容单元,旨在培养和训练酒店交际英语会话技能和服务技能,以提升学生英语应用能力和行业职业技能水平。 a饭店英语学习人员0 a饭店x英语x口语j教材 aF719.3v5 0a闫晓磊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040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045001482100034001932150016002273300441002433330031006846060039007156900014007547010015007688010027007831164-054020241104165245.0 a978-7-5454-9490-7dCNY108.00 a20241104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440000 ay z 000yy ar1 a中国要素市场化配置大纲b专著f常修泽等著 a广州c广东经济出版社d2024.11 a484页d26cm a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完善要素市场制度和规则,推动生产要素畅通流动、各类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潜力充分释放”,完善要素市场制度是改革亮点之一。本书深入探讨了要素市场化改革,阐明这一改革的理论基础、现实意义和总体方略。书中分别阐述劳动力、土地、资本、知识、技术、管理和数据七大要素市场化配置的的源流、现状、改革成效和面临的挑战,分析未来趋势,并对要素市场化配置的具体路径和配套措施提出见解。是一本全面研究新阶段中国要素市场化改革的原创专著。 a大生产要素市场配置研究人员0 a生产要素市场x市场配置x研究y中国 aF723.0v5 0a常修泽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107 01267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7001472100034001942150016002283300617002443330033008615170011008946060035009056900014009407010017009547010015009718010027009861164-054120241016143607.0 a978-7-5220-2577-3dCNY69.00 a20241016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无处不在b专著e论支付f尹粱家源,徐隆豪著 a北京c中国金融出版社d2024.09 a294页d24cm a支付作为服务人数最多、联结行业最广的金融细分领域,在提高社会运转效率上发挥了巨大作用,平时支付就像空气和水一样陪伴在我们周围,但是我们却对其内核知之甚少,商家如何利用有效信息赚更多钱,用户手里的各路积分到底价值几何,机构在流量见顶时代如何寻找蓝海,政府面对庞大的地方债金融风险如何才能实时感知?诸如此类的问题,我们都可以在支付世界中找到答案。目前,市面上针对支付相关的书籍多集中在技术、系统层面,或为公司著书立传层面,缺乏从业务维度全面展示中国支付领域现状和机遇的书籍,《无处不在:论支付》是国内第一本从业务角度比较全面地介绍中国支付行业的书籍,作者基于在支付行业前台、中台工作经验和业内交流学习心得,策划本书。 a电子商务支付方式研究相关人员1 a论支付0 a电子商务x支付方式x研究y中国 aF724.6v5 0a尹粱家源4著 0a徐隆豪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017 01320nam0 2200277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89001472100038002362150016002743140139002903300450004293330021008796060043009006900015009436900014009587010015009727010015009877010013010028010027010151164-054220240723170041.0 a978-7-5504-6266-3dCNY98.00 a20240723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510000 ay z 000yy ar1 a数字经济与农产品流通现代化耦合发展对农户收入的影响研究b专著f杨海丽,邹剑涛,王源著 a成都c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d2024.07 a224页d24cm a杨海丽,重庆工商大学经济学院教授,经济学博士,贸易经济系系主任,硕士生导师,毕业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主要研究方向为数字零售与现代流通。 a本书从基于Citespace的文献计量、数字经济与农产品流通现代化水平指标体系构建与水平评价、数字经济与农产品流通现代化水平的分布动态、地区差异与收敛性研究、数字经济与农产品流通现代化耦合发展与影响因素研究、数字经济与农产品流通现代化耦合的空间效应及收敛性研究、数字经济与农产品流通现代化耦合发展对农户收入的空间效应研究、数字经济与农产品流通现代化耦合发展对农户收入的政策效应研究等方面对数字经济与农产品流通现代化耦合发展对农户收入的影响进行了系统研究。 a农民收入研究人员0 a农产品流通x影响x农民收入x研究y中国 aF724.72v5 aF323.8v5 0a杨海丽4著 0a邹剑涛4著 0a王源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0731 01501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0001472100034001872150016002213140332002373300569005693330021011386060017011596900016011767010013011927010015012058010027012201164-054320241231135717.0 a978-7-308-25761-9dCNY68.00 a20241231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30000 ay z 000yy ar1 a德国商业200年b专著f陈润,王健平著 a杭州c浙江大学出版社d2025.01 a250页d21cm a陈润,新生代企业史作家,主要作品有《雷军传,站在风口上》《小米传(2010—2020)》等。他所创办的润商,目前已为招商局、华润、美的等数十家知名企业提供企业史定制服务。王健平,财经作家,润商文化签约作家。专注企业史、经营管理、财富家族研究,长期关注欧美商业历史,著有《美国商业400年,野蛮生长的科技帝国》《洛克菲勒家族传》《摩根传》等。 a本系列书籍将以经济学的视角,解析各个老牌经济强国自工业文明以来经济、政治、文化领域的变迁,通过故事化的讲述,深度解读传统商业大国成就商业强国的修炼之路,以各国知名企业为线索,揭示其在历史进程中做到追逐财富与道德自律协同发展的秘诀,总结商业大国企业在崛起过程中衍生的制度和管理风格。本书深度挖掘德国工业立国的历史和品牌强国的修炼之路,揭示德国企业追求财富与道德自律同步发展的最高境界,总结了德国企业快速崛起后衍生的制度和管理风格。德国制造的华丽蜕变以及德国品牌的全球声誉,并非是在短暂的二三十年中迅速实现的,这是一段以工业立国、品牌强国为核心的漫长而艰难的修炼之路。 a商业发展研究人员0 a商业史y德国 aF735.169v5 0a陈润4著 0a王健平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02 01947nam0 2200277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39001472050008001862100038001942150016002323000035002483140688002833300565009713330009015366060055015456900012016007010015016127010015016278010027016421164-054420250114151642.0 a978-7-300-33500-1dCNY45.00 a20250114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商务英语函电b专著f王俊,严武主编 a2版 a北京c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d2025.01 a244页d26cm a新编21世纪高等职业教育精品教材 a王俊,安徽国际商务职业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商务英语方面的研究和教学工作。省级商务英语专业带头人,省级高校学科(专业)拔尖人才资助项目获得者,主持省级商务英语专业教学资源库、省级商务英语校企共建实践教学基地、省级商务英语函电精品课、省级商务英语函电优秀教学团队、省级规划教材等教科研项目近10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6篇,主编教材9部,参编国家级规划教材1部。多年来一直承担商务部援外培训项目授课以及徽商大会、中博会等资料翻译任务,为安徽省外向型企业培训员工数千人。严武,浙江省湖州天泽新材料有限公司法人,总经理,从事外贸进出口业务近20年,主要客户来自欧美及东南亚地区,业务范围包括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新材料技术研发,新材料技术推广服务等,参与省级规划教材《商务英语函电》编写,实践经验丰富。 a本教材以行业、企业对职业能力的需要为出发点,以培养学习者应具备的实际操作能力为目标,以进出口交易为基础,着力强化学习者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编写内容涵盖了建立业务关系、交易磋商、交易履行等各个环节,全方位、多角度层层深入,将专业知识融汇贯通,使学习者在仿真国际贸易环境里,学会如何开展交易谈判、订立并履行合同,有效地将知识系统化、专业化,学会在不同的业务背景下灵活运用专业知识和语言知识提高解决问题和处理问题的综合能力,为职业院校在校生、企业员工和社会公众等更加全面、系统、规范地掌握专业知识,获取职业技能和相关职业资格证书以及企业提升人力资源水平提供有力支撑。 a高职0 a国际商务x英语x电报信函x写作x高等职业教育j教材 aF740v5 0a王俊4主编 0a严武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16 01594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1001472100038001882150016002263000019002423140209002613300647004703330097011176060039012146900014012537010017012677010017012848010027013011164-054520250205114643.0 a978-7-5223-3702-9dCNY59.00 a20250205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数字贸易学b专著f陈寰琦,张建武主编 a北京c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d2025.01 a272页d26cm a财政部规划教材 a陈寰琦,女,1987年12月生,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经济贸易学院讲师、硕士生导师,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学博士。主持国家社科基金(2021)和广州市社科规划(2021)等多个项目,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多项。 a近年来数字贸易发展迅猛,成为推动经济增长新动能,但同时也给传统贸易理论和规则带来了巨大挑战。本书围绕数字贸易领域发生的现象展开,力求做到新颖和全面。本书分为三个板块。板块一是数字贸易学概述和基本理论,包括传统贸易学在数字贸易中的适用以及数字贸易领域的扩展性理论。板块二是数字贸易细分产业的发展情况,包括数字贸易的金融、电信以及基于跨境电商平台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等。板块三是数字贸易规则,包括区域和多边层面的数字贸易规则,以及围绕核心规则议题如数据流动、数字知识产权以及数字市场准入所产生的规则分歧。本教材写作风格朴实,尽量简化数字理论模型,力求通俗易懂,可作为数字经济学本科专业的必修教材,也可作为经济学、国际贸易学、工商管理等专业的辅助教材。 a本书可作为数字经济学本科专业的必修教材,也可作为经济学、国际贸易学、工商管理等专业的辅助教材0 a国际贸易x电子商务x高等学校j教材 aF740.4v5 0a陈寰琦4主编 0a张建武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06 01366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8000271000041000651010008001061020015001141050018001291060006001472000051001532100034002042150016002382250019002543300614002733330121008875170023010086060025010316900014010567010015010708010027010851164-054620241230161322.0 a978-7-111-77720-5b精装dCNY98.00 a20241230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外贸大数据b专著e精准营销的制胜方略f邵宏华著 a北京c机械工业出版社d2024.12 a383页d24cm2 a贸易数字化丛书 a数字经济时代,数据作为继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之后的新型生产要素,成为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引擎,以及赋能行业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的重要支撑。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的融合发展,也深刻改变着国际贸易格局,伴随而生的外贸大数据及以此基础形成的主动精准营销,正日益成为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重要工具和主流方式。本书在阐述数据要素和外贸大数据价值的同时,着重介绍了外贸大数据精准营销的方法、“外贸大数据+”战术策略,以及数据驱动外贸数字化转型的路径,探讨了外贸大数据人才培养方式,展望了外贸大数据在人工智能时代的未来发展趋势。本书的特色是结合数据实战、延伸阅读、案例分享等讲解,为读者提供了前瞻性、实用性、便捷性的参考借鉴。 a本书适合外贸企业管理者、一线业务人员、市场研究人员、数据分析人员,以及大数据、市场营销、国际经贸专业的高校师生等阅读1 a精准营销的制胜方略0 a对外贸易x市场营销学 aF740.4v5 0a邵宏华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02 01206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3001472100038001902150016002283140163002443300418004073330009008256060043008346900014008777010017008917010017009088010027009251164-054720240809112224.0 a978-7-5770-1049-6dCNY49.80 a20240809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510000 ay z 000yy ar1 a国际贸易实务b专著f陈伟芝,孔德甲主编 a成都c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d2024.12 a160页d26cm a陈伟芝,1980年生,南开大学国际贸易学硕士,现任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教师,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国际经济与贸易,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成果1项,主持省厅级课题5项。 a本书以国际货物买卖合同为中心,依据实际工作中企业对外贸从业人员实务操作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要求,结合外贸行业各种职业资格证书的岗位标准,来设置本书的内容。本书共四篇,主要包括开展国际贸易业务的准备、交易磋商、拟定合同条款、签订合同并履行合同,重点在于传授拟定国际贸易合同各项条款时的技能,同时贯穿了Incoterms2020、UCP600等最新的国际贸易法律法规和惯例,为后续单证、跟单、通关等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并避免与其他课程重复。 a高职0 a国际贸易x贸易实务x高等职业教育j教材 aF740.4v5 0a陈伟芝4主编 0a孔德甲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0814 01115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13001001020015001131050018001281060006001462000053001522100034002052150016002393300495002553330021007506060029007716900014008007010015008147010017008298010027008461164-054820240417135836.0 a978-7-308-24456-5dCNY58.00 a20240417d2023 em y0chiy50 ea0 achiaeng aCNb330000 ay z 000yy ar1 a国际贸易实务中英双语教程b专著f覃娜,符白薇主编 a杭州c浙江大学出版社d2023.12 a313页d26cm a为适应经济全球化对外贸从业人员的要求,培养高职院校学生的外贸业务能力,提高学生的外贸综合素质,满足“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国际商务及相关专业留学生学习和教学的需要,本着“理实一体、工学结合”的方针和“实用、应用、够用”的原则,我们组织编写了这本国际贸易实务双语教材。本教材便于教师双语教学和学生学习阅读,使学生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体现双语教学的效果。同时,每章开始有知识导读,结尾有知识拓展、专业词汇和练习,吸引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进行知识总结,提高学生实务操作能力。 a国际贸易专业师生0 a国际贸易x贸易实务j教材 aF740.4v5 0a覃娜4主编 0a符白薇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0424 02650nam0 220028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3001472050008002002100034002082150016002423000035002583140971002933300857012643330109021216060039022306900015022697010017022847010017023017010015023188010027023331164-054920250124133454.0 a978-7-302-68135-9dCNY49.80 a20250124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国际贸易单证实务b专著f孙继红,米家龙,孙玲主编 a4版 a北京c清华大学出版社d2025.01 a203页d26cm a高等院校立体化创新经管教材系列 a孙继红,已退休,副教授,男,80岁,主要研究方向,国际贸易。从事专业教学30多年,曾获教研论文省级一等奖,参与课题研究获省级二等奖,主编国际贸易实务,国际贸易单证实务等专业教材10多部。米家龙,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副教授,经济学博士,男,44岁,主要研究方向,国际贸易和涉外贸易。美国马萨诸塞州立大学访问学者,湖南省青年骨干教师。南省“双一流应用特色学科——应用经济学”、湖南省“一流本科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湖南省“十三五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湖南省社会科学研究基地——“湖南省跨国投资与经营研究基地”、湖南省精品课程——“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建设的主要骨干成员。先后主持或参与了国家级课题1项,省部级课题10多项;出版学术专著4部、教材8本;荣获省级奖3项;公开发表论文20多篇. 孙玲,湖南商务职业技术学院会计学院副教授,女,45岁。主要研究方向,国际贸易。从事专业教学近20年,获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多次指导学生参加专业技能竞赛获省一等奖,多次参加教学能力比赛获省三等奖,主持及参与课题多项,申请实用新型专利1项,参编专业教材5部,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a本书以国际贸易单证的流转程序为主线,以培养学生适应市场对国际商务单证员的岗位业务能力的需要和掌握全套业务单证的制作和审核职业能力为核心,以体现科学性、系统性、新颖性和实用性为宗旨,以《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UCP600)等国际惯例及有关法规为准则,并运用“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法,系统地阐述了国际贸易单证业务的有关知识和操作技能。本书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综合了大量的单证业务技能实训项目,以强化学生掌握单证业务操作的技能,为学生正式上岗作业打下坚实的基础。本书共八章,从国际贸易单证业务的基本要求出发,重点介绍了整个单证业务的流转程序,进出口合同的拟定,信用证的开立,审证与改证,以及到履行合同全程的出口备货单证,出口货运单证与保险单证,官方的各种单证文件,结汇单证和单证业务的操作等内容。每章的开头都配有学习指导和导入案例,引导学生带着问题来学习新知识。每章的后面都设有专业技能实训,包括制单或审单的技能操作,案例分析和同步测试题等,让学生及时检测学习效果。 a本书既可作为职业教育和普通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等专业课程的教材,也可作为广大外贸从业人员和自学者的参考用书0 a国际贸易x原始凭证x高等学校j教材 aF740.44v5 0a孙继红4主编 0a米家龙4主编 0a孙玲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06 01133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3001472050008002002100042002082150016002503300465002663330025007316060023007566900012007797010015007917010017008067010017008238010027008401164-055020250113093055.0 a978-7-5638-3833-2dCNY57.00 a20250113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世界贸易组织概论b专著f刘军,屠新泉,杨凤鸣主编 a6版 a北京c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d2025.01 a313页d24cm a世贸组织已为众人所知,但对它的真实含义却普遍缺乏清晰的认识。本书通过对世贸组织成员目前所达成的规则的细致剖析,帮助读者了解世贸组织的性质、职能和作用,澄清认识上的模糊和错误之处。本书根据世贸组织的基本框架以及关于货物贸易、服务贸易、知识产权的规则,对每个部分的相关协议的条规进行了法律和经济上的分析,特别分析了各项协议达成的政治背景,而且修订时增加了世贸组织近些年的最新动态及变化,此外还增加了一些诸边协议的内容,使读者对世贸组织协调管理的性质有更深入的理解。 a世界贸易组织研究人员0 a世界贸易组织x概论 aF743v5 0a刘军4主编 0a屠新泉4主编 0a杨凤鸣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16 01139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3001472100034001902150016002243300561002403330025008016060029008266900012008557010015008678010027008821164-055120241114093845.0 a978-7-5220-1888-1dCNY56.00 a20241114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国际经贸规则对接研究b专著f王方宏等著 a北京c中国金融出版社d2024.12 a294页d26cm a本书从货物贸易、服务贸易、直接投资、数字贸易、金融服务等领域对具有代表性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协定(《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DEPA)等)的主要条款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梳理我国的相关法律和制度安排、对接难点,并提出政策建议。本书的第一章到第四章分别对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国际投资、数字贸易等领域进行分析,第五章到第七章则聚焦金融服务领域,对RCEP和CPTPP中的金融服务开放条款进行比较,分析我国金融服务负面清单开放的Z新进展,并对作为开放前沿的海南自贸港如何对标CPTPP扩大金融开放提出政策建议。 a国际经贸研究相关人员0 a进出口贸易商用规则x研究 aF746v5 0a王方宏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121 01687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31001472050008001782100038001862150016002243000035002403140265002753300763005403330009013036060051013126900014013637010017013778010027013941164-055220250120160612.0 a978-7-300-33469-1dCNY48.00 a20250120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报关实务b专著f叶红玉主编 a5版 a北京c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d2025.01 a299页d26cm a新编21世纪高等职业教育精品教材 a叶红玉,教授,国际商务师,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专职教师,主要从事关务与外贸服务、国际经济与贸易等方面的研究和教学工作,有较丰富的教学经验和企业工作经验。近年来主持建设过省级精品课程、省级课堂教学改革项目,主编“十四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1本、省级重点教材1本。 a本版教材根据《报关服务作业规范》《报关服务质量要求》等行业标准设计编写内容,突出能力本位、校企合作,并插入了二维码链接课程的微课视频、企业实操视频、动画教学视频、实战化教学案例,使得教学内容更加丰富。本书结合最新实际,对报关单填制、进出口税费核算、两步申报、单一窗口操作等内容进行了修改和补充,使得教材内容具有前沿性和实用性。教材在兼顾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偏向关务操作技能的介绍。根据“任务引领、项目导向”的编写思路,先把报关业务按流程总结为6个典型工作任务,然后根据这些典型工作任务的操作流程和技能要求设计为教材的8个项目,每个教材项目的内容再按工作步骤进行设计,以突出关务技能的培养,编写内容的选择以“必需”和“够用”为原则。本教材的编写团队具有“校企双元”“产教融合”的特点,成员来自高职院校和关务企业。教材属于新形态教材,有配套的在线课程和丰富的教学资源。 a高职0 a进出口贸易x海关手续y中国x高等职业教育j教材 aF752.5v5 0a叶红玉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23 01119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37001472100042001842150016002263300493002423330009007356060061007446900014008056900014008197010017008338010027008501164-055320241224133518.0 a978-7-5638-3821-9dCNY42.00 a20241224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报关与报检实务b专著f钟祥荣主编 a北京c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d2024.12 a274页d24cm a随着我国进出口业务的快速发展,市场对报关与报检人才需求量迅速扩大。同时,当前大部分高职院校都在进行项目化教学改革,为了满足报关与报检人才培养及高职院校相关课程项目化教学的需要,本社组织出版了本书。本书依据最新的行业规范对相关内容进行编写,在编写过程中遵循项目化教学改革的思路,体现“项目引领、实践导向”的课程设计思想,从实用性出发,突破了传统教材按照知识体系来编排的惯例,根据报关与报检典型工作任务对涉及的知识进行重新编排,使教学内容与工作内容相对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报关与报检操作技能。 a高职0 a进出口贸易x海关手续x国境检疫y中国x高等职业教育j教材 aF752.5v5 aR185.3v5 0a钟祥荣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26 01424nam0 2200277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8000271000041000651010013001061020015001191050018001341060006001522000103001582100038002612150016002993140221003153300415005363330013009515170031009646060038009956900016010337010042010497020015010917020013011068010027011191164-055420240829113641.0 a978-7-5236-1009-1b精装dCNY89.00 a20240829d2024 em y0chiy50 ea1 achiceng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广州贸易b专著e近代中国沿海贸易与对外交流e1700-1845f(美)范岱克(PaulA.VanDyke)著g江滢河,黄超译 a北京c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d2024.10 a320页d21cm a范岱克,美国人,中山大学历史学系教授。曾在澳门中华拉丁基金会、澳门历史档案馆、澳门文化局等机构从事研究工作,先后任职于澳门圣若瑟大学、澳门大学和中山大学,是世界知名的广州口岸史、亚洲海洋史等领域的学者,出版了多本著作 a清代的大部分时间,广州是中国对外贸易的唯一港口。本书利用极为丰富的多语种资料,重建了广州贸易在18至19世纪上半叶的日常运作。它采用自下而上的方法,通过专注于实践和程序,而不是官方政策和协议,重新审视了贸易的成功和失败。作者揭开了所有参与者的日常生活,从引水、买办、通事,到大班、行商和海关官员。本书最后对广州贸易体制的反思极为深刻。全书论证透彻严密,翻译语言精练流畅,可读性强,是一部了解清代对外贸易的经典著作。 a贸易人员1 a近代中国沿海贸易与对外交流0 a对外贸易x贸易史y广州z1700-1845 aF752.949v5 0c(美)a范岱克c(Dyke, Paul A. Van)4著 0a江滢河4译 0a黄超4译 0aCNb丰涵文化c20240905 01467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8000271000041000651010008001061020015001141050018001291060006001472000031001532100034001842150016002183140381002343300525006153330013011406060019011536900011011727010015011838010027011981164-055520241008154239.0 a978-7-213-11711-4b精装dCNY98.00 a20241008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30000 ay z 000yy ar1 a战争与财政b专著f徐一睿著 a杭州c浙江人民出版社d2024.09 a389页d23cm a徐一睿,上海人,庆应义塾大学经济学博士,日本专修大学经济系教授,庆应义塾大学经济系客座教授,博士生导师;日本财政学会、日本地方财政学会、日本经济政策学会理事。研究领域,财政学、政府间财政关系、中国经济。著有《解读高收入时代的中国经济》《亚洲经济与资本主义现状》《中国的经济增长与土地和债务问题》等。2011年《中国财政制度调整新发展》获日本地方财政学会佐藤奖,为该奖首位华人作者。 a本书是一部通过财政视角观察世界史与国家发展进程的著作。本书通过回顾大航海时代各强国国家历史,探索了战争、财政与国家形成之间的复杂关系。书中先从地缘政治学史角度回溯了大航海时代以来全球史变迁进程,揭示了英国工业革命前后的财政战略,以及地缘政治与经济学交融并影响全球秩序的过程。而后进一步探讨了战争、国家与财政的演进与交互,剖析了财政军事国家的诞生和发展。书中通过两个具体案例——英国和日本,深入探讨财政军事国家的形成、发展,并对英国的自由放任主义和英国对印度财政的依赖性进行了深度解析,探讨两次世界大战爆发背后的财政原因。 a一般读者0 a战争财政x研究 aF81v5 0a徐一睿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010 01458nam0 2200277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7001472100038001942150016002323000019002483140109002673300637003763330009010136060063010226900019010856900019011047010015011237010015011388010027011531164-055620250205113621.0 a978-7-5223-3616-9dCNY76.00 a20250205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智能化税费核算与管理b专著f黄玑,杨柳主编 a北京c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d2025.01 a350页d26cm a财政部规划教材 a黄玑,会计学副教授,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财经学院会计专业群骨干教师。主要研究领域为税收、纳税筹划、会计。 a本书是2022年职业教育国家在线精品课程“税务会计”配套教材。本书以截至2024年10月1日前发布的税法和《企业会计准则》为依据,以企业真实业务和财务信息为基础,构建高度仿真且智能化的税务实训环境,整合七个教学项目,将18个税种的税收征管知识融合进智慧平台的操作中,全流程涵盖税务处理核心环节,从采集税源,到开票、查验、认证、核算、计税和申报等税务关键操作,确保学生掌握精准税务数据处理技能,强调智能化技术在税务处理中的作用,提升学生适用智能化时代发展的能力。本书内容全面,案例丰富,适合高职和应用型本科财会类专业教学使用,也可作为智能财税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和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智能财税赛项)的参考用书,还可作为在职财税人员的学习和参考用书。 a高职0 a智能技术x应用x税费x计算x税收管理y中国x高等学校j教材 aF810.423-39v5 aF812.423-39v5 0a黄玑4主编 0a杨柳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06 01290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67001472100038002142150016002523000035002683140191003033300405004943330009008996060041009086900014009497010017009637010017009808010027009971164-055720240626144950.0 a978-7-300-32964-2dCNY26.00 a20240626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政府会计实务(第六版)》单元实训手册b专著f李启明,李君梅主编 a北京c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d2024.06 a139页d26cm a新编21世纪高等职业教育精品教材 a李启明,全国财政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高职财经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现任陕西财经职业技术学院教授,会计二系党总支书记、系主任。陕西省财政学会理事、陕西省预算会计研究会常务理事等。 a本教材是《政府会计实务(第六版)》的配套教材,本书按照配套教材结构编写单元训练,每单元训练内容包括巩固基本知识训练和熟练掌握业务技能训练。基本知识训练部分主要以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填空题等形式进行,主要巩固学生该单元应当熟悉了解的基本概念、管理原则与要求、科目核算范围等。业务技能训练部分以事业单位经常发生的经济业务或事项的会计处理方法为主进行,主要使学生进一步熟练掌握事业单位会计业务的处理方法。 a高职0 a预算会计x高等职业教育j教学参考资料 aF810.6v5 0a李启明4主编 0a李君梅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0703 01337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0001472100034001972150016002313140265002473300453005123330021009656060050009866900015010367010017010518010027010681164-055820241225142142.0 a978-7-5218-6544-8dCNY58.00 a20241225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数字税收年度报告b专著e2023-2024f岳树民主编 a北京c经济科学出版社d2024.12 a262页d24cm a岳树民,中国人民大学数字税收研究所所长、中国人民大学数字税收跨学科研究平台首席专家,财政金融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财政系系主任。现兼任中国财政学会理事、中国税务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税务学会理事、中国财税法教育研究会理事。 a本书在2022年年度报告的基础上,对2023—2024年度内数字税收领域的研究热点综述,并针对性地对若干重点问题开题研究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适应数字经济发展的税收制度建设与完善、数字经济背景下税收制度与管理国际比较、数字税理论和发展、数据交易的增值税问题、用户创造价值的增值税问题研究、虚拟资产的增值税问题等。数字经济的发展对税收发展提出了挑战和机遇,加强这一领域的研究是建立适配数字经济税收制度的重要基础,本报告的编写对推进相关领域的研究具有积极意义。 a信息经济从业人员0 a信息经济x税收管理x研究报告y中国z2023-2024 aF812.42v5 0a岳树民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26 01278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31001472100034001782150016002123000041002283140193002693300448004623330013009106060041009236900016009647010017009808010027009971164-055920250116134036.0 a978-7-302-67981-3dCNY69.50 a20250116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纳税实务b专著f荣红霞主编 a北京c清华大学出版社d2025.01 a250页d26cm a高等院校会计学专业在线课程新形态教材 a荣红霞,经济学博士,教授,哈尔滨金融学院管理系副主任,税收学专业带头人,财税政策与应用研究所所长,从事国际贸易经济与财税理论研究。崔艳辉,哈尔滨金融学院副教授。孟祥丽,哈尔滨金融学院讲师。 a本书内容已经外聘专家审读审核通过后同意安排出版。本教材按从理论到实际,从单项到综合的逻辑分为8章。第1章为纳税实务基础,对纳税理论与税法进行介绍,同时通过纳税程序的讲解培养对纳税实务的基本认知,奠定基础。第2章至第7章分别介绍了各类实际常见的税种。结构上分为基本法规、税额计算、会计处理和实务模拟四部分。第8章结构上按市场主要行业分类,介绍各自纳税实务,重点以工业企业为例进行综合模拟。通过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练习发挥培养应用型人才实践能力的作用。 a高校师生0 a纳税x税收管理y中国x高等学校j教材 aF812.423v5 0a荣红霞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23 01411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85001472100038002322150016002702250035002863300651003213330025009726060055009976900018010527110029010707110031010998010027011301164-056020250217165244.0 a978-7-5223-3603-9dCNY68.00 a20250217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预算绩效管理的“长安实践”b专著f东莞市财政局长安分局,华南理工大学联合课题组著 a北京c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d2025.01 a329页d26cm2 a预算绩效管理教学与研究系列丛书 a2022年,长安镇成为广东省市县预算绩效管理示范点建设单位和唯一的镇级预算绩效管理示范点,开启了该镇预算绩效管理的新篇章、迈开了新步伐,打造具有长安特色的镇级预算绩效管理模式。近年来长安镇大力深化预算绩效改革,对预算管理体系进行全面的绩效化改造,依托财政管理框架,把绩效管理嵌入财政管理全领域,并全过程做“优”事前绩效评估和绩效目标,做“实”绩效监控,做“真”绩效自评,做“深”绩效评价和结果应用,从而提高预算绩效管理的质量,实现绩效管理与财政管理全领域的紧密结合,形成全新的绩效化财政管理框架。本书以长安镇预算绩效改革为例,打通预算绩效管理在基层落地的“最后一公里”,分九章内容介绍镇级预算绩效改革的全流程,为乡镇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财力支撑。 a预算绩效管理研究人员0 a地方预算x经济绩效x财政管理x财政改革x研究y东莞 aF812.765.5v502a东莞市财政局长安分局4著02a华南理工大学联合课题组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265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9001472100034001962150016002303300665002463330025009116060039009366900012009757110021009878010027010081164-056220241224104942.0 a978-7-5220-2646-6dCNY58.00 a20241224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人民币国际化报告h2024b专著f中国人民银行编 a北京c中国金融出版社d2024.12 a247页d29cm a为更好地研究人民币国际化发展,从2015年开始,中国人民银行宏观审慎管理局(原货币政策二司)组织人员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情况编写并出版年度中英文双语报告,供国内外市场参与者和研究人士参考。本报告回溯了2023年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趋势与总体特征,共分为六部分:第一部分为概要,开宗明义阐述了人民币国际化发展情况;第二部分介绍了2023年人民币国际使用,就跨境使用总体情况、经常项目收付、资本项目收付等展开讨论;第三部分就人民币国际化相关政策与改革进展进行了展开说明;第四部分聚焦离岸人民币市场,对其利率和汇率波动、存贷款、证券融资等进行分析;第五部分为趋势展望,人民银行将进一步便利经营主体在对外贸易投资中使用人民币;第六部分则分条缕析,介绍了2009—2024年人民币国际化大事记。 a人民币国际化研究人员0 a人民币x金融国际化x研究报告z2024 aF822v502a中国人民银行4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26 01982nam0 2200277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37001472050008001842100038001922150016002303000019002463140403002653300845006683330091015136060027016046900012016317010017016437010017016608010027016771164-056320250218102336.0 a978-7-5223-3613-8dCNY80.00 a20250218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金融学b专著f戴金平,万志宏主编 a2版 a北京c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d2025.01 a368页d26cm a财政部规划教材 a戴金平,南开大学经济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南开大学国家经济战略研究院院长,南开大学经济学院教授,跨国公司研究中心研究员,南开大学世界经济学科和金融学科主要学术带头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主要研究领域为货币金融、国际经济和国际金融,曾任南开大学国际经济研究所所长、跨国公司研究中心副主任、金融工程学院、金融发展研究院副院长。主持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课题,曾在国内期刊发表文章百余篇,出版专著10余部。 a作为经济金融专业基础理论课程教材,《金融学》教材立足中国经济发展的现实,以开放经济为背景,围绕“货币—信用”“机构—市场”,阐述金融微观融通渠道和宏观金融运行及管理,内容涵盖货币与汇率、信用与利率、金融资产与价格、金融市场与交易、金融机构与业务运作、货币需求与供给、金融总量与均衡、宏观调控与监管、金融发展等方面。本教材特色:一是突出理论脉络。围绕核心概念,从历史和逻辑线索阐述金融基本原理、基本知识及其运动规律;客观介绍主流金融理论及最新研究成果;二是高度联系金融现实,特别是中国金融经济运行的现实,反映改革开放在货币金融领域内的实践进展、政策争议和研究成果,探讨金融理论和实践发展中的问题。三是具有特色的案例探讨,针对金融领域内的新实践、新现象比如数字货币等问题,从金融学基本原理入手深入剖析其本质,探索其定价因素,激发读者的思考,有助于融会贯通。本书既可作为高等学校经济、管理等学科的金融学课程教材,又可供理论研究者和实际工作者参阅。 a本书既可作为高等学校经济、管理等学科的金融学课程教材,又可供理论研究者和实际工作者参阅0 a金融学x高等学校j教材 aF830v5 0a戴金平4主编 0a万志宏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780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8000271000041000651010008001061020015001141050018001291060006001472000060001532100042002132150016002553140677002713300434009483330035013825170025014176060027014426900015014697010015014848010027014991164-056420241111132008.0 a978-7-309-17680-3b精装dCNY99.00 a20241111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10000 ay z 000yy ar1 a春华秋实 饮流怀源b专著e我的计算机与金融研究f姚毓林著 a上海c复旦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d2024.10 a356页d24cm a本书作者的教育和工作经历横跨信息技术和金融管理领域。本书选取作者在1989-2004年期间发表的10篇重要论文,含计算机专业7篇(涉及分布式计算机系统、实时系统的形式分析、Petri网及应用、神经网络、模式识别、机器人视觉、知识表达、金融并行计算)和金融专业2篇(涉及股票价值估算、对冲基金的评估和选择),以及人工智能先驱、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西蒙(Herbert Simon)的学术生涯评述1篇。所有论文基本以原貌呈现、不作改动,其中,有6篇以英文、4篇以中文发表,有8篇发表于学术期刊、2篇收录在国际会议论文集。同时,作者记录了自己当时为什么做这方面的研究、文章是怎么写的、解决了什么问题以及其他相关信息,这对正在从事计算机或金融方向的科研人员来说,能够对自身的科研工作和个人发展有一定的帮助、借鉴和启示作用。 a姚毓林,上海复旦大学计算机专业学士、美国纽约大学斯特恩商学院MBA、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计算机专业博士。现为碧云资本执行合伙人,同时任纽约大学斯特恩商学院董事会成员和上海大学董事会成员。曾任美国路博迈亚太区副董事长兼董事总经理、美国艾威资本集团董事总经理、华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和首席投资官、美国贝伦斯资本合伙人等。曾任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金融市场专家组成员、中国证监会QDII专家组成员。主要工作领域为投资管理、资产配置、风险管理。 a从事计算机或金融方向的科研人员1 a我的计算机与金融研究0 a计算机应用x金融x研究 aF830.49v5 0a姚毓林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114 01194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13001001020015001131050018001281060006001462000130001522100034002822150015003163300366003313330035006975170029007326060029007616900015007907010034008057010039008397120023008788010027009011164-056520250217162555.0 a978-7-115-66188-3dCNY99.00 a20250217d2025 em y0chiy50 ea1 achiceng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银行技术手册b专著e数字化转型与竞争优势重塑f(英)蒂姆·沃克(TimWalker),(英)卢西恩·莫里斯(LucianMorris)著g中电金信研究院译 a北京c人民邮电出版社d2025.01 a95页d26cm a从出现雏形至今,银行业务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尤其是在计算机及互联网得到普及之后,银行业务的形态、载体、渠道、模式等更是日新月异。本书共10章,第1章为引言,内容包括银行业与技术的崛起、大型银行面临的技术挑战、本书导读;第2-10章分别介绍银行业的历史和现状,银行业技术入门,银行渠道业务,银行业务运营,银行卡业务,支付业务,监管、财务与合规,技术管理,银行业的未来。 a银行业务与技术融合的金融从业者1 a数字化转型与竞争优势重塑0 a数字技术x应用x银行业务 aF830.49v5 0c(英)a沃克c(Walker, Tim)4著 0c(英)a莫里斯c(Morris, Lucian)4著02a中电金信研究院4译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575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29001472050008001762100042001842150016002263000039002423300935002813330021012166060025012376900015012627010017012778010027012941164-056620250213092327.0 a978-7-309-17072-6dCNY88.00 a20250213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10000 ay z 000yy ar1 a投资学b专著f张宗新编著 a2版 a上海c复旦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d2025.01 a396页d26cm a金融专业学位研究生核心课程系列教材 a本教材紧扣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实务性、案例性的教学特点,按照金融专业硕士案例型教材的要求,在传统经典投资理论和定价策略基础上,加强投资理论和投资实践的融合,实现投资策略应用和中国证券市场实践对接。第一部分,专业化投资基础(第一至四章)。这部分重点从专业投资理论视角出发,对资产组合理论(MPT)、资产组合最优化与分散化、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套利定价理论(APT)和因子模型进行解析,强调经典投资理论与投资实践的有机结合。第二部分,证券分析(第五至七章)。这部分重点从“自上而下”的研究视角建立了证券分析的研究框架,内容包括“自上而下”的证券投资体系、股票估值模型应用、利率期限结构理论与应用、金融衍生产品定价模型与应用等。本部分立足本土金融与经典证券分析对接,突出复旦金融的特色与培养目标。第三部分,证券投资管理(第八至十章)。针对中国机构投资者风险管理与资产组合管理的现实性需求,结合中国证券市场工具与运行实际出发,教材系统阐述如何实施投资管理,尤其从专业机构投资者的视角讲授如何开展投资策略、资产配置、套保套利与对冲交易等专业化投资管理。 a高校金融专业师生0 a投资学x研究生j教材 aF830.59v5 0a张宗新4编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306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73001472100038002202150016002583140202002743300429004763330021009056060053009266900015009796900016009947010015010108010027010251164-056720241126112549.0 a978-7-5504-6471-1dCNY78.00 a20241126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510000 ay z 000yy ar1 a指数基金与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b专著e基于创新及社会责任视角f潘丽源著 a成都c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d2024.11 a160页d24cm a潘丽源,博士毕业于西南财经大学,现为西华大学经济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公司金融。曾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参与博士研究生中央高校基本业务课题2项,成都市市级财政科技项目1项,校级教育教学改革项目2项。 a本书选择创新和社会责任两个视角,研究指数基金对于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第一章为前言,总体性地介绍文章的内容及思路。第二章为文献综述,对国内外的已有研究进行梳理、总结及评述。第三章为指数基金相关介绍,明确本文所研究的指数基金范畴,介绍指数基金如今在国内的市场份额、规模,讨论指数基金现有的相关争议,详细分析指数基金对于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的潜力。第四章和第五章分别从实证角度分析指数基金的作用。第六章得出结论并提出政策建议。 a企业管理研究人员0 a指数x基金x投资x上市公司x企业管理x研究y中国 aF830.59v5 aF279.246v5 0a潘丽源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128 02156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39001472100034001862150016002203000041002363140275002773301251005523330013018036060029018166900015018457010015018608010027018751164-056920250205105855.0 a978-7-302-68244-8dCNY49.00 a20250205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股票投资理论与实务b专著f林峰主编 a北京c清华大学出版社d2025.02 a237页d26cm a高等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应用型系列教材 a林峰(1978-),男,经济学博士,教授。主讲《股票投资理论与实务》和《证券投资学》等课程,中青年教学能手。研究方向为产业组织理论,近年累计在CSSCI来源期刊发表学术论文8篇,出版专著2部,编著教材1部,获得厅级科研奖励一等奖1次、二等奖3次,校级教学科研三等奖3次,其他校级奖励13次。 a本书内容已经外聘专家审读审核通过后同意安排出版。大致内容:本书第1章是股票投资基础,特别介绍了股票与股份的关系、股票与其他投资工具的差异、投资与投机的关系,2.18万字;第2章是股票的价值、价格以及股价指数,1.96万字;第3章介绍了股票市场及其监管,3.21万字;第4章是股票的基本分析,特别介绍了信息的内涵与获取途径、股票投资主体的市场分析,4.95万字;第5章是技术分析,5.59万字;第6章是风险与收益,特别介绍了股票投资的风险、风险的分类、风险分析的方法、风险管控的逻辑原则和措施,介绍了股票投资的货币性收益和权益性收益,1.75万字;第7章介绍了股票投资的一般原则和常见方法,1.61万字。此外,在每章之后都提供了拓展阅读材料,如国内外股市经典影视作品、股市术语、非法荐股套路、巴菲特投资哲学、A股庄家简史、叶飞坐庄事件等。读者对象:社会一般股票投资者;校内各专业选修学生等。国内外历年股票投资实践证明,广大学生和社会公众投资者对国内外股票投资均有着不切实际的感性认知和预期,导致股票投资活动出现普遍的“赢一平二亏三”现象,针对这种情况,本书旨在开展理性投资者教育,使得投资者在掌握股票投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的基础上,特别掌握股票与股份的关系、股票与其他投资工具的差异、投资与投机的关系;特别掌握信息的内涵与获取途径、股票投资主体的市场分析;引导投资者完成对实战经验特别是失败经验的观摩和思考,籍以获得相对理性的认识,并在未来的投资活动中保持平常心,缩小亏损,扩大收益。 a高校师生0 a股票投资x高等学校j教材 aF830.91v5 0a林峰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06 01574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61001472100034002082150016002422250021002583140445002793300505007243330021012296060013012506900015012637010015012788010027012931164-057020250116132453.0 a978-7-302-67967-7dCNY98.00 a20250116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高股息投资笔记b专著e实现稳健收益的策略与实践f胡宇辰著 a北京c清华大学出版社d2025.01 a335页d24cm2 a深度投资分析丛书 a胡宇辰,毕业于四川大学和中央财经大学。10年证券从业经验,历任嘉实基金固定收益交易员,建信理财大类资产配置部投资经理,国泰君安证券资管多资产策略投资部副总经理、投资经理。长期从事债券投资交易、净值型理财和证券专户产品的投资管理工作,为建信理财评选的首批“优秀投资经理”。历史累计资产管理总规模逾1500亿元,所管产品曾获2019年《上海证券报》颁发的“金理财”、2020年《亚洲银行家》颁发的“中国区最佳资管产品”和2021年《中国证券报》颁发的“金牛奖”。 a本书基于作者长期从事股债混合资产投资的经验所成,是国内市场上第一本高股息投资领域的著作,深入探讨了股息投资的核心原则和实践技巧,旨在帮助投资者通过高股息策略构建投资组合,以实现红利低波和绝对收益的投资目标。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对高股息投资策略底层逻辑的梳理和探讨,基于大类资产相对价值视角对高股息资产和其他绝对收益类资产的比较,以及高股息个股和行业的具体分析案例。该书可以作为资产管理从业人员的参考读物,机构和个人投资者的工具书,金融专业在校生的课外读物或补充教材,以及财经媒体从业人员的专业提升好帮手。 a财经媒体从业人员0 a股票投资 aF830.91v5 0a胡宇辰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23 01333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33001472100044001802150015002243140219002393300542004583330019010006060013010196900015010327110017010478010027010641164-057120250219113729.0 a978-7-5217-7384-2dCNY68.00 a20250219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价值志h01b专著f芒格书院编 a北京c中信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d2025.02 a94页d21cm a芒格书院由资深出版人施宏俊先生于2020年创立,是一个致力于终身学习和认知升级的知识资源平台,专注于推动价值投资理念的传播与实践。芒格书院通过“细读芒格”系列深入解析芒格的思想和实践,探讨投资大师的成功秘诀和人生之道。 a《价值志》是芒格书院计划推出的价值投资MOOK。01辑主题为“设计师芒格”,全书以芒格年表收尾,记录芒格生平的大事与思想轨迹。内容涵盖经典阅读资料、投资研究、实战指南、行业热点、投资经验与智慧各方面,收录了包括芒格2023年每日期刊股东会讲话、芒格书院2023年5月独家对话芒格的实录,及李录在芒格先生去世时写作的纪念文章。还收录了深度解读巴芒投资操作与理念的文章、当代投资人的演讲与研究等,使读者能更深入地了解价值投资的思想源流,向读者传递价值投资的最新发展与实践,也使读者能够更完整直观地了解价值投资动态、细读经典理论、吸收前人经验、感悟专业分析。 a股票投资爱好者0 a股票投资 aF830.91v502a芒格书院4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006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5001472050008001922100034002002150015002343300352002493330083006016060023006846900015007077010015007228010027007371164-057220250217162118.0 a978-7-115-66003-9dCNY49.90 a20250217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零基础学炒股从入门到精通b专著f张昆编著 a4版 a北京c人民邮电出版社d2025.01 a48页d24cm a本书基于新股民的学习需求,介绍了股票操作的入门知识。全书共13章,分别讲解了股票的基础知识、如何开户、股票常见术语、每个股民必看的K线图、盯盘必须注意的几个细节、如何根据大盘情况决定自己的操作、如何根据成交量进行判断和操作、如何根据涨停板情况进行操作、如何看懂技术指标、如何判断主力动向、怎样投资基金、如何进行短线炒股实战、如何进行中长线炒股实战等。 a本书可供广大新股民入市的必备书籍,同时也可作为股票投资短训班的培训教材或参考书0 a股票投资x基本知识 aF830.91v5 0a张昆4编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2018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057001482100030002052150016002353140560002513300839008113330015016506060023016656900015016887010017017037010017017208010027017371164-057320241015144544.0 a978-7-5501-9221-8dCNY189.00 a20241015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460000 ay z 000yy ar1 a突维b专著e提升量化思维18种指标f赵梓鉴,秦攀科编著 a海口c南方出版社d2024.11 a126页d29cm a赵梓鉴 法学硕士,金融资深投资人,货币流通领域研究学者,宏观经济领域自媒体博主,《投资之路》课程体系创建人。代表作品《玩转投资》《突维突维,提升量化思维18种指标》。秦攀科 北京邮电大学工学博士,主要从事基于人工智能的期货量化交易软件研发,有着数十年的量化交易产品研发经验。研究方向包括人工智能、下一代网络传输技术(5G)、云计算、跨平台异构融合软件架构设计、软件定义光传送网(TSDN)和无源光网络(PON)等。曾就职于华北计算技术研究所(中电15所)和联想(北京)有限公司,河南理工大学软件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科院广州能源研究所青年客座专家,南昌理工大学客座教授。 a本选题为一本专门讲解股票投资中的经典指标的社科书。在股市这个检验个人理性、意志与智慧的严峻竞技场上,在这充满机遇与风险的海洋中,每一个交易者都如同一位勇敢的航海者,手持指南针,驾驶着船只,在波涛汹涌的海面上寻找着潜藏的价值宝藏。而技术指标,便是这航海者手中的指南针。它们如同一把把精准的测量工具,帮助交易者穿越市场的迷雾,洞察市场的脉动。MACD、KDJ、CCI、BOLL等经典指标,如同航海图上的航标,指引着交易者辨识市场的趋势,把握市场的节奏。在本选题中,作者精细地讲解了如何将这些指标通过复杂的计算和分析,将市场的信息转化为可视化的数据,以便让交易者能够更直观地理解市场的运行规律,从而做出更为明智的决策。本书深入探索18种关键技术指标背后的深层含义与实战价值,让读者真正理解这些指标的原理和应用方法。同时,本书还将向读者揭示如何将这些冰冷的数据工具与温暖的人性关怀相结合,即如何通过调整交易心理流程和正念等心理技巧,来提升交易的效果和稳定性。 a股票爱好者0 a股票投资x基本知识 aF830.91v5 0a赵梓鉴4编著 0a秦攀科4编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017 01116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33001472050008001802100042001882150016002303300527002463330013007736060029007866900015008157010017008308010027008471164-057420241225112122.0 a978-7-312-06179-0dCNY58.00 a20241225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40000 ay z 000yy ar1 a证券投资学b专著f谭中明编著 a4版 a合肥c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d2024.12 a408页d24cm a本书是对我社2014年8月出版的《证券投资学》(第3版)的进一步修订,且列入普通高等教育江苏省“十三五”省级计划教材。第4版新书包括5部分内容共15章,与第3版相比,新版书根据国内外证券市场近来5年的巨大变化,对证券投资的知识架构、证券市场、投资机制、资本运作规律、金融工具、金融创新、投资的价值分析、投资技巧与策略、证券投资的收益与风险、市场监管、投资组合选择理论、资本资产定价理论、套利定价理论等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调整和修订。新版书内容新颖,资料详实,叙述深入浅出,紧密联系复杂多变的证券投资市场实际,分析通透,简明实用,操作性好。 a高校学生0 a证券投资x高等学校j教材 aF830.91v5 0a谭中明4编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26 01474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31001472100034001782150016002123140301002283300597005293330021011266060029011476900012011767010017011888010027012051164-057520240821145604.0 a978-7-308-25363-5dCNY79.00 a20240821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30000 ay z 000yy ar1 a国际金融b专著f俞洁芳主编 a杭州c浙江大学出版社d2024.08 a440页d26cm a俞洁芳,浙江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金融理论与政策、国际金融、数字金融,曾获“浙江省高等学校教坛新秀”奖、浙江大学优质教学奖等教学类荣誉,2015年以来一直从事金融国际化领域研究,出版相关专著7本(其中1本为英文),出版数字金融领域相关专著1本,曾出版《网络金融学》等教材2本。 a《国际金融》是研究国际间的货币关系和国际金融活动规律的一门学科。本教材主要包括四方面内容,国际金融理论与政策;国际金融实务;国际金融市场活动;国际金融体系及国际金融协调机制等。具体章节涵盖国际收支和国际收支平衡表;国际收支理论;国际储备;外汇与汇率;汇率决定理论;汇率制度与汇率政策;外汇市场;国际金融市场;国际资本流动;银行国际化与国际业务发展;开放经济下的国际协调与合作。教材主编团队将多年来在银行国际化、保险国际化、债券国际化等方面的系列成果纳入教材体系,讲好国际金融领域的“中国故事”。依托浙江数字经济特色和团队数字金融领域研究优势,将金融科技、数字金融等元素纳入传统的国际金融范畴。 a高校金融专业师生0 a国际金融x高等学校j教材 aF831v5 0a俞洁芳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0822 02028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8000271000041000651010013001061020015001191050018001341060006001522000061001582100036002192150016002553301384002713330023016556060023016786900014017017010029017157020015017448010027017591164-057620241030113048.0 a978-7-5057-6005-9b精装dCNY78.00 a20241030d2024 em y0chiy50 ea1 achiceng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资本神庙与炼金游戏b专著f(英)菲利普·罗斯科著g冯华杰译 a北京c中国友谊出版公司d2024.12 a349页d21cm a这是一本内容丰富、引人入胜的金融历史故事书。追溯了从17世纪至21世纪,与证券交易所相连的那些推动金融发展与变革的历史事件(如:股份公司的诞生、期货市场的形成、信贷金融体系的建立、金融化时代的开端、私募股权的出现等)。每一章节都仿佛是一部生动的金融主题单元剧,将金融历史、技术细节、有趣的轶事以及对市场参与者(投机者、政府、股票经纪人、私人投资者等)形象的生动刻画,融合在一起。向读者揭开了英美多家证券交易所的神秘面纱,呈现隐藏在其背后的另类历史、及荒诞故事。为读者呈现“金融体系”在人类世界里被塑造、被征用、被引爆、被重建,继而反过来塑造、摧毁和指引人类世界的精彩刺激的现实故事。同时也是一本金融认知手册,将理论、历史、现实、方法相结合,是对现代金融体系的简明入门。在对金融故事的娓娓道来中,融合介绍了金融工具(商业票据、股票、债券、期货等)、金融手段(同业拆借、杠杆收购、证券化等)、金融市场(AIM/OFEX等),交易系统(TOPIC/EPIC/SEAQ等)等,及它们被塑造、被利用的过程。作者用更具趣味性、故事性的方式为读者解读金融专业知识,带领读者了解金融世界的来龙去脉,呈现金融体系的本质逻辑。从芝加哥期货交易所因投机狂热而爆发的金融抽象交易,到成为好战国家原始洗钱工具的伦敦股票市场,再到华尔街用私人抵押贷款将美国小额贷款人和房主拉入完全由投资银行主导的资本圈……作者通过“证券交易所”这一串联起本书内容的具象化客体,勾勒出证券交易所涉及的经济、政治和历史纠葛。剥去证券交易所高大上的虚幻外壳,深入剖析人类发明塑造金融工具的原始动机、人类的投机本能、证券交易的运作机制,揭示金融的本质,并提出批判性思考。 a金融经济史研究人员0 a金融x经济史y世界 aF831.9v5 1c(英)a罗斯科b菲利普4著 0a冯华杰4译 0aCNb丰涵文化c20241031 01237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3001472100030001902150016002203300659002363330021008956060035009166900014009517010015009658010027009801164-057720250214141445.0 a978-7-5186-0580-4dCNY78.00 a20250214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金融安全理论与技术研究b专著f赵扬帆著 a北京c金盾出版社d2024.09 a216页d26cm a本书以维护我国国家安全和军事斗争准备的战略需求为牵引,以把握国防经济理论发展的前沿趋势为目标,主要内容有问题提出、基本理论要素、主体研究内容和理论应用四个方面。全书共分为六章。第一章围绕金融安全的背景意义、思路等进行论述;第二章对金融安全的相关概念、定位、作用和特点等基本理论要素进行阐述;第三、第四、第五章为主体研究内容,分别就金融安全的机理、空间、途径与样式及流程体系进行阐述;第六章为金融安全理论应用部分,对上述基本理论的应用进行探讨。各部分研究内容以国防经济理论为基础,结合复杂金融、信息技术、社会网络等相关理论最新成果,将未来安全形势、网络化金融科技的发展趋势与我国新时代军事战略方针相结合,提出了一套以多域耦合为特征的金融安全理论与技术框架。 a金融风险研究人员0 a金融风险x风险管理x研究y中国 aF832.1v5 0a赵扬帆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733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101001472100034002482150016002823140401002983300609006993330025013086060031013336900014013647110031013787110043014098010027014521164-057820241127135316.0 a978-7-5508-4640-1dCNY80.00 a20241127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30000 ay z 000yy ar1 a杭州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二十年b专著f杭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杭州市经济信息中心(杭州市信用中心)编 a杭州c西泠印社出版社d2024.11 a108页d26cm a杭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是杭州市人民政府根据《中共中央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决定》和省委、省政府批准的《杭州市机构改革方案》,贯彻落实党中央、省委和市委关于发展改革工作的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坚持和加强党对发展改革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的工作部门。州市经济信息中心(杭州市信用中心)是杭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直属单位。承担全市经济运行监测、预测、预警和经济社会重大问题研究咨询服务工作。 a本书旨在系统总结杭州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发展情况,主要分为三个篇章:第一篇,“杭州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综述”,归纳提炼“信用杭州”高质量发展举措和成效;第二篇,“区、县(市)社会信用体系特色亮点”,重点呈现13个区、县(市)的典型经验;第三篇,“杭州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综合分析”总结提出“信用杭州”建设的“十大成就”、面临挑战和“八大展望”。《杭州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二十年》是杭州市首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全景式报告。希望通过持续编写、跟踪记录“信用杭州”发展进程,及时总结实践经验与创新探索,更好发挥政府在信用建设中的组织协调、示范引领、监督管理作用,调动各类主体积极性、创造性,共同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 a信用制度建设研究人员0 a信用制度x建设x研究y杭州 aF832.4v502a杭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4编02a杭州市经济信息中心(杭州市信用中心)4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128 01470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72001472100030002192150016002493140248002653300501005133330053010146060051010676900015011186900014011337010015011477010015011628010027011771164-057920241224145426.0 a978-7-116-14424-8dCNY68.00 a20241224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PPP项目绩效付费不良行为识别、演化及治理研究b专著f梁秀峰,郭建明著 a北京c地质出版社d2024.12 a225页d26cm a梁秀峰,男,1989年生,汉族,河北石家庄人,博士,河北地质大学讲师,主要从事工程项目管理研究。2016年9月-2020年6月,在中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土木工程规划与管理学习,取得博士学位。2018年9月-2018年12月,在美国辛辛那提大学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做交流访问。 a本书以PPP(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项目实践为背景,开展PPP项目不良行为的识别、演化及治理的研究。在收集大量PPP项目绩效付费案例的基础上,以文本挖掘技术为工具,识别PPP项目绩效付费行为;构建行为演化博弈模型,解析PPP项目绩效付费行为之间内在演化机理;建立绩效付费行为动态演化模型,揭示绩效付费行为动态演化轨迹;构建行为动态演化影响量测模型,设计行为动态演化治理方案,调节行为动态演化影响。本书提出的治理策略与改进措施,旨在为PPP项目的规范运作与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与实践指导,促进公私合作领域的高质量发展。 a本书可供工程管理及相关专业科研人员、高校师生参阅0 a政府投资x合作x社会资本x项目管理x研究y中国 aF832.48v5 aF124.7v5 0a梁秀峰4著 0a郭建明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26 01933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057001482100038002052150016002433140785002593300509010443330017015536060035015706900015016057010017016207010015016378010027016521164-058020241218140308.0 a978-7-5228-4540-1dCNY128.00 a20241218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公益创投项目管理b专著e理论与实务f吕宵红,刘强主编 a北京c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d2024.12 a315页d24cm a吕霄红,女,汉族,毕业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留学德国不莱梅大学;现为内蒙古大学民社院社会工作系资深讲师、研究生导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中国社工教育协会儿童专委会常务理事、内蒙古妇联性别平等专家委员会专家、内蒙古家庭教育服务指导中心专家、内蒙古北辰智库专家,呼和浩特市睿联凯舟社会工作发展中心理事长、呼和浩特市社会工作协会秘书长;主要研究领域为社区治理和社会工作;主要著作有《“三社联动”社区实务模式——呼和浩市为例》等。刘强,男,博士,毕业于清华大学社会学系,讲师,现为内蒙古北宸智库研究中心专家、呼和浩特市睿联凯舟社会工作发展中心副理事长、呼和浩特市社会组织创新服务基地专家团队专家;研究领域为社会工作理论和研究方法、社区治理、社会工作评估;社会兼职,主编和撰写《互联网与转型中国》(2014年)和《社区评估实务模式,资源与需求评估》(2019年)等,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十余篇。 a本书在公益创投的背景下,以项目管理的理论探索为主线,以H市首届公益创投大赛十五个项目为典型案例,运用项目管理的五个阶段、十个领域进行项目评估和实务研究,以期为我国公益创投项目的管理与创新提供参考和借鉴。全书分为理论篇、实务篇、对策篇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理论篇,对项目管理进行了综述和概述,阐述了项目管理的过程和领域;第二部分实务篇,以H市首届公益创投大赛为例,对十五个项目的设计、实施及成效等进行了项目评估,为公益项目管理质性研究提供了依据。第三部分对策篇针对公益创投项目管理中的一些不足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 a创业投资人员0 a创业投资x项目管理x案例y中国 aF832.48v5 0a吕宵红4主编 0a刘强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19 01667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67001472100034002142150016002483301073002643330021013376060025013586900014013837010013013978010027014101164-058120241018103645.0 a978-7-301-35633-3dCNY68.00 a20241018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中国式金融现代化b专著e基于中国金融市场创新的微观研究f陈佳著 a北京c北京大学出版社d2024.10 a346页d26cm a本书利用丰富的微观数据和扎实的研究方法探究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维度——中国金融市场的现代化。全书共分为三个专题:金融市场创新、金融市场人才、金融市场风险防范。第一个专题通过业界大量的实证数据,研究了互联网金融投资者的“金融教育程度”即投资者掌握的金融知识以及有助于判断金融产品风险和收益的信息如何影响他们对所投资产品的表现的评估,从而影响其投资决策和结果。第二个专题将我国上市企业的人才引进和企业的税务行为结合起来,通过中国业界大量的实证数据,研究了中国上市企业董事会成员的个人经历如何影响企业的缴税行为。研究表明,会计、管理和税务背景背景的董事占比较多的公司能更好地避免采用极端的税务策略,而是采用更为稳健的税务策略。第三个专题创新性地借助于交易所披露的交易公开信息和涨停板制度所提供的自然实验设定,剔除了引起投资者关注事件背后的基本面影响,纯粹地考察投资者关注带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规范适度的监管性信息披露引发的市场关注降低了市场信息不对称,抑制了股价过度波动,提高了市场定价效率。本书研究为证券市场监管层和资产管理从业者提供了一定启示;有利于我国防范化解金融市场中非理性交易带来的风险;同时为我国充分发挥人才引进战略优势、推动金融市场创新提供了有益的思路。 a金融市场研究人员0 a金融市场x研究y中国 aF832.5v5 0a陈佳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024 01226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73001472100034002202150016002543140145002703300411004153330021008265170033008476060035008806900015009157010015009308010027009451164-058220250102144932.0 a978-7-5115-8605-6dCNY58.00 a20250102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有限注意力、情绪与舆论b专著e中国证券市场媒体传播机制研究f刘瑾鸿著 a北京c人民日报出版社d2024.12 a274页d24cm a刘瑾鸿,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新闻学硕士,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院社会学博士。出版专著2部,教材1部,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论文21篇。 a证券市场是依赖信息流动支撑的社会场域,给传播学提供了新鲜而独特的社会场景。证券市场也是媒体传播效果的试金石。媒体对于证券市场的舆论引导经历了从政治道德框架向利益劝服和信息服务的转变。本书在对人类金融史和中国证券市场的历史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尝试对中国证券市场中的舆论现象进行描述和研究。全书分为九章:货币即信息、资本即媒介、金融的偏向、有限注意力、情绪传播学、国家债务人、他者的瞭望、舆论市之辩、异化的媒体。 a证券市场研究人员1 a中国证券市场媒体传播机制研究0 a证券市场x传播媒介x研究y中国 aF832.51v5 0a刘瑾鸿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09 01050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5001472100034001922150016002263300465002423330025007076060031007326900015007637010015007788010027007931164-058320250120162515.0 a978-7-5220-2683-1dCNY48.00 a20250120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中国公司汇率风险敞口研究b专著f刘尔卓著 a北京c中国金融出版社d2025.02 a204页d24cm a本书利用中国上市公司数据,以文献回顾和实证分析为主要手段,结合适当的图像分析和理论模型,详细分析了汇率风险敞口对公司两类融资成本的影响,即对公司股权再融资折价和公司债风险溢价的影响,从不确定性、信息不对称和公司内部的利益冲突角度解释了汇率风险敞口影响融资成本的潜在机制。研究发现,汇率风险敞口将使公司在发行股票再融资时承担更高的综合发行成本;汇率风险敞口将增加公司的违约风险,增加公司的债券融资成本;公司存在债券汇率风险敞口,但它在数值上小于股票汇率风险敞口。 a公司债券汇率研究人员0 a公司债券x汇率x研究y中国 aF832.51v5 0a刘尔卓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23 01302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9001472100034001962150016002303300725002463330021009716060025009926900015010177010013010328010027010451164-058420241223115137.0 a978-7-5220-2634-3dCNY56.00 a20241223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中国债券投资人保护条款应用探析b专著f徐光著 a北京c中国金融出版社d2024.11 a256页d24cm a为加强债券市场投资人保护机制建设,2016年银行间市场推出了债券“投资人保护条款”,旨在强化债务融资的契约约束力度。本书通过挖掘全新的债券投资人保护条款数据,分层次递进地探讨了投资人保护条款在事先选择、事中发行和事后违约整个债券生命周期的效用,系统回答了投资人保护条款这项创新制度安排对我国债券市场运行效率发挥的作用。本书的研究发现,具有评级水平低、债券规模小、企业杠杆率高等偿债风险大的债券,更有可能选择添加投资人保护条款。在添加投资人保护条款后,企业可以提高债券发行成功率,扩大债券融资规模。而在发生违反投资人保护条款的“技术性违约”事件后,企业的债券市场融资将受到冲击,债券发行规模显著下降。针对上述现象,本书从加强债券市场法制基础建设,强化投资人保护条款法律效力,提升债券投资人集体行动机制效率等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a债券市场研究人员0 a债券市场x研究y中国 aF832.51v5 0a徐光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26 01187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065001482100030002132150016002433300446002593330141007056060029008466900018008757110037008938010027009301164-058520250219084223.0 a978-7-5144-5877-0dCNY298.00 a20250219d2023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香河县农村信用社志b专著f《香河县农村信用社志》编纂委员会编 a北京c方志出版社d2023.11 a515页d26cm a《香河县农村信用社志》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全面反映香河县农村信用社100年发展历史和现状,着重记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特别是1996年与中国农业银行脱离行政隶属关系后的发展历程和取得的辉煌成绩,展示地方特色,积累、传承地方文献,力求达到思想性、科学性和资料性的统一。全书资料翔实,纲目清晰,特色鲜明。 a本书为香河县农商行系统领导干部追思过去,展望未来,振兴香河提供借鉴,对促进香河县各项事业发展都将发挥重要作用,是一部重要的工具书和资料库0 a农村信用社x概况y香河县 aF832.722.4v502a香河县农村信用社志编纂委员会4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519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4001472100038002012150016002393140351002553300558006063330021011646060038011856900014012237010013012378010027012501164-058620250103144237.0 a978-7-5228-4869-3dCNY99.00 a20250103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中国城乡金融关系发展史b专著e1949-2019年f陈俭著 a北京c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d2024.12 a315页d24cm a陈俭,河南罗山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史专业博士,现为闽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经济发展与现代化、马克思主义与当代城乡协调发展等方面的研究。主持国家级项目2项,即“中国农村信用社研究(1951-2010)”“新中国城乡金融关系发展研究(1949-2019)”,获省社科优秀成果奖2项,出版著作1部,发表论文30余篇,人大复印资料转载3篇。 a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城乡金融制度变迁,城市金融与乡村金融之间的关系经历了曲折的变化。总体而言,分为四个阶段:1949-1957年,城市金融对农村金融的扶持与新型城乡金融关系的构建;1958-1978年,城乡金融关系的“统一化”与城乡金融低水平、低层次发展;1979-2005年,城乡金融关系的分化与城乡金融的非均衡发展;2006-2019年,城乡金融关系统筹联动与城乡金融均衡化发展。本书以新中国城乡金融关系发展的历程(1949-2019年)为研究对象,从城乡金融互动入手全面分析各历史时期城乡金融关系发展演变及其特点、形成原因与影响,探讨城乡金融关系演进的基本规律,总结城乡金融关系发展的经验教训。 a城乡金融研究人员0 a城乡金融x经济史y中国z1949-2019 aF832.9v5 0a陈俭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09 01499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061001482100038002092150016002473140334002633300535005973330029011326060039011616900015012007010015012158010027012301164-058720241230153456.0 a978-7-5227-4647-0dCNY118.00 a20241230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数字普惠金融对城乡资本错配的缓解作用研究b专著f李晓龙著 a北京c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d2025.07 a318页d24cm a李晓龙,经济学博士,贵州财经大学应用经济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贵州省社科规划课题、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项目、贵州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贵州省理论创新课题等科研项目十余项,主研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重点项目、青年项目和省部级项目十余项。在《经济科学》,Applied Economics等刊物发表论文二十余篇,出版学术专著一部。 a本书在回顾和借鉴相关基础理论、文献成果以及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首先界定了数字普惠金融、城乡资本错配等相关概念,剖析了数字普惠金融缓解城乡资本错配的理论机理,构建了数字普惠金融缓解城乡资本错配的理论模型;其次分析了数字普惠金融与城乡资本错配的现状及问题,并实证考察了数字普惠金融影响城乡资本错配的直接效应,以及数字普惠金融通过缓解城乡资本错配对城乡融合发展产生的间接效应;最后系统阐述了数字普惠金融缓解城乡资本错配的总体构想,科学设计了数字普惠金融缓解城乡资本错配的宏观路径和微观路径,并提出了数字普惠金融缓解城乡资本错配的协同政策。 a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研究人员0 a数字技术x应用x金融业x研究y中国 aF832-39v5 0a李晓龙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02 01013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1001472100038001882150016002263300427002423330027006696060033006966900014007297010013007438010027007561164-058820241016142542.0 a978-7-5744-1250-7dCNY80.00 a20241016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220000 ay z 000yy ar1 a数字金融理论与实践创新b专著f葛青著 a长春c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d2024.03 a338页d26cm a本书主要研究数字金融领域理论和实际应用创新。本书首先对数字金融的基本概念、技术和发展趋势进行介绍,包括区块链技术、数字货币、数字支付等;然后探讨了数字支付和结算系统的理论基础,包括移动支付、电子货币、虚拟账户等,以及它们在金融生态中的创新,并详细的分析了区块链技术的原理和在金融领域的应用,如智能合约、数字资产管理、供应链金融等;最后探索了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先进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创新,如信用评估、风险管理、市场预测等。 a数字技术金融业研究人员0 a数字技术x应用x金融业x研究 aF83-39v5 0a葛青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017 01003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3001472100036002002150016002363300405002523330025006576060037006826900012007197010015007318010027007461164-058920240607143927.0 a978-7-5761-0615-2dCNY62.00 a20240607d2023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30000 ay z 000yy ar1 a大数据背景下高职财经教育创新研究b专著f蔡大勇著 a秦皇岛c燕山大学出版社d2023.11 a307页d26cm a本书以大数据背景下高职课程教学改革为主线,分别介绍了大数据对高职教育的影响、高职教育的课程设置、课程教学整体设计、任务型模块教学设计与实施;重点研究了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和廉政文化教育;充分分析了高职教育任务型课程实施的条件建设;最后,提出了高职教育有效课堂持续改进的创新举措。本书在大数据思维意识下,对高职教育课程教学改革进行一定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为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创新研究提供重要的参考系。 a高职教育研究相关人员0 a财政经济x教学研究x高等职业教育 aF8-4v5 0a蔡大勇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0612 01051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63001472100042002102150016002523300435002683330021007036060039007246900016007637010015007798010027007941164-059020241112123321.0 a978-7-5638-3789-2dCNY56.00 a20241112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对健康不平等的影响研究b专著f赵羚雅著 a北京c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d2024.10 a313页d24cm a本书为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教师专著。本研究关注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对健康不平等的影响,研究发现,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显著改善居民健康状况并缓解健康不平等。机制分析显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通过提升低收入居民的医疗服务可及性和医疗服务利用水平,缩小医疗服务可及性和医疗服务利用水平不平等,进而缓解健康不平等。因此,为不断改善居民健康不平等状况,应继续增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公平性和可持续性,合理配置医疗资源,重视疾病预防与保健。 a保险制度研究人员0 a基本医疗保险x保险制度x研究y中国 aF842.613v5 0a赵羚雅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114 01011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9001472100034002062150016002403300380002563330049006366060035006856900019007207010015007398010027007541164-059120250217104232.0 a978-7-5645-9874-7dCNY80.00 a20250217d2023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410000 ay z 000yy ar1 a无锡市医保结算清单填报指导手册b专著e2023版f李江主编 a郑州c郑州大学出版社d2023.08 a386页d25cm a全书共分7章,分别介绍了医保结算清单的目的及意义、采用的国家或者部门标准要求、填报部门和相关人员的责任要求、住院医保结算清单填报要求和标准、主要诊断选择要求、其他诊断填报要求、手术及操作填报、ICD-10和ICD-9-CM-3填报管理。内容条理清楚,文字流畅,主要作为无锡市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付费医疗机构在填报及上传医疗保障基金结算清单信息时提供参考,是从事疾病编码、医保结算等人员的工作用书。 a本书是从事疾病编码、医保结算等人员的工作用书0 a医疗保险x原始凭证y无锡j手册 aF842.613-62v5 0a李江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450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13001001020015001131050018001281060006001462000045001522100038001972150016002353140506002513300315007573330029010726060049011016900018011507010013011688010027011811164-059220241126112354.0 a978-7-5504-6478-0dCNY88.00 a20241126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aeng aCNb510000 ay z 000yy ar1 a中国寿险业数字化转型研究b专著f卓志等著 a成都c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d2024.11 a216页d24cm a卓志,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博士,教授。主要从事商业保险、风险管理和精算等领域的研究和高教管理。主持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和面上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及省部级课题10余项,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出版个人专著5部,主编全国和国家重点图书以及行业规划教材等6部;主持国家级精品和资源共享课程《寿险精算》。成果多次获全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经济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国家教材最高奖、国家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和二等奖、四川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等国家与省部级教学科研奖励。 a本书从寿险业数字化转型的发展历程出发,剖析寿险业数字化转型的动因、理论与本质逻辑,探索寿险业数字化转型的工具与路径,从企业和地区层面入手,分别研究了数字化转型对寿险公司经营绩效的影响和数字化转型对寿险业发展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研究我国寿险业数字化转型的风险与治理,最后对寿险业数字化转型的方向与路径进行分析讨论。 a寿险业数字化转型研究人员0 a数字技术x应用x人寿保险x研究y中国j汉、英 aF842.62-39v5 0a卓志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128 02191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39001472100042001862150016002283141091002443300507013353330031018426060019018736900013018927010017019058010027019221164-059320250113103204.0 a978-7-5124-4668-7dCNY78.00 a20250113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文化传播h第10辑b专著f蔡劲松主编 a北京c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d2024.12 a356页d24cm a蔡劲松,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公共管理学院)院长,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院长。入选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北京市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等。兼任全国公共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MPA)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艺术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副理事长、中华出版促进会教育新闻出版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高校博物馆育人联盟副秘书长、北京高校新闻与文化传播研究会副理事长、北京市政治学行政学学会常务理事、两岸文化创意产业高校研究联盟理事、北京市民族联谊会理事、《文化传播》主编等。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城市雕塑家协会会员。主要从事文化传播与管理、风险与应急管理、科技创新治理、高教管理及公共艺术等领域的研究。主持完成国家级省部级科研及文化建设项目20余项,发表论文10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5部、文学艺术著作8部。曾获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一等奖,工业和信息化优秀研究成果一等奖、二等奖,全国高校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一等奖,全国高校博物馆优秀育人成果特等奖,全国高校“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示范项目,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等教学科研奖励20余项。 a当今时代,社会文化发展日新月异,文化传承创新及文化建设实践对文化传播管理领域的学术体系建构,提出了新课题、新要求。本书旨在推动当代文化传播与管理实践各学科领域的交叉整合、融汇互通,植根文化土壤,聚焦文化实践,力求探索文化传承创新新思路,树立文化传播与管理研究新框架。全书围绕文化传播、文化管理等交叉学科的学术动态、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收录多篇文化传播与管理领域的前沿学术成果,并分为“前沿视点”“文艺论衡”“专题研讨”“学术观察”“博士生论坛”等,融新观点、新方法、新视角于一体,为读者提供参考和借鉴。 a文化传播研究人员,高校师生0 a文化传播j丛刊 aG0-55v5 0a蔡劲松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16 01517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081001482100034002292150016002633140397002793300423006763330027010995170039011266060039011656900015012047010017012198010027012361164-059420241031142925.0 a978-7-5618-7846-0dCNY106.00 a20241031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20000 ay z 000yy ar1 a新时代·新学科·新使命b专著e非物质文化遗产学国际学术论坛论文集f冯骥才主编 a天津c天津大学出版社d2024.10 a298页d26cm a冯骥才,中国当代作家、画家和文化学者,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院长,教授。中国文联荣誉委员、中国民协名誉主席、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专家委员会主任、中国传统村落保护专家委员会主任等职。他是“伤痕文学”代表作家,其“文化反思小说”在当今文坛影响深远。作品题材广泛,形式多样,已出版各种作品集二百余种。他倡导与主持的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传统村落保护等文化行为对当代人文中国产生巨大影响。 a本书是2023年10月在天津大学举办的“新时代·新学科·新使命”非遗学国际学术论坛优秀论文成果集。由冯骥才先生担纲主编,囊括了30余位国内外非遗研究领域权威学者对于非遗学的新思考。其中包含了非遗学原理、学科建设路径、非遗学知识论、方法论等,文集思想深刻,视角多元,内容丰富,是非遗学不可绕过的重要读本。本书是国内外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专家智慧的结晶,对于推动我国非遗学的建立,助力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事业的发展都具有巨大价值。 a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人员1 a非物质文化遗产学国际学术论坛论文集0 a非物质文化遗产x国际学术会议j文集 aG112-53v5 0a冯骥才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107 02301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39001472100034001862150016002203141233002363300259014693330227017286060023019556900012019787010015019907010015020058010027020201164-059520250205114556.0 a978-7-302-68156-4dCNY79.00 a20250205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文创产品设计b专著f马黎,陈哲主编 a北京c清华大学出版社d2025.02 a292页d29cm a马黎,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讲师、高级工艺美术师、教研室主任、广州市包装技术协会设计委员会副秘书长,女,年龄,44,研究领域,艺术设计,讲授,图形设计、标志设计、字体设计、UI设计、CI设计、视觉传达设计、包装设计、招贴设计、服务设计等专业课程。研究成果,参与出版艺术设计教材2本,发表论文2篇,2020-12-08高校科创空间软装设计 文斐文化传媒(上海)有限公司 项目负责人、2021-02-10 关于适用于人参产品包装图画合同书 广东紫云轩中药科技有限公司 项目负责人。陈哲,男,华南农业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家具及家居产品设计、产品服务系统设计。主持省级科研3项,省级教育教改课题4项;横向课题如干;主编教材3部,副主编2部;发表论文20余篇。孙浩澜,成都开放大学教师。专业主持人、礼仪形象指导教师、四川省片区青少年语言表演考级评委、华语杯四川赛区评委、成都电视台特邀评委嘉宾、四川省各高校、社区及企业特聘语言形象指导教师,国家级心理咨询师。李隆宇,四川省美术家协会连环画漫画艺委会秘书,成都市美术家协会连环画动漫艺委会副秘书长,四川省青少年文学艺术联合会绘本专委会理事。四川青少年漫画(插画)展评委,蜀都书画院会员,四川省教育学会会员,成都市教育学会会员。卢文军,男,1985年生,江苏常州人。GMAKE视觉研究所(上海十亩堂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创办人,现任苏州高博职业学院专任教师,全国联合毕业设计AIGC首席导师,山东工艺美术学院联合授课导师。 a本书深入探讨文化创意产品设计的理论与实践,系统分析文创产品创新设计的多个维度,如形态、功能、材料等,并结合IP消费体验的趋势,探讨文创产品在IP开发、设计运用和叙事体验等方面的策略,提出“全链路式”的设计流程,覆盖从创意到市场的各个阶段,并提供实操性的指导。 a本书适合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工业设计专业、创意产业与创业等专业作为教材使用,也适合高校设计专业教师、设计行业工作者、文化产业从业者、市场营销和品牌管理专业人士、文化政策和规划部门的公务员、手工艺品制作者和传统艺人等作为参考书0 a文化产品x产品设计 aG114v5 0a马黎4主编 0a陈哲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06 01263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13001001020015001131050018001281060006001462000041001522100032001932150016002253140242002413300409004833330029008926060039009216900015009607110019009758010027009941164-059620241226103213.0 a978-7-5104-8024-9dCNY58.00 a20241226d2024 em y0chiy50 ea0 aengg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漫谈东西i节日篇b专著f中国新闻社编 a北京c新世界出版社d2024.12 a160页d21cm a中国新闻社,简称“中新社”,英文全称为China News Service,简称CNS。作为综合性的国家通讯社,中新社建立了24小时不间断的信息发布系统,拥有文字、图片、特稿、网络、期刊、供版、视频七大主干新闻产品体系,形成了覆盖海外大多数华文媒介的用户网络。 a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文明的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可以促进彼此的相互理解和尊重。为此,《漫谈东西:节日篇》(英文)一书以漫画形式,通过孔老师和小马可两个漫画人物之间的对话,围绕东西方各大节日起源、庆祝仪式等方面的异同以及彼此之间的交流互鉴进行生动有趣的介绍和解读,图文并茂地展现人类多元化的智慧、丰富的情感追求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共同向往,以期推动文明交流互鉴。 a东西文化交流感兴趣的读者0 a东西文化x文化交流j通俗读物j英文 aG115-49v502a中国新闻社4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02 01279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13001001020015001131050018001281060006001462000045001522100032001972150016002293140242002453300421004873330029009086060039009376900015009767110019009918010027010101164-059720241226103239.0 a978-7-5104-8025-6dCNY58.00 a20241226d2024 em y0chiy50 ea0 aengg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漫谈东西i日常生活篇b专著f中国新闻社编 a北京c新世界出版社d2024.12 a160页d21cm a中国新闻社,简称“中新社”,英文全称为China News Service,简称CNS。作为综合性的国家通讯社,中新社建立了24小时不间断的信息发布系统,拥有文字、图片、特稿、网络、期刊、供版、视频七大主干新闻产品体系,形成了覆盖海外大多数华文媒介的用户网络。 a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文明的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可以促进彼此的相互理解和尊重。为此,《漫谈东西:日常生活篇》(英文)一书以漫画形式,通过孔老师和小马可两个漫画人物之间的对话,围绕东西方饮食、旅游、购物等日常生活中多个方面的异同以及彼此之间的交流互鉴进行生动有趣的介绍和解读,图文并茂地展现人类多元化的智慧、丰富的情感追求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共同向往,以期推动文明交流互鉴。 a东西文化交流感兴趣的读者0 a东西文化x文化交流j通俗读物j英文 aG115-49v502a中国新闻社4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02 01259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13001001020015001131050018001281060006001462000041001522100032001932150016002253140242002413300405004833330029008886060039009176900015009567110019009718010027009901164-059820241226103254.0 a978-7-5104-8026-3dCNY58.00 a20241226d2024 em y0chiy50 ea0 aengg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漫谈东西i文化篇b专著f中国新闻社编 a北京c新世界出版社d2024.12 a160页d21cm a中国新闻社,简称“中新社”,英文全称为China News Service,简称CNS。作为综合性的国家通讯社,中新社建立了24小时不间断的信息发布系统,拥有文字、图片、特稿、网络、期刊、供版、视频七大主干新闻产品体系,形成了覆盖海外大多数华文媒介的用户网络。 a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文明的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可以促进彼此的相互理解和尊重。为此,《漫谈东西:文化篇》(英文)一书以漫画形式,通过孔老师和小马可两个漫画人物之间的对话,围绕东西方戏剧、舞蹈、诗歌等各类文化元素以及彼此之间的交流互鉴进行生动有趣的介绍和解读,图文并茂地展现人类多元化的智慧、丰富的情感追求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共同向往,以期推动文明交流互鉴。 a东西文化交流感兴趣的读者0 a东西文化x文化交流j通俗读物j英文 aG115-49v502a中国新闻社4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02 01341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13001001020015001131050018001281060006001462000049001522100032002012150016002333140242002493300479004913330029009706060039009996900015010387110019010538010027010721164-059920241227115729.0 a978-7-5104-8027-0dCNY58.00 a20241227d2024 em y0chiy50 ea0 aengg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漫谈东西i文明交流互鉴篇b专著f中国新闻社编 a北京c新世界出版社d2024.12 a160页d21cm a中国新闻社,简称“中新社”,英文全称为China News Service,简称CNS。作为综合性的国家通讯社,中新社建立了24小时不间断的信息发布系统,拥有文字、图片、特稿、网络、期刊、供版、视频七大主干新闻产品体系,形成了覆盖海外大多数华文媒介的用户网络。 a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文明的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可以促进彼此的相互理解和尊重。为此,《漫谈东西:文明交流互鉴篇》(英文)一书以漫画形式,通过孔老师和小马可两个漫画人物之间的对话,围绕东西方从古至今的文明交流互鉴进行生动有趣的介绍和解读,比如东西方博物馆之间的合作及历史渊源、“一带一路”十年来的成就、丝绸之路上古往今来的文明交流等,图文并茂地展现人类多元化的智慧、丰富的情感追求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共同向往,以期推动文明交流互鉴。 a东西文化交流感兴趣的读者0 a东西文化x文化交流j通俗读物j英文 aG115-49v502a中国新闻社4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02 02034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7001472100038002042150016002423140640002583300779008983330025016776060039017026900011017417010013017528010027017651164-060020241213134133.0 a978-7-5228-4490-9dCNY89.00 a20241213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一带一路”国际传播效果测评与提升路径b专著f刘昊著 a北京c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d2024.11 a286页d24cm a刘昊,传播学博士,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现为四川外国语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重庆巴渝青年学者、中国新闻史学会网络传播史研究委员会理事、重庆市中青年骨干教师、重庆高校与新闻单位千人互聘教师、中国传媒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青年编委、重庆广电集团新闻频道总监助理(兼)、重庆2021高校创新群体“一带一路”创新群体负责人、美国特拉华大学访问学者、四川外国语大学嘉陵优秀人才、工信部高级大数据分析师。研究领域为国际传播、计算传播、传播效果。主要著作有《社交媒体舆论的情感传播研究》《再造与重构,互联网、传媒与社会》,先后主持国家社科1项,主持或参与省部级课题多项,先后在《中国网络传播研究》《编辑之友》《新闻战线》《编辑学刊》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近30余篇。 a本书融合了传播学、信息科学、互联网挖掘等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以基于社交媒体平台用户行为数据评价的“一带一路”国际传播效果和传播模式作为研究对象,从认知、态度和行为三个维度构建了社交媒体平台的“一带一路”国际传播效果评估指标体系,使用因子分析和主成份分析进行多级指标构建和效度检验。结合研究形成的“一带一路”国际社交网络主题数据库,实现“一带一路”决策支持挖掘;基于舆论领袖行为数据进行数据画像和聚类分析,探析其行为模式和传播影响机制;基于用户行为数据和态度数据,评估社交媒体在“一带一路”传播理念、话语选择、渠道配置、传播视角、传播内容、编码方式等维度的合理性,评估其国际传播效果,并提出社交媒体“一带一路”国际传播效果提升路径。本书有助于深化“一带一路”的基础性研究,对中国特色的国际传播理论建构提供扎实的学理基础,为“一带一路”国际传播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导。 a“一带一路”研究人员0 a“一带一路”x文化传播x研究y中国 aG12v5 0a刘昊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19 02128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91001472100038002382150016002763140655002923300773009473330021017205170039017416060039017806900011018197010017018308010027018471164-060120250124095421.0 a978-7-300-33680-0dCNY79.00 a20250124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中国文化科技融合战略发展研究报告b专著e文化和科技融合有效机制的探索与创新f宋洋洋主编 a北京c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d2025.02 a280页d23cm a宋洋洋,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博士,湖南大学特聘教授,九三学社社员。现任中国人民大学创意产业技术研究院副院长,文化品牌评测技术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文化和旅游部产业公共服务平台项目负责人。全国网络文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91)委员,全国文化娱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92)委员,中国演出行业协会旅游演艺分会专家委员会委员,全国上网服务场所星级评定委员会委员,青海省文化旅游产业专家智库专家委员,北京市通州区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研究智库专家委员。主持中宣部、文化和旅游部、科技部等中央部委课题数十项,主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北京市、南京市、常州市等多个地方文化旅游规划、文化科技规划,部分成果直接应用于国家部委政策制定、地方政府产业决策。 a《中国文化科技融合战略发展研究报告:文化和科技融合有效机制的探索与创新》立足于建设“文化强国”和“科技强国”的关键时期,回顾过去一段时期文化和科技融合的中国式演进,并展望未来中国式现代化历程中的文化科技融合焦点,从多角度研判我国文化科技融合的新热点、新动向、新趋势。全书共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中国式现代化文化科技融合的关系、逻辑与演进”,涉及五方面内容,分别是:“文化科技融合的范畴、演进与价值”“文化科技融合的发展现状与支撑体系”“文化科技融合的难点与重点”“中国式现代化语境下文化科技融合的新阶段”“文化科技融合观点拾遗”;第二部分是“中国式现代化文化科技融合典型场景探索”,涉及三方面内容,分别是:“重点应用领域———文化遗产数字化的‘探元’探索”“重点产业集聚———重庆云谷·永川大数据产业园”“重点展示平台———中国(南京)文化和科技融合成果展览交易会”。 a科技发展研究人员1 a文化和科技融合有效机制的探索与创新0 a文化事业x科技发展x研究报告y中国 aG12v5 0a宋洋洋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06 01569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104001472100034002512150016002853140395003013300459006963330027011556060037011826900015012197010017012347120037012518010027012881164-060220241225155649.0 a978-7-201-20851-0dCNY68.00 a20241225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20000 ay z 000yy ar1 a我们的时代 我们的生活b专著e刘魁立非物质文化遗产讲演录f刘魁立讲演g国家图书馆中国记忆项目中心整理 a天津c天津人民出版社d2025.01 a321页d19cm a刘魁立,1953年毕业于哈尔滨外国语学院,历任黑龙江大学中文系副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室主任、副研究员,中国社科院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等。著有《民间文学的搜集工作》《民俗学,概念、范围、方法》等。国家图书馆中国记忆项目中心是一个以“为国存史,为民立传”为宗旨,系统性、抢救性地进行口述史料、影像文献等新类型文献建设的部门。主要代表作包括《我们的文字》《他们鉴证了文明》等。 a本书是中国民间文艺理论家刘魁立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问题的讲演录。全书共分三辑,分别对中国的非遗保护、中国节日与岁时节令、国际非遗研究等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分析。从“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问题出发,作者详述了中国人充满情趣和诗意的时间制度和中国传统节日体系、马来西亚华人的祭祖仪式,以及俄罗斯旧礼仪派“赛梅斯基人”的信仰与习俗,进而分析当今社会历史条件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指出近年来中国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中所做的努力和突出成绩,具有一定的出版价值。 a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人员0 a非物质文化遗产x保护y中国j文集 aG122-53v5 0a刘魁立4讲演02a国家图书馆中国记忆项目中心4整理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26 01313nam0 2200277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65001472100030002122150016002423140112002583140076003703300377004463330095008236060035009186900012009537010013009657010015009787010015009938010027010081164-060320240809133041.0 a978-7-5193-0986-2dCNY72.00 a20240809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现代公共文化服务发展与建设研究b专著f王菁,马志红,成永娜著 a北京c群言出版社d2024.07 a328页d24cm a王菁,女,汉族,1987年3月出生,中国戏曲学院戏剧影视文学专业,民盟会员,就职于邯郸市群艺馆,任群艺馆副馆长。 a马志红,女,1980年3月生,本科学历,副研究馆员,现任邯郸市群艺馆副馆长。 a本书是一本关于现代公共文化服务发展与建设的参考用书。编者基于现代公共文化服务发展现状,阐述了现代公共文化服务的基本内容、相关政策和相关研究,并针对现代公共文化服务标准体系建设展开了系统性的研究和分析。通过对现代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的提升和现代公共文化服务创新的深刻论述,便于读者在今后的实际学习和工作过程中,积极找寻强有力的措施,以顺利解决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领域中遇到的问题。 a本书可作为公共管理等专业学生和研究人员的参考书,也可供政府机构和文化系统的工作人员阅读参考0 a公共管理x文化工作x研究y中国 aG123v5 0a王菁4著 0a马志红4著 0a成永娜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0814 01853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5001472100030002022150016002323140415002483300785006633330053014486060025015016900012015267010017015387010017015558010027015721164-060420241223152159.0 a978-7-03-080855-4dCNY98.00 a20241223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数字文化产业研究h第二辑b专著f解学芳,臧志彭主编 a北京c科学出版社d2024.12 a138页d24cm a解学芳,同济大学人文学院党委书记,艺术与创意产业研究所所长,同济大学校学术委员会委员、同济大学校务委员会委员、同济大学科技伦理委员会委员。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023年度)、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2019年度)、上海市曙光学者(2019年度)、上海市浦江人才(2017年度)。美国杜克大学访问学者。担任中国文化产业协会文化元宇宙专委会主任、国际创意管理专委会副主任、文创元宇宙(上海)研究院院长。 a《数字文化产业研究》由同济大学人文学院创办,是国内第一本聚焦数字文化产业前沿研究的学术辑刊。该辑刊以文化创意与科技创新深度融合的前沿研究为选题方向,涵盖数字文化产业的多个方面,包括理论探讨、改革瞭望、区域观察等。以人工智能、区块链、元宇宙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文化创意产业领域的创新应用研究为关注重点,以艺术学、文化产业学、经济学、管理学、传播学、信息科学等多学科理论与方法交叉融合为指导,聚焦国内外数字文化产业领域的重大、热点和难点问题等。主要分设数字文化产业理论研究、文化元宇宙研究、区块链与文化产业研究、数字艺术创新研究、人工智能与文化产业研究、等常设栏目,以及数字文化产业域外研究、前沿报告等特设栏目。本书可为学术界提供国内外数字文化产业研究前沿思想和参考资料,为政策制定者提供决策支持和参考依据,为文化产业从业者提供行业动态,也是社会大众了解数字文化产业发展情况的重要读物。 a艺术学、文化产业学、设计学、管理学等学科领域人员0 a文化产业x研究y中国 aG124v5 0a解学芳4主编 0a臧志彭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26 01379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045001482100028001932150015002213140283002363300493005193330013010126060029010256900014010547010015010687020015010838010027010981164-060520240927141119.0 a978-7-5538-2176-4dCNY120.00 a20240927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430000 ay z 000yy ar1 a中国文化修养论b专著f楼宇烈著g李四龙编 a长沙c岳麓书社d2024.11 a68页d23cm a楼宇烈,浙江省嵊县人,1934年生于杭州。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教授,北京大学宗教文化研究院名誉院长;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成员。著作有《中国的品格》《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中国佛教与人文精神》等。李四龙,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a本书是楼宇烈先生历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讲演稿合集,一共包含25篇文章。它以“中国文化修养论”为主题,分别从人文立本、君子之德、自然合理、道艺并进、返本开新这五个部分来展现作者的学术关注点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领悟和心得。“人文”是根基,代表了中国文化绵延不绝、存活至今的生命力,这种精神力量,得乎心、形于体,构成中国历代圣贤所讲的“君子之德”的内核,君子依于仁、游于艺,由此便有“自然合理”“道艺并进”,进入现代社会,要重塑人文精神,让儒家伦理在构建当代中国社会秩序中发挥积极作用,就需返本开新。 a一般读者0 a中华文化x文化修养j文集 aG12-53v5 0a楼宇烈4著 0a李四龙4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010 01103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4001472100030002012150016002313300495002473330021007426060050007636900016008137010017008298010027008461164-060620241213112828.0 a978-7-5533-5122-3dCNY80.00 a20241213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20000 ay z 000yy ar1 a南京市文化发展蓝皮书b专著e2024-2025f谭志云主编 a南京c南京出版社d2024.12 a220页d26cm a本书是论文汇编。相关文章研究了南京文化发展的新特点、新动力、新进展,包括乡风文明建设、文化人才培养、文旅融合与长江文化弘扬研究、数字文化产业、短视频与产业发展、文学之都建设等诸多方面,既有优秀传统文化,也有新时代的文化产业,系统梳理了当前南京文化建设面临的新背景,预测、展望了南京文化发展的新趋势,指出未来南京加快文化建设、进一步提升文化软实力的主要路径和具体举措,体现了主流导向、专业研究、对策建议的结合,荟萃了一系列具有现实性和前瞻性的研究亮点,体现了南京文化建设的新颖视角和重要成果。 a文化产业研究人员0 a文化产业x产业发展x研究报告y南京z2024-2025 aG127.531v5 0a谭志云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19 01212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3001472100030002002150016002302250021002463140141002673300409004083330013008175170027008306060031008576900016008887010015009048010027009191164-060720241111153654.0 a978-7-5565-2727-4dCNY68.00 a20241111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30000 ay z 000yy ar1 a八婺菁华b专著e金华经济开发区文化基因f李静编著 a杭州c杭州出版社d2024.10 a299页d24cm2 a浙江文化基因丛书 a李静,金华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社会发展局文体科科长,常年从事行政和文字工作,对金华经济开发区有深入了解,曾撰写多篇金华文化相关作品。 a“浙江文化基因丛书”的内容主要是把我省各地社会文化系统中所表现出来的文化型态、思维方式、行动模式、礼仪符号、习俗习惯等加以还原,揭示其本初文化基因。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浙江出现了令人瞩目的“浙江现象”,表现为快速的经济增长,蓬勃的发展活力,和谐的社会环境,显著的民生绩效。本卷写的是金华开发区的文化特色,如汤溪菜八大碗、罗埠酱油、汤溪古城风貌、金华火腿等文化基因,文字洗练扼要、通俗易懂,便于阅读和推广。 a大众读者1 a金华经济开发区文化基因0 a经济开发区x地方文化y金华 aG127.553v5 0a李静4编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114 01313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1001472100030001982150016002282250021002443140257002653300406005223330019009285170021009476060019009686900016009877010017010038010027010201164-060820241111162249.0 a978-7-5565-2729-8dCNY68.00 a20241111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30000 ay z 000yy ar1 a港源城始b专著e宁波江北文化基因f王军伟等编著 a杭州c杭州出版社d2024.10 a299页d24cm2 a浙江文化基因丛书 a王军伟,男,1972年10月生,教授。现为浙大宁波理工学院传媒与法学院副院长,分管科研、对外联络、社会服务工作,协助学科建设。2002年7月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获博士学位。2005年2月至2006年1月,为韩国釜山东明大学交换教授。2011年4月,为浙江大学传播研究所博士后。 a“浙江文化基因丛书”的内容主要是把我省各地社会文化系统中所表现出来的文化型态、思维方式、行动模式、礼仪符号、习俗习惯等加以还原,揭示其本初文化基因。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浙江出现了令人瞩目的“浙江现象”,表现为快速的经济增长,蓬勃的发展活力,和谐的社会环境,显著的民生绩效。本卷写的是浙江宁波江北区的文化特色,如慈城镇的历史源流,前洋E商小镇、年糕文化等文化基因,文字洗练扼要、通俗易懂,便于阅读和推广。 a地方文化爱好者1 a宁波江北文化基因0 a地方文化y宁波 aG127.553v5 0a王军伟4编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114 01628nam0 2200277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1001472100030001982150016002282250021002443140348002653300607006133330019012205170017012396060019012566900016012757010015012917010017013068010027013231164-060920240923113721.0 a978-7-5565-2670-3dCNY68.00 a20240923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30000 ay z 000yy ar1 a嘉禾南湖b专著e南湖文化基因f吴越,陈洁翔编著 a杭州c杭州出版社d2024.09 a299页d23cm2 a浙江文化基因丛书 a吴越,浙江大学旅游与休闲研究院特聘研究员,浙江省文化艺术研究院文化艺术智库特聘专家、浙江省文旅厅文化基因解码专班专家组成员,伦敦大学国王学院访问学者。曾担任绍兴书圣故里文旅综合体总策划、福建泰宁古城旅游综合体总策划,主持完成《长三角一体化,湖州“以文促旅、文旅兴市”战略研究》《杭绍同城-绍兴大城市发展战略研究》等地方重要课题和多项省部级课题。 a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浙江出现了令人瞩目的“浙江现象”,表现为快速的经济增长,蓬勃的发展活力,和谐的社会环境,显著的民生绩效。“浙江文化基因丛书”把浙江省各地社会文化系统中所表现出来的文化型态、思维方式、行动模式、礼仪符号、习俗习惯等加以还原,揭示其文化基因。《嘉禾南湖:南湖文化基因》是“浙江文化基因丛书”中的一本,南湖是江南著名的历史古城、文化名城。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历代名人辈出,文化底韵深厚,是中国革命红船的启航地、马家浜文化的发源地、儒商文化的发祥地。本书充分挖掘和传承南湖的文化基因,推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深入研究南湖文化的内涵,揭示南湖文化的独特魅力,为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a地方文化爱好者1 a南湖文化基因0 a地方文化y嘉兴 aG127.553v5 0a吴越4编著 0a陈洁翔4编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0926 01260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5001472100030001922150016002222250021002383140199002593300421004583330019008795170017008986060019009156900016009347010017009508010027009671164-061020241108171511.0 a978-7-5565-2724-3dCNY68.00 a20241108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30000 ay z 000yy ar1 a南孔文化b专著e南孔文化基因f盛雄生编著 a杭州c杭州出版社d2024.10 a299页d24cm2 a浙江文化基因丛书 a盛雄生,男,汉族,1974年11月生,浙江金华人,2001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6年12月参加工作,大学本科学历。衢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党委委员,衢州南孔文化发展中心主任。曾任衢州孔氏南宗家庙管理处副处长。 a“浙江文化基因丛书”南孔文化:南孔文化基因的内容主要是把浙江省各地社会文化系统中所表现出来的文化形态、思维方式、行动模式、礼仪符号、习俗习惯等加以还原,揭示其本初文化基因。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浙江出现了令人瞩目的“浙江现象”,表现为快速的经济增长、蓬勃的发展活力、和谐的社会环境、显著的民生绩效。本卷写的是衢州南孔的特色文化基因,如孔氏南宗家庙、孔氏家规、当代南孔祭孔礼乐等,文字洗练扼要、通俗易懂,便于阅读和推广。 a地方文化爱好者1 a南孔文化基因0 a地方文化y衢州 aG127.553v5 0a盛雄生4编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114 01658nam0 2200277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1001472100030001982150016002282250021002443140348002653300637006133330019012505170017012696060019012866900016013057010015013217010017013368010027013531164-061120240923113703.0 a978-7-5565-2671-0dCNY68.00 a20240923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30000 ay z 000yy ar1 a浔溪溯源b专著e南浔文化基因f吴越,金秋丽编著 a杭州c杭州出版社d2024.09 a290页d23cm2 a浙江文化基因丛书 a吴越,浙江大学旅游与休闲研究院特聘研究员,浙江省文化艺术研究院文化艺术智库特聘专家、浙江省文旅厅文化基因解码专班专家组成员,伦敦大学国王学院访问学者。曾担任绍兴书圣故里文旅综合体总策划、福建泰宁古城旅游综合体总策划,主持完成《长三角一体化,湖州“以文促旅、文旅兴市”战略研究》《杭绍同城-绍兴大城市发展战略研究》等地方重要课题和多项省部级课题。 a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浙江出现了令人瞩目的“浙江现象”,表现为快速的经济增长,蓬勃的发展活力,和谐的社会环境,显著的民生绩效。“浙江文化基因丛书”把浙江省各地社会文化系统中所表现出来的文化型态、思维方式、行动模式、礼仪符号、习俗习惯等加以还原,揭示其文化基因。《浔溪溯源——南浔文化基因》一书是丛书之一,写的是江南古镇南浔的文化特色,为读者揭开南浔文化的面纱。南浔素有江南六大古镇之首的美誉,历史悠久,河道密布,纵横镇内,是典型的江南水乡,如一颗镶嵌在太湖之滨的明珠,静静地诉说着千百年来的文脉与沉淀。让我们一同走进这个历史与现代交织的水乡古镇,感受那些悠久的文化遗产和蕴藏其中的智慧与韵味,共同领略南浔这颗太湖明珠所散发的独特光彩。 a地方文化爱好者1 a南浔文化基因0 a地方文化y湖州 aG127.553v5 0a吴越4编著 0a金秋丽4编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0926 01606nam0 220028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3001472100030002002150016002302250021002463140348002673140148006153300419007633330021011825170021012036060019012246900016012437010015012597010015012748010027012891164-061220240902144928.0 a978-7-5565-2614-7dCNY68.00 a20240902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30000 ay z 000yy ar1 a阳明心韵b专著e绍兴阳明文化基因f吴越,徐红编著 a杭州c杭州出版社d2024.08 a430页d24cm2 a浙江文化基因丛书 a吴越,浙江大学旅游与休闲研究院特聘研究员,浙江省文化艺术研究院文化艺术智库特聘专家、浙江省文旅厅文化基因解码专班专家组成员,伦敦大学国王学院访问学者。曾担任绍兴书圣故里文旅综合体总策划、福建泰宁古城旅游综合体总策划,主持完成《长三角一体化,湖州“以文促旅、文旅兴市”战略研究》《杭绍同城-绍兴大城市发展战略研究》等地方重要课题和多项省部级课题。 a徐红,女,汉族,1967年12月出生,浙江绍兴人,1982年12月参加工作,在职大学学历,中共党员,群文副研究馆员,2003年3月任绍兴市文化馆综合办公室主任。 a“浙江文化基因丛书”是要把我省各地社会文化系统中所表现出来的文化型态、思维方式、行动模式、礼仪符号、习俗习惯等加以还原,揭示其本初文化基因。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浙江出现了令人瞩目的“浙江现象”,表现为快速的经济增长,蓬勃的发展活力,和谐的社会环境,显著的民生绩效。本书是丛书的第四卷,写的是浙江绍兴市的文化特色,围绕陈溪阳明祖居、稽山书院、新建伯府、王阳明墓等九大重点元素,文字洗练扼要、通俗易懂,便于阅读和推广。 a绍兴文化研究人员1 a绍兴阳明文化基因0 a文化研究y绍兴 aG127.553v5 0a吴越4编著 0a徐红4编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0905 01416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5001472100030001922150016002222250021002383140325002593300449005843330019010335170017010526060021010696900016010907010017011068010027011231164-061320240906135314.0 a978-7-5565-2638-3dCNY68.00 a20240906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30000 ay z 000yy ar1 a东海蓬莱b专著e岱山文化基因f赵柯艳编著 a杭州c杭州出版社d2024.08 a255页d24cm2 a浙江文化基因丛书 a赵柯艳,女,汉族,中共党员,岱山县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副局长,分管机关党委、办公室(法制科)、景区遗产科(县文保所)等。曾任南峰中心小学教师,高亭中心小学教师,县安全生产培训中心县安监局主任办公室副主任,县委组织部(编委办、机关工委、老干部局)? 机关组宣科科长,县直机关工委副书记,县委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委员、副科级干部等职。 a“浙江文化基因丛书”是要把浙江省各地社会文化系统中所表现出来的文化型态、思维方式、行动模式、礼仪符号、习俗习惯等加以还原,揭示其本初文化基因。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浙江出现了令人瞩目的“浙江现象”,表现为快速的经济增长,蓬勃的发展活力,和谐的社会环境,显著的民生绩效。本书是丛书的第七卷,写的是浙江岱山县的文化特色,如谢洋风情、岱山渔家习俗和传统渔船建造习俗等文化传承,以及文化古遗址、群岛文学等文化基因,文字洗练扼要、通俗易懂,便于阅读和推广。 a地方文化爱好者1 a岱山文化基因0 a地方文化y岱山县 aG127.554v5 0a赵柯艳4编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0912 01387nam0 2200277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1001472100030001982150016002282250021002443140187002653300527004523330019009795170017009986060019010156900016010347010015010507010017010658010027010821164-061420241111162257.0 a978-7-5565-2730-4dCNY68.00 a20241111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30000 ay z 000yy ar1 a富春精粹b专著e富阳文化基因f陈明,王红芳编著 a杭州c杭州出版社d2024.10 a299页d24cm2 a浙江文化基因丛书 a陈明,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党委委员、副局长,负责公共文化、公共服务、文艺事业、重点惠民项目、文艺作品创作、文艺院团建设等。王红芳,杭州市富阳区文旅局公共服务科科长。 a“浙江文化基因”丛书把浙江省各地社会文化系统中所表现出来的文化形态、思维方式、行动模式、礼仪符号、习俗习惯等加以还原,揭示其本初文化基因。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浙江出现了令人瞩目的“浙江现象”,表现为快速的经济增长、蓬勃的发展活力、和谐的社会环境、显著的民生绩效。《富春精粹——富阳文化基因》是“浙江文化基因”丛书之一,着眼于文化基因激活和高效率转化、高水平应用、高质量发展,围绕以黄公望与《富春山居图》、孙权与东吴、孝子祭、郁达夫故居、新登古城为代表的20个重点元素展开论述,展现了两千多年来富春大地上的恢弘历史和曲折故事。 a地方文化爱好者1 a富阳文化基因0 a地方文化y富阳 aG127.554v5 0a陈明4编著 0a王红芳4编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114 01127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5001472100030001922150016002222250021002383300497002593330021007565170017007776060019007946900016008137010017008298010027008461164-061520250217095616.0 a978-7-5565-2557-7dCNY68.00 a20250217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30000 ay z 000yy ar1 a海定波平b专著e定海文化基因f胡宏波编著 a杭州c杭州出版社d2024.10 a299页d26cm2 a浙江文化基因丛书 a“浙江文化基因丛书”的内容主要是把浙江省各地社会文化系统中所表现出来的文化形态、思维方式、行动模式、礼仪符号、习俗习惯等加以还原,揭示其本初文化基因。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浙江出现了令人瞩目的“浙江现象”,表现为快速的经济增长、蓬勃的发展活力、和谐的社会环境、显著的民生绩效。本卷写的是舟山定海的特色文化基因,全面呈现定海海商文化、农耕文化、鱼俗文化、海防文化等海岛特色文化,助力海防文化活态传承,增强民族文化自信,为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港城标杆赋能加力。文字洗练扼要、通俗易懂,便于阅读和推广。 a地方文化研究人员1 a定海文化基因0 a地方文化y舟山 aG127.554v5 0a胡宏波4编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955nam0 220028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9001472100030001962150016002262250021002423140305002633140348005683300619009163330019015355170017015546060021015716900016015927010015016087010015016238010027016381164-061620240828145322.0 a978-7-5565-2595-9dCNY68.00 a20240828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30000 ay z 000yy ar1 a海天普陀b专著e普陀文化基因f乐波,吴越编著 a杭州c杭州出版社d2024.08 a386页d24cm2 a浙江文化基因丛书 a乐波,男,曾任普陀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体育局)文化科科长、副局长、党组成员;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副局长、党组成员,区委新经济与新社会组织工作委员会委员(兼)。协助负责公共文化服务和旅游公共服务指导、群众文化、专业文化、文艺创作、文化遗产保护、对外文化交流、行业安全管理、统计、信用建设、文明旅游等工作。 a吴越,浙江大学旅游与休闲研究院特聘研究员,浙江省文化艺术研究院文化艺术智库特聘专家、浙江省文旅厅文化基因解码专班专家组成员,伦敦大学国王学院访问学者。曾担任绍兴书圣故里文旅综合体总策划、福建泰宁古城旅游综合体总策划,主持完成《长三角一体化,湖州“以文促旅、文旅兴市”战略研究》《杭绍同城-绍兴大城市发展战略研究》等地方重要课题和多项省部级课题。 a“浙江文化基因丛书”是要把浙江省各地社会文化系统中所表现出来的文化型态、思维方式、行动模式、礼仪符号、习俗习惯等加以还原,揭示其本初文化基因。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浙江出现了令人瞩目的“浙江现象”,表现为快速的经济增长,蓬勃的发展活力,和谐的社会环境,显著的民生绩效。本书是丛书的第六卷,写的是浙江舟山市普陀区的文化特色,如与普陀山景区相关的普陀山摩崖石刻、普陀山诗词、普陀山楹联、紫竹林、观音法界、观音传说,以及“里斯本丸”号营救、“财伯公传说”、沈清故事等。每个章节分为“文化元素分解”“文化元素核心基因提取”“文化元素核心基因评价”以及“文化元素核心基因保存”等四个部分,从不同维度阐述特定文化基因的来龙去脉。 a地方文化爱好者1 a普陀文化基因0 a地方文化y普陀区 aG127.554v5 0a乐波4编著 0a吴越4编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0829 01594nam0 2200277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1001472100030001982150016002282250021002443140181002653140348004463300407007943330019012016060021012206900016012417010017012577010015012748010027012891164-061720240828145606.0 a978-7-5565-2593-5dCNY68.00 a20240828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30000 ay z 000yy ar1 a瓯江源头b专著e云和文化基因f何海峰,吴越编著 a杭州c杭州出版社d2024.08 a386页d24cm2 a浙江文化基因丛书 a何海峰,男,1982年生,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资深策划编辑,策划、编辑图书获得十余项国家、省部级奖项,其中《狄更斯全集》获得第三届中国出版政府奖。主要从事古典文献学、编辑出版学研究。 a吴越,浙江大学旅游与休闲研究院特聘研究员,浙江省文化艺术研究院文化艺术智库特聘专家、浙江省文旅厅文化基因解码专班专家组成员,伦敦大学国王学院访问学者。曾担任绍兴书圣故里文旅综合体总策划、福建泰宁古城旅游综合体总策划,主持完成《长三角一体化—湖州“以文促旅、文旅兴市”战略研究》《杭绍同城-绍兴大城市发展战略研究》等地方重要课题和多项省部级课题。 a“浙江文化基因丛书”是要把我省各地社会文化系统中所表现出来的文化型态、思维方式、行动模式、礼仪符号、习俗习惯等加以还原,揭示其本初文化基因。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浙江出现了令人瞩目的“浙江现象”,表现为快速的经济增长,蓬勃的发展活力,和谐的社会环境,显著的民生绩效。本书是丛书的第十七卷,写的是浙江省云和县的文化特色,如云和梯田、云和板龙舞、包山花鼓戏等文化基因,文字洗练扼要、通俗易懂,便于阅读和推广。 a地方文化爱好者0 a地方文化y云和县 aG127.554v5 0a何海峰4编著 0a吴越4编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0829 01222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5001472100030001922150016002222250021002383140155002593300425004143330019008395170017008586060021008756900016008967010017009128010027009291164-061820241108171457.0 a978-7-5565-2725-0dCNY68.00 a20241108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30000 ay z 000yy ar1 a钱江源头b专著e开化文化基因f陈贤敏编著 a杭州c杭州出版社d2024.10 a299页d24cm2 a浙江文化基因丛书 a陈贤敏,开化县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副局长,负责公共文化、节庆活动、文物非遗等工作,参与创建浙江美食之乡、中国生态美食之乡,参与主编《钱江源味道》杂志。 a“浙江文化基因丛书”《钱江源头:开化文化基因》的内容主要是把浙江省各地社会文化系统中所表现出来的文化形态、思维方式、行动模式、礼仪符号、习俗习惯等加以还原,揭示其本初文化基因。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浙江出现了令人瞩目的“浙江现象”,表现为快速的经济增长、蓬勃的发展活力、和谐的社会环境、显著的民生绩效。本卷写的是衢州开化的特色文化基因,如开化钱江源、开化贡纸、浙西革命历史纪念馆等,文字洗练扼要、通俗易懂,便于阅读和推广。 a地方文化爱好者1 a开化文化基因0 a地方文化y开化县 aG127.554v5 0a陈贤敏4编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114 01518nam0 220028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7001472100030002042150016002342250021002503140375002713300433006463330013010795170017010926060029011096900016011387010017011547010015011717010015011868010027012011164-061920241225140715.0 a978-7-5565-2765-6dCNY68.00 a20241225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30000 ay z 000yy ar1 a畲乡景宁b专著e景宁文化基因f柳虹羽,徐冰,陈露编著 a杭州c杭州出版社d2024.12 a255页d24cm2 a浙江文化基因丛书 a柳虹羽,景宁畲族自治县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党组成员、副局长,分管机关党委、党建科、文化和旅游推广科(文化)、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文物和非遗保护中心。徐冰,文博馆员,景宁县博物馆馆长。陈露,景宁县图书馆副馆长,曾参与研究的课题“公共文化服务能动机制建设创新——文化项目申报答辩制”与“供给侧服务机制创新——文化物流”,均被评选为“丽水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侧创新十大案例”。 a“浙江文化基因丛书”的内容主要是把我省各地社会文化系统中所表现出来的文化型态、思维方式、行动模式、礼仪符号、习俗习惯等加以还原,揭示其本初文化基因。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浙江出现了令人瞩目的“浙江现象”,表现为快速的经济增长,蓬勃的发展活力,和谐的社会环境,显著的民生绩效。本书写的是浙江景宁县的特色文化基因,如“畲族三月三”、畲族民歌、畲族婚俗等,以文化传承,以及名人旧居等文化基因为主,文字洗练扼要、通俗易懂,便于阅读和推广。 a大众读者1 a景宁文化基因0 a地方文化y景宁畲族自治县 aG127.554v5 0a柳虹羽4编著 0a徐冰4编著 0a陈露4编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26 01505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1001472100030001982150016002282250021002443140418002653300441006833330019011246060021011436900016011647010015011807010017011958010027012121164-062020240923081310.0 a978-7-5565-2678-9dCNY68.00 a20240923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30000 ay z 000yy ar1 a嵊泗渔歌b专著e嵊泗文化基因f吴越,韩依妮编著 a杭州c杭州出版社d2024.08 a255页d24cm2 a浙江文化基因丛书 a吴越,浙江大学旅游与休闲研究院特聘研究员,浙江省文化艺术研究院文化艺术智库特聘专家、浙江省文旅厅文化基因解码专班专家组成员,伦敦大学国王学院访问学者。曾担任绍兴书圣故里文旅综合体总策划、福建泰宁古城旅游综合体总策划,主持完成《长三角一体化,湖州“以文促旅、文旅兴市”战略研究》《杭绍同城-绍兴大城市发展战略研究》等地方重要课题和多项省部级课题。韩依妮,嵊泗县文旅局文化科长,嵊泗县作家协会理事,舟山市作家协会会员。 a“浙江文化基因丛书”是要把我省各地社会文化系统中所表现出来的文化型态、思维方式、行动模式、礼仪符号、习俗习惯等加以还原,揭示其本初文化基因。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浙江出现了令人瞩目的“浙江现象”,表现为快速的经济增长,蓬勃的发展活力,和谐的社会环境,显著的民生绩效。本书是丛书的第七卷,写的是浙江嵊泗县的文化特色,如嵊泗渔歌和灯塔,渔民画和传统渔业捕捞等文化传承,以及海洋剪纸、鱼类故事等文化基因,文字洗练扼要、通俗易懂,便于阅读和推广。 a地方文化爱好者0 a地方文化y嵊泗县 aG127.554v5 0a吴越4编著 0a韩依妮4编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0926 01184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3001472100030001902150016002202250021002363140121002573300425003783330019008035170017008226060021008396900016008607010015008768010027008911164-062120241025112632.0 a978-7-5565-2726-7dCNY68.00 a20241025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30000 ay z 000yy ar1 a宋诗之河b专著e常山文化基因f周洁编著 a杭州c杭州出版社d2024.10 a299页d24cm2 a浙江文化基因丛书 a周洁,常山县文化馆馆长、书记,群文副研究馆员、常山县舞蹈家协会主席、浙江省舞蹈家协会会员、浙江省民间艺术家协会会员。 a“浙江文化基因丛书”《宋诗之河:常山文化基因》的内容主要是把浙江省各地社会文化系统中所表现出来的文化形态、思维方式、行动模式、礼仪符号、习俗习惯等加以还原,揭示其本初文化基因。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浙江出现了令人瞩目的“浙江现象”,表现为快速的经济增长、蓬勃的发展活力、和谐的社会环境、显著的民生绩效。本卷写的是衢州常山的特色文化基因,如常山胡柚、一门九进士、山茶油传统榨油技艺等,文字洗练扼要、通俗易懂,便于阅读和推广。 a地方文化爱好者1 a常山文化基因0 a地方文化y常山县 aG127.554v5 0a周洁4编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031 01216nam0 2200277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1001472100030001982150016002282250021002443140130002653300413003953330019008085170017008276060019008446900016008637010015008797010017008948010027009111164-062220241111162309.0 a978-7-5565-2728-1dCNY68.00 a20241111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30000 ay z 000yy ar1 a台州府城b专著e临海文化基因f陈黎,冯上国编著 a杭州c杭州出版社d2024.10 a299页d24cm2 a浙江文化基因丛书 a陈黎,资深媒体人,活动策划人,临海市文化馆馆长 。冯上国,临海市文旅局公共服务和艺术科科长,曾任临海市开发区信息宣传科副科长。 a“浙江文化基因丛书”的内容主要是把我省各地社会文化系统中所表现出来的文化型态、思维方式、行动模式、礼仪符号、习俗习惯等加以还原,揭示其本初文化基因。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浙江出现了令人瞩目的“浙江现象”,表现为快速的经济增长,蓬勃的发展活力,和谐的社会环境,显著的民生绩效。本卷写的是台州临海的特色文化基因,如江南长城,戚继光抗倭的英雄故事、海防文化、唐诗之路枢纽地等,文字洗练扼要、通俗易懂,便于阅读和推广。 a地方文化爱好者1 a临海文化基因0 a地方文化y临海 aG127.554v5 0a陈黎4编著 0a冯上国4编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114 01529nam0 2200277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1001472100030001982150016002282250021002443140299002653300555005643330019011195170017011386060021011556900016011767010015011927010017012078010027012241164-062320240923081304.0 a978-7-5565-2680-2dCNY68.00 a20240923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30000 ay z 000yy ar1 a汤公遗爱b专著e遂昌文化基因f叶飚,何津梅编著 a杭州c杭州出版社d2024.09 a391页d23cm2 a浙江文化基因丛书 a叶飚,现任遂昌县图书馆副馆长,遂昌县科协常委。擅长图书馆专业领域,在遂昌县深耕图书馆服务规范化、便利化、智慧化和特色化建设,在全方位提升图书馆服务质量和服务等方面多有建树。何津梅,遂昌县文化馆馆长。任职期间积极推动构筑城乡公共文化新型空间,积极推进文化馆服务规范化、便利化、智慧化和特色化建设。 a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浙江出现了令人瞩目的“浙江现象”,表现为快速的经济增长,蓬勃的发展活力,和谐的社会环境,显著的民生绩效。“浙江文化基因丛书”把浙江省各地社会文化系统中所表现出来的文化型态、思维方式、行动模式、礼仪符号、习俗习惯等加以还原,揭示其文化基因。《汤公遗爱:遂昌文化基因》是“浙江文化基因丛书”中的一本,遂昌县通过全面调研、挖掘、记录,共梳理了文化元素近210条,涉及3个主类、22个亚类、67个基本类型,覆盖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各个类型,基本描绘出山城遂昌的文化脉络和精神谱系。文字洗练扼要、通俗易懂,便于阅读和推广。 a地方文化爱好者1 a遂昌文化基因0 a地方文化y遂昌县 aG127.554v5 0a叶飚4编著 0a何津梅4编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0926 01293nam0 2200277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1001472100030001982150016002282250021002443140133002653300483003983330021008815170017009026060021009196900016009407010017009567010015009738010027009881164-062420241111145830.0 a978-7-5565-2732-8dCNY68.00 a20241111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30000 ay z 000yy ar1 a腾鳌拓海b专著e平阳文化基因f缪存烈,赵丹编著 a杭州c杭州出版社d2024.10 a255页d24cm2 a浙江文化基因丛书 a缪存烈,平阳县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负责文物、文博、文化标识专班等工作。赵丹,群文副研究官员,平阳县图书馆馆长。 a平阳地处浙江东南沿海,素有“东南小邹鲁”之美誉。千百年间,坚毅果敢的平阳儿女才俊辈出、能文善武,孕育出木偶戏、南拳、和剧、漆器、鼓词等绚丽多彩的平阳文化,展现了平阳文化的深度和张力。平阳县着重于激活优秀文化基因,致力于文化基因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2020年以来,平阳县全面开展文化资源调查,通过全面调研、挖掘、记录,共梳理了文化元素283个,涉及3个主类、22个亚类、67个基本类型,覆盖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各个类型,基本描绘出古城平阳的文化脉络和精神谱系。 a地方文化研究人员1 a平阳文化基因0 a地方文化y平阳县 aG127.554v5 0a缪存烈4编著 0a赵丹4编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114 01228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3001472100030001902150016002202250021002363140143002573300447004003330021008475170017008686060019008856900016009047010015009208010027009351164-062520241111153440.0 a978-7-5565-2733-5dCNY68.00 a20241111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30000 ay z 000yy ar1 a天瑞地安b专著e瑞安文化基因f吴越编著 a杭州c杭州出版社d2024.10 a255页d24cm2 a浙江文化基因丛书 a吴越,浙江省休闲学会理事、民宿专委会秘书长、浙江大学旅游与休闲研究院研究员、浙江省文化艺术研究院智库专家,曾主持和指导省内外多项文旅项目。 a天瑞地安,文脉永续。瑞安地处鱼米之乡,文脉源深;山水奇特,风光旖旎。瑞安名胜古迹众多,境内已发现史前遗址和各类文物史迹600处。瑞安市贯彻实施“文化基因解码工程”,立足瑞安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汇聚各方力量,积极落实文化基因解码工作。通过全面调研、挖掘、记录,共梳理了文化元素近四百条,涉及3个主类、22个亚类、67个基本类型,覆盖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各个类型,筛选出30项重点元素进行解码,基本描绘出瑞安的文化脉络和精神谱系。 a地方文化研究人员1 a瑞安文化基因0 a地方文化y瑞安 aG127.554v5 0a吴越4编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114 01376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7001472100030001942150016002242250021002403140117002613300615003783330019009935170017010126060021010296900016010507010017010668010027010831164-062620240923081328.0 a978-7-5565-2681-9dCNY68.00 a20240923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30000 ay z 000yy ar1 a玉苍之南b专著e苍南文化基因f章鹏华等编著 a杭州c杭州出版社d2024.09 a242页d23cm2 a浙江文化基因丛书 a章鹏华,男,苍南县博物馆馆长。苍南县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文化遗产科负责人,出版有《苍南县博物馆馆藏精萃》等书籍。 a苍南依山靠海,独特的地理人文环境孕育了苍南艰苦奋斗,励精图治,百折不挠,勇于开拓的地域文化基因和兼容并包、发展创新的社会人文理念。苍南县在充分挖掘、整理本地丰富多彩的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红色革命文化以及非遗,文物、古籍等的基础上,深入研究所蕴含的文化价值观和文化形态,解析全县多点、散点分布的各类文化基因和文化价值观、文化形态、文化载体,通过系统研究,条分缕析苍南文化基因独特的文化原动力。苍南文化基因的研究成果,着眼苍南文旅融合发展。目前已经完成各类文化元素调查入库,对苍南文化元素的产生年代、地理位置、基本类型、保护情况、稀有程度、载体形式、实体规模、基因保存情况描述等信息做了较为全面的整理。 a地方文化爱好者1 a苍南文化基因0 a地方文化y苍南县 aG127.554v5 0a章鹏华4编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0926 01229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73001472100030002202150016002503300595002663330013008616060029008746900016009037110053009198010027009721164-062720240516150546.0 a978-7-5501-8781-8dCNY85.00 a20240516d2024 em y0chiy50 ea1 achi aCNb460000 ay z 000yy ar1 a五指山口述非遗b专著f政协五指山市委员会文史资料和教科文卫体委员会编 a海口c南方出版社d2024.01 a266页d26cm a《五指山非遗口述史》是口述历史是一种真实记录历史的文体,它通过记录重大事件亲历者的所见、所闻、所思与所为,给后人留下一份真实的历史文稿,从而受到读者的欢迎和学界的重视。本书记录了19个五指山地区非遗传承人的亲身经历,通过他们从事非遗项目的主要事迹、师承关系、专业成就、现状等,反映出五指山市非遗保护工作现状,激发人们对非遗项目的保护与传承。本书稿以传承人口述形式记录了五指山非遗文化遗产的历史和现状,着重记述了五指山地区非遗传承人的亲身经历,通过一问一答的形式记录了他们从事非遗项目的主要事迹、师承关系、专业成就等,反映了五指山市目前非遗保护工作的状态,激发读者对非遗项目的保护和传承的关注。 a大众读者0 a非物质文化遗产y五指山市 aG127.663v502a政协五指山市委员会文史资料和教科文卫体委员会4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0522 02012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5001472100034001922150016002263140650002423300777008923330023016696060023016926900011017157010017017268010027017431164-062820241018131501.0 a978-7-5012-6855-9dCNY68.00 a20241018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大洋洲文化研究h第三辑b专著f詹春娟主编 a北京c世界知识出版社d2024.10 a314页d26cm a主编詹春娟, 安徽大学外语学院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澳大利亚文学和文化研究。曾获国家留学基金委支持,先后在澳大利亚拉筹伯大学和悉尼大学担任访问学者,在《外国文学》、《当代外国文学》、《外国文学动态》等刊物发表研究论文十余篇,获得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及安徽省社科规划项目等多个项目。副主编朱蕴轶,安徽大学外语学院副教授、大洋洲研究中心成员。主要研究领域,澳大利亚文学。已在《当代外国文学》、《安徽大学学报》等刊物发表多篇学术论文。主持安徽省高校重点项目和澳中理事会项目四项,讲授本科生的《批判性阅读》和研究生的《澳大利亚文学选读》课程,曾获安徽省教学成果奖两项、“外研社”杯英语阅读大赛总决赛指导教师特等奖、教书育人奖和本科课堂教学优秀奖等。 a《大洋洲文化研究》是大洋洲地区国别研究学术编著,每年一期,大16开本,旨在探讨大洋洲地区历史与现实诸问题,以期为大洋洲研究者提供更好的学术交流平台,促进中国大洋洲研究的发展,推动国际学术交流。本编著聚焦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南太平洋岛国三大版块的文学、历史、社会、文化、教育、旅游等领域的研究;关注大洋洲研究的最新动态;强调理论观照、审美鉴赏和批评分析的有机结合。《大洋洲文化研究》(第二辑)分为四个栏目,“特约专稿”收入文章《澳大利亚联邦建立前殖民史界分与叙事》,将澳大利亚联邦建立前的历史分为“殖民开拓时期”“殖民地自治时期”“殖民地联合时期”,其界分清晰有据。第二个栏目“澳大利亚文化研究”侧重对文学作品的阐释,深入剖析澳大利亚文化。第三个栏目“新西兰文化研究”以研究问题为切入点,通过对文学作品的描述和阐释佐证其观点。最后一个栏目《新西兰文化研究》对当代斐济文化进行概述。 a大洋洲文化研究人员0 a文化x研究y大洋洲 aG16v5 0a詹春娟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024 01416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64001472100038002112150016002493000051002653300704003163330051010206060047010716900012011187010017011308010027011471164-062920250218153730.0 a978-7-5226-3097-7dCNY69.80 a20250218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适用第4版大纲)一站通关b专著f指尖疯编著 a北京c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d2025.01 a400页d26cm a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用书 a本书由专注软考培训十余年的指尖疯编著完成,根据2024年最新版大纲编写,对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认证考试中涉及的171个核心考点,通过“文字讲解+考题实练+视频解析”的方式进行了详尽阐述。本书主要内容包括软考大数据分析、信息化发展、信息技术发展、信息系统治理、信息系统管理、信息系统工程、项目管理概论、项目立项管理、项目整合管理、项目范围管理、项目进度管理、项目成本管理、项目质量管理、项目资源管理、项目沟通管理、项目风险管理、项目采购管理、项目干系人管理、项目绩效域、配置与变更管理、高级项目管理、项目管理科学基础、组织通用治理、组织通用管理、法律法规与标准规范的考点精讲,同时针对案例分析科目、计算专题、论文写作科目进行了专项指导。本书可作为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考试的配套辅导用书,帮助考生一站通关,拿到证书。 a本书可作为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考试的配套辅导用书0 a信息系统x项目管理x资格考试j自学参考资料 aG202v5 0a指尖疯4编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0989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39001472100038001862150016002243300287002403330145005276060033006726900012007057010015007178010027007321164-063020241016142438.0 a978-7-5744-1236-1dCNY70.00 a20241016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220000 ay z 000yy ar1 a电子信息与安全管理b专著f吴亚洁著 a长春c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d2024.03 a291页d26cm a本书介绍电子支付系统和模式、第三方平台结算支付和移动支付,探讨了电子支付安全的技术。本书内容包括支付体系与支付工具、电子支付系统、移动支付、网络银行、金融科技和支付信息安全等。本书主要特色是与电子支付实务紧密联系,金融理论深入浅出。本书具有较高的系统性和前沿性,内容全面,实例丰富。 a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信息管理、电子商务、金融学、工商管理等专业相关课程的教材,也可作为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电子商务活动的从业人员的参考用书0 a电子信息x信息安全x安全管理 aG203v5 0a吴亚洁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017 01030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5001472100030001922150016002223300421002383330027006596060025006866900014007117110019007257110017007448010027007611164-063120241220082136.0 a978-7-5231-1179-6dCNY59.80 a20241220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芒果百万文案b专著f湖南卫视,芒果TV编著 a北京c现代出版社d2024.12 a264页d19cm a本书作为芒果TV首部出版作品,深入挖掘了其节目的经典金句,并附以文案创作手记,既阐释了金句文案的构思、创作历程,帮助更多媒体及品牌宣传等从业者获得灵感创意源泉,同时又是芒果金句的一次精选整合,涵盖了最触动人心,最受人欢迎的文案,无论是朋友圈日常发文案,还是学习创意写作,都是不可多得的素材源泉。本书论述严谨,结构合理,条理清晰,内容丰富新颖,具有前瞻性,希望通过本书能够给从事相关行业的读者们带来一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a媒体及品牌宣传等从业者0 a传播媒介x文书x写作 aG206.2v502a湖南卫视4编著02a芒果TV4编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26 01011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39001472100034001862150016002203300421002363330041006576060029006986900014007277010013007418010027007541164-063220240905112527.0 a978-7-5689-4803-6dCNY40.00 a20240905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500000 ay z 000yy ar1 a全媒体运营理论与实务b专著f武琦著 a重庆c重庆大学出版社d2024.10 a140页d26cm a本书首先聚焦于全媒体运营概论,介绍媒体运营发展历程、全媒体运营必备能力以及如何搭建全媒体运营团队和体系等;接下来重点讲述全媒体运营的思维要求,分别从用户运营、内容运营、产品运营以及社群运营四个维度展开;然后是全媒体运营的实操攻略,主要从五个方面分析:短视频平台、中长视频平台、社区类平台、资讯类内容平台以及私域流量平台。最后是分享一些全媒体运营的成功案例。本书最大的特点是体系全、范围广,很多案例解剖清晰,实操性强。 a本书适合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本科学生使用0 a传播媒介x运营管理x研究 aG206.2v5 0a武琦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0912 01538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33001472100030001802150016002103140313002263300617005393330059011566060025012156900014012407010015012548010027012691164-063320241112102322.0 a978-7-03-079743-8dCNY98.00 a20241112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新媒体心理学b专著f蒋俏蕾著 a北京c科学出版社d2025.02 a121页d26cm a蒋俏蕾,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蒋俏蕾教授的研究领域包括新媒体传播、网络舆论与公共传播、计算传播学等。她主持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成果丰硕。在教学方面,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深受学生喜爱。蒋俏蕾教授曾获得清华大学教学成果奖,为我国新闻传播事业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 a本书全面探讨了新媒体环境下的文化生态与心理现象。全书分为三大部分,共计五个篇章。首部分为导论,概述了全书的构念框架和跨学科的研究视角,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宏观的理论背景。第二部分为主体内容,从文化与社会心理学的视角出发,深入剖析了新媒体的文化生态与社会环境特征,探讨了文化建构过程与群体互动,分析了新媒体使用者的个体心理与行为特点,以及文化传播的影响力和文化价值观的理论前沿。此外,还系统介绍了相关的研究范式,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学术资源。第三部分为总结与对话,跨学科的视角下,对数字人格、社会计算等新兴研究领域进行了梳理和整合,揭示了这些领域对新媒体文化与心理研究的启示,为未来的研究方向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和思考空间。 a新闻传播学、心理学、社会学、信息科学等交叉融合学科领域0 a传播媒介x应用心理学 aG206.2v5 0a蒋俏蕾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114 01347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5001472100034002022150016002363140277002523300431005293330021009605170027009816060029010086900014010377010015010518010027010661164-063420240919142613.0 a978-7-5115-8450-2dCNY59.00 a20240919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隐匿与表达b专著e社交媒体用户的双面日常f李鹏翔著 a北京c人民日报出版社d2024.11 a269页d24cm a李鹏翔,中央民族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讲师。新加坡国立大学传播学博士。曾任职经济日报社,报道方向为互联网行业发展和产业创新等。已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学科共建项目各1项,中央民族大学人才引进项目1项;同时参与多个国家社科基金和教育部社科基金项目。 a本书是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数字时代中国人的隐私观与社会信任建设研究”的结项成果。社交媒体作为数字化生存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人们的生活和对于自我的认同。作者对社交媒体用户的自我呈现和隐私保护行为进行相关理论阐释,同时结合相应的实证研究对用户的具体行为层面的动机、效果、影响因素等展开分析。全书分为五章:理解社交媒体、社交媒体用户的隐私管理、社交媒体上的隐私边界、社交媒体上的自我呈现、社交媒体上的真实表达。 a互联网络研究人员1 a社交媒体用户的双面日常0 a互联网络x传播媒介x研究 aG206.2v5 0a李鹏翔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0926 02434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053001482100038002012150016002393140390002553301411006453330019020566060029020756900017021047010017021217010015021388010027021531164-063520241213132640.0 a978-7-5228-4734-4dCNY179.00 a20241213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新媒体与社会h第三十六辑b专著f谢耘耕,陈虹主编 a北京c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d2024.12 a439页d24cm a谢耘耕,上海交通大学舆情研究实验室负责人、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获得者、两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中国新闻史学会舆论学研究委员会会长,亚洲舆论学会副主席,舆情蓝皮书《中国社会舆情与危机管理报告》主编、民调蓝皮书《中国民生调查报告》主编、《新媒体与社会》(CSSCI来源集刊)主编。复旦大学新闻传播学博士后(2002-2004年),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博士后(2007-2010年)。 a《新媒体与社会》是以新媒体与社会为基本研究范畴的学术集刊,为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集刊;中国知网(cnki.net)、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nssd.cn),同步收录。本辑经过精心策划,内容全面且深入,广泛涵盖了人工智能时代的网络治理、学科前沿探索、学术沙龙的深度对话,以及个案研究的精细剖析。本辑旨在为读者提供一场思想盛宴与实践指导,全面揭示新闻传播学及相关领域在人工智能时代背景下的新发展、新挑战与新机遇。“新一代人工智能:网络治理”专栏聚焦于人工智能技术在网络治理领域的应用与挑战,涵盖多个前沿议题,如信息推荐算法的透明机制、数字时代的认知操纵、社交媒体上的标签行动主义等。通过深入的理论探讨和实证研究,本专栏旨在为人工智能时代的网络治理提供新的视角和解决方案。“学科前沿”部分旨在探索新闻传播学及相关领域的最新发展动态和前沿趋势,具体议题包括复媒体环境下用户迁徙行为的研究、人机交互时代生成式AI的用户采纳问题等。通过这些研究,我们旨在揭示学科前沿的最新进展,并为未来的研究和实践提供指导。“学术沙龙”栏目汇聚了多位学者的深度对话和学术探讨,围绕生成式人工智能训练数据中的个人信息保护、人类智能与人工智能的互构与平衡等议题展开深入讨论。这些对话不仅展示了学者们的前沿思考和研究成果,也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学术盛宴和思想碰撞。“个案研究”部分精选了多个具有代表性和启示意义的个案进行深入剖析,如乡村数字化治理中的村务微信群研究、农村基层群众拒用智能手机获取健康信息的原因及解决策略等。通过这些个案研究,我们旨在揭示人工智能及相关技术在不同领域中的实际应用和效果,为政策制定和实践操作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a社会学研究人员0 a媒体(新闻)x社会学x研究 aG206.2-05v5 0a谢耘耕4主编 0a陈虹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19 01990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9001472100034002062150015002403140736002553300609009913330019016006060025016196900012016447010015016567010013016717010013016848010027016971164-063620250213140901.0 a978-7-5016-2474-4dCNY68.00 a20250213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融媒体时代下的新闻传播探索b专著f杨希恒,刘洋,胡欣著 a北京c人民文学出版社d2024.12 a53页d24cm a杨希恒,2002年从事新闻工作,先后在张家口晚报记者部、特稿部工作,2013 任张家口日报法治新闻部主任。期间采写了大量社会关注的新闻稿件,其编采的《总理救了我的儿》、《残疾拾荒父子为云南地震灾区捐款》《怀来葡萄种子搭载神八游太空》等新闻作品获得赵超构一等奖、二等奖,河北新闻一等二等奖等奖项。刘洋,籍贯, 黑龙江省密山市,学历, 大学本科,毕业院校, 哈尔滨医科大学。现任职单位的全称,健康报社有限公司,任职单位所在省市,北京市,职务, 编辑,职称, 主任编辑,主要研究方向, 新闻传播、科普传播。欣,山东大学中文系毕业,1994年进入聊城日报工作。常年在新闻业务一线从事报纸编辑、版面策划、新闻采访、重大主题报道组织策划等工作,熟悉新闻全流程传播。本人采写的报道、编辑的版面、策划的新媒体作品,有50余件(次)在全国、山东省各类新闻奖评选中获奖。 a本书旨在全面、系统地探讨融媒体时代下的新闻传播,研究其在内容创新、渠道拓展、受众分析、效果评估以及伦理与法规等方面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具体目标包括:分析融媒体时代新闻传播的主要特征与变革历程;探讨新闻传播在内容、渠道、受众等方面的创新路径与挑战;研究新闻传播效果评估的方法与指标,以及面临的困境与对策;探讨新闻传播在伦理与法规方面的新要求与完善路径。《融媒体时代下的新闻传播探索》一书将深入探讨融媒体时代下新闻传播所面临的一系列核心问题。该书分析融媒体时代的定义与特征,以及这些特征如何影响新闻传播的形态和速度。关注新闻传播在融媒体时代的发展历程,包括传统模式的回顾、新兴模式的兴起以及未来的变革趋势。 a新闻学研究人员0 a新闻学x传播学x研究 aG210v5 0a杨希恒4著 0a刘洋4著 0a胡欣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105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39001472100038001862150016002243300545002403330019007856060017008046900012008217010015008338010027008481164-063720250219152134.0 a978-7-5228-4717-7dCNY98.00 a20250219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现代新闻与生活世界b专著f李泓江著 a北京c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d2024.12 a253页d26cm a走向生活世界是新闻学发展的重要方向。本书聚焦生活世界和新闻之间的关系,以“传统—现代—晚期现代”为分析框架,划分出自然生活世界、物化生活世界和数字生活世界等三种生活世界的历史形态,深入系统地讨论了不同历史语境下生活世界与新闻之间的内在关联。本书并没有遵从传统新闻学的研究路径,而是在马克思主义、现象学、存在主义等多种理论视角的影响之下完成的。在同先前思想家的观点碰撞中,作者论述了支配现代生活世界与新闻活动的深层规律,提出了人类交往三阶段、世界侵入个人时代、生活世界的自我殖民与反向殖民、现代新闻的中介性悖论与时间性悖论等理论及原创性命题。 a新闻学研究人员0 a新闻学x研究 aG210v5 0a李泓江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915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5001472100034002022150015002363140841002513300433010923330019015256060025015446900012015697010015015817010013015967010013016098010027016221164-063820250213140814.0 a978-7-5016-2473-7dCNY68.00 a20250213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研究b专著f袁伟华,魏微,胡欣著 a北京c人民文学出版社d2024.12 a53页d24cm a袁伟华,男,1981年生,满族,河北承德人。2004年毕业于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新闻专业。大学本科学历。就职于河北日报。主任编辑。在新闻采编一线深耕20年,先后在杂志、广播电视、网站及报纸等多种传媒业态从业。采编作品多次荣获全国、省级新闻奖。结合多年工作实践,对新闻采编业务及新闻传播理论有较深入理解和研究。魏微,唐山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唐山新闻》栏目担任记者编辑,时政新闻采编一线工作近十年,先后参加过省市重要事件、大型活动,采访过国家、省市重要领导。英语专业毕业,国际活动、赛事全程英文采访,展示了唐山新闻工作者的水平和能力。先后获得省级荣誉多项,中国广播影视大奖提名荣誉三次,河北新闻一等奖若干。欣,山东大学中文系毕业,1994年进入聊城日报工作。常年在新闻业务一线从事报纸编辑、版面策划、新闻采访、重大主题报道组织策划等工作,熟悉新闻全流程传播。本人采写的报道、编辑的版面、策划的新媒体作品,有50余件(次)在全国、山东省各类新闻奖评选中获奖。 a《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研究》旨在为新闻传播领域的学者和从业者提供一个全面、深入的研究框架,通过对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的多角度分析,推动这一领域的理论发展与实践进步。本书希望能够激发读者的思考与讨论,为未来的新闻传播研究提供新的启示与方向。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只有不断适应变化、勇于创新,新闻传播才能真正实现其社会价值与历史使命。书稿力图为读者提供全面、深入的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研究视角,为新的传播背景下,如何运用好新媒体作出建议。 a新闻学研究人员0 a新闻学x传播学x研究 aG210v5 0a袁伟华4著 0a魏微4著 0a胡欣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509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35001472100038001822150016002203140356002363300563005923330019011556060037011746900012012117010017012238010027012401164-063920241114114828.0 a978-7-5605-9372-2dCNY49.00 a20241114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610000 ay z 000yy ar1 a新闻编译入门b专著f楚建伟主编 a西安c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d2024.12 a209页d26cm a楚建伟,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新闻编译》课程负责人、主讲教师,近五年来主持省级、校级教改项目3项;参编教材6部;出版译著5部。曾获得第四届中国外语微课大赛全国决赛三等奖,教学之星大赛全国决赛一等奖,陕西省外语教育教学研究成果一等奖、陕西省高等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全国高校外语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大赛二等奖。2018年获得西安交通大学后备教学名师称号。 a《新闻编译入门》以提高学生新闻编译实践能力为目标,包括英汉新闻编译和汉英新闻编译两大部分,全面、系统介绍了新闻稿件的类型、结构和特点,新闻编译的原则、方法和技巧(具体包括新闻标题、新闻导语和新闻正文的编译),以及新闻话语与国际传播。本教材力图涵盖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科技、体育等各个不同领域典型的新闻稿件,对比分析新闻原稿和编译稿的内容、结构和风格,并对编译稿进行点评和分析,以帮助新闻编译学习者充分理解和掌握编译的原理和方法,并能够举一反三,提高新闻编译实操能力。此外,通过编译实践案例分析,帮助学习者在汉英新闻编译实践中增强话语自信,提高对外传播意识。 a新闻编译学习者0 a新闻x英语x翻译x高等学校j教材 aG210v5 0a楚建伟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121 01019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13001001020015001131050018001281060006001462000053001522100038002052150016002433300404002593330021006636060047006846900014007317010017007458010027007621164-064020250213154948.0 a978-7-313-30465-0dCNY78.00 a20250213d2024 em y0chiy50 ea0 aenggchi aCNb310000 ay z 000yy ar1 a国外科学传播动态h2023b专著e英文版f张会亮编著 a上海c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d2024.12 a256页d26cm a本书是一本全英文的学术专著。本书对2022年国外有影响力的科学传播机构与组织的动态情况进行整理和系统地论述,全书包括7个章节,分别为科学传播奖项;科学节、科学年、科学日;国际会议;学术观点;科普活动;科技场馆;科技组织。本书实用性更强,具有较大的实践指导价值。本书旨在为我国科普事业的政策制定者、研究者和从业者提供了解国际科学传播的视角,同时也为对科学传播感兴趣的公众提供本领域的发展动态,开拓国际视野。 a科学技术研究人员0 a科学技术x传播x研究进展y国外z2023j英文 aG219.1v5 0a张会亮4编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458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7001472100034001942150016002283140287002443300571005313330021011026060035011236900014011587010017011728010027011891164-064120250208104847.0 a978-7-5115-8151-8dCNY98.00 a20250208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中国新媒体研究报告h2023b专著f曾祥敏主编 a北京c人民日报出版社d2024.12 a512页d26cm a曾祥敏,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党委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记协新媒体专业委员会专家组组长,全国新闻与传播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全国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行业领军人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中国新闻传播研究》《新闻传播学刊》副主编。 a《中国新媒体研究报告2023》是中国记协及其新媒体专业委员会全面落实中央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决策部署,加强新媒体服务引导、促进和推动新媒体信息传播事业健康发展的重点行业智库报告。全书分为总报告、重点聚焦、行业报告、专研报告和融合精品分析五个部分,结合丰富多元的实证数据与典型案例,聚焦2022年到2023年全国新媒体行业发展与主流媒体融合转型的热点、亮点与难点,围绕全媒体时代和媒体融合发展的局与势,落实党中央各项重大决策部署,紧跟新媒体发展进程中的新动态与新议题,总结媒体融合进程中的成效与问题、趋势与规律,为我国各级主流媒体的深度融合发展实践提供决策依据与工作参考。 a传媒发展研究人员0 a传播媒介x研究报告y中国z2023 aG219.2v5 0a曾祥敏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13 00787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39001472100038001862150016002243300219002403330023004596060019004826900014005017010015005158010027005301164-064220250219094409.0 a978-7-5657-3333-8dCNY59.00 a20250219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新媒体文艺作品演播b专著f卢茜编著 a北京c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d2025.01 a264页d26cm a本书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增加了满足新媒体文艺作品演播要求的创新性理论并将理论进一步细化。二是新增了新媒体文艺作品演播的最新文体类型和相应的训练材料。三是选取了更能体现新媒体时代受到受众欢迎的案例和作品分析。 a本书适用于播音人员0 a播音x语言艺术 aG222.2v5 0a卢茜4编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221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7001472100034002042150016002383300603002543330033008576060047008906900014009377010013009518010027009641164-064420240924164616.0 a978-7-5684-2171-3dCNY58.00 a20240924d2023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20000 ay z 000yy ar1 a新时代数字出版与专业人才多元化培养研究b专著f章毅著 a镇江c江苏大学出版社d2023.12 a196页d26cm a人类社会正处在数字化时代的浪潮中,面对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数字内容消费的日益增长,数字出版行业势必需要更多的专业人才来推动其创新和发展。本书首先对数字出版的内涵和主要形态进行了基础的理论探讨,包含了数字出版的概念、历史、类型、优势、形态等内容。而后,对数字出版行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剖析了国内外出版业数字化转型中所遇到的机遇和挑战,并论述了新时代数字出版的发展趋势。随后,本书重点关注数字出版领域所需的专业人才培养问题,从培养需求、主要类型以及知识能力结构三个指标出发,为数字出版行业的人才培养提供了参考。最后,本书讨论了新时代数字出版专业人才的现状和问题,并探索出了若干优化策略。 a电子出版工作人才培养研究人员0 a电子出版物x出版工作x人才培养x研究y中国 aG237.6v5 0a章毅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0926 01380nam0 2200277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37001472050008001842100034001922150016002263000027002423140211002693300447004803330065009276060039009926900012010317010017010437010015010608010027010751164-064620250122134309.0 a978-7-122-47223-6dCNY45.00 a20250122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会展营销b专著f杨顺勇,张义主编 a2版 a北京c化学工业出版社d2025.03 a114页d26cm a普通高等教育经管类教材 a杨顺勇,上海应用技术学院教授,上海生产力学会理事、上海产学合作教育协会理事、上海财会信息研究会会员,主讲市场营销学、市场营销案例与实务、企业战略管理、电子商务、人力资源管理、现代广告学、消费者行为学等课程。 a《会展营销》(第二版)一书以国内外会展营销的新理论和新案例为线索,深入浅出地探讨了市场营销原理在会展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教材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阐述会展营销基础知识与分析方法,包括会展营销环境、会展营销调研及预测、会展市场细分及定位、营销组合策略、会展营销管理;第二部分为会展营销在会展业中的应用,包括展览会营销、展览中心营销、会议营销、会议中心营销、节事营销;第三部分为会展营销理论在会展领域的发展和创新,展现了会展营销的理论扩展和实践深化。 a本书可作为普通高等教育经管类专业教材,也适合从业人员参考使用0 a展览会x市场营销学x高等学校j教材 aG245v5 0a杨顺勇4主编 0a张义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23 01077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7001472100038002042150016002423300441002583330027006996060033007266900015007597010017007747010017007918010027008081164-064720241021153134.0 a978-7-5424-3249-0dCNY68.00 a20241021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620000 ay z 000yy ar1 a大数据与智慧图书馆服务创新b专著f朱田林,李大龙编著 a兰州c甘肃科学技术出版社d2024.10 a347页d26cm a本书为图书馆学类图书。本书基于大数据分析的现实问题,结合图书馆的知识管理和知识服务展开了全面的研究和探索,主要探讨了大数据分析与智慧图书馆服务创新之间的关系,分析如何利用大数据技术提升图书馆的服务水平,以及如何通过服务创新来推动图书馆的智慧化进程。另外,本书也给出了大数据时代下图书馆的信息服务创新与发展的科学路径,充分发挥其服务职能。本书可使读者对大数据在图书馆领域的应用有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为图书馆从业者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a数字图书馆服务研究人员0 a数字图书馆x图书馆服务x研究 aG250.76v5 0a朱田林4编著 0a李大龙4编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024 01140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3001472100034002002150016002343300527002503330025007776060023008026900018008257010015008437010013008588010027008711164-064820241220135040.0 a978-7-5517-3699-2dCNY78.00 a20241220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210000 ay z 000yy ar1 a自适应兴趣点推荐理论和方法b专著f司亚利,李峰著 a沈阳c东北大学出版社d2024.11 a282页d24cm a兴趣点推荐作为基于位置社交网络中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极大地促进了推荐系统和社交网络的结合和发展,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应用价值。本书主要研究和阐述自适应兴趣点推荐理论和方法,首先概述了兴趣点推荐及意义、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然后提出了用户签到行为的特征提取方法及用户聚类算法,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基于时间特征和用户协同过滤的自适应兴趣点推荐方法、融合时空特征和概率模型的自适应兴趣点推荐方法、结合长短期兴趣偏好的自适应连续兴趣点推荐方法的相关理论。最后构建了云边协同环境下自适应兴趣点推荐总体架构,并阐述了具体实现技术方法。 a智能检索系统研究人员0 a智能检索系统x研究 aG254.929.1v5 0a司亚利4著 0a李峰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26 01541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041001482100030001892150016002192250039002353000049002743140348003233300467006713330051011386060029011896900015012187010015012338010027012481164-064920250117133257.0 a978-7-03-081214-8dCNY120.00 a20250117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个性化查询推荐方法b专著f陈洪辉等著 a北京c科学出版社d2025.01 a121页d24cm2 a新一代人工智能理论、技术及应用丛书 a“十四五”时期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专项规划项目 a陈洪辉,军队一类人才岗位津贴获得者,军队育才银奖获得者。军委XX控制技术专业组专家,军委XX工程技术专业组专家,国防科工局XX技术专业组专家,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常务理事,C4ISR理论与技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湖南省系统工程与管理学会副理事长。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作为通讯作者、第一作者发表论文16篇),其中SCI检索48篇、EI检索35篇,其他核心期刊检索30篇。 a本书围绕信息检索中的个性化查询推荐方法展开,描述个性化查询推荐的研究背景、问题概述、模型构建、实验设计和结果分析。在此框架指导下,详细阐述基于用户行为分析的个性化查询推荐、基于多样化和个性化相结合的查询推荐、基于查询词时敏特征的个性化查询推荐、对地理位置敏感的个性化查询推荐、基于用户主题兴趣的个性化查询推荐等理论方法。本书可供信息检索、信息推荐等相关专业人士、学者参考借鉴,也可供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系统工程等相关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学习。 a人工智能、系统工程研究生、搜索引擎程序开发人员0 a信息检索x检索方法x研究 aG254.97v5 0a陈洪辉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23 01667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39001472100034001862150016002203140307002363300759005433330025013026060043013276900015013707010013013858010027013981164-065020240829091031.0 a978-7-5487-5998-0dCNY68.00 a20240829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430000 ay z 000yy ar1 a共享服务模式资源调度b专著f于静著 a长沙c中南大学出版社d2024.08 a376页d24cm a于静,长沙理工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工程管理系讲师。主要从事资源优化调度、路面工程与智能优化算法方面的研究。在上述领域公开发表论文8篇,其中SCI检索论文3篇,EI检索2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或应用新型4项(授权2项),主持或参与项目近10项。受邀成为IEEE Transactions on Aerospace and Electronic Systems等期刊的审稿人。 a本书对共享服务模式下的资源调度问题进行研究,包括共享服务模式、共享资源调度问题、以及共享资源调度问题的求解模型与方法,全书内容分为6章。第1章概述了共享资源调度问题的发展动态及相关研究成果,指出了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与方法;第2章对共享服务模式、共享服务模式下的资源调度问题的进行了概念界定与剖析;第3章研究了共享服务模式下资源调度问题的几类任务合成方法;第4-5章分别对共享服务模式下的医疗资源调度问题、卫星资源调度问题,在资源调度模型、资源调度算法方面进行了研究与分析;第6章对共享模式下的医疗资源调度问题、卫星资源调度问题分别展开了实验方案设计与结果分析;在此基础上研究与探讨了不同问题规模所适用的任务合成方法与调度求解方法,这为共享资源调度问题的模型建立与方法求解提供理论与实验依据。本书所涵盖内容对其它类型的共享资源调度问题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与借鉴意义。 a网络资源共享研究人员0 a互联网络x网络信息资源x资源共享x研究 aG255.76v5 0a于静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0905 01673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079001482100030002272150016002573140417002733300575006903330021012656060035012866900017013217010015013387120039013538010027013921164-065120250106143935.0 a978-7-5506-4420-5dCNY145.00 a20250106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20000 ay z 000yy ar1 a古文献整理与研究h第九辑b专著f党斌主编g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古籍整理研究所编 a南京c凤凰出版社d2024.12 a319页d26cm a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古籍整理研究所主要负责制定陕西省古籍整理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管理协调全省古籍整理工作,对内为省社科院古籍研究所,具有研究职能,以古籍整理为主要研究方向。现在职人员7人,其中高级职称4人、博士后1人、博士1人。党斌,历史学博士,现为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古籍整理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主要从事古籍整理、文献学研究。作为主编和作者出版有《陕西碑刻总目提要初编》《陕西现藏古籍总目》《陕西出土宋代墓志辑释》等。 a本书为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古籍整理研究所的论文合集,分为传统文献研究、新出与稀见文献研究、域外汉籍研究、学术论衡、校勘札记等多个栏目,收录的论文包括传世典籍、出土文献、域外汉籍等相关领域的相关研究,具有一定的古典文献学术研究价值。自2015年以来,《古文献整理与研究》已经陆续出版了七辑,收录了来自国内外数十位学者撰写的古籍整理研究论文近百篇,成为了各类古籍整理与研究成果的宣介和交流的重要学术平台。本辑收录论文25篇,包括《四到六世纪天水權氏家族的宗教信仰與族群融合》《高麗妙清之亂與金富軾的軍事觀》《2016—2020年刊布陜西出土唐代墓誌要録(下)》等,展现了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 a古籍整理研究人员0 a古籍整理x古籍研究y中国j文集 aG256.1-53v5 0a党斌4主编02a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古籍整理研究所4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09 01231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051001482100030001992150016002293140224002453300413004693330021008826060025009036900017009287010017009458010027009621164-065220250122135253.0 a978-7-5506-4352-9dCNY140.00 a20250122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20000 ay z 000yy ar1 a古典文献研究h第二十七辑h下b专著f程章灿主编 a南京c凤凰出版社d2024.12 a308页d25cm a程章灿,1963 年生,福建闽侯人。现任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大学古典文献研究所所长。主要研究石刻文献、魏晋南北朝文学、欧美汉学等。著有《魏晋南北朝赋史》《唐诗入门》《旧时燕——一座城市的传奇》《潮打石城》等。 a《古典文献研究》是南京大学古典文献研究所主办、程章灿主编的论文集,坚持实事求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严谨学风,传播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弘扬民族优秀科学文化,并促进国际科学文化交流。此论文集收二十余篇文章,其专题分为文献文化史研究、经学及经学文献研究、文学及文学文献学研究、文史新研等等,从多方面探究了中国古典文献在文化建构上的重要性。本书文章是文史研究的新成果,对推进学术前进多有助益,对引领学术风气颇有贡献。 a古文献学研究人员0 a古文献学y中国j丛刊 aG256.1-55v5 0a程章灿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23 01451nam0 2200277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89001472100034002362150016002703140121002863300579004073330023009865170045010096060027010546900014010817010017010957010017011127010017011298010027011461164-065320240703164926.0 a978-7-5487-5897-6dCNY68.00 a20240703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430000 ay z 000yy ar1 a馆学之思b专著e“双一流”建设背景下的大学图书馆服务研究f贺彦平,施燕斌,胡胜男主编 a长沙c中南大学出版社d2024.06 a414页d23cm a贺彦平,副研究馆员,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专业硕士毕业,从事图书情报工作20余年,现任国防科技大学图书馆馆长、党支部书记。 a高校图书馆是为学校教学和科研服务的学术性机构,为学校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提供了强大的文献信息保障和支撑。为深入研究“双一流”建设背景下的大学图书馆服务,国防科技大学于2023年上半年召开了图书馆学术研讨会,并组织图书馆员赴多所“双一流”建设院校开展了图书馆工作调查研究。为全面展示研讨会及调查研究成果,特编辑此文集。通过全面展示“双一流”建设背景下的大学图书馆服务的优秀学术研究成果,推动军队院校图书馆学术理论研究和实践创新的发展,为高校图书馆建设、服务和发展提供借鉴和指导。本书包含有规划发展篇、资源建设篇、平台部署篇、信息服务篇、阅读推广篇、调查研究篇。 a图书馆服务研究人员1 a“双一流”建设背景下的大学图书馆服务研究0 a院校图书馆x图书馆服务 aG258.6v5 0a贺彦平4主编 0a施燕斌4主编 0a胡胜男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0710 01103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7001472100034001942150016002283300430002443330087006746060027007616900014007887010017008027010015008198010027008341164-065420250207085933.0 a978-7-5306-8432-0dCNY86.00 a20250207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20000 ay z 000yy ar1 a青田石收藏入门百科b专著f刘道荣,王强编著 a天津c百花文艺出版社d2025.01 a216页d26cm a青田石发现与利用的历史十分久远,其质地温润,色彩斑斓、花纹奇特,硬度适中,是中国篆刻艺术应用较早的印材之一。青田石品种繁多,备受印石和雕刻艺术家的推崇,同时在历代也产生了很多著名的石雕艺人,相继出现了许多既有实用价值又有观赏价值的艺术品。本书配有色彩精美图片300余幅,分别就青田石的概况、矿产分布、地质特征及成因、基本特征及类型、种类、雕件品种、雕刻工艺及题材、市场行情及选购、鉴别和评价等九个部分对青田石进行了较详细的介绍。 a本书可为青田石初学收藏爱好者提供充足的入门鉴赏知识,也起到了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作用0 a青田石x收藏x基本知识 aG262.3v5 0a刘道荣4编著 0a王强4编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13 01186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5001472100030002022150016002323300587002483330023008356060033008586900019008917110019009108010027009291164-065520241009135758.0 a978-7-5533-4998-5dCNY98.00 a20241009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20000 ay z 000yy ar1 a新时代革命纪念馆高质量发展论丛b专著f国家文物局编 a南京c南京出版社d2024.10 a457页d26cm a本书以革命文物、革命文化和现代文明为主线,对全国革命纪念馆高质量发展论坛·2023交流发言材料进行分析研究并汇编成册,内容涵盖革命文物价值评估与认定标准、革命文物保护修缮、弘扬伟大精神、提升展示传播水平、赋能经济社会发展等诸多领域,聚焦新时代新征程革命文物工作及革命纪念馆高质量发展,系统总结近年来革命文物工作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将局部智慧拓展为工作共识和行业共识,以新的理论和实践成果指导地方、推动工作,指导各地革命纪念馆把收藏、研究、展览、教育和服务作为核心工作,提升其学术研究、社会教育能力和水平,为更好保护革命文物、弘扬革命文化、赓续红色血脉、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作出新贡献。 a革命博物馆研究人员0 a革命博物馆x发展y中国j文集 aG269.261-53v502a国家文物局4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010 01087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059001482100038002072150014002453300406002593330017006655170019006826060023007016900019007247010017007437010017007607010017007778010027007941164-065620250217094252.0 a978-7-5670-3627-7dCNY238.00 a20250217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70000 ay z 000yy ar1 a博观b专著e走进即墨博物馆f毛洪东,张文勃,姜保国编著 a青岛c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d2025.01 a2册d26cm a青岛市即墨区博物馆是即墨城市文化的重要坐标和亮丽名片。本书分为两册,第一册从馆藏2.5万件藏品中精选200余件具有较高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精品文物,对文物的基本信息进行了概括性的介绍,按照类别分为化石与石器、陶瓷、玉器、铜器、印章与砚台、字画、文献典籍、造像等9个单元;第二册包括即墨区博物馆新馆建设的经验总结、即墨博物馆新馆以及陈列展览的简介与导览。通过本书可以了解即墨历史文化轨迹及馆藏文物的审美旨趣。 a博物馆工作者1 a走进即墨博物馆0 a博物馆x介绍y即墨 aG269.275.24v5 0a毛洪东4编著 0a张文勃4编著 0a姜保国4编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316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047001482100038001952150016002333140218002493300488004673330013009555170013009686060023009816900018010047010013010228010027010351164-065720250110110345.0 a978-7-5598-7910-3dCNY158.00 a20250110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450000 ay z 000yy ar1 a寻访河南百家博物馆b专著e行走中原f新年著 a桂林c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d2025.01 a500页d25cm a新年,本名何新年,1954年1月生,郑州大学思政系毕业,现任河南省出版协会常务副理事长,著有《行走中原》(大象出版社)、《行走于欧洲历史》(作家出版社)、《聆听古城》(海燕出版社)《欧洲,寻找历史的画页》(作家出版社)等作品。 a河南地处中原大地,是中国的文物大省,众多的博物馆有着琳琅满目的藏品和丰富多彩的陈列,其青铜器、陶瓷、玉器、书画等文物向人们展示着中华民族历史上无比璀璨的文明之光,成为河南省文化新地标。本书图文并茂,重点介绍了河南全省18个省辖市中具有代表性的90个博物馆(包括河南博物院、洛阳博物馆等9家国家一级博物馆),同时对22个馆藏文物有着鲜明特色的博物馆做了具有个性化体验的介绍,作者亲历各博物馆拍摄文物,带领我们来一场纸上博物馆之旅,贾湖骨笛、妇好鸮尊、莲鹤方壶等中外闻名的文物一一展现在读者面前。 a大众读者1 a行走中原0 a博物馆x介绍y河南 aG269.276.1v5 0a新年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16 01348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8000271000041000651010008001061020015001141050018001291060006001472000053001532100038002062150016002443140246002603300483005063330013009895170023010026060013010256900010010387110019010488010027010671164-065820241120114105.0 a978-7-5236-0824-1b精装dCNY99.00 a20241120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开放科学b专著e人工智能时代的呼唤f之江实验室编 a北京c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d2024.12 a264页d24cm a之江实验室(Zhejiang Lab),成立于2017年9月,坐落于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核心地带,是由浙江省人民政府主导举办、浙江大学等院校支撑、企业参与的事业单位性质的新型研发机构,是浙江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探索新型举国体制浙江路径的重大科技创新平台。 a这本书深入探讨了在全球性挑战日益加剧的背景下,开放科学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书中指出,跨学科、跨国界的科研合作是解决全球问题的关键,而开放科学则为此提供了有效途径。在新一轮人工智能浪潮中,开放科学更是被赋予了新的使命。书中详细阐述了开放科学的框架、研究要素、治理策略,并强调了技术支撑、政策引领、文化培育和标准统一在推动开放科学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这是一本对开放科学进行全面、深入解读的著作,不仅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理论知识,还结合实际案例,展示了开放科学在实际应用中的巨大潜力和价值。 a科研人员1 a人工智能时代的呼唤0 a科学研究 aG3v502a之江实验室4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121 01200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9000271000041000661010008001071020015001151050018001301060006001482000055001542100034002092150019002433140175002623300325004373330123007626060019008856900012009047010015009168010027009311164-065920241224112647.0 a978-7-118-13532-9b精装dCNY138.00 a20241224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技术预见新方法与系统建设应用研究b专著f锁兴文等著 a北京c国防工业出版社d2025.01 a234,15页d29cm a锁兴文,军事科学院国防科技创新研究院助理研究员,长期从事技术预见与评估研究工作,牵头论证和组织建设的技术预见与综合评估系统,为科学识别和预测前沿颠覆性技术提供了有力支撑。 a本书立足新时代技术预见研究转型需求,总结国内外主要技术预见活动及平台系统建设应用的研究现状和问题不足,通过解构不同典型研究任务的一般性研究流程,揭示技术预见研究共性通用的任务主线,运用系统工程论和综合集成研讨厅思想,提出基于数智融合驱动的技术预见方法体系和系统架构,针对部分重点科技领域和方向开展综合性和专题性研究实践。 a本书可为科技战略及规划研究管理部门提供理论和方法支撑,供相关科研与教学人员以及对技术预见评估感兴趣的广大读者阅读和参考0 a技术预测x研究 aG303v5 0a锁兴文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26 01374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1001472050008001882100034001962150016002303000046002463300617002923330099009096060027010086900012010357010017010477010017010648010027010811164-066020240830142906.0 a978-7-301-35492-6dCNY49.80 a20240830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应用创造学b专著f王成军,沈豫浙编著 a2版 a北京c北京大学出版社d2024.08 a288页d19cm a高等院校机械类专业“互联网+”创新规划教材 a本书以推广和应用创造学为第一要务,运用简单通俗的语言介绍有关创造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常用方法和工具。全书共七章,包括创造学概论、创造性思维及其训练、创造方法及其应用、创造力及其开发、发明创造的过程及模式、发明创造成果及其保护、TRIZ理论。本书运用大量的案例来具体地说明创造性思维、方法和原理的应用,旨在消除读者对创造的神秘感,并使读者懂得“创造力是人人皆有的自然属性,通过科学的教育和训练,人的创造力是能够提高的”“普通人也能从事发明创造”。同时,更希望读者能够通过本书内容的学习和实践,开阔视野,获得思维的启发和创造的技巧,充分发掘自身的创造潜能,并将其应用于自身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实践中,以获得更大的收益。 a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本科生或研究生的创造学教材和辅导读物,也可作为企事业单位职工的培训或自学教材0 a创造学x高等学校j教材 aG305v5 0a王成军4编著 0a沈豫浙4编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0905 01187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69001472100038002162150016002543300589002703330021008596060023008806900012009037010015009158010027009301164-066120250218161054.0 a978-7-5235-1365-1dCNY68.00 a20250218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对标计量分析法及其在国家级科研项目后评估中的应用b专著f高继平著 a北京c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d2024.08 a172页d26cm a如何科学地确定评价标准,开展多维度差别化评价实践,解决评价指标单一化、标准随意化、结果片面化的问题,在“破四唯”背景下对科研项目进行综合性评价就是当前科技管理实践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本著作提出对标计量分析法,强调从整体系统地角度,将对象置身于“标”所在体系结构中,从“点—线—面—网”立体结构和关联组成视角,采用定量的方法和模型分析对象组成情况、所处位置、所起作用、承担角色等,去确定其质量、绩效、贡献和影响等。之后,分别采用某基础研究和某应用研究类国家级项目为例,开展实证研究,检验了该方法的效果和价值。本书构建了体系化的评价方法对标计量分析法,并应用于科技计划成果后评估研究和实证。 a科研项目研究人员0 a科研项目x评估方法 aG311v5 0a高继平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2695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9000271000041000661010008001071020015001151050018001301060006001482000055001542100038002092150016002473000019002633141214002823300799014963330021022956060039023166900015023557010017023707010015023878010027024021164-066220250108095748.0 a978-7-5228-4802-0b精装dCNY158.00 a20250102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北京开放科学发展报告h2024b专著f张士运,杨萍主编 a北京c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d2024.12 a414页d24cm a开放科学蓝皮书 a张士运,研究员,现任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科技情报研究所书记、所长,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北京市人选,北京市委市政府首都高端智库领军人物,北京市科协第十届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突出贡献学者”,兼任中国科学技术情报学会、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中国科技指标研究会常务理事。主要研究领域,科技战略、政策与情报研究、开放科学。主持省部级及以上课题127项,出版论著27部,发表论文近百篇,累计获得各类奖项32项,其中省部级奖励7项;18篇专报获得省部级及国家领导人的肯定性批示。在开放科学领域,撰写了《科技冷战背景下北京国际科创中心建设的开放科学路径》,得到市委主要领导批示,;编制《北京市促进开放科学实践行动计划(2022-2025年)》、主持《面向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开放科学行动计划研究》等。杨萍,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科技情报研究所文献资源部主任,管理学博士,副研究员。现任北京市统计学会第十一届理事。主要研究方向为文献信息资源管理与服务领域的科技情报研究。主持或参与省部级以上项目若干项,公开发表中英文论文20余篇,SCI检索3篇,EI/ISTP检索4篇,核心期刊10余篇;参编著作3部。2021-2022年,参与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的“面向北京国际科创中心建设的开放科学行动计划研究”课题。2023年,参与北科院智库研究项目《开放科学背景下科研范式迭代升级及北京应对策略研究》和平台预研项目《北京开放科学集成服务平台提升与优化》。 a本共分为总报告、分报告、理论篇、专题篇和热点篇。总报告主要围绕全球、中国以及北京三个层面,分析了开放科学发展的现状、特点、趋势,以及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并针对北京开放科学发展的总体情况,提出北京开放科学发展思路和对策建议。分报告主要针对开放科学实践的两个主要专题开展分析,通过文献计量、案例分析的方式,总结北京开放获取论文、北京科学数据共享的发展成效,为进一步推进相关工作提供评价依据。理论篇探讨了期刊开放获取实施的影响因素,以及图书馆服务开放获取的模式这两个促进开放获取发展的主要变量,同时对开放获取在数字人文领域中的变革性影响这个最前沿领域进行了分析研究。专题篇主要从开放学术期刊、北京高校图书馆支持开放科学的政策、市属高校开放获取论文的发展情况,分析北京开放获取的实践情况。热点篇则针对钻石开放获取、预印本平台等全球最新开放获取趋势进行了研究和分析,旨在为北京提升开放获取水平提供参考借鉴。 a科学研究工作人员0 a科学研究工作x研究报告y北京z2024 aG322.71v5 0a张士运4主编 0a杨萍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09 01315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3001472100034001902150016002243140266002403300439005063330013009456060035009586900015009936900009010087010017010178010027010341164-066320250109110415.0 a978-7-5604-5595-2dCNY48.60 a20250109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610000 ay z 000yy ar1 a美育与大学生艺术素养b专著f付胜利主编 a西安c西北大学出版社d2025.01 a180页d29cm a付胜利,三级教授,现任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美育部部长,兼任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高教学会美育专委会理事、陕西高校美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陕西省教育厅艺术教育委员会委员。获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陕西省教学成果特等奖、二等奖各1项等;担任主编、副主编出版教材5部。 a本书是高等院校美育通识课系列教材,主要内容包括美育的概念及作用、美育与大学生成长、美学基本原理、自然美、人之美、劳动美、设计美、工匠精神美、企业文化美、职业服装美、造型艺术、表情艺术、实用艺术、综合艺术、音乐鉴赏等。全书以突出职业性、艺术性、开放性、实践性为原则,体现民族性和时代性特点,在保证必要的学理教育基础上,力求通俗易懂,生动好读。同时,为了辅助教学,本书提供了丰富的教学素材,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数字学习资源。 a高校师生0 a美育x艺术教育x高等学校j教材 aG40-014v5 aJv5 0a付胜利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16 01146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3001472100034002002150016002343000033002503300485002833330009007686060041007776900015008187010015008337010017008488010027008651164-066420250218100136.0 a978-7-115-66350-4dCNY48.00 a20250218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教程b专著f黎明,苟国旗主编 a北京c人民邮电出版社d2025.01 a165页d26cm a高等职业院校通识教育系列教材 a本书是为落实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要求,针对高等院校开设劳动教育课程编写的教材。全书分为理论篇与实践篇,理论篇介绍了劳动与劳动教育,劳动观念与劳动精神,劳动与职业,劳动健康、安全与法律保障等知识;实践篇分为日常生活劳动实践、服务性劳动实践和生产劳动实践,指导大学生进行相应的劳动实践。本书不仅知识全面,还坚持理论和实践教学紧密结合的原则,并附有大量的案例供学习、参考,有利于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培养大学生的劳动精神与优良的劳动品质,提升劳动实践能力,并切实保障劳动安全。 a高职0 a大学生x劳动教育x高等职业教育j教材 aG40-015v5 0a黎明4主编 0a苟国旗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580nam0 2200277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7001472100038002042150016002423140179002583140045004373300685004823330009011676060033011766900015012097010017012247010017012417010017012588010027012751164-066520240820155357.0 a978-7-5655-3284-9dCNY48.00 a20240820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新时代劳动教育教程b专著f高文红,王彦勇,袁红云主编 a北京c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d2024.09 a284页d26cm a高文红,邯郸科技职业学校农牧系副教授,执教时间接近30年,实践经验丰富,曾主编《现代甘薯产业技术》《种子生产与应用》教材,策划出版教学音像制品《园林系列教学片:印象娲皇宫》等。 a王彦勇,袁红方都为邯郸科技职业学校教师。 a本书采用项目任务教学模式,共分七个项目,从劳动、劳动教育的内涵出发,简要介绍高等职业学校劳动教育的概念、发展、类型、规律与特点,并就高等职业学校劳动教育的理论基础进行阐述,包括哲学、教育学、行为学、经济学、心理学等理论与劳动教育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分别从生活、校园、生产、专业、公益、文化传承六个方面,对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项目实施方案进行开发,以劳动观念、劳动训练、劳动素养为主线,通过典型性、可实施性的劳动教育实践项目,为高职业院校开展劳动教育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编纂过程中力求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便于组织教学,体现知识技能的科学性、实用性以及内容的专业性等特点,是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通用教材,也可作为同年龄段人的参考书,还可作为职业教育相关领域研究者和管理人员用书。 a高职0 a劳动教育x高等职业教育j教材 aG40-015v5 0a高文红4主编 0a王彦勇4主编 0a袁红云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0822 01086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5001472100038001922150016002302250039002463300475002853330017007606060013007776900014007907010013008048010027008171164-066620241206114605.0 a978-7-5760-5473-6dCNY68.00 a20241206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10000 ay z 000yy ar1 a新时代小先生制创新实践研究b专著f于涛著 a上海c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d2024.01 a223页d24cm2 a陶行知教育思想与新时代教育改革创新 a陶行知先生倡导的“小先生制”,是他长期普及教育实践经验后的总结,是为了解决普及大众教育的师资问题提出的。近一个世纪的“小先生制”思想,在当代教育中仍然具有很高的借鉴意义和实践价值。在陶行知看来儿童是中国实现普及教育的重要力量。他提出“即知即传”的“小先生制”体现了这一认识。尤其重要的是“小先生”的责任不只在教人识字学文化,而在“教自己的学生做小先生”。由此将文化知识不断延绵推广。是为了解决普及教育中师资奇缺、经费匮乏、谋生与教育难以兼顾、女子教育困难等矛盾而提出的。 a教育研究人员0 a教育研究 aG40-03v5 0a于涛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12 01371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9001472100034002062150016002403300723002563330027009795170025010066060013010316900014010447010017010587010015010758010027010901164-066720250205123205.0 a978-7-5689-4772-5dCNY58.00 a20250205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500000 ay z 000yy ar1 a唤醒教育b专著e家庭、学校的育人之路f柯世民,杨念主编 a重庆c重庆大学出版社d2025.01 a308页d23cm a本书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唤醒教育理念篇。本部分详细解读了“唤醒教育”的核心观念,包括尊重孩子的独特性、关注他们的兴趣和需求、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等;阐述并分析了唤醒教育的三个层次,即“生命的唤醒、智慧的唤醒和灵魂的唤醒”。第二部分,家庭唤醒成长篇。本部分分享了如何在家中为孩子创造一个自由、有序、纪律良好的学习环境,以及如何与学校合作,共同支持孩子的成长和学习。第三部分,学校唤醒发展篇。本部分针对当前社会中存在的教育问题,如过度竞争、应试教育等,提出了具体的解决策略,帮助教师走出困境,为孩子创造更加健康、和谐的教育生态环境。第四部分,唤醒教育探究篇。本部分探究影响孩子成长的重大要素,并针对孩子的阅读力、学习力、受挫力等进行探究,力争通过唤醒教育课程的构建与实施,达成对孩子的生命、智慧和灵魂的唤醒。 a教育研究人员,家庭父母1 a家庭、学校的育人之路0 a教育研究 aG40-03v5 0a柯世民4主编 0a杨念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06 00996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9001472100038002062150016002443300381002603330025006416060013006666900014006797010017006937010017007108010027007271164-066820250205091955.0 a978-7-5760-5510-8dCNY76.00 a20250205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10000 ay z 000yy ar1 a明明白白上好课b专著e教学评一致性f张菊荣,李勤华编著 a上海c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d2024.12 a312页d24cm a本书作者以一个15年实践者,从理念到实践,从设计到实施,系统回答问题,整体呈现。教学评一致性是国家课标落地的核心技术,是有效教学的核心观念,也是教师教学关键技术。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怎样设计、如何实施,对于一线教师来说是个“大难题”,本书作者积累了15年的“教学评一致性”的研究经验,将从学理与实践全方位手把手教会教师理解“教学评一致性”,明明白白上好课,最终帮助学生明明白白学会。 a本书适用于教育工作者0 a教育研究 aG40-03v5 0a张菊荣4编著 0a李勤华4编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06 01811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35001472050008001822100034001902150016002243000045002403140234002853300867005193330069013866060031014556900015014867010017015018010027015181164-066920250123094933.0 a978-7-109-33031-3dCNY38.00 a20250123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教育管理教程b专著f吴锦程主编 a2版 a北京c中国农业出版社d2025.01 a173页d26cm a普通高等教育农业农村部“十四五”规划教材 a吴锦程,研究员,博士。现任福建农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兼任福建省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硕士生导师,先后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福建省社科项目、福建省软科学项目、中国工程院咨询项目等二十余项,出版著作5部,发表学术论文90余篇。 a本教材主要针对非师范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而编写,考虑到该专业发展面临的具体实际,故教材内容涉及到五个方面的内容:关于教育的基本知识、宏观教育管理、学校管理、社会教育管理和家庭教育管理,旨在让本专业同学对教育现象和教育管理的相关问题有一个初步了解。修订的教材仍由九章组成,第一章主要介绍教育作为公共事业的一部分,其发生和发展;第二章介绍教育管理的相关理论及教育管理体制;第三章对二十大以来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和部分教育法规进行解读;第四章介绍教育的领导和督导工作;第五章则从公共财政角度对教育经费管理问题进行阐述;第六、七两章从微观层面对学校管理工作尤其是教学管理工作进行介绍,以期通过学习能够对学校管理的主要工作有大体了解;第八章和第九章分别介绍社会教育管理和家庭教育管理,在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和大力推进家庭教育指导工作背景下,学习这类知识对本专业同学越来越有必要。本教材既然以公共管理为导向展开,因此也可为广大教育管理工作者和公共管理专业硕士学习相关课程提供参考。 a本书可为广大教育管理工作者和公共管理专业硕士学习相关课程提供参考0 a教育管理学x高等学校j教材 aG40-058v5 0a吴锦程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06 01560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7001472100038001942150016002323140425002483300527006733330017012006060013012176900017012307010017012477010015012648010027012791164-067020241224151934.0 a978-7-5771-1646-4dCNY48.00 a20241224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220000 ay z 000yy ar1 a素养本位的时代评价b专著f唐彩斌,郦云主编 a长春c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d2024.11 a214页d24cm a唐彩斌,杭州市时代小学党支部书记,钱学森学校党总支书记校长、浙江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博士生,《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组核心成员,教育部基础教育数学教学指导委员。两次获国家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第五届明远教育奖获得者。郦云,杭州市时代小学校长,浙江省优秀少先队辅导员,杭州市教坛新秀,杭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曾获省市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参与编写及主持编写10余本专著。 a《素养本位的时代评价》是一本聚焦学生评价的学术专著。全书共分为绪论、指向素养的评价框架建构、指向学科素养的过程性评价、指向跨学科素养的过程性评价、素养导向的结果性评价、数智化平台赋能素养评价和学生素养评价的探索成效等八个部分,讲述了素养视阈下一所城市小学变革评价内容、方式与手段的校本实践。本书课程方案和标准坚持了“素养为纲,育人为本”的根本理念,凝练了核心素养模型,以素养为目标对课程内容进行了重构,研制了素养导向的学业质量标准,提出了素养导向的教学、评价以及课程实施建议,标志着我国素养导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正式开启。 a教育评估人员0 a教育评估 aG40-058.1v5 0a唐彩斌4主编 0a郦云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26 01391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13001001020015001131050018001281060006001462000059001522100038002112150016002493050020002653300721002853330021010066060025010276900014010527010029010667020015010958010027011101164-067120250217094602.0 a978-7-5760-2939-0dCNY78.00 a20250217d2025 em y0chiy50 ea1 achicger aCNb310000 ay z 000yy ar1 a教育科学主要流派b专著f(德)迪特里希·本纳著g李其龙译 a上海c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d2025.01 a256页d26cm a据原书第4版译出 a本书论述了德国教育学的基本画面和特色,区分了传统理论和现代理论,追溯了从传统理论向现代理论的进展。本书为德国教育学术界所广泛引证,亦是德国师范教育的经典教材。本书作者DietrichBenner,当代德国最著名的教育学家,或最著名的三两个教育学家之一。曾任德国教育学会会长,柏林洪堡教育学院院长,尤其擅长普通教育学、教育史和教育哲学。1998年,其著作的引用率在德国处于第一。本书论述了德国教育学的基本画面和特色,区分了传统理论和现代理论,追溯了从传统理论向现代理论的进展。本书为德国教育学术界所广泛引证,亦是德国师范教育的经典教材。本书作者DietrichBenner,当代德国最著名的教育学家,或最著名的三两个教育学家之一。曾任德国教育学会会长,柏林洪堡教育学院院长,尤其擅长普通教育学、教育史和教育哲学。1998年,其著作的引用率在德国处于第一。 a教育学派研究人员0 a教育学派x研究y世界 aG40-06v5 1c(德)a本纳b迪特里希4著 0a李其龙4译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188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8000271000041000651010008001061020015001141050018001291060006001472000051001532100042002042150016002463300595002623330015008576060029008726900015009017010015009168010027009311164-067220250103135719.0 a978-7-5720-3008-6b精装dCNY65.00 a20250103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10000 ay z 000yy ar1 a教育家精神b专著e伟大心灵的时代回响f成尚荣著 a上海c上海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d2025.01 a293页d19cm a本书聚焦“教育家精神”弘扬、传承与践行的核心要点,内容包括现当代教育家精神谱系的梳理、教育家成长故事讲述及教育家风骨、风度、风格及与知识分子、教师、儿童关系的多重解析,并指明新时代教师传承弘扬教育家精神及教学思想,积极开展行动与实践的策略方法及路径。全书分为教育家精神灯塔:照亮教师发展之路;伟大心灵的时代回响:讲述教育家故事;教育家的精神品格:应有的责任与担当;弘扬教育家的精神:我们的信念与行动四个部分。书中通过讲述陶行知、陈鹤琴、叶圣陶、于漪、顾明远等现当代教育家故事,以此促进教育家精神融入教育教学实践、强化教育家精神引领激励的实践,是当下“教育家精神解析阐释与讲述践行的应景之作。 a教育工作者0 a教育思想x思想评论y中国 aG40-092v5 0a成尚荣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09 01167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13001001020015001131050018001281060006001462000100001522100034002522150016002862250033003023300413003353330017007485170031007656060013007966900012008097010040008217020013008618010027008741164-067420250214090809.0 a978-7-5334-9333-2dCNY39.00 a20250214d2025 em y0chiy50 ea1 achiceng aCNb350000 ay z 000yy ar1 a投入为先教学b专著e创建学生茁壮成长的学习环境f(美)道格拉斯·费希尔(DouglasFisher)等著g张强译 a福州c福建教育出版社d2025.01 a135页d26cm2 a当代前沿教学设计译丛h第三辑 a本书提供了一个关于日常教学的完善的框架,聚焦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让教师的教学获得最大收益。本书基本的框架包括建立关系、清晰施教和积极挑战等方面:即如何更好地了解每一位学生,从而可以从根本上改变课堂的动态以及如何做到这一点;做一个“走心”的老师意味着什么,以及以此创造一个有利于学习的环境;如何在让教师清晰明白教学的关键内容,以及如何为教师和学生带来丰厚的教学回报;如何增加学生学习的效能,并提高他们的学习价值。 a教学研究人员1 a创建学生茁壮成长的学习环境0 a教学研究 aG420v5 0c(美)a费希尔c(Fisher, Douglas)4著 0a张强4译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031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33001472100038001802150016002183300483002343330017007176060013007346900012007477010015007598010027007741164-067520250114110535.0 a978-7-5760-5548-1dCNY68.00 a20250114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10000 ay z 000yy ar1 a情境教育研究b专著f王玉娟著 a上海c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d2024.01 a223页d24cm a本书完整呈现李吉林情境教育产生和发展的经过,有助于展现中国特色教育的自主探索之路,揭示中国本土教育学发展的历程。系统整理、研究李吉林情境教育,解析其立德树人的内涵和特质,对于全面深化素质教育,引领深化基础教育改革,丰富我国本土教育理论研究成果具有重大意义。通过研究情境教育的发展,可以发现儿童教育家李吉林的成长规律和所具有特质,为我们今天“造就一批杰出的教育家”提供借鉴。为学校提供一种普适而高效的教育教学范式。学习践行情境教育这一优秀教学成果的过程中,改变学校的教育教学面貌。 a教学研究人员0 a教学研究 aG420v5 0a王玉娟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16 01475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13001001020015001131050018001281060006001462000057001522100034002092150016002433140380002593300437006393330013010766060031010896900015011207010017011357010015011527010015011678010027011821164-067620240913155755.0 a978-7-5218-6311-6dCNY59.00 a20240913d2024 em y0chiy50 ea0 aengg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学术英语理工进阶b专著e英语f李慧杰,成城,季莹主编 a北京c经济科学出版社d2024.08 a307页d26cm a李慧杰,女,哈尔滨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相关的教学科研工作,研究方向为语言测试和英语教育。2013年获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2014年获宝钢优秀教师奖。近年来,出版专著和编著4本,主编“十二五”国家规划教材1本,主编出版教材教辅10余本,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主持和参与完成国家级和省级项目10余项,获省级科研成果奖项6项。 a本教材在我国向科研强国转型的关键时期,针对高水平科研密集型高校理工科本科生在专业科研领域参与学术活动的需求,培养规范的科技英语文献范式,培养国际学术交流能力和科学素养而制定。本教材以代表性科研论文基本架构为依托,结合哈工大特色院系课程,提供理工类特定学术、学科领域优秀论文,以规范学术科研论文为标准,挑选近年国际、国内科研人员在高水平国际期刊(SSCI)发表的成果20篇,以标准范式结构分类(单元),辅以导读分析,熟习并夯实英语科研论文范式。 a院校学生0 a理科(教育)x学术交流j英语 aG423.02v5 0a李慧杰4主编 0a成城4主编 0a季莹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0919 01439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65001472100038002122150016002502250017002663300727002833330043010106060029010536900017010826900015010997010017011147010015011318010027011461164-067720250120151929.0 a978-7-5760-5570-2dCNY58.00 a20250120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10000 ay z 000yy ar1 a数智时代的教材建设与国家知识管理机制b专著f陈霜叶,雷浩编著 a上海c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d2024.01 a158页d24cm2 a课程研究前沿 a本书精选了第21届上海课程论坛的20多篇国内外一流专家学者的会议论文,围绕“数智时代的教材建设与国家知识管理机制”这一核心主题,从数智时代教材建设的基本理论、数智时代教材研究的多学科方法、数智时代落实教材建设国家事权的关键机制、数智时代国家知识管理机制与高质量教材建设、数智时代“什么知识最有价值、扎根中国大地的高质量教材建设经验六个方面进行了多角度的深入分析与论述,既有理论层面的最新的成果,也有实践层面的具体指导,为该领域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文献资源与实践思路。该书的出版,相信无论是对高校教育工作者,还是基础教育一线教育工作者来说,都将是一本难得的专业书籍,既有理论深度,又能通俗易懂,非常贴近教育工作者当前的教育教学工作,为全面提升数智时代的教材建设与国家知识管理机制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水平具有重要的价值和作用。 a教材建设知识管理研究人员,教育领域读者0 a教材建设x知识管理j文集 aG423.3-53v5 aG302-53v5 0a陈霜叶4编著 0a雷浩4编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23 01095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5001472100034002022150016002363300378002523330073006305170019007036060029007226900012007517010013007637010013007767010013007898010027008021164-067920250122101533.0 a978-7-301-35913-6dCNY69.00 a20250122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教师助手b专著e巧用AI高效教学f汪兵,雷春,秋叶著 a北京c北京大学出版社d2025.03 a248页d19cm a本书深入探讨了AI技术如何为教育领域带来的变革。书中不仅展示了AI技术如何能够代替教师进行板书、生成精美课件,以更生动直观的方式呈现知识,还阐述了AI如何根据学生学习情况提供个性化辅导。此外,该书还介绍了如何利用AI进行备课、授课、测评及办公,以解放教师时间,提升教学效果,并展望了AI+教育背景下更加公平、高效、个性化的教育未来,同时也关注了AI在教育中的应用所带来的挑战与应对策略。 a本书适合教育工作者、教育技术爱好者等阅读,共同探索AI与教育的无限可能1 a巧用AI高效教学0 a人工智能x应用x教学研究 aG434v5 0a汪兵4著 0a雷春4著 0a秋叶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23 02469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3001472050008001902100034001982150016002323141128002483300596013763330133019726060027021056900012021327010015021447010017021598010027021761164-068020250205115456.0 a978-7-302-68181-6dCNY69.00 a20250205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信息化教学技术b专著f倪彤,张建强主编 a2版 a北京c清华大学出版社d2025.02 a250页d26cm a倪彤,首届全国优秀教材主编《图形图像处理》·首批“十四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主编《信息化教学技术》·职教国家在线精品课程主持《信息技术》·教育部《中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标准》研制组成员(计算机平面设计)·教育部中国教育信息化专家库收录专家·教育部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评审专家·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裁判及评审专家。张建强,男,副教授,江西省张建强数字图像处理技能大师;第六届江西省优秀高技能人才“能工巧匠”;江西省职业院校校企合作“双师型”名师;江西省技术能手;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平面设计技术项目中国技术指导专家;江西省首批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负责人;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平面设计技术赛项裁判,主编《用微课学·图形图像处理(CorelDRAW)》等教材多部,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程乐凯,男,高级讲师,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研究生学历,工学硕士学位,合肥市第三届“教坛新星”,合肥市第五批骨干教师,安徽省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论文评选获省一等奖,优秀教学软件获省二等奖,指导学生在中华职业教育创新创业大赛获省二等奖。指导学生在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大赛中软件创意编程获二等奖;汤君,2004年7月毕业于安徽农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2018年12月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技术专业在职工程硕士毕业,2004年8月进入当涂当涂经贸学校任教至今。 a对接数字时代、数字教育,遵循“掌握新一代信息技术、提升数字素养”的宗旨,本书精选了当下一线教师在教学中所要掌握的教育教学技术,旨在帮助他们掌握简练、实用的信息化教学技术,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和教学创新。全书由两大模块、38个任务组成,包括思维导图(4个任务)、PPT制作(4个任务)、交互式课件制作(4个任务)、动画制作(5个任务)、视频制作(剪映篇)(5个任务)、视频制作(Camtasia篇)(4个任务)、虚拟仿真(4个任务)、AI搜索、AI写作、AI作图、AI修图、AI视频、AIPPT、AI分析、AI数字人,每个任务的完成不仅有详细的操作方法,而且有相应的数字学习资源相配套,从而有助于实现从基本操作到创新运用的能力递增。 a本书可作为跨学科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学习教材,也可作为职业院校的一线教师提升数字素养、参加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的技术手册0 a计算机辅助教学x教学法 aG434v5 0a倪彤4主编 0a张建强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06 01364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7001472100038002042150016002423140390002583300328006483330051009766060041010276900012010687010015010808010027010951164-068120250219143721.0 a978-7-313-32213-5dCNY59.80 a20250219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10000 ay z 000yy ar1 a幼儿园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制作案例教程b专著f旦敏等主编 a上海c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d2025.01 a215页d26cm a旦敏,昆明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信息化教学部主任,副教授,专业领域,计算机应用。发表专业论文3篇,出版教材3部。昆明市骨干教师、昆明市优秀教师,多次指导学生参加省级竞赛获得前三等奖。汤书波,云南开放大学,云南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教授,专业领域,教育技术学。发表论文30余篇,出版著作1部,参著3部,主持省哲社、省“十四五”重大、省教育科学规划等课题8项,参与全国教育科学规划等课题10余项。 a本书通过大量案例介绍了幼儿园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制作的方法。全书分为10个项目,内容包括课件幼儿园课件设计与制作基础、幼儿园PPT课件的界面设计、幼儿园PPT课件的文字设计、幼儿园PPT课件的图表设计、幼儿园PPT课件的动画设计、幼儿园PPT课件发影音处理、幼儿园PPT课件的交互设计、幼儿园PPT课件的放映与输出、幼儿园五大领域课件综合设计与制作。 a本书可作为各类院校学前教育及相关专业学生的教材0 a幼儿园x多媒体课件x设计x制作j教材 aG436v5 0a旦敏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0858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9001472100030002062150016002363300225002523330013004776060037004906060037005276900012005647010013005768010027005891164-068720240528164229.0 a978-7-5193-0906-0dCNY66.00 a20240528d2023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大学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素质训练研究b专著f徐曼著 a北京c群言出版社d2023.12 a301页d26cm a本书主要从什么是积极心理健康、大学生自我意识与心理素质训练、大学生积极人格与心理素质训练、大学生积极情绪与心理素质训练、大学生积极人际关系与心理素质训练、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心理素质训练等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系统地论述。 a高校师生0 a大学生x心理健康x健康教育x研究0 a大学生x心理素质x素质教育x研究 aG444v5 0a徐曼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0605 00784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9001472100038002062150015002443300145002593330011004046060027004156900012004427010017004547010017004717010015004888010027005031164-068820250218161019.0 a978-7-5407-9428-6dCNY30.00 a20250218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450000 ay z 000yy ar1 a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h上b专著f唐红艳,李新华,岳欣主编 a桂林c漓江出版社有限公司d2024.08 a50页d26cm a本书共四章,内容包括:激发潜能——大学生心理健康概述、融入环境——大学生的适应、认识自我——大学生的自我意识、识别情绪——大学生的情绪管理。 a大学生0 a大学生x心理健康j教材 aG444v5 0a唐红艳4主编 0a李新华4主编 0a岳欣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0831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9001472100038002062150016002443300191002603330011004516060027004626900012004897010017005017010017005187010015005358010027005501164-068920250218161010.0 a978-7-5407-9429-3dCNY35.00 a20250218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450000 ay z 000yy ar1 a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h下b专著f唐红艳,李新华,岳欣主编 a桂林c漓江出版社有限公司d2024.08 a123页d26cm a本书共五章,内容包括:沟通有技巧——大学生的人际交往、爱要会表达——大学生的恋爱与性心理、路在何方——大学生的就业心理、雾里看花——大学生的网络心理健康、生命诚可贵——大学生的生命教育。 a大学生0 a大学生x心理健康j教材 aG444v5 0a唐红艳4主编 0a李新华4主编 0a岳欣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432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65001472100034002122150016002463140127002623300609003893330049009986060031010476900012010787010015010907010017011057010017011228010027011391164-069020240719165121.0 a978-7-5765-1242-7dCNY59.80 a20240719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10000 ay z 000yy ar1 a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导学与实践b专著f罗浩,邓敏子,张华芸主编 a上海c同济大学出版社d2024.06 a213页d26cm a罗浩,男,汉族,1984年出生,江西南昌人,中共党员,大学学历,硕士学位,讲师。现任江西信息应用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 a《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导学与实践》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分为十二章,主要内容是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紧密贴合的团体体验活动内容,包括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和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的辅助教学内容,并以历史人物故事、修身方法实践、情景剧等方式融入《大学》的思想。本书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材的配套、补充和拓展材料,是教研团队十多年实践的结晶,符合时代的需求。本书系统阐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知识和技能,旨在为大学生提供心理健康调节等方面的指导,理论与实践结合,既是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实践教材,也可作为大中小学校的参考书和相关从业人员的学习材料。 a本书既是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实践教材0 a大学生x心理健康x健康教育 aG444v5 0a罗浩4主编 0a邓敏子4主编 0a张华芸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0724 01468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1001472050008001882100038001962150016002343140168002503300661004183330013010796060039010926900012011317010017011437010015011608010027011751164-069120240627082203.0 a978-7-5771-1084-4dCNY39.00 a20240627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220000 ay z 000yy ar1 a心理健康教育b专著f聂彩林,邱林主编 a2版 a长春c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d2024.06 a189页d26cm a聂彩林,男,出生于1967年4月,毕业于西南师范大学,教育管理专业,现任四川航空学院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教授,四川省哲学学会副会长,发表论文30多篇,主编教程、教材11部。 a本书是高等教育本科教材。本书是专门针对学生所特有的心理特点和发展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心理问题而编写的一本心理健康教育教材。该书通过11个模块把学生需要掌握的心理健康知识系统地呈现出来,涵盖了健康基本理念、自我意识、人际交往、恋爱、健康人格塑造、职业生涯规划、情绪管理等在学习、生活和未来发展中不可回避的主要心理问题。本书不仅向学生介绍了每个主题所涉及的理论知识,而且提供了学生自己进行心理测试的相关量表,有助于学生根据理论知识进行心理健康的自我评价。此外,多个模块还提供了拓展阅读,有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兴趣,指导学生正确地了解自己的心理健康状态,掌握适宜的心理卫生保健方法,增强心理健康自我教育的能力,最终做到心理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和自我教育。 a高校师生0 a心理健康x健康教育x高等学校j教材 aG444v5 0a聂彩林4主编 0a邱林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0703 01041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35001472100034001822150016002163300351002323330125005836060047007086900012007557010017007678010027007841164-069220250213092425.0 a978-7-121-42519-6dCNY58.00 a20250213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心理健康教育b专著f严光玉主编 a北京c电子工业出版社d2024.06 a284页d26cm a本书共包含十个模块,包括的模块有、认知心理健康、心理挫折应对与心理危机干预、自我意识、人格心理、学习心理、情绪管理、网络心理、人机心理、职业心理和亲密关系。在内容安排上,避免单一心理专业知识的陈述和分析,强调心理方法、技巧、策略的运用。本书编写体例活泼新颖,包括“案例导入”“素能养成”“案例启示”“知识拓展”“活动与体验”“思考与讨论”等栏目。 a本书不仅可作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和学生自学辅助读物,而且适合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教育学和心理学研究人员、德育工作者阅读0 a大学生x心理健康x健康教育x高等学校j教材 aG444v5 0a严光玉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546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7001472100034002042150016002383140379002543300501006333330013011346060047011476900012011947010015012067010015012217010017012368010027012531164-069320250113101547.0 a978-7-305-29110-4dCNY42.00 a20250113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20000 ay z 000yy ar1 a新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程b专著f胡兰,李杨,姚智军主编 a南京c南京大学出版社d2025.01 a230页d26cm a胡兰,副教授,物理科学与智能教育学院党总支书记,硕士生导师,长期从事大学本科教育教学、育人和研究工作,研究方向为教育理论、教师教育、学前教育。李杨,上饶师范学院学生工作处(党委学生工作部)处(部)长。姚智军,上饶师范学院学工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主任,江西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长期从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及研究。曾参编《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等教材。 a本书是为高校本科学生编写的教材,全书结合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主要围绕大学生自我意识、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塑造、大学生人际交往、大学生情绪、大学生学习心理、大学生恋爱心理、积极心理等方面进行分析描述,章节包含案例导入、案例分析、心理便利贴、心理知识拓展等板块,从实际心理案例出发,阐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理论,分析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以及基本调适方式,帮助大学生形成积极的心理品质。教材对心理素质拓展训练的基本内涵、心理素质拓展训练的发展历程进行了讲解,并提供了20项适合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拓展训练项目。 a高校师生0 a大学生x心理健康x健康教育x高等学校j教材 aG444v5 0a胡兰4主编 0a李杨4主编 0a姚智军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16 01158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67001472100034002142150016002482250019002643300555002833330011008386060037008496900015008868010027009011164-069420250213151420.0 a978-7-5705-4322-9dCNY36.00 a20250213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60000 ay z 000yy ar1 a大学生心理健康知识手册b专著f“每天学点心理学”丛书编写组编著 a南昌c江西教育出版社d2024.12 a228页d26cm2 a每天学点心理学 a迈入新时代,我国对人才的需求与人才培养计划,均有了新的变化和新的要求。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现代化人才培养的软环境,在实现高质量人才培养,促进人才全面发展中的作用不可或缺。高等学校培养的学生不仅要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体素质,而且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高校通过心理健康教育相关工作,希望帮助大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优化心理品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学会顺利处理好环境适应、自我管理、学习成才、人际交往、交友恋爱、求职择业、人格发展和情绪调节等方面的困惑,提高健康水平,促进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 a大学生0 a大学生x心理健康x健康教育j手册 aG444-62v5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006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1001472100030001882150016002183000021002343300411002553330021006666060019006876900014007067010017007208010027007371164-069520240924110512.0 a978-7-5711-2060-3dCNY49.00 a20240924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410000 ay z 000yy ar1 a智慧教师的名师印记b专著f李桂荣主编 a郑州c大象出版社d2024.01 a139页d26cm a中原名师出版工程 a《智慧教师的名师印记》是李桂荣老师继《从阅读走向悦读》《让学生站在课堂中央》的又一力作,共分五章:点亮教育的心灯、唤醒专业的自觉、引领智慧的成长、涵养师者的情怀、积淀笃行的力量。通过精英教师自我磨砺智慧成长、钻研教育理论、打造精品课堂、提高写作水平、提升教科研能力的成长历程,描绘了教师教育教学研修学习等专业发展之路。文字生动,成长示范效应强,能够为教师专业成长提供助力,启迪一线教师更加智慧、专业地成长。 a师资培养研究人员0 a师资培养x研究 aG451.2v5 0a李桂荣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0926 01635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9001472100034002062150016002403140397002563300607006533330015012605170031012756060019013066900014013257010015013398010027013541164-069620240927144639.0 a978-7-5487-6025-2dCNY48.00 a20240927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430000 ay z 000yy ar1 a破茧与蝶变b专著e区域教师培训模式建构与实践f罗海娟著 a长沙c中南大学出版社d2024.09 a226页d24cm a罗海娟,女,湖南郴州人,中学高级教师,郴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教师培训项目负责人。教育部“十四五”中小学教师培训国家级专家资源库成员,湖南省“十四五”中小学教师培训专家资源库成员,湖南省教师培训专家工作组成员,湖南省2022—2023年“国培计划”工作视导专家,湖南省首批教师培训师,湖南省教师教育学会信息化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获湖南省学前教育先进工作者、郴州市最美教育工作者、郴州市级骨干教师荣誉称号。 a本书深入探讨了教育转型背景下的教师培训模式。书中强调了数字化时代给教育带来的新挑战,并指出教师培训在教育转型中的关键作用,提出“破茧与蝶变”这一创新理念,旨在构建一个适应时代需求的教师培训模式。本书详细论述了“三联五环”培训模式这一结合理论与实践、注重个性化应用的培训体系,通过郴州市教师培训项目的案例分析,展示了该模式在实际应用中的成效与改进。同时,本书对教师培训的成效评估方法、面临的挑战和提升培训质量的策略进行了深入探讨,对教师培训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强调了教育技术发展对培训模式的影响,并提出了持续专业发展的重要性。本书还提供了丰富的案例集锦和实践智慧,可为其他区域教师培训提供一些参考。 a教育工作者1 a区域教师培训模式建构与实践0 a教师培训x研究 aG451.2v5 0a罗海娟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010 01067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7001472100030001942150014002243300460002383330035006986060041007336900017007747110019007918010027008101164-069720250210150407.0 a978-7-5215-0773-7dCNY76.00 a20250210d2023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综合素质极致真题i小学b专著f粉笔教师编著 a北京c知识出版社d2023.04 a2册d26cm a本套图书包含上、下两册,上册为国家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小学)真题题本,下册为国家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小学)真题解析。全书收录近几年12套试卷,每套试卷包括单项选择题、材料分析题和写作题三种题型,共33题。考试内容包括职业理念、职业道德、教育法律法规、基本能力、文化素养五大模块,其中,基本能力占比比较多,接近50%,其余四个模块为10%—15%不等。解析册解析详尽,力求语言简洁,逻辑清晰,要点到位,可帮助考生专项进行真题练习,检验理论学习效果,提升考试能力。 a本书为小学教师资格考试辅导用书0 a教师素质x小学教师x资格考试x习题集 aG451.6-44v502a粉笔教师4编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13 00996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0001472100034001872150016002213300442002373330015006796060015006946900013007097010017007228010027007391164-069820240809183537.0 a978-7-209-13841-3dCNY36.00 a20240809d2023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70000 ay z 000yy ar1 a教育家茶座h第6辑b专著f胡长青主编 a济南c山东人民出版社d2023.01 a136页d24cm a《教育家茶座》系列立足于从教育的定位、教育的主体、教育的环境和教育的技术几个方面深刻剖析教育必须作出的变革,以冷静客观的视角分析教育现状,擘画教育未来,以期为当代教育人提供新的借鉴和思考维度。本书为《教育家茶座》系列的第6辑。本辑重点关注教育热点、教育学术问题、教育理念与实践研究、课程建设等方面的内容,也广泛涉及学校管理、家校合作、家庭教育等的内容,可以说每一篇文章都融合了新时代教育家对于教育的独立思考,每一篇文章都有它的灵魂和特色。 a教育工作者0 a教育j文集 aG4-53v5 0a胡长青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0814 01127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29001472100038001762150016002143140163002303300407003933330015008006060015008156900013008307010015008438010027008581164-069920241106133549.0 a978-7-5652-4490-2dCNY48.00 a20241106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210000 ay z 000yy ar1 a青玫煮酒b专著f王玫玫著 a大连c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d2024.10 a120页d24cm a王玫玫,毕业于华东理工大学,现就职于大连第九中学,高级教师。全国优秀教师,辽宁省优秀教师,辽宁省骨干教师,大连市劳动模范,大连市高端人才,大连市三育人标兵等。 a本书以一名优秀教育工作者的视角分享自己在教育一线积累的经验和创新的教学方法,通过作者几十年教学生涯真实教育教学经验的记录,帮助其他教育工作者解决教学中遇到的难题,并提供新的教学视角和灵感。书中的教育随笔或回忆录,记录了作者的难忘瞬间、与学生之间的感人故事,反思教育的意义,传递正能量,让家长更好地了解和教育孩子。本书的出版可以提高教师的教育水平,为孩子更好地成长提供方法指导,同时帮助家长做好家庭教育。 a教育工作者0 a教育j文集 aG4-53v5 0a王玫玫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107 01029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3001472100034002002150016002343300443002503330027006936060027007206900012007477010013007598010027007721164-070020240811204812.0 a978-7-5689-4719-0dCNY39.00 a20240811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500000 ay z 000yy ar1 a受众差异视域下的大学生健康促进研究b专著f李丹著 a重庆c重庆大学出版社d2024.08 a172页d26cm a本书从教育受众的差异性为切入点,探讨高校体质弱势群体学生体育健康教育在理论和实践上的相关问题。主要内容包括:对高校体质弱势群体学生体育健康教育的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了解他们的健康状况、健康教育需求和存在的问题;其次,找出影响高校体质弱势群体学生体育健康教育的因素,包括生理、心理和社会等方面;根据调查和分析的结果,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包括改善教学设施、调整课程设置、加强师资培训等,以期提高高校体质弱势群体学生的健康水平,促进其全面发展。 a大学生健康教育研究人员0 a大学生x健康教育x研究 aG479v5 0a李丹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0814 01603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1000271000041000581010008000991020015001071050018001221060006001402000068001462100034002142150015002483300983002633330025012466060040012716900012013117110023013238010027013461164-070320250212140349.0 a978-7-5216-5033-4dCNY5.00 a20250212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b专著e2024-2035年e节录f中国法治出版社编 a北京c中国法制出版社d2025.02 a32页d21cm a《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以下简称《纲要》),是在我国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以全面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为重要任务而公布的一个重要文件,是全面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统筹发展、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的顶层制度安排,对更好发挥教育强国建设在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的先导任务、坚实基础、战略支撑作用,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纲要》共11部分,分别是总体要求、“八大体系”(全面构建固本铸魂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公平优质的基础教育体系、自强卓越的高等教育体系、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体系、泛在可及的终身教育体系、创新牵引的科技支撑体系、素质精良的教师队伍体系、开放互鉴的国际合作体系)、综合改革和组织实施。《纲要》明确到2027年,教育强国建设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效。明确到2035年,高质量教育体系全面建成,基础教育普及水平和质量稳居世界前列,学习型社会全面形成,人民群众教育满意度显著跃升,教育服务国家战略能力显著跃升,教育现代化总体实现。本书收录了《纲要》的主要内容,并调大了字号,方便广大人民群众系统学习了解该文件的内容和精神。 a教育事业发展研究人员0 a教育事业x发展战略y中国z2024-2035 aG521v502a中国法治出版社4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13 01413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9001472100034002062150016002402250023002563140305002793300425005843330019010095170033010286060031010616900015010927010013011078010027011201164-070420241125165653.0 a978-7-5666-2308-9dCNY99.00 a20241125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30000 ay z 000yy ar1 a延续与新变b专著e英国斯图亚特时期贵族教育研究f赵森著 a保定c河北大学出版社d2024.12 a117页d24cm2 a英国教育史研究丛书 a赵森,男,教育学博士,中共党员。延安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讲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外国教育史与比较教育的研究,先后主持福建师范大学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培育项目、湖南省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等,参与国家社科基金、湖南省社科基金等项目,先后在《教育史研究》《比较教育学报》《教育学术月刊》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20余篇。 a本书拟解决两个问题:其一,叙述斯图亚特时期英国贵族精英所处的整体背景,即该时期教育发展的社会、经济、思想、文化与道德等内因外缘质素;其二,用历史画笔描绘英国贵族精英教育革新的同时,阐释其对英国当代及后世政治制度与教育演化的社会历史意义。具体内容包括斯图亚特时期之前贵族教育的追溯、斯图亚特时期贵族教育的背景、斯图亚特时期贵族教育的思想、斯图亚特时期贵族教育的场域、斯图亚特时期贵族教育的内容与斯图亚特时期贵族教育的反思。 a教育史研究人员1 a英国斯图亚特时期贵族教育研究0 a斯图亚特王朝x教育史x研究 aG556.19v5 0a赵森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128 01174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1001472100038001882150016002263300608002423330017008506060023008676900012008907010015009028010027009171164-070520241206114306.0 a978-7-5760-5470-5dCNY86.00 a20241206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10000 ay z 000yy ar1 a当代拉丁美洲教育研究b专著f黄志成著 a上海c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d2024.01 a256页d24cm a在世界全球化发展的背景下,我国在改革开放后,亟需与世界各国加强相互交流、了解和合作。然而,对遥远的拉丁美洲国家及西班牙,我们还一直比较陌生。随着一带一路的发展,我国对拉丁美洲国家及西班牙的交往越来越频繁,越来越多的人需要了解拉丁美洲及西班牙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该书由作者发表过的论文组合而成,分为三大部分。1、拉丁美洲教育篇主要是综述拉丁美洲教育整体发展的阶段、过程、特点、成就、问题和趋势。2、拉美国家教育篇主要分述拉美主要国家,如智利、墨西哥、巴西等国家的最新教育发展。3、西班牙教育篇西班牙与拉丁美洲国家教育发展有千丝万缕关系,那么现今的西班牙教育又是怎样的呢,西班牙教育与拉美教育有什么异同? a教育研究人员0 a教育研究y拉丁美洲 aG573v5 0a黄志成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12 01196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3001472100034002002150016002343300442002503330161006925170023008536060023008766900011008997010017009108010027009271164-070720250102155731.0 a978-7-5684-2391-5dCNY58.00 a20250102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20000 ay z 000yy ar1 a信息化幼教b专著e数字化教育技术应用f冷国华主编 a镇江c江苏大学出版社d2025.01 a320页d26cm a本教材基于OBE和“工学结合”理念,根据幼儿教师的工作过程和特点规划结构,分为走进信息化幼教、获取与处理数字幼教资源、设计信息化幼教活动、设计与制作幼教课件、实施信息化幼教五个单元;并以模块、项目、任务或案例等组织内容。编写上体现“教学做用合一”的理念,即以课程所对应的职业应用作为学习的起点和终点:从应用出发确定学习任务,由典型任务和案例引导学习者学习和实践,做到“做中教”“做中学”,最后通过一些综合应用任务实训来提升学习者的运用能力。 a本教材既可作为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现代教育技术”“信息化教学”“数字化教育技术应用”等课程的教材,也可作为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数字素养提升的培训教材和参考书1 a数字化教育技术应用0 a幼儿教育x教育研究 aG61v5 0a冷国华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09 01381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65001472100034002122150019002463300741002653330019010065170035010256060023010606900012010837010017010958010027011121164-070820241126114842.0 a978-7-5722-8890-6dCNY68.00 a20241126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30000 ay z 000yy ar1 a游戏化工作b专著e实践蒙氏教育本土化的幼儿园案例f须晶晶主编 a杭州c浙江教育出版社d2024.11 a10,338页d24cm a莲花港幼儿园从2001年开始引进蒙氏教育,实施至今已近20年。随着《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颁布,蒙氏办园与《指南》存在培养目标的冲突,出现了教育不适应现象。为破解这一难题,2011年我园开始探索本土化的10年改进,顺利完成西湖区特色项目建设成绩优秀,近其成果获市一等奖、省二等奖,并由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了理论专著《莲花港范式:蒙氏教育本土化的园本探索》和教师指导用书《民俗节日主题:蒙氏教育活动的本土化设计》,积淀了大量的理论与实践材料,是十年蒙氏教育本土化在教育教学上的具体成果。本书以大量教学实践案例为基础,以主题活动的形式,展示了丰富的蒙氏教学本土化实践案例供幼儿园教师参考,内容丰富多元、操作规范完整,理念新颖突出,是我园多年来不断研磨优化的智慧结晶,具有较强的指导性和实用性,希望蒙氏教育本土化理念在新时代下更好服务幼儿、服务社会! a学前教育工作者1 a实践蒙氏教育本土化的幼儿园案例0 a学前教育x教学研究 aG612v5 0a须晶晶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128 01466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61001472100042002082150016002503140291002663300536005573330015010935170023011086060027011316900012011587010015011708010027011851164-071120241219164827.0 a978-7-5229-2393-2dCNY98.00 a20241219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莫莫熊婴幼儿养育课程b专著e托育游戏化活动设计f孙云霞著 a北京c中国纺织出版社有限公司d2024.12 a400页d24cm a孙云霞,北京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现任职于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附属幼儿园园长、托育中心负责人(创史园长),研究方向为幼儿美术教育、早教课程。深圳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学专家,教育部《幼儿园安全友好环境建设指南》起草专家组成员,深圳市学前教育协会理事,孙云霞名师美术特色工作室(政府津帖)负责人。 a本书是以深圳北理工莫斯科大学附属幼儿园的托育班为实践经验编写、经过多年实践检验的托育课程。分别是针对1—2岁和2—3岁幼儿的课程方案,包括5个方面的内容:艺术与表达、自然与科学、游戏与认知、运动与健康、劳动与生活,这些课程方案涵盖了幼儿生活的所有环节,帮助教师轻松上手,进入角色。课程形式包括线上课程和线下活动;课程形式包含教师如何通过游戏和活动促进婴幼儿的运动能力、认知能力和语言发展能力;强调回应性照护的重要性,教导家长如何敏感地观察和理解婴幼儿的需求,并给予恰当的回应;提供亲子阅读的指导和方法,培养婴幼儿的阅读兴趣和习惯,等等。 a幼教工作者1 a托育游戏化活动设计0 a学前教育j教学参考资料 aG613v5 0a孙云霞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26 01188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9001472100034001962150016002303000039002463300479002853330019007645170017007836060029008006060035008296900014008647010017008788010027008951164-071820250218143425.0 a978-7-308-22215-0dCNY58.00 a20250218d2023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30000 ay z 000yy ar1 a音乐艺术素养b专著e儿童音乐创编f张尉强编著 a杭州c浙江大学出版社d2023.06 a286页d26cm a浙江省普通高校“十三五”新形态教材 a本书为作者在长期从事儿童合唱的教学实践过程中,结合目前国内儿童合唱存在的普遍问题而编写的一套适于幼龄儿童合唱训练的基础教程,内容简明、实用、易学。书稿以音乐创作和分析为宗旨,讲授儿童歌曲创作理论、和声理论、作品分析理论和钢琴伴奏理论,在强调儿童音乐基础的同时,注重儿童音乐创编能力的培养,凸显学前音乐教育的特点,旨在从学前音乐教育课程设置的全局出发,站在对学前教育专业的音乐课程内容合理的、科学的、系统的进行构建的高度,通过对儿童音乐教材的新形态化,将音乐课程改革深入推进。 a学前教育工作者1 a儿童音乐创编0 a声乐艺术x学前教育j教材0 a音乐x创作方法x学前教育j教材 aG613.5v5 0a张尉强4编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317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1001472100030001982150016002283140198002443300523004423330023009656060031009886900014010197010015010338010027010481164-071920240718162847.0 a978-7-5193-0966-4dCNY45.00 a20240718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学前儿童音乐教育与活动设计研究b专著f王丽新著 a北京c群言出版社d2024.06 a205页d24cm a王丽新,女, 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拥有音乐课程与教学论博士学位。研究方向,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美育与儿童发展、幼儿园音乐课程及幼儿园教师教育。 a学前儿童时期是人生的黄金阶段,也是他们全面发展的关键时期。音乐教育在学前教育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培养孩子的音乐素养、情感表达能力、社交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设计有趣的学前儿童音乐活动有助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进而为他们未来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基础。本书对学前儿童的身心特点、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特点、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目标、学前儿童歌唱活动设计、学前儿童韵律活动设计、学前儿童欣赏活动设计、学前儿童打击乐演奏活动设计、学前儿童音乐戏剧活动设计、学前儿童音乐教育评价与发展等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系统的论述。 a音乐课教学设计人员0 a音乐课x教学设计x学前教育 aG613.5v5 0a王丽新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0724 01753nam0 2200277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1001472100042001982150016002403000047002563140617003033300415009203330009013356060041013446900014013857010017013997010017014167010015014338010027014481164-072020250213105646.0 a978-7-113-31889-5dCNY40.00 a20250213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幼儿园实用手工b专著f邱欢欢,林佳颖,林畅主编 a北京c中国铁道出版社有限公司d2025.03 a260页d26cm a“十四五”高等职业教育学前教育专业系列教材 a邱欢欢,研究生学历,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现任揭阳职业技术学院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其作品《年祭》曾入选“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5周年广东省美术作品展览”,参与出版教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活动设计——潮汕节日文化》《幼儿绘本阅读与活动创意设计》等,发表专业论文近十篇。林佳颖,研究生学历,毕业于厦门大学,现任揭阳职业技术学院教师。参与编写《幼儿绘本阅读与活动创意设计》《大学语文》《大学美育》等教材多部,发表专业论文多篇。林畅,研究生学历,现任揭阳职业技术学院学前教育专业教师,承担美术,手工等课程的教学,研究方向为中国画创作。作品曾入选重庆“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向人民汇报”等省级展览,指导学生获得市级比赛奖项。 a本书着重论述幼儿园手工基本理论、幼儿园各类手工活动的艺术特色及创作方法、幼儿园手工作品赏析,特别注重于在幼儿园的实际运用。在编写过程中,与本地幼儿园进行了深度合作,以主题为单位,针对幼儿园教学特点,以幼儿喜闻乐见的形式,设计相应主题的手工活动,实现理论性、实践性和可操作性的有效融合。同时结合幼儿教学五大领域、中国传统节日,以及从幼儿园幼儿手工活动到幼儿园环创的进阶,全面地展现了其在现实幼儿园教学中的实用性。 a高职0 a学前教育x手工课x高等职业教育j教材 aG613.6v5 0a邱欢欢4主编 0a林佳颖4主编 0a林畅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673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7001472100034001942150016002283000039002443140163002833300838004463330009012846060041012936900014013347010015013487010017013638010027013801164-072520241226140834.0 a978-7-5765-1415-5dCNY49.00 a20241226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10000 ay z 000yy ar1 a幼儿园游戏活动指导b专著f覃露,陈思慧主编 a上海c同济大学出版社d2024.12 a177页d26cm a高等职业教育学前教育新业态系列教材 a覃露,女,生于1994年10月18日,学前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专任教师。主要研究领域为学前儿童游戏及学前教育基本理论。发表论文4篇,主持课题1项。 a本书是“高等职业教育学前教育新业态系列教材”中的一本,集理论与实践于一体,以就业为导向,以岗位技能为标准,立足于专业技能教学、就业岗位需求和专业资格认证三位一体理念进行编写。全书共4个项目13个模块,包括对幼儿游戏基础知识的介绍,以及幼儿创造性游戏活动、幼儿规则游戏活动、幼儿其他游戏活动的组织与指导。本书采用项目式内容编排设计,尽可能呈现多样态的教学模式,展示多元化、多样式的教学活动类型,突出理论够用、实战性强的编写原则。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特别设置思政目标,将培养德才兼备的学前教师目标落到实处。全书选用了大量的教学活动案例,案例不仅类型多样、内容丰富,而且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可以让学生理论联系实践,加深学生对幼儿园活动的理解,提升学生的活动设计与组织能力。此外,本书梳理了近年来幼儿园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关于幼儿园游戏的知识点和题型,让学生进行真题练习,方便学生复习备考。本书附有丰富的学习资源,可供教师与学生教学、练习使用。 a高职0 a学前教育x游戏课x高等职业教育j教材 aG613.7v5 0a覃露4主编 0a陈思慧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02 01801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64001472100034002112150016002453301142002613330019014035170032014226060047014546900014015017010017015158010027015321164-072620250211101524.0 a978-7-5127-2255-2dCNY89.00 a20250211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玩出大能力b专著e0-3岁婴幼儿早期运动发展指南f戴耀华等主编 a北京c中国妇女出版社d2025.01 a529页d26cm a《玩出大能力:0-3岁婴幼儿运动发展指南》从新生儿呱呱坠地开始,以0-36个月的成长发育为时间轴,将科学的早教理论和活泼的亲子游戏紧密结合在一起,再加上互联网新技术的应用,将图文和视频高度结合,旨在为新手父母打造一套可供家庭亲子互动的简单易学且操作性强的育儿指南。本书的编委及审核专家均来自国内儿童早期发展领域的知名专家,有的长期从事婴幼儿早期教育工作,有的年复一年深耕儿童保健领域,更有来自孕产期保健及儿童心理研究领域的学科泰斗。有这些知名专家的保驾护航,本书的专业性、科学性、实践性将毋庸置疑。本书的最大特点是配有基于书中大量的0-3岁婴幼儿的运动游戏抽取精华开发的32个配套视频。这在国内同类图书中绝对是首创。所有视频均由真人宝宝和指导者出镜。视频的拍摄和剪辑均有专家现场指导和审核。每一个游戏,从游戏目的的介绍,到游戏步骤的分解,再到游戏注意事项的解读都非常具体、实用。要特别说明的一点是,本书全部游戏的动作编排及配套儿歌的创作均为本书编委原创,这也是本书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有力佐证。《玩出大能力:0-3岁婴幼儿运动发展指南》一书的写作和游戏拍摄历时一年。为了给中国新手父母定制一套亲子互动模范工具书,太多人为此付出了大量心血,在这里对他们的付出深表感谢。儿童强则国家强,愿新手父母们可以从本书获益,愿本书能为千千万万儿童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a学前教育工作者1 a0-3岁婴幼儿早期运动发展指南0 a运动能力x能力培养x学前教育j教学参考资料 aG613.7v5 0a戴耀华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13 01291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39001472050008001862100034001942150016002283140109002443300551003533330013009046060037009176900014009547010015009687010015009838010027009981164-072720250122100400.0 a978-7-305-28723-7dCNY45.00 a20250122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20000 ay z 000yy ar1 a学前儿童游戏b专著f曹莉,刘曲主编 a2版 a南京c南京大学出版社d2025.01 a192页d26cm a曹莉,徐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授。刘曲,徐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学前教育与特殊教育学院副院长。 a本书是“十三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的改版,本书作为学前教育专业核心课程的配套教材,结合幼儿园的真实工作内容和过程,简洁、明了地介绍了学前儿童游戏的含义、特征、类型、价值、理论流派等基本理论知识,从幼儿园游戏环境的创设、儿童游戏的观察与分析、不同类型儿童游戏的组织与指导等方面详细介绍学前儿童游戏的实践指导要点。本教材将所有内容分为理论和实践两个模块,既注重学生对于学前儿童基本游戏理论的掌握,又着眼于提高学生的游戏实践与运用能力,并最终将落脚点放在学生形成正确的游戏观上。教材内容具有针对性、实用性和操作性,直接指向学生形成岗位核心能力的形成。 a职业教育0 a学前儿童x游戏课x职业教育j教材 aG613.7v5 0a曹莉4主编 0a刘曲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23 01295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69001472100034002162150016002503140171002663300395004373330077008325170035009096060043009446900012009877010015009998010027010141164-072820241008145340.0 a978-7-122-46639-6dCNY98.00 a20241008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全龄友好型玩教具b专著e隔代教育背景下的玩教具设计研究f周冰洁著 a北京c化学工业出版社d2024.10 a234页d24cm a周冰洁,长沙师范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产品体验与交互设计、儿童产品设计等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主讲设计程序与方法、人机工程学、儿童用品设计等本科课程。 a本书通过对隔代教育下的亲子关系进行研究,关注玩教具的使用人群,提出了全龄友好型玩具的概念,旨在平衡家庭成员的需求,促进整个家庭生命周期的健康发展,为家庭提供更加适合亲子使用的玩教具。同时,在设计中结合了社会、教育、心理等学科知识,突破了传统玩教具设计中面向单一群体的局限,深入探索适用于隔代教育家庭的玩教具设计策略并进行了设计实践。本书理论结合实践,进行了大量调研,很符合当下的玩教具市场。 a本书适合工业设计专业的师生、玩具设计师、幼儿园教具设计教师及相关学者阅读1 a隔代教育背景下的玩教具设计研究0 a幼儿园x自制玩具x自制教具x设计x研究 aG614v5 0a周冰洁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010 01132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7001472100034001942150016002283300525002443330009007696060037007786900014008157010017008297010017008468010027008631164-072920250212142450.0 a978-7-305-28061-0dCNY33.00 a20250212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20000 ay z 000yy ar1 a学生岗位实习手册b专著f陆珊珊,宋琛琛主编 a南京c南京大学出版社d2024.09 a158页d26cm a本书是高等职业教育学前教育专业实习实训系列教材之一,为高职三年级学生使用。为配合高职院校的学生去幼儿园实习实训的需求,作者通过任务表格的形式编写了本手册,手册中主要包括幼儿一日生活活动记录表、幼儿入园班级环境创设评价表、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评级表、幼儿户外活动观察记录表、幼儿区域活动观察记录表等20多种表格,供学生填写,使学生在实习实训时更有针对性、计划性,目标更明确,行为更科学。这些表格所指向的内容也与每学期所学的课程相匹配,可以使学生充分地将所学理论知识即时地应用于幼儿园的教育教学中,真正体现了理论指导实践的思想。 a高职0 a幼儿园x实习x高等职业教育j教材 aG61-45v5 0a陆珊珊4主编 0a宋琛琛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13 01364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1001472100038001982150016002363300758002523330033010106060039010436900012010827010013010948010027011071164-073020240510085754.0 a978-7-303-29444-2dCNY42.00 a20240510d2023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农村幼儿教师专业生活的田野研究b专著f周燕等著 a北京c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d2023.12 a176页d26cm a本书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一般课题“农村幼儿教师专业生活的田野研究”(课题批准号:BHA170124)成果。采用田野研究的方式,进入教育的具体情境中,从一个崭新的视角,对幼儿教师专业生活展开整体性描述,展现实然状态下幼儿教师的专业生活,将有助于我们了解幼儿教师的真实状况、情感体验与需求。本书梳理了教师专业化研究的背景、理论基础和研究过程,阐述幼儿教师专业生活的内涵、特征和现状,以及专业生活对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意义与价值,以所选取的田野点和城市优质幼儿园的个案调查为例,生动地呈现农村和城市幼儿教师专业生活的全貌,将农村幼儿教师的专业生活放置在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中加以考察,从现象学视角重新审视了幼儿教师的专业生活,以日常生活批判理论为视角和框架来分析教师专业生活,深入分析制约和影响农村幼儿教师专业生活的各种因素,为重构和充盈农村幼儿教师的专业生活提供借鉴。 a乡村幼教人员师资培养研究人员0 a乡村教育x幼教人员x师资培养x研究 aG615v5 0a周燕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0515 01083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1001472100034001982150016002323300453002483330049007016060049007506900012007997010015008118010027008261164-073120250106150406.0 a978-7-5758-0294-9dCNY39.00 a20250106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50000 ay z 000yy ar1 a幼儿园家园沟通案例故事精选50例b专著f王哼主编 a福州c福建教育出版社d2024.12 a177页d24cm a家园共育对幼儿的成长非常重要,双方良好的沟通与交流是家园合作共育的桥梁。在幼儿园的教育工作中,幼儿园教师与家长的交流,要注重正确的沟通方式、掌握一定的沟通技巧、营造良好的沟通氛围、增进家长对自己的信任,从而取得家长对幼儿园教育工作的支持与配合。本书立足幼儿园一日生活,将常见家园沟通中的问题分类解决,精选优秀家园沟通案例故事,彰显幼儿园教师的教育智慧及灵活应变能力,给学习者提供可咨借鉴的家园沟通方法与技巧,轻松了解和应对家园沟通过程中的各类问题。 a本书适合家校社协同育人的思考与实践研究者使用0 a幼儿园x学校教育x合作x家庭教育x案例j汇编 aG616v5 0a王哼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09 01024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067001482100040002152150016002553300429002713330015007006060021007156900014007367010017007508010027007671164-073220250217112622.0 a978-7-5520-4396-9dCNY118.00 a20250217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10000 ay z 000yy ar1 a“学思行”理念下的小学跨学科主题学习实践探索b专著f王雅琴主编 a上海c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d2025.02 a629页d26cm a跨学科主题学习是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的新概念,和师生习惯的在课堂里坐而论道式的教学方式相比,它注重实践、注重综合,是一种更显性地指向素养培育的学习方式。本书是上海市浦东新区傅雷小学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教研的成果总结。主要内容由两部分构成,第一部分诠释了学校对跨学科主题学习的理解以及建构的校本化设计框架,第二部分呈现了33个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设计案例。希望这些经验能够为小学教师开展跨学科教学具体工作提供参考。 a教育工作者0 a小学x教案(教育) aG622.3v5 0a王雅琴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711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9001472100034001962150016002303140556002463300561008023330015013636060035013786900012014137010017014258010027014421164-073320241030102454.0 a978-7-111-76886-9dCNY99.00 a20241030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作业可以这样设计i小学数学b专著f姚铁龙主编 a北京c机械工业出版社d2024.10 a366页d26cm a姚铁龙,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深圳市福田区数学教研员,广东省名教师工作室主持人,华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兼职教授,深圳大学兼职硕士导师,中国教育技术协会教育游戏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广东省中小学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小学理科班指导教师,广东省校本教研基地项目负责人,《小学数学教师》封面人物。致力数学游戏课程的开发与研究,成立了国内首个“数学游戏化学习研究实验区”。编著有《小游戏大智慧》《小策略大转变》《数学可以如此游戏》《用设计游戏的思维设计教学》等。研究成果《基于儿童立场的小学数学嵌入式游戏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获第五届中国教育创新成果博览会最高奖serve奖。 a本书主要面向小学数学教师,但不限于小学数学教师,以作业设计为中心,呈现多位一线教师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案例。作业设计内容涵盖小学数学全学段,分为游戏类、操作类以及生活情境类三大类型,即“玩中学”“做中学”“用中学”。每个案例都详细阐述了作业目标、作业属性、设计内容和思路以及评价方式。这本书能给小学数学教师带来更多的作业设计灵感,让今后布置的作业更加突出数学核心素养导向,更加注重能力以及覆盖基础知识,更具有综合性和应用性,能帮助小学数学教师由布置作业向设计作业转变,提高小学数学教师作业设计能力以及命题能力,从而以数学作业设计为载体,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a教育工作者0 a小学数学课x学生作业x教学设计 aG623v5 0a姚铁龙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107 01091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7001472100038001942150016002323300485002483330029007336060043007626900016008057010013008218010027008341164-073420241204103225.0 a978-7-5623-7866-2dCNY55.00 a20241204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440000 ay z 000yy ar1 a走向“大教学”的小学法治教育b专著f罗笑著 a广州c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d2024.11 a108页d26cm a本书聚焦小学法治教育问题,结合现实小学法治教育中的诸多案例,从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辨析法治教育与其他相近概念之间的关系、价值意蕴和实践路径,为小学思政教育教学的深入有效实施提供了新的研究和实践方位,加速思政课的改革创新步伐。主要内容包括:学科核心素养与教学改革、法治教育与其他相近概念之间的关系、小学法治教育“大教学”的改革探索、小学法治大教学的课程设计、小学法治大教学的实践路径、小学法治大教学的典型案例、小学法治大教学评价探索、小学法治教师的专业发展、小学法治教育的未来展望等。 a教育研究人员,教育工作者0 a社会主义法制x法制教育x教学研究x小学 aG623.103v5 0a罗笑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05 01206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37001472100030001842150016002142250017002303300609002473330015008566060035008716900016009067010015009228010027009371164-073520250113092853.0 a978-7-5533-5108-7dCNY60.00 a20250113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20000 ay z 000yy ar1 a简约语文的思与行b专著f金立义著 a南京c南京出版社d2024.12 a298页d26cm2 a南京教育文库 a本书首先从简约语文的基本要义出发,阐释了简约语文研究的背景、理论依据、价值追求、概念界说、课堂特质和操作要领,这是从理性层面和宏观的角度介绍了简约语文是什么,接着从识字教学、阅读教学、习作教学和评价机制四个方面,介绍了简约语文操作的基本策略,这是从实践层面告诉老师们课堂上如何建构简约高效的课堂。本书的特点:1.理论性。书中对当下语文教学存在的积弊有着敏锐的洞察与分析,也有对变革课堂教学对策的提出与实施。2.时代性。本书提出的很多观点和策略非常符合语文新课标的精神,贴近时代的要求。3.实用性。对简约语文的阐述深入浅出,书中大量的教学案例和统编教材配套,也是实际教学中成功的典型案例,便于一线教师借鉴与运用。 a教育工作者0 a小学语文课x课堂教学x教学研究 aG623.202v5 0a金立义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16 01006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61001472100030002082150016002382250017002543300395002713330015006666060025006816900016007067010015007228010027007371164-073620250113100346.0 a978-7-5533-5109-4dCNY60.00 a20250113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20000 ay z 000yy ar1 a小学语文沉浸式教学b专著e以小学古诗文教学为例f唐文国著 a南京c南京出版社d2024.12 a298页d26cm2 a南京教育文库 a本书对语文教学改革进行了有益的尝试,是作者长期致力于构建和谐的母语课堂研究和小学语文沉浸式教学研究的成果。本书以小学古诗文教学为切入点,阐述作者对小学语文沉浸式教学的认识、小学生古诗文学习的重要意义、对小学古诗文教学现状的反思,从而总结作者运用沉浸式教学方法讲授小学古诗文的基本策略,书稿同时包含了诸多小学古诗文沉浸式教学的课例及评析。本书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对于一线教师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a教育工作者0 a小学语文课x教学研究 aG623.202v5 0a唐文国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16 01224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61001472100034002082150016002423140119002583300439003773330073008166060035008896900016009247010015009408010027009551164-073720240923151021.0 a978-7-5752-0670-9dCNY88.00 a20240923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古代蒙学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开发与实践b专著f王玉霞著 a长春c吉林文史出版社d2024.09 a252页d24cm a王玉霞,女,1978年生,蒙古族,内蒙古呼和浩特人,现任职于呼和浩特民族学院,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儿童文学、基础教育。 a小学语文教育作为现代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通过将古代启蒙文学融入小学语文教学中,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素养,还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传承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本书以小学语文教育与古代启蒙文学为研究对象,阐述了小学语文教育的相关理论知识,对小学语文教育中涉及的重点问题进行了详细论述,并梳理了古代启蒙文学知识,对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具体应用进行了深入剖析。 a本书对小学语文教师、从事小学语文教育研究者和从业人员具有一定参考价值0 a小学语文课x课堂教学x教学研究 aG623.202v5 0a王玉霞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0926 01741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3001472100038002002150016002383140405002543300689006593330029013485170027013776060025014046900016014297010015014458010027014601164-073820250109145640.0 a978-7-5771-1853-6dCNY58.00 a20250109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220000 ay z 000yy ar1 a适性语文b专著e小学语文教学主张与实践f高玉梅著 a长春c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d2024.11 a228页d24cm a高玉梅,现任集美区曾营小学高级教师,福建省中小学名校长后备人选、厦门市首批名校长、厦门市语文专家型教师,在厦门市语文教师课堂教学中获一等奖。从教32年来,坚持教学一线,以“适性语文”教学主张为内核,推进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研究,构建“差异教育的适性课堂教学模式”,打造“适性扬长”的课堂样态。先后主持或核心参与6个省级、5个市级和若干个区级课题的研究,20多篇论文在《福建教育》《教学与管理》等杂志上发表。 a本书是作者30多年来基于差异教育的语文教学实践与思考的凝练成果。目的是梳理总结新课标背景下学校差异教育的经验,在原有差异研究侧重学生层面的情况下,有意识地把聚焦点倾向教师层面,突出对教师成长的关注,开展了基于注重差异教育的适性语文教学主张的研究,促进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提炼具有推广价值的教学成果。适性语文,即根据差异教育的理论,科学认识学生的差异,探索语文教学中关于“学生性、学科性、学习性”的教学基点,突出实践育人的学科特点,通过探寻具体目标、内容、方法、流程、作业、评价等具体的教学路径,落实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是遵循教育规律、尊重学生差异的语文教学研究。本书共分十章,将差异教育理论与详实的教学案例相结合,让读者切身感受适性语文在新课标视域下落实学科育人的创新性探索。 a教育研究人员,教育工作者1 a小学语文教学主张与实践0 a小学语文课x教学研究 aG623.202v5 0a高玉梅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16 00766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32001472100038001792150016002173300207002333330015004406060025004556900016004807010013004968010027005091164-073920250218161022.0 a978-7-5407-9708-9dCNY78.00 a20250218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450000 ay z 000yy ar1 a语文梦 幸福路b专著f张杰著 a桂林c漓江出版社有限公司d2024.04 a337页d26cm a本书是作者对自己三十多年语文教学经验的梳理与总结。全书分为五个部分,每部分收录了大量具有代表性的教学设计、教学反思、课堂实录和教学研究文章,展示了其从一名初上讲台的年轻教师逐步成长为语文教学名师的过程。 a教育工作者0 a小学语文课x教学研究 aG623.202v5 0a张杰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349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63001472100030002102150016002403140263002563300419005193330029009385170033009676060037010006900016010377010015010538010027010681164-074020250123095636.0 a978-7-5488-7050-0dCNY58.00 a20250123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70000 ay z 000yy ar1 a紫雨的文言课b专著e小学课外文言文阅读指导与思考f周晓霞著 a济南c济南出版社d2025.01 a222页d24cm a周晓霞,笔名(网名)紫雨,正高级教师,江苏省教科研先进个人,无锡市语文学科带头人,无锡市名师工作室主持人,现任教于无锡市育红小学。致力于儿童阅读推广,同时更热衷于文言阅读的推广,提出“童话地吻醒国学”的主张。主持省级课题一项,作为核心成员参与省级课题研究两项。 a本书稿包括“文言杂谈”“文言课题”“紫雨说字”三部分。其中,“文言杂谈”部分为十余篇小学文言文教学理论文章;“文言课题”部分为小学一线语文教师文言文教学实录;“紫雨说字”部分集结了文言文中常出现的代表性汉字,并对这些汉字进行妙趣横生的讲解。可谓有方向、有理念、有操作。教学设计有情趣、有意趣、有志趣。紫雨的文言课,课课能引导学生深度学习,课课能引发学生深度思考。相信本书亦能启发一线教师,提高自身文言文的教学水平。 a教育研究人员,教育工作者1 a小学课外文言文阅读指导与思考0 a文言文x阅读教学x教学研究x小学 aG623.232v5 0a周晓霞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06 01291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69001472100034002162150016002503000015002663300631002813330015009125170027009276060025009546900016009797010015009958010027010101164-074120241224111153.0 a978-7-5702-3857-6dCNY68.00 a20241224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420000 ay z 000yy ar1 a“图形与几何”教学优解b专著e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设计f袁晓萍等著 a武汉c长江文艺出版社d2024.12 a427页d23cm a大教育书系 a近年来,袁晓萍老师带领团队对“图形与几何”领域的单元整体教学进行了多轮实践与思考。对如何进行单元整体架构,如何在每个单元、每个课时中具体落实,上出一节节儿童喜欢的数学课,提出了可操作、可迁移的校本化实施方案。本书由上、下两篇组成,上篇以“设计导航”为主题,下篇以“关键课例”为主题,呈现了三个学段的整体设计,精选了30节关键课例。大多课例都是以探索课、开启课、拓展课的方式来编排,告别散点式的浅尝辄止,完整地呈现作者团队对于“图形与几何”领域单元整体教学的设计与思考。本书希冀为广大一线教师落实新课标理念、践行高质量教学提供可资借鉴的实践经验,成为教师进行单元整体教学实践的重要工具书,帮助教师“精彩地教”,让学生“有效地学”。 a教育工作者1 a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设计0 a小学数学课x教学研究 aG623.502v5 0a袁晓萍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26 01058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7001472100030001942150016002242250017002403300463002573330015007206060025007356900016007607010013007768010027007891164-074220250113100352.0 a978-7-5533-5106-3dCNY60.00 a20250113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20000 ay z 000yy ar1 a理趣数学的价值意蕴与实践探索b专著f余颖著 a南京c南京出版社d2024.12 a298页d26cm2 a南京教育文库 a本书从教育现实、时代要求与挑战的宏观视角聚焦小学数学教育,在厘清小学数学育人价值中,提出理趣数学的教学主张。本书系统剖析了理趣数学的理论基础及内涵意蕴,明晰了理趣数学的学习特质和学习机制,形成了理趣数学的基本教学范式和评价模式,并从国家课程的实施以及拓展课程的开发两个维度,结构化地呈现了教学实践的相关案例。本书具有较强的学理性,理论依据充分,阐述逻辑清晰。理论部分的阐释覆盖内涵、特质、价值、机制、教学范式等各要素,比较全面系统的呈现了理趣数学的理念体系。 a教育工作者0 a小学数学课x教学研究 aG623.502v5 0a余颖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16 00955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9001472100030002062150016002362250017002523300301002693330015005705170033005856060025006186900016006437010015006598010027006741164-074320250103144313.0 a978-7-5533-5114-8dCNY60.00 a20250103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20000 ay z 000yy ar1 a适合发展b专著e小学数学智慧教学的理论与实践f王九红著 a南京c南京出版社d2024.12 a298页d26cm2 a南京教育文库 a本书以新课标精神引领“旧”教材教学,这是该书写作的一个定位。该书揭示了智慧教学的关键是知识适学化加工,表现为适学设计和机智调适。该书提炼出了智慧教学操作要领,揭示出智慧教学行为生成机理和能力发展策略。全书共16章,主要分为理论与实践两部分,每章以若干个案例进行适合发展课堂教学的阐述,两者相互映证。 a教育工作者1 a小学数学智慧教学的理论与实践0 a小学数学课x教学研究 aG623.502v5 0a王九红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09 01066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041001482100038001892150016002273300491002433330017007346060025007516900016007767010017007928010027008091164-074420241031151241.0 a978-7-5760-5443-9dCNY108.00 a20241031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10000 ay z 000yy ar1 a小学数学教材一本通b专著f王永春编著 a上海c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d2024.01 a384页d24cm a《小学数学教材一本通》把小学数学12册教材浓缩成精华,整合成一本书,跳出教材整体看数学,从核心概念出发,不断关联,形成关系和结构,提炼数学思想方法,能够应用数学的思想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逐步学会思考、学会学习、学会自学;基本达成核心素养目标,达到小学数学入门水平。本书适合数学教师加深对教材的理解之用,也适合在家长指导下学生的自学。希望对数学感兴趣、有自学能力的同学可以从三年级开始阅读和学习本书,如果一次不能读懂,就接着继续学习,不断重复学习,逐步理解数学本质,掌握学习方法和思考方法。 a教育研究人员0 a小学数学课x教学研究 aG623.502v5 0a王永春4编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107 01287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3001472100034002002150016002342250025002503300669002753330015009446060029009596900015009887010015010038010027010181164-074520240830083523.0 a978-7-5697-2612-1dCNY58.00 a20240830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500000 ay z 000yy ar1 a跨域趣探b专著e小学科学跨学科教学探新f徐晨来著 a重庆c西南大学出版社d2024.08 a297页d24cm2 a卓越教师教学主张丛书 a本选题旨在跨域趣探的教学主张视角下聚焦小学科学跨学科教学实践,对相关理论、方法、框架、路径、策略、案例进行了系统梳理,特别是基于跨场域、多元主体协作下科学教育实践活动设计和实践路径,并能够运用相关方法、参考案例,自主设计,具体从内涵探寻、路径探新、实践启迪等方面,为实现学校和场馆的共同教育目标——做好“科学教育的加法”提供了具体的、可操作的宝贵经验。可以有效地帮助学校的老师、社会科普人士、研学实践研究者等真正理解跨学科和做好跨学科实践。书稿的主要内容包含:第一章小学科学跨学科教学的基本概述;第二章小学科学跨学科教学的理论基础;第三章跨域趣探的范式建构;第四章跨域趣探的主要策略;第五章跨域趣探的实施案例;第六章跨域趣探的支持条件;第七章跨域趣探的反思与展望。 a教育工作者0 a科学知识x教学研究x小学 aG623.62v5 0a徐晨来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0905 01401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7001472100038001942150015002323140362002473300449006093330015010586060029010736900015011027010015011178010027011321164-074620241106111130.0 a978-7-5652-4541-1dCNY48.00 a20241106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210000 ay z 000yy ar1 a核心素养时代怎样上好科学课b专著f国红梅著 a大连c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d2024.11 a84页d26cm a国红梅,沈阳市大东区教师进修学校小学科学教研员,高级教师。国家级优秀课获得者,全国优秀教研员,辽宁省骨干教师,沈阳市优秀教师,沈阳市名师,沈阳市国红梅小学科学名师工作室主持人,苏教版小学《科学》教材编写组成员,教材培训专家。教育部“一课一名师,一师一优课” 部省级评审专家,教育部“精品课”省级评审专家,任多项省、市级科研课题主持人,多篇论文获奖或公开发表。 a本书旨在帮助科学教师更好地理解课程,指导其上好小学科学课,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书中首先介绍了科学课的地位以及课程标准中对科学课的素养要求,然后根据教学流程,如课前准备、课堂教学、课后反思与评价、作业设计等,重点介绍小学科学课应该怎么上,课堂上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动手、动脑能力,课后作业如何设计才能让学生学以致用。本书条理清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开卷有益。本书稿为作者多年教学、教研经验总结,可以为小学科学教师提供更好的教学思路和方法。 a教育工作者0 a科学知识x教学研究x小学 aG623.62v5 0a国红梅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107 01222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69001472100034002162150016002503300571002663330021008375170035008586060029008936900016009227010015009388010027009531164-074720241107165252.0 a978-7-5517-3676-3dCNY79.00 a20241107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210000 ay z 000yy ar1 a以“戏”育“星”b专著e小学校园剧课程模式的构建与实践f陈表香著 a沈阳c东北大学出版社d2024.10 a286页d24cm a在当代教育领域,教育生态的构建成为了一项重要任务。教育生态不仅仅包括学校内部的教学环境,还涉及到学校与社区、学生与家庭之间的互动与融合。在这个过程中,课程的设计与实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校园剧作为一种特殊的课程形式,正逐渐受到越来越多教育者的关注与重视。校园剧课程不仅为学生提供了表演和创作的平台,更重要的是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团队合作精神。本书将从校园剧课程的创新实践、学生参与式教育模式、教育评价与质量保障,以及校园剧与社区共建等方面展开讨论,希望为读者提供全面深入的视角,探索校园剧课程在教育中的价值和作用,为教育生态的构建贡献力量。 a戏剧教育研究人员1 a小学校园剧课程模式的构建与实践0 a戏剧教育x教学研究x小学 aG623.712v5 0a陈表香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114 01416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13001001020015001131050018001281060006001462000089001522100032002412150015002733000017002883300683003053330019009886060031010076900016010387010035010547020017010897020017011068010027011231164-075820250213145902.0 a978-7-5056-4127-3dCNY30.00 a20250213d2025 em y0chiy50 ea1 achiceng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绿野仙踪b专著e思维导图彩绘版f(美)莱曼·弗兰克·鲍姆原著g钱友梅等绘画g孙尚前改编 a北京c连环画出版社d2025.01 a75页d26cm a巧读语文名作 a《绿野仙踪》的作者鲍姆一生创作了六十多部童话,被誉为美国的“童话之父”。翻开《绿野仙踪》,你的头脑中一定会闪现出许多疑问:稻草人怎么会有头脑?铁皮怎么会有爱心?狮子怎么会没有胆量?这一连串看起来不可能实现,不可能存在的问题,在故事中全部出现了。多萝西想要回到自己的家乡,稻草人要拥有聪明的头脑,铁皮樵夫渴望找回善良、仁慈的心,狮子期待获得超人的勇气。他们在共同的历险后,终于实现了理想,获得了最珍贵的东西。只要勇敢追求,不停地努力,一切看似不可能实现的愿望都可以实现,这就是《绿野仙踪》告诉我们的最重要的道理。本书前文设置思维导图帮助小读者理解名著内容,作者情况及作品风格。正文包括近六十多幅精美大插画,分23个章节展现名著内容。文后邀请名师为图书做阅读拓展。进一步延展名作知识。 a经济史研究人员0 a阅读课x小学j教学参考资料 aG624.233v5 1c(美)a鲍姆b莱曼·弗兰克4原著 0a钱友梅4绘画 0a孙尚前4改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198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61001472100038002082150016002463300573002623330017008355170025008526060025008776900012009027010015009148010027009291164-078720241213100436.0 a978-7-5623-7915-7dCNY58.00 a20241213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440000 ay z 000yy ar1 a学校变革的思政力量b专著e大思政育人实践与思考f刘秋燕著 a广州c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d2024.12 a106页d26cm a本书以东莞中学松山湖学校(集团)大朗中学为例,从大思政视域下的“六位一体”育人理念出发,以立德树人为中心环节,将课程育人、文化育人、活动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协同育人有机地融为一体,很好地回应了中学生如何成长的时代命题,详细阐述了用大思政的力量变革一所学校、实现华丽蝶变的全过程。书中不仅阐释了大思政的宏观视野,还全面介绍了与之相关的顶层架构、课程图谱、教学模式、德育教育、家校社协同育人等具有方法性、操作性的内容。全书展示了大思政理念在普通中学优化升级改革和日常教学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和深远影响,为广大教育管理者尤其是集团化办学管理者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值得借鉴。 a教育研究人员1 a大思政育人实践与思考0 a中学x德育工作x研究 aG631v5 0a刘秋燕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19 01298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7001472100038001942150016002322250023002483300658002713330017009296060025009466900014009717010015009857010017010008010027010171164-079220250114110543.0 a978-7-5760-5402-6dCNY48.00 a20250114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10000 ay z 000yy ar1 a跨学科学习创意设计b专著f王琦,郭丽萌主编 a上海c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d2024.01 a190页d24cm2 a课程治理现代化丛书 a本书是一部展示中小学跨学科教育实践成果的著作。以深圳市坪山区中小学跨学科教育为背景,选择了二十九份跨学科教育实践代表性案例,这些案例涵盖了小学和中学不同学段。基于跨学科学习的六大特征,坪山区构建了“问题+”“课题+”和“项目+”的跨学科学习路径,打破学科束缚,探索开设跨学科的融合课程,让学生在设计过程中融合多个学科的知识和技能;组织跨学科的科研项目,让学生在科学研究中体验跨学科思维和方法;鼓励跨学科的团队合作项目,将来自不同学科背景的学生组成团队,共同解决实际问题。这些精选案例充分体现了坪山学子对知识的深度理解、迁移运用和创新创造。通过这些案例的呈现,本书向广大教育工作者展示了跨学科学习的意义和价值,为促进跨学科教育在更多地区的普及和推广提供借鉴。 a教育研究人员0 a中小学教育x教育研究 aG632.0v5 0a王琦4主编 0a郭丽萌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16 01878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65001472100036002122150016002483140879002643300323011433330039014666060019015056900014015247010017015387010015015557010015015708010027015851164-079320241225140226.0 a978-7-5125-1807-0dCNY69.00 a20241225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共融共创,让每一个生命蓬勃生长b专著f于高飞,邢鹏,刘宁编著 a北京c国际文化出版公司d2024.01 a432页d24cm a于晓明,男,1975年出生,中共党员,高级教师,现任威海市文登区金山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威海市名校长”“张耘齐鲁名校长”领航工作室成员,“山东省家校协同育人名校长”人选。先后荣获威海市教学能手、威海市最美教师,师德标兵、政府嘉奖、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党员等多项荣誉称号以及省市优质课一等奖。撰写的论文多次在《中国教师》《中国学校体育》《山东教育》《威海教育》等期刊上发表。邢鹏,男,1991年出生,中共党员,中级教师,现任威海市文登区金山中学政教处主任、音乐教师。先后荣获文登区师德标兵、教学先进个人、教学新星、优秀教师、文登名师等多项荣誉称号,多次斩获威海市优课一等奖,多次参与市区级经验交流。刘宁,女,1985年出生,中级教师,现任威海市文登区金山中学语文教师及综合实践教师。从教以来,扎根一线,潜心钻研,先后获得政府嘉奖、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等多项荣誉称号。执教的优课获得省级奖励,执教的优质课也获得市级奖励。撰写的论文多次在《语文世界》《威海教育》《文登教研》等期刊上发表。 a本书共分为五个章节,从学校简介、师资建设、课程构建等方面深度展现了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金山中学的教育理念、发展历程、教学设施、师资建设、课程构建及家校社共育全貌,为读者绘制了一幅详尽的学校全景图。本书不仅是一本关于学校的介绍性书籍,更是一本关于教育的思考和探索的书籍,对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家长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启示意义。 a教育研究保赠,教育工作者,广大家长0 a中学x教学研究 aG632.0v5 0a于高飞4编著 0a邢鹏4编著 0a刘宁4编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26 01427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8000271000041000651010008001061020015001141050018001291060006001472000059001532100030002122150016002423140367002583300460006253330015010856060029011006900014011297010015011438010027011581164-079420250205123155.0 a978-7-5001-8164-4b精装dCNY68.00 a20250205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北师大实验中学课后服务素养课程体系建设b专著f张超编著 a北京c中译出版社d2025.02 a386页d24cm a张超,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生物高级教师,一线名师,学生心目中的“知心超哥”,家长信赖的“教育专家”,教学视频网络点击率破五百万。作者在生物学学科教育、学习教育、生命教育等多个教育领域均有较深入的研究和实践。各领域著作二十余部,代表作有《平台教育理念,寻找并成就属于自己的人生》《学习,就是找对方法》《种豆如何能得瓜》等。有一定的自我营销经验,经常去学校演讲! a本书系北京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优先关注课题“中小学课后服务提质增效研究”(立项编号:CGEA22006)的研究成果之一。本书的内容围绕课后服务课程的建立与实施展开,通过政策分析、规则建立与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较为详细地介绍了北师大实验中学课后服务的开展情况及素养课程体系的建立情况。本书所分享的课程设计案例均来源于真实的课后服务实践,是课题研究成果的具体展示。本书力求通过精练的文字将每一门具体课程介绍清楚,让读者能够快速了解并掌握课程设计的核心要点。 a教育工作者0 a中学x课程建设x教学研究 aG632.3v5 0a张超4编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06 01295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73001472100034002202150016002543300607002703330029008775170037009066060031009436900014009747010013009887010013010018010027010141164-079520250214090747.0 a978-7-5668-3821-6dCNY49.80 a20250214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440000 ay z 000yy ar1 a中小学数字教材b专著e系统设计、应用策略及行为数据分析f代毅,彭俊著 a广州c暨南大学出版社d2025.01 a156页d26cm a中小学数字教材作为承载国家意志、落实国家教育根本任务和系统性反映课程标准要求的核心课程资源,是优秀资源整合与先进技术的体现。数字教材是优质数字教育资源中最为基础、核心的内容,在国家课程数字教材的规模化应用基础上,挖掘隐藏在数字教材应用数据背后的教师行为特征对于提升教师专业发展能力具有重要价值。本书稿以研究者研究和实践的历程为主线,以教学设计理论、首要教学原理、多媒体学习认知理论为指导,从数字教材的发展历程和意义、数字教材课程云平台的系统设计、中小学课堂教学应用模式、应用效果分析、教师动态生成性行为数据采集模型与行为模式分析等几个方面开展研究,力图为中小学数字教材的建设、应用及评估提出一定的建议。 a中小学数字化教材研究人员1 a系统设计、应用策略及行为数据分析0 a中小学x数字化x研究j教材 aG632.3v5 0a代毅4著 0a彭俊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221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1001472100034001982150016002323300577002483330021008256060031008466900016008777010017008937010015009107010015009258010027009401164-079720250219135518.0 a978-7-5637-4642-2dCNY68.00 a20250218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研学旅行导游服务b专著f李岑虎,李婷,钱钧主编 a北京c旅游教育出版社d2025.01 a313页d26cm a根据导游实际需要,全书共设研学旅行职业素养篇、基本常识篇和带团技能篇三个部分,包含研学旅行指导师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和行为准则、研学旅行政策与法律法规知识、研学旅行教育教学基本知识、研学旅行备课技能、研学旅行上课技能、研学旅行导游带团服务规范、突发事件和常见问题的处理技能等八个方面的内容。本教材从导游带团一线的实际出发,采用“理论+案例+评析”的编写方式,重点突出代表性实操案例,强调案例点评,力求让导游一看就懂、一学就会、一点就明白,打开就能用,努力做到易学、易懂、易模仿,力避晦涩理论,力避学究气息,为一线导游开展研学旅行服务提供实实在在的技术指导。 a教育旅游研究人员0 a教育旅游x教学研究x中小学 aG632.429v5 0a李岑虎4主编 0a李婷4主编 0a钱钧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316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75001472100038002222150016002603300630002763330025009066060041009316900016009727010015009887010015010037010017010188010027010351164-080020250207092330.0 a978-7-5727-1345-3dCNY98.00 a20250207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510000 ay z 000yy ar1 a基于类型教育的职教高考制度研究与四川实践b专著f尹毅,张刚,李福惠主编 a成都c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d2024.05 a321页d26cm a建立“职教高考”制度,完善“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考试招生办法,提高生源质量,为学生接受高等职业教育提供多种入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是贯彻全国、全省职业教育大会精神,落实国家、省《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和中办、国办《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的具体要求。本专著第一部分为四川省职教高考现状调研报告,第二部分为四川部分市(州)、中职学校对职教高考探索实践的案例,第三部分为四川省普通高校招生职业技能考试大纲(2023年版)。全书分析了四川省职教高考面临的形势和发展趋势。市(州)、中职学校职教高考探索实践案例对职教教育工作者有很好的借鉴交流作用。四川省普通高校招生职业技能考试大纲(2023年版)的收录,也能对广大社会起到工具书的作用。 a职教高考研究相关人员0 a职业教育x高考x考试制度x研究y四川 aG632.474v5 0a尹毅4主编 0a张刚4主编 0a李福惠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13 01168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65001472100042002122150016002542250043002703300503003133330027008166060027008436900012008707010017008828010027008991164-080120240814085614.0 a978-7-5720-2456-6dCNY88.00 a20240814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10000 ay z 000yy ar1 a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年版)教师指导i生物学b专著f胡兴昌主编 a上海c上海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d2024.08 a396页d24cm2 a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年版)教师指导丛书 a为帮助广大的生物学教师更好地理解新版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顺利落实课程标准的精神和具体要求,解决新课程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落实基于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本书编写组向一线生物学教师征集了生物学课程标准学习和实践过程中遇到的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取向不同,有的偏重于理论认识,有的偏重于教学和评价实践,都充分体现了新时期广大生物学老师努力学习、勤于思考、善于质疑的精神。课标组专家、上海师范大学生物学教育专家胡兴昌教授带领编写团队对广大一线生物学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了筛选与归类并逐一详细解答。 a初中生物学教师,教研员0 a生物课x教学研究x初中 aG633v5 0a胡兴昌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0822 01048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83001472100034002302150016002643000023002803300377003033330009006806060041006896900012007307110037007428010027007791164-080220250219094443.0 a978-7-04-060078-0dCNY67.00 a20250219d2023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教师教学用书i历史i基础模块i中国历史b专著f高等教育出版社教材发展研究所组编 a北京c高等教育出版社d2023.07 a315页d30cm a中等职业学校教科书 a本书内容紧扣教材,严格遵循教材课目顺序,阐释教材的编写理念,知识内容程度的把握、教学建议及需要注意的问题、教学材料的拓展延伸,帮助教师理解落实教材精神。本书由单元内容和课内容两大部分组成。每单元设置“单元整体说明”和“单元教学建议”。每课设置“教学目标”“内容解读”“问题解析”“相关历史人物和历史概念”“相关史料及解读”和“参考资料”六大部分,为教师提供全面系统的指导。 a中专0 a中国史课x中等专业学校j教学参考资料 aG633v502a高教育出版社教材发展研究所4组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0963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79001472100034002262150016002603000023002763300298002993330009005976060039006066900012006457110037006578010027006941164-080320250219094433.0 a978-7-04-060969-1dCNY58.00 a20250219d2023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教师教学用书i语文i基础模块b专著h上册f高等教育出版社教材发展研究所组编 a北京c高等教育出版社d2023.08 a315页d30cm a中等职业学校教科书 a本书按照教材的教学单元编写,共8个单元,主要内容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建议、课文解读(任务解析)、关于“提示与练习”、关于“思考与实践”、教学设计示例、评价建议、参考资料等板块,旨在引导教师在听、说、读、写的言语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和语文应用能力,可帮助教师更好地使用教材,提高教学效率。 a中专0 a语文课x中等专业学校j教学参考资料 aG633v502a高教育出版社教材发展研究所4组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0951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79001472100034002262150019002603000023002793300283003023330009005856060039005946900012006337110037006458010027006821164-080420250219094420.0 a978-7-04-060968-4dCNY53.00 a20250219d2023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教师教学用书i语文i基础模块h下册b专著f高等教育出版社教材发展研究所组编 a北京c高等教育出版社d2023.08 a11,266页d30cm a中等职业学校教科书 a本书是中等职业学校教科书《语文》的配套教师教学用书。文本单元由教学目标、教学建议、课文解读、关于“提示与练习”、关于“思考与实践”、教学设计示例、评价建议、参考资料8个部分构成;整本书阅读单元和活动单元由教学目标、任务解析、教学建议、教学设计示例、评价建议、参考资料6个部分构成。 a中专0 a语文课x中等专业学校j教学参考资料 aG633v502a高教育出版社教材发展研究所4组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417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67001472100034002142150016002483000015002643300749002793330015010285170029010436060035010726900016011077010013011238010027011361164-080520241105114709.0 a978-7-5702-3818-7dCNY48.00 a20241105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420000 ay z 000yy ar1 a从语文教学走向语文教育b专著e我的18堂创新课实录及评析f王君著 a武汉c长江文艺出版社d2024.10 a301页d23cm a大教育书系 a本书为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实录及评析,录辑王君老师近年在全国各地公开教学的18个课堂实录,每一实录都配有一线教师的专业评析。全书以《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版)》的课程教学要求为基础,分别探索单文本教学、群文教学、大单元教学、整本书教学、跨学科教学五大类型,立足教材,又大胆跳出教材,在传授语文知识的同时,大量引入课本选文的同类素材,精心设计讨论、朗读、演讲、写作等课堂互动,既培养学生的理解力、演讲力、写作力等基本语文能力,又拓展学生新质思维力,开阔其眼界,培育其深厚的语文情怀,从而实现从“语文教学”到“语文教育”的深度转变。评析部分多从教师实际需求出发,在阐释教学实录的形态、技巧以及课堂价值的同时,深度发掘其创新性、独特性和丰富的精神内涵,展现语文教育的魅力与现实意义,解决教师备课之惑、教学之惑与教育之惑,对中学语文教学具有较高指导与参考价值。 a教育工作者1 a我的18堂创新课实录及评析0 a中学语文课x课堂教学x教学研究 aG633.302v5 0a王君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107 01358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9001472100038002062150016002442250019002603140207002793300485004863330015009716060029009866900016010157010017010317010017010488010027010651164-080620250212094448.0 a978-7-303-30068-6dCNY48.00 a20250211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语文大单元教学设计与课例精选b专著f陆志平,陈忠玲主编 a北京c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d2024.01 a216页d24cm2 a读懂新课程丛书 a陆志平,男,江苏如皋人,语文特级教师。现为江苏省教育厅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处长,江苏省教育学会副会长,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研制专家组成员,教育部中小学教材审查委员会语文学科组成员,中国教育学会语文教学专业。 a本书聚集于义务教育语文新课标在课堂教学落地过程中提出的新理念、遇到的新变化、存在的新挑战,旨在通过概念解析、落地实施和具体课例,帮助教师全面、深入、准确地理解和把握语文课标,并在课堂教学中能够贯彻语文课标精神,用好语文课标内容。本书以语文大单元为切入点,分为三个模块,分别对应大单元课标解析、大单元实践应用、大单元教学课例,能够帮助一线教师在具体教学实践中读懂语文大单元的核心内涵,把握语文大单元的教学设计原理,详实的教学案例为一线教师提供了可参考的完整样例,具有启发和借鉴意义。 a教育工作者0 a语文课x教学设计x中小学 aG633.302v5 0a陆志平4主编 0a陈忠玲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13 01359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9001472100038002062150016002442250019002603140194002793300499004733330015009726060029009876900016010167010017010327010017010498010027010661164-080720250212094308.0 a978-7-303-30065-5dCNY50.00 a20250211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语文项目式学习设计与课例精选b专著f吴欣歆,陈年年主编 a北京c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d2024.01 a236页d24cm2 a读懂新课程丛书 a吴欣歆,女,1974年出生,教育学博士,研究方向为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现任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研究员,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修订组核心成员。 a本书聚集于义务教育语文新课标在课堂教学落地过程中提出的新理念、遇到的新变化、存在的新挑战,旨在通过概念解析、落地实施和具体课例,帮助教师全面、深入、准确地理解和把握语文课标,并在课堂教学中能够贯彻语文课标精神,用好语文课标内容。本书以语文项目式学习为切入点,分为三个模块,分别对应课标解析、项目式学习实践应用、项目式学习教学课例,能够帮助一线教师在具体教学实践中读懂语文项目式学习的核心内涵,把握语文项目式学习的教学设计原理,详实的教学案例为一线教师提供了可参考的完整样例,具有启发和借鉴意义。 a教育工作者0 a语文课x教学设计x中小学 aG633.302v5 0a吴欣歆4主编 0a陈年年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13 01345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63001472100038002102150016002483140265002643300421005293330015009505170037009656060031010026900016010337010015010498010027010641164-080820240919151522.0 a978-7-5652-4463-6dCNY52.00 a20240919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210000 ay z 000yy ar1 a学贵质疑b专著e初中语文“问题导学法”研究与实践f齐雅萍著 a大连c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d2024.10 a102页d24cm a齐雅萍,大连教育学院初中语文教研员,辽宁师范大学特聘教授,中学高级教师,辽宁省优秀教师、教学名师。主研中学语文教学理论和实践,多次为省内外教师做培训;多年任大连市中考语文命审题组长;主持多项课题,成果推广到省内外;编写省级教材,主编多本师生用书;发表多篇论文。 a《学贵质疑——初中语文“问题导学法”研究与实践》一书根据作者多年的教研经验与实践,提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问题导学法”,这一方法对现实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改革有较强的实践意义。本书具备一定的教学指导作用,帮助语文一线教师更好地适应课程改革以及考试评价改革的需求。全书共分教学理论篇、教学实践篇、教研培训篇三大部分,一共八章,本着“教—学—评”一体化的原则,分别回答了“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怎么评”四大主问题。 a教育工作者1 a初中语文“问题导学法”研究与实践0 a中学语文课x教学研究x初中 aG633.302v5 0a齐雅萍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0926 01878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1001472100044001982150016002423301251002583330015015095170021015246060035015456900016015807010013015968010027016091164-080920241028170519.0 a978-7-5232-1716-0dCNY58.00 a20241028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经典语文精致教b专著e我的阅读写作课堂f陈栋著 a西安c世界图书出版西安有限公司d2024.10 a280页d26cm a本书系作者结合自己二十多年教育教学实践及从事教师专业成长培训研修工作经历,撰写的一部立足教学现场、聚焦新课程新高考改革,提炼学习经验的专著。主要包括三方面专题:“怀我好音品佳作”“我以我手写我口”“教学相长磨好课”。专辑一:怀我好音品佳作课文无非例子。名篇佳作是涵养学生审美创造力,提升思维品质,加强文化认同的重要载体。在新课程背景下,课例品读、鉴赏与探究依然是语文教学的主要形式。本专辑通过对教材内外部分经典名作的细致解读,力求取法于课内,获益于课外,着眼于对不同文体文本解读与鉴赏方法的提炼总结,示范读法、归纳教法、指导学法。专辑二:我以我手写我口对于语文教师而言,写作能力既是体现教学能力的核心内容,也是促进专业成长的必由之路。本专辑围绕写作课程反思、写作学习方法指导及教师职业写作路径等三个方面展开讨论,以期通过驱动教师主动反思、精准提炼与理性表达,深化专业自觉,形成示范效应,从而有效给予学生科学指导,推动学生积极投入写作实践。专辑三:教学相长磨好课课程,是教学观念的具体呈现,也是教学设计思路的达成终端,更是学习活动有效展开的支架与平台。本专辑聚焦课堂教学典型问题,结合鲜活生动的课堂观察案例,通过以学定教问诊课堂,立足教学效能的积极达成,分析研讨教材编排意图,复盘回溯教学组织得失,从课程领导力、微型课设计、教学导入设计、课堂观察点定位、校本课程开发策略、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思路等多个维度为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设计与实施提出建议。 a教育工作者1 a我的阅读写作课堂0 a中学语文课x高中j教学参考资料 aG633.303v5 0a陈栋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031 01166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7001472100030001942150016002242250017002403300567002573330015008246060027008396900016008667010015008828010027008971164-081020250103144437.0 a978-7-5533-5107-0dCNY60.00 a20250103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20000 ay z 000yy ar1 a中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探索b专著f王跃平著 a南京c南京出版社d2024.12 a298页d26cm2 a南京教育文库 a本书紧紧围绕2022年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和2017年版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对整本书阅读教学的相关热点、难点问题进行剖析,适合中小学一线语文教师阅读,它既有丰富的实践操作经验,又有理性的思考与分析。本书从一线语文教师的角度阐述了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内涵与价值意义,分析了整本书阅读教学的重要性、必要性、可行性以及紧迫性;呈现了整本书阅读教学的丰富案例和实践思考(师生共读,构建教学的对话场;学程导航,把握阅读的方向盘;教程引路,提供阅读的动力源)。本书还从课程的视角阐述了整本书阅读课程的实施方略,即绘制实施蓝图、探索课程实施路径、跟进课程的过程评价,以期提升课程实践效果。 a教育工作者0 a阅读课x教学研究x中学 aG633.332v5 0a王跃平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09 01994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7001472100040001942150016002342250035002503140509002853300807007943330023016016060031016246900016016557010015016717010015016868010027017011164-081220241022163130.0 a978-7-5213-5821-6dCNY55.00 a20241022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英语教材设计与使用b专著f程晓堂,孙晓慧著 a北京c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d2024.10 a221页d23cm2 a外研社·基础外语教学与研究丛书 a程晓堂,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小学外语教学》主编,教育部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分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基础教育英语课程标准编制组核心成员,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系统功能语言学、语篇分析、外语教师教育、英语教学法、教材分析与设计、第二语言习得。迄今已公开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出版著作10余部。孙晓慧,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外语教育与教师教育、第二语言习得,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及北京师范大学文科自主科研项目,参与多项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 a《英语教材设计与使用》是基础外语教育教学方面的学术著作。本书分为八章:第一章介绍英语教材的定义、价值、研究意义,以及英语教师的教材素养;第二章介绍英语教材编写的理论基础,以及英语教材中的词汇、语法和语言技能教学;第三章从单元主题、语篇类型、语言材料真实性三个方面探讨英语教材的语言素材选择问题;第四章讨论语料库与英语教材编写之间的关系;第五章聚焦英语教学活动的设计,探讨了设计原则、设计方法、创新设计等问题;第六章聚焦英语教材分析,着重介绍了语篇分析的方法和基础知识;第七章关注英语教材的使用,介绍了有效使用英语教材的方法和建议以及教材使用中的误区;第八章聚焦英语教材评价,介绍了具体方法、实施要点和应该注意的问题。本书属于“外研社基础外语教学与研究丛书·英语教师教育系列”,该系列图书旨在从英语语言教学的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为英语教师的教学实践提供指导,并为英语教师的在职教育和终身发展提供丰富资源。 a英语课教材研究人员0 a英语课x教材x研究x中小学 aG633.412v5 0a程晓堂4著 0a孙晓慧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024 01411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69001472100038002162150016002543140295002703300447005653330023010125170037010356060027010726900016010997010015011158010027011301164-081320240923145456.0 a978-7-5652-4464-3dCNY48.00 a20240923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210000 ay z 000yy ar1 a从教研走向课堂b专著e初中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与提升f迟铁梅著 a大连c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d2024.10 a104页d24cm a迟铁梅,大连金普新区教育科学研究院中学部初中英语教研员,教育学硕士学位,中共党员。辽宁省教育学会理事;辽宁省初中英语教研核心团队骨干成员。多次在国家级、省级刊物发表论文,并获得全国教研成果一等奖;主持的省、市规划办课题及参与的全国教育部重点课题全部结题。指导的教师获全国、省、市级优秀课奖。 a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化、发展阶段的重点,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核心素养下英语教学理念与实践都需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大胆的创新与改革。本书作者基于自身多年的基础教育教学及教研工作实践,在解读英语学科核心素实质内涵、核心素养下英语课程目标与内容、英语学业质量标准等关键内容的基础上,重点探讨初中英语核心素养的基本理念,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在听说读写四个领域下核心素养如何培育,以及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英语评价等问题。 a英语课教学研究人员1 a初中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与提升0 a英语课x教学研究x初中 aG633.412v5 0a迟铁梅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0926 01766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77001472100034002242150016002583140272002743300851005463330013013976060027014106900016014377010017014537010015014708010027014851164-081420241212133000.0 a978-7-5487-6121-1dCNY58.00 a20241212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430000 ay z 000yy ar1 a解码新教材e初中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理论与实践b专著f高筱婉,李琼编著 a长沙c中南大学出版社d2024.12 a414页d26cm a高筱婉,教育硕士,中学副高级教师,全国中小学外语教师园丁奖获得者,人民教育出版社初中英语教材培训专家,广东省教育学会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湛江市名教师工作室主持人,湛江市优秀教研组长,湛江市初中英语兼职教研员,岭南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U-G-S外语教育教研共同体顾问。 a本书从一线教师的角度出发,针对粤西欠发达地区相对落后的教学现实,凝练团队五年来的单元整体教学实践经验,力图为教师们提供实用性强的教学指南。全书分为四章,主线贯穿单元整体教学的概念、原因、方法与案例分析,以人民教育出版社最新版七年级英语上册全单元为案例。第一章旨在带领教师了解单元整体教学的内涵与特点,包括对概念、关键要素、教材单元与教学单元区别的探究。第二章旨在剖析进行单元整体教学的原因,从教育背景、教育理论基础和教学的教育价值进行深入分析,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单元整体教学的意义、挑战与展望。第三章是书中的重点,深入介绍如何实践单元整体教学。这一章包括路径与方法策略、语篇研读、教材整合、学情分析、目标设定、教学设计、作业设计以及评价体系的建立,致力于帮助教师优化教学实践,使其更具针对性和有效性。第四章则提供了具体的单元整体教学案例,以前述教材的六个单元为例,详细展示如何在不同单元中贯彻单元整体教学理念,并提供了具体的实践案例和经验分享。 a英语教师0 a英语课x教学设计x初中 aG633.412v5 0a高筱婉4编著 0a李琼4编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19 01558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61001472100034002082150016002423140449002583300439007073330025011466060035011716900016012067010015012227010015012377010013012528010027012651164-081520241113113922.0 a978-7-5666-2514-4dCNY43.90 a20241113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30000 ay z 000yy ar1 a中职英语教学策略与信息技术b专著f潘道艾,张如珍,张斌著 a保定c河北大学出版社d2024.11 a229页d26cm a潘道艾,高级讲师。英语教育专业本科学历,2014年获得天津大学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管理学硕士学位。现任职于舒城职业学校,从事中、高职英语教学和班级管理工作。张如珍,讲师。现任临沂科技普通中等专业学校教师,临沂市教学能手、河东区优秀教师、河东区优秀班主任、优秀德育工作者。主要研究方向为英语教学,发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和《新媒体下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改革策略》两篇论文。张斌,高级讲师。硕士学位,现主要从事中职英语教育教学工作。 a中职教育在我国教育体系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本书对中职英语课堂教学策略与信息化技术进行了相关研究,共分为八章:中职英语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与内容、中职英语教学过程设计与实践分析、中职英语教学媒体设计的运用及实践、中职英语教学评价设计及实践分析、中职英语教学策略设计及实践研究、认识信息化教学、中职英语信息化教学设计、信息化教学评价。本书对于一线的中职英语教师具有教学指导价值,同时对于职业教育、英语教学的研究者来说也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a中专英语教育研究人员0 a英语课x教学研究x中等专业学校 aG633.412v5 0a潘道艾4著 0a张如珍4著 0a张斌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114 01403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1001472100034001882150016002222250025002383300771002633330015010345170017010496060025010666900016010917010015011078010027011221164-081620241122141539.0 a978-7-5697-2785-2dCNY68.00 a20241122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500000 ay z 000yy ar1 a问·道b专著e中学历史教学f王翠霞著 a重庆c西南大学出版社d2024.11 a297页d26cm2 a卓越教师教学主张丛书 a本书主要探讨了老师如何引导学生在真正认识历史的同时建立起批判性思考的能力。本书主要由以下几部分构成:第一章问道历史教学的由来;第二章历史学科教学内涵;第三章问道历史的教学模型;第四章基于核心素养的问道历史教学设计,此章探讨了依据教学设计科学设计问题链、根据认知水平选择适合的历史解释策略、设计层层递进的问题解读史料、基于家国情怀的价值观引领四方面;第五章问道历史的实施策略,为如何在课堂上提问(好问题胜过好答案)、如何运用历史细节、如何渗透史学研究新成果、如何组织研究性学习等问题提出解决方案;第六章构建教学评一体化的问道历史课堂,涉及历史教学中作业设计、纸笔测试的命题、构建初中历史问道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第七章丰富问道历史的教学资源,提出历史老师需要树立大课程资源意识、遵循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原则、开发和整合课程资源、提高课程资源的实效性、合理选择有价值的课程资源。 a教育工作者1 a中学历史教学0 a中学历史课x教学研究 aG633.512v5 0a王翠霞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128 01255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63001472100030002102150016002403300673002563330015009296060023009446900016009677010015009838010027009981164-081720250113101352.0 a978-7-5533-5113-1dCNY60.00 a20250113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20000 ay z 000yy ar1 a“一核三式”历史教学法b专著e指向思维的历史教学f卞姗姗著 a南京c南京出版社d2024.12 a397页d26cm a传统的历史教学因注重知识和结论的灌输而被定义为记忆的学科,这是由于陈旧的历史教学法——教师教授的是历史书而不是历史导致的。历史学其实是一门注重逻辑推理和严密论证的实证性的人文学科,对历史的探究应以史料为依据,以求真求实为目标,这就是属于历史学科的思维方法。本书所探讨的“一核”,即为历史学科化的批判性思维,它将成为统领“三式”教学法的核心,“三式”教学法将针对批判性思维形成过程中的不同要点进行突破。它指向批判性历史思维培养的路径,包括指向质疑的阅读式教学法、指向求解的情境式教学法、指向表达的项目式教学法。它们共同指向历史思维教学这一核心,是突破一个核心的三个阶段,是一个层层递进的整体,具有体系化的特点,这在当前的中学历史教学界前所未有的,具有开创性、前瞻性意义。 a教育工作者0 a中学历史课x教学法 aG633.512v5 0a卞姗姗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16 01677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5001472100034001922150016002262250027002423140371002693300687006403330015013276060025013426900016013677010013013838010027013961164-081820241114110216.0 a978-7-5204-4517-7dCNY48.00 a20241114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中学地理教科书探究活动研究b专著f王民著 a北京c中国地图出版社d2024.12 a337页d26cm2 a中学地理教科书研究丛书 a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院教授(二级)、博士生导师,中国地理学会常务理事、地理奥赛工作组组长,教育部国家地理课程标准研制组成员、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委员会委员,义务教育地理教科书主编(中图版)、普通高中地理教科书主编(中图版)。主要著作有《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地理学科能力研究》《中小学理科教材难度国际比较研究(高中地理卷)》《中学理科课程标准国际比较与研究(地球科学卷)》等。 a中学地理教科书研究丛书由北京师范大学王民教授主编,是反映近年来国内外中学地理教科书建设和研究成果的一套丛书。中学地理教科书探究活动研究分册,概述英国、美国、德国、法国、俄罗斯、澳大利亚、日本、韩国、新加坡和中国共10个国家的10余部中学地理教科书的探究活动,重点以中国中图版高中必修《地理》、英国《高级地理》、美国《科学探索者》、美国《地理》、德国《实践地理》、法国《生命与地球科学》、俄罗斯《世界经济地理与社会地理》、澳大利亚《全球交互作用》、日本《新详地理》等地理教科书中的探究活动为例,从探究活动的结构、基本形式、内容特征、与图像系统和课文系统的关系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归纳中学地理教科书探究活动的一般特征。全书展示了英、美、德、法、俄、澳、日、韩、新和中国地理教科书的探究活动。 a教育工作者0 a中学地理课x教学研究 aG633.552v5 0a王民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121 01277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053001482100030002012150021002313300635002523330035008876060063009226900016009857110019010018010027010201164-081920250210150956.0 a978-7-5215-0951-9dCNY116.00 a20250210d2023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i初中b专著f粉笔教师编著 a北京c知识出版社d2023.11 a2册(568页)d26cm a本套图书为国家教师资格考试辅导用书,主书为两册理论讲义,附赠历年真题及对应解析。理论讲义上册内容包括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区域地理,下册内容包括选修和大学地理、课程标准、教学设计与教学评价。其中,上册首先进行考情介绍,帮助考生迅速了解近几年的考试情况,以便备考。每章开头给出考情分析,进行考点细化,可使考生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思路更清晰;章末匹配相应的强化提高题,可使考生在学习理论知识之后能够及时得到巩固提高,学得更扎实。下册给出《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部分内容的同时,列举了与考点对应的近几年考试题目,并作了考情分析,为考生备考时引领方向。所赠极致真题给出近年考试多套真题,并配以答案和解析,方便考生在做完题目时,自行查看答案。 a本书为国家教师资格考试辅导用书0 a中学地理课x教学法x初中x中学教师x资格考试j自学参考资料 aG633.552v502a粉笔教师4编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13 01191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053001482100030002012150021002313300549002523330035008016060063008366900016008997110019009158010027009341164-082020250210150241.0 a978-7-5215-0950-2dCNY116.00 a20250210d2023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i高中b专著f粉笔教师编著 a北京c知识出版社d2023.11 a2册(552页)d26cm a本套图书为国家教师资格考试辅导用书,主书为两册理论讲义,附赠历年真题及对应解析。其中,理论讲义包括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区域地理,以及选修和大学地理、课程标准、教学设计与教学评价,共六个部分内容,便于考生系统地学习地理专业知识。理论讲义每章开头给出考情分析,之后系统讲解知识点,章末匹配相应的强化提高题,可使考生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在学好理论知识的同时提高能力。下册给出课程标准,并对课程标准的内容进行梳理,其下列举近几年考试题目,可使考生及时巩固所学知识。极致真题精选了近几年考过的八套试题,并配以答案和解析,有益于考生把握考试方向,高效备考。 a本书为国家教师资格考试辅导用书0 a中学地理课x教学法x高中x中学教师x资格考试j自学参考资料 aG633.552v502a粉笔教师4编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13 01056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77001472100034002242150016002583300424002743330009006986060039007076900016007467110037007628010027007991164-082120250210141624.0 a978-7-04-059858-2dCNY24.00 a20250210d2023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数学教学参考书i拓展模块一b专著h下册f高等教育出版社教材发展研究所组编 a北京c高等教育出版社d2023.03 a116页d26cm a本书是与“十四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程教材)《数学拓展模块一(下册)》配套的教学参考书,依据《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程方案》和《中等职业学校数学课程标准》编写。本教学参考书适用于《数学拓展模块一(下册)》,根据课程标准的内容要求,包括三角计算、数列、排列组合、随机变量及其分布、统计5章。每章内容包含教学要求、评价建议、教学建议、教案示例和素养拓展五个部分。本书供中等职业学校各专业教师数学课程使用。 a中专0 a数学课x中等专业学校j教学参考资料 aG633.603v502a高教育出版社教材发展研究所4组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13 00997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3001472100030002002150016002303300409002463330015006556060037006706900018007077010015007258010027007401164-082320250217112526.0 a978-7-5533-5164-3dCNY60.00 a20250217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20000 ay z 000yy ar1 a和谐的古典舞b专著e诚实教育与美好生活f李亚娟著 a南京c南京出版社d2024.12 a330页d26cm a本书直指当今社会背景下儿童发展及教育的问题,立足于学校教育如何关注儿童的诚实道德与品格成长,关注当今社会青少年价值观形成,从学理上进行多学科视域的理解具有开创性。本书可以让不同读者从不同角度了解儿童发展与教育问题。书里的案例都是基于生活的学校诚实教育主题实施,通过学生诚实发展与诚实教育实证思考,例举关于中小学生“诚实”“守信”价值观的主题班会,为广大一线中小学班主任开展主题诚实教育提供实践范例与参考。 a教育工作者0 a古典舞蹈y中国x教学研究x中小学 aG633.951.2v5 0a李亚娟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2377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67001472100034002142150015002483140817002633300889010803330023019696060029019926900018020217010015020397010015020547010015020698010027020841164-082420250214110901.0 a978-7-5016-2486-7dCNY68.00 a20250214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音乐教育中的听觉审美与情感培养b专著f赵海鹰,江希雯,刘子铭著 a北京c人民文学出版社d2024.12 a53页d24cm a赵海鹰,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专业硕士,职称讲师。现任教于星海音乐学院音乐基础部。主持和参与多项省级科研项目,学术论文曾发表于《中央音乐学院学报》、《星海音乐学院学报》、《交响》等国家级核心期刊。江希雯,1974年11出生,中共党员,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临淄开放大学音乐教师、中小学社会实践教师。从教30年,始终秉承“诚心对人、真心做事”的原则,在平凡的岗位上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工作,在教育这片神圣的沃土上一天一天充实着自己。曾先后获得临淄区教学能手、临淄区优秀教师、山东省优秀指导教师、临淄区骨干教师等荣誉称号。撰写的论文获得山东省艺术教育优秀论文二等奖。多篇论文发表在《教育学文摘》、《学周刊》、《中小学教育》、《现代教育》《天津教育》等刊物。刘子铭,音乐学博士,长春大学音乐学院音乐表演专业(中提琴,小提琴)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音乐教育学,弦乐器演奏学等。曾获得英国国际小提琴比赛一等奖,路易·库普兰小提琴比赛金奖。 a本书在音乐教育研究领域将实现创新,本书将听觉审美与情感培养相结合,构建了一个全新的音乐教育理论框架。这一框架不仅关注音乐教育的技能训练和知识传授,更强调通过音乐教育培养学生的听觉审美能力和情感素质,实现了音乐教育目标的多元化和全面化。一是将提出一系列创新的教学策略和方法。针对当前音乐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将结合最新的教育理念和技术手段,设计出一套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能够激发学生兴趣和潜能的音乐教学策略和方法。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创设虚拟音乐情境,让学生在沉浸式的环境中感受音乐的魅力;通过跨学科整合将音乐教育与其他学科相结合,拓宽学生的视野和思维方式。本书还将引入近五年的相关政策和经济数据,如2020年教育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激发中小学办学活力的若干意见》,其中提到要“创新教育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以及2023年的教育经费统计数据,显示音乐教育投入的持续增长等,为本书的研究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持和数据支撑,这些创新点将使本书在音乐教育研究领域具有独特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 a音乐课教学研究人员0 a音乐课x教学研究x中小学 aG633.951.2v5 0a赵海鹰4著 0a江希雯4著 0a刘子铭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429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5001472100034001922150020002263000118002463300703003643330027010676060037010946900016011317010013011478010027011601164-082520250212161753.0 a978-7-5009-6464-3dCNY56.00 a20250211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ak z 000yy ar1 a高中专项化体育课程改革研究b专著f王建著 a北京c人民体育出版社d2024.12 a166页c图d26cm a本书获得南京体育学院优秀学术著作出版基金资助 2024年江苏高校“青蓝工程”优秀中青年学术带头人项目培养对象的部分成果 a本书的主要内容:首先,专项化体育课程教学的历史梳理。20世纪60年代,“单项运动”体育课在一些大学里已经有所开展;20世纪90年代,在《中国学校体育》杂志中,围绕专项化体育课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产生过广泛讨论和争鸣。回顾不同年代专项化体育课程与教学的历史背景,梳理不同时期专项化体育课程教学发展变化特点,有助于课程改革经验的总结。第二,高中专项化体育课程改革的效果评估。本研究确定了高中专项化体育课程改革的效果评估指标体系,并对课程改革的效果进行针对性的测评,最后根据《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课程改革指导意见(试行)》的预期目标,以及《“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提出的目标任务,对上海市高中专项化体育课程改革的效果达成情况进行综合性分析。第三,高中专项化体育课程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及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a体育课教育改革研究人员0 a体育课x课程改革x教学研究x高中 aG633.962v5 0a王建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0732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1001472100034001882150016002223000023002383300125002613330009003866060031003956900016004267110021004428010027004631164-083220250219094403.0 a978-7-04-060913-4dCNY16.45 a20250219d2023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语文b专著e职业模块f教育部组织编写 a北京c高等教育出版社d2023.07 a315页d30cm a中等职业学校教科书 a本书共七个单元,主题包括职场应用写作与交流、走进大国工匠、微写作古诗词诵读等,并设有语文综合实践、口语交际、写作等版块。 a中专0 a语文课x中等专业学校j教材 aG634.301v502a教育部4组织编写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363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3001472050008001902100034001982150016002322250021002483300732002693330009010016060039010106900016010497010017010658010027010821164-083320241125165322.0 a978-7-5689-4917-0dCNY59.00 a20241125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500000 ay z 000yy ar1 a中职语文升学考试教程b专著f尹贤群主编 a9版 a重庆c重庆大学出版社d2024.12 a388页d29cm2 a中职升学考试丛书 a本书以2025年高职《考试大纲》为经,重庆市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对口高职类统一考试题型为纬,分析命题趋势,指引高考方向,体现能力立意和时代精神,从素质备考的角度进行了全程规划与设计,涵盖了语文知识和语言运用、文学常识和名句名篇、现代文阅读、文言文和古代诗词、应用文基础及写作五大板块的知识要点,针对学生古诗文的薄弱环节,增添了考纲规定的9篇文言文原文与译文的对照、22首古诗词原文与一句话加注,全方位扫除知识盲点,在夯实基础的同时关注实战练习,辅以知识点同步检测、仿真试题卷和全真试题卷,构建语文知识能力网络,完成考点的全方位突破。体例编排科学合理,锁定高考命题核心考点,有的放矢,针对性强,基础知识练习题量恰当、深浅适宜,现代文阅读材料新颖易解读,古诗文阅读实用性强,作文类型丰富、选题贴近生活和学生实际,能快速有效地提升学生备考能力。 a中专0 a语文课x中等专业学校j升学参考资料 aG634.303v5 0a尹贤群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128 00994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13001001020015001131050018001281060006001462000073001522050011002252100034002362150016002703000041002863300285003273330009006126060039006216900016006607110037006768010027007131164-084220250219094155.0 a978-7-04-062281-2dCNY21.50 a20250219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aeng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英语练习册i服务类i职业模块b专著f高等教育出版社教材发展研究所组编 a修订版 a北京c高等教育出版社d2024.05 a315页d30cm a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程配套教学用书 a本书紧扣单元任务,基于教材每单元的语言基础知识编写相应的练习,并兼顾综合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有效巩固已有知识,深入学习新知识。如在语言实践(LanguagePractice)部分,全书通过分类、选词填空完成句子或短文等不同练习方式,帮助学生在实际语境中巩固单元重点词汇,灵活掌握语法,提升语用能力。 a中专0 a英语课x中等专业学校j教学参考资料 aG634.413v502a高教育出版社教材发展研究所4组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116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3001472050008001902100034001982150016002322250021002483300485002693330009007546060039007636900016008027010017008188010027008351164-084320241223145047.0 a978-7-5689-5111-1dCNY48.00 a20241223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500000 ay z 000yy ar1 a中职英语升学考试教程b专著f张家园主编 a9版 a重庆c重庆大学出版社d2024.12 a212页d26cm2 a中职升学考试丛书 a本书集重庆市龙门浩职业中学广大高、中级英语教师智慧,历经十年的修订完善,以“夯实基础,培养能力”为编写思想,深入研究吸收了2025年高职分类考试英语考试大纲的最新精神,认真审视最新对口升学考试的命题特点,梳理知识要点,拓展考生的知识面,掌握应考技巧,知识技能精析精练,从素质和备考的角度进行了全程规划与设计。全书以语法为主,分为基础知识和专项练习,每个章节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构成:考试内容及要求、历年高职考试中所含的内容及形式、命题热点与命题趋向预测、知识点拨、考点分析、知能精练等。 a中专0 a英语课x中等专业学校j升学参考资料 aG634.413v5 0a张家园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26 01641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3001472100038002002150016002383140361002543300647006153330009012626060039012716900016013107010017013267010017013438010027013601164-084720241206144745.0 a978-7-300-33493-6dCNY48.00 a20241206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英语基础知识与能力训练b专著f黄建鸿,肖永合主编 a北京c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d2024.11 a262页d26cm a黄建鸿,深圳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英语教研组组长,兼任深圳市中职学校英语学科中心教研组组长。常年执教高职高考英语教学,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丰硕的教研成果,获“广东省南粤优秀教师”等多项荣誉;在全国核心期刊上发表了《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等多篇教学论文,主编了多本职业教育高考复习教材、练习册、模拟试卷、词汇指南等。肖永合,深圳市博纶学校教师。 a本书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对考纲要求掌握的语法知识进行了系统和详尽的梳理,内容涵盖情景对话(高考新题型)、词法和句法,脉络清晰,重点突出。第二部分包括英语应用文写作(高考新题型)、完形填空、阅读理解等能力训练专项,题材范围广,难度适中。这两部分的章节都包含四部分:“考点透视”“真题详解”“知识盘点”“自我检测”,可供学生第一、第二轮学习和复习使用。第三部分是附录,包括大纲词汇、词组和短语、常见不规则动词,以及参考答案。本书知识讲解全面透彻,细致严谨,取材新颖,实用性强,且凸显高职高考的考点、重点、难点、热点,较好地把考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与考核能力结合起来。通过学习本书,学生能掌握各项语言知识的重点与难点,实现由基础知识向语言能力的飞跃。 a中专0 a英语课x中等专业学校j升学参考资料 aG634.413v5 0a黄建鸿4主编 0a肖永合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12 01044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3001472050008001902100034001982150016002322250021002483300413002693330009006826060039006916900016007307010017007468010027007631164-085120250103111229.0 a978-7-5689-4944-6dCNY52.00 a20250103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500000 ay z 000yy ar1 a中职数学升学考试教程b专著f郑常秀主编 a9版 a重庆c重庆大学出版社d2025.01 a276页d29cm2 a中职升学考试丛书 a本书集重庆市广大高中级数学教师的智慧,以“夯实基础,培养能力”为编写思想,深入研究吸收了《考试大纲》的最新精神,认真审视最新高考的命题特点,梳理知识要点,从素质和备考的角度进行了全程规划与设计。全书分章节复习和专项复习两个部分,每个章节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构成:考试内容及要求、历年高职考试中所含的内容及形式、命题热点与命题趋向预测、高考要求掌握的重点、知识点拨、例题点析、知能精练等。本书内容实用,针对性强。 a中专0 a数学课x中等专业学校j升学参考资料 aG634.603v5 0a郑常秀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09 01968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9001472050008001962100034002042150016002383140347002543300987006013330015015886060023016036900015016267010017016417010017016588010027016751164-086220241230153946.0 a978-7-305-28843-2dCNY45.00 a20241230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20000 ay z 000yy ar1 a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b专著f黄思记,荆怀福主编 a2版 a南京c南京大学出版社d2024.12 a196页d26cm a(1)黄思记,安阳师范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教育学博士,研究方向为中外教育史比较。参与“中俄博士研究生教育比较”等国家一般和重大课题3项,主持“中国古代君子教育”等省部级课题3项。发表论文10余篇,独著和参撰著作8部。(2)荆怀福,安阳师范学院教育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教育心理学。参与国家一般1项,主持省部级课题5项。发表论文20余篇,独著和参撰著作5部。 a本书作为河南省“十四五”普通高等教育规划教材,内容丰富,涵盖了教师职业道德的多个方面,旨在体现教师职业道德课程的教育性、时代性、政策性、实践性、人文性、综合性等重要特征。教育性体现在教材内容设计上,不仅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更强调通过案例分析、讨论等形式培养学生的道德判断力和实践能力;时代性则体现在教材内容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及时反映新时代对教师职业道德的新要求;政策性方面,教材内容紧密结合国家相关政策法规,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实践性体现在教材中融入了大量真实案例和实践操作指南,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工作能力;人文性则体现在教材编写过程中充分考虑了教师职业道德培养的人文关怀,强调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情感投入和人文素养的培养;综合性则体现在教材内容的广泛性,不仅包括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理论,还包括相关法律法规、教育心理学等内容,力求为学生提供全面的知识体系。教材编写团队在充分理解和遵循中小学教师教育课程标准相关规定的基础上,融合了其他相关教材的成功经验,并结合自身多年在课程建设上的丰富经验,力求打造一本理论与实践并重、政策导向明确的教师职业道德教材。 a教育工作者0 a中小学x教师x师德 aG635.16v5 0a黄思记4主编 0a荆怀福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02 01481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73001472100042002202150016002623140309002783300499005873330015010865170035011016060035011366900014011717010015011858010027012001164-086320250102173436.0 a978-7-5229-2392-5dCNY62.00 a20250102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中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b专著e活动育人理念下的主题班会课设计f潘正茂著 a北京c中国纺织出版社有限公司d2024.12 a200页d23cm a潘正茂,佛山市三水区西南街道第四中学校长,语文高级教师。广东省中小学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广东省中小学百千万人才培养对象、佛山市基础教育高层次人才、佛山市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等。兼任广东省中小学德育研究会常务理事,韩山师范学院兼职教授,岭南师范学院省级教师发展中心兼职研究员,佛山市初中语文研训师组长等。 a主题班会课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载体,有着独特的内生机制。当前的班会课在实践中面临着诸多困境,本书作者对主题班会课进行了创新,提出了活动育人理念下的主题班会课,该班会课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将学生的兴趣、需求和发展作为班会课设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同时,活动育人理念下的班会课注重体验式学习,让学生在实践中亲身感受,并且突出了班会课的综合素养培养。比如,将角色扮演引入道德教育主题班会课中,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还将现代信息技术与班会课活动相结合,等等。希望这本书能够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带来启发和帮助。 a教育工作者1 a活动育人理念下的主题班会课设计0 a班会x活动课程x课程设计x中学 aG635.5v5 0a潘正茂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09 01329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9000271000041000661010008001071020015001151050018001301060006001482000074001542100038002282150016002663000015002823140272002973300379005693330017009486060054009656900014010197010015010338010027010481164-086420240829132555.0 a978-7-5228-4074-1b精装dCNY188.00 a20240829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中国中小学校长发展报告b专著e2023-2024e教育家型校长成长f郅庭瑾等著 a北京c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d2024.08 a316页d24cm a教育蓝皮书 a郅庭瑾,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副主任。兼任国务院第八届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主要研究领域为教育管理与政策,教育战略与规划。出版《国家教育发展报告》《基础教育治理体系构建》《区域教育竞争力》《为思维而教》等专著6部。 a本报告积极回应教育改革发展的前沿问题,在建设教育强国迫切需要教育家精神引领的背景下开展专题研究,具有鲜明的创新性和政策价值;聚焦校长办学的微观场景,剖析影响教育家型校长成长的关键制约因素,并提出实践策略,对于教育家型校长的成长和学校办学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基于事实、数据、史诗提炼概括教育家精神的内涵结构和影响因素,对于深化教育家精神的学术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a学校管理人员0 a中小学x校长x学校管理x研究报告y中国z2023-2024 aG637.1v5 0a郅庭瑾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0905 01610nam0 220028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3001472100034002002150015002342250027002493140197002763300665004733330023011386060035011616060035011966900014012316900014012457010017012597010017012768010027012931164-086720241127143716.0 a978-7-5618-7869-9dCNY48.00 a20241127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20000 ay z 000yy ar1 a中高等教育研究i中西亚b专著f张丽媛,范晓倩主编 a天津c天津大学出版社d2024.10 a78页d26cm2 a国别中高等教育研究丛书 a张丽媛,天津大学国际教育学院预科教育系,讲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国际中文教育方面的研究。范晓倩,天津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汉语国际教育系副主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国际中文教育和跨文化交际。 a本书旨在通过深入了解中西亚地区,尤其是哈萨克斯坦、土耳其、乌兹别克斯坦、也门四国的中高等教育制度,帮助高等教育部门和机构建立与域外国家或地区中高等教育制度的衔接方案,以更合理的培养体系培育更优秀的国际化人才,提升我国教育实力,服务国家战略和社会发展需求。全书分四章,对中西亚(哈萨克斯坦、土耳其、乌兹别克斯坦、也门)四国的中高等教育制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本书在概述各国国家概况的基础上,对其中高等教育制度、中文教育以及学生出国和来华留学情况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相较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领域,本书的出版,弥补了我们对域外教育制度的探索相对滞后的不足,同时对推动我国区域国别学科建设,为国家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学术支持,也为来华留学生源质量的稳步提升提供有益参考。 a中高等教育研究人员0 a中等教育x高等教育x研究y中亚0 a中等教育x高等教育x研究y西亚 aG639.1v5 aG649.1v5 0a张丽媛4主编 0a范晓倩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128 01281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1001472100034001982150016002323300695002483330021009436060035009646900012009997010013010118010027010241164-086820240530154209.0 a978-7-5687-1409-9dCNY58.00 a20240530d2023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430000 ay z 000yy ar1 a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构建生态系统研究b专著f李惠著 a湘潭c湘潭大学出版社d2023.12 a376页d26cm a本书共分为六章。第一章是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概述,主要简述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核心概念、理论基础、构成要素、研究现状以及生态系统与高校创业教育的内在联系;第二章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主要简述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界说、对策以及目标生态、政策生态、环境生态、课程生态的构建;第三章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主要简述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思路、初步构建等;第四章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运行机制,主要简述动力机制、内涵机制、保障机制、系统机制、环境机制等;第五章是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经验与实践,主要讲述创新创业教育的瓶颈、培育经验、构建实践等;第六章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构建研究的成效和展望,主要讲述研究价值、发展阶段、主要成效、发展趋势、研究展望等。 a创造教育研究人员0 a高等学校x创造教育x研究y中国 aG640v5 0a李惠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0605 01256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1001472100042001982150016002403140279002563300327005353330063008626060035009256900012009607010015009728010027009871164-086920240909143829.0 a978-7-5229-2121-1dCNY98.00 a20240909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新时代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研究b专著f翁琳源著 a北京c中国纺织出版社有限公司d2024.08 a184页d24cm a翁琳源,男,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硕士,博士在读,讲师,国家二级创业咨询师,现任长安大学管理干部,近年来先后获得过国家级奖励两项,主持省级课题一项,参与并完成省部级课题两项,发表高校管理相关学术论文十余篇,其中两篇论文被光明网、新华日报等权威媒体刊载,出版专著一部,参编教材一部。 a新时代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促进高校毕业生进行更高质量创业就业的重要举措。本书阐述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基本内容,通过创新创业教育与课程、教师、实践等方面相结合,提出了建立运行机制、整合社会资源、搭建创新创业体系等有效途径,希望对我国现阶段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起到借鉴作用。 a本书适合广大高校毕业生及高校教育教学研究管理人员阅读与参考0 a高等学校x创造教育x研究y中国 aG640v5 0a翁琳源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0912 01142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61001472100038002082150016002463300503002623330031007656060037007966900012008337010015008457010013008608010027008731164-087020250213142027.0 a978-7-5223-3172-0dCNY58.00 a20250213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新文科视角下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b专著f董晓红,夏冰著 a北京c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d2025.02 a267页d26cm a全书从TRIZ理论和数学建模的角度,给出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法,并通过学生的设计作品说明方法的有效性。为说明创新能力培养方法的有效性,首先建立评价指标体系,通过权重计算及一致性检验确定评价模型,并应用评价模型对高校毕业生进行评价,应用模糊层次分析法评价高校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克服了传统层次分析法要经过若干次调整、检验、再调整、再检验才能使判断矩阵具有一致性的缺点,能够客观、准确地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和各待评个体的优劣排序,该方法在科学、可行的前提下,易于计算机实现,便于操作和使用,有较强的实用性。 a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人员0 a大学生x创造能力x能力培养x研究 aG640v5 0a董晓红4著 0a夏冰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442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3001472100034001902150016002243140383002403300463006233330019010866060043011056900012011487010013011608010027011731164-087120250121094606.0 a978-7-5142-4596-7dCNY58.00 a20250121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高校“大思政课”建设研究b专著f郭亮著 a北京c文化发展出版社d2024.12 a184页d24cm a郭亮,硕士,就职于山西水利职业技术学院,曾发表《高校思政课中微信公众号的创新应用研究》《革命文化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的价值与应用研究》《微信公众号平台与高校思政课的融合教学模式研究》等多篇论文,主持和参与了《高校思政课中微信公众号的创新应用研究》《基于微信公众号的高校思政课教学研究——以“一点益思”公众号为例》《“四史”教育融入思政课的内在逻辑和实现路径研究》等多个省部级课题。 a本书是一本关于高校思政课教学研究的学术专著。本书对“大思政课”的内涵、特征、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进行了详细阐述,揭示了高校“大思政课”建设的必要性。探讨了“大思政课”的教学内容,提出了“大思政课”创新建设的主线,研究了“大思政课”与“三全育人”新格局建设的关系,包括理论支撑、原则与方法以及建设路径等。本书旨在为高校“大思政课”建设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借鉴,推动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事业不断发展。对于推动高校“大思政课”建设,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具有参考价值。 a高校教育工作者0 a高等学校x思想政治教育x教学研究y中国 aG641v5 0a郭亮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23 01454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98001472100034002452150016002793140326002953300407006213330015010285170037010436060064010806900012011447010017011568010027011731164-087220250106155838.0 a978-7-310-06657-5dCNY98.00 a20250106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20000 ay z 000yy ar1 a高校实践育人新范式的探索与改革b专著e南开大学“师生四同”工作发展报告e2022-2023f贺文霞主编 a天津c南开大学出版社d2024.12 a467页d24cm a贺文霞,南开大学团委书记,副教授,法学博士,职业指导师、全球职业规划师(GCDF),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曾获首届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提名奖、首批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全国高校“共抗疫情 爱国力行”主题宣传和网络文化成果二等奖、天津市普通高校十佳辅导员、天津市新长征突击手、天津市第八届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等荣誉。 a南开大学师生坚持全面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决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深刻内涵,秉持百年爱国传统,不断深化和拓展“知中国,服务中国”的核心理念,在不懈的探索中,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且具有南开特色的“师生四同”实践育人模式。本书主要由三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为高校实践育人新范式的理论研究与南开实践,第二部分为南开大学“师生四同”实践育人工作推进,第三部分为南开大学“师生四同”实践育人实践活动。 a教育工作者1 a南开大学“师生四同”工作发展报告0 a高等学校x思想政治教育x教学研究x工作报告y天津z2022-2023 aG641v5 0a贺文霞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09 01474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3001472100034002002150016002343140293002503300559005433330027011026060049011296900012011787010015011908010027012051164-087320241009091304.0 a978-7-5487-6051-1dCNY68.00 a20241009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430000 ay z 000yy ar1 a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创新路径研究b专著f傅建平著 a长沙c中南大学出版社d2024.09 a320页d24cm a傅建平,男,中共党员,湖南益阳人,中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专职教师,哲学博士后,法学博士,副教授,湖南省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获湖南省教学授课比赛三等奖;“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指导教师。近年来出版专著5部,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SCI 2区1篇,CSSCI期刊来源论文7篇,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2篇。 a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首次把教育、科技、人才进行“三位一体”统筹安排、一体推进。同时,提出要“推进教育数字化”,为新时代新征程进一步发展高等教育数字化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在中国式教育现代化和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推动高校思政课数字化转型,已是大势所趋、发展所需、改革所向。本书系统研究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基础、高校思政课教学工作的新特点、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价值意蕴、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困难挑战,并提出了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对策建议。该书对思政课教师、教学研究者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a思政课教师、教学研究者0 a高等学校x思想政治教育x教学改革x研究y中国 aG641v5 0a傅建平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010 01368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7001472100034001942150016002283140201002443300501004453330081009466060043010276900012010707010017010828010027010991164-087420250213091410.0 a978-7-122-45495-9dCNY69.00 a20250213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化学化工课程思政素材选编b专著f叶俊伟主编 a北京c化学工业出版社d2025.01 a224页d26cm a叶俊伟,大连理工大学 化工学院教授,2007年6月于吉林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同年到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学院工作;曾在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英国邓迪大学、俄罗斯东西伯利亚国立技术与管理大学做访问和合作研究。 a《化学化工课程思政素材选编》一书是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高质量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从“历史人物”与“学科故事”两个维度挖掘化学、化工学科发展中蕴含的丰富思政元素,从家国情怀、理想信念、科学精神、工匠精神、学科故事等方面整理了代表性的课程思政元素,用好学科资源,讲好专业故事,促进专业课程德智相融。《化学化工课程思政素材选编》一书共五章,第一至四章分别为家国情怀、理想信念、科学精神、工匠精神,每个主题都分享10位化学、化工领域科学家的故事;第五章学科故事,分享了一些重大发现、重要发明、工程案例等。 a本书可供化学、化工类专业及相关专业的学生使用,也可以为教师教学提供参考和借鉴0 a高等学校x思想政治教育x教学研究y中国 aG641v5 0a叶俊伟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129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62001472100038002092150016002473300514002633330029007776060037008066900012008437010017008558010027008721164-087520241230161354.0 a978-7-5772-1542-6dCNY78.00 a20241230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420000 ay z 000yy ar1 a课程思政教学研究h第4辑h第1卷h总第7卷b专著f董尚文主编 a武汉c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d2024.12 a350页d29cm a《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第4辑第1卷,总第7卷)》主要由三大板块构成:一是关于课程思政教学的理论反思;二是关于课程思政教学的实践探索;三是关于课程思政教学的案例精选,旨在反映我国高校教师在落实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中,如何做到有关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围绕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修养、伦理、美育、道德修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科学家精神,以及法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以本为本的教研改革、职业生涯规划、外国留学生教育,将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的理论成果、实践经验,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 a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人员0 a思想政治教育x教学研究x高等学校 aG641v5 0a董尚文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02 01105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5001472100034002022150016002363300507002523330015007596060045007746900012008197010017008318010027008481164-087620240523145419.0 a978-7-310-06574-5dCNY98.00 a20240523d2024 em y0chiy50 ea1 achi aCNb120000 ay z 000yy ar1 a牡丹江师范学院课程思政教学案例集b专著f李春江编著 a天津c南开大学出版社d2024.03 a467页d26cm a本书整理汇总了2022年牡丹江师范学院课程思政教学案例约五十个,内容涉及各个学科,包括教育学、心理学、法学、生物学、计算机与信息技术、英语教学、日语教学、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历史与文化、金融学、文学艺术以及体育教学等,以牡丹江师范学院课堂教学为基础,全面介绍了各课程的基本信息、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整体设计思路、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反思以及教学成效,总结了牡丹江师范学院各个专业教师课堂教学的内容、方法和经验,为进一步加强课程思政教学建设打下了基础,同时为其他师范类院校的课程思政教学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a教育工作者0 a高等学校x思想政治教育x教案(教育)y中国 aG641v5 0a李春江4编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0529 01466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5001472100034001922150016002263140393002423300411006353330039010466060061010856900012011466900014011587010013011728010027011851164-087720241218113401.0 a978-7-5667-3932-2dCNY58.00 a20241218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430000 ay z 000yy ar1 a新时代大学生思政课法治教育b专著f郑萍著 a长沙c湖南大学出版社d2024.11 a165页d24cm a郑萍,女,中共党员,现为华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法学硕士。1998年任东北林业大学法学专业教师,2002年晋升法学副教授;2004年调任华南农业大学校长办公室合同管理科科长,2015年调岗到马克思主义学院,主讲“思想道德与法治”“改革开放史”。2019年12月晋升思政专业教授。其他讲授课程包括“经济法学”“合同法案例分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等课程。主编教材一部,参编教材一部,发表论文十余篇。 a在当前全面依法治国的实践中,思政课“思想道德与法治”是当前提升大学生法治素养的主渠道,大学生成长成才离不开法治教育的呵护。面向全体非法学专业的大学生,思政课法治教育“应该讲什么”成为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本书系统地阐述了法治的基础原理,结合相关案例提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启发和思路。着重突出了尊重法治权威、培育大学生契约精神为特色的贴近学生生活实际需求的内容,以期实现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法治教育培育目标。 a大学生思想社会主义法治教育研究人员0 a大学生x思想政治教育x社会主义法治x法治教育x研究y中国 aG641v5 aD920.4v5 0a郑萍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19 01328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3001472100034002002150016002343140265002503300457005153330023009726060039009956900012010347010013010468010027010591164-087820241216135751.0 a978-7-5115-8558-5dCNY59.00 a20241216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信息化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b专著f李佳著 a北京c人民日报出版社d2024.12 a274页d24cm a李佳,毕业于哈尔滨工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博士,哈滨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学科带头人,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与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曾多次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和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等项目,在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 a《信息化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一书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资助项目,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为研究对象,分七个章节探讨信息化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内涵、特征和要求,追溯信息化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理论依据,分析信息化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宏观及微观环境的变化,运用问卷调查法分析信息化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存在的问题及问题存在的主要原因,最后从教育理念、教育方法、教育载体以及教育机制四个方面提出信息化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思路和策略。 a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0 a高等学校x思想政治教育x研究y中国 aG641v5 0a李佳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19 01111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69001472100038002162150016002543300444002703330039007146060045007536900012007987010015008107010017008258010027008421164-087920250219152215.0 a978-7-313-30693-7dCNY98.00 a20250219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10000 ay z 000yy ar1 a医学专业课程思政优秀案例集i临床医学分册b专著f江帆,范先群主编 a上海c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d2025.02 a336页d26cm a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为进一步落实为党育才、为国育人伟大使命,聚焦课程思政教育教学革,不断挖掘和总结医学专业课程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启动编写医学专业课程思政案例。本书精选了交大医学院众位教师近三年课程思政成果,在临床医学课程中融入古今中外优秀医学人士相关事迹100余件,宣传爱国情怀、文化传承、刻苦钻研、开拓创新、无私奉献等精神,丰富教学内容与方法,润物无声地将正确的价值追求和理想信念传达给学生,实现显性专业教育与隐性思政教育的融会贯通。 a本书可供医学专业教师、学生参考使用0 a高等学校x思想政治教育x教案(教育)y中国 aG641v5 0a江帆4主编 0a范先群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073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9001472100038001962150016002343300457002503330015007076060033007226900015007557010017007707010017007878010027008041164-088020241122141755.0 a978-7-5162-3813-4dCNY39.80 a20241122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大学生形势政策教育b专著f李包庚,张新光主编 a北京c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d2024.11 a257页d26cm a本教材紧跟时代脉搏,深度剖析国内外形势,聚焦国家大政方针与全球热点事件,旨在强化大学生思政素养。内容涵盖新时代国内外形势分析、党的理论创新成果解读、国家发展战略与机遇挑战等,旨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国家观、历史观。教材注重时效性、针对性与鲜活性,力图打造大学生了解社会、认知世界的窗口,通过权威解读与生动案例,引导学生深刻理解党和国家政策,增强“四个自信”。同时,强化学生责任感与使命感,鼓励将个人发展融入国家大局,成为有情怀、有视野的新时代青年。 a高校大学生0 a时事政策教育x高等学校j教材 aG641.41v5 0a李包庚4主编 0a张新光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128 01672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3001472100038002002150016002383140524002543300529007783330013013076060055013206900015013757010013013908010027014031164-088120250122095349.0 a978-7-5228-4859-4dCNY79.00 a20250122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新时代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提升路径b专著f袁健著 a北京c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d2024.12 a286页d24cm a袁健,西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所所长,西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培训研修中心(西北师范大学)研究员,博士,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与实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近年来,持续跟踪学术前沿动态,一直从事以“主流意识形态”为核心议题的相关研究,先后发表核心论文5篇,主持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项目、甘肃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项目等4项,撰写研究报告2部。作者博士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师从当时担任西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院长的陈晓龙教授,博士专业方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a本书稿是作者承担的教育部课题研究成果。本书以问题意识为导向,聚焦政治学、管理学的视角,从理论--实践的分析维度和问题--策略的解题维度两个层面对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现实问题提出相应的理论见解与应答。具体而言,以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资源为逻辑起点,系统梳理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成逻辑;以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行动难题为逻辑中项,深刻阐释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境况;以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提升路径为逻辑终点,围绕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理念和目标,从系统性、长效性、主动性及专业性等方面提出理论思考和建议。 a高校师生0 a互联网络x应用x高等学校x思想政治教育x研究y中国 aG641-39v5 0a袁健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23 01210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1001472100038001982150016002363000021002523300595002733330017008686060029008856900012009147010015009268010027009411164-088220240409094210.0 a978-7-5651-5947-3dCNY98.00 a20240409d2023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20000 ay z 000yy ar1 a“双一流”建设与高校学科发展b专著f胡建华等著 a南京c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d2023.12 a466页d26cm a高等教育研究前沿 a本书是国家社科基金重大课题“‘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学科调整与建设研究”成果,以当前我国“双一流”建设为时代背景,紧扣学科调整与建设这一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题,致力于阐明“双一流”建设的理论内涵与实践价值,通过对高校学科调整与建设的历史与比较分析以及一流大学学科调整与建设的政策空间分析,着力探寻“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学科调整与建设的总体性对策建议。本书分为理论研究篇、案例研究篇、比较研究篇三篇:理论研究篇主要探讨“双一流建设”的学科意义、学科发展的历史、政策及高校学科调整与建设的理论问题。案例研究篇分别研究有代表性大学学科调整与建设实例。比较研究篇主要分析美英德日的高校学科发展。 a教育研究人员0 a高等学校x学科发展x研究 aG644v5 0a胡建华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0410 00731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1001472100034001982150016002323300151002483330015003996060033004146900014004477010013004618010027004741164-088320250218154310.0 a978-7-5773-0301-7dCNY68.00 a20250218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高校辅导员工作案例分析理论与实践b专著f李岩著 a郑州c郑州大学出版社d2024.05 a181页d26cm a本书共八章,内容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类案例分析、党团和班级建设类案例分析、日常事务管理类案例分析、心理健康教育类案例分析、校园危机事件类案例分析等。 a高校辅导员0 a高等学校x辅导员x工作x案例 aG645.1v5 0a李岩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184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65001472100034002122150016002463300525002623330013007875170037008006060049008376900014008867010015009008010027009151164-088420250219142144.0 a978-7-5765-1170-3dCNY88.00 a20250218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10000 ay z 000yy ar1 a重构与革新b专著e基于交往的辅导员网络素养提升之路f王凯文著 a上海c同济大学出版社d2024.05 a313页d26cm a《重构与革新——基于交往的辅导员网络素养提升之路》在文献分析和实践整合的基础上,从学理角度综合分析了高校辅导员网络素养的内涵基础,结合各类文件、政策中对网络思政教育工作的实践要求,从网络认知素养、网络批判素养、网络规范素养、网络实践素养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力等方面,阐述辅导员提升获取、分析、评价、质疑、批判及传播各种网络信息的能力的具体方法,构建高校辅导员网络素养体系,配合作者多年来积累的案例进行分析,为辅导员网络素养能力培育提供兼具理论和实践双重指导性的阅读文本。本书主要面向高校辅导员和需要开展课程思政的高校教师。 a高校师生1 a基于交往的辅导员网络素养提升之路0 a高等学校x辅导员x计算机网络x素质教育x研究 aG645.1v5 0a王凯文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372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7001472100034001942150016002283140329002443300451005733330015010246060035010396900014010747010015010888010027011031164-088520241227113225.0 a978-7-5218-6576-9dCNY99.00 a20241227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创新理念下学生管理工作研究b专著f韩秀芹著 a北京c经济科学出版社d2024.12 a447页d24cm a韩秀芹,女,1979年8月出生,硕士毕业于扬州大学,讲师,现就职于临沂大学,主要研究领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学生教育管理、学生党建工作等。曾获得山东省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指导教师3次、临沂市市直机关优秀共产党员、临沂市优秀青年工作者、临沂大学“十佳辅导员”、临沂大学优秀青年工作者、大学生心理健康节优秀指导教师等荣誉称号。 a本书稿是一本关于创新与学生管理工作的著作。面对当前快速变革的教育环境,以及学生管理的复杂性与挑战性,本书旨在探讨如何应对这些变化,并为此提供了丰富的理论框架和实践经验。另外,本书不仅通过研究不同管理工作的创新途径,深入分析如何以学生为中心,提高学生管理的效能和成效;还探讨了信息时代对学生管理工作的影响和如何利用现代化技术来优化学生管理工作。通过阅读本书,教育工作者和管理者能够更好地应用创新理念,提升学生管理工作的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成长。 a教育工作者0 a高等学校x学生x学校管理x研究 aG645.5v5 0a韩秀芹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02 01312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13001001020015001131050018001281060006001462000061001522100038002132150016002513300551002673330071008186060053008896900014009426900014009567010015009707010017009857010017010028010027010191164-088620241223113157.0 a978-7-5612-9611-0dCNY88.00 a20241223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aeng aCNb610000 ay z 000yy ar1 a大学生安全防卫学双语教程b专著f王成,杨默衍,葛小雨编著 a西安c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d2024.11 a361页d26cm a大学生安全防卫学的内容以暴力犯罪的理论知识与技术对抗内容为主,以各类事故、各类疾病为辅,帮助学生建立危险预防意识。本书不限于基本防身技巧、危险预防意识培养、紧急情况的处理方法、正当防卫法律知识等。内容简明扼要,易于理解,同时又具有实用性。本书是学生通过技能和知识的学习,能够在危险情况下保护自己,增强自信心,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对于个人的人身安全和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书按照逻辑顺序组织,从基础知识到实战技巧,逐步深入,循序渐进。采用模块化设计,方便学生根据需要选择学习内容。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学生相关课程教材,也可供相关领域专业人员参考使用。 a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学生相关课程教材,也可供相关领域专业人员参考使用0 a大学生x安全教育x防身术x高等学校j教材j汉、英 aG645.5v5 aG852.4v5 0a王成4编著 0a杨默衍4编著 0a葛小雨4编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26 01289nam0 2200277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83001472050008002302100036002382150016002743300531002903330021008215170039008426060035008816900017009167010017009337010017009507010017009678010027009841164-088720250210134551.0 a978-7-5184-4205-8dCNY98.00 a20250210d2023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至善之路b专著e江南大学“至善特别荣誉生”成长实录f单筱婷,刘立明,吴亚雯主编 a2版 a北京c中国轻工业出版社d2023.01 a320页d26cm a本书由单筱婷、刘立明、吴亚雯主编,是《至善之路:江南大学“至善特别荣誉生”成长实录》的修订版,记录了至善学院成立十余年来35位“至善特别荣誉奖”获得者的奋斗故事,他们讲述了与至善学院结缘、受益成长的心路历程,也阐明了与至善学院的同向同行的奋斗经历。本书对广大学子能够起到教育和激励作用,读者可以从中体悟到为学、为事、为人的道理,从而不断完善自己,不断进步。本书在第一版的基础上,增加了至善学院培育跨学科拔尖创新人才的模式与实践、解密“至善特别荣誉生”等内容,并适当增加和删改一些人物事例分享,使其内容更加全面详实,富于指导意义。 a学生生活研究人员1 a江南大学“至善特别荣誉生”成长实录0 a高等学校x学生生活y无锡j文集 aG645.5-53v5 0a单筱婷4主编 0a刘立明4主编 0a吴亚雯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13 01082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3001472100030001902150016002203140101002363300395003373330013007326060041007456900012007867010015007988010027008131164-088820241230143539.0 a978-7-5496-4434-6dCNY78.00 a20241230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10000 ay z 000yy ar1 a新时代大学文化建设研究b专著f李国娟著 a上海c文汇出版社d2024.12 a260页d24cm a李国娟,现任九三学社上海市委专职副主委兼组织部部长,上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 a大学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大学文化不仅是大学立命之本,更是重要的育人资源。进入新时代,大学文化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文化的育人功能。但面对日益激烈的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大学文化建设必然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和困扰。书稿从实践出发,坚持问题导向,梳理新时代我国大学文化建设的实践经验,面临的问题短板,并在充分借鉴国内外大学文化建设经验的基础上,探讨新时代加强大学文化建设的路径及对策。 a高校师生0 a高等学校x校园文化x建设x研究y中国 aG647v5 0a李国娟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02 01413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065001482100030002132150016002433300819002593330013010786060035010916900015011267010015011418010027011561164-088920250107101255.0 a978-7-01-027063-0dCNY198.00 a20250107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大学校长工作理论与实践b专著e构建大学校长学探索f孟东方等著 a北京c人民出版社d2024.01 a365页d23cm a大学校长学是一门以研究大学校长这一特殊群体为研究对象,以其发展大学为研究内容,通过对大学校长工作现象、大学发展趋势和大学治理运行机制等进行研究,从而揭示独特内在规律,从而促进形成最稳的工作班子、最优的工作规律、最妥的工作方法、最高的工作成效的一门学科。它是以马克思主义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教育学与领导学为基础学科,以大学工作学、高等教育管理学为主干学科,以系统科学为研究方法,融合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多学科理论的交叉性学科群。全书从发展论、功能论、角色论、能力论四个维度研究大学治理的“主体”——大学校长的角色发展历史、职能职责、角色定位、能力素质要求等内容,从中国特色论、文化担当论、国际视野论、质量效益论等方面分析“大学治理者发展什么样的大学”,从立德树人论、精神家园论、主体力量论、内涵支撑论、治理保障论、校园条件论、组织行为论、发展成效论等维度揭示大学的内部运行规律和治理要素。 a高校师生0 a高等学校x校长x学校管理x研究 aG647.12v5 0a孟东方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09 01271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69001472100050002162150016002663300599002823330025008815170033009066060035009396900015009747010013009898010027010021164-089020250218154058.0 a978-7-5646-5855-7dCNY68.00 a20250218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20000 ay z 000yy ar1 a高校人事编制管理研究b专著e国际经验、发展趋势与中国选择f陈娟著 a徐州c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d2025.01 a305页d26cm a本书从高校人事编制管理相关概念的界定出发,以现状与问题为切入点,学习西方发达国家高校的先进理念,指出高校人事编制管理改革应在充分了解国外高校先进的范式、经验和问题下,将视野聚焦到我国高等教育的实情,高校的实际以及高校人事制度的事实上,在多种可能性中如何做出理性的选择。借鉴国际经验,遵循现代大学制度发展趋势,采取归纳与演绎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案例分析与比较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从问题着手,以理念为指导,在立足于中国实情的前提下,做出正确选择。并以部分高校为例,进行案例分析,借鉴国外高校教师管理的具体实施方案,为高校人事编制管理提供经验借鉴,最终构建以激励为目标的高校人事编制管理策略体系。 a高校人事编制管理人员1 a国际经验、发展趋势与中国选择0 a高等学校x人事管理x研究y中国 aG647.23v5 0a陈娟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587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5001472100038001922150016002303000035002463140311002813300599005923330009011916060053012006900015012536900011012687010015012798010027012941164-089120250107100336.0 a978-7-300-33440-0dCNY39.00 a20250107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法律实务b专著f吴玮主编 a北京c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d2025.01 a209页d26cm a新编21世纪高等职业教育精品教材 a吴玮,广州体育职业技术学院,讲师,担任多家企业法律顾问,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我国三大都市经济圈体育发展模式研究》,参编《体育场馆经营管理实务》《运动休闲会所(俱乐部)运营管理》)等教材。指导学生荣获第九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广东省分赛铜奖,第十四届“挑战杯”广东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银奖。 a本书旨在帮助非法学专业大学生掌握就业与创业中所涉及到的主要法律知识,具备规避法律风险和处理相应法律问题的能力,助力大学生顺利就业创业。本书分为就业篇和创业篇两部分,就业篇主要介绍订立劳动合同、劳动合同的履行与变更、劳动合同的解除与终止、认识社会保险、劳动争议的解决等相关内容,创业篇介绍设立创业实体、创业实体融资与担保法律实务、创业实体合同管理法律实务、创业实体知识产权法律实务、创业实体法律纠纷解决等相关内容。在进行相关知识阐释的过程中,把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与专业素养融为一体,培养大学生在就业、创业实践中的法治思维,树立依法就业、创业的思想观念,以适应国家和社会对新时代人才素质的要求。 a高职0 a大学生x职业选择x法律y中国x高等职业教育j教材 aG647.38v5 aD92v5 0a吴玮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09 01201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33001472100030001802150016002103140153002263300441003793330049008206060033008696900015009027010015009178010027009321164-089220241112111449.0 a978-7-03-079773-5dCNY49.00 a20241112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创新创业基础b专著f唐锐主编 a北京c科学出版社d2024.12 a121页d26cm a唐锐,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党委副书记、兼创新创业教育学院院长,共青团广东省委副书记。主持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多项,已在国内外核心刊物发表学术论文多篇。 a本教材基于当下的高校创新创业需求,呼应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指导思想,采用创新创业理论与实践案例融合教学的方式,从创新创业概念界定、创新设计、机会识别、创业资源、创业类型等方面较为系统地阐述了创新创业的相关知识结构,并梳理了系统的概念体系。商业计划书、创业企业管理与国内创新创业大赛等章节,则更加注重于实践层面,激发学生参与创业活动中的主观能动性,为高校学生的创新创业活动进行理论指导与实践赋能。 a大学本科生、非经管专业研究生、社会创新创业者0 a大学生x创业x高等学校j教材 aG647.38v5 0a唐锐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114 01371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1001472100038001982150016002363140180002523300434004323330129008666060023009956900015010187010015010337010015010487010015010638010027010781164-089320250219105557.0 a978-7-313-32157-2dCNY54.80 a20250219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10000 ay z 000yy ar1 a创新思维与创业实践b专著f吕敏,张弘,赵军主编 a上海c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d2025.01 a197页d26cm a吕敏,男,淮阴工学院创新创业学院主任,全国大学生创业指导教师,人社部SIYB创业指导师,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省赛国赛等赛事的获奖指导教师。 a本书强调思创融合的育人作用,紧扣立德树人的根本原则,厘清大学生创新-创业-专业-地方产业的关系,贯通从创新思维培养→创新方法训练→创业意识开发→双创计划实践→双创项目孵化的全链条内容体系,引导学生由理论走向实践学会从“0到1”做项目,增加应用型地方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实践操作,呈现应用型地方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立体资源。全书内容包括大学生创新创业概论、创新思维与方法、创新实践与创新成果、社会调查、创业准备、创业计划书、项目路演等。 a本教材为应用型高校和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的通识教育课程提供服务,可以作为大学生创新创业理论与实践教学、双创教育思政育人的教学用书0 a大学生x创业j教材 aG647.38v5 0a吕敏4主编 0a张弘4主编 0a赵军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2262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75001472100034002222150016002563141127002723300453013993330019018525170051018716010031019226900015019537010013019688010027019811164-089420250116132442.0 a978-7-302-67984-4dCNY88.00 a20250116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创业行b专著e如何培养创业者?清华大学“创办新企业”课程实践f张帏等著 a北京c清华大学出版社d2025.01 a331页d24cm a张帏,清华大学长聘副教授,经济管理学院创新创业与战略系副系主任,清华大学中国创业研究中心副主任;MIT斯隆管理学院国际访问教师/中美富布莱特学者、斯坦福大学商学院访问学者。主要研究领域,创业管理、创业投资、新兴产业发展。在Research Policy、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Strategic Entrepreneurship Journal、《经济研究》《管理科学学报》等国内外重要期刊发表论文多篇。共同主编《创业管理学》(北京市精品教材),清华大学精品课“创业机会识别和商业计划”和国家级精品课 “创业管理”的主要负责人。获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1次、清华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2次。指导10多支清华大学学生团队在国内外重要创业大赛获奖,包括第5届英特尔-伯克利全球科技创业挑战赛冠军。 张金生,博士,高级工程师。1994年进入清华大学自动化系学习,2002年加入清华科技园工作至今。历任清华科技园发展中心办公室副主任、启迪控股总裁助理、园区运营总监、北京启迪创业孵化器有限公司总经理。现任启迪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执行总裁、清华科技园管委会副主任、清华创业园执行主任、启迪之星董事长、启迪技术转移董事长等职,兼任中国大学科技园联盟副理事长、清华校友总会理事、中关村科学城科技服务业促进会执行理事长、中关村天使投资协会副会长等职务。获得中关村高端领军人才、海淀区“海英人才”等荣誉称号。 a本书是一本关于创业教育和创业者成长的书。它介绍了被中关村科技园区管委会命名为“中关村(清华)梦想课堂”的清华大学研究生课程“创办新企业”,阐述了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和清华科技园联合教师团队如何通过产教融合和学科交叉开展研究生创业教育的创新实践,旨在为开展创业教育的高校教师提供参考。本书还通过18个案例,讲述了课程校友创办企业的故事,揭示了他们成长为优秀创业者的历程,以及创业中的人、技术、资源、市场和战略等多种因素如何相互作用,希望对创业者有所启迪。 a创业行研究人员1 a如何培养创业者?清华大学“创办新企业”课程实践02a清华大学x创业x教案(教育) aG647.38v5 0a张帏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23 01064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1001472100034001882150016002223300451002383330069006896060017007586900015007757010017007908010027008071164-089520250217101402.0 a978-7-121-49336-2dCNY49.00 a20250217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大学生创新创业基础b专著f王建伟主编 a北京c电子工业出版社d2024.12 a197页d26cm a本书立足于西藏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生发的时代环境和政策环境,内容涉及创新思维、创业思维、创业者、创业团队、创业机会、创业市场、创业风险、商业模式设计、商业计划书撰写等方面。本书将提升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作为基本目标,旨在帮助学生形成创新思维并运用创新思维解决现实问题;使学生“不但成为求职者,而且逐渐成为工作岗位的创造者”,承担社会责任;使学生在形成创业思维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指引流程独立地开展创业活动,完成从想法到产品、从产品到商品的升级与蜕变。 a本书既可作为高等院校公共基础课程的教材,也可作为创业者的参考用书0 a大学生x创业 aG647.38v5 0a王建伟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081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3001472100042002002150016002423300465002583330013007236060033007366900015007697010015007847010013007998010027008121164-089620240903092746.0 a978-7-5638-3755-7dCNY54.00 a20240903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研究b专著f李寒佳,龙雯著 a北京c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d2024.08 a313页d24cm a本书第一章概述了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包括其概念提出、主要特征和评价维度。第二章讨论了教育培养视角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具体方向,包括科学决策、管理、专业技术、协调和决断能力,并探讨了教育实践的路径,强调理念创新和培养模式调整。第三章着重于大学生创新创业价值观的塑造,讨论了其必要性、主要维度、现实困境和教育实现策略。第四章作为专著的核心,分析了理想信念指导下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路径,包括多元化推进、专业背景构建、能力考评机制优化和科研立项激发潜能等策略。 a创业人员0 a大学生x创业x能力培养x研究 aG647.38v5 0a李寒佳4著 0a龙雯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0905 01210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1001472100034001882150016002223300647002383330015008856060021009006900015009217010017009368010027009531164-089720250218150521.0 a978-7-308-25063-4dCNY42.00 a20250218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30000 ay z 000yy ar1 a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b专著f雷玉梅主编 a杭州c浙江大学出版社d2025.01 a203页d26cm a本书以实用、实际、实效为原则,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大量真实案例,帮助大学生了解如何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并围绕制订职业生涯规划给出大量注意事项。全书共分四个模块展开,模块一职业规划与发展,模块二自我认知,模块三职业探索,模块四开展创业探索。本书提供了全面的职业规划指导,包括如何评估自身的兴趣、技能和价值观,如何确定职业目标,以及如何制定实现这些目标的计划。此外,书中还涵盖了职业规划、职业决策等方面的内容,帮助学生在职业生涯的各个阶段中保持清晰的方向和目标。本书不仅提供了理论知识,还为学生提供了实用的职业发展工具和资源,例如职业价值观测试、MBTI、霍兰德职业兴趣等。这些工具可以帮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更好地应用所学知识,提高求职和职业发展的成功率。 a高校大学生0 a大学生x职业选择 aG647.38v5 0a雷玉梅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470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65001472100038002122150016002503140269002663300580005353330031011156060027011466900015011737010013011888010027012011164-089820241021142709.0 a978-7-5504-6411-7dCNY98.00 a20241021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510000 ay z 000yy ar1 a基于课堂深描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效应与实践研究b专著f罗匡著 a成都c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d2024.09 a224页d24cm a罗匡,女,毕业于湖南农业大学,硕士学历,现任职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创新创业学院,讲师,湖南省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SYB创业培训课程认证讲师,主要从事创新创业教育教学与研究,编写出版创新创业教育类教材三部,主持并参与湖南省社科基金、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等8项,发表论文30余篇。 a本书基于当前创新创业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以人为中心的教育哲学基础上,重新梳理创新创业教育教学的相关理论,根据已有的理论资源观察了解高校创新创业教师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精神和思维,根植创业者精神的过程,并呈现当下双创课堂中师生互动场景。本书结合师生深度访谈的结果,提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教学体系建设的对策建议,本书的主要内容包括理论分析、课堂深描、深度访谈和对策建议等,共分为8章,分别为绪论、理论概述与文献综述、创新创业课程教学机理研究、双创课程教学课前准备案例分析、双创课堂教学过程深描与解释、双创课堂教学的课后访谈与分析、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对策与建议、结论与展望。 a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人员0 a大学生x创业x教育研究 aG647.38v5 0a罗匡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024 01683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65001472100038002122150016002503140389002663300669006553330015013246060045013396900015013847010015013998010027014141164-089920241115160340.0 a978-7-5504-6456-8dCNY68.00 a20241115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510000 ay z 000yy ar1 a双循环背景下成渝高校就业创业指导体系构建研究b专著f郭静林著 a成都c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d2024.11 a144页d24cm a郭静林,澳大利亚麦考瑞大学经济学硕士,副教授,重庆财经学院金融学院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金融创新、产教融合、产才融合、跨学科人才培养。曾任职于国泰君安证券重庆分公司,负责投资顾问及市场分析工作。从教至今,主持省部级教改项目2项、省部级教科规划重点项目1项,主研省部级教改及质量项目4项,主编出版3部教材,独撰出版金融机构及市场制度创新相关学术专著2部,发表金融业务创新及产教融合相关论文5篇。 a本书依据“产才教城”互动发展分析框架以及国内外最新职业生涯发展及创业相关理论,基于对国家“双循环”发展新格局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需求的结合思考,衡量成渝地区高校就业创业导向与区域产业集群发展趋势的契合度,研究两地高校现有就业创业指导模式的优点与不足,构建出一套以成渝双城区域产业发展为导向、多方市场主体参与、能动态适应人才市场需求的产才协同就业创业指导体系。本书主要涉及对六部分内容的分析和对策研究:“双循环”背景下成渝双城产业人才需求趋势分析、两地高校人才专业分布与就业创业现状分析、两地高校就业创业指导体系结构现状分析、高校就业创业指导效果评价指标构建、各市场主体参与高校就业创业指导工作成效分析、基于“双城双循环”的高校就业创业指导体系构建对策。 a高校毕业生0 a高等学校x毕业生x就业x研究y成都y重庆 aG647.38v5 0a郭静林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121 01240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1001472100030001882150016002183300669002343330023009036060029009266900015009557010013009708010027009831164-090020240620104158.0 a978-7-01-026451-6dCNY89.00 a20240620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新时代大学生就业观研究b专著f李颖著 a北京c人民出版社d2024.01 a443页d26cm a本书对全国37所不同层次高校6171份调研问卷和30份个体访谈,描绘出新时代大学生就业观较为客观、真实的现状图景,并在此基础上揭示出个体、家庭、学校三个维度在何种程度、何种向度上影响着就业观的形成。本书辩证把握新时代大学生三个就业难“旧”问题与四个就业发展“新”趋势并存的演进特征,认为新时代大学生就业观培育,要顺应新时代发展“新”趋势的需求,需要适宜的“气候”“土壤”“水分”和“养料”。要引导大学生形成把握“时”与“进”、“势”与“新”、“事”与“化”辩证关系的就业观“土壤”,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神聚气的思想“养料”作用,要营造政府、学校、家庭和社会“四位一体”的育人“气候”,在实践中处理好“普遍”与“特殊”、“激励”与“约束”、“显性”与“隐性”关系。 a大学生就业研究人员0 a大学生x就业x研究y中国 aG647.38v5 0a李颖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0626 01345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9001472100034002062150016002403140164002563300555004203330029009756060045010046900014010497010013010638010027010761164-090120250205101818.0 a978-7-5074-3789-8dCNY48.00 a20250205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高校纵向科研经费协同治理研究b专著e理论与实践f齐天著 a北京c中国城市出版社d2024.10 a171页d26cm a齐天 女,汉族,35岁,中共党员,高级会计师,高级经济师,管理科学专业博士,主要研究方向,高教经济与管理,现任中央音乐学院计财处党支部书记,学院招投标办公室主任。 a本书共分为10章41节,全景展现了我国高校实施纵向科研经费协同治理的现实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及研究框架以及国内外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现状和协同治理理论研究现状。同时,详细梳理了我国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内涵、特点、结构、困境、管理发展历程以及相关法律法规、制度政策的变化趋势;分别从宏观到微观角度案例验证了全国6大类高校、北京市不同高校等科研效率。运用协同治理理论阐述了高校科研经费协同治理机制、体系、模型的构建逻辑,静态和动态评估了S高校科研经费协同治理效果;并根据研究结果构建了高校科研经费协同治理的实现方式,提出了优化高校科研经费协同治理路径的建议等内容。 a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研究人员0 a高等学校x科技经费x财务管理x研究y中国 aG647.5v5 0a齐天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06 01264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36001472100038001832150016002213140149002373300526003863330027009126060025009396900014009647010017009788010027009951164-090220241126144151.0 a978-7-5236-1185-2dCNY99.00 a20241126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中国大学100强b专著f王战军主编 a北京c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d2024.12 a474页d24cm a王战军,1956年生,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原副主任;现任北京理工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a顶级大学是“国之重器”,是国家创新发展的“定海神针”。本书的目的在于从全球范围认识大学,从“建设教育强国”战略高度研究大学。本书立足国内两个视角,选取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100所顶级大学为对象,围绕百所中国顶级大学的发展历程、学科领域、研究生教育、学生构成、师资力量、校园文化等方面,探讨了什么是中国顶级大学,以及顶级大学的建设规律、文化内涵、特征特色和发展趋势,揭示了世界顶级大学的本质,以期为服务社会大众对大学认识的需求和服务国际学生流动提供有力支撑,为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特别是新时代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提供有益参考。 a对大学认识有需求的读者0 a高等学校x介绍y中国 aG649.1v5 0a王战军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128 01124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3001472100038001902150016002283300533002443330025007776060035008026900015008377010015008528010027008671164-090320241016142408.0 a978-7-5744-1205-7dCNY65.00 a20241016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220000 ay z 000yy ar1 a产教融合理论与实践研究b专著f王文龙著 a长春c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d2024.03 a321页d26cm a本书从理论上探讨高校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体制机制和路径措施,从实践中总结高校产教融合人才培养的经验和做法,反思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本书在广泛调研、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1353”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一个导向”,即以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为导向;“三种主体”,即学校主体、企业主体、学生主体;“五大体系”,即专业建设体系、课程建设体系、实践平台建设体系、师资队伍建设体系和教学组织模式;“三项保障”,即政府支持、行业参与、主体协同。书中这一模式既丰富了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内涵,也可以为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经验借鉴。 a高校产学合作研究人员0 a高等学校x产学合作x研究y中国 aG649.21v5 0a王文龙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017 01186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1001472100034001982150016002323300595002483330013008436060045008566900015009017010013009168010027009291164-090420241227144407.0 a978-7-5243-0034-2dCNY88.00 a20241227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地方高校产学合作知识共享机制研究b专著f李婧著 a北京c经济管理出版社d2024.01 a270页d24cm a知识共享是许多高校和企业的共同愿望和目标,地方高校的优势在于知识,企业的优势在于技术,因此地方高校和企业想要建立并保持自身的竞争优势,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开展产学合作。在产学合作的知识共享过程中,双方的外部知识和内部知识、应用知识和基础知识、个人知识和组织知识进行流动和共享。然而,地方本科高校与企业之间并不是自然地交换知识信息以寻找更有效的合作模式,而是需要知识共享管理策略的有效干预。本书基于协同视角,考察地方高校与企业在产学合作中知识共享过程,深入分析了地方本科高校与企业合作进行知识获取对双方在人才培养、技术创新等方面产生的影响,进而提出了地方本科高校与企业基于知识共享的产学合作机制。 a高校师生0 a地方高校x产学合作x知识管理x研究y中国 aG649.21v5 0a李婧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02 01333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63001472100034002102150016002443140151002603300539004113330021009506060061009716900017010327010015010498010027010641164-090520250110095319.0 a978-7-308-25709-1dCNY78.00 a20250110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30000 ay z 000yy ar1 a网络治理视域下高校跨国办学教育质量保障研究b专著f方华明著 a杭州c浙江大学出版社d2025.01 a200页d24cm a方华明,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教育学部讲师,国家公派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联合培养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治理、比较高等教育研究,发表学术论文数篇。 a本书为作者博士学位论文。基于网络治理理论和利益相关者理论,围绕高校跨国办学教育质量保障这一核心命题展开研究。将利益相关者定位为利益相关者组织,从四个层面和多个维度对高校跨国办学教育质量保障进行解构和分析,并从网络的整体视角,对高校跨国办学教育质量保障进行重构。在此基础上,一方面提出高校跨国办学教育质量保障的网络治理架构,另一方面基于本研究对网络治理的理解和网络的嵌入性,从结构嵌入、制度嵌入和关系嵌入三个方面探讨高校跨国办学教育质量保障的作用机制。最后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思考和探讨我国高校跨国办学(中外合作办学)教育质量保障的方略。 a联合办学研究人员0 a互联网络x应用x高等教育x国际合作x联合办学x研究y中国 aG649.2-39v5 0a方华明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16 01321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9000271000041000661010008001071020015001151050018001301060006001482000097001542100030002512150016002813140181002973300425004783330013009036010037009166900019009537110029009727110039010018010027010401164-090620241112093359.0 a978-7-5010-8589-7b精装dCNY118.00 a20241112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北京大学考古100年 考古专业70年b专著f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编 a北京c文物出版社d2024.11 a196页d24cm a1952年,北京大学在历史系内成立考古专业。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现有考古学与博物馆学系、文物保护与科技考古系;下设考古学、博物馆学两个本科专业,古代建筑、文物保护两个本科专业方向。 a本书稿为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院庆举办的“北京大学考古100年·考古专业70年”特展同名展览图录,以时间顺序,分为“筚路蓝缕--中国考古学科的早期探索(1922-1952年)”“开天辟地--中国考古学科体系的创建(1952-1983年)”“与时俱进--中国考古学科体系的完善(1983-1998年)”“守正创新--中国考古学科体系的拓展(1998年至今)”“文化自信--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五章,回顾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的发展历史,介绍现今的机构和学科设置。 a大众读者02a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x校史j图集 aG649.281-64v502a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4编02a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4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114 01406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8000271000041000651010013001061020015001191050018001341060006001522000057001582100044002152150015002593140206002743300533004803330021010136060025010346900016010597010031010757020019011068010027011251164-090720250217153127.0 a978-7-5217-7243-2b精装dCNY65.00 a20250217d2025 em y0chiy50 ea1 achiceng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优秀的绵羊b专著f(美)威廉·德雷谢维奇著g(美)林杰译 a北京c中信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d2025.02 a90页d21cm a威廉·德雷谢维奇(William Deresiewicz),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在耶鲁大学担任过10年英文教授。他的文章《精英教育的劣势》在网络上点击率超百万次。他还是一名颇有影响力的文学评论家,其文章经常出现在主流报刊上。 a这是一本反思美国教育现状的批判之书,适合15岁以上的读者阅读。在本书中,前耶鲁大学教授德雷谢维奇历数常春藤学校学生的“数宗罪”:过于自信却输不起;朋友圈同质化,固步自封;思维僵硬,与社会脱节,缺乏“常识性聪明”,在本书中,前耶鲁大学教授德雷谢维奇历数常春藤学校学生的问题:过于自信却输不起;朋友圈同质化,固步自封;思维僵硬,与社会脱节,缺乏“常识性聪明”,他还进一步指出,很多在藤校就读的学生没有使命和目标感,自我中心、自以为是。本书自上市以来,引起广泛讨论,“优秀的绵羊”一词更是成为教育讨论中的高频词汇。对于我们具有参考意义。 a高等教育研究人员0 a高等教育x研究y美国 aG649.712v5 1c(美)a德雷谢维奇b威廉4著 0c(美)a林杰4译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030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9001472100034002062150016002403300431002563330015006876060039007026900015007417010017007568010027007731164-090820240523145447.0 a978-7-310-06573-8dCNY76.00 a20240523d2024 em y0chiy50 ea1 achi aCNb120000 ay z 000yy ar1 a牡丹江师范学院课程思政教学研究论文集b专著f王志浩编著 a天津c南开大学出版社d2024.03 a362页d26cm a本书共收录课程思政教学研究论文34篇,内容涉及教育学、法学、植物学、计算机与信息技术、英语教学、日语教学、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历史与文化、金融数学、心理学、文学艺术以及体育教学,涉及面广,且以牡丹江师范学院课堂教学为基础,全面体现了牡丹江师范学院在课程思政教学方面的实践,总结了牡丹江师范学院各个专业教师课堂教学的内容、方法和经验,为进一步加强课程思政教学建设打下了基础,同时为其他师范类院校的课程思政教学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a教育工作者0 a师范大学x思想政治教育y中国j文集 aG651-53v5 0a王志浩4编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0529 01082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9001472100034001962150016002302250023002463300433002693330009007025170023007116060037007346900015007717010015007868010027008011164-090920250108090753.0 a978-7-5704-5420-4dCNY48.00 a20250108d2023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文旅智创b专著e大学生创新创业教程f张景主编 a北京c北京教育出版社d2023.05 a129页d26cm2 a新时代职业教育丛书 a创新是创业的基础和前提,创业是创新的体现和延伸。创新强调的是开拓性和原创性,而创业强调的是通过实际行动获取利益的行为。《文旅智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程》是专门为在校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指导而编写的书籍,旨在让大学生对创新创业有一个基本的了解。本书详细介绍了创业的专业指导,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社会责任感、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本书内容通俗流畅,理论联系实际,可作为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创新创业课程的教材,也可以供学习创新创业的读者自学。 a高职1 a大学生创新创业教程0 a大学生x创业x高等职业教育j教材 aG717.38v5 0a张景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09 02093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39001472100034001862150016002203141058002363300457012943330009017516060033017606900014017937010017018078010027018241164-091020241206153942.0 a978-7-5579-1694-7dCNY39.80 a20241206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中职生入学教育b专著f伍大勇等编著 a成都c四川辞书出版社d2024.11 a289页d26cm a伍大勇,毕业于西南师范大学教育系教育管理专业,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副教授,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专业建设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四川省首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专家委员会专科组专家,原为四川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主编《伴你一程——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谈心》《步入高职——高职学生学习生活指导》《大学生职业素养》等书,参编《吾心成长——新编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程》。先后发表科研论文30余篇,作为主研参加了5项国家级、8项省厅级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蒋锐,遂宁市职业技术学校高级讲师,教学经验丰富,研究的课题曾获得多个奖项。主编出版《四川省职教高考能力评价手册英语冲刺篇》一书。黄水滨,成都市中和职业中学高级讲师,参与编写了“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体育与健康》,校本教材《学生成长教育案例》。周继键,四川省宣汉职业中专学校正高级讲师,教学经验丰富,参编《中职入学教育》《中职生入学教育》。马吉宏,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副教授,教学经验丰富,研究的课题曾获得多个奖项。参与编写“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丛书。贾跃美,四川省兴文县职业技术学校高级讲师,主持编写校本教材《兴文乡土文化读物》,参编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系列教材《经典诵读300篇》。 a本书旨在帮助新生全面适应学校生活,提升个人素养,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全书从生活适应、学习适应、人际适应、懂法规遵纪律、修道德端品行、讲文明守礼仪、在改变中发展自己、在任务中锤炼自己、在自强中超越自己共九个方面介绍课程设置、教学安排、学习资源等方面的信息,教育引导新生了解和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学校规章制度,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和纪律观念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高尚的品格,培养应对变化的能力,实现自我成长和发展。 a中专0 a入学教育x中等专业学校j教材 aG718.3v5 0a伍大勇4编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12 01197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63001472100034002102150016002443300585002603330009008456060037008546900014008917110035009058010027009401164-091120250217101327.0 a978-7-121-49480-2dCNY49.80 a20250217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总复习精要i旅游类专业b专著f职教高考备考丛书研编委员会编 a北京c电子工业出版社d2025.01 a200页d26cm a本书是为四川省中等职业学校旅游类专业学生参加职教高考而编写的专用复习资料,旨在帮助学生全面复习各学科的知识点,并提供针对性的练习和解析。本书主要包括旅游概论、中国旅游地理、餐饮服务与管理、前厅服务与管理四门课程,每个课程项目包含项目思维导图、项目考纲、项目考纲解析、项目练习题四大模块。本书以《四川省普通高校招生职业技能考试大纲旅游类(2023年版)》为依据,以规划教材为根本,精准定位知识点,帮助考生全面掌握考纲中要求考查的知识点。与本书配套的《总复习精要同步模拟试卷(旅游类专业)》同步出版,主要内容包括学科模拟试卷和综合模拟试卷。本书可作为中等职业学校旅游类专业教学巩固训练的资料。 a中专0 a旅游x中等专业学校j升学参考资料 aG718.3v502a职教高考备考丛书研编委员会4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281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7001472100038002042150016002423300675002583330025009336060039009586900014009977010013010118010027010241164-091220250219102132.0 a978-7-5504-6501-5dCNY79.80 a20250219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510000 ay z 000yy ar1 a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群数字人才培养体系研究b专著f汪忆著 a成都c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d2025.01 a321页d26cm a“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群数字人才培养体系研究”是一个具有时代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的研究方向。本书聚焦于当前我国高度重视的信创(信息技术与创新)领域,探讨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背景下,如何培养适应未来发展需求的数字化人才。主要内容包括:产业背景、数字人才需求背景、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背景、研究目标、研究意义、企业数字化数字化转型、教育数字化转型研究、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群构建研究、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群数字仁爱培养体系的理念与原则、构建要素、数字人才培养定位、数字人才培养体系待决绝的关键问题、数字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内容、数字人才培养体系的质量评价标准、数字人才培养体系的实践特色与创新、数字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结论与未来展望。本书具备时效性、专业性、创新性、实践性、前瞻性等特点。 a高职人才培养研究人员0 a高等职业教育x人才培养x研究y中国 aG718.5v5 0a汪忆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174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9001472100038002062150016002443300514002603330029007746060035008036900014008387010013008527010013008657010015008788010027008931164-091420241016142327.0 a978-7-5744-1231-6dCNY85.00 a20241016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220000 ay z 000yy ar1 a产教融合与职业教育发展路径b专著f袁凤,张伟,柳嘉靖著 a长春c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d2024.03 a359页d26cm a本书重点介绍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质量评价,先从介绍产教融合运行与管理开始,并重点介绍职业教育与质量评价研究,接着分析了了产教融合质量评价内涵与现状/产教融合质量评价设计以及产教融合及其质量评价典型案例。本书对校企共建效能评价既要关注共建主体背景与现状,又要关注共建的目标、计划以及产教互融、共生共建过程及成效,更要关注共建活动中个体的主观认知与情感。本书选用CIPP评价策略,遵循动态发展和效能平衡原则,将校企双方的需求、目标、条件、过程、结果、发展等质量因素设计其中,突出评价的发展性功能,确保评价科学、适用、可行。 a职业教育产学合作研究人员0 a职业教育x产学合作x研究y中国 aG719.2v5 0a袁凤4著 0a张伟4著 0a柳嘉靖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017 01558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3001472100036002002150016002363140329002523300633005813330021012146060025012356900014012607010015012748010027012891164-091520241211110949.0 a978-7-5699-5857-7dCNY79.00 a20241211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基于技术哲学的职业教育识读与重构b专著f代晓容著 a北京c北京时代华文书局d2024.11 a312页d24cm a代晓容,助理研究员,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教务部教研教改科科长。本科学习教育学专业,研究生学习职业技术教育学,毕业后一直从事高职院校教研教改工作。主持、参与省部级、市区级课题多个,发表职业教育核心论文16篇,其中7篇为北大核心期刊,4篇为独撰。作者热心于职业教育事业,基于学习和工作经历,对职业教育理论和实践有着自己的体会和认知。 a本书讨论了职业教育作的内涵和价值,作为区别于普通教育的不同教育类型,职业教育有着自己的本质、目标和定位,同时也具有经济、社会、个人、文化和教育价值。职业教育的起源与发展与社会经济形态密不可分,不同时代,有着不同时代的特点和职业教育形态。本书从规模与结构、政策与法规、教学质量、师资队伍和社会认可度与影响力几个角度论述了我国职业教育现状。基于表象分析,作者从论述了职业教育中人的全面发展、终身教育、产教融合等几个核心理念,一次加深对职业教育的理解,并从课程体系、教学方法、评价体系三个方面对职业教育的实践进行了充分论证,厘清了职业教育的关键要素和核心要点。最后对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和挑战进行了分析,以期对职业教育实践提供参考价值。 a职业教育研究人员0 a职业教育x研究y中国 aG719.2v5 0a代晓容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12 01247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81001472100050002282150016002783300585002943330013008796060049008926900014009417110035009558010027009901164-091720250211160727.0 a978-7-5232-1410-7dCNY89.00 a20250211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陕西省专升本考试专项特训2001题i高等数学b专著f中公教育专升本考试研究院编著 a北京c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d2024.07 a424页d26cm a本书包含专科应届毕业生进入本科阶段学习的招生考试要求的高数科目的所有基本内容。由中公教育专升本考试研究院精心编写。图书共有《第一章函数、极限与连续》,《第二章一元函数微分学》,《第三章一元函数积分学》,《第四章向量代数与解析几何》,《第五章多元函数微分学》,《第六章多元函数积分学》,《第七章无穷级数》,《第八章常微分方程》八章内容。全书按章节编排,每节中按考点编排,每个考点下设母题精讲、举一反三,每节设置了同步自测,每章设置综合测试;这样的编排形成了学、练、测的闭环学习模式,每节试题做完,学生可以很清晰的知道自己的已掌握知识点与未掌握的知识点,可以在后续的学习做到有的放矢。 a成人教育0 a高等数学x成人高等教育j习题集j升学参考资料 aG724.4v502a中公教育专升本考试研究院4编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13 01169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81001472100050002282150016002783300505002943330013007996060051008126900014008637110035008778010027009121164-091820250211160823.0 a978-7-5232-1514-2dCNY68.00 a20250211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四川省专升本考试专项特训2001题i大学语文b专著f中公教育专升本考试研究院编著 a北京c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d2024.07 a384页d26cm a本书包含普通高校专科应届毕业生进入本科阶段学习招生考试要求的公共语文科目的基本内容。本书由中公教育专升本考试研究院,结合全国专升本考试范围、考查题型、考试重难点及全国历年考试试题精心编写。本书内容主要包括五部分:第一部分为单项选择题,涉及语言文字知识、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等知识;第二部分为填空题,涉及重点篇目的背诵;第三部分为翻译题,涉及重点篇目字词句的解释;第四部分为阅读与鉴赏,包含课内文章阅读、现代文阅读、古文阅读、诗歌鉴赏四个章节;第五部分为写作,包括应用文写作和文学写作两部分。 a成人教育0 a大学语文课x成人高等教育j习题集j升学参考资料 aG724.4v502a中公教育专升本考试研究院4编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13 01613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81001472100050002282150016002783300951002943330013012456060049012586900014013077110035013218010027013561164-091920250211160753.0 a978-7-5232-1407-7dCNY68.00 a20250211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四川省专升本考试专项特训2001题i高等数学b专著f中公教育专升本考试研究院编著 a北京c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d2024.06 a464页d26cm a本书包含专科应届毕业生进入本科阶段学习的招生考试要求的高数科目的所有基本内容。由中公教育专升本考试研究院精心编写。本书内容主要包括三部分部分:第一部分为高等数学,包含八章的内容分别是:第一章函数、极限与连续,第二章一元函数微分学,第三章一元函数积分学,第四章常微分方程,第五章多元函数微分学,第六章多元函数积分学,第七章向量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第八章无穷级数;第二部分线性代数,包含四章的内容:第一章行列式,第二章矩阵,第三章线性方程组,第四章向量;第三部分概率,包含三章的内容:第一章概率,第二章随机变量及其分部,第三章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全书按章节编排,每节中按考点编排,每个考点下设母题精讲、举一反三,每节设置了同步自测,每章设置综合测试;这样的编排形成了学、练、测的闭环学习模式,每节试题做完,学生可以很清晰的知道自己的已掌握知识点与未掌握的知识点,可以在后续的学习做到有的放矢;本书包含了专升本考试所有的知识点,高数是主体内容;线代与概率考的省份少,以小册子的形式呈现;每位考生根据本省的考纲可以清晰的找到对应的考点进行系统性刷题复习。 a成人教育0 a高等数学x成人高等教育j习题集j升学参考资料 aG724.4v502a中公教育专升本考试研究院4编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13 01253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83001472100050002302150016002803300587002963330013008836060051008966900014009477110035009618010027009961164-092020250211160648.0 a978-7-5232-1408-4dCNY68.00 a20250211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四川省专升本考试专项特训2001题i计算机基础b专著f中公教育专升本考试研究院编著 a北京c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d2024.06 a384页d26cm a本书是针对四川专升本计算机考试的习题册,对计算机的知识点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解析。本书分8章,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Windows操作系统、Office办公软件、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算法与程序设计、数据库技术等方面的内容,涵盖了计算机考试的各个方面。全书按章节编排,每节中按考点编排,每个考点下设母题精讲、举一反三,每节设置了同步自测,每章设置综合测试;这样的编排形成了学、练、测的闭环学习模式,每节试题做完,学生可以很清晰的知道自己的已掌握知识点与未掌握的知识点,可以在后续的学习做到有的放矢;本书包含了专升本考试所有的知识点,每位考生根据四川省的考纲可以清晰的找到对应的考点进行系统性刷题复习。 a成人教育0 a电子计算机x成人高等教育j习题集j升学参考资料 aG724.4v502a中公教育专升本考试研究院4编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13 01113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7001472100038002042150016002423300509002583330019007676060041007866900012008277010017008398010027008561164-092120241014145544.0 a978-7-5771-1191-9dCNY59.00 a20241014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220000 ay z 000yy ar1 a孤独症儿童幼小衔接的理论与实践探索b专著f俞林亚编著 a长春c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d2024.03 a276页d26cm a随着孤独症患病率的不断上升以及国内融合教育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孤独症儿童就读普通幼儿园,随后升入普通小学。然而由于其核心障碍,孤独症儿童在升入小学过程中出现情绪行为问题、社交冲突、学业困难等问题,使儿童自身、家长、教师等都面临重大挑战。《孤独症儿童幼小衔接的理论与实践探索》一书,从开展孤独症儿童幼小衔接的意义,到其背后的理论基础,再到我国孤独症幼小衔接的现状以及问题破解做了分析于阐释。对如何联合多方力量,根据孤独症儿童的特点和需求,构建有效的幼小衔接衔接操作模式,推动高质量融合,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a特殊教育工作者0 a孤独症x学前教育x特殊教育x教学研究 aG766v5 0a俞林亚4编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017 00905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5001472100038002022150016002403300317002563330015005736060033005886900012006217010015006338010027006481164-092220240523152416.0 a978-7-5651-6141-4dCNY78.00 a20240523d2023 em y0chiy50 ea1 achi aCNb320000 ay z 000yy ar1 a心智障碍学生高中教育高质量发展模式b专著f曹艳编著 a南京c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d2023.12 a320页d26cm a本书在介绍国际、国内心智障碍学生高中教育发展背景及发展趋势的基础上,结合对我国现有心智障碍学生高中现状调查,根据全面质量管理理论、生涯发展理论、人力资本理论、多元智能理论、人职匹配理论,梳理深圳元平特殊教育学校高中教育发展历程,提出心智障碍学生高中教育发展模式,对于广大培智高中教育工作者具有重要参考和借鉴价值。 a教育工作者0 a智力落后x特殊教育x教育研究 aG768v5 0a曹艳4编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0529 01650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9001472100034001962150016002303140361002463300661006073330027012686060033012956900014013286900014013427010013013568010027013691164-092320241122154059.0 a978-7-5687-1605-5dCNY48.00 a20241122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430000 ay z 000yy ar1 a残疾人高等教育支持保障服务探究b专著f佘丽著 a湘潭c湘潭大学出版社d2024.10 a180页d24cm a佘丽,博士,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特殊教育学系专任教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特殊教育研究,主持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1项,湖南省社会科学评审项目1项,湖南省教育厅优秀青年项目1项,湖南师范大学校级教材建设1项,参编《中国特殊教育新进展》《西方特殊教育进展》《西方特殊教育文献选读》等著作,在《中国特殊教育》《民族教育研究》《现代特殊教育》等刊物发表论文近40篇。 a本书重点研究了我国残疾人高等教育支持保障体系,内容涉及残疾人高等教育的产生与发展,国内外残疾人高等教育支持保障体系运作方式,残疾人高等教育相关政策与法规分析、残疾人高等院校支持保障体系服务现状与需求分析、残疾人高等院校支持保障体系未来发展方向等。残疾人高等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教育公平理念的普及,越来越多的残疾人进入高等院校接受高等教育,但由于身心障碍的限制,他们在大学生涯中依然受到诸多限制。前期经验表明,支持保障体系是提升残疾人功能,促进残疾人社会融合与全面发展的有效手段。目前已有众多高校纷纷进行支持保障体系的建设与探讨,了解我国高校支持保障体系的应然与实然状况是残疾人高等教育研究的热点,也是促进残疾人高等教育持续、健康发展必然。 a残疾人高等教育研究人员0 a残疾人x高等教育x研究y中国 aG769.2v5 aG649.2v5 0a佘丽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128 01582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5001472100034001922150016002263140558002423300417008003330023012176060043012406900015012837010015012988010027013131164-092420240909133609.0 a978-7-5490-3025-5dCNY48.00 a20240909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620000 ay z 000yy ar1 a唐宋时期敦煌大众教育探析b专著f黑晓佛著 a兰州c甘肃文化出版社d2024.09 a300页d24cm a黑晓佛,中共甘肃省委党校(甘肃行政学院)民族宗教教研部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敦煌文化。出版专著1部、编著1部;在《光明日报》《学习时报》《敦煌研究》《甘肃社会科学》等报刊发表论文30余篇;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省社科规划项目2项;参与完成教育部重点基地研究项目、省社科规划项目、全国党校系统重点调研项目、甘肃省软科学项目及其他各类项目6项;获甘肃省第十三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1项、全国党校系统第十届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1项,获全省党校系统精品课1项、获中共甘肃省委党校第十五次、第十六次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各1项。获省直机关“青年五四奖章”荣誉称号。 a本书通过对唐宋时期学校教育、童蒙读物、通俗文学及大众佛教的考掘与梳理,重点讨论了唐宋时期敦煌“大众教育”的途径、内容、思想、特点,力求比较客观地呈现唐宋时期敦煌社会教育的真实图景。本书尝试从思想史的视角分析由此而形成的唐宋时期敦煌社会的“一般知识、思想与信仰”、流变过程,以及在这一过程中的意义,揭示这一特殊的文化现象所蕴含的哲学思想、文化精神与价值理念,为进一步理解敦煌文化及其精神内核提供一种新的思路与视野。 a社会教育史研究人员0 a社会教育x教育史x研究y敦煌z唐宋时期 aG779.29v5 0a黑晓佛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0912 01362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0001472100034001972150016002312250033002473140155002803300559004353330013009946060021010076900011010287010015010397010015010548010027010691164-092520240802102217.0 a978-7-5127-2406-8dCNY65.00 a20240802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懂你才能真爱你i0-3岁b专著f朱旭东,蔺秀云著 a北京c中国妇女出版社d2024.08 a300页d24cm2 a北京师范大学家庭教育完全指导 a朱旭东,教育学博士。现任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部长、教育部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a本丛书基于儿童青少年认知、道德和心理发展阶段理论,以孩子的发展特点与培养为核心,以生理发展、认知发展、个性社会性发展、自我效能感培养、学习能力提升、情绪有效调节、人际友好交往、习惯养成、亲子良好互动、品德培养、社会责任心教育、生涯规划等十二小类为主题内容,旨在通过系统化、专业化地呈现儿童成长特性与育儿实践,向家长传递科学的儿童成长规律,使家长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从容应对孩子出现的各种问题,掌握培养孩子品德和学习兴趣、缓解焦虑情绪、解决亲子冲突等多方面的方法和举措。本丛书既是父母学习家庭教育的“百科全书”,也是父母教育孩子的“工具箱”。 a家庭父母0 a婴幼儿x家庭教育 aG78v5 0a朱旭东4著 0a蔺秀云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0807 01630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0001472100034001972150016002312250033002473140155002803300825004353330013012606060023012736900011012967010015013077010015013228010027013371164-092620240802102235.0 a978-7-5127-2407-5dCNY65.00 a20240802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懂你才能真爱你i3-6岁b专著f朱旭东,蔺秀云著 a北京c中国妇女出版社d2024.08 a304页d24cm2 a北京师范大学家庭教育完全指导 a朱旭东,教育学博士。现任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部长、教育部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a“北京师范大学家庭教育完全指导”丛书由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朱旭东教授与心理学部蔺秀云教授领衔团队共同打造。北师大教育学部和心理学部在我国教育学和心理学界均属于第一梯队,具有领先国内国际的科研和学术水平。本套书的目标是成为国内最权威、最有影响力的家庭教育品牌指导用书。本丛书基于儿童青少年认知、道德和心理发展阶段理论,以孩子的发展特点与培养为核心,以生理发展、认知发展、个性社会性发展、自我效能感培养、学习能力提升、情绪有效调节、人际友好交往、习惯养成、亲子良好互动、品德培养、社会责任心教育、生涯规划等十二小类为主题内容,旨在通过系统化、专业化地呈现儿童成长特性与育儿实践,向家长传递科学的儿童成长规律,使家长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从容应对孩子出现的各种问题,掌握培养孩子品德和学习兴趣、缓解焦虑情绪、解决亲子冲突等多方面的方法和举措。本丛书既是父母学习家庭教育的“百科全书”,也是父母教育孩子的“工具箱”。 a家庭父母0 a儿童教育x家庭教育 aG78v5 0a朱旭东4著 0a蔺秀云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0807 01935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0001472100034001972150016002312250033002473140460002803300825007403330013015656060023015786900011016017010015016127010015016278010027016421164-092720240918141244.0 a978-7-5127-2415-0dCNY65.00 a20240918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懂你才能真爱你i6-9岁b专著f朱旭东,蔺秀云著 a北京c中国妇女出版社d2024.10 a304页d24cm2 a北京师范大学家庭教育完全指导 a朱旭东,教育学博士。现任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部长、教育部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兼任教育部国家教师教育咨询专家委员会委员兼秘书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师教育分会副理事长和秘书长、民进中央特邀研究员,教育理论刊物《教师教育研究》副主编、《Beijing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Education》共同主编。蔺秀云,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现任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 a“北京师范大学家庭教育完全指导”丛书由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朱旭东教授与心理学部蔺秀云教授领衔团队共同打造。北师大教育学部和心理学部在我国教育学和心理学界均属于第一梯队,具有领先国内国际的科研和学术水平。本套书的目标是成为国内最权威、最有影响力的家庭教育品牌指导用书。本丛书基于儿童青少年认知、道德和心理发展阶段理论,以孩子的发展特点与培养为核心,以生理发展、认知发展、个性社会性发展、自我效能感培养、学习能力提升、情绪有效调节、人际友好交往、习惯养成、亲子良好互动、品德培养、社会责任心教育、生涯规划等十二小类为主题内容,旨在通过系统化、专业化地呈现儿童成长特性与育儿实践,向家长传递科学的儿童成长规律,使家长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从容应对孩子出现的各种问题,掌握培养孩子品德和学习兴趣、缓解焦虑情绪、解决亲子冲突等多方面的方法和举措。本丛书既是父母学习家庭教育的“百科全书”,也是父母教育孩子的“工具箱”。 a家庭父母0 a儿童教育x家庭教育 aG78v5 0a朱旭东4著 0a蔺秀云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0919 01959nam0 2200277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1001472100034001982150016002322250033002483140362002813140103006433300831007463330013015776060023015906900011016137010015016247010015016398010027016541164-092820240909143737.0 a978-7-5127-2412-9dCNY65.00 a20240909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懂你才能真爱你i9-12岁b专著f朱旭东,蔺秀云著 a北京c中国妇女出版社d2024.12 a296页d24cm2 a北京师范大学家庭教育完全指导 a朱旭东,教育学博士。现任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部长、教育部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兼任教育部国家教师教育咨询专家委员会委员兼秘书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师教育分会副理事长和秘书长、民进中央特邀研究员,教育理论刊物《教师教育研究》副主编、《Beijing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Education》共同主编。 a蔺秀云,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现任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 a“北京师范大学家庭教育完全指导”丛书由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朱旭东教授与心理学部蔺秀云教授领衔团队共同打造。北师大教育学部和心理学部在我国教育学和心理学界均属于第一梯队,具有领先国内国际的科研和学术水平。本套书的目标是成为国内最权威、最有影响力的家庭教育品牌指导用书。本丛书基于儿童青少年认知、道德和心理发展阶段理论,以9-12岁孩子的发展特点与培养为核心,以生理发展、认知发展、个性社会性发展、自我效能感培养、学习能力提升、情绪有效调节、人际友好交往、习惯养成、亲子良好互动、品德培养、社会责任心教育、生涯规划等十二小类为主题内容,旨在通过系统化、专业化地呈现儿童成长特性与育儿实践,向家长传递科学的儿童成长规律,使家长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从容应对孩子出现的各种问题,掌握培养孩子品德和学习兴趣、缓解焦虑情绪、解决亲子冲突等多方面的方法和举措。本丛书既是父母学习家庭教育的“百科全书”,也是父母教育孩子的“工具箱”。 a家庭父母0 a儿童教育x家庭教育 aG78v5 0a朱旭东4著 0a蔺秀云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0912 02276nam0 220028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13001001020015001131050018001281060006001462000083001522100034002352150016002693140933002853300600012183330013018186060025018316900011018566900014018677010033018817020015019147020015019297020015019448010027019591164-092920241118133744.0 a978-7-5113-9355-5dCNY58.00 a20241118d2024 em y0chiy50 ea1 achicger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阿德勒正面管教心理学b专著f(奥)阿尔弗雷德·阿德勒著g杨景林,杨中杰,严勇俊译 a北京c中国华侨出版社d2024.12 a595页d24cm a阿尔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1870年2月7日-1937年5月28日),奥地利精神病学家。人本主义心理学先驱,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曾追随弗洛伊德探讨神经症问题,但也是精神分析学派内部第一个反对弗洛伊德的心理学体系的心理学家。 杨景林,男,汉族,1966年1月出生,福建泉州人,华侨大学社会科学研究所,哲学专业,哲学硕士,曾就职于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现就职于福建省国贸房地产发展有限公司,经济师和工程师职称,研究方向,中国家族企业发展。主要讲授课程,发展经济学和投资银行理论与实务等,发表著作多篇。 杨中杰,男,汉族,2000年6月出生,福建泉州人,武夷学院人文与教师教育学院,学前教育专业,2024年4月至今任职于鲤城文投集团,任讲解员,研究方向,学前教育。主要研究课程,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学前心理学、学前教育学、学前卫生学、儿童文学。 严勇俊,男,汉族,1993年5月出生,江西赣州人,广西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博士,广西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发表论文多篇,参与出版著作1部。 a阿尔弗雷德·阿德勒(AlfredAdler,1870—1937),是奥地利著名的精神病学家。1895年,阿德勒进入维也纳大学并取得医学博士学位,初为眼科医师,后转向精神病学,成为弗洛伊德的忠实追随者,并成为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派的核心人物之一。《阿德勒正面管教心理学》这本书肯定了人格的整体统一性,即对问题儿的研究必须建立在承认人格统一性的基础上。阿德勒承认人类行为取决于其所处的社会环境,任何细小的问题都需要放在整个大环境中去剖析和挖掘。其次,本书认为人类一切行为都是以目的为导向的,孩子也一样,但通常孩子为了达到目的做出的努力既笨拙又无力,于是行为表现得荒诞无稽,且孩子的渴望越急切,行为越错得离谱,最终陷入恶性循环。 a家庭父母0 a家庭教育x儿童心理学 aG78v5 aB844.1v5 1c(奥)a阿德勒b阿尔弗雷德4著 0a杨景林4译 0a杨中杰4译 0a严勇俊4译 0aCNb丰涵文化c20241121 01408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13001001020015001131050018001281060006001462000057001522100034002092150016002433140144002593140198004033300433006013330013010346060013010476900011010607010029010717020015011008010027011151164-093020240820140525.0 a978-7-218-17947-6dCNY69.80 a20240820d2024 em y0chiy50 ea1 achicger aCNb440000 ay z 000yy ar1 a成为父亲的历程b专著f(德)蒂尔曼·普吕弗著g冯帅帅译 a广州c广东人民出版社d2024.08 a312页d24cm a蒂尔曼·普吕弗 著 蒂尔曼·普吕弗(Tillmann Prüfer),德国人,新闻工作者,ZEITmagazin副主编,《德国金融时报》专栏作者,现居柏林,有四个女儿。 a冯帅帅 译 冯帅帅,男,长期从事德语翻译实践及图书版权贸易,任职于西安书是星辰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曾出版译作《人物形体,艺术解剖学教学手册》(大象出版社)和《悄然来临的半机械人时代》(机械工业出版社)。 a本书一本面向父亲和准爸爸群体的大众生活类图书。作者从科学视角出发,采用翔实的研究数据,以亲身体验为切入点,聚焦于父亲身份本身,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提出父亲对于其身份的多重思考,强调了父亲角色在家庭中的重要性,肯定了父亲在家庭当中的作用,旨在拉近父亲与孩子的距离,让父亲们能够以积极的、科学的方式陪伴孩子成长,以提升整个家庭的幸福感。全书包含了许多生动感人的真实故事,在其引起共鸣的同时,也为男性成为父亲的历程提供了积极的指引。 a家庭父母0 a家庭教育 aG78v5 1c(德)a普吕弗b蒂尔曼4著 0a冯帅帅4译 0aCNb丰涵文化c20240822 01611nam0 220028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13001001020015001131050018001281060006001462000075001522100034002272150016002613140157002773140124004343140207005583300421007653330013011866060013011996900011012127010031012237010025012547020015012798010027012941164-093120240820140618.0 a978-7-218-17948-3dCNY69.80 a20240820d2024 em y0chiy50 ea1 achicger aCNb440000 ay z 000yy ar1 a成为母亲的历程b专著f(德)思文佳·克莱默尔,(德)汉娜·迈耶著g周逸平译 a广州c广东人民出版社d2024.08 a312页d24cm a思文佳·克莱默尔,汉娜·迈耶 著 思文佳·克莱默尔(Svenja Krmer),德国人,私立大学教授,获博士学位,专注于对人生过渡时期的主题研究,现居柏林,双胞胎母亲。 a汉娜·迈耶(Hanna Meyer),德国人,犯罪学家,政治学者,获民族学和社会科学双学位,从事警务工作十年有余,现居柏林,有一子。 a周逸平 译 周逸平,女,毕业于上海外国语大学德语专业,后获得中欧国际工商学院 EMBA 硕士学位,现任沃尔沃集团中国企业传播事务副总裁,长期致力于企业传播事务,曾出版译作《告诉我,什么是哲学》(人民文学出版社)。 a这是一本面向母亲和准妈妈群体阅读的大众生活类图书。本书形象地刻画出女性在成为母亲的过程中所感受到的欢乐与伤感、激动与迷茫,两位作者根据自身经历,结合大量的访谈内容和科普小节,尤为重视科学知识的传递,以幽默有趣的文风贯穿全书,从医学、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多个视角对成为母亲的历程展开多方位的探讨,让女性更加清晰地认识成为母亲的挑战,进而积极地面对这一阶段的各种变化。本书激励着女性以科学的姿态来应对成为母亲的历程。 a家庭父母0 a家庭教育 aG78v5 1c(德)a克莱默尔b思文佳4著 1c(德)a迈耶b汉娜4著 0a周逸平4译 0aCNb丰涵文化c20240822 01249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3001472050008001902100038001982150016002363300633002523330025008856060013009106900011009237010017009347010017009518010027009681164-093320241008151943.0 a978-7-5725-1725-9dCNY48.00 a20241008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410000 ay z 000yy ar1 a家庭教育原理b专著f高闰青,曹锦丽主编 a2版 a郑州c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d2024.09 a100页d26cm a本书内容涉及家庭教育概述、家庭教育的历史发展、家庭教育的特点、作用、影响因素、家庭教育目的与内容、家庭教育的原则与方法、不同年龄段儿童的家庭教育、特殊青少年儿童的家庭教育、家庭教育的指导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理解有关家庭教育的基本理论,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掌握家庭教育的普遍规律及家庭教育指导的具体技能与艺术,提高对家长的咨询应答能力和组织开展家庭教育的指导能力,提高学生从事教育工作的专业素养,培养学生对教育事业的积极的职业情感。本书不仅可以作为高等师范院校学生的通识课程教材,也可以作为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提升职业素养的培训教材,以及家庭教育指导师培训的基础理论专用教材,还可为家长朋友提供育儿的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 a家庭父母,教育工作者0 a家庭教育 aG78v5 0a高闰青4主编 0a曹锦丽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010 01456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7001472100030001942150016002243140346002403300549005863330013011356060013011486900011011617010015011728010027011871164-093420250124132855.0 a978-7-5801-0196-9dCNY49.80 a20250124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为孩子而改变b专著e好父母不焦虑f王开东著 a桂林c漓江出版社d2025.01 a272页d23cm a王开东,中国深度语文践行者;苏州市首届教育领军人物;江苏省基础教育成果一等奖获得者;《教师博览》首批签约作者,多家杂志封面人物,曾培养出多名省市状元。在《人民教育》《中学语文教学》《语文建设》《语文教学通讯》《河南教育》《江苏教育》《教师博览》《福建教育》等省级以上杂志发表教育教学文章500多篇,在《河南教育》《教育故事》《求学》等开设专栏。 a本书是王开东先生对教育、家庭与孩子成长的深刻反思与洞见集合。全书通过四个章节,系统地探讨了现代家庭在子女教育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孩子心灵成长的复杂性、生命中那些温暖而坚韧的力量,以及教育的本质与奥秘。作者剖析父母角色、教育政策下的引导策略,关注孩子心理问题,倡导情商培养与自我接纳。他强调保护孩子纯真的梦想,反对功利化教育,提倡欣赏错误与非功利性学习,警示避免培养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书中穿插历史与现实案例,生动展现教育力量。这不仅是对教育现状的反思,更是对家长、教师的启示,引导我们探索健康、和谐、有效的教育方式,助力孩子健康成长,绽放生命光彩。 a家庭父母0 a家庭教育 aG78v5 0a王开东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06 02220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13001001020015001131050018001281060006001462000069001522100044002212150015002653140669002803300901009493330013018506060013018636900011018767010039018877020013019268010027019391164-093520250217150239.0 a978-7-5217-7257-9dCNY58.00 a20250217d2025 em y0chiy50 ea1 achiceng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养育内心强大的孩子b专著f(美)丹尼尔·亚蒙查尔斯·费伊著g李镭译 a北京c中信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d2025.03 a80页d21cm a丹尼尔·亚蒙(Daniel G. Amen)博士是临床科学家、精神病学家、大脑专家,世界知名脑成像专家,被誉为”美国大脑健康之父”,也是世界知名的“亚蒙门诊”(Amen Clinics)的领导者,该数据库拥有全球超大的与行为相关的功能性脑扫描数据库。通过了精神病学双职业认证,被美国精神病学会授予杰出会员称号,帮助数百万人改变了他们的大脑和生活。查尔斯·费伊是一位国际知名的作家、顾问和演说家。他还是“爱与逻辑”研究所的主席,该研究所于2020年成为阿门诊所的一部分。全世界数以百万计的教育工作者、心理健康专家和家长都受益于费伊博士对各年龄段青少年最常见和最令人沮丧的行为的实际解决方案。这些方法直接来自他多年来在精神病院、公立和私立学校、家庭和其他环境中为严重行为失调的青少年及其家人服务的经验。 a本书基于神经科学与心理学理论的最新研究,提出了“爱与逻辑”(loveandlogic)育儿法,让亲子教育变得更轻松,更平和,更有效。“爱与逻辑”育儿法主张,有效的育儿之道是以爱为中心,这种爱是不放任的,但是又足够宽容,允许孩子犯错误,并让他们自己承受那些错误的后果。绝大多数错误都有符合逻辑的后果,如果父母能够对孩子的失望、挫折和痛苦给予富有同理心的理解,那么这些后果将对孩子产生改变心智的力量。“爱与逻辑”是为人父母值得修习的一种育儿准则,一旦掌握这个原则,在育儿中无论遇到什么状况,都能见招拆招,不仅育儿本身会变成一件乐事,亲子关系也会因此变得更加亲密。“爱与逻辑”的四个原则是:帮孩子构建一个健康的自我(健康地看待自己,有自信),分享有限制的控制(在安全的前提下,多给孩子自主选择并承担后果的机会),在结果出现之前要先给予同理心(避免权力斗争),分享思考(让孩子一起思考解决方案)。这些原则将帮助家长和孩子之间建立健康的关系,让孩子在充满尊重和理解的环境下成长,学会思考,勇于承担,帮助孩子成长为真正的心理强者。 a家庭父母0 a家庭教育 aG78v5 1c(美)a费伊b丹尼尔·亚蒙查尔斯4著 0a李镭4译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002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1001472100030001982150016002283300412002443330013006565170027006696060013006966900011007097010013007208010027007331164-093620241227113438.0 a978-7-5736-2818-3dCNY49.80 a20241227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70000 ay z 000yy ar1 a有效养育b专著e如何培养自律自信的孩子f赵欣著 a青岛c青岛出版社d2024.12 a235页d24cm a本书旨在唤醒家长对亲子关系的关注,把常见的养育难题总结为15大“无效养育”的场景,分成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有效沟通,孩子更愿意合作;第二部分,有效倾听,被理解的孩子更自信;有效设限,有边界的孩子更自律。本书通过约60个向内探索的觉察问题,100多个亲子游戏,帮助家长用游戏和倾听的方式和孩子建立联结,进而解决各种养育难题。通过众多真实、有启发性的案例来帮助家长破译孩子某些行为背后的动因,并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应对策略。 a家庭父母1 a如何培养自律自信的孩子0 a家庭教育 aG78v5 0a赵欣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02 01400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3001472100034001902150016002243140268002403300565005083330013010736060019010866900011011057010015011168010027011311164-093720250116113352.0 a978-7-5142-4626-1dCNY59.00 a20250116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真希望我妈妈读过这本书b专著f盛国恒著 a北京c文化发展出版社d2025.01 a269页d24cm a盛国恒,原名盛宬晋,教育领域专家,抖音教育大V,曾做教育演讲上百场。是一位注重传统文化、国学精髓与现实理念相融合的文化传播践行者,多年来潜心钻研家庭教育,曾辅导过大量家长和孩子帮助他们实现自己的梦想。授课经验丰富,以幽默、耐心、认真的授课风格深受学生和家长的喜爱。 a《真希望我妈妈读过这本书》是一本家庭教育类图书。妈妈与女孩之间的关系,对女孩一生有着深远的影响。然而,在很多家庭中,这种关系经常出问题,令人非常痛苦,甚至很难再回归正常。在这个快速变化的世界中,养育女孩不仅是一个家庭的责任,也是塑造未来社会的重要任务。本书是一本针对女孩22岁以前综合性的养育手册,书中提供了具体的养育技巧,帮助父母和女儿建立健康的亲子关系,通过真实案例分析,展示养育女儿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无论你的女儿处于什么阶段,这本书都可以为你在养育女儿的道路上注入更多智慧和力量,它是每个父母都想读的书,也是每个女孩都希望自己的父母读过的书。 a大众读者0 a女性x家庭教育 aG78v5 0a盛国恒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23 00635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67001472100034002142150014002483000009002623300055002713330013003266060027003396900012003668010027003781164-093820250217132715.0 a978-7-5194-8014-1dCNY90.00 a20250217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家庭教育b专著e家长学习教程f《家庭教育家长学习教程》编写组编 a北京c光明日报出版社d2024.05 a3册d30cm a新版 a本书内容包括:高中一年级、高中二年级、高中三年级。 a广大家长0 a高中生x家庭教育j教材 aG782v5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313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13001001020015001131050018001281060006001462000077001522100030002292150016002593300636002753330013009115170021009246060023009456900012009687010037009807020015010178010027010321164-093920250208111059.0 a978-7-5715-2338-1dCNY49.80 a20250208d2025 em y0chiy50 ea1 achicger aCNb530000 ay z 000yy ar1 a情感暴力b专著e如何非暴力教养?f(德)安克·伊丽莎白·巴尔曼著g李佳川译 a昆明c晨光出版社d2025.01 a176页d21cm a身体上的淤青终会在某一天痊愈,但打击心灵的言语、举止行为,也就是心灵捶打,通常会影响终生,甚至会影响下一代。心理学家和教育家安克·伊丽莎白·巴尔曼(AnkeElisabethBallmann)深知,儿童经常遭受影响一生的暴力。在这本书中,她用大量实例展示经常被人忽视的精神与情感暴力行为,以及这些暴力对儿童造成的影响。在家庭中,情感暴力几乎每天都会发生,比如言语、过度期待、严格规定,等等;在幼儿园、学校和其他机构中,发展心理学研究、依恋研究、教学研究和脑科学研究等表明,儿童仍然没有获得如预期想象般良好的待遇。但是,建造一个非暴力童年的渴望并非是乌托邦。作者在书中向所有读者阐述了如何将这一愿景变为现实,以及如何让更多儿童及其家庭从这一全新态度中受益。 a家庭父母1 a如何非暴力教养?0 a儿童教育x家庭教育 aG782v5 1c(德)a巴尔曼b安克·伊丽莎白4著 0a李佳川4译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13 01289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13001001020015001131050018001281060006001462000083001522100044002352150015002793300585002943330013008795170037008926060025009296900012009547010029009667020013009958010027010081164-094120250217163410.0 a978-7-5217-7307-1dCNY59.00 a20250217d2025 em y0chiy50 ea1 achiceng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突破之年b专著e培养茁壮成长的青少年的新科学框架f(美)艾伦·加林斯基著g徐洁译 a北京c中信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d2025.01 a81页d23cm a“不被理解”是正值青春期的孩子们普遍的烦恼之一,也是许多青少年与父母的矛盾根源。围绕这一问题,美国儿童发展专家艾伦·加林斯基对青少年大脑和行为进行了长达7年的研究,调研了当下青少年内心的所思所想。她指出,只要掌握充分的正确信息,父母就可以用科学的方法引导孩子利用好青春期的关键几年,实现人生突破。这本书将青春期心理学的前沿研究与真实案例故事相结合,总结了青少年最希望父母知道的5件事,包括了解他们的成长、倾听他们并保持双向沟通、不抱成见、青少年的五大心理需求,以及青少年成长必备的软技能。针对每一种需求,作者都提供了积极回应和正确处理的方法,为青春期少年的挑战性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案。 a家庭父母1 a培养茁壮成长的青少年的新科学框架0 a青少年教育x家庭教育 aG782v5 1c(美)a加林斯基b艾伦4著 0a徐洁4译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017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30001472100034001772150016002113300479002273330013007066060013007196900012007327010016007448010027007601164-094220250218092654.0 a978-7-115-66464-8dCNY59.80 a20250218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刻意学习b专著fScalers著 a北京c人民邮电出版社d2025.01 a205页d21cm a我们常常感到困惑:尽管自己学习了大量知识,却仍然没有实现预期的个人成长与进步。原因可能是我们陷入了浅尝辄止的学习模式。刻意学习要求我们制定明确的目标,清晰定位自己的现状,并采用科学高效的方法,快速而稳健地迈向目标。从积累基础概念开始,逐步掌握核心原理与思考方法,最终提炼出应对生活的智慧。人的成长就是一个不断确立未来目标,同时动手实现的过程,学习和行动则是两大有力武器。遵循刻意学习的理念,再搭配持续行动的保障,二者相辅相成,我们将能改变现状,实现真正突破,成为更好的自己。 a学习人员0 a学习方法 aG791v5 0aScalers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263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5001472100034001922150016002263140272002423300425005143330015009396060013009546900012009677010015009798010027009941164-094420241112103240.0 a978-7-5136-7936-7dCNY59.80 a20241112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阅读是富养自己最好的方式b专著f筝小钱著 a北京c中国经济出版社d2024.11 a255页d21cm a筝小钱,原名邱争,资深互联网运营人,阅读推广人,小钱读书创始人,当当第九届影响力作家,头条10W+青云作者,资深讲书教练,曾为360、学而思网校、新东方等知名企业做培训分享。全网拥有20万读书变现学员,全网粉丝量累计超30万,10年读书变现经验,著有畅销书《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 a本书是一本教你通过阅读缓解焦虑、获得成长的图书。本书中,资深阅读推广人筝小钱通过阅读的作用、不同人群如何用阅读富养自己、如何轻松做到高效阅读、深度阅读必须掌握的几个方法、如何阅读不同类型的书、如何拆解一本书以及如何养成阅读的习惯七个篇章,结合自己的阅读经验,深入浅出地和读者分享阅读的具体方法,切实帮助读者解决阅读中的种种难题,旨在帮助更多的人学会阅读,并且从阅读中找到实现自我价值的独特路径,真正让阅读富养我们的一生。 a阅读爱好者0 a读书方法 aG792v5 0a筝小钱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114 01052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39001472050008001862100042001942150016002363300455002523330021007076060023007286900015007517010017007668010027007831164-094520241223132101.0 a978-7-5638-3820-2dCNY48.00 a20241223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体育服务运营管理b专著f肖淑红主编 a4版 a北京c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d2024.11 a256页d24cm a本教材在内容上反映了运营管理学的知识体系和发展趋势,并吸收了最新的成果。第一部分是体育服务运营管理基础。第二部分是体育服务传递系统的设计。第三部分是体育服务运营的管理。第三版修订补充了体育服务运营管理领域前沿鲜活的小资料,更新了相关案例,便于师生紧跟时代发展,增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活学活用的能力,更好地学习知识,掌握技能。我国体育产业已进入新的理性思考的阶段,以顾客为导向是成功制定、实施、持续改进计划的基础,满足顾客需求成为运营管理的焦点问题。 a体育产业研究人员0 a体育产业x运营管理 aG80-052v5 0a肖淑红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26 01156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13001001020015001131050018001281060006001462000101001522100034002532150016002873300347003033330075006506060037007256900017007627010023007797020023008027020025008257020013008508010027008631164-094620250219111658.0 a978-7-115-66194-4dCNY68.00 a20250219d2025 em y0chiy50 ea1 achicjpn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基于运动解剖学的功能评估指南i下肢篇b专著f(日)林典雄主编g(日)林典雄,(日)岸田敏嗣编著g杨军译 a北京c人民邮电出版社d2025.01 a233页d26cm a本书由日本运动系统功能解剖学研究所所长林典雄及其同事岸田敏嗣联合编写,深入探讨了下肢运动器官功能障碍的检查技术与功能解剖学的紧密联系,并运用独创的方法,利用功能解剖学来解析临床症状。全书分为三章,系统阐述了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及足部疾病的相关知识要点。书中配有大量插图,旨在帮助读者更直观地掌握下肢的结构和运动机制,从而提高临床治疗的效果。 a本书适合物理治疗师、运动医学专家以及相关专业的学生作为学习和参考的资料0 a下肢x运动解剖x功能x评估j指南 aG804.4-62v5 0c(日)a林典雄4主编 0c(日)a林典雄4编著 0c(日)a岸田敏嗣4编著 0a杨军4译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199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057001482100038002052150016002433140325002593300272005843330021008566060023008776900015009007010015009158010027009301164-094720240913134151.0 a978-7-5228-4209-7dCNY168.00 a20240913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不同成长阶段体育教师学科教学知识研究b专著f袁广锋著 a北京c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d2024.09 a414页d24cm a袁广锋,福建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教师,博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学校体育、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和体育教师教育,主持国家社科1项、省级1项,参与国家级、省级课题多项,独立或以第一作者在《中国体育科技》《北京体育大学学报》《体育学刊》《西安体育学院学报》《成都体育学院学报》等期刊发表论文多篇,参编教材多部,有较好的学术积累。 a教师队伍建设的目的主要是提高教学质量,而教学从本质上看,就是教师将学科知识“转化”为学生可以理解的学科知识的一种活动,而教师所拥有的学科教学知识(PedagogicalContentKnowledge,以下简称PCK)正是实现这一转化的关键性知识。学界关于“PCK是如何建构的”这一根本性问题研究较少。 a体育教学研究人员0 a体育教学x教学研究 aG807.01v5 0a袁广锋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0919 01080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5001472100034002022150020002363000031002563300265002873330103005526060069006556900014007247010017007387010015007557010017007708010027007871164-094820250212161825.0 a978-7-5009-6414-8dCNY59.00 a20250211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a z 000yy ar1 a灵敏性与协调性训练b专著f黄迎乒,袁瑞,张振东编著 a北京c人民体育出版社d2024.10 a180页c图d26cm a大学生身体素质提升系列教材 a本书用百余种训练方法,加配高质量示范图,对具有普适性的灵敏性和协调性动作进行解析,并介绍了每个训练方法的训练目的。在编写过程中结合大学生的身体特点,从学生的兴趣入手,以深入浅出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由浅入深、由易到难递进式总结出身体灵敏性和协调性的训练方法。 a本书既可作为普通高校体育文化素质教育的教材,也可作为大学生提高自身体育文化素养的自学读物和锻炼指南0 a大学生x身体素质x灵敏性x协调性(运动技术)x训练x高等学校j教材 aG807.4v5 0a黄迎乒4编著 0a袁瑞4编著 0a张振东4编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303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5001472100038002022150016002403140179002563300479004353330023009146010037009376900014009747010017009887010017010058010027010221164-095020250219143455.0 a978-7-313-32220-3dCNY88.00 a20250219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10000 ay z 000yy ar1 a上海交通大学体育史事编年b专著f孙麒麟,毛丽娟主编 a上海c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d2025.01 a316页d26cm a孙麒麟,国际乒乓球联合会国际裁判长。现任上海交通大学体育科研所所长、讲席教授,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第八届理事会副主席。曾获得全国体育优秀裁判员,全国学校体育卫生先进个人等荣誉。 a本书从1896年上海交通大学的前身——南洋公学建校说起,讲述了交大体育史上的重要事件。1896年,上海交通大学的前身南洋公学成立,随着学校师范院开学,体操被列入学校正式课程,福开森来校任教后,足球、排球、网球等运动也逐渐开展起来。此后,修建体育场、与其他大学进行体育比赛、举办校运动会、举行体育联合会运动会、成立各体育部、远赴海外比赛、发布《交通大学体育规章》,再到解放后组件体育科,直至近年来的辉煌发展……本书跨越百年历史长河,讲述了交大体育的发展历史,有一定参考价值与史料意义。 a体育运动史研究人员02a上海交通大学x体育运动史x编年史 aG807.4v5 0a孙麒麟4主编 0a毛丽娟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553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87001472100034002342150016002683140385002843300417006693330033010865170039011196060055011586900017012137010015012307010015012458010027012601164-095120241010145950.0 a978-7-5127-2422-8dCNY68.00 a20241010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体育强国建设中的女性力量b专著e全国高校第三届女子体育研讨会论文集f马良,刘波主编 a北京c中国妇女出版社d2024.10 a404页d24cm a马良,硕士、教授,现任中华女子学院图书馆馆长,兼任北京高等院校女子体育研究会理事长、北京高校瑜伽协会会长。主要研究领域为女性体育与健康。近年主持与参与国家、省部级课题5项,出版编著或参编著作6部。刘波,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清华大学体育部主任,兼任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公体组副组长、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体育社会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田径分会秘书长。 a2023年10月在清华园召开了第三届全国高校女子体育研讨会暨北京高校第八届女子体育科研报告会。此次研讨会由中国妇女研究会妇女教育专业委员会、中华女子学院(全国妇联干部培训学院)、北京市大学生体育协会联合主办,本书汇聚了研讨会的科研交流成果,围绕着“加快建设体育强国中的女性作用”,学者们重点报告了了女性与体育强国建设、女性与健康中国建设、体育中的女性领导力和话语权、女性与体育产业和女性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等方面的研究成果。 a高校体育女子项目教学研究人员1 a全国高校第三届女子体育研讨会论文集0 a高等学校x学校体育x女子项目x教学研究y中国j文集 aG807.4-53v5 0a马良4主编 0a刘波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017 01279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13001001020015001131050018001281060006001462000110001522100034002622150016002963300591003123330017009036060021009206900014009417010040009557020015009958010027010101164-095220250219115034.0 a978-7-115-66241-5dCNY68.00 a20250219d2025 em y0chiy50 ea1 achiceng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运动中的流畅体验b专著e基于正念训练的卓越运动表现实践方法f(美)埃米·萨尔茨曼(AmySaltzman)著g黄志剑等译 a北京c人民邮电出版社d2025.01 a233页d24cm a正念训练能帮助运动员找到流畅状态,实现巅峰表现,越来越多的运动员正在将正念训练纳入他们的训练计划。本书由专业正念教练基于多年来为运动员服务的经验撰写而成,旨在为不同水平的运动员及其教练等提供全面的正念训练指导。全书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奠定训练基础,引导读者从正念训练的基础练习入手,熟悉其概念与方法。第二部分聚焦高级技能,借助针对性的练习与活动,帮助读者在运动场景中应对难题、调适心理。第三部分着眼于教练与父母,讲解他们应掌握的正念训练要点。本书通俗易懂且实用,无论是运动员、运动爱好者,还是教练,都能从中获取并掌握实用的正念训练技能,从而应用这些技能促进心理健康,实现运动表现的提升。 a运动训练人员0 a运动员x运动训练 aG808.1v5 0c(美)a萨尔茨曼c(Saltzman, Amy)4著 0a黄志剑4译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327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043001482100030001912150016002213300659002373330110008966060035010066900012010417010017010538010027010701164-095320250217112510.0 a978-7-03-074640-5dCNY110.00 a20250217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全球体育城市发展报告b专著f刘东锋主编 a北京c科学出版社d2024.12 a198页d26cm a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城市间竞争日趋激烈,以体育为代表的文化软实力与经济硬实力共同成为全球城市排列位次和能力的重要参考指标。《全球体育城市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以“国际经验、中国特色”为宗旨,聚焦体育与城市发展。《报告》以专业化的理论视角,提出“全球体育城市”的概念,并根据其内涵和特色,推演出“全球体育城市”生成的机理。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报告》以“国际城市”、“中国城市”为评价对象,构建“全球体育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对国际56个城市、国内49个城市进行评价。评价结果不仅形成了了国际、国内体育城市的排行榜,更是以案例的形式生动展现了典型城市在发展体育城市上的成功经验与特色做法。《报告》总结了全球体育城市建设的挑战和机遇,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a本书适用于政府部门管理者、体育行业从业人员、研究人员/学者、体育院校学生、对城市发展和体育发展感兴趣的读者0 a城市x体育事业x研究报告y世界 aG811v5 0a刘东锋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597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051001482100030001992150016002293140533002453300441007783330013012195170025012326060027012576900019012847010013013038010027013161164-095420241219085415.0 a978-7-200-18533-1dCNY198.00 a20241219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一起向未来b专著e2022,中国的冬奥记忆f李健编 a北京c北京出版社d2024.02 a248页d26cm3 a李健,中国新闻社资深图片编辑,曾任中国摄影出版社策划编辑部主任,《新周刊》杂志图片编辑。主要策划编辑中英双语版《中国世界遗产影像志》《国家记忆:共和国难忘瞬间》等十几本影像图书。其中《中国世界遗产影像志》入选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组织评选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普及图书”, 被文联评为2014年优秀项目团队,此书还入选《中国出版传媒商报》“2014年度中国影响力图书推展”。被《摄影之友》杂志评为2014年“年度推荐十大摄影图书”。策划出版《29位外国摄影师的视觉中国》《什么写在中国的脸上——肖像里的中国表情》等5本杂志影像专辑,广受读者好评。 a一起向未来,共燃冬奥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北京冬奥会是我国重要历史节点的重大标志性活动,是展现国家形象、促进国家发展、振奋民族精神的重要契机。为此,我们编辑本画册,将通过派出中国新闻社的摄影记者团队及其他中外摄影师拍摄2022年北京冬奥会精彩瞬间以及北京及张家口建设奥运场馆历程的优秀作品,以直观、有力、感人的影像铭记北京冬奥会竞技场上“精彩、非凡、卓越”的时刻,也铭记中国建设奥运场馆,普及冰雪运动,弘扬奥林匹克精神的不懈努力和辉煌成就。 a大众读者1 a2022,中国的冬奥记忆0 a冬季奥运会y北京j画册 aG811.212-64v5 0a李健4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26 01100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5001472100034001922150016002263300485002423330021007276060037007486900018007857010015008037010013008188010027008311164-095520250214132404.0 a978-7-115-65932-3dCNY99.00 a20250214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数智时代的智能亚运b专著f胥伟华,郑俊著 a北京c人民邮电出版社d2024.01 a340页d23cm a本书深入探讨了杭州亚运会中智能化应用的多个关键案例,从赛事指挥平台到观众互动体验,全面展现了智能科技如何提升赛事的组织效率、安全性和观赏性。书中详尽分析了各个项目的技术特点、实施成效及其对未来体育赛事的启示,旨在为读者提供对智能亚运全貌的深刻理解,并为同类大型赛事的智能化发展提供实践指导和战略思考。通过精选的特色案例,本书揭示了智能科技在体育赛事中的创新实践和深远影响,同时强调了智能亚运对于促进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和文化交流的重要贡献,为读者呈现了一场科技与体育完美融合的盛会。 a智能技术研究人员0 a智能技术x应用x亚洲运动会y杭州 aG811.23-39v5 0a胥伟华4著 0a郑俊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190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7001472100030001942150016002243140231002403300369004713330021008406060035008616900012008967010013009088010027009211164-095620241008160155.0 a978-7-5193-1019-6dCNY48.00 a20241008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体育产业的多元化融合发展研究b专著f王枢著 a北京c群言出版社d2024.09 a200页d24cm a王枢,女,内蒙古民族大学讲师,获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主要从事体育社会学、体育教育方面的研究;中国健身气功一级裁判员;在《广州体育学院学报》等体育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多篇;主持并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内蒙古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多项。 a体育产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近年来,随着全民健身战略和健康中国战略的深入实施,我国体育产业显示出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强劲地发展动力,基于此,本书系统论述了体育产业的发展经营理念,并结合与体育产业相关的领域进行融合发展分析,如旅游业、养老业、文化产业、竞技等,以期进行产业间的交叉重组,从而构建新的产业价值链,促进体育产业创新发展。 a体育产业研究人员0 a体育产业x产业发展x研究y中国 aG812v5 0a王枢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010 01865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065001482100030002132150016002433140579002593300639008383330041014776060049015186900014015677010015015818010027015961164-095720241223182513.0 a978-7-03-080841-7dCNY100.00 a20241223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研究b专著e政府责任与实现机制f许文鑫著 a北京c科学出版社d2024.12 a106页d24cm a许文鑫,福建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体育科学学院院长。研究方向,公共体育服务。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体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专家、中国学生营养与健康协会理事、福建省体育科学学会理事、福建省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学科课程指导委员会委员、泰国乌隆他尼皇家大学博士生导师、《成都体育学院学报》《中国体育科技》审稿专家。两次获得福建师范大学中青年教师教学技能大赛一等奖。福建师范大学优秀青年骨干教师标兵、福建师范大学第八届教学名师奖、入选福建省高等学校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福建师范大学“宝琛计划”中青年人才支持计划(高端人才),2019年入选教育部师范专业认证专家。 a随着《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的指导意见》的出台,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的实践在全国范围内迅速展开,这一领域的探索与发展已成为当前社会管理的重要议题。然而,在实践过程中暴露出的一系列问题,如理论上的高效并未实现、服务水平低下、社会责任与公共利益流失以及政府监管不到位等,迫切需要从善治视角对政府责任进行监督与强化。本书在依托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结项优秀)的基础之上,从善治视角探讨购买公共体育服务中的政府责任及其实现机制,研究具有较高的创新程度。其突出特色在于将善治理念引入到公共体育服务领域,提出了政府在购买公共体育服务中的责任和实现机制。主要建树包括对政府责任的界定和分类,以及购买公共体育服务的实现机制的设计和优化。 a本书可供政府、高校、体育社会组织参考0 a群众体育x社会服务x政府采购制度x研究y中国 aG812.4v5 0a许文鑫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26 01253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053001482100034002012150016002353300593002513330073008446060031009176900019009487110029009678010027009961164-095820250214085917.0 a978-7-219-11526-8dCNY158.00 a20250214d2025 emky0chiy50 ea0 achi aCNb450000 ay z 000yy ar1 a广西体育年鉴h2022b专著f广西壮族自治区体育局编 a南宁c广西人民出版社d2025.02 a704页d26cm a本年鉴为综合性部门专业年鉴。本书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体育工作的路线、方针、政策,全面、系统、准确、系统地记述和反映了2021年度广西体育发展的年度基本概况、工作成就、发展态势等,反映了广西竞技体育、少数民族体育项目建设、全民健身、体育人才培养、体育基地和设施建设、体育产业、体育交流等行业主要信息。汇辑全广西体育界的重要时事和统计资料,集手册、文摘、统计资料、指南、便览于一身。资料权威、信息密集、功能齐全。本书的出版,旨在为广西体育系统提供可靠的信息,可为社会各界人士了解广西体育的发展提供翔实、准确、权威的信息资料。 a政府机关、经济决策部门、年鉴研究者、社会学者和一般对年鉴有兴趣的读者0 a体育事业y广西z2022j年鉴 aG812.767-54v502a广西壮族自治区体育局4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166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13001001020015001131050018001281060006001462000060001522100036002122150016002483140110002643300412003743330019007866060027008056900015008327010025008477020013008728010027008851164-095920240814142957.0 a978-7-5184-5096-1dCNY42.80 a20240814d2024 em y0chiy50 ea1 achicjpn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1分钟超慢跑彻底改变了我b专著f(日)高槻奈保理著g佟凡译 a北京c中国轻工业出版社d2024.11 a162页d21cm a高槻奈保理,日本著名的运动书籍作家,擅长用漫画的形式表达内容,曾出版过多部运动类漫画。 日本慢跑协会审订。 a这是一本关于超慢跑的入门漫画。介绍了目前风靡全球的超慢跑运动:以步行的速度缓慢跑步,适合所有年龄段的人,预防和改善与生活方式相关的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减脂,活化大脑,预防抑郁症、老年痴呆等。第一章开始超慢跑(挑选合适的跑步鞋;开始尝试跑步;正确的姿势)第二章享受超慢跑(从讨厌跑步到爱上跑步,日常生活中找一分钟时间跑步,在家也能慢跑等)第三章超慢跑饮食(慢跑与饮食的关系;超慢跑+饮食减脂;调整膳食热量的技巧)。 a健身运动爱好者0 a跑x健身运动j通俗读物 aG822-49v5 0c(日)a高槻奈保理4著 0a佟凡4译 0aCNb丰涵文化c20240822 00798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35001472100028001822150016002103300239002263330013004656060033004786900015005117010015005268010027005411164-096020240527154115.0 a978-7-5333-4787-1dCNY78.00 a20240527d2023 em y0chiy50 ea1 achi aCNb370000 ay z 000yy ar1 a《蹴鞠谱》注译b专著f马国庆撰 a济南c齐鲁书社d2023.09 a351页d26cm a本书以南京图书馆所藏郑振铎先生影印明抄本《蹴鞠谱》为底本进行认真校点,参鉴《事林广记》《蹴鞠图谱》《戏球场科范》等文献史料注译而成。全书注释简要明晰,译文顺达流畅;同时围绕《蹴鞠谱》等相关文献、文物、图像等领域作了较为详细的整理收录。 a大众读者0 a蹴鞠x体育运动史y中国z古代 aG843.92v5 0a马国庆4撰 0aCNb丰涵文化c20240529 01159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9001472100034001962150016002303300553002463330051007996060023008506900014008737010015008878010027009021164-096120240607153254.0 a978-7-230-05054-8dCNY49.80 a20240607d2023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220000 ay z 000yy ar1 a网球运动的教学与训练实践研究b专著f董伟家著 a延吉c延边大学出版社d2023.06 a205页d26cm a在众多体育运动项目中,网球运动深受社会大众的喜爱。同时,在体育教学中,网球也是教学的核心部分。但在教学过程中,网球课程容易受到一些主、客观因素的影响,面对这种情况,需要以新的教育指导思想为纽带,全面优化网球体育教学,不断创设良好的体育教学环境,为提高学生网球水平做好铺垫。本书以网球运动基础知识为切入点,在分析网球运动基础理论的基础上,对运动者参与网球运动的科学准备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在此基础上,分别就网球运动的教学理论、训练理论、体能训练以及网球技战术教学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析和实践指导,最后对网球运动损伤与防治以及网球运动赛事做了详尽的介绍。 a本书适合大众网球教学从业者与网球爱好者借鉴参考0 a网球运动x教学研究 aG845.2v5 0a董伟家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0612 01231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33001472100034001802150016002143140222002303300429004523330021008816060031009026900012009337010017009458010027009621164-096220241202142531.0 a978-7-5773-0786-2dCNY49.00 a20241202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羽毛球运动b专著f黄延春主编 a郑州c郑州大学出版社d2024.11 a230页d19cm a黄延春,男,1979年人,教育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教育部学位论文评审专家,现任郑州大学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系主任。研究方向为体育教学训练理论与方法;学校体育学;体育产业。发表相关学术论文近30篇,其中体育核心8篇。 a本书为体育学类本科专业教材。依据体育教育专业、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学生及大众爱好者的需求,本教材立足“以人为本”的基础,结合羽毛球技术细腻、动作隐蔽等特点,依据技术掌握的要点和难点,重点详细介绍了羽毛球技战术特点及练习方法,并对参与者的心理和体能训练做出了较为全面的总结与论述,使学习者能够快速、有效的掌握和提升羽毛球技战术能力及活动参与水平。同时,本书每章设置了“思政要点”,并以期探索思政融入体育课程教学的途径及方法。 a体育类专业本科生0 a羽毛球运动x高等学校j教材 aG847v5 0a黄延春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05 02084nam0 220028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9001472100030001962150016002263140313002423140314005553140328008693300469011973330021016666060023016876900014017107010013017247010015017377010015017528010027017671164-096320240816152259.0 a978-7-5225-3228-8dCNY98.00 a20240816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木球教学与训练b专著f陈亮,朱作庆,高中玲著 a北京c九州出版社d2024.07 a448页d24cm a陈亮,临沂大学副教授,临沂大学木球队教练。主讲课程有木球、大学体育、运动竞赛学等,擅长运动训练与赛事组织编排。出版著作2部,发表论文10余篇,获得临沂大学”学科竞赛优秀指导教师”称号。个人曾获得全国木球锦标赛个人冠军4次,8次入选中国木球队,2023年入选亚洲杯木球锦标赛中国木球队教练组,获得3金3银8铜历史最好成绩。 a朱作庆,临沂职业学院讲师,获山东省教师基本功大赛武术三等奖,获第三届亚洲沙滩运动会木球项目第三名,第四届马来西亚世界杯木球赛第三名,多次获得全国木球锦标赛冠军,连续三年获得全国木球锦标赛团队前三名等多项荣誉;参加教学能力大赛获一等奖,课程思政教学比赛一等奖。主持参与市级课题4项,校级课题3项,公开发表论文4篇。 a高中玲,副教授,2002年硕士研究生毕业于西安体育学院。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与训练、社会体育学。先后参与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三项。主持、参与省部级课题、市厅级课题多项。多年来,发表本专业学术论文10余篇,发表国际国内会议论文20余篇。出版专著3部。教学工作中,多次被学校评为优秀教师、优秀实习指导教师、毕业论文优秀指导教师、教学能手。 a本书是学术专著。作者结合自己二十年的专业训练经验和教学实践、理论思考撰写,既有木球运动基础理论知识,又有木球教学与训练的实践指导,也有关于木球运动的科研成果介绍、临沂大学木球运动队管理实践经验,从技术、战术、体能和心理深层发掘内容,总结、提炼有关木球运动的最新理论具有实践指导价值。主要内容有九章,木球运动发展概况,木球教学基本理论概述,木球训练基本理论概述,木球技术教学与训练,木球战术教学与训练,木球运动员心理能力训练,木球体能训练,木球规则,木球运动队管理。 a球类运动研究人员0 a球类运动x教学研究 aG849.9v5 0a陈亮4著 0a朱作庆4著 0a高中玲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0822 01057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3001472050008001902100038001982150016002363300445002523330019006976060015007166900011007317010017007427010017007598010027007761164-096420250218093849.0 a978-7-5644-4087-9dCNY50.00 a20250218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综合格斗教程b专著f李俊峰,张成明主编 a2版 a北京c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d2025.01 a208页d26cm a本教材紧密结合目前搏击发展现状及趋势,较为全面地阐述了综合格斗运动的基本理论及实践,包括综合格斗的发展、技术、教学、训练、竞赛、损伤及预防等,体系相对完整、系统。本教材图文并茂,理论结合实际,作为我国首部高校“综合格斗”教材,它不仅填补了综合格斗专业性教材匮乏的空白,同时也可为广大搏击爱好者自学提供一本难得的自学参考书。综合格斗是以踢、打、摔、拿为主要内容,以站立搏击和地面缠斗为主要形式,以打击和制服对手为主要目的的徒手格斗对抗性运动。 a广大搏击爱好者0 a格斗j教材 aG85v5 0a李俊峰4主编 0a张成明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478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35001472100034001822150016002163140240002323300663004723330023011356060021011586900015011797010015011948010027012091164-096520240913111802.0 a978-7-5649-6043-8dCNY45.00 a20240913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410000 ay z 000yy ar1 a太极拳文化概论b专著f崔黎明著 a郑州c河南大学出版社d2024.08 a245页d24cm a崔黎明,男,汉族,硕士,讲师,焦作大学太极武术学院太极拳教研室主任。中国武术六段,国家一级裁判员,焦作市太极拳高级拳师,和式太极拳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参与出版著作3部,主持市厅级科研课题1项,发表论文10余篇,其中核心论文3篇。 a本书是一本文化学方面的学术专著。本书以太极拳的传承和发展历史为脉络,从太极拳的具体运动形式套路、推手和功法展开,归纳、概述了“太极拳文化”的内涵,并对其主要文化形态进行了阐释,共分五个篇章:第一章概括了太极拳文化的概念、内容和形式,提出了太极拳文化是围绕“太极拳”这个核心概念;第二、三、四章从太极拳运动的套路、推手和功法三个方面展开,全面阐释中国传统文化中《易经》辩证思维,儒、道文化精髓和传统中医理论以及中国传统武术文化在太极拳各种运动形式形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和深刻影响。第五章对太极拳在新中国不同发展阶段的变革进行了叙述,指出了改革开放后太极拳商品化的弊端,也提出了太极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路径和对策,为读者理清太极文化与太极拳文化的关系提供了帮助。 a太极拳文化研究人员0 a太极拳x文化研究 aG852.11v5 0a崔黎明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0919 00826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9001472100034001962150016002303300199002463330059004456060029005046900021005337010015005548010027005691164-096620250212093325.0 a978-7-5146-2417-5dCNY99.00 a20250212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陈式太极拳传统套路进阶路线图b专著f李玉俭著 a北京c中国画报出版社d2024.05 a200页d24cm a本书以路线图的形式,为陈式太极拳爱好者,描绘出一条科学化、具像化的学习路径,全新注解陈式太极拳传统套路的学法和教法,对陈式太极拳的初学者、资深习练者以及教练、老师都具有极强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a本书适用于陈式太极拳的初学者、资深习练者以及教练、老师0 a太极拳x套路(武术)j图解 aG852.111.9-64v5 0a李玉俭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13 01053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61001472050008002082100034002162150016002503300346002663330075006125170035006876060021007226900014007437010015007578010027007721164-096720250213092030.0 a978-7-5359-8253-7dCNY39.80 a20250213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440000 ay z 000yy ar1 a八段锦b专著e百岁国医大师邓铁涛健康长寿之道f邓铁涛等著 a3版 a广州c广东科技出版社d2024.06 a144页d23cm a八段锦是我国医疗体育的瑰宝之一,它历史悠久,具有简单易学、行之有效等优点。本书先叙述了八段锦的由来,使读者知其来龙去脉;然后用“图解+视频”的形式,介绍了自学八段锦的方法。尤其可贵的是,作者还从中西医不同的角度,论述了经常练习八段锦能健康长寿的道理。全书有理有法,有根有据。读者如能坚持学习和锻炼,定能收到强身健体、防治疾病、健康长寿的目的。 a本书亦可作为疫情常态化背景下,大众学习和练习八段锦等健身功法的指导用书1 a百岁国医大师邓铁涛健康长寿之道0 a八段锦x基本知识 aG852.9v5 0a邓铁涛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305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1001472100034001882150016002223140118002383300585003563330021009416060045009626900014010077010015010218010027010361164-096820240722114916.0 a978-7-5009-6488-9dCNY54.00 a20240722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白马民俗体育文化研究b专著f邵语平著 a北京c人民体育出版社d2024.01 a161页d24cm a邵语平,男,汉族,中共党员,1979年2月出生,甘肃秦安人。现任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体育与健康学院副院长,副教授职称。 a白马藏族历史源远流长,有着丰富的民俗体育文化遗产资源。白马人民创造了丰富多彩、形式多样、极具民族特色的民俗体育文化,故,对白马民俗体育文化的内涵、特征、功能、价值等进行全面整理,具有传承与开发利用的宝贵价值。本书是一本对白马民俗体育文化进行调查、研究、整理的著作。作者查阅大量文献资料,运用文献资料法、数据统计法、田野调查等研究方法,结合社会学、民族学、民俗学等各种理论,探究了白马民俗体育的起源,对白马民俗体育文化的内涵、特征、功能、价值等进行了全面的整理,分析了影响白马民俗体育文化发展的困境,提出了白马民俗体育文化传承路径与保护措施,并对白马民俗体育旅游发展模式进行了探索。 a体育文化研究人员0 a藏族x民族形式体育x体育文化x研究y中国 aG852.9v5 0a邵语平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0724 01078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1001472100030001982150016002283300488002443330021007326060039007536900014007927010015008068010027008211164-096920240325132710.0 a978-7-5225-2280-7dCNY50.00 a20240325d2023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健康促进研究b专著f韦丽春著 a北京c九州出版社d2023.09 a236页d26cm a本书是一部关于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健康方面的专著。本书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民族地区传统体育养生文化与健康促进路径研究”成果,编号17XTY001.全书共分为五章,第一章讲述了我国传统体育文化的概念及内涵。第二章讲述了我国传统体育样书文化资源的挖掘与开发。第三章主要讲了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健康促进的关系。第四章主要讲了科学设计与实施健康促进规划的必要性和困境。第五章主要讲述了我国传统体育文化与健康促进实现的路径研究。全书的最后以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桂西北长寿带的案例说明了作者的研究成果。 a体育文化研究人员0 a民族形式体育x体育文化x研究y中国 aG852.9v5 0a韦丽春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0327 01130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13001001020015001131050018001281060006001462000073001522050008002252100034002332150016002672250013002833300438002963330015007346060025007496900017007747010033007917020013008248010027008371164-097420250214110712.0 a978-7-115-66264-4dCNY69.80 a20250214d2025 em y0chiy50 ea1 achiceng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BIKE FITb专著e骑行姿势设定指南f(英)菲尔·伯特(PhilBurt)著g潘震译 a3版 a北京c人民邮电出版社d2025.01 a240页d24cm2 a悦动空间 a运动骑行的流行让骑行人口数量激增,但随之而来的是骑行造成的不适、疼痛和运动损伤,这一切的首要元凶是自行车设定(BikeFit)和骑行姿势的不正确。本书直击这一痛点,详细讲述了如何正确设定自行车,调整骑行姿势。无须专业知识或特殊工具,自己就可以完成几乎所有的自行车设定操作。如果你已经出现了一些典型的不适和疼痛,书中也提供了简单有效的解决办法。本书适合所有骑行爱好者,尤其是新手骑行爱好者学习阅读。本书也是参与骑行运动和骑行竞技的必备书籍之一。 a骑行爱好者0 a自行车运动技术j指南 aG872.3-62v5 0c(英)a伯特c(Burt, Phil)4著 0a潘震4译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2078nam0 220028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9000271000041000661010013001071020015001201050018001351060006001532000079001592100038002382150016002763140851002923300473011433330019016165170021016356060025016566900012016817010025016937020015017187020013017337020015017468010027017611164-097520241120131132.0 a978-7-5236-1139-5b精装dCNY128.00 a20241120d2024 em y0chiy50 ea1 achiceng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百年营地b专著e看得见的露营文化f(美)马丁·霍格著g崔凤娟,谢琳,刘仙丽译 a北京c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d2024.11 a340页d24cm a马丁·霍格(Martin Hogue)是康奈尔大学景观建筑系的副教授。作为一名景观建筑师,他对艺术有着长期的兴趣,对设计教育有着深厚的热情,他的作品审视了地点获得“场地”指定的独特潜力的机制和文化实践。他的作品曾在美国超过25个场所进行个展,包括俄亥俄州立大学、帕森斯设计学院、纽约城市中心和南加州大学。霍格的研究得到了麦克道尔殖民地、土地利用解释中心、加拿大建筑中心、内布拉斯加大学的奖学金支持,并得到了纽约州艺术委员会的资助。他最近的作品集中于美国的露营地和露营文化,分析了美国人深深珍视的坚韧和独立的理想与对日益复杂的公用设施和便利的渴望之间的差异。这些努力促成了两本书,《三十四露营地》(麻省理工学院出版社,2016年)和这一本《看得见的露营史》(普林斯顿建筑出版社,2023年),追溯了其最重要和最熟悉的组成部分的历史。可读的八个独立但相互关联的叙述(营地、篝火、野餐桌、地图、帐篷、睡袋、供水和垃圾收集系统),这些历史表明,严格的景观设计研究可以为冷幽默提供空间。 a介绍了从19世纪后期到今天露营的发展历史,以及可用的众多现代露营选择,书中通过露营过程中最重要和最常见的组成部分的镜头,探索和展示最流行露营活动的发展历史和演变过程:露营地、篝火、野餐桌、地图、帐篷、睡袋,以及平常不易看到的如何进行供水和垃圾管理。每一章都包括广泛的露营真实图景,以帮助说明露营的丰富历史和每位参与者对露营发展的促进作用,包括图纸、专利、图表、草图、绘画、广告和历史照片。本书是狂热的露营者、大自然爱好者以及所有寻求通过睡在星空下与宇宙联系的人的必备品。 a户外旅行爱好者1 a看得见的露营文化0 a野营(军事体育)x历史 aG873v5 1c(美)a霍格b马丁4著 0a崔凤娟4译 0a谢琳4译 0a刘仙丽4译 0aCNb丰涵文化c20241121 01260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9000271000041000661010008001071020015001151050018001301060006001482000055001542100038002092150016002473300581002633330027008446060045008716900016009167010015009327010017009477010015009648010027009791164-097620241127114609.0 a978-7-5625-6076-0b精装dCNY168.00 a20241127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420000 ay z 000yy ar1 a中国地质大学登山图史b专著f帅斌,苏玉微,董范编著 a武汉c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d2024.11 a147页d34cm a本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系统梳理和回顾了中国地质大学各历史时期的登山活动。全书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勇攀高峰巅峰足迹”。将中国地质大学各历史时期的登山历程划分为三个阶段,即积淀探索阶段、发展开拓阶段和走向世界阶段,总结各阶段的典型特征,并以时间为轴,介绍自1956年至2021年该校以独立组队或参与国家行动或强强联合的形式所开展的登山活动。中国地质大学贯彻“登山科考两翼结合”理念,故在介绍各登山活动的同时,也简述了登山过程中师生所开展的科考活动。第二部分为“山高人为峰登高志更高”。中国地质大学被称为登山界的“黄埔军校”,为国家培养了6000多名优秀的登山运动员和一大批登山运动管理精英。 a地质大学登山史研究人员0 a中国地质大学x登山运动x体育运动史j图册 aG881-092v5 0a帅斌4编著 0a苏玉微4编著 0a董范4编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128 01358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7001472100034002042150016002383140293002543300413005473330037009605170021009976060025010186900015010437010019010588010027010771164-097720250212103541.0 a978-7-5570-3444-3dCNY68.00 a20250211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440000 ay z 000yy ar1 a又瘦又美又健康b专著e女性减脂塑形指南f仰望尾迹云著 a广州c广东旅游出版社d2025.01 a280页d21cm a仰望尾迹云,中国空军医学研究所营养中心特约专家;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特约专家;2017年全国十大健康类图书、2018年当当畅销图书榜排名Top6《我的最后一本减肥书》作者;杨澜“天下女人幸福私享课”特邀专家;北京电视台《书香北京》、《健身圈》专访嘉宾;爱奇艺减肥真人秀《极减挑战》减肥总顾问、特约专家。 a本书是作者专为女性群体创作的减脂塑形指南。作者从事减脂工作多年,曾帮助大量女性减脂塑形成功,具有科学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工作经验。本书从饮食、运动、塑形、避坑、特殊女性减脂等几个方面,系统地讲述了女性减脂塑形的原理和方法,并首次把专为女性设计的“XS减脂法”公布出来,指导广大女性减脂塑形。此外,本书还对现在网络流行的减肥方法做了分析测评,帮助读者避坑,少走弯路。语言风格轻松,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内容通俗易懂。 a本书适合有减脂塑形需求的人士阅读1 a女性减脂塑形指南0 a女性x健身运动j指南 aG883-62v5 0a仰望尾迹云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13 01141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3001472100034001902150016002243300449002403330089006896060021007786900014007997010015008137010017008287010015008458010027008601164-098520241231105126.0 a978-7-5671-5155-0dCNY68.00 a20241230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10000 ay z 000yy ar1 a桌式足球b专著f毛敏,李德华,李睿主编 a上海c上海大学出版社d2024.12 a208页d23cm a主编毛敏为九江学院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教研室主任,李德华为全国桌式球推委员会副主任,李睿为全国桌式足球推广委员会委员。本书是目前国内第一部系统介绍桌式足球的著作,内容涵盖桌式足球起源与发展、桌式足球器材及保养、桌式足球基本技术、桌式足球训练、桌式足球常用战术、桌式足球竞赛规则及裁判法、中国桌式足球中长期发展规划(2021—2035)等,部分章节配有同步视频,扫描对应二维码,即可观看视频进行学习,以帮助读者从理论到实践,全方位提升桌式足球的竞技水平。 a本书既可作为高等院校社会体育相关专业的教材和参考书,也可作为桌式足球爱好者的自学读物0 a活动性游戏x介绍 aG898.1v5 0a毛敏4主编 0a李德华4主编 0a李睿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02 01886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83001472100034002302150016002643301230002803330037015106060017015476900010015647110055015748010027016291164-099020250114113023.0 a978-7-301-35866-5dCNY78.00 a20250114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语言学研究h第三十七辑b专著f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所编 a北京c北京大学出版社d2024.12 a346页d19cm a《语言学研究》是由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所编的集刊,是CSSCI来源期刊。《语言学研究》的核心传统特色,包括:1在理论视角与研究方法上的兼容并蓄。本辑收入的研究涵盖了当代语言学研究的多个流派,包括生成语言学、认知语言学、功能语言学等。在研究方法上,既有经典的理论研究,也有基于实证的实验性研究,也包括基于田野调查的语言本体研究。2多语种的特色。在国内语言学领域期刊中,较少有《语言学研究》这样兼容多个语种(尤其是小语种、民族语)和兼顾汉语普通和方言的研究,本辑的研究对象包括汉语普通话、英语,汉语方言,也包括斯瓦希里语。3有较高的理论水准。本辑专栏由顾曰国教授及其团队领衔,其余栏目的论文都由《语言学研究》编辑部采用严格的双匿名专家审稿审核后挑选出的文章,质量有较好的保证。本辑《语言学研究》包括如下栏目:专栏,语言学理论,语言应用研究,书评。专栏:功能语言学与多模态研究。由同济大学张德禄教授组稿,本专栏以功能语言学与多模态研究为主题,共推出6篇相关论文,包括3篇有关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和方法的论文,3篇有关将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应用于解决其他学科的问题的应用型论文。语言学理论研究4篇,涉及语音和音系、语用及生成句法的前沿分析与综述。具体语言研究3篇,语言涉及日语、老挝语,语言的维度包括语音和音系、句法结构及文化。语言应用研究4篇,涉及医疗话语分析、外语教学及语言认知实验。书评2篇,主题分别是认知语言学与外语教学。 a语言学研究人员,高校相关专业师生0 a语言学x研究 aH0v502a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所4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16 00974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31001472050008001782100038001862150016002243300361002403330013006016060025006146060027006396900012006667010015006788010027006931164-099120250218093317.0 a978-7-5686-1101-5dCNY42.00 a20250218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230000 ay z 000yy ar1 a演讲与口才b专著f蓝天主编 a2版 a哈尔滨c黑龙江大学出版社d2025.02 a257页d26cm a《演讲与口才》一书为广东开放大学通识课教材,共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演讲与人生,包括演讲的古往今来、我的演讲、我的听众等;第二部分为演讲的准备,包括话题、演讲的材料;第三部分为演讲的效果,包括演讲的语言、演讲的态势语、演讲的氛围等;第四部分为演讲的过程,包括开场白、中场调节、结尾等;第五部分为演讲的类别,包括说服型演讲、沟通型演讲、即兴演讲、辩论演讲等。 a高校师生0 a演讲x高等学校j教材0 a口才学x高等学校j教材 aH019v5 0a蓝天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0995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38001472100034001852150016002193300439002353330013006746060023006876900013007107010015007238010027007381164-099320241115164421.0 a978-7-5159-2337-6dCNY49.80 a20241115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5分钟漫画说话成事b专著f宿文渊著 a北京c中国宇航出版社d2024.02 a168页d26cm a说话是一门艺术,更是一个人成事的利器。古人云:口能言、身能行者为国宝。也有“一言而兴邦,一言而丧邦”“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之说。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文化视野、交际视野开阔了,有越来越多的场合需要公开地发表意见、用语言来打动别人。自我推荐、介绍产品、主持会议、商务谈判、交流经验、鼓励员工、化解矛盾……这些无不需要靠说话来成事。而会说话不是先天造就的,它完全可以通过自我训练来提高,在现实中锻炼出来,它是一分天赋、九分努力的结果。 a大众读者0 a语言表达j通俗读物 aH0-49v5 0a宿文渊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121 01045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061001482100040002092150016002493300441002653330015007066060039007216900011007607010017007718010027007881164-099420240411163156.0 a978-7-5213-4929-0dCNY108.00 a20240411d2023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职业教育外语类专业教学标准的研制及阐释b专著f常红梅主编 a北京c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d2023.12 a236页d26cm a《职业教育外语类专业教学标准的研制及阐释》为了更好地迎合职业教育大发展对外语类人才培养的新需求,对具有中国特色的、高质量的职业教育外语类专业教学标准的研制进行了介绍和阐释。《职业教育外语类专业教学标准的研制及阐释》这本书的研究对职教外语类专业建设和发展具有助推作用、对提升职教水平、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具有重要意义。此外,书中对各职业外语类专业教学标准的梳理和呈现,对于职业院校外语类专业的师生以及相关人员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a教育工作者0 a外语教学x职业教育x课程标准x研究 aH09v5 0a常红梅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0417 01658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3001472100034002002150016002343301006002503330027012566060035012836900010013187010015013287010017013437010017013608010027013771164-099520250124094322.0 a978-7-301-36012-5dCNY68.00 a20250124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汉语学术论文写作b专著f辛平,李海燕,张文贤编著 a北京c北京大学出版社d2025.01 a288页d26cm a本教材是面向汉语非母语者的一本文科学术论文写作教材。使用对象主要是留学生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学习时长为一个学期,16-18周。教材内容主要包括三部分:一.学习汉语学术论文的写作特点、写作范式、写作风格,以及汉语学术论文在语言表达上的特点,包括词汇、句式、段落等层面。二.学习学术论文常用的写作方法,包括叙述、说明与描述、定义与举例、对比与比较、讨论与辩驳。三.学术论文写作训练,包括论文题目以及各级标题、摘要及关键词、引言、文献综述、论证(如引用等)、结论、参考文献、附录以及致谢等。本教材的特点是将学术思维能力的训练与写作方法、语言能力训练融为一体,通过范文阅读及留学生在论文写作中的常见错误分析与讨论,使外国留学生对学术论文写作特点有一般性的认识,了解学术汉语与非学术汉语的区别,并学习常用的各类汉语学术论文写作范式;了解典型的汉语学术论文的各部分的写作方法,最终使学生具备用汉语独立撰写学术论文的能力。编写者借鉴、学习了已有的国内外的外语学术论文写作教材的特点,并结合多年来在留学生写作教学中积累的经验,力图使这本教材既有科学性又便于课堂操作。基于这一考虑本教材分为教师用书,学生课堂用书和辅助教材三本。 a留学生的本科生和研究生0 a汉语x语言学x论文x写作j教材 aH1v5 0a辛平4编著 0a李海燕4编著 0a张文贤4编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06 01287nam0 2200277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9001472050008002062100038002142150016002523040043002683300525003113330057008366060029008936900015009227010015009377020015009527020015009678010027009821164-099620241209150122.0 a978-7-5619-6665-5dCNY30.00 a20241209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新普通话水平测试模拟题b专著f王瑞主编g唐晨,王瑞编著 a2版 a北京c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d2024.12 a104页d26cm a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北京语言大学)组编 a本书依据2024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新版《普通话水平测试实施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编写。全书共50套模拟题,每套题均按照新版《纲要》中对考试内容的说明设置各题,包括读单音节字词、读多音节词语、朗读短文、命题说话四个大题,并提供所有50个命题说话话题的提纲和参考范文(手机扫码可看)。每套题中,(一)读单音节字词包括100个单音节字词;(二)读多音节词语包括共100个音节的双音节词语、三音节词语和四音节词语,其中包括儿化、轻声、变调;(三)朗读短文和(四)命题说话的话题均与真实的普通话水平测试一致,各题的细节处理也严格遵照《纲要》中的说明。 a需要参加普通话水平测试的学生、教师、公务员等各类人员0 a普通话x水平考试j习题集 aH102-44v5 0a王瑞4主编 0a唐晨4编著 0a王瑞4编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12 01355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1001472100038001982150016002363140268002523300488005203330023010086060027010316900013010587010015010718010027010861164-099720241104101325.0 a978-7-5652-4489-6dCNY57.00 a20241104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210000 ay z 000yy ar1 a中文言语情绪信息加工的心理规律b专著f李雨桐著 a大连c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d2024.10 a152页d25cm a李雨桐,博士,辽宁师范大学心理学院讲师,硕士生导师。2019年10月至2023年5月辽宁师范大学基础心理学博士后流动站工作。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德国伍珀塔尔大学访问学者。主要研究言语加工及其神经机制。主持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国家一般项目1项,省级科研项目3项。公开发表论文10余篇。 a本书从理论和实验角度探究中文言语情绪信息加工及其心理机制,也是国内首次系列实验对这一问题的探究,涉及的心理现象有词汇识别、注意资源分配、记忆、面孔识别、Emoji情绪识别,个体人格因素、年龄因素,以及言语与面孔的共同作用。本书内容可以为情绪失认症等情绪性障碍以及提高情绪识别、情绪管理能力的干预方案提供新思路,并认识到情绪负载词的重要性,将情绪负载词引入干预和相应地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本书从理论和实验角度探究中文言语情绪信息加工及其心理机制,内容安排上从词汇类型入手,由浅入深进行介绍。 a心理语言学研究人员0 a汉语x心理语言学x研究 aH1-05v5 0a李雨桐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107 01706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31001472100038001782150016002163140683002323300425009153330013013406060029013536900014013826900014013967010015014108010027014251164-099820241112105925.0 a978-7-5302-2449-6dCNY49.00 a20241112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文言和白话b专著f张中行著 a北京c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d2024.11 a344页d21cm a张中行(1909-2006),原名张璿,字仲衡。1909年1月生于河北香河一农家。1929年毕业于通县师范,193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先后任教于中学和大学。建国后就职于人民教育出版社,从事编辑工作。先生涉猎广泛,博闻强记,遍及文史、古典、佛学、哲学诸多领域,人称“杂家”。自觉较专者为语文、中国古典和人生哲学。晚年为文,以“忠于写作,不宜写者不写,写则以真面目对人”为信条。自20世纪80年代始,十余年间,相继有《负暄琐话》《负暄续话》《负暄三话》《禅外说禅》《文言津逮》《文言和白话》《作文杂谈》《文言常识》《顺生论》《说梦楼谈屑》《流年碎影》《说梦草》《散简集存》等著作行世。其中或记旧人旧事,或谈学论理,或探究人生……钩玄提要,百炼工纯,以其见识之深邃,文笔之独特,受到海内外广泛关注。 a《文言和白话》主要介绍同文言与白话相关的一些知识,探讨了作为书面语言的文言与白话的渊源、特点、功过、白话替代文言的历史过程等有关问题,可帮助读者正确理解和使用文言和白话。先生涉猎广泛,博闻强记,遍及文史、古典、佛学、哲学诸多领域,人称“杂家”。自觉较专者为语文、中国古典和人生哲学。作者五十余年来从事语文教学及编辑工作,功底深厚,知名度高,作品风格平易近人,文字随和亲切易读,篇幅适当,为中学以上学生及文学爱好者所喜爱。 a大众读者0 a文言文x白话文x基本知识 aH109.2v5 aH109.4v5 0a张中行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114 01171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9000271000041000661010008001071020015001151050018001301060006001482000041001542100030001952150016002252250023002413140135002643300409003993330025008086060031008336900011008647010015008758010027008901164-099920241223114330.0 a978-7-5506-4445-8b精装dCNY850.00 a20241223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20000 ay z 000yy ar1 a皇极经世解起数诀校注b专著f李红校注 a南京c凤凰出版社d2024.12 a692页d21cm2 a宋元切韵学文献丛刊 a李红为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研究领域为中古音韵学及等韵学,有《朱熹<仪礼经传通解>语音研究》《宋本<切韵指掌图>研究》等学术著作。 a《皇极经世解起数诀》是南宋祝泌所著切韵图。《起数诀》共八十韵图,横列声母,纵列平、上、去、入四声韵,韵分四等,韵图形制与《韵镜》《七音略》一致。《起数诀》以宋代切韵学理论阐述邵雍《唱和图》的声音之学,将邵雍以历数、律数阐述声音之微义以韵图的形式直观地表现出来,是“皇极经世”系列著作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切韵学文献之一,在我国汉语等韵学史上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今首都师范大李红副教授对此书进行了校勘与详尽的注释。 a古汉语音韵学研究人员0 a古汉语x音韵学x研究z南宋 aH11v5 0a李红4校注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26 01055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1001472100038001882150016002262250027002423300440002693330027007096050025007366900012007617010013007738010027007861164-100020250217094458.0 a978-7-5772-0717-9dCNY78.00 a20250217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420000 ay z 000yy ar1 a《翻译老乞大》谚文研究b专著f朱炜著 a武汉c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d2025.01 a350页d26cm2 a高校外语教育与研究文库 a本书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序言:介绍谚文的起源、朝鲜王朝的汉语教育、原本《老乞大》及《翻译老乞大》的编撰时间和内容,最后交代本书研究内容;第二部分1-6章,按照《翻译老乞大》内容分章研究谚文及现代韩语的差异性,解释其中的含义,阐释韩语的演变过程,第一章结伴同行有14个段落,第二章瓦店投诉有21个段落,第三章进京途中有29个段落,第四章京城买卖有40个段落,第五章为人之道有10个段落,第六章辞别起程有10个段落;第三部分词汇索引,第四部分参考文献。 a《翻译老乞大》研究人员 a《翻译老乞大》x研究 aH114v5 0a朱炜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020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051001482100038001992150016002373300431002533330019006846060031007036900014007347010015007488010027007631164-100120241121154924.0 a978-7-5227-3271-8dCNY108.00 a20241121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塔吉克族汉语习得声学实验研究b专著f李素秋等著 a北京c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d2024.03 a376页d26cm a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是我国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工作的薄弱地区,针对塔吉克族汉语发音的现实情况,本书通过实验语音的方法采录了塔吉克族习得汉语元音、塞音、擦音、塞擦音、单字调、双字调、语调等方面的语音材料,然后根据数据材料做出声学格局图,并与普通话母语者的同类参项对比,总结出塔吉克族习得汉语的偏误类型,深入探析形成偏误类型的因素,针对存在的偏误类型提出了相应的教学建议,对提高塔吉克族国家通用语言教学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 a语言学研究人员0 a塔吉克族x汉语x发音x研究 aH116.1v5 0a李素秋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128 01022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5001472100038001922150016002303300446002463330019006926060023007116900014007347010017007488010027007651164-100220241108163139.0 a978-7-5760-5453-8dCNY98.00 a20241108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10000 ay z 000yy ar1 a中国文字研究h第四十辑b专著f臧克和主编 a上海c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d2024.01 a322页d24cm a《中国文字研究》是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范大学中国文字研究与应用中心主办的学术出版物,创刊于1999年,是CSSCI来源集刊。主要刊载最新的国内外有关汉字和中国少数民族文字本体研究论文。刊物采用匿名审稿,刊发的学术论文体现了汉语言文字学科领域的研究进展与学科发展面貌,具有较新的学术价值。本辑栏目设有“古文字研究”、“简牍碑刻文字研究”、“传统语言文字研究”、“汉字规范与应用研究”、“汉字识别、汉字认知研究”、“少数民族文字研究”等。 a文字学研究人员0 a汉字x文字学j文集 aH12-53v5 0a臧克和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114 01738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69001472100038002162150016002542250041002703140579003113300471008903330019013616060017013806900014013977010017014117010017014288010027014451164-100320241122144211.0 a978-7-5651-6718-8dCNY35.00 a20241122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20000 ay z 000yy ar1 a公共政务服务领域国家通用手语百句b专著e试行f史玉凤,陈蓓琴主编 a南京c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d2024.11 a165页d24cm2 a公共服务领域国家通用手语系列推广手册 a史玉凤,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副教授。长期从事手语及聋人语文教学工作,教授专业必修的国家通用手语、基础手语、专业手语、手语翻译概论等课程;长期从事国家通用手语、听障人员普通话替代性测试培训及考核工作,多次承担经贸系统、残联系统、银行系统等部门的手语培训任务。陈蓓琴,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图书馆馆长、中国盲文手语推广服务中心主任。自2013年以来,积极组织、参与国家语委科研重大项目《国家手语词汇语料库建设》并顺利结题。分别以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社课题和国家语委“十二五”科研规划项目及后期资助项目,开创性地组织研究并实施视障、听障人员普通话水平测试试点工作,研究成果被国家语委采纳。 a手语是听力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进行沟通交往的主要工具,是聋人相互之间,以及与外界之间沟通交往的视觉语言,是国家语言文字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书是“公共服务领域国家通用手语系列推广手册”系列丛书之一,可供公共服务领域窗口行业工作人员和全社会学习、使用国家通用手语,便利听力和言语残疾人生活的实用型手册。本书从十个章节,分别详细介绍了常用语、生活缴费、户政、婚姻、社会保障、税务、公共租赁住房、出入境、就业创业与培训、交通驾驶等角度对公共政务服务领域的手语进行了规范化梳理。 a手势语研究人员0 a手势语y中国 aH126.3v5 0a史玉凤4主编 0a陈蓓琴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128 01535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27001472100042001742150016002162250013002323300934002453330041011796060021012206900012012417010013012538010027012661164-100420250116111335.0 a978-7-5720-2889-2dCNY35.00 a20250116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10000 ay z 000yy ar1 a语法答疑b专著f吴越著 a上海c上海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d2024.12 a146页d19cm2 a字斟句酌 a内容方面,本书的研究对象是当代语言生活中的语法现象,主要涉及三类:第一,不合规范的现象。对此类现象,相关文章以语法规范的重新梳理与普及为主;第二,看似不合规范的现象。对此类现象,读者疑问中多存在困惑甚至误解。相关文章将阐明这些现象实际上并不违反语法规范,并对语法规范进行具有一定深度的解说;第三,反映语法新规范的现象,一般是新出现的语言表达。此类现象反映语言的发展,与社会生活的发展、人们表达需求的增加有关,更离不开汉语本身的特征与发展规律,相关文章将对新现象进行分析,探讨背后的原因,既涉及语言内部因素,也涉及语言外部因素。上述三类现象都来自对日常生活的观察,涉及生活中的标语、告示、文件等,也涉及网络语言。此外,也有少量篇目涉及对语言学大家名篇的新观察与新思考。形式方面,本书名为“语法答疑”,顾名思义,将以“答读者问”的形式呈现,每篇文章都有问有答。每篇文章字数约2000-3000字,全书呈现为短文集。文章组成方面,一部分源自前期已刊登于《语言文字周报》的文章,若题材合适,则改写、增补后收录;另一部分在本框架基础上重新构思成文。 a语言学爱好者与研究者、语言文字工作者0 a汉语x语法x研究 aH146v5 0a吴越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23 01428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5001472100030002022150016002323300842002483330025010906060029011156900012011447010015011568010027011711164-100520241223113848.0 a978-7-5486-2051-8dCNY68.00 a20241223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10000 ay z 000yy ar1 a基于语体的语篇衔接方式的选择性研究b专著f胡建锋著 a上海c学林出版社d2024.01 a107页d24cm a本书在全面梳理汉语衔接方式的基础上,依托语体研究的相关成果,基于语体的特点,考察语篇组构时各语体对衔接方式的选择。重点研究不同语体之间所选择的衔接方式的差异,以及大类中次类语体之间选择衔接方式的不同。在现代汉语中,语篇衔接有很多方式,可以是结构衔接,也可以是非结构衔接。结构衔接包括平行对称结构、主位-述位结构、已知信息—新信息结构;非结构衔接又分为成分关系衔接和有机关系衔接。成分关系衔接包括指称、替代、省略和词汇衔接。这四种衔接纽带可以形成同指、同类、同延三种关系。有机关系包括连接关系、相邻对、延续关系等。虽然从形式上看,衔接方式很多,但是在具体的语篇中,选择哪一种方式将两个或以上的小句衔接起来,却有一定的限制。这一限制,可以从不同的视角进行研究,本书从正反两个视角研究不同语体的语篇对衔接方式的选择规律,涉及语法、先行词与照应语的词性等多方面内容,研究成果对中小学生的写作教学以及汉语作为第二语言者的语篇教学有着直接的参考价值。 a汉语语法结构研究人员0 a现代汉语x语法结构x研究 aH146v5 0a胡建锋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26 00977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37001472100032001842150016002163300413002323330021006456060025006666900014006917010015007058010027007201164-100620241226112542.0 a978-7-5426-8745-6dCNY98.00 a20241226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10000 ay z 000yy ar1 a现代汉语副词求证b专著f张谊生著 a上海c上海三联书店d2024.11 a283页d21cm a本书基于认知功能语言学理论及其语法化、主观化、词汇化、构式化、元语化、标记化等语言学理论与研究方法,根据现象描写与动因解释相配合、共时分析与历时探索相结合、个案分析与总体研究相印证的研究方法,对副词再演化的方式与特征展开考察与探究,对再演化的动因与功用进行多方面的剖析与解释,进而揭示并阐释副词各种功用持续扩展的深层原因,对副词研究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并且对当前困扰语言学界的一系列现象提供相应的说明与解释。 a现代汉语研究人员0 a现代汉语x副词x研究 aH146.2v5 0a张谊生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02 01031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27001472050008001742100038001822150016002203300446002363330021006826060031007036900011007347010017007458010027007621164-100720250114111417.0 a978-7-5760-5555-9dCNY56.00 a20250114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10000 ay z 000yy ar1 a写作b专著f谢亚非主编 a5版 a上海c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d2024.01 a161页d24cm a本教材为高校中文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教材,从写作素质、文体基本知识、新媒体写作等方面来探讨写作知识和写作规律,使学生从理论层面认识和把握写作规律,并且在实践中将理论的认识转化为具体的写作能力。全书分为三编:上篇为写作主体基本素养,中篇为文体基本知识,下篇为新用具-新媒体写作。本次修订主要修改了下篇的内容,增加新媒体写作相关知识,包括新媒体传播相关理论及公众号推文写作、短视频脚本写作等,同时替换了更具时效性的例文,以使教材适合当今高校学生使用。 a高校汉语专业师生0 a汉语x写作x高等学校j教材 aH15v5 0a谢亚非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16 01274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75001472100042002222150016002643300642002803330017009226060021009396900011009607010017009717010017009888010027010051164-100820250113093353.0 a978-7-5638-3828-8dCNY45.00 a20250113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新编写作精讲b专著e申论、管理类联考写作与解题技巧f王晓晶,刘大鹏主编 a北京c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d2025.01 a274页d24cm a本教材包括申论和管理类联考写作两个部分,共4篇12章。第一篇概论,重点介绍申论考试和专业硕士考试的基本情况及所需具备的能力。第二篇申论考试技巧,包括阅读材料的方法和技巧、归纳概括题、综合分析题、提出对策题、应用文写作题和论证写作题。第三篇管理类联考写作技巧,介绍论证有效性分析和论说文和的写作方法及答题技巧。第四篇真题,选取申论考试和管理类联考的典型真题进行详细讲解,从审题到给出解题思路,再到给出参考答案。本书兼顾公务员考试和专业硕士考试,从提高应试者的能力入手,编写过程中遵循结构严谨、内容翔实、捕捉考点、重点突出、紧贴考试大纲的原则,本教材与其他同类书相比,具有内容全面、针对性强、点拨准确、真题讲解详细等特点,更注重答题技巧和方法。 a汉语研究人员0 a汉语x写作j教材 aH15v5 0a王晓晶4主编 0a刘大鹏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16 00999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7001472100034001942150016002283300332002443330093005765170019006696060015006886900014007037010013007178010027007301164-101020250214105643.0 a978-7-301-35946-4dCNY59.00 a20250214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公文写作精进b专著e从新手到笔杆子f丛勇著 a北京c北京大学出版社d2025.02 a208页d19cm a本书从公文的基本概念讲起,逐步深入公文写作的基本技法与进阶技巧,并配合公文写作实战案例,针对公文写作中会遇到的真实困境提供详细、实用的解决办法,旨在帮助读者掌握公文写作的底层逻辑。本书分为8章,介绍了公文的基本概念、格式、写作要求;公文的框架搭建方法;实际写作中易犯的错误;提升公文写作能力的实用技巧;各种公文的写作技巧及模板。 a本书适合公文写作的入门读者和进阶读者,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行政人员,以及写作爱好者阅读1 a从新手到笔杆子0 a公文x写作 aH152.3v5 0a丛勇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0839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31001472050008001782100038001862150016002243300263002403330015005036060023005186900014005417010015005558010027005701164-101120250218093445.0 a978-7-5686-1066-7dCNY28.00 a20250218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230000 ay z 000yy ar1 a实用文写作b专著f蓝天主编 a2版 a哈尔滨c黑龙江大学出版社d2025.02 a171页d26cm a《实用文写作》一书选择的实用文体,包括两部分内容:一部分是有着惯用格式的应用文体;另一部分为既有着一定的实用价值,又体现了写作者综合思维能力和人文精神价值的各类文体。《实用文写作》一书主要包括公务文书、法律文书、事务文书、信函文书、礼仪文书、广告文书等内容。 a汉语学习者0 a汉语x应用文x写作 aH152.3v5 0a蓝天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0952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5001472050008001922100038002002150016002383300321002543330009005756060043005846900014006277010015006417010015006568010027006711164-101220250218093400.0 a978-7-5686-1078-0dCNY29.00 a20250218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230000 ay z 000yy ar1 a实用文写作例文评析b专著f蓝天,何华主编 a2版 a哈尔滨c黑龙江大学出版社d2025.02 a177页d26cm a《实用文写作例文评析》一书选取当前社会中使用频率较高的六种实用文体(公文、规章制度文书、事务文书、经济类文书、新闻、学术论文),每种文体各为一章,每章包括两部分内容:前一部分为该种文体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写作的基本要求,后一部分为例文评析。《实用文写作例文评析》一书为高职高专院校实用文写作教材,实用性、针对性较强。 a高职0 a汉语x应用文x写作x高等职业教育j教材 aH152.3v5 0a蓝天4主编 0a何华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499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33001472100038001802150016002183140279002343300585005133330023010986060051011216900014011726900015011867010017012018010027012181164-101320250217153716.0 a978-7-313-32271-5dCNY58.00 a20250217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10000 ay z 000yy ar1 a写作与沟通b专著f罗兰秋主编 a上海c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d2025.01 a148页d26cm a罗兰秋,女,1962 年 9 月生于成都。1984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在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和中国传媒大学广告系进修,研究生学历。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体育界浣花诗社成员。研究领域,文化传播。成都体育学院新传学院三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讲课程,中国现当代文学、大学语文、体育广告等。 a《写作与沟通》教材以批判性思维训练为切入点,以学训结合为特色,着力吸取国内前沿相关课程的理论与实践成果,结合体育院校学生实际,对课程导入、内容编排、案例选择、教学方法进行了精心设计,教学目的清晰,教材结构合理,课程体量相对适中,学理深度和实训环节有机结合,适用对体育院校学生进行思维写作沟通训练的需求,是通识教育的理想课程。该教材包括九章内容:第一章批判性思维;第二章思维模型;第三章学会提问;第四章有效沟通的方法;第五章批判性思维训练;第六章批判性阅读;第七章头脑风暴的写作训练;第八章论证的批判性写作;第九章话题研讨,包括教育类话题、人文类话题、体育训练类话题、足球类话题等。 a汉语应用文写作人员0 a汉语x应用文x写作x人际关系学x体育院校j教材 aH152.3v5 aC912.11v5 0a罗兰秋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506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1001472100034001882150016002223140337002383300483005753330133010586060015011916900014012067010017012208010027012371164-101420240823143150.0 a978-7-5487-5984-3dCNY88.00 a20240823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430000 ay z 000yy ar1 a新时代公文写作指导b专著f周世求编著 a长沙c中南大学出版社d2024.08 a230页d26cm a周世求,男,1963年出生,1982年参加工作,中共党员,曾在岳阳县教育局、县委办、县档案局、县委巡察办工作,其中从事公文写作与处理工作18年,对公文专业知识进行了系统研究和探索,多次参加公文写作培训,曾在湖南省委办公厅办文处跟班学习;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撰写了多篇讲课文稿,先后在机关单位授课近百堂次,练就了良好的公文写作与处理的基本功。 a全书按公文基础概述、公文拟制、公文管理的顺序,分10章63节编排。行文紧扣“新时代新思想新作为新要求”这一大背景,始终以现行《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党政机关公文格式》为标准,突出了公文撰写和办理两个重点,着力传播公文写作知识,研究公文写作理论,探索公文写作体系,介绍公文写作方法,指导公文写作实践,提供公文写作范文。该书讲解全面,详略得当,实践性强。不仅适合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社会组织使用,也可作为高等院校公文、文秘及相近专业的学生用书和各级公文专业培训班的指导图书。 a本书不仅适合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社会组织使用,也可作为高等院校公文、文秘及相近专业的学生用书和各级公文专业培训班的指导图书0 a公文x写作 aH152.3v5 0a周世求4编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0829 00955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37001472100034001842150016002183300391002343330013006256060031006386900014006697010015006838010027006981164-101520241129155204.0 a978-7-301-35784-2dCNY69.00 a20241129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学术写作与表达b专著f孙华等主编 a北京c北京大学出版社d2024.10 a366页d26cm a本教材基于北京大学2020年春季学期开设的“学术写作与表达”课程的内容撰写而成,旨在通过学术规范与论文写作、信息素养与新型文献资源利用、逻辑和分析性写作与批判性思维、词汇语法修辞、高效与高质量的表达呈现五个模块,提升学生的学术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本教材提供了在学习中验证写作能力与水平的方法,帮助学生把写作融入大学时代的生活,形成好的学术写作与表达习惯,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一个扎实的基础。 a高校学生0 a论文x写作x高等学校j教材 aH152.3v5 0a孙华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05 01247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39001472050008001862100038001942150015002323300621002473330009008686060043008776900014009207010017009347010015009518010027009661164-101620250110110223.0 a978-7-5725-1640-5dCNY32.00 a20250110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410000 ay z 000yy ar1 a应用文写作b专著f刘渝霞,张磊主编 a3版 a郑州c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d2025.01 a63页d26cm a本书是职业教育教材,共分为五部分:日常事务文书、党政公务文书、新闻宣传文书、常用经济文书、医护工作文书。本书从知识架构、示例选择、能力训练设置上都体现出高职“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理念。在内容设置上,选取与学生将来的工作、生活、学习和可持续发展等密切相关的教学内容,力求贴近时代,贴近职业方向,服务专业建设;在材料的编排上,淡化理论教学的内容,加强典型示例的指导性,加大技能训练的力度,使能力训练具有可操作性。通过构建适合高职学生的知识体系和能力发展目标,强化学生的应用文写作技能训练,提高学生的职业通用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以作为他们入职前的知识和能力储备,明确职业意识,适应职场需求。本教材适合高职大学生使用。 a高职0 a汉语x应用文x写作x高等职业教育j教材 aH152.3v5 0a刘渝霞4主编 0a张磊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16 01057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3001472100034001902150016002243300425002403330009006656060043006746900014007177010015007317010015007467010015007618010027007761164-101720250212142501.0 a978-7-305-26425-2dCNY48.00 a20250212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20000 ay z 000yy ar1 a应用文写作b专著f聂影,谢平,张旭主编 a南京c南京大学出版社d2024.12 a230页d26cm a本书是根据高等职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编写的,适合作为高等职业学校应用写作类公共基础课教材,也可作为社会各类人员学习应用写作的参考用书。其内容包括公务文书、事务文书、财经文书、新闻宣传文书、社交礼仪文书、司法文书以及学术论文等七大类,共涉及近四十个文种。本书的编写者均为长期执教应用写作课程的一线教师,在编写中突出了文案教学和写作训练的特色,是编写者们在高职高专教育中的经验总结,希望在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方面作出有益的探索。 a高职0 a汉语x应用文x写作x高等职业教育j教材 aH152.3v5 0a聂影4主编 0a谢平4主编 0a张旭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13 01472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32001472100036001792150016002153140466002313300427006973330027011246060025011516900014011767010013011908010027012031164-101820241126130657.0 a978-7-5596-8088-4dCNY38.00 a20241126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668个可写的梦b专著f姜涵著 a北京c北京联合出版公司d2025.01 a256页d19cm a姜涵,新媒体达人,文字工作者。热爱各种写作游戏与创意活动,致力于让写作变成一件有趣的事,让每个人都能自由地与他人分享创作的快乐。在这样的理念下,创作出了现在这本好玩又减压的魔法写作书。这本书里有668个或简单或深刻的问题,拿到这本书的读者可以随心所欲地写写画画,在纸上写出自己的隐秘心事,珍藏起来;也可以跟身边的亲友合作来写,共同完成书中的问题;还可以在社交平台上与网友一起读书中的问题,分享相关的人生体验。这本书可以给每个读者一个尽情发挥灵感、释放自我的梦空间。 a这是一本既实用又有趣的创意写作手册。书中以668个问题为线索,内容涉及古今中外,涵盖日常生活、文学艺术、心理哲思等各个方面。你可以结合自身的见闻和体验,写下对人生、成长、价值的思考,并在这个过程中激发想象力、锻炼思维能力、练习写作手法。你是否有很多奇思妙想?是否想随手记录自己的生活?如果你也想自由地在文字的世界中探索,不如从这本书开始吧!只要你敢写,就能从这668个问题之中,发现文字的无数种可能性,打造出自己的专属灵感宝库。 a文字工作者,汉语学习者0 a汉语x写作j通俗读物 aH15-49v5 0a姜涵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128 01206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3001472100038001902150015002282250041002433300561002843330019008456050013008646900012008777010021008897020015009108010027009251164-101920250218145041.0 a978-7-5122-1562-7dCNY39.80 a20250218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说文解字b专著f(东汉)许慎著g冯蒸导读 a北京c中国民族文化出版社d2024.12 a90页d26cm2 a中华传统文化国粹经典文库e名家导读版 a导读人解说《说文解字》作者博通群籍,并从贾逵受古学。搜罗篆文,合以古籀,参以羣籍,博问通人,而编纂成《说文解字》一书。一以明字例之条,一以求文字确诂。体大思精,实为一划时代之巨构。内容共十五卷,以小篆为研究对象,同时参照小篆以外的古文、籀文,其中一至十四卷为文字解说,十五卷为叙目,今大徐本每卷都分上下两篇,实为三十卷。是中国第一部系统地分析汉字字形和考究字源的字书,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字典之一。导读人认为《说文解字》都起到了率先垂范的开创性作用,所以它在中国字典史的地位是不可磨灭的。还认为《说文解字》是学习国学的基础,所以要想掌握国学,必须掌握《说文》。 a传统文化爱好者 a《说文》 aH161v5 0c(东汉)a许慎4著 0a冯蒸4导读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653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40000271000041000671010008001081020015001161050018001311060006001492000047001552100030002022150016002323140387002483300680006353330021013156050013013366900012013497010023013618010027013841164-102020241223112645.0 a978-7-5010-8663-4b线装dCNY2800.00 a20241223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汲古阁初刻本说文解字b专著f(东汉)许慎编著 a北京c文物出版社d2025.01 a270页d30cm a许慎(约公元58-约147),字叔重,东汉时期汝南郡召陵县(今河南省漯河市召陵区)人,是著名的经学家、文字学家和语言学家,被誉为“字学宗师”和“字圣”。所著《说文解字》,是中国乃至世界第一部字典,是中国最早最权威的分析字形、考究字原的字典,对后代研究中国古代文字的形音义和文字发展的历史贡献极大。许慎还“以五经传说臧否不同”著有《五经异义》(《后汉书·儒林传》),另有《淮南子注》,已散佚不存。 a《说文解字》是我国第一部按部首编排的字书,汉代经学家、文字学家许慎撰。《说文解字》成书于汉和帝永元十二年(100)至安帝建光元年(121)间,收字9353个,创设部首540个。全书正文按部首别为540部,归并为14大类,按类分为14篇,卷末叙目别为1篇,共有15篇。《说文解字》系统地阐述了汉字的造字规律--六书,并开创了部首检字之先河,对后世字书影响巨大。《说文解字》初刊于宋,自宋以降刊刻不绝,然最通行者,非汲古阁刊本莫属。汲古阁为明代大藏书家毛晋、毛扆父子刻书堂号。《说文解字》为毛氏父子据宋详校刊刻而成。始刊于清顺治年间,未竣,毛晋故去。康熙年间,毛扆为完成乃父遗愿,继刊而成。是书底本纸墨精洁,版式疏朗,字划棱峭,品相绝佳。汲古阁本《说文解字》源出宋版,又经名家校勘,具有较高的文献和版本价值。 a《说文》研究人员 a《说文》 aH161v5 0c(东汉)a许慎4编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26 01199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5001472100034001922150016002263140164002423300437004063330021008436060037008646900014009017010015009158010027009301164-102120241118110905.0 a978-7-5666-2511-3dCNY58.00 a20241118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30000 ay z 000yy ar1 a甘青河湟花儿民歌语法研究b专著f卢晓霞著 a保定c河北大学出版社d2024.12 a235页d24cm a卢晓霞,女,1977年5月出生,河北省邢台人,石家庄铁道大学语言学院中文系教师,河北大学文学院博士,主要从事汉语方言学的研究,在国家级和省级刊物上发表相关文章多篇。 a本选题以甘青河湟花儿民歌作品的语法特点为研究对象,通过整理分析万余首河湟花儿的书面文本,运用方言学和语法学等研究方法,对甘青河湟花儿作品语言的词类、形态和句法特点进行了系统深入的描写,重点分析了河湟花儿的接触性语法特征,并与河湟方言的相应特征进行了比较,从河湟地区的民族构成和民族关系入手探究了其异源性语法特征的来源。本选题对河湟花儿语法的研究,可以弥补目前花儿语言研究的不足;对河湟花儿语料的大量搜集,为后续建立语料库提供了资料。 a民歌语法研究人员0 a花儿(音乐)x语法x研究y西北地区 aH172.2v5 0a卢晓霞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121 01009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37001472100028001842150016002123300449002283330017006776060029006946900014007237010015007378010027007521164-102220250213090825.0 a978-7-5737-1269-1dCNY58.00 a20250213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40000 ay z 000yy ar1 a宿州方言参考语法b专著f张德岁著 a合肥c黄山书社d2024.12 a275页d26cm a本书稿系安徽省社科规划项目的结项成果。全书以“参考语法”所倡导的语言描写与研究原则为理论指导和写作范式,借鉴了科姆里和刘丹青的语法调查研究框架,系统阐述宿州方言的语音系统、特征词、方言语法、方言词语及其文化内涵。该书的出版可以构建宿州方言乃至皖北方言的语法框架,填补皖北方言研究中的空白,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理论意义,为方言研究提供了扎实可靠的材料,有助于人们进一步了解宿州地区的语言表达习惯,为方言研究提供扎实可靠的材料,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a方言研究人员0 a江淮方言x方言研究y宿州 aH172.4v5 0a张德岁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320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7001472100034002042150016002383140215002543300499004693330021009686060035009896900012010247010015010368010027010511164-103020241223180426.0 a978-7-5142-4613-1dCNY59.00 a20241223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面向越南汉语学习者的学习词典编纂研究b专著f金沛沛著 a北京c文化发展出版社d2024.12 a269页d24cm a金沛沛,博士,天津中医药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从事学习词典的编纂与研究。在国内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主持参与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教育部中外语言合作交流中心项、国家语委项目、天津市教委和卫健委项目10余项。 a该书主要基于用户视角研究面向越南汉语学习者的学习词典编纂问题。主要包括八个章节。第一章引论;第二章理论基础;第三章“一带一路”视角下的小语种汉语学习词典情况调查第四章用户词典使用和需求的调查问卷设计和结果;第五章用户需求视角下的汉语学习词典编纂设计;第六章用户反馈视角下的汉语学习词典编纂设计;第七章用户使用情景视角下的在线词典个案分析;第八章国别化汉语学习词典反思。根据国别化调查结果,创新了词典用户研究思路,从用户词典需求、使用反馈和使用情景进行词典用户研究,完善了词典用户研究思路和范式。 a对外汉语教学人员0 a汉语x对外汉语教学x词典编纂法 aH195v5 0a金沛沛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26 01340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077001482100034002252150016002593300717002753330021009926060039010136900014010527010017010668010027010831164-103120240830131716.0 a978-7-301-35490-2dCNY198.00 a20240830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国际中文教育中文水平等级标准i语法教学手册i初等h上册b专著f杨玉玲编著 a北京c北京大学出版社d2024.10 a540页d19cm a本书分上下两册,是为国际中文教育新手教师或志愿者编写的,目的是为使用者提供一套科学有据、高效有效、拿来就能用且能灵活变通的语法知识点教学设计。《手册》对标《国际中文教育中文水平等级标准》(2021),两册共收录初级语法项目128个,基本涵盖了初等语法项目。每个语法项目均包括本体知识、常见偏误、教学提示、教学案例、课后练习几个板块。本书为立体化配套教材,除了纸本教材外,增加了课件PPT和视频微课。128个语法项目均有配套的课件PPT,方便老师上课直接使用。PPT设计内容较为丰富,教师可根据教学时间等因素选择删减。在这128个语法项目中选择其中最有代表性的80个语法项目进行了视频微课录制。本书注重知识和技能的密切结合,全面贯彻实用性原则,教学案例丰富生动,视频微课重在真实再现课堂,以点带面,由个案到类案,助力实现教学能力的全面提升。 a对外汉语专业师生0 a汉语x语法x对外汉语教学x课程标准 aH195.3v5 0a杨玉玲4编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0905 01408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077001482100034002252150016002593300785002753330021010606060039010816900014011207010017011348010027011511164-103220241111083539.0 a978-7-301-35752-1dCNY198.00 a20241111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国际中文教育中文水平等级标准i语法教学手册i初等h下册b专著f杨玉玲编著 a北京c北京大学出版社d2024.12 a512页d19cm a《<国际中文教育中文水平等级标准>语法教学手册》(初等)分上下两册,是为国际中文教育新手教师或志愿者编写的,目的是为使用者提供一套科学有据、高效有效、拿来就能用且能灵活变通的语法知识点教学设计。《手册》对标《国际中文教育中文水平等级标准》(2021),两册共收录初级语法项目128个,基本涵盖了初等语法项目。每个语法项目均包括本体知识、常见偏误、教学提示、教学案例、课后练习几个板块。本书为立体化配套教材,除了纸本教材外,增加了课件PPT和视频微课。128个语法项目均有配套的课件PPT,方便老师上课直接使用。PPT设计内容较为丰富,教师可根据教学时间等因素选择删减。在这128个语法项目中选择其中最有代表性的80个语法项目进行了视频微课录制。本书注重知识和技能的密切结合,全面贯彻实用性原则,教学案例丰富生动,视频微课重在真实再现课堂,以点带面,由个案到类案,助力实现教学能力的全面提升。本书为《手册》下册。 a对外汉语专业师生0 a汉语x语法x对外汉语教学x课程标准 aH195.3v5 0a杨玉玲4编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114 01200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9001472100034002062150016002403300491002563330069007476060033008166060029008496900014008786900012008927010015009048010027009191164-103320250219142158.0 a978-7-5765-1133-8dCNY98.00 a20250218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10000 ay z 000yy ar1 a全球化语境下国际中文教育与中华文化传播b专著f王桂霞著 a上海c同济大学出版社d2025.01 a349页d26cm a本书就当前热点探讨了国际中文教育和中华文化传播等问题。首先分析了语言与文化的关系、跨文化交际的内涵、中华文化传播理论,为下文的展开做好铺垫;然后阐述了国际中文教育的相关内容,并探讨了全球化语境下国际中文教育专业学生的文化传播能力培养;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全球化语境下国际中文教师的文化传播能力提升、国际中文教育传播中华文化的内容、策略;最后,以东南亚地区为案例,研究了全球化语境下的中华文化传播与中文教育案例。整体而言,全书结构清晰,语言简洁易懂,有助于读者对国际中文教育有全方位的了解。 a本书适合从事国际中文教育的教师阅读,亦可供国际中文教育专业的学生0 a汉语x对外汉语教学x教学研究0 a中华文化x文化传播x研究 aH195.3v5 aG125v5 0a王桂霞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2011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77001472100042002242150016002663301328002823330025016105170045016356060033016806900014017137010015017278010027017421164-103420250218112733.0 a978-7-5047-7778-2dCNY62.00 a20250217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中文“走出去”b专著e“一带一路”国际中文教育推广国别调研报告f付鸿彦著 a北京c中国财富出版社有限公司d2025.02 a159页d26cm a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进入新阶段,国际中文教育也面临着新的发展节点。在新时代背景下,厘清国际中文教育诸多方面所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并探索未来的发展之道,是国际中文教育当前的重要任务之一。具体来说,本书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了初步探索。一是开展了毛里塔尼亚、摩洛哥、阿尔及利亚三个代表性国家的国际中文教育状况调研,包括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对华关系情况、当地华侨华人团体与中资企业情况以及当地语言教育情况、孔子学院(课堂)及其他华文教育机构设置情况、当地大学中文教学现状调查。二是调研了法国法语联盟、德国歌德学院、西班牙塞万提斯学院及英国文化委员会等知名国际语言推广机构模式的经验,包括发展历史、组织管理、教学管理等情况。三是从国际中文教育本土化、国际中文教育市场化、国际中文教育“中文+职业技能”发展质量、国际中文教育传播力及评估等四个方面构建了国际中文教育推广策略评估模式。四是设计了国际中文教育本土化发展问卷、国际中文教育市场化问卷、国际中文教育“中文+职业技能”发展质量问卷及国际中文教育传播力问卷,开展了国际中文教育推广策略评估模式的实证研究,分析了这四个方面存在的问题与成因并提出了提升策略。五是从加快建设与推广国际中文教育标准体系、推动中文进入国际组织官方语言、完善国际中文在线教育模式、推进“中文+职业技能”教育模式、增强国际中文教育系列品牌创新与传播力、加强本土中文教师培养、探索国际中文教育市场运行模式、促进孔子学院可持续发展等八个方面提出了新时代加强国际中文教育推广的思考与建议。 a对外汉语教学研究人员1 a“一带一路”国际中文教育推广国别调研报告0 a汉语x对外汉语教学x调查报告 aH195.3v5 0a付鸿彦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577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71001472100038002182150016002563140329002723300591006013330029011926060055012216900017012767010015012938010027013081164-103520240923144249.0 a978-7-5652-4465-0dCNY53.00 a20240923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210000 ay z 000yy ar1 a“中国高校国际中文教育办学主体作用研究”研讨论文集b专著f刘宏主编 a大连c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d2024.06 a140页d26cm a刘宏,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大连外国语大学校长,教育部高等学校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俄语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主任委员,国家语委中国东北亚语言研究中心主任。研究领域为语言文化学、国际政治语言学、俄语教学法与跨文化交际、外语教育。主持和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教育部语合中心国际中文教育研究重大项目1项。 a本书是“中国高校国际中文教育办学主体作用”高端论坛论文集,共收录了来自国际中文教育领域专家、学者的40篇学术论文。论文内容涵盖了高校办学主体作用调查研究、国际中文教育课程体系建构与学科保障、孔子学院品牌形象发展、孔子学院办学质量评估、中外语言政策对比、各国中文教育发展、国际中文教育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人才培养、师资培养以及中华文化与传播课程建设等研究内容,阐述了当前关于国际中文教育领域的最新发展趋势和研究成果,介绍了高校发挥国际中文教育办学主体作用及国际中文教育教学的应用实例,为读者提供全面深入的了解,为国际中文教育领域的教学者、研究者和管理者提供新的研究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a对外汉语教学教学研究人员0 a高等学校x汉语x对外汉语教学x教学研究y中国j文集 aH195.3-53v5 0a刘宏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0926 00819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7001472100040001942150016002343300181002503330057004316060029004886900014005177110031005318010027005621164-103720250210160434.0 a978-7-5213-4846-0dCNY59.00 a20250210d2023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你真棒i4Ab专著f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组编 a北京c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d2023.10 a219页d26cm a《你真棒4A》是“你真棒”系列的4A分册,包含三个单元,每单元12课,包括“学拼音”“学词语”“说一说”“练一练”“做游戏”“学汉字”“小剧场”“看世界”“小任务”“测一测”等内容。 a本书可供阿联酋小学使用,也可供其他阿拉伯国家参考使用0 a汉语x对外汉语教学j教材 aH195.4v502a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4组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13 01312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3001472100034002002150016002343140245002503300423004953330021009186060025009396900014009647010013009787010015009917010013010068010027010191164-103820240909134644.0 a978-7-216-10907-9dCNY88.00 a20240909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420000 ay z 000yy ar1 a现代汉语实用语法研究b专著f陈俐,吴延枚,方卫著 a武汉c湖北人民出版社d2024.09 a328页d24cm a陈俐,南通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国际教育学院副院长。主要从事对外汉语教学法研究与中外文化交流研究。著《盛唐七律研究》《朝鲜时代文献所见笔谈资料汇编》,在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吴延枚、方卫,均为资深汉语语法研究专家,发表相关学术论文多篇。 a项目分为三部分,系统剖析了语法的特点与性质、词的分类、词的组合、标点符号用法等,旨在解析现代汉语较为实用的语法结构,辅助中学语文教学。作者们结合自己多年以来的汉语言教学、研究等实践,在对言语现象的分析方面,总结出应以意义内容为主,结构形式为辅的研究心得,对语法体系有继承,有发展。项目具有中学语法工具书性质,所选例词例句丰富,均出自历年中学语文教材,同时不回避难点,阐述问题,力求详尽,对中学教学与语法初学者裨益明显。 a现代汉语研究人员0 a现代汉语x语法x研究 aH195.4v5 0a陈俐4著 0a吴延枚4著 0a方卫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0912 02081nam0 2200277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060001482100038002082150016002462250031002623140802002933300584010953330021016796060019017006900012017197010015017317010015017467010015017618010027017761164-103920240913154418.0 a978-7-5227-4178-9dCNY259.00 a20240913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羌语方言研究b专著e语音 词汇f孙宏开,刘光坤,黄成龙著 a北京c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d2024.09 a282页d24cm2 a中国社会科学院老年学者文库 a孙宏开,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中国民族语言学会名誉会长、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会名誉理事。《中国的语言》主编,公开发表300多篇论文。刘光坤,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编审,参与编辑了《当代中国民族语言学家》(1989)、《藏缅语语音和词汇》(1991)、《藏缅语族语言词汇集》(1993)、《中国的语言》(2007)等著作的供稿、编辑、审稿、校对等工作。黄成龙,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民族语文》编辑部主任、研究员;中国民族语言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主持省部级及以上科研项目10余项,其中国家级项目2项,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和重大招标项目各1项。出版个人专著1部,主编和合作撰写学术著作8部;在中国大陆发表学术论文及研究报告共计90余篇,在国外及港台发表的学术论文12篇(SSCI与A&HCI有4篇)。 a本书入“选中国社会科学院老年学者文库”。羌语方言差异较大,为了完成羌语方言调查报告,作者对20世纪50-60年代普查羌语时收集的资料逐点进行复核和补充。在此基础上,对各方言土语代表点的词汇和语法进行循环比较,得出方言差异的确切数据。为了使学术界对羌语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深入描写羌语方言土语点的语音和词汇,弥补羌语方言全面介绍的不足,我们特意编写本书。本书的撰写时断时续,原计划将语法部分整理后一起出版,但由于工作量太大,一时难以完成,加之现书稿已经有很大篇幅,故先出版语音与词汇部分,语法部分将来再出版。希望本书为羌语的深度描写、羌语方言的比较乃至汉藏语的比较研究提供坚实的第一手材料。 a方言研究相关人员0 a羌语x方言研究 aH274v5 0a孙宏开4著 0a刘光坤4著 0a黄成龙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0919 01157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61001472100032002082150016002403300550002563330017008066060029008236900011008526900010008637010015008738010027008881164-104020241202113525.0 a978-7-5426-8722-7dCNY98.00 a20241202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10000 ay z 000yy ar1 a言语互动视阈下英汉语篇关联模式与机制研究b专著f原苏荣著 a上海c上海三联书店d2024.11 a283页d21cm a本书基于权威语料库,采用互动对比和系统考察法。立足互动语言学视野,对汉英8大类20小类副词性关联词语作系统对比。从搭配、标记、话语、语体差异等15个具体部分提炼英汉语言互动模式,构建语篇关联模式。重点内容包括:主要理论及其相关研究;副词性关联词语对比模式与机制;副词性关联词语搭配标记对比模式;副词性关联词语元话语对比模式;副词性关联词语人际功能对比模式;副词性关联词语逻辑关系对比模式;副词性关联词语在不同语体中的对比模式。该专著在言语互动视角下,进行英汉副关对比,创建全面系统的英汉语篇关联模式与机制,为汉外对比、英汉语教学和翻译提供指导和借鉴。 a英语研究人员0 a英语j汉语x语言学x研究 aH31v5 aH1v5 0a原苏荣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05 01254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83001472100034002302150016002643300588002803330018008685170025008866060024009116900015009357110035009508010027009851164-104120250113133113.0 a978-7-5722-9424-2dCNY68.00 a20250113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30000 ay z 000yy ar1 aTOEFL Junior考试指南b专著e全真模拟题与备考攻略f新东方国际教育培训事业部编著 a杭州c浙江教育出版社d2025.01 a352页d30cm a《TOEFLJunior考试指南全真模拟题与备考攻略》由英语专家及从事多年TOEFLJunior课堂教学的一线优秀教师根据《TOEFLJunior考试官方指南》提供的出题思路、解题方法、备考策略以及真题样题编写而成。全书包含备考攻略及模拟题两部分,备考攻略部分涵盖了TOEFLJunior考试介绍、考试优势、备考建议以及本书使用指南。模拟题部分共包含5套完整的TOEFLJunior模拟试题,每套模拟题都分为三个部分:听力理解、语言形式和意义,以及阅读理解。这三部分中的每一部分都包含不同数量的段落和42个问题。这些段落和问题的编写在风格和难度上与TOEFLJunior考试的实际段落和问题相似。全书试题均配有详细答案解析和听力原文,方便考生查缺补漏。 aTOEFL学习人员1 a全真模拟题与备考攻略0 aTOEFLj自学参考资料 aH310.41v502a新东方国际教育培训事业部4编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16 01798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3001472100034001902150016002243140748002403300463009883330011014516060035014626900015014977010017015128010027015291164-104220241210163624.0 a978-7-302-67601-0dCNY72.00 a20241209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大学英语四级综合教程b专著f范丽娜主编 a北京c清华大学出版社d2024.11 a233页d26cm a范丽娜,博士研究生、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湖南文理学院优秀教师、省青年骨干教师,曾获省级教学竞赛一等奖,省级教学能手,获省教学成果三等奖、省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主持省级一流课程、省级课题8项,出版专著6部、教材1部,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5篇发表在CSSCI期刊上。刘锋,博士研究生、教授,硕士生导师,主持国家课题1项、教育部课题1项,省级课题5项,出版专著1部、教材1部,发表论文20余篇。李忠民,博士研究生、讲师。主持省级课题2项,获省级教学比赛二等奖3项,指导学科竞赛获省级一等奖1项,发表论文10余篇。周榕,湖南文理学院教师鲍静,湖南文理学院教师田芝,湖南文理学院教师曾洁,湖南文理学院教师施莹莹,湖南文理学院教师雷莺莺,湖南文理学院教师刘卫红,湖南文理学院教师胡兰,湖南文理学院教师戴黎黎,湖南文理学院教师彭菁菁,湖南文理学院教师覃朗,湖南文理学院教师。 a《大学英语四级综合教程》重点关注学生对于国家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备考和应试的需要,以考促教,以考促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以期充分满足我国高校非英语专业学生的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应试需求和学习需求。本教程充分把握英语应试能力培养的渐进性,合理安排教学内容,重视实践操练,学用结合,逐步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本教材内容兼具工具性与人文性,教学目标兼顾英语应用能力和综合文化素养的培养,能够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快速提高语言能力、系统性地掌握应试技巧。 a大学生0 a大学英语水平考试j自学参考资料 aH310.42v5 0a范丽娜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12 01041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39001472100034001862150016002203300473002363330017007096060029007266900012007557010017007678010027007841164-104420241115140119.0 a978-7-5689-4882-1dCNY69.00 a20241115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500000 ay z 000yy ar1 a英语语法导航笔记b专著f陶彦庆主编 a重庆c重庆大学出版社d2024.11 a324页d26cm a本书是为所有阶段的英语学习者和有英语考试需求的学生编写,一方面是为了让英语学习者拥有更完善而成体系的英语语法系统,另一方面是为了给英语学习者提供一本可以快速查找语法和解决语法问题的工具书。本书共设有九个章节,前八个章节是帮助读者从名词结构、动词结构和介词结构的基础上搭建一个基础体系,再引入修饰用词,最后是逻辑衔接和句式升级;最后一个章节主要通过学习帮助读者形成地道的英文思维方式。本书强调实用性和指导性,提供了大量经典的例子,旨在帮助读者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情境中。 a英语学习人员0 a英语x语法j自学参考资料 aH314v5 0a陶彦庆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121 01688nam0 220028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3001472100034002002150016002343140209002503140167004593300615006263330021012416060041012626900014013036900012013176900014013297010015013437010013013588010027013711164-104520240905113850.0 a978-7-310-06630-8dCNY68.00 a20240905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20000 ay z 000yy ar1 a不可儿戏b专著e英语名剧名译赏析f欧光安,杜莹著 a天津c南开大学出版社d2024.08 a324页d21cm a欧光安,石河子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教授,出版了《主题·民族·身份——叶芝诗歌研究》、《借鉴与融合——叶芝诗学思想研究》、《文言与白话——现代英汉翻译个案研究》三部专著和编著《东海西海英语名诗名译赏鉴》。 a杜莹,天津大学文学硕士,石河子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阿伯丁大学访问学者。近年主持厅局级项目一项,参与专著和编著各一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大学英语》团队主要成员。 a本著作选取十部经典英语戏剧的名家译作进行研究,结合翻译评论及翻译理论,探究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体现的翻译策略和翻译思想,通过赏析来阐述翻译理论在名家译作中的体现。在选取研究文本时,注重译文的影响力和译者的翻译历程,选取的均为有分量的名家名译为研究对象,将翻译理论和翻译实践的视域相融合,试图拓宽翻译研究的领域,并为研究者探讨名篇名译和著名翻译家的翻译行为提供了理论视角,同时能为翻译教学提供服务。本稿的主题为“英语名剧名译赏析”,稿件选取了自民国初年至当代的名家译作,作品大多耳熟能详。稿件着眼点在于“赏析”,欣赏的是名家手中的译文精妙于何处,分析的是名家如何处理文字信息,对今天的翻译理论研究与实践有何借鉴之处。 a文学翻译研究人员0 a英语x戏剧x文学翻译x文学欣赏x研究 aH315.9v5 aI046v5 aJ805.1v5 0a欧光安4著 0a杜莹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0912 01170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13001001020015001131050018001281060006001462000037001522100038001892150016002273300597002433330021008406060021008616900014008827010017008968010027009131164-104620240919140335.0 a978-7-5760-4897-1dCNY49.00 a20240919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aeng aCNb310000 ay z 000yy ar1 a汉英对比与翻译b专著f王建国主编 a上海c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d2024.01 a164页d24cm a本教材主要内容将采纳汉英对比与翻译的优势内容,吸取其最近发展的内容,最终把汉英对比研究成果与翻译实践真正结合起来。教材将克服传统教材汉英对比与翻译实践有所脱节且不够体系化的缺点,因此将较大程度上推进汉英对比研究对翻译实践的指导力,从而带来较好的市场前景。宏观上比较汉英思维方式、审美方式与翻译,中观上比较汉英语用方式与翻译,微观上汉英语言表达方式与翻译。汉英对比对翻译实践的指导将更有体系性,加强理据性分析,指导意义更为明显。本书区分了翻译角度的汉英对比与翻译和汉英对比角度的汉英对比与翻译,基于意义翻译提出了翻译共性,探讨了不同文体翻译的共性与个性,并从意义对比角度,丰富了汉英差异的认识。 a英语翻译研究人员0 a英语x翻译j教材 aH315.9v5 0a王建国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0926 01751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5001472100042002022150015002443140391002593300641006503330075012916060029013666900014013957010017014097010015014267010017014418010027014581164-104720250107134600.0 a978-7-5229-2346-8dCNY46.80 a20250107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英语口译技巧与实践b专著f张小花,赵丹,孙圆媛主编 a北京c中国纺织出版社有限公司d2025.01 a97页d24cm a张小花教授,硕士研究生学历,毕业于西安工业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中共党员,主讲英语口译等课程。研究领域,英语翻译。荣获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陕西赛区一等奖,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高教文科组三等奖,外研社“教学之星”大赛全国总决赛三等奖;陕西省教育工委“巾帼英雄”称号。先后赴台湾文化大学、台湾明新科技大学、德国达姆施塔特工业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访问或研修并担任参访团随行口译员。 a介绍了英语口译各项技巧及训练方法,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解与循序渐进的配套练习,帮助口译专业学生及口译爱好者锤炼口译技能,提高口译水平。书中不仅引用了专业的术语及概念,还列举了大量口译实例,同时涵盖来自不同领域的口译材料,将其作为学习者的实践素材,有效帮助学习者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英语口译技巧为主线编写,共十章,首章为口译概述,从理论上系统巩固口译的类型、特点、过程、标准等知识;第二章至第十章每章围绕一个口译技巧展开论述,每章设有针对性练习并配有录音(扫码听音),以专题形式拓展口译常见的实际运用话题,如经贸合作、人文交流等。本书架构具有系统性、操作性、实践性和自主性,合适口译专业师生及外语翻译证书考试备考、从事口译工作的人员参考使用。 a本书适合口译专业师生及外语翻译证书考试备考、从事口译工作的人员参考使用0 a英语x口译j自学参考资料 aH315.9v5 0a张小花4主编 0a赵丹4主编 0a孙圆媛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09 01007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13001001020015001131050018001281060006001462000050001522100042002022150016002443300415002603330021006756060021006966900014007177010019007318010027007501164-104820250123133822.0 a978-7-5176-1147-9dCNY88.00 a20250123d2025 em y0chiy50 ea1 achiceng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杂感自译e注释与解析h第3辑b专著f(澳)林巍著 a北京c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d2025.02 a678页d21cm a该书收录作者的20余篇文章及其英文翻译。作者根据文章及其译文的难易程度,以及翻译时涉及的翻译方法和翻译理论,将文章分为“一般注释篇”和“深度解析篇”两类。“一般注释篇”选取文章中的翻译难点、长难句等进行分析,讲解翻译方法和技巧;“深度解析篇”则从篇章翻译的角度出发,讲解相关的翻译理论和历史背景等。书中文章和译文大多是作者所独创,力求做到思想性、知识性、可读性和翻译理念与技巧相结合,给读者带来不一样的阅读感受。 a英语翻译研究人员0 a英语x翻译x研究 aH315.9v5 0c(澳)a林巍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06 01158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5001472100030002022150016002323140129002483300431003773330013008086060041008216900014008627010013008768010027008891164-104920240626145101.0 a978-7-5193-0959-6dCNY60.00 a20240626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与学习共同体研究b专著f李伟著 a北京c群言出版社d2024.06 a160页d24cm a李伟,女,衡水学院,讲师。毕业于燕山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英语教学。 a教师在专业生涯的成长过程中,不仅需要新技能、新理念,更需要持续发展的动力。把专业发展和专业学习共同体结合起来推动大学英语教师专业成长,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和路径。本书主要从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学习共同体、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问题与影响因素、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与反思性教学、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与信息素养提升、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问题与影响因素、大学英语教师学习共同体建构路径等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系统地论述。 a高校师生0 a高等学校x英语x教师x师资培养x研究 aH319.3v5 0a李伟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0703 01433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13001001020015001131050018001281060006001462000059001522100034002112150016002452250049002613140199003103300531005093330017010406060047010576900015011047110033011198010027011521164-105020240717102651.0 a978-7-111-76133-4dCNY68.00 a20240717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aeng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考研英语词汇分类闪记b专著f优路教育考研命题研究组编著 a北京c机械工业出版社d2024.05 a318页d26cm2 a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英语魔冲鸭系列丛书 a优路教育成立于2005年,主要从事职业考试培训和职业技能提升培训服务,业务涵盖建筑工程、消防安全、医药卫生、财税金融、教资招教、经济管理、康养技能、法律考试、公务员考试、四六级考研、继续教育等领域。 a本书旨在通过考研写作和阅读话题进行分类,达到单词快速记忆的效果。全书内容详实,词汇分类记忆,由点到面;生动有趣,单词记忆变得轻松愉快。第一部分是写作话题分类记词,增加同类替换词,结合写作高分例句,强化记忆,并配套写作例句的讲解课程。第二部分是真题中常考的阅读话题分类记词,力求把握好一类词,把握好一类真题文章,结合话题从考纲中精心挑选核心单词,并把核心单词分成单元小组,方便利用碎片时间背单词。同时,全书结合真题,提供核心单词的核心含义、必备短语和真题例句,加深词汇记忆,提升记忆效率。按照本书的方法记忆词汇,会让你事半功倍。 a研究生类教材0 a英语x词汇x研究生x入学考试j自学参考资料 aH319.34v502a优路教育考研命题研究组4编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0724 01490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5001472100038001922150016002303140148002463300716003943330009011106060043011196900015011627010017011777010015011948010027012091164-105120250218095621.0 a978-7-313-32216-6dCNY58.00 a20250218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10000 ay z 000yy ar1 a职场英语应用文书b专著f马亚丽,张凤主编 a上海c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d2025.01 a208页d26cm a马亚丽,苏州高博软件技术职业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担任副教授、副院长,主要研究方向为英语写作、英语口译、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研究,已出版相关教程2部。 a本书是一部为高职院校各专业学生编写的公共课教程。全书主要内容包括求职类英文写作以及职场业务类英文写作等,主要包括:求职信、简历;职场日常email;日常行政文书(会议通知、会议记录、备忘录等);业务项目文书(项目计划、方案、实施报告等);客户管理文书;技术支持文书,等等。本教材在内容上进行了大胆创新,不再拘泥于传统的写作体裁,而是针对各专业学生的就业及职场需求,选取最实用的内容进行编写。内容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兼强;学生可在教师指导下,根据自我需求进行个性化写作研习与训练。在选材上以现实情境中国际市场上中小型企业所呈现的自然语料为主,以在满足高职类高校大学英语教学中项目化、情景化教学改革的需要的同时,有效服务于广大业界对高职类毕业生职场英语应用文书写作能力的需求,真正做到“学以致用、以用活学;用而写之、写则能用”。 a高职0 a英语x应用文x写作x高等职业教育j教材 aH319.36v5 0a马亚丽4主编 0a张凤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089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13001001020015001131050018001281060006001462000044001522050008001962100034002042150016002383000033002543300433002873330021007206060035007416900015007767010017007918010027008081164-105220250219143118.0 a978-7-5664-2557-7dCNY28.00 a20250219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aeng aCNb340000 ay z 000yy ar1 a阅读拓展第2册学生用书b专著f朱玲麟主编 a2版 a合肥c安徽大学出版社d2025.01 a150页d26cm a新开端英语专业基础课系列教材 a本书在安徽省高等学校“十一五”规划教材的基础上修订,为英语专业泛读教材。第2册侧重专业进阶知识,单元主题包括校园安全、影视、时尚等,共10个单元,每单元围绕一个题材和一个阅读技巧展开,提供3篇阅读材料。文章大多选自英语国家近年来出版的图书、知名杂志和网站,长度适中,难度相宜。本书合理设计课堂练习和课外活动,有针对性地训练学生的阅读技能。练习中安排了适量的口语和写作活动,有利于整合学生语言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a高校英语专业师生0 a英语x阅读教学x高等学校j教材 aH319.37v5 0a朱玲麟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042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13001001020015001131050018001281060006001462000040001522050008001922100034002002150016002343300437002503330021006876060035007086900015007437010015007588010027007731164-105320250219143149.0 a978-7-5664-2804-2dCNY49.90 a20250219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aeng aCNb340000 ay z 000yy ar1 a阅读拓展(4)学生用书b专著f王敏主编 a2版 a合肥c安徽大学出版社d2025.01 a268页d26cm a本书在安徽省高等学校“十一五”规划教材的基础上修订,为英语专业泛读教材。第1册侧重专业基础知识,单元主题包括大学生活、娱乐、体育健康等,共12个单元,每单元围绕一个题材和一个阅读技巧展开,提供3篇阅读材料。文章大多选自英语国家近年来出版的图书、知名杂志和网站,长度适中,难度相宜。本书合理设计课堂练习和课外活动,有针对性地训练学生的阅读技能。练习中安排了适量的口语和写作活动,有利于整合学生语言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a高校英语专业师生0 a英语x阅读教学x高等学校j教材 aH319.37v5 0a王敏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612nam0 2200277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4001472050008001912100038001992150016002372250023002533140285002763300635005613330013011966060053012096900015012627010015012777010015012928010027013071164-105420250116134112.0 a978-7-5446-8397-5dCNY45.00 a20250116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10000 ay z 000yy ar1 a视听阅读3教师用书b专著f刘芹,张乐主编 a2版 a上海c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d2025.01 a109页d26cm2 a全新版大学进阶英语 a刘芹,三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理工大学外语学院院长兼上海公共外交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兼任教育部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上海市境外教材审查评价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高校外语学科发展联盟理工类院校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等。张乐主编,上海理工大学外语学院副院长、公共英语教研中心主。 a本书严格遵照《大学英语教学指南(2020版)》中的基础目标和提高目标,选用ReadingExplorer(3rdedition)中的视听和阅读素材,在保留原有素材原汁原味的语言特色的基础上,增加中国视角,凸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帮助学生提升英语阅读能力和综合能力,开拓国际视野,坚定文化自信。本书共8个单元,视听结合,循序渐进,结构清晰,单元起始是导入性的问题,主题内容分三大板块:Reading、Video、IntegratedPractice,全书最后设有生词表。教师用书提供了丰富的教学指导和参考,有利于教师更好地理解、掌握和使用教材内容。各单元均包含背景知识、学习重点、视频文字以及所有练习的参考答案,便于教师更加系统地进行教学设计,提升教学效果。本册为教师用书。 a高校师生0 a英语x听说教学x阅读教学x高等学校j教学参考资料 aH319.39v5 0a刘芹4主编 0a张乐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23 01609nam0 2200277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13001001020015001131050018001281060006001462000044001522050008001962100038002042150016002422250023002583140285002813300635005663330013012016060045012146900015012597010015012747010015012898010027013041164-105520250116134138.0 a978-7-5446-8396-8dCNY55.00 a20250116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aeng aCNb310000 ay z 000yy ar1 a视听阅读3学生用书b专著f刘芹,张乐主编 a2版 a上海c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d2025.01 a109页d26cm2 a全新版大学进阶英语 a刘芹,三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理工大学外语学院院长兼上海公共外交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兼任教育部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上海市境外教材审查评价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高校外语学科发展联盟理工类院校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等。张乐主编,上海理工大学外语学院副院长、公共英语教研中心主。 a本书严格遵照《大学英语教学指南(2020版)》中的基础目标和提高目标,选用ReadingExplorer(3rdedition)中的视听和阅读素材,在保留原有素材原汁原味的语言特色的基础上,增加中国视角,凸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帮助学生提升英语阅读能力和综合能力,开拓国际视野,坚定文化自信。本书共8个单元,视听结合,循序渐进,结构清晰,单元起始是导入性的问题,主题内容分三大板块:Reading、Video、IntegratedPractice,全书最后设有生词表。教师用书提供了丰富的教学指导和参考,有利于教师更好地理解、掌握和使用教材内容。各单元均包含背景知识、学习重点、视频文字以及所有练习的参考答案,便于教师更加系统地进行教学设计,提升教学效果。本册为学生用书。 a高校师生0 a英语x听说教学x阅读教学x高等学校j教材 aH319.39v5 0a刘芹4主编 0a张乐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23 01599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37001472050008001842100038001922150016002302250019002463140233002653300722004983330025012206060031012456900015012767010015012918010027013061164-105620241230114100.0 a978-7-5446-8379-1dCNY45.00 a20241230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10000 ay z 000yy ar1 a理工英语读写教程b专著f刘芹主编 a2版 a上海c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d2024.01 a109页d26cm2 a新工科英语系列 a刘芹,上海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高校外语学科发展联盟理工类院校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上海市境外教材审查评价专家委员会委员,上海市外文学会副会长,上海市科技翻译学会副理事长等。 a全书共十单元,聚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航天科学、神经科学等十个理工科前沿专业。每单元按照学术英语学习过程中的“思·读·写”三步骤,分为AcademicThinking、AcademicReading、AcademicWriting三大板块。AcademicThinking充分体现了本教材与思政元素的融合,既普及学科专业知识,又着眼当代中国社会和科技发展成就,引导学生讨论和思考与单元主题相关的学术议题;AcademicReading围绕一篇主题相关论文展开,从话题引入、主题讨论、结构分析、词汇构建等多方面帮助学生掌握理工类学术篇章的基本要素;AcademicWriting旨在增强学生的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意识,帮助学生通过针对性练习熟悉学术语篇文体特征和写作技巧,学会撰写规范的学术语篇和段落讲授学术写作技巧,其中TextualWritingSkills侧重如何谋篇布局,SententialWritingSkills则侧重实用表达。 a理工学术英语研究人员0 a英语x阅读教学x写作j教材 aH319.39v5 0a刘芹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02 01125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13001001020015001131050018001281060006001462000047001522100034001992150016002333300483002493330021007326060025007536900015007787010017007937010017008107010017008278010027008441164-105720241029152427.0 a978-7-5768-3060-6dCNY58.00 a20241029d2023 em y0chiy50 ea0 achiaeng aCNb220000 ay z 000yy ar1 a思辨英语b专著f陈蔚萍,余丹丹,韩国军主编 a长春c吉林大学出版社d2023.12 a374页d26cm a本教材以话题为依托,将思辨能力的培养贯穿于英语的听说读写之中,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和使用英语。课程关注英语能力和思辨技能的培养,包含课程导入和七个按照思辨技能由低到高进行排序的单元话题,内容涉及汉字文化、健康生活、家庭教育、地铁交通、人与自然、媒体新闻、职业规划。每个单元秉承“学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将单元板块设计为学习导入、视听与思辨、阅读与思辨、写作与思辨、学习总结。而且,每个单元都设有单元测试和项目作业,用于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查漏补缺,全面提升学生的英语水平和思辨能力。 a高校英语专业师生0 a英语x高等学校j教材 aH319.39v5 0a陈蔚萍4主编 0a余丹丹4主编 0a韩国军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031 01416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13001001020015001131050018001281060006001462000088001522100034002402150016002743140205002903300567004953330017010626060023010796900014011027110031011168010027011471164-107820250212131259.0 a978-7-218-17718-2dCNY65.80 a20250212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aeng aCNb440000 ay z 000yy ar1 a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A类(研究生)历年真题详解与标准预测b专著f未来教育教学与研究中心编 a广州c广东人民出版社d2024.07 a295页d29cm a未来教育教学与研究中心是一家专门从事教育产品策划、研发、销售的高新知识企业。本中心拥有着专业的教师团队,与外文社、电子工业、人民邮电、电子科技大学等多个大型国家出版社合作,每年累积为数万余名考生服务。 a这是一本针对全国大学生竞赛的辅导书。本书精选了最近几年全国大学生竞赛初赛及决赛的真题,以及标准预测试卷。其中,历年真题包括8套真题,均给出详细的答案解析以及参考译文:听力部分除了提供答案外,还配有录音材料,所有录音材料均由外籍专家朗读;词汇与语法均有答案及解析,帮助考生熟悉重点词汇与语法知识,触类旁通;完形填空及阅读理解均有详解和全文翻译,有助于考生从整体上把握全文;翻译、改错、智力测试均配有详细的解析,帮助考生理解;写作部分配有高分范文、写作点金及高频词汇。标准预测试卷包含2套,根据最新的大纲内容及命题趋势进行编写,并给出答案解析,方便考生阅读,掌握重点。 a研究生类教材0 a英语x研究生j题解 aH319.6v502a未来教育教学与研究中心4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13 01418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13001001020015001131050018001281060006001462000090001522100034002422150016002763140205002923300561004973330021010586060025010796900014011047110031011188010027011491164-107920250212131400.0 a978-7-218-17719-9dCNY65.80 a20250212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aeng aCNb440000 ay z 000yy ar1 a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B类(英语专业)历年真题详解与标准预测b专著f未来教育教学与研究中心编 a广州c广东人民出版社d2024.07 a295页d29cm a未来教育教学与研究中心是一家专门从事教育产品策划、研发、销售的高新知识企业。本中心拥有着专业的教师团队,与外文社、电子工业、人民邮电、电子科技大学等多个大型国家出版社合作,每年累积为数万余名考生服务。 a这是一本针对全国大学生竞赛的辅导书。本书精选了最近几年全国大学生竞赛初赛及决赛的真题,以及标准预测试卷。历年真题包括8套真题,均给出详细的答案解析以及参考译文:听力部分除了提供答案外,还配有录音材料,所有录音材料均由外籍专家朗读;词汇与语法均有答案及解析,帮助考生熟悉重点词汇与语法知识,触类旁通;完形填空及阅读理解均有详解和全文翻译,有助于考生从整体上把握全文;翻译、改错、智力测试均配有详细的解析,帮助考生理解;写作部分配有高分范文、写作点金及高频词汇。标准预测试卷包含2套,根据最新的大纲内容及命题趋势进行编写,并给出答案解析,方便考生阅读,掌握重点。 a高校英语专业师生0 a英语x高等学校j题解 aH319.6v502a未来教育教学与研究中心4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13 01971nam0 220028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13001001020015001131050018001281060006001462000159001522100040003112150016003513140510003673300555008773330017014326060023014496900015014727010017014877010031015047010043015357010031015787010045016098010027016541164-108020250108132906.0 a978-7-5213-6044-8dCNY60.00 a20250107d2025 em y0chiy50 ea1 achicfre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focus法语语法进阶训练b专著eA1 A2 B1f石晶丹,(法)安妮·阿克于兹,(法)贝尔纳黛特·巴泽勒-沙马埃,(法)若埃尔·博南方,(法)玛丽-弗朗索瓦丝·奥恩-格利曼编著 a北京c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d2025.01 a223页d26cm a石晶丹,北京城市学院法语系教师,讲师。毕业于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师承王明利教授,研究方向为法语交际语言学,法语教学法。先后编写了国家开放大学教材《法语入门》,《初级法语》《中级法语》,《中国成语故事》(中法对照版)。其中《中级法语》教材获得2023年北京市优质本科教材。为《初级法语》和《中级法语》录制了时长约为1000分钟的视频课程。其录制的微课获得第二届高教社杯微课大赛北京赛区二等奖。安妮·阿克于兹,贝尔纳黛特·巴泽勒-沙马埃,若埃尔·博南方,玛丽-弗朗索瓦丝·奥恩-格利曼均为法国Hachette出版集团资深签约作者。 a《focus法语语法进阶训练A1 A2 B1》是一本面向A1-B1级别的法语语法练习册,由14个章节构成,包括动词,名词,形容词,句子结构,代词,动词的其他语式,复杂句等,同时每章下设不同单元,全书共有82个单元。每单元内容通过由易到难、循序渐进、讲练结合的三个教学环节展开。观察导入环节旨在帮助学生通过图片直观地理解语法内涵。规则讲解环节聚焦语法规则、普遍用法、特殊用法、特殊变化及发音等具体语法知识。实践练习环节帮助学习者及时巩固所学语法知识,完成相关练习。除了每单元后的及时训练之外,每章最后附有总结练习,加深学生对动词时态、语式、词汇用法、句子结构等的理解与应用。 a语法研究人员0 a法语x语法j习题集 aH324-44v5 0a石晶丹4编著 1c(法)a阿克于兹b安妮4编著 1c(法)a沙马埃b贝尔纳黛特·巴泽勒4编著 1c(法)a若埃尔·博南方4编著 1c(法)a奥恩-格利曼b玛丽-弗朗索瓦丝4编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09 01728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65001472100042002122150016002542250017002703140403002873300659006903330017013496060019013666900014013857010017013997020019014168010027014351164-108120241120103057.0 a978-7-5327-9804-9dCNY58.00 a20241120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10000 ay z 000yy ar1 a法语经典课文选读i高级b专著h上f曹德明主编g王圆圆分册主编 a上海c上海译文出版社有限公司d2025.01 a203页d26cm2 a世界经典阅读 a曹德明,教授、博士生导师,原上海外国语大学校长,教育部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法语组组长,中国法语教学研究会会长,世界法语教师联合会亚太委员会副会长。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法国教育金棕榈军官级勋章。发表学术论文三十余篇,出版论著、教材、辞书等十多部,译作二十部。王圆圆,法语语言文学博士,上海外国语大学法语系讲师。个人译著有《痴愚百科全书》《我们的西藏》等,参与编写教材、教辅若干。 a世界经典课文选读(法语)共分为初级、中级、高级三个级别,每个级别分上下两册,共六册书。每册图书从众多法语经典书籍、教材中遴选相应级别的选段,按照主题分成7个单元,涵盖文学、法国文化、科技、青年、学生生活、健康等方面文章,内容丰富,语言地道,让学生在练习阅读的同时,获得新知。每篇文章由资深教师编写导读、注释、练习、答案,方便师生课堂使用或读者自学。初级对应欧标A1-A2水平读者,选段篇幅较短,内容相对更贴近日常生活,练习的形式更加直观,比如连线题等;中级对应欧标B1水平读者,选段内容较初级有难度提升,练习的形式以问答为主;高级对应欧标B2水平读者,选段内容篇幅相对长,以段篇形式为主,内容除了文学作品,包含一些社会评论、公开演讲等,注释采用法法和法汉双解的形式。 a法语研究人员0 a法语x语言读物 aH329.4v5 0a曹德明4主编 0a王圆圆4册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121 01504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13001001020015001131050018001281060006001462000097001522100040002492150015002893140307003043300463006113330017010746060017010916900014011087010029011227010031011517010029011828010027012111164-108220250106135103.0 a978-7-5213-5998-5dCNY45.00 a20250102d2025 em y0chiy50 ea1 achicfre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totem大家的法语3练习册iB1b专著f(法)玛丽娜·安捷,(法)科琳娜·布里扬,(法)索菲·埃里克编著 a北京c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d2025.01 a96页d29cm aMarine Antier,法语外语培训师,参编totem、texto、Cosmopolite、Alter Ego+、Adomania等多套知名法语外语教材。Corina Brillant,埃及学家,任教于巴黎法语联盟,编写法语外语教材Et toi2至4册的教师用书、参编Et toi 4和Nouvel Edito。Sophie Erlich,法语外语培训师,参编totem、texto、Adomania等多套知名法语外语教材。 a《totem大家的法语3练习册B1》为学生用书配套用书,对应学生用书的学习进程和结构。练习册通过丰富多样的练习——听力理解和阅读理解练习、语法练习、词汇练习、语音练习、交际练习,巩固所学知识。单元末尾配有小结。“大家的法语”(Totem)是继“你好!法语”(Le Nouveau taxi)之后,又一套本土化改编、面向零起点二外法语学习者的多媒体综合教程。全系列共分三级,分别对应欧洲语言共同参考框架A1、A2、B1三个语言水平等级,包含学生用书、练习册、同步学习手册,提供教学资源包的网络下载。 a法语研究人员0 a法语j习题集 aH329.6v5 1c(法)a安捷b玛丽娜4编著 1c(法)a布里扬b科琳娜4编著 1c(法)a埃里克b索菲4编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09 01436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13001011020015001141050018001291060006001472000093001532100034002462150014002803140130002943300572004243330017009966060029010136900012010427010029010547010037010837010023011208010027011431164-108320241111153504.0 a978-7-5765-1388-2dCNY128.00 a20241111d2024 em y0chiy50 ea1 achicger aCNb310000 ay z 000yy ar1 a欧标德语系列教程b专著f(德)苏珊·考夫曼,(德)克里斯蒂安娜·莱姆克,(德)卢茨·罗尔曼编著 a上海c同济大学出版社d2024.10 a3册d21cm a苏珊·考夫曼(Susan Kaufmann),德国人,女,著有多部德语学习教材和练习书,如,如,Berliner Platz3(NEU)(《柏林广场3(新版)》)等。 a《柏林广场(修订版)》是一套从德国引进、在《柏林广场(新版)》基础上修订的原版教材,专门为想要尽快融入德国日常生活或者参加德福考试和获取欧洲语言证书的德语学习者而编写。目前共引进A1、A2、B1和B2四套教材。每一套教材包含12个单元,每一个单元的主题都取材于德语国家的日常生活、学习或工作场景,内容丰富实用,配图生动有趣,分别从阅读理解、听力理解、书面表达和口语表达四个方面提高学习者的德语能力。本书可供已有欧标德语A2基础的学习者使用,包括学生用书、练习用书与词汇手册三册,听力音频可在布谷德语课官网(class.tongjideyu.com)或同济德语APP获取;本书另配有教师手册,可以帮助教师备课。 a德语学习人员0 a德语x词汇j自学参考资料 aH333v5 1c(德)a考夫曼b苏珊4编著 1c(德)a莱姆克b克里斯蒂安娜4编著 0c(德)a罗尔曼4编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114 01357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61001472100040002082150016002483140199002643300500004633330017009636060025009806900012010057010015010177010017010327010015010498010027010641164-108420250106134508.0 a978-7-5213-5949-7dCNY65.00 a20250103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外研社德汉双解德语学习词典b专著f王潇,李磊磊,李雯编译 a北京c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d2025.01 a656页d21cm a王潇,德语翻译,外研社作者,主要作品为《德汉双解德语学习词典》。李磊磊,德语翻译,外研社作者,主要作品为《德汉双解德语学习词典》。李雯,德语翻译,外研社作者,主要作品为《德汉双解德语学习词典》。 a《外研社德汉双解德语学习词典》采用德国新的正字法,收录词目约8000条,对词目的解释简单易懂,并加以具体的例句解释说明词目的正确用法;同时,保留了原有的德语释义,有利于学习者对比学习,更准确地掌握词汇。其中,400多条词目附有插图,直观形象,大大有助于学习者对单词的理解与记忆。词典在一些重要的词目之后编排了与构词法相关的内容,使学习者能够举一反三,不仅学习到新的单词,更能掌握一种科学的学习方法。同时,本词典也充分考虑到将要参加德语考试的学习者的需要,书中加点的单词是Zertifikat Deutsch所要求的词汇。 a德语学习人员0 a德语j汉语j双解词典 aH336v5 0a王潇4编译 0a李磊磊4编译 0a李雯4编译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09 01431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13001011020015001141050018001291060006001472000087001532100034002402150014002743140141002883300572004293330017010016060017010186900014010357010029010497010029010787010031011078010027011381164-108520241111153554.0 a978-7-5765-1389-9dCNY128.00 a20241111d2024 em y0chiy50 ea1 achicger aCNb310000 ay z 000yy ar1 a欧标德语系列教程b专著f(德)埃娃·哈斯特,(德)苏珊·考夫曼,(德)安娜·皮拉斯基编著 a上海c同济大学出版社d2024.12 a3册d29cm aEva Harst(艾娃·哈斯特),女,参与编写《柏林广场》系列教材,主要编写B2教材以及各教材中的《Deutsch im Alltag》和《Treffpunkt Beruf》一册。 a《柏林广场(修订版)》是一套从德国引进、在《柏林广场(新版)》基础上修订的原版教材,专门为想要尽快融入德国日常生活或者参加德福考试和获取欧洲语言证书的德语学习者而编写。目前共引进A1、A2、B1和B2四套教材。每一套教材包含12个单元,每一个单元的主题都取材于德语国家的日常生活、学习或工作场景,内容丰富实用,配图生动有趣,分别从阅读理解、听力理解、书面表达和口语表达四个方面提高学习者的德语能力。本书可供已有欧标德语B1基础的学习者使用,包括学生用书、练习用书与词汇手册三册,听力音频可在布谷德语课官网(class.tongjideyu.com)或同济德语APP获取;本书另配有教师手册,可以帮助教师备课。 a德语学习人员0 a德语j习题集 aH339.6v5 1c(德)a哈斯特b埃娃4编著 1c(德)a考夫曼b苏珊4编著 1c(德)a皮拉斯基b安娜4编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114 01866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13001001020015001131050018001281060006001462000085001522100040002372150016002773000029002933140580003223300533009023330027014356060035014626900015014977010015015127010046015278010027015731164-108620241224150748.0 a978-7-5213-5941-1dCNY68.00 a20241220d2024 em y0chiy50 ea1 achicspa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加泰罗尼亚语口语入门b专著f孙巍,(西)安娜·图德拉·伊桑塔(AnnaTudelaIsanta)编著 a北京c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d2024.12 a216页d26cm a非通用语口语入门系列教材 a孙巍,博士毕业于巴塞罗那自治大学,现为北京外国语大学西班牙语葡萄牙语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翻译理论与实践,中文、西班牙语和加泰罗尼亚语语言对比研究。在SSCI、A&HCI、ESCI等国际期刊发表多篇论文。安娜·图德拉·伊桑塔(Anna Tudela Isanta),博士毕业于庞培法布拉大学,现为英国开放大学讲师。她的研究方向包括加泰罗尼亚语和西班牙语的外语教学、社会语言学和接触语言学。她曾于2016年至2019年在北京外国语大学工作,是首位在该校开设加泰罗尼亚语和加泰罗尼亚文化课程的老师。她是多语言、话语和交流研究中心(MIRCo)及加泰罗尼亚语外语教学研究协会(SERCLE)的成员,多次参加相关国际会议,发表多篇论文。 a《加泰罗尼亚语口语入门》为加泰罗尼亚语口语入门级教材。内容包括语言概况单元、正文单元及附录三大部分。语言概况单元简要介绍加泰罗尼亚语语言概况及语音等。正文单元含常用句、对话、语言文化知识、文化讲解等板块。常用句、对话采用外汉对照形式;语言文化知识及文化讲解采用汉语讲解,介绍语法、语用。教材精选日常口语交际中的高频场景,包括礼仪礼节、社会交往、态度表达、海外之旅、电话往来、酒店住宿、校园生活、拜访做客、逛街购物、网络购物及收发快递、餐厅就餐、休闲娱乐、身体健康等14个主题,基本覆盖日常生活中的各类交际需求。附录设有常用词汇表。 a泰罗尼亚语口语学习人员0 a西班牙语x口语x高等学校j教材 aH349.32v5 0a孙巍4编著 0c(西)a伊桑塔c(Isanta, Anna Tudela)4编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26 01345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1001472100038001882150016002262250027002423300747002693330019010166060017010356900011010527010013010638010027010761164-108920250217094416.0 a978-7-5772-1403-0dCNY88.00 a20250217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420000 ay z 000yy ar1 a《老乞大谚解》谚文研究b专著f朱炜著 a武汉c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d2025.01 a395页d26cm2 a高校外语教育与研究文库 a《老乞大》是元末明初以当时的北京话为标准音而编写的专供朝鲜人学汉语的课本。“老乞大”即“中国通”的意思。《老乞大》全书采用会话形式,记述了几个高丽商人到中国经商,途中遇到一中国商人后结伴同行的经历,以及到大都(北京)等地从事交易活动的全过程。其情节连贯,内容广泛,涉及旅行、交易、契约、宴饮等各个方面,是研究元明清时期北方汉语最直接的材料。《老乞大谚解》是其朝鲜语译本,由中宗时期译官崔世珍翻译,是研究汉语和朝鲜语的珍贵资料。《〈老乞大谚解〉谚文研究》是作者“《老乞大》《朴通事》系列研究”之二。全书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言,介绍《老乞大谚解》的基本内容,以及17世纪朝鲜语的子音、母音、收音、标记特点等,交代本书的研究内容。第二部分按照《老乞大谚解》的内容分章解析谚文注释文本,阐释朝鲜语的演变过程。第三部分为词汇索引。第四部分为参考文献。 a朝鲜语研究人员0 a朝鲜语x研究 aH55v5 0a朱炜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129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91001472100038002382150016002763300499002923330013007916060037008046900014008417010017008558010027008721164-109020250217112123.0 a978-7-5446-8190-2dCNY38.00 a20250217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10000 ay z 000yy ar1 a新世纪高等学校韩国语专业本科生系列教材i韩国语听力教程(高级)学生用书b专著f金秀子编著 a上海c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d2024.03 a168页d26cm a本书为《韩国语听力教程(高级)》学生用书适用于高校韩国语专业三年级级以上教学,也可供参加韩国语能力考试(高级)的自学者使用。全书内容涉及日常生活、文化教育、风土人情、名人胜地、社会焦点等,素材选取从多角度多层面出发重全面培养学生综合听力。每单元设计了“听选”、“听写”等实践环节,帮助学生有效提高听力能力。新世纪高等学校韩国语专业本科生系列教材之一,《韩国语听力教程》的高级部分。运用二语习得理论编写,让学生了解真实的韩国语场景。所用材料主要取自韩国报刊与书籍是,帮助学生了解韩国社会各方面的情况。 a高校师生0 a朝鲜语x听说教学x高等学校j教材 aH559.4v5 0a金秀子4编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401nam0 2200277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9001472100040001962150016002362250035002523140263002873300427005503330013009776060050009906900012010406900012010527010015010647010017010798010027010961164-109120241223114338.0 a978-7-5213-5903-9dCNY90.00 a20241223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克罗地亚语讲中国文化b专著f杨琳,彭月函编著 a北京c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d2024.12 a334页d24cm2 a“多语种讲中国”之中国文化系列 a杨琳,北京外国语大学欧洲语言文化学院克罗地亚语专业教师。克罗地亚语(外国语言文学方向)硕士,研究方向,克罗地亚语言与文学,国情研究。彭月函,北京外国语大学欧洲语言文化学院克罗地亚语专业教师。克罗地亚语(教学方向)硕士,研究方向,克罗地亚语言与文学、克罗地亚教育。 a《克罗地亚语讲中国文化》为“多语种讲中国文化”系列教材之一,可作为克罗地亚语专业学生的文化教材,也可以成为克罗地亚等国家读者了解中国的普及性读本。本书图文并茂,通过难度适中的材料,深入浅出地解读中国文化。本教材以阅读篇章为主,每个单元均分为文化专题概览、文化术语、文化名人简介、深度阅读等专题板块,每个板块对应不同的学习层次和目标需求;单元后还辅以双语词表。既有对专题的概括性介绍,也有对某一文化现象或文化人物的深入阐释。 a大众读者0 a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x语言读物x中华文化x介绍 aH747v5 aK203v5 0a杨琳4编著 0a彭月函4编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26 01338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9000271000041000661010013001071020015001201050018001351060006001532000069001592100034002282150016002622250015002783140218002933300413005113330013009246060029009376900015009667010019009817020045010008010027010451164-109220250217174606.0 a978-7-02-019103-1b精装dCNY480.00 a20250217d2024 em y0chiy50 ea0 aporg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杜甫诗选b专著f(唐)杜甫著g(葡)安东尼奥·格拉萨·德·阿布列乌译 a北京c人民文学出版社d2024.12 a929页d24cm2 a大中华文库 a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出生于河南巩县,原籍湖北襄阳。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a《大中华文库》(汉英对照)工程是我国历史上首次系统地全面地向世界推出外文版中国文化典籍的国家重大出版工程,工程于1995年正式立项,出版经典古籍双语对照版,在海内外发行。该丛书浓缩了五千年中华文明,可以向世界说明中国。本书为《杜甫诗选》中文与葡萄牙文双语对照版,选入杜甫诗一百八十二首,中文部分参照人民文学出版社“中国古典文学读本丛书典藏”中的《杜甫诗选》,葡萄牙文部分使用澳门文化局出版的《杜甫诗选》汉葡对照版。 a大众读者0 a葡萄牙语j汉语j对照读物 aH773.94v5 0c(唐)a杜甫4著 1c(葡)a阿布列乌b安东尼奥·格拉萨·德4译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0882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37001472100030001842150016002143300301002303330019005316060023005506900010005737010015005837010015005988010027006131164-109320250218141450.0 a978-7-5225-3404-6dCNY98.00 a20250217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打开疆界b专著f刘小新,朱立立著 a北京c九州出版社d2024.11 a379页d26cm a本书是一部文艺学论著。力图从多维度多学科认识文学,在新语境下打开疆界阅读与讨论当前文学问题。包括从经济学批评、人文地理学、空间理论、医疗人文学、后人类主义、数字人文学、生态诗学与批评、叙事社会学、批判性动物研究、南方认识论、叙事伦理学、感性分配理论等等,重新阅读和发现文学的意义和文学理论的价值。 a文艺学研究人员0 a文艺学x研究y中国 aI0v5 0a刘小新4著 0a朱立立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111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7001472050008001942100038002022150016002403300433002563330039006896060029007286900010007577010017007677010017007847010017008018010027008181164-109420240829111504.0 a978-7-5760-5264-0dCNY56.00 a20240829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10000 ay z 000yy ar1 a文学理论b专著f鲁枢元,刘锋杰,姚鹤鸣主编 a3版 a上海c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d2024.01 a161页d24cm a本书是高校中文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教材,如一幅文学领域的导游图,从整体上对文学的基本知识进行全面的、系统的、理性的阐述,包括文学本体论、文学创作论、文学的演变发展等内容。注重吸收文艺学界新的研究成果;在确立文学理论的主体地位的前提下充分,关注学科之间的渗透与跨越;内容条理清晰,行文简洁明快,在保证理论自身的逻辑性、严肃性的同时,论述深入浅出,关注文学理论与我们的时代生活以及与当代人的生存状况之间的亲密关系,增添了生动性和趣味性。 a高校中文专业师生,文学理论研究人员0 a文学理论x高等学校j教材 aI0v5 0a鲁枢元4主编 0a刘锋杰4主编 0a姚鹤鸣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0905 01172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7001472100034001942150016002283300598002443330029008426060019008716900012008907010013009028010027009151164-109520250205135110.0 a978-7-5765-1112-3dCNY58.00 a20250205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10000 ay z 000yy ar1 a20世纪初德语文学中的暴力书写b专著f马嫽著 a上海c同济大学出版社d2024.12 a210页d26cm a本书是德国文化学&文学研究丛书中的一本。德语文学中暴力书写于20世纪初既有其普遍特征,又带着深深的时代烙印,它一方面仍处于欧洲世纪末社会文化危机的阴影中,另一方面又极力试图从这一危机中找到出路。到了20世纪30年代,社会暴力更加显性化,最终在纳粹令人发指的暴行中达到顶峰。本书以文化学作为理论框架,借助其跨学科的视角及研究成果,参照对象文本产生时代的社会历史和文化背景,对作品的阐释充分详尽,对反映在不同文学文本中的暴力话语的分析、对暴力产生与升级的机制的剖析详尽,有助于进一步丰富国内已有的有关现代德语文学的研究和讨论,并借助文本解读,为在政治、社会学领域受到颇多关注的“暴力”问题探寻出新的视角。 a本书适用于德语文学研究者0 a德语x文学研究 aI106v5 0a马嫽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06 01119nam0 220028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97001472100038002442150016002823300297002983330063005956060023006586060025006816900012007066900012007187010019007307010021007497020017007707020015007878010027008021164-109620241104153716.0 a978-7-5652-4230-4dCNY47.00 a20241104d2023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210000 ay z 000yy ar1 a文学与传播学百部经典导读i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卷b专著f洪飏,高明峰丛书主编g张明辉,朱添主编 a大连c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d2023.11 a116页d26cm a本书可作为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配套教材使用,也可作为本科生考研用的重要辅助参考。精选《说文解字》《文字学概要》《汉语语法分析问题》等十余部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经典著作进行导读,基本按照作者介绍、成书过程、主要内容、艺术特色、文学价值、阅读指导等体例进行编写,并于文后附有拓展阅读书目。 a本书适合中国语言文学等专业学生及汉语言文字研究者学习和使用0 a古汉语x名著x介绍0 a现代汉语x名著x介绍 aI106v5 aG206v5 0a洪飏4丛书主编 0a高明峰4丛书主编 0a张明辉4主编 0a朱添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107 01230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73001472100034002202150016002543300587002703330021008575170035008786060023009136900012009367010013009488010027009611164-109720250212093009.0 a978-7-214-28963-6dCNY68.00 a20250208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20000 ay z 000yy ar1 a我在给你讲故事,相信我b专著e珍妮特·温特森的解构主义故事观f佴康著 a南京c江苏人民出版社d2024.04 a361页d26cm a本书是一本外国文学研究专著,研究对象为英国当代最具代表性的先锋女作家之一珍妮特·温特森。书中考察温特森作品中的故事,分析其故事观的形成缘由,探讨其故事观中核心而最有个性特征的部分,即解构性的功能观——故事讲述具有重构现实的功能,并指出温特森作品中的故事解构性有三个主要特征:私语性讲述、擦抹性叙事和对主体的延异性塑造。温特森的故事讲述可以看成她对于后现代社会生活状态的深入思考,对研究后现代文学形式变革也具有参考价值。本书将温特森置于“故事讲述风潮”的社会背景中,将她的故事置于西方故事书写的创作环境下,置于和其他当代作家故事讲述的比较之中,以此管窥后现代文学创作中的典型言说方式。 a外国文学研究人员1 a珍妮特·温特森的解构主义故事观0 a外国文学x文学研究 aI106v5 0a佴康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13 01231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051001482100034001992150016002333140201002493300441004503330021008916060023009126900012009357010015009478010027009621164-109820241205165531.0 a978-7-305-28550-9dCNY128.00 a20241205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20000 ay z 000yy ar1 a中国语境下的英语文学研究新进展b专著f何宁主编 a南京c南京大学出版社d2024.11 a240页d23cm a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教授,英语文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英美文学、英语教育,专著有《现代性的焦虑》、《哈代研究史》等,在《《外国文学评论》等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主持多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a本论文集基于全球化语境下文化作为核心竞争力的发展态势,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提供借鉴,特收录28篇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英语文学研究论文,重在体现中国学者紧贴中国语境对外国文学研究社会责任和应用价值的深刻思考,主要内容包括:中国语境下的英语文学研究新趋势、英语文学中的中国元素、英语文学的文化研究、英语文学的传播现状、当代文学研究的理论动态及英语文学的文化借鉴意义,重在展示中国文化英语世界的和而不同、相互对话、取长补短的重要意义。 a英语文学研究人员0 a英语文学x文学研究 aI106v5 0a何宁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12 02019nam0 220028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13001001020015001131050018001281060006001462000132001522100038002842150016003222250017003383140704003553300449010593330015015086060033015236900011015567010035015677020042016027020043016447020015016878010027017021164-110020250214102841.0 a978-7-5594-5617-5dCNY79.90 a20250214d2025 em y0chiy50 ea1 achicrus aCNb320000 ay z 000gy ar1 a爆裂阿瑟b专著f(俄)塔季扬娜·托尔斯泰娅等著g(美)安·范德米尔(AnnVanderMeer),(美)杰夫·范德米尔(JeffVanderMeer)编g黄协安等译 a南京c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d2025.09 a534页d21cm2 a现代奇幻大书 a塔季扬娜·托尔斯泰娅Tatyana Tolstaya(1951-),女,国籍俄罗斯,小说家、散文家、记者、文学评论家。1983年发表处女作《金色门廊上》。代表作有《野猫精》《广场》等。安·范德米尔(Ann VanderMeer,1957— )美国出版人,编辑,著名幻想杂志《怪奇故事》(Weird Tales)主编。其主编的科幻和奇幻选集和杂志曾获得过1次雨果奖、1次轨迹奖、1次世界奇幻奖和1次英国奇幻奖。杰夫·范德米尔(Jeff VanderMeer,1968—)美国作家,编辑,文学批评家,“新怪谭运动”代表人物,被《纽约客》誉为“怪谭小说之王”,曾获过1次星云奖、1次轨迹奖、3次世界奇幻文学奖和1次英国奇幻奖。代表作是《纽约时报》畅销书《遗落的南境》三部曲,并改编成科幻电影《湮灭》。黄协安(1972-),男,中国大陆。上海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副教授、译者,曾译有《猫眼》《静物》等。 a本选题是一部短篇小说集,汇编了世界范围内的高水准奇幻作品。比如,韩松在《天下之水》中展开历史想象,写了一直对水有种特殊执著的郦道元,发现并了解了一种“活”的红水;在塔季扬娜·托尔斯泰娅的《小窗口》中,舒尔金从一个神奇的窗户那里得到了许多免费的东西,一开始他非常开心,但是随着免费的东西越来越多,他遇见的麻烦也越来越多;穆沙拉夫·阿里·法鲁奇的《精灵达拉兹戈什》是关于一个精灵的好奇心如何引发不当的后果,进而导致天堂向他的族类关上了大门的寓言…… a诗歌爱好者0 a短篇小说x小说集y世界z现代 aI14v5 0c(俄)a塔季扬娜·托尔斯泰娅4著 0c(美)a范德米尔c(VanderMeer, Ann)4编 0c(美)a范德米尔c(VanderMeer, Jeff)4编 0a黄协安4译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2087nam0 220028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13001001020015001131050018001281060006001462000148001522100038003002150016003382250017003543140734003713300465011053330015015706060033015856900011016187010043016297020042016727020043017147020013017578010027017701164-110120250214102756.0 a978-7-5594-6062-2dCNY79.90 a20250214d2025 em y0chiy50 ea1 achiceng aCNb320000 ay z 000fy ar1 a镇子晚上去哪里?b专著f(英)特里·普拉切特(TerryPratchett)等著g(美)安·范德米尔(AnnVanderMeer),(美)杰夫·范德米尔(JeffVanderMeer)编g秦鹏等译 a南京c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d2025.06 a534页d21cm2 a现代奇幻大书 a特里·普拉切特 Terry Pratchett(1948-2015),男,国籍英国,幻想小说作家。自1983年开始创作“碟形世界”系列,一生共完成了四十本。代表作有《死神学徒》《拯救老爹》《好兆头》等。安·范德米尔(Ann VanderMeer,1957— )美国出版人,编辑,著名幻想杂志《怪奇故事》(Weird Tales)主编。其主编的科幻和奇幻选集和杂志曾获得过1次雨果奖、1次轨迹奖、1次世界奇幻奖和1次英国奇幻奖。杰夫·范德米尔(Jeff VanderMeer,1968—)美国作家,编辑,文学批评家,“新怪谭运动”代表人物,被《纽约客》誉为“怪谭小说之王”,曾获过1次星云奖、1次轨迹奖、3次世界奇幻文学奖和1次英国奇幻奖。代表作是《纽约时报》畅销书《遗落的南境》三部曲,并改编成科幻电影《湮灭》。秦鹏(1979-),男,中国大陆,译者,曾译有《阿瑟·克拉克科幻短篇全集》《100,科幻之书I窃星》《太阳系度假指南》等。 a本选题是一部短篇小说集,汇编了世界范围内的高水准奇幻作品。比如,特里·普拉切特在《巨魔桥》中写了一个暮年英雄要去消灭一个桥底巨魔,却和仰慕他的巨魔及它的家人攀谈起来,最终他放过了这个巨魔;利奥诺拉·卡林顿的《墨西哥童话》讲述了一个因好奇解救了古代神灵的猪倌却最终被神灵杀害的故事;乔·希尔的《爆裂阿瑟》讲述了被孤立的气球男孩阿瑟和同样格格不入的新来的孩子交朋友的感人故事;安吉拉·卡特的《爱丽丝在布拉格或好奇的房间》讲述了一个玩具屋中的小人玩复杂的模仿游戏…… a小说爱好者0 a短篇小说x小说集y世界z现代 aI14v5 0c(英)a普拉切特c(Pratchett, Terry)4著 0c(美)a范德米尔c(VanderMeer, Ann)4编 0c(美)a范德米尔c(VanderMeer, Jeff)4编 0a秦鹏4译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2071nam0 220028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13001001020015001131050018001281060006001462000142001522100038002942150016003322250017003483140732003653300461010973330015015586060033015736900011016067010037016177020042016547020043016967020015017398010027017541164-110220250214102703.0 a978-7-5594-5537-6dCNY79.90 a20250214d2025 em y0chiy50 ea1 achiceng aCNb320000 ay z 000fy ar1 a最幼小的玩偶b专著f(英)安吉拉·卡特(AngelaCarter)等著g(美)安·范德米尔(AnnVanderMeer),(美)杰夫·范德米尔(JeffVanderMeer)编g姚向辉等译 a南京c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d2025.03 a534页d21cm2 a现代奇幻大书 a安吉拉·卡特 Angela Carter(1940-1992),女,国籍英国,小说家、诗人、记者。她曾被《时代》周刊誉为20世纪最杰出的作家之一,代表作有《焚舟纪》《明智的孩子》《马戏团之夜》等。安·范德米尔(Ann VanderMeer,1957— )美国出版人,编辑,著名幻想杂志《怪奇故事》(Weird Tales)主编。其主编的科幻和奇幻选集和杂志曾获得过1次雨果奖、1次轨迹奖、1次世界奇幻奖和1次英国奇幻奖。杰夫·范德米尔(Jeff VanderMeer,1968—)美国作家,编辑,文学批评家,“新怪谭运动”代表人物,被《纽约客》誉为“怪谭小说之王”,曾获过1次星云奖、1次轨迹奖、3次世界奇幻文学奖和1次英国奇幻奖。代表作是《纽约时报》畅销书《遗落的南境》三部曲,并改编成科幻电影《湮灭》。姚向辉(1973-),男,中国大陆,译者,曾译有《呼吸》《你一生的故事》《银河系搭车客指南》《漫长的告别》《教父》等。 a本选题是一部短篇小说集,汇编了世界范围内的高水准奇幻作品。比如,安吉拉·卡特的《精灵王》写了一个女孩爱上了精灵王,即便深爱,为了自由,她还是杀了精灵王;阿拉斯代尔·格雷的《东方帝国的五封书信》采用书信体,描绘了一个未来主义帝国的礼仪、诗歌、灌溉、教育、城市规划等方面;乔治·R.R.马丁的《冰龙》讲述女孩阿黛拉在母亲去世后,和一条冰龙做朋友的故事;简·约伦的《明暗二姊妹》讲述了掌握战斗魔法的女孩詹娜从影子里召唤出自己的暗影姐妹,二人并肩作战、守护王国的故事。 a小说爱好者0 a短篇小说x小说集y世界z现代 aI14v5 0c(英)a卡特c(Carter, Angela)4著 0c(美)a范德米尔c(VanderMeer, Ann)4编 0c(美)a范德米尔c(VanderMeer, Jeff)4编 0a姚向辉4译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2017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37001472100038001842150016002223140582002383300861008203330015016816060023016966900012017197010017017318010027017481164-110520241223170041.0 a978-7-5227-4623-4dCNY86.00 a20241223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zy ar1 a人文h第十一卷b专著f祝晓风主编 a北京c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d2024.11 a289页d21cm a祝晓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审,中国文学网总编辑;《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影视卷编委。曾任光明日报社主任编辑,中华读书报编辑部主任,中国外文局《中国报道》杂志主编。2009 年创办《中国社会科学报》,任第一届编委;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编辑中心主任、新闻中心主任,《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编审。《中国文学年鉴》副主编等。著有论文集《有声与无声之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新闻作品集《读书无新闻》等。在《文艺研究》《读书》《新华文摘》《现代传播》《南开大学学报》等发表论文若干。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人民政协报》《文汇报》等报刊发表散文、评论及新闻报道五百余篇。 a百余年来,古今之变、中西之争的烈风雷雨,不仅考验着华夏民族的文明体魄,更摇撼着民族文明的生存之根。神州大地千年级别的变局,正无可避免地摩荡于全球化的浪潮中。《易》曰:“文明以止,人文也”,一个民族要找到自己在世界民族之林中的文明定位,不仅取决于民族自身对世界多元文化的观察、思考与应对,更取决于对自身文明根基的认识、理解与养护。《人文》,是河南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主办,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学术辑刊。争取在民族文化战线上,为厘清文明的来路,开显文明的出路,尽一份绵薄之力。《人文》持守“崇真求实、涵育人文”的办刊宗旨,以“人文”为中心,突出原创研究、学术建设与新知传播,探讨各种学术思想和历史文化问题,推介不同知识领域的贯通性思考,展示国内外学界最新成果。《人文》,以刊发学术论文为主,辅以思想性强、有问题意识、具前瞻性、意蕴深厚的文章。故在学术论文主体之外,另设“对话”、“学林”、“札记”、“书札”、“书评”等栏目,以求多形式、多层面地反映学人成果。 a文学爱好者0 a中国文学x文学研究 aI206v5 0a祝晓风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26 01109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9001472100030001962150016002263300535002423330025007776060023008026900012008257010015008378010027008521164-110620250219105003.0 a978-7-01-024182-1dCNY99.00 a20250219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孙绍振《文学文本解读学》简释b专著f赖瑞云著 a北京c人民出版社d2025.02 a354页d24cm a本书以及对600篇(部)作品深入解读的丰富实践基础上的开拓性原创学说,涉及著述近一千万字。核心是揭示创作奥秘,要义是实践第一。其解读学的500多篇论文、12部畅销书、大量讲座和两部中学语文教材在语文界产生了重大反响。本选题以孙绍振文本解读为例,阐述当代文本解读学的这一鲜明特色和重大影响;重点梳理了“十二法”文本解读方法谱系;阐释了当代文本解读学的艺术形式重要新范畴;以及对东西方文论的研究和吸纳,对康德理论的借鉴和超越,对当代西方文论的批判,对我国古代文论的继承和创新,和由此创建本土文学理论的卓越探索,形成语文教育的突围,参考价值凸显。 a本书适用于文学研究者0 a中国文学x文学研究 aI206v5 0a赖瑞云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179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9001472100034001962150016002303140164002463300411004103330021008216060039008426900014008817010015008958010027009101164-110820240729142116.0 a978-7-216-10886-7dCNY65.00 a20240729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420000 ay z 000yy ar1 a宋孝武时代与南朝文学新变研究b专著f赫兆丰著 a武汉c湖北人民出版社d2024.08 a260页d24cm a赫兆丰,南京大学文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魏晋南北朝文学。曾主持高校古委会直接资助项目“谢光禄集校注”、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谢庄与孝建大明时代研究”. a书稿为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以刘宋孝武帝朝的政治环境为切入点,全面梳理孝武帝朝的重大历史事件和人际关系。进而从历史本身脉络出发,在还原史实的基础上,探寻政治与社会文化、文学变动背后的草蛇灰线。第一、二章侧重史实考论,为文学新变论述奠定基础。第三、四、五章侧重孝武帝朝政治与经学、文学的互动及文学新变研究。书稿正本清源,还原孝武帝朝政治、文化生态的面貌,发掘南朝文史研究新案例,探索南朝文史研究的新路向。 a古典文学研究人员0 a中国文学x古典文学研究z南北朝时代 aI206.2v5 0a赫兆丰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0731 01686nam0 2200277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69001472100034002162150016002502250017002663140421002833300563007043330021012676060033012886900017013217010015013387020015013537020013013688010027013811164-110920241211133323.0 a978-7-5732-1460-7dCNY78.00 a20241211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10000 ay z 000yy ar1 a文选卮言b专著e饶宗颐先生文选学论文集f饶宗颐著g郑炜明,罗慧编 a上海c上海古籍出版社d2024.12 a270页d21cm2 a中州问学丛刊 a饶宗颐(1917—2018),字选堂。一代中华传统文史研究大家,著作等身,有《饶宗颐二十世纪学术文集》(20册,1300余万字)。其字曰选堂,其中一义即指毕生好研读《文选》。並曾长期在港澳各高校讲授文选学,也曾于美国耶鲁大学任客座教授,讲授《文选》。郑炜明,文学博士。现任香港大学饶宗颐学术馆高级研究员、副馆长(学术);黑龙江大学国学院特聘教授、博导;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兼职教授、博导。罗慧,文学博士。现任香港大学饶宗颐学术馆研究员。 a1917年8月9日,饶宗颐先生出生于中国广东潮州。小名福森,小字百子,又称伯子。其父饶锷先生早就为取名宗颐,字伯濂,盖望其师法周敦颐,成为理学家。但饶先生最终选择了走自己的学术与文化,成为深入探索中华传统文化内核与外缘的一代华学大家,于中国古典文学和中国古代历史学皆卓有建树。本书收集了饶宗颐毕生的文选学成果,分为(一)敦煌吐鲁番本文选图版及叙录(二)选堂选学小集这两大部分。其中敦煌吐鲁番本文选图版在饶老收集整理并作叙录、校记之后,在学界产生广泛影响,引发学人对敦煌遗书中《文选》相关材料的关注和重视。选学论文小集则关注日藏诸种《文选》,亦对文选的文艺思想有所关注。 a《文选》研究人员0 a《文选》x古典文学研究j文集 aI206.2-53v5 0a饶宗颐4著 0a郑炜明4编 0a罗慧4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12 01467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9000271000041000661010008001071020015001151050018001301060006001482000037001542100030001912150016002213140301002373300583005383330017011216060033011386900014011717010013011858010027011981164-111020241022113501.0 a978-7-5506-4306-2b精装dCNY108.00 a20241022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20000 ay z 000yy ar1 a近代文学与文献考论b专著f张剑著 a南京c凤凰出版社d2024.12 a237页d21cm a张剑,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宋代文学学会副会长;主要从事宋代文学、近代文学与文献研究,著有《宋代家族与文学研究》(合著)、《晚清日记中的世情、人物与文学》等,古籍整理著作有《翁心存日记》《绍英日记》《祥麟日记》等。现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近代日记文献叙录、整理与研究”首席专家。 a本书是作者多年来研治近代文学的论文总结。全书以近代文学为对象,以文献为基础,立足学术史,内容包括学术反思、文献考辨、知人论世、艺术分析和文化观照等。日记研究诸作,既提出情境文学史建构等视野闳阔、富有生机的议题,也为接受史研究如何更立体、有深度地展开提供切实的新思路;廓清旧说诸作,基于一手文献、益以细密考索,厘清了清人的官年与实年等基础性问题,也对流行的道咸“宋诗派”等提法进行了溯源与解构;文献考辨诸作,对莫友芝早年诗集《影山草堂学吟稿》、词集《影山词》、所编纂的地方性诗歌总集《黔诗纪略》以及莫庭芝等人编纂的《黔诗纪略后编》的文献情况、编纂流传过程,皆进行了详尽精到的考证。 a文学研究人员0 a中国文学x近代文学x文学研究 aI206.5v5 0a张剑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024 01048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4001472050008002012100034002092150016002433300405002593330021006646060040006856900014007257010015007397010013007548010027007671164-111120241202102223.0 a978-7-5701-3438-0dCNY86.00 a20241202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70000 ay z 000yy ar1 a中国女性文学研究b专著e1900-1919f郭延礼,郭蓁著 a2版 a济南c山东教育出版社d2025.01 a433页d26cm a选题原为国家社科资金课题,重点研究20世纪第一个二十年近代女性文学的新景观和新成就,作者首次提出了“20世纪第一个二十年中国女性文学四大作家群体”这一文学史概念,并指出这时段的女性文学正处于由古典向现代的转型期,准确地阐释它的地位及其文学史意义作者首次提出了“20世纪第一个二十年中国女性文学四大作家群体”这一文学史概念,并指出这时段的女性文学正处于由古典向现代的转型期,准确地阐释它的地位及其文学史意义。 a妇女文学研究人员0 a妇女文学x文学研究y中国z1900-1919 aI206.5v5 0a郭延礼4著 0a郭蓁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05 01794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9001472100038001962150016002342250019002503140709002693300437009783330015014155170021014306000021014516900014014727010015014868010027015011164-111220250120165430.0 a978-7-300-33550-6dCNY39.00 a20250120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zy ar1 a乡土情结b专著e今天如何读贾平凹f张智华等著 a北京c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d2025.02 a203页d21cm2 a今天如何读经典 a张智华,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博导,网络影视研究中心主任,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兼任中国高校影视学会理事并网络视听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估专家,担任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攻关项目首席专家、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影视卷影视编剧分支主编。主持并完成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北京市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教育部项目、国家广电总局项目、北京社科基金项目等。出版专著19部、合著3部,参与制作电视节目、网络节目多个。在C刊、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190多篇。获得北京社科优秀成果奖、广电总局奖(有国徽章)6项。先后获北京师范大学教学名师奖、钱瑗教育基金优秀教师奖、优秀博士论文指导教师奖、优秀研究生导师奖,北京市优秀美育案例奖。主持国家级本科生一流课程。 a茅盾文学奖给予贾平凹的授奖辞评是:“贾平凹的写作,既传统又现代,既写实又高远,语言朴拙、憨厚,内心却波澜万丈。”在当代文坛,贾平凹被称为文学奇才或“鬼才”。从商洛到西安,从《秦腔》的故乡恋歌到《山本》的民间传奇,他对故乡的怀念与留恋、对现代文明的审视和反思,都通过独特的地域经验展示出来。今天我们读贾平凹,走进他的文学世界,可以看到不同时代乡土社会的盛衰变化,以及贾平凹个人的文化“寻根”,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其中的文化内涵与精神家园。 a文学爱好者1 a今天如何读贾平凹 0a贾平凹x文学研究 aI206.7v5 0a张智华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23 01377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5001472100038001922150016002303140157002463300619004033330017010226060039010396900017010787010013010958010027011081164-111420240808165310.0 a978-7-5302-2432-8dCNY55.00 a20240808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超低空飞行b专著e同时代人的写作f李洱著 a北京c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d2024.08 a360页d21cm a李洱,中国先锋文学之后最重要的代表性作家。1966年生于河南济源。1987年毕业于上海华东师范大学。曾在高校任教多年,任河南省作协副主席、中国现代文学馆副馆长。 a《超低空飞行——同时代人的写作》是著名作家李洱的一部批评文集,集中收录了作者近年来的理论批评文章。共分三辑,辑一、辑二收录的主要是作者对当代中国文学现场里重要作家、批评家的回忆和评论文章,既包括对汪曾祺、史铁生、张洁等逝者的追念和回忆,也有对莫言、格非、张炜、李敬泽、程永新、何向阳等重点作家、作品的赏鉴与评论;辑三集中收录了作者的创作心得、理念,以及对经典作品《红楼梦》《一千零一夜》等的阅读和阐释。全书既关注同时代大场域中其他写作者的创作,又展示了自我的阅读兴趣和创作理念,形成一种同时代创作者互相关照的对话关系。贴近文学现场,置身文学现场,观察文学现场,参与文学现场,表达文学现场,构成本书的写作对象和目标。 a文学评论保赠0 a中国文学x当代文学x文学评论j文集 aI206.7-53v5 0a李洱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0814 01563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3001472100038001902150015002283140534002433300441007773330015012186060029012336900015012627010017012778010027012941164-111520241216111436.0 a978-7-5227-4574-9dCNY98.00 a20241216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zy ar1 a城市文学地图h第二辑b专著f王德领主编 a北京c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d2024.12 a43页d24cm a王德领,北京联合大学中文系教授,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博士后。曾任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编审,北京文学与文化研究所所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理事,北京作家协会签约作家。主要从事中国当代文学的教学与研究,在学术刊物发表论文50余篇,多篇被人大复印资料转载。已出版学术专著《重读八十年代》《混血的生长,八十年代对西方现代派文学的接受(1976—1985)》、《存在与言说——中国当代小说散论》等4部。主持完成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研究课题。2010年获北京文联第六届文艺评论奖一等奖。2014年获得北京市第十三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a这一本专题论文集是对《城市文学地图》(第一辑)的深化。这种深化,不仅仅表现在有关城市文学研究的论文数量上的增加,更表现在质量上的提升。对城市文学的研究不仅仅停留在题材意义上,更是从文学文本上进行全方位的深化。既有个案研究,也有宏观研究。在个案研究上,紧扣城市文学的特质,对具体文学文本的主题、人物、情节、叙述方式、意蕴等各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在宏观研究上,从文学史的角度,侧重勾勒城市文学的发展轮廓,总结城市文学发展中带有规律性的一面。 a文学爱好者0 a中国文学x文学研究j文集 aI206-53v5 0a王德领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19 01749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059001482100038002072150016002453140371002613300772006323330015014046060029014196900015014487010017014638010027014801164-111620241230134554.0 a978-7-5228-4789-4dCNY128.00 a20241227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关键词h第三辑i海外汉学与中国学研究b专著f李建中主编 a北京c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d2024.12 a316页d24cm a李建中,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文艺学专业学术带头人。武汉大学珞珈杰出学者,国家教学名师,兼任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学会副会长,中国《文心雕龙》学会副会长。主要从事中国文化及文论的研究与教学,学术代表作有《元典关键词研究的理论范式》《体,中国文论元关键词解诠》《批评文体论纲》等,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和重点项目,多次获教育部和湖北省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 a《关键词》是由武汉大学文学院主办、李建中教授主编的学术集刊。武汉大学文学院学科力量雄厚,有国家重点学科中国现当代文学和国家重点培育学科中国古代文学,有一级学科博士点。现有一批中青年知名学者在各自的专业领域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具有较强的研究基础和优势。主办《长江学术》和《写作》两种杂志,其中《长江学术》入选CSSCI来源期刊扩展版、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A刊)扩展期刊等;《写作》杂志在国内写作学专业领域也有一定影响力。本集刊关注海内外关键词研究的走向及趋势,发表关键词研究(主要是中国文论关键词研究)的最新成果,为中国文学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语语体系建设构筑文论关键词研究的根基,为海内外从事人文科学研究尤其是中国文论研究的学者提供学术参照和方法论借鉴。本集刊面向海内外学者及学人约稿,通过线上投稿平台进行,对稿件实行责编初审、栏目主持复审和集刊主编终审的三审制。 a文学爱好者0 a中国文学x文学理论j文集 aI206-53v5 0a李建中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02 01274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5001472100030001922150016002223140159002383300502003973330015008995170021009146060029009356900014009647010015009788010027009931164-111720241010142733.0 a978-7-5501-9215-7dCNY58.00 a20241010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460000 ay z 000gy ar1 a枫江漫b专著e古诗词里巡游吴江f徐一湖著 a海口c南方出版社d2024.10 a202页d29cm a徐一湖,本名徐文平,女,江苏省苏州市作家协会会员作家,著有历史文化散文集《月徘徊》等,发表文章多篇。主要从事现当代文学写作与研究,文笔优美,文化涵养深厚。 a“枫落吴江冷”,一句唐诗的断句点亮了吴淞江边的枫林,无限秋色中吴江有了枫江的别称。吴江这条古老的江水,流淌在古往今来的诗韵里,亦演变成一处城郭的地名,它是江南吴文化的一支文脉,传统文化在诗文传递中生长,那些诗那些人那些曾经的时代,人世更迭中,吴江、吴江人以及羁旅吴江的人,让吴江的文脉生命旺盛地延续,这些充满意趣的文化印记,通过不同世代的不断书写,也融入新时代的传承。作者以地域文化为依托,以古诗词为入口,全书共分为3章,在现代吴江的实景中得遇远古而来的诗情,在浩瀚的诗词海洋里打捞关于吴江的浪花。 a诗歌爱好者1 a古诗词里巡游吴江0 a古典诗歌x诗歌欣赏y中国 aI207.2v5 0a徐一湖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017 01497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9000271000041000661010008001071020015001151050018001301060006001482000029001542100032001832150016002153140349002313300571005803330015011516060029011666900014011957110019012098010027012281164-111820241224103738.0 a978-7-5473-2651-0b盒装dCNY234.00 a20241224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10000 ay z 000gy ar1 a花间b专著f东方博观主编 a上海c东方出版中心d2025.03 a706页d23cm a“东方博观”是中国出版集团·东方出版中心的子公司,立足于中国出版集团与中国国家博物馆战略合作成立的“国博出版中心”,以“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为目标,开展出版、教育、研究等工作。“东方博观”以传承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定位,致力于让文物说话,让历史说话,让文化说话;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 a本书包含“诗经选”“花间词选”“乐府诗选”,是针对大众读者的诗词和艺术欣赏的普及读物,精选意境相搭的古典中国画作为诗词配图。“诗经选”精心选取了《诗经》中风、雅、颂三章的精华部分,辅以宋高宗手书、御前画家第一人马和之绘画的《诗经图》精心编辑。“乐府诗选”在从汉至唐的乐府诗中精选了近百首公认的名篇佳作,进行了详细而精当的注释,并配以“江南四大才子”之一唐伯虎的画作局部。“花间词选”犹如一部女性优美的“合唱”,将妩媚风流、活泼开朗、温情脉脉、幽怨惆怅,千姿百态的女性形象汇聚一堂,通过诗词呈现。每一篇诗词都能与精美的配图内容一一对应,为读者带来一场视觉与文学的盛宴。 a诗歌爱好者0 a古典诗歌x诗歌欣赏y中国 aI207.2v502a东方博观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26 01082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29001472100034001762150016002103300529002263330015007556060025007706900015007957010015008108010027008251164-111920250218144046.0 a978-7-5697-2206-2dCNY98.00 a20250218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500000 ay z 000gy ar1 a广场诗学b专著f石天河著 a重庆c西南大学出版社d2024.06 a428页d26cm a本书除“引言:诸神下界与诗学的复兴”“结语:诗学的真传与假传”“附编:谈诗散墨”“后记”之外共分为“诗的原发过程——诗情的启动”“诗的继发过程(Ⅰ)”“诗的继发过程(Ⅱ)”“诗的继发过程(Ⅲ)”“诗的表达过程(Ⅰ)”“诗的表达过程(Ⅱ)”六个章节,从多个角度,全方位而深入浅出地分析了新诗的创作与鉴赏等等问题,是一部丰富的新诗理论研究著作。原著自出版以来,引起了诗坛和诗歌理论研究者的广泛关注,有广泛的读者基础和市场基础。本书不仅可以帮助读者深入认识当代新诗的发展与艺术成就,获得诗学熏陶,对于当代新诗的创作与鉴赏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a诗歌爱好者0 a诗歌研究y中国z当代 aI207.22v5 0a石天河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215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7001472100034001942150016002283300593002443330015008376000032008526000032008846900015009167010015009318010027009461164-112020250218150633.0 a978-7-308-24878-5dCNY88.00 a20250218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30000 ay z 000gy ar1 a颜延之与谢灵运诗歌比较研究b专著f付利敏著 a杭州c浙江大学出版社d2025.01 a292页d25cm a颜延之与谢灵运俱以词采驰名当世,为南朝刘宋文学成就的最高代表。颜秉承风雅的诗歌精神,故其诗义正词华;谢秉承风骚的诗歌精神,故其兴高多奇。颜、谢承继建安、西晋以来的优秀传统,以雕词采、尚巧似、摹声色、资典故等多样的修辞手法展现山水之美,使诗歌从玄言诗的枷锁解放,奠定元嘉文学的形式美学。颜、谢位于文学通变的发轫期,其对修辞技巧、声色发掘、以悲为美的审美体验,以及对绘画艺术理论的融会贯通,尤其对文学本身审美和价值的发现,具有独创性与进步性,启发了齐梁文论。钟嵘提出颜谢之争,是有关文体、文风、才学的博弈,是诗歌中四言与五言、守古与驭奇、运学与运才之间不同力量的演绎。省社科后期资助项目成果。 a诗歌爱好者 0a颜延之f(384-456)x诗歌研究 0a谢灵运f(385-433)x诗歌研究 aI207.22v5 0a付利敏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579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3001472100034001902150016002243140387002403300611006273330015012386060029012536900015012827010013012978010027013101164-112120250214093443.0 a978-7-02-019145-1dCNY48.00 a20250214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gy ar1 a愿得一心人b专著e杨雨讲古诗词f杨雨著 a北京c人民文学出版社d2025.01 a241页d21cm a杨雨,女,汉族,1974年出生,湖南长沙人,文学博士。现任中南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学科带头人。主攻方向为唐宋词研究及批评,精通法语、英语等数门外国语言。曾担任《中国诗词大会》《中华好诗词》《中国成语大会》《见字如面》等节目点评专家以及《百家讲坛》主讲人。著有《屈原传》《李清照传》《杨雨说词》《美了千年》《杨雨讲诗词故事》《大宋词坛》等三十余部作品。 a本书讲述了十二首经典的爱情诗词,每一首均从经典古诗词切入,引出诗人(词人)感人至深的爱情故事,并通过与当代人的爱情故事或爱情观念进行比较,抽绎出不同的爱情感受,从中提升出中国人的爱情观。爱情是古诗词中浪漫永恒的主题,中国古诗词中从来不缺乏一往情深的爱情,历代诗人都留下了脍炙人口的经典爱情作品,其中有“曾经沧海难为水”的悼亡绝唱,有“问世间情是何物”的痴情与忠贞,有“佳人难再得”的一见钟情,有“愿得一心人,白首不分离”的爱情理想,也有“侯门一入深似海”的分离悲歌……爱情的世界如此丰富多彩,而这个世界并不是仅仅停留在过去,在当代人的爱情故事和爱情理想中,我们仍然能够看到一脉相承的对爱情的渴望、无奈与坚守。 a诗歌爱好者0 a古典诗歌x诗歌欣赏y中国 aI207.22v5 0a杨雨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050nam 0 0024137450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5001472100038001922150016002303140122002463300330003683330017006986050023007156900016007387110027007548010027007811164-112220240625161324.0 a978-7-5751-0229-2dCNY49.00 a20240625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毛诗品物图考b专著f艺文类聚金石书画馆编 a杭州c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d2024.06 a225页d19cm a艺文类聚金石书画馆,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旗下中国古代艺术编纂机构,主要从事传统艺术方面选题策划,出版有多种书画印学著作。 a《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汉代毛亨、毛苌曾注释《诗经》,因此又称《毛诗》。《毛诗品物图考》由冈元凤纂辑,橘国雄绘画,是十八世纪日本汉学家对《诗经》中动植物的图释书籍,共分七卷,有200余幅白描插图,旁边配文字考证,大约作于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十九世纪,该书传入中国,清末、民国乃至当代,曾多次出版,其受欢迎之程度可见一斑。 a诗歌研究人员 a《诗经》x诗歌研究 aI207.222v502a艺文类聚金石书画馆4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0703 01099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8000271000041000651010008001061020015001141050018001291060006001472000047001532100034002002150016002343300445002503330013006956050023007086060035007316900019007666900018007857010015008038010027008181164-112320250217094231.0 a978-7-122-45608-3b精装dCNY86.00 a20250217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寻觅《诗经》中的湿地植物b专著f崔丽娟等著 a北京c化学工业出版社d2024.11 a278页d26cm a湿地植物泛指生长在过度潮湿环境中的植物,包括水生、湿生以及一些中生植物。这些湿地植物在生存环境中相互竞争、相互依存,构成了多姿多彩、类型丰富的湿地王国;湿地独特的水文、土壤、气候环境也塑造了湿地植物不一样的特征。本书介绍了《诗经》中提及的57种湿地植物,细数诗歌中的典故,描绘植物的生理特征,介绍植物的生态习性,梳理植物的多样功能。书中将古与今、艺术与科学有机结合,引导读者在文化的熏陶中了解植物的科学知识,探索湿地植物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用途。 a大众读者 a《诗经》j通俗读物0 a沼泽化地x植物y中国j普及读物 aI207.222-49v5 aQ948.52-49v5 0a崔丽娟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414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067001482100030002152150016002453140362002613300425006233330017010486060025010656900018010907110037011088010027011451164-112420241218104906.0 a978-7-5506-4422-9dCNY122.00 a20241218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20000 ay z 000yy ar1 a中国诗学研究h第二十六辑b专著f安徽师范大学中国诗学研究中心编 a南京c凤凰出版社d2024.12 a268页d26cm a安徽师范大学中国诗学研究中心成立于2000年,2001年3月被教育部批准为全国10所省属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之一。自组建以来,本着文献研究与理论研究并重;注意诗学的文学研究本质;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广泛吸收多学科的理论方法,促进传统诗学向现代转换以及为地方社会经济文化建设服务的宗旨,在文献研究(包括历史文献与地方文献)、理论研究和诗人诗作研究等方面都取得较大的成绩。 a本书收录论文二十三篇,分为“诗学新视界”“杜诗研究”“诗学接受”“诗学话语”“词学研究”“诗学文献”。收录包括印志远《<诗经>素材库理论研究的有限性及相关思考》、何江波《<昭味詹言>杜诗底本与<钱注杜诗>传播途径》、杨万里《论吴澄的以学济诗之道》等。所涉论题多样,有关于诗学词学理论研究、诗学词学观念演变、诗学文献研究、作家著述及个案研究等。论文内容丰富,资料翔实,观点新颖,论证深刻,代表了当前中国古典诗学研究发展的新动向。 a诗歌研究人员0 a诗歌研究y中国j丛刊 aI207.22-55v502a安徽师范大学中国诗学研究中心4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19 01241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8000271000041000651010008001061020015001141050018001291060006001472000069001532100034002222150016002563140183002723300425004553330015008806060015008956900019009107110043009298010027009721164-112520241112083611.0 a978-7-5326-6295-1b精装dCNY58.00 a20241112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10000 ay z 000gy ar1 a插图鉴赏·唐诗的魅力b专著f上海辞书出版社文学鉴赏辞典编纂中心编 a上海c上海辞书出版社d2024.01 a122页d24cm a上海辞书出版社文学鉴赏辞典编纂中心致力于维护和开发文学鉴赏辞典系列丛书,已编纂修订出版有中国文学鉴赏辞典新一版系列、中国文学名家名作鉴赏辞典系列、外国文学名家名作鉴赏辞典系列等。 a本书是插图鉴赏中国古代文学魅力系列四种之一。以清朝蘅塘退士(孙洙)所编的流传颇广的唐诗选本《唐诗三百首》为底本,酌校他本,收录三百首唐诗名篇。(为精简块面,将原“七言乐府”部分合并于“七言古诗”中)同时,为发挥中国传统诗画的互补功能,追求图文并茂、装帧高雅华美之特色,从历代名画中选取精美画作,使诗情画意交相辉映;同时缀以由古典文学专家撰写的隽永精到的赏析短文,使这部脍炙人口、经久不衰的唐诗旧选本,焕发出璀璨的新时代光彩。 a诗歌爱好者0 a唐诗x鉴赏 aI207.227.42v502a上海辞书出版社文学鉴赏辞典编纂中心4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114 01331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8000271000041000651010008001061020015001141050018001291060006001472000031001532100034001842150016002183140299002343300461005333330015009946060019010096900019010287010015010478010027010621164-112620241223114113.0 a978-7-205-11386-5b精装dCNY92.00 a20241223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210000 ay z 000gy ar1 a唐诗三百年b专著f艾公子著 a沈阳c辽宁人民出版社d2024.11 a530页d21cm a艾公子,微信公众号“最爱历史”创作团队的集体笔名。主创者郑焕坚是华中科技大学文学硕士,吴凯润是南京大学历史学硕士,两人都曾为《南方都市报》高级记者。由艾公子独立原创的历史著作“一看就停不下来的中国史”系列丛书长期位居历史文学类图书畅销榜前列,已出版《疑案里的中国史》《宋词三百年》等多本畅销书。 a唐诗三百年,除了诗歌,还有诗人的旷世传奇,更有时代的滚滚洪流,以及永恒的山河壮阔。本书以时间为经,以唐朝著名的诗人以及历史事件为纬,从诗史的角度来解读唐诗。全书将唐朝分为“唐兴—盛世—乱世—衰世—终局”五个部分,让读者了解唐诗发展的顺序,厘清唐诗与时代背景之间的密切联系,营造唐史展现在读者面前的氛围感。本书解读唐诗,没有局限在咬文嚼字中,也没有停留在诗人的故事上,而是将唐诗和唐史紧密结合起来,以诗说史,引领读者从一个新的角度了解“诗唐”,从而读懂唐诗。 a诗歌爱好者0 a唐诗x诗歌欣赏 aI207.227.42v5 0a艾公子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26 01247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8000271000041000651010008001061020015001141050018001291060006001472000069001532100034002222150016002563140183002723300435004553330015008906060015009056900015009207110043009358010027009781164-112720241112083558.0 a978-7-5326-6296-8b精装dCNY58.00 a20241112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10000 ay z 000gy ar1 a插图鉴赏·宋词的魅力b专著f上海辞书出版社文学鉴赏辞典编纂中心编 a上海c上海辞书出版社d2024.01 a122页d24cm a上海辞书出版社文学鉴赏辞典编纂中心致力于维护和开发文学鉴赏辞典系列丛书,已编纂修订出版有中国文学鉴赏辞典新一版系列、中国文学名家名作鉴赏辞典系列、外国文学名家名作鉴赏辞典系列等。 a上海辞书出版社文学鉴赏辞典编纂中心致力于维护和开发文学鉴赏辞典系列丛书,已编纂修订出版有中国文学鉴赏辞典新一版系列、中国文学名家名作鉴赏辞典系列、外国文学名家名作鉴赏辞典系列等。本书精选唐五代以及宋代词人词作名篇佳作三百余首,令读者一卷在手,可尽览词史瑰宝。每篇词作配有古典文学专家简练精确的注释和精湛的解读鉴赏,探微索隐,曲尽其意,阐发词作的文学内涵和美学意蕴,让读者在千载以下犹可一窥的词人心史,获得独特的思想启迪和审美领悟。 a诗歌爱好者0 a宋词x鉴赏 aI207.23v502a上海辞书出版社文学鉴赏辞典编纂中心4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114 00970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39001472100034001862150016002203300409002363330017006456060021006626900015006837010015006988010027007131164-112820250219154150.0 a978-7-214-28744-1dCNY88.00 a20250219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20000 ay z 000yy ar1 a历代追和唐宋词研究b专著f史华娜著 a南京c江苏人民出版社d2024.03 a342页d26cm a本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我国历代追和词。全书采用统计分析法、比较法来梳理文献资料,在文本深细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接受美学相关理论对各种追和词现象进行阐释,挖掘追和词在校勘学、传播学、文学等方面的价值和意义。书稿从追和与追和词的角度入手,探讨后世词人在创作实践中对于前代作家作品的接受心理、接受方式以及接受效果,并分析其内在的原因;通过对不同时期追和情况的比较,窥探各时期的审美倾向、词学观念以及词坛风会的变迁。 a诗词研究人员0 a唐宋词x诗词研究 aI207.23v5 0a史华娜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017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27001472100034001742150016002083300474002243330015006986060019007136900015007327010013007478010027007601164-112920241126135442.0 a978-7-5726-2156-7dCNY52.00 a20241126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430000 ay z 000yy ar1 a最美宋词b专著f苏缨著 a长沙c湖南文艺出版社d2024.12 a360页d21cm a这是知名作家苏缨解读宋词之美的一部作品。北宋承平日久,在宽松、开放的社会氛围中,宋词渐渐萌生壮大。宋代词人灿若繁星,苏缨以美的维度遴选比较,选取了秦观、晏殊、晏幾道、苏轼、欧阳修、辛弃疾等六位代表词人,解读他们的代表作,从词的土壤、发端、声律、境界、变异等角度描摹宋词的不同侧面,阐释了宋词萌生、发展的演进史,深入探讨宋词之美。作者融汇中西方诗学理论,结合当下审美潮流,发前人所未见,带读者走进宋词的唯美境界。本书在2018年5月由湖南文艺出版社初版,现应市场需求修订再版。 a诗歌爱好者0 a宋词x诗歌欣赏 aI207.23v5 0a苏缨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128 01055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8000271000041000651010008001061020015001141050018001291060006001472000069001532100034002222150016002563140183002723300243004553330015006986060015007136900015007287110043007438010027007861164-113020241129134333.0 a978-7-5326-6322-4b精装dCNY58.00 a20241129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10000 ay z 000yy ar1 a插图鉴赏·元曲的魅力b专著f上海辞书出版社文学鉴赏辞典编纂中心编 a上海c上海辞书出版社d2024.01 a122页d21cm a上海辞书出版社文学鉴赏辞典编纂中心致力于维护和开发文学鉴赏辞典系列丛书,已编纂修订出版有中国文学鉴赏辞典新一版系列、中国文学名家名作鉴赏辞典系列、外国文学名家名作鉴赏辞典系列等。 a本书精选元曲名篇佳作三百余首,令读者一卷在手,可尽览散曲瑰宝。每篇散曲配有古典文学专家简练精确的注释和精湛的解读鉴赏,探微索隐,曲尽其意,阐发元曲的文学内涵和美学意蕴,让读者在千载以下犹可一窥的元代文人心史,获得独特的思想启迪和审美领悟。 a元曲爱好者0 a元曲x鉴赏 aI207.24v502a上海辞书出版社文学鉴赏辞典编纂中心4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05 01259nam0 2200277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123001472100030002702150016003003300431003163330019007476060019007666070019007856900016008046900015008207110049008357110043008847110027009278010027009541164-113120250217085719.0 a978-7-5533-4324-2dCNY96.00 a20250217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20000 ay z 000yy ar1 a红楼梦与江宁b专著f中共南京市江宁区委党史工作办公室(区志办),南京市江宁区人民政府江宁街道办事处,南京市江宁区档案馆编 a南京c南京出版社d2025.02 a340页d26cm a本书以红楼梦与江宁的关系为视角,围绕红楼梦与江宁方言、江宁物产、江宁旅游资源开发、江宁民间传说及江宁红楼史话五个方面展开,挖掘和探索红楼梦与江宁的渊源。从选题角度来说,这是江宁区首部探索红楼梦与江宁关系的地情资料,具有开创性的意义;从开展红楼梦与江宁书稿征集活动来说,活动为江宁地域范围内的红学爱好者提供了一个“畅聊”书房,具有红学人才储备的意义;从本书内容来说,书中囊括红楼梦与江宁的方方面面,可谓是一部江宁红学的小百科书。 a地方文化爱好者0 a《红楼梦》评论 a江宁区x地方史 aI207.411v5 aK295.34v502a中共南京市江宁区委党史工作办公室(区志办)4编02a南京市江宁区人民政府江宁街道办事处4编02a南京市江宁区档案馆4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0920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70001472100034002172150016002513300291002673330025005586060015005836900019005987010017006177010017006348010027006511164-113220250219103623.0 a978-7-5039-7573-8dCNY68.00 a20210329d2017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红学对谈集e中国艺术研究院红学论坛e2020-2022f孙伟科,石中琪编著 a北京c文化艺术出版社d2023.12 a354页d24cm a本书以《红楼梦》为对象,站立学术前沿,注重学科建构,关注跨学科发展,促成学科体系完善,使红学话语具有民族特色、自成体系。举办论坛最重要的目的和意义在于推出学术话题、活跃思想、引领发展,为师生包括红学爱好者提供精神营养,寻绎文学经典价值,规范红学的的健康发展,引领良好风气,促进学术进步。 a本书适用于红学研究者0 a红学j文集 aI207.411-53v5 0a孙伟科4编著 0a石中琪4编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796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025001482100034001732150016002073140500002233300733007233330017014566050025014736900016014987010013015148010027015271164-113320241126103655.0 a978-7-302-67652-2dCNY118.00 a20241126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大封神b专著f孙一著 a北京c清华大学出版社d2024.12 a420页d24cm a孙一,本名孙长太,评书艺术家、清华大学出版社中国传统文化顾问 、哈尔滨华德学院客座教授,黑龙江省国防教育专家 、哈尔滨工业大学书院导师,“孙派短打评书”非遗传承人。评书作品,《秘本童林传》《中华史》《孙子兵法》《王者荣耀英雄谱》《中国帝王史话》《太公在此》等100余部。小说作品,《明朝那些事儿》《多情剑客无情剑》等40余部。文学作品,《评书江湖》《即将消失的艺术》影视改编作品,《上海滩》《肖飞进城》《蝴蝶迷》2018年至今开启国防教育巡讲进校园活动,受邀清华、人大、哈工大、香港大学等三十余家高校巡讲。 a本书内容已经外聘专家和清华大学党委审读审核通过(清委文[2024]85号)后同意安排出版。随着国家文化自信的提升和民族文化的复兴,传统文化作品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喜爱。封神榜作为中国古代神话小说的代表作之一,其内容丰富、人物众多、故事精彩,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和艺术魅力。如果能够以封神榜为背景,创作出一本介绍封神榜里的神仙的书籍,不仅能够满足读者对于神话知识的好奇和渴望,也能够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本书共收录了90位神仙,有宇宙大爆炸时开天辟地的创世神盘古,有从新石器时代走来翩翩少年雨神赤松子,有突然出现在唐朝月下的红线老人柴道煌,有北宋建隆元年的奇女子妈祖海神,更少不了姜子牙《封神榜》这一超级神仙天团……本书意在探讨中国传统文化,研究历史人文,带领大家探讨传说中的神仙,揭秘众多耳熟能详的神仙的前世今生,探究中华文化的深层含义。 a小说研究人员 a《封神榜》x小说研究 aI207.419v5 0a孙一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128 01339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8000271000041000651010008001061020015001141050018001291060006001472000069001532100034002222150016002563140183002723300513004553330019009686060025009876900015010127110043010278010027010701164-113520241129134414.0 a978-7-5326-6323-1b精装dCNY58.00 a20241129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10000 ay z 000yy ar1 a插图鉴赏·古文的魅力b专著f上海辞书出版社文学鉴赏辞典编纂中心编 a上海c上海辞书出版社d2024.01 a122页d21cm a上海辞书出版社文学鉴赏辞典编纂中心致力于维护和开发文学鉴赏辞典系列丛书,已编纂修订出版有中国文学鉴赏辞典新一版系列、中国文学名家名作鉴赏辞典系列、外国文学名家名作鉴赏辞典系列等。 a上海辞书出版社文学鉴赏辞典编纂中心致力于维护和开发文学鉴赏辞典系列丛书,已编纂修订出版有中国文学鉴赏辞典新一版系列、中国文学名家名作鉴赏辞典系列、外国文学名家名作鉴赏辞典系列等。本书精心挑选先秦至明清的古文佳作约二百篇,尽力凸显中国古典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家和重要作品,每篇配以古典文学专家简练精确的注释和精湛的解读鉴赏,探微索隐,曲尽其意,阐发古文的文学内涵和美学意蕴,让读者在千载以下犹可一窥的文人心史,获得独特的思想启迪和审美领悟。书中还配有古今名家画作,图文并茂,交相辉映,令读者获得赏心悦目的阅读体验。 a古典散文爱好者0 a古典散文x鉴赏y中国 aI207.62v502a上海辞书出版社文学鉴赏辞典编纂中心4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05 01067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35001472100034001822150016002163300475002323330021007076000054007286900015007827010013007978010027008101164-113620240905112008.0 a978-7-5689-4810-4dCNY58.00 a20240905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500000 ay z 000yy ar1 a苏轼散文修辞研究b专著f谢晴著 a重庆c重庆大学出版社d2024.09 a172页d24cm a本书从修辞学角度对苏轼散文的成就和传承及其根源进行发掘、评述和解析,重点是对苏轼散文修辞的风貌、成就、创新及传承进行描述、评价和阐释,以及对苏轼散文成就和传承的修辞学解读。本书主要借助修辞学相关理论和方法,以苏轼散文的成就和传承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修辞学角度的描述、评价和阐释。首先对苏轼散文作品进行全面考察,对其修辞的整体风貌进行描摹刻画,进而结合苏轼关于散文修辞的论说,对其散文修辞的成就和传承进行解读和描述,最后从修辞学角度对苏轼散文的成就和传承与修辞的关系进行阐释。 a古典文学研究人员 0a苏轼f(1036-1101)x古典散文x修辞学x古典文学研究 aI207.62v5 0a谢晴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0912 01425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35001472050008001822100040001902150016002302250029002463140215002753300561004903330021010516060031010726900014011037010015011178010027011321164-113820241126151342.0 a978-7-5595-7070-3dCNY52.00 a20241126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30000 ay z 000yy ar1 a童话艺术空间论b专著f孙建江著 a2版 a石家庄c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d2024.12 a168页d19cm2 a中国当代儿童文学理论文库 a作家、文学理论家。浙江师范大学兼职教授,云南大学客座教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著有《文化的启蒙与传承》《二十世纪中国儿童文学导论》《意大利儿童文学概述》《飞翔的灵魂——解读安徒生的童话世界》《童年的文化坐标》等。 a丛书由著名儿童文学评论家方卫平主编,,由著名儿童文学评论家方卫平先生主编,集王泉根、汤锐、陈恩黎、孙建江、班马一众儿童文学理论家和学者的力量,系统论述了中国儿童文学的历史发展、理论进程、创作思想、作家作品研究等多个方面。遴选当代儿童文学理论的经典之作,将具有当代价值和世界意义的儿童文学理论原创著作集结归拢,这些理论著作内容涉及中国儿童文学的历史发展、理论进程、创作思想、作家作品研究,儿童文化产业透析等方面,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和史料价值,将对当代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创作、阅读等方面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也是图书馆馆藏、学术研究、儿童文学爱好者等的必备藏书。 a儿童文学研究人员0 a童话x文学研究y中国z当代 aI207.8v5 0a孙建江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128 01686nam0 2200277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67001472050008002142100040002222150016002622250029002783140407003073300445007143330121011595170037012806060035013176900014013527010015013668010027013811164-113920241126151115.0 a978-7-5595-7068-0dCNY58.00 a20241126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30000 ay z 000yy ar1 a透过文化之镜b专著e从另一种维度重新审视中国儿童文学f陈恩黎著 a2版 a石家庄c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d2024.12 a244页d19cm2 a中国当代儿童文学理论文库 a陈恩黎,文学博士,教授,现任教于宁波工程学院人文与艺术学院。已出版个人专著有《孩子,让我陪你一起成长》《虚构与真实》《儿童文学中的轻逸美学》《寻找背影》《大众文化视域中的中国儿童文学》等六部;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文艺争鸣》《文艺评论》《文艺报》《中国社会科学报》等学术期刊、报纸上发表论文和书评五十余篇;参与编撰《中国儿童文学大系》《幼儿文学教程》《童话鉴赏辞典》《浙江电影史》等多部专业书籍。 a丛书由著名儿童文学评论家方卫平主编,,由著名儿童文学评论家方卫平先生主编,集王泉根、汤锐、陈恩黎、孙建江、班马一众儿童文学理论家和学者的力量,系统论述了中国儿童文学的历史发展、理论进程、创作思想、作家作品研究等多个方面。遴选当代儿童文学理论的经典之作,将具有当代价值和世界意义的儿童文学理论原创著作集结归拢,这些理论著作内容涉及中国儿童文学的历史发展、理论进程、创作思想、作家作品研究,儿童文化产业透析等方面,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和史料价值。 a本书对当代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创作、阅读等方面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也是图书馆馆藏、学术研究、儿童文学爱好者等的必备藏书1 a从另一种维度重新审视中国儿童文学0 a儿童文学x文学研究y中国z当代 aI207.8v5 0a陈恩黎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128 01389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39001472050008001862100040001942150016002342250029002503140165002793300559004443330021010036060043010246900014010677010015010818010027010961164-114020241126151301.0 a978-7-5595-7069-7dCNY62.00 a20241126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30000 ay z 000yy ar1 a现代儿童文学本体论b专著f王泉根著 a2版 a石家庄c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d2024.12 a296页d19cm2 a中国当代儿童文学理论文库 a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著有专著《比较儿童文学》,评论集《酒神的困惑》、《中国现代儿童文学史》(合作)等。 a丛书由著名儿童文学评论家方卫平主编,由著名儿童文学评论家方卫平先生主编,集王泉根、汤锐、陈恩黎、孙建江、班马一众儿童文学理论家和学者的力量,系统论述了中国儿童文学的历史发展、理论进程、创作思想、作家作品研究等多个方面。遴选当代儿童文学理论的经典之作,将具有当代价值和世界意义的儿童文学理论原创著作集结归拢,这些理论著作内容涉及中国儿童文学的历史发展、理论进程、创作思想、作家作品研究,儿童文化产业透析等方面,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和史料价值,将对当代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创作、阅读等方面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也是图书馆馆藏、学术研究、儿童文学爱好者等的必备藏书。 a儿童文学研究人员0 a儿童文学x本体论x文学研究y中国z当代 aI207.8v5 0a王泉根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128 01434nam0 2200277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69001472050008002162100040002242150016002642250029002803140157003093300445004663330121009115170035010326060035010676900014011027010013011168010027011291164-114120241126151542.0 a978-7-5595-7071-0dCNY58.00 a20241126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30000 ay z 000yy ar1 a现代儿童文学的先驱b专著e论文学研究会的“儿童文学运动”f汤锐著 a2版 a石家庄c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d2024.12 a240页d19cm2 a中国当代儿童文学理论文库 a学者、散文家。浙江绍兴市上虞区人。陕西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特聘研究员,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终生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a丛书由著名儿童文学评论家方卫平主编,,由著名儿童文学评论家方卫平先生主编,集王泉根、汤锐、陈恩黎、孙建江、班马一众儿童文学理论家和学者的力量,系统论述了中国儿童文学的历史发展、理论进程、创作思想、作家作品研究等多个方面。遴选当代儿童文学理论的经典之作,将具有当代价值和世界意义的儿童文学理论原创著作集结归拢,这些理论著作内容涉及中国儿童文学的历史发展、理论进程、创作思想、作家作品研究,儿童文化产业透析等方面,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和史料价值。 a本书对当代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创作、阅读等方面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也是图书馆馆藏、学术研究、儿童文学爱好者等的必备藏书1 a论文学研究会的“儿童文学运动”0 a儿童文学x文学研究y中国z当代 aI207.8v5 0a汤锐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128 01641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5001472050008001922100040002002150016002402250029002563140435002853300445007203330121011656060035012866900014013217110013013358010027013481164-114220241126151056.0 a978-7-5595-7072-7dCNY52.00 a20241126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30000 ay z 000yy ar1 a中国儿童文学理论批评与构想b专著f班马著 a2版 a石家庄c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d2024.12 a164页d19cm2 a中国当代儿童文学理论文库 a班马出版有各类作品和学术专著十余种,主要有长篇小说《六年级大逃亡》、《李小乔的幽秘之旅》,长篇童话《绿人》,散文集《星球的细语》,短篇小说集《那个夜,迷失在深夏古镇中》(与韦伶合著),《现代梦幻童话系列》等等;以及《中国儿童文学理论批评与构想》、《游戏精神与文化基因》、《前艺术思想》、《走通散文艺术的儿童之道》、《世界奇书异读》等。作品曾多次获各类奖项。其中《爸爸带我去爬树》是北师大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拓展阅读中的一篇文章。 a丛书由著名儿童文学评论家方卫平主编,,由著名儿童文学评论家方卫平先生主编,集王泉根、汤锐、陈恩黎、孙建江、班马一众儿童文学理论家和学者的力量,系统论述了中国儿童文学的历史发展、理论进程、创作思想、作家作品研究等多个方面。遴选当代儿童文学理论的经典之作,将具有当代价值和世界意义的儿童文学理论原创著作集结归拢,这些理论著作内容涉及中国儿童文学的历史发展、理论进程、创作思想、作家作品研究,儿童文化产业透析等方面,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和史料价值。 a本书对当代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创作、阅读等方面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也是图书馆馆藏、学术研究、儿童文学爱好者等的必备藏书0 a儿童文学x文学评论y中国z当代 aI207.8v502a班马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128 01788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5001472100038002022150016002403140434002563300729006903330015014196060029014346900016014637010013014797010015014928010027015071164-114320241223151836.0 a978-7-5227-4624-1dCNY89.00 a20241223d2023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zy ar1 a网络文学青春书写的嬗变与传承b专著f王瑜,邱慧婷著 a北京c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d2023.01 a358页d24cm a王瑜,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社科基金评审专家库成员,中国作协网生代评论家专家库成员,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评审专家,广西首批中青年骨干教师建设入选者,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等纵向课题十余项,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光明日报》《民族文学研究》《文艺争鸣》《当代文坛》等发表(出版)研究成果70余篇(部)。邱慧婷,副教授,文学博士后,主持省部级等纵向科研项目4项,主要从事女性文学及身体叙事研究,独自发表出版论文(专著)20余篇(部)。 a本研究以“青春书写”作为核心关注,通过跨学科的视角,不仅关注文学领域的变革,还注目技术和艺术的融合,在时代文化新变的基础上,突破传统意义上学科分门别类的研究。当前,网络文学研究主要集中在文学领域,在语言学、艺术学、美学、社会学、传播学等领域的探索相对薄弱。网络文学的出现是当前时代中多种艺术门类综合发力的结果,表现为文学领域的变革却并不局限在文学领域之内,对它的研究应该结合相关学科特别是从技术革命的层面进行关注。本研究以“青春”为主线,重点关注其在网络文学中的存在样态,通过对其内蕴吸引力的发掘,参照传统70后作家创作中的青春书写,探索中国网络文学的共同性与共通性论题,思考其海外传播等。在写作方面,本著作遵守学术研究和写作规则,但不局限于学术话语的生搬硬套,也就是不掉书袋,试图将理论活学活用,避免枯燥乏味写作面貌的出现。 a文学爱好者0 a网络文学x文学研究y中国 aI207.999v5 0a王瑜4著 0a邱慧婷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26 01858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62001472100038002092150016002473140476002633300764007393330013015035170021015166060013015376900012015507010015015628010027015771164-114420240912133653.0 a978-7-5227-4150-5dCNY88.00 a20240912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探索鲁迅之路b专著e中国当代鲁迅研究e2000-2021f孙郁主编 a北京c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d2024.08 a246页d24cm a孙郁(1957-),本名孙毅,辽宁大连人。1988年毕业于沈阳师范学院(现沈阳师范大学)中文系,文学硕士。中国作家协会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鲁迅研究会会长,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02年到鲁迅博物馆主持工作并担任北京鲁迅博物馆馆长。2009年起任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院长。20世纪70年代开始文学创作,80年代起转入文学批评和研究,长期从事鲁迅和现当代文学研究。《鲁迅研究月刊》主编,《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副主编。主要著作有《革命时代的士大夫——汪曾祺闲录》、《鲁迅忧思录》、《鲁迅与周作人》等。 a鲁迅研究是20世纪中国学术史的重要组成,也是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最令人瞩目的部分,众多具有重要影响的学者皆出自鲁迅研究领域。进入21世纪以来,更是取得了丰硕成果。王得后先生的《探索鲁迅之路:中国当代鲁迅研究(1949-1999)》于2003年出版,学界反响极好,此次属于再版,与孙郁先生的“2000-2021”卷一起推出。孙郁先生是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是80年代以来鲁迅研究领域的重要学者,所撰写鲁迅研究论文多次获大奖,主编或撰写有多本影响力非常大的鲁迅研究图书,在鲁迅研究界具有很高声望。孙郁先生主编的“2000-2021”卷,收录了21世纪以来有代表性的高水平的鲁迅研究论文,涵盖了鲁迅研究的重要方面,呈现了21世纪以来鲁迅研究的新风貌,展示了当下学者对鲁迅及其作品的深入理解,具有很强的典范意义。孙先生这卷“探索鲁迅之路”既是新世纪以来鲁迅研究成果的集中呈现,又是现代文学研究领域必备的参考书、工具书。 a大众读者1 a中国当代鲁迅研究0 a鲁迅研究 aI210v5 0a孙郁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0919 01444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64001472100038002112150016002493140305002653300517005703330013010875170021011006060013011216900012011347010017011468010027011631164-114520240912133702.0 a978-7-5227-4151-2dCNY59.00 a20240912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探索鲁迅之路b专著e中国当代鲁迅研究e1949-1999f王得后主编 a北京c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d2024.08 a246页d24cm a王得后,著名作家,谱名德厚。1934年生,1957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1976年调入北京鲁迅研究室,从事专业研究。研究馆员。出版有专著《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1982年初版,1995年再版),《鲁迅心解》(浙江文艺出版社1996年出版);《导读》(中华书局2002年出版):论文集《鲁迅与中国文化精神》(花城出版社1993年出版)。 a2021年是鲁迅诞辰140周年。鲁迅研究是20世纪中国学术史的重要组成,也是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最令人瞩目的部分,众多具有重要影响的学者皆出自鲁迅研究领域。进入21世纪以来,更是取得了丰硕成果。王得后先生的《探索鲁迅之路:中国当代鲁迅研究(1949-1999)》于2003年出版,销售近30000册,此次再版,与孙郁先生的2000-2020卷一起推出。王先生是当代鲁迅研究界最资深的学者,全程参与了新时期以来的鲁迅研究的历程,在当代鲁迅研究、现代文学研究领域成就斐然,影响卓著。王先生的这本书既是鲁迅研究的大汇总,又是现代文学研究领域的必备参考书、工具书。 a大众读者1 a中国当代鲁迅研究0 a鲁迅研究 aI210v5 0a王得后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0919 01285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8000271000041000651010008001061020015001141050018001291060006001472000055001532100034002082150016002423140171002583300519004293330015009486060023009636900015009867010015010018010027010161164-114620240731135742.0 a978-7-305-28204-1b精装dCNY78.00 a20240731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20000 ay z 000gy ar1 a鲁迅《摩罗诗力说》注释·今译·解说b专著f赵瑞蕻著 a南京c南京大学出版社d2024.07 a308页d21cm a赵瑞蕻(1915—1999),浙江温州人。著名英语文学翻译家、比较文学学者、南京大学教授。1935年温州中学毕业,入大夏大学中文系,一年后转山东大学外文系。抗战后入西南联大外文系。 a赵瑞蕻注译说《摩罗诗力说》自问世起即受人称道至今,知者谓“老先生注解颇下功夫,而且功在真诚,知之为知之”。《摩罗诗力说》是二十六岁青年鲁迅的激情之作,用意即在陷入沉堕当中的文学、国民和国家引入一股革新的精神、力量和气势。以此观之,鲁迅自己后来的小说和诗歌创作都是这篇文章的注释或延伸;以此观之,郭沫若、艾青、穆旦乃至现代的摇滚诗人崔健,他们身上都能找到这条若隐若现的摩罗精神脉络。进入二十一世纪的第一个十年以来,新一代的文学青年们纷纷开始以赵注版《摩罗诗力》为研读鲁迅的通关密码倒更是一个值得关注而饶有意味的现象。 a诗歌爱好者0 a鲁迅诗歌x诗歌评论 aI210.97v5 0a赵瑞蕻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0807 01192nam0 2200277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045001482100030001932150021002232250026002443000027002703300475002973330013007726060015007856060033008006900016008337010021008497020017008708010027008871164-114720250218093748.0 a978-7-5506-4032-0dCNY228.00 a20250218d2023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20000 ay z 000yy ar1 a范成大集b专著f(宋)范成大撰g辛更儒点校 a南京c凤凰出版社d2023.12 a3册(896页)d26cm2 a江苏文库e精华编v141 a江苏文脉整理与研究工程 a范成大是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中兴四大诗人”之一。诗歌之外,范成大的词及各体文也写得很好,充分展示了他“能臣”的一面。范成大原有文集一百三十六卷之多,明以来散佚严重,诗以外的各体文如词、序、碑记、奏疏等,存世寥寥,本书整理者在前人辑佚基础上努力搜求,续有收获。另外,《范成大集》自南宋龚颐正编纂以来,就存在次序编年错乱问题,严重影响对范成大其人其诗的理解。本书整理者经过认真考索,澄清了范成大早年生活的一些疑点,并据此将范诗重新编序,对学习与研究范成大作品很有帮助。 a大众读者0 a宋词j选集0 a古典散文x散文集y中国z南宋 aI214.422v5 0c(宋)a范成大4撰 0a辛更儒4点校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563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9000271000041000661010008001071020015001151050018001301060006001482000035001542100042001892150016002312250017002473140303002643300605005673330023011726000028011956900015012237010017012387010015012558010027012701164-114820241105091820.0 a978-7-309-17658-2b精装dCNY198.00 a20241105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10000 ay z 000yy ar1 a顾璘集b专著f汤志波,倪晨点校 a上海c复旦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d2024.10 a514页d21cm2 a明人别集丛编 a汤志波,华东师范大学中文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明别集普查整理工作,出版过古籍整理《沈周集》《张羽集》《弇州山人题跋书画跋跋》《南汇蒋氏族谱》《胡俨集》等多种,主编《沈周六记》《明人年谱知见录》等书,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古委会直接资助项目、上海哲社课题等多项。倪晨,华东师范大学硕士生。 a顾璘(1476-1545),字华玉,号东桥居士,长洲人,寓居上元。弘治九年登进士第,历任广平知县、开封知府、全州知州、台州知府、浙江布政使、湖广巡抚,工部尚书。嘉靖二十三年以南京刑部尚书之职致仕归里,建成息园,时常与宾客置酒高会、诗文唱和。顾璘少有才名,以诗著称于时,与刘元瑞、徐祯卿并称“江东三才”,与陈沂、王韦、朱应登并称“金陵四大家”,亦是弘治十才子之一。《顾璘集》收录顾璘现存别集《浮湘稿》、《山中集》、《凭几集》及《凭几集续集》、《息园存槁》、《缓恸集》六种,均以上海图书馆藏明嘉靖间刻本为底本,校以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南京图书馆藏清钞本、《金陵丛书》本,并附录诗文辑佚、顾璘传记、历代序跋三种。 a中国古代文学研究者 0a顾璘f(1476-1545)j文集 aI214.82v5 0a汤志波4点校 0a倪晨4点校 0aCNb丰涵文化c20241107 01199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047001482100034001952150016002292250023002453300537002683330019008056060041008246900015008657010021008807020017009018010027009181164-114920250214090814.0 a978-7-5334-9842-9dCNY118.00 a20250214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50000 ay z 000yy ar1 a北郭园全集b专著f(清)郑用锡撰g魏宁楠点校 a福州c福建教育出版社d2024.12 a620页d23cm2 a八闽文库i要籍选刊 a此书为“八闽文库”系列之一,繁体直排版。包括《北郭园文钞》一卷,《北郭园诗钞》五卷,郑用锡所著诗文,均以其晚年所筑北郭园名之,其子郑如梁合校刊行,题曰《北郭园全集》。《北郭园文钞》一卷,以1992年6月龙文出版社印行的《台湾先贤诗文集汇刊》第二辑为底本,校以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所编的《台湾文献丛刊》本。《北郭园诗钞》五卷,以龙文出版社印行的《台湾先贤诗文集汇刊》第二辑为底本,卷一计收五言古诗37篇、七言古诗10篇,卷二计收五言律诗45篇、五言排律8篇,卷三计收七言律诗77篇,卷四计收七言律诗57篇,卷五计收五言绝句8篇、七言绝句54篇,总共296篇。 a古典文学爱好者0 a中国文学x古典文学x作品综合集z清代 aI214.91v5 0c(清)a郑用锡4撰 0a魏宁楠4点校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548nam0 2200277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1001472100038001882150019002262250013002453140389002583300469006473330021011166060043011376900015011806900012011957010019012077020017012268010027012431164-115020241203151202.0 a978-7-5751-0407-4dCNY35.00 a20241203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龚贤集b专著f(清)龚贤著g姚述红整理 a杭州c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d2024.11 a15,166页d19cm2 a艺文丛刊 a①龚贤(1618—1689)明末清初著名画家,金陵八大家之一。又名岂贤,字半千、半亩,号野遗,又号柴丈人、钟山野老,江苏昆山人,流寓金陵(今南京市),早年曾参加复社活动,明末战乱时外出漂泊流离,入清隐居不出,居南京清凉山,卖画课徒,生活清苦。性孤僻,与人落落寡合。工诗文,善行草,源自米芾,又不拘古法,自成一体。②姚述红,1986年生,浙江省杭州市人。长期从事宣传工作,曾参与多部大型古籍的外编工作。 a龚贤是明末清初金陵八大家之首,也是金陵画派的代表人物。他出生于江苏昆山,后来流寓金陵(今南京市),在这里度过了他辉煌的艺术生涯。龚贤不仅是一位杰出的画家,还是一位优秀的文人,他的诗文才华横溢。龚贤的作品以金陵山水为主题,以浑朴中见秀逸的积墨法而闻名于世。《龚贤集》系对其传世诗文著述、课徒画稿等进行系统的整理。其中,第一部分为《草香堂集》,乃据歙县文化馆所藏清抄孤本整理;第二部分为自书诗卷,现藏上海博物馆;第三部分为传世画作等辑佚诗作;第四部分为画谱画论著作整理。 a古典文学研究人员0 a古典文学x艺术x作品综合集y中国z清代 aI214.92v5 aJ121v5 0c(清)a龚贤4著 0a姚述红4整理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05 01458nam0 2200277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3001472100038001902150024002282250013002523140286002653300460005513330025010116060051010366900015010876900015011027010021011177020015011388010027011531164-115120241203151214.0 a978-7-5751-0406-7dCNY68.00 a20241203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瓯香馆集b专著f(清)恽寿平著g杨晶点校 a杭州c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d2024.11 a2册(37,362页)d19cm2 a艺文丛刊 a①恽寿平(1633—1690),初名格,字寿平,以字行,又字正叔,别号南田,一号白云外史、云溪史、东园客、巢枫客、东野遗狂、草衣生、横山樵者、瓯香馆主等 。江苏常州府武进县人。清代著名画家。②杨晶,1984年生,浙江诸暨人。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主要从事书法、花鸟画研究与创作,先供职于浙江书法院。 a恽寿平初名格,字寿平,别号南田。江苏武进人。清代著名画家。创常州派,为清朝“一代之冠”。在绘画理论上亦甚有建树,诗格超逸,书法得褚遂良神髓,遒逸可爱,画笔生动,时称“三绝”。《瓯香馆集》是其诗文集,共12卷,由清代人蒋光煦辑。该书书中收录了其大量诗文、绘画理论及出游、雅集、酬答等文化艺术活动.恽寿平诗文流畅,诗格高逸,被誉为“毗陵六逸之冠”,王嗣衍、孙谠编有《南田诗钞》五卷,蒋光煦又增辑南田诗稿,题《瓯香馆集》凡十卷,流传甚广。此次即据该本予以标点整理。 a古典诗歌、绘画爱好者0 a古典诗歌x古典散文x中国画x作品集y中国z清代 aI214.92v5 aJ222.49v5 0c(清)a恽寿平4著 0a杨晶4点校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05 01141nam0 2200277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13001001020015001131050018001281060006001462000059001522100028002112150016002392250025002553300397002803330015006776060041006926060043007336900015007767010015007917010015008067020015008218010027008361164-115220250218143650.0 a978-7-5538-1732-3dCNY78.00 a20250218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aeng aCNb430000 ay z 000gy ar1 a曾国藩诗文选b专著e汉、英f尹飞舟,乐国斌译g唐浩明编 a长沙c岳麓书社d2024.11 a585页d26cm2 a汉英对照湖湘经典丛书 a本书系湖南省“十四五”时期重大学术和文化研究专项“湖湘经典英译与传播研究”阶段性成果,立项编号:21ZDAZ21。本书以时间先后为序,收录了近代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曾国藩的经典诗文。在精选曾国藩的诗词古文的同时,也选录了若干篇他的奏折、家书代表作,以便让国内外读者更好认识这位被誉为“最后一个集中国传统文化大成”的曾文正公。上述作品译成英文,以汉英对照方式出版,彰显其蕴涵的湖湘文化精神特质和经世智慧。 a诗歌爱好者0 a古典诗歌x诗集y中国z清后期j汉、英0 a古典散文x散文集y中国z清后期j汉、英 aI215.22v5 0a尹飞舟4译 0a乐国斌4译 0a唐浩明4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686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9000271000041000661010008001071020015001151050018001301060006001482000037001542100038001912150014002293140610002433300483008533330015013366060035013516900014013867010017014008010027014171164-115320241126092429.0 a978-7-5227-4339-4b精装dCNY488.00 a20241126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zy ar1 a我在河大读中文b专著f武新军主编 a北京c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d2024.11 a3册d24cm a武新军,男,河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文学院院长。先后在河南大学、复旦大学、美国杜克大学读书或访学。主要研究文学报刊、文学传媒与文学发展的关系问题。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当代文学跨媒介传播史》首席专家,河南省优秀专家,河南省首批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首席专家。已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省部级项目2项,河南省高校重大攻关项目1项。先后参与策划出版“报刊史料与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丛书”、“中国当代重要作家年谱丛书”等。已在重要刊物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出版有《现代性与古典传统,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古典倾向》《意识形态与百年文学》《意识形态与中国当代文学——< 文艺报>(1949-1989)研究》《韩少功年谱》等多部著作。 a《我在河大读中文》是河南大学文学院公众号推出的文章汇总,该栏目因持续时间长、发文质量高、史料价值强等原因,曾在国内高校产生过广泛的影响,本栏目推出的许多文章被《名作欣赏》《河南大学学报》《书法艺术》《中国青年报》等刊物转载,获批河南省网络文化建设精品项目。受此影响,北京大学、华东师大、上海大学中文系曾开设过相同的栏目。不同历史时期的近百位校友,对在校生活进行回忆,充分呈现出1923年至今河南大学中文教育变革的历史,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可以丰富、补充二十世纪中国教育史研究的理解。 a文学爱好者0 a中国文学x当代文学x作品综合集 aI217.1v5 0a武新军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128 01503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9000271000041000661010008001071020015001151050018001301060006001482000037001542100034001912150016002253140371002413300537006123330015011496060033011646900014011977110023012118010027012341164-115420241113113142.0 a978-7-5508-4639-5b精装dCNY680.00 a20241113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30000 ay z 000yy ar1 a先生归来b专著f西泠印社美术馆编 a杭州c西泠印社出版社d2024.11 a347页d29cm a西泠印社美术馆成立于2011年,是经杭州市机构编制委员会核定批准的企业化管理事业单位,是集展示陈列、收藏研究、学术传播、公共教育诸功能于一体的艺术公益平台。作为西泠印社集团旗下的公益平台,始终坚持“大美与共,和而不同”的办馆宗旨,坚守为社员服务、为艺术家服务的文化使命,数年来组织策划了“先生归来”“重振金石学”等品牌系列活动,是国内外文化艺术交流的积极推动者和践行者。 a“先生归来”是以西泠印社先贤的文化艺术造诣为主题的西泠印社美术馆的学术展览品牌。自2018年起,今年是“先生归来”第七回。围绕西泠印社先贤策划学术活动,通过展览、出版、讲座等形式,以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为主线,学术为引领,用跨越时空的艺术篇章呈现历史和现实交汇的独特韵味,全面总结和宣传西泠印社文脉的历史与成就、传承与发展,展示西泠印社先贤在历史上留下的艺术芳香,向先贤致敬,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通过这样的学术型梳理,一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富有正面的社会影响;二是丰富人们精神文化需求,日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a文艺爱好者0 a文艺x作品综合集y中国z当代 aI217.1v502a西泠印社美术馆4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114 01688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8000271000041000651010008001061020015001141050018001291060006001472000035001532100030001882150016002183140522002343300563007563330015013196060029013346900014013637010015013777010015013928010027014071164-115520241122133236.0 a978-7-5307-7888-3b精装dCNY60.00 a20241122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20000 ay z 000cy ar1 a小光阴b专著f姜晓燕,马铁女著 a天津c新蕾出版社d2024.12 a224页d24cm a姜晓燕,浙江省杭州市临平区天长世纪小学语文教师,正高级教师,曾获得省春蚕奖。她一直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习作优质课获得市一等奖,她潜心教科研研究,论文获得省级一等奖,出版的著作有《进阶式习作检查清单,写作评改的深度学习工具》《名师作文课堂提优55讲》《图画书教室,超好玩的语文课》,主编《跟着课文学绘本》《推动另一朵云》,合著《绘本读写课堂》。马铁女,浙江省作协会员,临平区作协秘书长,已陆续在全国30多家报刊上发表新诗近300首,散文几十余篇。曾获全国诗歌、散文大赛奖多次。著有诗集《含情的芙蓉花》《嘉妍的芙蓉花》等多部。 a本书为姜晓燕和马铁女的个人随笔集,主要由散文和诗歌组成。两位作者用朴实、灵动的文字记录了童年美好生活的点点滴滴,充满了天真和童趣,非常有感染力。文中真诚的叙述、油然而生的感慨似一根根轻柔的羽毛拂过心田,内心的小小感动、小小涟漪经久不息,层层萦绕。《白衬衫》《白信封》等记录了童年时代班主任老师用发自内心的爱和温情点亮了“我”的童年,《半截手套》《妈妈的手》等讲述了妈妈用勤劳的双手撑起了“我”的温暖世界,《檀香皂》《太阳帽》等承载了童年的欢笑、眼泪。在文字之外,作者对于生活的感喟、思辨带有恰到好处的哲理韵味,惹人回味,引人细细思索,却又不会深刻到无法捉摸。 a散文爱好者0 a散文集x诗集y中国z当代 aI217.1v5 0a姜晓燕4著 0a马铁女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128 01134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29001472100030001762150016002063140137002223300431003593330015007906060031008056900014008367010015008508010027008651164-115620240729112211.0 a978-7-5501-9108-2dCNY68.00 a20240729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460000 ay z 000yy ar1 a澄江诗韵b专著f王圣福著 a海口c南方出版社d2024.08 a159页d29cm a王圣福,男,汉族,1950年生,海南澄迈人。毕业于海南教育学院,曾任澄迈中学语文教师、太平中学工会主席,澄迈县工商行政管理局工会副主席。 a本书是作者创作的诗词、散文、小说、报告文学、戏剧、理论文章、书信等的作品集,书中所写内容多以澄迈县及南渡江的古今人文景观和先进人物事迹为主体,讴歌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政治、经济和文化建设的伟大成就。通过人物和景物的描写,讴歌地方人文,彰显国家繁荣昌盛、人民安居乐业的美丽画面。本书创作体裁广泛,有的抒写时政大事,褒扬善政;有的生活小事,却能阐明事理,以小见大;描绘景物和刻画人物时,文笔流畅,人物清新;其中戏曲作品均是获奖作品。 a文学爱好者0 a中国文学x当代文学x作品集 aI217.2v5 0a王圣福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0731 01079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5001472100030001922150016002223300474002383330015007125170019007276060035007466900014007817010015007958010027008101164-115720241028154514.0 a978-7-5533-5009-7dCNY88.00 a20241028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20000 ay z 000gy ar1 a台城话旧b专著e赵望晓短作品选f赵望晓著 a南京c南京出版社d2024.10 a394页d26cm a本书主要内容选自赵望晓先生历年来在《金陵晚报》《雨花》《江苏商论》《江苏经济报》《南京经济》等报纸及刊物上发表的文章、诗词。在新华日报、扬子晚报、南京日报、南京市场报发表的只是少量的新闻稿。另有公众号发表(文史类文章)2篇。大约有21万余字。最早的作品是1984年在雨花杂志上发表的两首新诗,最晚的作品是2024年《江苏经济报》发表的诗词,时间跨度40年。所选作品都与南京历史文化、经济发展、民风民俗密切相关,作品内容积极向上、朴实健康、符合社会主流,间接地反映了南京的一些历史印记。 a诗歌爱好者1 a赵望晓短作品选0 a新闻x诗词x作品集y中国z当代 aI217.2v5 0a赵望晓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031 01175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25001472100030001722150016002023300617002183330013008356060041008486900014008897010015009038010027009181164-115820240813083248.0 a978-7-5225-3206-6dCNY49.00 a20240813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远航b专著f陈平沙著 a北京c九州出版社d2024.08 a252页d21cm a本书为文学作品集,曾于2018年由三峡出版社出版,本次为修订后的再版,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散文,记述作者以往在工作和生活中的往事趣事,其中一些记载颇有趣味。第二部分为短篇小说,包括两个神话传说和两个现代短篇。《共工的传说》以后羿和共工两个神话人物为主角,讲述了一段和珠峰有关的传奇。《湘黄传奇》用中国神话故事中的人物,构造了一段和黄山,张家界,凤凰有关的神奇传说。《漓边之思》为现代小说,讲述了两个朋友在漓江边的一个小客栈小住时,对历史和人生的感悟。《莫名的幸福感》篇幅较长,讲述都市生活的故事,描写一个外企公司白领在工作和生活上的状态变化,以及与女子阿月的交往以及产生的感情纠葛。内容真实,贴近生活,文字优美。 a大众读者0 a短篇小说x小说集x散文集y中国z当代 aI217.2v5 0a陈平沙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0814 01409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055001482100034002032150017002373140334002543300480005883330015010686060023010836900011011067110023011178010027011401164-115920241230144429.0 a978-7-5687-1665-9dCNY138.00 a20241230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430000 ay z 000yy ar1 a湖南山水名胜诗词选i常德卷b专著f常德市诗词学会编 a湘潭c湘潭大学出版社d2024.12 a2920页d24cm a常德市诗词学会,已成立近40年。前身是成立于1985年的武陵诗社,是中华诗词学会成立的发起单位之一。常德也被授予全国第一个“中华诗词之市”称号。2005年在武陵诗社的基础上成立了常德市诗词学会,与武陵诗社两块牌子,一套人马。现有本级会员近5000人。已编印学会会刊《常德诗词》114期及其他诗集,编辑《兰芷清吟》微刊183期,《诗城漱玉》微刊107期。 a《湖南山水名胜诗词选常德卷》是常德市诗词学会为配合打造文化旅游大省、促进文旅融合而承担的常德卷课题。经过一年半的编录,初稿收入相关诗作约2700首,常德市诗协前后八次集体审稿,最后由省诗协会长蔡建和、副会长童中贤,湖南人民出版社原社长熊治祁等对选录作品进行进行了集中评审筛选,定稿古代诗人李白、刘禹锡、王维、温庭筠、范仲淹等人作品140余首,现当代诗词名家霍松林、羊春秋、杨第甫等人作品160余首,合计300余首。全书以常德域内景点为序,每个景点的诗作配有景点简介、图片、作者简介等内容。 a诗词爱好者0 a诗词x作品集y中国 aI22v502a常德市诗词学会4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02 01408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37001472100032001842150016002163140241002323300613004733330013010866050013010996900014011127010013011268010027011391164-116020241219155401.0 a978-7-5473-2650-3dCNY78.00 a20241219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10000 ay z 000yy ar1 a诗经选b专著e名画插图版f时光编 a上海c东方出版中心d2025.01 a432页d23cm a时光,中央美术学院硕士毕业,资深编辑,中央美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特聘文案讲师、“央美-鲁信”儿童艺术大赛专家评委。曾获中国出版协会“一带一路”出版合作优秀案例奖、爱阅童书100优秀作者奖、中信出版集团2022年度致敬作者奖。现就职于三联生活书店。 a这是一本诗经集。《诗经选·名画插图版》根据宋高宗手书、御前画家第一人马和之绘画的《诗经图》精心编辑而成。本书精心选取了《诗经》中风、雅、颂三章的精华部分,每一篇诗篇都能与精美的配图内容一一对应,为读者带来一场视觉与文学的盛宴。书中不仅附有原文、详细的注释,还收录了西汉毛亨、毛苌和南宋朱熹的题解,全方位辅助读者深入解读《诗经》。读者既可以通过名家点评和准确的释文来解读诗歌,领略其深刻内涵和优美意境,又能够借助宋人配图进一步深入理解作品,感受古代艺术与文学的完美融合。以画意解诗意,以诗意求画意,本书通过不同名家的解读角度、载体和方式,为这本经典古代诗歌集注入了新的活力,使其成为读者品味传统文化的绝佳选择。 a大众读者 a《诗经》 aI222.2v5 0a时光4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26 01242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8000271000041000651010008001061020015001141050018001291060006001472000053001532100034002062150016002403140176002563300417004323330021008496060033008706900014009037010021009177020023009388010027009611164-116120240729095055.0 a978-7-220-13723-5b精装dCNY85.00 a20240729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510000 ay z 000yy ar1 a六朝文絜笺注b专著f(清)许梿评选g(清)黎经诰笺注 a成都c四川人民出版社d2024.08 a253页d21cm a许梿(1787-1862),清代学者、书法家、刻书家。浙江海宁长安人。嘉庆二十四年(1820)举人,道光十三年(1833)进士。著有《古韵阁文》《说文解字疏笺》《识字略》等,编订有《六朝文絜》。 a《六朝文絜笺注》是清人许梿评选,黎经诰笺注的一本六朝时期的骈文选本。文絜,取自刘勰“析词尚絜”之说。许梿历经二十年,四易其稿,精心编选,并加批语;后黎经诰为之作笺注。全书共计十二卷,选录三十六位作家的七十二篇作品,涵盖赋、铭、诏、策、令等十八类。所选作品大多篇幅短小,文笔优美,并保留原书眉批,修正过往版本的点校错误,在适应现代排版基础上,尽可能地保留原刻本风貌。赏读此书,可仰观魏晋士人风骨,含咀六朝文章英华。 a骈文作品集爱好者0 a骈文x作品集y中国z六朝时代 aI222.5v5 0c(清)a许梿4评选 0c(清)a黎经诰4笺注 0aCNb丰涵文化c20240731 01254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1001472100032001882150016002203140231002363300445004673330015009126060029009276900014009567010015009708010027009851164-116220241219155032.0 a978-7-5473-2653-4dCNY78.00 a20241219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10000 ay z 000gy ar1 a乐府诗选b专著e名画插图版f唐咏章编 a上海c东方出版中心d2025.01 a432页d23cm a唐咏章,浙江大学学士,北京大学硕士,现为西南科技大学法学院讲师。2003年开始创作诗词,擅长小令及五律,对中国画和诗词有深入地研究。近年来探访国内外各处文物遗迹,希望以实物、文学、史书三个方面互相印证,共同还原国家的历史发展脉络。 a这是一本乐府诗集。乐府诗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一颗明珠,流传吟咏久远,内容贴近生活、通俗易懂。本书在从汉至唐的乐府诗中精选了近百首公认的名篇佳作,进行了详细而精当的注释,并配以“江南四大才子”之一唐伯虎的画作局部。唐伯虎的绘画精妙,雅俗共赏,配描述现实生活的乐府诗情,美画美诗共赏,相得益彰。乐府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本书的出版旨在传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通过精美的插图和深入的解读,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乐府诗,感受中国古代文学的博大精深。 a诗歌爱好者0 a乐府诗x诗集y中国z古代 aI222.6v5 0a唐咏章4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26 01744nam0 2200277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7001472100034001942150016002283000021002443140459002653300507007243330089012316060059013206900016013796900016013957010013014117010015014248010027014391164-116520241226114943.0 a978-7-5237-0905-4dCNY58.00 a20241226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唐代自然灾害诗歌汇编b专著f唐元,李静波编 a北京c应急管理出版社d2024.01 a182页d26cm a防灾减灾系列教材 a唐元,女,1983年生,河北邢台人。北京师范大学文学博士,日本立命馆大学访问学者,现为防灾科技学院文化与传播学院教授。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和文献研究。出版专著《黄周星集校笺》(上海古籍出版社2024年版)《清初遗民诗人黄周星行实著述编年》(湖北人民出版社2021年版)《儒家北学发展史》(人民出版社2019年版)《东西南北中国风》(凤凰出版社2017年版)《经学浮沉中的文体变迁,两汉解经文体研究》(凤凰出版社2015年版)。出版教材《中国古代灾害文学作品研读》(应急管理出版社2021年版)。 a唐代是诗歌的王国,其中以自然灾害为题材的诗歌,内容十分丰富。本书系统集成整理唐代自然灾害诗歌的文本文献,归纳其灾害类型,注释其繁难字词、解释其中的灾害典故,并展示其在古代诗歌总集和类书中的题材分类情况,以便一窥古人对诗歌自然灾害题材属性的认识。本书能够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展示唐代不同时期自然灾害诗歌的演变过程,能够让读者全面了解唐代灾害文学的基本面貌、艺术表达与灾害思想,也能为学界进一步研究唐代灾害文学提供文献基础。本书可以作为汉语言文学等专业的本科教材,也可以供相关专业的研究生、文史爱好者参考利用。 a本书可以作为汉语言文学等专业的本科教材,也可以供相关专业的研究生、文史爱好者参考利用0 a唐诗x诗集x自然灾害x历史y中国z唐代x高等学校j教材 aI222.742v5 aX432-092v5 0a唐元4编 0a李静波4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02 01176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061001482100034002092150014002433300545002573330015008026060015008176060015008326900016008477010019008637020013008828010027008951164-116620250208094945.0 a978-7-5313-6649-2dCNY328.00 a20250208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210000 ay z 000gy ar1 a中国古代文学经典书系i唐诗醉韵b专著f(唐)王维著g吕行注 a沈阳c春风文艺出版社d2025.01 a4册d26cm a《中国古代文学经典书系》是一套编选精当、注释权威、图文并茂、雅俗共赏的古典文学作品丛书。《唐诗醉韵》共分为四册,第一册为《李白诗集》,第二册为《杜甫诗集》,第三册为《王维诗集》,第四册为《李商隐诗集》。《李白诗集》收录《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早发白帝城》等李白诗歌代表作200余首;《杜甫诗集》收录《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等杜甫诗歌代表作200余首;《王维诗集》收入《山居秋暝》等诗歌代表作180余首;《李商隐诗集》收入《锦瑟》《燕台诗》《碧城三首》《重过圣女祠》等李商隐诗歌代表作200余首。 a诗歌爱好者0 a唐诗x诗集0 a杜诗x诗集 aI222.742v5 0c(唐)a王维4著 0a吕行4注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13 01500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1001472100032001882150016002203140301002363300609005373330013011466060043011596900014012027010015012168010027012311164-116720241219171117.0 a978-7-5473-2649-7dCNY78.00 a20241219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10000 ay z 000yy ar1 a花间词选b专著e名画插图版f张天漫编 a上海c东方出版中心d2025.01 a432页d23cm a张天漫,现任职于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天津美术学院毕业。美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编审。研究方向为近现代书画家,尤以徐悲鸿、蒋兆和、黄胄、叶浅予等人物画家为主要研究对象。出版专著有《叶浅予》《黄胄的人物画》《南宋的山水画世界》《李唐与万壑松风图》,合著有《段忻然》《海上画派》,发表学术论文多篇。 a这是一本花间词集。本书精心挑选了经典的花间词与精美的仕女画,二者完美搭配,所选的词与配图内容相互对应。《花间词》犹如一部女性优美的“合唱”,词中展现出的女性形象千姿百态,有妩媚风流者,尽显女性的迷人魅力;有活泼开朗者,散发着青春的活力;有温情脉脉者,传递着温柔的情感;还有幽怨惆怅者,惹人怜惜。这些丰富多彩的女性形象成为词人笔下备受青睐的对象。本书的一大亮点在于,读者既可以通过准确详细的释文来解读诗歌,深入理解花间词的深刻内涵和优美意境,又能够借助精美的配图进一步深入理解作品,仿佛身临其境般感受词中所描绘的场景和情感。无论是对古典文学感兴趣的读者,还是热爱艺术的人士,都能在本书中获得独特的阅读体验。 a大众读者0 a花间词派x词(文学)x作品集y中国z古代 aI222.8v5 0a张天漫4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26 01088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8000271000041000651010008001061020015001141050018001291060006001472000039001532100034001922150016002263140140002423300353003823330015007356060037007506900015007877010017008028010027008191164-116820240816141648.0 a978-7-220-13769-3b精装dCNY85.00 a20240816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510000 ay z 000gy ar1 a近三百年名家词选b专著f龙榆生编选 a成都c四川人民出版社d2024.09 a238页d21cm a龙榆生(1902-1966),名沐勋,字榆生,号忍寒。江西万载县人。当代古典文学研究家、词人。曾任暨南大学、中山大学、中央大学、上海音乐学院教授。 a本书是龙榆生先生风行一时的名家词作选本之一,书名为《近三百年名家词选》,后记为1948年所写,故时间为此前之“三百年”,从明末词人陈子龙开始,选取了近代三百年的名家如王夫子、孔尚任、李良年、沈雄、王国维等人的佳作。此书最早于1956年由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出版,之后多次再版。本书重新整理之时,以1956年版为本,对比了1962年与1979年的版本,并依新版订正了错讹。 a诗歌爱好者0 a词(文学)x作品集y中国z明清时代 aI222.84v5 0a龙榆生4编选 0aCNb丰涵文化c20240822 01453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9000271000041000661010008001071020015001151050018001301060006001482000035001542100034001892150016002233140331002393300550005703330015011206060017011356900015011527010017011678010027011841164-116920240902162849.0 a978-7-220-13788-4b精装dCNY120.00 a20240902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510000 ay z 000gy ar1 a唐宋名家词选b专著f龙榆生编选 a成都c四川人民出版社d2024.10 a423页d21cm a龙榆生(1902—1966),我国著名的词学家,民国四大词人之一。本名沐勋,又名元亮,晚年以字行,别号忍寒居士、风雨龙吟室主、怨红词客等。著有《词曲概论》《词学十讲》《唐宋词格律》《中国韵文史》《唐宋诗学概论》《东坡乐府笺》《风雨龙吟室丛稿》《忍寒词》《龙榆生词学论文集》等书,所编选本《唐宋名家词选》及《近三百年名家词选》曾风行一时。 a龙榆生先生编选《唐宋名家词选》《近三百年名家词选》两种,为现代词家所选、至今仍广为流传的两种词选本。其中,《唐宋名家词选》初版于1934年,系先生在上海执教期间旧稿整理编成。全书辑录唐、五代、宋词人42名家(取元代元好问一家)词作489篇,堪为习唐宋词作之捷径。1956年,该书修订重版。2018年后浪策划,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平装新版本。其以1956年重版本为底,将1934年首版中异文穿插补充其间,新版所删篇目收入附录,成为新旧整合的“二合一”版本,除收录近百位唐宋两代名家名作七百余篇外,并附有作者小传和历代点评,极便欣赏与学习。本次出版为平装改精装版本,可读可藏。 a诗歌爱好者0 a唐宋词j选集 aI222.84v5 0a龙榆生4编选 0aCNb丰涵文化c20240905 01353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065001482100034002132150014002473300741002613330015010026060015010176900016010327010019010487020017010678010027010841164-117020250208095055.0 a978-7-5313-6646-1dCNY198.00 a20250208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210000 ay z 000gy ar1 a中国古代文学经典书系i宋词藏美b专著f(宋)苏轼著g罗立刚校注 a沈阳c春风文艺出版社d2025.01 a4册d26cm a《中国古代文学经典书系》是一套编选精当、注释权威、图文并茂、雅俗共赏的古典文学作品丛书。《宋词藏美》共分为四册,共分为四册,第一册为《柳永词集》,第二册为《苏轼词集》,第三册为《李清照词集》,第四册为《辛弃疾词集》。《柳永词集》收录《雨霖铃·寒蝉凄切》《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戚氏·晚秋天》等柳永宋词代表作110余首;《苏轼词集》收录《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念奴娇·赤壁怀古》《永遇乐·长忆别时》等苏轼宋词代表作120余首;《李清照词集》收入《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等李清照宋词代表作130余首;《辛弃疾词集》收入《贺新郎·用前韵送杜叔高》《念奴娇·双陆和陈仁和韵》《水调歌头·九日游云洞》》等辛弃疾宋词代表作110余首。罗立刚为此套书的校注者,为词作增加了丰富的注释,便于读者的阅读和理解。 a诗歌爱好者0 a宋词j选集 aI222.844v5 0c(宋)a苏轼4著 0a罗立刚4校注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13 01589nam0 220028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76001472100038002232150016002612250013002773140369002903300477006593330015011366060033011516900016011847010021012007020017012217020017012387020017012558010027012721164-117120241204142144.0 a978-7-5751-0408-1dCNY30.00 a20241203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gy ar1 a西湖秋柳词 西湖竹枝词b专著f(清)杨凤苞等著g俞浣萍,周菁菁,韩雅慧点校 a杭州c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d2024.11 a108页d19cm2 a艺文丛刊 a①杨凤苞(1754—1816)字傅九,号秋室,别号萸沜、西园老人,浙江归安(今湖州)人,生于清乾隆十九年,卒于嘉庆二十一年,享年六十三岁。②俞浣萍,杭州人,1943年出生。笔名、网名草君。曾任杭州钱塘诗社社长。③周菁菁,1995年11月出生,杭州人。供职于杭州钱塘建投经营集团有限公司,爱好文史。④韩雅慧(1987—),女,河南濮阳人,安阳师范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师,研究方向为明清文学。 a杨凤苞(1754—1816)字傅九,号秋室,别号萸沜、西园老人,浙江归安(今湖州)人,生于清乾隆十九年,卒于嘉庆二十一年,享年六十三岁。诸生,生性怪僻,终身不娶,早年以诗词闻名,有《西湖秋柳词》,名噪一时,为人传颂,人称“杨秋柳”,并与邢典、施国祁合称“南浔三先生”。凤苞之诗,初学李义山(李商隐),后出入朱彝尊、厉鹗之间,属浙西诗派,长于七言歌行。《西湖秋柳词》由其族弟夙好斋主人杨知新(号拙园)笺注,称共七十二首,情味并胜,于《西湖竹枝词》外,别开诗境。雪中桦抄录于下,以拟窥豹一斑。 a诗歌爱好者0 a词(文学)x作品集y中国z清代 aI222.849v5 0c(清)a杨凤苞4著 0a俞浣萍4点校 0a周菁菁4点校 0a韩雅慧4点校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05 00942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29001472100036001762150016002123300386002283330015006146060029006296900012006587010015006708010027006851164-117320240809140327.0 a978-7-5125-1661-8dCNY69.80 a20240809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gy ar1 a物语无间b专著f任锡平著 a北京c国际文化出版公司d2024.01 a386页d21cm a本书是一部诗歌作品集,共收集了作者自2020年1月至2021年7月创作的部分诗作201首。诗人以人与物、人与人的关系与某些社会现象为描写对象,对自然界的诸多存在表达了内心的敬畏或由衷的赞美,对某些社会现象表达了个人的思考与看法,并对未来寄予美好的期望。在创作手法上,诗人在吸取传统诗歌表达方式优点的基础上,大胆实践,对现代诗歌的表现形式和思想表达进行了新的探索,注重以诗歌还原世间事的本来面目。 a诗歌爱好者0 a诗歌x作品集y中国z现代 aI226v5 0a任锡平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0814 01006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33001472100038001802150016002182250017002343300425002513330015006766060021006916900012007127010013007248010027007371164-117420241119142056.0 a978-7-5212-3165-6dCNY40.00 a20241119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gy ar1 a第六次回归花园b专著f席地著 a北京c作家出版社有限公司d2024.11 a153页d21cm2 a澳门文学丛书 a诗集。这本诗集收录席地近些年创作的近百首诗歌,分为九辑,探讨了生命、存在、人际关系、时间、记忆、孤独、成长、文化、历史、社会现象、人性、情感等主题。诗歌以孩子的纯真视角、夜晚的隐喻、身体的自我感知等多样的切入点,展现了作者对世界的独特观察和深刻感悟。语言富有象征性,情感真挚而复杂,反映了个人与社会、自然与城市、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张力和互动。这本诗集不仅是对澳门文化的一次深情观照,也是对人类共同情感和存在状态的普遍反思。 a诗歌爱好者0 a诗集y中国z当代 aI227v5 0a席地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121 01044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37001472100038001842150016002222250017002383300459002553330015007146060021007296900012007507010013007628010027007751164-117520241119142424.0 a978-7-5212-3170-0dCNY36.00 a20241119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gy ar1 a几多风景换来一句诗b专著f小曦著 a北京c作家出版社有限公司d2024.11 a153页d21cm2 a澳门文学丛书 a诗集。本书是作者以其金融从业员身份,用诗人的视觉对生活的记录。全书分为三个部份,第一部份以财经作为切入点,书写生活的变迁;第二部份用文字去刻划世界、描绘所见所想;第三部份就是作者通过回忆去记载生活。在营营役役的职场,我们经常被各种工作压得透不过气来;在忙忙碌碌的生活,我们常常要面对各种琐碎烦恼,离曾经的自己越来越远,与曾经的理想日益疏离。作者在众多繁杂中,寻找生活、工作的乐趣,用自己的专业,用不同的经济理论、价值观、回忆和视觉,去书写属于澳门的诗句。 a诗歌爱好者0 a诗集y中国z当代 aI227v5 0a小曦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121 01042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25001472100038001722150016002102250017002263300469002433330015007126060021007276900012007487010013007608010027007731164-117620241204145314.0 a978-7-5212-3163-2dCNY38.00 a20241204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gy ar1 a魔术师b专著f洛书著 a北京c作家出版社有限公司d2024.11 a118页d21cm2 a澳门文学丛书 a这是一本诗集,100首关于青春印记的诗,作品反映了对个人情感体验、生活感悟、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以及对时间、记忆、孤独、爱情等普遍主题的探讨。作者以专业的知识为依托,缜密的数据统计思维为利刃,敏锐感性的眼光为视角,试图去观察、抒写、记录个人的生活和成长,诠释自我的感悟和思想。诗集特别收录了9首给儿子的诗,表达了母爱和对儿子成长过程中的观察与感慨。诗集充满了情感的真挚表达,无论是对家庭的爱、对自然的赞美,还是对生活的感慨,都流露出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a诗歌爱好者0 a诗集y中国z当代 aI227v5 0a洛书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05 00996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27001472100038001742150016002122250017002283300421002453330015006666060021006816900012007027010013007148010027007271164-117720241119142144.0 a978-7-5212-3154-0dCNY48.00 a20241119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gy ar1 a微风私语b专著f石磊著 a北京c作家出版社有限公司d2024.11 a189页d21cm2 a澳门文学丛书 a诗集《微风私语》的大部分作品取自作者在微信中所发的诗作,诗集分为七辑:《酒与秋月》《风的季节》《友情篇》《新年祝福》《异域风情》《古韵新篇》《散文诗》。诗的形式上既有现代,也有古体诗词,还有少量的散文诗,还收录了部分在世界各地旅行中灵感迸发时写的作品。每逢佳节,微信中的祝福都如同春风吹过樱花般漫天飞舞,令人诗情勃发。或中秋月夜,或新年伊始,微醺中必有诗情萌动。诗歌作品贴近现实,富有生活气息,体现着作者的所见所闻。 a诗歌爱好者0 a诗集y中国z当代 aI227v5 0a石磊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121 01287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8000271000041000651010008001061020015001141050018001291060006001472000053001532100036002062150019002422250013002613140423002743300213006973330015009105170021009256060021009466900012009677010015009798010027009941164-117820240927135752.0 a978-7-5596-7965-9b精装dCNY98.00 a20240927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gy ar1 a座头鲸来到香港b专著e梁秉钧五十年诗选f梁秉钧著 a北京c北京联合出版公司d2024.11 a11,510页d21cm2 a雅众诗丛 a梁秉钧(1949–2013),笔名也斯,著名诗人、小说家、散文家、文化评论家、学者、摄影师。六十年代初开始创作,五十年来从没间断,用本名发表诗歌,用笔名“也斯”发表小说、评论等其他作品。梁秉钧对于中国现代诗的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其诗作不仅描绘出了世界各地的风土人情,也映照出了浮动于时代洪流中的现代人的内心。梁秉钧曾多次获得“香港中文文学双年奖”,被评为2012年香港书展“年度作家”,被誉为“香港文学形塑人”“香港最好的书写者”。 a本书为梁秉钧创作50年的诗选,分为14辑,以时间为顺序,选入其不同阶段的代表作,并且收录其未曾收录的新增诗作。除此之外,本书附有梁秉钧的小传和黄灿然执笔的后记,可为读者了解、欣赏梁秉钧及其诗作提供丰富的背景资料。 a诗歌爱好者1 a梁秉钧五十年诗选0 a诗集y中国z当代 aI227v5 0a梁秉钧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010 00946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31001472100032001782150016002102250023002263300357002493330015006066060029006216900012006507010015006628010027006771164-117920250212094652.0 a978-7-5003-2527-7dCNY68.00 a20250212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gy ar1 a光朗堂诗草b专著f尤无曲著 a北京c荣宝斋出版社d2024.10 a180页d21cm2 a中国书画家诗词丛书 a本书精选尤无曲先生诗词70余首。尤无曲一生钟爱诗、书、画、印,其诗句清新自然,有感而发,他对中国画艺术的理解、阐述,以及他的艺术思想、理论都在其诗文中得到体现。尤无曲吟诗作画,在艺术的自然意境中抒发性情,倾吐真声,锻造自我,升华生命,“童颜不老翁,坐对五针松。缘结诗书画,灵犀一点通”,“不师八大深幽诣,落墨随思具性真。得趣偶然心所及,任他畸径取精神”。 a诗歌爱好者0 a诗词x作品集y中国z当代 aI227v5 0a尤无曲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13 00963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27001472100038001742150016002123300417002283330015006456060021006606900012006817010013006938010027007061164-118020240918140309.0 a978-7-5760-5332-6dCNY68.00 a20240918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10000 ay z 000gy ar1 a彼岸花园b专著f李爽著 a上海c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d2024.01 a199页d24cm a本书为诗集,收录作者李爽2019年至2023年期间创作的一百二十五首诗歌,按内容主题共分为三大部分,分别为:立风的歌、芦苇丛、彼岸花园。作者将诗歌视为一种随想,也是一种态度,用诗来记录生活、抒发情绪以及表达对人生的哲学思考。其诗作风格现代感较强,注重意象的营造,含蓄朦胧,多有创新,以短诗为主,文字凝练,跳跃性强,体现了一种音乐的节奏感和流动感。书中配有若干幅作者自己创作的油画,与诗歌相得益彰,图文并茂,更添艺术气息。 a诗歌爱好者0 a诗集y中国z当代 aI227v5 0a李爽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0919 01486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34001472100034001812150016002153140417002313300506006483330015011546060021011696900012011907010015012028010027012171164-118120240820092804.0 a978-7-5411-7049-2dCNY15.00 a20240820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510000 ay z 000gy ar1 a草堂h第100卷b专著f梁平主编 a成都c四川文艺出版社d2024.12 a104页d26cm a梁平,重庆人,现居成都。当代诗人,1980年开始发表作品,2001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诗集《拒绝温柔》《梁平诗选》等八部;长篇小说《朝天门》一部,评论集《深呼吸》等。作品被译介到美、英、法、德等国。曾获国家“五个一”工程奖、《中国作家》郭沫若诗歌奖、四川省文学奖、重庆市文学奖等奖项。现为中国作协全委会委员、四川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曾任《红岩》杂志执行总编辑、《星星》诗刊主编,现任《青年作家》杂志、《草堂》诗刊主编。 a本书稿为梁平主编《草堂》书系第100卷。本卷主要分为8大版块:“首座”“青年诗人6家”“非常现实”“中坚”“草堂圆桌”“大雅堂”“散文诗”“子美逸风”。全书多角度、全方位展现当下诗歌及其理论研究的发展现状,使读者得以体味诗歌的内涵与魅力,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读本具有包容性强、地域性广、传承性高、针对性强等特点,对当代诗歌的发展和传播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草堂》诗歌读本立足成都,面向全国,已成为“诗意成都”的重要标志。创办八年多,《草堂》已在诗坛引起广泛关注和热烈反响,成为一张新锐、闪亮的诗歌文化名片。 a诗歌爱好者0 a诗集y中国z当代 aI227v5 0a梁平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0822 00990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37001472100030001842150016002143300413002303330015006435170015006586060021006736900012006947010015007068010027007211164-118220241210105344.0 a978-7-5533-5096-7dCNY48.50 a20241210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20000 ay z 000gy ar1 a长江b专著e大学生之歌f胡弦主编 a南京c南京出版社d2024.12 a236页d24cm a为传承、弘扬长江文化,歌唱祖国大好河山,以青春视角反映新时代长江生态文明建设成果,南京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南京市作家协会、《青春》杂志社共同发起,向长江两岸高校大学生征集长江主题诗歌作品。本书围绕新时代长江生态文明建设,以诗歌形式,呈现长江两岸风土人情、人文地理、生态改造、青山绿水、城市生活、美丽乡村等主题,全面反映年轻一代眼中的山河壮美和新时代浪潮,是一部体现新时代青年传承长江文化,延续历史文脉的诗歌集。 a诗歌爱好者1 a大学生之歌0 a诗集y中国z当代 aI227v5 0a胡弦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12 01146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33001472100034001802150016002143140145002303300441003753330015008166060021008316900012008527010013008648010027008771164-118420241112093416.0 a978-7-5702-3849-1dCNY48.00 a20241112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420000 ay z 000gy ar1 a抵达时天色已晚b专著f夜鱼著 a武汉c长江文艺出版社d2024.12 a301页d21cm a夜鱼,本名张红。湖北省作协文学院签约作家,现任职于湖北省作协主管刊物,责编诗歌栏目。出版有诗集《碎词》《第七秒叙事》、散文诗集《老辰光》等。 a本书是诗人夜鱼的第二部诗集,是其最新原创诗歌精选集。所选诗歌大多是最近五年内的新作,共分五辑。题材广泛,不仅有着鲜明的自我书写探索,更为关注自我内心与生活现实现状,诗歌意象精微,皆有情感指涉,同时她能够精确书写细节,并着力在个人生活领域去思考或反省人生,以个人情感抒情愉悦的惊人效果拓展着诗歌的更多可能性。她的诗歌节奏明快,且饱含着古典静谧气息,个人的悲欢与对外物的感触以犹似私房话的叙述呈现,纯真之中带着无明的感伤与对逝去光阴的哀叹。 a诗歌爱好者0 a诗集y中国z当代 aI227v5 0a夜鱼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114 00997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29001472100036001762150016002123300449002283330015006776060021006926900012007137010015007258010027007401164-118520240906140507.0 a978-7-5125-1706-6dCNY69.80 a20240906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gy ar1 a那年晨曦b专著f李杨勇著 a北京c国际文化出版公司d2024.01 a386页d21cm a《那年晨曦》为一部诗集。分为武川风物、流金岁月、高考季风、朝晖相映、薇风来了、中意家园六个篇章。全书收录了作者各时期代表性诗作,分别记录了作者与周围的亲人、朋友的岁月足迹,乡土人文、自然风光及本人的时代感悟,与对家乡的人文景观美好记忆。最忘不掉的还是故乡的山水、故乡的人,家乡的茂林修竹、溪流婉转、山势形胜,全书展示了作者对友情、亲情、爱情以及工作、生活的深入思考和积极态度,既是作者本人的成长记录和人生追求,又是盛世中华的锦绣诗篇和时代脉搏。 a诗歌爱好者0 a诗集y中国z当代 aI227v5 0a李杨勇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0912 01311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29001472100038001762150016002143140295002303300419005253330015009446060031009596900012009906900015010027010013010178010027010301164-118620241212100105.0 a978-7-5598-7681-2dCNY48.00 a20241212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450000 ay z 000gy ar1 a片刻的诗意b专著f杨锋著 a桂林c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d2024.12 a332页d21cm a杨锋,笔名木小易,男,80后,籍贯河南遂平,现居天津滨海。毕业于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原供职于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院。曾任世界诗歌网山东频道编辑、民间微刊《诗象诗刊》执行主编。有现代诗作和评论文章近百篇发表于《文学百花苑》《中原潮》《奔月诗文》《诗选刊》《诗文艺》《禅露》等文学刊物。 a本书收录了作者近三年原创现代诗作112首,诗歌评论7篇。诗作篇幅多为短章,少量为组诗。创作主题和内容主要涉及乡土追忆、城市印象、情感讴歌等。作者通过不间断的诗歌思考和创作,挖掘、追寻平常物事、平凡生活中的片刻诗意或动人心弦的瞬间。呈现出一个诗人对平凡生活以及诗歌艺术的思考与热爱。诗歌富有韵律感、形式美,感情真挚。如《假如我不曾来过》,作者用饱含炙热深情的笔触,赞美祖国的壮美山河、锦绣文化,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热烈的爱。 a诗歌爱好者0 a诗集x诗歌评论y中国z当代 aI227v5 aI207.22v5 0a杨锋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19 01349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33001472100036001802150016002163140218002323300567004503330015010176060021010326900012010537010015010658010027010801164-118720241213102804.0 a978-7-5317-6506-6dCNY68.00 a20241213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230000 ay z 000gy ar1 a生活的糖罐罐b专著f何田田著 a哈尔滨c北方文艺出版社d2025.01 a102页d23cm a何田田,本名李畅。2016年1月出生于上海松江,现就读于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松江云间小学。她活泼、开朗、敏感,热爱大自然、热爱阅读。她带着一颗好奇心去观察、记录、思考,每一首小诗都是她从生活中品出的幸福和欢喜。 a本书是一本诗集。作者以其童真、充满好奇心的孩童视角,对所见之物生发出天马行空的想象。诗集内容丰富多彩,有对大自然亲密接触的新奇体验,有观察生活而产生的琐碎之感,也有幻想未来的浪漫与哲思。诗歌内容积极向上,语言质朴、简洁,充满童趣。读她的诗,与小诗人一起沉浸想象的世界,沉醉于自然,体会万物之变化,回归纯朴的本真,一同去远方看世界吧。这些诗歌以其积极向上的态度,质朴而简洁的语言,以及充满童趣的风格,让读者在阅读中感受到一种温暖和愉悦。它们如同一扇窗,让我们得以窥见一个更加多彩和奇妙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每一次呼吸都充满了诗意,每一次眨眼都可能开启一段新的旅程。 a诗歌爱好者0 a诗集y中国z当代 aI227v5 0a何田田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19 02001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9000271000041000661010008001071020015001151050018001301060006001482000067001542100030002212150016002513140832002673300500010993330015015995170025016146060021016396900012016607020015016727110021016878010027017081164-118820241220164750.0 a978-7-5506-4383-3b精装dCNY298.00 a20241220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20000 ay z 000gy ar1 a诗中丝路b专著e冯其庸先生大西部诗抄f冯其庸学术馆编g朱玉麒书 a南京c凤凰出版社d2025.01 a655页d29cm a冯其庸,名迟,字其庸,号宽堂,斋名瓜饭楼,江苏无锡县前洲镇人,红学家,文史专家,生前是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名誉院长,中国艺术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冯其庸学术馆位于冯其庸先生的故乡江苏无锡前洲,2012年正式开馆。设有五个展厅,分别为“稻香家世”“艰难学程”“翰墨余香”“瀚海孤征”“佛缘遗迹”,介绍了冯其庸的成长历程、学术成就、书法绘画、西部文化摄影、古代石刻收藏。馆内还珍藏冯其庸先生捐赠的33卷个人文集、部分手稿、书画作品及藏书等,还有冯其庸先生追踪玄奘足迹,在大西部考察期间所拍摄的一批珍贵的摄影作品。朱玉麒,男,1965年4月生,江苏宜兴人。现任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暨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新疆师范大学黄文弼中心主任、西域文史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西域文史》主编。主要从事唐代典籍和西域文献、清史与清代新疆问题、中外关系史研究。代表作有《徐松与〈西域水道记〉研究》《瀚海零缣——西域文献研究一集》等。 a冯其庸先生考察中国西部寥廓的山川,写下了大量诗篇记录丝路沿途场景,表达对西域历史的思考。西域雄浑的山水更与先生豪放的禀赋契合,融汇为明快旷达的新边塞诗。《诗中丝路:冯其庸先生大西部诗抄》为朱玉麒所书冯其庸先生大西部诗钞100幅,书法附有诗歌释文。并附相关文章五篇:《心在天山——冯其庸先生诗书画影艺术的西部情结》《直上昆仑意如何——冯其庸先生的西域研究》《走遍天西再向东——追随冯其庸先生西域考察琐记》《漫漫丝路接天涯——冯其庸<瀚海劫尘>赏评》《天风海雨饱曾经——<风雨平生:冯其庸口述自传>读后》。 a诗歌爱好者1 a冯其庸先生大西部诗抄0 a诗集y中国z当代 aI227v5 0a朱玉麒书402a冯其庸学术馆4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26 00754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8000271000041000651010008001061020015001141050018001291060006001472000046001532100034001992150020002333300147002533330015004005170015004156060021004306900012004517010022004638010027004851164-118920250217133515.0 a978-7-02-018920-5b精装dCNY59.00 a20250217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a z 000gy ar1 a守夜b专著e北岛诗自选e1972-2022f北岛著 a北京c人民文学出版社d2025.01 a221页c图d21cm a本书内容包括:日子;一束;太阳城札记回答;岸;一切;雨夜;无题;红帆船;习惯;港口的梦;迷途;界限;明天,不彗星;归程;履历;同谋;很多年等。 a诗歌爱好者1 a北岛诗自选0 a诗集y中国z当代 aI227v5 0a北岛f(1949-)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178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1001472100034001982150016002323300573002483330015008215170025008366060021008616900012008827010015008948010027009091164-119020250214141804.0 a978-7-5672-4968-4dCNY49.00 a20250214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20000 ay z 000gy ar1 a我在乎你b专著e在校园里遇见诗和远方f王新华著 a苏州c苏州大学出版社d2025.01 a224页d21cm a书稿以一名教育工作者的视角,鲜活地反映了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建设发展和火热的校园生活,同时也讴歌了广大教师(包括管理人员)的辛勤耕耘和无私奉献,突出反映了学院“向阳而生、精工笃行”的校训内涵和“我在乎你”的学院精神。全书共分为美丽校园篇、校训篇、园丁篇、励志篇、励学篇、实践篇、强身健体篇、生活篇等。美丽校园篇为开篇,既有学校优化育人环境的务实举措,也有近几年学校抢抓职业教育发展新机遇的生动故事,语言凝炼、图文并茂,富有感染力。校训篇、园丁篇、励志篇、励学篇等内容,从德智体美劳等多个角度和视野反映师生教育教学的生动场景和育人情怀,展示青年学子的自励奋发和多彩生活。 a诗歌爱好者1 a在校园里遇见诗和远方0 a诗集y中国z当代 aI227v5 0a王新华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219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27001472100036001742150016002103300665002263330015008916060029009066900014009357010013009498010027009621164-119120241031113052.0 a978-7-5125-1751-6dCNY89.80 a20241031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gy ar1 a青春诗迹b专著f许江著 a北京c国际文化出版公司d2024.01 a497页d24cm a《青春诗迹》是诗人许江创作的第三部精彩抒情诗作品集,诗集共收录短诗三百余首,分四辑:第一辑《中国红·血脉与青春》是诗人写给青春的碎语,在青春的热烈与遗憾中徜徉,轻轻地来,默默地走;第二辑《橄榄绿·军旅与坚守》,作者追忆了往昔对梦想的执着与坚守,他是独行者,亦是大多数的普通人;第三辑《梧华黄·山水与年华》集合了作者出走故乡的所闻所见所思所感,“通过诗人的眼睛看世界”,“通过世界的眼睛看自己”,身为读者的你定会发现其间不同的颜色。第四辑《青花蓝·生活、诗与远方》描摹了四方山水,有抵达自然的脚印,有热闹的灯火街巷,有故乡吃食、风土人情、弄堂烟火,有追忆,有世态,有清冷、温暖,亦有坚韧。当然,还有诗人心中的月光。鲜活丰沛,细碎成诗,情至深处,方无声而诉诸笔端。 a诗歌爱好者0 a抒情诗x诗集y中国z当代 aI227.2v5 0a许江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107 01314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9001472100034002062150016002403140140002563300539003963330013009355170025009486060033009736900012010067010015010188010027010331164-119220241107165827.0 a978-7-5668-4018-9dCNY59.80 a20241107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440000 ay z 000yy ar1 a剧情·分析·启示b专著e大学校园心理情景剧集f孙彧主编 a广州c暨南大学出版社d2024.10 a214页d26cm a孙彧,暨南大学党委副书记,文学博士。出版著作《公文写作与常见病例分析(修订版)/高等学校语言文学教材系列》《形式逻辑与高中议论文写作》等。 a本书稿创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式,从历年暨南大学心理剧比赛中挑选部分优秀作品,进行改编集结而成。全书分为学业篇、人际篇、家庭篇、情感篇和其他篇5个部分。每一部分包含3-4部作品。每一部作品包括三部分:剧情、心理分析和学生工作启示。剧情在院比赛剧本的基础上进行精修,更好呈现大学生日常学生和生活中常见的故事;心理分析依据心理学理论,对剧情、故事进行心理学角度的分析,引导读者进行心理学思考和自我反思,通过读故事和读分析,帮助读者增长心理学知识、提高心理素养;学生工作启示通过举一反三的方式,分析每一个典型心理故事对日常学生工作的启示和指导。 a大众读者1 a大学校园心理情景剧集0 a剧本x作品综合集y中国z当代 aI230v5 0a孙彧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114 01236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37001472100032001842150016002163140217002323300441004493330019008906060031009096900012009407010015009528010027009671164-119320241230162549.0 a978-7-5104-8057-7dCNY65.00 a20241230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中国经典戏曲选读b专著f王春晓著 a北京c新世界出版社d2024.12 a232页d24cm a王春晓,中国古典文学博士,现任外交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元明清文学、中国古代戏曲等。主要学术成果有《乾隆时期戏曲研究——以清代中叶戏曲发展的嬗变为核心》《蒋士铨中年书院时期剧作研究》《明代宫廷戏曲与外交研究》等。 a《中国经典戏曲选读》系中国外交学院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作者精选取《窦娥冤》《西厢记》《汉宫秋》《倩女离魂》《赵氏孤儿》《牡丹亭》《长生殿》《桃花扇》等15种经典戏曲名剧,集点校、注释、简评为一体。本书以权威版本为底本,选本精良,详细注释,融会古人剧评精妙之语,深入分析其思想内涵与艺术手法。并通过代表作与同题材其他作品的比较,突出其选材之精当、立意之高远、辞藻之警人。可使读者深入理解和领会中国传统戏曲的独特艺术魅力。 a古代戏曲爱好者0 a古代戏曲x剧本y中国j选集 aI237v5 0a王春晓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02 01809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9000271000041000661010008001071020015001151050018001301060006001482000056001542100044002102150021002543140487002753300686007623330013014486050017014616900014014787010021014927020015015138010027015281164-119420241111142156.0 a978-7-5731-6008-9b精装dCNY498.00 a20241111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220000 ay z 000yy ar1 a智囊全集e精华版h1-4b专著f(明)冯梦龙著g谢普编译 a长春c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d2024.10 a4册(896页)d22cm a(明)冯梦龙,出身士大夫家庭,最有名的作品为《喻世明言》(又名《古今小说》)《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合称“三言”,还有《东周列国志》《智囊》等作品。冯梦龙以其对小说、戏曲、民歌、笑话等通俗文学的创作、搜集、整理、编辑,为中国文学作出了独异的贡献。谢普,媒体出版人,作家,书法爱好者。文学、管理学双学士学位,著名学者,从事青少年科普、教育、创作及出版工作十多年,对青少年科普图书有深刻的见解。主要作品有《世界真奇妙》《思考智多星》《智力大闯关》《趣味数学》《奇妙趣多多》等数十部畅销书。 a本书是一部从先秦到明代智慧故事的总集,由明末著名文学家冯梦龙根据子史经传与笔记丛谈纂辑而成,并由现当代作者谢普精心编译。全书共分上智、明智、察智、胆智、术智、捷智、语智、兵智、闺智、杂智十部,下属小类共计二十八个,是一部反映古人巧妙运用智术计谋来排忧解难、克敌制胜的处世奇书。书中故事叙述的内容包括治国安邦的经国大略、治军作战的用兵良策、决讼断案的明察睿智、治家理财的精明算计、立身处世的生活锦囊、逢凶化吉的机敏权变等,塑造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讲述的故事寓意深刻,发人深省,表达的思想内容丰富多彩,具有很高的社会价值,同时对古代政治、军事、经济、思想和社会风俗都多有描述和解读。此次出版的智囊全集·精华版(1-4),以明刻版为蓝本,同时以清印本《智囊补》为参考,力求内容完整、译文准确。 a大众读者 a《增广智囊》 aI242.1v5 0c(明)a冯梦龙4著 0a谢普4编译 0aCNb丰涵文化c20241114 01224nam0 2200277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9000271000041000661010008001071020015001151050018001301060006001482000113001542100034002672150016003013140167003173300259004843330021007436050041007646900014008057020015008197020015008347110043008497110027008928010027009191164-120020240806153643.0 a978-7-5555-2070-2b精装dCNY598.00 a20240806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50000 ay z 000yy ar1 a哈斯宝蒙古文版《新译红楼梦》b专著f内蒙古自治区少数民族古籍征集研究室,内蒙古自治区图书馆编g李丽,梅花整理 a呼和浩特c远方出版社d2024.08 a512页d24cm a李丽,中共党员,内蒙古自治区少数民族古籍征集研究室副主任。曾整理出版“国家民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古籍整理出版书系”托特文《西游记》,主编《元朝秘史》版本丛刊。 a哈斯宝《新译红楼梦》是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毛笔手抄本的影印版,共20册40回2557页。本书附精美彩色插图,保存完好,是一部集翻译、评论和插图为一体的著作。该书现已被列为2023年度国家民委民族研究项目,对于中国古典小说理论、红学和蒙古族文学的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 a民族语言研究人员 a《红楼梦》x蒙古语(中国少数民族语言) aI242.4v5 0a李丽4整理 0a梅花4整理02a内蒙古自治区少数民族古籍征集研究室4编02a内蒙古自治区图书馆4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0814 01162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9000271000041000661010008001071020015001151050018001301060006001482000041001542100028001952150015002233140149002383300441003873330015008286050015008436900014008587010021008728010027008931164-120220241022134812.0 a978-7-5538-2194-8b精装dCNY168.00 a20241022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430000 ay z 000ay ar1 a芥子园评本镜花缘b专著f(清)李汝珍著 a长沙c岳麓书社d2024.12 a95页d21cm a李汝珍(约1763—1830),字松石,号松石道人,直隶大兴(今属北京市)人,清代小说家。人称北平子,博学多才,精通文学、音韵等,现存名的作品是《镜花缘》。 a《镜花缘》是清代文人李汝珍创作的长篇小说,小说前半部分叙述秀才唐敖、多九公等人乘船遨游海外各国的奇特经历,描写了许多奇风异俗、奇人异事和神奇的草木、鸟兽,充满了异域传奇风格和浪漫色彩。后五十回着重介绍古代游艺花色及文字、音韵游戏,描写了一百位女子精彩纷呈的才艺。全书表达了人们追求自由、幸福的生活愿望,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学影响。本次出版系以芥子园道光十二年本为底本,校以点石斋本、裕德堂本和张校本,凡所有批语均以正文侧批的形式呈现。 a小说爱好者 a《镜花缘》 aI242.4v5 0c(清)a李汝珍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024 02141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41000271000041000681010008001091020015001171050018001321060006001502000057001562100034002132150015002473140341002623301148006033330015017516060023017666900012017897010015018017010017018167010015018338010027018481164-120720250113112623.0 a978-7-5402-7528-0b精装dCNY96000.00 a20250113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民国通俗小说大系h六编b专著f杨义,张冰梅,任竞主编 a北京c北京燕山出版社d2025.02 a23页d29cm a杨义,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为澳门大学人文学院讲座教授、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中国鲁迅研究会会长。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与民族文学研究所所长、《文学评论》主编、《文学年鉴》主编。张冰梅,重庆图书馆馆长,重庆市古籍保护中心主任、研究馆员。任竞,重庆图书馆原馆长、研究馆员。 a《民国通俗小说大系》,主要收录1912年至1949年出版的民国通俗文学著作单行本,以影印形式出版,并以内容分为历史卷、社会卷、武侠卷、世情卷、科幻卷、侦探卷、作家作品批评卷七类。《民国通俗小说大系》是全面展现民国通俗小说风貌的大型丛书,是首次对1912—1949年之间中国作家创作出版的通俗小说进行系统地、大规模地整理和出版。民国通俗小说1949年以后多未再版,少数名家作品再版者,也多有改窜,《大系》以影印形式出版,秉承“修旧如旧”的原则,对于所收录文献的封面、扉页、序跋、目录、版权页等尽量予以保留,以呈现文献的原始面貌,为学术界提供一系列客观可靠的原始文本。六编是重庆图书馆藏民国通俗小说专辑,按照小说内容分为历史卷、社会卷、武侠卷、世情卷、侦探卷、作家作品批评卷六个类别,收录图书多达250余种,体量巨大,内容充实。武侠卷所收录民国时期的武侠小说占本编总体量的半数以上,其中不乏名家名作。被誉为“现代武侠小说之王”的武侠大家还珠楼主所著名篇《蜀山剑侠传》系列图书收录于本编,除此之外,代表民国武侠小说创作最高成就的“北派五大家”中还有郑证因、白羽、朱贞木的名作,均在本编中予以收录,版本珍稀、精良。这些名家从不同的侧重点描写江湖绿林,作品中融入了中国传统精神哲理,以反讽的形式批判社会,通过儿女情长揭露思想冲突,风格迥异,各成一派,具有极高的研究与收藏价值。 a小说爱好者0 a小说集y中国z现代 aI246v5 0a杨义4主编 0a张冰梅4主编 0a任竞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16 01310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27001472100034001742150016002082250031002243140293002553300414005483330015009626060025009776900014010027010013010168010027010291164-121020241101160416.0 a978-7-5313-6821-2dCNY58.00 a20241101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210000 ay z 000ay ar1 a百炼成钢b专著f艾芜著 a沈阳c春风文艺出版社d2024.10 a752页d21cm2 a“布老虎工业文学”系列丛书 a艾芜,原名汤道耕。曾任报馆校对、编辑、教师,1931年参加左联,从事专业创作,任重庆大学中文系教授。著有长篇小说《丰饶的原野》《山野》《故乡》《百炼成钢》《夜景》《海岛上》《南行记续篇》《夜归》《春天的雾》《艾芜中篇小说选》《艾芜短篇小说选》,短篇小说集《南行记》《南国之夜》《艾芜文集》等。 a《百炼成钢》是现代著名作家艾芜所著的长篇小说。以炼钢厂平炉车间9号炉工人争搞快速炼钢为中心线索,通过工人之间、干群之间,敌我之间的矛盾冲突,着重表现新中国工人在革命熔炉里经受冶炼,成为社会主义新人的历程。较为成功地塑造了几个不同性格的工人形象。具有清新、朴实、谨严、平易的艺术风格。作品于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中,描绘丰富多采的生活画卷,展现新中国工人在革命熔炉的冶炼中成长为社会主义新人的历程,具有较强的时代感。 a小说爱好者0 a长篇小说y中国z当代 aI247.5v5 0a艾芜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107 01445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31001472100034001782150016002122250031002283140319002593300517005783330015010956060025011106900014011357010015011498010027011641164-121120241101160407.0 a978-7-5313-6824-3dCNY58.00 a20241101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210000 ay z 000ay ar1 a沸腾的群山b专著f李云德著 a沈阳c春风文艺出版社d2024.10 a960页d21cm2 a“布老虎工业文学”系列丛书 a李云德,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作家。1951年毕业于解放军测绘学校地形测绘专业。解放军军委测绘局测绘员,1952年转业到鞍山钢铁公司工作,后任鞍山市文联副主席,专业作家。著有长篇小说《鹰之歌》《沸腾的群山》《地质春秋》《特殊案件》《银锁链传奇》《人生的路标》,中短篇小说《生活第一课》《林中火光》《探宝记》《追踪》等。 a长篇小说《沸腾的群山》是中国当代工业文学的高峰之作,也是最具有社会影响力的工业题材长篇小说。小说主要描写了矿工出身的营指挥员焦昆在新中国成立前夕,率领部队解放了曾生活过多年的辽南孤鹰岭矿区,并担任恢复矿山生产、支援人民解放战争的任务。矿山党的领导,发扬了我党我军的优良传统,坚持自力更生的方针政策,领导工人群众,一面对反革命武装和潜藏的匪特进行不懈的斗争,一面紧抓生产,克服了重重困难,不到一年,矿山就沸腾了起来。《沸腾的群山》具有宏大的史诗风格,像一幅壮丽的历史画卷,是中国工业文学中具有经典价值的代表性作品。 a小说爱好者0 a长篇小说y中国z当代 aI247.5v5 0a李云德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107 01345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33001472100034001802150016002142250031002303140246002613300480005073330015009876060033010026900014010357010015010498010027010641164-121220241101160330.0 a978-7-5313-6823-6dCNY48.00 a20241101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210000 ay z 000ay ar1 a乔厂长上任记b专著f蒋子龙著 a沈阳c春风文艺出版社d2024.11 a480页d21cm2 a“布老虎工业文学”系列丛书 a蒋子龙,汉族,1941年8月生,河北沧县人。曾任中国作家协会第五、六、七届副主席、天津作家协会主席、天津文联副主席。现任天津市作家协会名誉主席。2018年12月18日,党中央、国务院授予蒋子龙改革先锋称号,颁授改革先锋奖章,并获评“改革文学”作家的代表。 a本书收入著名作家蒋子龙的4部重要工业题材、改革题材中篇小说,包括《乔厂长上任记》《赤橙黄绿青蓝紫》《开拓者》《机电局长的一天》。《乔厂长上任记》讲述了经历了十年动乱后,某重型电机厂生产停顿,人心混乱,老干部乔光朴主动请缨收拾烂摊子,乔厂长上任后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扭转了生产的被动局面。小说塑造了改革家乔光朴坚毅的英雄形象,应和了变革时代的人们渴望雷厉风行的“英雄”的社会心理,成为改革文学的开山之作。《乔厂长上任记》开辟了中国工业题材小说的新局面,兼具文学价值与文学史意义。 a小说爱好者0 a中篇小说x小说集y中国z当代 aI247.5v5 0a蒋子龙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107 01017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23001472100034001702150016002042250019002203300442002393330015006816060025006966900014007217010013007358010027007481164-121520250208095354.0 a978-7-5313-6730-7dCNY48.00 a20250208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210000 ay z 000ay ar1 a决算b专著f刘驰著 a沈阳c春风文艺出版社d2025.01 a472页d26cm2 a布老虎工业文学 a《决算》是春风文艺出版社布老虎中篇小说系列的最新作品,也是刘驰工业题材文学创作的重要阶段性成果。本书收入刘驰的《决算》《变压》等4个工业题材中篇小说。其中《决算》讲述一家国有企业在市场经济大潮下的披荆斩棘、开拓进取;《变压》讲述同一家企业在面临市场的竞争中,从高峰跌至谷底,全员都感受到了沉重的压力,但是通过主人公商南的睿智与担当,重新焕发了活力。刘驰是中国当代近年涌现出的重要工业题材创作作家,本书能够代表了当代工业题材创作的较高水准。 a小说爱好者0 a中篇小说y中国z当代 aI247.5v5 0a刘驰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13 01502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1001472100030001882150016002182250013002343300905002473330015011526060025011676900014011927010027012068010027012331164-121620240814103157.0 a978-7-5708-2451-9dCNY29.80 a20240814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70000 ay z 000ay ar1 a森林巨兽b专著f格日勒其木格·黒鹤著 a济南c明天出版社d2024.09 a189页d20cm2 a初心文丛 a使鹿鄂温克人生活在中国北方大兴安岭的广袤森林中,以饲养驯鹿和狩猎为生。在一次狩猎中,老猎人格力什克将失去了母亲的小驼鹿带回了营地,并给它取名“小犴”。小犴食量惊人,很快体形就像成年驯鹿那么大了。它跟着驯鹿进入森林寻找食物,误认为自己也是一头驯鹿。在小犴已满四岁,长成了一头巨犴的那个春天,格利什克脚受了重伤,不得不到山下的敖鲁古雅乡去治疗,这是小犴第一次走出山林。对于小犴来说,人类的世界充满危险。敖鲁古雅乡里有人想偷偷捕捉小犴,卖到城里的动物园。格利什克清楚地知道是时候让小犴回归森林了。但是,格利什克打它,推它,想尽办法,却无法让小犴挪动半步。最后,他向小犴身边的地面开枪,迸起的石块击中了它的鼻子。负痛的小犴终于离开格力什克,跑入森林深处。深秋的一天,敖鲁古雅乡的年轻猎人赶到山上的驯鹿营地,发现格力什克已经逝去多时。他们将格利什克葬丁高坡之上。后来,有盗猎者闯入那片林地,竟然无意中发现了一头巨犴。使鹿鄂温克人口口相传,在那广袤的森林深处,有一头巨兽般的驼鹿,守护着森林和逝去的猎人格力什克。 a小说爱好者0 a中篇小说y中国z当代 aI247.5v5 0a格日勒其木格·黒鹤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0822 01150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39001472100038001862150016002242250027002403300545002673330015008126060025008276900014008527010015008668010027008811164-121720250218152251.0 a978-7-5212-2743-7dCNY46.80 a20250218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ay ar1 a神州奇侠i两广豪杰b专著f温瑞安著 a北京c作家出版社有限公司d2025.02 a200页d21cm2 a温瑞安武侠精品系列v52 a《神州奇侠》正传共八卷。主人公萧秋水长歌正气,义薄云天,喜结天下豪杰,不料所在“浣花剑派”一夜之间被“权力帮”和“朱大天王”两大江湖派系屠戮殆尽,正值北宋末年,奸臣当道,外族入侵,于是他从此踏上了为国为家之路。机缘巧合,主人公食下燕狂徒所留“无极仙丹”,又受各派八大高手倾囊所受,最后更是习得武林人梦寐以求的《忘情天书》,手执“天下英雄令”,召天下英雄组成“神州结义”,勇斗“权力帮”、“朱大天王”、燕狂徒,更是和岳飞联手抵御外族入侵,谱写出可歌可泣的篇章,里面还杂糅了他和“唐门”唐方一段爱恨纠缠,整个文章荡气回肠。本书是第二卷两广豪杰。 a小说爱好者0 a长篇小说y中国z当代 aI247.5v5 0a温瑞安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150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39001472100038001862150016002242250027002403300545002673330015008126060025008276900014008527010015008668010027008811164-121820250218152206.0 a978-7-5212-2733-8dCNY46.80 a20250218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ay ar1 a神州奇侠i闯荡江湖b专著f温瑞安著 a北京c作家出版社有限公司d2025.02 a205页d21cm2 a温瑞安武侠精品系列v55 a《神州奇侠》正传共八卷。主人公萧秋水长歌正气,义薄云天,喜结天下豪杰,不料所在“浣花剑派”一夜之间被“权力帮”和“朱大天王”两大江湖派系屠戮殆尽,正值北宋末年,奸臣当道,外族入侵,于是他从此踏上了为国为家之路。机缘巧合,主人公食下燕狂徒所留“无极仙丹”,又受各派八大高手倾囊所受,最后更是习得武林人梦寐以求的《忘情天书》,手执“天下英雄令”,召天下英雄组成“神州结义”,勇斗“权力帮”、“朱大天王”、燕狂徒,更是和岳飞联手抵御外族入侵,谱写出可歌可泣的篇章,里面还杂糅了他和“唐门”唐方一段爱恨纠缠,整个文章荡气回肠。本书是第五卷闯荡江湖。 a小说爱好者0 a长篇小说y中国z当代 aI247.5v5 0a温瑞安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150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39001472100038001862150016002242250027002403300545002673330015008126060025008276900014008527010015008668010027008811164-121920250218151903.0 a978-7-5212-2741-3dCNY48.80 a20250218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ay ar1 a神州奇侠i神州无敌b专著f温瑞安著 a北京c作家出版社有限公司d2025.02 a235页d21cm2 a温瑞安武侠精品系列v56 a《神州奇侠》正传共八卷。主人公萧秋水长歌正气,义薄云天,喜结天下豪杰,不料所在“浣花剑派”一夜之间被“权力帮”和“朱大天王”两大江湖派系屠戮殆尽,正值北宋末年,奸臣当道,外族入侵,于是他从此踏上了为国为家之路。机缘巧合,主人公食下燕狂徒所留“无极仙丹”,又受各派八大高手倾囊所受,最后更是习得武林人梦寐以求的《忘情天书》,手执“天下英雄令”,召天下英雄组成“神州结义”,勇斗“权力帮”、“朱大天王”、燕狂徒,更是和岳飞联手抵御外族入侵,谱写出可歌可泣的篇章,里面还杂糅了他和“唐门”唐方一段爱恨纠缠,整个文章荡气回肠。本书是第六卷神州无敌。 a小说爱好者0 a长篇小说y中国z当代 aI247.5v5 0a温瑞安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150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39001472100038001862150016002242250027002403300545002673330015008126060025008276900014008527010015008668010027008811164-122020250218152054.0 a978-7-5212-2740-6dCNY46.80 a20250218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ay ar1 a神州奇侠i寂寞高手b专著f温瑞安著 a北京c作家出版社有限公司d2025.02 a205页d21cm2 a温瑞安武侠精品系列v57 a《神州奇侠》正传共八卷。主人公萧秋水长歌正气,义薄云天,喜结天下豪杰,不料所在“浣花剑派”一夜之间被“权力帮”和“朱大天王”两大江湖派系屠戮殆尽,正值北宋末年,奸臣当道,外族入侵,于是他从此踏上了为国为家之路。机缘巧合,主人公食下燕狂徒所留“无极仙丹”,又受各派八大高手倾囊所受,最后更是习得武林人梦寐以求的《忘情天书》,手执“天下英雄令”,召天下英雄组成“神州结义”,勇斗“权力帮”、“朱大天王”、燕狂徒,更是和岳飞联手抵御外族入侵,谱写出可歌可泣的篇章,里面还杂糅了他和“唐门”唐方一段爱恨纠缠,整个文章荡气回肠。本书是第七卷寂寞高手。 a小说爱好者0 a长篇小说y中国z当代 aI247.5v5 0a温瑞安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150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39001472100038001862150016002242250027002403300545002673330015008126060025008276900014008527010015008668010027008811164-122120250218152008.0 a978-7-5212-2739-0dCNY48.80 a20250218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ay ar1 a神州奇侠i天下有雪b专著f温瑞安著 a北京c作家出版社有限公司d2025.02 a225页d21cm2 a温瑞安武侠精品系列v58 a《神州奇侠》正传共八卷。主人公萧秋水长歌正气,义薄云天,喜结天下豪杰,不料所在“浣花剑派”一夜之间被“权力帮”和“朱大天王”两大江湖派系屠戮殆尽,正值北宋末年,奸臣当道,外族入侵,于是他从此踏上了为国为家之路。机缘巧合,主人公食下燕狂徒所留“无极仙丹”,又受各派八大高手倾囊所受,最后更是习得武林人梦寐以求的《忘情天书》,手执“天下英雄令”,召天下英雄组成“神州结义”,勇斗“权力帮”、“朱大天王”、燕狂徒,更是和岳飞联手抵御外族入侵,谱写出可歌可泣的篇章,里面还杂糅了他和“唐门”唐方一段爱恨纠缠,整个文章荡气回肠。本书是第八卷天下有雪。 a小说爱好者0 a长篇小说y中国z当代 aI247.5v5 0a温瑞安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041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35001472100034001822150016002163300479002323330015007116060029007266900014007557010015007698010027007841164-122220250210163113.0 a978-7-5762-4783-1dCNY48.00 a20250210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60000 ay z 000ay ar1 a《钟绍京传奇》b专著f马国栋著 a南昌c江西高校出版社d2024.03 a151页d26cm a本书稿由《绍京出世初长成》《高第莺迁勤读书》《祖述前贤说家世》等二十二章内容和相当数量的图片构成,是国内第一部关于赣南名贤钟绍京的长篇历史小说。在中国历史上,钟绍京是在张九龄之前入相的长江以南第一人,故而被称为“江南第一宰相”;同时又是彪炳千秋的、列入书法史第一梯队的书法大家,为“楷书之祖”钟繇之后,是赣南一张重要的文化名片。本书稿详述了钟绍京的成长、从政、从事艺术创作的人生经历,全面系统地展示了他的性格特征、艺术成就,为普通大众了解钟绍京、专家学者研究钟绍京提供参考。 a小说爱好者0 a长篇历史小说y中国z当代 aI247.5v5 0a马国栋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13 01233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27001472100034001742150016002083140300002243300373005243330015008976060025009126900014009377010013009518010027009641164-122420241022142252.0 a978-7-5513-2818-0dCNY68.00 a20241022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610000 ay z 000ay ar1 a冰山之歌b专著f萧青著 a西安c太白文艺出版社d2024.10 a378页d21cm a萧青,本名郭永清,出生于陕西省勉县,祖籍山东省泗水县。20世纪70 年代末在新疆帕米尔高原雪山哨卡驻守边防,长期在汉中市生活和工作。语言文学专业毕业。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著有小说、散文、诗歌、纪实文学,已出版小说散文集《冰山笔记》、散文集《再见沔河》。中篇纪实文学《长征一家人》在读者中有较大影响。 a《冰山之歌》是作家萧青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作品以饱满的激情、细腻的笔触、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文字,记述了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我”从家乡出发,到帕米尔高原的雪山哨卡驻守边防的过程。艺术再现了边防军人战胜困难、戍守边防的生活,歌颂了他们的高尚情怀,同时也赞颂了雪山牧民为戍边所做出的贡献,描绘了帕米尔高原壮丽的自然风光。作品眼界开阔,文笔优美、蕴含诗韵,具有一定的出版价值。 a小说爱好者0 a长篇小说y中国z当代 aI247.5v5 0a萧青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024 01009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1001472100030001882150016002183300443002343330015006776060025006926900014007177010021007318010027007521164-122520240702111337.0 a978-7-5307-7782-4dCNY28.00 a20240702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20000 ay z 000ay ar1 a藏在石头里的马b专著f鲍尔吉·原野著 a天津c新蕾出版社d2024.07 a216页d21cm a这是一部充满野性与想象的幻想小说,主人公满达和巴图是内蒙古东部牧区的两个少年,他们因为玩摔跤意外进入了岩画的世界,变成了两匹英俊的马,开启了一段奇异的草原探险之旅。变成马后,两个少年真正融入并见识了草原动物的生存世界,他们学习如何适应动物的生活方式,如何与狼搏斗,如何在不同气候条件下生存,如何盖房子等,马、灰兔、狼、狍子等在如剧场般的森林和草原上轮番登场,展现了大自然的苦难、信任、温暖、宽容……教会两个孩子对大自然和人性的体察与思考。 a小说爱好者0 a幻想小说y中国z当代 aI247.5v5 0a鲍尔吉·原野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0710 01328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25001472100038001722150016002103140327002263300437005533330015009906060025010056900014010307010015010448010027010591164-122620250219110934.0 a978-7-5594-9384-2dCNY52.00 a20250219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20000 ay z 000ay ar1 a沉没b专著f李根萍著 a南京c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d2025.02 a348页d21cm a李根萍,男,江西萍乡人,现居南京,1966年9月出生,1984年入伍,大校军衔,军旅作家,资深媒体人,长期在大军区机关政治部工作,3次荣获解放军长征文艺奖,40余次获军地优秀作品奖,散文《重走挑粮小道》被河南省选入小学课外读本,《藏在树上的扫把》被多省市选入语文试卷题库,已出版散文集《军旅印痕》《背倚青山,煮家弄花》《梦萦光明山》。 a《沉没》是一部讲述改革浪潮中个体命运和行业变迁的小说。麦刚是振海报社的一名记者,随着集团总部对下属单位的改革调整,他所在的报社面临解散的命运,而48岁的他也面临失业的窘境。尽管如此,麦刚依然坚持写作,紧跟时代步伐开设了自己的公众号“世间况味”。麦刚曾有机会被调回家乡,却因单位不放人而作罢。他在报社的职务也受到外来领导的影响,晋升之路变得遥遥无期。在这一场改革中,麦刚体会到了人情冷暖,最终选择提前退休,更多地关注个人健康和家庭生活。 a小说爱好者0 a长篇小说y中国z当代 aI247.5v5 0a李根萍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061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8000271000041000651010008001061020015001141050018001291060006001472000031001532100036001842150016002203300481002363330015007176060043007326900014007757010015007898010027008041164-122720241111100621.0 a978-7-5057-5812-4b精装dCNY60.00 a20241111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ay ar1 a城春草木深b专著f金仁顺著 a北京c中国友谊出版公司d2024.10 a224页d19cm a本书是作家金仁顺以古代朝鲜为背景创作的十篇中短篇小说合集,包括《僧舞》《城春草木深》《未曾谋面的爱情》等。小说集收录的小说内容涵盖了宫廷、世家、寺院、市井、花阁等背景,既有世情冷暖,也有异界殊途;故事玲珑精巧,风格典雅旖旎,浪漫而具有异质性。作者在对于古典题材凄迷冶艳的重新叙述中,改变了正史系统的记载和男性视角的叙事,而代之以女性对于自由与解放的诉求。这些历史题材小说女性抒情化的言说方式完成了历史化“宏大”向“个人”属性的转变,以“世情”寓“传奇”,具有较鲜明的风格特征。 a小说爱好者0 a中篇小说x短篇小说x小说集y中国z当代 aI247.5v5 0a金仁顺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114 01118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31001472100034001782150016002123140105002283300449003333330015007826060025007976900014008227010013008368010027008491164-122820241118160018.0 a978-7-5513-2789-3dCNY80.00 a20241118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610000 ay z 000ay ar1 a从戈壁滩走来b专著f赵乐著 a西安c太白文艺出版社d2025.01 a305页d24cm a赵乐,1982年出生于新疆伊犁,2017年进入清华大学机械系学习。从事装备保障研究工作,曾发表多篇科技论文。 a本书是一部以奋斗为主题的长篇小说。主人公袁满是一名来自大西北戈壁滩的部队科技干部,通过不懈努力考上了硕士研究生,在清华校园如饥似渴地学习,攻克一个个学习上的难关,最终成功毕业。小说详细描写了主人公从科研水平垫底到成为佼佼者的过程,还原了枯燥严谨又不乏乐趣的科研工作日常。作者通过不同角色处理学业、工作和家庭之间的矛盾,展现了他们对生活的不同态度。此外,小说还通过主人公的故事,探讨了“中年危机”“儿童教育”等话题,展现普通家庭生活中的喜怒哀乐。 a小说爱好者0 a长篇小说y中国z当代 aI247.5v5 0a赵乐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121 01545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36001472100036001832150016002193140429002353300541006643330015012056060025012206900014012457010017012598010027012761164-122920241108083916.0 a978-7-5596-8043-3dCNY49.80 a20241108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从红月开始h5b专著f黑山老鬼著 a北京c北京联合出版公司d2024.12 a296页d23cm a黑山老鬼,青年小说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先前创作仙侠小说,层层悬念和反转,颇受读者称道。2020年底,笔锋突转,开始连载科幻小说《从红月开始》,大获成功,顺利转型。其凭借出色的故事结构、精妙的人物设计、高潮迭起的故事情节,获得了大量粉丝的喜爱。尤为可贵的是,他的作品试图触碰科幻作品的边界,将人类的“精神”幻化为各种超能力,编织出各类怪异事件,探索了人类精神世界的方方面面,隐喻了当代人遇到的各种心理问题,因而有着很强的代入感。 a红月突现人间,人心生出怪物。肆虐的精神污染、狂暴的精神怪物、心智扭曲的疯子,让世界沦为一片废土。幸存的人类建起高墙,成立特殊污染清理部,寻找精神能力者,试图为人类寻求一丝生机。特清部专员陆辛在上一本书中经历了一系列危机事件,得知了关于“深渊”的秘密。深渊的裂缝正在扩张,威胁着人类的安全。而这第一个要处理的裂缝就是——开心小镇。陆辛不得不再次去面对“女王”。而愈加逼近这个恐怖的漩涡,他越感觉到不对劲:“复活的死者”“亡者之森”“灾厄博物馆”……这一系列事件牵连出背后隐藏的科技教会势力。陆辛和自己的队友粉碎了敌人的阴谋,并取得了胜利。 a小说爱好者0 a幻想小说y中国z当代 aI247.5v5 0a黑山老鬼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114 01337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29001472100034001762150016002103140344002263300429005703330015009996060025010146900014010397010015010538010027010681164-123020241222205329.0 a978-7-5542-3136-4dCNY49.80 a20241222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410000 ay z 000ay ar1 a大别山下b专著f刘高贵著 a郑州c中原农民出版社d2025.01 a232页d21cm a刘高贵,1962年生于河南光山。1983年开始,在《诗刊》《人民日报》《青年文学》《中国作家》等报刊发表大量作品,出版有诗文集《情殇伊甸园》《乡土无恙》《寸草之心》等多部。作品入选《20世纪汉语诗选》《新诗200首导读》《中国当代诗歌导读》《河南新文学大系》《小学生朗诵诗选》及多种年度选本,被收入小学和大学语文教辅教材,并多次获奖。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a本书是一部以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为主题的长篇小说,以大别山下的一个行政村(大队)为背景,通过肖春柳、李劲松等山乡儿女迥异的人生际遇,反映了改革开放的春风给大别山革命老区带来的巨大变化,再现了大别山儿女与命运抗争的艰难日常。本书塑造了肖春柳、李劲松、朱冬梅、王槐、王椿等一批个性鲜明的乡村小人物,通过他们敢为人先、奋力进取、不轻言放弃的创业干事日常,展现了新时代背景下大别山乡的人情之美、人性之美,拓展了“大别山精神”的时代内涵。 a小说爱好者0 a长篇小说y中国z当代 aI247.5v5 0a刘高贵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26 01134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27001472100034001742150016002083140163002243300409003873330015007966060025008116900014008367010015008508010027008651164-123120240731145256.0 a978-7-5313-6767-3dCNY48.00 a20240731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210000 ay z 000ay ar1 a大油坊b专著f白天光著 a沈阳c春风文艺出版社d2024.08 a144页d24cm a白天光,当代作家。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宾县人,自20世纪80年代起开始小说创作,迄今为止在《人民文学》《当代》《十月》《钟山》等近百家刊物发表中、短篇小说近五百万字。 a《大油坊》以长篇小说的形式讲述了一个制油世家的兴衰起伏,对民间的制油工艺的发展历程进行了文学的再现,并密集地呈现了一个大家族的人物群像,颇具《大宅门》《红高粱》的艺术风格。作者以高度成熟的叙事语言和文本架构,还原了一个家族与制油技艺的传承交织发展的历史,将民间制油技艺的发展同一个家族在时代中的沉浮连结在一起,使小说既因家族史和时代史的交构而具有史诗性的品格,又因对民间技艺的妙写而具有了民族文化的底色。 a小说爱好者0 a长篇小说y中国z当代 aI247.5v5 0a白天光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0807 01019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27001472100030001742150016002043300475002203330015006956060025007106900014007357010013007498010027007621164-123220241106103259.0 a978-7-5736-2769-8dCNY35.00 a20241106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70000 ay z 000ay ar1 a大运水生b专著f刘北著 a青岛c青岛出版社d2024.01 a170页d21cm a《大运水生》以运河古城临清两岸人们的日常生活为切口,讲述了小主人公“大运”和朋友之间的聚合与别离,展现了这座依傍运河而生的小城中的人与事,描绘了运河周围的世事变迁。大运和他的伙伴们一起做船模、听故事、品美食、练戏曲,感受着运河上流动的文化,大运也在一系列事情中成长为坚毅、勇敢的少年。小说既写出了少年成长的群像,也呈现出孕育临清千年的运河文化、传承数代人的戏曲文化……在临清雄浑广阔的运河人文景观下,少年大运和伙伴们见证着临清的变化,诠释着运河之秀、戏曲之韵、人文之美。 a小说爱好者0 a中篇小说y中国z当代 aI247.5v5 0a刘北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107 01485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8000271000041000651010008001061020015001141050018001291060006001472000029001532100034001822150016002163140378002323300537006103330015011476060025011626900014011877010015012018010027012161164-123320241217142546.0 a978-7-5153-7603-5b精装dCNY98.00 a20241217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ay ar1 a丹心向阳b专著f汪选龙著 a北京c中国青年出版社d2025.01 a336页d23cm a汪选龙,1963年2月生于湖北襄阳,博士,副研究员,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历任中等师范学校教师,县、市级党政机关、事业单位领导干部,35岁辞职下海,任湖北某集团公司董事局主席等。襄阳市第十一、十二届政协委员、常委兼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兼任北京大学襄阳校友会会长、襄阳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名誉主席等。著有报告文学集《楚国的一朵白牡丹》、诗词集《心韵》,长、短篇小说、散文等共计一百余万字等。 a小说讲述了汉江乡村男孩汪佳伦拼搏奋斗、重情守义的激情人生和心路历程,艺术展现了六十多年来中国社会的发展变迁。汪佳伦自幼聪颖,物质的极端贫乏、祖父母的关爱关怀和乡土文化的丰厚滋养造就了他的坚忍刚强和文化追求。他抓住失而复得的求学机会,在如饥似渴的大学学习中崭露才华,在教学、行政和国有企事业等不同领域多个岗位上创造不凡业绩。下海后,他敏锐洞察、诚信经营,坚持原则、回馈社会,直面困难挑战,最终取得了成功。小说还用浓墨重彩表现了他与杨阳、安莉等人的感情纠葛,记录了他不断叩问人生真谛、追求自我完善的深沉思考,笔法冷峻现实,行文诗意盎然。 a小说爱好者0 a长篇小说y中国z当代 aI247.5v5 0a汪选龙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19 01180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37001472100038001842150014002223140105002363300499003413330015008406060025008556900014008807010017008948010027009111164-123420250214092449.0 a978-7-5594-9403-0dCNY69.80 a20250214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20000 ay z 000yy ar1 a灯花笑·沧波起b专著f千山茶客著 a南京c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d2025.02 a2册d21cm a千山茶客,本名于巧唯,1994年生于四川省,潇湘书院签约作者。代表作,《将门嫡女》《女将星》《灯花笑》。 a该选题是一部以古代为背景的言情长篇小说。全书共分三卷,每卷二册,本卷为第二卷。讲述了女主人公陆曈凭借自己过人的胆识,深入分析局势后,借助男主人公裴云暎的权力,成功地向曾经陷害哥哥入狱并导致他被害的两家仇人复仇。同时,她凭借出色的医术逐渐声名鹊起,成为一位德才兼备的女医师。裴云暎暗中观察着陆曈的一举一动,默许陆曈利用自己的力量。他在暗中协助陆曈完成复仇,同时也借机完成了自己对京城权势的布局。两人在接触过程中萌生相知相惜的情愫,然而,他们各自背负的使命使他们不得不保持理智,避免陷入情感的纠葛。 a小说爱好者0 a言情小说y中国z当代 aI247.5v5 0a千山茶客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414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8000271000041000651010008001061020015001141050018001291060006001472000025001532100044001782150016002223140323002383300515005613330015010766060025010916900014011167010015011308010027011451164-123520250217145621.0 a978-7-5217-7369-9b精装dCNY48.00 a20250217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ay ar1 a奉烛b专著f山栀子著 a北京c中信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d2025.03 a288页d21cm a山栀子,原名李梦瑶晋江文学城签约作者,以其多变的创作风格和独特的情节设计在读者心目中获得了一定的认可。山栀子的作品涵盖了多种题材,包括现代言情、奇幻穿越等。她的作品不仅在情节设计上独具匠心,在人物塑造上也下足了功夫,故事情节紧凑有趣,人物形象鲜明立体。2023年,她以《奉烛》一书成功破圈,成为平台最具发展潜力的新人作者。 a本书是一本小说,讲述的是生在杏林之家,立志成为医工的倪素为了寻找下落不明的兄长独自上京的故事。启程时,她巧遇机缘,用一颗兽珠招回了十五年前伏诛身死的玉节将军徐子凌的孤魂。若倪素不为徐子陵奉烛,徐子凌便会目不能视。二人结下约定一同上京,徐子凌助倪素寻找兄长,倪素则帮助徐子凌寻找故人。路途上,二人互相扶持,有惊无险地抵达云京,未曾想进京后倪素竟意外卷入了朝堂权臣的斗争。垂垂老矣的皇帝,冠绝后宫的宠妃、权倾朝野的国戚、野心未绝的新相,甘为走狗、尸餐素位的百官……权力纷争中,徐子凌所背负的沉重过去也渐渐显露端倪。 a小说爱好者0 a长篇小说y中国z当代 aI247.5v5 0a山栀子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292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29001472100038001762150016002143140239002303300487004693330015009566060025009716900014009967010013010108010027010231164-123620250102113150.0 a978-7-5598-7742-0dCNY45.00 a20250102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450000 ay z 000ay ar1 a光微微而来b专著f焦冲著 a桂林c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d2025.01 a224页d21cm a焦冲,1983年生于河北玉田。2008年开始在《当代》《人民文学》《山花》等期刊发表作品。著有长篇小说《男人三十》《微生活》,中短篇小说集《没事就好》等。曾获第二届“紫金·人民文学之星”长篇小说佳作奖、2017年度广西文学奖。河北文学院签约作家。 a这是一部现代青年婚恋题材的小说。两个来自不同家庭的青年,在北漂的过程中相知相恋,后来携手回故乡成家立业。由于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及教育背景等方面两人存在较大的差异,最终和平分手,各自追逐梦想。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对人生、家庭、婚姻、事业有了新的认识,双方在分手后开始了崭新的人生。小说多方面探讨了现代青年的婚恋与实现自我价值的问题,对如何平衡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差距做了深入的探讨。小说具有较强的现实主义关怀,揭示了婚姻家庭伦理问题的同时,也写出了如何走出精神的困境寻找到新方向的希望。 a小说爱好者0 a长篇小说y中国z当代 aI247.5v5 0a焦冲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09 01317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31001472100028001782150016002063300769002223330015009916060025010066900014010317010015010458010027010601164-123720241203101309.0 a978-7-5120-5948-1dCNY78.00 a20241203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寒门雪夜谈b专著f李若愚著 a北京c线装书局d2024.04 a350页d26cm a本书是一部引人入胜的奇幻长篇小说,以其独特的故事情节和深刻的人生哲理为背景。小说主人公张伟,讲述了当代青年张伟在经历一系列奇幻事件后,逐渐改变思想,更加注重享受生活、关注人生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张伟是一个平凡的青年,过着平淡无奇的生活。一天,他在一个烦闷的下午与妻子亚萍吵架后,决定去公园闲逛以缓解心中的郁闷。正是在这个看似普通的公园,张伟邂逅了一个不同寻常的歌舞团。这个歌舞团不仅表演形式独特,而且散发着一种神秘的气息,让张伟感到十分好奇。他仿佛被卷入了一个充满奇幻色彩的世界,经历了许多前所未有的冒险和奇遇。这些经历让张伟逐渐认识到,生活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充满了无限可能和惊喜。他开始关注生活中的点滴美好,享受每一个当下。他学会了放下过去的烦恼和未来的忧虑,全身心地投入到眼前的生活中。这种转变让张伟的心态变得更加积极、乐观,也让他的生活变得更加充实、有意义。 a小说爱好者0 a幻想小说y中国z当代 aI247.5v5 0a李若愚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05 01366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29001472100034001762150016002103140399002263300405006253330015010306060025010456900014010707010013010848010027010971164-123820241112141156.0 a978-7-5411-7109-3dCNY88.00 a20241112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510000 ay z 000ay ar1 a好雨知时节b专著f莫然著 a成都c四川文艺出版社d2024.11 a386页d24cm a莫然,女,成都本土作家、编剧,也担任过制片人和话剧导演。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曾任四川省作协和成都市作协委员,也曾受聘为巴金文学院专业创作员。出版及创作长篇小说和长篇纪实文学20余部,包括《男人四十》《东瀛梦》《商海沉浮》《潇洒走南方》《大饭店风云》等;担任编剧和制片人的电视剧已播出九部,包括《走出雨季》《府南河的故事》《倾城之恋》《西部的天空》《经典爱情》《红粉诱惑》《伏案在逃》《康熙秘史》等。 a《好雨知时节》以小说的体裁书写了1911年“四川保路运动”到辛亥革命爆发、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这一段时期内,成都的重大事件及相关民情,涉及“成都血案”“同志军围攻成都”“成都兵变”“成都宣布独立”等事件。本作描写年轻的同盟会员章海涛和进步女青年文诗洁的成长过程,以及革命者与统治者之间的爱恨情仇。一群年轻的知识份子从混沌走向觉醒,他们经历了成都这场血与火的洗礼,志同道合,互相鼓舞和支持,一起奔向了光明。 a小说爱好者0 a长篇小说y中国z当代 aI247.5v5 0a莫然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114 01530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23001472100034001702150016002043140159002203300815003793330015011946060025012096900014012347010013012488010027012611164-123920240913111443.0 a978-7-5666-2476-5dCNY96.00 a20240913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30000 ay z 000ay ar1 a红渐b专著f万禾著 a保定c河北大学出版社d2024.09 a449页d24cm a万禾,本名马西峰,男,1957年生,河北巨鹿人,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1995年开始公开发表小说、散文等作品,2011年出版小说集《苦人》,2015年出版散文集《骆驼刺》。 a本书稿讲述了冀南地区主要是巨鹿县建党早期革命斗争中的人物群像,再现了当时人们的生存状态。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在军阀统治下,官府搜刮民财,匪患猖獗,散兵游勇到处抢劫,加之屡遭天灾,直南地区的老百姓极度困苦。在此背景下,带有迷信色彩的红枪会悄然兴起。因战乱回乡的党员学生和母校读书会几名骨干,与影响较大的几个村红枪会会长建立了联系,大力引导联合,成立了两个规模较大的联庄会。利用官府欺民引起的风波,力促红枪会围困、攻打巨鹿县城。赶跑了反动县长,成立了临时政权,为极度困苦的百姓分了钱粮。后因重兵反攻,红枪会失败了。但,一些进步学生和农民,饱经了考验,陆续成了党的人。是他们参与构筑了红色江山的根基。小说乡土气息浓厚,展现了当时各阶层人们的生存状态,塑造了栩栩如生的人物群像。文章语言,无论是叙事或抒情,淳朴而不失优美,还用了一些当地的方言、民谣等,生动感人,亲切自然。本书稿的出版,有助于传承革命精神、弘扬优良传统。 a小说爱好者0 a长篇小说y中国z当代 aI247.5v5 0a万禾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0919 01019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29001472100030001762150016002063300471002223330015006936060025007086900014007337010015007478010027007621164-124020231128155812.0 a978-7-5492-9128-1dCNY49.80 a20231128d2023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420000 ay z 000ay ar1 a简单童话b专著f淇老游著 a武汉c长江出版社d2023.10 a303页d26cm a本文为都市言情小说。因为一些误会,女主简童被霸总沈修瑾报复,这也深深伤害了简童的心,这个饱受困苦的女人最后终于离开,沈修瑾这才意识到自己对她的心意,从此开始了漫漫追妻路,他在洱海边找到简童后,一直都在想法设法讨好她,想要她原谅自己,甚至不惜受伤装傻,为了让简童照顾自己,陪在自己身边,宁愿假装变成一个智商只有七岁的孩子,陪简童买情侣杯子,情侣鞋,给简童煮面,晚上给她捂脚,就是想把过去没有给到她的温暖补给她。简童退了一步,而沈修瑾也学会了珍惜,终于成就了他们的爱情。 a小说爱好者0 a长篇小说y中国z当代 aI247.5v5 0a淇老游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31206 01055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27001472100034001742150016002083300505002243330015007296060025007446900014007697010015007838010027007981164-124220241209145614.0 a978-7-5464-3605-0dCNY78.00 a20241209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510000 ay z 000ay ar1 a金石记b专著f马玉琛著 a成都c成都时代出版社d2024.12 a286页d21cm a本书稿为长篇小说,2007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此稿为修订后再版。描绘的是长安城现实与历史遥相对应的生活画卷,展现出的是长安城的精气神。围绕国之重器昭陵二骏的流失与回归、小克鼎的失散与团聚,长安城各阶层人物纷纷登场,上演了一幕幕智慧角力、动人心弦、撼人灵魂的争斗活剧。书稿所呈现的时间和空间跨度,悠久而广阔,尽可能地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和精髓。西周的青铜器、唐代的石刻、宋代的绘画、元代的青花、清代的赏瓶等,都在书稿中有所反映,同时精致的文字表达和典雅的文学描述,也都让小说充满了浓郁的中国文化风情。 a小说爱好者0 a长篇小说y中国z当代 aI247.5v5 0a马玉琛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12 01143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25001472100034001722150016002063300597002223330015008196060025008346900014008597010013008738010027008861164-124320240724150434.0 a978-7-5559-1681-9dCNY68.00 a20240724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410000 ay z 000ay ar1 a金手铐b专著f周昊著 a郑州c河南文艺出版社d2024.08 a368页d24cm a这是一部讲述79后青年海外求学、职场奋斗的长篇小说。主人公海博名校毕业,为了更广阔的发展前景选择赴美求学。在申请人文领域的博士失败之后,被迫转读并不喜欢的法学院。他经历了转学失败、入职知名律所无望、情感失利等挫折,只能入职国内一家普通律所工作。繁忙的工作之余,他坚持学习,终于在获得纽约和国内的律师资格后,如愿以偿地去到了一家在香港办公的国际律所,得到了他所苦苦追求的高薪和体面的工作岗位,但却要面对高强度的工作和冷漠的人际关系,戴上了“金手铐”。小说题材新颖,将视角对准青年留学生群体,真实描写他们求学、求职所面临的压力和困难,表现了他们历经挣扎、破除迷惘的成长历程,情感真挚,贴近年轻读者。 a小说爱好者0 a长篇小说y中国z当代 aI247.5v5 0a周昊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0731 01414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39001472100036001862150016002223140281002383300555005193330015010746060025010896900014011147010017011288010027011451164-124420241225144049.0 a978-7-5125-1810-0dCNY52.80 a20241225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ay ar1 a君有疾否i完结篇b专著f如似我闻著 a北京c国际文化出版公司d2024.01 a292页d21cm a如似我闻,籍贯河南,作品均为本土类型小说,作品《君有疾否》《怀刃》,前者为其代表作,已出版上册。写作擅雕琢打磨,遣词造句用心讲究,文笔优美有诗韵,作品氛围感强,意境动人,故事情节架构精巧,善埋伏笔,于故事发展中塑造人物生动形象,笔下人物深受众多读者喜爱,故事情节让人念念不忘。 a本文是一部古代朝堂长篇小说,全书共两册,本书为第二册,也是完结篇。楚明允与苏世誉一路相携办案,并共同历经了镇压动乱的战事。其间,越来越多表面毫不相干的人,卷入了这场二人已然身居其中的迷局之中。楚苏二人本将堪破迷局的视线一度因横生枝节而分散了注意,而原本已经开始产生信任的二人之间,实则暗潮汹涌,因为屡被干扰而再次怀疑起身旁之人。好在二人及时说开,尽释前嫌,再次统一目标。而此时,那个搅乱朝局的幕后黑手也终于忍不住露出马脚,在两人的追查下渐渐浮出水面,同时两人也离危险越来越近,几次三番共度险境之后,二人间默契非常,最终两人配合做局,将反派的阴谋瓦解。 a小说爱好者0 a长篇小说y中国z当代 aI247.5v5 0a如似我闻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26 00914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8000271000041000651010008001061020015001141050018001291060006001472000029001532100034001822150016002163300350002323330015005826060033005976900014006307010013006448010027006571164-124520250121105317.0 a978-7-5559-1783-0b精装dCNY58.00 a20250121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410000 ay z 000ay ar1 a可能的生活b专著f阿袁著 a郑州c河南文艺出版社d2025.02 a427页d19cm a《可能的生活》收入阿袁的3部中篇小说《镜花》《烟花》和《浮花》,作品表现三位不同女性的生活和人生。阿袁的小说源于生活,但并非生活的复制与复述,而是充满她对生活与小说人物的想象力。阿袁坦承写出这样的女性三部曲,多少带有“哀其不幸恨其不争”之意,是试图通过她们表达一种女性价值观:自立自强不依附的女性,才可以打破“红颜薄命”的宿命,从而获得“厚命”。 a小说爱好者0 a中篇小说x小说集y中国z当代 aI247.5v5 0a阿袁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23 01224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33001472100034001802150016002143140223002303300435004533330015008886060025009036900014009287010013009428010027009551164-124620240826165841.0 a978-7-5313-6794-9dCNY30.00 a20240826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210000 ay z 000ay ar1 a来自异国的孩子b专著f程玮著 a沈阳c春风文艺出版社d2024.10 a184页d21cm a程玮,女,江苏人,著名旅德作家、翻译家。中学时,即开始在《少年文艺》发表儿童文学作品。中篇小说《来自异国的孩子》、长篇小说《少女的红发卡》分别获得、第二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由她编剧的电影《豆蔻年华》获金鸡奖及政府奖。 a小说讲述女孩方芸芸和男孩安小夏所在的班级,来了一名法国插班生菲力浦,这件新鲜事儿引起了班上孩子们强烈反响。孩子们从好奇、陌生到熟悉、了解,产生了深厚友情。故事反映了学校生活的一个侧面,表现了我们的学校、儿童的面貌和思想。赞扬了孩子们可爱的心灵。故事中的两个男孩安小夏和菲力浦,性格鲜明,尤其安小夏,可爱纯真又有点淘气,但有颗金子般的心,对祖国和家庭有非一般的荣誉感。小说将儿童间质朴的情感和纯洁的心灵描述得极其动人,文笔简洁生动。 a小说爱好者0 a长篇小说y中国z当代 aI247.5v5 0a程玮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0829 01188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30001472100034001772150016002113140201002273300424004283330015008526060025008676900014008927010013009068010027009191164-124720241219160407.0 a978-7-5570-3465-8dCNY48.60 a20241219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440000 ay z 000yy ar1 a黎明之上h2b专著f仄黎著 a广州c广东旅游出版社d2024.12 a304页d21cm a笔名仄黎,本名张畅,1998年出生于山东省潍坊市,现居山东,毕业于福建农林大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热爱写作,作品散见于网络。已完成多部作品,并受到读者喜爱。代表作品有《逃亡死寂岛》《守夜人》等。 a《黎明之上》是一部长篇科幻小说,本书为第2册。故事承接前文,讲述3120年,地球磁场变异,世界各地忽然爆发大量生物变异事件,人类也发生了变化。万俟子琅为小伙伴们创造了一座安全别墅,为了防止众人在舒适区内退化,万俟子琅决定和小伙伴宋命题出去寻找物资与幸存者,其他小伙伴则守在别墅里并清理干净屋内残留的变异动植物。原本繁华的狸熊市在一夜之间毁于一旦。通过车内信号微弱的收音机,万俟子琅找到了狸熊市第二大的人类救援点——孙家小学。 a小说爱好者0 a幻想小说y中国z当代 aI247.5v5 0a仄黎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26 01105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29001472100034001762150016002103300551002263330015007776060029007926900014008217010013008358010027008481164-124820250114162918.0 a978-7-205-11404-6dCNY99.80 a20250110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210000 ay z 000ay ar1 a临安的烽火b专著f博言著 a沈阳c辽宁人民出版社d2024.12 a555页d26cm a纵观南宋始终,大批有志之士无不希望宋廷的王师能早日收复中原故土,恢复旧都汴梁。可是历史无情地给了南宋一次次严峻的考验,蒙宋联手灭金之后,蒙古继续强势扩张。宋廷再次面临北宋末期曾经的局面,以宰相郑清之、赵范和赵葵为首的激进派主张主动进取中原,但遭到了众臣的一致反对。多次争论之后,宋理宗力排众议,下旨出兵中原,发动了著名的“端平入洛。”然后这恰恰掉进了蒙古大汗窝阔台君臣精心策划的陷阱。本书依据大量史实,再现了蒙宋战争开启的详细过程,以及蒙、宋君臣多股势力之间错综复杂的博弈。本书也是《鹤舞云台·南宋的倔强》《临安十二月》以及《临安的钟声》的续篇。 a小说爱好者0 a长篇历史小说y中国z当代 aI247.5v5 0a博言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16 01017nam0 2200229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25001472100034001722150016002063300471002223330015006936060025007086900014007337010013007478010027007601164-124920240624091251.0 a978-7-5726-1904-5dCNY59.80 a20240624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430000 ay z 000ay ar1 a零线索b专著f胡超著 a长沙c湖南文艺出版社d2024.07 a280页d23cm a《零线索》讲述了一个与互联网公司程序员以及代码息息相关的悬疑推理故事。小说中的主人公铁雨是一名出入警界的警察,作为新人的他刚一入警队就遭遇了一起难度极大的案件:当地接连发生了严重的恶性勒索案件,凶手通过互联网代码的方式利用各种令人意想不到的手段发出各种勒索信息。面对这种职业属性极强又具备高科技手段的犯罪手法,众人都有些手足无措。关键时刻,作为新人的铁雨竟然通过缜密的分析,抓到了关键的线索,在其他警察的帮助下,逐步破解了勒索信息,最终成功找到了罪犯并将其绳之以法。 a小说爱好者0 a推理小说y中国z当代 aI247.5v5 0a胡超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0626 01234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31001472100034001782150016002123140171002283300495003993330015008946060025009096900014009347010017009488010027009651164-125020241230111746.0 a978-7-201-20894-7dCNY42.80 a20241230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20000 ay z 000ay ar1 a没有橡树b专著f没有羊毛著 a天津c天津人民出版社d2025.01 a202页d21cm a没有羊毛,原名曹玲娜,毕业于黑龙江大学编辑出版学专业,现为自由职业者,其发表的作品《结婚》在豆瓣阅读各榜单均获得过榜一位置,《没有橡树》获豆瓣阅读“小雅奖”最佳连载。 a本书是小说。讲述林州行和邓清在大学校园里相遇相识,互相欣赏,共同进步,终成眷属的故事。刚开始大学生活的林州行对邓清一见钟情,并积极创造机会与她同处。邓清在几次相处后也逐渐对林州行产生好感,两人共同经历了一系列事情后走到了一起。但感情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在种种考验中,两人没有放弃反而更加坚定了对彼此的感情。大学毕业后,他们和朋友共同创立了公司,并肩携手向未来行进。本书文风自然流畅,情节真实细腻,人物形象立体。主人公们敢于面对生活和爱情中的一切风浪,互相支持,不断成长,传递出了积极的正能量。 a小说爱好者0 a长篇小说y中国z当代 aI247.5v5 0a没有羊毛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02 01362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27001472100036001742150016002103140179002263300621004053330015010266060025010416900014010667010013010808010027010931164-125120250124094512.0 a978-7-5596-8259-8dCNY49.80 a20250124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ay ar1 a幕后玩家b专著f于雷著 a北京c北京联合出版公司d2025.03 a328页d21cm a于雷,男,作家、编剧,曾获得“腾讯小说大奖赛二等奖”,著有长篇小说《蓝莲花》《云海英雄传》,人间罪系列《守法公民》《狩猎直播》,以及周瞳探案系列小说《烧纸人》《完美现场》等。 a本书一本当代原创长篇悬疑小说。人到中年的马尚事业失败、欠债累累,妻儿也在一起车祸中丧生。在巨大的悲伤下他选择了跳河自杀,却意外目睹了一起凶杀案。警方第二天在河中发现一具女尸,马尚也因此结识了刑警王浩。王浩的调查之路障碍重重,马尚也意外得知妻儿的车祸并不是意外,而一切都和船坞中的凶案有关……调查逐渐深入,他们发现凶手将犯罪过程包装成一个个“游戏”,同时也将自己隐藏在一切罪恶的背后,享受玩弄众人的乐趣。在正邪较量之中,王浩等人守住了本心,并获得了最终的胜利。本书主角用小善对抗大恶,坚守正与邪的边界。故事布局精妙、反转惊喜的同时,还着重描写了警方在面对穷凶极恶的凶徒时机智勇敢的美好品质,是市面上不可多得的悬疑佳作。 a小说爱好者0 a长篇小说y中国z当代 aI247.5v5 0a于雷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06 01198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37001472100030001842150016002143140199002303300429004293330015008586060025008736900014008987010017009128010027009291164-125220240919145635.0 a978-7-5492-9726-9dCNY52.80 a20240919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420000 ay z 000ay ar1 a你为什么不笑了b专著f若星若辰著 a武汉c长江出版社d2024.09 a358页d21cm a蒋惠,籍贯四川,现居成都,全职作家。喜欢看小说、看视频,写小说是为了使自己在这个生活过的世界里留下记忆,常能在细节处令读者捧腹大笑,擅长塑造丰满的人物形象,传递治愈人心的真情。深受广大读者喜爱。 a这是一部长篇小说。萧致与谌冰原本是从小一起长大的好哥们,却在初中毕业后因故分开。谌冰去了市重点高中学习,而萧致则遭遇了家庭变故,生活跌落谷底,变得自暴自弃,在九中虚度光阴。谌冰得知萧致的情况后,在高二上学期转到九中,决心帮助萧致重新振作起来。在一连串经历中,谌冰终于弄明白了当年萧致家庭变故的真相和他的心结所在。萧致感受到朋友们友情的力量,重新燃起对生活和学习的信心,大家朝着各自的目标一起努力。故事充满青春活力,治愈人心。 a小说爱好者0 a长篇小说y中国z当代 aI247.5v5 0a若星若辰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0926 01241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8000271000041000651010008001061020015001141050018001291060006001472000025001532100034001782150016002123300687002283330015009156060025009306900014009557010015009698010027009841164-125320250106144412.0 a978-7-5321-9115-4b精装dCNY69.00 a20250106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10000 ay z 000ay ar1 a女红b专著f程小莹著 a上海c上海文艺出版社d2025.01 a490页d21cm a长篇小说。《女红》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上海杨树浦一家纺织厂的转型为背景,呈现纺织工人随着时代变迁而不断改变的生活状态与内心波澜。故事从砸锭的那天清晨开始,女厂长秦海花面对工厂消失,工人失业,百感交集。但她没有气馁,重新组织下岗工人,安排再就业,凤凰涅槃,浴火重生。小说把壮士断臂前后两个时段摆在一起,形成鲜明的对比,真实写出了工人生活的巨大落差,也由此把握住了时代的脉搏,抓住了现实矛盾冲突的“牛鼻子”。在中国城市改革进程中,工人的命运正是时代矛盾的真实折射。秦海花这个工人家庭的命运转折,正是一个时代思想剧烈碰撞的缩影。小说的思想主题,则是通过作品直面严峻的现实关系,来呈现这个家庭的命运,具有相当高的真实性、概括性和典型性。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读《女红》,更能深刻认识到小说的内涵。 a小说爱好者0 a长篇小说y中国z当代 aI247.5v5 0a程小莹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09 01420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27001472100030001742150016002043140433002203300423006533330015010766060033010916900014011247010013011388010027011511164-125420241010155836.0 a978-7-5501-9195-2dCNY56.00 a20241010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460000 ay z 000ay ar1 a噼里啪啦b专著f王姹著 a海口c南方出版社d2024.10 a266页d26cm a王姹,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海南省作家协会专职副主席、秘书长。主要从事散文、随笔、小说写作,作品发表于《人民文学》《中国作家》《湖南文学》《诗刊》《红豆》《人民日报》等刊。曾获孙犁散文奖、海南文学双年奖、“最美定安”主题作品全国征集大赛文学作品奖一等奖、海南省民族文化“七个一”作品征集大赛特等奖、海南新闻奖副刊作品奖等多个文学奖项。出版有“王姹·印象定安”系列作品《定安娘子》《清代才女的寂寞与哀愁》《只为途中与你相遇》等十余部。 a本书讲述的是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白芒古镇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巨变,探讨的是命运与时代存在的问题。全书由5个中篇小说组成:《噼里啪啦》《傍晚走过苦楝巷》《离贰塔》《县城舞步》《烟火荡漾》。本书通过以上5个中篇小说折射出时代变迁中,个人命运与时代洪流之间的相互碰撞、记忆中难以磨灭的废墟、古镇人家的家国情怀,以小见大,见证了改革开放腾飞的四十年的辉煌历程,迥然不同的生活方式的折叠,让消失的古镇文明和温馨记忆得以温柔厚重地呈现。 a小说爱好者0 a中篇小说x小说集y中国z当代 aI247.5v5 0a王姹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017 01138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29001472100034001762150016002103140140002263300434003663330015008006060025008156900014008407010015008548010027008691164-125520241209154409.0 a978-7-5542-3072-5dCNY45.80 a20241209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410000 ay z 000ay ar1 a千里江陵b专著f秦小羊著 a郑州c中原农民出版社d2024.12 a304页d21cm a秦小羊,大学本科学历,小说作者,影视编剧,湖北省作协成员,湖北省网络作协成员。已出版4部长篇小说,在《青年文摘》等杂志发表多篇短篇作品。 a这是一本以台球为题材的励志小说,讲述了天才球员盛千陵与草根少年江里并肩追梦的故事。2014年,高中生江里在练球时结识了天才球手盛千陵,以超凡的天资成为盛千陵的徒弟,二人相约将来站在世界顶级赛事的舞台上对决。之后二人因为误会而不欢而散。6年后二人偶遇,江里早已放弃梦想,是一家小县城服装店的小老板。盛千陵在唏嘘之余,不忍浪费江里的天赋,帮助他重拾梦想,成为一名斯诺克职业球手。江里刻苦努力,一路参加各级比赛,最终成为温布利大师赛的冠军。 a小说爱好者0 a长篇小说y中国z当代 aI247.5v5 0a秦小羊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12 01222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29001472100036001762150016002123140293002283300363005213330015008846060025008996900014009247010015009388010027009531164-125620241023105854.0 a978-7-5500-5717-3dCNY46.80 a20241023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60000 ay z 000ay ar1 a青蒿药神b专著f马昌华著 a南昌c百花洲文艺出版社d2024.11 a307页d21cm a马昌华,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出版长篇小说《桔颂》《加油吧,我的扶贫大主播》 《大院风云》。长篇小说《桔颂》入选中国作协2019年度定点深入生活签约扶持项目;长篇小说《加油吧,我的扶贫大主播》入选2021年度全国农家书屋重点出版物推荐目录;长篇小说《大院风云》入选广西“建党100周年题材重点文学作品”。 a这是一部有关“山乡巨变”的长篇小说。国企改民营的仙草堂,在历经一番涅槃式的改革探索之后,找到了青蒿素生产的新路子,并与过去石漠化严重的桂北融安四十八联动,形成原料供应和生产加工相辅相成的“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以工业进步的优势带动农业发展,帮助农民摒弃守旧落后的小农思想,融合到现代经济乃至全球一体化发展的道路上来,从而描绘了一幅共同富裕和乡村振兴的图画。 a小说爱好者0 a长篇小说y中国z当代 aI247.5v5 0a马昌华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024 00975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8000271000041000651010008001061020015001141050018001291060006001472000029001532100038001822150016002203300413002363330015006496060025006646900014006897010015007038010027007181164-125720240719141153.0 a978-7-5212-2953-0b精装dCNY58.00 a20240719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ay ar1 a群山绝响b专著f方英文著 a北京c作家出版社有限公司d2024.08 a267页d23cm a长篇小说。作品主要讲述了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生长于秦巴山区汉江之边一个乡村少年的心智成长,由此还原出人民公社末期的民生百态,在物质匮乏的清贫年代中,山乡人却依然能坚守着质朴、纯净的操守,苦中作乐,浮躁社会中的善良坚守。农村的俗世风情,山水音画,社会背景的波澜壮阔等都被作者以清朗婉俏的语言行云流水般渐次呈现出来,生动而接地气。全书人物众多,性格鲜明,历史细节生动真实,在悲悯的人性书写中,完成了对时代的凭悼。 a小说爱好者0 a长篇小说y中国z当代 aI247.5v5 0a方英文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0724 01108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37001472100030001842150016002143140117002303300421003473330015007686060025007836900014008087010017008228010027008391164-125820250106144945.0 a978-7-5455-8627-5dCNY69.80 a20250106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510000 ay z 000ay ar1 a三棱b专著e死亡救赎f麻辣香郭著 a成都c天地出版社d2025.02 a672页d21cm a麻辣香郭,本名郭科科、麻亮,均为职业编剧,擅长以悬疑类、科幻类型故事创作,编剧作品有《反骗天下》《利剑玫瑰》等。 a本书是一部长篇悬疑推理小说。某县城发生多起案件,即将转岗的老警察王金国、患有严重失眠症的女刑警陈朵、善于投机的律师樊良同时对此展开调查,随着各种线索不断浮出水面,三人发现所有被害者似乎都与某化工厂有关,而案发现场也都出现了一个三棱锥模样的东西……最终,案件水落石出,三位主人公在不断探索和寻找真相的过程中虽然经历了各种痛苦与迷茫,但都坚守住了本心,坚持站在正义与良知的一方,阻止了更大灾难的发生,展现出了人性的光辉。 a小说爱好者0 a推理小说y中国z当代 aI247.5v5 0a麻辣香郭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09 00916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29001472100034001762150016002103140159002263300193003853330015005786060025005936900014006187010015006328010027006471164-126020240809104402.0 a978-7-5555-1869-3dCNY98.00 a20240809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50000 ay z 000ay ar1 a山河故人b专著f文澜珊著 a呼和浩特c远方出版社d2024.07 a440页d24cm a文澜珊,本名孙兰,女,中共党员。管理学硕士,中国散文学会会员,陕西省青年文学协会会员,湖南省网络作家协会会员。作品散见于《中国文艺家》《清风文学》等杂志。 a本书是一部长篇小说。故事发生在陕西关中地区的渭北平原,以南河滩村为立足点,通过讲述主人公在生活、学习及情感等方面的经历,展现了普通百姓的平凡生活。作品赞美了劳动人民的伟大,是一部时代赞歌。 a小说爱好者0 a长篇小说y中国z当代 aI247.5v5 0a文澜珊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0814 01338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39001472100038001862150016002243140179002403300577004193330015009966060025010116900014010367010019010508010027010691164-126120250214102545.0 a978-7-5594-9223-4dCNY48.00 a20250214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20000 ay z 000ay ar1 a十日终焉i极道b专著f杀虫队队员著 a南京c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d2025.06 a321页d21cm a番茄小说签约作者,擅长悬疑幻想类题材的写作,文笔成熟,著有长篇小说《传说管理局》《十日终焉》,已出版《十日终焉·囚笼》《十日终焉·迷城》《十日终焉·不息》《十日终焉·乐园》。 a该选题为悬疑幻想长篇小说,此稿为《十日终焉》第七册,内容承接《十日终焉·白羊》。齐夏从各种蛛丝马迹中获知现在发生的一切是他在多年前布下的局,可其中也产生了变数,房间中多出了一位极道者林檎,而她的出现似乎是青龙有意为之。但是,极道成员的目的和立场似乎并不统一,有的一直坚持守护终焉之地,而有的已经开始向齐夏偏移。在众多因素的影响下,原住民文巧云恢复了理智,然而,刚恢复理智的她出现了记忆断层,并和极道组织的成员相遇。文巧云作为终焉之地赫赫有名的人物,她的光辉事迹广为流传,但她所做之事与极道组织相悖。于是,极道者江若雪便试图利用自己的回响“因果”让文巧云也成为极道的一员…… a小说爱好者0 a长篇小说y中国z当代 aI247.5v5 0a杀虫队队员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182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39001472100038001862150016002243140191002403300409004313330015008406060025008556900014008807010019008948010027009131164-126220250214102625.0 a978-7-5594-9225-8dCNY48.00 a20250214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20000 ay z 000ay ar1 a十日终焉i入梦b专著f杀虫队队员著 a南京c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d2025.09 a321页d21cm a杀虫队队员,番茄小说签约作者,擅长悬疑幻想类题材的写作,文笔成熟,著有长篇小说《传说管理局》《十日终焉》,已出版《十日终焉·囚笼》《十日终焉·迷城》《十日终焉·不息》《十日终焉·乐园》。 a该选题为悬疑幻想长篇小说,此稿为《十日终焉》第九册,内容承接《十日终焉·因果》。天级生肖和神兽全面出动,大战一触即发。就在这时,天龙再次拉齐夏入梦,告诉他终焉之地已经面目全非,想让他跟自己一起创造新的世界。可齐夏不愿意抛弃队友,他坚信自己一定能带着所有人逃离终焉之地。天龙和青龙决裂,生肖开始站队。齐夏则继续和队友一起前进,和楚天秋率领各自的队伍挑战地龙仓颉棋游戏。他们登上生肖列车,为最终的决战做准备。 a小说爱好者0 a长篇小说y中国z当代 aI247.5v5 0a杀虫队队员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284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39001472100038001862150016002243140179002403300523004193330015009426060025009576900014009827010019009968010027010151164-126320250214102605.0 a978-7-5594-9224-1dCNY48.00 a20250214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20000 ay z 000ay ar1 a十日终焉i因果b专著f杀虫队队员著 a南京c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d2025.09 a321页d21cm a番茄小说签约作者,擅长悬疑幻想类题材的写作,文笔成熟,著有长篇小说《传说管理局》《十日终焉》,已出版《十日终焉·囚笼》《十日终焉·迷城》《十日终焉·不息》《十日终焉·乐园》。 a该选题为悬疑幻想长篇小说,此稿为《十日终焉》第八册,内容承接《十日终焉·极道》。本册内容主要从极道者燕知春的视角,讲述了他们之前的故事,交代了一些事情的来龙去脉。陈俊南想把在地蛇游戏中遇到的燕知春介绍给齐夏,虽然齐夏和燕知春在天马时刻中遇到过,但当时因环境影响,他们并未认出对方,这次,两人相认。当初,齐夏身为白羊,燕知春则是他的追随者,两人一起谋划着未来的行动轨迹。燕知春继承了当时白羊的意志,创建了极道,拉拢其他成员,保护着终焉之地,以待来日。这一次两人相认,所有的计划也都明了了,一场颠覆终焉之地的大战一触即发。 a小说爱好者0 a长篇小说y中国z当代 aI247.5v5 0a杀虫队队员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196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39001472100038001862150016002243140179002403300435004193330015008546060025008696900014008947010019009088010027009271164-126420250214102616.0 a978-7-5594-9226-5dCNY48.00 a20250214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20000 ay z 000ay ar1 a十日终焉i钟鸣b专著f杀虫队队员著 a南京c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d2025.09 a321页d21cm a番茄小说签约作者,擅长悬疑幻想类题材的写作,文笔成熟,著有长篇小说《传说管理局》《十日终焉》,已出版《十日终焉·囚笼》《十日终焉·迷城》《十日终焉·不息》《十日终焉·乐园》。 a该选题为悬疑幻想长篇小说,此稿为《十日终焉》第十册,内容承接《十日终焉·入梦》。齐夏集结地级生肖、天堂口、极道以及猫组织开始实行他们的造反计划,他们以巨钟被毁为指令,钟毁之时便是是战火燃起的时刻。无数回响持续不断地激荡起钟声,为了阻止他们,天级生肖各显神通,参与者们也各司其职,按照计划完成属于他们的任务。神兽降临,双方实力悬殊,但为了能离开终焉之地回到原本的世界,他们英勇赴死。等待他们的是仍无休止的循环,还是属于他们的新生呢? a小说爱好者0 a长篇小说y中国z当代 aI247.5v5 0a杀虫队队员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0875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39001472100034001862150016002203300305002363330015005416060033005566900014005897010015006038010027006181164-126520241220165547.0 a978-7-5559-1784-7dCNY60.00 a20241220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410000 ay z 000ay ar1 a谁都相信她前程似锦b专著f李凤群著 a郑州c河南文艺出版社d2025.01 a442页d21cm a本书为中篇小说集。李凤群传奇的人生阅历让她拥有独到的生命视角,她关注当代女性的精神境遇,在灵魂与肉身之间,它们如何彼此审视,又如何获得和解,表现它们难以解释的镜像关系。小说书写女性的命运:苦难、歧视、压抑、绝望,也书写坚韧和顽强。作者擅长将对情境的观察与个人的体验完美结合,呈现出卓尔不群的写作状态。 a小说爱好者0 a中篇小说x小说集y中国z当代 aI247.5v5 0a李凤群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26 01260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27001472100034001742150016002083140197002243300503004213330015009246060025009396900014009647010013009788010027009911164-126620240810112401.0 a978-7-5513-2640-7dCNY98.00 a20240810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610000 ay z 000ay ar1 a天汉茶商b专著f世君著 a西安c太白文艺出版社d2024.08 a691页d25cm a世君,原名吴世君,广东省作协会员,就职于紫阳县文旅广电局。曾从事教育工作10年,先后在各类报刊、网媒发表多篇诗歌、散文、小说等文学作品。曾主编《中国共产党紫阳县组织史》,出版有长篇小说《牌坊》。 a《天汉茶商》是一部叙述紫阳茶人和陕甘茶马古道的小说。小说以世纪之交风雨飘摇中的紫阳山城为背景,以天汉茶庄郑氏家族百年兴衰荣辱的沧桑沉浮为主线,以茶商同行无情挤兑、残酷竞争为辅线,以两个世代恩怨相残的家族矛盾纠葛为暗线,从富裕与贫穷、兴旺与破落、真情与狡黠、守旧与开明的矛盾碰撞中,演绎各自跌宕起伏的传奇人生。全书描写的人物近百人,展现了清末民初紫阳茶人的生活场景和人性本真,揭示出紫阳茶人在特殊年代生存的苦难和人们对茶文化的体验和解读,同时揭示汉水流域自然环境、民风民俗文化和紫阳茶文化的丰富内涵。 a小说爱好者0 a长篇小说y中国z当代 aI247.5v5 0a世君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0814 01180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25001472100034001722150016002063140159002223300461003813330015008426060025008576900014008827010015008968010027009111164-126720241028174819.0 a978-7-5513-1952-2dCNY88.00 a20241028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610000 ay z 000ay ar1 a甜泉b专著f周伯印著 a西安c太白文艺出版社d2024.11 a426页d24cm a周伯印,出生于陕西关中一个农民家庭。十八岁前,边上学边做农活。十八岁当兵,后入读解放军重庆通信学院,从军十六载。三十五岁,转业到地方,供职于陕西省某机关。 a本书讲述了关中大地上甜泉水村十余年间的变迁以及村民们努力奋斗脱贫致富的故事。甜泉水村原本是秦岭脚下一个生活条件艰苦的村子,但村民们吃苦耐劳、诚实守信、积极进取。他们有的研究猕猴桃种植,有的从摆摊开始一步步自主创业,有的为村子的建设出谋划策……村子发展得越来越好,村民的生活质量也越来越高。本书刻画了以田成业、杨今生、周青松等人为代表的村民群像,展现了家乡对人的哺育和人对家乡的眷恋,细腻地描绘出一幅乡村生活的画卷,反映出陕西人民在脱贫致富道路上的曲折努力。 a小说爱好者0 a长篇小说y中国z当代 aI247.5v5 0a周伯印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031 01062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2001472100034001892150016002233300495002393330015007346060025007496900014007747010017007888010027008051164-126820250114102813.0 a978-7-5570-3293-7dCNY45.80 a20250114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440000 ay z 000ay ar1 a退役中单想打职业h3b专著f闭目繁华著 a广州c广东旅游出版社d2024.12 a320页d21cm a这篇小说以英雄联盟游戏职业联赛为背景的热血电竞小说,本书为第3册,故事承接第2册。虚构了一位梦想继续走上职业联赛成为职业电竞选手的男主角钟晨鸣,赛季继续,钟晨鸣始终在坐冷板凳。他积极地与职业选手对战,来保持自己的竞技状态,并且频繁参与国外的排位赛和职业选手朋友直播,将自己良好的竞技状态公之于众。赛季结束,战队开始重新考虑新赛季的队员配置。面对试探,对这个战队没有信心的钟晨鸣却没有像第一次那般表现出来。几番明里暗里的较量与争斗之后,钟晨鸣成功加入了职业选手朋友所在的战队,即将开启新的征程。 a小说爱好者0 a长篇小说y中国z当代 aI247.5v5 0a闭目繁华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16 01084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27001472100030001742150016002043140143002203300383003633330015007466060025007616900014007867010015008008010027008151164-126920250110110600.0 a978-7-5749-0349-4dCNY88.00 a20250110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440000 ay z 000ay ar1 a陀螺门b专著f赵北方著 a广州c花城出版社d2025.01 a495页d24cm a赵北方,资深媒体人,作家,学者。长期活跃于中外文化新闻领域,旅外作家群先锋派人物,曾发表新闻作品数百万字,代表作有长篇历史小说《长安墨》。 a小说将严肃的笔触伸向社会纵深,平行勾勒了奚、泉两大家族的恩怨情仇,鞭挞攀高附势之徒的丑恶,剖析城乡“精致利己主义者”的伪善,完成了从城市到农村诸多命题的思考和回望。同时倾情刻画了以奚晓冬、泉林声、奚望为代表的新生代力量,他们冲破城乡固化藩篱,挣脱传统桎梏与枷锁。有人逢迎时代浪潮,远离故土、求存图强;有人选择守护故乡的青山绿水,且为改变“农村空心化”情状,奏响了一首青春的挽歌。 a小说爱好者0 a长篇小说y中国z当代 aI247.5v5 0a赵北方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16 01089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27001472100034001742150016002083300541002243330015007656060025007806900014008057010013008198010027008321164-127020250213091930.0 a978-7-5570-3228-9dCNY46.80 a20250213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440000 ay z 000ay ar1 a我揽星河b专著f常冬著 a广州c广东旅游出版社d2024.12 a248页d21cm a本书是一部都市言情小说。乔西宁去大学探望朋友时,对林述一见钟情并展开追求,在一起后由于各种原因提出分手,自此一心努力追逐梦想。分手多年后再遇,他们一个是人前高冷的大明星,一个是性格骄纵的珠宝设计师,由于一场电影拍摄机缘巧合朝夕相处,乔西宁对林述重燃感情之余,意外得知林述身上执拗性格的成因。在后来相处的过程中,二人的个性和心态在此期间均发生改变和成长,最终破镜重圆。本文是励志成长型的都市小说,男女主角均迷茫困惑过,也失意痛苦过,但都不放弃对生活和梦想的追求,最终都守得云开见月明,在各自擅长的领域发光发热,对读者有积极向上的引导作用。 a小说爱好者0 a长篇小说y中国z当代 aI247.5v5 0a常冬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308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29001472100030001762150016002063140257002223300493004793330015009726060025009876900014010127010013010268010027010391164-127120241230153513.0 a978-7-5749-0360-9dCNY58.00 a20241230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440000 ay z 000ay ar1 a乌山不夜侯b专著f小树著 a广州c花城出版社d2025.01 a276页d24cm a小树,本名洪树琴,中国作协会员,鲁迅文学院学员,潮州市作协网络文学创作委员会主任。2012年开始网络小说创作,累计创作一千多万字;2013年,网络小说《上位》被评为新浪读书年度十佳原创小说,2019年被凤凰书城评为年度十佳作者,作品《底线》被评为年度最具潜力奖IP。 a长篇小说。95后艺术青年钟清友受“乡村振兴”的时代感召,在老支书钟嘉禾的影响下,帮助乌山请来非遗项目传承人叶天羽老师传授凤凰单丛茶制作技艺,克服诸多困难建设乌山茶厂,利用全媒体平台为乌山茶叶和农产品带货,帮茶农实现创收致富;并多方引资排除万难在乌山开发茶旅项目,进行乡村改造,带动曾经的老区乌山人民实现经济腾飞。在“乡村振兴”战略中,乌山的路通了,人回了,民富了,产业集群建立了;老人食堂、乡村图书馆、幼儿园、新学校都有了,钟清友也从一个想定居海外的艺术青年成长为乌山最年轻的村党支部书记。 a小说爱好者0 a长篇小说y中国z当代 aI247.5v5 0a小树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02 01039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6001472100038001932150021002313300430002523330015006826060025006976900014007227010017007367020017007538010027007701164-127220250211101238.0 a978-7-5212-3275-2dCNY89.00 a20250211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ay ar1 a无所畏惧h2b专著f赵冬苓原作g管勇韬改编 a北京c作家出版社有限公司d2025.02 a2册(828页)d26cm a长篇小说。《无所畏惧2》讲述了女主角罗英子、邱华以及夏舒在经历良诚所风波后被开除后,决定单干成立“瑛华律师事务所”的故事。与此同时,罗英子开始调查十年前梅大梁夫妇代理的案件,怀疑良诚所内部有人陷害他们,并因此导致自己三人被开除。故事以悬念和冲突为主线,展现了几位主角在创业和调查过程中遇到的种种挑战,以及他们之间的感情纠葛和遭遇的人性考验。故事中充满了悬念和冲突,同时,也探讨了法律行业的现状,以及人性的复杂和善恶之间的较量。 a小说爱好者0 a长篇小说y中国z当代 aI247.5v5 0a赵冬苓4原作 0a管勇韬4改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13 01326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3001472100030001902150016002203140121002363300633003573330015009906060025010056900014010307010013010448010027010571164-127320240810131824.0 a978-7-229-18889-4dCNY49.80 a20240810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500000 ay z 000ay ar1 a西游八十一案i大唐梵天记b专著f陈渐著 a重庆c重庆出版社d2024.09 a356页d23cm a陈渐,本名陈建利,河南焦作人。著名悬疑推理作家,编剧。代表作有《弗洛伊德禁地》《地下有耳》以及《西游八十一案》系列。 a本书是一部古代悬疑小说,是《西游八十一案》系列的第三册。《西游八十一案》系列将《西游记》与真实的玄奘西行、唐朝人物相结合,第三册故事取材自《西游记》第二十二回和第九十九回,讲述了贞观十五年冬玄奘在天竺的离奇故事。大唐使者王玄策受命横跨流沙河前往天竺,此时玄奘已在天竺修行十二年,声名赫赫,却面临一场空前的阴谋。原来,波斯与天竺两大帝国正在举行辩经大会,与会三千教众、上万观众都可与玄奘斗法,一决高下。这场看似寻常的大会背后杀机四伏,玄奘和王玄策一前一后步入这场人间大戏,驱散迷雾,直抵真相,将阴谋公之于众。作者以深厚的历史功底和丰富的想象力,构建环环相扣的悬疑故事,揭示了莫测的人心,再现了瑰丽神奇的西域各国文化,让人回味无穷。 a小说爱好者0 a长篇小说y中国z当代 aI247.5v5 0a陈渐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0814 01309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25001472100030001722150016002023140340002183300413005583330015009716060025009866900014010117010015010258010027010401164-127520241120102856.0 a978-7-5168-4052-8dCNY46.80 a20241120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ay ar1 a纸港b专著f任平生著 a北京c台海出版社d2024.12 a368页d21cm a任平生,出生于1993年7月,籍贯,广东省。专职写作,豆瓣阅读第四届拉力赛总冠军;小雅奖最佳作者。写作题材多为现实向言情,笔下主角多为熟男熟女,擅长用精炼利落的语言描述故事,情节富有张力。代表作,《纸港》《她的伪装》《别来无恙》《婚前婚后》等。即将出版的作品,《她的伪装》《别来无恙》《婚前婚后》《鬼迷心窍》等。《她的伪装》已售出影视版权。 a这是一部小说,背景设定在广州,讲述了周漠、陈乔粤和丁瑶三位女性的广漂生活。作品充满浓烈的地域特色和烟火味,具体内容摘要:工作党周漠的烦恼:如何在45岁之前攒够300万退休?拆二代陈乔粤的烦恼:如何打理旧屋拆迁拿到的6套房子?28岁的周漠,在与男友许宁的“双城”生活里,男友出轨,她在分手后遇见了对她事业帮助巨大的李柏添,从此打开事业向上的另一扇大门。每个成年人心里都有个预设港,只为在这茫茫人生路途中有一席降落之地。 a小说爱好者0 a长篇小说y中国z当代 aI247.5v5 0a任平生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121 01312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27001472100034001742150016002083140299002243300451005233330015009746060025009896900014010147010015010288010027010431164-127620241024131500.0 a978-7-5306-8968-4dCNY58.00 a20241024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20000 ay z 000ay ar1 a追灯人b专著f王铭婵著 a天津c百花文艺出版社d2024.11 a320页d22cm a王铭婵,曾用笔名凤格,80后,山东烟台人,中国作协会员,鲁迅文学院第36届青年作家高研班学员,现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创造性写作研究生班。曾从事编辑、汽车职业经理人等工作。先后在《小说选刊》《长江文艺·好小说》《北京文学》《青年文学》等刊物发表作品若干,出版长篇小说《西洋表》、中篇小说集《千纸鹤》等。 a本书是一部深挖现实的长篇小说。作者王铭婵通过描绘煤矿区的转型搬迁,展现了新时代中国社会的多元面貌和普通人的真实生活状态。作品以细腻的笔触和鲜活的人物塑造,展现了矿工们的现实境遇与理想追求,以及不同行业(如汽车、房地产等)的行业生态及其与煤矿行业的相互关联。故事情节跌宕起伏,人物形象立体丰满,作者通过深入采访和调研,积累了丰富的一手资料和研究成果。作品不仅关注煤矿行业的发展变迁,也关注了不同行业里普通人的现实生活,展现了他们对新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a小说爱好者0 a长篇小说y中国z当代 aI247.5v5 0a王铭婵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031 01359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035001482100034001832150021002173000021002383140324002593300410005833330015009936060043010086900014010517010013010658010027010781164-127720240906131837.0 a978-7-110-10828-4dCNY180.00 a20240906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ay ar1 a宝树科幻精品系列b专著f宝树著 a北京c科学普及出版社d2024.10 a6册(960页)d24cm a“百年科幻”系列 a宝树,科幻作家、译者,中国作家协会科幻文学专委会委员,北京大学博古睿研究中心学者。著有《观想之宙》《时间之墟》等5部长篇小说,中短篇作品发表约百万字并出版多部选集,屡获中国科幻银河奖和华语科幻星云的主要奖项,多部作品被译为英、日、意、德等外文出版。主编有科幻选集《科幻中的中国历史》等,译著有《冷酷的等式》《造星主》等。 a《宝树科幻精品系列(全6册)》为“百年科幻”系列图书中的一种,精选了宝树3435篇中短篇科幻小说,涵盖时间篇、历史篇、社会篇、生命篇、人生篇和宇宙篇6个版块,图书总字数约45万字。《末日之旅》收录了宝树5篇中短篇小说,分别是《末日之旅》《第一次接触》《关于地球的那些往事》《看得见风景的窗口》《追入黑暗》。本书将通过无穷的想象力带你触摸宇宙的尽头,带你去看末日的余晖,带你探索黑洞里面的未知世界,带你重温地球的往事。 a小说爱好者0 a中篇小说x短篇小说x小说集y中国z当代 aI247.7v5 0a宝树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0912 01020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25001472100038001722150016002102250017002263300423002433330015006666060043006816900014007247010013007388010027007511164-127820241119142114.0 a978-7-5212-3166-3dCNY42.00 a20241119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ay ar1 a过三关b专著f李懿著 a北京c作家出版社有限公司d2024.11 a181页d21cm2 a澳门文学丛书 a中短篇小说集。《过三关》收录了青年作家李懿的十二篇短篇小说与一篇中篇小说。全书聚焦于城市主题,以澳门为主要背景,通过多个人物的生活片段,描绘了当代澳门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面貌,探讨青年人的爱情观与婚姻关系,并重点关注现代女性的精神面貌。中篇小说《非法之王》,是对科幻历史架空题材以及澳门的一次融合尝试。这部小说集故事涉及家庭情感、个人成长、社会变迁等多重主题,展现了澳门人在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文化交汇中的挣扎与适应。 a小说爱好者0 a中篇小说x短篇小说x小说集y中国z当代 aI247.7v5 0a李懿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121 01321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29001472100030001762150016002063300767002223330015009896060033010046900014010377010013010518010027010641164-127920250125114831.0 a978-7-5533-5191-9dCNY68.00 a20250125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20000 ay z 000ay ar1 a飞扬的风筝b专著f陈进著 a南京c南京出版社d2025.01 a328页d24cm a《飞扬的风筝》本书是文学作品,短篇小说集。热血青年陆凡出生于山西中条山脚下,参加中条山战役,后加入八路军,转战太行山,后来奉中央指示来到苏北淮阴加入新四军,在淮北地区抗击日军,在刘老庄战斗中壮烈牺牲。妹妹陆小凡主动申请到刘老庄插队,为烈士哥哥守陵一辈子,并为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奉献一生。兄妹两人用自己的热血和一生来保卫、建设这块多情的土地。作品从两条线同时展开,一条是烈士哥哥们英勇抗击日本侵略者,敢于斗争、不怕牺牲,用血肉之躯捍卫了祖国神圣不可侵犯的尊严,让后人永远铭记他们的英雄事迹和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伟大精神;另一条是刘老庄战斗后,烈士的妺妹来到了刘老庄,守陵一辈子,全面参与刘老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使刘老庄成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样板。讴歌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刘老庄人民赓继红色血脉、追求美好生活的不怕艰辛、不懈奋斗、敢为人先的大无畏气概。 a小说爱好者0 a短篇小说x小说集y中国z当代 aI247.7v5 0a陈进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06 01047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029001482100030001772150023002073300483002303330015007136060033007286900014007617010015007758010027007901164-128020240918131002.0 a978-7-5730-1870-0dCNY598.00 a20240918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460000 ay z 000yy ar1 a霍桑探案b专著f程小青著 a海口c海南出版社d2024.11 a13册(4168页)d21cm a程小青笔下的霍桑,是中国版的福尔摩斯,体格魁梧,目光敏锐,博学,具有超人的记忆力和推断力。喜欢吸白金龙香烟,喜欢拉小提琴、看电影,有科学的头脑和进步的思想,同情普通劳动人民,书中的“我”——侦探小说作家包朗是霍桑的好友和搭档。全13册,以二三十年代上海为背景,各种悬疑诡谲的案件中蕴含着浓郁的沪上民俗风味,通过“离奇曲折的布局,引人入胜的情节,还有严密的逻辑推理”编织了一个个荡气回肠、精彩纷呈的探案故事。本册主要讲《江南燕》《魔窟双花》《浪漫余韵》《舞宫魔影》《打赌》五个案件。 a小说爱好者0 a侦探小说x小说集y中国z当代 aI247.7v5 0a程小青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0919 01755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75001472100038002222150016002603140412002763300670006883330015013585170035013736060033014086900014014417110019014558010027014741164-128120241226161153.0 a978-7-5727-1670-6dCNY58.00 a20241226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510000 ay z 000ay ar1 a冷湖hⅦi冷湖纪元b专著e第七届冷湖科幻文学奖获奖作品集f八光分文化编 a成都c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d2024.12 a418页d24cm a八光分文化成立于2016年,以传播科幻文化、扩大科幻影响力为核心理念,业务涉及图书出版、版权运营、漫画改编、影视策划、活动组织和项目孵化等。八光分,阳光到达地球的距离,也是孕育生命的距离。公司以此命名,意在激发无边的想象,让科幻照进现实。杨枫,成都八光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创始人,CEO,编审,科幻系列丛书《银河边缘》中文版主编,“光分科幻文库”总策划。15位“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创始人之一”。冷湖科幻征文发起人之一。 a冷湖科幻征文是国内著名的科幻赛事,由北京行知探索集团、冷湖火星小镇和八光分文化联合举办。迄今为止,冷湖科幻征文已成功举办七届,成果显著,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本书稿就是由第七届冷湖科幻征文的9篇获奖作品组成,它们分别是《草台班子的火星之旅》《谍》《在银河的转弯处》《天门》《虚构之地》《冷湖上的花环》《〈孤独宇宙〉机舱特刊》《沙漠之声》和《深渊何处》。它们涵盖了从火星移民模拟真人秀到跨越时空的历史谜题,从宇宙黑洞的科学奥秘到虚拟世界与现实生活的交织,以及从太空旅行杂志到个体在自然力量面前的挣扎,描绘了人类在星际旅行、生存挑战、科技伦理和人性探索中的复杂面貌。它们不仅展现了科技的无限可能,也探讨了在广阔宇宙中人类的位置和命运,为读者提供了一场思想和情感的盛宴。 a小说爱好者1 a第七届冷湖科幻文学奖获奖作品集0 a幻想小说x小说集y中国z当代 aI247.7v502a八光分文化4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02 01038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25001472100034001722150016002063300472002223330015006946060043007096900014007527010015007668010027007811164-128220240823144340.0 a978-7-5722-8588-2dCNY52.00 a20240823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30000 ay z 000ay ar1 a流水b专著f葛水平著 a杭州c浙江教育出版社d2024.10 a256页d24cm a这是山西省作协副主席葛水平最新中短篇小说集,包含《德吉梅朵》《养子如虎》《嗥月》等5个故事,有少年的成长,有人类和动植物之间发生的一种幽深的命运勾连。《德吉梅朵》中藏族女孩为减轻家庭负担,14岁放弃上学外出打工,依靠自己的劳动挣钱接济家庭;《养子如虎》中少年对养父又爱又恨,贫穷和苦难也成为他奋发成长的沃土……作者善于从现实生活中寻找创作源泉,在她笔下那些被民间真实生活所裹挟,生活在底层的人,生存道路艰难,艰难而动荡的前途未卜,正是可以让人性所作的沉潜呈现绝望和反击。 a小说爱好者0 a中篇小说x短篇小说x小说集y中国z当代 aI247.7v5 0a葛水平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0829 01216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25001472100034001722150016002063140173002223300477003953330015008726060033008876900014009207010013009348010027009471164-128320240810112314.0 a978-7-5513-2698-8dCNY58.00 a20240810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610000 ay z 000ay ar1 a托钵记b专著f汪泉著 a西安c太白文艺出版社d2024.10 a240页d21cm a汪泉,现居广州。中国作协会员,现供职于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有中篇小说集《阿拉善的雪》,长篇小说《枯湖》《西徙鸟》等,另有长篇非虚构作品《闲云出岫望黄公》《画说杭州》等。 a《托钵记》是一部短篇小说集,收录了11篇短篇小说。作者选取自己最为熟悉的甘肃和广东两地,以此为故事展开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小说刻画了当代的小人物群像,其中有从农村进入大城市的知识青年、年老多病的老人、被家庭暴力侵害的妇女、乡村小学的教师、家境贫困的学生,他们代表了不同的群体,既有普通人的艰辛不易、无奈彷徨,又有勤劳善良、始终抱有希望的美好品质。每个群体都面临各自的困境,而他们的闪光点在喧哗浮躁的大时代中却难能可贵。小说反映了作者对社会问题的思考,对人性的探索追问引人深思。 a小说爱好者0 a短篇小说x小说集y中国z当代 aI247.7v5 0a汪泉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0814 01598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1001472100034001882150016002223140379002383300635006173330015012526060033012676900014013007010015013148010027013291164-128420241217133307.0 a978-7-5306-8988-2dCNY56.00 a20241217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20000 ay z 000fy ar1 a伊鲁坎吉水母攻打厦城b专著f须一瓜著 a天津c百花文艺出版社d2025.01 a209页d21cm a须一瓜,著名作家,福建省作协副主席。著有《淡绿色月亮》《提拉米苏》《蛇宫》《第五个喷嚏》《老闺蜜》《国王的血》等多部中短篇小说集,以及《太阳黑子》《白口罩》《双眼台风》《甜蜜点》《致新年快乐》《宣木瓜别墅》等多部长篇小说。曾获华语传媒大奖、人民文学奖、小说选刊奖、《小说月报》百花奖、郁达夫文学奖等。多部作品进入中国小说学会年度排行榜。《太阳黑子》被改编为电影《烈日灼心》。 a本书是作家须一瓜的小说精选集,共收录《会有一条叫王心大的鱼》《灶上还有羊肉绿豆汤》《豌豆巅》《提拉米酥》《老的人黑的狗》《寡妇的舞步》《少许是多少》《太田母斑》《黑领椋鸟》等十二部短篇小说。所有作品均在各大文学期刊发表过,多篇作品被选刊转载。其中《寡妇的舞步》获郁达夫短篇提名奖,《黑领椋鸟》曾入围鲁迅文学奖短篇小说奖,《灶上还有羊肉绿豆汤》获《北京文学》奖。须一瓜的作品以其极富创新的故事情节和独特的叙事艺术成为文坛独树一帜的存在,其小说中体现的人文关怀精神和现实批判力度体现了其文学创作的社会价值,像一把手术刀,剖析当代人的灵魂,对生活背后复杂人性的洞察和审视,使她的小说无论在思想意蕴还是艺术手法上都有很高的文学和社会价值。 a小说爱好者0 a短篇小说x小说集y中国z当代 aI247.7v5 0a须一瓜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19 01184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31001472100030001782150016002083140139002243300475003633330015008386060033008536900014008867010015009008010027009151164-128520250107100242.0 a978-7-5225-3446-6dCNY48.00 a20250107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ay ar1 a游戏自黑暗b专著f李奕樵著 a北京c九州出版社d2025.02 a300页d22cm a李奕樵,1987年出生,毕业自台湾师范大学数学系,现为软件程序员。曾荣获2013年林荣三文学奖与九歌小说选入围,著有短篇小说集《游戏自黑暗》。 a他早在出世以前即被预言为女,为了让预言灵验,他成为了他的孪生姐妹;他被要求重建已逝失语男人的梦境,而他知道执行这项任务的要诀,是先让自己成为这个男人;在被游戏忘记以前,他是唯一的玩家……本书集结八篇创造力爆炸的现代故事,每一篇都在变换姿势,以诉说荒谬与现实。新生代作家李奕樵的出现,象征旧写作世代的揭页,一种新风格的现身。他穷究事物规律,把玩世界的各种可能性;聪明、多元素交融的写作,惊人的想像力与创造力,让他的小说自成一格,让每一篇小说都是谜题、是生命困境,更是游戏! a小说爱好者0 a短篇小说x小说集y中国z当代 aI247.7v5 0a李奕樵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09 01296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3001472100038001902150016002282250035002443140151002793300490004303330015009205170017009356060025009526900011009777010015009888010027010031164-128720250218085805.0 a978-7-5594-9420-7dCNY32.00 a20250214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20000 ay z 000zy ar1 a革命之路b专著e蔡寿民烈士传f刘东衢著 a南京c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d2025.02 a214页d21cm2 a雨花忠魂:雨花英烈系列纪实文学 a刘东衢,江苏新沂人,青年作家,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利用业余时间进行写作,在国家级知名刊物发表小说多部,中篇小说《黑河的孩子》获第六届紫金山文学奖。 a本书讲述了雨花台烈士蔡寿民为革命奋斗一生的光荣事迹。蔡寿民(1899—1934),湖南常德人。1919年,考入湖南省甲种工业学校纺织科。1921年,赴湖南第一纱厂发动工人罢工。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湖南省总工会正式成立,蔡寿民任组织部长。1927年,总工会组织反英示威大会,成立湖南人民对英罢工委员会,蔡寿民任委员长。1928年,开始在上海、泰兴、镇江等地进行革命活动。1931年赴南京组建地下交通站,以“文心印刷所”校对身份为掩护。1933年,在南京被捕,后转送至镇江。1934年5月牺牲于南京军医院,年仅35岁。 a文学爱好者1 a蔡寿民烈士传0 a纪实文学y中国z当代 aI25v5 0a刘东衢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163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1001472100038001982150016002362250035002523300485002873330015007725170017007876060025008046900011008297010015008407010015008558010027008701164-128820250213085842.0 a978-7-5594-8386-7dCNY30.00 a20250213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20000 ay z 000zy ar1 a向死而生b专著e陈子涛烈士传f张荣超,谢昕梅著 a南京c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d2025.01 a201页d26cm2 a雨花忠魂:雨花英烈系列纪实文学 a本书讲述了雨花台烈士陈子涛为革命奋斗一生的光荣事迹。陈子涛(1920-1948),别号家禧,广西玉林人。1935年,陈子涛进入广西省立郁林初中就读。1939年,陈子涛初中毕业后考入《广西日报》,初任外勤记者,后任采访部主任。1944年任四川成都《华西晚报》编辑。1946年赴上海参加《文萃》周刊编辑工作。1947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7月被捕。1948年12月牺牲于南京雨花台。陈子涛始终热爱着党,热爱着人民,热爱着新闻出版事业。对党,他始终忠诚与执著;对同志、对人民,他始终热情与无私;对工作,他始终认真与不苟。 a文学爱好者1 a陈子涛烈士传0 a纪实文学y中国z当代 aI25v5 0a张荣超4著 0a谢昕梅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046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9001472100038001962150016002342250035002503300397002853330015006825170017006976060025007146900011007397010015007508010027007651164-128920250213085757.0 a978-7-5594-8387-4dCNY42.00 a20250213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20000 ay z 000zy ar1 a一饫余香死亦甜b专著e黄樵松烈士传f赵永生著 a南京c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d2025.01 a281页d26cm2 a雨花忠魂:雨花英烈系列纪实文学 a本书讲述了雨花台烈士黄樵松为革命奋斗一生的光荣事迹。黄樵松,原名黄德全,河南尉氏人。1922年考入西北军学兵团,从排长升至团长。抗日战争初期,任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六路军二十七师七十九旅旅长。抗战胜利后,任国民党军第三十军军长。1948年11月在太原前线筹划阵前起义被捕,27日就义于雨花台。在抗战中,他拥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参加娘子关、台儿庄和保卫武汉等战役,屡建功绩,是一位具有爱国思想和民族气节的军人。 a文学爱好者1 a黄樵松烈士传0 a纪实文学y中国z当代 aI25v5 0a赵永生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033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3001472100038001902150016002282250035002443300390002793330015006695170017006846060025007016900011007267010015007378010027007521164-129020250213085518.0 a978-7-5594-8475-8dCNY32.00 a20250213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20000 ay z 000zy ar1 a于无声处b专著e李昌祉烈士传f刘晶林著 a南京c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d2025.01 a214页d26cm2 a雨花忠魂:雨花英烈系列纪实文学 a本书讲述了雨花台烈士李昌祉为革命奋斗一生的光荣事迹。李昌祉(1906—1933),盘江乡人,中共南京军委书记,革命烈士。1925年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11月,李昌祉等24名地下工作者被捕。1933年2月12日在南京雨花台壮烈牺牲,年仅27岁。本书在写作过程中搜集了充分的文献资料,并经多次实地走访,从人物细节出发,还原了李昌祉从一个幼有才名的青葱少年到一名坚韧无畏的革命战士的成长历程。 a文学爱好者1 a李昌祉烈士传0 a纪实文学y中国z当代 aI25v5 0a刘晶林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052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3001472100038001902150016002282250035002443300411002793330015006905170015007056060025007206900011007457010015007568010027007711164-129120250213085612.0 a978-7-5594-8389-8dCNY30.00 a20250213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20000 ay z 000zy ar1 a正气贯长虹b专著e高波烈士传f陈恒礼著 a南京c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d2025.01 a201页d26cm2 a雨花忠魂:雨花英烈系列纪实文学 a本书讲述了烈士高波为革命奋斗一生的光荣事迹。高波(1913—1948),陕西省米脂县人。1934年考入西安绥靖公署步兵训练班。1935年参加杨虎城第17路军。西安事变后,前往延安,被分配到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学习,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8年10月,高波英勇就义于南京雨花台,时年35岁。本书在写作过程中搜集了充分的文献资料,并经多次实地走访,从人物细节出发,还原了高波从一个幼有才名的青葱少年到一名坚韧无畏的革命战士的成长历程。 a文学爱好者1 a高波烈士传0 a纪实文学y中国z当代 aI25v5 0a陈恒礼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079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1001472100038001882150016002262250035002423300440002773330015007175170015007326060025007476900011007727010015007838010027007981164-129220250213085706.0 a978-7-5594-8388-1dCNY32.00 a20250213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20000 ay z 000zy ar1 a壮怀激烈b专著e顾浚烈士传f梁成琛著 a南京c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d2025.01 a214页d26cm2 a雨花忠魂:雨花英烈系列纪实文学 a本书讲述了雨花台烈士顾浚为革命奋斗一生的光荣事迹。顾浚(1895—1927),又名顾嘉茂,宣汉南坝人。1909年就读于绥定府联立中学。1921年,到德国柏林学习军事。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后,他率岭南大学学生走上街头进行爱国宣传。1923年,随朱德到哥廷根,入哥廷根大学进修社会科学和哲学。1927年,率全营官兵参加了南昌起义。1927年8月,在南京鸡鸣寺牺牲。顾浚的一生有着灿烂的精神光芒、坚固的道德底线、丰沛的人文情怀和为了信仰甘愿抛头颅洒热血的气概,值得后人学习。 a文学爱好者1 a顾浚烈士传0 a纪实文学y中国z当代 aI25v5 0a梁成琛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009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1001472100028001882150016002163300423002323330019006555170015006746060025006896900011007147010015007258010027007401164-129320241212095524.0 a978-7-5403-7907-0dCNY59.80 a20241212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420000 ay z 000yy ar1 a大江东去b专著e东坡在黄州f林风云著 a武汉c崇文书局d2024.12 a248页d21cm a本书是有关苏轼的一部传记文学著作。全书始于“乌台诗案”后苏轼贬谪黄州,终于苏轼黄州任满迁转京城,将苏轼在黄州时期的经历作为其人生的重要剖面加以研究、解读,同时深切回顾了苏轼在黄州的生活、仕宦、交游、创作等事。该书通过苏轼这一时期的诗文、史迹、逸闻轶事将其该阶段的人生故事串联起来,以细致入微的笔触进行了大量人物和场景描写,清晰地展示了苏轼在黄州与当地文人士大夫诗文唱和的经历,勾勒出“苏轼”蜕变为“苏东坡”的精神历程。 a传记文学爱好者1 a东坡在黄州0 a传记文学y中国z当代 aI25v5 0a林风云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19 01136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029001482100034001772150016002113140151002273300425003783330015008036060025008186900011008437010013008548010027008671164-129420241009143114.0 a978-7-201-20788-9dCNY145.00 a20241009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20000 ay z 000zy ar1 a和平杯纪实b专著f寇援著 a天津c天津人民出版社d2024.09 a416页d28cm a寇援,毕业于天津教育学院,政治专业,中共党员,现担任“和平杯”中国京剧票友邀请赛常设办公室主任。出版专著《文化馆的改革与管理》《光荣的文化馆人》。 a本书是一本纪实文学。书中共分为花絮、感言、点评、随笔四个部分,真实而全面地记录了“和平杯”中国京剧票友邀请赛的生动故事。既是“和平杯”中国京剧票友邀请赛发展历程的印迹,也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京剧票界一本难得的史料。同时是坚持文化自信、弘扬优秀民族文化的生动诠释。书中不仅有对大小票房的详实介绍,更是书写了历届大小十大名票的生动参赛故事。花絮中更是记录了一些作者印象深刻的和平杯比赛以来的感人至深的故事片段,读来令人动容。 a文学爱好者0 a纪实文学y中国z当代 aI25v5 0a寇援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010 01539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29001472100030001762150016002063140287002223300689005093330021011986060025012196900011012447010015012558010027012701164-129620240902163152.0 a978-7-5186-1805-7dCNY68.00 a20240902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青春入列b专著f吴风港著 a北京c金盾出版社d2024.10 a336页d24cm a吴风港,男,1997年5月出生,中共党员,研究生学历。2017年9月入伍,2019年9月退出现役。服役期间被所在部队评为优秀士兵,因工作成绩突出荣立三等功1次。有新闻作品300多篇(幅)在新华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人民网、中国军网等媒体平台刊播;多篇散文、诗歌在解放军报、空军报发表。现为《健康报》记者。 a《青春入列》是由北京籍大学生士兵吴风港独立撰写、记录自己入伍两年成长经历的军旅报告文学。全书共分上、中、下三篇。上篇,“应征入伍”;中篇,“我的新兵连”;下篇,“军歌嘹亮”。“应征入伍”篇作者以大学生的身份,讲述自己应征入伍的思想动机,强调依法服兵役是满满正能量的事,介绍应征过程其实并不复杂,倡议社会青年“肩起行囊当兵去”。“我的新兵连”篇作者以主人公的视角,从“兵之初”的懵懂起笔,通过新兵连所经历的紧急集合、实弹射击、战术考核等重要经历,以及新兵生活中的尴尬囧事、趣闻乐事、原则大事,全景式展示新时代军营的激情火热、张弛有度和战友间的团结友爱。“军歌嘹亮”篇描述的是作者新兵连结束,分到连队走上自己的战位,通过积极投身精武强军伟业,在不同岗位都取得突出成绩的奋斗轨迹、点点滴滴。 a报告文学研究人员0 a报告文学y中国z当代 aI25v5 0a吴风港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0905 01125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8000271000041000651010008001061020015001141050018001291060006001472000035001532100034001882150016002223140139002383300413003773330015007906060025008056900011008307010015008418010027008561164-129720241202103342.0 a978-7-220-13898-0b精装dCNY88.00 a20241202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510000 ay z 000yy ar1 a苏东坡的理想国b专著f沈荣均著 a成都c四川人民出版社d2024.12 a560页d21cm a沈荣均,四川省眉山市文联党组成员、秘书长、办公室主任,中国作协会员,四川省作协全委会委员,四川省眉山市作协副主席,成都文学院签约作家。 a《苏东坡的理想国》是一本关于苏东坡的具有较强美文特征的传记文学作品。全书以苏东坡一生为叙述线索,以苏东坡的精神还乡为切口,行云流水式勾勒苏东坡特立独行的人生轨迹,整体展现了苏东坡伟大而诗意的一生。作品语言颇富诗意并深蕴哲思,且不乏生机勃勃的鲜活气息。关于苏东坡生平,作者经过长达三年的集中研学,重新研究了此前有争议的一些问题,并予以更接近真相的梳理和还原,同时还纠正了一些普遍的误传史料,使得内容更具专业性。 a文学爱好者0 a传记文学y中国z当代 aI25v5 0a沈荣均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05 01535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29001472100034001762150016002103140407002263300567006333330015012006060025012156900011012407010015012518010027012661164-129920241211095018.0 a978-7-221-18932-5dCNY58.00 a20241211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520000 ay z 000yy ar1 a遵义三日b专著f胡松涛著 a贵阳c贵州人民出版社d2024.12 a368页d21cm a胡松涛,作家、学者。著有《向毛泽东学习写文章》《毛泽东影响中国的88个关键词》《辋·王维》《〈心经〉初见》《延安繁露》《张思德,为人民服务》《民间的阳光》《嚼雪录》等。与陈晋合著的《毛泽东文谭》入选2023年度“中国好书”,《毛泽东影响中国的88个关键词》获第四届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理论研究优秀成果著作一等奖,《民间的阳光》获第九届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艺新作品奖,《延安繁露》入选2021年中国当代文学最新作品排行榜。 a《遵义三日》一书内容及表述以“三个历史决议”为准绳,从大量史料中钩沉人物事迹,以“动荡乾坤——三年多的磨难,造成遵义会议”“扭转乾坤——三天的磨砻,完成遵义会议”“锦绣乾坤——三个多月的磨合,圆满了遵义会议”为框架,将遵义会议前后的关键及细部一一厘清,考镜源流,贯穿群籍,立论稳当,史脉清晰,逻辑严谨,文采斐然,描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战略战术、思想方法和工作艺术,刻画了中国共产党人独立自主、摆脱危机、纠正错误、遏制失败和夺取胜利的政治智慧,写出了中国共产党人独立自主的创造精神、自我革命的巨大勇气、相争为党的无私情怀,是一部文学性强、好读耐读的优秀“双效”读物。 a文学爱好者0 a报告文学y中国z当代 aI25v5 0a胡松涛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12 01104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1001472100030001982150016002283300434002443330027006786060033007056060031007386900012007696900021007817110021008028010027008231164-130020250116111048.0 a978-7-5505-2375-3dCNY39.00 a20250116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210000 ay z 000yy ar1 a2024媒体上的大连工会工作b专著f大连市总工会编 a大连c大连出版社d2025.01 a159页d21cm a本书是一部新闻作品集,编入2024年内在国家、省市各级新闻媒体上公开发表的反映大连市工会工作的新闻报道200多篇,分为言论篇、消息篇、通讯篇三部分,记录了2024年大连市的工会活动,内容十分丰富,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这些文章真实记录了一年来大连市百万职工建功新时代的卓越贡献,见证着产业工人劳动筑梦的时代风貌,展示着工会新闻舆论强信心、暖人心、聚民心的强大生命力,为全市各级工会和广大职工携手奋进、推动新时代大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再添新力。 a新闻工作者,工会工作者0 a新闻报道x作品集y中国z当代0 a工会工作y大连z2024j文集 aI253v5 aD412.831.3-53v502a大连市总工会4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23 01387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35001472100030001822150016002123140239002283300574004673330015010416060029010566900012010857110021010978010027011181164-130120241230162314.0 a978-7-5492-9918-8dCNY98.00 a20241230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420000 ay z 000yy ar1 a十年回响b专著f中国水利报社编 a武汉c长江出版社d2024.11 a416页d18cm a中国水利报社是中国水利行业权威专业媒体,是水利宣传工作主平台、主阵地、主渠道。目前,报社已建立起以“中国水利”和“中国水事”为品牌标识,集报刊网微于一体的融媒集群,为全行业和社会公众提供准确、及时、有效的水利新闻信息和水科学文化知识。 a2014年3月14日,保障国家水安全重要讲话把水安全上升为国家战略,提出“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2024年3月14日,《中国水利报》推出“十年回响”专号后,形成良好反响。报社在把“3·14”重要讲话发表十周年宣传作为贯穿全年的重大主题主线的同时,计划出版“十年回响”新闻作品集,实现重大主题报道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式的有效传播。书籍分为序和前期预热篇、综合论述篇、社论评论篇、引领发展篇、身边变化篇、影像视频篇等6个篇章。其中,影像视频篇涉及的图片内容主要为涉及“十年回响”的版面和新媒体页面等;对于“十年”系列视频,采取“视频截图+二维码”形式在该篇章呈现。 a新闻作品集0 a新闻x作品集y中国z当代 aI253v502a中国水利报社4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02 01206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37001472100034001842150016002183140175002343300453004093330019008626060027008816900012009087010017009208010027009371164-130220250123093326.0 a978-7-5194-8377-7dCNY49.80 a20250123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cy ar1 a车马春山慢慢行b专著f杨旭光编著 a北京c光明日报出版社d2025.03 a194页d21cm a杨旭光,资深媒体人,新媒体培训导师,抖音达人。拥有过营销、广告企划、杂志编辑、旅游达人等多个身份。被《读者》《意林》等多家知名刊物转载过文章,希望可以用文字诚实表达自己。 a本书为一本古代散文集。如果不是着急赶路,语文大概是最美的学科。当年懵懂记下的文章,原来是我们长大后的人生,如今每一篇都是时光在回响。本书精选中国古代名家经典散文,以苏轼为首,联袂李白、王维、张岱、沈复等历代文学巨匠,展开对人生的40个追问。看大师们如何进行精神上的思考,如何寻求人生自由。一本书把几千年来的生活答案,告诉今天的人。人生处处,春雨杏花急急落,车马春山慢慢行。日子慢慢来,生活慢慢过,看见沿途的风景,背后才有阳光。每篇文章另附有走心解读。 a古典散文爱好者0 a古典散文x散文集y中国 aI262v5 0a杨旭光4编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06 01435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033001482050011001812100034001922150014002263140285002403300519005253330015010446060041010596900012011006900015011127010015011278010027011421164-130320250214103755.0 a978-7-02-019166-6dCNY198.00 a20250214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cy ar1 a念楼学短合集b专著f锺叔河著 a修订版 a北京c人民文学出版社d2025.01 a5册d21cm a锺叔河,湖南平江人,1931年生。一生勤恳,笔耕不辍,学术著作有《走向世界——中国人考察西方的历史》《从东方到西方》《中国本身拥有力量》《黄遵宪日本杂事诗广注》等,散文作品有《小西门集》《笼中鸟集》《书前书后》《念楼学短》《记得青山那一边》《大托铺的笑话》等,另有谈话录《与之言集》。 a“汉字很难写,尤其是刀刻甲骨,漆书竹简,不可能像今天用电脑,几分钟就是一大版。故古文简约,少废话,这是老祖宗的一项特长,不应该轻易丢掉。”这是锺叔河先生二十多年前提出的观点,本书正是作者这一观点的体现。《念楼学短合集》共精选古代短文五百三十篇,涵盖经史子集各类内容,共分为五卷。每篇除不超过百字的古文部分(学其短),还有作者对古文的流畅译文(念楼读),以及作者结合自己知识、阅历,联系古今中外的一些感悟(念楼曰)。每篇文章短小精悍、耳熟能详、兼具信达雅,对于中小学生学习古文是一种很好的参考,成年人阅读亦能从中受到启发。 a散文爱好者0 a古典散文x散文集x古典文学研究y中国 aI262v5 aI207.62v5 0a锺叔河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670nam0 2200277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8000271000041000651010008001061020015001141050018001291060006001472000047001532100034002002150016002342250015002503140489002653300494007543330021012486060033012696900014013027010017013167010017013337010015013508010027013651164-130420241212094406.0 a978-7-5664-2911-7b精装dCNY46.00 a20241212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40000 ay z 000yy ar1 a桐城派文选b专著f郭青林,孙雨露,凌梦选注 a合肥c安徽大学出版社d2024.12 a247页d24cm2 a桐城派文库 a郭青林,文学博士,安庆师范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兼任皖江历史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方向为中国文学批评史、中国古典美学及明清书画思想等。先后主持安徽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重点项目1项,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一般项目2项等。在《古代文学理论研究》《北京社会科学》《中国美术研究》《中国诗学研究》等刊物上发表论文30余篇,著有《方东树诗歌史论研究》,主编《皖江戏曲访谈录》等著作。孙雨露,安庆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明清文学。凌梦,安庆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明清文学。 a桐城派是我国清代文坛上最大的散文流派。桐城派理论体系完善,创作特色鲜明,作家众多,作品丰富,称雄清代文坛长达200多年,在国内外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本书收录桐城派名家的散文名作94篇,涉及戴名世、方苞、刘大櫆、姚鼐、梅曾亮、刘开、管同、吴敏树、方东树、吴德旋、姚莹、陈用光、曾国藩、张裕钊和吴汝纶等有代表性的散文大家。从各作家文集的常见版本中选录一些经典篇章,点校整理,略加注释,汇编成册。以整体展现桐城派散文简明达意、流畅优美、清真雅正的风格,为桐城派散文爱好者提供一部品读学习的范本。 a古典散文研究人员0 a古典散文x散文集y中国z清代 aI264.9v5 0a郭青林4选注 0a孙雨露4选注 0a凌梦4选注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19 01692nam0 2200277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9001472100038002062150016002442250013002603140566002733300443008393330017012826060023012996900014013227010021013367020015013577020015013728010027013871164-130520241203151242.0 a978-7-5751-0409-8dCNY28.00 a20241203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清晖阁赠贻尺牍b专著f(清)恽寿平等编g邓实校g杨晶点校 a杭州c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d2024.11 a118页d19cm2 a艺文丛刊 a①恽寿平(1633—1690),初名格,字寿平,以字行,又字正叔,别号南田,一号白云外史、云溪史、东园客、巢枫客、东野遗狂、草衣生、横山樵者、瓯香馆主等。江苏常州府武进县人。清代著名画家。②邓实(1877-1951)字秋枚,别署枚子、野残、鸡鸣,风雨楼主,广东顺德人。1877年生于上海。光绪二十八年(1902),创办《政艺通报》,宣传民主科学思想。与黄节、章太炎、马叙伦、刘师培等创立国学保存会、神州国光社,出版《风雨楼丛书》和《古学会刊》,主编《国粹学报》,在知识界产生过较大的影响。③杨晶,1984年生,浙江诸暨人。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主要从事书法、花鸟画研究与创作,先供职于浙江书法院。 a《清晖阁赠贻尺牍》恽寿平等编,主要内容为时人与清初著名画家王翚的往来书信。王翚师从王时敏、王鉴,但他所画山水不拘于一家,广采博揽,集唐宋以来诸家之大成,熔南北画派为一炉,在当时声望极高。故此,从该书中我们既可以窥见王氏书画造诣等信息,也可以对当时书画鉴藏风气作简单的了解,例如其中记录了大量与当时鉴赏家的书信往来,是极为珍贵的史料。本次据咸丰见初刻本予以标点,并校以民国初年邓实风雨楼排印本,对书中的个别讹误予以径改,希望对读者有所助益。 a书信集爱好者0 a书信集y中国z清代 aI264.9v5 0c(清)a恽寿平4编 0a邓实4点校 0a杨晶4点校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05 01004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29001472100038001762150016002142250017002303300423002473330015006706060023006856900012007087010015007208010027007351164-130820241225131935.0 a978-7-5212-3241-7dCNY48.00 a20241225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cy ar1 a镜海回澜b专著f张卓夫著 a北京c作家出版社有限公司d2024.12 a189页d21cm2 a澳门文学丛书 a本书是散文集。《镜海回澜》分为四辑:《港澳人事》《城市风情》《外国见闻》《澳门故事》,集中收录了作者多年来创作的散文作品。作者长期从事编剧、教师、记者、编辑、政府文案等与文化有关的工作,五十多年任职期间写下较多剧本、叙事性和议论性散文、访谈录等,具有丰富的写作经验和成果。作者关心时事、关注民生,富有家国情怀和正义感。作品对澳门的有关历史进行详细描写,细致描绘了澳门的独特之处和特色所在,是一部了解认识澳门的文学读本。 a散文爱好者0 a散文集y中国z当代 aI267v5 0a张卓夫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26 01010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35001472100038001822150016002202250017002363300423002533330015006766060023006916900012007147010015007268010027007411164-130920241119142105.0 a978-7-5212-3155-7dCNY48.00 a20241119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cy ar1 a神奇的少年时代b专著f贺绫声著 a北京c作家出版社有限公司d2024.11 a189页d21cm2 a澳门文学丛书 a散文集《神奇的少年时代》分为《送一条非洲鲗给爸爸》《迷雾惊魂》《阴天快乐》《写作骗子》《时代记号》《在等待与到来之间》《漫步澳门》《书柜里的回忆》和《那谁何苦等你唱》共九辑,主要收录作者于2000年至2020年于报刊、网媒上撰写的专栏随笔。这是一部文艺青年演化史,也是澳门80后这代人的成长片段、青春记忆。作品文笔洒脱,富有幽默感,以小见大,可以看到作者在二十年时间里的人生经历和生活感悟,也从侧面反映了澳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a散文爱好者0 a散文集y中国z当代 aI267v5 0a贺绫声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121 01006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31001472100038001782150016002162250017002323300425002493330015006746060023006896900012007127010013007248010027007371164-131020241204145320.0 a978-7-5212-3167-0dCNY42.00 a20241204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cy ar1 a我与天蝎相望b专著f公荣著 a北京c作家出版社有限公司d2024.11 a157页d21cm2 a澳门文学丛书 a散文集。本书的两百篇小品文,大多是作者在2005年至2016年期间写的专栏文章,作者在澳门生活了几十年,这个小城人心平和,民风简朴,风情独具,尤其是特区成立后的迅速发展,小城焕发出不一样的面貌,作者生活在其间,感悟是很深的。不过,一旦用文字组成概念去反映自己的所思所见,又觉得难以捕捉到现实生活中的神韵,只是这些文章终归是自己生活的一点纪录,好丑就让读者去评论吧。作者也借此感谢澳门基金会对澳门文学的支持,让其作品得以结集出版。 a散文爱好者0 a散文集y中国z当代 aI267v5 0a公荣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05 01010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33001472100038001802150016002182250017002343300427002513330015006786060023006936900012007167010013007288010027007411164-131120241119142137.0 a978-7-5212-3152-6dCNY48.00 a20241119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cy ar1 a一个人的广场舞b专著f古冰著 a北京c作家出版社有限公司d2024.11 a189页d21cm2 a澳门文学丛书 a散文集《一个人的广场舞》集结了作者七年来于《澳门日报》“新园地”刊登的专栏文章,全书分为“时事”“艺事”“情事”和“故事”四个部分,记录了作者对时代、艺术、爱情、生活等的想法。写专栏,犹如在一版报纸偌大的“广场”上,和众多作者们一道,跳一支既混杂了集体意识,又与各自的喜好、见识、经历、思想紧密相连,风格独特的广场舞。阅读本书,犹如广场舞的观众,手执望远镜,将视野集中在其中一名广场舞者身上,感受与此孤独的灵魂交汇的瞬间。 a散文爱好者0 a散文集y中国z当代 aI267v5 0a古冰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121 01026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37001472100038001842150016002222250017002383300437002553330015006926060023007076900012007307010015007428010027007571164-131220241119142129.0 a978-7-5212-3169-4dCNY45.00 a20241119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cy ar1 a这些年我发过的誓b专著f李峻一著 a北京c作家出版社有限公司d2024.11 a157页d21cm2 a澳门文学丛书 a散文集。此书是十多年来作者在澳日副刊的专栏结集,每两周写一篇,积攒十多年,终成小册。这书名最后敲定为《这些年我发过的誓》,无论对人还是对事,发过的誓很多,能兑现的很少,想起曾辜负了的别人和自己,就内疚得想狠狠自掴十个耳光,不过都回不去了,那些与朋友围炉而坐、狂歌痛饮的晚上,那些一往无前,向理想狂奔的日子都回不去了,但又如何?日子还是继续要过吧。本书记录作者的成长,读者跟作者一起回望青春岁月、少年轻狂,历经当下成熟生活,感慨万千。 a散文爱好者0 a散文集y中国z当代 aI267v5 0a李峻一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121 01008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27001472100038001742150016002122250017002283300431002453330015006766060023006916900012007147010013007268010027007391164-131320241119142121.0 a978-7-5212-3153-3dCNY38.00 a20241119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cy ar1 a自斟字唱b专著f孟京著 a北京c作家出版社有限公司d2024.11 a141页d21cm2 a澳门文学丛书 a散文集。《自斟字唱》主要收录作者于2015年至2019年发表于报章的同名专栏,80篇文章多为个人感怀、追忆童年、体察生活之作,作品反映了作者对个人情感体验、生活感悟、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以及对时间、记忆、孤独、爱情等普遍主题的探讨。语言上,作品运用了丰富的比喻、象征和隐喻,构建了独特的文学世界,给读者带来了深刻的阅读体验。巧妙的是,每篇散文的标题都取自一首歌曲,这种设置为文本增添了情感色彩,让读者在阅读之前就能预感到作品的情感基调。 a散文爱好者0 a散文集y中国z当代 aI267v5 0a孟京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121 00992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33001472100038001802150016002182250017002343300409002513330015006606060023006756900012006987010013007108010027007231164-131420241119142414.0 a978-7-5212-3168-7dCNY38.00 a20241119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cy ar1 a总要相信有晴天b专著f安好著 a北京c作家出版社有限公司d2024.11 a157页d21cm2 a澳门文学丛书 a散文集《总要相信有晴天》收录作者近十年来在《澳门日报》《华侨报》《澳门笔汇》等本地刊物发表的散文,既有抒情议事,亦有读后感悟。作者将文章分为三辑,云淡风轻、晨光熹微、书里观星,文字环绕小市民日常的所见所思,探索自己意属的生活哲学。作者文字清新淡雅,诙谐幽默,普通的生活在作者笔下让读者发现最特别最别趣的一面,字里行间是若隐若现的生活中的五味杂陈、喜怒哀乐,但是在生活琐碎之间却始终让人相信晴天就在不远处。 a散文爱好者0 a散文集y中国z当代 aI267v5 0a安好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121 01555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27001472100036001742150016002102250019002263140385002453300579006303330015012096060023012246900012012477010015012598010027012741164-131520241127110023.0 a978-7-5761-0772-2dCNY55.00 a20241127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30000 ay z 000cy ar1 a书带集b专著f陈从周著 a秦皇岛c燕山大学出版社d2024.12 a163页d21cm2 a陈从周作品精选 a陈从周(1918—2000),当代著名建筑学家、园林艺术专家、散文家,被称为“中国园林之父”。兼善文、史,并工诗词、书画,著作等身。编撰《徐志摩年谱》,开中国现代作家年谱之先河。担任同济大学建筑系教授,主持设计、建造有美国大都会博物馆的中国式园林“明轩”,一生致力于保护和弘扬中国古建筑文化,尤其在园林方面成果瞩目,为传统地域文化延续做出巨大奉献。建筑大师贝聿铭誉之为“一代园林艺术宗师”。 a书是陈从周先生第一本随笔集,内容包含了他从1980年至1985年的讲稿、散文和其他作品。叶圣陶题书名,俞平伯作序。书中既有与文人艺匠的鱼雁往来、对故友的往昔追忆,同时也记录勘察调研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悟,文字雅洁,朴实动人,引人回味当年。在本书中,不仅能感受到园林的清幽、古建的宏伟,更能品味到历来文人对传统文化的坚定与传承,引起当代人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向往。在继承延续的同时,也能引导读者用现代化思想去探索文化的新表达。陈从周先生以学者的睿智,对待所见所闻真情表述,才有了这本饱含岁月感且有温度的书,足见其对生活之有心。本书既是一本古色古香的鉴赏指南,也是一本继往开来的文化读本。 a散文爱好者0 a散文集y中国z当代 aI267v5 0a陈从周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128 01455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27001472100036001742150016002102250019002263140385002453300479006303330015011096060023011246900012011477010015011598010027011741164-131620241127110553.0 a978-7-5761-0773-9dCNY48.00 a20241127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30000 ay z 000cy ar1 a谈园录b专著f陈从周著 a秦皇岛c燕山大学出版社d2024.12 a163页d21cm2 a陈从周作品精选 a陈从周(1918—2000),当代著名建筑学家、园林艺术专家、散文家,被称为“中国园林之父”。兼善文、史,并工诗词、书画,著作等身。编撰《徐志摩年谱》,开中国现代作家年谱之先河。担任同济大学建筑系教授,主持设计、建造有美国大都会博物馆的中国式园林“明轩”,一生致力于保护和弘扬中国古建筑文化,尤其在园林方面成果瞩目,为传统地域文化延续做出巨大奉献。建筑大师贝聿铭誉之为“一代园林艺术宗师”。 a开篇之作《说园》是陈从周所有著作中传播最广、影响力最大作品,其对造园理论、立意、组景、动观、静观、叠山理水、建筑栽植等诸方面有独到精辟的见解。本书谈景言情、论虚说实,对造园艺术进行了深入浅出的探讨,写法又生动自然。从中得见艺术的匠思、文学的韵味、美学的深度、哲学的辩证观点。本书把中国园林的艺术特征、文化内涵、审美原则、造园手法展现在读者眼前,是当代园林理论的经典之作。本书将造园与品园、传统园林的精髓与现代园林理念融会贯通,对中国传统文化精华的吸收与继承方面具有启发意义。 a散文爱好者0 a散文集y中国z当代 aI267v5 0a陈从周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128 01420nam0 2200277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73001472100034002202150016002542250025002703140242002953300459005373330015009965170017010116060023010286900012010517020015010637110037010788010027011151164-131920250103093010.0 a978-7-5668-4122-3dCNY98.00 a20250103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440000 ay z 000cy ar1 a峒·观b专著e罗坑红色翡翠f广东罗坑鳄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编g黄桂祥著 a广州c暨南大学出版社d2024.12 a296页d26cm2 a南岭国家公园系列丛书 a广东罗坑鳄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13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总面积18813.6公顷,主要保护对象为鳄蜥等珍稀动植物及其栖息地。黄桂祥,广东省人大常委会财经咨询专家,省税务作家协会顾问,出版专业及人文专著3部;经审核,选题作者无导向及意识形态问题。 a本书稿是一部融合了散文韵味与故事叙述魅力的综合性读物,以韶关市曲江区罗坑镇为核心,巧妙融合绿美罗坑的自然风光与红色罗坑的深厚历史底蕴,引领读者穿越时空,与珍稀的鳄蜥在国家公园中共舞,与亿年遗珠仙湖苏铁静默相伴,品味古树茶中蕴藏的天地精华,沉浸于千年瑶寨的独特民族文化,同时深刻缅怀革命先烈的不朽功勋,细品罗坑鲜为人知的红色传奇。本书稿不仅为读者提供了身临其境的自然探险体验,还为其呈现了爱国励志的精神世界,适合读者深入了解罗坑镇的自然人文景观与红色文化。 a散文爱好者1 a罗坑红色翡翠0 a散文集y中国z当代 aI267v5 0a黄桂祥4著02a广东罗坑鳄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09 00908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8000271000041000651010008001061020015001141050018001291060006001472000031001532100034001842150016002182250017002343300325002513330015005766060023005916900012006147010013006268010027006391164-132020250103095658.0 a978-7-5559-1664-2b精装dCNY56.00 a20250103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410000 ay z 000cy ar1 a运河边有个我b专著f叶弥著 a郑州c河南文艺出版社d2025.02 a331页d19cm2 a小说家的散文 a本书是“小说家的散文”系列,也是叶弥散文集首次出版。本书精选现当代作家叶弥历年来所写的散文40余篇。她写被寄养对自己的影响,写陆文夫扫墓时的深情,写收养小动物的麻烦与趣事,写瓜果蔬菜丰收的喜悦,写对小说需要“有用”还是“有趣”的理解,构建起一个浪漫与虔诚的世界,充盈着生活的睿智与生命的通达。置身自然,人也变得单纯、美好。 a散文爱好者0 a散文集y中国z当代 aI267v5 0a叶弥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09 01199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33001472100034001802150015002142250023002293140189002523300412004413330015008536060023008686900012008917010015009038010027009181164-132120250214110939.0 a978-7-5016-2485-0dCNY78.00 a20250214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cy ar1 a扣住幸福时光b专著f谢文龙著 a北京c人民文学出版社d2025.01 a61页d21cm2 a新时代优秀散文书系 a谢文龙,男,汉族,1976年6月出生,江苏高邮人,中共党员,本科学历,现为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幕府山街道办事处副主任。江苏省作家协会员、江苏省散文学会会员,先后在各类报刊杂志发表文章300多篇。 a《扣住幸福时光》是一部情感真挚、内容丰富的散文作品。全书所收录的文章均为公开发表的散文、随笔等,共16万字左右,均为作者亲身经历。内容大致分为回忆往事、感悟人生、军旅生涯、亲情随感等4个部分。出版此书,既是对多年来写作的一个总结,也是对个人成长经历的一次回顾,更是对家庭、事业、人生的一种感悟和心得。出版此书,也是向社会展示个人的成绩,展示一名省作协会员的成果。出版此书,也是给家庭、给亲朋好友留下珍贵的纪念。 a散文爱好者0 a散文集y中国z当代 aI267v5 0a谢文龙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428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31001472100030001782150016002083140413002243300459006373330015010966060023011116900012011347010013011468010027011591164-132220241211144705.0 a978-7-5151-1049-3dCNY36.00 a20241211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cy ar1 a把村庄带回家b专著f江华著 a北京c西苑出版社d2025.02 a240页d21cm a江华,生于黄海之滨、盐阜平原一个叫顺潭港的村庄。高中毕业后进城谋生,后应聘担任乡镇广播站播音员,因政策原因下岗后再次进城闯荡职场,目前就职于一家金融企业。工作之余,坚持阅读和写作,兼职文化主持、老年大学朗诵班授课。2006年,在家乡晚报发表处女作《棉花》,后陆续在《盐城晚报》《盐阜大众报》《无锡日报》《盐渎》等报纸杂志发表散文、诗歌30多篇,现为盐城市作家协会会员、盐城市朗诵艺术协会理事、盐城散文学会副秘书长。 a《把村庄带回家》是一本充满温情与回忆的个人散文集,分为“那时雨”“顺潭港的忧伤”“我把村庄带回家”“我的诗篇”“离我最近的路遥”五辑。作者以素描的笔触,深情书写生养自己的村庄,捕捉这块土地之上庄稼四季轮作的呼吸和乡亲父老震耳欲聋的沉默,笔调朴实自然。其中,更以散忆铺写又结构黏连的手法,着力描写祖母、母亲和自己三代女性在时间长河里所表现出的隐忍、坚守、执着的生命底色和生存尊严,将女性放置于乡村和时代的坐标轴中加以观照,赋予作品更多的理性思考和回味空间。 a散文爱好者0 a散文集y中国z当代 aI267v5 0a江华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12 00967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27001472100034001742150016002083300421002243330015006456060023006606900012006837010015006958010027007101164-132320250121105255.0 a978-7-5726-2262-5dCNY59.80 a20250121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430000 ay z 000cy ar1 a汴京客b专著f景步航著 a长沙c湖南文艺出版社d2025.03 a372页d21cm a《汴京客》是由青年作家景步航创作的北宋文人散文集,以北宋都城汴京为原点,以历史的脉络分别讲述了南唐后主李煜、宋词革新者柳永、一代明臣范仲淹、士林领袖欧阳修、变法宰相王安石、豪放派词宗苏轼和小令“第一人”晏几道共七人的人物故事。既呈现了北宋诗词发展演变的文学脉络,又剖析了他们对家国与个体关系的思考。特别聚焦每位大文人低谷期的境遇和应对重压的心态,将一位位优秀古人的精神之光引入当下,为广大当代读者鼓舞信心、提振士气。 a散文爱好者0 a散文集y中国z当代 aI267v5 0a景步航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23 01218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27001472100034001742150016002083140191002243300469004153330015008846060023008996900012009227010015009348010027009491164-132420241231095102.0 a978-7-5306-8970-7dCNY58.00 a20241231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20000 ay z 000cy ar1 a寸草晖b专著f李光彪著 a天津c百花文艺出版社d2025.01 a243页d21cm a李光彪,中国作协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会员,云南省楚雄州作协主席。作品见于《散文海外版》《文艺报》《散文选刊》《长城》《散文百家》《天津文学》《草原》《黄河》《当代人》等。 a本书是一部散文集,作者以母亲为圆心,叙说人世间的血脉亲情;以乡土为胎记,解读人与动物相互依存的密码;以草木为物相,诠释人与自然的生存法则。看似是细水流年的乡土回望,实则是新时代民生题材的萃取。文学仿佛是在故乡循环往复的旅游,常常是从故乡出发,又回到自己割不断脐带的故乡。本书以羔羊跪乳的故土情怀,以小见大的抒写,向读者呈现的不仅是云南边疆楚雄的山水地理、人文风光、地域民俗,而且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枝一叶。深耕乡土的字里行间,无处不散发着草木的清新,泥土的芳香。 a散文爱好者0 a散文集y中国z当代 aI267v5 0a李光彪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02 00973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27001472100030001742150016002043300431002203330015006516060023006666900012006897010015007018010027007161164-132520241211104807.0 a978-7-5533-5137-7dCNY72.00 a20241211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20000 ay z 000cy ar1 a日光城b专著f黄青绿著 a南京c南京出版社d2024.12 a464页d26cm a本书是文学博士黄青绿根据自身援藏经历撰写的一部散文集。2017年至2019年,作者作为江苏省第八批援藏干部,在素有“日光城”美誉的拉萨任职拉萨二中校长。本书通过一篇篇优美的散文,以细腻的笔触记录了作者援藏期间的经历与感悟,记载了西藏壮美独特的自然风光、淳朴善良的人民以及作者对于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实践与思考,抒发一位普通教育工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和教育工作深深的热爱。本次作者将这一段亲身经历形诸笔墨结集出版,献礼全国对口援藏三十周年。 a散文爱好者0 a散文集y中国z当代 aI267v5 0a黄青绿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12 01124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29001472100038001762150016002143140117002303300443003473330015007906060023008056900012008287010015008408010027008551164-132620241113140016.0 a978-7-5751-0381-7dCNY88.00 a20241113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cy ar1 a四时桃源b专著f应敏明著 a杭州c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d2024.12 a280页d21cm a应敏明,收藏家,宁波银台第官宅博物馆馆长,甬上吉木堂艺术馆馆长,《宁波日报》“四明周刊”“收藏与鉴赏”专栏作家。 a本书是作者在《宁波日报》“四明周刊”“收藏与鉴赏”两个专栏的文章合集,并增加了许多新创作的篇章。本书分为四部分,分别是故交旧友、桃源回忆、打工生涯和应家往事,从亲情、友情、故乡情和器物情等方面展现了一个收藏、鉴赏家的成长历程。其中,关于器物的部分主要来自两个专栏,是作者多年来经手、整理、研究传统家具及木作古玩的心得笔记,为读者奉上一场传统家具盛宴,帮助大家重新认识经典木作,展示江南乃至中国的传统文化,展示千百年来未曾褪色的绚丽和美好。 a散文爱好者0 a散文集y中国z当代 aI267v5 0a应敏明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114 00880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39001472100036001862150016002223300289002383330015005276060023005426900012005657010017005777010017005948010027006111164-132720241031113209.0 a978-7-5125-1750-9dCNY93.00 a20241031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cy ar1 a文心雕鳞b专著f孙亚珍,高昌来主编 a北京c国际文化出版公司d2024.01 a515页d24cm a《文心雕鳞》散文集,作品精短简炼,语言纯粹,地域性强,每篇作品都能抒发作者内心世界,具有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共性。是作者对万事万物由衷的热情与好奇,对生命有所追求,并在追求中展现出浓烈的个人风格,着眼于自然中的一草一木,一花一沙,一水一山,通过对自然及友情深情的书写还原生命的纯粹和本真。 a散文爱好者0 a散文集y中国z当代 aI267v5 0a孙亚珍4主编 0a高昌来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107 01318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1001472100030001982150016002283140275002443300463005193330015009826060023009976900012010207010017010328010027010491164-132920241230134653.0 a978-7-5801-0115-0dCNY45.00 a20241230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cy ar1 a弦歌行b专著e2024中国年度精短散文f葛一敏选编 a桂林c漓江出版社d2025.01 a190页d24cm a葛一敏,《散文选刊》主编,鲁迅文学奖评委,中国作家协会散文委员会委员。身份证上姓名为葛毅敏,曾主编《最散文》、《年度散文选》、《年度精短散文选》、《建国六十年历史文化散文选》,《新世纪散文选,一本杂志与一个时代的表情》、《年度华文最佳散文奖获奖作品选》,《微散文选》等。 a《2024中国年度精短散文》,所选短文覆盖面广,基本代表了2024年精短散文创作的现状,文章短小活泼,反映现实生活,讴歌大好河山,作者来源丰富多彩,有知名作家也有初次崭露头角的新秀。语言凝练,没有冗字繁言、拖沓累赘,或直面人生、拷问人性,或回眸过往、思索历史,透过散文的精致之笔氤氲生活气息,抒发对生命的慨叹与敬意。无论你是正在苦恼怎么写好作文的学生党,还是希望能够高效阅读的白领文青,抑或是急需茶余饭后美文食粮的普通读者,《2024中国年度精短散文》都是您最好的选择。 a散文爱好者0 a散文集y中国z当代 aI267v5 0a葛一敏4选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02 01195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049001482100034001972150016002313140167002473300447004143330015008616060023008766900012008997010015009118010027009261164-133020240810165215.0 a978-7-5487-5955-3dCNY128.00 a20240810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430000 ay z 000cy ar1 a湘西觅踪b专著e人与地·缘起沈从文f李毅主编 a长沙c中南大学出版社d2024.07 a273页d19cm a李毅,男,湖南株洲市,高级会计师,本科,现供职于湖南省财政厅,二级调研员。兼任湖南省注册会计师协会常务理事,湖南省资产评估协会常务理事,湖南财苑书画院特聘书画家。 a《湘西觅踪——寻找沈从文湘西足迹》是以沈从文为线索,串联起湘西历史文化与作者30多年来在湘西地区行走与记录的一部散文集。本书结合作者历时十年的所见所闻所读所访,从地理、历史、民族、文化诸多方面介绍了湘西的过去和现在。从湘西的历史文化名人及地理环境的角度,探寻其在湖南及中国的政治上、经济上、社会发展等方面的历史地位和贡献,梳理其中的人事关系和某些因缘联系。全书图文并茂,资料客观真实,旨在为湖南湘西地方历史文化研究及文旅推介起到添砖加瓦的作用。 a散文爱好者0 a散文集y中国z当代 aI267v5 0a李毅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0814 01007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27001472100038001742150016002122250017002283300422002453330015006676060029006826900014007117010013007258010027007381164-133220241119142433.0 a978-7-5212-3164-9dCNY42.00 a20241119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zy ar1 a第四人称b专著f林格著 a北京c作家出版社有限公司d2024.11 a141页d21cm2 a澳门文学丛书 a随笔集。《第四人称》辑录了作者踏入三十岁后的回望与记录,在执笔书写自我的同时,在文字里渐渐察觉到一种既我非我的存在,如同面向镜子对话时,镜内人的呢喃像是自语,又像是对话。本书收录文章140篇,共分四辑:“我镜中的虚像”,探讨了自我认知、身份、记忆和现实之间的关系;“你眼中的实像”,反映了社会现象和人际关系的复杂性;“他命中的幻像”,探讨了命运、梦想和现实之间的张力;“谁梦中的后像”,探索了时间、生活和存在的哲学意义。 a文学爱好者0 a随笔x作品集y中国z当代 aI267.1v5 0a林格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121 01213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33001472100034001802150016002143140230002303300411004603330015008716060029008866900014009157010015009298010027009441164-133320241018110701.0 a978-7-5513-2813-5dCNY48.00 a20241018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610000 ay z 000zy ar1 a没有回忆的海b专著f李正明著 a西安c太白文艺出版社d2024.10 a166页d21cm a李正明,1995年出生,陕西延安人,长期从事教育事业工作。2015-2019年就读于新疆大学,在校期间广泛涉猎各类书籍,如文学、历史、地理、哲学、宗教、军事、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经济学等,其中尤以文、史、地、哲为主,并以随笔书写所得所悟。 a《没有回忆的海》一书收录了作者近年来创作的多篇随笔。作者通过讲述现实生活故事的方式,用心、用情,用朴实无华的文字,去留下岁月的芳香墨痕。作品有很强的叙事感、现实感、趣味感、抒情感。作者用简洁明快而且柔和的笔触记录着生活的美好,阐释着生活的哲理。文字细腻有温度,着重描绘心理的那方小天地,总是透露着迷人的智慧和温馨的哲理,作者将文字比喻为光,照亮了她前行的道路,也让她用文字为我们打开生活的一扇窗,照亮读者。 a文学爱好者0 a随笔x作品集y中国z当代 aI267.1v5 0a李正明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024 01497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8000271000041000651010008001061020015001141050018001291060006001472000041001532100034001942150016002283140217002443300673004613330015011345170015011496060023011646900014011877010015012018010027012161164-133420241021151625.0 a978-7-220-13845-4b精装dCNY69.00 a20241021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510000 ay z 000zy ar1 a书林忆趣b专著e学人与旧事f周啸天著 a成都c四川人民出版社d2024.10 a392页d21cm a周啸天,字欣托,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安徽师范大学中国诗学中心研究员,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第六届鲁迅文学奖诗歌奖得主。所获其他奖项有《诗刊》首届诗词奖第一名、第五届华夏诗词奖第一名、2015诗词中国杰出贡献奖。 a本书为我国著名学者、四川大学文新学院教授周啸天的一部散杂文集。全书共计50篇文章,体裁以叙事文为主,涉及亲情、友情、爱情,如《美丽的意外》《祖母》《母亲的童年》《袁子琳先生二三事》《金锣人物素描》《雕虫不易雕龙难》《书林忆趣》,等等。这些文章融真我于其中,蕴含着浓厚的个人情趣。无论是记人类、游记类、随笔类、还是小品类散文,都是紧贴着文中的人、物、景、事,通过“我”的情感浸润的,有鲜明的个人特点。加之文中那于俗世描摹中显不动声色的幽默,让读者在瞬间心领神会,禁不住莞儿一笑。作为以古体诗获得鲁迅文学奖的第一人,周啸天的散文深得我国传统文化遗韵,显出深厚老到的文学功力。其虽无宏大叙事,但对一草一木的超然审美,对凡俗个体的尊重,无不在文字中传递出一种暖意,让人开卷有悟。 a文学爱好者1 a学人与旧事0 a杂文集y中国z当代 aI267.1v5 0a周啸天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024 01005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29001472100034001762150016002103300449002263330015006756060029006906900014007197010015007338010027007481164-133520240725145828.0 a978-7-5464-3481-0dCNY88.00 a20240725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510000 ay z 000yy ar1 a四季有味b专著f陈美桥著 a成都c成都时代出版社d2024.01 a347页d21cm a《四季有味》为随笔集。包含50篇美食随笔,配以精美的图片,并附菜谱。全书以文学性的、富有诗意的语言讲述家常美食,描述其制作的一般过程,加入一些作者的巧思。以思想性为美食注入灵魂,让食物也呈现哲理和诗意。通过阅读该书,读者不仅能了解美食的制作过程,还能从中体悟到美食及其制作的过程,也是感悟生活、疗愈自身的过程。美食不仅能带来舌尖上的愉悦,也能抚慰内心。本书稿所附图片均为作者亲手制作的美食实拍,图文并茂,既具有较强的可读性,又具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a随笔爱好者0 a随笔x作品集y中国z当代 aI267.1v5 0a陈美桥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0731 01280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29001472100038001762150016002143140297002303300413005273330013009406060029009536900014009827010015009968010027010111164-133620241212101514.0 a978-7-5598-7608-9dCNY68.00 a20241212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450000 ay z 000yy ar1 a天地立人b专著f徐迅雷著 a桂林c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d2024.11 a360页d23cm a徐迅雷,杂文家、作家、评论家。《杭州日报》评论部原主任,现任首席评论员;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兼任专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浙江省杂文学会副会长,杭州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新闻奖获得者。已出版《教育慈行》《文化慈行》《人生慈行》《太阳底下是土地》《在大地上寻找花朵》等各类著作20多部。 a本书是一部随笔集,主要收录作者徐迅雷近年来在《人民日报》、《杭州日报》、《都市快报》、中国网等媒体平台上发表的人物随笔。全书分五辑,写作对象涵盖古今中外的文化精英和社会名人,这些文章叙述了王安石、郑和等历史人物的开拓性事迹,魏源、龚自珍、林则徐、徐继畲等近代智识者的进步思想,袁隆平、钱伟长、屠呦呦等当代科学家的巨大贡献,以及三毛、秦怡、贝利等文体人物的精神追求。作者写历史人物思接千载,写现实人物视通万里。 a大众读者0 a随笔x作品集y中国z当代 aI267.1v5 0a徐迅雷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19 01494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29001472100038001762150016002143140363002303300561005933330013011546060029011676900014011967010015012108010027012251164-133720241217143136.0 a978-7-5598-7557-0dCNY72.00 a20241217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450000 ay z 000yy ar1 a一枕书梦b专著f朱航满著 a桂林c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d2024.11 a304页d19cm a朱航满,1979年生,陕西泾阳人,散文随笔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曾在南京、北京等地读书,文学硕士。写作有随笔、书话、游记、文学评论等,近年来倡导古朴清明的文章风格。出版随笔集《书与画像》《读抄》《木桃集》《立春随笔》《雨窗书话》《杖藜集》等多种,编选花城出版社2012年至2020年《中国随笔年选》,策划并主编黄山书社“松下文丛”,编选《念楼话书》曾入选多个好书榜单。 a《一枕书梦》是作家朱航满近年来的读书随笔集,包括《雪天访书》《逛旧书店杂忆》《塔下买书记》《北大书事抄》《鲁迅故居买书记》等篇章。谈作者在京城购书的经历,亦可见当下京华买书之一斑,其中北京的古迹,如万松老人塔、鲁迅故居、圆明园遗址、北大燕园、地坛公园,读来颇有滋味;趣读周作人及其苦雨斋文人的点滴,其中谈废名、汪曾祺、谷林、陈乐民、孙郁等,乃是一脉文心,于细小处见功力;作者喜好读书的记忆,其中谈张充和的书法、吴藕汀的画册、李文俊的收藏、钟叔河的书信、赵珩的饮食谭,娓娓道来,趣味横生,如沐春风。朱航满追求古朴清明的文章风格,作文质朴,见识通达,颇可一读。 a大众读者0 a随笔x作品集y中国z当代 aI267.1v5 0a朱航满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19 01686nam0 220028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40000271000041000671010008001081020015001161050018001311060006001492000067001552050011002222100038002332150023002712250025002943140271003193300636005903330053012266060031012796900012013107010015013227010015013377010017013528010027013691164-133820241126112310.0 a978-7-5598-7518-1b精装dCNY9800.00 a20241126e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450000 ay z 000yy ar1 a山西民间对联帖式文献集刊h第一辑b专著f刘涛,殷安,贾永胜主编 a影印本 a桂林c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d2024.12 a10册(5176页)d26cm2 a山西民间历史文献丛编 a刘涛,山西襄汾人。山西省戏剧家协会副秘书长,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殷安,又名秀明,太原市晋源区人。民间文书收藏爱好者,系山西省书法家协会会员。贾永胜,平遥杜村人。就职“介休市开门书店”古籍部业务主管,常年游走于平遥介休古玩书肆,勤贩书,懂修复。 a对联及帖式文献是民间文人应对百姓各种场合张贴对联、各类事务发送请柬所需而备用的底本和范本。清至民国时期,对联及帖式在山西百姓的日常生活中广泛使用,因而留存下来此类抄本数量众多。《山西民间对联帖式文献集刊》收录清至民国时期流传于山西的对联及帖式文献共500多种,拟分辑出版,本书稿为第一辑,分编为10册,收录对联及帖式抄本近80种,包括生意联、财神联、戏台联、还愿联、祈雨联、谢土联、娶亲联、上梁联、乔迁联、生子联、入学联、拜寿联、丧挽联等各种对联,是研究民俗学、社会学、教育学、晋商学、对联学、语言学等的第一手资料,可供相关学科研究参考使用。本书采用灰度影印的方式呈现文献原貌,以抢救和保存这一稀有文献,同时为研究者和爱好者提供阅读参考。 a民俗学、社会学、语言学等相关领域的研究者和从业者0 a对联x地方文献y山西j汇编 aI269v5 0a刘涛4主编 0a殷安4主编 0a贾永胜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128 01141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33001472100034001802150015002142250017002293140107002463300428003533330019007816060027008006900018008277010015008458010027008601164-133920241029155418.0 a978-7-80775-013-0dCNY36.00 a20241029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广府风俗歌谣b专著f林维迪著 a广州c岭南古籍出版社d2024.11 a65页d19cm2 a岭南风土丛书 a林维迪(1935—),广东新会人,中学教师。其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的民俗文化研究,对广府地区民俗文化尤有专攻。 a本稿是一本关于广府歌谣的通俗读物。全稿分7个部分,分别介绍了童谣、小唱、龙舟歌、咸水歌、婚俗歌、喊歌和竹枝词等,后附清代招子庸《粤讴》中选出的24首广府歌谣。“粤俗好歌”自古闻名。珠江三角洲的风俗歌谣可谓多姿多彩,除了南音、粤讴、龙舟、咸水歌为大家所熟悉外,尚有难得一闻的采茶歌、摸鱼歌、开叹情,甚至还有久已失传的踏月、踩禾、抛吊等。本稿是了解广府歌谣很好的一部入门读物,有助于读者形象地了解清代以后广府歌谣的内容和表达方式。 a民间歌谣爱好者0 a民间歌谣x作品集y广州 aI276.265.1v5 0a林维迪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031 01105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37001472100030001842150016002143300541002303330013007716060033007846900014008177010017008318010027008481164-134220240521093927.0 a978-7-5501-8497-8dCNY58.00 a20240516d2023 em y0chiy50 ea1 achi aCNb460000 ay z 000yy ar1 a黎族民间故事集b专著f郭宏明主编 a海口c南方出版社d2023.08 a266页d26cm a《黎族民间故事集》是黎族人民集体口头创作的民间文学,依靠黎族群众世代口头相传,在传承过程中,经过千人万口不断修改、补充,艺术水平不断提高,书中包含大量的神话传说,还有一些歌颂黎族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活动中的勤劳、善良等的美好生活品质。黎族没有本民族文字,数千年积累下来的民族传统文化只能通过口头文学以及图志、歌舞等形式作为载体传承,黎族民间故事即是在黎族民间社会的口口相传下得以流传至今。1986年,昌江县成立民间文学三套集成普查小组,对散落在本县的民间故事、民间歌谣、民间谚语进行普查,搜集了一批民间文学资料,其中,黎族民间故事就有几十个。 a大众读者0 a黎族x民间故事x作品集y中国 aI277.3v5 0a郭宏明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0522 01286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13001001020015001131050018001281060006001462000043001522100038001952150016002333140179002493300487004283330015009156060025009306900016009557010021009717020013009928010027010051164-150920250205114357.0 a978-7-5598-6865-7dCNY48.00 a20250205d2025 em y0chiy50 ea1 achickor aCNb450000 ay z 000ay ar1 a猫舔过伤口b专著f(韩)金惠珍著g山异译 a桂林c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d2025.03 a252页d19cm a金惠珍,韩国作家。2013年,凭借长篇小说《中央站》获第5届“中央长篇小说文学奖”。2018年凭借《关于女儿》获第36届“申东晔文学奖”。2020年以《9号的工作》获得第28届“大山文学奖”。 a这是一本聚焦网络暴力的长篇小说。故事讲述心理咨询师林海秀因在电视节目中不经意说出的一句话,从“国民心理咨询师”变成被全民唾弃的对象。她被拒绝进入经常光顾的餐厅,被网络暴力,甚至得不到朋友和家人的支持。她将自己封闭在家,与世界建起一堵墙。在简单重复的生活中,她开始反思作为心理咨询师的职责,权利与义务。她每天都会给与这件事相关的人写一封信,然后再撕掉。在她以为自己就这样度过一生的时候,她与小女孩世伊相遇,在彼此了解之后,她们成为了好朋友。林海秀与小女孩世伊互相疗愈,成为彼此的出口。 a小说爱好者0 a长篇小说y韩国z现代 aI312.645v5 0c(韩)a金惠珍4著 0a山异4译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06 00995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13001001020015001131050018001281060006001462000053001522100036002052150016002413300372002573330015006296060025006446900016006697010026006857020015007118010027007261164-151020241118150627.0 a978-7-5125-1744-8dCNY58.00 a20241118d2024 em y0chiy50 ea1 achickor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全知读者视角h3b专著f(韩)singNsong著g杨可意译 a北京c国际文化出版公司d2024.01 a321页d24cm a本书稿为《全知读者视角》系列幻想类冒险小说的第三本,本系列计划出版8本。本册接第二本故事结尾,第三本主人公金独子继续带领自己的小伙伴们在虚拟世界中展开惊险刺激的闯关冒险。第三本揭示了主人公金独子的原生家庭,主人公的形象更为丰满,加上他与小伙伴们日行渐久,彼此的感情也愈发深厚……本书文学性、可读性强,第一二部均有不错的市场反响,相信第三部也可在读者中得到较高的认可度。 a小说爱好者0 a幻想小说y韩国z现代 aI312.645v5 0c(韩)asing N song4著 0a杨可意4译 0aCNb丰涵文化c20241121 01368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13001001020015001131050018001281060006001462000047001522100034001992150016002332250023002493140253002723300449005253330015009746060033009896900015010227010023010377020015010608010027010751164-151220250217174432.0 a978-7-02-019079-9dCNY59.00 a20250217d2025 em y0chiy50 ea1 achicjpn aCNb110000 ay z 000ay ar1 a金色日环食b专著f(日)松本清张著g朱田云译 a北京c人民文学出版社d2025.01 a296页d21cm2 a松本清张短经典系列 a松本清张,日本作家。出生于北九州小仓北部,13岁辍学,先后从事过小贩、学徒、印刷工人等各种职业。1950年发表处女作《西乡钞》,入围直木奖候补作品;1953年以《某〈小仓日记〉传》获芥川龙之介奖,从此成为职业作家。终其一生,作品涵盖小说、纪实、历史、评传等。 a本书为松本清张短篇小说集,收录《憎恶的委托》《美丽虚像》《铃兰花》《明信片上的少女》《大臣之恋》《金色日环食》等10篇经典短篇推理小说。其中,《憎恶的委托》探究孤独男子秘密行凶的动机,小说以主人公告白的形式,让以金钱借贷纠纷为表象的行凶背后的真正动机得以突显,一向对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有兴趣的松本清张将爱憎之间的古怪纠葛刻画得栩栩如生。其他如《铃兰花》以照片诡计推翻不在场证明,《壁上青草》描绘监狱生态……每一篇都独具风味,散发多样化的短篇魅力。 a小说爱好者0 a短篇小说x小说集y日本z现代 aI313.45v5 0c(日)a松本清张4著 0a朱田云4译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405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13001001020015001131050018001281060006001462000045001522100034001972150016002312250023002473140253002703300488005233330015010116060033010266900015010597010023010747020015010978010027011121164-151320250217174439.0 a978-7-02-019078-2dCNY49.00 a20250217d2025 em y0chiy50 ea1 achicjpn aCNb110000 ay z 000ay ar1 a眼的气流b专著f(日)松本清张著g朱田云译 a北京c人民文学出版社d2025.01 a248页d21cm2 a松本清张短经典系列 a松本清张,日本作家。出生于北九州小仓北部,13岁辍学,先后从事过小贩、学徒、印刷工人等各种职业。1950年发表处女作《西乡钞》,入围直木奖候补作品;1953年以《某〈小仓日记〉传》获芥川龙之介奖,从此成为职业作家。终其一生,作品涵盖小说、纪实、历史、评传等。 a本书为松本清张短篇小说集,收录《眼的气流》《影》《忐忑》《暗线》《婚宴》等5篇短篇小说。其中《眼的气流》讲述了年轻的乡下出租车司机始终记得车后座的那对可疑男女令人憎恶的模样。不久,他前往东京开出租车,再次偶遇女人,无意中发现她一面为了钱而委身有钱老男人,一面向年轻男子秘密索求无法满足的黑色欲望……《眼的气流》以倒叙手法讲述了扭曲关系导致的作案,以及在嫌疑人设置的诡计以外的不合常理之谜,从标题也能看出这种独特的叙诡。其他各篇也多以都市为背景,写出种种滋生于现代社会暗影中的作案动机。 a小说爱好者0 a短篇小说x小说集y日本z现代 aI313.45v5 0c(日)a松本清张4著 0a朱田云4译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083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13001001020015001131050018001281060006001462000047001522100030001992150016002292250013002453300441002583330015006996060033007146900015007477010025007627020015007878010027008021164-151420250219103101.0 a978-7-5133-5881-1dCNY52.00 a20250219d2025 em y0chiy50 ea1 achicjpn aCNb110000 ay z 000ay ar1 a繁花将逝b专著f(日)伽古屋圭市著g李盈春译 a北京c新星出版社d2025.02 a220页d21cm2 a午夜文库 a这是一本短篇小说集,以怀揣秘密的女性为主角,由主人公一点点揭露真相,借由花的意象表达女性悲惨的经历与隐忍的感情。著名美人画画家茂次郎有特殊的识人的眼力,他选中的对象都曾有一段隐秘的经历。在街边吮吸杜鹃花蜜的女人,是否知道杜鹃花有毒;透过花街的方窗向外一瞥的女人,是否有余力迎接未来;大白天去戏院看戏的女人,是否有缘与佳人赏剧;前往偏远地区看画展的女人,是否迫切地想把自己的人生讲给外人听……茂次郎用画笔描绘美人,也让她们的故事永久留存。 a小说爱好者0 a短篇小说x小说集y日本z现代 aI313.45v5 0c(日)a伽古屋圭市4著 0a李盈春4译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015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13001001020015001131050018001281060006001462000051001522050008002032100030002112150016002412250013002573300359002703330015006296060025006446900015006697010023006847020015007078010027007221164-151520250219103210.0 a978-7-5133-5953-5dCNY69.00 a20250219d2025 em y0chiy50 ea1 achicjpn aCNb110000 ay z 000ay ar1 a夏与冬的奏鸣曲b专著f(日)麻耶雄嵩著g吴春燕译 a2版 a北京c新星出版社d2025.02 a512页d21cm2 a午夜文库 a少女和音曾与一众追随者一起在孤岛上生活。在这里她被奉为神,岛和岛上的建筑都以她命名,信徒们还为她拍摄了一部电影,名为《春与秋的奏鸣曲》。然而好景不长,少女突然消失,信徒们黯然离岛。二十年后众人重回小岛,另有两名局外人作为记者加入,将报道这次聚会。这场纪念之旅的平和气氛在晚餐时被打破,之后冲突逐渐升级,伴随着夏日飞雪,记忆残片如海浪般袭来,终谁能生还…… a小说爱好者0 a长篇小说y日本z现代 aI313.45v5 0c(日)a麻耶雄嵩4著 0a吴春燕4译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585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13001001020015001131050018001281060006001462000053001522100038002052150015002433140358002583300595006163330015012116060025012266900015012517010023012667020015012898010027013041164-151720250217153510.0 a978-7-5594-9351-4dCNY45.00 a20250217d2025 em y0chiy50 ea1 achicjpn aCNb320000 ay z 000yy ar1 a间谍静静执起琴弓b专著f(日)安坛美绪著g罗凌琼译 a南京c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d2025.02 a86页d21cm a1986年出生于北海道。毕业于早稻田大学第二文学部。2017年以《天龙院亚希子的日记》获得第30届小说昴新人奖,正式出道。2020年出版了以北海道中高一贯女子学校为舞台的青春长篇小说《金木犀与流星雨》,受到书店店员的热烈支持,成为长销书籍。罗凌琼,毕业于厦门大学,译有《学习变现,如何把知识精准转化成价值》《怨仇星域3》《今天不加班,日系上班族男子西装插画集》等图书。 a在全日本音乐著作权联盟工作的橘树,被上司要求装成学员,报名大型连锁音乐教室三笠,搜集他们违反著作权法的证据。儿时遇到的意外令他到现在都做着关于黑暗深海的恶梦,再也无法碰琴,但面对价值十亿著作权收入的官司,他只能压抑焦虑,服从命令潜入调查。成为大提琴讲师浅叶学生的橘树,深深着迷于老师的演奏,同学们也时常邀他参加聚会。被音乐爱好者包围,橘树感到自己对拉琴的恐惧减少了。然而被学琴生活治愈的他,却偷偷录下众人演奏流行音乐的证据。全著联终于决定提告,像皱鳃鲨般卧底潜行的橘树,必须做出最终的选择。全书情节跌宕起伏,悬念重重,书中人物的思绪转换时刻牵动着读者的心,情节中处处充满让人感动的细腻情感。 a小说爱好者0 a推理小说y日本z现代 aI313.45v5 0c(日)a安坛美绪4著 0a罗凌琼4译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696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13001001020015001131050018001281060006001462000043001522100038001952150015002333140481002483300585007293330015013146060033013296900015013627010023013777020015014008010027014151164-151820250217114852.0 a978-7-5594-9234-0dCNY49.80 a20250217d2025 em y0chiy50 ea1 achicjpn aCNb320000 ay z 000fy ar1 a可燃物b专著f(日)米泽穗信著g钱苗苗译 a南京c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d2025.05 a95页d21cm a米泽穗信,1978年出生于日本岐阜县,毕业于日本金泽大学文学系。著有小说《再见妖精》《春季限定草莓挞事件》《瓶颈》《算计》《羔羊的盛宴》《书与钥匙的季节》《I的悲剧》等,著有随笔《米泽屋书店》。2021年,他凭借《黑牢城》获得第12届山田风太郎奖,该作品还获得2022年第166届直木奖和第22届本格推理大奖,是历史上首次获得推理小说排行榜四冠王的作品。钱苗苗(1996—),女,籍贯浙江温州,日本金泽大学研究生毕业,曾任外文图书出版编辑,审校多本日语社科类图书。两年自由译者经验,目前是一名专职翻译。 a该选题是一部引进自日本的原创短篇小说集。讲述了主人公葛警官探案的故事:雪夜的野外滑雪场,结伴同行的四名好友集体失踪,葛警官和搜救队到达现场时,其中一个人身亡,一个人受伤,一个人在雪山被救下,还有一个人两天后自己下了山,现场没有凶器,经过调查,真相竟然和“骨头”有关;一名抢劫犯开车与车辆相撞,与之相撞的司机声称抢劫犯闯红灯违规驾驶,有四位目击者也称两辆车相撞时,路口显示的是红灯,但抢劫犯坚持认为自己没有闯红灯,对此,葛警官非常疑惑,面对突发事件时人类的记忆时而错误、时而准确,四个互不相识、职业不同的目击者证词却完全一致……葛警官用其细致入微的推理技巧,破解了这一桩桩奇异案件。 a小说爱好者0 a短篇小说x小说集y日本z现代 aI313.45v5 0c(日)a米泽穗信4著 0a钱苗苗4译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650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13001001020015001131050018001281060006001462000045001522100036001972150016002333301031002493330015012806060033012956900015013287010023013437020015013668010027013811164-151920250211164613.0 a978-7-5057-5900-8dCNY59.00 a20250211d2024 em y0chiy50 ea1 achicjpn aCNb110000 ay z 000fy ar1 a小小世界b专著f(日)一穗美智著g温雪亮译 a北京c中国友谊出版公司d2024.08 a272页d21cm a本书是一部短篇小说集,由六个充满悬疑色彩的故事组成。霓虹灯鱼“我”和丈夫结婚多年但一直没有孩子,夫妻关系逐渐疏淡。机缘巧合下,“我”认识了中学男生笙一,并将他当成了一种精神寄托。之后笙一与“我”的外甥女发生了关系,并且生下了一个孩子。“我”决定代替外甥女成为这个孩子的妈妈。魔王归来姐姐是个身形魁梧的女性,被称为“魔王”。姐姐结婚后某天突然宣布要回到娘家,随后弟弟意外发现姐姐房间里有离婚协议书。于是他和朋友前往姐夫家,才知道姐夫是因身患绝症、不想拖累姐姐,所以才提出了离婚。最后姐姐回到了姐夫身边,陪他对抗病魔,姐弟二人的关系也逐渐好起来。野餐一对夫妻生下孩子,妻子的母亲帮助他们养育下一代,孩子却在外婆的照料下意外去世了。警方认为犯罪嫌疑人就是孩子的外婆,而且调查发现,外婆曾经还有过一个女儿,但在六个月的时候突然死掉,而外婆的丈夫也在不久后去世。最后,妻子的姐姐的魂灵揭秘了真相,当初推自己掉落在地上的是年幼的妹妹,后来母亲一蹶不振,父亲也精神恍惚出了交通事故;而这对夫妻的孩子死掉,是因为外婆看到襁褓中的小孩,忽然想起了自己死去的女儿,于是一时失控扼杀了这个生命。花歌本篇全文均为书信体。新堂深雪的哥哥被向井秋生杀死。 a小说爱好者0 a短篇小说x小说集y日本z现代 aI313.45v5 0c(日)a一穗美智4著 0a温雪亮4译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13 01494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13001001020015001131050018001281060006001462000043001522050008001952100030002032150016002333140453002493300408007023330015011106060025011256900015011507010023011657020013011888010027012011164-152020241106105805.0 a978-7-5133-5789-0dCNY56.00 a20241106d2024 em y0chiy50 ea1 achicjpn aCNb110000 ay z 000ay ar1 a有翼之暗b专著f(日)麻耶雄嵩著g张舟译 a2版 a北京c新星出版社d2024.11 a269页d22cm a麻耶雄嵩,本名堀井良彦,一九六九年出生于三重县上野市。京都大学毕业生,“新本格推理发源地”京都大学推理社团骨干成员,和绫辻行人等并列为新本格派推理第一代作家。一九九一年,在岛田庄司的提携下,发表长篇小说《有翼之暗》,正式成为推理作家。随后,又陆续创作了《夏与冬的奏鸣曲》、《鸦》、《萤》、《痾》、《木偶王子》等作品,一举奠定了其在新派推理中独一无二的地位。最新长篇《独眼少女》一举获得本格推理BEST10第一位、日本推理作家协会奖、本格推理大奖三项殊荣。 a《有翼之暗》是日本推理新本格派代表作家麻耶雄嵩的出道之作,此书颠覆了推理小说界,影响深远,并入围2013年“周刊文春日本推理BEST100”榜单,此次为十年后再版。事设定在哥特风格的宅邸“苍鸦城”内,一封委托书与一封恐吓信同时寄到了私人侦探木更津悠也的手上,他与助手香月抵达今镜家,自此踏入了苍鸦城的杀戮世界。今镜家的成员一个个身首异处,无人猜透凶手的意图与布局;困境中,人们终于迎来了另一位侦探——麦卡托鲇……。 a小说爱好者0 a推理小说y日本z现代 aI313.45v5 0c(日)a麻耶雄嵩4著 0a张舟4译 0aCNb丰涵文化c20241107 01039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13001001020015001131050018001281060006001462000045001522100030001972150016002273300436002433330015006796060029006946900015007237010019007387020013007578010027007701164-152120250208100322.0 a978-7-5225-2687-4dCNY88.00 a20250208d2024 em y0chiy50 ea1 achicjpn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妄想”的产物b专著f(日)今敏著g谢鹰译 a北京c九州出版社d2024.07 a405页d21cm a本书是已故天才动画大师今敏唯一电视动画遗作《妄想代理人》的幕后制作随笔集。今敏以冷静而戏谑的笔触,描述了《妄想代理人》全剧13集剧本写作、动画准备&制作过程中面临的逸闻趣事、心情变化,道尽动画创作的跌宕起伏。对动画制作秘辛感兴趣的读者来说,是一份有趣、有料、有态度的读物。内文配以导演手绘的精致分镜表,图文分析细节之处的创作理念,深入浅出,堪称今敏亲自主持的纯正”今敏流”动画讲座。对有志进入电影动画行业的人来说,是不可错过的大师课。 a文学爱好者0 a随笔x作品集y日本z现代 aI313.65v5 0c(日)a今敏4著 0a谢鹰4译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13 01401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13001001020015001131050018001281060006001462000053001522100036002052150016002413140357002573300415006143330013010296060029010426900015010717010021010867020013011078010027011201164-152220241126115454.0 a978-7-5596-7526-2dCNY49.80 a20241126d2025 em y0chiy50 ea1 achicjpn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老头我,负责收拾一切b专著f(日)泽野公著g小蛮译 a北京c北京联合出版公司d2025.02 a180页d19cm a泽野公,插画家、散文家、绘本作家。1944年,生于日本爱知县。曾就职于童书出版社。从书评杂志《书的杂志》创刊时的1976年开始,即承担封面、内文的插画绘制。以山岳为主题的插画随笔系列作品,博得了极高的声誉。1991年,获得第二十二届讲谈社出版文化奖插画奖。著有《有鸟的天空》《泽野文具店》《山教我行人生路》等多部作品。2022年,由读库推出中文版绘文集,《黑子日记》。 a本书是插画家、随笔作家泽野公关于“收拾”的人生哲学随笔集。全书由23篇随笔和19篇专栏组成。在随笔中,作者通过一件件物品回首过去的人生,记录下物品之中寄托的回忆,在打扫多余之物的同时也清理自己的内心;在专栏中,作者将自己关于收拾的心得体会浓缩成几百字的重点提要,简明扼要地道出自己多年总结出的收拾之道。作者文笔质朴幽默,仿佛听邻家老爷爷亲切地絮叨生活。另外全书还有作者亲自绘制的可爱简笔插画,更为本书添加一丝趣味。 a大众读者0 a随笔x作品集y日本z现代 aI313.65v5 0c(日)a泽野公4著 0a小蛮4译 0aCNb丰涵文化c20241128 01235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13001001020015001131050018001281060006001462000045001522100034001972150016002313140157002473300451004043330015008556060033008706900015009037010021009187020015009398010027009541164-154420240724163518.0 a978-7-5396-8145-0dCNY58.00 a20240724d2024 em y0chiy50 ea1 achicjpn aCNb340000 ay z 000fy ar1 a只有你知道b专著f(日)森罗勒著g胡长炜译 a合肥c安徽文艺出版社d2024.08 a264页d19cm a森罗勒,公司职员,有作品获得第23届Sneaker大奖“秋”部门优秀奖,并刊载于文库本《1/2-双生-不值一死的红》,作品《全知视角,只有你知道》获第30届松本清张奖。 a本书稿系一部短篇小说集。书稿中收录的小说分为集青春、推理、科幻、言情、幻想五个不同题材,讲述以同一座城市为舞台,生活在五个不同时间、空间的恋人和朋友们的故事,包括推理小说《侦探青影的先进账本》,青春小说《笑果拔群》,科幻小说《未来贝斯》,言情小说《恋与病》,幻想小说《拉库亚·布雷兹诺与死者的记忆》。书稿中收录的小说相互之间有所重叠,又互相影响,情节跌宕起伏,交织出意想不到的结局,体现了作者对真挚爱情、友情的歌颂和赞美以及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之情。 a小说爱好者0 a短篇小说x小说集y日本z现代 aI313.85v5 0c(日)a森罗勒4著 0a胡长炜4译 0aCNb丰涵文化c20240731 01043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13001001020015001131050018001281060006001462000043001522100034001952150016002293300444002453330015006896060021007046900015007257010021007407020013007618010027007741164-154520250114144957.0 a978-7-5702-3894-1dCNY36.00 a20250114d2025 em y0chiy50 ea1 achicinc aCNb420000 ay z 000gy ar1 a失群的鸟儿b专著f(印)泰戈尔著g德铭译 a武汉c长江文艺出版社d2025.01 a188页d19cm a本书系著名印度诗人泰戈尔代表诗集《飞鸟集》的全新译本。全书包括325首清丽的无标题小诗,小诗的题材多为极其常见的事物,不外乎小草、落叶、飞鸟、星辰、河流等,形似只言片语,却蕴涵丰富的思想、深奥的哲理,表现出一种清新明快、优美隽永的风格。该译本系译者经年笔耕而成,译者选取泰戈尔亲自翻译的英文版为底本,在多方参照其他译本后,以郑振铎先生的译本为标杆,结合自己的翻译理念,运用雅驯的文字,比较好地呈现了原作的诗眼和诗情,传递出了中文本身的诗意美。 a诗歌爱好者0 a诗集y印度z现代 aI351.25v5 0c(印)a泰戈尔4著 0a德铭4译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16 01437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8000271000041000651010013001061020015001191050018001341060006001522000049001582100038002072150016002453140337002613300471005983330013010696050015010826900015010977010029011127020015011418010027011561164-154820250217114907.0 a978-7-5594-7340-0b精装dCNY98.00 a20250217d2025 em y0chiy50 ea1 achicrus aCNb320000 ay z 000yy ar1 a罪与罚b专著f(俄)陀思妥耶夫斯基著g曾思艺译 a南京c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d2025.05 a187页d21cm a陀思妥耶夫斯基(1821—1881),男,国籍俄罗斯。19世纪俄国文学巨擘。他的作品深刻探讨了人性、道德、自由等。主要作品有《白夜》《白痴》《罪与罚》《地下室手记》《卡拉马佐夫兄弟》等。,曾思艺(1962—),男,籍贯湖南。文学博士,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南省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译有《罪与罚》《俄罗斯抒情诗选》等。 a本书是一部长篇小说,揭示了人性在与道德准则交锋时的深刻冲突,探讨了个体在道德困境中的心理挣扎。故事的主人公拉斯科尔尼科夫因贫困和理想破灭,产生了杀害放高利贷的老太婆阿廖娜的念头。在实施犯罪后,拉斯科尔尼科夫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内心深处展开了一场罪与罚的斗争。在经历了种种磨难后,他最终在索尼娅的感召下,向警方自首,被判流放西伯利亚。在那里,他找到了心灵的救赎,重拾对生活的信心。小说以平实的语言展现了人性的复杂与矛盾,传达了积极向上、勇于面对错误、寻求救赎的主题。 a大众读者 a《罪与罚》 aI512.44v5 0c(俄)a陀思妥耶夫斯基4著 0a曾思艺4译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520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8000271000041000651010013001061020015001191050018001341060006001522000051001582100042002092150016002512250013002673140263002803300587005433330015011306060031011456900015011767010021011917020015012128010027012271164-154920241220105947.0 a978-7-5327-9736-3b精装dCNY68.00 a20241220d2025 em y0chiy50 ea1 achicrus aCNb310000 ay z 000yy ar1 a萨哈林旅行记b专著f(俄罗斯)契诃夫著g冯玉芝译 a上海c上海译文出版社有限公司d2025.01 a203页d19cm2 a译文经典 a安东·巴甫洛维奇·契诃夫,俄罗斯世界级短篇小说巨匠,是俄罗斯19世纪末期最后一位批判现实主义艺术大师,与法国作家莫泊桑美国作家欧·亨利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家”。他坚持现实主义传统,注重描写俄罗斯人民的日常生活,始终以作家的良心为每一个普通人的尊严而写作。 a本书是一部长篇小说。《萨哈林旅行记》是俄国大作家契诃夫一生中唯一的一部非虚构作品,然而这部《萨哈林旅行记》却在契诃夫的文学遗产中占据了不可替代的位置,甚至堪称契诃夫一生世界观和文学实践的宣言书。萨哈林地区长久以来是俄国的不毛之地,在此生活的人大多是苦役流放犯,这里的生活条件无比艰苦,然而比之自然环境的恶劣,更为可怕的是人为的因素:官僚主义盛行,磨灭人的尊严和善良。契诃夫的记录正是将这些血淋淋的事实展现于每一位读者面前,但《萨哈林旅行记》的可贵之处不在于它的真实,而在于它字里行间闪耀着“人的良心”,契诃夫写作的最终目的不在于批评和揭露,而是守护每一个人,是同“暴力与虚伪”斗争。 a游记爱好者0 a游记x作品集y俄罗斯z近代 aI512.64v5 0c(俄)a契诃夫4著 0a冯玉芝4译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26 01008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18001001020015001181050018001331060006001512000045001572100028002022150016002302250021002463300392002673330015006596060027006746900015007017010023007168010027007391164-155220241227115430.0 a978-7-5403-8018-2dCNY68.00 a20241227d2025 em y0chiy50 ea1 agercgergchi aCNb420000 ay z 000cy ar1 a荷尔德林诗集b专著e德文f(德)荷尔德林著 a武汉c崇文书局d2025.03 a338页d19cm2 a西方人文经典影印 a荷尔德林去世后,一直被埋没,直到狄尔泰、海德格尔对其诗歌进行了阐释,名声大噪,与里尔克一起被视为歌德之后德国最伟大的两位诗人,其诗歌对海德格尔等20世纪的哲学家有深远的影响。本《荷尔德林诗集》取自德国最著名的文学出版社岛屿出版公司的《荷尔德林全集》第5—320页,全部诗歌被分为5类:1.韵律诗,2.无律诗,3.古体诗,4.长诗,5.年少时的诗作。本书还按诗歌名的首字母顺序制作了诗歌索引,极为方便查阅。 a散文爱好者0 a诗集y德国z近代j德文 aI516.24v5 0c(德)a荷尔德林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02 01363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13001001020015001131050018001281060006001462000045001522100038001972150016002353140307002513300429005583330015009876060025010026900015010277010027010427020013010698010027010821164-155320250217155302.0 a978-7-5594-9358-3dCNY69.80 a20250217d2025 em y0chiy50 ea1 achicger aCNb320000 ay z 000ay ar1 a小人物b专著f(德)汉斯·法拉达著g王辰译 a南京c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d2025.02 a133页d21cm a汉斯·法拉达(Hans Fallada,1893—1947),德国现实主义小说家,生于法官家庭。1912年,在兽医学校短期学习后,法拉达开始在德国流浪,先后做过工人、记账员、搬运工等,为文学创作积累了丰富的素材。王辰,1988年8月出生,籍贯内蒙古,汉族,毕业于德国维尔茨堡-施韦因富特大学,曾参与翻译系列电视节目《舌尖上的中国》等。 a这是一本现实主义小说,被译成二十多种文字,作者法拉达被称为“了不起的小人物作家”。书中描写了经济危机时期,一对勤劳朴实的小夫妻在逆境中奋力拼搏,以争取最基本的生活,保住做“正派人”的权利的故事,揭露了当时劳动者备受压力、失业率激增、民众生活滑坡的社会状况,塑造了一个现代德国文学中可爱的女性形象——妻子“小绵羊”。作者从自身经历出发,将当时社会民众的艰苦生活和不幸遭遇描绘得更加真实客观,展现了“小人物”对不公正命运的抗争。 a小说爱好者0 a长篇小说y德国z现代 aI516.45v5 1c(德)a法拉达b汉斯4著 0a王辰4译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154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18001001020015001181050018001331060006001512000056001572100028002132150016002412250021002573300518002783330013007966060031008096900015008407010030008558010027008851164-155620241227115058.0 a978-7-5403-8011-3dCNY48.00 a20241227d2025 em y0chiy50 ea1 agercgergchi aCNb420000 ay z 000yy ar1 a给青年诗人的十封信b专著e德文f(奥)里尔克(Rilke)著 a武汉c崇文书局d2025.03 a238页d19cm2 a西方人文经典影印 a《给青年诗人的十封信》是里尔克在其三十岁左右时写给青年诗人的十封信。虽是写给“青年诗人”,里尔克却不止于谈论创作和诗艺,他在信中谈及青年人内心面临的诸多疑惑和愁苦:诗和艺术、两性之爱、悲哀和怀疑、生活和职业的艰难,揭示了审美、信仰、寂寞、爱、悲哀等论题的深奥本质。《杜伊诺哀歌》于1912年动笔写,1922年完成,历时十年,这部作品以十首哀歌组成。《致俄耳甫斯的十四行诗》是里尔克向古希腊神话中的诗人原型俄耳甫斯致敬,也是里尔克整个末期作品的出发点。本次德文版影印的是德国最著名的文学出版机构岛屿(Insel)出版公司1962年版。 a大众读者0 a书信集y奥地利z近代j德文 aI521.64v5 0c(奥)a里尔克f(Rilke)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02 01094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8000271000041000651010013001061020015001191050018001341060006001522000059001582100030002172150016002473300461002633330015007246060025007396900015007647010031007797020015008108010027008251164-155920240722164916.0 a978-7-5749-0216-9b精装dCNY49.80 a20240722d2024 em y0chiy50 ea1 achicger aCNb440000 ay z 000ay ar1 a管教的甜蜜岁月b专著f(瑞士)芙洛儿·雅埃吉著g姚轶苒译 a广州c花城出版社d2024.08 a160页d19cm a长篇小说。《管教的甜蜜岁月》讲述了一群女寄宿生青春时期的故事。故事发生在瑞士阿彭策尔的一家女子寄宿学校里,在这里氛围像田园诗般宁静,但是森严的秩序又让学生们有所束缚。寄宿学校来的一个“新人”让这里发生了变化:她美丽、坚毅、完美,似乎她已经经历了一切。小说通过一个花季少女的讲述,打开了一扇通往一个介于诗意和束缚之间的世界的大门。该书的版权已经出售至韩国、丹麦、法国、德国、英国、美国、中国台湾等23个国家和地区,曾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作家约瑟夫·布罗茨基的推荐。 a小说爱好者0 a长篇小说y瑞士z现代 aI522.45v5 1c(瑞士)a雅埃吉b芙洛儿4著 0a姚轶苒4译 0aCNb丰涵文化c20240724 01407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13001011020015001141050018001291060006001472000055001532100034002082150016002423140320002583300451005783330013010296060025010426900015010677010031010827020013011138010027011261164-156520250115113106.0 a978-7-201-20941-8dCNY119.00 a20250115d2025 em y0chiy50 ea1 achicger aCNb120000 ay z 000yy ar1 a希腊神话故事b专著f(德)古斯塔夫·施瓦布著g丁伟译 a天津c天津人民出版社d2025.02 a468页d24cm a古斯塔夫·施瓦布(1792-1850),曾是席勒的老师,主要贡献在于发掘和整理古代文化遗产,曾出版《德国民间话本》,影响深远的就是这部《希腊神话故事》。丁伟,本科毕业于河北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辅修德语,硕士毕业于新疆大学德语专业,现为北京中昊翻译公司的专职翻译,译有《西方美术简史》《少女杜拉的故事》《孤独是人生常态》等。 a本书是经典作品。在施瓦布笔下,希腊神话与传说被梳理得脉络分明,描写得引人入胜,神和英雄的形象都有血有肉、栩栩如生;且故事更加完整,人物结局也都有了交代,如荷马在《伊利亚特》中是叙述到赫克托耳之死,施瓦布则一直写到特洛伊的陷落,这其中包括木马计、海伦的命运等。这些特点使得这部著作流传甚广,成为了解希腊神话与传说备受欢迎的读物。本书还精选数百张精美插图,既有古典油画、现代画作,还有各类摄影照片,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希腊神话故事,并提供更多相关知识。 a大众读者0 a神话x作品集x古希腊 aI545.73v5 1c(德)a施瓦布b古斯塔夫4著 0a丁伟4译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16 01157nam0 220028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5001472100034001922150016002263300407002423330025006496060029006746060025007036060029007286060025007576900015007826900015007977010013008127010015008258010027008401164-156820250219093824.0 a978-7-5630-6830-2dCNY68.00 a20250219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20000 ay z 000yy ar1 a英美文学翻译与批评b专著f刘晔,桂峰兰著 a南京c河海大学出版社d2025.02 a240页d23cm a本书旨在针对英美文学翻译与批评进行探讨,具体包括英美文学发展史、英美文学翻译、文学批评相关理论阐述、英美文学翻译理论阐述以及英美文学批评理论阐述。全书内容丰富翔实,条理清晰,通俗易懂,由浅入深,重点突出,理论联系实际,并适当引入实例加以说明,对广大英语爱好者以及相关工作人员具有很强的参考价值,有助于读者对英美文学的发展溯源有整体认知。同时也希望本书也能对热衷于文学翻译及文学批评的读者,提供一些参考。 a本书适用于文学研究者0 a英国文学x文学翻译x研究0 a文学翻译x研究y美国0 a英国文学x文学评论x研究0 a文学评论x研究y美国 aI561.06v5 aI712.06v5 0a刘晔4著 0a桂峰兰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899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3001472100038002002150016002383140437002543300825006913330035015166000048015516900016015997010015016158010027016301164-156920241231110028.0 a978-7-5598-7826-7dCNY88.00 a20241231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450000 ay z 000yy ar1 a媒介传播中的简·奥斯丁意义再生产b专著f张素玫著 a桂林c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d2024.12 a360页d23cm a张素玫,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文学博士,浙江传媒学院教授,英国剑桥大学访问学者,中外语言文化比较学会理事,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巴赫金研究分会理事。主持有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教育部基地重大项目子项目,参加多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的研究工作。出版有专著《巴赫金理论的中国本土化研究》,编著《外国诗歌鉴赏词典·近代卷》等,研究论文发表于《文艺理论研究》《国外文学》等核心期刊,并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等转载。 a本书是一部视角新颖的文学和媒介传播学交叉的著作。英国女作家简·奥斯丁的小说创作在两百余年的传播中意义不断增值扩大,不仅形成全球性的“简迷”大众文化,还生产出诸多的学术成果,其作品更是延伸发展为利润惊人的文化产业。“简·奥斯丁”这一名字如今已具有相当丰富的文化含义,而其作品意义还在持续扩张。这一被当下研究者惊呼为“奥斯丁神话”的现象,早已超越其小说创作的文本内涵,成为重要的文化传播现象。本书即以奥斯丁作品两百年来的传播历程为关注点,从媒介文化研究视角,探讨奥斯丁及其作品在传播中的意义再生产问题。本书将奥斯丁小说传播按照传播媒介的不同类型以及出现的历时顺序,依次分为印刷媒介、影像媒介、互联网媒介三种传播形式,逐层展开分析奥斯丁及其作品在这三种媒介空间中如何被再阐释、再创造,生成新的意义,以及在不同媒介空间里的意义再生产的不同,归结探讨奥斯丁作品传播至今不断增值的意义,论述媒介传播对于奥斯丁作品意义生成的重要作用。 a英国文学爱好者,英国文学研究者 0a奥斯丁c(Austen, Janef1775-1817)x小说研究 aI561.074v5 0a张素玫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02 01272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13001001020015001131050018001281060006001462000045001522100030001972150016002273000021002433140215002643300407004793330015008866060025009016900015009267010025009417020013009668010027009791164-157520250205114351.0 a978-7-5133-5824-8dCNY69.00 a20250205d2025 em y0chiy50 ea1 achiceng aCNb110000 ay z 000ay ar1 a幽灵街区b专著f(英)米克·赫伦著g郑雁译 a北京c新星出版社d2025.01 a360页d22cm a“流人”系列v04 a米克·赫伦,英国悬疑小说作家。他毕业于牛津大学最古老、最负盛名的贝利奥尔学院,获得英语学士学位。代表作为“流人”系列。该系列目前已出版八本,前四本已改编为APPLE TV剧集《流人》,由奥斯卡影帝加里·奥德曼领衔主演。 a《幽灵街区》为英国著名悬疑小说作家米克·赫伦的系列长篇小说“流人”系列的第四部作品。大卫·卡特怀特从情报部门退休二十年了,他仍然清楚所有秘密。在他暮年患上老年痴呆时,突然变成了袭击目标。“老家伙”想把他的外孙培养成英雄,而不是下等马。现在,瑞弗·卡特怀特并没有加入幽灵街的神话和传说中,而是成为杰克逊·兰姆在斯劳部门手下的绝望者团队的一员。但当他的外公受到生命威胁时,他决定抛弃一切,奋不顾身地保护他。 a小说爱好者0 a侦探小说y英国z现代 aI561.45v5 1c(英)a赫伦b米克4著 0a郑雁4译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06 01303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13001001020015001131050018001281060006001462000054001522100038002062150016002442250029002603060124002893300495004133330015009086060025009236900015009487010034009637020013009978010027010101164-157620241218110431.0 a978-7-5739-1064-6dCNY65.00 a20241218d2024 em y0chiy50 ea1 achiceng aCNb330000 ay z 000ay ar1 a异端之首b专著f(英)艾伦·邓布斯基-鲍登著g赵笛译 a杭州c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d2024.06 a364页d24cm2 a荷鲁斯之乱系列小说、读物 a本书英文版由Black Library于2016年出版 本书中文版由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于2024年出版 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可在授权下翻译与使用 a本书主要介绍了公元30世纪,人类重归大一统。人类帝国的超人统治者帝皇带着他的“儿子”——由基因工程制造的20位基因原体和他们麾下的星际战士军团发起统一银河的远征。庞大的军队以帝皇之名在无数的世界奋战。而帝皇的士兵中最伟大的是阿斯塔特修会——星际战士,经由生物工程改造的超级军士。他们的战友众多,包括星界军和不计其数的行星防卫军、时刻保持警惕的审判庭和机械修会的科技神甫,诸如此类,不胜枚举。但即便集合他们全体的力量,也不足以阻止那些迫在眉睫的威胁:外星异形、异端叛徒、变种人,甚至更恐怖的存在。 a小说爱好者0 a幻想小说y英国z现代 aI561.45v5 1c(英)a邓布斯基-鲍登b艾伦4著 0a赵笛4译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19 01194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13001001020015001131050018001281060006001462000043001522100038001952150016002333000014002493300555002633330015008186060025008336900015008587010027008737020013009008010027009131164-157720240726110145.0 a978-7-5739-1063-9dCNY60.00 a20240726d2024 em y0chiy50 ea1 achiceng aCNb330000 ay z 000ay ar1 a宿敌b专著f(英)丹·阿伯奈特著g赵笃译 a杭州c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d2024.06 a296页d26cm a战锤40000 a该书是一本英国科幻小说,属于我社引进的《战锤》系列小说中的一本,主要介绍了公元30世纪,人类重归大一统。人类帝国的超人统治者帝皇带着他的“儿子”——由基因工程制造的20位基因原体和他们麾下的星际战士军团发起统一银河的远征。庞大的军队以帝皇之名在无数的世界奋战。而帝皇的士兵中最伟大的是阿斯塔特修会——星际战士,经由生物工程改造的超级军士。他们的战友众多,包括星界军和不计其数的行星防卫军、时刻保持警惕的审判庭和机械修会的科技神甫,诸如此类,不胜枚举。但即便集合他们全体的力量,也不足以阻止那些迫在眉睫的威胁:外星异形、异端叛徒、变种人,甚至更恐怖的存在。 a小说爱好者0 a幻想小说y英国z现代 aI561.45v5 1c(英)a阿伯奈特b丹4著 0a赵笃4译 0aCNb丰涵文化c20240731 01150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13001001020015001131050018001281060006001462000049001522100038002012150016002393300529002553330015007846060025007996900015008247010027008397020015008668010027008811164-157920240725094724.0 a978-7-5739-1065-3dCNY60.00 a20240725d2024 em y0chiy50 ea1 achiceng aCNb330000 ay z 000ay ar1 a灵魂之战b专著f(英)乔什·雷诺兹著g丁家豪译 a杭州c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d2024.06 a320页d26cm a该书是一本英国科幻小说,属于我社引进的《战锤》系列小说中的一本,主要介绍了以下的故事。据说所有生灵终归不死之王。在沙许的阴影之地上,死神纳迦什将召唤他的亡灵军团来重申他的统治。他的恐怖进军起始于死亡界域上的一座艾吉尔要塞——名为“格林姆熔炉”的自由城。位于纳迦什和其战利品之间的则是防守森严的神锤圣砧军团,这是一支古老的雷铸神军军团,守护此城的指挥官乃是护堡领主及万坟的守护者,法鲁斯·塔姆。当生者与亡者在凡界厮杀时,天界与死亡的战争也随之展开,但即便是西格玛的神选也无法阻止亡灵们猛烈攻势。然逝者已去,固无人能毁已亡之物。 a小说爱好者0 a幻想小说y英国z现代 aI561.45v5 1c(英)a雷诺兹b乔什4著 0a丁家豪4译 0aCNb丰涵文化c20240731 01454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9000271000041000661010013001071020015001201050018001351060006001532000049001592100034002082150016002423140367002583300447006253330015010726060029010876900015011167010029011317020013011608010027011731164-158020241104162927.0 a978-7-213-11726-8b精装dCNY128.00 a20241104d2024 em y0chiy50 ea1 achiceng aCNb330000 ay z 000yy ar1 a猫与东京b专著f(英)尼克·布拉德利著g魏微译 a杭州c浙江人民出版社d2024.10 a489页d24cm a作者,尼克·布拉德利,英籍德裔,出生于德国,成长于英国巴斯。获得英国文学硕士学位后,取得“创意写作与评论写作”博士学位,专门研究日本文学中的“猫”意向。目前,尼克在剑桥大学教授创意写作硕士课程。译者,魏微,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文学学士和法学学士,广西大学文学硕士,中国翻译协会会员,精通英语、日语,现为自由译者,长期担任英国、美国、新加坡、比利时、德国商业机构翻译。 a本书是一部描写生命、责任和现代社会中人与人之间流失的爱的治愈作品。在东京,3000万居民每天都在擦肩而过,但他们真的看到彼此了吗?而与此同时,一只流浪的花斑猫却在很多人的生活中进进出出。全文由当代东京社会的一些边缘人物与猫发生的各种交集组成,如睡在胶囊旅馆里的流浪者、失去妻子的出租车司机、隐居都市的隐士、获得角斗冠军的壮汉……他们在这个城市里忍受着孤独、悲伤和不适应。但某一天,一只迷路的花斑猫将他们的生活串在一起,从此许多奇妙的故事就发生了。 a故事爱好者0 a故事x作品集y英国z现代 aI561.45v5 1c(英)a布拉德利b尼克4著 0a魏微4译 0aCNb丰涵文化c20241107 01046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13001001020015001131050018001281060006001462000055001522100034002072150016002413300421002573330015006786060025006936900015007187010029007337020015007628010027007771164-158220241018093412.0 a978-7-222-23090-3dCNY68.00 a20241018d2024 em y0chiy50 ea1 achiceng aCNb530000 ay z 000yy ar1 a所有你想要的b专著f(英)路易莎·萨乌马著g李云骞译 a昆明c云南人民出版社d2024.11 a360页d19cm a作者路易莎·萨乌马以丰富的想象力,生动的笔法,拟构了数量众多的作为一个具体的人所想要的生活的景象和画面,如每天超过十二个小时;开一些关于社交平台热门话题运营的战略会议;下班以后,点很贵的酒;第二天,在床上躺到下午,刷着一个个的社交平台,想象别人的好生活等。作者透过众多的意象,表达了人类皆有之的心理——想象和构建一种全新的生活,一种有目标有意义的生活。该选题文字流畅而又趣味,亦能启发人们对生活目标、人生意义的思考。 a小说爱好者0 a长篇小说y英国z现代 aI561.45v5 1c(英)a萨乌马b路易莎4著 0a李云骞4译 0aCNb丰涵文化c20241024 01893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8000271000041000651010013001061020015001191050018001341060006001522000066001582100042002242150016002663140197002823301025004793330015015046060025015196900015015447010040015597020013015998010027016121164-158320250121095401.0 a978-7-5327-9753-0b精装dCNY68.00 a20250121d2025 em y0chiy50 ea1 achiceng aCNb310000 ay z 000ay ar1 a伊莱克特拉b专著f(英)詹妮弗·赛因特(JenniferSaint)著g胡玥译 a上海c上海译文出版社有限公司d2025.03 a346页d21cm a詹妮弗·赛因特(Jennifer Saint),英国作家,曾担任中学英语教师,自幼酷爱希腊神话故事。其处女作《阿里阿德涅》一经出版即大受好评,被亚马逊列为编辑精选最佳文学小说。《伊莱克特拉》是她的第二部作品。 a本书是一部长篇小说。当斯巴达公主克吕泰墨斯特拉在王宫的大厅里,第一眼见到流亡至此的迈锡尼王子阿伽门农时,她立刻被这个隐忍、沉默、胸怀大志的青年打动了。她不会想到,许多年后,这个借助父王的军队杀回迈锡尼、夺取王位的青年,这个曾经与她耳鬓厮磨的男人——她的丈夫,会在统帅希腊大军远征特洛伊的前夕,为了求得让千帆舰队得以扬帆的东风,冷血地献祭了她的,也是他自己的亲生骨肉——他们的长女伊菲琴尼亚。就在那个血色的傍晚,克吕泰墨斯特拉发下一个毒誓:她要亲手让这个男人付出同等的代价。夜复一夜,王后望向地平线上的烽火台,祈祷着丈夫的平安归来。而在克吕泰墨斯特拉与阿伽门农的幼女伊莱克特拉心中,父亲却是全希腊最勇武、最英明、最强大的王者,统帅一支世所未见的大军,追寻定将流传千古的荣耀。总有一天,父亲会征服那座远方的坚城,凯旋归来,粉碎母亲和她那个卑鄙情夫的阴谋,让迈锡尼重归荣光。夜复一夜,女孩望向地平线上的烽火台,祈祷着父亲的平安归来。十年过去了。一个漆黑的夜晚,烽火台的火光终于亮起——特洛伊陷落了。母女俩的祈祷应验了。一场久违的团聚临近了。三个凡人,受困于各自的一方情感与欲望,看不清命运的经纬,为他们纺出了一卷怎样的图画…… a小说爱好者0 a长篇小说y英国z现代 aI561.45v5 0c(英)a赛因特c(Saint, Jennifer)4著 0a胡玥4译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23 01358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13001001020015001131050018001281060006001462000051001522100038002032150016002413140284002573300441005413330013009826060023009956900015010187010031010337020013010648010027010771164-158420241231095551.0 a978-7-5598-7610-2dCNY68.00 a20241231d2024 em y0chiy50 ea1 achiceng aCNb450000 ay z 000yy ar1 a岛屿之书b专著f(英)艾米·利普特罗特著g林濑译 a桂林c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d2024.12 a352页d19cm a艾米·利普特罗特(Amy Liptrot),英国作家,1986年出生于苏格兰奥克尼群岛上的一个农场,是《奥克尼报》《卫报》《观察家报》等多家媒体撰稿人,她的人生经历丰富,还是一名艺术模特、蹦床运动员。译者,林濑,原名宋书晔,毕业于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文学硕士,图书出版从业者,鸟类调查志愿者。 a本书是英国作家艾米·利普特罗特的个人回忆录,讲述了作家大学毕业后闯荡伦敦,在陷入人生的失意等困境后,三十岁回到家乡苏格兰的农场,在世界尽头寒冷美丽的奥克尼群岛,于自然中复原的个人历史。凌晨出门为皇家鸟类保护协会搜寻濒危鸟类,独自一人在人口稀少的孤岛上过冬,融入当地70人微型社会,追踪鲸与北极光,和海豹共泳……伴随着对过往人生的梳理和反思,她开始关注自己生活的岛屿和海洋、与自己相伴的野生动物,在大自然野性而宽广的怀抱中,找回纯净的自我。 a大众读者0 a回忆录y英国z现代 aI561.55v5 1c(英)a利普特罗特b艾米4著 0a林濑4译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02 01277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13001011020015001141050018001291060006001472000055001532100034002082150016002423300653002583330015009116060029009266900015009557010025009707020013009958010027010081164-158520250217112050.0 a978-7-5016-2252-8dCNY128.00 a20250217d2025 em y0chiy50 ea1 achiceng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名作家和他们的衣橱b专著f(英)特莉·纽曼著g林燕译 a北京c人民文学出版社d2025.02 a744页d26cm a50位举世闻名的作家,80张珍贵照片,英国时尚作家特莉·纽曼逐一打开作家们的神秘衣橱,捕捉文学与时尚交汇的惊喜瞬间。萨缪尔·贝克特最爱其乐牌(Clarks)袋鼠靴,两件套、衬衫式连衣裙搭配珍珠项链是西尔维娅·普拉斯对抗世界的盔甲,名模凯特·摩丝结婚时复刻了菲茨杰拉德夫妇的婚戒,时尚教主伊夫·圣罗兰从普鲁斯特身上汲取时尚灵感……作家们的衣橱彰显独特的个人风格,潜入他们的作品,并与时尚永恒交织。《名作家和他们的衣橱》不仅包括30篇文学与时尚的跨界侧写,配以80张珍贵照片、作家引言和作品选段、大量逸闻趣事和鲜为人知的事实,还特别探讨了作家的眼镜、西装、胡须、头发、帽子如何成就其经典公众形象,从而立体地呈现出50位独具一格的名作家,一展其人其作品永不褪色的时尚魅力。 a文学爱好者0 a随笔x作品集y英国z现代 aI561.65v5 1c(英)a纽曼b特莉4著 0a林燕4译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287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13001001020015001131050018001281060006001462000049001522100038002012150016002392250019002553300633002743330019009076060025009266900015009517010027009667020013009938010027010061164-160120240716084745.0 a978-7-5760-5142-1dCNY58.00 a20240716d2024 em y0chiy50 ea1 achicfre aCNb310000 ay z 000yy ar1 a兰波这小子b专著f(法)皮埃尔·米雄著g骜龙译 a上海c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d2024.01 a190页d24cm2 a传记式虚构系列 a兰波(1854—1891)是19世纪法国著名诗人,早期象征主义诗歌的代表人物,超现实主义诗歌的鼻祖。少年时代兰波便开始写诗并展现出惊人的才华,但他同时也放荡不羁,充满反叛精神,后来早早退出诗坛,英年早逝,成为诗坛稍纵即逝的神话。《兰波这小子》为纪念兰波百年忌辰的作品。全书共分七章,回顾了兰波童年时代父亲的离开和母亲的严苛,青年时代恩师伊藏巴尔的指点,与巴纳斯派诗人邦维尔的通信交流,以及如何逃离故乡,来到巴黎,结实魏尔伦和诗人热尔曼·努沃的经历。本书可以说是米雄为自己的精神导师兰波所写的传记。米雄用瑰丽的想象,用雄健、激昂、充满节奏、富有活力的文字展现了兰波的生平,但他关心的不是诗人的窘境,而是探察兰波是如何步入诗坛并成为天才诗人的。 a传记小说爱好者0 a传记小说y法国z现代 aI565.45v5 1c(法)a米雄b皮埃尔4著 0a骜龙4译 0aCNb丰涵文化c20240717 01296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13001001020015001131050018001281060006001462000029001522100030001812150016002113140281002273300447005083330015009556060025009706900015009957010017010108010027010271164-160220250109133339.0 a978-7-5488-6872-9dCNY49.00 a20250109d2024 em y0chiy50 ea1 achicfre aCNb370000 ay z 000ay ar1 a魂牵梦绕b专著f(法)璟著 a济南c济南出版社d2024.12 a272页d24cm a璟,Jing Wang,法籍华人,就读于法国巴黎新索邦大学及巴黎天主教高等院校法国语言与文化学院。曾在法国担任《Vogue》杂志的自由撰稿人。回国后,编写了两部芭蕾舞剧,即《马可·波罗—最后的使命》和《时尚传奇》,撰写了人物传记《皮尔·卡丹中国传奇》。《魂牵梦绕》是其创作的第一部长篇小说。 a这是一本关于友情、亲情、爱情以及梦想和选择的长篇小说。小说的女主人公孟露,是舞蹈学院的学生,在她18岁即将毕业考团的时候,遇见了一位风采绝伦的“神秘人”苏克。苏克给孟露提供了一份契约,保证可以让她进入国家剧院芭蕾舞团,并成为国际一线芭蕾明星,时间为20年。20年后,孟露需要履行契约。故事就此展开。38岁的孟露在契约的最后期限,是选择自己热爱的舞台,还是选择自己一直爱着的苏克·孟露面临着选择。小说文字平实,却蕴含着一个主旨——我们终其一生都在追梦。 a小说爱好者0 a长篇小说y法国z现代 aI565.45v5 0c(法)a璟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16 01238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13001001020015001131050018001281060006001462000055001522100030002072150016002373140152002533300451004053330015008566060025008716900015008967010031009117020015009428010027009571164-160320240810131554.0 a978-7-229-18892-4dCNY58.00 a20240810d2024 em y0chiy50 ea1 achicfre aCNb500000 ay z 000ay ar1 a谋杀金字塔b专著f(法)克里斯蒂安·雅克著g颜湘如译 a重庆c重庆出版社d2024.08 a390页d21cm a本书作者克里斯蒂安·雅克是法国当代著名的埃及学家和作家,索邦大学古埃及学博士,创作了50多部历史小说,作品总销量高达 2600多万册,被翻译成了32种语言。 a本书是以古埃及历史为背景的小说《埃及三部曲》中的第一部。本书以法老拉美西斯二世时期为背景,描述的是一个乡下小法官的故事。他接受任命前往三角洲地区的大城孟斐斯,却不料从此一步步走向一个欲将埃及推向险恶深渊的阴谋核心。由于不愿向强权低头,也不愿违背自己的理想,这名年轻的法官将卷入一场风暴之中,并在忠诚的友人与心爱的妻子——一名天赋异秉的医生——的支持下奋战不懈。通过这部小说,读者可以了解埃及司法的运作、法老的某些医疗秘密,以及埃及文化的多种风貌。 a小说爱好者0 a长篇小说y法国z现代 aI565.45v5 1c(法)a雅克b克里斯蒂安4著 0a颜湘如4译 0aCNb丰涵文化c20240814 01635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13001001020015001131050018001281060006001462000055001522100030002072150016002373140151002533300849004043330015012536060025012686900015012937010031013087020015013398010027013541164-160420240810131705.0 a978-7-229-18893-1dCNY58.00 a20240810d2024 em y0chiy50 ea1 achicfre aCNb500000 ay z 000ay ar1 a首相的正义b专著f(法)克里斯蒂安·雅克著g颜湘如译 a重庆c重庆出版社d2024.08 a358页d21cm a本书作者克里斯蒂安·雅克是法国当代著名的埃及学家和作家,索邦大学古埃及学博士,创作了50多部历史小说,作品总销量高达2600多万册,被翻译成了32种语言。 a对任何一个有尊严的灵魂体而言,遭受自己最亲密、最信任、最敬重的人的背叛,是世上最痛苦、伤心与愤慨的憾事,在情感与理智面临前所未有的冲击时,多少人能够接受与相信这样的现实?在《埃及三部曲》最后一部《首相的正义》里,案情随着帕札尔位尊大臣高位,情节也随之进入高潮,读者将亲眼目睹他一步一步向拉美西斯大帝身边的大官探查,可是就在破案的临界才发现方向错误,于是又得重新来过,当他已渐渐掌握线索时,却意外发现阴谋策划者竟然是之前怂恿他调查的人。最后,我们当然得以拨云见日,知晓谋杀案的主使者,可是事实的真相,就像刺眼的日光,叫人目眩,摸不着头绪。“谋杀”为了小我的利益,“追查”为了事实的真相,“牺牲”为了社会的正义,“正义”为了广大的福祉,然而事情总是纠葛着私人情感与社群利益,复杂而矛盾。作者一边挑弄着读者的阅读情绪,也一边玩味着悠悠历史与渺渺人生,你我除了感受到此番格外荡气回肠的故事兴味,也在作者的营造和引领下,不知不觉共同思考了人性的永恒教训。 a小说爱好者0 a长篇小说y法国z现代 aI565.45v5 1c(法)a雅克b克里斯蒂安4著 0a颜湘如4译 0aCNb丰涵文化c20240814 01181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18001001020015001181050018001331060006001512000088001572100028002452150016002732250021002893300454003103330013007646060037007776900015008147010028008297020043008578010027009001164-160520241227115405.0 a978-7-5403-8014-4dCNY68.00 a20241227d2025 em y0chiy50 ea1 afreaenggchi aCNb420000 ay z 000yy ar1 a西西弗神话b专著e法、英f(法)加缪(Camus)著g(美)贾斯汀·奥布莱恩(JustinO’Brien)译 a武汉c崇文书局d2025.03 a338页d19cm2 a西方人文经典影印 a《西西弗神话》是加缪的一部哲学散文集,包括《反与正》《婚礼集》《西西弗神话》《反抗者》。《西西弗神话》是加缪的代表作之一,对荒诞进行了透彻的考察与分析。《反与正》由五篇散文构成,记录了加缪对日常生活的敏锐观察、切身感受和哲理思考。《婚礼集》由四篇文章组成,记录了作者在阿尔及利亚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中所体味到的生活乐趣。《反抗者》中,加缪提出“我反抗故我在”的论断。本次影印法文版为法国Galimard出版公司1942年版,英文版为美国Vintage出版公司1962年版。 a大众读者0 a随笔x作品集y法国z现代j法、英 aI565.65v5 0c(法)a加缪f(Camus)4著 0c(美)a奥布莱恩c(O’Brien, Justin)4译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02 01490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13001001020015001131050018001281060006001462000053001522100030002052150016002353140152002513300705004033330015011086060025011236900015011487010031011637020015011948010027012091164-160620240810131735.0 a978-7-229-18891-7dCNY58.00 a20240810d2024 em y0chiy50 ea1 achicfre aCNb500000 ay z 000ay ar1 a沙漠法则b专著f(法)克里斯蒂安·雅克著g颜湘如译 a重庆c重庆出版社d2024.08 a389页d21cm a本书作者克里斯蒂安·雅克是法国当代著名的埃及学家和作家,索邦大学古埃及学博士,创作了50多部历史小说,作品总销量高达 2600多万册,被翻译成了32种语言。 a浩瀚沙漠的荒芜,可以让人类真正感受到远离人群后对空间、家园、时间的确切认识与体验。帕札尔法官越接近事实真相,危机似乎也越以猛兽般的凶残吞噬他,然而“正义”给予他勇气和动力,引领他继续前行。暗杀的阴谋是否因此被识破呢?奈菲莉是个沉稳、热情与执着的医生,为了拯救与帮助夫婿帕札尔,她发挥了关键性的影响力,成为种种谜团的剥开者,然而阴谋者的庞大势力与阴险计划正试图阻挠他们……故事通过帕札尔等人对谋杀案的追查,直接暴露出宫廷、政府内部和商场的明争暗斗,这些环环相扣的计划,隐藏着谋杀拉美西斯大帝的动机与目的。《沙漠法则》延续了《谋杀金字塔》的绝妙精彩笔法,因悬而未明的离奇谋杀案、步步惊险的权力陷阱、情爱纠葛的正义之旅、引人入胜的历史场景而令读者激动不己。作者给予我们的阅读经验正是“沙漠体验”的贵重回馈。 a小说爱好者0 a长篇小说y法国z现代 aI565.84v5 1c(法)a雅克b克里斯蒂安4著 0a颜湘如4译 0aCNb丰涵文化c20240814 01763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066001482100038002142150016002523140698002683300452009663330015014186060033014336900015014667010013014818010027014941164-161120241231103321.0 a978-7-5227-4651-7dCNY119.00 a20241230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zy ar1 a澳大利亚华人文学中的中国男性气质研究b专著e1978-2008f黄忠著 a北京c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d2024.09 a210页d24cm a黄忠,武汉大学澳大利亚研究中心主任、武汉大学外语学院党委委员、外语学院英语系书记/副主任、副教授。分别从四川大学、武汉大学和澳大利亚伍伦贡大学获得英语语言文学学士(1991年)、硕士(2002年)和博士学位(2012年)。2003年8月至2004年8月获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在加拿大布鲁克大学做访问学者。2012年9月至2014年11月在伍伦贡大学做荣誉研究员。研究领域包括流散华裔文学、澳大利亚文学和社会性别学。社会兼职包括澳大利亚亚裔文学研究会(AASRN)会员,澳大利亚亚太地区社会转型研究中心(CAPSTRANS)成员,澳大利亚伍伦贡大学男性与男性气概研究中心(CROMM)成员。学术期刊《澳大利亚文化研究》编委会成员。发表论文13篇,其中在知名文学期刊Journal of Postcolonial Writing,Antipodes和JASAL各发表一篇。主持国际合作项目2项,科研经费共42万元。 a本书研究的对象是1978年至2008年间澳大利亚华裔文学尤其小说中的中国男性形象,结合中西方性别理论特别是男性气质理论对这些男性形象的成因进行了透彻的分析,这些理论包括:R·W·Connell的“边缘男性气质”,雷金庆(KamLouie)的“文-武”架构和Anthony·S·Chen提出的“霸权交易”。本书分为7个部分:(1)引言;(2)理论、历史背景与澳华文学简介;(3)沮丧的男性知识分子;(4)成功的男人;(5)靠不住的男人-女性作家笔下的中国男性形象;(6)布莱恩·卡斯特罗的“中国佬”;(7)结论。 a文学爱好者0 a华人文学x文学研究y澳大利亚 aI611.06v5 0a黄忠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02 01392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1001472100034001982150016002323140235002483300563004833330015010466000031010616900016010927010015011088010027011231164-161620241219172116.0 a978-7-5687-1627-7dCNY70.00 a20241219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430000 ay z 000zy ar1 a鲍勃·迪伦文学创作艺术特色研究b专著f吴群涛著 a湘潭c湘潭大学出版社d2024.12 a382页d24cm a吴群涛,女,湖北武汉人,武汉大学文学博士,湘潭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教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从事中国哲学与文化、思想史与文明进程、英美文学史与作品赏析、区域与国别研究等本科生及研究生课程的教学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现当代英美文学与文化。 a鲍勃·迪伦(BobDylan,1941—)是享有盛名的跨界艺术家,2016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从1962年发行第一张专辑至今,迪伦已有千余首歌曲和多部实验文类作品问世,他坚持在创作中呈现人类的普遍认知经验,特别是对底层民众的苦难生活进行诗性表达,对当代流行文化影响深远。本书从其横跨六十年的创作中选取代表性作品,包括《随风飘荡》《狼蛛》《编年史》《现代歌曲的哲学》等共计九种,涵盖其艺术创作的主要体裁歌诗、实验小说、自传体回忆录、音乐评论等,通过文本细读,运用历史溯源法、文献分析法、比较研究法等探析其经典作品的创作手法和主题蕴含,力求全面剖析文学与文化视域中的鲍勃·迪伦艺术。 a文学爱好者 0a鲍勃·迪伦x文学创作x研究 aI712.065v5 0a吴群涛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26 01361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5001472100038001922150016002303140332002463300445005783330015010236000023010386900016010617010015010778010027010921164-161720240826141754.0 a978-7-5227-4073-7dCNY89.00 a20240826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gy ar1 a布罗茨基诗歌意象隐喻研究b专著f杨晓笛著 a北京c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d2024.08 a417页d24cm a杨晓笛,女,1984年生,文学博士,太原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本科与硕士阶段就读于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俄语系,2013年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俄语学院(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俄罗斯文学与比较文学。毕业至今就职于太原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主要研究方向为俄罗斯文学及比较文学。已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其中多篇发表于CSSCI来源期刊。 a约瑟夫·亚历山德罗维奇·布罗茨基(1940—1996)系俄裔美籍诗人,1987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在俄罗斯当代文学进程中,布罗茨基的诗歌创作以其神秘的内容和深邃的主旨而占有重要地位。他的诗歌多以哲理思辨见长,以隐喻的思维方式阐释生命存在的本质,并持之以恒地关注时间对人的影响。本书借助隐喻理论中的隐喻思维,对贯穿布罗茨基诗歌创作始终的古希腊罗马意象、圣经意象和花园意象的隐喻主旨进行研究,并试图以这一隐喻主旨来解答诗人提出的创作命题——时间对人的影响。 a诗歌爱好者 0a布罗茨基x诗歌研究 aI712.072v5 0a杨晓笛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0829 01541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3001472100034001902150016002243300969002403330017012096000027012266900016012537010015012698010027012841164-161820250212114057.0 a978-7-305-25616-5dCNY85.00 a20250212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20000 ay z 000yy ar1 a跨越时空的科伦·麦凯恩b专著f冯丽霞著 a南京c南京大学出版社d2024.02 a408页d26cm a科伦·麦凯恩是当代英语文坛迅速崛起的爱尔兰裔美国作家,其创作题材庞杂、形式奇崛。目前,国内外学者已注意到麦凯恩小说中的“阈限”现象,但尚未深入挖掘该主题,也并未在跨越本质边界、颠覆主流叙事、关注流动身份、研究混杂文化等方面观照其阈限性,而这些方面都包含在麦凯恩小说的主题思想中,内蕴阈限性,并有可能为麦凯恩的小说研究构建起完整的认识框架。从某种程度上讲,人类学家阿诺尔德·范热内普和维克多·特纳的阈限概念与麦凯恩对边缘群体的关注及其对讲故事艺术的探索产生共鸣,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阈限”即“过渡仪式”中跨越界限、“居间”的状态,可以用来观照麦凯恩小说中未成年人、迁居群体的生命体验以及民族国家的转型过程;其次,拒斥那些与“占有地位”和“扮演角色”联系在一起的陈词滥调,挖掘社会阈限、边缘、底层处人类潜能的交融艺术与麦凯恩对边缘群体的再现具有相似的社会功效。再者,不断求新求变却充满虚无恐惧的永久阈限性的现代社会与麦凯恩对美国社会的描述不谋而合。因此,范热内普“过渡仪式”的概念和特纳对阈限性、交融艺术、现代性的洞察可以为阐释麦凯恩小说提供新的理论视角。 a小说研究人员 0a科伦·麦凯恩x小说研究 aI712.074v5 0a冯丽霞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13 01949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7001472100030002042150016002343140175002503301137004253330017015625170027015796060031016066900016016377010015016538010027016681164-161920240816134025.0 a978-7-5225-3252-3dCNY88.00 a20240816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克苏鲁编年史b专著e从宇宙诞生到地球的纷争f钱丢丢著 a北京c九州出版社d2024.09 a313页d24cm a钱丢丢,文化科普自媒体“钱丢丢”的创办人。他专注于整理、编撰各文明神话,以有意思、有逻辑、有态度的方式进行人文科普工作。已出版作品,《北欧神话,诸神的命运、毁灭与重生》。 a克苏鲁神话是以洛夫克拉夫特起始,由众多作者参与编辑创作的一个现代小说体系,小说世界以现代科学和对宇宙的认知为基底,创造了一个黑暗、无序、昏乱且不可名状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人类不过是弱小的蠕虫,真正强大的是外神、旧日支配者、古神这些存在于黑暗宇宙中的强大怪物。这种新奇的观念,冲击了现代人认为自己是宇宙中独一智慧种族的观念,也冲击了人类高高在上的心态,因此引来众多阅读者的认同。然而,克苏鲁神话作者的叙述通常晦涩难懂,故事或情节单一,或内容短小,以至于读者们很难理清这些故事的内在逻辑并抓住其中有趣、有料的部分。本书作者钱丢丢以”克苏鲁神话”的设定为主,辅以跑团规则、克苏鲁公社设定补充,编撰出了一个有着单一时间线和清晰逻辑的克苏鲁故事,以二次创作的方式,将克苏鲁世界中的故事串联起来。全书涵盖四大部分内容,克苏鲁神话的起源与变形、创世篇、地球篇、档案篇。克苏鲁神话的起源与变形是对克苏鲁作一个背景引入。创世篇追溯过去,从宇宙的创造到地球上的旧日支配与人类开始互动。地球篇先以旧日支配者格拉基为线索,塞文河谷为场地,探索地球这个星球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旧日支配者,以及人类文明中为什么会出现《死灵之书》这种记载不可名状事物的书籍;后讲述克苏鲁众神、眷属生物、文明种族与人类之间的纠葛,揭秘笼罩地球的可怕阴谋。档案篇则详细介绍了各个神祇。 a文学研究人员1 a从宇宙诞生到地球的纷争0 a神话x文学研究y美国z现代 aI712.077v5 0a钱丢丢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0822 01791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13001011020015001141050018001291060006001472000075001532100034002282150016002623140323002783300783006013330015013846060021013996900015014207010029014357020015014647020019014798010027014981164-162020250217154609.0 a978-7-02-019122-2dCNY140.00 a20250217d2025 em y0chiy50 ea1 achiceng aCNb110000 ay z 000gy ar1 a草叶集b专著e图文版f(美)沃尔特·惠特曼著g楚图南,李印白译g李印白摄 a北京c人民文学出版社d2025.01 a271页d21cm a沃尔特·惠特曼(1819-1892),出生于纽约州长岛,美国著名诗人、人文主义者,创造了诗歌的自由体,被称为“美国现代诗歌之父”。其代表作品是诗集《草叶集》,他将生活之景、之物、之人展现于读者眼前,赋予无限的想象,节奏奔放自如;他歌颂自由,呼吁民主,不拘于世俗规矩的束缚,大胆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对一代又一代读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a《草叶集》是美国诗人沃尔特·惠特曼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本书收录了三百余首诗歌,内容包罗万象,涉及日常生活、人类平等、美国历史、社会现状及未来构想等方方面面,文字深邃,笔触尖锐,充满浪漫主义色彩和人道关怀精神,已成为文学历史上不朽的名篇。本书系我社专有版权,由楚图南先生的经典译文与李印白新译两部分构成,新译者对惠特曼作品有深入了解,能在延续楚译风格与情感的同时,使行文更加符合当下读者阅读习惯与审美追求;此次出版时,楚图南先生后人也对旧译进行了修订,并增加了楚先生为初次发表的《草叶集》撰写的译后记、年表等资料,撰写了新的导读,系统展现了《草叶集》汉译与读者接受的历史,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同时,增加了80幅与诗人及作品有关的摄影作品,图片质量高、风格强烈,极大增强了可读性,也便于读者了解惠特曼及当时的社会。本书在尊重经典的同时力求创新,以更为普及、年轻、活泼的面貌亲近当代读者。 a诗歌爱好者0 a诗集y美国z近代 aI712.24v5 0c(美)a沃尔特·惠特曼4著 0a楚图南4译 0a李印白4译4摄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068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13001001020015001131050018001281060006001462000061001522100034002132150016002473300433002633330015006966060025007116900015007367010035007517020013007868010027007991164-162120250218141929.0 a978-7-5146-2149-5dCNY49.80 a20250218d2025 em y0chiy50 ea1 achiceng aCNb110000 ay z 000ay ar1 a小妇人b专著e珍藏版f(美)露易莎·梅·奥尔科特著g李佳译 a北京c中国画报出版社d2025.02 a236页d26cm a《小妇人》这部小说带有自传性质,描写了南北战争时的一个美国家庭,当时,父亲常年随军在外,四姐妹与母亲生活在小城镇。四姐妹的性格是既有共性又有个性的。共性是她们都生活于一个和谐的家庭,互助自强,个性是大姐梅格是贤妻良母型,二姐乔也就是本书主角,独立自尊。本书作者粗放的性格和想当作家的梦想,在乔的身上得到充分的体现。三妹贝思性格内向,少年夭折。四妹艾米是淑女型,对绘画雕塑有审美能力。本书带有自传性质,生动描绘了四姐妹的成长故事。 a小说爱好者0 a长篇小说y美国z近代 aI712.44v5 1c(美)a奥尔科特b露易莎·梅4著 0a李佳4译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580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9000271000041000661010013001071020015001201050018001351060006001532000043001592100034002022150016002362250023002523140490002753300425007653330015011906060033012056900015012387010021012537020013012748010027012871164-162220250219154159.0 a978-7-02-019133-8b精装dCNY156.00 a20250219d2025 em y0chiy50 ea1 achiceng aCNb110000 ay z 000ay ar1 a今天礼拜五b专著f(美)海明威著g张坤译 a北京c人民文学出版社d2025.01 a302页d21cm2 a海明威短篇小说全集 a欧内斯特·米勒·海明威(1899-1961),美国作家、记者,被认为是20世纪最著名的小说家之一。海明威的一生之中曾荣获不少奖项,以《老人与海》一书获得普利策奖和诺贝尔文学奖。2001年,《太阳照样升起》《永别了,武器》两部作品被美国现代图书馆列入“20世纪中的100部最佳英文小说”中。译者张坤,英语文学翻译家,主要译作有谭恩美《接骨师之女》、尼克·霍恩比《自杀俱乐部》、斯蒂芬·金《写作这回事》等;冯涛,英语文学翻译家,译有奥斯丁、萨基、E.M.福斯特、毛姆、海明威等著名作家代表作品三十余种,五百余万字。 a令海明威最早成名并且经久不衰的是他的短篇小说:陈述句为主,精准的描写,简短的对白,“电报体”、“冰山理论”,言有尽而意无穷,对国际文坛和后辈作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文版《海明威短篇小说全集》依据最权威的“斯克里布纳”版并参照“人人文库版”综合译出,收录海明威一生创作的所有短篇小说,与上海译文出版社版“全集”相比,共多出四篇,即“少作”中的三篇和《纽约客》首发的一篇,应是迄今为止收录最全的中文版《海明威短篇小说全集》。 a小说爱好者0 a短篇小说x小说集y美国z现代 aI712.45v5 0c(美)a海明威4著 0a张坤4译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432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13001001020015001131050018001281060006001462000057001522100034002092150016002432250015002593140273002743300497005473330015010446060025010596900015010847010027010997020013011268010027011391164-162320250217154119.0 a978-7-02-019155-0dCNY49.00 a20250217d2025 em y0chiy50 ea1 achiceng aCNb110000 ay z 000ay ar1 a我们一直住在城堡里b专著f(美)雪莉·杰克逊著g徐成译 a北京c人民文学出版社d2025.01 a264页d21cm2 a记忆的角落 a雪莉·杰克逊,美国女作家,二战后美国最受欢迎的哥特小说作家之一,其短篇作品曾获得欧·亨利短篇小说奖和爱伦·坡最佳短篇小说奖,并多次入选年度“最佳美国短篇小说”。2007年,以其名字命名的“雪莉·杰克逊奖”正式设立,该奖每年评选一次,用以表彰心理悬疑、奇幻文学中的优秀作品。 a这是一部长篇小说,故事开始时,叙述者玛丽·布莱克伍德和自己的姐姐、叔叔共同生活在一座深宅大院中。时间回溯到六年前,玛丽的父母、弟弟和婶婶在一次晚餐后中毒去世,真凶一直未能落网,幸免于难的叔侄女三人受到附近居民的怀疑与排斥,三人被迫深居简出,仅通过玛丽与外界保持最低限度的联系。此时,玛丽的远房堂哥查尔斯突然来访,布莱克伍德家的家族秘密即将揭开……这部小说是雪莉·杰克逊的长篇小说代表作,由本小说改编的同名电影曾于2018年上映。译文系独家授权,非公版。小开本平装装帧搭配轻型纸,适合随身携带翻阅。 a小说爱好者0 a长篇小说y美国z现代 aI712.45v5 1c(美)a杰克逊b雪莉4著 0a徐成4译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614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13001011020015001141050018001291060006001472000065001532100038002182150014002563140429002703300521006993330015012206060025012356900015012607010043012757020015013188010027013331164-162520250217143408.0 a978-7-5594-9359-0dCNY148.00 a20250217d2025 em y0chiy50 ea1 achiceng aCNb320000 ay z 000ay ar1 a飘b专著f(美)玛格丽特·米切尔(MargaretMitchell)著g邓若虚译 a南京c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d2025.06 a2册d21cm a玛格丽特·米切尔Margaret Mitchell,1900—1949,女,国籍美国,美国现代著名女作家。1937年因长篇小说《飘》获得普利策奖。1939年获纽约南方协会金质奖章。1949年8月16日,她在车祸中罹难。她短暂的一生并未留下太多的作品,但只一部《飘》足以奠定她在世界文学史中不可动摇的地位。邓若虚(1988—),女,籍贯广东,国籍中国,曾获第五届“新概念”作文大赛二等奖等多个文学奖项,在《青年作家》《萌芽》等杂志上发表作品。有翻译作品《了不起的盖茨比》。 a本选题是一部引进自美国的长篇小说。讲述的是美国南北战争期间,生活在南方的少女斯嘉丽爱上了英俊的小伙子艾希礼,但艾希礼选择了善良的媚兰。妒火中烧的斯嘉丽一气之下嫁给了媚兰的弟弟查尔斯。很快,战争夺去了查尔斯的生命,斯佳丽成了寡妇。为了撑起家业,斯佳丽又结了两次婚,却没有一次是出于真心。当她发现今生真正的至爱时,爱又离她而去……整部小说以主人公斯嘉丽的爱情纠葛和生活遭遇为主线,着重描写了留在后方的妇女饱受战乱之苦的体验和感受,生动再现了美国内战时期南方动乱的社会现实,具有浓厚的史诗风格,堪称“献给南方的一曲挽歌”。 a小说爱好者0 a长篇小说y美国z现代 aI712.45v5 0c(美)a米切尔c(Mitchell, Margaret)4著 0a邓若虚4译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896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13001001020016001131050018001291060006001472000059001532100036002122150016002483140473002643300771007373330015015086060025015236900015015487010037015637020015016008010027016151164-162620241030101540.0 a978-7-5596-7948-2dCNY56.00 a20241030d2024 em y0chiy50 ea1 achiceng aCNb110000z ay z 000zy ar1 a假扮名媛b专著f(美)瑞秋·德洛奇·威廉姆斯著g李思璟译 a北京c北京联合出版公司d2024.11 a335页d21cm a瑞秋·德洛奇·威廉姆斯(Rachel DeLoache Williams),出生于美国田纳西州,曾在于纽约《名利场》杂志社(Vanity Fair)任职,与世界级摄影师合作,参与好莱坞与“新权势名人峰会”(New Establishment)等盛会。在此期间,瑞秋除了一窥曼哈顿生活,还结识了自称继承了千万美元的富家女安娜,两人成为密友。通过瑞秋在《名利场》的人脉,安娜也结识了更多名流。一次豪华旅行后,瑞秋逐步发现安娜的谎言并报警将其抓获。她将这段自身经历写成《假扮名媛》受到到广大好评与回响,获选《时代杂志》年度百大好书。 a本书是轰动西方世界的伪名媛安娜事件的调查记录。25岁的安娜自称是德国富家女,有6000万欧元的信托基金,来到纽约是为了创立价值4000万美元的艺术基金会。她一身名牌,长住五星级酒店,吃米其林餐厅,搭私人包机,周旋在政商名流之间。然而,表面光鲜的她竟然身无分文。瑞秋曾是安娜的好友,也是受害者。身为《名利场》编辑的她与安娜相识并成为好友。在见证安娜名媛派头的过程中,瑞秋不得不替安娜支付账单并欠下巨额债务……在这个真实故事中,我们将看到伪名媛的日常生活、价值观、诈欺手法,以及让其一路“畅行无阻”的个性。我们会发现,伪名媛和骗子的共同点一致,那就是利用了人性对美好事物的想象力和对权势的敬畏感。安娜如何利用拜金心理和圈层打造出名媛神话?如何混迹上流社会差点实现自己的所谓梦想?本书通过安娜事件,看到当今美国的社会面貌,揭开曼哈顿上流社会的迷人表象,窥见人性和资本世界的隐秘真相。 a文学爱好者0 a纪实文学y美国z现代 aI712.55v5 1c(美)a威廉姆斯b瑞秋·德洛奇4著 0a李思璟4译 0aCNb丰涵文化c20241107 01390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13001001020015001131050018001281060006001462000067001522100044002192150015002633140202002783300505004803330015009855170015010006060025010156900015010407010027010557020015010828010027010971164-164220250218135745.0 a978-7-5217-5093-5dCNY69.00 a20250218d2025 em y0chiy50 ea1 achiceng aCNb110000 ay z 000zy ar1 a羽蛇与苍宇之心b专著e墨西哥神话f(美)大卫·鲍尔斯著g张礼骏译 a北京c中信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d2025.03 a95页d21cm a大卫·柏尔斯(David Bowles)为得克萨斯州大河谷大学文学与文化研究学系的教授。家庭种族背景多元,从小在美国与墨西哥交织的文化中长大,听家中的说故事大师—祖母Marie Garza说南道北,听了各式各样的民间传说。 a《羽蛇与苍宇之心:墨西哥神话》是一本墨西哥神话集。时间跨度从墨西哥太初创世的传说:二元神奥梅德奥特把世界“梦”了出来,到西班牙殖民者占领墨西哥后德诺奇蒂特兰城的衰亡。作者以时间为轴,把零散的神话和传说缝合在一起,编织成一系列迷人、完整的叙事。二元神、羽蛇、苍宇之心等众神创立世界、建立世界秩序;神与半神、英雄双胞胎、怪兽、精灵、云蛇等神奇物种的传奇史诗;欧洲人入侵墨西哥、推翻各部落君主统治、屠杀墨西哥原住民的真实故事……这是一部交织着创造、毁坏、死亡和复兴的墨西哥民族史诗,也是人类不屈力量的缩影。 a文学爱好者1 a墨西哥神话0 a神话x作品集y墨西哥 aI731.73v5 1c(美)a鲍尔斯b大卫4著 0a张礼骏4译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382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13001001020015001131050018001281060006001462000067001522100038002192150016002573140297002733300437005703330021010076060019010286900010010477010029010577020015010868010027011011164-164320250218090623.0 a978-7-5591-4029-6dCNY89.80 a20250217d2025 em y0chiy50 ea1 achiceng aCNb210000 ay z 000yy ar1 a艺术文化课堂b专著e艺术的构图f(美)金柏莉·亚当斯著g孙福广译 a沈阳c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d2025.06 a128页d21cm a(美)金伯莉·亚当斯自小学习绘画艺术,她的画代表了她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勇于冒险的精神。她是华盛顿柯克兰帕克利艺术画廊的董事会成员,并在画廊教授绘画艺术。孙福广,沈阳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副教授,美国FHSU访问学者,完成省部级项目3项,发表北大核心期刊论文2篇,译有《配色口袋书·和谐配色1500例》等书。 a构图是指艺术作品中元素的位置。艺术家遵循一定的规则来唤起情感,并在艺术品中描绘一个故事,这便是构图的作用。在这本书中,作者亚当斯自小学习绘画艺术,有着丰富的绘画经验和艺术底蕴。她在这本书中介绍了艺术家需要了解的构图知识,设计的原则,对风景、肖像、静物、花卉等不同主题的构图设计以及根据照片进行艺术创作的方法,教你创作引人注目的艺术作品。书中还包含使用丙烯,油画颜料和和水彩颜料进行创作的过程,使读者从理论到实践快速理解掌握构图设计。 a艺术理论研究人员0 a艺术理论x研究 aJ0v5 1c(美)a亚当斯b金柏莉4著 0a孙福广4译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124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39001472100044001862150016002303140097002463300419003433330021007626060025007836900011008086900011008197010013008308010027008431164-164420240809172823.0 a978-7-5731-5514-6dCNY88.00 a20240809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220000 ay z 000yy ar1 a中华艺术修养入门研究b专著f樊洁著 a长春c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d2024.10 a240页d19cm a樊洁,现为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讲师,青年指挥,浙江省合唱协会常务理事,宁波市合唱协会副主席。 a全书从艺术大视角出发,对公共艺术的基本内涵做了详细论述,引导读者对艺术这一学科有基础的了解与认识。作者从艺术包含的诸多门类中分别选取声乐艺术、器乐艺术、舞蹈艺术、戏剧艺术、服饰艺术,以及建筑艺术等几大方面结合实例进行了具体的介绍,向读者展示了中华艺术的多样性,以期读者能够对这些艺术门类的基本知识与理论有更为清晰的认识,能够在阅读和学习本书的过程中汲取艺术的营养,从而达到进一步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与艺术修养的目的。 a艺术修养研究人员0 a艺术修养x研究y中国 aJ03v5 aJ12v5 0a樊洁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0814 01235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5001472100034001922150016002263000021002423300575002633330009008386060035008476900011008827010015008937010017009087010017009258010027009421164-164520240902164145.0 a978-7-5183-6938-6dCNY49.00 a20240902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艺术鉴赏b专著f黄晶,谭晓芳,曹海浪主编 a北京c石油工业出版社d2024.09 a220页d26cm a高职高专规划教材 a全书共分为七个项目,内容包括,大美的传承,美育与艺术;社会的映像,文学艺术;动人的旋律,音乐艺术;五彩的神韵,绘画艺术;线条的气韵,书法艺术;人生的映像,舞蹈艺术;银屏的天地,影视艺术。通过本教材的学习,学生不仅能够培养基本的审美能力,而且可以形成正确的审美观,产生积极的生活情趣和审美追求,从而使人格不断完善。本教材以提高高校非艺术类专业学生的人文、艺术审美和素养为立足点,按模块化编写模式,从音乐、美术、影视、舞蹈等方面,对多门艺术的基本规律与特性进行了详细介绍。通过本教材的学习,学生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艺术,而且可以进一步提高审美素养,进而发现美、实践美、创造美。 a高职0 a艺术x鉴赏x高等职业教育j教材 aJ05v5 0a黄晶4主编 0a谭晓芳4主编 0a曹海浪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0905 01469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051001482100038001992150016002373140435002533300409006883330019010976060027011166900013011436900017011567010015011738010027011881164-164620241217162537.0 a978-7-5227-4494-0dCNY138.00 a20241213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艺术理论与艺术史学刊h第十三辑b专著f周宪主编 a北京c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d2024.06 a282页d24cm a周宪,男,1954年生于江苏南京。先后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文学学士,1982),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专业(哲学硕士,1985),南京大学中文戏剧学专业(文学博士,1998)。现任南京大学艺术研究院教授、院长、博士生导师,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级研究院院长;国家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教育部中文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中华美学学会副会长,江苏省美学学会会长,江苏省比较文学学会会长;江苏省政协委员。 a本书为南京大学艺术学院主办的艺术学学术集刊,每年两辑,刊发艺术学专业的原发学术论文。本书旨在以艺术学理论一级学科为基础,聚焦于当前艺术理论以及艺术史、艺术批评研究中的前沿问题,一方面重点刊发国内学界具有自觉本土问题意识的、未公开发表过的优秀研究成果,另一方面有针对性地推介西方学界具有前瞻性和启示性的重要理论文献。其最终目标在于搭建一个具有前瞻视野的学术交流平台,进一步推动国内艺术学理论学科的健康发展。 a艺术理论爱好者0 a艺术理论x艺术史j丛刊 aJ0-55v5 aJ110.9-55v5 0a周宪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19 01659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045001482100042001932150016002353140513002513300501007643330061012655170013013266060015013396900011013547010013013658010027013781164-164720241105151216.0 a978-7-5229-2228-7dCNY128.00 a20241105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观察·思维·创意b专著e设计观察f吴聪著 a北京c中国纺织出版社有限公司d2024.10 a180页d24cm a吴聪,女,教授,硕士生导师;2005年毕业于香港理工大学纺织与制衣学系,获硕士学位;2006年作为共青团中央援助非洲埃塞俄比亚青年志愿者支教一年;2014年获国家留基委资助赴英国考文垂大学访学一年;2019年赴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访学,同年获教育部中西部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国内访问项目资助赴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访学。现工作于中原工学院服装学院,从事纺织品设计教学工作,研究方向为纺织与服装设计理论与文化、设计教育,主持教育部人文科学规划项目、省哲社、省高校哲社重大项目等,参与多项科研项目;发表学术论文、作品三十余篇。 a本书发轫于设计认知,藉此系统地探讨经由设计观察建构设计师式认知框架,迭代其思维水平与创意能力的认知方法论。本书首先从认知与观察出发界定设计观察的观念、定义、重要性,而后指出观察涵盖物质、精神和数字世界虚实相生之界,进而从观察对象的外在表征、内在逻辑及外在关系强调观察要点,言明运用联想、想象、跨界等思维解码信息;继而从空间、时间、感知觉的维度着力探讨观察之道。最后从经验习得、思维构建、创意探索推动设计观察认知演进,指出设计观察无处不在。本书可作为设计从业者与爱好者拓展思维、提升创意的参考读物。 a本书可作为设计从业者与爱好者拓展思维、提升创意的参考读物1 a设计观察0 a艺术x设计 aJ06v5 0a吴聪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107 01279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37001472100036001842150016002203140115002363300591003513330021009426060021009636900011009847010015009958010027010101164-164820240726085512.0 a978-7-5184-5054-1dCNY58.00 a20240726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设计构成思维实训b专著f张波主编 a北京c中国轻工业出版社d2024.09 a219页d26cm a张波,女,52岁,教授,现就职于黑龙江建筑职业技术学院,从事家具设计与制造专业课程教学、研究多年,编写多部教材。 a本书融二维设计、三维设计、色彩设计于一体,主要解决学生在平面、色彩、立体等领域所涉及的有关创意性思维、设计方法及审美等方面的基础问题。教材中课题训练内容采用任务驱动、项目教学法。将学生带进具体的工作情境,使学生经历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让学生对造型、色彩、材料、工艺等获得丰富的个人体验,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分析、总结、归纳事物的能力,进而将感受变为理性知识,使学生对成果形成的过程有亲身的经历与总结。本教材分为三个学习单元,每个学习单元中有5至9个课题训练任务,其中每个课题任务都是以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和学生必须要具备的能力为依据而设置的;同时在最后设有几个针对不同专业可任选的综合应用课题。 a艺术设计专业学生0 a艺术构成x设计学 aJ06v5 0a张波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0731 01371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33001472100034001802150016002142250041002303300633002713330121009046060047010256900015010727010015010878010027011021164-164920241126161009.0 a978-7-301-35754-5dCNY69.00 a20241126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色彩·数字化b专著f郭锦涌著 a北京c北京大学出版社d2024.10 a172页d19cm2 a21世纪全国高等院校艺术与设计系列丛书 a本书是基于中国美术学院多年的色彩研究资源积淀及多年本、硕、博一体化的色彩设计专业教学经验,面向设计艺术学科各专业教学而编写的教材;立足于色彩学厚重的学脉根基,并且从当代设计艺术应用与未来设计艺术学科发展的视角出发,对广博的色彩学知识进行提炼;特别是结合设计艺术各专业教学中的色彩专业能力培养的共性问题,打造从色彩基础核心知识学习到色彩实验上手实践能力的训练,再到结合各专业展开色彩主题内容创作的系统训练模式,形成了色彩知识输入与专业创作输出的教学闭环。本书具体内容涉及色彩学的核心基础知识、色彩数字化的色调搭配方法、跨媒介的色彩数字化转译与复现技术训练,以及如何通过数字化技术在色彩设计视角下展开信息可视化的专业设计与艺术创作。 a本书既可作为高等院校色彩设计专业课程训练与色彩创作技能培养的适用型设计基础教材,也可作为相关领域从业者的参考阅读资料0 a数字技术x应用x色彩x设计x高等学校j教材 aJ063-39v5 0a郭锦涌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128 02459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3001472050008001902100034001982150016002323000031002483141132002793300654014113330013020656060059020786900014021377010015021518010027021661164-165020250124133441.0 a978-7-302-68134-2dCNY49.80 a20250124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数字媒体设计b专著e微课版f丁茜等编著 a2版 a北京c清华大学出版社d2025.01 a246页d26cm a高等院校计算机教育系列教材 a丁茜,沈阳师范大学副教授,女,51岁,长期从事计算机基础教育的研究与教学工作,主要研究方向,计算机基础教育、数字媒体设计、数据分析与可视化,主讲的《数字媒体设计》课程2022年被评为辽宁省一流本科课程。主编或参编多部教材,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获国家级二、三等奖。周颖,沈阳师范大学讲师,沈阳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技术专业工程硕士,女,45岁,主要研究方向,计算机公共课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先后主讲了《高级语言程序设计VFP》等多门本科生课程。近年来主编或参编了《Access数据库技术与应用实训(第二版)》等多部教材。杨亮,沈阳师范大学计算机与数学基础教学部讲师,男,44岁,主要研究方向,长期从事计算机基础教学,致力于计算机设计、数据可视化等方面研究。裴若鹏,沈阳师范大学讲师,硕士学位,男,46岁,主要研究方向,计算机基础教育、计算机信息处理、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从事计算机基础教育18年,荣获“教学标兵”称号。主编《数字媒体设计》等若干部教材,主持省部级教改课题多项,兼任辽宁省电化教育馆教研员,从事基础教育教师培训工作。张岩,沈阳师范大学三级教授,硕士生导师,女,56岁,主要研究方向,大数据计算、人工智能应用、数字媒体设计等研究工作。刘哲,沈阳师范大学副教授,计算机及应用工学硕士,女,47岁,主要研究方向,数据分析与数字媒体设计。 a本书是高等学校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实践教材,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实践能力,掌握办公软件的同时,又着重培养学生的计算机设计水平,从平面设计、Animate动画、音频视频编辑和微课设计,多角度、多维度的丰富学生的计算机实践学习内容。全书分为7章,分别介绍Word排版、Excel数据处理、PPT幻灯片制作、PS平面设计、Animate动画设计、音频视频编辑和微课制作软件Camtasia。每一章实验都是由简单的小实验入手,再慢慢深入到难的实验,层次分明,操作步骤详细,实验的难度递进,更适用于综合类大学的公共计算机教学实验用书,同时配备视频讲解也适合自学者使用。本书主题是数字媒体设计,每个软件除了介绍使用方法和技巧外,从设计的角度让每个实验作品更专业化。让制作者感受到作品的美感,增加成就感。 a高校师生0 a数字技术x多媒体技术x应用x艺术x设计x高等学校j教材 aJ06-39v5 0a丁茜4编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06 01397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39001472100038001862150016002243140304002403300497005443330029010416060027010706900014010977010017011118010027011281164-165220250103095821.0 a978-7-5598-7534-1dCNY68.00 a20250103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450000 ay z 000yy ar1 a艺术史研究方法论b专著f李永强主编 a桂林c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d2025.01 a236页d24cm a李永强,河南登封人,美术学博士。现为广西艺术学院中国画学院/漓江画派学院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学报《艺术探索》执行主编,中国美术家协会美术理论委员会委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造型艺术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艺术学理论学会艺术史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广西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美术理论委员会主任。 a本书是一部介绍和分析艺术史研究方法的著作。本书以“知识生成与艺术史”“图像考据学”“图像学”“图像叙事与文字叙事”“主题学与母题”“艺术社会学”“艺术形式与风格分析”“知识考古学与艺术史”“艺术文献学”九个章节,论及了九种研究方法的特征、性质、种类、功能、应用、作用与意义等。这九种研究方法包括从传统到现代、从中国到西方的各种方法论,涵盖了当今艺术史学研究的多个维度。本书旨在为艺术史学者、学生以及爱好者提供一个系统性的框架,帮助他们理解并运用不同的理论和实践工具来进行艺术作品的研究与解读。 a艺术史学者、学生、爱好者0 a艺术史x研究方法y世界 aJ110.9v5 0a李永强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09 01633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9000271000041000661010013001071020015001201050018001351060006001532000057001592100038002162150016002543140493002703300462007633330021012256060027012466900012012737010027012857020015013127020013013278010027013401164-165420250218092218.0 a978-7-5591-4026-5b精装dCNY158.00 a20250217d2025 em y0chiy50 ea1 achiceng aCNb210000 ay z 000yy ar1 a幻想艺术图鉴b专著f(美)S.伊丽莎白著g周馨怡,孙珂译 a沈阳c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d2025.01 a240页d26cm a(美)S.伊丽莎白居住在美国佛罗里达州,是一名作家、策展人,专门研究艺术和超自然现象,对幻想艺术有着深入的研究和理解。周馨怡,英国伦敦大学学院巴特莱特建筑学院硕士,曾就职奥雷·舍人建筑事务所(Büro Ole Scheeren);“明裔”传统服饰复原品牌首席设计师。孙珂,字宁卿,山东人。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毕业于德国德绍包豪斯建筑学院,策展人、媒体人。从事建筑设计、文化创意、复原和研究工作多年;曾任凤凰城市频道专栏作者。服设计“神兽研究院”和“明裔”传统服饰研究品牌主理人;北京方石建筑设计事务所合伙人。 a从中世纪手稿到21世纪的数字艺术,从超现实主义到象征主义,从艺术品到插画,从达利、詹姆斯·格尼、毕加索,到伦勃朗·范·里金……不同时代、不同风格的艺术家以绘画为媒介展示对想象世界的理解。该书共分为奇幻生物、探索知识和未知世界3个部分,展示了大量以神话、幻想为主题,艺术家探索想象世界和幻想生物的艺术作品。该书图片精美,作品充满想象力和神秘感,且每幅作品附有艺术家、时代、媒介、风格等信息,以及作者对作品的描述和见解,是极具参考价值和历史价值的幻想艺术视觉图鉴。 a艺术领域专业人士0 a艺术x作品综合集y世界 aJ111v5 1c(美)a伊丽莎白bS.4著 0a周馨怡4译 0a孙珂4译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063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37001472100038001842150016002223300493002383330019007316060027007506900014007777010015007918010027008061164-165520250124094251.0 a978-7-5729-1577-2dCNY98.00 a20250124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20000 ay z 000yy ar1 a壮族民间美术通史b专著f黄建福著 a天津c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d2024.05 a608页d26cm a本书为艺术理论类图书。本书为艺术理论类图书。全书共八个章节,分别从壮族民间美术的生成环境、不同时代下的壮族民间美术情况对壮族民间美术的起源发展演变的历史和规律进行梳理、归纳,揭示壮族民间美术的成因、流变及其社会历史背景,各个历史时期壮族民间美术的艺术类型、特点、文化特征等。对壮族民间美术的文化构造及其反映的社会现象进行综合的考察论述,并着重论证壮族民间美术与民族文化的对应关系。本书文章脉络清晰,文字论述有理有据,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对从事壮族民间美术研究的读者而言,是一本很好的参考书。 a民间美术史人员0 a民间美术x美术史y广西 aJ120.9v5 0a黄建福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06 01436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9000271000041000661010008001071020015001151050018001301060006001482000059001542100038002132150016002513140249002673300531005163330015010476060033010626900012010957110023011077110025011308010027011551164-165620241227110215.0 a978-7-5741-2697-8b精装dCNY660.00 a20241227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20000 ay z 000yy ar1 a韩美林艺术展b专著f广州艺术博物院,韩美林艺术基金会编 a南京c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d2024.12 a247页d33cm a韩美林艺术基金会是由民政部登记、文化和旅游部主管的基金会。2022年,在民政部组织的全国基金会等级评审中,被评为4A级基金会。广州艺术博物院是全国独有的集多位艺术家名人馆、专题展览馆、交流展览馆于一体的现代化大型艺术类博物院馆。现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a本书收录了“韩美林艺术展·哈尔滨站”的作品,作品主题分别为生灵、载道、欢洽、妙思。本书以图为主,引导读者走近韩美林的艺术世界,“生灵”部分展现了韩美林对于自然生物的观察与积累,对于万物有灵的体悟与认同;“载道”部分是韩美林对远古文脉的追索和人类文明的源头探求;“欢洽”部分将西方造型和东方写意杂糅,传达人体的韵律美;“妙思”部分以陶瓷、紫砂、木雕等为载体,将美的理想阐释与精湛的技艺呈现,交叠创出,臻人化境。韩美林的艺术世界是艺术家广袤而深邃的理想王国,也是观众欣赏、赞叹的交流场域,本书就是读者了解韩美林艺术世界的一座桥梁。 a艺术爱好者0 a艺术x作品综合集y中国z现代 aJ121v502a广州艺术博物院4编02a韩美林艺术基金会4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02 01330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33001472100030001802150016002103140249002263300521004753330019009966060017010156900014010327010015010468010027010611164-165820241225134712.0 a978-7-5488-6901-6dCNY59.00 a20241225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70000 ay z 000yy ar1 a中国绘画史纲b专著f傅抱石著 a济南c济南出版社d2025.01 a210页d23cm a傅抱石(1904年10月5日—1965年9月29日),出生于江西南昌,祖籍江西新喻(今新余市)北岗乡樟塘村,原名长生,名中洲,字庆远,学名瑞麟,号抱石斋主人,“抱石”名字来自清代画家石涛。中国近现代中国画家、美术史论家、书法家、美术教育家,“新山水画”代表画家。 a本书是傅抱石尝试通过“整个的系统”来认识中国传统绘画的研究实践,他以“南北宗”的发生、发展为这一系统的基本结构,体现了傅抱石早期研究绘画史理论的基本方法和基本观点。他认为,当时流行的几种绘画史、美术史著作,在体例和内容上,都存在不同的缺陷,其主要表现是,将数千年来的中国绘画变成了毫无关联的东西,因此,他将这样的书称为“记账式的画史”,说它们“太死气了”,“断代的太破碎了。”由此提出了自己的研究方法,即“要注意整个的系统”。本书既是作者对绘画史的梳理,同时也是作者自身绘画理论的阐述,是当代绘画理论作品的一个高峰。 a绘画史研究人员0 a绘画史y中国 aJ209.2v5 0a傅抱石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26 01308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9000271000041000661010008001071020015001151050018001301060006001482000053001542100034002072150016002412250021002573300639002783330017009175170027009346060033009616900016009947010017010108010027010271164-165920250114102910.0 a978-7-301-34497-2b精装dCNY198.00 a20250114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画非画b专著e古代绘画中的图像与政治f尹吉男主编 a北京c北京大学出版社d2025.01 a356页d30cm2 a文研专题研究丛书 a本书为北京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院“文研专题研究丛书”之一。除了图像与风格的研究,艺术史还能扩展哪些新的研究视角?艺术史研究能否超越学科的边界,为更广泛的人文社科研究提供启发?艺术史中的经典作为历史的图像遗存,是否还隐藏了更多的信息?而今天的我们又是用什么样的方式破解图像密码没了解到这些隐秘的政治与历史信息的?为了回答这些问题,本书汇集了艺术史研究中的一系列经典研究成果,包括傅熹年、邓小南、余辉、尹吉男等著名学者的一些代表性文章。这些文章,既是在艺术史研究领域具有突破性和启发意义的研究成果,也是贯通艺术史、思想史、政治史与社会文化史的积极探索。所以,这本书的读者不仅限于艺术史,更能够吸引其它领域的研究者和对于历史感兴趣的大众。 a绘画研究人员1 a古代绘画中的图像与政治0 a中国画x绘画研究y中国z古代 aJ212.052v5 0a尹吉男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16 01393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7001472100030002042150016002343140181002503300587004313330013010185170023010316000029010546900016010837010013010998010027011121164-166020240904141301.0 a978-7-5501-9187-7dCNY88.00 a20240904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460000 ay z 000yy ar1 a彩墨镜像与审美表征b专著e赵先闻绘画艺术研究f王强著 a海口c南方出版社d2024.09 a266页d29cm a王强,山东莱芜人,山东航空学院副教授,山东航空学院航空审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美术学专业(学士、硕士);论文作品发表于《文艺研究》、《文艺评论》、《艺术评论》等。 a本书分为六章,一是个案选择,从发现选题到镜观对象,确立个案选题以及书写意义;二是语境描述,从艺术家的成长历程、所处的三角洲地域与时代语境展开描述;三是文脉思考,从传统文脉和花鸟画传承的角度,梳理艺术家绘画传承与发展的内在关联;四是从色彩视角,分析艺术家独特的色彩感知与探索图式的生成;五是图式阐释,是本书的重点部分,又分为五小节,分别从墨彩相融、意象造型、空间构成与秩序意味等方面,推进对艺术家赵先闻图式语言符号的分析,并以此揭示其审美表征与文化意义。六是凸显文化关怀,其意义在于发掘传播黄河三角洲艺术的现代新“高地”,梳理并尝试建构新时代黄河三角洲艺术新的文化艺术生态与发展格局。 a大众读者1 a赵先闻绘画艺术研究 0a赵先闻x彩墨画x绘画研究 aJ212.052v5 0a王强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0905 01073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69001472100032002162150016002483300429002643330017006935170037007106060029007476900015007767010013007918010027008041164-166220241113115603.0 a978-7-5426-8707-4dCNY88.00 a20241113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10000 ay z 000yy ar1 a在历史与想象之间b专著e“西园雅集”文化图式的生成与演变f肖雪著 a上海c上海三联书店d2024.10 a375页d24cm a基于“西园雅集”的特殊性与重要性,《在历史与想象之间:“西园雅集”文化图式的生成与视觉转向》旨在考察后世对“西园雅集”认识的历史。这种“历史”不同于传统史学观对于“西园雅集”真实性的考察,而是探究“西园雅集”文化意象的生成、演变的观念史,厘清“西园雅集”文化图式的源流与确立过程,阐述“西园雅集”的文化意蕴、视觉转向、新变的原因以及价值与影响。申报成果由六个章节构成,且在主体章节前后设有导言与余论两个部分形成首尾呼应关系。 a绘画研究人员1 a“西园雅集”文化图式的生成与演变0 a中国画x人物画x绘画研究 aJ212.25v5 0a肖雪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114 01304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061001482100034002092150016002433300641002593330095009006060021009956900012010167010019010288010027010471164-166320250219140603.0 a978-7-115-62851-0dCNY139.90 a20250218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女性角色b专著e人体结构动态基础与造型设计f毕泰玮著,绘 a北京c人民邮电出版社d2025.01 a292页d26cm a优美的女性人体无疑是各种插画绘制中的重点,可以说掌握了女性人体绘制技巧的插画师,就掌握了“财富密码”。女性人体绘制涉及的绘制技巧相对于男性人体的更加复杂,女性脸部、女性动态人体造型等是插画师的必修课。很多人在绘制女性角色时,往往不知道如何运用人体动态来表现角色的鲜明特征;在学习人体绘制时,找不到学习的切入点。本书将人体结构进行拆解,将学习人体绘制需要掌握的知识简化,通过简易的几何体或几何图形组合来讲解人体绘制中比较难懂的结构原理。本书对学习人体绘制的过程进行规划,帮助读者明确各个阶段需要掌握的知识和具备的能力。想要画出有趣的女性角色,需要读者在掌握好人体基础知识的同时进行持之以恒的练习。希望读者能够在绘画的道路上找到自己的快乐。 a本书适合美术专业的学生和老师,游戏、动漫公司的从业人员,以及插画、动漫手绘的爱好者学习使用0 a人体画x素描技法 aJ214v5 0a毕泰玮4著4绘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618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9001472100034001962150015002303140357002453300587006023330063011896060041012526900012012937010017013057010015013228010027013371164-166820250217112947.0 a978-7-302-68336-0dCNY39.00 a20250217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水彩风景画鉴赏与技法b专著f张相森,陈蕾主编 a北京c清华大学出版社d2025.02 a38页d26cm a张相森,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业设计协会会员,江西省美协水彩画艺委会主任,江西省工艺美术协会文创产品委员会理事,江西省写生学会副会长,江西省艺术教育协会委员。现任教于江西财经大学艺术学院,博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江西财经大学书画院院长,江西财经大学博雅艺术教育中心副主任。陈蕾,南昌工程学院教师,江西省写生学会会员,多年从事艺术鉴赏课的教学。 a本教材按照新形势下的美育教材体系进行编写,以培养学生的鉴赏和绘画实践能力为目标,从理论与实践的角度,阐述了水彩画的基本理论、方法和绘画流程,同时结合案例分析和不同风格的水彩绘画实训,全面提升学生艺术审美和实践能力。本书分为三个章节,分别从理论知识、艺术实践、作品鉴赏三个维度全面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和实践能力。第一章主要阐述水彩风景画的基本概念、色彩的理论和水彩风景画的方法,并结合实际案例加以分析。第二章以四个不同题材的水彩画实践为专题,重在绘画方法的实训演练。第三章通过对经典作品加以分析和解读,进一步拓宽学生的艺术视野。本书将基础知识、训练程序、作品赏析和众多知识信息融为一体。 a本书可作为大学公共美育课教材,也可作为业余爱好者学习的读物0 a水彩画x风景画x鉴赏x绘画技法j教材 aJ215v5 0a张相森4主编 0a陈蕾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158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0001472100034001872150016002213300599002373330015008366060021008516900014008727010015008868010027009011164-166920250213145025.0 a978-7-115-66217-0dCNY59.80 a20250213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Q版人物临摹素材图集b专著f三道编著 a北京c人民邮电出版社d2025.01 a205页d21cm a这是一本为绘画爱好者打造的Q版人物临摹素材图集。本书分8章汇集了Q版人物常见的基础动态和多样的造型。第1章专注于Q版人物的头部构造,详细展现了Q版人物五官的特征及表情的变化;第2章深入展现Q版人物的身体各部位的结构和常见动作,帮助读者掌握人物动作与结构之间的关系;第3章通过丰富的实例展示了人物的基础动态与常见姿势,为后续创作奠定基础。从第4章开始,本书开始探索不同主题,包括元气满满的日常生活、青春洋溢的校园、古色古香的仙侠世界、甜美梦幻的公主日常,以及充满魔法与奇幻的异世界等情境下的Q版人物。本书提供了大量精美的图例,并采用人物临摹图和动态结构图相结合的展现形式,帮助读者快速掌握Q版人物的绘画技巧。 a漫画爱好者0 a漫画x人物画技法 aJ218.2v5 0a三道4编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112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76001472100034002232150016002573300387002733330059006605170033007196060027007526900014007797110019007937120019008128010027008311164-167020240920142427.0 a978-7-115-65214-0dCNY39.90 a20240920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男友101i古风美男动漫角色绘画实例教程b专著f绘月工坊主编g猴头烧九编著 a北京c人民邮电出版社d2024.01 a171页d24cm a本书是一本美男角色设定绘画实例教程。全书共分为5章,序章为绘制男友的准备,介绍了需要准备的工具和人物设定基础知识。第一章为古风男友的形体姿态,介绍了男友身材、男友动态展示和男友的生活动作。第二章为古风男友的外貌特征,介绍了男友的头部与表情绘制。第三章为古风男友的魅力元素,介绍了服装、鞋子、武器和配饰道具的绘制。第四章为古风男友的人物设定,展示了8个不同的男性角色设定绘制思路与过程。 a本书适合少女动漫插画师、男性角色设定绘画爱好者学习使用1 a古风美男动漫角色绘画实例教程0 a漫画x人物画技法j教材 aJ218.2v502a绘月工坊4主编02a猴头烧九4编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0926 00902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62001472100034002092150016002433300279002593330047005386060027005856900014006127110019006268010027006451164-167120250218161249.0 a978-7-115-64524-1dCNY39.90 a20250218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男友101i欧式美男动漫角色绘画实例教程b专著f绘月工坊主编 a北京c人民邮电出版社d2025.02 a100页d26cm a本书是关于欧式美男动漫角色的绘画实例教程。全书共4章,分别介绍了欧式美男的外貌特征、形体特征、服饰特点和人物设定。本书不仅详细讲解了欧式美男的脸部、表情、身材、动作、服饰和道具的基础绘制方法,还通过对9个人物设定的实例进行详细讲解,进一步阐述了欧式美男的人物角色形象设定技法。 a本书适合漫画爱好者、人物角色设定初学者阅读0 a漫画x人物画技法j教材 aJ218.2v502a绘月工坊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0928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62001472100034002092150016002433300299002593330053005586060027006116900014006387110019006528010027006711164-167220250218161256.0 a978-7-115-62821-3dCNY39.90 a20250218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男友101i阳光美男动漫角色绘画实例教程b专著f绘月工坊主编 a北京c人民邮电出版社d2025.02 a108页d26cm a这是一本关于阳光美男人物设定的实例教程。本书共4章,分别介绍了具有男友感的阳光美男的外貌特征、形体姿态、魅力元素和人物设定,从绘制阳光美男的准备工具和人物设定的基础知识开始讲解,不但介绍了阳光美男的脸部、表情、身材、动作、服饰和道具的基础绘制方法,还通过9个实例详细讲解了阳光美男的角色设定技法。 a本书适合漫画爱好者和人物角色设定初学者阅读和学习0 a漫画x人物画技法j教材 aJ218.2v502a绘月工坊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158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054001482100034002022150016002363300534002523330025007865170021008116060019008326900014008517010024008658010027008891164-167320250219114803.0 a978-7-115-66248-4dCNY148.00 a20250219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逸笔录b专著e国风漫画速写讲义f唐斯托tosto著,绘 a北京c人民邮电出版社d2025.01 a333页d26cm a速写是一种快速而生动的绘画方式通过迅速捕捉瞬间的印象和感觉,将观察者的直觉及情感直接表达在画纸上。这种方式不仅可以记录日常生活中美好的瞬间,还可以帮助我们培养观察力和艺术表达的能力。本书作者唐斯托在书中详细介绍了国风漫画速写的相关绘制技巧与知识。全书共7章。第一章“速写二三事”介绍了与速写的基本概念、需要准备的工具及速写基础技法;第二章介绍人体结构绘制基础;第三章介绍动漫人物速写的关键技法;第四章至第七章分别介绍“透视”“构图”“场景设计”和“幻想创作”的相关心得。全书干货满满,适合对速写、对国风漫画感兴趣的读者参考、阅读。 a国风漫画感兴趣的读者1 a国风漫画速写讲义0 a漫画x速写技法 aJ218.2v5 0a唐斯托tosto4著4绘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221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8000271000041000651010008001061020015001141050018001291060006001472000033001532100038001862150016002242250017002403140150002573300456004073330025008636060025008886900014009137010013009278010027009401164-167420240911134549.0 a978-7-5741-1681-8b精装dCNY88.00 a20240911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20000 ay z 000yy ar1 a桃花坞木刻年画b专著f张适著 a南京c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d2024.10 a168页d21cm2 a东方文化符号 a张适,女,1975年3月出生,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美术学专业,苏州大学艺术学院设计艺术学专业硕士,现为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工艺美术师。 a姑苏城内桃花坞风景秀丽,年画作坊曾比比皆是,苏州的木版套印版画故名之为“桃花坞年画”。桃花坞年画被列入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她在滥觞期脱胎于书籍插画,是文房雅室的装饰小品;在繁盛期场面恢宏,呈现出宫廷审美、海外贸易的影响;在流行期讲究“四重两轻”,姹紫嫣红中分寸拿捏得不徐不疾;在20世纪下半叶随时代而动,是特殊时期的历史缩影;在今时,恪守工匠精神的同时,衍生出文化创意产品重新融入大众生活。桃花坞年画400年来生命的不息,是传统文化“符号江苏”的赞歌。 a桃花坞木版年画爱好者0 a桃花坞木版年画x介绍 aJ218.3v5 0a张适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0912 01234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057001482100034002052150016002393300601002553330067008566060025009236900014009487010015009628010027009771164-167520250218161316.0 a978-7-115-60762-1dCNY128.00 a20250218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脑洞大开b专著e照片上的插画创作与设计技法f秦毅编著 a北京c人民邮电出版社d2025.01 a228页d26cm a摄影和插画如果结合起来,会产生一种有趣的、新的艺术形式。本书共6章:第1章“这是一个创意新起点”,主要介绍了作者创意的起源和如何开启想象空间;第2章“摄影的左思与插画的右想”,主要介绍了摄影与插画的共性,各种开脑洞的方法,以及插画在照片中的表现手法;第3章“摄影篇”,主要介绍了摄影师在拍摄前的准备工作、需要了解的一些理论知识,旨在帮助读者拍出一张合格的照片;第4章“插画篇”,主要介绍了一些在照片上绘制插画的知识及技巧;第5章“10个玩转摄影插画的妙招”,主要介绍了10种创作摄影插画的技巧;第6章“用趣味IP的理念诠释摄影插画”,主要介绍了一些趣味IP的应用,并举了3个原创趣味IP的例子,旨在引导读者开脑洞。 a本书适合广大摄影和插画爱好者阅读,也适合作为相关培训课程的教材0 a插图(绘画)x绘画技法 aJ218.5v5 0a秦毅4编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548nam0 2200277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63001472100034002102150016002443140127002603300703003873330033010905170013011236060041011366900017011777010015011947010017012097010017012268010027012431164-167620250106140954.0 a978-7-122-46847-5dCNY79.00 a20250106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AIGC艺术设计实战b专著e游戏场景f季凡,江逸洲,刘少清编著 a北京c化学工业出版社d2025.02 a237页d24cm a季凡,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戏剧影视美术设计专业,拥有丰富的艺术设计和项目执行经验,在游戏场景设计方面有着丰富的专业实践经验。 a随着AI技术的迅猛发展,游戏设计行业也受到了较大影响。本书基于对AI技术与游戏场景设计结合的前沿研究和应用实践,以及对未来游戏场景设计产业发展趋势的深入洞察。本书内容丰富,涵盖Midjourney的基本使用与技巧、AI技术与游戏场景设计的融合、AI游戏场景设计流程与方法、丰富的AI游戏场景设计应用案例、AI设计实战以及资源与学习路径等多个方面,二次元、写实风、中国风、其他风格游戏场景全覆盖。书中详细介绍了这些AI工具的操作方法和技巧,分析AI技术与游戏场景设计的融合方式,提高设计效率和质量;提供了一套完整的AI游戏场景设计流程和方法,丰富的实际应用案例涵盖不同风格和场景的设计作品,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实践参考和灵感启发。通过实际案例和经验分享,读者可以了解AI技术在实际项目中的应用场景和效果,解决实际问题并提高设计水平。 a人工智能动画背景造型设计人员1 a游戏场景0 a人工智能x应用x动画x背景x造型设计 aJ218.7-39v5 0a季凡4编著 0a江逸洲4编著 0a刘少清4编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09 01703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3001472100034001902150016002243140365002403300741006053330021013466060013013676900012013807010015013927010015014078010027014221164-167820250113101715.0 a978-7-5765-1510-7dCNY98.00 a20250113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10000 ay z 000yy ar1 a摄画制作与研究b专著f周澍均,陈晓俊著 a上海c同济大学出版社d2025.01 a349页d26cm a周澍均,男,生于1951年,上海交通大学教授。自1998年始,在上海博物馆杭成来、朵云轩江学新等技师的指导下,学习摄画制作的关键工艺珂罗版印刷。在珂罗版工艺已难以为继的情况下,引入数码影像等当今技术,使摄画制作工艺扩充了新的技术元素,实现了“将摄影图像转印到宣纸绢帛”的目标,并运用色料减色法原理,成功尝试了摄画的彩色复制。现主持上海交通大学摄画研究室的工艺研究工作。 a本书是上海交通大学档案文博管理中心所属摄画技艺研究中心的研究成果之一,系在胶片时代的华国璋摄画制作技艺的基础上跟进照相、印刷工艺的后续进展,在当今条件下运用数字技术延续摄画制作的实践探索和理论研究,涵盖了作者二十余年的学步历程。内容分为六章。第一章“摄画概论”,简介华国璋摄画、摄画工序中的珂罗版印刷,以及摄画项目的后继传承情况。第二章“工作室建设”,阐述摄画工作室的整体布局和工件设备配置及其制作、应用和维护。第三章“制作工艺”,按摄画制作工艺流程为序,分别介绍其中各项操作及其技术要领。第四章“作业解析”,系从工艺研究的角度对摄画作业的典型案例进行解读分析。第五章“研究文存”,为笔者学步摄画的思考和探索,是进行工艺研究过程中撰写的二十二篇专题论文。第六章“资料附录”,为摄画实践和研究过程中的相关记载和摘录,其中诸多内容堪称珍贵。 a绘画技法研究人员0 a绘画技法 aJ219v5 0a周澍均4著 0a陈晓俊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16 01589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9000271000041000661010008001071020015001151050018001301060006001482000037001542100044001912150016002353301004002513330015012556060033012706900012013037010017013158010027013321164-167920250218152507.0 a978-7-5217-7332-3b精装dCNY238.00 a20250218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我用一生画丝路b专著f耿玉琨编著 a北京c中信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d2025.03 a180页d26cm a上世纪70年代,画家赵以雄从故纸堆中翻出《资治通鉴》《史记》,他白天当钳工,晚上读史,着迷于丝绸之路,梦想“用画笔捕捉古老丝路的余晖”。1978年,终于和同为画家的夫人耿玉琨踏上丝绸之路考察之旅,从此一走就是半生。他们40年间考察丝绸之路30次,用近万幅画作勾勒大漠风光、雪山草原、古老烽燧、佛寺古塞、石窟壁画、风土人情,古老丝路的神秘和壮美在他们的画笔下徐徐展开。本书辑录赵以雄、耿玉琨丝绸之路主题精品画作120幅,包含油画、国画、速写、壁画临摹;题材广泛,从历史人物、自然风光、遗迹遗址、民族风俗等角度全方位展现这条古老商道沿线风采;结合画家实地考察路线和丝绸之路历史地图,对画作按照地理空间顺序进行编排,引领读者重走丝绸之路——从丝路重镇新疆启程,穿越火焰山、喀纳斯湖、高昌古城、楼兰遗址,回到丝路起点西安,邂逅大雁塔、鼓楼,再依次踏入山西、甘肃、内蒙古、宁夏、青海的广袤大地,一路西行,到达伊拉克、伊朗、土耳其……并辅以画家多年间撰写的考察笔记,以及耿玉琨对画作的细腻解读,展现画家步履不停的创作激情,更是对丝绸之路的动人告白。画家伉俪,寸草之心绘丝路。我们以艺术家画笔为舟,重走丝绸之路,传承丝路精神。 a绘画爱好者0 a绘画x作品综合集y中国z现代 aJ221v5 0a耿玉琨4编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293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053001482100034002012150016002353300616002513330015008676060031008826060031009136060039009446900014009837010015009978010027010121164-168120250218160716.0 a978-7-102-09283-6dCNY680.00 a20250218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李夜冰画集i花卉 山水 人物写生卷b专著f李夜冰绘 a北京c人民美术出版社d2024.09 a517页d26cm a《李夜冰画集·花卉、山水、人物、写生卷》收集整理画家上世纪五十年代起到千禧年之后的写生。在反复推敲后,最终从上万幅写生作品中选取了:花卉103幅,山水462幅,人物108幅。画集较全面地梳理了画家李夜冰先生从年轻时代到耄耋之年的写生道路历程。有些已参加各类展览,具有较高的社会价值和美术价值。李夜冰先生作为一名从事艺术工作八十余年的九旬画家,从上世纪五十年代起就坚持写生,足迹遍布世界五大洲及祖国大江南北,北疆的雄浑,南国的秀美,西域的风情,中原的广袤,五岳四圣等名山胜迹,海南岛、鼓浪屿,西藏,甚至异国风情都将会生动地呈现在读者面前。数年积累,舟车所至,笔墨相随,写生作品数以万计,速写题材之广,样态之丰富,鲜有人及。 a绘画爱好者0 a花卉画x作品集y中国z现代0 a山水画x作品集y中国z现代0 a人物画x写生画x作品集y中国z现代 aJ221.8v5 0a李夜冰4绘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642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047001482100030001952150016002253140355002413300599005963330087011955170021012826060029013036900014013327010015013468010027013611164-168220240905133654.0 a978-7-5501-9175-4dCNY116.00 a20240905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460000 ay z 000yy ar1 a有物混成b专著e肖永杰艺术作品集f肖永杰著 a海口c南方出版社d2024.09 a107页d29cm a肖永杰,1984年生于河北沽源,2009年毕业于兰州大学艺术学院艺术设计专业,2012年毕业于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敦煌学研究所,现为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江苏师范大学兼职硕士生导师,中央美术学院访问学者,江苏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苏省青年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苏省科普艺术家协会会员、教育部职业院校艺术设计教指委美术书画专门委员会委员,徐州青年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a《有物混成:肖永杰艺术作品集》是一本集结了当代艺术家肖永杰多年来以太空和星球为主题的绘画作品。本书通过精心挑选的画作,展示了艺术家对于宇宙无限可能性的探索与表达。本书主要以肖永杰的油画、丙烯、综合材料绘画作品为主。作品分为三个主题:一是太空、星球为主题的创作;二是抽象表现创作;三是具象的日常创作(麦积山石窟壁画、汉代木刻版画)。该书涵盖作者近十年艺术创作,并且详细阐述其艺术观念和思考。肖永杰的作品超越了传统绘画的界限,采用了独特的“物混成”技术,将不同材料和媒介融合在一起,创作出既具有视觉冲击力又充满哲思的艺术作品。这些作品不仅仅是对宇宙美景的再现,更是对宇宙本质的深入思考和艺术化的表达。 a本书不仅适合艺术爱好者和专业人士,也向广大读者开放,尤其是对宇宙和科学感兴趣的读者1 a肖永杰艺术作品集0 a绘画x作品集y中国z现代 aJ221.8v5 0a肖永杰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0912 01380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8000271000041000651010008001061020015001141050018001291060006001472000043001532100038001962150016002343140266002503300456005163330077009726060033010496900014010827010015010968010027011111164-168320241115115704.0 a978-7-5670-4017-5b精装dCNY78.00 a20241115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70000 ay z 000yy ar1 a中学生田佳霖学画作品集b专著f田佳霖著 a青岛c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d2024.11 a248页d24cm a田佳霖,女。2010年6月出生于山东省青岛市。现为北京市西城区第八中学初中三年级学生。品学兼优,爱国爱校,尊重老师,多次被学校评为“追梦好少年”和获得校、区级”三好学生”荣誉称号。热爱艺术,酷爱画画,作品多次获奖。出版的《小学生田佳霖学画作品集》受到普遍好评和欢迎。 a《中学生田佳霖学画作品集》为田佳霖近年来学画作品的总结和汇编,包括水彩、毛笔白描、彩铅,还有水彩+动漫、钢笔白描和石膏素描等,取材内容从身边的自然万物到人文景观,从身边的生活到人物形象等,充分画出了青少年眼中的世界。作者将阶段性学画作品结集出版,目的在于对于绘画技巧和理念的阶段性总结以及向更多爱好学画者求教,增加沟通和交流,练习相长。我国著名理论家书法家邵华泽为本书题写书名。本书可作为绘画爱好者的参考书,也可作为儿童绘画教育工作者了解儿童画的借鉴。 a本书可作为绘画爱好者的参考书,也可作为儿童绘画教育工作者了解儿童画的借鉴0 a绘画x作品综合集y中国z现代 aJ221.8v5 0a田佳霖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121 01345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9001472050008001962100032002042150015002363140157002513300575004083330015009836060039009986900012010377010015010498010027010641164-168420240704085729.0 a978-7-5003-2637-3dCNY58.00 a20240704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荣宝斋画谱i花鸟部分h四十七b专著f于非闇绘 a2版 a北京c荣宝斋出版社d2024.03 a48页d26cm a于非闇出身书香世家,接受了来自祖辈的熏陶,钟情于诗文书画,在北京画坛环境和张大千等的影响下,攻摹宋画,写赵佶瘦金体书,成为北京地区工笔花鸟画的领军人物。 a于非闇为当代中国工笔花鸟画家。作品笔墨精练、传统,有自己的绘画风格。于非闇为当代中国工笔花鸟画家。作品笔墨精练、传统,有自己的绘画风格。本书收录于非闇工笔花鸟作品五十余幅。于非闇出身书香世家,接受了来自祖辈的熏陶,钟情于诗文书画。早在十七、八岁之时,便开始学习工笔花卉和调制颜色,经过数十年的钻研,终于登上了现代工笔花鸟画的巅峰。于氏对于所画物象的认识,一方面来自得晤前人名作的学习,特别是来自宋代缂丝的影响。更多的是来自师法造化,钓鱼、养鸽、莳花,称得上是北京人生活的必需品,对于自然的留心观察,成就了画家笔下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形象。本书没有政治导向问题,符合国家政策。 a绘画爱好者0 a工笔画x花鸟画x作品集y中国z现代 aJ222v5 0a于非闇4绘 0aCNb丰涵文化c20240710 01284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8000271000041000651010008001061020015001141050018001291060006001472000039001532100034001922150015002263140179002413300493004203330017009136060031009306900014009617010013009757020015009888010027010031164-168620241223114127.0 a978-7-5085-5307-8b精装dCNY68.00 a20241223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山间听风吟b专著f邦妮编g底欣然译 a北京c五洲传播出版社d2025.01 a66页d23cm a邦妮,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以中国美术史为主,发表文章涉及中国古代卷轴画、明代图像视觉文化研究等内容。目前主要关注的学术议题主要为宋元卷轴画与明清大众图像。 a山水画是中国绘画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品类,自隋唐从人物画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画科后,在宋代达到顶峰,倾于自然,注重写实,从此成为中国画中的一大画科。之后的元明清,山水画趋向写意,侧重笔墨神韵。中国传统山水画,可以说是最能体现中国人审美意识的画科。游山玩水的大陆文化意识,以山为德、水为性的内在修为意识,咫尺天涯的视错觉意识,一直是山水画演绎的中轴主线。《山间听风过》挑选了从隋到清,各个历史时期最有代表性的山水画画家作品,从中既能欣赏到中国山水画的艺术魅力,也能发现中国传统山水画的历史沿革。 a山水画爱好者0 a山水画x作品集y中国z古代 aJ222.2v5 0a邦妮4编 0a底欣然4译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26 01049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043001482100038001912150016002293300459002453330015007046060031007196900015007507110027007658010027007921164-168820250208094229.0 a978-7-5340-8064-7dCNY300.00 a20250208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30000 ay z 000yy ar1 a两宋名画册b专著f艺文类聚金石书画馆编 a杭州c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d2024.09 a207页d26cm a本书由著名书画鉴定家张珩先生编选,张先生在鉴定方面是国内权威专家。本书精选了两宋著名画作百余幅,包括山水、人物、花鸟等诸多题材的小品,是了解和鉴赏宋代绘画面貌的重要读物。本次出版在初刊本基础上替换了原书不清晰的图片,并据《木雁斋鉴画随笔》增补了若干新的画作。作者艺文类聚金石书画馆主要研究出版中国传统艺术,书画画册、篆刻、金石等艺术作品。所做书籍注重文字校对质量,版设设计,装帧工艺,在书籍的可用性与可读性上追求完美结合。努力寻求阅读生活艺术的完美呈现。 a绘画爱好者0 a中国画x作品集y中国z宋代 aJ222.44v502a艺文类聚金石书画馆4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13 00979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035001482100034001832150016002173300412002333330017006456060031006626900014006937010015007078010027007221164-169020250218160659.0 a978-7-102-09495-3dCNY398.00 a20250218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董寿平画辑h九b专著f董寿平绘 a北京c人民美术出版社d2024.12 a316页d26cm a《董寿平画辑(九)》收录了画家董寿平先生的山水、花鸟、书法作品共140余幅,绘画作品气韵生动、用笔传神,书法作品结体流畅、笔力浑厚,体现了作者深厚的书画功底。《董寿平画辑(九)》为系列书,此前已经出过八辑。《董寿平画辑(九)》全书共分为六个章节,分别为:梅、竹、松、杂花、山水、书法,此书按照书画题材分类,全面且深入地展现了董寿平先生的书画艺术作品,从其绘画和书法作品中,能够看到作者审美境界之高度、思想境界之深度。 a中国画爱好者0 a中国画x作品集y中国z现代 aJ222.7v5 0a董寿平4绘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285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045001482100030001932150016002233300712002393330017009516060031009686900014009997010015010138010027010281164-169120240903144705.0 a978-7-01-026822-4dCNY150.00 a20240903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华南师范大学九十年九十景b专著f李启色绘 a北京c人民出版社d2024.01 a227页d24cm a本书是华南师范大学成立90周年校庆丛书之一。由华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绘画教授李启色老师创作的国画作品。作品集共九十幅,作品题材包括华南师范大学现在的一校三地四校园的历史名胜、人文景观、公共场所、诗意校园、校史追忆等景观。作品采用国画山水表现形式,全景式抒写和局部性描绘相给合,在尊重实景的情况下,利用国画的技法特点,做到写实与写意相结合,突显国画的艺术魅力,达到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境界。作品内容体现华南师范大学“双一流”大学的宏伟蓝图和高质量发展的奋斗目标,是积极向上、富有时代精神、充满正能量、有温度、守正创新的艺术思想的作品。毎幅作品附300-500字的说明,包括景点的历史、校园地理位置、人文内涵、景观意义、创作感想、表现技法、审美情趣等内容。做到历史性、现实性、可读性、思想性、艺术性、审美性的完美结合。 a中国画爱好者0 a中国画x作品集y中国z现代 aJ222.7v5 0a李启色4绘 0aCNb丰涵文化c20240905 00850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9000271000041000661010008001071020015001151050018001301060006001482000047001542100030002012150016002313300236002473330017004835170021005006060031005216900014005527010015005668010027005811164-169220250102134824.0 a978-7-5736-2877-0b精装dCNY600.00 a20250102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70000 ay z 000yy ar1 a静水流深b专著e杜大恺作品自选集f杜大恺著 a青岛c青岛出版社d2024.01 a422页d26cm a《静水流深:杜大恺作品自选集》是中国美术家杜大恺先生的作品集。本书收录了杜大恺从1990年至今的近400幅水墨作品,包含人物、花鸟、山水等题材画作,整本作品集无论在绘画技巧还是在意境营造方面都体现了鲜明个人特色,映照出他的艺术理想和追求。 a水墨画爱好者1 a杜大恺作品自选集0 a水墨画x作品集y中国z现代 aJ222.7v5 0a杜大恺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09 01297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31001472100034001782150016002123140137002283300574003653330015009396060043009546900014009977010017010118010027010281164-169320241223113026.0 a978-7-102-09502-8dCNY96.00 a20241223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启功书画b专著f耿建臣主编 a北京c人民美术出版社d2024.12 a324页d25cm a耿建臣,承德人,2002年就读于北京师范大学本科,2007年开始系统研究启功书画艺术至今超十五年,艺术品市场资深参与者,北京启功研究会会员。 a《启功书画》收集了中国当代著名书画家、教育家、古典文献学家、诗人启功从1937年—2002年的画作、书法作品约300幅。启功书法,又称“启功体”,是当代著名书法家启功先生所创立的一种书法风格。启功书法注重笔画的流畅与神韵的凝聚,强调大写意、大气息、大格局,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本书稿就启功绘画、书法的精髓进行介绍,读者能更全面地了解这一瑰丽文化艺术。启功先生是被中国文化浸润过的学者,有很多“绝学”“绝技”。本书稿除启功先生的画作、书法作品外,还收录了他的文章《谈诗书画的关系》、常用印章等,既为彰显启功先生的学识,也方便读者更真实、全面、准确地了解启功,鉴定他的作品。 a书法爱好者0 a汉字x法书x中国画x作品集y中国z现代 aJ222.7v5 0a耿建臣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26 00871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041001482100032001892150016002213300292002373330025005296060031005546900014005857010015005998010027006141164-169420250212094700.0 a978-7-5003-2617-5dCNY350.00 a20250212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荣宝斋藏齐白石精品集b专著f齐白石绘 a北京c荣宝斋出版社d2024.07 a216页d30cm a本书收录了荣宝斋藏齐白石作品160余件,齐白石主张艺术“妙在似与不似之间”,衰年变法,形成独特的大写意国画风格,开红花墨叶一派,尤以瓜果菜蔬花鸟虫鱼为工绝,兼及人物、山水,名重一时,与吴昌硕共享“南吴北齐”之誉;以齐白石纯朴的民间艺术风格与传统的文人画风相融合,达到了中国现代花鸟画最高峰。 a本书适用于绘画爱好者0 a中国画x作品集y中国z现代 aJ222.7v5 0a齐白石4绘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13 01375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9000271000041000661010008001071020015001151050018001301060006001482000027001542100034001812150016002153140278002313300528005093330015010376060029010526900012010817010013010938010027011061164-169820241126141803.0 a978-7-5508-4652-4b精装dCNY368.00 a20241126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30000 ay z 000yy ar1 a聚米为山b专著f陈晶著 a杭州c西泠印社出版社d2024.11 a187页d28cm a陈晶,1966年1月出生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1988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版画系。现为浙江传媒学院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副教授。社会兼职,中国版画家协会会员,浙江省连环画插画装帧艺委会副主任,浙江省民间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浙江省省高校画会副秘书长,浙江省知美画院理事,浙江省妇委会委员等。 a本书稿是陈晶的首部绘画作品集,是作者近十余年来对艺术创作的一次梳理与回顾。陈晶一直从事版画创作,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版画系,绘画基本功扎实,其对艺术作品的创作构想习惯从整体来考量画面所需的构成元素,擅长运用点、线、面的视觉语言,对作品反复推敲后,再结合版画创作材料的肌理,用不同刀法,统一经营到一个色系的平面中,以求作品的整体表达效果,尽可能以极简的刀法,表达作品的思想内涵,以此来诠释自己的艺术感悟。书稿共分6个部分:分别为《浅绛》《X字系列》《米字系列》《20-21-12》《23-24-12》《19-20-6》。该书稿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和欣赏性。 a版画爱好者0 a版画x作品集y中国z现代 aJ227v5 0a陈晶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128 01076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37001472100034001842150016002182250017002343300479002513330015007306060029007456900014007747010019007888010027008071164-170520241227154022.0 a978-7-5516-3327-7dCNY38.00 a20241227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人鱼影视公司b专著f我是不白吃著 a济南c山东友谊出版社d2024.12 a219页d24cm2 a漫画山海奇缘 a本书为不白吃“漫画山海奇缘”系列中的第三本,故事续接上集。不白吃和同伴依据线索来到神秘的青丘山,却被骗进入食人鱼影视公司。危机关头,不白吃发现九尾狐行为怪异,原来她竟然被控制了……这次,不白吃和伙伴们能平安脱险吗?这本书用十分精彩的漫画讲述了一个扣人心弦的冒险故事,将《山海经》里那些拥有独特能力的神兽栩栩如生地带到小读者的眼前。小读者不仅能在轻松愉快的阅读过程中,领略我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之美,还能在跌宕起伏的故事里体会到友情的珍贵,学会在朋友之间培养信任与合作的精神。 a漫画爱好者0 a漫画x连环画y中国z现代 aJ228.2v5 0a我是不白吃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02 01212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35001472100034001822150016002162250017002323300617002493330015008666060029008816900014009107010019009248010027009431164-170620241227154040.0 a978-7-5516-3326-0dCNY38.00 a20241227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仙草十三香b专著f我是不白吃著 a济南c山东友谊出版社d2024.12 a219页d24cm2 a漫画山海奇缘 a本书为不白吃“漫画山海奇缘”系列中的第二本,故事续接上集。山海美食界的厨师和服务员即将遭到AI的替换,不白吃受到导师英招点拨,决定寻找传说中的仙草十三香,并借助仙草的强大力量打败敌人,他能成功吗?在寻找仙草的旅途中,他遇到了哪些伙伴,与哪些神兽斗智斗勇呢?这本书通过精彩的漫画故事,带领小读者踏上一段跌宕起伏的寻宝旅程,让一个神奇的、充满趣味的《山海经》世界徐徐呈现在小读者面前。在这个过程中,小读者不仅能与美食漫画家不白吃一同探险,还能沉浸在妙趣横生的故事情节中,了解我国上古百科奇书《山海经》里记载的奇异植物和动物。这样的阅读体验,不仅能让小读者享受到无尽的乐趣,更能激发他们对知识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寓教于乐。 a漫画爱好者0 a漫画x连环画y中国z现代 aJ228.2v5 0a我是不白吃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02 01559nam0 220028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71001472100044002182150015002623140408002773300427006853330015011126060029011276900014011567010013011707020015011837020014011987020013012127120017012258010027012421164-171020250217145552.0 a978-7-5217-7368-2dCNY49.80 a20250217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顾小姐和曲小姐h3b专著f晚之著g鲸元社,C奈司绘g欲言文化,琦琦编 a北京c中信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d2025.03 a69页d21cm a著者晚之,本名陈茜,晋江签约作家,代表作品《顾小姐和曲小姐》。绘者鲸元社,国内知名漫画工作室,画风清新唯美,制作过诸多如《清欢序》《烧》《顾小姐和曲小姐》《我亲爱的法医小姐》等一线漫画作品。作品风格多样,制作水准颇高。C奈司,本名曹月,鲸元社签约漫画家,代表作《笙笙予你》。编者欲言文化,全称苏州欲言文化有限公司,是国内专业的漫画脚本创作团队。代表作《顾小姐和曲小姐》。琦琦,本名刘琪,欲言文化签约作者。 a本书为系列第三册,内容接续第二册,讲述顾熙之与曲熙之两人在演绎事业上互相帮助,共同探讨影视作品,抵御极端粉丝,逐渐治愈对方的故事。随着二人的逐渐熟悉,顾熙之逐渐发现了曲熙之对自己的额外照顾,二人共同抵御了极端粉丝的报复,信任关系进一步加深。该作情感细腻,对于女性之间的友情与羁绊的描写生动真实,展现了女性之间相互扶持的真挚情感,给读者展现出了一个良性竞争的演员生态圈。其唯美画风和演艺圈的情节对一些年轻女生会比较有吸引力。 a漫画爱好者0 a漫画x作品集y中国z现代 aJ228.2v5 0a晚之4著 0a鲸元社4绘 0aC奈司4绘 0a琦琦4编02a欲言文化4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392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035001482100030001832150017002133140223002303300597004533330015010506060029010656900014010947010015011088010027011231164-171120240816144756.0 a978-7-5225-3244-8dCNY192.00 a20240816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狐妖小红娘h12b专著f小新编绘 a北京c九州出版社d2024.10 a1032页d21cm a小新,本名庹新科,男,籍贯浙江,中国原创漫画作者,已出版作品十余部,多部作品已被改编为热播动画及影视剧,代表作《狐妖小红娘》,画漫画的初心是喜爱漫画,常常因为对情节追求完美而拖稿,但在众多读者的留言评论下,坚持着创作。 a本书是一部国内原创漫画作品。讲述的是在架空世界中,迷糊的小狐妖涂山苏苏励志成为一名优秀的小红娘,贫穷吃货白月初为了生存只能与她一同完成任务。在这个过程中,他们见证了很多有趣神秘的故事。南国公主欢都落兰对平丘月初的爱无法断绝,被“黑狐”组织利用,执意要将心上人复活。山顶洞窟内,除了涂山苏苏外,其他人都被欢都落兰压制住,南国国王更是放出毒雾保护女儿的计划顺利实施。局势越来越危急,此时苏苏想到了之前白月初教给她的某个“秘术”,当她启动秘术之后,许久不见的涂山红红突然降临,游刃有余地对抗着欢都父女两人,大显身手的同时,强行干涉情蛊之灵的运作,令场面变得更加混乱,也引出了白月初一体多灵魂的事情。 a漫画爱好者0 a漫画x作品集y中国z现代 aJ228.2v5 0a小新4编绘 0aCNb丰涵文化c20240822 01475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8000271000041000651010008001061020015001141050018001291060006001472000053001532100034002062150016002403140465002563300412007213330015011336060029011486900014011777010015011918010027012061164-171520241009081527.0 a978-7-5570-3398-9b精装dCNY59.80 a20241009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440000 ay z 000yy ar1 a如果历史是一群喵h15i大清风云篇b专著f肥志编绘 a广州c广东旅游出版社d2024.10 a336页d23cm a肥志,本名林远志,广东潮汕人,出生于1990年5月3日。深圳萌想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深圳萌想影视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广州市动漫艺术家协会“广州青年动漫家十强”“致敬新中国动漫70年70人”之一。近年先后主创作品有《如果历史是一群喵》《如果世界是一窝啾》《如果西游是一群喵》《肥志百科》,受广大读者喜欢,获中国动漫金龙奖最佳动漫IP奖、最佳动漫角色奖、最佳动漫出版奖及新周刊2018中国视频榜年度动漫作品等多项业内大奖,作品相关内容多次获得人民日报、共青团等官方媒体的转载和关注。 a《如果历史是一群喵.15,大清风云篇》是“如果历史是一群喵”系列的第15卷,本书将由12只喵咪带读者走进不一样的清朝,除了全面展示清朝的政治、社会,还精选关键的历史人物以及事件,透过细节帮读者深入了解当中的曲折历史。12只喵咪再次化身形形色色的历史大人物,延续系列风趣幽默的风格,通过喵咪的演绎还原历史,向大众读者呈现出恢宏大气的历史画卷。在史实的基础上进行趣味转化,特别增添历史知识点,解锁12只喵咪拟人的古装设定。 a漫画爱好者0 a漫画x作品集y中国z现代 aJ228.2v5 0a肥志4编绘 0aCNb丰涵文化c20241010 01047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057001482100036002052150015002413300391002563330027006476060023006746900014006977010023007117020017007347020015007518010027007661164-171820241225150947.0 a978-7-5718-2499-0dCNY168.00 a20241225d2023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30000 ay z 000yy ar1 a猴王出世b专著f(明)吴承恩原著g卢光照改编g张树德绘 a石家庄c河北美术出版社d2023.12 a61页d21cm a本书为彩绘版古典题材连环画,根据古典小说《西游记》编绘,并在原有基础上以工笔彩绘赋色,以飨读者。本册为《西游记》第一册《猴王出世》,主要描绘了花果山上的仙石化猴,占据水帘洞为王,并远涉重洋,访到了须菩提祖师,练会了驾筋斗云、七十二般变化的神通,后又回到花果山水帘洞,驱逐了侵占洞府的妖魔,率领群猴,过起无拘无束的猴王生活的故事。本册书为线装彩绘宣纸版,在原有老版的基础上进行的工笔赋色。 a本书适用于连环画爱好者0 a连环画y中国z现代 aJ228.4v5 0c(明)a吴承恩4原著 0a卢光照4改编 0a张树德4绘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26 01255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40000271000041000671010008001081020015001161050018001311060006001492000025001552100038001802150014002183300697002323330017009296060023009466900014009697010015009838010027009981164-172320250214085727.0 a978-7-5593-9988-5b精装dCNY1890.00 a20250214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230000 ay z 000yy ar1 a萧红b专著f侯国良著 a哈尔滨c黑龙江美术出版社d2024.06 a3册d26cm a本套书分为三册,分别是1.《萧红传》2.《生死场》3.《呼兰河传》。本书以萧江的文学原文为改编脚本,以连环画的形式讲述萧红与其文学创作,不涉及其情感(婚姻、爱情)及生活过多的细琐经历,通过展现其所描写的抗战、人性、乡愁中夹杂着个人文学、人生的小传,让读者看到的是文学的《萧红》。《生死场》以哈尔滨近郊某农村为背景,描写“九一八事变”前后,当地村民和他们视为珍宝的土地以及牲口的故事。萧红23岁写作《生死场》时,正被父亲软禁于阿城县,惩罚她躲避包办婚姻及与男友外逃。《呼兰河传》全书七章:一、二章写小城风情,三、四章谈家中亲疏人物,五、六、七章摹绘独立旁支人物。为“生于斯、长于斯的呼兰河畔的乡镇作传,为这个乡镇的风土人情,为各种各样人的生与死、欢乐与悲哀作传”。三本合集概括了萧红的文学人生及创价收貌。 a连环画爱好者0 a连环画y中国z现代 aJ228.4v5 0a侯国良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294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37001472100034001842150016002183300692002343330015009266060043009416900014009846900012009987010015010108010027010251164-172620250219114827.0 a978-7-115-66204-0dCNY49.80 a20250219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gy ar1 a你是自己的一道光b专著f贺乐辰著 a北京c人民邮电出版社d2025.01 a171页d21cm a本书将通过隐喻的独特创意插画形式+简洁意向化的现代短诗,以沉浸式的大幅画面为主进行视觉传达,多主题多角度地捕捉和引发当代年轻人的情感共鸣,疗愈心灵传播正能量。全书共计4大章节:第1章节(生活有点咸,又有点甜)生活解压类创作,主旨为心灵净化和情绪稳定;第2章节(感情像浮云,又像风筝)情感表达类创作,主旨为探讨亲情、爱情、友情等人际关系;第3章节(说与自己的悄悄话)自我疗愈类创作,主旨为成长激励与内心和解;第4章节(写满情绪的日记本)情绪释放类创作,主旨为正能量引导、负能量调和。本书预计提供60+个原创主题画作,通过独特的超现实主义暗喻创意、突出的视觉表现力、色彩和质感丰富的绘画风格、轻松美好的文字吸引读者,同时每幅主题都蕴含不同的心理治愈意义,非常适合当代年轻人在高压社会生活中治愈心情、放松阅读。 a诗歌爱好者0 a插图(绘画)x作品集x诗集y中国z现当代 aJ228.5v5 aI227v5 0a贺乐辰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221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8000271000041000651010008001061020015001141050018001291060006001472000039001532100034001922150016002263300645002423330015008876060037009026900012009397010013009518010027009641164-172820250219112341.0 a978-7-115-66166-1b精装dCNY49.90 a20250219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艺术家手稿i达·芬奇b专著f陈露著 a北京c人民邮电出版社d2025.01 a171页d19cm a本书收录了大量达芬奇的珍贵手稿,内容极为丰富,涵盖人体、机械、建筑、自然等多领域研究成果与创想,绘画精致细腻,尽显其高超技艺与强烈求知欲。本书是达芬奇艺术与科学智慧的高度凝练,生动呈现文艺复兴风貌,不仅彰显出达芬奇卓越的绘画技巧,更体现他对万物深入探索的求知欲。这些手稿不仅是艺术瑰宝,更体现了达芬奇在多个学科领域的深度探索与融合,其独特的绘画风格、精妙的图示注解,让读者得以一窥这位文艺复兴巨匠的思维奥秘,见证他在艺术与科学的浩瀚星空中留下的璀璨光辉,感受其对后世艺术发展和科学进步所产生的深远而持久的影响力。无论是热衷于艺术的爱好者,还是专业的艺术研究者,都能从这本书中探寻到达芬奇的艺术密码,更深刻地理解他对艺术的执着追求与独特贡献。 a绘画爱好者0 a绘画x作品综合集y意大利z中世纪 aJ231v5 0a陈露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127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8000271000041000651010008001061020015001141050018001291060006001472000043001532100034001962150016002303300545002463330015007916060037008066900012008437010015008558010027008701164-172920250219160010.0 a978-7-115-66115-9b精装dCNY49.90 a20250219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艺术家手稿i米开朗基罗b专著f刘天明著 a北京c人民邮电出版社d2025.01 a171页d19cm a本书聚焦于米开朗基罗这位伟大艺术家的手稿,为读者打开一扇窥探其艺术世界的独特窗口。书中呈现了米开朗基罗在不同创作阶段的手稿,这些手稿或为草图,或为设计构思,它们是艺术巨匠灵感闪现的瞬间记录。从雕塑到绘画,手稿展现了他对人体结构的深刻理解,每一笔都透露着他对艺术完美的执着追求。读者可以看到《大卫》《创世纪》等不朽之作在其最初构思时的模样,感受米开朗基罗如何将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倾注于线条之中。这些手稿不仅是艺术创作的素材,更是文艺复兴时期艺术精神的生动体现,它们见证了米开朗基罗的艺术成长之路,对于理解其作品和那个伟大的艺术时代有着非凡意义。 a绘画爱好者0 a绘画x作品综合集y意大利z中世纪 aJ231v5 0a刘天明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113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8000271000041000651010008001061020015001141050018001291060006001472000037001532100034001902150016002243300541002403330015007816060033007966900012008297010015008418010027008561164-173020250219112356.0 a978-7-115-66114-2b精装dCNY49.90 a20250219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艺术家手稿i莫奈b专著f孙玉洁著 a北京c人民邮电出版社d2025.01 a171页d19cm a本书围绕着莫奈的艺术家手稿展开,带读者走进印象派大师莫奈的艺术世界。这些手稿是莫奈艺术生涯的珍贵印记,生动展现了他创作的幕后历程。手稿中,有对光影效果的细腻捕捉,从晨曦到日落,从不同季节到各类天气,莫奈用简单的笔触勾勒出光的变幻。我们能看到他为著名画作如《睡莲》《干草堆》等所做的构思,无论是色彩的搭配尝试,还是构图的初步设想。这些手稿还体现了莫奈独特的绘画技巧,快速而灵动的线条彰显出他对瞬间印象的捕捉能力。它们不仅是莫奈艺术灵感的源泉,更反映出印象派注重瞬间、追求户外写生和光影表达的艺术风格,是理解莫奈和印象派艺术发展的关键资料。 a绘画爱好者0 a绘画x作品综合集y法国z近代 aJ231v5 0a孙玉洁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2104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13001011020015001141050018001291060006001472000056001532100038002092150014002473140294002613301172005553330015017276060029017426900014017717010025017857020013018108010027018231164-173520240914090407.0 a978-7-5751-0347-3dCNY169.20 a20240913d2024 em y0chiy50 ea1 achicjpn aCNb330000 ay z 000yy ar1 a航海王i空岛h24-32b专著f(日)尾田荣一郎著g春蕾译 a杭州c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d2024.09 a9册d18cm a尾田荣一郎:日本当今最有名最有人气的漫画家。他创作的长篇漫画系列《航海王》在日本本土创造了销售过5亿册的奇迹,在日本漫画排行榜上名列第一,而且目前《航海王》在全世界也是最畅销的漫画书之一。《航海王》在日本已被奉为经典。春蕾:毕业于浙江工商大学外国语学院日语专业,现从事与日本相关文化等工作。 a本套系是根据《航海王》漫画系列故事情节发展,按单元故事主题组成的套装版,本套组为空岛篇,是已出版的《航海王》单行本第24-32卷的组套。故事内容讲述了时值大航海时代,无数人为了传说中的海盗王高路德·罗杰所留下的大秘宝“ONEPIECE”而扬帆远航。少年路飞从小立志,有朝一日要扬帆出海,成为海上之王。红发杰克斯在滞留小镇时,曾救他一命,并与他约定将来在伟大航线相聚。偶然的机会路飞食用了恶魔果实,拥有了超乎常人的奇异能力,成了“橡胶人”。十年过去了,继承了杰克斯意志的路飞为了理想,独自出海,开始了他的冒险旅程。草帽海盗团离开阿拉巴斯坦王国之后,众人决定前往空岛冒险。历经一番波折之后,梅利号乘着上升海流,成功抵达了“白海”。(引进自日本集英社)时值大海盗时代,为了寻找传说中的海盗王高路德?罗杰留下的大秘宝“ONEPIECE”,无数海盗竖起旗帜,互相争斗。有一个梦想成为海盗的少年名叫路飞,为了成为海盗王而扬帆起航了。根据调查,奈美他们确认岛上沉睡着大量黄金,一行人开始寻宝。路飞他们被卷入了神与原住民山迪亚的激战中。“三小时候,能够站在这个岛上的人只有五人”,神?艾尼路做了预言后,便自己动手,消灭了山迪亚一个又一个战士。艾尼路的真正企图也渐渐浮出水面。那就是消灭一切居住在空岛的人们,然后乘坐能在天空飞翔的方舟“箴言”飞向“无垠大地”。幸存的战士们知道这个阴谋后,决定一起打倒艾尼路。 a漫画爱好者0 a漫画x连环画y日本z现代 aJ238.2v5 0c(日)a尾田荣一郎4著 0a春蕾4译 0aCNb丰涵文化c20240919 01305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13001001020015001131050018001281060006001462000043001522100044001952150016002393140094002553300585003493330015009346060029009496900014009787010019009927020013010118010027010241164-173620250217145840.0 a978-7-5217-7366-8dCNY39.80 a20250217d2025 em y0chiy50 ea1 achicjpn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婚礼的前一天b专著f(日)穗积著g熊韵译 a北京c中信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d2025.03 a192页d21cm a穗积日本新锐漫画家,2010年凭短篇漫画《婚礼的前一天》获月刊flowers漫画大选银奖,由此出道。 a本书是由日本作家穗积创作的抒情短篇漫画集,通过5则小故事,讲述5位对象内心最隐秘的温情。每篇结尾的精妙反转,为1则故事赋予了2种温暖体验,适合成年读者阅读。内容如下:《婚礼的前一天》婚礼前,青年男女共度了平淡的一天。看似老夫老妻的他们小心翼翼地推敲婚礼细节,既期待又充满紧张地迎接人生新的阶段。画面一转,道出了男女实际是一对自幼相依为命的姐弟的事实。姐姐即将结婚、踏入自己新的人生阶段,而这对他们而言不仅是喜事,也是一种分别。二人在婚礼前的最后一天,用一如既往的粗茶淡饭,慰藉着两人共度的最后一段时光……日文原版感动无数人,拿下多项大奖,不仅有温情还有巧思反转,直击心中最柔软的情绪。 a漫画爱好者0 a漫画x作品集y日本z现代 aJ238.2v5 0c(日)a穗积4著 0a熊韵4译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893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0100040000591000041000991010013001401020015001531050018001681060006001862000050001922100030002422150016002723140661002883300557009493330015015066060029015216900014015507010021015647020015015858010027016001164-173720241223154657.0 a978-7-5445-7794-6dCNY25.00 a978-7-5445-7799-1dCNY125.00(全5册) a20241223d2025 em y0chiy50 ea1 achicjpn aCNb220000 ay z 000yy ar1 a家有姐弟h第1卷b专著f(日)森粒美著g陈高阳译 a长春c长春出版社d2025.01 a237页d19cm a森粒美,女,日本漫画家。在《ふらっとヒーローズ》(日本小学馆的hero's公司旗下的杂志社)上连载家庭喜剧《家有姐弟》。她也因这部作品获得了第25届“文化厅媒体艺术祭”漫画部门新人奖。她的其他作品包括《从周一到周五的男高中生》等。陈高阳,女,2000年生,东北师范大学日语语言文学专业研究生,于2024年9月赴日本神户市外国语大学留学,精进日语的听说读写译水平。现已取得日语N1证书,日语专八证书。课余时间勤工俭学,兼职家庭教师为学生讲授考研日语、高考日语、日语能力考试等日语课程。积极参加学校活动,曾为学校组织国际性学术会议担任日语口译、为学术会议翻译演讲稿及文献等。留日期间努力学习的同时,积极参加当地各种志愿者活动、实地考察所研究的论文课题。同时是一名日本漫画的爱好者。 a《家有姐弟》是一套温情、治愈的日本漫画书,是一部家庭喜剧。写实的画风,让读者看到了小奏和光次郎可爱的形象,尤其是年纪小的弟弟光次郎既调皮又懵懂无知的画面,一下子能将读者吸引。剧情画面感人,有怀念故人的情谊,有重组家庭初始相处的不熟悉、彼此适应到渐渐地融入祥和的家庭的良好氛围,最终两个孩子如亲姐弟般情深。第1卷讲述了女高中生宇佐美奏因为父亲的再婚有了一个还在上小学的新弟弟。在没见到新弟弟之前,奏的期待值虽早已被爸爸所说的“他是一个非常可爱的男孩子哦”这句话拉满,但实际见到新弟弟光志郎后,奏却发现这个弟弟和她想象中有些不同——温馨治愈的家庭喜剧,开幕! a漫画爱好者0 a漫画x连环画y日本z现代 aJ238.2v5 0c(日)a森粒美4著 0a陈高阳4译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26 01794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0100040000591000041000991010013001401020015001531050018001681060006001862000050001922100030002422150016002723140661002883300458009493330015014076060029014226900014014517010021014657020015014868010027015011164-173820241223154703.0 a978-7-5445-7795-3dCNY25.00 a978-7-5445-7799-1dCNY125.00(全5册) a20241223d2025 em y0chiy50 ea1 achicjpn aCNb220000 ay z 000yy ar1 a家有姐弟h第2卷b专著f(日)森粒美著g陈高阳译 a长春c长春出版社d2025.01 a237页d19cm a森粒美,女,日本漫画家。在《ふらっとヒーローズ》(日本小学馆的hero's公司旗下的杂志社)上连载家庭喜剧《家有姐弟》。她也因这部作品获得了第25届“文化厅媒体艺术祭”漫画部门新人奖。她的其他作品包括《从周一到周五的男高中生》等。陈高阳,女,2000年生,东北师范大学日语语言文学专业研究生,于2024年9月赴日本神户市外国语大学留学,精进日语的听说读写译水平。现已取得日语N1证书,日语专八证书。课余时间勤工俭学,兼职家庭教师为学生讲授考研日语、高考日语、日语能力考试等日语课程。积极参加学校活动,曾为学校组织国际性学术会议担任日语口译、为学术会议翻译演讲稿及文献等。留日期间努力学习的同时,积极参加当地各种志愿者活动、实地考察所研究的论文课题。同时是一名日本漫画的爱好者。 a《家有姐弟》是一套温情、治愈的日本漫画书,是一部家庭喜剧。写实的画风,让读者看到了小奏和光次郎可爱的形象,尤其是年纪小的弟弟光次郎既调皮又懵懂无知的画面,一下子能将读者吸引。剧情画面感人,有怀念故人的情谊,有重组家庭初始相处的不熟悉、彼此适应到渐渐地融入祥和的家庭的良好氛围,最终两个孩子如亲姐弟般情深。第2卷主要内容是:爷爷家里使人万分疑惑的礼物,空地里破烂不堪的废旧汽车,朋友家里的气息,藏在柜橱中的秘密基地——不值一提却令人无法忘怀的回忆逐渐复苏。 a漫画爱好者0 a漫画x连环画y日本z现代 aJ238.2v5 0c(日)a森粒美4著 0a陈高阳4译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26 01810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0100040000591000041000991010013001401020015001531050018001681060006001862000050001922100030002422150016002723140661002883300474009493330015014236060029014386900014014677010021014817020015015028010027015171164-173920241223154652.0 a978-7-5445-7796-0dCNY25.00 a978-7-5445-7799-1dCNY125.00(全5册) a20241223d2025 em y0chiy50 ea1 achicjpn aCNb220000 ay z 000yy ar1 a家有姐弟h第3卷b专著f(日)森粒美著g陈高阳译 a长春c长春出版社d2025.01 a237页d19cm a森粒美,女,日本漫画家。在《ふらっとヒーローズ》(日本小学馆的hero's公司旗下的杂志社)上连载家庭喜剧《家有姐弟》。她也因这部作品获得了第25届“文化厅媒体艺术祭”漫画部门新人奖。她的其他作品包括《从周一到周五的男高中生》等。陈高阳,女,2000年生,东北师范大学日语语言文学专业研究生,于2024年9月赴日本神户市外国语大学留学,精进日语的听说读写译水平。现已取得日语N1证书,日语专八证书。课余时间勤工俭学,兼职家庭教师为学生讲授考研日语、高考日语、日语能力考试等日语课程。积极参加学校活动,曾为学校组织国际性学术会议担任日语口译、为学术会议翻译演讲稿及文献等。留日期间努力学习的同时,积极参加当地各种志愿者活动、实地考察所研究的论文课题。同时是一名日本漫画的爱好者。 a《家有姐弟》是一套温情、治愈的日本漫画书,是一部家庭喜剧。写实的画风,让读者看到了小奏和光次郎可爱的形象,尤其是年纪小的弟弟光次郎既调皮又懵懂无知的画面,一下子能将读者吸引。剧情画面感人,有怀念故人的情谊,有重组家庭初始相处的不熟悉、彼此适应到渐渐地融入祥和的家庭的良好氛围,最终两个孩子如亲姐弟般情深。第3卷主要内容是:愈发在意青梅竹马的小将的小奏。已经完全适应新学校生活的光志郎。高中二年级的她和小学三年级的他两人的生活轨迹逐渐重叠,两人的关系也向着真正的姐弟发展。 a漫画爱好者0 a漫画x连环画y日本z现代 aJ238.2v5 0c(日)a森粒美4著 0a陈高阳4译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26 01785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13001001020015001131050018001281060006001462000050001522100030002022150015002323140661002473300502009083330015014106060029014256900014014547010021014687020015014898010027015041164-174020241220142633.0 a978-7-5445-7797-7dCNY25.00 a20241220d2025 em y0chiy50 ea1 achicjpn aCNb220000 ay z 000yy ar1 a家有姐弟h第4卷b专著f(日)森粒美著g陈高阳译 a长春c长春出版社d2025.01 a80页d19cm a森粒美,女,日本漫画家。在《ふらっとヒーローズ》(日本小学馆的hero's公司旗下的杂志社)上连载家庭喜剧《家有姐弟》。她也因这部作品获得了第25届“文化厅媒体艺术祭”漫画部门新人奖。她的其他作品包括《从周一到周五的男高中生》等。陈高阳,女,2000年生,东北师范大学日语语言文学专业研究生,于2024年9月赴日本神户市外国语大学留学,精进日语的听说读写译水平。现已取得日语N1证书,日语专八证书。课余时间勤工俭学,兼职家庭教师为学生讲授考研日语、高考日语、日语能力考试等日语课程。积极参加学校活动,曾为学校组织国际性学术会议担任日语口译、为学术会议翻译演讲稿及文献等。留日期间努力学习的同时,积极参加当地各种志愿者活动、实地考察所研究的论文课题。同时是一名日本漫画的爱好者。 a《家有姐弟》是一套温情、治愈的日本漫画书,是一部家庭喜剧。写实的画风,让读者看到了小奏和光次郎可爱的形象,尤其是年纪小的弟弟光次郎既调皮又懵懂无知的画面,一下子能将读者吸引。剧情画面感人,有怀念故人的情谊,有重组家庭初始相处的不熟悉、彼此适应到渐渐地融入祥和的家庭的良好氛围,最终两个孩子如亲姐弟般情深。第4卷主要是和家人的短途旅行、令人怀念的小学、和朋友们一起去浴池泡澡。在旅行地偶遇的老奶奶、不良少年的哥哥、肌肉男的爸爸。说说笑笑、吵吵闹闹。你帮我来、我帮你。刚熟识的姐弟俩、开心快乐的每一天。 a漫画爱好者0 a漫画x连环画y日本z现代 aJ238.2v5 0c(日)a森粒美4著 0a陈高阳4译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26 01831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13001001020015001131050018001281060006001462000050001522100030002022150015002323140661002473300548009083330015014566060029014716900014015007010021015147020015015358010027015501164-174120241220142704.0 a978-7-5445-7798-4dCNY25.00 a20241220d2025 em y0chiy50 ea1 achicjpn aCNb220000 ay z 000yy ar1 a家有姐弟h第5卷b专著f(日)森粒美著g陈高阳译 a长春c长春出版社d2025.01 a80页d19cm a森粒美,女,日本漫画家。在《ふらっとヒーローズ》(日本小学馆的hero's公司旗下的杂志社)上连载家庭喜剧《家有姐弟》。她也因这部作品获得了第25届“文化厅媒体艺术祭”漫画部门新人奖。她的其他作品包括《从周一到周五的男高中生》等。陈高阳,女,2000年生,东北师范大学日语语言文学专业研究生,于2024年9月赴日本神户市外国语大学留学,精进日语的听说读写译水平。现已取得日语N1证书,日语专八证书。课余时间勤工俭学,兼职家庭教师为学生讲授考研日语、高考日语、日语能力考试等日语课程。积极参加学校活动,曾为学校组织国际性学术会议担任日语口译、为学术会议翻译演讲稿及文献等。留日期间努力学习的同时,积极参加当地各种志愿者活动、实地考察所研究的论文课题。同时是一名日本漫画的爱好者。 a《家有姐弟》是一套温情、治愈的日本漫画书,是一部家庭喜剧。写实的画风,让读者看到了小奏和光次郎可爱的形象,尤其是年纪小的弟弟光次郎既调皮又懵懂无知的画面,一下子能将读者吸引。剧情画面感人,有怀念故人的情谊,有重组家庭初始相处的不熟悉、彼此适应到渐渐地融入祥和的家庭的良好氛围,最终两个孩子如亲姐弟般情深。第5卷主要内容是:小学3年级的光志郎、高中2年级的小奏。成为姐弟后两人度过的第一个吵吵闹闹的暑假。光志郎和朋友们一起参加夏令营。和同班同学真冬和小熊,还有其他学校的孩子们集合后,大家开启了充满欢声笑语的旅程。但似乎机器人的状态好像不太对劲…… a漫画爱好者0 a漫画x连环画y日本z现代 aJ238.2v5 0c(日)a森粒美4著 0a陈高阳4译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26 01161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13001011020015001141050018001291060006001472000051001532100044002042150014002483140117002623300407003793330015007866060029008016900014008307010023008447020013008678010027008801164-174220250218133647.0 a978-7-5217-7375-0dCNY228.00 a20250218d2025 em y0chiy50 ea1 achicjpn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浪客剑心i东京篇b专著f(日)和月伸宏著g苏颖译 a北京c中信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d2025.03 a6册d21cm a和月伸宏,1970年出生于日本,日本男性漫画家、插画家,作品多为热血格斗类漫画。代表作《浪客剑心》、《武装炼金》等。 a故事发生在明治维新初年的东京,曾于幕末时期以“刽子手拔刀斋”而闻名的绯村剑心,在新时代诀别过往,成为一名旅居天下的浪客。机缘巧合下,剑心帮助神谷道场的代理师父神谷薰解决了“假拔刀斋”事件,并以此为契机,暂时安身于神谷道场。后来,剑心救下了出身于士族家庭的少年明神弥彦,并鼓励他加入“神谷活心流”门下。决心不再以打架代理为生计的相乐左之助也成了道场的常客,原先只有阿薰孤零零地守着的道场也渐渐热闹了起来。 a漫画爱好者0 a漫画x连环画y日本z现代 aJ238.2v5 0c(日)a和月伸宏4著 0a苏颖4译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701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13001001020015001131050018001281060006001462000056001522100036002082150016002443140618002603300446008783330015013246060029013396900014013687010023013827020015014058010027014201164-174320241008154931.0 a978-7-5596-7985-7dCNY32.80 a20241008d2024 em y0chiy50 ea1 achicjpn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青之箱h5i得回去了b专著f(日)三浦糀著绘g葛轶伟译 a北京c北京联合出版公司d2024.11 a166页d18cm a三浦糀最早以“结城智史”的笔名发表作品,2013年获得第90届周刊少年Magazine新人漫画奖特别奖励奖。同一年获得第91届周刊少年Magazine新人漫画奖佳作。2017年在讲谈社网上漫画平台Magazine Pocket举办的短篇比赛中赢得优胜,作品被刊登在《周刊少年Magazine》2017年25号。2018年参加《周刊少年Jump》举办的新人漫画奖“ガリョキンPro”第四届,得到了准优胜。2020年在《周刊少年Jump》上刊登短篇版《アオのハコ》,在日本大受欢迎,13话斩获《少年jump》卷头,成为新晋女性向漫画璀璨新星。而后开启连载。葛轶伟日本富山县立大学生物医药品工学硕士毕业,曾翻译《狸公主的恋爱小九九》《小林家的龙女仆》《舞动不止》《龙与勇者与邮递员》《2.5次元的诱惑》。 a建议分类:J238.2,漫画-作品集-日本-现代这是一部漫画作品。我的青春装在这个箱子里。“箱”指的是蓝色屋顶的体育馆,这是一部发生在体育馆里的青春故事。主角猪股大喜和鹿野千夏分别是高中羽毛球部和篮球部成员。鹿野千夏在全国大赛中以较小的差距惜败,心中满是过去无数个日日夜夜的训练,不过她没有被击倒,反而越挫越勇。她暗自努力要冲进下一次全国大赛,于是每天总是第一个到体育馆训练,她的精神也激励了猪股大喜,两个人一同挥洒汗水、互相鼓励,为了梦想,奋斗吧! a漫画爱好者0 a漫画x连环画y日本z现代 aJ238.2v5 0c(日)a三浦糀4著绘 0a葛轶伟4译 0aCNb丰涵文化c20241010 01699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8000271000041000651010013001061020015001191050018001341060006001522000049001582100036002072150016002433140638002593300423008973330015013206060035013356900014013707010021013847020013014058010027014181164-174820241202150128.0 a978-7-5596-8118-8b精装dCNY85.00 a20241202d2025 em y0chiy50 ea1 achicfre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墨比斯插画精选集b专著f(法)墨比斯著g朱洁译 a北京c北京联合出版公司d2025.03 a152页d31cm a墨比斯,本名让·罗(Jean Giraud),享誉全球的法国漫画大师、国宝级艺术家。1938年5月8日出生于法国,2012年因病去世。其艺术影响力遍及全球,经典漫画作品数不胜数。凭借卓绝的才华和辉煌的成就,他先后斩获哈维奖、艾斯纳奖和安古兰奖等几乎所有世界级漫画大奖,并荣获法国国家骑士勋章。1963年,他和比利时剧作家让·利耶一起创造了令他们声名大振的西部漫画角色期间他开始用笔名墨比斯发表一系列黑色幽默作品。1974年,他和其他三位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创办了《金属狂啸》漫画杂志,在该杂志上创作了在画风和故事上都极具突破性的科幻和幻想作品,例如《阿扎克》《封闭式车库》,这些到现在读起来都令人惊异万分的漫画作品,在后来的漫画、动画、电影等领域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a本书收录法国国宝级艺术家墨比斯创作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插画作品,以及为《金属狂啸》杂志绘制的封面插图和漫画手稿,展现了这位插画大师令人惊艳的一面。对于漫画迷来说,这是一本难得的欣赏偶像早期多变画风和成长轨迹的逸品;对于还不认识墨比斯的人来说,这无疑是一次发现其天赋、幽默和才华的机会。他彻底改变了漫画界对科幻的审美观和叙事模式。他的作品享誉世界,影响了整整一代法国、美国和日本创作者。墨比斯的宇宙代表了20世纪的想象力。 a插画爱好者0 a插图(绘画)x作品集y法国z现代 aJ238.5v5 0c(法)a墨比斯4著 0a朱洁4译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05 01449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13001011020015001141050018001291060006001472000039001532100040001922150016002323140172002483300661004203330029010816060035011106900014011457010021011598010027011801164-174920240815151600.0 a978-7-80768-475-6dCNY298.00 a20240815d2024 em y0chiy50 ea1 achickor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水浒英雄图谱b专著f(韩)金秉俊等绘 a北京c生活书店出版有限公司d2024.09 a354页d21cm a金秉俊,韩国人。国际原画大师,韩国MOTIONPOP会社代表、理事,青岛依米动漫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原日本KONAMI韩国分社设计部长,现任青岛时代色彩文化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视觉总监。 a本画册根据《水浒传》改编而来,通过原著120个回目的故事,将108将的人物以及兵器淋漓尽致地予以图画展现。人物插画方面,本画册聚焦于《水浒传》固有的英雄故事这一主题,尽量简化服饰及形式上的东西,强调人物本身的故事性特征,且对人物比例进行严格控制,使人物形象更加强烈生动;武器方面,根据原著人物所使用的武器予以还原,从名字到形态,严格遵照原著。本书以《清明上河图》作为文字内容页背景底图,此设计思路意在体现《水浒传》开场轰轰烈烈,而最终悲惨收场的结局——清明上河图正是体现了盛世繁华下所潜伏的危机重重,二者的共通之处成为本书文字内容页设计的一大特点。文字方面,本书以平实、朴素、自然为特点,在还原原著白话文的同时加以改编,尤其在原著高潮部分,体现出慷慨激昂的一面。 a插图(绘画)学习者及爱好者0 a插图(绘画)x作品集y韩国z现代 aJ238.5v5 0c(韩)a金秉俊4绘 0aCNb丰涵文化c20240822 01397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13001001020015001131050018001281060006001462000049001522100038002012150016002393140321002553300407005763330023009835170015010066060035010216900014010567010021010707020013010918010027011041164-175020250217153539.0 a978-7-5594-9350-7dCNY89.00 a20250217d2025 em y0chiy50 ea1 achicjpn aCNb320000 ay z 000yy ar1 a摇篮b专著e小行星画集f(日)小行星绘g青青译 a南京c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d2025.03 a170页d24cm a小行星,日本插画师,2017年开始以“あすてろid”的名字从事插画创作活动,主要以科幻、奇幻和后启示录等文明衰退后的荒废世界为主题创作插画。青青,女,籍贯江西。日语自由译者,毕业于赣南师范大学日语系,擅长轻小说、推理小说、女性文学、漫画等的翻译。已出版的译本有《我的青春恋爱喜剧果然有问题》《少年检阅官》《爱的接力棒》等。 a本书是一部引进自日本的插画作品集,是插画家小行星的初画集。小行星擅长描绘场景概念插画,本书是她以“架空的游戏风格”为主题描绘的无限延续的幻想世界。画集严选小行星从活动初期至今的作品,最后还收录了对小行星的访谈。书中插画绘制了一个美丽而宁静的世界,旅行者穿梭其中,不知道尽头在哪儿。本书以插画为主,文字为辅,用游戏的视角,向读者展示了一个幻想的世界观,带给读者身临其境阅读体验,是一本具有沉浸感的插画集。 a绘画学习者及爱好者1 a小行星画集0 a插图(绘画)x作品集y日本z现代 aJ238.5v5 0c(日)a小行星4绘 0a青青4译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121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037001482100034001852150016002193140182002353300347004173330015007646060021007796900014008007010013008147020013008278010027008401164-175320240729153919.0 a978-7-5142-4381-9dCNY128.00 a20240729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启功书法课b专著f启功著g李强编 a北京c文化发展出版社d2024.08 a328页d23cm a启功(1912-2005),字元白,又作元伯,北京人,满族。古典文献学家、书画家、文物鉴定家、诗人、教育家,辅仁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曾任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主任委员。 a本书根据启功先生讲解书法的随笔、录音、录像资料整理而来,主要内容包括书法的特点、工具、学习书法时的误解、碑帖研究、书画关系、历代名家书法等。启功大师娓娓道来、深入浅出,从书法入门、纠误到进阶,再到名家书法赏析,为大众上了一门精彩的书法通识课,能够帮助广大书法爱好者规避一些书法练习过程中的弊病,同时,也能带领读者赏析一些名家书法的特色与精髓。 a书法爱好者0 a汉字x书法y中国 aJ292.1v5 0a启功4著 0a李强4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0731 01419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8000271000041000651010008001061020015001141050018001291060006001472000041001532100038001942150016002323140219002483300591004673330019010585170019010776060015010966900014011117010013011258010027011381164-175420241206142841.0 a978-7-5598-7535-8b精装dCNY68.00 a20241206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450000 ay z 000yy ar1 a书法课b专著e超越线条的艺术f钱浩著 a桂林c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d2024.12 a296页d21cm a钱浩,1984年生,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硕士、中文系博士,师从著名作家格非。现为高校教师,主讲“大学书法”“比较文学”等课程。擅长艺术哲学研究。出版美学专著一部。在《书法教育》《江苏教育》等刊物发表书法美学文章多篇。 a本书稿是一部有关书法习练、欣赏与艺术原理探讨的书法知识普及类著作。作者围绕书法的笔法、结体、章法这三要素,结合丰富的字例和作品,对一系列重要概念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诠释,并简要介绍了历代书法大家的艺术风格。关于书法的产生与发展,以及篆、隶、楷、行、草五大书体之间的演化历程,作者从书法史和汉字史的角度上给出了细致而易懂的讲解。为消除书法的欣赏障碍,本书稿还对草书的原理和特点进行了普及,区分了字形意义上的草书和艺术意义上的草书。对于“丑书”“书法是线条的艺术”等书法实践和书法理论中的创新现象,澄清了许多常见的误区。既解答了当代人欣赏和学习书法时可能产生的疑问,也回应了书法专业的热点问题。 a书法艺术爱好者1 a超越线条的艺术0 a汉字x书法 aJ292.1v5 0a钱浩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12 01036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1001472100034001982150015002323300446002473330015006936060015007086900014007237010015007377020015007528010027007671164-175520250210151507.0 a978-7-5540-2502-4dCNY25.00 a20250210d2023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30000 ay z 000yy ar1 a字根速练7000字i行楷b专著f王力春编g荆霄鹏书 a杭州c浙江古籍出版社d2023.01 a64页d26cm a本书一共收录了《通用规范汉字字表》中7000个汉字,包含一级字表中的3500字,二级字表中的3000字和三级字表中的500字。7000字的编排上采用王力春老师研究总结的字根分级方法,将同类型的汉字归类到一起进行练习,练习效率更高。字体上采用荆霄鹏老师的行楷字体,美观飘逸。本书除了7000字外,还设置了控笔训练、笔画偏旁基础练习、作品创作指导和练字导图等板块来辅助练字,旨在帮助读者提高学习效率。为了方便读者查字,本书新增了扫码查字功能,利用科技手段提升检索效率。 a书法爱好者0 a行楷x书法 aJ292.1v5 0a王力春4编 0a荆霄鹏4书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13 00971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5001472100034001922150016002263300393002423330017006356000034006526900015006867010013007018010027007141164-175620250121122813.0 a978-7-102-08472-5dCNY88.00 a20250121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沈曾植碑帖题跋札记辑释译论b专著f王谦著 a北京c人民美术出版社d2024.11 a196页d26cm a这是迄今对沈曾植书论的首部注释、全译、考评之书。本书在全面研读沈曾植碑帖题跋、札记文本的基础上,一方面将其中为当代学者乐于引用却频遭误读的部分厘清混淆,正本清源;一方面将尚未受到重视的观点予以揭示、彰显,既帮助读者得识沈氏书论之正解,亦有助于沈氏书法思想高度之确立。全书内容包括五部分:“碑刻题跋”、“帖本题跋”、“真迹题跋”、“综论札丛”以及沈氏就刘熙载《书概》所作论述即“海日碎金”。 a书法研究人员 0a沈曾植f(1850-1922)x书法评论 aJ292.11v5 0a王谦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23 01659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65001472100028002122150016002403140249002563300757005053330015012626060031012776900015013087010015013237020013013387020015013518010027013661164-175720241113135900.0 a978-7-5149-3693-3dCNY40.00 a20241113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唐李世民书论b专著e解析与图文互证f洪亮主编g李晶,彭庆阳著 a北京c中国书店d2024.10 a171页d21cm a李晶,文学硕士,研究员。贵州大学哲学学院2024级在读博士。贵州省文联第七届委员、贵州省音乐家协会秘书长,贵州省文联创作与研究中心主任。彭庆阳,别署和位堂。师从言恭达先生、洪亮先生。现为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中国教育学会会员,抱云堂书院副秘书长。 a李世民不但是唐代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还身体力行倡导书法,也是著名的书法家和书法理论家。其书论有《笔法诀》《指意》《论书》《王羲之传论》等四篇,蕴含着非常丰富的书学价值和美学思想,主要体现在技法观、创作观和审美观三个方面,这对初唐时期书风形成有很大影响,并延续至今。当代关于李世民书论的研究大多偏重于注释、今译方等方面的基础性文献工作,且少有单独成书出版,多是附属于名家书论类编、选读等出版物中。而本书依照洪亮先生主编《中国历代书法理论研究丛书》的成书体例,在搜集已出版的李世民书论选注、注释等研究成果之基础上,配图加以解析互证,力求将李世民书论精解到位,从而突破传统书论只有注释、译文,而缺乏相应书法作品加以解析的状况。本书通过对李世民书论进行注释、译文、解析与图文互证、研究综述,旨在帮助读者对古代书论的认知、思辨、汲取,以指导我们的书法实践创作。 a书法爱好者0 a汉字x书法理论y中国z唐代 aJ292.11v5 0a洪亮4主编 0a李晶4著 0a彭庆阳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114 01171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5001472100030002022150020002323300492002523330015007445170025007596050027007846060037008116900018008487010024008668010027008901164-175820250213083242.0 a978-7-5010-8451-7dCNY98.00 a20250116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a az 001yy ar1 a《兰亭》之美b专著e笔法·结字·章法解析f高光天著 a北京c文物出版社d2024.11 a193页c图d30cm a本书是根据在台湾《中华书道》发表的相关三篇文章整合而成,为书法艺术理论探索、教学和书法创作提供崭新的视角和方法。本书作者花费十数年的理论探索,依据7项书法专利,揭示《兰亭》之美的奥秘。首次阐释了古代书论中未见的七个书法理论问题,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又基于科学的角度从笔法、结字、章法三个方面证明了《兰亭序》何以为“天下第一行书”,创建了书法艺术科学解析方法。这不仅对篆、隶、楷、行、草五体具有普遍指导意义,而且为当今艺术与科学相融合的前沿课题,以书法为例展示科学对艺术作用的典型解决方案。 a书法爱好者1 a笔法·结字·章法解析 a《兰亭序》x书法x研究0 a行书x书法x研究y中国z东晋时代 aJ292.112.3v5 0a高光天f(1947-)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030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7001472100034002042150015002383300415002533330023006686060023006916900015007147020015007297110017007448010027007611164-175920250106140310.0 a978-7-5464-3615-9dCNY18.00 a20250106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510000 ay z 000yy ar1 a极简楷书i分阶练字周计划b专著f华夏万卷编g周培纳书 a成都c成都时代出版社d2024.12 a38页d30cm a《极简楷书·分阶练字周计划》是以书家周培纳的硬笔楷书为范字的练习册,专为零基础的初学者打造,方法简明、形式工具化、字体风格实用,可满足各阶段的练字需求。本书内容主要以高频常用字、高频常用词语和成语、耳熟能详的名句等为主,内容涵盖较为全面,读者可以通过与之相关的例字实践和检验所学内容。该书采用西翻非蒙纸形式,版式设计清晰美观,简洁大方,舒适护眼,便于成人初学者使用。本书字体为周培纳楷书,练习方式是描红与临写。 a书法学习者及爱好者0 a硬笔字x楷书x法帖 aJ292.12v5 0a周培纳4书02a华夏万卷4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09 01370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9001472100038002062150015002443140183002593300556004423330015009986060019010136900015010327010015010477120027010628010027010891164-176020240801165402.0 a978-7-5751-0286-5dCNY20.00 a20240801d2023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楷书基本笔画解析b专著f邓散木著g艺文类聚金石书画馆编 a杭州c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d2023.07 a91页d21cm a邓散木(1898—1963),原名菊初,又名铁,学名士杰,字钝铁、散木,别号粪翁、芦中人、无恙、且渠子、厕简子,因动脉硬化截去左腿后更号夔、一足,斋名厕简楼、豹皮室、三长两短斋,生于上海。 a《楷书基本笔画解析》是在邓散木所著《简化字楷体字帖》基础上重新编选。20世纪60年代,为了推广简化汉字,邓散木先生出版了《简化字楷体字帖》。该书选取了34中楷书基本笔画,分步讲解具体的运笔方法。同时,为了更加清晰地讲解,邓氏特别创作了近180余个简化字作品,每个字分列上下两格,上面是师范字,下面米字格内为空心字,以备描写和临摹。该字帖有以下特点:其一,采用了规范的简化字,相较于传统经典作品的繁体字,对于中学学生学习书法颇有裨益。其二,图文结合,讲解明晰,该书编写的最初目的即为书法普及,故而在书中郑氏尤其注重讲解的直观和明晰,在今天看来仍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a书法爱好者0 a楷书x硬笔书法 aJ292.12v5 0a邓散木4著02a艺文类聚金石书画馆4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0807 01925nam0 220028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13001001020015001131050018001281060006001462000106001522100034002582150016002923140525003083300581008333330039014145170029014536060023014826900015015056900012015207010015015327010046015477020015015938010027016081164-176120241015105457.0 a978-7-5765-1365-3dCNY88.00 a20241015d2024 em y0chiy50 ea1 achicgre aCNb310000 ay z 000yy ar1 a复刻字体设计b专著e字体设计的历史学方法手册f陈渚,(希)杰瑞·莱昂尼达斯(GerryLeonidas)主编g何诗旸译 a上海c同济大学出版社d2024.10 a313页d21cm a陈渚,notadesign艺术指导、平面设计师。开源字体项目「得意黑」主创设计师之一。多年从事品牌视觉系统下的字体指导、标准字设计和字体客制等设计工作,为多个品牌和Agency担任字体顾问。现专注于品牌形象、文字排印与编辑设计领域的设计实践。杰瑞·莱昂尼达斯(Gerry Leonidas),英国雷丁大学文字设计及图像传播学系教授、研究生课程主任,英国高等教育学院高级研究员(SFHEA),国际排版设计协会(ATypI)前主席。诗旸,2021年于英国雷丁大学字体设计专业以优秀毕业生身份获得硕士学位;毕业后获得“方正奖”字体设计大赛评委奖和优秀奖,2022年加入方正字库。 a这本书是难得的一本去系统性的去论述如何界定复刻字体并且有条理的逐步描述和记录并整理自己的复刻字体方法的文献。不同于很多字体设计文献中对于字体设计过程的经验主义描述。本书对于复刻字体的设计制作流程的记录总结是基于作者在雷丁大学的博士论文以及研究而做出的。其研究成果除本书之外还有基于本书的研究设计的字体。本书的学术背景使得本书的论述调理清晰、用词准确、语言平实。这本书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可以作为研究和复刻字体的工具书。首先,本书从该领域的经验中发展,然后通过讨论和研究进行规划,并再次与设计师合作验证理论。本书将提供一个实用的视角、展示新的资料,并推动设计师和学者之间的对话。 a本书可以作为研究和复刻字体的工具书1 a字体设计的历史学方法手册0 a美术字x字体x设计 aJ292.13v5 aJ293v5 0a陈渚4主编 0c(希)a莱昂尼达斯c(Leonidas, Gerry)4主编 0a何诗旸4译 0aCNb丰涵文化c20241017 01243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39001472100034001862150016002203140181002363300479004173330015008966060031009116900017009427010015009598010027009741164-176220240731154358.0 a978-7-5480-9864-5dCNY78.00 a20240731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60000 ay z 000yy ar1 a一本书读懂中国书法b专著f陈奥琳著 a南昌c江西美术出版社d2024.07 a260页d23cm a陈奥琳,女(1988-),艺术学博士,湖南湘西人。现为山东管理学院艺术学院教师。长期从事艺术理论相关研究,目前已参与完成国家社科课题项目2项、省部级课题项目1项,承担厅局级课题项目1项。 a本书是一本写给大众读者的中国书法艺术通识读物。作者以时间为纵轴,梳理中国数千年的书法史脉络,以笔触为横轴,勾勒中国文化与审美的变迁,全方位展现各类书体出现的背景和发展变化的过程。本书系统介绍了中国历代书法的发展轨迹和基本特征,细说中国书法的演变,详解历代书法大家的风格特色,让浩瀚的书法史化繁为筒,给读者提供一个脉络清晰、有视角、有深度的书法。如《曹全碑》《兰亭集序》《雁塔圣教序》《祭侄文稿》《黄州寒食诗卷》等,另外,本书内穿插多张精美书法作品,让读者直观感受书法的魅力。 a书法爱好者0 a汉字x书法y中国j通俗读物 aJ292.1-49v5 0a陈奥琳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0807 01048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9001472100032001962150016002282250019002443300437002633330025007006060027007256900014007527010013007668010027007791164-176320250212094709.0 a978-7-5003-2607-6dCNY78.00 a20250212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清代碑学“新态观”的生成与发展b专著f王飞著 a北京c荣宝斋出版社d2024.03 a292页d22cm2 a美术学博士论丛 a本书内容讲述:清代碑学的发展源于乾嘉时期金石学、考据学(朴学)的兴起。钟鼎碑版中古朴、遒健的文字形象,不仅展现了中国书法的发展流脉与历史进程,也为金石学家带来新的治学契机,开始从传统的训诂考据转向金石文字中汉字的起源、书体的发展规律、艺术审美等问题的思考与判断。笔者将结合清代碑与帖的内在联系和审美表达,去发现碑学独特的艺术表现,对于碑学的空间、笔法、体势等问题进行全面阐释,以整体书法史的视角来认识清代碑学“新态”的历史意义及价值。 a本书适用于碑帖研究者0 a碑帖x研究y中国z清代 aJ292.2v5 0a王飞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13 01320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3001472100038002002150016002382250017002543140247002713300403005183330017009216060035009386900015009736900012009887110027010008010027010271164-176420241009101532.0 a978-7-5751-0370-1dCNY45.00 a20241009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30000 ay z 000yy ar1 a集名家千字文楹联百品b专著f艺文类聚金石书画馆编 a杭州c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d2024.09 a120页d26cm2 a古今楹联经典 a艺文类聚金石书画馆是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旗下一支专业性比较强的制作团队,从事金石、书法、绘画、篆刻、艺术理论等中国传统艺术领域的出版事务。目前已经编写有《中国篆刻聚珍》《近距离临摹碑帖丛刊》《艺文丛刊》《古今楹联经典》《篆刻小丛书》等丛书多种。 a本书为“古今楹联经典”系列书中的一种,精选古代五位著名书法家所写的《千字文》,集成对联。这五种《千字文》分别是邓石如篆书《千字文》,赵孟頫的隶书《千字文》,颜真卿的楷书《千字文》,欧阳询的行书《千字文》,赵孟頫的草书《千字文》,每种作品组成20副对联,共成“百品”之数。全书收入了篆、隶、楷、行、草五种主要书体,一本即可以满足读者多样化的对联创作需求,相信会受到市场欢迎。对联内容则由清代的学者编撰。 a对联创作人员0 a汉字x法帖x对联x作品集y中国 aJ292.21v5 aI269v502a艺文类聚金石书画馆4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010 01337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3001472100038002002150016002382250017002543140247002713300414005183330023009326060035009556900015009906900012010057110027010178010027010441164-176520240905142115.0 a978-7-5751-0342-8dCNY38.00 a20240905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吴隐摹集古今楹联百品b专著f艺文类聚金石书画馆编 a杭州c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d2024.09 a108页d26cm2 a古今楹联经典 a艺文类聚金石书画馆是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旗下一支专业性比较强的制作团队,从事金石、书法、绘画、篆刻、艺术理论等中国传统艺术领域的出版事务。目前已经编写有《中国篆刻聚珍》《近距离临摹碑帖丛刊》《艺文丛刊》《古今楹联经典》《篆刻小丛书》等丛书多种。 a本书是吴隐收集古今名人所撰写的楹联,并编纂成书的。据作者所说,从小就喜欢对联,后来交游日广,看过的名人手迹也多。因为吴隐本身擅长刻工,便想方设法把对联借过来,缩刻在石头上,最后积累到三百多联,再编纂成《古今楹联汇刻》一书。这些名人包括明清时期的方孝孺、吴宽、王阳明、黄道周、史可法、王铎、顾炎武、傅山、刘墉、梁同书、陈洪绶、清四王以及西泠八家等,大部分在书法史上都是有一席之地的。此次出版,从中精选100副对联。 a书法学习者及爱好者0 a汉字x法帖x对联x作品集y中国 aJ292.21v5 aI269v502a艺文类聚金石书画馆4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0912 01303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3001472100038002002150016002382250017002543140111002713300524003823330015009066060035009216900015009566900012009717110027009838010027010101164-176620241028152732.0 a978-7-5751-0379-4dCNY39.00 a20241028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赵之谦赵叔孺楹联百品b专著f艺文类聚金石书画馆编 a杭州c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d2024.10 a104页d26cm2 a古今楹联经典 a艺文类聚金石书画馆,为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子品牌,主要从事中国古代艺术图书编纂工作,出版有多重书画印学著作。 a本书为“古今楹联经典”系列图书的后续品种之一。赵之谦(1829-1884),初字益甫,号冷君;后改字撝(huī)叔,号悲庵、梅庵、无闷等,浙江会稽(今绍兴)人。清代著名书画家、篆刻家。清代碑学理论的最有力实践者,形成魏碑体书风。在篆刻上,“印外求印”,开辟新境界。赵叔孺(1874-1945),原名献忱,初号纫苌,后改号叔孺,晚号二弩老人,斋馆名二弩精舍。浙江鄞县人。书法取法赵之谦、赵孟頫,而以后者学得最久。篆刻遍学各家,兼浙皖两派之长,力假定秦汉。学赵之谦所得尤多。对宋元圆朱文的研究发展有重要贡献。本书主要收录赵之谦、赵叔孺经典楹联一百幅。 a书法爱好者0 a汉字x法帖x对联x作品集y中国 aJ292.21v5 aI269v502a艺文类聚金石书画馆4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031 01365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7001472100038001942150015002322250025002473140321002723300417005933330015010106060027010256900015010527010017010678010027010841164-176720241129085333.0 a978-7-5751-0415-9dCNY28.00 a20241129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经典碑帖隶书集字i菜根谭b专著f李文采编著 a杭州c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d2025.01 a64页d33cm2 a中国历代经典碑帖集字 a作者李文采,字闻粲,号稠峰,1941年生于浙江省缙云县稠门村。1959年就读于浙江美术学院附中(现中国美术学院附中),1963年就读于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书法篆刻科,是我国现代书法教学首届大学本科毕业生。浙江省博物馆研究员、书法家、书法理论家、书画鉴赏家,书法作品典雅精到、俊丽清健,能继承书法优秀传统而又自具风格。 a本书为“中国历代经典碑帖集字”系列中一册,选择经典碑帖的隶书字体,集字成60幅《菜根谭》中讲述为人处事之道的名篇,供书法爱好者临摹学习,创作参考与欣赏阅读之用。本选题为书法学习资料类图书,市场面广,且本书内容丰富,资源质量高,优势明显。图书出版后可与同系列前期出版的品种组套销售,互相带动。作者李文采,浙江省博物馆研究员、书法家、书法理论家、书画鉴赏家,书法作品典雅精到、俊丽清健,能继承书法优秀传统而又自具风格。 a书法爱好者0 a隶书x碑帖y中国z古代 aJ292.21v5 0a李文采4编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05 01199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37001472100038001842150016002223000017002383140157002553300428004123330015008406060031008556900015008867110017009018010027009181164-176920240725150824.0 a978-7-5751-0269-8dCNY38.00 a20240725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曹全碑集字对联b专著f湖山书画编 a杭州c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d2024.07 a108页d33cm a对联集字创作 a湖山书画是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旗下的一个编辑团队,主要出版中国传统书画艺术图书及文创产品,追求诗性、思想与境界,力图传播中国传统艺术的审美旨趣和价值观念。 a《曹全碑集字对联》是“对联集字创作”系列丛书中的一种。该书对联文本精选清代著名楹联家俞樾、何绍基、莫友芝等集《曹全碑》集字联,对联文辞隽永,立意高远,古风犹存。书中精选对联100幅,内容丰富,比市面上大多数同类书籍要多。集字图版高清,字形不失真,字形放大,更方便学习者使用。本书是中国经典碑帖和经典对联的一次联袂演绎,宜读、宜赏、宜临。本书图版高清,对联内容丰富,应用性强,价格实惠,性价比高,适合广大书法爱好者书法创作之用。 a书法爱好者0 a隶书x碑帖y中国z东汉时代 aJ292.22v502a湖山书画4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0731 01319nam0 2200277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3001472100038002002150016002383000017002543140205002713300405004763330015008816060031008966060033009276900015009606900012009757110027009878010027010141164-177020240813092430.0 a978-7-5751-0285-8dCNY38.00 a20240813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吴大澂散氏盘集联百品b专著f艺文类聚金石书画馆编 a杭州c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d2024.08 a120页d26cm a古今楹联经典 a艺文类聚金石书画馆是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旗下子品牌,主要策划、编撰包括书法、绘画、篆刻等相关的传统艺术类图书,曾先后出版了“中国历代碑帖丛刊”“篆刻小丛书”“历代名绘真赏”等系列图书,积累了一定的口碑。 a《愙斋大篆集联》为吴大澂集字,周青云抄录的作品集,该书体现了吴大澂在文学修辞方面极深的造诣。该书共抄录散氏盘、毛公鼎、石鼓文等在内的集字楹联近四百副,而且这些楹联包括四言、五言、七联、八联等多种。虽然吴大澂生前未能将之书写成作品,然而传世有其临写的散氏盘作品(现藏美国西雅图艺术博物馆),故而此次出版《吴大澂散氏盘楹联百品》乃是从其所集楹联中遴选百副,并以其临写作品予以排列,使读者能够充分领略其造诣。 a书法爱好者0 a大篆x碑帖y中国z西周时代0 a对联x作品集y中国z西周时代 aJ292.22v5 aI269v502a艺文类聚金石书画馆4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0814 01211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3001472100038001902150016002283000017002443140157002613300434004183330015008526060031008676900015008987110017009138010027009301164-177120240725150722.0 a978-7-5751-0272-8dCNY38.00 a20240725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王羲之兰亭序集字对联b专著f湖山书画编 a杭州c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d2024.07 a108页d33cm a对联集字创作 a湖山书画是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旗下的一个编辑团队,主要出版中国传统书画艺术图书及文创产品,追求诗性、思想与境界,力图传播中国传统艺术的审美旨趣和价值观念。 a《王羲之兰亭序集字对联》是“对联集字创作”系列丛书中的一种。该书对联文本精选清代著名楹联家俞樾、何绍基、莫友芝等集《兰亭序》集字联,对联文辞隽永,立意高远,古风犹存。书中精选对联100幅,内容丰富,比市面上大多数同类书籍要多。集字图版高清,字形不失真;字形放大,更方便学习者使用。本书是中国经典碑帖和经典对联的一次联袂演绎,宜读、宜赏、宜临。本书图版高清,应用性强,价格实惠,对联内容丰富,性价比高,适合广大书法爱好者书法创作之用。 a书法爱好者0 a行书x碑帖y中国z东晋时代 aJ292.23v502a湖山书画4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0731 01211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3001472100038001902150016002283000017002443140157002613300434004183330015008526060031008676900015008987110017009138010027009301164-177220240725151647.0 a978-7-5751-0270-4dCNY38.00 a20240725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王羲之圣教序集字对联b专著f湖山书画编 a杭州c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d2024.07 a108页d33cm a对联集字创作 a湖山书画是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旗下的一个编辑团队,主要出版中国传统书画艺术图书及文创产品,追求诗性、思想与境界,力图传播中国传统艺术的审美旨趣和价值观念。 a《王羲之圣教序集字对联》是“对联集字创作”系列丛书中的一种。该书对联文本精选清代著名楹联家俞樾、何绍基、莫友芝等集《圣教序》集字联,对联文辞隽永,立意高远,古风犹存。书中精选对联100幅,内容丰富,比市面上大多数同类书籍要多。集字图版高清,字形不失真;字形放大,更方便学习者使用。本书是中国经典碑帖和经典对联的一次联袂演绎,宜读、宜赏、宜临。本书图版高清,应用性强,价格实惠,对联内容丰富,性价比高,适合广大书法爱好者书法创作之用。 a书法爱好者0 a行书x法帖y中国z东晋时代 aJ292.23v502a湖山书画4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0731 01365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5001472100038001922150015002302250025002453140321002703300415005913330015010066060031010216900015010527010017010678010027010841164-177320241129085242.0 a978-7-5751-0411-1dCNY28.00 a20241129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王羲之行书集字i菜根谭b专著f李文采编著 a杭州c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d2025.01 a64页d33cm2 a中国历代经典碑帖集字 a作者李文采,字闻粲,号稠峰,1941年生于浙江省缙云县稠门村。1959年就读于浙江美术学院附中(现中国美术学院附中),1963年就读于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书法篆刻科,是我国现代书法教学首届大学本科毕业生。浙江省博物馆研究员、书法家、书法理论家、书画鉴赏家,书法作品典雅精到、俊丽清健,能继承书法优秀传统而又自具风格。 a本书为“中国历代经典碑帖集字”系列中一册,选择王羲之的行书字体,集字成60幅《菜根谭》中讲述为人处事之道的名篇,供书法爱好者临摹学习,创作参考与欣赏阅读之用。本选题为书法学习资料类图书,市场面广,且本书内容丰富,资源质量高,优势明显。图书出版后可与同系列前期出版的品种组套销售,互相带动。作者李文采,浙江省博物馆研究员、书法家、书法理论家、书画鉴赏家,书法作品典雅精到、俊丽清健,能继承书法优秀传统而又自具风格。 a书法爱好者0 a行书x法帖y中国z东晋时代 aJ292.23v5 0a李文采4编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05 01213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5001472100038001922150016002303000017002463140157002633300438004203330015008586060027008736900015009007110017009158010027009321164-177420240725150749.0 a978-7-5751-0271-1dCNY38.00 a20240725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颜真卿多宝塔碑集字对联b专著f湖山书画编 a杭州c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d2024.07 a108页d33cm a对联集字创作 a湖山书画是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旗下的一个编辑团队,主要出版中国传统书画艺术图书及文创产品,追求诗性、思想与境界,力图传播中国传统艺术的审美旨趣和价值观念。 a《颜真卿多宝塔碑集字对联》是“对联集字创作”系列丛书中的一种。该书对联文本精选清代著名楹联家俞樾、何绍基、莫友芝等集《多宝塔碑》集字联,对联文辞隽永,立意高远,古风犹存。书中精选对联100幅,内容丰富,比市面上大多数同类书籍要多。集字图版高清,字形不失真;字形放大,更方便学习者使用。本书是中国经典碑帖和经典对联的一次联袂演绎,宜读、宜赏、宜临。本书图版高清,价格实惠,应用性强,对联内容丰富,性价比高,适合广大书法爱好者书法创作之用。 a书法爱好者0 a楷书x法帖y中国z唐代 aJ292.24v502a湖山书画4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0731 01232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5001472100038002022150016002403000017002563140141002733300415004143330015008296060041008446900015008856900012009007110027009128010027009391164-177520240811160806.0 a978-7-5751-0310-7dCNY36.00 a20240811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集褚遂良圣教序楹联百品b专著f艺文类聚金石书画馆编 a杭州c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d2024.08 a108页d26cm a古今楹联经典 a艺文类聚金石书画馆是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旗下一支专业性比较强的制作团队,从事金石、书法、绘画、篆刻、艺术理论等中国传统艺术领域的出版事务。 a本书拟放入我社已经出版过几种的“古今楹联经典”系列之中。书中的楹联内容,皆出自清末几位学者选取《圣教序》中的文字所编写的著作,五言、六言、七言皆有。本书截取褚遂良《雁塔圣教序》作品中的文字,一个一个,将其按照上述楹联的内容,编排成对联的形式。对联是我国古老的民俗书法艺术形式,而这些楹联内容都是学者精心编撰,褚遂良《雁塔圣教序》则更是书法史上的经典,因此两者结合,强强联合,相映成趣,相信应该会有不少读者喜欢。 a书法爱好者0 a汉字x法帖y中国z唐代x对联x作品集 aJ292.24v5 aI269v502a艺文类聚金石书画馆4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0814 01351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3001472100038002002150016002382250017002543140247002713300430005183330015009486060041009636900015010046900012010197110027010318010027010581164-177620240828165038.0 a978-7-5751-0332-9dCNY38.00 a20240828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集麻姑仙坛记楹联百品b专著f艺文类聚金石书画馆编 a杭州c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d2024.09 a108页d26cm2 a古今楹联经典 a艺文类聚金石书画馆是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旗下一支专业性比较强的制作团队,从事金石、书法、绘画、篆刻、艺术理论等中国传统艺术领域的出版事务。目前已经编写有《中国篆刻聚珍》《近距离临摹碑帖丛刊》《艺文丛刊》《古今楹联经典》《篆刻小丛书》等丛书多种。 a《麻姑仙坛记》是颜真卿的楷书代表作之一,也是颜体成熟时期的重要作品。该作品文字苍劲古朴,骨力挺拔,用笔时出“蚕头燕尾”,多有篆籀笔意,庄严雄秀,为中国书法史上的典范之作,历来为人所重,学习者众多。本书集《麻姑仙坛记》中的字为联,共100副,如“但道桑麻盛;而无车马音”,“松岭云来闻鸟语;莲池雨过有蝉声”,“神山高坐古香发;好友清谭今雨来”,“君子无为,得时则驾;圣人复起,不变斯言”,等等,颇有意境和内涵,相信会受到读者喜欢。 a书法爱好者0 a汉字x法帖y中国z唐代x对联x作品集 aJ292.24v5 aI269v502a艺文类聚金石书画馆4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0905 01361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5001472100038001922150015002302250025002453140321002703300415005913330015010066060027010216900015010487010017010638010027010801164-177720241129085449.0 a978-7-5751-0414-2dCNY28.00 a20241129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欧阳询楷书集字i菜根谭b专著f李文采编著 a杭州c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d2025.01 a64页d33cm2 a中国历代经典碑帖集字 a作者李文采,字闻粲,号稠峰,1941年生于浙江省缙云县稠门村。1959年就读于浙江美术学院附中(现中国美术学院附中),1963年就读于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书法篆刻科,是我国现代书法教学首届大学本科毕业生。浙江省博物馆研究员、书法家、书法理论家、书画鉴赏家,书法作品典雅精到、俊丽清健,能继承书法优秀传统而又自具风格。 a本书为“中国历代经典碑帖集字”系列中一册,选择欧阳询的楷书字体,集字成60幅《菜根谭》中讲述为人处事之道的名篇,供书法爱好者临摹学习,创作参考与欣赏阅读之用。本选题为书法学习资料类图书,市场面广,且本书内容丰富,资源质量高,优势明显。图书出版后可与同系列前期出版的品种组套销售,互相带动。作者李文采,浙江省博物馆研究员、书法家、书法理论家、书画鉴赏家,书法作品典雅精到、俊丽清健,能继承书法优秀传统而又自具风格。 a书法爱好者0 a楷书x法帖y中国z唐代 aJ292.24v5 0a李文采4编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05 01361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5001472100038001922150015002302250025002453140321002703300415005913330015010066060027010216900015010487010017010638010027010801164-177820241129085416.0 a978-7-5751-0413-5dCNY28.00 a20241129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颜真卿楷书集字i菜根谭b专著f李文采编著 a杭州c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d2025.01 a64页d33cm2 a中国历代经典碑帖集字 a作者李文采,字闻粲,号稠峰,1941年生于浙江省缙云县稠门村。1959年就读于浙江美术学院附中(现中国美术学院附中),1963年就读于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书法篆刻科,是我国现代书法教学首届大学本科毕业生。浙江省博物馆研究员、书法家、书法理论家、书画鉴赏家,书法作品典雅精到、俊丽清健,能继承书法优秀传统而又自具风格。 a本书为“中国历代经典碑帖集字”系列中一册,选择颜真卿的楷书字体,集字成60幅《菜根谭》中讲述为人处事之道的名篇,供书法爱好者临摹学习,创作参考与欣赏阅读之用。本选题为书法学习资料类图书,市场面广,且本书内容丰富,资源质量高,优势明显。图书出版后可与同系列前期出版的品种组套销售,互相带动。作者李文采,浙江省博物馆研究员、书法家、书法理论家、书画鉴赏家,书法作品典雅精到、俊丽清健,能继承书法优秀传统而又自具风格。 a书法爱好者0 a楷书x法帖y中国z唐代 aJ292.24v5 0a李文采4编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05 01371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5001472100038001922150016002302250025002463140322002713300423005933330015010166060027010316900015010587010017010738010027010901164-177920240905142234.0 a978-7-5751-0341-1dCNY33.00 a20240905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柳公权楷书集字古文名篇b专著f李文采编著 a杭州c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d2024.10 a100页d33cm2 a中国历代经典碑帖集字 a作者李文采,字闻粲,号稠峰,1941年生于浙江省缙云县稠门村。1959年就读于浙江美术学院附中(现中国美术学院附中),1963年就读于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书法篆刻科,是我国现代书法教学首届大学本科毕业生。浙江省博物馆研究员、书法家、书法理论家、书画鉴赏家, 书法作品典雅精到、俊丽清健,能继承书法优秀传统而又自具风格。 a本书为“中国历代经典碑帖集字”系列中一册,从流传下来的柳公权楷书碑帖中集字成古文名篇,供读者临摹学习、创作参考和欣赏研读之用。本选题为书法学习资料类图书,市场面广,且本书内容丰富,整整有10篇集字古文,比市场上的同类书多出两到三倍,优势明显。图书出版后可与同系列前期出版的品种组套销售,互相带动。作者李文采,浙江省博物馆研究员、书法家、书法理论家、书画鉴赏家,书法作品典雅精到、俊丽清健,能继承书法优秀传统而又自具风格。 a书法爱好者0 a楷书x法帖y中国z唐代 aJ292.24v5 0a李文采4编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0912 01367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3001472100038001902150016002282250025002443140322002693300421005913330015010126060027010276900015010547010017010698010027010861164-178020240905142311.0 a978-7-5751-0340-4dCNY33.00 a20240905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米芾行书集字古文名篇b专著f李文采编著 a杭州c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d2024.10 a100页d33cm2 a中国历代经典碑帖集字 a作者李文采,字闻粲,号稠峰,1941年生于浙江省缙云县稠门村。1959年就读于浙江美术学院附中(现中国美术学院附中),1963年就读于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书法篆刻科,是我国现代书法教学首届大学本科毕业生。浙江省博物馆研究员、书法家、书法理论家、书画鉴赏家, 书法作品典雅精到、俊丽清健,能继承书法优秀传统而又自具风格。 a本书为“中国历代经典碑帖集字”系列中一册,从流传下来的米芾行书碑帖中集字成古文名篇,供读者临摹学习、创作参考和欣赏研读之用。本选题为书法学习资料类图书,市场面广,且本书内容丰富,整整有10篇集字古文,比市场上的同类书多出两到三倍,优势明显。图书出版后可与同系列前期出版的品种组套销售,互相带动。作者李文采,浙江省博物馆研究员、书法家、书法理论家、书画鉴赏家,书法作品典雅精到、俊丽清健,能继承书法优秀传统而又自具风格。 a书法爱好者0 a行书x法帖y中国z北宋 aJ292.25v5 0a李文采4编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0912 00975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037001482100034001852150016002193300409002353330015006446060027006596900015006867010017007018010027007181164-178120250218143056.0 a978-7-308-22174-0dCNY560.00 a20250218d2023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30000 ay z 000yy ar1 a米芾《虹县诗》b专著f李介一主编 a杭州c浙江大学出版社d2023.09 a700页d26cm a米芾(1051-1107),初名黻,后改芾,字元章,湖北襄阳人,时人号海岳外史,又号鬻熊后人、火正后人。北宋书法家、画家、书画理论家,与蔡襄、苏轼、黄庭坚合称“宋四家”。米芾行书《虹县诗卷》,纸本,纵31.2厘米,横487厘米,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此卷为米芾途经风光明媚的虹县(今安徽泗县)时,挥毫写就的两首自作七言诗。纸本墨迹,共三十七行,每行二三字不等。米芾的大字行书传世极少,而这件又是其晚年的大字代表作,十分珍贵。 a书法爱好者0 a行书x法帖y中国z北宋 aJ292.25v5 0a李介一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271nam0 2200277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7001472100038001942150016002323000017002483140159002653300417004243330015008416060027008566060029008836900015009126900012009277110027009398010027009661164-178220240801165520.0 a978-7-5751-0283-4dCNY38.00 a20240801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何绍基楹联百品b专著f艺文类聚金石书画馆编 a杭州c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d2024.07 a100页d26cm a古今楹联经典 a艺文类聚金石书画馆系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旗下的编辑团队,主要出版方向为传统诗书画印等艺术题材,曾策划出版《中国艺术文献丛刊》《古刻新韵》《艺文丛刊》等图书。 a本书是我社“古今楹联经典”系列新增品种。何绍基(1799——1873),字子贞,号东洲,晚号猿叟。湖南道州(今湖南道县)人,故世称“何道州”。道光年间进士。有《东洲草堂文钞》20卷、《东洲草堂诗钞》30卷等传世。何绍基书法会通颜鲁公、大小欧阳、李北海、苏东坡诸家,被誉为“有清二百余年第一人”。平生书作,以对联居多,故他又被称为“书联圣手”。本书选取了何绍基百余幅楹联,展示何绍基的书风的精彩魅力和对联的精妙内涵,供学书者参考。 a书法爱好者0 a汉字x法帖y中国z清代0 a汉字x法帖x对联x作品集 aJ292.26v5 aI269v502a艺文类聚金石书画馆4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0807 01116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3001472100038002002150016002383000017002543140163002713300279004343330015007136060041007286900015007696900012007847110027007968010027008231164-178320240811164336.0 a978-7-5751-0316-9dCNY36.00 a20240811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吴昌硕石鼓文集联百品b专著f艺文类聚金石书画馆编 a杭州c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d2024.08 a108页d26cm a古今楹联经典 a艺文类聚金石书画馆是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旗下子品牌,主要从事传统书画艺术图书以及人文生活图书策划,曾先后出版了“篆刻小丛书”“历代碑帖丛刊”“艺文丛刊”等图书。 a石鼓文是先秦时期的刻石文字,因其刻石外形似鼓而得名。在晚清民国时期,石鼓文又迎来一股学习热潮,齐白石、黄宾虹等人都是石鼓文的铁粉。然而要说近代人石鼓文的成就,却是齐、黄等人的先辈吴昌硕最为突出。42年持之以恒,炼成吴昌硕“石鼓篆书第一人”。本书以其临本为素材,编制成楹联百副。 a书法爱好者0 a篆书x碑帖y中国z清代x对联x作品集 aJ292.26v5 aI269v502a艺文类聚金石书画馆4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0814 01050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053001482100034002012150016002353300439002513330015006906060027007056900015007327010017007477010017007648010027007811164-178420250218143225.0 a978-7-308-22141-2dCNY580.00 a20250218d2023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30000 ay z 000yy ar1 a董其昌《项墨林墓志铭》b专著f李介一,周小庄主编 a杭州c浙江大学出版社d2023.09 a797页d26cm a董其昌行书《项墨林墓志铭》卷,书于崇祯八年(1635年),东京国立博物馆藏。此卷系董其昌81岁时为项元汴所书墓志铭。董其昌与项氏及其子孙数辈交谊,诸生时即与项氏长子项德纯友好,前往项家游玩,并被项氏“引为同味,谓相见晚也”。董其昌曾数次前往嘉兴访项氏“天籁阁”,其《画禅室随笔》亦云“得尽睹项子京家藏真迹”,并从项氏处购得《鹊华秋色图》卷等名迹。此卷系项元汴去世46年后,其次子项德成请董氏所写。书法苍劲有骨,纯熟圆融,集终生所学而显自我本色。 a书法爱好者0 a行书x碑帖y中国z明代 aJ292.26v5 0a李介一4主编 0a周小庄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047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053001482100034002012150016002353300457002513330015007086060035007236900015007587010017007738010027007901164-178520250218143128.0 a978-7-308-22209-9dCNY580.00 a20250218d2023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30000 ay z 000yy ar1 a祝允明《千字文》《前后出师表》b专著f李介一主编 a杭州c浙江大学出版社d2023.09 a797页d26cm a祝允明(1461—1527),字希哲,自号枝山,长洲(今江苏吴县)人。祝允明擅诗文,尤工书法,名动海内。他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又与文徵明、王宠同为明中期书家之代表。本册收录祝允明小楷作品《千字文》《前后出师表》。前者为祝允明早期作品。后者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高岛菊次郎氏寄赠,此帖书写于明武宗正德九年,祝允明时年五十五岁,正值书法盛年,个人风格已纯熟。全篇结构疏密得当,温厚醇雅,体势宽绰,富于变化,略带隶书笔意,是祝允明小楷精品中的精品。 a书法爱好者0 a楷书x法书x作品集y中国z明代 aJ292.26v5 0a李介一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526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9000271000041000661010008001071020015001151050018001301060006001482000033001542100038001872150016002253140437002413300499006783330015011776060035011926900015012277010015012428010027012571164-178620241227144230.0 a978-7-5751-0476-0b精装dCNY188.00 a20241227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缶庐诗翰遗珍b专著f操声国编 a杭州c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d2025.01 a104页d24cm a操声国。1974年生于浙江安吉。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获硕士学位。现为安吉县博物馆(诸乐三艺术馆)副研究馆员。作品多次参加省、部级展览并获奖,书画创作及鉴藏以外,近年来挖掘、整理乡贤墨迹与乡邦文献。参与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吴昌硕全集》的编辑工作;编辑《诸乐三写生画稿》《缶庐手札墨迹》《廑翁遗墨》《拜虹庐遗墨》《诸乐三信札》《诸乐三与他的安吉朋友圈》等一系列乡贤研究书籍;并执行主编《陈介褀鉴藏考释二百镜斋古镜拓本》。 a吴昌硕是晚晴民国时期的艺术巨匠,他集诗、书、画、印于一身,融金石书画为一炉,被誉为“石鼓篆书第一人”。本书由十八件罕见的吴昌硕诗稿墨迹编选而成,从最早的一件到最晚的一件,书写时间跨度四十余年,不但展现出吴昌硕深厚的诗学功底,也反映了吴昌硕书法风格的精彩蝶变。这些诗稿多为不经意之作,更能体现吴昌硕真实的书写状态、功底和修养,尤为精彩,兼具艺术价值与文献价值,对吴昌硕专题学习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书在编排上注重整体与局部放大效果的对比关系,高清局部大图凸显笔墨细节的魅力,给观者别样的视觉感受。 a书法爱好者0 a汉字x法书x作品集y中国z近代 aJ292.27v5 0a操声国4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02 01291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3001472100038002002150016002383000017002543140205002713300412004763330015008886060041009036900015009446900012009597110027009718010027009981164-178720240810092620.0 a978-7-5751-0307-7dCNY38.00 a20240810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王福庵石鼓文集联百品b专著f艺文类聚金石书画馆编 a杭州c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d2024.07 a112页d26cm a古今楹联经典 a艺文类聚金石书画馆是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旗下子品牌,主要策划、编撰包括书法、绘画、篆刻等相关的传统艺术类图书,曾先后出版了“中国历代碑帖丛刊”“篆刻小丛书”“历代名绘真赏”等系列图书,积累了一定的口碑。 a王同,字同伯,浙江仁和人。为晚清著名学者,时人评之“穷搜金石,冠绝浙中”,平生酷爱石鼓文,尝以《石鼓文》中字迹集《庄子》《列子》《吕氏春秋》中的名言格句,广为世人传颂。后又尝集撰石鼓文楹联三卷,并命其子王福庵双钩而成。此次以此三卷本《石鼓文集联》为基础,从中遴选了100幅内容雅正、偶对精巧的联语,并以王福庵所书《石鼓文》进行了集字替换,使读者能够进一步了解石鼓文的书写方法,同时也为后期的创作积累一定的素材。 a书法爱好者0 a汉字x法帖y中国z现代x对联x作品集 aJ292.28v5 aI269v502a艺文类聚金石书画馆4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0814 01054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7001472100034002042150016002383300428002543330023006826060035007056900015007407010015007557020015007708010027007851164-178820250214090742.0 a978-7-5668-3870-4dCNY98.00 a20250214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440000 ay z 000yy ar1 a蔡显良书写何香凝诗词作品集b专著f何香凝著g蔡显良书 a广州c暨南大学出版社d2025.01 a140页d26cm a《蔡显良书写何香凝诗词作品集》今年是何香凝先生诞辰145周年,为表达对先辈的敬意,传承何香凝先生的革命意志和艺术精神,特以篆隶行草诸体,书写何香凝诗词约四十余幅,为弘扬传统文化添砖加瓦。蔡显良篆书将吴昌硕的苍朴古厚融入当代审美时尚,沉厚华滋;隶书从汉《西狭颂》出,变雄强简古为萧散古拙;行书以米芾、颜真卿立基,兼掺宋贤手札笔意;草书则从明清王铎、傅山诸贤笔意中来,不计点画精微与否,但求率性挥洒中真气贯注、沉着痛快、灵动洒脱。 a书法学习者及爱好者0 a汉字x法书x作品集y中国z现代 aJ292.28v5 0a何香凝4著 0a蔡显良4书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633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9000271000041000661010008001071020015001151050018001301060006001482000085001542100034002392150016002733140337002893300585006263330015012115170039012266060037012656900015013027110035013178010027013521164-178920241125155836.0 a978-7-5508-4656-2b精装dCNY380.00 a20241125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30000 ay z 000yy ar1 a翰墨风韵b专著e中国近现代名人名家书法艺术展作品集f西泠印社艺术品鉴定评估中心编 a杭州c西泠印社出版社d2024.11 a253页d29cm a西泠印社艺术品鉴定评估中心创立于2007年,是经浙江省文物局批准成立,并经民政部门登记注册的非盈利性的民办非企业法人单位,既是一个学术研究团体,也是一个咨询服务机构,由政府支持,专家主持,聘有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浙江博物馆等全国一流的专家,组建权威专家团队,主要从事学术研究、鉴定服务、推荐名家、策展艺事、投资咨询、教育培训等工作。 a2024年是西泠印社艺术品鉴定中心成立十五周年,为庆祝西泠印社艺术品鉴定中心成立十五周年,中心策划在西泠·武林美术馆举办“中国近现代名人名家书法艺术展”等系列活动,该活动也是西泠·武林美术馆开馆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近现代文化名人荟萃,群星璀璨,他们在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化艺术等领域,以其杰出的艺术成就,高尚的人格成为人们心中的偶像。本次展览拟展出近现代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名人包括梁启超、章太炎、廖仲恺、吴昌硕、黄宾虹、马一浮、张大千等对当时的艺术产生影响力的名家书法作品。这次展览将透过一批书法艺术作品,向世人呈现这一时期文化名人大家的儒雅风范,艺术才情。本书为该展览的作品集。 a书法爱好者1 a中国近现代名人名家书法艺术展作品集0 a汉字x法书x作品集y中国z近现代 aJ292.28v502a西泠印社艺术品鉴定评估中心4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128 01644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051001482100034001992150016002333140346002493300653005953330023012485170023012716060041012946900015013357010013013508010027013631164-179020241203145244.0 a978-7-5508-4646-3dCNY118.00 a20241203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30000 ay z 000yy ar1 a梦回“二王”b专著e行草唯美流风小品选f庆旭著 a杭州c西泠印社出版社d2024.11 a164页d29cm a庆旭,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书法专业。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苏州市书协常务理事,苏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美术教研室主任。出版专著80余种,发表各类文章200余篇。作品入选全国首届行书大展、首届林散之奖书法大展、第五届全国青年书法展等;论文获首届岳安杯国际书法论坛提名奖。曾获第三届中国书法“兰亭奖”、第三届“江苏书法奖”,连续四届苏州书法“张旭奖”等。 a本书是《梦回“二王”》系列的第四部。第一部《梦回“二王”:草书论语》,通篇以草书完成,共有作品165幅,其最大特点在于每个页面的内容有相对完整的独立性;第二部《梦回“二王”:行草先贤经典》遴选自先秦至清代50余位先贤202篇(首)诗文作为创作题材,其特点主要在于对单幅完整作品展开多种形制的塑造。第三部《梦回“二王”:行草诗书画琴二十四品》围绕“二十四品”这一主题展开,有行草书作品近100幅。本书《梦回“二王”:行草唯美流风小品选》以书札形式完成,内容以古代先贤的诗词为主,共156幅,在幅式和书写状态上尽可能贴近尺牍信札的自然书写风格,在信札片纸的既定空间内合理布局书法的各种元素,以期呈现自然无束、唯美流风的书风。书稿形式感较强,有一定的欣赏性和学习参考性。 a书法学习者及爱好者1 a行草唯美流风小品选0 a行书x草书x法书x作品集y中国z现代 aJ292.28v5 0a庆旭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05 01371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7001472100038001942150016002322250025002483140322002733300421005953330015010166060027010316900015010587010017010738010027010901164-179120240905142356.0 a978-7-5751-0339-8dCNY33.00 a20240905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经典法帖草书集字古文名篇b专著f李文采编著 a杭州c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d2024.10 a100页d33cm2 a中国历代经典碑帖集字 a作者李文采,字闻粲,号稠峰,1941年生于浙江省缙云县稠门村。1959年就读于浙江美术学院附中(现中国美术学院附中),1963年就读于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书法篆刻科,是我国现代书法教学首届大学本科毕业生。浙江省博物馆研究员、书法家、书法理论家、书画鉴赏家, 书法作品典雅精到、俊丽清健,能继承书法优秀传统而又自具风格。 a本书为“中国历代经典碑帖集字”系列中一册,从流传下来的草书经典法帖中集字成古文名篇,供读者临摹学习、创作参考和欣赏研读之用。本选题为书法学习资料类图书,市场面广,且本书内容丰富,整整有10篇集字古文,比市场上的同类书多出两到三倍,优势明显。图书出版后可与同系列前期出版的品种组套销售,互相带动。作者李文采,浙江省博物馆研究员、书法家、书法理论家、书画鉴赏家,书法作品典雅精到、俊丽清健,能继承书法优秀传统而又自具风格。 a书法爱好者0 a草书x法帖y中国z古代 aJ292.34v5 0a李文采4编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0912 01321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61001472100038002082150016002462250015002623140187002773300469004643330015009336060021009486900015009697010017009847120027010018010027010281164-179220240811160847.0 a978-7-5751-0311-4dCNY48.00 a20240811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飞鸿堂印谱三百品b专著f杜志强编著g艺文类聚金石书画馆编 a杭州c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d2024.08 a260页d21cm2 a篆刻小丛书 a杜志强,生于1965年。斋名双羊吉室、壹庐。现为西泠印社社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江苏省篆刻研究会副会长。著有《片瓦草堂珍藏印学资料述录》《印谱知见传本书目(外二种)》《庞士龙印学三种》。 a该书为汪启淑精心辑录家藏古铜印以及当时一百数十家印人之篆刻作品而成,由金农、丁敬校定,是中国篆刻史上比较著名的大型总集式印谱。全书共五集,每集八卷,四十卷,共五集,每集四册,五集合二十册,附注释文。收录极为谨慎,每印皆经汪氏与诸同好虚心商榷,方始奏刀,故编辑印谱时间前後约有三十余年。是书成于1776年,共收录印数约为三千五百方。该《谱》是篆刻史上的经典之作,为历代学者所欣赏和临摹。现精中选精,选取其中的三百方左右的经典之作,汇成一编,以方便初学者的临摹和学习之用。 a印谱爱好者0 a汉字x印谱y中国 aJ292.42v5 0a杜志强4编著02a艺文类聚金石书画馆4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0814 01254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9001472100038001962150016002342250015002503140132002653300492003973330015008896060027009046900015009317110027009468010027009731164-179320240704091654.0 a978-7-5751-0259-9dCNY42.00 a20240704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赵叔孺篆刻三百品b专著f艺文类聚金石书画馆编 a杭州c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d2024.07 a256页d21cm2 a篆刻小丛书 a艺文类聚金石书画馆是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艺文类聚部门所设置的一个与书法、绘画、篆刻等相关的策划、编撰小组,是艺文类聚品牌的一部分。 a赵叔孺(1874-1945),浙江鄞县(今宁波)人。原名润祥,字献忱、叔孺,后易名时棡,号纫苌,晚年自号二弩老人,以叔孺行世。清末诸生,曾任福建同知。民国后,隐居上海。金石书画、花卉虫草、鞍马翎毛,无不精擅,尤擅画马,可称“近世之赵孟頫”。更值得称道的是赵叔孺的篆刻,他兼浙皖两派之长,得前辈赵之谦的精髓,又精研金石学,另成一家,营造出典丽恬静的气象,时人推崇其为二百年来第一。本书收其经典篆刻作品三百余方,列入已有的“篆刻小丛书”中的“三百品”系列,全书印章正反对举编排,配以释文,以方便学者学习。 a书法爱好者0 a汉字x印谱y中国z近代 aJ292.42v502a艺文类聚金石书画馆4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0710 01587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9001472100038002062150016002442250015002603140201002753300717004763330015011936060027012086900015012357010017012507120027012678010027012941164-179420240716105817.0 a978-7-5751-0257-5dCNY35.00 a20240716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30000 ay z 000yy ar1 a鸟虫篆印三百品b专著f沈乐平编著g艺文类聚金石书画馆编 a杭州c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d2024.06 a150页d21cm2 a篆刻小丛书 a沈乐平,一九七三年生,浙江杭州人。一九九三年考入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书法篆刻专业,受业于刘江、章祖安、王冬龄、祝遂之、陈振濂诸师,书法学本科、硕士、博士毕业。二零零二年起留校任教。 a鸟虫篆印是指以鸟虫篆书为印文的印章。源于战国,盛与两汉,经历了长时间的沉寂,复兴于明清,大盛于今,是一种独具特色的印章艺术形式,其与众不同的华丽面貌和金石气息深深地吸引着众多印学爱好者。鸟虫篆印可分为两个种:一种是仅具扭曲回旋特征,花、草、鸟、鱼之形的简化型(抽象型),一种是鸟首高昂,鱼形如生的典型鸟虫书(具象形)。作为一种篆刻品种,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本书从篆刻艺术中的“鸟虫篆印”这一门类入手,选取了历代较有特色的鸟虫篆印三百方而汇为一编,对于我们了解和研究传统篆刻颇有帮助。全书选取精严,所辑录印章皆颇具当时的时代特色,既方便人们了解篆刻技法,又能使读者感受到各时代人们的精神风貌。所选各印章皆配有翻转图案,方便临习;且编制有索引,方便查找。总之,全书整体框架合理,印面图像清晰完整,具有较高的篆刻研习价值。 a篆刻爱好者0 a汉字x印谱y中国z现代 aJ292.47v5 0a沈乐平4编著02a艺文类聚金石书画馆4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0724 01304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61001472100038002082150016002462250015002623140127002773300506004043330015009106060027009256900015009527010017009677120027009848010027010111164-179520240810092559.0 a978-7-5751-0308-4dCNY39.00 a20240810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王福庵篆刻三百品b专著f汪黎特编著g艺文类聚金石书画馆编 a杭州c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d2024.08 a220页d21cm2 a篆刻小丛书 a汪黎特,1975年生,四川内江人,号寒厂,别署含庵。早岁习画,2000年前后改习篆刻,师承当代西泠名家余正先生,擅元朱铁线类印风。 a王福庵(188—1960),原名禔、寿祺,字维季,号福庵,以号行,别号印奴、印佣,别署屈瓠、罗刹江民,七十岁后称持默老人,斋名麋研斋。浙江杭州人。现代书法篆刻家,“西泠印社”创始人之一。精篆刻,书法工篆、隶。好蓄青田旧石,所藏极富。得未刻之石,暇则奏刀以自存。海内外求印者门限为穿,生平刻印,数以万计。本书选取王福庵所刻印章三百方而汇为一编,对于我们了解和研究王福庵的篆刻颇有帮助。全所选各印章皆配有翻转图案,方便临习;且编制有索引,方便查找。总之,全书整体框架合理,印面图像清晰完整,具有较高的篆刻研习价值。 a篆刻爱好者0 a汉字x印谱y中国z现代 aJ292.47v5 0a汪黎特4编著02a艺文类聚金石书画馆4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0814 00989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13001001020015001131050018001281060006001462000051001522100034002032150015002373300407002523330029006596060017006886900012007057010015007178010027007321164-179620250106161557.0 a978-7-5159-2467-0dCNY36.80 a20250106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avie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每天10分钟i漂亮越南语临摹字帖b专著f邓应烈编 a北京c中国宇航出版社d2025.01 a80页d26cm a《每天10分钟漂亮越南语临摹字帖》是一本集字母书写、分类词汇、成语、日常短句和美文欣赏于一体的越南语临摹字帖,其使用对象为越南语初学者,所选字体为越南学校倡导初学者使用的字体,该字体的书写风格流畅自然,且字形清晰易读,既能有效提高书写速度,又能够保持文字的美观与简洁,更符合现代书写习惯。内容设计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符合初学者的学习规律,简单实用,具有越南语入门书的功能。该书配有音频,附赠足量临摹用纸。 a越南语学习者,书法爱好者0 a越南语x法帖 aJ293v5 0a邓应烈4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09 01470nam0 2200277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067001482100038002152150016002533140178002693300584004473330019010315170021010506060031010716900014011027010017011167010017011337010015011508010027011651164-179720240718162819.0 a978-7-5503-3445-8dCNY128.00 a20240718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30000 ay z 000yy ar1 a东方诗意生活b专著e琴棋书画雕板艺术f王其全,夏玉泉,王好编著 a杭州c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d2024.07 a223页d26cm a王其全,中国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电影学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国家/浙江省非遗保护入库专家,浙江省文化和旅游智库专家,浙江省民俗文化促进会常务理事,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 a琴棋书画,代表了中国传统生活美学中的精致与典雅。琴棋书画不仅是人生雅事,更是个人文化素养的直观表现。杭州作为历史文化名城,也是宋韵文化传承发扬之源头,琴棋书画恰恰是“宋文化”里面不可缺少的一种元素,其浪漫与哲思在木雕花板中更是显而易见。本书根据作者收藏选取300多片以琴棋书画图案为主题的木雕花板,意在展现中国人传统生活美学价值追求、艺术人文素养,尤其是展示传统雕刻工艺、髹漆工艺、描金工艺等传统工艺特征及其独特的表现技法,总结提炼传承人在非遗“活起来”“传下去”过程中的成功经验。为当下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践行社会美育,提高审美修养,传承优秀传统技艺,促进文化创意设计提供生动题材。 a木雕艺术爱好者1 a琴棋书画雕板艺术0 a木雕x民间工艺x研究y中国 aJ314.2v5 0a王其全4编著 0a夏玉泉4编著 0a王好4编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0724 01577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36001472100030001832150016002133140527002293300459007563330025012156060039012406900014012797010015012938010027013081164-179820240927143239.0 a978-7-5234-1291-6dCNY79.00 a20240927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上相的149个瞬间b专著f韦素佩著 a北京c团结出版社d2024.09 a304页d21cm a韦素佩,上相品牌创始人、自由策展人。壮族姑娘,出生于广西自治区柳州市。于2014年和雕刻家王志强一起创办了上相品牌。以“昨天,今天,明天”为品牌美学,凭借对现代性和原创性的极致追求,多次代表中国民族品牌到国外做文化交流,成为众多知名设计师的“代言品牌”,客户名单更是涵盖中国设计界的半边天。从柳州的大山,到武汉的大湖,再到泉州的大海,她感言,“很幸运,我的生长途径山,河,湖,海,大自然赋予了我很多灵性。”这些灵性,都被她具体到了生活和工作上。她称之为“想要的人生”。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和能动的思维认知,成就她的品牌发展之路。 a这是一本介绍“上相”石雕文化小众品牌发展历程和文化内涵的书籍。全书分为由我及它、从“上相”出发、一些具体的话、写在最后四个部分。就上相石雕文化品牌的文化内涵、成长故事,以及品牌背后相关的思维认知、发展理念、管理模式等进行客观介绍。并将品牌创始人个人成长历程、人物故事、文化理念与品牌发展历程相结合,全书从不同侧面和维度,把人生的成长链条和品牌发展历程有效融合,串成可见的事业发展链条。字里行间也流露出个人积极向上、勤奋勇敢、能动创业的精神品质和人生追求。 a石雕文化品牌研究人员0 a石雕x文化艺术x品牌x研究y惠安县 aJ314.3v5 0a韦素佩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010 01259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7001472100038002042150019002423300621002613330015008826060019008976900011009167010017009277010017009447010017009618010027009781164-179920240910094841.0 a978-7-5503-3020-7dCNY98.00 a20240910d2023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30000 ay z 000yy ar1 a实践01b专著e行行重行行f陈子劲,和文朝,史思源编著 a杭州c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d2023.04 a13,263页d26cm a全从“言行”“众声”“做作”“存档”是个板块来展现中国美术学院社会美育成果,共收录来自不同国家不同领域的17篇文章,从不同角度深度审视了社会美育的不同视角、理念。书名为“行行重行行”,也是对社会美育的一种定义,是谓先行者与后进在社会美育中国道路上一刻不停的行进求索之姿,正是在不同时代与不同方式的广泛实践中,社会美育得以在不同的问题式中展开。全书内容正是近年来学院社会美育教学案例的生动体现,是我院连续多年举办社会美育践行者工作会议的结晶,多视角展现中国美术学院的社会美育主张,从对自然、世界的观照中获得审美经验,探索建立艺术教育的感性之学,涵养社会人心和人格养成,同时承接美育理想和历史使命,汇聚历史的能量再次出发。 a艺术爱好者0 a艺术教育j文集 aJ-4v5 0a陈子劲4编著 0a和文朝4编著 0a史思源4编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0912 00973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2001472100034001992150015002333300397002483330019006456060023006646900012006877110017006998010027007161164-180020250218110520.0 a978-7-115-65404-5dCNY49.00 a20250217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零基础学风光摄影100个关键技法b专著f千知摄影著 a北京c人民邮电出版社d2025.01 a47页d21cm a这是一本专为摄影初学者而写,旨在解决风光摄影前期拍摄及后期修图方面的实用指南。首先,本书向读者介绍了拍出绝美风光的九大条件。这部分内容主要是为了告诉读者如何寻找有价值的题材等最基本的拍摄要点。随后,本书分别讲解了如何拍摄山川、草原、林木、花草、水景、城市风光、园林、长城,以及弱光环境下(内容包括:光绘、拍摄萤火虫、星轨、星空、月亮等常见题材)的拍摄要点。本书适合对风光摄影感兴趣的初学者阅读。 a摄影技术爱好者0 a风光摄影x摄影技术 aJ414v502a千知摄影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171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041001482100034001892150016002233140135002393300426003743330013008005170017008136060035008306900012008657010013008778010027008901164-180120240730112945.0 a978-7-5618-7768-5dCNY188.00 a20240730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20000 ay z 000yy ar1 a秘境之城b专著e红外城市摄影f侯鑫著 a天津c天津大学出版社d2024.06 a132页d25cm a侯鑫,男,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城乡规划系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天津市城市规划学会城市影像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在城市摄影领域非常有影响力。 a红外摄影是一种较少见的摄影方式,常常用在生态研究、考古等领域,它舍弃了人眼常见的可见光,而主要汲取红外线进行拍摄。红外线的影像世界呈现出神秘而奇幻的视觉效果,画面超越我们眼睛的日常成像,引导思维延伸至视觉想象的无限空间。本书精选的100余张红外摄影照片,是从侯鑫老师主要在天津和青岛两座城市历经五年时间拍摄的数万张照片中精选的。通过红外摄影的独特表现力,并配以简练的文字,传达城市文化融合、生态共生、社群延续的理想城市理念。 a大众读者1 a红外城市摄影0 a红外线摄影x摄影集y中国z现代 aJ421v5 0a侯鑫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0807 01039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27001472100028001742150016002023300499002183330015007176060023007326900014007557010013007698010027007821164-180220240425144537.0 a978-7-80772-117-8dCNY66.00 a20240425d2023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大有小本b专著f卓翔著 a北京c大有书局d2023.03 a317页d26cm a本书是由作者摄影作品集萃精品结集而成。作者长期生活学习所在的处所蕴含着丰富的人文与自然禀赋,作为一位资深的摄影者长期浸润其中,陶冶情操修养心性。作者善于运用独特视角创作摄影作品,使得摄影作品蕴藏大有文化气韵。大有气度见诸于小处,故取名大有小本,有以小见大之寓意。本书设计主体内容是摄影作品,同时将设计与摄影作品主题相映衬的文化元素镶嵌其中,打造富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革命优良传统教育兼备的精品集,全书设计别致小巧、朴素实用,淡雅大气,满足读者个性化需求,呈现新时代独具风格的摄影风尚与艺术价值。 a摄影爱好者0 a摄影集y中国z现代 aJ421.8v5 0a卓翔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0429 01187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8000271000041000651010008001061020015001141050018001291060006001472000033001532100034001862150016002203300621002363330017008576060023008746900014008977010019009118010027009301164-180320250219110944.0 a978-7-115-66120-3b精装dCNY89.00 a20250219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如梦似幻b专著f一晨叔叔摄影 a北京c人民邮电出版社d2025.01 a306页d26cm a一晨作为国内动漫风、油画风和梦幻风摄影的先驱和代表,以其独特的创意和精湛的技艺赢得了广泛的喜爱与认可。他的作品集汇聚了丰富多彩的色彩、深邃梦幻的意境以及生动活泼的画面,将摄影艺术推向了一个全新的高度。在动漫风格的拍摄中,他灵活运用摄影技术,将现实世界转化为充满动感和想象力的画面,勾勒出一个个生动的场景和角色。而油画风格的作品则展现了他对光影和色彩的独特理解,每一张照片都仿佛是一幅充满情感和故事的油画。在梦幻风格的创作中,他通过后期处理和构图的巧妙运用,将梦境般的场景展现得淋漓尽致,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神秘而诱人的世界中。一晨叔叔的作品集不仅是对摄影艺术的完美诠释,更是一场心灵之旅,带领观者探索无限的想象与可能。 a摄影集爱好者0 a摄影集y中国z现代 aJ421.8v5 0a一晨叔叔4摄影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337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69001472100030002162150016002463140138002623300519004003330015009195170031009346060033009656900012009987010017010107020017010278010027010441164-180420241018151129.0 a978-7-5151-0931-2dCNY98.00 a20241018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追光者b专著e一个人和76幅肖像的时代记忆f李江树摄影g王志勇撰文 a北京c西苑出版社d2024.12 a484页d24cm a李江树,1954年生,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首届侯登科奖获得者、2009—2010“文明经典-杰出艺术家”、2024年年度中国摄影家。 a本书收入了著名摄影师李江树近40余年所拍摄的中国文化、艺术、教育等领域人物的79幅黑白影像,被摄者多是颇有建树、知名度高的文化名人,也有在各自领域默默耕耘的普通劳动者,只因机缘巧合才为大众所知。摄影师的多年好友,作家王志勇为各幅作品撰文,讲述了照片的拍摄过程,所摄人物的人生经历以及历史背景,文章既紧扣人物,又逸出影像之外,与照片相得益彰。书中长序是摄影家几十年人像摄影经验的艺术化、哲学化表达,是摄影家在美学思考、艺术追求以及人生价值等层面,对自我的一次深度探寻,既是一篇摄影美学的专论,也是一篇措辞优美的文化散文。 a摄影爱好者1 a一个人和76幅肖像的时代记忆0 a人像摄影x摄影集y中国z现代 aJ423v5 0a李江树4摄影 0a王志勇4撰文 0aCNb丰涵文化c20241024 01256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9000271000041000661010008001071020015001151050018001301060006001482000029001542100038001832150016002213300685002373330015009226060035009376900012009727010015009848010027009991164-180520250218161043.0 a978-7-5407-9444-6b精装dCNY188.00 a20250218d2023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450000 ay z 000yy ar1 a画意江永b专著f刘志强著 a桂林c漓江出版社有限公司d2023.06 a174页d26cm a江永位于湖南省西南边陲,是一个历史文化悠久、生态环境宜人、自然风光秀美的“中国最美小城”。这里有绿树翠竹、碧水环绕的女书岛;有林秀境幽、瀑飞泉涌的千家峒;还有古韵悠悠的千年瑶寨,流连在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永明河、铜山岭、十里画廊、燕子山草原的自然景观,奇特绝妙,宛如一帧帧天然的水墨画卷,把江永这片温润富庶的大地装扮得分外绚丽多彩。秀美天成的自然风光让人文的江永更富有诗情画意。作者历时18年,拍摄了大量珍贵图片,从中精选出江永境内秀美壮观的自然风光摄影图片99幅,以“美丽家园,山水神韵”为主题,图文并茂以图为主的形式,编辑成《画意江永》画册。以独特的视角展现新时代江永的大美画卷。为高质量打造全域旅游升级版,提升江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谱写美丽中国之江永篇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a摄影爱好者0 a风光摄影x摄影集y江永县z现代 aJ424v5 0a刘志强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380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7001472100034002042150016002383000029002543300677002833330043009606060025010036900012010287010015010407010015010557010017010708010027010871164-180720240906143053.0 a978-7-5689-4816-6dCNY68.00 a20240906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500000 ay z 000yy ar1 a中国传统图案与设计创新b专著f陈璃,张蔚,李星丽编著 a重庆c重庆大学出版社d2024.09 a204页d26cm a“大美育课堂”新形态教材 a本书的撰写是在弘扬民族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新时代背景下,从对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传统美学的解读切入,对中国传统纹样、民间美术等的形态特点、审美意蕴、造型理念等进行系统的介绍,对其造型和装饰的寓意内涵、方法技艺等进行归纳、分析,挖掘中国传统文化因子和符号元素。结合现代设计思想和现代视觉语言进行提炼、转化和再创作,以此体现对中国传统艺术思想、审美和造型的承继和发扬。该书的撰写基于对中国现代设计民族化、多元化发展的思考,立足传统,以中国传统艺术中的传统纹样、传统平面艺术及民间艺术等的学习为根本,理论解析与创新设计实践案例相结合,启迪中国传统艺术在当代设计中的创造性应用思考,传递民族化和中国式设计的理念,以期培养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石的踏实稳重的创意态度和厚积薄发的创新思想。 a传统图案设计人员,高校设计相关专业师生0 a图案设计y中国j教材 aJ510v5 0a陈璃4编著 0a张蔚4编著 0a李星丽4编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0912 01219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9000271000041000661010008001071020015001151050018001301060006001482000035001542100038001892150016002272250017002433300613002603330021008736060027008946900012009217110017009338010027009501164-180820241122153443.0 a978-7-5772-0475-8b精装dCNY798.00 a20241122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420000 ay z 000yy ar1 a中国纹样全书b专著f红糖美学著 a武汉c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d2024.12 a452页d34cm2 a中国瑰宝系列 a本书深入挖掘了中国纹样的历史渊源,从远古时期到现代,全面梳理了中国纹样的发展历程。书中不仅探讨了中国纹样的文化内涵,还详细介绍了中国传统纹样的种类,如云纹、龙纹、凤纹、鱼纹、花鸟纹等。对于每种纹样,书中都对其特点、寓意及在文化背景下的意义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此外,本书还介绍了纹样在服饰、家居、工艺品等领域的应用及创新,为读者展示了纹样的实用价值和美学魅力。更为难得的是,书中探讨了如何将传统纹样与现代设计相结合,为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提供了有益的思路。为了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实践,书中还提供了各类纹样的绘制方法及参考资料。总之,本书集知识性、实用性、美学价值于一体,对于中国传统纹样的传承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a纹样图案研究人员0 a纹样x图案y中国j图集 aJ522v502a红糖美学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128 01189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8000271000041000651010008001061020015001141050018001291060006001472000029001532100038001822150016002202250017002363140167002533300407004203330017008276060035008446900014008797010015008938010027009081164-180920241008141845.0 a978-7-5741-1664-1b精装dCNY88.00 a20241008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20000 ay z 000yy ar1 a蓝印花布b专著f倪沈建著 a南京c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d2025.01 a168页d21cm2 a东方文化符号 a倪沈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中国艺术研究院客座研究员。 a蓝印花布作为中国传统的手工印染工艺品,历史上也称为“药斑布”或“浇花布”,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蓝印花布从纺纱、织布到印染,全部是纯手工而成,蓝白二色的搭配符合中国传统的审美标准,而简单、原始的蓝白两色,同时创造出一个淳朴自然、千变万化、绚丽多姿的蓝白艺术世界。花布上的纹样图案,一般都来自民间,寄托了百姓对美满生活的向往和朴素的审美情趣。《蓝印花布》这本书向读者全面细致地介绍了蓝印花布的艺术魅力。 a民间印染人员0 a民间印染x印染艺术x介绍y中国 aJ523.2v5 0a倪沈建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010 01151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1001472100038001882150016002263140074002423300447003163330053007636060039008166900014008557010013008698010027008821164-181020240811182920.0 a978-7-5751-0298-8dCNY98.00 a20240811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传统手工印染艺术b专著e扎染f孙尔著 a杭州c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d2024.08 a197页d29cm a孙尔,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1994年7月至今,在杭州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任教。 a本书将传统工艺——扎染带入了读者的视野,是作者多年来深耕传统织造工艺的研究成果。该书不仅全面介绍和对比分析了内外扎染艺术的发展历程,而且为读者提供了大量手工扎染技术的实验数据和完整的制作流程,并注重将现代视觉元素及手法融入传统的扎染工艺,有极高的应用价值。本书能够引导学生完成从原始素材的收集整理、提炼创新等一系列实操过程训练,并通过丰富的图例分析与参考,直观展现其视觉的魅力。书中实案丰富多样,适合专业美术设计人员或扎染艺术爱好者欣赏阅读。 a本书适合专业美术设计人员或扎染艺术爱好者欣赏阅读0 a民间印染x印染艺术x高等学校j教材 aJ523.2v5 0a孙尔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0814 01313nam0 2200277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9000271000041000661010008001071020015001151050018001301060006001482000061001542100042002152150016002573140108002733300487003813330041008685170021009096060021009306900014009517010015009657010013009807010015009938010027010081164-181120240813165655.0 a978-7-5229-2034-4b精装dCNY198.00 a20240813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丝路绮粲b专著e中国丝绸纹样艺术f张成名,何瑛,季晓芬著 a北京c中国纺织出版社有限公司d2024.07 a222页d26cm a张成名,2022年9月起任中国丝绸博物馆副馆长,之前主要从事对外、对港澳台文化工作及文化和旅游行政管理工作。 a中国丝绸文化历史悠久,丝绸纹样特色鲜明而寓意丰富。本书以中国丝绸博物馆馆藏为依托,精选历代馆藏文物70余件,从天国幻境、大唐盛世、自然百景、吉祥人间、文明新装五个篇章展示中国丝绸的发展历程,以及当代设计师对丝绸历史的继承和创新设计。全书以高清实物图的形式展示文物原貌,对文物中经典纹样的历史、特点及寓意进行解读,向读者展示中国丝绸的发展历史,让读者了解经典纹样在丝绸服饰中的应用,并进一步了解中国丝绸文化和服饰文化。希望本书能为中国丝绸文化爱好者、艺术从业者和专业设计师提供参考资料。 a服装专业师生、服装从业者及服饰爱好者1 a中国丝绸纹样艺术0 a丝绸x纹样y中国 aJ523.6v5 0a张成名4著 0a何瑛4著 0a季晓芬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0822 00868nam0 2200217 450 0010010000000100033000101000041000431010008000841020015000921050018001071060006001252000053001312100042001842150016002263300288002423330015005306060027005456900014005727110037005868010027006231164-1812 a978-7-5229-1538-8dCNY398.00 a20240522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中国广绣传统图案f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编 a北京c中国纺织出版社有限公司d2024.06 a360页d21cm a本专著是作者在各博物馆传世广绣精品图像的基础上,着重对18-20世纪初广绣精品进行系统的梳理与建档,内容涵盖超过100件文物的名称、年代、收藏地点、尺寸、纹样说明等基本信息,提炼最具有代表性的广绣图案,复原出200个图案矢量图,从题材、构图、色彩、针法、材料及文化意涵等几大方面进行系统的研究。 a粤绣爱好者0 a粤绣x图案y中国j图集 aJ523.6v502a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4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0626 02764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37001472100034001842150015002183000043002333141486002763300593017623330029023556060041023846900014024257010017024397010015024568010027024711164-181320241224133911.0 a978-7-5618-7894-1dCNY58.00 a20241224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20000 ay z 000yy ar1 a品牌设计b专著f王艺湘,李尚编著 a天津c天津大学出版社d2024.11 a88页d26cm a高等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十四五”规划教材 a王艺湘,天津科技大学艺术设计学院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天津市专业学位教学指导委员委员、中国包装协会会员中国文艺创作中心委员、天津包装协会理事、CDC中国设计师、视觉传达与媒体传播设计专业学术带头人。天津市高等学校应用型专业及天津市一流专业负责人;全国艺术专业学位研究生在线示范建设课程及天津市一流课程负责人;天津市高校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及团队带头人。主要从事视觉传达设计与新媒体传播、广告策划与品牌研究、商业展示与视觉导识系统设计、绿色设计与可持续发展分析研究、非遗数字化认知与品牌化传播、未来课堂和思维可视化远程教育、新能源设计等艺术设计教学与研究工作。主持天津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项目重点课题和天津市教委社会科学重大项目;曾编著《信息可视化商业展示与视觉导识系统设计》、《广告策划与媒体创意》等十四部教材和两本专著;设计作品曾获国家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在全国重点及核心刊物上发表多篇论文;参加国家级及省市级科研多项;曾出访英国、法国、韩国、日本等地大学进行学术交流。李尚,北京科技大学天津学院讲师,硕士,主要从事艺术设计教学与研究工作。在艺术教育领域有一定的理论基础与实践经验,教学内容主要包含,标志设计、字体设计、版式设计、书籍装帧设计及包装设计等。在艺术类刊物中发表多篇论文;参加学术研讨会及市级科研项目多项;个人作品及指导学生作品多次在国际、国内获奖,并获得荣誉指导教师等称号。孟瑾,北京科技大学天津学院讲师,硕士,环境设计专业主讲教师,主要研究方向,室内设计、美丽乡村设计、建筑表现设计等,参与本科教育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发表《环境艺术设计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探析人性化设计在室内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等多篇科研论文,参与河北省百里村美丽乡村改造等多项实际工程项目。 a本书是服务于高等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的教材,全文分别从品牌形象设计系统建设,新媒体设计在品牌设计中的原则、特征,品牌设计的策略和不同类型品牌形象的推广,新媒体时代的品牌运营等方面讲述了新时代品牌设计的基本理念、原理及运用,结合了大量的品牌设计案例,内容体系新颖完整,层次清晰,深入浅出,图文并茂,力求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艺术设计类专业基础课的教学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书从“多元化时代下的品牌形象系统建设”“新媒体设计与品牌设计”“品牌设计的策略与不同类型品牌形象的推广”“新媒体时代的品牌运营”四个章节对“品牌设计”在新媒体时代的内涵、任务、传播形态、传播渠道等进行了深入浅出的阐述。 a艺术设计类专业基础课师生0 a品牌x产品形象x设计x高等学校j教材 aJ524.4v5 0a王艺湘4编著 0a李尚4编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26 01094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1001472100034001982150016002323300459002483330033007075170023007406060033007636900012007967010017008088010027008251164-181420250102112503.0 a978-7-5684-2376-2dCNY60.00 a20250102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20000 ay z 000yy ar1 a黑白意蕴b专著e装饰图形设计教与学f金啸峰主编 a镇江c江苏大学出版社d2025.01 a220页d29cm a本教材从教与学的实际需求出发,运用大量案例阐释了黑白装饰图形的历史沿革、构成要素、形式法则以及创作中的要点。本书内容一共分为六个学习单元,每个学习单元均配有相关的“学习导引”“单元构成”“学习目标”和“项目训练”,由浅入深,分门别类,循序渐进的让读者真切感受到黑白装饰图形创作的实际过程与独特魅力。在最后的学习单元中以当下流行的文创产品为引子,以启迪读者的设计思维,为黑白装饰图形创造新的生命力。附录部分的内容既可方便读者日常练习,又可作为日常参考资料。 a装饰美术图案设计教学研究人员1 a装饰图形设计教与学0 a装饰美术x图案设计x教学研究 aJ525v5 0a金啸峰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09 02392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1001472100042001982150016002403000045002563141189003013300485014903330041019756060039020166900012020557010017020677010015020848010027020991164-181520241018090047.0 a978-7-5229-2170-9dCNY69.80 a20241018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陶瓷彩绘装饰工艺与制作b专著f丁佳青,赵强编著 a北京c中国纺织出版社有限公司d2024.10 a200页d26cm a“十四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部委级规划教材 a丁佳青,上海视觉艺术学院讲师,主要成果,1.《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李游宇》,江苏美术出版社,2012.1; 2.第三届“恒福杯”全国茶具创新设计大赛暨设计艺术作品展活动纪实,上海工艺美术,2013NO.4; 3.大巧若拙——现代柴烧陶艺的美学分析,上海工艺美术,2014NO.4; 4.妙手天工 匠心独运——记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潘柏林,上海工艺美术,2015NO.4; 5.以工作室为轴心的教学模式改革——以《陶瓷造型设计》精品课程为例,上海工艺美术,2016NO.1; 6.流光溢彩 以光造意——记日本彩绘镶嵌玻璃大师高井啓斯,上海工艺美术,2017NO.4; 7.金缮工艺的侘寂与残缺之美,陶瓷研究,2018第5期; 8.2016年作品《时光荏苒》系列参加第三届中国福州海峡版权(创意)产业精品博览会; 9.2016年作品《时光荏苒》系列参加第十六届中国(淄博)国际陶瓷博览会; 10.2019“情系浦江”庆建国70周年景德镇陶瓷大学上海艺术展暨三人行陶艺展; 11.作品《春晓》入选2019“情系浦江”庆建国70周年景德镇陶瓷大学上海艺术展暨三人行陶艺展; 12.作品《春晓2》入选“2019工艺美术国际文化传承与创新展”(日本日中友好会馆美术馆); 13.作品《梅花醉》入选“2019以慈化瓷海峡两岸陶艺文化交流展”; 14.2011年至今,协助学科带头人申报校级项目2个,市级项目3个。特别是精品课程《陶瓷造型设计》的项目,协助学科带头人从校级项目升到市级项目,期间还完成了该精品课程的网络课程建设、结题论文的撰写。 a本书为“十四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部委级规划教材。本书是系统介绍陶瓷彩绘技法的专业书籍,以陶瓷装饰的设计方法和工艺为主要脉络,以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并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进行讲授。分别就陶瓷釉上及釉下历史发展及表现技法做了系统的介绍,并收集整理了当下陶瓷艺术家的不同创新类创作技法表现方式,在观念及创作理念上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并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做分类讲解,希望可以对各个高校的陶瓷专业学生及相关从业者在专业学习上有一个较好的帮助。本书适合作为陶瓷艺术类学生及相关从业者的参考阅读书籍。 a陶瓷、国画、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及爱好者0 a陶瓷艺术x装饰美术x高等学校j教材 aJ527v5 0a丁佳青4编著 0a赵强4编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024 01139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8000271000041000651010008001061020015001141050018001291060006001472000029001532100038001822150016002202250017002363140177002533300349004303330019007796060033007986900012008317010015008438010027008581164-181620241008141831.0 a978-7-5741-1663-4b精装dCNY88.00 a20241008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20000 ay z 000yy ar1 a宜兴紫砂b专著f贺云翱著 a南京c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d2025.01 a168页d21cm2 a东方文化符号 a贺云翱,毕业于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后入南京博物院从事田野考古工作。1984年参与创办学术期刊《东南文化》并长期担任编辑部主任,1996年又负责创办南京市文物研究所并担任负责人。 a本书围绕具有鲜明江苏地方特色且又有国际影响力的宜兴紫砂文化展开。书中介绍了宜兴紫砂的源流、发展,揭示了其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工艺与艺术特点,以及对社会经济、文化造成的影响,同时也介绍了江苏特有的地域文化与风情。书中既包括紫砂工艺的流程演变,也包括了对历代紫砂工艺大师及其作品的介绍,更有对紫砂工艺所蕴藏的文化价值、历史价值、美学价值的深度探讨。 a陶瓷艺术爱好者0 a紫砂陶x陶瓷艺术x介绍y宜兴 aJ527v5 0a贺云翱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010 01306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3001472100034001902150016002242250053002403140139002933300481004323330025009136060033009386900012009717010015009837020015009988010027010131164-181720241217110619.0 a978-7-5378-7009-2dCNY63.00 a20241217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40000 ay z 000yy ar1 a绛州剔犀技艺b专著f史小凯著g田家宾编 a太原c北岳文艺出版社d2024.12 a256页d23cm2 a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山西省保护成果丛书 a语文高级教师,山西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运城市优秀职业院校校长,钟情于非遗文化,为县域非遗文化传承付出了应有的努力,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a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使用漆的国家,而新绛云雕继承传统剔犀技艺的制作技术和造型风格,漆光莹亮照人,图案层次鲜明,并一直以其丰富饱满的画面、立体的形象、经久不衰的漆色成为中国工艺美术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2011年,“漆器髹饰技艺(绛州剔犀技艺)”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绛州剔犀髹饰制作技艺》是我社《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山西省保护成果丛书》之一种。本书追溯了绛州剔犀的历史渊源,详尽地讲述了其制作流程、工艺特点,传承情况,在具备可读性的同时兼具一定的学术性。 a漆器工艺美术研究人员0 a漆器x工艺美术x研究y平遥县 aJ527v5 0a史小凯4著 0a田家宾4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19 01486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8000271000041000651010008001061020015001141050018001291060006001472000049001532100034002022150016002363140373002523300517006253330019011426060027011616900012011887010017012008010027012171164-181820240826155257.0 a978-7-5142-4429-8b精装dCNY68.00 a20240826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建盏鉴定与选购从新手到行家b专著f曹荻明编著 a北京c文化发展出版社d2024.10 a200页d21cm a曹荻明,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专家组成员,参加《理财》《大家收藏》天下收藏》中国财经报道》《经济半小时》《第一时间》《书香北京》等栏目上百期的录制,常亲赴一线产地淘宝,已经走过 40多个国家。目前已出版《品真:三大贡木》《品真:木中之香》品真:凝脂美玉》《品真:金丝楠研究》《华堂集瑞--2020 元懋翔年鉴》《华堂集瑞--2021元懋翔年鉴》《古树茶谱·2022-2023元懋翔年鉴》等9本著作。 a本书是一本关于研究和论述宋代瓷器建盏的入门读物。作为中国造物智慧代表性的瓷器,一直被世界各地的人们所认同和喜爱,建窑的黑釉瓷器,尤其是建盏,其中的曜变、兔毫、油滴、玳瑁等多样性工艺和釉料的运用创造,无疑丰富了宋代瓷器的种类,对于釉彩工艺和材料学的探究,贡献非凡,也为后世中国陶瓷釉料的改进和创制,提供了较好的借鉴。本书从建盏的“基础入门”“鉴定技巧”“淘宝实战”“专家答疑”等几个方面,配合大量精美高清图片,详细阐述的建盏的由来、发展以及现代鉴定技巧,让读者一步步带轻松进入建盏收藏大门,并进一步由新手炼成行家! a陶瓷艺术爱好者0 a建阳窑x陶瓷艺术x介绍 aJ527v5 0a曹荻明4编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0829 01820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3001472100042002002150016002422250027002583140686002853300449009713330031014206060061014516900012015127010015015248010027015391164-181920240911141040.0 a978-7-5229-2109-9dCNY98.00 a20240911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中国传统女红文化资源的保护与传承b专著f纪向宏著 a北京c中国纺织出版社有限公司d2024.10 a183页d26cm2 a非遗传统文化与技艺丛书 a纪向宏,天津科技大学系主任,主持全国哲学社科艺术学规划项目一项;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007年度青年基金项一项,其研究成果被多家高校企业所采纳;主持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资助项目一项;主持天津市艺术规划项目一项;参与全国哲学社科艺术学规划项目以及省部级以上研究课题多项。科研成果荣获2013年天津市第十三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共发表论文30余篇,主编教材1部,参与编写出版专著多部,使理论与教学实践相结合。其中主编教材《标志与企业形象设计》自出版以来,社会反响和销售状况良好,得到了同行教师和业内专家的好评。另外,“民艺学在现代艺术设计教学中的构建”论文获天津市2008——2010年度高教研究优秀成果优秀奖;“《诗经》中的佩饰描写”荣获天津科技大学第三届青年教师学术论文竞赛三等奖。 a女红可称为“女功”或“女工”,指妇女所做的手工艺及成品,包括纺织、缝纫、刺绣、印染等手工艺技术。在以往中国文化及文化史和中国艺术及艺术史的研究中,尚未真正有“女红”的一席之地,尤其关于“女红”方面专题性著作还比较稀缺,特此撰写《中国传统女红文化图说》一书,大力弘扬祖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以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引起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传统女红文化”资源的关注与保护,使中国传统女红文化资源在现代社会得到传承和发展。 a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相关人员0 a女性x手工艺x民间文化x非物质文化遗产x保护x研究y中国 aJ528v5 0a纪向宏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0912 00978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5001472100028002022150016002303300343002463330029005895170027006186060035006456900012006807010017006928010027007091164-182020241021153853.0 a978-7-5333-4829-8dCNY98.00 a20241021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70000 ay z 000yy ar1 a斑斓之美b专著e传统工艺美术的中国气派f方李莉主编 a济南c齐鲁书社d2024.09 a386页d26cm a本书源于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点项目“社会转型与传统工艺美术发展研究”。在全国范围内选取了十个传统工艺美术复兴的区域作为研究样本,一个当代艺术与传统工艺美术结合的样本,一共十个样本,分成八个部类:陶瓷(景德镇、宜兴、石湾)、家具与木器(福建仙游县榜头镇)、染织(佛山香云纱)、云南新华村金银器、北京漆器、潍坊风筝、杨家埠年画、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 a民间工艺工艺美术研究人员1 a传统工艺美术的中国气派0 a民间工艺x工艺美术x研究y中国 aJ528v5 0a方李莉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024 01121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9000271000041000661010008001071020015001151050018001301060006001482000041001542100030001952150016002253300539002413330015007806060015007956900012008107010015008227020015008378010027008521164-182120241022145631.0 a978-7-5736-2764-3b精装dCNY268.00 a20241022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70000 ay z 000yy ar1 a杜大恺文选b专著f杜大恺著g何先球编 a青岛c青岛出版社d2024.01 a136页d24cm a《杜大恺文选》全面展现了杜大恺在文学与艺术领域的广泛成就,从“心近平凡”中的自述和梦想追求,到“艺事发微”中对中国画语言的系统解析及自然与生活关系的思考,再到“教学相长”里对美术教育重要性的论述,以及“先生风度”中对师友的怀念和对后辈的期望。这些内容汇聚了作者对生活哲学、艺术创作和教育理念的深刻见解,体现了他作为一位教育者和艺术家的责任感与人文情怀。此外,书中还包含了“访谈与研讨”和“杂文节选”等章节,丰富了读者对杜大恺思想与艺术旅程的理解。整体而言,本书是一次心灵的洗礼,为追求艺术和美好生活的读者提供了深刻的思考与情感的共鸣。 a艺术爱好者0 a艺术j文集 aJ-53v5 0a杜大恺4著 0a何先球4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024 01246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097001482100038002452150016002833140133002993300429004323330017008615170043008786060015009216900012009367010017009488010027009651164-182220241212094052.0 a978-7-5598-7684-3dCNY168.00 a20241212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450000 ay z 000yy ar1 a一次现代主义与当代艺术视域下的对话b专著e2020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青年艺术·云论坛f何桂彦主编 a桂林c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d2024.12 a356页d23cm a何桂彦,中央美术学院博士、批评家、策展人,现为四川美院艺术人文学院教授,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四川美术学院当代艺术研究所所长。 a“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2020青年艺术·云论坛”作为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年度学术项目,立足于关注和扶持当代青年艺术家的艺术实践,坚持以学术为主导,深度发掘和推广由青年艺术家创作所形成的新趋势、新方向。本次云论坛由7场主题对谈、8场学术讲座构成,邀请了40余位批评家、策展人、艺术家作为嘉宾,围绕“青年艺术”现象展开一次现代主义与当代艺术视域下的对话,内容涵盖了青年艺术家创作实践与方法意识、展览组织与艺术批评,艺术机构与作品收藏等话题。 a艺术研究人员1 a2020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青年艺术·云论坛0 a艺术j文集 aJ-53v5 0a何桂彦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19 01108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5001472100038001922150016002303000061002463300366003073330079006736060029007526900012007817010017007937010017008108010027008271164-182320231120141718.0 a978-7-5770-0600-0dCNY48.00 a20231120d2023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510000 ay z 000yy ar1 a大学生音乐欣赏b专著f徐彩云,吴文婷主编 a成都c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d2023.12 a217页d26cm a公共基础课创新融合系列教材 “互联网+”教育改革新理念教材 a本书主要介绍有关音乐欣赏的一些基本知识,主要内容包括:基本的乐理知识、音乐的构成要素、乐队中的各种乐器、音乐的体裁、音乐的分类、音乐的主题、作家作品赏析等。本书旨在让学生从音乐的基本知识入手,循序渐进地了解音乐的各个构成元素和表现方法,使学生在了解音乐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增强音乐鉴赏能力。为配合“互联网+”教育改革,实施新的教学模式,本书配有微课等数字教学资源。 a本书适用于高等院校非音乐专业学生的音乐普及的教学,也可供一般音乐爱好者使用0 a音乐欣赏x高等学校j教材 aJ605v5 0a徐彩云4主编 0a吴文婷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31122 01743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31001472100030001782150016002083140841002243300323010653330015013886000042014036900014014457010015014598010027014741164-182420241009111527.0 a978-7-5501-9199-0dCNY56.00 a20241009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460000 ay z 000gy ar1 a苏东坡的歌b专著f蔡建东著 a海口c南方出版社d2024.10 a266页d29cm a蔡建东,男,汉族,中共党员,海南职业技术学院艺术学院音乐表演专业主任、副教授,海南自由贸易港“高层次人才”。研究生毕业于新疆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参与国家级课题两项(课题组第一成员),主持在研课题四项《苏轼音乐思想与实践研究》(海南省哲社重大专项)《东坡海南诗词与黎族民歌》《东坡海南诗词与儋州调声》《高职舞台表演课程建构》;先后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核心刊物四篇);于“海口大讲堂”栏目录制《音乐家苏东坡》四集;参编教材三部。荣获海南省首届东坡文化唱诗大赛初赛、复赛、总决赛三场第一名;多次举办个人音乐会、学生音乐会;先后举办《中国民族声乐作品解析》《说唱苏东坡》《新疆民歌弹唱》等专题学术讲座十余场。担任海口市音协名誉主席、中国社会艺术协会理事、新疆音乐教育协会副主席、上海音乐学院社会艺术水平考级(新疆)考级委员会副主席、海南省苏学研究会理事、海南省图书馆“文坛音苑”活动艺术顾问、海南海控美丽乡村建设“东坡研学智库”特聘顾问等多项社会职务。 a本书深度挖掘了苏轼诗词的音乐性与苏轼的音乐思想,把苏轼每个重要时间节点用一首古诗词歌曲记录,同时深层次解读每首作品,帮助读者形成东坡音乐“导航系统”。专著《苏东坡的歌》由三个乐章,共三十三首歌曲组成。为了使读者和表演者更好地理解作品,讲述了每首歌曲背后的东坡故事,还原了东坡的思想情感状态,以达到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效果。 a诗歌爱好者 0a苏轼f(1036-1101)x古典诗歌x音乐欣赏 aJ605.2v5 0a蔡建东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010 01146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1001472100038001982150016002363140069002523300479003213330019008006060025008196900016008447010017008608010027008771164-182520240810141009.0 a978-7-5660-2400-8dCNY60.00 a20240810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蒙古国传统音乐当代学术史研究b专著f楚高娃编著 a北京c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d2024.07 a204页d24cm a楚高娃,副教授,音乐学博士,博士后,蒙古国文化艺术大学访问学者。 a《蒙古国传统音乐当代学术史研究》为蒙古国传统音乐研究学科发展史的研究成果,是国内学者了解和学习蒙古国音乐研究史的重要参考书目。随着上世纪五十年代蒙古国通用基里尔蒙古文,其研究成果和文献资料均已该文字出版发行,这对境内研究蒙古国音乐和相关领域的学者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和挑战。为了方便广大学者深入了解蒙古国音乐文化研究动态和学科发展史,笔者自2012年开始搜集和整理了蒙古国境内出版的音乐著作、期刊、报道等文献资料。该著作是对所搜集整理的文献资料的研究成果。由正文和附录两大部分组成。 a传统音乐爱好者0 a传统音乐x研究y蒙古 aJ605.311v5 0a楚高娃4编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0814 01046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7001472100030001942150016002243300464002403330015007046060040007196900015007597010015007748010027007891164-182720250108102232.0 a978-7-229-18318-9dCNY68.00 a20250108d2023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500000 ay z 000yy ar1 a全民族抗战时期重庆音乐研究b专著f汤斯惟著 a重庆c重庆出版社d2023.12 a512页d26cm a该书坚持以史实为依据、客观评价为标准的研究思路,采用文献学、历史学以及跨学科研究的方法,整理相关的档案、报刊书籍及历史文献资料。在充分翔实史料的基础上,通过专题的形式对全民族抗战时期重庆的乐政、乐教、乐人、乐事、乐书、乐曲、乐团、乐思等方面加以条分缕析,力求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地展现全民族抗战时期重庆音乐的历史全貌。该书所涉及期刊类文献64种,著作类文献32种,以及档案史料3种,丰富了全民族抗战时期重庆音乐的个案史料,使学界对其有一个全新、完整、系统的认识。 a音乐爱好者0 a音乐x抗战文艺研究y中国z1937-1945 aJ609.26v5 0a汤斯惟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09 00965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7001472100034001942150016002283300273002443330071005176060029005886060029006176900012006466900011006587010015006698010027006841164-183020250219093803.0 a978-7-5630-6782-4dCNY69.00 a20250219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20000 ay z 000yy ar1 a声乐基础与音乐理论基础教程b专著f赵静主编 a南京c河海大学出版社d2025.02 a132页d26cm a本书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声乐基础知识,此部分概括了美、民、通三种唱法概述,声乐的生理基础,声乐的语言基础,声乐的心理基础以及声乐的演唱表现。第二部分为音乐理论基础知识,此部分概括了音的高低,音的长短,节奏与节拍,调式总论,音程,和弦以及以五声音阶为基础的民族调式。 a本书面向高等院校音乐专业师生教学使用,同时也可为音乐爱好者作为参考0 a声乐艺术x高等学校j教材0 a音乐理论x高等学校j教材 aJ616v5 aJ60v5 0a赵静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815nam0 220028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7001472100034001942150016002283000041002443140405002853300677006903330013013676060041013806900014014216900014014357010017014497010015014667010017014818010027014981164-183120250123103943.0 a978-7-5697-2342-7dCNY59.00 a20250123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500000 ay z 000yy ar1 a合唱与指挥b专著f睢晓杰,荆晶,余复生主编 a重庆c西南大学出版社d2025.02 a200页d29cm a全国职业教育音乐舞蹈类新形态规划教材 a睢晓杰,郑州师范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合唱指挥专业教师,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合唱协会会员,河南省音乐家协会会员,郑州市音乐家协会理事,郑州市教师合唱团、郑州市音乐家协会合唱团常任指挥。毕业于武汉音乐学院作曲系,合唱指挥硕士研究生,师从于我国著名指挥家、作曲家、音乐理论家陈国权教授。历年来多次荣获国家级、省级合唱专业赛事奖项;承担各级合唱赛事评委;指导大、中、小各类学校唱团及社会合唱团体屡获佳绩。 a本书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理论知识,包括合唱篇和指挥篇,合唱篇介绍了合唱艺术的发展、合唱基础知识及合唱的基本训练,指挥篇介绍了合唱指挥基础、指挥动作语汇等。其中,作者对“合唱的训练”和“指挥动作语汇”花了大篇幅介绍,如合唱的呼吸训练、共鸣、音准、听觉、语言训练等,指挥动作的要求、手臂动作的设计、视线的运用等,旨在让学生理解、掌握,能马上运用。第二部分合唱曲,精选了优秀的、适于教学的混声合唱(中国作品24首,外国作品13首),女声合唱11首,男声合唱11首,其中还有新创作的未出版的具有浓郁地方风格的作品,如《羌山妙音》《羊角花开》《蜀山素描》等。作者还为每首作品写了详细的排练提示,对于教师教学或学生自学都有非常大的帮助。该书内容全面、重点突出,较适合普通高校音乐专业教学使用。 a职业教育0 a合唱x歌唱法x指挥法x职业教育j教材 aJ616.2v5 aJ615.1v5 0a睢晓杰4主编 0a荆晶4主编 0a余复生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06 00974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5001472100038001922150016002303300365002463330047006116060027006586900015006857010017007008010027007171164-183220240913113041.0 a978-7-5424-3246-9dCNY58.00 a20240913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620000 ay z 000yy ar1 a群众合唱排练实践与探索b专著f王素梅编著 a兰州c甘肃科学技术出版社d2024.09 a347页d24cm a本书是实用类图书。群众合唱要求指挥者具备丰富的音乐知识和高超的排练技巧,同时也需要合唱队员们有良好的音乐素养和协作精神。本书针对合唱排练的技巧,详细介绍了群众合唱排练的各个环节,包括合唱队员的选拔与培训、合唱曲目的选择与分析、排练计划的制订与执行、排练效果的评估与提升等。同时还深入探讨了合唱指挥的技巧与艺术发展趋势,以及群众合唱在社会文化生活中的作用与影响。 a本书可为广大合唱爱好者和指挥者提供一定参考0 a合唱x排练x研究y中国 aJ616.25v5 0a王素梅4编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0919 00957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1001472100038001882150016002263300379002423330013006216060035006346900014006697010017006838010027007001164-183320241230143532.0 a978-7-5566-0825-6dCNY45.00 a20241230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10000 ay z 000yy ar1 a成人电吹管简明教程b专著f杨才裕编著 a上海c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d2024.12 a148页d30cm a本书属于全国老年大学协会统编教材之一,是专门为中老年人学习目前最热门的乐器“电吹管”编写的教材。教程分上、下两篇,共32课时。上篇16课“我的课堂”,由旋律演奏和电吹管常识构成“基础课”。每课90分钟,包含一首练习曲、一首乐曲、一首同伴合奏、一点乐理知识和面板操作。下篇16课“我的舞台”,由小型电吹管经典作品为主要线条构成“技能篇”。教程除上、下两篇外,还附有20首电吹管经典作品。 a大众读者0 a电子乐器x管乐器x吹奏法j教材 aJ628.9v5 0a杨才裕4编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02 01060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9001472100038001962150015002343300469002493330017007186060037007356900014007727010017007868010027008031164-183520241227110802.0 a978-7-5566-0810-2dCNY45.00 a20241227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10000 ay z 000yy ar1 a墨思b专著e中国打击乐原创作品集f罗天琪主编 a上海c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d2024.11 a94页d30cm a《墨思——中国打击乐原创作品集》为中国打击乐原创作品集,收录了《墨思》《盛世元音》《林》《俏板鼓》四首作品。其中《墨思》《盛世元音》《林》是近年来上海音乐学院打击乐专业委约青年作曲家徐可老师、苏潇老师及打击乐演奏家王音睿老师创作的优秀打击乐作品;《俏板鼓》是浙江婺剧艺术研究院打击乐演奏家陈伟阳先生创作的优秀作品。希望把上海音乐学院打击乐专业委约的优秀作品,通过系列的中国打击乐原创作品集出版发表,与全国同仁分享这些优秀作品,为中国打击乐的学科建设和发展作出贡献。 a击乐器爱好者0 a击乐器x器乐曲y中国z现代j选集 aJ647.5v5 0a罗天琪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02 01144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8000271000041000651010008001061020015001141050018001291060006001472000027001532100038001802150016002182250017002343140113002513300427003643330015007916060029008066900015008357010013008508010027008631164-183620240911134728.0 a978-7-5741-1686-3b精装dCNY88.00 a20240911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20000 ay z 000yy ar1 a二泉映月b专著f黑陶著 a南京c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d2024.10 a168页d21cm2 a东方文化符号 a黑陶,1968年出生于苏、浙、皖三省交界处的一座烟火陶器乡镇,父母均为中国底层百姓。1990年毕业于苏州大学中文系。 a阿炳,中国杰出的民间音乐家。本书对于阿炳及其音乐代表作《二泉映月》,进行了精要而又全面的叙述。材料翔实有据,观点客观公允。这首乐曲自始至终流露的是一位饱尝人间辛酸和痛苦的盲艺人的思绪情感,作品展示了其独特的民间演奏技巧与风格,以及无与伦比的深邃意境,显示了中国二胡艺术的独特魅力,它拓宽了二胡艺术的表现力,曾获“20世纪华人音乐经典作品奖”。一册在手,可以领略这位“中国乐神”的坎坷身世,可以感受阿炳不朽音乐的丰富精神内涵。 a二胡爱好者0 a二胡x器乐曲x介绍y中国 aJ648.21v5 0a黑陶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0912 01657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69001472100034002162150016002503140416002663300517006823330071011996060037012706900014013077010015013217010013013367020015013498010027013641164-183820250114143424.0 a978-7-5697-2809-5dCNY88.00 a20250109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500000 ay z 000yy ar1 a法国歌剧咏叹调选集i女高音h下册b专著f邱思晖,施恒编g贾棣然译 a重庆c西南大学出版社d2025.02 a220页d30cm a施恒,2013CCTV“光荣绽放-中国十大男中低音歌唱家”之一,歌剧导演。任教于上海音乐学院声乐歌剧系,扬州大学音乐学院特聘教授,上海市“浦江人才”,法国政府颁发的特殊人才“Compétence et Talent?”,多项国际声乐大赛评委,法国阿尔日莱斯国际歌剧节(FIALA)创始人,苏州施恒歌剧艺术中心联合创始人,苏州星童秀儿童歌剧团创始人,“音悦艺道”网联合创始人,上海致公艺术团副团长,嘉定致公艺术团荣誉团长,上海馨田交响乐团艺术总监。 a法国歌剧咏叹调选集(女高音)分为上、下两册。本书为下册,这套谱子的特色是字对字的翻译,字对字的翻译对大家理解作品、学习作品、包括欣赏作品、演唱作品都有极大帮助。以往国内出版的一些法国咏叹调集存在种种不够规范的地方,一个严重的就是单词的字节和音符以及节奏对应不准确。在法语单词和音符对应错误的时候,会带来很多问题,非常影响学生的学习。作者挑选的版本都是非常准确。本书是面向音乐院校专业学生、师范院校音乐专业以及艺术考生的声乐教材,所选曲目共有14首,选自18部法国歌剧,都是法国歌剧中高度艺术性、音乐会常用的歌剧咏叹调。 a本书是面向音乐院校专业学生、师范院校音乐专业以及艺术考生的声乐教材0 a歌剧x女高音x咏叹调y法国j选集 aJ653.2v5 0a邱思晖4编 0a施恒4编 0a贾棣然4译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16 01084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37001472100034001842150016002183140141002343300366003753330017007416060029007586900015007877010013008028010027008151164-183920240927135415.0 a978-7-5396-8217-4dCNY58.00 a20240927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40000 ay z 000yy ar1 a古利特精选钢琴曲集b专著f维尼编 a合肥c安徽文艺出版社d2024.10 a104页d26cm a维尼,本名张可,音乐制作人,钢琴教师,互联网音乐博主,从事钢琴曲谱创作和改编多年,具备丰富的经验,发布有多首个人原创作品及钢琴改编作品。 a本书稿系著名钢琴作曲家、教育家古利特的钢琴曲谱集。书稿收录德国作曲家古利特创作的钢琴曲《跳跃的蛙leapFrog》《夏时光SummerHours》《含羞草组曲Mimoses》《春之花组曲SpringFlowers》《华丽圆舞曲ValseNoble》《旋律练习曲Etude,Moderatograzioso》《纪念册组曲AlbumLeaves》等。书稿中收录的曲目风格多样,情感丰富,难度适中,曲谱中标注指法并附赠音频,扫码即听,便于读者学习。 a钢琴曲爱好者0 a钢琴曲y德国z现代j选集 aJ657.41v5 0a维尼4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010 01047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067001482100038002152150016002533300412002693330017006816060031006986900015007297010017007447010017007618010027007781164-184020241231133027.0 a978-7-5566-0819-5dCNY110.00 a20241231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10000 ay z 000yy ar1 a外国钢琴二重奏经典作品集i古典浪漫篇b专著f董海珠,李世卫主编 a上海c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d2025.01 a396页d24cm a本书系上海音乐学院钢琴系副教授董海珠和李世卫为国内音乐学院相关课程编订而选取的钢琴二重奏、四手联弹作品集。两位老师成立了“叠艺”钢琴重奏组合,在教育和演奏实践方面都有深厚的积累。此为第一本,陆续还将出版不同主题的钢琴二重奏曲集。本曲集选取了四手联弹作品三首,双钢琴作品五首,涉及古典、浪漫以及民族乐派等莫扎特、贝多芬、舒曼、圣-桑、罗西尼、勃拉姆斯等著名作曲家的原创作品和改编作品,具有很高的实用性和学习性。 a钢琴曲爱好者0 a钢琴曲x重奏曲y国外j选集 aJ657.41v5 0a董海珠4主编 0a李世卫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02 01230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7001472100038001942150016002323300649002483330019008976060025009166900015009417010017009568010027009731164-184420250219095453.0 a978-7-5660-2119-9dCNY78.00 a20250219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天津地区民间舞蹈探究h二b专著f王鸿昀编著 a北京c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d2025.01 a287页d26cm a项目组自2009年便开始天津地区民间舞蹈的挖掘与研究,并在天津音乐学院校级项目资助下,出版了前期成果《天津地区民间舞蹈初探》。《天津地区民间舞蹈探究(二)》将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从青云高跷、葛沽长乐高跷、八蜡庙小车会、清平竹马、海下同善文武高跷、新袁庄长利高跷、王秦庄同议高跷、永长高跷、曹庄子同利文武高跷、堤头青云高跷、天穆镇顺和高跷、贾家沽道善音法鼓轿老会、德音法鼓、大沽龙灯、香塔法鼓、双伞阵图秧歌、东于庄同乐花鼓、高王院莲花落、挠秧号子、武清飞叉等最具天津代表性舞种的口述史与文献资料入手,深化舞蹈本体的研究,进行舞种分述,完成其历史脉络、风格形态等的系统梳理与深入探究,完善天津民间舞蹈学科理论体系,助力“中国民族舞蹈学科理论体系”的建设。 a民间舞蹈爱好者0 a民间舞蹈x研究y天津 aJ722.21v5 0a王鸿昀4编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136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33001472100034001802150016002143000057002303300499002873330009007866060043007956900014008387010015008528010027008671164-184520250218151621.0 a978-7-5697-2415-8dCNY39.00 a20250218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500000 ay z 000yy ar1 a幼儿歌舞编创b专著f周玉主编 a重庆c西南大学出版社d2025.01 a170页d26cm a全国职业院校学前教育专业新形态规划教材·音乐舞蹈系列 a本书针对目前我国幼儿舞蹈教育的现状,从实际情况出发,将幼儿舞蹈创编的基础理论与实践应用相结合,有效、实用、规范、系统,具有针对性和时代性。共分为四个模块,分别为基础理论、编创技法、创编实践、舞蹈赏析。根据幼儿园的教学定位和幼儿的年龄特点,分为初级舞蹈创编、中级舞蹈创编、高级舞蹈创编,按照年龄由小到大,内容由简到难,角度由局部到整体,教育目的由重形式到重内涵的指导思想进行编写。强调“课程思政”内容的要求,将思政教育融入到幼儿舞蹈创编、幼儿舞蹈教育中去,为学者提供方法论的学习和实践应用的指导。 a高职0 a儿童歌舞x舞蹈编导x高等职业教育j教材 aJ722.3v5 0a周玉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004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13001001020015001131050018001281060006001462000080001522100034002322150020002663140015002863300277003013330021005785100030005996060019006296900013006487010015006617120035006768010027007111164-184620250218080935.0 a978-7-5039-7751-0dCNY88.00 a20250217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eeng aCNb110000 aa z 000yy ar1 a舞蹈学h第五辑b专著dDance studieshVol.5f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编zeng a北京c文化艺术出版社d2024.12 a269页c图d24cm a主编:卿青 a本书为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创办的学术集刊《舞蹈学》的第五辑,包括“舞史研究前沿”“访谈”“当代舞蹈研究新探”“舞评”“档案”五个版块,关注国际舞蹈学研究前沿问题及热点作品,重视对舞蹈史的探索。本书以广阔的视角和紧跟时代的目光,为舞蹈学科建设及舞蹈学研究提供了更多参考。 a舞蹈艺术相关人员1 aDance studieshVol.5zeng0 a舞蹈艺术j文集 aJ7-53v5 0a卿青4主编02a中国艺术研究院b舞蹈研究所4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339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3001472100034001902150016002243140307002403300443005473330021009906060025010116900017010367010017010538010027010701164-184720241205165242.0 a978-7-5326-6329-3dCNY88.00 a20241205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10000 ay z 000yy ar1 a中国戏曲评鉴h第六辑b专著f李佩红主编 a上海c上海辞书出版社d2024.01 a143页d26cm a李佩红,女,1981年毕业于天津戏曲学校,工刀马、花衫。国家一级演员、当代中国程派领军人物,第二届中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研究生班研究生,第十八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第十八届上海戏剧“白玉兰奖”得主,首批终身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山东大学客座教授、北京实验二小集团特聘教授。现任上海戏剧学院戏曲学院院长。 a本刊下设多个内容板块,收录中国传统戏曲剧评、书评作品,表演艺术理论,以及关于戏曲的文史钩沉、格律音韵整理研究等作品。第六辑推出京剧大师梅程专栏。本刊秉持海纳百川、兼收并蓄的办刊理念,全面介绍和反映当代戏曲理论研究的成果,记录当下戏曲表演艺术的实践。杂志坚持用客观、理性的姿态,为传统戏曲研究中的不同观点和各种论争提供一个畅所欲言、百家争鸣的舞台,这也正是海派学术研究的特质。刊物的最终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将古老的戏曲艺术精粹保护和传承下去。 a戏曲评论研究人员0 a戏曲评论y中国j文集 aJ805.2-53v5 0a李佩红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12 01279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13001001020015001131050018001281060006001462000083001522100034002352150015002692250021002843300585003053330021008906060021009116900014009327010037009467020015009838010027009981164-184820250217154133.0 a978-7-115-65884-5dCNY89.00 a20250217d2025 em y0chiy50 ea1 achiceng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主角之旅b专著e人物驱动型剧作技巧f(美)斯科特·迈尔斯(ScottMyers)著g陆嘉宁译 a北京c人民邮电出版社d2025.01 a85页d24cm2 a写给未来的电影人 a本书旨在针对想要超越把故事结构简化为情节的公式化方法的学生。情节是必要的,但只是故事的一半。实际上,通过参与人物,对他们感到好奇,并跟随他们的引导,情节才会变得生动起来。正如古老的格言所说:人物等于情节。本书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探讨了故事作为叙述必要性,如何在主角的心理状态和故事情节之间有着深刻的联系,主角所经历的旅程是他们需要经历的旅程;第二部分分析了人物阵容,包括在电影和电视剧中经常出现的五种原型——主角、对手、吸引者、导师和小丑,以及这些角色如何为主角的身心旅程提供支持;第三部分通过一系列角色发展和情节构思练习,提供了一个经过验证的专业方法,最终得到一个逐场景大纲。 a电影角色研究人员0 a电影x角色x研究 aJ812.4v5 0c(美)a迈尔斯c(Myers, Scott)4著 0a陆嘉宁4译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141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9000271000041000661010008001071020015001151050018001301060006001482000070001542100034002242150014002583300505002723330015007775170021007926060031008136900011008447010017008558010027008721164-184920250218144435.0 a978-7-104-05358-3b精装dCNY398.00 a20250218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by ar1 a东方戏剧的当代浪潮b专著e戏曲艺术发展路径e1949-2022f谢柏梁主编 a北京c中国戏剧出版社d2024.09 a3册d26cm a《东方戏剧的当代浪潮:戏曲艺术发展路径(1949—2022)》是首部对于当代戏曲艺术发展的政策方针背景,戏曲艺术本体的编导音舞美、戏曲艺术变体的戏曲绘画、戏曲广播、戏曲音像制品、戏曲电视栏目与频道、戏曲电视剧、戏曲电影、戏曲元素电影、大湾区戏曲电影、戏曲网络传播,戏曲教育的专业教学和戏曲艺术进校园,戏曲艺术的海外传播和西戏中演的融汇,进行18个类型分类研究和总体集成的研究书籍。该书从内容上看包罗了戏曲艺术各个大的专业层面,从实践上看遵循了党和国家的一系列戏曲政策和方针,从百花齐放的剧目上看契合了人民的需要。 a戏剧爱好者1 a戏曲艺术发展路径0 a戏曲x文化发展y中国z现代 aJ82v5 0a谢柏梁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858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031001482100030001792150016002093140587002253300706008123330019015186060025015376900014015627010013015768010027015891164-185020241210111514.0 a978-7-5077-7072-8dCNY158.00 a20241210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金少山艺事考b专著f江洵著 a北京c学苑出版社d2024.11 a216页d19cm a江洵,山东平度人,1983年出生。京昆脸谱绘制及研究专家,曾先后向张金梁、王超群、吴钰璋、周万江、侯广有等京昆名家学习脸谱艺术,对于京剧流派脸谱、北方昆弋脸谱、清代内府脸谱、丑角脸谱、南派脸谱等均有较为深入的研究。在脸谱理论方面,曾撰写并发表过大量有学术价值的脸谱专论,如《钱金福的脸谱艺术》《杨小楼的脸谱艺术》《金少山的脸谱艺术》等,发表于《中国京剧》杂志、《北京日报》等。曾为我社国家出版基金项目《翁偶虹秘藏脸谱》撰写脸谱说明。在脸谱创作方面,曾为上海京剧院、天津京剧院等单位设计舞台脸谱,如《春秋二胥》伍子胥脸谱、《文天祥》陈复翁脸谱、《狄青》焦廷贵脸谱、《平倭旗》设计胡宗宪等。 a金少山(1890—1948)被称为“十全大净”,金派艺术难度极高,时至今日,已经濒临失传。金派艺术为京剧花脸艺术的集大成者和承上启下者,其唱腔、表演、扮相等,都有独到之处,在当下花脸艺术逐渐凋敝、各个流派失传严重的形势下,研究、传习金派艺术意义重大。该书是一部关于前辈京剧名伶、一代花脸宗师金少山的生平传记及艺术评论集。全书用年考体例,共计28万字,分“雏凤清声”“玉蕴珠埋”“水穷云起”“衣锦荣归”“褎然举首”“西山日薄”“泰山其颓”七章。同时,还收录金少山稀见剧照、生活照100余幅,以及作者摹绘的金派脸谱42幅,其中大部系首次公开。作者为业内知名京昆研究和脸谱绘制专家,因喜爱金派艺术,历10余年,广泛搜集民国文献,采访前辈名家,辨伪析异,完成《金少山艺事考》一书。该书内容系统全面,对传承金派花脸艺术有积极意义。 a京剧艺术爱好者0 a京剧x表演艺术x研究 aJ821.2v5 0a江洵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12 00852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8000271000041000651010008001061020015001141050018001291060006001472000041001532100038001942150016002323300211002483330073004596060031005326900015005637010017005788010027005951164-185120241015103404.0 a978-7-5566-0782-2b精装dCNY98.00 a20241015d2024 emky0chiy50 ea0 achi aCNb310000 ay z 000yy ar1 a中国歌剧年鉴h2022b专著f钱仁平主编 a上海c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d2024.01 a193页d24cm a本书是中国歌剧年鉴系列的2022年分册,介绍歌剧行业2022年的发展概况,“要闻”“人物”“首演”“特稿”“研究”“纪事”六个板块,既有全年综述、概览,又有重点聚焦,多角度、全方位展现了当下歌剧行业蓬勃发展的景象。 a政府机关、经济决策部门、年鉴研究者、社会学者和一般对年鉴有兴趣的读者0 a歌剧艺术y中国z2022j年鉴 aJ822-54v5 0a钱仁平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017 02072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045001482100038001932150014002313140691002453300786009363330015017226060039017376900012017767010015017888010027018031164-185220241112131223.0 a978-7-5227-4296-0dCNY298.00 a20241112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by ar1 a地方戏曲文献汇编i湖北卷b专著f傅谨主编 a北京c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d2024.10 a4册d24cm a傅谨,主要从事戏剧理论与批评、现当代戏剧与京剧学研究,现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戏剧与影视学)成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戏曲学院教授、学术委员会主任、戏曲研究所所长。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多年来一直是戏曲研究领域最有建树的领军人物,主要代表作包括《20世纪中国戏剧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中国戏剧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薪火相传——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与实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草根的力量——台州戏班的田野调查与研究》(广西人民出版社2001)等;并担任《京剧历史文献汇编(清代卷)》(凤凰出版社2011)、《京剧历史文献汇编(清代卷)续编》(凤凰出版社2013)、《梅兰芳全集》(中国戏剧出版社、北京出版社2016)等大型资料性丛书的主编。 a本卷记录了近代以来湖北戏剧的发展历程,是对湖北地方戏曲志的整理与汇编。湖北是戏剧大省,约有二十余种地方戏。楚剧、汉剧、花鼓戏、黄梅戏是四个最主要的。①汉剧:起源于鄂东武汉一带,唱腔以西皮二黄为主,高亢激越,爽朗流畅。②楚剧:起源于黄陂,旧称黄孝花鼓或西路花鼓,只有170年历史。原来只是乡下草台班子唱的小戏,民国年间(1926年)才走进城市戏园,定名楚剧。③黄梅戏:发源于黄梅,原名黄梅小调,在鄂东皖西广为流行。解放前后,依赖安庆大码头(当年安徽省会),由严凤英等名角唱红。④荆州花鼓戏:源于天门、沔阳一带的天沔花鼓,在江汉平原流传很广,后来叫荆州花鼓戏,声腔以”道情”的旋律为基调,委婉悠长。其它剧种还有鄂东南的采茶调,鄂西南恩施的南剧、花灯剧。宜昌一带的土家歌舞和长阳山歌。鄂西北的豫剧、秦腔和小皮影。江汉平原还有大皮影。湖北曲艺:有湖北评书、湖北大鼓、湖北小曲、湖北渔鼓、湖北道情等等。 a戏剧爱好者0 a地方戏x戏剧研究x文献y湖北j汇编 aJ825v5 0a傅谨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114 01542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5001472100034001922150016002263140309002423300649005513330015012006060021012156900014012367110023012508010027012731164-185320240912105208.0 a978-7-5039-7725-1dCNY78.00 a20240912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中华戏曲h第72辑b专著f中华戏曲编辑部编 a北京c文化艺术出版社d2024.08 a361页d24cm a《中华戏曲》编辑部由中国戏曲学会、山西师范大学戏曲文物研究所专业人员组成,主旨研究当代戏曲现状,促进戏曲发展与繁荣。山西师范大学戏曲文物研究所的主要特色是一直坚持田野调查,善于把文物资料、民俗资料与文献资料三者结合起来一并研究,形成了科研、教学、文物展馆和大型学术辑刊四位一体的学科机制,取得了显著成就。 a本书为是中国戏曲学会、山西师范大学戏曲文物研究所共同编撰的学术文集,文集以戏曲文物研究为特色,以戏曲史、戏曲理论研究为核心内容。本期共收录《赌风与杂戏:新见临猗宋墓人物壁画考论》《出土宋元瓷器词曲辑考》《元代戏曲“伎剧”观探析》《北曲(清江引):雅俗对流、南北交化的一个典型》《明代人对历史剧创作观的体系化建构》《昆剧中如何使用孤牌表达悲情》《论近代曲艺批评的转型、特征及意义——以近代报刊为中心》《15、“十七年”时期西安三意社艺人“改造”探绎》等最新戏曲研究论文十余篇,包括戏曲文物、文献资料的发掘、整理和研究;戏曲与民俗、宗教等关系及仪式剧研究;高层次的戏曲理论、戏曲美学研究;少数民族戏剧研究;戏曲作家、作品研究;当代戏曲现状与走向研究等。 a戏曲爱好者0 a戏曲y中国j丛刊 aJ82-55v502a中华戏曲编辑部4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0919 01141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37001472100034001842150016002183300577002343330021008116060025008326900012008577010015008698010027008841164-185420240724160147.0 a978-7-104-05530-3dCNY88.00 a20240724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戏剧美育专题研究b专著f李俊峰著 a北京c中国戏剧出版社d2024.06 a182页d24cm a艺术教育是美育实施的主要途径。美育重在“育”,不在“教”,美育应该渗透在学校教育的方方面面,渗透在学校的各种专业教育中,渗透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戏剧艺术因其具有不同于其他艺术形式的综合性、现场性、假定性、时空交融等特点,而在美育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且独特的作用。戏剧美育的实现在于戏剧艺术综合舞台呈现的审美意义,体现了形象性、情感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本书对戏剧中具有美育价值的“戏剧意象”进行了专题的研讨,对戏剧中最具人文价值的“哲理品性”予以重点贯穿,对悲剧、喜剧等不同的戏剧类型所包含的不同的“情思”和“哲理”进行分类论说,以服务于“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的价值目标。 a戏剧教育研究人员0 a戏剧教育x美育x研究 aJ891v5 0a李俊峰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0731 00943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27001472100032001742150016002063300407002223330019006296060015006486900010006637010013006738010027006861164-185520240801145139.0 a978-7-5426-8606-0dCNY78.00 a20240801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10000 ay z 000yy ar1 a电影声景b专著f吕甍著 a上海c上海三联书店d2024.08 a375页d19cm a本书是以电影声音与城市文化关联为中心的一次考察。作为一种影像文本,”城市电影”成为阅读当下城市、同步社会文化的重要媒介。本书将对”电影声景”进行理论阐发;同时,以上海为中心,进行城市文化和电影声音艺术实践的具体考察。作者吕甍,暨南大学文学院教师、利物浦大学访问学者。曾在中国传媒大学和北京电影学院获学习录音相关专业,分获学士、硕士学位。博士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文艺学。长期从事电影声音及当代听觉文化研究。 a电影艺术爱好者0 a电影x艺术 aJ9v5 0a吕甍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0807 00994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7001472100034001942150016002283300365002443330061006096060013006706900012006837010015006957010015007108010027007251164-185620250124105144.0 a978-7-301-35996-9dCNY49.00 a20250124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从零开始学短剧创作b专著f孙文琴,爱丽丝著 a北京c北京大学出版社d2025.03 a216页d19cm a本书是一部全面指导网络短剧创作的实用教程,涵盖了题材选择、剧本格式与思维构建、人物塑造、大纲撰写等关键环节。书中详细解析了短剧剧本的构架与节奏,以及卡点集、开头与付费点的设置技巧。同时,通过实例分析,展示了如何构建吸引人的剧本架构。此外,本书还介绍了台词的写作技巧;讨论了如何确定剧名、提炼情节,以及如何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创作中,为写出好剧本打下坚实的基础。 a本书适合对短剧感兴趣的创作者、短剧相关行业从业者阅读学习0 a电视创作 aJ904v5 0a孙文琴4著 0a爱丽丝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06 01164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13001001020015001131050018001281060006001462000055001522100034002072150016002413300527002573330017007845170009008016060019008106900014008297010027008437020013008708010027008831164-185720250208082837.0 a978-7-221-18212-8dCNY80.00 a20250208d2024 em y0chiy50 ea1 achicger aCNb520000 ay z 000yy ar1 a伟大的电影b专著e终章f(德)罗杰·伊伯特著g李尚译 a贵阳c贵州人民出版社d2024.11 a527页d21cm a“伟大的电影”是由普利策获奖影评人倾力打造的影史经典系列评论集,本书是该系列的最终篇。该系列集渊博深刻的电影知识、纯正的美学判断力和通俗晓畅的文字融为一体,征服了无数影迷。它从侧面阐述了何为“伟大的电影”,堪称树立了电影评论界的标杆,也为所有电影爱好者和观众提供了一份无可匹敌的观影指南。本书共收录伊伯特最后62篇影评,彼时作者已身染重疾,但我们可以看到他的笔力依旧强劲,视野也愈发开阔。他对偏于一隅的冷门佳作和公认的影史名片怀抱有同样的热情,以开放包容的美学标准和不乏直抒胸臆的感性判断,为这份“超长片单”画上了完美句点。 a电影评论人员1 a终章0 a电影评论y世界 aJ905.1v5 1c(德)a伊伯特b罗杰4著 0a李尚4译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13 01104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9000271000041000661010008001071020015001151050018001301060006001482000059001542100044002132150020002573140023002773300421003003330025007216060025007466900014007717010021007857010017008068010027008231164-185820250218143911.0 a978-7-5217-6952-4b精装dCNY168.00 a20250218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a z 000yy ar1 a唐人街探案世界冒险手册b专著e十周年纪念版f朔方等编著 a北京c中信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d2025.01 a430页c图d24cm a主编:朔方、杜沛沛 a本书是深入解读《唐人街探案》系列(包括《唐人街探案》、《唐人街探案2》、《唐人街探案3》以及即将上映的《唐探1900》)创作与制作全貌的终极指南。本书汇聚第一手资料、独家访谈、幕后秘闻,以及大量从未曝光的珍贵照片与手稿,全面揭秘国产喜剧悬疑推理电影标杆从创意萌芽到银幕呈现的历程。书中详尽展现了电影工业化生产的探索实践,揭秘团队海外拍摄取经历程以及与多元文化碰撞的创新尝试,呈现国产电影工业化进程中的经典类型样本与幕后传奇。 a电影评论研究相关人员0 a电影评论y中国z现代 aJ905.2v5 0a朔方4主编4编著 0a杜沛沛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056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7001472100034001942150016002282250037002443300412002813330019006936060017007126900014007297010015007437010017007588010027007751164-185920250212134124.0 a978-7-106-05570-7dCNY88.00 a20250212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美学建构与文化想象b专著f黄欣,李九如主编 a北京c中国电影出版社d2025.01 a467页d26cm2 a北京电影学院电影学系硕士论文选集 a本论文集的构成主要为北京电影学院电影学系优秀硕士毕业论文,共有六篇,在贺红英、李彬两位研究生导师的指导下,五位作者主要聚焦于北欧电影导演、日本当代电影、法国巴黎城市电影等方面,以超现实主义、暴力美学、精神分析等新的理论视角来诠释当代电影出现的一些尚未进行理论梳理和总结的研究现象。在传统电影学理论研究框架下,融合文化研究、电影美学等方面,打通电影创作和电影理论之间的藩篱,体现了电影学院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 a电影学专业学生0 a电影学j文集 aJ90-53v5 0a黄欣4主编 0a李九如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13 01398nam0 2200277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13001001020015001131050018001281060006001462000075001522100034002272150020002613000125002813040039004063300515004453330021009606060019009816060025010006900014010257010017010397120037010568010027010931164-186020250218094713.0 a978-7-5039-7735-0dCNY58.00 a20250217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eeng aCNb110000 aa z 000yy ar1 a影视文化h第三十一辑b专著f赵卫防主编g中国艺术研究院电影电视研究所编 a北京c文化艺术出版社d2024.12 a246页c图d29cm a2024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 和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文献中心全文收录 中国知网全文收录 中国艺术研究院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 a英文共同题名:Cinema & TV culture a本书为第31辑,分为“艺术学‘三大体系’建设”专题、“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电影研究、电影史、电影与城市、电视研究、类型与个案、微短剧研究七大专题,如聚焦艺术学三大体系建设的《关于电影学话语体系重构的几个问题》《新文科建设下中国电视学学科发展的新驱动、新任务、新范式》等,又如《表达作为主体的自我:建构及超越文化圈层的马来西亚电影》《迈向“少数电影”:伊朗新电影与社会—现实主义》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电影研究等,较为全面地探讨了中外影视文化理论的主流话题和前沿问题,系统地展现了当前电影电视研究的最新成果和动向。 a影视文化研究人员0 a电影文化j丛刊0 a影视艺术x文化j丛刊 aJ90-55v5 0a赵卫防4主编02a中国艺术研究院电影电视研究所4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091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31001472100034001782150016002123300519002283330027007476060033007746900014008077010013008218010027008341164-186220241224132324.0 a978-7-5517-3689-3dCNY42.00 a20241224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210000 ay z 000yy ar1 a贵州电影研究b专著f田燕著 a沈阳c东北大学出版社d2024.11 a152页d24cm a本书以贵州电影为研究对象,在对贵州电影的概念及内涵进行解读的基础上,探讨贵州电影的文化属性和文化内涵。对贵州电影的时空特征、发展动力、影像特色等展开分析,在历史学、社会学、地域文化学、电影美学等理论的指导下,通过文本细读、理论思辨和逻辑推理的模式,探析贵州电影在新世纪取得发展的动因,进而阐释这些动因是如何构建了贵州电影的生命力。同时,探讨贵州电影建构的西南江湖,如方言、民俗等元素,劫匪、浪子、街头混混等人物形象,或者荒诞、滑稽的事件等。另外,探讨贵州电影与贵州文旅产业的关系,阐明贵州电影的历史认知与当代意义。 a电影事业文化史研究人员0 a电影事业x文化史x研究y贵州 aJ909.2v5 0a田燕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26 01375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9001472100038001962150016002343140260002503300520005103330019010306060028010496900016010777010013010938010027011061164-186320250102154240.0 a978-7-5598-7607-2dCNY55.00 a20250102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450000 ay z 000yy ar1 a法国电影新浪潮小史b专著e1959—1968f唐棣著 a桂林c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d2024.11 a328页d18cm a唐棣,河北唐山人,作家、电影人,曾任FIRST青年影展复审评委等。出版随笔《电影漫游症札记》《电影给了我什么》,小说《零公里处》,剧本《鼓声若响》《不是一出戏剧》等。作品入选中国作协编选年度随笔、中国作家阳翰笙剧本奖等,并获深港书评虚构类2018年度“十大好书”。 a本书是一部关于法国电影新浪潮的文化随笔,以通俗易懂的语言描写了1959年至1968年法国影响深远的电影新浪潮运动。随笔描绘了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一群年轻热血的电影人从电影理论到电影实践发动了一场关于什么是优质电影的论战,代表人物有弗朗索瓦·特吕弗、让-吕克·戈达尔、克洛德·夏布洛尔等人,他们大都崇尚个人独创性,表现出对电影历史传统的高度自觉,体现“作者论”的风格主张,不论在主题上或技法上都与传统电影大相径庭。这本“小史”不仅仅在写“电影史”,也是在写电影背后的社会变迁;结合历史和当下创作环境,写出新一代电影人的困惑和希望。 a电影史研究人员0 a电影史y法国z1959-1968 aJ909.565v5 0a唐棣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09 01457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18001001020015001181050018001331060006001512000128001572100038002852150016003232250015003393300675003543330017010296060031010466900013010777010043010907010043011338010027011761164-186420250218100316.0 a978-7-5446-8339-5dCNY95.00 a20250213d2025 em y0chiy50 ea1 achicgerceng aCNb310000 ay z 000yy ar1 a史学视角下的跨文化研究h一i追踪谱系、轨迹与多样性b专著f(德)迈克尔·斯代帕(MichaelSteppat),(美)顾力行(SteveJ.Kulich)主编 a上海c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d2025.02 a346页d26cm2 a跨文化研究 a本书为“跨文化研究”系列从书之十收录了中外学者的12篇论文,聚焦跨文化研究的学科本体、研究范式、历史渊源和发展过程,揭示了这一学科本身的复合性和复杂性。所收录论文的作者均为在跨文化研究这一领域具有多年一线研究或实践经验的学者,部分章节论述了在非洲和日本等地实践跨文化交流和从事跨文化培训的经历,所探讨的内容言之有物。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侧重于以重要方式塑造跨文化领域的思想和概念的历史。第二部分扩展了上述主题和概念考虑的范围,特别关注全球区域的多样性。尤其是非洲的特别性。第三部分(“跨文化相遇”)将文化间的相遇作为一个概念和一种真实的体验来关注,因此本节将重点放在理论和实践中的这种相遇上。第四部分(“国家-民族-民族国家”)研究了有关国家作为不同实体的历史观点的问题。 a史学研究人员0 a史学x文化交流x文集j英文 aK0-53v5 0c(德)a斯代帕c(Steppat, Michael)4主编 0c(美)a顾力行c(Kulich, Steve J.)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567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75001472100038002222150016002603140356002763300582006323330017012146060027012316900013012587110027012718010027012981164-186520250123142411.0 a978-7-5228-4837-2dCNY89.00 a20250123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北大史学h第28辑i近现代城乡经济与社会专号b专著f北京大学历史学系主办 a北京c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d2024.12 a286页d23cm a赵世瑜,男,出生于1959年8月,四川成都人。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乡土中国研究中心主任、北京文化发展研究院历史文化研究所所长。著有《清皇父摄政王多尔衮全传》,《腐朽与神奇,清代城市生活长卷》《在空间中理解时间——从区域社会史到历史人类学》《小历史与大历史,区域社会史的理念、方法与实践》《狂欢与日常,明清时期的庙会与民间文化》等。 a本辑为《北大史学》第28辑,为“近现代城乡经济与社会”专号。本辑执行主编为王元周、李玉蓉,收录专题论文8篇、学术评论1篇、读史札记1篇。“特稿”为评述20世纪80年代以外“小三线”研究状况。“专题研究”收录论文10篇,讨论清末民初四川各县的城乡变动与士绅生活情况、民国初期新疆省政府整顿财政问题、近代金城银行的企业放款、新中国成立后北京工业化与城市化道路的选择、建筑行业“窝工风潮”、上海“小三线”建设支农工问题、20世纪20—30年代美国工程师在中亚的灌溉工程建设等。“学术评论”为《近代上海民营企业的技术引进(1895—1937)》的书评,“读史札记”栏目为考证西南联大时期北大史学系主任的任职情况。 a史学研究人员0 a史学x史评y世界j文集 aK0-53v502a北京大学历史学系4主办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06 01261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9000271000041000661010008001071020015001151050018001301060006001482000052001542100030002062150016002362250020002523300602002723330021008746060029008956900015009247020015009397110026009548010027009801164-186620240920142025.0 a978-7-5231-1080-5b精装dCNY158.00 a20240920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重返古希腊b专著f西班牙RBA传媒公司著g程水英译 a北京c现代出版社d2024.10 a519页d24cm2 aRBA环球考古大系 a本书系RBA环球考古大系之一,书中集中讲述了现代研究者对古希腊文明的考古发现过程、考古成果及其历史轨迹。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源头,西方有记载的文学、哲学、艺术都是从古代希腊开始的。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前4世纪,特别是第二次希波战争后,古希腊地区的经济高度繁荣,产生了光辉灿烂的希腊文化,因而产生了大量的建筑、雕塑等遗迹。但是这些穿越数千年的文物和遗迹被历史的尘埃深深掩埋,变得斑驳、褪色、剥蚀,甚至被严重损坏,失去了当年的风采,而本书采用考古技术还原古希腊遗址,串连起文明的发展轨迹与历史的兴亡。其壮观的3D模型复原,使美轮美奂的古希腊建筑实现立体复原,带领读者重返文明现场,走进古希腊人遥远而又真实的生活。 a古希腊文化爱好者0 a文化史x古希腊j通俗读物 aK125-49v5 0a程水英4译02a西班牙RBA传媒公司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0926 01521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13001011020015001141050018001291060006001472000074001532100038002272150016002653140169002813300656004503330013011065170021011196060025011406900012011657010036011777020015012138010027012281164-186720240808145408.0 a978-7-5228-3882-3dCNY139.00 a20240808d2024 em y0chiy50 ea1 achiceng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西线b专著e第一次世界大战史f(英)尼克·劳埃德(NickLloyd)著g祁长保译 a北京c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d2024.07 a291页d21cm a尼克·劳埃德,伦敦国王学院的军事和帝国历史教授。他已出版四部著作,其中《帕斯尚德勒:一部新历史》(Passchendaele:A New History)位列《星期日泰晤士报》十大畅销书之一。 a在军事史上,西线是愚蠢和徒劳的永恒象征。然而,在《西线》(TheWesternFront)中,畅销书专家尼克·劳埃德(NickLloyd)透露,这个故事并不像很多人想象的那样,是一个毫无意义和愚蠢的故事。通过上百人的叙述以及大量的地点和事件,劳埃德博士讲述了整个故事,从主要战斗人员的角度揭示了1914年8月至1918年11月期间在法国和比利时发生的事情。劳埃德借鉴了战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以前被忽视的第一人称的叙述和档案材料,研究了长期以来被泥泞、血腥和徒劳的传说所掩盖的成就。西线远不是一个只有损失的战场,尽管一路上有很多错误和错误的转折,但它是一个“战争熔炉”,见证了前所未有的创新、适应和战术发展。作者出色地传达了战场上的感官攻击,巧妙地给读者提供了西线最具权威的历史的生动细节。 a大众读者1 a第一次世界大战史0 a第一次世界大战x历史 aK143v5 0c(英)a劳埃德c(Lloyd, Nick)4著 0a祁长保4译 0aCNb丰涵文化c20240814 01114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7001472100034002042150016002382250013002543300487002673330019007546060017007736900011007907010017008017010015008188010027008331164-186820241224101123.0 a978-7-5689-4915-6dCNY68.00 a20241224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500000 ay z 000yy ar1 a多点民族志的出现与方法论思考b专著f管成云,郭蓓编译 a重庆c重庆大学出版社d2024.12 a244页d26cm2 a万卷方法 a本书是一本致力于探讨多点民族志方法论的图书。多点民族志现已作为人类学研究中的一个新兴流派,面对全球化带来的田野挑战,它打破了传统单点民族志的方法论,为民族志研究开辟了新的途径。本书尽最大可能在全球范围收集代表性的方法论成果,将这些散落的方法论的知识片段,集中编织在一起,形成了多点民族志方法论的理论化体系,从而弥补了该方法在方法论体系上的空缺,由此显得弥足珍贵。本书立足于田野调查经验,澄清了多点民族志存在的诸多模糊领域,为解决该方法在调查中的实际问题,提供了方法论层面的理论指导。 a民族志研究人员0 a民族志x研究 aK18v5 0a管成云4编译 0a郭蓓4编译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26 00967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8000271000041000651010008001061020015001141050018001291060006001472000029001532100034001822150016002163300411002323330021006436060019006646900012006837010015006958010027007101164-186920241011094732.0 a978-7-214-28998-8b精装dCNY88.00 a20241011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20000 ay z 000yy ar1 a君子之学b专著f徐小跃著 a南京c江苏人民出版社d2024.05 a328页d26cm a本书是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的著名专家徐小跃的个人专著。全书分专题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角度对君子提出了自己特有的见解。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君子文化是中华传统美德的集中体现。儒学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而君子之学,其实即是儒学,君子之道,无非儒家之事。本于性,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由于义,行于礼,守于信,游于艺等构成了君子的理想人格,精神境界。本书由近百篇专题文章组成,所有文章都在《现代快报》专栏发表过。 a中华文化研究人员0 a中华文化x研究 aK203v5 0a徐小跃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017 01728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065001482100034002132150016002473140728002633300399009913330021013906060019014116900012014307010017014428010027014591164-187020240919143704.0 a978-7-5154-1462-1dCNY118.00 a20240919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守正创新b专著e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路径研究f欧阳雪梅著 a北京c当代中国出版社d2024.10 a412页d24cm a欧阳雪梅,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文化史研究室主任、二级研究员,所学术委员会委员,兼任中国社会科学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常务理事、邓小平思想生平研究会副会长。长期从事中共党史、当代中国文化史研究工作,2012年以来一直担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研究项目首席研究员。出版有《新中国文化建设论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制度建设》(第一作者),《当代中国文化》(被译为英、法、俄、西班牙、阿拉伯、波斯文等多种文字)等著作,主编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史(1949-2019)》《新时代的文化建设》《新中国70年文化建设成就与经验》《当代中国文化史探微》等著作;在《当代中国史研究》《党的文献》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等发表理论文章20余篇,多篇论文在《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转载。 a本书主要记录、研究、阐释了中国共产党坚持守正创新,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政策、制度、实践演进的历史进程,勾勒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图谱,包括习近平文化思想体系的建构路径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所取得的历史性成就,突出中国共产党在“两个大局”下塑造新时代文化的努力及所推动文化事业开辟的新局面与展现的新气象。守正创新,也是我们观察、研究、阐述新时代文化建设的视角。 a中华文化研究人员0 a中华文化x研究 aK203v5 0a欧阳雪梅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0926 01483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85001472100030002322150016002623300881002783330015011596060023011746900012011977010017012098010027012261164-187120250214141631.0 a978-7-5193-0885-8dCNY98.00 a20250214d2023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永续中华民族的根与魂b专著e幼小初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一体化实践研究f沈景娟主编 a北京c群言出版社d2023.12 a206页d26cm a此书为北京市教育学会课题“教育集团背景下幼小初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纵向衔接一体化的行动研究”(课题编号:SJSYB2021—007-)成果集。本书通过选取课题校的一校一案、不同学段的主题实践活动、不同学段的班会实践等。遵循学生年龄特点、认知水平、接受能力和教育规律,依据德育目标要求和集团办学特色,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一育人主题,搭好育人阶梯,以此探索构建目标分层递进、内容有序衔接、方法循序渐进、成效螺旋上升、办学特色鲜明的德育内容体系,开展教育实践探索,帮助学生适应下一个学段的学习生活,为学生人生幸福奠基。本书通过研究幼儿园、小学、初中十二年的中华优秀传统的目标体系、内容体系;借助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程、学校文化、主题活动、实践活动、家校协同等方法与途径,有效开展家国情怀教育、社会关爱教育和人格修养教育,目的在于传承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力弘扬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人文精神,旨在引导学生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精神内涵,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a教育工作者0 a中华文化x教育研究 aK203v5 0a沈景娟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182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1001472100030001982150016002283140323002443300279005673330021008466060019008676900012008867010015008988010027009131164-187220241010132857.0 a978-7-5501-9225-6dCNY68.00 a20241010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460000 ay z 000yy ar1 a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研究b专著f李建嵘著 a海口c南方出版社d2024.10 a266页d26cm a李建嵘(1988.10-),男,汉族,河南周口人,2017年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获哲学博士,2017年至2021年,在中共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2021年至今,担任北京外国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北京高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北京外国语大学)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华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a本书稿通过阐述:(1)概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基本内涵与重要特征;(2)厘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具体路径与实施方法。为创造性转化的政策分析与实践运作提供理性参考,尝试探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实践的逻辑与机制,分析文化交流过程中存在的交互影响关系以及应对策略。 a中华文化研究人员0 a中华文化x研究 aK203v5 0a李建嵘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017 01575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061001482100038002092150016002473140551002633300418008143330019012326060023012516900015012747010017012898010027013061164-187420241106112950.0 a978-7-5227-4338-7dCNY158.00 a20241106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形象史学h2024年i冬之卷:总第三十二辑b专著f刘中玉主编 a北京c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d2024.11 a549页d24cm a刘中玉,1978年5月生,安徽省界首市人。先后获历史学学士、历史学硕士和文学博士学位。2004年7月入职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中外关系史研究室,2011年转调文化史研究室。先后任研究实习员、助理研究员,现任历史所副研究员、文化史研究室副主任、《形象史学》(原刊名为《形象史学研究》)主编。主要研究兴趣为艺术史与海洋文化史,目前主要致力于“形象史学”方法论、海洋文化史等领域的学术实践。已发表相关论文40余篇,出版著述多种(包括独著、合著、主编等),代表作为《混同与重构,元代文人画学研究》(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中华图像文化史·元代卷》(中国摄影出版社,2018年版)。 a本书为《形象史学》第二十九辑,《形象史学》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文化研究室主办,是CSSCI来源集刊。“形象史学”,是指把形与象作为主要材料,用以研究历史的一门学问。本辑有器物研究、图像与形象、壁画研究、地理图像、考古札记等五个栏目,兼具图像与实物、文献与考古的研究文章。上至上周,下至明清,所跨时段较长。入选的文章符合学术规范,都能够对相关问题进行较为圆满的论证和说明,使用的史料和文献、图像材料等丰富、可信。 a历史文化爱好者0 a文化史y中国j文集 aK203-53v5 0a刘中玉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107 01372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9000271000041000661010013001071020015001201050018001351060006001532000077001592100042002362150016002783140417002943300219007113330053009306060033009836900014010167010015010307010017010457010017010628010027010791164-187620241216142244.0 a978-7-309-17742-8b精装dCNY518.00 a20241216d2024 em y0chiy50 ea0 afregchi aCNb310000 ay z 000yy ar1 a“儒莲奖”域外汉学要籍汇刊h第一辑b专著e法文f蒋硕,邱江宁,胡美馨主编 a上海c复旦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d2024.12 a509页d26cm a邱江宁,复旦大学文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博士后,剑桥大学,北京大学访问学者,教育部长江学者·青年学者。浙江师范大学教授、杭州师范大学特聘教授,主要从事元明清文献与文学研究、丝路文化与文学研究。胡美馨,浙江师范大学“双龙学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外国语学院院长。主要研究方向,儒学经典跨文化传播话语研究、外语教育与教师发展研究。蒋硕,复旦大学史学学博士,浙江师范大学副教授,主要从事中西文化翻译及文献研究。 a浙江师范大学丝路文化与国际汉学研究院成立以来十分重视基本文献的收集、整理、影印和出版工作。先遴选获得过有“汉学诺贝尔奖”之称的儒莲奖获奖作品、重要的汉学法文名著三种进行影印,以期为汉学研究及相关各领域研究做出贡献。 a汉学专业读者,汉学研究者,还有法文专业及普通读者0 a汉学x研究x文献j汇编x法文 aK207.8v5 0a蒋硕4主编 0a邱江宁4主编 0a胡美馨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19 01040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3001472100036001902150016002263300462002423330013007046060033007176900012007507010021007628010027007831164-187720241225144600.0 a978-7-5125-1787-5dCNY59.80 a20241225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吃透中国史i三国b专著f我是不白吃著绘 a北京c国际文化出版公司d2024.01 a232页d21cm a《吃透中国史·三国》是不白吃漫画大历史系列的第6本。东汉后期,政治动荡,汉灵帝刘宏只知玩乐,致使宦官把持朝政,民不聊生,爆发了黄巾起义。汉朝名存实亡,各路英雄纷纷登场,经历董卓乱政,群雄割据,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通过官渡之战,大败袁绍,统一了北方;江东这边,孙权接过了哥哥孙策托付的基业,在张昭和周瑜的力挺下掌控住江东;荆州方面,刘备三顾茅庐请到了诸葛亮,在诸葛亮的帮助下,联合孙权,赤壁之战,以少胜多,击败了曹操,至此,逐渐形成曹操刘备孙权三分天下的局面。 a大众读者0 a中国历史z三国时代j通俗读物 aK209v5 0a我是不白吃4著绘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26 01109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9001472100038001962150016002343300506002503330015007566060023007716900012007947010017008067010017008238010027008401164-187820240724144550.0 a978-7-5162-3722-9dCNY56.00 a20240724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从历史深处汲取智慧b专著f于立志,陈鲁民编著 a北京c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d2024.07 a280页d24cm a本书分别从怀志笃行、为政以德、选贤任能、国事为先、革故鼎新、审时度势、深谋远虑、克敌制胜等8个层面论述历史深处的智慧,既讲述了文王、周公、汉武帝、魏徵等中国古代明君贤臣治国理政的为政智慧,也讲述了孔子、庄子等古圣先贤立身处世的哲学智慧,还讲述了姜子牙、张良、韩信等名帅良将克敌制胜的兵家智慧,立体呈现了中华民族五千年多年来诸多优秀历史人物跌宕起伏的人生画卷,让读者身临其境,亲身感受历史风云,汲取历史智慧。本书语言凝练、生动、流畅,具有较高的思想性和可读性,有助于广大读者开阔视野、益智增德、提升本领。 a历史爱好者0 a中国历史j通俗读物 aK209v5 0a于立志4编著 0a陈鲁民4编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0731 01714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33001472100036001802150016002163140397002323300749006293330015013786060023013936900012014167010017014288010027014451164-188020241021154826.0 a978-7-5596-7992-5dCNY59.00 a20241021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历史的明暗b专著f南怀瑾讲述 a北京c北京联合出版公司d2024.11 a296页d21cm a南怀瑾先生(1918—2012),生于温州乐清的书香门第。自幼饱读诗书,遍览经史子集,于中国传统文化之儒、道、佛皆有造诣,兼通诸子百家、诗词曲赋、天文历法、医学养生等,对西方文化亦有深刻体认。青年时代立下接续中华文化断层的志业,躬身践行七十年。以“经史合参”的方式讲授各家典籍,不限教派门户,纵横古今中外,深入浅出,生动幽默,深受海内外广大读者的喜爱。著有《论语别裁》《孟子旁通》《历史的经验》等作品。 a本书是南怀瑾先生解读中国历史内容的汇编版本。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讲史有几大特点。其一是强调通才之学。要读史,但不能只读史。中国自古有文哲不分、文史不分、文政不分、文艺不分的传统,只有从中国文化的整体视野来看历史,才能打稳基础。其二是提倡经史合参。经是不变的大原则,史便是要记载时代与社会的具体变迁,经史互补才有意义。其三是要培养历史之眼。读历史,要懂得质疑表象,质疑人性,质疑因果,洞察思想、行为、言语的本质。综合这几大特点,本书在遵循知识性、趣味性和启发性三个原则的基础上,从近千万字体量的素材中筛选南怀瑾先生讲史的精华内容,整理成为八大章节。第一章总论南怀瑾先生的读史心得。第二章至第八章,分别从社会制度、政治谋略、人生哲学、权力本质、王朝兴替、开基立业和帝王治术七个维度,以中国传统文化的整体视角来介绍南师讲述的中国历史兴衰中的智慧与学问。 a历史爱好者0 a中国历史j通俗读物 aK209v5 0a南怀瑾4讲述 0aCNb丰涵文化c20241024 01575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9000271000041000661010008001071020015001151050018001301060006001482000081001542100034002352150016002692250025002853300887003103330019011975170033012166060021012496900011012707010013012818010027012941164-188220241218134649.0 a978-7-301-35782-8b精装dCNY148.00 a20241218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16世纪欧洲文化记忆中的晚明乌托邦b专著e门多萨与《中华大帝国史》研究f高博著 a北京c北京大学出版社d2025.01 a499页d19cm2 a北京大学人文学科文库 a五个世纪以来,《中华大帝国史》一直在国际学术界有着重要的文化影响。这部文献由西班牙政治家、学者和汉学家胡安·冈萨雷斯·德·门多萨(JuanGonzálezdeMendoza)用西班牙编著而成,并于1585年首次在意大利的首都罗马出版刊印。这是一部以他者视域对大明王朝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地理和习俗进行的史志书写。多年来汉语学者也关注到了这部文献的重要学术价值,但我们的视域普遍聚焦在了作者形塑的理想化中国形象上,而忽视了意识形态化的中国形象,并且也对作者意图和文本意图存在着多重误读。事实上,门多萨是在意识形态和乌托邦的两极张力之间为彼时的欧洲读者重塑晚明的。在文献部分,本书通过对《中华大帝国史》的西班牙语原著善典进行文本细读,以及对作者著书使用的参考文献和晚明史料进行考辨,最终对他塑造的新型中国形象进行了重新定义,并对其背后隐藏的文化结构进行了解构性批评。在理论部分,本书注重从中西方交互性语境下的具体历史经验出发,重构了门多萨塑造的新型中国形象和文化模式上升为彼时彼地欧洲文化记忆的合法化过程。 a古代史研究人员1 a门多萨与《中华大帝国史》研究0 a中国历史x古代史 aK22v5 0a高博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19 01155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13001001020015001131050018001281060006001462000057001522100028002092150016002373300509002533330019007626060035007816900015008167010013008317020015008447020015008598010027008741164-188320250219085533.0 a978-7-5403-7575-1dCNY98.00 a20250219d2023 em y0chiy50 ea0 aenggchi aCNb420000 ay z 000yy ar1 a曾国历史与文化b专著e英文f方勤著g冯志杰,冯凯伦译 a武汉c崇文书局d2023.12 a487页d26cm a本书为中译英版。本书依据近年新发现的考古资料以及出土文献,结合传世文献,对曾国历史进行了梳理,把曾国历史分为西周早期、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春秋晚期(含中期)至战国中期三个大的时间段,分别论述各阶段曾国的文化特征,探讨曾国疆域和政治中心的变迁。分析了曾国与周王朝和楚国的关系,指出曾国历史经历了从始封之初辅佐周王朝的“左右文武”,到楚国崛起后臣服楚国的“左右楚王”两大阶段;论证了西周早期楚国立国于江汉沮漳流域、战国中晚期之际曾国随楚国东迁等观点。作者结合新出土铭文,进一步确认曾国即《左传》等文献记载的随国。 a文化史研究人员0 a文化史x研究y中国z周代j英文 aK224.03v5 0a方勤4著 0a冯志杰4译 0a冯凯伦4译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0881nam0 220028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055001482100030002032150025002332250025002582250049002833060031003323300075003633330025004386060031004636900015004947010021005097020017005307020017005478010027005641164-188420240925101208.0 a978-7-5506-4033-7dCNY588.00 a20240925d2023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20000 ay z 000yy ar1 a春秋大事表b专著f(清)顾栋高辑g吴树平,李解民点校 a南京c凤凰出版社d2023.12 a6册(13,2192页)d25cm2 a江苏文库e精华编v172 a江苏文脉整理与研究工程f总主编信长星,许昆林 a本书经中华书局授权许可使用 a本书分五十卷,对春秋及其三传作了全面、系统、深入的分类整理和实证研究。 a本书适用于历史爱好者0 a中国历史x大事记z春秋时代 aK225.06v5 0c(清)a顾栋高4辑 0a吴树平4点校 0a李解民4点校 0aCNb丰涵文化c20240926 01615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35001472050011001822100038001932150016002313140478002473300535007253330015012606060029012756900015013047010015013198010027013341164-188520241216132951.0 a978-7-5227-4469-8dCNY68.00 a20241216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秦汉史研究概要b专著f周天游著 a增订本 a北京c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d2024.12 a318页d24cm a周天游,学者,著名历史学家,九三学社社员,现任西安曲江艺术博物馆馆长。祖籍浙江省诸暨市,1944年7月生于上海市,曾任陕西省历史博物馆馆长,陕西省人大代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陕西省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第九、十届委员会委员,陕西省对外友协理事,九三学社陕西省委常委兼对台工作委员会主任,西安市城市雕塑委员会委员,原中国秦汉史研究会会长,中国社会史学会副会长,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博物馆学会理事等。1998年10月被陕西省人民政府聘任为省文史研究馆馆员。 a本书为1990年出版的《秦汉史研究概要》一书的修订本,修订工作由原作者周天游完成。指南、入门一类的书,近年来颇为流行,所述范围有大有小,指津内容或详或略。大凡仁者说仁,智者说智,各有所长,但也各有其所短。此种书,不可或缺,也不可能尽信其论。关键在于读者如何领会,如何取舍,如何运用。本书联系秦汉史研究的历史和现状,主要将作者导师陈直先生的治学经验,以及作者本人的研究心得,作了较为系统的梳理和总结,力争从学术性和资料性两个方面,为读者开山铺路,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此书对于青年读者了解秦汉史,进入秦汉史研究领域,有较为突出的参考价值。 a历史爱好者0 a中国历史x研究z秦汉时代 aK232.07v5 0a周天游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19 00914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9001472100030001962150016002263300267002423330015005095170023005246060039005476900015005866900017006017010015006188010027006331164-188620241216135738.0 a978-7-5231-1133-8dCNY58.00 a20241216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丝路风云b专著e两汉西域开拓与经营f金建军著 a北京c现代出版社d2025.02 a296页d24cm a一部历史通俗读物。生动描绘了西汉和东汉四百年间英雄辈出的时代,以及他们开拓与经营西域的辉煌历程。本书依据《史记》《汉书》《后汉书》等史料,以张骞、卫青、霍去病、解忧公主、班超、班勇等人物为主线,以历史事件为脉络,从细节入手,详细梳理两汉开拓和经营西域的历史进程。 a历史爱好者1 a两汉西域开拓与经营0 a中国历史z汉代x丝绸之路j通俗读物 aK234.09v5 aK928.6-49v5 0a金建军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19 00957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63001472100030002102150016002403000015002563300289002713330013005605170023005736060037005966900015006337010028006488010027006761164-188720250218101203.0 a978-7-5108-8646-1dCNY68.00 a20250217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顷刻兴亡e吕思勉讲两晋南北朝i两晋i政治卷b专著f吕思勉著 a北京c九州出版社d2025.01 a474页d21cm a大师讲历史 a这是一个战乱纷纷的时代,这是一段人人欲得天下的历史,一会儿英雄辈出人才济济风云际会,一会儿又变为昏懦之辈残暴之徒短视之夫,七十多个国家近两百名国君四百多场战争一百多场政变,大小权谋计策不计其数,天下分分合合数次,这个金石相击群雄激荡的时代给了我们于两百年见识中辨识英雄本色的大好机会。 a大众读者1 a吕思勉讲两晋南北朝0 a魏晋南北朝时代x古代史j通俗读物 aK235.09v5 0a吕思勉f(1884-1957)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108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8000271000041000651010008001061020015001141050018001291060006001472000047001532100034002002150016002343300437002503330015006875170023007026060025007256060025007506900015007756900012007907010013008028010027008151164-188820250214125425.0 a978-7-213-11473-1b精装dCNY78.00 a20250214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30000 ay z 000yy ar1 a何以大唐b专著e唐帝国与突厥斗争史f杨霄著 a杭州c浙江人民出版社d2025.01 a232页d26cm a本书以李唐武德元年“太原起事”到贞观四年“摧垮突厥”这十年(公元621—630年)为历史背景,通过对《两唐书》《资治通鉴》等权威史料重新梳理研究,以现代社会科学分析视角,对李唐集团在纷争乱世中迅速成功崛起,特别是短时间完成霸权更迭、重建泛亚权力秩序的历史脉络进行解析,勾勒出李唐集团在内外重大战略决策和关键路线斗争背后的隐秘线索,还原了中华历史上一次史诗级的大战略实践,揭示出史书背后所隐含的决策与治理、斗争与博弈、阴谋与阳谋的经验与智慧。 a历史爱好者1 a唐帝国与突厥斗争史0 a中国历史x研究z唐代0 a突厥x民族历史z研究 aK242.07v5 aK289v5 0a杨霄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549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75001472100038002222150016002603140454002763300409007303330013011395170023011526060033011756900018012087010015012267010015012418010027012561164-188920241225142404.0 a978-7-5744-1952-0dCNY68.00 a20241225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220000 ay z 000yy ar1 a《清明上河图》里的传统文化b专著e那时风动,此时心动f杜恩龙,蒋琤琤著 a长春c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d2025.01 a276页d24cm a杜恩龙,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教授。先后发表各种研究文章180余篇,著有《出版经纪人研究》《<清明上河图>里的中国——杜恩龙夜品古代名画》《书架上的博物馆——藏在<清明上河图>中的秘密》等图书,其中《<清明上河图>里的中国——杜恩龙夜品古代名画》被收入中国版本图书馆杭州分馆。蒋琤琤,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副教授,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全国数字文化遗产专委会委员,曾任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负责人,现任杭电融媒体与主题出版研究院副院长,人文艺术与数字媒体学院党委委员。 a本书从宋代名画《清明上河图》里的传统文化出发,以详实权威的历史为底本,以名画为主线,用生动活泼的文字、鲜活有趣的故事,将《清明上河图》中的风雅大宋在读者眼前徐徐展开,既融入宋朝文明闪光点,又把细节讲透讲懂,让读者理解《清明上河图》里蕴藏的不仅是艺术的美,更有生活的美,传统文化的美。本书引导读者在历史的细微之中,树立大历史观。从历史到文化,从文化到文明,本书清晰地为读者勾勒出一条领略大宋文明的知识谱系。 a大众读者1 a那时风动,此时心动0 a文化史y中国z宋代j通俗读物 aK244.03-49v5 0a杜恩龙4著 0a蒋琤琤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26 01264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8000271000041000651010008001061020015001141050018001291060006001472000051001532100034002042150016002383140165002543300471004193330015008905170025009056060023009306900015009537010015009688010027009831164-189020250102171951.0 a978-7-213-11757-2b精装dCNY78.00 a20250102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30000 ay z 000yy ar1 a靖康之败b专著e从太原之战到汴京之围f赵大胖著 a杭州c浙江人民出版社d2024.11 a389页d24cm a赵大胖,重庆人,本名赵伟,毕业于重庆师范大学历史系,后从事报社新闻编辑、记者。曾在多家报纸、杂志开设历史类、时评类、影评类专栏,主编并主笔过多本旅游杂志和图书。 a本书将以史料分析和情景还原为基础,再现宋金太原之战的完整战斗细节。对金军采取的进军路线与攻城战术、太原军民的守城策略、北宋混乱的政治局面、将从中御的军事法度以及北宋当时一流将领人物的多次救援行动均有细致描摹。作者不仅再现了当时战场上的烽火刀兵,也给出了层次丰富的历史解释。本书还试图扩展叙述范围,通过讲述“太原之战”爆发的前后史事,为大家呈现宋金之间博弈的全过程,对联金灭辽、燕京与河东的归属争议、两次南下攻宋的军事行动以及其间展开的多次往来谈判等内容也有着力描写。 a历史爱好者1 a从太原之战到汴京之围0 a靖康之变j通俗读物 aK244.05v5 0a赵大胖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09 01143nam0 2200277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053001482100030002012150021002312250025002523000027002773300433003043330015007376060019007526900012007717010021007837020017008047020017008218010027008381164-189120250218093753.0 a978-7-5506-4052-8dCNY150.00 a20250218d2023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20000 ay z 000yy ar1 a明季北略b专著f(清)计六奇撰g魏得良,任道斌点校 a南京c凤凰出版社d2023.12 a2册(696页)d26cm2 a江苏文库e精华编v42 a江苏文脉整理与研究工程 a《明季北略》由清初史学家计六奇编写,是一部记载明万历至崇祯时期北方地区史实的史书。全书共二十四卷,起自明万历二十三年(1595)清太祖努尔哈赤兴起东北,止于明崇祯十七年(1644)吴三桂引清兵入关。分年记事,于崇祯一朝尤详。李自成入京后史事,几乎按日排比。每年之中,又以纪事本末体逐事标立名目,内容大多涉及晚明农民战争、阶级矛盾、民族关系等,取材广泛,记事有序。本书成书于康熙初年,上距明亡为时不久,史事大多无误,但也有传闻、迷信不实之处。 a历史爱好者0 a中国历史z明代 aK248v5 0c(清)a计六奇4撰 0a魏得良4点校 0a任道斌4点校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489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33001472100030001802150016002103140493002263300437007193330017011566060021011736900011011947010015012058010027012201164-189220250121142210.0 a978-7-5488-6846-0dCNY29.80 a20250116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70000 ay z 000yy ar1 a中国近代小史b专著f蒋廷黻著 a济南c济南出版社d2025.01 a240页d23cm a蒋廷黻,字绶章,笔名清泉,湖南邵阳(今邵东)人,中国史学家、外交家。南开历史系的创建者,第一次比较系统地构建了南开西方史学的课程体系。他最早开始中国近代外交史料的收集研究工作,并率先在历史系讲授中国近代外交问题,成为中国近代外交史教学研究的先驱者。他提出了建立研究和写作中国外交史的新标准,形成了区别于中国传统史学研究的新学派。他编著的《评<清史稿邦交志>》《近代中国外交史资料选辑》《最近三百年东北外患史》《中国与近代世界的大变局》《中国近代史》等,为民国外交史新学科的形成作出了重要贡献。 a《中国近代史》把“中国近代史”界定为“中国近代化的历史”,中国能否近代化以及如何近代化,成为该书论述的主线。作者在该书中提出了“中国人能否近代化将关系国家兴亡”的观点。这本近代史采用对比的方法,一开始就抓住中国社会的差距说话,指出“到了19世纪,西方的世界已经具备了所谓近代文明,而东方的世界仍滞留于中古”。鸦片战争之所以失败,是因为:我们的军器和军队是中古的军队,我们的政府是中古的政府,我们的人民,连士大夫阶级在内,是中古的人民。 a历史研究人员0 a中国历史x近代史 aK25v5 0a蒋廷黻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23 01232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9000271000041000661010008001071020015001151050018001301060006001482000031001542100038001852150022002233140241002453300410004863330017008966060023009136900012009367010015009488010027009631164-189320241010114950.0 a978-7-5598-7424-5b精装dCNY598.00 a20241010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450000 ay z 000yy ar1 a太平天国史b专著f罗尔纲著 a桂林c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d2024.08 a4册(2140页)d26cm a罗尔纲(1901年1月29日—1997年5月25日),男,广西贵县(今贵港市)人,著名历史学家,太平天国史研究专家。罗尔纲主要从事太平天国史与晚清兵制史的研究,整理、编纂出版太平天国文献和资料3000万字。罗尔纲主要论著有,《太平天国史纲》《太平天国史》等。 a本书稿以社科文献出版社《罗尔纲全集》中收录的《太平天国史》(三卷本)为母本,将三卷本改为四卷本,并以简化字横排形式出版。《太平天国史》154万余字,全书88卷,分5大部分。第1部分为“序论”;第2部分为“纪年”;第3部分,列前后期百官职爵表;第4部分为“志”,内含上帝教、政权、政体、食货、刑律、外交、文艺等20节;第5部分为“传”,收太平天国领袖将领,83人,女官13人,省郡行政官5人、洋兄弟3人,会党领袖24人,叛徒23人。 a历史研究人员0 a太平天国革命x历史 aK254v5 0a罗尔纲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017 01054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093001482100030002412150016002712250023002873300321003103330023006315170041006546060021006956900016007167110041007328010027007731164-189420241009141855.0 a978-7-5533-4996-1dCNY180.00 a20241009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20000 ay z 000yy ar1 a国家公祭b专著e解读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资料集f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编 a南京c南京出版社d2024.10 a240页d26cm2 a国家公祭日系列丛书 a本书详细记载了2023年第十次国家公祭的背景、过程以及社会反响,邀请国内有关方面的权威专家解读,并登载了国内外媒体的相关报道和有关信息与资料,完整地向读者呈现第十次国家公祭的相关内容,真实地还原了这一重要历史时刻。这是对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和所有抗战期间牺牲烈士以及死难同胞的最好告慰,也是我们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最大底气。 a南京大屠杀研究人员1 a解读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资料集0 a南京大屠杀j史料 aK265.606v502a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4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010 00888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4000271000041000611010008001021020015001101050018001251060006001432000063001492100030002122150015002423300289002573330019005466060033005656900016005987010017006148010027006311164-189520250214131731.0 a978-7-5445-7338-2dCNY1780.00 a20250214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220000 ay z 000yy ar1 a侵华日军第一〇〇部队细菌战史料整理与研究b专著f王志强主编 a长春c长春出版社d2024.06 a11册d26cm a侵华日军第一〇〇部队是日本在中国东北设立的细菌部队,主要利用动物、植物甚至活人做实验,研制和生产多种烈性致病细菌,用以毁坏农作物,感染牲畜,攻击人类。书稿有助于填补一〇〇部队蓄谋准备和实施细菌战研究的资料空白,有利于揭露日本军国主义违反国际公约、自上而下有组织的对华实施细菌战的罪行。 a战争史研究人员0 a侵华日军x生物战x研究j史料 aK265.606v5 0a王志强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046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049001482100038001972150016002353300461002513330015007126060031007276900016007587010015007748010027007891164-189620250219152149.0 a978-7-5228-3677-5dCNY128.00 a20250219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山东抗日根据地创立与发展研究b专著f王士花著 a北京c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d2024.05 a434页d26cm a山东抗日根据地有着重要的战略地位,它不仅是华北四大根据地之一,也是连接华北与华中的重要通道和战略枢纽。与华北其他根据地相比,它的开创和发展路径独特。本书主要利用山东省档案馆、台北国民党党史馆所藏档案,以及日本亚洲历史资料中心数据库资源,已刊中日文相关历史文献、调查资料及山东省各县区资料等,从以往研究较少涉及而又对山东抗日根据地的创立与发展有着重要影响的问题切入,探讨全面抗战时期中共山东地方党组织深入敌后农村发动群众组建武装,建立并扩展根据地的实际样态。 a历史爱好者0 a山东抗日根据地x史料x研究 aK269.506v5 0a王士花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591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073001482100030002212150016002513300891002673330023011585170037011816060049012186900014012676900014012817010015012958010027013101164-189720250114151454.0 a978-7-01-026497-4dCNY128.00 a20250114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事件·话语·空间b专著e当代中国的集体记忆与传播技术变迁f刘于思等著 a北京c人民出版社d2024.03 a306页d26cm a本书结合在大中华地区开展的区域性集体记忆调查,描绘出当代国人的集体记忆版图,作为后续研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反思了互联网对于重构集体记忆和社会团结的作用以及实现数字化集体记忆的概念拓展与理论发展,揭示出影响中国互联网民集体记忆形成与传播的结构及其带来的可能后果,同时引入怀旧社会学的视角理解集体记忆,使传播学与社会科学其他分支产生跨学科对话,体现了独到的学术价值,展现了集体记忆研究的全局观、本土观和技术观。与既有研究从典型事件出发的孤立视角不同,本书稿将现代中国本土社会的群体特征纳入对集体记忆的考察,分析群体成员彼此互动形成的集体记忆的差异与联系,对相关问题的理论建构和传播实践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全书刻画了集体记忆在数字化、全球化条件下和技术中介传播环境下的新现象、新规律,考察在当前特定的历史背景下,集体记忆与认同的建立、消弭和保持的可能途径,突出技术中介传播在集体记忆形成中的作用,能够填补现有成果在技术与集体记忆研究衔接中的空缺,更好地理解数字化时代集体记忆形成与传播的规律。 a社会发展史研究人员1 a当代中国的集体记忆与传播技术变迁0 a社会发展史x关系x传播媒介x研究y中国z现代 aK270.7v5 aG219.2v5 0a刘于思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16 01061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39001472100034001862150016002203300487002363330021007236060031007446900014007757010015007898010027008041164-189820240523112757.0 a978-7-216-10732-7dCNY98.00 a20240523d2023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420000 ay z 000yy ar1 a湖南苗防屯政考校注b专著f张熙校注 a武汉c湖北人民出版社d2023.09 a592页d26cm a《湖南苗防屯政考》共十五卷,作者为但湘良,湖北省武昌府蒲圻县中伙镇安丰乡人。历任湖南储粮道、湖南盐运司、湖南辰沅永靖道、湖南长沙道、湖南布政使等要职。其在书中对湘西苗区地理、建置、征服、均屯、营汛、弁勇、储备、学校、勋迹等进行了考察,完备地记录了清朝对湘西苗区实施屯政的过程、举措及对湘西苗区国家治理产生的重大影响。本书整理者以国家图书馆馆藏光绪九年蒲圻但氏刻本《湖南苗防屯政考》为底本,武汉大学图书馆藏《中国方志丛书》本为校本,并参考其他材料,对《湖南苗防屯政考》进行标点、校勘。 a民族历史研究人员0 a苗族x民族历史x研究y湖南 aK281.6v5 0a张熙4校注 0aCNb丰涵文化c20240529 01350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67001472100030002142150016002443300599002603330029008595170043008886060095009316900014010266900016010407010013010568010027010691164-189920241118141435.0 a978-7-5486-2042-6dCNY88.00 a20241118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10000 ay z 000yy ar1 a智启彝乡b专著e智能手机时代下的彝族青年生活与乡村振兴f江凌著 a上海c学林出版社d2024.01 a366页d24cm a本书以中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14—35岁之间的彝族青年群体为研究范围,以该群体的智能手机使用情况为实证研究对象,探究了智能手机对其生活方式及其家乡发展的影响及深远意义,论证了该影响从生活方式贯穿至家乡振兴,其逻辑关系及该影响发挥的巨大效能。研究以“现状分析—问题透视—评介反思”的研究范式和思路展开,运用质化和量化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彝区青年群体智能手机使用现状进行把握,从“社会网络”“社会资本”“技术赋权”“民族认同”“文化展演”“消费主义”等理论视角出发,从传播学及部分的社会学、人类学和民族学等跨学科多维度立体研究彝区青年群体的智能手机使用情况及为彝族乡寨带来的变革。 a彝族青年生活方式研究人员1 a智能手机时代下的彝族青年生活与乡村振兴0 a移动电话机x影响x彝族x青年x生活方式x民族地区x农村x社会主义建设x研究y凉山彝族自治州 aK281.7v5 aF327.712v5 0a江凌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121 01303nam0 2200277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97001472100030002442150016002743140071002903300471003613330021008326060039008536900012008927010017009047010017009217120027009387120033009658010027009981164-190020241224144154.0 a978-7-5496-4383-7dCNY68.00 a20241224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10000 ay z 000yy ar1 a地方志编纂体裁述论b专著f巴兆祥,唐长国主编g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上海市地方志发展研究中心编 a上海c文汇出版社d2024.12 a369页d21cm a巴兆祥,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唐长国,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研究室主任。 a为进一步总结新中国第一轮和第二轮修志相关经验,为第三轮修志提供参考借鉴,同时,鉴于方志编纂体裁的重要性,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上海市地方志发展研究中心共同编辑本书,作为“方志学研究丛书”的第二本。本书涉及序跋、凡例、述体、大事记、志体、传体、图体、表体、专记、附录、索引、英文翻译12种地方志编纂体裁,关注其基本概念、起源与演变、学术研究史、二轮修志实践中的得与失、未来如何应用于第三轮修志的建议等。每一种体裁单独成章,兼顾内容上的学术性以及对于一线工作的实用参考价值。 a编辑工作研究人员0 a地方志x编辑工作x体裁x研究y中国 aK290v5 0a巴兆祥4主编 0a唐长国4主编02a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4编02a上海市地方志发展研究中心4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26 01109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8000271000041000651010008001061020015001141050018001291060006001472000049001532100034002022150016002363140211002523300291004633330023007546060033007776900015008107010015008258010027008401164-190120241209152514.0 a978-7-5326-6306-4b精装dCNY88.00 a20241209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10000 ay z 000yy ar1 a久而思b专著e地方志编修和研究文集f褚半农著 a上海c上海辞书出版社d2024.01 a185页d24cm a褚半农,地方志专家、上海方言专家,长期从事地方志编纂和吴(沪)方言研究,出版有《上海县教育志》《褚家塘志》《东吴志》等,另出版有《上海西南方言词典》《莘庄方言》《上海方言客堂间》《走到今朝的上海方言》等著作。 a本书是对上海部分市志、区县志、乡镇志、村志等志书的研究文章汇集,对一些重大事件、档案在志书中的记载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对家庭成份在地方志中的记载和缺失进行深入思考,对土地证在地方志中的错误及其产生原因进行深入探究,思索城镇化背景下村志编修的实践和书写规范,对部分志书提出评议、审定意见。 a地方志理论研究人员0 a地方志x理论研究y上海j文集 aK290-53v5 0a褚半农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12 01396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093001482100034002412150016002753140361002913300397006523330017010496060029010666900015010957010017011108010027011271164-190220241204142134.0 a978-7-5555-2094-8dCNY288.00 a20241204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50000 ay z 000yy ar1 a科尔沁右翼前旗文史资料h第十一辑i科尔沁右翼前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b专著f岳嵩山主编 a呼和浩特c远方出版社d2024.12 a380页d21cm a岳嵩山,1969年生,中共党员,1989年毕业于兴安盟师范学校教育学专业。1997年,任内蒙古自治区科右前旗人大办公室秘书。2002年,任内蒙古自治区科右前旗司法局副局长。2006年,任内蒙古自治区科右前旗政府办公室副主任。2013年,任内蒙古自治区科右前旗科尔沁镇党委书记。2018年,任内蒙古自治区科右前旗委员会常委,统战部部长。现任政协内蒙古自治区科右前旗委员会党组书记、主席。 a本书系科尔沁右翼前旗文史资料第十一辑,主要收录2022年前科尔沁右翼前旗被批准命名的国家、区、盟、旗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和区、盟、旗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等,图文并茂,内容包括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传统美术、传统技艺等,系统介绍了该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表现形态、传承区域、历史渊源、文化价值和存续状况,生动展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的思维方式、想象能力,兼具学术性、知识性与文献性。 a历史研究人员0 a文史资料y科尔沁右翼前旗 aK292.64v5 0a岳嵩山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05 01235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081001482100038002292150016002673300477002833330049007606060047008096900012008566900014008687110045008827110027009278010027009541164-190320241211103816.0 a978-7-5760-5594-8dCNY128.00 a20241211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10000 ay z 000yy ar1 a临平与上海b专著f杭州市临平区政协文史和教文卫体委员会,杭州市临平区档案馆编 a上海c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d2024.01 a289页d24cm a《临平与上海》作者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杭州市临平区委员会办公室。临平区是浙江省杭州市下辖区,位于长三角都市群南翼、杭州市东北部。其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是典型的江南水乡、鱼米之乡,先后获得2018—2020年健康浙江建设先进区等荣誉称号。本书旨在回顾并梳理近代以来临平与上海关系的历史变化,上限始于19世纪末,下限止于21世纪初,尝试从一个多世纪的时间视野中观察临平现代化发展的整体历程,以及探索这一进程与上海城市社会经济变迁的关系,希望能够为当代临平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有益的历史启示。 a社会变迁区域经济发展研究人员,经济史研究人员0 a社会变迁x区域经济发展x经济史y杭州y上海 aK295v5 aF127.5v502a杭州市临平区政协文史和教文卫体委员会4编02a杭州市临平区档案馆4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12 02100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39001472100030001862150016002163140879002323300625011113330019017366070017017556900015017727010015017877010017018028010027018191164-190420241009144212.0 a978-7-5166-7571-7dCNY98.00 a20241009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崮乡崮事b专著f张立富,上官修启著 a北京c新华出版社d2024.09 a498页d24cm a张立富,男,1966年3月生,中共党员,现任临沂大学党委委员、副校长、教授,山东沂蒙文化研究会副会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地方大学教育研究分会常务理事。长期从事高等教育教学与管理工作,致力于沂蒙文化与沂蒙精神的研究、传承和弘扬。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中国戏曲史(山东卷)”子课题1项,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重点项目“大国工匠背景下沂蒙民间传统手工艺生态研究”1项;主编《沂蒙精神与群众路线研究》、《沂蒙民间传统手工艺生态研究》、《中华古典诗词精品意释》等著作6部;发表学术论文27篇;获山东省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临沂市社科普及成果一等奖1项。牵头组织沂蒙红色乐舞剧三部曲《沂蒙畅想》《沂蒙印象》《沂蒙情深》的策划、创作、排演和推广,获得省政府文化创新奖;组织策划的校园文化精品《红色馆》、《红色沂蒙365》等获教育部校园文化建设一等奖。上官修启,男,1966年3月生,中共党员,现任临沂日报报业集团资深记者,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山东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临沂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会长。 a崮,指四周陡峭、顶端比较平整的山,远处看像头顶着帽子的山或像书桌书案的山,因此又称“帽子山”“方山”。崮的最显著特点是四周悬崖陡峭如削,崮顶平面如球场。崮,形成于五六亿年前的寒武纪,但地球上而今分布很少,除非洲的埃塞俄比亚、肯尼亚偶见外,主要分布在中国山东省的沂蒙山区,是沂蒙山区的标志性景观。该书由“一见如崮、历史崮事、崮事传说、崮乡风情”等板块构成,并以崮为切入点,将60座崮组成60个篇章,每个篇章除对崮的名称、地理位置、海拔高度、崮形崮貌、占地面积等进行简要概述外,还将崮周边不同形态的地域文化串在了一起,读来津津有味。全书图片精美,文字描写栩栩如生,作者力图直观呈现“崮”的历史风貌和地域文化,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a地方史研究人员 a临沂x地方史 aK295.23v5 0a张立富4著 0a上官修启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010 01079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060001482100030002082150016002383300455002543330019007096060044007286900015007727110035007878010027008221164-190520241118151455.0 a978-7-5533-5028-8dCNY280.00 a20241118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20000 ay z 000yy ar1 a凤凰镇志b专著e2003-2022f张家港市凤凰镇志编纂委员会编 a南京c南京出版社d2024.12 a472页d26cm a本书是由张家港凤凰镇党委、政府主持出版的镇志,全面、客观、系统地记述张家港凤凰镇自2003年至2022年的发展历程和取得的成就。该镇志设建置区划·自然环境、城乡一体化、生态建设、交通·水务、经济综情、农业、工业、凤凰旅游、服务业、党政·群团、法治·军事、精神文明建设、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贝贝足球小镇、民政·社保、社会风土、人物·荣誉、志余等19编,图文并茂、资料翔实,是凤凰镇党委、政府决策参考的重要资料,也为各界人士了解张家港凤凰镇提供基本素材。 a地方志研究人员0 a乡镇x地方志y张家港y凤凰镇z2003-2022 aK295.35v502a张家港市凤凰镇志编纂委员会4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121 01109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059001482100030002072150016002373300497002533330019007506060023007696900015007927110045008078010027008521164-190620241126113233.0 a978-7-5533-5031-8dCNY120.00 a20241126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20000 ay z 000yy ar1 a顾高镇志b专著f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顾高镇志编纂委员会编 a南京c南京出版社d2024.12 a344页d26cm a顾高街道,隶属于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位置在姜堰区南部,先后荣获“省科技先进镇”、“省体育先进乡镇”、“省九年义务教育合格镇”、“省初保合格乡镇”、“省电话小康镇”等称号。本书是一部全面系统地记述顾高街道发展历史的资料性著述,也是一项重要的文化工程,更是记述顾高街道文化的志书。本书分为街道概览、产业经济、教卫文体、街道建设、和谐街道、红色记忆、民俗风情、人物等章节,着重展示了顾高街道人民把握机遇,开拓进取,创新拼搏,街道经济快速发展,街道建设日新月异,人民生活富裕美满,生态环境优美的成果。 a地方志研究人员0 a乡镇x地方志y泰州 aK295.35v502a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顾高镇志编纂委员会4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128 01065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063001482100030002112150016002413300437002573330019006946060031007136900015007447110049007598010027008081164-190720241104164402.0 a978-7-5533-5022-6dCNY168.00 a20241104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20000 ay z 000yy ar1 a胡庄镇志b专著f泰州医药高新区(高港区)胡庄镇志编纂委员会编 a南京c南京出版社d2024.11 a292页d26cm a本书通过镇情概览、镇村建设、江苏省高港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特色产业、名胜古迹、物产美食、精神文明、特色文化、民速风情、名人名镇等10个篇章的文字及相关图片,全面客观地记述胡庄镇的历史及现状,它为人们从更深层次上认识野胡庄、了解野胡庄、熟悉胡庄镇提供详实的资料,志稿篇目门类齐全,思想性、资料性和科学性比较强,内容丰富全面,史料翔实可靠,时代特色和地方特色较浓,体例结构比较合理,为胡庄镇的建设和进一步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经验参考和决策依据。 a地方志研究人员0 a乡镇x地方志y泰州y胡庄镇 aK295.35v502a泰州医药高新区(高港区)胡庄镇志编纂委员会4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107 01021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89001472100030002362150016002663300353002823330013006356060015006486900015006637110035006787110039007138010027007521164-190820241009162100.0 a978-7-5533-4995-4dCNY98.00 a20241009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20000 ay z 000yy ar1 a江苏名村i九里村志b专著f丹阳市九里村志编纂委员会,江苏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编著 a南京c南京出版社d2024.10 a200页d26cm a《九里村志》入选江苏名镇名村志文化工程,以文字为主体,同时搭配图片,并通过二维码植入音频、视频等全媒体内容,展现了概览、民俗、历史、风光、三产、经济、民情等多方面内容,勾勒了九里村镇的历史与现状,重点记述了九里村的优势与特色。全志在遵循志书编纂传统规律的前提下,锐意创新、开合有度,是一部体例严谨、特色鲜明、资料翔实、文风清新、图文并茂的精美志书。 a大众读者0 a村史y丹阳 aK295.35v502a丹阳市九里村志编纂委员会4编著02a江苏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4编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010 01287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111001472100030002582150016002883300573003043330017008776060015008946900015009097110061009247110033009858010027010181164-190920241224145240.0 a978-7-5533-5126-1dCNY98.00 a20241224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20000 ay z 000yy ar1 a江苏名村i引江社区志b专著f泰州医药高新区(高港区)口岸街道引江社区志编纂委员会,江苏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编著 a南京c南京出版社d2024.12 a172页d26cm a引江社区是泰州医药高新区(高港区)口岸街道的西大门,因国家重点水利工程泰州引江河穿境而过得名。引江社区曾获得全国民主法治示范社区、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委员会、江苏省特色田园乡村、江苏省美丽乡村、江苏省生态村、江苏省水美乡村、江苏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江苏省文明社区、泰州市“十强”村等荣誉称号。本书全面、系统地记述了引江社区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的发展变化,重点展现社区建设、社区治理、田园乡村、圩田风貌等内容,突出时代特征和地方特色,集村情于一志,融思想性、科学性和资料性于一体。全书文字简洁流畅,通俗易懂,辅以精美的图片、视频,具有较高的可读性。 a村史研究人员0 a村史y泰州 aK295.35v502a泰州医药高新区口岸街道引江社区志编纂委员会(高港区)4编著02a江苏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4编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26 00977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045001482100030001932150016002233300389002393330019006286060031006476900015006787110027006938010027007201164-191020241129162357.0 a978-7-5533-5102-5dCNY168.00 a20241129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20000 ay z 000yy ar1 a马桥镇志b专著f《马桥镇志》编纂委员会编 a南京c南京出版社d2024.12 a298页d26cm a马桥镇,隶属于江苏省泰州市靖江市,地处靖江市中部。为了详细介绍马桥镇特色风貌和人文风情,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与现状,马桥镇党委和镇政府组织有关人员并聘请多名经验丰富的相关人员,编写了《马桥镇志》。全书共分为镇情概览、村镇建设、特色产业、现代农业、乡村旅游、文化风情、物产美食、精神文明、马桥人物九篇,并配有大量图片,是一本图文并茂的通俗读物,是一部了解和知悉马桥镇的小“百科全书”。 a地方志研究人员0 a乡镇x地方志y靖江y马桥镇 aK295.35v502a马桥镇志编纂委员会4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05 01116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5001472100030002022150016002323300521002483330019007696070017007886900015008057110039008208010027008591164-191120241025144358.0 a978-7-5533-5004-2dCNY88.00 a20241025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20000 ay z 000yy ar1 a宿迁乡土志b专著f宿迁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编著 a南京c南京出版社d2024.10 a272页d26cm a本书包含序言、“文明脉络”“生态公园”“项王故里”“水润之城”“中国酒都”“丰饶物产”“红色热土”“风俗民情”“人物风流”“轶闻掌故”、跋等篇章,语言朴实生动,通俗易懂,是一本优秀的乡土读本。乡土文化是一种传统的地域性文化,是乡土最真实的表达。深刻认识家乡的风土人情、物产特色、历史风云、独特魅力,能够产生乡土与乡民的思想共鸣,沉淀为深沉、厚重的情感。编纂《宿迁乡土志》,让读者深刻认识家乡宿迁的风土人情、物产特色、历史风云、独特魅力,留住宿迁历史文脉,引导人们更深刻地了解家乡,热爱家乡,具有较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a地方志研究人员 a宿迁x地方志 aK295.35v502a宿迁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4编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031 01044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7001472100030002042150016002343300449002503330017006996060017007166900015007337110039007488010027007871164-191220241220165940.0 a978-7-5533-5065-3dCNY60.00 a20241220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20000 ay z 000yy ar1 a广德红色印迹b专著f中共广德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编 a南京c南京出版社d2024.12 a276页d26cm a本书是中共广德市委、广德市人民政府主办,由中共广德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承编的资料性工具书,记载2023年度广德市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多方面的发展情况,为广德市各级党政领导提供准确信息,为社会各界人士了解广德市提供翔实资料,不断增强年鉴的科学性、新颖性、实用性和可读性,充分发挥年鉴的“资治、存史、教化”功能。全面、系统、客观真实地记述了广德市2023年的政治、经济、文化、自然、社会的发展变化。突出地方特色,是外界了解广德的一扇窗口。 a革命史爱好者0 a革命史y广德 aK295.44v502a中共广德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4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26 01102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73001472100034002202150016002543300455002703330019007255170029007446060033007736900014008067010013008208010027008331164-191320241220112814.0 a978-7-5758-0291-8dCNY42.00 a20241220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50000 ay z 000yy ar1 a从“蛮夷渊薮”到“富庶上国”b专著e唐宋文人对福建书写的嬗变f张隽著 a福州c福建教育出版社d2024.12 a311页d24cm a本书通过梳理唐宋文人对福建书写的嬗变,使我们可以清晰地窥视到中华文明对边缘文化的涵化过程。福建自秦时便被纳入中华王朝的版图之中,却一直被建构为映射中华先进文明的镜像。这一境况直至唐宋时期才得以转变。初唐至中唐时期,福建仍被中原文人视作化外异方,谈之色变。到了晚唐至五代时期,文人对福建的观感发生了明显的转向,逐渐趋于亲和与友善。两宋时期,“东南乐土”与“海滨邹鲁”则成为福建最突出的标签。此时的福建才完成其文化身份的蜕变,真正意义地融入中华文明之中。 a文化史研究人员1 a唐宋文人对福建书写的嬗变0 a文化史x研究y福建z唐宋时期 aK295.7v5 0a张隽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26 01486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9000271000041000661010008001071020015001151050018001301060006001482000035001542100034001892150016002233140419002393300485006583330019011436060023011626900015011857010017012008010027012171164-191420241209143702.0 a978-7-211-09627-5b精装dCNY168.00 a20241209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50000 ay z 000yy ar1 a侯官文化概论b专著f宋建晓主编 a福州c福建人民出版社d2024.11 a480页d24cm a宋建晓,福建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主持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项目《“一带一路”与妈祖文化传承发展研究》和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基于乡村治理的闽台妈祖信俗与乡土文化互动发展研究》等课题。在核心期刊及《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报纸刊物上发表50多篇论文,并出版《闽台农业产业链整合研究》《闽台妈祖信俗与乡土文化互动发展研究》《“一带一路”视野下妈祖文化传承发展研究》《管理学概论》《莆仙文化概论》等著作。 a侯官文化在近代的崛起离不开文教的积累、人才的繁荣与革故鼎新的创新意识,弘扬侯官文化,可以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供有力支撑。本书作为一部系统阐释侯官文化的著作,从家族文化、教育文化、科技文化、典籍文化、理学文化、宗教文化、文学艺术、戏曲艺术、音乐与舞蹈艺术、书法篆刻文化、绘画艺术、工艺美术、民间习俗、方言文化、商业文化、旅游景观、船政文化、革命文化与侯官新学等二十个方面,建构起了侯官文化的基本框架,不仅有宏观的概括和总述,更有细致的分梳与探讨,较为全面展现了侯官文化的面貌和特色。 a文化史研究人员0 a文化史x研究y福州 aK295.71v5 0a宋建晓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12 01075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053001482100030002012150016002313300481002473330019007286070017007476900015007647110039007798010027008181164-191520240422163832.0 a978-7-5144-5859-6dCNY180.00 a20240422d2023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宁德简志b专著f中共宁德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编 a北京c方志出版社d2023.01 a345页d26cm a宁德市,福建省辖地级市。《宁德简志》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全面反映宁德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历史与现状,展示地方特色,积累、传承地方文献,力求达到思想性、科学性和资料性的统一。全书资料翔实,纲目清晰,特色鲜明,为宁德市领导干部追思过去,展望未来,振兴宁德提供借鉴,对促进宁德发展都将发挥重要作用,是一部重要的工具书和资料库。 a地方志研究人员 a宁德x地方志 aK295.73v502a中共宁德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4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0424 01375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31001472100030001782150016002083140287002243300527005113330019010386070019010576900015010767010015010918010027011061164-191620240918140350.0 a978-7-5527-0837-0dCNY96.00 a20240918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620000 ay z 000yy ar1 a永泰城史话b专著f石延荣著 a兰州c读者出版社d2024.11 a330页d21cm a石延荣,汉族,景泰县寺滩乡永泰古城人,现供职于中共景泰县委宣传部。有诗歌、散文、报告文学、通讯报道等作品散见于报刊杂志。诗歌《逐梦永泰》、散文《我的景电情怀》、报告文学《寿鹿山下孟女情》等作品,在省市刊物上获奖。现为甘肃省散文协会会员、白银市作家协会会员、景泰县长城保护研究会会长。 a本书为专著,详细记录了永泰古城的历史变迁和文化特色。永泰古城,位于甘肃省白银市景泰县寺滩乡永泰村,是一座历经四百多年沧桑的明清时期军事要塞。该城规模宏大,城址保存较为完整,是研究明代边防军事防御体系和古代城市选址与布局模式的重要文物。本书通过丰富的历史资料和全面的叙述,展示了永泰古城的历史变迁、建筑格局、文化底蕴和现代价值,详细介绍了其历史文化及旅游价值、建筑特色等,让更多的人了解和传承永泰古城,关注和保护这座重要的文化遗产。本书不仅为读者提供了解永泰古城的机会,也为永泰古城的保护、传承和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和借鉴。 a地方史研究人员 a永泰县x地方史 aK295.74v5 0a石延荣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0919 01364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041001482100038001892150016002273140200002433300579004433330019010226060023010416900014010647010017010788010027010951164-191820241225133730.0 a978-7-5228-4806-8dCNY128.00 a20241225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河洛学研究h第三辑b专著f罗子俊主编 a北京c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d2024.12 a283页d24cm a罗子俊,河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院长,副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法学博士。先后主持参与国家级、省部级、地厅级项目多项。发表学术论文多篇,合著专著4部。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中国近代史、河洛文化。 a《河洛学研究》是河南科技大学河洛文化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研究中心创办的人文社会科学类学术集刊,每年出版2辑。集刊以宣传河洛文化、展现河洛学最新研究成果为主旨。研究领域涉及河洛地区的历史文化、现代城市建设和未来发展战略等,是一部综合性的学术集刊。研究方法涉及历史学、考古学、文学、社会学、城市学、生态学和未来学等多学科研究方法。本集刊立足河洛,面向全国,开辟河洛论衡、河洛文献、河洛考古、河洛艺文、古都文化、地域文化、客家文化、河洛书评等专栏,打造“河洛学”研究的学术阵地。本辑为第三辑,收录18篇文章,分为“河洛论衡”“河洛文献”“古都文化”“客家文化”“河洛书评”5个栏目。 a文化史研究人员0 a文化史x研究y河南 aK296.1v5 0a罗子俊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26 01389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3001472100028001902150016002183140261002343300531004953330019010266060017010456900014010627010015010767010017010918010027011081164-191920241126102221.0 a978-7-5538-2228-0dCNY88.00 a20241126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430000 ay z 000yy ar1 a湖湘文化极简史b专著f钟君,谢兵良主编 a长沙c岳麓书社d2025.01 a510页d23cm a钟君,湖南省社会科学院(湖南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党组书记、院长(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代表作有《马克思靠谱》《读懂中国优势》等。谢兵良,现任湖南省社会科学院(湖南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党组成员、副院长(副主任)。南省机关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专家库专家。 a本书是对湖湘文化数千年历史演进的概览式研究。全书以历史时期为纲,以各个历史时期的文明创造、文化精神为目,以凝练、客观的表达着重展现湖湘文化的概念内涵、历史源流、精神特质、现代更新等内容,力图发掘历史事件与文化现象背后独属于湖湘文化的精神气质,标定其在中华文化总体发展中的位置。全书图文并茂、语言晓畅通达、体量适中,力图在有限的文字里综采多端,以简明的叙述厘清湖湘文化发展的支脉与主流,为读者呈现一部简明生动、轻松有趣、振起精神的湖湘文化史读本,使得读者能通过极其简短的阅读勾勒出湖湘文化基本且清晰的历史脉络和深层次的文化精神。 a历史文化爱好者0 a文化史y湖南 aK296.4v5 0a钟君4主编 0a谢兵良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128 01039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5000271000041000621010008001031020015001111050018001261060006001442000053001502100036002032150015002393300443002543330021006976060031007186900014007497110019007638010027007821164-192020250213091739.0 a978-7-5013-6925-6dCNY36800.00 a20250213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童振藻藏云南珍稀地方文献汇编b专著f杭州图书馆编 a北京c国家图书馆出版社d2024.11 a46册d26cm a童振藻,字仲华,江苏淮安人,1939年去世。童氏幼习诗书,清末考中举人后,保送分发云南补用知县。辛亥革命后,曾任昆明市政府秘书、省长公署秘书、省政府秘书处长兼实业科长等职。在从事政务和教育同时,童振藻还于民国1918年至1926年出任当时的著名社团—云南学会理事长,积极参与地方文化活动,潜心研究云南历史和地理,成果硕著、著述繁丰,并致力于云南省地方志资料的搜集、考证。1931童振藻由滇迁杭,带回云南边陲地方志书及地理矿藏资料甚多,后由杭州图书馆收藏。 a地方文献研究人员0 a地方文献y云南z民国j汇编 aK297.4v502a杭州图书馆4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202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074001482100030002222150016002523300510002683330073007786070030008516900015008817110049008968010027009451164-192120241218143139.0 a978-7-5144-5743-8dCNY280.00 a20241218d2023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乃东县志b专著e2001-2010f西藏自治区山南市乃东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纂 a北京c方志出版社d2023.05 a315页d29cm a本书是西藏自治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总编、西藏自治区山南市乃东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纂的地方综合志书。全书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全面、系统、翔实地记载了2001-2010年乃东县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等方面的基本情况和最新成就,展示乃东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崭新风貌,为各级领导决策提供参考依据,为社会各界了解乃东县、建设乃东县提供新的信息,是一部重要的工具书和资料库。 a政府机关、经济决策部门、年鉴研究者、社会学者和一般对年鉴有兴趣的读者 a乃东县x地方志z2001-2010 aK297.54v502a西藏自治区山南市乃东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4编纂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19 01382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045001482100038001932150016002313140146002473300657003933330019010506060017010696900012010867010015010988010027011131164-192220240702112857.0 a978-7-5227-3794-2dCNY158.00 a20240702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中亚布哈拉汗国文明交往史b专著f康丽娜著 a北京c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d2024.03 a354页d24cm a康丽娜,2021年7月毕业于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获得历史学博士学位。现任陕西师范大学中亚研究所讲师,从事中亚近代史和中亚社会文化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a一直以来,有关中亚文明史的研究是中国世界史研究的薄弱领域。布哈拉汗国是研究中亚近代文明史的重要内容。本书以布哈拉汗国为研究主体,运用文明交往理论,围绕制度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四个方面,通过论述布哈拉汗国的历史演变,试图揭示近代中亚地区内、外交往的背景、历程及影响,进而深入探讨中亚近代文明的形成原因、发展规律和演变特点。本书主体内容主要包括五部分,分别是汗国的文明交往变迁史、汗国制度文明交往的特征及演变、汗国物质文明交往的曲折性与进步性、汗国多元宗教文化的融会和变迁、汗国对外交往的背景和进程。结论部分从文明交往论的角度出发,指出布哈拉汗国的历史演变主要取决于生产力、地缘、宗教和国家四大因素,这一演变进程对中亚文明交往产生了深远影响。 a历史文化爱好者0 a文化史y汗国 aK311v5 0a康丽娜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0710 01397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8000271000041000651010008001061020015001141050018001291060006001472000045001532100030001982150016002283140403002443300415006473330019010626070015010816900015010967010017011118010027011281164-192320241220113806.0 a978-7-5001-8134-7b精装dCNY99.00 a20241220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南大日本学研究h第四卷b专著f刘东波主编 a北京c中译出版社d2024.12 a340页d24cm a刘东波,南京大学助理研究员。日本国立新潟大学文学博士,日本学术振兴会(JSPS)博士后,中国日本文学研究会常务秘书。曾任日本新潟大学博士研究员、国际日本文化研究中心特别研究员、日本学术振兴会特别研究员。2021年获南京大学 ”魅力导师奖”。研究方向为日本近代文学,日本敦煌学。主持并完成日本科学研究费助成基金等多项国内外科研项目。近年来在国内外权威期刊发表论文三十余篇,编著教材2部,学术专著2部,学术译著1部。 a本书为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日语系组织筹备的论文集,依托南京大学日本学研究中心,在吸收每年承办或主办的各类学术会议论文基础上,广泛收入国内外从事相关领域研究的科研人员和学生的研究成果。本书共收录18篇论文,涉及诸多不同领域,包括文学、翻译、历史、民俗、教育等。收录的研究者既有国内相关领域的前沿研究者,也有在国际交流中表现活跃的专家学者。研究探索了日本文化中的研究空白,启发其他研究者,对发展日本学研究起了积极作用。 a日本学研究人员 a日本x研究 aK313.07v5 0a刘东波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26 01440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35001472100032001822150016002143140395002303300477006253330019011026060021011216900014011427010015011568010027011711164-192420250214090846.0 a978-7-5473-2647-3dCNY98.00 a20250214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10000 ay z 000yy ar1 a东亚学h第五辑b专著f江静主编 a上海c东方出版中心d2025.02 a200页d26cm a江静,浙江工商大学东方语言与哲学学院兼东亚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导;中国日本史学会副会长、浙江省中日关系史学会会长。曾主持完成教育部项目1项、文化部项目1项、省社科规划项目3项,正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古代中日佛教外交研究”等。出版《赴日宋僧无学祖元研究》《日藏宋元禅僧墨迹选编》等6部著作,在《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浙江社会科学》《文献》《日语学习与研究》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 a《东亚学》由浙江工商大学东亚研究院主办,秉承“立足浙江,放眼东亚,走向世界”的宗旨,坚持以文化传播为核心、以历史脉络梳理为途径,对东亚区域国别展开全方位、深层次的研究。第五辑特设“祝贺王金林先生90寿诞专栏”,收录《王金林日本史研究著作选集》学术研讨会嘉宾发言及学者研读王金林先生著作感悟心得共10篇,并附编者语和王金林先生致谢语。此外,设置“思想·理论”“历史·文献”“语言·文化”3个栏目,收录学术论文9篇,力图从多个角度,全方位阐释东亚作为一个区域的历史特征和现当代意义。 a东亚学研究人员0 a东亚x研究j文集 aK31-53v5 0a江静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619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9000271000041000661010013001071020015001201050018001351060006001532000100001592100048002592150015003073140433003223300432007553330015011875170039012026070023012416900012012647010035012767020015013118010027013261164-192520241225101714.0 a978-7-5139-4814-2b精装dCNY108.00 a20241224d2025 em y0chiy50 ea1 achiceng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1914年一代b专著e第一次世界大战与“迷惘一代”的诞生f(美)罗伯特·沃尔(Robert Wohl)著g曾小楚译 a北京c民主与建设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d2025.01 a78页d23cm a作者,罗伯特·沃尔(Robert Wohl),曾任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历史学教授,美国历史学会成员,研究兴趣为1880年后的欧洲政治、文化。著有《对翅膀的热情,航空和西方的想象,1908-1918》(《飞行的奇观,航空和西方的想象,1920-1950等。 译者,曾小楚,女,毕业于上海外国语大学,2013年底开始成为自由译者。目前主要从事人文社科类书籍的翻译。作品包括《娜塔莎之舞》《实验方法》《雅典娜的承诺》《挪威离奇传说》《菲律宾民间故事》《明治天皇》等。 a本书聚焦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的欧洲青年,分为6章,分别通过寻找失落的一代、法国:当代青年、德国:年轻一代的使命、英国:失落的青年军团、西班牙:我们时代的主题、意大利:青年!青年!、两个世界之间的漫游者来试图还原20世纪初期欧洲五个主要国家——法国、德国、英国、意大利和西班牙青年的精神面貌,从中探寻悲观主义和绝望如何传播,自由主义和人道主义价值如何衰退以及欧洲最先进国家突然爆发的暴力。并在此过程中,呈现出每个国家独特的发展路径。 a历史爱好者1 a第一次世界大战与“迷惘一代”的诞生 a欧洲x近代史z1914 aK504v5 0c(美)a沃尔c(Wohl, Robert)4著 0a曾小楚4译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26 01194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1001472100030001882150016002182250019002343140129002533300453003823330021008356060027008566900015008837010015008988010027009131164-192620240704105304.0 a978-7-5507-3982-6dCNY56.00 a20240704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440000 ay z 000yy ar1 a意大利文明与文艺复兴b专著f段亚兵著 a深圳c深圳出版社d2024.07 a209页d26cm2 a西方现代化脚印 a段亚兵,1969年12月入伍,1982年随部队调入深圳。曾长期供职于深圳市委宣传部,中国作家协会、广东省作家协会和深圳市作家协会会员。 a本书为西方现代化脚印丛书之一。作者通过对意大利佛罗伦萨、威尼斯、罗马、梵蒂冈、比萨、米兰六个典型城市的详细描述,梳理意大利文化的历史文化线索,引出文艺复兴是什么、文艺复兴运动为什么首先出现在意大利、意大利的文艺复兴是革命还是传承等问题,总结文艺复兴对欧洲、对人类文明发展的意义和意大利文明对人类文明的贡献。文艺复兴是欧洲历史上发生的一次重大事件,对欧洲后来的历史发展方向产生了重要影响。文艺复兴是欧洲近代发展的转折点,也是西方走上现代化道路的起点。 a文艺复兴研究人员0 a文艺复兴x研究y意大利 aK546.32v5 0a段亚兵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0710 01094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8000271000041000651010013001061020015001191050018001341060006001522000088001582100038002462150016002843300327003003330109006276060023007366900015007597010038007747020013008128010027008251164-192720250213154848.0 a978-7-5228-2660-8b精装dCNY99.00 a20250213d2025 em y0chiy50 ea1 achiceng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文明的追求b专著e现代英国的礼仪与文化探源f(英)基思·托马斯(KeithThomas)著g戴雷译 a北京c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d2025.01 a481页d21cm a本书探究现代英国的礼仪与文化起源,向我们展示近代早期人们特别是英国人如何通过言语和举止来凸显自己的社会地位,以及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发展自己特有的礼仪与文明,指出文化相对主义的早期起源,并追溯新的文明形式的发展过程。作者对文明有独到的见解,用丰富的史料与生动的轶事引证自己的观点。该书有助于我们改变以往对礼仪与文明的刻板印象。 a政府相关部门工作者,英国文化史、礼仪史及相关领域的学者、研究人员,各大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对此感兴趣的读者0 a文化史x研究y英国 aK561.03v5 0c(英)a托马斯c(Thomas, Keith)4著 0a戴雷4译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256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13001001020015001131050018001281060006001462000063001522100034002152150016002493300561002653330075008266070025009016900015009267010031009417020015009728010027009871164-192820250207085934.0 a978-7-5113-9075-2dCNY79.80 a20250207d2025 em y0chiy50 ea1 achiceng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英国历史上看不见的手b专著f(英)伊恩·D.科尔文著g白宇镜译 a北京c中国华侨出版社d2025.02 a336页d26cm a《英国历史上看不见的手》通过考察部分英国历史表明,国家经济组织和国家政府利益的一致性是左右英国历史发展脉络的“看不见的手”。作者主要选取了从伊丽莎白一世时期开始到1917年间的主要历史事实对这一颠扑不破的历史规律进行了详实的论述。在这一段历史时期内,由于英国政府采取了不同的外交政策,商业探险家同盟等经济组织也采取了相应的策略同汉萨同盟等外国经济组织进行着不断的斗争,最终赢得了英国的经济及政治独立。文中引用了大量史料进行论证,论证过程严谨有序。本书所述的斗争过程波澜壮阔、扣人心弦,除了可以作为历史研究专业人员的参考书目外,还可以作为历史爱好者的通识性读物。 a可以作为历史研究专业人员的参考书目外,还可以作为历史爱好者的通识性读物 a英国x历史j通俗读物 aK561.09v5 1c(英)a科尔文b伊恩·D.4著 0a白宇镜4译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13 01447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65001472100034002122150016002463140309002623300490005713330015010616060035010766900015011117020013011267110027011398010027011661164-193120250217174315.0 a978-7-02-019102-4dCNY49.00 a20250217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巴黎评论b专著e出版人访谈f美国《巴黎评论》编辑部编g彭伦译 a北京c人民文学出版社d2025.03 a240页d21cm a《巴黎评论》,美国老牌文学季刊,1953年由美国作家乔治·普林普顿、彼得·马西森等人创刊于法国巴黎,后编辑部迁回美国纽约,并持续出版至今。自创刊之日起,七十多年来,《巴黎评论》一直坚持刊发世界顶级的短篇小说和诗歌,并成功发掘推介了众多文学新人,著名作家如诺曼·梅勒、菲利普·罗斯等人的写作生涯正是从这里起步。 a这是一部出版人、编辑访谈集。《巴黎评论》“作家访谈”栏目自1983年秋季刊起新设“出版的艺术”子分类,首位受访者为美国传奇出版人、新方向出版社创始人詹姆斯·劳克林,后陆续采访格罗夫出版社掌门人巴尼·罗塞特、FSG出版社掌门人罗伯特·吉鲁;自1994年秋季刊起,又新设“编辑的艺术”子分类,首位受访者为美国著名出版人、文学编辑罗伯特·戈特利布,后陆续采访了卡佛的编辑戈登·利什、《巴黎评论》前驻巴黎主编玛克辛·格罗夫斯基等。本书便是以上出版人和编辑访谈的合辑,主要聚焦“文学出版”这件事的台前幕后。 a出版工作者0 a出版工作者x访问记y世界z现代 aK815.42v5 0a彭伦4译02a美国巴黎评论编辑部4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209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34001472100034001812150016002153140200002313300436004313330015008676060031008826900014009137010013009278010027009401164-193220250212131540.0 a978-7-5145-2018-7dCNY39.80 a20250212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d ar1 a了不起的女孩h2b专著f杜蕾著 a北京c中国致公出版社d2024.07 a104页d24cm a杜蕾,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从事儿童编辑出版工作多年,曾获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奖、冰心儿童图书奖。已出版畅销小说《最棒男孩》系列、《不是为父母读书》系列、人物传记《时间的力量——发现J粒子的丁肇中》等。 a《了不起的女孩2》是女人性人物传记,这一本是外国篇。本书一共收录20个外国传奇女性人物的故事,如南丁格尔、波伏娃、阿加莎、香奈儿等。主要选取在各行各业极具代表性的女性,书写她们之所以“成为自己”的传奇经历。传主的选择不以普遍意义上的“成功”为标志,形形色色的人生,传达的是丰富多彩的人生观。让孩子能在她们的经历中找到力量,做独立、勇敢、自信的自己。全书手绘插图,时尚有趣、温暖熨帖;文末有“那些女孩教我们的事”,一句话小贴士醍醐灌顶。 a传记爱好者0 a女性x名人x生平事迹y世界 aK818.5v5 0a杜蕾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13 01488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7001472100034001942150016002283140379002443300481006233330021011046060043011256900018011687110033011868010027012191164-193320240810153519.0 a978-7-5142-4420-5dCNY56.00 a20240810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匠心童行b专著f杭州市上城区劳模工匠协会编 a北京c文化发展出版社d2024.09 a310页d26cm a杭州市上城区劳模工匠协会是由杭州市上城区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和工匠人才及工会工作者自愿发起的全省性、非营利性社会组织。宗旨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大力弘扬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发挥劳模工匠示范引领作用,加强劳模工匠之间的联系交流,维护劳模工匠合法权益,团结带领广大职工建功立业新时代,为谱写上城区高质量发展新篇章贡献智慧和力量。 a《匠心童行》是由杭州市上城区劳模工匠协会组织,收录了杭州市上城区采实集团、惠兴中学、天杭实验、杭州中学、采荷中学和建兰中学六所中学的学生采访的20位劳动模范的故事。这些故事的主人公都是来自不同的领域,有教师、医生、律师……他们用实际行动展现了新时代劳动者的风采。他们的故事不仅激励着更多人努力奋斗、追求梦想,也为全社会树立了学习的榜样,是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全书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展现了劳模的形象和精神。读者可以了解到这些劳模的奋斗历程和心路历程,感受到他们的坚韧、勇气和毅力。 a劳动模范研究人员0 a劳动模范x先进事迹y杭州z现代y上城区 aK820.855.4v502a杭州市上城区劳模工匠协会4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0814 01639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37001472050011001842100034001952150016002293140518002453300513007633330017012766000036012936900014013297010015013438010027013581164-193420241227113503.0 a978-7-5732-1481-2dCNY52.00 a20241227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10000 ay z 000yy ar1 a陈三立一家与庐山b专著f刘经富著 a增订本 a上海c上海古籍出版社d2024.12 a158页d21cm a刘经富,1956年生,江西修水县义宁镇人。1970年底初中肄业,1971年3月参加工作,成为一名三线军工造船厂船体装配工。1985年参加江西省高教自考中文专业考试,1988年毕业,获优秀毕业生称号。曾任造船厂宣传干事,修水县政协办公室副主任,县文化局副局长。2002年经季羡林先生书面推荐,南昌大学破格引进任教。2010年破格评为副教授,2013年破格评为教授。主要著作有,《陈宝箴诗文笺注·年谱简编》(2019)、《陈寅恪家族史料整理研究》(2019)、《陈三立墨迹选》(2020)、《陈寅恪家族史研究,从客家棚民到文化世家》(2022)、《陈寅恪研究编年》(2022)等。 a本书稿是作者刘经富2001年于作家出版社出版的《陈三立一家与庐山》一书基础上的增订本,此书2004年曾由中国文史出版社再版,改名为《义宁陈氏与庐山》本书作者刘经富研究义宁陈氏家族已近30年,陆续出版近10本相关著作,各书之间既有相似处,又各有侧重。本书共分十章,以义宁陈氏家族与庐山的关系为主题,重点探讨陈三立、陈隆恪、陈小从、陈封怀四人与庐山的关系,间或旁涉陈家第三代(如陈衡恪、陈寅恪、陈登恪等)。其中既展现出民国文人之间的人事交游,又是对义宁地方史的一次重点阐述,对义宁陈氏研究以及江西庐山研究皆具有重要价值与意义。 a家族研究人员 0a陈三立f(1852-1937)x家族x研究 aK820.9v5 0a刘经富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02 01080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051001482100030001992150016002292250025002453300409002703330015006796060030006946900014007247010017007387010015007557010017007708010027007871164-193720250214131624.0 a978-7-5445-7468-6dCNY198.00 a20250214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220000 ay z 000yy ar1 a陈翰章年谱长编b专著f李宝东,侯昕,史义军主编 a长春c长春出版社d2024.05 a549页d26cm2 a东北抗联英烈年谱长编 a本书是东北抗联英烈陈翰章的年谱长编。陈翰章曾任第一路军第三方面军指挥,是抗日战争时期的著名战将。《陈翰章年谱长编》是评述记述陈翰章生平业绩、思想脉络的编年体著作。本书依据原始档案史料,辅以谱主战友的回忆,经反复研究考证,并与党史、军史以及东北抗联将领的回忆和传记以及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进行核准,本书力求全面准确地反映陈翰章一生的革命实践和东北抗联艰苦卓绝斗争历史,对研究东北抗联历史具有一定的参考和研究价值。 a年谱爱好者0 a陈翰章f(1913-1940)j年谱 aK825.2v5 0a李宝东4主编 0a侯昕4主编 0a史义军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039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035001482100030001832150016002132250025002293300442002543330015006966000030007116900014007417010015007558010027007701164-193820250214130210.0 a978-7-5445-7469-3dCNY198.00 a20250214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220000 ay z 000yy ar1 a魏拯民年谱长编b专著f侯昕主编 a长春c长春出版社d2024.05 a549页d26cm2 a东北抗联英烈年谱长编 a本书是东北抗联英烈魏拯民的年谱长编。魏拯民(1909—1941),中共南满省委和东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领导人、东北抗日联军第二军创建人、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领导人之一。1941年3月8日在桦甸县密营病逝。本书以翔实可靠的历史文献为依据,写作上采用客观陈述的方法,把握主线,突出重点,大量引用有关文献、老战士的回忆和学者的论述,完整、丰富地记叙和反映魏拯民的生平和思想,尽可能地为读者和研究者提供可资借鉴的资料,对东北抗战研究丰富史料,对教育后人有重要意义。 a年谱爱好者 0a魏拯民f(1909-1941)j年谱 aK825.2v5 0a侯昕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053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043001482100030001912150016002212250025002373300419002623330015006816000030006966900014007267010017007407010015007578010027007721164-193920250214130106.0 a978-7-5445-7470-9dCNY198.00 a20250214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220000 ay z 000yy ar1 a杨靖宇年谱长编b专著f史义军,侯昕主编 a长春c长春出版社d2024.05 a549页d26cm2 a东北抗联英烈年谱长编 a本书是东北抗联英烈杨靖宇的年谱长编。杨靖宇(1905—1940)是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东北抗日联军创建人和领导人,于1940年2月23日在濠江三道崴子壮烈殉国。本书以翔实可靠的历史文献为依据,写作上采用客观陈述的方法,把握主线,突出重点,大量引用有关原始文献、东北抗联老战士的回忆和学者的论述,完整、丰富地记叙和反映抗联英烈杨靖宇的生平和思想,尽可能地为读者和研究者提供可资借鉴的资料,对东北抗战研究丰富史料,对教育后人有重要意义。 a年谱爱好者 0a杨靖宇f(1905-1940)j年谱 aK825.2v5 0a史义军4主编 0a侯昕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073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043001482100030001912150016002212250025002373300439002623330015007016000030007166900014007467010017007607010015007778010027007921164-194020250214125952.0 a978-7-5445-7472-3dCNY198.00 a20250214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220000 ay z 000yy ar1 a赵尚志年谱长编b专著f史义军,侯昕主编 a长春c长春出版社d2024.05 a549页d26cm2 a东北抗联英烈年谱长编 a本书是东北抗联英烈赵尚志的年谱长编。赵尚志(1908—1942),是东北抗日联军创建人和领导人之一。1942年2月12日在袭击鹤岗梧桐河伪警察分所时负重伤被俘,拒绝医治,壮烈牺牲。本书以翔实可靠的历史文献为依据,写作上采用客观陈述的方法,把握主线,突出重点,大量引用有关原始文献、东北抗联老战士的回忆和学者的论述,完整、丰富地记叙和反映抗联英烈赵尚志的生平和思想,尽可能地为读者和研究者提供可资借鉴的资料,对东北抗战研究丰富史料,对教育后人有重要意义。 a年谱爱好者 0a赵尚志f(1908-1942)j年谱 aK825.2v5 0a史义军4主编 0a侯昕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078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045001482100030001932150016002232250025002393300440002643330015007046000030007196900014007497010017007637010017007808010027007971164-194120250214125944.0 a978-7-5445-7471-6dCNY198.00 a20250214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220000 ay z 000yy ar1 a赵一曼年谱长编b专著f李云桥,史义军主编 a长春c长春出版社d2024.05 a549页d26cm2 a东北抗联英烈年谱长编 a本书是东北抗联英烈赵一曼的年谱长编。赵一曼(1905—1936)是著名的抗日民族英雄,1935年11月在与日伪军作战时受伤被俘,在狱中坚贞不屈,1936年8月2日在珠河(今尚志市)被杀害。本书以翔实可靠的历史文献为依据,写作上采用客观陈述的方法,把握主线,突出重点,大量引用有关原始文献、东北抗联老战士的回忆和学者的论述,完整、丰富地记叙和反映抗联英烈赵一曼的生平和思想,尽可能地为读者和研究者提供可资借鉴的资料,对东北抗战研究丰富史料,对教育后人有重要意义。 a年谱爱好者 0a赵一曼f(1905-1936)j年谱 aK825.2v5 0a李云桥4主编 0a史义军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000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37001472100028001842150016002123300437002283330017006656000027006826900017007097010017007268010027007431164-194420250213090746.0 a978-7-5737-1034-5dCNY75.00 a20250213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40000 ay z 000yy ar1 a沈有容纪念文集b专著f吴庆武主编 a合肥c黄山书社d2025.01 a356页d26cm a沈有容,明朝万历年间的抗倭名将,1557年生于南直隶宁国府宣城县洪林乡沈家边(今宣城市宣州区洪林镇七景村),一生从戎40余载,20余年镇守在福建、浙江沿海。他曾率军三次进入台湾群岛,歼倭寇,驱荷舰,在历史上留下了浓重而有深远意义的篇章。宣州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经过查阅、收集、走访,将研究沈有容的部分优秀作品,整合成集,以记录沈有容戎马一生的战斗事迹、历史功绩,旨在挖掘本土历史文化资源,弘扬沈有容内在的精神价值和文化价值。附录沈有容传记。 a人物研究人员 0a沈有容x人物研究j文集 aK825.2-53v5 0a吴庆武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2164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049001482100038001972150016002353140553002513301011008043330017018156000034018326900014018667010015018808010027018951164-194620241216134507.0 a978-7-5227-4440-7dCNY139.00 a20241216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读书种子”方孝孺与圣贤之学b专著f张健旺著 a北京c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d2024.11 a354页d24cm a张健旺,宁夏海原人,本科毕业于宁夏大学中文系,获优秀学士论文。硕士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获优秀硕士论文。博士毕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获优秀博士论文。主要从事于艺术理论和思想史的相关研究。论文主要有《费孝通先生“文化自觉”思想的意蕴》《孙过庭《书谱》的美学思想精神》《玄学对魏晋南北朝审美意识的影响》《魏晋士人所绽放的审美境界》《钱锺书“真赏”与“善用”<红楼梦>》《钱锺书先生如何看理论体系的建构》《钱大昕真赏方孝孺》等,著作有《中国文化导读》。就职于东华理工大学艺术学院,河北美术学院老庄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修研习培训师资。 a本书研究题旨是“读书种子”的楷模方孝孺与“圣贤之学”,所以首先考察了“读书种子”雅称的发现及流传,进而给出其范畴:是笃道君子,是传圣人千载不传之学的世之英杰,是胸中圣学既淹贯的凌霜劲节不同群的挺特雄伟的世之真儒、圣贤豪杰、非常之士、绝代之伟人,是负荷我华夏文化血脉的生活者,是斯是天之美材,为希世之纯嘏;或说,“读书种子,是士之典范,志于道,据于仁,依于德,立于礼。要在行己有耻、立身见道、通经致用,是真男子,大丈夫,是没有文王也兴的豪杰之士。”方孝孺正是这样的“读书种子”。书稿有两条线索,明线是方孝孺成“读书种子”的历程和因缘,特别用心体会究竟哪些实质性的文化传统参与了其深层的自我建构,从而影响了他的在世命运;暗线是笔者对方孝孺所受圣贤之学的切己体验,即把读书和穷理尽性、把读书和蓄德进德、把读书和体验证悟、把读书和涵养工夫、把读书和变化气质联系起来。所以撰写这本书是笔者的真性活动。书稿在学问的传达方式走借人构建学问的路,借其表见新知之创获。行文重选材之美,随人自会,能得其美的享受,同时追求义理和词章合美,而在价值取向上尚同而不上异,信仰中国文化的天下大道,即善与人同,舍己从人,乐取于人以为善。 a人物研究人员 0a方孝孺f(1357-1402)x人物研究 aK825.4v5 0a张健旺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19 01150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7001472100034002042150016002383300511002543330017007655170021007826000021008036900015008247010015008397010015008548010027008691164-194720250217101725.0 a978-7-215-13526-0dCNY68.00 a20250217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410000 ay z 000yy ar1 a风度与风骨b专著e魏绍馨的学术人生f张全之,向吉发编 a郑州c河南人民出版社d2024.06 a257页d26cm a本书为一部文学评论著作。魏绍馨,河南遂平人,1934年生。教授。毕业于河南大学中文系,后任教于曲阜师范学院中文系,兼任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理事、中国鲁迅研究会理事。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魏绍馨教授长期从事中国现代文学的教学、研究工作,发表有多篇在相关领域内有分量、影响大的学术研究文章,被学术界看作“第二代中国现代文学学者”代表人物之一。本书分为“研究篇”和“评介篇”两个部分,从不同方面对魏绍馨教授的研究成果进行呈现和评论,全面展现魏绍馨教授严谨细致的治学态度、实事求是的优良学风,凸显河南学者的风度与风骨。 a人物研究人员1 a魏绍馨的学术人生 0a魏绍馨x人物研究 aK825.46v5 0a张全之4编 0a向吉发4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239nam0 2200277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8000271000041000651010013001061020015001191050018001341060006001522000076001582100030002342150016002642250045002803300433003253330031007586000048007896900014008376900019008517010036008707020013009067020015009198010027009341164-194820241217132458.0 a978-7-5075-6090-9b精装dCNY68.00 a20241217d2024 em y0chiy50 ea1 achiceng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白居易的生平与时代b专著f(英)阿瑟·韦利(ArthurWaley)著g顾钧,陶欣尤译 a北京c华文出版社d2024.11 a273页d21cm2 a域外诗谭:海外汉学家中国古代诗人研究译丛 a本书为“域外诗谭:海外汉学家中国古代诗人研究译丛”系列之一。本书联系中唐的政治和社会背景,以《旧唐书》白居易本传的相关记载为纲,结合白居易及其友人的诗文作品,叙述了白居易的一生。本书属于历史传记,作者坚持言必有据,不会为了塑造鲜活的人物形象凭空捏造史实或观念。本书在国际上影响颇大,1959年已出日译本,1988年重印,译者为日本著名汉学家花房英树。本书具有较强的出版价值,以海外汉学家视角了解中国古代伟大诗人,有利于增进文化交流互鉴。 a人物研究人员,诗歌研究人员 0a白居易f(772-846)x人物研究x唐诗x诗歌研究 aK825.6v5 aI207.227.42v5 0c(英)a韦利c(Waley, Arthur)4著 0a顾钧4译 0a陶欣尤4译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19 01546nam0 220028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8000271000041000651010013001061020015001191050018001341060006001522000080001582100030002382150016002682250045002843300701003293330031010305170025010616000050010866900014011366900015011507010036011657020013012017020015012148010027012291164-194920241223134801.0 a978-7-5075-6092-3b精装dCNY66.00 a20241223d2024 em y0chiy50 ea1 achiceng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狂与傲b专著e辛弃疾词中的自我表达f(美)连心达(XindaLian)著g刘学,朱晓烨译 a北京c华文出版社d2024.12 a215页d21cm2 a域外诗谭:海外汉学家中国古代诗人研究译丛 a本书是国外学者连心达对辛弃疾词作的研究,作者提出抛开辛弃疾“爱国主义诗人”的光环,通过对辛词的文本分析,寻找他性情中的“狂傲”与“胸中磈磊”,揭露在“温柔敦厚”的诗教传统下,辛词如何展现其“桀骜不驯”。全书分为四章,对辛弃疾其人、其词、以及其词在文学史上的意义都做了深入探索,最终为我们还原出辛弃疾——“一个特立独行的奇特人格”——在中国诗歌传统中的罕见表达,真实且富有力量。有别于以往学界深受儒家伦理价值观影响的评价体系,本书重点聚焦于辛弃疾的独特人格及其词中强烈的自我意识,结合作者生平、哲学思想、创作理念与思潮等角度,对一些代表词作的遣词、意向、典故、章法等进行深入剖析,进而考察辛弃疾及其作品的艺术特色在中国诗歌发展史上存在的价值与意义。本书并非严格意义的传记,是一部别具一格的文学批评。 a人物研究人员,诗词研究人员1 a辛弃疾词中的自我表达 0a辛弃疾f(1140-1207)x人物研究x宋词x诗词研究 aK825.6v5 aI207.23v5 0c(美)a连心达c(Lian, Xinda)4著 0a刘学4译 0a朱晓烨4译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26 01208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8000271000041000651010013001061020015001191050018001341060006001522000070001582100030002282150016002582250045002743300433003193330031007526000046007836900014008296900019008437010038008627020015009008010027009151164-195020241224151722.0 a978-7-5075-6091-6b精装dCNY55.00 a20241223d2024 em y0chiy50 ea1 achiceng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李白的诗歌与生平b专著f(英)阿瑟·韦利(ArthurWaley)主编g曹祎黎译 a北京c华文出版社d2024.11 a124页d21cm2 a域外诗谭:海外汉学家中国古代诗人研究译丛 a本书为“域外诗谭:海外汉学家中国古代诗人研究译丛”系列之一。本书为知名海外汉学家阿瑟·韦利所撰写的我国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传记研究。韦利因古典文学成绩优异获得剑桥大学皇家学院的奖学金。全书以时间为顺序,以作品为线索,描绘了李白的生平经历及其诗歌创作成就。尝试着从社会、历史、文化、文学、宗教、伦理等角度对李白的诗歌创作和思想情感进行分析,虽然在道德上对李白提出了批评,但是在诗歌创作的才华、成就和影响上给予了李白极大地肯定和赞赏。 a人物研究人员,诗歌研究人员 0a李白f(701-762)x人物研究x唐诗x诗歌研究 aK825.6v5 aI207.227.42v5 0c(英)a韦利c(Waley, Arthur)4主编 0a曹祎黎4译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26 01247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8000271000041000651010013001061020015001191050018001341060006001522000037001582100030001952150019002252250045002443300521002893330031008106000048008416900014008896900019009037010019009227020013009418010027009541164-195120241223160022.0 a978-7-5075-6097-8b精装dCNY65.00 a20241223d2024 em y0chiy50 ea1 achiceng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孟浩然b专著f(美)柯睿著g刘倩译 a北京c华文出版社d2024.12 a13,195页d21cm2 a域外诗谭:海外汉学家中国古代诗人研究译丛 a本书是著名汉学家,美国密歇根大学博士,科罗大多大学亚洲语言与文明系荣休教授柯睿所著的孟浩然传记,是英语世界第一本详细的孟浩然传记。作者结合时序和主题,围绕孟浩然生平与作品做了阐释。分为序曲、襄阳之地与其传说、旅人视界、朋友交谊、远离尘嚣、法界、仙界、尾声共八章进行讲述。作者试图对历史进行再创造和重新定位,希望以更完整、更贴切的方式向读者介绍孟浩然及其作品,从而更好地评价这位诗人在唐代文学殿堂中的地位。本书对孟浩然诗歌的翻译颇有特色,尽可能忠实地保留了原文的精确措辞、意象和风格,而不是追求译文如天鹅绒般丝滑迷人。 a人物研究人员,诗歌研究人员 0a孟浩然f(689-740)x人物研究x唐诗x诗歌研究 aK825.6v5 aI207.227.42v5 0c(美)a柯睿4著 0a刘倩4译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26 01365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8000271000041000651010013001061020015001191050018001341060006001522000058001582100030002162150016002462250045002623300599003073330031009066000050009376900014009876900019010017010039010207020013010598010027010721164-195220241217132822.0 a978-7-5075-6093-0b精装dCNY60.00 a20241217d2024 em y0chiy50 ea1 achiceng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杨万里的诗歌b专著f(加)施吉瑞(J.D.Schmidt)著g宋烨译 a北京c华文出版社d2024.12 a160页d21cm2 a域外诗谭:海外汉学家中国古代诗人研究译丛 a本书是著名汉学家、翻译家施吉瑞撰写的杨万里作品的文学批评。作者将杨万里诗歌置于十二世纪中国的社会与艺术的大背景中,探讨作者的文学追求与积极的政治活动、宗教因素、哲学思想、书法与绘画艺术等方面千丝万缕的联系。考察杨万里作品的艺术价值与审美特质。本书内容共分八章,重点论述杨万里的生平、文学理论、创作方法、创作主题,以及后世对杨万里诗歌的批评接受史。其中最为突出的特点是,作者对杨万里诗歌与佛教(尤其是禅宗)的关系予以了重点关注。杨万里是作者博士论文研究对象,除了此书之外,作者1974年曾在顶级汉学刊物《通报》上发表论文《杨万里诗歌中的禅、幻想与顿悟》,基本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其杨万里研究的一些独到见解。 a人物研究人员,诗歌研究人员 0a杨万里f(1127-1206)x人物研究x宋诗x诗歌研究 aK825.6v5 aI207.227.44v5 0c(加)a施吉瑞c(Schmidt, J. D.)4著 0a宋烨4译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19 01056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27001472100034001742150016002083300505002243330015007296000026007446900014007707010015007848010027007991164-195420241105091017.0 a978-7-5484-8222-2dCNY42.00 a20241105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230000 ay z 000yb ar1 a李白传b专著f张婷婷著 a哈尔滨c哈尔滨出版社d2024.10 a241页d24cm a本书是一本文学作品。《李白诗传》从不同的视角,以李白的人生为经,以他的诗词作纬,以他的真情性为主线,描绘了一个真实又鲜活的李太白,一个壮志难酬却又自得其乐的谪仙人,一个特立独行且高洁傲岸的青莲居士。本书用诗一般的语言剖析了伟大诗人李白在各个历史时期的代表作,不拔高、不贬低,用严谨又不失幽默的文字还原了一个真实、立体、全面的浪漫主义诗人形象,展现了李白意气风发、狂放不羁、怀才不遇、官场失利、报国无门的传奇一生。同时,穿插了盛唐的历史、文化、风俗等背景知识,有情、有趣、有料。本书适合文学爱好者阅读。 a传记爱好者 0a李白f(701-762)x传记 aK825.6v5 0a张婷婷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107 01349nam0 2200277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1001472050008001982100034002062150016002403140191002563300465004473330015009125170019009276000046009466900014009926900015010067010023010218010027010441164-195520241205112839.0 a978-7-5085-5297-2dCNY49.80 a20241205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gy ar1 a纳兰容若b专著e人生若只如初见f(清)纳兰容若著 a2版 a北京c五洲传播出版社d2025.01 a160页d21cm a纳兰容若,“清词三大家”之一,词以“真”取胜,写景逼真传神,词风“清丽婉约,哀感顽艳,格高韵远,独具特色”,被王国维称赞为“北宋以来,一人而已”。著有《通志堂集》《侧帽集》《饮水词》等。 a“清词三大家”之一的纳兰容若,词作多为友情词、边塞词和悼亡词。友情词深沉磊落,边塞词多凄黯苍凉,悼亡词尤为感人。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称赞其“北宋以来,一人而已”。在他笔下有人生最美好的初见、有一生一世一双人的相思、有红叶满寒溪的秋景,有风一更雪一更的孤苦。书稿选取了30余首纳兰容若的代表作,以春、夏、秋、冬四季为主题,其中既有耳熟能详的经典之作,也有知名诗人不为人熟知的惊艳作品,配以经典古画,诗情画意彼此契合,与诗人一起看春花秋月,与诗歌一起体会悲欢离合。 a诗歌爱好者1 a人生若只如初见 0a纳兰性德f(1654-1685)x词(文学)x诗歌欣赏 aK825.6v5 aI207.23v5 0c(清)a纳兰容若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12 01053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9001472100034001962150016002303300437002463330017006835170023007006000032007236900014007557010015007698010027007841164-195620250213092354.0 a978-7-215-13517-8dCNY98.00 a20250213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410000 ay z 000yy ar1 a苏海拾贝b专著e走进如海的东坡世界f陈才智著 a郑州c河南人民出版社d2024.10 a317页d26cm a本书是一部关于苏轼的通俗读物。作者在长期爬梳文献的基础上,几乎踏访了苏轼一生经行的主要地方,较好阐释了苏轼”潇洒的认识,思想的包容,超越的审美,温和的改革,智慧的关照”等东坡较为东坡的一些要素。并对苏轼多方面的才能、深邃精微的人生思考、丰富的文化个性及饱蘸的激情作通俗化的解读。书名中“苏海”有两层含义:一是喻指苏轼本人海涵地负的浩瀚气象,二是是用来借指如汪洋大海般的“苏学”研究。“拾贝”与书中的“十讲”相吻合,也有作者谦虚之意。 a人物研究人员1 a走进如海的东坡世界 0a苏轼f(1036-1101)x人物研究 aK825.6v5 0a陈才智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375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9001472100034001962150016002303140313002463300445005593330013010045170021010176060029010386900014010677010013010818010027010941164-195720250213134912.0 a978-7-5339-7862-4dCNY79.00 a20250213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30000 ay z 000yy ar1 a文学仍然在场b专著e中国作家访谈实录f张英著 a杭州c浙江文艺出版社d2025.01 a463页d21cm a张英,曾先后供职于《音乐生活报》、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北京文学》杂志社、榕树下文学网站图书工作室、南方周末;获南方周末年度新闻奖10 次,南方报业2009 年度记者;2014 年9 月加盟腾讯工作至今,担任过腾讯网文化中心总监;现为腾讯公司四级专家 、《腾云》杂志执行副主编;系腾讯华文好书奖、阅文·探照灯书评人奖创办人。 a本作品是著名记者、“华文好书”发起人、腾讯网文化中心总监张英的文学访谈合集,收录了其与王蒙、金庸、陈忠实、贾平凹、刘震云等知名作家的访谈。这些访谈历时二十余年,汇集成册,颇具规模。访谈的内容深入浅出、妙趣横生,围绕不同的文学大家,就阅读经历、文学经典、创作心路、写作的方向与选择等话题做了深入的讨论。于专业的评论者而言,这是一本可信的文学资料,是与当代文学攀登者的交流之书;于普通读者而言,更是一本文学阅读指南,能增进对知名作家的深入了解。 a一般读者1 a中国作家访谈实录0 a作家x访问记y中国z现代 aK825.6v5 0a张英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565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5001472100034002022150016002363140414002523300491006663330017011575170019011746000034011936900015012277010015012427010015012578010027012721164-196520241226141731.0 a978-7-212-11801-3dCNY48.00 a20241226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40000 ay z 000yy ar1 a黄山山中人b专著e黄宾虹与徽文化f黄晓红,黄雨杉著 a合肥c安徽人民出版社d2024.12 a270页d24cm a黄晓红 黄雨杉 著 黄晓红,1965年生,安徽歙县人。高级编辑,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现为安徽报业集团智库委员会委员。曾获全省宣传系统“六个一批”拔尖人才、全省十佳新闻工作者等荣誉。近年撰有《试论徽文化对黄宾虹学术的影响》《不朽的遗产,黄宾虹与二十世纪中国美术》等系列论文。黄雨杉,毕业于黄山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现为新安晚报社记者,新闻作品曾获安徽新闻奖二等奖。曾制作《黄宾虹故里》相关视频在安徽日报视频号播出。 a本书以丰富的史料为依据,以黄宾虹人生经历、治学历程与艺术生涯为线索,通过徽式教育对黄宾虹学术品格的塑造、黄氏家学对黄宾虹学术起点的提升、徽派朴学对黄宾虹学术思想的影响、徽州文物文献对黄宾虹治学的助力、新安画派对黄宾虹画学思想的启示、徽派篆刻对黄宾虹金石学研究的贡献、新安山水对黄宾虹美学精神的滋养、徽墨之都对黄宾虹书画创作的晕染等多方面的内容,梳理黄宾虹与徽州故土的情感联系、与徽州人物的往来关系以及黄宾虹与徽文化的深厚渊源。本书对推动黄宾虹研究、弘扬徽文化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与促进作用。 a人物研究人员1 a黄宾虹与徽文化 0a黄宾虹f(1864-1955)x人物研究 aK825.72v5 0a黄晓红4著 0a黄雨杉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02 01314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1001472100034001882150016002223140199002383300513004373330029009506000034009796900015010137010017010288010027010451164-196620240810115008.0 a978-7-5487-5927-0dCNY95.00 a20240810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430000 ay z 000yy ar1 a贺绿汀生平事迹研究b专著f胡振荣主编 a长沙c中南大学出版社d2024.07 a367页d26cm a胡振荣,中共湖南省委党史研究院院长,中共湖南省委宣讲团成员,中南大学客座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湖南省中共党史学会会长,中国中共文献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中共文献研究会毛泽东生平思想研究分会副会长。 a本书是一本关于人民音乐家贺绿汀生平事迹、精神风范的论文集,主要内容为四个方面,第一部分是对贺绿汀进行综合性评述与研究的文章,着重体现对贺绿汀的全面介绍、全面认知;第二部分是研究贺绿汀革命历程、革命事迹、革命精神的文章,着重体现他在革命中的贡献;第三部分是研究贺绿汀音乐创作、音乐思想、音乐理论的文章,着重体现他在音乐上的突出成绩;第四部分是研究贺绿汀在教育工作的教育过程、教育思想、教育成就的文章,着重体现他在育人上的成果。面向的读者群体为社会大众,本书在研究贺绿汀生平事迹、精神风范方面具有一定的出版价值。 a对贺绿汀事迹感兴趣的读者 0a贺绿汀f(1903-1999)x生平事迹 aK825.76v5 0a胡振荣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0814 00983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29001472100038001762150016002143300421002303330015006516000030006666900015006967010015007118010027007261164-196720250219152225.0 a978-7-313-30490-2dCNY65.00 a20250219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10000 ay z 000yb ar1 a钱均夫传b专著f吕成冬著 a上海c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d2025.02 a272页d26cm a本书运用文献、档案以及图像等史料,从传记文学入手再现钱均夫的生平事迹、教育事功与教育思想,刻画其在中国近代史上实践教育救国理念的人物形象。重点描写的内容包括:其一从接受旧教育到接受新教育并建立教育救国理念的历程,其二在家庭教育中培养钱学森审美教育和感恩教育的故事,其三与同时代人物如鲁迅、胡适、蔡元培、弘一法师等的交游。本书作者经过多年研究写成本书,拟通过研究人物的小史来反映大时代背景下的教育思想演进过程这一大史。 a传记爱好者 0a钱均夫f(1882-1969)x传记 aK825.81v5 0a吕成冬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072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031001482100034001792150016002132250023002293300487002523330015007396000017007546900015007717010017007868010027008031164-197020250213141526.0 a978-7-115-66267-5dCNY128.00 a20250213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b ar1 a朱高峰传b专著f刘建辉编著 a北京c人民邮电出版社d2025.01 a288页d24cm2 a中国工程院院士传记 a本书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传记丛书”之一。朱高峰,通信技术与管理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首任常务副院长。本书前两篇六章较详细地记录了朱高峰的家庭背景、成长历程,以及从事我国电信传输科研工作方面的诸多优秀成果;后两篇十三章则侧重介绍朱高峰走上领导岗位后,在邮电部的工作经历、工作实践和为邮电通信的发展所作出的突出贡献;朱高峰作为中国工程院的首批院士和建院初期的组织者,为工程院的建立、发展和工作定位所作出的具有开创性的工作及亲力亲为组织多项研究课题,弥补了相关领域空白的工作实践。 a传记爱好者 0a朱高峰x传记 aK826.16v5 0a刘建辉4编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640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9000271000041000661010008001071020015001151050018001301060006001482000047001542100034002012150016002353140157002513300840004083330015012486060051012636900015013146900013013297010017013428010027013591164-197120241223173947.0 a978-7-5618-7868-2b精装dCNY298.00 a20241223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20000 ay z 000yy ar1 a中国当代青年建筑师hⅩⅢb专著f何建国主编 a天津c天津大学出版社d2024.10 a156页d30cm a何建国,是中联建文(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运营总监,长期从事行业图书的策划、收集、整理、编辑出版,有十余年的时间;擅长建筑、规划、景观、室内及地产类书籍。 a《中国当代青年建筑师XIII》收录了:中南建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包若一、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邓剑虹、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侯冰洋、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林再国、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刘寄珂、浙江省建筑设计研究院/钱维娜、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王驰、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王佳、杭州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夏旭峰、中煤科工重庆设计研究院/谢镇峰、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许益盛、、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余浩、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张文图、湖南省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张宇、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章海峰等一批优秀青年建筑师的最新作品。本书详尽介绍了所收录建筑设计院及设计师的概况、业绩及设计作品,作品内容涵盖教育建筑、医疗建筑、办公建筑、商业建筑、文化建筑,体育建筑等各种类型的建筑设计,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进行诠释,经济技术指标及设计风格解读对于建筑设计师有极高的参考价值。 a建筑爱好者0 a建筑师x生平事迹x建筑设计x作品集y中国z现代 aK826.16v5 aTU206v5 0a何建国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26 01087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1001472100030001982150016002283300495002443330031007396060033007706900014008037010013008178010027008301164-197220250219104953.0 a978-7-01-022749-8dCNY89.00 a20250219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技艺与修为b专著e中国古代儒医文脉研究f王进著 a北京c人民出版社d2025.02 a354页d24cm a本书对先秦至清代的中国古代儒医文脉演变进行了较为系统全面的研究,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儒与医在中国源远流长,儒学是一种“成人、修己”之学,医学是一种“救人、利他”之学,二者融汇形构出的儒医影像在助益健康社会层面留下了世人传诵的印记。每一位以儒医思想研究为职志的人,心中理应有一部儒医文脉史。只是这儒医的文脉历史究竟应该展现出怎样的意涵?又会具有怎样的面貌?其实与自身的学术设定紧密关联。其研究的内容,不应当只是历代儒医著作的介绍,也不该只局限于介绍儒医的生平,理应涉及与儒医相关的多学科知识。 a本书适用于中医师人物研究者0 a中医师x人物研究y中国z古代 aK826.2v5 0a王进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0953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34001472100030001812150016002113300391002273330017006186000030006356900016006657010015006818010027006961164-197520250207080104.0 a978-7-5075-5912-5dCNY78.00 a20250207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魏武王曹操h1b专著f潘伟斌著 a北京c华文出版社d2025.01 a351页d26cm a本书为魏武王曹操的传记,从曹操家世写起,讲述了曹操举孝廉,酸枣起兵,反董卓,迎献帝,迁都许昌,“奉天子以令不臣”,讨袁绍,伐陶谦,罢黜杨彪,营建邺城,与吴蜀对抗,坚守臣节,直到突然病逝,曹操死因之谜及曹操墓的发现、挖掘,“曹操七十二疑冢”的来龙去脉等内容。作者用理性和考证的笔法,对一个个问题进行剖析论证,追根溯源,还原历史原貌,厘清历史发展脉络,揭示问题真相,力图还原一个真实的曹操。 a人物研究人员 0a曹操f(155-220)x人物研究 aK827=342v5 0a潘伟斌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13 00953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34001472100030001812150016002113300391002273330017006186000030006356900016006657010015006818010027006961164-197620250207075952.0 a978-7-5075-5913-2dCNY78.00 a20250207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魏武王曹操h2b专著f潘伟斌著 a北京c华文出版社d2025.01 a322页d26cm a本书为魏武王曹操的传记,从曹操家世写起,讲述了曹操举孝廉,酸枣起兵,反董卓,迎献帝,迁都许昌,“奉天子以令不臣”,讨袁绍,伐陶谦,罢黜杨彪,营建邺城,与吴蜀对抗,坚守臣节,直到突然病逝,曹操死因之谜及曹操墓的发现、挖掘,“曹操七十二疑冢”的来龙去脉等内容。作者用理性和考证的笔法,对一个个问题进行剖析论证,追根溯源,还原历史原貌,厘清历史发展脉络,揭示问题真相,力图还原一个真实的曹操。 a人物研究人员 0a曹操f(155-220)x人物研究 aK827=342v5 0a潘伟斌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13 01034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29001472100036001762150016002123300475002283330015007036000028007186900016007467010015007628010027007771164-197720241225113313.0 a978-7-5057-6037-0dCNY59.00 a20241225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b ar1 a司马懿传b专著f李书飞著 a北京c中国友谊出版公司d2025.01 a281页d21cm a在中国历史上,有一位以深邃的智慧和卓越的谋略著称的杰出人物,他就是三国时期的政治家、军事家——司马懿。他凭借过人的才智和非凡的胆识,在波谲云诡的政治舞台上游刃有余,最终成为曹魏的实际掌权者,也成为三国历史的重要创造者之一。本书作者融合多年研究成果,从正史出发,以关键历史议题和小说般的情节串连三国势力的形成与发展,一针见血解答三国历史的关键问题。“三国迷”不容错过的人物传记,带读者从入门到资深,读懂能人志士的智商与情商,看懂乱世狼烟背后的英雄气概、历史规律与社会法则。 a传记爱好者 0a司马懿f(179-251)x传记 aK827=361v5 0a李书飞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26 01076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37001472100034001842150016002183300513002343330015007476000028007626900016007907010013008068010027008191164-197820240717101048.0 a978-7-5484-7928-4dCNY45.00 a20240717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230000 ay z 000yb ar1 a文韬武略b专著e唐太宗传f程桐著 a哈尔滨c哈尔滨出版社d2024.07 a234页d24cm a本书是一本历史类图书。在中国历史三百多位皇帝中,唐太宗李世民可谓众多封建帝王的楷模。唐太宗在位不过二十三年,但他却建立了让后世帝王钦慕不已的丰功伟绩。他的雄才大略,使得唐王朝在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都处于领先地位。本书以丰富的史料为基础,以唐太宗成长轨迹为线索,用轻松、幽默的语言,生动的细节描写,展现了唐太宗波澜壮阔的一生。本书充满了故事性、知识性和趣味性,真正做到了有趣、有料、有据,符合当下读者喜欢读故事但不喜欢读史实的阅读口味,让读者在轻松愉悦的阅读中体味一代英主辉煌的一生。本书适合大众阅读。 a传记爱好者 0a李世民f(599-649)x传记 aK827=421v5 0a程桐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0724 01126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35001472100038001822150015002202250013002353140077002483300445003253330015007706000030007856900015008157010015008308010027008451164-198420240805163725.0 a978-7-5751-0278-0dCNY30.00 a20240805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曾文正公嘉言钞b专著f梁启超辑 a杭州c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d2024.07 a88页d19cm2 a艺文丛刊 a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一字任甫,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等,广东人。 a梁启超对曾国藩较为推崇,认为其乃中国历史上少见的经世致用之人物,常阅读他的作品,并辑录了曾国藩文字作品中,偏重实用、容易记诵的名言,编成这本《曾文正公嘉言钞》。书中所收,大都是事关修身养性、行为处事的名言警句,对读者而言具有比较强的实践和指导意义。在该书序言中,梁启超认为曾国藩在同时代的贤才豪杰中并不属于天才型的人物,但是他“一生得力在立志”,面对各种困苦局面,能坚持不懈,勇猛精进。而他的这种精神,正是普通人也可以学习,并有可能做到的。 a历史爱好者 0a曾国藩f(1811-1872)x语录 aK827=52v5 0a梁启超4辑 0aCNb丰涵文化c20240807 01654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4000271000041000611010008001021020015001101050018001251060006001432000037001492100036001862150014002223301080002363330013013166000032013296900015013617110021013768010027013971164-198520250213091838.0 a978-7-5013-7844-9dCNY4980.00 a20250213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潘祖荫书札b专著f苏州博物馆主编 a北京c国家图书馆出版社d2024.06 a6册d26cm a潘祖荫(1830—1890),字凤笙,号伯寅,别署少棠、郑盦,江苏吴县(今苏州)人。潘祖荫的一生,因家世显赫,少时得祖辈荫庇,壮年后久任京职,屡秉文衡,入参枢机,遍交天下名士。同光之际,吴大澂、王懿荣、胡义赞、赵之谦、沈树镛、汪鸣銮、李慈铭、叶昌炽等聚居京中,时行雅集,泛舟赏花,书画品评,赏鉴古器,潘祖荫即是其中重要的组织者。潘祖荫在与这些人的交游中,书信成为他们沟通的重要媒介。遗憾的是,留存下来的潘祖荫和他们之间的信札被分散于各个馆藏单位,读者更是难得一见。而苏州博物馆作为国内外收藏潘祖荫书札最多且最为完整的单位,据统计,约有1500余页700余通。苏州博物馆藏潘祖荫书札,是1960年代至1990年代间陆续征集而来,其中有大阜潘氏、迎春坊张氏等旧藏之物,受信人凡十余家,装为册页、手卷等形式,共计二十册(卷),数量之大,为国内公私收藏所罕见。写信时间主要集中于潘祖荫壮年、晚年。内容涉及治政、赈灾、金石收藏、藏书刻书、家族事务等各方面,尤其涉及潘祖荫本人身体疾病、父亲去世回乡守制、购买古籍善本与青铜器等,揭示了前所未见的细节。书札所用信笺、印章,形式多样,尺寸各异,可见晚清文人制笺、用笺的风尚和文人情结。此次,我社将苏博珍藏的这批信札四色影印出版,并附以释文,同时为每位受信人撰写人物小传。 a大众读者 0a潘祖荫f(1830-1890)x书信集 aK827=52v502a苏州博物馆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057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31001472100036001782150016002143140243002303300239004733330015007126000030007276900014007577010017007718010027007881164-198620250218095830.0 a978-7-5125-1876-6dCNY59.80 a20250218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b ar1 a孙中山传b专著f胡元斌编著 a北京c国际文化出版公司d2025.01 a236页d21cm a胡元斌,湖北省房县人,研究生学历,现为北京《学习园地》杂志编审。业余从事自由撰稿工作,主要编辑出版作品有《戚继光》《诗坛巨子歌德》《诗坛勇士拜伦》《现代画圣齐白石》《青春计划书》《青春的方案》《女性心理学》《人生心理学》《青年心理学》等。 a孙中山传记。用平实、生动的语言讲述了革命先驱孙中山波澜壮阔的一生。从时代背景、成长环境、人生际遇等方面,全景讲述了是什么因素促使孙中山走上救国救民的革命道路,他如何经历重重艰辛和生死考验,凭借隐忍、热血、坚韧的精神最终建立民主共和国。 a传记爱好者 0a孙中山f(1866-1925)x传记 aK827=6v5 0a胡元斌4编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025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059001482100034002072150016002413300411002573330015006685170027006836000017007106900014007277010015007418010027007561164-198720250214141750.0 a978-7-5012-6461-2dCNY100.00 a20250214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b ar1 a潼江弯弯流远方b专著e一个农家子弟的家国情怀f罗国文著 a北京c世界知识出版社d2024.12 a827页d26cm a本书以作者从小至今的经历为主线,共分为十二章,谈作者的家乡、家庭环境、从小学到大学的求学经历和工作经历。书中插入作者从小到大的照片。作者是唱着“东方红太阳升”“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成长起来的。作者知道有国才有家,只有国家发展壮大,才有个人的前途。作为个体的人如同一滴水,只有完全融入国家这个大海,才有可能闪光发亮。因此,作者把自己融入国家的发展变化之中,随国家的脉搏跳动而跳动。 a传记爱好者1 a一个农家子弟的家国情怀 0a罗国文x自传 aK828.2v5 0a罗国文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708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8000271000041000651010013001061020015001191050018001341060006001522000069001582100038002272150016002652250013002813140558002943300419008523330013012716000057012846900018013417010041013597020015014008010027014151164-198820241212101901.0 a978-7-5598-7676-8b精装dCNY68.00 a20241212d2024 em y0chiy50 ea1 achicinc aCNb450000 ay z 000ya ar1 a我在南非二十年b专著f(印)莫罕达斯·卡拉姆昌德·甘地著g黄迎虹译 a桂林c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d2024.12 a316页d22cm2 a梵澄译丛 a莫罕达斯·卡拉姆昌德·甘地,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领导人、印度国民大会党领袖,20世纪全球范围内具有影响力的思想家。1893年,甘地领导南非印度人争取权利,逐渐形成非暴力不合作理论。1915年,甘地成为国大党的实际领袖,使“非暴力不合作”成为国大党的指导思想,领导印度人民取得民族解放运动的胜利。黄迎虹,印度金德尔全球大学(O.P. Jindal Global University)法学院教授,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兼职教授、海南师范大学区域国别研究院研究员,中山大学历史学博士后。主要研究领域为圣雄甘地、中印经济社会发展比较、中印关系等。曾出版《感化型政治,以甘地绝食理论与实践为例》。 a《我在南非的二十年》由甘地亲撰或口述(甘地撰写30章,后面20章由甘地口述,助理记录而成)的一部自传体历史题材作品,主要讲述甘地在南非的21年间如何为争取印度侨民的正当权益与南非殖民者进行斗争的过程,详细描述了甘地从一名律师转型为一个渐露锋芒的政治家的过程。在此期间,甘地逐步探索并发展出具有个人特色的政治斗争手段和基本社会思想。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甘地在南非的政治运动可视为后来轰轰烈烈、影响全球的印度独立运动的预演。 a大众读者 0a甘地c(Gandhi, Mohandas Karamchandf1869-1948)x自传 aK833.517=5v5 1c(印)a甘地b莫罕达斯·卡拉姆昌德4著 0a黄迎虹4译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19 01519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13001001020015001131050018001281060006001462000041001522100034001932150016002273140318002433300555005613330013011166060057011296900018011867010019012047020015012238010027012381164-198920250102140928.0 a978-7-5570-3482-5dCNY56.00 a20250102d2024 em y0chiy50 ea1 achicinc aCNb440000 ay z 000ya ar1 a甘地自传b专著f(印)甘地著g王秀莉译 a广州c广东旅游出版社d2024.12 a297页d21cm a甘地(1869—1948),生于印度古吉拉特邦,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领导人、印度国家大会党领袖,被尊称为“圣雄甘地”。1948年1月30日,甘地被反对分子刺杀,享年78岁。王秀莉英美文学翻译,毕业于北京大学,主要译作有《人类群星闪耀时》《皇朝的背影》《荒诞医学史》《玫瑰与利剑,改变历史的非凡女性》等。该书作者无敏感身份且无敏感背景。 a《甘地自传》是印度“圣雄”甘地于1925年所写的自传。在这部自传中,我们看到,一个怯懦、笨拙、具足凡人所有弱点的男孩,是如何凭借对真理的体验与追求,逐渐成长为一代圣雄的。正如甘地说:“我希望告诉那些想要了解的人,我是如何渐渐认识到绝对真理的;并且,如果可以的话,让他们分享我的体验和信仰。我越来越有理由相信,那些可以发生在我身上的事情,甚至也可以发生在一个孩子身上。……我一直坚信,如果我可以实现这一目标,那么人人都能实现。”甘地在本书中详尽地回忆了自己的经历,尤其是他的精神历程,将饱经忧患、历尽坎坷、不断追求真理的一生以一种平和、谦逊的态度呈现出来。 a大众读者0 a甘地c(Gandhi, Mohandas Karamchandf1869-1948)x自传 aK833.517=5v5 0c(印)a甘地4著 0a王秀莉4译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09 01693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13001001020015001131050018001281060006001462000049001522100030002012150016002312250013002473140507002603300493007673330015012606000068012756900019013437010025013627020013013878010027014001164-199220241216112054.0 a978-7-5753-0372-9dCNY56.80 a20241216d2025 em y0chiy50 ea1 achicfre aCNb110000 ay z 000yb ar1 a米开朗琪罗传b专著f(法)罗曼·罗兰著g傅雷译 a南京c译林出版社d2025.01 a155页d21cm2 a双语经典 a罗曼·罗兰(Romain Rolland,1866—1944),法国思想家,文学家,批判现实主义作家,音乐评论家和社会活动家。代表作有名人传记《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托尔斯泰传》以及享誉世界的长篇小说《约翰·克里斯朵夫》。1915年,罗曼·罗兰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译者傅雷(1908—1966),字怒安,号怒庵,江苏南汇(今属上海)人,著名翻译家、作家、教育家、美术评论家。他翻译了大量的法文作品,其中包括巴尔扎克、罗曼·罗兰、伏尔泰等名家著作。20世纪60年代初,傅雷因在翻译巴尔扎克作品方面的卓越贡献,被法国巴尔扎克研究协会吸收为会员。 a《米开朗琪罗传》为中英对照双语版,是一部关于文艺复兴后三杰之一米开朗琪罗的传记。它是法国文学家罗曼·罗兰名人三部曲之一,也是傅雷的经典译作之一。米开朗琪罗拥有可以影响一个时代的强大力量。在他之前,佛罗伦萨的艺术天空是沉闷的、缺乏活力的,他的出现如疾风骤雨般吹散了笼罩其上的阴云。米开朗琪罗的风格几乎影响了三个世纪的艺术家。这部传记主要由上编“战斗”、下编“舍弃”和尾声三大部分组成。作者用真实的笔触记述了伟大的雕塑家米开朗琪罗曲折的一生,高度赞扬了他的艺术成就,并对其内心世界进行了剖析。 a传记爱好者 0a米开朗琪罗c(Michelangelo, Buonarrotif1475-1564)x传记j汉、英 aK835.465.72v5 1c(法)a罗兰b罗曼4著 0a傅雷4译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19 01781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13001001020015001131050018001281060006001462000087001522100044002392150026002833000023003093300993003323330015013255100036013406000037013766900021014137010041014347020013014758010027014881164-199920250214095124.0 a978-7-5217-6877-0dCNY79.00 a20250213d2025 em y0chiy50 ea1 achiceng aCNb110000 aa z 000ya ar1 a源代码b专著dSource code: my beginningsf(美)比尔·盖茨(BillGates)著g鲁伊译zeng a北京c中信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d2025.02 a330页c图,照片d23cm a比尔·盖茨首部自传 a比尔·盖茨是当代富有影响力、引领变革的商业领袖和慈善家。这本书讲述的便是他的成长故事。比尔·盖茨在商业领域创造的辉煌早已广为人知。20岁的他离开哈佛大学,创办了一家日后成为行业巨头的软件公司,改变了整个世界的工作与生活方式。这位亿万富翁随即将注意力转向慈善事业,致力于应对气候变化、全球健康和美国教育领域的重重挑战。这本书并不是比尔·盖茨对微软公司光辉岁月的追忆,也无关盖茨基金会的诞生或技术的未来。这是一个传递着人性温度的个人故事,你将从中看到比尔·盖茨如何成长为今天的他,了解他在童年及青少年时期的激情与志向。出现在这个故事中的,有他严于律己的外祖母和胸怀大志的父母,有他最初的深厚友情和挚友的遽然离世,有他试图融入周遭社会的苦苦挣扎,有他在一个新时代即将到来时对代码和计算机世界的奇妙发现,也有他从少年时便开始的对人生之路的探索与追寻。走在这条路上的他,曾经半夜三更溜出家门,跑到附近的计算机中心,后来,在大学宿舍里,他引燃了即将改变世界的科技革命的导火线。在这本书中,比尔·盖茨第一次以充满智慧和温情的笔触,坦率地将自己的故事和盘托出,将其精彩绝伦的生活淋漓尽致地展现在了读者眼前。 a传记爱好者1 aSource code: my beginningszeng 0a盖茨c(Gates, Billf1955-)x自传 aK837.125.38=6v5 0c(美)a盖茨c(Gates, Billf1955-)4著 0a鲁伊4译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209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13001001020015001131050018001281060006001462000125001522100034002772150016003113300413003273330013007405170023007536000029007766900018008057010037008237020043008607020013009038010027009161164-200520250208082746.0 a978-7-221-18213-5dCNY52.00 a20250208d2024 em y0chiy50 ea1 achicger aCNb520000 ay z 000yy ar1 a在世界尽头相遇b专著e伊伯特对话赫尔佐格f(德)罗杰·伊伯特(RogerEbert)著g(德)维尔纳·赫尔佐格(WernerHerzog)作序g李尚译 a贵阳c贵州人民出版社d2024.12 a342页d21cm a《在世界尽头相遇》为影评人罗杰·伊伯特关于德国电影导演维尔纳·赫尔佐格的作品集,内含两人对话实录、赫尔佐格电影的影评、来往信件等。全书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记录了伊伯特与赫尔佐格在的一次长谈,第二部分为赫尔佐格十七部影片的影评,第三部分为伊伯特对赫尔佐格的采访文章,第四部分为包含在伊伯特“伟大的电影”系列中的五篇影评,第五部分为总结部分,包含伊伯特与赫尔佐格的通信,及其就赫尔佐格的电影与他人展开的争论。 a大众读者1 a伊伯特对话赫尔佐格 0a维尔纳·赫尔佐格x访问记 aK851.657.8v5 0c(德)a伊伯特c(Ebert, Roger)4著 0c(德)a赫尔佐格c(Herzog, Werner)4作序 0a李尚4译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13 01021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029001482100034001772150016002112250027002273300405002543330033006596060029006926900016007217010015007378010027007521164-200720241225150844.0 a978-7-5401-6199-6dCNY118.00 a20241225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410000 ay z 000yy ar1 a仰韶时代b专著f王仁湘著 a郑州c河南美术出版社d2024.10 a240页d24cm2 a中华文脉e从中原到中国 1a本书是考古学家王仁湘所著的一本兼具知识性与趣味性的文博类通俗读物,它通过十章47个主题和近二百幅精美图片,将一百多年来我国考古界学者对仰韶文化的研究成果进行通俗性的转化,用清晰的语言生动讲述仰韶文化被发掘的来龙去脉、仰韶先民的衣食住行、仰韶彩陶文化的美学法则、仰韶时代的人口和社会特点等内容,完整、立体地阐释我国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的灿烂与辉煌,以此唤起公众对中华文明源头探寻的兴趣,进而读懂远古的中国。 a本书适用于仰韶文化遗址研究者0 a仰韶文化x文化遗址x研究 aK871.134v5 0a王仁湘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26 01174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3001472100030001902150016002203140196002363300361004323330019007936060037008126900014008496900015008637010015008788010027008931164-200820241022151743.0 a978-7-5010-8561-3dCNY58.00 a20241022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革命文物理论与法规概论b专著f李晓东著 a北京c文物出版社d2024.09 a232页d21cm a李晓东,字应震,又字启明,1936年4月出生于山西省芮城县曲里村。中共党员,研究员,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196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曾任河北省文物事业管理局局长、国家文物局巡视员等职。 a本书为作者在对革命文物研究及其保护利用实际,深度思考一些问题。在此基础上,撰写了一些研究文章,内容包括革命文物见证中国特色道路、文物理论体系、文物保护制度体系、革命文物理论创建发展、革命文物年代论、革命文物学科建设、革命文物法规创建发展历程、革命文物专门法规建设模式、文物作用和文物利用历史发展与关联性等,对于革命文物的保护与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参考价值。 a革命文物爱好者0 a革命文物x理论x文物保护法y中国 aK871.6v5 aD922.16v5 0a李晓东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024 01159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9000271000041000661010008001071020015001151050018001301060006001482000055001542100034002092150016002433300517002593330019007765170023007956060035008186900016008537110021008698010027008901164-200920250212135050.0 a978-7-5555-1985-0b精装dCNY198.00 a20250212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50000 ay z 000yy ar1 a北疆印迹b专著e中华文明突出特性展f内蒙古博物院编 a呼和浩特c远方出版社d2024.12 a104页d26cm a本书将由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宣传部、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内蒙古博物院举办的文物精品展内容集结成册。本书撷取此次展览的全国十余家博物馆馆藏精品文物,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以新时代文物工作方针为根本遵循,展示中华文明优秀成果,解读文物蕴含和承载的中华文明特征,从“源”“承”“容”“合”“和”五个方面,分别阐释中华文明独特的连续性、创新性、包容性、统一性、和平性,透物见史,以物言志,在展示中国精神、中国价值的同时,坚定文化自信,焕发出担当使命、奋发有为的蓬勃伟力,共同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a历史文物爱好者1 a中华文明突出特性展0 a博物馆x历史文物y内蒙古j图集 aK872.262v502a内蒙古博物院4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13 01079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8000271000041000651010008001061020015001141050018001291060006001472000045001532100038001982150016002363300467002523330015007195170013007346060021007476900021007687110021007898010027008101164-201020250113110722.0 a978-7-5625-6081-4b精装dCNY98.00 a20250113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420000 ay z 000yy ar1 a荆楚藏珍b专著e绘说考古f咸宁市博物馆编 a武汉c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d2024.12 a100页d21cm a该书以“考古”为切入点,从湖北百年考古事业中遴选出15处具有代表性的考古发现,时间跨度从旧石器时代到近现代,内容涵盖“古遗址”、“古墓葬”等,以生动的配图、简明的文字,讲述考古发现的“来龙去脉”,带读者走进考古现场,引导读者科学认识考古,通过考古视角呈现湖北悠久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领略、探究考古之魅力,进一步认同中华文明,坚定文化自信。该书用超80幅精美原创手绘插画,配以简明的文字,深入展现考古现场的细节,让读者穿越时间的枷锁感知文物,惊叹荆楚文化的伟大创造力。 a考古爱好者1 a绘说考古0 a考古y湖北j文集 aK872.630.4-53v502a咸宁市博物馆4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16 01305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73001472100034002202150016002543140183002703300371004533330089008246060035009136900018009487110029009667110029009958010027010241164-201120241017164311.0 a978-7-219-11819-1dCNY68.00 a20241017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450000 ay z 000yy ar1 a广西文博h第六辑b专著f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局,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编 a南宁c广西人民出版社d2024.09 a310页d26cm a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主编,韦江,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馆长,研究馆员,广西第十三届政协委员,第三届广西文物鉴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西博物馆协会监事。学术研究方向为考古、陈列展览。 a本书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编,是一部主要反映广西文物、考古和博物馆研究的文集。本书设置了“文物鉴赏”“文博之窗”“文化遗产”等板块,收录博物馆建设、展览陈列、文物管理保护、文物鉴赏、文化遗产研究与保护等方面的文博类科普文章17篇。各篇文章皆是作者根据广西各地博物馆馆藏,或从独具广西特色的民俗文化出发,或从史料典籍中抽丝剥茧撰写而成,论述严谨、内容深入浅出、图文并茂。 a本书可为考古学、博物馆学、历史学专业工作者和其他相关研究人员了解广西文博动态提供参考0 a文物x博物馆x工作y广西j文集 aK872.67-53v502a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局4编02a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4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024 01041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057001482100034002052150016002392250029002553300377002843330029006616060025006906900015007157010015007307010015007458010027007601164-201220250205135130.0 a978-7-5765-1012-6dCNY246.00 a20250205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10000 ay z 000yy ar1 a贵州省长江流域文物资源保护研究b专著f石斌,娄清主编 a上海c同济大学出版社d2024.12 a295页d29cm2 a中国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研究 a本书介绍了贵州省长江流域概况、贵州省长江流域文物资源概况,系统梳理了贵州省长江流域四大水系分布的“长江文物”,包含全流域范围内的史前文物、古代文物、近代文物等,全面记录了相关文物保护利用项目、保护规划编制情况、考古发掘情况、文物保护研究等,对贵州省长江文化中的特色文物资源进行深度挖掘,通过对贵州文物资源在长江文化中的地位和特色定位对后续保护和文物活化利用提出方向和策略。 a本书适用于文物保护研究者0 a文物保护x研究y贵州 aK872.73v5 0a石斌4主编 0a娄清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06 01613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095001482100030002432150016002733140382002893300462006713330063011336060027011966900018012237110023012417110029012647110027012938010027013201164-201320241209154837.0 a978-7-03-080182-1dCNY208.00 a20241209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南方民族考古h第二十八辑b专著f四川大学博物馆,四川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编 a北京c科学出版社d2024.10 a263页d26cm a四川大学博物馆前身为华西协合大学古物博物馆,民国三年(1914年),开始筹建。1952年,华西大学改建成四川医学院,华西大学博物馆划归四川大学,更名为“四川大学历史博物馆”。1984年,四川大学历史博物馆从历史系分出,正式命名为“四川大学博物馆”。2005年5月,位于四川大学望江校区的博物馆新馆落成。四川大学博物馆群一期项目预计2022年底建成。截至2019年末,四川大学博物馆有藏品数量85465余件/套。 a《南方民族考古》是已故著名考古学家、原四川大学博物馆馆长童恩正教授创办并长期担任主编的一份以研究中国南方以及东南亚地区民族学、考古学为主要目标的大型学术丛刊,是四川大学考古学科的代表性学术成果。自1987年创刊以来,目前已经出版27辑。《南方民族考古》(第二十八辑)共刊发考古发掘简报5篇、研究文章10篇。考古发掘简报有《云南维西县吉岔遗址发掘简报》《成都市青白江区双元村十座船棺墓》《青海互助县高寨物流园区汉晋墓葬2013年发掘简报》《成都市天府四街宋代墓群发掘报告》。 a本书可供从事中国考古学、历史学、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的学者参考0 a民族考古学y中国j文集 aK874.04-53v502a四川大学博物馆4编02a四川大学考古文博学院4编02a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4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12 01132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047001482100038001952150021002332250023002543300471002773330017007486060033007656900015007987010023008137020015008368010027008511164-201520250210103438.0 a978-7-5340-6598-9dCNY398.00 a20250210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30000 ay z 000yy ar1 a簠斋吉金录b专著f(清)陈介祺藏器g邓实编次 a杭州c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d2024.10 a2册(639页)d26cm2 a中国金石学图谱丛刊 a《簠斋吉金录》,陈介祺藏器,邓实编次。簠斋为清代学者陈介祺室名。陈介祺,字寿卿,号簠斋,山东潍县人,他官至翰林院编修,一生唯古物是嗜,收藏富甲天下,又精墨拓。民国时期,邓实是活跃于上海的出版家、学者,他极力搜求陈介祺所藏青铜器、石刻拓本,同时借得邹安、褚德彝所藏,变成本书。本书收陈介祺所藏钟、铎、鼎、尊、爵、盘、历代钱范、造像等数百,全图,以石印之法印制,内有折页大图十余幅。目录后有邓实附识。正文前有褚德彝序,章炳麟序,陈介祺序,褚德彝再序,仅目录就有14叶28面。 a金石学爱好者0 a金石x拓本y中国z古代j图录 aK877.22v5 0c(清)a陈介祺4藏器 0a邓实4编次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13 01412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85001472100028002322150016002603140181002763300533004573330015009906060031010056900014010367020017010507020017010677110035010848010027011191164-201620240812172538.0 a978-7-5475-2294-3dCNY68.00 a20240812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10000 ay z 000yy ar1 a安徽大学藏战国竹简i诗经b专著f安徽大学汉字发展与应用中心编g黄德宽,徐在国主编 a上海c中西书局d2024.01 a185页d21cm a黄德宽,1954年10月生,历史学博士,汉语言文字学教授,现任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主任,中国文字学会会长,国家社科基金语言学科召集人,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语言文学学部委员。 a安徽大学藏战国楚简《诗经》是目前发现的抄写时代最早、存诗数量最多的《诗经》古本,存简93支,存诗57篇。安徽大学藏战国竹简《诗经》是一批珍贵的文献资料,为研究先秦时期的《诗经》提供了重要依据。这批竹简的出土,不仅丰富了人们对《诗经》的认识,还揭示了《诗经》的流传情况。本书为安大简《诗经》的普及本,收录全部简本诗经图版及释文。图版为原大图版,释文分严格隶定和宽式释文两部分,后附简要的注释说明,并有毛诗对照,对于研究者及文史哲爱好者而言,提高了阅读的便利性,能够为研究《诗经》及爱好传统文化的读者提供一简要易用的楚简《诗经》释文本。 a竹简爱好者0 a竹简y中国z战国时代j汇编 aK877.5v5 0a黄德宽4主编 0a徐在国4主编02a安徽大学汉字发展与应用中心4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0814 00901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100033000101000041000431010008000841020015000921050018001071060006001252000047001312100036001782150016002143300277002303330039005075170023005466060043005696900015006127010017006278010027006441164-2017 a978-7-5718-2258-3dCNY255.00 a20231206d2023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阳原泥河湾e东方人类从这里走来f孙永春主编 a石家庄c河北美术出版社d2023.06 a266页d28cm a本书从泥河湾发现百年来的研究成果及重大科学价值入手,系统梳理了泥河湾发现、发掘、发展的过程,内容涵盖古人类、旧石器、新石器等各个领域的知识以及专家学者的论述论点和科学猜想,并选取典型事例以专业的视角和通俗的语言相结合的方式讲述泥河湾的故事,阐明了泥河湾拥有的独特科学价值。 a本书适用于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研究者1 a东方人类从这里走来0 a旧石器时代文化x文化遗址x研究y阳原县 aK878.04v5 0a孙永春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31213 01211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8000271000041000651010008001061020015001141050018001291060006001472000029001532100038001822150016002202250017002363140191002533300423004443330013008676060021008806900014009017010015009158010027009301164-201820241008141120.0 a978-7-5741-1657-3b精装dCNY88.00 a20241008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20000 ay z 000yy ar1 a苏州古城b专著f王稼句著 a南京c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d2025.01 a168页d21cm2 a东方文化符号 a王稼句,笔名舒天,江苏苏州人。1982年毕业于江苏师范学院中文系。1976年参加工作,历任苏州农机配件厂工人、苏州市文联干部、苏州市作家协会专职副秘书长、《苏州杂志》编辑、古吴轩出版社副总编辑。 a苏州古城作为江南地区的文化中心,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底蕴。结合考古及文献,苏州建城史可分前后两个时期:前期是从寿梦至阖闾、夫差时代延及西汉晚期,其址在今胥口、木渎一带;后期是从西汉晚期至今,其址在今苏州古城区,乃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礼制性大城。本书分“吴都春秋”“古城沧桑”“东南都会”“吴都城郭”“文脉地标”“诗意江南”六个章节,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一经一纬,对苏州古城的历史沿革和构成形态展开纵横之谈,全书内容可读性佳。 a大众读者0 a古城x介绍y苏州 aK878.2v5 0a王稼句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010 01375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1001472100038001982150016002363140311002523300459005633330019010226060035010416900015010767010015010918010027011061164-201920241216102224.0 a978-7-5227-4481-0dCNY68.00 a20241216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宋金时期中原北方地区砖室墓研究b专著f张保卿著 a北京c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d2024.12 a246页d24cm a张保卿,河南濮阳人,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讲师,主要从事宋元明考古研究,注重墓葬考古、城市考古等领域的学术探索。在墓葬考古方面,关注墓葬制度的表现与渊源、墓葬图像的含义与传统、墓葬营造的观念与过程;在城市考古方面,关注古今重叠型城址的研究方法、理论与实践。相关成果发表于《考古》《文物》《华夏考古》等刊物中。 a中原北方地区宋金墓葬发现较多,砖室墓的面貌相对比较统一。相关研究存在若干提升和补充的空间,等级制度的讨论仅局限于皇族成员而未涉及官员墓葬、宋金墓葬分期分区稍显笼统而脉络不够清晰、针对砖室墓布局题材和营造的研究常未涉及墓葬的时空背景和发展逻辑。本成果细致爬梳相应考古材料,从考古学的视角,对宋代官员墓葬等级制度进行探讨,并对中原北方地区宋金墓葬进行了分区和分期,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宋金中原北方地区砖室墓的题材和布局,并分析仿木结构砖室墓的墓葬结构和建筑营造。 a砖室墓研究人员0 a砖室墓x研究y中国z宋代z金代 aK878.84v5 0a张保卿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19 01566nam0 2200277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9000271000041000661010008001071020015001151050018001301060006001482000063001542100030002172150016002472250027002633140199002903300558004893330055010476060039011026060039011416060039011806900015012197110027012348010027012611164-202020240820100246.0 a978-7-03-079261-7b精装dCNY328.00 a20240820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小关北里元、明、清墓葬发掘报告b专著f北京市考古研究院编著 a北京c科学出版社d2024.12 a235页d29cm2 a北京文物与考古系列丛书 a北京市考古研究院,承担北京市地下文物考古调查、勘探、发掘、保护、研究与利用工作;承担不可移动文物基础性调查研究、认定争议裁定、涉案鉴定评估等技术性、事务性工作;承担博物馆事业发展理论和应用研究。 a小关北里43号地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北三环外侧,距离元大都城外不远处。2019年3月1日-4月11日北京市考古研究院(原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对前期考古勘探的古代墓葬进行了考古发掘。此次发掘面积691平方米,共发现古墓葬83座,其中元代墓葬5座,明代墓葬14座,清代墓葬50座,时代不详墓葬14座。墓葬包括土坑墓和砖椁墓两类。葬具除个别为骨灰罐外,其余全部为木棺。有火葬和土葬两种葬俗。在其中的1座元墓中有使用镇墓瓦和镇墓石的葬俗。出土器物270余件(套),包括陶器、瓷器、铜饰、铜钱等。其中有2座未为盗掘的墓葬中,出土了完整的陶(瓷)明器组合。上述墓葬为研究元明清时期的墓葬面貌提供了实物材料。 a从事考古、文物、历史等研究的专家学者及高校相关师生0 a墓葬(考古)x发掘报告y朝阳区z元代0 a墓葬(考古)x发掘报告y朝阳区z明代0 a墓葬(考古)x发掘报告y朝阳区z清代 aK878.85v502a北京市考古研究院4编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0822 01197nam0 2200277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055001482100034002032150016002372250029002533300437002823330045007196060031007646060035007956900016008306900016008467010015008627010015008778010027008921164-202320250205135122.0 a978-7-5765-1013-3dCNY168.00 a20250205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10000 ay z 000yy ar1 a贵州石窟寺和摩崖造像保护研究b专著f石斌,娄清主编 a上海c同济大学出版社d2024.11 a295页d29cm2 a中国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研究 a本书全面记录贵州现存25处石窟及摩崖造像分布,详细记录石窟和摩崖造像所在地的地理情况、地址状况、历史沿革,并对石窟的外观、内容和保护状况进行梳理,对其保护工作发展态势和相关政策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保护规划工作建议。是我国石窟保护的重要组成和基础资料,对保护文物科学理念、要加强规划指引、分级分类开展抢救保护工作有重要的指导价值,对石窟考古调查和数字化保护提供基础数据,探索多学科的保护技术,对我国石窟保护利用具有重要的参考和示范意义。 a本书适用于贵州石窟寺和摩崖造像保护研究者0 a石窟x文物保护x研究y贵州0 a摩崖造像x文物保护x研究y贵州 aK879.294v5 aK877.499v5 0a石斌4主编 0a娄清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06 01283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9000271000041000661010008001071020015001151050018001301060006001482000045001542100038001992150016002373140237002533300413004903330017009036060037009206900016009576900014009737010015009878010027010021164-202420241230145923.0 a978-7-5751-0471-5b精装dCNY128.00 a20241230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敦煌壁画山水研究b专著e纪念版f王伯敏著 a杭州c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d2025.01 a278页d26cm a王伯敏(1924—2013),浙江台州人。曾为中国美术学院教授,美术学博士生导师。为我国著名的的美术史论家、画家、诗人。50多年来,王伯敏有《中国绘画通史》《中国美术通史》等43种编著出版。画山水外,间或写竹石。喜用松烟渍墨,尤擅用水,自具风格。 a王伯敏先生是国内最早从山水画角度入手研究敦煌壁画的学者,他于1983年发表第一篇论文《敦煌壁画山水探渊》,此后又发表相关文章数篇,并于2000年结集成《敦煌壁画山水研究》一书,由我社出版。书中对敦煌壁画的山水技法,如树法、石法、用笔法等都做了翔实的归纳。同时,对于早期中国画与敦煌壁画的关系也做了深入的比较和总结。另外,书后附录了王先生所拍摄的敦煌壁画多幅,并有简要的说明、点评文字,也是了解和研究敦煌壁画难得资料。 a山水画爱好者0 a敦煌壁画x山水画x国画技法x研究 aK879.414v5 aJ218.6v5 0a王伯敏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02 01182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057001482100038002052150016002433300579002593330021008386060035008596900016008947010015009108010027009251164-202520250218145545.0 a978-7-5046-9347-1dCNY128.00 a20250218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山西明清寺观壁画的内蕴与社会潜流研究b专著f史宏蕾著 a北京c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d2024.12 a296页d26cm a作为中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山西是中国古代壁画存量最多的地区。在中国古代艺术中蕴含着丰富的科技内涵,其中壁画图像描绘的世俗场景体现出纷繁多样的古代物质文化遗产史,同时也是山西地域科技文化与社会潜流的内在表征,是发掘中国古代科技与文化的一座天然宝库。本书选取山西明代寺观壁画中的农业、医学、天学等方面内容对壁画图像进行展开研究。包括六大方面,从六个方面对山西明代寺观壁画中的科技与文化的内涵、意义和利用进行了提炼,同时对科技史研究甚至现代艺术创作如何借鉴壁画包括其中大量的“宗教”图像进行了独立的思考。最后从社会民俗意蕴方面,充实了寺观壁画在社会生活中历史沿革存在的必然性。 a寺庙壁画研究人员0 a寺庙壁画x研究y山西z明清时代 aK879.414v5 0a史宏蕾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124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37001472100034001842150016002183140105002343300454003393330009007936060021008026900015008237010017008388010027008551164-202620240810153057.0 a978-7-5087-7081-9dCNY48.00 a20240810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目的地婚礼策划b专著f王云斌主编 a北京c中国社会出版社d2024.09 a204页d26cm a王云斌,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教授,民政部培训中心民政业务培训专家,北京民智城乡社区建设研究中心主任。 a自2018年起,作者开设目的地婚礼策划课程。通过6年教学实践和行业积累,总结出行有效的目的地婚礼策划方法,并完成此书编写。该教材内容系统翔实,可作为高职院校婚庆服务与管理专业的主线教材,也可作为行业入门指导书和实操手册。对于想要在目的地婚礼领域开启事业的人来说,本书将是一个极佳的启蒙资源。它能够帮助读者构建系统的知识框架,并掌握实用的技能,使他们在职业起步阶段能够立于不败之地。相信对这个蓬勃发展的领域感兴趣的每位读者,都可以在这本书的帮助下迅速成长。 a高职0 a结婚x礼仪x策划 aK891.22v5 0a王云斌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0814 01585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35001472050008001822100034001902150016002243000027002403140404002673300439006713330125011106060025012356900015012607010017012758010027012921164-202720240904144912.0 a978-7-5032-7425-1dCNY49.80 a20240904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活动礼仪实务b专著f程静静主编 a2版 a北京c中国旅游出版社d2024.08 a231页d19cm a安徽省省级本科规划教材 a程静静,教授,就职于黄山学院旅游学院,高级礼仪培训师,安徽省教学名师,安徽省文旅厅旅游业青年专家,教育部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协会特聘礼仪培训师,中国台湾实践大学、法国VATEL酒店管理学院、韩国又松大学访问学者,主持国家一流本科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礼仪礼态》(配套教材),在国内外发表论文20余篇,曾参与中国农民丰收节全国主场、全国村庄规划现场会、安徽省乡村振兴现场会、安徽省民宿大会等大型活动策划与辅导工作。 a《活动礼仪实务》是活动产业从业者礼仪修养提升的入门读本。旨在为活动相关企业及从业人员提供较为系统的、实用的礼仪规则、规范和技巧,通过介绍活动礼仪的基本原则、规范和知识技能,帮助人们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和活动礼仪规范,对提高活动产业从业者的综合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次修订,更新了案例,替换了不合时宜的内容。本教材既可作为活动产业、旅游等行业管理人员、营销人员、接待人员的培训教材,也可作为会展、旅游等专业院校和培训机构的参考用书。 a本书既可作为活动产业、旅游等行业管理人员、营销人员、接待人员的培训教材,也可作为会展、旅游等专业院校和培训机构的参考用书0 a礼仪x高等学校j教材 aK891.26v5 0a程静静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0905 00907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35001472100038001822150015002203300347002353330013005826060025005956900015006207010015006358010027006501164-203020250218161037.0 a978-7-5407-9447-7dCNY28.00 a20250218d2023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450000 ay z 000yy ar1 a礼仪与涵养h上b专著f文萍主编 a桂林c漓江出版社有限公司d2023.09 a46页d26cm a本书分为礼仪概论、形象礼仪、生活礼仪三部分。礼仪概论介绍礼仪的内涵、本质与功能,礼仪的起源与发展,礼仪与涵养的关系,让学生掌握礼仪的本质与内涵,培养学生学习礼仪的兴趣;形象礼仪介绍形象礼仪要点,使学生能够将仪容礼仪、仪表礼仪、仪态礼仪运用于日常生活;生活礼仪介绍会面、宴请、沟通等场合的礼仪知识,帮助学生了解不同场合的礼貌用语与礼仪行为规范。 a职业教育0 a礼仪x职业教育j教材 aK891.26v5 0a文萍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0952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35001472100038001822150016002203300391002363330013006276060025006406900015006657010015006808010027006951164-203120250218161028.0 a978-7-5407-9448-4dCNY35.00 a20250218d2023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450000 ay z 000yy ar1 a礼仪与涵养h下b专著f文萍主编 a桂林c漓江出版社有限公司d2023.09 a148页d26cm a本书分职场礼仪、民俗礼仪、涉外礼仪三个项目,职场礼仪介绍求职礼仪、会议礼仪和大型活动礼仪等职场礼仪的要点,使学生熟悉各类职场活动的礼仪要求;民俗礼仪介绍广西各世居民族的饮食礼仪、节庆礼仪和礼仪禁忌,帮助学生了解广西世居民族习俗和礼仪的知识,培养保护、传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涉外礼仪介绍涉外基本修养、涉外基本礼仪、习俗与禁忌,使学生掌握涉外交流某本礼仪和外国的饮食文化、习俗与禁忌。 a职业教育0 a礼仪x职业教育j教材 aK891.26v5 0a文萍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316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7001472100038001942150016002323140248002483300426004963330025009225170021009476060037009686900015010057010015010208010027010351164-203320241204145357.0 a978-7-5504-6524-4dCNY78.00 a20241204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510000 ay z 000yy ar1 a因财而婚b专著e宋代财婚现象研究f游君彦著 a成都c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d2024.12 a200页d24cm a游君彦,四川大学历史学博士,重庆工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宋史、巴蜀史,中国近代基本问题。发表论文近10篇,著有《宋代社会生活研究——以园林与婚姻为例》著作1部,主持国家社科青年项目1项,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科项目1项,校级课题多项。 a财婚作为一种扭曲的、特殊的婚姻现象,在中国古代婚姻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当时乃至后世的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书稿围绕从宋代社会环境的变化与财婚现象的流行着手,探讨了财婚现象发生的具体形态和过程,以及宋代不同社会群体对其的反映,来说明宋代财婚的特点和影响,进而得出宋代财婚不仅是一场婚姻领域的变革,它对当时和后世带来的深远影响也能折射出宋代社会变革的内容,甚至对今天婚姻中的唯财是娶等不正确的择偶观仍然有现实警示意义的结论。 a婚姻风俗习惯研究人员1 a宋代财婚现象研究0 a婚姻x风俗习惯x研究y中国z宋代 aK892.22v5 0a游君彦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05 00854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8000271000041000651010008001061020015001141050018001291060006001472000049001532100030002022150016002323300275002483330021005236060025005446900015005697010013005848010027005971164-203420241230144111.0 a978-7-5736-2947-0b精装dCNY59.80 a20241230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70000 ay z 000yy ar1 a礼法印记b专著e从野蛮丛林到文化天下f陈鷟著 a青岛c青岛出版社d2024.01 a282页d21cm a礼法制度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的产物,也是中国文化重要的一部分。它经历了近千年的沉淀与一代代思想家、政治家们深入的思考和选择,有着深厚的历史与哲学根基。本书讲述了从西周建立礼法制度,到春秋战国礼法分立,再到西汉礼法再合的过程,大致讲述了中国礼法制度的起源与形成。 a礼仪文化研究人员0 a礼仪x文化研究y中国 aK892.26v5 0a陈鷟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02 01370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38001472100038001852150016002233140403002393300332006423330077009746060023010516900010010747010017010848010027011011164-203520241223181622.0 a978-7-5651-6677-8dCNY35.00 a20241223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20000 ay z 000yy ar1 a地理之友h第1辑b专著f袁林旺主编 a南京c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d2024.12 a132页d24cm a袁林旺,男,汉族,籍贯江苏海安,民进会员,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现任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虚拟地理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民进中央委员,民进江苏省委会副主委,第十三届江苏省政协常委、港澳台侨和外事委员会副主任,江苏省地理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协同创新中心执行主任;中国地理学会学术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和学术评价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江苏省地理学会副理事长。 a《地理之友》(第1辑)由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博士生导师袁林旺主编,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汤国安教授、陆玉麒教授、汪涛教授、陈霞教授为副主编。书中收录了15篇稿件内容涉及地理学科前沿与地理教育、学科融合与地理教学、学科探究与教学设计等方面的专业内容,既有前瞻性,也面向一线地理教学实际,同时涉及地理学奥赛的命题分析与学科专业素养等。 a本书可供广大中学师生,高校地理专业、地理教育专业学生,小学道法教师等参考0 a地理教学x教学研究 aK9v5 0a袁林旺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26 01593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33001472100034001802150016002143140307002303300711005373330013012486060037012616900011012987010015013098010027013241164-203620250116115311.0 a978-7-305-28907-1dCNY80.00 a20250116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20000 ay z 000yy ar1 a地名文化概论b专著f马永立著 a南京c南京大学出版社d2025.01 a450页d26cm a本科和研究生分别于南京大学地理系地图学专业和中科院地理所,曾参与总参测绘院主持制定的外国地名译写规则,长期从事测量学、地图学的教学科研工作,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名词典》的撰写,在南大主持开办地名学专业,讲授地名管理和地名考证课程,并为全校本科生开设“地名文化概论”选修课,长期担任南京市地名学会会长。 a本书各类高等院校公共选修课教材。地名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有其起源、发展和演变的一般规律。地名在人类社会交往中必不可少,特别是在进入信息社会的当下,地名作为信息的载体,其标准化和规范化显得尤为重要。如何规范地名命名和使用地名,已成为政府一项重要的管理职能。科学命名地名和使用地名,成为政府治理水平的一个标志。本书的宗旨在于向人们传授地名知识,提高大众的地名意识,让人们知道如何正确使用地名,进而用好地名。本书不拘泥于狭义的文化概念,而是从更广泛的视角阐释地名的文化内涵,并从推广地名标准化和解决地名实际应用出发设计内容。既有介绍地名概念、分类、功能、起源的“绪论”,也有地名的区别性、稳定性、民族性、政治性、历史性、科学性、方言性区域性、社会性、突变性的“地名特性及其文化内涵”。 a高校师生0 a地名x文化y中国x高等学校j教材 aK92v5 0a马永立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23 01710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9000271000041000661010008001071020015001151050018001301060006001482000065001542100034002192150016002533140496002693300565007653330027013306070025013576900011013827010019013937010017014128010027014291164-203720241129162558.0 a978-7-5497-3105-3b精装dCNY150.00 a20241129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210000 ay z 000yy ar1 a民族自治州风采i甘南藏族自治州卷b专著f李加东知,才贡加主编 a沈阳c辽宁民族出版社d2024.11 a224页d26cm a李加东知,硕士研究生学历、副译审,中共党员,现任甘南州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研究中心主任。主要负责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开展对甘南濒危民族语言文字,口述文学(故事、长诗、史诗、歌谣、谚语、传说、神话、谜语、曲艺、弹唱),民间民俗文化(物质、社会、精神、语言民俗;民族民间文化生态、艺术之乡;其他民族民间文化形态等)的挖掘、整理、登记、建档等工作。才贡加,现任夏河县文化馆馆长,藏族古典文献学硕士研究生,擅长梵语学、藏文计算机处理。曾参与社科基金(梵文研究)一项 ,撰写论文多篇,开发藏文类软件多部。 a根据党的民族政策,我国建立了30个自治州,保障了自治州内各民族平等权利。为了更好地宣传展示自治州的发展成就和各族群众开拓进取的精神风貌,更好地宣传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增加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国家民委与民族文化宫、各自治州合作编写《民族自治州风采》系列丛书。此书主要内容包括甘南藏族自治州的历史沿革、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民俗风情以及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产业基础、交通设施、公共服务、城乡面貌和居民生活等各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此书的出版,对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传承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自治州“走出去”等方面,将发挥积极作用。 a甘南藏族自治州研究人员 a甘南藏族自治州x概况 aK92v5 0a李加东知4主编 0a才贡加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05 01525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049001482100030001972150016002273140179002433300549004223330220009716060037011916900011012287010017012398010027012561164-203820240805161312.0 a978-7-5030-4521-9dCNY216.00 a20240805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中国地理国情蓝皮书b专著e2021版f刘纪平主编 a北京c测绘出版社d2024.07 a314页d19cm a刘纪平,男,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第一批“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a本书围绕资源、生态、公共服务、区域经济、城市发展等重大国计民生主题,以2015年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数据和2020年全国地理国情监测数据为基础,融合社会经济数据,从地理空间的视角,建立了地理国情统计分析方法,形成了描述我国地理国情总体状况的指标体系。面向新时代国家治理的紧迫需求,深入分析了我国地表自然资源分布与利用、地表生态格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区域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的空间分布整体状况,客观对比了地域之间差异,在宏观尺度上反映了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空间关系、自然要素与人文要素的耦合程度。本书系统地反映了2020年全国地理国情监测统计分析的结果。 a本书可为优化国土空间、建设生态文明、实施发展战略等提供基础资料和科学依据,也可为各级政府部门掌握国情、研究经济社会发展、进行宏观决策提供地理信息方面的参考材料;同时对管理、科研、设计、教学等相关单位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0 a地理x国情x研究报告y中国z2021 aK92v5 0a刘纪平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0807 01277nam0 0 0025337450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9000271000041000661010008001071020015001151050018001301060006001482000045001542100034001992150016002332250021002493140197002703300455004673330013009226070015009356900015009507110031009658010027009961164-203920240625144123.0 a978-7-5204-4120-9b精装dCNY158.00 a20240625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张掖b专著f《中国国家人文地理》编委会编 a北京c中国地图出版社d2024.06 a234页d25cm2 a中国国家人文地理 a《中国国家人文地理》丛书编委会由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孙家正,第十二届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主任委员柳斌杰,故宫博物院原院长单霁翔,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吴良镛,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家耀。 a《中国国家人文地理》丛书是根据中央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有关要求,由国家有关部门主导,中国地图出版社集团有限公司负责组织实施的“十四五”国家重点图书、国家重大出版工程。《中国国家人文地理·张掖》是《中国国家人文地理》丛书分卷之一,以传承历史文化、展示地理国情、宣传发展成就、描绘城市蓝图为宗旨,权威、立体、详细地展现张掖的历史文脉、地理国情、人文资源、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是展示张掖美好形象的城市名片,是展示张掖人文地理的百科全书。 a大众读者 a张掖x概况 aK924.23v502a中国国家人文地理编委会4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0703 01031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047001482100034001952150028002292250021002573000059002783300313003373330035006506070019006856900015007047110031007198010027007501164-204020241030133135.0 a978-7-5204-3675-5dCNY158.00 a20241030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石嘴山b专著f《中国国家人文地理》编委会编 a北京c中国地图出版社d2024.01 a236页c彩图,地图d26cm2 a中国国家人文地理 a国际出版基金项目“十四五”国家重点图书国家重大出版工程 a本书分为“石嘴山名片”“石嘴山概况”“历史溯源”“宁夏工业摇篮”“山水湖城”“石嘴山风物”“发展成就”“城市蓝图”章节,将文字、图片与地理信息应用相结合,立体呈现石嘴山的地理国情信息、历史文化遗产、人文风土资源、生态环境建设、国土空间开发、城市发展成就等,以雅俗共赏的方式将当地人文地理的精华呈现给社会大众。 a本书适用于对石嘴山感兴趣的读者 a石嘴山市x概况 aK924.33v502a中国国家人文地理编委会4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031 01347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13001001020015001131050018001281060006001462000101001522100028002532150016002813300595002973330041008926070049009336900012009827010015009947020015010097020015010247020015010398010027010541164-204220250219085657.0 a978-7-5403-7574-4dCNY98.00 a20250219d2023 em y0chiy50 ea0 aenggchi aCNb420000 ay z 000yy ar1 a长江中游文明化进程中的人地关系b专著e以新石器时代为例e英文f笪浩波著g冯志杰,赵习群,赵泽铭译 a武汉c崇文书局d2023.12 a487页d26cm a本书为中译英版。本书立足考古学,借以地质学、地理学、生态学及统计学的理论方法和研究成果,对长江中游新石器时代文化与环境的关系进行了全方位、系统研究,以期复原长江中游新石器时代的生态文化,并进一步探讨生态环境在文化形成与发展中的作用,从而揭示长江中游新石器时代文化的演替与环境变迁之间的关系,即人地互动规律。对长江中游第四纪生态环境变迁、生计经济与环境的关系、聚落遗址的时空分布、聚落类型分布、聚落的结构功能布局以及聚落的组合与生态环境的关系进行了复原研究,分析了区域大生态系统及局域微生态系统在长江中游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特色形成中所起的制约作用和地理通道在区域考古学文化交流中的促进作用。 a长江中下游新石器时代人地关系研究人员 a长江中下游x新石器时代x人地关系x研究j英文 aK925v5 0a笪浩波4著 0a冯志杰4译 0a赵习群4译 0a赵泽铭4译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109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83001472100030002302150016002603300439002763330019007156060023007346900015007577110035007727110033008078010027008401164-204320250217100657.0 a978-7-5533-4544-4dCNY98.00 a20250217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20000 ay z 000yy ar1 a江苏名镇i滨江镇志b专著f泰兴市滨江镇志编纂委员会,江苏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编著 a南京c南京出版社d2025.02 a256页d26cm a本书客观记述了泰州市滨江镇有史以来至今600余年的自然地理和经济社会发展变迁。全书设镇情概览、镇村建设、滨江胜迹、长江大保护、精细化工、先进制造、物产美食、乡土风情、名镇名人9个篇目,全面记述了滨江镇作为区位独特的优势区、经济增长的引领区、主导产业的集聚区、项目开发的示范区、绿色发展的样板区、科技创新的先导区的“名”和“特”,充分彰显了滨江镇“全国百强镇”的实力与魅力。本书图文并茂,是一部体例严谨、特色鲜明、资料翔实、文风清新的志书。 a地方志研究人员0 a乡镇x地方志y泰州 aK925.35v502a泰兴市滨江镇志编纂委员会4编著02a江苏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4编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040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13001001020015001131050018001281060006001462000037001522100034001892150016002232250013002393300455002523330013007076070023007206900015007437010013007588010027007711164-204420250208101342.0 a978-7-5085-5298-9dCNY49.80 a20250208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aeng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深圳印象b专著e汉英对照f陈曦著 a北京c五洲传播出版社d2025.01 a114页d21cm2 a中国城市 a“中国城市”是以城市为主题的双语系列手账本,《深圳印象》一书以中英对照的独特形式,全面且生动地展现了中国南部现代化大都市——深圳的多元魅力。从中英街的历史沧桑到世界之窗的文化交融,从华侨城的自然探险到欢乐港湾的浪漫风情,书中通过一系列地标性景观,描绘了深圳这座城市的新旧交融与蓬勃生机。此外,书中还详细记录了深圳的自然美景,如大梅沙海滩的壮阔、杨梅坑溪谷的幽深、西涌海滩与天文台的神秘、仙湖植物园的生机盎然,为读者呈现了一个绿色生态、充满诗意的深圳。 a大众读者 a深圳x概况x汉、英 aK926.53v5 0a陈曦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13 01083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71001472100034002182150016002523300439002683330021007076060039007286900018007677110041007858010027008261164-204520250213154958.0 a978-7-203-13657-6dCNY90.00 a20250213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40000 ay z 000yy ar1 a深圳市南山区标准地名词典b专著f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南山管理局编 a太原c山西人民出版社d2024.10 a392页d26cm a本词典以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成果为基础,精选南山区范围内具有历史文化价值和体现改革开放中南山区城市风貌的地名,共收录地名词目约1000条。词典分为七章:1.行政区域及其他区域;2.自然实体;3.交通设施;4.城市公共空间;5.专业设施;6.建(构)筑物(群);7.其他(含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企业)等。词典地名词目释文主要包括标准地名、地名拼音、地名代码、分类属性、地名来源、历史沿革、地理位置、自然地理、社会经济文化状况等。根据词目类别、特征各有侧重、详略。 a地名词典研究人员0 a区(城市)x地名y深圳x词典y南山区 aK926.54-61v502a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南山管理局4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058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069001482100038002172150016002552250039002713300261003103330145005716060023007166900015007397110035007548010027007891164-204620250218093118.0 a978-7-5623-6315-6dCNY668.00 a20250218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440000 ay z 000yy ar1 a全粤村情i湛江市遂溪县卷b专著h三f广东省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编 a广州c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d2025.02 a430页d26cm2 a广东省自然村落历史人文普查资料全集 a本图书是广东省自然村落历史人文普查项目主要成果之一的“全粤村情”丛书中的湛江市遂溪县卷(三)。湛江市遂溪县卷(三)主要记录了遂溪县界炮镇、杨柑镇2个镇302个自然村的普查文稿的地理地貌、历史、经济、建筑、文化风俗等方面的基本情况,共计图片916幅。内容翔实,图文并茂。 a本书可作为地情研究专业人员的参阅资料,也是社会大众了解湛江市自然村落的重要窗口,同时,本书也是抢救和保护村落文明及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文献资料0 a村落x概况y遂溪县 aK926.55v502a广东省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4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0762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4000271000041000611010008001021020015001101050018001251060006001432000037001492100030001862150016002163300205002323330021004376060015004586900015004737010017004888010027005051164-204720250218160739.0 a978-7-5736-0648-8dCNY2600.00 a20250218d2023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70000 ay z 000yy ar1 a长江·绿水青山b专著f葛剑雄主编 a青岛c青岛出版社d2023.12 a247页d26cm a《中国江河流域自然与人文遗产影像档案·长江》是自中华民族有史以来在长江全流域内时间跨度最大、空间跨度最广的影像资料档案,是21世纪初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长江流域人文、地理、历史风貌的全面体现与回顾。 a长江史料研究人员0 a长江x史料 aK928.42v5 0a葛剑雄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0754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4000271000041000611010008001021020015001101050018001251060006001432000037001492100030001862150016002163300205002323330013004376060015004506900015004657010017004808010027004971164-204820250218160736.0 a978-7-5736-0649-5dCNY2600.00 a20250218d2023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70000 ay z 000yy ar1 a长江·面向未来b专著f葛剑雄主编 a青岛c青岛出版社d2023.12 a247页d26cm a《中国江河流域自然与人文遗产影像档案·长江》是自中华民族有史以来在长江全流域内时间跨度最大、空间跨度最广的影像资料档案,是21世纪初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长江流域人文、地理、历史风貌的全面体现与回顾。 a大众读者0 a长江x史料 aK928.42v5 0a葛剑雄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0754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4000271000041000611010008001021020015001101050018001251060006001432000037001492100030001862150016002163300205002323330013004376060015004506900015004657010017004808010027004971164-204920250218160741.0 a978-7-5736-0647-1dCNY2600.00 a20250218d2023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70000 ay z 000yy ar1 a长江·天人合一b专著f葛剑雄主编 a青岛c青岛出版社d2023.12 a247页d26cm a《中国江河流域自然与人文遗产影像档案·长江》是自中华民族有史以来在长江全流域内时间跨度最大、空间跨度最广的影像资料档案,是21世纪初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长江流域人文、地理、历史风貌的全面体现与回顾。 a大众读者0 a长江x史料 aK928.42v5 0a葛剑雄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021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8000271000041000651010008001061020015001141050018001291060006001472000023001532100038001762150016002142250017002303140148002473300289003953330013006846070015006976900015007127010013007278010027007401164-205020241008162236.0 a978-7-5741-1677-1b精装dCNY88.00 a20241008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20000 ay z 000yy ar1 a太湖b专著f陆阳著 a南京c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d2025.01 a168页d21cm2 a东方文化符号 a陆阳,江苏省作协委员会委员,无锡市作协副主席,公开出版著作30余部近700万字。近著有《异军突起,锡商1956—2000》《天上村前,中国近代科教之乡》等。 a“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水。”太湖烟波浩淼、风光旖旎,数千年来孕育了灿烂的文化,走出了一批又一批俊杰贤才。全书从源流、风物、水韵、经济、人杰入手,多维度梳理了太湖的“文脉”,在时间上横跨万年历程,在空间上注目于苏州、无锡、常州,在内容上则偏重考古、民俗、经济、社会生活与文化学术等领域。 a大众读者 a太湖x介绍 aK928.43v5 0a陆阳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010 01411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037001482100034001852150016002193000130002353140187003653300503005523330027010556060017010826900014010997010017011138010027011301164-205220250219103722.0 a978-7-220-13604-7dCNY108.00 a20250219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510000 ay z 000yy ar1 a新中国城市简史b专著f何一民主编 a成都c四川人民出版社d2024.11 a524页d24cm a本课题研究受“四川大学基地培育项目(四川大学城市研究所)”资助 本成果获邓小平故居陈列馆——四川大学国家革命文物协同研究中心资助 a何一民,四川大学城市研究所所长、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历史研究院学术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评委,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长期从事中国城市历史、中国近现代历史研究和教学。 a本书紧扣新中国史的研究,从城市发展这一角度入手,系统、全面、多角度地考察了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城市建设的基本脉络和发展规律,展现了新中国成立70余年来城市建设取得的巨大成果,全书按照时间顺序分为城市的曲折发展时期(1949-1978)、城市快速发展时期(1978-2011)、中国新型城市化发展时期(2012年至今)三个部分。书稿的出版将对中国各大城市走上可持续的城市发展之路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为新时代各级城市探索一条适合中国国情、区情、市情的发展道路提供类历史借鉴,为未来构建适合中国人民的美好的宜居宜业幸福家园提供理论参考。 a本书适用于城市史爱好者0 a城市史y中国 aK928.5v5 0a何一民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262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037001482100038001852150016002233300697002393330021009366060021009576900014009787010013009928010027010051164-205320240807102647.0 a978-7-5743-0998-2dCNY460.00 a20240807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中华古村落i山东卷b专著f姜波著 a南京c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d2024.07 a247页d26cm a本书首先对山东省现存古村落的总体状况作了概要介绍,然后以单个古村落为单位,用图文结合的方式,对三德范村、西王黑村、青石关村、博平村、东矾硫村、双乳村、土屋村、南文字村、马杓湾村、大七村、井塘村、回头村、土泉村、水么头河北村、安平村、仓口陈家村、高家庄子村、土峻头村、瓦善村、匣子口村共20个古村落(镇)等逐一做了较为详细的介绍展示。每个古村落的介绍文字约3000字,以有关村落历史、地域分布、人文特色等方面的客观描述为主,辅以适当的分析和阐释;图版约20幅,以照片为主,也有一些村落分布、房屋结构示意图。古村落代表了当时当地的人们对于自然、生活、社会的认识,涉及到历史文化、宗教哲学、伦理人情、地理气候等各个方面,又是当时建筑与工艺等技术的反映,在建筑学、民俗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多个领域具有深厚意义。 a村落文化研究人员0 a村落x介绍y山东 aK928.5v5 0a姜波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0814 01104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053001482100038002012150016002393300469002553330021007246060021007456900014007667010015007807010013007957010015008088010027008231164-205420250208084205.0 a978-7-5743-0373-7dCNY460.00 a20250208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中华古村落i云南卷b专著f杨大禹,张婕,唐黎洲著 a南京c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d2024.01 a247页d26cm a本书内容包括总序、概述、对二十个古村落的介绍,以及主要参考文献和附录。概述提纲挈领地介绍了云南古村落的自然人文环境、发展演变历史、分类与特征,并配以插图。二十个村落包括和顺镇、黑井镇、沙溪镇、娜允镇、新安所镇、喜洲镇、束河村、团山村、诺邓村、郑营村、金鸡村、东莲花村、建塘镇、石羊镇、光禄镇、河西镇、城子村、翁丁村、新房村、苍台村,每个村都配有二十幅左右的照片,有的还配有村落总平面图和建筑平面、剖面、立面示意图。附录罗列了云南省的传统村落、历史文化名村(镇)名单。 a古村落文化爱好者0 a村落x介绍y云南 aK928.5v5 0a杨大禹4著 0a张婕4著 0a唐黎洲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13 01222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3001472100042001902150016002323140171002483300467004193330019008866060019009056900014009247010015009388010027009531164-205520250106153526.0 a978-7-5557-2726-2dCNY59.00 a20250106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510000 ay z 000yy ar1 a地理中的中国史i人文篇b专著f艾公子著 a成都c成都地图出版社有限公司d2025.01 a240页d24cm a艾公子,是微信公众号“最爱历史”创作团队的集体笔名。主创为原《南方都市报》高级记者,目前已出版《一看就停不下来的中国史》《历史的暗线》《疑案里的中国史》等系列畅销书。 a历史的演进往往深受众多人文要素的深刻影响。古代王朝为巩固统治并推动社会发展,持续对地理环境进行开发与探索。例如,为防御北方游牧民族的侵袭而修筑万里长城;为沟通西域、促进沿线各国经济贸易交流而开辟丝绸之路;为畅通南北运输而建造大运河。在这一进程中,中华大地上涌现出一系列惠及后世的人文壮举。本书以人文要素为核心线索,阐述历史发展过程中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地理特征。通过对这些独特地理特征的深入了解,使读者能够更为全面地认识中国历史,更加深刻地理解地理中蕴含的人文属性。 a历史地理爱好者0 a历史地理y中国 aK928.6v5 0a艾公子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09 01208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3001472100042001902150016002323140171002483300453004193330019008726060019008916900014009107010015009248010027009391164-205620250106153532.0 a978-7-5557-2727-9dCNY59.00 a20250106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510000 ay z 000yy ar1 a地理中的中国史i自然篇b专著f艾公子著 a成都c成都地图出版社有限公司d2025.01 a256页d24cm a艾公子,是微信公众号“最爱历史”创作团队的集体笔名。主创为原《南方都市报》高级记者,目前已出版《一看就停不下来的中国史》《历史的暗线》《疑案里的中国史》等系列畅销书。 a纵观中国历史,王朝的更替与人口的迁移往往与自然地理环境紧密相连。无论朝代如何更迭,地理因素始终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例如,荆州因其战略位置而成为兵家必争之地,关中则因其地理优势而成为历代帝王的兴起之地。中原地区更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而成为争夺的焦点。王朝的战争与权力的争夺,常常围绕着这些关键的地理位置展开。因此,要深入理解中国史,必须读懂中国地理。本书将从自然地理板块出发,通过梳理具体事件与地缘因素,解读文明脉络,为读者彻底厘清地理中的历史逻辑。 a历史地理爱好者0 a历史地理y中国 aK928.6v5 0a艾公子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09 01245nam0 2200277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9000271000041000661010008001071020015001151050018001301060006001482000053001542100030002072150021002372250025002583000027002833300517003103330019008276060023008466900018008697010019008877020017009067020017009238010027009401164-205720250218093808.0 a978-7-5506-4051-1b精装dCNY248.00 a20250218d2023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20000 ay z 000yy ar1 a元丰九域志b专著f(宋)王存撰g王文楚,魏嵩山点校 a南京c凤凰出版社d2023.12 a2册(640页)d26cm2 a江苏文库e精华编v51 a江苏文脉整理与研究工程 a《元丰九域志》是北宋时期王存主持修撰的一部地理总志,其中所列土贡数额远较以往任何史书、地理总志为详,而所载镇名更为宋时其他地理总志所无。《四库全书总目》评曰:“深得古人辨方经野之意,叙次亦简洁有法……自序所称‘文直事核’,洵无愧其言矣,其书最为当世所重。”全书分十卷,始于四京,次列二十三路,终于省废州军、化外州、羁縻州,分路记载所属府、州、军、监及其距京里程、四至八到、主客户数、土贡、领县数和名称;每县下又详列距府州方位里程、所领乡数镇堡、寨名目以及名山大川。府州县皆标出其等第。是古代历史地理研究的代表作。 a地理志研究人员0 a地理志y中国z北宋 aK928.644.1v5 0c(宋)a王存4撰 0a王文楚4点校 0a魏嵩山4点校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254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056001482100034002042150021002383140171002593300436004303330019008666060035008856900015009207010017009357120021009528010027009731164-205820240812134921.0 a978-7-211-09532-2dCNY398.00 a20240812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50000 ay z 000yy ar1 a福州宋明建筑100处b专著f吴聿建主编g福州市文物局编 a福州c福建人民出版社d2024.08 a2册(824页)d26cm a福州市文物局编,吴聿建主编。吴聿建,1964年10生,福建省闽侯县人。大学中文系毕业,文学学士,长期在宣传思想文化部门工作,现为福州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福州市文物局局长。 a福州传统建筑,从东冶王都的巨柱阔瓦;到华林寺的瑰丽铺作,以至明清时期精巧结构,趋于成熟稳定,形成独特的闽东建筑体系。福州传统建筑始终在不断的发展变革之中,每个时代都融入了当时的工艺技术和审美情趣。尤其难得的是福州目前还保留又一批极为珍贵的明代甚至宋元的建筑,成为福州古厝的重要遗存,在多雨、多风、炎热、潮湿的恶劣环境中能得以延续,殊为难得。本书共计10万字,照片和图片精选从2000多张中精选800张,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解读福州明代的古建筑。 a古建筑研究人员0 a古建筑x介绍y福州z宋代z明代 aK928.71v5 0a吴聿建4主编02a福州市文物局4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0814 01217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041001482100038001892150016002273300581002433330081008246060025009056900015009307010015009458010027009601164-205920250217093153.0 a978-7-112-29895-2dCNY128.00 a20250217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苏州古典园林空间组织b专著f马建武著 a北京c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d2024.11 a223页d26cm a中国园林源远流长,苏州古典园林更是名扬天下。尽管有关古典园林方面的书籍较多,但由于相关造园理论分散在各类著作中,没有完整的理论体系。更由于近些年西方景观理论的盛行,导致中国古典园林的学术地位逐渐减弱。本书以《园冶》、《闲情偶寄》、《江南园林论》、《苏州古典园林》、《江南园林志》、《说园》等经典著作为本,梳理其造园理论,构建完整造园理论体系。结合苏州古典园林遗存,利用电脑技术进行空间分层研究,分析其空间组织及造景的手法,图文并茂,试图创作一部理论体系完整,图面美观,符合时代阅读和审美需要的著作。本书适合作为风景园林专业的教材和教学参考书,尤其适合作为考研学生的备考参考书。 a本书适合作为风景园林专业的教材和教学参考书,尤其适合作为考研学生的备考参考书0 a古典园林x研究y苏州 aK928.73v5 0a马建武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374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8000271000041000651010008001061020015001141050018001291060006001472000049001532100034002022150016002363140127002523300627003793330013010065170023010196060021010426900015010637010015010788010027010931164-206120241112103627.0 a978-7-5618-7836-1b精装dCNY78.00 a20241112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20000 ay z 000yy ar1 a独乐千年b专著e揭秘不一样的独乐寺f刘斌主编 a天津c天津大学出版社d2024.09 a108页d21cm a刘斌,男,天津市蓟州区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所长,研究员,长期负责独乐寺的管理和保护工作,对独乐寺有深入了解,撰写相关论文多篇。 a在天津市蓟州区城中西门内武定街上,有一座著名的千年古刹——独乐寺。独乐寺,又称大佛寺,是中国仅存的三大辽代寺院之一。它“上承唐代遗风,下启宋式营造”,以古建、泥塑、壁画“三绝”享誉中外,被建筑学家梁思成称为“无上国宝”。现在的独乐寺以中路的山门、观音阁、韦驮亭、报恩院及左右配殿,东、西二侧的乾隆行宫、僧房等建筑组成。虽然规模尚可,但是除山门、观音阁为辽代古建外,其余都是明清以后所建。本书全面介绍了独乐寺的前世今生,内容包括源起(蓟州介绍、独乐寺名字的由来、大唐的回望、看得见的大辽),发现(是谁“发现”了独乐寺、解开中国古建筑的密码、大木作制度、《蓟县独乐寺观音阁山门考》绪言及总论),探索(建筑、泥塑、彩画)以及相关诗选。 a大众读者1 a揭秘不一样的独乐寺0 a寺庙x介绍y蓟县 aK928.75v5 0a刘斌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114 01140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8000271000041000651010008001061020015001141050018001291060006001472000029001532100038001822150016002202250017002363140195002533300347004483330013007956060021008086900015008297010015008448010027008591164-206220241008141313.0 a978-7-5741-1658-0b精装dCNY88.00 a20241008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20000 ay z 000yy ar1 a南京城墙b专著f杨国庆著 a南京c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d2025.01 a168页d21cm2 a东方文化符号 a杨国庆,副研究员,南京市明城垣史博物馆陈列研究部主任。二十多年来,从事中国历史文化研究,先后发表或出版了许多论文和专著,影响较大的有《南京城墙设计思想探微》《南京城墙志》《南京城墙砖文》等。 a南京城墙建于公元14世纪中叶,是明太祖朱元璋定都南京之后为了保卫京师而建筑的重要防御工程,是中国筑城史上成熟时期重要的代表作,也是南京城市代表性的历史文化符号。它设计思想独特、建造工艺精湛、规模恢宏雄壮,为我国古代城市军事防御系统工程、城垣建造技术集大成之作。南京城墙已被列入中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备选项目——“中国·明清城墙”组合项目之一。 a大众读者0 a城墙x介绍y南京 aK928.77v5 0a杨国庆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010 01283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5001472100036002022150016002383140173002543300421004273330065008486060043009136900015009566900016009717010015009878010027010021164-206320240814150113.0 a978-7-202-17119-6dCNY88.00 a20240814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30000 ay z 000yy ar1 a河北长城古迹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研究b专著f刘翠莲著 a石家庄c河北人民出版社d2024.08 a244页d24cm a刘翠莲,中共河北省委党校党史教研部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红色文化、中共党史等,主持并参与省级课题多项,在《光明日报》评论版、《经济日报》评论版,核心期刊等发表论文数篇。 a全书以文旅融合为研究背景,以河北长城为研究对象,针对长城古迹文化和旅游的融合发展进行深入研究,以真实的案例作为支撑,分析了传统长城古迹文化和旅游发展的特点,以及融合的必要性,阐述了融合道路中的基本理论,并提出切实可行的优化路径和未来发展方向,对从事该领域研究的相关学者及相关从业人员有学习和参考价值。本书提供了全面的文物保护理论和实践方法,为文物保护领域的研究者和从业者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因此具有较大的出版价值。 a文物保护领域的研究者和从业者,长城文化遗产旅游业发展研究人员0 a长城x文化遗产x旅游业发展x研究y河北 aK928.77v5 aF592.722v5 0a刘翠莲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0822 01843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057001482100038002052150016002433140714002593300493009733330019014665170023014856060021015086900018015297010015015478010027015621164-206420241126093254.0 a978-7-5227-4334-9dCNY128.00 a20241126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摄影师眼中的长城b专著e成大林长城研究论集f成大林著 a北京c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d2024.08 a354页d24cm a成大林,男,汉族,1942年出生于河北省大名县。1965年北京体育学院理论系医疗保健专业本科毕业,毕业后到新华通讯社工作。1984年被评为全国忧秀新闻工作者1986年晋升高级记者。现已退休。 主要成果, 从事摄影工作近36年,绝大部分精力倾注于对中国古代文化的摄影报导,特别是从1978年以来,主要从事长城研究和摄影报道工作。在长达40多年中考察、拍摄和研究了我国大部分长城,为我国长城研究和宣传积累了宝贵而丰富的第一手资料,为报刊提供了大量的图片和文章。1980年,出版了我国第一本长城画册,新华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为此发了消息,国内及香港许多报刊也发了消息,人民日报还发有书评。以后他或以他为主先后在国内、台湾、香港、美国出版了6本长城画册以及幻灯片、明信片、通俗读物等作品。1986年他被选为中国长城学会第一届常务理事、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a本书汇辑了成大林长期考察和研究长城后发表的重要论文,主要分为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涉及到对长城遗迹和遗存的考察和研究:主要讨论了楚长城、唐代长城、宋代长城和清代长城的有无问题,并通过文献考释和实地考察确定了其中部分长城残留的地表遗迹的地理位置、走向和长度。第二个部分讨论了长城保护和修复中涉及的一些重要概念。如金界壕是否可以被认定为长城,修复长城时如何界定所修复长城的时代等等。本书整合了文献研究、实地考察以及访谈等多种田野调查方法,而不仅仅是传统的文献考释,对一些前沿问题提出了新的认知。 a长城文化爱好者1 a成大林长城研究论集0 a长城y中国j文集 aK928.77-53v5 0a成大林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128 01445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029001482100036001772150016002133140437002293300445006663330015011116060017011266900018011437010015011618010027011761164-206520250102150750.0 a978-7-5761-0663-3dCNY699.00 a20250102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30000 ay z 000yy ar1 a中国长城b专著f董旭明著 a秦皇岛c燕山大学出版社d2025.01 a458页d24cm a董旭明,中国长城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万里长城》副主编。拍摄的长城摄影作品在第四届北京国际摄影周、长安国际摄影节、黄山乡村国际摄影节、第十四届文博会、第九届北京国际摄影周,以及在意大利举办的“2020中意文化年”第九届欧洲摄影节、德国3D影像艺术馆、美国加州旧金山市政大厅等地进行专题展出。第七届世界遗产大会伴手礼《中国长城》大型画册的主要供图者,连续三届美国旧金山摄影联盟金奖获得者,曾荣获泰国国家旅游局颁发的“杰出摄影家”证书和奖杯。 a本书用精美的图片配以简短的说明文字展示中国历代长城之美,所涉及的内容在时间上几乎覆盖了中国历史上修建长城的12个历史时期,空间上覆盖了我国长城沿线15个省区市。本书共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战国长城,内容包括齐、楚、燕、韩、赵、魏、秦、中山、鲁等诸侯国修建的长城;第二章秦汉长城,内容包括秦始皇长城及汉长城;第三章南北朝至元长城,内容包括南北朝、隋、唐、辽、金、元等政治实体修建的长城;第四章明清长城,内容包括明长城九边十一镇,以及清代修建的长城。 a摄影爱好者0 a长城j摄影集 aK928.77-64v5 0a董旭明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09 01690nam0 2200337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069001482100034002172150014002513300807002653330013010726050019010856060023011046060023011276060027011506060021011776070029011986900014012276900017012416900015012586900016012737010021012897020015013108010027013251164-206620250208095623.0 a978-7-5313-6638-6dCNY298.00 a20250208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210000 ay z 000yy ar1 a中国古代文学经典书系i旧时风月b专著f(宋)孟元老等著g韩元等注译 a沈阳c春风文艺出版社d2024.02 a4册d26cm a《中国古代文学经典书系》是一套编选精当、注释权威、图文并茂、雅俗共赏的古典文学作品丛书。《旧时风月》共分为四册,共分为四册,第一册为《东京梦华录》,第二册为《徐霞客游记》,第三册为《陶庵梦忆》,第四册为《随园食单》。《东京梦华录》追述北宋都城东京开封府城市风俗人情,所记大多是宋徽宗崇宁到宣和年间北宋都城东京开封的情况,描绘了这一历史时期居住在东京的上至王公贵族、下及庶民百姓的日常生活情景;《徐霞客游记》是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创作的一部散文游记,明末徐弘祖经34年旅行,写有天台山、雁荡山、黄山、庐山等名山游记17篇;《陶庵梦忆》是明代散文集,所记大多是作者亲身经历过的杂事,将种种世相展现在人们面前;《随园食单》是以文言随笔的形式,细腻地描摹了乾隆年间江浙地区的饮食状况与烹饪技术,用大量的篇幅详细记述了中国十四世纪至十八世纪流行的南北菜肴饭点,也介绍了当时的美酒名茶,是清代一部非常重要的中国饮食名著。 a大众读者 a《徐霞客游记》0 a烹饪y中国z清前期0 a食谱y中国z清前期0 a中式菜肴x菜谱z清前期0 a笔记y中国z明代 a开封x地方史z北宋j史料 aK928.9v5 aTS972.117v5 aK296.13v5 aK248.066v5 0c(宋)a孟元老4著 0a韩元4注译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13 01586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8000271000041000651010008001061020015001141050018001291060006001472000059001532100038002122150015002503140410002653300509006753330015011845170023011996060021012226900018012437010015012617010017012768010027012931164-206720241213104150.0 a978-7-5755-0817-9b精装dCNY38.90 a20241213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绘游哈尔滨b专著e手绘哈尔滨建筑指南f陆双,章恺礽编绘 a哈尔滨c黑龙江美术出版社d2024.12 a95页d18cm a陆双,女,1989年3月出生,上海人,毕业于福州大学建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在校期间荣获优秀设计、国家奖学金等奖项。毕业后先后从事建筑设计、语言类教师等工作。擅长钢笔淡彩、风景建筑水彩、手绘地图等,已出版图书《绘玩日本》。章恺礽,男,1989年11月出生,辽宁锦州人,毕业于哈尔滨工程技术大学工商管理专业,本科。后考取中级室内设计师。毕业后先后从事室内设计、美术教师等工作。擅长丙烯马克笔、彩铅人物静物、儿童绘画等。 a本是一部结合艺术与历史的独特旅游指南,带领读者通过手绘的视角探索哈尔滨这座极富文化底蕴的城市。本书不仅涵盖了经典建筑的细腻手绘插图,还详细介绍了每栋建筑背后的历史故事与建筑风格。无论是本地居民,还是外来游客,翻开本书,便仿佛开启了一场深度文化之旅。哈尔滨是中国北方一颗闪亮的明珠,其建筑风格深受欧式风格的影响,融合了东西方文化。本书手绘的每一座建筑,如圣索菲亚教堂、防洪纪念塔、中央大街等,都展示了哈尔滨建筑的独特风貌。通过精美的插图和文字解说,读者能够深入了解建筑背后的设计理念、历史背景以及艺术价值。 a旅游爱好者1 a手绘哈尔滨建筑指南0 a旅游指南y哈尔滨 aK928.935.1v5 0a陆双4编绘 0a章恺礽4编绘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19 01363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79001472100034002262150016002603140212002763300462004883330015009505170021009656060031009866900018010177110047010358010027010821164-206820241111145944.0 a978-7-5204-4501-6dCNY98.00 a20241111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人间四季b专著e魅力伊犁旅游攻略f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编著 a北京c中国地图出版社d2024.11 a247页d24cm a2024年7月31日,伊犁州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揭牌成立。伊犁州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的组建,是伊犁州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着眼文化软实力和文化影响力,推动全州文化和旅游深度整合、高质量发展作出的重大决策。 a本书极其全面地介绍了新疆伊犁州的旅行资源,从景点、线路,到吃住购娱,无所不包。本书共分为21个章节:第1章“欢迎来伊犁”对该地区的概况、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等内容进行了概括性综述,让读者对目的地有一个宏观性的认知。第2章至13章是将伊犁州所有的县市分开详解(其中包含建设兵团管理的可克达拉市),每一个章节都包含概览、景点poi介绍、餐饮住宿推荐、美食介绍和伴手礼盘点等部件。第14章至第21章为特别策划,每一章都独立存在,以主题形式介绍了四季游线路、赏花图鉴、古道游等内容。 a旅游爱好者1 a魅力伊犁旅游攻略0 a旅游指南y伊犁哈萨克自治州 aK928.945.2v502a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4编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114 01554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2001472050008001992100042002072150016002492250011002653140493002763300419007693330015011886060019012036900016012227110023012388010027012611164-206920250217144200.0 a978-7-113-32121-5dCNY68.00 a20250217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上海深度游Follow Meb专著f《亲历者》编辑部编著 a4版 a北京c中国铁道出版社有限公司d2025.04 a176页d24cm2 a亲历者 a《亲历者》编辑部是由多位有丰富旅行经验、长期编写旅游类图书的专职作者,以及一批热爱行走、有着丰富撰稿经验的兼职撰稿人组成的专业编写团队,曾编写过“Follow Me系列”“Let’s Go系列”等一批深受读者好评的旅游类书籍。本书主编周国宝,资深旅游图书策划人,痴于行走,爱好摄影,熟知全国旅游动态。自幼酷爱地图和地理,工作后一直和旅游图书打交道,一有空就去旅行,曾经端着相机穿梭于中国各大城市的角落,追寻绮丽的风景,以自己的视角发掘世界的精彩。喜欢用笔记录自己的发现,更喜欢把自己的旅行经验和大家分享。 a本书通过丰富详实的旅游攻略,让你的旅行能变得轻松和深入。文前速读上海版块从爱上上海、上海概览、读懂上海这3个版块进行编写,这能让读者对所去目的地有一个初步的感官印象。文中从苏州河南岸、苏州河北岸、浦东、崇明岛、上海郊区这5个章节进行编排,每个章节都精心甄选目的地热门且值得游览的景点,配以精美的景区手绘图,采用亲历者的真实旅行经历和感受进行编写,为读者在目的地的游览、交通、美食、购物、娱乐等提供全方位完美解决方案。 a旅游爱好者0 a旅游指南y上海 aK928.951v502a亲历者编辑部4编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043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3001472100034001902150015002243140125002393300335003643330021006996060019007206900018007397110017007578010027007741164-207020250106153826.0 a978-7-5085-5309-2dCNY38.00 a20250106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深圳,梦想开始的地方b专著f泓竹文化编 a北京c五洲传播出版社d2025.01 a32页d19cm a“泓竹文化”致力于影像类图书策划,集众多优秀摄影师、记者为一体,打造优秀文化作品。本明信片摄影师来自中摄协、大连摄协等。 a深圳,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既有壮美的山川,又依偎着碧海蓝天,四季皆有花开盛景。深圳的东部有大梅沙、小梅沙,西部有海上田园风光,深圳市中心有欢乐谷、世界之窗、锦绣中华......作为一座移民城市深圳包容了来自五湖四海的人。这座城市作为改革开放的先行者,以其开放包容的姿态吸引着无数企业家和创新者,成为了中国乃至全球的科技创新中心之一。 a旅游指南研究人员0 a旅游指南y深圳 aK928.965.3v502a泓竹文化4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09 00889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9000271000041000661010008001071020015001151050018001301060006001482000035001542100040001892150028002292250019002573120034002763300187003103330013004975100025005106060025005356900012005607010024005728010027005961164-207120250213111852.0 a978-7-5202-1221-2b精装dCNY198.00 a20240929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ab z 001yy ar1 a伟大的城市地图b专著f齐东峰译 a北京c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d2024.01 a248页c照片,地图d30cm2 a伟大的地图系列 a封面英文题名:Great city maps a本书通过70多幅具有历史价值的城市地图,探索了从古都罗马城到现代大都市纽约这些人类文明的中心。在阐释地图的同时,还讲述了相关制图师、制图师们的作品以及城市本身的许多引人入胜的背景故事。 a大众读者1 aGreat city mapszeng0 a城市图y世界j地图集 aK991v5 0a齐东峰f(1981-)4译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770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7001472100038001942150016002323140149002483301002003973330035013996060041014346900011014757010015014868010027015011164-207320250214110336.0 a978-7-313-32032-2dCNY69.00 a20250214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10000 ay z 000yy ar1 a科创平台网络治理机制与策略b专著f孔訸炜著 a上海c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d2024.01 a265页d26cm a孔訸炜,女,1979年出生,上海财经大学管理学博士,上海开放大学讲师,主要研究领域为创新研究。发表论文十几篇,其中有论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a本书从科创平台发展目前所遇困境出发,紧扣平台网络化特征,运用扎根理论梳理了科创平台网络治理的关键治理因素,搭建了科创平台网络分层次治理的研究框架。本书提出了“网络结构-行为策略-运行绩效”的科创平台的网络运行治理的研究框架。依据此框架,探索性构建了四种由网络中心度和结构洞共同刻画的创新平台网络类型,分别为松散型、信息聚积型、中心主导型和紧密型网络结构,并对每种平台网络结构成员的行为策略选择进行研究,提出了差异化的平台共创共享发展的策略建议,完成对科创平台的网络结构分类治理策略的设计。借助系统分析的结构模型分析方法推导出9个关键治理要素之间的关系,探寻出一条从创新资源集聚、关系协调和平台网络结构至创新成果转化绩效提升之间的理论线索。因此,本书构建了网络嵌入环境下成果转化绩效与一系列影响要素之间的关系机理构念模型。提出了一系列科创平台网络治理的策略建议并进行了应用分析。对平台网络发展提出了包括服务创新、激励机制创新和金融服务创新等实操性的策略建议,提出了适应网络嵌入运行特点的科创平台网络治理策略,并对标中关村,针对张江高科的创新平台网络发展治理进行了分析,还提出了适合张江高科的发展策略。 a管理信息系统高技术发展研究人员0 a高技术发展x管理信息系统x研究y中国 aN12v5 0a孔訸炜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348nam0 220028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8000271000041000651010013001061020015001191050018001341060006001522000063001582100034002212150016002553140157002713300460004283330025008885170015009136060031009286900011009596900010009707010021009807020015010017020015010168010027010311164-207420240926133035.0 a978-7-5207-4072-2b精装dCNY68.00 a20240926d2024 em y0chiy50 ea1 achicinc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美的两面b专著e科学与艺术f(印)普什帕著g王菡薇,叶晓林译 a北京c人民东方出版社d2024.12 a152页d21cm a普什帕(Pushpa Mittra Bhargava),印度最著名科学家之一,也是一位作家、思想家,印度现代生物学与分子生物学的缔造者。昌德纳(Chandana Chakrabarti),专栏作家。 a科学与艺术都表现了美与创造力,不仅如此,二者之间还有很多相似之处,本书用图片和生动的语言为读者展现了这些惊人的发现。书中将自然界的星云、闪电的示意图,还有人体的大脑、心脏、DNA的形态,与一些艺术作品,如毕加索和马蒂斯的画、石窟壁画等进行了对比,读者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到科学与艺术的联系。本书作者认为,艺术作品正是因为契合了自然的科学规律才成为经典。这种对自然的艺术鉴赏,不同于西方以人为主的哲学认识,却与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对“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认识相得益彰。 a科学技术艺术研究人员1 a科学与艺术0 a科学技术x关系x艺术x研究 aN19v5 aJ0v5 0c(印)a普什帕4著 0a王菡薇4译 0a叶晓林4译 0aCNb丰涵文化c20241010 01188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9000271000041000661010008001071020015001151050018001301060006001482000038001542100038001922150016002303140156002463300445004023330029008476000017008766900011008937010015009048010027009191164-207820240807154956.0 a978-7-5655-3272-6b精装dCNY220.00 a20240807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石元春全集iPPT卷b专著f石元春著 a北京c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d2024.08 a388页d24cm a石元春,1931年2月18日出生于湖北省武汉市,土壤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aPPT即PowerPoint,将文字、图表、照片和音频乃至视频融合,达到了讲与演的完美结合。本书稿是作者近20年来各种结题汇报的演讲PPT,主要内容包括向温总理汇报、科学与人文的互动、迎接新的农业科技革命、感悟农业、S-863国家高技术发展战略研究、21世纪初建设100所大学以及中长期国家科技发展战略研究等主题。在这些PP中,不乏时令性讲题,如粮食安全、农民增收、沙漠化与防治、农业生物技术、我的资源环境观、土壤学的数字化与信息化革命、农田节水、数字农业和发展草业等。 a对石元春全集感兴趣的读者 0a石元春j全集 aN53v5 0a石元春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0814 01173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1001472100034001982150016002323000029002483300474002773330069007516060029008206900011008497010017008607010015008778010027008921164-207920250217174626.0 a978-7-115-65770-1dCNY52.00 a20250217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高等数学h下册b专著e微课版f刘玉霜,张新主编 a北京c人民邮电出版社d2025.01 a193页d26cm a高等院校通识教育系列教材 a全书分为上、下两册,本书是下册,内容包括空间解析几何与向量代数、多元函数的微积分、重积分、曲线积分与曲面积分、无穷级数。书后有基本初等函数的图形、三角函数公式、几种常用的曲线、积分表等附录以及习题答案等。本书注重高等数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的阐述,体系完整、结构严谨、叙述简明、条理清晰。书中的大量例题都是经过精心编选的,每节都配备了思考题和难度、数量适当的习题,每章还配备了类型齐全的综合性习题,并给出了习题参考答案.通过插入二维码,破解难点,强化学习效果。 a本书可作为理工类本科院校非数学专业高等数学课程的教材或教学参考书0 a高等数学x高等学校j教材 aO13v5 0a刘玉霜4主编 0a张新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000nam0 2200277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3001472050008002002100034002082150016002423000021002583300312002793330009005916060033006006900011006337010017006447010017006617010017006788010027006951164-208020250117101727.0 a978-7-5183-7297-3dCNY35.00 a20250117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高等数学h下册b专著f张兰芳,齐万春,孔琳玲主编 a2版 a北京c石油工业出版社d2025.01 a216页d26cm a高职高专规划教材 a本书为《高等数学》下册,主要介绍常微分方程、空间解析几何与向量代数、多元函数微分学、多元函数积分学、级数、线性代数、拉普拉斯变换、数学软件包Mathematica应用等方面的内容。本书以“联系实际,注重应用”为原则,注重基本概念、基本定理用几何意义、物理意义和实际背景加以诠释。每章、节后都附有习题,书末附有习题答案。 a高职0 a高等数学x高等职业教育j教材 aO13v5 0a张兰芳4主编 0a齐万春4主编 0a孔琳玲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23 02403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7001472100038001942150016002323141235002483300384014833330181018676060029020486900011020777010017020887010017021058010027021221164-208120241202151135.0 a978-7-5635-7396-7dCNY43.00 a20241202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高等数学b专著e医药版f张庆国,孙江洁主编 a北京c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d2024.01 a234页d26cm a张庆国,1978年2月--1982年2月,合肥师范学院(原安徽劳动大学)数学系本科毕业,获理学学士学位;1985年9月--1986年12月,安徽大学数学系“基础数学”助教进修班结业;1993年9月--1995年7月,中国科技大学数学系,应用统计专业攻读硕士学位;1995年9月--1998年7月,浙江大学(原浙江农业大学)生态研究所,获理学博士学位;1999年9月--2000年10月,美国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Davis,Visiting Professor,期间2000年3月—10月,University of Oklahoma博士后研究;2005年4月--2006年5月,美国 University of New Hampshire,Complex Research Center 合作研究;2010年2月1日—28日,意大利 International Centre for Theoretical Physics(ICTP),Mathematics Section 学术访问。孙江洁,博士在读,安徽医科大学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安徽省教学名师,2023年悦群十佳创新科技工作者提名奖,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优秀骨干访问学者等荣誉。先后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医保局年度委托课题等累计十余项;主要参与/完成国家社科基金、省自然科学重大课题/重点课题、省人文社科重点课题等累计十余项。主持/参与完成省级示范公开课、新医科项目、省教改重点课题等累计十余项。发表SCI、SSCI、EI收录论文近三十篇(含SSCI等一类教学研究论文3篇)。主编、副主编、参编教材/教辅十余部。先后获得国家微课程教学竞赛二等奖、省级特等奖、安徽省教学成果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累计7次)。 a本书是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质量工程教材建设项目成果,为适应高等教育改革新形势的需要而编写的。全书共8章,内容有函数,极限与连续,导数与微分,中值定理与导数应用,不定积分,定积分,定积分的应用,常微分方程。每节后附有思考与练习题,每章后附有习题,书后附有部分习题答案与提示。编者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注重对教学内容的整体优化,在讲解高等数学内容的同时,力求应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a本书可作为医药类高等院校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口腔医学、药学等专业本、专科学生使用,也可作为其他普通高等院校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等非数学类各专业的高等数学教材和教学参考书0 a高等数学x高等学校j教材 aO13v5 0a张庆国4主编 0a孙江洁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05 01750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1001472100038001882150016002263140315002423300827005573330013013846060029013976900011014267010015014377010017014528010027014691164-208220241230134100.0 a978-7-5635-7469-8dCNY52.00 a20241230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高等数学h下b专著f刘旖,侯兰宝主编 a北京c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d2024.01 a284页d26cm a刘旖,荆楚理工学院数理学院副教授。主持和参与校级教研项目3项,发表学术论文4篇,主编教材1部,副主编教材1部,获软件著作权2项。兰宝,荆楚理工学院数理学院副教授。主持和参与省部级教研项目6项,省级科研项目3项,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主编教材3部,获荆门市优秀论文3篇,软件著作权4项,指导学生竞赛多次获得国家和省级奖项。 a数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也是重大技术创新发展的基础,数学实力影响着国家实力。大学数学系列课程作为高等学校众多课程的重要基础,对高等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2019年1月,教育部出台了《普通高等学校教材管理办法》,对高等数学教材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也将教材建设提升到事关未来的战略工程和基础工程的重要位置。鉴于以上形式,本教材容入新要求:1、将数学家的介绍和事迹、数学史简介融入数学知识讲解中,强化教材对学生的思想引领作用,突出教育的“育人”作用;2、顺应数字教育趋势,落实智慧教育平台建设的要求,在教材中引入二维码链接,打通线上微视频线下纸质教学资源共享,强化教材的时代性和实用性,突出教材的“育才”作用。新教材是高等数学下册,下册内容是多元函数微积分部分,共5章。主要内容为向量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多元函数微分学、重积分及其应用、曲线积分与曲面积分、无穷级数。每章最后有对应知识的MATLAB程序实例和核心知识点的思维导图。 a高校师生0 a高等数学x高等学校j教材 aO13v5 0a刘旖4主编 0a侯兰宝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02 01742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3001472100038002002150016002383140427002543300594006813330083012756060029013586900011013877010017013987010017014157010017014328010027014491164-208320250122095921.0 a978-7-5635-7497-1dCNY52.00 a20250122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高等数学h下册b专著f刘莉芳,唐小勇,陈创创主编 a北京c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d2025.01 a284页d26cm a刘莉芳,四川大学数学博士后,副教授,曾就职于中国地质大学、厦门大学,现任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数学基础部副主任,拥有多年的一线微积分教学经验和深厚的学术背景。唐小勇,电子科技大学数学硕士,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数学基础部教师,主讲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等课程。陈创创,研究生学历,工作于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毕业至今一直从事微积分、高等数学、经济数学等课程讲授,多次获得学校年度考核优秀奖、优良教风奖等奖项,中山市优秀教师。 a本书是作者结合多年教学研究和改革实践,参照最新的本科数学课程教学要求,借鉴当前国内外相关教材的优点,在充分考虑教学(应用)型大学的学生基础以及培养目标的基础上,专门为教学(应用)型大学的工学本、专科教学需要编写的《高等数学》教材。全书分上、下两册,共九章。其中上册共四章,主要内容为极限与连续、一元函数微分学、一元函数积分学、微分方程;下册共五章,主要内容为向量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多元函数微分学、重积分、曲线积分和曲面积分、无穷级数。本书注重对基本概念、基本定理和重要公式的几何意义和实际背景的介绍,突出微积分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加强对常用数学方法的分析和指导;较一般教材扩大了应用实例的范围。 a本书可以作为高等院校理工科专业高等数学课程的教材,也可作为相关人员学习参考之用0 a高等数学x高等学校j教材 aO13v5 0a刘莉芳4主编 0a唐小勇4主编 0a陈创创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23 01380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8001472100038001952150016002333140246002493300529004953330017010246060039010416900014010807010017010948010027011111164-208420250205104920.0 a978-7-5771-2099-7dCNY76.80 a20250123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220000 ay z 000yy ar1 a314数学(农)考研精选1200题b专著f朱坤颇主编 a长春c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d2024.12 a480页d27cm a朱坤颇,现任启航龙图考研数学辅导教师,主讲科目,数学农、数一、数二及数三(高数/现代/概率),基础数学专业硕士毕业,十余年考研数学授课经验,根据考研真题及命题趋势授课,善于归纳总结,化繁为简,对数学农(314)有深入研究,对每一考点的考察均了熟于心。 a这本书精选数一、数二、数三与数农中知识点重合的真题,采用分阶段学习方法,确保难度逐步提升,以适应不同学习阶段的需求。内容涵盖分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三部分,内容包括导数与微分、不定积分、多元函数积分学等。精辟阐明解题思路,全面展现题型变化,为考生全程领航和理性分析,引领考生高效通过考试难关,同时,本书专注于挑选与农学考试需求紧密相关的真题,以提高学习的实际应用价值。每道题目都配有详尽的解析,逐步引导学员深入理解,提供保姆级的细致学习体验,帮助考生系统掌握知识点,提升解题技巧,为考研数学的高分打下坚实基础。 a研究生类教材0 a高等数学x研究生x入学考试j习题集 aO13-44v5 0a朱坤颇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06 01414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7001472100034001942150016002283140299002443300504005433330017010475170021010646060019010856900014011047010015011188010027011331164-208520250117095718.0 a978-7-118-13510-7dCNY68.00 a20250117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数学建模b专著e基于北太天元软件f李剑主编 a北京c国防工业出版社d2025.01 a186页d24cm a李剑,男,汉族,陕西渭南华州人,中共党员,博士、教授二级、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工业数学学会人工智能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计算数学学会理事,陕西省统计学会副理事长等。5种国际期刊编委/副主编,美国《数学评论》评论员。主要从事偏微分方程高效数值方法研究、新能源问题可计算建模和流体计算人工智能方法研究。 a本书以最新推出的北太天元数值计算通用软件为基础,详细介绍了各种常见数值计算方法、数学建模算法及其基于北太天元软件的实现,是一种北太天元数学建模算法的综合性参考书。全书以北太天元软件功能和数学建模有关数值计算问题为主线,结合各种应用实例,详细讲解了数学建模常见问题的北太天元软件实现。全书分为9章,详细介绍了北太天元软件概述、北太天元数据及基本运算、北太天元流程控制和函数、北太天元数值计算、数据分析与多项式计算、基于北太天元的运筹优化、北太天元数值微分与积分、常见数学建模问题应用、数据可视化等内容。 a数学研究人员1 a基于北太天元软件0 a数学模型x算法 aO141.4v5 0a李剑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23 01051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8001472100042001952150016002373300383002533330107006366060023007436900013007667010015007798010027007941164-208620250122114143.0 a978-7-312-06178-3dCNY63.00 a20250122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40000 ay z 000yy ar1 a第77-86届莫斯科数学奥林匹克b专著f苏淳编译 a合肥c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d2024.12 a318页d19cm a包含了2014-2023年举办的第77-86届莫斯科数学奥林匹克的全部试题。书中对每一道试题都给出了详细解答,对有些试题还作了延伸性的讨论。对于一些我国读者难以理解的内容和一些较为陌生的数学概念,都以编译者注的形式给出了注释。为便于阅读,还在书中的专题分类中对有关数学知识和解题方法作了介绍。可供对数学奥林匹克感兴趣的学生阅读,也可供教师、数学小组的指导者、各种数学竞赛活动的组织者参考使用。 a本书可供对数学奥林匹克感兴趣的学生阅读,也可供教师、数学小组的指导者、各种数学竞赛活动的组织者参考使用0 a数学x竞赛题j题解 aO1-44v5 0a苏淳4编译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23 01354nam0 2200277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7001472100038001942150016002323000041002483140186002893300395004753330085008706060029009556900014009847010017009987010017010157010017010328010027010491164-208720250219105610.0 a978-7-313-32212-8dCNY32.00 a20250219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10000 ay z 000yy ar1 a线性代数b专著f胡建伟,王修建,包小兵主编 a上海c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d2025.01 a123页d26cm a应用型高校大学数学分层分类新形态教材 a胡建伟,男,教授,滁州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副院长,主要从事数学建模、数学软件教学,先后主持安徽省重点项目、安徽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研究项目等多项研究课题,在SCI、EI收录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 a全书共分六章,分别介绍了行列式、矩阵、向量组的线性相关性与线性方程组的解、特征值、相似矩阵与二次型、线性空间与线性变换以及线性代数的MATLAB实验等内容。本书内容丰富、阐述简明、强调实用性,每章后配有一定数量的习题并按难易程度分类。书末附有部分习题参考答案。本次修订增加了数字资源。包括重难点解析微视频。典型例题讲解微视频。部分习题解答等。通过将纸质教材与数字资源一体化设计。方便读者自主学习。 a本书可供高等学校工科类、经济管理类等非数学类专业使用,也可供有关教师和自学者参考0 a线性代数x高等学校j教材 aO151.2v5 0a胡建伟4主编 0a王修建4主编 0a包小兵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265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39001472100038001862150016002243140161002403300435004013330071008366060029009076900014009367010017009507010017009678010027009841164-208820250219105629.0 a978-7-313-32207-4dCNY29.80 a20250219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10000 ay z 000yy ar1 a线性代数b专著f范兴华,徐传海主编 a上海c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d2025.01 a114页d26cm a范兴华,女,江南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非线性动力系统理论及应用、能源经济系统分析与建模。参与完成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发表教科研论文四十余篇。 a本书是高等院校课程建设改革创新教材大学数学系列。系统地介绍了矩阵、行列式、向量空间、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线性变换、二次型等基本概念和理论.一方面,以矩阵理论、向量空间理论、线性变换理论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为工具探讨线性方程组的求解问题;另一方面,也把线性方程组的理论作为进一步研究矩阵理论、向量空间理论以及线性变换理论相关问题的工具.这两个方面相辅相成,密切配合.本书每章都配有习题供读者使用,以达到理解和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目的。 a本书可供普通高校理工科各类专业(非数学专业)和经管类专业的大学生使用0 a线性代数x高等学校j教材 aO151.2v5 0a范兴华4主编 0a徐传海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0947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39001472100034001862150016002203300368002363330013006046060013006176900014006307010017006447010017006618010027006781164-208920250106141811.0 a978-7-301-35780-4dCNY45.00 a20250106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线性代数b专著f马盈仓,张娟娟主编 a北京c北京大学出版社d2024.12 a226页d19cm a本书稿语言精练,重点突出,同时注重线性代数与计算机的结合,易教易学。全书内容包括6章内容:第1章行列式(约3.7万字)、第2章矩阵及其运算(约3.9万字)、第3章向量组的线性相关性(约2万字)、第4章线性方程组(约1.9万字)、第5章方阵的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约3.9万字)、第6章二次型(约2.4万字),在每章安排有应用MATLAB软件进行的线性代数课程实验,每章后配有一定数量的习题,书末附有习题答案。 a高校师生0 a线性代数 aO151.2v5 0a马盈仓4主编 0a张娟娟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09 00968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39001472100038001862150016002243300305002403330093005456060013006386900014006517010017006657010017006828010027006991164-209020250122100059.0 a978-7-5772-1593-8dCNY38.50 a20250122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420000 ay z 000yy ar1 a线性代数b专著f彭雪梅,黄德枝主编 a武汉c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d2025.02 a146页d23cm a本书共分为五章,包括行列式、矩阵、线性方程组、矩阵的相似、二次型与对称矩阵、线性空间与线性变换等内容,各节与各章后分别编选了一定数量的习题。本书编写尽量采用内容上容易理解、表达上简明的语言,以减轻课程的抽象程度。对于重点内容,加入应用型案例,注重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培养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a本书既可以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线性代数”教材或教学参考书,也可以作为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0 a线性代数 aO151.2v5 0a彭雪梅4主编 0a黄德枝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23 01642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1001472050008001982100042002062150016002483300874002643330119011386060029012576900014012867010017013007010017013177010015013348010027013491164-209120250115150537.0 a978-7-5606-7565-7dCNY49.00 a20250115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610000 ay z 000yy ar1 a线性代数及应用b专著f高淑萍,张乐友,杨威编著 a3版 a西安c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d2025.01 a319页d26cm a本书是依托教育部“用信息技术工具改造基础课程”项目中的“用MATLAB和建模实践改造线性代数课程”的研究成果,结合作者多年的教学实践编写而成的。该成果获陕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一等奖。本书针对线性代数抽象难学的问题,注重概念定理的几何意义及应用背景的诠释,重点突出,难点分散;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应用与科学计算的能力,以适应信息时代创新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本书内容包括矩阵及应用、行列式及应用、n维向量与向量空间、相似矩阵与二次型、线性空间与线性变换,以及丰富的实际应用案例,各章配有习题及解答。特别地,每章配有教学视频(重点难点讲授、典型例题、知识的补充与拓展、考研真题、应用案例等)。与本书配套的还有三门MOOC、《线性代数练习册(第二版)》及《线性代数疑难释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辅导书。本书及配套的学习资源构成了适应信息时代学生学习的立体化学习平台。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理工类教材或参考书,尤其适合以创新型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的高等院校,也可供自学者和科技工作者阅读。 a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理工类教材或参考书,尤其适合以创新型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的高等院校,也可供自学者和科技工作者阅读0 a线性代数x高等学校j教材 aO151.2v5 0a高淑萍4编著 0a张乐友4编著 0a杨威4编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16 01736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045001482100030001932150016002233140302002393300801005413330057013426060011013996900015014107010015014257010015014408010027014551164-209220241226161827.0 a978-7-03-080508-9dCNY148.00 a20241226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矩阵之美i算法篇b专著f耿修瑞,朱亮亮著 a北京c科学出版社d2024.12 a121页d24cm a耿修瑞,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岗位教授。研究方向为机器学习与遥感应用,重点开展高光谱遥感、图像处理、模式识别、矩阵基础理论与应用等方面研究。在特征提取、目标检测与识别、图像匹配、聚类分析等研究方向做出了开创性贡献。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出版学术专著1部。 a本书对多种经典矩阵算法进行了新颖、全面且深入的解读.具体而言,第1章从代数、几何、分析和概率等多个角度详细介绍了最小二乘法;第2章对主成分分析进行了深入解析,涵盖代数、几何、子空间逼近与概率视角;第3章探讨了一种新兴的非对称数据分析方法——主偏度分析,并深入剖析了其性质和理论内涵;第4章介绍了典型相关分析及其关键性质,并从几何角度对其本质进行了进一步的阐释;第5章聚焦于非负矩阵分解,探讨了其与混合像元分析、奇异值分解、聚类分析及KKT条件的关联;第6章重点介绍局部线性嵌入,并将其与其他典型非线性特征提取方法进行了系统比较;第7章深入介绍经典的傅里叶变换,并从矩阵角度对其内涵进行了新的诠释;第8章介绍了一种新颖的一阶统计分析方法——连通中心演化,重点阐明其在数据中心识别方面的优势和潜力;第9章探讨了(广义)瑞利商,展示了其在十种不同场景中的广泛应用.附录部分还收录了矩阵范数、矩阵微积分等常用概念和公式。 a理工科研究生、科研人员及对矩阵理论及应用感兴趣的读者0 a矩阵论 aO151.21v5 0a耿修瑞4著 0a朱亮亮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02 01512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2001472100034001892150016002233140217002393300574004563330113010306060042011436900014011856900015011997010017012148010027012311164-209320250205114624.0 a978-7-302-68155-7dCNY59.00 a20250205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图论算法b专著e用C++实现f喻蓉蓉编著 a北京c清华大学出版社d2025.02 a269页d26cm a喻蓉蓉,南京外国语学校仙林分校,一级教师,女,硕士,研究领域为小学计算机教育,南京市第十一届优秀青年教师,南京市栖霞区优秀教育工作者,代表作有《Python编程与计算思维》《小学生C++编程入门》《趣味算法,用C++实现》。 a本书是一本图论算法书,旨在帮助编程学习者打开图论算法学习之门。全书共7章,主要内容包括图、二分图、拓扑排序、树、并查集、最小生成树和最短路问题。本书根据编程学习者的学习规律———先掌握一门编程语言基础以及必要的算法基础(以C++语言基础和趣味算法为例),再逐步学习图论算法的学习方式,合理取舍、精心挑选出近百道经典图论算法的实例和实践园习题,均配有详细的算法解析。让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能深入地理解图论算法的基本思想,还能学会灵活应用这些图论算法解决相应的图论问题。本书配套实例以及实践源代码,适合有一定C++语言基础及算法基础的学生、图论算法的自学者以及图论算法爱好者使用。 a本书适合参加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的学生作为图论算法教材使用,还可以作为中小学一线信息技术教师学习图论算法的教材0 a图论算法x算法程序xC++语言x程序设计 aO157.5v5 aTP312.8v5 0a喻蓉蓉4编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06 01370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31001472100034001782150016002123000031002283300621002593330163008806060029010436900012010727010017010848010027011011164-209420250120144952.0 a978-7-111-77326-9dCNY39.80 a20250120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离散数学b专著f张清华主编 a北京c机械工业出版社d2024.12 a225页d26cm a普通高等教育基础课系列教材 a本书较为系统地介绍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智能科学与技术、人工智能、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等信息类或智能类相关专业培养所必需掌握的离散数学基础知识,全书分为四个部分(数理逻辑、集合论、代数结构和图论),共7章。第1章介绍命题及其命题逻辑;第2章介绍一阶谓词逻辑及其推理理论;第3章介绍集合的基本概念和性质;第4章介绍二元关系和函数的基础知识;第5章介绍代数系统;第6章介绍几种典型的代数系统;第7章介绍图论的初步内容和一些特殊图及其性质。本书各章之后配有适当难度的习题,便于学生课后练习,书中也提供了部分涉及内容的部分著名科学家的简介,便于感兴趣的学生了解。每一部分结束后配有内容小结和知识结构图便于学生自学、复习和提高。 a本书可以作为高等院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智能科学与技术、人工智能、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等相关专业学生的教材,也可以作为考研及信息领域科研工作者的参考书0 a离散数学x高等学校j教材 aO158v5 0a张清华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23 01276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31001472050008001782100042001862150016002283300580002443330127008246060029009516900012009807010015009928010027010071164-209520250219102420.0 a978-7-5606-7586-2dCNY45.00 a20250219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610000 ay z 000yy ar1 a离散数学b专著f贾晖等编著 a2版 a西安c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d2025.02 a293页d26cm a本书系统地介绍了离散数学的理论与方法。全书共9章,内容包括命题逻辑、谓词逻辑、集合、二元关系和函数、代数系统、图论导论、特殊的图、树及其应用以及组合数学基础。为了帮助学生对庞杂的知识点进行理解记忆,本书在讲解知识点时配有丰富的、面向计算机科学技术发展的应用实例;同时,每一章都有典型例题解析,详细分析了该例题中所用到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为学生提供了解题思路和解题技巧;考虑到离散数学是计算机专业的核心课程,专门设置了和章节相关的上机实验,供学生练习。本书可作为普通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等专业本科生离散数学课程的教材,也可供其他专业学生和科技人员参考。 a本书可作为普通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等专业本科生离散数学课程的教材,也可供其他专业学生和科技人员参考0 a离散数学x高等学校j教材 aO158v5 0a贾晖4编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021nam0 220028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13001011020015001141050018001291060006001472000098001532100030002512150016002813300257002973330017005545170015005716060011005866060009005976900012006066900015006187010041006337020015006747020015006898010027007041164-209620250219151830.0 a978-7-03-078556-5dCNY298.00 a20250219d2025 em y0chiy50 ea1 achicrus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分数阶积分和导数b专著e理论与应用f(俄)史蒂芬·G.萨姆科(StefanG.Samko)等著g李常品,李东霞译 a北京c科学出版社d2025.01 a957页d26cm a全书共分8章,每一个章节都包含一份历史简述,补充了一些没有出现在正文中,但与本章主题密切相关的重要结果。本书的前五章是关于分数阶微积分本身的理论介绍,其中第1-4章讨论单变量函数,第5章讨论多变量函数。第6-8章介绍了分数阶微积分理论在积分和微分方程中的应用。 a数学研究人员1 a理论与应用0 a微积分0 a导数 aO172v5 a O172.1v5 0c(俄)a萨姆科c(Samko, Stefan G.)4著 0a李常品4译 0a李东霞4译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261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33001472100038001802150016002183000029002343140121002633300513003843330021008976060031009186900014009497010017009638010027009801164-209720250124112646.0 a978-7-300-33612-1dCNY38.00 a20250124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常微分方程b专著f杨云雁编著 a北京c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d2025.01 a201页d26cm a普通高等学校数学系列教材 a杨云雁,中国人民大学数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基础数学,长期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发表过多篇有代表性的论文。 a常微分方程是数学专业的专业必修课之一,主要包括一阶微分方程的初等解法、分离变量与变量替换、线性微分方程与常数变易法、恰当微分方程、隐式微分方程解的参数表示、一阶微分方程解的存在定理、高阶微分方程、线性微分方程组等内容。本书从常微分方程的基本概念入手,逐步深入到不同类型的方程的求解方法和理论,内容安排循序渐进,逻辑清晰严谨。同时,书稿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丰富的例题和解析,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常微分方程的应用。此外,本书还介绍了许多前沿的研究领域和实际应用案例,有助于激发读者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思维。 a高校数学专业师生0 a常微分方程x高等学校j教材 aO175.1v5 0a杨云雁4编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06 01399nam0 2200277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5001472100034001922150016002263000041002423140188002833300396004713330139008676060031010066900014010377010015010517010013010667010015010798010027010941164-209820240729151408.0 a978-7-111-76230-0dCNY49.80 a20240729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偏微分方程b专著f赵志红,刘宇,王雯雯编 a北京c机械工业出版社d2024.10 a227页d26cm a一流本科专业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系列教材 a赵志红,北京科技大学数理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微分方程动力系统相关领域的研究.主持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主持、参与多项省部级项目及教改项目,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及数篇教学论文。 a本书主要介绍偏微分方程中三类典型方程——波动方程、热传导方程、位势方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以及一阶偏微分方程的求解。内容共分为6章,包括介绍偏微分方程基本概念、二阶线性偏微分方程的分类和化简、波动方程、热传导方程、位势方程以及一阶方程。本书采用简洁、易于理解的叙述方式,每部分都配备一定的例题分析和丰富的习题,书末附有部分习题的答案。只要有较好的微积分、常微分方程基础就可以阅读和学习本课程。 a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数学类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偏微分方程课程的教材,也可作为非数学类理工科本科生和研究生数学物理方程课程的教材或教学参考书0 a偏微分方程x高等学校j教材 aO175.2v5 0a赵志红4编 0a刘宇4编 0a王雯雯4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0731 01110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13001011020015001141050018001291060006001472000064001532100050002172150016002673300471002833330021007546060019007756900014007947010045008088010027008531164-209920241209115123.0 a978-7-5232-1841-9dCNY109.00 a20241209d2024 em y0chiy50 ea1 achicfre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广义微分几何讲义b专著f(法)帕特里克·伊格莱西亚斯-泽穆尔著 a北京c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d2024.12 a400页d24cm a本书是已出版的《广义微分几何》(广义微分几何领域第一本教材)的配套教学笔记,一半源自作者在汕头大学的授课经历,一半则是作者在同各方学者多年研究探讨后的研究成果、思考、练习等作者希望与读者分享的笔记。全书以时间线为轴,讲述广义微分几何领域的起源和发展,编排合理,每章篇头都有总述、定义、理论等讲解,辅以推论过程,由简到难,自然过渡到结论,很符合授课讲义的风格,其后还有习题、问题、思考探讨等用以巩固讲义知识,并启发思考,对研究微分几何或数学物理的学生与研究人员极为有用。 a微分几何研究人员0 a微分几何j英文 aO186.1v5 1c(法)a泽穆尔b帕特里克·伊格莱西亚斯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12 02568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1001472100038001982150016002363141496002523300341017483330091020896060037021806900011022177010015022287010015022437010017022588010027022751164-210020241224112022.0 a978-7-5635-7467-4dCNY45.00 a20241224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概率论与数理统计b专著f刘淼,周鑫,王仁虎主编 a北京c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d2024.01 a245页d26cm a刘淼,男,汉族,中共党员,1976年年11月生,山东郓城人,教授,硕士生导师,自治区教学名师、自治区教学能手、伊犁州先进工作者(劳动模范)。现任教务处处长、兼数学与统计学院院长,教育部研究生学位论文通讯评议特聘专家、教育部师范专业认证评估专家,伊犁师范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教学指导工作委员会委员、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学科带头人。主要从事多元统计分析、扩散先验分布下限制性和非限制性VAR(P)预测模型的贝叶斯推断理论、Minnesota共辄先验分布下的贝叶斯VAR(P)预测理论的研究,并将其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展开实证分析研究。主持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自治区“十一五”教育规划课题1项、自治区高校科研计划重点研究项目2项、新疆哈萨克文化与民族现代化研究中心项目1项。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论文30余篇、教学改革论文10余篇。主持的教学成果获自治区教学成果二等奖、自治区劳动模范引领性优秀成果等,科研成果获伊犁州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三等奖1次。周鑫,男,汉族,中共党员,1981年10月生,山东郓城人,博士研究生,副教授。从事模式数学应用的研究,主要利用范畴理论的语言与视角处理代数与序结构等问题。主讲高等代数、近世代数、初等数论等课程。近年来主持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自治区高校科研项目2项,自治区高校教改项目1项,自治州科技计划项目1项,校级科研创新团队1项,校级科研项目2项,校级教改项目1项。在国内外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SCI检索收录论文7篇。王仁虎,男,甘肃靖远人,1969年10月生。西学院数学学院副教授。1994年7月本科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数学系;2006年6月硕士毕业于兰州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2021年6月博士毕业于兰州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研究方向为偏微分方程理论及应用。在JMAA、IJB等期刊发表文章十余篇。 a本书系统地构建了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知识体系,旨在培养学生运用数学工具分析不确定性问题的能力,为科学研究、工程技术及经济管理等领域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本书的共分为10章,主要内容包括:事件与概率、随机变量、随机向量、随机变量函数的分布、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大数定律与中心极限定理、数理统计的基本概念、参数估计、假设检验、方差分析与回归分析。 a本书适合作为高等学校理工科、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教材,也适合对概率统计感兴趣的读者自学使用0 a概率论x数理统计x高等学校j教材 aO21v5 0a刘淼4主编 0a周鑫4主编 0a王仁虎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26 01662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1001472100034001882150016002223000037002383140365002753300524006403330115011646060049012796900012013286900012013407010017013528010027013691164-210120250205132800.0 a978-7-302-68068-0dCNY69.80 a20250205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大学计算与人工智能b专著f桂小林主编 a北京c清华大学出版社d2025.01 a223页d26cm a面向新工科专业建设计算机系列教材 a桂小林,西安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主任,陕西省计算机网络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和一流本科课程负责人。入选国家级教学名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担任教育部大学计算机课程教指委秘书长,全国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副会长。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奖5项,出版教材10余部;发表SCI论文80余篇,获省部级科学技术奖3项。 a本书依据《新时代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202版),从计算系统基本原理、Python程序设计、计算思维与问题求解、计算机网络与物联网、数据分析与可视化、人工智能与大模型、信息安全与隐私保护等维度构建教材内容,在强化对学生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的同时,推进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普及与应用。本书内容上与时俱进,实践中注重创新,将Python程序设计贯穿教材始终,通过大量编程实例强化学生计算思维能力培养,增强学生对新一代信息技术的理解能力;本书紧扣课程思政主题,多方凝练思政要素,聚焦创新素养、工匠精神与家国情怀的养成。 a本书可作为高职高专大学计算机基础、Python大数据分析等课程的教材使用,还可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研究人员的入门参考书0 a计算方法x思维方法x人工智能x高等学校j教材 aO241v5 aTP18v5 0a桂小林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06 01389nam0 0 0025337450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35001472100036001822150016002183000037002343140126002713300466003973330177008636060039010406900012010797010017010918010027011081164-210220240626083944.0 a978-7-5184-5004-6dCNY58.00 a20240626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数值计算方法b专著f王晓峰主编 a北京c中国轻工业出版社d2024.08 a176页d26cm a普通高等教育一流在线课程配套教材 a王晓峰,男,蒙古族,1977年10月生,河南省南阳人,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2011年6月,获得武汉大学计算数学专业理学博士学位。 a本书的内容包括数值运算与误差、插值法、数据拟合和函数逼近、数值积分和数值微分、线性方程组的数值解法、非线性方程(组)的数值方法、矩阵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的计算、常微分方程初值问题的数值解法等,全书共分9章,约64学时,其中理论讲授48学时,上机实践16学时,教师可根据学生实际,选择适当内容安排教学。本书可以作为信息与计算科学、数据计算及应用、数学与应用数学、统计学等专业本科生以及计算机专业、通信专业等工科类本科生及研究生的教材,也可供从事数值计算研究的相关人员参考使用。 a本书可以作为信息与计算科学、数据计算及应用、数学与应用数学、统计学等专业本科生以及计算机专业、通信专业等工科类本科生及研究生的教材,也可供从事数值计算研究的相关人员参考使用0 a数值计算x计算方法x高等学校j教材 aO241v5 0a王晓峰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0703 01654nam0 2200277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3001472050008001902100038001982150016002363000035002523140445002873300530007323330009012626060033012716900011013047010017013157010017013328010027013491164-210320250122140009.0 a978-7-300-33585-8dCNY39.00 a20250122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应用数学基础b专著f阳永生,戴新建主编 a3版 a北京c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d2025.02 a192页d26cm a新编21世纪高等职业教育精品教材 a阳永生,副教授,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通识教育中心副主任。长期从事高等职业教育数学教学与研究工作,主持和参与省部级及以上教研教改课题4项,发表相关研究论文10余篇。戴新建,副教授,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通识教育中心教师,湖南省高校青年骨干教师,大数据应用工程师。长期从事高职数学教育教学工作,负责学校数学建模竞赛培训与指导工作,所指导的学生曾荣获国家一等奖3项、二等奖5项,2013年湖南省信息化教学设计大赛荣获高职数学组一等奖,主持和参与省级课题4项。 a本书旨在将数学知识应用于高职学生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实际。全书围绕高职文科类、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可能面临的常见数学问题,介绍相关的数学知识、思想和方法,并结合省级在线精品课程资源和EXCEL软件的使用,构建“教学目标技能化、教学内容问题化、运算过程工具化、教学组织信息化”四位一体数学教学模式。全书共五章,内容涵盖消费者数学、概率分析初步、数据处理与统计初步、用图表示关系及最优化问题。各章节内容相对独立,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数据意识、关系描述意识及优化决策意识,提升学生文化素质、科学素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a高职0 a应用数学x高等职业教育j教材 aO29v5 0a阳永生4主编 0a戴新建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23 01269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7001472100034001942150016002283000027002443300510002713330111007816060027008926900010009197010015009297010017009447010015009618010027009761164-210420250107094830.0 a978-7-5689-5097-8dCNY42.00 a20250107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500000 ay z 000yy ar1 a大学物理h上b专著f许晗,宋亚勋,李茜主编 a重庆c重庆大学出版社d2025.01 a204页d26cm a高等学校实验课系列教材 a本书涵盖了教育部新制定的《非物理类理工学科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中的核心内容,并涵盖了部分拓展内容。全书共8章,主要内容包括质点运动学、牛顿定律、功与能、刚体的转动、静电场、静电场中的导体与介电质、稳恒磁场、电磁感应。每章包括基本内容之外,还包括阅读材料、复习与小结、练习题。内容深浅适当,讲解正确清晰,叙述引人入胜,例题指导详尽,全书联系实际,特别是注意介绍物理知识和物理思想在实际中的应用。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非物理类专业本科少学时的大学物理教材和教学参考书,也可以供其他有关专业选用和广大读者阅读。 a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非物理类专业本科少学时的大学物理教材和教学参考书,也可以供其他有关专业选用和广大读者阅读0 a物理学x高等学校j教材 aO4v5 0a许晗4主编 0a宋亚勋4主编 0a李茜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09 01251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7001472100034001942150016002283000027002443300492002713330111007636060027008746900010009017010015009117010017009267010015009438010027009581164-210520250107093115.0 a978-7-5689-5098-5dCNY42.00 a20250107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500000 ay z 000yy ar1 a大学物理h下b专著f许晗,宋亚勋,李茜主编 a重庆c重庆大学出版社d2025.01 a192页d26cm a高等学校实验课系列教材 a本书涵盖了教育部新制定的《非物理类理工学科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中的核心内容,并涵盖了部分拓展内容。全书共7章,主要内容包括振动、波动、波动光学、气体动理论、热力学基础、狭义相对论基础、量子物理简介。每章包括基本内容之外,还包括阅读材料、复习与小结、练习题。内容深浅适当,讲解正确清晰,叙述引人入胜,例题指导详尽,全书联系实际,特别是注意介绍物理知识和物理思想在实际中的应用。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非物理类专业本科少学时的大学物理教材和教学参考书,也可以供其他有关专业选用和广大读者阅读。 a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非物理类专业本科少学时的大学物理教材和教学参考书,也可以供其他有关专业选用和广大读者阅读0 a物理学x高等学校j教材 aO4v5 0a许晗4主编 0a宋亚勋4主编 0a李茜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09 01067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9001472100038001962150016002342250043002503300403002933330019006966060027007156900010007427010017007527010017007698010027007861164-210620231229164813.0 a978-7-5622-9647-8dCNY55.00 a20231229d2023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420000 ay z 000yy ar1 a基础物理教程h上册b专著f韩可芳,李安邦主编 a武汉c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d2023.08 a268页d26cm2 a华中师范大学出版基金丛书i高校教材系列 a《基础物理教程》是根据教育部制定的《非物理类理工学科大学物理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编写的。为适应新课程改革以后大学物理教学的需要,做好大学物理与中学物理教学的衔接工作,本书对传统教学体系的内容进行了调整、扩充,力图在加强学生理论基础的同时,着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思维方法,并融入课程思政。《基础物理教程》分上下两册,上册包括力学和电磁学,下册包括振动、波动与波动光学、热学以及现代物理前沿专题。 a高校理工科学生0 a物理学x高等学校j教材 aO4v5 0a韩可芳4主编 0a李安邦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0103 01484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35001472100038001822150016002203140231002363300599004673330095010666060027011616900010011887010017011988010027012151164-210720250122141543.0 a978-7-5635-7492-6dCNY49.00 a20250122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大学物理h上b专著f李海宝主编 a北京c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d2025.01 a267页d26cm a李海宝,硕士学位,副教授,从事基础物理教学与研究工作。出版教材2部,累计发表教学研究论文2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论文10余篇;曾获第十四届全国媒体课件大赛一等奖;黑龙江省高校青年教学竞赛一等奖;获得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一、二等奖各1项。 a本书分为上、下两册,共19章内容。上册涵盖质点力学、刚体定轴转动、狭义相对论、振动与波动、气体分子动理论与热力学基础等内容;下册涵盖静电场、稳恒磁场、电磁感应、波动光学、量子物理基础等内容。全书内容遵循非物理类理工学科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本书在物理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呈现方面力求简明而系统,注重概念的准确、物理图像的清晰;为了方便学生自学,本书明确每一章的内容线索,并注意与中学物理相衔接;为了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在内容表述及例题、习题等方面尽可能融入应用情景。本书配有一定量的例题、思考题和习题,以及课程思政内容,通过线上、线下融合的方式,积极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促进教学资源协同共享。 a本书可作为应用型本科高等学校非物理类理工学科专业的大学物理教材,也可以作为读者的自学参考书0 a物理学x高等学校j教材 aO4v5 0a李海宝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23 01515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35001472100038001822150016002203140262002363300599004983330095010976060027011926900010012197010017012298010027012461164-210820250122141559.0 a978-7-5635-7493-3dCNY49.00 a20250122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大学物理h下b专著f丁红伟主编 a北京c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d2025.01 a267页d26cm a丁红伟,男,1978.09出生,副教授,中共党员,2001年毕业于哈尔滨师范大学,获物理教育学士学位,2008年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获理论物理硕士学位。现为黑龙江科技大学应用物理系副主任,主讲课程包括《大学物理》、《量子力学》、《原子物理》、《电动力学》、《物理光学》等。 a本书分为上、下两册,共19章内容。上册涵盖质点力学、刚体定轴转动、狭义相对论、振动与波动、气体分子动理论与热力学基础等内容;下册涵盖静电场、稳恒磁场、电磁感应、波动光学、量子物理基础等内容。全书内容遵循非物理类理工学科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本书在物理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呈现方面力求简明而系统,注重概念的准确、物理图像的清晰;为了方便学生自学,本书明确每一章的内容线索,并注意与中学物理相衔接;为了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在内容表述及例题、习题等方面尽可能融入应用情景。本书配有一定量的例题、思考题和习题,以及课程思政内容,通过线上、线下融合的方式,积极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促进教学资源协同共享。 a本书可作为应用型本科高等学校非物理类理工学科专业的大学物理教材,也可以作为读者的自学参考书0 a物理学x高等学校j教材 aO4v5 0a丁红伟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23 01031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3001472100034002002150016002343300355002503330057006056060027006626900010006897010017006997010017007167010017007338010027007501164-210920241121144151.0 a978-7-5684-2319-9dCNY50.00 a20241121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20000 ay z 000yy ar1 a大学物理h上册b专著f葛一兵,卢立中,许伯强主编 a镇江c江苏大学出版社d2024.10 a328页d26cm a本书为高等院校理工科专业学生的必学教材,上册包含力学和电磁学的内容。与本书配套的还有相关电子教案、思考题和习题分析与解答、学习指导书等。本书通过提出问题、建立物理概念、分析指导和解答的讲述方式教会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理解深奥的物理知识,建构物理知识框架,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对有些定理和定律的推导进行了简化处理,把重点放在定理和定律的应用上。 a本书可为高等学校理工科非物理类专业大学物理课程的教材0 a物理学x高等学校j教材 aO4v5 0a葛一兵4主编 0a卢立中4主编 0a许伯强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128 01013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3001472100034002002150016002343300339002503330055005896060027006446900010006717010017006817010017006987010017007158010027007321164-211020241220112702.0 a978-7-5684-2320-5dCNY39.00 a20241220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20000 ay z 000yy ar1 a大学物理h下册b专著f葛一兵,姜迎新,王纪俊主编 a镇江c江苏大学出版社d2024.12 a236页d26cm a本书为大学物理课程教材,下册包含热学、波动学、光学及近代物理基础内容。与本书配套的还有相关电子教案、思考题和习题分析与解答、学习指导书等。本书通过提出问题、建立物理概念、分析指导和解答的讲述方式教会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理解深奥的物理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对有些定理和定律的推导进行了简化处理,把重点放在定理和定律的应用上。 a本书为高等学校理工科非物理类专业大学物理课程的教材0 a物理学x高等学校j教材 aO4v5 0a葛一兵4主编 0a姜迎新4主编 0a王纪俊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26 01671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39001472100038001862150016002243140150002403300843003903330115012336060027013486900010013757010017013858010027014021164-211120241206111745.0 a978-7-5635-7391-2dCNY49.00 a20241206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大学物理学h上b专著f黄楚云等主编 a北京c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d2024.01 a267页d26cm a黄楚云,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湖北工业大学大学理学院教授,教育部高等学校物理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南地区工作委员会委员/湖北省光学学会常务委员。 a本套书是依据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物理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编制颁布的《理工科类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理工科类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2023年版)》,并结合编者多年的教学经验编写而成的,同时配套了丰富的数字化教学资源,以辅助教学与学习。本套书分上、下两册。上册内容有质点运动学、质点动力学,刚体力学和流体力学、相对论力学、振动、波动气体动理论、热力学基础;下册内容有静电场、静电场中的导体和电介质、稳恒磁场、变化的电磁场、波动光学、量子力学基础、原子核物理和粒子物理简介。书中引入的概念既明确又完整,同时注重技术应用与理论拓展的结合,力求做到简明而不失深度,深入而不显晦涩;所有插图均由专业人员借助最新计算机软件精心绘制,确保了表达的准确性和图像的美观性,大大增强了书籍的可读性和视觉吸引力。为开阔学生的视野,书中选编了若干篇阅读材料,内容涉及物理学研究前沿、物理学最新研究成果及物理学应用等方面的知识,难度适中,概念介绍清晰,论述深入浅出。 a本书可作为一般理工类专业的大学物理教材,也可作为各类工程技术院校有关专业的自主学习教材,还可供中学物理教师参考0 a物理学x高等学校j教材 aO4v5 0a黄楚云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12 01803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39001472100038001862150016002243140282002403300843005223330115013656060027014806900010015077010017015178010027015341164-211220241206145459.0 a978-7-5635-7392-9dCNY52.00 a20241206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大学物理学h下b专著f黄楚云等主编 a北京c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d2024.01 a284页d26cm a黄楚云,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湖北工业大学大学理学院教授,教育部高等学校物理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南地区工作委员会委员/湖北省光学学会常务委员。主要从事激光技术、太阳能电池材料的研究,先后承担省自然科学基金、武汉市科技攻关项目、湖北省教育厅、华俄激光工程有限公司等10余项课题。 a本套书是依据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物理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编制颁布的《理工科类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理工科类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2023年版)》,并结合编者多年的教学经验编写而成的,同时配套了丰富的数字化教学资源,以辅助教学与学习。本套书分上、下两册。上册内容有质点运动学、质点动力学,刚体力学和流体力学、相对论力学、振动、波动气体动理论、热力学基础;下册内容有静电场、静电场中的导体和电介质、稳恒磁场、变化的电磁场、波动光学、量子力学基础、原子核物理和粒子物理简介。书中引入的概念既明确又完整,同时注重技术应用与理论拓展的结合,力求做到简明而不失深度,深入而不显晦涩;所有插图均由专业人员借助最新计算机软件精心绘制,确保了表达的准确性和图像的美观性,大大增强了书籍的可读性和视觉吸引力。为开阔学生的视野,书中选编了若干篇阅读材料,内容涉及物理学研究前沿、物理学最新研究成果及物理学应用等方面的知识,难度适中,概念介绍清晰,论述深入浅出。 a本书可作为一般理工类专业的大学物理教材,也可作为各类工程技术院校有关专业的自主学习教材,还可供中学物理教师参考0 a物理学x高等学校j教材 aO4v5 0a黄楚云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12 02143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5001472050016001922100038002082150016002463140830002623300578010923330109016706060027017796900010018067010017018167010017018338010027018501164-211320241223113450.0 a978-7-5635-7465-0dCNY48.00 a20241223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大学物理学h上b专著f赵近芳,王登龙主编 a6版b修订版 a北京c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d2025.01 a262页d26cm a赵近芳,女,1945年8月生,中共党员。硕士学历,湘潭大学教授,湘潭大学大学物理教学中心主任。长期从事本科生大学物理课程的教学、教改和研究工作,另外还承担了硕士和博士的专业物理学的教学。发表教学论文近10篇,参编教材2部,参与国家级教改一项。发表科研论文10余篇,参与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王登龙,教授,博士导师,理学博士(后),湖南安仁人,汉族,湖南省青年骨干教师。主要从事凝聚态物理、理论物理等领域的研究。具体方向为,非线性周期晶格链、玻色-爱因斯坦凝聚体、电磁感应透明介质、非对称量子阱、量子点体系的非线性动力学。在国际权威物理刊物Phys. Rev. E,Phys. Rev. A,Phys. Rev. B,J. Opt. Soc. Am. B,Phys. Lett. A,J.Phys.Soc.Jpn,J. Phys. Chem. C,Mod. Phys. Lett. B.,Int.J.Mod.Phys.B,Commun. Theor. Phys,Chin. Phys. Lett.,Chin. Phys. B,物理学报等国内外SCI刊物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其他曾被《中国物理快报》聘为1998-2003年度的特约评审员。 a本书是在“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大学物理学》(第6版)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全书分为上、下两册,上册包括力学基础和电磁学;下册包括气体动理论和热力学、波动及近代物理。本书作为工科及理科非物理专业大学物理教材改革的成果,采用了“高、宽、新、活、宜”的原则,即高视角选择经典内容,努力拓宽知识面,尽量反映新科技发展概况,注意各部分知识之间的活化联系,同时保持教材内容难度适宜。书中一些重点、难点知识以基于手机端的数字资源形式呈现,学生可通过下载助学助教平台手机端APP学习,方便学生自学。同时,本书还配备了多媒体课件、电子教案、教学大纲、组卷题库系统等立体化教学资源。 a本书可作为高等工科院校各专业的大学物理教材,也可作为综合性大学和师范院校非物理专业的大学物理教材或参考书0 a物理学x高等学校j教材 aO4v5 0a赵近芳4主编 0a王登龙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26 02105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1001472100038001982150016002363140677002523300805009293330013017346060035017476900010017827010017017927010015018098010027018241164-211420241224113201.0 a978-7-5635-7481-0dCNY56.00 a20241224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基础物理学教程学习指导b专著f胡光辉,李明主编 a北京c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d2024.01 a305页d26cm a胡光辉,男,1986年12月生,博士,桂林理工大学副教授。从事基础物理教学近十年,曾获广西高等教育(本科)自治区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主持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2项,发表教改论文5篇。多次参加基础物理教学竞赛,荣获广西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二等奖、全国高等学校物理基础课程青年教师讲课比赛广西赛区一等奖、桂林理工大学十佳青年授课教师等奖励十余项。李明,男,博士,教授,理学院副院长,主要研究方向为掺杂石墨烯及量子点的光学性质。近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3项,参与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多项,在“Applied Physics Letters”、 “Carbon”、“物理学报”等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SCI、EI收录论文30余篇。主持校级教改项目1项,参与省级教改项目1项,发表教改论文10余篇,主编教材1套。 a本书为《基础物理学教程》(上、下)的学习辅助教材。全书共15章,涵盖牛顿力学、电磁学、波动光学、热学和近代物理等内容。各章内容分别从学习要求、内容提要、重难点分析、典型习题详解四个方面进行归纳整理,力求做到对学习者进行有效指导。学习要求部分对每章的知识点从了解、理解、掌握及运用四个层次进行了区分,从而使读者明确每章内容的基本要求。学习内容部分对每章的知识点进行梳理、归纳、总结,从而使读者对每章的内容有一个宏观的把握。重难点分析部分对每章的重点和难点进行分析说明,从而使读者知道每章的学习重点,并对需要克服的学习困难有所准备,也能帮助读者有的放矢地进行有效学习。典型习题详解部分包含选择题、填空题和计算题等题型,对每章涉及的典型习题进行详细分析,对解题方法进行详细指导,力图帮助读者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合理地运用数学工具,有效地掌握物理学的思想和方法,并增强解题的规范性、灵活性,提高解题的正确率。 a高校师生0 a物理学x高等学校j教学参考资料 aO4v5 0a胡光辉4主编 0a李明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26 01798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37001472100030001842150016002143140528002303300644007583330089014026060011014916900010015027010017015128010027015291164-211720241104164621.0 a978-7-03-079678-3dCNY69.00 a20241104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现代物理学导论b专著f李宏荣编著 a北京c科学出版社d2025.01 a141页d24cm a李宏荣,西安交通大学物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陕西省教学名师,教育部物理学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西北地区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主任。长期从事工科大学物理、物理专业和拔尖学生基础物理类课程,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3项(第2、8、11),陕西省教学成果特等奖2项(第1、4)、一等奖2项(第1、2),主持国家级一流课程1门,主持或参与完成省部级教学改革和研究项目十余项,在中国大学教学发表研究论文5篇;从事量子光学和量子信息方向的理论物理研究,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在Phys. Rev. Lett.等期刊发表SCI论文85篇,获得陕西省科技成果一等奖1项(第5)。 a本书第1章是对经典物理学体系基本完整的概述,可作为传统大学物理最基本的学习内容;第2章原子与电子是从经典到现代的过渡;第3章是相对论部分,包括了广义相对论和宇宙学;第4-9章分别是量子力学及由其衍生发展的量子信息、量子光学、凝聚态物理;第10章是现代物理学的发展。本书重点突出物理理论的逻辑体系和思想性,内容编写尽可能提供了必须的量化公式,但除第1章以外,其他章节内容的学习可以对量化计算不做要求,读者可以选择开展内容所对应的课题研究。本书是为非物理学专业的理工科学生系统学习现代物理学体系编写的,由于内容以现代物理学的理论和逻辑体系为主,可作为试点改革的教学教材替代传统的大学物理教材。由于首次尝试将从经典物理到量子信息等物理学前沿发展放在一起。 a本书也适合物理学专业的学生和对此感兴趣的读者,可作为学习现代物理学整体轮廓的参考书籍0 a物理学 aO4v5 0a李宏荣4编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107 02419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9001472050008001962100038002042150016002423140943002583300757012013330099019586060027020576900010020847010017020947010015021118010027021261164-211820241230134039.0 a978-7-5635-7473-5dCNY49.80 a20241230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新编大学物理教程h上b专著f杨旭东,王静主编 a2版 a北京c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d2024.01 a272页d26cm a杨旭东,男,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长期处在教学一线,从事基础物理的教学研究和科学研究。主要从事量子光学、光学测试及激光与大气物质相互作用等的研究工作,先后参与完成了国家自然基金、山西省自然基金、省归国留学人员基金等多项科研项目,在英国物理杂志、美国光学学会杂志、光通讯、中国物理快报等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十余篇。王静,男,1989年生,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太原科技大学物理系主任。长期处在教学一线,主要从事激光光场调控原理和技术、激光大气传输等领域的研究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1项、山西省高等学校科技创新项目1项,参与国家基金、横向课题等项目10余项;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在《Opt. Express》、《Opt. Laser Technol.》、《Chin. Opt. Lett》等SCI期刊收录12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取得软件著作权6项。主持校级教育教学改革创新项目2项,参与3项。获2022年山西省高等学校物理基础课程(实验课)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一等奖,2020年全国光电信息类教师授课比赛二等奖、多次指导本科生获山西省大学生物理学术竞赛二等奖以上。 a新编大学物理教程(第2版)(上)(下)是依据教育部高等学校物理学与天文学教学指导委员会物理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编制的《理工科类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基本要求》(2023版),并结合工科院校本科生知识结构特点,为适应应用型本科院校编写而成。书中系统阐述了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并融入了编者多年教学所积累的成功经验,内容简明,重点突出。本书分为上、下册,共14章。上册包括力学、狭义相对论、机械振动和机械波、热力学等8章内容;下册内容包括电磁学、波动光学和近代物理基础等6章。为了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每章后面新增思政阅读材料。同时,为了突出物理学在工程,又列举了若干工程教学案列附于书后。另外,本书还配置了丰富的电子资源,AR视频、微课视频、习题参考答案、拓展阅读和科学家介绍等手机APP学习资源,以引导学生自主式学习、探究式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a本书适合高等院校理工科专业本科生学习使用,也可作为综合大学和师范类院校非物理专业的教材或参考书0 a物理学x高等学校j教材 aO4v5 0a杨旭东4主编 0a王静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02 01920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9001472050008001962100038002042150016002423140444002583300757007023330099014596060027015586900010015857010015015957010017016108010027016271164-211920241230133921.0 a978-7-5635-7474-2dCNY54.80 a20241230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新编大学物理教程h下b专著f刘渊,王建荣主编 a2版 a北京c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d2024.01 a299页d26cm a刘渊,男,1983年生,博士,副教授,太原科技大学物理公共课课程负责人。长期处在教学一线,从事基础物理的教学研究和科学研究,主要关注玻色凝聚和冷原子物理、非线性动力学、飞秒激光传输等领域的研究。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SCI收录10余篇。主持参加国家级、省部级项目7项。主编教材1部。王建荣,男,1919年生,硕士,讲师,长期处在教学一线,主要从事量子纠缠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和基础物理的教学研究,讲授《大学物理》《量子力学》等课程。发表论文5篇,主编教材1部。 a新编大学物理教程(第2版)(上)(下)是依据教育部高等学校物理学与天文学教学指导委员会物理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编制的《理工科类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基本要求》(2023版),并结合工科院校本科生知识结构特点,为适应应用型本科院校编写而成。书中系统阐述了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并融入了编者多年教学所积累的成功经验,内容简明,重点突出。本书分为上、下册,共14章。上册包括力学、狭义相对论、机械振动和机械波、热力学等8章内容;下册内容包括电磁学、波动光学和近代物理基础等6章。为了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每章后面新增思政阅读材料。同时,为了突出物理学在工程,又列举了若干工程教学案列附于书后。另外,本书还配置了丰富的电子资源,AR视频、微课视频、习题参考答案、拓展阅读和科学家介绍等手机APP学习资源,以引导学生自主式学习、探究式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a本书适合高等院校理工科专业本科生学习使用,也可作为综合大学和师范类院校非物理专业的教材或参考书0 a物理学x高等学校j教材 aO4v5 0a刘渊4主编 0a王建荣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02 02032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9001472100038001962150016002343140774002503300558010243330073015826060027016556900010016827010015016927010017017077010015017248010027017391164-212020241217144531.0 a978-7-5635-7475-9dCNY78.00 a20241217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新编大学物理学b专著f王平,余昌永,苏磊主编 a北京c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d2024.01 a413页d26cm a王平,女,汉族,1978出生,安徽亳州人,现任教于安徽三联学院,副教授。从事大学物理教学二十余年,爱岗敬业,教学中因材施教,获得国家级、省级及校级教学竞赛一等奖。教学的同时,注重教学改革。主持大学物理MOOC一项,主持修订教学大纲。主持和参与多项教研科研项目,发表论文20余篇。余昌永,男,汉族,1975年出生,安徽省宣城市,现居安徽省合肥市。2000年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物理学教育专业。大学毕业后曾任高中物理教师和班主任,现任教于安徽三联学院,讲师,主讲《大学物理》。主持完成学院级项目1项,发表科研论文和教研论文各一篇。苏磊,女,汉族,硕士,中共党员,从事大学物理一线教学十几年,主要教授的课程有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量子信息等。参与大学物理MOOC项目,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和大学生创新项目,参加“高等教育杯”全国高等学校物理基础课程青年教师讲课比赛并获得省级二等奖。 a本书是根据2023年教育部颁布的《理工科类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结合作者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而编写的.全书内容包括质点运动学、质点运动定律与守恒定律、刚体的定轴转动、狭义相对论、机械振动、机械波、气体动理论、热力学基础、真空中的静电场、静电场中的导体和电介质、稳恒磁场、电磁感应、电磁场和电磁波、光学、量子物理基础、近代物理的应用。物理学是工科院校开设的重要基础课,它的理论和方法已成为科学研究及处理各领域工程技术问题的有利工具。本书是作者在总结多年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充分吸收现有同类教材的优点及教学成果编写而成。理论叙述严谨、精炼,概念明确,系统性强。 a本书可以作为普通高等教育理工科院校教材,也可以供其他相关专业人士参考0 a物理学x高等学校j教材 aO4v5 0a王平4主编 0a余昌永4主编 0a苏磊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19 01255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29001472050008001762100038001842150016002223140268002383300333005063330081008396060027009206900012009477010015009598010027009741164-212220250217153645.0 a978-7-313-32272-2dCNY58.00 a20250217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10000 ay z 000yy ar1 a量子物理b专著f吕智国编 a2版 a上海c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d2025.01 a222页d26cm a吕智国,上海交通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副教授,理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量子开系统物理性质(量子退相干、量子纠缠、相干性)和量子调控。发表学术论文三十余篇,论文他引超过四百次;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项,主持国家教改项目1项和校教改项目7项。长期主讲《大学物理》课程,经验丰富。 a本书是一本面向理工科的量子物理教材。本书覆盖了量子物理多个重要方面和前沿课题,超出了普通物理的原子物理部分;本书不展开量子力学繁深的数学推导和严密证明,而以普通物理课方式讲述量子物理。本书共分六章,分别是量子物理基础、定态问题、双态系统、激光、固体物理基础、量子信息,本书为非物理专业理工科学生建立起现代物理知识体系和物理图想。 a本书可作为理工科专业教科书或参考书,也适合较少学时非物理专业基础人才培养选用0 a量子论x高等学校j教材 aO413v5 0a吕智国4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632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047001482100030001952150017002253301013002423330017012556060019012726060019012916900011013106900015013217010015013368010027013511164-212620250217112501.0 a978-7-03-077657-0dCNY499.00 a20250217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光学和光子学的术语及概念b专著f麦绿波等著 a北京c科学出版社d2025.01 a1732页d26cm a本书是一本系统性的光学和光子学术语及概念的书籍,全书共有十八章,术语及概念的内容包括:通用基础;视觉光学与色度学;几何光学;波动光学;量子光学;紫外和射线;激光;微光;红外;太赫兹;光通信;微纳光学、光学测量;光学材料;光学工艺;光学零部组件;光电器件与显示装置;光学仪器。各章又分别包含了多个层次类别的术语及概念,例如:第一章的通用基础包括光辐射波段、光的本征特性、光的传输与作用特性、大气光学性质、海洋光学性质、辐射度学与光度学、光谱学、光学学科和自然界的光学现象等方面的术语及概念;第二章的视觉光学与色度学包括视觉基础、屈光系统、感光系统、视觉心理、眼损伤、眼镜光学、色觉、标准色度系统、其他表色系统、色度学应用等方面的术语及概念;第三章的几何光学包括几何光学基础、光线与光束、光线传输、光学系统要素、光学系统成像、棱镜光学性能、光学系统光束限制、像差、光学系统设计等方面的术语及概念;第四章的波动光学包括光波电磁理论、光波的波动特性、干涉、衍射、偏振、全息等方面的术语及概念;第五章的量子光学包括量子光学基础、量子特性、量子效应、量子技术、量子器件、非线性光学、量子光学应用等方面的术语及概念;等等。 a光学学习人员0 a光学x基本知识0 a光子x基本知识 aO43v5 aO572.31v5 0a麦绿波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2896nam0 2200277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13001001020015001131050018001281060006001462000047001522100042001992150015002413000045002563141481003013300565017823330145023476060039024926900013025317010017025447010015025617010015025768010027025911164-212720241114134234.0 a978-7-5229-2261-4dCNY58.00 a20241114d2024 em y0chiy50 ea0 aengg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大学物理实验b专著f张晓峻,朱正,李松主编 a北京c中国纺织出版社有限公司d2024.11 a70页d26cm a“十四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部委级规划教材 a张晓峻,博士,哈尔滨工程大学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黑龙江省光学学会组织理事,基础教学研究中心副主任,主要从事大学物理实验和光电传感技术应用研究,主讲大学物理实验、单片机原理与应用等课程,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项目1项,省教改项目1项,主编《大学物理实验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大学物理实验双语教程》(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表SCI科研论文10余篇,中文核心教改论文10余篇,获发明专利授权10余项,获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省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全国高等学校教师自制实验教学仪器设备创新大赛三等奖2项。朱正,博士,哈尔滨工程大学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光电检测技术、红外成像技术、数字信号处理、图像处理、深度学习、超构材料及光纤传感信号解调等领域的研究。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一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一项,参与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等项目6项,主持多项横向课题,发表学术论文共50余篇,其中SCI检索30篇,第一及通信作者SCI论文8篇,授权发明专利8项,获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一项,指导学生获得包括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国家级一等奖、全国大学生光电设计竞赛国家级二等奖等在内的国家级奖项6项,区域及省级一、二等奖10余项。李松,博士,哈尔滨工程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讲大学物理实验、专业英语阅读等,主要研究方向物理教学研究及结构优化等。曾在比利时根特大学进行访问交流。主编参编学生教材2部,累计发表被中文核心期刊收录教学论文及被SCI、EI收录论文近10篇。获得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主持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十二五”规划课题、基层文明单位创建重点项目及多项教学改革、教学管理、实验教学与教学改革等课题研究。获实验教学改革与实验技术研究成果奖。 a本书结合哈尔滨工程大学近年来对国际留学生和南安普顿联合学院学生的物理实验英文教学的经验,吸收国外经典物理实验的内容进行编写。内容分为两部分:误差理论、不确定度的概念及测量结果的评定,数据处理的基本方法和常用物理实验仪器介绍;精选了30个实验,包括基础实验、综合实验、设计实验,涉及力学、热学、光学、电磁学和近代物理的内容。教材对经典实验内容做了应用延拓,增加了设计性和创新性实验内容,增加了光学类、电磁学类实验预备知识。本书可作为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理工科专业、留学生和全国各高校理工科专业双语课程的基础物理实验教材或参考书,也可以作为教师或科技工作者的参考用书。 a本书可作为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理工科专业、留学生和全国各高校理工科专业双语课程的基础物理实验教材或参考书,也可以作为教师或科技工作者的参考用书0 a物理学x实验x高等学校j教材j英文 aO4-33v5 0a张晓峻4主编 0a朱正4主编 0a李松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121 01184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7001472100034001942150016002283000027002443300408002713330119006796060033007986900013008317010017008447010015008617010015008768010027008911164-212820250107093041.0 a978-7-5689-5103-6dCNY48.00 a20250107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500000 ay z 000yy ar1 a大学物理实验b专著f陆青青,潘云,朱娴主编 a重庆c重庆大学出版社d2025.01 a244页d26cm a高等学校实验课系列教材 a本书是编者根据多年的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经验编写,参照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在第1版基础上修订而成的。本书系统介绍了大学物理实验的测量和误差理论、数据处理方法、实验的基本方法、基本实验仪器、基本操作技术,实验内容涵盖基础性实验、综合性实验、设计研究性实验,此次修订调整了部分实验项目。本书可以作为高等学校理工科各专业不同层次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的教材或教学参考书,也可供其他相关教学、科研和技术人员参考。 a本书可以作为高等学校理工科各专业不同层次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的教材或教学参考书,也可供其他相关教学、科研和技术人员参考0 a物理学x实验x高等学校j教材 aO4-33v5 0a陆青青4主编 0a潘云4主编 0a朱娴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09 00953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39001472050008001862100034001942150020002283000082002483300203003303330023005336060033005566900013005897010024006027010034006268010027006601164-212920250218161443.0 a978-7-109-30721-6dCNY29.80 a20240307d2023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a z 000yy ar1 a大学物理实验b专著f李聪,李辉主编 a2版 a北京c中国农业出版社d2023.12 a185页c图d26cm a普通高等教育农业农村部“十四五”规划教材 河南省“十四五”普通高等教育规划教材 a本书介绍了误差与数据处理和电学实验的基础知识,精选了基础性、综合性、设计性实验25个,实验内容涵盖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及近代物理学。大部分实验后附有扩展阅读,涉及物理学的发展历史及实际应用等内容。 a物理学研究相关人员0 a物理学x实验x高等教育j教材 aO4-33v5 0a李聪f(1978-)4主编 0a李辉c(物理学,f1977-)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856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7001472100038001942150016002323140340002483300859005883330077014476060033015246900013015577010017015708010027015871164-213020250122095959.0 a978-7-5635-7498-8dCNY59.80 a20250122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大学物理实验b专著e数字化版f吕桓林等主编 a北京c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d2025.01 a326页d26cm a吕桓林,1980年12月出生,工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持获批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两个,主持省级一流课程2门,主编教材3部;获辽宁省高校网络育人名师工作室1个,省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辽宁省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1项,教学评价优秀奖7项;指导学生竞赛获国家级奖50多项,省级奖130多项;主持省级等各类科研项目7项,发表SCI、EI等科研论文十几篇。 a本书按照本科物理实验教学的要求编写而成,参考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遵循《理工科类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本书系统地介绍了物理实验的基本要求、物理实验数据的基本处理方法和不确定度的分析方法,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等多种基本物理量的测量和控制方法,以及多种物理实验常用仪器的使用方法。根据教学需要较全面地引入了数字化、智能化和虚拟化的测控技术。增强教材现代专题,将包含现代科技成果和物理前沿进展专题融合到基础物理实验之中,使教材与时俱进。如传感器技术、太阳能电池、超导材料、液晶电光效应、光纤传输等。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为宗旨,以培养和锻炼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为目标,对学生分类设计实验内容,因材施教。本教材内容包括基础型实验、综合型实验、设计型实验。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完成必做实验后,自主选择难度更高的实验。不同类型的实验有不同的最高得分,有效地激励动手能力和实践水平高的学生进行高一级别的实验研究,充分锻炼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a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理工科类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的教材,也可供相关人员参考使用0 a物理学x实验x高等学校j教材 aO4-33v5 0a吕桓林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23 01421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1001472050008001882100038001962150016002343140251002503300476005013330073009776060033010506900013010837010017010967010015011138010027011281164-213120241126100246.0 a978-7-5655-3328-0dCNY58.00 a20241126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大学物理实验b专著f刘金龙,李海主编 a3版 a北京c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d2025.01 a296页d26cm a刘金龙,华南农业大学理学院,硕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讲本科生大学物理、大学物理实验等课程,参编教指委示范教材《大学物理教程》及《大学物理实验》等多部教材的编写,在国际国内学术期刊发表论文多篇,主讲课程被评为校级精品课。李海,华南农业大学教师。 a本教材是在《大学物理实验》(第2版)的基础上,由多名有多年实践教学经验的教师编写而成的。本教材是教育部高等农林院校理科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推荐示范教材,包括基本实验、初级设计性实验、设计性实验、综合性实验、研究性实验和近代物理实验等,涵盖验证性实验、设计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和研究性实验。本书重视提高学生实验设计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本教材的实验内容涵盖了理工类和农林类各专业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所要求的范围,可作为高等理工类和农林类各专业的大学物理实验教材或实验教学参考书。 a本书可作为高等理工类和农林类各专业的大学物理实验教材或实验教学参考书0 a物理学x实验x高等学校j教材 aO4-33v5 0a刘金龙4主编 0a李海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128 01867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1001472100038001882150016002263140553002423300654007953330059014496060033015086900013015417010017015547010015015718010027015861164-213220241230134050.0 a978-7-5635-7482-7dCNY45.00 a20241230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大学物理实验b专著f万利佳,吕营主编 a北京c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d2024.12 a245页d26cm a万利佳,男,博士,主要从事本科大学物理学、大学物理实验的教学工作和研究生光电转换导论、《科研检索与写作》等教学工作。作主编《大学物理(上)》教材1部。长期从事高性能锂离子电池及电容去离子电极材料的设计开发,主持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和教育厅科学基金各1项,参与国家地区基金1项,发表SCI论文17篇,高被引论文2篇。吕营,男,博士,主要从事大学物理学、大学物理实验的教学工作和光电信息材料的科学研究工作。作为合作主编出版《大学物理学(上)》教材1部。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江西省教育厅科学基金各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发表SCI论文3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9项。 a本书是在新工科大背景下,以全国工科物理课程指导委员会制定的《高等工科学校物理实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和《理工科类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2023年版)为指导,融合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科普教育基地建设的成果,根据高校专业设置特点和实验设备具体情况,结合大学物理教研室多年的实验教学实践经验,在原讲义的基础上,吸收国内同类优秀教材的精华编写而成。本书内容共分为六章:第一章为绪论,介绍物理实验的基本方法、实验程序和报告要求,以及数据处理和分析的多种方法技巧;第二章为基础物理实验;第三章为综合性实验;第四章为近代物理实验;第五章为设计性实验;第六章为演示实验。实验针对不同层次不同专业的学生进行了系统安排,突出学生实践能力的训练和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 a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理工科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的教材或参考书0 a物理学x实验x高等学校j教材 aO4-33v5 0a万利佳4主编 0a吕营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02 01846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9001472100030001962150016002263140569002423300634008113330013014456060033014586900013014917010017015047010017015217010015015388010027015531164-213320250122093052.0 a978-7-100-24863-1dCNY49.80 a20250122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大学物理实验b专著f刘德弟,何洋洋,张萍主编 a北京c商务印书馆d2025.01 a210页d26cm a刘德弟,男,1982年8月生,博士,大连民族大学副教授,大学物理实验中心副主任。从事大学物理实验、近代物理实验、固体物理等教学和研究十余年。主持国家自然基金、辽宁省自然基金等项目多项,发表SCI论文30余篇,发表教研论文十余篇。获得辽宁省教学竞赛等多项奖项。指导学生参加国家级、省级学科竞赛,获奖二十余项。洋洋,女,1982年11月生,博士,大连民族大学副教授。从事大学物理实验、近代物理实验教学和研究十余年,指导学生参加省级学科竞赛获奖多项。张萍,女,1967年12月生,硕士,大连民族大学副教授。从事大学物理实验、近代物理实验教学和研究三十余年,指导学生参加省级学科竞赛获奖多项。 a本书融合了近年来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研究的新成果,在编者团队多年物理实验教学基础上编写而成。本书在创新教学、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和“课程思政”等方面加强渗透。区别于传统教材,本书章节未以“力、热、声、光、电”等学科门类进行区划分;也未采用“基础型、综合型、创新型和研究型”等思路对实验项目进行划分;而是根据物理实验培养目标的不同,设立不同的训练模块。每一模块中包含几个典型的、关联的实验项目,可据此对学生进行系统的综合思维和能力的训练。针对同一物理概念的理解和同一物理量的测量,设置不同的实验设计方法,可以训练学生不同的思维方式和创新能力;一项实验项目中设置递进式的实验任务,教学使用时可结合具体情况加以取舍,以适应不同层次的教学需要。 a高校师生0 a物理学x实验x高等学校j教材 aO4-33v5 0a刘德弟4主编 0a何洋洋4主编 0a张萍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23 01444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1001472100038001982150016002363140362002523300361006143330079009756060033010546900013010877010017011007010017011177010017011348010027011511164-213420241223113352.0 a978-7-5635-7462-9dCNY45.00 a20241223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大学物理实验b专著f殷玉琴,王印磊,石宗华主编 a北京c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d2025.01 a245页d26cm a殷玉琴,女,山东科技大学公共课教学部讲师,出生于 1978 年 5 月,山东新泰人,2016 年8月获德国杜塞尔多夫大学教育学博士学位。王印磊,男,汉族,山东科技大学公共课教学部实验师,出生于1972 年 4 月,山东泰安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石宗华,男,山东科技大学公共课教学部讲师,出生于 1981 年 4 月,山东泰安人,2006 年获曲阜师范大学理论物理硕士学位。 a本书依据《理工科类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2023年版)编写而成。本书分六章,共32个实验。第一章主要介绍了有关误差理论和数据处理方面的内容;第二章—第六章共选编了32个有关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和近代物理学等方面的实验。本书在内容上,对基础实验侧重基本实验现象的深入分析,对综合性、设计性和研究性实验侧重学生科学实验能力、创新精神和科研素养的培训和训练。 a本书可供高等院校非物理专业理工科学生使用,同时也可作为物理专业学生的参考书0 a物理学x实验x高等学校j教材 aO4-33v5 0a殷玉琴4主编 0a王印磊4主编 0a石宗华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26 02250nam0 2200277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5001472050008002022100034002102150016002443140780002603300795010403330013018356060033018486900013018817010017018947010017019117010017019288010027019451164-213520250217161820.0 a978-7-5672-5178-6dCNY56.00 a20250217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20000 ay z 000yy ar1 a大学物理实验教程b专著f孙宝印,徐亚东,沈桓羽主编 a2版 a苏州c苏州大学出版社d2025.02 a320页d26cm a孙宝印,男,实验师,从事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与研究工作,发表SCI/EI、中文核心期刊论文10余篇;申请专利4项,授权发明专利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曾获“江苏省高校基础物理实验教师上好一堂课”比赛三等奖;指导学生获全国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二等奖等。徐亚东,男,博士,教授,从事电磁学基础理论研究和新型光学器件设计研究,发表SCI论文50余篇,论文引入>1000 次。获2016年苏州市自然科学研究论文奖二等奖(排名第1)、2018 年度江苏省教育教学与研究优秀成果奖(研究类)二等奖(排名第1)、2019年江苏青年光学科技奖;累计主持包括国家级、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6项。沈桓羽,女,主要从事大学物理实验、光电信息专业实验等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工作,曾获得苏州大学文正学院第八届教师课堂教学三等奖,指导学生获得了2020年第二届“伟创晶杯”智能电力系统设计与应用一等奖等。在国内外期刊上共发表论文5篇,其中SCI论文2篇。 a本教程定位于高等学校大学物理实验和光电信息专业实验,是一本综合性的实验课程教材,是在苏州大学文正学院物理实验教学中心十多年来教学实践经验积累的基础上编写而成的。本书内容上注重实验理论和特色的介绍,突出常用测量工具使用、典型测量方法、数据处理方法和相关不确定度的评定等内容。为了使教材更具可读性,把重要的仪器操作过程用图片形象地表现出来。此外,还把实验数据处理与误差分析单列一张纸,便于学生后续的报告书写。教材共五个主要章节,包括测量误差与实验数据处理的基本概念、常用测量工具介绍、力学和热学实验、电磁学实验、光学实验以及设计性实验。第一章为测量误差与实验数据处理的基本概念;第二章为常用测量工具介绍,方便学生适时查阅;第三到第五章为基本实验,基本上涵盖了大学物理实验的相关内容;第六章为设计性实验,内容包括基础性实验的改进创新,近年来学生实验竞赛作品等,重点强调对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a高校师生0 a物理学x实验x高等学校j教材 aO4-33v5 0a孙宝印4主编 0a徐亚东4主编 0a沈桓羽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228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39001472100042001862150016002283300508002443330147007526060041008996900014009407010017009548010027009711164-213720250115142628.0 a978-7-5606-7536-7dCNY44.00 a20250115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610000 ay z 000yy ar1 a电磁场与电磁波b专著f李丽君等主编 a西安c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d2025.01 a286页d26cm a本书以培养学生对专业基础理论的兴趣,开阔视野为目标,逐步介绍电磁场和电磁波的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本书分为8章,通过适当的案例介绍和阅读材料提高本书的可读性;使用物理概念来解释理论结果和数学推导,以降低学习本书的难度;通过丰富的习题练习,强化书中的知识点。这本书是我们之前出版的关于电磁场和波的书籍的译文,以满足对英语双语教学和学习教材的需求。该书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可以作为高等院校理工科相关专业本科生的专业教材,也作为从事电子信息工程、电气工程、通信工程和控制科学与工程领域工作的工程和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a本书可以作为高等院校理工科相关专业本科生的专业教材,也作为从事电子信息工程、电气工程、通信工程和控制科学与工程领域工作的工程和技术人员的参考书0 a电磁场x电磁波x高等学校j教材j英文 aO441.4v5 0a李丽君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16 01465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5001472050008001922100038002002150016002383140415002543300416006693330013010856060029010986900013011277010017011407010015011578010027011721164-213820241230142238.0 a978-7-5635-7463-6dCNY37.00 a20241230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大学物理随堂练习b专著f陈宏斌,翟云主编 a2版 a北京c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d2024.01 a202页d26cm a陈宏斌,副教授,博士,2006.6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博士毕业,现为华侨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研究领域,分子马达,复杂网络,量化投资。长期在教学一线,教学经验丰富,并获得奖项,发表学术论文若干篇。翟云,讲师,博士,2002年6月,本科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同年7月份入职华侨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博士毕业于北京邮电大学,获得工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非线性与复杂系统,参与相关科研项目数项,发表学术论文10篇。 a本书是专门为普通高等学校非物理学类专业编写的大学物理课程配套练习用书,针对目前大学物理课程学时普遍被压缩的实际情况,缩减了相对论、量子物理、原子核与粒子物理等部分内容以及冠以“*”的扩展内容。对于书中的练习题,特意降低了物理过程难度、数学难度和计算复杂度,以适合普通高等学校的实际教学与考核要求。本书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各章节练习,共四十五个练习,第二部分是模拟试卷,共有十二套,第三部分是模拟试卷参考答案。 a高校师生0 a物理学x高等学校j习题集 aO4-44v5 0a陈宏斌4主编 0a翟云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02 01532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9001472100034001962150016002303140207002463300641004533330079010946060035011736900014012086900014012227010015012368010027012511164-213920241125164422.0 a978-7-122-46776-8dCNY79.00 a20241125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热平均效应下光缔合及定向理论b专著f胡晋伟著 a北京c化学工业出版社d2025.01 a319页d24cm a胡晋伟,山西工程科技职业大学讲师,博士研究生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长期从事原子领域的科研与教学工作,参与多项国家和省级科研项目,目前正在参与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主持1项山西省高等学校科技创新计划项目。 a本书以超冷铯原子光缔合、高温镁原子光缔合和大温度范围内碘化钠分子定向为例,介绍了热平均效应对双原子体系光缔合及定向动力学的影响。全书共6章,第1章概括介绍双原子体系光缔合及定向动力学这两个光物理化学现象研究背景;第2章介绍双原子分子体系的定态薛定谔方程和动力学方程,以及随机相位波包方法的基本理论;第3章介绍超冷温度下,能量本征态的热平均效应对铯原子光缔合几率的影响;第4章介绍了使用全维随机相位波包方法研究初始态热平均效应对高温镁原子光缔合的影响;第5章是在第4章的基础上,介绍了热平均效应下,镁原子光缔合过程中,多种跃迁路径对布居转移动力学的影响;第6章使用全维随机相位波包方法研究了不同初始温度对单周期太赫兹脉冲实现碘化钠分子定向的影响。 a本书可供原子与分子物理相关专业研究生作为参考书使用,也可供相关科研人员参考0 a激光x作用x分子激发x原子激发 aO561.4v5 aO562.4v5 0a胡晋伟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128 01479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1001472100030001882150016002183140217002343300691004513330013011426060021011556900017011767010017011938010027012101164-214220240903144551.0 a978-7-5526-5484-4dCNY35.00 a20240903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30000 ay z 000yy ar1 a重走宇宙线发现之旅b专著f何会海主编 a宁波c宁波出版社d2024.08 a131页d24cm a何会海,199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学系。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岗位教授,原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LHAASO)项目副经理兼总工艺师,LHAASO科学运行总工程师。长期从事宇宙线物理和伽马射线天文领域的研究。 a本书是关于宇宙线的普及读物,面向中学生读者,也是一部关于宇宙线发现的有趣故事书。宇宙线是来自遥远宇宙空间的唯一物质样本,是科学家进行粒子物理、高能天体物理、暗物质、太阳物理、日地空间环境等多学科前沿研究的利器,而其自身的起源被称为“世纪之谜”,是21世纪十一大科学难题之一。本书由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岗位教授,原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LHAASO)项目副经理兼总工艺师,LHAASO科学运行总工程师何会海主编。书中为中学生介绍了这场发现之旅应准备的旅途装备,为中学生等读者揭秘空气电离之谜、光的速度、宇宙线缪子、宇宙线带电问题,并且书中否定了宇宙线起源的“日源说”,邀请读者一起来探索宇宙线起源这一“世纪之谜”。附录中还有制作水桶探测器和云雾室等内容,让读者一起发现身边的奧秘。 a大众读者0 a宇宙线j普及读物 aO572.1-49v5 0a何会海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0905 01061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39001472100034001862150016002203000027002363300435002633330009006986060029007076900010007367010017007467010017007638010027007801164-214420241021140318.0 a978-7-122-45221-4dCNY59.00 a20241021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基础化学b专著f曾安然,李云龙主编 a北京c化学工业出版社d2024.04 a241页d26cm a高等职业教育新形态教材 a本教材基于黎明职业大学“十四五”校企共建项目,以有机化学为主体,融合必要的无机化学、物理化学、高分子化学知识,构建必要的知识框架,保证学生的知识发展持续性。教材主要内容包括:认识化学与材料、正确使用化学品、认识物质结构、有机化学基础以及C/H有机化合物、C/H/O有机化合物、C/H/N有机化合物、C/H/O/N有机化合物、复杂结构有机化合物的认识和应用。本教材以大家风范、科学精神、先进技术等内容作项目导入,以材料中的化学原理和应用为典型教学案例。 a高职0 a化学x高等职业教育j教材 aO6v5 0a曾安然4主编 0a李云龙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024 00994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29001472100034001762150016002103300417002263330049006436060019006926900011007117010015007228010027007371164-214520241009160239.0 a978-7-5114-7677-7dCNY68.00 a20241009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无机化学b专著f刘丹主编 a北京c中国石化出版社d2024.10 a368页d26cm a本书主要分为两大部分:物质结构部分和化学原理部分。物质结构部分(第一、二章)主要从微观上讲述了原子结构,元素周期性,化学键,分子间作用力,分子结构和晶体结构等。化学原理部分主要讨论化学反应中伴随的能量变化,反应方向与限度。具体探讨了稀溶液的性质,酸碱溶液,缓冲溶液,弱电解质溶液,难溶电解质溶液和配合物溶液中反应原理,以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方向和限度及其在原电池中的应用。可以作为化学、化工相关专业学生的英语教材使用。 a可以作为化学、化工相关专业学生的英语教材使用0 a无机化学j英文 aO61v5 0a刘丹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010 01251nam0 2200277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37001472050008001842100034001922150016002263000021002423140151002633300439004143330021008536060029008746900011009037010015009147010017009298010027009461164-214620241223104734.0 a978-7-122-47080-5dCNY49.80 a20241223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有机化学b专著f周莹,卢丹青主编 a2版 a北京c化学工业出版社d2025.02 a234页d26cm a普通高等教育教材 a周莹,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育教学督导,长期从事有机化学、有机合成、医药及中间体方面的科研与教学工作。 a本教材在保持有机化学体系完整性的基础上,首先介绍了有机化合物的分类和命名,并按照有机化学的体系和规律,以官能团为主线讲授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和用途,强化有机化合物结构与性质的关系。内容包括:有机化合物的分类和命名、饱和烃、不饱和烃、芳香烃、卤代烃、旋光异构、醇酚醚、醛酮醌、羧酸及其衍生物和取代酸、含氮有机化合物、含硫磷有机化合物、杂环化合物和生物碱、氨基酸、蛋白质、核酸、萜类和甾类化合物、糖类、油脂和类脂、有机化合物的波谱知识。 a高校相关专业师生0 a有机化学x高等学校j教材 aO62v5 0a周莹4主编 0a卢丹青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26 01111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39001472050008001862100038001942150016002323300453002483330055007016060029007566900011007857010017007967010017008138010027008301164-214720250217114741.0 a978-7-5772-1628-7dCNY59.80 a20250217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420000 ay z 000yy ar1 a有机化学b专著f郝红英,张玉军主编 a2版 a武汉c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d2025.01 a228页d29cm a本书是“高等医学教育课程‘十四五’规划基础医学类系列教材”中的一种。本书主要介绍有机化合物的分类、性质、主要反应、代表化合物,以及对映异构和光谱分析,以及天然有机化合物、立体化学及各类主要有机化学反应机理等内容。此外,书中设置了相关知识点的拓展链接,重点阐述新进展以及与知识点有关的理论和实践,便于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知识点和课堂重点内容;在每章后面设置了课后小结、思考题、推荐文献阅读,引导和促进学生自学,采用纸质版教材与数字资源相结合的形式呈现。 a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医学类各专业本科生教材使用或参考0 a有机化学x高等学校j教材 aO62v5 0a郝红英4主编 0a张玉军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285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33001472100034001802150016002143000017002303140185002473300417004323330095008496060029009446900014009737010017009878010027010041164-214820240725080555.0 a978-7-122-46065-3dCNY58.00 a20240725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有机合成b专著f马梦林等主编 a北京c化学工业出版社d2024.06 a274页d26cm a高等学校教材 a马梦林,西华大学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四川大学有机化学专业博士研究生毕业,主要从事药物与光电材料的合成研究,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春晖计划项目、四川省教育厅和科技厅重点项目。 a《有机合成》一书共11章,分别为绪论、有机合成基础、有机金属化合物参与的碳-碳键的形成、稳定的碳负离子和亲核试剂反应生成碳-碳键、有机合成中的氧化反应、有机合成中的还原反应、成环反应、有机合成中的保护基、有机合成中的芳香环取代反应、切断法、不对称合成。教材从合成和切断两个方向来讨论有机合成化学的重要反应、方法、原理,并对重要的英文词汇进行了标注,便于学生学习,同时每章给出了一定量的英文辅助阅读材料供学生阅读学习。 a本书适合作为本科生、研究生的教材,也可供相关专业人士阅读,作为相关专业人员所需的基础工具书0 a有机合成x高等学校j教材 aO621.3v5 0a马梦林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0731 01325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1001472050008001882100034001962150016002303000049002463300453002953330199007486060039009476900014009867010015010007010017010158010027010321164-214920250218092445.0 a978-7-122-47067-6dCNY29.80 a20250218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有机化学实验b专著f姚刚,金小红主编 a3版 a北京c化学工业出版社d2025.02 a175页d26cm a化学工业出版社“十四五”普通高等教育规划教材 a《有机化学实验》(第三版)一书是根据化学、化工、医学和药学等专业教学大纲中有机化学课程的实验要求,结合高校实际情况而编写。教材共选编48个实验,内容包括:有机化学实验基础知识、有机化学实验技术、有机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有机化合物的性质、有机化合物的制备、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六大部分。教材在汲取国内外同类教材精华的同时,充分考虑医药院校有机化学实验的教学特点,力求突出“医用”和“药学”特色,注重科学性、系统性和实用性。书末附有一些常用的数据表及有关知识。 a本书可作为高等医药院校药学、临床药学、药物制剂、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口腔医学、医学影像学、化妆品科学与技术、护理、麻醉、检验等专业本科生的有机化学实验教材,也可作为从事相应专业科研人员的参考用书0 a有机化学x化学实验x高等学校j教材 aO62-33v5 0a姚刚4主编 0a金小红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624nam0 2200277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39001472050008001862100034001942150016002283000021002443140280002653300678005453330013012236060039012366900014012757010015012897010015013048010027013191164-215020241111114225.0 a978-7-122-46709-6dCNY39.00 a20241111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有机化学实验b专著f周莹,张宁主编 a2版 a北京c化学工业出版社d2025.01 a157页d26cm a普通高等教育教材 a周莹,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育教学督导、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本科教学督导工作团副团长,长期从事有机化学、有机合成、医药及中间体方面的科研与教学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部级科研与教学改革项目15项,发表SCI、教学改革论文50余篇。 a《有机化学实验》(第二版)一书保持了第一版的特点以及有机化学实验体系完整性的基础,分为6章,第1章首先介绍了有机化学实验性质与任务、基本内容和教学方法;第2章有机化学实验的基本知识,包括有机化学实验的基本规则、基本装置、一般程序,特别是基本操作,详细描述了蒸馏、分馏、水蒸气蒸馏、减压蒸馏、重结晶、萃取、升华、层析等有机物基本分离纯化技术;第3章有机化合物性质和物理常数的测定;第4章有机化合物的合成实验,分别包括烃、卤代烃、醇、醚、酮、酸、酰胺、硝基化合物、磺酸、胺、重氮盐、杂环化合物、糖衍生物、高分子化合物等的制备;第5章综合性实验,包括天然化合物的提取和分离、昆虫信息素的制备、电化学方法、相转移催化、微波辐射等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第6章设计性和研究性实验,包括文献实验等。 a高校师生0 a有机化学x化学实验x高等学校j教材 aO62-33v5 0a周莹4主编 0a张宁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114 01291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37001472100034001842150016002183000049002343140209002833300361004923330101008536060029009546900012009837010015009958010027010101164-215120241016145525.0 a978-7-122-04880-6dCNY35.00 a20241016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大学工科化学实验b专著f阳杰主编 a北京c化学工业出版社d2025.01 a157页d26cm a化学工业出版社“十四五”普通高等教育规划教材 a阳杰,合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与化工专业硕士生导师,化学实验中心主任、实验实训中心主任,全国材料与器件科学家智库理事、能源环境材料与碳中和专家委员会常务委员,承担化学实验、工科化学等课程的教学工作。 a本教材包括六章内容,即无机与工科化学实验、有机化学实验、分析化学实验、物理化学实验、综合创新化学实验等,并适当引入交叉学科的内容;同时,注重实验操作技能的训练,包括实验设计、实验操作、数据处理、实验安全环保意识、实验危废处理意识、实验风险评估等,培养学生的动手及创新能力。综合创新实验的选取以尽量结合现实生活和科研需求为原则,以增强学生对化学的认知和理解。 a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化学、化工、材料、环境、土木等专业本科生教材,也可供相关专业从业者作为参考之用0 a化学实验x高等学校j教材 aO6-3v5 0a阳杰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017 01541nam0 220028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69001472050008002162100034002242150016002583000049002743140181003233300483005043330145009876060029011326900012011617010017011737010017011907010017012078010027012241164-215220250114151406.0 a978-7-122-47071-3dCNY35.00 a20250114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基础化学实验hⅡi有机化学实验b专著f陈国术,刘天穗,陈淑杰主编 a2版 a北京c化学工业出版社d2025.03 a129页d26cm a化学工业出版社“十四五”普通高等教育规划教材 a陈国术,广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副教授,长期从事本科生有机化学、有机化学实验等课程的教学工作,并致力于不对称催化与合成、药物合成、含氟有机化合物的合成与应用研究,已取得一系列成果。 a《基础化学实验(Ⅱ)——有机化学实验》(第二版)一书分为六篇,主要包括基本操作技术、现代合成实验技术、基础合成实验、综合与探究性实验及有机化合物官能团的定性鉴定五个部分,共80个实验。教材以典型的有机反应为主线,在常规实验技术和经典合成实验的基础上,增加应用性、序列化、小量化和绿色化实验、体现相关学科交叉渗透和反映化学学科新进展的综合性与设计性实验项目,引入现代合成实验技术。内容涵盖烷、烯、炔、芳烃、卤代烃、醇酚醚、醛酮、羧酸及其衍生物等各类化合物,涉及多层次基本理论并逐步深化。 a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化学、化工、轻工、食品、生物、环境、制药、材料等专业本科生的有机化学实验教材,也可供相关专业研究生以及相关行业技术人员参考0 a化学实验x高等学校j教材 aO6-3v5 0a陈国术4主编 0a刘天穗4主编 0a陈淑杰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16 01610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39001472050008001862100034001942150016002283000068002443140393003123300495007053330061012006060029012616900012012907010015013028010027013171164-215320250218144959.0 a978-7-122-47234-2dCNY59.90 a20250217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新编大学化学实验b专著f张丽丹等编 a2版 a北京c化学工业出版社d2025.03 a274页d26cm a石油和化工行业“十四五”规划教材 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建设成果教材 a张丽丹,北京化工大学教授,研究生导师,北京市高校教学名师。1982年1月吉林大学化学系毕业获理学学士学位,工作中在职攻读了研究生并获得了硕士和博士学位。结合近四十年的教学与科研的经历,在物理化学课程和化学实验课程的教学中有很深入的研究,并多次荣获 级、北京市级、中国石油石化协会 教学成果奖。作为课程负责人,2012年《大学化学实验》被评为首批 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课程,2023年该课程被评为 一 流课程。 a本书内容包括无机化学实验、分析化学实验、有机化学实验、物理化学实验四个二级学科的基础化学实验,适合一二年级学科综合及科教融合的综合化学实验教学。教材包括五篇:第一篇包含12个无机化学实验;第二篇由15个分析化学实验组成;第三篇分析化学实验,共计18个;第四篇包含16个物理化学实验;新增第五篇15个学科综合及科教融合综合化学实验。本书为新形态教材,在实验原理学习时配备实验原理讲授视频;实验操作部分配备实验操作视频。这种编写方式可以帮助学生在实验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也适合青年教师实验教学水平的需求。 a本书可为化学、化工及相关专业大学一二年级基础化学实验教材0 a化学实验x高等学校j教材 aO6-3v5 0a张丽丹4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783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7001472100034001942150016002283140741002443300319009853330131013046060051014356900013014867010015014998010027015141164-215420241202134135.0 a978-7-302-67576-1dCNY45.00 a20241202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化学实验室风险控制与管理b专著f张静等编著 a北京c清华大学出版社d2024.12 a223页d26cm a张静,女,56岁,陶氏化学亚太区研发安全、健康及环境保护总监,华东理工化学工程本科,化工工艺高级工程师。负责过大型化工实验室的建立、涂料生产厂管理。杜奕,女,56岁,在化学实验室安全领域深耕多年。清华大学化工系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建设骨干成员,负责讲授清华大学研究生学位课“实验室风险控制与管理”,独立讲授“实验室安全密码”慕课,负责清华大学化工系实验室安全课程及教育体系建设与实施。张燕,女,42岁,陶氏化学亚太区研发安全、健康及环境部门高级专员、公司内审员。拥有18年科研实验室安全管理从业经历,熟悉职业健康法律法规、标准和规范,支持公司内部标准和法规的执行,积累了丰富的实验室风险评估和控制的实战经验。刘群,女,41岁,陶氏化学亚太区研发安全、健康及环境部门经理,上海交通大学材料学硕士,国家注册安全工程师。负责化工研发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工作。 a本教材主要针对化学化工实验室存在的问题和难点,重点阐述危害辨识、风险评估、风险控制和应急准备这一达成国际共识的风险管理方法。同时强调了科技伦理、事故学习和安全文化的重要意义。风险防控的理念和方法传授从根本上解决实验室事故难以预防的困境,为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和高新技术企业的实验室安全管理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和防控手段。 a本教材适合化学、化工、材料、环境、能源学科领域的本科生、研究生以及实验室安全管理人员学习和参考,作为课程配套教材或课外学习材料0 a化学实验x实验室管理x安全管理x高等学校j教材 aO6-37v5 0a张静4编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05 01073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13001011020015001141050018001291060006001472000058001532100050002112150016002613050020002773300399002973330037006966060019007336900015007527010037007678010027008041164-215520241210142845.0 a978-7-5232-1838-9dCNY179.00 a20241209d2024 em y0chiy50 ea1 achiceng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量子化学b专著f(美)艾拉·诺埃尔·莱文(IraN.Levine)著 a北京c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d2024.12 a713页d26cm a据原书第7版译出 a作为量子化学领域的畅销经典,这本书同时又以其充实的数学知识闻名,用严谨又便于理解的逻辑结构介绍了量子化学和为掌握量子化学这门学科所需的数学知识。本书涵盖了量子力学、原子结构和分子电子结构等内容,还囊括了完整的通俗易懂的运算符处理方法、微分方程、联立线性方程以及所需数学的其他领域,第七版呈现了最新的量子化学研究和量子化学计算方法,清晰地展示了现有量子化学方法在计算分子性质方面的有效性和局限性。 a本书适用于化学领域所有分支的读者0 a量子化学j英文 aO641.12v5 0c(美)a莱文c(Levine, Ira N.)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12 01184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13001001020015001131050018001281060006001462000071001522100050002232150016002733300535002893330013008246060035008376900018008727010037008908010027009271164-215620241209115328.0 a978-7-5232-1840-2dCNY69.00 a20241209d2024 em y0chiy50 ea1 achiceng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量子化学第7版习题解答b专著f(美)艾拉·诺埃尔·莱文(IraN.Levine)著 a北京c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d2024.12 a306页d26cm a本书是《量子化学第7版》的习题解答。《量子化学第7版》作为量子化学领域的畅销经典,同时又以其充实的数学知识闻名,用严谨又便于理解的逻辑结构介绍了量子化学和为掌握量子化学这门学科所需的数学知识。它涵盖了量子力学、原子结构和分子电子结构等内容,还囊括了完整的通俗易懂的运算符处理方法、微分方程、联立线性方程以及所需数学的其他领域。它适用于化学领域所有分支的读者,第7版增加了最新的量子化学研究和量子化学计算方法,清晰地展示了现有量子化学方法在计算分子性质方面的有效性和局限性。习题解答针对《量子化学第7版》中的各类习题,给出了详尽的解答。 a高校师生0 a量子化学x高等学校j题解j英文 aO641.12-44v5 0c(美)a莱文c(Levine, Ira N.)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12 01456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35001472100034001822150016002163000017002323140232002493300539004813330085010206060039011056900014011447010017011588010027011751164-215720241231102554.0 a978-7-122-46857-4dCNY35.00 a20241231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物理化学实验b专著f杨晓丽主编 a北京c化学工业出版社d2025.02 a144页d26cm a高等学校教材 a杨晓丽,曲靖师范学院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教授,从事化学方向教学工作,承担物理化学、物理化学实验、结构化学等课程的授课工作,指导校级综合性设计实验项目1项、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建设项目3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1项。 a《物理化学实验》一书包含绪论、物理化学基础知识、基础实验、设计实验和综合实验,涵盖热力学实验、电化学实验、动力学实验、表面与胶体实验等。第1章绪论部分介绍了实验数据的表达、处理方法等。物理化学实验所用技术较多,因此第2章介绍了常用物理化学实验技术。第3章基础实验重在培养学生基础实验操作能力,加强学生对物理化学基础知识的理解。第4章设计实验要求学生独立设计实验方法,选择合适的实验仪器并开展实验,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第5章综合实验旨在培养学生综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针对物理化学实验所用仪器较多的特点,第6章介绍了常用物理化学仪器。 a本书可作为化学、化工、生物、环境、材料、食品等专业的教材,也可供相关人员参考使用0 a物理化学x化学实验x高等学校j教材 aO64-33v5 0a杨晓丽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02 01410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1001472100034001982150016002323140359002483300437006073330019010446060019010636900015010827010017010977010015011148010027011291164-215820241016151237.0 a978-7-122-46605-1dCNY98.00 a20241016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非均相光催化基础与应用b专著f刘春艳,刘云编著 a北京c化学工业出版社d2024.11 a395页d24cm a刘春艳,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研究员,长期从事超细粒子制备和性能、光催化和纳米光催化环境净化材料研究,在金属、半导体及其复合超细粒子制备和性能、纳米结构的表面和界面性质与功能化研究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特别在以下三方面进行了创造性工作,(1)金属/半导体异质结构研究;(2)尺寸、结构与形态可控的纳米材料结构设计与制备;(3)同属晶种核壳结构材料制备与性能研究。 a本书在介绍非均相光催化反应概念、机理、动力学、材料制备和应用的基础上,对半导体的结构和表面修饰、光诱导电荷转移过程、金属-半导体界面纳米结构调控等做了较深入的探讨;在理论和应用两个层面讨论了光催化材料在环境污染物分解、分解水制氢、二氧化碳光化学还原和光催化有机合成等领域的应用;介绍了近二十年来蓬勃发展的光催化剂及其应用,如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钙钛矿类光催化剂、共轭聚合物光催化剂、碳点光功能材料等,希望能给读者带来新的认识和启示。 a非均相研究人员0 a非均相x光催化 aO644.11v5 0a刘春艳4编著 0a刘云4编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017 01309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31001472100036001782150016002143000025002303300735002553330009009906060013009996900011010127010017010238010027010401164-215920250213141714.0 a978-7-5184-4944-6dCNY49.00 a20250213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分析化学b专著f蒋晓华主编 a北京c中国轻工业出版社d2024.10 a308页d26cm a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材 a本书从岗位工作要求出发,采用“项目导入,任务驱动”的项目化教学编写方式,体现“基于工作过程”、“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理念和实践特点。它是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将岗位需求的技术技能分解成一个个项目、项目下的一个个任务,“必须、够用”的知识贯穿其中,让学生在“做中学”的过程中掌握知识、提高技能、提升职业素养。根据分析工作的基本程序、定量分析中的误差与有效数字、分析结果数据处理、滴定分析法、重量分析法、吸光光度法等不同的学习情境,除了滴定分析法包括5个模块外,其它每个情境包括1个模块,共分为10个模块。前3个模块主要为分析工作相关理论知识介绍,后7个模块还包括操作技能的实践内容,每一种技能还可细分为三个不同层次的实训单元:基本操作项目、强化操作技能的单项实训项目、培养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综合实训项目,实行进阶式实训提升。 a高职0 a分析化学 aO65v5 0a蒋晓华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218nam0 2200277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7001472050008002042100034002122150016002463000082002623300451003443330021007956060037008166900011008537010017008647010015008817010017008968010027009131164-216020241230165519.0 a978-7-109-31463-4dCNY30.00 a20241230d2023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分析化学同步学习指导b专著f范彩玲,李伟,刘艳艳主编 a2版 a北京c中国农业出版社d2023.11 a187页d26cm a普通高等教育农业农村部“十四五”规划教材 河南省“十四五”普通高等教育规划教材 a本教材是与《分析化学》(第三版)(范彩玲主编)配套的学习指导。内容包括分析化学各章的课程学习指南、知识点归纳、典型例题解析、自测练习、《分析化学》教材中的习题选解以及多套模拟考题。作为辅助性教材,对学生来说,所选题目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启发性、指导性和补充性,可以使广大学生理解基本概念,掌握基本知识,学会基本解题方法与解题技巧,使学生能更有效地掌握课程内容,提高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同时可以帮助教师更有效地掌握教材的内容和教学基本要求。 a高校化学专业师生0 a分析化学x高等学校j教学参考资料 aO65v5 0a范彩玲4主编 0a李伟4主编 0a刘艳艳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02 01308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31001472050008001782100034001862150016002203000134002363300579003703330021009496060029009706900011009997010017010108010027010271164-216120241231112744.0 a978-7-109-31462-7dCNY39.00 a20241230d2023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分析化学b专著f范彩玲主编 a3版 a北京c中国农业出版社d2023.11 a243页d26cm a普通高等教育农业农村部“十四五”规划教材 河南省“十四五”普通高等教育规划教材 全国高等农业院校优秀教材 河南省优秀教材·高等教育类 a本书是结合中华农业科教基金教材建设研究项目“农业院校分析化学精品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的研究成果以及多年来的教学实践编写的。内容以“基本”和“新”为原则,在保证基本教学内容的前提下,充分反映了分析化学的最新技术和最新进展。内容安排既注重与普通化学和后续课程的衔接,又注重与农业科学的联系,增大农业样品的测定内容,体现了农林院校的特点。全书共12章,主要内容包括定量分析误差和分析数据的处理、各类滴定分析(酸碱滴定、配位滴定、氧化还原滴定、沉淀滴定)、吸光光度分析、电位分析、常用分离方法、色谱分析法以及几种现代仪器分析方法简介等内容。全书体系完整、重点突出,概念准确,注重基础。 a高校化学专业师生0 a分析化学x高等学校j教材 aO65v5 0a范彩玲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02 01235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13001001020015001131050018001281060006001462000057001522100034002092150016002433000021002593300441002803330121007216060037008426900014008797010017008937010015009107010017009258010027009421164-216220250218092558.0 a978-7-122-45645-8dCNY59.80 a20250218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aeng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分析化学实验b专著e英、汉f娄振宁,许旭,刘雪岩主编 a北京c化学工业出版社d2025.02 a358页d26cm a普通高等教育教材 a本教材根据各学科培养目标和用人单位需求,实验题目按专业设置,实验内容查阅大量文献,与时俱进,将学科发展前沿引入教材中,实用性强,符合国际化办学趋势,受众面广。主要内容包括:分析化学实验基础知识,分析化学基础实验,综合设计性实验,常用分离技术,探索性实验分析化学实验基本知识。教材介绍了定量分析基本操作、四大滴定、重量分析、分光光度法的基础实验,按专业培养目标分别设置(包括化学、环境、制药、生命、食品、材料等)相应的设计性实验和综合实验。 a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化学、化工、材料、环境、生物、食品、制药等相关专业的教材使用,也可供从事化学实验工作的科技人员参考0 a分析化学x化学实验j教材x英、汉 aO652.1v5 0a娄振宁4主编 0a许旭4主编 0a刘雪岩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261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1001472100034001982150016002323000043002483140181002913300325004723330109007976060029009066900012009357110033009478010027009801164-216320241210114959.0 a978-7-122-47039-3dCNY49.80 a20241210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现代仪器分析b专著f兰州大学分析化学课程组主编 a北京c化学工业出版社d2024.12 a234页d26cm a甘肃省普通高等教育省级规划教材建设项目 a兰州大学分析化学课程组,全面负责分析化学学科的教学工作,先后编著《仪器分析》《分析化学中的溶剂萃取》《分离科学与技术概论》《现代液相色谱》《微波流动注射分析》等10部教材和专著。 a本教材共八章内容,包括绪论、样品前处理、光谱分析基础、原子光谱分析、分子光谱分析、核磁共振谱分析、质谱分析、电化学分析、色谱分析。教材既注重仪器分析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和科学体系,又融入该分析方法的最新进展,注重创新性的培养。为便于学生学习,教材还配备了大量的重难点讲解和拓展内容,学生可以扫描二维码进行观看。 a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化学、应用化学、材料等专业本科生仪器分析教课程材,也可供相关专业的从业人员作为参考之用0 a仪器分析x高等学校j教材 aO657v502a兰州大学分析化学课程组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12 02136nam0 2200277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39001472050008001862100030001942150016002243000049002403140535002893300896008243330033017206060029017536900015017827010017017977010017018148010027018311164-216420241120110658.0 a978-7-03-079989-0dCNY68.00 a20241120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波谱解析b专著f苏明武,黄荣增主编 a2版 a北京c科学出版社d2024.11 a109页d26cm a科学出版社“十四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规划教材 a苏明武,从1978年始,一直主讲本科生《分析化学》、《仪器分析》、《波谱解析》与硕、博研究生班《现代仪器分析技术》等四门课程,教学效果好,教学质量高,深受学生们好评。在我校“我最喜爱的教师”评选活动中,经全院学生海选,获我校“我最喜爱的教师”提名奖。一直主讲本科生《分析化学》、《仪器分析》、《波谱解析》与硕、博研究生班《现代仪器分析技术》等四门课程,一线教师。在长期兼任药物分析教研室主任期间,主导了上述四门理论课与实验课的课程建设。先后主持或参与科研课题15项,发表科研文章30余篇,指导硕士研究生近40名。曾获得湖北省科学进步三等奖。 a《波谱解析》是科学出版社“十四五”规划教材,供高等医药院校中药学类和药学类、食品科学与检验类各专业使用。第一版经本次修订后,所有章节内容的连续性、逻辑性、条理性、层次的清晰性与说理性已经达到了我们所期望的程度,进一步补充了实例、例图与习题及近年来的新技术与新方法。例图丰富,重点突出,深入浅出,非常便于教与学。本教材还进一步补充了化学或结构办公软件在波谱解析中的应用与各种光谱数据库。因每一章对所有知识点进行了全覆盖,且重点突出、条理性强、说理充分、例图丰富、实例数量大,所以本教材亦可作为研究生教学用书,也是硕士、博士入学考试良好的参考书。例如,1D’HNMR已全面改版,全部重新编写,仅例图就增加了26幅;2DNMR增加了TOCSY谱,调整与增加了部分例题与例图;综合解析更新与增加了6道例题、4道习题,共计45幅谱图。除了书后习题之外,另每一章在习题集中均有20道练习题,并附有答案或详解。本教材共分五章,第1章质谱法,第2章一维核磁共振氢谱,第3章一维核磁共振波谱法,第4章二维核磁共振波谱法,第5章波谱综合解析。 a医药院校药学、中药学本科学生0 a波谱分析x高等学校j教材 aO657.61v5 0a苏明武4主编 0a黄荣增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121 00973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8000271000041000651010008001061020015001141050018001291060006001472000031001532100038001842150016002222250017002383140185002553300185004403330017006256060023006426900014006657010013006798010027006921164-216520240911134802.0 a978-7-5741-1676-4b精装dCNY88.00 a20240911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20000 ay z 000yy ar1 a紫金山天文台b专著f张旸著 a南京c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d2024.10 a219页d21cm2 a东方文化符号 a张旸,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副研究员。1992年自南京大学天文学系毕业后,在紫金山天文台从事科研工作多年,之后从事科普教育工作。现为中国天文学会普委会副主任、南京天文爱好者协会理事长。 a全书围绕紫金山天文台的历史沿革、相关学者、科研成果和发展源流等多方面进行撰写,向读者呈现了紫金山天文台一路走来的发展历程,反映了我国天文事业的艰苦卓绝及锲而不舍终成气象的奋斗历程。 a天文台爱好者0 a天文台x介绍y南京 aP112.2v5 0a张旸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0912 02088nam0 220028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9000271000041000661010013001071020015001201050018001351060006001532000117001592100034002762150016003103050020003263140231003463301024005773330015016015170023016166060023016396900014016627010045016767010035017217020015017568010027017711164-216620241029115300.0 a978-7-121-48986-0b精装dCNY168.00 a20241029d2024 em y0chiy50 ea1 achiceng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夜观星空b专著e大众天文学观测指南f(加)特伦斯·迪金森(TerenceDickinson),(加)艾伦·戴尔(AlanDyer)编著g石子君译 a北京c电子工业出版社d2024.11 a463页d26cm a据原书第4版译出 a特伦斯·迪金森,天文学领域知名作家。加拿大天文杂志《星空新闻》编辑。他对天文学的兴趣始于5 岁,当时他在家门口看到了一颗明亮的流星。在20 世纪60 和70 年代,迪金森在两座大型天文馆中工作,从1976 年起成了一名全职的天文作家和编辑等。 a本书是一本经典且开创性的天文学指南,近30年来一直是初学者和资深业余天文学家首选的野外指南。第四版完全更新了特伦斯·迪金森和艾伦·戴尔的宝贵手册,树立了天文指南的新标准,将成为下一代观星者以及长期爱好者的试金石。本书全面反映了最新的观测技术和设备信息,经过大规模修订和扩展,增加了48页,总页数达到416页。全书配有全新的照片和星图,设计焕然一新,并新增了五章内容,其中包括著名天文学作家肯·休伊特-怀特撰写的关于双筒望远镜、望远镜和月球之旅的三篇重要文章。第四版新增了肉眼观天景象、LED照明技术、支持WiFi的望远镜以及双筒望远镜、望远镜和其他天文设备的最新进展等内容,势必将成为所有水平观星者不可或缺的参考书籍。同时,鉴于2023年和2024年即将发生的日食,新增的观测太阳、月球以及日食和月食的技巧尤其具有时效性。此外,本书还新增了关于黑暗天空保护区、天文旅游、现代天体摄影和手机天体摄影的内容,涵盖了天文观测的多个方面,使本书成为任何希望提升天文观测体验的人的必读指南。本书还收录了萨拉·西格尔博士的前言,她是麻省理工学院的加拿大裔美国天体物理学家和行星科学家,也是搜寻系外行星领域国际公认的专家,为本书增添了更多的权威性和专业性。 a天文爱好者1 a大众天文学观测指南0 a天文观测j普及读物 aP12-49v5 0c(加)a迪金森c(Dickinson, Terence)4编著 0c(加)a戴尔c(Dyer, Alan)4编著 0a石子君4译 0aCNb丰涵文化c20241031 01160nam0 2200277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8000271000041000651010013001061020015001191050018001341060006001522000090001582100040002482150020002883000016003083300389003243330013007135100019007265170021007456060023007666900015007897010036008047020015008408010027008551164-216720250213111931.0 a978-7-5717-2127-5b精装dCNY68.00 a20250114d2025 em y0chiy50 ea1 achiceng aCNb130000 aak z 000yy ar1 a经度b专著e寻找地球刻度的人dLongitudef(美)达娃·索贝尔(DavaSobel)著g肖明波译zeng a石家庄c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d2025.01 a211页c图d21cm a未读 探索家 a本书是一段富有戏剧性、曲折性、传奇性的真实故事,讲述了一个木匠如何解决了数百年来困扰无数科学精英的“经度问题”。在18世纪,如何精确测量经度,成为当时最棘手的科学难题。整个大航海时代,水手们一旦看不见陆地,就会在海上迷失方向,船毁人亡的悲剧时有发生。无数的生命乃至各国之国运都悬系于经度问题的解决。出身卑微的约翰·哈里森数十年如一日,精益求精,打造出的高精度航海钟照亮了人类的探索之路。 a大众读者1 aLongitudezeng1 a寻找地球刻度的人0 a经度测量j普及读物 aP128.12v5 0c(美)a索贝尔c(Sobel,Dava)4著 0a肖明波4译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318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33001472100038001802150016002182250017002343140245002513300475004963330017009716060021009886900013010097010015010228010027010371164-216920241213112225.0 a978-7-5428-8346-9dCNY88.00 a20241213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10000 ay z 000yy ar1 a认识中国观天b专著f郭红锋著 a上海c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d2024.12 a396页d26cm2 a认识中国书系 a郭红锋,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前图书馆馆长,国际天文学联合会会员。曾参加多项天文研究工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主持中国科普博览/网上天文博物馆、中国数字科技馆/天文科普网站(宇宙视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月球等项目。 a本书讲述中国人从古到今、从认识星空到探索宇宙的历程。作者精选中国古天文的内容,帮助读者了解中国古人如何观察星空、记录天象、制作仪器、测量数据,进而认识天体运行规律、制定历法,指导生产和生活,形成了有别于西方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古天文体系和传承;在当代宇宙探索进展方面,作者介绍了中国从起步到追赶再到腾飞的科学技术发展历程,特别举例如中国郭守敬望远镜、中国天眼、中国巡天望远镜、中国月火探测、中国空间站系列、中国地外探索计划等……展示了中国在航天事业上取得的辉煌成就。 a天文学爱好者0 a天文学j普及读物 aP1-49v5 0a郭红锋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19 01368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8000271000041000651010013001061020015001191050018001341060006001522000057001582100038002152150016002533140159002693300543004283330015009716060019009866900015010057010027010207020015010477020013010628010027010751164-217020240722085012.0 a978-7-5236-0864-7b精装dCNY59.00 a20240722d2024 em y0chiy50 ea1 achiceng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神秘的宇宙b专著f(英)詹姆斯·金斯著g郭天鹏,贾康译 a北京c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d2024.08 a128页d21cm a詹姆斯·金斯,英国天文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1877年9月11日生于伦敦,1946年9月16日卒于多金。1903年获硕士学位。曾任剑桥大学和英国普林斯顿大学应用数学教授。 a《神秘的宇宙》是英国著名数学家、物理学家詹姆斯·金斯的经典代表作,是一部极具影响力的科普著作。书里介绍了20世纪初物理学观念上的重大革命,包括狭义相对论、广义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等。作者在书中通过探讨生命的意义、事物的本质等一系列发人深思的问题,逐步向读者揭示这些现代物理学的发展对人们宇宙观和哲学观所产生的改变和影响。《神秘的宇宙》虽是一本小书,却包括了作者的全部思想,影响了许多著名的物理学家,并在互联网上被评为“改变整个世界的25本科普书”。197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美国物理学家史蒂文·温伯格将本书作为他向大众推荐的13种经典科学读物之一。 a科普爱好者0 a宇宙j普及读物 aP159-49v5 1c(英)a金斯b詹姆斯4著 0a郭天鹏4译 0a贾康4译 0aCNb丰涵文化c20240724 01474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39001472100038001862150016002243300784002403330131010246060033011556900012011887010017012008010027012171164-217420240913143940.0 a978-7-5612-9433-8dCNY49.00 a20240913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610000 ay z 000yy ar1 a地理信息系统基础b专著f刘大伟主编 a西安c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d2024.08 a216页d26cm a本书主要介绍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并结合国内外GIS的最新研究进展,加入了GIS的新技术和新理论。具体内容包括GIS的定义、组成、功能、相关学科及GIS的研究进展;地理空间坐标系统和地图投影;空间数据模型和空间关系;空间数据结构,包括矢量数据结构、栅格数据结构以及矢量和栅格数据的相互转换;空间数据的管理组织和空间索引;空间数据的采集与处理,包括空间数据类型、数据采集方式、空间数据的编辑、空间数据变换和数据质量评价;GIS基本空间分析,包括空间查询与量算、叠置分析、窗口分析、缓冲区分析和网络分析;DEM和数字地形分析,包括DEM的表示,地形特征因子计算、水文分析和可视性分析;地理信息可视化相关理论和技术,包括地理值息可视化方法、可视化手段和可视化语言等内容。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测绘、地理、环境、信息等专业的本科生教材,还可以作为从事地理信息系统教学、科研和技术开发与应用人员的参考用书。 a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测绘、地理、环境、信息等专业的本科生教材,还可以作为从事地理信息系统教学、科研和技术开发与应用人员的参考用书0 a地理信息系统x高等学校j教材 aP208v5 0a刘大伟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0919 01386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049001482100030001972150016002273300671002433330169009146060019010836900012011027010015011148010027011291164-217520250213151030.0 a978-7-03-078186-4dCNY398.00 a20250213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海空重力测量理论方法及应用b专著f黄谟涛等著 a北京c科学出版社d2024.03 a692页d26cm a海面船载和航空机载重力测量(简称海空重力测量)是目前探测海洋重力场的两种主要技术手段。本书全面系统地研究论述采用海空重力测量的两种技术手段测定海洋重力场的理论方法和应用,主要内容包括海空重力测量需求分析论证与技术设计、传感器性能测试与评估、原始数据归算与滤波处理、误差分析建模与精细化处理、多源数据融合与数值模型构建、数据综合应用与效能评估等六大部分,形成比较完整的作业标准和数据获取体系、数据分析和处理体系、数据产品制作和应用体系,较好地回答“为什么测、用什么测、测到什么程度”“怎么测得准、校得精、用得好”等科学问题,基本反映当前国内外该研究领域的先进学术水平。本书特别注重理论分析和实际应用的紧密结合,突出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的先进性,研究成果和技术创新的实用性。 a本书可供从事海洋大地测量、物理大地测量、海洋地球物理、海洋地质和航空航天科学等学科的科研人员和工程应用技术人员参考,也可作为相关学科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学参考用书0 a重力测量x研究 aP223v5 0a黄谟涛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659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9001472100034001962150016002303000023002463140335002693300600006043330081012046060033012856900014013187010017013327010017013498010027013661164-217620250114122652.0 a978-7-5765-1500-8dCNY69.00 a20250114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10000 ay z 000yy ar1 aGNSS测量理论与应用b专著f吴继忠,李明峰编著 a上海c同济大学出版社d2025.01 a228页d26cm a新形态测绘系列教材 a吴继忠,男,40岁,武汉大学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博士,南京工业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卫星导航定位理论与应用的研究工作,具体研究方向包括,卫星导航定位、工程测量、大地测量,已发表相关研究论文30余篇,其中SCI/EI检索10篇,主持和参与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计划项目4项,参编《GNSS原理及其应用》、《GPS定位技术及其应用》等教材6部。 a本书主要围绕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的发展历程、信号构成、定位原理、测量作业、数据处理和应用领域展开。全书分为9章,主要内容包括:GPS、BDS、GLONASS和Galileo的发展概况,区域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和星基增强系统;GNSS测量中涉及的坐标系统和时间系统;GNSS卫星运动理论基础、卫星轨道参数和卫星星历类型;GPS、GLONASS、BDS和Galileo的卫星信号结构,利用卫星星历计算卫星位置及速度的方法;GNSS的基本观测值和观测方程,单点定位、差分GNSS、相对定位等定位模型;GNSS测量涉及的各类误差来源和处理方法;GNSS控制测量的内外业,包括控制网设计、外业测量、内业数据处理原理和方法等;GNSS用于速度测量、时间测量和姿态测量的基本原理。 a本书可作为测绘类及相关专业的本科生教材,也可作为研究生和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0 a卫星导航x全球定位系统j教材 aP228.4v5 0a吴继忠4编著 0a李明峰4编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16 01385nam0 2200277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38001472050008001852100034001932150016002273000049002433140291002923300401005833330009009846060040009936900013010337010017010467010017010638010027010801164-217720241216161254.0 a978-7-5509-4069-7dCNY46.00 a20241216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410000 ay z 000yy ar1 a测绘CADb专著f孙树芳,吕宝奇主编 a2版 a郑州c黄河水利出版社d2024.10 a240页d26cm a全国测绘地理信息类职业教育“十四五”规划教材 a孙树芳,河南测绘职业学院专职教师,主要从事测绘工程专业教学工作,先后承担教学科目有《工程测量》、《控制测量》《测绘CAD》《GNSS测量技术》等课程。参与完成省级课题3项,曾获河南省教育厅信息技术教育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项、三等奖5项,参编《GNSS测量技术》《GNSS定位操作与数据处理》,发表论文10篇。 a本书共包含12个项目,具体内容包括AutocAD2022基础知识;AutocAD2022的绘图命令;二维图形的绘制与编辑;图层的设置与应用;尺寸标注的设置与应用;文字与表格的设置、输入与编辑;块、属性与外部参照的定义与编辑;地形图、地籍图、房产图、道路路线工程图等各种测绘工程图的绘制;图形的打印与输出。本书可作为高职高专院校、成人教育学院、职工大学等院校的工程测量专业教学,亦可供生产单位测量、施工等专业技术人员参考。 a高职0 a测绘学xAutoCAD软件x职业教育j教材 aP2-39v5 0a孙树芳4主编 0a吕宝奇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19 01058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1001472100034001882150016002223000049002383140181002873300207004683330009006756060035006846900014007197010015007337010017007488010027007651164-217820250114111640.0 a978-7-5509-4074-1dCNY43.00 a20250114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410000 ay z 000yy ar1 a地图艺术设计b专著f黄琰,边志华主编 a郑州c黄河水利出版社d2025.01 a156页d26cm a全国测绘地理信息类职业教育“十四五”规划教材 a黄琰,汉族,中共党员,讲师、工程师,河南测绘职业学院空间信息工程系专职教师,多年来,一直从事与地图相关的教材工作,主编及参与编写《计算机地图绘制》、《普通地图编制》等教材多部。 a本书是全国测绘地理信息类职业教育“十四五”规划教材、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特色规划教材。本书主要包括五个学习任务,即认识地图文化与地图艺术、地图基本构建的设计、地图符号的设计、地图文字的设计与地图色彩的设计。 a高职0 a地图x设计x高等职业教育j教材 aP283.1v5 0a黄琰4主编 0a边志华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16 01595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5001472100034001922150016002263140342002423300586005843330093011706060035012636900011012987010017013098010027013261164-217920241226110825.0 a978-7-5487-6126-6dCNY36.00 a20241226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430000 ay z 000yy ar1 a地球物理智能优化算法b专著f崔益安等编著 a长沙c中南大学出版社d2024.12 a199页d26cm a崔益安,教授、博导,中南大学应用地球物理系主任。主要从事环境与工程地球物理、智能优化反演算法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课题等科研项目8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学术论文30多篇,其中SCI检索论文9篇、EI检索论文15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4项,已获授权2项;获湖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次、中国有色金属协会科技进步一等奖1次。 a本书系统介绍了地球物理常用的传统优化算法和智能优化算法。从地球物理数据反演的角度出发,介绍和阐述各类优化算法的基本原理、算法流程和反演程序示例,包括最速下降法、高斯-牛顿法、共轭梯度法、模拟退火法、遗传算法、蚁群算法、粒子群算法、神经网络及深度学习算法等。本书可以帮助地球物理专业的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在地球物理反演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各类优化算法,为地球物理数据处理与反演解释提供坚实的基础。全书内容精炼、结构紧凑、图文并茂、案例丰富,讲述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各章内容相对独立,可根据需要灵活取舍,可作为地球物理类专业或相关专业的优化算法教材,也可以作为成人教育及各类职业教育的教材。 a本书可作为地球物理类专业或相关专业的优化算法教材,也可以作为成人教育及各类职业教育的教材0 a地球物理反演x最优化算法x研究 aP31v5 0a崔益安4编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02 01239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35001472100034001822150016002163000035002323140140002673300309004073330159007166060027008756900012009027010017009147010015009318010027009461164-218020250114112327.0 a978-7-122-47060-7dCNY49.80 a20250114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水化学b专著f关小红,张静主编 a北京c化学工业出版社d2025.03 a403页d26cm a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成果教材 a关小红,华东师范大学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研究方向为水污染控制化学,授权中国发明专利8项。 a《水化学》一书全面介绍了水化学的基本理论及水污染控制中所涉及的物化技术的基础理论,包括概论、化学动力学、酸碱化学、配位化学、沉淀与溶解、吸附、氧化还原、光化学八章。书中理论深入浅出,实例丰富生动。值得一提的是,第三章至第八章的最后一部分都讨论了所学理论如何在水污染控制实践中应用,可助力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a本书可作为环境科学、环境工程、给水排水等专业的基础课教材,同时也供从事给水排水工程、环境工程等专业设计、运行管理的人员及水污染控制领域的科研工作者参考使用0 a水化学x高等学校j教材 aP342v5 0a关小红4主编 0a张静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16 01277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63001472100034002102150016002443140179002603300478004393330027009176060035009446900014009797010015009938010027010081164-218120240705090941.0 a978-7-5649-5964-7dCNY29.00 a20240705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410000 ay z 000yy ar1 a中国南亚热带典型季风区雨季水汽空间分异研究b专著f许传阳著 a郑州c河南大学出版社d2024.06 a173页d24cm a许传阳,博士,河南理工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区域环境变迁及自然地理综合研究。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主持河南省科技攻关、河南省基础前沿项目2项,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 a本书是一本地理学方面的学术专著。本书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于氢氧稳定同位素空间格局的西南水汽、南海水汽影响区域界定(41371105),以位于典型亚热带季风区的中国云南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组合地带为研究区域,以稳定同位素示踪、HYSPLIT模式、SOFM非线性分类器构建等为研究手段,开展雨季降水过程的时空变化特征、不同季风环流水汽输送过程及其交互影响区域的界定研究。本书理论价值有助于深入理解我国亚热带季风区域的旱涝灾害形成,实践意义则是能够促进气候区划修订和国家防灾减灾战略制定。 a季风区雨季降水研究人员0 a季风区x雨季x降水x研究y中国 aP426.6v5 0a许传阳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0710 01528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9001472100034001962150016002303140407002463300531006533330025011846060019012096900016012287010015012448010027012591164-218220241104160504.0 a978-7-5237-0739-5dCNY39.00 a20241104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山洪来了,如何防范与应对?b专著f王中根等编 a北京c应急管理出版社d2024.01 a135页d21cm a王中根,1973 年生,男,博士,国家灾研院研究员,国科大博导、国家防总防汛抗旱专家。2001 年毕业于武汉大学水利水电学院,获水文水资源专业工学博士。曾任中科院地理资源所水文室主任、中科院陆地水循环及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现任国家灾研院水旱灾害研究中心主任。长期从事流域水循环机理与模拟、洪涝灾害防治等研究工作,多次带队参加北京、天津、河北等汛前检查和湖南洞庭湖、吉林松原、辽宁辽中等防洪抗汛应急科技支撑。 a《山洪来了,如何防范与应对》在“完善自然灾害特别是洪涝灾害监测、防控措施,织密社会安全风险防控网,切实维护社会稳定”的背景下应运而生。本书旨在为山洪易发区的干部群众提供一套系统的山洪灾害应急防范应对知识,以期提高基层防范应对山洪灾害的能力,为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防范化解重大灾害风险发挥作用。本书不仅涵盖了山洪的成因、类型、分布特性等基础知识,更着重针对山洪灾害的灾前准备、临灾响应、灾中救援、灾后复盘等环节提出相应的防范策略、应急措施,以及如何在灾害发生后开展有效的救援和恢复重建工作,同时针对典型案例进行复盘与分析。 a山洪易发区的干部群众0 a山洪x灾害防治 aP426.616v5 0a王中根4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107 01975nam0 2200277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13001001020015001131050018001281060006001462000077001522100034002292150016002633140646002793300605009253330025015305170023015556060023015786900012016017010027016137020015016407020015016558010027016701164-218420241108083719.0 a978-7-5668-4015-8dCNY50.00 a20241108d2024 em y0chiy50 ea1 achicger aCNb440000 ay z 000yy ar1 a气候正义b专著e理论基础与实践应用f(奥)卢卡斯·麦尔著g杨通进,董子涵译 a广州c暨南大学出版社d2024.10 a193页d26cm a卢卡斯·麦尔(Lukas Meyer),奥地利格拉茨(Graz)大学人文学院院长、教授,研究领域为道德与政治哲学、伦理学、社会与法律哲学、代际正义、气候伦理学等,出版了《历史正义》《代际正义》等。杨通进,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中国伦理学会环境伦理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国际环境伦理学学会会员及中国联络人,广西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哲学专业一级学科负责人。出版专著《当代西方环境伦理学》《环境伦理,全球话语 中国视野》等,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作为亚洲唯一代表参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项目“环境伦理学与国际政策”(2003),项目成果《环境伦理学与国际政策》由UNESCO Publishing 出版了英文、法文、西班牙文和中文四种版本。董子涵,南开大学博士在读。 a气候变暖是全人类共同面对的挑战。本书稿从社会学、伦理学的角度论述全球携手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推动各方采取务实的气候行动。其观点与我国提倡的“共同构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不谋而合。作者就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提出了三点建议:一是提倡代际“正义”,即当代人有义务确保后代人的基本需求能够得到满足,确保后代人的生存环境不被破坏;二是提倡国与国之间的“正义”,即相比发达国家的人们,发展中国家的人们应当获得更高的人均碳排放量,因为发展中国家的大多数人不像发达国家的人们获得了过去以牺牲环境换来的利益;三是对于因降低碳排放量而受到影响的人,可以考虑给与相应赔偿,这将有助于低碳社会的推行。 a全球气候变暖研究人员1 a理论基础与实践应用0 a全球气候变暖x研究 aP461v5 1c(奥)a麦尔b卢卡斯4著 0a杨通进4译 0a董子涵4译 0aCNb丰涵文化c20241114 01200nam0 2200277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8000271000041000651010013001061020015001191050018001341060006001522000113001582100034002712150016003052250013003213300409003343330013007436060023007566900012007797010033007917010029008247020029008537020013008828010027008951164-218520250217174217.0 a978-7-115-66157-9b精装dCNY99.80 a20250217d2025 em y0chiy50 ea1 achicfre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地球之歌b专著e手绘46亿年的奇迹f(法)皮埃里克·格拉维乌,(法)埃里克·奥塞纳著g(法)塞尔日·布洛克绘g戴童译 a北京c人民邮电出版社d2025.01 a371页d23cm2 a图灵新知 a地球诞生以前,宇宙是什么样子的?地球诞生以后,生命又是如何来到这世上的?在这本图文并茂的地球百科全书中,作者通过51个主题,介绍了地球自诞生以来长达46亿年的漫长历史和变迁过程,内容涵盖天文、地理、地质、生物、人类等领域,回答了诸多人们关于地球的谜题。本书不仅能够帮助我们了解火山、地震、气候、元素、板块构造、地质变化、生命演变等众多科学知识,也将带领我们回顾地球的历史,探索生命的起源,重新思考宇宙的命运。 a大众读者0 a地球科学j普及读物 aP-49v5 1c(法)a格拉维乌b皮埃里克4著 1c(法)a奥塞纳b埃里克4著 1c(法)a布洛克b塞尔日4绘 0a戴童4译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530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085001482100030002332150016002633140374002793300485006533330023011386060019011616900010011806900012011907110047012028010027012491164-218620241206150613.0 a978-7-116-14439-2dCNY228.00 a20241206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李四光地质科学思想i地热印记b专著f《李四光地质科学思想——地热印记》编写组编著 a北京c地质出版社d2024.12 a373页d26cm a《李四光地质科学思想——地热印记》编写组是由中国石化集团新星石油有限责任公司人员组成,是为纪念李四光诞辰135周年而编写的科普论著。中国石化集团新星石油有限责任公司是负责开发地热能源的新型能源的公司,主要从事地热资源勘查利用、地热利用技术推广、地热地质研究和热储精细评价项目,为渤海湾盆地、关中盆地、雄安新区、北京行政副中心等地热重点区域的基础研究和勘探开发实践做出贡献。 a地热能是一种清洁环保、用途广泛的可再生能源,可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农业和工业领域。本书展示李四光先生在地质科学领域的卓越贡献,特别是他心系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积极推动相关工作,倡导全国范围的地热资源普查和开发利用的历程和成果;基于地热资源勘探开发利用理论研究成果,介绍地热资源成因、分布特征、我国地热资源潜力以及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目前的主流技术及前沿热点方向;介绍全球及我国地热产业发展历程,展示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的蓬勃发展态势和未来前景,激发读者对地质科学和地热资源的关注与探索热情。 a地质地热学研究人员0 a地质学x地热学 aP5v5 aP314v502a李四光地质科学思想——地热印记编写组4编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12 01452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7001472100030002042150016002343140219002503300645004693330021011146060019011356900012011547010017011668010027011831164-218720241029114103.0 a978-7-116-14373-9dCNY98.00 a20241029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2023年全球地学研究前沿分析与解读b专著f范立民等主编 a北京c地质出版社d2024.11 a164页d30cm a王鑫,女,1979年9月出生,图书馆学硕士研究生,副研究员,中国地质图书馆成果评价室副主任,主要从事文献资源建设、文献计量评价等工作。承担参与多个相关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地质调查项目,出版专著5种,发表期刊论文20余篇。 a以科睿唯安公司EssentialScienceIndicators(基本科学指标,简称ESI)数据库中近6年(2017—2022年)SCI高被引论文为数据来源,基于共被引聚类理论揭示分析地学研究前沿。由地学学科领域专家及文献计量团队合作,从定性和定量两个维度对遴选出的研究前沿进行分析和解读。地学学科领域专家基于专业背景知识从研究前沿背景概况、主要内容等进行定性解读,文献计量团队根据研究前沿对应的SCI高被引论文的数量、被引频次、通讯论文数量等数据对国家和机构在研究前沿中的综合指数、贡献度、影响度和引领度进行定量解读。希望通过这次尝试,将此作为地学战略研究的一项有益补充,更加具体地展示不同地学分支学科的研究前沿,对比全球各国的优势领域,为业界同行较为全面地了解地学研究动态提供渠道。 a地球科学研究人员0 a地球科学j文集 aP-53v5 0a范立民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031 01197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073001482100034002212150016002553300561002713330021008326070031008536900012008847010017008967010015009138010027009281164-218820240412093433.0 a978-7-5183-6228-8dCNY100.00 a20240412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川西—川北地区上古生界野外地质与沉积储层特征b专著f张建勇,杨雨编著 a北京c石油工业出版社d2024.01 a136页d26cm a本书系统阐述了川西-川北地区泥盆系-二叠系野外露头地质特征,系统的开展了沉积相与岩相古地理、储层特征与主控因素的研究。在野外剖面特征研究过程中,使用手持式自然伽马能谱数据采集仪采集各岩层的野外伽马信息,提供了大量的野外剖面自然伽马数据,并完成了野外伽马曲线标准化的处理,为地层的划分与对比提供了另一种可操作的便捷化的手段与思路。基于野外剖面,但不拘泥于野外地质剖面,系统的开展了沉积相与岩相古地理的研究,建立了沉积演化模型。系统的开展了储层特征的研究,揭示了川西-川北地区泥盆系-二叠系野外地质露头储层岩石学、储集空间与物性特征,分析了不同类型储层的主控因素。 a四川盆地研究人员 a四川盆地x古生代x沉积演化 aP531v5 0a张建勇4编著 0a杨雨4编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0417 01771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81001472100038002282150016002663140469002823300627007513330019013786060047013976900016014447010015014607010015014758010027014901164-218920241129151056.0 a978-7-5236-1195-1dCNY88.00 a20241129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晚第四纪山东地区风尘堆积中砾石层的沉积特征及环境意义b专著f徐树建,孔凡彪著 a北京c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d2024.09 a192页d24cm a徐树建,男,1967年11月生,山东沂水人,教授,博士后,临沂大学硕导,沂蒙学者第三层次专家,担任山东师范大学、山东科技大学兼职硕士研究生导师。获得甘肃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第五位)、山东省省级教学成果奖三等奖1项(首位)、临沂市“第三届青年科技奖”、第四届临沂市优秀科技工作者等。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1项,出版《晚第四纪我国风尘堆积的区域对比研究》专著1部、教材2部。先后挂职费县人民政府副县长(2012.8-2013.8)、省派第四批第一书记平邑县地方镇小组长(2019.5-2021.5)等。 a本书对山东章丘HY黄土剖面砾石层上下部黄土沉积进行了沉积学特征研究,对其搬运动力及其沉积环境进行判别,对砾石层砾径、砾向、砾态及砾性等沉积特征分析,结合光释光测年,讨论了HY黄土剖面堆积过程的古环境演变。通过粒度分析对章丘HY剖面沉积物进行成因判别,样品粒度频率分布曲线呈双峰分布,粒度组成以粉砂为主,具有典型风成黄土的特征,并结合粒度象和萨胡判别公式对其沉积环境进行判别,可判知章丘HY剖面沉积物为典型风尘堆积物。推断出,晚更新世晚期中国大部分地区具有间冰阶海侵、暖湿的气候特征,山东章丘HY剖面砾石层和黄土交错堆积的沉积环境可能是全球变化的区域响应,有助于深刻理解中国东部风尘沉积的环境背景,为探讨东亚地区重大气候事件奠定基础。 a地质学科研人员0 a晚第四纪x砾石x地层x沉积特征x研究y山东 aP535.252v5 0a徐树建4著 0a孔凡彪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05 01407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073001482100030002212150016002513140207002673300485004743330099009596010034010586900013010927110033011058010027011381164-219020241202141227.0 a978-7-116-14405-7dCNY198.00 a20241202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河北地质大学校史b专著e1953—2023年f《河北地质大学校史》编写组编著 a北京c地质出版社d2024.11 a324页d26cm a《河北地质大学校史》编写组由河北地质大学相关人员组成。河北地质大学创办于1953年,是原地质部直属五大院校之一,是自然资源部、河北省人民政府共建大学,省属重点骨干大学,河北省重点支持的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 a本书按照学校经历的宣化地质学校、河北地质学院、石家庄经济学院、河北地质大学四个时期,以编年体的方式系统梳理了学校70年的办学历史,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国际交流等主要维度,全面叙述了学校从新中国成立初期设立的中专学校,发展到涵盖七大学科门类,本科生、研究生、继续教育等办学层次齐全的多科性大学的奋斗历程,对学校形成的“地经渗透”的办学特色和“服务地质行业、服务地方发展”的办学定位,“仰山慕水”的大学文化等精神元素进行了总结和凝练,旨在为学校的发展提供历史借鉴。 a本书可供关心河北地质大学建设发展的学校师生、校友,关心新中国地质教育建设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参阅02a河北地质大学x校史z1953-2023 aP5-40v502a河北地质大学校史编写组4编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05 01278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071001482100030002192150016002493300522002653330099007876060017008866060021009036900013009246900014009377010017009517010017009688010027009851164-219120241218143405.0 a978-7-116-13902-2dCNY298.00 a20241218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谢家荣文集h第八卷i经济地质学(二)及其他b专著f谢学锦,张立生主编 a北京c地质出版社d2024.11 a236页d29cm a本书是为纪念谢家荣教授诞辰110周年而出版的八卷集《谢家荣文集》的第八卷,收入谢家荣教授1948年至1966年间的论文127篇,专著3部。128篇论文中有著名的PaleographyasAGuidetoMineralExploration(古地理为探矿工作之指南)《三十七年度本处工作概述》《东北地质矿产概况和若干意见》《从中国矿床的若干规律提供今后探矿方向的若干意见》《中国矿产的分布规律及其预测》《中国铜矿的分类、分布及今后普查勘探的方向》《成矿理论与找矿》《让花岗岩及花岗岩化的研究为区测与找矿工作服务》等以及未曾发表过的谢家荣一生中的最后一篇论文《大地构造与找矿》等。 a本书可供从事矿产勘查的地质学家、矿床地质学家、地质学史研究者和相关专业的高等院校师生学习和参考0 a地质学j文集0 a经济地质学j文集 aP5-53v5 aP61-53v5 0a谢学锦4主编 0a张立生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19 00986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041001482100042001892150016002313300409002473330021006566060021006776900016006987010015007148010027007291164-219220240822153424.0 a978-7-312-06070-0dCNY110.00 a20240822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40000 ay z 000yy ar1 a北极岛屿生态地质学b专著f孙立广等著 a合肥c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d2024.08 a367页d24cm a本书拟构建和完善全新世生态地质学的理论体系,总结近20年来作者在北极的最新研究成果,推进生态地质学的学科发展。全新世生态地质学是应用地质学、地球化学、古生态学和环境科学及现代分析技术研究生态、环境和气候变化的多学科交叉科学。它以非生物质材料包括鸟粪土、冰水沉积、生物的物质遗存和有机残留作为材料解析自然环境信息,为研究全新世生态环境变化提供了新的方法和途径。在研究视角和理论上为培养青年科学人才提供了范例。 a北极地质研究人员0 a北极x地质x研究 aP561.662v5 0a孙立广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0829 01084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047001482100038001952150016002333300398002493330099006476070021007466900016007677010017007837010015008008010027008151164-219320250219152159.0 a978-7-313-30557-2dCNY339.00 a20250219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10000 ay z 000yy ar1 a北极及邻区地质概要b专著f辛仁臣,李琦编著 a上海c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d2025.02 a608页d26cm a北极地区既是研究地球演化历史的信息库,也是地质资源宝库。本书在扼要介绍了北极及邻区自然地理特征基础上,根据自然地理特征和地质特征,把北极及邻区划分7个构造区带,分别是北极及邻区洋盆、北欧大陆及被动大陆边缘、西伯利亚大陆及北部被动大陆边缘、东北亚及北部被动大陆边缘、阿拉斯加及北部被动大陆边缘、加拿大北部大陆及被动大陆边缘、格陵兰岛及被动大陆边缘,归纳总结了各构造区带不同构造单元的主要地质特征。 a本书可供广大地球科学研究者、地质矿产资源普查勘探者、地学类院校教师、学生以及地球科学爱好者参考 a北极x地质x研究 aP561.662v5 0a辛仁臣4编著 0a李琦4编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130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035001482100030001832150016002133300560002293330029007896070029008186900011008477010015008588010027008731164-219420240425153239.0 a978-7-116-13744-8dCNY380.00 a20240425d2022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白云鄂博矿物b专著f杨莉等编著 a北京c地质出版社d2022.11 a458页d26cm a稀土、铌、萤石、钪等资源被广泛应用于高新技术领域,尤其是在新材料方面具有不可替代性,是现代工业和制造业不可或缺的基础原料,已被多国列为“战略性矿产”和“关键金属”。白云鄂博矿床蕴藏71种元素,170多种矿物,是世界上唯一一座同时富含稀土、铌、铁、萤石等多种(共伴生)矿产资源的超大型矿床。新中国成立至今,党和国家领导高度重视白云鄂博矿床的开发利用,针对其开展的科学研究与生产实践也从未间断。系统地开展白云鄂博矿物学研究工作,既是探究矿床形成规律和超常富集机理等科学前沿问题的重要手段,又是资源综合评价和开发利用的重要依据,也为准确摸清家底和战略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a白云鄂博矿区矿物研究人员 a白云鄂博矿区x矿物x研究 aP57v5 0a杨莉4编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0429 01157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1001472100030001982150016002283300543002443330039007876060047008266900014008737010013008878010027009001164-219520240425160805.0 a978-7-116-13864-3dCNY68.00 a20240425d2023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西藏角西黑钨矿矿床成矿作用研究b专著f王勇等著 a北京c地质出版社d2023.01 a193页d26cm a西藏角西钨矿床位于班公湖-怒江成矿带西段,行政区划隶属于西藏阿里地区日土县与革吉县交界地带,距革吉县城约35km,是西藏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地热地质大队在革吉—日土一带发现的黑钨矿矿床。截止目前,矿床探获WO3金属资源量为3.91万吨,WO3品位0。09-4.39%。作为西藏乃至全国目前发现的首例产于蛇绿混杂岩带内的黑钨矿矿床,其经济价值和科研意义重大。自其发现以来,针对该矿床发表了一系列高质量科研论文,但一直缺乏一本专著加于系统总结。为此,基于10余年的勘查评价及综合研究的基础,作者对该矿床的地质特征、成岩成矿时代、地质构造背景和成矿机制开展系统总结和论述。 a黑钨矿有色金属矿床成矿作用研究人员0 a黑钨矿x有色金属矿床x成矿作用x研究y西藏 aP578.7v5 0a王勇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0429 01109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61001472100034002082150016002423000037002583300420002953330009007156060033007246900012007577010015007697010015007847010017007998010027008161164-219720241105144052.0 a978-7-5183-7126-6dCNY36.00 a20241105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矿物岩石识别与鉴定b专著e富媒体f李莉,王满,李开荣主编 a北京c石油工业出版社d2024.11 a228页d26cm a石油高职教育“工学结合”规划教材 a本书从油气地质勘探过程中岩矿分析与鉴定的工作过程和岗位技能需求出发,设置了包括矿物手标本的系统鉴定、偏光显微镜下常见透明矿物的系统鉴定、岩浆岩的系统鉴定、变质岩的系统鉴定、沉积岩的系统鉴定共计5个情境35个任务的相关内容。本书采用工作手册的形式,落实课程思政要求,建立”校企合一,全程共育,分段实施”职业岗位学习情境,实现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综合性和实用性、助力提升学生实操能力及岗位适应能力。 a高职0 a岩矿鉴定x高等职业教育j教材 aP585v5 0a李莉4主编 0a王满4主编 0a李开荣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107 01158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067001482100030002152150016002453300430002613330059006916070031007506070031007816070031008126900017008437010017008608010027008771164-219820250218154225.0 a978-7-03-077158-2dCNY268.00 a20250218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渤海、黄海和东海沉积有机碳分布图b专著e汉英对照f乔淑卿等主编 a北京c科学出版社d2024.11 a466页d26cm a基于我国近30年来多个海洋调查专项项目及相关项目和收集的17596站沉积物粒度、6000站有机碳、1024站有机碳813C和47站有机碳A14C等数据,编制了本套1:300万渤海、黄海和东海沉积有机碳含量分布图及说明书本次编图工作阐述了渤海、黄海和东海沉积有机碳的分布规律、来源和埋藏通量,探讨了水动力、沉积物组成和人类活动等对有机碳的影响,这为深入认识我国近海碳汇特征和增汇潜力提供了重要基础性资料,也对海洋碳汇效应和气候变化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借鉴意义。 a本书对海洋碳汇效应和气候变化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借鉴意义 a渤海x沉积物x有机碳j图集 a黄海x沉积物x有机碳j图集 a东海x沉积物x有机碳j图集 aP588.2-64v5 0a乔淑卿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2270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13001001020015001131050018001281060006001462000067001522100038002192150016002573140587002733301001008603330029018616060051018906900018019416900015019597010015019748010027019891164-219920241126112306.0 a978-7-5504-6479-7dCNY88.00 a20241126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aeng aCNb510000 ay z 000yy ar1 a页岩气开采项目全生命周期业财一体化评价与决策b专著f何怀银等著 a成都c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d2024.11 a260页d24cm a何怀银,西南民族大学会计学,大学本科学历,高级经济师,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页岩气勘探开发项目经理部总经理;主要研究方为向企业管理。周玉,成都理工大学会计电算化大专,会计师,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页岩气勘探开发项目经理部总会计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财务与经营管理。聂捷,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工程师,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页岩气勘探开发项目经理部三级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油气田开发。谢黎,四川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工商管理本科,高级经济师,中石油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页岩气勘探开发项目经理部计划经营部副部长;主要研究方向为规划计划、经营管理。 a本书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页岩气开采为背景,探讨了项目全生命周期基于财务数据和业务数据的一体化评价与决策问题。本书主要章节安排如下:第一章为绪论,主要介绍页岩气开采项目涉及到的范围、概念和主要过程,界定本研究的边界,提出页岩气开采过程业务财务一体化需要研究的问题。第二章为业财一体化评价与决策的理论基础,主要探讨多属性评价、优化和决策的基本理论以及在数据驱动时代的发展和应用前景。第三章为页岩气开采全生命周期数据,主要介绍页岩气开采典型项目在全生命周期中的数据类型,以及数据清洗和数据分类的主要方法。第四章为页岩气开采评价指标体系,主要探讨项目全生命周期在不同阶段的评价指标,构建完整的评价指标体系,包括财务指标、经济指标、社会效益指标等。第五章为数据驱动的页岩气开采全生命周期主要因素分析,通过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的技术,对项目全生命周期中对指标产生影响的关键因素进行分析,确定项目开发过程的主要决策变量。第六章为页岩气开采过程的多目标评价和决策,主要探讨不确定环境下项目开发方案的多场景评价和决策方法。第七章为案例分析,以某页岩气开采过程的评价和决策为例进行实际案例分析。 a油田开发财务管理研究人员0 a油页岩x油田开发x财务管理x研究y中国j汉、英 aP618.130.8v5 aF426.22v5 0a何怀银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128 01126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85001472100034002322150016002663300425002823330075007076060049007826900021008317010017008528010027008691164-220020241008133650.0 a978-7-5183-6979-9dCNY70.00 a20241008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第二届中国陆相页岩油勘探开发关键技术与管理研讨会论文集h上册b专著f孟思炜等主编 a北京c石油工业出版社d2024.11 a416页d26cm a该论文集主要收录”中国陆相页岩油勘探开发关键技术与管理研讨会”征集的优秀论文,主要内容包括:陆相页岩油基础地质理论;陆相页岩油勘探技术;陆相页岩油开发技术;陆相页岩油钻完井技术;陆相页岩油增产改造技术;陆相页岩油提高采收率技术;陆相页岩油采油工程技术;中低成熟度页岩油原位转化技术;陆相页岩油勘探开发管理创新;陆相页岩油勘探开发案例分析等。该论文集出版对从事陆相页岩油勘探开发与管理工作的科技人员具有参考价值与借鉴意义。 a本书对从事陆相页岩油勘探开发与管理工作的科技人员具有参考价值与借鉴意义0 a陆相x油页岩x油气勘探y中国x学术会议j文集 aP618.130.8-53v5 0a孟思炜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010 01126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85001472100034002322150016002663300425002823330075007076060049007826900021008317010017008528010027008691164-220120241008133719.0 a978-7-5183-6980-5dCNY70.00 a20241008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第二届中国陆相页岩油勘探开发关键技术与管理研讨会论文集h下册b专著f孟思炜等主编 a北京c石油工业出版社d2024.11 a480页d26cm a该论文集主要收录”中国陆相页岩油勘探开发关键技术与管理研讨会”征集的优秀论文,主要内容包括:陆相页岩油基础地质理论;陆相页岩油勘探技术;陆相页岩油开发技术;陆相页岩油钻完井技术;陆相页岩油增产改造技术;陆相页岩油提高采收率技术;陆相页岩油采油工程技术;中低成熟度页岩油原位转化技术;陆相页岩油勘探开发管理创新;陆相页岩油勘探开发案例分析等。该论文集出版对从事陆相页岩油勘探开发与管理工作的科技人员具有参考价值与借鉴意义。 a本书对从事陆相页岩油勘探开发与管理工作的科技人员具有参考价值与借鉴意义0 a陆相x油页岩x油气勘探y中国x学术会议j文集 aP618.130.8-53v5 0a孟思炜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010 01078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102001482100034002502150016002843300345003003330067006456060031007126900021007436900014007647110031007788010027008091164-220220240709134531.0 a978-7-5183-6817-4dCNY390.00 a20240709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胜利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六十年理论技术文集e1964-2024i开发篇. 上册b专著f胜利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编 a北京c石油工业出版社d2024.06 a570页d29cm a本文集遴选了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60年来在油气田开发领域发表的科研论文100篇,内容涵盖了特高含水水驱开发、高温高盐化学驱、稠油多元热复合开发、低渗透油藏非线性渗流、CO2高压混相驱油与封存和页岩油开发等六方面的理论机理认识,精细油藏描述、开发地球物理、油藏物理模拟、油藏数值模拟、油田开发效益规划编制和不同类型油气藏开发等14项技术系列。 a本书可供油气田开发领域的科研人员及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参考阅读0 a油气勘探x油气田开发j文集 aP618.130.8-53v5 aTE3-53v502a胜利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4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0717 01910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8000271000041000651010008001061020015001141050018001291060006001472000055001532100030002082150016002383140166002543301081004203330081015016060027015826900015016097010017016248010027016411164-220320240725145253.0 a978-7-116-14210-7b精装dCNY88.00 a20240725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胶东金矿成矿物质来源与成矿过程b专著f王来明等主编 a北京c地质出版社d2024.06 a268页d29cm a王来明 ,山东省地质调查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技术二级),中共党员,1952年12月出生,男,山东省寿光市人。1978年毕业于山东矿业学院地质矿产系区域地质调查及矿产普查专业。 a成矿物质来源及成矿流体的来源与性质一直是胶东地区研究的热点问题,目前对于胶东金矿成矿物质及流体来源争议较大。本书通过大量的岩石化探数据综合研究,利用地质体中金的丰度、金的可获得性和后期地质作用叠加改造的强度对胶金矿矿源层进行了分析研究,得出:胶东岩群含有较高的金丰度、变异系数及较低的Xg/Xa值,与金矿石相似的元素组合特征,重叠的硫同位素组成,表明胶东岩群火山-沉积建造为含金的初始矿源层;古元古代荆山群、粉子山群中Au含量高,尤其是片岩组合中Au含量达到全区最高值,其中荆山群变异系数、Xg/Xa值、硫同位素、铅同位素、元素共生组合等均与金矿特征一致,为重要的次生矿源层;胶东地区中生代花岗岩与胶东金矿关系密切,金矿主要赋存于玲珑期及郭家岭期岩浆岩中,玲珑期花岗岩为胶东地区金矿直接矿源岩,是最有利的赋矿地质体,郭家岭期花岗岩次之。成矿过程:太古宙变质地层、荆山群底部变质地层;重熔作用形成玲珑期花岗岩,金元素活化、迁移、富集,在有利部位成矿;郭家岭期壳幔岩浆作用,本身含金热液成矿或活化、叠加改造金富集体和矿化体而成矿;伟德山期岩浆活动,含多金属热液作用,活化、叠加改造早期金矿化而形成金及多金属矿;崂山期岩浆活动,形成多金属矿。重要构造界面和薄弱带为矿液运移和沉淀提供了通道和空间。 a本书可供基础地质研究、矿产资源勘查、地质科学研究及地质专业院校师生参考和使用0 a金矿床x成矿系列y山东 aP618.51v5 0a王来明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0731 01327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9000271000041000661010008001071020015001151050018001301060006001482000069001542100030002232150016002533140105002693300524003743330107008986060025010056900011010307010017010418010027010581164-220420241203111759.0 a978-7-116-14431-6b精装dCNY248.00 a20241203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中国矿产地质志i福建卷e普及本i福建矿产地质b专著f周维瑀等编著 a北京c地质出版社d2024.12 a406页d29cm a第一作者周维瑀,男,供职于福建省地质调查院,研究人员,长期从事战略性金属矿产勘查技术与成矿理论研究。 a《福建矿产地质》(中国矿产地质志·福建卷·普及本)是福建省第一部全面总结介绍福建省矿产地质知识,展示福建省矿产资源全貌的、面向社会大众普及矿产地质知识的科普性读物。本书从福建省概况、能源、金属、非金属、宝玉石和观赏石、水气矿产和旅游资源7个方面介绍了福建省内矿产的主要用途、地理分布、资源状况和典型矿床的地质特征、勘查历史及开发状况。用通俗易懂的文字和几百幅精美图片为读者展现了福建矿产地质在大自然中的奥秘和神奇,以期使广大非专业读者通过阅读本书来了解福建省矿产资源的省情,提高珍惜矿产资源的意识,形成保护矿产资源的理念。 a本志书适合于社会各界民众、大学生阅读,也可供从事自然资源工作的生产和管理人员了解四川省矿产地质信息使用0 a矿产地质x概况y福建 aP62v5 0a周维瑀4编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05 01329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9000271000041000661010008001071020015001151050018001301060006001482000065001542100030002192150016002493140226002653300501004913330019009926060025010116900011010367010013010478010027010601164-220520240816154550.0 a978-7-116-14288-6b精装dCNY220.00 a20240816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中国矿产地质志i贵州卷e普及本i贵州矿产地质b专著f周琦等著 a北京c地质出版社d2024.09 a327页d29cm a周琦,1964年5月出生,贵州石阡人。毕业于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矿产专业,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测量及找矿、地质矿产调查和古生物与地层学专业(沉积地球化学方向)理学博士,工程技术应用研究员,国家矿产储量评估师,国务院政府津贴获得者。 a本志书是《中国矿产地质志·贵州卷》系列专著之一,是通过搜集和整理已有勘查成果、相关综合研究及矿产预测等科学研究成果,包括古代和近代百余年来,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数以万计的地质工作者长期积累下来的地质调查、矿产勘查与科研成果基础上编撰而成。本书用通俗的文字、精美的图片,生动地介绍了贵州省的大地构造,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特征,详细地记载了复杂地质演化史造就的丰富自然资源,归纳了能源、金属、非金属、水汽等各类矿产,基础地质、地貌景观、地质灾害等,展现了贵州省自然资源的类型与分布、用途与开发等状况。 a矿产地质工作者0 a矿产地质x概况y贵州 aP62v5 0a周琦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0822 01247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9000271000041000661010008001071020015001151050018001301060006001482000069001542100030002232150016002533140123002693300512003923330021009046060025009256900011009507010017009618010027009781164-220620241106103752.0 a978-7-116-14365-4b精装dCNY150.00 a20241106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中国矿产地质志i海南卷e普及本i海南矿产地质b专著f何玉生等主编 a北京c地质出版社d2024.10 a164页d29cm a何玉生,湖北省武穴市人,高级工程师,硕士现任海南地质调查院总工程师,主要从事勘查地球化学和生态地球化学调查和研究工作。 a《海南矿产地质—中国矿产地质志·海南卷·普及本》全面概括了海南省建省以来主要的矿产勘查成果,是《中国矿产地质志》系列丛书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海南省地质调查院研编。《海南矿产地质—中国矿产地质志·海南卷·普及本》除前言和绪论外,正文分12章,对海南省已发现的49个矿种514处矿产地和地质遗迹进行研编,内容主要包括矿种的性质、用途、矿产地特征及分布、资源储量、勘查与开发几个方面,并对海南省代表性的矿(山)区从矿(山)区地理位置、成矿地质背景、矿床特征、矿石特征、人文历史等几个方面进行介绍。地质遗迹主要描述其类型及价值。 a矿产地质研究人员0 a矿产地质x概况y海南 aP62v5 0a何玉生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107 01583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067001482100030002152150016002453300772002613330205010336060025012386060025012636900011012887010015012998010027013141164-220720250219085323.0 a978-7-116-14093-6dCNY248.00 a20250219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中国矿产地质志i河南卷e普及本i河南矿产地质b专著f张宇等编著 a北京c地质出版社d2024.12 a406页d26cm a本书是《中国矿产地质志·河南卷·普及本》的系列成果之一,是《中国矿产地质志》的重要组成部分。全书除前言、结语外,共包含九章。第一章为概述,介绍了地球的演化,概述了河南省自然地理、地质背景及资源概况。第二章至第五章为矿产资源部分,分别介绍了河南省能源矿产、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和水气矿产的性质、用途、特征及分布,并对具有重大历史、经济意义的矿山进行了简介。第六章为地质公园,概略介绍了河南省的世界地质公园和国家地质公园。第七章为河南省古代文明与矿业开发,介绍了中原地区从50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到清朝末期的历史演化与矿业发展。第八章为河南省近代矿业发展,简单介绍了从1840年的鸦片战争到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的近代河南地质调查和矿业开发历史。第九章为河南省现代矿产资源勘查与研究,按照8个历史阶段简单介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河南省矿产地质调查、勘查和科研工作。 a本书是河南省第一部面向社会大众、全面介绍河南矿产全貌的科普读物,对普及地学知识、了解河南矿产资源省情、提高国民珍惜资源和保护环境意识具有重要作用,也可供从事自然资源工作的科研、教学、管理等人员参考使用0 a矿产地质x概况y中国0 a矿产地质x概况y河南 aP62v5 0a张宇4编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2027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9000271000041000661010008001071020015001151050018001301060006001482000069001542100030002232150016002533140790002693300539010593330107015986060025017056900011017307010017017418010027017581164-220820241203111746.0 a978-7-116-14429-3b精装dCNY128.00 a20241203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中国矿产地质志i四川卷e普及本i四川矿产地质b专著f宋元宝等编著 a北京c地质出版社d2024.12 a209页d29cm a宋元宝,男,中共党员,四川省综合地质调查研究所科创中心主任,支部书记,以项目负责人身份主持项目40余项,总经费额达9000余万,其中主持研编了“中国矿产地质志·四川卷”,填补四川专业志书领域空白,2011年被四川地质局评为“青年岗位能手”,2005年项目获得“四川地矿局科研成果奖。在业内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发表论文十余篇,其中SCI收录一篇,EI收录一篇,专著5部,其中前三作者一步,作者不分先后4部,其历时十年组织研编的“中国矿产地质志·四川卷”是110年来对省内矿产的一次大综合、大梳理、大分析,梳理了全省矿产资源特征,创新性的利用成矿系列理论全面总结了全省的成矿规律,其成果得到了刘宝珺、陈毓川院士的高度认可,并获得优秀成果,今年年底提交出版社出版。作为校外导师,指导硕士研究生8名,建立了“科创中心团队”团队人员达21名,每年承担项目2000万左右,团队在西藏发现中型以上矿床,为保障国家资源安全提供了支撑。 a《四川矿产地质》(中国矿产地质志·四川卷·普及本)是四川省第一部全面总结介绍四川省矿产地质知识,展示四川省矿产资源全貌的、面向社会大众普及矿产地质知识的科普性读物。本书从四川省概况、矿产总论、能源、金属、非金属(矿物类、岩石类、宝玉石)、水气矿产-地下水6个方面介绍了四川省内矿产的主要用途、地理分布、资源状况和典型矿床的地质特征、勘查历史及开发状况。用通俗易懂的文字和几百幅精美图片为读者展现了四川矿产地质在大自然中的奥秘和神奇,以期使广大非专业读者通过阅读本书来了解四川省矿产资源的省情,提高珍惜矿产资源的意识,形成保护矿产资源的理念。 a本志书适合于社会各界民众、大学生阅读,也可供从事自然资源工作的生产和管理人员了解四川省矿产地质信息使用0 a矿产地质x概况y四川 aP62v5 0a宋元宝4编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05 01989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9000271000041000661010008001071020015001151050018001301060006001482000053001542100030002072150016002373140950002533300365012033330087015686060037016556900011016927010017017038010027017201164-220920241213094725.0 a978-7-116-14420-0b精装dCNY280.00 a20241213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中国矿产地质志i重要成矿理论卷b专著f陈毓川主编 a北京c地质出版社d2024.12 a112页d29cm a陈毓川,男,汉族,1934年12月7日出生于浙江省平湖市乍浦镇,原籍宁波,矿床地质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地质科学院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52年,陈毓川就读于南京大学地理系;1959年,毕业于前苏联顿湼茨理工大学地质勘查系;1959年至1963年,担任地质部地质研究所研究组组长;1963年至1969年,在地质部矿床地质研究所先后担任研究组长、研究室副指导员、研究队副队长;1969年至1978年,在国家计委地质局(总局)地质矿产研究所先后担任研究队队长、研究室主任;1978年至1983年,在地质部(地矿部)矿床地质研究所先后担任所长、研究室主任;1983年至1990年,在地矿部地矿司先后担任副司长、司长;1985年至1990年,在全国金矿地质工作领导小组先后担任常务副组长、办公室主任;1986年至1997年,担任地矿部中国地质科学院院长;1986年至1998年,担任地矿部党组成员;1995年至1998年,担任地矿部地质调查局局长;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00年至2006年,任中国工程院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常委、副主任、主任。陈毓川长期从事矿床地质、地球化学、区域成矿规律、成矿预测研究及矿产勘查工作。 a本书是中国矿产地质志系列丛书之一,是对21世纪以来中国成矿理论研究方面最新成果的集成,也是百年来中国科学家在矿床学方面创新奉献之体现。本志精选了14篇文章,涵盖了国内13位知名专家、学者的重要研究成果,是对我国代表性成矿理论、成矿规律及找矿预测研究的系统总结和精辟论述,既有区域成矿规律总结又有典型矿例剖析,是一部集成矿理论、预测方法和找矿实践于一体的成矿理论专志。 a本书可供矿政管理部门、地质科研院所和生产单位技术人员、研究人员以及地质院校师生参考0 a矿产地质x矿床成因论x概况y中国 aP62v5 0a陈毓川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19 01396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61001472100034002082150016002422250035002583140197002933300511004903330019010016060039010206900010010597010017010697010017010868010027011031164-221020240815161358.0 a978-7-305-26728-4dCNY98.00 a20240815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20000 ay z 000yy ar1 a构建中国—东盟蓝色伙伴关系研究b专著f成汉平,薛莉清主编 a南京c南京大学出版社d2024.09 a300页d24cm2 a海洋命运共同体构建e理论与实践 a成汉平,南京大学中国南海研究协同创新中心高级研究员,教授、博导,研究方向中国东盟关系、海上安全、海洋合作、南海问题等。薛莉清,新加坡国立大学博士,南京工业大学教授,研究兴趣与方向区域国别研究。 a如何形成全球海洋治理的规则与秩序、如何团结合作以弥合冲突及裂痕,越来越成为世界级重要难题,亟需国际社会贡献优良方案,共同协商、共同处理;在共同治理的过程中,塑造海洋命运共同体,并进一步发展人类命运共同体。而我国提出的“蓝色伙伴关系”为此全球治理难题提供了中国方案,并正在全球海洋治理、海洋命运共同体形成、人类命运共同体塑造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书先探索蓝色伙伴关系的内涵和边界,对中国开展蓝色伙伴关系实践及相关研究的成果和不足进行系统分析,最后提出中国—东盟蓝色伙伴关系建设面临的挑战,以及经验、前景。 a海洋学研究人员0 a海洋学x研究y中国y东南亚国家联盟 aP7v5 0a成汉平4主编 0a薛莉清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0822 01008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1001472100030001882150016002182250019002343300401002533330023006546060033006776900014007107010015007248010027007391164-221120241107111452.0 a978-7-5507-3405-0dCNY56.00 a20241107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440000 ay z 000yy ar1 a海洋文明与大航海时代b专著f段亚兵著 a深圳c深圳出版社d2024.01 a242页d26cm2 a西方现代化脚印 a本书为西方现代化脚印丛书之一。重点介绍两个主题,地理大发现与大航海时代。地理大发现,指欧洲国家“发现”了以前不知道的地方;而大航海时代,指欧洲人摸清楚了几条海上航线,让全球的海洋连成了一片。这两个主题,主要涉及葡萄牙、西班牙、荷兰等国家的海上冒险、海洋扩张和海洋霸权。作者通过分析公元1500年前后人类文明的进程和重大转折,解释了海洋文明的起源与发展,分析了人类从农业社会进入工业化社会的机遇与挑战。 a海洋文化史研究人员0 a海洋x文化史x研究y西方国家 aP7-091v5 0a段亚兵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114 01417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9000271000041000661010013001071020015001201050018001351060006001532000069001592100038002282150016002663140255002823300489005373330021010266060019010476900017010667010015010837010013010987010013011118010027011241164-221220240830151620.0 a978-7-5670-3946-9b精装dCNY368.00 a20240830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aeng aCNb370000 ay z 000yy ar1 a深海典型海域海底地理实体命名b专著e英、汉f石绥祥,樊妙,邢喆著 a青岛c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d2024.08 a163页d29cm a石绥祥,男,1966年生,博士,研究员,国家海洋信息中心主任,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现为国家促进大数据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海洋学会海洋信息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获省部级科学技术奖特等奖2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6项,出版专著5部,发表SCI/EI论文40余篇。 a海底地理实体命名,是对海底地理实体经过科学判别和认定后对其进行标识和命名的过程。开展海底地理实体命名不仅是科学活动的一部分,更是维护海洋生态平衡和促进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重要手段。本书主要依托于近五年来的多波束水深调查资料,对其进行数据精细化处理、质量控制和精度评估,在满足海底地名命名要求的基础上,依据《国际海底地名命名规则IHOB-6》、GB29432-2012《海底地名命名》,在充分吸纳、借鉴世界海底地名录及我国公布的海底地名的基础上,进行判读、提取和命名,是相关研究人员进行科研的工具性资料。 a海底地貌研究人员0 a海底地貌j名录 aP737.2-62v5 0a石绥祥4著 0a樊妙4著 0a邢喆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0905 01157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057001482100030002052150016002353300470002513330059007216070039007806070041008196900015008607010013008758010027008881164-221320241218143417.0 a978-7-116-13697-7dCNY278.00 a20241218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喀斯特断陷盆地生态系统与石漠化演化机理b专著f李强著 a北京c地质出版社d2024.10 a420页d26cm a本书以生态系统对喀斯特断陷盆地地质条件的反映为切入点。在蒙自南洞地下河流域和泸西小江流域石漠化治理示范区研究因自然和人为因素双重作用引起的地质环境和生态环境变异,明确了喀斯特断陷盆地“盆-山”耦合地形影响下的气候特征和生态水文过程变化规律;探索了喀斯特断陷盆地植物功能性质和代谢产物积累特征,阐述了与植被相适应的土壤微生物群落变化和适应策略;明确了生态工程是喀斯特断陷盆地植被恢复和碳固持力增加的主要原因,为喀斯特地区生态修复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提升提供了理论与依据。 a本书适用于喀斯特断陷盆地生态系统与石漠化演化机理研究者 a喀斯特地区x断陷盆地x生态系x研究 a喀斯特地区x断陷盆地x沙漠治理x研究 aP941.73v5 0a李强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19 01431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9000271000041000661010013001071020015001201050018001351060006001532000073001592100030002322150016002623140221002783300491004993330073009906060049010636900017011127110033011298010027011621164-221420241009112546.0 a978-7-116-14337-1b精装dCNY198.00 a20241009d2024 emky0chiy50 ea0 achiaeng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中国自然资源统计年鉴h2024b专著e汉、英f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编 a北京c地质出版社d2024.09 a324页d29cm a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主要承担保护与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海洋资源等自然资源,规范国土资源管理秩序,及时准确提供全国土地利用各种数据的责任。负责规范国土资源权属管理,推进自然资源科技进步,开展对外合作与交流。 a本书是一部全面反映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状况和自然资源行政管理情况的资料性年鉴。收录了全国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2023年自然资源及行政管理各方面大量的统计数据,内容涉及全国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海洋资源,自然资源调查勘查及各级自然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对土地资源和矿产资源的行政管理,以及国家对海洋资源的行政管理,自然资源科学技术研究和国土测绘等方面。各章节后附有主要统计指标解释,对主要自然资源综合统计指标的含义、统计范围、统计口径、计算方法等做了简要说明。可供相关工作人员和研究人员借鉴参考。 a政府机关、经济决策部门、年鉴研究者、社会学者和一般对年鉴有兴趣的读者0 a自然资源x统计资料y中国z2024j年鉴x汉、英 aP966.2-54v502a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4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010 01530nam0 2200277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1001472050008001882100034001962150016002303000037002463140207002833300567004903330093010576060031011506900010011817010017011917010017012088010027012251164-221520250113105314.0 a978-7-122-46870-3dCNY55.00 a20250113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普通生物学b专著f王元秀,秦晓春主编 a3版 a北京c化学工业出版社d2025.03 a238页d26cm a石油和化工行业“十四五”规划教材 a王元秀,济南大学教授,济南大学活性肽研究中心负责人,山东省营养学会常务理事、山东省生物化学学会理事、山东省医养健康产业协会标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特医食品联盟常务理事,长期从事生物学课程的教学工作。 a《普通生物学》前两版广受欢迎,被众多高校用作教材,先后获评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优秀出版物奖和山东省一流教材。第三版入选石油和化工行业“十四五”规划教材,编写中在着重考虑基础性和系统性的同时,还考虑了相关内容与专业后续课程的关联性,以及内容的先进性。教材包括七部分、十八章内容,以现代大生物学由微观到宏观作为编写主线,由生物的基本特征切入,从生命的化学组成、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生物的遗传与进化,到生物体的结构、功能、分类,最后到生态系统,重点突出植物和动物生物学内容,简化生物分子与细胞、生物遗传与变异内容。新版教材还配套了视频、课件、拓展知识等资源,增加了可读性。 a本书可供高等院校生物技术、生物工程等专业本科、专科学生使用,也可供其他专业的科研人员参考0 a普通生物学x高等学校j教材 aQ1v5 0a王元秀4主编 0a秦晓春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16 01111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5001472100038001922150016002303300427002463330069006736060027007426900010007697010017007797010017007967010017008138010027008301164-222820241129095624.0 a978-7-5772-1477-1dCNY58.00 a20241129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420000 ay z 000yy ar1 a生理学b专著f王光亮,董泽飞,李春艳主编 a武汉c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d2025.01 a221页d29cm a本教材面向医学院校的学生,以生理学为主,对医学生理学中的相关知识点进行介绍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生理学进展和由生理异常导致的临床疾病。本教材按系统分为十二章,具体内容有绪论、细胞的基本功能、血液、血液循环、呼吸、消化和吸收、能量代谢和体温、尿的生成与排出、感觉器官、神经系统、内分泌、生殖。每章前有本章摘要(按教学大纲要求),所有专业名词附有英文,每章最后附有数个纵向或临床相关的问答题,执医考试大纲及总结本章节内容的思维导图。 a本教材可供临床医学、护理、助产、药学、口腔、影像、检验等专业使用0 a生理学x医学院校j教材 aQ4v5 0a王光亮4主编 0a董泽飞4主编 0a李春艳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05 01933nam0 2200277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7001472050008001942100030002022150016002323000063002483140439003113300729007503330059014796060047015386900013015856900013015987010017016118010027016281164-223020241224102755.0 a978-7-03-080630-7dCNY55.00 a20241224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b专著f卜友泉主编 a3版 a北京c科学出版社d2024.12 a129页d26cm a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高等医药院校基础医学实验教学系列教材 a卜友泉教授,重庆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主任。主要从事肿瘤新基因功能解析的研究。主要研究方向,肿瘤相关基因的筛选、鉴定和功能分析;肿瘤相关基因的转录调控;基因诊断与基因治疗。重庆市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会理事。中华医学会医学细胞生物学分会青年委员。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会会员,中国细胞生物学会会员。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计划评价专家,教育部科技论文在线特聘评审专家,重庆市科技评审专家,多家国内外学术期刊审稿专家。 a实验教学是高等医学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环节。本实验教材一共分为四章。第一章是基本实验操作及常用仪器使用,重点介绍了一些目前常用的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研究技术和常用仪器的使用方法以及基本的实验操作要求,目的在于使学生对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的研究技术有一个系统的认识。第二章是经典验证性实验,开设了一些经典的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这些实验均经过长期的实验教学实践证明有助于学生巩固理论知识和培养学生基本的实验操作能力。第三章是综合性实验,每个实验均涉及到多种实验技术的使用,通过相对系统的使用多种实验技术来解决一个问题或达到一个研究目的,以培养学生的综合性逻辑思维能力,对科学研究有一个初步的认识。第四章是创新性实验,通过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基本的科研能力。 a主要面向临床医学、基础医学、预防医学等各专业医学本科生0 a生物化学x分子生物学x实验x医学院校j教材 aQ5-33v5 aQ7-33v5 0a卜友泉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26 01379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7001472100038001942150015002323140411002473300375006583330023010336060027010566900012010837010015010958010027011101164-223220240903130933.0 a978-7-5770-1113-4dCNY68.00 a20240903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510000 ay z 000yy ar1 a微生物资源及其应用技术研究b专著f武月红著 a成都c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d2024.11 a80页d26cm a武月红,1975年生,内蒙古农业大学果树抗性生理学专业硕士,现为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师范学院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教师,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环境与微生物互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校级一流课程1项、校级优秀课程1项、校级教改课题2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内蒙古自然科学基金1项,指导本科生获得自治区大学生挑战杯一等奖1项,先后在SCI检索期刊Materials Express及北大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5篇,在其他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 a本书围绕微生物资源及其应用技术展开研究,以微生物与微生物资源的认知为切入,探讨微生物资源开发利用的关键技术,从工业、农业、食品、医药、环境等角度对微生物资源的应用技术进行解析,并突出时代性,研究微生物资源的创新应用。本书内容丰富,涵盖微生物的多个领域和应用场景,强调微生物资源在不同领域的广泛应用,以及微生物在解决重大问题和创新方面的潜力。本书可供相关专业人员阅读参考。 a微生物资源研究人员0 a微生物x生物资源x研究 aQ938v5 0a武月红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0905 02201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67001472100036002142150016002503140577002663301019008433330021018626060019018836900015019027010015019178010027019321164-223320241022133246.0 a978-7-5221-3653-0dCNY78.00 a20241022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铜绿假单胞菌转录调控蛋白PmiR的功能及其作用机制b专著f崔国艳著 a北京c中国原子能出版社d2024.09 a212页d24cm a崔国艳,博士,副教授,西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微生物学专业,就职于长治医学院基础医学部,主要研究方向,病原微生物功能基因组学;病原菌致病性和耐药性机理的研究。参编教材,1、《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十三五规划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2019年2月出版,编委。2、《医学微生物学》精讲精练,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8年11月,副主编。教科研成果奖,1、基于胃癌细胞及其肿瘤微环境中关键分子的研究。山西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排名第三。新医科背景下基于协同育人理念的医学微生物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实践,2023年山西省教学成果(高等教育本科)一等奖,排名第一。 a铜绿假单胞菌俗称绿脓杆菌,专性需氧菌,是一种分布广泛的革兰氏阴性条件致病菌,在囊性纤维化患者、烧伤患者中常见的革兰阴性环境微生物,它能在阿米巴、植物到人类等一系列宿主中引起严重的急性和慢性感染,已被世界卫生组织指定为引起医疗感染的巨大威胁。铜绿假单胞菌的高发病率部分原因是由于其灵活的适应性反应以及根据环境压力调节基因表达的能力,而细菌适应外部环境变化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细菌的转录调控实现的。GntR家族是细菌中分布最为广泛的一类转录调控因子,可参与调控细菌的许多细胞过程。而丙酸盐和丙酰辅酶A是细菌发酵的常见副产物,在哺乳动物的胃肠道中大量产生,但他们的积累对细胞具有毒性,2-甲基柠檬酸循环(2-methylcitratecycle,2-MCC)途径可有效地将丙酸和丙酰辅酶A通过一些关键酶反应最终转化为琥珀酸和丙酮酸,在维持细菌内代谢平衡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关于铜绿假单胞菌中2-MCC的代谢途径尚不清楚。铜绿假单胞菌GntR家族调控蛋白PmiR能够感知环境信号进而调整其2-MCC代谢状态,并协调控制铜绿假单胞菌的毒力,为铜绿假单胞菌的防治及其细菌耐药性的应对方案提供更多的研究思路,同时也可将其作为药物靶标用于2-MCC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a绿脓杆菌研究人员0 a绿脓杆菌x研究 aQ939.11v5 0a崔国艳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024 01840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7001472100034001942150016002283000049002443140242002933300756005353330177012916060033014686900014015017010015015157010017015308010027015471164-223420241009141137.0 a978-7-122-46600-6dCNY55.00 a20241009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植物学实验实习指导b专著f邵玲,梁国华主编 a北京c化学工业出版社d2024.11 a157页d24cm a化学工业出版社“十四五”普通高等教育规划教材 a邵玲,教授,肇庆学院生命科学学院院长,华南师范大学兼职硕士生导师,从事高等教育工作20多年,主讲植物学、植物学实验、岭南药用植物学等课程,指导学生实习和毕业论文工作;从事南药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南药种业提质和GAP种植技术体系研发及推广工作。 a《植物学实验实习指导》一书图文并茂,全彩印刷,内容包括:植物形态解剖和系统分类、植物学野外实习实训、附录三大部分。植物形态解剖和系统分类部分选编了植物学基本实验技术、植物细胞结构、植物的组织、种子的形态结构和幼苗类型、根尖和根的构造、茎尖和茎的构造、叶的结构、植物营养器官的变态、花与花序、果实的结构与类型、藻类和菌类、苔藓植物与蕨类植物、裸子植物特征、被子植物分类、植物标本制作等17个实验。植物学野外实习部分设计了6个与野外实习实训相关的主题。附录部分介绍植物学实验室规则和安全事项,植物学实验常用试剂配制,以及植物各类标本的采集及其制作技术流程等。重点实验内容均有相应的彩色实物插图,提高了实验教学的效率和质量。教材理论联系实际,结合区域植物特色和专业特色,注重实用性和地域特色性。通过教学,力求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科学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精神。 a本书可作为师范院校、综合性大学生物相关专业本科生的植物学实验实习教材,也可供农林类、中医药类本科及高职院校相关专业教学参考,并可作为中学生物教师和相关领域科技工作者的参考书0 a植物学x实验x高等学校j教材 aQ94-33v5 0a邵玲4主编 0a梁国华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010 00966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35001472100044001822150016002262250014002423300306002563330084005626060021006466900015006677110015006828010027006971164-223520250218152831.0 a978-7-5217-7377-4dCNY88.00 a20250218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去植物园逛逛吧b专著f小红书编 a北京c中信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d2025.02 a168页d26cm2 aabout关于 a本书为“about关于”系列第六册,以植物园为主题,结合植物学、园林园艺学与生态保护相关知识,全面、系统地梳理了国内外植物园的诞生、发展与现状,并对国内四大植物园(国家植物园、华南国家植物园、上海辰山植物园、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深度专访,带你重新认识和玩转植物园——一处近距离的大自然与一座活的博物馆。 a小红书用户 MOOK书读者 杂志书读者 植物生活方式 逛公园爱好者 生活方式类图书爱好者0 a植物园j普及读物 aQ94-339v502a小红书4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304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9000271000041000661010013001071020015001201050018001351060006001532000054001592100038002132150016002513140207002673300439004743330013009136060023009266900014009496900014009637010021009777020013009988010027010111164-223620240628151502.0 a978-7-5742-2259-5b精装dCNY128.00 a20240628d2024 em y0chiy50 ea1 achicjpn aCNb120000 ay z 000yy ar1 a花之王国h1i园艺植物b专著f(日)荒俣宏著g段练译 a天津c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d2024.06 a158页d29cm a本书作者荒俣宏,日本著名作家、博物学家、图像学研究家、翻译家,曾任武藏野美术大学、玉川大学和赛博大学客座教授,现任京都国际漫画博物馆馆长,日本科幻作家俱乐部成员,代表作《帝都物语》《世界大博物图鉴》等。 a本书为引进版科普图书,是一部极具收藏价值和植物学参考价值的博物学巨著。书中精选了17—20世纪世界植物博物画中的佳作,讲述追寻“世外桃源”的人们对植物的热爱和掌控的历史。书中作者从总数达30余万种的植物中,挑选了最符合主题的奇特而美丽的植物。每页均有关于植物名的“词条”“解说”“插图”及“插图介绍”。本书全面展现了各类园艺植物的细节,辅以民间传说、信仰及植物发现和栽培史,是从专家到艺术爱好者、从儿童到成人都可以享受的史无前例的花卉图鉴。 a大众读者0 a园林植物j普及读物 aQ94-49v5 aS68-49v5 0c(日)a荒俣宏4著 0a段练4译 0aCNb丰涵文化c20240703 01131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9000271000041000661010008001071020015001151050018001301060006001482000051001542100038002052150019002433300405002623330139006676060033008066900018008397010017008578010027008741164-223720240904132722.0 a978-7-5612-9430-7b精装dCNY168.00 a20240904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610000 ay z 000yy ar1 a西北工业大学校园植物i木本篇b专著f贾仕宏主编 a西安c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d2024.08 a14,366页d26cm a本书详细介绍了西北工业大学长安校区及友谊校区校园内的植物,主要有灌木、乔木、开花类植物和常绿植物等,着重介绍了这些植物的重要识别特征以及一些代表性植物的科普知识。全书共分为两个篇章,主要内容包括:校园常见植物基本识别特征;典型校园植物的科普知识,植物的文学典故等。本书既可以作为生态学、生物科学等专业的大学生或研究生教材使用,也可以作为从事生态学和植物学等领域研究的工作人员和相关专业的研究人员使用。 a本书既可以作为生态学、生物科学等专业的大学生或研究生教材使用,也可以作为从事生态学和植物学等领域研究的工作人员和相关专业的研究人员使用0 a西北工业大学x木本植物x介绍 aQ948.524.1v5 0a贾仕宏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0905 01196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045001482100038001932150016002313300564002473330067008116060029008786900015009077010017009228010027009391164-223820250217100257.0 a978-7-5551-2190-9dCNY298.00 a20250217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450000 ay z 000yy ar1 a广西河池药用植物资源b专著f韦国旺等主编 a南宁c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d2024.12 a335页d26cm a本书是作者团队对广西河池市具有的药用植物资源进行详尽调查后形成的成果。全书对河池市的药用植物资源进行深入挖掘和研究,共收集河池主要国家重点保护野生药用植物51种及常见药用植物486种,书中梳理罗列这些药用植物的特征、植物区系特点等,并且全面分析河池药用植物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此外,书后还附有河池药用植物名录,详细介绍每种药用植物的具体分布和功效等。每种药用植物均配有野生状态下的彩色图片,为广大读者提供直观资料。有助于丰富广西药用植物资源的记录,推进药用植物规范化、产业化开发,对保护我国珍稀药用植物资源及传承民族医药文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a本书可为河池药用植物的研究者与开发者提供重要科学依据和参考价值0 a药用植物x植物资源y河池 aQ949.95v5 0a韦国旺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151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38001472100034001852150016002193140133002353300274003683330193006426060019008356900015008547010013008698010027008821164-223920241112085236.0 a978-7-122-46670-9dCNY98.00 a20241112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600种郊野植物图鉴b专著f胡琳等著 a北京c化学工业出版社d2024.11 a231页d21cm a胡琳,任教于南通科技职业学院园艺与景观工程学院,长期从事园林植物识别与应用相关工作,承担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课程的教学工作近20年。 a本书系统介绍了600种华东地区有代表性常见郊野植物的识别要点、分布及生境、生长习性、观赏及应用,每种植物均附有野外实景拍摄的彩色图片,并尽量做到每个树种的彩图都包括树形、枝叶花果等主要特征,以提高读者对植物的感性认知。涉及植物种类包括常见的园林植物和野生的树木、草本植物。 a本书可供园林、园艺、景观设计专业的学生及从事园林绿化相关工作的技术人员使用,也可作为自然风景区、森林公园从事技术和管理的工作人员的参考用书,还能满足郊野运动、郊野旅游爱好者对植物识别的需要0 a野生植物j图集 aQ949-64v5 0a胡琳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114 01425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8000271000041000651010013001061020015001191050018001341060006001522000079001582100038002372150016002753140262002913300457005533330015010105170025010256060019010506900019010697010029010887020015011178010027011321164-224220240819094449.0 a978-7-5236-1014-5b精装dCNY69.00 a20240819d2024 em y0chiy50 ea1 achiceng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蜗牛壳里的世界b专著e大灭绝时代的蜗牛故事f(澳)托姆·凡·多伦著g肖永贺译 a北京c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d2024.10 a288页d21cm a托姆·凡·多伦(Thom van Dooren)是一位知名的环境人类学家和生态学家,专注于探讨人类与动物之间的关系、物种灭绝和生态学问题。他的研究涵盖了生态学、动物地理学、动物伦理学、环境人类学等领域。他的著作常常引起人们对物种灭绝、生态系统崩溃和人类活动对地球影响的深思。 a本书以作者在夏威夷群岛的一次考察经历为线索,将夏威夷蜗牛的灭绝与全球化、殖民化、军事化、气候变化等更宏观的进程相联结,从而帮助读者重新思考不断升级的灭绝危机。从为农业、木材等而砍伐森林,到19世纪传教士定居者的采壳热,再到引入的食肉动物造成的当代影响。作者追问蜗牛的损失和保护工作是如何与更大的殖民化、军事化和全球化进程纠缠在一起的。作者笔触细腻,书中除了对蜗牛这一物种进行科普性的知识介绍,将更多篇幅放在了对物种灭绝以及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反思和讨论上。 a科普爱好者1 a大灭绝时代的蜗牛故事0 a蜗牛j普及读物 aQ959.212-49v5 1c(澳)a多伦b托姆·凡4著 0a肖永贺4译 0aCNb丰涵文化c20240822 01684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3001472100034002002150016002343140572002503300453008223330023012756060023012986900019013217010017013407010017013577010017013748010027013911164-224320241224151801.0 a978-7-5666-2279-2dCNY88.00 a20241224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30000 ay z 000yy ar1 a白洋淀鱼类图鉴b专著f肖国华,刘存歧,张碧函编著 a保定c河北大学出版社d2024.11 a508页d26cm a肖国华,河北省海洋与水产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渔业生态环境研究所所长,河北省海洋生物资源与环境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河北大学、河北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水产健康增养殖及水域生态环境监测评价与修复。累计主持各级项目40余项,获省级科技奖励6项,参编著作5部,发表论文100余篇,制定地方标准16项,获发明专利授权11项。曾获得“全国农业先进个人”等称号。刘存歧,河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生态学学科组组长,生态学和水生生物学硕士生导师。研究主要涉及湿地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服务功能评估、生态修复等领域。张碧函,河北省海洋与水产科学研究院工程师。研究方向为水域生态环境评价。 a2017年雄安新区设立以来,保护好白洋淀的生态环境成了新区建设工作的重中之重,而摸清淀内鱼的种类和分布特征对于制定白洋淀生态保护计划尤为重要。本书稿主要介绍了2019—2022年监测到的白洋淀48种鱼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及分布范围。48种鱼分别隶属于8目16科48(属)种,其中2种偶见种为偏冷水性河流型种类(中华多刺鱼、北方花鳅)。2017年雄安新区成立以来,随着白洋淀生态环境改善和渔业监督管理的加强及增殖放流的实施,鱼的种类明显增加,其中指示物种中华鳑鲏鱼成为淀区常见种。 a白洋淀鱼类研究人员0 a白洋淀x鱼类j图集 aQ959.408-64v5 0a肖国华4编著 0a刘存歧4编著 0a张碧函4编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26 02247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037001482100042001852150016002273141157002433300510014003330013019106060021019236900019019447010015019638010027019781164-224620241009154209.0 a978-7-5116-7071-7dCNY298.00 a20241009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滨州市鸟类图册b专著f王君等主编 a北京c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d2024.09 a263页d26cm a王君,女,汉族,1982年生,山东滨州人,中共党员,博士研究生。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山东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山东省生物与医药产业学院负责人。2008年7月起至今在山东航空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任职,主持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省级一流本科课程,省级精品课程,省级优秀教学组织负责人,主持省级研究生、本科生课程和教学改革项目。主编教材3部,发表教研论文9篇。获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山东省首届教学创新大赛三等奖,多次指导学生在国家级和省级学科竞赛中获奖。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与企业合作研发项目10项。发表高水平文章20多篇,出版专著2部,获国家发明专利9项。获山东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山东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尚帅,毕业于中国海洋大学,获理学博士学位,专业,生态学。现为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山东省高等学校“青创科技计划”创新团队核心成员。主要研究领域为滨海生态环境研究,主讲《动物学》《生物化学实验》《机场生态学》等本科生课程。近五年,主持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主持科研院所委托项目6项、企事业单位委托项目5项,主持教育部产学协同育人项目1项,累计到账金额近300万元。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收录学术论文二十余篇,授权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软件著作权登记1项。 a鸟类是人类的挚友,是自然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成员。它们以优美的身姿和动听的歌喉装点着万物共享的生存环境;它们传播种子、控制和消灭害虫、传播花粉,呵护着植物的健康成长;它们对维持生态平衡起着难以替代的重要作用。滨州市市域范围内集合了北部沿海滩涂、中部黄河沿岸、南部连绵山地,独特的地理位置,优越的生态环境,赋予了滨州市丰富的鸟类资源。通过野外调查、照片拍摄等获得的证据,共记录鸟类351种。本书总结了近些年滨州市的鸟类研究成果,收集整理资料整编成册,为鸟类保护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资料,并启迪公众贯彻生态保护的理念。 a一般读者0 a鸟类y滨州j图集 aQ959.708-64v5 0a王君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010 00804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049001482100036001972150014002333300197002473330015004445170023004596060019004826900017005017010017005188010027005351164-225120250213143042.0 a978-7-5111-5391-3dCNY238.00 a20250213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勿忘我b专著e一部末代动物的传记f任文煜编绘 a北京c中国环境出版集团d2025.02 a4册d26cm a《勿忘我》讲述的是一个真实存在的、特殊的群体,它们是已经灭绝的动物中的最后一员。全套书分为四册,主角分别是最后一只袋狼本杰明、最后一头白鱀豚淇淇、最后一只平塔岛象龟孤独乔治和最后一只旅鸽玛莎。 a动物爱好者1 a一部末代动物的传记0 a鼬科j普及读物 aQ959.8-49v5 0a任文煜4编绘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632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057001482100038002052150016002433140404002593300571006633330013012346060021012476900022012687010015012907010017013057010017013228010027013391164-225320241115152837.0 a978-7-5655-3338-9dCNY230.00 a20241115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云南昭通昆虫生态图鉴b专著f李虎,石安宪,彩万志主编 a北京c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d2024.11 a592页d29cm a李虎,中国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入选全国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培养计划。主要开展昆虫分类与进化、昆虫基因组学以及重要农业昆虫遗传多样性与谱系地理学等方向的研究,发表 SCI 论文 60 余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环境保护部生物多样性调查与评估项目子任务等项目 10 余项。石安宪,昭通市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研究员。彩万志,中国农业大学教授。 a本书是首部以乌蒙山昭通片区昆虫多样性资源为考察对象的区域性昆虫分类学专著。其主要内容分为总论和各论两部分。总论部分将介绍云南昭通的地缘与自然资源概况,概述昆虫的基本形态特征、生物学以及昆虫资源的保护与利用等。各论部分是本书的重点,将对本书收录的昆虫按照最新的分类系统和目、科、属、种的分类阶元进行描述和介绍,每个物种主要包括重要形态特征、习性和分布的描述,并配有高质量的彩色生态照片,全书最后附有重要参考文献以及拉丁名和中文名索引。本书兼具分类学专著、物种识别工具书和科普生态图鉴等功能,将在昆虫分类学研究、多样性资源的保护和利用、科学普及和传播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a科研人员0 a昆虫y昭通j图集 aQ968.227.43-64v5 0a李虎4主编 0a石安宪4主编 0a彩万志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121 02086nam0 2200277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9001472100030002062150016002363000051002523140678003033300662009813330045016436060035016886900009017237010017017327010015017497010017017648010027017811164-225420241114135524.0 a978-7-03-079845-9dCNY98.00 a20241114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医学科研论文撰写与发表b专著f赵景波,吴磊,李福军主编 a北京c科学出版社d2024.12 a129页d26cm a科学出版社”十四五”普通高等教育研究生规划教材 a赵景波 ,哈尔滨医科大学,教授,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教研室副主任。1984年毕业于哈尔滨医科大学卫生专业。研究方向,心脑血管病流行病学研究。主要社会兼职,中华医学会临床流行病学分会委员、国际一般系统论研究会中国分会概率系统专业理事会常务理事、黑龙江省现场统计研究会理事长。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编委三部;主编及参编十余部教学参考书及著作。发表科研论文九十余篇;其中SCI收录5篇。获黑龙江省科技进步奖二、三等奖各一项及各类荣誉称号近十多项。主持及参加国际合作课题、国家科技部支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自然科学基金、省教育厅科研基金、省卫生厅科研课题等多项课题。中华流行病学杂志审稿专家、《卫生研究》及《循证医学》杂志编委。目前主要从事心脑血管疾病的流行病学及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a本教材分三篇系统介绍了医学科研论文的写作、医学科研论文的投稿与发表、医学毕业论文的撰写。内容涵盖丰富,包括:医学科研论文的写作步骤和技巧、医学文献综述的撰写、中文医学科研论文的撰写、英文医学科研论文的撰写(SCI)、观察性医学研究论文的撰写、实验性医学研究论文的撰写、医学科研论文图表的制作、特殊类型英文科研论文的撰写;还包括生物医学期刊及其评价体系、医学科研论文的投稿、医学科研论文的审稿、医学科研论文的修改、医学科研论文的发表与订购;还包括:医学毕业论文的选题及写作前准备、医学毕业论文的写作、医学毕业论文的审阅、医学毕业论文的答辩等。内容丰富,本书将现代化教学技术和手段融入上述内容之中,力求打造成为一本能够成为线上与线下多渠道使用,并且适用的现代化教材。 a基础研究生、临床研究生、预防及管理研究生0 a医学x论文x写作x研究生j教材 aRv5 0a赵景波4主编 0a吴磊4主编 0a李福军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121 01411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9001472050008001962100038002042150016002423300771002583330009010296060019010386900012010577010015010697010017010847010017011018010027011181164-225520250124101542.0 a978-7-5772-1596-9dCNY48.00 a20250124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420000 ay z 000yy ar1 a医学美学概论b专著f王丽,王诗晗,彭展展主编 a2版 a武汉c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d2025.01 a183页d26cm a医学美学是医学与美学相结合的学科,是两者相互借鉴、相互渗透、有机结合产生的一门新兴学科,值得一提的是,这门学科是由中国学者提出并创立的。自1988年我国首部《医学美学》论著问世以来,得到了许多医学学者与人文学者的共鸣,并由此促进了美容医学整体学科的建立与发展。医学和美学在此后的研究与发展过程中,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相互完善,现已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目前,医学美学是美容医学临床学科的基础学科,这点已达成共识,它能指导美容医生在临床工作中按照人体美的规律来塑造或创造美。本书共八章,主要内容包括绪论、美学基础知识、人体美学与医学人体美学概论、医学人体审美与审美诊断、人体的整体形态美、人体各部位的美、医学美学设计、医学职业审美修养与评价等。全书内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系统地培养学生的审美与创造能力。本书可供高职高专医学美容技术等专业使用,也可作为医学美容医师的参考书。 a高职0 a医学美学x概论 aR-02v5 0a王丽4主编 0a王诗晗4主编 0a彭展展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06 01589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7001472050008001942100038002022150016002403140349002563300598006053330025012036060023012286900013012517010017012647010015012818010027012961164-225620250122095041.0 a978-7-5481-1420-8dCNY88.00 a20250122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10000 ay z 000yy ar1 a医学信息检索与利用b专著f曹洪欣,李栎主编 a4版 a上海c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d2025.01 a292页d26cm a曹洪欣,海军军医大学教研保障中心主任、图书馆馆长、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主要研究方向为 “基于开源科技情报的数据组织与序化、医学大数据的组织与挖掘”等,承担国家、军队及学校重点项目等共20余项,发表论文80余篇,主编教材、专著6部,获得校级以上各类成果10余项。现任军队院校图书情报联席会委员、上海市高校图书情报工作委员会常委、中国索引学会常务理事。 a本书以“检索基础→信息资源→资源利用”为编写主线,融入了美国大学与研究图书馆协会的《高等教育信息素养框架》精髓以及当前信息检索领域的最新技术与研究成果,充实了国内外经典、常用以及新增生物医学信息资源的使用方法与技巧,增加了包括生物信息数据库、医学信息学常用分类标准以及常用医疗卫生信息系统等与信息源密切相关的内容,进一步拓展在科研和医疗实践中驾驭信息资源的能力。全书分3篇共13章,内容包括信息基础和信息检索基本原理,常用生物医学信息资源及互联网信息资源最新版的使用方法和技巧,文献调研、医学科技论文(含学位论文)写作以及循证医学、文献管理、医学信息学常用分类标准、常用医疗卫生信息系统等有关内容。 a医学信息检索技术人员0 a医学信息x信息检索 aR-058v5 0a曹洪欣4主编 0a李栎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23 01383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72001472050008002192100038002272150016002653140350002813300254006313330113008856060047009986900013010457010017010587010015010758010027010901164-225720250122095132.0 a978-7-5481-1421-5dCNY25.00 a20250122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10000 ay z 000yy ar1 a医学信息检索与利用(第4版)学习指导与实习题集b专著f曹洪欣,李栎主编 a4版 a上海c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d2025.01 a139页d26cm a曹洪欣 ,海军军医大学教研保障中心主任、图书馆馆长、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主要研究方向为 “基于开源科技情报的数据组织与序化、医学大数据的组织与挖掘”等,承担国家、军队及学校重点项目等共20余项,发表论文80余篇,主编教材、专著6部,获得校级以上各类成果10余项。现任军队院校图书情报联席会委员、上海市高校图书情报工作委员会常委、中国索引学会常务理事。 a本教材以信息检索的基本知识为基础,以国内外经典和重要的生物医学信息源为主线,以医学信息检索与利用教学中需掌握的主要知识点为依据,精编了300余道实习题,每道实习题均附以经实际检验的参考答案及解题思路。本教材案例丰富,资料翔实,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针对性。 a本书既可与高等医学院校研究生、本科生信息检索教学配套使用,也可供广大医药卫生工作者、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参考阅读0 a医学信息x信息检索x医学院校j教学参考资料 aR-058v5 0a曹洪欣4主编 0a李栎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23 01427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091001482100034002392150022002733140291002953300504005863330031010906060039011216900010011608010027011701164-225820250102113846.0 a978-7-117-37245-9dCNY298.00 a20250102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2025公共卫生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医学综合指导用书b专著f医师资格考试指导用书专家编写组编写 a北京c人民卫生出版社d2024.11 a2册(1488页)d28cm a医师资格考试指导用书专家编写组是由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国家医学考试中心组织成立,编写组成员均为国家医学考试中心命题专家,参与医师资格考试大纲制定、命题、审题工作多年。按照2013版《考试大纲》编写了2013年至2015年的公共卫生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医学综合、实践技能指导用书和模拟试题解析。 a本书为国家医学考试中心组织专家根据新版大纲全面改编,内容权威、全面,适用于参加公共卫生类别执业医师考试的考生。全书共分基础医学综合、临床医学综合、公共卫生综合三部分。基础医学综合部分包括生物化学、生理学、医学微生物学、医学免疫学、药理学共五章。临床医学综合部分按系统整合,内容精练,更有利于考生从整体上掌握知识点。公共卫生综合包括流行病学、卫生统计学、卫生毒理学、环境卫生学、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妇女保健学、儿童保健学、学校/儿童少年卫生学、社会医学以及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共十一章。 a参加公共卫生学资格考试考生0 a公共卫生学x资格考试j自学参考资料 aR1v5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09 01419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35001472100036001822150016002183140198002343300643004323330021010756060025010966900014011217010015011358010027011501164-225920240814142930.0 a978-7-5184-5094-7dCNY59.00 a20240814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食品营养与健康b专著f汝骅主编 a北京c中国轻工业出版社d2024.10 a169页d26cm a汝骅,主持省部级科研课题7项(6项已结项),作为核心成员完成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和省部级课题6项,主持完成市级科研课题3项;获苏州市技术创新“双杯奖”1项(主持)、苏州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奖3项(排名第1)。 a本教材根据新时代对食品专业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要求、行业企业营养健康类岗位对技术技能人才的从业需要,参照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标准》和营养健康类《职业(技能)标准》,对课程内容、教学过程进行体系重构,使课程内容与职业(技能)标准衔接、教学过程与工作实际对接;营养学新准则、新规范、新标准,“大食物观”“大健康”“食养是良医”等新理念新思想,2023版《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RIs)》、《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中国食物成分表(标准版/第6版)》等营养科学新成果有机融入教材;弘扬科学精神、科学家精神的“营养科学故事”“科学家(营养师)的故事”“食物(营养素)的故事”以及“营养健康与生命教育”“营养健康与消费教育”等内容也被规划进教材特色栏目之中。 a食品营养研究人员0 a食品营养x关系x健康 aR151.4v5 0a汝骅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0822 01347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3001472050008002002100038002082150016002463000070002623300525003323330101008576060047009586900017010057010015010227010017010378010027010541164-226020250217091831.0 a978-7-5655-2934-4dCNY36.00 a20250217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动物性食品卫生学实验教程b专著f张磊,石玉祥主编 a2版 a北京c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d2025.01 a180页d26cm a普通高等教育“十四五”规划教材 普通高等学校动物医学类专业系列教材 a本教材经包括实验教程和实习教程两部分内容。实验部分主要介绍动物性食品中细菌菌落总数的测定,大肠菌群数测定,沙门氏菌检验,旋毛虫检验,有毒有害元素和化学致癌物质的检测,肉品新鲜度的综合检验,各类动物性食品的卫生检验。实习部分主要介绍肉类联合加工企业的教学参观,屠宰加工厂各检验岗位的检验操作程序要点,家畜、家禽、家兔的宰前、宰后检验技术。经过修订的书稿,内容丰富,重点突出,知识体系、深度、广度适合现阶段教学的需要。同时,本书还可作为基层兽医工作者、动物防疫与检疫、检测人员以及从事相关科研工作人员和研究生等的实用参考书。 a本书可作为基层兽医工作者、动物防疫与检疫、检测人员以及从事相关科研工作人员和研究生等的实用参考书0 a动物性食品x食品卫生x实验x高等学校j教材 aR155.5-33v5 0a张磊4主编 0a石玉祥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556nam0 220028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9001472050008001962100034002042150016002383000035002543140387002893300451006763330009011276060043011366900014011796900012011937010017012057010017012228010027012391164-226120241127145026.0 a978-7-117-37216-9dCNY59.00 a20241127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老年健康照护与促进b专著f周郁秋,张会君主编 a2版 a北京c人民卫生出版社d2024.11 a187页d28cm a高等职业教育专科护理类专业教材 a二级教授、哈医大星联杰出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哈尔滨医科大学护理学院名誉院长、学科带头人,黑龙江省慢性病基础研究与健康管理重点实验室主任、校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心理学家、美国护理科学院院士;中国心理学会护理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护理学会护理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高职高专护理教育学会副理事长,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常务理事。黑龙江省优秀教育工作者、哈尔滨医科大学教学名师。 a本书着重介绍了老年人健康评估、老年人常见症状及老年人常见慢性病的健康照护与促进;居家、社区、养老机构老年健康照护与促进;老年人常见心理行为问题健康照护与促进;老年人社会参与与健康促进;特殊老年人的健康照护与促进;老年人健康照护风险的防范与应对及老年人健康促进信息技术。其任务主要是使学生了解老年健康照护与促进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培养学生对不同场所老年人健康需求的综合评估,制定健康照护和健康促进目标,为老年人提供完整的健康照护与健康促进服务的能力。 a高职0 a老年人x保健x护理x高等职业教育j教材 aR161.7v5 aR473v5 0a周郁秋4主编 0a张会君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128 01812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13001001020015001131050018001281060006001462000057001522100036002092150016002453140653002613300522009143330013014366060019014496900015014687010023014837020025015068010027015311164-226220241121154007.0 a978-7-5596-8055-6dCNY52.00 a20241121d2025 em y0chiy50 ea1 achicjpn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再见,不舒服b专著f(日)津川友介著g(日)羽毛友里惠译 a北京c北京联合出版公司d2025.01 a246页d20cm a津川友介,著,医生,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副教授。哈佛大学公共卫生硕士、医疗政策学博士,主要研究领域为医疗政策学和医疗经济学。曾于圣路加国际医院、世界银行及哈佛大学任职,所著论文曾于2017被评为“影响世界的科学论文”第3名。著有销量超10万册的畅销书《世界第一简单且被科学证实的终极饮食法》《世界上最易懂的医疗政策教科书》《因果经济学》等,其中合著书《因果经济学》被《钻石周刊》评为“2017年年度最佳经济学书籍”第1名。羽毛友里惠,译,中日混血,同济大学本科,日本岐阜女子大学硕士。持有CATTI国际版笔译A级证书、HSK(汉语水平考试)6级证书、国际中文教师证书。曾任悉尼大学与上海大学合作班中文教师,现任东华大学外语学院日语系外教,教授中日翻译技巧等课程。 a睡眠不足会带来什么危害?“日行一万步”有科学依据吗?服用营养补充剂是否有实际意义?我们一直以来的生活习惯健康吗……打开这本书,只需稍微做出改变,就能降低患重病的风险!哈佛医学博士——津川友介,联合各科专业人员,从175篇高质量论文里总结出有效降低癌症、中风、糖尿病等疾病和过敏风险的生活习惯和方法。这是一本旨在通过日常细微生活习惯的调整,引导人们迈向更加健康、活力生活的实用养生指南。它能让读者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里找到“健康源自细节”的真谛,即使是微不足道的生活习惯改变,也能在日积月累中显著促进身体健康,提升生活品质。 a大众读者0 a保健j普及读物 aR161-49v5 0c(日)a津川友介4著 0c(日)a羽毛友里惠4译 0aCNb丰涵文化c20241128 01404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65001472050008002122100042002202150016002623300643002783330097009216060029010186900015010477010017010627010017010797010015010968010027011111164-226320241018151902.0 a978-7-83005-474-8dCNY50.00 a20241018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生殖健康与计划生育学指南手册b专著f顾向应,刘欣燕,江静主编 a2版 a北京c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d2024.10 a368页d20cm a本书主要汇总了近年来由中华医学会计划生育学分会、中国优生优育协会生育健康与出生缺陷防控专业委员会、中华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国家卫健委科学技术研究所、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生殖内分泌专委会联合《中华妇产科杂志》《中华生殖与避孕杂志》《中华中医药杂志》《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编写的29项重要指南与共识,涉及避孕节育、人工流产、异常妊娠/流产、剖宫产子宫瘢痕部位相关疾病等内容。第二版在第一版的基础上新增了8个近年来编写的相关共识与指南,旨在促进生殖健康与计划生育学领域的规范化管理,提高广大从业人员临床技能。本书可供各级妇产科医师和护士、计划生育服务机构工作人员及其他相关人员培训、工作、学习参考之用。 a本书可供各级妇产科医师和护士、计划生育服务机构工作人员及其他相关人员培训、工作、学习参考之用0 a生殖健康x计划生育j手册 aR169-62v5 0a顾向应4主编 0a刘欣燕4主编 0a江静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024 01132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67001472100034002142150016002483300493002643330029007576060035007866900012008217010015008337010015008488010027008631164-226420241015093139.0 a978-7-5697-1576-7dCNY95.00 a20241015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500000 ay z 000yy ar1 a中国学龄儿童动商测评模型构建与应用研究b专著f常金栋,宋乃庆著 a重庆c西南大学出版社d2024.05 a253页d26cm a《中国学龄儿童动商测评模型构建研究》根据学龄儿童生长发育的特征,依据测评模型构建的基本原理撰写而成,全书以理论构建为基础,实践检验为支撑,研究沿着理论、方法与实践的主线贯穿全文。内容包括学龄儿童动商测评研究的理论基础、研究设计、框架结构、测评指标、测评模型构建与应用六个组成部分。通过系统综述国内外动商研究的概念、内涵与测评指标的历史变迁,建立了构建动商测评模型的基本理论与方法,验证了构建动商测评模型,应用动商测评模型初步尝试建立学龄儿童动商常模。为学龄儿童动商测评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 a学龄儿童生长发育研究人员0 a学龄儿童x生长发育x研究y中国 aR179v5 0a常金栋4著 0a宋乃庆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017 02007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9001472100038002062150016002443140422002603300959006823330029016416060041016706900012017117010015017238010027017381164-226520241126105343.0 a978-7-5236-1182-1dCNY48.00 a20241126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中国学前儿童体质健康评价标准研制与应用b专著f涂春景著 a北京c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d2024.12 a213页d26cm a涂春景,杭州师范大学副教授,杭州市高层次人才,2019年度钱江学院“科研十佳”。博士毕业于上海体育学院,主要研究方向为体卫融合研究。博士导师江崇民研究员(其负责组织完成l了全国第一、第二、第三、第四次国民体质健康监测)。其全程参与第四次全国国民体质监测与研究及2020年澳门国民体质监测与研究。近5年来,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1项、省自然基金项目等省部级课题4项。发表《体育科学》权威论文2篇,SCI一区、SSCI等核心以上期刊论文8篇。 a3-6岁是人体体质发展的关键时期,体质水平不但关系到儿童学龄前期的体质健康,而且对后期青少年阶段、成年阶段乃至老年阶段都有深刻的影响。对学前儿童体质进行准确客观的评价能够有效、及时地反映出学前儿童体质存在的问题,进而为改善学前儿童体质提供科学的指导依据。但体质评价需要科学的参考依据才能衡量,因此,制定科学合理的体质评价标准显得尤为重要。囿于当时条件限制及时代变迁,我国现行使用的全国幼儿体质标准(2003年版)逐渐暴露出诸多缺陷。为弥补在体质测评体系中暴露出的诸多问题,本研究运用国际上最新的GAMLSS模型构建了体质百分位数曲线标准,基于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科技部和卫健委等10部门组织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监测得到的国民体质大样本数据,应用最新体质标准制定技术,构建我国学前儿童体质健康评价标准体系,指导我国学前儿童体质健康。本研究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2003年版标准”的不足,探索建立个性化体质健康评价标准的科学方法,进而建立一套指标完善、科学合理、兼顾现实性和前瞻性的我国3-6岁学前儿童体质健康评价参考标准,以期更好地为我国学前儿童体质健康水平的提升提供帮助。 a儿童体质健康评价研究人员0 a学前儿童x体质x评价标准x研究y中国 aR179v5 0a涂春景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128 01106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13001011020015001141050018001291060006001472000055001532100042002082150016002503000013002663300474002793330013007536060015007666900012007817010019007937020013008128010027008251164-226620250217102335.0 a978-7-5720-2433-7dCNY118.00 a20250217d2024 em y0chiy50 ea1 achiceng aCNb310000 ay z 000yy ar1 a当代瘟疫b专著e传染病与不平等f(美)法默著g姚灏译 a上海c上海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d2024.03 a485页d26cm a医学人文 a作为世界卫生伙伴的创始人,法默在海地与艾滋病,在秘鲁贫民区与抗药性结核病做斗争。在与传染性疾病斗争的现实工作中,法默通过一个个令人痛心、感伤的真实事例,向人们展示为何当代传染病感染目标是穷人。这种独特的现代不平等,在现在世界性传染病,如:艾滋病、结核病、疟疾、伤寒或者新型传染病(埃博拉病毒、霍乱病毒等的感染以及治疗效果,极端贫困、污秽和营养不良有着深刻关系。社会和经济的不平等“不仅有力地塑造了传染病的分布,而且也塑造了受灾人群的健康进程。不平等的致病力量是如此之大。 a医学人员0 a传染病防治 aR183v5 0c(美)a法默4著 0a姚灏4译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500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105001482100034002532150016002873140376003033300421006793330015011006060051011156900012011667110053011788010027012311164-226720240930164944.0 a978-7-117-36861-2dCNY135.00 a20240927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2025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指导i口腔医学技术b专著f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用书编写专家委员会编写 a北京c人民卫生出版社d2024.09 a372页d26cm a为贯彻《关于加强卫生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的通知》(人发〔2000〕114号)等相关文件精神,自2001年起卫生专业初、中级技术资格以考代评工作正式开展。按照文件要求,初、中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工作实行全国统一组织、统一考试时间、统一考试大纲、统一考试命题、统一合格标准的考试制度。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人才交流服务中心特组织国内有关专家、教授编写了“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指导”系列用书。 a“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指导”系列丛书根据最新考试大纲的具体要求,参考国内外权威著作,将考试大纲中的各知识点与学科的系统性结合起来,便于考生理解、记忆;内容全面,包括各专业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专业理论等,指导性强,可有效提高考生临床技能和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是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专家委员会推荐用书。专业覆盖广,初、中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各开考专业基本都有相应的指导用书。覆盖全部考点,内容全面,指导性强。 a医务工作者0 a口腔科学x医药卫生人员x资格考核j自学参考资料 aR192v502a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用书编写专家委员会4编写 0aCNb丰涵文化c20241010 01677nam0 2200277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67001472100034002142150016002482250013002643140377002773300602006543330025012566060027012816900017013087010017013257010015013427010015013578010027013721164-226820241022154145.0 a978-7-117-36979-4dCNY99.00 a20241022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2025全国护士执业资格考试试题金典b专著f吴春虎,倩倩,苏菲主编 a北京c人民卫生出版社d2024.10 a483页d28cm2 a考试达人 a医学博士,毕业于北京协和医学院临床医学八年制。从2008年开始研究医学考试,并成立了阿虎医考研究组,团队由来自北京协和医院、北京大学医学部、北京中医药大学等知名医学院校的众多博士、硕士组成;2016年以来有更多培训一线具有丰富授课经验的老师加入,实力更加壮大。阿虎医考一直秉持着严谨求实、追求卓越的态度认真编写图书,严控图书质量。深研医考十多年,对医师资格考试、护士执业资格考试。 a本书的编写理念是“高效率高质量”,针对出题频率高、出题量大的章节重点介绍,使考生有计划有侧重地复习,兼顾时间和质量双重标准。本书以大纲为蓝本,以历届精选试题为核心,以最新教材为依据,透彻分析和总结各类型考题,详细讲解,巧妙总结,揭开考试命题规律,使读者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书内容全面,重点突出,特色如下:①经典试题:本书分析历年考试内容,总结命题规律,精选试题,重点内容突出。②形式新颖:本书采用“习题-答案-解析-过关点睛”的形式,考点以大纲为主线,特有的“过关点睛”环节总结简明扼要。③逐题解析:总结学习方法和解题技巧,可以让考生举一反三,建立独立的解题思路,切实做到题题有解析,句句有帮助。 a参加护士资格考试考生0 a护士x资格考试j习题集 aR192.6-44v5 0a吴春虎4主编 0a倩倩4主编 0a苏菲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024 01619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37001472100042001842150016002263140610002423300447008523330013012996060013013126900012013257010013013378010027013501164-226920241216111506.0 a978-7-5719-2676-2dCNY58.00 a20241216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230000 ay z 000yy ar1 a未来,请把健康置顶b专著f朱航著 a哈尔滨c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d2024.12 a238页d24cm a朱航,医学博士,解放军总医院结构性心脏病科行政副主任,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研究生导师,意大利圣多纳托医学研究医院高级访问学者,师从全球著名心脏病学专家Mario Carminati教授。担任南开大学、解放军医学院、华南理工大学医学院、南方医科大学、大理大学、承德医学院研究生导师,国家卫健委结构性心脏病介入导师,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研修学者;北京市卫健委“首都医学创新学者”。从事结构性心脏病与肺血管疾病的微创介入治疗。完成卵圆孔未闭、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冠心病、瓣膜病、肺栓塞、肺动静脉瘘、静脉血栓等各类微创介入手术6000余台,积累了丰富的心脏病、肺血管疾病及静脉疾病的急救、介入手术及药物治疗的经验。 a本书全面而详尽地涵盖了从日常保健的小贴士到紧急情况下的急救常识,从常见疾病的自我诊断与初步处理方法到追求长寿的实用秘诀等广泛领域。我们的核心目的在于让读者在繁忙的日常生活中轻松掌握那些至关重要的健康知识,学会自我防护,从而有效减少疾病对生活质量造成的负面影响。同时,我们也热切希望通过这本书向广大读者传递一个既简单又深刻的健康理念:健康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的宝贵财富。唯有将健康置于生活的首要位置,我们才能尽情享受更加长久且高质量的美好生命。 a大众读者0 a健康教育 aR193v5 0a朱航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19 01524nam0 2200277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61001472100038002082150016002463140371002623300446006333330043010795170015011226060019011376900014011567010015011707010017011857010017012028010027012191164-227020241015154243.0 a978-7-5236-1103-6dCNY89.00 a20241015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医”说就懂b专著e名医话健康f王宁,郝秀梅,韩立民主编 a北京c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d2024.07 a320页d24cm a王宁,医学硕士,毕业于山东大学公共卫生学院。2015年至今,在山东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从事健康宣教工作,现任《名医话健康》栏目制片人。秀梅,毕业于山西大学中文系。2002年至今,在山东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从事健康宣教工作,现担任《名医话健康》栏目编辑,副研究员。立民,主任记者,现任《名医话健康》栏目制片人,主创的专题片曾获“中国广播影视大奖”优秀对外电视新闻奖等。 a《名医话健康》栏目由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与山东省电视台隆重推出,至今已播出百余期。本书从117位做客该栏目专家的健康科普知识实录中精选内容,分为心脑血管要警惕、科学调理防三高、呼吸之道学问大、健康之源助消化、互为表里肝与胆、泌尿系统很重要、保护筋骨助健康、各司其职说五官等15章,用“一问一答”的科普性语言,打破医学知识晦涩难懂的壁垒,把常见健康问题给出“医说”的解释,让您一读“就懂”,做您身边的健康“工具书”。本书适合关注健康的百姓阅读参考。 a可供关注健康的百姓及医学爱好者阅读参考1 a名医话健康0 a健康j普及读物 aR19-49v5 0a王宁4主编 0a郝秀梅4主编 0a韩立民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017 01263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1001472100034001982150016002322250017002483300489002653330127007546060053008816900014009347010017009487010017009658010027009821164-227120240426111041.0 a978-7-305-27940-9dCNY46.80 a20240426d2024 em y0chiy50 ea1 achi aCNb320000 ay z 000yy ar1 a医院智慧服务信息系统b专著f周作建,龚庆悦主编 a南京c南京大学出版社d2024.01 a213页d26cm2 a信息素养文库 a本书内容紧扣我国医院智慧服务信息系统相关标准和政策,兼顾国内外最新发展情况和趋势,介绍了医院智慧服务的基本概念和体系架构,详述了医院智慧服务的标准规范,并针对医院智慧服务的诊前、诊中、诊后以及全程服务管理的各个子系统,进行了基本概念和开发流程的深入讨论,并在此基础上阐明了与医院集成平台信息交互的技术与方法,强调和关注了医院智慧服务的基础安全及运维管理,讨论了医疗数据挖掘与应用。在内容中还引入了医院智慧服务信息系统和医学人工智能的真实案例,融入了课程思政内容,并充分体现中医药特色。 a本书可作为医药类院校计算机类相关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教学用书,也可作为教师、科研工作者以及医院信息系统相关开发者的参考用书0 a医院x医疗卫生服务x管理信息系统x高等学校j教材 aR197.1v5 0a周作建4主编 0a龚庆悦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0429 01434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9000271000041000661010008001071020015001151050018001301060006001482000099001542100038002532150016002913140203003073300477005103330073009876060039010606900017010997110049011168010027011651164-227220240918131138.0 a978-7-5551-2286-9b精装dCNY168.00 a20240918d2024 emky0chiy50 ea0 achi aCNb450000 ay z 000yy ar1 a广西壮族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年鉴h2024b专著f《广西壮族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年鉴》编委会编 a南宁c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d2024.11 a189页d29cm a《广西壮族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年鉴》编委会成立于2011年,编委会成员大多为疾病预防控制领域的专家学者和权威人士,至今已出版年鉴多卷,为社会各界了解和研究广西疾病预防控制事业的发展与进步提供基本资料。 a本书是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指导下,由《广西壮族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年鉴》编委会组织编纂的一部综合性年鉴,全面记录了2023年度广西壮族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工作方面的情况、进展、成就,系统展示了中心的科研成果,集中展现了中心开展的重大活动、重大会议,重点介绍了中心各科所(办)的工作进展,综合统计了中心重大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具有鲜明的专业特色和年度特色,对于人们了解广西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情况,促进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开展,推进疾病预防控制事业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a政府机关、经济决策部门、年鉴研究者、社会学者和一般对年鉴有兴趣的读者0 a疾病预防控制中心y广西z2024j年鉴 aR197.2-54v502a广西壮族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年鉴编委会4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0919 01130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7001472100038001942150016002323300427002483330105006756060033007806900016008137010017008297010015008468010027008611164-227320241206112918.0 a978-7-5772-1496-2dCNY48.00 a20241206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420000 ay z 000yy ar1 a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b专著f陈嘉莉,刘欢主编 a武汉c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d2024.12 a183页d26cm a本书内容包括医院感染风险管理、流行病学、监测、诊断与暴发处置、清洁消毒与灭菌、重点环节与科室的预防控制、隔离技术与职业防护,以及抗菌药物管理与病原学送检等。本书涵盖了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多个方面,从总论到具体的预防与控制措施,都有详尽介绍。每一章节均设定明确学习目标、思维导图和模拟训练,帮助读者理清学习思路,提高学习效率。同时,通过引入思政故事和临床案例,激发读者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在实践中树立感控观念,掌握感控技能。 a本书适用于医学本科院校、研究生院校临床、护理等医学相关专业,也可作为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培训参考资料0 a医院x感染x预防(卫生)x控制 aR197.323v5 0a陈嘉莉4主编 0a刘欢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12 01738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043001482100030001912150016002213000051002373140545002883300503008333330051013366060041013876900014014287010015014428010027014571164-227520241220145329.0 a978-7-03-080434-1dCNY150.00 a20241220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学b专著f罗力主编 a北京c科学出版社d2024.12 a145页d26cm a科学出版社“十四五”普通高等教育研究生规划教材 a罗力,现任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党委书记,复旦大学校长办公室副主任,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副所长。中国医学救援协会公共卫生分会副会长、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疾病预防控制分会副主委、中国卫生信息学会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评估和保障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农村卫生协会常务理事。上海市医学会健康管理分会副主委。国家卫生健康标准委员会卫生健康信息标准专业委员会委员、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疾病预防控制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分级诊疗和医疗联合体建设专家组成员、上海市人民政府决策咨询研究基地领军人才、上海市人民政府重大行政决策咨询论证专家。 a本书循序渐进地讲述了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的历史沿革和相关基本概念;健康生态、均衡布局、错位发展、合理冗余等基础理论;人群、服务对象、服务资源空间分布的可视化表达;服务资源空间可及性的计算方法和可视化表达方法;机构选择及规模核定方法;公共卫生机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疗机构等重要服务机构的规划方法;中医医疗机构、康复机构、长期护理机构、互联网机构、院前急救站点、零售药店、社会办医疗机构等专门机构的规划方法;分级诊疗和医联体的基本概念和各国成功经验;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的阶段性评估和终末评估方法。 a卫生管理、预防医学、公共事业管理等专业的研究生0 a医疗卫生服务x体系建设x研究生j教材 aR199.2v5 0a罗力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26 01126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9001472100038002062150016002443300462002603330009007226060049007316900014007807010017007947010017008117010017008288010027008451164-227620250124101611.0 a978-7-5772-1588-4dCNY48.00 a20250124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420000 ay z 000yy ar1 a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实务b专著f杨晓波,王永红,郭嘉丽主编 a武汉c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d2025.01 a183页d29cm a本教材为高等职业学校“十五五”规划临床医学专业新形态教材。本教材内容共五章,第一章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概述介绍我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发展历史与现况,第二章全人群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第三章重点人群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含预防接种、0-6岁儿童健康管理、孕产妇健康管理、老年人健康管理、中医药健康管理)和第四章面向患病人群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含慢性病管理、感染性疾病管理)围绕不同人群基层开展公共卫生服务的工作任务介绍,第五章卫生计生监督协管介绍相关管理内容。 a高职0 a公共卫生x卫生服务y中国x高等职业教育j教材 aR199.2v5 0a杨晓波4主编 0a王永红4主编 0a郭嘉丽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06 01013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9001472100030002062150016002363300433002523330013006856010023006986900014007217110021007358010027007561164-227720241230113428.0 a978-7-01-027031-9dCNY89.00 a20241230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协和记忆e老专家口述历史h第二辑b专著f北京协和医院编 a北京c人民出版社d2024.01 a362页d24cm a一部协和史,半部中国现代医学史。北京协和医院以我国新世纪以来兴起的“口述历史”为主要方式,通过对协和老前辈的个人生命史、亲历的重大历史事件、见证的学科发展等进行文字笔录、有声录音、影像录影等,形成并积累了协和历史人文研究、协和老前辈学术思想研究、中国现代医学史研究等的第一手影像及文字资料,记录和反映协和人秉承传统、励精图治、再创辉煌的奋斗史,梳理医院及各学科的历史脉络,钩沉传奇故事,解构文化内涵,剖析协和百年基业长青的奥秘。 a大众读者02a北京协和医院x历史 aR199.2v502a北京协和医院4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02 01425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121001482100034002692150016003033300623003193330027009425170029009696060031009986900014010297110031010437110033010747110025011078010027011321164-227820250214085831.0 a978-7-219-11653-1dCNY180.00 a20250214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450000 ay z 000yy ar1 a中老友谊的历史见证b专著e广西江滨医院援外史料选编f广西壮族自治区档案馆,广西壮族自治区江滨医院,老挝国家档案局主编 a南宁c广西人民出版社d2025.02 a941页d26cm a本书以档案资料、图片资料和忆述资料等为载体,讲述了1971年至1979年广西江滨医院接收、医治以老挝为主的东南亚国家党政军高级干部、留学生的历史,真实再现潜藏在这段珍贵历史中中老两国人民患难与共、守望相助的动人故事。本书的出版有利于铭记历史、启迪后人,将进一步加深中老医疗、文化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促进中老民心相通,夯实民意基础,为构建中老命运共同体注入人文动力。本书为《中外友谊的历史见证》系列的图书之一,应作者要求,需延续该系列的书名格式。该系列图书为自治区档案馆编写,已经出版南宁六七学校、阮文追学校、广西南宁育才学校、广西桂林育才学校等。本次编辑出版的广西江滨医院援外史料选编,许多档案资料是首次与世人见面,弥足珍贵。 a医院对外援助史研究人员1 a广西江滨医院援外史料选编0 a医院x对外援助y广西j史料 aR199.2v502a广西壮族自治区档案馆4主编02a广西壮族自治区江滨医院4主编02a老挝国家档案局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493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89001472100034002362150016002703140129002863300632004153330025010476060043010726900017011157110035011327110045011678010027012121164-227920250117133242.0 a978-7-117-37638-9dCNY49.00 a20250117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三明医改百问b专著f国家卫生健康委体制改革司,三明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编著 a北京c人民卫生出版社d2025.01 a200页d24cm a承担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具体工作,研究提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重大方针、政策、措施的建议,承担组织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工作。 a本书围绕三明医改的具体探索和实践,聚焦各地在改革实践中最关切的问题,以问答的形式,设置100个问题,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为概论,介绍三明医改整体实践路径、核心经验等。第二章为医疗、医保、医药协同发展和治理,重点阐述三明市在体制机制、政策措施等方面如何实现协同联动。第三章为深化以公益性为导向的公立医院改革,介绍三明市围绕投入保障、价格调整、人事编制、薪酬优化等重点领域采取的主要做法。第四章为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重点阐述三明市在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建设分级诊疗体系、组建紧密型医联体、强基层、强中医以及创新服务模式等方面采取的措施。第五章为全民健康管理,重点阐述三明市在推进社会共治、医防协同、医防融合和慢病管理等方面的探索和实践。 a医疗保健制度研究人员0 a医疗保健制度x体制改革y三明x问题解答 aR199.2-44v502a国家卫生健康委体制改革司4编著02a三明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4编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23 01136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104001472100030002512150016002813300395002973330023006926060035007156900010007507110035007607110035007957110025008308010027008551164-228020241223163328.0 a978-7-5533-5118-6dCNY90.00 a20241223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20000 ay z 000yy ar1 a暨阳之光 医脉传承b专著f张家港市政协文化文史委员会,张家港市委党史地方志办公室,张家港市中医医院编 a南京c南京出版社d2024.12 a212页d26cm a本书是一部以张家港地区暨阳中医发展为主题的图书,通过史料的收集、整理,记录了张家港地区有记载以来中医发展的概况、名医传记、学派传承和当前所取得的成绩,揭示张家港地区中医药文化源远流长的发展历史,从宋代最早见于志书并有确切记载的医家的出现,经代代传承至明清时期,名医辈出,延续至今。全书图文并茂,资料翔实,总结过往,服务当代,垂鉴后世,为张家港地区的中医药文化和区域文化研究提供了鲜活的资料。 a中国医药学研究人员0 a中国医药学x发展x研究y张家港 aR2v502a张家港市政协文化文史委员会4编02a张家港市委党史地方志办公室4编02a张家港市中医医院4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26 01810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146001482100036002942150016003303140383003463300661007293330031013906060035014216900010014567110075014668010027015411164-228120241222203124.0 a978-7-5132-9155-2dCNY188.00 a20241222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实践技能指导用书b专著e具有规定学历 师承或确有专长f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师资格认证中心中医类别医师资格考试专家委员会编写 a北京c中国中医药出版社d2025.02 a510页d26cm a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师资格认证中心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领导下,承担国家中医类别(含中医、中西医结合、民族医,下同)医师资格考试命题与考务管理工作,承担全国临床中医药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命题相关任务,组织实施中医药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开展出国中医药类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认定工作和中医药考试工作的国(境)外交流合作并提供有关技术支持。承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委托的其它考试任务及相关工作。 a本书为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实践技能指导用书,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师资格认证中心中医类别医师资格考试专家委员会组织编写,参加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者适用。本书以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大纲为依据,将其中的知识点扩展阐述。其特点:一是权威性。以医师资格准入基本要求为依据,紧扣医师资格考试大纲(中医、中西医结合)2025年版,由认证中心组织相关科目权威专家编写。二是全面性。该书为医师资格考试大纲(中医、中西医结合)2025年版的细化、扩展,覆盖全部考点。三是实用性。充分体现国家中医药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适应当前疾病谱变化及中医、西医临床诊疗技术发展,以及人民群众对中医药服务需求的变化,并结合中医药教育特点和新版国家规划教材编写原则,方便考生全面复习,提升专业能力及素质。 a参加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者0 a中医师x资格考试j自学参考资料 aR2v502a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师资格认证中心中医类别医师资格考试专家委员会4编写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26 01808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146001482100036002942150014003303140383003443300661007273330031013886060035014196900010014547110075014648010027015391164-228220241220170056.0 a978-7-5132-9168-2dCNY348.00 a20241220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医学综合指导用书b专著e具有规定学历 师承或确有专长f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师资格认证中心中医类别医师资格考试专家委员会编写 a北京c中国中医药出版社d2025.02 a3册d26cm a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师资格认证中心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领导下,承担国家中医类别(含中医、中西医结合、民族医,下同)医师资格考试命题与考务管理工作,承担全国临床中医药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命题相关任务,组织实施中医药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开展出国中医药类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认定工作和中医药考试工作的国(境)外交流合作并提供有关技术支持。承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委托的其它考试任务及相关工作。 a本书为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医学综合指导用书,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师资格认证中心中医类别医师资格考试专家委员会组织编写,参加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者适用。本书以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大纲为依据,将其中的知识点扩展阐述。其特点:一是权威性。以医师资格准入基本要求为依据,紧扣医师资格考试大纲(中医、中西医结合)2025年版,由认证中心组织相关科目权威专家编写。二是全面性。该书为医师资格考试大纲(中医、中西医结合)2025年版的细化、扩展,覆盖全部考点。三是实用性。充分体现国家中医药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适应当前疾病谱变化及中医、西医临床诊疗技术发展,以及人民群众对中医药服务需求的变化,并结合中医药教育特点和新版国家规划教材编写原则,方便考生全面复习,提升专业能力及素质。 a参加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者0 a中医师x资格考试j自学参考资料 aR2v502a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师资格认证中心中医类别医师资格考试专家委员会4编写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26 01830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150001482100036002982150016003343140383003503300673007333330035014066060035014416900010014767110075014868010027015611164-228320241222203143.0 a978-7-5132-9156-9dCNY158.00 a20241222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实践技能指导用书b专著e具有规定学历 师承或确有专长f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师资格认证中心中医类别医师资格考试专家委员会编写 a北京c中国中医药出版社d2025.02 a510页d26cm a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师资格认证中心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领导下,承担国家中医类别(含中医、中西医结合、民族医,下同)医师资格考试命题与考务管理工作,承担全国临床中医药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命题相关任务,组织实施中医药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开展出国中医药类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认定工作和中医药考试工作的国(境)外交流合作并提供有关技术支持。承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委托的其它考试任务及相关工作。 a本书为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实践技能指导用书,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师资格认证中心中医类别医师资格考试专家委员会组织编写,参加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者适用。本书以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大纲为依据,将其中的知识点扩展阐述。其特点:一是权威性。以医师资格准入基本要求为依据,紧扣医师资格考试大纲(中医、中西医结合)2025年版,由认证中心组织相关科目权威专家编写。二是全面性。该书为医师资格考试大纲(中医、中西医结合)2025年版的细化、扩展,覆盖全部考点。三是实用性。充分体现国家中医药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适应当前疾病谱变化及中医、西医临床诊疗技术发展,以及人民群众对中医药服务需求的变化,并结合中医药教育特点和新版国家规划教材编写原则,方便考生全面复习,提升专业能力及素质。 a参加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者0 a中医师x资格考试j自学参考资料 aR2v502a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师资格认证中心中医类别医师资格考试专家委员会4编写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26 01824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150001482100036002982150014003343140383003483300673007313330031014046060035014356900010014707110075014808010027015551164-228420241220170052.0 a978-7-5132-9169-9dCNY298.00 a20241220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医学综合指导用书b专著e具有规定学历 师承或确有专长f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师资格认证中心中医类别医师资格考试专家委员会编写 a北京c中国中医药出版社d2025.02 a2册d26cm a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师资格认证中心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领导下,承担国家中医类别(含中医、中西医结合、民族医,下同)医师资格考试命题与考务管理工作,承担全国临床中医药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命题相关任务,组织实施中医药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开展出国中医药类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认定工作和中医药考试工作的国(境)外交流合作并提供有关技术支持。承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委托的其它考试任务及相关工作。 a本书为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医学综合指导用书,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师资格认证中心中医类别医师资格考试专家委员会组织编写,参加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者适用。本书以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大纲为依据,将其中的知识点扩展阐述。其特点:一是权威性。以医师资格准入基本要求为依据,紧扣医师资格考试大纲(中医、中西医结合)2025年版,由认证中心组织相关科目权威专家编写。二是全面性。该书为医师资格考试大纲(中医、中西医结合)2025年版的细化、扩展,覆盖全部考点。三是实用性。充分体现国家中医药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适应当前疾病谱变化及中医、西医临床诊疗技术发展,以及人民群众对中医药服务需求的变化,并结合中医药教育特点和新版国家规划教材编写原则,方便考生全面复习,提升专业能力及素质。 a参加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者0 a中医师x资格考试j自学参考资料 aR2v502a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师资格认证中心中医类别医师资格考试专家委员会4编写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26 01819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123001482100036002712150016003073140383003233300679007063330037013856060039014226900014014617110075014758010027015501164-228520241220170125.0 a978-7-5132-9166-8dCNY188.00 a20241220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实践技能指导用书b专著f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师资格认证中心中医类别医师资格考试专家委员会编写 a北京c中国中医药出版社d2025.02 a510页d26cm a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师资格认证中心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领导下,承担国家中医类别(含中医、中西医结合、民族医,下同)医师资格考试命题与考务管理工作,承担全国临床中医药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命题相关任务,组织实施中医药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开展出国中医药类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认定工作和中医药考试工作的国(境)外交流合作并提供有关技术支持。承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委托的其它考试任务及相关工作。 a本书为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实践技能指导用书,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师资格认证中心中医类别医师资格考试专家委员会组织编写,参加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者适用。本书以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大纲为依据,将其中的知识点扩展阐述。其特点:一是权威性。以医师资格准入基本要求为依据,紧扣医师资格考试大纲(中医、中西医结合)2025年版,由认证中心组织相关科目权威专家编写。二是全面性。该书为医师资格考试大纲(中医、中西医结合)2025年版的细化、扩展,覆盖全部考点。三是实用性。充分体现国家中医药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适应当前疾病谱变化及中医、西医临床诊疗技术发展,以及人民群众对中医药服务需求的变化,并结合中医药教育特点和新版国家规划教材编写原则,方便考生全面复习,提升专业能力及素质。 a参加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者0 a中西医结合x资格考试j自学参考资料 aR2-031v502a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师资格认证中心中医类别医师资格考试专家委员会4编写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26 01817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123001482100036002712150014003073140383003213300679007043330037013836060039014206900014014597110075014738010027015481164-228620241220170045.0 a978-7-5132-9170-5dCNY368.00 a20241220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医学综合指导用书b专著f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师资格认证中心中医类别医师资格考试专家委员会编写 a北京c中国中医药出版社d2025.02 a3册d26cm a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师资格认证中心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领导下,承担国家中医类别(含中医、中西医结合、民族医,下同)医师资格考试命题与考务管理工作,承担全国临床中医药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命题相关任务,组织实施中医药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开展出国中医药类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认定工作和中医药考试工作的国(境)外交流合作并提供有关技术支持。承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委托的其它考试任务及相关工作。 a本书为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医学综合指导用书,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师资格认证中心中医类别医师资格考试专家委员会组织编写,参加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者适用。本书以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大纲为依据,将其中的知识点扩展阐述。其特点:一是权威性。以医师资格准入基本要求为依据,紧扣医师资格考试大纲(中医、中西医结合)2025年版,由认证中心组织相关科目权威专家编写。二是全面性。该书为医师资格考试大纲(中医、中西医结合)2025年版的细化、扩展,覆盖全部考点。三是实用性。充分体现国家中医药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适应当前疾病谱变化及中医、西医临床诊疗技术发展,以及人民群众对中医药服务需求的变化,并结合中医药教育特点和新版国家规划教材编写原则,方便考生全面复习,提升专业能力及素质。 a参加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者0 a中西医结合x资格考试j自学参考资料 aR2-031v502a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师资格认证中心中医类别医师资格考试专家委员会4编写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26 01839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127001482100036002752150016003113140383003273300691007103330041014016060039014426900014014817110075014958010027015701164-228720241222203159.0 a978-7-5132-9167-5dCNY148.00 a20241222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中西医结合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实践技能指导用书b专著f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师资格认证中心中医类别医师资格考试专家委员会编写 a北京c中国中医药出版社d2025.02 a510页d26cm a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师资格认证中心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领导下,承担国家中医类别(含中医、中西医结合、民族医,下同)医师资格考试命题与考务管理工作,承担全国临床中医药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命题相关任务,组织实施中医药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开展出国中医药类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认定工作和中医药考试工作的国(境)外交流合作并提供有关技术支持。承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委托的其它考试任务及相关工作。 a本书为中西医结合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实践技能指导用书,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师资格认证中心中医类别医师资格考试专家委员会组织编写,参加中西医结合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者适用。本书以中西医结合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大纲为依据,将其中的知识点扩展阐述。其特点:一是权威性。以医师资格准入基本要求为依据,紧扣医师资格考试大纲(中医、中西医结合)2025年版,由认证中心组织相关科目权威专家编写。二是全面性。该书为医师资格考试大纲(中医、中西医结合)2025年版的细化、扩展,覆盖全部考点。三是实用性。充分体现国家中医药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适应当前疾病谱变化及中医、西医临床诊疗技术发展,以及人民群众对中医药服务需求的变化,并结合中医药教育特点和新版国家规划教材编写原则,方便考生全面复习,提升专业能力及素质。 a参加中西医结合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者0 a中西医结合x资格考试j自学参考资料 aR2-031v502a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师资格认证中心中医类别医师资格考试专家委员会4编写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26 01837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127001482100036002752150014003113140383003253300691007083330041013996060039014406900014014797110075014938010027015681164-228820241222202141.0 a978-7-5132-9171-2dCNY348.00 a20241222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中西医结合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医学综合指导用书b专著f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师资格认证中心中医类别医师资格考试专家委员会编写 a北京c中国中医药出版社d2025.02 a2册d26cm a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师资格认证中心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领导下,承担国家中医类别(含中医、中西医结合、民族医,下同)医师资格考试命题与考务管理工作,承担全国临床中医药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命题相关任务,组织实施中医药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开展出国中医药类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认定工作和中医药考试工作的国(境)外交流合作并提供有关技术支持。承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委托的其它考试任务及相关工作。 a本书为中西医结合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医学综合指导用书,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师资格认证中心中医类别医师资格考试专家委员会组织编写,参加中西医结合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者适用。本书以中西医结合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大纲为依据,将其中的知识点扩展阐述。其特点:一是权威性。以医师资格准入基本要求为依据,紧扣医师资格考试大纲(中医、中西医结合)2025年版,由认证中心组织相关科目权威专家编写。二是全面性。该书为医师资格考试大纲(中医、中西医结合)2025年版的细化、扩展,覆盖全部考点。三是实用性。充分体现国家中医药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适应当前疾病谱变化及中医、西医临床诊疗技术发展,以及人民群众对中医药服务需求的变化,并结合中医药教育特点和新版国家规划教材编写原则,方便考生全面复习,提升专业能力及素质。 a参加中西医结合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者0 a中西医结合x资格考试j自学参考资料 aR2-031v502a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师资格认证中心中医类别医师资格考试专家委员会4编写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26 01148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3001472100034001902150016002243300581002403330019008216060021008406900013008617010017008748010027008911164-228920240425142656.0 a978-7-5773-0197-6dCNY69.00 a20240425d2024 em y0chiy50 ea1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品味中医文化四字歌诀b专著f夏西超主编 a郑州c郑州大学出版社d2024.03 a297页d26cm a本书为专著。本书包括寻根、气脉、问象、拾艺四部分。寻根聚焦哲学中对立统一观点,认识阴阳相生相克的演变关系;气脉从“气”的运行和变幻揭示经脉前后相随以及穴位开阖应变;问象从传统医学视角发现多彩多姿的生命现象,以辩证思维、继承态度、批判手法感悟中药性味和独特魅力,揭开中医和中药在人们心中固化下来的神秘面纱;拾艺以经典著作和中医理论为航标,扬起帆船驶入广阔的医学知识海洋,焕发出奇思妙想和人生感悟。本书在继承岐黄理论思想体系的基础上,接力古典文学风韵,感悟传统医学的智慧和博大精深,架构起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之间的桥梁,构建文化传播与健康普及的纽带,以便更为广泛地服务于读者和大众。 a医药文化爱好者0 a中国医药学x文化 aR2-05v5 0a夏西超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0429 01363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4001472100038001912150016002293140269002453300500005143330019010146060031010336900013010647010017010778010027010941164-229020250106170019.0 a978-7-5228-4767-2dCNY98.00 a20250106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中医药文化研究h第1辑b专著f毛嘉陵主编 a北京c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d2024.12 a316页d26cm a毛嘉陵,北京中医药大学研究员,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特聘研究员。先后担任过,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药文化分会副主任委员和学术顾问、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药文化研究与传播中心主任、北京中医药文化传播重点研究室主任、国家中医药发展战略研究院副院长、四川省中医药文化发展促进会会长。 a本集刊通过组织编发以中医药文化与传播研究为中心的具有智库价值的学术论文,交流中医药传播学术研究成果,推广中医药传播实践经验,促进中医药智库学术成果对各级决策者的影响,为构建中医药文化传播话语体系和中医药决策提供学术支持。本书为集刊第1辑,分文化发展、医学哲学、历史文博、名家流派、文化传播、养生文化、产业经营等篇目,共22篇文章,多维度呈现中国中医药文化发展现状,包括提高中医药认可度、扩大中医药影响力、推动中医药惠及民众等,以期提高中医药的社会影响力和民众认可度,为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贡献中医力量。 a医药学研究人员0 a中国医药学x文化研究j文集 aR2-05v5 0a毛嘉陵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09 01204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35001472100038001822150016002203140219002363300423004553330015008786060015008936900012009087010015009208010027009351164-229120241217134817.0 a978-7-5427-8811-5dCNY68.00 a20241217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10000 ay z 000yy ar1 a如何过好每一天b专著f左佳霓著 a上海c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d2024.12 a248页d24cm a左佳霓,时尚达人,曾经供职于多家时尚媒体十余年,时尚专栏作家,担任主编等重要职位。近年来潜心研究中国传统文化,整理出一套将中医养生运用到当代生活场景中的方法。目前在各大社交媒体平台上陆续分享部分内容,粉丝数超50万。 a本书旨在将《黄帝内经》之《四气调神大论》篇,应用于当代生活中,通过整理生活细节、改变生活习惯和作息,用身心同治的方式,来提高身体和心理素质。在生活中体悟“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背后的人生哲学意味,找到人生的节奏,就会收获“好运气”。本书以日历体的形式展开,每天一条,包括修身、养性、食疗三方面,从衣食住行的各个小细节出发,按时间顺序阅读,在每一天的生活中,去感受四季和人生的变化,找到更多关于“我”的线索,让生命充满生机。 a医学工作者0 a养生(中医) aR212v5 0a左佳霓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19 02154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9001472100030001962150015002263140872002413300645011133330045017586060023018036900015018267010017018417010015018588010027018731164-229220241224172327.0 a978-7-03-080944-5dCNY58.00 a20241224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常见健康状态干预手册b专著f董昌武,汪莉主编 a北京c科学出版社d2025.01 a78页d26cm a董昌武,董昌武,男,1965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教授,医学博士,博导。曾任安徽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副院长、党委书记,现任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院长,为安徽省重点学科《中医诊断学》学科带头人。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诊断分会副主任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健康管理分会副会长,安徽省中医药科技创新与开发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安徽省中医药学会民间医药分会主任委员等职。教学科研情况,在教学方面,主持多项省级质量工程项目及教学研究课题,为国家一流课程《中医诊断学》负责人、安徽省省级教学团队中医诊断学负责人、安徽省教学名师,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及省教学成果特等奖等多项奖励;在科研方面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安徽省教育厅自然基金重大项目、安徽省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专项等多项课题研究;获得安徽省中医药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等多项奖励。主编、副主编国家规划教材等8部,出版专著4部,发表论文130余篇。主要研究方向为心系疾病中医证候基础研究及四诊客观化信息化研究,目前已培养研究生21名。 a健康状态是一个动态延续的、稳定的生命状态,它涵盖了健康与疾病。中医理论强调整体思维,认为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构成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在结构上是不可分割的,在功能上是相互协调、相互为用的。只有秉持整体的视角和思维,在此基础上制定对健康状态的干预措施,综合考虑对整体健康状态均衡性的影响,达到“用阴药无损于阳,用阳药无损于阴”的效果,从而使机体功能达到“阴平阳秘”的动态平衡,从而对其进行有效干预。常见健康状态干预方案的制定,我们根据不同人群具体的状态类型从饮食调养、情志起居、运动保健、针灸推拿、药物指导等各个方面制定干预方案,选择相应的治疗、预防方法,由内而外的改善机体状态,维护个人健康。为中医健康管理和“治未病”健康服务提供新的方案。 a保健需求的人群、中医爱好者、中医专业师生0 a中医学x保健j手册 aR212-62v5 0a董昌武4主编 0a汪莉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26 01065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3001472100034001902150016002243000031002403300427002713330013006986060045007116900011007567110029007678010027007961164-229320240927163609.0 a978-7-5768-2747-7dCNY79.00 a20240927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220000 ay z 000yy ar1 a中医基础b专著f库课专升本考试研究院编 a长春c吉林大学出版社d2024.01 a272页d26cm a普通高校专升本考试专用教材 a本书依据普通高校专升本考试说明和考试真题编写而成。全书知识点涵盖全面,主要包括中医理论和中医诊断学的相关内容。中医理论对中医学哲学基础、中医生理学知识、中医病理学知识等方面进行了系统梳理。中医诊断学是中医理论基础与临床实践的桥梁。是中医临证必不可少的关键,主要包括了望、闻、问、切四大诊法和辩证两大方面的内容。本书贯彻以人为本、循序渐进的指导思想,阐述理论系统、全面、准确,概念表述规范、层次分明、结构完整,方便学生学习。 a成人教育0 a中医医学基础x成人高等教育j升学参考资料 aR22v502a库课专升本考试研究院4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010 01190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3001472100034001902150016002243140169002403300436004093330031008456060017008766900011008937010017009048010027009211164-229420240826074348.0 a978-7-122-46330-2dCNY59.80 a20240826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中医基础理论入门六讲b专著f杨文佳主编 a北京c化学工业出版社d2024.11 a241页d24cm a杨文佳,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副主任医师,入选上海市“杏林新星”培养计划、上海中医药大学高峰高原学科临床人才专项、上海中医药大学优秀实验人才培养计划。 a《中医基础理论入门六讲》一书由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的医师执笔,用大量的漫画将抽象的中医理论具象化,直观展示了阴阳、五行、气血津液神、脏腑、经络理论,使繁杂的理论理解起来更容易;体质理论+体质自测量表,让防治疾病更高效、精准;从基础到临床,从中医角度看疾病发生、治疗的原理,让您从众多的中药中选择最适合自己体质的。《中医基础理论入门六讲》一书,零基础中医入门,从漫画入手,让读者读得懂、学得会!并得到全国名老中医推荐! a中医学习者,中医临床工作者0 a中医医学基础 aR22v5 0a杨文佳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0829 01199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39001472100034001862150016002203140207002363300417004433330015008606050023008756900015008987010017009138010027009301164-229520241213103614.0 a978-7-5587-6168-3dCNY59.00 a20241213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530000 ay z 000yy ar1 a漫画说透黄帝内经b专著f孙美金主编 a昆明c云南科技出版社d2024.12 a256页d23cm a孙美金,女,1996年12月30日出生,北京汇安中西医结合医院,护师,健康管理师,肿瘤科护士,科室带教老师,有丰富的肿瘤患者临床护理经验,肿瘤患者中医治疗及指导肿瘤患者康复锻炼和健康饮食方面均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a《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中医经典著作,是上古乃至太古时代中华民族智慧在医学和养生学方面的总结和体现,其用阴阳五行学说解释人体生理、病理、诊断、治则,以及用“天人相应”整体观念阐释人体内外环境统一性,是中医理论体系的根源,所以成为学习中医的必读之书。本书以深入浅出的方式,通过生动有趣的漫画和简洁明了的文字,将中国古代医学经典《黄帝内经》的精髓娓娓道来,使读者在轻松愉快的阅读中,领略到中医养生的博大精深。 a中医爱好者 a《内经》j通俗读物 aR221-49v5 0a孙美金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19 01718nam0 220028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065001482100036002132150016002492250023002653140537002883300443008253330023012686050021012916900015013127010023013277020017013507020017013677020017013848010027014011164-229620241223134404.0 a978-7-5132-9108-8dCNY129.00 a20241223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伤寒经集解b专著f(清)屠人杰辑著g许二平,许敬生,徐江雁校注 a北京c中国中医药出版社d2024.12 a414页d24cm2 a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 a屠人杰,字俊夫,清代嘉善(今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人,生卒年不详。屠氏性嗜医学,博学强记,善于撷取众家之长,得名医何王模指授,对《伤寒论》尤多心解。于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著成《伤寒经集解》十卷,辑集61部历代前贤释《伤寒论》之著作,并附己见,是一部研究张仲景学说有价值的参考读物。许二平,男,1962年10月生,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河南中医药大学校长,任伤寒学科学术带头人。从事中医教学科研30余年,获科研成果奖27项。长期致力于方剂配伍机制和临床应用研究以及仲景方药的现代研究,临床擅长中医脾胃病及其他内科杂病的诊治。 a《伤寒经集解》成书于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清代屠人杰辑著。屠氏性嗜医学,博学强记,善于撷取众家之长,得名医何王模指授,对《伤寒论》尤多心解。本书辑集61部历代前贤释《伤寒论》之著作,卷一为六经大意、太阳病解,卷二、卷三为传解、误治,卷四至卷八为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病解,卷九为平脉法、辨脉法。本书是一部价值较高的伤寒学著作,对研究张仲景学说具有参考价值。本次校注以清乾隆嘉善屠氏稽古堂刻本为底本,以宋本《伤寒论》等为他校本进行校注。 a《伤寒论》研究人员 a《伤寒论》x研究 aR222.29v5 0c(清)a屠人杰4辑著 0a许二平4校注 0a许敬生4校注 0a徐江雁4校注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26 01126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3001472100034001902150016002243000039002403300469002793330013007486060053007616900014008147110029008288010027008571164-229720240927163636.0 a978-7-5768-2776-7dCNY39.80 a20240927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220000 ay z 000yy ar1 a中医基础b专著f库课专升本考试研究院编 a长春c吉林大学出版社d2024.01 a200页d26cm a普通高校专升本考试考前冲刺模拟试卷 a本书依据普通高校专升本考试说明和考试真题编写而成,主要包括中医理论和中医诊断学的相关内容,将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内容精简提炼,浓缩为一道道有针对性的练习题,使学生在短时间内即能对医学知识进行复习回顾,可以针对自己学习的薄弱环节进行强化记忆和练习。书中覆盖了全部知识点(精气血精液神、藏象、经络等),题型多样,题量丰富,对需要掌握、熟悉的内容予以强化。在参考答案部分,对各题知识点的方法和相关解题技巧做了具体分析,帮助考生在复习、练习的过程中及时发现自身知识的不足之处。 a成人教育0 a中医医学基础x成人高等教育j习题集j升学参考资料 aR22-44v502a库课专升本考试研究院4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010 02542nam0 2200277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71001472100036002182150016002543000045002703141234003153300561015493330009021106060055021196900012021747010017021867010017022037010017022208010027022371164-229820241224105605.0 a978-7-5132-9145-3dCNY59.00 a20241224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中医药科研思路与方法i中医学分册b专著f李建生,王拥军,温成平主编 a北京c中国中医药出版社d2024.12 a228页d29cm a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四五”规划教材 a李建生,男,1963年9月生。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岐黄工程首席科学家、岐黄学者,“中原学者工作室”首席科学家、中原学者,全国创新争先奖状、吴阶平医药创新奖、河南省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杰出呼吸学术贡献奖、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医药国际贡献奖-标准贡献奖获得者,第六、七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指导老师。王拥军,男,汉族,医学博士,主任医师,研究员,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后指导老师。现任上海中医药大学副校长,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副院长,国家重点学科(中医骨伤科学)学术带头人、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骨退行性病变)负责人、教育部筋骨理论与治法重点实验室主任、上海市协同创新中心主任。国家杰青、长江学者、国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专家,“万人计划”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中医药传承与创新“百千万”人才工程—岐黄工程首席科学家、国家中医药领军人才(岐黄学者)、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带头人。温成平,男,中国汉族人,医学博士,二级教授,主任中医师,博士生导师。现任浙江中医药大学副校长、国家重点学科中医临床基础研究所所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带头人、中医免疫病浙江省重点实验室;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免疫学分会副主委、中华中医药学会风湿病分会副主委、世界中医药学会风湿病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副会长、浙江省医师协会副会长,全国中医、中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 a本教材为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职业教育“十四五”规划教材、全国中医药研究生核心课程规划教材(第一批)之一,由全国中医、中药、针灸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组织建设,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联合编写。本教材分别介绍中医学科学思维方式,中医学科学研究选题与假说,科研设计的要素,科研设计的原则,科研设计常用方法,临床科研中的机遇、偏倚及其控制,医学文献研究,临床研究实施与评价,中医临床研究,中医交叉学科研究,中医临床基础研究,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与论文撰写,医学科研课题的申报与实施等内容。本教材适合中医药专业研究生使用,对中医药科研、临床工作者的研究工作有较好的参考意义。 a高职0 a中国医药学x科学研究x研究方法x高等职业教育j教材 aR2-3v5 0a李建生4主编 0a王拥军4主编 0a温成平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26 01049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5001472100038001922150016002303300393002463330043006396060011006826060009006936060015007026900011007176900011007287010017007398010027007561164-229920241016140957.0 a978-7-5744-1105-0dCNY87.00 a20241016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220000 ay z 000yy ar1 a针灸推拿与中医内科学b专著f胡三霞等主编 a长春c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d2024.03 a326页d26cm a《针灸推拿与中医内科学》一书主要介绍了内科病症、妇科病症、儿科病症、皮外骨伤科病症、中药煎药及临方炮制、液体制剂、注射剂、刺灸的方法、推拿手法、针灸处方和推拿治疗总论等疾病;在中药药剂方面,着重介绍了液体制剂和注射剂,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以阐明剂型和制剂处方设计与组成、制备工艺、质量控制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术为重点。本书内容新颖,结构清晰,语言精练,有较强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a本书适合各级医疗机构的工作人员阅读使用0 a针灸学0 a推拿0 a中医内科学 aR24v5 aR25v5 0a胡三霞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017 01391nam0 2200277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1001472050008001882100036001962150016002323000049002483140287002973300412005843330009009966060035010056900012010407010017010527010017010698010027010861164-230020241224112052.0 a978-7-5132-9219-1dCNY59.00 a20241224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中医诊断学b专著f王农银,徐宜兵主编 a3版 a北京c中国中医药出版社d2025.01 a232页d28cm a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职业教育“十四五”规划教材 a王农银,男,遵义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教授,遵义市第五人民医院中医系主任,中医基础理论教研室主任。从事教学、临床、科研工作30余年,主编职业教育规划教材多部,发表学术论文多篇。徐宜兵,男,江西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教授,从事教学、医疗、管理、科研38年,发表论文近40篇,主编或参编教材及著作15部。 a本教材为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职业教育“十四五”规划教材,适用于职业院校中医学、针灸推拿学、中医骨伤等专业使用。本教材是在历版教材的基础上修编而成,保留教材的核心与精华部分,更新最新医学成果,采用“模块+项目”的形式,更利于学生学习及课堂教学。教材共分为六个模块,33项目,介绍了诊法、辨证、综合运用、病历书写等方面的内容。通过学习,学生能对中医诊断有一个基本的认识与应用思路,为其他课程的学习及临床实践打下基础。 a高职0 a中医诊断学x高等职业教育j教材 aR241v5 0a王农银4主编 0a徐宜兵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26 01215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39001472100042001862150016002283300655002443330019008996060013009186900012009317010015009438010027009581164-230120250117090848.0 a978-7-5719-2635-9dCNY59.00 a20250117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230000 ay z 000yy ar1 a中医辨证诊病一点通b专著f邓旭主编 a哈尔滨c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d2024.12 a182页d26cm a本书将日常常见疾病分为外感和气血津液病、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心脑血管及内分泌疾病、妇科及男科疾病、肩颈腰及皮肤疾病六大部分,对日常疾病如何辨证论治进行了详细阐述和分析,比如如何分辨疾病的类型、不同疾病的表现、不同类型的疾病有什么辅助治疗的药材药膳……本书通俗易懂,注重实用性,从理论到实践全面系统地介绍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基本知识和应用技巧,是初学者学习中医的重要参考。希望通过这本书,读者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医知识,学会运用中医的思想和方法来辨别疾病,成为大家学习中医的助手。但是请注意,本书提供的治疗方法仅供参考,不能代替医生的诊断和治疗建议。在面对健康问题时,您应该咨询专业医生或相关医疗机构,谨遵医嘱,以获取准确、可靠的诊断和治疗建议。 a中医临床工作者0 a辨证论治 aR241v5 0a邓旭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23 01654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3001472100038001902150016002283140383002443300679006273330031013066050017013376900014013547010017013688010027013851164-230220250122113002.0 a978-7-5214-5153-5dCNY35.00 a20250122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跟《濒湖脉学》学脉诊b专著f胡志希主编 a北京c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d2025.01 a213页d21cm a胡志希,男,医学博士,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省名老中医学术继承人,国家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省优秀教师,校教学名师,中医诊断学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负责人,中医学院副院长、中医诊断研究所副所长,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医诊疗仪器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诊断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湖南省中医药和中西医结合学会中医基础专业委员会会长,国家科技奖励评审专家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函评专家。 a本书以《濒湖脉学》脉学理论为纲领,在原文基础上,对脉诊基础知识、二十七部脉、相兼脉、特殊脉象、脏腑病证脉象等内容进行扩充解读。全书共分六章:第一章脉诊源流与概念;第二章脉诊方法与运用,包括脉诊方法与注意事项、正常脉象、脉诊运用等;第三章详解二十七部脉,按照脉位、脉率、脉律、脉长、脉宽、脉流利度、脉紧张度、脉力异常等分类列举;第四章脉象鉴别及常见相兼脉;第五章特殊脉象,包括真脏脉、妇人脉、小儿脉等;第六章常见脏腑病证脉象特点,包括心系病证脉象特点、肺与大肠病证脉象特点、脾与胃病证脉象特点、肝与胆病证脉象特点、肾与膀胱病证脉象特点、脏腑兼病病证脉象特点等。本书内容深入浅出,图文并茂,全面阐述脉诊技法操作和注意事项,旨在引领读者全面系统了解脉学知识、精准掌握脉诊辨识技能。 a中医药院校师生、中医爱好者 a《濒湖脉学》 aR241.1v5 0a胡志希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23 01104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33001472100038001802150016002183000027002343300439002613330063007006060037007636900014008007010021008148010027008351164-230320250213141633.0 a978-7-5214-2975-6dCNY23.00 a20250213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赖氏脉案b专著f(清)赖元福撰 a北京c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d2024.12 a113页d26cm a随身听中医传世经典系列 a《赖氏脉案》清·赖元福撰。本书共分上、下两卷。上卷收医案九十首,下卷一百一十三首,所录医案系赖元福先生平素应诊脉案记实,以内科为主,如咳血、下痢、腹痛、腹泻、淋浊、腰痛、肺痿、痿症等。另外兼及妇幼,妇科有痛经、妊娠腹满、产后咳喘、子宫下坠、带下病等,儿科如疳积、血风疮等。每案记患者脉症、立法、处方,用药剂量齐全。同时,本书配有原文诵读音频二维码,便于读者随时随地阅读学习。本书适合中医药院校学生、中医药从业者及广大中医药爱好者阅读。 a本书适合中医药院校学生、中医药从业者及广大中医药爱好者阅读0 a脉诊x中医临床x经验y中国z清代 aR241.2v5 0c(清)a赖元福4撰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372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5001472100036001922150016002283140245002443300473004893330089009626060025010516900012010767010015010888010027011031164-230420241031141541.0 a978-7-5132-9068-5dCNY68.00 a20241031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浙派中医系列丛书i儿科卷b专著f陈华主编 a北京c中国中医药出版社d2024.12 a249页d26cm a陈华,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俞景茂教授学术经验继承人,全国首届百名杰出女中医师、浙江省名中医,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委员、浙江省中医药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浙江省医学会医学伦理专业委员会委员。 a“浙派中医”是指发源于浙江一带,具有显著浙派文化特征的综合性中医学术流派,对中医药理论体系的完善和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浙派中医系列丛书》定位为具有较高水平的地方中医药文化研究性读物,注重学术性和史料性,兼顾通俗性和可读性。本丛书共分总览卷、地方卷、专科卷,其中地方卷分11个分册,专科卷10个分册。本书为专科卷之儿科卷,系统梳理浙江地区有关儿科病诊疗的学术源流、学术特色、著名医家等。适用于从事中医儿科疾病的专业医师、研究生以及医学院校及科研单位的研究人员阅读参考。 a本书适用于从事中医儿科疾病的专业医师、研究生以及医学院校及科研单位的研究人员阅读参考0 a小儿疾病x中医治疗法 aR242v5 0a陈华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107 01918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5001472100038001922150016002303140797002463300541010433330015015846060023015996900012016227010015016348010027016491164-230520241018133622.0 a978-7-5744-1871-4dCNY75.00 a20241018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220000 ay z 000yy ar1 a中医中药临床诊治与研究b专著f肖荣等主编 a长春c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d2024.08 a200页d24cm a肖荣,毕业于山东中医院大学中医内科专业,硕士研究生,现工作于枣庄市中医医院,主治医师。2019参与课题中药透皮疗法治疗尿毒症透析患者内瘘失功。渠震,毕业于山东中医药大学临床学院,取得中医内科临床专业硕士学位。现工作于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主治医师,从事中西医结合呼吸专业医疗工作。孟旭,毕业于山东中医学院,本科学历,现工作于烟台市中医医院,主治医师,曾出版著作《神经内科疾病诊疗与康复》。付清楠,毕业于济宁医学院,现工作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主治医师,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荣获北京市中医管理局“首都中医为民办实事榜样人物暨首都杏林健康卫士”称号。庄保伟,毕业于山东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本科学历,现工作于梁山县人民医院,从事神经外科专业,主治医师。擅长神经外科常见疾病的中西医治疗。蒋海燕,毕业于山东省中医药大学,本科学历,现工作于枣庄市市中区永安镇中心卫生院中医科,副主任医师。 a本书主要研究临床常见病症中医诊治。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中医学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取得了卓越的临床疗效,也逐渐形成了使用中药、针灸等多种方式来治疗人体疾病的手段。本书详细介绍了中医肺系病证、心系病证、脑系病证、脾胃病证、肝胆病证、中医骨科诊治等内容。全书内容涵盖了眩晕、中风、心悸、感冒、咳嗽、喘证、胃痛、呕吐、黄疸等中医诊治内容。其中中医骨科诊疗包括上肢骨折、下肢骨折、脊椎骨折、肩关节脱位、肘关节脱位、颈椎病、肩关节周围炎等内容。本书加入临床真实案例,理论联系实践,基础与临床紧密结合,突出中医理论核心,便于读者阅读和思考。 a临床工作者0 a常见病x中医治疗法 aR242v5 0a肖荣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024 01411nam0 2200277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77001472100034002242150016002583140301002743300385005753330037009605170023009976060029010206900012010497010015010617010015010767010015010918010027011061164-230620241205100126.0 a978-7-122-46798-0dCNY49.80 a20241205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家庭常见病中成药使用大全b专著e自选中成药一本就够f胡凯,刘俊,管聘主编 a北京c化学工业出版社d2025.01 a201页d21cm a胡凯,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慢病管理专业委员会理事、湖南省医学会神经内科专业委员会神经系统感染学组委员、湖南省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分会免疫协作组委员、湖南省药理学会治疗药物浓度监测研究青年委员会委员,专业方向,神经免疫和感染性疾病诊治,神经系统疾病中医药研究和实践。 a本书以实用性为原则,系统地介绍了家庭常见病中成药的使用常识和常见病中医辨证选药方法,重点突出了抓主症的中医辨证论治思想。内容包括:中成药使用的基本常识,中成药的内科用药、外科用药、妇科用药、儿科用药及五官科用药,对一些常见中成药列举了组成成分、药物性状、主要功效、主要作用、剂型规格、服用方法等。本书对提高家庭常见病中成药选择的安全性和科学性具有指导意义,内容丰富,语言通俗易懂。 a本书可供家庭及医务人员参考、借鉴1 a自选中成药一本就够0 a常见病x中成药x中药疗法 aR243v5 0a胡凯4主编 0a刘俊4主编 0a管聘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12 01279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071001482100034002192150016002533140153002693300510004223330019009326060029009516900013009807010017009938010027010101164-230720250124095453.0 a978-7-122-47232-8dCNY188.00 a20250124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中医医师规范化培训结业理论考核精选金题i中医专业b专著f伍崇海主编 a北京c化学工业出版社d2025.03 a309页d26cm a伍崇海,副主任医师,永州医海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医海医考硕博团队教研组主任、首席讲师,原三级甲等医院住培教学秘书,2013年开始致力于医学考试的辅导和研究。 a《中医医师规范化培训结业理论考核精选金题中医专业》一书是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师资格认证中心发布的最新《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结业理论考核大纲》编写而成,分为公共理论、专业理论、基本技能三部分,根据考试大纲编写各系统的理论及相关技能方面的题目。书中的题目既符合考试大纲要求,又能体现出历年大纲知识考点的特点,使考生在考前对大量习题进行充分练习,从而全面了解自身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做到有的放矢、查漏补缺。此外,本书附有2套模拟试题,可以帮助考生摸底训练,是目前市面上不可多得的全国住院医师规培结业考试辅导用书。 a中医临床工作者0 a中医学x岗位培训j习题集 aR2-44v5 0a伍崇海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06 01270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5001472100038001922150016002303140255002463300419005013330025009206060025009456900014009707010017009848010027010011164-230820250213142441.0 a978-7-5591-4041-8dCNY88.00 a20250213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210000 ay z 000yy ar1 a董氏奇穴与经穴临证集验b专著f杨朝义编著 a沈阳c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d2025.02 a360页d24cm a杨朝义,长期从事董氏奇穴的临床应用,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善治各种常见病及疑难杂症,疗效显著。尤其是在临床应用董氏奇穴治疗疾病方面,经验丰富,在国内很有影响。其主编的《董氏奇穴针灸学》一书已被市场广泛读者认可,并使得董氏针灸之理论和临床经验不断丰富完善。 a本书是作者多年临床治疗经验总结。书中系统地介绍了董氏针灸体系与经穴针灸体系相结合的操作技术、临床治疗。理论翔实,层次明确,择其大要,将多种常见疾病的治疗方法进行了系统整理,并对如呼吸道疾病、颈肩腰腿痛等受读者关注的方面进行了丰富,对学习、运用、发展董氏奇穴均有指导作用。需要一本奇穴与经穴结合书的补充这个市场,结合调研呼吸道疾病的症状、痛证读者需要,本书具有一定的价值。并使得董氏针灸之理论和临床经验不断丰富完善。 a按摩疗法领域专业人士0 a经穴x按摩疗法(中医) aR244.1v5 0a杨朝义4编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203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9000271000041000661010008001071020015001151050018001301060006001482000056001542100042002102150016002523300590002683330019008586060040008776900012009177010017009298010027009461164-230920241122162027.0 a978-7-83005-483-0b精装dCNY198.00 a20241122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针灸临床研究证据蓝皮书b专著e2015-2024f刘保延主编 a北京c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d2024.12 a293页d29cm a本书内容提要:为提高国际针灸临床研究水平,为产出更多临床证据提供参考和借鉴,推进针灸走向国际的步伐,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与国家中医针灸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携手,依托世针联科技工作委员会、《中华针灸电子杂志》,选出2015—2024年SCI数据库收录的52篇高影响因子针灸临床研究文献进行分析,并邀请60位业界知名的针灸、临床方法学与统计学专家述评,形成《针灸临床研究证据蓝皮书(2015—2024)》。蓝皮书的发布具有深远的意义,它为针灸领域的临床研究人员提供了高质量的参考和借鉴,帮助提升针灸学科的研究水平。通过总结和推广高影响力的针灸研究成果,不仅加速了针灸医学在国际上的普及与认可,更进一步提升了其全球影响力。 a针灸临床工作者0 a针灸疗法x研究报告y中国z2015-2024 aR245v5 0a刘保延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128 01756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7001472100042002042150016002463140657002623300411009193330061013306060013013916900012014047010015014167010017014317010015014488010027014631164-231020241231113927.0 a978-7-5229-2319-2dCNY98.00 a20241231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中医针灸技术与临床应用b专著f李海,杨春辉,卢群主编 a北京c中国纺织出版社有限公司d2024.12 a300页d26cm a李海,现任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临床医院针灸推拿中心主任、副主任医师。第七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全国中医临床特色技术传承骨干人才。擅长膝骨关节炎、滑膜炎、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等疾病的诊治。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主持省部级课题3项,厅局级课题5项,获吉林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2项,吉林省中医药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发明专利4项。参编教材1部,著作4部。杨春辉,现任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临床医院针灸推拿中心主治医师。擅长运用针刺、推拿、正骨、刺络放血疗法等疗法治疗骨伤类疾病。卢群,现任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临床医院针灸推拿中心副主任医师。擅长推拿、针灸与中药并用治疗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肩周炎、膝关节炎等疾病。 a本书内容主要涵盖针灸治疗基础理论知识、针灸操作技术、内科疾病针灸治疗技术、外科疾病针灸治疗技术、妇科疾病针灸治疗技术、儿科疾病针灸治疗技术、五官科疾病针灸治疗技术等,内容丰富,繁简相宜;腧穴主治内容基于理论,与临床紧密结合;针灸操作技术描述简明、操作规范,临床实用性强;治疗部分较好地体现了针灸理、法、方、穴、术的诊治特点。本书内容文字精练、逻辑清晰,可供针灸推拿科医务工作者以及医学院校师生学习参考阅读。 a本书可供针灸推拿科医务工作者以及医学院校师生学习参考阅读0 a针灸疗法 aR245v5 0a李海4主编 0a杨春辉4主编 0a卢群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02 01571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37001472100034001842150016002183140167002343300840004013330013012416060017012546900014012717010017012858010027013021164-231120241022135235.0 a978-7-117-36937-4dCNY59.00 a20241022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三阴病临证心悟b专著f牛军强编著 a北京c人民卫生出版社d2024.10 a236页d24cm a博士,兰州大学第一医院中医科主任,兰州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中医教研室主任。临证主张“寒温一炉,针药一体”的学术思想,擅长治疗内、妇、皮肤科及肿瘤、疼痛等疑难杂重病。 a本书共分为医理阐真、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和三阴病治验医案举要五章,其中第2-4章主要根据每一病证的精要进行了从病理到诊治的要义阐释,最后一章“三阴病治验医案举要”则主要从尿失禁案、慢性胃肠炎案、病毒性心肌炎案、发热案、肝脓肿案、癫痫案三则、颈椎病案等方面呈现了具体的诊治病例,旨在将三阴病中涉及的相关病案作一详细解读。书中不乏临床经验,也有引经据典的病理阐释,更有作者的用药、养生心得等内容。书中将从三阴病按照“一阴一阳之谓道”的分类方法,从阴阳两个大的方面来分析病机,即从阴气不足和阳气不足两个大的方面来阐释病机。比如太阴的阴气不足引起太阴虚热证,太阴的阳气不足引起太阴虚寒证;少阴的阴气不足引起少阴热化证,少阴的阳气不足引起少阴寒化证,少阴的阴气和阳气均不足引起少阴寒热证;厥阴的阴气不足引起热厥,厥阴的阳气不足引起寒厥,厥阴的阴气和阳气均不足引起寒热错杂厥。这种分类方法的优点就是条分缕析,在气和阴阳的层面做文章,有大道至简之妙。 a医学人员0 a少阴病x诊疗 aR245.1v5 0a牛军强4编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024 00691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39001472100042001862150020002283300115002483330021003636060019003846900014004037010017004178010027004341164-231220250218162110.0 a978-7-5719-2641-0dCNY59.00 a20250206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230000 aa z 000yy ar1 a经穴祛病一学就会b专著f罗云涛主编 a哈尔滨c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d2024.12 a150页c图d23cm a本书阐述了经络穴位的入门知识,详细解读了按摩、刮痧、艾灸、拔罐的入门基础知识,介绍了43种高发病的经穴对症调养。 a穴位疗法研究人员0 a经穴x穴位疗法 aR245.9v5 0a罗云涛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3053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9001472100034001962150015002303141833002453300589020783330013026676060019026806900014026997010017027137010015027307010015027458010027027601164-231320241222204002.0 a978-7-5542-3081-7dCNY35.00 a20241222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410000 ay z 000yy ar1 a穴位减肥怎么做b专著f杨建宇,马界,刘娜主编 a郑州c中原农民出版社d2025.01 a56页d24cm a杨建宇,中医执业医师,研究员。北京知医堂中医诊所主任中医师,国医大师孙光荣传承工作室主任、中和医派掌门,中华中医药学会光明中医杂志主编、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主编,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治未病分会会长,中国医药新闻信息协会中医药临床分会执行会长,中国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促进会养生保健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仲景医学分会秘书长,北京中医慢性病防治产业促进会副理事长、全国慢性病防治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关村炎黄中医药科技创新联盟副主席,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普分会、继续教育分会副秘书长。发表医药文章200余篇,医学著作100余册〈含主编医药院校教材4册〉,参加省市级科研项目20余项,获奖8项。主要从事中医药疑难杂症免疫系统疾病的临床诊治、理论研究与带徒教学。治疗肿瘤、风湿类风湿关节疾病、急慢性变态反应性疾病、免疫性不孕不育、干燥综合征、狼疮、湿疹等疑难杂症有显著疗效,是著名的京畿豫医。 马界,中西医结合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导师。中国妇女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四川省中医药学术和技术带头人、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省拔尖中青年中医师、省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省干保骨干人才、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突出贡献专家、四川省专家服务团专家。兼任中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治未病分会副会长、世界中医药联合会中医治未病分会常委、中华中医药学会亚健康/治未病分会常务委员、四川省老年学学会常务理事、四川省女医师协会治未病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四川省针灸学会医学美容分会副主任委员、四川省中医药学会治未病分会常务委员、成都市针灸学会常务理事、四川省针灸学会理事。从事临床及科研、教学工作26年余,较全面掌握中医、针灸、穴位埋线、古典针法等多种临床诊疗技术。尤其擅长运用师承技术“胡氏综合整固正脊疗法”进行脊柱调理与养生;以针药结合“内调外治法”对内分泌失调人群、亚健康人群、慢病人群进行调治;擅长中医药文化宣传。近年负责省级科研项目11项,参与国家级项目2项,发表论文50余篇,参编专著3部,专利2项。 刘娜,主治医师,硕士研究生,毕业于天津中医药大学,师承杨建宇教授。擅长运用中药方剂、醒脑开窍针刺法、芒针、小儿推拿等多种方法治疗疾病。 a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肥胖的发生率也越来越高,在儿童、青少年、中老年等各个年龄阶段均有发生。肥胖会引起继发性的冠心病、胃病、糖尿病、高血压等多种疾病,危害着人们的健康,也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不便,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寻求减肥的方法。本书所论述的穴位减肥,是一种传统的中医减肥方法,在中医经络理论的指导下,通过对经络、穴位、反应点进行不同程度的刺激,来调整脏腑功能,促进新陈代谢,减轻体重,保持健康。本书详细介绍了经穴减肥,包括针刺减肥、艾灸减肥、刮痧减肥、按摩减肥、点穴减肥、耳穴减肥等,还介绍了一些常见的减肥中药、食物以及药膳。希望能给肥胖患者提供帮助,使其早日恢复健康、恢复自信。 a肥胖患者0 a减肥x穴位疗法 aR245.9v5 0a杨建宇4主编 0a马界4主编 0a刘娜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26 01194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8000271000041000651010008001061020015001141050018001291060006001472000045001532100034001982150015002323140149002473300438003963330015008346060047008496900012008967010017009088010027009251164-231420250109140638.0 a978-7-117-37257-2b精装dCNY88.00 a20250109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董氏奇穴临床应用经验集b专著f邱雅昌主编 a北京c人民卫生出版社d2025.01 a42页d24cm a邱雅昌,男,董氏奇穴第三代传承人,并师从国医大师颜德馨教授、著名中医学家刘燕池教授,曾出版《董氏奇穴实用手册》,截至目前11次印刷,深受读者欢迎。 a董氏正经奇穴为山东平度董景昌先生家传绝学,至董公在台湾行医,始课徒授学,发扬光大。邱雅昌医师系董针第三代传承代表人物之一,本书系其所著《董氏(正经)奇穴实用手册》之姊妹篇。本书收录邱雅昌先生近年来与徒弟、学生的对话以及他们诊疗疾病的记录,上半部分收录医案121例,每案先述病情,后列针方、点评,重点穴位配有操作演示视频;下半部分收录验案及经验分享近百则,并附病症名索引、穴名(组)索引。文字质朴,实用性强,对中医临床工作者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a医务工作者0 a奇穴x针灸疗法x中医临床x经验y中国z现代 aR246v5 0a邱雅昌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16 01891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5001472100038001922150016002303140855002463300448011013330013015496060031015626900014015937010015016078010027016221164-231520241225144245.0 a978-7-5235-2143-4dCNY79.90 a20241225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给孩子的健脾养胃食疗方b专著f罗大伦等著 a北京c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d2024.12 a288页d24cm a罗大伦,中医诊断学博士,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特邀嘉宾,北京电视台科教频道《养生堂》前主编,当归中医学堂特邀讲师。从事舌诊、外感病、历代各家学说研究多年,并一直致力于中医普及工作。已出版《养命之方,罗大伦讲名医张锡纯传家食疗方》《养命之方,名医解读李东垣脾胃论》《让孩子不上火、不发炎、发育好》《别生气啦》《压力大的孩子毛病多》《罗大伦教你滋补之道,脾不虚、肾不亏、心神安》等畅销著作。浅梦,本名崔娇。罗博士团队编辑。毕业于辽宁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在罗博士的指导下,慢慢探寻中医食疗的魅力,通过科学搭配饮食,让大家学会如何用食物来调节身体。圆力,本名张力楠。罗博士团队编辑。毕业于辽宁中医药大学。目前主要从事临床医学和养生医学的研究。用通俗易懂的中医实用科普,帮大众解决身心问题。香薷,本名金鑫。罗博士团队编辑。医学硕士,本科毕业于辽宁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学院,研究生阶段从事内分泌专业方向,致力于用质朴的话语传播中医知识,用身边的办法解决日常的问题。 a医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提出“四季脾旺不受邪”,一年四季脾胃的状态都能保持旺盛的人不容易受到病邪的侵袭。而对于正在生长发育中的小朋友来说,保持脾胃的健康更为重要。因为脾胃是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好,才能更好地吸收食物中的营养,让孩子气血充盈,身体强健。在这本书中,罗大伦老师将根据春夏秋冬四季变化,为家长提供顺应时节的养脾胃食疗方,包含60+食疗方,解决积食、腹泻、感冒、脾胃不好长不高等多种孩子常见的身体问题。顺时食养,养出健康好宝宝。 a家庭父母0 a健脾x益胃x食物疗法x食谱 aR247.1v5 0a罗大伦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26 01091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9001472100038001962150016002343300371002503330113006216060013007346900014007477010017007617010017007787010015007958010027008101164-231620250217100340.0 a978-7-5551-1911-1dCNY48.00 a20250217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450000 ay z 000yy ar1 a探秘药食同源b专著f史艳财,邓丽丽,韦霄主编 a南宁c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d2024.12 a187页d26cm a1.药食同源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食物和药物发现中总结的智慧结晶,体现了食物在保健和治疗方面的功能。本书对传统医学基本理论之一的药食同源做了科学、系统、全面的介绍,主要内容包括药食同源概述、药食的同源与差异、药食同源常见物质及区别、药食同源物品与热门食品的区别、药食同源资源产品开发、民间药膳文化及运用、药食同源中药与药膳等。本书专业性强,具有较高的理论研究价值和参考价值。 a本书可为从事植物资源研究、药用植物栽培等科研工作人员、广大种植南药的农民,以及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师生提供参考0 a食物养生 aR247.1v5 0a史艳财4主编 0a邓丽丽4主编 0a韦霄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883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5001472100036001922150016002283000049002443140738002933300459010313330009014906060045014996900014015447010017015587010015015758010027015901164-231720241224112021.0 a978-7-5132-9204-7dCNY65.00 a20241224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中医养生康复技术b专著f廖海清,艾瑛主编 a北京c中国中医药出版社d2024.12 a232页d26cm a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职业教育“十四五”规划教材 a廖海清,男,51岁,大学本科,高级讲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学校党办主任,纪委书记。主讲《中医养生学》《杵针学》等课程。负责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重点课题《电针国际化标准头穴治疗老年性失眠的RCT研究》,参与中医药教育学会等部门下达课题5项研究;任全国中等卫生职业教育中医类“十二五”规划教材和全国中医药行业中等职业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主编;参编全国中高职教材7本;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任中职中医康复保健专业国家教学标准制订起草人及评审专家,中职中医康复保健专业国家顶岗实习标准制订起草人,四川省医药卫生类中职中医专业设置标准起草组长及评审专家;世界中医药学会养生专委会委员,四川省中医学会杵针专委会委员,四川省针灸学会会员;国家职业技能鉴定“保健按摩师”高级考评员。艾瑛,女,40岁,江西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高级讲师,副教授,招就处实习科科长。 a本书为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职业教育“十四五”规划教材之一,具体介绍了中医养生康复技术的概念、基础理论、基本原则、情志养生康复技术、雅趣养生康复技术、沐浴养生康复技术、运动养生康复技术、食药养生康复技术、针灸养生康复技术、按摩养生康复技术等内容。本教材体现了职业教育的特点,在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上遵循“基本”“实用”的原则,兼顾中医养生康复理论体系的系统性、内容先进性。在满足中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目标的前提下,考虑广大养生爱好者的需求,内容尽可能精练,提纲挈领。 a高职0 a养生(中医)x康复医学x高等职业教育j教材 aR247.9v5 0a廖海清4主编 0a艾瑛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26 00849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13001011020015001141050018001291060006001472000049001532100036002022150023002383000062002613300131003233330023004546060047004776900012005247010017005367010015005538010027005681164-231820241106134917.0 a978-7-5132-8403-5dCNY179.00 a20241106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aeng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中医护理学b专著e中英文版f孙秋华,王颖主编 a北京c中国中医药出版社d2024.02 a11,767页c图d26cm a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四五”创新教材 供护理学等专业用 a本书内容包括绪论、中医基本理论、经络腧穴基本知识、方药基本知识、中医养生、中医护理基本知识、常用中医护理技术、辨证施护应用等。 a本书适合医务工作者0 a中医学x护理学x中医学院j教材j汉语、英语 aR248v5 0a孙秋华4主编 0a王颖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107 00772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1001472100034001882150016002223300175002383330009004136060039004226900012004617010015004737010015004888010027005031164-231920241125103104.0 a978-7-5114-7370-7dCNY48.00 a20241125d2023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中医护理学概论b专著f刘静,肖娟主编 a北京c中国石化出版社d2023.12 a260页d26cm a《中医护理学概论》是21世纪高职高专护理类规划教材,是护理专业的专业技能拓展课程,内容包括中医基础理论概述、诊法、八纲辨证、中药与方剂、中医养生与调护、中医常用护理技术等。 a高职0 a中医学x护理学x高等职业教育j教材 aR248v5 0a刘静4主编 0a肖娟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128 02353nam0 2200277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9001472100038002062150016002442250025002603140989002853300617012743330065018916060031019566900014019877010015020017010015020167010017020318010027020481164-232120241129084447.0 a978-7-5214-4979-2dCNY69.00 a20241129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赵和平学术思想与临证实录b专著f张平,孟彪,裴久国主编 a北京c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d2024.11 a344页d24cm2 a名老中医临证医案精粹 a张平,男,医学硕士、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十堰中医医院针灸科主任。全国第六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赵和平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负责人、传承人,中国针灸学会针刀产学研创新协作组常务理事,北京汉章针刀医学研究院湖北学术部副主任委员,湖北省针灸学会微创针刀专委会常务委员,湖北省中医师协会针刀专委会常务委员,十堰市针灸推拿学会第二届副理事长,十堰市针刀医学联合体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十堰市青年岗位能手、十堰市优秀中青年拔尖人才。主持科研课题4项,其中省级以上2项,参与课题10余项,主编参编医学专著10余部,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参与行业标准《针刀基本技术操作规范》和国家针灸团体标准项目《小针刀技术临床应用指南》的研制,担任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针刀医学》编委。主要临床专长,擅长椎间孔镜、射频、臭氧、椎体成形等各种微创手术,针灸、小针刀、内热针、神经阻滞等各种疼痛治疗,善于治疗各种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椎管狭窄、颈椎病、肩周炎、膝关节炎、神经卡压综合征、三叉神经痛、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及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股骨头坏死、小儿痉挛性脑瘫等疑难病症。 a名老中医代表着当前中医药学术和临床最高水平,是当代中医药学术发展的杰出代表,他们的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是中医药学术特点、理论特质的集中体现,开展名老中医学术思想、经验传承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书一共分为五章,开篇第一章对赵和平本人及其传承团队做出简单介绍;第二章介绍了赵和平相关学术思想,包括主要学术思想、用药精华及常用经验方;第三章与第四章则分享了专病辨治经验与各个系统常见病医案,其中的专病辨治经验,不仅介绍了疾病的中医病因病机,还介绍了疾病辨证分型及各证型的用药经验方;第五章对团队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最后的附录则是常用临床特色技术的拓展。本书可供中医科研、教学、临床参考应用,也可供中医药爱好者参阅。 a本书可供中医科研、教学、临床参考应用,也可供中医药爱好者参阅0 a中医临床x经验y中国z现代 aR249.7v5 0a张平4主编 0a孟彪4主编 0a裴久国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05 01254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029001482050008001772100038001852150016002233300671002393330015009106060031009256900014009567010015009708010027009851164-232220250213141535.0 a978-7-5214-4587-9dCNY248.00 a20250213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时门医述b专著f时振声著 a2版 a北京c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d2025.01 a970页d26cm a全书共分四部分。医论部分,论证了六经辨证、三焦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者的统一,分析《伤寒论》厥阴病的实质,强调内科杂病治疗中辨病与辨证的结合、正邪关系的把握、补肾法的运用,并展望了中医现代化的前景,于中医理论诸多重要问题均有精辟论述,尤以对伤寒学说的研究和肾病的治疗颇具独到之处。医话、医案部分,所载一例一案具是时氏医学理论的具体运用,一方一药皆为时氏医学理论的精微所在,尤以时氏治肾十三法,用于慢性肾功能衰竭等痼疾,屡起沉疴,疗效卓著,深为世人所推崇,乃时氏父子两代名医数十年从医的心得荟萃。第四部分,是时振声教授对其父已故中医学家时逸人先生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的总结,追溯时氏医学理论体系的渊源,揭示其发展历程,阐析时氏两代名医的宝贵临床经验,以开拓思路,启迪后学。 a临床工作者0 a中医临床x经验y中国z现代 aR249.7v5 0a时振声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429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33001472100038001802150016002183140326002343300519005603330027010796060027011066900014011337010013011478010027011601164-232320250213112547.0 a978-7-5591-4034-0dCNY68.00 a20250213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210000 ay z 000yy ar1 a王英临证医案选b专著f王英著 a沈阳c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d2025.01 a220页d24cm a王英,男,汉族,河北霸州人,现任河北省霸州开发区医院院长、党支部书记、主任医师、教授、中医世家。发表学术论文73篇,并著有《当代中药外治十科百病千方》《寻医问药四百家》《肿瘤科病最新中医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风湿四病》《中西医结合临床精粹》《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临床指南》《中西医结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等7部学术著作。 a《王英临证医案选》重点选编了王英老师从医四十多年来运用中医理论辨证论治指导临床实践的二百多个经验案例,其案例涵盖了内、外、妇、儿科多种常见病和疑难杂症病,从普通的感冒发热、咳嗽、哮喘、呕吐、腹泻、眩晕、疼痛、失眠、痛经、皮肤病、甲状腺疾病等,到风湿类疾病、心脑血管病、慢性肾脏病、肝炎等多种疑难杂症病。该书是王英老师临床实践经验总结的智慧结晶,它以一个个真实鲜活的医案,通过病史简介、中医诊断、辨证、处方和方解分析等,反映出辨证施治的全过程。本书内容精简实用,便于掌握学习,适合众多中医爱好者及临床中医师参考学习。 a中医爱好者及临床中医师0 a医案y中国z现代j汇编 aR249.7v5 0a王英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941nam0 2200277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9001472100036001962150016002323000045002483140725002933300499010183330017015176060043015346900014015777010015015917010015016067010015016218010027016361164-232420241225140134.0 a978-7-5132-9266-5dCNY45.00 a20241225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伤寒证象医案类编b专著f高蕾,张弛,陈曦主编 a北京c中国中医药出版社d2024.12 a156页d26cm a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四五”创新教材 a高蕾,女,汉族,1979年7月生,长春市人,医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伤寒教研室主任,课程负责人。教育部高等学校中医学类专业核心课程伤寒论课程联盟理事,吉林省中医药学会伤寒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肝脾胃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曾获第三届“中医药社杯”全国教师教学大赛二等奖。张驰,男,1985年出生,长春中医药大学伤寒教研室教师,民革党吉林省直中医药支部支委,颐仁青年中医会理事,世界中医联合会青年中医培养工作委员会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仲景学术传承与创新联盟理事。2005年就读长春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专业,研究生师从长春中医药大学伤寒教研室王军教授,主攻《伤寒论》理法。2013年留校任教。著有《新刊四海同春疏注》、《中医五运六气全书》、《伤寒论钱塘章句疏要》。主持吉林省中医药管理局课题1项。陈曦,女,长春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教师。 a本书作为长春中医药大学精心编纂的研究生系列教材之一,旨在深化学生对中医经典理论的理解与实践应用能力,特别是与已广泛认可的《伤寒证象析要》一书相辅相成,共同构建起对《伤寒论》这一中医瑰宝全面而深入的学习体系。其内容精心编排,围绕《伤寒论》中最为核心且频繁出现的二十八个主证作为理论框架与学习主线,不仅系统梳理了中医历史上的诸多名家在这些主证上的治疗经验与经典医案,还特别注重医案的筛选工作,力求所选案例叙述条理清晰、逻辑严密,且在治疗过程中严格遵循伤寒经方原则,药物加减变化较少,以彰显经方原旨。 a医学院校师生0 a伤寒(中医)x医案x高等学校j教材j汇编 aR254.1v5 0a高蕾4主编 0a张弛4主编 0a陈曦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26 01292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8000271000041000651010008001061020015001141050018001291060006001472000049001532100034002022150016002363140201002523300499004533330021009526060019009736900014009927010017010068010027010231164-232520250114113718.0 a978-7-117-37363-0b精装dCNY79.00 a20250114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温病探幽b专著e周永学温病研习录f周永学编著 a北京c人民卫生出版社d2025.01 a322页d24cm a教育部高等学校中医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建设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对外交流合作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方剂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a本书分为三篇。上篇为总论篇,主要论述温病学基本理论,尤以温病病因病机和温病辨证为重点,力求深入而透彻,明了易于掌握;中篇为诊治篇,主要结合作者40余年临床经验论述四时温病的诊治方法与用药规律,阐述温病各种证候的辨证思路和要点、类证鉴别及方药分析,并于每证之后附以典型病案,以验证于临床,理论联系实践;下篇为专题篇,就温病中疑难、有争议问题进行分析阐述,提出作者学术观点及临床感悟,具有一定创新性。该书深入浅出,论述精当,使读者对温病学理论有更深入的认识,对提高温病的临床诊治水平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a温病学说研究人员0 a温病学说x研究 aR254.2v5 0a周永学4编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16 01576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7001472100038002042150016002423140207002583300611004653330091010766060053011676900014012207010015012347010017012497010017012668010027012831164-232620250109133327.0 a978-7-5214-5155-9dCNY69.00 a20250109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姚乃礼肝胆病临证实录b专著f刘震,孙婷婷,陈兰羽主编 a北京c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d2025.01 a260页d24cm a刘震,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院长,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北京市优秀名中医,首都中医榜样人物。主持参与国家级、省部级课题10余项,先后在国内外核心刊物发表论文60余篇。 a姚乃礼教授为首都国医名师,全国第四、第五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本书对姚乃礼教授论治肝胆病的学术思想进行收集、梳理、提炼和扩充。包括肝纤维化肝硬化等的最新研究和进展、姚乃礼教授论治肝纤维化肝硬化灯肝胆疾病的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医案选粹,以及其传承人在临床实践中发表的论文和病案分析。全书展示了姚乃礼教授的师承渊源、成长之路,对脾胃病中医治疗的独到见解和心得,以提高临床疗效为主线,坚持中医思维,坚守辨证论治,论有新意、治有新法,启迪临床思维,推动中医肝病学术流派的传承和创新。可为从事中医脾胃病专科及内科临床工作的各级医师、研究者提供一定的中医理论及临证参考。 a本书可为从事中医脾胃病专科及内科临床工作的各级医师、研究者提供一定的中医理论及临证参考0 a肝病(中医)x胆道疾病x中医临床x经验y中国z现代 aR256.4v5 0a刘震4主编 0a孙婷婷4主编 0a陈兰羽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16 01286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035001482100030001832150016002133000051002293140191002803300415004713330061008866060029009476900012009767010017009888010027010051164-232720241126143137.0 a978-7-03-080014-5dCNY108.00 a20241126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中医骨伤科学b专著f王拥军主编 a北京c科学出版社d2024.10 a170页d26cm a科学出版社“十四五”普通高等教育研究生规划教材 a王拥军,男,主任医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副院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博士后指导老师,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岐黄学者等荣誉称号 共发表论文618篇,其中SCI收录142篇。 a中医骨伤科学是研究防治人体皮肉、筋骨、气血、脏腑经络损伤与疾患的一门科学。在古代属”折疡”、”金镞”等范畴。历史上本科有”金疡”、”接骨”、”正骨”、”伤科”等不同称谓。中医骨伤科学历史悠久,是在中国各族人民与外伤疾患长期斗争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并形成了丰富的理论体系,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中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和医学的发展作出了贡献。中医骨伤四大治疗方法:复位、固定、药物、功能锻炼。 a中医学、中药学、护理学、临床医学等医药相关专业研究生教材0 a中医伤科学x研究生j教材 aR274v5 0a王拥军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128 02465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31001472100036001782150016002143000049002303140603002793301229008823330009021116060035021206900012021557010017021678010027021841164-232820241224115203.0 a978-7-5132-9163-7dCNY66.00 a20241224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中医骨病b专著f王卫国主编 a北京c中国中医药出版社d2024.12 a264页d28cm a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职业教育“十四五”规划教材 a王卫国,男,医学博士,山东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医师。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山东省中医院)骨科专家。山东省高层次人才、齐鲁卫生与健康领军人才、山东省优秀科技工作者、山东省高校“三下乡”活动优秀指导老师、山东省直机关健康服务专家。山东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导师,培养硕士研究生30余名。专业特长,四肢骨折、骨质疏松症、运动损伤、骨关节病、脊柱脊髓病、中医康复等。主研获山东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技术发明奖一等奖等省部级成果奖励8项。荣立集体三等功和个人三等功各1次。主编专著及教材6部。副主编、参编高校统编教材10部。先后主持科研及教学课题15项。发表论文40余篇(SCI论文10余篇)。获国家发明专利10项。 a《中医骨病》为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职业教育“十四五”规划教材,本教材全面而深入地介绍了中医骨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及康复知识。本教材通过模块化的结构,条理清晰地阐述了中医骨病学的发展历程、主要贡献、病因分类、辨证规律及治疗方法,旨在帮助读者全面掌握中医骨病学的核心概念和临床实践技能。本教材共分为八个模块,每个模块聚焦一类特定的骨病,从病因病机、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方法到预防调护,进行了详尽的阐述。模块一概述了中医骨病学的基础理论和发展概况;模块二至模块七分别探讨了骨关节感染性疾病、非感染性炎症、退行性疾病、缺血坏死性疾病、骨肿瘤、骨代谢性疾病及骨关节发育障碍性疾病;模块八则涵盖了其他特殊类型的骨病。每个模块都包含了丰富的临床案例和详细的治疗方案,通过实例解析,帮助读者将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同时,本教材还注重与现代医学研究成果的融合,介绍了中医骨病治疗的最新进展和前沿技术,使读者能够紧跟学科发展步伐。《中医骨病》教材强调中医骨病治疗中的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治原则,通过具体的辨证方法和治疗方案,展示了中医骨病学的独特优势和特色。本教材不仅适合中医骨伤科专业的学生使用,也适用于中医骨伤科医师、研究人员及中医爱好者,作为学习和实践的参考用书。通过本教材的学习,读者将能够掌握中医骨病学的基础理论,熟悉各类骨病的病因、诊断及治疗方法,了解中医骨病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趋势,为未来的临床实践和学术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a高职0 a中医伤科学x高等职业教育j教材 aR274v5 0a王卫国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26 01502nam0 2200277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5001472100034002022150016002362250027002523140153002793140152004323300511005843330019010956060039011146900012011537010015011657010017011808010027011971164-232920240819170522.0 a978-7-5359-8365-7dCNY80.00 a20240819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440000 ay z 000yy ar1 a老年常见皮肤病中医特色疗法b专著f卢月,李振洁主编 a广州c广东科技出版社d2024.08 a345页d26cm2 a老年病中医特色疗法系列 a卢月,助理研究员,住院医师,医学博士。中华中医药学会青年托举人才,广东省自然医学研究会皮肤管理专委会常委,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医药免疫专委会理事。 a李振洁,主任中医师,广州市皮肤病医院门诊部主任兼党支部书记,医学硕士,博士生导师。广东省杰出青年医学人才、 “李振洁广州市名中医传承工作室”负责人。 a中医学以其独特的“整体观”与“辨证论治”思想为指导,在中华民族的繁盛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医理论蕴含着丰富的中医特色疗法与治疗思想。本专著注重学术的传承与创新,从中医学的角度系统阐释了对老年皮肤病的认知,并结合中医临床经验及各类中医特色疗法,系统、全面地反映了中医学治疗老年皮肤病的理论、临床经验与学术成就。本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宏观概括了中医对皮肤疾病的认识角度,并介绍了中医内治法和外治法的要点,如内治法的消、托、补法,外治法的中药外敷法、针灸疗法等;下篇介绍了56种老年人常见皮肤病的实用中医诊疗方法。 a中医临床工作者0 a老年病x常见病x皮肤病x中医治疗法 aR275v5 0a卢月4主编 0a李振洁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0822 00788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37001472100036001842150020002203300175002403330059004156060029004746900011005037010017005148010027005311164-233020241106134834.0 a978-7-5132-7923-9dCNY89.00 a20241106d2023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中医药封包技术b专著f何清湖主编 a北京c中国中医药出版社d2023.07 a266页c图d24cm a本书共八章,内容包括:中医封包的历史源流、中医封包的基本原理、中医封包施术部位、中医封包常用处方、中医封包使用范围、中医封包使用方法、中医封包临床运用、中医封包产业发展。 a本书可供专业人士学习借鉴,能够给医疗人员提供明确的指导0 a中草药x密封x包装x技术 aR28v5 0a何清湖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107 01505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33001472100034001802150016002143000033002303140375002633300517006383330017011556060023011726900012011957010017012078010027012241164-233120250122153635.0 a978-7-117-37294-7dCNY69.00 a20250122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本草学导论b专著f黄璐琦主编 a北京c人民卫生出版社d2025.01 a244页d26cm a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生系列教材 a首席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中医科学院副院长、中药资源中心主任,1995年获北京大学医学部(原北京医科大学)博士学位,主要从事中药资源学与分子生药学研究。现任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鉴定分会主任委员,中国药学会第23届理事会副理事长,中国植物学会药用植物及植物药专业委员会主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中医学、中药学学科评议组召集人,国家药典委员会委员,国家生物物种资源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等。 a本套教材由黄璐琦院士担任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作为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生院特色规划教材,在教材定位、体系建设、内容安排上,遵循人才发展规律,在保持和发挥中药特色优势的前提下,重视现代科学技术、方法论的融入,以促进中药理论和实践的整体发展,满足培养特色中医药人才的需求。本教材为针对当前国内中医药院校研究生层面编写的一本研究生教材,主要面向中国中医科学院乃至全国研究生层面以上读者,培养本草考证方面的高级人才。主要内容包括:本草考证的基本知识、基本能力、基本方法;本草考证的历史发展以及学科前沿;本草考证的文献和资源。 a研究生类教材0 a本草x研究生j教材 aR281v5 0a黄璐琦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23 01176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055001482100030002032150021002332250025002543000027002793300481003063330019007876050025008066900014008317010021008457020017008668010027008831164-233220250218093802.0 a978-7-5506-4043-6dCNY198.00 a20250218d2023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20000 ay z 000yy ar1 a本草经集注b专著e辑复本f(梁)陶弘景撰g王家葵辑校 a南京c凤凰出版社d2023.12 a2册(669页)d26cm2 a江苏文库e精华编v84 a江苏文脉整理与研究工程 a陶弘景以附经为说的方式整理魏晋以来流传的《本草经》传本,编成载药730种的《本草经集注》,该书采用朱墨分书合本子注的形式,使《本草经》原文与名医添附的内容判然有别。唐代显庆年间官修本草,即以陶弘景《本草经集注》为蓝本,拓展成《新修本草》,宋代开宝、嘉祐官修,皆沿用唐代传统,所以《本草经集注》的主体部分通过《证类本草》得以保留下来。本次整理为辑佚复原,以宋本《证类本草》为主,利用敦煌、吐鲁蕃出土的《本草经集注》残本及《新修本草》残写本,最大程度地恢复失传700年的《本草经集注》。 a中医临床工作者 a《神农本草经》x注释 aR281.2v5 0c(梁)a陶弘景4撰 0a王家葵4辑校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447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9000271000041000661010008001071020015001151050018001301060006001482000049001542050008002032100034002112150016002453140288002613300442005493330097009916060017010886900015011057010017011207010017011378010027011541164-233420240910133856.0 a978-7-122-46413-2b精装dCNY168.00 a20240910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现代中草药彩色图谱b专著f邓家刚,黄克南主编 a2版 a北京c化学工业出版社d2024.12 a387页d21cm a邓家刚,主任医师,广西中医药大学中药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广西中药药效筛选研究省级重点实验室主任,广西中医药科学实验中心首席专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药理三级实验室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临床中药学学科带头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973及863计划项目评审专家。 a本书收录临床常用中草药670多种,按照药用部位分类,包括根及根茎类、果实及种子类、全草类、花类、叶类、皮类、茎藤及木类、树脂类、菌藻类、其他植物类、昆虫类、动物类、矿物类、炮制品。每一品种均按照别名、来源、植物形态、生境分布、采制、药材性状、化学成分、药理、性味归经、功能主治、用法用量、使用注意、附方的顺序描述,并配有药用植物、动物、药材或饮片的彩色实物照片。本书收录品种较多、中药知识全面、内容实用,配图精美、清晰度高,能突出识别特征。 a本书适合中医药专业医师、教师、研究人员及药师、药品采购人员、药店店员及中医药爱好者参考和收藏0 a中草药j图谱 aR282-64v5 0a邓家刚4主编 0a黄克南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0912 01446nam0 220028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61001472100034002082150016002423140083002583140117003413140085004583300461005433330041010046060021010456900012010667010017010787010017010957010017011128010027011291164-233520240820135747.0 a978-7-5649-6011-7dCNY68.00 a20240820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410000 ay z 000yy ar1 a中药材炮制生产技术教程b专著f党明安,刘红玉,史修强主编 a郑州c河南大学出版社d2024.08 a292页d26cm a党明安,汉族,河南中医药大学中药学专业本科,河南省药品审评查验中心高级工程师。 a刘红玉,汉族,河南省云阳中医中药学校中药专业本科,仲景宛西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副总经理,副主任药师,执业药师。 a史修强,汉族,河南中医药大学中药制药专业本科,仲景宛西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执业药师。 a本书为中药材炮制方面的普及读物。中药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中药文化传承创新发展是每个中药人义不容辞的责任。本书是作者在长期实践的基础上,坚持系统性和逻辑性两大原则,依据中药饮片质量技术标准,结合配方颗粒研发、生产实际情况,对各类中药材炮制经验进行的分析总结,得到了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和专业指导,凝聚了一线工作人员的大量心血,是配方颗粒中药材炮制的指导依据,也是内部职工培训学习教材,同时还是相关部门制定炮制工艺、从事炮制加工的参考工具。 a高校药学专业师生,中药炮制学研究人员0 a中药炮制学j教材 aR283v5 0a党明安4主编 0a刘红玉4主编 0a史修强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0822 01384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1001472100038001882150016002263140233002423300459004753330127009346060023010616900014010847010017010988010027011151164-233620250113105046.0 a978-7-5727-1627-0dCNY68.00 a20250113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510000 ay z 000yy ar1 a中药学综合实验教程b专著f龚普阳主编 a成都c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d2024.11 a206页d26cm a西南民族大学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中药学专业教学与科研工作。四川省岐黄菁英人才,成都市“雏鹰计划”青年科技人才,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内分泌专委会青年委员,中国民族医药协会理事,中国民族医药协会民族医药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 a本书围绕中药学七大主干理论课程基础知识,以中药现代研究与开发基本路径环节进行章节设置,重在对中药学相关课程基础实验技能的整合性训练。本书内容共分为七章,第一章为药用植物学实验;第二章为中药炮制学实验;第三章为中药鉴定学实验;第四章为中药化学实验;第五章为中药分析学实验;第六章中药药理学实验;第七章为中药药剂学实验。本书旨在打破中药学各主干课程间壁垒,以中药新药开发基本步骤进行章节设置,打牢各课程实验基本技能基础,锻炼学生主动思考和中药研究的创新思维。 a本书为西南民族大学中药学各专业本、专科生教学用书,还可供中药学各专业本、专科生教学使用,并可为中药研发人员提供实验技术参考0 a中药学x实验j教材 aR28-33v5 0a龚普阳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16 02041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039001482100030001872150016002173000051002333000038002843140760003223300577010823330033016596060027016926900012017197010017017318010027017481164-233720250110103409.0 a978-7-03-081044-1dCNY130.00 a20250110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中药资源化学专论b专著f段金廒主编 a北京c科学出版社d2025.01 a129页d29cm a科学出版社“十四五”普通高等教育研究生规划教材 a中药学/药学研究生系列教材出版工程 a段金廒,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资源产业化与方剂创新药物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江苏省中药资源产业化过程协同创新中心主任。天然药物化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国药科大学科技处副处长、江苏省中医药研究院院长、南京中医药大学副校长。现任中药资源产业化与方剂创新药物国家地方联合工程中心/江苏省中药资源产业化过程协同创新中心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资源循环利用重点研究室主任。担任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自然资源学会中药及天然药物资源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中药协会中药资源循环利用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药材GAP研究促进会(香港)副会长以及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Biology and Chemistry创办委员。兼任英国女王大学、中国药科大学等国内外10余所院校的特聘/客座教授。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中国自然资源学会优秀科技奖等学术荣誉。 a本教材系统地阐述中药资源化学概念与性质、内涵与外延、科学研究方向、社会功能、目标与任务、中药资源循环利用等,融入了编者们长期从事中药资源及资源化学研究与中药资源循环利用所取得的科学研究成果,且通过各类型资源性化学物质的代表性实例加以具体详尽地说明和示范。既有中药资源化学、中药资源循环利用等理论方面的探索与创新,又有丰富的实践性成果。可供从事中药资源性原料生产、药材产地加工和资源深加工产业化、中药资源性化学物质利用效率提升,中药资源循环利用等科研人员、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以及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相关专业师生、关心中药资源循环利用和循环经济产业发展的各界人士参考借鉴。 a中药学相关专业硕、博士研究生0 a中药化学x研究生j教材 aR284v5 0a段金廒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16 01578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3001472100030002002150016002303000085002463140204003313300599005353330062011346060043011966900014012397010017012537010015012708010027012851164-233820240729191909.0 a978-7-03-079120-7dCNY98.00 a20240726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中药药代动力学原理与方法b专著f刘中秋,李川主编 a北京c科学出版社d2024.09 a129页d29cm a科学出版社“十四五”普通高等教育研究生规划教材 中药学/药学研究生系列教材出版工程 a刘中秋,广州中医药大学副校长,教授。 国家百千万人才,中青年突出贡献专家,珠江学者特聘教授,广东省领军人才,中药学科带头人。曾任南方医科大学药学院副院长、药剂学学科主任。研究方向是基于中药药代动力学原 a中药药代动力学是中药学与药代动力学相互融合的一门新兴学科。中药药代动力学主要研究中药药效成分在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及调控机制,并结合中药药效成分的作用机理,以阐明中医药应用与发展的科学意义。中药成分复杂,尤其是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及作用机理未被清晰阐明,因此中药药代动力学是一个充满难点和挑战的新领域。随着药动学理论的不断完善和现代分析技术的进步,中药药代动力学的发展取得了突破,逐渐形成了以中药为主体的体内过程及调控机制的研究方法和理论体系。研究中药在体内的动态变化规律及中药在体内的“时-量-效”关系,对中医药的系统理论、临床用药和制剂研发等有重要指导意义,是推动中药现代化和国际化的重要途径。 a中药学类研究生;中医学类专业本科学生;中医药/药学从业人员0 a中药学x药物代谢动力学x高等学校j教材 aR285.6v5 0a刘中秋4主编 0a李川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0731 01069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37001472100042001842150016002263300495002423330035007376060011007726900012007837010017007958010027008121164-233920240813162744.0 a978-7-5713-4614-0dCNY49.80 a20240813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20000 ay z 000yy ar1 a了不起的中成药b专著f马可迅主编 a南京c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d2024.08 a185页d24cm a这是一本写给中国家庭的用药宝典。感冒、咳嗽、发热等常见小毛病家庭用药,在生病之初能做的首先是了解自己的身体,然后尽可能地降低用药的误差。并根据儿童、女性、男性几类人群分类用药,缓解每个家庭给孩子用药的焦虑,而每个人也都能成为自己的家庭医生。结合舌诊、面诊分析具体是什么“证”,给出推荐使用的中成药,同时说明中成药的来源、药理和使用方法,特别是剂量、服用周期。在附录部分给出家庭常备中成药用法速查表,根据中成药查疾病、症状、使用方法,对于经典中成药不为人知的其他用法,指出“妙用”“多用”法。 a中成药用法学习者,中成药研究者0 a中成药 aR286v5 0a马可迅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0822 01220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8000271000041000651010008001061020015001141050018001291060006001472000035001532100038001882150016002263140239002423300337004813330085008186060021009036900012009247010015009368010027009511164-234020250213142457.0 a978-7-5591-4042-5b精装dCNY68.00 a20250213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210000 ay z 000yy ar1 a吴述中医方剂学b专著f吴雄志著 a沈阳c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d2025.02 a192页d21cm a吴雄志,男,1975年出生,四川眉山人,教授。1996年毕业于华西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1998年考入成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硕士研究生,获一等奖学金,师从曾升平教授,从事临床免疫学研究,研究方向为中医药免疫调节治疗自身免疫病与恶性肿瘤。 a本书以《伤寒论》中所提及的方剂为基础,介绍了中医方剂逻辑与应用。包括六经病类方概述,辨病论治与方剂特性,从疾病传变看方剂演变以及取类比象与方药贯珠。本书对六经泻秘法要,辛润通络,用药法式,太阳病类方进行了详解,对少阳病类方、阳明病类方进行了精解。对少阴病类方、厥阴病类方进行了答疑解惑。该书对《伤寒论》中的方剂进行了完整诠释和总结。 a本书可供中医院校师生、广大临床医务工作者、文献研究者及中医爱好者作为案头参考之用0 a方剂学x基本知识 aR289v5 0a吴雄志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317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39001472100042001862150016002283140183002443300551004273330013009786060023009916900017010147010017010318010027010481164-234120241008141326.0 a978-7-5719-2644-1dCNY59.00 a20241008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230000 ay z 000yy ar1 a中药配伍一看就懂b专著f韩燕全主编 a哈尔滨c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d2024.11 a180页d24cm a韩燕全,籍贯合肥,毕业于中国科学院,现就职于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美国华盛顿大学访问学者,主任中药师,博士、硕士生导师,安徽省名中药师,中药化学和临床中药学学科方向带头人。 a中药配伍很有讲究,古书上给大家留下来的第一叫七情和合,七情和合,就是两对两对,一对一对药里面之间的关系,讲究药物的配伍要有子母关系,要有兄弟关系,这些都描述的是这些饮片之间的配伍关系,这是七情。还有君臣佐使,君臣佐使也是形容饮片配伍之间的药物的轻重关系的,君药是最重要的对着你最难受的病症去的,臣药是辅佐君药,辅助最重要的君药去发挥治疗作用,同时兼治一些伴随的症状,包括反佐药性、帮助君臣药发挥作用、引经药。使药,包括调和药性,调和助药等。本书旨在纠正日常生活中的用药错误,让读者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药物,以期达到事半功倍的疗效,避免延误病情。 a大众读者0 a中药配伍j普及读物 aR289.1-49v5 0a韩燕全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010 01232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39001472100038001862150016002242250039002403300596002793330031008756060025009066900015009317010017009468010027009631164-234420250217101705.0 a978-7-5710-2164-1dCNY98.00 a20250217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430000 ay z 000yy ar1 a内科国医圣手时方b专著f胡国恒主编 a长沙c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d2024.12 a193页d26cm2 a国家级名老中医临证必选方剂系列丛书 a本书分为循环系统、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风湿系统、泌尿系统、内分泌系统、血液系统及精神疾病9章,每章根据所含疾病设置若干节,并将选入时方在所治疾病一节中逐一列出。为了更好地指导时方的临床应用,编者对每一个方剂从药物组成、功效、主治、加减应用、方解、使用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的归纳总结,使读者能够清晰地认识到该方的特点。同时,选入时方的论述包含现代研究和用方经验两个部分:现代研究一方面从药理学角度分析了该方组成药物的现代药效特点,另一方面从动物实验或临床研究角度探究该方的效应靶点及疗效情况,进一步证实了方剂的有效性;用方经验则阐述了各位近现代国医圣手在该方使用中的独到临床经验和体会。 a中医学习者,中医临床工作者0 a中医内科x时方j汇编 aR289.51v5 0a胡国恒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470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1001472100034001882150016002223140275002383300592005133330017011056060021011226900014011437010015011577010017011728010027011891164-234520241118142735.0 a978-7-117-37125-4dCNY79.00 a20241118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传统经典膏方b专著f赵霞,罗兴洪主编 a北京c人民卫生出版社d2024.11 a240页d24cm a医学博士,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中医儿科学科后备带头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实验室生物学(儿科)实验室主任。江苏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儿科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主要从事小儿肺脾疾病的临床与基础研究。 a本书共收集整理了中国传统经典膏剂500余个,并进行分类整理,分为滋补类膏方、风湿痞痛类膏方、化痰止咳平喘类膏方、健脾益气类膏方、外感类常用膏方、通便止·类膏方、疮伤疥癣外用膏方、美容养颜类膏方、五官类膏方、其他类膏方等十类膏方。每个膏方根据中国药典规定,按【处方】【制法】【功能主治】【适应症】【用法】【来源】进行编写,每味药的剂量我们按现在国际通用剂量单位进行了换算,以便读者学习理解,选择使用。对于一些因为动物保护,明令禁止的中药材,根据国家相关政策规定进行了替换;对于一些不符合卫生习惯或已不常用中药材处方,直接删除该药或不收录该方。本书力求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做到科学、规范、合理。 a书法研究人员0 a膏剂x方书y中国 aR289.6v5 0a赵霞4主编 0a罗兴洪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121 01281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5001472100042001922150016002343300665002503330023009156060027009386900015009657010015009807010017009958010027010121164-234620241107142217.0 a978-7-5638-3495-2dCNY52.00 a20241107d2023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田霞与中国医用胶b专著f田霞,卢永顺编著 a北京c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d2023.04 a180页d26cm a医用胶是代替缝针用的新兴医用产品,属于生物医学特殊功能性胶粘剂。它除了具有通常的胶接功能和力学功能外,还具有生物医学功能,是外科手术的一场革命。本书是田霞从事医用胶科研工作的一个成果汇总,田霞是国产医用胶领域的学科带头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在中国第12届科学家大会上获得科技典范、创新能手称号,当选为中国管理学院研究员。她在本领域默默耕耘四十余载,积累下丰硕的研究成果并具有极强的科技转化能力,为国产医用胶的创新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书既是她从事医用胶科研工作的一个成果汇总,梳理了医用胶的起源、中国医用胶的发展与创新历程;也是从她这位拼搏奋进、不懈努力,以国家的科技创新为使命,以减除病患的苦痛为己任的女科学家的视野,为我国医用胶的发展进行的必要梳理。 a组织粘合剂研究人员0 a组织粘合剂x研究y中国 aR318.08v5 0a田霞4编著 0a卢永顺4编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114 01281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9000271000041000661010008001071020015001151050018001301060006001482000081001542100042002352150016002773300587002933330023008806060031009036900015009347010017009497010017009667010017009838010027010001164-234720241113114844.0 a978-7-83005-409-0b精装dCNY138.00 a20241113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全皮下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临床应用培训教程b专著f陈样新,牛红霞,李耀东主编 a北京c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d2024.11 a196页d26cm a本书内容提要:《全皮下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临床应用培训教程》是由陈样新教授、牛红霞教授、李耀东教授组织我国心律失常领域拥有丰富临床经验和全皮下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植入、管理经验的青年专家组成编委会共同编纂。本书共有16章,就S-ICD的适应证、术前筛选及准备、植入流程、并发症及处理、程控和随访等多个方面进行阐述,详细介绍了S-ICD的理论知识、临床应用要领,并通过视频、经典病例集等分享实操经验。本书是“全国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应用联合培训项目——全皮下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临床应用标准化培训”的培训教材,具有科学性、专业性、实用性,适合心血管内科医师,尤其是从事心脏起搏临床工作的医师阅读。 a心脏起搏临床工作者0 a心脏除颤器x技术培训j教材 aR318.11v5 0a陈样新4主编 0a牛红霞4主编 0a李耀东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114 01013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1001472100034001882150016002223300421002383330013006596060043006726900012007157110029007278010027007561164-234820240606140930.0 a978-7-5768-1749-2dCNY79.00 a20240606d2023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220000 ay z 000yy ar1 a解剖学b专著f库课专升本考试研究院编 a长春c吉林大学出版社d2023.05 a392页d26cm a本书依据普通高校专升本考试说明和考试真题编写而成。全书知识点涵盖全面,主要包括运动、消化、呼吸、泌尿、生殖、脉管、感觉器、神经、内分泌等九大系统。每一章节设置了不同的板块,丰富了教材内容,增强了阅读性;同时设置了课后题,使学生能够学练结合,巩固基础知识;课后解析详尽,可以为考生提供答题思路,提高做题能力,具备针对性和实用性,医学生可以快速掌握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正常形态结构、位置与毗邻关系、生长发育规律及其功能意义。 a成人教育0 a人体解剖学x成人高等教育j升学参考资料 aR322v502a库课专升本考试研究院4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0612 01240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13001001020015001131050018001281060006001462000067001522100034002192150016002533300478002693330099007476060049008466900012008956900014009077010023009217020015009448010027009591164-234920250219111645.0 a978-7-115-66126-5dCNY68.00 a20250219d2025 em y0chiy50 ea1 achicjpn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躯干与骨盆的功能评估和运动疗法b专著f(日)铃木俊明著g刘兴凯译 a北京c人民邮电出版社d2025.01 a253页d26cm a良好的躯干功能对身体各部位的恢复性训练有重要意义,本书基于大量的论文和研究数据,细致讲解了改善日常活动所需的躯干功能。本书在详细阐释躯干与骨盆的生物力学知识之后,进一步讲解了躯干的结构、功能、不同运动过程中的肌肉活动以及参与活动的每块肌肉在张力过高或过低时是如何影响人体运动的。此外,本书针对坐立以及站立两种姿势有针对性地介绍了躯干/骨盆功能与恢复性训练方法,对每个动作所需的肌肉活动量以及具体动作要求做了细致的讲解,不仅有理念的认识和解读,而且有实操的训练步骤和技术指导。 a本书旨在帮助健身爱好者、运动爱好者及专业运动员正确评估自身躯干和骨盆功能,并进行正确的康复训练0 a躯干x骨盆x功能x评估x功能性疾病x运动疗法 aR323v5 aR454.9v5 0c(日)a铃木俊明4著 0a刘兴凯4译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411nam0 2200277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7001472100034002042150016002382250023002543140303002773300431005803330013010115170019010246060019010436900014010627010015010767020015010918010027011061164-235020250124094315.0 a978-7-5564-6054-0dCNY68.00 a20250124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420000 ay z 000yy ar1 a万物的尺度b专著e人体运转的奥秘f孙轶飞著g王郡颜绘 a武汉c湖北教育出版社d2024.11 a202页d26cm2 a“科学点灯人”书系 a孙轶飞,科普作家,河北医科大学副教授、医学教育史研究室主任,外科主治医师。科研成果获河北医学科技奖一、二等奖。代表作品《照进角落的光:行走在远古到中世纪的医学》《用两百万年斗蚊子》《用显微镜看大象》,获第六届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优秀科普作品奖银奖、2020 年度“桂冠童书奖”、深圳读书月“十大童书”奖等。 a本书以医学史为背景,凭借生动风趣的讲述风格、专业精准的图文脉络,介绍了科学发展史上不同学科相互促进,共同推动医学届对于人体认识的探索历程,以及人体之中九大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使读者对自己的身体有更为深入的了解,同时建立起对这些知识来历的基本认识,并掌握与日常生活习惯息息相关的实用性健康手段。全书语言平实通俗、生动形象,在故事性的基础上将复杂艰深的人体知识以读者能接受理解的文字表达出来,使读者在保证良好阅读体验的同时有所收获。 a大众读者1 a人体运转的奥秘0 a人体j普及读物 aR32-49v5 0a孙轶飞4著 0a王郡颜4绘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06 02259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35001472050008001822100030001902150016002203000049002363141098002853300479013833330045018626060031019076900011019387010017019498010027019661164-235120241224135025.0 a978-7-03-080629-1dCNY76.00 a20241224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人体生理学b专著f孙庆伟等主编 a3版 a北京c科学出版社d2024.12 a145页d26cm a科学出版社“十三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规划教材 a孙庆伟,1938年出生,江西于都人。江西省赣州市赣南医学院生理教研室主任、教授。江西省生理科学会常务理事。从事生理学学教学与科研40年,主要研究领域为消化生理。近20多年来对前列腺素和内源性前列腺素对胃粘膜的保护作用及对胆囊收缩运动的影响进行了系列研究,达国内先进水平。共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在国内首先证明辣椒、生姜及人腮腺唾液对胃粘膜具有细胞保护作用。课题“月见草油抗溃疡作用的实验研究”及“胃内源性前列腺素对胃粘膜的保护作用”已通过省级鉴定,达国内先进水平。其前期的工作达国内领先水平。证明生姜有抑制试餐引起的人胆囊收缩而辣椒即有收缩人空腹胆囊的作用,还证明消炎痛有抑制试餐假吃引起的人体胆囊收缩的作用。“月见草油抗溃疡作用的实验研究”获赣州地区科技进步二等奖,“胃内原性前列腺素对胃粘膜的细胞保护作用”获江西省卫生厅科技创新二等奖,主编出版并正式出版了《人体生理学》《医用生理学》《临床生理学》《生理学实验》《生理学试题库》及《生理学课外读本》6本教材及参考书,出版《阿司匹林类药物的临床新用途及不良反应》专著一本。“生理学教材建设配套化系列化”获省级教学成果三等奖。多次被评为学院教书育人先进个人,1997年被评为学院十佳教师、优秀共产党员,1998年被评为江西省优秀教师,1998年获江西省政府特殊津贴。 a版教材系在第二版的基础上进行修订,修订时吸收近年国外出版的多种生理学教材的长处,如联系临床与实际较多,插图多,内容也有所更生。精选内容,着重介绍人体生理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适当介绍生理学的一些新进展及与临床和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生理学知识。全书分13章:绪论,细胞的基本功能,血液,血液循环,消化与吸收,能量代谢与体温,尿的生成与排放,特殊感觉器官,神经系统的功能,内分泌,生殖,增加第十三章衰老生理。每章后附有一个”生理与临床”小专论和一个”临床病例分析”以及复习思考题。 a医学院校临床医学及非临床医学本、专科学生0 a人体生理学x高等学校j教材 aR33v5 0a孙庆伟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26 01032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1001472100034001882150016002223300441002383330013006796060043006926900011007357110029007468010027007751164-235220240606140900.0 a978-7-5768-1748-5dCNY79.00 a20240606d2023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220000 ay z 000yy ar1 a生理学b专著f库课专升本考试研究院编 a长春c吉林大学出版社d2023.05 a368页d26cm a本书依据普通高校专升本考试说明和考试真题编写而成。全书知识点涵盖全面,主要包括细胞的基本功能、血液、血液循环、呼吸、消化及吸收、能量代谢与体温、肾的排泄功能、感觉器官的功能、神经系统的功能、内分泌、生殖等十二章内容。每章均含有知识脉络、考点聚焦、备考演练、本章小结、答案速递等模块,丰富了教材内容,增强了阅读性;同时设置了课后题,使学生能够学练结合,巩固基础知识;课后解析详尽,可以为考生提供答题思路,提高做题能力,具备针对性和实用性。 a成人教育0 a人体生理学x成人高等教育j升学参考资料 aR33v502a库课专升本考试研究院4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0612 01567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13001001020015001131050018001281060006001462000080001522100038002322150016002703140370002863300443006563330063010995170029011626060021011916900017012127010032012297020013012618010027012741164-235420240918143220.0 a978-7-5236-1073-2dCNY99.00 a20240918d2024 em y0chiy50 ea1 achiceng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习惯进化b专著e掌控高效工作、生活的密码f(英)乔恩·芬恩(JonFinn)著g张颖译 a北京c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d2024.11 a480页d24cm a乔恩·芬恩(Jon Finn)研究习惯科学、绩效心理学、适应力和领导力科学等领域20多年,拥有3个心理学相关学位,其中包括博士学位。其创立的 Tougher Minds 咨询公司屡获殊荣,利用心理学、行为科学、神经科学的前沿见解,帮助组织培养习惯机制,已培训和指导了超过10,000人,包括全球企业、高增长初创公司、杰出的领导者、精英运动员、世界一流的教练和团队、领先的教育机构、英国政府和智库等。 a本书通过介绍“习惯机械师”的概念帮助人们养成科学的用脑习惯,进而提高人们在工作和生活中的效率。书中从发现你的隐秘能力、学习释放脑科学潜能、习惯机械师的技巧、习惯机械师技能四个方面详细讲述了如何养成科学的用脑习惯,从而卓有成效地完成每项工作,从而改善睡眠、饮食、运动、大脑健康和表现,建立强大的信心,提升在压力下的表现,提高注意力和生产效率,成为卓有成效的领导者,建立高绩效文化和优秀团队等。书中介绍了一些列简单实用的工具及生动有趣的案例。 a本书适合想要提高办事效率,养成科学用脑习惯的人群阅读、学习1 a掌控高效工作、生活的密码0 a脑科学j普及读物 aR338.2-49v5 0c(英)a芬恩c(Finn, Jon)4著 0a张颖4译 0aCNb丰涵文化c20240919 01494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13001001020015001131050018001281060006001462000087001522100038002392150016002773140236002933300535005293330021010645170027010856060019011126900014011317010041011457020015011868010027012011164-235520241120143357.0 a978-7-5236-1161-6dCNY79.00 a20241120d2025 em y0chiy50 ea1 achiceng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父产科b专著e缺失的男性生殖健康科学f(美)莱妮·阿尔梅林(ReneAlmeling)著g陆小溦译 a北京c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d2025.01 a349页d21cm a作者莱妮· 阿尔梅林,耶鲁大学社会学副教授,研究兴趣围绕医药领域当中的性别议题,擅长融合质化、量化与历史文献等诸多研究方法,来探究医疗科学下的人体与文化规范之间如何互动,进而影响到科学知识的产制、医疗市场的发展与个人医疗经验等议题。 a什么是健康精子,什么是男性生物钟?这本书详细说明了为什么我们不谈论男性生殖健康,以及这种缺乏如何影响当今的生殖政治。一个多世纪以来,医学界在了解和治疗女性生殖器官方面做出了巨大的努力。但直到最近,研究人员才开始提出一些基本问题:从流产到儿童疾病,男性的健康对生殖结果有何影响。如何解释这种知识差距,其后果是什么?莱妮·阿尔梅林考察了关于男性生殖健康的发展史。从19世纪创立男科医学专业的努力失败,到当代研究父亲影响的科学,人们一直缺乏对男性的关注。通过分析历史文献、媒体信息和定性访谈,作者向我们展示了当今的生殖政治是如何被塑造的。 a生殖医学研究人员1 a缺失的男性生殖健康科学0 a男性x生殖医学 aR339.2v5 0c(美)a阿尔梅林c(Almeling, Rene)4著 0a陆小溦4译 0aCNb丰涵文化c20241121 01884nam0 2200277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1001472050008001882100034001962150016002303000035002463140389002813300823006703330009014936060031015026900012015337010017015457010017015628010027015791164-235720250114123322.0 a978-7-117-37416-3dCNY68.00 a20250114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疾病学基础b专著f楼宏强,吕茂利主编 a3版 a北京c人民卫生出版社d2025.01 a244页d28cm a高等职业教育专科护理类专业教材 a博士,教授,金华职业技术学院人事处处长,教师工作部部长。主要从事病原生物学教学和科研工作,主持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公益性应用研究计划项目等省部级课题3项,厅局级重点课题4项;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SCI收录5篇,一级论文5篇;获发明专利3件;研究成果获国家教学成果奖2项(参与),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1项(参与),金华市科学技术奖二等奖(主持)和浙江省医药卫生科技奖三等奖。 a本教材为高等职业教育专科护理类专业“十四五”规划教材之一、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十四五”规划教材之一。1.突出“疾病”要素的整体观,倡导用完整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观认识疾病的外因与内因、现象与本质,在教材体例的设计上,以“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为轴线,将病原生物、病理解剖、病理生理、医学免疫等学科知识适度解构重整,并基于现有教师仍然好教的具体实际,将全书仍以学科知识为脉络分为相对独立又相互关联的四个版块即生物病原、免疫基础、病理解剖与病理生理。2.紧扣岗位需求,以护理的两大类主要工作任务即护理操作和护理观察为逻辑起点,梳理、筛选关联度大的知识内容,确保专业基础的针对性与实用性。3.强化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将学科性知识研究取向调整为应用性导向,尽量减少学科性知识理论阐述及验证等内容。4.学生在学习《疾病学基础》时,尚无临床工作的阅历,通过穿插一些情景案例导入与知识拓展内容,引导学生早关注临床,早联系实践的主观能动性。 a高职0 a疾病学x高等职业教育j教材 aR366v5 0a楼宏强4主编 0a吕茂利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16 01357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67001472100038002142150019002523140339002713300351006103330013009616060029009746900014010037010015010177010015010327010017010478010027010641164-235820240904140945.0 a978-7-5727-1496-2dCNY32.80 a20240904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510000 ay z 000yy ar1 a人兽共患病之寄生虫类传染病问与答b专著f郭杨,侯巍,阳爱国主编 a成都c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d2024.08 a12,113页d21cm a郭杨,硕士,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研究员。长期从事免疫规划及疾病防控的健康科普工作。发表论文20余篇(第一作者14篇),参编著作5部。主研省部级科研项目5项,获国家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现任中国疫苗行业协会供应链分会第一届委员、中国健康教育中心呼吸道传染病防控健康科普专家、四川省免疫规划技术工作组专家、四川省爱国卫生咨询评审专家。 a本书通过问答的形式,对人兽共患寄生虫病的概念、危害、流行病学知识、防治知识等相关内容进行了科普,并对一些常见人兽共患寄生虫病,如弓形虫病、棘球蚴病、旋毛虫病、猪囊尾蚴病、片形吸虫病、利什曼原虫病,进行了系统的介绍,融科学性、知识性、教育性于一体,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导读者用科学的方法面对疫情,适合大众及相关专业学习者阅读,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a医学人员0 a医学x寄生虫学x问题解答 aR38-44v5 0a郭杨4主编 0a侯巍4主编 0a阳爱国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0905 01653nam0 2200277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37001472050008001842100030001922150016002223000049002383140562002873300361008493330065012106060031012756900012013067010015013187010015013338010027013481164-235920241118142135.0 a978-7-03-079965-4dCNY69.80 a20241118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医学遗传学b专著f龙莉,杨明主编 a2版 a北京c科学出版社d2025.02 a169页d28cm a科学出版社“十四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规划教材 a龙莉,毕业于南京大学生物系,获理学学士学位。1994年7月毕业于中山大学生命科学院,获理学硕士学位。在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参加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和美国中华医学基金会(CMB)联合举办的医学科研短期进修班的学习 1994年7月到昆明医学院工作至今。2001.2.20-2001.7.10,在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参加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和美国中华医学基金会(CMB)联合举办的医学科研短期进修班的学习;2005.6-2006.5,在新加坡Institute of Neuroscience 访问学习。其中SCI收录论文4篇(3篇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核心期刊6篇(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其中5篇CSCD)。云南省遗传学会理事、云南省医学会 医学细胞生物学分会委员。 a从医学遗传学的基础(正常的遗传物质→遗传物质的遗传改变)到遗传病,再到遗传病的诊疗和预防,五大版块:遗传的分子基础和细胞基础、各类遗传病、与临床联系紧密的医学遗传学的一些重要分支学科、遗传病的诊疗和预防、遗传病案例,通过遗传病案例的学习,培养学生救死扶伤的使命感,为预防遗传病、降低出生缺陷奋斗的责任感,注重引入学科的新进展,拓宽学生视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a本书可供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儿科学、护理学、影像学等专业人员0 a医学遗传学x高等学校j教材 aR394v5 0a龙莉4主编 0a杨明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121 01459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65001472100034002122150016002462250019002623300855002813330019011366060033011556900014011888010027012021164-236020250213154807.0 a978-7-5705-4331-1dCNY32.00 a20250213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60000 ay z 000yy ar1 a社区心理健康知识手册b专著f“每天学点心理学”丛书编写组编著 a南昌c江西教育出版社d2024.12 a138页d26cm2 a每天学点心理学 a随着我国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社区成为城乡居明居住生活乃至工作的基本单元。社区是社会治理的最后一公里。社区治理水平反映着社会治理水平,是居民幸福快乐生活的重要指标。本书立足社区,为居民提供优质的精神健康服务,不仅可以助力社区治理,而且也是和谐社区和谐社会建设的有效手段。本书是江西省委政法委、省卫健委联合江西师范大学积极开展社会心态基本特点和发展趋势的基础研究,以探索具有时代特征和江西特色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新路径,开展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和心理危机干预的学术研究成果,是将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作为新时代社会治理创新的题中之义和重要命题。本书以实际为导向,从老百姓常见的心理困境出发,主要从心理健康促进篇、社区心理服务篇、心理危机援助篇、社区干部心理保健篇四个方面,通过对典型案例的解读,让人们对自己正在面对或即将面临的一些心理困境的本质有更深入的了解,并且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应对之道,为以后在遇到此类相似问题时能够有所启发,从中找到对应的解决办法。 a心理学学习人员0 a社区服务x心理健康x健康教育 aR395.6v5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514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063001482100034002112150016002452250013002613140399002743300467006733330029011406060037011696900010012067010017012168010027012331164-236120250114123423.0 a978-7-117-37304-3dCNY117.00 a20250114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2025临床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实践技能备战30天b专著f吴春虎主编 a北京c人民卫生出版社d2025.01 a464页d28cm2 a考试达人 a医学博士,毕业于北京协和医学院临床医学八年制。从2008年开始研究医学考试,并成立了阿虎医考研究组,团队由来自北京协和医院、北京大学医学部、北京中医药大学等知名医学院校的众多博士、硕士组成;2016年以来有更多培训一线具有丰富授课经验的老师加入,实力更加壮大。阿虎医考一直秉持着严谨求实、追求卓越的态度认真编写图书,严控图书质量。深研医考十多年,对医师资格考试、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医学职称考试的考试大。 a本书根据2025年最新考试大纲编写,按照实际考试情景,采用三站式编写模式,让考生在复习的过程中熟悉考试形式。1.三站式编写:第一站为笔试,包括病史采集、病例分析、心肺听诊、影像诊断、心电图诊断、医德医风;第二站为体格检查、基本操作;第三站为基本操作技能,每站均有时间要求。采用此形式编写,可以让考生熟悉考试形式。2.配有大量例题:可以让考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复习经典例题,每题均配有评分标准,思路清晰明了。3.30天备战:按30天分配内容,复习更有计划性。4.赠送考点微视频。 a参加临床医学资格考试考生0 a临床医学x资格考试j自学参考资料 aR4v5 0a吴春虎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16 01518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067001482100034002152150016002492250013002653140399002783300467006773330029011446060037011736900010012107010017012208010027012371164-236220250114123446.0 a978-7-117-37510-8dCNY108.00 a20250114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2025临床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实践技能备战30天b专著f吴春虎主编 a北京c人民卫生出版社d2025.01 a400页d28cm2 a考试达人 a医学博士,毕业于北京协和医学院临床医学八年制。从2008年开始研究医学考试,并成立了阿虎医考研究组,团队由来自北京协和医院、北京大学医学部、北京中医药大学等知名医学院校的众多博士、硕士组成;2016年以来有更多培训一线具有丰富授课经验的老师加入,实力更加壮大。阿虎医考一直秉持着严谨求实、追求卓越的态度认真编写图书,严控图书质量。深研医考十多年,对医师资格考试、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医学职称考试的考试大。 a本书根据2024年最新考试大纲编写,按照实际考试情景,采用三站式编写模式,让考生在复习的过程中熟悉考试形式。1.三站式编写:第一站为笔试,包括病史采集、病例分析、心肺听诊、影像诊断、心电图诊断、医德医风;第二站为体格检查、基本操作;第三站为基本操作技能,每站均有时间要求。采用此形式编写,可以让考生熟悉考试形式。2.配有大量例题:可以让考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复习经典例题,每题均配有评分标准,思路清晰明了。3.30天备战:按30天分配内容,复习更有计划性。4.赠送考点微视频。 a参见临床医学资格考试考生0 a临床医学x资格考试j自学参考资料 aR4v5 0a吴春虎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16 01501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7001472050008001942100034002022150016002363140233002523300678004853330013011636060019011766900010011957010015012058010027012201164-236320250106112519.0 a978-7-117-37365-4dCNY89.00 a20250102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全科医学临床思维和沟通技巧b专著f王静主编 a2版 a北京c人民卫生出版社d2024.12 a363页d26cm a从事全科医学教学与研究19年,主持科研项目5项,其中2项获得浙江省医药卫生科技创新奖三等奖;第一作者发表核心期刊论文二十多篇;主编教材2部;获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1项。指导学生获得浙江省大学生科技竞赛挑战杯二等奖、创新创业杯铜奖。 a1.上版情况《全科医学临床思维和沟通技巧》第1版于2020年11月在我社出版,共4个印次,总印数11000册。经过培训班使用,反响较好。2.本版概况本版将在上版基础上,丰富临床思维导图,更新典型案例。计划稿件共分8章,包括总论、社区常见末分化疾病的全科临床处置等。正文导入全科医学门诊案例,引用享誉澳大利亚和国际的全科医生约翰·莫塔的临床诊疗思维·临床5问思维法,①具有这种症状或体征的常见病有哪些?②有什么重要的不能被忽略的疾病吗?③有什么容易被遗漏的病因吗?④患者是否患有潜在的常被掩盖的疾病?⑤患者是不是有什么话还没有说?进行层层解析。采用RICE问诊法作出初步的诊断,演绎出完善诊断需要做的系列检查,进行鉴别诊断和诊断,然后制订治疗方案,总结出某一症状的诊疗程序和从这个病案中得到的启示。 a医学人员0 a临床医学x诊疗 aR4v5 0a王静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09 01218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5001472100038001922150016002303140205002463300391004513330061008426060019009036900010009227010017009328010027009491164-236420240719155754.0 a978-7-5744-1373-3dCNY98.00 a20240719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220000 ay z 000yy ar1 a实用全科医学诊治解析b专著f马保国等主编 a长春c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d2024.05 a352页d26cm a马保国,主治医师,现就职于邹平市中心医院病理科,从事临床病理学、妇科宫颈脱落细胞病理学诊断技术。秦东,主治医师,现就职于日照市精神卫生中心,发表论文《高度重视精神病临床高危综合征的早起识别和干预》等。 a《实用全科医学诊治解析》从临床实用的角度出发,介绍了临床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等科室常见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技术,包含了神经内科、心内科、呼吸内科、消化内科、普通外科、神经外科、泌尿外科、骨外科等内容。全书内容丰富,结构严谨,条理清晰,注重科学性、实用性的有机统一,总体上实现了理论与实践、局部与系统的高度结合,可以提高临床工作者的专业理论水平和临床实践能力,对现代临床工作具有指导作用。 a本书可作为培养临床医师诊疗思维和提高其诊治水平的参考用书0 a临床医学x诊疗 aR4v5 0a马保国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0724 01368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099001482100034002472150019002813140274003003300387005743330015009616060035009766900012010116900011010237110053010348010027010871164-236520241022135543.0 a978-7-117-36928-2dCNY156.00 a20241022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2025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指导i病理学b专著f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用书编写专家委员会编写 a北京c人民卫生出版社d2024.10 a12,468页d26cm a为贯彻《关于加强卫生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的通知》(人发〔2000〕114号)等相关文件精神,自2001年起卫生专业初、中级技术资格以考代评工作正式开展。按照文件要求,初、中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工作实行全国统一组织、统一考试时间、统一考试大纲、统一考试命题、统一合格标准的考试制度。 a“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指导”系列丛书根据最新考试大纲的具体要求,参考国内外权威著作,将考试大纲中的各知识点与学科的系统性结合起来,便于考生理解、记忆;内容全面,包括各专业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专业理论等,指导性强,可有效提高考生临床技能和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是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专家委员会推荐用书。专业覆盖广,初、中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各开考专业基本都有相应的指导用书。 a医务工作者0 a病理学x资格考试j自学参考资料 aR-42v5 aR36v502a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用书编写专家委员会4编写 0aCNb丰涵文化c20241024 01850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101001472100034002482150016002823140351002983300786006493330015014356060043014506900012014936900011015057110053015168010027015691164-236620241114105205.0 a978-7-117-37109-4dCNY68.00 a20241114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2025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指导i妇产科学b专著f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用书编写专家委员会编写 a北京c人民卫生出版社d2024.10 a245页d26cm a为贯彻国家两部委《关于加强卫生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的通知》等相关文件精神,自2001年起初、中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工作实行全国统一考试考试制度。为帮助广大考生做好考前复习工作,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人才交流服务中心特组织国内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命题及考试研究专家团队,即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用书编写专家委员会编写了《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指导》。 a为贯彻落实《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意见》、《关于深化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人社部发〔2021〕51号)和《关于加强卫生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的通知》(人发〔2000〕114号)等相关文件精神,初、中级职称继续实行以考代评,全国统一组织考试,采用统一考试大纲、统一考试命题、统一合格标准的考试制度。为了帮助广大考生做好考前复习工作,国家卫生健康委人才交流服务中心特组织国内有关专家、教授编写了“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指导”系列丛书。“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指导”系列丛书根据最新考试大纲的具体要求,参考国内外权威著作,将考试大纲中的各知识点与学科的系统性结合起来,便于考生理解、记忆;内容全面,包括各专业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专业理论等,指导性强,可有效提高考生临床技能和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是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专家委员会推荐用书。 a医务工作者0 a医学x妇产科学x资格考试j自学参考资料 aR-42v5 aR71v502a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用书编写专家委员会4编写 0aCNb丰涵文化c20241121 01421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101001482100034002492150016002833140393002993300313006923330015010056060043010206900012010636900012010757110053010878010027011401164-236720240927142228.0 a978-7-117-36831-5dCNY176.00 a20240927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2025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指导i全科医学b专著f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用书编写专家委员会编写 a北京c人民卫生出版社d2024.09 a728页d26cm a为贯彻国家两部委《关于加强卫生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的通知》等相关文件精神,自2001年起卫生专业初、中级技术资格以考代评工作正式开展。按照文件要求,初、中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工作实行全国统一组织、统一考试时间、统一考试大纲、统一考试命题、统一合格标准的考试制度。为了帮助广大考生做好考前复习工作,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人才交流服务中心特组织国内有关专家、教授编写了《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指导》。 a“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指导”系列丛书根据最新考试大纲的具体要求,参考国内外权威著作,将考试大纲中的各知识点与学科的系统性结合起来,便于考生理解、记忆;内容全面,包括各专业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专业理论等,指导性强,可有效提高考生临床技能和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是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专家委员会推荐用书。 a医务工作者0 a医学x家庭医学x资格考试j自学参考资料 aR-42v5 aR499v502a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用书编写专家委员会4编写 0aCNb丰涵文化c20241010 01339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1001472100038001982150016002363140152002523300556004043330015009606060011009756900011009867010017009977010015010147010017010298010027010461164-236820240801140032.0 a978-7-5710-3052-0dCNY62.00 a20240801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430000 ay z 000yy ar1 a诊断学技能实训b专著f杨喜艳,刘平,陶晓宇主编 a长沙c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d2024.08 a297页d29cm a杨喜艳,长沙卫生职业学院讲师,主治医师,主持及参与省级教研教改课题3项、市级科研项目6项。主持及参与省级精品课程3门,校级精品课程1门。省级资源库1项。 a本书共有四个模块,共22个典型任务。模块一为职业发展,主要分析临床医学专业学生职业定位共2个典型任务。模块二为常见症状病史采集,对接临床工作场景及执业助理医师考试,共12个典型工作任务,重点阐述典型症状的任务分析、任务实施和任务评价。模块三为体格检查,共6个典型体格检查任务,涵盖生命征、头颈部、胸膜及肺部、心脏及血管、腹部及神经系统体格检查,每一个任务下分为若干子任务,对接执业助理医师考试。模块四为临床常用穿刺技术,有胸膜腔穿刺术和腹膜腔穿刺术共2个典型任务。诊断学实践操作多、技能性强。本书以典型工作任务为驱动,同时结合微课及视频,以便于适应三教改革。 a临床工作者0 a诊断学 aR44v5 0a杨喜艳4主编 0a刘平4主编 0a陶晓宇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0807 01599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083001482100038002312150016002693140385002853300525006703330025011956060047012206900014012677110049012818010027013301164-236920240930135358.0 a978-7-5214-4878-8dCNY198.00 a20240930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中国罕见病医疗产品发展蓝皮书b专著f中国罕见病医疗产品发展蓝皮书编委会组织编写 a北京c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d2024.09 a300页d24cm a健康领域的国家级高端专业智库为己任,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领导下,积极参与“健康中国”战略理论与实践综合研究。研究院负责统筹集团专家资源,拥有来自国家监管机构、知名院校、研究机构、大型食品医药企业、信息化企业的顶尖权威专家团队,通过开展面向政府部门的政策理论、政策实施调研,以及面向大健康行业、企业的市场调研,为监管政策、产业发展、健康传播、企业品牌传播等各方面工作提供决策咨询。 a本蓝皮书由1篇主报告,18篇约稿和1份舆情附录组成。内容围绕当前罕见病医疗产品发展的热点问题,收录罕见病领域一线资深专家研究成果,旨在促进共识形成,汇聚社会合力,推动罕见病事业发展再上新台阶。罕见病医疗产品发展是牵动患者、医生、科研机构、企业、政府等多个利益相关方的复杂问题,也是考验医疗、医药、医保联动机制的特殊案例。关注罕见病医疗产品发展具有必要性和合理性:只要生命在繁衍,就有基因异常、发生罕见病的可能,每个家庭都可能出现罕见病患者;保护和促进罕见病患者获得医疗产品,既是国家法律的明确要求,也符合社会道德的基本伦理。 a医疗产品研究相关人员0 a疑难病x医疗器械x产品管理x研究报告y中国 aR442.9v502a中国罕见病医疗产品发展蓝皮书编委会4组织编写 0aCNb丰涵文化c20241010 01129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5001472100034002022150016002362250013002523300505002653330029007706060031007996900013008307010017008438010027008601164-237020250124134804.0 a978-7-117-37306-7dCNY79.00 a20250124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2025临床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冲刺模考b专著f吴春虎主编 a北京c人民卫生出版社d2025.01 a320页d26cm2 a考试达人 a“考试达人”系列的创作团队有着多年线上线下的医师资格考试图书编写和培训经验,在研究了20余年医师资格考试命题趋势的基础上形成了一套互为补充的品牌丛书。作者根据最新考试大纲,在研究历年考试试题的基础上,认真分析总结命题规律,精心组卷。全书包括4套试卷,每套试卷包括4个单元,题型、难度均为精心设置,突出考查历年考试中出现的易考点和必考点,让考生提前适应考试,抓住必得分。考生可通过冲刺试卷进行实战演练,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及时查漏补缺,提高复习成果,轻松通过考试。随书附赠在线模考,实战演练,检验学习成果。 a参加临床医学资格考试考生0 a临床医学x资格考试j习题集 aR4-44v5 0a吴春虎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06 01442nam0 2200277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65001472050008002122100034002202150016002543000053002703140181003233300533005043330017010376060037010546900012010917010017011037010017011208010027011371164-237120250124133151.0 a978-7-117-37337-1dCNY52.00 a20250124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学习指导与习题集b专著f余建明,刘义军主编 a2版 a北京c人民卫生出版社d2025.01 a163页d26cm a全国高等学校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第二轮规划教材配套教 a主任技师,三级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中华医学会影像技术分会主任委员,伦琴学者,全国医学影像技术学科建设终身成就奖,全国高等学校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第二届教材评审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 a本书的编写紧扣主干教材《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第2版)纸质教材的内容,遵循教育部关于医学影像技术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教学大纲要求,从学习目标、重点和难点内容、习题、参考答案四个维度进行编写,针对各个章节内容的重点编写出多种类型的习题,并给出参考答案。特别是在习题类型方面较第1版增加了案例分析题,旨在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强调实用性,避免与临床脱节。全书17章,第一章为绪论,第二章为数字X线检查技术,第三章至第八章为CT检查技术,第九章至第十章为DSA检查技术,第十一章至第十六章为磁共振成像检查技术,第十七章为核医学影像检查技术。 a医学院校师生0 a影像诊断x高等学校j教学参考资料 aR445v5 0a余建明4主编 0a刘义军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06 01001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1001472100038001882150016002263300443002423330019006856060013007046900012007177010015007298010027007441164-237220241016140616.0 a978-7-5744-1108-1dCNY84.00 a20241016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220000 ay z 000yy ar1 a临床影像诊断与应用b专著f张磊等主编 a长春c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d2024.03 a315页d26cm a《临床影像诊断与应用》主要包括X线摄影检查技术、CT扫描技术、MRI成像技术、介入放射技术、神经系统影像、呼吸系统影像、循环系统影像、消化系统影像、泌尿系统影像、骨科疾病影像、妇产科疾病影像等方面。本书在内容安排上,以影像学征象为鉴别点,从点到面,先按照影像征象或临床表现给出需要考虑的疾病,随后介绍相关影像技术和影像解剖,同时在每章节介绍每一种疾病的病理生理、影像学征象、比较影像学,对培养影像学医生的诊断思维,丰富知识储备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a临床影像工作者0 a影像诊断 aR445v5 0a张磊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017 01564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9001472100038001962150016002343140495002503300455007453330053012006060013012536900012012667010017012788010027012951164-237320241018133636.0 a978-7-5744-1870-7dCNY75.00 a20241018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220000 ay z 000yy ar1 a医学影像学诊断与技术应用b专著f栗亚秋等主编 a长春c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d2024.08 a200页d24cm a栗亚秋,毕业于青岛大学医学影像学专业,本科学历,现工作于枣庄市市立医院,主管技师。田广博,毕业于泰山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学历,现工作于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主治医师,济宁医学院兼职讲师。孙洁,毕业于山东大学医学院,本科学历,现工作于山东国欣颐养集团枣庄中心医院超声科,副主任医师。王珊珊,毕业于山东大学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学历,现工作于北大医疗鲁中医院超声科,主治医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超声医学。董连军,毕业于泰山医学院医学影像学专业,本科学历,现工作于聊城市传染病医院影像中心,副主任医师。 a本书的内容以实用为目的,首先介绍了影像学基础理论和临床常用影像技术等内容,然后对临床常见疾病的影像学诊断,尤其是超声诊断作了详细的论述。本书在编写过程中查阅了医学影像诊断的最新文献,对现代临床不断涌现出来的影像新设备、新技术也进行了较详细的讲解,并结合了临床医务人员的工作经验,旨在更新影像技师及临床医师的影像学知识,以更好地指导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本书内容丰富,结构严谨,集专业性、前沿性和实用性于一体,适合各级临床医师及各类影像专业工作者参考阅读。 a本书适合各级临床医师及各类影像专业工作者参考阅读0 a影像诊断 aR445v5 0a栗亚秋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024 00951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3001472100038001902150016002283300334002443330047005786060013006256060015006386900012006537010017006658010027006821164-237420241016140648.0 a978-7-5744-1191-3dCNY82.00 a20241016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220000 ay z 000yy ar1 a影像技术与超声医学b专著f王玉秀等主编 a长春c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d2024.03 a307页d26cm a《影像技术与超声医学》主要涉及医学影像学的基础理论、各项常用诊断方法,以及临床应用。具体包括:普通放射、CT、MRI、超声医学诊断等内容。书中重点介绍了医学影像学所涉及的常见疾病的病因病理、检查诊断方法及相关操作技术等。全书侧重临床实用性,较为全面、详细的介绍了每项检查的操作技能和方法;同时,也仔细介绍了相应的适应证及有关注意事项。 a本书可作为基层影像专业工作者的辅助诊断用书0 a影像诊断0 a超声波诊断 aR445v5 0a王玉秀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017 01114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9000271000041000661010008001071020015001151050018001301060006001482000065001542100042002192150016002613300443002773330015007206060035007356900014007707010017007847010017008017010015008188010027008331164-237520240701160137.0 a978-7-5679-2435-2b精装dCNY280.00 a20240701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北京协和医院超声疑难病例解析b专著f姜玉新,李建初,戴晴主编 a北京c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d2024.01 a469页d26cm a作者精选了近10年来在北京协和医院确诊的101例疑难病例,其中包括,浅表器官17例,腹部17例,妇科17例,产科17例,血管系统17例,肌骨8例,多系统受累疾病3例及罕见病5例。每个病例均按“病例摘要”、“影像表现”、“诊断思路”“诊断与转归”和”病例点睛”五个板块进行描述;“诊断思路”从诊断依据、鉴别诊断及拓展知识点围绕疾病,层层递进,将超声表现结合临床,剥丝抽茧,综合诊断;“病例点睛”对章节进行总结,简单的几条文字,让疾病的诊断思路及重点一目了然。 a临床工作者0 a超声波诊断x疑难病x病案x分析 aR445.1v5 0a姜玉新4主编 0a李建初4主编 0a戴晴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0703 01021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39001472100038001862150016002243300451002403330019006916060023007106900014007337010017007478010027007641164-237620241016140358.0 a978-7-5744-1093-0dCNY84.00 a20241016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220000 ay z 000yy ar1 a临床基础检验学b专著f侯成季等主编 a长春c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d2024.03 a315页d26cm a为适应检验医学发展的需要,本书从实际出发,介绍国内外推荐的方法,近年来医学检验领域开展的新技术、新方法。其主要包括病理检查诊断技术、细胞病理学基本检验、临床病毒学检验、体液检验、常见心血管系统疾病检验、常见消化系统疾病检验、常见内分泌系统疾病检验、妇科疾病及临床检验、产科疾病及临床检验、结直肠癌病理学、甲状腺功能检测、微量元素和维生素代谢紊乱检测、放射免疫分析技术及仪器、血气分析技术及仪器、色谱和质谱技术及相关仪器和自动分析技术及仪器等内容。 a临床检验工作者0 a临床医学x医学检验 aR446.1v5 0a侯成季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017 00965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39001472100038001862150016002243300375002403330041006156060023006566900014006797010015006938010027007081164-237720241016140436.0 a978-7-5744-1187-6dCNY80.00 a20241016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220000 ay z 000yy ar1 a现代临床检验技术b专著f朱军等主编 a长春c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d2024.03 a300页d26cm a本书主要介绍了临床实验室质量管理,阐述临床检验基础,对临床血液学检验、临床化学检验、临床免疫学检验、临床微生物学检验等一一介绍。书中对医院内感染的监测、医源性疾病的防治及临床检验相关法律法规等做了详细介绍。全书将临床医师的诊疗实践与检验医学的内容相结合,使临床医师能够更多的了解检验医学的内涵,合理的选择项目,正确的分析数据,准确的运用检查项目,作出更及时、准确的诊断。 a本书可作为广大医务人员的诊断参考用书0 a临床医学x医学检验 aR446.1v5 0a朱军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017 01244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051001482100038001992150016002373140309002533300325005623330035008876060023009226900015009457010015009608010027009751164-237820250214142314.0 a978-7-313-27878-4dCNY198.00 a20250214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10000 ay z 000yy ar1 a现代血细胞分离单采技术与应用b专著f曾云等主编 a上海c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d2024.01 a416页d26cm a曾云,女,1963年生,主任医师,毕业于昆明医科大学血液学专业,现就职于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主任。现任云南省血液病质量控制中心主任,云南省血液病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医师协会血液科医师分会委员,中国抗癌学会血液肿瘤专委会委员等职务。擅长恶性血液病的诊治,各类慢性贫血,出凝血功能障碍引起的出血性疾病。 a本书内容根据作者多年血细胞分离采集技术的临床工作经验编写而成,内容均来源于作者的实际工作经验。包含血细胞分离单采技术的相关理论和临床实际应用问题,并探索性地提出了一些关于规范操作的话题,内容新颖。本书立足于实际问题的解决和规范化操作,对于血细胞分离采集技术的进一步应用与发展有较大的推动作用,是一本实用性很强的医学专著。 a血细胞分离技术的临床医师和护士0 a血细胞x分离x采集 aR446.11v5 0a曾云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280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9000271000041000661010008001071020015001151050018001301060006001482000053001542100034002072150016002413140229002573300427004863330015009136060025009286900014009537010015009677010017009828010027009991164-237920250114115002.0 a978-7-117-37402-6b精装dCNY129.00 a20250114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临床输血技术培训高级教程b专著f桂嵘,王勇军主编 a北京c人民卫生出版社d2025.01 a326页d28cm a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输血科主任。现任中华医学会临床输血学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委,中国医师协会输血科医师分会常务委员,中国医学装备协会输血医学装备技术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湖南省医学会输血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a主要内容:1.输血科质量体系建设;血液制品采集运输及保存;输血前评估和输血后疗效评价;输血不良反应的预防和管控;2.血型系统介绍,输血相容性检测技术;输血相容性检测疑难病例及其分析讨论。主要特色:1.由全国输血界的知名专家编写,具有长期的培训讲座工作经验;2.临床常用和较新的输血技术,如从”血管”到”血管”的全过程输血管理和检测技术;3.系统深入,理论结合实践,实用性良好。本书以三级医院和省市级血站年轻医师和技术人员为培训对象。 a医务工作者0 a输血x技术培训j教材 aR457.1v5 0a桂嵘4主编 0a王勇军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16 01264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9000271000041000661010008001071020015001151050018001301060006001482000053001542100034002072150016002413140229002573300411004863330015008976060025009126900014009377010015009517010017009668010027009831164-238020250114114957.0 a978-7-117-37401-9b精装dCNY129.00 a20250114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临床输血技术培训基础教程b专著f桂嵘,王勇军主编 a北京c人民卫生出版社d2025.01 a285页d28cm a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输血科主任。现任中华医学会临床输血学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委,中国医师协会输血科医师分会常务委员,中国医学装备协会输血医学装备技术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湖南省医学会输血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a主要内容:1.输血科质量体系建设;血液制品采集运输及保存;输血前评估和输血后疗效评价;输血不良反应的预防和管控;2.血型系统介绍,输血相容性检测技术;输血相容性检测疑难病例及其分析讨论。主要特色:1.由全国输血界的知名专家编写,具有长期的培训讲座工作经验;2.临床常用和较新的输血技术,如从”血管”到”血管”的全过程输血管理和检测技术;3.系统深入,理论结合实践,实用性良好。本书以县级、地级市医院和血站为培训对象。 a医务工作者0 a输血x技术培训j教材 aR457.1v5 0a桂嵘4主编 0a王勇军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16 01638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7001472100038001942150016002323140603002483300425008513330039012766060023013156900014013387010017013528010027013691164-238120241018133521.0 a978-7-5744-1865-3dCNY78.00 a20241018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220000 ay z 000yy ar1 a临床内科与急危重症医学b专著f张洪清等主编 a长春c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d2024.08 a208页d24cm a张洪清,毕业于滨州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学历,现工作于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济宁医学院重症医学副教授。张猛猛,毕业于宁夏医科大学内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现工作于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主治医师。冯珺茹,毕业于河北北方学院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学历。现工作于滕州市第二人民医院,主治医师。孟涛诚,毕业于河北联合大学,硕士学位,研究生学历(外科学,重症医学方向)。现工作于枣庄市立医院,重症医学科一病区,主治医师。黄翠英,毕业于泰山医学院临床专业,本科学历。现工作于菏泽市东明县中医医院,主治医师。任艳玲,毕业于泰山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学历。现工作于菏泽市东明县大屯镇卫生院,主治医师。 a本书内容以急诊急救与重症监护为中心,根据临床实践需要展开相关叙述。本书主要介绍了内科急症与危重症临床常用技术、急诊急救与危重症监护的临床内容。临床疾病则从病因、临床表现等方面入手,较为详细地分析了不同系统的各类急症与危重症的处理。此外,本书融入了最新理论和技术,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展现了各位专家学者在急诊急救与重症监护诊治方面的经验,进一步完善急危重症诊疗思维和临床规范。全书内容丰富,适合各级医院的临床医师参考使用。 a本书适合各级医院的临床医师参考使用0 a急性病x险症x诊疗 aR459.7v5 0a张洪清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024 01430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13001011020015001141050018001291060006001472000087001532100038002402150014002783300706002923330021009986060033010196900014010527010033010667010033010997020017011328010027011491164-238220250218145749.0 a978-7-5046-8897-2dCNY790.00 a20250218d2024 em y0chiy50 ea1 achiceng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美国应急医学救援教材b专著f(美)米克·J.桑德斯,(美)金姆·J.麦肯纳原著g彭碧波主译 a北京c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d2024.12 a2册d30cm a本书的英文原著为Sander’sParamedicTextbook(第五版),遵循美国紧急医疗服务教育标准,并为美国紧急救护员全面地提供国家标准课程(NSC)。本书反映了《2010年美国心血管病急救指南》修订以来现代医疗救援的新进展与现代医疗急救基础技能。书中内容覆盖现代医疗救援各个学科,包括如基本解剖与生理学、急救用药药理学、内科急性病抢救、外科创伤救治、心肺脑复苏与高级生命支持等。新版本新增九个新章节包涵有许多新的主题,如冠状动脉搭桥术、心内膜炎、成人静脉输注、禽流感、创伤患者的新液体复苏指南、滥用药物(维柯定、奥施康定)的救护、糖尿病前期以及体温过低和溺水的急救与护理。修订和更新的紧急药物指数符合2010年美国心血管病急救指南要求,涵盖了超过75种紧急药物使用剂量和管理,药物起效和持续时间,适应证和禁忌证,不良反应和特殊的考虑。 a灾害医学救援人员0 a灾害x医学x救援y美国j教材 aR459.7v5 1c(美)a桑德斯b米克·J.4原著 1c(美)a麦肯纳b金姆·J.4原著 0a彭碧波4主译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634nam0 2200277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1001472050008001882100034001962150016002303000035002463140318002813300645005993330009012446060031012536900011012847010017012957010017013128010027013291164-238420250106145026.0 a978-7-117-37421-7dCNY76.00 a20250106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基础护理学b专著f张连辉,陈荣凤主编 a5版 a北京c人民卫生出版社d2024.12 a269页d28cm a高等职业教育专科护理类专业教材 a二级教授,长期致力于护理专业的教学改革与研究,熟悉本专业发展的前沿知识与技术,专注于护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材建设、课程建设等,成果丰硕。2009年至今主编、副主编和参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多部教材,主编的《基础护理学》(第4版)教材入选”十三五”“十四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并获得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优秀教材二等奖。 a本教材为高等职业教育专科护理类专业“十四五”规划教材之一、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十四五”规划教材之一。《基础护理学》教材是一部文本和数字资源的融合教材。该教材共16章,内容包括医院和住院环境、入院和出院护理、舒适、卧位与安全、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清洁护理、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饮食护理、排泄护理、药物疗法与过敏试验法、静脉输液和输血、冷热疗法、标本采集、病情观察和危重病人的抢救、临床病人的护理、医疗和护理文件记录。每章设计有学习目标、课后思考题、新知识新技术知识拓展等,每个章节课件、操作视频、临床新技术与新设施及设备图片集、思考题及解题思路、课后测一测以二维码形式附于教材对应位置,通过人卫教学助手开展线上教学,有效实现优质资源的共享。 a高职0 a护理学x高等职业教育j教材 aR47v5 0a张连辉4主编 0a陈荣凤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09 01322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053001482100034002012150021002352250013002563140167002693300517004363330025009536060035009786900011010137010017010248010027010411164-238520250212103353.0 a978-7-117-36958-9dCNY159.00 a20250211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2025全国护理学(中级)考试冲刺跑b专著f罗先武主编 a北京c人民卫生出版社d2024.10 a2册(928页)d26cm2 a考试达人 a作者参与新护考前期调研及实施工作,对新护考有深入的研究。主编及主要参编人员一直从事护士执业考试辅导工作的研究,熟悉执业护士考试命题规律,从根本上保证了图书的质量。 a“考试达人”系列经过十余年的打磨,已经形成了独特的品牌和较好的市场影响力。《轻松过》适用于基础阶段复习。栏目包括:“考点导航”根据最新版“考试大纲”给考生指出复习重点;“温馨提示”帮助考生掌握记忆技巧;“考点练习”帮助考生检验复习效果。《冲刺跑》内含“冲刺宝典”和6套“冲刺卷”。“冲刺宝典”是高频考点大集合,方便考生强化记忆,确保重点内容不丢分;“冲刺卷”适用于冲刺阶段自测。《随身记》高度凝练考点,一般以1-2句话总结考点精髓,编成助记口诀,包括口诀速记、试题巧记,方便考生利用碎片时间复习记忆,随时随地随身记。 a参加护理资格考试考生0 a护理学x资格考试j自学参考资料 aR47v5 0a罗先武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13 01318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053001482100034002012150017002352250013002523140167002653300517004323330025009496060035009746900011010097010017010208010027010371164-238620250211153959.0 a978-7-117-36957-2dCNY186.00 a20250211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2025全国护理学(中级)考试轻松过b专著f罗先武主编 a北京c人民卫生出版社d2024.10 a1072页d28cm2 a考试达人 a作者参与新护考前期调研及实施工作,对新护考有深入的研究。主编及主要参编人员一直从事护士执业考试辅导工作的研究,熟悉执业护士考试命题规律,从根本上保证了图书的质量。 a“考试达人”系列经过十余年的打磨,已经形成了独特的品牌和较好的市场影响力。《轻松过》适用于基础阶段复习。栏目包括:“考点导航”根据最新版“考试大纲”给考生指出复习重点;“温馨提示”帮助考生掌握记忆技巧;“考点练习”帮助考生检验复习效果。《冲刺跑》内含“冲刺宝典”和6套“冲刺卷”。“冲刺宝典”是高频考点大集合,方便考生强化记忆,确保重点内容不丢分;“冲刺卷”适用于冲刺阶段自测。《随身记》高度凝练考点,一般以1-2句话总结考点精髓,编成助记口诀,包括口诀速记、试题巧记,方便考生利用碎片时间复习记忆,随时随地随身记。 a参加护理资格考试考生0 a护理学x资格考试j自学参考资料 aR47v5 0a罗先武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13 01087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1001472100034001882150016002223000031002383300457002693330013007266060039007396900011007787110029007898010027008181164-238720240606140623.0 a978-7-5768-1747-8dCNY79.00 a20240606d2023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220000 ay z 000yy ar1 a护理学b专著f库课专升本考试研究院编 a长春c吉林大学出版社d2023.05 a456页d26cm a普通高校专升本考试专用教材 a本书依据普通高校专升本考试说明和考试真题编写而成。全书知识点涵盖全面,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生理学基础,包括呼吸、感觉器官的功能、内分泌等十二个章节;第二部分为护理学基础,包括护理安全与防护、病人入院和出院的护理、病人卧位与安全的护理、生命体征的评估及护理等十五个章节。每一章节设置了不同的板块,丰富了教材内容,增强了阅读性;同时设置了课后题,使学生能够学练结合,巩固基础知识;课后解析详尽,可以为考生提供答题思路,提高做题能力,具备针对性和实用性。 a成人教育0 a护理学x成人高等教育j升学参考资料 aR47v502a库课专升本考试研究院4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0612 01342nam0 2200277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37001472050008001842100036001922150016002283000049002443140214002933300437005073330009009446060041009536900011009947010017010057010015010228010027010371164-238820241224112033.0 a978-7-5132-9217-7dCNY45.00 a20241224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康复护理b专著f李为华,王建主编 a3版 a北京c中国中医药出版社d2025.01 a192页d28cm a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职业教育“十四五”规划教材 a李为华,女,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护理学院副院长,从事护理教学及科研工作10余年,参编教材及学术著作3部,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王建,女,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教授,从事教学10余年,发表论文5篇,参与编写著作2部。 a本教材为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职业教育“十四五”规划教材,适用于高职高专师生使用。主要内容包括康复护理的概论、康复评定基础、常用康复护理基本技术、常见伤残疾患患者的康复护理、中医康复护理五个章节。本教材在借鉴相关教材的基础上,注重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突出护理实践技能,结合康复护理现状,吸收目前先进的康复护理技术,反映当代康复护理学的水平,注重简练、实用,并配有插图,以便学生理解和掌握,适用于护理学、康复治疗学等专业的教学使用。 a高职0 a康复医学x护理学x高等职业教育j教材 aR47v5 0a李为华4主编 0a王建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26 00897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049001482100042001972150016002393300311002553330035005666060011006016900011006127010017006238010027006401164-238920241126144028.0 a978-7-83005-417-5dCNY118.00 a20241126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常见病患者出院健康教育指引b专著f陈瀚熙主编 a北京c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d2024.11 a437页d29cm a本书由多位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护理专家编写完成,涵盖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肿瘤科、重症监护病房、精神心理科及其他科室常见病患者的出院健康教育指引,内容丰富,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可为临床一线护理人员及护理院校学生提供有效的指导和帮助,也可为患者及家属提供有效的出院健康教育知识,有利于促进患者康复和社会回归。 a临床一线护理人员及护理院校学生0 a护理学 aR47v5 0a陈瀚熙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128 00888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5001472100038001922150016002303300295002463330047005416060017005886900011006057010015006168010027006311164-239020241016105909.0 a978-7-5744-1148-7dCNY78.00 a20241016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220000 ay z 000yy ar1 a常见疾病护理理论与操作b专著f栗蕾等主编 a长春c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d2024.03 a292页d26cm a《常见疾病护理理论与操作》内容涵盖了常见疾病的护理要点,护理流程,临床护理方法和措施等,其内容力求展现清晰条理,便于记忆,详尽等特点。本书介绍了近年来有关医疗护理的新业务、新技术、新方法,并对护理常规进行了更新、补充和完善,方便护理人员查阅、检索,并进一步贴近临床、贴近病人、贴近护理人员。 a本书对于临床护士实际工作具有较高地指导意义0 a常见病x护理 aR47v5 0a栗蕾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017 01620nam0 2200229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5001472100034001922150016002263301049002423330023012916060021013146900011013357010017013468010027013631164-239120240625085949.0 a978-7-5152-2857-0dCNY68.00 a20240625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基础护理学教学创新实践b专著f焦娜娜编著 a北京c中医古籍出版社d2024.06 a263页d29cm a《基础护理学教学创新实践》主要探讨基础护理学教学中的问题,旨在改进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质量。其内容生动、具体、实用,在融入新的教学理念,力求严谨的同时,还注重与时俱进,在结构设置上努力做到流程清晰、通俗易懂、突出实用性,并采用新颖、统一的格式化体例设计,特点鲜明。《基础护理学教学创新实践》适合专职教师、临床护理人员、护理专业学生参考使用。在撰写过程中以整体护理程序为基础,将理论知识充分应用到发现和解决临床护理问题中去,提出切实可行的护理措施,且对护理措施给予充分的理论支持。全书共分五部分:第一部分为基础护理学教学概述;第二部分为混合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O-PIRTAS翻转课堂教学法、教师标准化病人等多种教学法在基础护理学理论和实践教学中的应用;第三部分为基础护理常用诊疗技术与护理配合实训,主要包括基础护理常用诊疗技术分析、基础护理配合技术分析,以及护理院校基础护理学实训教学存在问题与对策分析;第四部分为基础护理学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与实践;第五部分为基础护理学课堂教学质量与效果评析。《基础护理学教学创新实践》内容生动、具体、实用,融入新的教学理念。结构设置上努力做到流程清晰、通俗易懂、突出实用性,并采用新颖、统一的格式化体例设计,特点鲜明。 a护理学教学研究人员0 a护理学x教学研究 aR47v5 0a焦娜娜4编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0626 01004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5001472100038001922150016002303300359002463330103006056060011007086900011007197010017007308010027007471164-239220241016105659.0 a978-7-5744-1165-4dCNY78.00 a20241016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220000 ay z 000yy ar1 a临床各科疾病护理常规b专著f孙俊杰等主编 a长春c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d2024.03 a292页d26cm a本书是研究现代临床护理技术与应用方面的医学专著,从临床实用的角度出发,针对各种常见疾病的护理措施和护理要点进行系统介绍,内容涵盖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肝胆、内科与外科护理、骨科护理、妇产科护理、儿科护理、及介入治疗护理等。书中内容新颖、覆盖面广,科学性与实用性强,贴近临床护理工作实际,同时紧密结合了国家医疗卫生事业的最新进展和护理学的发展趋势。 a本书可以作为临床护理工作者的参考书。本书对临床护理技术的规范化、系统化及科学化的研究有一定借鉴意义0 a护理学 aR47v5 0a孙俊杰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017 01006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39001472100038001862150016002243300453002403330019006936060011007126900011007237010015007348010027007491164-239320241016105551.0 a978-7-5744-1167-8dCNY84.00 a20241016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220000 ay z 000yy ar1 a临床护理技术实践b专著f潘金等主编 a长春c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d2024.03 a315页d26cm a本书对临床基础护理技术、内科疾病护理、外科疾病护理、常见急危重症护理、妇产科疾病护理、儿科疾病护理、老年疾病护理及五官科疾病护理等常规护理措施进行了细致阐述。在编写过程中参考了国内外大量相关文献资料,结合编者丰富的临床经验,同时收录了护理学领域最新的研究进展。本书语言简洁,内容丰富,结构严谨,条理清晰,操作性强,在指导广大临床护理工作者能更为便捷、准确而有针对性的开展相关临床护理工作的同时,也能帮助广大护理人员提升临床思维能力与新技术应用水平。 a临床护理工作者0 a护理学 aR47v5 0a潘金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017 00896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7001472100038001942150016002323300293002483330059005416060011006006900011006117010017006228010027006391164-239420241016140121.0 a978-7-5744-1168-5dCNY80.00 a20241016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220000 ay z 000yy ar1 a临床护理技术与护理研究b专著f王晓梅等主编 a长春c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d2024.03 a300页d26cm a本书较为系统地阐述了有关临床护理技术的相关基础知识、基本理论以及基本操作技巧。书中针对消毒与无菌技术、一般护理技术、给药护理技术、检验标本留取护理技术、急危重患者护理技术、内科护理技术、外科护理技术、妇产科护理技术、儿科护理技术、皮肤科护理操作技术等相关内容均进行了较为详细地归纳与概括。 a本书可以作为广大临床专科护士快速提高专业知识的参考用书0 a护理学 aR47v5 0a王晓梅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017 00984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1001472100038001882150016002263300391002423330049006336060017006826900011006997010017007108010027007271164-239520241016105524.0 a978-7-5744-1176-0dCNY80.00 a20241016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220000 ay z 000yy ar1 a实用临床护理研究b专著f张富香等主编 a长春c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d2024.03 a300页d26cm a本书涵盖了多项护理技术(包括护理评估和护理措施),书中文字和图表可分别指导不同级别、年资的护士,简单明了、逻辑性强、有针对性。本书阐述临床护理专业发展,简要介绍了相关的前沿进展。本书具有系统性、科学性、先进性等特点,可作为护士岗前培训、护士规范化培训和“三基三严”训练的教材。本书条理清晰,对医院临床护理实践工作进行详细的阐述,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叙述详尽,便于读者查阅与参考各项护理操作。 a本书对基层医院实际护理工作中具有一定的指导性0 a护理学x研究 aR47v5 0a张富香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017 00970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1001472100038001882150016002263300375002423330057006176060011006746900011006857010017006968010027007131164-239620241016105629.0 a978-7-5744-1177-7dCNY80.00 a20241016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220000 ay z 000yy ar1 a实用临床护理要点b专著f甄守梅等主编 a长春c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d2024.03 a300页d26cm a本书从临床实用的角度出发,对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骨科、急诊科、康复科、五官科、中医科等常见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护理评估、护理诊断、护理措施、护理评价做了较为全面的介绍。书中重点突出了护理措施方案,给出相应注意事项。全书内容较为丰富、言简意赅,条理清晰、便于记忆,融科学性、系统性和实用性于一体,能够帮助广大护理工作者找准护理工作中的关键要点。 a本书适合临床护理人员、实习护士及在校护理学生参考阅读0 a护理学 aR47v5 0a甄守梅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017 00976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39001472100038001862150016002243300423002403330019006636060011006826900011006937010015007048010027007191164-239720241016105417.0 a978-7-5744-1189-0dCNY80.00 a20241016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220000 ay z 000yy ar1 a现代实用临床护理b专著f吴岚等主编 a长春c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d2024.03 a300页d26cm a《现代实用临床护理》主要包括一般护理常规、专科护理常规两大部分。书中专科护理部分囊括了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眼耳鼻喉科、口腔科、皮肤性病科、急诊科护理及手术室护理等内容。各章节的编写切合临床实际,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和完整性。本书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指导性,可作为国内各级各类医院推动规范化护理、深化优质护理实践的指导用书。全书内容直观明了,旨在强化护理人员熟练掌握扎实的医学理论知识和精湛的护理技术,规范临床护理工作。 a临床护理工作者0 a护理学 aR47v5 0a吴岚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017 01827nam0 2200277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39001472050008001862100034001942150016002283000043002443140301002873300838005883330013014266060037014396900014014767010015014907010017015058010027015221164-239820250108112949.0 a978-7-117-37366-1dCNY59.00 a20250103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社区护理学b专著f涂英,沈翠珍主编 a4版 a北京c人民卫生出版社d2024.12 a244页d26cm a全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十四五”规划教材 a涂英,广东省泌尿生殖协会社区医疗管理学分会常委,广东省护理学会门诊与社区护理专业委员会委员,广州市护理学会社区护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主持完成的“社区护理学网络课件”获得2015年广州市教育局多媒体教育软件竞赛二等奖,主持完成的“护理技能实验中心管理系统”获得2016年广州市教育局多媒体教育软件竞赛三等奖。 a1.第四轮修订概况自2018年全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专科起点升本科、专科)临床医学、护理学专业第四轮规划教材出版以来,为整体提升我国医疗教育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做出了重要贡献。在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的评选中,有12种获得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类教材建设奖(1种荣获特等奖),从众多参评教材中脱颖而出,得到了专家的广泛认可。第五轮修订再接再厉,争取再创佳绩。2.第五轮修订简介本次修订包含临床医学专业和护理学专业,专科起点升本科和专本公用层次,共44种。本套教材将继续采用涵盖纸质教材、数字资源以及平台功能融为一体的“融合教材”编写模式,坚持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思想性、科学性、先进性、启发性、适应性,同时注重内容安排合理,深浅适宜,适应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教学的需求。注重遵循医药学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教学规律,体现医药学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的特点。在继承和发扬上一版教材基本精神的同时,旨在提高全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教材的实用性,使更多的医疗工作人员从中受益。 a成人教育0 a社区x护理学x成人高等教育j教材 aR473.2v5 0a涂英4主编 0a沈翠珍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09 01007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29001472100038001762150016002143300431002303330043006616060017007046900014007217010015007358010027007501164-239920250218104552.0 a978-7-5772-1566-2dCNY39.80 a20250218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420000 ay z 000yy ar1 a社区护理b专著f杜宏主编 a武汉c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d2025.01 a148页d29cm a本书内容顺应“十四五”规划中社会照护服务体系建设政策的要求,重点介绍了社区护理概论、社区环境与健康、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社区重点人群的保健与护理、社区慢性疾病的管理与护理、社区康复护理、社区家庭护理等内容。本书通过在章前引入“案例”,使学生身处学习情境,让知识点学习与临床实践深度融合;章后增加“小结”、“自测题”对主要知识点做简要总结,帮助学生回忆归纳正文的内容,掌握内容框架及要点,以使学生能更好地掌握和复习本门课程。 a本书可供护理、涉外护理、助产等专业使用0 a社区x护理学 aR473.2v5 0a杜宏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441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39001472100034001862150016002203140315002363300541005513330017010926060031011096900015011407010017011558010027011721164-240020250124133140.0 a978-7-117-37480-4dCNY52.00 a20250124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老年人慢性病管理b专著f孙建勋主编 a北京c人民卫生出版社d2025.01 a244页d28cm a教授、主任医师,河南省职业教育专家、河南省高层次人才、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卫生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护理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河南省卫生职业教育协会副会长,河南省医师协会精神医师分会副会长。从教25年,教授诊断学、内科学、内科护理学、疾病概要、急危重症护理学等课程。 a慢性病是人类健康最大的杀手.其中,脑卒中是首位致死、致残病因.医疗对策也从患者就诊升级到慢性病管理,特别是高血压、糖尿病和心脑血管病,而这些慢性病均与年龄相关。本教材内容包括慢性病管理概述、慢性病健康管理流程、老年人常见慢性病的管理、慢性病管理实训。特点:准确把握三个定位:类别定位、层次定位、专业方向定位;积极践行“岗课赛证融通”综合育人模式;突出新、真、全、趣的特点。本套教材积极推动职业教育信息化,着力优质数字内容的合理规划与建设,通过随文二维码等方式拓展教材信息化展现渠道与方式,构建立体化、融合化、信息化的现代职业教育教材体系。 a医学院校师生0 a老年病x慢性病x护理j教材 aR473.59v5 0a孙建勋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06 01888nam0 220030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9000271000041000661010023001071020015001301050018001451060006001632000121001692100038002902150016003283140241003443300771005853330023013565170013013796060023013926900015014157010031014307010033014617010031014947020017015257020017015428010027015591164-240120250217162552.0 a978-7-5714-4305-4b精装dCNY128.00 a20250217d2025 em y0chiy50 ea1 achicfrecdutceng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老年人疼痛管理b专著e护理视角f(法)吉赛尔·皮克林,(荷)桑德拉·兹瓦哈伦,(加)莎朗·卡萨莱宁主编g贾云洋,彭伶丽主译 a北京c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d2025.02 a224页d26cm a吉赛尔·皮克林,法国克莱蒙费朗市克莱蒙奥弗涅大学附属医院手术及康复监护中心主任。桑德拉·兹瓦哈伦,荷兰林堡市马斯特里赫特研究中心马斯特里赫特大学卫生服务研究中心主任。莎朗·卡萨莱宁,加拿大安大略省汉密尔顿市麦克马斯特大学护理学院副主任。 a本书提供了关于老年人疼痛评估和管理的基本和实用信息。它是为对老年人疼痛管理感兴趣的护士、护理专家、高级执业护士和学者撰写的。疼痛是晚年生活中最痛苦、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情绪、生活质量、独立性和关系都会受到影响,疼痛的高患病率对个人和社会层面都有重大影响。尽管在过去几十年里,人们越来越关注老年人的疼痛,但疼痛仍然没有得到充分的检测、评估和治疗,尤其是在最易患神经退行性疾病和沟通困难的人群中。护士在初级、中级和独立环境中照顾老年人,几个世纪以来一直处于疼痛护理的前沿。护士在疼痛的评估和管理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涉及疼痛评估、舒适护理、非药物和药理学方法,以及管理个人疼痛、批判性自我反思和服务发展之外的其他方面。护士深入参与整个护理过程,并在整个护理环境中与跨学科团队合作。书中涵盖流行病学、评估、治疗方法的章节,以及侧重于护士在老年人疼痛管理中的关键作用的章节。 a老年病疼痛护理人员1 a护理视角0 a老年病x疼痛x护理 aR473.59v5 1c(法)a皮克林b吉赛尔4主编 1c(荷)a兹瓦哈伦b桑德拉4主编 1c(加)a卡萨莱宁b莎朗4主编 0a贾云洋4主译 0a彭伶丽4主译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131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71001472100034002182150016002523300478002683330021007466060019007676900015007867010017008017010017008187010015008358010027008501164-240220250214141513.0 a978-7-117-36229-0dCNY59.00 a20250214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老年照护情景模拟典型案例设计与分析b专著f朱爱勇,宋莉娟,张颖主编 a北京c人民卫生出版社d2025.01 a288页d26cm a本书由绪论、老年居家照护情景模拟典型案例、老年医养结合照护情景模拟典型案例、老年护理机构照护情景模拟典型案例、老年医疗照护情景模拟典型案例、老年安宁疗护情景模拟典型案例6部分组成,以不同养老场所的典型案例情景训练为主线,以“标准化病人情景模拟”的案例设计与知识点结合分析,选取典型案例,抓住重点、突出难点,以生动形象的案例情景呈现老年照护中的不同问题,在案例设计中将“人文与实践”紧密结合,以培养老年照护人员的专业能力、临床思维能力、突发事件的应变处理能力以及人文关怀能力。 a老年人护理学人员0 a老年人x护理学 aR473.59v5 0a朱爱勇4主编 0a宋莉娟4主编 0a张颖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087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35001472100036001822150016002183140105002343300415003393330015007546060017007696900015007867010017008018010027008181164-240320241127102631.0 a978-7-5184-4732-9dCNY49.80 a20241127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产后修复大全b专著f马良坤主编 a北京c中国轻工业出版社d2024.12 a176页d26cm a马良坤,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主任医师、万千准妈妈信赖的科普大V马良坤教授全网粉丝200万,获千万粉丝点赞。 a本书由二胎妈妈、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主任医师马良坤全程指导,为读者定制产后私人修复方案。这是一套完整版的“训练营课程”,包括修复盆底肌、腹直肌的同时美背、美胸、美臀、瘦腿、瘦腰收腹,帮新妈妈摆脱漏尿、腰疼,高效瘦身塑形,健康恢复。全书图文结合,方便读者参考学习。另外,图书配有二维码视频,针对个别运动进行细节演示。除了相关产后运动,图书还涉及产后身心调养内容,包括月子怎么坐,产后各种不适的调理,新生儿相关护理。 a护理工作者0 a产褥期x护理 aR473.71v5 0a马良坤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128 01443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35001472100034001822150016002163000039002323300798002713330009010696060039010786900015011177010015011327010015011478010027011621164-240420250122135339.0 a978-7-5689-4890-6dCNY69.00 a20250122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500000 ay z 000yy ar1 a儿科护理b专著f何琼,解红主编 a重庆c重庆大学出版社d2025.01 a424页d26cm a高等职业教育医学卫生类专业系列教材 a本书在内容的选取上注重知识的综合性和实用性,落实教育部颁发的高等职业学校护理专业教学标准及最新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标准。同时,紧密对接1+X幼儿照护职业技能等级标准,旨在实现学业证书与执业资格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有效对接,为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提供有力支持。本书学习内容按照生命发展周期,分为初识儿童、新生儿照料及护理、婴幼儿发展与保健、儿童健康与促进四大模块,23个学习项目,每个学习项目又分为若干个学习任务。在每个学习项目的开头依据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大纲制订明确的“项目目标”,以便学生抓住学习重点;针对高职高专学生的特点,进行“案例导入”的情境设计教学,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知识拓展”的形式插入相关的专业知识,以拓宽学生的视野。本书适合高职高专、职业本科院校护理、助产、临床医学等相关专业师生使用,也可供医护相关岗前培养,执业资格考试复习及相关从业者参考和使用。 a高职0 a儿科学x护理学x高等职业教育j教材 aR473.72v5 0a何琼4主编 0a解红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23 01486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7001472100034001942150016002283140383002443300455006273330055010826060019011376900015011567010017011717010017011888010027012051164-240520240816111235.0 a978-7-5773-0570-7dCNY69.00 a20240816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儿科疾病护理常规b专著f倪小敏,杨苏兰主编 a郑州c郑州大学出版社d2024.10 a220页d19cm a倪小敏,女,汉族,1984年生,副主任护师。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四师医院大科护士长,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健康管理师、护理管理师。新疆兵团护理学会理事、新疆兵团社区护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新疆兵团儿科护理专业委员会秘书、青岛大学医疗集团内科护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主持、参与完成科研课题2项,申请专利3项,主持新疆兵团级继续教育项目1项,作为第一主编出版著作1部,发表护理专业学术论文20余篇。 a本书为专著。全书共分十二章,首先简要介绍了儿科学的基础和临床特点,然后围绕新生儿、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神经系统、血液系统等疾病分别详细介绍目前临床最常用的护理措施,同时对儿童营养障碍性疾病和儿童保健内容也进行了简要概括,主要包括儿童保健评价指标、儿童体格生长、各年龄期儿童特点与保健、早产儿喂养不耐受、免疫规划等,均是目前儿童生长发育期间的关键问题。全书结构框架完整,内容涵盖全面,实用性强,适合基层临床儿科护理人员和进修护理人员参考阅读。 a本书适合基层临床儿科护理人员和进修护理人员参考阅读0 a小儿疾病x护理 aR473.72v5 0a倪小敏4主编 0a杨苏兰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0822 01433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9001472100034002062150016002403140113002563300692003693330033010616060037010946900018011317010015011498010027011641164-240620241120112502.0 a978-7-117-37188-9dCNY95.00 a20241120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2025儿科护理学(中级)试题精选与全真模拟b专著f兰萌主编 a北京c人民卫生出版社d2024.11 a303页d26cm a资深教授,一直从事护理学类老师用书的编写工作和考试辅导工作,熟悉职称考试命题规律,从根本上保证了图书的质量。 a“2025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习题集丛书”以最新考试大纲和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专家委员会编写的《考试指导》为编写依据,以帮助考生熟悉和掌握专业知识、提高从业人员能力和素质为主要目的,切实反映考试对考生在知识点掌握程度和专业水平上的要求。编写工作遵循科学、严谨、客观、规范的原则,严格按照实际考试的科目划分和题型分布进行编写,能够有效地帮助考生进行考前自测、检查和反馈复习成果。根据主管护师考试特点,本系列图书按照护理学、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5个考试专业划分,前半部分为试题精选,方便考生阅读考试指导相关章节内容后,举一反三,及时练习、复习;后半部分为全真模拟试题,共3套试卷,每套试卷包括4个科目,与真实考试内容相似,便于考生在考试前适应考试节奏,从容应考。 a参加儿科学护理学资格考试考生0 a儿科学x护理学x资格考试j习题集 aR473.72-44v5 0a兰萌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121 01077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049001482100038001972150016002353300453002513330075007046060013007796900011007927010017008038010027008201164-240920250219152358.0 a978-7-313-30787-3dCNY198.00 a20250219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10000 ay z 000yy ar1 a现代康复医学与治疗新技术b专著f王华斌等主编 a上海c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d2025.01 a200页d26cm a本书采用图文结合的方式,用清晰简洁的文字将科学与艺术相结合。首先介绍了康复医学的基础内容,而后对神经系统及骨与关节等疾病的康复评定与各种康复治疗方法做出着重叙述,同时对疾病的基本概况也进行了简要描述。本书以满足我国居民健康问题和健康需求为导向,以服务我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工作为目标,旨在切实提高公众的健康素养水平;通过生动形象地介绍各种疾病的详细情况,使医学知识清晰易懂又不落俗套,适合各级医院康复科医师、康复治疗师、护士及其他相关专业人员参考学习。 a本书适合各级医院康复科医师、康复治疗师、护士及其他相关专业人员参考学习0 a康复医学 aR49v5 0a王华斌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315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73001472100038002202150016002583140233002743300425005073330019009325170035009516060019009866900012010057010017010178010027010341164-241020241223172642.0 a978-7-5235-2208-0dCNY76.00 a20241223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家庭医生找您聊健康b专著e基层常见病、多发病的认识和保健f茹晋丽主编 a北京c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d2024.12 a273页d24cm a茹晋丽 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全科医学科主任、基地主任、教研室主任。主持参与山西医科大学教改课题、山西省教育厅研究生教育改革课题、省级精品课程及省部级课题10余项。发表SCI及北大核心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 a近年来居民对于各种医学科普内容越来越重视并开始热烈追捧,但大多数老百姓没有辨别真伪的能力,仍有部分人生病不去医院治疗而相信所谓的“祖传偏方”。帮助广大群众识别各种伪科学,开展高质量的医学科普。所以,为进一步推进“健康中国”行动,必须大力开展健康知识普及,加强对科普素养薄弱人群的教育、对高质量医学科普的传播和普及,倡导健康生活方式,促使老百姓提高健康素养。《家庭医生找您聊健康》响应国家号召,为广大群众科普医学健康知识。 a基层医生及患者1 a基层常见病、多发病的认识和保健0 a医学j普及读物 aR-49v5 0a茹晋丽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26 01003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1001472100038001982150016002363300429002523330015006816060023006966900010007197010017007298010027007461164-241120241016101637.0 a978-7-5744-1169-2dCNY80.00 a20241016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220000 ay z 000yy ar1 a临床内科常见疾病诊断与治疗b专著f韩菲菲等主编 a长春c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d2024.03 a300页d26cm a本书主要介绍了内科学专业相关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等内容,同时阐述了内科疾病的诊断技术、治疗新技术和新方法,力求全面反映现代内科学的基本理论、相关疾病的发展变化、诊治预防的经典方法及临床最新进展。全书定义准确、概念清楚、结构严谨、层次分明,突出诊断与治疗的先进性和实用性,同时较为详细的阐述了在临床治疗过程中的合理用药内容,对药物的选择、剂量、疗程、联合用药以及新的治疗方法予以重点说明,具有实用性、先进性强等特点。 a临床工作者0 a内科x常见病x诊疗 aR5v5 0a韩菲菲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017 00977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5001472100038001922150016002303300327002463330099005736060021006726900010006937010017007038010027007201164-241220241016103810.0 a978-7-5744-1092-3dCNY88.00 a20241016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220000 ay z 000yy ar1 a临床内科疾病诊疗研究b专著f郝翠翠等主编 a长春c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d2024.03 a330页d26cm a《临床内科疾病诊疗研究》主要包括脑炎和脑膜炎、呼吸系统疾病、新发呼吸道传染病、消化系统疾病症状与体征、食管疾病、垂体及下丘脑疾病、糖尿病、高尿酸血症与痛风、性腺疾病和风湿免疫疾病等内容。本书讲述了临床内科常见疾病的基础理论知识、具体疾病的病因病机、诊断措施与治疗方法。本书内容简明、实用、规范,旨在提高临床医师的诊疗水平。 a本书适用于临床内科医师、实习医师、社区医师、乡镇医师参考借鉴,同时适用于内科学专业学生参考学习0 a内科x疾病x诊疗 aR5v5 0a郝翠翠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017 00909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3001472100038001902150016002283300311002443330049005556060021006046900010006257010017006358010027006521164-241320241016103907.0 a978-7-5744-1170-8dCNY80.00 a20241016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220000 ay z 000yy ar1 a临床内科检查与治疗b专著f林范珍等主编 a长春c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d2024.03 a300页d26cm a本书立足于临床实践,主要对心血管内科、消化内科、呼吸内科、神经内科、血液内科、肾内科、肿瘤内科等相关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等内容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对内科学的基本理论和临床诊疗技术也做了简要的概述。全书内容兼顾了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简明实用,严谨准确,强调了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的结合。 a本书可供内科医师及相关专业医务工作者参考阅读0 a内科x疾病x诊疗 aR5v5 0a林范珍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017 01168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3001472100038001902150016002283140185002443300351004293330061007806060033008416900010008747010015008848010027008991164-241420240719155403.0 a978-7-5744-1670-3dCNY72.00 a20240719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220000 ay z 000yy ar1 a内科常见病与公共卫生b专著f陈龙等编著 a长春c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d2024.08 a192页d24cm a陈龙,现就职于山东省临沂市费县梁邱中心卫生院,毕业于济宁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为内科急诊急救,熟练掌握消化内镜的操作及治疗,消化内科的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与治疗。 a本书根据最新临床研究成果及临床医师多年工作经验,对内科常见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进行了比较详细的描述。同时,本书依据我国实际阐述了医院公共卫生服务的功能定位、职能等内容。本书内容丰富,层次清晰,涉及面广,既有助于临床医师对疾病做出正确诊断和制订合理的治疗计划,又帮助公共卫生工作者学习和掌握医疗发展的最新动态。 a本书可以为广大医务工作者及从事公共卫生工作者提供重要参考0 a内科x常见病x诊疗x公共卫生 aR5v5 0a陈龙4编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0724 01135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051001482100038001992150016002373300409002533330115006626060023007776060015008006900010008156900014008257010015008398010027008541164-241520250219152457.0 a978-7-313-30775-0dCNY198.00 a20250219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10000 ay z 000yy ar1 a内科常见疾病诊治与危重症治疗b专著f许文等主编 a上海c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d2025.01 a196页d26cm a本书根据临床需要,结合编者们的临床实践经验,对内科常见疾病与危重症治疗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论述,重点介绍了各科室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包括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和防治手段等内容。本书条理清楚、语言精炼,知识理论与临床实际紧密结合,并结合了当前国内外临床内科学发展的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技术。本书不仅可作为内科医师科学、规范、合理进行临床诊治的参考用书,又适合急诊室、重症加强监护病房等医务人员阅读参考。 a本书不仅可作为内科医师科学、规范、合理进行临床诊治的参考用书,又适合急诊室、重症加强监护病房等医务人员阅读参考0 a内科x常见病x诊疗0 a险症x诊疗 aR5v5 aR459.7v5 0a许文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0903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5001472100038001922150016002303300311002463330041005576060021005986900010006197010017006298010027006461164-241620241016101322.0 a978-7-5744-1173-9dCNY80.00 a20241016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220000 ay z 000yy ar1 a内科系统病症诊疗进展b专著f徐启梅等主编 a长春c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d2024.03 a300页d26cm a本书主要介绍了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临床诊治。首先阐述患者常见症状与体征,为下一步的诊断、治疗提供思路,而后重点阐述了内科各系统疾病的病因与发病机制、临床表现、综合治疗措施。书中详细阐述了内科常见疾病的诊断技术、治疗新技术和新方法。本书可为读者提供一些新思路,对内科常见疾病的临床诊疗工作起到一定的借鉴意义。 a本书可作为内科医务人员的临床参考用书0 a内科x疾病x诊疗 aR5v5 0a徐启梅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017 01286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3001472100038002002150016002383140177002543300487004313330039009186060033009576900010009907010017010008010027010171164-241720240719155449.0 a978-7-5744-1667-3dCNY72.00 a20240719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220000 ay z 000yy ar1 a现代中西医结合内科疾病诊疗学b专著f张彩彩等编著 a长春c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d2024.08 a192页d24cm a张彩彩,现就职于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毕业于潍坊医学院(现山东第二医科大学)内科学(传染病方向)专业,职称副主任医师,现任山东省医学会医学病毒学分会委员会青年学组成员。 a本书在内容上首先介绍了中西医结合方法学及研究方法、中西药物相互作用机制,以及中西医结合辨证方法,目的在于先从理论上探讨中西医结合的临床价值;其次涵盖了内科学诸多学科,从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治疗方案等方面,阐述了中西医结合诊断内容及诊疗优势,展现了近年来中西医在内科疾病诊疗中的应用成果。本书特点,一是理论与实践结合;二是注重治疗与调护结合,通过中西医诊疗特点,提升治疗水平。本书内容通俗易懂、简洁明了,且由浅入深,层层递进,是一本较为实用的中西医结合内科学参考书。 a本书适用于各级医院临床医师参考阅读0 a内科x疾病x中西医结合x诊疗 aR5v5 0a张彩彩4编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0724 01111nam0 2200277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7001472100038001942150016002323300391002483330039006396060023006786060021007016060023007226060021007456900011007666900012007777010017007898010027008061164-241820241016101130.0 a978-7-5744-1101-2dCNY84.00 a20241016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220000 ay z 000yy ar1 a心脑血管疾病诊疗与康复b专著f谷绍乾等主编 a长春c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d2024.03 a315页d26cm a心脑血管疾病高患病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和高死亡率带来了沉重的社会及经济负担。本书为了适应心脑血管发展的潮流,给心血管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带来全新的观点,不断推动诊疗规范的修正和更新。本书从心血管和脑血管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心电图诊断、鉴别诊断与系统治疗方法入手。部分章节后还加入了临床病例,理论结合实际,提高对于疾病的认知及诊断,对知识能够更好地运用和掌握,更好地服务于患者。 a本书适用于心内科医疗工作者参考借鉴0 a心脏血管疾病x诊疗0 a脑血管疾病x诊疗0 a心脏血管疾病x康复0 a脑血管疾病x康复 aR54v5 aR743v5 0a谷绍乾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017 01165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3001472050008001902100034001982150016002323000039002483300427002873330083007146060027007976900014008247010017008387010017008558010027008721164-241920250218111237.0 a978-7-308-24830-3dCNY75.00 a20250214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30000 ay z 000yy ar1 a心电图学教程b专著f潘大明,潘医歌主编 a2版 a杭州c浙江大学出版社d2025.01 a432页d26cm a面向21世纪高等医药院校精品课程教材 a本书是修订版,对过时的教学内容进行了更新。第一篇是心电图学基础部分,为理论课必讲内容;第二篇是心电图学提高部分,部分章节为理论课必讲内容,部分章节为自学内容;第三篇是心电向量图学,是理论课必讲内容。附录中有心电图机的操作,供学生实验课时参考。附录中还有心电图模拟考试题并附有参考答案,供学生考试前参考。基本概念及诊断标准仍然是该书的重点内容。本书适合于系统的心电学本科教学之用,也适合于全国各级医疗单位的医护人员自学之用。 a本书适合于系统的心电学本科教学之用,也适合于全国各级医疗单位的医护人员自学之用0 a心电图x医学院校j教材 aR540.4v5 0a潘大明4主编 0a潘医歌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564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63001472100034002102150016002443140319002603300563005793330037011425170023011796060023012026900016012257010015012417010015012568010027012711164-242020241223153140.0 a978-7-122-47104-8dCNY79.00 a20241223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房颤药物治疗解析b专著e优选药物与风险管理f陈敏,王凌主编 a北京c化学工业出版社d2024.12 a238页d24cm a陈敏,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福州大学附属省立医院药学部主任药师,兼任福建省药理学会心血管药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福建省药学会药物经济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福建省医院协会药事管理分会常务委员、福建省药学会药物基因组学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老年药学专业委员会委员,研究方向,心血管药理学、老年病药理学、药物基因组学。 a本书由福州大学附属省立医院组织编写,主要介绍了心房颤动的药物治疗方法,包括对心房颤动药物治疗的策略选择、房颤最新的药物进展等。通过对抗凝治疗、节律控制药物与心室率控制药物等关键环节的全面阐释,本书旨在指导医疗专业人员在面对不同类型的房颤患者时,如何优选药物、评估风险,并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同时,书中还涵盖了药物治疗的安全性考量、药物相互作用的预防与管理,以及特殊患者群体的用药指导,确保治疗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此外,本书也探讨了房颤治疗的未来趋势,包括新药研发、基因治疗等前沿领域,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深入且更新的视角,以应对这一复杂且日益重要的临床挑战。 a本书适合药师、心内科医师阅读参考1 a优选药物与风险管理0 a心房纤颤x药物疗法 aR541.705v5 0a陈敏4主编 0a王凌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26 01776nam0 2200277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053001482100038002012150016002393140505002553300579007603330037013396060025013766900012014016900011014137010015014247010015014397010017014548010027014711164-242120241114104627.0 a978-7-5235-2002-4dCNY158.00 a20241114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导管相关血栓与肿瘤b专著f姚陈,黄楷,武日东主编 a北京c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d2024.12 a156页d24cm a姚陈,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普通外科主任、外科实验室主任、血管外科副主任。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院博士后、德国莱比锡心脏血管中心访问学者、广东省杰出医学青年人才。黄楷,副教授、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长学制博士研究生全程导师、静脉血栓办公室副主任;擅长血栓性疾病的诊治、血液透析通路的建立与维护。武日东,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毕业于中山大学临床医学系,获得中山大学临床医学普外科临床型博士学位。中国微循环学会周围血管疾病专业委员会中青年委员会委员。 a本书稿共分为六部分,第一至第三部分对导管相关血栓的流行病学、诊断、治疗进行了相对全面细致的阐述,在通过文字进行精确表达的基础上,结合图、表、数据、病例,更形象地将知识呈现给读者;第四部分为疑难病例篇,对肿瘤患者的导管相关血栓管理工作,以及多学科团队和无栓病房的相关内容进行了针对性的讲解;最后两部分对肿瘤导管相关血栓预后及诊疗进展进行了系统的阐述。本书稿内容十分详细,层次分明,能够让读者获得专业性指导,对肿瘤导管相关血栓形成整体性认知。本书稿专业性强,内容丰富,汇集了多位相关专家、学者的宝贵知识和经验,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可供肿瘤科、介入科医生及相关研究人员参考和学习。 a肿瘤科、介入科医生及相关研究人员0 a血栓栓塞x肿瘤x诊疗 aR543v5 aR73v5 0a姚陈4主编 0a黄楷4主编 0a武日东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121 01587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053001482100034002012150019002353140355002543300637006093330015012466060029012616900013012907010015013038010027013181164-242220241112105607.0 a978-7-117-36992-3dCNY105.00 a20241112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2025内科学(其他亚专业)同步习题集b专著f薛静主编 a北京c人民卫生出版社d2024.10 a13,338页d26cm a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现任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教学部主任,风湿免疫科行政副主任、内科教研室常务副主任、住培基地内科教学主任。从事风湿免疫性疾病的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在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病、系统性硬化症发病机制与诊治等研究领域有所专长,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省自然科学基金等各类科研项目项目10余项,发表SCI论文40余篇、中文论文50余篇。 a“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习题集丛书”以最新考试大纲和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用书编写专家委员会编写的考试指导为依据,编写工作遵循科学、严谨、客观、规范的原则,严格按照实际考试的科目划分和题型分布进行编写,切实考查考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和专业水平。本套习题集丛书包括《同步习题与全真模拟》《同步习题集》《模拟试卷》,能够有效帮助考生考前复习、自测和反馈学习成果。《同步习题集》按照考试大纲各科目和考试指导的章节编写,题型全面,题量丰富,涵盖考试大纲的所有知识点,并着重突出重点、难点,帮助考生随学随测,检测学习成果,强化记忆。部分习题附详细解析,全面分析考点、答题思路和方法,帮助考生尽快理解和掌握知识点,是考生复习强化的必备用书。 a医务工作者0 a内科学x资格考试j习题集 aR5-44v5 0a薛静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114 01214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9001472100038001962150016002343140117002503140087003673300385004543330045008396060023008846900011009077010015009188010027009331164-242320240719155428.0 a978-7-5744-1671-0dCNY72.00 a20240719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220000 ay z 000yy ar1 a呼吸系统疾病诊断与治疗精粹b专著f魏敏等编著 a长春c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d2024.08 a192页d24cm a魏敏,现就职于山东省泰安市中心医院,毕业于中山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为呼吸内科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a吴亭亭,现就职于山东省菏泽市单县东大医院,毕业于济宁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主治医师。 a本书将近年来呼吸系统领域的科研成果、研究进展和规范化诊疗策略进行梳理,详细阐述了常见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措施等。本书内容翔实,覆盖面广,不仅强调了临床常见病的诊治,还涉及“少见病”的诊治,因为许多曾经的“少见病”如今在大医院已非少见;而在结构上,采取临床医师更容易理解及接受的形式,按照疾病的性质进行分类,将同类型疾病集中进行叙述,方便读者阅读。 a本书适合从事呼吸内科专业的医务工作者阅读0 a呼吸系统疾病x诊疗 aR56v5 0a魏敏4编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0724 01342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8001472100038001952150016002333300755002493330013010046060039010176900014010567010015010708010027010851164-242420250217090008.0 a978-7-5214-4624-1dCNY48.00 a20250217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FIP慢性呼吸道疾病药师手册b专著f魏理等主译 a北京c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d2025.01 a236页d26cm a近年来慢性呼吸道疾病患病人群基数非常大,还有较高的新发群体,给医疗系统和社会均造成了巨大的健康和经济负担。本文旨在为药师提供CRDs药物治疗学较为系统的相关知识,提升CRDs中常见药物的规范化使用及综合管理,惠及到更多患者。药师在CRDs的诊疗和管理中可以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包括参与识别评估CRDs症状,协助鉴别诊断,推荐最合适的治疗方法等。CRDs是庞大的慢性病人群,药师可融入综合管理多学科的合作团队,与医护相辅相成,提高服务质量。本文涵盖了CRDs中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非常常见的疾病类型,整理阐述了临床表现、预防和治疗,再到临终关怀等各个方面,对药师如何参与CRDs的诊疗及综合管理提供了宝贵意见,具有非常好的学习和参考价值近年来慢性呼吸道疾病(Chronicrespiratorydiseases,CRDs)患病人群基数非常大,还有较高的新发群体,给医疗系统和社会均造成了巨大的健康和经济负担。 a临床药师0 a慢性病x呼吸系统疾病x用药法j手册 aR56-62v5 0a魏理4主译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135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045001482100038001932150016002313300471002473330111007186060023008296900011008527010015008638010027008781164-242520250219152532.0 a978-7-313-30866-5dCNY198.00 a20250219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10000 ay z 000yy ar1 a消化内科疾病规范化诊疗b专著f刘丽等主编 a上海c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d2025.01 a192页d26cm a本书的内容以影响我国人民健康较为严重的消化内科常见病、多发病为重点。在内容编写上,先介绍了消化系统的基础内容;后从病因、临床表现、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等方面论述了消化内科常见病及多发病。本书的编写力求定义准确、概念清楚、结构严谨、层次分明、重点突出、逻辑性强。在诊疗方案中,应用循证医学的观点,融入有证据的、国际公认的临床诊疗指南、决策分析方面的内容。本书可作为全国各级医院内科医师提高内科临床实践和理论水平的参考书,也适合各级专科医师诊治非本专科疾病时参考。 a本书可作为全国各级医院内科医师提高内科临床实践和理论水平的参考书,也适合各级专科医师诊治非本专科疾病时参考0 a消化系统疾病x诊疗 aR57v5 0a刘丽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0953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3001472100038002002150016002383300343002543330037005976060031006346900014006657010017006798010027006961164-242620241016101041.0 a978-7-5744-1096-1dCNY84.00 a20241016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220000 ay z 000yy ar1 a消化内科疾病诊疗与内镜治疗学b专著f刘平平等主编 a长春c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d2024.03 a315页d26cm a消化系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水平在不断提高,近年来提出了不少新的诊断手段与治疗方法。本书简明实用,对消化内科疾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做了简要介绍,列出了临床实用的诊断依据与内镜常规检查技术,重点介绍了治疗方法及最新进展。其主要内容包括消化系统急诊、消化道感染、胃与食管疾病、肠道疾病、传染性肝炎、消化系统常见疾病的实验室检查与诊断和消化内镜治疗等。 a本书适用于在临床第一线的广大医生0 a消化系统疾病x内窥镜x治疗 aR570.5v5 0a刘平平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017 01816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39001472050008001862100038001942150016002322250027002483140425002753300738007003330011014386060041014496900018014907010015015088010027015231164-242720241204134241.0 a978-7-5478-6924-6dCNY48.00 a20241204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10000 ay z 000yy ar1 a腹部影像解剖图谱b专著f周滟等主编 a2版 a上海c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d2025.01 a132页d19cm2 a医学影像学解剖图谱丛书 a周滟,主任医师,副主任,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仁济医院放射科行政主任,上海市医学会放射科专科分会委员会青年委员,中国神经科学学会会员,擅长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以及神经、精神疾病的脑功能研究,荣获2006年仁济医院“三八红旗手”称号、荣获2007年仁济医院“优青”称号、入选第五批医学院“百人计划”、入选仁济医院重点科研人才的垂直管理计划,入选2011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优秀青年导师学术和指导能力提升计划(国际访学),2012年仁济医院教学先进。 a本书是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医学影像学解剖图谱丛书”之《腹部影像解剖图谱》的修订版,内容包括腹部断面影像解剖、各脏器增强影像特点、胆道影像解剖、消化道影像解剖、泌尿系统影像解剖、腹部血管影像解剖等。腹部断面影像解剖按横轴面和冠状面显示并标明了腹部解剖结构的中英文名称,各脏器增强影像特点列出了各脏器增强值和解剖结构,胆道影像解剖、消化道影像解剖、泌尿系统影像解剖分别阐述了检查方法和重建影像解剖,腹部血管影像解剖显示了断面血管影像和CTA、MRA血管解剖。解剖结构标注对应的中英文名称,便于医学生、青年医生学习掌握正常腹部的影像解剖结构。本次修订秉持第1版直观明了,易学易记的原则,新增了胆道常见异常、腹部血管常见异常、肝脏的分段以及腹部影像解剖结构专业名词中英文对照,内容更加全面,腹部医学生、青年医生掌握腹部影像解剖结构和相应的英文名称。 a医学生0 a腹腔疾病x影像诊断x人体解剖学j图谱 aR572.04-64v5 0a周滟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05 02118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33001472100034001802150015002143140766002293300773009953330021017686060025017896900018018147010017018328010027018491164-242820241222204035.0 a978-7-5542-3079-4dCNY28.00 a20241222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410000 ay z 000yy ar1 a便秘怎么办b专著f柳越冬主编 a郑州c中原农民出版社d2025.01 a44页d24cm a柳越冬,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辽宁省特聘教授、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后、博士研究生导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重点专科后备带头人,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副秘书长,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肛肠分会副主任委员、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临床教育研究会肛肠分会副主任委员、女医师协会肛肠分会副会长、辽宁省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副会长、全国第二批百名杰出青年中医。从事医疗、教学及科研工作近30年,对肛肠专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形成了一整套独特的诊疗方法,特别是对肛肠科的疑难疾病的诊治具有独到的见解。主持及参与国家级、省级课题20余项,获得各级科研成果40余项,主编及参编教材6部,出版专著70余部,发表论文百余篇,SCI收录2篇。擅治各种结肠炎性疾病、便秘、结直肠肿瘤、痔疮、肛周脓肿、肛瘘、肛裂、肛门瘙痒症、肛周湿疹、肛乳头瘤、绒毛乳头状瘤、肠道息肉、肛窦炎等肛肠疾病。 a便秘是指由大肠传导失常而导致大便秘结,排便周期延长,或周期不长,但粪质干结,排出艰难,或粪质不硬,频有便意,但排便不畅的病证。其发病率在慢性消化系统疾病中排位第一,不论何种性别与年龄的人群,几乎普遍遭受过便秘的困扰,并且随着年龄增长,患病率逐渐增加。便秘与多种疾病相关,它除了会造成我们身体上的不适,还容易使人产生焦虑、抑郁的情绪,是人们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的无形杀手,严重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生命质量。因此,对便秘的预防和治疗应引起足够的重视。本书特请长期从事肛肠疾病研究、临床经验丰富的专家,以问答的形式、通俗的语言向大家介绍便秘的相关知识。书中所提出的都是患者最关心、最常见、最具代表性的问题。全书详细介绍了大便是健康的资料库、便秘的自我诊治、便秘的并发症、中医治疗便秘、便秘的“时髦”疗法、正确选择通便药、手术帮您解决便秘、便秘患者的三餐、不要钱的通便秘诀等。 a便秘防治相关读者0 a便秘x防治x问题解答 aR574.62-44v5 0a柳越冬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26 01050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7001472100038001942150016002323300483002483330015007316060019007466900011007657010017007768010027007931164-242920241016100939.0 a978-7-5744-1097-8dCNY84.00 a20241016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220000 ay z 000yy ar1 a现代内分泌疾病诊疗研究b专著f王远方等主编 a长春c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d2024.03 a315页d26cm a现如今内分泌代谢性疾病表现出日益增长的趋势,肥胖症、糖尿病、血脂异常等代谢疾病发病率日益增加,已成为人类致死、致残的重要原因。本书详细讲述了内分泌科常见的疾病,内容包括内分泌疾病概述、下丘脑和垂体疾病、甲状腺疾病、甲状旁腺及钙磷代谢疾病、肾上腺疾病、妇科内分泌疾病、营养代谢性疾病、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及内分泌重症等内分泌疾病的知识。本书对内分泌学的新旧知识有较全面的了解,掌握发展趋势,能够切实帮助临床医生学习和掌握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的诊治思路,培养临床思维能力,提高疾病诊治水平。 a临床工作者0 a内分泌病x诊疗 aR58v5 0a王远方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017 01224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8000271000041000651010008001061020015001141050018001291060006001472000075001532100034002282150016002623300535002783330037008136060029008506900015008797010015008947010017009097010017009268010027009431164-243020250205102010.0 a978-7-117-35644-2b精装dCNY52.00 a20250124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父母不跌倒,儿女更安心b专著e老年人预防跌倒f高远,肖红菊,库洪安主编 a北京c人民卫生出版社d2024.12 a224页d23cm a本书针对有跌倒隐患的老人及家属、护工群体,介绍了跌倒防护,树立老年人群体的防跌倒意识和基本的跌倒风险管理方法,提供有效的防跌倒体能训练策略及切实有用的救助方法。全书主要内容包括认识跌倒、哪些老年人容易发生跌倒、肌少症跟跌倒的关联、姿势控制对跌倒的影响、各类疾病与跌倒的关系、跌倒与相关药物的关系、日常生活如何防跌倒、心理健康与跌倒的关系、饮食带来的跌倒风险与改变、如何让特殊老人更有安全感等。本书主编专业,均为业界有影响力的护理专家,同时内容基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防跌倒多学科联合门诊,以及深入社区服务所积累的实战经验撰写而成。 a有跌倒隐患的老人及家属、护工群体0 a老年人x猝倒x预防(卫生) aR592.01v5 0a高远4主编 0a肖红菊4主编 0a库洪安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06 01001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1001472100038001882150016002263300353002423330103005956060021006986900010007197010015007298010027007441164-243120241016093446.0 a978-7-5744-1095-4dCNY87.00 a20241016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220000 ay z 000yy ar1 a普外科疾病临床诊治b专著f张国等主编 a长春c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d2024.03 a326页d26cm a本书主要对普外科常见病及多发病做深入细致的介绍,按系统分类详细介绍了临床外科每一种常见疾病的症状或体征,包括病因分类、发病机制、病理生理特点、鉴别诊断依据、鉴别诊断思路、治疗措施等几个方面。其主要包括颈部疾病、垂体瘤及脊索瘤、贲门癌、甲状腺、乳腺疾病、胃肠外科疾病、胃肠外科手术、肝胆胰腺疾病、胆管系统肿瘤、结肠疾病、直肠肛管疾病和阑尾疾病等内容。 a本书对于普通外科医师处理相关问题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也可作为各基层医生和相关科室医务工作者学习之用0 a外科x疾病x诊疗 aR6v5 0a张国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017 01255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1001472100038001982150016002363140163002523300433004153330051008486060021008996060027009206900010009477010017009578010027009741164-243220240725152732.0 a978-7-5744-1663-5dCNY75.00 a20240725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220000 ay z 000yy ar1 a普外科疾病诊治及并发症预防b专著f董佃国等编著 a长春c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d2024.08 a200页d24cm a董佃国,现就职于山东省日照市中医医院,毕业于青岛大学医学院普外科学专业,主治医师。研究方向为普外科常见病诊治及胃肠道肿瘤的综合治疗。发表论文4篇,出版著作2部。 a本书以服务临床为导向,以突出疾病诊疗为原则,不仅讲述了普外科常用检查方法与技术,而且从普外科常见病与多发病入手,重点阐述了甲状腺疾病、乳腺疾病等,包括疾病的病因、病理生理、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方法、诊断标准、鉴别诊断方法、手术适应证与禁忌证、手术治疗的方法与技巧、手术并发症的防治、预后以及预防等内容。本书内容深入浅出、简洁实用,理论与实践并重,基础与临床兼顾,可操作性强,对临床普外科疾病的诊疗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a本书可供各级医院普外科医师及在校医学生阅读使用0 a外科x疾病x诊疗0 a外科手术x并发症x防治 aR6v5 0a董佃国4编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0731 01020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1001472100038001982150016002363300325002523330091005776060021006686060011006896900010007006900012007107010017007228010027007391164-243320241016092852.0 a978-7-5744-1091-6dCNY84.00 a20241016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220000 ay z 000yy ar1 a外科疾病诊疗与临床麻醉医学b专著f陈英男等主编 a长春c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d2024.03 a315页d26cm a《外科疾病诊疗与临床麻醉医学》主要对外科常见疾病的相关基础及临床应用进行了介绍,尤其是对各种常见病和多发病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要点、治疗方法等进行了阐述。本书主要包括甲状腺肿瘤性疾病、乳腺疾病、胃肠解剖学、肝脏疾病、胆道疾病、胰腺肿瘤、肝脏微创手术的麻醉、胆道疾病手术的麻醉、术前准备与麻醉选择、手术后疼痛疾病等内容。 a本书适用于从事基层医疗机构的人员阅读借鉴,同时适用于外科学专业和麻醉学专业学生参考学习0 a外科x疾病x诊疗0 a麻醉学 aR6v5 aR614v5 0a陈英男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017 01787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3001472100038001902150016002283140778002443300431010223330013014536060027014666900010014937010015015038010027015181164-243420241018133710.0 a978-7-5744-1868-4dCNY72.00 a20241018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220000 ay z 000yy ar1 a现代外科疾病诊疗研究b专著f柯朝等主编 a长春c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d2024.08 a192页d24cm a柯朝,毕业于福建医科大学外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位,现工作于阳新县人民医院,主治医师。主持开展新技术新业务《NOSES术式在结直肠癌手术中的应用》。牟挺,毕业于青岛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学历。现工作于枣庄市立医院,主治医师,擅长普外科各种疾病的诊治,尤其擅长诊治甲状腺和乳腺疾病。王峰波,毕业于济宁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学历,现工作于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手外科,主治医师。范光艳,毕业于山东省泰山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现就职于滕州市工人医院手足显微外科主任,副院长。刘永田,毕业于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原泰山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硕士学位,现工作于山东省青州市人民医院泌尿外科,主治医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泌尿外科肿瘤。马鹏飞,毕业于山东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学历,现工作于沧州市孟村回执自治县医院普外科,主治医师,曾发表论文《持续质量改进在普外科病房质量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a全书对外科常见疾病的相关基础知识及临床应用进行了介绍,尤其是对各种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要点、治疗方法进行了阐述。主要内容包括甲状腺疾病、乳腺疾病、胃肠疾病、肝、胆、胰疾病、结直肠疾病、泌尿疾病、骨外疾病、手足外疾病。本书内容简明扼要,指导性强,将科学的临床思维、渊博的医学知识及丰富的临床经验融汇合一,深入浅出、力求实用,既有利于临床医师更好地理解疾病的发病机制,又可通过临床实践为新的研究进展提供更多的思路。 a临床医师0 a外科x疾病x诊疗x研究 aR6v5 0a柯朝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024 01752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1001472100038001982150016002363140731002523300423009833330017014066060033014236900010014567010017014668010027014831164-243520241018133655.0 a978-7-5744-1869-1dCNY75.00 a20241018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220000 ay z 000yy ar1 a现代外科疾病诊疗与病理诊断b专著f王丽娟等主编 a长春c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d2024.08 a200页d24cm a王丽娟,毕业于安徽理工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学士学位。现工作于枣庄市中医医院,副主任医师,曾获得山东省卫生系统职工技术能手,枣庄市技术能手,枣庄市“巾帼建功标兵”等荣誉称号。王超,毕业于青岛大学医学院胸外科专业,硕士研究生,现工作于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主治医师,济宁医学院兼职教师。康泰,毕业于河北医科大学普通外科专业,硕士研究生,现工作于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主治医师,济宁医学院兼职讲师。曾发表论文《腔镜技术行结直肠癌根治术的临床研究》。柴春,毕业于青岛大学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学历,现工作于青岛西海岸新区中心医院,副主任医师。廉士海,毕业于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外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现工作于枣庄市立医院,主治医师。崔冰,毕业于泰山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学历,现工作于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胶州医院,主治医师,研究方向心胸外科。 a《现代外科疾病诊疗与病理诊断》详细介绍了各类常见外科疾病的诊断、治疗方法及应该注意的问题,主要包括胸外科疾病、胃肠外科疾病、肝胆胰外科疾病、甲状腺外科疾病、泌尿外科疾病、神经外科疾病以及烧伤外科疾病等内容。本书突出介绍了外科学的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及新方法,其内容新颖,结构清晰,语言精练,重点突出,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可供外科医师及普通外科医师参考阅读,希望本书能为临床外科医师的工作带来实质性的便利与帮助。 a临床外科医师0 a外科x疾病x诊疗x病理x诊断 aR6v5 0a王丽娟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024 01007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7001472100038001942150016002323300401002483330047006496060027006966900010007237010017007338010027007501164-243620241016093516.0 a978-7-5744-1107-4dCNY87.00 a20241016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220000 ay z 000yy ar1 a现代外科疾病诊疗与研究b专著f杨加磊等主编 a长春c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d2024.03 a326页d26cm a《现代外科疾病诊疗与研究》内容总结众多专家多年来的丰富经验和临床实践。本书全面地介绍了外科疾病的诊断方法和治疗技术,主要包括神经外科疾病、耳鼻喉疾病、泌尿外科疾病、小儿肝胆外科疾病、儿童股骨干骨折、儿童脊柱骨折和烧伤创面评估。对外科各种疾病从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等各个方面进行了比较全面的、系统的论述,特别是在各种疾病的治疗方面,对外科手术治疗的适应证、禁忌证、手术操作等进行了客观的阐述。 a本书适合从事临床外科行业的医疗人员参加借鉴0 a外科x疾病x诊疗x研究 aR6v5 0a杨加磊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017 00957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33001472100038001802150016002183300335002343330095005696060011006646900012006757010013006878010027007001164-243720241016093347.0 a978-7-5744-1151-7dCNY78.00 a20241016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220000 ay z 000yy ar1 a当代临床麻醉学b专著f李洋著 a长春c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d2024.03 a292页d26cm a本书较为系统地介绍了临床麻醉学的基本知识,主要内容包括麻醉与疼痛概论、疼痛发生机制、疼痛的测定方法及其评价、疼痛的临床诊断、麻醉相关的解剖结构、麻醉相关的生理学基础、全身麻醉技术、椎管内麻醉技术、局部麻醉技术等。全书不仅包括对麻醉学新理论、新技术、新疗法或新观念的介绍与阐述,还涵盖了对既往的理论、观点、方法的重新认识、重新评估。 a本书可供麻醉科、外科、骨科、妇产科、儿科、泌尿科等手术科室的临床医生和医学院校学生参考阅读0 a麻醉学 aR614v5 0a李洋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017 00935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3001472100038001902150016002283300291002443330095005356060019006306900012006497010017006618010027006781164-243820241016093416.0 a978-7-5744-1164-7dCNY75.00 a20241016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220000 ay z 000yy ar1 a临床常见病麻醉应用b专著f任玲玲等主编 a长春c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d2024.03 a281页d26cm a《临床常见病麻醉应用》不仅囊括多位编者长期临床经验和体会,同时也汇集了疼痛治疗及麻醉学方面的先进技术与理念。全书将医学领域较新的知识包括相关的分子生物学、生理学、药理学、临床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麻醉学、药学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了重点阐述,读者从中可以了解大量麻醉学知识和镇痛治疗新技术。 a本书可供麻醉科、外科、骨科、妇产科、儿科、泌尿科等手术科室的临床医生和医学院校学生参考阅读0 a常见病x麻醉学 aR614v5 0a任玲玲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017 01433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9001472100034002062150019002403140295002593300505005543330015010596060029010746900015011037010017011187010017011358010027011521164-243920241112161049.0 a978-7-117-37016-5dCNY95.00 a20241112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2025麻醉学同步习题与全真模拟b专著f曾因明,刘金东主编 a北京c人民卫生出版社d2024.10 a19,300页d26cm a从事麻醉学专业工作近五十年,现任徐州医科大学麻醉学系主任、江苏省麻醉学重点实验室主任、江苏省医学会麻醉学分会主任委员、全国高等医学教育学会麻醉学教育研究会理事长。创办了中国第一个麻醉学本科专业,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2项,省部级课题4项,主编出版专著、教材26部,发表论文108篇(SCI收录20余篇)。 a“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习题集丛书”以最新考试大纲和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用书编写专家委员会编写的考试指导为依据,编写工作遵循科学、严谨、客观、规范的原则,严格按照实际考试的科目划分和题型分布进行编写,切实考查考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和专业水平。本套习题集丛书包括《同步习题与全真模拟》《同步习题集》《模拟试卷》,能够有效帮助考生考前复习、自测和反馈学习成果。《同步习题与全真模拟》按考试指导的章节编写,题型全面,题量丰富,涵盖考试大纲的所有知识点,突出重点、难点。附有模拟试卷,方便考生综合检测。 a医务工作者0 a麻醉学x资格考试j习题集 aR614-44v5 0a曾因明4主编 0a刘金东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114 01715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9000271000041000661010013001071020015001201050018001351060006001532000105001592100038002642150016003023140522003183300428008403330029012686060037012976900012013347010042013467020017013887020017014058010027014221164-244020250217175907.0 a978-7-5591-4048-7b精装dCNY268.00 a20250217d2025 em y0chiy50 ea1 achicita aCNb210000 ay z 000yy ar1 a再生医学b专著e脂肪与PRP注射门诊应用指南f(意)马里奥·戈伊西斯(MarioGoisis)主编g黄昕昕,刘晓燕主译 a沈阳c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d2025.04 a304页d29cm a(意)马里奥·戈伊西斯(Mario Goisis)在米兰大学获得医学博士学位后,专攻颌面外科和美容外科。是Doctor’s Equipe Cosmetic Surgery Team的创始人和医学总监,该团队由一群意大利顶尖的医生组成。Goisis 博士还担任国内外医学和科学研究组织的顾问。作为受邀演讲者,他在欧洲、亚洲和美国进行了广泛的演讲,并在美国和欧洲的期刊上发表了有关美容医学和外科的文章。主译,黄昕昕,上海美承门诊部、北京美莱医疗美容医院医师。毕业于大连医科大学美容医学院,整形外科专业硕士。师从著名留日医生刘晓燕教授。刘晓燕,上海美承门诊部执业医师,中方首席顾问。 a本书是springer出版社2019年出版的图书,原书名《OutpatientRegenerativeMedicineFatInjectionandPRPasMinorOffice-basedProcedures》,ISBN978-3-319-44892-3。本书包括32章,用400多张图片介绍了目前美容外科医生、整形外科医生和皮肤科医生在门诊中应用的再生医疗技术。本书详细论述了自体脂肪移植、脂肪转移、血液制品移植、皮肤移植和干细胞移植等技术技巧的现状。这本书探讨了这些移植物的外科应用,潜在的副作用和局限性,以及组合治疗方法和结果。 a生物医学工程领域专业人士0 a再生x生物医学工程x应用x美容术 aR625v5 0c(意)a戈伊西斯c(Goisis, Mario)4主编 0a黄昕昕4主译 0a刘晓燕4主译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2136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9000271000041000661010013001071020015001201050018001351060006001532000057001592100038002162150016002543140962002703300515012323330025017476060033017726900012018057010023018177020015018408010027018551164-244120250218092607.0 a978-7-5591-4044-9b精装dCNY138.00 a20250217d2025 em y0chiy50 ea1 achicjpn aCNb210000 ay z 000yy ar1 a标准神经内镜手术学b专著f(日)伊达勋主编g王勇等主译 a沈阳c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d2025.03 a184页d26cm a(日)伊达勋,1982年毕业于冈山大学医学部,随后进入该校神经外科教研室,师从西本 詮教授和大本 堯史教授,2003年起担任第三任教授至今。曾于1988年赴美国纽约州罗切斯特大学留学两年,专注于脑再生与移植研究。归国后,致力于神经外科临床与教学工作,擅长脑动脉瘤、脑肿瘤等疾病的手术治疗,年手术量从300例增至600例。担任日本神经外科学会同声传译团团长及日本医学英语教育学会理事长,致力于推动医学英语教育的发展。王勇,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日本滨松医科大学博士学位。2014年赴德国瑞士参加“神经内镜大师班”进修神经内镜颅底手术。王义宝,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教授、医学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中国垂体腺瘤协作组专家、美国UPMC HDFT项目组研究成员、中国脑垂体基金会爱心专家。王春霞,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眼科副教授、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内镜微创医师(教师),日本眼科学会会员。2000年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临床医学日文班,2003年获医学硕士学位。曾先后留学日本金泽医科大学及滨松医科大学,2008年取得滨松医科大学医学博士学位。 a这是一本以“初学者以及提高技术为目标”的,以“神经内视镜手术普遍应用的疾病为中心”,进行解说的入门性书籍。如“标准”所示,已经掌握神经内镜技术到一定程度的医生也可以学习现在的标准。前半部分的“开始篇”是从神经内视镜的历史、现状分析开始的,设置、训练、手术时应该知道的解剖、内分泌的知识、经常使用的仪器的知识和操作方法以及基本技巧等,手术开始前的流程对于初学者来说也很容易理解。在后半部分的“标准篇”中,以病例多的疾病为中心,解说了现在的标准治疗方法。无论哪一种,都可以充分使用图片和照片,一边理解一边进行阅读。 a内窥镜检领域专业人士0 a内窥镜检x应用x神经外科手术 aR651v5 0c(日)a伊达勋4主编 0a王勇4主译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0774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037001482100038001852150016002233300167002393330059004066060021004656900014004867010017005008010027005171164-244220250102174011.0 a978-7-5478-6646-7dCNY298.00 a20250102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10000 ay z 000yy ar1 a颅底损伤外科学b专著f侯立军主编 a上海c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d2025.01 a248页d27cm a本书全面、系统地阐述了颅底损伤外科的基础理论与技术,急性及慢性颅底损伤(包括各种颅底神经损伤、颅底血管损伤和颅底骨折)的外科治疗,以及颅底损伤术后护理与康复等内容。 a本书适合神经外科医生及从事颅脑损伤的研究人员阅读和参考0 a颅底x脑外科手术 aR651.1v5 0a侯立军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09 01107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057001482100040002052150016002453300495002613330015007566060021007716900014007927010017008067010015008238010027008381164-244320241009154227.0 a978-7-5232-1688-0dCNY328.00 a20241009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实战技巧b专著f罗建方,李捷主编 a上海c上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d2024.10 a521页d29cm a“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又称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术(TAVI),是指将组装完备的人工主动脉瓣经导管置入到病变的主动脉瓣处,置换原有主动脉瓣,在功能上完成主动脉瓣的替代。这项手术技术已成为老年主动脉瓣狭窄患者的一线治疗方案,具有指征需要进行TAVR治疗的患者量达50万,然而仅1.2%得到治疗。正因该项手术技术难度较大,广东省人民医院心研所和瓣膜病介入诊疗中心整理、回顾多例TAVR病例,总结探究临床工作中容易出现的疑难及挑战,从术前分析到结构解剖,再结合术中实战技巧和经验的总结,在本书中分享,供同行指证。” a临床工作者0 a主动脉瓣x植入术 aR654.2v5 0a罗建方4主编 0a李捷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010 01290nam0 2200277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13001011020015001141050018001291060006001472000083001532100038002362150016002743050024002903300509003143330015008236060029008386060029008676900014008966900014009107010046009247020015009708010027009851164-244420250218093625.0 a978-7-5714-1196-1dCNY268.00 a20250218d2025 em y0chiy50 ea1 achiceng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手与腕关节镜手术技术b专著f(美)大卫·J.斯勒茨基(DavidJ.Slutsky)主编g刘波主译 a北京c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d2025.02 a276页d30cm a据原书原书第2版译出 a本书内容丰富,提供了实用的腕关节镜手术的操作方法指南,可以指导手外科医师顺利完成手术的各个步骤。书中每一个临床问题遵循同一个简洁的格式:定义、解剖、物理检查、发病机制、疾病史、禁忌、成像和诊断、鉴别诊断、非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技巧和陷阱、术后的护理,及预后和并发症。读者能够从大幅彩色、图片和图表说明、简洁的文本中,轻松找到所需要的内容。每种手术操作介绍结束后,都以列表的形式详细说明该手术技术要点和失误防范,为作者多年临床经验的高度浓缩,是本书的精华所在。可以帮助年轻医师快速、熟练地掌握腕关节镜技术。 a临床工作者0 a手x显微外科学x外科手术0 a腕关节x关节镜x外科手术 aR658.2v5 aR687.4v5 0c(美)a斯勒茨基c(Slutsky, David J.)4主编 0a刘波4主译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059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5001472100038001922150016002303300415002463330043006616060017007046060017007216900011007386900014007497010015007638010027007781164-244520241016093216.0 a978-7-5744-1106-7dCNY84.00 a20241016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220000 ay z 000yy ar1 a骨科疾病诊疗与临床护理b专著f孙飞等主编 a长春c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d2024.03 a315页d26cm a《骨科疾病诊疗与临床护理》详细阐述了骨科疾病的损伤机制、临床表现、并发症、治疗方法和护理,尤其在治疗方法上突出地描述了骨科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方式方法。本书系统阐述了骨科疾病治疗方面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及新材料的应用,其内容包括脊柱骨折、脊髓骨折、髋部损伤、脊柱和脊髓损伤、胸腰椎和脊髓损伤、周围神经损伤、运动系统畸形、非化脓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及相关疾病、腰腿痛和颈肩痛、骨科疾病护理和骨科手术护理程序。 a本书可供骨科专业的各级临床医师参考阅读0 a骨疾病x诊疗0 a骨疾病x护理 aR68v5 aR473.6v5 0a孙飞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017 01140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049001482100038001972150016002353300427002513330111006786060025007896060029008146900011008437010017008548010027008711164-244620250219152317.0 a978-7-313-30779-8dCNY198.00 a20250219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10000 ay z 000yy ar1 a临床骨科常见病治疗与手术b专著f李立基等主编 a上海c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d2025.01 a200页d26cm a本书系统阐述了骨科常见疾病的病因病理、诊断、鉴别诊断与治疗技术,主要包括骨科临床常用治疗方法等基础内容,涵盖躯体及四肢部位损伤和退行性病变,重点讲述了骨科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原则及急救注意事项及方法。全书条理清楚,并尽可能地做到系统、全面、简洁、新颖、实用,附加的大量解剖学、影像学图片,简明易懂。本书既可以作为骨科广大医师,特别是青年医师的临床工作实用工具书,又可以作为全面了解现代骨科理论较好的参考书。 a本书既可以作为骨科广大医师,特别是青年医师的临床工作实用工具书,又可以作为全面了解现代骨科理论较好的参考书0 a骨疾病x常见病x诊疗0 a骨疾病x常见病x外科手术 aR68v5 0a李立基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023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7001472100038001942150016002323300421002483330019006696060017006886060021007056900011007267010017007378010027007541164-244720241016093324.0 a978-7-5744-1166-1dCNY78.00 a20241016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220000 ay z 000yy ar1 a临床骨科诊治与影像诊断b专著f李克涛等主编 a长春c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d2024.03 a292页d26cm a全书以临床骨科常见疾病为纲,较为系统地贯穿了常见骨折、骨病、骨肿瘤及影像科的理论要点和临床基础知识。本书集众多临床一线医务人员的诊疗经验汇于一体,展现了在骨科疾病临床诊断与治疗过程中不同角度的思维方式,以及易引起误诊的疾病的鉴别点及治疗中应注意的事项等,实用性强,立足临床。书中还对中医骨伤诊疗技术进行了简要介绍,便于读者在实际工作中进行参考。同时,本书也对疾病的影像诊断做出了较为详细的介绍,具有较强的临床实用性。 a骨科临床工作者0 a骨疾病x诊疗0 a骨疾病x影象诊断 aR68v5 0a李克涛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017 01125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7001472100038001942150016002323140137002483300381003853330045007666060017008116900011008287010017008398010027008561164-244820240725152709.0 a978-7-5744-1673-4dCNY79.00 a20240725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220000 ay z 000yy ar1 a现代骨科疾病诊断与治疗b专著f咸宝安等编著 a长春c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d2024.08 a184页d24cm a咸宝安,现就职于山东省日照市中医医院,毕业于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骨伤科学专业,主治医师。研究方向为骨关节疾病诊疗、髋膝关节置换及翻修。 a本书在内容设计上突出实用的特点,以理论知识为基础,从临床实践出发,重点突出临床诊疗方法。首先介绍了骨科基础知识;然后就临床常见的骨科疾病逐一展开,分别详细阐述了其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相关检查、诊断、鉴别诊断、治疗方法、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预后、功能锻炼和康复指导等内容。本书内容丰富,文字简练,图文并茂,实用性强,全面总结各位专家对防治骨科疾病方面的丰富经验和心得体会。 a本书适用于骨科各级医护人员的临床参考用书0 a骨疾病x诊疗 aR68v5 0a咸宝安4编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0731 02410nam0 2200277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9000271000041000661010013001071020015001201050018001351060006001532000126001592100030002852150016003153050024003313140700003553300863010553330047019186060021019656900014019867010044020007010044020447020017020888010027021051164-244920241119134148.0 a978-7-03-079969-2b精装dCNY598.00 a20241119d2024 em y0chiy50 ea1 achiceng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实用骨科影像学b专著e原书第7版f(美)亚当·格林斯潘(AdamGreenspan),(美)哈维尔·贝尔特兰(JavierBeltran)主编g白荣杰等主译 a北京c科学出版社d2024.12 a487页d28cm a据原书原书第7版译出 aA.格林斯潘(Adam Greenspan),国籍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斯分校医学院放射学和矫形外科荣誉教授。前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斯分校医学中心放射科肌肉骨骼影像科主任。前加利福尼亚州萨克拉门托市施莱宁儿童医院顾问。哈维尔·贝尔特兰(Javier Beltran),国籍美国,迈蒙尼德医疗中心放射学教授及前放射科主任。白荣杰,医学博士,二级岗位主任医师,北京大学及首都医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积水潭医院放射科副主任。殷玉明,美国德克萨斯州古博市放射诊断影像中心CT与核磁共振部主任。北美放射学会会员;美国放射学会会员;美国CT、磁共振协会会员;美国骨放射学会会员;国际骨关节学会会员。European Journal of Radiology骨关节部分的编辑。钱占华,主治医师,医学硕士,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部,任职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积水潭医院放射科。 a本书由国际知名的肌骨影像专家AdamGreenspan教授和JavierBeltran教授共同撰写完成,全书共7篇33章,既有基础理论的论述,又有大量的图表和病例图像。在原书第6版的基础上删除了一些过时的材料,更新了对一些新进展的讨论。几乎每一章都更新补充了较新的内容,同时更新了部分影像学图像以及相应的图表。增加了对SAPHO综合征、慢性复发性多灶性骨髓炎、Wilson病以及结节病的临床与病理的讨论。整合了最新的医学及骨科治疗方法,大大增加了不同关节假体置换部分的内容。增加了三维CT、MRI、超声、18F-FDGPET、PET/CT、PET/MRI临床应用相关的内容,补充了目前关节软骨成像的相关内容。更新了与肌骨系统紊乱相关的分子遗传学与细胞遗传学知识。补充了骨硬化性发育不良相应章节的内容。在关节炎、代谢性疾病以及肿瘤等章节增加了一些临床及病理信息,包括新的插图等。该书涉及内容广泛、全面且易于理解。在各篇每章末都有补充文献,供读者自行查阅并深入学习;另外,除第1篇外,其余各篇每章末都有记忆要点,有助于读者加深记忆。 a从事放射学的工作人员、骨科医师、风湿科医师0 a骨疾病x影像诊断 aR680.4v5 0c(美)a格林斯潘c(Greenspan, Adam)4主编 0c(美)a贝尔特兰c(Beltran, Javier)4主编 0a白荣杰4主译 0aCNb丰涵文化c20241121 01160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13001001020015001131050018001281060006001462000105001522100038002572150016002953300316003113330103006276060023007306900016007537010035007697010031008047020015008357020017008508010027008671164-245020241231094755.0 a978-7-5725-1744-0dCNY58.00 a20241231d2025 em y0chiy50 ea1 achicita aCNb410000 ay z 000yy ar1 a特发性脊柱侧弯弹力带保守治疗b专著f(意)埃马努埃莱·罗瓦蒂,(意)马尔科·罗瓦蒂主编g解益,董安琴主译 a郑州c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d2025.02 a173页d26cm a本书由意大利作者埃马努埃莱·罗瓦蒂(EmanueleRovatti)、马尔科·罗瓦蒂(MarcoRovatti)主编,由解益、董安琴主译。本书主要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讲述脊柱侧弯和运动疗法、姿势-运动功能评估,以及Rovatti疗法;第二部分主要讲述轻度脊柱侧弯和功能性脊柱侧弯、结构性脊柱侧弯畸形和严重畸形、先天性骨骼发育畸形的弹力带治疗方法。 a本书是从事脊柱侧弯治疗的专业人士,以及对脊柱侧弯问题感兴趣的读者,同时,也可供脊柱侧弯患者参考使用0 a脊柱畸形x运动疗法 aR682.105v5 1c(意)a罗瓦蒂b埃马努埃莱4主编 1c(意)a罗瓦蒂b马尔科4主编 0a解益4主译 0a董安琴4主译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02 01043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1001472100038001982150016002363300335002523330089005876060019006766060023006956900012007186900015007307010017007458010027007621164-245120241016093252.0 a978-7-5744-1098-5dCNY87.00 a20241016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220000 ay z 000yy ar1 a骨关节疾病诊疗与影像学诊断b专著f姜园园等主编 a长春c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d2024.03 a326页d26cm a本书以骨关节疾病诊疗为主题,详细介绍了骨关节疾病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影像学诊断、治疗原则、治疗方法和康复等方面的内容,并根据临床的发展动态相应增加了近年来公认的新技术、新理念、新模式等。其主要内容包括骨与关节影像检查技术、关节疾病影像、下肢骨折、肩关节运动损伤、股骨头坏死、腰椎管狭窄、强直性脊柱炎、颈椎病和关节置换术等疾病。 a本书能为基层骨科医师的临床诊疗工作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也可为骨科专业学生提供参考借鉴0 a关节疾病x诊疗0 a关节疾病x影像诊断 aR684v5 aR684.04v5 0a姜园园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017 01088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7001472100034001942150016002283300425002443330037006696060031007066060031007376900012007686900012007807010015007928010027008071164-245220240924164200.0 a978-7-5684-2172-0dCNY68.00 a20240924d2023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20000 ay z 000yy ar1 a关节运动损伤类型与康复疗法b专著f周义钦著 a镇江c江苏大学出版社d2023.12 a244页d26cm a本书以关节运动损伤为研究对象,对关节运动损伤的类型与康复疗法进行了详细研究。系统阐述了运动损伤的基础理论和防治技术,详细介绍了肩、肘、腕、膝、踝、髋关节的相关解剖以及各关节发生运动损伤的机制、诊断、治疗与预防。本书在临床实践的基础上,叙述近年来在骨与关节疾病临床诊疗方面的新方法、新理论和新技术,尽可能做到系统、全面、简洁、新颖、实用。本书秉承骨科前辈的有益经验,紧跟骨科学日新月异发展的步伐,突出骨科学注重实践的特点。 a关节运动损伤研究人员,临床工作者0 a关节损伤x运动性疾病x诊疗0 a关节损伤x运动性疾病x康复 aR684v5 aR873v5 0a周义钦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0926 01896nam0 2200277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61001472100036002082150015002443140726002593300479009853330019014645170017014836060025015006900015015257010017015407010017015577010017015748010027015911164-245320241220155335.0 a978-7-5132-9200-9dCNY19.00 a20241220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肩痛60问b专著e医患科普问答f张晓峰,何耀华,许国星主编 a北京c中国中医药出版社d2024.12 a88页d21cm a张晓峰,男,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金山分院副主任医师。有以下著作、科研成果, 1.课题,(1)2017年金山区卫计委课题“肱骨距螺钉及内下侧皮质接触对维持肱骨近端骨折稳定作用的生物力学研究”。已经结题。(2)2017年六院集团课题“肱骨距螺钉及内下侧皮质接触对维持肱骨近端骨折稳定作用的生物力学研究”。已结题。(3)2022年区科委课题“锁骨钩钢板与全关节镜下tightrope袢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生物力学分析与临床研究”。何耀华,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骨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华医学会肩肘关节外科协作组委员,上海医学会运动医学学组青年委员。1998年于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毕业,获骨科专业硕士学位,师从著名的骨科专家邱贵兴院士。在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受到系统、完善、严格的临床科研训练。许国星,男,医学博士,上海市嘉定区安亭医院推拿科主任。 a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的骨科学术水准和临床诊疗经验、水平在全国名列前茅。《医患科普问答——肩痛60问》作者团队对肩痛的诊疗、康复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肩痛在临床十分常见。作者团队针对肩关节疼痛的患者,采用医生与病人问答的形式,深入浅出地向患者解释有关肩关节的一系列的知识和科普内容,使得肩痛患者读者能够了解到肩痛的一系列常用知识,从而达到预防肩痛等效果。《医患科普问答——肩痛60问》内容丰富、翔实,涵盖肩痛患者应知的方方面面,是一本简明扼要、通俗易懂的科普好书,具有较好的出版价值。 a肩痛患者及家属1 a医患科普问答0 a肩痛x诊疗x问题解答 aR684-44v5 0a张晓峰4主编 0a何耀华4主编 0a许国星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26 00964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5001472100038001922150016002303300329002463330077005756060027006526900011006797010017006908010027007071164-245420241016093114.0 a978-7-5744-1104-3dCNY84.00 a20241016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220000 ay z 000yy ar1 a泌尿外科疾病诊疗研究b专著f单锋芝等主编 a长春c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d2024.03 a315页d26cm a医学科学中各学科新理念、新知识、新技术的不断涌现,泌尿外科疾病诊疗技术也应及时丰富与扩展,各种泌尿外科疾病的治疗也应更加规范化。本书结合实际的临床工作经验,其内容主要包括急性尿路感染、血液净化、肾上腺疾病、肾脏疾病、前列腺疾病、输尿管疾病、膀胱疾病、泌尿外科常见症状、泌尿外科常用检查、泌尿外科影像学诊断和泌尿外科最新进展。 a本书可供泌尿外科专业的各级临床医师参考阅读,也可供外科专业的学生参考学习0 a泌尿外科学x诊疗x研究 aR69v5 0a单锋芝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017 01012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9001472100038001962150016002343300349002503330075005996060017006746060023006916900012007147010017007268010027007431164-245520241016093043.0 a978-7-5744-1100-5dCNY84.00 a20241016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220000 ay z 000yy ar1 a肾脏疾病诊疗临床超声医学b专著f张旭红等主编 a长春c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d2024.03 a315页d26cm a《肾脏疾病诊疗临床超声医学》详细介绍了肾脏生理学基础、肾脏疾病临床表现及检查、特发性膜性肾病、肾小管酸中毒、自身免疫性疾病及结缔组织疾病肾损害、肾脏替代治疗、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急性肾损伤、慢性肾衰竭、糖尿病肾病、超声临床诊断基础、肾脏、输尿管、肾上腺、膀胱、前列腺及精囊超声等内容。本书内容新颖,语言精练,结构清晰,有较强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a本书适合各基层医院肾内科医务工作者参考借鉴,同时适合内科学学生参考学习0 a肾疾病x诊疗0 a肾疾病x超声波诊断 aR692v5 0a张旭红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017 01559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73001472100038002202150015002583140301002733300579005743330035011536060017011886900012012057010015012177010017012327010017012498010027012661164-245620241210163516.0 a978-7-5427-8892-4dCNY58.00 a20241209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10000 ay z 000yy ar1 a社交癌与你的距离b专著e压力性尿失禁的防治f袁萍,陈敖峥,汪存洲主编 a上海c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d2024.11 a92页d24cm a袁萍,上海市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同仁医院中医科主任,中医内科学硕士,针灸推拿学博士,副主任医师,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健康管理分会委员,中国美容分会养生延衰专业委员会委员,世界中联头针专业委员会第二届理事会常务理事。上海市第二届综合性医院中西医协同委员会委员,上海市中医药学会第二届神志病分会委员。 a尿失禁可防可治,通过行为训练、辅助装置、药物或手术,大多数尿失禁患者尿失禁症状明显改善,甚至治愈。不管在任何年龄,尿失禁都是一种不正常的现象,与年龄增长相关的下尿路变化使得尿失禁在老年患者中更容易发生,但是,即使再老的患者,尿失禁也是可以治好的。绝大多数患者能通过非手术方法治好。经阴道分娩可能会导致盆底肌肉损伤或张力下降,但并非不可避免。有目的的锻炼可防止或改善尿失禁症状。有漏尿就说明机体有地方不正常,就应该上医院,即使不能完全解决原发疾病,也可改善漏尿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将此书作为与患者沟通的桥梁,将来不及的话,说给患者听,帮助更多的患者早日康复,解除尿失禁的困扰。 a尿失禁患者,医务工作者,医学生0 a尿失禁x防治 aR694v5 0a袁萍4主编 0a陈敖峥4主编 0a汪存洲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12 01338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057001482100034002052150016002393140205002553300453004603330043009136060027009566900011009837010017009947010017010117010017010288010027010451164-245720240806151322.0 a978-7-122-46269-5dCNY128.00 a20240806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妇产科常见疾病诊疗b专著f葛素芳,屈淑娟,罗四晚主编 a北京c化学工业出版社d2024.07 a328页d24cm a葛素芳,临沂市人民医院妇产科副主任医师,对产科各种常见病、多发病的治疗具有丰富的经验,对于导乐分娩、产时全程动态母婴监护和无创分娩镇痛促进瘢痕子宫经阴分娩有独到的见解,尤其擅长产后身心疾病的康复治疗。 a本书融医学新知识、新技术、新进展于一体,适应了现代妇产科不断转变的要求;突出实用性,指导妇产科医师解决临床上遇到的实际问题;突出新颖性,以层次分明的介绍展现疾病诊治的具体、可行方案;充分体现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遵循临床思维的程序,给予临床医师运用全面的、动态的、辩证的思维方式应对不同疾病诊治的建议,强化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本书以实用性为原则,以循证医学的方法和观点为基础,内容新颖、全面,理论与实践结合紧密,科学性和可操作性高,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a本书可供妇产科及相关医务工作者参考阅读0 a妇产科病x常见病x诊疗 aR71v5 0a葛素芳4主编 0a屈淑娟4主编 0a罗四晚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0814 01028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9001472100038001962150016002343300373002503330043006236060019006666060019006856900011007046900015007157010017007308010027007471164-245820241016092740.0 a978-7-5744-1094-7dCNY84.00 a20241016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220000 ay z 000yy ar1 a妇产科疾病诊疗与临床护理b专著f王丹丹等主编 a长春c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d2024.03 a315页d26cm a妇产科学是临床医学的一门学科,专门研究妇女生殖系统疾病和生育的学科。本书主要包括女性生殖系统炎症、女性不孕症相关疾病、宫内节育器、输卵管绝育术与复通术、妇科疾病的护理、妇科常见疾病围术期的护理、妇科诊疗技术的护理、多胎妊娠的护理、胎膜早破的护理、产后出血的护理、产褥期的护理和胎儿及新生儿的护理等内容,并介绍生殖系统的病变和生理变化可能影响生育及其他系统而发生并发症。 a本书可为广大妇产科相关医务人员提供参考0 a妇产科病x诊疗0 a妇产科病x护理 aR71v5 aR473.71v5 0a王丹丹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017 01268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7001472100038001942150016002323140151002483300479003993330061008786060029009396900014009687010017009828010027009991164-245920240719155542.0 a978-7-5744-1665-9dCNY75.00 a20240719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220000 ay z 000yy ar1 a临床妇产疾病诊断与治疗b专著f张春云等编著 a长春c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d2024.08 a200页d24cm a张春云,现就职于山东省东营市人民医院,毕业于滨州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为孕期保健、新生儿窒息复苏、妊娠期高血压、复杂性剖宫产等。 a本书首先阐述了妇产科学的相关基础理论;然后主要叙述了妇产科常见疾病,针对妇产科常见疾病从疾病概念入手,对临床妇产科常见病的症状、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治疗方法、预防手段进行说明,又着重添加了常用检查手段,图文并茂,简洁明了;最后简单概述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的处理的相关内容。本书内容丰富,贴近临床应用,对妇产科常见疾病的诊疗要点重点讲解,同时涵盖了新技术、新理论、新进展的内容,内容充实,重点突出,可操作性强,有助于临床医师对妇产科疾病迅速做出正确诊断,制订有效的治疗方案。 a本书可供妇产科住院医师、进修医师及基层医护工作者参考使用0 a妇产科病x诊断学x病理学 aR710.2v5 0a张春云4编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0724 01481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13001001020015001131050018001281060006001462000053001522100034002052150016002393140422002553300427006773330013011046060019011176900018011367010031011547020015011858010027012001164-246020250214112105.0 a978-7-218-18246-9dCNY68.00 a20250214d2025 em y0chiy50 ea1 achicfre aCNb440000 ay z 000yy ar1 a月经之书b专著f(法)玛乔丽·马尔戈拉著g冯艺洋译 a广州c广东人民出版社d2025.04 a325页d29cm a玛乔丽·马尔戈拉,法国女性自然疗法师,还是moonflow.com网站的作者,她在此网站上帮助女性释放女性周期的力量,引导她们探索自己的创造力和内在节奏,她已出版的图书作品有《神圣的例假》和《月光厨房》。(已进行背景调查,该作者无敏感身份且无敏感背景) 。冯艺洋,本科就读于北京外国语大学法语系(国际关系)、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文理学院。现为北京外国语大学-法语语言文化学院MTI 口译专业硕士。曾多次为国外访华首脑、官员担任法语口译人员。 a本书是一本关于月经的大众科普书。作者以简洁生动的语言,配合趣味漫画、知识图表等丰富表达形式,将与月经有关的历史、见闻和生理知识清晰呈现,试图打破月经羞耻,引导人们大方、科学地谈论有关月经的话题,还女性以应有的尊重。还从女性和自然疗法的视角探讨,分享世界各地对月经的看法,解读月经的功能和作用,探索如何更好地与它相处。书中也提供了我们曾问过自己的,关于月经禁忌问题的答案。正确认识月经,不仅是女性的事情,还是整个社会的事情。 a大众读者0 a月经j普及读物 aR711.51-49v5 1c(法)a马尔戈拉b玛乔丽4著 0a冯艺洋4译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469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9001472100034001962150016002303140316002463300545005623330015011076060019011226900015011417010017011567010015011738010027011881164-246120250107103608.0 a978-7-117-37427-9dCNY75.00 a20250107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子宫腺肌病诊断与治疗b专著f俞超芹,许泓主编 a北京c人民卫生出版社d2024.12 a200页d24cm a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妇产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妇产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常务理事、浦东新区中医药协会中医妇科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中华医学科技奖评审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医疗鉴定专家库成员、《Journal of Integrative Medicine》编委、第二军医大学转化医学伦理委员会委员等。 a1.以新技术、新疗法为要点,从中西医不同角度介绍子宫腺肌病的诊治策略和方法,其中包含一些目前妇产科专著和大型参考书中尚未涉及的内容。2.重点关注子宫腺肌病性不孕症、子宫腺肌病性慢性盆腔痛的最新研究进展。由于AM病情复杂,治疗难度大,且容易复发。临床上在诊治AM患者继发性渐进性痛经、非经期盆腔痛、不孕、月经过多等不同情况时,如何正确决策常常是妇产科从业人员所要面对的问题。本书的编写为妇产科人员了解AM发病机制的最新研究进展及临床诊治AM提供指导。内容新颖前沿、系统全面,实用性和参考性较强,是西医妇科、中医妇科及中西医结合妇科从业人员较理想的工具书。 a医务工作者0 a子宫疾病x诊疗 aR711.74v5 0a俞超芹4主编 0a许泓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09 01882nam0 2200277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8000271000041000651010013001061020015001191050018001341060006001522000095001582100036002532150016002893140715003053300401010203330013014215170029014346060027014636900018014907010029015087010027015377020013015648010027015771164-246220241206111433.0 a978-7-5596-8123-2b精装dCNY98.00 a20241206d2025 em y0chiy50 ea1 achiceng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拥抱新的你b专著e你需要了解的更年期的一切f(英)达维娜·麦考尔,(英)娜奥米·波特著g山山译 a北京c北京联合出版公司d2025.02 a312页d23cm a达维娜·麦考尔(Davina McCall)英国最著名的电视节目主持人之一,曾主持真人秀《老大哥》(Big Brother)十年之久。她的其他热播节目还包括《失散家庭》和《蒙面歌王》。在近30年的职业生涯中,她主持过全英音乐奖(Brit Awards)、喜剧救济(Comic Relief)和英国电视学院奖(the BAFTA television awards)。除电视工作外,达维娜还是一名健身达人,发行过15张健身DVD,总销量超过140万张。娜奥米·波特(Dr. Naomi Potter)英国全科医生和英国更年期协会认证的专科医生,从医超过20年。她是更年期护理有限公司(Menopause Care Ltd)的创始人和临床负责人,该公司是英国更年期协会认证的英国最大的诊所,为围绝经期和绝经妇女提供定制的、全面的专业护理。娜奥米经常与教育组织和慈善机构合作,提供更年期支持建议,并致力于提高英国各行各业对围绝经期和绝经的认识和理解。 a更年期影响着每一位女性,然而,许多人仍带着羞耻、恐惧、误解或沉默去面对它。什么是更年期?更年期有哪些症状和对症的治疗方法?我们怎样才能获取正确的信息?这本书将告诉你关于更年期的全部真相。英国著名媒体人达维娜通过社交平台收集大量女性的更年期真实经历,联合妇科内分泌专家娜奥米医生,向公众科普更年期知识、治疗方案,澄清常见误解,希望借此帮助广大女性及其家人正确认识、科学应对更年期,进入人生的新阶段。 a大众读者1 a你需要了解的更年期的一切0 a女性x更年期j普及读物 aR711.75-49v5 1c(英)a麦考尔b达维娜4著 1c(英)a波特b娜奥米4著 0a山山4译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12 01706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79001472100038002262150015002643140444002793300633007233330013013566060033013696900018014027010017014208010027014371164-246320241220135953.0 a978-7-5235-2094-9dCNY58.00 a20241220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代谢紊乱与健康管理b专著e基层医生能力提升手册f哈灵侠主编 a北京c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d2024.11 a92页d24cm a哈灵侠,主任医师,教授,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中国优生优育协会妇科内分泌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妇产医学分会委员,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生殖医学分会青年委员,中华医学会生殖医学分会第四届青年委员会委员,宁夏医学会生殖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宁夏医学会医学遗传学分会委员,宁夏医学杂志编委。长期从事多囊卵巢综合征相关科研及临床工作,主持及参与多项国家及省级课题,参编专著4部,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在SCI收录期刊中发表论文4篇。 a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一种常见的复杂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不仅影响着生育期妇女的生殖健康,而且与妊娠期并发症及多种代谢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本书立足于服务基层医生的理念,深入浅出地讲述了PCOS与代谢紊乱的相关问题。本书内容丰富,包括PCOS患者的生育问题、孕期管理,非生育期PCOS患者的健康管理,PCOS相关代谢性疾病的筛查及具体治疗方法等。不仅从分子机制、基本理论层面将PCOS与代谢相关问题的来龙去脉、相互作用进行了全面的剖析,而且从实践操作层面对各年龄段患者健康管理的具体方法和技术进行了阐述。虽然现在无法根治PCOS,但通过阅读本书,临床医生可以提高对疾病的认识,积极向患者进行健康宣教,从改变患者生活习惯做起,将代谢性疾病防患于未然。 a临床医生0 a卵巢疾病x综合征x诊疗j手册 aR711.75-62v5 0a哈灵侠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26 01658nam0 2200277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63001472100034002102150016002443140260002603300638005203330079011586060037012376900018012746900014012927010015013067010015013217010017013368010027013531164-246420241224133614.0 a978-7-5487-6094-8dCNY38.00 a20241224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430000 ay z 000yy ar1 a危重孕产妇早期识别与急救护理b专著f刘冰,杨帅,李晓林主编 a长沙c中南大学出版社d2024.11 a143页d21cm a刘冰,女,主管护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妇产科护士长。从事围产期临床护理工作十多年,擅长产科重症患者及围分娩期并发症的风险预警管理。近3年主持及参与各级课题十余项,研究成果获得国家新型实用专利授权2项,参编图书6本(4本已出版,2本已完稿),发表论文10余篇。 a危重孕产妇的救治能力是医疗机构综合实力的体现,多学科综合治疗及高水平的护理管理是保证危重孕产妇生命安全的重要措施。本书从危重孕产妇基础知识出发,涵盖高危妊娠的分级管理、早期识别、安全转运常见危重症处理、危重孕产妇随访、多学科综合治疗(MDT)等七个方面的内容,重点包括危重孕产妇的孕早期、孕中期、孕晚期、产后健康管理,从门诊、住院部到产后家庭护理等,旨在提高一线护理工作者对孕产妇危重症的早期识别、规范救治、急救护理、健康管理水平,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最大限度地保障母婴安全,促进危重孕产妇更好地恢复健康。全书内容简洁,重点突出,图文并茂,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本书适合妇产科护理工作者、妇产科实习医生、护理专业教师及相关从业者学习参考。 a本书适合妇产科护理工作者、妇产科实习医生、护理专业教师及相关从业者学习参考0 a妊娠病x产科病x险症x急救x护理 aR714.059.7v5 aR472.2v5 0a刘冰4主编 0a杨帅4主编 0a李晓林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26 01760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35001472100034001822150015002163140769002313300415010003330017014156060025014326900017014577010017014748010027014911164-246520241222204054.0 a978-7-5542-3080-0dCNY42.00 a20241222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410000 ay z 000yy ar1 a胎停育怎么办b专著f孙自学主编 a郑州c中原农民出版社d2025.01 a68页d24cm a孙自学,河南省中医院中西医结合生殖医学科主任,河南中医药大学生殖医学研究所所长,二级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河南省优秀专家,首届河南省名中医,河南省十大中医临床学科领军人才。现任中华中医药学会生殖医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男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河南省中西医结合男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等。擅长中医、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生殖功能障碍性疾病和男科病。对胎停育或复发性流产患者,主张“夫妻同步病因检查,中西结合,孕前综合调理,孕后保胎”的调治策略;对不孕不育的诊治倡导“夫妻同治,中西结合,指导受孕”的新理念。重视医学科普的撰写和宣传,近年来,在网络、微信等新兴媒体上发表科普文章数百篇;主编出版《一本书读懂生一个聪明健康的孩子》和《一本书读懂男人健康》的科普读物。曾获2015年“第三届中国十大男性健康科普专家”、2017年“河南省首席科普专家”等荣誉称号。 a胎停育让许多准父母及家人沉浸在悲痛之中,但是面对胎停育,我们还要积极化被动为主动。为此特请长期从事生殖医学研究及临床经验丰富的专家,以问答的形式,通俗生动的语言向读者朋友介绍胎停育的相关知识。书中所提出的问题都是准父母最关心、最常见、最具代表性的。全书详细介绍了胎停育的相关知识、胎停育病因、胎停育预防与调治、胎停育孕后监护及保胎等相关内容。内容丰富而实用,可为受胎停育困扰的家庭带去希望,具有很强的出版价值。 a准父母及家人0 a妊娠x异常x问题解答 aR714.2-44v5 0a孙自学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26 01498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3001472100034002002150019002343140365002533300505006183330015011236060031011386900014011697010017011837010017012008010027012171164-246620241112090303.0 a978-7-117-36997-8dCNY66.00 a20241112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2025妇产科学同步习题集b专著f李春芳,杨筱凤主编 a北京c人民卫生出版社d2024.10 a12,244页d26cm a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临床医学博士。中华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妊娠高血压疾病学组青年委员,中华医学会陕西省围产医学分会常委,中国优生科学协会生殖道诊治分会常委。主持或参与省级、国家级科研项目多项。1998年开始一直从事妇产科临床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熟悉妇产科专业理论,手术技巧较娴熟。尤其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诊治、高危妊娠处理及新生儿窒息复苏等方面有较丰富的经验。 a“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习题集丛书”以最新考试大纲和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用书编写专家委员会编写的考试指导为依据,编写工作遵循科学、严谨、客观、规范的原则,严格按照实际考试的科目划分和题型分布进行编写,切实考查考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和专业水平。本套习题集丛书包括《同步习题与全真模拟》《同步习题集》《模拟试卷》,能够有效帮助考生考前复习、自测和反馈学习成果。《同步习题与全真模拟》按考试指导的章节编写,题型全面,题量丰富,涵盖考试大纲的所有知识点,突出重点、难点。附有模拟试卷,方便考生综合检测。 a医务工作者0 a妇产科学x资格考试j习题集 aR71-44v5 0a李春芳4主编 0a杨筱凤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114 01234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7001472100038001942150016002323140127002483140077003753300397004523330043008496060035008926900011009277010015009388010027009531164-246720240719155512.0 a978-7-5744-1668-0dCNY75.00 a20240719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220000 ay z 000yy ar1 a儿科常见病诊疗与用药指导b专著f王彬等编著 a长春c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d2024.08 a196页d24cm a王彬,现就职于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人民医院,毕业于潍坊医学院儿科学专业,主治医师。研究方向为小儿呼吸系统常见疾病诊断与治疗。 a矫云,现就职于山东省烟台市牟平区中医医院,毕业于济宁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 a本书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围绕儿科基本理论,结合了国内外临床实践经验和先进的研究成果。本书重点讲解了临床常见儿科疾病的诊疗要点,涵盖新生儿疾病、小儿呼吸系统疾病、小儿循环系统疾病、小儿消化系统疾病等,重点介绍了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的内容;并简单讲解了儿科用药方面的内容。不呢书在强化疾病治疗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提高临床儿科医师制定治疗方案的能力等方面具有较强的指导价值。 a本书适用于各级医疗机构儿科医师参考使用0 a小儿疾病x常见病x诊疗x用药法 aR72v5 0a王彬4编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0724 01002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7001472100038001942150016002323300364002483330053006126060019006656060021006846900011007057010017007168010027007331164-246920241016091709.0 a978-7-5744-1152-4dCNY78.00 a20241016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220000 ay z 000yy ar1 a儿科疾病诊治与药学应用b专著f王启红等主编 a长春c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d2024.03 a292页d26cm a本书较全面地介绍了多种儿科常见病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治疗与预防等方面的知识,具体包含小儿神经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血液系统疾病等内容。书中引入了国内外儿科领域最新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儿科常见病的诊断与治疗的内容。同时,书中对药学知识临床应用也作了相应介绍,这使得全书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先进性、系统性、实用性。 a本书适合于临床儿科医生及临床药师在工作中参考阅读0 a小儿疾病x诊疗0 a小儿疾病x用药法 aR72v5 0a王启红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017 01788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5001472100038001922150016002303140668002463300439009143330115013536060025014686900011014937010015015048010027015191164-247020241018133801.0 a978-7-5744-1862-2dCNY75.00 a20241018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220000 ay z 000yy ar1 a儿科临床疾病诊疗与研究b专著f张敏等主编 a长春c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d2024.08 a200页d24cm a张敏,毕业于桂林医学院内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学历,现工作于滕州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主治医师。曾发表论文《慢性HBV感染不同免疫状态及乙肝肝硬化外周血T、B细胞亚群和NK细胞的变化及意义》。钟睛,毕业于济宁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学历。现工作于山东省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儿科主治医师。杜聪梅,毕业于苏州大学呼吸内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现工作于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儿科,主治医师。周亚,毕业于济宁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学历,现工作于山东健康集团枣庄医院儿科,主治医师。擅长小儿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治疗及危重新生儿的救治。王玉红,毕业于潍坊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学历。现工作于山东省青岛西海岸新区中心医院,主治医师,曾于山东省立医院小儿呼吸科进修学习小儿呼吸内镜技术。 a《儿科临床疾病诊疗与研究》从儿科诊治方法的实用性着手,重点对儿科常见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预后和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地阐述,以便儿科医师能领会儿科的诊治思路,了解疾病的发展过程,并做出最恰当和合理的决策,使患儿得到有效救治。本书条理清楚、重点突出,既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又具有实际应用价值,适合儿科医师、进修医师、医学院校学生学习与参考使用,也可以作为帮助社区全科医师迅速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参考书。 a本书适合儿科医师、进修医师、医学院校学生学习与参考使用,也可以作为帮助社区全科医师迅速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参考书0 a小儿疾病x诊疗x研究 aR72v5 0a张敏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024 01677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7001472100038001942150016002323140621002483300441008693330045013106060025013556900011013807010017013918010027014081164-247120241018133604.0 a978-7-5744-1863-9dCNY72.00 a20241018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220000 ay z 000yy ar1 a临床儿科疾病诊疗与康复b专著f柴红丽等主编 a长春c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d2024.08 a192页d24cm a柴红丽,毕业于中南大学儿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现工作于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儿内科血液专业,主治医师,济宁医学院兼职教师,多次获得优秀教师称号。秦桢伟,毕业于苏州大学,获儿科学硕士学位,现工作于山东省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儿科主治医师。樊小如,毕业于苏州大学儿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现工作于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儿科,主治医师。王翠,毕业于泰山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学历,现工作于山东健康集团枣庄医院小儿内科,主治医师。蔡超,毕业于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学(七年制)专业,本科学历。现工作于山东省青岛西海岸新区中心医院,主治医师。温敬芝,毕业于山东省济宁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学历,现工作于烟台市烟台业达医院儿内科,主治医师。 a《临床儿科疾病诊疗与康复》从临床实用出发,汇集了儿科专业理论和编者们多年的临床实践经验。内容主要介绍了儿童各系统常见病和多发病。为了更好地适合实际需要,本书仅对发病机制、体检要点、必要的辅助检查进行了简单叙述,而对临床观察、诊断、鉴别诊断及防治措施等与临床息息相关的知识做了详细讲解。本书内容全面、贴近临床、注重整体优化,不仅突出了儿科学专业特点,还可以为广大儿科医师解决在工作中常遇到的问题。本书适合各级医疗机构儿科临床医师参考阅读。 a本书适合各级医疗机构儿科临床医师参考阅读0 a小儿疾病x诊疗x康复 aR72v5 0a柴红丽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024 01046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5001472100038001922150016002303300385002463330105006316060025007366900011007617010017007728010027007891164-247220241016091631.0 a978-7-5744-1099-2dCNY84.00 a20241016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220000 ay z 000yy ar1 a现代儿科疾病诊疗研究b专著f孙莹莹等主编 a长春c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d2024.03 a315页d26cm a《现代儿科疾病诊疗研究》包括新生儿疾病、内分泌遗传代谢性疾病、结缔组织疾病、神经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泌尿系统疾病、造血系统疾病等内容。本书从儿科疾病诊治方法的实用性着手,重点对儿科常见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等方面进行了阐述,以便儿科医师能领会儿科的诊治思路,了解疾病的发展过程,做出最恰当合理的决策,使患儿得到有效救治。 a本书适合儿科医师、进修医师、医学院校学生学习参考,可作为帮助社区全科医师迅速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参考书0 a小儿疾病x诊疗x研究 aR72v5 0a孙莹莹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017 01136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5001472100034002022150016002363300507002523330013007596060023007726900014007956900014008097010017008237010015008408010027008551164-247320240415101302.0 a978-7-117-35753-1dCNY39.00 a20240415d2023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实用儿科临床管路固定与维护b专著f王春立,杨芹主编 a北京c人民卫生出版社d2023.12 a204页d26cm a首先在病人的群体上本书聚焦于儿童以及新生儿,儿童不是成人的缩小版,在管路的固定以及管理方面尤其独特之处,而目前尚没有针对儿童以及新生儿管路维护与固定的书籍;其次在内容上,本书涵盖了儿童以及新生儿疾病治疗中可能会涉及到的各种管路的固定与维护,进行全部梳理,涉及面广;再次在表达形式上图文并茂,以图为主,辅以文字解释说明,将专业内容以简单易懂的方式呈现,条例清晰,重点突出,并且将管路标识的使用以及和管路固定相关的医用粘胶相关皮肤损伤的预防纳入其中,丰富了管路管理的全环节,作为一本工具书,临床指导意义强。 a医学人员0 a小儿疾病x导管治疗 aR720.5v5 aR459.9v5 0a王春立4主编 0a杨芹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0417 01937nam0 2200277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9000271000041000661010013001071020015001201050018001351060006001532000119001592100038002782150016003163140607003323300510009393330025014496060033014746900015015077010042015227010036015647020017016007020015016178010027016321164-247420250217171023.0 a978-7-5591-4046-3b精装dCNY368.00 a20250217d2025 em y0chiy50 ea1 achiceng aCNb210000 ay z 000yy ar1 a儿童骨盆与股骨近端截骨术b专著f(加)雷吉·C.汉默迪(ReggieC.Hamdy),(加)尼尔·萨兰(NeilSaran)主编g吕学敏,杨征主译 a沈阳c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d2025.03 a384页d29cm a(加拿大)雷吉·C.汉默迪(Reggie C.Hamdy),教授,就职于Shriners儿童医院,目前居住在加拿大蒙特利尔。擅长儿童股骨骨折与髋关节发育不良等。(加拿大)尼尔·萨兰(Neil Saran),副教授,就职于Shriners儿童医院,目前居住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在髋关节疾病(尤其是儿童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方面有较高的造诣。吕学敏,北京积水潭医院小儿骨科主任医师,副教授。擅长儿童及青少年发育性髋关节脱位,股骨头缺血坏死,股骨头骺滑脱等髋部疾患,儿童四肢骨折与骨骺损伤及其后遗畸形的诊治,儿童骨科常见先天畸形与发育异常的诊治。杨征,北京积水潭医院小儿骨科主任助理、副主任医师。擅长发育性髋脱位、先天性马蹄足、儿童创伤、四肢畸形等小儿骨科疾病。 a本书是Springer公司出版的《PediatricPelvicandProximalFemoralOsteotomies》,ISBN:9783319780320。本书从术前计划和青少年髋部影像学评估章节开始,接下来的章节明智地分为3个部分,使用一致的章节格式呈现病例历史、相关影像、治疗目标、管理策略以及临床的要点和缺陷。第一部分描述各种小儿骨盆骨切除术。第二部分介绍了McHale手术、内翻和外翻截骨术、Morscher截骨术和ShepherdCrook畸形等。最后一部分介绍了小儿髋关节的合并和杂项截骨术和手术,如骨软骨成形术、髋关节不稳定、髋关节融合术以及先天性股缺陷的超髋关节和超髋关节手术。 a小儿疾病领域专业人士0 a小儿疾病x骨盆x股骨x切骨术 aR726.81v5 0c(加)a汉默迪c(C.Hamdy, Reggie)4主编 0c(加)a萨兰c(Saran, Neil)4主编 0a吕学敏4主译 0a杨征4主译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056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97001472100034002442150019002783300398002973330013006956060031007086900015007397110045007548010027007991164-247520240511165539.0 a978-7-117-36192-7dCNY89.00 a20240511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恶性血液病诊疗指南h2024b专著f中国临床肿瘤学会指南工作委员会组织编写 a北京c人民卫生出版社d2024.04 a16,368页d26cm a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出版已经形成4个系列。【系列1】《中国临床肿瘤学进展》:从2010年开始,主要用于年会,简称为“大红本”;【系列2】《中国临床肿瘤学年度研究进展》:从2015年开始,主要是CSCO青年委员会对前一年中国肿瘤学研究TOP20的评选和分析,简称为“小白本”;【系列3】CSCO系列指南,从给016年开始,简称为“小蓝本”;【系列4】指南合订本《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常见恶性肿瘤诊疗指南》,从2019年开始。 a基层医生0 a造血系统x肿瘤x诊疗j指南 aR733-62v502a中国临床肿瘤学会指南工作委员会4组织编写 0aCNb丰涵文化c20240515 01649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3001472100038001902150016002283140423002443300614006673330015012816060023012966900017013197010017013367010015013538010027013681164-247720241224161057.0 a978-7-5235-2157-1dCNY59.80 a20241223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食管癌管理手册b专著f高树庚,李勇主编 a北京c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d2024.12 a210页d24cm a高树庚,医学博士,胸外科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北京协和医学院长聘教授,国家癌症中心副主任,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副院长,国家卫生健康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担任国内外重要协会的主任、副主任委员、Fellow共十余项。李勇,医学博士,胸外科主任医师,兼职多家高校研究生导师,主攻肺癌、食管癌、纵膈肿瘤等胸部微创手术,尤其擅长复杂疑难手术的治疗。首创食管胃交界部癌不翻身腔镜切除术等新术式,获得国家专利30项。 a《食管癌管理手册》是“健康中国疾病管理”丛书分册之一。在信息爆炸时代,面对健康问题公众常不知所措,此手册的出版正逢其时。它深入剖析食管癌发病、临床特征及对社会和家庭的影响,从全面视角加深认识。同时将最新医学成果转化为易懂的防治信息。手册特色在于深入讨论食管癌预防策略,涵盖一、二级预防,强调生活方式改变的重要性,如健康饮食、适量运动、定期体检等实用建议。还针对食管癌诊断和治疗提供最新方法、手术技术、康复指导等内容。它受国家临床医学研究协同创新战略联盟组织,依托国家癌症中心,由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专家团队历时1年余精心编纂,力求专业通俗,提升公众对食管癌认识,促进健康生活方式普及,对构建健康中国意义重大。 a医学工作者0 a食管癌x诊疗j手册 aR735.1-62v5 0a高树庚4主编 0a李勇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26 00595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29001472100038001762150016002143300047002303330013002776060017002906900016003077010015003238010027003381164-247820241014100700.0 a978-7-5427-8596-1dCNY27.00 a20241014d2023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10000 ay z 000yy ar1 a肛皓有你b专著f俞旻皓著 a上海c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d2023.12 a269页d26cm a本书介绍了低位直肠癌的诊疗流程和康复指导。 a医学人员0 a直肠癌x诊疗 aR735.305v5 0a俞旻皓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017 01247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6001472100042001932150016002353300592002513330057008436060029009006900017009297010015009467010017009618010027009781164-247920241231133612.0 a978-7-83005-454-0dCNY45.00 a20241231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妇科肿瘤患者100问b专著f孙力,王桂香主编 a北京c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d2024.12 a136页d21cm a《妇科肿瘤100问》由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孙力、王桂香教授组织多位有丰富临床经验的专家编纂而成。主要内容包括介绍常见妇科良、恶性肿瘤的发病原因、症状、诊断方法及治疗方案,如子宫肌瘤、卵巢癌、宫颈癌等;还详细阐述了手术治疗的流程、术后护理及微创手术的优势;对放疗和化疗的原理、适应证、不良反应及应对方法进行了解读;同时强调了癌症康复过程中体能恢复、心理调适等要点。本书内容科学准确、通俗易懂,采用问答形式,针对性地解答了大众在妇科肿瘤预防、诊断、治疗及康复过程中的诸多疑问。适合关注自身健康的女性、妇科肿瘤患者及其家属阅读,有助于他们更好地了解癌症相关知识,战胜恐惧,积极面对疾病。 a本书适合关注自身健康的女性、妇科肿瘤患者及其家属阅读0 a妇科病x肿瘤学x问题解答 aR737.3-44v5 0a孙力4主编 0a王桂香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02 01262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13001001020015001131050018001281060006001462000061001522100038002132150016002513300601002673330015008686060017008836900014009007010027009147010027009417020013009688010027009811164-248020250217101721.0 a978-7-5710-2894-7dCNY59.80 a20250217d2024 em y0chiy50 ea1 achiceng aCNb430000 ay z 000yy ar1 a释怀b专著f(美)莉莎·马歇尔,(美)约翰·马歇尔著g雍寅译 a长沙c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d2024.11 a156页d21cm a《释怀》记录了妻子莉莎和丈夫约翰在莱莎患乳腺癌期间的诊断、治疗方面的经历。本书以各章交替的口吻写成:莉莎详细描述了她的治疗过程,她在整个治疗过程中不得不做出的复杂决定(临床试验、双乳切除术、接受化疗、放疗),以及感受自己作为两个年幼孩子的母亲可能面临死亡的情感历程。而丈夫约翰则在书中提供了关于癌症护理和研究的内部视角,也更多地展示一个具备专业医学知识,却在妻子患病期间依旧手足无措的照护者的形象。夫妻共同坦率地表达了自己的感受,使得本书精确展示了个体家庭层面的癌症患者及其家人在确诊治疗期间的心理历程,阅读时极易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而由肿瘤专家的角度,约翰补充了对乳腺癌临床手术、临床研究等等看法。 a临床工作者0 a乳腺癌x诊疗 aR737.9v5 1c(美)a马歇尔b莉莎4著 1c(美)a马歇尔b约翰4著 0a雍寅4译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989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9001472100038001962150016002343140846002503300509010963330063016056060023016686900012016917010017017038010027017201164-248120241018133744.0 a978-7-5744-1861-5dCNY78.00 a20241018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220000 ay z 000yy ar1 a临床神经系统疾病诊疗研究b专著f李艳华等主编 a长春c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d2024.08 a208页d24cm a李艳华,毕业于河北医科大学神经病学专业,硕士学历,现工作于沧州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主治医师。曾出版著作《实用神经病学》。宋正锋,毕业于徐州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现工作于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曾发表论文《miR-15b基因干扰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作用及机制的体外研究》。李长歌,毕业于大连大学神经外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现工作于枣庄市立医院神经外科,主治医师。曾出版著作《现代外科疾病诊疗学》中担任副主编。焦守山,毕业于新疆医科大学神经外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现工作于山东健康集团莱芜中心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贾鹏远,毕业于滨州医学院内科专业,硕士研究生,现工作于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胶州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主治医师。研究方向为神经内科学,主要擅长脑梗死、脑出血等。孟旭,毕业于山东中医药大学,医学硕士学位,现工作于烟台市中医医院,主任医师,2010年主持的课题《运用调气开玄法治疗急性中风的临床研究》获山东中医药科技进步三等奖。 a神经系统是统率和协调全身各系统器官的重要部分,对人们的生命和社会活动有重要影响。本书在参考中西方有关神经系统疾病诊疗的医学专著和最新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多位专家的自身临床经验与见解,重点讲解了神经系统疾病的病因、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辅助检查、治疗要点等内容。本书在编写上采用图文结合的形式对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与治疗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内容对临床上的热点、难点问题,给予客观、准确的描述和解析,具有深入浅出、条理清晰、言简意赅的特点,为年轻临床医师专业技能的提升与医学院的教学工作提供参考。 a本书为年轻临床医师专业技能的提升与医学院的教学工作提供参考0 a神经系统疾病x诊疗 aR741v5 0a李艳华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024 01074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7001472100038001942150016002323300409002483330073006576060023007306060023007536900012007767010017007888010027008051164-248220241016091546.0 a978-7-5744-1102-9dCNY84.00 a20241016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220000 ay z 000yy ar1 a神经内科疾病诊疗与康复b专著f孙淑君等主编 a长春c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d2024.03 a315页d26cm a本书重点对神经内科概述、解剖学基础以及神经内科疾病常用检查方法、常见症状、神经内科疾病的诊断程序、常用治疗方法、介入治疗、疾病康复等基础知识与基本操作做了简要介绍。另外,以临床常见的神经内科常见病、多发病为纲,阐述了其诊断依据与诊断思维程序,并介绍了各种疾病的治疗方法。内容上将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力求简单扼要、重点突出,有助于临床医师对神经内科疾病迅速做出明确的诊断、恰当的治疗与适宜的康复处理。 a本书适合各级医院的神经内科医师、相关专业人员和医学院校的师生学习参考0 a神经系统疾病x诊疗0 a神经系统疾病x康复 aR741v5 0a孙淑君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017 01790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9001472100038001962150016002343140683002503300461009333330069013946060029014636900012014927010017015048010027015211164-248320241018133724.0 a978-7-5744-1867-7dCNY78.00 a20241018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220000 ay z 000yy ar1 a现代神经系统疾病诊治研究b专著f殷亚敏等主编 a长春c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d2024.08 a208页d24cm a殷亚敏,毕业于青岛大学临床医学专业,硕士学位,现工作于广饶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擅长脑血管病、各种类型头痛的诊断治疗。赵林,毕业于遵义医学院内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现工作于枣庄市皮肤病性病防治院,主治医师。文鹏,毕业于济宁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学历。现工作于滕州市第二人民医院,主治医师。刘丙乐,毕业于山东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学历,现工作于山东国欣颐养集团枣庄中心医院神经内科,主治医师。孙英春,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老年医学专业,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现工作于山东省寿光市中医医院脑病科,主治医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脑血管病的治疗。王广和,毕业于第二军医大学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学历,现工作于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胶州医院神经内科,主治医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神经内科学。 a本书主要介绍了现阶段临床常见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治现状,并总结了近年来神经系统疾病领域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既涵盖了常见病与多发病的治疗方法,又体现了疾病诊断与鉴别诊断的思维过程。本书内容涉及疾病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措施等内容。本书内容不仅融入编者们的临床经验更注重对知识的开拓创新。希望通过对神经系统热点、难点和争议问题的介绍,提升医师在临床诊疗方面的思维能力。本书适用于在一线工作的临床医师,也适合在校医学生、进修生参考阅读。 a本书适用于在一线工作的临床医师,也适合在校医学生、进修生参考阅读0 a神经系统疾病x诊疗x研究 aR741v5 0a殷亚敏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024 01348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9001472100038001962150016002343140236002503300469004863330013009556060027009686900016009956900014010117010015010257010015010408010027010551164-248420250109141846.0 a978-7-5235-2067-3dCNY52.80 a20250109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脑卒中康复护理那些事儿b专著f陈晨,舒言主编 a北京c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d2025.01 a152页d21cm a陈晨,医学博士,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山西省心血管病医院神经内科3病区主任,意大利锡耶纳大学医院高级访问学者。舒言,主任医师,硕士生研究生导师,中国医院协会医疗法制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山西省医院协会副会长,山西省医学会常务理事。 a脑卒中俗称中风,具有发病率、致残率、复发率和死亡率高的特点。脑卒中康复是指采取一切措施预防脑卒中带来的残疾的发生和减轻残疾的影响,以便脑卒中患者重返正常的社会生活。本书稿共八章,前四章介绍了脑卒中康复治疗的主要方式,包括药物、手术、中医及新质医疗方法,对传统与新型康复治疗方法做了全面系统的介绍,能使读者对脑卒中康复治疗建立更清晰的认知;第五章为读者呈现了目前常用的脑卒中康复评定量表,方便患者及其家属自查;后三章介绍了脑卒中康复治疗各个时期的训练方法与护理要点。 a医学人员0 a脑血管疾病x康复x护理 aR743.309v5 aR473.5v5 0a陈晨4主编 0a舒言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16 02077nam0 220030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9000271000041000661010013001071020015001201050018001351060006001532000178001592100038003372150016003753140668003913300427010593330023014866060049015096900021015587010037015797010037016167010044016537020017016977020017017147020017017318010027017481164-248520250217170907.0 a978-7-5591-4045-6b精装dCNY228.00 a20250217d2025 em y0chiy50 ea1 achiceng aCNb210000 ay z 000yy ar1 a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介入治疗视频图谱b专著f(美)马克西姆·莫金(MaximMokin),(美)埃拉德·I.利维(EladI.Levy),(美)阿德南·H.西迪基(AdnanH.Siddiqui)主编g刘建民,杨鹏飞,张永巍主译 a沈阳c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d2025.03 a224页d29cm a(美)马克西姆·莫金(Maxim Mokin),神经外科和脑修复科副教授,南佛罗里达大学神经血管研究计划主任。(美)埃拉德·I.利维(Elad I.Levy),纽约州立大学神经外科和放射科教授兼主席,杰出教授,美国神经外科委员会主任,卒中中心主任。(美)阿德南·H.西迪基(Adnan H.Siddiqui),美国Buffalo大学神经外科教授、副主任,美国纽约西部最大的医疗集团Kaleida Health神经介入重症监护及神经外科卒中中心主任。刘建民,主任医师,教授。现任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上海长海医院)临床神经医学中心主任,全军脑血管病研究所所长。杨鹏飞,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上海长海医院)脑血管病中心执行主任。张永巍,主任医师,副教授,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上海长海医院)脑血管病中心。 a不断发展的技术进步促使大量用于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的神经介入方案和疗法应运而生,这就使得临床医生对新的技术的需要更加迫切。本书由著名的神经外科专家共同编写,通过基于案例的指导性文字让读者掌握具有挑战性的中风干预。编者将数十年的临床经验编撰成书,使处于不同职业阶段的临床神经外科医生熟悉神经介入的各种技术。本书着重于介绍脑缺血性中风的介入性手术技术,包括术中经验和并发症处理、目前临床常用工具的概述,以及术前和术后管理的讨论。 a急性病领域专业人士0 a急性病x脑缺血x脑血管疾病x介入性治疗j图谱 aR743.310.5-64v5 0c(美)a莫金c(Mokin, Maxim)4主编 0c(美)a利维c(I.Levy, Elad)4主编 0c(美)a西迪基c(H.Siddiqui, Adnan)4主编 0a刘建民4主译 0a杨鹏飞4主译 0a张永巍4主译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387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13001001020015001131050018001281060006001462000095001522100034002472150016002813140293002973300377005903330015009676060025009826900012010077010041010197020017010607020017010778010027010941164-248620250107134139.0 a978-7-117-37369-2dCNY75.00 a20250107d2024 em y0chiy50 ea1 achiceng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痉挛型双侧脑瘫全生命周期管理b专著f(美)莉莉·科里森(LilyCollison)主编g曹建国,姜志梅主译 a北京c人民卫生出版社d2024.12 a273页d21cm a1965年出生于山西省长子县,硕士研究生学历,先后就读于山西医学院、佳木斯医学院。擅长儿童发育迟缓与小儿脑瘫综合康复。曾任山西医科大学儿科系教师、副教授、教研室主任,山西省儿童医院儿内科主治医师,山西省脑瘫康复医院、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现任深圳市儿童医院康复科主任、主任医师。 a1.全书分为六章,是一本专门针对痉挛型双侧脑瘫患儿的运动障碍、步行问题及其终身管理的实用指导参考书。2.内容包括痉挛型脑瘫病因、高危因素及患病率,诊断,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脑瘫分型;脑损伤,生长与发育,骨骼、肌肉、关节和运动,原发性畸形,继发性畸形,三级畸形,痉挛型双侧脑瘫患者的步态;家庭训练方案,矫形器,缓解肌张力,矫形手术,整体肌肉骨骼管理计划,替代和辅助治疗等。 a医务工作者0 a小儿疾病x脑瘫x诊疗 aR748v5 0c(美)a科里森c(Collison, Lily)4主编 0a曹建国4主译 0a姜志梅4主译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09 01086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13001001020015001131050018001281060006001462000051001522100038002032150016002412250017002573300429002743330021007036060019007246900016007437010031007597020015007908010027008051164-248720240426111416.0 a978-7-5651-6122-3dCNY45.00 a20240426d2024 em y0chiy50 ea1 achiceng aCNb320000 ay z 000yy ar1 a创伤治愈b专著f(美)卡罗琳·E.约德著g郑海燕译 a南京c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d2024.01 a454页d26cm2 a和平教育书系 a本书是和平学核心概念创伤治愈的代表性研究成果。现实生活中,气候危机、自然灾害、流行病、恐怖主义、战争暴力等因素,极易引发人类创伤。本书关注创伤的历史、文化和结构性原因,解析了创伤、安全和暴力之间的关联,并提供了实用的创伤治愈方法与视角,提出了创伤治愈的四大支柱:揭示历史、建立联系、努力治愈和采取行动,这种创伤治愈的理论与方法经历了作者近三十年的实践检验,对个人创伤治愈与群体创伤治愈均富有成效,有利于推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a精神疗法研究人员0 a精神疗法x研究 aR749.055v5 1c(美)a约德b卡罗琳·E.4著 0a郑海燕4译 0aCNb丰涵文化c20240429 01448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5001472100034002022150019002363140205002553300637004603330015010976060031011126900019011437010017011628010027011791164-248820241112103636.0 a978-7-117-37046-2dCNY95.00 a20241112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2025心理治疗学同步习题与全真模拟b专著f吴大兴主编 a北京c人民卫生出版社d2024.10 a15,302页d26cm a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2项,湖南省社会科学基金2项,中南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2项,参与国家支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教育部博士点基金等5项。近年来,发表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英文论文14篇。 a“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习题集丛书”以最新考试大纲和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用书编写专家委员会编写的考试指导为依据,编写工作遵循科学、严谨、客观、规范的原则,严格按照实际考试的科目划分和题型分布进行编写,切实考查考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和专业水平。本套习题集丛书包括《同步习题与全真模拟》《同步习题集》《模拟试卷》,能够有效帮助考生考前复习、自测和反馈学习成果。《同步习题集》按照考试大纲各科目和考试指导的章节编写,题型全面,题量丰富,涵盖考试大纲的所有知识点,并着重突出重点、难点,帮助考生随学随测,检测学习成果,强化记忆。部分习题附详细解析,全面分析考点、答题思路和方法,帮助考生尽快理解和掌握知识点,是考生复习强化的必备用书。 a医务工作者0 a精神疗法x资格考试j习题集 aR749.055-44v5 0a吴大兴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114 01342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3001472100034002002150019002343140175002533300463004283330059008916060033009506900017009837010015010007010017010157010017010328010027010491164-248920240724090942.0 a978-7-117-36517-8dCNY69.00 a20240724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直面阿尔茨海默病b专著f李中,张桂莲,刘云云主编 a北京c人民卫生出版社d2024.07 a16,287页d24cm a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山大学深圳研究院特聘研究员、广东省脑功能与脑疾病重点实验室组员、广东省健康教育中心科普专家、广东省人口文化促进会健康管理与医疗发展专委会主委。 a伴随老龄化不断深化,我国已成为全球阿尔茨海默病患病人数最多的国家。阿尔茨海默病是引起痴呆最常见的病因,它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因此非常有必要对阿尔茨海默病的防治进行科普化,以预防和减缓老年痴呆的发生,提高家庭幸福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本书内容丰富,图文并茂,从基础病因、早期识别、治疗护理、预防与人文关怀等方面着手,深入浅出地介绍了阿尔茨海默病,同时,通过微视频、动画等手段,全方位立体式进行科普化传播,增强了本书的可读性,使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a本书可供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照料者及感兴趣的人群阅读参考0 a阿尔茨海默病x防治j普及读物 aR749.1-49v5 0a李中4主编 0a张桂莲4主编 0a刘云云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0731 01195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045001482100042001932150016002353300499002513330125007506060033008756900015009087010015009238010027009381164-249020241231134429.0 a978-7-83005-452-6dCNY108.00 a20241231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儿童孤独症诊断与家庭护理b专著f王华主编 a北京c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d2024.12 a386页d26cm a本书是一本面向家长、教育工作者和医疗专业人员的实用书籍,旨在帮助读者全面了解孤独症,掌握早期干预的方法,并应对日常生活中的挑战。书中采用会话式风格,内容涵盖孤独症的流行病学、病因、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等方面。作者强调了早期干预的重要性,并分享了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实用建议。通过本书,读者不仅能获得专业知识,还能增强与临床专业人员的沟通,共同为孤独症患儿提供更好的支持和帮助。本书适合儿科、心理科和精神科医生及相关专业医学生,家长、教育工作者和社会工作者,以及任何希望了解孤独症相关知识的人士阅读。 a本书适合儿科、心理科和精神科医生及相关专业医学生,家长、教育工作者和社会工作者,以及任何希望了解孤独症相关知识的人士阅读0 a小儿疾病x孤独症x诊疗x护理 aR749.94v5 0a王华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02 01108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041001482100038001892150014002273140167002413300295004083330061007036060037007646900021008017010017008228010027008391164-249120240903091040.0 a978-7-5742-2429-2dCNY168.00 a20240903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20000 ay z 000yy ar1 a孤独症儿童训练指南b专著f贾美香主编 a天津c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d2024.09 a6册d24cm a贾美香,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儿童精神科主任医师,中国残联康复协会孤独症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市孤独症儿童康复协会会长。主要研究方向,儿童精神卫生与儿童精神病等。 a本套训练指南主要基于应用行为分析的理论与实践,以及如何应对孤独症儿童的核心障碍和学习需要精心撰写而成,全套书共六册。本册“理论指导篇”以普及知识为主,主要从不同方面介绍儿童孤独症及相关问题,儿童的表现和在认知活动、情感活动、行为活动中的特征等,使广大读者能够对这类儿童建立起比较全面的了解。 a本书作者为从事多年医学、教育学和儿童心理学方面的专业人士0 a小儿疾病x孤独症x康复训练j指南 aR749.940.9-62v5 0a贾美香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0905 01152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9001472100038001962150016002343140171002503300317004213330099007386060017008376900012008547010017008668010027008831164-249220240719155604.0 a978-7-5744-1664-2dCNY69.00 a20240719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220000 ay z 000yy ar1 a临床常见皮肤病诊断与治疗b专著f郭秀丽等编著 a长春c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d2024.08 a184页d24cm a郭秀丽,现就职于山东省曲阜市中医院,毕业于济宁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为皮肤病与性病的诊治。发表论文3篇,出版著作3部,获国家专利3项,承担科研课题3项。 a本书首先对皮肤病的相关基础知识进行了简单说明;然后重点介绍了临床常见皮肤疾病的诊治,包括物理性皮肤病等;最后对皮肤病的中医诊疗和护理进行了简单阐述。本书秉承“科学”“实用”“精练”的原则,理论和实践并重,汇集了近年来皮肤病学的发展成果,涵盖了常见皮肤病的先进诊疗理论与方法,是一部比较全面的皮肤病诊疗方面的著作。 a本书对于皮肤科医务工作者处理相关问题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也可作为各基层医师和医务工作者学习之用0 a皮肤病x诊疗 aR751v5 0a郭秀丽4编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0724 01232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9001472100034002062150016002403140113002563300459003693330031008285170015008596060021008746900012008957010015009077010017009228010027009391164-249320240819170540.0 a978-7-5359-8364-0dCNY98.00 a20240819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440000 ay z 000yy ar1 a性传播疾病综合监测b专著e策略与实践f王成,郑和平主编 a广州c广东科技出版社d2024.08 a345页d26cm a王成,博士,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郑和平,博士,主任技师,博士生导师。从事性病病原学与防控技术研究30余年。 a本书简要介绍我国重点性传播疾病相关的临床知识,以及全国性传播疾病的防治服务体系、策略与措施,系统梳理了目前我国性病综合监测的相关方法与流程,同时以广东省性病防治工作为基础,介绍了广东省性病监测体系的建设历程,总结了广东省在长期性病防治工作实践中形成的性病综合监测工作特色和富有成效的工作经验,并以案例形式展示了部分特色工作。本书是国内首次系统介绍性病综合监测策略和措施的专业书籍,对于全国各地区,特别是在性病疫情的重点地区有效开展防治工作,具有借鉴意义。 a性病监测工作者,临床工作者1 a策略与实践0 a性病x监测y中国 aR759v5 0a王成4主编 0a郑和平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0822 01227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7001472100038001942150016002323140147002483300487003953330021008826060027009036900011009307010017009418010027009581164-249420240722145036.0 a978-7-5744-1381-8dCNY98.00 a20240722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220000 ay z 000yy ar1 a五官科常见疾病综合诊疗b专著f张旭阳等主编 a长春c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d2024.05 a296页d19cm a张旭阳,主治医师,现就职于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对成人及儿童耳,鼻,咽,喉各类常见疾病的诊疗有着丰富的经验,擅长鼻窦开放术,咽喉恶性肿瘤手术等。 a本书首先介绍了耳鼻咽喉的解剖及生理、耳鼻咽喉病的常规检查;其次详述了眼耳鼻喉疾病的诊断与治疗,以耳科学、鼻科学、咽科学、喉科学为基本框架,具体包括耳部、鼻腔炎性、鼻窦炎性、鼻中隔及鼻腔其他疾病,咽喉部、角膜、结膜、晶状体和视神经疾病。书中涵盖了耳鼻咽喉诸器官的应用解剖、生理与病理等内容,注重反映本学科的新知识和新技术;并介绍了耳鼻喉科各种常见病、多发病的鉴别诊断、治疗原则及治疗方案、预防措施等。全书内容新颖,语言简洁,阐述病情全貌,具有科学性和实践性,可以作为临床医师的参考书。 a五官科临床工作者0 a五官科学x常见病x诊疗 aR76v5 0a张旭阳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0724 01253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8000271000041000651010008001061020015001141050018001291060006001472000039001532100038001922150016002303140207002463300475004533330013009286060015009416900011009567010017009678010027009841164-249520250213142424.0 a978-7-5591-4040-1b精装dCNY98.00 a20250213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210000 ay z 000yy ar1 a眼科疑难病例解析b专著f牛彤彤主编 a沈阳c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d2025.03 a128页d26cm a牛彤彤,女,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主任医师,博士。1993年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1999年获中国医科大学硕士学位,2009年获中国医科大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视光学、眼底病、白内障、青光眼及斜视等眼科常见病的手术。 a本书收集了来自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眼科临床工作中的疑难病例,涉及眼表疾病、眼底病、眼外伤、眼眶等,通过对疑难病例的分析、诊治及概述总结来拓展眼科医生的视野,提高眼科医生的诊疗水平。书中收集了眼科典型病例共22例,涉及眼科各专业,图文并茂。书中涵盖了我科各位教授和年轻医生在近年临床工作中诊疗的病例,包括一些疑难、少见的眼科疾病,如奴卡菌感染眼内炎、玻璃体囊肿、蔓状血管瘤等,还包括一些疑难眼外伤的手术技巧,如巨大眼内异物相关病例等,为眼科医生打开疑难病例诊疗新思路、新方法。 a眼科医生0 a眼病x病案 aR77v5 0a牛彤彤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871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1001472100042001982150016002403140699002563300516009553330041014716060031015126900017015437010015015607010015015758010027015901164-249620241008145248.0 a978-7-5439-9223-8dCNY38.00 a20241008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10000 ay z 000yy ar1 a近视手术知多少b专著e百问百答f赵婧,姜琳主编 a上海c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d2024.01 a242页d26cm a赵婧,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眼科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致力于近视防治领域研究,主持国自然基金2项、省部级等课题4项,主编、副主编书籍7种,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身份发表SCI文章60余篇,入选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计划、上海市卫健委卫生健康青年人才、上海市“医苑新星”青年医学人才、中国眼视光“明日之星”英才计划等。曾获上海市青年五四奖章,国家教育部、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华医学科学技术奖二等奖、上海市科学普及一等奖等荣誉。姜琳,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视光学科护士长,主管护师。从事手术室护理二十余年,主要以近视手术相关护理及管理为主。主持复旦大学课题1项,发表SCI文章1篇,参编近视护理相关书籍2种。荣获复旦大学三八红旗手,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优秀护士长、窗口服务明星、十佳护士。 a近视,如今已发展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幸运的是,现代医学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可能的解决方案——近视手术,这为广大近视成年患者带来了全新的视觉体验。在我国,越来越多的近视患者从近视手术中受益。然而,关于近视手术的争议也从未停止。为了让更多人了解近视手术,作者整理了100个有关近视手术的问题和回复。全书分为术前必看、手术须知、术后答疑三篇,共有了解近视、近视手术的主要类型和原理、术前检查、近视手术的风险、老花对近视手术的影响、散光的矫正、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术后事项等九章。本书的出版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近视手术。 a近视手术患者,近视手术医生及相关师生0 a近视x眼外科手术x问题解答 aR779.6-44v5 0a赵婧4主编 0a姜琳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010 01158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7001472100038001942150016002323140186002483300331004343330069007656060027008346900011008617010017008728010027008891164-249720240724142148.0 a978-7-5744-1669-7dCNY74.00 a20240724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220000 ay z 000yy ar1 a口腔科多发病诊断与治疗b专著f张培培等编著 a长春c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d2024.08 a196页d24cm a张培培,现就职于山东省康复医院,毕业于滨州医学院口腔医学专业,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为全瓷/烤瓷冠、贴面、嵌体的数字化设计制作、牙齿美容修复等各类牙体缺损及牙缺失的综合诊疗设计与治疗。 a本书在内容方面,既涉及口腔颌面部的发育、口腔疾病常见临床症状、口腔科常用常用检查技术等基础内容,又突出了口腔科常见病和多发病的诊治要点,涵盖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病理、鉴别诊断、治疗与预后等方面;此外,本书增加了近年国内外一些成熟的新知识和新技术,并且采用了不少临床图片,使内容切合临床实际,体现了实用性和参考价值。 a本书适合广大临床口腔医生、在校生、进修生及相关从业人员阅读,参考0 a口腔疾病x常见病x诊疗 aR78v5 0a张培培4编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0731 00996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045001482100038001932150016002313300433002473330013006806060017006936900014007107010015007248010027007391164-249820250219152620.0 a978-7-313-30772-9dCNY198.00 a20250219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10000 ay z 000yy ar1 a牙周与黏膜疾病分析与思考b专著f贾睿编著 a上海c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d2025.01 a188页d26cm a牙周疾病是常见的口腔疾病之一,是引起成年人牙齿丧失的主要原因,防治牙周疾病意义重大。本书为作者多年牙周临床诊疗和实践的思考与总结,基于临床关心的牙周疾病常见问题,不仅介绍牙周疾病的发病原因、临床特点、预防和治疗等相关内容,更强调了维护牙周健康和保留天然牙的重要意义。本书图文结合,内容新颖,能帮助各医疗单位口腔科医师在理解牙周基础治疗和维护治疗关键问题的基础上,进行有效的自我训练,提升自身在牙周诊疗临床实践中的决策与操作能力。 a牙科医师0 a牙周病x诊疗 aR781.4v5 0a贾睿4编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465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055001482100034002032150016002372250013002533140377002663300454006433330025010976060031011226900014011537010017011678010027011841164-249920250116140114.0 a978-7-117-37438-5dCNY110.00 a20250116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2025口腔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试题金典b专著f吴春虎主编 a北京c人民卫生出版社d2025.01 a416页d28cm2 a考试达人 a医学博士,毕业于北京协和医学院临床医学八年制。从2008年开始研究医学考试,并成立了阿虎医考研究组,团队由来自北京协和医院、北京大学医学部、北京中医药大学等知名医学院校的众多博士、硕士组成;2016年以来有更多培训一线具有丰富授课经验的老师加入,实力更加壮大。阿虎医考一直秉持着严谨求实、追求卓越的态度认真编写图书,严控图书质量。深研医考十多年,对医师资格考试、护士执业资格考试。 a根据最新考试大纲编写,内容全面,重点突出。共4个部分15个章节。1.经典试题:分析历年考试内容,总结命题规律,精选试题,重点内容突出。2.形式新颖:采用“习题+答案+解析+过关点睛+考点分析”的形式,考点以大纲为主线,特有的“过关点睛”环节总结简明扼要。3.解析荟萃:总结学习方法和解题技巧,以让考生学会举一反三,建立解题思路,切实做到题题有解析,句句有帮助。4.考点分析:每节均考点分析,点明重点,与习题呼应,从宏观上把握考试重点与复习内容。5.随书附赠在线模考。 a口腔科学资格考试考生0 a口腔科学x资格考试j习题集 aR78-44v5 0a吴春虎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23 01472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9001472100034002062150016002402250013002563140377002693300454006463330029011006060031011296900014011607010017011748010027011911164-250020250116140125.0 a978-7-117-37439-2dCNY99.00 a20250116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2025口腔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试题金典b专著f吴春虎主编 a北京c人民卫生出版社d2025.01 a384页d28cm2 a考试达人 a医学博士,毕业于北京协和医学院临床医学八年制。从2008年开始研究医学考试,并成立了阿虎医考研究组,团队由来自北京协和医院、北京大学医学部、北京中医药大学等知名医学院校的众多博士、硕士组成;2016年以来有更多培训一线具有丰富授课经验的老师加入,实力更加壮大。阿虎医考一直秉持着严谨求实、追求卓越的态度认真编写图书,严控图书质量。深研医考十多年,对医师资格考试、护士执业资格考试。 a根据最新考试大纲编写,内容全面,重点突出。共4个部分15个章节。1.经典试题:分析历年考试内容,总结命题规律,精选试题,重点内容突出。2.形式新颖:采用“习题+答案+解析+过关点睛+考点分析”的形式,考点以大纲为主线,特有的“过关点睛”环节总结简明扼要。3.解析荟萃:总结学习方法和解题技巧,以让考生学会举一反三,建立解题思路,切实做到题题有解析,句句有帮助。4.考点分析:每节均考点分析,点明重点,与习题呼应,从宏观上把握考试重点与复习内容。5.随书附赠在线模考。 a参加口腔科学资格考试考生0 a口腔科学x资格考试j习题集 aR78-44v5 0a吴春虎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23 01547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8000271000041000651010013001061020015001191050018001341060006001522000077001582100038002352150016002733140312002893300543006013330017011446060025011616900014011867010051012007020015012518010027012661164-250120241104102319.0 a978-7-5235-1913-4b精装dCNY96.00 a20241104d2024 em y0chiy50 ea1 achiceng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如齿神奇b专著f(英)贝利·K.B.贝尔科维奇(BarryK.B.Berkovitz)著g周建主译 a北京c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d2024.12 a336页d26cm a贝利·K.B.贝尔科维奇博士是牙科领域国际公认的教师、考官和研究人员,从业40余年,共发表120余篇学术文章。贝利·K.B.贝尔科维奇博士毕业于英国皇家牙科学院,并在皇家霍洛威学院攻读研究生,随后在布里斯托大学和伦敦国王学院任教。他是英国皇家外科学院亨特博物馆牙科收藏部名誉馆长和伦敦国王学院牙科研究所牙科史名誉研究员。 a《如齿神奇》是一本引人入胜的书籍。它带领读者开启一场关于牙齿的奇妙之旅。本书从历史的维度出发,追溯了不同时期人类对牙齿健康的认知变迁以及口腔医学的发展历程。从古老的口腔护理方法到现代先进的牙科技术,展现了人类在保护牙齿方面的不断探索。同时,书中详细介绍了牙齿的结构与功能,让读者深入了解每一颗牙齿的重要性。通过生动的案例和科学的讲解,阐述了常见口腔问题的成因、症状及治疗方法,为读者提供实用的口腔健康指南。无论是关注自身健康的普通人,还是对口腔医学感兴趣的读者,都能从这本书中获得丰富的知识和启发,认识到牙齿虽小,却蕴含着无尽的神奇之处。 a口腔医学人员0 a口腔x保健j普及读物 aR78-49v5 0c(英)a贝尔科维奇c(Berkovitz, Barry K. B.)4著 0a周建4主译 0aCNb丰涵文化c20241107 01191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35001472100038001822150016002203140191002363300237004273330208006646060023008726900010008957010017009058010027009221164-250320250124105130.0 a978-7-5481-1440-6dCNY96.00 a20250124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10000 ay z 000yy ar1 a军事潜水医学b专著f徐伟刚主编 a上海c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d2025.01 a350页d26cm a徐伟刚 医学博士,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潜水医学领域专家,长期从事减压病防治和新减压技术开发研究。国家重点学科“航海医学”潜水医学方向学术带头人,军队重点学科“军事航海医学”学科带头人。 a本书系统地介绍了军事潜水作业面临的各类医学问题及其应对措施。内容涉及潜水技术和潜水医学的发展和交互关系,潜水物理学、潜水生理学、潜水疾病诊治,空气潜水、氦氧潜水、饱和潜水等潜水方式以及水下特战、潜艇脱险等军事潜水活动相关的医学问题。 a本书可作为涉及潜水、潜艇和海军医学等学科专业的军队院校的教科书,也可作为军事潜水相关作业和训练机构的医学-生理学培训教材。军事航海和航空医学人员、潜水作业人员、海洋工程技术专业人员均可从本书中获取有益信息0 a军事医学x潜水医学 aR8v5 0a徐伟刚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06 01248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0001472100038001872150016002253140164002413300421004053330047008266060050008736900015009236900014009387010015009528010027009671164-250420241018133549.0 a978-7-5744-1864-6dCNY78.00 a20241018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220000 ay z 000yy ar1 a临床CT和MRI诊断学b专著f李季等主编 a长春c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d2024.08 a208页d24cm a李季,毕业于华北煤炭医学院(现更名为华北理工大学)影像与核医学专业,本科学历,现工作于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影像中心,CT、MRI诊断专业,主治医师,济宁医学院兼职讲师。 a本书从临床实际出发,先介绍了超声医学的基本内容,然后选择了大量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作为重点,将临床与理论相结合,对各种疾病的超声诊断做了全面性的介绍,还适当增加了相应典型图像以加深读者对不同疾病影像特点的理解,既方便读者对学习和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查询,又有利于其对超声医学进行系统强化学习。本书层次分明,简练实用,反映了现代超声诊断的新理念、新知识,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指导性,适合广大医务人员和医学院校师生阅读使用。 a本书适合广大医务人员和医学院校师生阅读使用0 a计算机X线扫描体层摄影x核磁共振成像x影像诊断 aR814.42v5 aR445.2v5 0a李季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024 01317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061001482100034002092150019002433140175002623300505004373330015009426060031009576900014009887010017010027010017010198010027010361164-250620241112104708.0 a978-7-117-36993-0dCNY115.00 a20241112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2025放射医学同步习题与全真模拟b专著f刘斯润,张水兴主编 a北京c人民卫生出版社d2024.10 a13,370页d26cm a刘斯润,硕士生、博士生导师,事医学影像诊断工作近40年,主要从事骨关节及中枢神经系统影像学诊断。广东省医学放射学会委员,骨组组长,曾发表(第一作者)20余篇,合作共40余篇专著。 a“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习题集丛书”以最新考试大纲和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用书编写专家委员会编写的考试指导为依据,编写工作遵循科学、严谨、客观、规范的原则,严格按照实际考试的科目划分和题型分布进行编写,切实考查考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和专业水平。本套习题集丛书包括《同步习题与全真模拟》《同步习题集》《模拟试卷》,能够有效帮助考生考前复习、自测和反馈学习成果。《同步习题与全真模拟》按考试指导的章节编写,题型全面,题量丰富,涵盖考试大纲的所有知识点,突出重点、难点。附有模拟试卷,方便考生综合检测。 a医务工作者0 a放射医学x资格考试j习题集 aR81-44v5 0a刘斯润4主编 0a张水兴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114 02346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1001472100038001882150016002263000039002423140770002813300947010513330009019986060031020076900010020387010017020488010027020651164-250720250109133203.0 a978-7-5214-5124-5dCNY85.00 a20250109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b专著f姚晓敏主编 a北京c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d2024.12 a300页d29cm a高等职业教育本科药学类专业规划教材 a博士,教授,药学院副院长,硕士生导师,药学专业带头人和专业负责人;浙江省高职院校药学专业带头人;宁波市领军和拔尖人才第三层次;宁波市生物药物及药物制剂重点实验室药理学科方向负责人;药理毒理研究所负责人;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第六届理事会理事;国家“1+X”药品购销技能考评员;浙江省药品GSP现场检查员;浙江省科技厅项目专家库专家;浙江省药品安全专家库专家。主持全国食品药品行指委《创新行动》计划项目3项;浙江省“十三五”特色专业;宁波市品牌专业;全国食药行指委药学专业资源库建设子项目《药物治疗学》建设;2021年度职业院校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浙江省高职院校“十四五” 首批重点教材建设项目等;荣获宁波市教学成果奖3项;在科研方面,主持浙江省公益项目、省卫生厅、宁波市自然基金、宁波市公益重点项目、浙江省教育厅等课题20余项,发表SCI论文20余篇,发明专利授权1项等。 a共编写六个模块,重点突出药学服务岗位知识、技能以及基本规范。模块一药学服务,为全书总论部分,包括认识药学服务、药学服务道德礼仪、药学信息服务、用药咨询与健康教育、药学计算等。使得学生对教材有整体的把握及深层的认知。模块二用药安全,包括药物相互作用及配伍禁忌,药品不良反应与药物警戒以及药源性疾病与个体化给药,特殊人群用药。强化药学生合理用药的能力。模块三药学服务技能,包括处方调剂、药品储存与管理、药品陈列与零售、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药学服务。根据岗位药师的日常工作重塑药学服务技能模块,使学生从而使学生具备在零售药店和医院药房岗位工作的核心能力。模块四及模块五为常见病症及疾病的用药指导,针对常见病症及疾病给出目前临床药房及社会药店的常见治疗药物,提出正确的用药指导及健康教育。以上五个模块全面涵盖了药学服务的岗位内容,每个模块中项目下均有“岗位对接”及“赛证聚焦”,突显本教材对药学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视及培养,增强学生的岗位胜任力,适应医药领域以人为中心的服务需求。“知识链接”突出新进展,新思维,新理念,使药学生学会理论知识的同时拓宽思维。 a高职0 a药物学x高等职业教育j教材 aR9v5 0a姚晓敏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16 01017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81001472100042002282150020002703140149002903300149004393330025005885170037006136060031006506900015006817010013006967010015007098010027007241164-250820250219093845.0 a978-7-83005-435-9dCNY88.00 a20250219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民国时期生药学发展史b专著e文化基因的割裂与续断从本草到生药f张卫,梁翠柳著 a北京c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d2024.12 a352页c图d25cm a张卫,医学博士、全国首届中医临床师承博士后、维也纳大学历史系博士后。梁翠柳,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本草文献相关研究。 a本书全面回顾了近代中国中医药科学化的历史进程,特别是生药学的发展脉络,从社会历史背景、学术演变、教育体系构建到实践探索等多个维度进行了深入探讨。 a本书适用于医务工作者1 a文化基因的割裂与续断从本草到生药0 a生药学x药学史y中国z民国 aR93-092v5 0a张卫4著 0a梁翠柳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311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5001472100038001922150016002303140203002463300379004493330111008286060017009396900011009567010017009677010017009847010017010018010027010181164-250920250124081109.0 a978-7-81121-942-5dCNY58.00 a20250124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10000 ay z 000yy ar1 a药剂学b专著f朱正飞,伍振峰,陈晓敏主编 a上海c上海浦江教育出版社d2025.01 a112页d26cm a朱正飞,男,中共党员,副主任药师,现任马鞍山职业技术学院医学护理系药学专业教研室主任。主要业绩包括,在任期间对于药学专业教育教学与学术研究、实习就业与校企合作、团队建设与师资培养等方面获得显著成效。 a本书全面覆盖药物制剂技术的核心知识,包括药物制剂基础概念、各类制剂(如液体制剂、固体制剂、半固体制剂、中药制剂等)的制备技术、前沿制剂新技术与新剂型、制剂稳定性与有效性研究等。内容紧密结合药品生产流程,注重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旨在提升学习的实用性和针对性。本书兼顾科学性、实用性、时效性与创新性,力求构建医药教育教学改革需求的教材体系,更好地服务院校人才培养和学科专业建设。 a本书适用于药学类专业学生的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同时也可作为药品生产企业人员的培训教材,助力提升实际工作能力0 a药剂学j教材 aR94v5 0a朱正飞4主编 0a伍振峰4主编 0a陈晓敏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06 01369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1001472100038001982150016002363000029002523140207002813300481004883330039009696060049010086900014010577010017010718010027010881164-251020241225105710.0 a978-7-5214-5143-6dCNY65.00 a20241225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静脉用药处方审核要点b专著e案例版f金伟军主编 a北京c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d2024.12 a300页d24cm a药师处方审核培训系列教材 a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药学部任副主任药师、副主任,分管药品调剂和科研工作。研究特色是紧密结合临床,将临床需要转化成产品。今后的研究方向仍是紧密结合临床,解决临床中遇到的实际用药问题,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 a药师是药学服务的专业力量,是人民群众合理用药的重要保障,而处方审核是药师日常的主要工作内容。本书从处方审核基本知识、常见病处方审核要点、特殊人群药物处方审核要点及特殊情况药物处方审核要点四个方面,对处方审核的相关内容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从处方审核的各个角度出发,利用案例分享的手段,诠释审方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式。书中特设了处方实例和练习题部分,将学习与实用相结合,对药师日常的处方审核工作具有切实的指导意义,可尽快提升药师的审方能力和技巧。适合医疗机构及药店药师阅读使用。 a本书适合医疗机构及药店药师阅读使用0 a静脉注射x注射剂x处方x检查x技术培训j教材 aR944.1v5 0a金伟军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26 02001nam0 2200277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3001472050008001902100036001982150016002343000049002503140197002993301105004963330009016016060043016106900011016537010017016647010015016818010027016961164-251120241114133544.0 a978-7-5132-9098-2dCNY55.00 a20241114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药事管理与法规b专著f查道成,黄娇主编 a3版 a北京c中国中医药出版社d2024.12 a224页d26cm a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职业教育“十四五”规划教材 a查道成,男,三级教授,就职于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药学院副院长。参与过多次《药事管理与法规》的编写。具有该行业丰富的学识与写作经验。黄娇,女,副教授,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药学教研室主任。 a《药事管理与法规》是中药学及相关专业必修课之一,也是执业(中)药师及(中)药学专业技术职务的必考课程。本课程的作用是使学生掌握药事管理法规中重要的条款内容,规范药事组织及药学工作者的药事活动,具备运用药事法规分析解决相关工作中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养成。《药事管理与法规》课程根据医药行业、企业发展需要和完成职业岗位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的职业能力要求、职业素养要求,以真实的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为依据,整合、优化教学内容,实现与岗位实际的对接,充分体现工学结合和本课程的特色。本课程围绕岗位工作任务设计教学模块,力求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匹配,实践知识与岗位匹配,课程的主线是依法监管、保证质量,课程内容围绕中国现行的有关药事法律法规及行政规章,并充分考虑高等职业教育对理论知识学习的需要,融合执业(中)药师及(中)药学专业技术职务等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对知识、技能和素质的要求,选取导学、药事组织、药学职业、药品管理立法、药品与药品管理、药品生产管理、药品经营管理、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药品注册、中药管理、特殊管理药品管理、药品信息管理、药品价格和广告管理、药品知识产权保护等相关领域十四个模块56个典型的工作项目作为教学内容,积极推进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促进学生在“教学做”中得到全面可持续发展。 a高职0 a药政管理x药事法规x高等职业教育j教材 aR95v5 0a查道成4主编 0a黄娇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121 01056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5001472050008001922100034002002150016002343300411002503330009006616060031006706900011007017010017007127010017007297010017007468010027007631164-251220250121102448.0 a978-7-04-063948-3dCNY68.00 a20250121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药理学b专著f秦红兵,韩永红,苏湲淇主编 a5版 a北京c高等教育出版社d2025.01 a395页d19cm a本教材为“十四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全书由药理学理论和药理学实验两部分组成,共44章。药理学理论部分共43章,涵盖药理学总论和各系统药物药理部分。总论部分主要介绍药物效应动力学、药物代谢动力学、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等;各系统药物药理部分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药物或临床常用药物为重点,介绍药物的药理作用、临床用途、不良反应、用药护理等。药理学实验部分包含22个实验项目,主要介绍常用的药理学实验技术和实验方法。 a高职0 a药理学x高等职业教育j教材 aR96v5 0a秦红兵4主编 0a韩永红4主编 0a苏湲淇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23 01653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37001472100034001842150016002183140229002343300715004633330135011786060015013136900014013287010015013427010015013578010027013721164-251420241220162033.0 a978-7-122-46923-6dCNY59.80 a20241220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食品毒理学b专著f骞宇,张旭主编 a北京c化学工业出版社d2025.03 a241页d26cm a骞宇,重庆第二师范学院教授,研究方向,发酵食品菌种资源开发、抗消化淀粉对肠道健康影响、食品营养等,主要承担食品毒理学、食品微生物学、食品生物化学等食品类主干课程的教学工作,从事发酵食品菌种资源开发、食品营养等领域的研究工作。 a本教材系统阐述了食品毒理学的基本理论、研究方法和应用实践,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的食品安全知识框架。内容涵盖毒物学基础、常见食品毒性物质、外源化学物在体内的生物转运与生物转化、食品毒理学实验技术、毒性作用评价、特殊毒性作用分析、影响毒性作用的因素、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程序和方法、特殊食品安全性评价以及新技术在食品毒理学研究中的应用等多个方面。教材以深入浅出地方式介绍了食品毒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并结合实际案例分析了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方法和策略。此外,教材还深入探讨了食品毒理学研究的新技术和新方法,为读者提供前沿的学术信息。通过阅读本书,读者将能够掌握食品毒理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体系以及相关实验方法和毒性作用评价方法;了解食品中常见的有毒物质及其危害,食品安全评价程序和方法以及食品毒理学实验室质量控制体系。 a本书适合食品安全专业学生、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营养学专业学生、食品安全监管人员、食品企业从业人员以及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参考学习0 a食品毒理学 aR994.4v5 0a骞宇4主编 0a张旭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26 01429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65001472100038002122150016002503140202002663300545004683330033010136060041010466900009010876900014010967010013011107010013011238010027011361164-251520250218095401.0 a978-7-313-32221-0dCNY69.00 a20250218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10000 ay z 000yy ar1 a农业文化遗产地乡村旅游与文化遗产融合研究b专著f张娟,国贤著 a上海c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d2025.01 a265页d26cm a张娟(1978-),女,汉族,博士,副教授,南阳理工学院范蠡商学院市场营销教研室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旅游管理,高等教育研究与管理。先后在各类学术期刊发表本专业领域论文20余篇;主持、参与省级科研项目10余项。 a农业文化遗产是农村与其所处环境长期协同进化和动态适应下所形成的独特的土地利用系统和农业景观,有利于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因而,农业文化遗产具有生计功能。另一方面,农业文化遗产地的产业发展要以农业文化遗产有效保护和传承为前提,产业发展的最终目的是通过一系列措施使遗产地经济发展潜力得以释放,从而推动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因而,发展旅游业自然而然地成为了众多遗产地首选的开发利用和动态保护方式。本书深入分析不同类型农业文化遗产地乡村旅游与文化遗产融合的路径,从而有效促进农业文化遗产地的产业发展,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研究内容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a农业文化遗产乡村旅游研究人员0 a农业x文化遗产x乡村旅游x研究y中国 aSv5 aF592.3v5 0a张娟4著 0a国贤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017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3001472100042001902150016002323300433002483330021006816060031007026900012007337010015007458010027007601164-251620241016171540.0 a978-7-5116-6721-2dCNY80.00 a20241016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2023国际农业科技动态b专著f贾倩等编译 a北京c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d2025.01 a220页d26cm a师夷长技以自强。进入21世纪,农业科技发展迅猛,日新月异。本书为作者及其单位关注国内外农业科技领域发展舆情,翻译国外农业科技文章动态的译文集。此书涉及内容包括种质资源保护与创新、品种检测及种子处理技术、生物技术、资源环境与农产品安全、食品科学、智慧农业、政策监管、规划与项目、生物技术年报及分析、产业发展等内容,既有世界最前沿的研究成果,也有实用、简便易行的技术,对于解决农业科学发展中所面临的一些技术难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a农业技术相关人员0 a农业技术x概况y世界z2023 aS-11v5 0a贾倩4编译 0aCNb丰涵文化c20241024 01489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9001472100038001962150016002343140256002503300559005063330083010656060015011486900011011637010017011747010017011918010027012081164-251720240913104633.0 a978-7-5655-3303-7dCNY68.00 a20240913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新型肥料与施肥技术b专著f张卫峰,季玥秀编著 a北京c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d2024.11 a296页d26cm a张卫峰,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曲周实验站站长。参与了973、行业专项、支撑计划等十六项省部级科研项目。发表研究论文、著作90余篇(部)。先后为发改委、财政部、商务部、农业部、等提供咨询报告80余份。季玥秀,北京璟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a本书为本科生新型肥料与施肥技术课程教材,也可用于科技小院专业学位研究生学前培训。全书分为八章,系统介绍了当前最新的肥料产品和施用技术的原理、功能和应用方法。包括新型肥料与施肥技术创新方向,控释性和稳定性氮肥,聚磷酸、亚磷酸等多形态磷肥,腐殖酸、海藻酸、氨基酸等新型肥料增效剂,牡蛎壳、微粉硫、麦根酸铁等中微量元素肥料,农艺-工艺-机械配套的新型复合肥,固氮菌和生防菌等新型微生物肥料,机械化、水肥一体化等新型施肥技术。本书特别增加了近年来农业绿色发展的典型案例,让同学们掌握各种土壤-气候-作物条件下的产品甄选、配伍和施用技术,厚植爱农情情怀,练就兴农本领。 a本书为本科生新型肥料与施肥技术课程教材,也可用于科技小院专业学位研究生学前培训0 a肥料x施肥 aS14v5 0a张卫峰4编著 0a季玥秀4编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0919 02032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83001472100042002302150016002723140681002883300637009693330027016066070047016336900014016807010015016947010015017097010015017248010027017391164-251820241211142321.0 a978-7-5116-7166-0dCNY59.00 a20241211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黄河三角洲滨海盐碱类土地资源恢复与利用模式研究b专著f李新华,杨丽萍,董红云著 a北京c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d2024.11 a143页d24cm a李新华,女,汉族,山东曹县人,1979年11月生,2007年7月毕业于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获博士学位。现为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湿地农业与生态研究所农田生态与湿地修复团队负责人、研究员,山东省湿地生态工程实验室执行主任、山东省农科院农业双碳技术研究中心技术专家。中国农业绿色发展研究会理事、山东省农学会理事。主要从事农田生态、人工湿地建造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先后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支撑计划课题、省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省级课题10余项,在国内外重要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80多篇,出版著作1部,参编著作4部;授权专利23项,其中发明专利16项;授权软件著作权13项;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省农牧渔业丰收二等奖1项,全国商业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自然资源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 a本书是作者对近10年来主要研究工作的系统总结,内容主要来自于“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子课题“黄河三角洲耐盐牧草与能源植物咸水安全直灌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2009BADA3B04-4)”、山东省青年基金“黄河三角洲典型湿地植物物种多样性格局研究(BS2009HZ013)”、2013年蓝黄“两区”重大课题“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盐碱湿地信息系统建设与生态恢复理论模式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系统挥发性含硫气体释放规律研究(41103036)”和山东省自主创新及成果转化专项“黄河三角洲盐碱地快速改良技术(2014ZZCX07401)”的研究成果。共分八章,第一章在介绍山东省盐碱地分布状况及治理成效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黄河三角洲滨海盐碱类土地资源利用现状及开发利用模式。 a盐碱地资源利用研究人员 a黄河x三角洲x滨海盐碱地x盐碱土改良x研究 aS156.4v5 0a李新华4著 0a杨丽萍4著 0a董红云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12 01019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3001472100042001902150016002323300421002483330053006696060013007226900014007357010013007498010027007621164-251920250213142840.0 a978-7-5116-5623-0dCNY88.00 a20250213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农机优化配置与智能调度b专著f陈聪等著 a北京c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d2025.01 a176页d26cm a《农机智能调度方法》以区域农机作业调度为研究对象,深入开展农机作业进度动态监测研究,解析农田道路特性对农机转移的影响,从调度路径优化与调配农机选择等两个方面开展农机动态调度研究,在此基础上,进行调度后农机再配置研究,对研发实用农机调度平台,提高农机利用效率,推动农机精准作业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农机智能调度方法》一书的作者来自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科研团队,本书适合农业机械设计和开发等行业科研人员参考使用。 a本书适合农业机械设计和开发等行业科研人员参考使用0 a农业机械 aS220.7v5 0a陈聪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346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9001472100034001962150016002303300547002463330209007936060029010026900014010317010017010457010015010628010027010771164-252020250109114433.0 a978-7-111-77286-6dCNY29.80 a20250109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农机三包规定实用指南b专著f唐雪宇,彭彬编著 a北京c机械工业出版社d2025.03 a113页d19cm a《农业机械产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以下简称农机三包规定),是我国目前处理农机产品质量纠纷最常用的法律依据。本书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等法律,将农机三包规定放在与之相关的法律体系中进行研究,总结出三包责任适用的前提条件,并提出处理农机产品质量投诉的正确思维方式,具有较强的指导性和实用性。同时,本书对农机三包规定重点条文进行了详细解读,特别是针对“农机产品三包责任”等难点内容,提炼出了一些记忆窍门和实用技巧,具有独创性和可操作性。 a本书可作为国内各级农机质量投诉培训班的培训教材;也可作为农机质量投诉归口部门、农机生产企业和销售商相关人员的实用手册,用以指导日常的投诉处理工作;还可作为广大农机用户的维权指南,帮助其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0 a农业机械x质量管理j指南 aS22-62v5 0a唐雪宇4编著 0a彭彬4编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16 01181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3001472100042002002150016002423300579002583330023008376060035008606900014008957010015009098010027009241164-252120241016161718.0 a978-7-5116-6643-7dCNY58.00 a20241016d2023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保护性耕作机械化技术及地力培育b专著f蒋彬等主编 a北京c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d2023.12 a196页d26cm a保护性耕作是一种以农作物秸秆覆盖还田、免(少)耕播种为主要内容的现代耕作技术体系,能够有效减轻土壤风蚀水蚀、增加土壤肥力和保墒抗旱能力、提高农业生态和经济效益。保护性耕作技术是一种可持续的作物种植方式,它通过少耕、免耕、地表微地形改造技术及地表覆盖、合理种植等综合配套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土壤和环境的损害,并提高农产品生产的效益。相比传统耕作技术,保护性耕作技术更注重保护土壤生态系统,通过使用覆盖作物、宿根草、绿肥、耕作深度的优化和减少机械化作业等方式,减少了土壤侵蚀、水分蒸发、氧化作用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从而达到减少土壤侵蚀和养分流失,提高土壤肥力,保护生态环境等目的。 a耕作机械化技术人员0 a资源保护x土壤耕作x农业机械化 aS233.1v5 0a蒋彬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024 01599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3001472100038002002150016002383140382002543300567006363330045012036060021012486900015012697010017012847010017013018010027013181164-252220241122114447.0 a978-7-5655-3322-8dCNY33.00 a20241122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b专著f冯艳辉,杜长征主编 a北京c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d2024.11 a153页d26cm a冯艳辉,高级工程师,1998年毕业于东北农业大学工程学院农业机械化系,同年就业于佳南实验农场,2001年调入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从事农机研发工作,2010年取得硕士学位证书,先后任农业工程部主任、农业废弃资源综合利用室主任,2015年开始离岗创业,创办了黑龙江德沃长丰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2020年兼职于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2023年4月正式调入该校做专任教师。杜长征,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教师。 a《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是一本以任务为导向来讲解玉米种植全程机械化技术的专业书籍。通过阅读这本书,读者将全面了解如何利用现代化农业机械提高玉米生产的效率和质量。本书从玉米种植的流程入手,按耕、种、管、收、藏五大环节的种植顺序向读者详细介绍了玉米生产的全程机械化技术,其中,着重介绍了五大环节所采用的不同作业机械的分类、结构组成、作业特点、操作规程及维修养护,强调了农机与农艺紧密结合的重要性。总的来说,本书是一本内容丰富、实用性强、指导全面的书籍。这本书将对农机专业的学生、对农业机械感兴趣的初学者及需要提升农业生产效率的资深农民提供宝贵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指导。 a农机专业的学生、对农业机械感兴趣的初学者0 a玉米x机械化栽培 aS233.73v5 0a冯艳辉4主编 0a杜长征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128 01278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67001472100034002142150016002483140173002643300425004373330041008626060055009036900012009586900012009707010015009828010027009971164-252320240724150652.0 a978-7-5630-9237-6dCNY68.00 a20240724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20000 ay z 000yy ar1 a苏北灌区农田灌排工程现代化改造与高效节水技术b专著f房凯等编著 a南京c河海大学出版社d2024.06 a176页d24cm a房凯,男,39岁,江苏宿迁人。现任宿迁市节约用水管理服务中心主任、正高级工程师。目前主要从事农田水利和节约用水方面的研究,研究成果多次获得淮海科技进步奖、省级水利科技奖。 a该书针对苏北地区大中型灌区实际,在总结近年来江苏省灌区现代化改造状况的基础上,阐述了当前和今后加快推进灌区现代化改造和高效节水的重大意义,提出了灌区现代化改造和高效节水的具体措施与内容。本书从灌区现代化改造关键技术、灌区水土资源优化配置、灌区农田管道输水技术适宜性评价、灌区农田管道输水灌溉工程模式、灌区农田管道排水系统工程模式五个方面具体介绍苏北灌区现代化改造和高效节水理论与技术,为苏北地区现代灌区建设提供理论支持。 a灌区农田灌溉水利排水节约用水技术人员0 a灌区x农田灌溉x农田水利x排水x节约用水y苏北地区 aS274v5 aS276v5 0a房凯4编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0731 01383nam0 2200277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3001472050008001902100038001982150016002363000045002523140104002973300457004013330133008586060039009916900014010307010017010447010017010618010027010781164-252420240702131624.0 a978-7-5226-2553-9dCNY48.00 a20240702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农村供水工程b专著f魏清顺,段喜明主编 a3版 a北京c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d2024.06 a215页d26cm a“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 a魏清顺,男,1978年3月生,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现就职于山西农业大学,新西兰奥克兰大学访问学者。 a本书是普通高等教育“十四五”时期水利类专业重点建设教材,是按照国家对高等院校水利类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及本科教学特点编写而成。全书主要围绕农村地区给水工程系统,从供水工程的总体规划设计和运行管理方面详细介绍了农村供水工程总体规划、供水工程中取水构筑物与调节构筑物、输配水管网与泵站、水厂与水处理设计和供水工程运行管理等内容。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农业水利工程专业的通用教材,也可作为从事水利水电工程、水务工程、给水工程等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和研究人员的学习用书。 a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农业水利工程专业的通用教材,也可作为从事水利水电工程、水务工程、给水工程等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和研究人员的学习用书0 a农村给水x给水工程x高等学校j教材 aS277.7v5 0a魏清顺4主编 0a段喜明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0710 01369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8000271000041000651010008001061020015001141050018001291060006001472000029001532100038001822150016002202250017002363140333002533300437005863330017010236060021010406900012010617010015010738010027010881164-252520241008140157.0 a978-7-5741-2345-8b精装dCNY88.00 a20241008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20000 ay z 000yy ar1 a兴化垛田b专著f刘春龙著 a南京c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d2025.01 a219页d21cm2 a东方文化符号 a刘春龙,江苏兴化人,1964年12月生。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著有长篇小说《垛上》《深爱至痛》、小说集《无意插柳》、散文集《乡村捕钓散记》《故乡渔事》,主编《美哉兴化》《兴化文化史稿》《兴化文化丛书》。曾获江苏省紫金山文学奖、“五个一”工程奖、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全国孙犁散文奖。现任兴化市政协党组副书记、副主席,兴化垛田研究会会长。 a垛田乃堆积之田,是泥土堆积而成的垛状高田。兴化的版图上就遍布着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垛田,兴化城东的垛田街道更是有“千岛之乡”的美誉。这样独特的地貌和土地利用方式,独此一家。本书从兴化垛田的由来、相关历史故事、垛田中蕴含的特色文化等角度入手,以质朴的文字,描绘了垛田上的风情,同时对兴化垛田的农业文化保护价值进行了客观、合理的阐述,从而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集独特农业景观与文化现象为一体的兴化垛田,力求发挥其作为传统文化资源的重要意义。 a农田研究人员0 a农田x介绍y兴化 aS289v5 0a刘春龙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010 01564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9001472100042002062150016002483140256002643300695005203330021012156060035012366900011012717010013012828010027012951164-252620241031150336.0 a978-7-5116-7150-9dCNY78.00 a20241031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需求驱动的作物表型数据管理关键技术研究b专著f高飞等著 a北京c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d2024.10 a265页d24cm a高飞 ,管理学博士,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博士后。从事农业科学数据管理研究工作。曹永生,博士生导师,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所长。长期从事作物资源信息和大数据研究。周国民,博士生导师,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田灌溉研究所所长。长期数据驱动的农业创新技术。 a开展种业“卡脖子”技术攻关,打好种业翻身仗、建设种业强国,离不开作物表型数据管理技术的关键支撑。通过有效的表型数据管理,可以更好地进行数据注释、标准化和长期存储,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和可比性,提高数据质量,减少研究误差。开展基于本体论的多维数据有效整合,将多源异构表型数据进行统一管理、分析,为后续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人工智能方法应用奠定基础,有助于从多维表型组数据集中提取可靠的性状特征信息。大规模表型数据分析,能够揭示性状调控的分子机制,阐明基因功能,挖掘有意义的生物学知识。此外,有效的表型数据管理也为数据共享协作研究创造了条件。通过构建科学的数据共享协议,不同研究团队和机构之间可更容易地共享和交换表型数据,从而促进更广泛的科研合作和知识交流,加速科研进展,避免重复工作,提高研究效率。 a作物栽培技术人员0 a作物x栽培技术x数据管理x研究 aS31v5 0a高飞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107 01115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63001472100042002102150016002523300455002683330019007236060037007426900014007797010013007937010015008067010013008218010027008341164-252720250218153934.0 a978-7-5116-5902-6dCNY45.00 a20250218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数据驱动的计算育种关键技术研究b专著f闫燊,周国民,胡林著 a北京c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d2025.01 a108页d26cm a本书在“种业强国”战略背景下,基于数据密集型科学发现范式,提出了数据驱动计算育种的概念、理论和技术。本书讨论了计算育种涉及的各类数据的来源、类型和应用价值,研究了数据驱动计算育种的完整技术体系和框架,涉及了多源异构育种数据库核心架构、自动化基因编辑体系设计工具应用、育种目标基因型设计应用、表型预测和调控网络优化算法等一系列创新技术,基本勾勒了数据驱动的计算育种技术体系全貌,并展望了未来计算育种的发展趋势和方向,为广大育种科研工作者提供参考和启发。 a育种科研工作者0 a数据处理x应用x育种x计算x研究 aS33-39v5 0a闫燊4著 0a周国民4著 0a胡林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198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1001472100050001882150016002383300513002543330105007676060015008726900012008877010015008997010015009148010027009291164-252820250123091811.0 a978-7-5763-3774-7dCNY89.00 a20250123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植物工厂化育苗b专著f宋阳,王冲主编 a北京c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d2024.03 a250页d26cm a本书以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为目标,按照“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以任务为导向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方法,充分体现职业教育特色。本书包括课程概述和七个项目,全面系统地介绍了植物组织培养的概念、原理、方法与应用技术。分别介绍植物组织培养工厂建立、组培苗工厂化生产管理、组培植物工厂化生产基本技术、植物的器官培养、植物组织离体培养、生产经营管理与市场营销,以及植物工厂化育苗生产实例,包括蝴蝶兰、春石斛、大花惠兰、国兰、紫兰等草本植物,北美冬青、软枣猕猴桃、柠条锦鸡儿、水曲柳等43种常见园林植物的工厂化育苗技术。 a本书适用于高等院校园林、园艺类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各类学校园林类专业师生参考用书以及职业技能培训用书0 a工厂化育苗 aS359v5 0a宋阳4主编 0a王冲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06 01210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71001472100036002182150016002543000027002703300431002973330105007286060021008336900014008547010015008687010017008837010017009008010027009171164-252920250218144852.0 a978-7-5184-4131-0dCNY98.00 a20250218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茶饼病微生物组与激素代谢组联合分析b专著f梅鑫,周小露,崔宝禄主编 a北京c中国轻工业出版社d2025.01 a140页d26cm a植物多组学解读系列成果 a本书利用分子生物学和生物信息学技术,将都匀毛尖的主产区中受茶饼病危害的茶叶作为研究对象,通过不同感病期、不同茶树品种、不同保护剂等的鉴定,探明茶饼病发病过程、茶树抗病品种和适宜的杀菌药剂;通过对茶饼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病原菌的基因序列分析、茶叶感病后的转录组和代谢组,解析当地茶饼病的主要菌株和茶叶感病后的响应机制。经上述调查研究后,本书对都匀毛尖产区的茶饼病有了系统的了解,对提升贵州地区茶叶的品质和产量提供一定的借鉴依据。 a本书可作为茶学专业研究生的参考书,也可作为茶树病虫害防治研究的支撑材料和多组学研究结果分析的辅助资料0 a茶饼病x病原细菌 aS432.4v5 0a梅鑫4主编 0a周小露4主编 0a崔宝禄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214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5001472100038001922150016002303140190002463300371004363330081008076060027008886900015009157010015009308010027009451164-253020241126161352.0 a978-7-5235-2140-3dCNY59.00 a20241126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水稻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技术b专著f郑晓红著 a北京c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d2024.11 a192页d26cm a郑晓红(1990--)女,汉,河南新密人,博士,周口师范学院植物遗传与分子育种重点实验室讲师,研究方向,植物与昆虫互作。近年来在SCI、中文核心收录期刊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9篇,主持省部级项目1项。 a《水稻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技术》是一本农业病虫害防治研究方面的著作,由水稻病虫害概述、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水稻主要病害及防治技术、水稻主要虫害及防治技术、水稻病虫害防治的案例分析、水稻病虫害防治的发展对策等部分组成。全书以病虫害概念为基础,以水稻为研究对象,针对水稻病虫害的防治进行深入研究,以真实的案例作为支撑,分析了水稻病虫害防治的技术应用,及未来创新发展方向。 a水稻种植户、农资销售人员、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者、科研院所工作者以及农业院校师生0 a水稻x病虫害防治x研究 aS435.11v5 0a郑晓红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128 01159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057001482100034002052150016002393140107002553300333003623330143006956060021008386900014008597010017008738010027008901164-253120240906133921.0 a978-7-5509-3976-9dCNY130.00 a20240906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410000 ay z 000yy ar1 a中原林果树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新技术b专著f刘海艳等主编 a郑州c黄河水利出版社d2024.08 a255页d26cm a刘海艳,汉族,平舆县林业发展服务中心林业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林业技术推广、植树造林、病虫害防治等工作。 a本书介绍了林果树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新技术,共分七章,其中第一章食叶害虫共74种,第二章果实害虫共13种,第三章枝干害虫共34种,第四章根部害虫共15种;第五章林果病害共54种;第六章昆虫天敌共19种;第七章为害虫防控与昆虫识别。从病虫害的主要分布、形态特征、发生规律、危害特点,以及性诱害虫、诱杀灯诱虫、生态药物应用等新的防治技术进行了介绍。 a本书可供园林、农业、林业植物保护工作者、基层林业、农业植保工作者、园林绿化公司、林场苗圃、苗木繁育合作社、造林大户、职业中专学生等学习参考0 a果树x病虫害防治 aS436.6v5 0a刘海艳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0912 01192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13001001020015001131050018001281060006001462000053001522100042002052150015002473300587002623330009008496060019008586900012008777010017008897010017009068010027009231164-253220250217103711.0 a978-7-5047-8047-8dCNY49.80 a20250217d2024 em y0chiy50 ea0 aengg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稻田综合种养技术b专著e英文f赵艳岭,王强盛主编 a北京c中国财富出版社有限公司d2024.12 a99页d26cm a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食品质量和生态环境问题等问题愈发引起人们的关注,稻田综合种养是结合了我国传统农业生产智慧与现代农业循环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一门实用新技术,综合种养充分利用了稻田农业资源,在出产优质稻米的同时可完成麻鸭、小龙虾、中华鳖等的养殖,在增加农业生产经济收益的同时也带来了良好的生态效益。本书以优质农产品生产为导向,结合生产实践,从不同的综合种养模式、机插水稻优质栽培技术、病虫害绿色防控等几大方面对综合种养进行了较全面和系统地介绍。本书层次清晰、实用性强,适合高等职业院校作物生产及现代农业技术类专业教学使用,也可供农业科技工作者、农业管理人员、新型职业农民和种植大户参考。 a高职0 a水稻栽培j英文 aS511v5 0a赵艳岭4主编 0a王强盛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688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61001472100038002082150016002463140555002623300454008173330061012716060025013326900016013577010017013737010017013908010027014071164-253320241122114500.0 a978-7-5655-3321-1dCNY30.00 a20241122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b专著e北方本f焦光纯,于永梅主编 a北京c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d2024.11 a140页d26cm a焦光纯,现任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院长、党委副书记,副研究员,黑龙江省政府督导专员,黑龙江省职业教育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黑龙江省教材委员委员和黑龙江省高水平高职院校高水平专业群建设项目咨询专家委员,多年来主要从事高校教科研管理工作,主持国家级科研课题1项,荣获黑龙江省职业教育成果特等奖1项。于永梅,黑龙江农垦职业学院教师,副教授,种子生产与经营专业带头人、农业技术教研室主任,第五届全国农业职业教育教学名师,主要承担涉农专业课程教学及研究。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实用新型专利10余项,编写教材5部,主持参与省级以上课题10余项,发表论文20余篇。 a本书为校企共建教材,依据水稻生产技术需求把水稻栽培技术、植物保护技术、土肥管理技术、机械使用与维护技术等内容进行了模块化整合,构建了水稻栽培基础、水稻田耕整地机械化技术、水稻育秧机械化技术、水稻插秧机械化技术、水稻田间管理机械化技术、水稻收获及秸秆处理机械化技术6个模块,融入职业技能标准与企业标准,补充水稻生产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等,利用清晰图片、扫码视频等手段丰富教材内容,增加直观性。本书适合作为农业类专业学生的教材,也可做农业技术培训参考。 a本书适合作为农业类专业学生的教材,也可做农业技术培训参考0 a水稻栽培x机械化栽培 aS511.048v5 0a焦光纯4主编 0a于永梅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128 01138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63001472100042002102150016002523140115002683300419003833330021008026060019008236900012008427010015008548010027008691164-253420240702105426.0 a978-7-5116-6891-2dCNY33.80 a20240702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玉米密植高产精准调控技术b专著e河南省夏玉米区f李少昆等著 a北京c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d2024.06 a115页d26cm a李少昆,男,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长期开展玉米高产潜力探索、高产高效协同关键技术研究和推广工作。 a河南粮食总产量连续6年稳定在1300亿斤以上,为端牢中国饭碗、稳定经济基本盘提供了有力支撑,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起到重要作用。本书主要介绍了河南夏播玉米区的生态特点和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高产潜力发挥不足,稳产性差,生物逆境和非生物频发重发,并提出了解决对策-夏玉米密植高产抗逆精准调控技术,详细阐述了该技术高产精准调控的基本原理,夏玉米密植高产精准调控关键技术环节和具体内容,并详细阐明了该技术抗逆稳产的技术原理和效果。 a玉米栽培技术人员0 a玉米x栽培技术 aS513v5 0a李少昆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0710 01933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60001472100042002072150016002493140822002653300395010873330113014826060033015956900019016287010017016478010027016641164-253620241028142554.0 a978-7-5116-7111-0dCNY98.00 a20241028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内蒙古自治区审定玉米品种SSR指纹图谱b专著f胡有林等编著 a北京c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d2024.10 a336页d24cm a胡有林,正高级农艺师,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技术推广中心党委书记、主任,先后从事经济作物技术推广、农业重点项目实施、种子管理、种植业管理,组织农业重大技术研发集成推广、重大项目实施、重点惠农政策落实和农牧业技术推广等“三农”工作。取得的主要业绩,获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一等奖1次、三等奖2次,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丰收一等奖1次,二等奖2次,三等奖1次;先后荣获国务院和农业农村部“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享受全国劳动模范待遇;入选内蒙古自治区第十二批“草原英才”高层次培养人才;主持编制起草20多项自治区重大政策、规划等指导性文件及学术著作;主持完成10多项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改良试点项目、技术集成创新与示范推广项目及农业重大技术研发集成推广工作;近三年组织实施国家和自治区科技厅重大科技项目3项,中央、自治区农业重大技术协同推广计划项目推广项目17项(主持1项目),各项任务的完成均取得较大经济和社会效益,在农牧业领域被广泛认可。 a《内蒙古自治区审定玉米品种SSR指纹图谱》作为玉米审定品种SSR指纹图谱系列书籍的第十部,涉及了412个内蒙古自治区审定玉米品种,基本涵盖了目前市场上正在推广的该地区玉米品种,每个品种均提供了40个SSR核心引物位点的完整的指纹图谱,对这些品种的真实性鉴定和纯度鉴定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本书可作为玉米种子质量检测、品种管理、品种权保护、侵权案司法鉴定、品种选育、农业科研教学等从业人员的参考书籍。 a本书可作为玉米种子质量检测、品种管理、品种权保护、侵权案司法鉴定、品种选育、农业科研教学等从业人员的参考书籍0 a玉米x品种鉴定y内蒙古j图谱 aS513.037-64v5 0a胡有林4编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031 01396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125001482100038002732150016003113140134003273300465004613330029009266060043009556900012009987110031010107110029010417110033010708010027011031164-253720240801142206.0 a978-7-5655-3270-2dCNY128.00 a20240801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防灾减灾手册i畜牧水产篇b专著f农业农村部科学技术司,财政部科教和文化司,农业农村部科技发展中心主编 a北京c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d2024.08 a356页d26cm a农业农村部科学技术司-承担推动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及相关体系建设、科研、技术引进、成果转化和技术推广工作。监督管理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 a为更好地应对灾害发生,解决农业生产面临的突出问题,为农业生产提供安全保障,科学技术司组织体系专家,通过系统梳理、经验总结、深入分析,按照粮食作物、油料作物、经济作物、畜牧、水产等研究领域,根据灾害类型非生物灾害应急技术、生物灾害应急技术等,从发生特点、典型症状、防控措施、应用区域等方面,编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防灾减灾技术手册》(包含粮食作物篇、经济作物篇、垦区畜牧水产篇),以期为广大农业生产者和相关技术人员提供更有效的防灾减灾技术指导,提高农业生产水平。 a农业生产者和相关技术人员0 a畜牧业x渔业x自然灾害x灾害防治j手册 aS-62v502a农业农村部科学技术司4主编02a财政部科教和文化司4主编02a农业农村部科技发展中心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0807 01284nam0 2200253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7001472100038002042150016002423140201002583300441004593330021009006060039009216900015009607010015009757010013009908010027010031164-253820240624112848.0 a978-7-5744-1594-2dCNY75.00 a20240624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220000 ay z 000yy ar1 a设施蔬菜高效栽培及智慧农业技术b专著f杜雷超,陈亮著 a长春c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d2024.05 a160页d24cm a杜雷超,农业信息化专业农学硕士,副研究员,主要从事农业信息技术、作物栽培、设施农业等方面研究。先后主持和参加甘肃省科技计划项目8项,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科技论文20余篇,第一发明人授权国内发明专利1项。 a本书主要介绍设施蔬菜高效栽培及智慧农业技术的应用。首先,介绍了蔬菜种植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详细介绍了如何通过合理的环境控制来保证蔬菜的生长质量,并简要阐述了智慧农业技术的优势。接下来,本书从四个方面详细介绍了设施蔬菜高效栽培技术,包括环境控制、肥料施用、灌溉和病虫害防治。同时,文章还详细介绍了智慧农业技术在蔬菜种植中的应用,包括物联网技术、智能温室和无人机技术。最后,总结了设施蔬菜高效栽培及智慧农业技术的重要性和未来发展方向。 a蔬菜栽培相关人员0 a智能技术x应用x蔬菜园艺x设施农业 aS626-39v5 0a杜雷超4著 0a陈亮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0626 01295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33001472050008001802100030001882150016002183140292002343300421005263330021009476060019009686900014009877010013010018010027010141164-253920241008150646.0 a978-7-5186-1810-1dCNY59.00 a20241008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山药栽培新技术b专著f赵冰著 a3版 a北京c金盾出版社d2024.09 a299页d24cm a赵冰,现任中国农业大学山药课题组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德国洪堡大学欧盟项目DOCUMAP研究员。潜心研究山药三十余年,先后主持山药新品种选育及高效栽培体系等国家和省部级项目,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1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在国内外核心刊物发表论文48篇;以第一作者或主编在国家级出版社出版技术性专著30部。 a本书主要内容包括:第一章山药概述;第二章山药的生物学特性;第三章山药常规栽培技术;第四章山药套管栽培技术;第五章山药打洞栽培与窖式栽培技术;第六章地爬山药栽培技术;第七章扁山药栽培技术;第八章圆山药栽培技术;第九章热带山药栽培技术;第十章山药的有机栽培技术;第十一章山药的两种选育;第十二章山药的试管繁殖技术;第十三章山药的病虫害防治;第十四章山药的贮藏;第十五章山药的加工与开发利用;第十六章山药主要问题补充答疑。 a山药栽培技术人员0 a山药x栽培技术 aS632.1v5 0a赵冰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010 01234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1001472100030001882150016002183140257002343300409004913330017009006060019009176900014009367010015009508010027009651164-254020241008150542.0 a978-7-5186-1809-5dCNY28.00 a20241008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黄瓜栽培关键技术精解b专著f王久兴著 a北京c金盾出版社d2024.10 a171页d24cm a王久兴,教授,蔬菜高级工,硕士研究生导师,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蔬菜学专业。1992年7月至今,在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园艺科技学院工作,现任园艺科技学院蔬菜教学部专业课程教师。承担省部级科研课题12项,发表论文50篇,主编或独立著述统编教材、技术专著92部,获得专利1项。 a本书由河北科技师范学院王久兴教授著述,采用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介绍了黄瓜栽培理论与技术,包括黄瓜的新优品种、黄瓜温室的建造、黄瓜日常水肥管理、黄瓜的种植环境调控以及黄瓜的常见病虫防治等内容,主要内容包括:第一部分为黄瓜栽培理论基础;第二部分为日光温室设计与建造;第三部分为日光温室越冬茬黄瓜栽培技术;第四部分为日光温室冬春茬黄瓜栽培技术;第五部分为露地秋黄瓜栽培技术;第六部分为黄瓜常见病虫害及防治。 a黄瓜栽培人员0 a黄瓜x蔬菜园艺 aS642.2v5 0a王久兴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010 01232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1001472100030001882150016002183140189002343300473004233330019008966060021009156900012009367010015009488010027009631164-254120240731153833.0 a978-7-5186-1798-2dCNY38.00 a20240731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珍稀食用菌栽培技术b专著f丁洋等主编 a北京c金盾出版社d2024.01 a232页d23cm a丁洋,女,汉族,1986年10月出生,2009年毕业于山东理工大学生物技术专业,学士学位,2010年至今,在邹城市农业农村局工作。工作以来,积极参与羊肚菌、大球盖菇、玉木耳等食用菌新品种的引进选育。 a本书为食用菌实用技术推广书,详细介绍了邹城市近年来成功种植的珍稀食用菌品种栽培技术,包括培养料配制,菌种培育与使用,栽培设施,消毒灭菌,接种,培养温度、湿度、空气、光照等气象因子的协调,病虫害防治及部分品种贮藏加工等方面的知识。书中还针对不同珍稀食用菌的栽培特点,分十一章进行了详细阐述,包括榆黄蘑、黑皮鸡枞菌、海鲜菇、秀珍菇、玉木耳、鸡腿菇、大球盖菇、白灵菇、茶树菇、草菇和双胞菇共11种珍稀食用菌。最后单独通过一章重点讲解了适用于工厂化栽培食用菌的菌种生产相关内容。 a食用菌研究人员0 a食用菌x蔬菜园艺 aS646v5 0a丁洋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0807 01522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5001472100038001922150016002303140397002463300521006433330009011646060025011736900011011987010017012097010015012268010027012411164-254220241009161057.0 a978-7-5655-3311-2dCNY59.00 a20241009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绿色果品生产实务b专著f周兴本,刘洋主编 a北京c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d2024.09 a321页d26cm a周兴本,男,现任辽宁生态工程职业学院教务部副部长,食品加工技术专业带头人,长期从事园艺专业、食品专业方面的教学科研工作。同时拥有园艺师、食品检验高级技师等职业资格证书及国家职业资格技能鉴定考评员资格。长期担任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裁判、沈阳市农林类职业技能大赛裁判、全国食品检验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农学会农产品贮藏加工分会会员、中国农学会葡萄分会会员等职务。刘洋,辽宁生态工程职业学院教师。 a教材编写采取以绿色果品生产过程为导向,重构教材结构,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编排教学内容,突出教材的适用性、实用性,突出实践教学,力求阐明绿色果品生产中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生产技术,紧密联系生产实际,从而体现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特点。教材内容以真实的工作任务为驱动,按照工作任务引导学生完成任务实施。围绕绿色果品生产的实际生产流程设立实训任务,加入实际案例、技术路线、操作技能,融合了职业培训、书证融通等相关内容。同时,本教材配有二维码,既方便学生学习相关知识,又强化岗位实际操作,同时提高学生的职业基础知识及职业技能。 a高职0 a果树园艺x无污染技术 aS66v5 0a周兴本4主编 0a刘洋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010 01176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9001472100038002062150016002443140149002603300353004093330031007626060029007936900014008226900015008367010017008517010015008688010027008831164-254320241111144012.0 a978-7-5551-2332-3dCNY35.00 a20241111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450000 ay z 000yy ar1 a甜柿标准化栽培及病虫害防治技术b专著f蒋尚伯,付岗主编 a南宁c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d2024.11 a117页d24cm a蒋尚伯,广西农科院植保所生物防治研究室副主任。付岗,研究员,广西农科院植保所生物防治研究室主任,主要从事亚热带作物病虫害的病原学及生物防治研究。 a本书主要介绍甜柿优良品种、苗木培育、园地选择与建园、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花果管理、病虫害防治等甜柿标准化栽培技术,每种栽培技术和病虫害防治都配有原色图片,其中病虫害防治部分介绍的12种病害和11种虫害涵盖甜柿生产上所遇到的大多数重要病虫害。本书图文并茂,文字简明易懂,内容可操作性强,能帮助读者直观地学习甜柿栽培技术,为发展甜柿种植产业提供技术支撑。 a果树园艺病虫害防治技术人员0 a柿x果树园艺x病虫害防治 aS665.2v5 aS436.65v5 0a蒋尚伯4主编 0a付岗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114 01291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9001472100038001962150016002343300685002503330033009356060035009686900014010037010017010178010027010341164-254420241028091705.0 a978-7-5226-2095-4dCNY48.00 a20241028d2023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南方丘陵地区蜜橘微灌技术b专著f孔琼菊等编著 a北京c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d2023.12 a142页d26cm a本书是在江西丘陵地区南丰蜜橘园示范基地进行微灌技术实验研究成果基础上总结提炼编著而成,书系统介绍了江西丘陵地区红壤土蜜橘种植在多因素影响下水分运动溶质运移规律,对比分析了适合于水分溶质运移的数值模拟方式,以及相关参数的确定方法,为丘陵区域红壤土水分溶质运移研究及数值模拟提供借鉴。通过室内实验分析,揭示了多因素影响下丘陵地区红壤土滴灌湿润体形状、土壤水分养分运移分布规律。并结合HYDRUS模型进行了水分溶质运移模拟,揭示了适合于丘陵区蜜橘滴灌的技术参数。通过大田试验,分析对比蜜橘微润灌,滴灌,涌泉根灌,透水混凝土灌溉等四种微灌水肥一体化技术,揭示了微灌技术下及控制不同梯度灌水量条件下蜜橘生长指标,总结出适用于丘陵区域柑橘灌溉的最佳技术参数,为丘陵区域柑橘灌溉栽培提供有效技术指导。 a丘陵区域柑橘灌溉栽培技术人员0 a丘陵地x橘x果树园艺x节水栽培 aS666.2v5 0a孔琼菊4编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031 01616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7001472050008001942100038002022150016002403301009002563330013012656060013012786900012012917010017013037010015013208010027013351164-254620250217091645.0 a978-7-5655-3149-1dCNY65.00 a20250217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园艺植物识别与应用b专著f唐义富,胡琳主编 a2版 a北京c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d2025.01 a308页d26cm a本教材以大园艺的概念,囊括了高职高专园艺、园林类专业所涉及的园林树木、花卉、果树、蔬菜等常见的、有代表性的植物800多种。本教材特色:1.配套教材。本教材是爱课程、中国大学慕课《园艺植物识别与应用》在线课程的配套教材,教材内容更丰富。有配套PPT。2.图片精彩。以简洁明了的文字配大量特征典型、高质量的彩色图片1800多张,可以有效地提高植物识别与应用能力的教、学效果。3.项目编排。教材采用项目化形式编排,分概述、园林树木、花卉、果树与蔬菜四个单元,从便于应用角度分别介绍具体植物,列25个教学任务。4.教案式提示。通过优化每个任务中的教学目标、教学建议、学习引导、实训作业内容,为任课教师推荐合适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和实践性教学安排时间、内容,便于任课教师安排教学活动,方便学生自学。5.标注重点。通过标注重点文字,充分发挥图文结合的优势。6.思政双创。教材中,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增加“课程思政”和“双创”内容,以提升教材的素质教育功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习兴趣,主动引导学生学以致用。7.附录干货。附录里配备了植物形态术语、被子植物分类体系和种子植物常见科的的典型特征,以便查阅和帮助学生构建种子植物自然分类体系。 a高校学生0 a园林植物 aS688v5 0a唐义富4主编 0a胡琳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371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77001472100034002242150016002583140305002743300258005793330195008376060041010326900014010737010015010878010027011021164-254720240910104659.0 a978-7-122-46448-4dCNY98.00 a20240910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城市森林土壤微生物群落分布及影响机制b专著e以蜀山森林公园为例f王敉敉著 a北京c化学工业出版社d2024.08 a347页d24cm a王敉敉,浙江万里学院设计艺术与建筑学院风景园林系教师,研究方向为景观生态学、城市林业和生态修复,先后主持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等省部级科研项目2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10项;主持企事业单位委托科研项目6项;发表学术论文22篇,其中SCI4篇;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4项,外观设计专利1项。 a本书共7章,在概述森林土壤微生物及其影响因素和研究意义的基础上,通过土壤微生物群落影响机制实验,分析了不同林分的土壤理化性质特征、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及其影响机制、不同林分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和功能基因谱及其影响因素,最后展望了森林土壤微生物未来的研究方向。 a本书具有较强的参考价值,可供从事土壤微生物研究、城市景观与生态设计、城市公园与森林公园规划设计的科学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参考,也可供高等学校生态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科学及相关专业师生参阅0 a森林土x土壤微生物x群落生态学x研究 aS714.3v5 0a王敉敉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0912 02326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13001001020015001131050018001281060006001462000059001522100028002112150015002393140616002543301050008703330023019205170017019436060021019606900014019817010025019957020013020208010027020331164-254820241210140132.0 a978-7-5567-1284-7dCNY88.00 a20241210d2024 em y0chiy50 ea1 achiceng aCNb350000 ay z 000yy ar1 a极北森林b专著e移动的林木线f(英)本·劳伦斯著g王晨译 a福州c海峡书局d2024.11 a93页d21cm a本·罗伦斯是调查记者,曾为《卫报》《伦敦图书评论》《纽约时报图书评论》《纽约客》和许多其他出版物撰稿。他曾报道过战火下的非洲人民和难民营中难民的悲惨命运,出版过两部著作,《荆棘城市,世界最大难民营中的九条生命》和《刚果电台,非洲最惨烈的战争中的希望信号》。《林木线》是他的第三本著作。他目前工作生活在威尔士,是布莱克山学院(Black Mountains College,致力于帮助人们为即将到来的环境变化做好准备)的创始人和院长。王晨,北京林业大学观赏园艺专业学士,观赏园艺与园林植物专业博士肄业。自由译者,主要从事科普和专业图书译介工作。译有《伟大的博物学家》《授粉博物志》《餐桌上的浪漫史》《植物教会我们的事》《园丁拯救地球》等。 a“林木线”是生态学、环境学及地理学中的一个概念。它显示了树的生长极限。在这条线以内,植物可正常生长;一旦越过它,大部分植物都会因风力、水源、土壤或其他气候原因而无法生长。过去50年来,由于气候变暖,地球上的一些北方森林正在向北迁移。为了找出更多原因,罗伦斯在2018到2020年间穿越加拿大、西伯利亚、挪威、格陵兰岛和阿拉斯加,具体追踪了6种树的情况——3种针叶树和3种阔叶树,分别是威尔士的欧洲赤松、挪威的绒毛桦树、俄罗斯西伯利亚泰加林带上的落叶松、阿拉斯加的云杉、加拿大的香脂白杨、格陵兰岛的山楸。它们都是能够经受高纬度严寒的树种。他与生态学家和博物学家交谈,还拜访了挪威的萨米驯鹿牧民,他们希望政府阻止桦树侵占苔原,因为它们扰乱了驯鹿赖以生存的地衣;他穿越俄罗斯泰梅尔半岛的海冰,与以落叶松森林为家的恩加纳桑人见面;他还详细描述了一些世界上最顽强的树木,它们“与其他种群脱节……保留了自己的时间,进化以适应新的环境”。这是一次充满惊奇和敬畏的旅程,令我们惊叹于这些物种不可思议的创造力和适应力,以及森林中我们赖以生存的神秘力量。《林木线》将新闻报道与最新科学研究成果相结合,讲述着可能成为地球上仅存的最后一片森林的故事,以及这对地球所有生命未来的意义。 a森林生态学研究人员1 a移动的林木线0 a森林生态学y世界 aS718.5v5 1c(英)a劳伦斯b本4著 0a王晨4译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12 01199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1001472050008001882100034001962150016002303000045002463300401002913330129006926060037008216900014008587010017008727010017008898010027009061164-255220230919141012.0 a978-7-109-30947-0dCNY49.50 a20230919d2023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家畜生态学b专著f廖新俤,陈玉林主编 a2版 a北京c中国农业出版社d2023.08 a253页d26cm a普通高等教育农业农村部“十四五”规划教材 a本教材共分10章。首先阐述了家畜、家畜种群与环境的关系;在介绍生态系统及其基本理论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畜牧生态系统的类型与管理、智慧养殖系统建设、畜牧业资源及其合理利用;接着深入系统地阐明了家畜营养、家畜废弃物、家畜群发病与生态环境的关系。本教材旨在助力于畜牧业发展过程实现家畜与环境和谐、家畜健康与安全生产、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绿色低碳与高效生产。为方便教学,每章前设有本章提要,章后设有思考题。 a本教材既可作为畜牧学、兽医学、生态学、农业资源与环境等学科的教学用书,也可供从事农业、环境领域工作的技术人员和生产管理者参考0 a家畜x动物生态学x高等学校j教材 aS811.5v5 0a廖新俤4主编 0a陈玉林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30927 01262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75001472100034002222150016002563300617002723330021008896060035009106900014009457010019009597010015009788010027009931164-255320241230150322.0 a978-7-5243-0012-0dCNY88.00 a20241230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奶牛业种养结合模式的形成机理及经济效益研究b专著f宝乌云塔娜,乌云花著 a北京c经济管理出版社d2024.01 a289页d24cm a本书从整体视角以奶牛业内部和外部种养结合模式为研究对象,以牧场和农户为研究主体,聚焦奶牛业种养结合模式的形成机理及经济效益,采用“定性+定量”混合的研究法,基于交易成本理论、外部性理论、农户行为理论、生产者行为理论和环境规制理论展开研究。首先,通过多案例的扎根理论方法提炼影响奶牛业内部和外部循环种养结合模式形成的关键因素,构建奶牛业内部和外部循环种养结合模式形成机理的理论模型;其次,通过案例分析和实证分析方法检验牧场和农户参与奶牛业内部和外部循环种养结合模式的形成;再次,采用QCA和内生转换模型检验牧场采纳内部循环种养结合模式的经济效益和农户参与外部循环种养结合模式的经济效益;最后,根据研究结果提出政策建议。 a乳牛饲养管理人员0 a乳牛x家畜育种x饲养管理x研究 aS823.9v5 0a宝乌云塔娜4著 0a乌云花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02 01275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9001472100034001962150016002303000031002463140159002773300432004363330013008686060053008816900014009347010017009487010017009658010027009821164-255420250124095216.0 a978-7-122-47152-9dCNY48.00 a20250124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猪场设备使用与维护b专著f王景春,赵希彦主编 a北京c化学工业出版社d2025.03 a182页d26cm a职业教育畜牧兽医类系列教材 a王景春,高级畜牧师,执业兽医师,任教于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负责种猪场技术管理工作,先后主讲畜牧兽医等专业专业综合实训、猪场设备使用与维护、猪生产等课程。 a《猪场设备使用与维护》一书以畜牧兽医专业群岗位能力为主线,围绕设施养猪装备操作工的工作领域、工作任务,以《NY/T2145-2012-设施农业装备操作工》标准、“1+X”家庭农场畜禽养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标准和猪场生物安全为依据,以项目为单位来组织设计教材内容,根据猪场岗位流程,按照设施农业装备操作工的标准要求,设“基础知识”“基础设施”“饲喂设备”“给水设备”“环境控制设备”“排污设备”“无害化处理设备”“消毒设备”“采精输精设备”等项目。 a职业教育0 a养猪场x生产设备x使用方法x维修x职业教育j教材 aS828.4v5 0a王景春4主编 0a赵希彦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06 01186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3001472100038001902150016002283300535002443330015007796060017007946060023008116900012008346900015008467010015008617010017008768010027008931164-255520241024133504.0 a978-7-5655-3114-9dCNY39.00 a20241024d2023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养鸽与鸽病防治b专著f许芸,苏应玉主编 a北京c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d2023.12 a175页d26cm a本书以我国目前肉鸽养殖现状为背景,以健康饲养为基本出发点,考虑到广大饲养者的技术需要,吸收了畜禽养殖健康饲养技术的一些新成果,融入了一些编者养鸽的经验,旨在让广大肉鸽养殖场(户)了解并掌握高效肉鸽养殖的新技术,提高我国肉鸽养殖的科学技术含量,提高养殖效益。本书的主要内容包括肉鸽的生物学特性,肉鸽品种、繁育技术,营养需要和饲料,饲养管理,鸽产品加工、储藏与运输,肉鸽场建设与环境控制,以及肉鸽疾病防治。本书内容丰富、技术实用、可操作性强,相信一定会给广大的肉鸽养殖场(户)带来帮助,同时也会为从事该行业的研究人员、专家提供必要的参考。 a肉鸽养殖场0 a鸽x饲养管理0 a鸽x动物疾病x防治 aS836v5 aS858.39v5 0a许芸4主编 0a苏应玉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031 01234nam 0 0025337450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9001472100034002062150016002403140171002563300427004273330017008546060041008716900011009127010015009237010015009388010027009531164-255620240625171526.0 a978-7-5773-0387-1dCNY49.00 a20240625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畜禽病原菌传播特点及耐药性分析b专著f刘营营,夏会丽著 a郑州c郑州大学出版社d2024.05 a190页d19cm a刘营营,女,兽医学博士,现任黄淮学院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教师。主要讲授生物药物分析、食品添加剂等课程。主要从事细菌耐药机制及新药研发领域的研究,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4篇。 a本书为专著。主要研究畜禽病原菌传播特点。近年来,抗菌药物常被作为食品动物的添加剂或临床药物治疗使用,致使畜禽病原菌的传播及耐药性问题愈加严重,特别是多重耐药菌株,可对多种抗生素产生耐药性。本书内容主要对七省(安徽、河南、湖南、湖北、江西、山西、陕西)畜禽养殖场采集的病料样本进行大肠杆菌、沙门菌的分离鉴定,包括猪源和鸡源大肠杆菌和沙门菌的传播特点,为读者认识细菌耐药性,了解其传播机制提供研究依据,更为新药研发提供理论基础。 a专业技术人员0 a畜禽x致病菌x病菌传播x抗药性x研究 aS85v5 0a刘营营4著 0a夏会丽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0703 01311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1001472100034001982150016002323140111002483140085003593300429004443330051008736060043009246900017009677010017009847010017010018010027010181164-255720240724164224.0 a978-7-5664-2827-1dCNY35.00 a20240724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40000 ay z 000yy ar1 a畜牧微生物学实验指导b专著f闵长莉,汪学军主编 a合肥c安徽大学出版社d2024.07 a181页d26cm a闵长莉,皖西学院生物与制药工程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的开发与利用,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a汪学军,皖西学院生物与制药工程学院教授,主要从事畜牧微生物学等方面的教学与研究。 a本书内容包括畜牧微生物学实验室及实验规则、畜牧微生物学基础实验、畜牧微生物学综合实验等。其中畜牧微生物学基础实验包括显微镜的使用、微生物学常用实验器材的准备、培养基的制备、灭菌方法、细菌的培养与鉴定、微生物的生理生化及计数等实验;畜牧微生物学综合实验包括动物饲料和饮用水的微生物学检查、畜产品的微生物限量测定等实验。每个实验都设计目的要求、基本原理、器材准备、实验步骤、注意事项和实验报告等内容,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a本书可作为动物科学专业及其他相关专业的实验教材0 a畜牧学x微生物学x实验x高等学校j教材 aS852.6-33v5 0a闵长莉4主编 0a汪学军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0731 01300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33001472100034001802150016002143000045002303300579002753330121008546060025009756900014010007010017010148010027010311164-255820240814083720.0 a978-7-5697-2474-5dCNY68.00 a20240814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500000 ay z 000yy ar1 a兽医药理学b专著f吕世明主编 a重庆c西南大学出版社d2024.10 a280页d29cm a全国农业院校“新农科”动物生产类规划教材 a本教材是“全国农业院校新农科动物生产类规划教材”系列之一,为动物医学、动物药学专业的基础课教材。本教材共计15章,包括总论、外周神经系统药理、中枢神经系统药理、血液循环系统药理、呼吸系统药理、消化系统药理、生殖系统药理、皮质激素类药理、自体活性物质和解热镇痛抗炎药理、体液和电解质平衡调节药理、营养药理、抗微生物药理、消毒防腐药、抗寄生虫药和特效解毒药。教材内容既考虑药理的基础性,又减少了临床上已弃用或少用的药物,增加了宠物用药,并更新了药物研究的新进展。本教材不仅可作为动物医学、动物药学专业的本科生教材,也可供参与全国执业兽医医师资格考试和研究生入学考试的读者学习参考。 a本教材不仅可作为动物医学、动物药学专业的本科生教材,也可供参与全国执业兽医医师资格考试和研究生入学考试的读者学习参考0 a兽医学x药理学j教材 aS859.7v5 0a吕世明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0822 01312nam0 220028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3001472050008001902100034001982150016002323000039002483300577002873330017008646060029008816060029009106900012009396900012009517010017009637010015009808010027009951164-255920241031100323.0 a978-7-109-31341-5dCNY49.50 a20241031d2023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动物保护及福利b专著f柴同杰,唐辉主编 a3版 a北京c中国农业出版社d2023.11 a309页d26cm a全国高等农林院校“十四五”规划教材 a在结构设计上,本书前5章为总论,后8章为各论,每章均包含内容提要、正文、本章小结、复习思考题等板块,有助于学生自学、理解、掌握教学内容和知识体系;在内容设计上,涵盖了家畜、家禽、特种经济动物、水生生物、实验动物、宠物、竞技动物、野生动物的保护和福利,同时为满足动科、动医专业的教学需求,各章根据各自内容需要酌情增加了生物安全、疫病防治、创伤处理、手术等与动物福利相关的内容,本书同时也可满足通识课程的教学需要;在保留第二版教材特色基础上,本书创新性地增加了视频、图片等数字化资源,并以二维码的形式展现,以适应开展混合式教学新形势,符合新一代大学生的学习要求,提高其学习兴趣。 a农林院校师生0 a动物保护x高等学校j教材0 a动物福利x高等学校j教材 aS863v5 aS815v5 0a柴同杰4主编 0a唐辉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107 00902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72001472100034002192150016002533300301002693330023005706060023005936900014006167010015006308010027006451164-256020240809115340.0 a978-7-5690-7090-3dCNY72.00 a20240809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510000 ay z 000yy ar1 a家蚕类ω3-/Δ6-脂肪酸脱氢酶基因克隆、表达及功能研究b专著f于海彦著 a成都c四川大学出版社d2024.07 a298页d24cm a本书基于家蚕最新基因组数据库资源,通过生物信息分析方法对家蚕脂肪脱氢酶进行克隆、序列分析,并对家蚕BmFAD3-like和BmD6DES基因进行了表达模式、原核表达、酿酒酵母表达等研究,为探究BmFAD3-like和BmD6DES基因的功能,对低温诱导、真菌侵染和RNAi的处理后的蚕蛹体内两个基因的mRNA相对转录水平变化进行了初步研究。 a家蚕脱氢酶研究人员0 a家蚕x脱氢酶x研究 aS885.9v5 0a于海彦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0814 01811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3001472100038001902150016002283140770002443300380010143330079013946060013014736900010014867010017014967010017015138010027015301164-256120241231095348.0 a978-7-5635-7472-8dCNY49.80 a20241231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现代工程实训b专著f高慎涛,胡丽娜主编 a北京c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d2025.01 a267页d26cm a高慎涛,男,高级技师,实验师,大学本科学历。从事教育工作13年,一直从事机械方向实验实训教学工作,如数控车床编程、加工中心编程与操作、五轴加工中心编程与操作、三坐标测量机编程与操作、二维三维CAD绘图培训等。参加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3D/VR/AR数字化虚拟仿真主题赛项获得全国三等奖;参加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计划——骨干教师高级研修课程;多次带队参加各类学生比赛并获得优异成绩,如山东省职业技能大赛、山东省机器人大赛等。多次被学校评为“优秀教师”、“先进工作者”。胡丽娜,女,青岛城市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制造自动化教研室主任,副教授,高级技师,主要研究方向数控技术应用。从事高校教育工作16年,担任理论与实践教学工作,主讲课程有,数控车削编程与操作、数控铣削与加工中心编程与操作、数控编程技术、CAD/CAM、UG CAM与数控加工、机床电气控制、自动生产线安装与调试、机电设备维修等。 a本书是一本专注于工程实习和技能培训的综合性教材。从绪论开始,本书涵盖车工实习、数控车床、特种加工及3D打印技术、钳工实习、铣工实习、加工中心和NXCAM自动编程等多个关键主题。每章都以项目驱动方式,结合视频、电子课件等资源,深入浅出地介绍了相应的工艺和技术。附录部分包含实用的综合案例,如江苏省数控技能大赛选拔赛样题和百隆(加农炮),旨在帮助读者通过实际案例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a本书适合高等院校机械类、近机械类专业学生使用,也可作为相关职业培训教材使用0 a工程技术 aTBv5 0a高慎涛4主编 0a胡丽娜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02 01154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9001472050008001962100034002042150016002383300543002543330013007976060031008106900015008417110029008568010027008851164-256220250205103949.0 a978-7-5684-2442-4dCNY20.00 a20250205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20000 ay z 000yy ar1 a工程数学练习册b专著f江苏大学数学科学学院编 a2版 a镇江c江苏大学出版社d2025.01 a116页d26cm a《工程数学练习册》是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材的配套练习,练习册中所选习题均为这两门课程常考知识点,线性代数涉及行列式及克拉默法则、矩阵及其运算、矩阵的初等变换与线性方程组、相似矩阵及二次型,概率统计涉及随机事件与概率、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多维随机变量及其分布、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大数定律与中心极限定理、数理统计的基本概念、参数估计、假设检验等。此外,练习册配两门课程的模拟卷各三份,并提供详细答案供学生使用。此次再版,根据教材所做最新修订及学生使用多年的反馈,对部分内容做了更新,以更贴近学生学习的实际,帮助其提高数学问题解决能力。 a高校师生0 a工程数学x高等学校j习题集 aTB11-44v502a江苏大学数学科学学院4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06 01056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29001472050008001762100034001842150016002183000035002343300437002693330009007066060033007156900012007487010015007608010027007751164-256320250217094339.0 a978-7-122-45693-9dCNY55.00 a20250217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工程力学b专著f李琴主编 a3版 a北京c化学工业出版社d2024.10 a222页d26cm a“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 a本教材是根据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机械类专业力学课程的教学要求编写而成的。教材教学设计包括15个单元。在各单元的示例选用中,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工程应用,并考虑不同专业的需要。教材内容简明扼要,图文并茂,各任务后均有小结、思考题及习题,便于学生对知识的回顾与总结。教材还配备了电子教案,为教师教学提供了方便。本书适合机械类各专业的高职高专、本科少学时、成人高校、民办高校及重点中等专业学校的教学需要,也可供近机械类专业及相关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a高职0 a工程力学x高等职业教育j教材 aTB12v5 0a李琴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0976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031001482100038001792150016002173300279002333330147005126060033006596900012006927010015007048010027007191164-256420241211103806.0 a978-7-5226-2429-7dCNY120.00 a20241211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土石混合体b专著f徐文杰著 a北京c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d2024.11 a328页d26cm a本书是作者近20年来从事土石混合体研究的系统总结,初步建立了土石混合工程地质和细观结构力学及数字岩土体的基本体系。全书系统介绍了土石混合体工程地质特征、细观结构定量评价、大尺度原位试验、室内多尺度三轴试验、细观结构模型重建及随机模拟、数值试验、边坡稳定性分析等方面的研究成果。 a本书可以供从事岩土力学、地质灾害、工程地质、水利工程以及从事岩石、混凝土等材料细观力学和多尺度力学等领域研究生、科研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参考使用0 a土石x混合料x工程力学x研究 aTB12v5 0a徐文杰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12 01290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5001472100034001922150016002263140184002423300527004263330021009536060020009746900012009947010015010068010027010211164-256520241024142826.0 a978-7-5115-8504-2dCNY69.00 a20241024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智能社会新型人机关系研究b专著f王袁欣著 a北京c人民日报出版社d2024.10 a264页d24cm a王袁欣,女,1994年7月出生,中央民族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讲师。先后在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北京大学新媒体研究院获文学学士、博士学位。研究方向,市场与媒介研究、智能传播、计算传播。 a本书基于作者博士学位论文修改而成。随着人工智能在社会生活领域的广泛应用,智能传播成为当前传播学及相关社会科学领域广泛关注的研究主题。机器的发展从其进化历程来看有较为漫长的演化史,但就商业应用而言,依然处于早期的发展阶段,未来人机传播如何实现人机共生也将呈现更加多层次化的发展。作者借助传播学的研究视角和多样化的研究方法对智能机器的用户行为及互动关系进行探索性研究,顺着人机传播研究的脉络进一步探讨其对人机共生关系、媒介环境及社会生活的影响。本书以智能虚拟助手、社交机器人为例,从人机关系的视角来剖析人机互动与人机共生关系。 a人机系统研究人员0 a人-机系统x研究 aTB18v5 0a王袁欣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031 01324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4001472100034002012150016002353000033002513300612002843330097008966060032009936900013010257010017010388010027010551164-256620240919134116.0 a978-7-115-65374-1dCNY69.80 a20240919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AutoCAD工程绘图案例教程b专著e微课版f李小青主编 a北京c人民邮电出版社d2024.01 a259页d26cm a计算机辅助设计新形态精品系列 a本书以AutoCAD2022中文版为技术平台,根据“新工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规格的要求,由浅入深地详细介绍了AutoCAD工程绘图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技巧。本书共12章,包括AutoCAD绘图基础、绘制基本二维图形、辅助工具、平面图形的编辑、复杂二维绘图与编辑、文字与表格、尺寸标注、块与外部参照、三维实体的绘制与编辑、机械工程绘图案例、电气工程绘图案例、园林设计绘图案例。本书注重基本方法的学习与实际操作的训练两个方面。为了使读者更快、更深入地理解软件中的概念、命令和功能,能够直观地进行学习、准确地操作软件,编者为本书精选了大量的案例进行讲解,并列出具体的操作步骤。读者扫描书中二维码,可以观看对应微课视频,从而进一步提高学习效率。 a本书可作为机械工程、电气工程、园林设计等专业相关课程的教材,也可作为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的参考书0 a工程制图xAutoCAD软件j教材 aTB237v5 0a李小青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0926 01051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057001482100034002052150016002393300362002553330097006175170021007146060021007356900011007567010015007678010027007821164-256720250217140401.0 a978-7-115-66293-4dCNY128.00 a20250217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6G应用中的新材料b专著e下一代材料信息学f朱宏伟等著 a北京c人民邮电出版社d2024.01 a288页d24cm a本书从6G技术应用当前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入手,结合作者所在团队近年来在信息电子新材料方面的研究成果,及国内外最新的科研进展编写而成。围绕6G应用各环节所涉及的新材料,介绍了新频谱通信材料、第三代半导体材料、新型热电/铁电材料、智能传感材料、电磁防护与热管理材料及6G中计算材料学,对6G应用中新材料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本书既有基础知识的介绍,也有专业应用技术的总结。 a本书不仅可作为6G应用技术等专业研究人员的参考书,也适用于对信息技术和新材料感兴趣的非专业读者1 a下一代材料信息学0 a材料科学x信息学 aTB3v5 0a朱宏伟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613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31001472100038001782150016002163000041002323140306002733300476005793330218010556060029012736900013013027010017013158010027013321164-256820250120153135.0 a978-7-5693-3937-6dCNY65.00 a20250120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610000 ay z 000yy ar1 a材料力学b专著f刘二强编著 a西安c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d2024.12 a337页d26cm a普通高等教育力学类“十四五”系列教材 a刘二强,博士,副教授,研究生导师,教育部学位中心评审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应用力学学报》、《失效分析与预防》青年编委、山西省高校教学名师。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自然基金、省教改等项目1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SCI收录30余篇,获授权发明专利10项。担任多种知名国际、国内学术期刊审稿人。 a本书涵盖了材料力学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绪论、拉伸与压缩、挤压、剪切和扭转、弯曲内力、弯曲应力、弯曲变形、应力状态和强度理论、组合变形、压杆稳定、平面图形的几何性质等。权属注重理论联系工程实际,注重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力学、航空航天、土木、机械、材料、水利、船舶、能源动力、交通运输等相关本科专业的教材,适用于60-80学时卡的教学,亦可作为上述专业函授、大专、高职和电大的教材,以及广大工程技术和科技人员的力学参考书。 a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力学、航空航天、土木、机械、材料、水利、船舶、能源动力、交通运输等相关本科专业的教材,适用于60-80学时卡的教学,亦可作为上述专业函授、大专、高职和电大的教材,以及广大工程技术和科技人员的力学参考书0 a材料力学x高等学校j教材 aTB301v5 0a刘二强4编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23 01398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39001472100034001862150016002203140203002363300589004393330013010286060029010416900013010707010017010837010017011008010027011171164-256920240910134745.0 a978-7-122-46431-6dCNY45.00 a20240910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材料力学b专著f赵志平,仝国芸主编 a北京c化学工业出版社d2024.10 a194页d26cm a赵志平,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大学教授,1987年毕业于中山大学应用力学专业,获理学学士学位;2005年获河北工业大学结构工程专业工学硕士学位;2014年9月荣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2013年3月荣获河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 a本教材的编写与时俱进,引入手机app和电脑版工程计算软件,通过在教材中嵌入大量的课程资源,利用手机扫一扫,即可轻松学会这些软件的使用,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为后继课程的学习、毕业设计及未来实际工作提供解决方案。同时在课程资源中还引入了BIM模型,可沉浸式体验力学知识在建筑结构中的应用。本教材根据高等学校理工科非力学专业“材料力学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结合创新型高等职业教育本科材料力学教学大纲的内容和要求编写而成,理论体系明晰、通俗易懂、实用性强。教材共十章,包括:轴向拉伸和压缩、剪切、扭转、弯曲内力、平面图形几何参数、弯曲强度、弯曲变形、应力状态分析强度理论、组合变形和压杆稳定等。 a高校师生0 a材料力学x高等学校j教材 aTB301v5 0a赵志平4主编 0a仝国芸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0912 01279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3001472100034001902150016002243140212002403300473004523330027009256060033009526900012009857010013009978010027010101164-257020240903112402.0 a978-7-5649-6030-8dCNY40.00 a20240903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410000 ay z 000yy ar1 a电化学储能材料研究与应用b专著f景锋著 a郑州c河南大学出版社d2024.08 a215页d24cm a景锋,博士,现就职于黄淮学院能源工程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石墨烯及类石墨烯二维材料的制备与应用,能源存储与转化。近年来在Electrochimi Acta期刊公开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10余篇,多次主持并参与相关科研基金项目。 a本书是一本能源利用方面的学术专著。本书首先详细介绍了新能源时代的发展现状,接着介绍了目前广泛应用的锂离子电池的发展潜力,探讨了钠离子电池的研究进展和应用领域,分析了铝离子电池作为能源储存技术的前景,并介绍了锌离子电池,展示其在能源存储方面的独特优势,以及超级电容器作为高功率、长寿命储能解决方案的关键特性。最后介绍了当前处于研究和开发阶段的新兴电池技术及其储能材料。本书旨在深入探讨电化学储能材料的发展和应用,为读者提供对未来电化学储能领域可能的创新和发展方向的洞察。 a电化学储能材料研究人员0 a电化学x储能x功能材料x研究 aTB34v5 0a景锋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0905 01139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71001472100038002182150016002563300473002723330041007456060039007866900013008257010015008387010017008538010027008701164-257120250217094047.0 a978-7-5670-3842-4dCNY46.00 a20250217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70000 ay z 000yy ar1 a绿色环保光催化功能材料的发展历程与趋势导论b专著f周尧,党振华编著 a青岛c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d2025.01 a206页d26cm a本书共包括六章内容,分别为光催化功能材料概述、光催化功能材料的分类及其特点、绿色环保光催化功能材料的制备方法、绿色环保光催化功能材料的性能评价、绿色环保光催化材料当前主要研究领域与挑战、绿色环保光催化材料未来发展趋势与展望。本书回顾了光催化技术的发展历程,介绍了光催化反应的基本原理和机制,深入探讨了不同类型的光催化功能材料,包括纳米材料、半导体材料、金属有机框架和二维材料等,并对它们的制备方法、性能优化和应用前景进行详细解读。本书适合从事光催化材料的相关人员参考。 a本书适合从事光催化材料的相关人员参考0 a光催化x功能材料x无污染技术x研究 aTB383v5 0a周尧4编著 0a党振华4编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649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051001482100034001992150016002333301066002493330021013156060029013366900012013657010015013778010027013921164-257220250218160733.0 a978-7-302-66076-7dCNY299.00 a20250218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世界发达国家工程教育国别研究b专著f林健等编著 a北京c清华大学出版社d2025.02 a680页d26cm a本书得到引智基地国际团队指导和支持,由引智基地清华团队共同努力、团队教师分工负责完成。上部分包括德国、英国、法国、西班牙、爱尔兰、丹麦、瑞典和比利时8个欧洲国家,下部分包括美国、加拿大、巴西、日本、南非和澳大利亚6个国家。这14个国家都是发达国家,在工程教育领域均有较长的历史和丰厚的积淀,有值得学习和借鉴之处。而且,它们是工程教育领域最具代表性的国家,覆盖全球五大洲。其中巴西是世界第七大经济体和金砖国家之一,南非是非洲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工程教育国别研究既要有利于国家间的互鉴,也要彰显各自的特色。因此,各国研究均包括工程教育发展概况、工业与工程教育发展现状、工程教育与人才培养、工程教育研究与学科建设、政府作用:政策与环境、工程教育认证与工程师制度、特色及案例、总结与展望8个部分,各国之间的不同表现在具体内容上。本书的特点主要体现在:数据信息的权威性、研究内容的系统性、各国进展的前沿性和参考比较的价值性。本书的读者对象主要为四类群体:一是从事工程教育研究的学者,包括高校教师、研究机构研究者、博士硕士研究生等;二是工程教育政策的制定者和建议者,包括各类智库专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管理者;三是从事高等教育国际比较研究的学者;四是对发达国家工程教育发展感兴趣的读者。 a工程技术研究人员0 a工程技术x教育研究y世界 aTB-4v5 0a林健4编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306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043001482100030001912150016002213140159002373300556003963330025009526060033009776900012010107010015010228010027010371164-257320240722153908.0 a978-7-5492-9542-5dCNY148.00 a20240722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420000 ay z 000yy ar1 a水下岩塞爆破施工技术b专著f刘美山等著 a武汉c长江出版社d2024.06 a388页d26cm a刘美山,正高级工程师,长科院爆破所所长。长期从事工程爆破方面的研究及咨询工作。先后主持和参与完成了三峡、溪洛渡等国内外近百个大型工程中的爆破研究咨询项目。 a本书主要介绍了我国病险水库土石坝渗漏检测与处置技术,包括土石坝发展现状、主要病害与渗漏特点、渗漏检测与处置技术发展、渗漏检测关键技术、防渗加固关键技术及渗漏处置关键技术等。聚焦于推广最广泛的混凝土面板坝、沥青混凝土心墙坝、土质心墙坝等土石坝主力坝型,围绕其最主要病险情渗流渗漏等安全问题,系统全面总结土石坝渗漏加固处置技术,突出当前行业内先进且成熟的检测技术与加固处置技术。如防渗方面的混凝土防渗墙、高压喷射灌浆等,渗漏检测方面的ROV高清摄像、声纳探测、流场法等,水库高水位运行条件下的深水智能精准探测、水下快速精准堵漏的新技术、新材料及新装备发展等。 a水下爆破施工技术人员0 a岩塞爆破x爆破技术x水下施工 aTB41v5 0a刘美山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0724 01423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9000271000041000661010008001071020015001151050018001301060006001482000037001542100042001912150016002333140294002493300527005433330041010706060013011116900013011247010017011378010027011541164-257420241030115810.0 a978-7-5229-2193-8b精装dCNY168.00 a20241030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未来设计h2025b专著f潘云鹤主编 a北京c中国纺织出版社有限公司d2024.12 a192页d21cm a潘云鹤,1946年11月4日出生于浙江省杭州市,计算机应用、人工智能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中国发明协会会士,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外事委员会主任,浙江大学绍兴研究院战略咨询委员会主任,中国工程院原常务副院长(正部长级),中国发明协会第七届理事会理事长。 a设计作为连接技术与人类情感的重要桥梁,正在不断演变。科技进步为设计带来了机遇与挑战,尤其是人工智能、大模型、虚拟现实和物联网等技术,推动设计过程的智能化和高效化。本书分析当前设计趋势,并展望未来设计理念,涵盖从数字内容的智能创作到绿色建筑的生态构建、从大健康产业设计到人机交互的无缝体验。内容包括人工智能大模型对设计的影响、传统产品的智能设计、数字内容生成及文化装备的智能技术。同时,探讨未来纺织设计、绿色建筑设计和健康产业设计的趋势,以及未来设计的发展、伦理责任和社会挑战。通过全面视角,力求展现一个生动的未来设计世界。 a设计行业从业人员及设计专业教师和学生0 a产品设计 aTB472v5 0a潘云鹤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031 01886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1001472100038001882150016002263140250002423301039004923330013015316060043015446900013015877010017016008010027016171164-257520241111154001.0 a978-7-5551-2228-9dCNY48.00 a20241111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450000 ay z 000yy ar1 a无人机摄影摄像技术b专著f兰海洋主编 a南宁c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d2024.12 a148页d24cm a兰海洋,文学硕士,南宁职业技术学院传媒学院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带头人,副教授。主持完成广西中青年课题1项,参与完成广西哲学社科项目2项,参与其他市厅级科研项目6项。2019年、2020年依次在参加广西职业院校教学能力大赛中获得混合赛项一等奖、微课赛项二等奖。 a本教材主要涵盖无人机摄影和无人机摄像两个方面的内容,以项目和任务的形式,分解无人机航拍相关的知识点和技能点。教材首先介绍无人机的组装与拆解、无人机安全检查等基础知识,然后逐步深入介绍基础飞行控制、构图、运镜、航线规划、环绕飞行、智能飞行等关键技能。在讲解这些内容的过程中,教材列举了丰富的案例,并在其中植入思政元素,同时对航拍相关法律法规进行详细解读。通过本教材的学习,学生可以全面掌握无人机航拍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同时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法律意识。本教材具有包含广西元素、真实项目和配套电子资源建设(含技术重点和难点微课)的特点,采用区别于传统知识点为主线的教材编写方式,以真实项目为主线,围绕项目提出问题、引出理论知识和技能要点,并以真实项目作为作业进行知识巩固和学习效果检测,具有更强的实用性和针对性。同时,教材编写团队由优秀校内专任教师和经验丰富的行业企业专家组成,形成优势互补,确保教材符合职业教育规律和行业企业实际,兼顾职业道德素养的传导和职业技能的传授。本教材在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果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同时,还可以帮助其更好地了解行业企业实际,熟悉企业工作岗位流程,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社会责任感,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a职业教育0 a无人驾驶飞机x航空摄影x职业教育j教材 aTB869v5 0a兰海洋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114 01315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9001472100034002062150015002403000049002553040037003043300473003413330139008146060049009536900015010027010017010178010027010341164-257620250219101044.0 a978-7-5020-9997-8dCNY39.00 a20250219d2023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煤矿井下爆破作业操作资格培训考核教材b专著f曹俊才主编 a北京c应急管理出版社d2023.11 a96页d26cm a全国煤矿“三项岗位人员”安全培训考核系列教材 a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培训中心组织编写 a本书主要介绍了煤矿安全生产方针及法律法规、井下爆破作业人员职业特殊性及职业危害防治、煤矿开采基本知识、爆破基础知识、爆破技术、矿井事故及其防治、实际操作技能、自救互救与安全避险等内容。本书是依据《煤矿特种作业安全技术实际操作考试标准》和《煤矿安全培训规定》等法律法规编写的培训教材。内容通俗易懂,配套有相关操作视频资源,更便于学习。本书是煤矿井下爆破作业人员取得煤矿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培训考核的教材,也可供煤矿企业有关基层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及相关作业人员学习参考。 a本书是煤矿井下爆破作业人员取得煤矿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培训考核的教材,也可供煤矿企业有关基层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及相关作业人员学习参考0 a煤矿开采x井下作业x爆破技术x安全培训j教材 aTD235.4v5 0a曹俊才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049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67001472100034002142150016002483300361002643330073006256060035006986900013007337010017007467010017007638010027007801164-257720240611171510.0 a978-7-5237-0212-3dCNY39.00 a20240611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煤矿瓦斯抽采作业操作资格培训考核教材b专著f安铁梁,罗卫东主编 a北京c应急管理出版社d2024.01 a135页d26cm a本书分四大部分,第一部分为煤矿安全基本知识;第二部分为安全技术基础知识,内容包括煤矿瓦斯抽采基本知识、基本方法,以及煤矿瓦斯抽采设备等知识;第三部分为煤矿瓦斯抽采实际操作及应用知识、瓦斯抽采作业事故的案例分析等。第四部分为煤矿瓦斯抽采作业考试题库解析。本教材突出标准性、科学性和新颖性,体现了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突出实际操作技能,语言简练,通俗易懂。 a本书可供煤矿企业有关基层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及相关作业人员学习参考0 a煤矿x瓦斯抽放x安全培训j教材 aTD712v5 0a安铁梁4主编 0a罗卫东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0619 01079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67001472100034002142150016002483300325002643330139005896060035007286900013007637010017007767010017007938010027008101164-257820240612114507.0 a978-7-5237-0256-7dCNY39.00 a20240612d2023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煤矿瓦斯检查作业操作资格培训考核教材b专著f李雪琴,周如刚主编 a北京c应急管理出版社d2023.01 a135页d26cm a本书主要介绍了煤矿安全生产方针及法律法规、煤矿瓦斯检查作业人员职业特殊性及职业危害防治、煤矿开采基本知识、煤矿灾害防治、职业病防治、实际操作技能、自救互救与安全避险等内容。本书是依据《煤矿特种作业安全技术实际操作考试标准》和《煤矿安全培训规定》等法律法规编写的培训教材。内容通俗易懂,配套有相关操作视频资源,更便于学习。 a本书是煤矿瓦斯检查作业人员取得煤矿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培训考核的教材,也可供煤矿企业有关基层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及相关作业人员学习参考0 a煤矿x瓦斯监测x安全培训j教材 aTD712v5 0a李雪琴4主编 0a周如刚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0619 01583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91001472100034002382150016002723000049002883140249003373300467005863330137010536060031011906900013012217020017012347110039012518010027012901164-257920250109113053.0 a978-7-5237-0816-3dCNY39.00 a20250109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煤矿探放水作业操作资格培训考核教材b专著f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培训中心组织编写g李耀学主编 a北京c应急管理出版社d2024.01 a135页d26cm a全国煤矿“三项岗位人员”安全培训考核系列教材 a李耀学(1981-),男,回族,宁夏海原人,硕士学位,2017年毕业于中国矿业大学矿业工程专业,矿业工程工程师,邮箱liyaoxue10@163.com,主要从事煤矿基建、煤矿隐蔽致灾因素普查 、技改项目管理工作和煤矿探放水作业操作资格培训、煤矿防治水专题培训等方面的工作。 a本书主要介绍了煤矿安全生产方针及法律法规、煤矿探放水作业人员职业特殊性及职业危害防治、煤矿生产技术、煤矿灾害防治、煤矿事故自救互救与创作急救、职业病危害以及安全专业技术知识等内容。本书是依据《煤矿特种作业安全技术实际操作考试标准》和《煤矿安全培训规定》等法律法规编写的培训教材。内容通俗易懂,配套有相关操作视频资源,更便于学习。本书是煤矿探放水作业人员取得煤矿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培训考核的教材,也可供煤矿企业有关基层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及相关作业人员学习参考。 a本书是煤矿探放水作业人员取得煤矿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培训考核的教材,也可供煤矿企业有关基层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及相关作业人员学习参考0 a矿山探放水x安全培训j教材 aTD745v5 0a李耀学4主编02a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培训中心4组织编写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16 01842nam0 2200277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103001472100034002502150016002843000049003003140438003493300479007873330143012666060045014096900012014547020015014667020017014817110039014988010027015371164-258020241122160717.0 a978-7-5237-0736-4dCNY39.00 a20241122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煤矿安全监测监控作业操作资格培训考核教材b专著f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培训中心组织编写g黄宁,王立伟主编 a北京c应急管理出版社d2024.01 a135页d26cm a全国煤矿“三项岗位人员”安全培训考核系列教材 a黄宁,男,1981年12月出生,中共党员,研究生学历,采矿工程、经济管理专业。工作经历,2015.10-2017.03任枣矿集团蒋庄煤矿党政办公室主任;2021.05-2023.05任枣矿集团矿业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太岳分公司党委委员、纪委书记、工会主席;2023.05-今任山东安顺矿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获得荣誉,蒋庄煤矿膏体充填开采技术研究与应用荣获山东省煤炭行业协会省级一等奖。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将ISO9000质量理念引入本子放权型矿井建设荣获山东省档案局一等奖。 a本书主要介绍了煤矿安全生产方针及法律法规、煤矿安全监测监控作业人员职业特殊性及职业危害防治、煤矿生产技术、煤矿灾害防治、煤矿事故自救互救与创作急救、职业病危害以及安全专业技术知识等内容。本书是依据《煤矿特种作业安全技术实际操作考试标准》和《煤矿安全培训规定》等法律法规编写的培训教材。内容通俗易懂,配套有相关操作视频资源,更便于学习。本书是煤矿安全监测监控作业人员取得煤矿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培训考核的教材,也可供煤矿企业有关基层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及相关作业人员学习参考。 a本书是煤矿安全监测监控作业人员取得煤矿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培训考核的教材,也可供煤矿企业有关基层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及相关作业人员学习参考0 a煤矿x矿山安全x监测系统x安全培训j教材 aTD76v5 0a黄宁4主编 0a王立伟4主编02a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培训中心4组织编写 0aCNb丰涵文化c20241128 01504nam0 220028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910025000270940023000521000041000751010008001161020015001241050018001391060006001572000291001632100034004542150015004883000065005033300219005683330045007875100178008326060055010106060061010656900014011266900018011407110029011588010027011871164-258120250218102911.0 a155237·62dCNY25.00 aCNbKA/T 20.4-2024 a20250217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k l 000yy ar1 a非煤矿山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编写提纲h第4部分i尾矿库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编写提纲b专著dOutline for design of safety facilities for non-coal mine construction projectshPart 4iOutline for design of safety facilities for tailings pond construction projectsf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发布zeng a北京c应急管理出版社d2024.04 a12页d30cm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行业标准 2024-04-01发布 2024-04-07实施 a本文件规定了尾矿库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编写提纲的设计依据、工程概述、本项目安全预评价报告建议采纳及前期开展的科研情况、尾矿库主要安全风险分析、安全设施设计、安全管理和专用安全设施投资、存在的问题和建议、附件与附图。 a非煤矿山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研究相关人员1 aOutline for design of safety facilities for non-coal mine construction projectshPart 4iOutline for design of safety facilities for tailings pond construction projectszeng0 a矿山x大型建设项目x设施x安全设计x行业标准y中国0 a尾矿x矿山x大型建设项目x设施x安全设计x行业标准y中国 aTD7-65v5 aTD926.4-65v502a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4发布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705nam0 220030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910025000270940023000521000041000751010008001161020015001241050018001391060006001572000325001632100034004882150015005223000065005373040038006023300245006403330045008855100200009306060055011306060073011856060075012586900014013337110029013478010027013761164-258220250218102616.0 a155237·59dCNY25.00 aCNbKA/T 20.1-2024 a20250217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k l 000yy ar1 a非煤矿山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编写提纲h第1部分i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编写提纲b专著dOutline for design of safety facilities for non-coal mine construction projectshPart 1iOutline for design of safety facilities for metal and nonmetal underground mine construction projectsf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发布zeng a北京c应急管理出版社d2024.04 a19页d30cm a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行业标准 2024-04-01发布 2024-04-07实施 a本书无题名页,200字段信息取自封面 a本文件规定了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编写提纲的术语和定义、设计依据、工程概述、本项目安全预评价报告建议采纳及前期开展的科研情况、矿山开采主要安全风险分析、安全设施设计、安全管理和专用安全设施投资、存在的问题和建议、附件与附图。 a非煤矿山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研究相关人员1 aOutline for design of safety facilities for non-coal mine construction projectshPart 1iOutline for design of safety facilities for metal and nonmetal underground mine construction projectszeng0 a矿山x大型建设项目x设施x安全设计x行业标准y中国0 a金属矿x地下开采x矿山x大型建设项目x设施x安全设计x行业标准y中国0 a非金属矿x地下开采x矿山x大型建设项目x设施x安全设计x行业标准y中国 aTD7-65v502a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4发布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587nam0 220030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910025000270940023000521000041000751010008001161020015001241050018001391060006001572000322001632100034004852150015005193000065005343040038005993300245006373330045008825100089009276060055010166060071010716060073011426900014012157110029012298010027012581164-258320250218102402.0 a155237·60dCNY25.00 aCNbKA/T 20.2-2024 a20250217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k l 000yy ar1 a非煤矿山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编写提纲h第2部分i金属非金属露天矿山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编写提纲b专著dOutline for design of safety facilities for non-coal mine construction projectshPart 2iOutline for design of safety facilities for metal and nonmetal opencast mine construction projectsf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发布zeng a北京c应急管理出版社d2024.04 a16页d30cm a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行业标准 2024-04-01发布 2024-04-07实施 a本书无题名页,200字段信息取自封面 a本文件规定了金属非金属露天矿山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编写提纲的术语和定义、设计依据、工程概述、本项目安全预评价报告建议采纳及前期开展的科研情况、矿山开采主要安全风险分析、安全设施设计、安全管理和专用安全设施投资、存在的问题和建议、附件与附图。 a非煤矿山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研究相关人员1 aOutline for design of safety facilities for non-coal mine construction projectszeng0 a矿山x大型建设项目x设施x安全设计x行业标准y中国0 a金属矿x露天矿x矿山x大型建设项目x设施x安全设计x行业标准y中国0 a非金属矿x露天矿x矿山x大型建设项目x设施x安全设计x行业标准y中国 aTD7-65v502a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4发布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632nam0 220030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910025000270940023000521000041000751010008001161020015001241050018001391060006001572000332001632100034004952150014005293000065005433040038006083300183006463330045008295100203008746060055010776060063011326060065011956900014012607110029012748010027013031164-258420250218102736.0 a155237·61dCNY15.00 aCNbKA/T 20.3-2024 a20250217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l 000yy ar1 a非煤矿山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编写提纲h第3部分i金属非金属矿山建设项目安全设施重大变更设计编写提纲b专著dOutline for design of safety facilities for non-coal mine construction projectshPart 3iOutline for major changes design of safety facilities for 2metal and nonmetal mine construction projectsf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发布zeng a北京c应急管理出版社d2024.04 a4页d30cm a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行业标准 2024-04-01发布 2024-04-07实施 a本书无题名页,200字段信息取自封面 a本文件规定了金属非金属矿山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编写提纲的术语和定义、设计依据、工程概述、安全设施变更内容、前期开展的科研情况、安全设施重大变更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建议、附件与附图。 a非煤矿山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研究相关人员1 aOutline for design of safety facilities for non-coal mine construction projectshPart 3iOutline for major changes design of safety facilities for 2metal and nonmetal mine construction projectszeng0 a矿山x大型建设项目x设施x安全设计x行业标准y中国0 a金属矿x矿山x大型建设项目x设施x安全设计x行业标准y中国0 a非金属矿x矿山x大型建设项目x设施x安全设计x行业标准y中国 aTD7-65v502a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4发布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610nam0 220030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910025000270940023000521000041000751010008001161020015001241050018001391060006001572000312001632100034004752150014005093000065005233040038005883300242006263330045008685100191009136060055011046060061011596900014012206900018012347110029012528010027012811164-258520250218103035.0 a155237·63dCNY15.00 aCNbKA/T 20.5-2024 a20250217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k l 000yy ar1 a非煤矿山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编写提纲h第5部分i尾矿库建设项目安全设施重大变更设计编写提纲b专著dOutline for design of safety facilities for non-coal mine construction projectshPart 5iOutline for major changes design of safety facilities fortailings pond construction projectsf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发布zeng a北京c应急管理出版社d2024.04 a4页d30cm a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行业标准 2024-04-01发布 2024-04-07实施 a本书无题名页,200字段信息取自封面 a本文件规定了尾矿库建设项目安全设施重大变更设计编写提纲的设计依据、工程概述、安全设施变更内容、前期开展的科研情况、安全设施重大变更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建议、附件和附图。本文件适用于尾矿库建设项目安全设施重大变更设计,章节结构应按附录A编制。 a非煤矿山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研究相关人员1 aOutline for design of safety facilities for non-coal mine construction projectshPart 5iOutline for major changes design of safety facilities fortailings pond construction projectszeng0 a矿山x大型建设项目x设施x安全设计x行业标准y中国0 a尾矿x矿山x大型建设项目x设施x安全设计x行业标准y中国 aTD7-65v5 aTD926.4-65v502a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4发布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582nam0 220030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910025000270940023000521000041000751010008001161020015001241050018001391060006001572000286001632100034004492150015004833000064004983040038005623300258006003330045008585100173009036060055010766060061011316900014011926900018012067110029012248010027012531164-258620250218103107.0 a155237·64dCNY18.00 aCNbKA/T 20.6-2024 a20250217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k l 000yy ar1 a非煤矿山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编写提纲h第6部分i尾矿库闭库项目安全设施设计编写提纲dOutline for design of safety facilities for non-coal mine construction projectshPart 6iOutline for design of safety facilities for tailings pond closure projectsb专著f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发布zeng a北京c应急管理出版社d2024.04 a10页d30cm a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行业标准 2024-04-01发布2024-04-07实施 a本书无题名页,200字段信息取自封面 a本文件规定了尾矿库闭库项目安全设施设计编写提纲的设计依据、工程概述、本项目安全现状评价报告中安全对策采纳及前期开展的科研情况、安全设施设计、闭库后安全管理要求、存在的问题和建议、附件与附图。本文件适用于尾矿库闭库项目安全设施设计,章节结构应按附录A编制。 a非煤矿山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研究相关人员1 aOutline for design of safety facilities for non-coal mine construction projectshPart 6iOutline for design of safety facilities for tailings pond closure projectszeng0 a矿山x大型建设项目x设施x安全设计x行业标准y中国0 a尾矿x矿山x大型建设项目x设施x安全设计x行业标准y中国 aTD7-65v5 aTD926.4-65v502a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4发布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647nam0 220032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910025000270940023000521000041000751010008001161020015001241050018001391060006001572000226001632100034003892150015004233000065004383040038005033300366005413330041009075100137009486060031010856060039011166060041011556060037011966900014012336900018012477110029012658010027012941164-258720250218104707.0 a155237·74dCNY48.00 aCNbKA/T 22.3-2024 a20250217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k l 000yy ar1 a矿山隐蔽致灾因素普查规范h第3部分i金属非金属矿山及尾矿库b专著dSpecification for general survey of hidden disaster-causing factors in mineshPart 3iMetal & nonmetal mines and tailings pondsf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发布zeng a北京c应急管理出版社d2024.10 a59页d30cm a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行业标准 2024-10-12发布 2024-11-01实施 a本书无题名页,200字段信息取自封面 a本文件规定了金属非金属矿山及尾矿库隐蔽致灾因素普查的术语和定义,资料收集与分析,采空区、地下矿山地质构造、地下矿山水源与通道、地下矿山地压活动区域、地下矿山火区/高温异常区、露天边坡、排土场、尾矿库等隐蔽致灾因素普查工作以及成果提交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金属非金属矿山及尾矿库隐蔽致灾因素普查工作以及地方政府组织的区域性金属非金属矿山及尾矿库隐蔽致灾因素普查工作。 a矿山隐蔽致灾因素普查规范研究相关人员1 aSpecification for general survey of hidden disaster-causing factors in mineshPart 3iMetal & nonmetal mines and tailings pondszeng0 a矿山x灾害防治x规范y中国0 a金属矿x矿山x灾害防治x规范y中国0 a非金属矿x矿山x灾害防治x规范y中国0 a尾矿x矿山x灾害防治x规范y中国 aTD7-65v5 aTD926.4-65v502a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4发布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093oam2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3001472100030002002150016002302250021002463300458002673330039007256060031007646900012007957010017008078010027008241164-258820241218143246.0 a978-7-116-14119-3dCNY98.00 a20241218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保水采煤技术应用典型案例选编b专著f范立民等主编 a北京c地质出版社d2024.06 a172页d26cm2 a绿色矿山系列丛书 a本书以鄂尔多斯盆地内的陕北、神东煤炭基地为例,大柳塔煤矿20601综采工作面,为了防止发生突水溃沙事件,最早采用地下水转移储存技术,在疏降水过程中,把工作面上方及附近的地下水抽取转移到附近的母河沟泉域,实现水资源的科学高效利用。榆阳煤矿最早采用膏体充填保水采煤技术,不仅实现了高强度开采,而且有效保护了萨拉乌苏组含水层结构和红石峡水源地安全。榆神矿区东南部的16个地方煤矿从2007年开始就改造原来的房柱式采煤方法,采用“窄条带”保水采煤技术,回收率得到一定提高。 a本书适用于煤矿开采无污染技术学习者0 a煤矿开采x无污染技术x案例 aTD82v5 0a范立民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19 01080nam0 2200277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910025000270940021000521000041000731010008001141020015001221050018001371060006001552000130001612100034002912150015003253000065003403040038004053300137004433330039005805100076006196060033006956900018007287110029007468010027007751164-258920250218103209.0 a155237·65dCNY25.00 aCNbKA/T 21-2024 a20250217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k l 000yy ar1 a模袋法尾矿堆坝技术规程b专著dTechnical reeulation for tailings damming with geofabriform methodf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发布zeng a北京c应急管理出版社d2024.04 a13页d30cm a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行业标准 2024-04-01发布 2024-04-07实施 a本书无题名页,200字段信息取自封面 a本文件规定了模袋法尾矿堆坝在建设、生产运行、安全检查等方面的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采用模袋法尾矿堆坝的尾矿库工程。 a模袋法尾矿堆坝技术规程研究相关人员1 aTechnical reeulation for tailings damming with geofabriform methodzeng0 a尾矿x堆石坝x技术规范y中国 aTD926.4-65v502a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4发布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076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7001472050008001942100034002022150016002363300345002523330113005976060029007106060029007396900010007687010017007788010027007951164-259020250214141717.0 a978-7-5183-6621-7dCNY60.00 a20250214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石油工程i采油工程分册b专著f张继红等主编 a3版 a北京c石油工业出版社d2025.01 a316页d26cm a本书系统讲述了油井生产系统基本流动过程的动态规律,全面阐述了自喷、气举、有杆泵、潜油电泵、螺杆泵及水力射流泵等采油技术和注水、水力压裂、酸化开发措施的基本原理与设计方法,介绍了稠油、高凝油开采技术和解决常见生产问题的技术方法。本书以二维码为纽带,加入富媒体资源,立体地拓展了教材的功能和展现形式,为读者提供了更为丰富的资源和便利的学习条件。 a本书可作为石油工程本科专业教材,也可作为研究生、成人教育及相近专业的参考教材,或供从事油田开发的技术人员参考0 a石油工程x高等学校j教材0 a石油开采x高等学校j教材 aTEv5 0a张继红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134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051001482100034001992150016002333300439002493330129006886060029008176900016008467010015008628010027008771164-259120250205131925.0 a978-7-5183-7326-0dCNY160.00 a20250205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测井工程复杂工况处置技术手册b专著f陈锋等编著 a北京c石油工业出版社d2025.02 a252页d26cm a为实现“下得去、出得来、测得成、测得好、测得快”的目标,遵照“预防为主、分级管理、精准施测、科学处置”的原则,本手册在系统总结既往测井工程事故复杂处置案例的基础上,从测井工程事故复杂概念入手,重点以电缆传输、管具传输工艺为主,包含裸眼测井、生产测井、射孔作业中的防卡、解卡和打捞等内容。本手册由中国石油集团测井有限公司组织编写,力求内容丰富、简洁易懂,突出测井专业特色,涵盖当前主要测井专业现场作业工艺,内容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进行表述。 a本书既可作为测井工艺技术和作业队岗位人员开展测井工程复杂工况预防、处置的指导手册,也可作为各级工艺技术研究和管理人员参考用书0 a油气测井x事故处理j手册 aTE151-62v5 0a陈锋4编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06 01400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5001472100034001922150016002263300845002423330017010876060013011046900013011177010013011308010027011431164-259220241230140410.0 a978-7-5114-7682-1dCNY78.00 a20241230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复杂结构井磁测距导向技术b专著f李翠等著 a北京c中国石化出版社d2024.12 a196页d24cm a本书主要介绍著者多年在复杂结构井磁测距导向钻井技术方面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主要包括救援井与事故井连通探测技术和邻井随钻电磁防碰测距导向技术两部分。第一部分,推导了基于单电极和基于三电极系救援井与事故井连通探测系统测距导向算法,研制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基于单电极和基于三电极系的救援井与事故井连通探测系统样机,进行了模拟井试验,测试了样机的工作稳定性,分析了该探测系统探测精度的影响因素,同时对两种连通探测系统的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第二部分,分别就基于磁场强度和基于磁场梯度的随钻电磁防碰测距导向技术进行了介绍。推导了基于磁场强度和基于磁场梯度的随钻电磁防碰测距导向算法,根据推导和仿真结果,从机械结构、电路板和软件三个方面对丛式井随钻电磁防碰系统进行了全面的设计。设计了一套模拟试验用探管、接口箱和数据采集软件,并进行了多次模拟试验,验证了丛式井随钻电磁防碰系统原理的可行性,为进一步完善丛式井随钻电磁防碰系统理论及工具提供了理论支持。 a钻井技术人员0 a导向钻井 aTE242v5 0a李翠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02 00992nam 0 0022997450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7001472100034001942150016002283300407002443330027006516060031006786900013007097010013007228010027007351164-259320240626101640.0 a978-7-5114-7557-2dCNY68.00 a20240626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复杂地层油气井射孔完井新技术b专著f毕刚著 a北京c中国石化出版社d2024.07 a196页d24cm a本书针对复杂地层在射孔完井时,采用常规射孔技术油气井产能低等问题,通过理论、数值模拟及实验分析系统阐述了不同储层条件下新型射孔完井技术的评价研究,主要包括射孔技术的发展及应用、不同储层条件下射孔参数适用性评价研究、不同储层三维定向井产能预测模型研究、深水高温高压储层双层套管射孔完井技术研究、中孔低渗储层自清洁射孔完井技术研究和低孔低渗储层后效体射孔完井技术研究,以期为复杂地层的高效完井提供理论参考。 a复杂地层油气井研究人员0 a复杂地层x油气井x射孔完井 aTE257v5 0a毕刚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0703 01128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9001472100034001962150016002303300477002463330037007236060025007606900013007857010017007987010015008157010017008308010027008471164-259420241220112237.0 a978-7-5114-7756-9dCNY46.00 a20241220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完井工程设计b专著f穆总结,王博,臧传贞主编 a北京c中国石化出版社d2024.12 a268页d26cm a完井工程是使井眼和油气储集层相连通的一项系统工程,开展完井工程设计是完井工程中的关键一环,本书的主要目的是向本科生、研究生以及从事钻完井行业的工程人员提供完井工程设计的理论和方法指导,本书主要包括完井工程设计概述、井身结构设计、套管强度设计、注水泥设计、射孔设计、压裂设计方案和完井设计举例等七章内容,本书系统介绍了完井工程设计的理论和方法,同时结合现场施工实例,为广大石油工程相关专业学生和现场工程师提供了有指导意义的学习参考,对加强石油行业专业型人才培养具有很大帮助。 a石油工程本科生、油气井工程研究生0 a完井x工程设计j教材 aTE257v5 0a穆总结4主编 0a王博4主编 0a臧传贞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26 01055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053001482100034002012150016002353300465002513330025007166060027007416900013007687010017007818010027007981164-259520250122102621.0 a978-7-5183-7217-1dCNY100.00 a20250122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低渗透油藏深部调驱技术与实践b专著f鄢长灏等编著 a北京c石油工业出版社d2024.12 a200页d26cm a长庆低渗透油藏储层低压、低渗透、低丰度的”先天不足”,地质状况复杂,油田主要依靠注水开发,水驱开发储量、产量占比均达98%以上,但标定采收率仅为中高渗的一半。本书介绍了低渗透油藏地质特征及开发矛盾,基于低渗透技术体系、油藏工程、注采工艺、经济评价、矿场实践,系统的、全面的,从理论到应用实践全面介绍了低渗透油藏深部调驱关键技术,以低渗透油藏深部调驱技术为主线,重点阐述了低渗透油藏地特征、深部调驱技术需求与发展历程,是国内第一本低渗透深部调驱技术方面的技术专著。 a低渗透油气藏研究人员0 a低渗透油气藏x水压驱动 aTE341v5 0a鄢长灏4编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23 00994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9001472100034001962150016002303300411002463330021006576060029006786900015007077010015007228010027007371164-259620241226144241.0 a978-7-5114-7722-4dCNY68.00 a20241226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渗流力控制水力压裂理论与技术b专著f王海洋著 a北京c中国石化出版社d2024.11 a140页d24cm a本书在石油工程水力压裂研究领域首次引入了渗流力的概念,揭示了渗流力对岩石单元体的微观作用机理,建立了适用于石油工程岩石力学领域的渗流力理论力学模型。在此基础上,本书推导了考虑渗流力作用的裸眼井和射孔井地层破裂压力解析解,明确了渗流力作用对地层破裂压力的影响机理,分析了瞬态渗流情况下渗流力对水力压裂裂缝起裂的作用机理;开发了考虑渗流力作用的离散元流固耦合算法,揭示了渗流力作用对水力压裂裂缝扩展的影响机理。 a渗流力学研究人员0 a渗流力学x控制x水力压裂 aTE357.1v5 0a王海洋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02 00994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7001472100034002042150016002383300351002543330061006056060029006666900013006957110029007088010027007371164-259720241203145448.0 a978-7-5183-7156-3dCNY56.00 a20241203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石油技师i广西石化专刊b专著f中国石油广西石化公司编 a北京c石油工业出版社d2024.11 a276页d27cm a本书以文集的形式收录文章50余篇,设置了带徒传技、班组管理、经验分享、现场疑难分析与处理、技术革新等栏目,介绍了培养青年人的感悟、技巧、经验等,以及班组管理的体会、方法、典型做法等,分享了工作心得、技巧诀窍,”小发明”、”小创造”、”小革新”,总结了现场疑难的现象、如何分析判断,处理的方法、处理后的效果。有助于一线员工提升业务素养、提高业务水平。 a本书可供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各企业基层操作人员阅读0 a石油工程x工程技术j文集 aTE-53v502a中国石油广西石化公司4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05 01082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053001482050008002012100034002092150016002433300470002593330021007296060035007506900013007857010015007988010027008131164-259820250214141738.0 a978-7-5183-6238-7dCNY220.00 a20250214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勘探监督手册h第二版i测井分册b专著f蔡军等编著 a2版 a北京c石油工业出版社d2025.01 a468页d26cm a本手册内容涵盖现场监督管理、随钻测井技术要点与质量控制、电缆测井技术要点与质量控制等6个章节,介绍了测井监督岗位职责与技能要求、测井监督工作细则和测井作业安全规定、中海油测井服务商托橇系统、测井地面系统功能及参数、一次解释的基本方法以及固井质量测井技术和快速评价方法。阐述了电缆测井技术要点、中海油随钻测井技术要点、中海油随钻测井技术要点,展示了56种94个规格随钻工具的核心元件、结构特点、作业要点、技术指标等信息,各服务商84种测井工具的技术特点、作业须知和技术参数。 a油气测井研究人员0 a油气测井x技术监督y中国j手册 aTE-62v5 0a蔡军4编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588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105001472100034002522150016002863140241003023300511005433330122010546060045011766900016012217110027012377110043012648010027013071164-259920250117134229.0 a978-7-5765-1498-8dCNY40.00 a20250117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10000 ay z 000yy ar1 a城镇高压、超高压天然气管道工程技术标准b专著f上海燃气有限公司,上海能源建设工程设计研究有限公司主编 a上海c同济大学出版社d2024.12 a123页d21cm a上海燃气有限公司于2018年12月27日成立。公司经营范围包括,燃气经营,燃气基础设施建设、运营及管理,燃气设备、燃气用具、施工材料的销售,质检技术服务,从事能源技术领域内的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技术转让,从事货物及技术的进出口业务等。 a本标准系根据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2018年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建筑标准设计编制计划>的通知》(沪建标定〔2017〕898号)的要求,在《城镇高压、超高压天然气管道工程技术规程》DGJ08-102-2003的基础上修订而成。本标准的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基本规定;天然气管道计算;管道线路及附属工程设计;天然气场站设计;管道及设备的施工及安装;清管、试压和干燥;监控及数据采集;工程竣工验收。本标准适用于上海市新建、改建、扩建的设计压力为1.6MPa<P≤6.3MPa的城镇高压、超高压天然气管道系统工程的设计、施工及验收。 a本标准适用于上海市新建、改建、扩建的设计压力为1.6MPa<P≤6.3MPa的城镇高压、超高压天然气管道系统工程的设计、施工及验收0 a天然气输送x管道工程x工程管理x技术标准 aTE973-65v502a上海燃气有限公司4主编02a上海能源建设工程设计研究有限公司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23 01100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3001472100034002002150016002343300443002503330063006936060055007566900017008117010015008288010027008431164-260020250108143303.0 a978-7-5240-0032-7dCNY79.00 a20250107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石英及硅酸盐矿物对金浸出的影响b专著f代淑娟等著 a北京c冶金工业出版社d2024.12 a327页d24cm a金矿石的加工利用常需要磨矿、搅拌或高温作用,且金矿石中普遍存在石英及硅酸盐类矿物。机械或高温活化作用下,含硅矿物与金的作用、金-硅作用对浸金的影响及助浸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书基于金的资源及加工利用现状,分别介绍了机械作用下含硅矿物与金及其氯化物的吸附技术、搅拌作用下含硅矿物与Au(S2O3)23-的作用机理、焙烧作用下石英与金、氰化金的作用,以及含硅矿物对氰化浸金的影响及助浸技术等。本书金矿选冶相关专业高校师生及金矿选冶企业工程技术人员阅读参考。 a金矿选冶相关专业高校师生及金矿选冶企业工程技术人员阅读参考0 a石英x硅酸盐矿物x选矿x影响x金x贵金属冶金x浸出 aTF831.032v5 0a代淑娟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09 01195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9000271000041000661010008001071020015001151050018001301060006001482000041001542100030001952150016002253140134002413300405003753330095007806060025008756900013009007010013009138010027009261164-260120241220133555.0 a978-7-03-080491-4b精装dCNY180.00 a20241220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页岩钒钼低碳分离精制b专著f樊涌等著 a北京c科学出版社d2025.01 a141页d26cm a樊涌,武汉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持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多项,已在国内外核心刊物发表SCI检索论文30余篇。 a本书系统介绍我国特色的战略性页岩钒钼低碳分离精制过程的科学理论和技术依据。内容涉及由著作者团队研发的高选择精深分馏纯化、熔盐电解精炼净化、生物质功能化改性吸附、尾渣碳氮吸储综合利用等革新式前沿技术的新理论、新方法和新应用。重点总结这些新质生产力耦合联动形成的新一代页岩高效清洁生产创新工艺原型,同时也可为原生矿藏、污水废液、化工危废、城市矿产等诸多含稀贵金属一二次资源回收利用的共性关键问题予以借鉴。 a本书可供从事矿物加工、化学化工、金属冶炼、环境生态及材料制造等工程技术领域的科研和技术人员0 a钒x钼x有色金属冶金 aTF841v5 0a樊涌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26 01050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059001482100034002072150016002413300387002573330051006446060045006956900013007407010013007537010015007668010027007811164-260220241023141605.0 a978-7-5114-7691-3dCNY118.00 a20241023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层状金属复合板材的制备及性能评价b专著f姬帅,刘嘉庚著 a北京c中国石化出版社d2024.09 a296页d26cm a层状金属复合材料是利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物理、化学、机械性能不同的金属之间实现结合而得到一种新型的复合材料。其中各层金属仍保持各自原有的特性,但是整体的综合性能比单一的金属得到了本质提高。本书介绍了层状复合技术制备钛-钢、钛-铝、6.5wt%高硅电工钢、高铬铸铁四种不同的复合板的方法及显微组织演变、结构表征、性能测试等方面,具体包括铸坯制备、塑性加工、热处理工艺、性能测试及后续工艺改良等。 a本书可供材料领域相关科研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参考0 a金属复合材料x板材x材料制备x性能x评价 aTG147v5 0a姬帅4著 0a刘嘉庚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024 01522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047001482100034001952150016002293140257002453300681005023330021011836060019012046900015012237010015012388010027012531164-260320241217142522.0 a978-7-5240-0038-9dCNY128.00 a20241217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世界钢轨生产技术研究与创新b专著f董志洪著 a北京c冶金工业出版社d2024.12 a344页d24cm a董志洪,教授级高工。曾任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市场部主任,中国金属材料流通协会金属加工与应用中心主任,中国铁道部、冶金部铁路用钢协调委员会委员、铁道部高速铁路钢轨专家。曾任包钢轨梁厂厂长,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轧钢处处长、总设计师,加拿大悉尼钢铁公司技术总监等。 a本书分4章。第1章介绍了钢轨断面的历史演变、世界铁路简史、我国钢轨生产简史、世界钢轨与钢种、钢轨缺陷与伤损、钢轨生产工艺与质量、我国钢轨与钢种、世界重载铁路与钢轨、解决重载铁路伤损的对策、世界各国贝氏体钢轨钢现状、我国主要钢轨生产企业生产技术工艺;第2章讲述了H型钢万能法孔型设计、钢轨的普通孔型法设计、钢轨万能法孔型设计、世界各国钢轨万能法生产技术改进、钢轨万能法生产技术的发明和发展、钢板桩的孔型设计;第3章介绍了钢轨矫直基本原理、辊式矫直工艺、拉伸矫直工艺的研究;第4章为钢轨技术专题研究报告,包括炼钢工艺与钢轨质量研究、60Kg/m钢轨的研制、铌、钒和稀土钢轨的研制、75Kg/m钢轨的研制、钢轨热处理工艺研究、高速铁路用钢轨的研究、贝马复相钢轨的研究、一种新型钢轨短流程生产工艺研究。 a钢轨生产技术人员0 a钢轨x生产工艺 aTG335.4v5 0a董志洪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19 01205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35001472050008001822100034001902150016002243000066002403300537003063330009008436060043008526900012008957010017009078010027009241164-260420250217101657.0 a978-7-111-77137-1dCNY55.00 a20250217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焊接结构生产b专著f冯菁菁主编 a2版 a北京c机械工业出版社d2025.02 a257页d26cm a“十四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 “十三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 a本书为国家职业教育智能焊接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配套教材,是根据高等职业教育智能焊接技术专业教学标准和“焊接结构生产”课程标准编写的。本书共九个项目,分别为焊接结构的应力与变形、焊接接头的认知、焊接结构生产工艺过程设计、焊接结构件的备料与加工、焊接结构件的成形加工、焊接结构生产的装配与焊接工艺、焊接工装的使用、典型焊接结构的制造工艺、焊接结构生产的安全知识。本书采用双色印刷,并将相关的微课和模拟动画以二维码的形式植入书中,以方便读者学习使用。本书可作为高等职业院校智能焊接技术专业教材,也可作为有关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的岗位培训教材。 a高职0 a焊接结构x焊接工艺x高等职业教育j教材 aTG44v5 0a冯菁菁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288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047001482100034001952150016002293300643002453330025008886060017009136060029009306900018009596900015009777010015009928010027010071164-260520240422165943.0 a978-7-5487-5380-3dCNY398.00 a20240422d2023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430000 ay z 000yy ar1 a爆炸焊接和爆炸复合材料手册b专著f郑远谋著 a长沙c中南大学出版社d2023.05 a424页d26cm a金属爆炸焊接是介于金属物理学、爆炸物理学和焊接工艺学之间的一门边缘学科,爆炸焊接又是用炸药作能源进行金属间焊接和生产金属复合材料的一种很有实用价值的高新技术。它的最大特点是在一瞬间能将相同的、特别是不同的和任意的金属组合,简单、迅速和强固地焊接在一起。它的最大用途是制造大面积的各种组合、各种形状、各种尺寸和各种用途的双金属及多金属复合材料。这种技术还是一种先进的表面工程技术,这类材料也是一类应用广泛的表面工程材料。本书从金属物理学的观点出发,在实践、研究和大量国内外资料的基础上,全面系统地论述了爆炸焊接的工艺及原理,从而建立起一整套爆炸焊接的金属物理学理论,并提供了大量的金属爆炸复合材料的生产工艺、组织性能及其工程应用方面的资料。 a爆炸复合材料研究人员0 a爆炸焊j手册0 a爆炸复合x复合材料j手册 aTG456.6-62v5 aTB41-62v5 0a郑远谋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0424 01847nam0 2200277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6001472100034001932150016002273000042002433140501002853300636007863330009014226060048014316900016014796900015014957010015015107010017015258010027015421164-260620240826145945.0 a978-7-111-76506-6dCNY49.00 a20240826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机床电气控制与PLCb专著f满莎,霍览宇主编 a北京c机械工业出版社d2024.08 a270页d26cm a高等职业教育“互联网+”创新型系列教材 a满莎,女,硕士研究生,讲师,参加2021年湖南省职业院校教师职业能力竞赛获一等奖。参加2017年湖南省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获二等奖。指导学生参加2018年湖南省职业院校技能竞赛现代电气安装与调试赛项获奖荣获二等奖,指导学生参加2020年湖南省职业院校技能竞赛5G全网建设技术赛项获奖荣获三等奖,指导学生参加2020年互联网+大赛获省三等奖。主持湖南省教育厅教学教改项目一项,主持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一项,参与厅级以上教科研项目5项。长期从事机床电气控制与PLC、PLC以及应用、电气与电气控制等专业课程的教学及科研工作。 a本书采用项目化设计,共设计了4个项目,包括CA6140型车床电气控制系统分析与检修、X62W型铣床控制系统分析与检修、Z30100型摇臂钻床控制系统分析与检修、Z3050型摇臂钻床的PLC改造,由简单到复杂,每个项目所承载的知识点和技能点在难度和深度上都有区分和递进,根据典型机床电路,分解到典型控制电路,再分解到低压电器。本书的教学设计遵循项目式教学从整体到局部的解构过程,与传统教材刚好相反,体现职业教育改革思想。本书以项目为中心,分散为多个任务,再以任务为核心发散到技能点、知识点,对任务涉及的电气元件及部件等知识加以介绍,对涉及的操作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加以指导,形成知识卡和技能卡,便于学生自我学习,每个任务后期会安排动手动脑的实操,课后总结提升。 a高职0 a机床x电气控制xPLC技术x高等职业教育j教材 aTG502.35v5 aTM571.6v5 0a满莎4主编 0a霍览宇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0829 01892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1001472050008001882100034001962150016002303140707002463300553009533330025015066060023015316900013015547010015015677010017015828010027015991164-260720241227111532.0 a978-7-121-49376-8dCNY69.00 a20241227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数控编程技术b专著f陈艳,胡丽娜主编 a3版 a北京c电子工业出版社d2025.01 a252页d26cm a陈艳,副教授,青岛工学院。2006.07-2008.07 青岛飞洋职业技术学院;2008.7,至今 青岛工学院任教。担任《数控技术》、《工程制图》、《CAD三维造型》、《UG CAD/CAM》、《数控加工仿真软件》、《金属工艺学》等机械专业课程的教学工作。1、2014年8月,《数控加工技术》教材,第1主编,电子工业出版社,获校级优秀教材奖。2、2020年7月,《数控编程技术(第2版)》,第2主编,电子工业出版社。3、2016年7月,参与邓文英、宋力宏主编的《金属工艺学》第六版的修订工作,高等教育出版社,国家级规划教材,获全国第一届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二等奖。4、主持和参加过多项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数字化背景下应用型本科机械类专业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M2023282)、“产教融合视域下以数控加工职业技能培养为主线的教学测评方法研究”(SJHZY2022007)等。 a本书在第一版、第二版教材的基础上进行修订,是普通高等教育应用型本科高校数控加工技术新形态教材。本书针对数控加工技术,较全面地介绍数控加工编程的基础知识。包含概述、数控车削加工工艺设计、数控车削手工编程方法、数控铣削加工工艺设计、数控铣削手工编程方法、数控机床仿真模拟加工以及实操加工等内容。本书在内容选择上,突出实践性、综合性、先进性;在编写方式上,强调由浅入深,并力求全面、系统和重点突出;在表现形式上,除纸质教材外,配套教学视频、习题及习题答案等数字资源,以二维码形式嵌入教材,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增强学习效果。 a数控机床程序设计人员0 a数控机床x程序设计 aTG659v5 0a陈艳4主编 0a胡丽娜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02 01659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045001482100030001932150016002233140442002393300605006813330057012866060019013436900013013627010015013758010027013901164-260820241224134423.0 a978-7-03-080638-3dCNY159.00 a20241224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齿轮喷丸强化机理与应用b专著f刘怀举等著 a北京c科学出版社d2024.12 a129页d24cm a刘怀举,重庆大学 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 教授。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及青年项目、重庆市前沿与应用基础研究计划、国家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助及面上项目、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重庆博士后特别资助、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课题及企业科研项目近20项 2022.10-至今 《Industrial Lubrication and Tribology》编委、《机械设计与制造工程》编委、 《中国机械工程》青年编委、ISO/TC 60/SC 1/WG 4国际标准工作组注册专家、 《机械传动》编委。 a交通运输工程中的各类载运工具长期在交变载荷的作用下运转,其使用寿命及可靠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关键零部件的疲劳强度。喷丸强化工艺是提高零部件疲劳寿命的一个重要方法。喷丸强化的实质是对金属进行冷作硬化加工,凭借效果好、成本低、生产效率高等优点,此工艺在轨道交通、航空、汽车等工业生产领域得到了极大的应用。但是喷丸工艺参数众多,强化机理复杂,喷丸工艺对残余应力、微观形貌、材料微结构等表面完整性特征和疲劳寿命等服役性能的影响规律尚不明确。本书从喷丸强化机理出发,对喷丸强化进行仿真分析、建立工艺参数数据库、优化软件开发,并理论结合实践,研究了喷丸在重载机车的牵引齿轮、汽车齿轮渗碳工艺以及其他零部件的应用。 a交通工程、车辆工程、机械工程等方向学生、工程师及学者0 a齿轮x喷丸强化 aTG668v5 0a刘怀举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26 01243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7001472100036001942150016002303140135002463300531003813330021009126060013009336900013009467010015009598010027009741164-260920240708165352.0 a978-7-5184-4786-2dCNY48.00 a20240708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CaF2系核壳自润滑陶瓷刀具b专著f许崇海等著 a北京c中国轻工业出版社d2024.08 a169页d29cm a许崇海,齐鲁工业大学硕士生导师,山东大学博士生导师,现任齐鲁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部主任、机械工程学院院长、山东省机械设计研究院院长。 a本书针对于自润滑陶瓷刀具减摩耐磨性能与力学性能不能同时兼顾的问题,将核壳包覆技术引入到自润滑陶瓷刀具的研制中,利用核壳包覆材料的优势,对自润滑陶瓷刀具材料的制备开发进行了创新,并选定以CaF2固体润滑剂为核心,不同增强相为包覆壳材料,研制出了以CaF2为体系的一系列的核壳包覆式自润滑陶瓷刀具,有效平衡了自润滑陶瓷刀具自润滑性能与力学性能的此消彼长的问题。核壳包覆式自润滑陶瓷刀具的研制,不仅为今后自润滑陶瓷刀具的进一步开发带来了新的研究思路,并为其他固体润滑剂在自润滑陶瓷材料领域的研制应用,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具有广阔的研究前景。 a陶瓷刀具研究人员0 a陶瓷刀具 aTG711v5 0a许崇海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0710 01427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7001472100042001942150016002363300687002523330127009396060045010666900013011117010017011247010017011418010027011581164-261020241224093434.0 a978-7-312-06181-3dCNY48.00 a20241224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40000 ay z 000yy ar1 a互换性与技术测量b专著f王均刚,占金青主编 a合肥c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d2024.12 a200页d26cm a“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是机械类专业本科学生的主干专业必修课,起着联系机械设计类与制造工艺类课程的纽带作用。本书共分为10章,主要围绕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两个方面展开,采用颁布的国家标准,结合了编者多年的实践经验和教学心得,并参考了许多同类教材编写而成。本书公差配合部分的描述依据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侧重于阐述和解释国家工业基础标准以及标准的应用,力求语言简练,条理清楚,同时较详细地阐述了各种测量方法和测量器具,并给出了大量的应用实例,尽可能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全书各章后均设置了复习与思考,配合教学需要,有助于学生掌握机械工程中的精度设计问题,也便于读者自学。本书可供智能制造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汽车工程、轨道车辆工程等专业的学生使用,也可供相关研究人员参考。 a本书可供智能制造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汽车工程、轨道车辆工程等专业的学生使用,也可供相关研究人员参考0 a零部件x互换性x测量技术x高等学校j教材 aTG801v5 0a王均刚4主编 0a占金青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26 01546nam0 2200277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3001472100038002002150015002383000031002533140354002843300491006383330013011296060033011426900015011757010017011907010017012077010017012248010027012411164-261120250114153004.0 a978-7-300-33571-1dCNY20.00 a20250114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机械基础习题集b专著f蓝高龙,王玉洁,别云琴主编 a北京c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d2025.01 a96页d26cm a新编21世纪职业教育精品教材 a蓝高龙,佛山市顺德区胡宝星职业技术学校教研室副主任。承担机械制图、模具制造技术、机械基础、CAD、数控车床编程等多门课程的教学任务。2022年获得顺德区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擅长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开发与应用,曾结合自身教学经验设计并开发了多节微课与多款教学软件,获得国家级、省级奖项。王玉洁,湖南省工业贸易学校高级讲师。别云琴,湖北十堰职业技术(集团)学校教师。 a本书是新编21世纪职业教育精品教材《机械基础》的配套习题集,根据教育部相关教学标准,以及职业院校学生水平和实际教学情况编写,旨在帮助学生巩固基础理论知识,提高岗位实际应用能力。本书紧密结合主教材内容,设置了填空、判断、选择、思考等题型,并根据各项目的特点设置了计算和原理图分析等题型,有效实现了从主教材教学到细分理解、练习巩固的过渡。主要题型的特点如下:填空题:注重基本概念的巩固;判断题:注重基本原理的理解;选择题:注重概念、原理的拓展应用;思考题:注重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拓宽知识面。 a职业教育0 a机械学x高等职业教育j习题集 aTH11-44v5 0a蓝高龙4主编 0a王玉洁4主编 0a别云琴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16 01662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5001472100034001922150016002263000046002423140511002883300457007993330009012566060059012656900013013247010015013377010017013528010027013691164-261220241209153708.0 a978-7-111-77112-8dCNY59.80 a20241209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机械产品三维设计b专著f刘明,田海洋主编 a北京c机械工业出版社d2024.12 a338页d26cm a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互联网+”创新型教材 a刘明,男,1984年1月生,贵州大方人。中南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本科,2010年5月毕业获机械设计及理论硕士学位,2023年12月获贵州大学电力电子装备与系统博士学位。高级工程师/副教授。参与科研项目12项,其中国家973、863各1项,国家自然基金1项,中铝集团科研项目2项,其他横向课题6项。独立设计过电解多功能天车、阳极编解组站、装卸站等非标设备20余套。发表论文15篇,其中SCI 2篇,EI 6篇,中文核心7篇。授权专利20余项,其中发明7项(第一发明人4项,第二发明人/起草人 3项)。获得国家注册咨询工程师执业资格和一级建造师执业职格。 a本书利用三维软件SOLIDWORKS对从动轮组进行详细设计,培养学生利用三维设计软件进行机械产品设计的能力。本书将机械产品分解为不同的情景,并总结归纳出完成每个情景的典型工作任务,共设计了14个情景。本书主要包括软件简要介绍、各零件三维模型造型、工程详图设计、从动轮的组装配置及总图详图设计,同时考虑机械设计的完整性,在进阶部分加入焊接件、曲面、有限元分析、运动仿真等内容,满足不同层次学习者的需求。本书以实际工程项目设计为主线,融入编者多年工程项目设计经验总结。 a高职0 a机械设计x计算机辅助设计x应用软件x高等职业教育j教材 aTH122v5 0a刘明4主编 0a田海洋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12 01276nam0 2200277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8001472100034002052150016002393000031002553300526002863330009008126060075008216900013008966900013009097010017009227010015009397010017009548010027009711164-261320241118160507.0 a978-7-5689-4876-0dCNY49.00 a20241118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500000 ay z 000yy ar1 a机械CAD/CAM技术与应用b专著f梁钱华,何波,肖善华主编 a重庆c重庆大学出版社d2024.10 a264页d26cm a高职高专机械类专业系列教材 a本书内容包括UGNX12.0CAD/CAM两大部分,共8个学习单元。CAD部分包括机械CAD/CAM技术认知、草图绘制、实体建模、曲面建模、装配设计和工程制图;CAM部分主要介绍了支架和台阶轴工艺设计及CNC程序编制全过程。本书任务选择和实施过程融合了机械结构工程师及数控工艺师等岗位要求、工业产品数字化设计与制造职业技能竞赛评分标准及机械产品三维模型设计职业技能等级标准要求。本书是校企合作编写教材,并提供免费在线开放课程。本书可作为高职院校数控类、机械类、机电类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从事数控自动编程、CAD/CAM技术工程应用的技术人员的参考书和培训教材。 a高职0 a机械设计x计算机辅助设计x机械制造x计算机辅助制造x高等职业教育j教材 aTH122v5 aTH164v5 0a梁钱华4主编 0a何波4主编 0a肖善华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121 01124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5001472100038001922150016002303300491002463330065007376060035008026900013008377010017008508010027008671164-261420241211112141.0 a978-7-5612-9651-6dCNY69.00 a20241211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610000 ay z 000yy ar1 a机电产品系统可靠性设计b专著f徐颖强编著 a西安c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d2024.11 a304页d26cm a本书以机电产品系统级别为主线,围绕产品的可靠性和质量控制,面对产品军民需求,分别介绍机电产品质量与可靠性概论、可靠性中的概率表征与数据处理方法、系统可靠性设计、可靠性分析方法及其应用、维修性设计、机械产品可靠性设计、产品可靠性控制工程、产品使用质量控制分析方法及可靠性试验技术等内容,响应国家数字化、智能制造及大数据的发展趋势,对关键章节配套相应例题、习题、实战操作软件,以加强读者对具体知识点在工程领域技能训练能力的提高。本书可供机电工程领域的本科生、研究生及工程技术领域人员的使用。 a本书可供机电工程领域的本科生、研究生及工程技术领域人员的使用0 a机电设备x系统可靠性x系统设计 aTH122v5 0a徐颖强4编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12 01596nam0 2200277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9001472050008001962100034002042150016002383140169002543300766004233330017011896060023012066900013012297010015012427010017012577010017012748010027012911164-261520240709112619.0 a978-7-5765-0998-4dCNY98.00 a20240709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10000 ay z 000yy ar1 a机械结构设计b专著f张氢,秦仙蓉,孙远韬编著 a3版 a上海c同济大学出版社d2024.06 a270页d26cm a张氢,男,机械设计及理论学科,博士,教授,同济大学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主要研究领域为大型机械结构设计、机械结构有限元分析、智能优化设计、大型施工工程装备与技术研究。 a本教材为了适应少课时的客观现实,浓缩上述课程组的核心概念和必备知识,通过讲授结构构成分析、静定结构的内力分析和位移计算方法,进一步掌握超静定结构的力法和位移法基本原理。通过弹性力学的基本原理,以及一维、二维问题的有限元数值分析,结合前述结构力学知识,使得学生能够明白商业有限元软件仿真计算背后的基本算法原理,从而能够更好地学习并验证计算结果。最终基于已经掌握的分析计算方法,掌握梁、柱两类典型的受弯、受压结构构件的基本设计,以及这些构件之间的焊接、螺栓连接等连接形式的设计和计算方法。本教材覆盖结构力学、有限元方法和金属结构设计的核心内容,适用于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少学时数机械结构设计课程的讲授,同时提供相关的思考题、习题及主要题目的参考答案,并提供与本书相关例题、习题相关的ANSYS有限元软件的算例APDL命令流,方便从事相关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进行对照学习。 a机械设计人员0 a机械设计x结构设计 aTH122v5 0a张氢4编著 0a秦仙蓉4编著 0a孙远韬4编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0717 01504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1001472100034001882150016002223000044002383140341002823300511006233330009011346060047011436900016011907010017012068010027012231164-261620250219145915.0 a978-7-111-77257-6dCNY55.00 a20250219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机电产品数字化设计b专著f姜俊侠主编 a北京c机械工业出版社d2025.02 a305页d26cm a高等职业教育“互联网+”新形态一体化教材 a姜俊侠,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智能制造与装备学院副院长,省级高水平专业群负责人。主持省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主持省级教研项目1项,获广东省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排名第一)。主导广东省一流校试点二级学院建设项目,参与省级以上教学改革项目3项,连续8年获教学质量优秀奖。主持省市基金项目1项,参与省市项目4项、横向项目2项。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 a本书以UGNX2212中文版为操作平台,结合典型案例,循序渐进地介绍软件功能和实战应用知识。本书采用图文并茂的编写样式,简单易懂,重点突出,易学易用。全书共有八个项目,内容包含UGNX软件基本知识、草图绘制、产品线架构绘制、智能充电器实体建模、紧急智能按钮实体建模、智能剃须刀造型、吸尘器盖工程图和智能玩具飞机装配。本书结构严谨,内容丰富,条理清晰,实例典型,注重实用性和技巧性,适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本科及专科装备制造类相关各专业教材,也可以作为模具、机械制造和产品设计人员的培训教材,还可以作为普通爱好者的参考用书。 a高职0 a机电设备x数字化x设计x高等职业教育j教材 aTH122-39v5 0a姜俊侠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767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9001472050008001962100038002042150016002423140484002583300561007423330085013036060039013886900013014277010017014407010017014578010027014741164-261720250103093503.0 a978-7-5635-7418-6dCNY59.80 a20250103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画法几何及机械制图b专著f林成辉,杨裕根主编 a3版 a北京c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d2024.01 a326页d26cm a林成辉,上海大学工程制图教研室主任,从事工程制图教学和相关科研工作10多年,经验丰富,理论基础扎实。获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全国高校图学与机械类教师教学竞赛三等奖,主持CAD/CAM上海市精品课程等,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创新大赛获多项一等奖。杨裕根,男,硕士,同济大学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副教授,研究领域为机械设计与制造,从事工程图学教学三十余年,具有丰富的图学一线教学经验,主编和参与编写的图学教材十余本,其中主编的《现代工程图学》获“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a本书依据教育部高等学校工程图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的《普通高等院校工程图学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及近年来新发布的制图国家标准,在充分总结教学改革经验的基础上编写而成。全书共分10章,包括画法几何、制图基础和工程图三部分内容。画法几何部分内容包括投影的基本知识,点、直线和平面投影及其相对位置,投影变换,立体,平面与立体、立体与立体相交,轴测投影,组合体,立体表面的展开;制图基础部分内容包括制图基本知识、国家标准《技术制图》的基本规定、尺规绘图和徒手绘图的基本技能、尺寸标注基础。工程图部分内容包括表达机件的常用方法、标准件和常用件、零件图、装配图及零部件的测绘。 a本书可作为普通高等院校工科机械类、非机类各专业工程制图课程的教材,还可供自学之用0 a画法几何x机械制图x高等学校j教材 aTH126v5 0a林成辉4主编 0a杨裕根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09 01993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4001472100038001912150016002293140840002453300384010853330127014696060042015966900013016387010017016517010017016687010015016858010027017001164-261820241010110102.0 a978-7-5770-1154-7dCNY49.80 a20241010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510000 ay z 000yy ar1 a机械CADb专著f裴圣华,贾春燕,王朴主编 a成都c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d2024.09 a126页d29cm a裴圣华,1988年生,江西农业大学农业工程专业硕士,现为吉安职业技术学院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教师,讲师 。主要研究方向为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主持2项省级课题,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5项,在省级以上期刊发表论文6篇,出版教材2部。贾春燕,1977年生,鲁东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淄博机电工程学校机电部主任,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机械加工、机电技术、数控技术。发表各类期刊论文3篇,主持或参与省市级课题及教学改革项目6项,参与建设市级精品课程2项、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项,多次在省市级优质课、教学能力大赛中获奖,多次获得市级“优秀教师”“骨干教师”“教学能手”“技能大赛优秀指导教师”称号。王朴,1991年生,上海理工大学机械工程专业硕士,上海市高级技工学校制造工程系模具教研室主任,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材料加工、材料制备。主持市级教科研项目2项、院级科研项目5项、学生创新项目2项,承担市级教研项目4项,发表论文10余篇,授权实用新型专利5项。 a本书以培养读者绘制机械工程图的能力为主旨,系统地介绍了机械CAD的基本原理,常用二维软件、三维软件的主要功能及使用技巧,通过丰富的机械设计案例,以机械设计过程为主线,引导学生快速掌握计算机辅助机械设计技术。全书分为8章,包括:机械CAD概述、AutoCAD软件及其应用、几何模型生成基础、几何模型变换基础、图形技术基础、NX软件及其应用、SolidWorks软件及其应用、机械CAD及其相关领域的发展等内容。 a本书可作为普通工科院校机械类、自动化类专业的教材和高职院校软件教学的教材,也可作为从事机械设计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用书0 a机械制图x计算机辅助设计xAutoCAD软件 aTH126v5 0a裴圣华4主编 0a贾春燕4主编 0a王朴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017 01263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8001472100034001952150016002293140220002453300401004653330009008666060060008756900013009357010017009487010017009658010027009821164-261920250123092424.0 a978-7-5766-1885-3dCNY69.00 a20250123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20000 ay z 000yy ar1 a机械识图与CAD绘图b专著f渠婉婉,周正元主编 a南京c东南大学出版社d2024.12 a297页d26cm a渠婉婉,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教研室主任,主要从事机械制图、机械设计教学与研究。周正元,副主编,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机械设计与制造、机械制图教学与研究,主编教材3部,参编教材5部。 a全书包括6个模块,内容主要包括:画平面图、画三视图、画组合体视图、零件的表达方法、识读和绘制零件图、识读和绘制装配图。每个模块包括3-5个画图任务,由简单到复杂。每个任务分别包括任务分析、相关知识、任务实施、知识拓展、课堂练习、课后习题等环节。采用项目教学、任务驱动形式展开教学。项目载体都是机械和电气方面的实际零件,贴近职业需求,符合职业培养目标。本书可作为高等职业技术学院非机类、少学时制图教材。 a高职0 a机械图x识图x机械制图xAutoCAD软件x高等职业教育j教材 aTH126v5 0a渠婉婉4主编 0a周正元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06 01457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5001472050008002022100038002102150016002483140484002643300234007483330091009826060041010736900016011147010017011307010017011478010027011641164-262020250103093450.0 a978-7-5635-7419-3dCNY49.80 a20250103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画法几何及机械制图习题集b专著f林成辉,杨裕根主编 a3版 a北京c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d2024.01 a272页d26cm a林成辉,上海大学工程制图教研室主任,从事工程制图教学和相关科研工作10多年,经验丰富,理论基础扎实。获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全国高校图学与机械类教师教学竞赛三等奖,主持CAD/CAM上海市精品课程等,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创新大赛获多项一等奖。杨裕根,男,硕士,同济大学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副教授,研究领域为机械设计与制造,从事工程图学教学三十余年,具有丰富的图学一线教学经验,主编和参与编写的图学教材十余本,其中主编的《现代工程图学》获“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a本习题集与林成辉、杨裕根主编的《画法几何及机械制图》(第3版)配套使用。主要内容包括:制图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点、直线、平面的投影,立体的投影,组合体的视图和尺寸标注,轴测投影,机件的常用表达方法,标准件和常用件,零件图,装配图等。 a本习题集可作为高等院校机械类和近机类各专业的机械制图课程的教材,也可供工程技术人员参考0 a画法几何x机械制图x高等学校j习题集 aTH126-44v5 0a林成辉4主编 0a杨裕根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09 01637nam0 2200277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5001472100038002022150015002403000035002553140369002903300561006593330009012206060041012296900015012707010015012857010017013007010015013178010027013321164-262120250122113844.0 a978-7-300-33505-6dCNY22.00 a20250122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机械零部件测绘习题集b专著f张敏,孟繁影,李靖主编 a北京c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d2025.01 a84页d28cm a新编21世纪高等职业教育精品教材 a张敏,长春汽车职业技术大学教师,教授。主要讲授机械制图、机械基础、AutoCAD、Catia等课程,曾编写的教材有《机械制图》《机械制图习题集》《汽车机械识图》《CATIAV5R19基础教程》等。主讲的课程《工业设计程序与方法》获吉林省教学能力大赛二等奖,制作的课件《识读典型零件图》获全国优秀多媒体课件评选大赛一等奖。孟繁影,长春汽车职业技术大学教师。李靖,长春汽车职业技术大学教师。 a本习题集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为出发点,选题新颖,内容丰富,知识点覆盖全面。本书贯彻最新的机械制图国家标准,按照机械测绘相关知识点编撰,习题的编排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以适应不同专业和不同层次教学的要求。依托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机械零部件测绘》教材,逐步完成典型零部件的测绘,不仅有助于学生专业技能的提升,还可辅助教师评估学习效果。基于机械测绘相关岗位要求,融入职业技能等级鉴定(工具钳工)理论试题,以及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数字化设计与制造竞赛试题,实现“岗课赛证”融合育人。本书题型丰富,灵活多变,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有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a高职0 a机械元件x测绘x高等职业教育j习题集 aTH13-44v5 0a张敏4主编 0a孟繁影4主编 0a李靖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23 01178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5001472100034001922150016002263000049002423300426002913330101007176060033008186900012008517010017008637010017008808010027008971164-262220250122111342.0 a978-7-5689-5041-1dCNY59.00 a20250122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500000 ay z 000yy ar1 a机械制造工艺学b专著f张宪明,周知进主编 a重庆c重庆大学出版社d2025.01 a328页d26cm a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应用型本科系列教材 a本书结合当下高等教育推行的OBE、新工科、工程教育认证等教育理念,依据应用型本科院校定位要求及编者多年课程教学经验而编写。主要内容包括机械制造工艺基础、机械加工工艺规程、机床夹具设计、机械加工质量分析与控制、机器装配工艺规程设计等,各章节内容均是机械制造工艺学的核心经典内容,并融入实践案例,充分体现了综合性、实践性、工程性。本书适合作为高等院校机械类等专业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的教材,也适合机械制造工艺类的企业技术人员使用。 a本书适合作为高等院校机械类等专业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的教材,也适合机械制造工艺类的企业技术人员使用0 a机械制造工艺x高等学校j教材 aTH16v5 0a张宪明4主编 0a周知进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23 01178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9001472100038002062150016002443300539002603330033007996060035008326900012008677010015008797010015008948010027009091164-262320241016090843.0 a978-7-5744-1235-4dCNY70.00 a20241016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220000 ay z 000yy ar1 a典型机械制造工艺装备的设计研究b专著f杜启鑫,张玉娟著 a长春c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d2024.03 a258页d26cm a本书是一部专注于机械制造工艺领域关键装备的设计和研究的专业著作。本书深入剖析典型机械制造工艺所需的关键装备,从设计理论到实际应用,为机械制造领域的专业人士提供全面的参考。本书聚焦于机械制造工艺的前沿技术和需求,对典型工艺流程进行梳理和分析;通过对不同工艺环节的研究,揭示了机械制造领域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接着本书详细探讨了关键工艺装备的设计原理和技术特点;书中涵盖了数控机床、激光切割机、数码化三维打印机等典型装备,系统介绍其结构、性能、自动化程度以及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案例。本书有助于读者深入了解现代机械制造工厂的技术水平和设备应用。 a机械制造工艺装备设计研究人员0 a机械制造x工艺装备x设计x研究 aTH16v5 0a杜启鑫4著 0a张玉娟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017 01074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9001472100038002062150016002443300415002603330031006756060031007066900013007377010013007507010015007637010015007788010027007931164-262420241016090811.0 a978-7-5744-1240-8dCNY80.00 a20241016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220000 ay z 000yy ar1 a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技术探索b专著f孙娜,张莹莹,朱江波著 a长春c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d2024.03 a292页d26cm a本书探讨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技术的最新发展趋势和实践应用。本书介绍了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关键原理,通过系统而清晰的理论框架,介绍现代制造工艺和自动化系统的核心概念;接着深入研究了机械制造领域的先进技术,包括数控机床、激光切割、自动装配线等领域的创新技术。书中集结了专业领域内的前沿理论、先进技术与实际案例,为读者提供全面深入的行业分析。书中通过详实案例分析,读者将了解这些技术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和效果。 a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研究人员0 a机械制造x自动化技术x研究 aTH164v5 0a孙娜4著 0a张莹莹4著 0a朱江波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017 02076nam0 220028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65001472050008002122100030002202150016002503000037002663140551003033300757008543330061016116060023016726900013016957010017017087010017017257010017017428010027017591164-262520250218114940.0 a978-7-03-080400-6dCNY59.00 a20250218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智能制造系统及关键使能技术b专著f唐敦兵,朱海华,张泽群编著 a2版 a北京c科学出版社d2024.11 a105页d26cm a工业和信息化部“十四五”规划教材 a唐敦兵,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电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1)机械工程学会生产工程分会生产系统专业委员会常务副理事长;(2)机械工程学会现代设计理论与方法学专业委员会理事;(3)江苏省致公党省委委员。唐敦兵教授主持了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博导类)、1项江苏杰出青年基金、2项江苏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资金、1项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青年教师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和回国留学人员启动基金等多个项目,科研成果显著,所主持的国家自然基金“基于公理化设计矩阵与设计结构矩阵同步演化的产品创新设计(50505017)”被评为该年度机械科学处的10佳优秀结题项目。 a随着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提升,大多数用户对产品逐渐呈现出多样化和个性化的需求,针对此,本教材借助物联技术、通信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制造系统进行深度融合,形成智能制造系统,为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升级转型赋能。首先讨论先进制造系统的分类,介绍各制造系统的概念和组成部分,然后以智能制造系统为重点,叙述其演进过程,最后介绍智能制造系统的新发展和对下一代制造业发展的启示,鼓励学生借势而进、乘势而上,为我国制造业腾飞贡献自己的力量。详细描述了智能制造系统关键使能技术,包括制造系统智能体的结构模型的设计与构建技术、多源制造信息感知技术以及系统构建、离散制造资源标准化接入、物联自治技术、网络信息安全管理技术、车间可视化技术、智能制造系统控制机制以及智能制造系统协同运行策略方法等,鼓励学生发扬攻坚克难、迎难而上的科研精神。 a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机械工程、工业工程、管理工程等专业教材0 a智能制造系统j教材 aTH166v5 0a唐敦兵4编著 0a朱海华4编著 0a张泽群4编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0868nam0 2200217 450 0010010000000100032000101000041000421010008000831020015000911050018001061060006001242000041001302100038001712150016002093300310002253330029005356060029005646900013005937010017006068010027006231164-2626 a978-7-5763-3355-8dCNY58.50 a20240419d2024 em y0chiy50 ea1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智能制造生产线管理与维护f刘娉婷主编 a北京c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d2024.01 a190页d24cm a本教材是依托智能制造生产线设计的教学内容(前期已编写完成校内实训指导书),其中教学情境设计以智能生产线零件加I系统为载体,设置了多个情境,每个情境均以”收集信息、制订计划、作出决策、实施计划、检查控制、评价反馈”为教学过程,并配有引导题、图表,将知识与技能的训练、工作能力与职业素养的培养融入各个教学环节中。 a智能制造系统相关研究人员0 a智能制造系统x自动生产线 aTH166v5 0a刘娉婷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0429 01968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9000271000041000661010008001071020015001151050018001301060006001482000053001542100034002072150016002413140853002573300464011103330021015746060047015956900014016426900014016567010017016708010027016871164-262720241112091529.0 a978-7-302-67527-3b精装dCNY328.00 a20241112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工程机械手册i钢筋及预应力机械b专著f刘子金主编 a北京c清华大学出版社d2024.11 a495页d26cm a刘子金,研究员,兼职博导,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现任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机械化研究分院副院长。主要从事钢筋加工机械与机械连接技术研究工作,参加编写《钢筋连接技术手册》等五部著作,高铁施工用钢筋自动化加工成套设备等10项成果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赵红学,研究员,廊坊市有突出贡献的中年优秀人才,现任廊坊凯博建设机械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钢筋及预应力机械分会秘书长,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从事钢筋机械连接、智能化钢筋加工技术与设备产品研究近三十年。张珂,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沈阳工业大学校长。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沈阳市特等劳动模范。主要从事精密加工技术、数控装备与技术、建筑工程装备智能化等领域的科研与教学工作。谢正元,教授级高工,现任柳州欧维姆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技术中心主任、首席技术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广西壮族自治区优秀专家。长期专注于预应力技术产品的研制开发和技术管理工作。 a本书主要介绍钢筋强化机械、钢筋加工机械、钢筋连接机械和钢筋预应力机械的工作原理、结构组成、产品性能、使用选型方法、安全操作与维护保养、常见故障与维修和工程应用案例等,为钢筋及预应力机械的设计、制造、采购、使用、管理、维修保养人员和大专院校、科研院所、技能培训等部门提供学习手册和培训教材,为产品设计、制造、正确选用、安全操作、维护保养和安全管理提供参考和指导。全书共分为四篇和附录,第1篇钢筋强化机械,第二篇钢筋加工机械,第三篇钢筋连接机械,第四篇预应力机械。 a工程机械研究人员0 a工程机械x钢筋x预应力x建筑机械j技术手册 aTH2-62v5 aTU6-62v5 0a刘子金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114 01071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7001472100038002042150016002423300326002583330133005846060015007176900013007327010015007457010015007607010015007758010027007901164-262820241016090934.0 a978-7-5744-1207-1dCNY85.00 a20241016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220000 ay z 000yy ar1 a机电一体化技术与系统b专著f林忠来,王梅颖,张力凡著 a长春c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d2024.03 a300页d26cm a本书以机电一体化控制技术的基本理论与系统实现方法的阐述为主体;在综合介绍机电一体化控制技术与系统的产生与发展过程的基础上,系统介绍了机电一体化控制技术与系统的基本理论和相关技术,包括检测与传感技术、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可靠性与诊断技术等;最后本书介绍了柔性制造系统FMS和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的基本原理、系统结构与构建方法等。 a本书可为高等工科院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机电一体化专业以及其他相近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同时还可供有关教师和科技人员参考0 a机电一体化 aTH-39v5 0a林忠来4著 0a王梅颖4著 0a张力凡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017 01104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5001472100034002022150016002363300346002523330101005986060065006996900013007646900012007777010017007897010017008068010027008231164-262920250205135157.0 a978-7-5765-1449-0dCNY58.00 a20250205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10000 ay z 000yy ar1 a机电一体化系统安装与调试b专著f陶洪春,熊如意主编 a上海c同济大学出版社d2025.01 a295页d26cm a本教材基于几点一体化岗位工作任务特点,以完整工作过程和行为导向教学要求为基础,开发了以任务咨询、工作计划、生产准备、操作实施和产品移交与评价五步法为行为导向教学的工作页。它与学科知识模块相结合,形成了“知识库+工作页”的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学习领域课程教材,实现了理论知识、实践技能、综合职业能力的多维整合,将工作环境与学习环境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a本书适用于高等职业院校机电类专业的教学用书,也可供从事机械设计、机电控制等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0 a机电一体化x机电设备x设备安装x调试方法x高等职业教育j教材 aTH-39v5 aTM92v5 0a陶洪春4主编 0a熊如意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06 01032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7001472100034001942150016002283300436002443330021006806060041007016900018007427010015007608010027007751164-263020241112103034.0 a978-7-5114-7683-8dCNY78.00 a20241112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压力容器材料金相检测及图谱b专著f杜晨阳著 a北京c中国石化出版社d2024.11 a232页d26cm a本书主要介绍了压力容器用材料的基本特点和性能及其常用显微组织的分析手段和现场测试方法,汇集了常用材料的金相图谱和说明,并基于其现场使用过程的腐蚀机理,选取了一些代表性的材料失效案例进行分析讲解。本书共分为8章,包含压力容器材料概述、合金与相图、金属材料热处理、显微组织分析方法、现场金相及硬度测试、压力容器腐蚀机理、压力容器现场金相图谱、失效分析案例。大量的现场实际金相检测图片和压力容器材料失效经典案例对从业者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a金相检测技术人员0 a压力容器x材料x金相组织x检验j图谱 aTH490.4-64v5 0a杜晨阳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114 01465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65001472100038002122150016002503140231002663300601004973330025010986060019011236900012011427010015011547010015011698010027011841164-263120241231102817.0 a978-7-5673-0670-7dCNY40.00 a20241231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430000 ay z 000yy ar1 a脆性光学元件弹性域超光滑表面加工技术b专著f彭文强,李圣怡著 a长沙c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d2025.01 a245页d24cm a彭文强,国防科技大学空天科学学院副教授,湖南省优秀博士和硕士学位论文获得者,主要研究领域为主动流动控制与航空精密制造,长期从事光学元件超光滑表面加工和检测技术研究,对无损伤超光滑表面形成机理和先进制造方法都进行了深入研究分析。 a本书内容以脆性光学元件原子级超光滑加工为应用背景,提出了脆性光学元件弹性域超光滑加工方法,对光学材料弹性域去除机理展开了全面深入的研究。书稿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作者的研究方法,过程和结果对同行业研究者具有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是一部值得出版的学术著作。随着光学和微电子学领域及其相关学科的发展对超光滑表面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同时加工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但要求达到原子级的超光滑表面,同时要求加工表面具有优良的完整性。为满足现代科技发展对超光滑表面提出的严格要求,本书针对光学元件的弹性域去除机理展开全面系统的研究,探索如何获取原子级超光滑表面。本书研究可为流体动压超光滑加工在实际应用中的推广奠定基础。 a光学元件制造研究人员0 a光学元件x制造 aTH74v5 0a彭文强4著 0a李圣怡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02 01673nam0 2200277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13001011020015001141050018001291060006001472000092001532100034002452150016002792250031002953050024003263140517003503300316008673330087011836060023012706900012012937010048013057020015013538010027013681164-263220241108084439.0 a978-7-111-76920-0dCNY198.00 a20241108d2024 em y0chiy50 ea1 achiceng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医疗器械设计b专著e从概念到上市f(英)彼得·奥格罗德尼克(PeterOgrodnik)编著g左针冰等译 a北京c机械工业出版社d2024.10 a529页d26cm2 a医疗器械设计与开发系列丛书 a据原书原书第2版译出 a彼得·奥格罗德尼克(Peter Ogrodnik)在基尔大学攻读医学工程设计硕士学位,并在广西科技大学担任客座教授。他还是特许工程师,加入了工程设计师协会,在医疗器械设计方面拥有超过25年的经验。奥格罗德尼克也是一家医疗器械公司的合伙人,领导了产品的全部开发过程(从最初的概念设计环节,到欧盟和美国市场的销售环节),同时还是多项专利的发明人。此外,他还协助许多公司完成了从概念到市场的设计路径。他以个人名义在高速旋转机械、医疗器械设计和骨科领域发表了多篇论文。最后,他还是医疗器械和保健研究主题的特邀发言人,为相关行业媒体撰写文章。 a本书在工程设计和医疗器械开发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意在帮助医疗器械设计开发人员解决开发新产品或改进旧产品时遇到的大量设计问题。本书内容符合医疗设备的监管(FDA和欧盟)要求,展示了医疗器械设计人员必须了解以确保其产品满足要求的基本方法,并汇集了经过验证的设计规范,从而使工程师和医疗设备制造商能够快速将新产品推向市场。 a本书可供医疗器械设计开发人员、管理人员阅读参考,也可供医疗器械相关专业师生学习参考0 a医疗器械x产品设计 aTH77v5 0c(英)a奥格罗德尼克c(Ogrodnik, Peter)4编著 0a左针冰4译 0aCNb丰涵文化c20241114 01078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9001472100038001962150016002343300460002503330021007106060009007316900012007407010015007527010015007677010015007828010027007971164-263320240903140056.0 a978-7-5612-9381-2dCNY79.00 a20240903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610000 ay z 000yy ar1 a弹药运用技术b专著f甄建伟,关鹏鹏,向红军著 a西安c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d2024.07 a348页d26cm a本书共6章。第1章介绍弹药装备构成概况;第2章介绍引信、战斗部与典型目标;第3章介绍直瞄火力的运用;第4章介绍间瞄火力的运用;第5章介绍障碍的战场运用;第6章介绍障碍的破除技术。本书在写作过程中注重层次递进,既简要介绍了弹药装备构成,又详尽叙述了各种类型引信、战斗部与典型目标,以及直瞄火力、间瞄火力、障碍的战场运用。本书通过数据和图片展示了弹药运用技术的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可以对整体掌握弹药运用方式方法,指导部队实践,以及武器装备体系建设提供技术指导。 a弹药运用技术人员0 a弹药 aTJ41v5 0a甄建伟4著 0a关鹏鹏4著 0a向红军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0905 01831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68001472100034002152150016002493140368002653300805006333330021014385170023014596060037014826900016015197010015015358010027015501164-263620240814151532.0 a978-7-5194-8182-7dCNY98.00 a20240814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能源·经济·环境b专著e近代江南能源史研究e1840-1937f裴广强著 a北京c光明日报出版社d2024.08 a307页d24cm a裴广强,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近代环境史、社会经济史。近年来,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和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青年项目等各类项目近十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数项。以独立作者身份在CSSCI、SSCI、A&HCI来源期刊发表学术研究论文十余篇,其中6篇被《新华文摘》和人大复印资料(《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经济史》)全文转载。 a本书是一本关于江南能源史研究的学术专著。本书紧紧围绕近代江南的能源转型及其与社会经济、环境变迁的关系开展研究。一方面,对近代江南能源结构由柴薪为主向煤炭、石油、电力为主转型的过程进行历时性考察。另一方面,分析这一转型对江南社会经济和环境变迁的影响,探讨能源转型之于江南近代化的意义。就具体内容而言,本书主要分为三大部分,共八章内容。第一部分考察清代前中期以迄抗战之前,江南能源结构由植物型能源为主向化石型能源、电力能源为主转型的过程;第二部分从能源具有的热能、光能、动力能三大主要功能入手,考察近代江南能源转型之于广大城乡生产、生活和交通等社会经济领域近代化的意义;第三部分以近代上海的煤烟污染问题为例,分析江南因能源转型而造成的环境问题的表现、程度和影响,以及不同社会主体治理环境问题的举措。结语部分总结近代江南能源转型的基本特征,提炼能源转型影响社会经济变迁的一般性机制和影响环境变迁的因果机制。 a能源历史研究人员1 a近代江南能源史研究0 a能源x历史x研究y华东地区z近代 aTK01-092v5 0a裴广强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0822 01097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033001482100030001812150016002113300539002273330023007666060025007896900011008147010015008258010027008401164-263720250218161104.0 a978-7-03-077347-0dCNY228.00 a20250218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多轴热机疲劳b专著f尚德广著 a北京c科学出版社d2025.02 a396页d26cm a本书结合机械强度学、机械设计学、固体力学与材料强度学等,在理论到试验技术等方面阐述多轴热机疲劳理论与寿命预测方法。主要内容包括:多轴热机疲劳试验技术、多轴热机循环变形行为、多轴热机疲劳损伤机理、多轴热机循环本构关系、多轴热机疲劳损伤模型、多轴热机疲劳损伤累积模型、多轴热机载荷处理方法、随机多轴热机疲劳寿命预测方法、缺口多轴热机疲劳等。是一本论述多轴热机疲劳强度理论和反映机械疲劳强度学科内容的书籍。书中大部分内容为作者多年从事多轴热机疲劳研究的相关成果,同时为了保持内容连续与完整性,穿插引用国内外热机疲劳研究领域中的一些研究成果。 a热力发动机研究人员0 a热力发动机x金属疲劳 aTK1v5 0a尚德广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176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37001472100034001842150016002183000021002343140166002553300407004213330009008286060029008376900012008667010017008788010027008951164-263820240821110003.0 a978-7-122-30261-8dCNY49.80 a20240821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锅炉原理与设备b专著f宋党伟主编 a北京c化学工业出版社d2024.11 a234页d26cm a高等职业教育教材 a宋党伟,辽宁石化职业技术学院高级工程师,参与化工制图与CAD精品课,获得辽宁省在线精品课;参与化工设备实训基地教学资源和环境系统开发研究,获得辽宁省教学质量一等奖。 a本教材包括三篇内容,分别是电厂煤粉锅炉、循环流化床锅炉、垃圾焚烧炉,从实际生产应用的角度,系统地介绍了火电厂普遍使用的煤粉锅炉、循环流化床锅炉和垃圾焚烧炉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特性等。主要内容包括:锅炉基本知识、燃料及锅炉热平衡、制粉系统、燃烧原理及设备、汽水系统、风烟系统、除尘系统、脱硫脱销系统;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垃圾焚烧炉的发展、意义、焚烧发电的工艺流程、锅炉结构和工作原理等。 a高职0 a锅炉x高等职业教育j教材 aTK22v5 0a宋党伟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0822 01234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5001472100034002022150016002363000025002523140131002773300441004083330021008496060031008706900013009017110039009148010027009531164-263920250214111729.0 a978-7-5198-9713-0dCNY85.00 a20250214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锅炉检修工b专著f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编 a北京c中国电力出版社d2024.12 a317页d26cm a技术技能培训系列教材 a国资委管理中央企业,由中国国电集团公司和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7年合并重组,主要经营领域涉及电力、热力、港口、铁路、煤制油等。 a本教材以锅炉设备检修工国家职业标准为依据,以岗位培养为中心,以能力提升为重点,突出生产岗位技能培养,编排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强调理论与实操结合,注重专业知本册为识的实践技能培训,内容详实、通俗易懂、工艺规范、实用性强。本教材分为四个工种,系统地讲述了每个工种应掌握和达到的技能水平。本教材覆盖面广,涵盖锅炉本体检修工锅炉辅机、管阀检修工锅炉除灰、脱硫、脱硝检修工四个工种从岗位概述、岗位安全职责、检修基础知识到设备结构与工作原理等内容。 a锅炉检修技术人员0 a锅炉x检修x技术培训j教材 aTK228v502a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4组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183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69001472100034002162150020002503140264002703300219005343330037007536060033007906900016008237010017008397010017008567010017008738010027008901164-264020250205135221.0 a978-7-5618-7727-2dCNY84.00 a20250205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20000 ay z 000yy ar1 a区域太阳能产业专利导航战略研究b专著f李晓锋,石艳红,叶润森编著 a天津c天津大学出版社d2024.06 a370页c图d25cm a李晓锋(1980-),男,天津市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石艳红(1988-),女,天津市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工程师,主要从事知识产权战略与规划、知识产权政策、专利导航研究。叶润森(1990-),男,天津市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工程师,主要从事知识产权战略、规划、政策研究。 a本书以滨海新区太阳能产业为视角,深入研究分析太阳能产业发展现状、最新专利技术发展态势,通过对比分析,明确滨海新区太阳能产业专利技术发展的优势和问题,提出进一步促进滨海新区太阳能产业创新发展和转型升级的有效战略路径。 a本书适用于太阳能利用专利研究人员0 a太阳能利用x专利x研究y中国 aTK519-18v5 0a李晓锋4编著 0a石艳红4编著 0a叶润森4编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06 01046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9001472050008001962100034002042150016002383300439002543330017006936060013007106900010007237010017007337010015007508010027007651164-264120250106140401.0 a978-7-5684-2424-0dCNY49.00 a20250106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20000 ay z 000yy ar1 a电工学hⅠi电工技术b专著f徐雷钧,黄丽主编 a3版 a镇江c江苏大学出版社d2025.01 a340页d26cm a本书根据国家教育部“电工技术”课程的基本要求编写。主要内容包括:电路的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和基本分析方法,正弦交流电及三相电路,磁路与变压器,电动机及其电气控制,可编程控制器PLC技术等,并介绍了电工测量技术。书中还引入了课程思政的教学元素,以及Multisim电路仿真和Elecworks电气设计软件等新的知识内容,体现了立德树人的教学根本目的和教学内容的基础性、应用性和先进性特征。每章节后均附有各章总结、思考题和习题,以强化读者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a电工技术人员0 a电工技术 aTMv5 0a徐雷钧4主编 0a黄丽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09 01141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37001472050008001842100034001922150016002263140117002423300420003593330013007796060039007926900012008317010017008438010027008601164-264220250214105335.0 a978-7-5198-9720-8dCNY55.00 a20250214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电力工程识绘图b专著f高炳岩主编 a4版 a北京c中国电力出版社d2024.12 a204页d26cm a高炳岩,在山东电力学校教学。曾主编全国电力职业教育规划教材《电力工程识绘图》第一版到第三版,其书出版后反响较好。 a本书的编写以电力职业教育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现状为依据,以强化应用、培养技能为重点,充分汲取我国CAD领域的最新成果,把CAXA实体设计的使用和制图理论的学习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满足了“二维和三维并重”的工程制图教学要求。全书共九章,主要内容包括平面图形、基本立体、组合体、机件的表述方法、零件图及装配图、表面展开图、电力安装图、热力系统图简介、电气图简介、每章都有习题,包含了相应的实训项目,并配套建设了丰富完整的数字资源。 a职业教育0 a电力工程x工程制图x职业教育j教材 aTM02v5 0a高炳岩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108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127001482100034002752150016003093300294003253330063006196060061006826900012007437110043007557110041007988010027008391164-264320250219094349.0 a978-7-5198-7512-1dCNY160.00 a20250219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中国南方电网反事故措施典型故障案例汇编h2024年b专著f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输配电部,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组编 a北京c中国电力出版社d2025.01 a299页d26cm a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变电类设备事故案例,电抗器类反措案例,互感器类反措案例,蓄电池类反措案例,GIS及断路器类反措案例,开关柜类反措案例,开关柜类反措案例,接地设备类反措案例,变电运行专业类反措案例,输电类设备反措案例,直流类设备反措案例,电力监控系统网络安全类反措案例,计量类设备反措案例等。 a本书适用于从事南方电网技术标准与反措管理等方面的相关工作者0 a电力工业x工伤事故x事故预防x安全措施x案例y中国j汇编 aTM08v502a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输配电部4组编02a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4组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752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062001482100034002102150014002443140364002583300759006223330017013816060035013986900015014337110035014488010027014831164-264420250108143050.0 a978-7-5766-1840-2dCNY109.00 a20250106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20000 ay z 000yy ar1 a考研电路基础强化300题b专著fBUFF电气考研命题研究中心主编 a南京c东南大学出版社d2024.12 a2册d26cm aBUFF电气考研团队隶属重庆高景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旗下,是专注电气考研教育8年的知名团队。团队成员均出自浙江大学、西安交通大学、重庆大学等电气知名高校硕博毕业生,已用心服务电气学子8年,指导众多电气学子考取名校电气硕博研究生,在电气考研领域极具知名度。主要负责人,侯乐东,以初试复试双第一成绩录取重庆大学电气工程硕士,专注考研电路教育9年,已帮助上万名学子考取研究生。 a本书为BUFF电气考研主编的考研电路学习资料。本书主要内容是考研电路原创考题及部分经典名校真题节选,并配备了详细的参考答案及解题过程,分为18个部分,分别是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电阻电路的一般分析、电路定理、含有运算放大器的电阻电路、储能元件、一阶电路和二阶电路的时域分析、相量法、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含有耦合电感的电路、电路的频率响应、三相电路、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和信号的频谱、线性动态电路的复频域分析、电路的矩阵形式、二端口网络、非线性电路、均匀传输线。本书基于BUFF电气考研教研组多年教学经验,编写了高质量原创题目,选取部分电气名校考研经典真题,原创编写高质量详细解析,以达到帮助考研学子启发思维、提升能力、高效备考的目的,非常适用于备考考研电路的学子在强化复习阶段使用。本书共有两册,第一册为知识点总结加题目,第二册为题目信息参考答案。 a研究生类教材0 a电路x研究生x入学考试j习题集 aTM13-44v502aBUFF电气考研命题研究中心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09 01894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5001472100038002022150016002403140523002563300743007793330035015226060041015576900012015987010015016108010027016251164-264520241202151158.0 a978-7-5635-7395-0dCNY68.00 a20241202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氮化铝基稀磁半导体的制备及性质研究b专著f任银拴著 a北京c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d2024.01 a371页d26cm a任银拴,男,陕西渭南人,生于1982年6月,工学硕士,副教授。贵州省千层次人才,硕士研究生导师,教育部学位论文盲审专家库专家,入选贵州省科技专家库,广西科技专家库。2012毕业于新疆大学攻读材料物理与化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是低维半导体材料(凝聚态),2012年8月起在黔南民族师范学院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任教至今,目前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中国博士后基金项目一项。科研项目12项,包括主持省级项目2项、主持教育厅项目2项、主持院级项目3项,作为核心成员参与贵州省维纳创新团队一项,发表核心论文20多篇,其中以通讯及第一作者发表SCI8篇。 a本书立足于学界对稀磁半导体中是否存在铁磁性及其内在磁性机制的较大争议问题,基于“三族氮化物稀磁半导体”在自旋电子学领域的潜在应用,在自主研究与实验基础上,提出了稀磁半导体应用面临的困境以及解决路径,即重点采用非磁性元素(Sn、Ti)掺杂和缺陷诱导成功地制备出具有室温铁磁性的AlN基稀磁半导体,并探测出其铁磁性规律及其应用价值。本书介绍了稀磁半导体的概念、制备方法、面临的问题及AlN基稀磁半导体的研究进展和尚待解决的问题;材料物理基础和固体理论。作者的主要创造性工作:一是采用非磁性元素(Sn、Ti)掺杂和缺陷诱导成功制备出具有室温铁磁性的AlN基稀磁半导体;二是采用缺陷诱导成功制备出具有室温铁磁性的硫化物基稀磁半导体。这一研究不仅对AlN基稀磁半导体从理论到实验进行详细论述与论证,而且实现了自旋电子学的一个突破。既具有学术价值,也具有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 a稀磁合金半导体材料制备研究人员0 a稀磁合金x半导体材料x材料制备x研究 aTM27v5 0a任银拴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05 01525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7001472100038001942150016002323140201002483300699004493330049011486060033011976900013012307010013012438010027012561164-264620240628161001.0 a978-7-5226-2510-2dCNY58.00 a20240628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双定子风力发电机的研究与分析b专著f刘豪著 a北京c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d2024.05 a116页d26cm a刘豪,男,博士,副教授,系主任,现任河南城建学院电气与控制工程学院专任教师、青年骨干教师、平顶山市风力发电机及控制重点实验室负责人、校级科研创新团队和省级智能输配电与功率变换工程研究中心骨干成员。 a基于目前风电对发电机提出功率密度高、可靠性高和维护成本低的要求,结合风能是一种绿色可再生清洁能源和中国风力资源丰富,研究具有性能优良、运行可靠、体积小、重量轻、维护成本低与安装方便电机用来满足风力发电的需求,本著提出以复合转子耦合双定子风力发电机为研究对象。基于双定子风力发电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研究该种发电机的磁场调制机理;结合电机的假定条件,建立该种发电机的分层解析模型,并研究了其绕组和永磁体的等效电流密度,推导出该电机磁通密度。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了设计该种发电机的原则和方法,并开发了电机性能计算的软件平台。基于电机电磁场的分析,结合电机结构,分析该种发电机的温升和冷却。这为研究该类电机的理论奠定基础和技术支撑,同时也为企事业单位科研人员、教师、学生以及业余爱好者提供有益参考和帮助。 a企事业单位科研人员、教师、学生以及业余爱好者0 a定子x风力发电机x研究x分析 aTM315v5 0a刘豪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0703 01673nam0 2200277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1001472050008001882100034001962150016002303000093002463140387003393300525007263330039012516060035012906900013013256900013013387010017013518010027013681164-264720250214090855.0 a978-7-121-49527-4dCNY49.90 a20250214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电工电子实验教程b专著f陈福彬等编著 a4版 a北京c电子工业出版社d2025.01 a240页d26cm a北京高等教育精品教材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立项教材 新工科电工电子基础课程一流精品教材 a陈福彬,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数字电路方面教学及检测技术方向科研工作,主讲"数字电子技术”、"EDA技术”等课程。曾获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北京赛区优秀辅导教师称号,2009年合编《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教材获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校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2013年合编《电工电子实验教程》教材被评为北京高等教育精品教材。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教学及科研论文20余篇,获专利3项,主持或参与教改、科研项目20余项。 a本书系统地阐述了电工电子实验的基础知识、测量仪器仪表及测试技术、电工电子实验以及实验设计案例。本书分为三篇:基础篇、实验篇和案例篇。共13章。基础篇包括1-4章,主要内容包括:实验管理与安全、电量测量与数据处理、各类仪器仪表的使用方法、常用的电子元器件。实验篇包括5-10章,主要内容包括:电路电工实验、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数字电子技术实验、EDA技术实验、Multisim软件、QuartusII工具软件的使用。案例篇包括11-13章,主要内容包括:多级放大电路设计、跑马灯电路设计、可控增益放大器的设计。本书配套电子课件、仿真程序代码、实验参考结果等。 a电工电子技术人员,高校相关专业师生0 a电工试验x电子技术x实验j教材 aTM-33v5 aTN-33v5 0a陈福彬4编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396nam0 2200277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1001472050008001982100034002062150016002403000027002563300594002833330099008776060053009766900013010296900015010427010017010577010017010748010027010911164-264820250123093818.0 a978-7-5689-5107-4dCNY45.00 a20250123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500000 ay z 000yy ar1 a电工电子技术实验指导b专著f熊莉英,屈薇薇主编 a3版 a重庆c重庆大学出版社d2025.01 a268页d26cm a高等学校实验课系列教材 a本书针对电工电子技术中的各个重要知识点,精心设置实验项目,内容涉及常用电子仪器仪表的使用、元件伏安关系验证、电路基本定律的验证、戴维南定理和诺顿定理、日光灯线路安装及测试、三相交流电路、三相功率、单管交流放大电路、场效应管放大器、运算放大器的性能测试、直流稳压电源、门电路功能测试、基于SSI的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基于MSI的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计数器的应用、串行累加器、555定时器的应用等共31个实验。部分实验项目设置成了基本验证性实验和提高性实验两部分。附录部分则主要介绍仿真软件的使用和误差分析。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非电类专业电工学、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的配套实验指导书,也可供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a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非电类专业电工学、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的配套实验指导书,也可供工程技术人员参考0 a电工技术x电子技术x实验x高等学校j教学参考资料 aTM-33v5 aTN01-33v5 0a熊莉英4主编 0a屈薇薇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06 01354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3001472100042001902150016002323300652002483330097009006060045009976900013010426900013010557010017010688010027010851164-264920250116105631.0 a978-7-5606-7527-5dCNY47.00 a20250116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610000 ay z 000yy ar1 a电工电子技术实验教程b专著f柴志军主编 a西安c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d2024.12 a306页d26cm a本书是与电工电子技术实验课程相配套的教材,全书共三篇,第一篇为电工电子技术实验基础知识,主要内容包括绪论、常用电子元器件、实验操作技术;第二篇为EDA软件的介绍与实验,包括Multisim14.0仿真软件介绍、QuartusPrime软件应用方法以及FPGA基础实训;第三篇为电工电子实验,内容涵盖了电工学实验、模拟电子线路实验、数字电子线路实验和电子线路综合设计实验。为帮助学生掌握实验基本技能,本书对实验步骤和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介绍。书中的设计性实验项目要求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自拟实验步骤,完成电路测试并达到设计要求,可为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研究能力打下基础。本书适合作为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类专业电工电子技术实验课程的教材,也可以供其他相关专业的学生参考。 a本书适合作为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类专业电工电子技术实验课程的教材,也可以供其他相关专业的学生参考0 a电工技术x电子技术x实验x高等学校j教材 aTM-33v5 aTN-33v5 0a柴志军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23 01512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82001472100038002292150016002673140165002833300722004483330013011706010034011836900013012177010013012308010027012431164-265020240802164454.0 a978-7-5228-3864-9dCNY98.00 a20240802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从电业管理总局职工学校到华北电力大学b专著e1950-1995e以口述史为中心f王硕著 a北京c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d2024.07 a340页d24cm a王硕,安徽宿州人,华北电力大学副教授,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近现代史博士生。兼任北京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中心青年研究员,《环球时报》特约记者,《国际公关》专栏撰稿人。 a1949年中国电力行业开启了新征程,为了尽快缓解国家电力专业人才严重匮乏的局面。1950年中央燃料工业部电业管理总局成立了职工学校。随着政府能源发展思路变革、电力行业不断重组和高等教育体制不断改革,学校在50多年间先后经历了独具特色的发展历程:从电力职工学校到北京电力学院、河北电力学院,再到华北电力学院,直至1995年的华北电力大学。本书以政府、行业和学校互动与新生的视角切入,对政府(中国政治经济)、行业(中国电力行业)、学府(华北电力大学)彼此之间的互动进行研究,包括彼此之间的冲击与反应、延续与变革等等。希望发现,处于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与中国电力行业变迁之中的这所学校,是如何从最初的中等专业学校演变成综合性“211工程”学校;以及在诸多背离与波折中,经过不断互动,如何形成历史合力,推动华北电力大学不断前行,完成自身蜕变,获得新生。 a大众读者02a华北电力大学x校史z1950-1995 aTM-40v5 0a王硕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0807 01406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74001472100034002212150016002553140133002713300589004043330043009936060047010366900012010837010015010957010015011108010027011251164-265120241202153112.0 a978-7-122-46855-0dCNY99.00 a20241202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多孔NiCo2O4基纳米结构超级电容器材料制备与性能b专著f黎春阳,安长胜著 a北京c化学工业出版社d2024.11 a395页d24cm a黎春阳,高级实验师,大连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毕业,大连交通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基础化学实验中心硕士研究生导师。 a尖晶石型NiCo2O4以其毒性低、资源丰富、理论容量高、氧化还原可逆性良好等优点而成为一种非常有前景的赝电容超级电容器的电极材料。但若要满足NiCo2O4在超级电容器领域更广泛的应用,必须进一步提高其导电率、比电容、倍率和循环稳定性,尤其是循环稳定性等电化学性能,进一步降低制备成本。目前,纳米化、多孔、特殊形貌和复合化是提高NiCo2O4基电极材料电化学性能的有效方法。为此,从性能和成本上综合考虑,书中涉及的采用低成本、适合工业化生产的原位合成聚合物模板法和喷雾干燥法来制备具有特定结构的、多孔的、高循环稳定性的NiCo2O4基纳米复合电极材料,并对影响制备工艺、显微结构和电化学性能因素的研究、探讨与分析。 a多孔介质纳米电容器材料制备性能研究人员0 a多孔介质x纳米材料x电容器x材料制备x性能 aTM53v5 0a黎春阳4著 0a安长胜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05 01905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5001472100034002022150016002363140646002523300514008983330139014126060033015516900012015847010015015967010013016118010027016241164-265220250122092819.0 a978-7-302-67760-4dCNY68.00 a20250122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智能电容器开发设计与应用技术b专著f赵国鹏,刘涛著 a北京c清华大学出版社d2025.01 a310页d26cm a赵国鹏,从2011年开始,在华北电力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任教,从事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领域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主持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承担多项企业合作项目,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SCI检索20余篇,EI检索20余篇,授权专利24项,授权软件著作权20项,出版教材2部。研究方向为电力电子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电能质量控制、储能及变流器控制技术、新能源发电并网技术等。刘涛,曾任职于五矿集团、国电投、科华恒盛和日立能源,后创业成立重庆泛能绿科技有限公司,具有15年以上供配电系统工程EPC经验,10年以上光伏、储能、充换电站和综合能源方面投资建设运营经验,在分布式光伏、电化学 储能、天然气分布式能源、配售电和绿电交易、智慧能源投建运、综合能源管理平台方面经验丰富。 a智能电容器是一种集成了现代测控技术、网络通信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电力电子技术等先进技术的低压无功补偿装置。本书对智能电容器的开发设计与应用技术进行了深入的讨论。按照智能电容器结构、设计技术、控制器设计、关键控制技术、基于单片机的控制器设计、基于DSP的控制器设计、仿真、工程设计与应用进行了全面讨论。本书注重装置的具体设计技术和工程应用技术,结合了智能电容器装置及产品的设备内部结构、设计方法、设计原则等设备设计层面的内容和工程设计、工程应用等应用层面的内容。综合展示了智能电容器的理论基础、开发设计和工程应用。 a本书可作为从事智能电容器装置及产品设计和制造的技术人员以及产品应用的技术人员的参考书,从本书中可同时了解到产品设计和工程应用的相关技术0 a智能技术x电容器x开发x设计 aTM53v5 0a赵国鹏4著 0a刘涛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23 02247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67001472050008002142100034002222150016002563000049002723140884003213300664012053330009018696060046018786900013019247010017019378010027019541164-265320241121142132.0 a978-7-111-77058-9dCNY58.00 a20241121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电器及PLC控制技术与实训b专著e西门子 S7-200 SMARTf崔金华主编 a2版 a北京c机械工业出版社d2024.11 a342页d26cm a职业院校校企“双元”合作电气类专业立体化教材 a崔金华,1987年7月,在淄博工业学校从事教学工作。2002年2月,参与编写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初级家用电子产品维修工》;2007年3月至今,参与编写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电工电子技术及应用》《维修电工工艺与技能训练》《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电工电子技术与技能》《电机与拖动》《电动机的结构与维修》《电工基本操作技能训练》等教材;2017年5月,参与编写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2011年5月,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电器及PLC控制技术与实训》;2017年8月,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气动与液压技术及实训》;2017年3月,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电器及PLC控制技术与实训》(西门子)。2017年7月,主编教材《电器及PLC控制技术与实训》获首届机械职业教育行业优秀教材;2018年4月,教学成果《中职电工电子类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做立体化教材建设与应用(教材)》获山东省教学成果特等奖,同年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018年1月,参与市级精品课程“液压与气压传动”;2018年1月,参与市级精品课程“PLC控制技术”。 a本是根据教育部颁发的《中等职业学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教学指导方案》中《电器及PLC控制教学基本要求》,参照有关行业的职业技能鉴定规范及中级技术工人等级标准而编写,结合目前中等职业学校的实际,贯彻了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指导思想。本书共分七个项目,主要内容包括常用低压电器认知、三相异步电动机电气控制电路的安装与调试、PLC认知、PLC的基本指令及编程、PLC的步进指令及编程、PLC的功能指令及编程、触摸屏及其应用。本书采用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方式,以西门子S7-200SMART系列PLC和MCGS触摸屏为载体,注重案例教学,力求深入浅出、简明扼要、通俗易懂、图文并茂。本书可作为中等职业学校机电技术应用、电气设备运行与控制等相关专业的教材,也可供广大电气技术人员参考。 a中专0 a电器控制系统xPLC技术x中等专业学校j教材 aTM571v5 0a崔金华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128 01350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75001472100034002222150016002563140193002723300479004653330024009446060022009686900016009907010017010067010017010237010017010408010027010571164-265420240725080752.0 a978-7-122-46081-3dCNY89.80 a20240725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西门子S7-200 SMART PLC编程入门及应用b专著f周长锁,孙庆楠,王玮琦编著 a北京c化学工业出版社d2024.11 a282页d26cm a周长锁,大庆炼化公司电仪运行中心高级工程师,长期从事电气专业相关工作,曾担任电气运行值班员、电气试验工、电力调度等,主要负责本企业36个高压配电所继电保护整定计算工作和电气专业科研攻关工作。 a本书立足应用,内容由浅入深,全面讲解了西门子S7-200SMARTPLC的硬件组成、软件应用和指令及案例、开关量、模拟量、通信控制的程序设计方法,重点介绍了PLC控制系统的设计、PLC与触摸屏的综合应用、PLC与组态软件的综合应用。书中配备二维码微视频跟踪学习,帮助读者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跟进实战训练,从而达到融会贯通的效果。书中案例丰富,与实际应用接轨,且以图解形式讲解,易于读者学习;内容由浅入深,方法齐全,兼顾新兴技术,通过丰富的编程案例,帮助读者从入门到能够实际应用PLC解决工程实践问题。 aPLC技术程序设计人员0 aPLC技术x程序设计 aTM571.61v5 0a周长锁4编著 0a孙庆楠4编著 0a王玮琦4编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0731 01499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081001482100034002292150016002633140362002793300462006413330021011036060047011246900012011717110047011838010027012301164-265520250218143931.0 a978-7-5198-9733-8dCNY100.00 a20250214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变电工程碳排放核算及减排技术b专著f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组编 a北京c中国电力出版社d2024.12 a166页d26cm a本书由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组织编写。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于2012年11月2日成立,负责公司中长期发展规划、本省电网发展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的编制;负责220-500千伏电网规划的研究和编制;评审35千伏及以下电网规划、110(66)-220千伏电网项目可研、设计等工作,拥有一支具有丰富的工程建设和管理经验,富有争先创优、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的专业团队。 a降低变电工程的碳排放不仅可以优化电力系统的环境影响,还能推动电力行业朝着更可持续的方向发展。鉴于此,研究变电工程碳排放的关键技术已成为电力行业实现绿色转型的紧迫任务。基于这一背景,特编写《变电工程碳排放核算及减排技术》。本书共6章,包括概述、变电工程碳排放核算理论、变电工程碳排放评估体系构建、变电工程碳排放预测技术、变电工程碳排放案例计算及分析、低碳发展与展望等内容。致力于促进降低变电工程的碳排放,以全面推进整个变电工程行业朝着更加可持续的发展路径前进。 a电力工程技术人员0 a变电所x电力工程x二氧化碳x排气x统计核算 aTM63v502a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4组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569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051001482100034001992150016002333140288002493300691005373330017012286060023012456900015012687010017012838010027013001164-265620250214105303.0 a978-7-5198-9734-5dCNY150.00 a20250214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电力系统现场典型故障波形分析b专著f张全元主编 a北京c中国电力出版社d2024.12 a249页d26cm a本书作者张全元自2003年第一本《变电运行现场技术问答》开始出版后,先后独编、合编了《变电站现场事故处理及典型案例分析》、《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现场技术及运行维护》、《变电站一次设备现场培训教材》、《电气绘图题300例》等15本专著,在电力行业有一定的知名度,并一直从事现场培训授课、咨询的工作。 a本书共12章,第一章是电力系统故障分类,第二章是500kV线路故障波形分析,第三章是220kV线路故障波形分析,第四章是110kV线路故障波形分析,第五章是66kV及以下线路故障波形分析,第六章是发电机故障波形分析,第七章是变压器故障波形分析,第八章是35kV及以下断路器故障波形分析,第九章是新能源故障波形分析,第十章是500kV变电站35kV无功补偿电抗器故障分析,第十一章是其它其他元件故障波形分析,第十二章是工频电压升高、隔离开关合闸不到位复合性故障分析。本书内容涉及发电、输电线路、电气设备、新能源、用户等方面,有100多个案例,400多张故障波形图。本书对每个案例的基本情况、保护动作报告及故障波形、专用故障录波器故障报告、整个故障动作过程、保护动作情况等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同时对案例涉的相关知识点进行了深化补充。 a电力行业人员0 a电力系统x故障诊断 aTM711.2v5 0a张全元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163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39001472100034001862150016002203140137002363300417003733330049007906060025008396900013008647010017008778010027008941164-265720250217164821.0 a978-7-5198-9791-8dCNY60.00 a20250217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输电线路专业英语b专著f方建筠主编 a北京c中国电力出版社d2024.12 a224页d26cm a方建筠,博士,教授,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技术学院分公司,优秀专家人才,首席培训师。一直从事电力建设工程施工技术、安全质量管理的培训工作。 a《输电线路专业英语》为电力系统员工入门英文教材,本书内容包括概述、电力系统、输电建设施工、输电线路运维、输电线路工程管理章节,全书采用中文对译形式,分别设置了英文全文和中文全文,并配有中英文目录便于查阅,另设关键词、练习题、习题答案等环节,便于读者理解和掌握书中内容。另外,书中还插入多个视频二维码,扫描即可观看高清动画视频,《输电线路专业英语》为电力系统专业人员必备。可供电力系统新员工及高等院校师生参考使用。 a本书可供电力系统新员工及高等院校师生参考使用0 a输电线路x英语j教材 aTM726v5 0a方建筠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463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83001472100034002302150016002643140367002803300427006473330023010746060039010976900013011367110045011498010027011941164-265820250214105324.0 a978-7-5198-9732-1dCNY40.00 a20250214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20kV配电网不停电典型作业培训教材b专著f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桐乡市供电公司编 a北京c中国电力出版社d2024.12 a149页d26cm a国网桐乡市供电公司现有全口径职工900余人,下设10个职能部室、3个业务支撑机构、7个供电所、1个产业单位。服务供电客户49.2万户,其中高压用户 4946 户、低压用户 48.71万户。2023年,全年全社会用电量144.13亿千瓦时,列全省区县第五(前四为萧山、义乌、海宁、慈溪),同比增长7.07%;工业用电量115.6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40%;全社会最高负荷三创历史新高达 241.81万千瓦,同比增长4.77%。 a本书主要内容包括20kV配电不停电作业理论基础、20kV配电不停电作业技术方法、20kV综合不停电作业典型案例、20kV配电不停电作业技术分析、20kV配电不停电作业发展方向等。目前,市场上针对20kV配网不停电作业的培训教材较少,本书覆盖20kV配网不停电作业基础知识,相关内容配以20kV典型作业项目详解,易于理解接受,对20kV配网不停电作业人员开展相关工作提供有效支撑,能够帮助相关岗位工作人员了解和掌握具体的工作标准及作业流程,实现岗位技能的提升。 a配网不停电作业人员0 a配电系统x带电作业x技术培训j教材 aTM727v502a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桐乡市供电公司4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474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65001472100034002122150016002463140115002623300658003773330093010356060037011286900013011657110027011788010027012051164-265920250213094246.0 a978-7-5198-9691-1dCNY50.00 a20250213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电网物资监造培训教材i避雷器分册b专著f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组编 a北京c中国电力出版社d2024.12 a187页d26cm a国家电网公司是关系国家能源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肩负着十分重要的经济责任、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 a本套丛书瞄准发输变电网物资驻厂监造工作的实际需求开展编写,分为通用部分和专用部分。通用部分涵盖了质量监督、设备监理、设备监造概述、设备监造组织体系、设备监造工作流程、设备监造评价、职业操守要求、安全防护要求八大块;专业部分首先介绍各专业设备的基础概念,包括术语与定义、原理、分类、型号、常见工艺流程、监造依据;其次介绍各专业设备监造前的准备工作,包括资料准备、监造实施细则编写、开工前检查;再次介绍各专业设备监造实施,包括原材料/组部件及其制造、电阻片生产、产品装配;最后介绍各专业设备的试验基础,详细的阐述各专业设备的试验项目、试验试品要求、例行试验方法和要求。本书适用于发输电企业、设备监理单位规范开展设备监造从业人员技术能力的培训、评价和考核需求。 a本书适用于发输电企业、设备监理单位规范开展设备监造从业人员技术能力的培训、评价和考核需求0 a避雷器x质量检验x技术培训j教材 aTM727v502a国家电网有限公司4组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829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3001472100034001902150016002243140551002403300709007913330017015006060013015176900013015307010017015438010027015601164-266020250214105358.0 a978-7-5198-9730-7dCNY68.00 a20250214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柔性配电网技术与应用b专著f王志伟主编 a北京c中国电力出版社d2024.12 a254页d26cm a王志伟,男,汉族,1970 年12 月生,辽宁康平人,1993 年7 月参加工作,2001 年4 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浙江大学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毕业,哈尔滨工业大学电气工程硕士研究生,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现任,国网山东电力董事长、党委书记。历任,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齐齐哈尔电业局局长、党委副书记;哈尔滨超高压公司经理、党委委员;国网黑龙江电力总工程师;国网黑龙江电力副总经理、党委委员;国网黑龙江电力副总经理、党委委员,哈尔滨供电公司总经理、党委副书记;国网吉林电力总经理、党委副书记;国网吉林电力董事长、党委书记。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第十四届人大代表。 a柔性配电网能灵活调节潮流分布、高效接纳分布式新能源,是全面提升配电网供电保障能力和综合承载能力的有效方式。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2024年2月印发《关于新形势下配电网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发改能源〔2024〕187号),要求到2030年基本完成配电网柔性化转型,全国将迎来柔性配电网建设高潮。近年来,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联合清华大学、天津大学等知名高校,在柔性配电网网架理论、控制与保护、系列化国产高性能柔性配电装备等方面取得了国际领先的成果,开展了一系列试点示范,技术储备丰厚。本专著是我国第一部对柔性配电网相关技术进行全面、系统阐述的专著,从概念、规划设计、运行与保护、核心装备、仿真测试、建设运维、典型工程实践案例等方面系统性阐述了柔性配电网技术体系架构,为我国建设新型电力系统下的柔性配电网提供了技术理论指导。 a电力行业人员0 a配电系统 aTM727v5 0a王志伟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571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85001472100034002322150016002663140110002823300770003923330017011626060029011796900016012087110035012247110031012598010027012901164-266120250217174115.0 a978-7-5198-9586-0dCNY80.00 a20250217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配网不停电作业工作手册b专著f广东立胜电力技术有限公司,河南启功建设有限公司组编 a北京c中国电力出版社d2024.12 a299页d26cm a广东立胜电力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7月26日,为科技推广和应用服务业。是一家建设工程施工、监理等业务公司。 a人民电业为人民,以客户为中心,全面提升“获得电力”服务水平,不停电作业是提高供电可靠性的重要手段,从事不停电作业工作的人员,接受岗前认证培训,先取证、后上岗是开展不停电作业工作的第一步;尊重人的生命、安全作业有保障是开展不停电作业工作的第一位。安全生产必须警钟长鸣、时刻牢记:生命安全是不可逾越的红线、安全法律是必须坚守的底线,安全生产红线底线意识不放松,遵章守纪规范作业不放松。为此,为实现安全生产“计划、队伍、人员、现场”全流程管控“有据可查、有章可循”,为客户提供安全、规范、高效的不停电作业服务,本书依据国家电网公司和南方电网公司企业相关标准及规定,结合广东立胜电力技术有限公司、河南启功建设有限公司安全生产全流程管控的实践经验,以工作手册的形式编写而成。本书共5章,主要内容包括:作业前准备工作、现场准备工作、现场作业工作、作业后终结工作以及工资案例分析。 a电力行业人员0 a配电系统x带电作业j手册 aTM727-62v502a广东立胜电力技术有限公司4组编02a河南启功建设有限公司4组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028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043001482100030001912150016002213300453002373330021006906060035007116900012007467010013007588010027007711164-266220250218161109.0 a978-7-03-077929-8dCNY119.00 a20250218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电网故障智能诊断方法研究b专著f吴浩著 a北京c科学出版社d2024.12 a207页d26cm a与传统的电网故障诊断算法比较,基于机器学习的故障诊断算法对保护装置的运算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现过程也相对比较复杂,在应用于实际的电力系统前还需要进一步的实验验证。此外,现有的故障识别、故障选相和故障测距三者之间是割裂的,如何设计一种将三者集中到一起,实现从故障识别到故障选相,再到故障测距的故障诊断算法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本书内容包括:接输电线路故障诊断技术研究、高压同杆双回线路故障识别及其选相算法研究、高压直流输电线路故障智能诊断方法研究。 a智能控制研究人员0 a智能控制x电网x故障诊断x研究 aTM76v5 0a吴浩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378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91001472100034002382150016002723140283002883300429005713330025010006060039010256900014010647110031010788010027011091164-266320250214093104.0 a978-7-5198-9814-4dCNY55.00 a20250214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沙戈荒大基地一体化精品工程创建指南b专著f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组编 a北京c中国电力出版社d2025.01 a205页d26cm a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工程建设与供应链管理部是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电力产业和新兴产业归口管理部门,主要负责指导、协调、服务、监督、考核电力产业和新兴产业基本建设、小型基建等工作;负责电力产业用地手续报批和取证管理,负责水电项目移民协调管理;负责集团公司物资管理和招标采购管理工作。 a本指南聚集新型电力系统“安全高效、清洁低碳、柔性灵活、智慧融合”特征,围绕“优质、创新、绿色、效益、数字、廉洁”六个维度,从创建目标、工程准备、工程实施、工程验收等方面,对精品工程的管控要点和重点关注事项进行了全面、深入、细致阐述,对建设沙漠、戈壁、荒漠地区大型风电光伏基地(简称沙戈荒大基地)一体化精品工程、推动能源清洁低碳转型、实现国家“双碳”目标、提升国家能源安全保障能力以及构建新型能源体系和新型电力系统具有重大意义。 a电力工程相关技术人员0 a电力工程x工程施工x施工技术j指南 aTM7-62v502a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4组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732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5001472100034002022150016002363140728002523300383009803330017013636060027013806900012014077010017014197010015014368010027014511164-266420250217165442.0 a978-7-5198-9568-6dCNY48.00 a20250217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高压电网继电保护原理及仿真b专著f谢将剑,于明主编 a北京c中国电力出版社d2025.02 a179页d26cm a谢将剑,2007年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理科实验班(信息科学),获得理学学士学位;2013年毕业于北京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获得工学博士学位,现为北京林业大学林业电气化与自动化学科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电气设备在线监测、电力系统仿真技术等研究;主讲《电力系统继电保护》、《高电压技术》、《物联网技术及应用》等课程,主持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1项,校级教改项目3项,发表教改论文7篇;指导学生参与科技竞赛多次获得国家级以及省部级奖项,其中国家级4项;指导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比赛获国家级、北京市级以及校级奖项多项;主持或参与科研项目20余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和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2项,授权软件著作权10项。,北京林业大学教师,主讲继电保护原理、电机学等课程,负责继电保护实验及课程设计。主要研究方向林业电力,发表论文多篇。 a主要围绕电力系统中线路和变压器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以及保护的仿真实现展开,通过仿真计算加深学生对原理的掌握。具体内容包括:第一章仿真平台简介;第二章输电线路短路电流计算及仿真;第三章电力系统相间短路的阶段式电流保护及仿真;第四章电网接地短路的故障特征与仿真;第五章电网的距离保护与仿真;第六章输电线纵联差动保护与仿真;第七章线路自动重合闸及仿真;第八章变压器的纵联差动保护及仿真。 a电力行业人员0 a高压电力系统x继电保护 aTM77v5 0a谢将剑4主编 0a于明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135nam0 2200277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5001472050008002022100034002102150016002443000025002603300441002853330009007266060037007356900011007727010015007837010017007987010015008158010027008301164-266520241224085400.0 a978-7-5689-5055-8dCNY36.00 a20241223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500000 ay z 000yy ar1 a高电压技术实训指导书b专著f苏渊,伍家洁,孙军主编 a2版 a重庆c重庆大学出版社d2025.01 a176页d26cm a高职高专电气系列教材 a本书从众多高电压现场试验项目中提炼出一些典型试验,详细叙述了这些典型试验的目的和基本测试原理,提供了试验接线和操作步骤,并对新型试验仪器的使用方法进行了重点介绍。本书按照任务驱动模式编写实训指导书,符合高职学生的认知规律。主要内容包括绝缘电阻和吸收比测量、直流泄露电流测量和直流耐压试验、介质损失角正切值测量,工频耐压试验、接地电阻测量、直流电阻测量。本书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先进性,内容编排难易适度,适合高职高专院校电力专业的学生使用。 a高职0 a高电压x技术x高等职业教育j教材 aTM8v5 0a苏渊4主编 0a伍家洁4主编 0a孙军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26 01477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5001472100038002022150016002403140482002563300382007383330031011206060029011516900015011807010013011958010027012081164-266620241209145150.0 a978-7-5635-7382-0dCNY79.00 a20241209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燃料电池新型碳载体和碳基催化剂的研究b专著f金虹著 a北京c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d2024.01 a431页d26cm a金虹,女,1983年9月生,博士,副教授。2006年本科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环境工程专业,2011年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化学工程专业(硕博连读),2011年10月至2018年11月任教于沈阳农业大学工程学院,2012年进入沈阳农业大学农业工程博士后流动站,2018年12月调入新余学院,2018年12月至今任教于新余学院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2021年9月至2022年7月教育部选派高等学校骨干教师到湖南大学访学。主要研究方向为新型电池电极材料的设计与研发,主持参与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10余项,发表研究论文20余篇。 a本文主要介绍了本研究团队近年来针对燃料电池电催化剂的成本、催化活性以及稳定性等问题展开的研究工作。通过调控碳干凝胶载体石墨化度、碳干凝胶基材料氮掺杂、双金属协同氮掺杂等多技术手段,降低催化剂成本、提升催化剂的活性和稳定性;借助现代表征技术,探究催化剂活性和稳定性提升机制。该系列研究工作有助于深入理解电催化剂作用本质,为能源转换领域新型非贵金属电催化剂设计、开发和应用提供参考。 a燃料电池格电催化剂研究人员0 a燃料电池x电催化剂x研究 aTM911.4v5 0a金虹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12 01744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9001472100038002062150016002443140645002603300376009053330135012816060031014166900013014477010015014608010027014751164-266720241230141953.0 a978-7-5635-7385-1dCNY79.00 a20241230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第一性原理计算在金属离子电池领域的应用b专著f吴建宝著 a北京c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d2024.12 a431页d26cm a吴建宝,民盟盟员,理学博士,副教授,1975年8月生。博士毕业于南京大学物理系,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做高级访问学者。现任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数理与统计学院副院长,大学物理实验A教学团队负责人。主讲物理实验、数学物理方程、固体物理导论等课程;2011年获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优秀教育工作者,荣获2014/2022年度校教学成果奖各一项;研究方向为锂电池、分子筛、功能材料的物性研究;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基金、上海市教委创新项目等多项市级以上项目。在J.Mat.Chem.A,Phy.Rev.B,RSC Advances,Solid State Communications,Chem.Phys.Lett.等知名期刊发表SCI论文20余篇。曾任JACS,ACS nano,Solid State Sciences,Solid State Communications,Sensor Letters等知名国际期刊审稿人。 a第一性原理计算逐渐发展为化学、材料、能源等诸多学科领域的重要研究工具,有助于从原子/分子水平理解反应中间产物性质、分子/电子间相互作用、电化学反应过程和规律、电极/电解质动态演化过程等,在研究金属离子电池内部多电子和多离子氧化还原反应方面具有显著优势。本书分别介绍了第一性原理在金属离子电池电极材料的优选、电解液的设计及添加剂的筛选、催化剂改善电池循环中应用等多领域的应用。 a本书可以作为高校研究生课程“储能材料的计算模拟与结构设计”课程的教材或参考书,也可以供从事金属电池领域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科研人员参考0 a金属离子x电池x计算x研究 aTM912v5 0a吴建宝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02 01555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67001472100038002142150016002523140457002683300469007253330031011946060033012256900013012587010015012718010027012861164-266820241209145258.0 a978-7-5635-7383-7dCNY78.00 a20241209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锂离子电池高镍正极材料的结构调控及相关性能研究b专著f查国君著 a北京c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d2024.01 a425页d26cm a查国君,男,1974 年12月生,副教授,博士。2018年9 月-2021 年7 月在江西师范大学化学系学习,获博士学位,并获得江西师范大学优秀研究生一等奖;2021年受邀德国拜罗伊特大学全额奖学金高级访问学者; 2008 年8 月至今在新余学院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任教,主要从事新新能源材料方面教学与科研。先后参与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263021)等5个项目的研究,主持横向课题经费达60万元,申请国家发明专利6项,其中授权3项。发表学术论文50 余篇,其中SCI收录19篇,出版专著1部,参编教材5部。 a本专著介绍了本研究团队近年来从事高镍(镍钴锰酸锂NCM811)三元正极材料的制备、Ni/Li混排、循环稳定性、二次晶体裂解、热稳定等问题展开的一系列探索性研究工作。专著包括六章内容,分别是:第一章文献综述,第二章铁掺杂代替钴合成高镍三元材料研究,第三章磷酸铁锂包覆NCM811研究,第四章高分子材料修饰NCM811研究,第五章双导电表面工程修饰NCM811材料研究,第六章PUC复合隔膜的合成及应用研究。该系列研究工作有助于深入理解高镍三元正极储能材料的应用,为储能材料的设计、开发和应用提供参考。 a锂离子电池阳极材料研究人员0 a锂离子电池x阳极x材料x研究 aTM912v5 0a查国君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12 01588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9001472100050001962150016002463300982002623330009012446060019012536900015012727010017012877010015013048010027013191164-266920250123091803.0 a978-7-5763-3907-9dCNY55.00 a20250123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现代电气控制创新实例b专著f焦安红,许鑫主编 a北京c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d2024.04 a159页d26cm a本书是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教材,力求通过真实控制案例,还原最真实的任务和场景,让同学们明晰学习方向;通过最完整大型控制案例,突破学科限制,明确各课程地位和重要性;利用创新案例中最先进控制策略明晰数学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项目一是基于可编程控制器的废液处理控制系统。介绍如何利用可编程控制器实现对废液处理过程的自动化控制,帮助读者了解如何将电气控制技术应用于实际的工业生产过程中,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和优化处理。项目二是自然循环锅炉控制,它是全国大学生控制仿真挑战赛的优秀设计案例,展示了如何利用控制理论和仿真技术来优化自然循环锅炉的运行。案例帮助读者了解如何将控制理论应用于实际的工程问题中,提高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项目三是温室大棚智能控制系统,它是“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的优秀案例,展示了如何利用互联网技术和智能控制技术来实现温室大棚的智能化管理。该案例将帮助读者了解如何将智能控制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中,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本书可作为高职院校电子信息、电气工程、自动化、计算机科学等相关专业的学生学习用书,也可以作为从事电气控制系统设计和实现、维护的工程师和技术人员参考用书。 a高职0 a电气控制j教材 aTM921.5v5 0a焦安红4主编 0a许鑫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06 01333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1001472100034001982150016002323140145002483300501003933330077008946060027009716900022009987010015010207010017010358010027010521164-267020240914093801.0 a978-7-122-46462-0dCNY88.00 a20240914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图解空调器维修快速入门b专著f张彤,武鹏程主编 a北京c化学工业出版社d2024.11 a194页d26cm a张彤,电气工程师,中粮(江苏)有限公司副经理,具有多年机电与电器维修以及培训经验,组织设计完成多项电气设备安全、降能降耗的更新、技术改造工作。 a本书采用双色图解的方式,结合大量现场维修图片,详细介绍了空调器的维修知识和维修技能。主要内容包括:空调器维修的基础知识,维修工具及检修技能,空调器电控系统的电路识读,空调器的安装和移机,空调器关键元器件的检测代换,空调器制冷系统、电控系统等典型故障检修案例,并附有不同品牌温度传感器的温度、阻值及电压对照表和典型空调器故障代码等维修资料供参考。本书内容实用,重点突出,维修知识与维修实践相结合,同时对关键知识和维修检测操作附视频讲解,帮助读者快速入门,全面掌握空调器维修技能,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a本书适合空调器维修人员学习使用,也可供职业院校、培训学校相关专业学习参考0 a空气调节器x维修j图解 aTM925.120.7-64v5 0a张彤4主编 0a武鹏程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0919 01745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35001472050008001822100034001902150016002243000039002403140601002793300503008803330009013836060033013926900010014257010017014358010027014521164-267120241118134324.0 a978-7-111-77049-7dCNY45.50 a20241118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电子技术基础b专著f熊建云主编 a3版 a北京c机械工业出版社d2024.12 a240页d26cm a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系列教材 a熊建云,男,教授,四川大竹人,现为成都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教师。1997年07月毕业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工业自动化专业。从2005年起先后任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党办副主任、计算机工程系副主任、电子工程系书记、主任,2017年9月调入成都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是全国工业和信息化行指委通信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电子教育学会职教分会理事,四川省科技项目评审专家、四川省政府采购评审专家,四川省普通高等学校“十佳青年教师(提名奖)”,广元市学术和技术带头人。主持和承担省部级科研项目9项。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国际学术会议论文1篇(EI收录),核心期刊论文10余篇。出版教材7本,主编教材2本,其中“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1本。 a本书包括常用半导体器件、基本放大电路、负反馈放大电路、集成运算放大器、正弦波振荡器、功率放大电路、直流稳压电源、数制及逻辑代数、逻辑门电路、组合逻辑电路、触发器、时序逻辑电路、数-模和模-数转换电路等知识。本书内容充分考虑了高职教育培养目标要求,深入浅出、通俗易懂,重视基础性,体现工程性,注重实践性,突出应用性,并将科学素养、创新意识、工匠精神等素质教育元素融入教材,使得素质目标与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并举。本书可作为高等职业院校电子信息类和机电类专业的教材,也可供相关工程技术人员及电子爱好者参考。 a高职0 a电子技术x高等职业教育j教材 aTNv5 0a熊建云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121 01496nam0 2200277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5001472100034002022150016002363000027002523140372002793300439006513330013010906060029011036900010011327010015011427010017011577010017011748010027011911164-267220241030165327.0 a978-7-5618-7842-2dCNY48.50 a20241030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20000 ay z 000yy ar1 a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b专著f冯璐,韩艳茹,焦宝玉主编 a天津c天津大学出版社d2024.10 a102页d26cm a职业教育创新型系列教材 a冯璐 ,陕西省电子信息学校高级讲师,物流与电子信息专业科科长,主要研究方向为电子信息技术;韩艳茹,陕西省电子信息学校,讲师,省级优秀指导教师,担任电子信息专业的理实一体化课程的教学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电子技术基础理论与实践教学相融合;焦宝玉,陕西省电子信息学校,讲师,担任电子技术类课程的理实教学,在省教学能力比赛、教学设计比赛中多次获奖,主要研究方向为电子技术应用。 a本书分为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两个部分,共七个情境。模拟电子技术部分有:手机充电器的制作与调试(常用半导体器件、直流稳压电源)、音乐门铃的制作与调试(基本放大电路)、手持功率放大器的制作与调试(集成运算放大器与反馈、集成运算放大器应用)和报警器的制作与调试(谐振放大器和正弦波振荡器);数字电子技术部分有:表决显示电路的制作与调试(门电路与组合逻辑电路)、抢答器的制作与调试(触发器与时序逻辑电路)、数字钟的制作与调试(脉冲波形的产生与变换)。 a职业教育0 a电子技术x职业教育j教材 aTNv5 0a冯璐4主编 0a韩艳茹4主编 0a焦宝玉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031 01652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39001472050008001862100034001942150016002283301041002443330009012856060033012946900010013277010017013377010017013548010027013711164-267320250106142738.0 a978-7-04-063610-9dCNY49.80 a20250106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电子技术b专著f付植桐,张永飞主编 a7版 a北京c高等教育出版社d2024.12 a278页d21cm a本书是“十四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修订版。本书在编写中注重学生应用能力和基本技能的培养,注重职业技能和工作过程创新能力的培养,更适应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书共15章,分上、下两篇。上篇为模拟电子技术,内容包括半导体元件及其特性、基本放大电路、负反馈放大器与集成运算放大器、功率放大器及其应用、振荡器、直流稳压电源、电力电子技术;下篇为数字电子技术,内容包括逻辑代数基础、基本门电路、组合逻辑电路、时序逻辑电路、脉冲波形的产生和整形、存储器与可编程器件、数模转换与模数转换、课程设计与制作。本书各章后配有习题、实验技能操作训练。为了学习者能够快速且有效地掌握核心知识和技能,也方便教师采用更有效的传统方式教学,或者更新颖的线上线下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本书配有微课、动画,学习者可以通过扫描书中的二维码进行观看。与本书配套的数字课程将在“智慧职教”(www.icve.com.cn)网站上线,读者可登录网站学习,授课教师可以调用本课程构建符合自身教学特色的SPOC课程,详见“智慧职教服务指南”。此外,本书还提供了其他丰富的数字化课程教学资源,包括教学课件、微课、动画等教学资源,请登录“高等教育出版社产品信息检索系统”(https://xuanshu.hep.com.cn)免费下载。 a高职0 a电子技术x高等职业教育j教材 aTNv5 0a付植桐4主编 0a张永飞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09 01411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9000271000041000661010013001071020015001201050018001351060006001532000051001592100034002102150016002442250037002603140248002973300477005453330021010226060027010436900012010707010021010827020015011038010027011181164-267420240815110431.0 a978-7-302-67036-0b精装dCNY149.00 a20240815d2024 em y0chiy50 ea1 achiceng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电子薄膜可靠性b专著f(美)杜经宁著g王琛等声译 a北京c清华大学出版社d2024.08 a405页d23cm2 a先进芯片材料与后摩尔芯片技术丛书 a杜经宁(King-Ning Tu),香港城市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全球知名芯片封装可靠性专家,博士毕业于哈佛大学,曾在IBM沃森研究中心担任部门负责人、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杰出教授,是美国物理学会院士、美国材料学会院士、美国矿物金属材料学会院士和台湾中研院院士。 a本书是电子材料可靠性领域的系统教材和专著,强调两个方面:(1)如何发明和加工用于新一代芯片的电子功能薄膜;(2)如何提升现有芯片产业电子功能薄膜的可靠性;本书从芯片技术的应用背景出发,系统讲授了薄膜沉积技术、表面能、原子扩散及其应用、薄膜应力、薄膜的表面动力学过程、薄膜的互扩散和反应、晶界扩散、芯片互联和封装领域的不可逆过程、金属中的电迁移、金属互联材料的电迁移失效、热迁移、应力迁移、可靠性分析和科学等,全面覆盖本领域的基础概念、关键理论到产业应用,是本领域的一本核心著作。 a电子材料研究人员0 a电子材料x薄膜x可靠性 aTN04v5 0c(美)a杜经宁4著 0a王琛声4译 0aCNb丰涵文化c20240822 01472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5001472100034001922150016002262250025002423140246002673300486005133330135009996060027011346900015011617010015011768010027011911164-267520241021152748.0 a978-7-121-48932-7dCNY79.00 a20241021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电子设备的先进制造技术b专著f黄进等编著 a北京c电子工业出版社d2024.09 a381页d26cm2 a现代电子机械工程丛书 a黄进,长期从事高性能电子装备的设计、精密控制和增材制造等研究工作,近十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防基础科研重点项目、973课题、国家重大仪器专项(子课题)等国家重点项目5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国防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一等奖4项。 a本书以电子设备先进制造为主线,系统介绍了典型电子设备部件的制造技术,如低温共烧陶瓷基板制造,散热冷板、波导、天线等金属部件的增材制造,以及柔性电子和复合材料成形技术,重点阐述了微滴喷射成形机理、方法和一体化喷射成形制造的工艺与装备。全书共8章,包括绪论、低温共烧陶瓷基板制造技术、金属部件的增材制造技术、微滴喷射成形技术、微滴喷射烧结固化技术、曲面部件一体化喷射成形技术、柔性电子增材制造技术、复合材料成形技术,并给出了金属部件、共形承载天线、频率选择表面天线罩增材制造的典型案例。 a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电子机械工程专业教师、研究生及高年级本科生的教材和参考书,也可供从事电子装备设计、制造、运维等工作的技术人员参考0 a电子设备x智能制造系统 aTN05-39v5 0a黄进4编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024 01294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67001472050008002142100034002222150016002563140127002723300345003993330155007446060057008996900011009567010017009677010017009848010027010011164-267620250123093815.0 a978-7-121-49636-3dCNY39.90 a20250123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基础习题及实验指导b专著f李自勤,查丽斌编著 a5版 a北京c电子工业出版社d2025.01 a193页d19cm a李自勤,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副教授,长期从事电子信息领域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出版多部高等教育教材,教研、科研和教材编写经验丰富。 a本书是《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5版)》的配套习题集和实验教材。全书共11章,前10章主要内容包括与主教材各章对应的知识要点总结、本章重点与难点、重点分析方法与步骤、填空题和选择题、习题等;第11章包含11个典型实验,由1个常用仪器使用、4个电路实验和6个模拟电路实验构成,只给出实验内容和实现电路,不给出具体参数,不针对具体的实验板设计,通用性较强。 a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计算机、通信、自动化、电子电气等专业和部分非电专业的本科生教材,也可作为自学考试和成人教育的自学教材,还可供电子工程技术人员学习参考0 a电子电路x模拟电路x电子技术x高等学校j教学参考资料 aTN7v5 0a李自勤4编著 0a查丽斌4编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06 01618nam0 220030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13001011020015001141050018001291060006001472000148001532100034003012150016003352250021003513050020003723140264003923300438006563330021010946060023011156900016011387010042011547010038011967010040012347020015012748010027012891164-267820240918135917.0 a978-7-111-76676-6dCNY119.00 a20240918d2024 em y0chiy50 ea1 achiceng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电子电路原理h下册b专著f(美)艾伯特·马尔维诺(AlbertMalvino),(美)戴维·J.贝茨(DavidJ.Bates),(美)帕特里克·E.霍普(PatrickE.Hoppe)著g李冬梅译 a北京c机械工业出版社d2024.11 a344页d26cm2 a信息技术经典译丛 a据原书第9版译出 a艾伯特·马尔维诺(Albert Malvino) 分别于1964年和1970年获得圣何塞州立大学电气工程硕士学位和斯坦福大学电气工程博士学位。曾任美国海军电子技术员、惠普公司电子工程师和山麓学院教师,现从事微控制电路设计和教育软件开发工作。他编著的10本教材被翻译成20种语言,风靡世界。 a本书是经过多次修订的经典著作,从半导体器件出发,系统介绍电子电路的基本概念、构成原理、分析方法、实际器件和应用电路,进而运用这些知识分析当今工业界广泛应用的各类器件和电路,并以颇具实用性的故障诊断训练贯穿全书。第9版更注重与新型电子器件及新技术的发展应用相结合。新版主要更新包括:增加对电子领域的创新者的介绍;增加电路故障诊断中的半分法介绍;增加关于激光雷达、宽禁带MOS场效应晶体管的内容;增加工业4.0背景下智能传感器及相关技术的章节。 a电子电路研究人员0 a电子电路x电路理论 aTN710.01v5 0c(美)a马尔维诺c(Malvino, Albert)4著 0c(美)a贝茨c(Bates, David J.)4著 0c(美)a霍普c(Hoppe, Patrick E.)4著 0a李冬梅4译 0aCNb丰涵文化c20240919 02008nam0 2200277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5001472100038001922150016002303000037002463140436002833300872007193330009015916060043016006900013016436900015016567010015016717010017016868010027017031164-267920240903083324.0 a978-7-5226-2701-4dCNY49.00 a20240903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变频器与伺服应用b专著f陈刚,叶云飞主编 a北京c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d2024.08 a248页d26cm a高等职业教育自动化类专业系列教材 a陈刚,教授,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智能工程学院系主任,全国铁道供电专指委委员,全国自动化专指委委员,湖北轨道教育集团技术服务指导委员会委员,江苏省机电职业教育行业指导委员会智能装备发展委员会委员;科研情况,副主编教材6本,发表核心论文6篇,主持省级课题2项,湖北省铁道供电重点专业负责人;主要授课,“单片机技术”“可编程控制技术”“变频调速与驱动技术”“智能控制系统集成”“MES系统”等课程;获奖情况,多次荣获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 a本书以当前驱动市场主流的西门子SINAMICSG120和SINAMICSV20系列变频器、汇川技术IS620F系列交流伺服驱动器、雷赛智能DM542系列步进驱动器的应用为主线,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参考了大量企业工作手册。本书包括G120变频器的认识与接线、G120变频器面板的控制与参数的应用、G120变频器外部端子的连接与控制、G120变频器现场总线控制、V20变频器的应用、IS620F系列交流伺服系统的应用、DM542步进驱动系统的应用7个项目,共设计了33个工作任务。本书是融入企业工作手册相关要求的新形态教材,具有工作手册和教材的共同特征,既满足学生在工作现场学习的需要,体现了“做中学”的职业院校教学特征,又提供简明易懂的现场工作指导信息,同时按照技术技能人才的成长特点和教学规律,对学习任务进行有序排列,实现任务环节工作化,便于教学的实施。本书可作为应用本科、职业院校的工业机器人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及智能控制技术等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变频器与伺服应用的工程师,中、高级电工等人员的参考用书和培训教材。 a高职0 a变频器x伺服电动机x高等职业教育j教材 aTN773v5 aTM383.4v5 0a陈刚4主编 0a叶云飞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0905 01563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39001472100042001862150015002283000039002433140157002823300764004393330013012036060039012166900012012557010015012678010027012821164-268020250218101712.0 a978-7-113-31830-7dCNY45.00 a20250218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数字逻辑电路基础b专著f谢玲等主编 a北京c中国铁道出版社有限公司d2025.02 a94页d26cm a普通高等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系列教材 a谢玲,女,硕士,副教授,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院教师。长期从事《数字系统与逻辑设计》、《数字逻辑电路》等本科课程教学,主持建设《数字逻辑电路》校级精品课程。 a本书作为一部数字逻辑电路的基础教材,旨在为学生打下坚实的数字系统设计基础,帮助学生掌握从基础理论到实际应用的技能。书中涵盖了逻辑代数、组合逻辑电路、触发器、时序逻辑电路以及模数与数模转换等内容,同时本书里面增加系统介绍了数字系统的分析与设计方法,帮助读者从理论学习走向实践应用。本书共分7章,内容安排如下:第1章:逻辑基础,介绍逻辑代数的基本定理、逻辑函数及其化简等内容。第2章:逻辑门电路,讲解与、或、非等逻辑运算规则及半导体元件的特性。第3章:组合逻辑电路,介绍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与设计原理及常见电路实例。第4章:触发器,阐述触发器的概念、不同类型及其工作原理。第5章:时序逻辑电路,介绍时序逻辑电路的设计步骤和应用电路。第6章:矩形脉冲电路,说明555定时器、多谐振荡器等脉冲电路的工作原理。第7章:模数与数模转换,讲解模数转换器和数模转换器的基本原理和性能分析。 a高校学生0 a数字电路x逻辑电路x高等学校j教材 aTN79v5 0a谢玲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883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37001472100038001842150016002223140689002383300505009273330107014326060019015396900012015587010015015707010017015858010027016021164-268120241129155025.0 a978-7-5635-7388-2dCNY68.00 a20241129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数字电路b专著f边静,邢德胜主编 a北京c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d2024.01 a371页d26cm a边静,1981年7月出生,女,汉族,集宁师范学院计算机与大数据学院教师,副教授。2000.09-2004.07本科毕业于内蒙古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2004.09-2007.07研究生就读于内蒙古工业大学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专业。主编、参编教材各1部;主讲《数字电路》相关课程13年。邢德胜,1971年1月生,男,汉族,1998年7月参加工作,现任计算机与大数据学院教授、院长。1998年7月获内蒙古师范大学本科学历、理学学士学位;2009年6月获内蒙古师范大学研究生学历、理学硕士学位。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SCI、EI收录3篇;主编、参编教材各1部;主持完成省部级科研项目3项,出版学术专著1部。主讲《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数字电路》等课程。先后被授予 “集宁师范学院优秀教师”、“乌兰察布市优秀教师”、“集宁师范学院师德标兵”等荣誉称号。 a本书是一本系统介绍数字电路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分析方法的英文图书。它是由编者本着简洁、通俗和实用的原则以及为满足“数字电路”课程双语教学的需求精心编写而成。本书内容以数字电路的分析和设计为主线,以具体集成部件的应用为驱动,同时着眼于对读者的分析、设计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本书共分七章,包括数字电路的基本理论、逻辑运算和门、逻辑代数、组合逻辑电路、触发器和相关元件、时序逻辑电路、存储器和可编程逻辑器件。本书结构严谨,内容深入浅出、紧密联系实际,并且每章配有小结和习题,便于教师教学和学生自学。 a本书既可作为高等院校“数字电路”相关课程的参考用书,也可作为数字电子技术爱好者和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用书0 a数字电路j英文 aTN79v5 0a边静4主编 0a邢德胜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05 01302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1001472100042001882150016002303300583002463330121008296060039009506900012009897010015010017010017010168010027010331164-268220241126094342.0 a978-7-5606-7462-9dCNY52.00 a20241126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610000 ay z 000yy ar1 a数字电子技术b专著f毕杨,赵东波主编 a西安c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d2024.11 a338页d26cm a数字电子技术课程已成为电气信息类专业必修课程,在电子技术发展的今天,数字电路也经历了由简单的门电路的使用到集成门电路的应用,到现在广泛使用的可编程逻辑芯片,数字电子技术应用无处不在。本书内容包括:数制与编码、逻辑代数、组合逻辑电路、时序逻辑电路、脉冲波形的产生与变换、半导体存储器、DA转换器与AD转换器。内容涵盖了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理论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同时为了方便实践教学,还编写了数字电子技术主要实验和课程设计的内容;为了方便读者学习,本书还配套有微课视频。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电气信息类、计算机类、自动化机电类等专业“数字电子技术”课程的教材,也可作为有关技术人员的参考用书。 a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电气信息类、计算机类、自动化机电类等专业“数字电子技术”课程的教材,也可作为有关技术人员的参考用书0 a数字电路x电子技术x高等学校j教材 aTN79v5 0a毕杨4主编 0a赵东波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128 01636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81001472100050002282150016002783140541002943300407008353330033012426060047012756900012013227110033013348010027013671164-268320241025135212.0 a978-7-5763-4488-2dCNY52.80 a20241025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数字电子技术基础同步辅导与习题详解手写笔记b专著f星峰研学电子通信教研组主编 a北京c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d2024.10 a264页d26cm a星峰研学电子通信教研组,星峰研学教育专注电子通信专业升学(专升本、考研、考博、出国留学)辅导、择校规划、就业指导。团队由中科大、哈工大、厦门大学、福州大学名校硕博创立,具有丰富辅导经验,严格遵循“高标准、高要求、高水平”原则,帮助超过一万名学子上岸理想院校。经过多年发展,现有《信号与系统》、《数字电路》、《模拟电路》、《数字信号处理》、《通信原理》等电子、通信专业常见科目全套辅导,覆盖全国985、211、双一流等具有研究生招生资格重点高校,是国内为数不多完整提供择校、科目辅导、强化提高、就业指导、出国留学等全环节的电子通信全环节指导团队。 a《数字电子技术基础同步辅导与习题详解手写笔记》以闫石第六版教材为蓝本,精选重点课后习题!重新编排顺序!同时适配期末和考研的复习!本书包括教材重难点梳理、重点题型解法归纳、教材课后习题解答等模块。本书具有两大特色:主编亲录配套课程。本系列产品均配有主编亲自录制的高含金量课程,随书赠送,讲解清晰细致;手写笔记详细批注。本系列产品在知识点旁、解题步骤间均配有手写笔记批注,在你最需要点拨之处,让你茅塞顿开。 a高校数字电路电子技术专业师生0 a数字电路x电子技术x高等学校j教学参考资料 aTN79v502a星峰研学电子通信教研组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031 02089nam0 2200277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5001472100042001922150015002343000045002493140756002943300500010503330143015506060029016936900015017227010017017377010015017547010015017698010027017841164-268420250213132357.0 a978-7-113-32024-9dCNY39.00 a20250213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信号与系统b专著f王娟娟,赵倩,付锐主编 a北京c中国铁道出版社有限公司d2025.05 a81页d26cm a“十四五”普通高等教育电气类专业系列教材 a王娟娟,女,西安交通工程学院副教授,中国共产党党员员,西安邮电大学硕士,维修电工技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信号控制、自动化智能电气控制。近三年发表过多篇专业教学论文,其中8篇SCI、EI收录;主持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产学研合作协同育人项目1项,陕西省高校创新团队项目1项,横向课题3项,校级重大项目1项,中青年基金项目1项;获授权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软件著作权1项;荣获西安交通工程学院教师讲课竞赛一等奖、优秀教案一等奖、实验教学一等奖、科学技术奖二等奖等奖项;主编参与教材3部。赵倩,女,西安交通工程学院副教授。学习经历,2004年9月—2008年7月就读于宝鸡文理学院。教学经历,2009年5月—至今工作于西安交通工程学院。付锐,男,西安交通工程学院副教授。学习经历,1.2001.9-2005.7西安邮电学院本科;2.2014.9-2017.7西安工业大学研究生。教学经历,2022.2至今 西安交通工程学院。 a本书是在吸收同类经典教材经验的基础上,结合目前大部分高校教改课程的教学改革成果,考虑到工程学科相关专业领域的需求,引入计算机软件编写而成的。本书共七章,主要包括信号与系统概论、连续时间信号与系统的时域分析、时间信号与系统的频域分析、连续时间信号与系统的复频域分析、离散时间信号与系统的时域分析、离散时间信号与系统的z域分析、基于MATLAB的信号与系统实例分析。本书适合作为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类、自动化类及计算机类专业本科生“信号与系统”课程的教材,也可供电气、电子信息、自动化等领域的技术人员参考使用。 a本书适合作为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类、自动化类及计算机类专业本科生“信号与系统”课程的教材,也可供电气、电子信息、自动化等领域的技术人员参考使用0 a信号系统x高等学校j教材 aTN911.6v5 0a王娟娟4主编 0a赵倩4主编 0a付锐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090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9001472100038002062150016002443300427002603330087006876060031007746900015008057010013008208010027008331164-268520240812154538.0 a978-7-5612-9373-7dCNY58.00 a20240812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610000 ay z 000yy ar1 a贝叶斯学习理论及其在阵列信号处理中的应用b专著f杨杰著 a西安c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d2024.07 a256页d24cm a机器学习作为当今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在智能系统中得到了重视和运用,贝叶斯是机器学习的核心方法之一,以贝叶斯理论作为中心的贝叶斯网络必将应用延伸到各个问题领域。本书介绍了贝叶斯网络的学习推理过程及其在阵列信号处理中的应用,主要内容包括独立及相关信号高分辨测向算法稀疏先验模型设计、高自由度阵列欠定方位估计算法设计以及贝叶斯稳健波束形成器设计等。本书可供高等学校信号与信息处理专业的研究生阅读,同时可供科研院所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a本书可供高等学校信号与信息处理专业的研究生阅读,同时可供科研院所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0 a贝叶斯方法x应用x信号处理 aTN911.7v5 0a杨杰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0814 01648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7001472050008002042100042002122150016002543300896002703330120011666060033012866900016013197010017013357010015013528010027013671164-268620250117141300.0 a978-7-5606-7506-0dCNY45.00 a20250117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610000 ay z 000yy ar1 aTMS320C5000系列DSP原理及应用b专著f乔瑞萍,陈伟编著 a2版 a西安c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d2024.11 a293页d26cm a本书是在第一版的基础上修订的。这次修订,纠正了原版内容中的存误;对全书正文及所附课件做了修改和补充;对第7章进行了重点修改。本书以TMS320C54x系列(属于TMS320C5000系列)16位定点DSP为主,介绍了数字信号处理器(DSP)芯片的CPU、存储器、总线结构、片内资源及其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方法,并且对C语言与汇编的接口、各种开发工具和最新的集成环境CCS12.x(CodeComposerStudiov12)软件的使用方法进行了详细的描述。最后,给出了音视频系统应用示例。本书的特点是注意了教学内容的组织,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提供了最小系统模板设计和最新软件的同步练习。本书面向的读者是高等院校电子信息类专业的高年级本科生,也可作为具有MCU开发经验而从事技术工作的研发人员的入门参考资料。本书每章配有电子课件,其中有些章节还包括扩展资源和视频,可通过扫描相应位置的二维码或从出版社网站下载获取,有助于读者快速进入DSP应用系统。本书是在第一版的基础上修订的。这次修订,纠正了原版内容中的存误;对全书正文及所附课件做了修改和补充;对第7章进行了重点修改。 a本书面向的读者是高等院校电子信息类专业的高年级本科生,也可作为具有MCU开发经验而从事技术工作的研发人员的入门参考资料0 a数字信号处理x高等学校j教材 aTN911.72v5 0a乔瑞萍4编著 0a陈伟4编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23 01495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61001472100034002082150016002423140231002583300549004893330099010386060035011376900016011727010013011887010013012018010027012141164-268720250103111510.0 a978-7-5487-6140-2dCNY88.00 a20250103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430000 ay z 000yy ar1 a卷积神经网络在图像分割中的研究与优化b专著f朱颋,屈雯著 a长沙c中南大学出版社d2024.12 a390页d24cm a朱颋,男,汉族1981年9月出生,江西赣县人,硕士研究生,赣南科技学院讲师,先后主讲《计算机网络》、《数据结构》、《网络编程》、《综合布线系统》等课程,主持或参与省、市、学校项目十余项。发表学术论文10篇,其中SCI收录3篇。EI收录1篇。 a本书属于神经网络与图像分割领域的专业学术著作,由神经网络基础、神经网络编程基础、卷积神经网络结构研究、图像的表示与特征提取研究、卷积神经网络在图像分割中的应用研究、图像分割模型结构与函数优化、图像分割模型训练策略与融合优化以及卷积神经网络图像分割模型的具体应用等多个部分组成。全书以卷积神经网络和图像分割技术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了卷积神经网络在图像处理领域的应用,重点讨论了图像分割技术的最新进展、模型结构与功能优化、训练策略和应用场景。书中提出了多种先进的图像分割网络架构和优化策略,对于如何提高图像分割精度和模型效率提供了详细的指导和建议。 a本书对神经网络理论研究者、图像处理工程师、机器学习工程师以及相关领域的从业人员有学习和参考价值0 a神经网络x应用x图像分割x研究 aTN911.73v5 0a朱颋4著 0a屈雯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09 01929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71001472100034002182150016002523140757002683300486010253330013015116060047015246900016015717010017015877010017016047010015016218010027016361164-268820241121142226.0 a978-7-111-77051-0dCNY48.00 a20241121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下一代互联网(IPv6)搭建与运维i初级b专著f尹玉杰,许彦佳,张鹏主编 a北京c机械工业出版社d2025.01 a237页d26cm a尹玉杰,长期在职教一线工作,曾在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执委会办公室、山东省教育厅职业教育处等多个部门帮助工作。主讲过数据库、网络技术应用等课程。2010年所在团队获国家级教学团队(软件技术专业);2014年《高职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获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018年《基于多元协同真实职场的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018年《生源危机背景下高职计算机公共课墨子教学模式改革的研究与实践》获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022年《高职冷链物流专业集群“三方三融三联动”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获山东省教学成果特等奖,《基于产业链与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的商贸流通集群化专业建设实践与探索》获山东省教学成果一等奖。主编的《安全漏洞验证及加固》获评“十三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 a本书采用任务驱动,结合实际生产环境来引导读者学习和掌握下一代互联网(IPv6)搭建与运维的相关知识和配置操作,本书主要内容包括网络设备安装部署与网络协议、配置交换机、配置路由器、配置无线网络和配置防火墙。本书可作为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下一代互联网(IPv6)搭建与运维”的培训及考证教材,同时也可作为计算机网络技术、网络信息安全以及计算机应用等专业的教材。本书配有电子课件,选用本书作为授课教材的教师可登录机械工业出版社教育服务网(www.cmpedu.com)注册后免费下载,或联系编辑(010-88379194)咨询。 a职业教育0 a计算机网络x通信协议x职业技能x鉴定j教材 aTN915.04v5 0a尹玉杰4主编 0a许彦佳4主编 0a张鹏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128 01330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35001472100034001822150016002163140363002323300323005953330103009186060015010216900012010367010013010488010027010611164-268920250124103041.0 a978-7-121-49584-7dCNY88.00 a20250124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简明无线电管理b专著f黄铭等著 a北京c电子工业出版社d2024.12 a377页d26cm a黄铭,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通信学会无线电安全与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协科技人才奖项评审专家(2023.4-2028.4),云南省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主要从事电磁场理论与微波技术应用、无线通信和电磁空间无线电安全研究。研制成功微波平均重量传感器,并进行了推广应用,取代了德国TEWS公示的同类产品;参与云南省移动通信基站规划、AMPS和GSM网络优化和直放站覆盖工程应用研究。 a无线电管理支撑国民经济发展,服务国家电磁空间安全。在”两个大局”背景下,普及无线电管理知识,从知识驱动和交叉学科的角度讲好无线电频谱故事具有重要意义。全书分为六章,第一章为绪论;第二章介绍无线电频谱价值;第三章介绍无线电业务及应用;第四章介绍无线电监管体系;第五章讨论电磁空间无线电安全;第六章介绍基于AI的无线电监管。 a本书适用于政府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通信相关专业的学生、高校教师和无线电管理及无线电监测系统开发人员0 a无线电管理 aTN92v5 0a黄铭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06 01392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96001472100034002432150016002773140219002933300371005123330092008836060033009756900016010087010017010247010015010417120043010568010027010991164-269020240913173041.0 a978-7-5667-3837-0dCNY89.00 a20240914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430000 ay z 000yy ar1 aOpenHarmony编译构建和系统移植b专著f廖秋林,梁栋主编g湖南开鸿智谷数字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组编 a长沙c湖南大学出版社d2024.08 a302页d28cm a湖南开鸿智谷数字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开鸿智谷母公司拓维信息是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黄金捐赠人,开鸿智谷是OpenHarmony项目A类捐赠人、华为OpenHarmony生态使能合作伙伴、华为鸿蒙智联ISV合作伙伴、华为交通智慧化军团战略合作伙伴。 a本书主要介绍OpenHarmony系统编译构建原理和系统移植相关知识。具体包括环境搭建、GN和Ninja构建流程、系统裁剪和配置、轻量级系统内核移植、轻量级子系统移植、标准系统内核移植、标准系统驱动移植等知识的应用。书稿由浅入深、从总体框架到细节实现,介绍了OpenHarmony系统编译构建与系统移植相关知识,结合具体案例来详细说明相关系统开发和搭建过程,帮助读者掌握OpenHarmony设备开发方法。 a本书适合嵌入式开发工程师、物联网开发工程师阅读,也适合开设OpenHarmony相关课程的院校师生0 a移动终端x应用程序x程序设计 aTN929.53v5 0a廖秋林4主编 0a梁栋4主编02a湖南开鸿智谷数字产业发展有限公司4组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0919 01528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90001472100034002372150016002713140107002873300564003943330153009586060033011116900016011447010017011607010015011777120043011928010027012351164-269120240919142308.0 a978-7-5667-3841-7dCNY89.00 a20240919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430000 ay z 000yy ar1 aOpenHarmony程序设计基础b专著f廖秋林,梁栋主编g湖南开鸿智谷数字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组编 a长沙c湖南大学出版社d2024.09 a231页d24cm a廖秋林,男,大学学历,中共党员。拓维信息系统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湖南开鸿智谷数字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总裁。 a本书由湖南开鸿智谷数字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组织编写,参与编写人员均具有丰富的OpenHarmony应用开发经验。本书主要介绍OpenHarmony程序设计基础,旨在让更多人了解OpenHaromny的应用开发,并参与到OpenHarmony生态建设中。全书共16章,分别为认识OpenHarmony系统、OpenHarmony应用开发准备、快速上手ArkTS语言、UIAbility、状态管理、常用布局、表单组件、特殊组件、滚动类组件、自定义组件、组件通用信息、页面跳转、绘制与画布、动画、三方资源访问、智能电子时钟。书中实例程序均在搭载OpenHarmony3.2Release版本操作系统的RK3568开发板实验箱上测试通过,部分案例使用DevEcoStudio预览效果进行验证。 a本书适合OpenHarmony应用开发人员、技术爱好者自学或参考,本书适合OpenHarmony应用开发人员、技术爱好者自学或参考,同时也可作为高校相关专业的系列教材之一0 a移动终端x应用程序x程序设计 aTN929.53v5 0a廖秋林4主编 0a梁栋4主编02a湖南开鸿智谷数字产业发展有限公司4组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0926 01663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86001472100034002332150016002673140107002833300681003903330175010716060033012466900016012797010017012957010015013127120043013278010027013701164-269220240913172543.0 a978-7-5667-3833-2dCNY89.00 a20240914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430000 ay z 000yy ar1 aOpenHarmony应用开发b专著f廖秋林,梁栋主编g湖南开鸿智谷数字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组编 a长沙c湖南大学出版社d2024.08 a231页d29cm a廖秋林,男,大学学历,中共党员。拓维信息系统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湖南开鸿智谷数字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总裁。 a本书主要介绍OpenHarmony应用开发技术。具体包括OpenHarmony开发模型、窗口与设备管理、公共事件与通知、数据库与文件管理与操作,进程线程及后台任务等知识的使用。通过智慧场景APP融汇知识。本书实例程序均在搭载OpenHarmony3.2Release版本操作系统的RK3568开发板实验箱上测试通过,部分案例使用DevEcoStudio预览效果进行验证。本书共分为9个章节,第一章讲述OpenHarmony提供的后台服务能力,第二章展开讲解进程、线程工作机制及其通信机制,第三章详细介绍了如何使用通知以及窗口管理能力,第四章介绍了数据管理的几种方式,第五章深入探究了如何实现设备管理,第六章则介绍如何实现后台任务,第七章对于服务卡片、无障碍、输入法等知识展开探究,第八章、第九章提供了两个具体的案例实战,帮助读者更好的消化融合当前知识。 a本书适合应用开发工程师、移动开发工程师阅读,也适合开设OpenHarmony相关课程的院校师生阅读,还适合对OpenHarmony生态未来发展趋势感兴趣的推动者、从业者和潜在生态建设参与者阅读0 a移动终端x应用程序x程序设计 aTN929.53v5 0a廖秋林4主编 0a梁栋4主编02a湖南开鸿智谷数字产业发展有限公司4组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0919 01668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90001472100034002372150016002713140431002873300500007183330033012186060033012516900016012847010017013007010015013177120043013328010027013751164-269320240913172642.0 a978-7-5667-3834-9dCNY89.00 a20240913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430000 ay z 000yy ar1 aOpenHarmony应用开发进阶b专著f廖秋林,梁栋主编g湖南开鸿智谷数字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组编 a长沙c湖南大学出版社d2024.08 a213页d28cm a湖南开鸿智谷数字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开鸿智谷”)。开鸿智谷致力于联合政府、华为和同行制定行业标准,共建开源鸿蒙生态,赋能千行百业转型升级。开鸿智谷母公司拓维信息是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黄金捐赠人,开鸿智谷是OpenHarmony项目A类捐赠人、华为OpenHarmony生态使能合作伙伴、华为鸿蒙智联ISV合作伙伴、华为交通智慧化军团战略合作伙伴。廖秋林,男,大学学历,中共党员。拓维信息系统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湖南开鸿智谷数字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总裁。 a本书共分为9个章节,第一章为读者提供了媒体管理介绍;第二章深入探讨了文件管理功能;第三章详细介绍了如何快速上手网络管理;第四讲解了安全管理的基本使用;第五章介绍了常用的自动化测试API及工具;第六章讲解了NAPI及多包机制,帮助读者更好地实现自己的设计想法;第七章则介绍了DFX的使用方法,让读者更加灵活地进行开发;第八章提供了国际化基本能力,让读者更好地优化、简化代码;第九章用智慧农业案例带领读者将所学知识融入到具体项目中。本书的目的在于让更多人了解OpenHarmony应用开发,并参与到OpenHarmony生态建设中。 a移动终端应用程序程序设计人员0 a移动终端x应用程序x程序设计 aTN929.53v5 0a廖秋林4主编 0a梁栋4主编02a湖南开鸿智谷数字产业发展有限公司4组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0919 01930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75001472100034002222150016002563140542002723300671008143330059014856060055015446900016015997010017016157010017016328010027016491164-269420250123135430.0 a978-7-302-67963-9dCNY89.80 a20250123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鸿蒙HarmonyOS NEXT开发之路h卷1iArkTS语言篇b专著f马剑威,贾振锋编著 a北京c清华大学出版社d2025.02 a340页d26cm a马剑威,华为开发者专家(HDE),拥有15年以上的软件研发与教学经验,擅长高并发系统底层架构设计和移动端开发。他是阿里云开发者社区的专家博主,以及知乎、CSDN、掘金平台的活跃技术博主。出版的图书《Java 程序设计基础与实战》荣获陕西省计算机教育学会2023年优秀教材二等奖,并被41所高校作为教材使用。另一本图书《Java EE企业级应用开发与实战》已被27所高校作为教材使用。他还是多所大学的客座高级讲师和大学生毕业设计的校外导师。贾振锋,拥有12年Java、大数据和安卓研发经验,以及企业内训和咨询经验。双一流、211高校外聘技术专家,获得HarmonyOS应用开发者高级证书。 a本书全面、深入地介绍华为HarmonyOSNEXT操作系统中的ArkTS语言。全书分为三部分:基础知识、ArkTS进阶和高级特性,引领读者逐步掌握从ArkTS基础到高级特性的开发能力。基础知识部分涵盖ArkTS的核心语法,包括声明式UI、函数、类、接口、泛型类型、空安全和模块化开发,为读者打下坚实的开发基础。ArkTS进阶部分深入探讨ArkTS语言的高级特性和最佳实践,例如高性能编程、声明式UI描述、自定义组件和装饰器,全面提升读者在HarmonyOSNEXT平台上的开发能力。高级特性部分则聚焦于状态管理机制,详细讲解状态变量的声明和管理,以及它们在UI渲染中的实际应用,帮助读者优化应用性能,实现从TypeScript到ArkTS的平滑过渡。本书为有志于掌握HarmonyOSNEXT应用开发的读者提供系统性学习资源,从语法讲解到性能优化全面覆盖。 a本书可以作为学习ArkTS语言和开发HarmonyOS应用的参考教材0 a移动终端x应用程序x程序设计xHarmonyOS NEXTj教材 aTN929.53v5 0a马剑威4编著 0a贾振锋4编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06 01594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7001472100034002042150016002383140257002543300661005113330029011726060033012016900016012347010017012507010017012677010017012848010027013011164-269520250122101858.0 a978-7-121-49436-9dCNY53.00 a20250122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微信小程序项目开发b专著f张严林,王建宣,曾浪勇主编 a北京c电子工业出版社d2024.12 a227页d26cm a张严林,男,研究员,硕士研究生,教育部先进装备制造协同创新中心负责人,广东省高等学校”千百十工程”省级培养对象,广东省技术能手,首批国家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成员,广东省、四川省、江西省、河南省、广州市等科技项目专家库专家,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专家组成员。 a教材由8个项目,42个任务组成。每个项目做为一章,除第一个项目外,其余7个项目都包含一个完成的微信小程序案例,紧贴企业实际需求,融合几乎所有常用的微信小程序开发技术。每个项目再由若干任务组成,这些任务有的是重点知识点介绍,大部分任务是围绕企业案例展开。以项目三,即第三章为例,该项目名称是”天气预报”,查询外部网站显示实时天气、24小时天气和7天天气。这种查询外部网站得到信息并显示在微信小程序界面中是企业常见需求。项目三由3个任务组成,前两个任务介绍主要知识点picker组件和wx.request的用法,任务三是制作天气预报,完成整个案例。任务中再穿插思政元素,以项目三为例,在任务三的末尾引入思政元素是华为的盘古AI大模型在天气预报的行业应用,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和民族自豪感。 a移动终端应用程序设计人员0 a移动终端x应用程序x程序设计 aTN929.53v5 0a张严林4主编 0a王建宣4主编 0a曾浪勇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23 02034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5001472100038002022150016002403140935002563300349011913330132015406060033016726900016017057010015017217010017017368010027017531164-269620241231095315.0 a978-7-5635-7471-1dCNY48.00 a20241231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物联网移动应用开发实验指导b专著f陈杰,刘生智主编 a北京c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d2024.12 a262页d26cm a陈杰,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物联网技术的开发及应用,里木大学教学能手,新疆高校计算机教育学会会员。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兵团科研项目1项;主持校级教学改革类项目1项,重点课程1项,一流课程1项;参与完成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1项,参与国家自然基因2项;获得塔里木大学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项,发表论文10余篇(其中SCI、EI收录3篇),实用新型专利3项。刘生智,男,1992.05,讲师,2020年6月毕业于塔里木大学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专业,2020年9月就职于新疆科技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工作以来主要承担主要课程《Python程序设计》,《Java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获得2022年年终考核校级优秀,2023年校级最美教师,2024年校级优秀班主任,发表教改论文6篇,科研论文2篇。获得实用新型专利、软件著作权共约6项。2022年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国家级立项;指导学科竞赛获奖39项,均为第一指导老师,其中国家一等奖1项,国家二等奖4项,国家三等奖9项,省级一等奖7项,省级二等奖6项,省级三等奖12项。研究领域,农业信息化、电子信息,研究方向,农业大数据分析与智能应用。 a本书是面向Android开发初学者的入门教程,由浅入深地介绍Android开发的相关知识,内容基本涵盖Android的所有基础知识。全书共分为10章。其中,第1-4章为基础部分,主要介绍AndroidStudio环境搭建、界面设计、多界面开发、多媒体开发等;第5-8章为进阶部分,主要介绍后台服务与广播、系统功能与系统服务、网络开发、数据存储等;第9-10章主要介绍蓝牙通信和第三方开发包。 a本书适用于Android开发的广大从业者、App开发的学习者和爱好者,也可以作为高等院校及各类培训学校的Android课程培训教材或实验指导教材0 a移动终端x应用程序x程序设计 aTN929.53v5 0a陈杰4主编 0a刘生智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02 01276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5001472100034001922150016002263140271002423300415005133330013009286060033009416900016009747010017009908010027010071164-269720240919153254.0 a978-7-121-48792-7dCNY68.00 a20240919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移动应用项目开发实战b专著f穆宸栋等主编 a北京c电子工业出版社d2024.09 a291页d29cm a穆宸栋,多年来承担锐捷网络课程研发、课程销售以及实验室细分市场的客户培训工作。自2006年以来承担过教育部“技能型紧缺人才”骨干师资培训、网络管理员、网络工程师及资深网络工程师等各类培训近1000场。针对技能型人才培养,开展基于工作过程教学改革研究,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等。 a本书依托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移动应用开发》赛项的知识点进行开发,主要包括A、B、C三个模块。其中,A模块主要利用AdobeXD等工具软件,进行App软件的UI设计与制作;B模块主要利用HBuilder、AndroidStudio等开发工具软件,进行APP软件的应用功能开发;C模块包含两部分,第一部分是产品说明书的撰写,培养学生的写文档能力,第二部分是利用postman等工具软件进行APP软件的测试工作。本书可作为职业院校移动应用技术与服务专业参考教材使用。 a职业教育0 a移动终端x应用程序x程序设计 aTN929.53v5 0a穆宸栋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0926 01231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39001472100034001862150016002203300655002363330041008916060017009326900012009497010013009618010027009741164-269820240520094001.0 a978-7-5649-5653-0dCNY39.00 a20240520d2023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410000 ay z 000yy ar1 a影视后期特效制作研究b专著f李涛著 a郑州c河南大学出版社d2023.01 a292页d26cm a本书是影视后期特效制作研究方向的著作,旨在深入探讨数码特效技术、视觉特效制作、动态特效制作、声音特效制作、特效软件应用、特效团队管理、特效制作与艺术创作以及特效制作的未来展望等方面的内容。详细介绍了特效制作的流程和技术,并提供了丰富的案例分析,以帮助学习者或从业者更好地理解特效制作的应用。本书从影视后期制作与影视特效艺术介绍入手,针对影视后期制作、影视特效艺术创作进行了分析研究;另外颜色校正与抠像技巧、三维空间与粒子特效、灯光特效、影视动画特效后期合成、影视后期文字特效、影视的声音做了一定的介绍;还剖析了数字影视作品的剪辑、数字影视特效等内容;旨在摸索出一条适合影视后期特效制作的科学道路,帮助其工作者在应用中少走弯路,运用科学方法,提高效率。 a视频编辑软件学习者,影视后期特效制作0 a视频编辑软件 aTN94v5 0a李涛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0522 01287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6001472100034001932150016002273300612002433330113008556060029009686900018009977010015010158010027010301164-269920250117110230.0 a978-7-301-35807-8dCNY89.00 a20250117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AI短视频从入门到精通100例b专著f木白编著 a北京c北京大学出版社d2025.03 a216页d26cm a本书内容分为工具软件和实战案例两条线进行讲解。一是工具软件线:书中介绍了20种热门的AI工具,包括Kimi、文心一言、智谱清言、秘塔写作猫、ChatGPT、剪映App、豆包App、通义App、美图秀秀App、文心一格、Dreamina、造梦日记、Midjourney、必剪App、不咕剪辑、一帧秒创、Pika、Runway、腾讯智影和剪映电脑版,读者学习本书后,可以掌握多种工具的使用技巧。二是实战案例线:全书共12章内容,讲解了100个AI短视频制作的相关案例,包括文案素材准备、图片素材准备、视频素材准备,以及使用文案、图片、模板、视频、数字人制作AI短视频的方法,还介绍了AI短视频的视频画面剪辑处理、音频内容剪辑处理,以及热门卡点短视频的制作和电商带货短视频的制作等。 a本书既适合AI短视频制作的初学者阅读,也适合想学习多个AI短视频工具的读者阅读,同时可以作为学校相关专业教材使用0 a人工智能x应用x视频制作 aTN948.4-39v5 0a木白4编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23 02059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9000271000041000661010008001071020015001151050018001301060006001482000054001542100030002082150016002383140671002543300707009253330057016326060025016896900012017146900012017266900013017387010015017518010027017661164-270020240813081229.0 a978-7-03-079203-7b精装dCNY298.00 a20240813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导航、制导与控制(GNC)微系统技术b专著f王巍等编著 a北京c科学出版社d2024.09 a281页d24cm a王巍,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导航、制导与控制专家,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九研究院研究员,中国航天电子技术研究院十三所所长。现任第十四届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委员,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研究发展部部长。王巍提出光纤陀螺新技术体制,系统阐述了误差机理及其抑制方法;在中国国内率先主持研制出宇航长寿命光纤陀螺组合并实现空间应用,提出光电一体小型化光纤陀螺惯性系统方案,解决了航天飞行器制导与控制相关的一系列关键技术难题;提出并实现了光纤电流、电压互感器工程化技术方案 。曾获国家技术发明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奖2项,省部级科技奖励8项,并获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中国科协求是杰出青年奖、中国政府图书奖等多项奖励。先后被授予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突出贡献者奖章等多项荣誉称号。 a传统GNC系统借助于先进三维集成封装工艺,在同一衬底上通过不同材料、不同工艺的有机融合,实现微纳器件的异质巨集成,形成包含逻辑、存储、光学、电学、射频等模块的GNC微系统。GNC微系统是在GNC系统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多种信息流、物质流和能量流的高密度集成,同时受到力热电磁等多物理场耦合、微尺度放大效应等多种复合因素影响,叠加掺入微系统先进集成工艺与概念而形成。GNC微系统基于微纳尺度理论,以微纳制造工艺为支撑,融合微机电、微光电、微传感、微射频、微集成等技术,基于开放式体系架构,将高精度惯性/GNSS/通讯/处理等多源感知、异构多核处理器、微执行与数据链通信、电源转换与管理等多功能部组件进行系统级微尺度集成,通过即插即用的接口扩展其他器部件,形成适合微小型空天飞行器的微型化、系统化、智能化的导航、制导与控制微系统。 a导航、制导、控制及相关学科的研究生、工程师、科研人员0 a导航x制导x预测控制 aTN96v5 aV448v5 aTP273v5 0a王巍4编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0814 00988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7001472100034001942150016002283300388002443330021006326060019006536900015006727010017006877010015007048010027007191164-270120250217162147.0 a978-7-115-65844-9dCNY89.90 a20250217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组合导航原理及应用b专著f秦玉鑫,陈宇主编 a北京c人民邮电出版社d2025.01 a334页d26cm a本书基于提高导航的精度和可靠性的视角,从导航及组合导航的基本概念与原理出发,重点阐述组合导航系统的应用,帮助读者在掌握原理的基础上,提高组合导航的应用水平。本书共11章,包含绪论、地球参考模型、导航系统分类、组合导航基本原理与滤波方法、INS/GPS组合导航系统、INS/CNS组合导航系统、INS/SAR组合导航系统、数据库参考导航、地形辅助惯性导航系统、其他惯性组合导航系统及组合导航的故障检测等内容。 a组合导航研究人员0 a组合导航x研究 aTN967.2v5 0a秦玉鑫4主编 0a陈宇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587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037001482100042001852150016002273140403002433300595006463330026012416060024012676900012012917010015013038010027013181164-270220240913163753.0 a978-7-5229-2116-7dCNY128.00 a20240913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儿童友好交互设计b专著f熊红云著 a北京c中国纺织出版社有限公司d2024.08 a265页d26cm a熊红云,汉族,硕士,北京服装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多年来从事民族服饰文化的数字化传承及保护、基于传统文化的互联网产品研发等工作。作为主要成员(排名第二)完成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基于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的数字化旅游体验及应用》,主持北京市重点实验室项目《广西民族服饰文化的数字化传承与移动终端应用研究》、主持北京服装学院重点项目《移动互联网下的民族服饰文化数字可视化技术与应用研究》等项目。 a交互设计在国内经过了十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了推动工业、智能产品、IT、互联网等行业发展的主流力量。交互设计对产业、对社会、对创新的推动力已经被社会各界所认识,而交互设计也成为这个时代设计领域的新亮点。本书聚焦儿童这一用户,围绕“儿童交互设计”为设计实践,通过交互设计的方法和手段,从中华传统文化及科普百科等内容挖掘儿童的大量需求,发现洞察设计点,用产品的思路去解决儿童科技互动、科普历史百科、智能益智、智能生活、智能学习、智能社交、智能娱乐、智能游戏等方方面面的需求和问题。通过项目的具体实践,为交互设计的流程和方法提供实际的项目演练,为交互设计行业的发展探索一套切实可行的流程、方法和思路。 a人-机系统设计相关人员0 a人-机系统x系统设计 aTP11v5 0a熊红云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0919 01561nam0 2200277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9001472100042001962150016002383000033002543140175002873300691004623330009011536060033011626900012011957010017012077010017012247010015012418010027012561164-270320250219132054.0 a978-7-113-31841-3dCNY69.80 a20250219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人工智能通识b专著f余泽禹,马庆槐,张魏主编 a北京c中国铁道出版社有限公司d2025.02 a145页d26cm a高等职业教育通识课程系列教材 a余泽禹,博士,人工智能应用工程师,荆州职业技术学院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副院长。CNKI中国知网评审专家,湖北省政府采购专家。张魏,民盟盟员,硕士,副教授,高级技师,高级考评员。 a本书系统性地介绍人工智能的核心概念、技术框架及其应用实例,帮助学生建立对人工智能的全面理解和实践能力。全书共分十章,从人工智能的定义入手,阐述其基本概念与发展历程。随后,将学习如何高效采集与处理数据,为后续的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等模型训练奠定基础。这些章节由浅入深,涵盖了机器学习、深度学习基本概念及其在图像、语音和文本等实际场景中的应用。接下来的语音处理、计算机视觉和自然语言处理章节则重点展示了AI技术在不同行业领域的典型应用。数字人生产和大模型技术应用章节深入探讨了人工智能在新兴领域的应用潜力,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了前沿导向。最后一个章节讨论了人工智能的伦理道德及其未来发展趋势。本书适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工智能通识课程教材,也可作为高等职业教育工科专业人工智能基础课程教材。 a高职0 a人工智能x高等职业教育j教材 aTP18v5 0a余泽禹4主编 0a马庆槐4主编 0a张魏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139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7001472050008002042100034002122150016002463000029002623300469002913330021007606060019007816900012008007010017008127010017008298010027008461164-270420250217114251.0 a978-7-115-66453-2dCNY59.80 a20250217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人工智能基础与应用b专著e微课版f宋楚平,陈正东主编 a2版 a北京c人民邮电出版社d2025.01 a222页d26cm a工信精品人工智能系列教材 a人工智能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是研究利用计算机系统实现人类智能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的学科。本书系统介绍人工智能的基本内容和实用技能,主要包括人工智能发展的历程、人工智能首选开发语言Python、线性回归方法、几种常用的分类器、聚类分析算法、个性化推荐、语音识别技术和人脸识别应用等。本书以培养读者的人工智能素养、人工智能思维和人工智能基础应用能力为设计理念,以问题为导向、以项目为载体、以任务为目标来构建学习内容,突出人工智能的新内容、新技术和新应用。 a人工智能研究人员0 a人工智能j教材 aTP18v5 0a宋楚平4主编 0a陈正东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257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3001472100034001902150016002243000029002403300625002693330021008946060019009156900012009347010015009467010015009618010027009761164-270520250219143354.0 a978-7-115-66456-3dCNY59.80 a20250219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人工智能技术应用b专著f严莉,武栋主编 a北京c人民邮电出版社d2025.01 a222页d26cm a工信精品人工智能系列教材 a本书围绕人工智能(AI)技术展开,从基础理论到前沿应用全面覆盖。首先,深入剖析AI的定义、分类、核心要素、特点,同时详细介绍了机器学习、深度学习、计算机视觉及自然语言处理等关键技术,为学习者构建坚实的理论基础。随后,探索了当前主流的AI开发工具与大模型,包括阿里云PAI、华为云ModelArts、百度飞桨等机器学习工具,百度AI开放平台、腾讯优图、阿里云视觉智能开放平台等计算机视觉工具,以及文心一言、讯飞星火等AI大模型产品,展示了AI技术在实际操作中的广泛应用与强大能力。最后,通过AI在学习、工作、生活娱乐等方面的实际应用案例,如学习解惑、宣传文案撰写、短视频制作等,生动展示了AI技术如何深刻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激发读者的学习兴趣与创造力。 a人工智能研究人员0 a人工智能j教材 aTP18v5 0a严莉4主编 0a武栋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455nam0 2200277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7001472100038001942150016002323000035002483140335002833300431006183330009010496060033010586900012010917010015011037010015011187010017011338010027011501164-270620241202105102.0 a978-7-300-33414-1dCNY55.00 a20241202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人工智能应用b专著f黄源,杨鉴,余法红主编 a北京c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d2025.01 a264页d26cm a新编21世纪高等职业教育精品教材 a黄源,重庆航天职业技术学院教授,大数据专业带头人,曾赴英国研修大数据技术。主要讲授“大数据导论”“大数据分析”等课程。主编出版《计算机网络基础》《大数据分析》等电子信息类教材十余本。近年来负责多项市级教改科研课题。杨鉴,重庆三峡职业学院副教授,高级软件开发工程师,高级考评员,裁判员。余法红,汕尾职业技术学院教授,网络技术系主任。 a本教材面向人工智能应用开发者,紧扣人工智能应用开发需求,在系统介绍人工智能应用开发环境与平台的基础上,对图像识别、人脸识别、车辆识别、语音识别、语音合成、机器翻译、聊天机器人等关键模块予以展开,并在其间穿插目前市场上主流的企业级人工智能应用平台和典型的场景化应用开发实例,可供广大人工智能应用开发者借鉴,从而帮助降低人工智能应用开发门槛,提高人工智能应用开发效率,切实解决实际的人工智能应用问题,将人工智能应用拓展至各行各业。 a高职0 a人工智能x高等职业教育j教材 aTP18v5 0a黄源4主编 0a杨鉴4主编 0a余法红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05 01361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103001472100034002502150016002843300577003003330091008775170053009686060013010216900012010347010017010467010017010638010027010801164-270720250214115512.0 a978-7-115-65802-9dCNY69.90 a20250214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AIGC提示工程师精进之道b专著e精准提问·优化提示·有效查询·文字生成·绘图之美f周喜平,董丽莎编著 a北京c人民邮电出版社d2024.01 a260页d24cm a本书是一本关于AIGC提示工程师的实用指南,讲解了成为优秀AIGC提示工程师所需的技术特长和知识、沟通和协作能力、持续学习和自我提升方法等。本书分为3篇,共14章。第1篇为AIGC提示工程师基础,内容包括AI崛起下的新职业──AIGC提示工程师、设计高效提示的基本原则、常用的提示方法以及解决提示工程实践中的常见问题等;第2篇为提示进阶技巧,内容包括优化提示的除错过程、解决复杂问题的高级提示技巧、提升提示效果的高级技巧以及酷炫的生成式AI绘图与视频平台等;第3篇为提示应用实战,内容包括语言和翻译提示技巧、社交对话提示技巧、知识查询和解答提示技巧、创意和故事写作提示技巧以及创新应用的提示技巧等。 a本书适合AI开发者、数据科学家、软件工程师,以及对AI及其应用领域感兴趣的广大读者学习使用1 a精准提问·优化提示·有效查询·文字生成·绘图之美0 a人工智能 aTP18v5 0a周喜平4编著 0a董丽莎4编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2819nam0 2200277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9001472100038001962150016002343140826002503301291010763330043023676060029024106900012024396900012024517010017024637010017024807010017024978010027025141164-270820241230135547.0 a978-7-5635-7480-3dCNY59.80 a20241230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AI信息技术b专著f蒋桂文,罗荣端,农丹华主编 a北京c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d2025.01 a326页d26cm a蒋桂文,男,工程硕士,高级实验师,现任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大学人工智能技术学院计算机基础课程负责人。主要研究方向,计算机应用(人工智能)。主持市厅级项目2项,和校级项目各2项,参与省部级项目1项、发表研究论文18篇,其中国际EI检索论文2篇;主持区级在线精品课程1项,主持区级课程思政课程1项;获得软件登记2项;主编教材2部。指导学生参加教学能力比赛获区级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参加区级教师教学技能大赛混合式比赛三等奖1项。罗荣端,副教授、工程师、双师型教师。曾参与省级教学质量工程项目,省部级教改课题,市厅级科研项目。多次指导学生参加省级广西高校计算机应用大赛获奖,曾获优秀教师荣誉称号。农丹华,讲师,具有丰富的Web前端开发、程序设计、数据库技术等课程教学经验,参与自治区级职业教育在线精品课程2门,自治区级高等职业学校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门,指导学生参加广西大学生计算机应用大赛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并荣获大赛优秀指导老师称号。 a《AI信息技术》是一本旨在全面介绍人工智能(AI)及其在信息技术领域应用的教材。本书通过引导学生在解决与自身生活、学习、就业紧密相关的实际问题过程中,增强信息意识、提升计算思维、促进数字化创新与发展能力,并树立正确的信息社会价值观和责任感。教材涵盖了信息技术与信息素养、信息检索、文档处理、电子表格处理、演示文稿制作、信息安全以及人工智能(AI)基础与应用等多个方面。每个主题和任务均通过生活或职业情境导入,设有任务准备、任务实施、拓展提高、练习思考和评价总结等模块,旨在使学生不仅掌握信息素养的相关知识,还能培养其成为具备信息素养和AI应用能力的时代新人。教材主要内容有信息技术基础:介绍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重要性,帮助学生建立对信息技术的整体认识。信息素养与信息检索:讲解信息素养的概念、重要性及培养方法,并详细介绍信息检索的技巧和工具,提升学生的信息获取能力。办公软件应用:涵盖文档处理、电子表格处理、演示文稿制作等内容,通过实例操作帮助学生熟练掌握办公软件的使用技巧。信息安全:分析信息安全的重要性和面临的挑战,介绍常见的信息安全威胁及防范措施,培养学生的信息安全意识。人工智能基础:详细介绍人工智能的定义、发展历程、基本原理和关键技术。包括机器学习、深度学习、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等前沿技术,并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理解AI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AI信息技术应用:结合具体行业应用案例,如医疗、艺术创作、语音识别、无人驾驶等,展示AI技术的广泛应用和前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 a人工智能信息技术人员,高校相关专业师生0 a人工智能x信息技术j教材 aTP18v5 aG202v5 0a蒋桂文4主编 0a罗荣端4主编 0a农丹华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02 01063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9001472100034001962150016002303300497002463330021007436060013007646900012007777010017007898010027008061164-270920250214093044.0 a978-7-115-66281-1dCNY69.00 a20250214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豆包b专著e人人都能上手的AI工具f何华平编著 a北京c人民邮电出版社d2025.01 a256页d24cm a本书是一本全面介绍字节跳动旗下AI智能助手——豆包的使用方法,涵盖注册登录流程及基本操作要点,并通过丰富多样的学习、工作、生活等场景的应用实例,如化身学习小能手、担当高效职场助手、呈现精彩模拟人物互动等,充分展现了豆包的强大效用。此外,还深入介绍了豆包智能体及其应用实例,以及豆包App的注册/登录方式和便捷功能。本书为读者全面了解和熟练使用豆包提供了极具实用性的指南,无论是在学习中助力知识获取,还是在工作中提升效率,抑或是为生活增添便利,豆包都能成为贴心的私人助理,引领读者步入人工智能新时代。 a人工智能研究人员0 a人工智能 aTP18v5 0a何华平4编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2305nam0 2200277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077001482100034002252150016002593140844002753300634011193330146017535170029018996060019019286900012019477010013019597010013019727010015019858010027020001164-271020250213142647.0 a978-7-121-48371-4dCNY100.00 a20250213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零基础开发AI Agentb专著e手把手教你用扣子做智能体f叶涛,管锴,张心雨著 a北京c电子工业出版社d2025.01 a324页d24cm a叶涛壹启同辉创始人,拥有管理咨询和AI培训咨询双重工作背景与经验。AI时代新咨询倡导者:15年管理咨询工作经验,中国企业联合会战略咨询专业委员会成员,全国中小企业管理咨询服务专家信息库专家。曾担任知名上市咨询机构董事、常务副总裁。专注于帮助成长性企业构建AI时代的组织能力,实现经营突破。主导过100多个咨询项目成功交付,辅导过多家企业实现业绩倍增和组织升级。AI场景化落地赋能师:系统提出个人和组织应用AI技术的底层方法论——C-SMT能力框架,基于“业务场景”提供AI赋能培训和企业AI咨询服务。“AICX”公众号创办人。“AICX”是一个备受好评的专业自媒体账号,分享AI技术在工作、生活中的应用。管锴武汉大学管理学硕士,拥有多年企业高层管理经验和6年企业管理咨询经验。致力于研究如何将AI技术有效地应用于企业运营中,以实现降本增效的目标。张心雨西北工业大学工学学士,香港理工大学管理学硕士。曾在头部地产公司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多年。持续研究AI技术在工作和生活中的应用。 aAgent(智能体)是大模型落地的重要方向,是AI技术的下一个风口。为了让更多非技术出身的人能够通俗地理解Agent,并零门槛利用Agent开发平台设计自己的Agent,我们撰写了本书。本书分为入门篇、工具篇、实战篇。入门篇介绍了Agent的概念、发展、与Prompt和Copilot的区别,Agent对个人和企业的价值,以及开发Agent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工具篇详细介绍了Agent开发平台的演进,盘点了国内的主流Agent开发平台,重点介绍了扣子平台的操作要点,并提出了Agent开发的通用流程。实战篇围绕5个典型的Agent使用场景,详细了10多个Agent的开发过程。无论你是哪种类型的读者,本书都能帮助你系统并且轻松地掌握Agent从概念到实操的相关知识、技能和方法,让你在AI时代更好地适应工作和生活。 a本书适合对AI感兴趣的读者阅读,包括学习Agent的开发者、提升工作效率的职场人、推动企业AI深化应用的管理者、希望在AI领域创业的人、学校的老师和学生1 a手把手教你用扣子做智能体0 a人工智能x研究 aTP18v5 0a叶涛4著 0a管锴4著 0a张心雨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2049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61001472100034002082150016002423140574002583300823008323330021016556060025016766900012017017010015017137010015017287010013017438010027017561164-271120241203141129.0 a978-7-5672-5015-4dCNY58.00 a20241203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20000 ay z 000yy ar1 a面向变化场景的连续人工智能b专著f李林燕,胡伏原,吕凡著 a苏州c苏州大学出版社d2024.12 a180页d24cm a李林燕,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高级工程师,入选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中青年科技带头人。主要研究方向为人工智能及智慧城市应用,研究成果取得了包括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中国地理信息科技进步奖等在内的10项省部级奖和4项市厅级奖。伏原,教授,苏州科技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院长、国家一流专业负责人。入选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中青年科技带头人、江苏高校“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人才培养对象。主要从事图像处理、模式识别以及人工智能应用研究工作。吕凡,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博士后,主要从事机器学习、模式识别以及人工智能应用研究工作。 a本书的主要内容为连续学习的理论和应用的一些关键技术方法,其创新点包括:(1)提出一种跨时序任务的感知目标函数;(2)提出一种代表性重演样本挑选算法;(3)提出一种基于元学习的训练样本影响的计算方法;(4)提出一种基于非对称的梯度度量与最大差异优化算法;(5)提出一种基于增广图网络的连续多标签分类算法;(6)提出一种基于费雪信息矩阵融合的联邦连续学习算法;(7)提出一种基于两级动态图构建的小样本连续学习算法。随着人工智能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推广及逐步普及,研究人员对该领域的学习有着浓厚的兴趣和需求,本书旨在使读者能够对连续人工智能的基础与应用有较为全面的认识。全文共分为8章论述:第1章,绪论;第2章,连续学习中的域漂移研究;第3章,连续学习中的样本可解释性研究;第4章,连续学习中的多任务并行冲突性研究;第5章,连续学习在多标签分类中的应用;第6章,连续学习在联邦学习中的应用;第7章,连续学习在小样本分类问题中的应用;第8章是对本书内容的总结。 a人工智能研究人员0 a人工智能x研究j英文 aTP18v5 0a李林燕4著 0a胡伏原4著 0a吕凡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05 00959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7001472100034001942150016002283300221002443330137004656060013006026900012006157010017006277010017006447010017006618010027006781164-271220241012155514.0 a978-7-5667-3364-1dCNY56.80 a20241012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430000 ay z 000yy ar1 a人工智能b专著f苏康友,翟敏焕,马嘉锐主编 a长沙c湖南大学出版社d2024.01 a178页d26cm a本书共分为八个项目,内容包括人工智能认知、知识表示与两大推理、搜索求解策略、算法及应用、人工神经网络、机器学习、专家系统、自然语言处理技术,有助于学生正确认识人工智能,提升职业素养,为将来走上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 a本书适合各种知识背景的读者了解人工智能技术的全貌,对人工智能技术建立起客观理性的认知;也适合作为高校人工智能通识课程的教材或参考读物0 a人工智能 aTP18v5 0a苏康友4主编 0a翟敏焕4主编 0a马嘉锐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017 01391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7001472100038001942150016002323140179002483300607004273330021010346060013010556900012010687010015010807010015010958010027011101164-271320241230134206.0 a978-7-5635-7490-2dCNY58.00 a20241230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人工智能导论b专著e通识版f章瑾,黄轲主编 a北京c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d2025.01 a316页d26cm a章瑾,湖北省一流本科课程《人工智能导论》主要负责人,荣获2024全国高校人工智能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全国一等奖;2023年全国高校人工智能教师教学创新大赛湖北省二等奖;主持多项教研项目。 a《人工智能导论(通识版)》旨在关注当前大模型技术。它不仅涵盖了人工智能的基础理论,还深入探讨了大模型技术在各领域的应用与实践,使读者能够紧跟时代步伐,了解并掌握最新的发展趋势。书中详细解释了人工智能等核心概念,并通过实例展示如何将大模型应用于实际问题中,从而使复杂的理论变得易于理解且富有吸引力。通过分析人工智能中大模型在各个行业中的创新应用案例,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实用工具,旨在提升教学质量,帮助教师更好地传授人工智能知识。本书不仅帮助学生建立扎实的知识基础,还增强了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未来的学习和职业生涯做好准备。本书配套有案例和习题源代码,即能满足学生课堂学习,又能满足学生自学的需求。 a人工智能领域读者0 a人工智能 aTP18v5 0a章瑾4主编 0a黄轲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02 01615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1001472100030001882150016002183140345002343300635005793330057012146060019012716900012012907010015013027010017013178010027013341164-271420250213143319.0 a978-7-03-081286-5dCNY59.80 a20250213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人工智能概论b专著f王栋,卢湖川主编 a北京c科学出版社d2025.02 a137页d26cm a王栋,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教授、博导。迄今在本领域顶级会议(CVPR/ICCV)及期刊(TPAMI/IJCV)发表论文40余篇,Google Scholar引用1万余次。获得国际视觉目标跟踪竞赛VOT冠军(10次)、CCF自然科学二等奖(排名第1)、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排名第2)、CVPR2020最佳论文提名(通讯作者)等学术奖励。研究工作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区域联合重点项目等资助。 a本书简要介绍了人工智能(AI)的核心技术、应用实践及伦理治理,旨在使读者初步认知人工智能。通过阐述AI的起源、发展历程及关键技术,书中展示了AI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与技术突破。通过分析机器学习、深度学习和预训练模型,读者将理解AI如何从基础算法发展到复杂的智能系统。同时,本书还介绍了多模态AI、生成式AI和智能机器人,展示了AI模型的不断进步及其如何深刻改变人们的生活。通过对AI在科学研究和交叉学科应用方面的讨论,书中揭示了AI赋能各行各业的巨大潜力。最后,书中探讨了人工智能的伦理与治理问题,强调技术突破背后必须关注的社会责任与道德考量。本书定位为一本通识类读物,旨在帮助读者全面了解人工智能,适合没有专业背景的低年级本科生及其他感兴趣的读者阅读。 a本书适合没有专业背景的低年级本科生及其他兴趣读者阅读0 a人工智能x概论 aTP18v5 0a王栋4主编 0a卢湖川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252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9001472100034001962150016002303300549002463330119007956060023009146900012009377010017009497010017009668010027009831164-271520241223145137.0 a978-7-5689-4766-4dCNY48.00 a20241223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500000 ay z 000yy ar1 a人工智能基础及应用b专著f王昌正,曹小平主编 a重庆c重庆大学出版社d2024.10 a276页d26cm a本书全面介绍人工智能的发展、基础知识、主要技术及应用。全书共12章,分别是人工智能发展、人工智能主要技术、大语言模型、生成式人工智能、通用人工智能、人工智能安全、人工智能与制造、人工智能与教育、人工智能与健康、人工智能与交通、人工智能与经济和人工智能与社会。本书强调人工智能知识的基础性、整体性、综合性和广博性,使学生掌握人工智能的主要思想和应用人工智能技术解决专业领域问题的基本思路,拓宽科学视野,培养创新精神。本书的适用对象广泛,可作为高等学校各专业“人工智能”通识课程或“人工智能导论”课程的教材,也可供对人工智能技术感兴趣的广大读者阅读。 a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各专业“人工智能”通识课程或“人工智能导论”课程的教材,也可供对人工智能技术感兴趣的广大读者阅读0 a人工智能x基本知识 aTP18v5 0a王昌正4主编 0a曹小平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26 01240nam0 2200241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5001472100038001922150016002303140179002463300457004253330043008826060019009256900012009447010015009568010027009711164-271620240624112912.0 a978-7-5744-1593-5dCNY75.00 a20240624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220000 ay z 000yy ar1 a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与应用b专著f陈锦回著 a长春c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d2024.05 a224页d24cm a陈锦回,男,江西省上饶市人,毕业于韩国圆光大学,博士研究生学历,现任教于上饶师范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信息管理,大数据技术。主持完成校级教研课题一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 a本书是主要阐述人工智能技术在不同领域应用。全书共分为八章,首先介绍了绪论,包括研究背景和意义、研究目的和内容、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以及论文结构安排;第二章概述了人工智能技术的定义和发展历程、分类和特点,并探讨了其现状和发展趋势;第三章至第六章分别探讨了人工智能技术在医疗、金融、教育和交通领域的应用;第七章对人工智能技术的伦理和法律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第八章则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并预测了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趋势、发展方向和重点领域,以及挑战和机遇。 a本书适合对人工智能技术感兴趣的读者阅读0 a人工智能x研究 aTP18v5 0a陈锦回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0626 01227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8000271000041000651010008001061020015001141050018001291060006001472000031001532100028001842150016002123140171002283300455003993330021008546060031008756900012009066900015009187010013009338010027009461164-271720241126101405.0 a978-7-5538-2223-5b精装dCNY98.00 a20241126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430000 ay z 000yy ar1 a人工智能伦理b专著f舒心著 a长沙c岳麓书社d2024.12 a400页d24cm a舒心,博士,全国政协委员,长江大学本科学士学位,北京大学工商管理硕士,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博士,武汉大学法学院经济法博士生,华中科技大学兼职教授,现任香港哲学院院长。 a《人工智能伦理》一书是作者二十几年来对人工智能领域持续关注和研究的结晶。随着近年来全球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作者更加关注人工伦理方面问题。通过多年的观察、资料收集和深入研究,作者历时近三年撰写了这本书。书中详细探讨了人工智能在社会、经济、法律和道德等方面的影响,提出了许多具有前瞻性的伦理问题和解决方案。通过这本书,作者希望引导读者思考和讨论人工智能技术在快速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伦理挑战,推动社会各界共同努力,确保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能够造福全人类。 a人工智能技术人员0 a人工智能x技术伦理学x研究 aTP18v5 aB82-057v5 0a舒心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128 01302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3001472100034001902150016002243140273002403300408005133330015009216060013009366900013009497010017009627010015009797010015009948010027010091164-271820250219102904.0 a978-7-121-49680-6dCNY56.00 a20250219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机器学习b专著f孙立炜,占梅,李胜主编 a北京c电子工业出版社d2025.01 a223页d26cm a孙立炜,厦门南洋职业学院大数据技术教研室主任。解放军电子工程学院信号与信息处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大数据高级分析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数据挖掘、Hadoop大数据技术。在CN刊物公开发表论文20篇,主编教材1部,主持申报并获得软件著作权4项,主持市级以上科研课题3项,主持精品课程项目1项。 a本书是面向高等院校计算机相关专业的机器学习教材。全书以机器学习应用程序的开发流程为主线,详细介绍数据预处理和多种算法模型的概念与原理;以Python和Spark为落地工具,使读者在实践中掌握项目代码编写、调试和分析的技能。本书最后两章是两个实战项目,举例讲解机器学习的工程应用。本书内容丰富、结构清晰、语言流畅、案例充实,还配备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包括源代码、教案、电子课件和习题答案,读者可以在华信教育资源网下载。 a机器学习者0 a机器学习 aTP181v5 0a孙立炜4主编 0a占梅4主编 0a李胜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275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13001011020015001141050018001291060006001472000045001532100034001982150016002323140220002483300453004683330015009216060013009366900013009497010019009627020013009818010027009941164-271920241210113020.0 a978-7-121-49243-3dCNY169.80 a20241210d2024 em y0chiy50 ea1 achiceng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机器学习基础b专著f(加)江辉著g郭涛等译 a北京c电子工业出版社d2024.11 a353页d24cm aJiang Hui(江辉)是加拿大多伦多约克大学电气工程和计算机科学系教授。自2002年起担任该校教授,长期从事人工智能教学和研究。他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机器学习、深度学习,以及其在语音和音频处理、自然语言处理和计算机视觉中的应用。 a本译著提供了基于神经网络的机器学习主题,除过介绍基本的物理和数学原理基础之外,主要从统计物理的基础方法和科学工程应用结合起来,提供了理解现代视觉让读者解决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本书组织结构清楚,分为3部分,第1部分HopfieldNetworks,第2部分,监督学习,第3部分,非监督学习。涉及的很多前言主题,例如卷积神经网络,深度学习和强化学习。此外,作者还主要将机器学习的这些理论方法在科学和工程中的应用做了大量工作,让计算机科学家和工程师能够解决工作遇到的实际问题。 a机器学习者0 a机器学习 aTP181v5 0c(加)a江辉4著 0a郭涛4译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12 01386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7001472100034002042150016002383140324002543300471005783330021010496060019010706900013010897010015011028010027011171164-272020241126134854.0 a978-7-5142-4498-4dCNY78.00 a20241126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轻量级领域本体自动构建方法与应用研究b专著f王思丽著 a北京c文化发展出版社d2024.11 a242页d24cm a王思丽,中国科学院大学情报学博士,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文献情报中心副研究馆员,中国图书馆学会会员。主要从事大数据挖掘分析与智能计算、知识语义发现与组织集成相关工作及研究。先后主持和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省级自科基金、国家省级社科基金、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企业高校委托的科研项目30余项,获学术成果奖励8项。 a这是王思丽博士的一本专著。深度学习是当前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领域的热点研究方向,已成为互联网科技行业占领行业制高点的决胜因素之一。尤其近年来,已有大量深度学习算法模型、工具框架等相继被开源提供,鼓励研究创新和应用突破。本文深入研究和探索了基于深度学习的轻量级领域本体自动构建方法,并将其和传统主流方法技术有机结合起来,最终构建和提出了一系列支持轻量级领域本体自动生成的深度学习流程框架与方法模型,并主要以资源环境领域为例进行了试验应用和对试验结果进行了深入分析和评价。 a机器学习研究人员0 a机器学习x研究 aTP181v5 0a王思丽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128 01404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7001472100038001942150016002323140246002483300497004943330083009916060033010746900015011077010013011228010027011351164-272220241209145129.0 a978-7-5635-7381-3dCNY98.00 a20241209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光纤传感器的制备与性能研究b专著f李敏等著 a北京c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d2024.01 a534页d26cm a李敏,女,1987年4月生,博士,副教授,多年来一直从事传感器技术领域相关工作,近五年来,在传感器方向发表20余篇高水平SCI和核心论文,参与多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主持省级项目1项。多次荣获省级、校级教学技能大赛二等奖。主讲《热学》和《光学》课程。 a本书以光纤传感结构制备和传感特性为研究对象,详细介绍了利用飞秒激光微加工技术、光纤熔接技术等制备的光纤压力传感器、光纤温度传感器和光纤声波传感器及其传感特性。同时,本书也详细介绍了该领域的科学前沿热点问题。光纤传感结构具有体积小、成本低、灵敏度高和抗电磁干扰能力强等特点,目前在生物医疗、航空航天、现代化工业和农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该书是对本研究小组成员在光纤传感器件制备和特性研究两方面科研成果较为详细的总结。本书对于从事传感技术和了解该领域前沿问题的科研工作者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a本书可作为光电信息及物理专业研究生的参考书,也可作为综合大学物理类专业的参考书0 a光纤传感器x制备x性能x研究 aTP212.4v5 0a李敏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12 01276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8000271000041000651010008001061020015001141050018001291060006001472000049001532100034002022150016002363140181002523300497004333330027009306060025009576900012009827010013009948010027010071164-272320241129154940.0 a978-7-122-46846-8b精装dCNY99.00 a20241129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多机器人协作技术与仿真系统设计b专著f韩青著 a北京c化学工业出版社d2024.11 a399页d24cm a韩青,长江师范学院机器人工程学院副教授,机器人方向学科实验室负责人、学科团队带头人,西北工业大学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博士,研究方向,智能机器人、多机器人协调与控制及机电一体化技术。 a多机器人协作技术与仿真系统设计在分布式决策与协调、虚拟现实与实时仿真、自适应控制与动态调整、多领域应用等方面充分体现了前沿性和实用性,在技术创新、实际应用和教育教学方面都展现了显著的特色和优势,对未来智能化系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本书重点分析了多机器人系统及工业机器人应用,内容包含:多机器人的体系结构、主要任务及主要应用;多机器人协作搬运正方体工件仿真系统设计;多机器人协作打磨正方体工件仿真系统设计;多机器人协作喷涂正方体工件仿真系统设计;多机器人协作剥除青菜头筋皮仿真系统设计等。 a机器人技术仿真设计人员0 a机器人技术x仿真设计 aTP24v5 0a韩青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05 01832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4001472100034002012150016002353000035002513140346002863300654006323330161012866060047014476900013014947010015015077010017015228010027015391164-272420241118105410.0 a978-7-122-46744-7dCNY36.00 a20241118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智能机器人ROS控制项目实战b专著f兰虎,庄曙东主编 a北京c化学工业出版社d2025.01 a157页d26cm a普通高等教育机器人工程系列教材 a兰虎,浙江师范大学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新工科人才培养创新工作室主任,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焊接分会机器人与自动化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机械工业教育协会应用型本科机械工程专业教学委员会委员、浙江省高校智能制造工程专业联盟理事会副秘书长,主要从事海洋工程&清洁能源装备行业绿色高效焊接新工艺、机器人智能化、数字化与智能制造等方面的应用研究与教学工作。 a本书为ROS智能机器人控制理实一体化教学配套实践教材,主要面向新型工业化时期智能及高端装备制造领域,结合新工科复合型专业技术人才综合能力培养的教学诉求,并融入作者10余载对基于ROS(RobotOperatingSystem,机器人操作系统)的移动机器人开发实践及教学经验编写。教材包含十个实验,从对移动机器人系统的基本认知开始,逐步深入到基于ROS的各类实践应用,整体遵循由浅入深、由基础到应用的逻辑顺序。具体而言,包括机器人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ROS的基本操作和编程方法、读取传感器数据、控制机器人底盘运动等基础实践,加上机械臂物料搬运、移动机器人的视觉导引、视觉分拣、SLAM建图以及自主导航等高级应用实践,最后通过移动机器人码垛综合应用的实践展示了ROS在实际工业生产中的应用效果。 a本书既适合作为高等院校机器人工程、自动化等相关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机器人爱好者和从业者的自学参考书,还可供行业、企业及机器人联盟和培训机构的相关技术人员参考0 a机器人x操作系统x程序设计x高等学校j教材 aTP242v5 0a兰虎4主编 0a庄曙东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121 01810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5001472100046002022150016002483140435002643300700006993330023013996060031014226900015014537010015014687010017014837010017015008010027015171164-272520241111113709.0 a978-7-114-19868-7dCNY39.00 a20241111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工业机器人现场编程b专著f程鹏,卢佳园,刘钰莹主编 a北京c人民交通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d2024.11 a201页d26cm a程鹏,1993年6月,男,汉,湖北黄冈,硕士研究生学历(机电一体化),工作单位为重庆交通职业学院,主要研究方向为控制算法、机器人运动稳定性分析,目前发表论文7篇,其中EI会议两篇,获得授权专利10项,还有五项专利在受理状态,作为指导老师带领学生获得全国高等职业院校技能竞赛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赛项三等奖一次,重庆市高等职业院校技能竞赛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赛项二等奖三次,三等奖一次。通过本教材,系统的介绍工业机器人编程与操作,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 a本书主要面向工业机器人的一线操作人员,主要内容包括KUKA机器人的相关概述、机器人运动操作方法、简单编程操作方法等。本书由重庆交通职业学院教师联合特瑞硕智能科技(重庆)有限公司编著。书中的内容简明扼要、图文并茂、通俗易懂,适合于从事工业机器人操作,特别是刚刚接触机器人的工程技术人员阅读参考。全书分为13个模块,主要内容包括绪论、KUKA工业机器人示教器硬件的认识与操作、KUKA工业机器人示教器操作界面的认识与操作、工业机器人坐标系的认识与操作、KUKA工业机器人投入运行和零点标定、更改限位开关与工具测量、KUKA工业机器人基础测量、KUKA工业机器人运动指令的编程、KUKA工业机器人逻辑指令的编程、KUKA工业机器人样条运动指令的编程、KUKA工业机器人workvisua工艺程序包的应用、建立workvisual外部单元配置、KUKA实训平台实操。 a工业机器人研究人员0 a工业机器人x程序设计j教材 aTP242.2v5 0a程鹏4主编 0a卢佳园4主编 0a刘钰莹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114 02526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62001472100038002092150016002473141038002633300766013013330079020676060021021466900015021677010017021827010017021997010017022168010027022331164-272620241231095259.0 a978-7-5635-7476-6dCNY32.00 a20241231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自动导引车(AGV)实用教程b专著f周新丰,程宏贵,艾文彬主编 a北京c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d2025.01 a174页d26cm a周新丰, 中共党员,副教授,湖南省通信职业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双师型教师,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潇湘学院软件技术专业带头人,主持完成科研项目共7项(教育部行指委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课题1项;湖南省教育厅规划处科研课题1项;潇湘职业学院专业建设重点课题1项;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教材管理系统”和“书店管理系统”开发;“深圳天威银联系统”开发;“娄底红星教育网”、“娄星运管网”、“涟源市渡头塘农校网”等网站的开发),发表论文共12篇,其中EI收录2篇,获得软件著作权10余项和新型专利2项,获得湖南省计算机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程宏贵,男,1974年12月生,大学学历,讲师,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潇湘学院汽车机电工程学院院长,联系电话,18890613695,E-mail,573716573@qq.com。通信地址(邮编),湖南省娄底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潇湘职业学院。承担职业教育教学及教学管理工作十几年,擅长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主持或参与科研课题6项,发明专利一项,主持省自科基金项目一项,出版教材2部。艾文彬,中共党员,工程师,湖南康慧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总监,从事工业机器人教育已近10年,对工业机器人方面的教育具有丰富的理论和实践教学经验,并编写了企业内部教材3本,发表过论文3篇。 a工业机器人是集机械、电气、控制、计算机、传感器、人工智能等多学科先进技术于一体的机电一体化设备。AGV(AutomatedGuidedVehicle的缩写,意为自动导引车)是一种功能完整、可独立运行的移动式工业机器人,它有独立的控制系统,能依靠自身的控制能力来完成规定的作业任务。作为工业机器人的专业技术人员,需要了解机器人的基础知识、熟悉其内部结构、掌握其操作和应用技术,才能充分发挥机器人的功能,确保其正常可靠运行。本书共6个项目,主要包括AGV的基本知识,磁导航AGV安装调试和基本操作、AGV维护和维修,激光导航AGV、惯性导航AGV和二维码导航AGV的基本知识,AGV能力计算、需用数量计算,机械结构设计、AGV实用教程及应用案例。以我国生产的AGV世界领导品牌———嘉腾AGV应用为主线,全面学习AGV工业机器人的应用知识和技能达到懂原理、知结构、会安装、能调试、会操作、懂维修、会维护、会应用、能选型的目的。 a本书适于人工智能、工业机器人自动化等专业的学生学习,也可供相关技术人员参考0 a工业机器人j教材 aTP242.2v5 0a周新丰4主编 0a程宏贵4主编 0a艾文彬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02 01547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7001472100030002042150016002343140335002503300474005853330135010596060029011946900015012237010013012387010015012518010027012661164-272720240812151327.0 a978-7-5492-9588-3dCNY86.00 a20240812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420000 ay z 000yy ar1 a移动全景导航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b专著f马瑞,董玲燕著 a武汉c长江出版社d2024.07 a378页d26cm a马瑞,长江设计集团空间公司首席信息官,正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智慧水利和数字孪生科研与研发工作,先后主持多项国家重点研发、政府财政资助项目及研究课题,获中国大坝工程学会、中国测绘学会、湖北省测绘地理信息学会等省部级科技10余项,相关专业成果获专利10项、软件著作权20多项,编写专著5部,发表学术论文六十余篇,其中SCI/EI 8篇,优秀论文6篇。 a本书分析了在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战略背景下,移动全景导航技术的重要性与发展机遇,介绍了移动全景导航服务系统的架构和技术路线,深入研究了全景及地理空间信息的采集、路网拓扑与最短路径算法、全景拼接技术等关键技术点,探讨了兴趣点数据的组织与管理、全景数据的组织与存储,以及快速连贯性导航技术。本书阐述了移动全景导航的系统设计,包括导航子系统、街景影像处理子系统和嵌入式街景导航子系统,通过原型系统的实现,展示了GIS功能、全景影像显示、影像导航和路径规划等实际应用案例。 a本书不仅为移动导航技术的研究者和开发者提供了宝贵的理论支持和技术指导,也为智慧城市建设、交通管理和公众出行服务的创新提供了实践参考0 a移动式机器人x导航x研究 aTP242.6v5 0a马瑞4著 0a董玲燕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0814 01430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3001472100034001902150016002243000037002403140293002773300349005703330169009196060031010886900013011197010017011328010027011491164-272820241220081046.0 a978-7-111-77215-6dCNY69.00 a20241220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计算机控制技术与系统b专著f胡乃平主编 a北京c机械工业出版社d2025.02 a320页d26cm a21世纪高等院校电气信息类系列教材 a胡乃平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教授、青岛科技大学网络信息中心主任、 青岛市工业信息化技术重点实验室(青岛科技大学)负责人、政协山东省第十三届委员会委员。主要研究方向是计算机控制技术、工业信息化技术、先进控制(神经控制、模控制、预测控制等)在工业领域中的应用及实施、机电一体化设备的研究与开发等。 a本书简明、系统地介绍了计算机控制技术与系统,主要内容包括:计算机控制系统的概念、组成、分类及发展,计算机控制系统中常用的检测设备和执行机构,计算机总线和网络通信技术,过程通道与人机接口,数据处理与控制策略,计算机控制系统中的抗干扰技术,计算机控制系统软件,典型计算机控制系统,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计算机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施,计算机控制系统实例。 a本书可以作为高等院校自动化类、计算机类、电气类、机械类、仪器类、电子信息类及智能制造、机器人等新兴专业的本专科学生和研究生的教材,也可以作为有关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0 a计算机控制x高等学校j教材 aTP273v5 0a胡乃平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26 01674nam0 2200277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39001472050008001862100034001942150016002282250029002443140564002733300381008373330087012186060019013056900013013247010015013377010017013528010027013691164-272920250205115409.0 a978-7-302-68182-3dCNY69.00 a20250205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大数据导论b专著f张凯,张雯婷主编 a2版 a北京c清华大学出版社d2025.01 a269页d26cm2 a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丛书 a张凯,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三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为经济信息管理,信息安全 研究成果,国内外发表论文50多篇,其中A刊论文若干,主持国内外会议若干。出版专著2本和教材20多本。完成国家级和省部级项目若干。获中共中央统战部“华夏英才基金”资助,获湖北省教学三等奖和其他奖若干。中国计算机学会高级会员。武汉市人民政府聘为“应急管理专家”。张雯婷,博士,高级工程师。曾参与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物联网导论》(第二主编)、《物联网导论学习与实习指导》(第二主编)、《信息资源管理(第三版)学习指导与实验》(第二主编)、《计算机导论》(参与)、《物联网软件工程》(参与)等书的编写工作。 a本书对大数据本科专业课程和相应知识点进行了介绍。主要内容包括:大数据本科专业知识体系,大数据学科概述,大数据硬件环境,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程序、软件与系统,数据采集与存储,数据统计与分析,图形学、图像处理与可视化,人工智能,数据安全,大数据平台、框架及工具,以及新技术及对大数据的影响。本书的重点是让学生了解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的学科体系,课程结构,为其下步的学习做好准备。 a本书可作为普通高等学校大数据专业本科生的教材,也可以作为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的参考资料0 a数据处理j教材 aTP274v5 0a张凯4主编 0a张雯婷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06 01664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3001472100034002002150016002343000037002503140381002873300539006683330119012076060029013266900013013557010015013688010027013831164-273020250124133221.0 a978-7-302-68095-6dCNY49.00 a20250124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大数据分析基础及应用案例b专著e微课版f孙青主编 a北京c清华大学出版社d2025.01 a314页d26cm a面向新工科专业建设计算机系列教材 a孙青,副教授,山东省人工智能学会会员,从事数据挖掘与机器学习研究,并承担数据挖掘与机器学习等课程的教学工作,参与编写《管理信息系统》《大学信息技术基础教程》《数据库应用基础教程》等多本教材。谭峤,副教授,从事电子商务研究,主讲电商大数据分析等课程,参与编写《大学信息技术基础教程》《数据库应用基础教程》等多本教材。王祎,讲师,从事数据科学、电子商务等方向相关的教学及研究工作。 a本书是一本全面介绍大数据分析理论基础、方法、技术及其应用实践的专业书籍,以数据分析的基础理论为出发点,详细阐述数据采集、清洗、预处理、探索性数据分析等前期准备工作,为读者揭示数据分析的全过程和方法论。本书着重介绍线性回归、逻辑回归、决策树、随机森林、神经网络等常用的数据分析方法,并通过TensorFlow等工具的应用,展示如何在实际项目中应用这些技术进行数据挖掘和预测分析。此外,作者还精选金融、电商、物流等行业的大数据分析案例,详细讲解从数据处理到模型构建,再到结果解释的完整流程,旨在帮助读者深入理解大数据分析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场景和价值。 a本书适合数据科学、金融科技、电子商务、物流等相关专业的学生和教师,以及对数据分析有兴趣的企业管理人员和技术开发人员0 a数据处理x高等学校j教材 aTP274v5 0a孙青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06 01645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7001472100042001942150016002363000051002523140321003033300509006243330143011336060029012766900013013057010017013187010017013358010027013521164-273120250213132257.0 a978-7-113-31854-3dCNY50.00 a20250213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数据科学通识导论b专著f臧劲松,刘丽霞主编 a北京c中国铁道出版社有限公司d2025.02 a104页d26cm a全国高等院校新工科数据科学与大数据系列规划教材 a臧劲松,副教授。上海理工大学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计算机应用,主要讲授大学计算机基础、C语言程序设计、Python程序设计、程序设计及实践等课程,共发表学术论文 5 篇;出版教材 4 种。刘丽霞,上海理工大学讲师,主要教授大学本科程序设计及实践(C)、数据科学通识导论和Python程序设计等课程。参与多部教材的编写,有丰富的教材编写经验。 a本书详细阐述了培养具有数据素养的综合型人才所需要的大数据相关知识储备。本书在确定知识布局时,秉持的一个基本原则是,紧紧围绕通识教育核心理念,努力培养学生的数据意识、数据思维、数据伦理和数据能力。全书共11章,内容包括大数据概述,大数据与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大数据应用,大数据安全,大数据思维,大数据伦理,数据共享,数据开放,大数据交易,大数据治理。本书适合高等院校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计算机、云计算、人工智能等计算机类相关专业的大数据基础课程入门教材,也适合作为大数据爱好者的参考读物。 a本书适合高等院校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计算机、云计算、人工智能等计算机类相关专业的大数据基础课程入门教材,也适合作为大数据爱好者的参考读物0 a数据处理x高等学校j教材 aTP274v5 0a臧劲松4主编 0a刘丽霞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189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7001472100038001942150016002323300579002483330025008276060025008526900013008777010015008907010015009058010027009201164-273220250122102756.0 a978-7-5760-5677-8dCNY88.00 a20250122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10000 ay z 000yy ar1 aSplunk大数据分析实战b专著f常潘,徐刚编著 a上海c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d2024.01 a295页d24cm a本书从演示大数据处理工具Splunk的用户界面和基本功能开始,介绍Splunk数据处理的过程、原理和配置方法,然后通过示例数据演示Splunk独创的数据处理语言,并在此基础上描述Splunk在数据可视化和交互方面的功能,然后对Splunk的主要高级功能进行了介绍,最后基于示例架构介绍Splunk在生产环境中的分布式部署。笔者根据多年使用Splunk处理大数据的经验,按照大数据分析的通用思路,重新梳理和编排Splunk的知识点,通过可重现的、大量的生产环境数据和案例使读者能快速了解和上手Splunk的原理和数据处理功能,结合本书中落地完整解决方案所涉及的其他全套知识点,读者可以直接将本书内容应用于自己的大数据分析业务场景。 a数据处理软件技术人员0 a数据处理软件xSplunk aTP274v5 0a常潘4编著 0a徐刚4编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23 01103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87001472100034002342150016002683300463002843330021007475170025007686060013007936900013008067010015008198010027008341164-273320240822145113.0 a978-7-5096-9864-8dCNY58.00 a20240822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明星分析师关注、数字技术创新与经济高质量发展b专著e来自团队异质性的启发f夏范社著 a北京c经济管理出版社d2024.01 a326页d24cm a数字技术创新既是发展命题,又是安全命题。数字技术创新作为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对企业高质量发展、产业升级、国家创新驱动战略实施,提供重要“弯道超车”机遇。本书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展开,主要聚焦新质生产力、数字技术创新、明星分析师的发展概况,通过文献梳理,重点解决明星分析师对数字技术创新的影响机理;此外,采用实证研究方法,重点解决明星分析师对数字技术创新影响、不同行为特质明星分析师团队的特殊作用、数字经济监管对数字技术创新影响。 a数据处理研究人员1 a来自团队异质性的启发0 a数据处理 aTP274v5 0a夏范社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0829 01609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7001472050008001942100034002022150016002363000035002523140383002873300558006703330013012286060043012416900015012847010017012998010027013161164-273420250107113909.0 a978-7-111-77162-3dCNY43.00 a20250107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组态软件及应用项目式教程b专著f张桂香主编 a2版 a北京c机械工业出版社d2025.03 a194页d26cm a“十四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 a张桂香,教授/工程师,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本科学历,工学硕士学位。任工程师九年期间,先后主持或独立设计了23套空分设备电气控制系统,均一次调试成功,至今运行良好。任教以来,先后发表论文35篇,其中6篇论文被EI收录,13篇论文发表在中文核心期刊。先后出版12部专业教材,其中两部主编教材为河南省十二五规划教材。先后获得“河南省第三届高校教学名师奖”、“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等多个荣誉称号。 a本书从工程应用角度出发,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中心,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主线,以广泛应用的MCGS6.2和iFIX5.5两大组态软件为例,以6个项目为载体,覆盖了工程组态的全过程和组态基本操作技能。主要内容包括:画面流程组态、动画组态、报警组态、报表和曲线组态、安全机制组态、设备连接组态及通信组态等,旨在培养学生进行工控组态与项目调试的工作能力。本书为新形态一体化教材,采用纸数融合的教材编写模式,素质目标与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并举,重点突出操作技能训练,书中配有动画、组态运行效果视频等数字资源,均以二维码呈现,学生可以通过“扫一扫”功能,随扫随学,直观生动。 a职业教育0 a工业监控系统x应用软件x职业教育j教材 aTP277.2v5 0a张桂香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09 02084nam0 2200277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1001472100042001982150016002403000055002563140555003113300807008663330009016736060035016826900011017177010017017287010017017457010017017628010027017791164-273520250214094600.0 a978-7-113-31898-7dCNY49.80 a20250214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信息技术基础b专著f刘永明,叶惠卿,杨泳琳主编 a北京c中国铁道出版社有限公司d2024.12 a104页d26cm a“十四五”高等职业教育公共课程新形态一体化系列教材 a刘永明,男,副教授,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专业研究方向为计算机应用,主授课程《平面设计与制作》、《Web前端开发基础》、《信息技术》等。叶惠卿,女,副教授,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15876550411,专业研究方向为软件技术与应用,主授课程《软件测试技术》、《接口测试与性能测试》、《网络爬虫技术》等。杨泳琳,女,大学本科,广东省高等学校教学考试管理中心课程负责人,18318452602,负责开展省级一流课程培育项目,参与广东省多所高校的教改项目,主持考试管理中心的《Python程序设计》课程建设项目,参与《计算机应用(WPSOffice 2019)》等多门课程建设工作,参编教材1部。 a《信息技术技术》教材依据《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21年版)》和全国高等学校计算机水平考试(CollegeComputerTest)考试大纲组织编写。本书旨在满足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对人才培养的要求,通过理实一体化教学和项目驱动教学,培养学生应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全书分为三个篇章,八个单元,第1篇为信息素养与计算机基础,第2篇为WPSOffice的操作与应用,第3篇为新一代信息技术。课程内容包含信息素养与社会责任、信息检索与安全、操作系统、WPS文字、WPS表格、WPS演示、WPS特色应用以及新一代信息技术。课程通过丰富的教学内容和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帮助学生了解现代社会信息技术发展趋势,掌握WPS办公软件的操作技能。WPS的实训任务依托于广东省高等学校教学考试管理中心的“5Y学习平台”实现自主训练与测评。本书适合作为高等院校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材,也可作为报考“全国高等学校计算机水平考试WPSOffice科目的参考用书及各类培训教材。 a高职0 a电子计算机x高等职业教育j教材 aTP3v5 0a刘永明4主编 0a叶惠卿4主编 0a杨泳琳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177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7001472100034001942150016002283000037002443300501002813330009007826060035007916900011008267010017008377010015008547010015008698010027008841164-273620250218100040.0 a978-7-115-66458-7dCNY59.80 a20250218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信息技术基础b专著f石艳红,张巍,王禹主编 a北京c人民邮电出版社d2025.01 a222页d26cm a高等职业院校信息技术基础系列教材 a本书根据《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21年版)》的要求编写,旨在为学生提供系统、全面的信息技术知识和实践能力。本书内容丰富,涵盖信息技术的多个重要领域。全书分为基础篇和拓展篇两部分:模块1-模块6为基础模块,主要内容包括文档处理,电子表格处理,演示文稿制作,信息检索,新一代信息技术概述,信息素养,社会责任与信息安全;模块7-模块9为拓展模块,主要内容包括程序设计基础(Python)、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本书既注重基础知识的讲解,又注重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每个模块后还设有课后习题供学生练习,巩固所学。 a高职0 a电子计算机x高等职业教育j教材 aTP3v5 0a石艳红4主编 0a张巍4主编 0a王禹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475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63001472050008002102100042002182150016002603300618002763330205008946060021010996900011011207010017011317010017011487010017011658010027011821164-273720241211142535.0 a978-7-5606-7528-2dCNY53.00 a20241211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610000 ay z 000yy ar1 a计算机文化基础一体化教程b专著f高树芳,高凌燕,完颜严主编 a3版 a西安c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d2024.12 a345页d26cm a本书按照“理实一体、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编写,共包括6个项目,分别是:了解计算机与信息技术,了解网络和Internet应用,管理学生电脑资源——Windows10操作系统,制作校园周刊——Word2016文档处理,管理学生成绩——Excel2016电子表格,展示我的大一生活——PowerPoint2016演示文稿。本书将主要知识技能点融入任务中,使学生在任务的实施过程中学习知识和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综合信息素养和计算机应用能力。本书适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专科“计算机文化基础”“计算机应用基础”“信息技术基础”等课程的教材,以及成人继续教育相关课程的教材,也可作为企事业员工办公软件应用能力提升培训用书或广大计算机爱好者的自学用书。 a本书适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专科“计算机文化基础”“计算机应用基础”“信息技术基础”等课程的教材,以及成人继续教育相关课程的教材,也可作为企事业员工办公软件应用能力提升培训用书或广大计算机爱好者的自学用书0 a电子计算机j教材 aTP3v5 0a高树芳4主编 0a高凌燕4主编 0a完颜严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12 01748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13001001020015001131050018001281060006001462000051001522100034002032150016002373140164002533300947004173330023013646060037013876900011014247010015014357010017014508010027014671164-273820241223154110.0 a978-7-122-47093-5dCNY38.00 a20241223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aeng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实用计算机英语阅读教程b专著f明净,朱晓荣主编 a北京c化学工业出版社d2024.12 a141页d26cm a明净,武汉设计工程学院副教授,长期从事一线教学工作,指导学生获批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2项,出版语言学专著1部,副主编教材1部,公开发表核心论文2篇、学术论文8篇。 a《实用计算机英语阅读教程》主要针对普通高等院校,尤其是二本(独立)院校工科计算机科学大类(包括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字媒体技术、网络工程、软件工程、物联网工程、智能科学与技术、信息安全、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等)学生开展的专业英语导入式的阅读学习。内容包含10个单元:前4个单元为大学英语阅读策略技巧讲解,每单元在技巧讲解的同时配以计算机科学相关文章阅读题,实现讲练结合;后6个单元为计算机科学技术相关主题阅读,包括互联网技术、人工智能(AI)技术、5G技术、虚拟现实(VR)技术、物联网技术、数据安全技术,每一个单元包含与该主题一致且有难度区分的三篇英文阅读文章,第一篇为单元主题课文,后两篇为拓展阅读文章,其中一篇用于展示我国在该技术领域取得的研究成果或研究现状,从而实现课程思政的目标,在单元课文结尾附有文化词条、重难点词汇及课后习题,每篇阅读文章都辅以一定量的阅读练习。本书可以帮助计算机科学大类相关专业的学生掌握英语阅读策略,积累专业相关的英语词汇,从而能阅读普通难度的专业英语文章,为其后续专业英语的学习和职场所需英文阅读能力提供保障。 a计算机英语专业师生0 a电子计算机x英语x阅读教学j教材 aTP3v5 0a明净4主编 0a朱晓荣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26 01173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1001472100034001982150016002323300537002483330055007856060019008406900011008597010017008707010017008878010027009041164-273920250122102437.0 a978-7-5689-5136-4dCNY39.00 a20250122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500000 ay z 000yy ar1 a数智化技术应用与创新b专著f秦凤梅,冉雨鑫主编 a重庆c重庆大学出版社d2025.01 a200页d26cm a本书从数智化概念与发展方向入手,涵盖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及人工智能领域的应用案例讲解,并以大模型为抓手讲解数智化办公的实用技巧,深入探讨了数智化办公素养,包括沟通管理、跨文化沟通及协作能力提升,助力职场人士增强软实力。此外,本书特别重视学习者应对数智化未来的思想基础,从数智文化、数智伦理和职业道德等方向进行了深入探讨,帮助学习者把握数智化转型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每个项目均配以总结、延展阅读和综合训练,理论结合实践,确保学习效果。本书适合各类学生及希望提升数智化办公技能的人士阅读,是掌握并应用数智化技术、提升工作效率的有效参考。 a本书适合各类学生及希望提升数智化办公技能的人士阅读0 a数字技术x研究 aTP3v5 0a秦凤梅4主编 0a冉雨鑫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23 02019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35001472050008001822100034001902150016002243000027002403140903002673300412011703330081015826060035016636900013016987010015017118010027017261164-274020250217141626.0 a978-7-302-68317-9dCNY59.00 a20250217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计算机组成原理b专著f谷赫主编 a2版 a北京c清华大学出版社d2025.02 a269页d26cm a21世纪高等学校系列教材 a谷赫,长春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教师,副教授,从事计算机应用研究方向,近年来一直从事计算机硬件课程的教学工作。主要担任《计算机组成原理》,《数字逻辑》,《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微型机接口技术》等课程的教学任务。邹凤华,长春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教师,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计算机应用,从事计算机硬件课程教学工作,主要承担《计算机组成原理》,《数字逻辑》的教学工作,近年来主持和参研教学研究项目4项。李念峰,长春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教师,教授,一直从事计算机专业相关的教学工作,主要承担《计算机组成原理》,《嵌入式接口技术》、《人工智能》等课程,科研能力和教研能力突出,近年来主持及参研教科研项目15项。戴银飞,长春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教师,教授,研究方向为网络与信息安全,近年来公开发表相关领域学术论文20篇,主要讲授《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课程》。冯萍,长春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教师,副教授,研究方向,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知识图谱、任务规划相关技术。相关领域发表学术文章三十余篇,发明专利2项。 a本书系统地介绍了计算机各组成部件的工作原理、逻辑实现、设计方法,以及相互连接构成整机系统的相关问题。全书共8章:计算机系统概论、运算方法和运算器、存储器、指令系统、中央处理器、总线系统、外围设备、输入输出系统。本书概念清晰、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同时又具有一定的理论高度,贴近当前的新技术和新思想,内容安排符合教学规律,具有广泛的适应层面。书中例题由浅入深,具有实用性、典型性,并力求与当代计算机技术紧密结合。 a本书可作为工科院校专科生、本科生计算机专业教材,也可作为其他科技人员的参考书0 a计算机组成原理x高等学校j教材 aTP301v5 0a谷赫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2555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1001472050008001982100034002062150016002403000047002563141390003033300351016933330147020446060039021916900015022307010017022458010027022621164-274120250205133244.0 a978-7-302-68126-7dCNY59.00 a20250205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算法设计与分析b专著e微课视频版f吕国英等编著 a5版 a北京c清华大学出版社d2025.01 a269页d26cm a21世纪高等学校计算机类专业核心课程系列教材 a吕国英,山西大学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教授,女,研究领域为自然语言处理,研究成果,主持国家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1项,参与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国家级项目6项;主持山西省教学改革项目5项,其中“算法设计课程群教学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荣获山西省政府教学成果一等奖。李茹,山西大学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副院长、教授,研究领域为自然语言处理,先后主持国家863计划项目1项、国家863计划项目子课题1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子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其中重点项目1项)。王文剑,山西大学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院长、教授,研究领域为机器学习、数据挖掘、人工智能,近年来主要在数据的表示、高维复杂数据处理、模型选择、高效算法设计、基于机器学习的服务计算等方面开展研究。曹付元,山西大学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院长、教授,研究领域为数据挖掘与机器学习,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中国博士后基金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7项、企业委托横向项目10项。钱宇华,山西大学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副院长、教授,研究领域为人工智能、大数据,先后在国内外重要期刊发表论文200余篇。张虎,山西大学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副院长、教授,研究领域为自然语言处理,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各类项目10余项。郭丽峰,山西大学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领域为密码学,研究成果,在国内外主流刊物发表专业学术论文20多篇。门昌骞,山西大学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讲师,研究领域为机器学习 人工智能,在国内外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主持完成一项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参与多项国家自然基金,参与编写教材多部。 a本书主要介绍算法及其设计、分析的基础知识,并通过大量例题,结合知识、技能、品行三个方面讲解枚举法、递推法、分治法、贪婪算法、动态规划及与图搜索有关的算法策略。除此之外,还讲解了算法设计基本工具的使用和算法设计中的技巧。最后通过案例的一题多解进行算法设计的实践。算法描述采用了接近自然语言(英语)的符号,可读性强,适合不同程序设计语言背景的读者学习。 a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计算机及其相关专业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算法设计”课程的教材,也可作为计算机工作者、广大程序设计爱好者和信息学爱好者的参考书0 a算法设计x算法分析x高等学校j教材 aTP301.6v5 0a吕国英4编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06 01123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37001472100034001842150016002182250023002343300413002573330137006706060015008076900015008227010017008378010027008541164-274220250212091101.0 a978-7-111-75686-6dCNY99.00 a20250212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计算机视觉十讲b专著f查红彬主编 a北京c机械工业出版社d2025.02 a517页d26cm2 a计算机科学前沿丛书 a计算机视觉是人工智能的重要分支,其研究是计算机系统智能化的第一步,也是实现人工智能的桥梁。本书面向计算机视觉,聚焦前沿算法理论,分别讲述了图像分类、检测、生成、视频处理等计算机视觉领域的研究重点,也对计算机视觉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机视觉研究的预备知识进行了简要介绍,帮助读者在构建完整的计算机视觉知识框架的同时,打下较为坚实的基础,为进一步在计算机视觉和相关领域提出新设想、开发新算法、解决新问题创造良好的条件。 a本书可作为人工智能专业和计算机类相关专业的低年级研究生学习计算机视觉的参考书,也可作为从事计算机视觉技术研究工作的科研人员的自学用书0 a计算机视觉 aTP302.7v5 0a查红彬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13 01479nam0 2200277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063001482100034002112150016002452250025002613140369002863300327006553330107009825170027010896060015011166900015011317010013011467010015011598010027011741164-274320250205090432.0 a978-7-121-49465-9dCNY109.00 a20250205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底层视觉之美b专著e高清大片背后的人工智能f董超,胡锦帆著 a北京c电子工业出版社d2025.02 a301页d24cm2 a通用智能与大模型丛书 a董超,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研究员,深圳理工大学教授,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双聘领军科学家。主要研究方向为底层计算机视觉,包括图像超分辨率、去噪和增强等,发表相关论文100余篇,截至2024年底,谷歌学术引用量超过40000次。2014年,提出深度超分辨率算法SRCNN,首次将深度学习引入图像超分辨率领域。2017年至今,多次带队参加国际图像超分辨率比赛,共获得9项冠军等。 a本书生动地讲述了底层计算机视觉的技术迭代之路(包括深度学习时代的图像超分辨率、去噪和增强等,),总结了人工智能前沿的最新成果,揭示了高清大片和美颜相机背后的科学奥秘,展现了实事求是和永无止境的科学家精神。本书最大的特色是运用散文化的语言讲述最艰深的学术知识,深入浅出,活泼真实,同时附有作者的科研感悟和心路历程,富有启发性。 a本书适合从事计算机视觉的读者阅读,尤其适合理工科专业的大学生和研究生、科研人员、以及人工智能爱好者阅读1 a高清大片背后的人工智能0 a计算机视觉 aTP302.7v5 0a董超4著 0a胡锦帆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06 01769nam0 2200277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67001472100034002142150016002483000031002643140464002953300595007593330013013546060031013676900015013987010017014137010017014307010017014478010027014641164-274420250124131846.0 a978-7-302-68081-9dCNY48.00 a20250124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计算机视觉入门与综合实践案例b专著f栾新源,张荣琪,黄奇志编著 a北京c清华大学出版社d2025.01 a264页d26cm a应用型高校产教融合系列教材 a栾新源,副教授、硕导。累计发表论文2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近20项。主持完成省部级课题2项,参与3项。获2021年度中国航海学会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获2022年度上海市海洋湖沼学会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21、2023年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上海赛区一等奖,优秀指导教师。第一届中国“风电叶片循环之美”技术创新与未来设计大赛三等奖。张荣琪,中国物资再生协会纤维复合材料再生分会秘书长、高级工程师,风电行业专家。黄奇志,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有限公司技术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副高,视频技术专家。 a本书面向应用型本科、职教本科或其他入门者,以基础常用算法详解为主线,介绍计算机视觉要用到的图像基础知识,包含图像定义、颜色空间、图像卷积原理等,还介绍直方图均衡化、图像滤波、图像形态学图像预处理方法。介绍图像几何变换的知识。介绍常用的图形特征检测方法,包含边缘检测、USAN算子、哈里斯角点检测、霍夫变换、轮廓提取。介绍仿射变换、透视变换和重映射。介绍目标图像分割方法及综合示例。介绍目标跟踪。这里都提供示例代码。最后介绍项目案例,并提供了详尽的实战代码作为参考,详细讲解学习中会遇到的各种问题,让读者学习Python、OpenCV、Halcon、VisionMaster等常用的计算机视觉项目开发软件,最终能独立完成项目。 a高校师生0 a计算机视觉x高等学校j教材 aTP302.7v5 0a栾新源4编著 0a张荣琪4编著 0a黄奇志4编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06 01630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63001472100038002102150015002483140582002633300357008453330077012025170029012796060013013086900015013217010013013368010027013491164-274520241106112147.0 a978-7-5652-4540-4dCNY58.00 a20241106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210000 ay z 000yy ar1 a信息学奥赛思维训练b专著e培养创新与解决问题的能力f刘升著 a大连c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d2024.11 a80页d26cm a刘升,信息技术高级教师,大连市骨干教师,全国信息学竞赛优秀指导教师,大连市“十四五”中小学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曾荣获大连市教育局优秀党务工作者、大连市“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历年指导学生参加信息学奥赛共8次获辽宁省团体第一名,其中175人次获得省级一等奖以上奖项,有33人次进入辽宁省集训队参加全国决赛;获得亚太中国赛区金牌1枚,获得国家级银牌4块,铜牌23块。指导学生参加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多次获得大连市团体第一名。参与大连市中考信息技术加试命题工作,参与大连市高级教师职称考试命题工作,发表多篇学术论文,主持完成2项市级科研课题,主持参与多项省市、国家级课题研究。 a本书主要介绍信息学奥赛学习,旨在帮助读者从入门到精通,全面了解信息学奥赛的思维训练过程。本书包括引言(思维启航,奥赛探索),基础篇(奠定基础,培养思维),进阶篇(策略优化,思维提升),实战篇(模拟竞赛,全面锻炼),心理篇(良好心态,应对挑战),总结篇(回顾成长,展望未来)组成。设计一系列有趣的实例和思维挑战训练,培养读者的创新思维、计算思维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a本书适合信息学奥赛选手、信息学奥赛指导教师和广大计算机编程爱好者阅读使用1 a培养创新与解决问题的能力0 a程序设计 aTP311.1v5 0a刘升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107 01994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1001472100034001982150016002323000037002483140438002853300739007233330181014626060039016436900016016827010015016988010027017131164-274620250217154800.0 a978-7-302-67872-4dCNY59.00 a20250217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数据结构与算法b专著ePython语言实现f郭炜编著 a北京c清华大学出版社d2025.02 a269页d26cm a21世纪大学本科计算机专业系列教材 a郭炜,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讲师。主讲“Python语言”“数据结构”“数据结构与算法”等课程。曾担任北京大学ACM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队教练10年。在中国大学MOOC独立开设的《程序设计与算法》系列课程获评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在华文慕课和另一教师合开的《程序设计实习》获评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编著有《新标准C++程序设计》、 《Python程序设计基础及实践(慕课版)》、《算法基础与在线实践》、《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亚洲区预选赛真题题解》 等教材。 a本书是一本全面、细致、通俗易懂的数据结构和算法教材。数据结构部分包括:线性表、栈、队列、二叉树、堆、哈夫曼树、树和森林、并查集、散列表、二叉查找树、AVL树、红黑树、B-树、B+树、图、最短路、最小生成树、拓扑排序、关键路径等。算法部分包括:枚举、二分、分治、递归、深度优先搜索、广度优先搜索、贪心、动态规划、内排序、外排序、字符串匹配等。数据结构与算法,是理论和实践必须紧密结合的课程。对各类数据结构和算法,不但要掌握其理论,还应该能够熟练地编程实现。相比大多数数据结构和算法教材,本书的最大特点就是高标准的实践性。除了少数几个特别复杂的数据结构,95%的数据结构和算法,都给出了完整可运行的代码,一共120余份,并且这些代码几乎都出现在具体的例题中。本书的例题和编程习题,都可以在北京大学在线程序评测平台openjudge上提交解题程序并自动评判对错。 a本书内容和习题按难度做了明确分级,因此不论计算机专业、还是非计算机专业的师生,都可以从中各取所需用于教学。既可以作为数据结构和算法入门教材,又可以作为考研、找工作面试的提高秘籍0 a数据结构x算法分析x高等学校j教材 aTP311.12v5 0a郭炜4编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158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057001482100030002052150016002353300527002513330021007786060019007996900016008187010015008347010015008497010013008648010027008771164-274720250213151111.0 a978-7-03-077666-2dCNY108.00 a20250213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维纳过程退化建模与分析b专著f翟庆庆,叶志盛,杨军著 a北京c科学出版社d2024.12 a190页d26cm a退化数据是反映产品可靠性水平的一类重要数据,退化数据的建模分析在高可靠产品的可靠性评估中有重要作用。本书围绕产品退化数据的统计建模问题,考虑实际中不同的退化环境与数据特点,包括产品的异质性、使用环境的动态性、测量的随机性等因素,发展了一系列基于Wiener随机过程的退化模型。针对每一类模型,本书对模型的性质、模型参数估计、模型验证等方面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并通过多种实际退化数据验证所提模型的有效性。本书总结与发展了作者在退化数据建模与分析领域的研究成果,是对该领域研究的有益补充,期望对相关研究领域的科研人员与学生有所借鉴。 a数据模型研究人员0 a数据模型x研究 aTP311.13v5 0a翟庆庆4著 0a叶志盛4著 0a杨军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161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9001472100034002062150016002402250037002563300472002933330034007656060028007996900019008277010017008467010017008638010027008801164-274820250213092431.0 a978-7-121-47895-6dCNY54.80 a20250213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数据库原理与应用b专著eSQL Serverf罗养霞,冯庆华主编 a北京c电子工业出版社d2024.08 a252页d26cm2 a大数据与人工智能产教融合系列丛书 a本书系统全面地阐述了数据库系统的基础理论、基本技术和基本方法。全书分为15章,内容包括数据库基础,关系数据库理论,关系数据库标准语言SQL,数据库安全,数据库完整性、关系数据库理论,数据库设计,数据库建模工具及双向工程,数据库编程,基于B/S结构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基于QC(C/S)结构的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优化及并发控制,大数据管理系统,内存数据库系统,数据仓库与联机分析处理技术。本书内容循序渐进,深入浅出,概念清晰,条理性强,每一章节都给出了相应的实例,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aSQL语言数据库管理系统技术人员0 aSQL语言x数据库管理系统 aTP311.132.3v5 0a罗养霞4主编 0a冯庆华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019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6001472100034001932150016002273000027002433300371002703330009006416060035006506900019006857010017007047010017007218010027007381164-274920241225103953.0 a978-7-5689-5017-6dCNY49.80 a20241225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500000 ay z 000yy ar1 aMySQL数据库应用b专著f刘洪军,邵菲菲主编 a重庆c重庆大学出版社d2025.01 a312页d26cm a高职高专计算机系列教材 a本书是一本结合人工智能技术,特别是AIGC技术的教材,旨在教授学生如何高效地使用MySQL数据库及其相关工具。本书以数据生命周期过逻辑主线,通过环境准备、数据导入、数据查询应用、高级数据处理、应用系统开发使用等模块,以工作手册的形式,系统讲解MySQL数据库技术在信息系统设计开发运维过程中的使用。本书适合作为高等电子与信息大类相关专业的教材,也适用于对数据库技术感兴趣的自学者。 a高职0 a关系数据库x高等职业教育j教材 aTP311.132.3v5 0a刘洪军4主编 0a邵菲菲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26 01299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8001472100042002052150016002473300505002633330175007686060034009436900019009777010017009967010017010138010027010301164-275020250116105024.0 a978-7-5606-7518-3dCNY48.00 a20250116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610000 ay z 000yy ar1 aMySQL数据库技术应用b专著e微课版f张沛强,王双明主编 a西安c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d2024.12 a312页d26cm a本书以简洁明了的语言,配以丰富的案例,系统地介绍了MySQL数据库技术应用的相关内容。本书从初识数据库和MySQL环境配置开始逐步阐述了数据库的创建和管理、数据表的设计和管理、数据操作、数据查询、数据库维护、视图、索引和事务以及数据库的编程和综合案例。全书共有8个项目,每个项目的解释深入浅出,为读者提供了全方位掌握MySQL数据库知识的机会。本书既可作为院校计算机相关专业和非计算机专业数据库基础或数据库开发课程的教材,也可作为计算机软件开发人员、从事数据库管理与维护工作的专业人员以及广大计算机爱好者的自学用书。 a本书既可作为院校计算机相关专业和非计算机专业数据库基础或数据库开发课程的教材,也可作为计算机软件开发人员、从事数据库管理与维护工作的专业人员以及广大计算机爱好者的自学用书0 aSQL语言x数据库管理系统j教材 aTP311.132.3v5 0a张沛强4主编 0a王双明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23 01444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2001472100042001992150016002413300767002573330099010246060028011236900019011517010017011708010027011871164-275120250116105038.0 a978-7-5606-7541-1dCNY55.00 a20250116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610000 ay z 000yy ar1 a数据库原理及MySQL应用b专著e微课版f李淑玲主编 a西安c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d2025.01 a358页d26cm a本书由原理篇(数据库原理)和应用篇(MySQL应用实践)两大部分组成。本书共分17章,内容包括:数据库技术的基本概念与方法、标准SQL语言、数据定义、数据查询、数据更新、索引、视图、触发器、存储过程、控制与安全管理、备份与恢复和开发实例等。本书不仅介绍了数据库的基本知识,同时还结合实际应用场景,深入讲解了数据库在各类业务中的实践应用,引导读者进行实战操作。通过案例分析,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数据库技术的实际应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书结构清晰合理,系统性强,实用性好,内容上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便于读者能够逐步深入地了解和掌握数据库技术。在保证内容深度的同时,力求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描述,避免过多的技术术语,使读者能够快速上手。本书配套有教学大纲、教学课件、教学视频及习题等,可作为本科计算机专业的教学用书,也可作为参加相关计算机专业考试用书及相关技术人员的参考用书。 a本书可作为本科计算机专业的教学用书,也可作为参加相关计算机专业考试用书及相关技术人员的参考用书0 aSQL语言x数据库管理系统 aTP311.132.3v5 0a李淑玲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23 01024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2001472100042001892150016002313300427002473330009006746060023006836900015007067010017007217010017007388010027007551164-275220250115143111.0 a978-7-5661-4006-7dCNY40.00 a20250115d2023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230000 ay z 000yy ar1 aUnity3D基础b专著f姜卫东,杨兆柱主编 a哈尔滨c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d2023.06 a239页d26cm a本书主要内容心领神会C#语言基础;轻车熟路Unity界面和操作;引人入胜UGUI;丰富多彩Unity场景;简洁、规范动画系统;智慧AI系统。各个部分采用“任务驱动”“案例引导”带动相关知识点,通过实用精彩、新颖的“案例”,图文并茂地帮助学生掌握软件的操作方法及使用技巧,完成相应的技能训练,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达到举一反三、学以致用的目标。它既可作为技工类高职、高专院校计算机应用、虚拟现实、数字动画等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3D爱好者的参考书。 a高职0 a游戏程序x程序设计 aTP311.5v5 0a姜卫东4主编 0a杨兆柱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16 01572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1001472100034001982150016002323300992002483330021012406060023012616900016012847010015013008010027013151164-275320250219141306.0 a978-7-115-66222-4dCNY99.80 a20250219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稳敏兼顾b专著e数字化研发管理实战f熊小龙等著 a北京c人民邮电出版社d2025.01 a371页d24cm a本书全面探讨软件研发领域数字化管理的策略与实践,涵盖从数字化转型的必要性、实施步骤到效果评估的全过程。本书分9篇,共19章,第一篇介绍为什么转型和核心管理概念,帮助读者寻找问题出在哪里,出路又在哪里;第二篇聚焦组织战略,探索如何构建高效团队及明确战略定位和目标;第三篇讲解研发过程,强调需求层级体系、产品研发过程和团队协作;第四篇讨论人才体系,聚焦如何做到把工作目标和能力提升相结合,提供测试行会和效能行会的建设和运营;第五篇介绍度量体系,既有“多、快、好、赞”的体系,又有案例、实践误区、深入思考点;第六篇谈到整合管理,从敏捷项目管理与版本火车的视角,串联完整的研发过程管理;第七篇从引导技术的视角帮助转型者清除转型中的障碍,让转型在组织中传播更容易,效果更理想;第八篇介绍硬核技术,帮助读者在技术上做好基本功,为软件研发保驾护航;第九篇提供方法论指导和案例参考,帮助读者构建自己的规模化转型路径。本书兼顾理论、实践和案例,书中不仅提供了丰富的真实案例,帮助读者深入理解软件研发数字化管理的实施与评估方法,还详细阐述了规模化转型的完整路径,指导读者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构建适合自己的转型方案。 a软件开发研究人员0 a软件开发x项目管理 aTP311.52v5 0a熊小龙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552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37001472100034001842150016002183000029002343140559002633300331008223330055011536060029012086900017012377010017012548010027012711164-275420250122094659.0 a978-7-302-68004-8dCNY79.90 a20250122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软件安全实践b专著f彭国军等编著 a北京c清华大学出版社d2025.01 a178页d26cm a网络空间安全学科系列教材 a彭国军,武汉大学国家网络安全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空天信息安全与可信计算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长期从事软件安全领域的教学与科研工作。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湖北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等。傅建明,武汉大学国家网络安全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信息安全系主任。长期从事信息系统安全领域的教学与科研工作。曾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等。赵磊,武汉大学国家网络安全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入选国家级青年人才计划,荣获湖北省武汉市“黄鹤英才”、武汉大学“珞珈青年学者”等。陈泽茂,武汉大学国家网络安全学院教师,长期从事网络空间安全教学科研工作。 a本书可作为“软件安全”课程的配套实验教材,也可以作为软件安全方向的实训教材。主要包括软件安全基础、恶意代码、软件漏洞等方多个领域,相关实验具体覆盖到:磁盘结构与数据恢复、可执行文件结构剖析、恶意代码感染与传播、恶意代码样本分析、栈溢出漏洞分析、堆溢出漏洞分析、系统漏洞防护机制分析、高级漏洞利用技术、软件自我保护与破解等知识。 a信息安全专业本科生及研究生,软件安全从业者及爱好者0 a软件开发x安全技术j教材 aTP311.522v5 0a彭国军4编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23 01130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069001482100030002172150016002473300416002633330071006796060019007506060033007696900019008026900013008217010015008348010027008491164-275520241106155218.0 a978-7-5492-9386-5dCNY298.00 a20241106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420000 ay z 000yy ar1 a3DEXPERIENCE平台二次开发指南及水利水电行业应用b专著f陈尚法等著 a武汉c长江出版社d2024.01 a378页d26cm a本书主要基于达索3DE平台,讲解了生产环境高可用和分布式架构部署方法和运维管理技术,然后介绍了平台胖客户端CAA组件、服务器后端BPS业务流程定制、浏览器前端Widget组件等开发方法和内容,最后分享了水利水电行业相关开发和应用案例。本书共计3篇8个章节,其中平台篇包括第1章服务器安装、第2章客户端安装、第3章运行维护;开发篇包括第4章胖客户端开发、第5章服务端开发、第6章前端开发;应用篇包括第7章设计工具集、第8章为管理工具集等。 a本书可供从事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借鉴,也可供大专院校相关专业的师生参考0 a软件开发j指南0 a数字技术x应用x水利水电工程 aTP311.52-62v5 aTV-39v5 0a陈尚法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114 01341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13001001020015001131050018001281060006001462000094001522100042002462150016002883140148003043300446004523330029008985170035009276060023009626900017009857010031010027020015010338010027010481164-275620250120144511.0 a978-7-5124-4566-6dCNY79.00 a20250120d2025 em y0chiy50 ea1 achicger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Git开发与管理指南b专著e面向开发人员和DevOps的项目管理f(德)伯恩德·奥格尔编著g罗倩倩译 a北京c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d2025.01 a296页d24cm a伯恩德·奥格尔是一位经验丰富的系统管理员和web开发人员。自2001年以来,他一直在为客户创建网站,实施个人开发项目,并在会议和出版物上传授他的知识。 a本书主要讲解了Git工作流的概念,从分支到提交,并了解如何使用GitHub等主要平台,学习使用Git进行日常开发的细节。了解分支、命令、提交、工作流等,学习使用GitHub、GitLab和其他Git平台。在机器上安装Git,并探索可用的接口和开发环境:IntelliJ、VSCode、Atom等等。理解Git和命令行之间的交互。了解Git和GitHub的核心功能:存储库、提交、推拉、分支、合并、挂钩,以及正确编写提交消息的重要性。使用管理Unix点文件、将项目从SVN切换到Git等方面的最佳实践充分利用Git。 a软件工具程序设计技术人员1 a面向开发人员和DevOps的项目管理0 a软件工具x程序设计 aTP311.561v5 1c(德)a奥格尔b伯恩德4编著 0a罗倩倩4译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23 01713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13001011020015001141050018001291060006001472000073001532100034002262150016002603140430002763300588007063330047012946060019013416900018013607010041013787020013014198010027014321164-275920250116132049.0 a978-7-302-67921-9dCNY128.00 a20250116d2025 em y0chiy50 ea1 achiceng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持续交付图解b专著f(美)克里斯蒂·威尔逊(ChristieWilson)著g姚冬等译 a北京c清华大学出版社d2025.02 a291页d24cm a克里斯蒂·威尔逊(Christie Wilson),是谷歌的软件工程师,与他人共同创建了Tekton,这是一个基于Kubernetes构建的云原生CI/CD平台。姚冬,华为云PaaS产品部首席解决方案架构师,资深云计算、DevOps与精益敏捷专家。IDCF(国际DevOps教练联合会)社区联合发起人,中国DevOps社区21年度理事长。高俊宁,汇丰科技敏捷教练,近20年软件行业经验。帅,中国联通集团技术专家,中国DevOps社区理事。刘志超,华为云研发管理人员,云服务架构师、云原生布道者&专家。 a本书将介绍如何为新项目和旧项目设计有效的CD流水线,保持软件项目发布就绪,保持有效测试,跨多个应用程序扩展CD,确保流水线在正确的实践发出正确的信号,使用版本控制作为真相的来源,使用指标安全地自动化部署,以及以对同时有意义的方式描述CD。本书将介绍持续交付系统的设计和目的,可以在任何语言或栈中使用持续交付。本书作者,谷歌工程师和TektonCI/CD框架的协同创造者使用清晰、图文并茂的例子,为开发者和流水线设计者阐述了持续交付的实际内容和要点。在每一章中都将发现解决建立CD管道的现实挑战的适当方法。有了本书作为路线图,读者将有一个清晰的计划,把CD带到自己的团队中,而不需要昂贵的试验和错误的实验。 a本书适合希望在开发过程中添加CD的软件工程师0 a软件工程j图解 aTP311.5-64v5 0c(美)a威尔逊c(Wilson, Christie)4著 0a姚冬4译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23 02111nam0 2200277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87001472100034002342150016002683000033002843140530003173300791008473330013016386060059016516900015017106900019017257110027017447110035017718010027018061164-276020250116131951.0 a978-7-302-67929-5dCNY68.00 a20250116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HTML5+CSS3网页设计与制作教程b专著f柳州职业技术大学,武汉厚溥数字科技有限公司主编 a北京c清华大学出版社d2025.02 a360页d26cm aHITE 7.0软件开发与应用工程师 a柳州职业技术大学,是1998年全国首批国家批准成立的全日制综合性高等职业院校,是全国100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之一、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国家“双高计划”建设单位。武汉厚溥数字科技有限公司,自2004年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从事大学IT教育、软件开发、人力资源服务等业务。现为国家商务部指定外包人才培养机构、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指定大学生实习基地、2013年武汉厚溥数字科技有限公司被列为“中国软件行业产学合作模式库”首批案例单位,迄今与200余所高校开展IT相关专业的校企合作,为7万余家企业提供IT人才服务,为15万余名IT学生提供IT增值服务。 a本书是一部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二批“十四五”职业教育规划教材培育教材,完全符合高职本科、高职专科的计算机类课程基本教学要求。书中共包括八个精心设计的教学项目,涵盖了初识HTML5及开发工具、HTML5基本标签、HTML5新增表单、CSS3语法结构、样式和布局、动画效果、响应式设计和移动端优化等知识单元。每个知识单元都通过丰富的实例和项目案例进行强化,其中包括创建登录和欢迎页面、实现商品信息管理、打造独特的首页logo的实现、注册页面的实现、名优特产模块的美化、文学艺术模块的实现、名胜古迹模块的实现以及动画效果的实现等项目案例。本教程的内容安排非常合理,结构清晰,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复杂的概念,旨在帮助读者轻松理解HTML5和CSS3的核心知识。本教程不仅是高职本科、高职专科及技能培训的理想教材,也是广大程序设计人员提升技能的良好参考资料。无论你是初学者还是有一定经验的开发者,都能在本教程中找到实用而深入的知识。 a职业教育0 a超文本标记语言x程序设计x网页制作工具x职业教育j教材 aTP312.8v5 aTP393.092.2v502a柳州职业技术大学4主编02a武汉厚溥数字科技有限公司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23 02714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5001472050008002022100034002102150016002443000031002603141257002913300645015483330153021936060043023466900015023897010017024048010027024211164-276120250124133523.0 a978-7-302-68133-5dCNY35.00 a20250124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Python语言程序设计实训b专著e微课版f刘立群等编著 a2版 a北京c清华大学出版社d2025.02 a218页d26cm a高等院校计算机教育系列教材 a刘立群,沈阳师范大学教授,辽宁省教学名师。女,55岁,主要研究方向,计算机基础教育,所主讲的《高级语言程序设计》课程2023年被评为”国家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本科课程”及辽宁省一流本科课程。主持并参与省部级教改项目二十余项,作为第一作者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教学论文多篇,并先后主持并参与出版多部计算机基础类教材。刘冰,沈阳师范大学计算机与数学基础教学部讲师,男,47岁,主要研究方向,从事计算机基础教学20年,沈阳师范大学青年教学标兵,担任两门辽宁省精品视频公开课讲师,参与多项计算机基础类教材编写。杨亮,沈阳师范大学计算机与数学基础教学部讲师,男,44岁,主要研究方向,长期从事计算机基础教学,致力于计算机设计、数据可视化等方面研究。主讲选修课《计算机创意设计》。多次指导学生获全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奖励。丁茜,沈阳师范大学副教授。女,51岁,主要研究方向,长期从事计算机基础教育的研究与教学工作,主要研究方向,计算机基础教育、数字媒体设计、数据分析与可视化,主讲的《数字媒体设计》课程2022年被评为辽宁省一流本科课程。主编或参编多部教材,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获国家级二、三等奖。裴若鹏,沈阳师范大学讲师,男,46岁,主要研究方向,计算机基础教育、计算机信息处理、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从事计算机基础教育18年,荣获“教学标兵”称号。主编《数字媒体设计》等若干部教材,主持省部级教改课题多项,兼任辽宁省电化教育馆教研员,从事基础教育教师培训工作。 a“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是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核心课程,它以高级编程语言为平台,介绍计算机程序设计的思想和方法,既可为后续学习相关计算机课程打下基础,也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基本计算思想和方法,培养和训练利用计算机求解问题的基本能力。Python语言具有语法简单、生态丰富、跨平台开发等优点,既适合零编程基础人员学习,也适合用户快速开发,是众多高校广泛开设的计算机语言课程。本书针对初学者的特点,采用实例式教学方式编写,注重知识与实践的结合,具有结构严谨、表述简洁、案例生动等特点,既强调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又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本书的相关资源丰富,慕课资源、实验教程、电子教案等立体化教学资源免费开放下载,可以满足教师及学生的需求。 a本书可以作为高等学校本科各专业及计算机相关专业学生的第一门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的教材,也可作为各类成人高等教育教学用书,以及相关人才培训教材和自学用书0 a面向对象语言x程序设计x高等学校j教材 aTP312.8v5 0a刘立群4编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06 01489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5001472100038001922150016002303000047002463300812002933330009011056060047011146900015011617010017011767010015011938010027012081164-276220250217110010.0 a978-7-5226-3211-7dCNY48.80 a20250217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Python数据库编程b专著f殷树友,邢翀主编 a北京c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d2025.02 a244页d26cm a高等职业教育大数据与人工智能专业群系列教材 a本教材依据Python编程与数据库开发岗位的能力需求,以一个“商城管理系统项目”的设计与开发为学习情境,遵循学生学习规律及项目开发流程编排教材内容。全书共分五个模块,其中模块1主要聚焦Python基础,涵盖Python的基本概念与编程环境搭建,以及Python在金融等领域的应用场景,并通过经典的HelloWorld程序开启编程之旅。模块2以项目界面实现为核心,介绍变量、数据类型、常用运算符以及分支与循环结构等知识,并应用于商城系统界面的构建任务中。模块3针对数据处理,深入讲解列表、元组、字典、集合等数据类型及其相互转换,同时涵盖函数、模块与异常处理知识,助力批量数据的高效处理。模块4围绕数据库管理,详细阐述MySQL服务器的安装配置以及数据库、数据表、数据约束、数据增删改查等管理操作内容。模块5以Python实现数据库编程为核心,讲解mysql-connector-python组件的安装配置,实现数据库连接与操作,通过综合案例完整呈现Python与MySQL协同开发的实践过程。 a高职0 a面向对象语言x程序设计x高等职业教育j教材 aTP312.8v5 0a殷树友4主编 0a邢翀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377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1001472100038001982150016002363000039002523300704002913330009009956060043010046900015010477010017010627010017010798010027010961164-276320250217105907.0 a978-7-5226-3112-7dCNY52.00 a20250217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Java面向对象程序设计b专著f姜春磊,陈虹洁主编 a北京c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d2025.02 a200页d26cm a高等职业教育电子信息课程群系列教材 a自Java问世以来,凭借其简单、面向对象、分布式、健壮性、安全性、可移植性、多线程等特点快速占领市场,连续十几年占据最受欢迎的编程语言第一的位置,被广泛应用于编写桌面应用程序、Web应用程序、分布式系统和嵌入式系统应用程序。即便今天,Java依然是主流的开发语言之一。“Java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是大学计算机相关专业必修课,本书定位于适合初学者学习Java技术的专业书籍,由浅入深带领读者有效学习Python技术,具有专业性、系统性、实战性特点。本书共16章,详细讲解了Java语言基础知识、面向对向编程和一些高级实用技术,包括:初识java、Java基础语法、运算符与表达式、选择结构、循环结构、数组、类和对象、继承和多态、接口、异常与程序调试、常用工具类、Java集合框架与泛型、File与IO流、Java多线程、JDBC数据库编程、Java网络编程。 a高职0 aJAVA语言x程序设计x高等职业教育j教材 aTP312.8v5 0a姜春磊4主编 0a陈虹洁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068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7001472050008002042100034002122150016002463000031002623300313002933330081006066060043006876900015007307010015007457010015007608010027007751164-276420250218105012.0 a978-7-115-66391-7dCNY59.80 a20250218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Python基础与大数据应用b专著e微课版f丁辉,陈永主编 a2版 a北京c人民邮电出版社d2025.01 a222页d26cm a工信精品大数据技术系列教材 a本书内容安排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结合Python的特点,将教学内容分为Python基础及数据分析两大部分。全书分为11个单元,前6个单元讲解Python基本语法和基本应用,后5个单元系统地讲解用Python爬取数据、处理数据、分析数据的方法与过程。每个单元除了丰富的实例外,还设计了来源于实践的项目实战及拓展训练项目,引导学生学以致用。 a本书可以作为高校计算机类专业和相关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Python爱好者的自学用书0 a面向对象语言x程序设计x高等学校j教材 aTP312.8v5 0a丁辉4主编 0a陈永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191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67001472100034002142150016002483000029002643300437002933330133007306060029008636900015008927010015009078010027009221164-276520250219135332.0 a978-7-115-66472-3dCNY59.80 a20250219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Java Web开发技术项目式教程b专著e微课版eAIGC拓展版f董蕾主编 a北京c人民邮电出版社d2025.01 a222页d26cm a工业和信息化精品系列教材 a本书旨在帮助读者掌握JavaWeb开发的核心技术和实战技能。本书涵盖JSP、Servlet、MVC设计模式、项目公有云发布关键技术,旨在帮助读者掌握JavaWeb开发的核心技术,提升项目实践技能。本书以真实项目——新闻发布系统为主导,以黄河云之旅项目为拓展,将JavaWeb开发的核心知识点进行分解,知识讲解和实践指导并重,同时融入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考核点,培养读者服务器端开发能力与岗位职业素养。本书内容丰富,融入了编者多年的教学和实践经验,并配有丰富的教学资源。 a本书适合作为普通高等学校、职业院校计算机类专业的教材,也适合想转型进入JavaWeb开发领域的程序员,以及对JavaWeb技术感兴趣的人员阅读0 aJAVA语言x程序设计j教材 aTP312.8v5 0a董蕾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539nam0 2200277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67001472050008002142100034002222150016002563000029002723300703003013330135010046060029011396900015011687010017011837010017012007010017012178010027012341164-276620250219135349.0 a978-7-115-66474-7dCNY59.80 a20250219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Java程序设计案例教程b专著e微课版f胡运玲,王海燕,武洪萍主编 a2版 a北京c人民邮电出版社d2025.01 a222页d26cm a工业和信息化精品系列教材 aJava作为编程界的常青树,从大型项目的核心架构,到企业的快速开发,都占据技术的核心地位。本书以山东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为建设基础,以省级名师工作室为依托,由山东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核心人员组成课程开发团队,通过走访企业,进行Java技术岗位的需求调研,结合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精神设计了本书,突显职业教育的类型特点。本书采用项目引领、任务实践的模式编写,包括9个项目:迎新电子屏的制作—Java概述、学生“画像”—Java语法基础、猜数字游戏—Java流程控制、空气质量分析—数组、助农超市购物程序—面向对象基础、垃圾分类程序—面向对象高级、异常成绩处理—异常处理、年龄计算器—常用JavaAPI、词频统计—集合框架类。每个项目通过情景导入引出教学内容,明确学习目标。在知识点的介绍中配有生动有趣的任务实践,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a本书可作为职业院校或应用型本科院校计算机相关专业Java程序设计课程的教材或教学参考书,也可作为广大计算机从业者和爱好者的学习参考用书0 aJAVA语言x程序设计j教材 aTP312.8v5 0a胡运玲4主编 0a王海燕4主编 0a武洪萍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679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62001472100038002092150016002472250029002633140207002923300792004993330021012916060027013126900015013397010017013547010015013718010027013861164-276720241202103630.0 a978-7-300-33466-0dCNY59.00 a20241202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数据科学基础b专著e基于R与Python的实现f吴喜之,张敏编著 a北京c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d2025.01 a189页d26cm2 a基于Python的数据分析丛书 a吴喜之,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本科毕业,北卡罗来纳大学统计系博士。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曾在南开大学、北京大学、加利福尼亚大学、北卡罗来纳大学等多所著名学府执教。张敏,重庆工商大学青年教师。 a本书第1章是关于数据及初等的描述,这是初识真实数据所必需的。第2章介绍概率论的基本知识,这是描述随机世界的数学工具,对这部分熟悉的读者可以仅仅作为参考。第3章介绍了传统统计的基本思维方式,这部分虽然和后续内容关系不大,但由于是历史,应该保留,但可以仅作为参考或讨论。第4章介绍有监督机器学习基础,包括建模、模型解释、模型预测、基于交叉验证的模型比较等内容,系统深入地介绍回归及分类方法的概念及方法。作为监督学习载体的具体模型,不但介绍了传统统计中最常用的最小二乘线性回归,还从基本原理到编程全方位介绍了作为机器学习中最重要的基本学习器之一的决策树,为后面要引进的更精确的组合方法奠定了基础。第5章介绍了组合方法及若干重要的组合方法模型:bagging、随机森林、梯度增强法和AdaBoost。第6章详细地介绍了人工神经网络的基本概念,人工神经网络是深度学习的基础,理解神经网络对今后学习深度学习有很大的益处。 a程序设计专业人员0 a面向对象语言x程序设计 aTP312.8v5 0a吴喜之4编著 0a张敏4编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05 01389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5001472100034001922150016002262250025002423140201002673300377004683330171008456060037010166900015010536900013010687010015010818010027010961164-276820250122093803.0 a978-7-302-68008-6dCNY69.00 a20250122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Python机器学习与应用案例b专著f蔡静编著 a北京c清华大学出版社d2025.01 a360页d26cm2 a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丛书 a蔡静,佛山大学,实验师,从事高校教学和科研工作多年,主要研究方向为凝聚态理论、数值计算、光电探测等。著有《MATLAB R2015a 小波分析(清华大学出版社)》,科研成果获佛山市科技成果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等。 aPython是目前比较热门的编程语言,以简单易学、应用广泛、类库强大而著称,是实现机器学习算法的首选语言。全书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出发点,基于Python3.12.0版本介绍Python机器学习的相关内容。全书共10章,分别介绍了机器学习的基础知识、近邻法、数据降维、分类算法、回归算法、聚类算法、神经网络、推荐算法、频繁项集、数据预处理。通过本书的学习,读者可了解Python编程及在机器学习中的应用。 a本书可作为对Python和机器学习感兴趣的初学者的参考书,也可作为从事Python开发的广大科研人员、学者、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还可作为高等院校人工智能、计算机等相关专业的教材0 a面向对象语言x程序设计x机器学习 aTP312.8v5 aTP181v5 0a蔡静4编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23 01889nam0 2200277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67001472100034002142150016002483000039002643140601003033300478009043330097013826060043014796900015015227010015015377010017015527010015015698010027015841164-276920250205114740.0 a978-7-302-68159-5dCNY49.80 a20250205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Python程序设计立体化教程b专著e微课版f许华,邵在虎,张红主编 a北京c清华大学出版社d2025.02 a269页d26cm a计算机类技能型理实一体化新形态系列 a许华,副教授、高级工程师,多年从事程序设计相关教学工作和校园信息化管理工作,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软件项目开发经验。曾主编教材《C++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程序设计项目教程(C++版)》,副主编教材《SQL server数据库》,参编《算法与数据结构》等。软件技术专业专业头人,《程序设计基础》省级在线精品课程负责人。 邵在虎,曾获得国家级微课教学比赛一等奖,山东省微课教学大赛一等奖一项,三等奖一项;教案获省三等奖两项;教材获得山东省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两项;山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软件测试”竞赛中获得二等奖两项。 张红,主讲计算机网络技术,C语言,Java程序设计,MySQL数据库,多项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 a本书是项目化教程,共设计11个项目。项目包括项目1猜价赢大奖、项目2基础计算器、项目3健康数据分析、项目4词语踪迹寻觅、项目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问题挑战、项目6公益图书角图书管理、项目7校园热点话题、项目8天气预报、项目9个人财务管理、项目10销售数据分析、项目11数据校验。涵盖知识包括Python开发环境搭建、基本语法、数据类型、输入输出、控制结构、字符串、列表与元组、集合与字典、函数、面向对象、文件和异常处理等。根据职业特色和岗位特征,在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同时恰当的融入了职业素养提升。 a本书是面向没有程序设计基础的读者编写的入门教程,适用于高校计算机相关专业的学生,也可用于自学0 a面向对象语言x程序设计x高等学校j教材 aTP312.8v5 0a许华4主编 0a邵在虎4主编 0a张红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06 01839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36001472100038001832150016002213000047002373140625002843300556009093330025014656060036014906900015015267010017015418010027015581164-277020241127135045.0 a978-7-5693-2507-2dCNY48.00 a20241127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610000 ay z 000yy ar1 aC语言程序设计b专著f达列雄主编 a西安c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d2024.11 a238页d26cm a普通高等教育计算机类专业“十四五”系列教材 a达列雄,男,中共党员,1979年11月生,陕西富平人,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陕西理工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陕西省计算机教育学会理事,中国计算机学会(CCF)会员,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会员,研究方向为优化算法和智能信息处理。在学术期刊公开发表论文30余篇,编写教材2部,授权专利4项,获软件著作权10余项。主持参与完成教育部教改项目2项,完成厅局级科研项目4项,主持校级重点科研项目1项、校级重点教改项目2项。曾获陕西理工学院教学成果二等奖,获西安市科学技术一等奖、陕西省科学技术一等奖、汉中市科学技术二等奖,指导学生获数学建模竞赛陕西省二等奖1项。被评为陕西理工大学 “十佳优秀教师”、“学生最喜爱的老师”和 “优秀共产党员”。 a《C语言程序设计》以C语言为平台,学习使用高级语言编写应用程序的方法,使学生具备使用C语言编写结构规范、准确精练的简单应用程序的能力,并具有逻辑思维能力与计算思维能力。同时,结合党的二十大精神及课程思政的相关要求,本教材在选用案例时尽量选用C程序算法的一些经典案例,做到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有机统一,以实现“三全育人”的最终目的!本书主要内容包括C语言的基本概念、变量与运算符、表达式、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循环结构、数组、函数、指针、结构体、联合体和枚举类型、预处理和标准函数、文件、数据结构和数据抽象。同时,还将介绍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和常用算法。 a高校计算机类专业学生0 aC语言x程序设计x高等学校j教材 aTP312.8v5 0a达列雄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128 01447nam0 220030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18001011020015001191050018001341060006001522000154001582050008003122100034003202150016003542250021003703300515003913330021009066060023009276900015009507010043009657010037010087010043010457020015010887020015011038010027011181164-277120250213142356.0 a978-7-115-66232-3dCNY139.80 a20250213d2025 em y0chiy50 ea1 achicengcdut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Java程序员修炼之道b专著f(英)本杰明·J.埃文斯(BenjaminJ.Evans),(美)杰森·克拉克(JasonClark),(荷)马丁·韦尔伯格(MartijnVerburg)著g陈德伟,陆明刚译 a2版 a北京c人民邮电出版社d2025.01 a314页d24cm2 a图灵程序设计丛书 a《Java程序员修炼之道(第2版)》是为有志成为卓越Java开发者而编写的实用指南。相比于第1版,第2版扩展了内容,深入探讨了Java8、11及更高版本的特性。书中不仅覆盖了Java语言本身的新特性,还引入了与现代开发实践息息相关的主题,包括函数式编程、并发、多语言编程及容器化部署等。本书的核心目标是帮助开发者建立扎实的基础,掌握Java语言和JVM平台的深层知识,同时引导读者了解Java生态中的非Java语言,如Kotlin和Clojure。通过对Java语言核心原理的讲解,读者将掌握如何高效地使用Java,如何应对日益复杂的开发环境,并理解平台的未来演化方向。 aJAVA语言研究人员0 aJAVA语言x程序设计 aTP312.8v5 0c(英)a埃文斯c(Evans, Benjamin J.)4著 0c(美)a克拉克c(Clark, Jason)4著 0c(荷)a韦尔伯格c(Verburg, Martijn)4著 0a陈德伟4译 0a陆明刚4译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946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2001472050008001892100038001972150016002353140663002513300650009143330022015646060020015866900015016067010017016217010015016388010027016531164-277220241223115038.0 a978-7-5635-7404-9dCNY68.00 a20241223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C语言程序设计b专著f赵山林,高媛主编 a4版 a北京c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d2024.01 a371页d26cm a赵山林,男,副教授,长期从事计算机基础教学。主要研究方向为人工智能及大数据,作为副主编编写了1部“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主编了4部工信部/教育部立项教材;获得山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一等奖3项,山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三等奖1项;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高媛,女,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长期从事计算机基础教学。主要研究方向为计算机视觉、人工智能、及医学影像处理等,主持山西省科技攻关项目、山西省高校科技研发项目、山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创新项目、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及企业委托项目;编写了3部“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主编了4部工信部/教育部立项教材;获得山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本科)一等奖1项,山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本科)三等奖1项;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SCI、Ei收录4篇。 aC语言程序设计(第4版)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从认知角度出发,合理组织了C语言的各个知识点,详细地阐述了C语言语法和句法规则及程序设计方法,旨在激发学生的编程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计算思维能力,进而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计算思维能力的同时,通过实例激发学生爱国情怀,树立工匠精神,提高综合素养。C语言程序设计(第4版)按照基本类型数据、结构化程序设计、模块化函数设计、指针、数组、字符串、结构体、文件的顺序阐述了C语言语法和句法规则,从计算思维培养的角度归纳了分支、循环算法设计思路和函数设计方法。C语言程序设计(第4版)例题、习题和实验覆盖了常见的数值问题和非数值问题算法。习题包括选择题,实验包括程序验证题、程序填空题、程序编写三种题型。 aC语言程序设计人员0 aC语言x程序设计 aTP312.8v5 0a赵山林4主编 0a高媛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26 01929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2001472100038001992150016002373140758002533300483010113330085014946060020015796900015015997010017016147010017016318010027016481164-277320241126095550.0 a978-7-5635-7375-2dCNY78.00 a20241126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C语言程序设计b专著e微课版f马占有,白红英主编 a北京c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d2024.01 a299页d26cm a马占有,男,北方民族大学计算机工程与科学学院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目前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基于决策过程的广义可能性时序逻辑的符号模型检测”和宁夏自然科学基金 “基于决策过程的可能性CTL*模型检测技术研究”,在IEEE Transactions on Fuzzy Systems、中国科学,信息科学等期刊上发表论文10余篇。教学方面主要承担程序设计语言基础、Java语言程序设计、大学计算机基础、计算机组成原理等课程,出版《大学计算机实践教程》(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一部。白红英,女,北京科技大学工学博士,鄂尔多斯应用技术学院数学与计算机工程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物联网资源调度。相关领域发表论文近20篇,主要从事高等学校计算机专业一线教学、科研与管理等工作。主持和参与省级项目10余项,取得国家专利授权5项,授权软件著作4项,获内蒙古自治区教育教学成果奖三等奖,指导学生各类竞赛获得省级以上奖项5项。 a本书主要内容有:C语言中的常量、变量、运算符和表达式等基本知识;各种语句及程序顺序结构、分支结构和循环结构;C语言的函数、数组、指针、结构体、文件等数据结构的基本算法。通过本书的学习,使学生掌握C语言的基本语法,掌握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并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对一般问题进行分析和程序设计,编制出高效的C语言应用程序;较好地训练学生解决问题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编程思路和技巧;培养应用计算机解决和处理实际问题的思维方法与基本能力,为进一步学习和应用计算机打下基础。 a本书适合于材料学相关研究人员阅读,也可作为高等院校相关专业教师、本科生的参考资料0 aC语言x程序设计 aTP312.8v5 0a马占有4主编 0a白红英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128 02250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2001472100038001992150016002373141117002533300382013703330119017526060020018716900015018917010017019067010017019237010017019408010027019571164-277420250103134755.0 a978-7-5635-7399-8dCNY54.00 a20250103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C语言程序设计b专著f朱家全,韦海清,邹才深主编 a北京c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d2024.12 a294页d26cm a朱家全,男,中共党员,工程师,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双师型”教师,研究生学历,主持或参与完成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科研基础能力提升项目2项,参与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一般项目4项,作为副主编或参编编写教材3本,近年来指导学生参加全区或学科竞赛获奖10项,主要研究Java开源框架、Python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韦海清,女,40岁,中共党员,副教授,“双师型”教师,研究生学历,市级优秀教师,国家级优秀指导老师,兼任广西程序设计大赛组委会委员。主持完成教育教学和科研项目2项,参与完成课题5项,主持在研1项,参与在研4项;参编公开出版教材4本;先后公开发表论文11余篇;指导各项技能比赛荣获25余项;2019年荣获“钦州市优秀教师”。邹才深,广西英华国际职业学院智能与机电工程学院院长,主持完成教育部高校学生司2022年第二期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定向人才培养培训项目》,参加2023年度重点教改课题《供需对接就业育人背景下高职双主体定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2022年自治区教育厅中青年课题《北部湾港口仓库管理系统智能化研究》、2024年自治区教育厅中青年课题《数字化转型下短视频对大学生价值观影响及对策研究》,参与编写公开出版教材《Java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副主编)、《内燃机与配件》。2023年指导学生蓝桥杯全国大学生信息技术大赛区级一等奖1项、国家级二等奖1项。 aC语言在当今软件开发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本书全面地介绍了C语言的基本概念,C语言的数据类型、语句及结构特点,系统地讲述了C语言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技巧。本书选材先进,内容丰富,讲述力求理论联系实际、深入浅出、循序渐进,注重培养读者的程序设计能力,培养良好的程序设计风格和习惯。书中还给出了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C语言程序设计涉及的考点分析,以及试题解析等内容,供参加考试的读者参考。 a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计算机专业或其他专业的计算机程序设计教学用书,也可作为从事计算机应用的科技人员的参考书、培训教材0 aC语言x程序设计 aTP312.8v5 0a朱家全4主编 0a韦海清4主编 0a邹才深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09 01339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0001472050008001972100038002052150016002433140183002593300410004423330103008526060044009556900015009997010015010147010017010298010027010461164-277520250219160356.0 a978-7-313-32065-0dCNY49.80 a20250219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10000 ay z 000yy ar1 aC语言程序设计实验指导b专著f李斌,张月琴主编 a2版 a上海c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d2025.01 a191页d26cm a李斌,1979年生,南京邮电大学副教授,计算机信息工程学院物联网工程系负责人。承担程序设计基础、Python程序设计等课程教学,主持多类课题项目,发表论文十余篇,出版著作1部,参与编著2部。 a本书在第一版《C语言程序设计实验指导》(ISBN:978-7-313-18684-3)的基础上增加了课程思政的内容,每章增加了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的应用案例,增强实用性,同时对书中的课后习题进行了调整。本书的定位为非计算机专业的大学生,结合数字时代的人才培养需求而编写。本书为《C语言程序设计教程(第2版)》的配套实验教程。本书的题型包括填空题、程序分析题、程序改错题、编程题等。章节内容尽量覆盖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C语言的考试大纲。 a本书可以作为各类高等院校面向非计算机专业开设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配套教材,也可以自学者C语言参考用书0 aC语言x程序设计x高等学校j教学参考资料 aTP312.8v5 0a李斌4主编 0a张月琴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043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7001472100034002042150016002383300378002543330070006326060023007026900015007257010017007407010017007578010027007741164-277620250103092847.0 a978-7-5684-2389-2dCNY56.00 a20250103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20000 ay z 000yy ar1 aJava Web技术及应用项目教程b专著f于瑞琴,朱春晖主编 a镇江c江苏大学出版社d2024.12 a316页d26cm a本书循序渐进地介绍了JavaWeb技术的相关知识,针对每个知识点配备了相应的实例任务。全书共13章,内容包括JavaWeb简介、创建及配置Web项目、JSP技术、Servlet技术、JavaBean技术、数据库访问技术、数据库连接池与DBUtils工具、会话跟踪技术、EL和JSTL、Ajax技术、Servlet的高级特性以及JSP自定义标签,并通过综合案例项目——思源电气银企直联系统项目,介绍了Web项目的开发流程和相关技术的综合应用。 a本书既可作为高等院校计算机相关专业的教材,也可供JSP学习者参考使用0 aJAVA语言x程序设计 aTP312.8v5 0a于瑞琴4主编 0a朱春晖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09 02191nam0 2200277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7001472050008001942100038002022150016002403140733002563300711009893330101017006060023018016900015018247010017018397010015018567010015018718010027018861164-277720241230134832.0 a978-7-5635-7484-1dCNY54.00 a20241230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Java程序设计b专著f曹大有,朱荣,史杨主编 a2版 a北京c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d2025.01 a267页d26cm a曹大有,汉江师范学院教授,发表学术论文52篇,其中核心期刊论文19篇,编写Java系列教材5本,曾任二级学院分党委书记,是汉江师范学院督导员,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12项,主持省级项目三项、校级项目10项,主持教育部协同育人项目10项,校级一流本科课程《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Java)的主持人。朱荣,汉江师范学院副教授,发表学术论文22篇,其中核心期刊论文6篇,数据科学教研室主任,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5项,主持省级项目一项,主持校级项目3项,教育部协同育人项目3项,校级一流本科课程《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Java)的成员。史杨,汉江师范学院副教授,发表学术论文20篇,其中核心期刊论文7篇,软件工程教研室主任,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6项,主持省级项目二项,主持校级项目4项,教育部协同育人项目4项,校级一流本科课程《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Java)的成员。 aJava语言是一种面向对象的网络编程语言,其强大的网络功能是其他语言难以比拟的。Java语言特别适合开发桌面应用程序、Web应用程序和Android应用程序。Java程序具有硬件无关、平台无关、高可靠性、支持多线程等特点,在当今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中占据重要的地位。本书通过众多的典型例题,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引领读者走进Java的编程世界。本书首先通过一个编程例题让读者全面了解Java的编程方式,然后讲述面向对象的基本概念和常用方法,并针对典型例题进行详细解析,使读者易学易用。全书内容包括Java编程基础、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常用类的使用、图形用户界面程序设计、异常处理、网络、数据库和当今前沿的大语言模型编程技术。本书每个章节都配有综合训练例题、实验项目和习题,这对读者理解和消化书中的内容是很有帮助的,非常适合学生学习和初学者自学参考。 a本书适合作为普通本科院校计算机及相关专业Java程序设计课程的教材,也可以作为学习Java语言的入门读物0 aJAVA语言x程序设计 aTP312.8v5 0a曹大有4主编 0a朱荣4主编 0a史杨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02 01143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5001472050008002022100050002102150019002603300413002793330067006926060029007596900015007887010015008037010015008187010017008338010027008501164-277820250123091754.0 a978-7-5763-3880-5dCNY89.00 a20250123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Java程序设计案例教程b专著f陈静,张芳,邢海燕主编 a2版 a北京c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d2024.12 a11,292页d26cm a本书为国家在线精品课程《Java程序设计》配套教材,提供电子教案、课件、源代码、习题及答案,课程平台资源丰富。本书以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Java开发技术,全书共有十个模块,包括Java开发环境搭建、Java语言基础、面向对象编程、图像用户界面、线程、异常、输入输出流、数据库编程和网络编程等内容。每个模块都通过任务贯穿各个知识点,任务后还有多个相关案例进行知识的巩固和上机实践,能让读者更好地体会Java语言编程的方法和应用技巧。 a本书可供选择该教材的学校选课使用,为教师授课和学生学习提供便利0 aJAVA语言x程序设计j教材 aTP312.8v5 0a陈静4主编 0a张芳4主编 0a邢海燕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06 01448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7001472100034001942150016002283140209002443300646004533330009010996060039011086900015011477010017011628010027011791164-277920250217143047.0 a978-7-121-49578-6dCNY54.00 a20250217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Java程序设计应用开发教程b专著f栾咏红主编 a北京c电子工业出版社d2025.02 a210页d26cm a栾咏红,女,副教授,就职于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 计算机应用教育,长期致力于计算机软件类专业教学,如Java程序设计、Android等,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并在多个期刊发表过多篇技术类和教学类论文。 a本书以程序员岗位所应具备的能力培养为主线,采用”项目引领,任务驱动”的模式,强调”做什么、如何做、做中学、学中做”的教学理念,以开发自动出货管理系统为项目载体,将项目分成若干单元任务;每个任务中给出任务目标、任务分析及任务实施,带领学习者逐步完成项目任务。全书分成8个单元部分,单元1是搭建项目开发环境,单元2至单元8依次介绍了Java基础知识、流程控制语句、数组与字符串、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及面向对象的3大特征、异常处理、输入输出流、多线程与网络编程、JDBC数据访问、图形用户界面开发等内容。每个单元都由学习目标、任务分析与实施、拓展训练与单元练习组成。本书可作为高职院校电子信息大类专业”Java程序设计”课程的教材,也可作为Java程序设计学习者的参考书。 a高职0 aJAVA语言x程序设计x高等学校j教材 aTP312.8v5 0a栾咏红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116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13001001020015001131050018001281060006001462000090001522100034002422150016002763300405002923330023006976060027007206900015007477010045007627020013008077020015008208010027008351164-278020250217172254.0 a978-7-115-65974-3dCNY99.80 a20250217d2025 em y0chiy50 ea1 achiceng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Python编程从新手到高手b专著f(美)贾森·C.麦克唐纳(JasonC.McDonald)著g周琦,李者璈译 a北京c人民邮电出版社d2025.01 a371页d24cm a本书全面细致地介绍了Python的各个功能,以便读者可以快速编写出专业、地道的Python程序。本书首先介绍Python的思想、工具、基本语法和项目布局,其次讲解Python的基本元素,包括变量、函数、类和异常等内容,接着讲解Python项目中的数据和流程,包括数据结构、循环、迭代、生成器、协程、文件和二进制数据等内容,随后讲解Python中的高级概念,包括继承、自省和并发等内容,最后讲解如何打包、分发、测试、调试和部署Python项目。 a面向对象语言爱好者0 a面向对象语言x程序设计 aTP312.8v5 0c(美)a麦克唐纳c(McDonald, Jason C.)4著 0a周琦4译 0a李者璈4译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784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5001472100038001922150016002303140724002463300375009703330095013456060043014406900015014837010017014988010027015151164-278120241230142608.0 a978-7-5635-7461-2dCNY42.00 a20241230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Python程序设计实践教程b专著f付春艳主编 a北京c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d2025.01 a245页d26cm a付春艳,博士研究生,硕士生导师,中国计量大学专职教师,近年承担《Python语言程序设计》、《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软件工程》和《离散数学》的课程教学。主要著作,参编“十四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材《数据库系统原理》,2021,中国电力出版社,排名4/4。论文及教学科研成果,主持浙江省一流本科课程《Python语言程序设计》。主持中国计量大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Python语言程序设计》线上线下混合模式教学改革研究”。主持中国计量大学校级一流课程《Python语言程序设计》。撰写教改论文 “面向非计算机专业 的Python语言程序设计混合式教学改革”获得“浙江省计算机应用与教育学会教育委员会第二十七届年会”优秀论文,并被《计算机教育》期刊录用。参与浙江省一流本科课程《数据库系统原理》建设,排名3/5。参与省级思政示范课程《数据库系统原理》建设,排名4/5。 a本书是学习Python程序设计的实践教学参考书,包含实验指导、实验参考解析模拟试题及模拟试题答案。实验指导部分共设计了12个实验,其中第1个实验帮助学生熟悉Python开发环境,方便学生进行上机操作,后续每个实验包含知识点、实例分析及实验内容。模拟试题部分包括3套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本书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使用者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部分实验内容作为课程的实践练习。 a本书既可作为高校Python程序设计等相关课程的实践参考书,也可作为读者自学Python编程的参考读物0 a面向对象语言x程序设计x高等学校j教材 aTP312.8v5 0a付春艳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02 01621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3001472100038001902150016002283140434002443300535006783330047012136060033012606900015012937010017013087010015013258010027013401164-278220240814111716.0 a978-7-5121-5316-5dCNY49.90 a20240814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Python数据分析b专著f李杰顺,邓茜主编 a北京c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d2024.08 a332页d26cm a李杰顺,男,副教授,现就职于昆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国家“双高”计划物流管理专业群职称专业统计与会计核算专业负责人,1+X业财一体信息化试点负责人,负责专业统计与会计核算获批云南省现代学徒制立项专业,发表论文10余篇,主持省厅级以上科研课题及项目2项,参与4项,获全国物流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3项,主编教材1部,作为核心成员参加云南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获一等奖1次,三等奖2次,参与课程《市场营销》获批立项云南省职业教育一流核心课程。 a本书作为高校教材,已经通过外聘专家审核。本书将Python的传统理论知识与现代项目管理和软件开发实践相结合。重构传统的理论体系,让每个理论点都紧密联系实际项目,强调学以致用。通过项目化的方法,学生不仅学习Python编程,还学会如何在实际工作中应用这些技能,包括需求分析、设计思路、编码实践、测试与部署。强调跨学科学习,鼓励学生将编程知识应用于各个领域,如文化学习、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这样的教材和课程设计既体现了创新和实用性,又融合了本土文化和教育特色,有助于培养具有扎实技术基础和广阔视野的学生。本书作为高校教材,已经通过外聘专家审核。 a高校相关专业师生,面向对象语言程序设计人员0 a面向对象语言x程序设计j教材 aTP312.8v5 0a李杰顺4主编 0a邓茜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0822 01304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63001472050008002102100042002182150016002603140189002763300466004653330033009316060027009646900015009917010017010068010027010231164-278320240627161154.0 a978-7-5124-4429-4dCNY49.80 a20240627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RT-Thread应用开发实战b专著e基于STM32智能小车f赵剑川主编 a2版 a北京c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d2024.08 a268页d26cm a赵剑川,1981.9 男,硕士,高级工程师、软件设计师、新大陆传感网应用开发认证讲师。多年从事嵌入式技术、智能家居、网络技术、移动通信技术、云计算技术、Linux系统内核与应用技术研究及实践工作。 a本书专注于实时操作系统RT-Thread的应用开发实践,使用目前广泛应用的STM32芯片结合智能小车功能开发,力求帮助读者在较短时间掌握RT-Thread应用开发技术。全书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为RT-Thread内核基础(1-7章),从应用实践的角度,结合智能小车具体功能实现,介绍RT-Thread的线程、线程调度、线程同步、时间管理、线程通信等内容,力求通过项目实践的形式使读者深刻理解RT-Thread内核;第二部分为RT-Thread各种常用设备的应用开发实例,通过这些实例,读者可以熟练掌握RT-Thread设备驱动接口。 a实时操作系统软件开发技术人员0 a实时操作系统x软件开发 aTP316.2v5 0a赵剑川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0703 00997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13001001020015001131050018001281060006001462000073001522050008002252100034002332150016002673300259002833330069005426060034006116900019006457010039006647020013007038010027007161164-278420250213145017.0 a978-7-115-66233-0dCNY79.90 a20250213d2025 em y0chiy50 ea1 achiceng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Kubernetes修炼手册b专著f(英)奈杰尔·波尔顿(NigelPoulton)著g汪洋译 a2版 a北京c人民邮电出版社d2025.01 a297页d24cm a本书是Kubernetes入门图书,共16章,介绍kubernetes的基础知识,包括Kubernetes集群架构、构建Kubernetes集群、在Kubernetes上部署和管理应用、Kubernetes安全,以及微服务、容器化等术语的含义,并附带大量的配置案例。本书内容充实完善,可以帮助读者快速入门Kubernetes。 a本书适合系统管理员、开发人员,以及对Kubernetes感兴趣的初学者阅读0 aLinux操作系统x程序设计j手册 aTP316.85-62v5 0c(英)a波尔顿c(Poulton, Nigel)4著 0a汪洋4译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528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66001472100034002132150016002473140241002633300632005043330009011366060052011456900016011977010017012137010017012308010027012471164-278520241216142314.0 a978-7-5667-3946-9dCNY42.00 a20241216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430000 ay z 000yy ar1 aWindows Server 2019网络管理项目教程b专著f张金华,赵玲妹主编 a长沙c湖南大学出版社d2024.11 a187页d29cm a张金华,男,本科,毕业于安徽大学。现就职于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讲师,为网络技术专业骨干教师、实验室主任。主编《计算机网络基础》专业教材,长期致力于“计算机网络基础”“Windows Server网络管理”等课程的教学研究,具有丰富的教学和实践经验。 a本书为“可控农业专业群系列规划教材”之一,按照高职高专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结合WindowsServer2019网络管理实际应用案例及编者自身经验编写而成。本书遵循以项目为载体、以工作任务为导向的教学模式,设计了安装与设置WindowsServer2019、部署企业文件服务器、服务器存储系统管理、部署企业域服务、部署分布式文件系统、部署企业DHCP服务、部署企业DNS服务、部署企业Web服务器、部署企业FTP服务器、部署企业VPN服务器等10个教学项目。每个教学项目设计了相关教学任务,每个任务都包含任务场景、任务实施及任务小结。学生通过10个项目的渐进式学习,能够逐步掌握WindowsServer2019服务器的配置与管理,熟悉网络管理的业务实施流程,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 a高职0 aWindows操作系统x网络服务器x高等职业教育j教材 aTP316.86v5 0a张金华4主编 0a赵玲妹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19 01099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100032000101000041000421010008000831020015000911050018001061060006001242000046001302100038001762150016002143000025002303300445002553330009007006060045007096900015007547010015007697010017007847010017008018010027008181164-2786 a978-7-300-32479-1dCNY48.00 a20240327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WPS实用案例教程f邓斌,莫燕梅,覃淑梅主编 a北京c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d2024.01 a220页d26cm a中等职业教育精品教材 a本书针对各企事业单位专职文员和其他专业技术岗位对基本办公技能的需求,选取文字文档编辑、电子表格管理、演示文稿制作以及PDF应用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以案例的方式循序渐进地讲解。本书提供的思路和方法,涵盖了工作领域、工作任务和职业技能要求,帮助读者走出学习困境,突破难关,成为社会急需的高技能人才。本书以一体化教学为框架,通过不同的案例将WPS办公应用1+X职业技能所需的基础知识和操作技巧整合起来,使读者能够通过学习本书全方位掌握WPS办公应用技能。 a中专0 a办公自动化x应用软件x中等专业学校j教材 aTP317.1v5 0a邓斌4主编 0a莫燕梅4主编 0a覃淑梅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0403 02503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9001472100038001962150016002343140756002503301129010063330009021356060031021446900015021757010015021907010017022058010027022221164-278720250107140015.0 a978-7-5226-3006-9dCNY58.00 a20250107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高级办公应用项目教程b专著f屈晶,赵成丽主编 a北京c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d2024.12 a308页d26cm a屈晶,雅安职业技术学院智信学院信息技术教研室主任,讲师。作为计算机类专业课程教师,承担了“现代办公实用技能”“C语言程序设计”“Java程序设计”“摄影与后期处理”“计算机应用基础”等课程的教学任务。是学院精品课“现代办公实用技能”的课程负责人,参与学院多项课程资源建设工作。是学院双师型教师、中青年骨干教师,并获得了大数据工程师专业技术职务。学术科研方面,任讲师以来在国家正式出版学术期刊独撰或第一作者身份发表学术论文12篇。主持市级科研项目1项,该项目研究成果获得学院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主研省级科研项目2项、市级科研项目2项、院级科研项目3项。作为编委参与了中国水利水电、高等教育、人民卫生出版社6部计算机类高职高专规划教材的编写工作,参与1部院级云教材编写工作。积极参加四川省教育厅及雅安市举办的高校教师教学能力大赛,获得省三等奖,市级一等奖和二等奖。 a本书围绕信息化时代高级办公操作为核心,以“项目+任务”的形式对常用办公软件的高级操作、办公网络应用、常用办公设备的使用、图片视频拍摄与后期处理、AI辅助办公实践等办公实用知识进行了详细讲解。书中编写的实例任务紧密结合实际办公场景,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与可操作性,可以满足校内学生或社会人士对办公常用软硬件知识学习与技能训练的需求。本书分为三篇,第一篇重点介绍Office办公软件实用技能,分为3个单元15个项目,分别介绍Word、Excel、PowerPoint三个办公软件的使用技巧。第二篇重点介绍网络与常用办公设备,分为3个单元7个项目,分别介绍办公网络实用技能、打印机的使用、图片与图像拍摄及后期处理等方面的操作技能。第三篇重点介绍AI辅助办公实践,分为1个单元3个项目,分别介绍利用AI智能化工具辅助Word、Excel和PowerPoint等办公软件的实践操作。本书将相关联的操作归纳为一个项目,再从中细分为多个任务,以问题为导向、立任务以驱动,在每个任务中融汇多个知识点与操作技能,以实例的形式分步骤进行详细讲解,便于读者阅读与练习。读者在学习了每项任务后,均能自主完成一份办公实例作品,有利于提高读者的学习兴趣。本书资源丰富,附有配套的教学PPT、学习视频、素材文档等资源。本书可作为高职院校学生学习高级办公类的教材,也可作为政管理人员或专业技术人员自学或培训等方面的教材。 a高职0 a办公自动化x应用软件j教材 aTP317.1v5 0a屈晶4主编 0a赵成丽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09 01371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7001472100034002042150016002383140213002543300562004673330025010296060017010546900016010717010015010878010027011021164-278820250123143624.0 a978-7-302-67922-6dCNY89.00 a20250123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剪映即梦AI绘画与视频生成从入门到实践b专著f古月编著 a北京c清华大学出版社d2025.02 a451页d26cm a古月,风光摄影师、航拍师、延时视频摄影师,湖南省青年摄影家协会会员,剪映技术发烧友;手机AI摄影、AI短视频制作发烧友,对AI与手机的结合使用,特别是AI摄影方面的文生图、图生图、文生视频、图生视频等功能,经验丰富。 aDreamina将AI绘画与视频生成功能集于一体,它拥有更加直观和简便的操作流程,即使是AI绘画和视频生成的初学者也能快速上手。本书是一本DreaminaAI绘画+视频生成实战手册,首先介绍了DreaminaAI的基础知识和操作界面,确保读者能够快速上手。随后,详细讲解了文生图和视频生成功能,包括技术原理、创作流程和优化技巧。书中还特别强调了提示词的艺术,教授读者如何通过精准的提示词来激发AI的创造力。此外,通过分析游戏、广告、教育、时尚等热门行业的应用案例,本书展示了DreaminaAI在不同领域的实际应用和潜力。最后,本书探讨了DreaminaAI的未来发展趋势和面临的挑战,为读者提供了对未来的洞见。 a视频编辑软件研究人员0 a视频编辑软件 aTP317.53v5 0a古月4编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06 01594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77001472100034002242150016002583000035002743140227003093300525005363330181010616060039012426900017012817010015012988010027013131164-278920250123140855.0 a978-7-302-68007-9dCNY59.00 a20250123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ARM Cortex-M3嵌入式开发及应用b专著e基于STM32F103RC微控制器f张勇等编著 a北京c清华大学出版社d2025.02 a269页d26cm a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类专业系列教材 a张勇,江西财经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高校教学和科研工作十余年,主讲课程包括Swift语言、Mathematica(Wolfram语言)、C/C++语言程序设计、嵌入式系统/嵌入式操作系统开发技术、信息安全和量子计算等,出版教材20余部,出版专著4部。 a本书介绍了基于ARMCortex-M3内核的微控制器STM32F103RCT6和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μC/OS-Ⅱ,详细讲述了嵌入式系统的硬件设计与软件开发技术,主要内容包括嵌入式系统概述、STM32F103微控制器、STM32F103学习平台、LED灯控制与KeilMDK工程框架、按键与中断处理、定时器、串口通信与声码器、ADC与存储器管理、LCD屏与温度传感器、μC/OS-Ⅱ系统与移植、μC/OS-Ⅱ任务管理、信号量与互斥信号量、消息邮箱与消息队列等。本书理论与应用紧密结合,实例丰富,对于基于STM32F1系列微控制器及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μC/OS-Ⅱ的教学和工程应用,都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参考价值。 a本书可作为普通高等学校物联网工程、电子工程、通信工程、自动化、智能仪器、计算机工程和嵌入式控制等相关专业的高年级本科生教材,也可作为嵌入式系统爱好者和工程开发技术人员的参考用书0 a微处理器x系统设计x高等学校j教材 aTP332.021v5 0a张勇4编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06 01549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5001472050008001922100034002002150016002343140413002503300403006633330107010666060036011736900015012096900015012247010017012398010027012561164-279120241224104858.0 a978-7-121-49314-0dCNY79.00 a20241224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单片机C语言应用100例b专著f王会良等编著 a5版 a北京c电子工业出版社d2025.01 a299页d26cm a王会良,男,1974年生,河南偃师人,河南科技大学副教授,工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齿轮数字化设计与智能制造技术、智能控制技术、数控机床与可靠性技术。兼职为洛阳市设备维修协会、洛阳市设备管理学会会员。近年来,参与完成的著作或教材有4部,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单片机C语言应用100例》第3版、《Protel DXP 2004应用100例》、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质量工程》、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工业机器人第三版》。 a本书在前4版的基础上,以MCS—51单片机为主体,从实际应用入手,结合大量实例循序渐进地讲述51单片机C语言编程方法,以及51单片机的硬件结构和功能应用。全书分为基础篇、应用篇和综合提高篇。所有实例均采用仿真软件Proteus仿真和实验板实验,使读者真正做到”边理论、边实践”,在实践中逐步掌握单片机的硬件结构和开发方法。本书在编写时力求通俗、易懂,硬件原理以”有用、够用”为原则,内容讲解以”紧密结合实践”为特色。 a本书适合单片机零起点的初学者使用,可作为高等院校控制类专业学生、电子爱好者及各类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用书0 a单片微型计算机xC语言x程序设计 aTP368.1v5 aTP312.8v5 0a王会良4编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26 01705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7001472100038002042150016002423140324002583300715005823330021012976060031013186900012013497010017013617010017013787010017013958010027014121164-279220250217153745.0 a978-7-313-32273-9dCNY68.00 a20250217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10000 ay z 000yy ar1 a数字媒体基础与应用b专著f施卫华,虞亚楠,龚小龙主编 a上海c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d2025.01 a261页d26cm a施卫华,女,1977年8月出生,中共党员,工程硕士,高级讲师。2001年毕业于同济大学计算机应用专业,至今从事计算机教学20年。现任上海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机电技术与信息系主任、信息中心主任。近年来,在国家级、省级、院级刊物上发表了多篇学术论文;连续多年获教学考核“一等第”,2015年荣获上海市三八红旗手称号,2017年获上海市优秀园丁奖。 a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人类社会进入了新媒体时代,数字媒体已逐步替代传统媒体形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和发布信息的有效手段,也成为人与人之间快捷交流沟通的利器。“数字媒体基础”是一门实践性、应用型很强的课程,以理论结合实践的形式,探讨了声音、图像、动画、视频类媒体数字化的基本原理,通过实践体验掌握各种数字媒体的获取和处理方法,以及多种媒体的集成和发布,并探索了数字媒体在信息社会中的应用与发展。全书内容分为数字媒体基础、人工智能基础与应用、图像基础与应用、动画基础与应用、网页基础与应用等5个篇章,并附8份模拟题试卷。该书注重基础理论知识、秉持技术与艺术两条教学主线相结合,遵循初学者的认知层次。能够由浅及深、全面、系统地介绍了数字媒体的基本原理、知识架构、实践应用。该书针对高职院校教学实际,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学术水平。 a数字技术研究人员0 a数字技术x多媒体技术j教材 aTP37v5 0a施卫华4主编 0a虞亚楠4主编 0a龚小龙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779nam0 2200277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63001472100034002102150016002443140263002603300750005233330085012736060041013586900012013996900012014117010017014237010017014407010017014578010027014741164-279320250218145807.0 a978-7-121-49721-6dCNY62.80 a20250218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计算机应用与人工智能基础b专著f刘启明,申玉静,张明辉主编 a北京c电子工业出版社d2025.02 a269页d26cm a刘启明,鲁东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主要从事计算机应用技术、算法理论、智能信息处理、计算机应用教育方面的研究。从教26年来,先后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软件工程等专业本科生讲授过《计算机原理》、《汇编语言》、《数值分析》、《数据库》、《计算机应用基础》等课程。 a内容提要本书依据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计算机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发布的《新时代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结合新一代信息技术及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的新动向编写而成。本书涵盖了目前计算机应用的各个方面,内容丰富、全面,选材新颖,层次结构清楚,突出实际应用。全书主要涉及三部分内容:计算机应用技术、人工智能基础和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产业。包括:计算机技术概论、Windows10操作系统、Word2010文字处理软件、Excel2010电子表格软件、PowerPoint2010演示文稿软件、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其应用、数据库管理技术、人工智能基础、Python编程入门、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产业与国产操作系统——统信UOS。每一章节内容的讲解都包含了详细的操作方法和步骤,系统讲解、循序渐进。本书是我们多年来进行”计算机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以及”应用型名校人才培养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改革”的综合成果。 a本书适合大中专院校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作为培训教程或者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的教材使用0 a计算机应用x人工智能x高等学校j教材 aTP39v5 aTP18v5 0a刘启明4主编 0a申玉静4主编 0a张明辉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369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3001472100038002002150016002383300678002543330129009326060023010616900013010847010015010978010027011121164-279420250107114814.0 a978-7-5612-9579-3dCNY54.00 a20250107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610000 ay z 000yy ar1 a情感分析的系统功能语言学路径研究b专著f张军锋著 a西安c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d2024.11 a238页d26cm a本书阐述了情感分析的语言学路径,通过分析语言的人际元功能、情态、语气和评价,为情感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路径和解决方案。全书共分为8章,第1章主要介绍情感的概念。第2章详细介绍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核心思想。第3章探讨情感分析的主流方法及其应用场景,以及情感资源在情感分析中的重要性。第4章为功能情感论与自然语言处理中的情感分析模型提供理论-实践接面。第5章提出本书的研究设计思路、研究假设和研究方法。第6章着重探讨SFL视野下的情感分析综合路径。第7章讨论系统功能语言学在情感分析中的适用性。第8章分析当前情感分析领域面临的挑战和局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和改进建议。本书既可以作为应用语言学相关课程的教材使用,也可以作为从事自然语言处理和系统功能语言学研究的工作者和相关专业研究人员的参考书。 a本书既可以作为应用语言学相关课程的教材使用,也可以作为从事自然语言处理和系统功能语言学研究的工作者和相关专业研究人员的参考书0 a自然语言处理x研究 aTP391v5 0a张军锋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09 02453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1001472100034001982150016002322250035002483141238002833300529015213330051020506060039021016900015021407010017021558010027021721164-279520241211152035.0 a978-7-302-67631-7dCNY59.00 a20241211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智能视频目标检测与识别技术b专著f王生进等主编 a北京c清华大学出版社d2024.12 a182页d24cm2 a图像图形智能处理理论与技术前沿 a王生进,清华大学长聘教授,信息认知与智能系统研究所所长、媒体大数据认知计算研究中心主任。主要研究领域计算机视觉、机器学习、行人再识别、多模态机器人脑计算与协作机器人。参与制定行业和国家标准7项。获2008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获2006、2021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一等。2018年获国际模式识别学会ICPR2018最佳论文奖;2019年获公安部科学技术奖二等,2019年获第九届吴文俊人工智能自然科学奖二等,2021年北京市科学技术奖技术发明一等奖。谢剑斌,国防科技大学教授,新加坡国立大学访问学者,中国生物特征识别国家标准组专家,中国图象图形学会视频监控与安全分会副秘书长。从事视觉计算理论和技术研究,主持和参与国家级项目9项、部委级项目27项、工业项目43项。发表学术论文120多篇,SCI检索20多篇,顶级期刊3篇,出版学术专著10部,申报国家专利140多项,授权发明60项。荣获国际发明展金奖4项、全国发明展金奖3项、湖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公安部技术革新特别项目奖2项,荣获中国发明创业奖·人物奖、湖南省十大优秀发明人奖。庞彦伟,天津大学讲座教授、天津市类脑智能技术重点实验室创始主任。连续多年入选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全球顶级前10万科学家榜单。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科技创新2030——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项目、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获天津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电子学会自然科学一等奖。主要研究计算机视觉、人工智能、智能医疗成像仪器、超低场磁共振成像技术。 a本书系统介绍了智能视频检测与识别中的主要原理、方法和技术。智能视频分析技术,特别是检测与识别技术,在智慧城市、平安城市和公共安防领域的应用,是目前人工智能最好的落地场景应用。引领了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方向,推动了信息和计算机学科的发展,同时为人们生活的安全便捷提供了保障。本书按照技术应用分为检测篇和识别篇,检测篇包括视频目标检测、无人机对地目标检测、人脸检测、行人检测、车辆检测、异常检测;识别篇包括人脸识别、行人再识别、行为识别、场景文字识别与车牌识别。系统介绍了相关的算法和实现过程,内容丰富,既阐述方法原理,图文并茂。 a领域的学者、研究者、大专院校师生和工程技术人员0 a视频系统x目标检测x自动识别x研究 aTP391.4v5 0a王生进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12 01178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37001472100038001842150016002223000055002383300536002933330013008296060033008426900017008757010017008928010027009091164-279620250124102703.0 a978-7-5772-1604-1dCNY58.00 a20250124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420000 ay z 000yy ar1 a数字图形设计b专著f冀俊杰等主编 a武汉c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d2025.01 a266页d29cm a技工院校“十四五”规划数字媒体技术应用专业系列教材 a数字图形设计是企业VI(VisualIdentity,视觉识别系统)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教材以企业VI系统设计的思路去开展,通过设计一系列相关企业元素,结合IllustratorCC2022软件工具的使用讲解,突出数字图形设计在日常企业领域中的运用,以作为本次教材编写的亮点。项目一是关于数字图形设计的基础认知,项目二是基本图形的绘制。项目三着重于商业IP形象设计、插画、LOGO设计等领域。项目四是数字图形中的色彩表达。项目五侧重于3D效果、风格化设计等。项目六是综合运用。项目七以当下较为流行的AI生图平台介绍及运用作为又一个教材编的写亮点,以提高整书的实用性和前沿性。 a职业教育0 a图像处理软件x技工学校j教材 aTP391.413v5 0a冀俊杰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06 01266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13001011020015001141050018001291060006001472000111001532100034002642150016002983300494003143330087008086060023008956900017009187010047009357020015009828010027009971164-279720250214090836.0 a978-7-115-66268-2dCNY129.00 a20250214d2025 em y0chiy50 ea1 achiceng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Adobe Photoshop Lightroom Classic 2024经典教程b专著f(美)拉斐尔·康塞普西翁(RafaelConcepcion)著g武传海译 a北京c人民邮电出版社d2025.01 a290页d26cm a本书由Adobe产品专家编写,是AdobePhotoshopLightroomClassic2024的经典学习用书。本书共11课,每一个重要的知识点都借助具体的示例进行讲解,步骤详细,重点明确,能帮助读者尽快学会如何进行实际操作。本书主要包含认识LightroomClassic、导入照片、认识工作区、管理图库、修改照片、高级编辑技术、局部编辑、制作画册、制作幻灯片、打印照片、备份与导出照片等内容。本书语言通俗易懂,配有大量的图片,特别适合新手学习,有一定LightroomClassic使用经验的读者也可从本书中学到大量高级功能和2024版本新增功能的使用方法。 a本书适合作为各类院校相关专业的教材,还适合作为相关培训班学员及广大自学人员的参考书0 a图像处理软件j教材 aTP391.413v5 0c(美)a康塞普西翁c(Concepcion, Rafael)4著 0a武传海4译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021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8001472100034002052150016002393300433002553330025006886060017007136900017007307010017007478010027007641164-279820250219105801.0 a978-7-115-66202-6dCNY79.00 a20250219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Midjourney AI绘图创作思路与实战案例b专著f陈建强编著 a北京c人民邮电出版社d2025.01 a293页d24cm a本书主要讲解借助于Midjourney进行风光、人像、儿童、时尚、人文、建筑、野生动物、微距、花卉、静物、航拍、水下、微缩、星空、星轨、光绘、显微、珠宝设计、服装设计等不同题材,以及怀旧、黑白、好莱坞电影、多重曝光、堆栈、频闪、超现实等不同风格图片生成的思路与实战技巧。并且在讲解前述内容之前,我们对Midjourney提示词撰写的高级技巧进行了分析和总结,还介绍了大量不同的摄影类型与艺术流派,这些会帮助读者能更好地应对不同题材和风格图片的创作。 a图像处理软件研究人员0 a图像处理软件 aTP391.413v5 0a陈建强4编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180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75001472100034002222150016002563300557002723330025008296060023008546900017008777110029008948010027009231164-279920250213141515.0 a978-7-115-66262-0dCNY69.80 a20250213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中文版Photoshop 2024基础培训教程b专著e全彩版f数字艺术教育研究室编著 a北京c人民邮电出版社d2025.01 a259页d26cm a本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Photoshop的基本操作方法和图形图像处理技巧,包括图像处理基础知识、初识Photoshop、绘制和编辑选区、绘制图像、修饰图像、编辑图像、绘制图形和路径、调整图像的色彩和色调、应用图层、应用文字、通道与蒙版、滤镜效果和商业案例实训等内容。本书内容以任务实践为主线,通过对各任务的实际操作,读者可以快速上手,熟悉软件功能和图像编辑技巧。书中的任务知识部分使读者能够深入学习软件功能。项目实践和课后习题,可以拓展提高读者的实际应用能力,提高读者的软件使用技巧。商业案例实训,可以帮助读者快速地掌握商业案例的设计元素和创意设计理念,顺利达到实战水平。 a图像处理软件学习人员0 a图像处理软件j教材 aTP391.413v502a数字艺术教育研究室4编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172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67001472100034002142150016002483300557002643330025008216060023008466900017008697110029008868010027009151164-280020250213141447.0 a978-7-115-66261-3dCNY49.80 a20250213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中文版Photoshop 2024基础培训教程b专著f数字艺术教育研究室编著 a北京c人民邮电出版社d2025.01 a185页d26cm a本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Photoshop的基本操作方法和图形图像处理技巧,包括图像处理基础知识、初识Photoshop、绘制和编辑选区、绘制图像、修饰图像、编辑图像、绘制图形和路径、调整图像的色彩和色调、应用图层、应用文字、通道与蒙版、滤镜效果和商业案例实训等内容。本书内容以任务实践为主线,通过对各任务的实际操作,读者可以快速上手,熟悉软件功能和图像编辑技巧。书中的任务知识部分使读者能够深入学习软件功能。项目实践和课后习题,可以拓展提高读者的实际应用能力,提高读者的软件使用技巧。商业案例实训,可以帮助读者快速地掌握商业案例的设计元素和创意设计理念,顺利达到实战水平。 a图像处理软件学习人员0 a图像处理软件j教材 aTP391.413v502a数字艺术教育研究室4编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027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7001472100034002042150016002383000027002543300328002813330013006096060045006226900016006677010017006837010019007007010015007198010027007341164-280120250219143428.0 a978-7-115-66455-6dCNY59.80 a20250219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UG NX 12.0项目教程b专著f杨明鄂,欧阳波仪,唐逸主编 a北京c人民邮电出版社d2025.01 a222页d26cm a职业教育机电类系列教材 a本书采用项目教学的方式进行编写,共6个项目,内容涉及UGNX12.0的入门操作、二维草图绘制、实体建模、曲面建模、平面铣加工、型腔铣加工等。本书通过项目训练引导读者进行自主训练,从而使读者迅速掌握UGNX12.0各个主要模块的用法,能独立进行产品建模、造型设计、平面铣加工和型腔铣加工。此外,本书也非常注重对读者的学习习惯、创新能力的培养。 a职业教育0 a计算机辅助设计x应用软件x职业教育j教材 aTP391.72v5 0a杨明鄂4主编 0a欧阳波仪4主编 0a唐逸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038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7001472100034002042150016002383300456002543330021007106060019007316900016007507010015007668010027007811164-280220240529174515.0 a978-7-5115-8157-0dCNY68.00 a20240529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虚拟偶像生成与接受的互动关系场域研究b专著f杨名宜著 a北京c人民日报出版社d2024.05 a305页d26cm a书稿着眼于虚拟偶像的生成、接受与成长,重点探讨虚拟偶像内容生产场域中官方团队和产消者之间的合作关系。稿件以技术型虚拟偶像的内容生产场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9个章节,对虚拟偶像、共建场域、成长模式、内容生产场域结构静态分析、认识建构的动态演化、官方团队与产消者的话语博弈、依赖关系的维系与颠覆、行动者的收益趋势、虚拟偶像运营展开实证研究,探讨虚拟偶像内容生产场域结构的变迁和影响因素,总结其商业价值与社会意义,以期重新认识虚拟偶像这一新型媒介与受众的关系。 a虚拟现实研究人员0 a虚拟现实x研究 aTP391.98v5 0a杨名宜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0605 01049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5001472100034002022150016002363000029002523300291002813330159005726060021007316900013007527010015007658010027007801164-280320250218111220.0 a978-7-115-66411-2dCNY49.80 a20250214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计算机网络技术b专著e基于Debiane微课版f吴燕主编 a北京c人民邮电出版社d2025.01 a185页d26cm a工信精品网络技术系列教材 a本书以实际项目为导向,介绍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本书共6个项目,包括认识计算机网络、规划IP地址、组建小型局域网、应用互联网技术、配置网络操作系统Debian和维护网络安全。每个项目包含多个任务,每个任务包含任务描述、任务分析、知识准备、任务实施、任务拓展和习题6个环节。 a本书适合职业院校、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及其他计算机相关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网络建设与运维”和“网络系统管理”赛项的备赛资料0 a计算机网络j教材 aTP393v5 0a吴燕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232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13001001020015001131050018001281060006001462000124001522100034002762150016003103050020003263300438003463330019007846060021008036900013008247010039008377010042008767120021009188010027009391164-280420250218114309.0 a978-7-115-66297-2dCNY79.90 a20250218d2025 em y0chiy50 ea1 achiceng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思科网络技术学院教程iIT基础b专著f(美)艾伦·约翰逊(AllanJohnson),(美)大卫·霍夫辛格(DaveHolzinger)著g思科系统公司译 a北京c人民邮电出版社d2025.01 a297页d26cm a据原书第8版译出 a思科网络技术学院项目是思科公司在全球范围内推出的一个主要面向初级网络工程技术人员的培训项目,旨在让更多的年轻人学习先进的网络技术知识。本书是思科网络技术学院课程“IT基础”(第8版)的配套教材,主要内容包括个人计算机硬件,计算机组装,高级计算机硬件,预防性维护和故障排除,网络概念,网络技术应用,便携式计算机和其他移动设备,打印机,虚拟化和云计算,安装Windows,配置Windows,移动操作系统、Linux和macOS,安全,IT专业人员的职业能力与素养等。 a计算机研究人员0 a计算机网络j教材 aTP393v5 0c(美)a约翰逊c(Johnson, Allan)4著 0c(美)a霍夫辛格c(Holzinger, Dave)4著02a思科系统公司4译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110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9001472050008002062100034002142150016002483000025002643300381002893330079006706060017007496900017007667010017007837010017008008010027008171164-280620250218104943.0 a978-7-115-66457-0dCNY59.80 a20250218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云计算基础技术与应用b专著e微课版f易海博,池瑞楠主编 a2版 a北京c人民邮电出版社d2025.01 a222页d26cm a名校名师精品系列教材 a本书为云计算及相关技术的入门教材。本书从云计算的概念、技术与构架几个方面入手,对云计算及相关技术进行较为细致的介绍,具体涉及云计算概述、云计算服务、云计算的部署、云计算的特点、云计算安全、云计算市场、计算机网络、数据库、虚拟化基础、Linux基础、Web服务、公有云平台、私有云平台等知识,并在每个章节安排了实战项目,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云计算基础技术,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动手能力。 a本书可以作为职业院校云计算相关专业的教材,也可以作为云计算入门课程的参考书0 a云计算j教材 aTP393.027v5 0a易海博4主编 0a池瑞楠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119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65001472100034002122150016002463000029002623300332002913330095006236060041007186900016007597010017007757010017007927010017008098010027008261164-280720250214111533.0 a978-7-115-66341-2dCNY59.80 a20250214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网络系统集成b专著e项目式微课版f郭瑞俊,崔升广,常明迪主编 a北京c人民邮电出版社d2025.01 a222页d26cm a工信精品网络技术系列教材 a根据高等院校的培养目标、培养特点和培养要求,本书由浅入深、全面系统地讲解网络系统集成的必备知识和实用技能。本书共6个项目,包括网络系统集成绪论、网络系统集成需求分析、网络系统集成规划设计与实施、网络系统集成安全与管理、综合布线系统以及网络系统集成工程测试与验收。为了让读者更好地巩固所学知识,每个项目都配备了项目实训和课后习题。 a本书可作为高校信息技术类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从事网络系统集成相关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的参考书0 a计算机网络x网络集成x高等学校j教材 aTP393.03v5 0a郭瑞俊4主编 0a崔升广4主编 0a常明迪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390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1001472100034001982150016002323000029002483300757002773330009010346060045010436900016010887010017011048010027011211164-280820250217171638.0 a978-7-115-57026-0dCNY49.80 a20250217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网络安全技术实践教程b专著e微课版f蒋永丛主编 a北京c人民邮电出版社d2025.01 a185页d26cm a工信精品网络技术系列教材 a根据高职高专教育的培养目标、特点和要求,为了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书在内容选取上遵循实用性与应用导向的原则,强调理论知识和实际技能的结合,注重案例教学和任务驱动,所选内容贴近行业实际需求。本书共7个项目,包括Windows平台安全强化、Linux系统安全加固、数据加密技术、病毒与木马的认知及防护、信息收集与漏洞扫描、网络嗅探技术、Web攻防基础等。本书在内容上采取“任务描述—知识准备—任务实施—任务巩固”的结构,不仅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参与度,还能更好地满足现代职业教育强调实践、注重学生能力培养的需求。任务描述为学生设定清晰的目标和情境,使学生从一开始就了解学习的方向和最终要实现的结果;知识准备为任务实施打下必要的理论基础,确保学生在实际操作前具备所需的知识背景;任务实施让学生在实践中解决问题,学以致用;任务巩固帮助学生巩固新学的知识和技能。 a高职0 a计算机网络x安全技术x高等职业教育j教材 aTP393.08v5 0a蒋永丛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2083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7001472100034001942150016002283000029002443141037002733300405013103330023017156060031017386900016017697010017017858010027018021164-280920250122095614.0 a978-7-302-55011-2dCNY59.90 a20250122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网络空间安全导论b专著e微课版f刘建伟主编 a北京c清华大学出版社d2025.01 a223页d26cm a网络空间安全学科系列教材 a刘建伟,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院长。任中国密码学会理事、教育部高等学校网络空间安全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获国家网络安全优秀教师、北京教学名师、北京市优秀教师奖。李晖,教授、博士生导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网络与信息安全学院执行院长,“华山学者”领军教授、 信息安全国家级教学团队负责人。荣获“网络安全优秀教师奖”、陕西省教学名师奖,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第一完成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负责人。张焕国,武汉大学国家网络安全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教育部高等学校信息安全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密码学会常务理事。主持创建武汉大学信息安全本科专业、硕士点、博士点和博士后基地,《高等学校信息安全专业指导性专业规范》主笔人。杜瑞颖,武汉大学国家网络安全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高等学校网络空间安全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高等学校信息安全专业指导性专业规范》第二主笔人。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网络安全优秀教师奖”。尚涛,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市优秀教师。彭浩,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a本书依据网络空间安全教材体系中制定的“网络空间安全导论”大纲和教育部高等学校相关专业规范和质量标准组织内容。涵盖了密码学及应用、网络安全、系统安全、网络空间安全基础理论和应用安全等五个相互关联的研究方向。教材注重网络空间安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融合,将网络空间安全自主可控技术、真实产业案例、典型解决方案等融入教材;坚持思想性、系统性、科学性、生动性、先进性相统一,做到结构严谨、逻辑性强、体系完备。 a计算机网络研究人员0 a计算机网络x网络安全j教材 aTP393.08v5 0a刘建伟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23 02084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1001472100034001882150016002223000029002383140695002673300761009623330021017236060025017446900017017697010017017868010027018031164-281020250124133729.0 a978-7-302-68101-4dCNY79.00 a20250124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恶意代码分析实践b专著f肖新光等编著 a北京c清华大学出版社d2025.01 a223页d26cm a网络空间安全学科系列教材 a肖新光,安天科技集团首席技术架构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为反病毒引擎、恶意代码分析、高级威胁检测等。中国计算机学会计算机安全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全国信息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SAC/TC260)委员,哈尔滨工业大学、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等高校兼职教授。辛毅,哈尔滨工业大学高级工程师,长期从事网络空间安全教学科研工作。叶麟,博士,哈尔滨工业大学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包括软件安全、漏洞挖掘、云计算安全等。李柏松,安天科技集团技术委员会副主任。长期从事网络空间安全科研工作。2021年6月,被评为哈尔滨市优秀共产党员。彭国军,武汉大学国家网络安全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空天信息安全与可信计算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长期从事软件安全领域的教学与科研工作。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湖北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等。 a本书是针对网络安全学生的实用教材,它深入探讨了恶意代码分析的基础理论、技术手段以及实践方法。在内容结构上,该书从恶意代码的基本概念讲起,逐渐深入到分析技术的应用,最后探讨了如何在实际环境中进行有效的恶意代码分析。书中首先介绍了恶意代码的类型、传播方式和潜在威胁,然后详细阐述了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的原理和技术,包括但不限于逆向分析、沙箱分析和行为分析技术。本书特色在于其实践导向的教学方法,书中不仅有详细的理论讲解,还有大量的实验室练习和操作指南,确保读者能够在实战中学习和掌握分析技能。同时,书籍紧跟最新的技术和市场发展趋势,尤其是在恶意代码分析中的应用,确保读者了解并掌握最前沿的技术知识。读者对象主要是网络安全专业的学生、网络安全分析师、安全研究人员和IT专业人士。对于学生来说,这本书提供了一套全面的学习方案,帮助他们建立扎实的理论基础并获得实践经验。 a恶意代码研究人员0 a恶意代码x分析j教材 aTP393.081v5 0a肖新光4编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06 01178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4001472100042001912150016002333300507002493330085007566060017008416900019008587010015008777010017008928010027009091164-281120240918112745.0 a978-7-5606-7451-3dCNY58.00 a20240918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610000 ay z 000yy ar1 aWeb前端开发技术b专著f罗佳,张明星主编 a西安c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d2024.09 a377页d26cm a本书内容主要包括HTML、CSS、JavaScript三大核心技术以及与前端开发相关的其他技术和工具。书中结合大量实例,从最基础的知识点开始,逐步深入,涵盖了Web页面布局、响应式设计、动态网页设计、异步请求、前端框架、性能优化等多个方面。重要知识点包括HTML5新特性和新标签、CSS3新特性、弹性盒子布局、动画与特效、JavaScript高级API、DOB和BOM对象、正则表达式等。本书适用于计算机科学、软件工程、信息技术等专业的学生,以及对前端开发感兴趣的读者,可以帮助他们系统地学习前端开发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a本书适用于计算机科学、软件工程、信息技术等专业的学生,以及对前端开发感兴趣的读者0 a网页制作工具 aTP393.092.2v5 0a罗佳4主编 0a张明星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0919 02036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63001472100038002102150016002483140595002643300772008593330009016316060037016406900019016777010015016967010017017117010015017288010027017431164-281220250205123144.0 a978-7-5504-6582-4dCNY42.00 a20250205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510000 ay z 000yy ar1 a网页设计与制作项目化实训教程b专著f吴蓓,陈桂芳,雷莹主编 a成都c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d2025.01 a220页d26cm a吴蓓,毕业四川师范大学,工学硕士,副教授,四川华新现代职业学院计算机与大数据学院,研究方向为数据分析技术、软件开发。陈桂芳,毕业重庆大学,工学硕士,讲师,四川华新现代职业学院,研究方向为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编程。雷莹,毕业成都理工大学,工学硕士,讲师,四川华新现代职业学院,研究方向为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孙继荣,毕业四川大学计算机专业,博士,副教授,四川华新现代职业学院,研究方向为软件工程、软件测试。刘波,毕业电子科技大学,工学硕士,教授,四川开放大学信息中心,研究方向为教育技术与信息系统。高艳丽,毕业四川师范大学,工学学士,副教授,四川华新现代职业学院,研究方向为计算机应用技术。 a本书根据国家教学标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Web前端开发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将专业技能与职业素养、工匠精神、核心价值观等思政元素融合,重构课程体系,遵循“基础、进阶、高级、综合”的递进关系构建4个模块,覆盖典型业务,按由易到难设计成8个思政主题实训项目。本书将思政元素巧妙融入教学,以“庆祝建党百年”“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致敬‘抗疫’英雄”等八大思政主题的项目为任务驱动,按照网站设计制作的主要流程编排知识点,每个项目都提供课堂练习和独立实践任务,涵盖了网站应用的各个领域。通过本书的学习,学生能够熟悉网页制作流程、掌握常见的网页布局效果、学会制作各种主题网站;掌握网页基础、HTML5标记、HTML5新特新、多媒体技术、CSS3样式、网页布局等内容;掌握HBuilder等应用软件的使用功能。本书可作为高职院校“网页设计与制作实训”课程的教材,也可作为相关教学人员和网页制作爱好者的自学参考用书。 a高职0 a网页制作工具x高等职业教育j教材 aTP393.092.2v5 0a吴蓓4主编 0a陈桂芳4主编 0a雷莹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06 01417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65001472100034002122150016002463140292002623300487005543330021010416060031010626900016010936900012011097010015011218010027011361164-281320241009141707.0 a978-7-5687-1570-6dCNY45.00 a20241009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430000 ay z 000yy ar1 a企业局域网中跨VLAN间加速通信技术及其应用研究b专著f刘鸿茂著 a湘潭c湘潭大学出版社d2024.01 a302页d24cm a刘鸿茂,抚州职业技术学院双师型教师,讲师/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熟练掌握交换机和路由器配置维护,精通中小型企业网络的规划与实施。主持省级课题2项,发表省级以上论文数篇,实用新型专利2个。先后荣获省级职业技能竞赛物联网技术应用赛三等奖、学院优秀老师,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 a本书内容中,首先介绍跨VLAN间通信的背景和意义,阐述为何需要加速跨VLAN间通信。其次,详细介绍几种常见的跨VLAN间加速通信技术,包括基于硬件的加速技术、基于软件的加速技术,以及基于协议的加速技术。同时,对于每种技术,还分析其原理、优缺点及适用场景,以便读者能够更好地选择和应用。再次,在技术介绍的基础上,探讨跨VLAN间加速通信技术的实际应用,通过实际案例的分析,将展示这些技术在企业网络中的具体应用场景和效果。最后,总结跨VLAN间加速通信技术研究与应用的关键问题和挑战,并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 a通信技术研究人员0 a企业内联网x通信技术x研究 aTP393.18v5 aTN91v5 0a刘鸿茂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010 01585nam0 2200277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7001472100038001942150016002323000027002483140415002753300423006903330093011136060017012066900015012236900012012387010015012507010015012658010027012801164-281420250107135123.0 a978-7-5226-3014-4dCNY48.00 a20250107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物联网工程设计与实践b专著f汤琳,李敏主编 a北京c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d2024.12 a280页d26cm a物联网工程专业系列教材 a汤琳,中共党员,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四川省科技青年联合会第六届理事,华为认证网络工程师,物联网应用高级工程师。主要承担数据结构、物联网工程设计与实践等课程的建设和教学。成都物联网产业发展联盟“优秀物联网教师”和铁骑力士“园丁奖”暨绵阳师范学院第二届“教学新秀”获得者。近年来,公开发表论文近30篇,软件著作权3项。其中教学论文7篇,合撰规划教材1部;主持科研和教研课题共12项,其中主持省级教学质量工程项目3项。 a“物联网工程设计与实践”是一门技术性、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应用课程。本书主要介绍物联网建设等相关岗位所需的物联网工程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系统讲述物联网工程项目从设计、规划到开发的过程,为学生从事物联网工程相关工作打下坚实知识和技能基础,同时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良好的职业素养,增强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激发学习兴趣热情。本书既适合作为高校物联网工程及相关专业的教材,也可供从事物联网工程相关工作的技术人员参考。 a本书既适合作为高校物联网工程及相关专业的教材,也可供从事物联网工程相关工作的技术人员参考0 a物联网j教材 aTP393.4v5 aTP18v5 0a汤琳4主编 0a李敏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09 01709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73001472100034002202150016002543140570002703300403008403330101012435170031013446060023013756900015013987010015014138010027014281164-281520241111134441.0 a978-7-111-76981-1dCNY49.00 a20241111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文本大数据分析方法及应用b专著e基于主题模型和机器学习理论f吕晓玲著 a北京c机械工业出版社d2024.12 a136页d24cm a吕晓玲,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院教授、副院长。本科与硕士毕业于南开大学数学学院概率统计专业,博士毕业于香港城市大学管理科学系。奥地利约翰开普勒大学应用统计系以及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统计系访问学者。一直从事统计机器学习、数据科学领域的科学研究。主持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实时流数据变系数多分类模型研究”(2015-2018),“面向社交网络数据的图神经网络模型理论研究与管理应用”(2022-2025)。在SSCI/SCI检索的国际学术期刊Journal of American Statistical Association,Data Mining and Knowledge Discovery,Journal of Electronic Commerce Research等发表多篇高质量科研论文。 a本书基于作者多年来对于文本大数据的研究成果创作完成,主要分为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包括前5章,基于主题模型,首先介绍了基础的主题模型及其推断、评价方法,然后介绍了动态、稀疏、多语料联合等多角度的主题模型,以及主题模型的变点检测方法。第二部分包括后3章,基于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模型,包括文本分层分类模型、异质图新闻推荐模型以及文本与图片数据相融合的多模态属性情感分析模型。书中每种方法均配有实际分析案例。 a本书可作为大学相关专业高年级本科生或研究生的入门教材,也可作为从事相关技术研发的开发人员的参考书1 a基于主题模型和机器学习理论0 a互联网络x数据处理 aTP393.4v5 0a吕晓玲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114 01484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9001472100034002062150015002403140259002553300469005143330145009836060033011286900015011616900012011767010015011888010027012031164-281620241112152201.0 a978-7-5618-7844-6dCNY45.00 a20241112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20000 ay z 000yy ar1 a重庆物联网产业技术技能人才发展战略研究b专著f徐小辉著 a天津c天津大学出版社d2024.10 a82页d26cm a徐小辉,男,工学博士,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电子与物联网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物联网、城市计算、信息化工程。社会职务,中国电子学会物联网专技组委员、全国智能制造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工信行指委工业互联网分委会外聘专家,重庆市职业教育评估认证领域专家。 a本书在研究国内外物联网技术发展的基础上,全面调研重庆市物联网产业政策措施和发展规划,了解物联网产业链相关企业人才需求现状,较为科学地预测重庆辖区物联网产业发展的人才需求数量和质量,再与大中专院校物联网类专业人才培养数量和质量进行比对,分析重庆市物联网产业发展与人才培养的匹配性,提出为服务物联网产业发展,教育行政部门、大中专院校、物联网行业企业应该采取的对策和措施。全书分为四部分,即宏观趋势与政策引领、岗位设置与人才需求、院校设置与人才供给、匹配分析与对策建议。 a本书对行业企业动态调整人才招引措施和结构方向、对各类院校及时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和培养数量,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并且也可供物联网教育从业人员参考0 a物联网x人才培养x研究y重庆 aTP393.4v5 aTP18v5 0a徐小辉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114 01360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1001472100034001882150016002223300744002383330051009826060043010336900012010767010015010888010027011031164-281720241011164110.0 a978-7-5030-4340-6dCNY48.00 a20241011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无人机遥感实践教程b专著f黄方等编著 a北京c中国地图出版社d2024.02 a203页d26cm a本教材涵盖的主要内容包括:无人机软硬件本身基础知识;无人机法规及相关知识点简介(如飞行气象、技巧等);无人机组装与调试;无人机遥感数据产品(三维实景建模、4D产品、多光谱遥感植被指数产品)的生产实践;无人机嵌入式实时开发实践(地面目标物识别)。本教材体现了电子信息+地球科学的深度融合,主要体现在:硬件与软件的结合,将无人机相关硬件等器件设计组装、调试与数据产品等结合起来,形成完整的无人机遥感数据采集与处理链;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通过学生本专业其他理论知识与本实践教程的结合,对具体作业任务的剖析(理论与实践),采用“教、学、做”一体方式达到掌握理论知识与技能的目的;产品与应用结合,针对无人机遥感的主要目标,以采集到的无人机遥感数据为基础,形成三维可视化模型、典型植被指数集、典型4D数字产品等。同时,结合深度学习、嵌入式开发,拓展无人机的应用领域。 a高校相关专业师生,无人驾驶飞机航空遥感技术人员0 a无人驾驶飞机x航空遥感x高等学校j教材 aTP72v5 0a黄方4编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017 01231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7001472100034001942150016002283000021002443140173002653300357004383330057007956060039008526900013008917010017009047010017009218010027009381164-281820241216162008.0 a978-7-122-46830-7dCNY38.00 a20241216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化工综合实验教程b专著f王云飞,张先明主编 a北京c化学工业出版社d2025.02 a129页d26cm a普通高等教育教材 a王云飞,副教授,鄂尔多斯应用技术学院化工教研室主任,主讲化工原理实验、煤化工专业实验等课程,研究方向,低阶煤清洁高效利用,沸石分子筛和相关孔材料的合成、吸附和催化性能。 a《化工综合实验教程》一书根据化工原理实验和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实验特点编写,分为实验室安全守则、化工原理实验、专业实验三部分,共33章。其中,包含实验30个,分为验证型、设计型、综合型实验。教材内容系统性较强,内容紧扣实验教学要求,引入3D虚拟仿真实验,注重学生应用技能的培养,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主动性,强化实践动手能力,培养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 a本书可作为普通高等学校化学工程与工艺等专业的教学用书0 a化学工业x化学实验x高等学校j教材 aTQ016v5 0a王云飞4主编 0a张先明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19 01374nam0 220028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7001472050008002042100034002122150016002463000037002623300451002993330151007506060045009016060045009466900015009917010017010067010017010237010017010408010027010571164-281920250218165620.0 a978-7-122-45770-7dCNY59.00 a20250218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过程装备腐蚀与防护b专著f闫康平,王贵欣,罗春晖主编 a4版 a北京c化学工业出版社d2025.03 a286页d26cm a石油和化工行业“十四五”规划教材 a本教材共9章,其中金属电化学腐蚀基本理论、影响局部腐蚀的结构因素、影响腐蚀的环境因素、防腐方法和腐蚀监控4章内容,重点阐明腐蚀理论的应用,分析过程装备典型的腐蚀现象并提出正确的防护途径;金属结构材料的耐蚀性和非金属结构材料的耐蚀特性2章内容,重点突出耐蚀共性和过程装备的选材原则,同时图文并茂地介绍耐蚀非金属材料的装备结构设计特点;典型化工装置和石油工业装置的腐蚀防护2章内容,主要加强理论联系实际进行腐蚀失效分析,丰富工程实践的过程装备防腐蚀应用。 a本书作为高等院校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教材,亦可作为化工、机械、冶金、轻工等相关专业教材,同时可供过程装备设计、制造和使用的研究与工程技术人员参考0 a化工过程x化工设备x腐蚀x高等学校j教材0 a化工过程x化工设备x防腐x高等学校j教材 aTQ050.9v5 0a闫康平4主编 0a王贵欣4主编 0a罗春晖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115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5001472100034001922150016002263000021002423140161002633300301004243330009007256060043007346900013007777010015007907010017008058010027008221164-282020241023103649.0 a978-7-122-41152-5dCNY49.00 a20241023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化工仪表及自动化b专著f赵乾,赵硕伟主编 a北京c化学工业出版社d2024.11 a201页d26cm a高等职业教育教材 a赵乾,新疆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2009年本科毕业于陕西理工大学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2016年硕士研究生毕业于新疆大学电气控制专业,近年来主持或重点参与课题17项。 a本教材基于“工学结合”和“岗课赛证”融通的理念进行编写,按照化工自动化概述、化工检测仪表、化工自动化基础、典型化工单元的控制方案分析设计了四大模块,涵盖十四个任务。每个工作任务按照学习目标、知识链接、任务实施和任务评价进行设置,每个模块后有“直击工考”,便于学生练习,扫描二维码可以查看参考答案。 a高职0 a化工仪表x化工过程x高等职业教育j教材 aTQ056v5 0a赵乾4主编 0a赵硕伟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024 01353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13001011020015001141050018001291060006001472000083001532100038002362150016002743140230002903300411005203330025009315170025009566060017009816900016009987010031010147020015010458010027010601164-282120241231104253.0 a978-7-5673-0680-6dCNY100.00 a20241231d2024 em y0chiy50 ea1 achicger aCNb430000 ay z 000yy ar1 a陶瓷基复合材料b专著e纤维增强陶瓷及其应用f(德)沃尔特·克伦克尔著g王洪磊等译 a长沙c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d2024.12 a454页d26cm a王洪磊,博士,国防科技大学空天科学学院副教授。长期从事航空航天及核用陶瓷基复合材料的研究工作,作为负责人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1项,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装备预研项目1项,军内科研项目1项和航天支撑基金1项。 a本书翻译自Wiley出版社2008年出版的CeramicMatrixComposites-FiberReinforcedCeramicsandTheirApplications,是陶瓷基复合材料方向的一本十分经典的著作,10多年来被引用次数很多,内容涵盖了航空航天、汽车、能源生产和创造领域现代应用的重要材料类别,包含了有关成功开发原型的全面数据表和现场报告,以应用为导向,全面概述了当时的研发工作。该译著的出版可以一定程度上丰富陶瓷基复合材料研究方向的理论支撑,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a陶瓷复合材料研究人员1 a纤维增强陶瓷及其应用0 a陶瓷复合材料 aTQ174.75v5 1c(德)a克伦克尔b沃尔特4著 0a王洪磊4译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02 01400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3001472100038002002150016002383000068002543300668003223330013009906060039010036900016010427010017010587010015010757010017010908010027011071164-282220250219085915.0 a978-7-5121-5240-3dCNY49.00 a20250219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塑料模具成型技术b专著f潘若龙,范鹤,孙立巍主编 a北京c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d2024.12 a256页d26cm a“十四五”高水平专业群优质教材建设项目 新时代新理念职业教育教材 a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具备数控加工基础知识及相关技能,了解模具数控加工技术的基本概念,了解数控加工的原理;具备正确编制数控加工程序的能力,具备应用数控加工机床加工模具零件的初步技能。本课程是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核心课程,专业必修课程。其功能是通过加工项目训练方式,采取任务驱动的方法培养学生实施模具零件数控加工的能力。本课程与前修课程识图与制图、机械制造基础、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模具零件普通机械加工技术、模具零件普通加工工艺制定与实践课程相衔接,共同培养学生模具制造的能力;与后续课程模具CAD/CAE/CAM一体化技术、模具零件数控铣加工工艺制定、编程与实践、模具设计与制造综合实训、就业综合培训、顶岗实习等课程相衔接,共同培养学生模具具设计与制造能力及岗位工作能力。 a职业教育0 a塑料模具x塑料成型x职业教育j教材 aTQ320.66v5 0a潘若龙4主编 0a范鹤4主编 0a孙立巍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362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13001011020015001141050018001291060006001472000118001532100034002712150016003053300517003213330133008386060021009716900015009927010021010077010038010287020015010668010027010811164-282320241028152046.0 a978-7-5114-7679-1dCNY358.00 a20241028d2024 em y0chiy50 ea1 achiceng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集成过程模拟、先进控制和大数据分析优化聚烯烃生产b专著f(美)刘裔安,(美)尼克特·夏尔马(NiketSharma)著g曹湘洪等译 a北京c中国石化出版社d2024.10 a760页d26cm a本书共分三部分11章,第一部分系统介绍了建立聚烯烃装置稳态和动态模拟模型的基础知识和方法。第二部分详细介绍了DMC3(第三代动态矩阵控制)和聚烯烃过程的非线性模型预测控制的基本概念。第三部分介绍了围绕大数据和机器学习技术在聚合物生产中的应用。本书包括了42个应用实例,使读者易于结合实际的工厂数据使用商业软件工具和Python机器学习代码开发优化聚合物生产的定量模型,用于工程设计、生产控制与优化。该书是聚合物工艺与工程的从业人员包括大学高年级学生和教师、研究人员、工程设计工程师和工厂的执业工程师非常有价值的培训学习参考资料。 a本书是聚合物工艺与工程的从业人员包括大学高年级学生和教师、研究人员、工程设计工程师和工厂的执业工程师非常有价值的培训学习参考资料0 a聚烯烃x化工生产 aTQ325.1v5 0c(美)a刘裔安4著 0c(美)a夏尔马c(Sharma, Niket)4著 0a曹湘洪4译 0aCNb丰涵文化c20241031 01610nam0 2200277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7001472050008001942100034002022150016002363000037002523140243002893300686005323330009012186060029012276900015012567010017012717010017012888010027013051164-282420241128104036.0 a978-7-122-46884-0dCNY32.00 a20241128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现代橡胶加工工艺b专著f侯亚合,宋帅帅主编 a2版 a北京c化学工业出版社d2024.10 a145页d26cm a“十三五”江苏省高等学校重点教材 a侯亚合,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从事橡胶专业教学和科研工作,主要研究方向,新型填料在橡胶中的应用和橡胶加工工艺改进,主讲橡胶材料与配方、橡胶加工工艺、橡胶制品工艺、轮胎工艺学、橡胶配方设计、高分子改性技术、橡胶物理机械性能测试等课程。 a本教材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有机融入党的二十大精神。教材共设置6个典型项目、22个任务,以企业生产实践中典型橡胶产品胶料制备为引领,通过项目任务的完成实现现代橡胶加工工艺基础知识学习和技能操作训练等。教材紧密联系生产实际、图文并茂、深入浅出,内容丰富,贴近现代橡胶工业的发展趋势,注重绿色环保知识的普及与推广,体现高等职业教育特色。教材针对重、难点内容,融入了多媒体信息化资源,便于自学和延伸学习;通过拓展阅读等栏目,拓宽学习者的知识面。本书可作为高等职业教育高分子材料智能制造技术、橡胶智能制造技术等专业及相关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本科职业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学校高分子材料类专业的教材,还可供橡胶行业制品生产企业的技术人员、生产管理人员、产品研发人员学习、参考。 a高职0 a橡胶加工x生产工艺j教材 aTQ330.1v5 0a侯亚合4主编 0a宋帅帅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05 01207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3001472100036001902150016002263300609002423330021008516060019008726900013008917010017009047010017009218010027009381164-282520241028103521.0 a978-7-5184-4554-7dCNY52.00 a20241028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油脂制取技术b专著f邵珍美,田晓花主编 a北京c中国轻工业出版社d2024.03 a162页d26cm a油脂制取(生产)是保障粮食安全的一项基础性和关键性工作。本书参照《制油工》国家职业标准,以压榨花生油、浸出大豆油等生产项目为载体,选取“工艺流程图识读→核心设备认知→生产(仿真)操作→生产质量控制”等工作任务,由简单到复杂、由设备操作到整个工艺控制、由生产操作到生产管理,知识与技能水平逐级提升、工艺操作与生产管理内容逐步完整。本书将网络平台上的图片、视频、动画、微课等资料与教材有效对接,以二维码嵌入丰富、适用和具有引领创新作用的多种类型立体化、信息化课程资源,凸显教育信息化特点,方便读者学习,提高学习效率。此外,本书紧跟油脂制取新技术,融入精益管理思想,智慧加工理念,从而更好地发挥立德树人的重要作用。 a油脂制取技术人员0 a油脂制备j教材 aTQ644v5 0a邵珍美4主编 0a田晓花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031 01326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13001001020015001131050018001281060006001462000065001522100042002172150016002593000195002753300437004703330013009076060053009206900015009737010017009887010015010057020013010208010027010331164-282620250217094417.0 a978-7-5229-1283-7dCNY88.00 a20250217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aeng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中国丝绸技艺概论b专著e汉文、英文f杨建慧,朱圳主编g王伟译 a北京c中国纺织出版社有限公司d2025.01 a175页d26cm a“十四五”职业教育部委级规划教材 教育部国家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子库“中国丝绸技艺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配套双语教材 江苏省高等职业院校高水平专业群“纺织品检验与贸易”配套教材 a本书为“十四子”职业教育部委级规划教材中的一种。内容介绍了悠久的丝绸历史与文化,详细阐述了蚕桑与制丝技艺、丝绸织造技艺以及丝绸染整印花技术,总结了丝绸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可以使读者全面了解丝绸传统技艺、产品以及相关的丝绸文化,感受中国丝绸传统文化之美,为丝绸产品走出向世界起到积极的推广和宣传作用。本教材适合艺术设计类、轻工纺织类及相关专业的高职院校的师生使用,也可供对丝绸感兴趣的工艺美术工作者、大学生和社会人士阅读参考。 a职业教育0 a丝绸x丝织工艺y中国x高等职业教育j教材j汉、英 aTS145.3v5 0a杨建慧4主编 0a朱圳4主编 0a王伟4译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197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13001011020015001141050018001291060006001472000058001532100050002112150016002613300561002773330013008386060035008516900015008867010039009018010027009401164-282720241209115344.0 a978-7-5232-1839-6dCNY129.00 a20241209d2024 em y0chiy50 ea1 achiceng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食品化学导论b专著f(美)约翰·W.布雷迪(JohnW.Brady)著 a北京c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d2024.12 a656页d24cm a本书专为本科和研究生初级课程设计,有效地将物理、化学、结构生物学原理整合融入到食品化学教学当中。本书探索了食品化学领域一些传统的主题和其他教材里没有涵盖的时兴主题,例如疯牛病、三聚氰胺污染、烘焙食物中丙烯酰胺、酒化学、过敏原、转基因食品以及当代对于胆固醇食谱、高糖玉米糖浆和人工甜味剂的理解等。《食品化学导论》的作者是该领域里顶尖的学者之一,他将食品视为经过复杂化学反应的分子组成的物理系统,在书中呈现了对食物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中分子结构和功能间关系的最新见解,同时本书也通过合理利用彩色图片以三维方式,而非纯靠干巴巴的方程式,生动展现了食物的转化。 a高校师生0 a食品化学x高等学校j教材j英文 aTS201.2v5 0c(美)a布雷迪c(Brady, John W.)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12 01203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1001472050008001882100034001962150016002303140164002463300421004103330009008316060023008406900015008637010015008787010017008938010027009101164-282820250107114230.0 a978-7-122-46854-3dCNY46.00 a20250107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食品生物化学b专著f潘宁,杜克生主编 a4版 a北京c化学工业出版社d2025.02 a194页d26cm a潘宁,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1984年7月毕业于天津轻工业学院食品工程专业,从事食品、生物技术类专业教学工作,主讲生物化学、营养学、食品分析、食品工艺等课程。 a《食品生物化学》(第四版)一书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实际需要为原则,从食品工业技术角度,以人和食物的关系为中心,概述了生物化学的基本内容和与人类食物质量密切相关的色、香、味的化学与生物化学。内容包括:水分和矿物质、糖类化学、脂类化学、蛋白质化学、核酸化学、酶化学、维生素化学、物质代谢、食品的色香味化学、实验等。此次修订更新了阅读材料,适合用作高职高专食品类专业教材,也可供相关从业人员阅读、参考。 a高职0 a食品化学x生物化学 aTS201.2v5 0a潘宁4主编 0a杜克生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09 02989nam0 2200277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3001472100042002002150015002423000045002573141635003023300555019373330089024926060039025816900015026207010017026357010017026527010015026698010027026841164-282920250116092644.0 a978-7-5229-2294-2dCNY58.00 a20250116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食品安全监督管理b专著f岳晓月,白艳红,李可主编 a北京c中国纺织出版社有限公司d2025.02 a60页d26cm a“十四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部委级规划教材 a岳晓月,副教授,郑州轻工业大学硕士生导师,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食品质量与安全系副主任。研究方向为食品安全因子快速识别与控制和食品安全因子电化学及荧光快速检测技术研究。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河南省科技攻关、河南省高等学校重点科研项目等多个项目。以第一/通讯作者身份发表SCI/EI收录论文20余篇(ESI高被引论文1篇),获授权专利2项。获河南省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及河南省教育厅科技成果一等奖1项。白艳红,教授,博士生导师,河南省肉品加工与质量安全控制创新型科技团队带头人,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教学名师,享受河南省特殊津贴专家。现任河南工业大学副校长,兼任冷链食品加工与安全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农业农村部农产品加工标委会畜产品加工分委会委员、中国畜产品加工研究会理事、河南省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副理事长、《Journal of Food Safety》《食品科学》《肉类研究》编委、《Food Sciene of Animal Products》科学主编。长期致力于肉品加工与质量安全控制、食品安全快速检测理论与技术方向的研究工作。近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河南省重大科技专项、河南省重大公益专项等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获河南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发表SCI/EI收录论文70余篇,(ESI高被引论文6篇),出版著作5部,其中共同主编国家级规划教材1部;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0件,制修订国家、行业标准4项。李可,副教授,郑州轻工业大学硕士生导师,新加坡国立大学访问学者,河南省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河南省青年托举人才,河南省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从事肉品加工与质量安全控制研究,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和面上项目、河南省留学人员择优资助项目、省科技攻关项目等多个项目;以第一/通讯作者身份发表SCI/EI收录论文26篇(知网影响力论文3篇,ESI高被引论文1篇);参编教材1部,获授权专利2件。 a本教材结合当前国家食品安全监管体制,以现行的法律法规与标准为依据,结合国内外食品安全监管的经验,以食品安全监管的概念、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度、食品链各个环节的监管为逻辑主线进行编写,共十三章内容,分别为绪论、食品安全监管体制、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与标准、食品安全抽检监测、食品安全性评价与风险分析、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食品生产安全监督管理、食品经营安全监督管理、特殊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食品标签及广告监督管理、食品安全溯源与预警、食品安全应急管理和食品安全社会共治,可作为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食品卫生与营养专业的教材和参考用书。 a本书可作为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食品卫生与营养专业的教材和参考用书0 a食品安全x安全管理x高等学校j教材 aTS201.6v5 0a岳晓月4主编 0a白艳红4主编 0a李可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23 01493nam0 2200277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3001472100036002002150016002363000029002523140187002813300524004683330095009926060039010876900013011267010017011397010017011567010015011738010027011881164-283020240725162208.0 a978-7-5111-5907-6dCNY68.00 a20240725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有机食品检测技术b专著f苗利军,张鹏娟,陈雷主编 a北京c中国环境出版集团d2024.07 a232页d26cm a生态环境产教融合系列教材 a苗利军,男,1977.12.23,毕业于河北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副教授,河北环境工程学院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教研室主任,主讲食品分析、食品毒理学等课程,先后承担科研课题12项,发表学术论文18篇。 a本书为“生态环境产教融合系列教材”中的一本。本书由河北环境工程学院、广东医科大学、河北民族师范学院、秦皇岛农产品检验检测中心、秦皇岛市食品药品检验中心两所检验中心等单位的老师和专家共同完成。本书采用模块、项目、任务式编排方式,除绪论外,共有8个模块,分别是:采样与数据处理、有机食品检测仪器分析技术、有机农业投入品的检测、有机粮油及其制品的检测、有机果蔬及其制品的检测、有机乳及乳制品的检测、有机畜禽类产品的检测、有机茶的检测。本书可作为食品质量与安全、食品科学与工程等专业的教学用书及有机食品企业的工作人员的参考用书。 a本书可作为食品质量与安全、食品科学与工程等专业的教学用书及有机食品企业的工作人员的参考用书0 a绿色食品x食品检验x高等学校j教材 aTS207v5 0a苗利军4主编 0a张鹏娟4主编 0a陈雷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0731 01319nam0 2200277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5001472100036001922150016002283000066002443300587003103330013008976060019009106060021009296900015009506900015009657010017009807010017009978010027010141164-283120250217091454.0 a978-7-5184-4921-7dCNY50.00 a20250217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食品标准与法规b专著f刘云国,扈晓杰主编 a北京c中国轻工业出版社d2025.01 a280页d26cm a中国轻工业“十四五”规划教材 高等学校食品科学与工程类专业教材 a本书结合学科发展与社会发展的要求,全面系统地对食品法规体系及标准的相关内容进行了阐述,分别介绍了食品标准与法规的基础知识、我国食品安全管理及安全控制、食品质量管理及质量管理体系、食品标准体系、食品标准化管理与标准制定、计量管理与食品检测检验机构管理,并结合我国现状,突出介绍了最新的食品生产经营许可与认证管理、国际和发达国家食品标准与法规、食品安全风险管理等内容。本教材以最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为主线,结合近年新修订发布的相关法规理论体系进行重点阐述,通过对近年来国内外食品安全法规及管理体系发展过程、现阶段新标准和新法规的全面剖析,有助于学生对食品相关法律法规知识的了解和掌握。 a高校学生0 a食品标准y中国0 a食品卫生法y中国 aTS207.2v5 aD922.16v5 0a刘云国4主编 0a扈晓杰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566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7001472100034002042150016002383140166002543300673004203330095010936060029011886900015012176900013012327010013012457010015012588010027012731164-283220240701141048.0 a978-7-5773-0395-6dCNY50.00 a20240701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食品安全检验与加工技术应用研究b专著f胡莉,李传凤著 a郑州c郑州大学出版社d2024.10 a200页d19cm a胡莉 女,汉族,中国共产党党员,硕士,就职于黄淮学院,讲师,国家食品工程师。主要从事食品安全检测和食品生物技术。李传凤 ,女,汉族,硕士,就职于黄淮学院,实验师。 a《食品安全检验与加工技术应用研究》是一本全面探讨食品安全检验与加工技术的专业书籍,从食品安全的概述入手,深入浅出地介绍了食品安全的基本定义、重要性、影响因素以及监管体系,详细阐述了食品安全检验技术的基础知识,包括检验的目的、方法、标准和规范。在微生物检验、食品添加剂检验、有害物质检验和快速检测技术等方面,本书提供了详尽的资料和实用的方法。此外,本书还对食品加工技术进行了全面研究,涵盖了果蔬、粮油、肉制品和乳制品等各类食品的加工技术,并强调了质量控制和安全监管的重要性。本书不仅适合食品科学与工程领域的专业人士阅读,也可作为食品安全与加工技术领域的教材或参考书。通过本书,读者可以深入了解食品安全与加工技术的最新发展,为解决实际问题和推动相关领域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a本书不仅适合食品科学与工程领域的专业人士阅读,也可作为食品安全与加工技术领域的教材或参考书0 a食品检验x食品加工x研究 aTS207.3v5 aTS205v5 0a胡莉4著 0a李传凤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0703 01498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5001472100034001922150016002263140435002423300385006773330091010626060021011536900015011747010015011897010013012048010027012171164-283320241118105457.0 a978-7-122-46751-5dCNY78.00 a20241118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酸浆豆制品生产技术b专著f赵良忠,李明著 a北京c化学工业出版社d2025.02 a399页d24cm a赵良忠,邵阳学院二级教授,中国豆制品工艺师培训中心主任,豆制品加工与安全控制湖南省重点实验室主任,豆制品加工技术湖南省应用基础研究基地主任,湖南省果蔬清洁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农学会农产品贮藏加工分会常务理事,湖南省食品科学协会常务理事,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长沙理工大学、邵阳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湖南省西部开发特聘专家,湖南省省级优秀教学团队带头人,湖南省高校产学研合作示基地首席专家,教育部食品质量与安全教学分委员会委员。 a《酸浆豆制品生产技术》一书介绍了酸浆豆制品的起源,生产所用原料的特性和选择,酸浆菌种的筛选培育和优化,酸浆工业化生产的一些方法,酸浆生产设备的种类,酸浆豆腐的制浆工艺和设备选型,酸浆嫩豆腐、酸浆老豆腐、酸浆蜂窝豆腐等产品的工业化生产,酸浆豆制品的卤制,酸浆豆制品生产工厂建设案例等。书中对酸浆豆制品生产过程的工艺参数优化、品质变化、卤汁循环使用安全检测预警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研究。 a本书适合豆制品生产企业技术研发人员、食品科研院所研究人员、高校食品科学相关专业师生参考0 a豆制品加工x研究 aTS214.2v5 0a赵良忠4著 0a李明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121 01160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3001472100038002002150016002383300551002543330013008056060029008186900016008477010013008637010015008768010027008911164-283420250218093853.0 a978-7-5714-2359-9dCNY68.00 a20250218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婴儿奶粉,你应该知道得更多b专著f朱鹏,祁雯昊著 a北京c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d2025.01 a212页d26cm a本书从配方奶粉的选择、海淘代购的风险、奶粉喂养的正确方法等九个方面,系统梳理了作者已发表的文章,并以此为基础整合完善,科学地解答了奶粉配方、奶粉安全、国际乳业的*进展等消费者最关心的问题,同时对网络上流传甚广的奶粉伪科普进行了剖析和纠正。全书分为9章,分别是:第一章母乳喂养,妈妈宝宝都受益第二章奶粉喂养,不必太纠结第三章好奶粉的金指标:奶源、配方和工艺第四章奶粉配方大PK,教你挖掘好配方第五章特殊配方,特别的爱给特别你第六章买奶粉,合法进口与海淘代购第七章那些流传甚广的奶粉伪科普第八章奶粉,世界最严监管第九章奶粉的正确喂养方法各章内容详见目录。 a大众读者0 a婴儿食品x乳粉x基本知识 aTS252.51v5 0a朱鹏4著 0a祁雯昊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351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13001011020015001141050018001291060006001472000208001532100044003612150016004053300417004213330031008385100108008695170019009776060023009966900016010197110035010358010027010701164-283520250219093801.0 a978-7-5217-4619-8dCNY418.00 a20250219d2023 em y0chiy50 ea0 aengg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葡萄酒品鉴b专著e认知风格与品质eWSET第三级葡萄酒认证配套课本e英文dUnderstanding wineseexplaining style and qualityean accompaniment to WSET level 3 award in winesf英国葡萄酒与烈酒教育基金会著zeng a北京c中信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d2023.10 a312页d26cm a本书是WSET机构研发的葡萄酒知识读本,带领读者对葡萄酒有一个系统全面的认知,打下知识基础、通过品尝打开眼界,是一本“世界葡萄酒宝典”的百科书籍。本书带领读者对葡萄酒有一个系统全面的认识,深入掌握各种葡萄酒的酿造工艺与全球上百个葡萄酒产区的葡萄酒风格差异及影响因素,从更专业的角度全面地判断酒的品质及陈年潜力,能够帮助读者系统地学习葡萄酒知识,更好地了解目前已经日益成熟的中国葡萄酒市场,及全球葡萄酒行业的发展趋势。 a本书适用于葡萄酒认证研究者1 aUnderstanding wineseexplaining style and qualityean accompaniment to WSET level 3 award in wineszeng1 a认知风格与品质0 a葡萄酒x认证j英文 aTS262.61v502a英国葡萄酒与烈酒教育基金会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360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065001482100034002132150016002473300678002633330017009416060021009586900018009797020017009977020015010147020017010297110021010468010027010671164-283620250218104755.0 a978-7-110-10397-5dCNY498.00 a20250217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DK葡萄酒大百科b专著f英国DK出版社著g张玉亮,宋燕,李蕾主译 a北京c科学普及出版社d2025.10 a901页d26cm a自休·约翰逊开创性的《葡萄酒世界地图集》和《袖珍葡萄酒》于20世纪70年代首次出版以来,葡萄酒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开始生产品质极好的葡萄酒。葡萄酒专业人士已经不再认为地理因素决定了葡萄酒品质,而是认为优质葡萄酒是风土、葡萄栽培和酿酒的结合。葡萄酒酿造革命的技术和研究已经在全球各地传播与突破。本书作为一本葡萄酒终极宝典,通过800页的宏大篇幅,提供了比其他任何葡萄酒插图书籍更大的覆盖面和更先进的葡萄酒世界。将它作为百科全书来查找葡萄酒生产地区、名称、酒厂和生产者;作为寻找名胜的地图册;同时也是葡萄酒酿造厂旅游的指南。以新一代葡萄酒作家的视角,重新审视葡萄酒的新世界。它将葡萄酒出版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为专业人士和业余爱好者提供了适合21世纪的葡萄酒参考。 a葡萄酒爱好者0 a葡萄酒j普及读物 aTS262.6-49v5 0a张玉亮4主译 0a宋燕4主译 0a李蕾主4主译02a英国DK出版社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187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67001472100036002142150016002503300521002663330021007876060031008086900016008397010017008557010017008727010017008898010027009061164-283720250210103044.0 a978-7-5111-4510-9dCNY36.00 a20250210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家具制造业清洁生产技术与管理b专著f周长波,党春阁,郭亚静主编 a北京c中国环境出版集团d2025.01 a144页d26cm a清洁生产作为我国环境管理制度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工业行业环境污染预防中发挥了不容忽视的作用。本书分析了家具行业现状及问题,系统整理了家具行业的法规政策,从源头削减、过程控制和末端治理方面汇总了家具行业的清洁生产技术及案例,并从生产全过程角度提出了家具行业全过程整治提升方案,为我国家具企业技术升级改造,清洁生产技术应用推广和提升污染治理水平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本书由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中心周长波研究员、党春阁工程师、郭亚静工程师共同主持编写,周长波、党春阁、郭亚静、林雨琛负责全书统稿和整体修改工作。 a家具生产技术人员0 a家具x生产工艺x无污染工艺 aTS664.05v5 0a周长波4主编 0a党春阁4主编 0a郭亚静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13 01119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9000271000041000661010008001071020015001151050018001301060006001482000043001542100038001972150016002353140079002513300432003303330017007626060037007796900019008167010015008358010027008501164-283820240805163559.0 a978-7-5751-0288-9b精装dCNY288.00 a20240805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30000 ay z 000yy ar1 a江南明清朱金家具珍赏录b专著f何晓道著 a杭州c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d2024.09 a363页d26cm a何晓道,经营收藏三十多年,创建浙江宁海江南民间艺术馆和宁海十里红妆博物馆。 a本书是《江南明清门窗格子珍赏录》和《江南明清椅子珍赏录》系列的最新一本,作者用10万字概论、300多件文物,系统论述明清朱金家具及器物的历史、工艺流程、艺术审美以及民风民俗等文化现象。收录图片600余张,是作者从30年积累、1万多件藏品中精心挑选出的朱金家具及器物,极具代表性和研究价值。同时,该书也是作者十多年家具研究、理论探索的开创性思想总结,不仅有原创的理论构建,也有精美器物图片作数据支持,将成为古代造物研究领域内的重要著作之一。 a木家具爱好者0 a木家具x鉴赏y华东地区z明清时代 aTS666.204.8v5 0a何晓道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0807 00915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39001472100034001862150016002203300300002363330071005366060021006076900013006287010017006418010027006581164-283920240416150229.0 a978-7-308-23881-6dCNY35.00 a20240416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30000 ay z 000yy ar1 a3D打印技术与应用b专著f王丽霞主编 a杭州c浙江大学出版社d2024.02 a189页d26cm a本教材是国家职业教育工业设计专业教学资源库配套教材,具体内容如下:模块一认识3D打印、模块二3D打印成型工艺、模块三模型数据处理、模块四3D打印技术的应用。教材产教融合,行业、企业、学校3方合作编制,由多名行业、企业、高校专家,用大量的真实案例生动讲解,采用新形态教材的形式,配套录制了70多个视频资料。 a机械设计与制造、增材制造技术应用、工业设计等所有机械工程类专业人员0 a立体印刷x印刷术 aTS853v5 0a王丽霞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0424 01400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1001472100034001882150016002223140195002383300533004333330105009666060025010716900018010967010017011148010027011311164-284020241031132555.0 a978-7-111-76895-1dCNY99.00 a20241031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电动工具维修手册b专著f阳鸿钧等编著 a北京c机械工业出版社d2024.12 a384页d26cm a作者系湖南曙光电子学校的老师,主要从事电子技术方面的教学和培训工作,曾出版多部家电维修、变频器维修、伺服驱动器维修、电工入门等技术入门类图书作品,其中多部作品受到市场的欢迎,实现了多次重印。 a本书介绍了大约40种电动工具的检修、维护、应用等知识、技能与速查资料,以及电动工具的概述、配件与附件、基本原理等基础性知识、技能。本书涉及的具体电动工具包括电动螺丝刀、电动扳手、电钻、冲击电钻、电锤、电镐、切割机、切断机、电动砂轮机、磨光机、抛光机、砂光机、空气压缩机、气泵、电动钉枪、电动拉铆枪、电喷枪、电锯、电刨、木工修边机、电剪刀、水电开槽机、修枝剪、割草机、剪草机、振动器、搅拌器、吹风机、钢筋捆扎机、高枝锯、绿篱机、木工结合机、电木铣(雕刻机)、摆动铲、圆砂、吹风机、吸尘器、扭剪扳手、地钻、液压钳、喷雾器、激光水平仪等。 a本书适合广大电动工具维修人员、机电维修人员、电器维修人员,以及大中专院校、技能培训班相关师生参考使用0 a电动工具x维修j手册 aTS914.5-62v5 0a阳鸿钧4编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107 01119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37001472050008001842100038001922150016002303000024002463300485002703330009007556060041007646900016008057010017008218010027008381164-284120241127132315.0 a978-7-5625-6046-3dCNY68.00 a20241127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420000 ay z 000yy ar1 a钻石鉴定及分级b专著f张晓晖主编 a2版 a武汉c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d2024.11 a212页d19cm a互联网+珠宝系列教材 a本书为2019年版教材的再版,新增了钻石最新内容,重点介绍了中国合成钻石。本书面向全国职业院校珠宝专业的学习者,以珠宝行业鉴定领域中钻石鉴定与分级的职业活动为研究对象,结合钻石鉴定与分级的知识、技能、素质要求,围绕钻石鉴定与分级岗位核心能力,深入浅出,形式活泼,突出实践,突出知识性、趣味性,融入了“学习目标、心得体会、知识链接、特别提示、练一练”等知识单元,旨在提升珠宝专业学习者的钻石鉴定与分级的职业素质和技能。可以作为职业院校宝玉石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珠宝爱好者的专业阅读资料。 a高职0 a钻石x鉴定x分级x高等职业教育j教材 aTS933.21v5 0a张晓晖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128 01494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5001472100038001922150016002303140275002463300613005213330021011346060039011556900016011947010015012108010027012251164-284220250218095340.0 a978-7-313-32222-7dCNY58.00 a20250218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10000 ay z 000yy ar1 a红帮裁缝地方文化精神研究b专著f刘云华著 a上海c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d2025.01 a222页d26cm a刘云华,宁波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学院博士后,宁波市拔尖人才、宁波市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带头人、宁波服装博物馆特聘研究员。主持国家级、省市级课题20余项;专著《红帮裁缝研究》荣获浙江省第十六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在《新美术》《装饰》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 a红帮裁缝是中国进入近代社会以来,以缝制西服为谋生方式的一群新型裁缝群体,他们大部分来自宁波地区,最初的构成人员主要由原本缝制中装的本帮裁缝转型而来。本书首先介绍红帮手工针法的应用原理,归类红帮14种针法;其次是红帮手工熨烫的技术原理;最后是红帮手工技术的传承方式,总结红帮“十六字诀”的精髓,即平、服、挺、顺、直、圆、登、戤、满、窝、薄、松、软、轻、匀、活,从西服整体与局部、视觉与触觉、审美与功能等各个方面,建立西服工艺的评判体系,研究红帮师徒相传的传承方式;提出信息社会背景下,红帮传统手工技术与现代信息高科技术的有机结合方案,实现传统技术的传承创新路径,为现代西服高级定制产业的转型升级构建创新传承模式。 a服饰文化研究人员0 a服装裁缝x服饰文化x文化研究y宁波 aTS941.12v5 0a刘云华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145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7001472050008001942100050002022150016002523300419002683330091006876060039007786900015008177010017008327010015008498010027008641164-284320250123091807.0 a978-7-5763-3846-1dCNY89.00 a20250123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服饰图案设计与应用b专著f侯东昱,金玉主编 a3版 a北京c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d2024.04 a123页d26cm a本书介绍了服饰图案的基础知识,研究服饰图案设计的普遍规律及表现方法;结合服装设计实践,对服饰图案的组织、色彩配置等进行了详细讲解,并着重介绍了服饰图案的表现工艺及应用方法。全书紧扣“服饰图案”这一主题,区别于以往单一的图案基础介绍,紧密结合古今中外服饰文化,对服饰图案的设计理念及设计方法进行了具体阐释;并将实际成衣生产中图案的制作工艺与图案艺术设计紧密结合,理论联系实际,实现了服装生产体系“艺”与“工”的结合。 a本书既可作为高等院校服装专业教材,也可作为服装设计爱好者了解服饰图案设计知识的参考用书0 a服饰图案x图案设计x高等学校j教材 aTS941.2v5 0a侯东昱4主编 0a金玉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06 01238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37001472100034001842150016002183300673002343330009009076060033009166900015009497010017009648010027009811164-284420240607180649.0 a978-7-102-09311-6dCNY68.00 a20240607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服装设计与实务b专著f张晓黎主编 a北京c人民美术出版社d2024.04 a140页d26cm a本书系中国高校艺术专业技能与实践系列教材、四川省“十四五”职业教育省级规划教材立项建设项目,全书遵循以培养职业能力为主、以基础理论学习为辅的编排原则,系统教授服装设计的基础知识与实际应用。第一章为服装设计程序与方法,讲解了服装设计的基础工序和分解训练方法;第二章为拓展系列设计,提供了系列服装的设计技法训练;第三章、第四章分别讲解服装分类设计和品牌服装设计的要义,并提供了与市场相对应的设计策略;第五章为项目综合实践,以职业装和时装两大类目为例引导学生投入实践、参加实训。本书图文并茂,提供了大量服装设计的实训教程,内容丰富详实,技术性、实用性、实操性极强。全书案例丰富、结构清晰,充分发挥了校企合作双元育人的优势,使读者能够快速掌握服装企业设计岗位所需的知识和技能。 a高职0 a服装设计x高等职业教育j教材 aTS941.2v5 0a张晓黎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0612 01128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029001482100030001772150016002073300557002233330025007806060031008056900020008367010015008568010027008711164-284520241225132657.0 a978-7-5736-2899-2dCNY168.00 a20241225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70000 ay z 000yy ar1 a唐风流韵b专著f杨树云著 a青岛c青岛出版社d2025.01 a210页d30cm a本书是国宝级古典装造艺术家杨树云的唐代妆束美学全书。他梳理了40年影视工作生涯中所参与的全部唐代相关经典作品,提炼出数十个由他塑造的经典女性角色形象设计。书中分享了杨树云如何设计这些角色的发饰造型,妆容服饰,甚至仪容仪态。本书可以让读者对唐代妆容、服饰艺术及相关影视舞台美学有深入了解,尤其适合专业化妆师、古装及汉服爱好者阅读。作者杨树云是中国国宝级古典妆造艺术家,被誉为“天下第一梳”。师从沈从文,曾为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化装委员会主任、中国影视唐文化研究所研究员、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会员,北京电影学院、中央戏剧学院、中国传媒大学等十多所大学客座教授。 a女性服饰美学研究人员0 a女性x服饰美学y中国z唐代 aTS941.742.42v5 0a杨树云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26 01624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047001482100038001952150016002333140519002493300465007683330025012335170021012586060031012796900020013107010013013308010027013431164-284620250103111941.0 a978-7-5660-2485-5dCNY168.00 a20250103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优雅的文明b专著e宋代女性服饰艺术f王苒著 a北京c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d2025.01 a408页d24cm a王苒,女,1990年10月生于山东省济南市。本硕博专业方向均为服装艺术设计,2013年毕业于东华大学服装艺术设计学院获文学学士学位,201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获艺术硕士学位。202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获艺术学博士学位,现为中央民族大学美术学院师资博士后。深耕民族服饰艺术与设计美学研究,具有立足本土、放眼国际的学术志趣。在国际一流专业刊物《Vogue》《Elegant》等发表个人作品,作品多次应邀参加国际重要学术展览,如中国美术家协会举办的“2022中国服装设计作品展览”、意大利米兰设计周“为文化多样性而设计,中国范式探索”展览等。 a本著作以中华民族服饰艺术的精髓,优雅的典范宋代女性服饰艺术为研究对象,从哲学、美学、设计学多重视角探索中华民族服饰艺术与设计美学的内核,由宏观到微观,从文化价值到艺术形式,层层递进。根据宋代文献、绘画、实物等资料,重新绘制大量高水平的彩色宋代女性服饰图谱。图文并茂,以图为主,从服饰艺术的角度分析、归纳其艺术特征。再从宋代女性优雅的美学尺度探究文化的再生产,为民族服饰文化产业提供新思路、新方法,提供直观、便捷的资源,为中华民族服饰艺术传承与发展奠定价值基石。 a女性服饰文化研究人员1 a宋代女性服饰艺术0 a女性x服饰文化y中国z宋代 aTS941.742.44v5 0a王苒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09 01674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9001472100034002062150016002402250035002563140219002913300811005103330021013216060021013426900015013637010015013788010027013931164-284720250114152127.0 a978-7-122-47032-4dCNY69.80 a20250114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全球化视域下中国饮食文化的设计叙事研究b专著f程文婷著 a北京c化学工业出版社d2025.03 a194页d24cm2 a新思维·新视点·新力量设计丛书 a程文婷,副教授,湖北工业大学工业设计学院设计基础系系主任、湖北工业大学中德工业设计创新研究院秘书长,主要研究领域为,饮食文化与未来生活方式设计研究;基于“学与玩”的儿童产品设计研究;未来出行与移动生活方式设计研究。 a饮食是一种文化现象,在全球化视域下,围绕中国食物及其饮食文化在境外的产生发展和设计叙事研究,既能展现中国饮食文化的全球化进程,也能折射出中国饮食文化在跨文化背景下的多样化发展和本地化适应过程。本书立足于跨学科视角,探讨全球化视域下德国境内的中餐厅历史发展与设计现状、德国中餐厅的“原真性建构”设计叙事现象,可充当一面社会历史之镜,折射出中国饮食文化在跨地方背景下的发展、适应、融合和改变的过程,是代表“中国”的食物和饮食文化不断与德国当地饮食文化之间寻求平衡和博弈的结果,这使得德国中餐厅成为集合了包容和创新的整体艺术。本书的设计实践部分“新楚式餐桌文化的系统设计叙事”,旨在通过全球本地化的系统设计叙事方法,完成从“符号叙事”到“精神叙事”的设计转译,助力跨文化背景下饮食新式多样性的形成;在扩充中国饮食文化全球化研究的同时,进一步丰富全球化下的设计史理论研究成果,同时为跨文化设计实践领域提供参考借鉴。 a饮食文化研究人员0 a饮食x文化y中国 aTS971.2v5 0a程文婷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16 01076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29001472100036001762150015002122250013002273300497002403330019007376060021007566900015007777010015007928010027008071164-284820250211094852.0 a978-7-5545-8612-9dCNY69.80 a20250211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30000 ay z 000yy ar1 a山家风味b专著f张西昌著 a石家庄c河北教育出版社d2025.02 a78页d21cm2 a寻味系列 a《寻味系列:山家风味》一书是以二十四节气的时间轴为经,以秦岭山脉的地理空间为纬,选取了一年四季中具有代表性的食材来体现山居生活的家食之道,并由此折射人与自然之间休戚与共的伴生关系。该书从乡野视角描绘和阐述了饮食文化所包含的风土要素、人文内涵及美学意味。后工业时代促动的城市化发展加剧了人与自然之间的隔膜,快节奏的生活和充满不确定性的身心焦虑,反衬出山居生活中隐藏的时代价值。本书的书写,立足于作者身体力行的实地考察和体验,力图使读者的心能够慢下来,可以理解并享受自然恩赐人类的安养之道的本意。 a饮食文化爱好者0 a饮食x文化y中国 aTS971.2v5 0a张西昌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13 01126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3001472100034001902150016002243300522002403330019007626060021007816900021008027010017008237010017008408010027008571164-285020250214141809.0 a978-7-5672-4789-5dCNY98.00 a20250214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20000 ay z 000yy ar1 a世界美食之都b专著f潘长宏,潘宝明编著 a苏州c苏州大学出版社d2025.01 a320页d26cm a2019年10月31日,扬州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网络,入选“世界美食之都”,成为继成都、顺德、澳门之后被列入“世界美食之都”的第四座中国城市。扬州美食文化是我国美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历史悠久,独具魅力。扬州美食的发展得益于扬州的数度繁华,智慧勤劳的扬州人民创造了扬州饮食文化,无论是维扬菜肴、富春细点,高邮禽蛋、宝应莲藕、四美酱菜,都使文人雅士闻香下马,知味停车。本书是扬州美食的百科全书,作者从传承社会化、彰显特色化、致力品牌化、奋进国际化四个方面展示了扬州饮食文化的独特价值和魅力,具有一定的可读性和文化价值。 a饮食文化爱好者0 a饮食x文化y扬州 aTS971.202.533v5 0a潘长宏4编著 0a潘宝明4编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228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31001472100034001782150015002122250017002273140191002443300424004353330019008596060031008786900023009097010015009328010027009471164-285120241029155348.0 a978-7-80775-014-7dCNY36.00 a20241029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粤菜万花筒b专著f韩伯泉著 a广州c岭南古籍出版社d2024.11 a78页d19cm2 a岭南风土丛书 a韩伯泉(1933— ),原广东民族学院民族研究所所长、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会理事。长期从事民族文化教学及岭南民间文化研究。著有《中国少数民族宗教与神话大词典》(合作)、《中华饮食风俗大观》(合作)等。 a本稿是一本介绍广东饮食风俗的通俗读物。全书分年节食俗、粤式口福、食风溯源、四大食区、古今食俗5个部分,后附《美味求真》。时至今日,饮食上升为一种文化享受。除讲究菜肴的味道、款式外,了解食风食俗,营造就餐气氛,追求品味与格调,已成为城中新动向。粤菜别有风味,饮食风习亦百态千姿,蔚为奇观。本稿介绍自古及今的广东饮食风俗,在阐述中旁及大量的奇闻、轶事。读者从中可一广见闻,有助增进饮食情趣。也为目前热议中的粤菜提供参考资料。 a饮食文化爱好者0 a饮食x文化y广东j通俗读物 aTS971.202.65-49v5 0a韩伯泉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031 01119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033001482100030001812150015002113300567002263330013007936060021008066900020008277010015008478010027008621164-285220250108105706.0 a978-7-5501-8972-0dCNY138.00 a20250103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460000 ay z 000yy ar1 a海南美食探奇b专著f云大新著 a海口c南方出版社d2024.10 a92页d26cm a本书通过大量实例,体现海南宝岛海产万类、陆产千名的丰饶食物特点,探讨海南多元化饮食文化,探研海南独特烹饪技艺,探究海南特色菜肴,探奇海南饮食故事传说和人文历史。力求从历史文化、科学养生、人文精神、岛屿饮食、美食美学等新视角,反映海南独树一帜的美食特色。本书内容上摆脱了美食内书籍菜谱式写作的窠臼,把文章写得史料翔实、信息丰富、故事生动、文笔活泼。书中作者把写美食与写故事结合起来,把写琼菜与写海南人文史迹结合起来,把写菜肴与写食物营养(食物养生)结合起来,把写菜肴烹艺与写现场感受体会结合起来,把写琼菜与写全国各地同类名菜结合起来,可读性极强,具有较高的出版价值。 a大众读者0 a饮食x文化y海南 aTS971.202.66v5 0a云大新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09 01708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33001472100034001802150016002143140448002303300671006783330017013496060017013666900016013837010015013997010013014148010027014271164-285320241209144905.0 a978-7-5637-4771-9dCNY78.00 a20241209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茶·修b专著f陈洁丹,刘婧著 a北京c旅游教育出版社d2024.12 a305页d24cm a陈洁丹,广东揭阳人,副教授,管理学硕士。现为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专业教师,修业茶苑创办人。近五年,研发茶艺等相关专利6项,《紫砂出墨》教学绝活获广东省青教赛一等奖,《五谱注水》技术获广东省课堂革命典型案例立项,发表论文10余篇,主持及参与相关课题10余项。刘婧,山西怀仁人,实验师。现为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茶艺实训指导教师。近五年,专利研发6项,发表论文9篇,主持参与实训室项目15项,主持参与相关课题15项,讲授参与课程建设10余门。 a《茶·修》讲述的是作者十年的授艺生涯,讲述的是她们与学员的习茶故事。在习茶故事中,她们讲述了不同茶品的冲泡方法、讲述了茶汤的品鉴方法、分享了茶艺课程的授课方法、分享了茶艺竞技的独到路径与方法。在习茶故事中,他们讲述了“茶与德”——首创“格物致知”路径,让以茶修身有了具体的载体与方法;他们讲述了“茶与行”——独创行茶仪轨范式,让泡茶的规程与礼仪有迹可循;他们讲述了“茶与美”——独创“紫砂出墨”教学绝活,让“书、茶、画”育人有法可依;他们讲述了“茶与技”——独创“茶呈注水”图谱,让泡茶有图可照;他们讲述了“茶与境”——独创茶室6S信息化管理模式,茶室“从无到有”为您娓娓道来。如何以茶养德?如何以茶育行?如何以茶覃美?如何创建茶空间?……都将在《茶·修》中为您讲述。 a茶文化爱好者0 a茶文化y中国 aTS971.21v5 0a陈洁丹4著 0a刘婧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12 01113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1001472100034001882150016002223300531002383330019007696060031007886900018008197010019008378010027008561164-285420250121104244.0 a978-7-5726-2265-6dCNY59.80 a20250121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430000 ay z 000yy ar1 a美食的奇妙冷知识b专著f我是不白吃著 a长沙c湖南文艺出版社d2025.03 a256页d24cm a这是一本超有趣的美食冷知识漫画。臭臭的食物为什么吃起来香,吃辣为什么会上瘾,方便面为什么是弯的呢,为什么南北方存在饮食差异,中国人吃饭用的筷子是怎么诞生的,古人为什么要抢着吃“闭门羹,日常饮食为什么要控制糖的摄入……这一本关于美食的十万个为什么,激发你的好奇心!作者我是不白吃,通过漫画的方式,从历史文化、植物学、生物学、食品安全等多元角度,生动形象地讲述美食背后的趣味冷知识!让你脑洞大开,忍不住直呼“真的假的啊?”“太有意思了吧!”本书献给热爱美食的大小吃货们,美食如此有趣,好吃又长知识!跟着不白吃,做一个有文化的吃货! a饮食文化爱好者0 a饮食x文化y中国j通俗读物 aTS971.2-49v5 0a我是不白吃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23 00999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091001482100032002392150016002713300314002873330021006015170033006226060019006556900017006747110039006918010027007301164-285520240810122023.0 a978-7-5426-8619-0dCNY128.00 a20240810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10000 ay z 000yy ar1 a“汇”园“食”单b专著e幼儿园全天候带量食谱与创新菜f上海市徐汇区学前教育指导中心编著 a上海c上海三联书店d2024.08 a515页d24cm a本书稿向大家推荐了托幼机构2-6岁幼儿在园期间一日早点、午餐及午点全年全天候带量食谱、过敏食谱、体弱加餐、及家庭幼儿晚餐等各类食谱。这些食谱具有科学性、可行性、可复制、实用性强等特点,不仅能为保健教师、营养员制定适合幼儿的健康合理的每周带量食谱提供专业指引,还能为家长解除不知如何合理安排幼儿饮食的困扰提供帮助。 a学前儿童研究人员1 a幼儿园全天候带量食谱与创新菜0 a学前儿童x食谱 aTS972.162v502a上海市徐汇区学前教育指导中心4编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0814 00991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9000271000041000661010008001071020015001151050018001301060006001482000039001542100030001932150016002233300428002393330015006676060015006826900020006977010017007178010027007341164-285620241104171045.0 a978-7-5736-2773-5b精装dCNY398.00 a20241104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70000 ay z 000yy ar1 a新鲁菜大典h2023b专著f陈永庆主编 a青岛c青岛出版社d2024.11 a422页d26cm a本书为创新鲁菜大赛的作品集。书中介绍了2023年新鲁菜创新大赛中进入到决赛的170余道创新菜品,这些菜品代表了目前鲁菜制作的最高水准。所选的菜品都是近些年在制作实践中,经过市场检验的精品。从烹饪手法,到烹饪的食材,以至于装饰等各方面都进行精心创新,以全新的姿态呈现在消费者面前。创新鲁菜突出新时代、新鲁菜,坚持与当地历史文化特色结合、与当地食材特质结合、与营养健康绿色结合、与艺术审美结合的“四个结合”。本书展现了鲁菜的发展成果。 a烹饪爱好者0 a鲁菜x菜谱 aTS972.182.52v5 0a陈永庆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107 01517nam0 2200277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77001472100048002242150016002723140389002883300418006773330013010955170027011086060015011356900015011507010017011657010017011827020013011998010027012121164-285720241112131950.0 a978-7-5139-4774-9dCNY49.80 a20241112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漫画生活小妙招b专著e只有1%的人知道的小窍门f路丛云,宁三寿编著g方一绘 a北京c民主与建设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d2024.11 a312页d21cm a路丛云原名刘洋,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青年作者,职业编辑,业余编剧。短篇小说散见于《爱人》《新蕾》《意林》《读者》《青年文摘》等。曾以笔名段年落出版长篇小说《良辰》《废墟或欢城》。宁三寿原名徐宁,毕业于四川大学。青年作者,编剧。短篇小说散见于《花开不败》《爱你》《意林》等。方一,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擅长水彩、钢笔速写。主要插画作品有《儿童世界历史》《我们的他们的》《垃圾分类真简单》。 a生活中处处都蕴含知识,掌握了做事的小窍门,就能更好地生活。本书从食、衣、住、行4大主题入手,选取贴合实际且重要的内容,分章节讲述事情的解决方法,在科普的同时讲明原理,帮助读者理解、记忆。在正式科普前,设有知识问答环节,挑选一些看似正确但错误,或看似错误却正确的问题,打破读者的固有印象,为读者解读原因。科普结束后,文末附上彩蛋,拓展额外的知识。章节页以漫画形式出现,内容为日常生活场景中的人物对话,由对话引出后文。 a大众读者1 a只有1%的人知道的小窍门0 a生活x知识 aTS976.3v5 0a路丛云4编著 0a宁三寿4编著 0a方一4绘 0aCNb丰涵文化c20241114 01094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35001472050008001822100034001902150016002243000059002403300367002993330091006666060029007576900010007867010017007968010027008131164-285920240903132110.0 a978-7-301-35505-3dCNY45.00 a20240903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土木工程概论b专著f邓友生主编 a2版 a北京c北京大学出版社d2024.08 a236页d26cm a21世纪全国本科院校土木建筑类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规划教材 a本书主要针对土木工程专业所设置的”土木工程概论”课程而编写,目的是普及土木工程专业基础知识及为土木工程学科本科低年级学生选择进入高年级的专业方向提供帮助。本书的主要内容有土木工程材料、地基与基础工程、建筑工程、交通土建工程、地下工程、水利水电工程、给水排水工程与暖通工程、土木工程施工与爆破及项目管理、土木工程防灾与建筑物加固及平移、现代土木工程与计算机技术等。 a本书可作为普通高等院校土木工程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其他相关专业学生及人员的学习参考用书0 a土木工程x高等学校j教材 aTUv5 0a邓友生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0905 01665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3001472100034001902150016002243140390002403300613006303330093012436060029013366900014013657010017013798010027013961164-286020241211141721.0 a978-7-5773-0797-8dCNY68.00 a20241211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超低能耗建筑典型案例b专著f崔国游主编 a郑州c郑州大学出版社d2024.12 a300页d19cm a崔国游,男,汉族,教授级高工,本科学历,中共党员,现任五方建筑科技集团董事长。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中国勘察设计行业科技创新带头人,住建部科技评审专家,近年来主要致力于超低能耗/近零能耗建筑的研究和规模化推广,是中原地区该领域的领军人物。参编多个国家和地方标准,参与了多项国家、省(市)研究课题,曾获得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主编我国第一本关于超低能耗建筑的高校教材《超低能耗建筑设计原理》。 a本书为学术专著。本书立足于总结超低能耗建筑项目落地实践和全过程实施,选用的案例均已建成且投入使用,并有了使用反馈。案例范围除了新建建筑外,还有既有建筑改造,以及有着巨大潜在需求的单户住宅装修节能改造。案例内容包括技术方案、模拟计算、节点详图、施工管理、运行维护、环境和能耗监测等,涵盖了中国除温和地区之外的所有气候区,北到黑龙江哈尔滨,南到海南乐东。使用功能多样,有住宅、办公楼、产业园区、工厂等。为了帮助行业对更高技术水平的探索,增加了零碳建筑和光储直柔建筑案例。本书由国内多个有项目实战经验的专家、工程师共同编写而成,不仅适用于设计、施工、管理、运维等专业人员,也适用于高等学校师生,以及专业从业者自学。 a本书不仅适用于设计、施工、管理、运维等专业人员,也适用于高等学校师生,以及专业从业者自学0 a生态建筑x建筑工程x案例 aTU-023v5 0a崔国游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12 01214nam0 220030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13001001020015001131050018001281060006001462000077001522100038002292150016002672250025002833300409003083330025007176060041007426900016007837010015007997010015008147010015008297020015008447020013008597020013008728010027008851164-286120250219083654.0 a978-7-5772-0244-0dCNY78.00 a20250219d2025 em y0chiy50 ea0 afregchi aCNb420000 ay z 000yy ar1 a荆楚历史建筑掠影b专著e法文f张莉,陈威,曾莉编著g闫晓露,陈媛,袁浩译 a武汉c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d2025.01 a297页d26cm2 a荆楚文化译丛i建筑篇 a本书以湖北境内的著名历史建筑为对象,按不同历史阶段,收录各个时期比较有代表性及研究价值,且实物、资料保存较完好的建筑物实体,以照片、文字为主要表现形式,从其所处方位、历史沿革、文化背景、建筑构造风格特色、相关历史典故等方面进行梳理、描述和介绍,力图在构思创意上做到清晰明了、富有新意,在结构编排上做到科学、有序,在照片上做到构图合理、表达准确、艺术性强,在文字撰写上做到简明扼要、可读性强。本书为法文版。 a古建筑艺术摄影爱好者0 a古建筑x建筑艺术x摄影集y湖北j法文 aTU-092.2v5 0a张莉4编著 0a陈威4编著 0a曾莉4编著 0a闫晓露4译 0a陈媛4译 0a袁浩4译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122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7001472100034002042150016002383140103002543300411003573330025007686060031007936900016008247010013008408010027008531164-286220240801132506.0 a978-7-5745-0674-9dCNY86.00 a20240801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跨越时空的相遇b专著e中国古建筑装饰艺术解读f王珍著 a合肥c安徽美术出版社d2024.08 a240页d26cm a王珍,北京建筑大学硕士,西安交通大学在读博士。现为西安科技大学艺术学院讲师。研究建筑遗产相关课题。 a中国古建筑之美,美在造型,更美在装饰。飞檐翘角、雕梁画栋,让建筑更加灵动美观,更彰显中国韵味。本书从中国传统古代建筑的装饰入手,解读建筑的装饰艺术之美,具体内容包括门窗装饰、彩绘装饰、砖雕装饰、石雕装饰、屋顶造型、雕梁画栋等,从不同的角度解析中国古建筑的装饰艺术之美。本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古建筑的装饰艺术,让读者直观地看到中国古代建筑装饰艺术的魅力,对丰富读者的认知,提升读者的审美,都是非常有帮助的。 a古塔建筑艺术研究人员0 a古塔x建筑艺术x研究y中国 aTU-092.2v5 0a王珍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0807 01397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3001472100038002002150016002383140241002543300499004953330031009946060047010256900016010727010013010887010015011018010027011161164-286320241216143247.0 a978-7-5598-7705-5dCNY89.00 a20241216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450000 ay z 000yy ar1 a东南亚华人宗祠建筑艺术研究b专著f张锋,任智英著 a桂林c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d2024.12 a336页d23cm a张锋,教授,博导。贺州学院设计学院院长。专注传统宗祠建筑艺术与文化保护研究,主持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广西哲学社会科学等课题,出版《贺州古厝》《乡村振兴与人居环境规划设计》等著作。任智英,硕士,副教授。忻州师范学院历史系副教授。 a本书基于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的研究成果,深入探讨了东南亚华人宗祠建筑艺术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的历史、特色与影响。全书分为六章,从绪论开始,详细梳理了东南亚华人社群历史与宗祠的起源、发展及社会功能,分析了“一带一路”倡议对东南亚华人社群及宗祠建筑艺术的积极影响。书中深入探讨了东南亚华人宗祠的建筑风格、空间布局、装饰艺术及象征意义,并通过案例研究对选定地区的华人宗祠进行了实证分析。本书的研究成果丰富了东南亚华人历史与文化研究的内容,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框架和方法论支持。 a华人祠堂古建筑艺术研究人员0 a华人x祠堂x古建筑x建筑艺术x研究y东南亚 aTU-093.3v5 0a张锋4著 0a任智英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19 01149nam0 2200277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13001011020015001141050018001291060006001472000080001532050008002332100034002412150016002753300335002913330099006266060023007256900015007487010038007637010015008017020015008167020013008318010027008441164-286420250218104700.0 a978-7-5618-7102-7dCNY129.00 a20250214d2025 em y0chiy50 ea1 achiceng aCNb120000 ay z 000yy ar1 a建筑照明设计b专著f(美)塞奇·罗塞尔(SageRussell)著g宋佳音,王琪,夏缘缘译 a2版 a天津c天津大学出版社d2025.01 a136页d26cm a本书作者(美国资深照明设计师)首先分析了光线的基本物理属性、探讨了研究光线的意义以及人眼视觉的生理学特点,进而阐述了如何设计舒适、节能的照明,从而营造出和谐的建筑环境。书稿中深入浅出地介绍并分析了建筑照明的基本概念、基本设计方法和技巧以及建筑照明设备,再结合具体的居住空间与商业空间的照明设计实例,从而全面理清了完整的建筑照明知识。 a本书既可作为建筑专业师生建筑照明课程的教材或教学辅导书,也可作为建筑师从事照明设计时的指导手册0 a建筑照明x照明设计 aTU113.6v5 0c(美)a罗塞尔f(Russell, Sage)4著 0a夏缘缘4译 0a宋佳音4译 0a王琪4译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199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28001472100034001752150016002093000032002253140248002573300291005053330044007966060048008406900015008887010015009038010027009181164-286520241226112859.0 a978-7-5618-7906-1dCNY59.80 a20241226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20000 ay z 000yy ar1 a建筑CADb专著f黄瑶主编 a天津c天津大学出版社d2024.12 a150页d26cm a“互联网+”新形态信息化教材 a黄瑶,女,副教授,1980年09月出生,湖北天门人。1998年9月至2002年7月在西安工程科技学院装潢艺术设计专业学习,获文学学士学位,2007年9月至2009年6月在职攻读武汉理工大学,获设计艺术学硕士学位。2003年7月来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工作,现任建筑工程学院实验员。 a本书内容主要分为三个模块,共19个任务。其中AutoCAD基础篇任务1-8介绍了AutoCAD软件基础及相关操作方法;AutoCAD建筑施工图篇,任务9-13讲解AutoCAD在建筑施工图中建筑平面图、建筑立面图、建筑剖面图及建筑详图的绘制过程和要点;天正建筑施工图篇任务14-19讲解运用天正建筑绘制别墅建筑施工图方法和步骤。 a本书中对AutoCAD和天正建筑部分案例的讲解0 a建筑设计x计算机辅助设计xAutoCAD软件j教材 aTU201.4v5 0a黄瑶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02 01177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7001472100034001942150016002283300423002443330186006676060039008536900015008927010013009078010027009201164-286620250122102616.0 a978-7-301-35938-9dCNY99.00 a20250122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基于BIM的Revit建筑与结构设计b专著f李鑫著 a北京c北京大学出版社d2025.01 a352页d26cm a本书从Revit的基础操作出发,通过一个完整的实际工程案例,结合大量具有可操作性的实例,全面且深入地阐述了Revit从基础建模到模型应用的全过程BIM应用。本书完整地描述了BIM工程项目的实施流程,从规划体量、创建各类建筑图元构件,到添加标注信息并出图,全面介绍了建筑设计阶段的全过程。本书结构清晰明了,案例操作步骤详尽具体,语言通俗易懂。所有案例均来源于实际工程项目,更加贴近实际工作需求,且技术含量高,实用性强,便于读者学以致用。 a本书适合作为各类院校建筑设计专业的基础课程教材,也是BIM软件培训班的优选教材,对于广大建筑信息模型爱好者而言,是一本实用的自学用书,同时也可作为刚从事建筑设计的初、中级读者的参考用书0 a建筑设计x计算机辅助设计x应用软件 aTU201.4v5 0a李鑫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23 01143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5001472100034001922150016002263140131002423300345003733330063007186060063007816900013008447010017008578010027008741164-286720240914093906.0 a978-7-122-46467-5dCNY59.80 a20240914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建筑水暖电识图轻松会b专著f阳鸿钧等编著 a北京c化学工业出版社d2024.11 a274页d26cm a阳鸿钧,湖南曙光电子学校讲师,工程管理专业本科毕业,曾从事建筑工程管理、机电工程管理、工程施工等工作,具有丰富的现场工作经验。 a《建筑水暖电识图轻松会》一书详细介绍了建筑给排水、雨水与废水工程识图基础和识读案例;建筑采暖工程识图基础和识读案例;建筑空调工程识图基础和识读案例;建筑电气工程识图基础和识读案例;建筑消防工程水电识图基础和识读案例等内容。本书采用双色图解的方式将重点内容标示出来,具有直观性,同时结合工地实景照片与视频讲解,具有实用性,方便读者学习和使用。 a本书还可以作为大中专院校相关专业、培训学校等师生的参考用书0 a房屋建筑设备x给水设备x采暖设备x电气设备x建筑制图x识图 aTU204v5 0a阳鸿钧4编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0919 01224nam0 220026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1001472100034001982150016002323140171002483300393004193330009008126060047008216900016008687010015008847010015008997010017009148010027009311164-286820240624083156.0 a978-7-5667-3616-1dCNY58.00 a20240624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430000 ay z 000yy ar1 a室内手绘表现技法b专著f崔杰,闫谨,黄胤程主编 a长沙c湖南大学出版社d2024.05 a258页d26cm a崔杰,男,济源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教研室主任,副教授。教育部职业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教指委环艺类专业委员,河南省教学名师,河南省美术家协会成员,发表专业论文40余篇。 a教育部职业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环境艺术设计类专业委员会组织编写,室内艺术设计新形态一体化教材。本书根据手绘效果图表现技法课程的教学特点,将内容分为三大部分:理论认知、技能训练以及作品欣赏,分别阐述了对手绘效果图表现技法的认知、透视与构图、表现形式、不同材质的技法表达。本书以课程思政、立德树人为主要任务,融入企业资源,附有“岗课赛证”等相关知识点和实际应用案例,数字资源丰富。 a高职0 a室内装饰设计x绘画技法x高等职业教育j教材 aTU204.11v5 0a崔杰4主编 0a闫谨4主编 0a黄胤程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0626 01165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37001472050008001842100034001922150016002263000041002423300520002833330009008036060039008126900016008517010017008678010027008841164-286920241105110946.0 a978-7-5689-4836-4dCNY39.00 a20241105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500000 ay z 000yy ar1 a建筑制图与识图b专著f王显谊主编 a4版 a重庆c重庆大学出版社d2024.11 a204页d26cm a中等职业教育建筑工程施工专业系列教材 a本书是中等职业教育建筑工程施工专业系列教材之一,是中国-澳大利亚(重庆)职业教育与培训项目成果。本书根据《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T50001—2017)、《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22G101系列),并借鉴澳大利亚职业教育教材的特点,结合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特点编写而成。全书共6章,主要介绍了绘图基础知识,投影的基本知识,施工图概况,建筑施工图、结构施工图与设备施工图的组成、内容、特点和识读等。本书可作为中等职业学校建筑工程施工专业的教学用书,也可作为建筑施工单位的培训用书,还可供工程技术人员自学使用。 a中专0 a建筑制图x识图x中等专业学校j教材 aTU204.21v5 0a王显谊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107 01749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9000271000041000661010008001071020015001151050018001301060006001482000059001542100034002132150016002473140559002633300570008223330017013926060043014096900013014527010015014658010027014801164-287020241112103825.0 a978-7-5618-7845-3b精装dCNY168.00 a20241112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20000 ay z 000yy ar1 a大景观视野下的城市规划及景观设计实践b专著f褚俊民等著 a天津c天津大学出版社d2024.11 a154页d21cm a褚俊民,天津规划设计研究总院,工程师,研究方向为大景观视野下的城市规划及景观设计;田恬,天津规划设计研究总院,工程师,研究方向为景观设计与理论;张璐,天津规划设计研究总院,工程师,研究方向为城市更新与可持续城市化;王杨,天津规划设计研究总院,工程师,研究方向为景观规划;王海英,天津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工程师,研究方向为城市规划;秦鹏,天津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规划师,研究方向为城市规划;王贤哲,天津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工程师,研究方向为景观设计;李萌,天津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建筑师,研究方向为城市更新。 a本书是作者团队近十年来的设计作品集,主要聚焦大景观设计方向。本书内容包括区域大景观生态系统规划研究、区域大型生态片区规划、大型生态廊道与生态单元规划与设计、矿山景观生态修复与利用、基于景观生态系统构建的片区规划、生态聚落规划与设计、城市更新规划设计、城市更新景观设计等内容。涉及的案例有河北省雄安新区生态格局研究、天津市湿地保护规划、天津市西青区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河北省邢台市国土空间规划生态系统专项研究、西青区双城中间绿色生态屏障区规划、天津市双城中间绿色生态屏障区规划-生态景观专项等。本书对于生态安全格局评价、大景观设计规划、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a城市规划人员0 a城市规划x景观设计x作品集y中国z现代 aTU206v5 0a褚俊民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114 01422nam0 2200277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5001472100034002022150016002363000049002523140228003013300367005293330133008966060031010296900012010607010015010727010015010877010015011028010027011171164-287120241129095935.0 a978-7-122-46907-6dCNY49.80 a20241129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房屋建筑学与数字化设计b专著f刘聪,周佶,尤翔主编 a北京c化学工业出版社d2024.10 a222页d26cm a化学工业出版社“十四五”普通高等教育规划教材 a刘聪,任教于南京工业大学,2020年9月于东南大学获建筑学专业工学博士学位,师从张宏教授,主要从事建筑信息模型、城市信息模型以及装配式建筑设计建造方面的研究,主持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智能建造数字化教学联合实验中心建设”。 a本教材是编者根据多年从事房屋建筑学的教学经验,紧扣一流课程“两性一度”要求,在充分吸收和借鉴近年来出版的相关教材的优点,反映建筑学科取得的新成果的基础上编写而成。主要内容包括:建筑的概念、建筑数字化、建筑总体设计、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建筑节能设计、工业建筑设计、装配式建筑设计等。每章均有在线题库可供读者自测,所有数字资源读者扫描书中二维码即可获得。 a本书可作为高等教育土木类、建筑类及相关专业教学用书,也可作为相关专业职业人才培训的参考资料,实现跨专业、复合型、创新型的人才培养0 a房屋建筑学x高等学校j教材 aTU22v5 0a刘聪4主编 0a周佶4主编 0a尤翔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05 01328nam0 220026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7001472100034001942150016002283140202002443300481004463330013009276060033009406900015009737010015009887010017010037010015010208010027010351164-287220240624082105.0 a978-7-5667-3618-5dCNY58.00 a20240624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430000 ay z 000yy ar1 a室内软装设计b专著f徐琨,陈卉丽,王琼主编 a长沙c湖南大学出版社d2024.05 a213页d26cm a徐琨,副教授,长春职业技术学院艺术学院副院长,曾主编教材主编教材《色彩基础训练》《标志与品牌形象设计》《设计素描实训教程》《电脑美术设计教学与实训》副主编教材《设计素描实训》《Flash二维动画制作》。 a教育部职业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环境艺术设计类专业委员会组织编写,室内艺术设计新形态一体化教材。本书详细讲解了室内软装设计概述、软装设计实践、室内软装色彩设计、家具设计、工艺品设计、布艺软装设计、室内软装风格和室内软装设计案例欣赏,让读者对室内软装设计有一个全新的认识。本书以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讲述,遵循先学习室内软装设计基本知识、软装设计元素,后掌握软装设计风格的原则。本书以课程思政、立德树人为主要任务,融入企业资源,附有“岗课赛证”等相关知识点和实际应用案例。 a职业教育0 a室内装饰设计x职业教育j教材 aTU238.2v5 0a徐琨4主编 0a陈卉丽4主编 0a王琼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0626 01883nam0 2200277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75001472100034002222150016002563000039002723140474003113300590007853330089013756060049014646900018015137010015015317010015015467010017015618010027015781164-287320250124132934.0 a978-7-302-68094-9dCNY69.00 a20250124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草图大师SketchUp2023建筑室内AIGC辅助设计b专著f宋扬,产婵,洪婷婷编著 a北京c清华大学出版社d2025.01 a314页d26cm a新质生产力下的AIGC辅助设计系列教材 a宋扬,男 35岁。原江苏省建筑设计院工程师,现在扬州大学从事园林景观与室内外建筑的研究工作,多长带领学生参加各类大赛,并取的优异成绩,参加过多个大型项目,工作经验丰富并运用到实际教学中。产婵,女 44岁,现在江西理工职业学院从事建筑室内外的研究与教学工作,多长参加大型项目的实施,教学经验丰富,多长带领学习参加各类大赛,并获得优异成绩。婷婷,女 35岁。现在在岭南学院从事建筑设计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参加岭南大美乡村建设的主干力量,带领学习参加实际工作,在教学中起到很好的作用。 a本书顺应AIGC蓬勃发展的新时代,深度整合SketchUp建模知识技巧和AIGC技术,引领读者将经典建模软件SketchUp和AIGC有机结合,步入崭新、高效的设计工作情境。本书分为3个篇章,第1篇(第1章)AIGC应用基础,读者通过熟悉AIGC技术基础知识及其相关应用领域,为AIGC在设计工作中的运用打下基础;第2篇(第2-6章)介绍SketchUp草图大师系统操作,全面夯实草图大师的建模操作技巧,并融入AIGC提升制图效率;第3篇(第7-8章)介绍SketchUp与AIGC技术的综合应用,在案例制作的多个阶段使用AIGC技术辅助实现更佳的表现效果。本书提供了多媒体教学资源和一系列高清的教学视频,覆盖所有重难点,帮助读者更直观地学习,可大幅提高学习兴趣和效率。 a本书适合建筑设计、室内设计和相关专业从业人员阅读,也可作为大中专院校及培训机构的教材0 a室内装饰设计x计算机辅助设计x应用软件j教材 aTU238.2-39v5 0a宋扬4编著 0a产婵4编著 0a洪婷婷4编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06 01522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62001472100034002092150016002433000073002593140149003323300627004813330023011086060053011316900013011847010015011977010017012128010027012291164-287420241213134519.0 a978-7-5618-7877-4dCNY46.00 a20241213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20000 ay z 000yy ar1 a轻型钢-轻质墙板结构体系与维护构造b专著f周婷,陈志华编著 a天津c天津大学出版社d2024.11 a102页d26cm a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村镇装配式住宅生态化结构体系研究”(2019YFD1101000) a周婷,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建筑力学和建筑结构;陈志华,天津大学教授,天津城建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研究方向为建筑力学和建筑结构。 a本书内容共分为六个部分,紧密围绕轻型钢结构住宅围护系统的设计、施工和性能展开。第一部分对钢结构住宅围护系统进行了概述,介绍了常用的围护材料及各种围护构件(如外墙、内墙、楼板和屋面板)的施工方法。第二部分深入研究了外墙保温系统的构造与抗震性能,为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提供了理论依据。第三部分探讨了ALC板填充外墙与外保温系统的抗风性能,为建筑物在风荷载作用下的可靠性提供了科学支持。第四部分关注了ALC板填充内墙构造与抗裂性能的研究,以提高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和舒适度。第五部分研究了草砖板填充墙构造与抗裂性能,为选择更适合的围护材料提供了依据。第六部分针对轻木剪力墙围护体系构造与抗震性能进行了深入探讨,以期为轻型建筑提供更多的选择。 a轻型钢结构研究人员0 a轻型钢结构x住宅x围护结构x轻质隔墙板x结构体系 aTU241v5 0a周婷4编著 0a陈志华4编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19 02604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3001472100038002002150016002382250023002543141125002773300728014023330107021306060029022376900017022667010013022837010015022968010027023111164-287520250115140111.0 a978-7-112-30754-8dCNY70.00 a20250114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健康厨房环境营造理论与技术b专著f高军,曹昌盛著 a北京c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d2024.12 a252页d26cm2 a室内环境与健康丛书 a高军,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同济大学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副院长。中国建筑学会暖通空调分会理事,中国暖通空调产业技术创新联盟通风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室内环境与健康分会委员。研究方向包括人工环境高效控制、室内空气品质保障及高值工业污染物冷凝回收等,致力于基础研究和工程应用相结合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一批创新技术和产品成果,并展开工程或产业化应用。共发表学术论文150多篇,其中SCI检索100余篇;申请或授权发明专利80多项,转移转化16项;获上海市科技进步奖等省部级奖项共6项、其他奖项10余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等国家级课题9项,主持省部级、国际合作项目6项,完成企业委托项目50多项。主编行标、地标、团标5项,参编国际手册、国标等10余项。曹昌盛,博士,工程师,硕士生导师,就职于同济大学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能源实验中心。上海市制冷协会会员,上海市建设工程检测行业协会会员。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1项,同济大学教改项目3项,企业委托横向合作项目10余项。研究方向为工业废气污染通风控制、建筑空调通风气流CFD仿真、建筑空调通风系统运维调试。发表论文30篇,申请和授权发明专利30余项,参编教材和标准6项。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二等奖等。 a本书包括3篇,共12章,第1篇厨房油烟散发特性与呼吸暴露包括:厨房油烟污染物散发特性、厨房油烟污染物呼吸暴露研究、厨房呼吸生物标志物指标评价。第2篇厨房油烟污染通风控制方法包括:厨房通风方式及影响因素、厨房油烟污染控制效果评价与计算、厨房通风改善研究案例一、厨房通风改善研究案例二。第3篇\t新型油烟捕集净化设备研究与开发包括:恒风量吸油烟机、外排+内循环净化一体式吸油烟机、气幕吸油烟机、油烟颗粒捕集装置、离心分离装置、吸油烟机捕集效率重构等内容。本书为厨房油烟污染控制相关领域的发展提供必要的信息,为厨房油烟污染控制的科研工作者、政策制定者、企业制造商和关心厨房油烟污染控制技术和厨房健康环境的读者提供科学的依据与技术支撑。本书可供从事建筑环境专业的一进门人员使用,也可供相关政府机构,相关企业和高等学校建筑环境专业的师生使用。 a本书可供从事建筑环境专业的一进门人员使用,也可供相关政府机构,相关企业和高等学校建筑环境专业的师生使用0 a厨房x室内环境x环境设计 aTU241.043v5 0a高军4著 0a曹昌盛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16 01050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1001472100034001882150016002223300355002383330135005936060037007286900015007657010013007808010027007931164-287720241018165401.0 a978-7-122-45305-1dCNY98.00 a20241018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工业遗产博物馆设计研究b专著f谭赢著 a北京c化学工业出版社d2024.05 a315页d26cm a工业遗产博物馆是传承与发扬工业文明、重塑工业城市形象的必然选择。本书以工业遗产保护理论为基础,将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与工业遗产博物馆设计相结合,以系统化设计思想分析解决工业遗产博物馆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从相关概念辨析、国内外理论与实践的总结、对工业遗产博物馆设计进行系统化的研究、提出解决设计问题的设计策略等几个层面对工业遗产博物馆设计进行研究与论述。 a本书可供建筑设计、城市规划、环境设计、遗产保护等相关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和从事工业遗产保护更新、博物馆设计的专业人员作为参考书使用0 a文化遗产x博物馆x建筑设计x研究 aTU242.5v5 0a谭赢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024 01708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37001472100038001842150016002223000035002383140533002733300465008063330087012716060037013586900015013957010017014108010027014271164-287820240906151226.0 a978-7-112-30350-2dCNY59.00 a20240906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幼儿园建筑设计b专著f王芙蓉主编 a北京c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d2024.12 a214页d26cm a高等学校建筑学专业系列推荐教材 a本书主编王芙蓉,长期负责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幼儿园建筑设计课程建设,相关课件曾先后获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陕西赛区二等奖和全国建筑类多媒体课件大赛一等奖,该课程的学生作业多次获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专业指导委员会评选的全国大学生建筑设计作业观摩和评选活动优秀作业和“日本新人赛”奖项,2013年出版电子教材《托幼建筑设计》(清华大学出版社),2019年获批陕西省一流专业建设(国家一流专业培育)子项目(教材建设类)——教育模式适应性幼儿园建筑设计,在此基础上,组织幼儿园建筑设计教学与研究团队教师对幼儿园建筑设计的理论和方法进行了更新、完善,逐步成本书。 a伴随我国学前教育的跨越式发展,作为承载保育、教育活动的幼儿园建筑空间环境,也被赋予了新的功能。本书从幼儿身心发展、幼儿园教育对幼儿园建筑空间环境的要求出发,结合我国实际和大量实例,系统阐述了幼儿园的建筑空间构成、空间组织模式、建筑空间形态、总平面布置及室外空间环境等的设计原理和方法,尤其是根据教育部和幼教变革“支持幼儿自主选择和主动学习”的要求,补充、完善了相应的承载空间及由此带来的幼儿园空间构成、空间组织变化的相关内容,并对最新幼儿园经典案例进行了解析。 a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建筑设计课教材,也可供建筑设计人员、科研工作者及幼儿园管理者参考0 a幼儿园x建筑设计x高等学校j教材 aTU244.1v5 0a王芙蓉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0912 01097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71001472100034002182150016002523300383002683330025006515170029006766060039007056900015007447010015007597010015007747010015007898010027008041164-287920241101161258.0 a978-7-5689-4868-5dCNY98.00 a20241101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500000 ay z 000yy ar1 a意蕴万象b专著e乡村民宿室内陈设设计研究f张为民,罗丹荔,熊亚玲著 a重庆c重庆大学出版社d2024.11 a340页d26cm a本书主要介绍了室内软装与陈设艺术设计的方法与程序,讨论了室内陈设设计的基础适用性、科学性和实践性方面的内容,不仅着眼于艺术设计类专业的设计基础,而且从文化、环保、科技与设计师素养等多个角度探讨了其发展趋势。全书共六章,主要包括室内陈设的基础概述、室内陈设设计的原则与方法、当今室内陈设的主流风格、室内陈设色彩与材质、各种室内环境陈设设计以及室内陈设设计的现状与未来展望六个部分。 a室内装饰设计研究人员1 a乡村民宿室内陈设设计研究0 a乡村旅游x旅馆x室内装饰设计x研究 aTU247.4v5 0a张为民4著 0a罗丹荔4著 0a熊亚玲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107 03282nam0 2200277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5001472100038002022150016002403000045002563141810003013300741021113330017028526060049028696900012029187010015029307010015029457010017029608010027029771164-288020241216145643.0 a978-7-112-30560-5dCNY59.00 a20241216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低碳工业建筑设计原理b专著f王怡,高博,曹智翔主编 a北京c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d2024.11 a183页d26cm a高等学校碳中和城市与低碳建筑设计系列教材 a王怡,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荣获第十四届中国青年科技奖,入选国家万人计划和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入选人社部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陕西省“工业建筑环境与节能”重点科技创新团队带头人,荣获陕西省教育工会五一巾帼标兵,荣获陕西省教书育人楷模及最美科技工作者。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等多项国家级重点科研课题。出版中英文专著和编著4部,主编/参编标准规范、设计指南和设计规程13部,获得授权专利40余项。作为副主编编制我国首部工业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工业建筑节能设计统一标准》,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陕西省科学技术一等奖、中国钢结构协会科学技术一等奖等十余项科研奖励。高博,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建筑学会乡土建筑分会理事,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师分会地区建筑专委会委员,中国勘察设计协会传统建筑分会青年人才库专家,陕西高校青年创新团队“西北地域绿色建筑研究创新团队”带头人。主要研究方向为地域建筑研究和绿色建筑本土化研究。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出版著作2部;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陕西重大研发计划项目,“十三五”、“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合作单位项目等国家级、省级科研课题5项;获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陕西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等科技成果奖励3项;获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奖、Architizer A+奖等国内外设计奖励10余项。曹智翔,教授,博士生导师,绿色建筑全国重点实验室环境与减排研究中心副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低碳工业建筑环境营造,对工业建筑室内空气污染治理、大空间高效节能通风新技术、低碳工业建筑室外局域环境治理等领域开展持续研究。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参编中英文学术著作4部,工业通风除尘行业规范4部,授权国家发明专利及软件著作10余项,所研发多项技术收录于标准规范指南,并应用于多项工程示范项目。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博士后基金项目、省部级科研项目及企业委托项目8项。获得陕西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排名3),陕西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排名1),全国通风专业委员会优秀论文奖等奖励。 a本书从工业建筑概述出发,首先明确工业建筑与一般民用建筑在特征、分类及设计要求的差异,随后从碳排放特征角度介绍工业建筑碳排放的计算及构成,继而分别从规划布局、被动式技术及设计策略、主动式技术与设计技术分别介绍低碳工业建筑营造方法,最后介绍优秀的国内外低碳工业建筑设计案例,让读者系统充分掌握低碳工业建筑的设计原理与方法。教材尽量涵盖从低碳概念、低碳规划、低碳设计等低碳工业建筑设计过程的各项内容。希望通过本教材的介绍,为读者建立低碳工业建筑设计的基本知识结构,为进一步学习和实践绿色低碳建筑设计打下基础。本书为普通高等学校教材,将针对建筑学、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特点,配合“低碳工业建筑设计”专业选修课使用。本书将加强教材的可读性和启发性,重点在建筑学、建筑设备相关的设计理念、设计方法和设计过程,设计案例等方面,争取成为精品教材。 a建筑专业师生0 a生态建筑x工业建筑x建筑设计x高等学校j教材 aTU27v5 0a王怡4主编 0a高博4主编 0a曹智翔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19 01389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7001472100034001942150016002283000049002443140217002933300365005103330127008756060051010026900011010537010015010647010017010798010027010961164-288120241219171342.0 a978-7-122-47053-9dCNY48.00 a20241219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装配式建筑结构设计b专著f种迅,王静峰主编 a北京c化学工业出版社d2024.12 a194页d26cm a化学工业出版社“十四五”普通高等教育规划教材 a种迅,合肥工业大学教授,中国建筑学会抗震防灾分会会员,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防震减灾工程分会理事,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预应力专业委员、抗震专业委员会委员,主持国家自然科学青年科学基金1项、面上项目2项、其他课题10余项。 a本教材编制组长期从事智能建造与装配式技术研究,吸收和借鉴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相关技术标准和工程实践,总结了目前工程常用的装配式钢结构和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形式,系统介绍了这些装配式结构的体系构成和特征属性、构件与连接构造、结构设计计算要点等内容。教材内容翔实,浅显易懂,实用性、实践性和操作性强,有助于读者对装配式结构、预制部品部件进行较为系统和全面的学习和掌握。 a本书可作为智能建造、土木工程和智慧建筑与建造等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学习装配式建筑课程的参考教材,也可作为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0 a装配式构件x建筑结构x结构设计x高等学校j教材 aTU3v5 0a种迅4主编 0a王静峰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26 01696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0001472100038001972150016002352250023002513140549002743300466008233330073012896060023013626900013013857010017013988010027014151164-288220241217143301.0 a978-7-112-30600-8dCNY98.00 a20241217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盈建科YJK结构设计入门与提高b专著f杨韶伟编著 a北京c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d2024.11 a360页d26cm2 a结构设计新形态丛书 a杨韶伟,硕士毕业,国家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高级工程师,就职于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从事建筑结构设计十五年,有丰富的建筑结构设计经验,擅长建筑结构选型和计算分析。从事结构培训十余年,写书时会考虑初学者的感受,循序渐进,由浅入深,有自己的教学方法。偏重于软件的实际操作,而不是讲解软件的说明书。有流量。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四年施工管理经验,七年结构设计经验;擅长结构设计方案选型与计算分析;多次带领专业团队完成建筑结构设计项目;项目覆盖钢结构厂房、住宅、剧场、酒店、电子城等建筑;精通各种绘图和制图软件、插件的运用。曾在环球网校、腾讯课堂当主讲老师。 a本书为“结构设计新形态丛书”之一。本书含有大量的视频,可扫码观看。盈建科是结构设计人员必备的工作软件。主要内容包括:从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入门YJK;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计算分析;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计算分析;钢框架结构计算分析;超高层框架-核心筒结构计算分析;空间钢结构计算分析;Y-GAMA数字化智能设计;基础结构计算分析;门式刚架结构计算分析;减震结构计算分析;隔震结构计算分析;特色结构专题。本书供结构设计人员使用,并可供各层次的院校师生参考及作为培训教材使用。 a本书供结构设计人员使用,并可供各层次的院校师生参考及作为培训教材使用0 a建筑结构x结构设计 aTU318v5 0a杨韶伟4编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19 01180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3001472100038001902150016002283140152002443300433003963330025008296060029008546900013008837010015008968010027009111164-288320240814142906.0 a978-7-5744-1813-4dCNY84.00 a20240814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220000 ay z 000yy ar1 a建筑结构设计理论与实践b专著f栾金锋著 a长春c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d2024.08 a224页d24cm a栾金锋,出生于1984年1月,毕业于山东建筑大学土木工程专业,本科学历,现就职于中建八局东南建设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建筑施工、项目管理。 a本书主要介绍了建筑结构设计理论与施工技术方面的的基本知识,主要包括:建筑结构设计原理,建筑工程结构体系,布置及荷载,框架结构设计,剪力墙结构设计,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混凝土工程施工实践,砌体工程施工实践等内容。书中还介绍了建筑的墙体、门窗、楼地层、楼梯、屋顶以及工业建筑的的基本设计、构成、组合方式及构造方法的基本要点和设计方法。本书内容上突出基本概念与基本原理,同时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希望可以对广大相关从业者提供借鉴或帮助。 a建筑结构设计研究人员0 a建筑结构x结构设计x研究 aTU318v5 0a栾金锋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0822 01281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3001472100034001902150016002243140129002403300555003693330009009246060025009336900012009586900013009707010017009838010027010001164-288420250218115742.0 a978-7-5198-9379-8dCNY58.00 a20250218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b专著f申海洋主编 a北京c中国电力出版社d2025.01 a217页d26cm a本书作者申海洋,多年从事一线教学,担任建筑结构、施工组织、质量与安全等课程的讲授,并有设计院工作经历,多次进行企业员工培训。 a全书共分十章,主要内容包括绪论、混凝土结构材料的力学性能、建筑结构的基本设计原则、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钢筋混凝土受扭构件、钢筋混凝土受压构件、钢筋混凝土梁板结构、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基本知识、单层厂房结构、钢筋混凝土多层与高层结构、砌体结构基本知识以及附录。本书根据最新《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建筑结构抗震规范》最新标准编写。全书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紧扣专业培养目标,编写以“少而精”为原则,教材内容做到通俗易懂、切合工程实际,课程内容强化应用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注重职业能力的培养,突出高职本科应用型教材的特色。配套丰富数字资源,免费在线阅读。 a高职0 a混凝土结构x砌体结构 aTU37v5 aTU209v5 0a申海洋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938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057001482100034002052150016002393140881002553300412011363330061015486060031016096900012016407010017016528010027016691164-288520250124135046.0 a978-7-5765-1400-1dCNY138.00 a20250124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10000 ay z 000yy ar1 a现代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创新与实践b专著f王纪来主编 a上海c同济大学出版社d2025.01 a233页d26cm a王纪来,男,67,大专,高级经济师,上海城建建设实业集团,深耕于装配式建筑技术、超低能耗绿色建筑技术及未来新一代建筑技术体系的研发、设计及应用,引领团队在全国率先致力于预制装配式大跨度混凝土结构体系的研究并付诸实施,成功实现了超低能耗技术与装配式建筑技术的有效结合,并对未来新一代建筑的概念提出了全新的构想并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研究。参与《建筑质量指南》(1994.1)的编著,发表《装配式低能耗建筑在夏热冬冷地区中的应用—丽水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创新综合体项目》(《世界建筑导报》2023年第4期)王华炯,男,38,本科,工程师,上海城建建设实业集团新型建筑材料有限公司,装配式建筑研发、设计、及应用,获得自密实混凝土外加剂等多项发明专利及四十多项实用新型专利,2023年荣获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参与《SP预应力墙板应用图集》、《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应用技术规程》、《预应力预制混凝土框架结构技术标准》、国家标准《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智能制造预制构件-生产与设计数据交互标准》等十多项标准的编制。 a本书简要介绍了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在国内外的发展与应用现状。书中主要阐述了大跨预应力空心板技术、大跨预应力双T板技术等装配式大空间结构技术的设计、生产、施工及应用情况;同时,对于预应力空心墙板结构、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韧性体系等全新的装配式结构体系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和试验论证,基于装配式建筑对被动式节能技术进行了研究和探索;最后通过上海城建建设实业集团参与设计和建造的大量实际工程案例对上述技术做进一步的解释和说明。 a本书的读者对象为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及相关专业领域的工程师0 a装配式混凝土结构x建筑施工 aTU37v5 0a王纪来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06 01055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60001472100038002072150016002453300268002613330160005296060029006896900013007187010015007317010013007467010015007598010027007741164-288620241016090337.0 a978-7-5744-1204-0dCNY85.00 a20241016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220000 ay z 000yy ar1 aBIM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研究b专著f杜建莉,赵露,丁万胜著 a长春c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d2024.03 a309页d26cm a《BIM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研究》从BIM的起源与发展出发,基于BIM实施的专业要求和软件要求,提出了BIM在土木工程全寿命周期中应用的构架与标准,通过BIM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实例,解析了BIM推广过程中的瓶颈问题,并对BIM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以期展现土木工程发展的最新态势和成就。 a本书可以作为土木工程、工程管理等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教材,还可作为土木工程及相关专业的设计人员、施工技术人员以及从事BIM技术相关工作人员的参考用书和培训教材0 a土木工程x应用软件x研究 aTU-39v5 0a杜建莉4著 0a赵露4著 0a丁万胜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017 01109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39001472050008001862100042001942150016002363300481002523330021007336060029007546900011007837010017007947010017008118010027008281164-288820250205100741.0 a978-7-5606-7546-6dCNY47.00 a20250205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610000 ay z 000yy ar1 a建筑材料b专著f屈钧利,杨耀秦主编 a3版 a西安c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d2025.01 a306页d26cm a本书是结合编者多年来为工科相关专业讲授建筑材料课程的教学经验和教改实践编写而成的,共分为15章,主要内容包括绪论、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石材、气硬性胶凝材料、水泥、混凝土、砂浆、墙体与屋面材料、建筑钢材、木材、防水材料、合成高分子材料、建筑装饰材料、绝热和吸声材料、建筑材料试验,各章内容相对独立又有一定的联系,每章后配有一定数量的复习思考题。本书比较系统地介绍了建筑工程施工、设计所涉及的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及应用的基本知识,并结合工程实例使学生获得关于本课程试验基本技能的训练。 a高校建筑专业师生0 a建筑材料x高等学校j教材 aTU5v5 0a屈钧利4主编 0a杨耀秦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06 01384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79001472100034002262150015002603140169002753300524004443330043009686060047010116900018010587110039010768010027011151164-288920250117134245.0 a978-7-5765-1429-2dCNY20.00 a20250117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10000 ay z 000yy ar1 a建设用砂氯离子含量快速测试技术标准b专著f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主编 a上海c同济大学出版社d2024.12 a61页d21cm a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是上海建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属核心企业,是上海市高新技术企业,首批获得“上海品牌”建设工程咨询企业,中国绿色建筑影响力10强设计咨询企业。 a本标准系根据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2021年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建筑标准设计编制计划>的通知》(沪建标定[2020]771号)的要求,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内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制而成。其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和符号;基本规定;取样与样品制备;快速硝酸银法(定性法);快速硝酸银法(定量法);全自动电位滴定法。本标准对进一步提高上海市建设用砂质量控制水平,规范建设用砂氯离子含量的快速测试方法,提高建设用砂氯离子含量测试效率具有现实指导价值,适用于建设用砂氯离子含量的快速测试。 a本书适用于建设用砂氯离子含量的快速测试0 a砂x建筑材料x氯离子x测试x技术标准y上海 aTU521.1-65v502a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23 02123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7001472100036002042150016002403140582002563300921008383330027017596060037017866900016018237010015018398010027018541164-289020241015141412.0 a978-7-5221-3636-3dCNY82.00 a20241015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预拌混凝土罐车调度问题建模与优化研究b专著f张国晨著 a北京c中国原子能出版社d2024.09 a212页d24cm a张国晨,博士,毕业于兰州理工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现任职于太原科技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副教授。系复杂系统与计算智能研究所所长。计算机学会太原分会副秘书长、山西省通信协会理事、中国仿真学会智能仿真优化与调度专委会委员。主要研究方向,计算机网络,车辆调度,智能计算等。已发表SCI、EI论文二十余篇,主持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两项、主持省教改项目一项、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一项、参与多项国家基金和横向合作项目的研究工作。多年来一直从事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工作,获得山西省教学成果一等奖一项、作为指导老师带领学生多次参加互联网、计算机博弈等比赛并取得多次一等奖、二等奖优异成绩。 a预拌混凝土罐车调度问题的研究,能帮助混凝土生产企业更合理地安排车辆调度时序,避免时间与经济方面的浪费,同时能更好的协助混凝土施工现场安排浇筑任务。预拌混凝土的调度配送问题属于物流配送领域,但由于包含罐车时序、搅拌站的装载时序、施工现场的时间需求、及时生产、不间断配送等多个子问题,使得预拌混凝土罐车调度问题的研究,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和通用性。因此,本书首先在详细研究、分析预拌混凝土罐车调度特点的基础上,从混凝土罐车配送时的旅行时间入手,建立了混凝土罐车调度的时间依赖模型和随机旅行时间的机会规划模型,并提出相应的算法对问题求解优化。其次,分析预拌混凝土调度配送时面临的各种动态性,提出一种混凝土罐车重调度策略,为了能及时响应随机出现的动态因素,进一步提出了一种快速调度算法。然后,研究了与罐车调度问题密切相关的生产需求影响下的罐车车队预防性维修策略。最后,建立了预拌混凝土罐车调度及搅拌站管理的决策支持系统。本文的研究,可以帮助混凝土企业更好的安排罐车调度计划,制定设备维修保养计划,促进预拌混凝土企业的信息化建设。 a混凝土企业相关工作人员0 a预拌混凝土x罐车x调度模型x研究 aTU528.52v5 0a张国晨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017 01705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13001001020015001131050018001281060006001462000087001522100042002392150015002812250033002963140467003293300466007963330033012626060079012956900015013747110035013898010027014241164-289120250218105131.0 a978-7-113-31931-1dCNY20.00 a20250218d2024 em y0chiy50 ea0 aengg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土工合成材料i聚丙烯长丝针刺无纺土工织物b专著e英文f中国土工合成材料工程协会编著 a北京c中国铁道出版社有限公司d2024.12 a42页d26cm2 a中国土工合成材料工程协会标准 a中国土工合成材料工程协会(China Technical Association on Geosynthetics)于1984年由业内学者、工程技术人员等自发组成,1994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注册登记正式成立,成为了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社会组织。中国土工合成材料工程协会属国家一级协会,其前身为“土工织物科技情报协作网”。作为民政部第一批脱钩试点单位,本协会于2016年与行业管理单位——水利部脱钩。本协会的登记管理机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党建领导机关是中央和国家机关工作委员会,协会设置并且挂靠在石家庄铁道大学。 a聚丙烯长丝针刺无纺土工织物以其优良的工程特性己经在公路、市政、铁路、机场、水运、水利、环保、农业等工程中应用。为了更好地促进聚丙烯长丝针刺无纺士工织物产品生产废检验等标准化,在充分的产品调研、工程应用及验证试验的基础上,制订本文件。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主要分为8部分,1.范围;2.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和定义;4.命名、规格和应用;5.技术要求;6.检验方法;7.检验规则;8.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 a聚丙烯腈纤维织物生产技术人员0 a土木工程x合成材料x聚丙烯腈纤维x长丝织物x土建织物x技术标准y中国j英文 aTU53-65v502a中国土工合成材料工程协会4编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640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13001001020015001131050018001281060006001462000075001522100042002272150015002692250033002843140467003173300427007843330031012116060067012426900015013097110035013248010027013591164-289220250218105027.0 a978-7-113-31930-4dCNY20.00 a20250218d2024 em y0chiy50 ea0 aengg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土工合成材料i聚丙烯土工管袋b专著e英文f中国土工合成材料工程协会编著 a北京c中国铁道出版社有限公司d2024.12 a42页d26cm2 a中国土工合成材料工程协会标准 a中国土工合成材料工程协会(China Technical Association on Geosynthetics)于1984年由业内学者、工程技术人员等自发组成,1994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注册登记正式成立,成为了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社会组织。中国土工合成材料工程协会属国家一级协会,其前身为“土工织物科技情报协作网”。作为民政部第一批脱钩试点单位,本协会于2016年与行业管理单位——水利部脱钩。本协会的登记管理机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党建领导机关是中央和国家机关工作委员会,协会设置并且挂靠在石家庄铁道大学。 a土工管袋是采用聚丙烯单丝、裂膜丝、裂膜开网丝、长丝等单独或组合机织而成的具有过滤和透水功能的土工织物,经裁剪、缝纫制成的管状袋体,包括袋体、接缝、袖口、拉环和其他辅助结构。主要用于水力充填和泥水分离等工程。为规范、统一聚丙烯土工管袋产品的生产和检验,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制订本文件。本文件规定了聚丙烯土工管袋的分类、规格及命名、技术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聚丙烯土工管袋的生产和检验。 a聚丙烯土工管袋生产技术人员0 a土木工程x合成材料x聚丙烯纤维x土建织物x技术标准y中国j英文 aTU53-65v502a中国土工合成材料工程协会4编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595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13001001020015001131050018001281060006001462000071001522100042002232150015002652250033002803140467003133300408007803330021011886060055012096900015012647110035012798010027013141164-289320250218105610.0 a978-7-113-31932-8dCNY20.00 a20250218d2024 em y0chiy50 ea0 aengg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土工合成材料i水土保护毯b专著e英文f中国土工合成材料工程协会编著 a北京c中国铁道出版社有限公司d2024.12 a42页d26cm2 a中国土工合成材料工程协会标准 a中国土工合成材料工程协会(China Technical Association on Geosynthetics)于1984年由业内学者、工程技术人员等自发组成,1994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注册登记正式成立,成为了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社会组织。中国土工合成材料工程协会属国家一级协会,其前身为“土工织物科技情报协作网”。作为民政部第一批脱钩试点单位,本协会于2016年与行业管理单位——水利部脱钩。本协会的登记管理机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党建领导机关是中央和国家机关工作委员会,协会设置并且挂靠在石家庄铁道大学。 a水土保护毯作为一种防水土流失和生态修复士工合成材料,己经广泛应用在水利、公路、铁路、市政、环境和矿业等工程中。为规范、统一水土保护毯产品的生产、检验和使用标准化,制订本文件。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主要分为8部分,1.范围;2.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和定义;4.命名、规格和应用;5.技术要求;6.检验方法;7.检验规则;8.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 a土木工程技术人员0 a土木工程x合成材料x水土保持x技术标准y中国j英文 aTU53-65v502a中国土工合成材料工程协会4编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023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1001472100038001882150016002263300363002423330105006056060029007106900012007397010015007518010027007661164-289420241016085741.0 a978-7-5744-1242-2dCNY90.00 a20241016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220000 ay z 000yy ar1 a建筑工程风险管理探究b专著f严文斌著 a长春c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d2024.03 a326页d26cm a本书是一本专注于建筑领域风险管理的学术专著。本书深入探讨了建筑工程领域中各类风险的识别、评估和管理策略;通过实际案例、理论分析和最佳实践,介绍了各种风险评估方法,从定性到定量,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风险的概率和影响,并优先处理最关键的风险。本书从理论深度剖析,生动呈现实践案例,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建筑工程风险管理的复杂性,并为实际项目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a本书是不可或缺的建筑管理领域的参考书籍,可以为建筑专业人士、项目经理和风险管理从业者提供了全面的指导0 a建筑工程x风险管理x研究 aTU71v5 0a严文斌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017 02163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67001472100038002142150016002523140733002683300779010013330023017806060045018036900015018487110031018638010027018941164-289520241230143121.0 a978-7-112-30768-5dCNY68.00 a20241227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中国工程监理行业发展报告h2024b专著f中国建设监理协会组织编写 a北京c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d2025.01 a141页d26cm a中国建设监理协会是由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注册、从事建设工程监理与项目管理业务相关单位和个人自愿结成的全国性、行业性、非营利性社会组织;经国家民政部批准,于1993年7月成立。中国建设监理协会接受业务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和登记管理机关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的业务指导和监督管理,驻地设在北京。中国建设监理协会的会员分为单位会员、个人会员。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登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副省级城市的建设监理协会,以及相关的行业协会,以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注册、从事工程监理与项目管理业务并取得相应资质等级证书的企业,可以申请成为单位会员;已取得注册监理工程师注册执业证书或具有教授、副教授、研究员、副研究员、高级工程师资格的内地居民,可以申请成为个人会员。截止到2021年6月底,本会有单位会员1200家,个人会员130000人。 a为全面反映工程监理行业发展现状,分析工程监理行业发展热点及问题,更好地引导工程监理行业持续健康发展,中国建设监理协会组织有关高校、行业协会研究编写了《工程监理行业发展报告(2024)》。本报告共分四部分5章内容。第一部分(也即第1章)全国工程监理行业发展概况,基于统计数据主要分析“十三五”以来全国工程监理企业及从业人员规模、承揽业务及经营收入,并附2023年经营总收入和工程监理业务收入前百名的企业名录;第二部分代表性地区工程监理行业发展概况,分两章(也即第2章和第3章)分别介绍京沪两地工程监理企业及从业人员规模、承揽业务及经营收入,以及行业发展特点及典型案例;第三部分(也即第4章)工程监理行业发展热点及问题,主要包括房地产市场发展、智能建造对工程监理的影响,工程监理数智化及ESG发展等方面内容;第四部分(也即第5章)工程监理行业发展大事记,主要记录2023-2024年发生的工程监理行业发展相关事件。 a建筑工程监理工作者0 a建筑工程x监理工作x研究报告y中国z2024 aTU712.2v502a中国建设监理协会4组织编写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02 01167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7001472050008001942100034002022150016002363000046002523300459002983330023007576060051007806900013008317010015008447010015008598010027008741164-289620241204104236.0 a978-7-301-35804-7dCNY62.00 a20241204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b专著f吴芳,冯宁主编 a3版 a北京c北京大学出版社d2025.01 a320页d19cm a高等院校土建类专业“互联网+”创新规划教材 a本书从对建筑市场的介绍入手,由浅入深、系统全面地论述了工程招投标和合同管理的基础知识。内容包括:建筑市场;建设工程招标投标概述;建设工程招标;建设工程投标;开标、评标与决标;国际工程招标与投标;建设工程其他招投标;建设工程合同;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管理。本书在理论叙述的同时穿插了大量的案例,从而使本书的可读性更强。通过对本书的学习,读者可以掌握工程项目招标、投标、合同管理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具备组织招标投标工作、编写招投标文件、进行合同管理的基础知识。 a高校土建类专业师生0 a建筑工程x招标x投标x经济合同x高等学校j教材 aTU723v5 0a吴芳4主编 0a冯宁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05 02020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7001472100038002042150016002423000037002583140817002953300489011123330063016016060047016646900013017117010015017248010027017391164-289720250115134045.0 a978-7-112-30831-6dCNY79.00 a20250115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建设工程目标控制(土木建筑工程)一本通b专著f李娜主编 a北京c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d2024.12 a441页d26cm a全国监理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一本通 a李娜注册监理工程师,经济师、建造师。具有十六年工程建筑类、经济类职业资格考试培训经验。主讲监理工程师《建设工程目标控制》,造价工程师《建设工程计价》、一级建造师《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中级经济师《建筑专业与实务》等科目。曾参与一级造价师《经典题解》、一级建造师《历年真题及模拟预测试卷》、监理工程师《投资控制·红宝书》的编审工作。本书是按照考试大纲要求,由多位多年参与相关方面授课的老师们编写。在编写中将每章节的考点进行精炼,并配套相应的复习题进行讲解,学中做,做中学,从而有效地帮助考生从纷繁复杂的学习资料中脱离出来,达到事半功倍的复习效果。精选典型真题,对易错点、易混项、计算难点等详细剖析讲解,悉心点拨考生破题技巧,帮助考生掌握考试命题规律和趋势。本书可供参加全国监理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的考生作为复习指导书。本书作者均为监理工程师培训专家,有近十年的考试辅导用书编写经验,在广大考生中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a本书是按照考试大纲要求,由多位多年参与相关方面授课的老师们编写。在编写中将每章节的考点进行精炼,并配套相应的复习题进行讲解,学中做,做中学,从而有效地帮助考生从纷繁复杂的学习资料中脱离出来,达到事半功倍的复习效果。精选典型真题,对易错点、易混项、计算难点等详细剖析讲解,悉心点拨考生破题技巧,帮助考生掌握考试命题规律和趋势。本书可供参加全国监理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的考生作为复习指导书。本书作者均为监理工程师培训专家,有近十年的考试辅导用书编写经验,在广大考生中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a本书可供参加全国监理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的考生作为复习指导书0 a土木工程x目标管理x资格考试j自学参考资料 aTU723v5 0a李娜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16 00898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7001472100038002042150026002423300303002683330025005716060019005966900013006157010013006288010027006411164-289820250212161850.0 a978-7-112-29894-5dCNY68.00 a20250212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ab z 000yy ar1 a面向儿童群体的建筑使用后评价方法及应用b专著f王烟著 a北京c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d2024.08 a204页c图,地图d26cm a本书从有关小学儿童群体的建筑POE方法上作了较全面、系统的探讨,从多个角度强化了建筑POE方法在面向特殊人群时的针对性应用,进一步优化了相关方法的合理性及适用性,一定程度弥补了传统研究方式的不足,积极拓展、充实了建筑POE方法的研究视野与途径,为今后针对类似群体的建筑POE研究提供了必要的理论依据与方法支持。 a建筑工程研究相关人员0 a建筑工程x评估 aTU723v5 0a王烟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415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5001472100034001922150016002263000041002423140212002833300555004953330009010506060043010596900015011027010017011178010027011341164-289920250115115509.0 a978-7-5509-4128-1dCNY49.00 a20250115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410000 ay z 000yy ar1 a建筑装饰工程计量与计价b专著f包永刚主编 a郑州c黄河水利出版社d2025.01 a244页d26cm a省部级课程思政示范项目建设新形态教材 a包永刚,中共党员,河南水利与环境职业学院副校长、教授。河南省职教专家、教学名师、文明教师,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省综合改革试点专业、骨干专业负责人。主编教材3部;公开发表中文核心论文8篇、EI源刊论文2篇。 a基于我国最新的工程造价领域的规范和标准,依照《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13)、《房屋建筑与装饰工程工程量计算规范》(GB50854—2013)的规定,采用任务工单式的形式编写而成。本书根据针对高职教育的特点,采用项目教学和新形态任务工单式的形式编写。主要内容包括建筑装饰工程计量与计价基础知识、楼地面装饰工程、墙柱面装饰工程、天棚装饰工程、门窗工程、油漆涂料裱糊工程、措施项目、造价文件编制,内容的深度和难度符合职业教育的特点。本书紧扣规范、结合实际、简明扼要,可作为高职高专院校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的教学用书,也可作为工程造价技术人员的自学参考书。 a高职0 a建筑装饰x工程造价x高等职业教育j教材 aTU723.3v5 0a包永刚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16 01626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7001472050008001942100046002022150016002483140145002643300821004093330021012306060035012516900015012867010017013017010015013188010027013331164-290020250113112506.0 a978-7-114-20110-3dCNY75.00 a20250113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b专著f蒋晓燕,魏柯主编 a5版 a北京c人民交通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d2025.01 a511页d26cm a该主编熟悉职业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对本学科专业有比较深入的研究,熟悉行业企业发展与用人要求。有丰富的教学、教科研或企业工作经验。 a《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教材是浙江省特色专业、浙江省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浙江省A类高水平专业群的核心课程配套教材,是浙江省精品课程、浙江省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的配套教材。是国家首批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编写使用教材,是浙江省十一五高校重点教材、国家十二五规划教材建设项目成果之一。教材共分三篇: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基础知识,建筑工程施工图预算、工程量清单、清单计价文件编制,工程造价软件。每一篇下设若干单元,后附一套完整的框架结构图纸。在体例安排上,由工程实例引入,结合计价规则、依据和程序,提出任务,然后展开工程量的计算。为满足师生“双项目教学法”算量计价训练的需要,配套编写《建筑工程施工图实例图集》一书。教材内容紧跟行业标准,动态更新调整,强化纸数融合,在学习单元中设计了二维码,将教学课件、规范、政策性文件、动画、视频、“1+X”证书相关的知识和技能等转化为数字资源,同时有机融入课程思政,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创新潜能。 a建筑工程研究人员0 a建筑工程x计量x建筑造价j教材 aTU723.3v5 0a蒋晓燕4主编 0a魏柯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16 01929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86001472100034002332150016002673140527002833300495008103330231013056060033015366900018015697010015015877010017016027010017016198010027016361164-290120241212102735.0 a978-7-5765-1475-9dCNY88.00 a20241212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10000 ay z 000yy ar1 a上海市民用建筑工程BIM技术应用全过程监管研究与实践b专著f琚娟,马明磊,钱智勇主编 a上海c同济大学出版社d2024.12 a270页d26cm a琚娟,工学博士,正高级工程师,上海建设管理职业技术学院 BIM与智能建造协同创新主任,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BIM专家、上海市科委科技评审专家、上海BIM推广中心专家等,从事BIM与智能建造相关领域的教学、科研和咨询工作。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SCI/EI收录8篇),主编专著2部,参编8部;参编BIM标准6部,多次参与《上海市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应用与发展报告》编制。承担省部级课题10余项。马明磊,正高级工程师,现任中建八局工程研究院院长、中建八局智能建造学院院长、上海市劳模创新工作室“马明磊劳模创新工作室”带头人、山东省智能建造产业发展联盟秘书长。 a本书系统梳理和总结BIM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中应用的全过程监管要点,既为政府BIM管理部门提供一套科学、系统、实用的管理思路和方法,对民用建筑从施工图审查、现场首次会议、施工过程检查、竣工验收等设计、施工关键环节,对BIM技术在合同履约、策划与管控、模型和应用的全过程监管要点进行了阐述,并通过典型项目对监管要点进行示例说明,以便帮助读者系统深入地理解BIM技术在建设工程不同阶段的应用深度,同时也为建设、设计、施工、BIM咨询单位等参建各方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促进BIM技术在建筑行业的广泛应用和价值落地。 a本书可为建设工程BIM应用政府管理部门提供BIM监管的参考依据,为工程项目建设、设计、施工、监理、咨询等相关单位的BIM合同拟定、方案编制、成果检查提供完整系统的参考,也可为高校、科研院所和其他行业相关技术和管理人员提供BIM技术应用参考0 a民用建筑x建筑施工x应用软件 aTU745.5-39v5 0a琚娟4主编 0a马明磊4主编 0a钱智勇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19 01382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1001472100038001982150016002363140236002523300545004883330025010336060025010586900015010837010015010988010027011131164-290220250117143505.0 a978-7-112-30608-4dCNY88.00 a20250117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全套管全回转灌注桩施工新技术b专著f雷斌等主编 a北京c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d2025.01 a406页d26cm a雷斌,生于 1963 年 11 月,1985 年毕业于成都地质学院(现成都理工大学)水文系工程地质专业,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国家注册一级建造师、注册监理工程师、注册安全工程师,享受深圳市政府特殊津贴,现任深圳市工勘岩土集团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党委书记。 a全套管全回转钻机钻孔灌注桩施工成孔过程中采用钢套管护壁,具有成桩质量好、无泥浆污染、绿色环、减少混凝土充盈系数等特点。能有效解决城市高填方、喀斯特地貌采用普通工法进行灌注桩施工时出现的塌孔、缩颈、充盈系数高等问题。目前在桥梁、建筑、石油化工等建设领域都有应用。《全套管全回转灌注桩施工标准》(中国建筑学会标准,以下简称《标准》)由深圳市工勘岩土集团有限公司主编完成,并已于2024年2月1日实施。作者作为《标准》的主编之一,承担了标准编制三年来的大量技术工作。为配合《标准》的实施,将最新取得的科研成果汇编出版,向全行业大力推广岩土工程施工新技术。 a岩土工程施工技术人员0 a钻孔灌注桩x工程施工 aTU753.3v5 0a雷斌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23 01530nam0 2200277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63001472100038002102150016002483140387002643300404006513330071010555170017011266060019011436900018011627010015011807010017011957020013012128010027012251164-290320250109150721.0 a978-7-5741-2452-3dCNY59.80 a20250109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20000 ay z 000yy ar1 a图解装修尺寸b专著e从空间到细节f李畅,吴晶晶编著g夏兵绘 a南京c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d2024.12 a191页d26cm a吴晶晶,资深家居编辑,自媒体博主,抖音、小红书等主流家居平台百万优质内容贡献者,深度合作80多位室内设计师,累计撰写原创家居文章300余篇。李畅,家居达人,自媒体编辑,擅长装修干货、家居改造,好好住、小红书等主流家居平台百万优质原创内容的贡献者,累计撰写原创装修文章400余篇。夏兵,室内设计师、插画师,小红书、抖音平台百万优质原创插画内容贡献者,专注于为家装书籍提供独特而生动的插画作品。 a本书共分为8个章节,以漫画图解的形式,从玄关、客厅、餐厅、厨房、卧室、卫生间等内容分类讲解了房屋装修的八大功能空间。书中记录了不同环节的详细数据,包括空间布局尺寸、家具摆放尺寸、灯光布置尺寸以及装修设计细节。此外,图书末尾还特别附录了全屋定制的预留尺寸、开关插座的常用尺寸以及水电布局的常用尺寸,将专业的尺寸知识形象化、可视化,方便读者进一步掌握关键尺寸数据,进而帮助读者打造出舒适、实用的家居空间。 a本书亦适合设计初学者快速理解并掌握装修必知的尺寸要求和重要设计原理1 a从空间到细节0 a室内装修j图解 aTU767.7-64v5 0a李畅4编著 0a吴晶晶4编著 0a夏兵4绘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16 01334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5001472100038002022150016002403140200002563300509004563330019009655170027009846060015010116900012010267010015010388010027010531164-290420240815161816.0 a978-7-5693-2016-9dCNY85.00 a20240815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610000 ay z 000yy ar1 a启蒙与觉悟b专著e大学建筑文化的管理魅力f陈忠伟著 a西安c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d2024.08 a184页d24cm a陈忠伟,男,无党派人士,高级实验师、高级经济师(副高),硕士生导师,2015年6月获武汉大学管理学博士学位(武汉理工大学法学硕士、华中科技大学工程硕士),现任湖北经济学院实验教学中心、创新创业学院副院长。 a以建筑现象学和文化生态学理论为基础进行问卷编写,并对1551名高校学生实施了问卷调查,结果发现,我国的建筑文化管理从“用文化”管理的角度看已经具有一定的水平,但仍旧面临僵化的制度化管理和人本主义管理水平的参差不齐等问题,影响到了建筑文化管理的效果,在建筑文化的多样性和内涵丰富性的营造上都不够突出,缺乏人文气息浓重的建筑文化场所,校史文化课程教育严重匮乏,深具文化意象性的建筑文化空间利用率较低,不同类型高校的建筑文化管理水平差异过大。此外,在对自身具有历史价值的建筑维护上也缺乏制度化和周期性的维护和管理。 a建筑文化爱好者1 a大学建筑文化的管理魅力0 a建筑x文化 aTU-8v5 0a陈忠伟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0822 01235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65001472100034002122150016002463140139002623300415004013330041008166060049008576900016009067010015009227010017009378010027009541164-290520250217143257.0 a978-7-121-49728-5dCNY88.00 a20250217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球墨铸铁预制直埋供热管道设计安装手册b专著f王飞,何齐书主编 a北京c电子工业出版社d2025.01 a208页d24cm a王飞,太原理工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从事供热工程教学,科研、工程设计、工程咨询、技术服务,供热节能改造等40余年,培养供热研究生60余人。 a本手册是一本采用球墨铸铁预制保温管直埋敷设供热的规划设计、施工安装、管道(件)采购技术手册。主要内容包括球墨铸铁管道、管件及其预制保温管(件)。热负荷计算,独特的柔性连接预制保温供热管道直埋敷设技术。书中设备、设计、施工等常用数据齐全、翔实、可靠,可以用来辅助完成项目决策、规划设计、施工安装等。手册学习注意区分柔性连接供热直埋技术和刚性连接供热直埋技术(直埋供热管道工程设计)共性和特殊性,本手册主要侧重其特殊性。 a球墨铸铁直埋敷设供热管道工程技术人员0 a球墨铸铁x直埋敷设x供热管道x管道工程j手册 aTU833-62v5 0a王飞4主编 0a何齐书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334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9001472100038002062150016002443140215002603300441004753330025009166060035009416900014009767010017009907010017010077010017010248010027010411164-290620241010115036.0 a978-7-5598-7431-3dCNY98.00 a20241010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450000 ay z 000yy ar1 a徽派建筑彩画传统技艺b专著f姚光钰,姚学军,姚龙飞编著 a桂林c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d2024.10 a204页d26cm a姚光钰,多年来从事徽派建筑传统技艺研究,为黄山市徽派建筑彩绘壁画传承人。姚学军,多年来热衷于徽派建筑传统技艺研究,参与了“徽州文化园”“芜湖老街”等徽派仿古建筑项目的建设。姚龙飞,为徽派建筑彩绘壁画的被传承人。 a自古以来,人们就认为一幢房子的形体美,要与装饰美(色彩美)相结合才能达到完美。徽派建筑彩绘具有这种美化人居环境的文化载体功能。徽派建筑彩绘是由工匠掌握的一门工艺美术,其溯源为“先有画,后有雕”。《徽派建筑彩绘传统技艺》一书,欲把读者的视线引到徽派民居彩画艺术美的享受之中,使读者漫步于徽州古村落中游。全书分为两篇,第一篇为“徽派民居墙壁彩画传统技艺”,第二篇为“徽州建筑室内木构彩画传统技艺”,以彩画装饰“雕梁画栋”呈现徽派建筑彩绘之美。 a建筑艺术彩绘研究人员0 a建筑艺术x彩绘x研究y徽州地区 aTU-851v5 0a姚光钰4编著 0a姚学军4编著 0a姚龙飞4编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017 01051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39001472100034001862150016002203300475002363330021007116060035007326900014007677010013007818010027007941164-290720240829105149.0 a978-7-5096-9847-1dCNY89.00 a20240829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城市景观小品创新设计b专著f孙丽著 a北京c经济管理出版社d2024.01 a326页d24cm a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飞速发展,城市广场增添了健身设施,商业街墙面增添了壁画,公园增添了许多休闲设施等,多种多样的景观小品丰富了城市空间。这不仅改变了我国城市环境原有面貌,也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并促使城市文旅获得快速发展。本书要探究地域文化视角下城市景观小品的发展依据与实践路径。秉持“理论+策略+案例”的基本研究思路,采用理论文献研究与数据量化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多学科交叉研究,实现预期研究目的。本书的重要目标在于为城市文化创意及其生态环境高质量发展提供经验。 a景观设计研究人员0 a城市景观x景观设计x研究y中国 aTU-856v5 0a孙丽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0905 01406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7001472100034001942150016002283140193002443300529004373330111009666060029010776900014011067010017011208010027011371164-290820241108170504.0 a978-7-5667-3893-6dCNY55.00 a20241108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430000 ay z 000yy ar1 a环境设计手绘效果图表现b专著f刘尧元等主编 a长沙c湖南大学出版社d2024.10 a187页d24cm a刘尧元,男,毕业于青岛理工大学,现就职于青岛农业大学海都学院,讲师,环境设计教研室主任,主持和参与省级课题7项,发表论文10余篇,获得省级以上奖项5项,主要从事室内设计、虚拟现实技术教学工作。 a与其他表现形式相比,手绘表现在捕捉设计灵感、完善和修正设计方案方面更具有优势。本书主要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线稿部分,主要介绍了基本的手绘技法,从工具的认识、线条的练习、透视和光影的掌握、几何体的训练到室内、景观和建筑效果图的绘制;第二部分为马克笔部分,主要介绍了基本的马克笔上色技巧,从马克笔笔触的练习到马克笔效果图的绘制。作者系统地介绍了手绘表现效果图的基础知识和绘制步骤,开启了学生在环境设计方面的创造能力和表现能力,并博采众长、选录了大量国内外经典的手绘作品,是学习手绘表现效果图技法比较科学、完善的专业图书之一。 a本书既可作为高等院校环境设计类专业教材,也可以作为各类职业培训班的教材或教学参考书,还适合考研学生临摹使用0 a环境设计x绘画技法j教材 aTU-856v5 0a刘尧元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114 01717nam0 2200277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8000271000041000651010008001061020015001141050018001291060006001472000049001532100034002022150016002362250021002523140273002733140189005463300581007353330017013166060035013336900012013687010017013807010015013978010027014121164-290920240829141442.0 a978-7-5765-1312-7b精装dCNY55.00 a20240829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10000 ay z 000yy ar1 a国土空间详细规划编制b专著f张尚武,张立主编 a上海c同济大学出版社d2024.08 a301页d19cm2 a国土空间规划丛书 a张尚武,现任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院长。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智能规划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自然资源部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工程国土空间规划理论与方法创新团队首席专家,长三角城市群智能规划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主任,全国率先通过审批的上海市2035总体规划主要技术负责人。 a张立,同济大学城市规划系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总规划师,同济大学城市建设干部培训中心主任,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小城镇规划学委会秘书长,主要研究方向城镇化与镇村规划。 a详细规划是国土空间规划五级三类体系中的重要层级,也是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的重要技术工具。本教材详细阐述了我国详细规划管理制度的变迁,当前详细规划管理的基本要求和工作重点。在此基础上,系统阐释详细规划编制的技术框架和要点,并针对详细规划编制的技术难点予以深入解析。本教材还介绍了西方国家的详细规划管理制度机其运行。本教材适应新时代的国家治理体系建设和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改革。当前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已经完成,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改革已经进入到下半程,详细规划是其中的重要和关键一环,是保障国土空间规划监督实施的重要管理和技术工具,亦是城乡规划学科适应新时代国土空间规划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 a国土规划人员0 a国土规划y中国x高等学校j教材 aTU98v5 0a张尚武4主编 0a张立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0905 01311nam0 2200277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61001472100038002082150016002463140178002623300413004403330057008536060029009106900012009396900012009517010015009637010015009787010013009938010027010061164-291020240624100926.0 a978-7-5744-1473-0dCNY98.00 a20240624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220000 ay z 000yy ar1 a国土空间规划与测绘工程技术b专著f杨雅婷,张荣霞,翟丽著 a长春c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d2024.06 a316页d19cm a杨雅婷,出生于1991年1月,籍贯为河北省承德市,毕业于北京工业大学城乡规划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学历,现任职于河北科技师范学院,讲师职称,主要研究方向为城乡规划设计、韧性城市规划。 a本书是一本关于国土空间规划与测绘工程技术方面的学术用书,由浅入深地阐述了空间规划发展演变与内涵属性、国土空间规划的思想与理念、国土空间规划的体系,系统地论述了不动产测绘、土地利用测绘等,就当前专项规划与规划研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进一步改进工作的意见与建议,为国土空间规划与测绘工程技术发展提供了新思路,本书突出了基本概念与基本原理,在写作时尝试多方面知识的融会贯通,注重知识层次递进,同时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a国土资源、国土空间规划以及基础测绘研究或相关工作人员0 a国土规划x工程测量x研究 aTU98v5 aTB22v5 0a杨雅婷4著 0a张荣霞4著 0a翟丽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0626 01415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75001472100034002222150016002563140225002723300538004973330021010356060025010566900019010816900019011007010015011198010027011341164-291120240819163613.0 a978-7-5509-3956-1dCNY58.00 a20240819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410000 ay z 000yy ar1 a山地城市与平原城市多中心结构比较研究b专著e以重庆、成都为例f段亚明著 a郑州c黄河水利出版社d2024.08 a128页d26cm a段亚明,汉族,中共党员,博士,郑州大学副教授,主持及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等科研项目5项,以第一作者身份在Land use policy、自然资源学报、地理科学进展等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6篇,其中两篇论文入选科技部F5000项目。 a本书旨在深入探讨和分析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多中心规划策略,特别是山地城市与平原城市在多中心结构形成与发展上的差异性。本书不仅综合运用了地理空间分析、形态分析等多种方法,而且采用了城市大数据研究的新兴手段,从多维视角对山地与平原城市的多中心结构进行了细致的识别和比较。特别是以重庆、成都主城区为研究区域,利用高德地图POI、腾讯宜出行热力图等现代技术手段,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来观察和理解城市多中心结构的形态与功能。本书可为城市规划者、决策者以及相关领域的研究者提供一个全面、深入的研究成果,以期对促进我国城市的健康有序发展提供参考和启示。 a城市规划研究人员0 a城市规划x研究y重庆 aTU982.271.9v5 aTU984.271.1v5 0a段亚明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0822 01210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043001482100030001912150016002213300591002373330071008286060025008996900016009247010013009408010027009531164-291220241106150930.0 a978-7-5492-8834-2dCNY148.00 a20241106d2022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420000 ay z 000yy ar1 a如何做好村级乡村振兴规划b专著f吕涛著 a武汉c长江出版社d2022.12 a339页d26cm a本书系统总结了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工程移民院在村级乡村振兴规划方面的大量经验,以问答的形式对乡村振兴战略及村级乡村振兴规划的重要问题进行了系统性的介绍。全书共分为16个章节:首先为“前言”;第一章为“规划背景”;第二章为“规划体系”;第三章为“前期准备”;第四章为“现场调研”;第五章为“总体规划”;第六章为“产业发展规划”;第七章为“乡村建设规划”;第八章为“乡风文明建设规划”;第九章为“社会治理”;第十章为“人才建设”;第十一章为“投资估算”;第十二章为“规划效果分析”;第十三章为“规划实施保障”;第十四章为“问题及建议”;第十五章为“规划审批”;第十六章为“后记”。 a本书可供从事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借鉴,也可供大专院校相关专业的师生参考0 a乡村规划x研究y中国 aTU982.29v5 0a吕涛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114 01340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7001472100034002042150016002382250031002543140260002853300325005453330111008706060041009816900022010227010015010448010027010591164-291320250218091119.0 a978-7-5766-0503-7dCNY59.00 a20250218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20000 ay z 000yy ar1 a传统村落活态化保护利用规划设计图集b专著f吴锦绣等著 a南京c东南大学出版社d2024.12 a135页d26cm2 a传统村落活态化保护利用丛书 a吴锦绣,女,安徽安庆人。东南大学建筑设计及理论博士,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绿色建筑评价标识专家、中国建筑学会绿色校园学组委员。主要研究方向为绿色建筑设计与更新、建筑与环境的一体化设计、传统村落活态化保护利用等。发表论文40余篇,出版著作8部。 a本书针对环太湖地区不同级别、类型的传统村落的基本现状和空间布局,提出与之相适应的活态化策略,系统揭示了活态保护规划的技术原理,并阐述了涵盖传统村落历史遗产保护、宜居功能优化、绿色性能提升等内容的传统村落活态化保护利用的层级化、历时性多元路径与上下联动的长效管理机制,提供了可资参考的传统村落活态化保护利用规划设计案例集。 a本书适合城市规划、建筑学、风景园林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建设管理者阅读,亦可为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师生提供参考0 a村落x乡村规划x建筑设计y江苏j图集 aTU982.295.3-64v5 0a吴锦绣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326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7001472100034002042150016002382250031002543140260002853300299005453330123008446060041009676900022010087010015010308010027010451164-291420250218091010.0 a978-7-5766-0504-4dCNY69.00 a20250218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20000 ay z 000yy ar1 a传统村落活态化保护利用建筑设计图集b专著f张玫英等著 a南京c东南大学出版社d2024.12 a203页d26cm2 a传统村落活态化保护利用丛书 a吴锦绣,女,安徽安庆人。东南大学建筑设计及理论博士,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绿色建筑评价标识专家、中国建筑学会绿色校园学组委员。主要研究方向为绿色建筑设计与更新、建筑与环境的一体化设计、传统村落活态化保护利用等。发表论文40余篇,出版著作8部。 a本书针对环太湖地区不同级别、类型的传统村落民居建筑的更新改造与活化利用,基于其呈现的传统营建技艺、生产生活特征以及绿色宜居要求,从不同层级系统构建了适应于该地区地域环境与气候条件的传统民居建筑现代适用模式与功能优化提升的多元路径与技术方法,提供了可资参考的传统民居活态化保护利用单体设计案例集。 a本书适合于城市规划、建筑学、风景园林以及气象学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建设管理者阅读,亦可为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师生提供参考0 a村落x乡村规划x建筑设计y江苏j图集 aTU982.295.3-64v5 0a张玫英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334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059001482100038002072150016002453140168002613300495004293330021009245170031009456060023009766900013009996900014010127010015010268010027010411164-291520240802103712.0 a978-7-112-30186-7dCNY118.00 a20240802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烟火市集b专著e城市更新环境设计探索与实践f黄洪波等著 a北京c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d2024.07 a257页d23cm a黄洪波-2006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获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至今。现任四川美术学院副教授,四川美术学院建筑与艺术学院环境设计系主任。长期从事环境艺术和室内设计研究工作。 a本书以“烟火市集”为语境,从多个维度出发,分析城市更新与环境设计的背景与意义,并梳理了相关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从文化认知、社区活力、本土文化、生活美学、社会发展、社会包容性、社会美育等方面开展项目案例研究与深入分析,涉及到城市老旧街区、城市公共空间、城市历史文化区、社区商业空间、城市遗址空间、老旧社区空间以及学校空间的更新与改造并提出了跨学科合作、创新技术应用、社区参与与可持续发展等发展趋势和挑战展望。旨在推动城市更新环境设计理论和实践的综合发展,为城市更新提供更加全面的思路和方法。 a城市规划研究人员1 a城市更新环境设计探索与实践0 a城市规划x环境设计 aTU984v5 aTU-856v5 0a黄洪波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0807 01358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1001472100034001982150016002323140267002483300464005153330025009796060027010046900016010317010015010477010015010628010027010771164-291720241008135036.0 a978-7-5487-6037-5dCNY68.00 a20241008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430000 ay z 000yy ar1 a居住区坐憩环境设计研究b专著f赵旭菁,张潇月著 a长沙c中南大学出版社d2024.09 a270页d24cm a赵旭菁,中共党员,讲师,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专职教师。从教八余年,教学经验丰富,大力推行适老化设计和代际共融环境,经验在多地交流推广。主持参与多项环境设计、教研教改相关的省级课题研究,在《家具与室内装饰》等刊物上发表多篇论文,编有《幼儿美术基础》等多部教材。 a在城市居住区中,存在着许多为居民日常生活提供休息和交往的户外环境——“坐憩环境”。本书旨在通过对坐憩环境的研究,阐述城市居住区户外环境与居民的休息、交往的相互关系以及其中的特点与规律,为城市居住区建设提供依据。本书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详细介绍了城市居住区坐憩环境内居民活动的基本特征。第二部分重点介绍了长沙城区4例有代表性的居住区坐憩环境个案,并对其环境使用状况和人的行为活动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和分析,提出了基于环境行为学的居住区坐憩环境的系统建设方法。 a居住环境设计相关人员0 a居住区x环境设计x研究 aTU984.12v5 0a赵旭菁4著 0a张潇月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010 01508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37001472100038001842150016002222250021002383140243002593300617005023330025011196060053011446900015011977010015012128010027012271164-291820241216142613.0 a978-7-5227-4413-1dCNY98.00 a20241216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先秦都城制度研究b专著f潘明娟著 a北京c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d2024.10 a372页d24cm2 a终南思想文化丛书 a潘明娟(1971-),女,河北石家庄人,史学博士,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历史城市地理与中国古都学、灾害史。在《中国史研究》《中国历史地理论丛》《考古》《考古与文物》等CSSCI刊物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先后主持主持国家教改项目1项、国家社科基金1项。 a都城制度是一个理论问题。从“学以致道”的角度来看,复原先秦都城制度,构建相关框架,就是问题研究的理论意义所在。首先,叙述和复原先秦都城制度的面貌,揭示其本质与规律,也是本课题通过先秦都城选址制度、营建制度、多都并存制度以及都城的名实关系等方面的实证案例研究,试图叙述和复原先秦时期经过文献记载的或者约定俗成的都城制度,揭示都城制度与地理实体都城的空间联系,阐释都城制度与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等的内在关系。其次,古代都城是历史地理学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而研究古代都城制度及都城的发展规律又是古代都城研究中的一个不可或缺的方面。通过对古代都城制度的深入研究,可以扩展历史地理学的研究领域,丰富和发展历史地理学理论。 a古代都城制度研究人员0 a都城(遗址)x城市规划x制度x研究y中国z先秦时代 aTU984.2v5 0a潘明娟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19 01872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043001482100030001912150016002213140653002373300615008903330043015056060025015486900015015737010015015888010027016031164-291920241126100937.0 a978-7-03-080045-9dCNY178.00 a20241126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场景营城b专著e理论与实践f王忠杰等著 a北京c科学出版社d2024.12 a101页d24cm a王忠杰,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风景院院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北京林业大学特聘校外博士生导师。兼任国家长城文化公园规划建设专家委员,住建部科技委园林专家委员会委员兼秘书长,中国风景园林学会规划设计分会会长,《中国园林》、《自然保护地》和《风景园林》杂志编委。主要研究方向为国家公园与城市生态保护建设、滨海地区资源保护利用、城市更新与城市绿地公园景观规划设计。著译著出版了《催化与转型,“城市修补、生态修复”的理论与实践》《园境》等书籍;独著和合著论文30余篇。主持和参与了《黄帝陵国家文化公园总体规划》《三亚两河景观规划设计》等50余项规划设计项目。荣获住建部华夏科技进步奖,住建部优秀城乡规划设计奖、中国风景园林优秀规划设计科技进步奖等。 a场景理论由芝加哥学派提出,在我国高质量发展背景下,逐渐发展演变为以人民为中心的城市空间塑造方法论,是一种以人的需求为规划设计出发点的创新理论与技术。通过营造面向人的场景,来创造独特的城市文化和创意环境,创造与人民美好生活需求精准匹配的空间供给,吸引、集聚、安居具有共同价值观的各类人群,使得场景营造成为城市发展的内生动力。本书通过对场景理论的溯源,分析后工业时代基于知识经济的城市发展动力机制,研究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的时代需求,创新性的提出一套完整的”场景营城”理论、模式与方法,构建起便于实施运用的规划设计框架,并在重庆、成都、杭州、遂宁、武汉、内蒙古等项目中加以实践运用,取得了较好的建设成效。 a城市规划及风景园林行业人员、本专业学生0 a城市规划x研究y中国 aTU984.2v5 0a王忠杰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128 01569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69001472100030002162150016002463300906002623330021011686060041011896900015012307010015012457010013012607010015012738010027012881164-292020250219135621.0 a978-7-01-026499-8dCNY79.00 a20250218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基于众包模式的城乡规划公众参与研究b专著f李文姝,张明,刘奇志著 a北京c人民出版社d2024.03 a325页d26cm a公众参与是城乡规划与建设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推动城乡规划由技术工具转向社会治理的重要组织方式。首先,本书回顾了城乡规划公众参与理论和公众参与模式的研究进展,介绍众包模式的类型、特点及应用案例,引入社会心理学领域的个体行为选择相关基础理论。其次,从城乡规划公众参与的组织方和参与方两个视角,进行本研究的理论模型构建。借鉴法学和行政管理学中关于公众参与机制与程序的研究理论,从众包参与的主体与对象、内容与范围、方式与平台、层次与效力、过程与结果等五个方面,构建基于政府主导视角“自上而下”的城乡规划公众参与众包机制;同时借鉴社会心理学和行为科学领域的行为-选择、需求-偏好等相关理论,分析公众参与的行为特征、态度认知及参与动机,测量公众面对不同城乡规划尺度、内容和阶段,公众选择不同参与媒介、渠道、方式的意愿,构建基于公众个体视角“自下而上”的城乡规划众包参与行为选择理论模型。最后,采用访谈研讨、问卷调查、统计分析、软件设计等多学科研究方法,选取武汉市和神农架林区开展大城市和小城镇两个区位尺度的实证研究。 a城乡规划研究人员0 a城乡规划x公民x参与管理x研究y中国 aTU984.2v5 0a李文姝4著 0a张明4著 0a刘奇志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167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9000271000041000661010008001071020015001151050018001301060006001482000063001542100030002172150016002472250031002633040049002943300446003433330021007896060025008106900016008357110035008518010027008861164-292120250208100617.0 a978-7-200-16908-9b精装dCNY298.00 a20250208d2023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北京城市规划建设的创新b专著f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著 a北京c北京出版社d2023.03 a416页d26cm2 a北京文化书系i创新文化丛书 a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组织编写 a“北京文化书系”由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组织编写,是一套围绕北京文化内涵主题,深入阐述北京这座伟大城市源远流长的古都文化、丰富厚重的红色文化、特色鲜明的京味文化和蓬勃兴起的创新文化,系统梳理和深入挖掘北京文化内涵的大型系列丛书,共计48种,分为4个系列,本册属于“北京文化书系·创新文化丛书”。该系列丛书系统记述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北京日新月异的社会变化,描写北京新时期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新成就,塑造北京人民勇于创新、开拓进取的时代面貌。 a城市规划研究人员0 a城市规划x研究y北京 aTU984.21v502a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4编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13 01090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053001482100030002012150016002313300425002473330071006726070035007436900015007787010013007937010015008068010027008211164-292220241106154523.0 a978-7-5492-9327-8dCNY108.00 a20241106d2023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420000 ay z 000yy ar1 a长江中下游滨水景观植物配置b专著f熊媛,马大庆著 a武汉c长江出版社d2023.12 a339页d26cm a植物设计总体以生态系统为骨架,以景观概念方案构思为基本原则,结合场地特征,突出各区域景观空间效果。本书通过理论探讨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运用城市设计、环境心理学、审美心理学、生态理论、园林植物学等各科原理,介绍了长江中下游滨水景观植物的选择、分类以及配置要求、原则,依据点、线、面的基本空间特性与是否滨水的环境条件,探讨滨水景观植物配置的科学设计方法,形成单层至多层植物配置模块,以期为长江中下游滨水植物景观设计提供指引。 a本书可供从事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借鉴,也可供大专院校相关专业的师生参考 a长江中下游x园林植物x景观设计 aTU986.2v5 0a熊媛4著 0a马大庆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114 01490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37001472100038001842150016002223300905002383330025011436060035011686900015012037010015012188010027012331164-292320240417145437.0 a978-7-112-29262-2dCNY39.00 a20240417d2023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景观规划设计原理b专著f英浩主编 a北京c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d2023.11 a228页d26cm a景观设计课程又称园林(规划)设计、景观(规划)设计课等,是环境设计、风景园林及相关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本书旨在探索“立德树人”的育人实践,优化既有教学方案,将“课程思政”融入育人实践中,从培养目标、教学模块、教学方法、教材运用、教师自我提升、考评模式等方面进行优化,内容涵盖景观规划设计概述、景观规划设计要素、景观规划的设计内容、景观规划设计的方法、程序、景观规划的案例解析等。本套教材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指导思想,通过基本理论的系统梳理和经典作品的深入解析,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理论框架和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把握新时代环境设计专业的核心方向,针对主干课程及前沿趋势进行准确定位,关注业内热点和前沿动态,充分反映环境设计学科领域的新理念、新技术、新方法和新成果,以及行业发展的新趋势。将环境设计理论与方法的教授与环境设计实践深度结合、融会贯通,不仅关注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而且突出其实践能力、审美能力及创新精神的塑造,力求打造具有较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并兼具学科特色的优秀教材。 a高校园林设计专业师生0 a景观x园林设计x高等学校j教材 aTU986.2v5 0a英浩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0424 01240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4001472050008002012100034002092150016002433140128002593300363003873330129007506060045008796900018009247010017009428010027009591164-292420250116110111.0 a978-7-122-46886-4dCNY49.00 a20250116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Photoshop景观效果图后期表现教程b专著f李淑玲主编 a3版 a北京c化学工业出版社d2025.02 a238页d26cm a李淑玲,职业技术学院环艺系教授,具有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尤其对Photoshop在园林艺术设计等方面的应用和操作有较深的认识和体会。 a本教材主要分成理论和实例两部分。理论部分系统讲解了在效果图后期制作过程中需要掌握的基本命令和操作,并以每章一练的形式巩固知识。实例部分以广场总平面效果、居住小区景观、道路景观等实际工作中遇到较多的案例进行详细讲解,提高读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书中提供了大量的实例和习题,按照由浅入深的教学原则,采取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力求对重点概念、重要的操作技能讲深讲透。 a本书适合大中专院校园林相关专业、环境艺术设计、城乡规划等专业的学生使用,也可用作各类培训班的培训教材,还可供有关技术人员参考0 a景观设计x计算机辅助设计x图形软件j教材 aTU986.2-39v5 0a李淑玲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23 01236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9001472100034002062150016002403140155002563300435004113330023008465170029008696060029008986900015009277010013009428010027009551164-292520240717165653.0 a978-7-5745-0655-8dCNY86.00 a20240717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40000 ay z 000yy ar1 a跨越时空的相遇b专著e中国古代亭台楼阁建筑解读f田寒著 a合肥c安徽美术出版社d2024.07 a224页d26cm a田寒,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现任教于鲁迅美术学院绘画艺术学院。2013年赴挪威奥斯陆国立艺术学院学习。2018年赴英国格拉斯哥艺术学院学习并完成了个人创作项目。 a亭台楼阁是中国古代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造型不拘一格,设计独具巧思,一步一景,玲珑别致,尽显中国古代建筑风情与特色。本书在探寻亭台楼阁建筑起源的基础上,系统阐述中国古代亭台楼阁建筑艺术,分门别类地就亭、台、楼、阁的建筑形制、结构、特点、风格,以及其所蕴含的历史文化进行详细解析。本书兼具建筑研究价值、艺术审美价值与文化价值。全书结构清晰、内容丰富、语言清丽、图文并茂,有助于读者系统认识与感受中国古代亭台楼阁的建筑特色与艺术成就。 a园林建筑艺术爱好者1 a中国古代亭台楼阁建筑解读0 a园林建筑x建筑艺术y中国 aTU986.4v5 0a田寒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0724 01122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3001472100038001902150016002283300455002443330009006996060055007086060037007636900013008006900015008137010013008288010027008411164-292620241016082457.0 a978-7-5744-1241-5dCNY98.00 a20241016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220000 ay z 000yy ar1 a建筑给排水设计和消防工程b专著f江鹏著 a长春c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d2024.03 a205页d26cm a本书总结了参编学校在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教学中积累的经验和近年来国内外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的新技术,反映了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的发展趋势。本书先从建筑给水系统出发,介绍了建筑给水管材、附件及设备,建筑给水管道计算;接着详细地分析了建筑消防给水系统,建筑排水系统,建筑排水管道的水力计算,局部污水处理,建筑热水供应;最后在建筑中水系统,居住小区给水系统,居住小区排水系统,以及其他消防设施做出探讨。本书内容丰富,结构严谨,条理清晰,适合作为高职院校专业课教材使用。 a高职0 a建筑工程x给排水系统x工程设计x高等职业教育j教材0 a建筑物x消防x高等职业教育j教材 aTU991v5 aTU998.1v5 0a江鹏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017 01038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5001472100038002022150016002403300367002563330041006236060013006646060017006776900010006947010013007047010013007177010015007308010027007451164-292720241016081136.0 a978-7-5744-1210-1dCNY90.00 a20241016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220000 ay z 000yy ar1 a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研究b专著f孙伟,范燕,刘双进著 a长春c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d2024.03 a337页d26cm a本书紧密结合工程实际,以现代水利工程管理的基本理论知识为核心,系统论述水利工程建设与水利工程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以工程管理为主线,重点突出了不同类型的水利工程管理,系统地介绍了水利工程管理方面的原理、方法、工程实践等内容。内容包括水利工程建设基础、水利枢纽与水工建筑物、水利工程施工组织、水利工程设计施工以及水利工程施工质量、合同、档案、资源、安全与环境管理等。 a本书可供水利水电及相关工作者参考使用0 a水利建设0 a水利工程管理 aTVv5 0a孙伟4著 0a范燕4著 0a刘双进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017 01220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3001472100034002002150016002343140209002503300308004593330117007676060037008846900013009217010017009348010027009511164-292820241231102803.0 a978-7-5509-4081-9dCNY66.00 a20241231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410000 ay z 000yy ar1 a高含沙河流坝前淤沙研究与应用b专著f谢遵党等编著 a郑州c黄河水利出版社d2024.11 a200页d26cm a谢遵党,汉族,中共党员,黄河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经理,河南省黄河水沙资源高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主任,水利部黄河流域水治理与水安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入选水利部“5151”人才工程部级人选、河南省优秀专家。 a本书共分为7章,分别是绪论、高含沙河流泥沙运动规律及坝前淤积特性、坝前淤沙力学特性理论研究、坝前淤沙力学特性试验研究、坝前淤沙压力计算方法、东庄拱坝坝前淤沙压力、淤沙压力对坝体的影响、结论。提出了高含沙河流坝前淤沙物理力学特性理论计算体系,依托现场和室内试验进行了验证,并在东庄水利枢纽工程中进行了应用。 a本书适合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岩土工程专业领域的高校教师、研究生阅读,也可作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施工等技术人员学习参考0 a高含沙水流x坝体x泥沙冲淤x研究 aTV142v5 0a谢遵党4编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02 01554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75001472100030002222150016002523140340002683300521006083330019011296060051011486900013011997010015012127010017012277010017012448010027012611164-292920241230161235.0 a978-7-5492-9929-4dCNY58.00 a20241230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420000 ay z 000yy ar1 a金沙江下游梯级水库水文泥沙年报h2023年b专著f高鹏,姚金忠,程海云主编 a武汉c长江出版社d2024.11 a262页d18cm a李斌,毕业于武汉大学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专业,工学硕士,现为长江科学院河流研究所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枢纽泥沙、河道治理与数值模拟、涉水建设项目咨询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1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题2项,参编国家规程1项、行业技术标准1项、团体标准3项,参编专著2部,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项。 a本书以金沙江下游梯级水库水文泥沙原型观测资料为基础,系统阐述了梯级水库蓄水以来的入库水沙变化、水库淤积以及坝下游河道冲淤变化。本书资料翔实、内容丰富,可供从事水库泥沙淤积控制与管理、河道演变与治理、水沙优化调控与配置等方面的研究、管理、规划的科技人员参考。金沙江下游梯级水库位于金沙江下游,由白鹤滩、溪洛渡、向家坝、乌东德水库组成。金沙江上游梯级电站是我国金沙江水电基地重要的组成部分,梯级水电站不断建成投产,有利于优化我国能源结构,符合我国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发展战略,对于经济稳增长,促进西部大开发,服务国。 a金沙江研究人员0 a金沙江x下游x梯级水电站x水文观测z2023j年报 aTV145v5 0a高鹏4主编 0a姚金忠4主编 0a程海云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02 01658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63001472100030002102150016002403140607002563300418008633330023012816060057013046900013013617010015013748010027013891164-293020241031135558.0 a978-7-5492-9803-7dCNY68.00 a20241031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420000 ay z 000yy ar1 a水资源系统模拟在水利工程规划设计中的应用b专著f刘子慧等著 a武汉c长江出版社d2024.09 a262页d26cm a刘子慧,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长江设计集团专家委员会成员,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国家发改委项目评估中心、水利部南水北调工程专家委员会委员,湖北省水利厅特聘专家。长期从事水利规划设计、水资源配置、输水工程运行控制、防洪排涝工程及灌溉供水工程设计等工作,在跨流域调水工程规划设计及运行管理中有较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主持完成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规划、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运行调度方案研究;主持完成了巴舖长江干堤、樊口大闸等堤防与水闸工程的新建、加固设计工作,主持完成了日本协力基金援助湖南防洪工程可行性研究等对外援助项目;主持完成了《南水北调工程若干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等“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重大项目。 a本书共分为6章,简要介绍了水资源系统分析的各种方法,重点聚焦于其中的模拟方法。第1章说明水资源系统分析在水利工程规划设计中的作用;第2章简要介绍水资源系统分析的一般方法;第3章全面介绍水资源系统模拟分析方法,包括重要的物理关系的描述、重要输入数据的形成、重要调度规则的制定、主要的输出结果及其寻优的过程;第4章说明模拟模型的主要编程的思路与过程;第5章则由两大水资源配置工程主要参与的规划工程师编写的实例;第6章为结语。 a水资源管理研究人员0 a水资源管理x系统仿真x应用x水利工程x水利规划x研究 aTV212v5 0a刘子慧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107 01556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039001482100038001872150016002253000029002413140272002703300657005423330023011996060025012226900015012477010013012628010027012751164-293120241227113541.0 a978-7-5228-4513-5dCNY138.00 a20241227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水资源会计理论与实践b专著f陈波著 a北京c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d2024.12 a316页d24cm a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a陈波,博士毕业于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北京物资学院会计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财务与会计管理。主持或参与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课题研究。在《会计研究》《中国会计评论》《财会月刊》《审计研究》《China Finance and Economic Review》等中外文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a本选题是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结项成果,基于水权制度改革的视角,聚焦于报告使用者的需求,汲取会计理论,进行标准化水资源核算体系创新研究,拓展传统水核算的研究内容与方法。提出完善水权制度,赋予水资源使用者对水资源的经营权、转让权和收益权,跨期持续履行水资源的权利和义务,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核算水资源和水权变动,保护水资源使用者的权益。在此基础上,构建以微观供用水单位为会计主体,采用会计学和水文学结合的方法,核算水资源和水权及其变动。并以五个供用水单位为核算主体,进行实地调查和案例研究,进而提出我国建立通用的水资源会计核算体系的相关政策建议。该研究成果为水资源的管理提供了更好的决策支持工具,也为开创其他类型的自然资源会计学提供了可供借鉴的初步理论框架。 a水资源管理研究人员0 a水资源管理x管理会计 aTV213.4v5 0a陈波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02 01133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051001482100030001992150016002292250027002453300476002723330041007486070045007896900015008347010015008498010027008641164-293220241106154012.0 a978-7-5492-9282-0dCNY118.00 a20241106d2023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420000 ay z 000yy ar1 a澜湄水资源合作科学研究与应用b专著f程东升等著 a武汉c长江出版社d2023.12 a378页d26cm2 a澜湄水资源合作研究丛书 a《澜湄水资源合作科学研究与应用》主要针对当前澜湄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面临的挑战,结合中国治水经验,提炼和总结了澜湄水资源合作务实合作项目成果,为进一步深化与湄公河国家在水资源领域的务实合作提供参考。全书共7章,第1章为绪论,简要介绍了澜湄水资源合作概况和区域水资源发展现状,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第2章至第6章分别就澜湄区域水生态区划、小流域综合治理、澜湄甘泉行动、澜湄大坝健康体检、防洪抗旱应急管理合作平台研发等务实合作项目进行了经验总结;第7章提出了澜湄水资源合作科学实践建议。 a湄公河流域水资源管理国际合作研究人员 a湄公河x流域x水资源管理x国际合作x研究 aTV213.4v5 0a程东升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114 01346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067001482100038002152150016002533300593002693330113008626060057009756900015010326900015010477010015010628010027010771164-293320241028085706.0 a978-7-5226-1316-1dCNY128.00 a20241028d2022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东北粮食主产区水-能源-粮食纽带关系及保障技术b专著f仇亚琴等著 a北京c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d2022.12 a243页d26cm a本书以东北粮食主产区为研究区,解析了区域水、能源、粮食现状及时空演变特点,揭示了区域水-能源-粮食纽带关系的响应路径、动态机制及关键制约因素,评估了区域水-能源-粮食协同安全水平及其动态变化,提出了区域水-能源-粮食协调发展优化格局及保障技术。主要内容包括概述、东北粮食主产区水-能源-粮食时空耦合格局解析、水-能源-粮食互馈机理解析及系统动力学模拟、东北粮食主产区水-能源-粮食协同安全动态评价、东北地区水-能源-粮食纽带关系的经济学解、面向粮食安全的东北地区协调发展优化格局和总结与建议。本书可供水文水资源及资源环境相关领域的科研人员、大学教师和研究生,以及从事流域水资源规划与管理的技术人员参考。 a本书可供水文水资源及资源环境相关领域的科研人员、大学教师和研究生,以及从事流域水资源规划与管理的技术人员参考0 a粮食产区x水资源管理x关系x粮食问题x研究y东北地区 aTV213.4v5 aF326.11v5 0a仇亚琴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031 01477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3001472100038002002150016002383140385002543300461006393330029011006070049011296900015011787010015011938010027012081164-293420240815095444.0 a978-7-5226-2637-6dCNY98.00 a20240815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河南省引黄受水区高质量发展研究b专著f张修宇等著 a北京c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d2024.10 a165页d26cm a张修宇,男,汉族,1978年生,工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农业水土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区域水资源高效利用与管理、水资源与水环境承载力分析、水灾害防治与风险管理。长期从事农业水土工程和水文水资源方面的研究,近年来在区域水资源高效利用与管理、水资源与水环境承载力分析、水灾害防治与风险管理等方面形成了一些研究理论及成果。主持参与了多项纵向、横向科研项目。 a本书针对当前变化环境下引黄灌区水资源安全保障关键技术难题,以水资源安全保障为基线,以维护灌区生态环境良性发展为目标,分析了灌区水循环和水资源时空演变规律,构建了“多因素驱动—多水源循环—多情景模式”灌区分布式水文模型,提出了多水源可利用量动态调配方法及优化配置方案,建立了引黄灌区“水资源–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复合系统的水资源动态承载力计算理论框架和评价体系,构建了引黄灌区多尺度水资源高效利用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井渠结合引黄灌区水盐动态联合优化调配技术。 a黄河灌区资源配置研究人员 a黄河x灌区x水资源管理x资源配置x研究y河南 aTV213.4v5 0a张修宇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0822 01226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060001482100030002082150016002383300573002543330051008276060063008786900013009417010015009548010027009691164-293520241106152627.0 a978-7-5492-9223-3dCNY268.00 a20241106d2023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420000 ay z 000yy ar1 a水利水电工程勘测设计BIM技术研究与实践b专著f王小毛等著 a武汉c长江出版社d2023.11 a445页d26cm a从国内外、行业、企业的渐进式视角简要诠释并分析了BIM的内涵与外延、现状与发展以及企业级应用资源构成等,并基于达索3DE平台及自研工具软件,紧密结合长江设计集团的工程勘测设计生产、管理实际,通过面向水利水电工程“全过程、全要素、全专业”三维正向协同设计及BIM应用的深入研究与创新实践,取得了体系性的认知与阶段成果。本书共十三章,涵盖绪论、勘测设计BIM平台、工程设计BIM资源库、勘测设计BIM策划与技术准备、工程地质勘察BIM技术、三维协同设计建模及专业应用、三维数值分析、三维校审技术、施工仿真技术、二三维表达、结构三维配筋设计及出图技术、BIM模型轻量化技术、设计信息模型交付等章节。 a水利水电工程测量计算机辅助设计应用软件研究人员0 a水利水电工程x水利工程测量x计算机辅助设计x应用软件x研究 aTV221v5 0a王小毛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114 01071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1001472100038001982150016002363300349002523330131006016060027007326900013007597010015007727010015007878010027008021164-293620241016081032.0 a978-7-5744-1218-7dCNY70.00 a20241016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220000 ay z 000yy ar1 a水利水电工程设计与实践b专著f王宇琪,颜春虹著 a长春c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d2024.03 a337页d26cm a本书全面深入地探讨了水电站的作用与特点,包括水力发电资源的基本特点、水电站的类型与设计总体要求等。在设计要点方面,书中详述了水利水电大坝工程、水闸设计、泵站工程规划设计、水土保持理念、生态保护设计以及环境保护等重要议题。涵盖了水电站进水口建筑物设计、施工组织设计、引水道建筑物设计、压力管道设计、灌溉渠系规划设计、河道整治方案与措施等多个方面。 a本书对于水利水电工程领域的专业人士、工程师和学者都是一本全面而实用的参考书,旨在指导水利水电工程设计与实践,以满足不同工程需求0 a水利水电工程x工程设计 aTV222v5 0a王宇琪4著 0a颜春虹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017 01555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052001482100030002002150016002303140304002463300522005503330121010726060063011936900015012567010015012718010027012861164-293720240819103456.0 a978-7-5492-9605-7dCNY198.00 a20240819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420000 ay z 000yy ar1 a水利水电工程地质BIM技术应用指南b专著f向家菠著 a武汉c长江出版社d2024.08 a360页d26cm a向家菠,高级工程师,现任长江三峡勘测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长期从事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及科研工作,获得省部级科学技术奖2项、勘察奖7项。出版的专著有《库岸滑坡灾害稳定性评价及其工程实践》《环境地质与工程治理》等。2019年以来积极推进BIM技术在工程地质勘察中的应用,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与工程经验。 a本书是对三峡院十余年工程地质BIM应用的经验总结,全书分为基础篇、BM_Geomodeler篇、3DE篇和综合篇,其中,基础篇包括绪论和三维地质建模基础;BM_Geomodeler篇包括软件安装与基本操作、工程地质数据库、三维地质建模、模板定制与图件生成、常见问题及对策;3DE篇包括平台基础、地质建模技术、三维协同、高级应用技术、常见问题及对策;综合篇包括BM_Geomodeler及3DE联合建模技术和工程实例。全书图文并茂,深入浅出,工程指导性强,可供采用类似BIM解决方案的勘测企业技术人员参考,也适用于对基于BM_Geomodeler或3DE平台的地质BIM建模技术感兴趣的读者。 a本书可供采用类似BIM解决方案的勘测企业技术人员参考,也适用于对基于BM_Geomodeler或3DE平台的地质BIM建模技术感兴趣的读者0 a水利水电工程x工程地质勘察x计算机辅助设计x应用软件j指南 aTV22-39v5 0a向家菠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0822 02226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91001472100038002382150016002763000035002923140426003273301044007533330043017976060041018406900013018817110051018948010027019451164-293820241217140226.0 a978-7-112-30695-4dCNY49.00 a20241217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建设工程目标控制(水利工程)复习题集b专著f全国监理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辅导编写委员会编写 a北京c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d2024.12 a204页d26cm a全国监理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辅导 a本书作者均为监理工程师考试命题研究专家,有近十年的考试辅导用书编写经验,在广大考生中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主要作者魏文彪,大学本科毕业,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注册监理工程师、注册造价工程师、注册一级建造师、注册咨询工程师。2004年至今一直专职专注建筑类执业资格考试考前辅导和辅导书的策划和编写工作。策划和编写的辅导书有,《考试过关题库》系列、 《考试教材解读与实战模拟》系列、《考试命题点全面解读》、《临考最后八套题》系列。 a1.考点安排。本书根据考试大纲和历年真题的命题规律,选择高频采分点编排考点,尽量一题涵盖所有相关可考知识点。考生只要掌握本书的考点,不仅可以过关,而且还可能会得到高分。2.题干设置。关于本书中的每一个题目考生都要认真对待,题干看似只对一个考点的提问,其实不然,部分题干中也可以独立成题。需要考生对老师精心设计的题干进行充分的理解和掌握。这才能更好的利用有限的时间更有效地掌握知识点。3.选项设置。本书中的每一个题目,不仅把所有会设置的正确选项一一列举,而且还把可能会设置为错误选项的题干也做了全面的总结,体现在该题中。4.多角度问答。『细说考点』中会将相关考点以多角度问答方式进行充分的提问与表达,旨在帮助考生灵活应对较为多样的考核形式,可以做到以一题敌多题。5.真题标记。本书中的“(xxxx年)”是指该选项或考点曾在真题中出现过的年份,便于考生对考试趋向有所了解。6.难点攻克。(1)关于网络图等难点,『细说考点』中会有详细的解题思路和例题精讲,便于考生顺利攻克难点。(2)计算题中错误选项的设置是依据一定的错误计算过程而得出,我们在『细说考点』中除了将正确选项的计算过程列出之外,还会一一将如何得出错误答案的计算过程列出,以便考生更清晰地掌握计算过程。 a参加全国监理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相关考生0 a水利工程x目标管理x资格考试j习题集 aTV-44v502a全国监理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辅导编写委员会4编写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19 02272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117001472100038002642150016003023000039003183140426003573301044007833330043018276060053018706900013019237110055019368010027019911164-293920241223101551.0 a978-7-112-30688-6dCNY49.00 a20241223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建设工程监理案例分析(水利工程)历年真题+考点解读+专家指导b专著f全国监理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辅导用书编写委员会编写 a北京c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d2024.12 a224页d26cm a全国监理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辅导用书 a本书作者均为监理工程师考试命题研究专家,有近十年的考试辅导用书编写经验,在广大考生中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主要作者魏文彪,大学本科毕业,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注册监理工程师、注册造价工程师、注册一级建造师、注册咨询工程师。2004年至今一直专职专注建筑类执业资格考试考前辅导和辅导书的策划和编写工作。策划和编写的辅导书有,《考试过关题库》系列、 《考试教材解读与实战模拟》系列、《考试命题点全面解读》、《临考最后八套题》系列。 a1.考点安排。本书根据考试大纲和历年真题的命题规律,选择高频采分点编排考点,尽量一题涵盖所有相关可考知识点。考生只要掌握本书的考点,不仅可以过关,而且还可能会得到高分。2.题干设置。关于本书中的每一个题目考生都要认真对待,题干看似只对一个考点的提问,其实不然,部分题干中也可以独立成题。需要考生对老师精心设计的题干进行充分的理解和掌握。这才能更好的利用有限的时间更有效地掌握知识点。3.选项设置。本书中的每一个题目,不仅把所有会设置的正确选项一一列举,而且还把可能会设置为错误选项的题干也做了全面的总结,体现在该题中。4.多角度问答。『细说考点』中会将相关考点以多角度问答方式进行充分的提问与表达,旨在帮助考生灵活应对较为多样的考核形式,可以做到以一题敌多题。5.真题标记。本书中的“(xxxx年)”是指该选项或考点曾在真题中出现过的年份,便于考生对考试趋向有所了解。6.难点攻克。(1)关于网络图等难点,『细说考点』中会有详细的解题思路和例题精讲,便于考生顺利攻克难点。(2)计算题中错误选项的设置是依据一定的错误计算过程而得出,我们在『细说考点』中除了将正确选项的计算过程列出之外,还会一一将如何得出错误答案的计算过程列出,以便考生更清晰地掌握计算过程。 a参加全国监理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相关考生0 a水利工程x监理工作x案例x资格考试j自学参考资料 aTV512v502a全国监理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辅导用书编写委员会4编写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26 01098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9001472100038002062150016002443300429002603330031006896060041007206900013007617010015007747010015007897010013008048010027008171164-294020241016080832.0 a978-7-5744-1251-4dCNY90.00 a20241016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220000 ay z 000yy ar1 a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探索b专著f曹延路,杨慧敏,刘鹏著 a长春c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d2024.03 a326页d26cm a本书根据近年来制定的有关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法律、法规,结合现代项目管理的理念、方法和水利工程建设的实践,从项目法人、监理人、承包人等不同角度,全面介绍了水利工程建设管理过程中主要参建各方需要掌握和了解的管理体系及建设程序。书中从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与管理的实际出发,结合作者从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的实践经验,对如何做好水利水电工程的项目管理进行了深入探讨,书中对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管理的程序与方法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研究。 a水利工程基本建设项目管理者0 a水利工程x基本建设项目x工程项目管理 aTV512v5 0a曹延路4著 0a杨慧敏4著 0a刘鹏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017 01214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9001472100030001962150016002263140169002423300439004113330021008506060049008716900012009207010013009328010027009451164-294120240812104222.0 a978-7-5193-0991-6dCNY60.00 a20240812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水利工程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研究b专著f王瑶著 a北京c群言出版社d2024.07 a205页d24cm a王瑶,山东省德州市齐河县人,毕业于河海大学,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专业,现任职于雄安新区建设工程质量安全检测服务中心,中级职称;主要研究方向水利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监督。 a水利工程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撑,水利工程建设质量关系到国计民生。目前,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水利工程项目越来越多,然而,人们也对水利工程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而使得水利工程的建设又将会面临着新的机遇以及挑战。本书从水利工程项目的划分、水利工程质量的影响因素、水利工程质量的形成过程及特点、水利工程施工阶段质量控制、水利工程质量评定、验收与检测、水利工程质量问题与事故处理、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安全管理等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系统的论述。 a水利工程研究人员0 a水利工程x工程施工x质量控制x安全管理x研究 aTV52v5 0a王瑶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0814 01182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043001482100038001912150016002293140182002453300413004273330021008406060025008616900012008867010015008988010027009131164-294220241126100600.0 a978-7-5670-4044-1dCNY198.00 a20241126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70000 ay z 000yy ar1 a山东省引黄济青工程志b专著f刘浩等主编 a青岛c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d2024.10 a500页d26cm a刘浩,男,1967年3月出生,中国海洋大学毕业,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2000年评为高级工程师,长年从事青岛辖区引黄济青工程和胶东调水工程的调度运行、工程管理、水质保护和水文化研究工作。 a本书分八篇,包括工程缘起、方案规划、移民征迁、工程建设、工程运行管理、胶东地区引黄调水工程、工程改扩建、工程效益。本书通过翔实可靠的资料、朴实通畅的文字,以引黄济青工程规划、建设、管理、运行为主体,全面记述了引黄济青及胶东调水工程的发展历程,较好地突出了工程的效益分析及技术输出特色,凝练了引黄济青精神和山东调水文化品牌,讴歌了工程勘测设计、施工建设、管理运行中的模范人物,施工人员英勇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 a调水工程技术人员0 a调水工程x概况y山东 aTV67v5 0a刘浩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128 01490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9000271000041000661010008001071020015001151050018001301060006001482000049001542100038002032150016002412250025002573300855002823330021011376060035011586900013011937010015012068010027012211164-294320241218153323.0 a978-7-5226-1832-6b精装dCNY160.00 a20241218d2023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抽水蓄能电站输水系统设计技术b专著f王志国著 a北京c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d2023.06 a269页d26cm2 a中国水电关键技术丛书 a本书系国家出版基金项目《中国水电关键技术丛书》之一,结合工程实践及科研成果,全面系统地总结了抽水蓄能电站输水系统设计技术,重点对输水系统的布置、衬砌型式选择、结构设计、施工技术等进行了说明,论述了抽水蓄能电站输水系统布置的特点以及各主要建筑物布置时所需关注的问题。同时,阐述了抽水蓄能电站输水系统常采用的钢筋混凝土衬砌、灌浆式预应力混凝土衬砌、环锚预应力混凝土衬砌、钢板衬砌等的特点、适用条件及范围,以及其结构设计理论、方法、原则和施工技术特点及要求等,并结合工程实例进行了说明,尤其针对近年来国内发展较迅速的钢板衬砌,依据水电用钢的特点及要求,对钢材选择、结构设计、制作安装等,进行了较全面系统的阐述。另外,对技术难度较大的岔管,尤其是广泛采用的月牙肋岔管,从水力特性、结构特性两方面进行说明,全面阐述了体形参数选择及结构设计方法,重点说明了地下埋藏式月牙肋岔管与围岩联合作用的机理,系统提出了埋藏式月牙肋岔管考虑围岩分担内水压力的设计原则和方法。 a输水系统设计人员0 a抽水蓄能水电站x输水x系统设计 aTV743v5 0a王志国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19 01387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61001472100038002082150016002463140202002623300519004643330075009836070033010586900012010917010015011038010027011181164-294420240819163354.0 a978-7-5226-2668-0dCNY98.00 a20240819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洞庭湖流域水库联调及分蓄洪关键技术研究b专著f莫军成等著 a北京c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d2024.08 a180页d26cm a莫军成,水文水资源专业本科水利工程硕士,湖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规划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工作,研究方向为水文水资源、水利水电规划。主持了湖南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1项,湖南省水利科技项目1项,获省部级奖励6项。 a为研究湖南四水洪水不利组合及防洪调度,增强洞庭湖区防洪能力,作者总结在该研究领城多年成果编写而成本书。全书共分六章。第一章:概况;第二章:四水及洞庭湖流域灾害性洪水;第三章:水库群汛限水位动态控制关键技术;第四章:流域水库群联合防洪调度模型与重点区域防洪调度方案;第五章:洞庭湖区洪水演进及分蓄洪关键技术;第六章:结论与建议。本书可供从事流域、区域水工程防洪调度设计、科研和管理等相关领域人员参考。希望本书的出版有助于提高我国流域、区域水工程防洪调度设计、科研和管理水平,助力流域、区域水工程调度工作上一新的台阶。 a本书可供从事流域、区域水工程防洪调度设计、科研和管理等相关领域人员参考 a洞庭湖x流域x防洪工程x研究 aTV87v5 0a莫军成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0822 01421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045001482100038001932150016002313140259002473300585005063330017010916060015011086900012011237010017011358010027011521164-294520240828094805.0 a978-7-5226-2682-6dCNY118.00 a20240828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智慧防汛关键技术研究b专著f安新代等编著 a北京c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d2024.10 a302页d26cm a安新代,黄河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正高级工程师,中国水利水电勘测设计协会副理事长,河南省水利学会副理事长。坚守黄河治理一线35年,长期从事防汛水调、水利信息化等工作,是数字黄河工程规划、黄河水量调度及防汛系统建设的主要组织者和实践者。 a本书重点阐述了智慧防汛关键技术。书中介绍了防汛信息化建设现状及智慧防汛需求,详细阐述了分布式水文模型、雨洪沙相似分析模型、水库群联合调度模型等防汛模型,论述了防汛知识图谱构建技术和防汛语音智能问答技术,以及三维数字孪生仿真平台、智慧防汛系统研发及应用,形成一套技术相对全面的智慧防汛技术体系。防洪安全是涉及国家长治久安的大事。随着信息化技术的突破性发展,防汛信息化可为防汛减灾赋予更多现代化“智慧”,更好的提升“四预”能力,实现科学减灾。本书阐述了防汛模型算法算力提升、三维数字孪生仿真平台构建及防汛智能化、智慧化研发应用方面的关键技术及成果,可以为今后智慧防汛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a防洪研究人员0 a防洪x研究 aTV87v5 0a安新代4编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0829 01508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061001482100030002092150016002393140378002553300504006333330025011376070031011626900015011937110031012088010027012391164-294620240919145313.0 a978-7-5492-9734-4dCNY128.00 a20240919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420000 ay z 000yy ar1 a2024年长江流域洪水防御b专著f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等编著 a武汉c长江出版社d2024.09 a378页d26cm a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以下简称长江委),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派出的流域管理机构,按照法律法规和水利部授权,在长江流域和澜沧江以西(含澜沧江)区域内行使水行政管理职责,成立于1950年2月。1988年国家授权长江委在长江流域内行使水行政管理职能,1994年后水行政管理范围由长江流域扩展到西南诸河,水资源管理、水资源保护、水土保持、采砂管理、河湖管控、行政许可服务与监督执法等工作不断强化。 a2024年汛期长江流域发生了流域性大洪水,为系统分析2024年长江流域水雨情和汛情特点,总结2024年长江防汛抗洪工作经验,反映2024年长江防汛抗洪工作成效,编撰此书。长江流域强降雨过程多、历时长,台风“格美”搅动风云,3次编号洪水接踵而至,多条支流发生超历史洪水,险情灾情不时侵扰各地。《2024年长江流域洪水防御》一书从暴雨洪水、监测预报预警、响应部署、洪水调度、工程巡查及险情抢护等方面系统梳理2024年长江流域洪水防御工作,并客观分析关于长江流域洪水防御工作的认识与思考,为未来长江流域洪水防御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a长江流域防洪研究人员 a长江流域x防洪x研究z2024 aTV882.2v502a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4编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0926 01605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65001472100030002122150016002423140518002583300411007763330025011876070047012126900015012596900015012747110035012898010027013241164-294720241031135408.0 a978-7-5492-9798-6dCNY96.00 a20241031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420000 ay z 000yy ar1 a长江治理与保护报告h2024b专著f长江治理与保护科技创新联盟编 a武汉c长江出版社d2024.09 a301页d26cm a2019年5月24日,长江治理与保护科技创新联盟在武汉正式成立。联盟由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牵头,联合有关部委在长江流域派出机构、科研院所、高等学校企事业单位共同组建,联盟成员单位现有50家。联盟的宗旨是以“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指引,集聚长江经济带优势科技资源,以重大科技问题为导向,推动联盟成员之间共建合作平台、共担科技项目、共促成果转化、共享科技资源,努力形成多元开放、优势互补、集成高效的协同创新机制,破解长江治理与保护领域科技难题,为长江大保护和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科技支撑。 a本报告由长江治理与保护科技创新联盟编写,长江委审核。本报告结合长江流域特点和社会关注热点,介绍了长江流域气候、水资源、水环境质量、水生态、生态环境质量、河道水沙、航运的基本状况,详细阐述了水旱灾害防御、水资源综合利用与保护、航运发展、水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水生态保护与修复、流域综合管理、智慧流域建设等方面的治理与保护成效,展示了联盟成员单位开展的与长江治理与保护密切相关的科技创新成果和亮点特色工作成果。 a长江河道整治研究人员 a长江x河道整治x水资源保护x研究报告z2024 aTV882.2v5 aTV213.4v502a长江治理与保护科技创新联盟4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107 01849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3001472100042001902150016002323140687002483300491009353330087014266060033015136900019015467010015015658010027015801164-294820241122161146.0 a978-7-5229-2289-8dCNY68.00 a20241122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泉州河长制b专著e理论与实践f黄江昆著 a北京c中国纺织出版社有限公司d2024.12 a256页d26cm a黄江昆,福建南安人,中共党员,管理学硕士,副研究员,泉州师范学院副校长。先后分管学校国际交流合作、台港澳事务、继续教育、基础教育、财务、后勤、基建、董事会、基金会、校友会等工作。近年来,积极推进学校与泉州市河长制办公室共建福建省首家河长学院,并担任首任河长学院院长。积极推动学校工作服务国家战略,重点面向海丝沿线国家和东南亚开展汉语言文化推广活动,致力构建华文教育共同体。推动闽台合作办学,从事两岸高等教育教学研究,促进两岸教育融合发展,并取得明显成效。长期从事高等教育管理研究,主持完成省社科、省教育厅课题多项,发表多篇学术论文;长期关注、从事书法理论研究及创作,并从事高校书法教育教学工作多年,书法作品参与各种专业活动,受到业界的好评,获福建省第七届大学生艺术节“校长风采奖”。 a本书系统阐述泉州河长制的历史沿革、组织体制、政策工具等理论,并梳理了泉州实行河长制以来的相关实践内容。本书内容数据资料翔实,以泉州为案例,可将河长制度扩展至全国。本书共分为十五个章节,前两章对河长制实施的政策背景与理论内涵、河长制的历史沿革与发展内容进行梳理总结。第三章到第十四章以泉州市为例描绘河长制的政策演进过程、河长制实施的制约因素进行深入分析。第十五章阐述构建河长制长效治理工作机制的具体内容。本书可作为省级、市级、区级等各级河长的培训教材使用,也可供环境保护相关从业人员借鉴。 a本书可作为省级、市级、区级等各级河长的培训教材使用,也可供环境保护相关从业人员借鉴0 a河道整治x责任制x研究y泉州 aTV882.857.3v5 0a黄江昆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128 01780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67001472100034002142150015002482250025002633000079002883140190003673300845005573330015014026060041014176900014014587010015014728010027014871164-294920241231130515.0 a978-7-5618-7908-5dCNY59.00 a20241231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20000 ay z 000yy ar1 a深水钢悬链立管全尺寸触地段试验及动力响应分析b专著f贾鲁生等著 a天津c天津大学出版社d2024.12 a66页d26cm2 a海洋资源开发系列丛书 a国家重大工程攻关专项课题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国家工业与信息化项目成果 a余建星,教授,天津大学原副校长、天津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研究院院长、国家973计划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首席科学家、天津大学海洋交叉学科研究中心主任、国家万人创新领军人才和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 a本书重点探讨了海底管道、跨接管、海洋立管和系泊缆线等设计、制造与安装过程中的关键力学问题,涵盖了分析设计与优化方法、制管工艺、管道铺设、水力与热力分析、局部屈曲与压溃、管土相互作用、坐地稳性、热膨胀、整体屈曲、疲劳与断裂、悬跨与涡激振动、坠物碰撞、腐蚀损伤、抗震设计、管道泄漏及特殊载荷等内容。这些内容总结和提炼了国家重大工程攻关专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及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的研究成果。全书共分为15个单元,具体包括:海洋管线力学分析与设计(绪论)、管线壁厚与材料、制管工艺、管道压溃与止屈、水力与热力分析、管土相互作用、管线水动力学、在位稳定性、整体屈曲、疲劳与断裂、腐蚀与防腐、坠物碰撞与防护、抗震设计、管道泄漏和特殊载荷(如南海台风、内波和陆坡等)。每个单元内容紧密结合我国大型工程的实际情况,全面涵盖了海洋管线设计、制造、安装和服役的全生命周期,有助于读者系统理解海洋管线工程中的关键科学问题,并将理论与实际工程相结合。 a深海爱好者0 a深海x海底管线x试验x动态响应x分析 aU173.9v5 0a贾鲁生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02 01121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7001472100038002042150016002423300470002583330043007285170017007716060039007886900010008277010015008378010027008521164-295020250219085805.0 a978-7-5121-5420-9dCNY69.00 a20250219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初步b专著e铁路创新设备f史骏主编 a北京c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d2025.01 a332页d26cm a本书根据2017——2024年“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和中国国际“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省级奖项的真实案例,结合大学生创新创业需求,全方位覆盖创业知识,将大学生创新创业内容划分为概述篇、创新工程项目基础篇、职场基础能力篇、商业行为能力篇、创新创业工程项目综合提高篇五个模块。每个模块均有理论部分和实践部分共同组成,手把手教学生如何制作一款产品,如何营销产品,如何成立公司等,旨在引导大学生理解创新创业的本质,掌握基本的创新方法和创业流程,为未来的职业生涯奠定坚实的基础。 a高校相关专业师生,铁路工程设备管理人员1 a铁路创新设备0 a铁路工程x设备管理x高等学校j教材 aU2v5 0a史骏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253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9001472100046002062150016002523140109002683300490003773330009008676060049008766900015009257010015009407010017009558010027009721164-295120241111143720.0 a978-7-114-19838-0dCNY56.00 a20241111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铁路轨道维护岗位作业实训指导书b专著f余俊,冯林灼主编 a北京c人民交通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d2025.02 a270页d26cm a余俊,成都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学历,长期从事铁道工程技术专业的理论教学和实训教学,具有丰富的经验。 a本书是高等职业教育“双高”建设新形态教材之一。主要内容包括:线路设备检查作业、线路基本作业、联接零配件修理作业、道床修理作业、钢轨修理作业、道岔修理作业、线路施工作业、线路应急处理,共8个项目。本书可作为铁道工程技术专业学生的实训教学用书,也可作为铁路企业线路工岗位作业培训教材,同时可供铁道工程技术专业相关人员学习参考。本书引用大量的图片,将现场作业所需工具及作业过程与作业规范要求对应起来,直观地展示给读者,结合对应每个作业任务进行系统的训练和考核,方便学习者对技能的快速理解掌握。 a高职0 a轨道(铁路)x维修x高等职业教育j教学参考资料 aU216.42v5 0a余俊4主编 0a冯林灼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114 01127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9001472100034001962150016002303300417002463330097006636060049007606900015008097010017008247010017008418010027008581164-295220250205135152.0 a978-7-5765-1450-6dCNY68.00 a20250205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10000 ay z 000yy ar1 a铁路线路养护与维修b专著f孙进强,陈玉洁主编 a上海c同济大学出版社d2025.01 a295页d26cm a本书主要内容包括7个模块,分别是线路设备检查、基本作业、钢轨作业、道岔作业、无缝线路作业、连接零件作业、动基础作业,每个模块介绍2到5个作业情景。编者通过对铁路线路工工作岗位的分析,提取典型工作任务,开发了以任务咨讯、制定计划、制作准备、操作实施和技术移交五步法为行为导向教学的工作页。工作页与学科知识模块相结合,形成了“知识库+工作页”的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教材,实现了理论知识、实践技能、综合职业能力的多维整合。 a本书可用作高等职业院校铁道工程技术等相关专业教材,也可作为铁路工务系统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参考书0 a铁路养护x铁路线路x维修x高等职业教育j教材 aU216.42v5 0a孙进强4主编 0a陈玉洁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06 01362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90001472100042002372150015002793140193002943300449004873330027009366060029009636900017009927110039010097110033010488010027010811164-295320250219114318.0 a978-7-113-32114-7dCNY15.00 a20250219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大型养路机械h第4册b专著f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工电部,铁路大型养路机械培训中心编 a北京c中国铁道出版社有限公司d2025.02 a31页d29cm a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工电部,前身是中国铁路总公司工电部。作者为经验丰富的相关岗位工作人员,针对行业最新研究成果撰写而成,真实、全面、及时地反映出当前铁路大型养路机械的新动态和产品信息。 a本书由大型养路机械方面的专业论文汇编而成,内容主要包括大型养路机械设计制造、运用管理、检修维护、人员培训四个方向,由中国铁路沈阳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铁路广州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铁路兰州局集团有限公司、宝鸡中车时代工程机械有限公司等的优秀论文共20篇组成,作者均为经验丰富的大型养路机械作业和技术人员,技术职称主要为高级工、高级技师、助理工程师、工程师、高级工程师,论文内容紧贴大型养路机械使用、维护、检修、管理等工作实际,实用性强,市场适应性好。 a养路机械作业和技术人员0 a铁路养护x养路机械j文集 aU216.6-53v502a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工电部4编02a铁路大型养路机械培训中心4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153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69001472100034002162150016002503300493002663330071007596060037008306900014008677010015008818010027008961164-295420241107143325.0 a978-7-5487-5707-8dCNY78.00 a20241107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430000 ay z 000yy ar1 a富水地层地铁深基坑围护结构选型与回灌方案优化研究b专著f徐世祥著 a长沙c中南大学出版社d2024.01 a314页d26cm a本书以济南地铁车站深基坑为研究对象,采用专家咨询、数值模拟、理论分析、正交试现场监测相结合的研究手段,对富水地层深基坑施工效应进行分析,通过数值模拟对基坑围护结构进行选型以及优化设计并分析地表沉降、围护结构水平位移、地下水位变化施工效应,研究不同回灌参数下坑周地表沉降、围护结构水平位移、地下水渗流变化、影响范围、施工难易度等基坑施工主要指标的变化情况,探讨基坑开挖过程中的基坑变形特性,对施工过程的变形进行有效的控制。本书可作为交通类、土木类高校师生参考阅读,也可作为行业人员的参考书。 a本书可作为交通类、土木类高校师生参考阅读,也可作为行业人员的参考书0 a地铁隧道x深基坑x基坑施工x研究 aU231.3v5 0a徐世祥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114 02217nam0 2200277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142001472100042002892150016003313000037003473140731003843300431011153330175015466060077017216900012017986900014018107110047018247110041018718010027019121164-295520250213111713.0 a978-7-113-32025-6dCNY65.00 a20250213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高速铁路通信网管岗位i铁路数字移动通信/调度通信i理论分册b专著f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劳动和卫生部,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工电部编著 a北京c中国铁道出版社有限公司d2024.12 a135页d26cm a高速铁路基础设施维护岗位培训教材 a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铁集团”)是经国务院批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设立、由中央管理的国有独资公司。国铁集团以铁路客货运输为主业,实行多元化经营。负责铁路运输统一调度指挥,统筹安排路网性运力资源配置,承担国家规定的公益性运输任务,负责铁路行业运输收入清算和收入进款管理。自觉接受行政监管和公众监督,负责国家铁路新线投产运营的安全评估,保证运输安全,提升服务质量,提高经济效益,增强市场竞争能力。坚持高质量发展,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推动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劳动和卫生部为国铁集团内设机构。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铁路”)是经国务院批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设立、由中央管理的国有独资公司。经国务院批准,公司为国家授权投资机构和国家控股公司。劳动和卫生部、工电部是国体集团内设机构之一。 a本书为“高速铁路基础设施维护岗位培训教材”之一,是根据“高速铁路岗位培训规范”之《高速铁路通信网管岗位》编写。主要内容包括专业安全、技术规章、传输系统、数据通信系统、铁路数字移动通信系统、调度通信系统、通信电源系统、铁路通信承载业务、铁路数据网络安全等。本书适用于高速铁路通信网管岗位(铁路数字移动通信调度通信)岗前资格性培训和岗培适应性培训,可作为高速铁路职工岗位培训教材,也可作为高速铁路通信网管人员和运用网管人员学习用书。 a本书适用于高速铁路通信网管岗位(铁路数字移动通信调度通信)岗前资格性培训和岗培适应性培训,可作为高速铁路职工岗位培训教材,也可作为高速铁路通信网管人员和运用网管人员学习用书0 a高速铁路x铁路通信x通信网x数字通信x移动通信x运输调度x岗位培训j教材 aU238v5 aU285.5v502a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劳动和卫生部4编著02a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工电部4编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2539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9000271000041000661010008001071020015001151050018001301060006001482000098001542100038002522150016002903000023003063141250003293300533015793330025021126060054021376900014021917110053022058010027022581164-295620250122151637.0 a978-7-5228-4689-7b精装dCNY198.00 a20250122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中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发展报告h2023-2024b专著f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运营管理专业委员会组织编写 a北京c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d2024.12 a390页d24cm a城市轨道交通蓝皮书 a王先进,男,经济学博士,研究员。现任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兼总工程师、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院学报《交通运输研究》主编,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副会长兼运营管理专业委员会主任。主要从事交通运输发展战略规划、政策法规和交通文化研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杨新征,男,研究员,现任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城市交通与轨道交通研究中心主任、城市公共交通智能化行业重点实验室主任、全国城市客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长、新能源汽车国家大数据联盟理事会副理事长、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专家和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公路学会青年专家学术委员会委员。参与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等行业顶层管理制度的设计与建立,主持和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3项、省部级科研项目40项,获中国公路学会(中国交通运输协会)科学进步奖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发表决策内参和学术论文30余篇,出版《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实务》等著作及译著10余部,主编和参编10国家标准、行业标准10余项国家和行业标准。冯旭杰,男,工学博士、副研究员,现任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城市交通与轨道交通研究中心总工、“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创新团队领衔专家,兼任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运营管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全国城市客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等职务。主要从事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方法研究与技术研发工作,承担及参与10余项国家级、省部级科技项目,研究成果支撑交通运输部出台多项制度,参与起草10余项标准规范,先后5次获得省部级科学技术奖。 a本报告由总报告、行业发展篇、运营管理篇、借鉴篇、专家观点篇五部分组成,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旨在客观描述当前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基本运行、运营服务、标准体系建设、管理创新以及发展热点等情况。在城市轨道交通智慧化发展的大背景下,系统梳理城市轨道交通全自动运行系统在国内的应用情况,分析正常场景、故障场景、应急场景等多种场景下全自动运行系统的功能需求,总结全自动运行系统运营组织、设施设备管理、人员管理、安全与应急管理要求,结合国外城市轨道交通全自动运行系统技术进展及应用情况,为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智慧化发展提供研究方向和技术支撑。 a交通运输管理研究人员0 a城市铁路x交通运输管理x研究报告y中国z2023-2024 aU239.5v502a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运营管理专业委员会4组织编写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23 01138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1001472050008001982100034002062150016002403000042002563300437002983330009007356060053007446900014007977010017008117010017008288010027008451164-295720250217094121.0 a978-7-122-45726-4dCNY48.00 a20250217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城市轨道交通站务管理b专著f刘小俊,黄体允主编 a2版 a北京c化学工业出版社d2025.01 a249页d26cm a应用型人才培养教材 交通运输类专业教材 a本教材介绍了城市轨道交通站务管理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具体内容包括:城市轨道交通车站认知、城市轨道交通车站设备管理、城市轨道交通车站行车组织、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票务管理、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客运服务、城市轨道交通车站运作与管理、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安全管理。教材采用大量图片、表格等帮助学生直观理解相关知识与操作流程,是一本真正实现“项目引领、任务驱动”的高职高专示范性教材。另外,教材配有丰富的数字资源,读者可通过扫描书中的二维码直接进行学习。 a高职0 a城市铁路x轨道交通x车站作业x高等职业教育j教材 aU239.5v5 0a刘小俊4主编 0a黄体允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232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9001472100046002062150016002523140265002683300341005333330013008746060047008876900014009347010015009488010027009631164-295820250123143634.0 a978-7-114-20258-2dCNY45.00 a20250123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城市轨道交通列车驾驶操作及应急故障处理b专著f张伟主编 a北京c人民交通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d2025.02 a220页d26cm a张伟,副教授,山东职业学院城市轨道交通学院副院长,主要负责分院日常教学工作,车辆技术专业带头人,负责开展城轨车辆技术专业教育教学改革,“三教”改革,现代学徒制等试点项目。学校为全国双高校,城轨专业群为全国高水平专业群建设试点,具有一定的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基础。 a本书为职业教育·城市轨道交通类专业教材。本书结合目前城市轨道交通行业新技术的发展,在传统城市轨道交通列车驾驶操作基础上,增加了全自动运行条件下的驾驶操作内容。其主要内容包括司机出勤、退勘,列车整备与出人车辆基地作业,正常情况下的正线列车驾驶作业,非正常情况下的列车驾驶作业、其他列车运行作业、列车驾驶应急故障处理与列车救援作业五个项目。 a职业教育0 a城市铁路x铁路车辆x驾驶术x职业教育j教材 aU239.5v5 0a张伟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06 01109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71001472100038002182150016002563300439002723330027007116060027007386900014007657010017007797010015007967010017008118010027008281164-295920241016080524.0 a978-7-5744-1232-3dCNY98.00 a20241016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220000 ay z 000yy ar1 a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智能化与数字化管理b专著f陈玉艳,陈青,赵玉曼主编 a长春c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d2024.03 a205页d26cm a本书是一本关于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领域的书籍,先介绍了城市轨道交通中运用的智能化技术,包括车辆智能调度、智能票务系统、智能监控与安全管理等。接着探讨数字化管理在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中的应用,可能包括数据采集、分析、预测和决策支持系统等数字化管理工具。之后分析了轨道交通车辆的智能调度系统,以及如何通过数字化手段进行运营优化,提高交通系统的效率和服务水平;并讨论了数字化管理如何改善乘客的服务体验,可能包括智能票务、信息推送、无障碍服务等方面。 a城市铁路交通运输管理者0 a城市铁路x交通运输管理 aU239.5v5 0a陈玉艳4主编 0a陈青4主编 0a赵玉曼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017 01674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123001482100034002712150016003053140421003213300471007423330025012136060041012386900014012797110053012937110047013468010027013931164-296020250116093107.0 a978-7-5074-3788-1dCNY128.00 a20250116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智慧城市与轨道交通h2024b专著f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智慧城市轨道交通专业委员会,中城科数(北京)智慧城市规划设计研究中心编 a北京c中国城市出版社d2024.11 a374页d29cm a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智慧城市轨道交通专业委员会是在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指导下成立的非独立法人分支机构,促进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结合,开展智慧城市轨道交通国际交流合作等。中城科数(北京)智慧城市规划设计研究中心的主要经营范围是认证服务;工程勘察;工程设计;互联网信息服务;工程和技术研究与试验发展;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推广、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承办展览展示活动;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工程造价咨询;环境监测。 a在我国城市轨道交通日益发展之际,为加强业内的学习交流、合作共赢,推进我国智慧城市与城市轨道交通可持续发展,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数字城市专业委员会轨道交通学组决定在2024年组织编写《智慧城市与轨道交通2024》。这是一本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的论文集,主要从轨道交通与智慧城市、轨道交通规划设计、轨道交通运营、轨道交通施工技术难点攻关、轨道交通场站建设、盾构施工、施工工艺、安全管理、电气通信、软件选择、服务等多方面进行探讨和研究,向读者展示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教训以及理论探讨。 a轨道交通发展研究人员0 a现代化城市x城市铁路x轨道交通x研究 aU239.5v502a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智慧城市轨道交通专业委员会4编02a中城科数(北京)智慧城市规划设计研究中心4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23 02271nam0 2200277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073001482100038002212150016002593040033002753140787003083300615010953330129017105170037018396060039018766900017019157010017019327010017019498010027019661164-296120240913162731.0 a978-7-112-30408-0dCNY118.00 a20240913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工艺致胜b专著e城市轨道交通设备系统安装工艺指南f龙赤宇,王一飞主编 a北京c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d2024.10 a503页d26cm a天津工程咨询有限公司组织编写 a龙赤宇,男,1967年生人,全日制本科就读于华东交通大学,在职研究生就读与北京交通大学,曾在中铁电气化勘测设计研究院工作20年,现为天津地铁集团设备中心副总工,历任地铁集团设备部副部长、技术管理部副部长、副总工等职务,从事城市轨道交通行业达30年,拥有1项发明专利和2项实用新型专利,多项科研成果获省部级奖励,具有大量的工程实践经验和理论研究能力。 天津工程咨询有限公司主营业务为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投资咨询、造价咨询、招标代理、工程监理、司法鉴定、绿建咨询、PPP咨询和全过程工程咨询等工程咨询服务,所属企业共拥有相关资质资格14项,涵盖市政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公共管理、金融、军工等多个领域,具备建设工程全过程专业咨询综合性服务能力,先后参与国家会展中心、国家海洋博物馆、滨海国际机场、天津文化中心、天津地铁、雄安新区开发建设等天津市及国家重大工程项目,在天津市工程咨询领域,其综合实力位居前列。 a影响轨道交通设备安装工程质量与设备安装工艺密切相关,尤其是在隐蔽工程和成品保护有太多需要提高的方面。目前实际施工中一些工艺做法不规范、不合理,已有图书资料也不系统、不完善,一方面遗漏关键环节,另一方面有许多过时和低效的工艺。为了提升行业的设备安装整体水平,本书是在各参建参编施工单位现有的企业标准、培训手册的基础上,结合多年工程建设经验,并补充了一些在国内尚属空白的先进工艺工法编制的。本书旨在系统、全面地阐述工艺工法,突出关键和既好又快的原则,来完善城市轨道交通相关设备的安装工艺。本书既可以作为现场施工、监理的指导手册,也可以作为各施工企业、监理企业的培训材料,同时也供高职、中专在技能培训教学中参考使用。 a本书既可以作为现场施工、监理的指导手册,也可以作为各施工企业、监理企业的培训材料,同时也供高职、中专在技能培训教学中参考使用1 a城市轨道交通设备系统安装工艺指南0 a城市铁路x轨道交通x设备安装j指南 aU239.5-62v5 0a龙赤宇4主编 0a王一飞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0919 01351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83001472100034002302150016002643140179002803300487004593330021009466060055009676900017010227110043010398010027010821164-296220250113114120.0 a978-7-5765-1537-4dCNY30.00 a20250113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10000 ay z 000yy ar1 a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自动化监测技术标准b专著f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主编 a上海c同济大学出版社d2025.01 a123页d21cm a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是从事隧道与地下工程、轨道交通、给排水、道路、桥梁、规划、建筑、装饰、智能化系统、环保、勘察和测量等专业的甲级勘察、设计及甲级咨询资质的单位。 a本书作为上海市交通运输行业协会标准,由上海市交通运输行业协会和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组织有关单位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自动化监测实践经验,参考国内外有关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制而成。其主要内容有:总则;术语;基本规定;自动化监测技术与方法要求;自动化监测硬件系统要求;自动化监测软件系统要求;监测成果与信息反馈。本标准适用于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全生命周期自动化监测。本标准由上海市交通运输行业协会负责管理,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负责解释。 a城市铁路研究人员0 a城市铁路x铁路工程x自动化监测系统x技术标准y上海 aU239.5-65v502a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16 01440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123001472100042002702150016003123000037003283300440003653330205008056060055010106900012010657110041010777110041011188010027011591164-296320250217172913.0 a978-7-113-32032-4dCNY54.00 a20250217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高速铁路动车组电务车载设备维修岗位i理论分册b专著f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劳卫部,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工电部编著 a北京c中国铁道出版社有限公司d2025.03 a112页d26cm a高速铁路基础设施维护岗位培训教材 a本书为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劳卫部、工电部规划的高速铁路岗位培训教材之一,是根据“高速铁路刚我培训规范”《高速铁路动车组电务车载设备设备维修岗位》编写的。本书为理论分册,主要内容为安全知识、专业知识,相关知识。具体包括动车组列控车载信号设备安装与调试、动车组列控车载信号设备检测、动车组列控车载信号设备数据分析、列车运行监控装置(LKJ)数据换装、动车组列控车载信号设备参数设置、动车组列控车载信号设备故障分析及处理等理论方面的相关知识。 a本书适用于对高速铁路现场信号设备维修岗位岗前资格性培训和岗位适用性培训,可作为高速铁路职工岗位培训教材,也可供高速铁路现场信号设备维修人员和运用管理人员学习,对各类职业院校相关师生学习也有重要参考价值0 a高速动车x铁路信号x信号设备x维修x岗位培训j教材 aU269v502a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劳卫部4编著02a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工电部4编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456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123001472100042002702150016003123000037003283300456003653330205008216060055010266900012010817110041010937110041011348010027011751164-296420250217172950.0 a978-7-113-32034-8dCNY77.00 a20250217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高速铁路动车组电务车载设备维修岗位i实作分册b专著f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劳卫部,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工电部编著 a北京c中国铁道出版社有限公司d2025.03 a160页d26cm a高速铁路基础设施维护岗位培训教材 a本书为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劳卫部、工电部规划的高速铁路岗位培训教材之一,是根据“高速铁路刚我培训规范”《高速铁路动车组电务车载设备设备维修岗位》编写的。本书为理论分册,主要内容为安全知识、专业知识,相关知识。具体包括动车组列控车载信号设备安装与调试、动车组列控车载信号设备检测、动车组列控车载信号设备数据分析、列车运行监控装置(LKJ)数据换装、动车组列控车载信号设备参数设置、动车组列控车载信号设备故障分析及处理等实际操作的具体流程、设备使用方法等。 a本书适用于对高速铁路现场信号设备维修岗位岗前资格性培训和岗位适用性培训,可作为高速铁路职工岗位培训教材,也可供高速铁路现场信号设备维修人员和运用管理人员学习,对各类职业院校相关师生学习也有重要参考价值0 a高速动车x铁路信号x信号设备x维修x岗位培训j教材 aU269v502a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劳卫部4编著02a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工电部4编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577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39001472050008001862100042001942150016002363140491002523300485007433330009012286060033012376900011012707010015012818010027012961164-296520250217140633.0 a978-7-113-32023-2dCNY55.00 a20250217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铁道车辆运用与管理b专著f耿烽主编 a2版 a北京c中国铁道出版社有限公司d2025.02 a114页d26cm a耿烽,教授,博士。先后任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机车车辆学院副院长、轨道交通综合实训部副主任等。本科毕业于兰州铁道学院铁道车辆专业,硕士毕业于兰州交通大学车辆工程专业,博士毕业于江苏大学车辆工程专业。长期从事轨道车辆相关专业教学及管理工作,主要承担《铁道车辆运用与管理》等课程的教学工作。主编《铁道车辆运用与管理》等教材多本。获江苏高校“青蓝工程”优秀教学团队带头人、校级教学名师等称号。长期从事轨道车辆动力学及结构优化等方向科学研究,成果较多。发表研究论文20余篇,完成纵向和横向课题多项。 a本书是全国高等职业教育铁道车辆技术专业的核心教材。依据现场生产实际采用模块化结构,知识理论基于生产过程,技能训练项目基于生产任务。内容包括铁道车辆运用与管理基础知识,客车、动力集中型动车组、货车运用维修的知识和技能,铁路运输生产安全管理与铁路交通事故调查处理等内容。学生通过学习,能够对铁道车辆运用与管理工作有较全面的认识,能够掌握铁道车辆运用管理体系;铁道车辆管理、列车编组、运行和车辆运用维修的作业要求、方法和技能;以及生产安全管理的制度与规定;铁路交通事故调查与处理等知识。 a高职0 a铁路车辆x高等职业教育j教材 aU27v5 0a耿烽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556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85001472100042002322150015002743140275002893300545005643330099011096060029012086900015012377110035012528010027012871164-296620250218102759.0 a978-7-113-32125-3dCNY18.00 a20250218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高速铁路提前介入指导手册i房建、经营开发专业b专著f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编 a北京c中国铁道出版社有限公司d2025.02 a37页d21cm a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是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管理的18个铁路局集团有限公司之一,简称“京局”。始建于1953年,是以铁路客货运输为主的特大型国有企业,所辖线路分布在北京、天津、河北“两市一省”及山东、河南、山西省的部分地区,是全国铁路网的重要枢纽,处于路网中枢位置。 a本书根据相关规章制度,将相关设计施工标准、运营维护经验教训进行总结归纳,目的是为介入人员提供技术参考,强化介入人才队伍建设,提升介入人员工程设计方案审查、施工质量检查、推进问题整改的工作能力,通过高质量的提前介入工作,为建设项目高质量高标准开通运营保驾护航,实现“一册在手,重点不漏,标准统一,结果创优”的目标。本书结构清晰、内容丰富、通俗易懂、实用性强,突出问题导向,为集团公司标准化、规范化开展提前介入管理和现场介入作业提供有力指导和保障。本书既可作为高速铁路提前介入人员的培训教材,亦可作为铁路介入管理人员和工程建设工作者的参考用书。 a本书既可作为高速铁路提前介入人员的培训教材,亦可作为铁路介入管理人员和工程建设工作者的参考用书0 a高速铁路x铁路信号j手册 aU282-62v502a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4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131nam0 2200277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910026000270940025000531000041000781010008001191020015001271050018001421060006001602000149001662100034003152150015003493000043003643040038004073300145004453330055005905100089006456060047007346900018007817110027007998010027008261164-296720250212160009.0 a15114·4982dCNY40.00 aCNbT/CCTAS 112-2024 a20250211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k l 000yy ar1 a列控系统装备技术成熟度评估指南b专著dGuideline for technology readiness assessment of train control system equipmentf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发布zeng a北京c人民交通出版社d2024.12 a14页d30cm a团体标准 2024-09-30发布 2024-09-30实施 a本书无题名页,200字段信息取自封面 a本文件提供了列控系统装备技术成熟度评估的总体原则、等级确定、评估实施方面的指导和建议,并给出了技术成熟度评估各等级要点、评估内容等相关信息。 a本文件适用于轨道交通行业列控系统装备技术成熟度评估1 aGuideline for technology readiness assessment of train control system equipmentzeng0 a列车x运行x控制系统x技术评估x标准y中国 aU284.48-65v502a中国交通运输协会4发布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991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121001472100042002682150016003103000037003263140475003633300495008383330213013336060055015466900015016017110041016167110041016578010027016981164-296820250217173108.0 a978-7-113-32035-5dCNY56.00 a20250217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高速铁路控制中心信号设备维修岗位i理论分册b专著f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劳卫部,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工电部编著 a北京c中国铁道出版社有限公司d2025.03 a117页d26cm a高速铁路基础设施维护岗位培训教材 a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以铁路客货运输为主业,实行多元化经营。负责铁路运输统一调度指挥,统筹安排路网性运力资源配置,承担国家规定的公益性运输任务,负责铁路行业运输收入清算和收入进款管理。劳卫部为其二级部门,负责职工教育等工作。,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以铁路客货运输为主业,实行多元化经营。负责铁路运输统一调度指挥,统筹安排路网性运力资源配置,承担国家规定的公益性运输任务,负责铁路行业运输收入清算和收入进款管理。工电部为其二级部门,负责工务、电务、供电专业的相关工作。 a本书为国铁集团规划的高速铁路岗位培训教材之一,是根据《高速铁路控制中心信号设备岗位培训规范》编写的。全书包括安全知识、专业知识、相关知识;专业知识包括:计算机与网络技术、高速铁路信号技术概论、无线闭塞中心(RBC)、调度集中(CTC)系统、临时限速服务器(TSRS)、信号数据传输网络及网络安全。本书适用于对高速铁路控制中心信号设备维修岗位岗前资格性培训和岗位适用性培训,可作为高速铁路职工岗位培训教材,也可供高速铁路控制中心信号设备维修人员和运用管理人员学习,对各类职业院校相关师生学习也有重要参考价值。 a本书适用于对高速铁路控制中心信号设备维修岗位岗前资格性培训和岗位适用性培训,可作为高速铁路职工岗位培训教材,也可供高速铁路控制中心信号设备维修人员和运用管理人员学习,对各类职业院校相关师生学习也有重要参考价值0 a高速铁路x铁路信号x信号设备x维修x岗位培训j教材 aU284.92v502a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劳卫部4编著02a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工电部4编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909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117001472100042002642150016003063000037003223140473003593300495008323330137013276060055014646900015015197110041015347110041015758010027016161164-296920250217172750.0 a978-7-113-32031-7dCNY56.00 a20250217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高速铁路现场信号设备维修岗位i理论分册b专著f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劳卫部,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工电部编著 a北京c中国铁道出版社有限公司d2025.03 a117页d26cm a高速铁路基础设施维护岗位培训教材 a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以铁路客货运输为主业,实行多元化经营。负责铁路运输统一调度指挥,统筹安排路网性运力资源配置,承担国家规定的公益性运输任务,负责铁路行业运输收入清算和收入进款管理。劳卫部为其二级部门,负责职工教育等工作。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以铁路客货运输为主业,实行多元化经营。负责铁路运输统一调度指挥,统筹安排路网性运力资源配置,承担国家规定的公益性运输任务,负责铁路行业运输收入清算和收入进款管理。工电部为其二级部门,负责工务、电务、供电专业的相关工作。 a本书为国铁集团规划的高速铁路岗位培训教材之一,是根据《高速铁路现场信号设备维修岗位培训规范》编写的。全书包括安全知识、专业知识、相关知识;专业知识包括:高速铁路信号技术概论、列控地面设备、计算机联锁系统、信号集中监测系统、高速铁路道岔转换设备、ZPW-2000系列轨道电路、高速铁路信号综合防雷。本书适用于对高速铁路现场信号设备维修岗位岗前资格性培训和岗位适用性培训,可作为高速铁路职工岗位培训教材,也可供高速铁路现场信号设备维修人员和运用管理人员学习,对各类职业院校相关师生学习也有重要参考价值。 a本书可作为高速铁路职工岗位培训教材,也可供高速铁路现场信号设备维修人员和运用管理人员学习,对各类职业院校相关师生学习也有重要参考价值0 a高速铁路x铁路信号x信号设备x维修x岗位培训j教材 aU284.92v502a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劳卫部4编著02a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工电部4编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2075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117001472100042002642150016003063000037003223140475003593300591008343330205014256060055016306900015016857110041017007110041017418010027017821164-297020250217172820.0 a978-7-113-32033-1dCNY56.00 a20250217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高速铁路现场信号设备维修岗位i实作分册b专著f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劳卫部,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工电部编著 a北京c中国铁道出版社有限公司d2025.03 a117页d26cm a高速铁路基础设施维护岗位培训教材 a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以铁路客货运输为主业,实行多元化经营。负责铁路运输统一调度指挥,统筹安排路网性运力资源配置,承担国家规定的公益性运输任务,负责铁路行业运输收入清算和收入进款管理。劳卫部为其二级部门,负责职工教育等工作。,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以铁路客货运输为主业,实行多元化经营。负责铁路运输统一调度指挥,统筹安排路网性运力资源配置,承担国家规定的公益性运输任务,负责铁路行业运输收入清算和收入进款管理。工电部为其二级部门,负责工务、电务、供电专业的相关工作。 a本书为国铁集团规划的高速铁路岗位培训教材之一,是根据《高速铁路现场信号设备维修岗位培训规范》编写的。全书包括基本技能和专业技能,基本技能包括专用仪表和工具的使用、系统间网络接口识别;专业技能包括设备操作、设备安装与维护、设备故障处理。与理论部分对应,实作部分相应的专业技能也分为列控地面设备、计算机联锁系统、信号集中监测系统、高速铁路道岔转换设备、ZPW-2000系列轨道电路、道岔融雪设备。本书适用于对高速铁路现场信号设备维修岗位岗前资格性培训和岗位适用性培训,可作为高速铁路职工岗位培训教材,也可供高速铁路现场信号设备维修人员和运用管理人员学习,对各类职业院校相关师生学习也有重要参考价值。 a本书适用于对高速铁路现场信号设备维修岗位岗前资格性培训和岗位适用性培训,可作为高速铁路职工岗位培训教材,也可供高速铁路现场信号设备维修人员和运用管理人员学习,对各类职业院校相关师生学习也有重要参考价值0 a高速铁路x铁路信号x信号设备x维修x岗位培训j教材 aU284.92v502a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劳卫部4编著02a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工电部4编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788nam0 2200277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5001472050008001922100042002002150016002423000045002583140385003033300695006883330015013836060039013986900012014377010017014497010017014668010027014831164-297120250217111748.0 a978-7-113-32122-2dCNY69.00 a20250217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铁路站场及枢纽b专著f李海鹰,苗建瑞主编 a2版 a北京c中国铁道出版社有限公司d2025.06 a144页d26cm a“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 a李海鹰,北京交通大学教授,博导,主要致力于交通运输枢纽规划与设计、运输组织优化理论与方法、智能运输系统、交通运输系统仿真等相关领域的研究。苗建瑞,1974年生,工学博士,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轨道交通运输组织优化以及系统仿真。近年来主持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子课题,国铁集团课题3项,作为骨干人员参与国家和省部级项目10余项;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项,授权发明专利12项。 a全书共分七篇,内容包括站场设计技术条件,车站线路连接,平纵断面设计;各类车站(中间站、技术站、客运站、货运站等)的布置图分析;设备数量及通过能力计算;调车驼峰设计原理;铁路枢纽总布置图及规划等。本次修订将紧密结合铁路运输专业站场枢纽规划设计理论方法的发展及实践运用,尤其是高速铁路的建设以及铁路运输新技术、新装备、新成果、新理论的发展和完善,《技规》、《站规》、《线规》等相关标准规范的重新制定等站场枢纽设计的新变化进行。在修订过程中将进一步强调理论联系实际以及学生学习能力的加强和思维方法的培养,在总结提炼国内外本学科最新的研究成果和精粹的基础上,根据编者长期积累的丰富教学经验和相关教学改革成果对内容进行组织,体现铁路站场与枢纽课程的教学和认识规律,加强站场枢纽设计理论方法的体系化凝练。 a高校本科生0 a铁路车站x铁路枢纽x高等学校j教材 aU291v5 0a李海鹰4主编 0a苗建瑞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056nam0 2200277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910026000270940025000531000041000781010008001191020015001271050018001421060006001602000097001662100034002632150019002973000043003163040038003593300193003973330031005905100049006216060039006706900015007097110027007248010027007511164-297220250212160454.0 a15114·4981dCNY40.00 aCNbT/CCTAS 110-2024 a20250211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ak l 000yy ar1 a高速铁路站台门系统b专著dHigh-speed railway platform door systemf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发布zeng a北京c人民交通出版社d2024.12 a24页c图d30cm a团体标准 2024-09-30发布 2024-09-30实施 a本书无题名页,200字段信息取自封面 a本文件规定了高速铁路站台门系统的环境要求,系统组成,功能要求,性能要求,安全要求,接口要求,试验与检验,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本文件适用于高速铁路站台门系统的设计、制造和试验。 a高速铁路站台门系统研究人员1 aHigh-speed railway platform door systemzeng0 a高速铁路x站台x安全门x标准y中国 aU291-65v502a中国交通运输协会4发布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996nam0 2200277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3001472050008002002100042002082150015002503000035002653140656003003300631009563330013015876060043016006900014016437010017016577010017016748010027016911164-297320250217172539.0 a978-7-113-32028-7dCNY30.00 a20250217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高速铁路客运设备与设施b专著f裴瑞江,朱新瑜主编 a2版 a北京c中国铁道出版社有限公司d2025.01 a62页d26cm a“十四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 a裴瑞江,女,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运输管理学院教授,多年从事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教学工作,曾主编出版《铁路客户服务业务》等多本铁路运输相关专业教材,具有丰富的教学和实践经验。朱新瑜,女,硕士研究生,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运输学院教学秘书,助理研究员,参与客运类课程国家级资源库建设、铁路客运组织校优秀课程建设、客运类课程思政建设、课程思政示范课建设,授课国铁集团列车长培训班、上海市域铁路培训班,参与编写、出版教材《铁路卫生与急救常识》等,作品“中国速度之高铁列控闭塞防护的奥秘”获江苏省高校微课教学比赛一等奖,作品“铁路客运组织-红十字急救”获江苏省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作品大赛三等奖,发表论文《“双高”建设背景下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群课程体系构建》等。 a本书为“十四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高等职业教育高速铁路客运服务专业系列教材之一,系统地综合了高速铁路客运站、和谐号和复兴号动车组设备与设施及高速铁路站、车移动设备等相关知识。全书分为五个项目:铁路客运线路基础知识的认知、高速铁路客运站设备与设施的认知与使用、和谐号动车组列车设备与设施的认知与使用、复兴号动车组列车设备与设施的认知与使用;高速铁路车站、列车移动设备的使用。每个项目包含若干个任务,每个任务包含任务引入、知识准备、任务训练等内容。本次修订,对第一版中的内容进行了全面更新,并增加了铁路客运线路、铁路客运站、高速铁路“无障碍”服务设备、复兴号动车组列车安全应急设备与设施、音视频记录仪等相关知识,内容更加完善。 a职业教育0 a高速铁路x客运设备x高等职业教育j教材 aU293.2v5 0a裴瑞江4主编 0a朱新瑜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576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13001001020015001131050018001281060006001462000049001522100046002012150016002473140127002633300685003903330147010756060029012226900014012517010015012657010015012808010027012951164-297420241231140338.0 a978-7-114-20051-9dCNY55.00 a20241231d2024 em y0chiy50 ea0 arusg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铁路客运实用俄语b专著e俄语f郝蓓,林楠主编 a北京c人民交通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d2024.12 a221页d26cm a女,32岁,山西河津人,硕士研究生学历,毕业于大连外国语大学俄语语言文学专业,2015年获国家留学基金委全额奖学金赴俄学习一年。 a随着中国国际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服务意识和服务观念也在发生深刻变化。作为重要的窗口单位,铁路行业对职工的客运服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能够熟练运用外语进行交流已成为必然趋势。因此,我们从培养学生的客运服务能力出发,深入了解铁路企业的人才需求及客运涉外服务的工作要求,精心编写了这本教材。本书打破了传统教材编写模式,结合一线工作实践,以客运服务岗位的工作模块为基础进行项目教学。全书分为四个模块,涵盖车站服务、列车服务、重点和应急服务以及广播服务等多个方面。每个模块下设多个项目,内容包括教学目标、课前热身、单词学习、典型对话、语法注释、实用句式、课后习题,以及融入思政元素的拓展阅读等。这些内容的安排不仅突出了实践性和时代性,还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落实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a本书适合作为铁路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和高铁乘务专业的专业基础教材,也可作为铁路领域各专业的口语实践教材,亦可供铁路职工及相关从业人员自学和培训使用0 a铁路运输x客运服务j俄语 aU293.3v5 0a郝蓓4主编 0a林楠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02 01278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61001472100042002082150016002503140139002663300513004053330025009186060019009436900012009627110035009748010027010091164-297520250214093723.0 a978-7-113-32043-0dCNY48.00 a20250214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铁路外部环境安全管理b专著f中国铁路广州局集团有限公司编 a北京c中国铁道出版社有限公司d2024.12 a100页d21cm a中国铁路广州局集团有限公司组织安监室、工务部、相关站段长期从事铁路外部环境安全管理的专家和一线工作人员组成本书编委会,分章节进行组稿。 a本书系统全面地总结、梳理了铁路外部环境安全管理的有关规定、要求、标准和典型整治案例及相应的法律法规。主要内容包括十六章,分为铁路外部环境安全管理基础知识、铁路外部安全环境隐患分类及整治要求、联席会议制度(部际、厅际、市县际)、铁路“双段长”工作责任制管理、道口安全和“平改立”管理、上跨铁路立交桥移交和管理、铁跨公防护设施设置和养护、铁路线路封闭和维护、船舶碰撞铁路桥梁隐患整治、油气管线隐患整治、重大事故隐患整治、路外安全管理、铁路外部环境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公益诉讼协作配合机制、典型整治案例、适用法规标准。 a铁路安全管理研究人员0 a铁路x安全管理 aU298v502a中国铁路广州局集团有限公司4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046nam0 2200277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910026000270940025000531000041000781010008001191020015001271050018001421060006001602000118001662100034002842150015003183000043003333040038003763300145004143330035005595100062005946060041006566900017006977110027007148010027007411164-297620250212090047.0 a15114·4999dCNY40.00 aCNbT/CCTAS 114-2024 a20250211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l 000yy ar1 a机车乘务员值乘状态预警装置b专著dDuty alerting device for crew on board rolling stockf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发布zeng a北京c人民交通出版社d2025.01 a14页d30cm a团体标准 2024-09-30发布 2024-09-30实施 a本书无题名页,200字段信息取自封面 a本文件规定了机车乘务员值乘状态预警装置(以下简称装置)的使用条件,组成和功能要求,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的要求。 a机车乘务员值乘状态预警研究人员1 aDuty alerting device for crew on board rolling stockzeng0 a机车x乘务人员x预警系统x标准y中国 aU298.1-65v502a中国交通运输协会4发布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2033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98001472100042002452150015002873140711003023300587010133330027016006060029016276900014016567110049016707110033017198010027017521164-297720250213105318.0 a978-7-113-32112-3dCNY15.00 a20250213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铁道护路联防h第1册b专著f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安全监督管理局,中国铁道学会安全委员会编著 a北京c中国铁道出版社有限公司d2025.02 a31页d29cm a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安全监督管理局、中国铁道学会安全委员会,是国家铁路集团公司主管运输安全的部门。中国铁道学会是铁道行业唯一的全国性科技社团,是党和政府联系铁道科学技术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学会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开放型、枢纽型、平台型科协组织的重要指示,立足铁路建设和经营主战场、聚焦铁路科技发展最前沿、面向铁路现代化重大科技需求,团结和带领铁道行业广大科技工作者积极投身铁路科技创新事业,努力建设“铁道科技工作者之家”,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完成“交通强国、铁路先行”历史使命提供坚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中国铁道学会安全委员会是中国铁道学会的分支机构,与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安全监督管理局共同主编本书,旨在加强铁路系统的安全管理工作。 a《铁道护路联防》是一本专注于铁路安全保障和护路联防工作的图书。它旨在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落实社会稳定责任制,并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铁路、保障国家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持。该图书是学习和宣传铁路护路联防知识的主要阵地,同时也是一个重要的联系和交流平台,服务于路地协同和日常管理。它不仅是护路联防工作者的精神家园,也面向全国各地护路联防组织的工作人员、全路相关工作人员,以及所有关心、支持、参与铁路护路联防工作的志愿者和人民群众。图书包含了丰富内容,如:护路动态、专题报道、护路联防、线路巡防、环境整治、调研思考、护路教育、以案说法、护路人和护路文苑等,全面覆盖了铁路护路联防的各个方面。 a护路联防组织的工作人员0 a铁路运输x治安管理y中国 aU298.7v502a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安全监督管理局4编著02a中国铁道学会安全委员会4编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106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5001472100046001922150016002383300362002543330139006166060039007556900011007947010015008057010017008208010027008371164-297820250218103435.0 a978-7-114-18736-0dCNY48.00 a20250213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公路工程检测技术b专著f覃峰,张洪刚主编 a北京c人民交通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d2025.01 a296页d26cm a本教材根据教育部最新高职专业教学标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在教学内容和学情分析的基础上,确立精准的教学目标,实现“三全育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和细化到每堂课的教学中,通过专业教学渗透思想政治教育,使学生多方面发展,培养“能说会辩、能查会管、勇于担当”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本教材重点突出,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添加了多个动画小视频,读者可通过扫码观看。 a本教材可供高等职业院校交通土建专业学生学习,可作为公路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人员安全教育培训的教材,也可供工程一线建设、监理等相关人员学习参考0 a道路工程x检测x高等职业教育j教材 aU41v5 0a覃峰4主编 0a张洪刚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172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5001472100034002022150016002363300405002523330121006576060029007786900011008076900012008187010017008307010017008477010015008648010027008791164-297920250205135144.0 a978-7-5765-1451-3dCNY56.00 a20250205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10000 ay z 000yy ar1 a公路与桥梁检测技术b专著f尹红燕,刘东霞,唐莉主编 a上海c同济大学出版社d2025.01 a295页d26cm a本书以工作任务、实训平台、典型案例为载体,基于满足道路与桥梁工程技术专业高级技能型人才培养需求进行编写,介绍了公路与桥梁的基本检测试验项目。本书内容主要包括六个项目,分别介绍了土工试验检测、路面基层无机稳定结合料试验,路面现场质量检测,地基与基础检测,桥梁工程检测及无损检测的相关内容。每个项目中设计了“任务资讯”“制订计划”“决策”“实施”“控制”“任务评价”等环节,为检测新手入门提供了一些思路。 a本书可作为高职院校道桥、土木、铁道、高铁、城工等相关专业的课程教材,也可作为交通建设行业从业人员的培训教材或自学资料0 a道路工程x桥梁工程x检测 aU41v5 aU446v5 0a尹红燕4主编 0a刘东霞4主编 0a唐莉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06 01088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3001472050008001902100046001982150016002443300457002603330021007176060023007386900012007617010017007737010017007908010027008071164-298020250219154238.0 a978-7-114-19476-4dCNY66.00 a20250219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道路建筑材料b专著f王力艳,迟长玉主编 a2版 a北京c人民交通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d2024.06 a124页d26cm a本书为“十四五”职业教育国规教材修订版,主要内容包括:道路建筑材料的技术性能和工程应用的系统知识,着重阐明建筑材料的基本知识与基本理论,内容涵盖了砂石材料、水泥、石灰、水泥混凝土、沥青、沥青混合料、无机结合料稳定混合料、建筑钢材等。本书配套试验报告册,主要安排了砂石材料试验、水泥试验、水泥混凝土和砂浆试验、沥青材料试验、沥青混合料试验、钢材试验等33个试验实训内容。本次修订符合新版标准规范的要求。另外,本书有配有数字化教学资源,符合教育信息化的要求。 a道路工程研究人员0 a道路工程x建筑材料 aU414v5 0a王力艳4主编 0a迟长玉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089nam0 2200277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910026000270940025000531000041000781010008001191020015001271050018001421060006001602000144001662100034003102150018003443000043003623040038004053300161004433330021006045100086006256060031007116900015007427110027007578010027007841164-298120250212161338.0 a15114·5005dCNY30.00 aCNbT/CCTAS 120-2024 a20250211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a l 000yy ar1 a抗凝冰沥青混合料应用技术规程b专著d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the application of anti-freezing asphalt mixturef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发布zeng a北京c人民交通出版社d2025.01 a8页c图d30cm a团体标准 2024-09-30发布 2024-09-30实施 a本书无题名页,200字段信息取自封面 a本文件规定了抗凝冰沥青混合料的基本规定、材料、混合料设计、施工和质量控制。本文件适用于有抗凝冰需求的各等级公路新建、改(扩)建和养护工程,城市道路可参照使用。 a公路工程研究人员1 a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the application of anti-freezing asphalt mixturezeng0 a沥青拌和料x技术规范y中国 aU414-65v502a中国交通运输协会4发布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095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61001472100038002082150016002463300443002623330025007056060029007306900012007597010015007717010013007867010015007998010027008141164-298220241016080431.0 a978-7-5744-1237-8dCNY80.00 a20241016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220000 ay z 000yy ar1 a公路工程施工技术建设与创新b专著f刁宠基,李龙,刘海磊著 a长春c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d2024.03 a292页d26cm a本书系统地介绍公路工程施工的基本理论、先进技术和最新创新,以促进公路工程领域的可持续发展和不断提升工程质量。书中首先从工程规划和设计出发,探讨不同地理和环境条件下的公路施工策略,包括土木工程、桥梁工程、隧道工程等方面的技术要点;其次本书聚焦现代工程设备和施工技术的创新,介绍数字化、智能化和自动化在公路工程中的应用,以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本书内容丰富,条理清晰,结构严谨。本书对探讨公路工程领域中的施工技术建设和创新实践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a道路工程施工研究人员0 a道路工程x工程施工x研究 aU415v5 0a刁宠基4著 0a李龙4著 0a刘海磊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017 01160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69001472100038002162150016002543300443002703330045007136060023007586060023007816900012008047010017008167010017008337010017008508010027008671164-298320241016080403.0 a978-7-5744-1238-5dCNY98.00 a20241016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220000 ay z 000yy ar1 a公路工程施工技术与项目管理探究b专著f杨小平,崔长泉,孙海玲主编 a长春c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d2024.03 a315页d26cm a本书主要介绍了公路路基路面工程、桥梁工程、涵洞工程、隧道工程、交通工程的施工技术,同时对生态公路与公路改建、公路工程施工项目管理、高速公路项目管理与监理以及高速公路工程施工安全与创新应用等方面的内容进行阐述。书中基于公路工程施工技术理论与实践并重的特点,遵循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以交通运输部最新颁布的有关工程技术标准、规范为依据,在总结多年专业教学和行业培训成果的基础上,紧密结合工程实践。本书内容翔实、涉及面广,融知识性、实践性于一体。 a道路施工工程技术人员,道路施工项目管理者0 a道路施工x工程技术0 a道路施工x项目管理 aU415v5 0a杨小平4主编 0a崔长泉4主编 0a孙海玲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017 01828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9000271000041000661010008001071020015001151050018001301060006001482000083001542100046002372150016002833140141002993300995004403330025014356060045014606900015015057110039015208010027015591164-298420241206113226.0 a978-7-114-20076-2b精装dCNY268.00 a20241206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汾石高速公路品质工程质量管理创新与实践b专著f山西交控汾石高速公路有限公司编著 a北京c人民交通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d2024.12 a200页d26cm a山西交控汾石高速公路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高速公路建设与管理的国有企业,拥有较强的实力和创新能力,正在积极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 a为了进一步提高我国交通工程建设水平,2016年全国交通运输工作会议提出,要提升基础设施品质,推行现代工程管理,开展公路水运建设工程质量提升行动,努力打造品质工程。面对交通运输部明确提出打造品质工程的新形势、新理念,公路建设应按照品质工程要求,以系统化设计为前提,以工程结构耐久性为基础,注重方案创意创新性,与自然环境相融合,深化人本化、绿色化、标准化、智慧化,奋力打造“优质耐久、安全舒适、经济环保、社会认可”的品质工程本书共分为四篇十三章,包括序章、第一篇品质汾石的理念与基础(①品质工程的核心理念②品质汾石的基础构建)、第二篇品质汾石的管理体系(③品质汾石组织架构④品质汾石管理体系)、第三篇“品质汾石”的建设与成果(⑤创新思路,打造全新质量管理模式⑥制度引领,着力推进施工标准化⑦目标导向,强化质量通病防治工作⑧专项提升,深入开展质量攻关行动⑨科技助力,落实“四新技术”推广应用⑩样板引领,持续开展样板工程评选)、第四篇结语(总结、展望)等。本文的出版为山西省内山区高速公路建设实践提供了一定的经验,也为路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模板,进而可以推动全省高速公路更加稳步发展,加快推进高水平交通强省建设。 a高速公路质量研究人员0 a高速公路x工程质量x质量管理x研究y山西 aU415.12v502a山西交控汾石高速公路有限公司4编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12 02014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69001472100038002162150016002543140808002703300527010783330029016056060023016346900015016577010017016727010015016897010017017048010027017211164-298520240930101637.0 a978-7-5639-8695-8dCNY90.00 a20240930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高速公路工程关键工序施工管控要点b专著f张朝峰,李有,左希文主编 a北京c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d2024.10 a312页d24cm a张朝峰,高级工程师,山东省交通工程监理咨询有限公司项目经理。多个高速项目监理机构负责人,多次获得项目业主的表彰。发表论文2篇。获国家人事部授予的全国人事人才科研优秀成果一等奖等政府科研成果奖。李有,2001年7月毕业于淄博学院公路与城市道路工程专业,本科,高级工程师,现担任山东交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多年从事公路工程施工管理工作,曾担任日照机场至沈海高速连接线工程、日照市迎宾路快捷路改造工程、岚罗高速公路工程施工一标段等多项重点工程的项目经理。左希文,2007年7月毕业于山东交通学院,本科,高级工程师,现担任山东交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项目经理。多年一直从事公路工程技术工作,先后担任过济徐高速、济乐高速试验室主任,G206国道改建工程、岚罗高速项目副经理、淄博路地道连通工程、日照疏港高速项目经理,参建过多条省道、国道、高速公路的建设工作,先后获得山东省新时代岗位建功劳动竞赛标兵个人、日照市五一先锋等荣誉。 a本书系统地介绍高速公路路基施工、路面施工、桥梁施工、隧道施工、质量通病治理等关键工序管控要点,对这些关键工序从施工工艺管控要点、安全管控要点、质量管控要点、成品保护、质量通病治理等方面进行深入剖析。书中的每一类工程还细分了若干个项目,如路基工程介绍了填方路基、软土路基等;路面工程介绍了工作面交验、试验路段等;桥梁工程介绍了桥梁的基础、下部结构、上部结构等;隧道工程介绍了洞身开挖、隧道防排水等。本书旨在帮助从事高速公路建设和管理的人员、高速公路建设领域的学者和专家等,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高速公路建设与管理的实践技巧和方法。 a高速公路道路施工技术人员0 a高速公路x道路施工 aU415.12v5 0a张朝峰4主编 0a李有4主编 0a左希文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010 01404nam0 220030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910026000270940025000531000041000781010008001191020015001271050018001421060006001602000212001662100034003782150019004123000065004313040038004963300253005343330029007875100095008166060049009116060059009606900018010196900017010377110021010548010027010751164-298620250212160557.0 a15114·4592dCNY70.00 aCNbJT/T 1375.3-2024 a20250211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a l 000yy ar1 a公路水运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指南h第3部分i隧道工程b专著dGuideline for safety risk assessment of highway and waterway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hPart 3iTunnel engineeringf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发布zeng a北京c人民交通出版社d2024.09 a89页c图d30cm a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行业标准 2024-08-15发布 2024-12-01实施 a本书无题名页,200字段信息取自封面 a本文件规定了公路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的基本要求以及总体风险评估、专项风险评估、风险控制措施、风险评估报告的要求。本文件适用于钻爆法与盾构法施工的新建公路隧道工程,其他方法施工的新建公路隧道以及改建、扩建和增建公路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评估可参照使用。 a公路水运工程施工相关人员1 aGuideline for safety risk assessment of highway and waterway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zeng0 a道路施工x安全管理x风险评价y行业标准y中国0 a隧道工程x工程施工x安全管理x风险评价y行业标准y中国 aU415.12-65v5 aU455.1-65v502a交通运输部4发布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252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1001472050008001882100046001962150016002423140290002583300312005483330009008606060043008696900015009127010017009277010015009448010027009591164-298720241202144034.0 a978-7-114-19875-5dCNY48.00 a20241202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公路工程造价b专著f周庆华,李艳主编 a2版 a北京c人民交通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d2024.12 a300页d26cm a周庆华,女,教授,博士,一级造价工程师,校级教学名师,长期从事公路工程管理与造价等相关理论和实践课程的教学工作。主持完成多项陕西省教育科学“十二五”、“十三五”规划课题和校级教研教改课题,主编教材《公路工程造价》(第1版)、《公路施工组织与概预算》(双语版)、《公路工程定额编制与运用》等。 a本书分为7个模块,分别是公路工程造价基本知识,公路工程定额,公路工程概算、预算文件编制,公路工程招投标阶段造价编制,公路工程费用结算,公路工程造价管理系统应用,公路工程计量与支付管理平台应用,下分23个任务,以交通运输部颁布的现行定额和编制办法为依据,主要介绍公路工程造价文件及招投标阶段造价文件编制的全过程。 a高职0 a道路工程x工程造价x高等职业教育j教材 aU415.13v5 0a周庆华4主编 0a李艳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05 01569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67001472100034002142150016002483140364002643300535006283330025011636060029011886900016012177010015012337010015012487010013012638010027012761164-298820241115152212.0 a978-7-5687-1600-0dCNY68.00 a20241115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430000 ay z 000yy ar1 a沥青混合料现场热再生技术应用研究b专著f秦明星,尹小虎,于敏著 a湘潭c湘潭大学出版社d2024.11 a302页d26cm a秦明星,正高级工程师,现任内蒙古路桥工程技术检测有限责任公司经理,从事公路工程相关专业工作。主要科研方向,道路材料循环利用及大宗固废在道路工程中的应用等。尹小虎,现任内蒙古交通集团呼和浩特分公司经理,从事公路工程相关专业工作。于敏,就职于内蒙古路桥工程技术检测有限责任公司,从事科研项目管理和材料研发工作。参与省部级课题5项,获得实用新型专利8项,发明专利2项。 a《沥青混合料现场热再生技术应用研究》全面深入地探讨了沥青混合料现场热再生技术。从沥青混合料概述入手,分析其老化机理、性能要求等,重点阐述现场热再生技术原理、设备与流程、质量控制、工程应用案例及经济效益、环境影响评价等方面内容。本书指出该技术在节约资源、降低成本、减少环境污染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同时也面临一些技术难题,如再生路面早期强度增长缓慢等。通过实际工程案例分析,从工程概况、施工方案、施工过程、再生效果评价及经验总结等方面展示了热再生技术的实际应用效果。本书可为沥青路面的可持续发展和资源利用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和技术支持。 a沥青路面再生技术人员0 a沥青路面x再生路面x研究 aU416.217v5 0a秦明星4著 0a尹小虎4著 0a于敏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121 01172nam0 2200277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910026000270940025000531000041000781010008001191020015001271050018001421060006001602000166001662100034003322150015003663000043003813040038004243300149004623330045006115100104006566060061007606900019008217110027008408010027008671164-298920250212094157.0 a15114·5000dCNY30.00 aCNbT/CCTAS 115 2024 a20250211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k l 000yy ar1 a沥青路面智能摊铺压实施工技术规范b专著d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intelligent paving and compaction construction of asphalt pavementf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发布zeng a北京c人民交通出版社d2025.01 a11页d30cm a团体标准 2024-09-30发布 2024-09-30实施 a本书无题名页,200字段信息取自封面 a本文件规定了沥青路面智能摊铺压实作业的智能作业系统组成、技术要求、施工、质量控制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的新建、改扩建及养护工程。 a沥青路面智能摊铺压实施工技术研究相关人员1 a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intelligent paving and compaction construction of asphalt pavementzeng0 a智能技术x应用x沥青路面x压实x路面施工x技术规范y中国 aU416.217-39v502a中国交通运输协会4发布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315nam0 220031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910026000270940029000531000041000821010008001231020015001311050018001461060006001642000173001702100034003432150019003773000050003963140039004463140015004853300163005003330047006635100085007106060061007956900019008567010015008757110051008907120033009418010027009741164-299020250212155137.0 a15114·4950dCNY40.00 aCNbT/CECS G:J41-02-2024 a20250211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ak l 000yy ar1 a道路石油沥青红外光谱法检测技术规程b专著d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of ftir method for the road petroleum asphalt testf山西省交通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有限公司)主编zeng a北京c人民交通出版社d2024.10 a10页c图d30cm a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 2024年08月01日实施 a封面题: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发布 a主编:陈梦 a本规程适用于傅里叶变换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法检测评价道路石油沥青相似性。道路石油沥青红外光谱法检测除应符合本规程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和行业现行相关标准的规定。 a道路石油沥青红外光谱法检测技术规程研究人员1 a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of ftir method for the road petroleum asphalt testzeng0 a石油沥青x沥青路面x红外分光光度法x检测x技术规范y中国 aU416.217-65v5 0a陈梦4主编02a山西省交通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有限公司)4主编02a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4发布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135nam0 220031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910026000270940029000531000041000821010008001231020015001311050018001461060006001642000122001702100034002922150019003263000056003453140039004013140017004403300095004573330037005525100064005896060041006536900017006947010017007117110033007287120033007618010027007941164-299120250212114531.0 a15114·5027dCNY50.00 aCNbT/CECS G:D84-01-2024 a20250211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ak l 000yy ar1 a旅游公路服务设施设计标准b专著dDesign standards of tourist highway service facilitiesf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主编zeng a北京c人民交通出版社d2024.12 a31页c图d30cm a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 实施日期:2021年10月01日 a封面题: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发布 a主编:周红萍 a为指导旅游公路服务设施的设计,制定本标准。本标准适用于旅游公路服务设施的新建和改扩建工程。 a旅游公路服务设施设计标准研究人员1 aDesign standards of tourist highway service facilitieszeng0 a旅游x公路x服务设施x设计标准y中国 aU417.9-65v5 0a周红萍4主编02a交通运输部b科学研究院4主编02a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4发布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315nam0 220032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910026000270940029000531000041000821010008001231020015001311050018001461060006001642000187001702100034003572150015003913000031004063140061004373300127004983330041006255100083006666060041007496900017007907010017008077010017008247110037008417110051008787120033009298010027009621164-299220250212160644.0 a15114·4953dCNY50.00 aCNbT/CECS G:Q76-01-2024 a20250211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k l 000yy ar1 a公路滑坡崩塌监测技术规程b专著d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monitoring of highway landslide and rockfallf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贵州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主编zeng a北京c人民交通出版社d2024.11 a39页d30cm a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 a封面题: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发布;主编:苏天明、龙万学 a为规范公路滑坡、崩塌监测工作,提高公路滑坡、崩塌监测水平,制定本规程。本规程适用于公路建设期和运营期滑坡、崩塌的监测工作。 a公路滑坡崩塌监测技术规程研究相关人员1 a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monitoring of highway landslide and rockfallzeng0 a公路路基x滑坡x监测x技术规范y中国 aU418.5-65v5 0a苏天明4主编 0a龙万学4主编02a交通运输部b公路科学研究院4主编02a贵州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4主编02a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4发布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549nam0 2200277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65001472100046002122150016002583140312002743300426005863330117010125170027011296060033011566900014011897010013012037010015012167010013012318010027012441164-299320240814101509.0 a978-7-114-19685-0dCNY98.00 a20240814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隧道美学b专著e公路隧道景观评价与设计f叶飞,苏恩杰,刘佳著 a北京c人民交通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d2024.10 a180页d26cm a叶飞,男,1977年5月生,同济大学工学博士,剑桥大学访问学者,长安大学公路学院教授,博士生/硕士生指导教师。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项,其它省部级科研项目20余项。出版专著3部,参编标准及规范4部,发表论文140篇(其中SCI/EI检索67篇,第一/通讯作者54篇),多篇论文获评《中国公路学报》等期刊优秀论文,授权专利33项。 a本书基于景观在公路隧道工程领域的研究和应用现状,针对隧道景观设计效果把控困难以及在行车安全方面的作用不明确等问题,开展了视觉审美和驾驶安全方面的研究,利用层次分析法、模糊数学理论等构建了公路隧道洞口景观综合评价体系,借助驾驶模拟技术和心生理状态评价指标研究了洞内景观设计方法。本书共分为7章,内容涵盖了公路隧道景观概念与元素构成、景观认知与评价理论、洞口景观评价指标与评价体系、洞口景观设计要点、洞内景观作用和设计建议等。 a本书可供公路隧道设计人员参考,也可作为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师生、科研院所和工程部门的科研人员、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用书1 a公路隧道景观评价与设计0 a公路隧道x路侧地带x景观设计 aU418.9v5 0a叶飞4著 0a苏恩杰4著 0a刘佳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0822 01099nam0 2200277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910026000270940025000531000041000781010008001191020015001271050018001421060006001602000153001662100034003192150018003533000043003713040038004143300093004523330073005455100095006186060039007136900015007527110027007678010027007941164-299420250212155604.0 a15114·5008dCNY30.00 aCNbT/CCTAS 149-2024 a20250211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a l 000yy ar1 a公路智慧养护信息系统建设指南b专著dGuideline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highway intelligent maintenance information systemf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发布zeng a北京c人民交通出版社d2025.01 a7页c图d30cm a团体标准 2024-10-30发布 2024-10-30实施 a本书无题名页,200字段信息取自封面 a本文件提出了公路智慧养护信息系统建设的总体架构、业务应用、数据管理、用户交五等相关要求。 a本文件适用于指导公路管养部门开展养护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和养护智能化应用1 aGuideline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highway intelligent maintenance information systemzeng0 a公路养护x管理信息系统x标准y中国 aU418-65v502a中国交通运输协会4发布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680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77001472100046002242150015002703140203002853300797004883330021012856060051013066900017013577110037013748010027014111164-299520250116112049.0 a978-7-114-20207-0dCNY28.00 a20250116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预制梁工业化生产绿色低碳评价指南b专著f宁波市高等级公路建设管理中心主编 a北京c人民交通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d2024.12 a28页d30cm a宁波市高等级公路建设管理中心为宁波市交通运输局下属机构,主要职责,承担全市高等级公路建设项目的立项、工程可行性研究、勘察设计等前期管理工作;组织实施高等级公路建设项目的征地拆迁等政策处理工作;等等。 a本书依托于最新的技术标准和行业需求,旨在为预制梁工业化绿色低碳生产提供科学、系统的指导。预制梁工业化生产是指在工厂内通过标准化的生产流程,利用机械化设备和技术,将梁的各个部分进行预先制作和加工,再进行组装,最终形成完整的预制梁产品。本书从梁厂建设期评价和预制梁生产期评价两方面进行详细介绍。梁厂建设期评价指标包括梁厂建筑结构装配化百分比、单位产量土地占地面积、单位产量生产厂房建筑面积、厂区单位建筑面积建设CO2排放量、梁厂建设节能措施应用情况、场地建设绿化覆盖率;预制梁生产期评价指标包括智慧用电系统控制百分比、钢筋物料损耗率、混凝土物料损耗率、生产材料节约措施应用情况、生产养护用水回用百分比、单位产量CO2排放量、蒸汽养护能源应用情况、电气化率、厂区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率等14项。通过阅读本书,读者可以全面了解预制梁工业化生产在绿色低碳方面的建设和管理要求,提升预制梁工业化生产绿色低碳化水平。 a预制结构研究人员0 a预制结构x桥梁厂x工业化生产x节能x评价j指南 aU445.8-62v502a宁波市高级公路建设管理中心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23 01004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8000271000041000651010008001061020015001141050018001291060006001472000033001532100038001862150016002242250017002403140155002573300223004123330027006356060031006626900015006937010015007088010027007231164-299620240911134820.0 a978-7-5741-1672-6b精装dCNY88.00 a20240911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20000 ay z 000yy ar1 a南京长江大桥b专著f杨洪建著 a南京c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d2024.10 a219页d21cm2 a东方文化符号 a杨洪建,江苏徐州人,专注铁路历史研究,陇海铁路历史博物馆名誉馆长,南京长江大桥纪念馆顾问。主要作品集有《铁道上的记忆》《寻访津浦线》《我们的大桥》等。 a本书梳理了大桥长达10年的建设历史,介绍了大桥设计方案的由来、桥址的选定、两停两复的波折等,对南京长江大桥进行了全方位的书写、介绍和推介,热情讴歌了大桥建设者,礼赞了大桥不凡的诞生历程。全书行文流畅,图片精美,可读性佳。 a铁路公路两用桥研究人员0 a铁路公路两用桥x介绍y南京 aU448.12v5 0a杨洪建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0912 01121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9001472100038002062150016002443300397002603330061006576060027007186060027007456900015007727010013007877010013008007010015008138010027008281164-299720241016080136.0 a978-7-5744-1209-5dCNY80.00 a20241016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220000 ay z 000yy ar1 a山区公路桥梁设计与施工技术b专著f连军,傅震,奥明纪著 a长春c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d2024.03 a292页d26cm a本书主要研究山区公路桥梁的设计和施工,旨在满足在山脉地区进行公路桥梁工程时面临的独特挑战和需求。本书先探讨山区公路桥梁建设所面临的地理环境,包括地形、气候、土壤等因素对桥梁设计和施工的影响,接着介绍了山区地质勘察的方法和技术,以评估地质条件对桥梁安全和稳定性的影响,并制定相应的设计和施工方案,并重点讨论山区常见的地质灾害,如山体滑坡、泥石流等,以及如何在桥梁设计中考虑和抵御这些灾害的影响。 a本书适合从事山区公路桥梁设计与施工技术研究的人员参考借鉴0 a山区x公路桥x桥梁设计0 a山区x公路桥x桥梁施工 aU448.14v5 0a连军4著 0a傅震4著 0a奥明纪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017 01245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81001472100046002282150015002743140131002893300436004203330023008566060039008796900021009187110037009398010027009761164-299820250120170006.0 a978-7-114-20141-7dCNY20.00 a20250120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公路桥梁塔墩功能梯度混凝土施工技术规程b专著f安徽省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主编 a北京c人民交通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d2024.12 a14页d30cm a安徽省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1993年04月27日成立,经营范围包括公路及相关基础设施建设、监理、检测、设计、施工、技术咨询与服务等。 a混凝土桥墩是公路桥梁中常见的结构形式之一,具有承载能力强、耐久性好等优点。公路桥梁混凝土结构施工是一项复杂的工程,需要施工方具有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的技术知识。制定一套严谨、科学、可操作的施工技术规程是保证施工质量和工期的关键。本书系统总结国内外桥梁塔墩功能梯度混凝土研究成果和工程经验,本书共分为5章,主要内容包括:概述、材料和配合比设计、施工、质量检验,附录等,适用于公路桥梁混凝土塔墩为了提升表层性能而设置的功能外层的混凝土施工。 a公路桥技术研究人员0 a公路桥x桥墩x混凝土施工x技术规范 aU448.145.4-65v502a安徽省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23 01612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115001472100046002622150016003083140163003243300689004873330019011766060049011956900021012447110031012657110035012968010027013311164-299920250107170956.0 a978-7-114-19940-0dCNY90.00 a20250107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江苏省高速公路改扩建混凝土桥梁维修加固施工标准化指南b专著f江苏省交通工程建设局,江苏现代路桥有限责任公司编著 a北京c人民交通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d2025.02 a200页d30cm a江苏省交通工程建设局是经省政府批准、在江苏省高速公路建设指挥部基础上组建、由省交通厅管理的副厅级事业单位,具体承担国家、省重点和大中型交通工程项目的建设管理。 a本指南介绍了高速公路混凝土桥梁的典型维修加固技术,共14章,主要内容为概要、通用维修技术、混凝土梁铰缝维修、空心板梁腔内维修、粘贴钢板加固、粘贴碳纤维布加固、体外预应力加固、预应力纤维板加固、纤维网格加固、空心板梁更换、支座更换、伸缩缝更换、桥梁上部结构整体抬升及现场安全与环境保护等内容。本指南针对江苏省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与桥梁维修加固工程的特点和难点,在常规维修加固方法的基础上,吸纳了较为成熟的国内外工程经验和研究成果。内容编写上,针对各种维修加固施工方法,详细介绍其适用范围、工艺流程、技术要点及质量检验等要求,并提供了丰富的现场照片,以提高指南的全面性、先进性和可操作性,旨在为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及养护单位的桥梁维修加固设计、施工及质量管理提供参考与借鉴。 a公路桥研究人员0 a公路桥x钢筋混凝土桥x维修x加固y江苏j指南 aU448.145.7-62v502a江苏省交通工程建设局4编著02a江苏现代路桥有限责任公司4编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09 01207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73001472100046002202150015002663140150002813300350004313330065007816060037008466900018008837110037009018010027009381164-300020250114121831.0 a978-7-114-19990-5dCNY40.00 a20250114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公路桥梁挂篮设计与施工技术指南b专著f中交第三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主编 a北京c人民交通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d2025.01 a40页d30cm a中交第三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创建于2004年,是隶属于世界500强企业--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暨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的大型国有独资施工企业,总部位于北京。 a本书是在充分调研和总结公路桥梁挂篮设计与施工技术经验和科研成果,经分析梳理、试验论证的基础上编写而成,目的是指导公路桥梁挂篮的设计与施工,更好地保障桥梁施工质量和安全生产。全书共分为8章,主要内容包括:挂篮设计,挂篮的制作与安装,挂篮的检验与使用,挂篮工程数字化,施工安全与环境保护。为了便于读者使用,本书结尾附有挂篮前移检查表和挂篮就位检查表。 a本书可供公路桥梁设计与施工人员及相关专业大专院校师生学习参考0 a公路桥x桥梁设计x桥梁施工j指南 aU448.14-62v502a中交第三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16 01199nam0 220028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910026000270940025000531000041000781010008001191020015001271050018001421060006001602000099001662100034002652150019002993000049003183040147003673140037005143300155005513330029007066060051007356900018007867110047008047120031008518010027008821164-300120250212160438.0 a15114·4920dCNY30.00 aCNbDB41/T 2540-2023 a20250211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a l 000yy ar1 a公路桥梁伸缩缝锚固区混凝土快速维修技术规程b专著f河南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等]主编 a北京c人民交通出版社d2024.11 a15页c图d30cm a河南省地方标准 2023-10-31发布 2024-01-29实施 a主编还有:洛阳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河南金欧特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山东省高速养护集团有限公司、山东高速(河南)养护科技有限公司 a封面题: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a本文件规定了公路桥梁伸缩缝锚固区混凝土快速维修的材料要求、施工技术要求、质量管理与检查验收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各等级公路桥梁伸缩缝锚固区混凝土修复施工。 a公路桥梁工程施工相关人员0 a公路桥x伸缩装置x混凝土x维修x技术规范y中国 aU448.14-65v502a河南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4主编02a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4发布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443nam0 220030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910026000270940026000531000041000791010008001201020015001281050018001431060006001612000209001672100034003762150019004103000043004293140029004723300309005013330041008105100097008516060035009486900018009837110051010017110039010527120023010918010027011141164-300220250212092354.0 a15114·4911dCNY56.00 aCNbT/CHTS 10166-2024 a20250211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ak l 000yy ar1 a公路桥梁预钻孔根植桩技术规程b专著d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pre-bored and root enlarged precast pile of highway bridgesf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浙江数智交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编zeng a北京c人民交通出版社d2024.09 a47页c图d30cm a团体标准 2024-09-06发布 2024-09-20实施 a封面题:中国公路学会发布 a为规范公路桥梁预钻孔根植桩的设计、工业化制造与施工,制定本规程。本规程适用于填土、淤泥、淤泥质土、黏性土、粉土、砂土、碎(砾)石土、全风化岩、强风化岩及中风化岩等地层的公路桥梁预钻孔根植桩的设计与施工。公路桥梁预钻孔根植桩的设计、工业化制造与施工除应符合本规程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和行业现行有关标准规定。 a公路桥梁预钻孔根植桩技术规程研究人员1 a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pre-bored and root enlarged precast pile of highway bridgeszeng0 a公路桥x钻孔灌注桩x规程y中国 aU448.14-65v502a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4主编02a浙江数智交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4主编02a中国公路学会4发布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260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87001472100046002342150015002803140131002953300440004263330019008666060051008856900018009367110037009548010027009911164-300320250120154743.0 a978-7-114-20140-0dCNY24.00 a20250120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公路斜拉桥索塔分组集聚锚固设计与施工技术规程b专著f安徽省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主编 a北京c人民交通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d2024.12 a15页d30cm a安徽省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1993年04月27日成立,经营范围包括公路及相关基础设施建设、监理、检测、设计、施工、技术咨询与服务等。 a斜拉桥索塔分组集聚锚固体系是一种新型的锚固体系,它将斜拉索分组锚固于塔柱间钢箱梁横隔板之间的锚固构造内,形成索塔体外锚固体系。本书系统总结了我国斜拉桥索塔分组集聚锚固研究成果和工程实践经验,共分为6章,主要内容包括概述、材料、结构及构造、设计、施工、附录等,本书适用于在索塔塔柱之间设置钢横梁锚固钢绞线斜拉索的公路桥梁施工,可指导和规范公路斜拉桥索塔分组集聚锚固的设计与施工,可高质量进行斜拉索的制作和安装,确保斜拉索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a公路桥研究人员0 a公路桥x斜拉桥x索塔x锚固x桥梁工程x技术规范 aU448.14-65v502a安徽省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23 01585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81001472100046002282150015002743140345002893300553006343330019011876060047012066900018012537110045012718010027013161164-300420250116113147.0 a978-7-114-20206-3dCNY28.00 a20250116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桥梁防船撞智能预警系统设计规范b专著f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主编 a北京c人民交通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d2024.12 a28页d30cm a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始建于1952年,原名“交通部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1999年与交通部脱钩,划入中国路桥(集团)总公司,更名为“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现归属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并改制为有限公司,驻陕西西安市,是国家大型工程勘察、设计、咨询、监理骨干企业之一,是交通系统最早获得“中国勘察设计综合实力百强”的单位。 a桥梁防船撞智能预警系统能有效降低船舶撞桥事故发生概率,是桥梁防撞的重要手段之一。桥梁防船撞智能预警系统通过在桥区建立物联感知设备,采集航道信息、船舶信息、环境信息,以船舶航迹识别和行为分析为技术核心、建立船舶超高、偏航、船速异常、违规锚泊等危险行为监测和预警机制,具备监控、记录、告警、助航、管控等功能,健全桥梁安全防护体系,为桥区水域通航安全提供保障。《桥梁防船撞智能预警系统设计规范》分为十章:总则,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缩略语,基本规定,系统构成,系统性能要求,设备选型,传输方式、线缆选型与布线,供电、防雷与接地,系统集成及信息交互。 a公路桥研究人员0 a公路桥x船舶碰撞x避碰x预警系统x设计规范 aU448.14-65v502a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23 01127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31001472050008001782100046001862150016002323140145002483300237003933330175006306060013008056900011008187010017008298010027008461164-300620241112110646.0 a978-7-114-19829-8dCNY55.00 a20241112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隧道工程b专著f薛廷河主编 a2版 a北京c人民交通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d2024.10 a296页d26cm a该主编熟悉职业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对本学科专业有比较深入的研究,熟悉行业企业发展与用人要求。有丰富的教学、教科研或企业工作经验。 a《隧道工程》主要包含隧道建筑材料与结构构造、衬砌断面设计基础、围岩分级与围岩压力、隧道施工方法及钻爆作业、新奥法支护技术、复杂条件下的隧道施工、隧道养护与维修管理共七大模块内容。各模块前后呼应,互相补充,使整本教材连贯成一有机整体。 a本书可作为高等职业教育路桥隧相关专业隧道工程类课程教材,也可供交通中等职业教育相关专业师生及各类干部培训学习,还可作为有关专业技术人员进一步提高隧道工程技术水平的参考读物0 a隧道工程 aU45v5 0a薛廷河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114 01381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8000271000041000651010008001061020015001141050018001291060006001472000047001532100046002002150016002463140338002623300345006003330095009456060047010406900012010877010013010998010027011121164-300720250110095341.0 a978-7-114-20077-9b精装dCNY58.00 a20250110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盾构/TBM隧道技术创新与实践b专著f林刚等著 a北京c人民交通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d2024.12 a130页d23cm a林刚,男,1976年8月出生,工学博士,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现任中铁二院地铁院副总工程师。先后主持并完成了成都、青岛、重庆、郑州、西安、深圳、佛山、以色列特拉维夫等国内外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南崇铁路、成自铁路、成蒲铁路、广深港客运专线等国家铁路行业,成都市政管廊行业,成都、广州电力行业,陆丰、田湾核电行业等超百座隧道的设计、咨询与科研工作。 a本书以盾构/TBM隧道预制拼装衬砌环结构研究为核心,系统阐述了盾构/TBM隧道预制拼装衬砌环结构形式与拼装技术、衬砌环背后注浆技术、超小净距施工安全与保障技术、管片缺陷整治与修复技术、防排水技术、施工组织与工期保障技术等创新性技术。本书研究成果已在诸多城市轨道交通和铁路隧道工程中成功应用,在促进隧道掘进技术发展的同时,取得了很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a本书可供从事隧道工程设计与施工等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参考,也可供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学习使用0 a隧道施工x盾构法x掘进机械x工程施工x研究 aU455v5 0a林刚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16 01533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61001472100042002082150015002503140303002653300583005683330021011516060057011726900012012297110023012418010027012641164-300820250217133315.0 a978-7-113-32116-1dCNY25.00 a20250217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中国盾构/TBM隧道智能建造蓝皮书b专著f中国铁道学会等编著 a北京c中国铁道出版社有限公司d2025.04 a52页d26cm a中国铁道学会(英文名称,China Railway Society,缩写为,CRS)成立于1978年4月1日,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批准注册,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和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双重领导,是由铁道科学技术工作者和铁道科学技术相关单位、组织自愿组成并依法登记的全国性、非营利性的学术性社会团体组织。 a本蓝皮书从上承勘察初步设计、下接运营维护的隧道智能建造关键环节,围绕隧道工程的动态设计与施工转型,全面展示了中国盾构TBM隧道智能建造的“智能感知、智能设计、智能预制、智能掘进、智能安装、智能构筑、智能环控、智能运输、智能管控”最新成果,并指明了其发展趋势,旨在为行业内外人士开展隧道智能建造研究与实践提供参考和借鉴。隧道行业“提质增效、绿色低碳”是盾构TBM隧道智能建造追求的目标,伴随着新兴技术的深度赋能,在“交通强国”、“水安全保障”、“能源安全”等战略和“一带一路”倡议的引导下,中国必将进一步加快盾构TBM隧道智能建造技术全面深入发展,中国盾构TBM隧道智能建造已启动并蓄势远航。 a隧道施工技术人员0 a隧道施工x盾构法x掘进机械x工程施工x研究报告y中国 aU455v502a中国铁道学会4编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173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065001482100046002132150016002593300407002753330115006826060043007976060033008406900014008737010017008878010027009041164-300920240530134145.0 a978-7-114-19056-8dCNY138.00 a20240530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城市轨道交通小净距隧道设计与施工关键技术b专著f刘健美等编著 a北京c人民交通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d2024.03 a158页d26cm a本书总结了近年来城市轨道交通小净距隧道工程的建设经验,对不同类型的小净距隧道设计与施工关键技术问题开展了深入研究,尤其是对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超小净距、大断面、浅埋隧道、群洞隧道、多种施工工法组合隧道等小净距隧道的创新应用成果进行了总结提炼。本书共分为10章,内容涵盖了小净距隧道围岩力学特征及荷载模式研究,城市轨道交通小净距隧道的总体设计要点,小净距矿山法、盾构法和顶管法隧道的设计和施工关键技术问题等。 a本书可供从事城市轨道交通隧道工程设计、施工及建设管理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也可供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学习使用0 a城市铁路x铁路隧道x隧道工程x工程设计0 a城市铁路x铁路隧道x隧道施工 aU459.1v5 0a刘健美4编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0605 01168nam0 220030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910026000270940029000531000041000821010008001231020015001311050018001461060006001642000173001702100034003432150019003773000056003963140017004523300107004693330029005765100075006056060049006806900017007297010017007467110043007637120033008068010027008391164-301020250212160806.0 a15114·4955dCNY45.00 aCNbT/CECS G:D76-03-2024 a20250211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ak l 000yy ar1 a公路隧道内壁涂层技术规程b专著d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inner wall coating of highway tunnelf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主编g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发布zeng a北京c人民交通出版社d2024.11 a34页c图d30cm a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 实施日期: 2024年10月01日 a主编:史玲娜 a为指导公路隧道内壁涂层材料应用、设计、施工和维护,制定本规程。本规程适用于新建、改扩建及在役公路隧道。 a公路隧道工程相关技术人员1 a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inner wall coating of highway tunnelzeng0 a公路隧道x隧道工程x涂装工艺x技术规范y中国 aU459.2-65v5 0a史玲娜4主编02a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4主编02a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4发布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351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87001472100046002342150015002803140185002953300428004803330087009086060033009956900017010287110037010458010027010821164-301120250115114940.0 a978-7-114-20069-4dCNY30.00 a20250115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公路双连拱隧道先行洞与中隔墙同步施工技术规程b专著f中交三公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主编 a北京c人民交通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d2025.01 a24页d30cm a中交三公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09月16日,注册地位于天津市宝坻区宝平街道开元路10号院,法定代表人为凌松耀。经营范围包括许可项目,建设工程施工;检验检测服务;建设工程质量检测。 a本书是在总结公路双连拱隧道先行洞与中隔墙同步施工技术经验和科研成果的基础上,经分析梳理及试验论证后编制而成,目的是提升公路双连拱隧道施工效率,满足公路双连拱隧道施工质量、安全、环保等要求。全书共包括8章,主要内容包括:施工准备、隧道洞口及明洞施工、先行洞施工、后行洞施工、超前地质预报与监控量测、安全生产与环境保护要求、施工质量检测及验收。本书可供公路隧道设计人员及施工技术人员阅读使用,也可供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学习参考。 a本书可供公路隧道设计人员及施工技术人员阅读使用,也可供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学习参考0 a公路隧道x隧道施工x技术规范 aU459.2-65v502a中交三公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16 01456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1001472100038001982150016002363000031002523140343002833300445006263330009010716060037010806900012011177010017011297010017011468010027011631164-301220241220165229.0 a978-7-300-33461-5dCNY49.00 a20241220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汽车机械基础b专著e微课版f甘飘迎,陈伟杰主编 a北京c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d2024.12 a243页d26cm a新编21世纪职业教育精品教材 a甘飘迎,信宜市职业技术学校汽修部副主任,汽车维修专业高级技师。主要讲授“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汽车机械基础”“汽车美容与装饰”等,出版的教材有《汽车维修机械基础》等。曾获广东省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大赛三等奖,省技能竞赛优秀指导老师(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汽车营销赛项),实用新型专利5项,新能源专业建设课题2项等。陈伟杰,信宜市职业技术学校教师。 a本教材将汽车相关机械基础知识紧密围绕汽车专业特点展开阐述,完整体现了机械基础知识在汽车专业学习中的基础性和实用性,内容包括汽车机械识图、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汽车常用材料、汽车常用机构、汽车常用机械传动、汽车支承零部件、汽车常用连接等,设计有课程思政、实践出真知、检测评价、同步练习等环节,并设有在线课程资源。本教材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有机融入制造强国、交通强国、工匠精神、爱国主义精神等元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a高职0 a汽车x机械学x高等职业教育j教材 aU463v5 0a甘飘迎4主编 0a陈伟杰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26 01888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5001472100034002022150016002363140606002523300618008583330025014766060035015016900016015367010015015527010015015677010013015828010027015951164-301320250123143648.0 a978-7-302-67933-2dCNY99.00 a20250123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Rust汽车电子开发实践b专著f司江平,周炯皓,张超著 a北京c清华大学出版社d2025.02 a284页d24cm a司江平,西北大学电子学与信息系统专业本科毕业。历任Intel(英特尔)亚太研发中心软件方案部高级应用经理,上广电子、嘉赛信息、逸尚云联等公司CPO、CTO等研发管理岗位。为国内外多个大型客户提供过产品和服务,多年企业级应用、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产品实战经验。上海交通大学《嵌入式系统开发》作者,申报并通过了多项嵌入式系统软硬件发明。周炯皓,多年一线嵌入式软件开发经验,参与开发过多个大型软件项目;多年物联网产品,工控设备等产品实战经验,独立负责多个汽车电子工具链相关产品;上海理工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本科毕业。张超,江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毕业,多个国家级竞赛获奖项目,参与多个汽车电子相关项目开发。 a本书专注于介绍Rust编程语言在汽车电子领域的应用。随着汽车行业向智能化、电动化和网联化的快速演进,传统的C/C++编程语言在内存安全、数据竞争等问题上逐渐显露出局限性。Rust语言以其独特的内存安全保证、现代的并发处理能力和跨平台的兼容性,为汽车电子软件开发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本书从Rust语言的基本语法和特性讲起,逐步深入到其在嵌入式系统中的应用,尤其关注汽车电子领域。书中详细介绍了Rust的所有权系统、类型系统、并发编程以及错误处理等核心概念,同时探讨了Rust在汽车电子领域的具体应用。本书不仅理论知识丰富,还提供了大量的代码示例和项目实践。无论是初学者还是有经验的开发者,都能通过本书深入了解并掌握Rust在汽车电子领域的应用。 a汽车电子设备研究人员0 a汽车x电子设备x计算机辅助设计 aU463.602v5 0a司江平4著 0a周炯皓4著 0a张超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06 01984nam0 2200277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69001472100034002162150016002503000045002663140688003113300426009993330147014256060043015726900015016157010017016307010015016477010017016628010027016791164-301420241118104438.0 a978-7-111-77046-6dCNY79.90 a20241118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现代车用电驱动系统原理和控制理论b专著f丁荣军,刘侃,刘海涛主编 a北京c机械工业出版社d2024.10 a300页d26cm a战略性新兴领域“十四五”高等教育系列教材 a丁荣军,中国工程院院士,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博士学位,湖南省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詹天佑科技成就奖”、“茅以升科学技术奖”和“全国劳动模范”荣誉获得者,党的十八大和十九大代表。曾先后主持国家级、省部级重大科研项目30余项,发表各类专著、论文29部(篇),授权发明专利24件,曾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项,获得的国家级、省部级奖项超过10项。丁院士长期从事交流传动与网络控制、大功率半导体器件的研究和应用,创建了适合中国国情的标准体系并与国际接轨的技术模式。主持特大功率半导体器件技术研究与应用,建成全球第二条、国内首条8英寸IGBT芯片专业生产线。主持开发的传动控制系统、牵引变流器和列车控制网络已大量用于机车、高速动车组、城轨车辆和电动汽车。 a本书将前沿的研究成果与实际应用相结合,通过深入研究车用电驱动系统的关键技术,为读者提供系统的知识框架,并通过丰富的理论分析与应用验证展示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领域的先进技术。本书沿着汽车电动化总成开发的技术路线,从电路波形、器件特性、开关负载行为、脉宽调制、状态平均、系统控制等基本概念延伸至DC/DC、DC/AC和AC/DC等电力电子技术专业知识。以车用电驱动系统原理以及控制理论为基础,拓展数学建模、仿真验证、实践操作等课程。 a本书可作为普通高等教育车辆工程、新能源汽车工程、智能车辆工程等专业的教材,也可以供其他面向市场需求培养的复合型专业人才以及相关工程技术人员参考0 a汽车x电动机x驱动机构x高等学校j教材 aU463.63v5 0a丁荣军4主编 0a刘侃4主编 0a刘海涛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121 01351nam0 2200277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83001472100034002302150016002643000039002803040041003193300570003603330013009306060037009436900015009807010017009957010017010127010017010298010027010461164-301520250205101648.0 a978-7-111-77574-4dCNY49.90 a20250205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原理与应用b专著e彩色版配实训工单f申保志,王书龙,蔡海红主编 a北京c机械工业出版社d2024.10 a245页d26cm a新能源汽车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创新教材 a北京智扬北方国际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组编 a本书紧密围绕我国智能网联汽车标准体系“三横两纵”的核心技术架构进行编写。本书设有智能网联汽车基础知识、环境感知技术、底盘线控技术、路径规划与决策技术、车联网技术、先进驾驶辅助系统(ADAS)6个学习项目,对智能网联汽车环境感知传感器、导航定位、决策控制、车联网技术以及先进驾驶辅助系统进行了比较细致的讲解。本书可作为高职高专汽车检测维修专业以及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汽车售后服务企业一线技术人员及相关人员的学习用书。为了方便学生学习,本书配有相关的视频动画、任务工单,可通过扫描书中的二维码观看学习。本书还配有电子课件,教师可登录机械工业出版社官网进行下载。 a职业教育0 a汽车x智能通信网x职业教育j教材 aU463.67v5 0a申保志4主编 0a王书龙4主编 0a蔡海红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06 01184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3001472100034002002150016002343140130002503300449003803330009008296060045008386900015008837010017008988010027009151164-301620241025134836.0 a978-7-5487-6065-8dCNY68.00 a20241025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430000 ay z 000yy ar1 a汽车智能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标准b专著f刘莉娜等编著 a长沙c中南大学出版社d2024.10 a231页d26cm a刘莉娜,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车辆工程学院教师,汽车智能技术专业负责人,主持相关教研教改项目1项,主持和参与各类研究项目若干项。 a本书旨在对高等职业院校汽车智能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梳理一套体系,在全国范围内为该专业的人才培养提供可参照的蓝本。主要内容包括汽车智能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标准开发工作(基本理念、基本原则、开发流程、开发方法等)、汽车智能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入学要求、修业年限、职业面向、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课程设置及要求、教学进程、实施保障、毕业要求等)、课程标准(主要是专业核心课)、汽车智能技术专业技能考核标准、汽车智能技术专业技能考核题库(基础技能模块和核心技能模块)。 a高职0 a汽车x智能通信网x人才培养x高等职业教育 aU463.67v5 0a刘莉娜4编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031 01260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63001472100034002102150016002443000033002603300549002933330025008426060039008676900014009067010015009207010017009357010015009528010027009671164-301720250219143625.0 a978-7-115-66377-1dCNY59.80 a20250219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基于AI的智能汽车自动驾驶技术b专著f丁辉,崔胜民,鲁娥主编 a北京c人民邮电出版社d2025.01 a222页d26cm a工信精品智能网联汽车系列教材 a本书全面、深入地探讨AI技术在智能汽车自动驾驶领域的应用与发展。通过对智能汽车自动驾驶与AI的交汇、认识AI技术、AI驱动的环境感知技术、AI驱动的导航定位技术、AI驱动的决策规划技术、AI驱动的控制执行技术以及AI驱动的用户体验技术等方面的详细介绍,本书为读者提供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的视角,以理解AI技术的核心原理与应用。本书内容丰富、结构清晰、逻辑严密,既适合作为智能汽车自动驾驶技术领域的专业教材,也适合对智能汽车和AI技术感兴趣的读者阅读。通过阅读本书,读者能够全面了解基于AI的智能汽车自动驾驶技术的核心原理和应用,为进一步学习自动驾驶技术获得有益的启示。 a自动驾驶系统研究人员0 a智能控制x汽车x自动驾驶系统j教材 aU463.8v5 0a丁辉4主编 0a崔胜民4主编 0a鲁娥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079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3001472100042002002150016002423300361002583330077006196060043006966900012007397010015007517010015007667010017007818010027007981164-301820241028173723.0 a978-7-5638-3775-5dCNY55.00 a20241028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b专著f王勇,张雪,李宗勋主编 a北京c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d2024.10 a254页d24cm a本书共分为六个模块,系统介绍了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各方面常见故障及检修方法。模块一主要介绍了发动机电控技术的发展和常见工量具的使用,后续各模块分别按照电控发动机的各系统中所使用的传感器等,并结合维修实例进行详细讲述。本教材以大众新速腾为介绍对象进行讲述,将故障检修步骤详细列举,并注明技术要求和注意事项,是本教材特色,同时对电控发动机进行相应理论知识的讲述。 a本教材可作为职业院校汽车维修专业学生教材和相关汽车维修技术人员培训用教材0 a汽车x发动机x电子系统x控制系统j教材 aU464v5 0a王勇4主编 0a张雪4主编 0a李宗勋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031 01124nam0 2200277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910026000270940022000531000041000751010008001161020015001241050018001391060006001572000131001632100034002942150019003283000083003473040038004303300181004683330041006495100069006906060025007596900014007847110021007988010027008191164-301920250212161040.0 a15114·4890dCNY30.00 aCNbJT/T 604-2024 a20250211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a l 000yy ar1 a汽车号牌视频自动识别系统b专著dAutomatic videorecognition system for vehicle license platef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发布zeng a北京c人民交通出版社d2024.09 a12页c图d30cm a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行业标准 2024-08-15发布 2024-12-01实施 代替JT/T 604-2011 a本书无题名页,200字段信息取自封面 a本文件规定了汽车号牌视频自动识别系统的组成与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等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公路用汽车号牌视频自动识别系统的生产、使用和检验。 a汽车号牌视频自动识别系统研究相关人员1 aAutomatic videorecognition system for vehicle license platezeng0 a汽车x行业标准y中国 aU46-65v502a交通运输部4发布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303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1001472050008001882100034001962150015002303140117002453300556003623330021009186060029009396900014009686900011009827010017009938010027010101164-302020241008154106.0 a978-7-5487-6050-4dCNY48.00 a20241008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430000 ay z 000yy ar1 a公路工程试验与检测b专著f刘小明主编 a2版 a长沙c中南大学出版社d2024.09 a79页d26cm a刘小明,中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教师,道路工程系教授,主讲道路系的实验课程,实验中心主任。具有丰富的实验课教学经验。 a本书根据2015版教材修订。为本科生公路工程试验检测指导书。2015版主要参考的试验规程发生了重大变化,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17)由2007版更新为2017版。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JTGE60-2019)由2008版更新为2019版。此次修订有以下几个要点:1.沥青试验部分更新了5种试验方法;沥青混合料试验部分更新了5种试验方法;土工试验更新了5个试验;水泥混凝土路面更新了10个试验,路基路面现场试验部分更新了20个试验。2.经过修订后,新版教材基本收录了美国、欧洲的大部分试验方法,通过学习新版教材,可以帮助中国企业和中国标准走出,更好地在海外工程中与国外同行进行标准对接。 a公路工程专业师生0 a道路试验x道路工程x检测 aU467.1v5 aU41v5 0a刘小明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010 01606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69001472100046002162150016002623140329002783300547006073330125011546060029012796900014013087010015013228010027013371164-302120250116132720.0 a978-7-114-19997-4dCNY80.00 a20250116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基于等效静态载荷法的汽车结构碰撞拓扑优化及其应用b专著f任春编著 a北京c人民交通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d2024.12 a145页d23cm a鄂尔多斯应用技术学院机械与交通工程系副教授、高级工程师,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等效静态转化法的薄壁结构大变形碰撞拓扑优化方法研究》(项目编号 52165027)、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面向薄壁结构大变形碰撞工况的结构拓扑优化方法研究及平台开发》(项目编号2021MS05052)等多个科研项目,在汽车轻量化结构设计方面有深入的研究。 a本书通过分析总结结构碰撞拓扑优化方法及其在汽车结构优化领域的应用研究现状,总结基于等效静态载荷的结构优化法在解决结构碰撞拓扑优化问题时存在的计算成本高、优化效率低和数值不稳定等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及改进方法,并通过结构设计实例验证了改进方法的优越性。在此基础上,将所提出的方法推广应用到纯电动汽车前端系统正面碰撞工况下的关键结构拓扑优化设计,建立了一种行之有效的汽车结构耐撞性和轻量化优化设计方法,实现了汽车结构耐撞性和轻量化水平提升,验证了本书书所提出的方法的工程应用价值,同时为汽车结构耐撞性和轻量化设计提供了一种全新思路和实用方法。 a本书可作为普通高等学校机械工程、车辆工程和工程力学等专业的研究生教材,也可作为相关专业高等学校教师和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0 a汽车试验x碰撞试验x研究 aU467.1v5 0a任春4编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23 00907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5001472100038001922150016002303000057002463300264003033330009005676060033005766900014006097010015006238010027006381164-302220231120144050.0 a978-7-5770-0413-6dCNY46.80 a20231120d2023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510000 ay z 000yy ar1 a新能源汽车高压安全与防护b专著f李芳主编 a成都c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d2023.08 a226页d26cm a汽车类创新融合系列教材 “互联网+”教育改革新理念教材 a本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新能源汽车高压安全与防护的相关知识,内容包括:新能源汽车的高压电路、安全设计与安全隐患、安全防护与工具设备使用、高压维修车间管理标准以及故障检修安全操作与应急处理。为配合“互联网+”教育改革,实施新的教学模式,本书配有微课等数字教学资源。 a高职0 a新能源x汽车x安全技术j教材 aU469.7v5 0a李芳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31122 00886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37001472050008001842100038001922150016002303300290002463330027005366060023005636900014005867010017006008010027006171164-302320240808160443.0 a978-7-5623-7791-7dCNY69.00 a20240808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440000 ay z 000yy ar1 a新能源汽车概论b专著f罗玉涛编著 a2版 a广州c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d2024.01 a140页d26cm a本教材系统地介绍了新能源汽车的相关知识,包括发展背景和意义、汽车结构与原理、驱动电机、电机控制方法、电池系统、整车控制、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和热管理系统共8章。本次第二版在第一本的基础上进行修订,修改主要集中于第1、3、4、5章,加入了思政内容,同时根据目前新能源汽车发展状况更新部分技术内容。 a新能源汽车发展研究人员0 a新能源x汽车j教材 aU469.7v5 0a罗玉涛4编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0814 01031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1001472100034001982150016002323300308002483330105005566060053006616900014007147010017007287010017007458010027007621164-302420250205135135.0 a978-7-5765-1453-7dCNY59.00 a20250205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10000 ay z 000yy ar1 a新能源汽车构造与检修b专著f杨宗平,鲁守卿主编 a上海c同济大学出版社d2025.01 a295页d26cm a本书分为7个模块,主要内容包括高压安全防护、高压系统的结构与检修、动力电池系统的结构与检修、驱动系统的结构与检修、高压电控系统的结构与检修、充电系统的结构与检修及辅助电气系统的结构与检修。本书以完整工作过程和行为导向教学要求为基础,开发了以信息、计划、决策、实施、控制、评价六步法为行为导向的教学工作页。 a本书可作为高等职业院校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教学用书,也可作为新能源汽车相关技术人员的培训及自学指导用书0 a新能源x汽车x构造x车辆修理x高等职业教育j教材 aU469.7v5 0a杨宗平4主编 0a鲁守卿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06 01046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5001472100038002022150016002403300362002563330091006186060047007096900016007567010017007728010027007891164-302520241011161454.0 a978-7-5770-0916-2dCNY68.00 a20241011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510000 ay z 000yy ar1 a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及控制系统检修b专著f赵凯强主编 a成都c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d2024.03 a278页d26cm a本书结合当前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系统检修实践,由一线教师编写,并参考了一线工作人员的实际经验,以体现高职院校校企共建、理论结合实践的特点。本书主要内容共分为6个项目: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概述、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结构原理与检修、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控制系统结构原理与检修、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冷却系统原理与检修、新能源汽车能量管理系统及其检修、新能源汽车常见故障解读。 a本书既可作为新能源汽车类专业的教学用书,也可作为企业技术培训资料和汽车爱好者的科普读物0 a新能源x汽车x驱动机构x控制系统x车辆修理 aU469.703v5 0a赵凯强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017 01513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65001472100034002122150016002463140194002623300615004563330009010716060073010806900016011537010017011697010017011867010017012038010027012201164-302620240708155052.0 a978-7-122-45980-0dCNY59.80 a20240708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新能源汽车车身电控系统检修b专著f迟晓妮,杨爱喜,单红艳主编 a北京c化学工业出版社d2024.06 a241页d24cm a迟晓妮,杭州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整车智能制造、综合能源系统及电动汽车控制领域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参与国家级课题2项,主持省部级课题2项、市厅级课题8项、横向课题多项,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a《新能源汽车车身电控系统检修》一书是面向高职院校的一本实操类教材,依托“杭州职业技术学院文库”。教材专注于新能源汽车车身电控系统的检修与维护,以当前新能源汽车技术发展趋势为背景,系统介绍了系能源汽车各个电控系统的基本原理、结构特点、故障诊断及维修方法。内容包括:安全系统(安全气囊、风窗刮水器与洗涤装置、中控门锁)、舒适系统(自动空调、电动座椅、灯光)、便捷性系统(电动车窗与天窗、电动后视镜、喇叭)等的故障诊断与维修。内容系统全面,实用性强,容易理解。同时,教材配备了课后习题、同步教学视频及课件,保障了教师在授课时、学生在学习时的便利性。本书适合作为高职院校汽车专业的教材,也可供汽车维修及工程技术人员阅读学习。 a高职0 a新能源x汽车x车体x电子系统x控制系统x车辆检修x高等职业教育j教材 aU469.707v5 0a迟晓妮4主编 0a杨爱喜4主编 0a单红艳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0710 01205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5001472100042002022150016002443300447002603330087007076060025007946060029008196900015008487010017008637010017008807010015008978010027009121164-302720240516152237.0 a978-7-5661-4094-4dCNY45.00 a20240516d2023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230000 ay z 000yy ar1 a电动汽车维护与保养b专著f王传立,刘奉坤,赵晶主编 a哈尔滨c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d2023.08 a215页d26cm a本教材围绕新能源汽车专业的教学要求,突出职业教育特点,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的方式编写。以我国保有量较大的纯电动轿车为典型,重点介绍现代新能源汽车新结构、新技术、新方法和新标准,结合典型电动汽车车型的维修手册,从电动汽车维护与保养基础、电动汽车高压安全操作、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系统维护与保养、电动汽车驱动系统维护与保养、电动汽车充电系统维护与保养、电动汽车底盘维护与保养、电动汽车车身电器设备维护与保养和电动汽车空调系统维护与保养进行了详细介绍。 a本教材适合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教材,也可以作为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应用专业参考用书0 a电动汽车x维修j教材0 a电动汽车x车辆保养j教材 aU469.72v5 0a王传立4主编 0a刘奉坤4主编 0a赵晶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0522 01148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61001472100034002082150016002423000033002583300460002913330013007516060053007646900018008177010017008357010015008528010027008671164-302820241220082145.0 a978-7-5689-4961-3dCNY45.00 a20241220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500000 ay z 000yy ar1 a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及充电系统检修b专著f虞洪剑,陈波主编 a重庆c重庆大学出版社d2024.12 a152页d26cm a职业教育汽车类专业新形态教材 a本书根据职业教育的特性与国家的导向编写,力求全面提升学生能力,平衡就业准备与升学需求,强化职业技能与个人素养。通过模拟企业真实生产情境的任务设计,突出实践操作的重要性,确保学生在扎实的理论基础上,切实增强实际操作能力,满足职校学生参加职教高考升入本科的实践技能要求。本书包括7个项目,共17个任务,主要内容为高压安全防护、认识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系统维护与保养、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系统检测、认识新能源汽车充电系统、新能源汽车充电系统检测等。 a职业教育0 a新能源x汽车x蓄电池x充电x检修x职业教育j教材 aU469.720.3v5 0a虞洪剑4主编 0a陈波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26 01168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65001472100034002122150016002463140273002623300240005353330013007756060047007886900018008357010017008537010017008708010027008871164-302920241121141317.0 a978-7-111-77071-8dCNY59.80 a20241121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系统构造与检修b专著f李晓华,郑军武主编 a北京c机械工业出版社d2024.11 a230页d26cm a李晓华,女,1987年2月出生,汉族,籍贯甘肃武威,中共党员,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讲师,现任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无锡交通分院专职教师,曾获江苏省职业院校教学能力比赛(中职组)二等奖、江苏省汽车行业职业技能大赛三等奖,主持和参与省市级课题4项,主编和参编教材4部,发表论文8篇。 a本书紧跟新能源汽车及动力蓄电池行业前沿技术发展,突出“岗课赛证”综合育人理念,体现了职业教育课程的特色。本书内容主要包括:高压安全防护、动力蓄电池概述、动力蓄电池认知、动力蓄电池系统认知与检修、动力蓄电池故障检修,共计5个项目17个任务。 a职业教育0 a新能源x汽车x蓄电池x检修x职业教育j教材 aU469.720.7v5 0a李晓华4主编 0a郑军武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128 01095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1001472050008001882100034001962150016002302250025002463300457002713330015007286060039007436900015007827010017007978010027008141164-303020250114151124.0 a978-7-111-77461-7dCNY99.90 a20250113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汽车数据流分析与故障诊断f李昌凤编著 a2版 a北京c机械工业出版社d2024.12 a186页d26cm2 a汽车维修易查易学丛书 a全书分为六章,主要内容包括汽车数据流与波形基础知识、发动机数据流与波形的分析及故障诊断、底盘电控系统数据流与波形的分析及故障诊断、汽车电器数据流与波形的分析及故障诊断、汽车电源系统数据流与波形的分析及故障诊断、新能源汽车数据流分析与故障诊断。本书彩色印刷,易学实用、通俗易懂,可读性和可操作性强,突出汽车故障诊断和分析两方面的技能,结合真实案例进行阐述,从而帮助读者快速地排除汽车的疑难杂症。本书可供从事汽车维修的广大读者尤其是汽车电器维修工学习使用。 a汽车维修工0 a汽车x电子系统x控制系统x故障诊断 aU472.41v5 0a李昌凤4编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16 02245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075001482100038002232150016002613140960002773300461012373330155016986060035018536900015018887010017019037010015019207010017019358010027019521164-303120250217175835.0 a978-7-5591-4083-8dCNY198.00 a20250217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210000 ay z 000yy ar1 a新款宝马汽车电控系统维修精华与经典实例b专著f曾凯凯,田朕,董玉江主编 a沈阳c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d2025.06 a596页d29cm a曾凯凯,顺德区中等专业学校,汽车专业负责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技术能手,全国交通技术能手,新时代职工创新创业之星,省部级技能大师工作室领衔人省部级劳模,省部级青年工匠,副高职称,主持完成教育部专项课题1项、主编2本国家“鲁班工坊”援非双语教材,完成2项省部级地方标准,授权国家发明专利及国家科技成果多项,原央企下属合资车企汽车维修高级技师、国家机动车检测维修工程师、擅长汽车(新能源汽车)制造技术、机动车检测维修与技术培训。田朕,营口市农业工程学校汽车专业副主任,省级精品课建设者,市级“最美青年教师”,市级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市级骨干教师。讲师职称,毕业于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汽车工程系,参与双优校重点实训室建设。汽车维修技师,拥有多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精通汽车制造技术以及机动车检测技术,同时,擅长技术培训工作,能够根据不同学员的需求和水平,制定个性化的培训方案。董玉江,星之悦总经理,长期从事豪华汽车的远程诊断疑难故障维修,对各种原厂设备使用有独到的见解和技巧,长期担任多个培训机构培训师,尤其对宝马、路虎和新能源汽车的电脑维修有很高造诣。 a本书主要介绍宝马最新车型的技术结构原理,2020年由于国家环保要求,要求所有车型都要达到环保要求,所有厂家都升级了技术,宝马发动机从N20升级到B38\B48\B58,维修人员必须了解新技术和典型故障,才能维修目前的新车。本书内容包括发动机控制系统、传动控制系统、底盘控制系统、车身电气系统、驾驶员辅助系统、信息控制系统和全车辆系统电路图,具体包括车身前部电控系统、系统功能与结构、系统模块端子定义、脚部空间模块、车身后部电控系统、车身顶部电控系统、高版本系统结构与功能等。 a本书浅显易懂,图文并茂,可作为高等院校、高等职业院校车辆工程、汽车技术及其相关专业的用书,也是汽车相关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培训机构学员的工作必备书0 a汽车x电子系统x控制系统x维修 aU472.41v5 0a曾凯凯4主编 0a田朕4主编 0a董玉江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453nam0 2200277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9001472100038002062150016002443000031002603140191002913300556004823330009010386060039010476900015010867010015011017010015011167010017011318010027011481164-303220240625091644.0 a978-7-300-32913-0dCNY49.80 a20240625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汽车故障诊断技术b专著e微课版f吴凯,焦建,杜海兴主编 a北京c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d2024.06 a291页d26cm a新编21世纪职业教育精品教材 a吴凯,余姚技师学院汽车工程系,汽车维修高级技师。主要讲授“电控发动机故障诊断”“汽车电气”“汽车构造”“汽车底盘”等课程,参与编写的教材有《汽车电控发动机检测与维修》《汽车维护与保养》。 a本书对接“岗课赛证”,按任务引领式教学编排内容,主要包括起动机不工作故障的检修、发动机缺缸故障的检修、发动机燃烧过稀故障的检修、前照灯不亮故障的检修、电动车窗不工作故障的检修、空调不制冷故障的检修、ABS指示灯点亮故障的检修、行驶时车辆跑偏故障的检修、车辆转向沉重故障的检修、传动轴异响故障的检修共10个任务。本书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校企合作为基础,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遵循理论教学与技能操作融合贯通的一体化课程教学理念,努力实现“教、学、做”融为一体。通过本书的学习,学生不仅可以掌握汽车故障检修的相关理论知识,还能够提高实践操作及实际应用的能力。 a高职0 a汽车x故障诊断x高等职业教育j教材 aU472.42v5 0a吴凯4主编 0a焦建4主编 0a杜海兴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0626 01128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1001472100034001982150016002323300467002483330021007156060029007366060033007656900015007987010017008137010017008308010027008471164-303320241018152622.0 a978-7-122-45380-8dCNY59.80 a20241018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b专著f潘宗友,张维军主编 a北京c化学工业出版社d2024.06 a222页d26cm a本教材以企业工作项目作为学习情境,根据项目完成所需专业知识、技能来设计和组织学习任务,以汽车发动机构造原理和发动机检测维修为技术主线,介绍汽车总体结构组成及基本概念、曲柄连杆机构、配气机构、电控汽油机燃料供给系统、柴油机燃料供给系统、冷却系统、润滑系统等的作用、组成、主要零部件构造作用和电控元件的结构、控制电路、工作原理等,并分析了各机构系统的工作过程、主要零部件和系统的检测维修方法等,通过合理设计的实训任务,训练学生掌握应知应会基本知识和检测维修技术技能。 a汽车领域专业人员0 a汽车x发动机x构造j教材0 a汽车x发动机x车辆修理j教材 aU472.43v5 0a潘宗友4主编 0a张维军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024 01039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1001472100042001982150016002403300334002563330077005906060027006676900015006947010015007097010017007247010017007418010027007581164-303420241028173751.0 a978-7-5638-3776-2dCNY45.00 a20241028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汽车发动机检修b专著f李丽,赵春鑫,谢建华主编 a北京c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d2024.10 a254页d24cm a本书共分为七个模块,系统介绍了汽车发动机各方面常见故障及检修方法。模块一主要介绍了发动机的基本知识和常见工量具的使用,后续各模块分别按照发动机的两大机构和五大系统,并结合维修实例进行详细讲述。本教材以大众EA888为介绍对象进行讲述,将故障检修步骤详细列举,并注明技术要求和注意事项,是本教材特色,同时对发动机进行相应理论知识的讲述。 a本教材可作为职业院校汽车维修专业学生教材和相关汽车维修技术人员培训用教材0 a汽车x发动机x车辆检修 aU472.43v5 0a李丽4主编 0a赵春鑫4主编 0a谢建华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031 01261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051001482100030001992150016002293300676002453330025009216060029009466900014009757010015009898010027010041164-303520250218161101.0 a978-7-03-079455-0dCNY186.00 a20250218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城市群交通系统风险与应急管理b专著f张小宁等著 a北京c科学出版社d2024.09 a323页d26cm a本书围绕城市群综合交通系统风险辨识与应急管理进行研究,旨在提高城市群交通系统的风险辨识能力,实现城市群交通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多维度设计应急交通信息服务和管理策略,完善突发事件下城市群交通系统协同运营与应急联动,提升疏散能力和效率。本书的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如下。第1章,引言,介绍本书研究背景、研究意义与研究内容。第2章,面向供需特征的城市群综合交通系统应急策略设计。总结研究了城市群综合交通需求特征(规模、结构、时空特征)、城市群综合交通系统特征、城市群交通应急体系设计。第3章,城市群高速公路网络冗余性评估方法研究。针对城市群高速公路网络韧性的重要维度--冗余性进行评估,提出评估框架与方法,并针对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三个城市群的高速公路网络的冗余性进行评估和比较。 a城市交通系统研究人员0 a城市交通系统x研究y中国 aU491.2v5 0a张小宁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471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83001472100046002302150015002763140186002913300591004773330021010686060053010896900017011427110043011598010027012021164-303620250116133241.0 a978-7-114-19978-3dCNY68.00 a20250116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公路交通安全风险评估与处治技术规范b专著f云南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主编 a北京c人民交通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d2024.12 a45页d30cm a云南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简称云南省交通设计院公司)成立于1956年1月,作为国有全资的咨询企业,具有工程勘察综合类、工程测绘、工程设计(公路行业、市政行业、建筑行业)、工程咨询等。 a云南独特的地形地貌导致山区公路占比高,山区公路具有复杂的道路交通环境特性,严重影响了公路交通安全运行能力和通行服务水平。开展山区公路安全风险评估,排查事故隐患,大力推进公路安全综合治理等措施,可实现公路安全设施和交通秩序管理的科学化、系统化和精细化,提高山区公路交通安全水平,促进公路交通安全形势持续稳定向好。本书在充分考虑云南山区公路建设发展现状和公路交通安全长期提升需求的前提下,以“技术可靠、安全有效、经济实用”为原则,系统调研并总结了山区公路安全风险评估与处治技术的成果及项目经验,参考借鉴了国内外相关标准和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实施经验,可对山区公路安全提升工程实施的技术指导。 a公路运输研究人员0 a公路运输x交通运输安全x安全管理x技术规范y云南 aU492.8-65v502a云南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23 01838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81001472100034002282150016002623140618002783300588008963330025014846060033015096900012015427010015015548010027015691164-303720250107161322.0 a978-7-5765-1422-3dCNY96.00 a20250107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10000 ay z 000yy ar1 a基于手机信令数据的可靠度评估方法及其对交通应用效果影响研究b专著f杨飞等编著 a上海c同济大学出版社d2025.01 a220页d26cm a杨飞,男,43岁,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专业,是西南交通大学交通运输与物流学院交通工程系主任、教授、博导;主要从事交通大数据、智能交通技术与应用、交通行为理论与实证专业。杨飞教授近年来发表学术论文 6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 4 部,其中 1 部受国家出版基金资助、入选国家“十三五” 国家重点图书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已授权发明专利7项;获得计算机软件著作权3项。杨飞教授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4项,主持国家级人才计划项目1项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主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1项,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科研课题1项,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点基金课题1项,教育部道路与交通重点实验室课题1项,主持和主研政府和企业委托的工程实践应用课题 50余项。 a由于传统居民出行调查覆盖范围小、动态性差、采集成本高等缺陷,对交通规划理论和交通模型的发展产生阻滞。对此,手机信令数据被广泛用于分析宏观城市出行特征、出行模式等信息,但目前基于信令数据的研究缺乏对个体出行链信息提取的可靠性论证。因此,本书旨在探索一套基于4G/5G高密信令数据的出行链信息的提取方法,并结合实证和仿真技术,多角度验证构建模型的可靠性,最终从模型层面分析可靠性对交通工程实践的影响。本书能够帮助交通行业的从业者正视手机信令数据在实践应用中的困难及挑战,正确评估现有数据及特征的提取方法对四阶段法的影响,增强其对交通工程中大数据分析技术的信任,并帮助其实现理论创新和技术变革。 a交通信息系统研究人员0 a交通信息系统x数据采集x研究 aU495v5 0a杨飞4编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09 01223nam0 2200277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910026000270940023000531000041000761010008001171020015001251050018001401060006001582000130001642100034002942150015003283000065003433040038004083300281004463330039007275100070007666060043008366900018008797110021008978010027009181164-303820250212100444.0 a15114·4918dCNY60.00 aCNbJT/T 1518-2024 a20250211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ak l 000yy ar1 a内河航行参考图编绘规范b专著dSpecifications for inland rivers navigating reference chartsf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发布zeng a北京c人民交通出版社d2024.09 a72页d30cm a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行业标准 2024-08-15发布 2024-12-01实施 a本书无题名页,200字段信息取自封面 a本文件规定了纸质内河航行参考图的基本要求、分类、数学基础,分幅、图名、编号、编辑设计要求,编绘作业方法,以及要素的编绘、注记、编绘中的改正、质量控制、印色及印前处理、更新等要求。本文件适用于编制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通航的江河、湖泊等内陆水域公开出版发行的各种比例尺航行参考图。 a内河航行参考图编绘规范研究相关人员1 aSpecifications for inland rivers navigating reference chartszeng0 a内河航行x航道图x地图编绘x规范y中国 aU612.26-65v502a交通运输部4发布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356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67001472100034002142150016002483140313002643300413005773330033009906060033010236900016010567010015010728010027010871164-303920241230113345.0 a978-7-118-13389-9dCNY88.00 a20241230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基于故障机理的舰船柴油机可靠性试验与评估技术b专著f石磊等编著 a北京c国防工业出版社d2024.12 a241页d24cm a石磊,男,博士,高级工程师。一直从事舰船动力装备研究和质量监督工作,重点对舰船柴油机设计、制造、装配、试验、使用和保障等环节研究较深入,先后完成多型柴油机综合治理项目的可靠性研究和质量监督工作。现主要从事舰船柴油机科研和型号研制领域相关工作,是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三代舰船柴油机的质量监督管理者和主要完成人之一。 a本书以舰船柴油机为对象,在作者本领域长期工程实践经验和项目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注重理论与应用的紧密结合,针对当前舰船柴油机可靠性试验与评估中存在的关键和难点问题,较为全面、系统地介绍了柴油机典型零部件故障机理及耐久性分析、典型零部件平台加速可靠性与寿命试验设计与分析、整机可靠性试验方案设计、整机可靠性增长评估方法等内容,并结合了大量工程应用案例,可以使读者迅速了解和掌握柴油机可靠性试验和评估相关理论和方法。 a船用柴油机可靠性试验评估人员0 a船用柴油机x可靠性试验x评估 aU664.121v5 0a石磊4编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02 01349nam0 220030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910026000270940026000531000041000791010008001201020015001281050018001431060006001612000227001672100034003942150019004283000065004473040038005123300161005503330021007115100133007326060045008656060059009106900013009696900017009827110021009998010027010201164-304020250212095729.0 a15114·4915dCNY45.00 aCNbJT/T 1385.13-2024 a20250211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a l 000yy ar1 a水路运输电子证照h第13部分i外贸集装箱沿海捎带业务批准书b专著dWater transportation electronic certificatehPart 13iApproval for coastal cargo relay business of foreign trade containersf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发布zeng a北京c人民交通出版社d2024.12 a30页c图d30cm a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行业标准 2024-12-19发布 2025-07-01实施 a本书无题名页,200字段信息取自封面 a本文件规定了外贸集装箱沿海捎带业务批准书电子证照文件要求、外观样式及信息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外贸集装箱沿海捎带业务批准书电子证照的生成、数据处理、交换与共享。 a水路运输相关人员1 aWater transportation electronic certificatehPart 13iApproval for coastal cargo relay business of foreign trade containerszeng0 a水路运输x电子x专业证书x行业标准y中国0 a国际运输x集装箱运输x经营管理x许可证x行业标准y中国 aU6-65v5 aF550.7-65v502a交通运输部4发布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776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047001482100030001952150016002253140187002413300937004283330065013656060043014306900019014737010015014928010027015071164-304120241203134552.0 a978-7-03-080062-6dCNY128.00 a20241203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复合材料壳体承压性能分析b专著f沈克纯等著 a北京c科学出版社d2024.11 a121页d24cm a沈克纯,西北工业大学航海学院副教授,西北工业大学“自主水下航行器”团队成员。主要从事水下耐压壳体结构强度、稳定性方面的研究。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重点研发子课题等多项。 a本书针对静水压力下航行器复合材料耐压圆柱壳体结构屈曲、面内损伤和分层损伤等问题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基于Galerkin方法建立静水压力下纤维复合材料圆柱壳体屈曲控制方程,对两种形函数的解析结果进行误差分析对比,优选解析方案。开展壳体几何因素、结构刚度系数和纤维缠绕参数等要素对圆柱壳体屈曲特性的影响分析。基于连续介质损伤力学提出损伤刚度连续退化策略,建立复合材料圆柱耐压壳体面内损伤数值模型,开展壳体几何因素、纤维缠绕参数对壳体面内损伤演化的影响分析,从应力与应变的角度阐明损伤演化机理。考虑初始分层缺陷,建立复合材料圆柱耐压壳体分层损伤数值模型,开展初始缺陷形状、面积、深度对损伤演化的影响分析,讨论不同要素下分层损伤演化路径。综合考虑结构屈曲和强度损伤,开展纤维复合材料圆柱耐压壳体性能优化设计,提出结构稳定性和强度损伤不平衡问题,针对性的开展金属内衬增强方式研究。开展碳纤维、铝合金、碳化硅陶瓷圆柱壳体承载性能测试,通过静水压力测试,研究静力范围内舱体测点的应变特性和位移特性;进行爆破测试,研究极限承压条件下测点应变的非线性行为。 a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生产单位开展水下装备耐压结构设计人员0 a可潜器x复合材料x壳体x耐压强度x研究 aU674.941.04v5 0a沈克纯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05 01173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039001482100034001872150019002213140174002403300415004143330025008296060019008546900014008737010017008878010027009041164-304220250123094556.0 a978-7-118-13558-9dCNY128.00 a20250123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现代海道测量技术b专著f金绍华主编 a北京c国防工业出版社d2024.12 a11,298页d26cm a金绍华,男,1978 年3月5 日,海军大连规艇学院军事海洋与测绘系副教授。2011年、海军大连舰艇学院,博士。主要研究领域为海洋测绘,曾荣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发表论文20余篇。 a海道测量的目的已由确保航行安全和海洋发展拓展为服务于水域通道、经济发展和军事活动的全方位海洋空间地理信息保障。《现代海道测量技术》主要围绕海道测量的技术变革,从海洋垂直基准体系构建、海岸地形测量、海洋定位、海洋潮汐水文观测、海洋测深、水下障碍物探测和海底底质探测等几方面阐述测量的原理和技术方法。既考虑目前海军海洋测绘部队作业实施技术现状,又兼顾国内外海道测量技术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具有一定的现实性和前瞻性。 a海道航道测量技术人员0 a海道x航道测量 aU675.4v5 0a金绍华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06 01427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5001472100038002022150016002403140184002563300583004403330027010236060019010506900014010697010017010837010017011007010017011178010027011341164-304320240809153749.0 a978-7-5670-3916-2dCNY38.00 a20240809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70000 ay z 000yy ar1 a现代港口物流管理b专著f马征宇,唐凤范,陈林玉主编 a青岛c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d2024.07 a177页d26cm a马征宇,物流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学历,讲师,中级经济师,从事物流管理教学工作7年,主持并参与市厅级、院级科研及教改课题多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6篇,获自治区级教师教学技能比赛三等奖2项。 a本书以项目为导向,任务为驱动,真实模拟了三位物流管理专业应届毕业生在港口不同岗位上的工作情景,以此来展现港口物流管理相关业务操作及流程,包括港口基础知识介绍也包括港口物流管理业务介绍等。本书的主要编写特点如下:1.任务驱动,情景教学。本书通过任务导入引出相关知识讲解,引起学生身临其境的共鸣,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2.明确目标,突出技能。本书每个项目教学都制定明确的知识目标及能力目标,通过课前任务导入,课中课堂活动,课后实训任务及习题训练等多种方式,强化实践教学及训练。3.创新培养,能力养成。本书设有多个开放性的实训项目及训练,旨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发散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及素养。 a物流管理专业应届毕业生0 a港口x物流管理 aU695.2v5 0a马征宇4主编 0a唐凤范4主编 0a陈林玉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0814 01451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9001472100038002062150016002443300737002603330091009976060021010886900010011097010017011197010017011367010017011538010027011701164-304420241118135142.0 a978-7-5612-9585-4dCNY88.00 a20241118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610000 ay z 000yy ar1 a实用英汉航空科技翻译b专著f王均松,许云峰,崔维霞主编 a西安c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d2024.10 a388页d26cm a本书对中国传统翻译理论和西方主要翻译理论流派的观点做了简要的概述,总结了各种翻译理论或者观点对于科技翻译实践的指导意义;根据各种学派对翻译本质的认识,构建了简化的翻译过程全系模型,可用于指导翻译过程;基于功能派的翻译理论,对科技文本的功能属性、语言特点和文本结构进行了分析;分析了翻译过程中新词汇的翻译方法,提出了基于知识管理、项目管理和翻译实践进行术语管理的策略;基于对翻译过程中思维特点的分析,提出了进行信息解构与重组的层次与方法;从词汇、句法和语篇三个层面分析了英语和汉语的美学特点,提出了在词汇、句子和语篇层面完成科技翻译的美学实现的具体方法;提出了解决翻译疑难问题的具体途径;最后,对编者在翻译中遇到的常见翻译错误及其原因进行了分析。本书可供各行业从事科技翻译的人员和英语翻译专业的学生参考使用,也可供英语爱好者参考学习。 a本书可供各行业从事科技翻译的人员和英语翻译专业的学生参考使用,也可供英语爱好者参考学习0 a航空x英语x翻译 aV2v5 0a王均松4主编 0a许云峰4主编 0a崔维霞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121 01104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88001472100034002352150016002693300311002853330101005966060047006976900010007446900010007547010017007647010015007817010015007968010027008111164-304520250219135706.0 a978-7-115-66296-5dCNY99.00 a20250219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数据结构与算法及其航空航天应用b专著eC语言版e项目式微课版f赵学武,车葵,赵妍主编 a北京c人民邮电出版社d2025.01 a368页d26cm a本书系统地讲解数据结构与算法设计的相关知识,共分两部分。第一部分讲解数据结构的主要内容,包括数据结构概述、线性表、栈与队列、串、数组和广义表、树、图、查找及排序等,并以航空航天实例为基础讲解实际应用。第二部分重点阐述典型的算法设计方法,包括算法概述、递归与分治、动态规划、贪心算法、回溯法等理论与实例应用。 a本书适合理工类专业的本科生阅读,也适合从事数据挖掘、机器学习、算法设计与分析等工作的相关人员阅读0 a数据结构x算法分析x应用x航空x航天x研究 aV2v5 aV4v5 0a赵学武4主编 0a车葵4主编 0a赵妍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651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9000271000041000661010008001071020015001151050018001301060006001482000057001542100030002112150016002413000045002573140206003023300715005083330073012236060045012966900014013417010015013558010027013701164-304620241224143253.0 a978-7-03-080374-0b精装dCNY130.00 a20241220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高超声速飞行器激波与边界层减阻控制b专著f罗振兵等著 a北京c科学出版社d2024.12 a105页d24cm a国家出版基金项目 高超声速出版工程 第二期 a罗振兵,专业方向为飞行器设计、流体力学 中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973、163等10余项国家级项目,获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科技发明奖二等奖(2016年),军队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016)、二等奖(2009)、三等奖(2012)各1项。 a对于在大气层中飞行的高超声速飞行器,激波阻力占据飞行总阻力很大一部分,且随着飞行马赫数的增加,阻力逐渐增大,激波阻力占飞行器阻力的比例也增大,尤其是对于在稠密大气层飞行的高超声速飞行器,激波阻力占飞行总阻力的一半以上。此外,边界层从层流转捩为湍流后,壁面摩阻剧烈提升,尤其当高超声速飞行器在高空飞行时,摩阻在总阻力中的占比更加突出,会对飞行器的气动性能、结构安全性能与航程产生极大的影响。本书围绕高超声速飞行器头部激波阻力、侧翼激波阻力、边界层摩擦阻力等典型阻力来源,开展基于主动流动控制的减阻控制方法与机理研究,内容包括头部逆向射流减阻控制、侧翼激波减阻控制、双楔激波干扰控制、边界层转捩延迟控制、湍流边界层减阻控制,揭示主动调控下的流动耦合作用机理与减阻机制,为实现高超声速飞行器航程提升提供新的技术思路。 a本书可供从事航空航天和流体力学相关专业科研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0 a高超音速飞行器x激波x边界层x空气动力学 aV211.1v5 0a罗振兵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26 01088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13001001020015001131050018001281060006001462000047001522100038001992150016002373300471002533330031007246060021007556900011007767010015007877010017008028010027008191164-304720250217114347.0 a978-7-5772-1579-2dCNY39.80 a20250217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aeng aCNb420000 ay z 000yy ar1 a航空发动机专业英语b专著f王姝,顾鸣惊主编 a武汉c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d2025.01 a151页d26cm a本书围绕航空发动机展开,全书分由三大模块组成:模块一为飞机动力装置概述;模块二介绍航空发动机结构,主要对进气道、压气机、燃烧室、涡轮、喷管等航空发动机部件的主要结构进行详尽的阐述。模块三介绍航空发动机燃油系统、航空发动机滑油和冷却系统、航空发动机起动和点火系统、航空发动机防火系统、航空发动机指示系统和防冰系统等。通过学习本书,学生能够掌握具体的工作任务中所需掌握的航空专业词汇,能够看懂典型工作的英文资料,为后续《英文手册查询与学习》课程打下扎实的专业和语言基础。 a航空相关业师生,英语学习者0 a航空发动机x英语 aV23v5 0a王姝4主编 0a顾鸣惊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290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8000271000041000651010008001061020015001141050018001291060006001472000053001532100034002062150016002403140249002563300326005053330107008316060031009386900014009697010013009837010013009968010027010091164-304820241129153206.0 a978-7-122-46790-4b精装dCNY99.00 a20241129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舵面传动系统动力学建模与仿真b专著f万琦,刘奇著 a北京c化学工业出版社d2024.10 a250页d24cm a万琦,西安理工大学副教授,主要从事多体系统动力学建模与控制仿真、空间机构/结构设计等研究,主持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空间机构多间隙铰链接触特征与系统动力学特性耦合机理研究”、陕西省教育厅自然专项项目“舵面传动系统小间隙铰链碰撞-润滑耦合机理研究”。 a《舵面传动系统动力学建模与仿真》一书围绕舵面传动系统中机构间隙碰撞和控制耦合问题,开展了相关研究。全书共7章,涉及含间隙铰链机构碰撞动力学建模理论方法、传动机构和电动舵机动力学建模、舵面传动系统联合仿真建模与动态特性分析、实验验证等,将系统建模理论和应用实例结合,为工程设计初始阶段快速有效完成系统动力学特性分析提供借鉴。 a本书可供机械工程和航空航天领域的科研工作者、相关工程技术人员阅读,也可作为高校相关专业师生的教学参考书0 a飞行控制x舵机x系统动力学 aV249.1v5 0a万琦4著 0a刘奇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05 02301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37001472100034001842150016002183141032002343300607012663330109018736060023019826900012020057010015020178010027020321164-304920250114114304.0 a978-7-302-67789-5dCNY62.00 a20250114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航空维修工程英语b专著f胡静主编 a北京c清华大学出版社d2025.01 a310页d26cm a胡静,硕士,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一直从事飞行器制造工程专业本科教学、研究生培养和教学研究工作,也长期从事维修人员基础执照相关的教学培训工作。承担的课程包括飞机结构与系统、机务工程英语等与航空器设计、制造和维修相关的专业课程;作为主编正式出版教材1部,参编4部;主持并参与省部级和校级教研项目10余项;公开发表教研论文5篇。科学研究领域为航空维修工程、航空器雷电防护技术,主持和参与民机专项、国家自然基金、航空基金和横向项目20余项,正式发表高水平论文20余篇。张铁纯,硕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1995年至今在中国民航大学工作,主编出版了《航空器机械附件修理》、《涡轮发动机飞机结构与系统》(第一版)、《涡轮发动机飞机结构与系统》(ME-TA)(第二版)、《人为因素和航空法规》(ME-TA)(第二版)等教材。陈聪,硕士,副教授,中国民航大学航空工程学院教师,1982年2月出生,主要研究方向为航空器故障诊断与健康监控,虚拟维修与仿真建模。近年来,公开发表多篇教学改革研究及实验课程开发论文。主持或参与多项省部级、局级和校级教学改革研究、实验创新基金项目和实验室建设项目。主持和参与国家级、省部级项目和横向课题10余项。发表SCI、EI检索论文和中文核心期刊论文10余篇。 a本书是航空器设计、制造、维修专业领域英语主要参考书,以学习单元(UNIT)作为基本编写模块,构建涵盖现代民航工作领域的科技英语宏观框架,具体划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为航空基本知识,包括飞机发展、飞行原理、飞机设计、飞机材料、飞机无损检测及腐蚀控制;第二层为现代民机典型系统,包括机械系统、电子电气、发动机系统。根据学习目标,每个单元分为三个知识模块:精读课文及专业词汇、阅读材料、维修工程英语专题,旨在提升读者的科技英语应用能力,书中给出的词汇也是飞机设计、制造与维修工作中高频词汇。本书所选文章语法、句式、选词符合航空维修简化工程英语要求;讲述的航空专业知识选材新,紧跟民航一线生产实践,突出学以致用的目标。 a本书可以作为航空器设计、制造、维修专业本科生和高职学生的教学参考书,也可作为民航维修人员执照英语参考用书0 a航空器x维修x英语 aV267v5 0a胡静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16 01899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5001472100038001922150016002303000035002463140730002813300497010113330009015086060043015176900012015607010017015727010017015898010027016061164-305020241202104924.0 a978-7-300-33432-5dCNY35.00 a20241202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无人机维护技术b专著f戴金跃,李红燕主编 a北京c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d2025.01 a203页d26cm a新编21世纪高等职业教育精品教材 a戴金跃,教授,江苏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主要从事学校管理、就业指导、学生管理、思政教育等方面的研究和教学工作。主持或参与国家级及省级教科研项目近6项,长期从事无人机遥感监测技术及装备研发相关研究,具有丰富的科研经验和扎实的理论基础,取得一定研究成果,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10余篇,其中EI论文2篇,中文核心6篇。近年来获得镇江市“十佳教师”、镇江市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镇江市委党校优秀学员等荣誉。李红燕,讲师,江苏航空职业技术学院航空工程学院智能装备系主任,专任教师,主要从事无人机与智能机器人相关专业的教学研究与实践,主持与参与国家及省级教科研项目近5项,发表学术论文6余篇,授权专利多项,获得江苏省技术能手荣誉称号,荣获各级教学比赛奖多次,指导学生获得省级以上比赛多项。现为江苏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无人机测绘技术专业负责人。 a本教材着眼于当前高职院校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和无人机测绘技术专业学生的就业实际,针对无人机检测与维护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对岗位的实践要求,基于无人机装调检修工这一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结合无人机驾驶员,无人机组装、调试、检测与维护等多个工作岗位实景进行知识点提炼和重组。本教材注重加强专业岗位课程职业素养教育,突出技能训练,以培养能够适应无人机装调检修工工作岗位变化的创新型、复合型人才。本教材可作为职业院校无人机维护技术专业的教学用书,也可作为无人机操控技能、维修保养培训用书和相关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a高职0 a无人驾驶飞机x维修x高等职业教育j教材 aV279v5 0a戴金跃4主编 0a李红燕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05 01119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73001472100038002202150016002583300435002743330049007096060027007586900012007857010013007977010013008107010015008238010027008381164-305120240903150755.0 a978-7-5612-9456-7dCNY70.00 a20240903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610000 ay z 000yy ar1 a复杂动态下多模态无人机建模与优化控制研究b专著f蔡博,李博,徐恺鑫著 a西安c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d2024.08 a309页d26cm a本书深入探讨了无人机技术的发展趋势、动力学建模基础,以及复杂动态环境下的多模态无人机建模。书中详细阐述了多模态优化控制的理论基础,并针对多模态无人机的控制策略进行了全面设计。此外,还研究了面向编队飞行的无人机多模态协同控制,以及复杂环境下无人机的运动规划与跟踪控制。最后,书中不仅讨论了无人机规划与控制的实际应用,还指出了当前面临的挑战、未来发展方向,以及相关的政策、法规与伦理考量。本书为无人机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a本书为无人机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提供了宝贵的参考0 a无人驾驶飞机x数学模型 aV279v5 0a蔡博4著 0a李博4著 0a徐恺鑫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0905 01359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3001472100038002002150016002383300571002543330211008256060039010366900012010757010015010878010027011021164-305220241224104617.0 a978-7-5612-9622-6dCNY49.00 a20241224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610000 ay z 000yy ar1 a基于深度学习的无人机检测算法研究b专著f彭月平著 a西安c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d2024.11 a216页d26cm a本书聚焦低空无人机检测领域,以可见光和红外视频图像数据为基础,利用深度学习相关理论方法,对无人机目标数据集构建、高分辨率图像下弱小无人机目标检测、复杂背景下多尺度无人机目标检测和红外多尺度无人机目标检测,以及红外弱小无人机目标检测等内容进行了研究和探讨,给出了相关理论研究成果和仿真实验数据,以及应用效果,并对相关问题研究进展和基础理论知识进行了阐述和介绍。本书可供无人机目标检测、视频图像处理,以及深度学习网络理论应用等相关研究工作参考,也可供目标检测、图像处理、视频分析、模式识别、信息融合,以及人工智能等领域的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以及相关科研人员阅读和参考。 a本书可供无人机目标检测、视频图像处理,以及深度学习网络理论应用等相关研究工作参考,也可供目标检测、图像处理、视频分析、模式识别、信息融合,以及人工智能等领域的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以及相关科研人员阅读和参考0 a机器学习x应用x无人驾驶飞机x检测 aV279v5 0a彭月平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26 01198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13001001020015001131050018001281060006001462000086001522100034002382150016002723300547002883330019008356060021008546900017008757010049008928010027009411164-305320250218140327.0 a978-7-302-67602-7dCNY99.00 a20250218d2024 em y0chiy50 ea1 achiceng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人因绩效和态势感知测量技术手册b专著f(美)瓦莱丽·简·加沃伦(ValerieJaneGawron)著 a北京c清华大学出版社d2024.11 a451页d26cm a本书通过选择合适的方法来客观测量人因绩效和态势感知。人因绩效评估方法有两种类型:第一种类型是主观测量,特点是通过访谈、问卷或观察他人的行为来提出意见;第二种类型是实验性方法,这种实验方法也是本书的重点。本书第一章介绍关于实验设计的简短教程,本教程是以不同飞机驾驶舱显示器的选择任务为例。对于熟悉实验基本原理的读者,这可能只是学术理论的有趣应用。对于不太熟悉的读者,它可以为准备开展实验并如何选择正确措施提供了一个良好基础。第2章、第3章分别介绍人因绩效、态势感知的测量标准,每种测量方法都阐述了其优点以及局限、数据要求、阈值和进一步信息的来源。 a航空心理学人员0 a航空心理学j手册 aV321.3-62v5 0c(美)a简·加沃伦c(Gawron, Valerie Jane)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218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9000271000041000661010008001071020015001151050018001301060006001482000057001542100034002112150019002452250027002643300507002913330047007986060025008456900012008707010013008827010015008957010015009108010027009251164-305420250116133146.0 a978-7-5159-2265-2b精装dCNY148.00 a20250116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氢氧膨胀循环发动机技术b专著f王珏,孙慧娟,叶小明著 a北京c中国宇航出版社d2024.12 a11,316页d26cm2 a新一代航天运输系统丛书 a膨胀循环发动机具有固有可靠性高等特点,是上面级发动机发展的趋势进入21世纪,我国也启动了膨胀循环发动机的研制,2016年成功进入飞行阶段,支撑CZ-5火箭完成多项重大工程任务,实现了国内氢氧火箭发动机由开式常规循环到闭式膨胀循环的重大技术跨越。我国该发动机的研制实现了国内氢氧火箭发动机由开式常规循环到闭式膨胀循环的重大技术跨越。本书对氢氧膨胀循环发动机技术进行分析、总结出研制方法、技术特点、理论概念等具有较大价值,可以有助于宇航推进设计者、高等院校师生、发动机爱好者获得相应的知识,进一步了解膨胀循环发动机。 a宇航推进设计者、高等院校师生、发动机爱好者0 a液体推进剂火箭发动机 aV434v5 0a王珏4著 0a孙慧娟4著 0a叶小明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23 01582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055001482100030002032150015002333140359002483300564006073330067011716060043012386900017012817010015012988010027013131164-305620241118164419.0 a978-7-03-079905-0dCNY118.00 a20241118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空天飞行器材料与结构高温试验技术b专著f岳珠峰等著 a北京c科学出版社d2025.01 a81页d24cm a岳珠峰 ,西北工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固体力学、飞行器动力装置的多学科设计优化技术、先进材料力学性能、寿命与可靠性技术等,先后主持9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含重大国际合作项目1项),国防973项目1项、科技部863项目2项。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排名第1)、省部级一等奖2项(排名第1和第4)、省部级二等奖2项(排名第1),国际学术会议优秀奖1次(排名第1)。 a本书总结团队多年来飞行器热结构试验方面的成果与经验。全书共5章,系统介绍了空天飞行器及其热结构问题与高温试验技术,并按照科研试验流程对材料高温性能试验、连接高温性能试验及结构高温性能试验等涉及的具体试验类型进行详细论述。主要内容如下:概述高温结构的基本概念和特性,以及典型高超声速飞行器及其热结构的发展历程,分析热结构的关键特性;介绍高温部件试验方法,包括加热方式、温度测量以及应变测量等;以有限元方法为背景,介绍热结构建模与分析的基本框架;通过三种具体试验介绍材料高温性能试验;通过四种具体试验介绍连接部件高温性能试验;通过六种具体试验介绍结构高温性能试验。 a本书航空发动机、材料、机械和力学等领域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工作人员0 a空天飞机x航天材料x结构试验x高温试验 aV475.2-33v5 0a岳珠峰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121 01609nam0 2200277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119001472100036002662150016003022250037003183140383003553300409007383330021011475170023011686060031011916900012012227110031012347110039012658010027013041164-305820241010151639.0 a978-7-5111-5979-3dCNY69.00 a20241010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美丽中国建设与全球环境治理e国际环境政策与技术h2023b专著f生态环境部国际合作司,生态环境部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编著 a北京c中国环境出版集团d2024.09 a285页d26cm2 a环境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系列研究 a生态环境部国际合作司的主要职责是研究提出国际生态环境合作中有关问题的建议,牵头组织有关国际条约的谈判工作,参与处理涉外的生态环境事务,承担与生态环境国际组织联系事务。生态环境部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是生态环境部直属事业单位,在政策研究、国际公约履约、区域及双多边合作、产业技术交流以及能力建设等领域为生态环境部开展国际合作提供支持与服务,是中国生态环境保护对外合作与交流的重要平台。 a本书聚焦环境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背景下全球环境形势与政策、全球污染防治与技术、国际公约履约与合作、全球绿色政策与实践等重点议题,对生态环境部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国际环境观察与研究通讯》这一研究平台下2023年的系列研究成果进行了整理集结,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努力推进生态环境领域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和服务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开展政策研究工作的成果之一。 a环境政策研究人员1 a国际环境政策与技术0 a环境政策x研究y世界z2023 aX-01v502a生态环境部国际合作司4编著02a生态环境部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4编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017 02045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93001472100038002402150016002783140519002943300668008133330157014815170035016386060033016736900012017067010017017187010017017358010027017521164-305920250102155624.0 a978-7-112-30745-6dCNY49.00 a20250102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厂网河湖一体化全要素水环境治理b专著e深圳河流域水环境治理理论与实践f龚利民,邹启贤编著 a北京c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d2025.01 a173页d26cm a龚利民,深圳市环境水务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裁。深圳市环境水务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深圳环境水务集团)是深圳市委市政府为优化统筹全市环境水务资源,于2019年5月在深圳水务集团之上成立的市属国有独资企业。在城市水污染治理、供排水管理进小区、水务数字化转型等方面拥有丰富经验。主修《水质净化厂出水水质规范》《低压排污、排水用高性能硬聚氯乙烯管材地方技术标准》等9个深圳市行业地方标准;《深圳市污水管网建设通用技术要求》、《深圳市暗涵水环境整治技术指引(试行)》等14个技术规范性文件。邹启贤,深圳市环境水务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 a针对目前行业内超大城市、内源型河流水环境治理理论和经验等方面丛书有限的现状,结合深圳河流域治理的长期投入和实践成效,本书将全面回顾深圳河流域治理历程,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上凝练总结深圳河治理中的创新理论、管理模式和技术方案,及其在其他区域的推广应用成效,以期为国内外同行提供借鉴参考。本书共7章,分别是全要素水环境治理背景及概念、深圳河流域基本情况及治理策略、管网提质增效策略及成效、水质净化厂提标拓能策略及成效、“厂网河”一体化调度策略及成效、全要素治河模式实践成效及典型应用、高质量治理发展展望。本书可供水环境治理领域规划设计单位、建设施工单位、运营服务单位,需参与或研究水环境治理领域技术进展的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及其他相关的跨领域单位或机构等参考。 a本书可供水环境治理领域规划设计单位、建设施工单位、运营服务单位,需参与或研究水环境治理领域技术进展的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及其他相关的跨领域单位或机构等参考1 a深圳河流域水环境治理理论与实践0 a水环境x流域治理x经验y深圳 aX143v5 0a龚利民4编著 0a邹启贤4编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09 01237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059001482100042002072150016002493140201002653300405004663330027008716070043008986900012009417010015009538010027009681164-306020240814084421.0 a978-7-5116-6980-3dCNY128.00 a20240814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塔里木河流域生态保护修复分区及适配水量b专著f凌红波著 a北京c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d2024.07 a232页d26cm a凌红波,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导,国家级青年人才。主要从事干旱区生态水文过程与生态水调控研究。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新疆青年科技奖等奖励17项。发表科研论文150余篇,主编专著3部。 a塔里木河流域是我国最大、世界第五的内陆河流域,是我国生态安全战略格局“两屏三带”中“北方防沙带”和国家重大战略丝路经济带和生态文明廊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书以全新的生态学视角,基于多年的系统研究成果和新颖的技术方法,充分论证并明确了流域生态保护及修复范围和目标,计算出了流域生态需水时空格局及河流断面水量过程。成果不仅可为塔里木河流域生态保护与水量调度的重要依据,亦可为相似区域、相关专业提供参考借鉴。 a流域生态需水量研究人员 a塔里木河x流域x生态环境x需水量x研究 aX143v5 0a凌红波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0822 01608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9001472100038002062150016002442250017002603140318002773300633005953330021012286070051012496900014013007010013013148010027013271164-306120241223151854.0 a978-7-5228-4785-6dCNY98.00 a20241223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朱鹮栖息湿地生态补偿b专著e影响机制与政策优化f孙博著 a北京c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d2024.12 a315页d24cm2 a海西求是文库 a孙博,管理学博士,毕业于北京林业大学林业经济管理专业,中共福建省委党校福建行政学院生态文明教研部教师,主要从事自然保护地政策与管理、生态保护补偿、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等方面研究。先后主持、参加国家和省部级课题10余项,在《资源科学》《湿地科学》等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10余篇,主编及参与编写著作、教材3部。 a湿地生态补偿是事关兴农富民、农村发展、生态文明的重大政策,其实施效果和完善程度直接关系到湿地生态系统稳定和国家生态安全。2014年,我国湿地生态补偿试点工作刚开始起步,仍存在湿地生态补偿相关法律法规缺失、湿地保护和农户发展协调机制不完善、湿地生态补偿标准不合理、湿地生态补偿模式比较单一等诸多问题。湿地周边居民是资源的利用者及保护的执行者,其生计水平、保护意愿和行为是影响生态补偿实施效果的关键因素,也是湿地生态补偿制度优化的核心问题。为此,笔者基于湿地生态补偿对农户生计及保护意愿行为的影响,综合评价生态补偿政策实施效果,并从农户对补偿标准和模式的需求角度进一步优化湿地生态补偿政策,这对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a沼泽化地研究人员 a朱鹮x沼泽化地x生态环境x补偿机制x研究y中国 aX321.2v5 0a孙博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26 01845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69001472100038002162150016002543140223002703300941004933330025014346060059014596900016015186900015015347010015015498010027015641164-306220241216142051.0 a978-7-5227-4392-9dCNY76.00 a20241216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环境治理约束下经济高质量增长研究b专著e以河北省为例f李书锋等著 a北京c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d2024.10 a365页d24cm a李书锋,男,1973年生,毕业于四川大学,经济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共河北省委党校公共管理教研部教授,中共河北省委党校环境治理与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河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研究方向宏观经济分析。 a本书是作者河北省社科基金项目的结项成果。本书着重研究在经济高质量增长过程中,怎样科学地消除环境治理背景下污染排放控制总量与经济增长污染排放需求量之间的缺口,探寻环境治理强约束条件下与河北经济高质量增长的最优路径及其相应政策体系。本书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对河北污染现状、污染治理措施及其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等进行分析。包括河北污染排放的现状、类型、特点及其严重程度,国家治理河北污染制定的政策目标、治理措施、治理效果等;第二部分:从理论上剖析污染治理与高质量发展之间矛盾的原因。分析治理措施与治理效果的内在机理,不同政策措施的效率、对社会生产生活的正负影响方式及其程度等;第三部分:通过科学构建资源最优配置模型,探索河北高质量发展最优路径。以环境承载力为约束条件,最小化污染治理对经济、社会的影响为前提,以促进新增低排放产业发展为重要途径,以公平公正为原则,探索满足污染治理目标条件下经济高质量增长的最优路径;第四部分:构建满足河北环境治理目标的高质量发展政策体系。主要是从机构层面、机制层面、政策层面三个层面构建高质量发展政策体系。 a区域经济发展研究人员0 a区域环境x环境综合整治x关系x区域经济发展x研究y河北 aX321.222v5 aF127.22v5 0a李书锋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19 00989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037001482100030001852150016002153300421002313330013006526070039006656900015007047010013007198010027007321164-306320250217104746.0 a978-7-5492-9302-5dCNY138.00 a20250217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420000 ay z 000yy ar1 a问源b专著e长江源探秘f徐平等著 a武汉c长江出版社d2024.11 a388页d26cm a本书依托长江科学院10余年的长江源科学考察研究成果,以科普问答的形式对长江源地区高原气候、地形地貌、冰川冻土、河湖水系、湿地、土壤植被、水环境与水生物、高原动物及风土人情等九个方面的内容进行了科普介绍,在保证内容科学准确的同时,也在内容选题、语言及图片制作中进行可趣味性的提升。本书旨在通过对长江源地区的水文、河流地貌、水生态、动植物及风土人情的科普介绍,提升大众对长江源地区的认识与了解,进而推进长江源区的生态保护。 a科考人员 a长江x河源x区域生态环境x科学考察 aX321.27v5 0a徐平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820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7001472100042002042150016002463140084002623301116003463330025014626060037014876900012015247010015015368010027015511164-306420240724151817.0 a978-7-5116-6908-7dCNY80.00 a20240724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生物炭在农业环境中的应用原理与实践b专著f李东伟等著 a北京c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d2024.07 a170页d26cm a李东伟(1984-),男,博士,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灌溉排水理论与新技术。 a本书是综合生物炭在农业领域变化环境中的应用进行详细剖析,共三篇15章。第一篇为生物炭在新疆盐碱地棉花生长的研究理论和应用解析,包含5章内容。第一章为生物炭改良盐碱土的研究趋势;第二章为生物炭在盐碱土中应用的试验及相关研究方法的介绍;第三章为生物炭对盐碱土理化性质的影响,包含生物炭施用下土壤盐分、土壤pH、有机质以及土壤营养元素含量的变化规律等;第四章为生物炭对盐碱土微生物群落的影响,包含盐碱土壤细菌群落的多样性、群落组成及丰度、微生物群落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等;第五章为生物炭在盐碱地应用对棉花生长的影响,生物炭通过影响土壤环境进而影响棉花生长,包含生物炭对各生育阶段棉花生长规律、棉花营养元素和土壤-微生物-棉花之间的关系等。第二篇为生物炭长期施用对湖南水稻田的研究理论和应用解析,包含5章内容。第六章为生物炭对水稻田长期施用的研究趋势;第七章为生物炭在水稻田应用的试验及相关研究方法的介绍;第八章为生物炭对双季稻种植系统温室气体的影响,包括温室气体净排放和温室气体强度等;第九章为生物炭对双季稻田土壤性质的影响,包括生物炭施用下稻田土壤含水率、pH值、土壤反硝化功能微生物、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及可溶性有机碳氮等;第十章为生物炭长期施用下对水稻生长的影响。第三篇为生物炭在贵州喀斯特地区烟草生长的研究,包含5章内容。 a农业环境保护研究人员0 a活性炭x应用x农业环境保护x研究 aX322v5 0a李东伟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0731 01362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37001472100034001842150016002183140221002343300412004553330159008676060035010266900017010617010015010788010027010931164-306520250109151046.0 a978-7-122-46864-2dCNY45.00 a20250109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生态环境标准应用b专著f章鸿主编 a北京c化学工业出版社d2025.02 a169页d26cm a章鸿,长沙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讲师,湖南省生态环境厅环境影响评价专家库专家,承担环境管理与评价等课程的教学工作,先后主讲环境管理、环境规划、城市环境管理、环境化学、环境监察、环境标准、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经济学等课程。 a本教材配套较完整的数字化教学资源,以生态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控制标准为重点,精心选择环境影响评价、环境保护竣工验收监测、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碳排放核算等实际工作中的案例,培养学生理解、掌握和应用环境标准与日常生态环境保护、管理工作的职业素养和技能。教材包含7大模块,包括:生态环境标准基础、水环境标准应用、大气环境标准应用、声环境标准应用、固体废物污染控制标准应用、土壤环境标准应用和生态环境标准综合应用。 a本书适合作为大中专院校环境科学、环境工程及其他资源环境管理类相关专业的专业课或辅修课教材,也可作为生态环境保护相关企事业单位及环保类职业资格考试的培训教材0 a生态环境x环境标准y中国j教材 aX322.2-65v5 0a章鸿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16 01223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3001472100036002002150016002363300587002523330035008395170025008746060029008996900011009287010015009398010027009541164-306620250207085805.0 a978-7-5111-4575-8dCNY60.00 a20250207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适应性管理b专著e可持续发展的管理工具f朱永杰编 a北京c中国环境出版集团d2025.01 a248页d26cm a适应性管理方式在系统定义、目标设置、监测体系设计、评估和分析各个阶段进行动态的科学设计,通过系统学习的方式,认识和了解复杂系统,通过系统监控获得有用的信息来减少不确定性,通过研究和探索系统运行规律,检验和选择管理决策,满足一个或多个资源管理目标,在欧美的森林、湿地、海洋、自然保护区、国家公园等管理中得到广泛应用,其在目标引导下,通过学习,实现持续改进的方法具有很高借鉴价值。本书汇集了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近20年来政府主管部门、国际组织、社会机构应用适应性管理理论与方法在自然资源和生态系统管理方面制定的计划、实践总结等资料,对于适应性管理的理论、方法、案例进行了系统研究。 a自然资源和生态系统管理相关人员1 a可持续发展的管理工具0 a自然保护区x适应性x管理 aX36v5 0a朱永杰4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13 01055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9000271000041000661010008001071020015001151050018001301060006001482000055001542100038002092150016002473300451002633330021007146060031007356900015007667010017007818010027007981164-306720241230133302.0 a978-7-5625-6036-4b精装dCNY268.00 a20241230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420000 ay z 000yy ar1 a中国南方重点生态区自然资源图集b专著f徐宏根等编著 a武汉c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d2024.12 a126页d26cm a对南方重点生态区自然地理、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自然资源、地质环境、地质遗迹及开发利用等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和研究:①梳理南方重点生态区自然地理条件与地质条件,划分成土母质和生态功能分区;②刻画南方重点生态区林、草、湿、土、水、湖泊等自然资源分布;③划分南方重点生态区(农耕区)优质土地,刻画主要元素分布与变化规律;④研究南方重点生态区(水源涵养区)水环境质量与水源涵养功能;⑤研究南方重点生态区生态地质条件与修复区划;⑥梳理优质地质资源,编制地质遗迹图。 a自然资源研究人员0 a自然资源图y南方地区j图集 aX372-64v5 0a徐宏根4编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02 01461nam0 2200277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65001472100034002122150016002463140251002623300539005133330009010526060025010616900012010867010015010987010015011137020015011287020013011438010027011561164-306820250122133345.0 a978-7-122-46957-1dCNY49.80 a20250122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污水处理厂智慧运营与管理b专著f潘琼,姜科主编g喻敏,副主编 a北京c化学工业出版社d2025.02 a161页d26cm a潘琼,长沙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教授,主持教育部课题“国家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学院专业建设资源,主持教育部课题“国家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分项目”水运行与管理课程建设资源。 a本教材系统介绍了城市污水处理厂智慧运营与维护管理的内容,包括污水厂工艺运营控制与维护管理,污泥的处理处置,污水厂臭气的产生与运营控制机械设备、自动控制仪表、在线监测系统的运行维护与保养,污水的化验检验的质量控制要求以及污水处理厂质量控制与合规化运营管理的要求。教材主要介绍了污水厂工艺参数的控制、运行调度、日常操作维护、异常问题的分析与排除、智慧水务中控系统的数据记录、污水处理厂安全生产管理与应急的要求等。本书可作为高等职业学校环境类专业教学用书,也可供从事城镇污水处理厂、工业废水处理厂或企业废水处理站运营控制的相关技术人员参考。 a高职0 a污水处理厂x运营管理 aX505v5 0a潘琼4主编 0a姜科4主编 0a喻敏4主编 0a副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23 01322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9000271000041000661010008001071020015001151050018001301060006001482000059001542100034002132150016002473140139002633300469004023330127008716060027009986900011010257010017010368010027010531164-306920250205101911.0 a978-7-122-47290-8b精装dCNY108.00 a20250205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室内环境空气污染物分析与净化治理技术b专著f邓细贵主编 a北京c化学工业出版社d2025.02 a395页d26cm a邓细贵,上海腾灵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上海和南商会常务副会长、上海市浦东新区企业企业家联合会副会长,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工商管理专业。 a《室内环境空气污染物分析与净化治理技术》一书共9章。第1章介绍室内空气污染物的来源、类型、特征和相关的政策法规;第2章介绍室内空气污染物净化治理及行业发展状况;第3章主要介绍各类空气污染物检测技术;第4章介绍通风与室内空气质量;第5章介绍室内环境空气污染物净化治理技术;第6章介绍光催化净化治理技术;第7章介绍室内空气污染物治理方案出台标准;第8章介绍室内环境空气污染物净化治理规范;第9章介绍办公楼、酒店等代表性建筑及地铁车厢交通工具的室内环境空气污染净化治理与应用案例。 a本书既可作为从事室内环境空气治理(包括空调净化行业)的专业人员、管理人员的参考资料;也可供卫生监督部门、企事业管理层阅读参考0 a室内空气x空气污染控制 aX51v5 0a邓细贵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06 00988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067001482100034002152150016002493300297002653330109005626060035006716900012007067010013007188010027007311164-307020250213150921.0 a978-7-302-68245-5dCNY188.00 a20250213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探索碳中和b专著e中国面向2035年及长期转型战略和路径f李政等著 a北京c清华大学出版社d2025.03 a427页d26cm a碳达峰碳中和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要实现这一宏伟目标,在全球视野下科学制定分阶段有序实施双碳的战略和路径,是一项重要而急迫的任务。清华大学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组织权威研究团队,研究提出我国2035年和中长期低碳发展的目标、实施路径和政策建议。 a本书可为相关部门、企事业单位制定双碳战略和政策措施提供参考和支撑,也可为各界关心双碳的人士提供知识和信息0 a二氧化碳x节能减排x研究y中国 aX511v5 0a李政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320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7001472100036002042150016002403140223002563300483004793330029009626060033009916900012010247010015010368010027010511164-307120241008162207.0 a978-7-5111-5995-3dCNY65.00 a20241008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流域雨水径流污染特征及控制技术研究b专著f胡艳芳等著 a北京c中国环境出版集团d2024.09 a269页d23cm a胡艳芳,高级工程师,硕士,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水生态环境研究中心规划室主任,专注流域水环境综合管理研究工作,重点研究方向包括流域水环境数字化管理决策支持技术、流域水环境精准治理及效果评估技术、水生态环境规划等。 a本书围绕降雨径流污染问题,结合国内外的研究进展和实践经验,系统梳理了降雨径流的污染特征、监测评估方法及污染控制技术,并以南方某沿海流域为例,开展了雨水地表径流污染特征及时空分布研究,选取典型农田区、交通道路区、城镇住宅区、农村居住区和施工工地等五个不同功能区,分别在雨季的前汛期、主汛期和后汛期进行雨水径流采样,分析不同功能区雨水地表径流水质的变化规律和影响因素,估算流域雨水径流面源污染负荷,并提出有针对性的雨水径流污染控制对策建议,以期为应对流域降雨径流污染提供有益的借鉴。 a雨水径流污染研究相关人员0 a降雨径流x大气降水污染x研究 aX517v5 0a胡艳芳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010 01320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7001472100030002042150016002343140089002503300501003393330103008406060059009436900012010026900012010147010013010268010027010391164-307220240724170756.0 a978-7-5492-9550-0dCNY48.00 a20240724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420000 ay z 000yy ar1 a河湖底泥重金属无害化处置关键技术研究b专著f荣浩等著 a武汉c长江出版社d2024.06 a339页d26cm a荣浩,高级工程师,从事水环境及水生态治理工程设计及科研工作,获得省部级勘察设计奖1项。 a河湖清淤疏浚过程中产生的底泥颗粒细小、含水率高且脱水困难,部分底泥呈现重金属污染问题,因此,如何实现疏浚底泥安全处理处置,已成为清淤疏浚工程的重难点工作。本书是对河湖底泥重金属无害化处置技术的经验总结,全书分为引言、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重金属污染底泥原位覆盖技术研究、基于高级氧化技术的底泥深度脱水技术研究、底泥基功能陶粒制备关键技术、钢渣-粉煤灰-脱硫石膏基固化剂制备及Pb、Cd的固化机理研究等。本书可供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工程的设计科研人员,以及大专院校水处理及固废资源化专业师生使用和参考。 a本书可供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工程的设计科研人员,以及大专院校水处理及固废资源化专业师生使用和参考0 a河流底泥x湖泊x重金属污染x污泥处理x无污染技术x研究 aX522v5 aX703v5 0a荣浩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0731 01508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071001482100030002192150016002493140321002653300587005863330023011736060043011966900012012398010027012511164-307320241031135337.0 a978-7-5492-9806-8dCNY278.00 a20241031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420000 ay z 000yy ar1 a减灾润物 浚美河湖论文集b专著f《减灾润物 浚美河湖论文集》编委会编 a武汉c长江出版社d2024.09 a388页d26cm a中国疏浚协会水利疏浚专业委员会致力于为“江、河、湖、库”基建及维护性疏浚、水环境综合整治等工程提供技术及咨询服务,为疏浚事业相关单位搭建交流平台,努力提升行业的创新能力、协同能力和核心竞争能力。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机械疏浚专业委员会致力于保障日常水库发电、水工建筑物的安全及库区航运,为日常维护性疏浚提供服务和支持。 a我国湖泊众多,水源丰富,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目前水环境问题比较突出,水体富营养化问题十分突出;近年来全国各地极端天气频繁,洪涝灾害频频发生。南方地区地质灾害十分严重,北方地区的水利设施不能满足正常的洪水下泄,给国家及人民造成了极大的生命及财产损失,受到了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本论文集所收录论文从维护疏浚工程、水环境生态修复技术、水利工程建设及施工技术、河湖整治、环保疏浚与流域治理、疏浚物处理及资源化利用等各个方面对减灾及防灾、水环境治理原理和措施进行了研究,结合水道维护性疏浚等工程项目对维护疏浚设计方案、工程实施情况等进行了探讨。可为类似工程项目与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a水环境治理研究人员0 a湖泊x水环境x环境综合整治x研究y中国 aX524v5 0aCNb丰涵文化c20241107 01726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7001472100034001942150016002283000045002443140633002893300452009223330013013746060029013876900012014167010017014288010027014451164-307420241213135158.0 a978-7-5618-7891-0dCNY48.00 a20241213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20000 ay z 000yy ar1 a污水处理大数据模拟与优化b专著f杨永奎主编 a天津c天津大学出版社d2024.12 a100页d26cm a“双一流”高校建设“十四五”规划系列教材 a杨永奎,博士,天津大学环境学院副教授,环境科学与生态系主任。获日本京都大学工学博士,曾任日本京都大学流域质量环境研究中心特任研究员,现任国际水协会中国青年委员会委员、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水处理与回用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化工学会环境保护专业委员会委员、农工党天津市委会人口资源与生态环境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天津市新污染物治理专家库首批专家等。长期从事土壤地下水修复、园区水环境新污染物(特征污染物)治理、污水湿地生态修复等研究。赵林,博士,天津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天津市滨海生态关键带保护与功能构建技术工程中心主任,天津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生态构建技术国际联合研究中心主任。曾任天津大学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副院长、环境学院副院长。 a本书在介绍污水和地下水处理工艺和技术的基础上,适应目前减污降碳和智能控制的时代发展,建立了基于在线实时监测和大数据分析的处理过程模拟和工艺智能控制知识框架。本书首先了介绍了水质自动连续监测技术;然后介绍了水质软测量技术;进而介绍了基于大数据的机器学习模拟;然后依次介绍了污水处理传统活性污泥工艺、厌氧-好氧工艺、厌氧-缺氧-好氧工艺、间歇式活性污泥工艺、氧化沟工艺、物理化学工艺和多相抽提工艺的模拟和优化;最后介绍了污水处理数据可视化与过程智能控制。 a高校师生0 a污水处理x高等学校j教材 aX703v5 0a杨永奎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19 01757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9000271000041000661010008001071020015001151050018001301060006001482000065001542100030002192150016002492250027002653000049002923140465003413300535008063330053013416060045013946900012014397010013014518010027014641164-307520250205095432.0 a978-7-03-081229-2b精装dCNY128.00 a20250205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导电分离膜及其电化学耦合强化水处理方法与原理b专著f全燮等著 a北京c科学出版社d2025.02 a109页d26cm2 a环境催化与污染控制系列 a“十四五”时期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专项规划项目 a全燮,大连理工大学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第6、7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首届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十五”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水污染控制技术与治理工程”总体专家组成员,“十一五”863 计划”资源环境技术”领域专家组成员。长期从事水污染防治应用基础和工程技术研究。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 项,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2 项,省部级科技奖励一等奖6 项,第十三届光华工程科技奖。入选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和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 a膜分离技术是最有发展前景的水处理技术之一,抑制膜污染和保持选择性的前提下提高渗透性是不断提高膜分离效率的两个关键问题。十余年来,作者课题组致力于解决这两个问题,探索出利用纳米碳材料的特殊性质解决膜分离技术关键问题的途径。本书是对课题组研究成果的系统性总结,介绍了纳米碳基分离膜的制备方法、组件化方法;分析了纳米流体增强效应及电致开关效应对抑制膜污染和保持选择性的前提下提高渗透性的贡献;评估了电化学与膜分离过程耦合后,纳米碳基分离膜高效去除水中有机污染物及脱盐性能,并展示了电化学耦合碳膜能够有效抑制有机、生物、无机等各类膜污染。 a环境保护领域的科研、技术和管理人员及大专院校师生0 a膜x分离x应用x电化学处理x水处理x研究 aX703v5 0a全燮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06 01759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63001472100038002102150016002483140525002643300595007893330021013846060033014056900012014387010015014507010013014658010027014781164-307620250102154457.0 a978-7-112-30699-2dCNY49.00 a20250102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厌氧氨氧化生物脱氮技术调控原理与应用b专著f王亚宜,汪涵著 a北京c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d2025.02 a193页d26cm a王亚宜,女,博士,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22 年)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2015)资助。入选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获上海市环境保护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长期从事污水处理理论与技术研究,在污水低碳型生物脱氮除磷理论研究、技术研发与工程应用等方面取得系列成果。发表 SCI 论文100 余篇,授权发明专利 30 项(含美国专利 1 项),参编国家行业标准 4 部。相关成果获上海市技术发明奖一等奖(第一完成人)、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第一完成人)等奖励。 a厌氧氨氧化工艺是当前最具发展前景的污水生物脱氮工艺之一,有望污水处理厂的能源自给。然而,该工艺的功能菌厌氧氨氧化菌易受复杂的原水水质和环境条件等因素变化影响,导致工艺脱氮效率低,运行不稳定,是限制厌氧氨氧化技术广泛工程应用的关键。故本书首先介绍了厌氧氨氧化的反应原理与厌氧氨氧化菌的生理生化特性(第一章),重点围绕胁迫条件下厌氧氨氧化体系微生物适应性分子机制与技术调控原理展开介绍,包括溶解氧暴露(第二章)、亚硝酸盐冲击(第三章)、饥饿条件(第四章)、低温(第五章),最后介绍了厌氧氨氧化工艺在污泥消化液处理(第六章)、垃圾渗滤液处理(第七章)和城市主流市政污水处理的稳态控制策略(第八章)与工程应用前景。 a污水处理技术人员0 a污水处理x厌氧处理x氨氧化法 aX703v5 0a王亚宜4著 0a汪涵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09 01717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77001472100036002242150016002603140563002763300487008393330027013266060033013536900015013867110047014018010027014481164-307720241030111433.0 a978-7-5111-6025-6dCNY39.00 a20241030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无废城市”知识百问百答b专著f生态环境部固体废物与化学品管理技术中心编 a北京c中国环境出版集团d2024.09 a186页d21cm a生态环境部固管中心受生态环境部委托,协助开展固体废物、化学品、重金属等环境管理的现场检查、日常监督,以及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拆解处理审核情况的技术复核。负责“无废城市”建设和尾矿库环境管理相关研究和技术支持工作。是国家“无废城市”建设试点技术总牵头单位,2017年配合生态环境部研究起草《“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方案》(国办发〔2018〕128号)经深改委审议、由国办印发,同时研究制定了“无废城市”建设指标体系和试点方案编制指南等技术文件,用于指导各地开展试点改革。2018-2020年配合“无废城市”建设试点部际协调小组完成了“11+5”试点城市的方案评审、技术帮扶、总结评估等工作。 a开展“无废城市”建设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具体行动,是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篇章,是加快推动城市绿色低碳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抓手。2019年以来,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我国“无废城市”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无废城市”建设范围由点向面逐步推开,“无废城市”理念逐步得到国内外各方认同,形成了一批可复制推广的“无废城市”建设模式。在设计活动时,我们尽量呼应前文重要或有趣的知识点,考虑了形式的多样性,多学科的融合,由易到难,由认知到行动,从书本到实践。 a城市固体废物处理学习者0 a城市x固体废物处理x问题解答 aX705-44v502a生态环境部固体废物与化学品管理技术中心4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031 01455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5001472100038002022150015002403140211002553300609004663330021010756060037010966900014011336900012011477010015011598010027011741164-307820240823135517.0 a978-7-5235-1707-9dCNY40.00 a20240823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农业农村固体废弃物和废水处理技术b专著f王艳芹等著 a北京c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d2024.08 a78页d24cm a王艳芹,女,1978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博士,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三级研究员,青岛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兼任中国沼气学会第八届理事会理事、山东环境科学学会农业资源与环境保护专业委员会秘书长。 a农村每天都产生大量的废弃物,如厨余垃圾、比如农田和果园残留物(作物秸秆、林果残枝、蔬菜尾菜等)、禽畜粪便、养殖废水等。这些废弃物如果不经过处理,直接排放到环境中,就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引发土壤、水体、大气的各类环境问题。并且,这也会导致一些可回收的废弃物的浪费,进而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消耗。因此,如何有效处理并利用农村的废弃物是一项值得关注的问题,也是我国乡村振兴建设的重要一环。本书对农业农村废弃物具体的危害和利用途径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并详细介绍了固体废弃物厌氧发酵处理技术的原理和工艺、生活污水和养殖废水的处理技术,以及区块链技术在农村沼气上的应用,对农业农村废弃物的实际处理过程具有很好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a农业废物研究人员0 a农业废物x固体废物处理x废水处理 aX710.5v5 aX703v5 0a王艳芹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0829 01578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5001472100034002022150016002363140304002523300655005563330025012116060039012366900013012757110021012888010027013091164-307920241217161543.0 a978-7-5237-0951-1dCNY18.00 a20241217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国家危险废物名录b专著e2025年版f生态环境部等发布 a北京c应急管理出版社d2024.01 a135页d21cm a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是国务院组成部门,为正部级,对外保留国家核安全局牌子,加挂国家消耗臭氧层物质进出口管理办公室牌子。生态环境部位于北京市东城区东长安街12号。2018年3月根据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批准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设立。三定方案见词条,生态环境部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 a《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是危险废物环境管理的技术基础和关键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制定,1998年首次发布[10]。随着中国在固体废物污染特性的基础研究、鉴别等工作的逐步增强,环境保护部拟采取动态修订的方式,在时机成熟时择机启动《名录》及附录《危险废物豁免管理清单》的修订工作。2008年6月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令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第1号公布《国家危险废物名录》,自2008年8月1日起施行。2016年6月,新版《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发布,自2016年8月1日起施行。家庭过期药品已被明确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24年11月26日生态环境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安部、交通运输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令第36号公布,自2025年1月1日起施行) a危险物品管理研究人员0 a危险物品管理x废物管理y中国x名录 aX7-62v502a生态环境部4发布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19 01091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35001472050008001822100034001902150016002243000021002403140151002613300315004123330009007276060033007366900012007697010017007818010027007981164-308020250121100459.0 a978-7-122-47007-2dCNY49.00 a20250121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大气环境监测b专著f彭娟莹主编 a2版 a北京c化学工业出版社d2025.02 a157页d26cm a高等职业教育教材 a彭娟莹,长沙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环境监测系环境监测教研室副教授,从事环境监测领域尤其是空气环境监测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实践经验。 a本教材包括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监测、固定污染源废气监测、室内空气质量监测三个模块,设计了20多个任务。教材以实际工作项目为承载,让读者能够在真实的应用场景中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并提升实践操作能力。教材贯彻生态文明思想,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充分体现了党的二十大精神进教材。 a高职0 a大气监测x高等职业教育j教材 aX831v5 0a彭娟莹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23 01047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57001472100036002042150016002403300441002563330023006976060031007206900012007517110027007638010027007901164-308120241125100418.0 a978-7-5111-5765-2dCNY96.00 a20241125d2023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地表水生态监测作业指导书b专著f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编著 a北京c中国环境出版集团d2023.12 a161页d26cm a本书为文件汇编,主要介绍了水生态监测方法、水生生物监测质量控制等。我国河流水生态环境复杂而脆弱,随着河流水资源利用和污染的加大,多数河流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影响,监测和评价我国水生态质量已经成为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和国务院让江河湖泊休养生息的要求,加强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维护水生态系统的健康,并进一步落实并推广,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编制了《水生态监测技术文件汇编》以帮助和指导我国河流水生态环境质量的评估工作。 a水环境监测技术人员0 a水环境x生态环境x环境监测 aX832v502a中国环境监测总站4编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128 01656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043001482100030001912150016002213140568002373300497008053330025013026060033013276900012013607010015013728010027013871164-308220241230162445.0 a978-7-5492-9920-1dCNY178.00 a20241230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420000 ay z 000yy ar1 a流域生态环境立体监测b专著f程学军等著 a武汉c长江出版社d2024.11 a529页d18cm a程学军,汉族,正高级工程师,工学博士。现任长江科学院空间信息技术应用研究所副所长。主要从事空间信息技术在水利中的应用、生态环境动态监测及数字流域关键技术等方面的工作。主持和参与科技部社会公益研究专项重点项目、科技部基础条件平台项目、科技部科技支撑项目、水利部“948”项目等国家、省部级、国际基础科研项目20余项及农村房地一体确权登记等10余项国情、水利基础数据采集项目。兼任长江水利委员会行政许可专家、湖北省水利厅水行政审批技术评审专家等。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项7项,合著出版专著3部、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SCI/EI/ISTP收录10篇)、获批专利5项、软件著作权6项,参编地方标准1项。 a本书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探讨立体监测理论方法、关键技术和新型科学仪器设备应用,阐述流域生态环境立体监测技术在长江流域面源污染、河流与湖泊水环境、湖泊面积变化、水库温室气体、河流碳物质输送、水资源管理、水下地形探测以及青藏高原典型河湖生态环境变化等领域的应用,开展流域生态环境立体监测科技创新研究,全面总结近年来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流域生态环境立体监测领域的应用研究成果,对于综合评估流域生态环境变化及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应用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为国家长江大保护国家战略与长江治理与保护实施提供技术支撑。 a生态环境监测研究人员0 a流域环境x生态环境x环境监测 aX832v5 0a程学军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02 01857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061001482100030002092150016002393140245002553300954005003330053014546060031015076900012015387010013015507010013015638010027015761164-308320241203134126.0 a978-7-03-080483-9dCNY128.00 a20241203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山地城镇河流和湖库水质保障与运维技术b专著f封丽,张勇著 a北京c科学出版社d2024.11 a257页d26cm a封丽,重庆市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 水环境工程技术创新中心主任/正高级工程师。主持国家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重大专项“高分专项重庆市遥感统筹及数字城乡高质量发展综合应用产业化示范”的课题“生态环境卫星综合应用及示范”。已在核心刊物发表学术论文多篇。 a重庆地处三峡库区核心区,由于大部分地区的次级河流和湖库补给水量少,且初期雨水污染严重,藻类控制技术缺乏,运维管理模式陈旧,导致流域水质不断出现”好坏”反复,次级河流和湖库水质保持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系统工程。因此,紧紧围绕2020年水环境质量阶段性改善、2030年总体改善的战略目标,推进水环境保护各项重点任务,过深入调查和技术审查,科技局批复了《次级河流和湖库水质保障与运维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本书系统汇集了重庆市市次级河流和湖库水质保障与运维的科研和实践中取得的主要技术及成果,共12章。第1-2章介绍项目基本情况、研究对象情况和国内外研究进展。第3-4章对次级河流和湖库水质保障技术和运维技术进行归纳。第5-8章对入河湖污染控制技术、污染物定向去除和强化处理技术、河湖岸生态带和水生植物系统构建技术以及河湖水动力改善及藻类控制技术研究。第9-10章是对次级河流和湖库技术应用和示范以及对河胡水质保障运维归纳总结。最后,第11章总结项目成果及提出实施建议。该书系统建立了适合我国山地城镇区域的河流和湖库水质保障与运维技术体系,为构建生态文明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和技术借鉴。 a本书适用于环境工程、环境科学和市政工程等专业人员0 a流域x水质管理x研究y中国 aX832v5 0a封丽4著 0a张勇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05 02208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053001482100030002012150016002313140632002473300975008793330039018546060017018936900012019107010017019228010027019391164-308420241225134744.0 a978-7-03-080602-4dCNY168.00 a20241225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太湖生态系统特征及其演替过程b专著f杨柳燕等编著 a北京c科学出版社d2024.12 a128页d26cm a杨柳燕,南京大学,教授。1. 环境分子生物学 2.湖泊生态学(特别是微生物生态学) 3. 环境污染生物修复的研究和技术开发 4. 微生物处理污染物技术的研究和开发 5. 生态安全和评估 承担国家科研项目“973”、“863”、国家水重大专项、科技支撑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十多项,为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授权和申请发明专利19项。江苏省太湖治理专家委员会委员;南京大学湖沼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标准与基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毒理学会环境与生态毒理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地理学会湖泊与湿地分会委员;中国生态学会淡水生态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苏省生态环境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南京环境科学学会副理事长。 a本书概述近50年来太湖水生态系统结构组成的演变过程,分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和湖泊水生态环境质量两部分。近五十年,太湖浮游植物优势种主要为蓝藻,水华蓝藻密度和暴发频次不断增加,暴发面积不断扩大,太湖从“草型-藻型”湖泊转化为“藻型”湖泊。水体富营养化程度逐年加重,是太湖暴发蓝藻水华的重要原因,近年来,在太湖外源氮磷污染负荷得到有效控制的情况下,太湖水华蓝藻从外源营养输入响应型转化为内源释放响应型,2010-2020年水体呈现总氮浓度下降总磷浓度上升的跷跷板现象。此外,水文气象等条件也是太湖蓝藻水华暴发的重要外部因素。2014年之前,水生植物面积和种类呈现上升-下降-上升趋势,2015年以来太湖水生植被分布面积大幅减小,近年来,政府着力恢复水生植物,面积得到一定恢复。浮游动物和底栖动物种类减少尤为明显,目前浮游生物种类以耐污种和小型化浮游动物更为普遍。鱼类朝着低等化、小型化和早繁殖方向发展。太湖的可持续发展,未来必须开展湖泊生态修复,实施生态水利调控,增加高等水生植物分布面积,减轻太湖蓝藻水华规模,改善鱼类组成结构,恢复湖泊良性水生态系统,从而恢复太湖良好的水生态系统,提升水环境质量。 a湖泊水生态环境研究与管理的相关人员0 a太湖x生态系 aX832v5 0a杨柳燕4编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26 01093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61001472100038002082150016002463300403002623330063006656060029007286900012007577010013007697010015007827010015007978010027008121164-308520241016075855.0 a978-7-5744-1249-1dCNY85.00 a20241016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220000 ay z 000yy ar1 a生态环境监测技术与应用研究b专著f刘鑫,刘翠翠,姜海静著 a长春c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d2024.03 a303页d26cm a本书系统介绍了当前生态环境监测领域的技术基础,包括大气监测、水质监测、土壤监测等方面的先进技术手段,以及环境监测仪器和传感器的应用;书中通过对这些关键技术的详细讨论,使读者了解生态环境监测的多层次和多角度的技术体系;接着本书深入研究了生态环境监测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场景和方法,通过案例分析,解析了在城市、农田、水域等不同生态系统中的监测实践,注重探讨监测技术在环保、资源管理和环境规划中的实际效益。 a本书可以为环保从业者、科研人员以及决策者提供全面一定的参考0 a生态环境x环境监测x研究 aX835v5 0a刘鑫4著 0a刘翠翠4著 0a姜海静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1017 00890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9000271000041000661010008001071020015001151050018001301060006001482000043001542100028001972150016002253300309002413330021005506060021005716900016005927110025006088010027006331164-308820241216104513.0 a978-7-5333-5066-6b精装dCNY490.00 a20241216d2025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70000 ay z 000yy ar1 a博兴历代文汇b专著f政协博兴县委员会编 a济南c齐鲁书社d2025.01 a506页d26cm a《博兴历代文汇》系《博兴历代诗汇》姊妹篇,是博兴历史上第一部文章总集,收录文章的时代上下限为先秦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该书收录历代博兴人的文章、历代作家写博兴的文章,主体部分包含经史钩沉、兵圣韬略、志乘选录、案牍探赜、金石辑佚、缀锦集腋、邑人文集、附录八个单元,为全面研究和弘扬博兴历史文化提供丰富资料。 a地方丛书研究人员0 a地方丛书y博兴县 aZ122.524v502a政协博兴县委员会4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19 00951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3001472100034001902150016002243300379002403330025006196060015006446900018006597010017006778010027006941164-308920241218104559.0 a978-7-209-14522-0dCNY32.00 a20241218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70000 ay z 000yy ar1 a国学季刊h第三十二辑b专著f杜泽逊主编 a济南c山东人民出版社d2024.11 a244页d24cm a本书是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尼山学堂主办的学术季刊,每年四期,繁体横排,16开本,由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本季刊主要登载与我国古代传统学术相关的各种专门性研究论文,内容涵盖经、史、子、集四大部分,为纯学术著作。目的是按照古典学术自身的特点和发展规律,能够培养出一批学科基础宽厚,能够潜心中国古典学术研究,继承、研究、创新中国古典学术和传统文化,能够“继绝学、铸新知”的拔尖人才。 a本书适用于国学研究者0 a国学j文集 aZ126.27-53v5 0a杜泽逊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19 01487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33001472100034001802150016002143140237002303300679004673330023011466060019011696900015011887010015012038010027012181164-309020240813165902.0 a978-7-5649-5999-9dCNY49.00 a20240813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410000 ay z 000yy ar1 a国学经典导读b专著f白红霞著 a郑州c河南大学出版社d2024.07 a352页d26cm a白红霞,郑州大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现任南阳理工学院教师,长期从事中国语言文学教学和相关科研工作。在中文核心期刊发表文章三篇,作为执行主编参与出版著作两本,《中医名词考证与规范》,中医古籍珍本集成注疏《仲景伤寒论疏钞金錍》 a本书为普及国学经典的大众读物。本书主要选取《易经》《诗经》《论语》《孟子》《庄子》以及唐诗、宋词和古代经典散文中具有代表性的篇章,从文本出发,首先对所有选文进行概括性介绍及发展源流梳理,使读者对经典作品有整体认识,然后对所选文本深耕细读,从原文注释到现代解析,进行较为细致的分析与解读,使读者对经典作品有更深的感受和体悟。本书对选文的注释、略言背景与语法、解析评价皆取其简略精当之言,引申与发挥紧扣选文,以有助于理解文本为要,注重启发。每章皆有“讨论与思考”,题目不限于经典文学,涉及学术文化、思想教育与现实生活各个方面,在帮助同学们加深理解选文的基础上,延展思路,提升分析学术问题和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每篇选文的最后皆附有“延伸阅读”,介绍与选文相关的若干书籍或文章。 a国学学习者及爱好者0 a国学j通俗读物 aZ126-49v5 0a白红霞4著 0aCNb丰涵文化c20240822 01488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13001001020015001131050018001281060006001462000040001522100044001922150016002363140419002523300477006713330015011486060023011636900012011867010021011988010027012191164-309120250218102458.0 a978-7-5217-7373-6dCNY98.00 a20250218d2025 em y0chiy50 ea1 achiceng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数理人文h第2辑b专著f(美)丘成桐编 a北京c中信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d2025.01 a155页d21cm a丘成桐,当代具有影响力的数学家之一,哈佛大学教授、清华大学教授,北京雁栖湖应用数学研究院院长。他是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荣获菲尔兹奖、沃尔夫奖、克拉福德奖、美国国家科学奖、马塞尔·格罗斯曼奖、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等大奖。他成功解决了许多著名的数学难题,其研究深刻变革并极大扩展了偏微分方程在微分几何中的作用,影响遍及拓扑学、代数几何、广义相对论等数学和物理领域。 a这是一本数学科普书,由数学家丘成桐主编。按数、理、人、文四条线,内容包含数学史、数学家的故事、数学学习方法、数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数学的应用……很多大科学家,尤其是有原创性的科学家,对艺术人文都有涉猎。他们的文笔流畅,甚至可以媲美文学家的作品。其实文艺除了能够陶冶性情以外,文艺创作与科学创作的方法实有共通的地方。所以,“文”作为本书独具特色的一个方面,涵盖了人文艺术名家的作品。通过大师视角,站在巨人的肩上,读者可以真切体会数学世界的神奇和美妙,感受基础科学的强大力量。 a数学爱好者0 a科学知识j普及读物 aZ228v5 0c(美)a丘成桐4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292nam0 2200277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40000271000041000671010008001081020015001161050018001311060006001492000071001552100028002262150016002543140167002703300418004373330015008555170023008706060031008936900012009247020017009367020015009537110019009688010027009871164-310020241112143012.0 a978-7-5149-3682-7b精装dCNY1980.00 a20241112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琳琅萃珍b专著e唐宋元明清典籍特展f奥莱美术馆编g翁连溪,金亮主编 a北京c中国书店d2024.10 a366页d29cm a奥莱美术馆位于浙江省海宁市下沙奥特莱斯,是著名企业家、藏书家金亮先生创立的私立非营利性美术馆。旨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中国传统读书、藏书、护书文化的创造性转化。 a为推动中国传统读书、藏书、护书文化的创造性转化,特举办“琳琅萃珍——奥莱美术馆古籍善本展”。此次展览汇集民间收藏唐宋元明清典籍约130件(组),其中近五十件国家一级文物,分为四个版块:(一)早期写本、刻本(二)大藏经系统及重要单刻经(三)泥金写本、彩绘本、拓本(四)姑苏版画,其中多数展品未公开展览过,更有多种孤本,涵盖捺印本、写本、刻本、绘本、拓本、套印本等,装潢形式包括单叶、梵夹装、卷轴装、卷轴、经折装、册页装、线装等。 a古籍爱好者1 a唐宋元明清典籍特展0 a古籍y中国z明清时代j汇编 aZ424v5 0a翁连溪4主编 0a金亮4主编02a奥莱美术馆4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114 01133nam0 2200265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45001472100038001922150015002302250041002453300435002863330015007216050023007366060027007596900016007867010021008027020017008238010027008401164-310120250218145214.0 a978-7-5122-1553-5dCNY46.80 a20250218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容斋随笔b专著f(南宋)洪迈著g李硕儒导读 a北京c中国民族文化出版社d2024.12 a84页d26cm2 a中华传统文化国粹经典文库e名家导读版 a导读人说《容斋随笔》是作者洪迈的读书笔记。其所以称为随笔,原是作者“谦言随笔录之”的意思。全书撰写前后持续了四十余年,可称其代表之作,也是至今为止众人瞩目、评价极高的一部大书。导读人通过阅读《容斋随笔》认为作者虽无意为诗人骚客,但绝对是一位诗词修养深厚的鉴赏家、诗评家,且往往目光超拔、品味卓然。是一部魅力无穷、旷古不衰的大书,它不光使人扩眼界、增学问,而且能够滌胸襟,启心智,教人如何读书、如何思考、如何做人,如何面对世间万物。 a阅读爱好者 a《容斋随笔》x研究0 a笔记y中国z南宋j选集 aZ429.442v5 0c(南宋)a洪迈4著 0a李硕儒4导读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251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047001482100028001952150016002233300643002393330017008826000030008996900015009297010021009447020017009658010027009821164-310220250210093334.0 a978-7-5403-6579-0dCNY195.00 a20250210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420000 ay z 000yy ar1 a章学诚选集b专著f(清)章学诚撰g赵梅春点校 a武汉c崇文书局d2024.09 a324页d26cm a《章学诚选集》由《文史通义》《校雠通义》《方志学》三部分组成,此三种也是章氏的学术代表作。章学诚为清代乾隆、嘉庆年间重要的史学家、目录学家。其问学起始于湖北,也奠基于湖北,为重要旅鄂人士,其人收入《湖北文学通史》和《湖北历史人物辞典》。本选集在篇目选取方面,《文史通义》将大梁本内篇、章氏遗书本之《文史通义》内篇、外篇收入其中,也从《章学诚遗书》中选取部分能反映章氏学术的文章;《方志学》以大梁本外编为主,并从《章学诚遗书本》中选取了部分有关方志理论文章;《校雠通义》以《章学诚遗书·校雠通义》内篇为准。文字校勘则主要以《章学诚遗书》本为底本,与大梁本、粤雅堂丛书本、贵阳本对校,并参考了叶瑛《文史通义校注》、王重民《校雠通义通解》等书。 a文集研究人员 0a章学诚f(1738-1801)j文集 aZ429.49v5 0c(清)a章学诚4撰 0a赵梅春4点校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13 02081nam0 2200253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043001482100038001912150014002293140943002433300509011863330029016956000030017246900014017547010017017687020015017858010027018001164-310320241111094945.0 a978-7-5227-4358-5dCNY399.00 a20241111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周震鳞全集b专著f周用宜主编g邓江祁注 a北京c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d2024.12 a2册d24cm a周用宜,女,湖南宁乡人,1939年11月3日生,辛亥革命先驱周震鳞之孙女。1962年中央民族学院历史系毕业,曾在新疆、宁夏从事社会历史调查与教学工作。1980年起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工作,任编审,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编辑图书百余部,所编(含合编)图书获国家级及省部级各种奖项二十余项。著作有《银川》《塔吉克族简史》(合著)等,参与编写关于民族历史、风俗、人物的辞书多部。策划与组织编写《中国民族百科全书综合卷》(主编)、《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副主编)、《中国民族吉祥文化》(副主编)、《湘籍辛亥革命先驱墨迹诗文合集》(主编)、《周震鳞墨迹诗文选集》(主编)等。,邓江祁,男,湖南省江华县人,1956年出生,文学硕士、历史学博士,教授,曾任祁阳县大忠桥区中学、祁阳县第三中学教师,衡阳市计划委员会综合计划科副科长,湖南省教委计财处主任科员、财务建设处副处长,湖南省委教育工委维稳办主任,长沙师范学校(专科)党委书记,湖南省教育厅副巡视员兼湖南三一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督导专员。先后主持完成《蔡锷思想研究》等8项省级科研课题,公开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并编有《蔡锷集外集》等。 a本集是中国近现代史上著名的民主革命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周震鳞遗著的结集,也是我国第一部周震鳞遗著的结集,共收录周震鳞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留下的各种遗著760余篇,约100万字。在搜集、整理和编辑周震鳞遗著工作中,本集坚持“全”、求“原”、求“真”、求“实”的理念和原则,具有原始性、真实性、完整性和权威性,全面、真实地展现了周震鳞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爱国思想和革命精神,对于研究周震鳞的爱国主义思想、民主革命思想和实践,对于研究与周震鳞相关的历史人物,对于研究辛亥革命史乃至中国近现代史都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学术价值。 a对周震鳞文集感兴趣的读者 0a周震鳞f(1875-1964)x全集 aZ429.7v5 0a周用宜4主编 0a邓江祁4注 0aCNb丰涵文化c20241114 00901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063001482100030002112150016002413300231002573330073004886060031005616900015005927110037006078010027006441164-310420241120091028.0 a978-7-5144-6000-1dCNY280.00 a20241120d2023 emk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保定市清苑年鉴h2023b专著f保定市清苑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 a北京c方志出版社d2023.11 a244页d29cm a本书是一部地方综合性年鉴和资料工具书。该年鉴旨在全面、系统、翔实地载录清苑区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及社会的基本面貌和发展状况,为各级领导决策提供参考依据,为社会各界人士了解、研究清苑提供基本资料,也为编纂各类志书积累丰厚史料。 a政府机关、经济决策部门、年鉴研究者、社会学者和一般对年鉴有兴趣的读者0 a区(城市)y保定x2023j年鉴 aZ522.24v502a保定市清苑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4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121 01125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053001482100030002012150016002313300479002473330073007266070021007996900015008207110033008358010027008681164-310520241218142853.0 a978-7-5144-5874-9dCNY178.00 a20241218d2023 emk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武安年鉴h2023b专著f武安市地方志编纂研究中心编 a北京c方志出版社d2023.11 a315页d29cm a本书主要设设特载、专文、专记、大事记、武安概览、中国共产党武安市委员会、武安市人民代表大会、民主党派与工商联、人民团体、法治、军事、经济管理、工业·建筑业、商贸·会展、旅游、经济园区、城市建设与管理、交通·邮政·电信、生态环境、科技、教育、文化·体育、卫生健康、社会生活、街道、人物、统计资料、附录31个类目,卷首刊载武安地图和城市名片、基础建设等专题图片,卷末设索引以备读者检索,系统、翔实记录武安市从2022年1月1日到2022年12月31日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等方面有序发展。 a政府机关、经济决策部门、年鉴研究者、社会学者和一般对年鉴有兴趣的读者 a武安z2023j年鉴 aZ522.24v502a武安市地方志编纂研究中心4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19 00873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071001482100030002192150016002493300191002653330073004566070021005296900015005507110051005658010027006161164-310620241120091017.0 a978-7-5144-6012-4dCNY188.00 a20241120d2023 emk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阳泉年鉴h2023b专著f中共阳泉市委党史研究室(阳泉市地方志研究室)编 a北京c方志出版社d2023.12 a211页d29cm a本书系统记述了阳泉市2022年政治、经济、社会、自然等方面的基本面貌,以及阳泉市2022年发生的大事、要事、新事,反映了阳泉市在改革开放精神的指引下,科学发展,奋进不息,建设美好家园的光辉历程。 a政府机关、经济决策部门、年鉴研究者、社会学者和一般对年鉴有兴趣的读者 a阳泉x2023j年鉴 aZ522.53v502a中共阳泉市委党史研究室(阳泉市地方志研究室)4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121 01085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071001482100030002192150016002493300401002653330073006666070023007396900015007627110051007778010027008281164-310720241120091108.0 a978-7-5144-5896-1dCNY280.00 a20241120d2023 emk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翼城年鉴h2023b专著f中共翼城县委党史研究室(翼城县地方志研究室)编 a北京c方志出版社d2023.11 a200页d29cm a本书是按照“一年一鉴”标准编撰出版的参考性工具书。该年鉴采用类目、分目、条目的编辑体例,较全面地记载了翼城县2022年在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综合监督管理、党的建设与纪检监察、工业、农业、商贸、城乡建设、交通邮政、生态环保、财政税务金融、教育、乡镇场等方面的发展进程和主要成果,具有较突出的年度特色、行业特色和地方特色,为各级党政领导科学决策提供客观可靠依据,为国内外各界人士了解翼城县供翔实资料。 a政府机关、经济决策部门、年鉴研究者、社会学者和一般对年鉴有兴趣的读者 a翼城县x2023j年鉴 aZ522.54v502a中共翼城县委党史研究室(翼城县地方志研究室)4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121 01237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9000271000041000661010008001071020015001151050018001301060006001482000061001542100030002152150016002453300571002613330073008326070023009056900015009287110037009438010027009801164-310820240729082737.0 a978-7-5144-6210-4b精装dCNY220.00 a20240729d2024 emk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阿图什市年鉴h2022b专著f阿图什市史志编制委员会办公室编 a北京c方志出版社d2024.01 a345页d29cm a“阿图什市,位于中国新疆西南部,是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的首府,紧靠喀什市。《阿图什市年鉴(2022)》是阿图什市史志编制委员会办公室组织编纂的地方综合年鉴。全书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全面、系统、翔实地记载了2021年阿图什市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等方面的基本情况和最新成就,展示阿图什市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崭新风貌,为各级领导决策提供参考依据,为社会各界了解阿图什市、建设阿图什市提供新的信息,是一部重要的工具书和资料库。” a政府机关、经济决策部门、年鉴研究者、社会学者和一般对年鉴有兴趣的读者 a阿图什z2022j年鉴 aZ524.53v502a阿图什市史志编制委员会办公室4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0731 01174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075001482100030002232150016002533300507002693330029007766070023008056900015008287110031008437110031008748010027009051164-310920240508145908.0 a978-7-5144-5687-5dCNY258.00 a20240508d2022 emk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若羌年鉴h2022b专著f若羌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中共若羌县委员会办公室编 a北京c方志出版社d2022.12 a200页d29cm a本书设分类编纂,框架结构主要为类目、分目、条目三个层次。主要设特载、专记、大事记、概览、中共若羌县委员会、若羌县人民代表大会、若羌县人民政府、政协若羌县委员会、纪委·监委、群众团体、法治、军事、经济管理、农业、水务、工业、商贸服务业、旅游业、金融业、交通·邮政·通信、城乡建设与管理、乡村振兴、生态环境与保护、教育、科学技术、文化·传媒·体育、卫生健康、社会生活、应急管理、乡镇、驻县单位、先进集体·人物、文献辑存、附录34个类目,全面、客观记述2021年若羌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情况。 a本书适用于若羌年鉴研究者 a若羌县z2022j年鉴 aZ524.54v502a若羌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4编02a中共若羌县委员会办公室4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0515 00911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045001482100030001932150016002233300279002393330073005186070023005916900015006147110025006298010027006541164-311020241120091039.0 a978-7-5144-4651-7dCNY220.00 a20241120d2024 emk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疏勒年鉴h2020b专著f疏勒县档案史志馆编 a北京c方志出版社d2024.01 a188页d29cm a本书全面、系统、翔实地记载了2019年疏勒县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中取得的巨大成就,记载了全县各领域、各行业、各部门的基本情况和重要事件,以及在脱贫攻坚事业中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为各级领导了解疏勒县、实施科学决策,为社会各界人士认识、熟悉疏勒县提供翔实的资料。 a政府机关、经济决策部门、年鉴研究者、社会学者和一般对年鉴有兴趣的读者 a疏勒县x2020j年鉴 aZ524.54v502a疏勒县档案史志馆4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121 01133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057001482100030002052150016002353300477002513330073007286070023008016900015008247110037008398010027008761164-311120250219083930.0 a978-7-5144-6070-4dCNY180.00 a20250219d2023 emk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于田年鉴h2023b专著f中共于田县委党史地方志研究所编 a北京c方志出版社d2023.12 a311页d26cm a《于田年鉴(2023)》全面、系统、翔实地记载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于田县2022年的政治、经济、法治、教育、文化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历史和现状。反映了于田县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新情况和新成就,具有一定的年度特色、时代特色和地方特色。全书指导思想明确,结构合理,编排规范,层次清楚,体现了年鉴的科学性、客观性和实用性,为各界人士认识、了解、投资于田提供了一部信息量大、准确度高的地情资料,为各级领导决策提供了参考依据,为开展对外交往、招商引资以及全民创业提供了窗口和桥梁。 a政府机关、经济决策部门、年鉴研究者、社会学者和一般对年鉴有兴趣的读者 a于田县z2023j年鉴 aZ524.54v502a中共于田县委党史地方志研究所4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003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047001482100030001952150016002253300369002413330073006106070021006836900015007047110027007198010027007461164-311220240807151103.0 a978-7-5144-5953-1dCNY280.00 a20240807d2023 emk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苏州年鉴h2023b专著f苏州年鉴编纂委员会编 a北京c方志出版社d2023.12 a211页d29cm a本书系统记载了2022年苏州市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方面的基本情况。该卷年鉴设2022年1月1日至12月31日,苏州市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中所发生的大事、新事和具有年度特色的要事。根据年度特色亮点,收录苏州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综述和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苏州片区、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苏州市机构改革、“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等方面的内容。 a政府机关、经济决策部门、年鉴研究者、社会学者和一般对年鉴有兴趣的读者 a苏州z2023j年鉴 aZ525.33v502a苏州年鉴编纂委员会4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0814 01019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059001482100030002072150016002373300359002533330073006126070023006856900015007087110039007238010027007621164-311320241120091049.0 a978-7-5144-5810-7dCNY286.00 a20241120d2023 emk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利辛年鉴h2023b专著f中共利辛县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编 a北京c方志出版社d2023.09 a211页d29cm a本书全面、系统、翔实地记载了2022年度利辛县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民生等方面的基本面貌和发展现状,客观地记录了全县各行各业的新成绩、新经验以及存在的问题。为各界人士了解利辛、建设利辛提供了一部系统性强、信息量大、准确度高、最具权威的地情资料,为各级领导干部决策提供参考依据,为开展对外交往提供窗口和桥梁,为续修地方志积累史料,是一部重要的工具书和资料库。 a政府机关、经济决策部门、年鉴研究者、社会学者和一般对年鉴有兴趣的读者 a利辛县x2023j年鉴 aZ525.44v502a中共利辛县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4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121 01129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057001482100030002052150016002353300475002513330073007266070021007996900015008207110037008358010027008721164-311420241218160209.0 a978-7-5144-5968-5dCNY238.00 a20241218d2023 emk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江山年鉴h2023b专著f江山市档案馆(市委史志研究室)编 a北京c方志出版社d2023.12 a315页d29cm a本书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客观、全面、翔实地记述了江山市2022年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科技教育、卫生体育等诸多方面的发展状况,记载江山市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总结2022年江山市发生的大事、要是、新事及面临的新问题、新情况,记载了取得的新成就、新进展、新经验,反映了江山市各条战线的风貌,是一部了解2022年江山市的重要地情资料书。 a政府机关、经济决策部门、年鉴研究者、社会学者和一般对年鉴有兴趣的读者 a江山z2023j年鉴 aZ525.53v502a江山市档案馆(市委史志研究室)4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19 01087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051001482100030001992150016002293300443002453330073006886070023007616900015007847110031007998010027008301164-311520241120091006.0 a978-7-5144-5986-9dCNY280.00 a20241120d2023 emk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常山年鉴h2023b专著f常山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 a北京c方志出版社d2023.11 a200页d29cm a本书全面、系统、翔实地记载了浙江省常山县2022年度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方面的重大事项和基本情况,反映了常山县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新情况和新成就,具有一定的年度特色、时代特色和地方特色。全书指导思想明确,结构合理,编排规范,层次清楚,体现了年鉴的科学性、客观性和实用性,为各界人士认识、了解、投资常山县提供了一部信息量大、准确度高的地情资料,为各级领导决策提供了参考依据,为开展对外交往、招商引资以及全民创业提供了窗口和桥梁。 a政府机关、经济决策部门、年鉴研究者、社会学者和一般对年鉴有兴趣的读者 a常山县x2023j年鉴 aZ525.54v502a常山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4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121 01087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057001482100030002052150016002353300435002513330073006866070023007596900015007827110033007978010027008301164-311620241120091058.0 a978-7-5144-6097-1dCNY280.00 a20241120d2023 emk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温州龙湾年鉴h2023b专著f温州市龙湾区地方志研究室编 a北京c方志出版社d2023.12 a155页d29cm a本书全面、系统、翔实地记载了龙湾区2022年度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方面的重大事项和基本情况,反映了龙湾区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新情况和新成就,具有一定的年度特色、时代特色和地方特色。全书指导思想明确,结构合理,编排规范,层次清楚,体现了年鉴的科学性、客观性和实用性,为各界人士认识、了解、投资龙湾区提供了一部信息量大、准确度高的地情资料,为各级领导决策提供了参考依据,为开展对外交往、招商引资以及全民创业提供了窗口和桥梁。 a政府机关、经济决策部门、年鉴研究者、社会学者和一般对年鉴有兴趣的读者 a龙湾区x2023j年鉴 aZ525.54v502a温州市龙湾区地方志研究室4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121 01089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065001482100030002132150016002433300409002593330073006686060031007416900015007727110045007878010027008321164-311720241218142947.0 a978-7-5144-5991-3dCNY268.00 a20241218d2023 emk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城厢年鉴h2023b专著f中共莆田市城厢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编 a北京c方志出版社d2023.12 a315页d29cm a本书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全面、系统、翔实地记载了2022年城厢区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等方面的基本情况和最新成就,展示城厢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崭新风貌,为各级领导决策提供参考依据,为社会各界了解城厢区、建设城厢区提供新的信息,是一部重要的工具书和资料库。 a政府机关、经济决策部门、年鉴研究者、社会学者和一般对年鉴有兴趣的读者0 a区(城市)y莆田x2023j年鉴 aZ525.74v502a中共莆田市城厢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4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19 01063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055001482100030002032150016002333300449002493330027006986060031007256900015007567110035007718010027008061164-311820241218142937.0 a978-7-5144-6162-6dCNY268.00 a20241218d2023 emk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芙蓉年鉴h2023b专著f长沙市芙蓉区年鉴编纂委员会编 a北京c方志出版社d2023.12 a315页d29cm a本书全面、系统、翔实地记载了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2022年度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方面的重大事项和基本情况,反映了芙蓉区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新情况和新成就,具有一定的年度特色、时代特色和地方特色。全书指导思想明确,结构合理,编排规范,层次清楚,体现了年鉴的科学性、客观性和实用性,为各界人士认识、了解、投资芙蓉区提供了一部信息量大、准确度高的地情资料,为各级领导决策提供了参考依据,为开展对外交往、招商引资以及全民创业提供了窗口和桥梁。 a本书适用于地方志研究者0 a区(城市)y长沙x2023j年鉴 aZ526.44v502a长沙市芙蓉区年鉴编纂委员会4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19 01141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100033000101000041000431010008000841020015000921050018001071060006001252000049001312100030001802150041002103140021002513300443002723330073007156070023007886900015008117010017008267120029008438010027008721164-3119 a978-7-5144-5489-5dCNY200.00 a20230726d2022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湘潭县年鉴h2022f《湘潭县年鉴》编纂委员会编 a北京c方志出版社d2022.12 a17,280页,[40]页图版c图,地图d30cm a本书主编:胡建军 a本书全面、系统、翔实地记载了湖南省湘潭县2021年度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方面的重大事项和基本情况,反映了湘潭县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新情况和新成就,具有一定的年度特色、时代特色和地方特色。全书指导思想明确,结构合理,编排规范,层次清楚,体现了年鉴的科学性、客观性和实用性,为各界人士认识、了解、投资湘潭县提供了一部信息量大、准确度高的地情资料,为各级领导决策提供了参考依据,为开展对外交往、招商引资以及全民创业提供了窗口和桥梁。 a政府机关、经济决策部门、年鉴研究者、社会学者和一般对年鉴有兴趣的读者 a湘潭县z2022j年鉴 aZ526.44v5 0a胡建军4主编02a湘潭县年鉴编纂委员会4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30802 01125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055001482100030002032150016002333300475002493330073007246070021007976900015008187110035008338010027008681164-312020241218142636.0 a978-7-5144-6059-9dCNY300.00 a20241218d2023 emk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韶关年鉴h2023b专著f韶关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编 a北京c方志出版社d2023.12 a315页d29cm a本书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客观、全面、翔实地记述了韶关市2022年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科技教育、卫生体育等诸多方面的发展状况,记载韶关市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总结2022年韶关市发生的大事、要是、新事及面临的新问题、新情况,记载了取得的新成就、新进展、新经验,反映了韶关市各条战线的风貌,是一部了解2022年韶关市的重要地情资料书。 a政府机关、经济决策部门、年鉴研究者、社会学者和一般对年鉴有兴趣的读者 a韶关z2023j年鉴 aZ526.53v502a韶关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4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19 01420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9000271000041000661010008001071020015001151050018001301060006001482000047001542100030002012150016002313300780002473330073010276070021011006900015011217110027011368010027011631164-312120250219084336.0 a978-7-5144-5868-8b精装dCNY180.00 a20250219d2023 emk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兴宁年鉴h2023b专著f兴宁年鉴编纂委员会编 a北京c方志出版社d2023.12 a311页d26cm a兴宁历史悠久,建县于东晋咸和六年(331年)。1994年6月8日,兴宁撤县设市。兴宁市位于广东省东北部,东江、韩江上游,东连梅县区,南邻丰顺,西接五华、龙川,北界平远、江西寻乌。2022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兴宁市迎难而上,奋力前行,取得了综合经济实现新增长、社会事业实现新突破、勤政为民取得新成效、和谐社会呈现新局面的喜人成绩。《兴宁年鉴(2023)》全面、系统、翔实地记载了广东省兴宁市2022年度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方面的重大事项和基本情况,反映了兴宁市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新情况和新成就,具有一定的年度特色、时代特色和地方特色。全书指导思想明确,结构合理,编排规范,层次清楚,体现了年鉴的科学性、客观性和实用性,为各界人士认识、了解、投资兴宁提供了一部信息量大、准确度高的地情资料,为各级领导决策提供了参考依据,为开展对外交往、招商引资以及全民创业提供了窗口和桥梁。 a政府机关、经济决策部门、年鉴研究者、社会学者和一般对年鉴有兴趣的读者 a兴宁z2023j年鉴 aZ526.53v502a兴宁年鉴编纂委员会4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133nam0 2200217 450 0010010000000100033000101000041000431010008000841020015000921050018001071060006001252000045001312100030001762150037002063300507002433330073007506070023008236900015008467110027008618010027008881164-3122 a978-7-5144-5795-7dCNY220.00 a20240320d2023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遂溪年鉴h2023f《遂溪年鉴》编纂委员会编 a北京c方志出版社d2023.09 a20,384页,[27]页图版c彩图d30cm a本书着重反映2022年遂溪县的基本情况。全书设专记、大事记、总述、中国共产党遂溪县委员会、遂溪县人民代表大会、遂溪县人民政府、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遂溪县委员会、中共遂溪县纪律检查委员会遂溪县监察委员会、民主党派·工商联、群众团体、法治、军事、经济管理、农业·农村、工业·民营经济、建筑业·房地产业、商贸流通·旅游、金融、交通·邮电、城乡建设与管理、教育、科学技术、文化、卫生健康·体育、社会生活、应急管理、生态环境、镇(街道)、人物·荣誉、经济社会统计资料、文献选编等31个类目,内容翔实且质量较好,值得肯定。 a政府机关、经济决策部门、年鉴研究者、社会学者和一般对年鉴有兴趣的读者 a遂溪县z2023j年鉴 aZ526.54v502a遂溪年鉴编纂委员会4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0327 01295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047001482100030001952150016002253300659002413330073009006070023009736900015009967110027010118010027010381164-312320250219084109.0 a978-7-5144-5912-8dCNY260.00 a20250219d2023 emk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武江年鉴h2023b专著f武江年鉴编纂委员会编 a北京c方志出版社d2023.11 a449页d26cm a武江区地处广东省韶关市,因珠江水系北江上游武江流经境内得名,俗称“河西”。东以武江、北江为界,南与曲江区白土镇接壤,西与乳源瑶族自治县毗邻,为韶关市发展中的现代化新城区。《武江年鉴(2023)》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客观、全面、翔实地记述了武江区2022年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科技教育、卫生体育等诸多方面的发展状况,记载武江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总结2022年武江区发生的大事、要是、新事及面临的新问题、新情况,记载了取得的新成就、新进展、新经验,反映了武江区各条战线的风貌,是一部了解2022年武江区的重要地情资料书。 a政府机关、经济决策部门、年鉴研究者、社会学者和一般对年鉴有兴趣的读者 a武江区z2023j年鉴 aZ526.54v502a武江年鉴编纂委员会4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137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059001482100030002072150016002373300469002533330073007226060031007956900015008267110039008418010027008801164-312420241218142956.0 a978-7-5144-5977-7dCNY230.00 a20241218d2023 emk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乐东年鉴h2023b专著f中共乐东黎族自治县委史志研究室编 a北京c方志出版社d2023.11 a315页d29cm a本书是中共乐东黎族自治县委史志研究室组织编纂的地方综合年鉴。全书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全面、系统、翔实地记载了2022年乐东县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等方面的基本情况和最新成就,展示乐东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崭新风貌,为各级领导决策提供参考依据,为社会各界了解乐东县、建设乐东县提供新的信息,是一部重要的工具书和资料库。 a政府机关、经济决策部门、年鉴研究者、社会学者和一般对年鉴有兴趣的读者0 a乐东黎族自治县z2023j年鉴 aZ526.64v502a中共乐东黎族自治县委史志研究室4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19 01239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065001482100030002132150016002433300559002593330073008186070031008916900015009227110045009378010027009821164-312520250219084548.0 a978-7-5144-5820-6dCNY280.00 a20250219d2023 emk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玉屏年鉴h2023b专著f玉屏侗族自治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编 a北京c方志出版社d2023.09 a483页d26cm a玉屏侗族自治县,是贵州省铜仁市下辖县。《玉屏年鉴(2023)》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客观、全面、翔实地记述了玉屏在2022年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科技教育、卫生体育等诸多方面的发展状况,总结了2022年玉屏发生的大事、要事、新事及面临的新问题、新情况,记载了取得的新成就、新进展、新经验,反映了玉屏各条战线的风貌,为各级领导决策提供参考依据,为社会各界了解玉屏、建设玉屏提供新的信息,是一部了解2021年玉屏的重要地情资料书。 a政府机关、经济决策部门、年鉴研究者、社会学者和一般对年鉴有兴趣的读者 a玉屏侗族自治县z2023j年鉴 aZ527.34v502a玉屏侗族自治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4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468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9000271000041000661010008001071020015001151050018001301060006001482000069001542100030002232150016002533300784002693330073010536070031011266900015011577110039011728010027012111164-312620241024111747.0 a978-7-5144-5511-3b精装dCNY460.00 a20241024d2022 emk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大理州年鉴h2022h第33卷b专著f大理白族自治州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 a北京c方志出版社d2022.12 a512页d26cm a大理白族自治州地处云南省中部偏西,海拔2090米,东邻楚雄州,南靠普洱市、临沧市,西与保山市、怒江州相连,北接丽江市。地跨东经98°52′-101°03′,北纬24°41′-26°42′之间,东巡洱海,西及点苍山脉,辖大理市和祥云、弥渡、宾川、永平、云龙、洱源、鹤庆、剑川8个县以及漾濞、巍山、南涧3个少数民族自治县,境内以蝴蝶泉、苍山、洱海、大理古城、崇圣寺三塔等景点最有代表性。《大理州年鉴(2022)》是按照“一年一鉴”标准编撰出版的参考性工具书。该年鉴采用类目、分目、条目的编辑体例,较全面地记载了大理白族自治州2021年在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综合监督管理、党的建设与纪检监察、工业、农业、商贸、城乡建设、交通邮政、生态环保、财政税务金融、教育、乡镇场等方面的发展进程和主要成果,具有较突出的年度特色、行业特色和地方特色,为各级党政领导科学决策提供客观可靠依据,为国内外各界人士了解大理州提供翔实资料。 a政府机关、经济决策部门、年鉴研究者、社会学者和一般对年鉴有兴趣的读者 a大理白族自治州z2022j年鉴 aZ527.42v502a大理白族自治州地方志编纂委员会4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031 01065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057001482100030002052150016002353300455002513330029007066070021007356900015007567110037007718010027008081164-312720240508145943.0 a978-7-5144-5437-6dCNY480.00 a20240508d2022 emk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拉萨年鉴h2022b专著f拉萨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编 a北京c方志出版社d2022.12 a211页d29cm a本书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客观、全面、翔实地记述了拉萨市2021年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诸多方面的发展状况,记载拉萨市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总结2021年拉萨市发生的大事、要事、新事及面临的新问题、新情况,记载了取得的新成就、新进展、新经验,反映了拉萨市各条战线的风貌,是一部了解2021年拉萨市的重要地情资料书。 a本书适用于拉萨年鉴研究者 a拉萨z2022j年鉴 aZ527.51v502a拉萨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4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0515 00995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047001482100030001952150016002253300403002413330029006446070023006736900015006967110027007118010027007381164-312820240508145933.0 a978-7-5144-5744-5dCNY350.00 a20240508d2023 emk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白朗年鉴h2022b专著f中共白朗县委办公室编 a北京c方志出版社d2023.05 a200页d29cm a本书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全面、系统、翔实地记载了2021年白朗县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等方面的基本情况和最新成就,展示白朗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崭新风貌,为各级领导决策提供参考依据,为社会各界了解白朗、建设白朗提供新的信息,是一部重要的工具书和资料库。 a本书适用于白朗年鉴研究者 a白朗县z2022j年鉴 aZ527.54v502a中共白朗县委办公室4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0515 01139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049001482100030001972150016002273300499002433330073007426070023008156900015008387110029008538010027008821164-312920241218142906.0 a978-7-5144-5947-0dCNY268.00 a20241218d2023 emk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错那年鉴h2022b专著f错那市地方史志办公室编 a北京c方志出版社d2023.12 a315页d29cm a本书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客观、全面、翔实地记述了错那县在2021年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诸多方面的发展状况,总结了2021年错那县发生的大事、要是、新事及面临的新问题、新情况,记载了取得的新成就、新进展、新经验,反映了错那县各条战线的风貌,为各级领导决策提供参考依据,为社会各界了解错那县、建设错那县提供新的信息,是一部了解2021年错那县的重要地情资料书。 a政府机关、经济决策部门、年鉴研究者、社会学者和一般对年鉴有兴趣的读者 a错那县z2022j年鉴 aZ527.54v502a错那市地方史志办公室4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19 01081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065001482100030002132150016002433300409002593330073006686070023007416900015007647110045007798010027008241164-313020241218142629.0 a978-7-5144-5792-6dCNY350.00 a20241218d2023 emk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当雄年鉴h2023b专著f当雄县藏语文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编译局)编 a北京c方志出版社d2023.09 a315页d29cm a本书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全面、系统、翔实地记载了2022年当雄县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等方面的基本情况和最新成就,展示当雄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崭新风貌,为各级领导决策提供参考依据,为社会各界了解当雄县、建设当雄县提供新的信息,是一部重要的工具书和资料库。 a政府机关、经济决策部门、年鉴研究者、社会学者和一般对年鉴有兴趣的读者 a当雄县z2023j年鉴 aZ527.54v502a当雄县藏语文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编译局)4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19 01053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051001482100030001992150016002293300409002453330073006546070023007276900015007507110031007658010027007961164-313120241218142848.0 a978-7-5144-5841-1dCNY350.00 a20241218d2023 emk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革吉年鉴h2023b专著f革吉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 a北京c方志出版社d2023.11 a315页d29cm a本书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全面、系统、翔实地记载了2022年革吉县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等方面的基本情况和最新成就,展示革吉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崭新风貌,为各级领导决策提供参考依据,为社会各界了解革吉县、建设革吉县提供新的信息,是一部重要的工具书和资料库。 a政府机关、经济决策部门、年鉴研究者、社会学者和一般对年鉴有兴趣的读者 a革吉县z2023j年鉴 aZ527.54v502a革吉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4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19 01081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051001482100030001992150016002293300437002453330073006826070023007556900015007787110031007938010027008241164-313220250219084828.0 a978-7-5144-3901-4dCNY280.00 a20250219d2023 emk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加查年鉴h2022b专著f加查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 a北京c方志出版社d2023.12 a483页d26cm a加查县为西藏自治区山南市辖县。《加查年鉴(2022)》是一部地方综合性年鉴和资料工具书。该年鉴旨在全面、系统、翔实地载录加查县2021年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及社会的基本面貌和发展状况,为各级领导决策提供参考依据,为社会各界人士了解、研究加查提供基本资料,也为编纂各类志书积累丰厚史料。”加查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负责《加查年鉴》的资料征集、编纂、出版、发行工作;搜集、保存地方志文献和资料;组织开展市情研究,开发地方志资源,管理地情资料等工作。 a政府机关、经济决策部门、年鉴研究者、社会学者和一般对年鉴有兴趣的读者 a加查县z2022j年鉴 aZ527.54v502a加查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4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1049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047001482100030001952150016002253300457002413330029006986070023007276900015007507110027007658010027007921164-313320240508145959.0 a978-7-5144-5609-7dCNY198.00 a20240508d2022 emk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康马年鉴h2022b专著f康马县地方志办公室编 a北京c方志出版社d2022.12 a211页d29cm a本书是康马县地方志办公室组织编纂的地方综合年鉴。全书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全面、系统、翔实地记载了2021年康马县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等方面的基本情况和最新成就,展示康马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崭新风貌,为各级领导决策提供参考依据,为社会各界了解康马县、建设康马县提供新的信息,是一部重要的工具书和资料库。 a本书适用于康马年鉴研究者 a康马县z2022j年鉴 aZ527.54v502a康马县地方志办公室4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0515 01129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057001482100030002052150016002353300469002513330073007206060031007936900015008247110033008398010027008721164-313420241218142929.0 a978-7-5144-5813-8dCNY350.00 a20241218d2023 emk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拉萨达孜年鉴h2023b专著f拉萨市达孜区地方志办公室编 a北京c方志出版社d2023.09 a315页d29cm a本书是拉萨市达孜区地方志办公室组织编纂的地方综合年鉴。全书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全面、系统、翔实地记载了2022年拉萨市达孜区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等方面的基本情况和最新成就,展示达孜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崭新风貌,为各级领导决策提供参考依据,为社会各界了解达孜区、建设达孜区提供新的信息,是一部重要的工具书和资料库。 a政府机关、经济决策部门、年鉴研究者、社会学者和一般对年鉴有兴趣的读者0 a区(城市)y拉萨z2023j年鉴 aZ527.54v502a拉萨市达孜区地方志办公室4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19 01185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047001482100030001952150016002253300549002413330073007906070023008636900015008867110027009018010027009281164-313520250219084649.0 a978-7-5144-5774-2dCNY350.00 a20250219d2023 emk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林周年鉴h2023b专著f林周县地方志办公室编 a北京c方志出版社d2023.08 a604页d26cm a林周县隶属中华人民共和国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地处西藏中部、拉萨河上游澎波河流域。《林周年鉴(2023)》是林周县地方志办公室组织编纂的地方综合年鉴。全书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全面、系统、翔实地记载了2022年林周县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等方面的基本情况和最新成就,展示林周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崭新风貌,为各级领导决策提供参考依据,为社会各界了解林周县、建设林周县提供新的信息,是一部重要的工具书和资料库。 a政府机关、经济决策部门、年鉴研究者、社会学者和一般对年鉴有兴趣的读者 a林周县z2023j年鉴 aZ527.54v502a林周县地方志办公室4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220 00951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047001482100030001952150016002253300359002413330029006006070023006296900015006527110027006678010027006941164-313620240508145951.0 a978-7-5144-5553-3dCNY360.00 a20240508d2022 emk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墨脱年鉴h2022b专著f中共墨脱县委办公室编 a北京c方志出版社d2022.12 a211页d29cm a本书全面记载了2021年墨脱县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基本面貌、发展状况和各行各业取得的新进展、新成就、新经验,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及进行的新探索。2022年卷在保证年鉴基本信息准确、完整、连续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选录标准,在体现创新的同时,使框架更加地符合县情,更加突出地方特色和时代特色,为社会各界认识墨脱县、研究墨脱县、发展墨脱县提供基础资料。 a本书适用于墨脱年鉴研究者 a墨脱县z2022j年鉴 aZ527.54v502a中共墨脱县委办公室4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0515 01099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049001482100030001972150016002273300459002433330073007026070023007756900015007987110029008138010027008421164-313720241218143018.0 a978-7-5144-5944-9dCNY350.00 a20241218d2023 emk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曲水年鉴h2023b专著f曲水县人民政府办公室编 a北京c方志出版社d2023.11 a315页d29cm a本书是曲水县人民政府办公室组织编纂的地方综合年鉴。全书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全面、系统、翔实地记载了2022年曲水县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等方面的基本情况和最新成就,展示曲水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崭新风貌,为各级领导决策提供参考依据,为社会各界了解曲水县、建设曲水县提供新的信息,是一部重要的工具书和资料库。 a政府机关、经济决策部门、年鉴研究者、社会学者和一般对年鉴有兴趣的读者 a曲水县z2023j年鉴 aZ527.54v502a曲水县人民政府办公室4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19 01081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065001482100030002132150016002433300409002593330073006686070023007416900015007647110045007798010027008241164-313820241218142917.0 a978-7-5144-5887-9dCNY350.00 a20241218d2023 emk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日土年鉴h2023b专著f中共日土县委党史研究和藏语文编译中心编 a北京c方志出版社d2023.11 a315页d29cm a本书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全面、系统、翔实地记载了2022年日土县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等方面的基本情况和最新成就,展示日土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崭新风貌,为各级领导决策提供参考依据,为社会各界了解日土县、建设日土县提供新的信息,是一部重要的工具书和资料库。 a政府机关、经济决策部门、年鉴研究者、社会学者和一般对年鉴有兴趣的读者 a日土县z2023j年鉴 aZ527.54v502a中共日土县委党史研究和藏语文编译中心4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219 01043nam0 2200229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3000271000041000601010008001011020015001091050018001241060006001422000047001482100030001952150016002253300451002413330029006926070023007216900015007447110027007598010027007861164-313920240508145856.0 a978-7-5144-5751-3dCNY380.00 a20240508d2023 emky0chiy50 ea0 achi aCNb110000 ay z 000yy ar1 a桑日年鉴h2022b专著f桑日县地方志办公室编 a北京c方志出版社d2023.06 a158页d29cm a本书是桑日县地方志办公室组织编纂的地方综合年鉴。全书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全面、系统、翔实地记载了2021年桑日县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等方面的基本情况和最新成就,展示桑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崭新风貌,为各级领导决策提供参考依据,为社会各界了解桑日、建设桑日提供新的信息,是一部重要的工具书和资料库。 a本书适用于桑日年鉴研究者 a桑日县z2022j年鉴 aZ527.54v502a桑日县地方志办公室4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0515 00980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37001472100042001842150016002262250011002423300379002533330033006326060019006656900012006847010015006968010027007111164-314020250122093905.0 a978-7-309-17196-9dCNY69.00 a20250122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310000 ay z 000yy ar1 a品味经典h第六辑b专著f徐飞主编 a上海c复旦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d2024.04 a130页d22cm2 a趣讲堂 a本书汇聚了知名教授对于经典文本的导读、学生修读通识课程过程中撰写的与经典阅读相关的课程论文以及经典书目的读后感等,涵盖文学、史学、哲学、社会学等多个领域,贯通古今,跨越中西。反映出校园文化建设的新成果、新风貌。名师对于经典的导读,拓展了教学育人的广度和深度,点燃了学生的阅读热情,帮助学生学会阅读经典,引导学生走出专业课程思维,以更宽广的视野、更多元的角度领悟书中思想内涵。 a本书适用于高校学生或社会群众0 a推荐书目y世界 aZ835v5 0a徐飞4主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50123 01644nam0 2200241 450 0010010000000050017000100100032000271000041000591010008001001020015001081050018001231060006001412000083001472100030002302150016002603140139002763300845004153330019012606070027012796900018013067110051013248010027013751164-314120241104165225.0 a978-7-5501-9244-7dCNY88.00 a20241104d2024 em y0chiy50 ea0 achi aCNb460000 ay z 000yy ar1 a海南省新编地方志书总目提要b专著f中共海南省委党史研究室(海南省地方志办公室)编 a海口c南方出版社d2024.11 a133页d29cm a中共海南省委党史研究室(海南省地方志办公室)是省委、省政府的工作机构,隶属省委,负责海南中共党史和地方志研究编纂工作,为正厅级事业单位。 a《海南省新编地方志书总目提要》一书,收录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海南省组织编纂的161部两轮的省、市、县三级志书,对这161部志书进行凝炼、概括与总结,是一部内容提要式书籍。编纂出版《海南省新编地方志书总目提要》目的在于为社会各界读志用志提供检索便利,也从一个侧面反映海南省新编地方志书的丰硕成果。本书主要收录1985年至2021年期间,由海南省地方史志工作机构编纂出版的省、地级市、县(市、区)三级一、二轮地方志书。本书设省志、地级市志、县(市、区)志三个单元,每个单元下设第一轮、第二轮两个部分,以志书名称设词条对志书主要内容进行提要,每部志书的提要内容包括志名,编纂单位,出版社及出版时间,开本、字数、印册,断限,记述内容,篇目结构(统一收录至三级标题),获奖情况等。本书希望能对社会各界全面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海南新编地方志书情况,对更好地了解海南的自然地理、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至2010年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变化情况有所帮助。 a地方志研究人员 a海南x地方志x内容提要 aZ89:K296.6v502a中共海南省委党史研究室(海南省地方志办公室)4编 0aCNb丰涵文化c20241107